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1 焦點.食安拉警報
搜尋
杏仁核
共找到
28
筆 文章
-
-
2024-01-15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捨不得不快樂
在這個世界,每個人都希望活得快樂。我們也會把自己的願望投射出去,面對新的一年或到了誰的生日,我們自然會送出「新年快樂!生日快樂!」的祝福。快樂,是生命最根本的狀態。小草沒有不快樂,小花沒有不快樂,就連一陣風吹過去,都沒有不快樂。小貓小狗會生氣,但討厭的事一過,他們很快就回到原本的快樂。只有人,會隨時進入煩惱的境界,很難一直快樂。我們都有類似的經驗,一家人難得團聚,也用心準備了大家愛吃的飲食,但只要一句話,就能勾起過往的不愉快,破壞了原本期待的快樂。或者終於下班可以放鬆自己,卻忍不住要打開手機,非要追到什麼嚴重的大新聞才罷休。無論是遠方的災難、不同意見的衝突、某些人的挑釁……都好像比我們的快樂更重要,值得我們為它陷入煩惱,為它憂傷,為它不平,為它失眠。這種不快樂的樣態,是人類才有的本事。即使沒有真正的危險,光是透過資訊就可以刺激腦部掌管恐懼的杏仁核,讓身心進入緊繃的狀態。特別是現代生活的步調非常快,讓我們很容易被瑣碎的小事刺激出情緒,進入腦海裡創傷的境界。這種負面的迴路相當強勢,短時間就能透過自律神經不成比例地擴大並反映在身心各層面。我們根本來不及踩剎車,已經陷入煩惱,難以自拔。隨時不快樂,自然在身心造出一個固定而僵化的神經迴路,讓自己更難快樂起來。一個人如果經常心情不好,血清素分泌會減少,腦部神經細胞會加速老化,不只認知能力會下降,就連身心機能都容易退化。每個專家都知道,光是灌輸正面的念頭,是很難克服負面情緒的。我通常會鼓勵正在和負面心情奮戰的朋友,不要忙著勸自己,而是直接去進行本來就能帶來好心情的活動。我會問他,如果他心情很好會想做什麼?如果他喜歡唱歌跳舞,我會再進一步問他多久沒有唱出聲音、多久沒有讓身體動起來?通常他只要把這個嗜好找回來,心情自然會好轉,而原本的煩惱就算沒有完全消失,也已經不那麼重要。除了唱歌、跳舞、讓身體動起來,有些人還會透過彈琴、畫畫、照顧植物或撫摸寵物,讓這些樂趣帶來的愉快感受回饋到大腦,活化神經元,而使得和愉快相關的神經元連結愈來愈豐富。這一來,他更容易體會到放鬆和快樂,就像身心已經建立起一種「隨時回到快樂」的預設反應。就是這麼簡單!放過腦海的規畫,投入身心的放鬆和愉快,這本身已經在選擇快樂。這種選擇含著一個大祕密,也就是,一個人愈享受快樂,愈容易快樂。透過享受身心放鬆的快樂,我們不光在頭腦、同時也在身體建立新的迴路。這種享受,不斷地重複,可以說是最徹底的「洗腦」──從身到心,從心到身,把每個細胞、每個反應都變成了快樂。只有這樣子,我們才來得及為負面的情緒踩剎車,並同時改變個人的慣性,而能從人生的不愉快和痛苦走出來。快樂原本就在我們的心中。守住心,用享受的方式讓自己恢復快樂的能力,而可以克服物質或環境的障礙。容易快樂的人,不光比較年輕有活力,遇到事情更可以靈活而從容地去面對,不會非要怎樣不可。我們愈享受,愈快樂。甚至,捨不得不快樂。
-
2023-08-26 醫療.精神.身心
余文樂消失5年患恐懼症!自曝「想離開」 連呼吸都會造成恐慌發作?4誘發因子一次看
編按:香港男星余文樂昨日(8/25)出席時尚活動,提到自己近5年因罹患恐慌症,變得害怕人群,嚴重時甚至難以呼吸,有段時間病況嚴重,因此疫情後休息一段時間,目前病況逐漸穩定。余文樂在2017年罹患恐慌症,甚至在前往法國的班機上喘不過氣,心裡只想要趕庫快逃離現場,也因此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工作,甚至有定時服藥緩和病情,「我那時候無法控制自己的病情,但現在比較穩定,以前比較誇張」。在台結婚生子的他,目前已隨著妻子王棠云定居在台,專心陪伴家人。恐慌發作可區分為3類型每個人幾乎都有頭痛、心跳加速、發抖等經驗,其實這些症狀非常類似恐慌症,因此大多數人無法分辨自己是否有恐慌症,甚至以為只是單純的「害怕」。想要釐清恐慌症,就必須澈底瞭解這個症狀。如果真的發現自己有恐慌症的現象時,也別過度焦慮或害怕。事實上,全台灣患有恐慌症的人數大概有1%至2%,所以你絕非特例,更不是怪胎。在臨床上,恐慌發作約可以區分為「情境關聯型」、「情境誘發型」、「無預期型」。.情境關聯型如果每次遇到特定事物,就會恐慌發作。如社交畏懼症的患者在上台演講時,會感到極度焦慮。這種恐慌發作是因為特定情境引發,可以藉由迴避該情境來避免。患者知道只要自己不用上台演說,就不會發生恐慌發作。.情境誘發型患者接觸到特定情境,未必會恐慌發作,但發作機率會提升。和情境關聯型不同,情境誘發型是增加發作的機率,並不直接造成發作。.無預期型這型恐慌發作是無法預期的,沒有跟特定的情境有關,隨時隨地都可能會發作。所以這類型的恐慌發作給人心理的壓力是最大的,也較嚴重。連呼吸都會造成恐慌發作?4種誘發因子研究發現,有些因子可能會誘發恐慌發作,因此恐慌症的患者應該要避免以下這些因子,這類誘發因子很多,大致可分成下列幾類:.呼吸性誘發因子包括二氧化碳、乳酸鈉、重碳酸鹽,這些因子的作用機轉會影響心臟血管的受器,將刺激透過神經傳入延腦,誘發恐慌發作。.神經性誘發因子如咖啡或是一些藥物,它們可能會與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受器作用,誘發恐慌發作。除了上述兩者,過去也有人懷疑心臟的二尖瓣脫垂跟恐慌發作有關。二尖瓣脫垂是一種心臟瓣膜的病變,因為會造成心律不整及心悸,與恐慌症的症狀很像。因此早期醫學界曾提出理論,認為恐慌症與二尖瓣脫垂有相關性,但後續的研究卻否定這樣的看法。至今仍沒有足夠的確切證據顯示出恐慌症跟二尖瓣脫垂有關。.恐慌症和遺傳也有關為了解開恐慌症的發生之謎,研究者提出不少假說,積極探索可能的病因,目前常見的理論分述如下:1.自律神經從過去的研究發現:恐慌症患者的交感神經比較容易興奮,對刺激容易反應過度,而刺激一再重複時,適應的速度和能力也比一般人緩慢。2.影像學然而光就交感神經病變不足以解釋恐慌症,研究者相信,恐慌症應該有潛在的腦部病變。一些以影像技術為基礎的研究,發現跟恐慌症有關的部位是腦部的顳葉 ── 尤其是海馬迴和杏仁核(Amygdala)的部位。磁振照影(MRI)顯示罹患恐慌症患者的右側顳葉有萎縮的跡象。3.內分泌目前發現罹患恐慌症的人,內分泌系統和構造都有異常的狀況。在內分泌系統方面包括了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血清素(Serotonin)以及γ- 氨基丁酸(GABA),都被認為跟恐慌症相關,其中以正腎上腺素影響層面最大。4.遺傳因素恐慌症有遺傳傾向。研究發現,一等親(如父母或子女)有罹患過恐慌症的人,他們罹患恐慌症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出四倍到八倍。機率雖然高,但恐慌症患者的一等親也有很多人並沒有罹患恐慌症,這顯示:遺傳雖然有其影響,但卻非絕對,它只是發病的部分原因而已,會不會發病,還得看是否有其他因素來決定,如心理壓力等。.社會心理因素除了遺傳與生理的因素以外,社會心理因素對於恐慌症的發作有不小的影響,其中以認知行為理論與精神分析理論兩者為主。延伸閱讀:.悲傷有盡頭嗎?專家教你從5步驟找到專屬自身的處理之道.當焦慮來襲怎麼辦?教你用身體緩解:為自律神經踩煞車.每分鐘心跳超過「這次數」就算太快!13種症狀嚴重恐猝死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9 養生.家庭婚姻
婆媳問題並非過了就好!醫師4點提醒:別輕忽「媳婦創傷症候群」
面對公婆的為難和挑剔,媳婦跟先生訴苦,先生不想處理、怕麻煩,僅回應:「不要理他們就好了!」最後卻造成媳婦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引發憂鬱症。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周伯翰醫師分享一名真實案例。一名與公婆同住的媳婦,因先生長期在大陸工作,她獨自留在台灣照顧公婆和小孩。然而,她的付出卻沒有獲得善待與感恩,公婆對她不僅嚴厲,還對她做的家事百般挑剔,她覺得壓力很大,每天活得戰戰兢兢。她幾乎每晚噩夢連連,感到生不如死,決定跟先生訴苦。沒想到,先生聽完後,卻只說一句:「不要理他們就好了!」這句話有多不負責任,有過婆媳問題的媽媽們都知道!即使不看不理,但每天同在一個屋簷下,日積月累,打開家門與房門都是壓力,長久後心裡都是壓抑的痛楚和害怕。婆媳問題所累積的傷害,都是媳婦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雖然,這名媽媽多次動念離婚,但為了小孩還是咬牙撐了過去。好不容易,等到公婆去世、小孩長大了,先生也回到台灣共同生活,這時候,媽媽竟爆發了憂鬱症。原來啊,她只要看到先生,就會回想起當年被公婆虐待的畫面,以及言語的傷害,揮之不去。一想到,情緒就會突然暴怒、恐慌、想輕生,甚至對先生怒罵。家人都不明白,為何幾十年前的事,要一直要舊事重提?不是都過去了嗎?那些事情對別人來說的確是過去,但對被虐待的媳婦來說,是一輩子永難抹滅的傷害,即使後來她嘗試藥物治療與婚姻諮商,仍效果不佳。後來來到周伯翰醫師門診就醫,經過合併藥物、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與個別心理諮商後,症狀改善。婆媳問題造成的心理傷害,不遜於戰爭、天災人禍周伯翰醫師表示,這名媽媽的症狀是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引發的憂鬱症,是指人在經歷過情感、戰爭、交通事故、天災人禍後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精神疾病,大部分患者在創傷當時經歷了強烈的害怕、恐懼、無助感。PTSD有四大核心症狀1.創傷再經驗:即使時間過去了仍然會不斷回憶,感覺身歷其境。2.過度警覺:長期焦慮、恐慌、情緒易怒或憂鬱。3.逃避與麻木:會逃避與該創傷事件相關的人事物。4.相關的負向認知與情緒:想起過去創傷回憶時會引發強烈的情緒反應。曾任哈佛PTSD研究中心研究員的周伯翰醫師指出,PTSD的終生盛行率8%,和憂鬱症相比,PTSD患者的情緒可能平時是正常穩定,但是當回想起創傷時,會陷入憂鬱情緒、歇斯底里,持續數週。 根據最近中醫大與日本神經精神中心合作刊登在國際期刊(精神醫學研究期刊,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的研究顯示,當PTSD患者產生再經歷創傷的經驗時,自殺或暴力的風險同時也會升高。 周伯翰醫師強調,「受虐媳婦」最常遇到的是週遭人如先生與兒女都無法理解「為何事情都過了那麼久了卻還要一直舊事重提」,週遭的朋友也一直勸患者「要放下過去」,其實和PTSD影響大腦的位置不同有關係。 周伯翰醫師補充,PTSD主要的腦部失調的位置是大腦杏仁核(amygdala),負責儲存恐懼害怕的經驗,PTSD患者因為經歷過「生不如死」的經驗,導致杏仁核長期過度活化,讓身體產生過度警覺、恐懼、害怕、過度換氣、噩夢等症狀,是「瞬間失控反應」,因此患者發作時,會出現突然失控的身心狀況。如何避免「媳婦創傷症候群」?面對艱難的婆媳、家人相處問題,如何避免媳婦創傷症候群?周伯翰醫師提出4點建議:1.當妻子在家庭中遇到不平對待時,先生一定要表達對妻子的支持,而不是只叫妻子看開一點、不要理他們。2.當太太覺得喘不過氣時,適時回娘家,讓自己身心休息放鬆。3 媳婦一定要留一些時間給自己,而不是全部奉獻給家庭。4.如果已經產生PTSD,建議找專業人員協助,一般會建議藥物治療合併心理治療,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且合併憂鬱症,可以配合rTMS治療。延伸閱讀:.「媳婦永遠不會變女兒」婚前被準婆婆下馬威!律師給婆媳的10點相處攻略.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06-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院暴力事件中,我們可以學習的幾道題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暴力」。一位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人士,回顧自己幾十年前因為腦瘤到美國開刀,親身經歷到美國醫療昂貴的可怕,而看到最近一位美國醫生在台灣就醫之後,盛讚台灣醫療的物美價廉,以及台灣剛發生的因為拿不到巴氏量表的病人家屬對醫師施暴,而為台灣醫師深表不平。延伸閱讀:「醫療天堂」的隨想一位具有安寧緩合醫療專長的臨床醫師對這種醫療暴力也深有所感,寫出他透過友人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一位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曾專修法律,並在醫學院教授困難醫病溝通醫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提出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可以參考預防醫學的模式,發展出「醫療暴力三段五級」。2023年的五月間,一件醫院內暴力事件在網路上掀起不小波瀾,讓許多院裡的或是網路上的同事議論紛紛。「拿不到巴氏量表,醫師因此挨打」讓同事們忿忿不平。感謝台中童醫院吳肇鑫副院長近日曾經在事件發生不久來院演講,就講到這個議題,除了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也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因此我們醫療人員還是值得想一想:我們從中學到什麼?就像是自古以來每一場「臨床病理討論會CPC」那樣。第一題:醫療暴力,法律怎麼說?聽過事件影片的人,會注意到影片中那位醫師大聲喊說:「你已經違反醫療法!」我去查了一下,看看醫療法裡面,那是一條怎麼寫的法條。醫療法第二十四條 (醫療暴力防治) 醫療機構應保持環境整潔、秩序安寧,不得妨礙公共衛生及安全。 為保障就醫安全,任何人不得以強暴、脅迫、恐嚇、公然侮辱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 醫療機構應採必要措施,以確保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時之安全。 違反第二項規定者,警察機關應排除或制止之;如涉及刑事責任者,應移送司法機關偵辦。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通報機制,定期公告醫療機構受有第二項情事之內容及最終結果。第一百零六條違反第二十四條第二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如觸犯刑事責任者,應移送司法機關辦理。毀損醫療機構或其他相類場所內關於保護生命之設備,致生危險於他人之生命、身體或健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對於醫事人員或緊急醫療救護人員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害其執行醫療或救護業務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犯前項之罪,因而致醫事人員或緊急醫療救護人員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從立法院的「立法院法律系統」可以查閱到「立法沿革」與「立法理由」,能夠同時看看每一次修法的歷程,更能從生硬的文字中讀到一些立法者的用意。感謝吳肇鑫副院長的導讀,我寫下這樣的筆記:一.立法原意:1.醫療機構應提供整潔、安寧之場所,以利於使病人早日痊癒;2.醫療機構也應避免在醫療照顧時產生危及公共衛生或人體安全問題的次生危害。我想,這是這一條立法是在民國75年制定醫療法時最原始的用意。3.但是醫療機構這樣的努力可能受其他人破壞;因此民國93年醫療法大翻修全文修正時,加進了對醫療暴力防治的條文。二.要保護的對象:1.要保護的對象,不僅是病人的安全,也包括醫護人員或陪病者等之安全;2.甚至在民國106年的修正,在罰則的第106條中也包含將「緊急醫療救護人員」一體適用。3.也保護了包括在那當下,正在接受醫療救護的病患傷患、以及所有有待醫護人員或緊急醫療救護人員去進行醫療救護的不特定對象。所以,任何人妨礙醫療機構提供這樣的安全環境,都是對公共的危害。4.順便也保護機構場所中「關於保護生命之設備」,因為損毀這些設備會「致生危險於他人之生命、身體或健康。」(第106條的罰則中宣示)三.不允許的行為:1.「任何人不得以強暴、脅迫、恐嚇、公然侮辱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因為被這樣暴力對待,受影響的不是只有這一名醫療人員,還同時影響正在受到照顧、或是等著要照顧的其他病人,所以這種行為是危害到不特定第三人的公共安全。2.即使是「公然侮辱」也會影響醫療救護人員的情緒,影響對處置的判斷。因此公然侮辱(刑法第309條)原本在刑法是告訴乃論(刑法第27章第314條),但在此就不是了。(謝謝吳肇鑫副院長的說明)3.不採取「結果犯」。在106年的修正,刪除「致生危害醫療安全或其設施」之必要條件規範。四.第三方的義務:1.醫療機構:有義務維護醫療環境與醫護人員執業安全,而且要積極改善醫病關係不對等,不然恐怕會導致醫病關係更加緊張。2.警察機關:對於這些「非法方法」有排除或制止的義務;涉刑責者移送司法機關偵辦3.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通報機制,定期公告。醫療法第24條 文字沿革五.「Read Between the Lines. 」 法條的字裡行間沒寫出來的還有:1.申訴管道:既然在醫院裡不能採用「非法之行為」來表達醫病間的爭執事件。意思也是在說:醫療機構應要建立「合法的方法」,讓醫療中出現的不滿、甚至紛爭事件有合適的管道可以申訴表達。2.醫療人員的專業表現:既然「任何人」都不得妨礙安全與安寧,這裡的「任何人」自然也包括「醫療人員」;現場的醫療人員自己不要對已經是激動情緒下的民眾去火上澆油!即使認為自己是對的、合法的、受法律保障的。這個事件影片中,醫師得理不饒人地回嗆,這名醫療人員也同樣造成「安全與安寧」的妨害。3.適當的訓練:醫療機構應採取的必要措施,除了錄影監視設備、保全警衛人員這些事發之後用得上的措施作為嚇阻之外,應該也包括給予醫療人員有足夠的適當訓練,讓醫療人員在「困難情境下的醫病對話」有足夠的對話能力,協助情緒中的對方平復情緒。這也符合是事前預防的思維。第二題:為什麼醫療人員要被要求罵不還口?關於這個「巴氏量表挨打事件」,有位同事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在醫療場所被打,只因為沒有按照家屬的要求去開立不合規定的巴氏量表,醫療人員有需要那麼卑微地、或說高標準地審視自己在這種情境下表現是否『完美』、『無懈可擊』,否則被打就是活該嗎?這樣是否符合比例原則?」可以感受到問句中的委屈與憤怒。作為一名20年來試圖教同事們「醫病溝通」的白髮醫師,我還是寫一寫從這個案例可以學到的溝通技能。不過首先,先討論這是不是對於醫師的「高標準審視」。內科醫學會的專科醫師訓練里程碑中,第20項「能與病人與其照顧者進行有效溝通」下,「經常……在醫療上陷入對立或對抗的關係」是屬於Level 1的表現。(台灣內科醫學會,2019)所以,從內科醫學會看來,在溝通過程中不致與病人對立對抗,是「建立治療關係」的目標之前最低的標準;並不是高標準的審視。同事又問道:「請問『經常』的定義? 有一位與那個被打的醫師的同事說,他平常都不會這樣講話。所以,不論定義為何,大家心裡的標準只有『有衝突』或是「沒有』。」的確,一位平常謙謙有禮、對病人很好的醫師,也可能被惹怒而出現這樣的表現。如何簡單定義多麼經常發生,是這里程碑的「經常」?可能需要這個「里程碑計畫」的設計者來告訴這計畫中負責評分的臨床教師們。但這也點出一個重點:平常知道如何面對情緒,稍微有練習,臨時被挑戰到的時候,才有可能讓自己大腦的杏仁核(Amygdala)不要一下被點燃發怒!可以想見,已經是專科醫師的各位,可能會不服氣!沒關係,我們努力拿到專科醫師後,才是了解自己不足之處的開始,我們渴望學習用得上的知識技能,終生追求進步卓越,這是常態。第三題: 如何面對不合理的要求。這案例中的場景的開頭,猜想得到是這名家屬提出要求「寫巴氏量表」,而且是寫低於某個標準的分數;但是從這位醫師的標準來看,這個要求是不合理的;或者是不合醫院規定(例如說診治時間不夠長)或是法律的要求(例如被要求寫自己不相信的分數)。因此衝突才會產生。什麼是「不合理的要求」?對於一個醫療相關的問題,醫師有醫師的答案,而且是我們堅信正確的理由;因此,與我們相反的作法,自然就是「不合理的」。這一點不難判斷。但是問題是,這麼不合理的要求,這名家屬就這麼提出來。於是,醫師當然就要給予說明:「你所要求的是ooxx這些不合理之處」。希望經過這些「理性的說明」之後,能讓提出不合乎理性要求的人,得到理性的決定,知難而退。但是,家屬就堅持了,不願退讓、甚至接著開始生氣。我常常建議醫師同事們:當說明完「理性的知識」,「不理性的要求」還在,可以說明第二次,但是要降低使用語言的難度;如果問題還在,此時醫師就要停止「不會有效的」說明。因為對方的真正問題,很可能不是在「理性說明」能夠搆得著的範圍。我們回顧高中數學所學過的邏輯學/理則學的第一課: 醫師在許多做決策的場合,需要充分說明,得到同意才能進行侵入性檢查或手術。這「告知同意」背後的邏輯是:「如果給予足夠的理性知識」則「對方會做出理性的決定/行為」。這個因果關係的成立,應該沒有問題。同理可證:當「對方做出不理性的決定/行為」則有「不在理性層面的原因」正在干擾他的決定。所以,在說明二次之後,如果問題還在,就不要再說明第三次。要去找到對方「不在理性層面的原因」是什麼?通常就是在生理層面之外的:社會性的、心理情緒的、甚至靈性層面的需求。這樣的需求,我們如果知道的,就替他說出來;如果不知道,就問他:「你一定有你的道理,只是我不了解,你可以跟我說、讓我知道嗎?」家屬經常把真正的需求,包裝成醫療相關的內容,以便可以跟醫師討論。但因為不是真正的問題,聽起來就顯得不合理。例如:事件中不合理地「要求開巴氏量表」的這個表面問題背後,真正的需求可能是「照顧人力的需求」、「家中支持系統的薄弱」等等議題。問題是在「社心靈」層面的需求,就無法期待用「醫療資源」來填補。而一直糾結在一個不正確的「問題」上,當然不會得到正確的「答案」。第四題:如何面對病人或家屬的怒氣?這一題同上。如果醫師知道這名家屬為什麼要生氣,就幫他說出來:「你因為……所以很不爽呴;你原本想說如果能……就好了;對啦,很多家屬也會這麼覺得;有天如果是我,我可能也會這麼覺得。」這種同理性回應(Empathic response)的套公式「覆述—描述情緒(二到四字的詞+說明的短句)—說出落空的期待—接納」,我常常講。如果不知道,就問:「你這麼生氣,可以告訴我為什麼嗎?」面對病人的情緒,能幫他說出來而且給予接納,對對方是一個重要的肯定。即使當我們注意到病人有「應該要改」的部分,也要避免使用批判性語言反應(Judgemental Response)。例如「你應該要xxx這麼做!」或是「你不應該xxx這麼想!」。不管是「應該要」或是「不應該要」都是批判性的語言,只會引起衝突升溫(Escalationary Response)(Buckman 2010, 2019)為什麼需要讓病人早早離開情緒?因為情緒起來的時候,尤其出現「戰鬥或逃跑(Fight or Flight)」,表示杏仁核正在興奮;而杏仁和興奮的情形下,首先會抑制大腦前額葉的血流,因此人就無法理性思考,這時行為直接受杏仁和調控,心理學稱之為「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不讓杏仁核安靜下來,前額葉就無法處理所給的訊息。第五題:醫師被人家沒道理的發火,為什麼我們卻不能生氣?我先問一下:醫師面對病人發燒,醫師會不會生氣?「當然不會!」我想醫師們會這麼回答吧。為什麼不會?因為發燒就是身體對引起發燒的發熱源(pyrogen)所產生的反應。那麼,如果我們可以了解:怒氣,也是人體對於引起情緒震動的壓力源(stressor)的反應。更清楚地說,是杏仁核應付威脅,產生「戰鬥或逃跑」避免危難的反應。如果病人身體發燒,醫師不會生氣,那麼病人情緒發燒(aka生氣)……醫師有什麼好生氣的。這不是要求「要有醫德」、要有「無懈可擊」的聖人反應;而是期待醫師如同「對身體症狀有正確鑑別診斷、再治療」的專業精神,同時也用在「對社會心理反應,有正確的辨識,再給予回應」的一貫作法。因為,疾病對人的衝擊,不會停留在「生理」層次,一定同時衝擊到「社會、心理、靈性」層面。對心理層次的反應去生氣,不是專業人員的表現。任由杏仁核去「戰鬥或逃跑」地滿場飛揚,不是一個成年人可以自滿的狀態。第六題:難道無端被罵、被打,連說聲「委屈」都不行?答案:可以。直接說:「你這樣講,我也很委屈。」第一題說到的,不要說是被打,只要是被罵、被威脅、被公然侮辱,法律上都給醫療人員支持。(醫療法24條)所以不用怕。有同事在錄影就好。在一般的社交場合中,無端被打、被罵,反擊是正常。只是在醫療場域,法律保障醫療人員免受恐懼的同時,醫療人員可以想一想:面對這種怒氣,有沒有能化解衝突的方法。畢竟,在地雷區工作的人,光是咒罵地雷的存在,於事無補,不是嗎?在衝突一開始的時候,當醫師感到無端被罵、被酸,心裡不爽,醫師可以說的,是自己心裡真正的感受。書上在HARD就是寫如何這樣做的協定。(Buckman 2010, 2019) 前面的第一步,就是辨識,第二步就是說出情緒。提出冰山理論的薩提爾(Satir)也建議最好的回應,就是「一致性」的回應。心裡覺得委屈,就說委屈,而不是去指責或討好。當自己被罵被唸,心裡不爽,可以先掃描自己的心情,問問自己怎麼了?然後「平鋪直述in a calm tone」地說出來:「哎!你這樣講,我也覺得不舒服。」而不是反嗆:「你講這什麼話啊!」至於,醫師怎麼可能這麼平靜?因為平靜的心,比較舒服。一個人在發怒火的時候,因為是杏仁核在調控,當下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很高),其實是很舒服的,無所不能的暢快!但是狀況過去,ACTH卻久久不會下來,其實是不舒服的。看懂問題,平靜面對,理性處理,這是成年人一直要做的練習。掃描自己的情緒有人稱為「正念」練習:正眼看著自己的念頭=當下的心。醫師的回應方式,自己要精進。第七題: 醫師怎麼有辦法記住這些步驟?想想各位是如何記住ACLS(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的?不就是第一次記不住,但是要經常練習,定期回訓,以確保在緊急時刻能夠流暢的施行。每一項技能都是這樣學來的。要在困難的情境下回應,本來就不能憑藉直覺反應。因為「戰鬥或逃跑」會在每一次杏仁核感到威脅時,立馬反應出來。你可以學個正確的技能,但是一開始很笨拙,但是重複練習之後,就會熟練。你無法用錯誤的方法,期待重複做了很多年以後就變成正確的方法;經過很多年,錯誤的方法只是會變得很熟練用錯誤的方法。成大醫院的何宗憲醫師團隊已經翻譯了Dr. Robert Buckman關於醫療困境下的溝通的書。建議大家去按圖索驥,在臨床困境中練習。有一天,我們也會當家屬、當病人。希望那時我們的醫師,知道如何看我們說話,同時能從言談上給我們支持。參考資料:•立法院(2023)。立法院法律系統。醫療法。下載日期:2023.05.12。•法務部(2023)。全國法規資料庫-刑法。下載日期:2023.06.02。•台灣內科醫學會(2019)。內科專科醫師訓練里程碑。下載日期:2023.04.05 。•Buckman R.(2019)。突破醫療溝通困境-醫護人員必修的一堂課。(何宗憲等譯)。合記圖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0)。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4-22 養生.人生智慧
哪種面相天生就有理財天分?專家:「這面相」的人財運亨通,是因為這些原因
簡少年在《簡少年現代生活改運書》(時報出版)中提到,財運的好壞是僅次於感情的第二常見算命問題。作為新創科技圈的國師,他也是一位專業的命理看相和風水師。他指出,你事業的走向會直接影響到你的財運,而財運的有無也會間接影響你對運氣好壞的感受。那麼,到底是哪種面相的人天生就有理財天分呢?毛髮少的人少管閒事,更懂理財毛髮非常少的人。一般來說,毛髮越多的人越愛管人閒事,對別人的事情比較熱心,但情緒則比較波動。所以當周遭的事情一多,或是情緒一來,他就容易亂花錢。毛髮少的人則不容易這麼衝動,他會覺得「這事情不關我的事啊。」不會成天都一頭熱地想去解決別人的問題,卻忘了要解決自己無法精準地管理錢財的問題。眼睛小的人有耐心,更懂借貸運用眼睛小的人比較能忍耐,換句話說,當他今天知道他有負債,或明知現金不夠用的狀況下,他不會被一時的快樂給沖昏頭,就隨意浪費。對他來說,所謂的債是用來讓自己有更多現金可作運用,甚至債對他們來說,是能夠週期性更加精準運轉的一種方案。絕對不會當成是預支享樂的資源喔。鼻孔不露的人謹慎持財,善於理財規劃鼻孔不露,像我就是看得到鼻孔。正面能看得到鼻孔的人,比較隨興,朋友問他問題時,他大多會回答:「隨便啦!我都可以。」但正面不露鼻孔的人,你問他說,這東西多買兩個好不好?他一定會說不行,要算一下。所以鼻孔不露的人也可以說他們比較謹慎、不隨興,通常是意味著,他錢財管理得非常好。簡少年強調,這些面相背後都隱藏了一些與理財相關的道理,從中我們可以學習到:1.不多管閒事,先保護自己第一個,就是不要多管別人閒事。這非常重要,如果你自己都已經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你怎麼有餘裕去幫助別人呢?尤其你還要透過借貸,才能幫助別人的話,這真的是加倍的危險啊!2.增強忍耐力,讓心靜下來第二個是忍耐。我們說眼睛小的人很會忍,忍耐真的是人間最高的技術和境界。怎麼樣能增強自己的忍耐力,關鍵在於,你不能被杏仁核劫持。具體來說,可以透過靜坐冥想禪修,這些方式讓你的心靜下來,心一旦靜下來了,你的耐性就會變高。另外一種是,吐納。試著將呼吸變得綿長,呼吸越綿長,就不容易躁動做決定,也就會變得比較冷靜。3.不要說隨便,學會理財省錢第三個,不要說隨便。很多來算財運,希望能留財的客人,希望我給他們指點一下方向,我都會建議他們:「人生不要再輕易說隨便」。當朋友揪你買東西,你回一句「好啊,隨便。」是不是又得多花多少錢。當你不再把「隨便」放嘴邊,你會發現你真的可以省下很多錢。以上三個建議,都是我們從善於理財的面相裡,延伸學習如何透過後天習慣去修正改善,讓自己也能慢慢養出有錢面相。延伸閱讀:面相透露一切?耳朵小不圓、鼻子挺拔是人生成功的關鍵?看懂面相不再妒羨成功人士本文節錄:《簡少年現代生活改運書》一書
-
2023-03-30 失智.照顧喘息
照顧者壓力大睡不好又遇更年期,如何解決失眠問題?
照顧失智者勞心又勞力,照顧者常常只將注意力集中在家人身上,而忽略了自己。但若持續忽視心理壓力和身體出現的警訊,最後可能是自己先累倒,對照顧者和被照顧者而言都是損失。而長輩睡眠障礙,更是每個失智家庭共同面臨的難題。長輩該睡不睡,半夜鬧著要外出,這樣的日夜顛倒不僅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外,也會導致照顧者的作息受到影響。長期積累的疲憊和壓力,可能還會讓照顧者變得脾氣暴躁、情緒崩潰,甚至產生侍病憂鬱。照顧壓力大到讓你失眠?小心自律神經失調「如果可以給自己的壓力打1-10分,你會給自己的壓力打幾分?」很多人未必能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這正因為壓力是無形、主觀、難以測量的,所以許多人常常會忽略壓力所帶來的影響。而無形的壓力會用不同生理症狀來表現,像是頭痛、便秘、胸悶 、憂鬱等,嚴重時甚至可能改變體內的內分泌系統,慢性壓力的影響不容小覷。當面對壓力時,人的神經系統會馬上啟動。就像古人在野外時碰到獅子追趕,會開始啟動「交感神經」準備戰鬥,這時會感受到心跳變快、胸悶、呼吸急促、緊張,同時身體關閉人體不必要的系統,像是生殖系統、消化系統,所以這時不會餓也不會想上廁所。等到壓力事件結束後,身體才會自動切換為「副交感神經」模式,這時可以好好休息、睡覺。但是當你不論吃飯或是休息,腦中仍惦記着家人,可能導致你沒胃口吃飯、進而影響睡眠品質,或是為了照顧家人時常熬夜,導致交感神經過度亢奮,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出現容易疲累、失眠等症狀。解決睡眠障礙因人而異,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幫助照顧者調整自己的狀態與外在環境,讓照顧者能更輕鬆地達到休息的目的,透過認知行為治療、改變作息與觀念等來治療失眠,並且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儘量不要一睡不著或者睡不好,就想通過吃安眠藥來解決問題,避免安眠、助眠藥物過度濫用。醫生建議,如果失眠、睡不好超過一個月,而且已經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就需要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如果沒時間就醫也可以試試通過「冥想」來幫助放鬆或是進入睡眠狀態。因爲壓力的本質來自於心理因素的主導,而心理對於壓力的恐懼、害怕等都是由大腦中的「杏仁核」發起。透過冥想,強迫深呼吸,進而可以讓迷走神經傳送放鬆訊號到達杏仁核,降低自己面對壓力的緊張感,瑜珈、腹式呼吸、打坐等都也有類似的功效,但這必須是要常常練習的,才能訓練大腦穩定情緒。此外,還要注意自身的營養狀況,如果營養水平過高或過低,也會對人體內的荷爾蒙和神經傳導物質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人在處於壓力的狀態下,身體的代謝速度會加快,適時補充維生素C、B群、鎂、硒等微量營養素,不僅可以幫助調節壓力,還能使人在壓力下也能維持較好的身體狀態。女性照顧者晚上睡不好 五成起因更年期值得注意的是,照顧者當中女性佔了六成,而女性約45歲左右就會進入更年期,受到卵巢功能衰退的影響,荷爾蒙的分泌逐漸減少,容易引發許多身心不適,例如熱潮紅、夜間盜汗、皮膚乾燥鬆弛、失眠、焦慮、憂鬱、痠痛、心悸、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不同程度的症狀表現。此外,由於女性荷爾蒙缺乏,大腦中許多重要的神經傳導分泌物質也會減少,特別是跟情緒、認知、記憶有關的神經傳導分泌物;而且身體許多器官都有雌激素的接受體,如果長期刺激這些接受體的雌激素突然減少,身體產生劇烈變化,可能就會影響睡眠品質。加上隨著年齡的增長,深層睡眠時間變短,還有更年期女性易出現的熱潮紅問題,常睡到一半體溫升高、冒汗,容易從睡夢中驚醒。醫師提醒:面對更年期失眠,建議女性多培養興趣、多愛自己一點;家人也應體恤、相互扶持,才能順利度過更年期身心不適危機。更年期是每個女性必經過程,也是正常老化現象,透過適當的作息與飲食,就能緩解更年期的不適症狀,醫師更提供9招做法,幫助大家找回一夜好眠。1. 白天盡可能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2. 忌白天躺床及過度晚睡熬夜,盡可能在晚上11點前固定時間就寢。3. 睡前1小時減少玩手機、看電視、用電腦。4. 睡前2小時內忌洗熱水澡及激烈運動。5. 睡前1至2小時避免吃消夜或晚餐吃太飽。6. 不過度依賴喝酒助眠。7. 忌躺床思考及計畫事情。8. 未經醫囑自行服用助眠成藥或安眠藥,易造成對於安眠藥依賴。9.若躺床超過30分鐘仍沒有睡意,建議起身離開床,做一些簡單的事情,等到有睡意再回到床上睡。然而無論是壓力或更年期導致的失眠,我們都應該學會審視自身的問題,如女性停經、侍病憂鬱等,送自己一份愛的禮物,不管是穴位按摩、喘息服務,甚至給自己放假都可以,或通過飲食調理、適當運動改善生活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失眠解决方案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治療。
-
2022-11-15 醫療.精神.身心
「心理痛」可能因杏仁核較小 亞大醫研究登國際期刊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研究團隊針對慢性疼痛者進行身心壓力檢查,發現患者產生恐懼與焦慮情緒的「杏仁核」比正常人小,因而對身體感覺異常敏感,甚至沒有疼痛刺激輸入也會出現疼痛感,即是所謂「心理痛」而非單純生理痛;研究獲刊登於國際著名期刊「Pain Medicine」,對臨床疼痛醫療提供跨領域建議。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考量部分患者術後反映出現慢性疼痛現象,造成患者生活品質受影響。因此,院內脊椎暨疼痛中心及臨床心理中心合作,針對200多名慢性疼痛者安排身心壓力檢查,透過生理回饋儀紀錄患者心律、自律神經及腦波反應後,發現患者常見兩種疼痛類型:一、在壓力檢測的壓力期,生理訊號卻呈現放鬆狀態,等待休息期卻有高度焦慮反應。二、模擬大腦休息(入睡)狀態,閉眼腦波出現前額區域過度活躍。臨床心理中心主任葉品陽說,前述狀況均與「疼痛災難化思考」有關,這類慢性疼痛者因為無法立即止痛,且疼痛出現頻率與範圍不一定,所以患者會對身體感覺異常敏感;甚至沒有疼痛刺激輸入,也會出現疼痛感,此為一種預期疼痛的反應的心理痛,而非單純身體疼痛。他發現,慢性疼痛者的杏仁核比一般人更小,尤其是右側。較小的杏仁核可能會為了維持原有機能,所以必須更為活躍,這易使人對任何感覺敏感,進而錯判痛覺。因此,較小杏仁核與過於敏感的感知,會加深疼痛災難化思考。研究團隊說,慢性疼痛治療不單需治療生理痛,更需處理心理痛,目前除藉由「認知行為治療」改善患者對疼痛的災難化思考或信念,如重新覺察身體感覺,分辨真實痛感與假警報,反覆練習鬆動制約學習的災難疼痛信念,增加思考的彈性。另外,也利用生理回饋改善緊繃的生理狀態舒緩痛感,利用儀器使患者知悉自身生理線索如腦波、呼吸、心律等,並調節至放鬆狀態;經反覆練習,患者越能掌握自身生理狀態,則可在真正疼痛時平緩疼痛的生理不適。
-
2022-10-17 醫療.腦部.神經
生日會或婚禮發生的事為什麼容易被記得?專家解析何謂「閃光燈泡」記憶
▌巴貝茲迴路和「閃光燈泡」記憶當然,記憶也不是在真空中運作的。某些記憶似乎有些特別。為什麼你幾乎能聽見每個人在你去年的生日會上唱「生日快樂」歌的聲音,卻不記得一個禮拜後收音機裡播著什麼歌?為什麼你似乎能記得婚禮那天發生的事,卻對下一個星期四你做了什麼事毫無頭緒?你是否覺得自己會記得喪屍浩劫爆發的第一天?你絕對會,而且也會記憶猶新!上述的例子的共同關聯,就是人會對自己有情緒重要性的日子記得特別清楚,而較不會記得單調的日常生活。令人震撼與驚訝的記憶都是有特別之處的。事實上,這些類型的記憶被暱稱為「閃光燈泡」記憶,因為它們通常伴隨著令人震撼或驚訝的事件而產生,例如九一一事件、車禍,或卡崔娜颶風。這類記憶極端鮮明與詳細(雖然後來會發現它們不一定都很正確,我們很快就會看到這一點),彷彿是一項經驗當時帶來的震撼感已經以某種方式加強了那段記憶的鮮明程度。早在一九三六年,解剖學家詹姆士.巴貝茲(James Papez)就對於記憶與情緒間的連結很有興趣。巴貝茲想著手將他對於情緒與記憶所觀察到的多種行為,統合成一個單一的大腦神經解剖學模型。為了做到這一點,巴貝茲檢視了數量雖少,但不斷增加中的神經科學文獻,發展出一個非常聰明的假說。他認為大腦區域必須相連,才能夠產生閃光燈泡的記憶。這個模型後來成為最早的理論神經科學模型範例之一。巴貝茲的模型包括非常明確的一組連結:包括像是杏仁核等與情緒有關的區域,與記憶有關的海馬回等區域,以及被認為會監控位在大腦深處的扣帶皮質等區域活動的皮質邊緣區域,三者間都有連結。根據巴貝茲在一九三七年的原始手稿,他之所以會產生連結這些區域的想法,是來自他對感染狂犬病的觀察而提出的預測,這種感染的特徵是「強烈的情緒化、驚厥、癱瘓性的症狀」,而且對於海馬回有特別的影響,這「對於情緒機制的可能位置提供了重要線索。」這個迴路統稱為「巴貝茲迴路」(Papez circuit)。巴貝茲注意到兩個有意思的模式。首先,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和人類都傾向會出現情緒上的困擾。第二,狂犬病會破壞海馬回和顳葉與額葉的其他區域。因此他得到一個結論:這些區域,也就是巴貝茲迴路,對於情緒調節是很重要的。現在知道,關於記憶與情緒如何連結在一起,巴貝茲所描述的這個迴路並不完全正確,然而這個迴路大致上抓到了這些區域間的關係的精神。尤其是閃光燈泡的記憶似乎仰賴杏仁核(處理情緒,尤其是恐懼和憤怒)和海馬回(鞏固顯性記憶)的連結。在特別令人震撼的事件發生時,杏仁核會通知海馬回做好準備,要發揮作用,好好地鞏固這些記憶。但是我們究竟為什麼需要閃光燈泡記憶呢?答案似乎能濃縮成基本的求生。想想下列的情境:你在深夜時正要穿過墓園走回家,四周又冷又安靜得嚇人。當你穿過某個陰暗的陵墓時,一個半身被有毒廢棄物分解了的喪屍,從傾頹的入口處朝你跳過來,要你的「ㄋ⋯⋯ㄠ⋯⋯腦。」這觸發了你的戰鬥或逃跑反應,部分是由你腦中的杏仁核所發起的。如果你聰明地選擇了「逃跑」,並且成功逃離了塔曼的魔掌,那麼你就能活過那一晚。下次當你在墓園裡亂晃的時候,最好要百分之百確定你不會經過上次那個該死的陵墓。就像匹茲堡的人說的,「騙我一次,你該羞愧;騙我兩次,喪屍就會吃掉你的腦袋。」因此你的大腦演化成能夠盡可能記住與上次經驗相關的細節,避免你重蹈覆轍。所以我們需要閃光燈泡記憶。但是一直重複記住一樣的事會產生個問題。這麼說好了,每次你回想特定的記憶時,你的大腦會從鎖在你神經迴路中的記憶痕跡重建那些事件。要是每次你重建這些事件,你都會犯一點錯,而且這些錯誤最後會依附在記憶本身。你可能不小心把看見的喪屍想成穿著紅色的襯衫,但其實它穿的是綠色的襯衫。你下次再想起這些事件時,你腦中的畫面就會是喪屍穿著紅襯衫。隨著時間過去,這些小錯誤會累積,使得閃光燈泡記憶愈來愈不可靠,因為它們已經偏離原本記憶的事件的真相。它們可能感覺起來是完全真實而且正確的,但是其實不是。然而,很多主要的細節(例如喪屍在墓園裡攻擊你)都還是可靠的,而且也還是很顯著,足以喚醒那個經驗帶來的情緒衝擊。這樣一來,透過我們的閃光燈泡記憶維持基本的資訊,能在事後增加我們生存的機率。巴貝茲提出的模型拼湊出大腦如何創造閃光燈記憶,多年來這個模型也被多次修改。就像所有的好模型一樣,它的價值在於提供嶄新、能被驗證的假設。※ 本文摘自《喪屍腦科學:從神經科學來解答,喪屍的腦袋怎麼了》。《喪屍腦科學:從神經科學來解答,喪屍的腦袋怎麼了》作者:提莫西‧威斯坦恩, 布萊德利‧沃特克譯者:鍾沛君出版社:遠流出版日期:2022/03/30
-
2022-02-20 養生.人生智慧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你正為職場政治所苦嗎?感謝生命中每一位小人!
你正為職場政治所苦嗎? 逢迎拍馬卻無能的同事,張牙舞爪也無能的主管,你的心裡在嘶吼著:「我怎麼那麼倒楣,跟著一群豬隊友浪費人生。」 其實你一點也不倒楣。與無能的人工作是職場的常態,當人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值,選擇隨波逐流,最終都將走向「無能」的境界。 跟各位介紹「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管理學家Lawrence Peter研究了上千個組織中的豬頭,得出一個結論:「在科層組織中,工作者終將升遷至能力無法勝任的職位。」 每個人都想往上爬,但梯子都是標準化的,很少人想過要幫自己客製一把,於是一位優秀的執行者,因為績效好,被拔擢成為部門經理,卻毫無策略思考能力與做決策的魄力,他心裡慌啊,只好用無止盡、議而不決的會議推延決策的時間,以及先發制人的無厘頭謾罵來掩飾無知。 水平移動也有這樣的問題。很厲害的財務,說得一口好報表,分析起生意頭頭是道,老闆說;「這麼了解市場去當業務好了。」但他只喜歡數據不喜歡跟人溝通啊,為了老闆開心,硬著頭皮轉了,自己與整個業務團隊都要陷入無邊的苦海。 人只要沒有安全感與成就感,就會想要使壞,宮鬥劇都是這樣演的。別再為職場政治所苦了,發揮點佛心吧,藏在惡鬼面具下膽怯的心,是怕被人看破手腳的卑微。今天在辦公室裡遇見發神經的主管或是削水果、倒咖啡討好老闆的馬屁精,請不要翻華麗白眼,給他們一個慈悲的眼神,一個轉念,就能超拔正在受苦的眾生。 【延伸閱讀:新人到職3天秒提離職,曝壞主管比鬼更恐怖!求職前做好1件事避開地雷屎缺】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理智上可以接受「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的道理,但眼睜睜地看著白刀進紅刀出的當下,還是會痛、會有有情緒。 首先湧出的問題是:「很閒嗎?」時間是最公平的,每個人擁有的都是分秒不差的二十四小時,沒有專注在熱愛的專業上,就能將精力投資在磨練宮鬥劇的演技。 現代人在職場上的刀光劍影,給大腦的威脅信號不亞於原始人在大草原上正面迎擊飢餓的掠食者,該戰還是該逃?需要直覺快速的反應,選錯邊的下場是一命嗚呼。 人際間的摩擦一樣會啟動杏仁核,但我們演化了,絕對不可以跟老祖先一樣用直覺解決問題,當我感知到情緒正在累積,呼吸與心跳都在加快,熱血上衝腦門即將要中風的關鍵時刻,運用談判學中打小人第一招 "Go to the Balcony”強迫自己抽離主觀視角,從第三者的眼光分析現況。脫離杏仁核的劫持後,我的腦海中浮現出《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哲學家畫的三角柱,可見的兩面是「可惡的他」與「可憐的我」,隱藏在背面的文字才是答案:「今後該怎麼辦?」 對自己提問是開啟批判性思考的金鑰今後該怎麼辦?對自己提問是開啟批判性思考的金鑰,遇到不如預期的人、事、物,像探險家面對新世界一樣有旺盛的好奇心,打小人第二招就是要能保持開放的心態去診斷問題。 第一步診斷自己:是我做了、說了什麼讓對方產生負面反應?這樣的情況若是無法改善,對我會有什麼影響? 第二步診斷對方:為什麼他會這麼做、這麼說?他若是持續跟我對著幹,對他會有什麼影響? 第三步診斷事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哪些訊息其實被過度放大,應該忽略,哪些訊息揭露了隱藏動機,應該額外花心思處理。 情緒穩定了,人與事的脈絡也都理清楚了,才能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 每一位我們認知的小人,手上也都有「可惡的他與可憐的我」的劇本,江湖中沒有百分百的對與錯,被抹黑的時候去激烈的反駁其實沒有必要,當我們堅持自己是對的,只會把自己鎖在同溫層裡,追尋自以為是的正義,再導致錯誤的決定。 每一封黑函用好奇心去開啟都是一份禮物,給我警醒與動力與轉動人生的三角柱,當有機會思考「今後要怎麼辦?」的時刻,我們才有契機更新、成長、變得更好。 請感謝每一位在生命中出現的小人,They have made us a better person.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職場神獸養成記》
-
2022-02-09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多數人說謊時會感到不舒服?和你的自主神經系統有關
▌感覺狀態的彩虹情緒的強度可以藉著觀察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化程度來測量。視覺刺激比聽覺刺激可能引起更大的自主神經反應。這可以在大腦解剖學中看到,相較與其他感覺皮質,視覺皮質輸入到杏仁核的神經集群更大。有件事情值得玩味,只要想到十八世紀感覺主義的創始元老,包括洛克和莫利紐茲,他們很少談其他感覺,就是把焦點放在視力和視覺知識/記憶。也許莫利紐茲、洛克及其他啟蒙運動前的哲學家都有直覺,一下就能判定「視覺-感情迴路」具有較高的關聯性,以致選擇用視覺當例子來說明感覺和記憶間的聯繫。此外視覺刺激若結合聽覺刺激,會比單一刺激激發出更大的自主神經反應。我們大多數人在說謊時都會感到不舒服──這種不適感是因為自主神經系統正在活化。我們對電影裡的測謊機總有個刻板印象,認為測謊機的指針游移不定是因為受測者在說謊,其實測謊機就是在測量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化程度,特別是受測者有沒有流汗,因為流汗是活化程度最可靠的測量指標。自主神經的情緒系統可以產生一系列相反的感覺狀態:心跳速度加快或減慢──表示緊張或放鬆;血壓升高或降低──表示緊張或昏厥;皮膚小血管擴張或收縮──臉潮紅或發白;腸道不動或過度活動──腸道脹氣或腸子咕嚕咕嚕叫。由於身體有兩個自主神經系統──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兩者都由下視丘的自主神經系統總部控制,因此可能會發生一系列相反的情緒狀態。一般來說,交感神經系統活躍會讓受神經支配的組織器官活動增加,例如心悸、肌肉緊繃、出汗、呼吸急促或血壓升高,這通常稱為「戰鬥或逃跑」系統。另一方面,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化會減慢心跳、降低血壓、減少腸道蠕動,減少流向皮膚的血流量,它通常稱為「休息和消化」系統。副交感神經或交感神經系統可以串連活化,讓身體系統一起激發產生情緒。人類最強烈的情感多半都是混雜的。在記錄人類激情的大量資料中,讓我們看看其中一個最強大、最詳盡的情緒感受。法國作家勒薩日(Alain-Rene Lesage)在一七一五到三五年間寫下小說《吉爾.布拉斯》(L’Histoire de Gil Blas de Santillane),其中人物唐.阿方索初見塞拉芬萌生愛意的描述,可說是浪漫的經典。天很黑,大雨滂沱。我穿過幾條通道,突然來到一間賓客休息廳。門沒關。我走進去,頓時感受到這裡如宮殿般華麗……我注意到大廳一側有一扇門沒關好,露出條縫。我把門推開一半,以便看到廳房的樣貌,最後一個房間亮著燈……然後我看到一張床,因為天氣熱,床帳被拉開了部分,我的注意力被一個睡著的年輕女人吸引……我湊近一點……立刻感到被震懾了……我站在那裡,看著她,狂喜而暈眩,此時她醒了。這種交集的興奮、一見鍾情的喜悅自古皆然。就算跨文化、歷時間,人類情緒都是亙古不變的,這說明感覺狀態的生物機制具有普遍性。唐.阿方索看到塞拉芬,他的注意力立刻受到吸引,他被強烈的情感所震懾,因狂喜而暈眩……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因為一見鍾情同時運作。一八一二年,才華洋溢卻看似冷靜的激情觀察者,法國作家司湯達爾(Stendhal)寫下精采好書《愛情論》(De l’amour),其中引用了《吉爾.布拉斯》書中一段話作為「愛情誕生」的例子。以下這段節錄來自書中名言,充分說明愛的羅曼蒂克。「沒有什麼比激情更有趣的了,關於激情的一切是如此無法預測,而身處激情的人也是它的受害者。」正如司湯達爾觀察到的,我們可能是一見鍾情的幸福受害者,也可能是單相思的不幸受害者。我們會變成受害者,是因為我們沒有要它發生,但它卻發生了。像一見傾心這樣壓倒性的情緒是如何產生的?為了對這個問題的答案至少有些許了解,我們必須借助記憶。早在十七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兒就開始研究個人記憶如何影響浪漫情愫,他自我觀察,發現他對鬥雞眼的女人特別有好感,仔細想想竟然是他還是個孩子時愛上過一個鬥雞眼女生,所以鬥雞眼女人的印象總會觸動他的情緒反應。他認知到,我們常在不知不覺中被情緒記憶拉著走。畢竟,的確有許多人嫁了「父親」或娶了「母親」。某部分來說,記憶使我們不知不覺成為激情的受害者。然而,一見鍾情的力道固然勢不可擋,仍只是一種相對簡單的感覺,是混合了各種內感受的爆炸,明顯且可立即辨認。但各種「發自內心」的情緒範圍很廣,狀況多樣,有時更模糊不清──你可能覺得心很沉重,又或者輕飄飄地;也許歡喜得要爆炸,又或許覺得心碎;彷彿被東西撞上,或時間瞬間暫停;更可能是一些有的沒的在心裡忽上忽下,一時間根本分不清楚那是什麼。或者還有些時候,我們只是感覺「好亂」,煩躁不堪,被一種不能理解的感覺壓制。我們的身體也許正告訴我們一些事,但那是什麼?當威廉.詹姆斯把情緒定義為我們對身體興起的生理感覺做出詮釋時,其實他知道,人類感情不只是身體的感覺。他認為情緒「不是對某個存在對象或想法直接興起的主要感情,而是一種間接興起的次要感情。」我來解釋一下:主要感覺是指身體感覺,也就是自主神經系統興起的反應;次要感覺是對身體感覺的詮釋,是詮釋為恐懼、愛、厭惡等校正過的情緒。例如,當你馬上要參加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面試,此時的你心跳加速、胃部抽搐,你知道自己很緊張或很興奮,但你不會詮釋為墜入愛河。心跳加速和抽搐的感覺是主要感覺,因應即將到來的面試,理解為緊張和焦慮則是詹姆斯所說的次要感覺。對面試的期待不由自主地產生生理變化,而次要感覺就是對這些生理變化的詮釋。現在我們來到破解激情的真正核心──重點不只在於形成感情,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解釋它,甚至有時無法解釋。正如在第二章中提到的,所有來自身體內部的內感受──心臟、腸道、肺、性器官、血管──都投射到隱身在大腦表面下一塊稱為「腦島」的皮質中。我們需要身體──也就是自主神經系統──來產生感覺,我們更需要腦島來解釋感覺。※ 本文摘自《記憶:我們如何形成記憶,記憶又如何塑造我們?精神病學家探索解析大腦記憶之謎》。《記憶:我們如何形成記憶,記憶又如何塑造我們?精神病學家探索解析大腦記憶之謎》作者:薇洛妮卡‧歐金譯者:潘昱均出版社:奇光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01
-
2021-09-29 新聞.長期照護
老化特殊指標!身智衰退症PCDS及早預測「不健康老化」
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達8.47年,再創新高,逆轉「晚年不健康」成重要課題。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與榮陽團隊及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合作,歷時六年,透過十餘篇論文,發現「身智衰退症(PCDS)」可及早預測「不健康老化」。陳亮恭發表老化特殊表徵 這是首度由台灣本土研究啟動,結合日本國家資料所定義的創新疾病表徵,已引領日本、新加坡與英國等地開啟全球研究。「PCDS(Physio-Cognitive Decline Syndrome)」稱為「身智衰退症」,研究發現,社區中有一至二成的老年人具有這個現象,早期適時介入,有助於避免後續失智與失能。陳亮恭日前在英國三一學院發表線上演說,這一系列與「PCDS」有關的老化過程特殊表徵研究,引起全球腦健康研究中心(Global Brain Health Institute)關注,也獲國際老年醫學會(IAGG)官方期刊「營養健康與老化(JNHA)」主編邀請,彙整團隊系列研究回顧,以專文形式對全球介紹。一至二成的人 腦部漸萎縮 陳亮恭說,健康老化與長壽,追求老年不要失能和失智是普世價值,醫療以疾病防治為主要目標,失智、失能的定義卻以功能為考量,兩者高度相關,但疾病導向的策略使醫療體系較難早期介入。榮陽團隊以世衛組織「全球老化與健康報告」架構切入,若能及早發現不健康老化的指標,就有機會及早逆轉。台北榮總、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與日本合作,分析台日四個大型資料庫,發現一至二成的人有PCDS,且PCDS顯著增加失能、失智與死亡風險,再進一步分析個案腦部磁振造影,發現其小腦、海馬迴和杏仁核在失能或失智前就出現萎縮現象,雖然在中年期尚不明顯,適當介入或可預防65歲後的萎縮現象。小腦、海馬迴和杏仁核分別掌管動作與認知的協調、記憶和情緒,結構上看似沒有相連,但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林慶波、副研究員周坤賢分析,這三個部位具有一條神經迴路如同隱形電路串起,相互牽動。個性、情緒改變 失智前兆陳亮恭指出,這也說明為何個性和情緒改變是失智症早期症狀之一,因為情緒調節等,的確與記憶連動相關,這些表現也與行動能力衰退有關。同系列研究發現,人類肌肉細胞萎縮後將製造「miR-29b-3p」微小RNA,透過血液循環到腦部,中研院院士龔行健與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教授蔡亭芬發現,腦細胞接收此訊號後,會造成凋亡。這改變了過去腦與肌肉系統運作的認識。陳亮恭說,過去認為肌肉動作由腦部調控,腦部下指令使肌肉運動,但如今證實腦部與肌肉雙向相互影響,肌肉釋出的調控訊息也影響腦部健康。四肢發達 頭腦才能不簡單我們常說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根據榮陽團隊發現上述生物機轉,證實四肢必須發達,頭腦才能夠不簡單。這可能可以說明透過運動訓練肌力的重要,強健的肌力有助維持腦細胞健康,同時避免失能和失智。這系列研究透過跨國流行病學比較、本土老化世代調查、配合腦影像及基礎生物學證據建立,並透過隨機分配試驗證明PCDS的可回復性,提早介入,能真實達成世衛組織提倡的健康長壽。PCDS已建完整知識體系陳亮恭說明,PCDS已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少見地由台灣主導定義的亞洲經驗,且逐步獲得全球認同,期待更多國家依此模式展開研究。這些研究成果也讓陳亮恭團隊接獲世衛組織邀請,將參與歐盟啟動的社區活躍老化研究,結合資通訊科技發展,推動全球健康長壽。
-
2021-08-19 養生.家庭婚姻
孩子是婚姻殺手還是感情加溫器?日研究孩子2歲時,對先生的愛只剩三成!7警報看心理師如何解套
你有多久沒先生撒嬌了?先生有多久沒有牽你的手?生了小孩之後,大事小事都可以引發警報,來看心理師如何解套。很多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是有小孩的夫妻會告訴你,結婚影響兩人生活的程度真的不算多,懷孕、育兒,才是親密關係的重大考驗!小孩出生之後,兩人的焦點都擺在孩子身上,每天光是餵奶、換尿布、洗奶瓶、哄睡就夠忙了,哪還有時間談情說愛、風花雪月?日本一個研究叫身在婚姻中的我們都打冷顫了:日本Benesse次世代育成研究所,曾經訪問300對夫妻,搜集女人們從懷孕到小孩出生後2年期間的心理變化。有70%的女人說,她們在剛得知懷孕時,依然深愛自己的老公,兩人之間仍能保有強烈的幸福感;但隨著孩子年紀增長,育兒瑣事、對另一半的不滿,卻逐漸消磨了對彼此的熱情,小孩剛出生時,愛老公的比例降到45.5%、1歲時便成了36.8%、到了2歲,更降到34%!而這背後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老婆們認為,老公並沒有做好爸爸的角色,在心理上,也沒有提供老婆足夠的安慰。而老公呢?愛是相互作用,若老婆失去了愛的感覺,老公對老婆的愛,當然也是逐年遞減。只不過老公的怨念可能沒這麼深,所以下降的速度明顯比女人慢上許多!孩子到底是兩人關係的加溫器?還是婚姻殺手?結了婚後,兩人的感情就會在孩子的哭聲中消磨嗎?也許不需要這麼悲觀!結婚生子後,感情更堅定的夫妻也是大有人在。諮商心理師許雅玲提出了家庭諮商大師Murray Bowen包溫家庭系統理論,認為在家庭系統中,夫妻兩人只要是平靜的,也可以達到關係的平衡穩定。然而當焦慮增加時,相較於雙人系統,三角排列的穩定度似乎更高、延續更久,並且更能夠容納焦慮,這也是育兒對家庭帶來的好處。在三個都互相有聯繫的倆倆關係中,要怎麼樣才能讓關係穩定呢?許雅玲說:「若三個人都可以互相聯繫,就可以讓家庭關係更穩定。然而若其中某一條關係疏離,那麼這三角關係,也許就有崩塌的可能。」也就是說,在產後初期,由於哺乳的緣故,通常母親是主要照顧者。但如果因此造成孩子跟父親的疏離、或老公和老婆的疏離,那麼父親就可能就會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局外人,跟其他兩人愈離愈遠。再者,若三角關係比較緊張,比如孩子是高需求寶寶,讓媽媽總是很焦慮,花在孩子的時間上更多。這時,爸爸也許會樂於當個局外人,因為局外人是最自在且讓人嚮往的位置!但爸爸要切記,放風可不要太久,透透氣後,就要趕快回來照顧媽媽和寶寶的需求。雖然情緒系統中必有三角關係的存在,但沒有絕對的好壞。若能在其中學會自我管理,父親可以不必是局外人。當爸爸尋求和母親及寶寶更多連結,那麼三人也會是穩固且甜蜜的關係。你要讓孩子成為感情殺手或是加溫器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到達「平衡」。狀況1:生小孩之後,丈夫好像局外人,覺得顧小孩不是他的事。諮商心理師許雅玲:「在NETFLIX 的紀錄片Babies中說, 嬰兒0~1歲以前,女人會發揮照顧孩子的天性。不管做什麼,都自然而然地會考慮到孩子的狀況。然而爸爸杏仁核的改變卻只有1/4的程度。但這就代表爸爸的天性無法促使他們好好照顧孩子嗎?這可不見得。研究中說,例如領養孩子的同性父親,爸爸們腦中會生產一樣多的催產素。這證明了,只要讓爸爸成為主要照顧者之一,就可能會讓爸爸主動擔負更多的責任。 媽媽們應該多放手,讓爸爸去參與。如此一來,爸爸才能體貼媽媽的辛勞,也能針對育兒的壓力,交換意見。兩人能夠合作,才不會讓壓力吞噬了你們之間的親密感。而夫妻之間的親密感,也能幫助彼此承擔壓力。」狀況2:產後身體無法回復,且睡床中間總隔著一個孩子,我覺得老公好像沒有這麼愛我了,也不碰我了。「有時候,夫妻之間需要的,也許更是心理的親密,而不是身體親密。做不做愛不是重點,言語和擁抱也許更重要。如果要維繫夫妻之間的親密感,爸媽最好堅持讓孩子睡在自己的嬰兒床上,養成他能獨睡的習慣,這樣夫妻倆就有空間可以做愛做的事,睡前也能聊聊天、身體接觸、擁抱。而這是兩人在生孩子前就要討論出的共識,如此才能共同建置出屬於自己的空間。」狀況3:豬隊友笨手笨腳,或是老是在沙發躺、滑手機,怎麼看都不順眼,罵老公的時間變多了。「老婆每天餵奶、洗奶瓶,已經夠忙了,有時候喊:孩子大便了,但老公還是躺在沙發上,不動如山,對於育兒很不上心,也讓媽媽看得怒火中燒。其實先生在育兒中的功能性,跟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功能性,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以前他在家裡,就沒有支持家庭系統的能力(例如做家事),那麼除非努力改變,否則他一生中在家庭中的位置和功能,就通常會延伸自原生家庭:「我就是這樣啊!我就是不知道東西放哪裡、我就是不會煮飯啊!」不過,豬隊友、神隊友,其實是後天可以養成的。太太要將需求表達給先生知道。雖然已經累積了許多疲累,但還是儘量用引導的方式,而不不是用破口大罵的方式嫌棄老公,因為嫌棄久了,先生會愈來愈豬。懂得讚賞、循循善誘,經常說:很棒!謝謝你!才能訓練出樂於幫忙的體貼老公。」狀況4:覺得生小孩後身材再也回不去,擔心老公不愛我了!好沒有安全感……「媽媽們身材變化的原因,大多是沒有花時間在自己身上,不注意飲食運動。所以別忘了要照顧自己。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更深一層地去探討,在身材背後的原因。因為追求好身材是沒有止盡的,有時候,是不是我們把身材和自尊畫上等號,認為:瘦就是好的、胖就是糟糕的?因此身材走樣了,我們可以做的另一件事,也許就是把自尊建立在別的地方。媽媽們可以藉著做讓自己有自信、開心的事,而轉移身材等於自尊的焦慮。孩子偶而換手,讓自己每天有一個時段可以照顧自己、做喜歡的事。如此一來,媽媽才能更欣賞自己。而對先生,媽媽也要勇敢分享自己的脆弱感受:比如告訴先生對自己身材的擔憂,一起解決問題。其實,身材只是其中一個點,探詢最根本的原因。說穿了,媽媽只是想被愛。」狀況5:兩人聊天的內容只有孩子,好像沒有其他可以聊了。「其實,話題都圍繞孩子也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兩人有沒有享受在這段談話時光裡。沒有話題其實是個假議題。夫妻之間以為是因為生活中只有孩子,才出現問題。其實最根本的問題是:你們有沒有培養出其他興趣?有沒有對另一半的生活、工作,表達關心? 雖然老公看起來總是對育兒漫不經心,但他是不是意識到家庭經濟壓力變大、積極賺錢,所以忽略了你呢?夫妻雙方可以表達需求、表達感謝,才是健康的關係。其實不用擔心聊孩子。有時候兩人關係沒有這麼好了,孩子反而會成為你們的潤滑劑!讓兩人對家庭更投入、往共同的目標前進。」狀況6:兩人常常為帶孩子的方式或教養問題而吵架。「婚姻是來自兩個不同家庭背景的人的結合。教養方式,都會跟童年經驗很有關聯。如果另一半跟原生家庭關係沒有這麼親密,就可能會有兩種發展,一個就是補償心態,想要彌補親情的缺憾,但抓得太緊反而適得其反。一個就是關係緊張,不知怎麼表達感情。在育兒或教養上,爸媽所展現的方式,往往是對雙方自身過往成長經驗的解讀。這時夫妻兩人可以交流成長經驗、談談自己的過去,這樣當你不認同對方的教養方式時,因為理解對方,也才比較能「忍一下」,增加教養的彈性。了解彼此的出發點,把握這樣的基礎,才能用正向的視角,看待彼此的不同。當父母都疏通自己、療癒了自己,面對孩子才可以更親密自己。帶著過去的缺憾養育孩子,通常都會出問題。不過,話說回來,有時候教養不一致的問題發生,不一定是因為小孩,有時候是因為夫妻之間溝通沒有默契,才會造成爭吵。所以最根本的,還是要解決夫妻溝通關係。」狀況7:生孩子之後,親戚公婆都來出意見,造成兩人壓力。諮商心理師許雅玲:「這通常與媽媽的『自我分化程度』有關。低自我分化的人走入婚姻後,容易受情緒影響,而過度逃避人際關係,避免失去自我,或過度親密以滿足情緒需求;高自我分化的人,比較可以做目標導向活動,朝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做。所以若是低自我分化的老婆,在面對公婆壓力的時候會更無助,老婆通常會要求老公要站在同一個陣線。這時候,如果老公說:『我媽又沒有惡意……』就會踩到老婆的地雷,認為先生沒有站在我這邊。先生在這時的做法須更聰明:更主動關心太太與自己的媽媽,要意識到跟太太是一體的。兩人關係好,就比較可以承受外界的壓力。先生的主動觀察回應非常重要,等到太太開口,就來不及了!對於孫子,長輩通常會表達意見,有時也造成壓力,若能了解對方的善意、表達感謝、澄清理由原因,也許就能減少摩擦的機會。就讓孩子成為與公婆間的加溫器吧!若孩子與公婆有良好互動,偶爾能讓孩子在公婆家睡過夜,夫妻倆就有時間去約個會!爸媽在生了小孩後,更需要強大的後援。」如何經營兩人獨處時光親密的關係,是兩人可以分享脆弱無助的情緒 在彼此面前,坦承自己其實是很害怕的。坦承,才有前進的機會。清楚表達讓對方知道自己的需求,否則對方如何做、怎麼做都不對。 「如果你每天幫我把垃圾拿去倒,我就可以非常放鬆。」老公就是這樣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生物啊!別拐彎抹角,直說準沒錯! 採訪諮詢/春暉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許雅玲※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06-14 焦點.元氣新聞
吸毒絕對沒有灰色地帶,一口都不能嘗試!識毒反毒親子一起來
吸毒對身體與大腦的傷害是一輩子的我永遠忘不了在我十幾歲的某天,我媽一進門滿臉驚慌地跟我說,村子裡某某某的兒子突然暴斃身亡。我問媽媽,不就是那個才新婚不久、每天晚上都牽著老婆在村裡散步、曬恩愛的大哥哥嗎?老媽點點頭。對這個村裡的大哥哥我頗有印象,因為小時候我就常常聽媽媽說他也不知道混到哪個幫派交了壞朋友,便開始吸起毒來,之後愈陷愈深,已到了無可自拔的地步,往往毒癮一發作,就在村裡挨家挨戶地亂敲門,到處要錢想要買毒,有時可憐兮兮苦苦哀求,有時又像兇神惡霸讓人退避三舍。老媽都說,在那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敦親睦鄰的單純年代,她很怕惹麻煩,有時不小心開門撞見他,就乾脆塞錢了事,真的害怕毒癮發作的大男孩突然失控。大哥哥年少輕狂了幾年,之後去了勒戒所成功戒了毒癮,本質善良的他似乎浪子回頭了。他有了一份正當的工作,也娶了一位嬌妻,感情緊密的全村人都一致為他的改頭換面感到無比欣慰。連我這個村裡的小輩每次撞見他牽著可愛老婆的手,一臉如燦陽般的臉孔,簡直和過去判若兩人,我都忍不住從心底冒出扎扎實實的兩個字:真好!可是,怎麼幸福倏地就沒了呢?原本以為人生從此由黑白轉為彩色的大哥哥怎就突然暴斃了呢?媽媽打聽之後才知道,原來十幾歲開始大量吸毒的他,腎大有問題,健康狀況其實已被破壞,因此,即使小感冒都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大哥哥就這樣無預警的走了,村子裡每晚小倆口的幸福剪影也消逝無蹤。當時才十幾歲的我因為親眼看到這個活生生、血淋淋的案例,於是很早就警戒到吸毒的可怕,特別是了解到,吸毒的遺害是一輩子的。在「青春期的腦內風暴」一書中,腦神經專家Frances E. Jensen及Amy Ellis Nut就提出,不論在英國、加拿大、荷蘭、美國等各地所做的研究都顯示,毒品對大腦及身體的傷害與改變,即使在戒斷之後,其影響是一輩子的。爸媽請注意:毒品變身誘人零食,小學生也難以抗拒事實上,當時村子的孩子從小都玩在一塊兒,幾乎幾十戶人家就是生命共同體,別說在村裡的父母輩從來沒想過孩子會吸毒,就連我們做孩子的,都覺得吸毒這件事離我們相當遙遠。從過去我的童年到現在,父母幾乎未曾改變的一個迷思就是:沒想過自己的孩子會去吸毒!過去我的時代,爸媽頂多覺得孩子只是愛玩不讀書,現在的爸媽覺得孩子只是省話、愛滑滑手機,因此相當容易忽略孩子吸毒的可能性,尤其,如今的毒品早已不像過去,從外觀上明明白白的就告訴你:這就是毒品。孩子或許脆弱,但至少理智上還可以分辨毒品,如今的毒品早已變身,完全以可愛花俏誘人之姿,投兒少之所好:軟糖、跳跳糖、巧克力、果凍、科學麵、咖啡粉包、梅片、汽水、甚至連維他命、斯斯感冒藥都可能是毒品。人生經驗有限的孩子對於混淆視聽的山寨品牌、具超級吸引力的卡娃伊包裝、甜蜜蜜香噴噴的口感,又怎能有警覺心與抵抗力呢?今年警方在苗栗市查獲一名黃姓男子持有並販賣大量的毒品果汁包、咖啡包、液態毒品包,這名黃嫌被查獲後還標榜,新興液態毒包「方便飲用、不用沖泡即可食用」,在酒店、KTV,很容易摻入酒類或飲品中,讓人毫不設防,更可怕的是,一經飲用,便使人上癮。現在的年輕人哪個不唱唱KTV、不泡泡夜店呢?如果一堆美味誘人、看來又無害的假零食真毒品剛巧在這些場合現身,只要其中一人稍微吆喝一下,在強烈尋求同儕認同的這個年紀,誰還會有腦子提防警覺呢?太多孩子都認為泡一杯香噴噴的咖啡來喝、吃一顆軟糖,有那麼嚴重嗎?就這樣,吃了一口,就來第二口,接著一口接一口,像溫水煮青蛙慢慢就成癮了。正因為如此,如今吸毒的年齡已不再像過去我的時代,多半是進入中學之後才碰觸,從數據顯示,現在的小學生已有吸毒現象,因為毒品正以誘人之姿,投兒少所好:軟糖、巧克力、果凍、咖啡粉包等包裝,讓判斷力更低的小學生難以分辨和抗拒,爸媽絕對需要警識到「防毒、反毒」的重要。青少年的大腦特徵特別容易讓他們擁抱毒品兒童青少年是一個最容易沉癮於毒品的階段,這和他們未成熟的大腦密切相關。首先,兒少的理性大腦前額葉上還沒完全長好,因此,尚未發展出深思熟慮的洞察力,他們短視近利、無法預想後果,因此,即便不斷警告他們吸毒會產生多麼可怕的後遺症,但就如我在《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裡所寫的,對青少年而言,「未來的鞭子」絕非是「眼前紅蘿蔔」的對手!再者,大腦的酬賞中心--依核,在兒少時期也比成年期更加活躍,會一直發送訊號要他們去追求刺激滿足感。因此,兒少的大腦幾乎會自動尋找高風險、高獎勵的活動,特別是只要花一點點小力氣就能獲得超大快樂的活動,以快速提高多巴胺的濃度。還有一個大腦特徵也間接導致他們特別容易擁抱毒品,如我在我的著作《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裡曾經歸納過的腦神經發展結論:青少年的大腦常被發射強烈情緒的部分所挾持掌控,這部分就是大腦的情緒看門狗「杏仁核」,只要有威脅、壓力、受到攻擊等負面的感受出現,這個激動的看門狗就會亂吼狂吠。偏偏青少年的杏仁核特別敏感,比起人生其他階段反應更劇烈,往往一倍的壓力就會自動膨脹成數倍的力道,在升學、考試、複雜人際、身心劇烈變化的種種壓力夾殺之下,這更促使青少年樂於接受最簡單、最方便的減壓方式—吸毒,特別是不善於表達情緒、也更缺乏自覺力的男孩,在壓力大到無可宣洩時,極容易以吸毒作為紓壓逃避的手段。兒少集體吸毒,只為尋求歸屬感我記得讀小學時,我放學常經過一處小山坡,常常看到地上橫七豎八地一條又一條的強力膠條,當時我很好奇,為什麼老是有人要在這滿是綠樹、空氣清新的公園使用強力膠呢?到底做什麼用呢?稍長我才知道,強力膠是當時最廉價的毒品,原來每天深夜都有一群青少年聚集在這裡吸食強力膠,才留下那一地的狼藉。這讓我留意到,青少年吸毒的模式很多都是集體進行。青少年的依附關係已從「父母」很自然地轉移到「同儕」,因此,此時期,朋友就像是他們最大的資產,誰不想擁有最多最大的資產呢?獲得友誼、找到歸屬感,是青少年最大的動力來源。為了展現對同儕團體的效忠,創造同樣的印記、共同的經驗值,青少年才管它是好事、蠢事或是荒唐事,just do it沒在怕!所以死黨一句「吸一口不會怎樣」、「我罩你」、「不吸就不是我朋友」,就輕易破解青少年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基本判斷力與堅持力。 因此,就如同「青春期的腦內風暴」一書提及,十個上癮的人當中有九個人都說第一次吸毒是在十幾歲。而根據台灣2019年食藥署的資料顯示,我國初次接觸毒品的人口中,大約每五位就有一位是發生在19歲以前。反毒,成了校園、家庭裡刻不容緩的議題。而且最可怕的是,和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的神經元對毒品的反應特別強烈,然而,顯現在身體上的副作用卻不明顯,這更讓青少年覺得吸毒沒什麼大不了,因此就更加卸除戒備心、更易於成癮了。另外,我也曾和大學生討論過吸食大麻的問題,有大學生提出在國外有些地方吸大麻是合法的,既然如此,代表吸大麻問題不大。不過,許多毒品研究專家都有一致的結論,那就是,大麻雖非毒性極強的毒品,但其最大的危機是,大麻通常是導致一連串使用更危險非法毒品的「敲門磚」,總有一天,大麻就再以無法滿足更高濃度多巴胺的需求,於是,青少年就會從大麻、迷幻藥、安非他命…一直玩到整個身體全壞掉、腦袋ㄎㄧㄤ掉。幼稚園就植入反毒概念,一點也不嫌早美國青少年專家Josh Shipp在「解碼青春期」一書中提到,也有不少父母雖然感覺到孩子有點怪怪的,但是會被「對孩子的愛」所蒙蔽,而傾向欺騙自己:我的孩子不可能吸毒!因此不少家長在試圖介入孩子濫用藥物的問題時,都為時已晚。尤其剛開始碰毒的兒少在表面上與常人無異,難以判斷,因此錯過了介入的最好時機,而到了青春期,孩子在心理上傾向和爸媽保持距離,因此想要發覺孩子碰毒變得更為困難。因此,我認為反毒教育絕不是等到青少年在來談,在這個誘惑力無比巨大的複雜社會,販毒者只會千方百計、無所不用其極的誘惑更多兒少吸毒,因此,反毒教育愈早開始愈好。我記得我在演講時,曾經把很多變身為飲料與零食的毒品照片播放出來,居然在座有不少爸媽根本不清楚那些是毒品,可見得對目前毒品的變異與防毒方法、辨認孩子是否吸毒…這總總毒品知識,連爸媽自己都在狀況外,因此,爸媽絕對有需要跟著孩子一起建立「識毒知識」。最好就是從他們極年幼純潔時就植入「拒絕毒品」的堅強信念,知道毒品會破害健康、毀掉人生。幼稚園會不會太早?當然不會!如同從小訓練刷牙洗臉的好習慣,愈小建立愈穩固。這邊有一首國泰人壽特別製作的可愛反毒歌,小小孩可以一起唱唱跳跳,藉著琅琅上口的關鍵歌詞,從小就建立反毒信念。【國泰反毒操主題曲~反毒小英雄】對於如何拒絕好朋友的慫恿,及辨認現今五花八門的毒品,也請爸媽找機會跟孩子一起看看這則影片。【國泰人壽森林小學堂(反毒篇) 】 此外,以下影片可以讓孩子了解到吸毒的可怕後遺症,以及快速掌握拒絕八招:堅持拒絕、告知理由、友情說服、自我解嘲、反說服法、反激將法、轉移話題、遠離現場:【國泰人壽森林小學堂(拒毒篇) 】自在互動的親子關係,有歸屬感和目標感,才是遠離毒品之道當然,最重要的,是從孩子小時後就營造親子能自在互動的家庭氛圍,爸媽每天別忘花一點時間和孩子聊個小天,絕對不要小看這一點一滴的愛的存款,孩子到了青春期,會因為發展獨立自我的需求而和父母漸行漸遠,但是因為從小就已經建立好對父母的信賴與親密自在感,於是,當他們遇到問題時,第一個想要諮詢的,絕對就是親愛的爸媽。而陪伴省話又渴望隱私的青少年,雖然如我書裡所言,爸媽平常最好的方式就學著像「盆栽」一般默默地散發光和熱,但除了「不囉嗦的陪伴」,絕對不可省的,就是從旁默默且仔細的觀察、用心感受青少年的成長與變化。放手絕不等於放心,絕對不要因為覺得孩子長高長大了,就整個丟去放牛吃草,觀察每天有哪些時機、或是在哪些場合是他們願意敞開心房聊天的,就把握這些機會,請務必避開地雷話題「課業與分數」,從他們有興趣的話題切入,趁他們打開心房時,就快狠準地見縫插針,傳達反毒與防毒的重要與相關知識。此外,多半會接觸毒品的兒少都有一些共同特質,第一個就是「感到無聊」,沒有特別感興趣的事情,缺乏目的感與成就感,和同儕之間無歸屬感、感覺不到愛,因此,只要有機會接觸到毒品,他們很容易以此方式排遣無聊感和缺愛的壓力。因之,爸媽藉由日日的關愛與陪伴、營造自在親密有互動的家庭氛圍,幫助他們找到排遣無聊的興趣,感受到愛,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一起討論真實新聞,爸媽一起建立識毒知識只要是毒品,絕對沒有灰色地帶,那就是:一•口•都•不•能•嘗•試,再善良的孩子只要吸毒成癮,最後絕對都會性情大變、失去人性。如美國青少年專家Josh Shipp所說,孩子一旦踏上吸毒之路,只有兩個結果:不是變成騙子,就是變成小偷,絕對不再是你所熟悉的孩子。因此,只要有相關的新聞,比如吸毒過量致死的案例、膀胱纖維化而天天得穿尿布、三十歲少婦吸到看起來像六十歲老太婆的種種活生生的新聞,我都一定找機會給孩子們親眼看到、並且一起討論關於毒品的相關知識。因為他們不像我,在成長過程中,就親眼看過身邊熟悉的人因吸毒而毀了生命,所以,所有真實又可怕的新聞事件,就是給孩子最好的震撼教育!腦神經專家Frances E. Jensen及Amy Ellis Nut直截了當的說:不要以為和孩子討論毒品這件事只要說一次就可以,絕•對•不•夠!新聞事件、隔壁鄰居的故事,逮到時機,就要機會教育。更重要的是,家長自己有沒有具備足夠的「識毒知識」?您知道吸毒之後的各種生理反應嗎?•常昏睡•體重暴重或暴輕•精神恍惚•未感冒而經常流鼻水•喜怒無常•突然花費變多•房間出現燒塑膠的氣味•持有裝不明粉末或藥丸的小夾鏈袋、卡片、盤子、錫箔紙、打火機•用改裝鋁箔包、玻璃球、橡膠管製成的吸食器以上可能就是使用毒品的徵兆,請馬上連絡學校的生教組、生輔組,或是毒品危害防治中心的免費諮詢專線:0800-770-885。國泰人壽特別製作了一個增進家長識毒知識的影片,言簡意賅,直搗重點,推薦給爸媽一起進入反毒之門。【國泰人壽森林大學堂 家長反毒懶人包】關於吸毒,一直是家有三個青少年的菊仙我從未停止的擔憂,外面世界紛擾複雜,如今,孩子一個個都長大離巢,我不僅難以掌握他們的生活細節與行蹤,也曾聽聞他們遇過吸毒吸到茫的朋友,聽得我心驚膽跳,深怕他們在某個閃神的時刻、某個歡快的當下,就受到慫恿而做出愚蠢的決定。然而,因為從小我就盡可能找各種機會教育三個男孩認識各種毒品的可怕與後遺症,而且,只要有新的毒品出籠,我絕對不放過,一定翻出圖片向他們展示,我們也會親子一起討論,假設真的遇到有朋友吸毒並慫恿他們嘗試,該怎麼應對與拒絕。因此,即便孩子已經陸續來到成青春期、成年初期,我深信在他們的心中已刻印著堅強的信念:毒品遺害終身,一口都碰不得!因之,我強力呼籲爸媽絕對不要輕忽識毒、防毒、反毒教育,不論您的孩子多大,說一遍絕對不夠!要經常找機會和孩子討論如何辨識毒品、不斷強調毒品對身心的傷害,以及傳授拒毒的技巧,以免孩子稍有偏差,就踏出錯誤的第一步。我很高興國泰人壽願意投注心力關注這日趨嚴重的問題,我更邀請爸媽即刻起一定要把反毒教育當成重要的日常教育。記得點開以上提供的影片及教材,找適合您孩子年齡的影片一同觀賞。親子攜手,反毒教育go go go!本文作家介紹:彭菊仙政大新聞系畢。曾擔任記者,節目製作人、監製。家有三個男孩,致力於親職教養研究與寫作,出版《幸福教養》、《教出好男孩一點都不難》、《孩子有想法,我們就想辦法》等書。臉書頁:《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
2021-05-19 養生.健康瘦身
吃飯時做這件事更有利減肥!醫:有助刺激大腦的「飽食中樞」
能輕鬆改造身體的方法,就是我大力推薦的蛋白質減重法。其原理主要是將早餐換成蛋白質菜色而已,不需要特別的運動。 將早餐換成低熱量的蛋白質菜色,就能減少一整天攝取的總熱量!而且在一日之計的早晨攝取蛋白質,每天的各種活動(例如走路、拿包包、曬衣服)都會變成增加肌肉的運動。 假設晚餐也吃雞胸肉或豬菲力這類高蛋白質、低脂肪的菜色,中午就可以自由地吃。如此一來,不用太努力限制熱量的攝取,也能得到明顯的減重效果。 蛋白質需要與維生素B2、B6、B12這類維生素B群一起攝取,才能完成熱量代謝的循環。 但其實植物性蛋白質幾乎不含維生素B群,所以與動物性蛋白質、牛奶、大蒜、鮭魚一起攝取,才能促進蛋白質的代謝。 能活化蛋白質與強化肌肉、骨骼的維生素D也非常重要!魚類通常富含維生素D,像是小魚干或沙丁魚都能幫助我們攝取維生素D。 蛋白質的合成也需要鋅、鐵這類礦物質,牡犡、海苔的鋅可讓蛋白質充分發揮效果,所以非常建議與蛋白質一併攝取,豬肝、貝類的鐵也是胺基酸轉換成腦內神經傳遞物質所需的礦物質。 再者,能幫助脂肪燃燒的肉鹼是由離胺酸這種胺基酸組成,但也需要維生素C從旁輔助。 若說到維生素C,奇異果、蜜柑、草莓、柿子、橘子、蘋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也富含有助美白與整腸維生素A、膳食纖維、礦物質、具抗氧化效果的植物性化學成分,所以很建議與蛋白質一併攝取。 此外,雖然大部分的人都視醣質為減重之敵,但也不能忘記攝取。 攝取過多的醣質固然會讓體脂肪上升,但長期醣質不足,身體就會自動切換成節能模式,屆時連蔬菜所含的些微醣質都會轉換成體脂肪。 一如前述,醣質也有緩解空腹感的效果。與蛋白質一起攝取含有醣質的水果或碳水化合物,就是一份飽足感十足的早餐,能讓肌膚看起來水潤有彈性的玻尿酸也是醣質,所以想美白的話,請與蛋白質一起攝取! 不過前面也提過,蛋白質會在體內分解出氮,而排出氮的器官是肝臟與腎臟,氮也會讓尿酸上升,所以攝取蛋白質的時候,要盡量避免攝取讓尿酸上升的食物。 此外,若是和蛋白質一同攝取大豆食品,也會導致體內的氮增加,所以也不太建議一併攝取。 若不經咀嚼,我們的口腔就不會分泌唾液。唾液含有許多健康成分,其中之一就是「澱粉酵素」這類消化酵素,當澱粉酵素增加,胃與小腸的負擔也會跟著減輕。 而且唾液還有能減少脂肪、增強肌肉、改善膽固醇數值、提升免疫力的成長激素「IGF-1」(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幫助骨骼、牙齒再石灰化與促進皮膚新陳代謝的青春激素「腮腺激素」、促進皮膚細胞再生的「EGF」(表皮生長因子)這些生理活性物質,所以才將唾液稱為「萬能激素」。 充分咀嚼食物可讓大腦的血流量增加,刺激大腦的飽食中樞、記憶力相關的海馬迴與抗壓性相關的杏仁核,讓我們遠離肥胖、提升精氣神以及增強抗壓力。 若是早上總是很匆忙,喝杯自製的蛋白質飲料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行有餘力,不妨來份需要充分咀嚼的蛋白質早餐吧。 《延伸閱讀》 .睡不到5小時變胖機率增50%!醫教3招睡好覺打造易瘦體質 .早餐吃蛋有助減重?怎麼吃?日醫:維持肌肉量是關鍵! 以上內容由 土田 隆 著,采實文化《奇蹟蛋白質減重法》授權提供,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4-24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兒童哭鬧、易怒不受管教 可能是「控制型」人格出問題
8歲男孩嘉嘉從小受父母寵愛,小學三年級突然不願寫功課、哭鬧抗拒,對於師長管教無法配合,父母親帶嘉嘉到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兒青科就醫,醫師研判嘉嘉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傾向,亦屬阿德勒中「控制型」人格,會利用自己所能做行為、控制自己世界,經親職教育、藥物治療,學習、人際關係逐步回歸正軌。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兒青科主任章秉純指出,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正確的兒童教養,可增強兒童「社會興趣」,才不會「長歪」成為自私的人;增加社會興趣會培養孩童責任感,建議父母在教養中增加合作與分享,讓社會興趣從家庭中萌芽。章秉純表示,兒童時期腦部尚未成熟,孩子的行為、思考模式、都完全受父母或是照顧者影響;人類腦部發育在幼童期、甚至兒童、青少年初期,都尚未發育完整,故情緒問題與其解讀為「疾病」,不如視為「發展不均衡」較合宜。章秉純說明,孩童持續易怒長達30分鐘,家長就應注意,近年來,研究兒童情緒的學者研究發現,易怒兒童杏仁核、頂葉、枕葉與額葉在實驗中會出現異常活動;挫折期間,兒童的後扣帶迴和頂葉皮質,功能也較弱。透過這些現象可知,兒童易怒有時不是師長「說破嘴」制止就可解決。章秉純認為,將精神醫學與個體心理學結合,可以幫助我們思考易怒兒童的教養策略,致力兒童教養的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曾說過「當父母親站著指責孩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一無是處」,認為人類心理力量來自「自卑感」,而自卑感能激起個體產生追求補償力量。心理學家凱弗基於阿德勒理論,提出「生活方式」可分為四種優勢人格,為「取悅他人型」、「控制他人型」、「追求舒適型」、「超越他人型」四大類,「暴怒孩子」最多類型就是「控制型」人格,「控制型」守法,但失控後反而是最不守規矩、無法親近人群也易怕挫折;「舒適型」則愛好和平不與人爭,但偏掉後會出現逃避、懶惰;「取悅型」志願為他人付出,但反之則會失去自我。
-
2021-02-12 失智.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不記得家人卻不會忘記味道 用年味替失智者找回記憶
失智者也許連家人都不記得,但卻不會忘記味道。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表示,氣味與記憶、情緒有許多,因此可趁農曆春節時,用年味幫助失智者找回記憶。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五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一億五千兩百萬人,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袁瑋表示,一些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身上有早期嗅覺喪失的症狀,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甚至不少在認知功能還未被注意到改變時,嗅覺功能已經變差,嗅覺變差也會影響味覺。研究也發現,輕度認知障礙和失智症患者的味覺會比較差。而嗅覺是感官刺激中唯一可以直接進入大腦管理情感與記憶的中樞,如杏仁核與海馬迴。有實驗以嗅覺訓練作為認知刺激,經過12週,患者語言流暢度與執行功能都改善了。因此透過設計的烹調食物等活動,可以幫助輕度認知障礙或失智症患者預防認知功能退化。近年國際上對預防失智、延緩退化,強調多元生活介入,其四大要素:認知訓練、控制心血管疾病、營養、有氧運動,都能整合在療癒性的烹調活動設計中。袁瑋表示,認知功能障礙不同程度的失智個案能力不同,讓老人家參與年菜的烹調活動有五個小技巧可以參考:一、安全性:環境簡單,移除尖刀、熱爐等,而且要注意個案位置與動線安全。二、參與感:有些患者雖無法完成煮餐,許多活動仍能使他們有參與感,包括挑洗菜、擺餐具、簡單備餐等。三、有彈性:複雜食譜可能很挫折,簡化食譜及有備案,當長輩感到挫折時可更換或挑其中單項完成,如削皮、攪拌、撿菜、測重量、添加材料等,這些重複性動作常讓失智長輩覺得有趣甚至療癒。四、多鼓勵:讓每個人都參與到,避免批評,多給予鼓勵,不要擔心長輩動作慢或怕他做錯而把事情都做完了,邀請他們參與,分配適當的項目會使他們很有參與感與成就感。五、勤互動:對於過去擅長煮菜的長輩,可以請教他做法,或許他做不出來,但可能久遠記憶還存在。也可以邀請長輩間的互動與對話,例如拿東西給對方、合作擺餐具、輪流攪拌等。袁偉表示,過年讓老人家下廚做自己的拿手菜,可交流記憶中的家鄉味及年節特有的菜色。烹調過程中,各式香噴噴的料理交織老人家的笑聲,過年團圓更有意義。
-
2021-02-10 失智.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別怕讓失智者入廚房!專家提供5個小技巧 用「氣味」喚醒過往回憶
「醫師,快過年了,但我媽失智嚴重,我不知道怎麼讓她感受團圓的氣氛?」「醫師,我爸失智多年,一直很重視過年,但近來記憶力愈來愈差,過年對他還有意義嗎?」每逢年節前夕,總有不少孝順兒女提出這樣的疑問。 該如何利用濃郁的年節氛圍,讓家中的失智長輩也能獲得美好的年節記憶呢?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表示,不妨藉由「氣味」喚醒長者,透過與親友分享拿手菜、家鄉料理等彼此交流,並將學習到營養概念落實生活。 別怕失智長者入廚房 還能喚醒他的過往回憶 袁瑋提到,法國有間失智長者的日間照護中心,整天活動就是以烹調料理為重心,烹調後大家要著正式服裝,好好享用一頓正式的法式料理,有創意又保有法國文化,活動設計相當吸引人。 而預防長者失智失能的銀光學苑,也特地將環境設計以開放性大廚房為中心,除了塑造家的感覺,也能讓長輩在賦能活動中,透過分享自己的拿手菜、回味的節慶或家鄉料理彼此交流,也學習將實用的營養概念落實在平日備餐中。 袁瑋分享,有學員的孫女興奮地說,陪失智爺爺來參加活動,學苑請長輩煮道拿手菜,當時她還很擔心,沒想到多年沒煮的爺爺竟寶刀未老,雖然動作緩慢但烹調身影依舊,煮出來的牛肉麵湯頭,也和記憶中相同,她頓時熱淚盈眶。 回家後,爺爺久違地記起,年輕時抱著她剝橘子給她吃的溫暖回憶,以及爺孫間的許多互動,祖孫的情感似乎又透過那碗牛肉麵重新連結了起來,甚至漾起微笑對她說了聲:「謝謝」!原來爺爺還可以記起舊事,讓她淚水止不住泛流。 用氣味喚醒失智長者 共享年節氣氛 袁瑋表示,在一些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身上有早期嗅覺喪失症狀,例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甚至不少在認知功能還未被注意到改變時,嗅覺功能已變差,進而影響味覺。研究發現,輕度認知障礙和失智症患者的味覺也較差。 她進一步解釋,許多人都經驗過類似情境,被氣味喚起過去的一些回憶,而且往往是有情感的回憶。氣味與記憶、情緒有許多有趣的關聯,嗅覺是感官刺激中唯一可以直接進入大腦,管理情感與記憶的中樞(杏仁核與海馬迴)。 辨認氣味本身也是一種運用大腦認知的過程,除了嗅聞外,還要與記憶連結才能辨識出味道,有實驗以嗅覺訓練作為認知刺激,經過12週,患者語言流暢度與執行功能都改善了。 袁瑋說,常聽失智患者家屬說,長輩過去很擅長料理,現在味道差多了,家人變得不愛吃,長輩也很挫折;或者擔心失智長輩忘記關火,嚴格禁止長輩踏進廚房。 其實透過設計的烹調食物等活動,可以幫助輕度認知障礙或失智症患者預防認知功能退化。研究發現,預防失智、延緩退化,應從多元生活介入,其4大要素:認知訓練、控制心血管疾病、營養、有氧運動,都能整合在烹調活動中。 袁瑋指出,療癒性的烹調活動設計,在失智長者的情緒、動力、認知刺激都有幫助,不強調病症或功能的缺失,更著重最大化的運用個案仍保有的功能、提升動機、發揮大腦網絡代償功能,以及避免進一步腦功能退化,來維持個案自尊與自主能力,減少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症狀,改善執行功能。 療癒性烹調活動設計小訣竅 讓長者回到過往 她提醒,認知功能障礙不同程度的失智個案,因為能力不同,活動內容設計要兼顧安全、樂趣,以及提升自信等目的,袁瑋也特別提供5個療癒性的烹調活動設計小技巧供家屬參考。 1. 安全性:環境簡單,移除尖刀、熱爐等,而且要注意個案位置與動線安全。 2. 參與感:有些患者雖無法完成煮餐,許多活動仍能使他們有參與感,包括挑洗菜、擺餐具、簡單備餐等。 3. 有彈性:複雜食譜可能很挫折,簡化食譜及有備案,當長輩感到挫折時可更換或挑其中單項完成,如削皮、攪拌、撿菜、測重量、添加材料等,這些重複性動作常讓失智長輩覺得有趣甚至療癒。 4. 多鼓勵:讓每個人都參與到,避免批評,多給予鼓勵,不要擔心長輩動作慢或怕他做錯而把事情都做完了,邀請他們參與,分配適當的項目會使他們很有參與感與成就感。 5. 勤互動:對於過去擅長煮菜的長輩,可以請教他做法,或許他做不出來,但可能還存有過去記憶。也可以邀請長輩間的互動與對話,拿東西給對方、合作擺餐具、輪流攪拌等。
-
2021-01-01 失智.像極了失智
聽得到兒子說話,卻聽不到女兒說話...原來是隱藏的失智徵兆
不可偏重單一功能,五感綜合訓練最重要日常生活中,我們透過眼、耳、舌、鼻、皮膚來感知外界的刺激。這些感知大致可以區分為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這5種,又稱為「五感」。活動身體可以促進我們五感的活性。同時,適當的運動對預防失智和恢復認知功能也有很大的幫助。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種機能必然漸漸衰退。身體一旦衰退,許多老人家會因為覺得出門與人見面很麻煩,而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出門,這也是造成失智的原因之一。日本人常見的阿茲海默型失智,一開始出現的是嗅覺障礙。接下來,大腦皮質頂葉和海馬迴開始出問題,最後位在額頭內側的前額葉皮質也會漸漸失去功能。前額葉皮質又被稱為「心智指令中樞」,負責集中注意力和決策等重要工作,其中,「執行功能」這項工作與失智有重大的關係。執行功能,是指把各種計劃中的事項付諸實行的能力。例如設計菜單後,買足所需的食材,再正確地把材料烹調成菜餚。能夠正確執行這一連串的步驟,表示我們的大腦中的執行功能可以正常運作。可是,如果需要採買的食材漏掉一堆,反而一時衝動買了一大堆不需要的東西,就是所謂的「執行功能障礙」。當出現上述的「執行功能障礙」症狀時,生活應該已經出現相當程度的不便。所以,日常生活中儘早覺察非常重要,導入預防措施,並且在前額葉皮質功能低下前,及早對應。視覺資訊可以間接促進腦部活性從眼睛進入的訊息,會先刺激眼球底部的視網膜,再透過視神經傳達到位於後腦勺枕葉的視覺中樞,將眼睛看到的訊息做進一步處理,並判斷物體的形狀與顏色。視覺功能的老化現象,包括老花眼或視力衰退,一旦上了年紀,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老花。此外,還有一種因大腦認知功能衰退而引發的視覺異常,其代表性的症狀有「精神性視野狹窄」,這種症狀是眼睛的視覺功能運作正常,但腦部能夠辨識的視線範圍窄化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上的實例包括「只吃眼前菜」,滿桌的菜餚,但病人只吃他眼前的那一道菜,對其他的菜餚漠不關心。這是因為病人的視覺功能雖然能正常運作,看得到所有的菜餚,但腦部對於傳送過來的視覺資訊無法做進一步的處理與認識。另外,不同類型的失智症會造成不同型態的視覺障礙。對視覺功能影響最鉅的是「路易氏體型失智症」。此類型失智常見視幻覺症狀,被認為與大腦枕葉的功能衰退有密切相關。失智症會讓枕葉的視覺中樞受傷,使人喪失處理視覺資訊的能力,因此會看到不可思議或實質上不存在的人事物。為了預防這些症狀的發生,經常觀賞美景、每日練習轉動眼球、適度刺激視覺很有效。雖然這些活動不能直接提升認知功能,但對間接活化大腦的效應值得期待。聽力衰退與溝通不良的惡性循環五感之中,聽覺的衰退最容易被忽略。大多數的人會認為「輕微的重聽對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其實,聽力衰退是失智症的重大危險因子,因為聽力一旦衰退,與人溝通的機會就會連帶大幅減少。首先,因年紀增長而造成的聽力衰退主要特徵是「高音的部份聽不清楚」。長者的耳朵很難清楚捕捉到兒童或是女性的聲音,以及說話的內容。有時,家人擔心老人家聽不清楚,而刻意提高音量,容易使老人家誤會說話者正對自己動怒,久而久之,會刻意迴避彼此交流的機會。此外,家人常將失智的初期症狀,誤認為是一般的聽力衰退。例如,家人對長輩說,「昨天的生魚片很美味」時,長者卻毫無反應。有可能是因為長輩雖然有聽到對話,但對自己吃過生魚片這件事卻毫無記憶,無法理解問題的用意,因此不知道如何回應。當家人將失智的初期症狀誤解成單純的重聽時,可能延誤發現長者病情的時機。而老人家又可能因為誤會家人而迴避溝通,更會加速聽力的惡化。所以,聽力衰退的嚴重性絕對不容輕忽。在病人聽力衰退,但尚未完全失聰的狀況下,一般的耳鼻喉科通常不傾向使用助聽器來治療聽力衰退。我認為這樣的治療,可能錯過治療的較佳時機。因為當認知功能衰退更嚴重時,患者就再也無法學習如何適當操作助聽器。既然與人溝通機會的減少是失智症惡化的重大危險因子之一,當患者還能與人正常交流時,就應該致力減少危險因子的發生。維持味覺,享受生活之樂「罹患失智症,是不是連味覺都會消失……」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擔憂。有些失智症患者會將包裝精美的香皂當成糖果吃下肚,這是因為失去判斷力導致的誤食,而不是因為味覺喪失,連難吃的東西都感覺到美味。一般的老化現象造成的味覺退化,首先是會感覺不到食物的味道,例如「食物的味道好像太淡」。另外,臨床結果顯示,額顳葉型失智症在發病早期階段就會有飲食嗜好上的變化。例如,本來不嗜甜食的人,忽然變得非常喜歡吃甜的東西等。額顳葉型失智症隨著病程的發展,可能會因為味覺的退化而發生剛剛才津津有味地品嚐食物,過一陣子卻完全不記得這件事的狀況。雖然訓練味覺不能直接預防失智,但可活化腦細胞,間接發揮預防失智的效果。罹患失智後,日常生活中可以從事的活動越來越少,樂趣也會漸漸減少。例如,味覺是一種直接的感受,品嚐美食是生活重要樂趣之一,也是人活在世上最單純的喜悅之一。讓長輩儘量維持味覺、享受食物的喜悅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觸覺,活在世上不可或缺的心靈撫慰觸覺的感受遍及全身,從頭頂一直到腳趾。例如「熱」、「冷」等溫度的區別,到「痛」、「癢」等皮膚的感覺,如果沒有觸覺器官協助感知,我們無法得知這些感受。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其它的感覺器官一樣,觸覺的衰退無法避免。但是,高齡長者即使罹患失智症,觸覺也不會完全消失,所以即使是重度失智症患者,按摩肩膀同樣能令人感到放鬆舒服,受傷也一樣會產生疼痛不適,只是失智帶來的記憶力衰退,偶爾會讓老人家忘記自己受了傷這件事。維持觸覺與預防失智症有什麼關係?一般來說,活動手指本身就有預防失智症的功效,而且活動手指還能鍛練腦部、活化人類最基本的功能。靈活運用手指是人類這種雙腳站立的動物特有的「高層次功能」,這種與大腦協調的高層次功能同樣負責執行言語與抽象思考能力,也正因為可以自由活用這些功能,人類才可以活出特殊性。一旦罹患失智症,這些高層次功能會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在健康的時候鼓勵長者多多活動手指、步行走動,有助於維持這些高層次功能。另外,肌膚的接觸也非常重要。不管是輕握雙手或是按摩,都是一種絕佳的溝通方式。這些動作不單只是觸覺的刺激,也可以帶來心靈上的安全感或是增進彼此意識的交流,撫慰心靈。嗅覺障礙是最先出現的症狀,及早發現、有效預防負責感覺氣味的嗅覺不同於其他感官,不用經由大腦皮質,而是直接與海馬迴與杏仁核這些器官相通。海馬迴負責記憶、杏仁核負責情緒。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突然飄來一陣香氣引發了自己的食欲,甚至觸發了自己對一段往事的難忘回憶。這是因為感知氣味的嗅覺神經和這些掌管本能與記憶的器官位置非常相近。嗅覺是一種本能的直覺,與失智症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以往我們認為「記憶力先衰退,接著嗅覺也退化」,其實不然。阿茲海默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在出現記憶障礙症狀前,往往就會先出現嗅覺衰退的症狀。近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嗅覺退化在先,接著海馬迴才被破壞才是事實。預防失智症的一個重點,海馬迴與嗅神經不同,一旦破壞就無法回復,所以在嗅覺神經開始退化後,但尚未波及海馬迴的初期階段,就先採取預防措施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嗅覺,可以在大腦異常的初期階段及早發現。即使是一般的老化帶來的衰退,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定期訓練的良好習慣,可以有效幫助維持現狀。嗅覺神經所在的鼻腔因外露於人體,相較其他感官比較容易受影響,這也表示只要訓練,效果更容易顯現。由此得知,嗅覺的訓練對失智症預防非常重要。書籍介紹明日的記憶,靠今天的練習:現在開始訓練大腦、防失智、不健忘作者: 浦上克哉出版社:天下生活 出版日期:2020/12/02作者簡介浦上克哉日本鳥取大學醫學部教授日本失智症預防學會理事長1988年取得鳥取大學醫學院研究所博士課程,2001年起擔任鳥取大學醫學系保健學科生體制御學講座・環境保健學領域教授、日本失智症預防學會理事長、日本失智症學會專科醫師等迄今。日本第一位投入失智症診療・預防的專家,基於多年來診療經驗,開發了認知功能檢查(健忘諮詢課程)。積極推動社區失智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等活動。責任編輯:呂宇真核稿編輯:陳宛欣延伸閱讀: 講好1人1棟房,媽媽過世哥哥就不認帳...遺產面前,「明明說好的」有多脆弱? 煮火鍋時,蟹肉棒的塑膠套到底要不要拆?台大化工博士解謎
-
2020-12-24 科別.精神.身心
放鬆 ≠ 壓力管理 腦神經學家: 5 個壓力管理技巧翻轉高壓生活
生活在文明社會中,我們每天都面臨著不斷發生的事件和挑戰。從工作、家庭、人際社交難題到塞車、天氣惡劣、弄丟錢包等看似平凡但非常討厭的事情,這種持續的壓力是無情的,並不斷消耗著我們的「幸福感庫存」。感到壓力時大腦的科學變化腦神經學家 、同時也是專攻壓力與創傷症候群心理治療的醫學專家 Douglas Kong 揭露了承受壓力時,大腦產生的化學反應: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每個事件會觸發不同的神經通路信號,激活腦部杏仁核並督促我們開始工作。還有一些連帶的身體症狀:腎上腺素分泌、呼吸急促、脈搏加快,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等等。過去心理學概念一直試圖幫助過度焦慮的人學會冷靜下來,我們常聽到:為了舒緩壓力,你必須學會如何「放鬆」。但 Douglas Kong 認為,「累了就休息」可能不是阻止壓力的最好方法。 杏仁核的功能本來就是「壓力接收器」,在面臨威脅和危險時提醒生物進入戒備狀態。 適度的壓力能提高動機、督促人們自我精進,如果一味放鬆不去理會壓力,可能導致表現不佳或更嚴重的後果,反而讓人更疲累。放鬆 ≠ 壓力管理我們需要適量的壓力,但又不能讓太多壓力傷害自己,該如何取得平衡呢?答案是學會「管理」。Douglas Kong 指出: 在壓力管理中,最需要的不是「放鬆」,而是透過調整認知思維,並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來控制壓力的份量 。目標不僅是減輕壓力,還要在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無論是工作、家庭等領域),他認為以下幾項提示能真正幫助人們翻轉高壓生活:1. 真的不堪重負時,一定要暫停在壓力過重的時刻,你必須停止你正在執行的任務,專注於你的情緒和身體狀態。 當人們主動終止任務,而不是被任務追著跑,就會有拿回掌控權的感受 。想法枯竭時,記得深呼吸、放慢速度,用第三者的旁觀角度審視你正在做什麼、仔細回顧每一個步驟,你可能很快就會產生新的見解。2. 積極自我喊話心理學支持正面自我對話的功效,因為 語言是一種強大的「自我暗示」,人們會相信自己說出來的話,並朝著言語描繪出的形象邁進。處在壓力之中時,試著對自己這樣喊話:「雖然情況很困難,但總會找到辦法。」「以前也發生過這種狀況,最後都順利解決了。」「人們信賴我,才託付我這些任務。」「我有能力處理這些問題,別人也願意幫助我。」3. 花點時間社交那些你關心和關心你的人是一種很好的壓力紓解劑,即便對於內向的人,和親近的家人或伴侶聯繫也是絕佳的充電方法。簡短聊個幾句、一起說說笑話、做些有趣的事情;遇到困難時互相表達支持…… 獲得人際與社會支持讓我們感覺不孤獨,能降低人們受環境控制、失去自主權的感受 。4. 欣賞小事物即使只是一點小空檔也好,讓自己從任務中抽離,把注意力放在環境中的其他事物:桌上別緻的擺設品、記事本角落的語錄、咖啡杯上的花紋 …… 從心理學來看,「觀察」是一種積極正念的練習 ,不僅能提升認知敏銳度,還有助重置身體和心理基調。5. 找到適合自己的休息頻率放鬆依然是必備的,不同的人可以容忍不同程度的密集工作,你必須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頻率。不必因暫停工作而感到內疚, 適度休息會中斷壓力循環、恢復對精神和身體狀態的控制 ,確保你再次回到崗位時效率提升、充滿創造性。(參考資料:《Yourtango》:〈 These Stress-Busting Tips Will TOTALLY Change Your Life〉;《Benenden.co.uk》:〈8 stress-busting tips for everyday life〉。)※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放鬆 ≠ 壓力管理】腦神經學家: 5 個壓力管理技巧翻轉「高壓生活」
-
2020-12-17 科別.精神.身心
壓力慢性病的邪惡聯盟 WHO認證使人傷殘的2種疾病
【文、圖/摘自方言文化《哈佛醫學院的SMART壓力管理訓練》,作者王芳】交感神經亢進,心律不整找上門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面對的壓力源(例如失業、孩子生病、夫妻失和等)皆會刺激腦心連結;大腦深處的情緒區域邊緣系統也會跟著活絡。當邊緣系統因威脅、挑戰或大量壓力反應而變得興奮之後,內側前額葉皮質會開始調節壓力反應的程度和時間,這是邊緣系統和前額葉皮質之間的一種負向回饋環路(Negative feedback loop):當邊緣系統反應過大時,前額葉皮質便會加以抑制,如同精密恆溫器的調節作用。然而,如果壓力成了持續狀態,超出前額葉皮質的抑制能力,兩者之間的關係就會失衡,使人們感到不舒服、焦慮和恐懼,這就是所謂「自主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正常情況下,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處於平衡狀態,痛苦情緒導致的壓力反應,是由交感神經增強(亢進),或副交感神經減弱引起,一旦交感神經反應過度,心臟就可能出現心律不整。在神經影像學研究中,心臟病患者的杏仁核對恐懼和焦慮過度反應,進一步造成了心血管功能的負擔。在冠心病患者中,與非壓力相關心臟病患者相比,那些壓力誘發的無痛性心臟病患者,其內側前額葉皮質部位將被刺激得更強烈,這反映了內側前額葉皮質對邊緣系統(杏仁核)的興奮抑制作用降低。那麼,心臟疼痛對大腦又有何影響?對心絞痛患者的大腦進行核磁共振攝影後發現,他們的大腦活性增加了。意即心臟所經歷的疼痛,會具體表現在視丘(Thalamus,大腦中心的雙側感覺核)被刺激,並向前傳導感覺資訊到大腦。當人感到疼痛之後,前額葉皮質區域中的腦島皮質就會被刺激。在壓力之下,心臟病患者流向前額葉皮質區域和邊緣系統區域的血液明顯增加。前文提過,邊緣系統區域和情緒、記憶以及壓力調節相關,可在疼痛訊號發出的過程中合成情緒與認知資訊。換句話說,用來調節恐懼和焦慮的大腦區域,足以影響心臟功能:沒有心臟病的大腦在認知方面更加活躍;有心臟病的大腦則是情緒中樞較活躍。憂鬱症+心臟病,壓力慢性病的邪惡聯盟憂鬱症與心臟病組成了一對邪惡聯盟,這兩種因壓力而起的慢性病,將增加人體的易感性(致病性),因此現代人經常共病。世界衛生組織更將冠心病和憂鬱症,列為使人傷殘最大的兩種疾病。身心訓練能夠增加身心彈性,提高人們處理壓力(尤其當杏仁核發生反應)的能力。當身體以健康的方式工作,腦心連結的前額區域就能有效地調節杏仁核的狀況。具體而言,冥想能改善與壓力相關的神經系統失衡、控制血壓,增加胰島素受體敏感性;減少脂質過氧化,延緩細胞衰老,藉此減少壓力相關代謝症候群,同時降低心臟疾病和心肌梗塞的易感性。壓力可透過壓力仲介物的作用,轉化成代謝過度啟動,對細胞產生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反應。氧化壓力會造成細胞粒線體代謝過度(氧氣和糖分)、引發有毒物質累積。促炎症轉錄因子(NF-kB)是壓力和氧化壓力之間的潛在重要橋梁,更是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的關鍵。在壓力的作用下,NF-kB 會產生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當這種反應的結果直接作用於冠狀動脈血管內壁時,便會增加心血管病患者的致命風險。當壓力移除後,NF-kB 通常可在六分鐘內回到正常水準。然而一些人會恢復得慢一點,出現延長的NF-kB啟動。這種對壓力刺激的不同反應,可能是每個人對壓力的感受不同所引起,也可能是不同基因導致的結果。在一項針對兩千三百二十名男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研究中發現,當這些男性有較高的生活壓力或被社會隔離時,有可能在三年內死於心肌梗塞。換句話說,當他們既有高壓力又缺乏社會支持時,就會有非常高的死亡率。這些心臟病患者通常都有嚴重抑鬱和焦慮,且容易在壓力的影響下,進一步出現更多心臟問題。但當他們學會SMART壓力管理訓練後,大部分患者都有明顯進步,這是因為身心訓練能夠抑制基因反應、增加免疫力與疾病抵抗力。時至今日,大多數人已注意到壓力對心臟有害。心臟病是壓力疾病與大腦相關最具說服力的例子,只要控制心臟病風險,大腦和心臟就能相互協調並維持健康。
-
2020-10-26 科別.精神.身心
媳婦回想過世公婆暴怒恐慌 醫師:創傷壓力症候群
一名60歲婦女因丈夫長期在大陸工作不在家,僅留她照顧孩子與公婆,但公婆對她相當嚴厲,讓她壓力大,與丈夫訴苦卻只得到「不要理他們就好了」的回應,多年後公婆去世、小孩長大,丈夫也回台居住,該名婦女回想起過去與公婆相處的情形,就會突然情緒暴怒、恐慌,甚至怒罵丈夫,家人帶她身心科求診,經過合併藥物、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與個別心理諮商後,症狀改善。中國醫藥大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周伯翰表示,該名婦女的症狀為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引發的憂鬱症,PTSD是指人在經歷過情感、戰爭、交通事故、天災人禍後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精神疾病,大部分患者在創傷當時經歷了強烈的害怕、恐懼、無助感。PTSD有四大核心症狀,第一是創傷再經驗,即使時間過去了仍然會不斷回憶,感覺身歷其境;第二是過度警覺,長期焦慮、恐慌、情緒易怒或憂鬱;第三是逃避與麻木,會逃避與該創傷事件相關的人事物;第四為相關的負向認知與情緒,想起過去創傷回憶時會引發強烈的情緒反應。周伯翰指出,PTSD的終生盛行率8%,和憂鬱症相比,PTSD患者的情緒可能平時是正常穩定,但是當回想起創傷時,會陷入憂鬱情緒、歇斯底里,持續數周。PTSD主要的腦部失調位置是大腦杏仁核,負責儲存恐懼害怕的經驗,PTSD患者因經歷過「生不如死」的經驗,導致杏仁核長期過度活化,讓身體產生過度警覺、恐懼、害怕、過度換氣、噩夢等症狀,是「瞬間失控反應」,因此患者發作時,會出現突然失控的身心狀況。該名婦女因與公婆長年相處不佳導致PTSD,針對此種情況,周伯翰建議,當妻子在家庭中遇到不平對待時,丈夫一定要表達對妻子的支持,而不是只叫妻子看開一點、不要理他們,而妻子覺得壓力大時,可適時回娘家放鬆身心;如果已經產生PTSD,建議找專業人員協助,一般會建議藥物治療合併心理治療,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且合併憂鬱症,可以配合rTMS治療。
-
2020-08-01 養生.心理學解密
假冒「胡瓜」借錢,騙董至成85萬!心理師教你破解詐騙集團常用的「驗證偏誤」手法
某日,陳太太在住家接到自稱是「**醫院」的櫃台小姐來電,詢問她是否有委託他人到醫院申請住院給付。陳太太表示,從未去過該醫院。對方卻回覆說:「現在櫃台有位王先生要幫妳申請給付,想要確認妳有沒有提供委託書呢?」正當陳太太覺得困惑時,對方又說:「現在詐騙案件很多,是不是妳的證件有弄丟過,被拿去冒用了?」陳太太心想,該不會真的是這樣吧,還來不及回話,就聽到電話那頭傳來櫃台小姐的大叫聲:「警衛!把那位穿白衣服的王先生攔下來!」,接著就聽到醫院那邊傳來正在報案的吵雜聲。過沒多久,電話的聲音變成了男性。對方自稱蔡警員,和陳太太表示,這個案件會移交給台北市刑警大隊黃科長辦理,請她在電話中等候。就在陳太太心想警察來幫忙應該就沒問題時,自稱自己是黃科長的人接起了電話說:「陳太太嗎?我們寄過2次傳票到你家,妳為什麼沒有去法院報到?有證據指出,妳牽涉一件5億元金融洗錢案件,很多人指證說是受妳指使。今天是案件調查最後一天,我們已經發布通緝,等一下妳若出門,只要遇到警察就會遭到拘提,今天下午4點前,你準備換洗衣物,自己到地方法院報到,如果有必要就要進看守所。」晴天霹靂,怎麼會這樣?陳太太聽聞此事後全身癱軟,又聽到電話中傳來其他聲音,很生氣地罵著黃警官說:「為什麼還沒有把她關起來!?」黃警官不斷求情,向對方說:「她感覺只是一個婦人而已,不是那種會為一點錢而犯罪的人,法官,妳給她一次機會好嗎?」這時電話又換了一個聲音,疑似是剛剛罵人的法官,她拿起電話說:「陳太太嗎?妳要配合辦案,協助釐清案情,否則會害到很多人。」於是,在法官詢問下,陳太太一五一十地說出自己的家庭狀況、銀行存款、房屋情形。確認這些資訊後,法官又說:「我們怕妳會潛逃海外,但如果妳設法將戶頭存款全領出來支付保釋金,就可以不用坐牢了。」陳太太一聽到法官願意網開一面,並說會代為向法務部長求情時,非常感謝這位法官!於是,她便來到附近銀行提領現金,並婉拒保全人員護送。銀行副理關心地詢問「為什麼突然要提領這麼多現金?」想不到陳太太竟用歹徒教過的「買賣土地」說詞來回應副理的關心,還不斷說「我有急用,你不要問那麼多」。銀行無法干預,只好將錢整理給她。陳太太年紀一大把了,在銀行時形跡詭異,行動不便要靠拐杖,但卻不讓人幫忙。原來,她口袋中的行動電話正一邊與歹徒連線。歹徒謊稱陳太太必須得全程開著手機接受監控,這樣才能確保她不會落跑;而實情是,一直開著手機,可以阻斷陳太太向外人詢問或求助的機會。陳太太邊獨自扛著2袋現金站在馬路邊聽著電話時,一輛小客車駛近,一名年約35歲的男子下車將錢取走,並跟陳太太說這樣就沒事了。陳太太鬆了一口氣,晚上兒子回家,她道出今天的遭遇後,兒子立刻帶她到警察局報案。她萬萬想不到這場緊張的司法辦案、拘提過程,竟是詐騙集團詐騙她的一場戲。恐懼如何影響決策?認知心理學家、行為經濟學家都對於我們如何做決策的過程深感興趣。在這個案例中,詐騙集團明顯地透過誘發「恐懼」的情緒,來影響婦人行動。回頭看看這個案例,在通話過程後續出現的人物有「蔡警員、刑警大隊黃科長、法官」,他們所代表的職業(警察、法官)幾乎都給人權威的印象。一般情況下,這些身份也是「公權力」的代表。「畏懼權威」的心理狀態其實很普遍。在面對權威、強勢或有權力的人物時,我們自然會感覺害怕、恐懼、不安,甚至可能在實際互動時表現的語無倫次、腦袋一片空白。對每個人來說,權威代表的人不一樣,有人是老闆,也有人是老師、客戶或前輩等等。但對大多數一般民眾來說,軍、警、法界的人物,多半都被賦予「權威」的身份,因為他們是代替國家執法的人。因此,非常多詐騙都是以公部門、軍警法政的角色為基礎,要求受害者遵守部分指令(大部分是匯款),否則將受刑責或嚴重處分,作為誘發受害者恐懼的方式。而事實上,這種對於權威的懼怕,是普遍存在每個人身上的。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長劉翠溶女士,擁有哈佛大學遠東歷史與語言組博士的高學歷,是研究中國經濟史的權威。2015年3月,劉女士接到來自自稱「台北地檢署」的電話,對方告知她涉及一宗侵占公款案件,目前有10幾個人打算聯手告她。在接聽電話後,劉女士相當害怕、急忙喊冤。電話那頭的檢察官使用與上述案例相像的方式,要求劉女士交出保釋金,就可以不用逕行拘提。於是,劉女士先後交付60、70萬元,得到對方提供的「假公文」。後來,更把自己的存摺、密碼和印章都交給了歹徒。這段期間,歹徒陸續將她戶頭中的存款萬全部都領光。這案例上新聞後引起一片譁然,許多人都相當詫異,原來高知識的人,也跳不出詐騙集團精心策劃的劇本。在恐懼、焦慮的情緒作用下,我們理智思考的腦區(特別是前額葉)就會被抑制。這時,我們做出的決策多半是衝動、直覺的。為了快速應對這樣的情緒,大腦發展出來一種決策歷程,可以繞過「理智」的干預,讓個人快速做出回應,好避免太晚反應而遭遇危險。神經科學家約瑟夫.雷德斯(Joseph Ledoux)曾說過一個故事:某天在登山時,剛下山的登山客好心提醒你,這座山上有蠻多蛇的,你要小心一點。聽完對方的建議後,後面的你戰戰兢兢地爬起了山。忽然,你瞄到前面的岔路中,有一圈盤繞的東西。在這個情境裡,你還來不及「理性思考」那是什麼的時候,你的身體就已經幫你快速往後退了幾步。那主動保護你的功能,便是來自大腦中一種稱為「杏仁核」(amygdala)的地方。杏仁核主管我們的情緒及恐懼,又被稱為情緒警察,它的反應極為快速,而且可以直接繞過「理智」的干預。因此在看到一個模糊的東西時,杏仁核會「先下手為強」,讓你避開危險。就算你後來理智思考才發現,原來那是草繩,誤判了,但也沒關係。對大腦來說,寧可誤判危險,也不能來不及避開任何一個危險。不過也正因「恐懼主導力量之強大」,我們往往來不及理智思考,就做出一些行動,甚至把錢交了出去。恐懼會使人高估風險,因而太快做出衝動的決定,不可不慎。當詐騙集團做足功課,我們就危險了:驗證偏誤在認知心理學中,有種稱為「驗證偏誤」(confirmation bias)的概念。這個詞指的是在我們做決定時,會尋找一些資料來輔助決定。但我們常在不知不覺中,去關注、尋找那些可以確定「成見」的資料來強化當時的決定。在這起案例中,詐騙集團「做足了功課」,巧妙地提供各種素材,讓受害者可以「義無反顧」的做出最後的決策——乖乖聽話。「怎麼會,我怎麼可能會涉及洗錢案?糟糕,如果我真的被扯入這種案件的話,豈不是犯法了?法律⋯⋯警察⋯⋯法官?天啊,怎麼會這樣,真的有警官來了,太可怕!天啊,法官也出現?這太嚴重了!所以洗錢案偵查的人都找上來了,我真的被誰害了!!」這一切都完全符合「洗錢案」該出現的人物結構。在這種慌忙時刻中,我們得到各種「讓劇本更合理」的線索,驗證自己「真的被誰害了」的想法,因而一步步陷入了詐騙集團編織的迷網中。類似案例還包括,經典的「解除分期付款」案例。詐騙集團透過非法管道,取得我們在網路上購物的個資,不管這些個資是商家不小心外流,或者是被駭客入侵而流出。我們的資訊,包括姓名、電話、購物明細,他們都一清二楚。相關案件中,自稱「客服人員」的人打來表示:「您好,您之前曾向本公司購買**貨品,因為公司內部作業疏失,將您的金額誤設為12期分期扣款。如果未取消訂單,您可能會被重複扣款。要請您幫忙配合指示操作取消訂單。晚點金融單位的人員會再與您聯絡。」看似好意的提醒,很多受害者在第一時間就信任了對方,但之後真正把錢轉出去的原因,正是這樣的信任感被濫用。沒多久,金融相關單位的電話就來了。詐騙集團做足功課,把「來電顯示的號碼」改為「金融單位的號碼」。因此儘管很多人早為了怕廣告電話,安裝一些偵測來電身份的軟體或APP,但在螢幕顯示「**銀行」時,仍舊陷入了驗證偏誤的陷阱中,完全不疑有他,繼續聽從對方指示。通常,對方會在電話中告知:「請您到最近的提款機解除分期付款」。且在過程中,對方會不希望你掛電話,他會很有耐心地等你移動到提款機,接著要你依照指示,輸入**代碼,再輸入帳號***,轉帳***元。有時候,對方甚至會指示長輩刻意把ATM操作過程變成「英文」介面,長輩就更難知道自己到底在操作什麼了。同時,詐騙過程中,對方也會搬出一些事實上毫無根據的特定用語,比方說「安全帳戶」,透過看似專業的用語使受害者更不疑有他。典型腳本如:「剛剛因為操作錯誤,資料卡在ATM裡,我們現在要幫你把存款轉移到『安全帳戶』,這樣才能繼續往下操作,請您將存款先挪移到以下帳號******」。這種案例就算是高知識份子,只要與金融、商業金流手續不熟,還是可能被騙。例如有具博士學位的工程師,在網路上團購東西,線上刷卡付款後,接到自稱購物網站的人來電。對方說他「錯勾分期付款」,同樣的要他到提款機「操作取消」。對話過程中,詐騙集團搬出像是「操作錯誤」、「凍結帳戶」、「涉嫌洗錢」等理由,威脅受害者「你的帳戶會交給金管會監管」。被威脅後出現的焦慮感,使該男在半個月內轉帳7次,前後共被騙走1千多萬元!驗證偏誤另一種出現的機會是對方是熟人,因為熟悉我們便常不仔細思考。日前新聞報導藝人董至成收到自稱好友胡瓜傳來的訊息,對方和他在網路上閒聊了3天後開口向他借款85萬,因為對方說話口吻與胡瓜相似,董至成沒有多想,二話不說準備到銀行匯款。但在董至成準備轉帳時,他老婆跟銀行行員都覺得奇怪,提醒他要小心,這時一查才發現真的是遇到詐騙。為什麼3天的時間董至成沒有產生疑問,或對胡瓜需要借款85萬也沒有覺得奇怪呢?仔細看詐騙集團細膩的手法就知道了。首先,對方以「胡自雄」,也就是胡瓜的本名加董至成的微信,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胡瓜的本名,但與瓜哥熟識的人——董至成,想必知道。第二,胡自雄在微信上說,自己現在正在錄影,這筆錢是他朋友要借的,可是因為他正在錄影,無法抽身、走不開,所以請他幫忙。而當時董至成確實也打給了胡瓜助理,助理表示「瓜哥現在正在錄影,沒錯。」因此,「正在錄影」就成了「資訊正確」,讓董至成更「不疑有他」,「驗證」對方真的是瓜哥了。好在董至成後來聽太太的話,親自到攝影棚找胡瓜確認,才釐清真相,也保住這麼一大筆錢。上述利用熟識關係的驗證偏誤手法,也常應用在「小額付款」的詐騙中。詐騙者通常會先假裝是你熟悉的朋友,讓你產生信任。之後,再透過電子郵件、通訊軟體的聊天視窗、簡訊等來誘導受害者,藉此取得網路帳號、密碼等小額付款所需的關鍵資料。看看下面這些對話,都是暗藏玄機的魚餌喔!可別因為傳訊者的帳號真的是你朋友,就輕易點下去。記得,在這個時代,人人的帳號都可能被盜用。•「哈囉,我兒子參加學校的畫畫比賽,可以幫個忙,幫我投票給他嗎?(後面接著要你點下去的網址)」•「是老陳嗎?老同學好久不見,來看我現在的照片,能想起來我是誰嗎? ^^ 安卓手機這裡看(後面接著要你點下去的網址)」—按下去之後,網頁自動下載一個副檔名為apk的手機APP,之後螢幕跑出一些人物照片。不到1小時內,接獲電信公司傳來的小額付費簡訊通知,告知已消費新臺幣6千元。•「誒,我等等要開會,你幫我收一下購物簡訊好嗎?我手機等下不能用。」—在告知詐騙集團自己的手機之後,自己手機就收到了多封「網路購物手機驗證碼」,雖然簡訊中提醒收信者,勿將確認碼向他人或網路親友透露,但受害者仍將認證碼告知對方,因而被詐騙。這些詐騙者考量到人性多半信任他人,在基礎關係建立後,就能更輕易地要到受害者的個資,並讓受害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同意某些付款行為,等到收到下一期電信帳單時,才得知遭受詐騙。這類型的小額付款都建立在我們容易相信他人的特質。特別是「網路上已有既定關係」的他人,好比臉書的朋友、曾經在通訊錄名單(但其實不認識的、也不知道對方打哪來)的聯絡人等。另外,也有許多受騙的長輩是出於對科技用品與使用的不熟稔,因此很多時候以為「連結」只是按一下不會怎樣,這都也成為許多詐騙案得以發生的重要原因。書籍介紹你書名:今天被騙了嗎?心理師教你破解詐騙伎倆作者:林昱萱, 周裕翔, 蘇益賢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06/23作者簡介/林昱萱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政大心理學碩士。專長為憂鬱與焦慮症治療、社交焦慮調適、身心健康促進等。和個案一起用心理學的概念好好生活。聯絡方式:clinpsylin@gmail.com周裕翔新田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臺大心理學碩士。專長為親子溝通、社交、同理心與思考/學習力訓練、兒童與青少年之心理治療。致力於將心理學運用在生活中,正面影響更多人。聯絡方式:yhchou16@gmail.com蘇益賢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政大心理學碩士。專長為企業與職場心理學、情緒與壓力管理、成人與青少年之心理治療。除臨床工作外,亦常獲邀至企業、公部門、校園進行演講,每年演講上百場。著作:《練習不壓抑》、《練習不快樂?!》、《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合著)等心理學大眾科普書籍。聯絡方式:psy.su.tw@gmail.com延伸閱讀: 有小酌習慣,反而容易養成易瘦體質!醫師公開:減肥適合喝4種酒,快收藏~
-
2020-07-15 橘世代.健康橘
你知道香氣影響大腦嗎?「聞清香,讓人主動打掃」
走進百貨公司的精油香氛區,各種香氣撲鼻而來,面對眾多的精油產品,專家建議,千萬別把精油塗抹在皮膚上直接「感受」,比較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單純嗅聞。台安醫院社區醫學部暨家庭醫學科主任、芳香醫學醫學會理事長羅佳琳研究精油醫學十多年,若是未經醫師評估,就直接將高濃度純精油口服或塗抹於皮膚,有可能造成皮膚過敏,甚至肝腎負擔。羅佳琳表示,嗅覺是被遺忘的感官,卻是生存本能中很重要的生理機能,因為當食物壞了,嗅覺會最先察覺,讓人避免中毒。人類對於嗅覺的研究越多,越知道如何透過氣味影響大腦和行為,所以商場都會安排特定的香味,衍生出高級感、清潔感、購物的欲望。過去就有研究發現,讓大學生先嗅聞檸檬氣味,接著當他們看到髒掉的桌面,會更主動想要擦乾淨,就算氣味淡到他們根本沒感覺有聞到任何味道,依然有影響;反觀沒有嗅聞任何氣味的大學生,看到桌面髒了,卻比較不會想要擦。為何氣味影響人於無形?羅佳琳說,嗅聞對於神經系統的作用快速,因為嗅覺上皮細胞和嗅球神經細胞之間的血腦障蔽特別薄,芳香分子可以作用於海馬迴、杏仁核、下視丘、大腦皮質額部,影響記憶與情緒。許多研究都證實,嗅聞精油有助腦內血清素、多巴胺平衡,有助大腦穩定於警醒而平靜的狀態。目前已知能幫助提振精神的精油包括芳樟、錫蘭肉桂、卡奴卡、落葉松、黑雲杉、髯花杜鵑;可抗壓助眠的精油則有檸檬荊芥、乳香、羅馬洋甘菊、蛇麻草、蘇合香、西伯利亞冷杉。羅佳琳提醒,精油要作用於身體,嗅聞是最快最有效,也最安全的,因為芳香分子對於腦內激素的作用比較是趨於平衡,而不會單方面的增加特定的激素。但若用精油按摩,是經由皮膚和粘膜進入血液循環,口服則是經過消化系統。她表示,如果選擇的精油未經稀釋到妥善濃度,可能會造成粘膜灼傷、皮膚過敏、甚至造成肝腎功能的負擔,因此強烈建議一定要經過醫師評估,絕對不要自己口服精油。羅佳琳強調,有些人以為精油加水就能稀釋,其實精油不溶於水,加再多水都稀釋不了,必須要以冷壓植物油才能稀釋,最好請芳療師或有芳療醫學背景的醫師協助,不要自行調油。另外如果家有貓狗要特別注意,不能讓毛孩子接觸精油,身體塗抹精油兩小時內也不能讓毛孩子舔到,以免傷害動物肝腎功能,家有毛小孩,建議擴香機。【更多精選延伸↘↘↘】。皮膚過敏兇手是它?保養品中看不見的危險因子。跟月老戀愛 安心亞點精油為「甜蜜時光」加芬我們成立「橘世代粉絲團」囉!不定時好康抽獎,快加入吧!現在立即按讚
-
2020-06-19 科別.精神.身心
孩子沉迷3C影響情緒社交與生活 疫情期間求診率上升
當代孩子耽溺於3C產品的時間越來越長,長期沉迷可能影響大腦發育與情緒控制力,對日後社交生活影響深遠,而這個議題在防疫期間再度引起討論。臨床醫師發現,防疫期間取消許多社會活動,孩子待在家的機會增加、接觸電玩的時間拉長,其中,有情緒障礙的孩子更易與家人發生衝突,求診率明顯增加。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理事長臧汝芬近來收治一名16歲的男學生,他過去數月來的假日均在家玩線上遊戲,不僅飲食不正常,且不與家人互動。母親看不下去,一次糾正制止中,反遭毆打而讓衝突鬧進派出所。像這樣網路遊戲成癮的孩子,在台灣並不少。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曾以國際通用標準的「網路遊戲成癮量表」調查國內逾八千位國小到高中曾玩網路遊戲的學生,結果顯示網路遊戲成癮率約為3.1%。臧汝芬說,類似的本土研究顯示的盛行率不同,最高可達16%之多 。她說,大腦成長發育過程需要大量且多元的刺激,而長時間耽溺於「刺激-反應」較單純的網路遊戲,可能使杏仁核等情緒調整區塊的發展異於正常孩子;當情緒控制出問題,就連帶影響社交能力、人際關係乃至學習情形,對日後生活影響深遠。原本就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大腦神經疾病的孩子,更容易在網路成癮時出現「干擾性情緒障礙」,也就是對任何不合己意的事情毫無容忍力,一周大發雷霆三次以上,甚至伴隨語言與肢體暴力行為。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間正式宣布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納入精神疾病。臧汝芬提醒,家長應趁孩子年幼時,就與他們約定使用3C產品的時間與內容,上學後的孩子每天不宜接觸超過一小時、假日不宜超過三小時;更重要是幫助孩子培養其他興趣,讓孩子課餘不只有玩電玩這個選項。如果孩子已長期沉迷於電玩、親子溝通有些困難,建議尋求兒童親少年心理醫師或精神科醫師居中協助。
-
2020-02-26 橘世代.健康橘
不再被「憤怒」綁架 掌握八關鍵與負面情緒說再見
不被憤怒綁架的方法你可能會說,理論上來說,這一切聽起來都很不錯,而且我對這個想法也抱持著開放的態度,但是當我真的陷入憤怒當中,被憤怒綁架時,又該怎麼辦?這裡有些確實可行的策略,能夠提供即時的幫助。看看哪些跟你有所共鳴,下次又發怒的時候可以試試看。脫離現況當憤怒迅速加劇時,最快的解決方法是走開,然後說:「我需要冷靜一下,我們等一下再談。」讓自己有時間重新定位,你就能夠度過「杏仁核時刻」,重新跟平靜的皮質接合,然後回到駕駛人的位置。你可以規畫想說的話,然後盡力找到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請注意,如果你的語氣充滿了鄙視,那你可能會一無所獲。你說話的方式跟內容一樣重要。讓自己慢下來美國心理學家約翰.雷斯金發展出一套能減緩憤怒的策略。要是你把憤怒比喻成汽車車速,時速三十五英里是代表你很煩躁,時速四十五英里代表你很惱怒,時速六十英里表示你很生氣,時速八十英里意指你非常憤怒。想像一下,你的腳踩下剎車,讓自己的反應慢下來。讓自己︵和你的憤怒程度︶從時速八十英里降到六十,再降到三十五。這樣的話,你不僅避免了可能的意外事故,甚至還創造了機會,能跟眼前的人有所連結,細讀他們的肢體語言,並且評估是不是值得花時間這麼憤怒。遠離事發起因美國心理醫師麥可.拉維頓博士提供了一種有趣的方式,創造出讓你能夠回應的空間。選擇你在此時此刻的憤怒程度,一的憤怒程度最低,十最高。「我現在是六分,還是九分?」想像一下,把自己的憤怒放在標有這個數字的盒子裡,然後看著眼前的盒子。這有助於你意識到自己的感受,讓憤怒遠離觸發點,然後暫停一下。現在,你可以決定要拿它怎麼辦。你已經給了自己喘息的空間,現在有更多的自由能夠選擇下一步要怎麼做。鍛鍊身體去跑步、散步、隨音樂起舞,有時候在房間裡大吼大叫也滿有幫助的。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去除你身體系統裡的腎上腺素,並且在你耗盡力氣之前,把情緒的能量燃燒殆盡。然後你就可以恢復平靜,繼續前進。調整呼吸祖母說的對,深呼吸有助於找回自我。透過想要保持平靜的動機,就算你的思緒紛亂,你也可以引導自己重新呼吸。你可以想像自己在海邊,每次浪打在岸上,就呼吸一次。或嘗試另一種鼻孔呼吸法,又稱為「鼻孔交替呼吸法」,據說可以讓大腦的兩半部維持平衡。這樣的話,你就能夠防止憤怒的火花燃燒成火焰。融入人群不管是跟好朋友或是你信任的人,請抽出一點時間釋放你的感受。讓壓力鍋釋放一點壓力。重點是要感受到支持,同時看看自己是否有什麼新想法。你也可以在情緒日記裡表達感受。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個明智的自己,冷靜且清楚一切。跟自己的這個部分連結起來,再回答「你會跟陷入同樣情況的好友說什麼呢?」這個問題,你比自己知道的還要更有智慧。感受它、隨它去憤怒反映在你身體的什麼地方?是頭痛、胃部打結、心跳加速,還是臉部發燙?與其試著除掉它,不如與它共處,就像你正在照顧受傷的孩子一樣。與其嘗試用大腦分析,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身體的感覺上。你在觀察感覺,而不是被困在其中。你很快就會發現憤怒失去力量,最後慢慢消散。把憤怒視為過眼雲煙跟心情相比,情緒只會維持幾秒鐘的時間。是我們的思維助長、擴大了它,讓它持續存在。把你的憤怒看作烏雲,可能在你身上蒙上了一層陰影,但也正與你擦身而過。憤怒不是你,也定義不了你。本文摘自《每種情緒都是天賦:讓悲傷保護你、恐懼提醒你、欲望推動你……如何善用情緒與生俱來的好處與優勢?》,采實文化 2020/02/06 出版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抱持希望—癲癇治療方式之進展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癲癇」,由一位癲癇病人的母親描述她陪伴罹患癲癇多年的兒子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並且因為醫師的不離不棄,使病人終於因為癲癇外科治療的進步,而找到突破性的進展。因為她的文章,感動了我們,改變了「醫病平台」一向的原則:「避免來稿提到某一醫院或醫師的名字,以避免有『置入性行銷』之虞。」我們轉而利用這機會,邀請文中特別提到照顧這位病人多年的神經內科蔡醫師以及安排病人最後接受外科手術的尤醫師各寫出一篇他們照顧癲癇病人的心得,並介紹這位病人所接受的、較不為人知的癲癇外科治療。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看到病人與家屬因為「癲癇」這疾病所遭受到的「痛苦」,並看到醫療團隊如何努力替病人「治病」,替病人與家屬「醫心」,醫病雙方都不放棄希望,共同努力,找到最好的治療與完美的成果。更希望這可以幫忙社會大眾進一步了解「癲癇」這疾病,鼓勵這種病人擺脫疾病所遭受的誤解與歧視,而能走出黑暗的角落,接受更先進的治療。癲癇是一種很容易治療的疾病,70%的病人用一種或兩種抗癲癇藥物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將近30%的病患在試過兩種藥物仍無法有效控制則是屬於頑性癲癇。所有頑性癲癇的病人都應該做一個病史、影像學、腦波的再評估以釐清癲癇控制不佳的原因。在詳細的評估之後約有一半的病人甚至是可以進行癲癇手術。癲癇手術術前評估通常需要一個多領域合作團隊,評估內容包括詳細病史詢問、癲癇專門的神經影像學檢查,長時間錄影腦波監測、神經心理評估等。綜合這些結果將癲癇機轉做一個合理的推論,再根據已經有的經驗與資訊,給予病人手術切除計劃建議及預後的評估。傳統的癲癇手術以找到致癲癇病灶然後切除為主流,在核磁共振上可以看出異狀的常見癲癇病灶例如海馬回硬化、局部皮質異常發育、腫瘤、血管瘤等,切除之後癲癇不再發作的成功率非常的高。然而,還是有一部分病患的致癲癇病灶無法確定、要切除的部位重疊大腦功能區、或者癲癇病灶橫跨數個大範圍區域,這類個案手術切除計劃難度比較高,常令病人與家屬在此階段猶豫,甚至放棄。近年來癲癇手術的趨勢是精準的切除,非致癲癇病灶不做多餘切除,隨著手術前各種檢查的進步,定位的能力越來越強,我們可以更接近微創的目標。例如選擇性杏仁核海馬回切除,功能性大腦離斷手術,最近這兩三年美國及歐洲非常流行的雷射燒灼手術、熱頻燒灼,都有越來越盛行的趨勢。甚至連頭皮零傷口的聚焦式超音波損毁技術也開始在一些人體實驗進行中。台北榮總這幾年來手術術式進展很多,自2010年至今有七十八例選擇性杏仁核海馬回切除;自2017年至2019年截止,約有三十人次的熱頻燒灼治療,效果良好。微創手術能成功的前提是致癲癇病灶定位的精準,頭顱內腦電波的紀錄是最直接的方法,顱內腦電波有幾種方式做記錄:一、硬腦膜下電極板或電極條植入(見附圖1)。二、立體腦電波深部電極植入(見附圖2)。三、上述兩種方式混合,台北榮總早期以第一種方式記錄顱內腦電波,自1998年開始至今大約七十例,並於2013年開始第一例的立體定位腦電圖植入,至2019年年底共施行了一百零二例。立體定位腦電圖並非是最近才發明的新技術,三十年前開始就盛行於歐洲癲癇醫學中心,利用立體定位的技術將深部電極植入顱內,接上腦波機在病房記錄,第一階段記錄癲癇發作,判定發作起源的位置,第二階段用電刺激的方式,定位大腦相關功能,前後大約需三週的時間,最後將電極移除,就可以出院,等待二、三個月後安排切除手術。由於我們受到北美的醫學影響較大,過去三十年來顱內腦電波的檢測都是以硬腦膜下電極板或電極條為主要的潮流,最近十五到二十年北美幾個重要的癲癇手術中心如加拿大蒙特利爾神經中心或克里夫蘭癲癇中心都紛紛導入立體腦電圖檢查。立體腦電圖可以補足硬腦膜下電極板在深度及廣度上面的缺陷,以往我們比較少去碰觸到的深部構造,例如島葉、扣帶回、腦室旁邊的構造在導入立體腦電圖之後,我們可以更明確的建構出癲癇網絡及致癲癇病灶區。除此之外,立體腦電圖記錄並不需要把整塊顱骨移除,腦腫情況比較少見,通常不需要住加護病房,病患比較可以接受。硬腦膜下電極板對於語言功能皮質定位與表淺靠近皮質致癲癇病灶較有優勢,因為覆蓋面較廣可以得到更準確的資料。無論是硬腦膜下電極板植入或立體深部腦電圖各有其優缺點,癲癇手術團隊通常會根據手術前非侵入性評估得到的結果,在討論後選選擇適合病人的方法。這些技術在二、三十年前我們是無法想像的,我們有些病患曾經在十年前或十五年前做完手術前評估後,由於我們手上的工具及技術有限,無法直接做任何的外科處置,只能先維持藥物調整或是用神經調控 (迷走神經刺激術或深部腦刺激術方式)穩定病情。隨著科技的進步、團隊技術成長,對於癲癇的癲癇網路釐清及致癲癇病灶的定位技術增加,我們可以更精準勾勒需要被移除的腦組織,也可以用更微創的方式處理致癲癇病灶,以前評估完不能馬上進行手術的病人,我們在多年後的現在終於有方法可以進行手術。對於目前尚且無法脫離癲癇的病友們,千萬不要灰心,在科學的不斷進步下,每天都有新的進展,醫生跟病友目前可以一起努力的是,用目前可以使用的抗癲癇藥物,搭配正常的作息,減少意外受傷的機會,維持身體健康的狀態,保持對醫學新知的更新,可能明天,可以治癒癲癇、不用長期服藥,又沒有甚麼副作用的方法就被發明出來了!
-
2019-12-14 養生.抗老養生
7大與皮質醇過高有關的健康風險!做這些事可改善
七大與皮質醇過高有關的健康風險1. 血糖異常、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皮質醇的主要工作就是提高血糖值。即使是微量的皮質醇升高,像是喝咖啡所引起的,都可能造成血糖上升,增加胰島素阻抗的機會。2. 女性的肥胖、體脂肪增加,以及代謝症候群問題。過多的壓力會讓妳變胖,尤其是在小腹部位,那裡脂肪細胞的皮質醇受體比任何部位的脂肪要多出四倍。在美國有百分之二十四的人口患有代謝症候群,症狀包含高血壓、高三酸甘油酯、低HDL(好膽固醇)、腰圍過粗(女性大於三十五吋,男性大於四十吋),以及空腹血糖值過高。3. 情緒和腦部問題, 包括憂鬱症、阿茲海默症, 以及多發性硬化症(MS)。皮質醇過高的患者在情緒感知、處理,以及調節方面會出現問題,就和憂鬱症患者的情緒症狀相似。高皮質醇症和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過於活躍,都和憂鬱症及自殺有關,而那些被診斷出有憂鬱症的人中,有一半人的皮質醇都過高。多餘的皮質醇會縮小大腦,導致知能障礙、降低大腦活動能力,並且和阿茲海默症有關。過度活躍、壓力過大的神經系統和神經退化性疾病(神經失常)有關,也更容易引發殘障問題;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生及發展都與壓力和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的反應性有關,而且每一個階段的多發性硬化症病患皮質醇都有過高的現象。4. 傷口癒合緩慢。在自願接受四公釐切片的男性中,皮質醇值能預測傷口癒合的速度,而那是飲用酒精、運動、健康飲食,和睡眠等生活方式選擇都無法預測的。5. 不孕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在美國,絕大多數的不孕都是由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引起的(請參見第八章),而它也和過度活躍的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有關。這很合理,因為過多的雄激素,像是脫氫異雄固酮(DHEAS,雄激素家族的一員,也是睪丸素的前驅物質),都和早期的腎上腺失調有關。6. 睡眠品質惡化。失眠者的二十四小時皮質醇值都會過高。7. 更年期女性的骨質流失和更高的脊椎骨折發生率,也和皮質醇值過高有關。皮質醇不斷高升的壓力容易產生自由基,而那可能導致細胞中的突變和其他形式的DNA 破壞,並且耗盡某些微量營養素,包括維生素B1、B5、B6、B12、C 以及酪胺酸。過度壓力同時也可能讓身體排出鎂,一種對鈣質吸收非常重要的礦物質。基本的營養補充有助於降低皮質醇。我經常被問到應該要食用多少營養補充品,而答案則依嚴重程度而異。如果妳有五項或以上的皮質醇過低症狀,而妳的醫師也檢查過確認妳的黃體素過低,那麼我建議妳全部都補充。如果妳的症狀少於三項,而且是個極簡主義者,希望能用最少的營養補充品來強化妳的腎上腺功能,那麼我建議妳先從調整生活方式開始。如果妳在四~六週之後需要更多腎上腺治療,可以開始補充維生素B群。1. 吃黑巧克力在一項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皮質醇研究中發現,黑巧克力(連續兩週每天四十公克)能降低尿液中的皮質醇。不過請持保留的態度來看待這個研究結果(或許可以邊吃塊巧克力),畢竟,這份研究是由雀巢公司贊助的。2. 限制酒精酒精會提高皮質醇,而且效果在男性身上會維持長達二十四小時,對女性而言可能更久。如果妳的皮質醇過高,我建議妳避免飲用酒精,或者至少限制在每週不要超過三杯。酗酒者的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反應性會變高,而且根據一項研究指出,戒酒能降低皮質醇。3. 戒掉咖啡因咖啡因,這個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毒品」,會直接促使腎上腺皮質細胞產生更多皮質醇,以及更多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胰島素。咖啡因會提高生理激起反應(拜託,我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喝的啊!)有時候甚至會過量,導致大腦過度活躍。提倡咖啡的人士指出,研究顯示咖啡會帶來抗氧化的功效,並有助於長壽。我相信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商量空間。如果妳有失眠、焦慮,或磨牙症,也就是在夜晚會咬牙切齒或磨牙,那麼我建議妳戒掉咖啡因。如果妳沒有這些因皮質醇引起的問題,請考慮一下妳的劑量反應。找到能提神又不會對妳的健康造成危害的最低飲用量。咖啡因的影響是和飲用量成正比的。4. 每週~每月一次去按摩迷走神經會從腦幹移動到大腸。按摩皮膚和皮下的壓力受體能刺激迷走神經活動,這也是按摩為什麼如此令人放鬆的原因。有人針對享受一節四十五分鐘的瑞典式「輕」按摩和深層肌肉組織按摩的人進行了研究。深層肌肉組織按摩能降低皮質醇並提高催產素,也就是和情感聯繫有關的賀爾蒙。這項研究同時也觀察到免疫功能的改善,何樂而不為呢?5. 每日吟唱或許妳想從事一些比靜思冥想或按摩更活躍的活動。吟唱對那些喜歡唱歌的人來說是很棒的選擇。不要去看歌詞,把它們背誦下來然後經常吟唱。吟唱可以點亮大腦中的某些特定部位,例如海馬體(還記得那是做什麼的嗎?對記憶有幫助的),它能關閉警覺中心,像是杏仁核,並且增加大腦中的血液流動。6. 試試針灸一項先驅性研究針對傳統針灸(每週三次,連續十二週)和假性或沒有針灸的比較顯示,針灸對更年期女性的熱潮紅和夜間盜汗症狀有所緩解,二十四小時的尿液皮質醇值也下降了,生活品質亦有所提升。綜觀而言,針灸能緩解過度活躍的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本文摘自《賀爾蒙調理聖經:哈佛醫師的全方位賀爾蒙療癒法,西方醫學╳漢方草藥,告別老化、肥胖、憂鬱,有效平衡身心》/高寶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