2021-03-21 醫聲.癌症防治
搜尋
標靶藥物
共找到
496
筆 文章
-
-
2021-03-18 癌症.抗癌新知
2021癌症論壇必知九件事之2/次世代基因定序
癌症可發生的基因變異有好幾百個,其中大約50個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當癌症病人需要標靶藥物治療時,臨床醫師會進行基因檢測,看病人帶有什麼樣的基因變異。傳統基因檢測一次只能驗一種突變基因,但癌症病人檢體取得不易,如果猜錯就必須再驗一次,檢測沒幾次,檢體就用完了。但隨著科技進步,目前可以大量地定序基因,這個技術就是「次世代基因定序」(NGS)。NGS可以在一次檢驗中得到較多的答案,也能依癌症設計不同的檢測模組,讓醫師在尋找配對的藥物時,成為效益較高的工具。目前NGS檢測大多數須自費,健保署仍在討論給付標準。想知道更多「基因檢測」訊息,請鎖定3月27日(六)論壇線上直播,講題及時間如下:12時10分至12時30分,和信醫院副院長陳啟明主講:「要切除?化療嗎?乳癌的基因檢測與精準治療」14時至14時15分,國衛院癌研所研究員、奇美醫學中心醫研部長李健逢主講:「解構基因‧築構希望: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敲開機會的門」14時15分至14時30分,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癌科醫師周宏學主講:「基因檢測配合精準醫療,延緩癌症復發機率」
-
2021-03-18 醫聲.癌症防治
肺癌/2021癌症論壇:2+3代標靶接力用藥 延長晚期肺癌存活期
● 透過LDCT檢測,及早發現治療,提高治癒率● 晚期肺癌確診,精準醫療前先分析基因型態● 接力用藥,可望延長整體存活期近4年台灣西部進入空氣品質黑暗期,回溯國內一份四大空汙疾病死亡研究發現,死於PM2.5的6千餘人中,肺癌就占1200多人,顯示肺癌與空汙關係密切。然而,隨著晚期肺癌的治療方式日趨多元,從第一線治療開始就擬定最佳治療組合,善用標靶接力用藥,可大幅延長存活期。癌症治療朝向精準化60歲的陳太太因頭痛就醫,檢查後發現,疼痛竟來自轉移至腦部的晚期肺腺癌,亦併發骨轉移,在透過基因檢測,確認陳太太帶有EGFR基因突變後,醫師建議採取「接力治療」,先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再接力使用第三代標靶,極大化治療效益,延緩進入化療的時間,也爭取較長的存活期,已治療7年,腫瘤獲得控制。隨著癌症治療朝向精準化,晚期肺癌治療的標靶藥物、免疫療法陸續問世,治療策略也愈趨多元。高雄長庚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暨內科部副部長王金洲表示,在標靶藥物出現前,晚期肺癌的第一線治療以化療為主,治療前須了解肺癌分期及細胞型態,以利選擇化療藥物。先進行基因型態分析不過,標靶藥物出現後,類似陳太太的案例鼓勵了許多病患,當前晚期肺癌的治療會先進行基因型態分析,在找出致癌的驅動基因後,於第一線選用標靶藥物治療,整體存活期比起使用化療高出2到3倍。尤其在第一、二、三代標靶藥物陸續納入健保給付後,晚期肺癌的第一線治療,增添了更多選項與治療組合。臨床證實,在亞洲肺腺癌病患身上,具EGFR基因突變者,於第一線治療採用第二代標靶藥物,待抗藥性出現後,再次進行基因型態分析,有6成以上的病患檢測出帶有T790M基因突變,可順利接上第三代標靶藥物,延緩進入化療,病患能擁有較好、較長時間的生活品質,整體存活期近4年。接力治療因應基因突變目前相關研究指出,若在第一線治療就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待抗藥性出現後,後續在第二線治療上的不確定性較高,僅能使用化療或其他方式治療,亞洲人整體存活期為37.1個月。王金洲說,接力治療是近五年才出現的治療概念,之所以要接力,是因部分的腫瘤細胞在經過標靶藥物攻擊後,會根據藥物特性改變型態,造成基因突變而產生抗藥性,因此,透過第二代與第三代標靶藥物的接力治療,極大化治療成效,可爭取較長的存活時間。空汙、吸菸都是致癌因子王金洲提醒,空汙問題雖不容小觑,但現階段研究證實,長期吸菸、具肺癌家族史為導致肺癌的主要因子,建議每一至兩年進行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3月27日(六)、3月28日(日)10時起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直播留言抽總金額2萬元禮券!
-
2021-03-17 癌症.其他癌症
2021癌症論壇/癌症併發骨轉移 打保骨針控制病灶
● 當癌症出現遠端轉移,最常見骨轉移● 癌症骨轉移初期鮮少症狀,病患應定期接受檢查● 骨轉移標靶藥物治本,降低癌細胞造成骨骼脆弱65歲的王伯伯某天搬重物時傷及腰椎導致骨折,因合併有貧血,就醫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且竟已併發骨轉移。經化學治療之後,以保骨針治療4個月,從原先僅能坐著輪椅,到可以拄著拐杖走進診間,其後完成自體骨髓移植,在歷經2年的治療,骨轉移病灶獲得控制,如今行走自如。病理性骨折 才知骨轉移當癌症遠端轉移至骨頭,在癌症分期上已屬晚期,許多類似於王伯伯的病患,在骨質嚴重流失,發生病理性骨折之後,才確診罹癌。然而,骨轉移可說是癌症最常發生轉移的部位之一,其中又以肺癌、攝護腺癌、乳癌及多發性骨髓瘤最容易併發骨轉移。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亞東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任林世強將以「晚期癌友噬骨痛,精準打擊骨轉移惡性循環」為題,深入介紹骨轉移治療策略。癌細胞阻擋骨頭新生林世強表示,由於骨骼製造與消耗的平衡機制,仰賴造骨及蝕骨細胞,一旦癌細胞入侵,不間斷地刺激造骨細胞,會促使造骨細胞分泌過量的訊號,此訊號會造成蝕骨細胞過度活化,加速骨質流失,且癌細胞也會抑制造骨細胞,阻擋骨頭新生,此平衡機制長久下來被破壞,病患就會感到骨頭疼痛,甚至發生病理性骨折,一旦脊椎塌陷壓迫下半身神經,恐造成癱瘓。用藥讓蝕骨細胞休眠不過,隨著癌症治療朝向精準化,骨轉移的治療已有標靶藥物,俗稱「保骨針」,為一種單株抗體。林世強說,以往骨轉移治療會先針對症狀進行控制,給予止痛藥物,並以局部性放射線治療控制疼痛,如發生病理性骨折則採取手術治療,但比起疼痛控制,標靶藥物更能直接從源頭下手。標靶藥物的作用機制,在於能精準地阻斷活化蝕骨細胞的訊號,促使蝕骨細胞進入休眠期,保護骨骼不再被破壞,並預防再發生後續骨轉移的併發症。多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只是在骨轉移初期,由於症狀不明顯,病患難以自覺。林世強表示,病患如出現腰痠背痛、手腳無力等徵兆,應於回診時告知醫師,以利安排進一步檢查;若病患尚未併發骨轉移,也應定期進行血液及影像學檢查。除藥物支持之外,骨轉移的病患於日常飲食應多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且勿以為骨轉移後就不適宜運動,在醫囑下可適當進行游泳、騎腳踏車等緩和運動。副作用下齒槽骨可能壞死臨床發現,使用骨轉移標靶藥物的副作用,可能造成下齒槽骨壞死,因此病患在接受治療前,應先前往牙科治療蛀牙、牙周病等,治療期間維持口腔衛生,避免拔牙等侵入性的牙科治療。醫學辭典/骨轉移人體的骨髓是個充滿血液的器官,癌細胞會透過血液及淋巴系統擴散,如在骨頭部位形成病灶,代表癌症遠端轉移至骨骼,稱為骨轉移。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3月27日(六)、3月28日(日)10時起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直播留言抽總金額2萬元禮券!
-
2021-03-11 新聞.元氣新聞
高醫研究 這銅板價藥物若適量能治痛風也可抗肝癌
肝癌晚期的治療向來棘手,即使花費昂貴的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也只能延緩惡化且副作用高。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花6年時間研究發現,過去用來治療痛風的秋水仙素,適度的劑量其實可應用在末期肝癌的治療上,每錠0.5毫克只要台幣3元的「銅板價」,一年花3000多元的成效不比動輒數十萬到數百萬的新藥差,其中一名使用秋水仙素的癌末病人,已存活4年。高醫副院長黃尚志表示,秋水仙素或稱為秋水仙鹼已問世數十年,通常用來治療痛風;院內肝膽胰內科林子堯教授及其團隊發現,這個老藥其實也可用來處理肝癌。肝膽胰內科林子堯教授說,癌細胞的有絲分裂速度比正常細胞更快,秋水仙素能抑制細胞有絲分裂,因此他以常規肝腫瘤細針抽吸檢查剩餘檢體,針對初期培養的肝癌細胞進行一系列體外與動物實驗,證實秋水仙素能抑制肝癌及這種癌症相關纖維母細胞的增殖;這種抑制作用等同於肝癌化療常用注射劑「小紅莓 (epirubicin)」最高血漿濃度的作用。林說,秋水仙素過去未被用來治療癌症,是因為劑量太高會發生副作用甚至死亡,劑量低又無法抑制肝癌細胞增殖,為此,高醫獨創出一套量秋水仙素長期給藥模式,也就是,每天服用1至2次,每次1到2顆秋水仙素,一天劑量在1.5毫克到3毫克,吃4天停3天,這個給藥模式經早期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經6年的長期追蹤,發現整體存活期和對照組使用第一代標靶藥物並無差別,唯一的副作用就是腹瀉。高醫收治的一名62歲蘇先生,他罹患C肝但疏於追蹤,10年前突然食不下嚥、疲倦,就醫檢出肝臟有顆5-6公分的腫瘤,經轉診高醫後,4年前腫瘤轉移到肺部,使用標靶藥物已無效,後來接受肝膽胰內科人體實驗計畫服用秋水仙素至今。蘇先生使用1年的秋水仙素,藥費約僅標靶藥物1至2天的費用,他表示,肝癌細胞很頑固,他只能學習和癌細胞和平相處。林子堯表示,經研究,秋水仙素不只可應用在肝癌,包括膽管癌及肺癌亦可,且藥費便宜,不過最終仍需經衛福部許可,才可正式應用在臨床療。他也說,秋水仙素抑制肝癌進展的機轉和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並不相同,病人接受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時,也可考慮合併使用秋水仙素長期給藥模式,提高整體治療成效。
-
2021-03-10 癌症.皮膚癌
腳底有黑點恐致命!醫師提供惡性黑色素瘤自我檢查指標
「上一次看自己腳底是什麼時候?」忽略腳底有「黑點」恐致命,皮膚科醫師指出,黑色素瘤惡化速度極快且癌細胞容易轉移,建議民眾留意手指腳趾、手掌腳掌、指甲等有無黑點或痣,一旦發現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勻、直徑大於6mm,或是大小、形狀、顏色改變,便可能罹患黑色素瘤,建議至皮膚科診所就醫,及早發現與治療,可大幅提高存活率。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指出,惡性黑色素瘤是台灣致死率最高的皮膚癌。根據民國107年癌症登記報告,惡性黑色素瘤佔整體皮膚癌發生個案數僅7%,但因為「惡化快」、「易轉移」、「難治療」,致死率竟高達58%。朱家瑜說,黑色素瘤有3成來自良性痣,但根據2021最新網路調查,台灣民眾除掉痣大多因為美觀,而非擔心健康,除痣位置多在臉部而忽略足部,但台灣黑色素瘤好發於四肢肢端,提醒民眾注意出現在腳底、腳背及腳趾等的黑點或痣。為協助民眾判斷身上黑點、痣是否為黑色素瘤,朱家瑜提供「惡性黑色素瘤ABCDE自我檢查指標」,若有A(Asymmetry)不對稱、B(Border)邊緣不規則、C(Color)顏色不均勻、D(Diameter)直徑大於6mm、E(Evolving)大小、形狀或顏色改變等上述五個徵兆,建議至皮膚科診所就醫。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表示,黑色素瘤初期癌細胞尚在皮膚表層,存活率達100%,進入第1期的患者5年存活率達8成以上,但到第4期時卻降至1成,凸顯早期發現惡性黑色素瘤並進行手術切除的重要。吳教恩說,罹患黑色素瘤的歐美民眾發現中有9成都是第1期,但台灣民眾竟有半數已至第3、4期,少數是第1期,甚至有患者因延誤診斷、治療,導致截肢,且調查顯示,近5成的民眾不會注意身上有無新的痣,更有近6成的民眾不知道新痣何時出現,呼籲應積極觀察一年內新增的痣,善用自我檢測方法,以早點發現黑色素瘤,方能進行診斷與治療。針對治療藥物,吳教恩表示,國外研究發現,基因BRAF會促進黑色素瘤癌細胞生長,西方5成病患都有BRAF突變基因,亞洲則約2成,幸已有對應之標靶藥物,另MEK基因標靶藥物能抑制BRAF標靶藥物的抗藥性,透過雙標拔藥物能延長患者存活期。吳教恩補充,有位30多歲的年輕女患者小涵罹患惡性黑色素瘤第3期,癌細胞已擴散至局部淋巴結,但第3期預後相對不好,需切除腫瘤、清除淋巴結,且無轉移至其他位置,5年存活率約4成,復發機率約6至7成,但配合雙標靶藥物,復發機率能降至4成,個案如今已使用藥物1年,順利完成治療,目前追蹤中。朱家瑜說明,國外黑色素瘤致病因素大多跟日曬、遺傳基因有關,國內雖也顯示部份基因會致病,但推測我國黑色素瘤與民眾平時走路一直壓迫足部位置更有關,目前仍積極研究中。●惡性黑色素瘤ABCDE自我檢查指標:A(Asymmetry)不對稱B(Border)邊緣不規則C(Color)顏色不均勻D(Diameter)直徑大於6mmE(Evolving)大小、形狀或顏色改變若有有上述五個徵兆,建議至皮膚科診所就醫。
-
2021-03-06 癌症.抗癌新知
腳麻、背痛竟是腎癌轉移!專家建議打擊癌細胞有效方法
60歲的許先生,因右下背痛、右腿痠麻至骨科就診。經核磁共振影像檢查發現,右側薦骨有一顆超過6公分的腫瘤,本以為是骨癌,切片證實為腎細胞癌晚期合併遠端轉移,腎臟也有一顆約2公分腫瘤,確診為腎細胞癌第四期。面對晴天霹靂的消息,許先生仍相信醫師會幫忙治癒。收治個案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蕭子玄表示,因患者使用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經溝通調整用藥,合併使用免疫療法控制癌細胞擴散。 經過1年半治療,腎臟的惡性腫瘤縮小許多,再配合手術切除萎縮的薦骨腫瘤,目前順利康復出院,病情控制良好。但他仍提醒患者,需定期回診追蹤,以避免癌症復發。腎臟常見的惡性腫瘤 初期無症狀蕭子玄表示,腎細胞癌為腎臟實質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年齡為40至70歲。腎細胞癌初期通常無任何症狀,大多是因為其他疾病,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無意中發現。腎細胞癌臨床症狀相當多變,當出現血尿、腹部腫塊、腰痠背痛、貧血、體重減輕等症狀時,代表腫瘤期別較晚。他特別提醒民眾,若有上述症狀千萬不可大意。晚期腎細胞癌治療 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目前,腎細胞癌發生原因尚未確定,通常與吸菸、肥胖、藥物濫用、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或接受過腎臟移植者、染色體異常,和環境及職業因素有關。腎細胞癌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若為晚期且合併遠端轉移,則建議以標靶藥物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葉士芃則表示,免疫療法可搭配標靶療法治療癌症,藉由可辨識癌細胞並活化自體免疫細胞的特性,幫助病患徹底消滅癌細胞。為預防癌症發生或降低癌症傷害,兩位醫師提醒,除了實踐健康生活型態外,也應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以便在癌症早期,就能揪出病灶,爭取最佳治療時機。 諮詢專家/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蕭子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葉士芃
-
2021-03-04 新聞.元氣新聞
阻胰臟癌細胞轉移 中研院偕中醫大合成胜肽分子
80%胰臟癌患者確診時,腫瘤細胞已轉移。中央研究院研究團隊近日與中國醫藥大學合作破解胰臟癌細胞訊息傳遞機制,並合成多胜肽分子,可阻斷致癌訊號傳遞,抑制癌細胞生長轉移。胰臟癌存活率低,尤其當腫瘤細胞發生轉移,治療難度將大幅增加,已是攸關全人類健康的重大議題。中研院院士李文華近日帶領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與中國醫藥大學新藥開發中心的跨機構研究團隊,發現有效抑制胰臟癌細胞轉移的機制。李文華帶領的研究團隊曾於2015年發現,胰臟癌腫瘤細胞的細胞膜上會出現大量受體IL-17RB,當IL-17RB與配體相互結合後,便會啟動一連串反應刺激細胞增生或轉移,團隊後續依此研發抗體藥物,藉由減少IL-17RB與配體IL17B結合機會,降低癌細胞轉移機率。團隊成員之一的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助研究員胡春美指出,當時研究團隊已確認受體IL-17RB是刺激胰臟癌細胞轉移的重要因素,但仍不清楚分子內部的訊息傳遞機制,因此團隊參考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抑制劑的研發歷程後,持續推進胰臟癌研究。後續研究發現,IL-17RB不僅出現在癌細胞上,也會出現在正常免疫輔助型T細胞(Th2)上,而且免疫細胞若缺乏IL-17RB,反而會影響免疫訊息傳遞,導致人體容易受微生物感染。因此,最佳治療方法是了解IL-17RB於癌細胞與免疫細胞上的差異,再發展標靶藥物,就可在不影響患者免疫能力的前提下同時防範癌細胞擴散,研究團隊後續也成功破解IL-17RB的致癌機制,並合成出一種多胜肽分子,可有效解決難題。論文第一作者、中醫大助理教授吳恒祥指出,不同於免疫細胞,在胰臟癌細胞表面大量出現的IL-17RB,容易兩兩結合,形成同質雙聚體,當同質雙聚體遇到配體IL-17B後,就會召喚激酶MLK4,催化蛋白質磷酸化,有如按下開關般,啟動後續一連串致癌訊號。研究團隊設計出的多胜肽分子是一組胺基酸序列,可在細胞內特定位置取代激酶MLK4,與受體IL-17RB結合,阻止激酶與受體交互作用,藉此阻斷癌化訊號傳遞。研究團隊表示,此多胜肽分子可以在胰臟癌細胞內找到正確「鑰匙孔」並事先「卡位」,防止激酶MLK4前來「解鎖」啟動反應開關,相較於先前研發的抗體藥物,治療更為精準,不影響患者免疫力。後續實驗結果也顯示,罹患胰臟癌的小鼠若施打此種胜肽分子,癌細胞轉移至肝臟與肺臟的機率大幅下降,壽命也因此延長。中研院指出,此研究成果已於3月初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未來團隊期望能繼續深化研究,研發出效果更穩定的小分子藥物,協助胰臟癌患者進行標靶治療。
-
2021-03-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師視病猶「友」,當病人離世的悵然心情浮上心頭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師談醫病關係與醫療大環境」。一位醫師談自己在習醫成長的過程中對病人死亡的不同體驗;另一位醫師從插鼻胃管的高齡病人,描述病人、家屬與醫師發人深省的對話;最後一位資深醫師則指出目前醫療迷失於「專家」、「先進科技」、「大醫院」,忽略了醫師本身的專業精神,並表達對醫療企業化與媒體介入的隱憂。 在行醫路上,難免會遇到病人去世的時刻,這些事件在成為見、實習醫學生後,就時常經歷。然而,在照顧病患時,每日到床側噓寒問暖、詢問病史及做身體檢查時,有些會有種朋友甚至家人的情感油然而生,當病人離世,就有種悵然的心情浮上心頭。本文就提幾位從醫學生時期到主治醫師時的深刻案例來分享。在醫學生時期,第一位照顧的病患為一位長期抽煙而導致慢性肺阻塞疾病的老人家,每次發作就呼吸困難及缺氧,因而時常反覆住院。雖然主要的治療計畫是主治醫師及住院醫師在擬定,我只是每天去關心他的症狀有否改善及做些基本的身體檢查,再向團隊中的住院醫師報告及討論,很感謝他及家人當時不嫌棄讓我關心他的病痛症狀,而有種親切感,不致讓我對問病史有種想趕快問完就想逃離現場的感覺。當他的症狀逐漸得到改善時,我心裡總有種成就感,或許是我的病史詢問間接幫到他了。而在他準備出院時,我已輪替至其他專科學習了。那年的冬天,他又因肺炎造成慢性肺阻塞疾病的急性發作,雖然在其他科,我看到胸腔科病房住院名單有這位老人家的姓名時,便抽空去探望他,可是這次真的病重了,戴著非侵襲性呼吸面罩,連話都說不太出口,看到這樣的情況,真的不知道如何表達我的感受,只能跟他說聲「加油!要好好保重」,便離開病房。過了幾天,發現住院名單沒了這位病人的姓名,去詢問了照顧團隊的成員,才得知老人家不敵病魔已經離世了,當下覺得很失落,也曾動念想去家裡上香跟他道別。到了住院醫師時期,照顧過一位罕見的惡性後腹腔肉瘤末期的病人,常常因大量腹水造成腹脹及呼吸窘迫而需要抽腹水來減輕他的不適,也因此建立了信任感。在我離開腫瘤科之後,他的家人也常常來問我一些有關病人遇到的問題。雖然我只能提供粗淺的解答,請他們還是要再與照顧病人的醫療團隊討論。有次看會診的時候被這位病患的醫療團隊會診,發現大腸被腫瘤給侵犯而破裂造成嚴重的腹膜炎併發敗血症休克,最後造成藥石罔效而離世。記得那個時間接近農曆過年,我依照家屬給我的名片,按著上面的地址,從彰化市騎摩托車到芬園去病人家上香慰問家屬,就因曾經照顧過病人這個緣分及友誼前往致意。隔了二年後,我因公費下鄉離開了原本服務的醫院,病人太太有天晚上突然致電給我,詢問C型肝炎治療的知識,我也以我所知的情況,介紹給以前服務醫院的前輩治療。 在主治醫師時期,對病人的照顧更是覺得如履薄冰,責任及壓力更重大且直接的!去年初,有位不到60歲的中壯年男性,因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及右上腹不適就診,腹部超音波一看就發現右肝有一顆超過10公分的肝癌且有肝門靜脈的侵犯,根據標準治療,只能吃口服標靶藥物。治療期間,看到腫瘤縮小也曾替病人感到高興。但是,好景不常,腫瘤後來發生淋巴結轉移,經過放射腫瘤科醫師的幫忙,針對局部做放射線治療,也陪伴病人走過治療的痛苦階段,情況改善後,他到門診都說他精神好多了,也時常去釣魚,那時候內心真的替他高興,也幫他申請第二線口服標靶藥物來治療肝癌,但藥物的毒性造成病人身體上很大的不舒服,說他很疲倦、無力、沒有食慾,而無法去釣魚了。再追蹤腹部影像,發現腫瘤復發並有腹膜轉移且產生腹水,病況很不理想。病人也看得很開,知道這天遲早會來到,跟我說,他單身,與兄長同住,家中還有一位嚴重失智的老母,這一生也沒什麼好牽掛的。去年底,他就在某個晚上於醫院離世了!手機接到簡訊,內心覺得很悵然。畢竟,一起努力將近一年像朋友的病人離開了,覺得相當失落。常常聽人說要視病猶「親」,在我經歷這些照顧病人的經歷及心境,我覺得視病猶「友」對我而言或許比較真切。把跟每位病人的相遇,都當成是種緣分,盡力幫他們解決病痛、找出疾病的源頭,病況好轉出院的話就會覺得很開心,病情無法獲得控制或是逐漸惡化,心情便會很沉重。面對每位求治的病人,以求盡力解決他們的問題,以及用真誠的態度來溝通,還有檢視是否有照顧不足之處。
-
2021-02-27 癌症.肝癌
肺癌先行 次世代基因定序 擬納健保
肺癌長年位居我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我國每年新增一萬三千多人罹患肺癌。為協助肺癌患者精準用藥,衛福部健保署擬要價約六萬元的次世代基因定序納入給付,盼能有效使用標靶藥物,提升有效治療率至七成以上;下一步考慮再納入乳癌、大腸直腸癌等癌別的次世代基因定序給付。過去認為吸菸造成肺癌風險,但台灣肺癌患者半數以上沒有抽菸習慣,早期肺癌篩檢工具不普遍,讓許多肺癌患者到了晚期才被發現,使我國肺癌五年存活率低於二成。中研院士楊泮池表示,過去癌症給藥方式幾乎是「亂槍打鳥」,以肺癌為例,早年使用標靶藥物的效果僅二成五到三成,隨基因解碼後,了解標靶藥物對某種基因突變的肺癌特別有效,確認患者的基因變異,對症下藥,可使治療有效率提升至七成以上。台灣分子醫學會常務監事曾嶔元說,精準檢測基因目前以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為最好選項,但要價不菲,坊間每次檢測約需十萬到十五萬元,但為有效投藥,接受NGS有其必要性,健保應給予協助。健保署昨舉行專家會議,專家認為,肺癌標靶藥物與基因研究相對成熟,當患者需要使用標靶藥物時,NGS檢測應納入給付。楊泮池表示,經討論後,初步共識是給付小套組NGS,每次檢測基因量五十個以下,未來因應不同癌別,增加基因量,超過五十個基因,可採額外收費。
-
2021-02-21 癌症.肝癌
六旬翁追蹤慢性C肝 及早發現肝癌腹腔鏡手術切除
一名60多歲男子因多發性肝臟血管瘤及慢性C型肝炎於他院內科定期追蹤,C肝經藥物治療在血中已測不到病毒,卻在追蹤過程發現血中甲型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逐漸上升,除血管瘤外,肝臟第7區域(Couinaud segment 7)還發現新腫瘤,台大分院新竹醫院確診為肝癌,由於男子肝硬化且肝功能不佳,不適合進行大區域切除,因此採取腹腔鏡手術,利用超音波定位將肝腫瘤完全切除。術後四天肝功能恢復順利出院,後續僅需定期追蹤。台大分院新竹醫院肝膽腸胃外科醫師黃俊傑說,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包括B型肝炎、C型肝炎、肝硬化及其它慢性肝炎等,而其它肝臟疾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具肝癌家族史也是肝癌發生的危險因子。黃俊傑說明,肝癌的主要治癒性治療為手術切除,小型肝癌且位置適合者亦可採取燒灼治療,包括射頻燒灼、微波燒灼、酒精注射等,緩解性治療則包括經肝動脈栓塞治療、標靶藥物治療及研究中的免疫療法。其中,手術切除依舊是治癒率最高的治療方式,但病患是否可接受手術切除主要取決於腫瘤數量、位置及預計切除後所剩餘的肝功能,若肝功能太差或需要切除的範圍太大導致剩餘肝功能明顯不足時,便無法進行手術,只能考慮肝臟移植或其他緩解性治療。傳統肝臟切除手術需在腹部切開一個長約15至35公分的倒L型傷口且必須切斷腹部肌肉,傷口較大較疼痛。腹腔鏡手術只需在腹部開3至4個0.5到1.2公分的小傷口及一個取出切除檢體的傷口,因此切除的範圍較小,傷口也較小。但是否適合以腹腔鏡切除肝臟,仍需遵循肝癌的切除原則及視腫瘤大小、位置、與大血管的距離和切除範圍而定。因此,目前國際上一般認為腫瘤較小且位於肝臟第2、3、4b、5、6區域者可以當作腹腔鏡肝臟切除的標準,其它部位或是較為複雜的狀況則需依手術醫師的技術和經驗來決定。黃俊傑提醒,肝癌的復發率及死亡率高,更需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建議所有的B、C型肝炎、慢性肝病、肝硬化及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一定要定期追蹤。目前健保已有給付C型肝炎的直接抗病毒藥物治療,因此有C型肝炎但尚未治療的民眾請盡速洽肝臟內科醫師接受治療。若是經檢查發現有肝臟腫瘤,建議找肝臟外科醫師評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
2021-02-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國專家:新冠肺炎疫苗看來可應對病毒突變
中國防疫專家張文宏今天說,新冠肺炎的病毒變異還會繼續,但疫苗生產線目前來看足以應對這些突變。他並研判,5年內應能研發出標靶藥物,可補充全球疫苗接種的不充分。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今天在微博發文,回顧並展望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總結相關經驗和研判趨勢。他說,「政府治理能力是戰勝瘟疫的關鍵」。歷史上的瘟疫大多是透過局部或全球性的群體免疫逐漸達到人與自然的平衡,過程中人類會付出巨大代價。但是這次疫情顯示,強大的政府能力和民眾的配合,是可能把人類的死亡降到最低點。他說,靶向性藥物(標靶藥物)至今仍未取得重大進展,但5年之內應能成功。儘管在新冠肺炎上,人類仍然沒有掌握類似於針對愛滋病的雞尾酒療法,但是人類依靠已有的臟器支持功能,可以支撐重症病人依靠自己的免疫力恢復,最終戰勝疾病。張文宏解釋,藥物的成本遠超過疫苗,世界上也從未有透過藥物治療擺脫疫病的成功先例。但標靶藥物可以降低病死率,補充全球疫苗接種的不充分,讓世界有重新打開的機會。在疫苗方面,他表示,病毒變異是自然規律,目前人類仍能掌控。英國出現的病毒變異株,傳播率增加了50%至70%,但疫苗與免疫後血清大部分仍有保護力;至於南非變異病毒株,目前國際上的mRNA疫苗和中國的滅活疫苗對此仍有保護作用。「無論中國和國際,疫苗生產線目前來看足以應對這些突變」。張文宏透露,自己兩週前受邀參加世衛組織專家組的會議,討論全球疫苗可及性問題;由於目前全球性的疫苗分配並未達成共識,世衛專家組對此憂心忡忡。他強調,全球重新開放取決於疫苗的可及性與公平性以及推廣的速度。
-
2021-02-07 癌症.頭頸癌
醫盼頭頸癌治療與國際接軌 許癌友新希望頭頸癌復發 免疫治療盼見曙光
11年前,年僅40歲的王先生口腔癌四期,經治療後康復,近兩年不幸復發,臉頰長出比嘴巴更大的腫瘤,甚至轉移肺部。雖評估適合免疫新藥,礙於健保規範,面對單月十幾萬藥費,他萬念俱灰放棄治療,還好有機會加入臨床試驗,經過兩次治療,腫瘤已明顯縮小,生活品質也大大改善。好發年齡層低,患者多為家庭支柱。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張義芳感慨,若沒有遇到免疫新藥臨床試驗,王先生復發半年就會面臨死亡。抽菸、喝酒、吃檳榔是頭頸癌風險因子,我國好發年齡層低,患者大多僅50歲,甚至多達五成晚期患者五年內會復發,這些人正值生產力最高的時期,更是家庭經濟支柱。一線使用免疫新藥,延長存活期。頭頸癌不僅造成明顯外觀改變,同時說話、吞嚥、呼吸功能亦會受損,生活品質差、吃不下也會造成營養不良,療程副作用大,患者服從度降低。過去藥物選擇少,以往標靶藥物是復發後唯一選擇。免疫新藥的出現,不僅副作用更少,且具長尾效應,療效比標靶或化療效果更持久。陽明交通大學校務長兼副校長、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表示,過去頭頸癌患者第一線使用化療合併標靶治療,三年存活率僅10%;第一線使用化療合併免疫新藥,病人三年存活可增為22.6%,足足上升一倍。免疫新藥改善過去數十年頭頸癌治療窘境,然在門診中,看過非常多頭頸癌患者,明明適合免疫新藥,卻礙於給付條件,天天愁眉苦臉,深陷到底要押注畢生積蓄接受治療,還是要把財產留給孩子的兩難。免疫治療及早用,嘉惠癌友助新生。楊慕華解釋,免疫新藥目前仍受限於健保給付條件,無法與其他藥物合併治療。舉例來說,僅二線病患能符合申請條件或用過標靶就不能用免疫治療、且僅兩成患者符合生物標記染色標準,連臨床醫師都稍感力不從心。楊慕華感嘆說,他參考美國腫瘤治療指引(NCCN),已將免疫治療列入一線,希冀台灣醫療接軌國際頭頸癌治療趨勢,以期嘉惠更多台灣頭頸癌癌友。
-
2021-02-06 醫聲.癌症防治
頭頸癌/醫盼頭頸癌治療與國際接軌 許癌友新希望 頭頸癌復發 免疫治療盼見曙光
十一年前,年僅40歲的王先生口腔癌四期,經治療後康復,近兩年不幸復發,臉頰長出比嘴巴更大的腫瘤,甚至轉移肺部。雖評估適合免疫新藥,礙於健保規範,面對單月十幾萬藥費,他萬念俱灰放棄治療,還好有機會加入臨床試驗,經過兩次治療,腫瘤已明顯縮小,生活品質也大大改善。●好發年齡層低,患者多為家庭支柱。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張義芳感慨,若沒有遇到免疫新藥臨床試驗,王先生復發半年就會面臨死亡。抽菸、喝酒、吃檳榔是頭頸癌風險因子,我國好發年齡層低,患者大多僅50歲,甚至多達五成晚期患者五年內會復發,這些人正值生產力最高的時期,更是家庭經濟支柱。頭頸癌不僅造成明顯外觀改變,同時說話、吞嚥、呼吸功能亦會受損,生活品質差、吃不下也會造成營養不良,療程副作用大,患者服從度降低。過去藥物選擇少,以往標靶藥物是復發後唯一選擇。免疫新藥的出現,不僅副作用更少,且具長尾效應,療效比標靶或化療效果更持久。●一線使用免疫新藥,延長存活期。陽明交通大學校務長兼副校長、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表示,過去頭頸癌患者第一線使用化療合併標靶治療,三年存活率僅10%;第一線使用化療合併免疫新藥,病人三年存活可增為22.6%,足足上升一倍。免疫新藥改善過去數十年頭頸癌治療窘境,然在門診中,看過非常多頭頸癌患者,明明適合免疫新藥,卻礙於給付條件,天天愁眉苦臉,深陷到底要押注畢生積蓄接受治療,還是要把財產留給孩子的兩難。●免疫治療及早用,嘉惠癌友助新生。楊慕華解釋,免疫新藥目前仍受限於健保給付條件,無法與其他藥物合併治療。舉例來說,僅二線病患能符合申請條件或用過標靶就不能用免疫治療、且僅兩成患者符合生物標記染色標準,連臨床醫師都稍感力不從心。楊慕華感嘆說,他參考美國腫瘤治療指引(NCCN),已將免疫治療列入一線,希冀台灣醫療接軌國際頭頸癌治療趨勢,以期嘉惠更多台灣頭頸癌癌友。
-
2021-02-05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加速癌細胞惡化 這些邪惡鄰居是助紂為虐的禍首
過去對於癌症的研究,都著重在癌細胞本身,然而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腫瘤細胞旁邊的細胞外基質及間質細胞等,與癌細胞之間有密切關係。算是腫瘤細胞周邊的鄰居與環境,統稱腫瘤的微環境,這些鄰居與腫瘤細胞互動頻繁,互相支援,反而使癌細胞更加惡行惡狀,大肆擴展,甚或造成轉移,至於細胞外基質及間質細胞到底是什麼?包括哪些?對癌細胞的作用如何,分述如下:(1)腫瘤相關巨噬細胞:是一群多樣性細胞,主要來自腫瘤周邊組織或骨髓,分二種型態:M1及M2,在腫瘤早期大部分為M1,可以抑制腫瘤生長,但M2反而促進腫瘤生長,一般認為腫瘤在組織缺氧情況下,可以誘發M2之增加,其腫瘤惡性度反而增高,預後不佳。(2)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此等長在腫瘤附近的纖維母細胞,與一般纖維母細胞不同,他會受一些生長因子的活化,而會分泌血管上皮生長因子,促使血管新生,使腫瘤變大。至於為什麼變成作惡性多端的纖維母細胞,其原因尚不明,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3)腫瘤附近新生血管:在1971年,Folkman醫師提出一個嶄新的概念,認為所有腫瘤的生長都需要有新生血管的產生,而後新生血管成了一門顯學。一般認為正在長大的腫瘤需要氧氣與養分,而這需要有新生血管來運送。這些新生血管的結構與一般血管不同,其血管外被細胞與血管周邊細胞是有缺口的,且通透性較大,也就是有漏洞、不緊密的血管系統。所以如何抑制血管新生使腫瘤不致坐大變成非常重要。(4)細胞外基質:細胞外基質並非細胞成分,其組成很複雜,包括有膠原蛋白、彈性蛋白、蛋白多醣、生長因子、蛋白酶,以及位在細胞表面,負責黏附細胞到細胞外基質的黏附分子,如integrin(整合素)、其在腫瘤生成中占有很重要的角色,其生理作用參與了細胞生長、分化、附著、移動、血管新生,而在腫瘤微環境中,它可以加強腫瘤細胞的存活、遷移、侵入,因而促進腫瘤的轉移。(5)腫瘤附近的免疫細胞:在腫瘤生成時,從骨髓移動出來並浸潤在腫瘤的中間及附近;其功能包含,促進腫瘤血管生成、破壞樹突細胞的抗原呈現、抑制T細胞活化、促進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增生、抑制NK細胞的細胞毒殺作用等。另外在腫瘤附近有很多這些浸潤淋巴球,與腫瘤免疫息息相關,隨著醫學進步,才開始發現「免疫查核點」的重要性。免疫查核點的分子有點像是免疫系統的煞車,負責抑制免疫的過度反應,而癌細胞非常狡猾地利用這些免疫查核點的分子來抑制免疫系統,逃脫免疫細胞的攻擊,使腫瘤越長越大。目前有許多的免疫查核點分子被發現,包括:CTLA-4 會降低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攻擊;PD-1/PD-L1 則會讓在腫瘤周圍的免疫T細胞處於沉默(不活化)的狀態,不去攻擊癌細胞。因此,科學家發現如果能設計針對癌細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便可喚醒原本沉睡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經過大型臨床試驗證明:免疫查核點抑制劑的抗癌療效比先前的刺激免疫反應的藥劑來得有效。如三陰性乳癌,在2018年第一次證明了使用免疫查核點抑制劑(Atezolizumab)搭配化學療法進行轉移性三陰性乳癌的第一線治療,相較於標準對照(傳統化療)組別,能明顯增加存活期,且這樣的免疫療法的效益在有表現PD-L1的患者中效益更為顯著(大約有40%三陰性乳癌病患有PD-L1的表現)。這也是對三陰性乳癌提供另一項有效藥物的選擇。結語腫瘤微環境在腫瘤的生成、進展、侵犯、轉移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其組成也是相當複雜,包括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細胞外基質、血管新生、腫瘤浸潤淋巴球等,還有許多的細胞激素或生長因子構成一個極其複雜的網絡。目前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藥物是以腫瘤微環境當做標靶,希望可以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甚至是殺死腫瘤細胞,將來可以掌握腫瘤附近的邪惡鄰居,對癌症治療想必會有很大的幫助,以嘉惠更多癌症病人。
-
2021-02-03 癌症.抗癌新知
全癌基因檢測/張啟仁:先測基因再用藥療效最佳 應給付罕見基因
國內的癌症治療進入精準時代,在健保財務困難情況下,成本效益分析成為不可不考量的環節。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及臨床資訊與醫學統計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張啟仁指出,根據研究發現,使用基因檢測再進行標靶治療的癌症病患,不論在存活月數、無病存活期、治療反應率都明顯優於沒有基因檢測的癌症治療病患。張啟仁針對「次世代定序檢測-健保給付成本效益分析」指出,基因檢測的方法很多,包括單一基因檢測、熱點基因檢測、CGP,靈活的運用不同的檢測方法,「適如其用」的使用,可以做為制定政策的思考方向。根據國外的臨床實驗分析,使用基因檢測之後再選擇用藥的癌症病患,31%對於藥物有明顯的反應,優於原本的11%;無病存活期將近六個月,優於原本的三個月;存活月數達十四個月,優於原本的八個月,三個數字都具有統計意義,顯示基因檢測確實有助於癌症病患的治療選擇。但是,他也指出,基因檢測的經濟效益評估不比新藥經濟效益評估單純,無法只用二種藥物,比較增加的健康人年,需要增加多少花費來評估。因為評估基因檢測的方法、有無配對標靶藥物可供治療等都會影響效益,必須列入考慮。現有基因檢測方法之一,「單一基因檢測」可以很快地篩檢出是否帶有該基因,進而馬上使用標靶治療;但若是沒有篩檢出該基因,則必須對下一個可能的基因持續的檢測下去。這種基因檢測法,必須一次一次的採取檢體,及檢視這個檢體的可使用狀況來決定是否繼續檢測。另一種方法是「熱點式基因檢驗」,一次可以檢查二到三個基因來尋找合適的標靶藥物。同樣的,若沒有篩檢到該基因、則必須一再採取檢體篩檢。第三種就是「全基因篩檢」,它是把所有基因用次世代定序檢測的技術,只要一次篩檢樣本,就有機會找到致病基因與配對標靶藥,且更準確,錯誤機會低,然而費用比較高。國內的健保資源,甚至是病患未能及時用對藥物,其中可能造成更多的醫療支出,所以應有不同的給付思維。張啟仁的研究團隊,對以上三種基因檢驗方法,以台灣的非小細胞肺癌本土資料,適當合理的假設條件,及均一的標靶治療成效,做了成本效益分析,初步結果顯示,雖然全基因檢測的費用較高,但也更可能檢驗到較多病人的致病基因,減少治療費用,同時增加病人存活的人年,遞增成本效果比值是具有成本效益的。在台灣即將進入基因檢測給付的關卡,張啟仁建議,國家應該思考「在較多可能致癌基因且有相對的標靶藥物中,要迅速找到可以找到的;在沒有找到常見的好發致病基因後,不論是否有標靶藥物,應協助病人找到其他所有基因。」張啟仁說,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五成多的肺癌病患都可能是EGFR基因突變導致的肺癌,使用單一基因檢測就有一半的機會驗出陽性,檢測費用僅為數千元,該費用可以由藥廠支應,或是病患自費,不至於造成太大負擔。但若是一般單一基因檢測,或熱點基因檢測無法找出致病基因的癌症病友,就應該給付全基因檢測的費用、讓病人有機會使用到其他的標靶藥物,或由醫師協助尋找可以加入的臨床試驗,求得一線生機。他建議,應該將珍貴的健保資源用以支應「罕見疾病的致癌基因」檢測,當癌症病患篩了一、兩種常見的致癌基因,都排除後,才考慮由健保支付多重基因檢測,為資源更為稀薄的罕見癌症找到存活的機會。
-
2021-02-03 癌症.抗癌新知
全癌基因檢測/楊志新:多基因檢測應建立模組 進行試辦計畫
癌症進入精準醫療年代,基因檢測會是所有癌症病患治療方向的明燈嗎?台大癌醫中心醫院院長楊志新認為,各癌症的生物特性不同,需視癌症有無驅動基因而定,品質把關上,需要有檢測準確度的資訊、即偽陽性及偽陰性,國家應成立檢測標準,協助病友把關。在NGS(次世代定序)即將納入健保給付時,建議健保署建立模式,進行試辦計畫,並蒐集病人治療結果比對。楊志新是國際知名的腫瘤內科肺癌專家,日前參加聯合報舉辦的「全癌基因檢測專家會議」,針對癌症病患需要什麼樣的基因檢測,以及檢測品質如何把關,發表建言。目前癌症治療中,以肺癌、血液腫瘤、腸胃道基質瘤最常使用基因檢測,因為有明確的驅動基因,例如肺腺癌只要檢測到EGFR或ALK突變,就代表幾乎這病人所有的癌細胞有同一個突變,給予標靶藥物治療的效果自然顯著。其他常見癌症如乳癌、大腸癌則往往驅動細胞生長的訊號多元,標靶治療可輔助醫師選擇藥物,但是單一標靶治療往往效果有限、必須再加化學治療增強功效。楊志新說,各種癌症的生物特性不同,基因檢測對選擇治療的貢獻有很大的差異。例如肺腺癌需依基因檢測分類,才給予最正確又有效的第一線處方,產生抗藥性時需要進行第二次基因檢測尋找抗藥機轉。大腸癌進行基因檢測可找到適合使用免疫治療的病人,或是不適合使用EGFR標靶治療的病人(KRas突變)。大多數癌症做基因檢測,都可能找到如NTRK等很罕見的基因突變,可給予有效標靶治療。但這類的突變往往只占千分之幾,是否有經費讓每個病人都做,必須事先規劃。 至於如何挑選基因檢測單位?楊志新說,次世代基因檢測(NGS)非常複雜且專業,例如EGFR有二十多個外因子片段,每家檢測公司檢驗的片段多寡不一,有些小片段發生突變的機率極少,或者以前沒有資料,檢測公司可能就不會去檢測,因而錯過驗出機會。因為驗愈多基因片段,費用就愈貴,而且腫瘤細胞的基因異質性高,各個腫瘤細胞,突變基因有可能不一樣,而且在取一塊組織檢測時,可能七八成都是正常細胞,如果次世代定序檢測次數(深度)不夠多,敏感性不足,驗出來的結果就不夠準確。在基因檢測的現場,經常出現「忽陰忽陽」的結果。楊志新指出,NGS的準確性與檢驗深度有直接相關,對同一個檢體進行350次到1000次的檢測,深度才夠,檢驗結果的正確性就會提高,如果以較少的檢驗次數降低成本,品質就會受到考驗,進而影響臨床選擇用藥的準確度。楊志新坦言,NGS的檢測細節非常複雜,不僅是病人無法判斷,恐怕連醫師也無法得知品質如何,基因檢測的品質需要國家介入認證。國外已有病友團體發起研究,以自身的力量監督品質,盼國內病友展現力量。長年擔任國際臨床實驗主持人,建立許多晚期肺癌治療指引的楊志新,也以研究的角度切入,他說,國內的基因檢測受限於經費,風氣不盛,已影響國家治療及研究癌症的競爭力。他舉例,最近國際藥廠正針對肺癌HER—2突變基因的患者進行臨床實驗,但台灣並沒有針對肺癌病人進行常規性的HER—2突變檢查,現在要找病人就如同大海撈針,使病患錯失加入新藥臨床實驗的機會。其他競爭的國家因普遍使用次世代定序,早就知道哪些肺腺癌病人有HER2突變,自然很快地就把可參加的名額占滿了。他說,參加臨床試驗也是節省醫療費的方法之一,病患使用研發中的藥物、恩慈療法,不論是檢查費用、癌症藥物費用都由藥廠吸收,藥物不僅幫助病人延長生命二到三年,國內健保署又不必付費,數年來至少替健保署省了數十億元。他舉例具體說明,如2013年和台灣各醫學中心開始參與肺癌標靶藥物泰格沙的第一期到第三期的臨床試驗,是全球最早讓病人使用到此新藥的醫師,當時都是免費的,而且藥物可以供給到對病人沒效為止。現在泰格沙已有健保給付,每個病人每年要用掉將近兩百萬,因此,只要患者能參加臨床試驗,就可以讓病人及早使用到有效藥物,也能幫政府省下非常多錢。楊志新建議,目前健保已給付單基因檢驗,現在要建立多基因檢測給付,可進行試辦計畫,再從試辦計畫的結果來做調整,也考慮讓病人部份負擔,或許是比較快的方式。至於基因檢測會不會有個資保護的隱憂,楊志新認為,病患檢測的報告進入病歷中,無論是臨床治療或研究使用,本來就受到保護,況且基因檢測只是驗腫瘤基因突變,並非體基因檢測,因此不須過度擔心。他提醒,若擔心基因檢測公司資料外洩,導致病患未來保單漲價或是被拒保,則需要政府規範。
-
2021-02-02 癌症.抗癌新知
健保署:治療黑色素瘤、三陰性乳癌等新藥納健保給付
中央健康保險署今(2)日宣布,包括治療黑色素瘤、三陰性乳癌、前列腺癌、多發性硬化症、偏頭痛等之新成分新藥納入給付,以及抗黴菌劑、用於抗藥性細菌治療之抗生素新藥納入給付。健保署於去年12月17日召開「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以下簡稱藥物共擬會議),通過上述多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案和給付規定擴增案。健保署指出,有關黑色素瘤,BRAF為皮膚黑色素瘤最常見的致癌基因(oncogene)之一,且臨床資料顯示臺灣BRAF突變的黑色素瘤病人,高達八成以上為V600E突變。這次藥物共擬會議同意將治療BRAF V600突變之雙標靶藥物dabrafenib/trametinib納入健保給付,可用於治療無法切除或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及惡性黑色素瘤病人術後輔助治療。BRAF發生致癌性突變會促使RAS/RAF/MEK/ERK途徑發生持續性活化;dabrafenib是一種RAF激酶抑制劑,而另一成分trametinib為MEK激酶抑制劑。由於dabrafenib和trametinib能抑制此路徑上的兩種激酶RAF及MEK,因此合併使用能有共同抑制的作用。此藥納入給付後五年內,預計每年約有30多至60多位病患受惠。有關三陰性乳癌,健保署指出,本次會議同意將第二個口服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talazoparib納入健保給付,可用於治療BRCA1/2基因突變之接受化療失敗之三陰性乳癌。此藥納入給付後可增加臨床用藥選擇,預計五年內每年將有約40多至50多名病患受惠。此外,健保署這次會議亦同意其他多種新成分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摘述如下:一、治療「高風險非轉移性去勢抗性前列腺癌(nmCRPC)」及「轉移性去勢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之含apalutamide新成分新藥,對於「轉移性去勢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之治療為新藥理機轉之用藥,可增加臨床用藥選擇,預計五年內每年將有400多至800多名病患受惠。二、治療次發展型多發性硬化症之含siponimod新成分新藥,為口服劑型可提升病人使用治療之方便性,預計五年內每年將有約40多至50多名病患受惠。三、用於預防成人偏頭痛之含galcanezumab新成分新藥,為新的治療機轉,預計五年內每年將有約400多至900多名病患受惠。四、治療侵犯性麴菌症及白黴菌症之含isavuconazole新成分新藥,特別是在治療麴菌感染方面,在肝臟、眼睛、皮膚及皮下組織之副作用較現有治療藥品小。五、對於抗藥性綠膿桿菌及抗藥性大腸桿菌具療效之含ceftolozane/tazobacctam成分抗菌劑,可減少carbapenems類抗生素使用,進而可能減緩抗生素抗藥性的散布,對於抗藥性細菌之治療具臨床重要性,預計五年內每年將有約1,000多至4,000多名病患受惠。六、治療癌因性疲憊症之含polysaccharide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新成分新藥,在台灣為國際間第一個上市,預計每年約有500多名病患受惠。健保署表示,近年致力於合理分配有限之醫療資源,期盼健保給付於最有效益的治療,未來亦將持續與藥物共擬會議代表(含專家、醫界團體、付費者代表、病友團體及藥廠)一起努力,讓每個藥品給付均能達到最佳的效益。
-
2021-02-02 癌症.抗癌新知
治療癌疲勞、預防偏頭痛 多款高價新藥最快三月納給付
健保署今宣布已通過給付多款新藥,癌藥部分有四款,包括黑色素瘤的雙標靶藥、三陰性乳癌PARP抑制劑標靶藥、前列腺癌新成分口服藥、癌因性疲憊症的注射劑更是台灣自行開發、領先全球上市,一劑要價1萬2650元。可預防偏頭痛的單株抗體一針要價1萬1226元,也有給付,另也將給付多發性硬化症新藥,以及治療黴菌新藥、延緩抗藥性的抗生素。上述八種新藥最快三月起給付,未來五年大約2581人受惠。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癌因性疲憊症常出現在癌症末期病人,不論透過休息等各種方式,都無法有效恢復體力,使人沒有辦法工作、照顧家庭。這次納入給付的癌因性疲憊症的治療用藥(polysaccharide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台灣臨床醫學研究的重要突破,由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榮譽主治醫師賴允亮主持,以科學技術萃取傳統藥材、製成針劑並證實有效。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黃兆杰指出,根據現有臨床試驗,這款新成分藥物對於乳癌患者效果較明顯,因此首波開放第四期乳癌患者使用,未來將根據更新試驗報告研議是否提供其他癌症。目前一劑給付1萬2650元,未來五年大約有1582人受惠,健保財務影響1.2約億元。北榮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表示,偏頭痛主要與基因、環境、壓力相關,難以預防,是導致五十歲以下年輕人失能的首要非癌疾病。慢性偏頭痛的定義則是每個月頭痛15天,其中8天是嚴重的偏頭痛,並且持續三個月。這是非常痛苦的,加上患者正值具勞動生產力、需要育兒的年紀,疾病將衍生很大的社會損失。王署君表示,過去研究發現,慢性偏頭痛發作時,患者體內的CGRP神經胜肽會上升,若以單株抗體或受體拮抗劑減少這個神經胜肽,可以有效預防發作,就是這次納入給付新藥(galcanezumab)的原理。現有藥物雖然療效不錯,但總有一兩成患者沒效,需要嘗試昂貴的新藥,健保能給付,對病人是很好的消息。黃兆杰表示,這款預防偏頭痛的新藥是注射劑,每個月打一次,一劑給付1萬1226元,預估五年內大約930人受惠,健保財務影響約4870萬元。台灣黑色素瘤病人常見V600E突變,這次也同意給付雙標靶藥(dabrafenib/trametinib),預估五年內60位患者受惠,健保財務影響約9380萬元。王正旭表示,台灣的黑色素瘤患者特性與歐美不同,雙標靶可以提供更好的治療,臨床處理上更具優勢。這次納入給付的三陰性乳癌口服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talazoparib)、以及治療兩種類型前列腺癌的新藥理機轉藥物(apalutamide),預計五年內共近千人受惠,健保財務影響大約5.4億元。黃兆杰表示,免疫較差的病人可能會有被麴菌、黴菌感染、治療侵犯性麴菌症及白黴菌症的新藥(isavuconazole)也納入給付,對肝臟、眼睛、皮膚及皮下組織之副作用比現有藥品小。注射一劑9883元,膠囊一粒1325元,五年財務影響約1810萬元。對於抗藥性綠膿桿菌及抗藥性大腸桿菌具療效的抗菌劑(ceftolozane/tazobacctam),則可減少其他抗生素使用,進而減緩抗藥性散布,臨床重要性,一劑1792元,預計五年內約4000多名患者受惠,財務影響大約0.8億元。治療次發展型多發性硬化症的新藥(siponimod)為口服劑型,可提升使用方便性,預計五年內有50多名病患受惠,財務影響約490萬元。
-
2021-01-14 癌症.卵巢.子宮
腹痛以為消化不良 卵巢癌逾5成確診時已為晚期
● 無聲殺手卵巢癌,逾5成確診時已為晚期● 追蹤具有BRCA基因突變且化療病患,接受精準治療延緩復發時間● 具BRCA基因突變病患,其姊妹、子女應定期檢測,及早發現並治療卵巢癌被稱為「無聲的隱形殺手」,初期無明顯症狀,病患確診時多為晚期;卵巢癌也是「最棘手的婦癌」,部分病患經手術搭配化療後,逾7成會在3年內復發,治療後亦可能再度復發,不斷循環。不過,隨著醫藥科學發展,精準治療可大幅延緩疾病復發,維持抗癌戰績。排便不順、體重暴增43歲的林小姐,平常工作繁忙,體重在2個月內暴增,常有腹痛、排便不順的症狀,至腸胃科就診以為是消化不良、便祕,服藥後症狀未改善,反而更加嚴重,經轉介到婦產科確診為卵巢癌晚期。進行手術切除治療時,醫師發現林小姐的大腸布滿了腫塊,小腸也充斥芝麻綠豆大小般的腫塊,經14小時的手術並搭配化療,所幸治療效果良好。後續再進行基因檢測結果,顯示林小姐具有BRCA基因突變,可使用口服PARP抑制劑「維持抗癌戰績」,至今治療超過2年未復發,癌症指數控制良好,回歸正常生活。產生腹水、腹脹已嚴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葉聯舜表示,卵巢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僅以類似腸胃道症狀顯現,如排便不順、腹痛、沒胃口等,直到嚴重產生腹水、腹脹才就醫,統計近5成的病患確診時已屬第三、四期,標準治療方式會採取手術切除再追加化學治療,雖完成治療卻「好景不常」。葉聯舜指出,部分躲過化療攻擊的癌細胞可能繁衍後代、落地生根進而產生抗藥性。研究結果顯示,逾7成的病患在完成治療3年內會復發,一旦疾病復發,距離下一次復發的時間會逐漸縮短。因此,若能延緩疾病復發,病患能擁有生活品質,「與癌共處,將致命的癌症修飾成像慢性病。」PARP抑制劑已納健保近年癌症走向精準醫療,卵巢癌晚期病患經過基因檢測,如帶有BRCA基因突變且接受過含鉑類化學治療具有良好反應,使用口服PARP抑制劑是相對應的維持治療方式。卵巢癌的治療方式,包含手術、化療和血管新生抑制劑,近年上市的PARP抑制劑屬於標靶藥物,其作用機制讓經過化療攻擊後,殘留下來且受傷的癌細胞無法再修復。起初藥品上市時藥費昂貴,隨著去年健保開放給付,大幅降低病患經濟負擔。死亡率超過子宮頸癌卵巢癌高居女性死亡癌症第7名,更勝子宮頸癌,葉聯舜呼籲,病患通過基因檢測有BRCA基因變異者,其家中長輩、姊妹、子女帶有致病基因的機率較高,建議依照醫師指示定期進行骨盆超音波、抽血檢測腫瘤指標等作為是否罹患卵巢癌的參考,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2021-01-06 科別.血液.淋巴
皮膚極度搔癢宛如酷刑 原來他罹患了這種疾病
最近一兩年來,75歲陳先生飽受皮膚搔癢之苦,癢到受不了,也睡不好,以致體力差,胃口不佳,至皮膚科就醫,服用抗組織胺,也擦了藥膏,但狀況未見好轉,且逐漸惡化。血液檢查發現,貧血及血小板數目異常,轉介至血液科,經骨髓檢查確診為骨髓纖維化。許多人聽過肝臟纖維化、肌肉纖維化,其實骨髓也可能纖維化,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林建嶔提醒,65歲以上民眾如果持續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夜間盜汗、皮膚搔癢等症狀,又找不出原因,應至血液科接受檢查血液及骨髓等檢查,確診是否為骨髓纖維化。「骨髓猶如人體的造血工廠」林建嶔說,一旦骨髓發生病變,造血功能異常,則嚴重影響全身健康,全台每年約新增100至200名骨髓纖維化患者,好發年齡為65歲以上銀髮族。林建嶔指出,骨髓纖維化屬於骨髓增生性腫瘤的一種,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前者為基因突變造成骨髓內細胞異常增生,並持續發炎而逐漸纖維化;後者則是從其他骨髓增生性腫瘤演變而來,包括血小板增多症或是真性紅血球增生症。骨髓一旦纖維化,無法正常運作,造血工作則交由脾臟或肝臟等器官接手,此時,脾臟功能逐漸受損,變得腫大,壓迫周遭器官,造成腹部不適、食慾不振。此外,脾臟、肝臟的造血功能有限,患者容易貧血,少部分則會變成急性白血病,增加死亡風險。林建嶔提出骨髓纖維化十大症狀,包括,夜間盜汗、注意力不集中、活動力不佳、易有飽足感、疲勞、骨頭疼痛、發燒、搔癢、腹部不適、體重下降,由於這些症狀易與身體老化搞混,患者常延誤就醫。國內一項相關研究發現,超過半數(57%)的患者無法從自身症狀連結到疾病,超過3成(31%)患者認為自己並無相關症狀。彰化秀傳癌症醫院院長張正雄提醒,民眾若發現自身符合骨髓纖維化十大症狀,應儘速至血液腫瘤科就醫。現階段除了傳統的口服化療藥物,也有阻斷疾病基因突變訊號的口服標靶藥物,能改善症狀,並延長存活期。
-
2021-01-05 新聞.元氣新聞
朱俐靜淚訴罹患乳癌 初期痛到爬不起來:每天都崩潰
39歲、憑「超偶3」出道的朱俐靜時隔6年發行全新專輯「來日方長」,今天發片記者會談到去年初因身體不適而去接受健康檢查、發現罹患乳癌,為了怕長輩擔心不透露病況細節,坦言至今每天都很崩潰,讓主持人陶晶瑩與製作人黃韻玲聽了也不捨落淚,哭成淚海,據悉她並無開刀、而是接受標靶藥物,在治療期間強忍身體部位疼痛錄音,「其他的夢想,不管時間長短,我最喜歡的就是可以透過音樂的方式,想要留一些好的影響給這世界和社會」。朱俐靜談到去年初覺得體力差、身體會痛,才到醫院接受健康檢查,當得知罹患乳癌,「最開始覺得很驚訝、沒有想過,因為我覺得我還算滿健康的,這年紀沒有想過,但查出來很明白,沒有辦法、只能接受它」。初期接受治療時,藥物反應讓她一度痛到爬不起來,直到身體狀況穩定才告知家人,她說:「錄音的後期聲音狀況維持在一個狀態裡面,我的身上這些藥物一定會有一些身體不適應的反應,怕睡不好、過敏,很擔心自己會不會長得不太一樣啊,但我也是運氣還滿好的。」專輯取名「來日方長」,也貼近她生病後的體悟,錄音時常哭到不行,「當時間是有壓力,就覺得什麼都要失去,『來日方長』是對於自己的期待,希望不要讓時間受限制,人都有那麼一天會離開地球,心態上不要限制自己,不然覺得時時離開、會很驚慌」,甚至還想完成接下來將面臨的忙碌宣傳行程,「已經有讓相關同事知道我的身體是有不一樣的狀態,不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會有時間的調配,希望可以完成所有的安排,且走且看、抱持希望」,至於醫藥費的部份,她樂觀表示:「跟我的病情一樣,一切都在控制中。」
-
2020-12-30 癌症.頭頸癌
頭頸癌晚期患者藥物二擇一 醫病陷兩難
頭頸癌被認為是最複雜又治療困難的癌症,轉移性及復發性患者,藥物選擇更少,自從標靶藥物問世後,過了十年,今年免疫藥物可用於第一線治療,因此改變治療指引,獲得第十七屆國家新創獎。但實際上,健保對於免疫藥物給付於二線治療,患者必須從標靶及免疫藥物二擇一,由於不少患者經濟相對弱勢,醫界希望放寬給付標準,讓患者治療後重返職場賺錢養家。目前針對轉移性及復發性頭頸癌治療,陽明大學副校長、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指出,目前健保給付標靶藥物加化學治療;免疫藥物則是二線使用,且標靶藥物及免疫藥物只能二擇一,讓醫師感到為難,沒有臨床治療指引是這麼規定的。目前使用免疫藥物,需視PD-L1生物標記表現量而定,不同的腫瘤細胞有不同的表現,也有不同的評分方式。以轉移性及復發性頭頸癌為例,健保規定TPS要大於等於百分之五十或TC大於等於百分之十,楊慕華無奈地說,「符合的患者大概兩成,但他們得先用化療藥物,無效之後才能使用,此時病人狀況可能更不好了,治療效果就不如預期。」楊慕華認為,去年美國癌症治療指引(NCCN)已將免疫藥物列為頭頸癌第一線治療,若單用免疫藥物,只要CPS生物標記大於等於一,合併化療使用則不須生物標記檢驗。台灣頭頸癌治療晚國際治療指引好幾年了,由於免疫藥物不像標靶藥物,需有對應的突變基因才有效果,它是漸進式效果,只要有PD-L1表現量都可能有效,這就是國際治療指引的原則。依國際臨床試驗,復發或轉移頭頸癌患者,一線使用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相比過往常見標靶合併化療的治療方式,可延長近四個月的存活期。彰化基督教醫院放射腫瘤部主任林進清指出,很多治療都必須合併使用才能帶來最好效果,患者新診斷時就需要完整治療,減少復發,若不幸轉移或復發,要用最好的治療方式把癌細胞「壓」下來,之後才有辦法繼續維持穩定。林進清表示,近年藥物不斷進步,晚期病人存活期大大提升,但新藥給付多數患者還是用不到,且頭頸癌患者多為勞工,自費能力有限,臨床上還是會依病人經濟狀況,選擇不同藥物組合提高治癒率。經濟狀況確實影響用藥情形,楊慕華指出,停藥有兩種狀況,一種是病況穩定,曾經有位女患者,花費數十萬接受免疫藥物治療,半年後腫瘤消失,就先停藥觀察;另一種就真的沒錢而停藥,也有人因此病情惡化,因此希望健保放寬給付條件,讓他們有機會重返職場,也等於拯救了一個家庭。(企畫專題)
-
2020-12-30 醫聲.癌症防治
頭頸癌/頭頸癌患者重返社會 盼政府拉一把
「喉癌、下咽癌患者存活率很高,我們不應該成為社會的累贅,希望政府可以多幫忙我們。」中華民國無喉者復聲協會副祕書長張其忠廿三年前罹患下咽癌,術後成了「無喉人」,在親友支持下,學習食道語重回職場,幫自己及病友一把。張其忠當年是貿易公司能言善道的業務經理,正值中壯年又兼負家中經濟,一場手術後讓他從天堂掉到地獄,把自己關在房裡兩個月,「我變成不會講話的人,直到有一天好友硬拉我出來,告訴我『你慢慢學、你慢慢說,我們會靜靜聽你說…』。」因為親友的鼓勵,張其忠下定決心學習食道語,花了一兩年重新學會說話,雖然當不了業務經理,他改當電腦維修人員、管理員,找回自信後,也開始認為自己是個有用的人。四年前他退休後投入協會當志工,十二月初,他跟著理事長、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主任朱本元及協會人員,專程南下高雄榮總成立高雄專班,希望讓南部患者有機會學習食道語的機會。高雄榮總院長林曜祥同時也是頭頸癌專家,他說,「頭頸癌有十多種癌症,其中以喉癌及下咽癌預後最好,在日本有一半的患者學會食道語,成立專班的目的就是鼓勵患者進行語言復健,甚至在術前先進行輔導,減少恐懼有利早日回到職場。」林曜祥說,頭頸癌治療傳統上能手術的患者,加上電療及化療者約百分之四十五,五年存活率平均在六成上下,至於復發或轉移性的患者治療效果更差,雖然十多年前有標靶藥物治療,多了兩三個月的存活期,直到免疫藥物出現才有一點希望,但健保給付相對嚴格,等於病情控制不住才有機會用到,還是希望能早點使用效果會更好。在南部頭頸癌患者特別多,這群中壯年患者有時因經濟問題或信偏方而成為失聯病人,讓病情從早期變晚期,林曜祥呼籲患者要積極治療復健,也希望政府能多幫忙,因為他們都還有廿、卅年餘命可以繼續工作。
-
2020-12-26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可預防 出現7大高風險症狀別輕忽!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學會,分析國內大型健保資料庫數據庫,發布「大腸直腸癌治療地圖」,2014至2018年台灣大腸直腸癌以南區(雲嘉南)、台北區(北北基宜金馬)及高屏區(高屏澎)盛行率較高,然而比較死亡率,最高則是南區、高屏區、東區、中區、台北區、北區。大腸癌初期無明顯症狀難察覺 容易錯失黃金治療期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張琮琨表示,大腸直腸癌初期幾乎無症狀難以察覺,但每2年進行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下降35%大腸直腸癌死亡率,據2014至201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50歲以上國人受惠於政府開放2年1次糞便潛血篩檢,確診時大腸直腸癌多是早期,治癒率提高。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王照元表示,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多數病患僅有輕微腹痛、腹脹現象,有時會有經常腹瀉、排便習慣明顯改變、體重減輕、貧血等現象陸續發生,容易輕忽,以致部分病患確診時已進入晚期。已逝藝人豬哥亮、賀一航都是大腸癌患者,以及漫威英雄《黑豹》男主角查德維克博斯曼,確診時已是大腸直腸癌第4期,抗癌4年仍於今年不幸逝世,享年僅43歲。大腸直腸癌7大高風險症狀,包括有:(1)大便中有血、黏液、(2)大便變細小、(3)排便習慣改變、(4)經常性腹瀉或便秘、(5)體重減輕、(6)貧血、(7)可觸摸到腫塊。呼籲民眾若有上述「自覺症狀」,應提高警覺,及早篩治,並養成定期健檢習慣。2014至2018年台灣大腸直腸癌盛行率地圖 都會區發生率高2014至2018年台灣大腸直腸癌以南區(雲嘉南)、台北區(北北基宜金馬)及高屏區(高屏澎)盛行率高。王照元強調,若罹患晚期大腸直腸癌請勿消極面對,第4期治療方式與時俱進,現今晚期抗癌策略為「接力治療」,可大幅延長病患存活期。王照元解釋,依照目前健保規範,若於第1線治療使用抗血管生長因子標靶藥物,至第3線治療可接力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如此,病患可使用到最多線健保標靶藥物,得以延長疾病穩定期與整體存活期。大腸直腸癌死亡狀況南高於北 推斷治療接受度是關鍵此外,據國內大型健保資料庫數據顯示,2018年台灣大腸直腸癌死亡狀況排名 ,若以每10萬人為單位計算,依序為南區(雲嘉南)每10萬人中就有57人,其次為高屏區(高屏澎)49人、東區(花東)43人、中區(中彰投)42人、台北區(北北基宜金馬)41人,與北區(桃竹苗)39人。王照元說明,「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為降低死亡率關鍵,北部民眾可能接受治療意願較高,因此死亡排名比較後面,高屏區(高屏澎)與東區(花東),病患可能因擔心治療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從而降低治療意願、誤信偏方延誤治療,此外,是否與各地區健保標靶藥物審查標準有關,應該深入分析。大腸直腸癌 已邁入個人化醫療張琮琨認為,大腸直腸癌第4期治療方式以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為主,隨著醫學科技進步,目前已邁入個人化醫療,醫師會依照腫瘤位置、數量、病患身體狀況等,進行綜合性評估,量身安排治療計畫,助晚期病患延續希望。大腸直腸癌可預防 免費篩檢必須把握張琮琨呼籲,大腸直腸癌是可以預防的癌症,國人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穩定作息,以降低大腸直腸癌發生機率。50歲以上民眾應把握政府補助機會,按時接受2年1次的免費大腸直腸癌篩檢,高風險族群如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的民眾,應主動接受健康檢查、積極追蹤。張琮琨最後強調,若有腸道相關症狀,如大便中有血或黏液、大便變細小、經常腹瀉或便秘等,務必盡快尋求專業醫師診斷,守護自身健康。★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2-19 癌症.大腸直腸癌
台灣大腸癌地圖出爐 雲嘉南200人就有1人居冠
大腸癌連12年蟬聯10 大癌症之首,醫界分析健保資料統整出「大腸癌地圖」,全台大腸癌盛行率以雲嘉南地區居冠,每200人就有1人罹患腸癌,呼籲善用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大腸癌已連續12年高居10大癌症首位,全台每年有1.5萬人確診為大腸癌,平均37分鐘就新增1名患者,國內外許多名人都是大腸癌病友,包括已逝藝人豬哥亮、賀一航以及電影「黑豹」男主角查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利用健保資料庫進行「大腸直腸癌治療地圖」研究,發現大腸癌無論在盛行率、治療率都有地域差異,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研究結果。研究發現,2018年全台大腸癌盛行率以南區(雲嘉南)居冠,每10萬人就有497人罹患大腸癌,其次為台北區(北北基宜金馬)467人、高屏區(高屏澎)420人、中區(中彰投)369人、北區(桃竹苗)365人、東區(花東)354人。進一步分析發現,雲嘉南地區平均每200人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是花東的1.4倍,且每6名大腸癌患者就有1人確診時已是第四期。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王照元表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的關鍵,但綜觀2018年大腸癌死亡狀況,雲嘉南地區每10萬名大腸癌患者約有57人死亡,其次為高屏區49人,花東地區大腸癌盛行率雖然最低,但死亡率卻排名第三,每10萬人有43人死亡。王照元認為,日常重鹹重甜飲食習慣且未能及早篩檢,可能是晚期才確診的主因,而花東地區死亡率之所以較高,則可能是患者未及早治療、誤信偏方延誤治療等緣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張琮琨強調,大腸癌是可以預防的癌症,民眾除了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正常穩定作息,50歲以上民眾也應善用每2年一次公費大腸癌篩檢,若出現大便中有血或黏液、大便變細小、經常腹瀉或便秘等,務必盡快就醫。張琮琨呼籲,癌友即便確診時已是晚期大腸癌也不要灰心,目前健保已給付多款標靶藥物,可大幅延長存活期、降低副作用,維持晚期病患生活品質。
-
2020-12-17 醫聲.癌症防治
肺癌/肺癌防治論壇:新藥給付嚴 專家:應調部分負擔
在經濟學人智庫(EIU)發表的亞太區肺癌政策評比,台灣在肺癌新藥及檢測健保給付表現中等需要加強。由於國內肺癌患者半數以上都是晚期,也造成治療難度增加,近年癌症新藥治療效果明顯提升,但受健保財務影響,給付條件嚴格。健保署長李伯璋認為,解決健保財源,針對部分負擔大家應該坐下來談談。台大癌醫中心醫院院長楊志新說,過去標靶藥物未問世前,化療的中位存活期為九到十二個月,五年存活率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標靶藥物出現後,帶來新的治療突破,依不同藥物五年存活率可提高到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目前台灣已核准七種標靶藥物上市。對肺癌患者有突變基因者而言,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使用,沒有基因突變者該怎麼辦呢?免疫藥物就是另一種選擇。楊志新指出,在美國已有四個免疫藥物核准,針對PD-1/PD—L1抑制劑的免疫藥物,台灣僅給付PD-L1生物標記高表現量的患者,而國際治療趨勢是免疫藥物加上化學治療,至今仍未給付。楊志新表示,這類患者占四期肺癌患者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一線使用免疫藥物五年存活率可達百分之三十二,與使用EGFR標靶治療是一樣的,若無使用免疫藥物,存活率可能就在百分之一到二,還好去年健保納入給付,但其實很多國家早在二○一六年就開始使用,台灣還是太慢。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認為,新藥治療確實可拉高患者存活率,但健保給付失衡是更大危機,若給付無法與國際臨床指引接軌,未來病人存活表現將更不理想。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陳立宗也認為,未來癌症可能會像糖尿病等慢性病般長期治療,但國家是否能負擔這麼大的醫療費用。陳立宗及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都認為,台灣應該要針對部分負擔制度作調整,甚至思考納入商業保險,才有辦法真正幫助到患者。李伯璋表示,台灣在談論部分負擔的過程都是被動的,而錢永遠都不夠用,需要與各界探討部分負擔議題。檢測部分,台灣病理學會理事長賴瓊如說,次世代基因定序檢驗可望協助病人找到適合自己的藥,實現個人化醫療,目前仍需病人自費檢測,雖然健保財務負擔大,仍希望早日納入健保給付。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認為,檢驗需有國家標準,配合法規擬定,一起結合檢測機構打造國家隊的概念。另外,他也憂心台灣給付條件若無法與國際臨床指引一致,未來將影響病人參與臨床試驗機會,連帶影響台灣在國際臨床試驗的競爭力。
-
2020-12-05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癌症早發現早治療 免花冤枉錢
病人:「請問標靶療法或免疫療法要一直用到什麼時候?」醫生:「要用到財盡人亡!」雖然聽起來很辛酸,但也是說出了事實真相。近年來在癌症的治療上有很大的突破,其一就是標靶藥物的發明,其二就是免疫治療藥物的發明。前者是正常細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基因發生突變,這種突變導致細胞無限制的生長而形成癌症,因此,針對突變所產生的不正常蛋白質加以抑制,這些藥物稱為標靶藥物。有些癌症突變點清楚,因此標靶藥物治療效果很好,例如肺癌、慢性骨髓癌等一些癌症,但有些癌症突變點多,不一而足,標靶藥物的效果不彰,例如肝癌。而免疫療法則是近年來科學家發現了生物的奧祕,原來造物者對生物配置了免疫系統,可以殺死外來的細菌及其他微生物甚至癌細胞。但大多時候癌細胞巧妙地把免疫細胞的手牽制了,使免疫細胞產生不了作用,而免疫治療藥物就是把被抑制的免疫細胞從被壓制中解放出來,從而發揮殺死癌細胞的功能。不管標靶或免疫治療也好,有些人有效,有些人沒有效;有些人可以預測有效與否,有些人不太能預測;有些本來有效,後來癌細胞發生突變又失效;有些健保有給付,有些沒給付。因此,病患為求一線生機,只能一直花錢奮戰下去,可能有一天錢花光了,或錢還有,但命沒了。因此,對付癌症的重點不是用什麼特效藥,而是在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只要發現得早,不僅可以根治,也不必花許多冤枉錢又與死神搏鬥,吃盡辛苦。●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92期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12-03 癌症.肺癌
增肺癌存活率/結合跨部會資源 空汙費、碳費、菸捐等挹注肺癌防治
提高肺癌存活率,LDCT篩檢揪出早期患者與精準治療將是關鍵。但公費篩檢經費短絀,肺癌新藥又被限縮給付。專家認為從多元管道納入空汙費、碳費、健保費、菸捐等跨部會資源,以國家高度規畫肺癌防治政策,可避免資源分散。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LDCT篩檢早期肺癌,每篩一次約花五千元,礙於經費有限,初期僅能小規模補助,其他高危險族群建議先自費篩檢。如從多元管道統籌經費下手,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表示,健保署可考慮將篩檢視為治療末期肺癌省下的錢,有條件提供給付。此外,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也表示,可考慮比照菸捐模式,將空汙費挹注於推動肺癌早期篩檢與早期治療。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高尚志指出,減碳、空汙、健康的整合思考是國際趨勢,即將開徵的上百億碳費也能是經費運用的選項之一。至於治療方面,雙和醫院副院長李岡遠、台灣肺癌學會秘書長羅永鴻皆指出,和國際治療指引相比,新一代肺癌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在健保給付尚有缺口。因此,台灣癌症基金會、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邱昭華皆提出癌友「共同負擔」的概念。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戴雪詠回應,依現行健保法,癌症屬重大傷病免部分負擔,涉及修法仍需廣納意見。近期會與財政部金融保險局商討,如何讓商業保險實支實付,補位健保尚未支付的領域。(專題企畫)
-
2020-12-03 癌症.肺癌
肺癌新國病/早篩+精準治療 提高存活率
提高肺癌存活率,LDCT篩檢揪出早期患者與精準治療將是關鍵。但公費篩檢經費短絀,肺癌新藥又被限縮給付。專家認為從多元管道納入空汙費、碳費、健保費、菸捐等跨部會資源,以國家高度規畫肺癌防治政策,可避免資源分散。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LDCT篩檢早期肺癌,每篩一次約花5000元,礙於經費有限,初期僅能小規模補助,其他高危險族群建議先自費篩檢。如從多元管道統籌經費下手,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表示,健保署可考慮將篩檢視為治療末期肺癌省下的錢,有條件提供給付。此外,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也表示,可考慮比照菸捐模式,將空汙費挹注於推動肺癌早期篩檢與早期治療。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高尚志指出,減碳、空汙、健康的整合思考是國際趨勢,即將開徵的上百億碳費也能是經費運用的選項之一。至於治療方面,雙和醫院副院長李岡遠、台灣肺癌學會秘書長羅永鴻皆指出,和國際治療指引相比,新一代肺癌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在健保給付尚有缺口。因此,台灣癌症基金會、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邱昭華皆提出癌友「共同負擔」的概念。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戴雪詠回應,依現行健保法,癌症屬重大傷病免部分負擔,涉及修法仍需廣納意見。近期會與財政部金融保險局商討,如何讓商業保險實支實付,補位健保尚未支付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