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搜尋
暴食
共找到
328
筆 文章
-
-
2021-09-30 養生.聰明飲食
喝豆漿補充蛋白質會引發痛風?專家揭痛風發作原因
● 急性痛風發作時,避免吃中高普林食物● 喝豆漿助增肌,不會誘發痛風● 運動後30分鐘內,喝豆漿補充蛋白質健身風氣盛行,豆漿被視為健身聖品,是運動後蛋白質的最佳補給品。但網路謠傳「喝豆漿會引發痛風!」營養師則釋疑說,事實上,豆漿並不會誘發痛風。尿酸形成結晶 沉積關節處痛風是因體內過多尿酸形成結晶沉積在關節處,造成的一種極度疼痛關節炎,因為「痛的時候來去如風」而得名。由於尿酸是普林的代謝物,而打成豆漿的黃豆被列為中普林食物,因此許多健身者對豆漿是「想靠近卻又害怕」。豆漿含豐富的植物蛋白、鈣質、維生素、纖維素等營養成分,有助增肌。「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2016診治指引」中指出,國外研究追蹤4萬7150名40至75歲非痛風患者的男性達12年,分析其飲食狀況和痛風發生的關聯性顯示,食用黃豆、豆類、蕈菇類等食物,並不會提高痛風發生的風險。痛風和豆類 相關性不大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建議,在急性痛風的發作期,應盡量避免食用中高普林食物,但痛風和豆類的相關性不大,且中普林的黃豆打成豆漿後,普林成分會改變而不會誘發痛風。因此沒有痛風或非急性期的痛風病人,不必特別避開喝豆漿。若要避免痛風發作,應多喝水,尤其不可激烈減重,以免釋放更多尿酸。風濕病醫學會前理事長、高醫免疫風濕科顧問教授蔡文展表示,造成痛風的尿酸來源,主要來自身體DNA的裂解,因此體內的尿酸殘量和排出才是重點。透過飲食控制痛風的效果很差,一方面尿酸值降不多,另一方面若限制病人很多食物不能吃,遵從性也很差。預防痛風 藥物控制最重要預防痛風發作,蔡文展說,透過藥物控制最重要,應將尿酸值控制在7mg/dL左右。若是健身者,也不需要刻意避免補充肉類、豆類製品,只要不暴飲暴食都可食用,若有疑慮,可和醫師討論。對於運動的營養補充,營養師李雨珊建議,健身民眾不只是單純補充蛋白質,還需要攝取一些醣類,避免身體將肌肉當作能量使用,減少疲勞感,且最好健身完30分鐘內補充。健身後,每公斤體重約需攝取碳水化合物1至1.5公克、蛋白質0.25至0.3公克。若從事有氧運動,運動後攝取的醣類和蛋白質的比例可以3:1或4:1補充;若為肌力訓練,建議可以2:1或3:1的比例補充。例如,50至60公斤的人,有氧運動後,可補充450毫升的全糖豆漿及一根香蕉,如此可攝取59公克醣類和17公克的蛋白質;從事肌力訓練,可多吃一顆茶葉蛋,攝取的蛋白質和醣類分別為59公克和24公克。李雨珊表示,無糖豆漿190毫升為一份蛋白質,等同於傳統豆腐80公克、市售嫩豆腐半盒、一兩肉類(約三指幅)或雞蛋一顆,建議運動健身者可在不同食物間選擇、互相替代,增加變化。
-
2021-09-2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中秋後…狂吃「火燒心」醫:5守則讓你免跑醫院
衛福部台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莊家舜說,過完中秋節,很多胃食道逆流病人紛紛找腸胃科醫生報到。主要是民眾在中秋連假期間攝取過量高油、高糖食物,加上運動變少,造成有胃食道逆流,建議把握5項守則,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遠離「火燒心」。1.調整飲食習慣:避免攝取咖啡因、巧克力、高糖高油或辛辣重口的食物,細嚼慢嚥,避免暴飲暴食,建議飯後也別立刻躺下,且睡前2到3小時避免進食。2.戒除菸、酒、檳榔。3.減重:因肥胖會導致腹壓上升,增加胃部壓力,容易產生胃食道逆流。4.紓解壓力:壓力也會導致胃食道逆流,建議可以透過心理諮商、冥想、漸進式肌肉鬆弛練習等方式來紓壓,降低生活上的不安及焦慮。5.穿著寬鬆衣褲:太緊的衣褲會讓負壓增大,增加胃食道逆流的發生率。莊家舜說明,胃食道逆流除了吐酸水、胸口灼熱、吞嚥困難之外,常常還有一些非典型的症狀,如咽喉痛、沙啞、牙齦發炎、慢性咳嗽、胸悶胸痛等,經由耳鼻喉科、胸腔科或心臟科轉介至腸胃科就診。莊家舜表示,目前最常見診斷胃食道逆流的方法是胃鏡,透過內視鏡觀察賁門是否鬆弛或潰瘍,但僅1/3發現逆流性食道炎,另外2/3要透過24小時胃酸檢測觀察。臨床上會將胃食道逆流的病人分為「胃酸異常暴露」、「對逆流過度敏感」及「功能性心灼熱」三類來對症下藥。莊家舜指出,雖有新型抑制胃酸的藥物上市,但仍有40%病人對藥物反應不佳,原因就是病人生活飲食起居不正常,或是沒有穩定服藥,難以根治,因此患者宜由改善生活習慣開始,如未好轉可再考慮接受胃鏡檢查或是藥物治療,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以再諮詢醫師是否進行內視鏡或外科手術,杜絕惱人的胃食道逆流。
-
2021-09-23 養生.健康瘦身
大口吃燒烤把握「黃金周」瘦身 專家教你不挨餓輕斷食
今年中秋連假有4天,許多人大口吃燒烤,好幾天暴飲暴食下,體重也跟著上升。營養師建議,民眾把握「黃金周」,趁脂肪還沒有穩定時,可以嘗試「輕斷食」,迅速調整飲食,不挨餓體重也會自然降到放假前。烤肉是高蛋白、高油脂食物,停留在消化道的時間比較久,若是吃太多、太快,恐導致不舒服的狀況,有些民眾反應會有腹瀉狀況。營養師李婉萍說,高油脂增加腸道負擔,也可能是肉品沒有烤熟、食物不新鮮惹禍,通常不會造成嚴重腹瀉。多數人在大吃大喝的隔天,肚子會呈現微凸,且有說不出來的脹,一量體重發現變重了。「暴飲暴食,快肥也會快瘦。」李婉萍表示,吃過量造成的增重,只要把握「黃金周」,趁脂肪尚未穩定,可以重回往日身材。李婉萍以自身的日常「輕斷食」為例,不挨餓也可以清腸道、顧身材。早餐部分,她說,不吃早餐是NG的習慣,傷胃又傷身,這時喝上一杯燕麥奶或杏仁奶,既可補充膳食纖維、負擔又低,而近年流行的水煮餐,可以作為中餐選擇。晚餐應避免主食類,李婉萍說,自己會吃一大盤青菜,約兩個拳頭的分量,蛋白質攝取會有番茄炒蛋跟滷肉,配上清腸道的菇類;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近日吃太多高熱量月餅,這段時間必需暫停甜食,嚴格執行只吃三餐不吃零食,如果過於飢餓,可以吃水果止飢,並且大量喝水。有效把肚子髒東西帶走,存在植物的植醇,能夠降動物、海鮮的膽固醇。李婉萍說,青菜、菇類與燕麥是排毒好選項。水果部分,當季的柚子清腸胃,她說,柚子的膳食纖維很多,一瓣才12卡,兩瓣的柚子相當於,裝滿一個量米杯高麗菜的纖維,想要解毒的話, 富含維生素C的奇異果、芭樂都是好選項。
-
2021-09-18 養生.抗老養生
因時養生,從一天7個「黃金時間」做起!預防醫學名醫教你,打造不易失眠、生病的體質
了解時間醫學,除了提前避災遠禍,另一方面,也讓人更準確地察覺自己的弱項,以作為保養時的參考。人體內每個器官,在不同時間區段的表現是有波動的。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書中指出,比方說早上是心臟病與中風的好發時間,到了下午,心臟跟肺都會變得比較有力。因心臟病開刀的患者,若在下午推進手術室,出現心肌受損等併發症的風險少50%。就連運動員,都很容易在下午時段,取得個人最佳成績。這,就是現在很夯、越來越多學者投入研究的時間醫學(Chronomedicine)。西方人研究時間醫學,因時間醫學而獲得諾貝爾獎,不過是近幾十年的事。而早在幾千年前,東方人就已經把時間醫學運用得淋漓盡致。綜覽東西方醫學,隨順時辰、完美的一天該如何度過?洛桑醫師分享順時鐘完美的一天健康大規則,隨順不逆天從一早醒來開始說:◉【早上六點起床】喝一杯溫熱開水,幫助排便,預防便祕。六點前後起床,是迎接展新一天的好時機。久臥傷氣,人不是睡越多越飽,睡了超過自己需要的時間,有可能越睡越虛。冬天太陽出來得晚,可稍微睡晚一些,等大地回暖再起身活動,忌過早的晨練。避免寒氣傷身。◉【早上八點上班前】運動一下、吃少許早餐。於晨光中健走特別讚。人體生物鐘的一天並非精準的廿四小時,曬到太陽有助於人體小宇宙與外在大宇宙校準調對。沐浴陽光升高白天血清素的濃度,不但改善心情低落,還能調節夜晚褪黑激素的水平,助你一夜好眠。如果你想要有更棒的學習力、記憶力,不需要吃什麼聰明藥,早晨的健走,就能幫你達成目標。身體動起來,大腦也會開機,開始進入良好的學習、判斷狀態,人體,就是這樣設計的。◉【早上十點暫停一下】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上班族坐辦公桌記得換個姿勢動一動。做做肩頸背的伸展,敲敲大腿捏捏小腿。或者你還可以上YouTube 搜尋「洛桑瘋」跟著一起動一動。面帶微笑,效果尤佳。子午流注九點到十一點屬巳時,這是脾的時間。久坐傷肉,等於是在傷脾。經常覺得困倦濕重提不起勁的人,可留意自己是否有久坐活動量不足的問題。心情上最好保持愉快、存善念、說善語,脾氣好、命氣也會跟著變好。◉【中午十二點享受食材豐富的營養午餐】怕吃太多下午昏沉沉,採取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法,可解決這個問題。若想減肥,不妨把午餐當成一天中份量最大的一餐。晚餐減量,甚至不吃,覺得餓時喝蜂蜜水或無糖優格。◉【下午兩點三十分~太陽下山前】把一天該喝的大部分水,慢慢喝完。這是一天中第二個排毒的好時機。傍晚前就喝夠一天的八、九成水量,還能避免夜尿擾眠。在這段心與肺的高峰時間,你要專注學習、認真工作,或加強鍛煉身體,都是極好的。◉ 【晚上六點三十分理想狀況下,這時間工作應該結束了】最好能陪伴愛人或寵物或朋友。改掉熬夜加班後暴飲暴食的習慣,三酸甘油酯、膽固醇紅字的人,請避免晚餐吃過晚、吃過多。◉【晚上八點三十分~入睡】從事令你愉悅的靜態活動。忌情緒大波動、生氣吵架、激烈運動。宜閱讀紙本書籍、練習呼吸、靜坐靜心、泡澡足浴、按摩放鬆。改善睡眠障礙、肥胖、代謝症候群,宜縮短「螢幕時間」。在睡前一段時間關閉所有會亮的螢幕,暫別手機、電腦、平板和電視,不追劇、不傳Line、不收發E-mail 。眼睛避免3C藍光與強光刺激,心腦避免思慮過度,並盡量在十點半前上床躺平。以上是我建議的理想作息時間。但養生沒有絕對,掌握順時鐘原則,怎樣最順、最舒服,請自由彈性調整。老罈裝新酒,新名詞舊事情在西藏,統合天文曆法與醫學的重量級經典《時輪攝略經》,不只修行人拜讀,學醫的更是要精通。時輪意指時間之輪,有內外之分,外是自然界大宇宙中的日月星辰天體運行、春夏秋冬季節更迭,內是人體小宇宙中的經脈、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以及色受想行識五蘊之間互相影響的關聯性。什麼季節採藥、哪些天可以製藥,又在哪個時辰用藥,藏醫都有講究。印度阿育吠陀則把白天劃分為水火風三個時間區段,入夜後,水火風又再輪一遍。依時間推移隨順養生、不違逆日夜節律是瑜伽士的基本守則。而中醫最精闢的要屬「子午流注」,每一個時辰真氣運行到哪裡,清清楚楚。避災遠禍不分中西醫,會保養最重要西方醫學從臨床經驗上注意到了時間與病理變化間的關係。某些病在某個時間點,特別容易發病。除了心肌梗塞大多集中在早上六點到中午這段時間,還有季節交替時的眩暈、夏天的濕疹,以及上班族每周一的心情低落(Blue Monday)。包含荷爾蒙的分泌、血管血壓的變化,你不用擁有超能力也能未卜先知,對時間醫學理解越多,預防的時機就能抓得越準。比如要預防氣喘,除了日常排除過敏因子,凌晨時分的冷空氣也要注意。有趣的是,在中醫子午流注理論中,凌晨三點至五點寅時,恰好是真氣運行於肺經的時間,若肺氣失調、在屬於它的時段氣血運輸不暢,有人會咳嗽,而有人會在這時間轉醒。了解時間醫學,除了提前避災遠禍,另一方面,也讓人更準確地察覺自己的弱項,以作為保養時的參考。書籍介紹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作者:洛桑加參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11/24作者簡介洛桑加參,現任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學經歷印度聖菲洛梅娜大學物理系臺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醫師臺北榮總神經再生中心特約醫師臺北榮總白金逆齡中心執行長京妍生技董事長樂沛德健康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中華國際扶倪協會創辦人獨創「ACT自體生長因子療法」,精擅「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血液淨化」、「慢性病調養」、「睡眠調理」與「退化性疾病預防」。經常受邀於海內外各地傳授整合東西方醫療體系的養生知識。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著有《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靜心・淨心》。Facebook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DR.LOBSANG (洛桑加參)延伸閱讀: 她靠「走路」7個月重度脂肪肝痊癒還瘦8公斤!達人教你這個時間走路,治病效果最佳
-
2021-09-01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年薪百萬不可及, 腰圍破百卻大有人在!醫師告訴你代謝症候群的5大危險因子,4個自我健康管理絕招
國人10大死因排行榜中,約有一半與代謝症候群有關最近威力彩開出大獎1人獨得27億,讓全台灣人都羨慕這位幸運兒,許多上班族只能努力提高自己的年薪比較實在。不過,年過半百的老謝在職場打滾多年,期待年薪百萬尚未如願達成,看看自己的腰圍、體重竟雙雙破百,身材肥胖,儘管太太一直提醒他減重、控制飲食,但他總說「還好、不急」,直到健診報告滿江紅,血壓、血糖及血脂均超標,且有心血管疾病跡象,這才驚覺事態嚴重,必須有所作為。202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國人10大死因排行榜中,約有一半與代謝症候群有關,肥胖者容易罹患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代謝症候群5大危險因子台灣家庭醫學會副秘書長、糖尿病治療權威陳宏麟表示,代謝症候群5大危險因子包括:(1)腰圍過粗、(22)血壓、(3)飯前血糖偏高、(4)血脂異常、(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腰圍是判定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指標,也是最容易超標的項目,成年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就代表腰圍過粗、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陳宏麟說,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糖升高,因此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增加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急重症危機。前述老謝就是典型代謝症候個案,因工作繁忙,三餐不固定,常暴飲暴食,又缺乏運動,越來越胖,BMI≧27,腰圍達100公分,血液報告幾乎都是紅字。自我健康管理4絕招,遠離代謝症候群如何遠離代謝症候群?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應從自我健康管理做起,尤其是三高、腰圍過粗、體重過重的族群務必提高警覺,透過運動、均衡飲食、良好生活作息等方式,降低罹病風險。同時也提出以下自我健康管理4絕招,遠離代謝症候群:1.晨起10分鐘量血壓、腰圍及體重,掌握健康狀況。2.力求健康飲食,適量攝取6大類食物,盡量自炊及外食均應掌握每天早晚1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1掌心、堅果種子1茶匙的原則,以達各項營養素需求。3.少坐多動30分,每周至少運動5次,每次達30分鐘。4.拒絕菸酒不熬夜,維持正常作息等良好生活型態,以遠離代謝症候群。步入中壯年後,身體開始走下坡,吳昭軍提醒,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健康檢查,注意健康檢查報告紅字,並了解自我血壓、體重、腰圍數值,及早進行健康管理,避免慢性疾病上身。★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8-2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胸背痛看心臟科 電腦斷層查出是總膽管結石
1名73歲男性因胸痛、後背痛及冒冷汗到心臟科就醫,因為症狀像極了主動脈剝離,於是緊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但掃瞄結果卻顯示導致他胸痛的原因竟然是總膽管結石;經手術取出結石,並經抗生素治療感染問題,症狀才獲得改善。長安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蔡松茂指出,總膽管結石的症狀常見會有上腹痛、發燒及黃疸,像患者這樣以心窩痛的表現較為少見。另外,患者表示除了心窩痛,也還有畏冷及茶色尿的情形。這顯示患者除了結石,也已有細菌感染的跡象,於是蔡松茂緊急安排病人住院,以抗生素及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治療,在順利取出總膽管結石後,患者的胸痛症狀及感染情形也同時得到改善。蔡松茂說,大部分的總膽管結石可以由腸胃內科以內視鏡的方式取出,而總膽管的結石,通常來自於膽囊裡的結石移位至總膽管而導致阻塞,若要避免再次發作,一般都會建議患者再追加膽囊手術,才能根絕後患。他提醒,患有膽囊結石的人,平常應注意不要暴飲暴食,少吃油炸高熱量食品、並避免喝酒。若有如胃痛一樣的不適,又加上發燒、畏冷或茶色尿,應立即就醫檢查。
-
2021-08-2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為什麼越到晚上越容易暴飲暴食?與意志力無關的腦神經科學
首先,我們下定決心要遵循健康與規律飲食,但是在一天當中,這股意志力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減弱。有些人在一天的開始,或許能夠拒絕高脂、高糖的食物,而選擇燕麥粥和新鮮水果當早餐,但之後我們的毅力會崩潰,開始放縱自己吃甜食或其他油膩的食物。前額葉能有助於對抗誘惑,要我們別去吃明知道不該吃的東西,但是低血糖會削弱前額葉神經迴路的力量。這很諷刺,在我們最需要意志力的那個當口,低血糖反而催促我們去尋找食物,而我們的腦中有助於維持規律的區域也拋棄了我們。事實上,低血糖讓我們容易做出各式各樣輕率又衝動的決定,不只限於向誘惑屈服、晃進速食店裡面而已,血糖降低時人還容易急躁。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在法官思考是否要讓囚犯假釋時,如果距離上次進食已經有好幾小時,那麼拒絕給囚犯自由的機率就會提高。這個有趣的研究指出,雖然假釋案件的順序並沒有特別排列,但是在法官休息吃了點心之後,犯人特別容易獲得假釋。在血糖低的時候,不論面對的是選擇食物或是其他重要的事情,我們較不傾向於深思熟慮並做出正確的決定。許多居住在現代化城市的人,過著忙到抓狂的生活,往往經常會「靠飲食抒壓」(stress eating)。人們像是穿著溜冰鞋的豬一樣奔來走去,奮力想要把許多待辦事項解決掉,身邊全是各種預期之外的延遲、障礙,和其他阻止工作進展的鳥事,這時我們往往會做出輕率的決定。我們放縱自己大吃,真的如習語說的那樣可以「吃下一匹馬」,而且認為這樣能夠把逐漸降低的血糖濃度升高,事後想起不該這樣子,往往為時已晚。我們會稍微想一下要選擇比較健康的食物,但很快就會找個似是而非的藉口,在意志力薄弱的狀況下做出決定:今天已經過得很糟了,吃點可口但不健康的食物並沒有關係。科學家終於已經了解—不論血糖濃度高低—人類的決心在壓力之下都會煙消雲散的原因。那是因為壓力激素皮質醇在腦部發揮兩項作用,會使得自制力完全消失殆盡。第一:增進報償路徑的敏感度,讓人更容易受到外觀誘人、香味刺激食欲的高熱量食物的吸引。第二:讓報償路徑和其他能夠對抗美味誘惑的腦區之間溝通的強度減弱。由於處在社會壓力之下,皮質醇會過量釋放,這個狀況也會影響到自戀者,甚至可能指出傲慢之罪影響貪吃之罪的某種神經機制。前一天晚上的睡眠狀況對於當天的食欲調節也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前一天睡眠品質不佳,當天總是會吃比較多東西。如果要打破惡性循環,你在睡覺前數個小時的關鍵期內就不能吃大餐。如果吃了大餐,肚子中的酵素在打破食物分子之間的化學鍵時,會釋放出熱。這些多餘的熱必須先排除掉,之後才能夠好好睡一覺,因為腦部必須稍微冷卻一點,才能夠進入睡眠模式。為了加速這個過程,我們想睡覺的時候,手和腳的血管會擴張,好提高散發過多熱能的效率。如果你睡覺的時候習慣腳要露在棉被外,其實正是出自本能要加快此過程。最近的一些研究指出,催產素(oxytocin)這種神經胜肽(neuropeptide)參與了食欲的調節。這個結果支持了「安慰進食」(comfort eating)這個概念。催產素著名之處在於,當我們在社交時得到正面體驗,它能讓人產生舒服與安全的感覺。正面體驗可能是受到讚美,或是擁抱,所以催產素有個綽號叫「抱抱藥」(cuddle drug)。不過催產素也和飽足感的產生有關。高糖的飲食會使得下視丘中的催產素濃度下降,讓人想要去找更多食物來吃。這些機制總加起來的結果就是我們對飲食禁果的誘惑非常敏感,而且抵抗誘惑的能力很容易就喪失。低血糖、高壓力、昏昏欲睡的腦袋,再加上容易感到無聊,全都阻礙了腦部控制衝動的部位發揮作用,這些部位本來可以引導我們遠離那些「讓人歡喜讓人胖」的食物。讓人無法無天、不顧後果的以上種種因素全面失控,良知意識也就難以發聲,神經網絡的來回溝通陷入混亂,我們的腦中因此充滿了看似理智的藉口與說服力薄弱的理由,在在都是要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如果這個混亂的狀況中又加上了酒精助陣,你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坐在離自家最近的中東烤肉串店中,而且已經點了魚卵沙拉醬(taramasalata)來吃。所以說,任何想要努力控制自己腰圍擴張速度的人,得到的建議往往是要專注於找出有效且方便的方式減少壓力,並增進睡眠品質。※ 本文摘自《墮落的人腦:從神經科學解讀傲慢、貪吃、好色、懶惰、貪心、嫉妒與暴怒,探究我們難免使壞,犯下小奸小惡背後的科學》。《墮落的人腦:從神經科學解讀傲慢、貪吃、好色、懶惰、貪心、嫉妒與暴怒,探究我們難免使壞,犯下小奸小惡背後的科學》作者:傑克.路易斯譯者:鄧子衿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1/06/05
-
2021-08-22 養生.聰明飲食
燕麥奶、全麥製品較好?營養師曝10大偽健康食物
超市貨架上許多號稱「健康」的食品,實際上是營養師眼中「不及格」的食物。它們以誤導性的「健康光環」,偷渡到你的購物清單。究竟哪些食品讓營養師大喊NG?低脂花生醬許多強調「低脂」的食品都暗藏陷阱,為了想攝取少一點脂肪而購買低脂產品,事實上,它的卡路里與普通花生醬大致相同,且添加大量糖分以彌補減少的脂肪。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斯納醫學中心的Lauren Blake博士建議購買成分中不額外添加油、蔗糖或反式脂肪的天然花生醬。燕麥奶燕麥奶是一種從全燕麥粒中提取的植物奶,數年前問世後就一直圍繞著健康光環。但營養網站Appetite for Health的聯合創始人Julie Upton指出,喝燕麥奶和吃燕麥是兩回事。燕麥奶的卡路里和脂肪含量,往往高於普通牛奶,蛋白質含量則低於牛奶。純果汁即使標籤上寫著100%果汁或不加糖,但果汁本身就是一種濃縮型式的糖,一杯8盎司(約236ml)的柳橙汁含22克糖,而一顆新鮮柳橙大約只有13克。更重要的是,果汁裡少了對控制血糖和維持飽腹感非常重要的纖維。果乾很多果乾大打健康食品的招牌,當然,水果本身是健康的,但乾燥以後的水果體積大大濃縮,很容易攝取過量。且為了增加嗜口性或保存,有些果乾可能額外添加糖或其他成分。風味即時燕麥片天然無添加的燕麥片絕對是營養師大推的好食物,至於那些添加大量糖和鈉,甚至是用香料討好消費者味蕾的調味速食燕麥片,不該列入你的健康食物清單。選購前看標示,成分表上將燕麥列在第一項的產品,且每份含糖量低於6克,鈉低於140毫克。蛋白質能量棒就像許多加工食品一樣,被拿來當作能量補給的蛋白棒,通常含有各種形式的糖(甜菜糖漿、糙米糖漿、甘蔗糖漿)、多餘的脂肪(棕櫚仁油、葵花籽油)以及人工色素和香料。此外,蛋白棒有時含有產氣化合物,如三氯蔗糖(代糖)和菊苣根(纖維添加劑)。想在鍛鍊前補充能量,建議尋找成份單純的食品,而不是一堆你無法識別的成分。無糖零卡汽水愛喝汽水又怕胖,很多人選擇無糖汽水讓自己喝得安心。實際上零卡路里不代表對身體的影響為零。細看無糖汽水成分,你會發現「代糖」的存在(包括阿斯巴甜、蔗糖素等),代糖雖然有低熱量的特性,卻不會幫助減肥。一些研究發現,無糖汽水可能導致暴飲暴食、體重增加,並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和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全麥製品全穀物對人體有很大好處,但這正好被業者拿來利用宣傳,凡冠上「全麥」的產品就被當成健康食品。如果產品包含某類全穀物,包裝就必須明確說明,如果只寫著「用全穀物製成(Made with whole grain)」,那就有很多模糊的空間,可能意味它不是100%全穀物,甚至含量非常少。調味優格很多人會吃優格或喝優酪乳補充腸道益菌,並同時獲取鈣、蛋白質和維生素D。但千萬別選擇經調味的品項,因為調味酸奶含大量糖分和香料,跟甜點沒兩樣。營養與飲食學會發言人Foroutan說,添加人工糖的優格還會導致腹脹。建議購買原味無添加的產品,自己加入新鮮水果。康普茶雖然自然發酵食物有益腸道健康,但近年流行的康普茶主要是發酵酵母。營養與飲食學院發言人Robin Foroutan說,很多人的消化道中,其實處於酵母菌過度生長的狀態,定期飲用康普茶就像把燃料倒在火上,會使菌叢不平衡的情況變得更糟。不如選擇自然發酵食物如優格、泡菜等。資料來源/美國《預防》雜誌
-
2021-08-20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中壯年5成粗腰 小心代謝症候群
防疫宅在家,長時間久坐不動,加上飲食失衡,小心「粗腰」引發代謝症候群。衛福部國健署分析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發現,台灣近5成中壯年腰圍過粗,40歲以上每10人就有3.6人有代謝症候群。55歲陳先生工作繁忙,三餐不固定外,經常暴飲暴食,BMI≧27,腰圍高達100公分,直到健檢才發現,血壓、血糖及血脂均超標,確診代謝症候群,甚至罹患多種心血管疾病。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包含腰圍過粗、血壓偏高、飯前血糖偏高、血脂異常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只要有三項以上超標,就確診代謝症候群。其中,腰圍是判定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指標,也是最容易超標的項目。成年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腰圍就是過粗。魏璽倫說,「粗腰」代表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而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糖升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09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十大死因過半是慢性疾病,特別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共同危險因子都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常務理事陳宏麟建議,40歲以上民眾應注意健康檢查報告紅字,並了解自我血壓、體重、腰圍數值,及早進行健康管理,避免慢性疾病上身。改善粗腰與代謝症候群,可以從日常生活開始。陳宏麟說,養成早晚量一次體重和血壓、一周一次量腰圍的習慣,可督促自己遠離肥胖;要有規律運動,可從健走開始,設定每天走5000步以上的目標;均衡飲食不可少,盡量吃原型食物,多喝水最好。
-
2021-08-19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中壯年5成「粗腰」 小心代謝症候群上身
疫情宅在家,長時間久坐不動,小心「粗腰」引發代謝症候群。55歲陳先生工作繁忙,除了三餐不固定外,還常常暴飲暴食,不僅BMI≧27,且腰圍高達100公分,直到例行健檢才發現,血壓、血糖及血脂均超標,確診代謝症候群,甚至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然而,陳先生並不孤單,國健署107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分析,近5成中壯年腰圍過粗,40歲以上每10人就有3.6人有代謝症候群。什麼是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今天列舉五項,包含腰圍過粗、血壓或飯前血糖偏高、血脂異常,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上述只要「五中三」,有三項以上超標,就是確診代謝症候群,任何一項失控,即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其中,腰圍是判定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指標,也是大眾最容易超標的項目。成年男性腰圍只要>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腰圍就已經過粗。魏璽倫說,「粗腰」代表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而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糖升高。因此,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國人十大死因過半是慢性疾病,特別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共同危險因子都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常務理事陳宏麟建議,40歲以上民眾應注意健康檢查報告紅字,並了解自我血壓、體重、腰圍數值,及早進行健康管理,避免慢性疾病上身。健檢報告上的「紅字」常常讓人無病識感,改善粗腰與代謝症候群,其實可以從日常生活開始。陳宏麟說,養成早晚量一次體重和血壓、一周一次量腰圍的習慣,可督促自己遠離肥胖;規律運動部分,可從好上手的健走開始,每天設立5000步以上的目標;均衡飲食不可少,盡量吃原型食物,多喝水最好,若夏日想來杯飲料解渴,可選擇無糖茶飲,避免攝取過多糖分。此外,疫情期間他也發現,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定期回診追蹤者少了一大半,更有人三個月後回院,已成為心血管疾病,呼籲追蹤不間斷。
-
2021-07-21 癌症.大腸直腸癌
哪些人是高危險群? 大腸癌常見症狀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冠,是治癒率及存活率很高的癌症,及早發現治療是能否治癒的重要關鍵。台安醫院外科部主任、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傳授正確預防大腸癌方法。有家族史40歲後就應檢查大腸癌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非常高。糠榮誠表示,若父母親是癌症患者或兄弟姊妹有大腸瘜肉的人,得到大腸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2到4倍,建議年過50歲的人進行篩檢,包括肛門指診、糞便濳血檢查、大腸鏡檢查、下消化道X光攝影等檢查,確診是否罹患大腸癌,治療則以手術切除為主。有家族史的人,建議40歲以後就應做相關檢查。天天五蔬果「腸」保健康預防大腸癌,糠榮誠強調,平常飲食均衡,「天天五蔬果」的彩虹飲食最好,不要暴飲暴食,三餐熱量也不要太高,更要控制油脂的攝取量,多吃高纖低脂食物,少吃煎、炒、炸等食物,少碰刺激性食物,不菸不酒,少喝咖啡,多運動,就能「腸」保健康。
-
2021-07-16 養生.聰明飲食
香蕉吃不同顏色竟會有不同效果!這時吃熱量低、碳水化合物少...營養師用一張圖教你看懂
身處在有「香蕉王國」美譽的台灣,我們有的確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個我們從小看到大的水果,特別是在它正值盛產、價格便宜的時候。香蕉,這個有「智慧之果」別稱的水果到底有什麼營養?吃香蕉對健康又有什麼好處?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這個集便利、美味於一身的水果~香蕉!香蕉營養知多少?香蕉堪稱食用最方便的水果,在眾多水果中,它是唯一不用削、不需切,輕易就可撥開外皮食用的水果,故可說是外食族、上班族及懶得吃水果者最便利的水果選擇。一根中等香蕉約150公克重,可提供127大卡的熱量、2.2公克蛋白質、33公克的碳水化合物(醣)、2.4公克纖維,且富含鉀和維生素B6。若以每日營養需求來看,其纖維和鎂含量可滿足每日需求的10%左右,維生素C為16%,鉀27.6%、維生素B6則為41.3%。另外,香蕉還含酚類化合物、生物鹼、單寧、類黃酮、皂素等植化素;根據USDA資料庫,每百公克的抗氧化指數(ORAC)為795 µmol TE。雖然水果富含果糖和葡萄糖等單糖,但香蕉因含纖維及抗性澱粉,故升糖指數並不高,根據國際GI資料庫,香蕉的GI為51,屬於低GI食物(註),所以適量食用時並不需要過於擔心其對血糖的影響。(註)香蕉的GI值因成熟度與品種不同而有所差異,其GI值約介於46~70間,屬於低GI及中GI食物。由於隨著水果的成熟,澱粉會轉變為單糖,因此成熟香蕉的GI會高於未熟的香蕉。舉例,未熟透的香蕉GI為30,有點熟但帶些綠色的香蕉為42,全熟的為52。綠香蕉vs.黃香蕉,香蕉成熟後營養的變化。健康解碼~吃香蕉好處知多少?一. 高鉀、低鈉,有益心血管健康!香蕉是台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中,含鉀量最高的新鮮水果。每百公克香蕉含368毫克的鉀、0.2毫克的鈉。根據科學資料顯示高鉀、低鈉有助防治高血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甚至允許高鉀且低鈉的食物可宣稱「能降低高血壓和中風的風險」。故高鉀低鈉的香蕉也屬於有益心血管健康的好食物。二. 健身、運動的神補品!醣類的補充,對運動非常重要,因為它是運動初期主要的能量來源,也是脂肪完全燃燒必須的營養素。另外,在激烈或過度運動時會誘發氧化壓力,造成自由基傷害並引起發炎。因此,食用方便,且富含醣類、鉀、鎂等多種營養及抗氧化功能的香蕉變成了運動的神補品。根據2012年發佈在PLOS One上,針對14名腳踏車選手在75公里賽程所做的研究,比對食用香蕉和喝G牌運動飲料的效果,發現運動員的表現,及運動所誘發的發炎、氧化壓力和免疫功能的改善方面,兩者效果一樣好。研究人員並指出香蕉中所含的血清素和多巴胺是讓運動員對抗氧化壓力的原因。香蕉非常適合健身、運動者食用。因為相較於其他用來補充醣類的食物(如吐司等主食),香蕉方便又營養;而和具抗氧化功能的機能性運動飲料比,香蕉便宜又健康。於運動前半小時吃香蕉有助身體儲存備用能量;運動後吃香蕉除能補充肌肉所消耗的肝醣,還可補充鉀、鎂等電解質並改善運動所造成的氧化壓力。三. 幫助消化道健康,便秘、腹瀉兩相宜!很多人都知道香蕉具有軟便作用,可幫助排便。這是因為香蕉含纖維及果寡糖,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果寡糖則有助腸道益菌繁殖,改善腸道菌叢,幫助排便。另外,香蕉因含果膠等水溶性纖維,可吸附水分,改善腹瀉;且富含醣類可提供身體所需能量;富含鉀、鎂有助補充腹瀉流失的電解質,故非常適合腹瀉時食用。四. 穩定食慾,幫助體重管理!在減肥過程,若飲食不當很容易引發對甜食的渴望,而若食慾控制不當,可能會造成攝取過多甜食而發胖或引發暴食。香蕉富含果糖、葡萄糖等單糖,可滿足身體對甜食的慾望;但又富含抗性澱粉,消化較慢而有助維持血糖的穩定,進而幫助穩定食慾。五. 上班族的健康好點心。一根中等、150公克重的香蕉熱量為127大卡,和餅乾零食一樣食用方便,但熱量卻比較低且營養較佳。香蕉富含維他命B6,有助於血清素的合成,提升注意力,並調節情緒與食慾;富含單糖,可快速補充大腦與身體所需能量,維持工作所需的體能精力;具足夠的甜度但升糖指數卻不高,故可滿足食慾並舒緩對甜食的渴望,因此非常適合上班族做為兩餐間的點心。5個香蕉的營養和益處。總結來說,香蕉具有眾多健康益處,且具有價格便宜、食用方便的優點。不過要留意的是相較於其他水果,香蕉比較甜、熱量不低且纖維含量並不算高,因此食用不宜過量。以蔬果579的建議來看,水果的攝取量為每日2~4份,因此香蕉的攝取量宜控制在一天1~2根之間。5道超簡單的香蕉食譜1.香蕉冰棒~將香蕉剝皮,放入冷凍袋後放到冰箱冷凍,取出即可食用。2.相蕉奶昔~香蕉、牛奶及適量的水(或加入冰塊),以果汁機打成香蕉奶昔。3.香蕉冰淇淋~將香蕉去皮,加入牛奶打成泥後放入保鮮盒冷凍,即可製成冰淇淋。4.烤香蕉:香蕉連皮放入烤箱,烤至外皮變黑,剝皮食用。5.香蕉煎餅~香蕉剝皮切塊,壓成香蕉泥後再打入雞蛋攪拌均勻。用奶油熱鍋,放上適量的香蕉雞蛋糊,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即可起鍋。可直接食用,或加入楓漿或蜂蜜。責任編輯:陳宛欣核稿編輯:呂宇真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老公是兒科醫師,我們卻生下重度腦麻兒...一個醫師娘的告白:障礙不是生命的全部
-
2021-07-10 養生.聰明飲食
營養師推薦的8種零食!在家解饞又健康,黑巧克力還助減肥!
防疫在家不出門,民眾在家時間增加,吃零食的機會也增加,肥胖、代謝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問題恐怕也跟著增加。嫚嫚營養師表示,一般常見零食如洋芋片、餅乾、點心麵、肉乾等,吃多恐對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建議可以其他一樣可解嘴饞「相較健康」的零食取代。 一般零食常見3大地雷 嫚嫚營養師指出,一般常見的零食,普遍存在著三大問題,包括了鈉含量超標、飽和脂肪、食品添加物。三者都對健康有不小的負面影響,建議多加留意。 鈉含量超標:一般而言,食物每100公克超過600毫克即可稱為「高鈉食物」,大多受歡迎的零食就多是如此甚至破千。鈉含量超標容易造成水腫、血壓容易上升、影響代謝和減重、甚至導致心血管疾病、中風、腎臟疾病,就像民眾常聽的「吃太鹹小心洗腎」並非毫無道理,且其實太常吃高鈉食物就得開始注意。 飽和脂肪:飽和脂肪對人體而言是不需要攝取太多的,屬於非必需脂肪,吃多對健康目前沒有發現能帶來好處,攝取過多反而容易增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風險。世界各國大多建議飽和脂肪為總飲食熱量的10%以下,不過據2005~2008統計國內成年人飽和脂肪約占整體飲食的20~30%,遠超過建議量,建議民眾多留意。 食品添加物:如添加糖,除了容易蛀牙外,容易有糖癮問題,常見沒有事、沒有餓也想吃東西,這可能就有成癮的現象,且也容易使得肥胖、三高、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機率增加,在上癮、傷身中形成惡性循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工色素雖然對人體沒有顯著的傷害,但不少研究發現其容易使得孩童有過動症。 掌握3大寬鬆原則,吃零食也可以兼顧健康! 嫚嫚營養師表示,上述零食3大地雷都對人體有不小的影響,但若要完全都不吃,只吃蔬菜、水果恐怕人生也沒什麼樂趣,遑論防疫在家已經很不容易了。 建議民眾可輕鬆的掌握3個寬鬆的原則即可,少鹽、少糖、避免看不懂的成分。講得再詳細一點,少鹽看營養標示就是「每100公克」鈉含量小於300毫克,而少糖則看「每一份量」糖不超過整體的50%。像是民眾常認為海苔、蒟蒻條較為健康,但往往鈉含量都破千,選購時多留意,吃零食也可以更健康。 營養師推薦8零食,在家解饞又健康! 以上述3個寬鬆原則挑選零食,嫚嫚營養師也提出8種天然的零食供民眾參考。嫚嫚營養師指出,許多人吃東西會著重在熱量,但比起熱量其實食品成分更為重要,身為營養師很少看到完全吃天然食物的人的人身上有什麼重大疾病。 無調味堅果:堅果有嚼勁、飽足感,建議以沒有調味、低溫烘培為主,或可挑選薄鹽,否則一般調味的鈉含量也相當驚人。通常多建議每日約一湯匙,但吃超過一湯匙其實也無妨,避免過多即可。 80%以上黑巧克力:黑巧克力是營養師相當推薦的零食,濃度越高代表天然可可的成分越高,糖等人工添加物也就越少。可減少進食衝動,幫助減肥,有暴飲暴食的衝動可先吃個黑巧克力有助緩解。且可提升運動效能,國際知名女星史嘉蕾•喬韓森在進行健身訓練之前教練也會讓她先吃黑巧克力。建議每日約3~5小片。 低卡蒟蒻果凍:蒟蒻日前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世界10大保健食品之一,熱量低、纖維高,但需注意甜味劑添加物,盡量選擇天然甜味劑,如赤藻糖醇、果寡糖、木糖醇等,避免糖精等人工甜味劑。雖大多研究認為人工甜味劑對人體沒有傷害,但也有研究認為攝取過多可能影響腸道菌叢生態,進而影響健康。小孩、老人留意噎到。建議每日約150克。 無調味毛豆:毛豆為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膳食纖維含量高,可增飽足感,以無調味,或可自己烹煮薄鹽為佳,並建議可選擇有帶豆莢的,不僅吃起來別有風味和樂趣,且因多了一道剝豆莢的程序,可延長吃零食的時間,避免一下就吃完得再來一碗。建議每日約100~200公克。 米果、米餅:一般多為米製品,現也多有藜麥、糙米等全榖類製品,可解嘴饞、解想吃餅乾的慾望,且含有膳食纖維,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也是建議挑選薄鹽、無添加物的,一般給幼童的米餅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主要就是因為添加物較少。建議每日約50公克。 穀物棒:穀物棒多以燕麥製作為主,燕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也可以增加飽足感,且穀物棒吃起來也有嚼勁。不過也要注意少糖、少鹽的原則,特別是含糖量,為增添口感穀物棒含糖量往往較高,每份留意勿超過50%。建議每日約40克,約等同於1支。 八寶粥、穀物粥:多為燕麥、紫米、紅豆等穀物類天然食材,雖有糖量,但類型產品多走養生路線,常見多為低糖,未超過我們設定的少糖、50%糖上限。不過此建議以小罐約250公克為佳,或大罐的與親友分享,大罐整體糖量需多留意。 蔬菜餅:天然烘乾製作的蔬菜餅乾添加物相對一般零食少,不過為了調味會添加糖鹽,建議多留意。另外,雖為蔬菜餅,但乾燥之後營養大多已被破壞,應注意不可取代蔬菜。建議每日約40公克。 《延伸閱讀》 .綠茶護心、顧肝、助減肥!營養師指10大好處,加3物效果再提升 .取消早餐助減肥兼顧健康?醫推168斷食:人其實不用吃到三餐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7-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重演SARS經驗 新冠肺炎輕症者「創傷後壓力症狀」患病率高
新冠肺炎不只傷「身」,還傷「心」,即使只是輕症確診者也躲不過。董氏基金會今引用國際最新研究結果提醒,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出現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患病率明顯增加,重演之前SARS感染倖存者的經驗;呼籲政府應儘速或有條件的開放線上心理諮商服務,讓有需要的民眾能有直接的管道獲得幫助。該研究在今年5月發表於《神經精神藥理學與生物精神醫學進展》期刊,是由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與巴西南卡埃塔諾市政大學合作,針對巴西895名輕症患者進行評估。研究結果顯示,這些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出現顯著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比率分別為26%、22%及17%,相較於先前巴西創傷後壓力水平8.5%的發生率,患病率顯然增加,且新冠肺炎相關症狀增加的數量與臨床上顯著的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嚴重度有關。研究團隊也指出,這些發現與SARS爆發時相呼應,當時SARS感染倖存者的心理困擾也有增加,且在疫情爆發後1年或更長時間仍持續;同樣的結果也出現在2015年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發生後。因此,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即便在疫後時期,因疫情引起的心理層面問題仍會持續,一般民眾要先有心理準備,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在未來幾年都會是常態,視訊也將成為社交互動或聯繫上的趨勢,民眾先了解才有對策。葉雅馨進一步建議,民眾平日應多熟悉心理健康資訊,長期性養成正確飲食及運動的習慣,並適時紓壓以維持身心健康。若出現以下問題,持續2周仍無法改善,除尋求親友的支持外,應尋求專業協助,透過心理諮詢專線、聊天室等資源進行必要的求助。1.嚴重失眠2.吃不下或暴食等食慾問題3.沮喪、對事物失去興趣、時常有負面想法、懷疑自己的存在或無價值感等憂鬱情緒葉雅馨進一步呼籲,政府應儘速或有條件的開放線上心理諮商服務,讓更多有需要的民眾,能夠有直接的管道獲得幫助;且應加強心理健康預防宣導,讓民眾了解怎麼預防、如何積極面對疫情後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建立正確的認知,提升群體自我防禦的效果。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已延燒1年多,大量確診後康復的病患或多或少留下了後遺症,尤其心理層面問題已是疫情後全球關注的重大議題。邱弘毅指出,抗疫期間的封城、隔離、維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對人際互動的影響更需要被關注,社會必須整合資源,發揮更大的社會關懷力量,才能讓這場疫情受害者的傷害減到最低。邱弘毅進一步表示,根據健保署資料,2020年起,我國精神科就診人次增加,耳鼻喉科、眼科等其他科別則沒有太大差別,顯示精神科需求有整體上的上升。針對國內疫苗接種率逐步提高、未來將施行微解封相關措施,邱弘毅建議,屆時政府應請精神科醫師追蹤確診後康復的個案,有無焦慮、憂鬱等新冠創傷症候群狀況;解封後,觀察各級學生返校狀況,是否有疏離、自我、情緒感知能力較差、喜歡自己一個人,或是不想與人互動的狀況,若有,學校心理輔導相關機構應介入協助。
-
2021-07-09 養生.健康瘦身
宅在家越吃越胖?給 12 星座的健康瘦身指南:牡羊試試168、雙子減少熬夜追劇
在家防疫的日子,囤了一堆零食,又不能去健身房跑步,許多人都感覺到自己「圓」了,因此感到焦慮。以下是給 12 星座的健康瘦身建議,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也能吃得更開心、動得更開心。牡羊座間歇性斷食法是很適合牡羊座的,因為牡羊是吃飯很準時的人,抓得清楚什麼時候該進食,什麼時候不該進食,可以從現在很流行的 168 (一天 8 小時進食,16 小時不進食)先試試吧!愛吃的你不需要節食,只要抓對時間吃就好。金牛座要金牛座節食實在是太難了,享受美食是金牛人生的一大樂趣之一,所以只能維持著運動習慣,來讓身材不至於走樣。金牛還很適合跟心靈有關的運動,比如瑜珈,透過冥想來讓內心平靜,一但內心平靜了,也許食慾也會暫時睡著喔!雙子座雙子座是熬夜追劇的慣犯,晚睡不但傷害身心健康,也會讓身材容易走樣,因為「瘦體素」都是在睡眠時間分泌的,它能幫助抑制食慾、燃燒熱量。害怕自己發福的話,先從改善睡眠習慣開始吧!巨蟹座巨蟹座對健康的生活型態很嚮往,改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對巨蟹來說不算難事。比如減少精緻澱粉的攝取,多吃蛋白質、蔬菜,以無糖茶代替手搖飲料等等。偶爾放縱一下吃垃圾食物也沒關係,只要大部分時間維持健康飲食即可。獅子座只要是獅子座做起來舒適的習慣就可以了,硬逼自己改變什麼,完全不像獅子座的風格,即使改變了也可能維持不久。選擇自己有興趣又有利於健康的事物來著手會更容易一些。比如做瑜珈對你來說是很開心的,就試著維持這樣的習慣吧!無須理會現在的瘦身趨勢、潮流。處女座基本上,處女座不看這篇文章,也會自己督促自己的!他們完全無法接受自己的身材走樣,一但意識到肉有點鬆了,他們馬上會去運動、吃少一點。就讓你的「超我」繼續督促著你吧!只要不要用極端的方式即可。天秤座天秤座很在意他人眼光,希望大家眼中的自己是很好的。因此自拍一些運動的照片 po 到社群,可以有效督促你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增加動力。這樣一來,如果你很久沒運動,朋友可能也會提醒你:「唉最近是不是沒在運動了?」天蠍座越有挑戰性的事情,天蠍座越有動力去做,因此可以幫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比如一天要喝 2000 cc 的水、一個禮拜不吃炸物,達成了目標後得來的成就感,又可以驅使天蠍座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射手座射手座大多都有運動習慣,比起室內運動,射手座更喜歡室外運動,比如跑步、投籃、爬山等等,疫情期間,做好防疫措施的話,還是可以挑個人比較少的時段,去空曠的地方動一動,消耗一下熱量。摩羯座摩羯座不太喜歡運動,也不太能節食。因此,少量多餐也許是摩羯座可以實行的方式,你不需要少吃一點,但可以分多次食用,且每次食用的份量漸少,來減少因為飢餓感而不小心暴飲暴食的狀況,但還是要盡量壁面高油高糖的食物。水瓶座水瓶座對擺盤有種莫名的偏好,喜歡將顏色分類,因此自備一個「健康餐盤」對於水瓶座落實健康飲食有所幫助。比如綠色蔬菜要多少的量、白米又需要多少的量。雙魚座你對創新的事物很感興趣,因此喜歡 follow 現在的健康瘦身趨勢,比如前陣子流行生酮飲食,後來流行間歇性斷食,反正都可以嘗試看看就對了!你會從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的。參考資料:1.《Yourtango》:The Health Fad Each Zodiac Sign Is Obsessed With2.《The Times of India》:The eating habits of each zodiac sign※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宅在家越吃越胖?】給 12 星座的「健康瘦身」指南:牡羊試試168、雙子減少熬夜追劇
-
2021-07-0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情緒忽高忽低,就是罹患躁鬱症的前兆嗎?
依據統計全球約有1~4%的人患有躁鬱症,而在男女人數比例上,不論男女罹患躁鬱症的機會均等,一般影響15~30歲之間的人群,平均發病年齡為18~20歲,但在65歲以上的人診斷患有躁鬱症的機率很低。導致罹患躁鬱症的風險因素躁鬱症可能是調節情緒的大腦中化學物質紊亂所造成,導致躁鬱症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研究發現若親近的親屬(例如:兄弟姐妹或父母)患有躁鬱症,則罹患躁鬱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因此懷疑躁鬱症可能與遺傳有關,除此以外,可能導致、觸發或加劇躁鬱症的因素還包括:吸毒或酗酒、內心高壓時期(例如:親人死亡)、其他創傷事件。此外,大多數患有躁鬱症的患者,經常和病患有另一種精神疾病,例如:焦慮症、藥物濫用疾病、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躁鬱症的類型根據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標準,躁鬱症較常見的類型包括:這類患者至少有一次完全躁症發作,且維持一週以上,過程中通常會出現嚴重的抑鬱症和輕躁症期。嚴重的躁症發作可能出現自殺、暴力行為、攻擊性,精神病(妄想或幻覺),並使其他人遭受傷害的風險。這類患者沒有一次完全的躁症發作,會經歷輕微的躁症時期(精力和衝動增加,但沒有完全型躁症症狀那麼極端)及重度抑鬱症發作並且交替發生,因此躁鬱症患者通常無法輕易識別出躁症,或者僅在鬱症時期尋求幫助。第一型雙極性疾患及第二型雙極性疾患最大的差異,在於是否有完全的躁症發作。躁鬱症病癥在一周內至少有一天大部分的時間,至少出現以下3~4種症狀,方可診斷出躁症或輕躁症,躁期可能持續數天~數月,症狀包括:情緒高漲、欣快、思緒翻騰、過動、大聲說話、缺乏自我控制、誇大的自尊心(妄想過度,誤以為擁有特殊能力)、過度參與活動、判斷力差、粗魯行為、過度衝動、衝動消費、暴飲暴食、大量飲水、吸毒、性濫交、判斷力變差、容易分心、幾乎不需要睡眠(睡眠時間短或沒有睡眠,仍覺得精力充沛)、容易激動或憤怒、脾氣不好。在2週內發生至少5種下列症狀(且至少一種症狀為-情緒低落、失去興趣或樂趣),鬱症症狀會影響正常社交功能或工作能力。症狀包括:持續的悲傷、空虛、自卑、流淚(兒童和青少年對於沮喪的表現可能為憤怒或煩躁)、幾乎每天覺得疲勞或嗜睡、減少所有或大部分活動的興趣或娛樂、睡眠障礙、過度嗜睡、無法入睡(失眠)、飲食失調、食慾不振和體重減輕(未節食情況下)、暴飲暴食和體重增加(每月體重> 5%)、孩童體重未達預期的增加、幾乎每天覺得生命無價值或絕望、幾乎每天難以集中注意力(記憶或做出決定)、反覆想到死亡或正在考慮或計劃自殺。
-
2021-06-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藉吃舒壓但也想保持健康?歐美封城一年來的借鏡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歐美多國因疫情爆發得早,封城與居家辦公已一年多,研究發現民眾更關注健康,卻也更容易用吃來調適情緒,甚至封城一個月就有超過3成法國人發福。建議若要同時兼顧健康、打發時間、獲得心靈慰劑,又不想體重上揚,就一起下廚吧!疫情籠罩全球,提升各國人民重審自己與地球的健康、加持永續消費趨勢。然而,病毒傳播搞得人心惶惶,社交機會被剝奪、國家經濟不穩、足不出門的新日常,也激發情緒性暴食!理性購物、感性進食?根據法國益普索市場研究公司(Ipsos)2020年5月調查,法國自疫情爆發以來,26%消費者更關注食物的營養價值、21%更在乎生產是否人道、19%也更受自然、永續的食物吸引。然而,自2020年3月17日法國封城以來,法國人反而更傾向吃高熱量、安撫人心的食物。根據法國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學2021年1月23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吃了更多的零食,買了更多撫慰心靈的食物。在將飲食視為國家資產、文化遺產的法國,疫情更加劇理性消費、感性進食兩種衝突現象!近半數成人用吃舒壓!健康和罪惡食物的進食量同時增加研究發現,48%法國成人、48%英國人會用飲食解決情緒問題。根據英國利物浦大學研究,法國封城不到2個月,就有35%成人變胖、每人平均攝取熱量從1935大卡一天微幅成長到1942大卡,但運動量卻大大減少。有趣的是,這些法國人除了吃更多的糖果、加工肉、飲料與酒,也吃了更多的蔬果、豆類、以及魚和海鮮,因為同時也有意識到要保持健康。另一項研究指出,紐約封城,女性因進食高熱量食物的頻次明顯提升,男性則無顯著改變。研究者分析,女性可能更常用吃來緩解壓力。小孩進食解無聊、家長也給了更高自主性法國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學所發表的研究同樣指出,小朋友在家對食物有更大的情緒反應、情緒性爆食,無聊時找點東西來吃更成疫情新常態。而且,在家工作的家長也助長這樣的行為,家長壓力倍增、默許孩子吃更多零食,包括習慣性用食物安撫小孩。在以往不允許小孩吃點心的法國有更明顯的改變,孩童也因此有了更高的進食自主性!便利非重點、家庭自煮潮來襲此外,有48%的法國居民認為「便利性」在封城間沒那麼重要,且有83%民眾自煮時間變更長!法國、義大利家庭封城期間,家長花更多時間帶小孩煮飯,研發家族食譜,不僅可以消磨時間、促進與子女關係,還能吃得更健康,可說是疫情下照顧心情與身體的最佳解方!有趣的是,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學發現,學歷越高的人,在家帶小孩做飯的時間越長。如果無暇做飯、或是害怕做出暗黑料理,也可以嘗試烘焙。美國疫情爆發一個月後,酵母銷售量成長647%。不管是義大利、土耳其還是瑞典,各國語言的「麵粉」、「麵團」網路熱搜度都達新高。而且,在疫情率先大爆發的義大利,「麵包」、「蛋糕」、「披薩」的搜尋聲量與確診案例成長數成明顯正比!諸多研究顯示,與家人一起做飯,或是嘗試烘焙等簡單、又療癒的飲食活動,可能比狂吃、吃補給品更能有效幫助大家度過疫情。建議若要同時兼顧健康、打發時間、獲得心靈慰劑,又不想體重上揚,就一起下廚吧!延伸閱讀▶宅在家卻不能開伙怎麼辦?叫餐飲外送,你要注意這些原則▶如何讓WFH不變成WTF?三餐這樣準備可以讓你好過一點▶「自煮管理」不擔心!國產生鮮供應不斷鏈,這些平台都可以幫你外送到家參考資料▶Child eating behaviors, parental feeding practices and food shopping motivations during the COVID-19 lockdown in France: (How) did they change?▶Food choice motives and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diet during the COVID-19 lockdown in France▶Changes in food intak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New York City(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5-26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疫情壓力大 身心科醫師教「三多三少」法放鬆心情
疫情持續延燒,民眾每天擔心受怕,出現睡不著、睡不好、睡不飽,甚致胸悶、氣喘、頭暈,有時還會疲累、發抖、手麻,這些情況很明顯地是受到疫情所帶來的壓力影響,防疫生活下大家身心壓力緊繃,生活負擔加重,家人在一起的時間變長,容易出現口角,卻又缺少活動以及情緒出口,人變得煩躁不適,大甲李綜合身心科暨美德醫院主任劉又銘醫師建議,民眾可善用所謂「三多三少」的概念法,幫助自己釋放身心壓力。多聽內在 少聽外在整天聽著新聞報導確診數字與消息,非常容易感到疲憊與沈重,甚至一直手機轉傳訊息而陷入一種焦慮的循環狀態裡,其實焦慮的存在是一種生命訊號,目的要提醒自己注意危險並做好自我保護而已,大家都需要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當瞭解自己內在的情緒動力原因之後,困擾不安的感覺就比較會減輕。但若是發現內心起伏過大,則需求助身心科醫師,評估深層心理狀態。多心靈連結 少身體接觸防疫情形下,為了安全距離,需要拉開個人接觸與社交距離,但也因此容易讓人與人間的心理距離也遠離,宅在家時連結的是滑手機或追劇,這讓時間過得比較快,但不夠營養的內容會使心靈空虛憔悴,可藉此時改變一下,做些平時沒有給自己與家人時間完成的事,例如讀本好書、聽聽音樂、與家人一同料理等,滋養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或感受自己內在有意義的生命獨處經驗,才是維持心理健康的營養,而能幫助消化疫情帶來的危機感與無力感。多健康運動 少垃圾食物不自覺的多吃垃圾食物或暴飲暴食,這問題在焦慮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在家裡為自己找出一塊空間,藉由線上課程,學習伸展操、柔軟體操、瑜珈式活動,或是熱歌勁舞,乃至有氧運動,都是能有效改善心情、舒緩壓力的方式。防疫下, 大甲李綜合醫院感染科醫師劉有增建議還可以這麼做,多喝溫開水每15到30分鐘喝一次、多攝取優質蛋白質食物(水煮蛋、白豆腐、豆漿等)、多吃新鮮蔬果,可以增強免疫力、充足睡眠、適當運動、打開門窗對流通風、保持平穩情緒。
-
2021-05-15 醫聲.院長講堂
陳作孝的養生祕訣/簡單生活沒壓力 習慣斷捨離
「我沒有特別的養生之道,就是堅持簡單生活、健康飲食,抱持豁達、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萬芳醫院院長陳作孝說,「我很認命」,因此不會抱怨,一路走來始終如一,該做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叫我擔任院長我就來做,叫我下鄉服務我就去,很多人認為下鄉很廢,但這也是一種經驗。從求學到現在,陳作孝的生活很規律,每天早睡早起,早上5點半至6點起床、晚上10點多睡覺,看似單調的日子,但生活過得簡單,就比較沒有壓力。從建中到陽明大學醫學院求學期間,學校宿舍的桌子、衣櫃都不大,讓他養成斷捨離、做好管控的好習慣,如今成為院長,桌子也是保持淨空,不堆放文件,醫院事務即刻處理,隨身物品只有手機與錢包,不太念舊的他說,「不會什麼東西都留下,因為回憶都在腦袋裡。」「我很多事情都很簡單,連感情都簡單。」陳作孝笑說,太太是大學一年級認識的,一路就走到了結婚,太太有時會覺得他無趣,但他在特別的節日還是會安排一下,「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曾任腎臟科主任的他,飲食、養生方面也沒有特別不同,平常飲食清淡,多喝白開水,每天僅喝2杯咖啡,多吃蔬果,少吃炸物或燒烤食物,也不會暴飲暴食;不抽菸少喝酒,只在應酬時會小酌兩杯。不管是擔任腎臟科主任還是院長,陳作孝都秉持著「簡單生活、健康飲食」原則,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平時累積的工作壓力,他會透過運動紓壓,例如假日常到郊外走走、爬山,偶爾打高爾夫球。
-
2021-05-12 養生.人生智慧
還清債務開演唱會當禮物!周思潔不服輸:60歲想瘦身不容易,靠二件事瘦到45公斤
「回過頭看,過去的一切都是很好的禮物,我的人生60才開始,希望到這個年紀能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今年剛好60歲的藝人周思潔,睽違舞台25年,3月第1次舉辦個人演唱會,演唱會主題是「傻傻的花」,副標「有夢就去追」。「人生是可以去追夢的,不要被自己的年齡限制住,你還是大有可為。」周思潔笑著說。 從小就很愛唱歌,周思潔17歲投入演藝圈,因為有雙大眼睛和虎牙,被暱稱為「日本娃娃」。然而,她的命運頗為乖舛,離開演藝圈後投身商界,沒想到被股東騙、幫親戚作保被倒,公司還遇到大火,燒光所有貨物。2001年,負債上億元。她一肩扛起所有責任,並花17年還完債務。 個性樂觀的她說:「回過頭看,過去的一切都是很好的禮物。我有一個很特別的特質,可以把垃圾變能源,不管發生不好的事情,都能變成能量。」 還清上億債務,開演唱會當禮物 債務還完後,她想送自己一份禮物:開演唱會,「以前跑秀場,穿一套禮服、唱3首歌就好。」現在她要挑戰一個人2小時、唱完15首歌、換4套衣服。 同時,她還給自己一項艱困的任務,演唱會一出場就是有難度的舞蹈,「練舞時有人說,台灣哪有藝人60歲還能跳這種舞?正因為它有難度,我去穿越了,這正是我的幸福來源。」 她向來是個不服輸的女人,為了這場演唱會,下定決心運動、減肥。「我1年胖1公斤,最胖的時候61.5公斤。」158公分、嬌小的她,必須瘦到45公斤。 然而,年近60歲想瘦身並不容易,「很多人覺得在這年紀要瘦很難;心態上,大家覺得減肥就要很忍耐,好像是件苦差事,但就是這個想法障礙了我們。」她換個方式思考,「餓是快樂的,是在燃燒脂肪,它是喜悅的。」 用「168瘦身法」,滿足口慾 她執行「168瘦身法」,一天只有8個小時能進食,「它等於間歇性燃燒脂肪。」瘦身時,她每天至少喝3000cc的水,「進餐前至少喝700cc的水,這樣就能只吃七分飽。」 一天只吃2餐。第一餐是起床後,她會盡情的吃,包括肉類、澱粉、甜點,充分滿足自己想吃的欲望,「我的想法是,不能壓抑自己的欲望,例如想吃甜點時就要吃。」 「細胞去壓抑它,就會更無法忍耐、想吃更多,要去滿足它,像我很喜歡吃微熱山丘的鳳梨酥,我會品嚐,方法是每一口都細嚼慢嚥30下。此時,口腔會告訴大腦我在吃喜歡的東西,滿足了就不會暴飲暴食。」 周思潔的第2餐在晚上7點前吃完。「這一餐的份量少一點、卡路里低一點,多吃青菜、蛋白質,肉、豆漿。」平時她很晚睡,如果真的很餓的時候,會吃毛豆和燙青菜。 運動多管齊下,健康又能瘦 「我還有請教練一對一教學,一周3~4次,包括重訓、皮拉提斯、打拳擊等。」她強調,運動是為了健康,真正想要瘦,還是要節制飲食。她還有一個撇步:每天早晚量體重,「我不穿衣服量體重,再照全身鏡,透過鏡子會看到自己的線條,真的變瘦了,細胞就會很喜悅,會很期待自己變瘦。」 年逾60未婚,也想找個好男人 如此持之以恆,周思潔瘦身有成,籌備演唱時約61.5公斤,瘦到只有49公斤,只花1年多時間,就瘦了逾10公斤,「我是很健康、有口福、該吃的都能吃,是對身體很好的瘦。」自己未來的目標要再瘦5公斤,回到45公斤、24腰。 現在的她,無債一身輕,不少朋友看到她單身,想要幫她介紹男友,她笑道,過去因為扛著很重的債務,深怕害到別人,所以未婚,「我也曾經遇到很好的人,談戀愛很甜蜜,但我不太敢給別人機會,因為知道自己的負擔很大,除非對方的經濟條件很好。」 年逾60的她,目前沒有男朋友,她期待有一天能出現懂她,又能照顧她的好男人,「以前媽媽都會擔心我交了男朋友,她好怕有人來分享她的女兒,現在她會說,有好的,去嫁一嫁,但也要有緣份啊!我很敞開,未曾排拒。」 周思潔很講究「能量」,她說:「能量是對等的,只要我的能量夠好,就能吸引到好的人,根本不用擔心。」她期許自己未來能健康、自在、喜悅,獲得想要的人生。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經歷2段婚姻,發現自己一個人剛剛好!若為了有伴,待在名存實亡的婚姻裡很無奈.血壓多少才OK?有什麼症狀?高血壓最基礎知識:想真正改善該有的7個態度!.食道癌9成患者是50歲至70歲男性!國健署提6大遠離致癌因子,落實生活中避免罹癌
-
2021-05-11 養生.健康瘦身
吃糙米、大番茄...怎麼都瘦不下來?營養師點名:你中了6大類「醣類陷阱」
掌握每餐熱量及醣量原則因為每個人的飲食生活型態大不相同,醣分攝取量也有很大的差異,鼓勵大家先戒精製糖食物,如:含糖飲料或精製糖點心等,再來採取漸進式減少醣量,才不會覺得一下子減量太多,覺得很困難或是無法長期執行而暴飲暴食,大家可評估自身原本的醣量攝取,選擇此篇裡的食譜來做做看喔!適合男性的減醣方法每餐熱量五百大卡、醣量中度低醣或低醣如果原本攝取的熱量及醣量較大,如:每餐澱粉量至少一碗飯的澱粉愛好者,建議先從溫和減醣的方式開始逐漸減量,可從一餐開始嘗試,再進展到三餐都是減醣的飲食計畫喔!若三餐都已經調整為減醣飲食,想再更積極追求瘦身成效者,可嘗試醣量控制每餐20∼30公克。適合女性的減醣方法每餐熱量四百大卡、醣量中度低醣或低醣如果原本攝取的熱量及醣量較大,如:每餐澱粉澱粉約接近一碗飯的澱粉愛好者,建議可從三餐中的一餐開始,再漸進式的進展到每餐都執行減醣飲食。適合想要有一定的瘦身成效者,能幫助開啟燃脂效果,此階段也適合需在短時間內緊急快速瘦身。因醣量相對較低,需評估青菜及蛋白質攝取量是否足夠,若有飢餓感,可適度搭配食譜中的低醣點心。容易混淆的醣類食物執行減醣飲食時,許多人會困惑究竟哪些食物有醣分呢?在六大類食物中,全穀雜糧類、水果類及奶類是屬於醣類食物,學習正確認識食物的分類後,才不會不小心落入醣類食物的陷阱喔!以下歸列出容易混淆的食物種類:.全穀雜糧類:皇帝豆、鷹嘴豆、紅豆、綠豆、豌豆仁、荸薺、蠶豆、菱角、栗子、蓮子、蓮藕、薏仁、馬鈴薯、山藥、芋頭、南瓜、玉米、地瓜、豬血糕、年糕、甜不辣、蘿蔔糕、米粉、冬粉、燕麥、藜麥、穀粉、小米、黑米、糙米、湯圓、麻糬。.水果類:枸杞、紅棗、黑棗、椰子、柿餅、桑葚、小番茄。.奶類:起司、乳酪、冰淇淋。.豆魚蛋肉類:毛豆、黃豆、黑豆、麵筋、麵腸、麵丸、烤麩、素雞、魚丸。.蔬菜類:長豆、四季豆、甜豌豆、牛蒡(屬於糖分高的蔬菜)、玉米筍、大番茄。.油脂與堅果種子類:花生(土豆)、酪梨、葵瓜子、椰奶、椰漿、杏仁、沙拉醬、蛋黃醬。六大類食物的分類,是依據富含的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醣)、蛋白質及脂肪做區分,即使是有相同的食物名稱,像是小番茄及大番茄或玉米及玉米筍,因富含的營養素成分不同,食物分類上也會不同。營養師的減醣食譜1:番茄牛肉丸烹調器具:平底鍋作法:❶ 將洋蔥丁切碎、大番茄切丁。❷ 牛絞肉與洋蔥末攪拌均勻,加入大蒜粉、鹽、黑胡椒粒、百里香、肉豆蔻粉等,用手揉捏使具有黏性,稍微摔打增加彈性,再搓揉成圓狀,裹上一層麵粉。❸ 加熱平底鍋,放入牛絞肉丸,兩面各煎兩分鐘至七分熟左右就取出備用。❹ 將番茄丁放入鍋中,加入鹽、黑胡椒調味,加入番茄糊,並加入適量的水,使呈現稠狀,再加入牛肉丸。搭配五穀米作法:五穀米浸泡三十分鐘,電鍋內鍋放入五穀米四十克及水五十克,外鍋放一杯水。花椰菜飯作法:將花椰菜打成米粒狀,加熱平底鍋,倒入橄欖油將花椰菜飯炒熟後取出。營養分析中度低醣:熱量484kcal、含醣量50.5g、蛋白質32.3g、脂肪17.1g、膳食纖維5.9g低醣:熱量499kcal、含醣量31.8g、蛋白質40.7g、脂肪24.6g、膳食纖維9.1g營養師小叮嚀:這道料理運用許多辛香料,百里香中有抗氧化物百里酚、芹菜素等,肉豆蔻粉為中藥用食材具有健脾胃的效果,黑胡椒含錳,可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脂肪燃燒。牛絞肉摔打出筋性後,會具有黏性,手掌可沾點水,較能揉成圓狀。營養師的減醣食譜2:泡菜番茄海鮮鍋烹調器具:深鍋作法:❶ 大番茄洗淨去除蒂頭、草蝦去除腸泥、金針菇洗淨去除蒂頭、豆腐切塊、蛤蜊泡鹽水吐沙、洋蔥切絲、大蒜切末、蔥切成蔥花。❷ 準備一個深鍋,放入橄欖油炒香,爆香大蒜末、洋蔥絲,再加入大番茄炒軟,燉煮二十~三十分鐘,中途可將大番茄以鍋鏟壓碎。❸ 放入蝦子、豆腐、泡菜、金針菇及蛤蜊燉煮5分鐘。❹ 最後撒上鹽、胡椒粉、蔥花即可。營養分析:熱量371kcal、含醣量24.0g、蛋白質35.2g、脂肪14.8g、膳食纖維5.8g營養師小叮嚀:泡菜除了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之外,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益生菌,在發酵過程中也會產生有機酸,有利於鐵、鋅吸收,而辣椒素也有助於脂肪燃燒。此款鍋物為適合四百大卡低醣飲食的一餐,也可以加入適量的南瓜、芋頭、山藥等,適量的好澱粉也有助於開啟脂肪燃燒!書籍介紹書名:營養師的減醣快瘦廚房:控醣穩糖,代謝好好!吃好吃滿還能狂瘦的終極飲食計畫作者:楊斯涵出版社:晨星出版日期:2021/01/12作者簡介/楊斯涵有10年臨床營養師的經驗,專長以照護糖尿病、減重為主,目前任職於桃園糖尿病健促機構診所,也曾擔任多場減重講座講師、參與減重營養企劃、線上減重諮詢、團體減重班等,也與健身房、企業、醫療機構等,有多樣化的減重合作 。平時對廚藝料理有濃厚的興趣,平時喜歡研究方便、營養健康又美味的料理方式,相信「健康的食物也可以很美味、美味的食物可以更健康」,熱愛將食物的營養素價值以健康美味的方式吃下肚,打破健康的食物一定不好吃的刻板印象。臨床營養門診時面對許多糖胖症病人需要控糖、降體重,因而開始研究符合簡單快速、健康美味、外食方便執行的飲食方法,而在臨床經驗中發現「減醣飲食」,為能夠方便執行,又能達到穩糖、降體重效果的飲食法,透過本書詳細介紹減醣飲食的原理、迷思、在家烹調、外食選擇的方法,為一本適合想要輕鬆降糖、體重控制的實用工具書喔!經歷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碩士國家高考營養師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格衛教師肥胖專科營養師樂齡運動指導員桃園市營養師公會糖尿病主任委員同心分享廚房創辦人楊斯涵營養師部落格:dietiansherry.blogspot.com/楊斯涵營養師FB粉絲團:楊斯涵營養師的美味生活楊斯涵營養師IG:sherryo88延伸閱讀: 脂肪肝就是動脈硬化第一步!想維持乾淨血液,日本診所院長推薦5大食物
-
2021-05-09 寵物.寵物長照
毛小孩媽媽從陪伴到失去 寵物長照也需要「喘息」
少子化、不婚族增加,許多女性會選擇飼養毛小孩,視為家人般疼愛。2020年全台貓、狗飼養總數,更是首度超越孩童人口數,且研究顯示,人們在毛小孩陪伴下,更能夠感到快樂、療癒。據去年內政部、農委會資料分析,台灣15歲以下孩童每年以4%速度減少;貓、狗則以超過6%的速度逐年上升,推估2021年全台毛小孩飼養數達296萬隻,超越15歲以下孩童人口數逾10萬。心靈處方和貓狗玩耍、撫摸動物,壓力荷爾蒙會降低。養毛小孩的益處多,新冠疫情改變生活模式,長時間在家有更多人尋求寵物陪伴。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舉例,研究顯示,和貓狗玩耍15到20分鐘後,壓力荷爾蒙會降低,而撫摸動物,壓力下降的時間縮更短。貓咪寄宿經營者、諮商心理師李汶軒也分享,國外研究指出,和毛小孩互動、對話所產生的陪伴、幸福感,跟腦中的催產素有關,且未生養的男女飼養寵物,能培養責任感,生活更有重心。運動處方遛狗就能規律運動,與貓咪玩耍,一起做瑜伽。毛小孩能激發運動的動力,葉雅馨說,毛小孩媽媽可透過遛狗建立運動習慣,散步、慢跑都是不錯的選擇,對自己和狗狗的健康都有好處。而貓則是以室內活動為主,李汶軒說,狩獵遊戲不僅能讓貓咪運動,揮逗貓棒的同時,飼主也在進行手部運動,甚至可以在旁學習貓咪伸展,時下流行的「貓瑜伽」能舒緩肌肉僵硬、背部痠痛。另外,毛小孩的媽媽要注意「寵物毛髮」的健康問題,尤其多貓多狗家庭要特別注意,動物毛髮飄散恐致過敏,添購空氣清淨機可改善。另養貓人士需評估,家中空間是否容納得下貓跳台,注意動線安排。若一次養太多貓狗,對寵物而言非常壓迫,須慎重考慮。另外,貓狗的大小便行為訓練,對居住環境也很重要。長照處方預先安排病程規畫,透過記錄或書寫抒發心情。毛小孩療癒能量強大,但壽命比人類短,不可避免罹病、離世的傷痛。主播秦綾謙未生兒育女,將毛小孩視為摯愛,她日前分享,飼養12年的愛犬在去年患惡性腫瘤,併發肺水腫、腎衰竭的病程經驗,在親身照看半年後,某日清晨4點半醒來,懷中的毛孩已沒呼吸起伏。幾個月過去,秦綾謙透露,仍會在4點半自動清醒。在照料生病寵物時,毛小孩媽媽難免感到壓力,甚至忽略自己的健康。葉雅馨建議,可預先安排病程規畫,以免手足無措。李汶軒則點出喘息的重要,飼主可將寵物託付給親友,期間轉換思考模式,省思可學習的地方;而感到煩躁、自責時,透過書寫抒發,則有機會記錄到毛小孩病況進步,便成為正能量,彼此關係也會調整。療傷處方留意「喪失寵物症候群」,影響生活應求助心理諮商。寵物生命一旦結束,飼主恐出現「喪失寵物症候群」(Pet Loss),甚至有憂鬱傾向。葉雅馨說,輕則感到失落、易怒、重則焦慮、憂鬱,像是睡不好、失眠,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以及體重變化大都是常見症狀。有的人則是陷入不斷地自我檢討,為幫助飼主走出傷痛,寵物臨終服務師毛繼萱提到,自己會運用「寬恕治療法」鼓勵飼主,並沒有虧欠毛小孩,牠們知道你的愛。在旁人眼裡或許悲痛不可延續太久,李汶軒認為,悲傷是很個人化的,日常生活若未受影響,持續難過可被允許。建議親友適度陪伴,並透過拍肩、擁抱等安慰肢體語言達到安撫。但若出現哭到不能自己、足不出戶,甚至影響人際互動等狀態,可評估求助心理諮商。我適合再養寵物嗎?思考再養一隻的意義毛小孩離開後,什麼時候適合再養一隻?毛繼萱分享,身邊不乏親友三至五年都不敢接納新寵物,也有半年內再次領養毛小孩的飼主,因人而異。為避免觸景傷情,也有人會嘗試養不同種類的動物,像是狗換成貓。李汶軒則強調,整理好與毛小孩的關係以及感受,思考再養一隻寵物的意義,這影響日後照顧的行為或心境,例如陪伴與替代的意義就不同。
-
2021-04-24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不只是火燒心! 中醫師曝這些胃食道逆流症狀也別大意
1名50多歲婦人,因長期生活壓力大,易緊張、焦慮,工作忙碌加上3餐不正常,導致胃酸逆流嚴重,不僅夜晚睡不好,白天也時常胃脹不舒服,加上更年期來臨的諸多不適而就醫。經胃鏡檢查發現有賁門鬆弛的問題,西醫原先建議手術治療,但婦人擔心會有後遺症,而轉介中醫治療,在服用中藥調理半年後,胃酸逆流的情況大幅改善,其它症狀也跟著好轉許多。收治這名婦人的中醫師曾子澄指出,上述婦人的胃食道逆流情況較為棘手,屬於病因複雜的難治類型,即使照了胃鏡,也不見得能找出好的治療方法。現代人壓力大,胃食道逆流患者明顯增加,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愛吃宵夜或情緒緊繃等,都會使消化機能變差,降低胃排空的速度,一旦胃酸分泌過多卻停留在胃裡,便會隨著腹壓上升向上擠壓而胃食道逆流。曾子澄醫師強調,不同嚴重程度的胃食道逆流,其臨床症狀也不同。一般常見的火燒心、胸口灼熱感和胃酸逆流,已是病情較嚴重的表現;輕微的胃食道逆流則會有慢性咳嗽、喉嚨沙啞、胸悶等症狀,由於較難與胃食道逆流做聯想,因此常被患者輕忽,或誤診為慢性咽喉炎,而看錯科別延誤病情。曾子澄醫師表示,臨床上遇到許多民眾有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問題時,通常會先吃胃藥,暫時緩解不適,但需注意的是,胃藥的種類相當多,有針對胃痛、胃悶、胃脹氣、抑制胃酸等不同療效。許多患者看遍西醫各科別後,發現胃食道逆流仍反覆發作,才會轉介中醫。其實中醫治療胃食道逆流,是根據體質調理,並找出病因源頭,對症下藥,較能全面治療根本。從中醫角度來看胃食道逆流從中醫角度來看胃食道逆流,主要是「飲食不節」和「肝氣鬱結」所致。「飲食不節」是指長期飲食不正常,導致消化功能不好,形成中醫所說的「脾胃氣虛」,臨床上會給予益氣補中、健脾胃的中藥。至於「肝氣鬱結」則是情緒影響肝氣,是指長期過度緊張、心情焦慮、壓力過大,影響自律神經系統,不完全只是腸胃問題,此時會酌加疏肝解鬱的中藥,對於放鬆心情頗有助益。曾子澄醫師舉例,黃連、半夏、牡蠣、乾薑、海螵蛸及白芨等,都是治療胃食道逆流常見的中藥材。配合放鬆心情和改善飲食習慣,病情輕微者約1到2周即可見效,嚴重者約半年至1年,大部分患者平均治療1至3個月,症狀便有顯著改善。曾子澄醫師提醒,除了配合醫囑、按時服藥之外,平時盡量3餐正常,湯與飯分開吃,不要將飯泡在湯裡,會影響消化功能;吃飯7至8分飽即可,不暴飲暴食,不吃宵夜。腸胃虛寒較弱者,避免吃冰涼食物,飲食以少量多餐為原則,若知道哪些食物會引起自己胃食道逆流,應避開不吃,如此,根治胃食道逆流也不再遙不可及。★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4-18 新聞.健康知識+
減肥肚子餓就是在消耗熱量? 「6條NG觀念」超多人都有
你是否嘗試減肥卻一無所獲?可能是用錯方式減肥了!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六位營養師解答常見的減肥迷思: 誤區1:減肥不能吃碳水化合物健康的飲食不能沒有碳水化合物。Andrea Dunn指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如蔬菜、豆類、水果和全穀類等都是健康飲食方式的基礎。誤區2:只算卡路里,吃什麼都沒關係Kristin Kirkpatrick博士說,只計算卡路里不考慮飲食的內容與質量,身體健康將受到影響。關鍵是要維持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堅持營養豐富的飲食,保持血糖穩定才不會使胰島素和血糖波動太快,阻止你暴飲暴食。 誤區3:想減肥必須挨餓節食的首要原則是:不挨餓!許多人認為減肥意味著不吃飯,整天感到飢餓,但這樣會更加煩躁與沮喪,最終減肥失敗並恢復體重。Anna Taylor說,如果在飢餓時,身體會藉由減慢新陳代謝來保持燃料,甚至身體太餓開始大吃喝。真的肚子餓時,可適量吃些健康的零食,補充良好的蛋白質,為長期的減肥做好準備,心情也會更好。 誤解4:減肥不敢多吃油為了減肥不吃油和脂肪嗎?事實上脂肪是維持人體運作很重要的物質。研究發現,含有健康脂肪的食物不會使你發胖,它們實際上可以加快新陳代謝並幫助減輕體重。Brigid Titgemeier建議選用健康的脂肪,例如酪梨、橄欖油、亞麻籽、大麻籽、核桃、鮭魚來減輕體重,進食後感到滿足,並降低發炎指數。 誤解5:無麩質是減肥的方案Jennifer Willoughby說,無麩質商品的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長期下來反而會導致體重增加。不過,對於患有乳糜瀉的這些自體免疫疾病的人,無麩質飲食在醫學上是必需的,如果使用適當的未經加工的完整食物確實能讓體重下降。但是不應將此作為減肥策略,儘管無麩質食品纖維含量低,也因為無法達到飽足感,可能最終會暴飲暴食。 誤解6:好吃的食物對都是有害的很多人認為健康食品味道一定平淡無味,加工含糖和脂肪食品風味更好,Julia Zumpano說,覺得健康食品味道不佳的人只是不知道如何製備它們來增強其天然風味。他建議透過自行準備餐點,從天然食材中獲得食材本身的風味,一旦開始吃更多的天然食品,味蕾開始品味到果實的微妙甜味、酸果和柑橘的酸味。在製作過程中透過添加一些大蒜、洋蔥、辣椒、薑黃、薑、堅果、花生、芝麻、杏仁、亞麻籽、南瓜籽等種子油等增強健康飲食的美味。參考資料:6 Worst Myths You’ve Ever Heard About Weight Loss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168斷食期間可以吃什麼? 營養師公開「一日菜單」照吃不挨餓 ·吃冷的食物能減肥?抗性澱粉有哪些? 營養師告訴你為什麼能瘦身、控制血糖及膽固醇
-
2021-04-16 養生.健康瘦身
168斷食期間可以吃什麼? 營養師公開「一日菜單」,照吃不挨餓
你正在執行168斷食法減重嗎?168斷食法到現在還是很流行,其藉由調整進食的時間,進而達到飲食控制的效果。然而,不管是什麼樣的斷食法,成效顯著的大有人在,但也有不少人體重不降反升,原因在於能進食的時間內你吃了什麼?吃的正確嗎?吃多少飯就要吃多少菜 少加工、精緻食品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貼出一張「食物份量表」,幫大家分好人體每日所需的6大類食物,以及每次可以吃的份量。高敏敏說,在攝取全穀雜糧類上,如綠豆、紅豆、饅頭、玉米、南瓜、全麥土司、地瓜、糙米飯、蕎麥麵、穀類等,要記得一原則「吃多少飯就要吃多少菜」,並且減少攝取加工精緻食品,最好以多纖維、多種類為主;此外,須注意的是,口感綿密鬆軟的耕莖類也是澱粉。不只綠色蔬菜才算菜 控制份量、攝取多樣化而豆魚蛋肉類則是每餐一掌心,如豆類∕豆漿、奶類、魚類、肉類、海鮮、蛋類(每日可一顆),盡量挑選原型食物吃,同時避免加工肉品。至於蔬菜類不只有綠色蔬菜才是蔬菜,瓜類、菇類、藻類也都是蔬菜,每餐都要吃,且每種顏色的蔬菜都要均衡攝取,一天至少要吃1.5-2碗菜才足夠。不可或缺的水果類,諸如櫻桃、小番茄、蘋果、奇異果、芭樂、葡萄都可以,但高敏敏提及,要記得控制份量,一次一個拳頭大小,約切一切放碗裡八分滿的量,且應多攝取各式顏色、種類的水果。此外,堅果種子類的話,如核桃、芝麻、堅果等,每日所需份量約是一小把;乳品類則每日1.5-2杯即可,如牛奶、優格、乳酪、起司等。選對食物、吃對時間 喝水+運動不可少高敏敏提醒,執行斷食期間,進食時要選對的食物,不能亂吃,拒絕高糖、高油、加工食品,選擇蒸煮滷烤的天然食物,例如:炸排骨便當換成滷雞腿便當;吃東西時7、8分飽就好,不要在可進食時間暴食狂吃,如此一來只會徒增身體負擔,更別說要瘦身了。執行斷食法除了每餐進食需飲食均衡外,水份充足及適當運動也很重要。高敏敏建議,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每日最少1500-2000cc,有時候「覺得餓」可能是口渴了,很多食物裡也含有水分,都可以算在每日水量裡頭,且每日至少運動30分鐘。高敏敏強調,減重最重要的是別盲目跟風,找出最適合自己、可執行的時間,減肥不是一時,健康飲食跟生活模式是一輩子! 延伸閱讀: ·吃菜減重卻變胖? 那是因為這1類蔬菜比肉還肥 ·168間歇性斷食反變胖? 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犯了這2個錯
-
2021-04-09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43歲張先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因工作長期應酬聚餐,兩年前體重達到130公斤時,眼睛腫脹、視物模糊扭曲,診斷為長期血糖過高導致視網膜初期病變,若嚴重恐失明。血糖控制不良+罹病時間 易致視網膜病變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郭建志醫師表示,正常醣化血色素為4.7至5.6,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罹患時間長短有關,再加上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的危險因子,視網膜病變更加惡化,因此,做好適當的體重管理與控制血糖是相輔相成的。有效控制體重 惟量是問為上策現今許多藥品主打抑制食慾、增加代謝和促進排便,這都是短期成效,若要維持長期健康,除了少吃高熱量食物,低熱量的食物也不能吃多,掌握「惟量是問」的關鍵,讓自己在用餐時能明確知道每一餐的總量及熱量;外食族購買超商食物時,可參考外包裝標示熱量,每日所需熱量的評估要考量自己工作耗用的體力多寡,避免因為攝取不足導致頭暈等狀況。糖尿病飲食順序 這樣吃才正確針對糖尿病,不少人都認為「先吃肉,再喝湯,飯後一盤水果剛剛好」,對此,郭建志指出,中醫治糖尿病分上消、中消、下消三階段,指的就是多渴、多食、多尿,這3多症狀處理好,達到滋陰補腎,血糖就會穩定;建議改變飲食順序,先吃低熱量水果,再喝湯,先吃肉再吃菜,吃完飯感覺8分飽就是剛剛好。良好觀念+規律作息 比藥物調整更管用而不分中藥西藥,只要能控制血糖、體重下降就是好藥嗎?郭建志說明,控制血糖要從生活飲食與運動調整最佳,若僅是透過任何藥物的幫助,沒有良好的觀念與生活作息,一時的瘦只會換來更久的胖,畢竟肥肉債不是一天造成的,建議要搭配醫囑、均衡飲食、少吃多運動。三餐份量不固定 小心身體會反撲此外,許多人因為要吃大餐,認為少吃這餐的份量,挪到下一餐吃並不會胖?郭建志強調,三餐不固定、暴飲暴食是無法控制血糖,後果還可能會導致更胖、注意力不集中、餓了容易生氣,建議要定時定量,吃少量澱粉、大量青菜,少吃精緻醣類或加糖,例如汽水、珍奶、蛋糕、麵包、餅乾、泡麵、鍋貼、甜食,以及油炸高脂肥肉、動物外皮與高膽固醇類的東坡肉、雞皮、炸雞排、炒花枝。高纖蔬果不能取代正餐 掌握攝取量是關鍵水果含有高纖維,用來代替正餐也不會胖?郭建志透露,鳳梨、芒果、蕃薯、南瓜、山藥等瓜果蔬菜,因為香甜、含糖量高,也不能一次吃幾顆當作正餐,應該要均衡飲食搭配,食物多搭配吃高纖低熱量的蔬菜類,或吃芭樂、火龍果、蕃茄等低熱量且有飽足感的水果類;掌控每一餐攝取的總量、熱量。延伸閱讀: ·愛吃甜食、油炸物易得糖尿病? 醫揭「關鍵原因」:小心還會傳給下一代 ·不甜的水果不會影響血糖可以多吃? 含糖量其實沒差!這些無糖食物也是陷阱 
-
2021-04-07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醫揪「常被忽略的傷胃習慣」,睡覺姿勢也有差
中年、肥胖、工作壓力大且偏好刺激性食物者可要注意了!如果你一個星期中,有1~3天以上,出現胸部或胸骨後疼痛,並有「火燒心」的感覺,可能患有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症 置之不理恐引發癌症「胃食道逆流症」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是位於食道與胃連接處的賁門的括約肌收縮功能不良,導致胃酸反流入食道而產生的疾病,由於經常被病人輕視而沒有適當治療,會產生併發症,包括出血或食道潰瘍,甚至是食道變窄導致吞嚥困難,慢性的胃食道逆流還可能造成氣喘及肺炎,甚至是併發巴萊特食道,引發癌症。體型肥胖、高壓、暴飲暴食 胃食道逆流常見族群根據一份問卷調查顯示,疑似胃食道逆流科技人中,男性的比例比女性高,有4成以上,體型多為比較肥胖或壯碩者,這些人當中,有約8成以上處於高壓狀況;有近9成偶爾會有暴飲暴食,多數偏好刺激性食物及飲品,只是對於什麼是胃食道逆流,約6~8成的科技人是一知半解,約1成的科技人,完全不知道什麼是胃食道逆流。火燒心症狀最為普遍 幾乎每日出現影響生活調查分析,高達56%的科技人一個禮拜會有1至3天以上,會出現胸部或胸骨後疼痛;其中有6%的科技人,更是每天都出現這樣的症狀,並且以男性居多;有39%的科技人,一個禮拜會出現1至3天以上的「火燒心」症狀,也就是胸部或胸骨後有燒灼感覺,並且伴隨著喉嚨疼痛或聲音沙啞等症狀,更有高達40%者,一個禮拜會出現3天以上的上腹部疼痛或是燒灼感,也就是將近8成的科技人有疑似胃食道逆流症狀。火燒心或胃酸逆流症狀 易致睡不好因為火燒心或胃酸逆流的症狀,造成34%的科技人一個禮拜至少有1至3天以上沒辦法睡好覺;也因為有火燒心或胃酸逆流等症狀,造成25%者無法食用、喝喜愛的食物或飲料,27%的人因為這些症狀,無法完成工作或日常活動,只好吃醫師開立的藥物,以及胃乳片、制酸劑或其他胃腸藥,來減輕症狀;約有7成5以上的科技人,其胃食道逆流症狀影響日常生活作息。預防胃食道逆流 藥物生活飲食三管齊下胃食道逆流 症其實是現代人愈來愈普遍的毛病,尤其是都會區更是盛行,想要治療,可得三管齊下,包括藥物、飲食和生活習慣等三方面治療,才能解決這個文明病。在飲食及生活習慣方面,患者得好好改變作息,每天的飲食定時定量,菜色盡量以清淡為主,戒除重口味飲食,而且吃飯時不要吃到10分飽,7分飽剛剛好,胃才不會像快脹爆的汽球,還有宵夜是絕對不能碰,戒吃宵夜不只是為了身材,而是因為一吃飽後就躺下,胃酸容易衝出食道。睡覺床頭要抬高 少量多餐、避免吃消夜此外,胃食道逆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相應的調適,例如在睡覺時,床頭要抬高10至15公分左右(將頭頸部以及背部以上墊高),停止抽菸及酗酒,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取,並盡量採取少量多餐的飲食習慣,避免在睡前2至4小時吃宵夜;而對於某些肥胖的罹患者而言,減肥更是當務之急。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食物加巧克力、薄荷糖、咖啡、濃茶、可樂、番茄汁、柳橙汁等應盡量避免,才能根本克服這個毛病。延伸閱讀: ·嘔酸水、狂打嗝都是胃食道逆流害的! 營養師勸「快改6習慣」降低胃傷害 ·飲食不忌口小心吃出「火燒心」! 專家列胃食道逆流「忌食名單」
-
2021-04-06 名人.黃軒
為什麼遺憾常發生在假日?醫曝可預防的假日心臟症候群
假日,是很開心的時間,但不是人人如此的,這個是我們急重症醫療人員最淸楚的。每當救護車靠近醫院,我們心中充滿了不確定性,來的可能只是小事一樁,也更可能是我不願見到家人告訴我:「他是圍爐暈的⋯⋯」、「他是開心和大家吃團圓飯,而不省人事⋯⋯」⋯⋯你們知道無常、打擊最大的遺憾,就是發生在假日的嗎?當你看到,那些人驚慌中,你很想告訴大家:「小心假日心臟症候群」,而這種病,明明就是可以預防的,只因為假日了,個人解放了,毫無顧忌了,大家都舉起酒杯歡暢,其實有些人的身體,是不能有如此行為的!尤其明顯在過年假日,沒有禁忌下的暢飲,是最容易出事的!這種因為酒,引起心律不整,我們專業叫心房顫動這樣的心律不整,會引發了腦中風、腸中風,或心肌梗塞,我們通稱這些為「假日心臟症候群」,帶來的併發症例如從此以後,肢體癱瘓、什至從此以後,就是離開人間了⋯⋯你説,怎麼不令人感到心碎了⋯⋯尤其在假日歡樂氣氛洋溢時刻!酒精和心房顫動 根據14篇文章研究,收超過130,820位受試者 : 研究人員比較了喜歡喝酒和少喝酒者,其發生心房顫動的風險喜歡喝酒的族群,其定義為男性每天超過2份女性每天1份以上,或不論男女性每天都超過1.5份以上研究人員發現:1.一個人酒喝得越多,發生心房顫動的風險就越高。2.具體來說,每多喝1份標準量的酒,含10公克的酒精,發生心房顫動的風險就增加8%。3.相較於喝最少酒的受試者,喝最多酒者發生心房顫動風險增加50%。另一研究更具體的發現:每天飲酒量超過6罐啤酒以上之酒精含量者,其發生心房顫動之機會,為每天飲酒量低於一罐啤酒酒精含量者的2倍以上。假日心臟症候群的併發症通常這些喜歡喝酒的族群,心律不整的發生時間常是在假日,在大量喝酒之後,所以飲酒,引起的心律不整,也就被稱為【假日心臟症候群】,接下來引起的腦中風和心肌梗塞,其發生猝死之機率增高起來。1.心房顫動和中風心房顫動易引發「血塊剝落」,流入心室,便會隨著血流送進主動脈,再流入腦部血管的血塊,造成阻塞,這就是「缺血性腦中風」。罹患腦中風的患者中,其實心房顫動中風引起的死亡機會更是高達【五倍】可惜的是,很多人都輕忽心房顫動,直到中風時才發現問題出在心房顫動。2.心房顫動和心肌梗塞由於心房顫動跳動不規則,心房內「容易產生血栓」,血栓如果離開心臟跑到冠狀動脈血管,便會造成阻塞發生心肌梗塞。心房顫動引發心肌梗塞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倍】什麽叫1份標準量的酒?通常以一罐啤酒,做為一個標準杯。酒精克數計算公式:https://bloodac.0123456789.tw/酒的 c.c.數 × 酒精百分比 × 0.785(酒精密度) 如果 1 罐 350 c.c.的啤酒,酒精含量 4.5% 350×0.045×0.785=12.4 克酒精※男性:每天不超過 20 克酒精※女性:每天不超過 10 克酒精如何避免假日心臟症候群?1.禁喝酒過量記得:男性每天不超過 2 罐(700 c.c.) 4.5%的啤酒女性每天不超過 1 罐(350 c.c.) 4.5%的啤酒大部分(63%)假日心臟症候群發都會「發生在65歲以前」的人這些人以為自己身體不錯,又是過年過節,過假日的,開心的大暢飲酒精過量,所以避免假日心臟症候群,最好的方式就是:禁喝酒太多了!假日不喝酒,因為放假,大家都會解禁,心態放鬆太多了,大家都以為不會發生?其實我卻常常在加護病房,卻听聼到的是「怎麼會這樣?」、「剛剛還有説有笑的?」⋯⋯其實假日放肆喝酒,是一種危險行為2.禁吃到飽,吃到撐又吃又喝,尤其大吃大喝或是吃到飽,又喝太多酒,又喝大量咖啡因飲料🥤⋯⋯這些刺激的飲食,都是激發心房顫動的很好的因子。3.禁熬夜研究指出,又熬夜、又大吃、又大喝酒、交感神經會過度活性,心血管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上升,使心血管,對升壓物質的敏感度增加、例如:抽烟的尼古丁增加,或酒精、或咖啡因增加,造成【心律不整】增加。有研究發現熬夜放長假每天只睡4小時的人,相較於睡滿8小時的人,其血壓會高出許多,因此容易罹患【心臟猝死】方面的疾病。總之,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假日最享受,最安全的健康行為。你以為不可能發生嗎?醫學証據,酒精飲料,是假日心臟症候群,引發的主要原因,再加上過年或休假期間,「又猛吃,猛熬夜,不運動」,如果真的發生假日心臟症候群,傷了是你自己的身體,害的是家人情緒,陷入焦慮,恐慌無助⋯⋯這幾天,已經幾個病人,幾個家庭,都陷入假日心臟症候群的受害名單列當中⋯⋯只是大家平常都會有一個心態 : 喝酒有事,都是別人有事,但是死神,郤不是如此思考的呀⋯⋯剛剛病人家屬還在問:我爸爸怎麼會這樣?他什麼時候會醒過來?答案就是很殘酷:【喝酒過量】,誘發假日心臟症候群而併發心臟停止,經急救後目前意識仍昏迷,不能醒過來⋯⋯「早一點阻止你爸爸喝酒,就不會有今日的事了」⋯⋯父母親生我出來,我又怎忍心用「暴食暴飲,喝酒過量、抽煙熬夜」,把父母給我的健康身體,在假日中毀掉呢?况且毀的是家庭,而不只是你個人的身體而已※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4-04 該看哪科.兒科
「小時候胖長大一定胖」 醫教3招遠離肥胖慢性病
4月4日兒童節,中壢天晟醫院纖體天成體重管理與代謝手術中心主任徐光漢提醒,國內有14.6%國小學童、16.9%國中生有肥胖問題,而「小時候胖,長大一定胖」,代謝性疾病還有可能找上門,建議青少年要養成健康飲食、多運動及充足睡眠的習慣,父母也要阻止孩童過度放縱,才能減少將來的慢性病問題。徐光漢表示,肥胖孩童除少數是受基因影響,大多是因為攝取過多熱量及糖類食物造成,由於胰島素過度分泌,小朋友常愈吃愈餓,惡性循環加上兒童自制力相對較低,肥胖問題就會隨之而來。徐光漢提醒,肥胖會誘發高血壓、高血脂、葡萄糖不耐症、糖尿病、氣喘、膽結石、胃食道逆流等疾病;肥胖兒童也常會因同儕壓力,容易遭受語言及肢體霸凌,或因對自我身材不滿,引發精神焦慮、憂鬱、暴食或厭食等問題。徐光漢指出,防治肥胖可從3個重點著手,第一,多喝水、均衡飲食、拒絕零食;第二,培養運動習慣,每日至少60分鐘中重度活動、避免久坐和晚睡及熬夜;第三,若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大於24,應至兒科檢查與治療,及早解決肥胖問題,才能恢復正常的身體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