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焦點.生死議題
搜尋
插管
共找到
547
筆 文章
-
-
2022-11-19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友吞嚥障礙?及早訓練延緩惡化,讓吞嚥不卡卡
家中2歲的小孩口吃、講話含糊?長輩吃東西常嗆咳等吞嚥障礙,又或者擔心裝鼻胃管就再也無法摘除?這些都是語言治療師的專業範疇,只要經過治療都能改善,不過,民眾也許困惑如何媒合語言治療師給予協助。對此,中華民國語言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怡仁表示,除了患者在醫師看診評估後的轉介,還有長照服務也能夠申請,透過一對一指導修正等,就連鼻胃管的患者也有機會重拾「無管人生」。陳怡仁說明,吞嚥過程有四個期別,分別為口腔準備期、口腔期、咽喉期、食道期,只要其中一項結構改變或神經肌肉出現問題,都會面臨吞嚥障礙,而語言治療師處理的是前三項期別,第四期則需要轉介胸腔相關科別診治。當中,裝有鼻胃管的中風患者、頭頸癌患者、摘除舌頭的舌癌患者,以及巴金森氏病和失智症都是臨床上常見,若沒有妥善處理,容易導致脫水、吸入性肺炎,嚴重恐釀成生命危險。符合長照2.0可申請由於語言治療師的處置需要有醫囑,在申請的管道上,除了到醫療院所看診後的轉診外,就是進入長照系統申請服務,對象包含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是重大傷病卡者等符合長照2.0申請資格者。再者,像是腦性麻痺的學生,可以透過學校系統與醫院的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的報告書,也能夠申請。「同一種疾病造成的吞嚥障礙,呈現的方式也會不同。」陳怡仁說,這需要經過語言治療師進一步評估,有些可能要從改變食物質地、大小,或調整進食時的姿勢等,以往常聽人說長輩喝水時要低頭,其實並非通則,「個案歸個案」無法用既定的治療公式套用在病患身上。他也說,治療上還有指導患者口腔的肌肉運動、喉部的閉合運動等安全吞嚥方式,這些都能夠訓練到吞嚥時相關肌群,透過語言治療師一對一的實際動作並修正行為,以獲得改善。及早訓練延緩惡化他分享臨床上碰過較特殊的案例,是一位巴金森氏病加上失智症的60多歲女性,家人主訴患者吃東西不吞都含在嘴裡,這很明顯是失智症造成,但巴金森氏病也可能帶有吞嚥障礙,必須要進一步分析評估,就像是另一位患有巴金森氏病的50多歲女性的案例,她就是屬於聲帶肌肉影響發聲,而不是出現吞嚥障礙問題。他補充,巴金森氏病牽涉到神經、肌肉控制等,確實會較早出現吞嚥障礙,而失智症在吞嚥方面的問題主要是容易忘記吞,不像巴金森氏病是因為肌肉力量與協調控制上出現問題,兩者都能透過語言治療師治療,並以藥物控制病情,延緩惡化,在臨床上所碰到的患者都是從神經內科轉診而來。的確,對於巴金森氏病患者及家屬而言,吞嚥困難已造成身心上的負擔,從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便能看出,巴病患者被吞嚥困難所苦,經常嗆咳演變成肺炎,得多次進出醫院,醫師評估需要裝鼻胃管,卻也讓患者身心更加鬱悶,類似的留言不在少數。對於插著鼻胃管的患者,陳怡仁說,因為患者用口腔進食會有危險性,才需要插管給予足夠養分,這在語言治療師治療訓練下,是能夠脫離管線,加上今年6月健保署及厚生基金會倡導「無管人生」,只要經由醫師和語言治療師的評估成功摘除導管者,每人次給予健保點數獎勵,這也成為醫療院所或機構努力替病患拔掉鼻胃管的一個動力。【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2-11-15 醫療.泌尿腎臟
腎移植前透析品質維持好 助腎友復歸生活
從洗腎到幸運換腎,又因病毒感染再度洗腎,現年36歲吳小姐仍樂觀看待人生,即使定期血液透析,但仍兼兩份工作,還進修上課,開設臉書互助社團陪伴其他腎友,對她來說,「洗腎已不是生命中的檻,而是看見新世界的墊腳石。」2008年,吳小姐就讀二技時,新生健檢報告發現腎功能異常,當時年輕不以為意,不料半年後,因呼吸道感染反覆發燒,畏光腳腫、泡泡尿,到大醫院抽血檢查,醫師診斷為「急性腎衰竭」,必須緊急洗腎。這麼年輕洗腎,對全家人來說,難以置信。因年紀輕對洗腎資訊不了解,恐懼人生的突變,拒絕接受洗腎,逃離醫院。吳小姐說,那段時間爸媽帶著尋訪密醫,試過各種偏方、中草藥,結果導致更嚴重的免疫低下攻擊,還長了帶狀性皰疹(俗稱皮蛇),曾一天吞下多達90顆密醫的藥丸,最後因延遲洗腎,體內累積過多毒素,慢性腎衰竭導致腦部不正常放電,睡覺時癲癇發作被送至急診,緊急插管洗腎。「我要洗腎一輩子嗎?」吳小姐醒來後問著護理師,當時她才23歲,因為延遲洗腎,水腫、體重增加20多公斤,雙臂腫脹難以上針以致黑青,加上癲癇發作時家人不熟悉處置用湯匙塞嘴,嘴巴周圍縫了10幾針,當初拒絕專業判斷洗腎,導致現在如今在最辛苦的狀況下開始洗腎人生。當時的腎臟科醫師對家人說,「不要因為一個器官損害,讓身體所有器官都泡在毒素裡面」,這讓吳小姐最終接受事實,每周進行三次血液透析,六年等待後,她幸運配對到適合的腎臟,遠離洗腎人生。 不過,換腎後第三年,因自體腎絲球腎炎免疫系統關係,陸續出現慢性排斥症狀,期間內做過50次血漿過濾術想搶救不可逆的慢性排斥。110年更因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免疫力過低造成病毒、泌尿道感染,大量病毒攻擊,導致新腎臟喪失排毒功能。入院時因肺腺蟲感染,血氧掉到54%、肌酸酐標到16(正常值0.6-12)。相較於第一次的拒絕面對,這次她入院時主動請求醫師洗腎,避免再度發生第一次的毒素太高引發癲癇,她笑著回憶,這是第一次醒著時這麼接近死亡。在2472天的移植旅程後二度洗腎,她表示沒有任何遺憾,也領悟到「洗腎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只為了洗腎」。 現在,她每周一、五洗腎,兩份工作,且進修心理諮商與心靈課程,偶爾兼差到國小代課、塔羅牌占卜師,剩餘時間經營臉書粉絲專頁、腎友社團,主動了解透析相關資訊,並將自我經驗分享給大眾,生活愉快、充實。 台灣基層透析協會秘書長、益康診所院長曾國憲表示,透析治療的目的在於協助病患持續就業、就學,與腎病共存共好。每年台灣成功配對的腎臟移植個案約300例至400例,儘管機率不高,但曾國憲仍鼓勵腎友,不要放棄希望,透析也得將自己的身體照顧好,等待期間多關注自己的生活品質,減少透析不適症狀,期待像吳小姐經過適合的治療模式,回到工作崗位與復歸生活的患者可以更多,腎友們預先做好準備,讓身體更強大,迎接腎臟移植的到來。 傳統洗腎常出現抽筋、搔癢、食慾降低等副作用,吳小姐說,4個小時血液透析就像是一趟長泳,結束後飢餓、疲勞、無力,在改用新型人工腎臟後,情況好轉,皮膚不再暗沈,思緒也變得比較清晰,「眼睛像是被擦亮的感覺」。 曾國憲表示,曾收治一名腹膜透析治療的男性腎友,身形高瘦,接受透析治療後,因腹膜問題食慾和原先相差很多,最糟糕時只能吃得下2顆水餃,後續轉做血液透析,經年累月,透析的副作用也開始浮現,皮膚極度搔癢,難以入眠,幾乎無生活品質可言,在用能更有效清除中大分子的新型人工腎臟後,透析後體力恢復時間縮短,大幅減少搔癢症狀,食慾增加,身體狀況良好,正排隊等候腎臟移植。吳小姐想對大家鼓勵:「生病不需要躲在角落被憐憫及悲傷,想要獲得尊重必須讓自己強大起來,生病只是人生一小部分。沒有人能看不起你,除非自己放棄自己,如果你走過人生最絕望,要感謝自己從來沒放棄過自己。」
-
2022-11-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無暇哀痛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老年喪偶」。這是人生最困難的生命考驗,長壽固然是許多人憧憬的目標,但勢必要付出的代價是老人總有一天必須面對鰥寡孤獨的考驗。本週我們邀請到兩位先生因病過世已有一段時間的夫人,回顧當年自己如何接受終生伴侶離世的心路歷程,同時我們也邀請一位具有安寧照護專業訓練的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如何幫忙家屬。我們非常感謝兩位作者分享這段走過憂傷深谷的經驗,更希望她們因爲寫出鬱積內心深處的離愁,重溫過去共同生活的甜美回憶。先夫摯友在四月初,不知我正在ICU;來訊息向我邀稿。他說:「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不管多幸福多如意的人生,夫妻之間一定有一個人會先走。而在現今的環境,雖然平均餘命因為醫學的發達而逐漸延長,但是年紀越大,對這種愛人的離開,更是越來越難適應,所以我很想邀請幾位好友的遺孀,與我們分享她如何成功地『走出哀傷的深谷』。」我驚訝於他用肯定的語氣認為這幾位遺孀已成功走出哀傷。其實要如此判斷是要確實知道幾個步驟:先有哀傷、沉溺哀傷不拔、力圖脫困振作、尋求到化哀傷為力量的釋懷。鴻傑離開我再約半個月滿一年半。他去世後,與其說我現在是「成功的走出哀傷」,不如說「我成功的浸淫於美憶及感恩中」。或許是因我們的經歷較特殊,他一直硬朗的身體,在最後的十年,卻受累於健康因素的限制。不但失去原有比常人強的工作能力,思考統合能力,靈活運用電腦的能力,還因走過鬼門關,住院355天,四進四出加護病房,身心經歷的折磨非比常人。期間只有我倆相依為命,幾乎沒請看護,我全程陪他走過。從他生命力因化療不適很快的趨近於零(嚴重敗血),到緩慢的重拾回近於常人的生活。他本來是工作忙到無暇陪我,到最後十年是兩人成連體老人相扶持。我把這機緣看成上蒼的補償及給了更能透徹體會愛的真諦的機會。我倆都學習了這輩子未曾想過,未曾遭遇的事,因此更懂對方,更珍惜彼此。若要說打擊,2014年2月他因肺腺癌開刀後,後續的化療,才第一劑的白金打過,不到一週就突然昏倒,繼之敗血,不到十小時就被宣告需要有最後的心理準備。還好進了加護病房,三隻升壓劑齊用,全賴呼吸器與藥劑在支援,白血球掉到240個,無免疫力,無抵抗力,偏偏急救時插管,造成吸入性肺炎。經過關鍵五天,血壓稍回來,肺炎,呼吸窘迫非常嚴峻。打了嗎啡減輕他的痛苦。開放的探病時間進去看他是交織的各種管、各種針露在蓋被外,看不出他的表情。房內各種儀器及監控儀器都在發出各自的聲音,他則是昏迷的。我覺得那時才是最哀痛的煎熬,前景是什麼,完全無法掌握,我只能一直在扮演簽署同意書的角色。感謝醫護的盡心努力,感恩醫學的精進,到他有意識,讓我們看到一線希望時已超過一個月;而真正較穩定,沒有一再進出加護病房是半年後的事了。355天後出院時是比植物人好,但有很多障礙。領了重大傷病卡,領了殘障手冊。短期記憶受損,氣切管仍在,外加迴腸造口,還有血管阻塞治療中。回診是我開車送陪,居家照護是我囊括所有護理與家務,連身體復健也是我設計陪著作。從無法自行走路,手無舉杯之力,心跳因仍在100左右,吃東西容易喘;到我有勇氣帶他去外食,甚至在buffet 自己端盤取食,是出院後八個月後的事。到他有能力走上坡路,踏青一小時是2017以後的事了。只能說這段共同努力的日子,隨時都明白無常還是有可能會再遇到,但與其罣礙倒不如更珍惜日日的進展與兩人更融合的感情。試想,他怕我孤獨,努力戰勝病苦,熬過艱鉅的躺床近年,無法翻身無法言語,求活就是只為能多陪我。我照護他不遺餘力,做到忘我,無我;就是一個信念,要把他帶回家,讓他能夠與我共度晚年。兩人共同患難後更懂水乳交融的可貴。平日孩子們都不在身邊,是會擔心兩人中任一人臨走時的險境是否應付得來。走過顛簸,闖過鬼門關,重拾的生命猶如上蒼的贈品,只能祈禱,希望被收回時一切平順。果然,2020/12/3臨睡前,他在與我對話中,突然祥和的嚥下最後一口氣。五秒決定了陰陽兩隔。急救無效後。只有我和兩位學生守靈。我一再親吻他的額頭,感受到他體溫的下降,低語告訴他:「辛苦了,放心走吧!未了之事就交給我來。」最愛走了,哪有哀痛沉淪沮喪的時間。擺在眼前的是好多後事要處理,完全都得自己來。女兒獨自趕回台灣,因為疫情隔離,幫忙有限。出殯後,她急著離開臺灣回僑居地,外孫子女等著她。這一年半,光是報稅繼承處理就花了半年。我很想外子,很感謝他當年有勇氣追求我,並給了我一生精彩。他的內斂與寡言,讓好多人只知道他在學術上的成就。很少人知道他其他才華,及豐富的內涵。我像是獨享了他各種真善美。元稹的一首詩,最能詮釋他走後給我的觸思。詩人元稹的《離思》,全詩如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鴻傑是這一生中最令我折服的人,也是最與我匹配的人。我可以因為他,放棄自己原想追求的理想,就專心在協助他,讓他無後顧之憂,以他的理想當成自己的理想來追求,所以我也融入他的工作領域,甚至與他的學生打成一片,當溝通的媒介。他走後,學生甚多追思。於是我立下為他出紀念文集的願望,分享他各方面的才華遺作,我用了元稹後半段的詞當成書的副名。書厚達540頁,全彩色版精裝,結緣贈送。這書我趕在他第一個冥誕前出版。八月底,離他往生約九個月,幾乎是不眠不休,浸淫在他從文藝青少年到爐火純青的教授,隨手拈來都是令人墜入詩篇般優美意境的描述,道出台灣山林之美,有系統的介紹了護國神山與它孕育的森林如何造就這寶島臺灣,有感性,有知性。我哪有哀痛,只是更佩服與更感恩過去半世紀的相知相惜。只因我們都共同努力過,很充實的走過,擁有過的是永存在識田的。抱著書如懷抱他,我不哀痛!出了書,我又進一步成立以他名義立名,獎助與他有相同理念,有心研究臺灣森林有關的學術研究者,希望能繼續他的志業,使之能更臻完善。忙了一陣子終於有專業學者願意接受委以重任,我扮演贊助的出資人。一切就緒了,下半年就可以上路,十年的計畫,預計每年百萬,讓我在有生之年好好運用長年來與鴻傑勤儉生活的積蓄。我不哀痛,因為他仍在指引我!
-
2022-11-11 醫療.呼吸胸腔
喘、咳、痰長新冠?其實肺阻塞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許多康復者因為出現疲倦、胸悶、咳嗽、喘,擔心是長新冠後遺症,但其實可能是遭「肺阻塞(COPD)」纏身。專家表示,若「喘、咳、痰」症狀超過三周以上,尤其是高風險吸菸族,應盡快就醫檢查。「一般人的肺功能在25歲達到顛峰,若檢測未達標準,即為肺阻塞高風險族群之一。」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說,近期有不少民眾因確診新冠康復後,症狀持續太久或變嚴重,就醫檢查才意外確診為肺阻塞,但這時肺功能通常多已嚴重受損,建議民眾在家可用「一分鐘登階」進行自我檢測,若無法於一分鐘內爬30階,宜盡快前往胸腔內科做進一步檢查。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顯示,肺阻塞病友急性惡化住院的死亡率為4%,年齡愈大及共病愈多的病友住院死亡率較高,出院後一年死亡率高達二成二。王鶴健說,肺阻塞好發於40歲以上族群,其中有很高比率的病友是因為吸菸所致,以及多在粉塵的工作環境裡,如木工、交通警察、消防員等,他們常覺得「喘、咳、痰」是老症狀,因而忽視其嚴重性。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組委員醫師蘇茂昌分享,一名63歲有氣喘史的林姓患者,菸齡超過40年,但未定期檢測肺功能,三年前在家因為喘到無法呼吸而來到門診,檢驗後直接匡列為嚴重型肺阻塞,在短時間內經歷了二次緊急插管,病況雖獲得控制,但肺功能早已失去泰半,若他能提早檢測,其實是可以避免此狀況。王鶴健呼籲,及早診斷、盡早治療是減緩肺阻塞惡化的關鍵,希望全民能培養正確的肺部保健觀念,並鼓勵高危險族群每年定期追蹤肺功能。
-
2022-11-11 養生.人生智慧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張曼娟「無力感像沙漏接不住」!獨力照顧7年才懂一簡單道理
7年前,作家張曼娟88歲的父親被發現罹患思覺失調症,母親也在1年半後被診斷為失智症,從此成為一個獨力照顧者。7年來歷經慌亂、挫折等心情跌宕,至今仍常質疑自己這樣做「夠嗎?對嗎?」她說,對照顧者而言,永遠不知道明天、甚至今天會發生什麼,只能學會活在當下,並把握日常的每一刻美好,提醒自己:「這樣就很好了!」 這一天的萬芳醫院,在熙熙攘攘的大廳中硬是隔出了一塊區域,院方在此舉辦「失智共照中心擴大服務啟動典禮」。中央的、地方的官員都來了,各里里長也來了,院方一一唱名介紹,而最終登場的是作為病患家屬代表的作家張曼娟。 她被安排在最後上台致詞,輕柔聲音瞬時溫暖了這個飄雨的瑟瑟秋日。張曼娟一開口便說:「我是萬芳醫院的常客,來到這裡就像回家差不多。」她淺笑訴說身為照顧者的日常,讓人難以想像她9月才歷經一場老父摔斷腿的照護風暴。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照護疲於奔命 7年前,張曼娟第一次將父親送進急診室。媒體專訪中如此描述:當日母親致電,說父親無法行走、也站不起來,血壓飆高已送到醫院去了。她趕到急診室,爸爸彷若交代後事般,絮絮說著不要急救、不要插管…。 原本健康的父親出現心臟等症狀,住院兩次做了精密檢查,最後得到一個眾人最不願聽到的結論—父親罹患了精神分裂症,也就是所謂的「思覺失調」。 「從那一刻開始,我家就陷入思覺失調的風暴中,父親處於吃藥、斷藥的狀況,情緒反應非常強烈,變成一個我們完全不認識的人。」那年,張曼娟的父親88歲,母親79歲,原本健朗的母親,也在父親爆發思覺失調後的1年半後,突然忘記了回家的路,不認得她是誰。 經過縝密診斷,醫師最後確認母親失智,而且在此之前,有過一次無人知曉的中風,可能因此導致血管性失智症,這讓張曼娟萬般愧疚,「我竟然沒發現母親中風了!」 「在照顧過程,有非常大的無力感,感覺有一個很大的沙漏,不斷的把父母親的健康、意志漏走,我每天疲於奔命到處去接,卻什麼都接不住……,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吧。」 學習用幽默看待變故:這樣就很好了 張曼娟坦言,作為照顧者,永遠不知道明天、甚至是今天會發生什麼事,迷途中非常需要有人指引,而照顧者的心情也常處在高低起伏的跌宕中。即使她已擔任照顧者7年之久,仍常質疑:「我這樣做是對的嗎?這樣就夠了嗎?這樣對父母親是好的嗎?」 9月父親在家摔斷左腿,再度進了急診室,由於此前已有右腿骨折的經驗,高齡95歲的父親對於能否康復感到質疑,覺得自己恐怕一輩子就要癱在床上,脾氣變得暴躁,思覺失調症又犯病,也讓全家人陷入不能睡覺的痛苦深淵。 張曼娟苦笑,她與母親、印尼看護阿妮甚至因此「仇恨睡眠」:「媽媽仇恨阿妮為什麼可以睡覺?阿妮仇恨我為什麼可以睡?變成一個恐怖循環;在循環之中,我覺得照顧真是一件痛苦的地獄之行!」 「繼續下去,搞不好我父母親還活著,但我已經死了呢?」61歲的張曼娟雖然生活規律,卻因龐大壓力有三高問題,她擔心著:「萬一我先走了怎麼辦?」 她幽幽說道,自己雖非獨生女,卻是獨力照顧者,因此得學習跟失智症、思覺失調症,以及老人家的那種「衰老、病苦、心情上的憤怒」和平共處,於是漸漸發展出照顧者的自我安慰哲學,學著用幽默角度來看待事情:「這樣就很好了!」 張曼娟提起父親病況嚴重時,母親因環境改變非常躁動,只好哄著母親到住家附近的河堤散步。那一天是農曆十四,母親突然指著天上月亮說:「你看,今天的月亮很漂亮!」儘管月相未及圓滿,但可以跟媽媽一起走在河堤邊,看著天上、水裡的月亮,「這不是一個很幸福的時刻嗎?」 失智媽記掛逝去親人,唯獨忘了身旁女兒 身為失智者的親密家人,常會遭遇許多情緒上的打擊。張曼娟回憶,媽媽第一次在客廳收拾東西說要「回家」時,她忍不住抓狂:「妳回什麼家?這明明就妳家!」母親卻仍偏執想走,拒絕承認這是她已住了30年的家。 還有一次是吃飯到一半,母親突問:「我們的爹跟媽都還在嗎?」母親是1949年跟著大哥到台灣,這意味著此刻她根本不認得眼前人是誰。「我是一直在照顧你的人,你怎麼可以不知道我是誰?」她感到憤怒,情緒瞬間爆開,逼問著:「我是誰?我是誰?你不認識我是誰?」 只見母親眼神閃爍,有點驚慌、又有些不好意思與困惑,接著問:「那我姊姊呢?哥哥呢?」她便一鼓作氣,告知這些親人都已過世,惹得老人家驚愕哀哭。事後冷靜下來,她才察覺自己負氣,因為母親記得的那些人都已不在世間,唯獨那個活在世上並陪伴照顧的女兒,竟被母親遺忘…。 那些難以調適的情緒衝撞,而今已雲淡風清,再遇上媽媽困惑疑問,她會好整以暇回答:「媽~我是妳的女兒,你的爹媽、我的外公外婆已經過世了,舅舅、阿姨也過世了,現在就我在你身邊,我會陪你照顧你,你不要擔心。」「什麼?他們什麼時候過世的?我怎麼一點都不記得、不知道?」「媽~他們都已經過世10年了,而且你已經哭過很多次了。」「喔,這樣子啊!那好,繼續吃飯。」 失智母親與照顧者女兒的對話,原是磨人的心酸,她說來竟成令人莞爾的單口相聲。張曼娟自嘲:「我怎會變成這樣子這麼皮呢?那都是因為累積了太多、太多的經驗之後,照顧者慢慢越來越瞭解,要先把自己的情緒掌控好,才能夠好好照顧需要照顧的人。」 送母親去日照中心,陷愧疚與掙扎 參加啟動典禮這天,張曼娟才終於接受了醫師與朋友建議,把媽媽帶到日照中心。她解釋,母親曾在醫院擔任護理師多年,喜歡團體生活、樂於服務,在家老嫌冷清,才想著讓媽媽到日照中心接觸人群。 近來疫情稍歇,終於被通知能帶媽媽去試讀,當下她感覺比中頭獎還開心,答應後卻又陷入深沉自責與愧疚中。「這是不是代表我要卸責、要甩鍋?送她去是不是為了讓自己日子好過、逃避照顧媽媽的責任?」 她不斷在內心與自己對話,「假如是我的朋友,會怎麼勸我自己?」她當然知道媽媽喜歡人群,參與團體生活一定會比在家無所事事要好…「這些我都知道,但我無法克服作為一個照顧者的愧疚與掙扎。」張曼娟說。 那天送母親前往日照中心,她因防疫無法陪同,只能1個小時後再來接,「實不相瞞,那是我生命裡最漫長的1個小時。」 她不斷揣想各種情況:如果媽媽找不到我怎麼辦?如果媽媽找不到廁所怎麼辦?如果媽媽不耐煩想離開怎麼辦?如果她不喜歡同學怎麼辦?如果同學不喜歡她怎麼辦? 千百種想法在腦袋裡糾結,終於到了可以去接母親的時刻,張曼娟竟像第1天送孩子到幼兒園的家長般,「提早3分鐘在門口等,時間一到就按鈴。」孰料這一切擔慮都是白費,媽媽和社工師說說笑笑出來,而且還想再到日照中心上課,她才放下心中大石。 「這就是照顧者會經歷的各種階段。」張曼娟說,也許失智共照中心的成立,能讓許多照顧者內心的起伏、掙扎、矛盾有很好的抒發與理解。她也以過來人身份,期盼每一位照顧者都能找到與失智症共處最好的方式,「保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能讓被照顧的人,因為我們的照顧能更加幸福。」 採訪後記:照顧者能給的就是最好,別追求最完美 張曼娟母親剛失智時,家中陷入混亂,身邊朋友也無相關經驗,頓感求助無門。幸而為母親看病的宋家瑩醫師給予許多協助,「宋醫師就變成我的媽祖婆,每次問她:我媽怎樣怎樣,怎麼辦?她有求必應!」張曼娟笑說。 「就像搭飛機,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安全帶扣好,再去扣孩子的;一定要把自己照顧好,再去照顧身邊的老人。不管你做任何決定,都是你深思熟慮做的最好決定,千萬不要後悔,或覺得早知道就怎樣…。」被稱為「媽祖婆」的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宋家瑩如是道。 宋家瑩指出,面對身心障礙或失智家人照顧,家屬承受的壓力絕對比病人來得大,許多人會追悔自己為何不拋下所有工作去照顧患病家人,就連她自己也曾如此。她在擔任住院醫師第2年時,90歲外婆做了氣切,由於母親已逝,當年也請不到外傭協助,與外婆同住的她毅然向長官請辭,「我要回家照顧!」想不到長官一口拒絕,並告訴她:「妳一定要維持自己生活的持續,才有能力照顧好外婆。」 她說,許多人在慌亂中,往往忽略應該先把自己照顧好,如今已有不同的長照資源與居服員可以分攤照護負擔,「先把自己穩定好,有穩定的情緒、穩定的經濟,才能好好照顧家人;你能給的就是最好的,別去想一定要做到多完美。」●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中年後「沉默殺手」是它!每7人就有1人骨鬆…3撇步存骨本:每周「快走4小時」增骨密度.私密處出狀況,是體內「濕氣」惹禍?解決婦科困擾這樣做.她退休11年總花費只有314萬!居無定所走到哪、玩到哪、住到哪,壯遊世界把旅行當生活
-
2022-11-0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類小鎮的晚輩醫師——最純樸的醫病關係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小鎮的醫者心聲」。一位年輕的醫師來稿,敘述在小鎮照顧兩位老病人,在他們過世前後與病人及家屬互動的溫馨故事。感動之餘,我們邀請一位關心致力於故鄉的醫療服務與改善社區環境長達四十多年的醫界典範分享他的一則感人故事,以及一位中生代醫師分享他由台北轉到台東的心路歷程。希望這三篇文章不只可以感動更多的醫界同仁以及政府單位了解偏鄉小鎮的醫療需求,更能建議培育醫學系公費生的教育單位,鼓勵醫學院提供機會讓學生有機會了解這些捨棄大都市的誘惑,默默行醫助人之典範的內心世界。自從因公費下鄉服務後,從醫學中心離開到了區域教學醫院,病人族群由中壯年人而變成了以高齡長輩為主,而長輩們常有較多的共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衰竭等),也需要更用心地以晚輩對待長輩的心境來服務病人及追蹤病況。分享近日與兩位長輩維繫最純樸的醫病關係,很遺憾地,雖然兩位長輩已經逝世,但在照顧他們期間的點點滴滴也將會成為行醫中的養分。首先,是一位將近九十歲的身形瘦小且佝僂的阿婆,本身因脊椎疼痛的問題,長期服用止痛藥。和她結緣是因為她在家突然吐大量咖啡色液體後吐鮮血而來住院,早上查房時建議要做胃鏡檢查,以便診斷出血點以及以內視鏡止血,但阿婆依以往做胃鏡的恐懼經驗而抵死不從,我就以如果請麻醉科醫師幫忙麻醉而達到無痛舒服的境界以減輕做胃鏡的極度不適感來勸阿婆接受內視鏡治療。起初,她也以印象中有在麻醉下做胃鏡,而感到痛苦萬分而拒絕,但在我和她兒子的勸說下,最終同意在麻醉科醫師的幫忙下同意接受胃鏡檢查。胃鏡伸進胃中,發現有個血塊覆蓋的大潰瘍,經過移除血塊後電燒止血,發現潰瘍深度快要到穿孔的程度了,於是用了止血夾將傷口密合。在中午,到病房看她時,她就用一種不好意思的語氣跟我道歉說:「先生,歹勢!早上不該這樣跟你說話,這次做胃鏡真的沒有感覺。」接下來幾天的觀察,沒有出血的跡象以及腹痛情形也改善了,阿婆也很想要回家,於是就讓她帶藥回家吃。返家後,我對阿婆的病情還是有點擔心,所以也常打電話去她家裡問候病情狀況。阿婆接到電話也是很開心地說:「先生,這麼晚還沒下班?謝謝你這麼關心。」我聽到阿婆的病況穩定,心裡也是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而且感覺她講話的語氣以及瘦小的佝僂身形很像在我國小時就去世的祖母,所以能照顧到她覺得有種特殊的緣分,內心希望她能就此穩定甚至不用來拿藥了。只是,好景不常,直到兩週前,她又開始嘔吐吐出咖啡色胃液跟解黑便了,做裝潢的兒子(莊大哥)就停下手邊的工作,帶她來醫院就醫,我建議做胃鏡以及住院治療,只是阿婆很猶豫,希望能再吃藥看看就好。於是,我就跟她兒子建議,如果狀況一直沒改善甚至人更虛弱就要趕快來急診就醫。隔沒幾天後,她因為持續嘔吐及吃不下且吐出黑色胃液,疑似上消化道出血被兒子帶到急診就醫,而且脫水很嚴重有低血壓及急性腎衰竭的現象。此外,因嘔吐有吸入性肺炎以及肺容積因脊椎及腸胃道的擠壓而有呼吸衰竭的情形,與莊大哥商量後,我建議先到加護病房治療甚至可能要到插管使用呼吸器的地步。經過加護病房的同仁一番努力後,急性腎衰竭有改善,但呼吸衰竭部分,因為阿婆本人強烈拒絕插管使用呼吸器,只用高流量鼻導管氧氣治療,血氧濃度就起起伏伏不是很穩定,莊大哥有與我討論這個部分,我向他分析:目前腎衰竭情況已經有改善了,但呼吸衰竭部分目前是需要插管,插管後也比較能執行胃鏡檢查,如果不插管的話可能病況比較沒機會可以挽回,是比較可惜的地方。莊大哥聽完之後,表示要回去再跟其他家屬討論。後來,家屬與阿婆本人要採取以緩和減輕疼痛的治療方式而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莊大哥跟我解釋說:主要是母親的意願,而且如果插管後,要拔管的機會不大,如果萬一幸運可以拔管的話,要恢復到以往可以日常生活機能自理的機率也很低微。聽完之後,其實內心感到有點不捨,也對接下來阿婆的病情不甚樂觀。接下來幾天,每次去加護病房看她時,雖然虛弱,但精神還不錯,還會問我什麼時候轉出加護病房和回家?我要她多加油,如果狀況不錯的話就出來普通病房治療,內心真的希望能出現奇蹟。只是,在她離世的前一天,我在做檢查的時候,接到莊大哥的電話,他說加護病房看阿婆病況還算穩定,可能要先轉出到普通病房,他覺得有點擔心。我向他解釋,主要還是尊重加護病房醫師的決定,我還是會再跟加護病房的醫師再討論看看是否適合到普通病房治療。下午查房時,我到加護病房看阿婆時,神智開始變得不清楚了,動脈血檢驗發現血中二氧化碳(PaCO2)數值高達100mmHg,所以我就跟莊大哥說:目前狀況又不穩定了,這次真的不樂觀了,如果不插管的話,可能就這一兩天的時間就會離世了!在隔天晚間時,護理師就打電話來告知阿婆已經走了,我也第一時間傳line向莊大哥哀弔,要他節哀並保重。幾天後,莊大哥傳訊息來感謝這十多天來對阿婆的照顧,我也在週日依照他傳給我的訃聞上的地址找到他們家,向阿婆上香致意,跟莊大哥感謝有緣份在阿婆的生命中最後一段時間照顧她。離開後,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烏雲密佈,下起了傾盆大雨,讓我回憶起小時候祖母離世的情景,也將這段誠摯的醫病關係放在心中珍藏。第二位也是位將近九十歲脾氣倔強的阿公,跟他結緣是因為他在別科住院時發生急性膽囊炎,而會診我幫他放置經皮穿肝膽囊引流管。出院後回診時,希望能移除引流管,雖然向他解釋移除管路後可能會膽囊炎復發或者膽汁流到腹腔造成腹膜炎的可能性,他還是堅持希望能夠移除管路。於是,拔除後沒幾天,他就因腹痛又來醫院,因此住院處理後,腹痛明顯減緩。但很奇怪的是,竟然出現間歇性呼吸急促伴隨著血氧濃度下降,雖然病人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臟衰竭,但從臨床症狀及胸部X光評估都不像是這兩種疾病造成的。在幫他找原因時,這位阿公一直吵著要出院,而且住院期間他覺得睡不好和常常會看到一些有的沒的人影(孫子陪病卻說沒看到),雖然臨床醫師常把這現象稱為譫妄,但還是依照同理心傾聽他的需求,希望他能再給我一些時間幫他查呼吸困難的原因。於是,當證據偏向可能是肺栓塞後,幫他安排肺血管電腦斷層就揭曉答案了,也開始了抗凝血劑的治療,低血氧及呼吸困難也改善了,阿公就很高興,本來還擔心回家後要租氧氣使用,高興之餘,就送了兩箱葡萄給大家吃以感謝大家對他的照顧。大約二個月前,他又因為發燒及畏寒有敗血症的情況住到加護病房。得知他住院,我也常到加護病房去探望他,只是他一直要求我幫忙拜託加護病房的同仁讓他下床上廁所,也不要約束他的手腳。我也以加護病房的規則委婉地向他表達這方面有點困難。於是,在某個週末的時候,他就發脾氣要求家人把他轉到其他醫院了。週一時,看加護病房的名單上已經沒有他的名字後,看紀錄才知道他已經轉院了,於是,就打電話跟他兒子聯繫當下原因,得知是因為又發脾氣要求轉院和聽其他家人的意見後才做此決定,目前在其他醫院接受治療,當下病況還算穩定,也沒住在加護病房,心情有比較好了。於是,隔一段時間我就會打個電話向他兒子詢問病況,也得知,後來好像覺得治療沒有進步而自行要求出院回家療養。直到上週,又想到這位老人家,於是,再打電話去問看看近況,沒想到這位長輩已經過世已經兩週了,他兒子也向我道謝這麼關心他,老人家生前也知道我們有用心照顧他,點滴在心頭。聽到時,內心真的突然一陣鼻酸。在行醫的途中,與這些長輩結緣,其中的經歷與感觸也成為建立好的醫病關係的養分。有時候,會覺得何其有幸可以成為醫師,可以幫病人解決病痛,如果看到病人痊癒後的快樂神情,就覺得很高興,但是病人病情不穩定時也會感到焦急。在這種單純且純樸的關係下行醫,是我下鄉後服務的最大體會,雖然不像電視上演的小鎮醫師那樣,鎮上的病人都認識。但是,可以和來求醫的民眾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也是行醫歷程最大的收穫。
-
2022-10-30 醫療.心臟血管
健保大數據/血管支架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高雄長庚醫院/心導管技術起步早 多項醫療首創 經驗豐富根據健保署統計,110年高雄長庚醫院血管支架申報數量達2,867支,位居全國第一。高雄長庚心臟內科主任、教授級主治醫師陳永隆表示,該院36年前創立心導管室,並與急診和心臟外科組成全國首創24小時待命介入性醫療小組,可及時治療並照護病患。除多項醫療創舉,現有28名主治醫師,心臟內科方面,更是南部醫學中心的權威。陳永隆說,高雄長庚相關醫療技術起步早,1981年台灣首例經皮心導管冠狀動脈血管成形術及1995年首例心臟血管支架植入,都由洪瑞松教授完成。1986年,洪瑞松由林口長庚到高雄長庚主持內科部及心臟科業務,同時也把心導管的技術帶到高長。此外,高長也是亞洲首個執行經橈動脈心導管技術醫療中心,讓患者術後行動較方便,且減少血管相關併發症。陳永隆指出,高長心臟血管介入性醫療有純熟的技術,也持續創新,一般心導管患者只需2到3天即可出院,心肌梗塞病患則需5天左右。陳永隆提醒,三高患者容易有血管阻塞問題,抽菸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也是高危險群,現代人飲食習慣不佳、壓力大又不愛運動,讓心肌梗塞問題年輕化,若有胸悶、喘、心悸、冒冷汗等病症,應隨時注意並及早就醫治療。醫學中心No.2高雄榮總/搶救心血管如救火 專攻複雜冠狀動脈病變據健保署110年血管支架申報資料統計,高雄榮總共申報2,492支血管支架,數量居全台第二。高雄榮總心臟內科主任郭風裕說,院內每年約做1500例至1600例介入性心導管治療,其中2%是慕名求治或外院轉介的複雜性冠狀動脈病例。醫療團隊也善用高技術門檻的鑽石刀打通鈣化嚴重的血管。因長年處理這類高難度病例,不時在院際間扮「救火隊」。郭風裕說,高榮一年執行上千例汽球擴張術、血管支架置放等心導管介入性治療,當中複雜性冠狀動脈病變案例多,支架用量相對也多。複雜性冠狀動脈病變指的是血管硬化、堵塞、血流過不去,通常也合併糖尿病、腎臟病及高血脂等,病人多數不願接受全身麻醉、切開胸骨做繞道手術。而高榮對複雜病變病例著墨較多,常在國際會議或期刊發表手術案例,也曾轉播示範全閉塞手術,因此接獲不少高難度轉介個案,這些病例血管堵塞很長,有病人最高裝到7支血管支架。他說,心血管疾病可能突然休克甚至猝死。高榮除率先推動緊急心導管,要求90分鐘內把病人的命搶下來,成功降減3%死亡率,心臟內科醫療團隊更鑽研鑽石刀,克服技術門檻,處理血管鈣化問題,讓打入的支架能完整撐開,暢通血流,減少血管再狹窄機率。區域醫院No.1振興醫院/心臟內外科同時待命 患者治療更有安全感健保署110年統計,振興醫院在區域醫院中使用血管支架數量第一,共1,743支。振興醫院副院長殷偉賢說,依健保署統計,去年許多中南部醫院申報血管支架數量上升,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響,病患多就近治療,雖然北上尋求治療者減少,但以自付差額血管支架數量統計,振興醫院1,603支與台北榮總1,667支、林口長庚1,617支並沒有相差太多。殷偉賢說,該院血管支架申報量高,原因有二,第一、該院是區域醫院中唯一以心血管疾病治療為主的特色醫院;第二、許多病情嚴重患者到院後,原本要採外科手術治療,但經評估後,可能年齡太大,或合併糖尿病、胸腔疾病、洗腎等慢性疾病,為不適合插管、麻醉的手術高風險病人,改採植入血管支架治療。振興醫院為救治心臟病患,在複雜心臟疾病著墨很深,並採取心臟內外科的整合醫療方式。當患者屬於不適合外科手術治療的高危險病人,醫師會採用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的血管腔內影像系統,讓血管結構更為清楚,再用電鑽等先進方式植入支架,患者術後中長期預後更好。即使患者採心導管等方式治療,心臟外科醫療團隊仍同時待命,一旦手術需要外科治療,醫療團隊就會介入,讓病人更有安全感。地區醫院No.1彰化員林基督教醫院/總院醫師設備支援 可達醫學中心治療效果據健保統計,彰化縣員林基督教醫院110年血管支架申報數量701支,是全國地區醫院第一名。員基副院長、心臟科醫師張永明說,裝支架有年輕化趨勢,跟現代人的飲食和壓力等造成心血管疾病有關,不過只要控制好危險因子,裝上支架後,不少病人都能維持很好的生活品質二、三十年。張永明說,員基有兩間心導管室,且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醫師與設備支援下,能做到醫學中心的治療效果,所以在南彰化地區病患多,109年心肌梗塞門診數也是全台地區醫院第一。最近就有一名40幾歲男病患送到醫院時已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後來裝上葉克膜,張永明用心導管裝上兩支支架搶救回來,現在已恢復良好出院。張永明說,裝上支架並非一勞永逸,仍得服用抗血小板藥並配合生活飲食習慣改善,危險因子要控制好。有的病患支架放了二、三十年,一直到80歲還能保持很穩定狀況,正常生活;有些病患繼續抽菸,血管加速老化,可能幾年後,其他血管也需放支架;也有病患裝上支架後就不吃藥了,三個月內又有狀況。他特別提醒糖尿病、腎臟病患更需好好控制,才能避免心血管疾病惡化。
-
2022-10-30 醫療.心臟血管
放了支架就不用擔心血管阻塞?醫曝比置放支架更佳的預防方法
Q:一個人最多能放幾支支架?放越多越安全?根據知名醫學期刊登載的研究,2010年美國有一位56歲的病患,在十年內經歷了28次的心導管手術、放置了67根血管支架。並非放愈多血管支架就代表愈安全,即使是都放塗藥支架,還是有再狹窄的風險。以放血管支架的邏輯來說,放愈多支架,自然就會越放越遠端,血管愈遠愈細,在細小血管上,更容易產生再狹窄風險,支架絕對不是放愈多愈好。每個人的血管管徑大小、結構及狹窄程度不盡相同,能放置的數量也因人而異。Q:裝了支架就不必再擔心血管阻塞?血管支架就像是「擋土牆」,日常良好的生活習慣、藥物控制等,就像是「水土保持」。很嚴重的狹窄,就像是危險的山坡地,土石容易崩落,一旦崩落,斑塊就會把血管堵住,即使有裸金屬支架當擋土牆,但上游水土保持沒做好,砂石照樣會崩塌,再狹窄率最高達30%。至於塗藥的金屬支架則能夠局部減少血管斑塊造成的狹窄,就像擋土牆加做水土保持,藥物可以滲透到血管壁,讓斑塊不要長進來,再狹窄率最高5%。因此,即使裝了支架,還是要配合服用藥物做好水土保持,支架是治標,治本仍須遵從醫囑服藥。也曾有病患檢查後,發現血管90%阻塞,但就是不想放支架,只願意吃藥,病患後來也因為按時服藥,除了偶而胸悶,大致病況都獲得控制。Q:控制三高比置放支架更能預防血管阻塞?沒錯,支架並沒有辦法預防血管阻塞。血管狹窄三大危險因子是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其次的危險因子則為抽菸、喝酒,許多病患以為放完支架,病就治好了,繼續抽菸、喝酒,結果六個月後又來醫院報到。從根本開始預防血管阻塞,可遵從預防三高的飲食,少油、少鹽、少糖。盡量吃原形食物,攝取不飽和脂肪酸類食物,堅果雖是好食物,但熱量高不宜多吃,否則轉為肝糖後,最後又形成脂肪;多食天然蔬菜、水果,但太甜的水果像是西瓜、芒果少碰,芭樂最好;每周有氧運動3次,達到運動心率大於130以上。Q:三高數字都正常,就不必擔心血管硬化、阻塞?即使現階段沒有三高,年紀仍是一大風險因子,尤其血糖與老化息息相關,老化後胰島素抗性增加,血壓就隨之增高,50歲以前可能低空飛過,但過了50歲以後,一定要定期檢查。另外,抽菸、慢性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等具高風險因子者,都要注意心血管健康狀況。紅斑性狼瘡、風濕性疾病患者,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血管動脈硬化風險高,都要定期追蹤。 Q:哪些人是血管狹窄高危險群?建議幾歲起作檢查?抽菸、三高、具家族史者,這三類族群都應定期檢查,一旦有症狀需盡早就醫。若家中有親戚40歲以前就發生心肌梗塞,自己就應該提高警覺,建議40歲過後可開始定期追蹤,每年做一次冠狀動脈攝影掃描、血管鈣化指數檢查。若完全沒有三高的民眾,只做運動心電圖,僅有陰性、陽性的結果,也沒辦法精確掌握身體的狀況,建議每三年可考慮做一次冠狀動脈攝影掃描的健檢,透過電腦斷層影像,觀察血管是否有出現狹窄狀況,才能即時掌握自身健康狀況。Q:什麼情況不適合放支架,而要採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導管手術與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最大的差別就在傷口大小。心導管手術僅在手或鼠蹊部位打洞讓導管進出;但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需要開胸,即使是微創手術,也會在側邊留下6至7公分的傷口,傳統的術法至少10至12公分的傷口,恢復期也長。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最大的風險就是「中風」,因為繞道手術需要「體外循環機」,暫時替代心臟的部分功能,因此術中必須要插管,還要擔心術中、術後產生中風的風險。心導管手術的風險,則是手術過程中將血管撐開,心臟血流會降低,術中容易產生心肌缺氧狀況,但風險高低仍要視個案血管、共病狀況而定。諮詢/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醫師黃晨祐
-
2022-10-30 焦點.元氣新聞
愈吸氣反而愈窒息 重症專家解析梨泰院事件快速致命原因
梨泰院事件震驚國際,逾百名年輕人在短時間內喪命。三軍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許聖德分析,在這次看到外電報導提到,許多死者皮膚發紫,研判是因缺氧,可能因有二。首先是胸廓受壓迫,人無法正常吸氣吐氣,幾分鐘就會窒息而死。再者是被踩踏後可能肋骨骨折,引起氣胸、血胸、張力性氣胸,此時傷者越是呼吸、肺臟越受壓迫,最後連心臟都被壓迫到跳不動,幾分鐘就會因全身缺氧而死。根據台灣大學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肺臟位於胸腔內,其外有胸膜,胸膜有兩層,一層緊貼肺臟壁,另一層緊貼體壁,兩層之間的空間即為胸膜腔。肺臟不會主動膨脹、收縮,而是要吸氣、吐氣動作取改變胸腔體積、製造肺內與外界的壓力差,才能帶動空氣進出肺臟進行氣體交換、讓血液循環獲得新鮮氧氣。許聖德表示,昨天梨泰院事件大量人群堆疊,會擠壓胸廓,就像穿著一件緊身鐵衣,無法正常吸氣吐氣。胸廓無法正常擴張,人就無法呼吸,短短幾分鐘就會窒息死亡。另外,有些人的肋骨可能被壓斷,刺破肺部,造成氣胸血胸,這時需要盡快插管引流氣體和血液,恢復正常胸內壓力,才能恢復正常呼吸。若無法及時引流,會變成張力性氣胸。許聖德說,這時傷者就算胸部已經無受壓迫、可以吸氣,但每吸一口氣,氣體就會從受傷的肺臟漏出來、積在胸腔內,對肺臟造成更大的壓迫,最後甚至會壓迫到連心臟都愈來愈跳不動、全身缺氧,這也會在短短數分鐘內致命。至於香港媒體所提到的「擠壓症候群(Crush Syndrome)」,許聖德分析,這類型創傷比較不會造成立即死亡。擠壓症候群常見於車禍、壓砸傷,身體局部組織受到重創,產生大量發炎因子。當壓迫解除、血液再灌流,大量的發炎因子隨血液循環全身,無差別攻擊其他器官系統,引起全身嚴重發炎反應,造成全身性多系統損傷。這種情況類似免疫風暴,通常還有機會送進加護病房搶救,不會立即死亡。「大型活動要是1平方公尺裡有4、5個人,就有機會發生意外了。」台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教授李建璋表示,如果人多擁擠,只要有個驚慌或意外,大家開始跑,人就會被拖著走,無法控制,因此主辦單位一定要在「預防」層面多用心。李建璋說,民眾參與活動時,如果發現場面人多,就要提高警覺,不要讓自己置身於人群中央。如果一時無法脫身,可以雙手環胸,保護胸部有空間可以擴張呼吸,同時仍要儘速脫困。李建璋表示,這次是南韓解封後第一次舉辦萬聖節派對,有報復性出遊的大量人潮,發生這樣的不幸事件,主辦單位沒有做好人流管制,要付最大的責任。台灣也即將有聖誕節、跨年等例行大型活動,隨著疫情趨緩、防疫解封,可預期人潮將不容小覷。呼籲主辦單位都應事先規畫人流人群管制,建議應以無人機監看地面情況,一發現擁擠情況就展開分流,不讓意外發生。
-
2022-10-30 醫療.兒科
未滿一歲男嬰呼吸暫停嚇壞父母 醫曝呼吸道融合病毒可怕之處
新冠疫情威脅仍在,呼吸道融合病毒也不容小覷。一名1歲男嬰日前不斷劇烈咳嗽,同時合併費力呼吸,甚至出現呼吸暫停、嘴唇發紺症狀,爸媽緊急帶男嬰到急診就醫,經確診為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醫師表示,步入冬天後,氣溫愈來愈低,病毒傳播力愈來愈強,無形中增加感染風險,預估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病童仍會持續增加,並於今年11月至明年1月逐步增加到達高峰。台灣兒科醫學會急診委員會主委吳昌騰說,每家醫院病房收治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患者都占有一定比例,此病毒多侵犯2歲以下幼童,特別會引發下呼吸道發炎,出現發燒、呼吸急促,甚至是費力呼吸、胸凹、鼻翼搧動症狀,最可怕的是,當連續劇烈咳嗽後,還有可能出現呼吸暫停,應懷疑是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家長應速帶病童就醫。收治此名男嬰的吳昌騰說,所幸男嬰經住院給予氧氣等治療後,病情逐漸好轉,但若呼吸暫停未及時治療,有可能引起呼吸衰竭,或須插管,或使用葉克膜,更可能危及生命,依美國統計,每年約有300至500名嬰兒死於呼吸道融合病毒。禾馨醫療兒科醫師陳映庄說,隨著步入冬天後,氣溫愈來愈低,病毒傳播力愈來愈強,且大家喜歡待在室內的密閉空間,無形中增加感染風險,預估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病童應會持續增加。吳昌騰說,受新冠疫情影響,2歲以下幼童幾乎沒有遭到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病例數可能自今年11月至明年1月逐步增加到達高峰,且隨著疫情發展,預估2歲以下幼兒都會遭到感染,而幼稚園、小學等學童目前感染以副流感病毒為主,依林口長庚醫院兒童病房觀察,其中約6成患者都與呼吸道疾病有關。吳昌騰說,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後,病童往往呼吸急促,血氧濃度可能降至95%、90%,較正常值約99%偏低許多,治療須先給予氧氣,同時病童的細支氣管等呼吸道可能腫脹或充滿痰液,使呼吸道阻塞,此時要給予濕潤空氣,讓病童順利呼吸;此外,病童也常有脫水、食慾降低、睡眠不佳等情形,而給予點滴輸液,以防病童休克,因呼吸道融合病毒沒有治療特效藥,多給予支持性療法。陳映庄也說,要避免家中幼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必須勤洗手、戴口罩,當家長有症狀時,返家後一定要先洗手、換衣服,再接觸幼童,當發現幼童出現劇烈咳嗽,甚至是咳嗽到吐、睡不好,或精神不佳、呼吸胸骨凹陷就要立即就醫。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在「免疫負債」及防疫措施鬆綁下,以往幼童是陸續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但現在是突然增加大量病人,家長應隨時注意家中幼童的健康變化。吳昌騰也提醒,家長一定要多照顧孩子健康,醫師也要多透過衛教,讓家長對呼吸道融合病毒提高警覺,避免病例數暴增影響醫療量能,也降低重症患者出現的機會。
-
2022-10-28 焦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得疝氣拖了3年,痛到動彈不得才開刀!下腹部異常凸起要警愓
三年多前我發現有疝氣症狀,剛開始想再忍忍,等到有充裕時間再來開刀。沒想到愈拖問題愈大,下陰部像被尖針刺到般,有時痛到動彈不得,不管怎麼深呼吸都無法緩解。有生以來 最慘痛一次我沒生過小孩,不太能想像分娩的疼痛指數有多高有多痛,但就自己的經歷來說,這次的疼痛折磨有八至十分,是有生以來最慘痛的一次。有一天晚上在醫院又突然痛起來,連走到急診的力氣都沒有,同仁幫我找來輪椅推到急診,我沿途哇哇大叫,到了急診,醫師想觸診掌握現況,但我痛到受不了,一碰我就用力把手撥開,那一刻更深刻體會到,原來病人就是因為這樣才害怕看醫師。馬上開刀 不敢再大意後來急診醫師先幫我麻醉,把掉出腹腔壁的腸子推回去,觀察二、三天確定腸子沒有壞死,要我不能再拖,一定要馬上開刀。雖然我是醫師,卻把疝氣拖成大問題,真的是我太疏忽了,這次不敢再大意,馬上聽從醫師建議動刀。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加上麻醉及恢復大約兩小時,又因為我太喜歡打網球,實在不想離開球場太久,所以根據術前跟醫師討論的結果,選擇使用自費醫材,在腹腔壁貼上術後不易留疤的人工膜。出院後遵從醫囑,前三個月我跟太太上市場也沒幫她提菜籃,連平日居家會做的仰臥起坐、伏地挺身也都停了,更別說上球場打網球。醫師叮嚀說,年紀大了腹腔壁組織承載力不比年輕時,再不好好保養,即使只是用力咳嗽也可能引發疝氣復發。年紀有了 凡事得節制以前就常看到年長病人,左側疝氣剛開完刀,沒多久又換右側。這次生病讓我體會很深,有種突然驚覺年紀也到了的感覺,所以術後很小心照護,三個月後才回到球場,剛開始很怕腸子又掉下來,有心理壓力,後來慢慢克服,現在已能跟往常一樣揮拍,但我還是常提醒自己,年紀有了凡事得節制。得疝氣是我生過最大的病,以前就常聽疝氣病人說先觀察一段時間會自己康復,還有人傳說用疝氣帶可治療,這都是不正確的作法。疝氣是腹腔壁破了洞,腸子掉出來,身體內部組織有個洞,不開刀修補,根本就無法根治,拖久了會像我一樣,只會讓生活品質變得很差,萬一拖到腸子壞死,引發腹膜炎甚至有致死可能。下腹凸起 可能是疝氣年紀稍長的人平常就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台灣每年約有四萬名疝氣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男性又比女性多,如果陰囊突然變大或下腹部異常凸起,且有尖刺疼痛感,就可能是疝氣,一定要盡快就醫。平日要注意營養均衡、適當運動,但運動也要留心,像舉重等硬舉急拉的動作,並不適合年紀稍長的人,稍有不慎都可能引發疝氣。醫學辭典/疝氣疝氣俗稱脫腸,是部分內臟(最常見是小腸)經腹腔壁或筋膜的破洞向外不正常凸出的現象。最常發生部位在鼠蹊部上方、肚臍、腹部等,以「腹股溝疝氣」最常見。有些人在幼兒時就被發現,有些人成年才發作,活動時會感覺腹部或腹股溝的疼痛及下墜感變明顯,平躺時腹部或腹股溝的凸起可能會消失,當疝氣突然變大或無法縮回腹部時,會導致劇烈疼痛,嚴重時可能造成腸子壞死。余廣亮小檔案現職:●屏東基督教醫院執行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年齡:64歲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癌症疼痛流病研究)●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中藥分生研究)專長:●小兒麻醉●困難插管技術●婦產科麻醉●心臟手術麻醉興趣:網球、旅遊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屏東基督教醫院台灣駐馬拉威醫療團團長
-
2022-10-20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談醫療太奢求,居家護理最管用!賴慧珊實現原鄉長者在地老化夢想
母親的死,決定了賴慧珊「返回原民家鄉,從事居家護理」的一生志業。母親突然去世,帶給她莫大打擊,但也讓她頓悟:學習護理,對於普遍窮苦又欠缺醫療資源的原民家鄉是格外管用的技能。她決心認真學習,立志有朝一日回到屏東,將未能應用所學照護母親的遺憾,移轉為愛,貢獻給鄉親父老。賴慧珊是在學校接到電話,通知她:家鄉的母親腦出血,命危。她連夜從台灣頭的林口奔往台灣尾的屏東縣牡丹鄉,祈禱趕得及見母親最後一面。母親七孔流血,她崩潰痛哭。家貧難就醫、母親驟逝,有感偏鄉醫療資源缺乏。「如果不是家裡窮到幾乎吃不上飯、繳不出健保費、籌不出錢看病;如果我能早幾年護理科畢業親自照護母親,憾事或許不會發生。但是一切都晚了。」母親22年前去世的時候,賴慧珊只是長庚技術學院五專護理科的二年級學生,一個芳華17歲的少女。也是因為家貧,她念完國中原本必須被迫就業的,幸而聽聞長庚護理科開放原住民甄試,且免學雜費,這才歡喜的拜別親長,有機會遠赴新北市林口就學。畢業後,賴慧珊很快回到恆春半島,一路從恆春基督教醫院、南門醫院臨床護理師,再至南門醫院附設的居家護理所升任所長。實地投入居家照護領域後,她驚訝的發現,一般居護所基於人力和成本考量,多會拒絕服務那些位置在交通偏鄉的個案。醫療資源要下放偏遠地區,即使有心,往往也是無力實現,「在地老化、在宅善終」對偏鄉長者只是動聽的口號。賴慧珊內心受衝擊,又一次回憶起母親的遭遇。她明確知道了在返鄉照護鄉親的初衷裡最被需要的,正是「居家護理」這一塊。於是,她報名參加衛生福利部的居家護理所種子師資培訓,裝備好自己。開設「遇見居家護理所」,竭盡所能讓服務項目完備。2019年,和志同道合的摯友在距恆春鎮半小時車程的滿州鄉滿州村開設居家護理所,取名「遇見居家護理所」,盼望身障、臥床的病患「遇見」專業的他們,如同在病榻旁遇見陽光,感受幸福的滋味。僅僅一年,遇見居家護理所便獲得肯定,拿下慈月基金會第9屆南丁格爾樂活照護天使獎。「遇見」成立之前,屏東縣原民鄉從沒有獨立的居家照護所。和大部分都會區的居護所相比,偏遠原民鄉在醫療資源取得上相對不易,但是賴慧珊不肯遺漏居家護理含括的任何項目:長照服務、居家服務、輔具服務、喘息服務、安寧護理等,竭盡所能克服困難,甚至打動恆春在地醫院,讓醫院的居家醫療整合團隊的醫師、呼吸治療師、營養師等願意和「遇見」合作,盡量拉近偏鄉與都會的距離。一趟路程一兩個小時,居家護理師24小時ON Call。因為是自己的家鄉,賴慧珊無語言隔閡、無文化隔閡,但是其他的困難仍然存在。譬如,「居家」二字的地域範圍可謂「無遠弗屆」,而且幾乎都在偏遠山區。居家護理師光是要抵達個案的家中,單程就得花一、兩個小時,翻山越嶺跨過幾個山頭,而目的往往「只是」替病人更換呼吸管路、閒話家常送上溫暖關懷、了解病人的社福需求是不是需要協助辦理。病人半夜有事,家屬不曉得要怎麼辦,也會一通電話打來,請護理師緊急前往。偏鄉的超商未必全年無休,居家護理師卻24小時ON Call,隨傳隨到。賴慧珊笑稱:「需要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偏鄉的清寒家庭,難免有資訊落差,但無礙他們接收新資訊的意願。賴慧珊舉例,居家護理服務的對象,多是行動不便和長期臥床的病患,即便如此,也看到家屬不捨病患離去,寧可病患掛上呼吸器、全身插管,不僅病患痛苦,家屬也難熬。尤其長者若獨居,萬一孤獨離世,更令人難過。引進安寧療護觀念,讓重症病患有尊嚴離世。賴慧珊因而引進身體自主權、安寧療護的觀念,和部立恆春旅遊醫院安寧治療團隊攜手,下鄉宣導捍衛身體自主權。他們勸鄉親:一旦醫師宣布藥物最多只能延長不到半年的生命,不如「放手」,提早讓安寧團隊介入。賴慧珊向鄉親們解釋,這不是安樂死、更不是放棄,而是緩解令重症病人痛苦的症狀,同時改善病人和家屬的生活品質。面對生離死別,不分貧富貴賤,安寧護理的個案,從和病患、家屬、醫師對話啟動,經歷陪伴病患走到人生盡頭,最後協助後事,過程很不容易。賴慧珊曾經很排斥死亡,也曾偷偷傷感落淚,但心裡清楚自己扮演的橋梁角色,漸漸學會「轉個念,讓重症病患尊嚴地、不帶遺憾地離開人世,家屬以感恩的心陪伴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也是功德一件」。有了這一層領悟後,再協助處理完畢安寧個案,每每讓賴慧珊有「功德圓滿」的喜悅。協助穿婚紗、回工寮壽終,圓滿安寧病患的心願。賴慧珊甚至以「美妙圓夢」形容一次安寧護理的經驗。那是一位從新竹遠嫁屏東的婦人,罹患肺癌,因腫瘤壓迫到氣管,醫師建議做氣切手術,婦人拒絕,和家人討論後選擇居家安寧照護。賴慧珊和婦人閒談時,婦人道出她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年輕結婚時,礙於經濟沒能穿上婚紗。賴慧珊記住了這事,費心為婦人安排補拍婚紗照,就在拍照隔天,婦人在家人的圍繞下辭世。婦人的女兒告訴她,母親走的時候面容安詳,「開心到另個國度旅行去了。」還有一個讓賴慧珊牢記的感動。一位獨居屏東縣山區工寮務農的七旬阿伯,因喉癌無法進食,送到恆春的老人安養中心照護,住高雄的養子偶爾南下探視,晚期因喉部潰爛,只能靠打點滴維持生命。阿伯知道來日無多,向賴慧珊表達心願,希望能在生活一輩子的工寮壽終。賴慧珊開車將阿伯載返工寮那天,阿伯請她幫忙買罐伯朗咖啡,那是他一輩子最愛的飲品。「阿伯無法吞飲,只能含在口中享受味道,」賴慧珊回憶當時的畫面:「阿伯露出滿足的笑容,一直道謝。」隔天阿伯在睡夢中離世。那張嚐咖啡時的燦爛笑臉,賴慧珊沒法忘記。偏鄉多獨居或老顧老,把自己當家人協助「跑腿」。在偏鄉做居家護理,賴慧珊說,「先天不良」是一大考驗。譬如屏東恆春半島地形狹長,交通不便,但當地一家醫療器材行也沒有,偏鄉居民要取得輔具困難重重,比市區民眾花費的時間多、費用高。又因為青壯人口流失嚴重,多是「老顧老」,不然就是獨居,只有少數和外籍看護同住,共同問題是都缺乏家庭支持。賴慧珊於是把自己當成個案的家人,開辦免費監測血壓、血糖,也免費借用輔具,甚至利用休假日開貨車去屏東市區,幫民眾「跑腿」買輔具、辦核銷。賴慧珊用熱忱對抗先天不良,盡力阻止「後天失調」的憾事。回到家鄉轉眼15年,其中的後10年專注長期照護,賴慧珊有許多感慨。她說,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因都會和偏鄉醫療資源的落差,偏鄉長者在病老死階段的居家照護資源和品質,遠不如都會人。自己在偏鄉設居護據點,縮短資源差距並降低語言和文化的隔閡,但還是面臨醫療專業人力缺乏的老問題,必須花時間找尋、鼓勵理念相通的人下鄉一起奮鬥。賴慧珊呼籲政府,可以獎勵方式,吸引在地青年或有志偏鄉的居家護理師投入,讓偏鄉也能「在地老化、在宅善終」。賴慧珊小檔案年齡:38歲出生地:屏東縣牡丹鄉學歷:長庚技術學院護理科現職:遇見居家護理所所長經歷:恆春南門醫院、南門之家護理師恆春基督教醫院護理師恆春南門醫院附設居家護理所長得獎紀錄:屏東縣偏鄉首個獨立居家護理所將優質且即時的居家護理資源帶進偏鄉
-
2022-10-10 焦點.健康知識+
比瘧疾、肺結核、愛滋病加總的死亡人數還多 你可能沒聽說過的最大宗疾病
皇家倫敦醫院的創傷暨血管外科醫生卡齡.布羅希(Karim Brohi)表示,出血「是最大的疾病,大家卻沒聽說過」。每年受傷身亡的人數將近六百萬人。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全球死因中有一成是創傷,「比瘧疾、肺結核、愛滋病(毒)加起來的死亡人數多出三二%」。在非洲,死於創傷的人數比死於愛滋病的還要多。遭受外傷的平民中,近四成因出血而身亡。根據布羅希醫生的說法,常見傳染病的致死人數跟出血致死人數一比,根本「連邊都碰不到」,而在原本可能倖存的戰場傷患中,最後死於出血的共計八成。世界衛生組織將外傷列為疾病,因為外傷有起因(人體遭受嚴重傷害)也有治療方法,而在死因的分類中,出血雖然沒有自成一類,但各類死因中都可見出血,布羅希醫生細數了一下:產後出血—每年超過一千例,「消化道出血—每年二十萬例,世衛組織將這些案例歸為外傷死亡或孕產婦死亡,但受傷的死因有很多,懷孕或生產的死因也很多,然而真正要命的其實是出血」。布羅希醫生身材高大,滿頭銀髮,從容沉著,輕聲細語,說起話來帶有倫敦特有的喉塞音(他在推特的自我介紹中寫著「倫敦人」)。布羅希醫生是創傷科學中心主任,教過上千名醫學院學生、辦過無數場研討會,學生和與會者都叫他「創傷先生」,他在許多領域都赫赫有名,是培訓認證的血管外科醫生,他念醫學院的年代還不存在創傷外科這門專科,連聽都沒聽過。當時他在急診科擔任住院醫師(算是個小咖了),即使知識有限,他也看得出有幾位創傷病患「在臨床上並未受到妥善治療,我很確定一定有更好的治療方法」。那幾位臨床醫生並不是敷衍馬虎,而是真的不曉得該怎麼辦,從那時候起,布羅希醫生便投入修正創傷治療程序,一直修正到今天,並架設網站「trauma.org」協助海內外醫事人員。在這個網站上,我可以耗去好幾個鐘頭,假裝自己是外傷醫生,在各式模擬情境中醫治傷患,但沒有一次醫成功。比方說:一位摩托車騎士以時速七十英里撞上停在高速公路旁的車輛尾部,整個人飛出去,落地處距離摩托車五十至六十五英尺,這時,我有三個選擇:評估腹腔出血、確認呼吸道、找消防員聊天,我選擇聽起來最醫學的選項—確認出血。錯得太離譜了!就算去找一百隻黑猩猩來,每隻發一台電腦,選個一百年也不會選出「確認出血」這種答案。回去再試一次。我選了第二個:確認呼吸道。你在消防員的驚呼聲中衝向傷患—一抹橘色身影,一路都是水坑,消防員又是揮手又是蹦跳,真有你的,看起來真帥啊!但以前怎麼就沒有引起這麼大的反應呢?這時,有個念頭閃過你的腦海:水坑?已經一個星期沒下雨了呀?你低頭一看:原來剛剛跑過的是一攤汽油。接著,摩托車的後輪閃過你的腦海,車子起火爆炸,就算你想覺得自己愚蠢,也已經什麼都感覺不到了。我跟布羅希醫生說「trauma.org」很風趣,他一笑置之,說那都是「以前」寫的,但他寫這些是寫給發展中國家看的,以數位工具設計出類比訊號的傳輸方式,所以網站的版面才會那麼老土,不需要Wi-Fi等高科技也能閱讀,「東西會爛一定有爛的理由」,會風趣也一定有風趣的理由,夠幽默才有記憶點,就像氣味,聞過就忘不掉。在摩托車騎士的模擬情境中,我好不容易關關難過關關過,一路選到了確認骨盆不穩,這表示傷患正在出血,因此,我有兩個選擇:施用晶體溶液或膠體溶液,這兩種溶液都能擴張血容量,醫療劇統稱為「輸液」。我選擇晶體溶液。儘管你找到好多下針點、施用了好多晶體溶液,傷患的脈搏和血壓還是一直往下掉,最後你終於控制住局面—脈搏和血壓都歸零—這算是控制住吧?傷患(又)死在我手裡了,但這次真的不能怪我,一直到十年前,現代醫學都還在用晶體溶液搶救傷患,將點滴袋裡的清澈輸液(這是某位創傷外科醫生的形容)注射進血管,盼能改善出血所導致的血液循環量不足。輸液(雖然並非血液)在理論上能擴充血容量,讓受損的血液細胞將氧氣帶到組織和器官。然而,這個觀念錯了,所以模擬傷患的脈搏和血壓才會一直往下掉。布羅希醫生說:「現在我們曉得了,施用大量輸液給活動性出血病患會稀釋血液中的有益物質,這些被稀釋的物質就算拚了命也難以還原或補充。」而血液需要這些有益物質才能將氧氣運送到器官和組織,並帶走毒素和廢物。出血的病患就像破洞的水桶。「你從上面倒越多水進去,水桶裡的壓力就越大,出血量也越多。」接著就會出現醫學上所稱的「灌流不足」(hypoperfusion),意指人體無法將氧氣送達組織和器官,也就是一般人所認知的休克。一八七○年,德國醫生赫曼.費舍(Hermann Fischer)描述自己碰過一樁醫案:某位年輕男子被失速馬車撞上,車軸衝擊男子骨盆,但並未刺穿男子的肌膚,外觀看起來沒有流血,但才過了一下子:男子便靜躺不動,對周遭事物毫不關心,而且瞳孔放大,對光照的反應很慢,目光渙散、面無表情盯著前方,皮膚以及外露的黏膜慘白如大理石,雙手和雙唇發青,額頭和眉骨掛著豆大的汗珠,全身摸起來一片冰涼……知覺完全鈍掉⋯⋯將男子的四肢拎起,一放開,四肢立刻軟下去,像死人一樣⋯⋯脈搏虛細而急促……男子的意識雖然清楚,但是應答很慢,同樣的問題必須沒完沒了問上許多遍,才能得到回答。量了體溫,發現男子體溫偏低,動脈收縮,「張力極低」。皮膚冰冷、脈搏虛弱、呼吸急促,這些都是今日所知的休克徵兆。休克不僅有自己的協會—「休克協會」(Shock Society)、有數十種期刊,還有一百三十年的科學專業知識投入相關研究。然而,儘管眾人竭盡全力,我們對於休克依然一知半解。儘管醫學進步,聰明的止血繃帶、新式加壓止血法、藥效更佳的藥物接連問世,然而,究竟外傷為什麼會導致病患血流成災?有時止都止不住?這些依舊是等待探索的課題。公路上,公車下,九五九五不再說話。推測內出血雖然未必容易,但好的醫生會先從傷患身上和周遭環境判讀線索,接著再執行醫療程序。比方說,在摩托車騎士的模擬情境中,我的第一步應該是找消防員聊天,消防員會告訴我漏油一事以及醫治傷患的安全時機,可靠的急診醫生會藉由詢問圍觀者和通報者來了解受傷機制,如果根據目擊者描述,傷患的頭撞到了擋風玻璃,這就是一條線索:頭部受傷,或許沒有出血,這時就要判讀身體狀況。傷患先是痛得大叫、接著卻呆滯無神嗎?可能是內出血。傷患的心跳很快嗎?可能是內出血。骨盆摸起來骨折了嗎?可能是內出血。全身冰涼、問話不答?內出血。關於出血的原因,醫生稱之為人體生理機能「錯亂」。出血發生得很快。布羅希醫生表示:在所有出血致死的案例中,四分之一在受傷後三小時內身亡,嚴重出血病患則活不過六分鐘,軀幹重傷的病患(例如胸腔或腹腔穿刺傷),近半數撐不過三十分鐘。現在有所謂「黃金一小時」的搶救概念,布羅希醫生認為那只是行銷噱頭,臨床上幫助不大,有些人出血很快,有些人出血一下就停了。創傷大、傷口多,出血自然就多。不過,事發後幾分鐘至幾個鐘頭之內絕對是關鍵時期。人體經歷重大創傷後會發生什麼事?布羅希醫生將醫學解釋濃縮翻譯成一句話給我聽:「非常非常非常複雜的事。」我的腿被蟲子咬了,我伸手去抓,明明知道這是壞習慣,但我就是喜歡看血流出來—紅豔豔的,接著開始數秒,通常還沒數到五(但也要看傷口的類型和位置),血就不流了,血液已經凝結,這看起來是尋常小事,但其實是複雜的奇事。血液凝結需要至少一百種蛋白質,過程十分複雜,而且人體懂得取捨;如果是刮鬍子流血,只有刮傷處會啟動凝血機制;如果是骨折,則只有骨折處會啟動凝血機制,其他部位都不會。布羅希醫生表示:「凝血機制只在對的位置啟動,其他部位則關閉。想像你是非洲草原上的牛羚,被劍齒虎咬下一大塊肉,你流失了一些血,但至少活了下來,只是體內的血量減少、血液循環變慢。」因此,血液比較不容易凝結,血流不會在不該止住的地方止住。少了一大塊肉通常還好處理,可以任由人體自行復元,也可以交由醫生治療,算不得什麼致命的傷口。皇家倫敦醫院及各大創傷中心的傷患可就嚴重多了,其傷勢之複雜,導致全身「失控無法抗凝」,抗凝血機制啟動不了,血液就沒辦法凝結。在醫事人員抵達之前,這類重傷患者的凝血機制就已經錯亂,協助凝血的血小板也無法正常運作,原因至今仍舊不明,這種複雜的生理錯亂稱之為「急性外傷性凝血異常」(acute traumatic coagulopathy)。九五九五的血管給輾得稀爛,血液從循環系統中滲出來流到身體各處,血量和血壓迅速下降,原本每分鐘輸送十品脫血液的心臟慢了下來,需要輸送的血液越來越少,血液循環系統不再供氧,九五九五的器官和組織因而缺氧,身體逐漸停止運作。內出血聽起來不吵不鬧,血往體內流,斯斯文文,但卻破壞力十足。缺氧的血液細胞會製造乳酸,導致人體酸化(醫學上稱之為酸血症),同時會釋放鉀離子,鉀離子過多會導致心跳停止,所以注射死刑常用的成分之一就是氯化鉀。血流減少加上環境因素(許多事故傷患都躺在冰冷的地上),導致九五九五的體溫下降。正常來說,血液會運送熱能,出血時則否,而體溫越低,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就越差,凝血功能越差,失血就越嚴重,而失血越嚴重又會導致體溫下降、酸血症惡化,這一切同時運作,結果就是每下愈況。因此,低溫症、酸血症、凝血異常,在外傷醫學界稱為「致命三要素」。九五九五不再說話,心臟也不再跳動—既然沒有足夠的血可以打進動脈,心臟自然停工。急救團隊的首要之務是讓九五九五維持呼吸,因此先進行插管,接下來的胸部按壓則不用,骨盆創傷的傷患血差不多都「流乾了」,心臟無血可運,因而停擺,換作是五年前,九五九五大概會被宣告不治,但是,「HEMS」除了插管和胸部按壓之外,還有兩招可以使用。第一招,急救團隊將九五九五從公車底下救出來,立刻開胸直接按摩心臟,讓心臟繼續跳動,這稱為緊急胸廓切開術,自一九九三年起列為皇家倫敦醫院標準急救流程,如今每年大約實施二十次,儘管如此,緊急胸廓切開術看起來還是相當驚險刺激;至於第二招則是二○一二年才列入急救流程,路人大概會覺得第二招沒什麼,但卻是劃時代的醫界革命—當場為傷患輸血。※ 本文摘自《九品脫:打開血液的九個神祕盒子,探索生命的未解之謎與無限可能》。《九品脫:打開血液的九個神祕盒子,探索生命的未解之謎與無限可能》作者:蘿絲.喬治 譯者:張綺容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2/03/03
-
2022-10-06 焦點.長期照護
鼻胃管、氧氣管大不同,外觀即可辨識!鼻胃管灌食照顧9原則 出現褐色液體恐是這裡出問題
最近一則與鼻胃管相關的新聞讓人聞之不忍(>>看詳細新聞),一位外包廠商員工在醫院負責推送病床,擅自替病人接管,誤把氧氣筒接到鼻胃管,讓病人的胃像氣球一樣撐爆,引發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搶救數月不治死亡。留置鼻胃管是不得已的醫療措施,醫師提醒鼻胃管和氧氣鼻導管大不相同,將氧氣筒接到鼻胃管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檢方調查,一位部立桃園醫院外包員工於2020年3月某日,將準備做腹部超音波的病患連同病床推到一樓診間,明知非醫療人員不得從事醫療行為,仍在無人指引情況下,擅自操作管線,把氧氣筒接到病人鼻胃管,造成悲劇。事發後,病人雖獲妥適治療,但同年7月仍因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及全身多處潰瘍傷口組織感染等問題死亡。家屬為此狀告外包員工過失致死罪,且認為時任院長的徐永年、護理長和外包商負責人等也該負刑責。但除了外包員工案依過失致死罪嫌起訴,其他人皆獲不起訴處分。哪些病人需「留置鼻胃管」?中風、臥床、吞嚥困難及胃腸道阻塞等病人,往往無法自己進食,但為避免營養攝取不足,而須放置鼻胃管。健保署統計,去年留置鼻胃管3個月以上的病人,共7.9萬人。台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蘇建維說,鼻胃管從單側鼻腔進入,經過咽喉、食道抵達胃部,方便餵食時採用管灌方式,將營養品直接送到病人胃部,再藉由胃腸道吸收營養。蘇建維說,一般來說,胃的容量約為1200至1600毫升,平時胃難免都會產氣,此時可以把鼻胃管開口打開,讓胃部氣體排出,且胃的肌肉層很厚,其實不容易被氧氣撐破,研判患者胃部原就有胃潰瘍等裂縫,才有可能被氧氣撐破,至於需要多少氣體才會把胃部撐破,難以評估。鼻胃管從單側鼻腔進入 氧氣管從兩側進入蘇建維說,鼻胃管及氧氣管外觀上有很大的不同,氧氣管鼻導管放在病人兩側鼻孔,給與病人足夠的氧氣,鼻胃管則是從單側鼻腔進入,並於單側鼻腔外預留一段長度,以方便進行管灌餵食,且鼻胃管有栓子可以關閉,將氧氣筒接到鼻胃管真的很少見,這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如果是有照顧病人經驗的照護人員,應不會發生。鼻胃管餵食 出現褐色液體恐是胃部血應如何照顧放置鼻胃管的病人?蘇建維說,首先,鼻胃管應由專業醫護人員放置,放置後會檢測鼻胃管是否暢通,照顧者管灌餵食病人,速度不宜過快,量也不宜太多,避免病人發生嗆咳情形,並隨時觀察病人是否順利吞嚥,以及觀察鼻胃管有無逆流出褐色的液體。如果發現鼻胃管出現褐色液體,有可能是胃黏膜出血,或是鼻胃管摩擦食道、胃部導致出血,此時需要進一步檢查,釐清出血原因加以治療,或重新放置鼻胃管。台北榮總對鼻胃管病人灌食照顧原則共有9點:1.每餐於灌食前後或早晚,執行口腔清潔。2.應每日更換固定鼻胃管的膠布,將鼻胃管旋轉90度,以防鼻胃管黏在胃壁上,或胃黏膜期受鼻胃管頂端壓傷。更換膠布時,切記不要重覆貼同一位,向左或向右側固定,免鼻腔內壓損,並注意勿移動鼻胃管插入的深度。3.請將藥物與食物分開灌入。4.灌食時若感覺不容易進入,可擠壓鼻胃,並試著用食空針抽,再灌溫開水沖通管子。5.製作管灌飲食時,應確保食物之清潔衛生。6.罐裝管食物開封後快使用,若不完可加蓋冷藏,於24小時內使用完畢。7.鼻胃管滑脫處理:住院期間立即通知醫人員協助處理,但若您在家中,請與您的居家理師聯絡。8.預防鼻胃管滑脫,建議採重固定方式,除了膠帶將鼻胃管固定於病人鼻或臉部之外,可以將鼻胃管前段固定貼於臉頰上或中段使用別針固定於衣襟,避免滑脫。若意識不清或躁動無法配合之病人,為預防自拔,必要時可採保護性約束。9.塑材質的鼻胃管最多留置二周必需更換。矽膠材質鼻胃管,材質軟不易變質,但需自費,可一個月更換。【資料來源】.北榮鼻胃管與灌食之照護經訓練復建 鼻胃管有機會拔除近年鼻胃管的留置在社會討論度高,雖是為了維持病患營養而不得不然,但因影響病人外觀,患者除了忍受疾病折磨,還須面對外在心理壓力,生活品質及生命尊嚴大受影響。為鼓勵醫療團隊積極協助病人移除鼻胃管,改善生活品質,健保署通過獎勵措施,新增「成功移除長期留置鼻胃管並恢復經口進食」診療項目,總共投入約3900萬元,預估每年約有1.3萬名長期留置鼻胃管病人受惠,讓病人從此告別鼻胃管。【延伸閱讀】健保署推獎勵讓病人享無管人生 每年1.3萬人受惠老後不想插鼻胃管 年輕時先預防這幾種病如果老後不想插鼻胃管,現在可以怎麼做?羅東博愛醫院吞嚥機能重建中心主任葉書銘接受「50+」採訪指出,病人需要插上鼻胃管灌食,最常見的原因包括失智、中風、衰弱等慢性病。因此,不想插鼻胃管,就要預防這幾種疾病。飲食上,營養均衡、多吃堅果、魚油、避免精緻、高糖的食物,可延緩大腦退化。日常生活中常常動腦、與人社交,可增加「認知儲備」,有助預防失智。運動則應兼顧有氧和阻力訓練,增進心肺功能、維持肌肉量。此外,進行吞嚥訓練時,語言治療師有時會請病人大聲說話。葉書銘笑說,「大家沒事可能不會大聲講話,但是多唱歌還不錯!」唱歌不僅可以訓練喉嚨、咽喉等部位的吞嚥肌群,也可控制聲帶閉合,減少日後進食嗆咳的機率。他指出,持之以恆地維持健康飲食、運動和作息,不僅未來插管機率大幅降低,還可以預防多種慢性病。健康的老年,從中年就要開始做準備【延伸閱讀】為何相較於國外,台灣使用鼻胃管比例偏高?葉書銘醫師教你想要不插管的老年該做哪些準備
-
2022-10-02 醫聲.罕見疾病
誤當痛風20年 他確診罕見疾病HAE:驚覺母親或因此病離世
手機、鑰匙、錢包⋯⋯,許多人出門前都會盤點該帶的物品,但對俊廷來說,最不能忘的是一盒救命針劑。今年37歲的他罹患罕見的「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若是發病,他必須緊急施打針劑,身體、臉部隨處的腫脹,怪異的外觀之外,一但腫脹發生在氣管,他就可能跟媽媽一樣,因喉頭腫脹而喪命,而媽媽至死之前,甚至都不知原因何在。呼吸道腫脹僅剩10% 因禍得福確診HAE從小開始,俊廷身體的不同部位會不定期腫脹,皮膚如吹了顆氣球,脹痛和發熱感之外,肥厚腫脹的眼睛、嘴唇,嚴重影響外觀,每次發作都是單側,這次左手腫,下次右腳腫,每回腫脹大約2到3天便會消去,期間日常生活不便,譬如難以穿戴手錶、手套、鞋子。因爲怎麼樣都檢查不出原因,俊廷索性將其視作小病,手指腫就當作過敏,腳腫就當作痛風。直到俊廷29歲那年,用畢晚餐,一直覺得喉嚨卡著異物,雖然講話不順暢,不過呼吸尚可,因此他不以為意直接就寢。隔天起床,俊廷發覺越來越喘不過氣,只好掛急診,醫師用內視鏡一看,發現他的呼吸道只剩10%可通過空氣,緊急進手術室氣切,情況危急到還來不及打麻醉,俊廷即因呼吸不到而暈厥。術後,俊廷喉嚨的腫脹消退,醫師仔細詢問病史,得知媽媽和妹妹都有類似的症狀,媽媽甚至更嚴重,腫的部位遍及臉和全身。醫師由此推測是遺傳疾病,於是全家人抽血檢測基因,最終確診為HAE,但對大家而言,反而鬆了口氣,纏身多年的詭異毛病終於找到頭緒。2家人得HAE 媽媽至死不知病因HAE是種罕見的補體缺陷的免疫不全疾病,發生率為五萬分之一,大多為體染色體顯性遺傳,而台灣又以第一型與第二型病患居多,但其中約有20%到25%患者為新突變,無法從家族史得知,意即每個都人可能無預警的發生。知識補帖/遺傳性血管性水腫 (HAE)簡介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是因血液中的一種蛋白質- C1抑制蛋白(C1 esterase inhibitor, C1-INH)缺乏或功能異常的免疫疾病,特徵是會重複發生血管性水腫,但沒有伴隨蕁麻疹或搔癢症,最常受到影響的部位是上呼吸道和腸胃道的皮膚或黏膜組織。雖然腫脹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大約2到5天內會自動消退,但若發生在喉部可能會導致窒息。此症的遺傳模式為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看更多其致病原理是當補體調節因子之一的C1抑制蛋白(C1-INH)發生功能缺陷,將影響人體免疫調節,增加血管滲透性,過量血管外積液阻塞血液或淋巴液的流動,引發四肢、面部、生殖器、腸胃道或呼吸道腫脹,時間持續2到5天,有別於過敏性水腫尋麻疹2天內完全消退。不同的發作位置帶來不同的後果。若為腹部,患者將出現噁心嘔吐、劇烈腹痛、積腹水的症狀,常被誤診為腹部急症,反覆接受不必要的腹腔手術;若為呼吸道,則有吞嚥困難、發音障礙,需要緊急插管或氣切,甚或窒息危及生命。俊廷的妹妹、媽媽剛好分別發生在腹部與喉頭,只是媽媽不似俊廷幸運,在一次喉頭腫脹中過世,死前都不知原因。預防勝於治療 降低發病不適和風險俊廷的一次發病,解答家族存在已久的困惑,而他的幸運之處不僅如此。目前台灣患者發病48分鐘內,可使用緩激肽通路調節劑皮下注射或血漿純化的濃縮C1酯酶抑制劑靜脈注射,緩解急性發作症狀,俊廷隨身攜帶的救命針劑即屬於前者,但注射時會產生嚴重疼痛感覺,「有病友急救時自己打那個針,痛到只打了一半,就趕快跑醫院看診」。然而,HAE發作僅60%為自發性,其餘與壓力、創傷、感染、雌激素、過度疲勞有關。俊廷侃侃而談地說,他大學時期課業繁重,作息不正常,時常熬夜、壓力大,水腫比過去來得頻繁,每2到3個月發作一次。「咬到舌頭也會腫耶」,馬偕兒童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徐世達補充,一般人吃飯不小心咬到舌頭,過段時間傷口自然會好,可是對HAE病患而言,卻可能使喉頭跟著腫脹,性命被奪走。既有預防藥副作用多 曾有女病患拒吃過世病患每次腫脹都必須提心吊膽,即使逃過死劫,有些人也會因水腫破裂留疤,或是進行腹腔手術。為減少病人不適,降低發作風險,台灣多以雄激素作為短、長期預防藥物,病人可於牙科或外科手術前服用。「其實雄激素副作用多,會使女性第二性徵消失,也可能造成肝癌。」徐世達指出,雄激素會使毛髮與體重增加、月經不規則、乳房體積減小、高血壓及肝腫瘤,他分享,曾有女性病患無法接受賀爾蒙改變,不願服用藥物,又因病發來不及使用急救針,最後不幸離世。另一種預防藥,是同為急救藥的濃縮C1酯酶抑制劑靜脈注射,但因藥效較短,病患一週須注射2到3次。「靜脈注射風險大,連國外也不會長期使用。」徐世達解釋,除了注射不舒適感外,反覆穿刺血管,會使血管嚴重損傷,引起血管纖維化,或細菌侵入打針造成的傷口及靜脈本身,導致感染,因此一般都不太建議長期使用靜脈注射。長效預防新藥卡關 HAE病友籲儘速納保提升生活品質2018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一種單株抗體皮下注射新藥,對於預防疾病發作有明顯效果,徐世達說明,治療剛開始的前半年,病患須每2週施打一次新藥,穩定之後,每個月施打一次即可,大幅降低病患不適感,提升生活品質。不過,新藥一人一年藥價約900萬元,讓新藥自去年八月通過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擬訂會議後,至今仍處於藥價協商階段,尚未生效。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指出,近年健保因財務困難,更講求經濟成本效益,使罕藥給付日益艱困。不忍罕病友苦苦等待治療的機會,她強調,「評估罕藥納保,不能單看成本和存活年數,更要考量病患的生活品質。」陳莉茵也認為,台灣計算成本效益時,常參考國外數據,但台灣的罕見疾病不一定同為國外的罕見疾病,因此應要因地制宜,發展出自己的成本效益計算公式,對台灣病患才公平。「遺傳罕見疾病雖只降臨在少數人身上,卻是每個人都必須承擔的風險。」她表示,罕病絕非他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陳莉茵說,罕病的治療選擇實在稀缺,不給予治療往往就是致命。目前俊廷每天睡前都要吃一顆雄激素,且隨身攜帶救命針以備不時之需,病情尚屬穩定,去年更順利結婚生子,奔走成立病友聯誼會,對外提倡疾病診斷,對內分享照護方式。對於終身與HAE共存,俊廷雖抱持樂觀正向的心情,但不免偶爾擔心萬一發病,妻小將無所依,又或其他病患因不適而不願用藥,因此期待長效新藥儘速納保,讓全台已通報的32位病患,以及尚未確診的病患更安心。(看相關新聞:「30歲男腳腫誤診痛風20年 險死才發現得遺傳病」)
-
2022-09-30 養生.人生智慧
父曾是台大教授,失智後拾荒!吳佳璇照顧10年不比一般家屬從容:善終是挑戰,身為醫者也沒有答案
編按:精神科醫師吳佳璇歷經2008年母親罹患癌症,照護2年後離世;2015年父親被確診為失智症,自此又開始了她照護失智父親的過程。曾是台大教授的父親失智後行為逐漸脫序,身為醫師的她並不比一般病患家屬來得從容好過,也因如此,更能理解照護者與身邊「熟悉陌生人」的相處境遇。 精神科醫師兼作家吳佳璇照顧失智父親10年,常以醫師與家屬的雙重身分傳授專業與經驗,然而,如何讓父親甘願就醫檢查?父親亂投資慘賠百萬該如何介入?都曾讓她難以開口。 吳佳璇說,父親從病發到認定失智,是一條漫長的路。母親還在世時,曾因為父親太健忘,痛苦的哀求她「超前部署」,為預防父親失智找藥。儘管不確定用藥有效,她仍幫忙買藥,結果父親大發雷霆,最後不了了之。 母親過世後,沒人管的父親迷上撿瓶罐,做到腰痠背痛必須復健,「父親向來不受控,做女子只能尊重,直到他撿人孔蓋想變賣,擔心他被當小偷,我才開始勸阻他別做了,常對他自嘲:再這樣下去,遲早有天出現『退休教授拾荒維生,名醫女兒不聞不問』的新聞!」 吳佳璇嘆氣,從10年前開始父親經常爽約,講過的事忘了重複講,一天罵政治人物上萬次,但父親毫無病識感,如何讓他甘願就醫是一大難題。「我一直等到父親出包多次,有一回弄傷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必須住院,趁機拜託神經內科幫忙檢查,才確認是失智。」 一家高學歷,牽涉金錢仍是難題 吳佳璇是醫師、妹妹是律師、弟弟是博士,即使是知識份子家庭,「牽涉到金錢永遠是難題。」 吳佳璇透露,失智初期父親生活尚能自理,他把錢管得很緊,隨身帶一個小包包放存簿提款卡,外傭反映薪水遲發,她才發覺父親早就忘了密碼無法提款,同時觀察到他提款時,都是外傭背密碼給他聽!「幸好我們家外傭很正直,也是那次我才有機會徵得父親同意,代管提款卡幫忙發薪。」 在她印象中,父母為了栽培3個小孩,生活儉省保守,不懂也不碰金融商品;然而父親75歲那年,銀行寄來基金、保單的對帳單,她驚訝詢問理專,確認全是父親知情同意。 「我弟留學澳洲,所以父親有閒錢時就買澳幣。當澳幣重貶,理專建議他換美金,他卻說討厭美國,要理專想辦法,理專因此幫他買了澳幣計價的基金、保單。」 她苦笑,別看父親是教授,遇到投資失利,兩手一攤。 「介入父親財務是很敏感的事。我擔心父親是否覺得這個女兒圖謀財產?也不知道弟妹怎麼想?」吳佳璇最後決定告知妹妹,請弟弟有空時從澳洲回來,舉行家庭會議檢視父親財產,才知道母親過世後,他陸續將兩人的一千萬退休金及儲蓄都換成澳幣定存,光匯兌損失就一百萬! 「我們問他換這麼多做什麼?他心虛像個小孩不吭聲,不過態度軟化願意交出理財大權。」 善終是挑戰,身為醫者也沒有答案 吳佳璇身為精神科醫師,深知失智症狀與照顧方式,但就算可以預先準備好輪椅、電動床,如今需要人抱的80多歲父親,將來如果衰弱到無法吞嚥,是否該插管灌食?她自己也沒有答案。 「醫界有人順從母親,末期絕食21天『自然死』;但對我來說,如何『善終』始終是挑戰,這牽涉到我的弟妹,有些事情太堅持,會種下家人之間心結。」 疫情之前,吳佳璇照顧父親之餘,堅持每年赴日旅遊,疫情後改成周末徒步台灣,最高紀錄一天走4萬多步,有人認為她活得太任性,她不認同,「我在門診看到很多生病的照顧者,正因為親力親為、油盡燈枯,其實保留私人生活空間是必要的。」 透過旅行重開機,保留私人空間 「對我來說,旅行是一種重開機。不同於出國,徒步台灣短天期、充電快,步調雖慢,慢慢來反而好,那種『怎麼一整天只有一點點進度』的焦躁感,在徒步以後變少,我更耐煩。』」 她記得2年前第一次出發走上忠孝橋時,小小的她站在橋上遠眺圓山、紗帽山,「天地為之開闊的感動前所未有,這樣的感動支持我走了半個台灣。尤其我喜歡歷史,戴著歷史的眼鏡走過七股、鹽山、麻豆,想像300年前這邊曾是台江內海,很有趣。」 走自己的路也陪伴失智父親走人生最後的路,53歲的吳佳璇,許願人生下半場一定要把自己的狀況保持好,這也是因為看過一些前輩失智了卻堅持崗位的窘境與無奈,「我和一位資深護理師約好,要當彼此的退休警告烏鴉,勤勉不懈之餘,漂亮下台也很重要。」●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搭上計程車後,懷疑司機想繞遠路,出聲請司機聽我的!下車後察覺司機是對的.她罹精神病、善忘,卻60多歲看起來像30歲!擁有忘記智慧,活在自己快樂裡,好過活在別人眼裡.認識死亡,有助了解人活在世上的意義!面對生命終站5大要點:不爭不奪、多施多捨,永保赤子之心 【疾病百科】失智症失智症是一種大腦功能漸進退化的智能障礙病症,好發於老年人,退化的速度不一定,依照病程進展可分為輕度知能障礙、輕度(初期)、中度(中期)、重度(晚期)。>>看詳細
-
2022-09-29 焦點.杏林.診間
一人顧35床,崩潰的一夜讓她懷疑是在救人還殺人?暴走女外科劉宗瑀,溫柔堅定地推動醫護勞動人權
今年五月,公視醫療喜劇《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上映後,掀起熱烈討論。在劇中,藝人蔡淑臻飾演個性直來直往、放浪暴走的女外科醫師「小劉」,從醫學中心放逐到鄉村醫院,最終尋回濟世救人的初心。這齣戲正是改編自阮綜合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劉宗瑀的真人真事。人稱「小劉醫師」的劉宗瑀,在網路上寫著一篇篇關於醫護勞動人權、性教育、家庭育兒酸甜苦辣的文章,文筆犀利詼諧,穿插嘻笑怒罵,卻也反映出醫護人員面臨的真實處境,包括:面對生與死,該如何坦然釋懷?當工時過長、工作過勞、長期高壓,又不幸發生醫療糾紛時,該如何保持當初從醫的初心?人生的酸甜苦辣在醫院中活生生地上演,經由小劉醫師的妙筆生花,不但讓局外人得以一窺白色巨塔內爾虞我詐,更顯露出她對捍衛醫護勞動人權的堅定決心。想走外科,卻遭親友勸退在台灣,只要孩子會念書、功課好,難免會被逼念醫學系,劉宗瑀也不例外。第一年考上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的她,在母親的殷殷期盼下選擇重考,隔年考上長庚大學醫學系。畢業後,劉宗瑀先在林口長庚、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之間往返見習三年,然後返回家鄉高雄,進入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擔任住院醫師。在接觸並瞭解各科內容後,她唯一感興趣的就是外科。不過,一開始她的外科之路走得不太順利,「所有人都勸退我說:『女生走外科,很辛苦又累!』」不敵週遭強烈反對聲音,劉宗瑀只好先到兒科待了一年,結果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處理小孩受傷的問題和安撫家長的情緒。兒科屬於內科,步調較緩慢,「我的個性比較急、沒耐性,外科給人的感覺很熱血,能激勵、感動人心,又可以看到病人有明顯進步,讓我更有成就感。」放不下外科夢的她還是決定轉換跑道,原本打算先做個三、四年,若真的不行再轉到其他科別,「至少我挑戰過了,不會覺得不甘心。」沒想到,這一待就是十幾年,直到今日。血汗外科,吃苦當吃補在外科世界,尤其又是某些血汗醫院中流傳著一句話:「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畜牲用。」不論男女,只要一進入外科全都得認命,把吃苦當吃補。實習期間,劉宗瑀是醫院外科裡的唯一位女醫師。在她之前的上一位女外科醫師早已是師字輩等級,兩人之間隔著二三十年的空窗期,可見女性外科醫師的稀有程度。她解釋,醫學臨床分科把「內外婦兒急」等性命相關的科別稱為「五大科」,工作壓力大、工時長,還需要輪流值班以應付緊急醫療狀況。其中,又以外科的男女醫師比例失衡最嚴重,還有醫護人員過勞、人力分配不均等問題,導致現今願意投身五大科的新血愈來愈少。醫學生畢業後,寧可選擇「三小科」(耳鼻喉、眼、皮膚),受訓過程不但輕鬆,將來還可以在外自行開業。然而,正所謂「外科虐我千百遍,我待外科如初戀。」雖然外科醫師工作時間超長,受訓過程慘無人道,甚至可能有過勞死等生命危險,但每年還是會有一些「想不開」的醫學生選擇踏上這條不歸路。劉宗瑀說,外科醫療現場判斷的緊急感與自己的個性能產生共鳴,老師和學長的個性也都是如此。「開刀房是極高壓的環境,醫生們常常會講些五四三的黃色笑話來放鬆心情。要講黃色笑話我也沒在怕的,甚至可以講得比他們更黃、更暴力!」直來直往的她哈哈大笑,每日混在一群男人堆中,即便被稱做「男人婆」她也毫不在意,因為她清楚,選擇自己真正有興趣的科別,才能走得長久。人力短缺,一人照顧35床然而回想起住院醫師受訓的那段日子,劉宗瑀只能以「慘烈」兩個字來形容。當時住院醫師尚未納入《勞基法》的適用對象,工作採責任制。平日白班結束後,緊接著就要輪值夜班,到了早上只能撐著眼皮繼續工作,每次值班就是連續兩天不用睡覺,而這樣的日子每個月要重複十多次。「休息是什麼?」劉宗瑀說,在住院醫師裡的字典裡,找不到這兩個字。台灣醫學教育人才養成本就不易,尤其外科醫師的培養過程更是漫長,除了要面對扎實嚴酷的醫學教育訓練,開刀久站、值班熬夜、過勞、高壓、高風險等問題,女性更要面臨生理痛、懷孕、水腫等不適。醫療環境的崩壞,不少當初懷著雄心壯志投入外科的學弟們,禁不住如此長期非人道的折磨,一個個陣亡倒下,提出辭呈。當時擔任總醫師的劉宗瑀,要負責各種排班與大小雜事的協調,面臨大票學弟們離職而突然空出來的班表,令她不得不向院方請求協助。然而院方卻決定以現有人力無限擴大負責所有的值班區域,尤其三間共35床的加護病房,原本由三位醫師照顧已頗為吃緊,竟然也縮減到一個人來承擔。負責任的她面對這樣不合理的要求,咬著牙扛了下來,甚至把人力最短缺那幾日加護病房班留給自己值。當時劉宗瑀正懷著第一胎,她白天上班,晚上值大夜照顧三間加護病房的病人,還要兼顧急診室的會診,時常能在深夜裡見到她挺著日益變大的肚子,不斷在不同大樓間來回地奔跑。 一開始,劉宗瑀覺得還能拼一下,但當孕期的不適一個接一個找上門,身心俱疲的她,終於也逼近了臨界點。崩潰的一夜,是救人還是殺人臨盆前兩個月,長期熬夜的她患了重感冒,為了寶寶健康又不敢亂吃藥,病況纏綿不絕,咳嗽一直都好不了。看診時「咳咳咳咳咳」,開刀時「咳咳咳咳咳」,嚴重時甚至一咳就漏尿,不論用產褥墊或成人紙尿布都沒有用,最後居然沒有乾淨的褲子可換穿。但她又不能請產假,總醫師也是臨床訓練的最後階段,只要考過專科醫師證照就能取得主治醫師資格,一旦請假超過兩個月,隔年就得重新受訓一年,之前的辛苦等於付諸流水。除了狂咳不止外,大腹便便的她晚上根本無法躺平睡覺,只能坐在值班室沙發休息。明明是酷暑如火的七月,她全身裹著厚重的衣物卻還是感覺冷得要死。值大夜班時一遇到緊急狀況,老公蜜蜂先生還必須牽著她的手、撐著她到急診室會診,因為她已經完全沒有力氣起身和走路。住進加護病房的病人原本就猶如一顆顆的未爆彈,偏偏在某個值班的夜晚一口氣爆炸開來,先是一名病人呼吸衰竭,又有一名病人血壓下降,當她正在進行急救時,手機響起,另一區的病人癲癇發作。・「小劉醫師三十床的阿公黑掉了!」「立刻On endo(插管)!」劉宗瑀才把喉頭鏡放入病人嘴巴,卻發現左移右挪都抬不起病人的下顎,猛然才想起原來是因為自己挺著大肚子。「幫我拉!」在護理師的幫助下終於順利將氧氣送入病人肺中。・「第二加護病房敗血性休克!」「CPR(心肺復甦術)!」嘴邊喊著,劉宗瑀直接跳上病床上雙手交叉準備心臟按摩,卻被肚子擋住不好施力,只能顫抖著被護理師拉下床,由她們輪流按壓……・護理師大口地喘氣、病床吱呀吱呀地哀嚎、生命監測儀器急促地提醒……混亂間一陣尖銳的手機鈴聲再度響起:「劉醫師,病人seizure(癲癇)!」對面的護理師喊道!「這裡在CPR沒空,先打抗癲癇藥,快死了再叫我!!!」劉宗瑀只能朝著話筒大吼。・・・「我的意識只剩下把工作反射性做完,完全忘記自己其實是個快生產的孕婦。」劉宗瑀回憶說,「從凌晨兩點忙到天亮交班後,護理師把渾身發抖的我架到旁邊的角落吸氧氣,比插管的阿公還要喘。」死死握著細細的氧氣鼻管,劉宗瑀像是抓著汪洋中的稻草,人來人往、嘈雜的急診室中,她只能聽見自己急促的呼吸聲……「再這樣下去,會有病人死的,而我跟肚子裡的小孩也……」恐懼加上喘不上氣,緊緊攫住劉宗瑀的心臟,恍惚間,她突然醒悟:「我怎麼把自己逼到這個地步?這根本不是在救人,而是在殺人!」不願當制度的幫兇,只能離去醫護人力不足,對病人生命安全來說是一大威脅。在醫療崩壞疾風下,醫師與護理人員仿如走到窮途末路。當天回家,劉宗瑀握著蜜蜂先生的手崩潰大哭:「我再也受不了了!我不要再值這種會死人的班、我不想要當這種會害死人的外科醫師!」那是她這輩子第一次說出:「我不要當外科醫師。」當初滿懷雄心壯志的熱情進入外科。受訓期間,師長們醫者仁心的風範,歷歷在目,結果卻是一個個陣亡離職,新進來的戰力又不能馬上派上用場。身陷不足人力的值班陷阱中,醫師被迫去謀殺這些病人……堂堂一個醫學中心,病人居然得快死了才找得到醫師,這樣真的是對的嗎?一週後,劉宗瑀將每晚的值班慘況呈報長官,換來了一番檢討與事後諸葛。她憤而拍桌起身,抗議醫院的值班人力安排簡直與殺人無異,卻無法扭轉院方態度,只換來冷冷一句:「這樣配置符合評鑑規範」。「如此高壓的工作環境,我實在無法再多撐一年。對我來說,專科醫師證照就像一面高牆,身懷六甲的我,想要跳過這面高牆,卻怎麼樣也跳不起來。」劉宗瑀苦笑著說。就這樣,在滿懷悲憤下,她遞出辭呈,跑去屏東當醫師。一個台灣,兩個醫療世界最近,公視播出《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改編自劉宗瑀的同名小說,正是描述她在屏東行醫寫照。她每天上下班的路線,都跟運豬車同進同出。「我以為屏東在高雄隔壁,相差不大。沒想到跨過高屏溪,城鄉醫療資源差距超乎想像,令我深受震撼,」劉宗瑀坦言。例如,曾有一名七、八十歲的病人求診,經檢查出是手部長出罕見的骨肉瘤。劉宗瑀對病人說,必須先做核磁共振檢查,再切片,然後做化療。但這一切都是按照教科書上教的流程,非常理想化。實際上,在醫療資源不足的屏東,光是做這些檢查和化療,必須分別跑兩、三家醫院,才能完成全部流程,病人很可能就此放棄追蹤與治療。如果病患有心要醫治,則得跨越高屏溪,到高雄的醫學中心或大醫院診治,搭火車轉公車或捷運,從早上排檢查,等到醫師看診,再回到屏東家中,已是晚上。她也曾遇過15、16歲的年輕人因車禍而嚴重外傷,送進急診室時心跳、血壓不穩定,還內出血,需要緊急開刀。但家屬一聽到要搭乘救護車轉到大醫院治療,就放棄了。「原來,我之前是過著多麼『醫療天龍國』的生活。原來,人的命真有貴賤之分,城鄉差距居然如此大不相同。」劉宗瑀感慨地說。那時深刻體會到離開了大城市,鄉下地方的生命力都很強。如果不是強悍的生命力,根本撐不下去!但由於往返屏東和高雄的路途遙遠,每天來回車程至少要三小時。有時半夜急診劉宗瑀被叫回去開刀,開車時精神渙散,醒來時發現自己竟然將車子開到人行道上,讓她嚇出一身冷汗。最後,她還是決定回到高雄市區的醫院工作。(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2-09-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們的終局是山窮水盡,還是柳暗花明?-奠基於愛與尊重的善終
【編者按】本週是醫病平台以「斷食善終」為主題的第三次討論。由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發起人前立委楊玉欣女士發表她對「病人自主」的看法,而後蔡甫昌教授由醫學倫理的角度探討「永久植物人之終止人工營養與斷食善終」,楊秀儀教授從法律觀點看「斷食善終」,是「自殺」還是「生命自主」?我們希望透過這系列,一共九位作者由不同角度探討這重要議題可以增加台灣社會對「斷食善終」有更明確的認識。 閱讀賴教授的文章「如何減少生不如死的醫療困境」,對於賴教授不斷的反思醫療的目的、意義,甚至死亡與醫療決策的呼籲,我感受到一位德高望重的醫者,對自身過往價值體系的轉向,以及對生命反思的急切。他就像拿著大聲公,在路邊宣導一般的熱切而又著急,即使所有路過的人,僅是走過或停在紅綠燈路口,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地站在那兒拿上大聲公,等待與有緣人的相遇、等待社會的轉變。我認為這就是前行者的風範,也是對生命的熱情,更是愛的行動。謝謝賴教授邀請我一同加入行列,也讓我有機會對眾人發聲。 我從19歲診斷出肌肉萎縮型的罕見疾病後,這個疾病就讓我提前體驗了未來的長輩、病人們的處境:病痛、失能、可預視的苦難與死去,以及對自身生命價值的反思與生死的叩問。畢竟這是一個連旁人看來都是「活著,比死去更加艱難」的處境。 我還記得當時姊姊和我都確診罕病時,她和我說她想去死,甚至連死法都想好了。我和她約定如果五年後我們都沒有找到值得活著的理由,我們就一起離開。最後,我們一起找到理由,向前走了過來。求生,是本能也是上帝的預設,是生命永續的基因密碼。我也常想著為何我能在苦痛中感到幸福?我覺得那是一種適當的心理調適機制,讓內心找到平衡、找到價值,繼續在苦痛中前行。是的,生與死,在病人、失能者、被照顧者的心理是不斷來回擺盪的、不斷思考著的。而這邊想邀請大家一同思考:什麼時候,人會求死呢? 台灣正在倒數千日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去的下一步便是死去,這是生物性的必然。而台灣的醫療技術世界聞名,即使到了古人說的「陽壽已盡」的時刻,以現今的技術,要延長任何一人死去的終點,比我們想像中容易太多了。 進步的醫療技術、長壽為孝的文化觀念等因素,造就了台灣人平均臨終前臥床超過八年的悲慘困境──代表近3000個日子飽受不自由、不能自主移動的生活狀態,導致身軀的肌肉萎縮、疼痛、褥瘡、反覆插管潰爛、感染,甚至失去意識等。這樣的現象,是生命與社會的極大困境──困住了上百萬個家庭,甚至是幾代人的苦難。 一個社會邁向更文明、更進步的過程,背後多是一個個苦痛與血淚的故事。但更悲傷的是,有時更多的苦痛與血淚未必換來更幸福的社會。試問在現今長照和醫療資源的無數投入,是否讓每個個人、家庭、總體社會面對疾病和照顧時,更幸福了呢? 現在社會觀念看似更加開放,但在生命的議題上仍被各式權威知識或單一價值主宰。太多故事了,我們聽到許多寧可讓家人「生不如死」仍不願放手的故事;合法合倫理合乎當事人自主意願的醫療決定簽署,卻一再被冠上「放棄」的字眼,卻忽略了醫療團隊如此積極的救治,更是積極的想依照當事人意願減少其生前痛苦的善行。似乎一切導到了「活著就好」的單一價值上,讓多元的看法難以伸張。而我們究竟何時能說「停了」、「夠了」? 我還記得每每我走入重症病人的家庭,若他們還能夠表達,總是在家人不在的時刻,偷偷和我說著他們的憂慮與渴望:關於生命與病痛,但更多的──是那些說不出口的話。「想要死去?如何死去?自己想要怎麼樣的告別……」這是一個「奢侈」的話題。 為什麼呢?我一直覺得病人的弱勢,不僅是疾病與失能本身,還有更多連病人本身都理不清楚的那些「有口難言」。而這個有口難言,在我們健康的時刻是很難體會的,但一旦進入病痛與失能的階段,也難以說出口了。這正是我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時,期盼以剛性的法律賦予所有人自然善終的權利,設計一個讓當事人能與家人溝通的機制──因我們都是潛在的病人、失能者、被照顧者,都可能陷入「有口難言」的處境。 「病人自主」,並不是在鼓吹死亡就是好,生死與自主的話題並非非黑即白、更非簡單的「一刀兩斷」,而是期盼邀請所有人給予他人更大的尊重、容許更多元的思考,幫助他們渡過苦難的時刻;但也能在心中有一道「底線」,了解如何在適當的時刻,在合法、合乎倫理與生命價值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兌現自身的盼望,大聲喊「停」,讓善終的實現建立在愛與尊重的基礎上。你是否想過,當看盡了風霜日月,體驗足夠的人生旅程,何時該離開呢?你與家人討論過當自己逐漸老去、病痛,或即將死去時,您有什麼盼望嗎? 如果你對思考這些文章中的問題有興趣,請搜尋《如果還有明天》一書,裡面有24則生命的智慧與前行者的經驗,相信你能找到屬於你的答案。 若你不清楚如何參與賴教授提到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請搜尋「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在首頁有全台灣各院的掛號資訊。當我們越早共同思考生命與生死的議題,就將越早改變自己與所愛之人的命運,不再進入無尊嚴臥床的惡性循環。讓前人的血淚與痛苦,真正的踏出一條讓我們奔向更文明且幸福社會的道路。
-
2022-09-26 焦點.長期照護
為何相較於國外,台灣使用鼻胃管比例偏高?葉書銘醫師教你想要不插管的老年該做哪些準備
編按:高齡者因進食困難插上鼻胃管灌食,是台灣照顧現場極常見的現象。使用鼻胃管的病人,還有可能拔管、恢復以口進食的能力嗎?羅東博愛醫院吞嚥機能重建中心主任葉書銘指出,把握復健黃金期,吞嚥障礙是有機會逆轉的。老後不希望依賴鼻胃管灌食,中年有哪些該知道的事?2017年,皇冠集團創辦人平鑫濤失智、中風,妻子瓊瑤和平家子女為了他該插鼻胃管與否而發生爭執。插上鼻胃管後,還有可能恢復以口進食嗎?羅東博愛醫院吞嚥機能重建中心主任葉書銘指出,民眾或許認為,高齡者一旦裝上鼻胃管,就只能灌食到生命的最後。其實,經由積極復健,病人是有機會拔除鼻胃管的。他以自己的病人為例,有位80多歲、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奶奶,因為手術後腹腔感染,住院將近一個月。出院後,原本可以自理生活的奶奶,卻因為臥床過久,失去自主行動和進食的能力。剛轉到博愛醫院時,奶奶不只插鼻胃管灌食,也有心臟衰竭、肺部積水等問題。心情低落的奶奶告訴醫師:「你讓我吃能很快就走的藥好嗎?」治療完肺部積水、經過吞嚥訓練後,3週後奶奶成功移除鼻胃管,恢復以口進食及體能訓練。出院前,「無管一身輕」的奶奶,已經可以自由行動,人也精神許多。台灣病人插鼻胃管比例高於歐美!方便照顧,但不會降低吸入性肺炎風險宜蘭羅東博愛醫院吞嚥機能重建中心,於2021年5月嘗試開立全台第一個鼻胃管移除病房。葉書銘指出,像奶奶這樣成功拔除鼻胃管的案例,在臨床上並不罕見。「我們看到一些有機會經口進食的病人,卻因為種種原因長期放置鼻胃管,其實滿可惜的。」他認為,相較於國外,台灣使用鼻胃管的比例偏高,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有吞嚥困難的長者吃飯或餵食,一餐往往要花上一、兩個小時。對照顧人力不足的家庭、護工必須一對多照顧的長照機構而言,放置鼻胃管灌食是較有效率的做法。其次,歐美病人在意身體形象。當無法以口進食時,病人多半會選擇做胃造廔手術,在胃上方開「胃造口」,經由廔管灌食。但國人對於在腹部上打洞、穿孔的手術,接受度仍偏低。此外,對於病情已無法逆轉的末期病人,許多家屬仍有「不吃會餓死」的觀念,希望灌食到最後。然而,葉書銘指出,放置鼻胃管灌食雖然方便照顧,卻仍有發生吸入性肺炎的風險。一來,病人雖不經口進食,仍可能被自己的口水嗆到、進入氣管,引起肺部發炎。而鼻胃管通過胃與食道之間的幽門,若灌食太多、消化不良且灌食後平躺,食物可能逆流,同樣會引起吸入性肺炎。因此,若能經由訓練,讓病人找回以口進食的能力、拔除鼻胃管,才能從根本解決吸入性肺炎的問題。移除鼻胃管的復健訓練,怎麼做?哪些病人有機會拔除鼻胃管?三大評估指標,家屬願意支持很重要葉書銘指出,病人發生吞嚥障礙、無法以口進食的原因很多,包括衰弱、中風、失智、腦外傷、脊椎損傷⋯⋯等。能成功移除鼻胃管的病人,通常需具備幾項條件:第一,年齡愈輕、認知功能未受損的病人,普遍恢復潛能較佳。年紀愈長,病人愈可能有衰弱、失智等多重疾病,導致拔除鼻胃管的難度提高。第二,病人發生吞嚥障礙的原因,是近期的急性事件或慢性失能?若是前者,把握復健黃金期,盡快展開訓練,往往可以很快拔除鼻胃管。但若是後者,例如病人已因失智長達數年無法以口進食,則逆轉的可能性也較低。最後,家屬的支持程度、是否有充分的照顧資源,亦是能否拔除鼻胃管的重要關鍵。葉書銘回憶,鼻胃管拔除病房第一位收治的病人,是位輕度中風的患者。患者中風之後,還因糖尿病傷口感染導致左腳膝下截肢,身上還有因照顧不佳產生的褥瘡。葉書銘評估,若病人可以裝上義肢、恢復體能後積極復健,成功拔除鼻胃管的機率不低。然而,家屬因經濟考量,無法讓病人住院訓練太久。患者無法在短時間內拔除鼻胃管,選擇先行出院。出院後一個月,病人就因為發生吸入性肺炎再度住院,不久後即過世。葉書銘指出,曾因吞嚥障礙導致吸入性肺炎的病人,即使移除鼻胃管,仍要注意患者飲食質地、進食姿勢,進食時間也可能比一般人久。「有時,家屬認為沒有人力照顧、只能送機構,就會選擇繼續放管路。」照顧者的支持意願,對復健成效有極大的影響。想拔除鼻胃管,復健怎麼做?把握前2個月黃金復健期,拔管成功機率高葉書銘建議,想讓病人拔除鼻胃管,可先至復健科門診進行評估。藉由鼻咽內視鏡、吞嚥攝影檢查,確認病人在哪一個進食階段發生問題。若評估有機會拔管,則安排語言治療師進行吞嚥訓練,學習吞嚥技巧、強化吞嚥反射和相關肌群的力量。病人進步到什麼程度,可以拔除鼻胃管?葉書銘指出,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將食物由稀薄到濃稠分為0~7級。當病人可以吞下3種質地以上的食物、進食量也不錯,經檢查確認進食無嗆咳等安全問題時,就有機會移除鼻胃管。依病人的體能、病況,吞嚥訓練可能為期數天或數週。葉書銘指出,曾發生過吸入性肺炎、失智、中風、腦傷導致吞嚥中樞異常的病人,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訓練。以中風病人為例,病情較嚴重者,甚至得訓練超過半年才能拔除鼻胃管,安全地進食。他建議,病人剛放置鼻胃管的前2個月,可把握時機積極復健。否則,除了吞嚥肌群持續退化,進食與照顧模式的改變,很可能演變為長期仰賴鼻胃管灌食,拔管難度也隨之提升。儘管復健並不輕鬆,但葉書銘指出,病人吞嚥功能進步,不只可拔掉鼻胃管享用美食,也可降低吸入性肺炎的風險。即使是不放鼻胃管、選擇做胃造口的病人,若吞嚥功能嚴重退化,也可能被自己的口水嗆到,引發吸入性肺炎。因此,不論是放置鼻胃管、做胃造口的病人,吞嚥訓練都能幫上忙。中年開始為不插管的老年做準備!健康飲食、運動,防多種慢性病老後不想插鼻胃管,現在可以怎麼做?葉書銘指出,病人需要插上鼻胃管灌食,最常見的原因包括失智、中風、衰弱等慢性病。因此,不想插鼻胃管,就要預防這幾種疾病。飲食上,營養均衡、多吃堅果、魚油、避免精緻、高糖的食物,可延緩大腦退化。日常生活中常常動腦、與人社交,可增加「認知儲備」,有助預防失智。運動則應兼顧有氧和阻力訓練,增進心肺功能、維持肌肉量。此外,進行吞嚥訓練時,語言治療師有時會請病人大聲說話。葉書銘笑說,「大家沒事可能不會大聲講話,但是多唱歌還不錯!」唱歌不僅可以訓練喉嚨、咽喉等部位的吞嚥肌群,也可控制聲帶閉合,減少日後進食嗆咳的機率。他指出,持之以恆地維持健康飲食、運動和作息,不僅未來插管機率大幅降低,還可以預防多種慢性病。健康的老年,從中年就要開始做準備!原文:幫病人移除鼻胃管,找回吃美食的樂趣!葉書銘醫師:想要不插管的老年,中年該做哪些準備?
-
2022-09-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連4天病例數較上周降低!致死率隔1個月「再降萬分之1」, 羅一鈞曝這年齡層下降最多
41死!本土+3萬9769、境外+256 連4天病例數較上周降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40,02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9,769例本土個案及25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1例死亡。新增病例數為連續四天較上周同期下降,但仍有九個縣市新增破千例。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昨天本土新增3萬9769例,比之前一天4萬多人少,比上周五41430例減少1661例,降幅4%,目前看來疫情往好的方向發展,有下降趨勢。境外移入新增256例,跟之前一天差不多,死亡新增41例,比前一天少,差不多這數目,顯示疫情還算穩定。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9,769例本土病例,為18,246例男性、21,503例女性、2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8,525例),台中市(5,177例),台北市(4,533例),桃園市(4,153例),高雄市(3,421例),台南市(2,509例),彰化縣(2,005例),新竹縣(1,069例),屏東縣(1,056例),新竹市(934例),苗栗縣(928例),宜蘭縣(914例),雲林縣(895例),南投縣(723例),嘉義縣(666例),基隆市(659例),花蓮縣(573例),嘉義市(417例),台東縣(344例),金門縣(150例),澎湖縣(93例),連江縣(25例)。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20多歲男打3劑家中猝死後確診 11歲童染疫肺炎呼吸性酸中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中重症185例,包括中症135例、重症50例,及死亡41例,最年輕死亡個案為20多歲男性,沒有慢性病史,曾施打3劑疫苗,9月17日被朋友發現在家中無意識,送急診時無心跳呼吸,採檢PCR陽性、Ct值25.3,經急救無效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另外新增3例兒童青少年中重症。11歲男童,曾接種2劑疫苗,無慢性病史,9月15日出現發燒、喉嚨痛,快篩陽確診,9月17日因呼吸困難至急診,經檢查有肺炎、缺氧、呼吸性酸中毒,插管用呼吸器,收治加護病房,給予瑞德西韋、類固醇、抗生素、免疫調節劑等藥物治療,目前病況有改善,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22例,31例腦炎、24例肺炎、3例敗血症、11例哮吼、141例MIS-C、1例心肌炎、3例共病(腦腫瘤、癲癇重積)及8例到院前死亡;上述個案已有33人死亡,12例腦炎、7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8例到院前死亡。致死率隔1個月「再降萬分之1」 羅一鈞曝這年齡層下降最多我國連續4天新增病例數較上周減少,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年共累積608.5萬名本土病例,包括9889例死亡,致死率為0.16%,為萬分之16。而8月26日公布的致死率,從0.18%降到0.17%,今日致死率再從0.17%降至0.16%,因此距離1個月前有下降趨勢。根據指揮中心統計,上周70歲到79歲致死率0.81%、80到89歲2.84%、90歲以上7.35%。本周70歲到79歲致死率0.79%、80到89歲2.8%、90歲以上7.25%。羅一鈞說,致死率下降主要因長輩年齡層,包括80、90多歲兩個年齡層,致死率都有穩定下降,特別是90多歲年齡層,上周致死率7.35%,本周下降到7.25%,降幅最明顯,與投藥率有相關性,不過後續仍要看BA.5疫情,造成中重症人數是否有減少。
-
2022-09-21 焦點.長期照護
咬不動花枝、烤魷魚,老後插鼻胃管機會大增!一表檢測你的咀嚼功能是否異常
水煮花枝、芭樂、烤魷魚及炸雞,你會吃不動嗎?如果是,那要小心你的咀嚼能力可能退化或有異常。如果再加上常嗆咳等,那年老後插上鼻胃管的機會將大增。醫師提醒,腦中風和失智是最可能會被插上鼻胃管的兩種疾病。老後不想靠鼻胃管維繫生命,就要及早著手預防。使用鼻胃管是必要 拔除鼻胃管是權利厚生基金會今天在立法院舉行推動「無管人生」會議,會議由立委吳玉琴主持,希望台灣能慢慢改變鼻胃管文化,但也要能理解治療性的使用鼻胃管是必要的,但是適時地拔除鼻胃管、恢復正常進食則是生而為人的權利。吳玉琴說,面對少子女化,這樣的專業照護需要好的規畫和人才,我們才有能力面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相應的需求。多年來一直在推動「成功移除長期留置鼻胃管並恢復經口進食」的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說,在健保開始鼓勵和給付拔除鼻胃管之後,為了更進一步降低咀嚼吞嚥障礙患者,罹患吸入性肺炎的風險,並進而改善台灣罹患咀嚼吞嚥障礙的醫療品質、治療成效及照護,接下來會在國泰醫院、小港醫院及彰化秀傳醫院試辦跨專業的團隊,提供一條龍的照護服務。把握時機 四成鼻胃管病人有機會「脫管」已在臨床為超過一萬名病人插管的腦神經名醫、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陳俊鴻,如今翻轉成了「無管人生」的照護傳道人。他說,在加護病房11年的工作時間中,他每天都在為病人插管,並覺得這是自己救人的使命,但幾乎很少思考,如何使病人在症狀緩解之後脫離鼻胃管。很多病人出院了,再回診時常常已經因為口腔肌肉萎縮、吞嚥功能退化,加上病家缺乏相關知識及動機,從此帶著鼻胃管,直到生命終了。陳俊鴻說,後來他有機會理解,其實只要把握時機並輔以相關的照護,大約有四成左右的鼻胃管病人是有機會「脫管」的,看到脫管之後病人重拾飲食之樂,生命改觀,他才轉而成為熱心宣導脫管的醫師。【延伸閱讀】插鼻胃管多痛苦?若可選擇 患者「不想插第二次」但陳俊鴻警告說,依他長期的觀察,不管在醫院 或在機構、社區,「腦中風」和「失智」是兩大類最容易成為鼻胃管候選病人。如果不希望自己或家人將來面臨插管,真的要及早預防因應。但他也呼籲,大家不要妖魔王鼻胃管,適時的使用鼻胃管,有其治療、支持病人度過危險期的必要性。但是台灣至今仍缺少普遍性的早期篩查咀嚼吞嚥功能異常的工具及檢查。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名譽理事長涂心寧說,她自己多年前曾去日本觀摩如何拔除鼻胃管的照護,意外地被日本友人篩檢出自己竟是咀嚼吞嚥問題的「高風險」者。日本專業友人指導她幾個復健運動,涂心寧說,認真練習後,她以前偶會有在夜間睡眠時或演講時嗆咳的問題,都明顯減少了。可見,及早練習加強咀嚼吞嚥功能,不能等到老了再說。吞嚥功能篩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咀嚼中心執行長馮明珠說,大家如今都知道要練四肢肌力,卻不知道練口腔的肌力其實更重要,而一般常見的健口操,如常往外吐舌頭就是很好的訓練。馮明珠說,小港醫院曾出版一本「食在安全」手冊,其中有兩項咀嚼吞嚥障礙的居家功能篩檢表,很適合給自己或家中長者測試。如果每項檢查有三到四項異常,就要及早注意了。咀嚼功能篩檢自評式咀嚼功能評估方法:下列食物在六個月內,有四種或超過四種,吃起來「有些吃力」或「不能吃」,那就可能是咀嚼功能異常。【延伸閱讀】吞食物容易卡住或嗆咳?專家提醒吞嚥困難7症狀
-
2022-09-16 醫療.新陳代謝
老婦血糖飆破800不幸離世 醫籲糖人遵守「三要」
血糖指數太高,恐傷及大腦神經危及性命!台中慈濟醫院收治一位意識不清七旬老婦,檢測血糖值竟然高達800mg/dl以上,病人出現間歇性抽筋、癲癇,最後仍不治。醫師提醒糖尿病人「三要」:要規律量血糖、要按時吃藥、要飲食控制,才能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罹患糖尿病多年的老婦人,與家人同住卻沒規律量血糖,血糖飆高仍渾然不知;上月,家人發現老婦行動變得遲緩、倦怠,初以為是腳傷不舒服不以為意,後來老婦開始意識不清,間歇性抽筋與癲癇,緊急送到台中慈濟醫院。急診醫師抽血檢驗,發現血糖異常超標竟高達800mg/dl以上,已經超過測血糖儀器的臨界值,緊急使用打藥幫浦,給予抗癲癇藥與胰島素,插管接上呼吸器搶救,再會診神經科治療。血糖飆升對人體臟器損傷很大,彷彿把人浸泡在糖水一般。神經內科醫師郭啟中從症狀與血糖數值研判,老婦屬於典型的「急性代謝性腦病變」,病人血糖過高,已經傷及腦部神經,造成癲癇、昏迷不醒。遺憾的是縱使血糖數值已下降,老婦仍無法清醒,最終離世。血糖過高影響的不只是身體循環與代謝,嚴重會傷及大腦神經,郭啟中表示,糖尿病人不要以為吃得少,甚至不進食,血糖就不會升高。強調糖尿病人「要規律量血糖」、「要按時吃藥」,而且「要飲食控制」,才能與糖尿病和平共處。
-
2022-09-1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逼近5萬大關!本土增4萬9540例 周志浩:和預估一致
逼近5萬大關!本土增4萬9540例 周志浩:和預估一致受BA.5變異株加上連假效應,今日疫情逼近5萬大關再創新高,來到4萬9540例本土個案、境外168例、死亡37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如同預估趨勢,病例數增加,比起前一周上升2成左右,目前疫情上升狀態,接種疫苗等防治措施提醒民眾加緊且落實進行。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9,540例本土病例,為22,387例男性、27,141例女性、1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0,635例),台中市(6,452例),台北市(5,853例),桃園市(5,453例),高雄市(4,061例),台南市(2,865例),彰化縣(2,137例),新竹縣(1,520例),新竹市(1,350例),屏東縣(1,316例),宜蘭縣(1,212例),苗栗縣(1,125例),雲林縣(1,062例),基隆市(982例),南投縣(872例),花蓮縣(761例),嘉義縣(681例),嘉義市(448例),台東縣(375例),金門縣(186例),澎湖縣(164例),連江縣(30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1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4例具慢性病史、32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7月17日至9月11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3日至9月11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6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97例男性、7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24例),印尼(6例),菲律賓(4例),新加坡及泰國(各2例),韓國、柬埔寨、香港、印度及中國 (各1例)移入。另 125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31日至9月1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931,51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119,820例排除),其中5,804,343例確診,分別為31,292例境外移入、5,772,99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36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350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88例、台北市1,161例、台中市1,046例、高雄市970例、台南市796例、桃園市786例、彰化縣608例、屏東縣418例、雲林縣324例、南投縣304例、苗栗縣261例、嘉義縣244例、基隆市225例、宜蘭縣213例、花蓮縣174例、嘉義市及新竹縣各166例、台東縣146例、新竹市106例、澎湖縣29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重症率0.2%降至0.19% 20歲男確診隔日歿本土疫情逼近5萬大關,今日新增4萬9540例本土個案,中重症有145例,包含中症103例、重症42例,重症率從前日的0.2%降至今日0.19%;死亡個案則有37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最年輕的死亡個案為20多歲男子,本身有心律不整病史,確診隔日不幸病情惡化過世。羅一鈞表示,今日死亡個案為20多歲年輕男性,施打過3劑疫苗,在9月9日時因為喉嚨疼痛、卡卡的,因此進行快篩,經視訊看診後確診,開立了症狀治療藥物。羅一鈞說明,個案當晚被家人發現昏迷於家中,緊急送至急診時已無呼吸脈搏,但心電圖上顯示為心律不整,插管急救後仍性病況惡化,於9月10日過世;在急診時PCR結果陽性,Ct值10,死因為新冠肺炎、心律不整。今日無特殊重症,以及兒童、青少年中重症、死亡個案。目前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06例,31例腦炎、22例肺炎、3例敗血症、10例哮吼、129例孩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1例心肌炎、3例共病(腦腫瘤、癲癇重積)及7例到院前死亡;上述個案已有31人死亡。羅一鈞提醒,死亡個案多偏在疫苗沒打滿的族群中,特別是長者未打滿三劑的,若要出遊盡量接種至少一劑。
-
2022-09-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略降 本土+3萬4846例 278例境外 新北市7840例最多
確診略降 本土+3萬4846例 278例境外 新北市7840例最多新一波疫情起伏,本土個案昨升至4萬例後略降。今天新增3萬4846例本土個案,其中以新北市新增7840例最多。另新增278例境外移入個案及29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較前一天4萬多例有略降一些,但比起上周四多,整體病例還是在上升中。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1萬5748例男性、1萬9082例女性、1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7,840例),台北市(4,447例),臺中市(4,313例),桃園市(4,010例),高雄市(2,547例),台南市(1,933例),彰化縣(1,408例),新竹縣(1,209例),新竹市(897例),屏東縣(832例),苗栗縣(777例),宜蘭縣(762例),基隆市(704例),雲林縣(694例),花蓮縣(663例),嘉義縣(453例),南投縣(427例),嘉義市(328例),台東縣(293例),金門縣(144例),澎湖縣(139例),連江縣(26例)。今日新增2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3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6例具慢性病史、19例未接種3劑以上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8日至9月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9日至9月5日。今日新增27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48例男性、13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27例),美國(7例),新加坡(4例),印度、香港、印尼及日本(各2例),希臘、德國、緬甸、菲律賓、英國、泰國、荷蘭、韓國、蒙古、法國及土耳其 (各1例)移入,另221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1日至9月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58萬27例確診,分別為2萬9922例境外移入、555萬5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萬170例死亡病例,其中10,15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61例、台北市1,144例、台中市1,021例、高雄市951例、台南市779例、桃園市771例、彰化縣595例、屏東縣412例、雲林縣320例、南投縣299例、苗栗縣251例、嘉義縣238例、基隆市222例、宜蘭縣205例、花蓮縣168例、嘉義市165例、新竹縣160例、台東縣144例、新竹市101例、澎湖縣28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新波疫情首例兒童腦炎死亡 2歲女童發病5天亡新冠肺炎今天新增死亡29例、中重症182例。其中這波疫情出現首例腦炎死亡兒童個案,為二歲女童,發病至死亡僅五天。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1月以來有30位染疫後罹患腦炎的兒童,其中22位都是五歲以下兒童。若兒童出現抽搐、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和冒冷汗等六大症狀,要盡速送醫。羅一鈞表示,新增死亡個案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為13例男性、16例女性,26例具慢性病史、19例未接種三劑以上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28日至9月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9日至9月5日。其中出現兒童腦炎死亡個案,為二歲女童,無慢性病史、未接種疫苗。8月30日發燒,家用快篩陽性,當天至醫院採檢PCR陽性,返家居家照護。後因發燒持續且出現咳嗽、流鼻水、嘔吐症狀,8月31日再至急診就醫,收治住院。個案住院隔天出現意識改變、心搏過速,且高燒至39.8度,雖第一次頭部電腦斷層正常,但因懷疑腦膜炎且呼吸窘迫 而轉加護病房,插管使用呼吸器,並給予瑞德西韋、類固醇、降腦壓藥和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後病況持續惡化,再度追蹤電腦斷層有急性腦病變及腦壓升高症狀,經積極救治仍在9月3日因多重器官衰竭死亡,死因為急性腦炎併多重器官衰竭。
-
2022-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版清冠二號降低重症、死亡 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近3年,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今舉行記者會公布「臺灣清冠一號、清冠二號」獲高點數國際學術期刊登載,確立其應用的科學根據。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表示,清冠一號主要用在輕、中症的病患上,最新問世的清冠二號則用於改善肺栓篩、降低重症死亡率上,以研究數據來看成效亦佳。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與教學醫院及GMP中藥廠共同研發出「清冠一號」,許多國人在染疫後服用清冠一號,症狀也確實獲得緩解。立法委員陳瑩表示,在2021年12月1日到2022年7月31日國人有57萬多名國人服用公費清冠一號作為確診後的方劑,光是今年的5月到7月就有56萬4870名國人領取。蘇奕彰說,清冠一號用於輕、中症病患上,機轉是當病毒進入體內開始發病,或預期病毒進入體內,當病毒要進入細胞時進行阻斷,防止病毒細胞大量複製,讓自體免疫系統將病毒清出體內,同時緩解嚴種發炎症狀。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今優化研發「清冠二號」處方,主要則用於重症病患上,蘇奕彰說,當病患進入重症,肺部血管等微小血栓,或肺泡內損害,抗病毒、免疫調控等清熱解毒的藥物無法到達病處,當心臟血管沒辦法通暢,塞住後會有連鎖反應,可能造成肺部纖維化,清冠二號介入可改善肺栓塞及抑制變種病毒。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究團隊啟動真實世界研究(RWS),有9家IRB審核通過的教學醫院臨床數據,納入302名不需供氧的輕、中症患者,接受清冠一號與西醫常規照護各151名,評估轉入ICU或插管的重症風險;另納入246名需要供氧的重症患者,接受清冠二號與西醫常規照護各123名,分析死亡相對風險。研究結果顯示,在30天觀察期內,接受清冠一號治療的輕、中症患者均未轉重症,僅接受西醫常規照護組則有14例(9.27%)轉重症;在重症患者中,西醫常規照護組有27人(21.95%)死亡,而接受清冠二號治療組僅7人死亡(5.69%),顯著降低74%死亡率。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新聞稿指出,清冠一、二號的多中心臨床研究暨證實清冠二號改善肺栓塞及抑制變種病毒的基礎研究雙論文已被高點數國際學術期刊Pharmacological Research(影響因子10.334,領域排名5.4%)接受即將刊登,顯示清冠一號與清冠二號用於降低COVID-19病人轉重症及減少死亡風險的臨床療效,被國際認可。清冠一號已於2022年初實施公費給付治療輕中症確診患者,為因應即將爆發的第三波疫情,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已將「臺灣清冠二號」技術授權8家中藥廠,希望及時迎戰BA.5疫情,同時在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協力安排下,提供給國人防疫使用。
-
2022-09-04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過敏致命1/全身型過敏黃金救援僅30分 籲廣布救命針點
一名9歲小孩因氣喘到診所做減敏治療,某次療程打完針出現全身型過敏反應(Anaphylaxis),沒幾分鐘就呼吸困難、躁動、失去意識,被緊急送到醫學中心急診室時已經陷入昏迷,瞳孔放大。緊急插管後送到兒童加護病房,醫療團隊傾全力照顧,仍在16天後因併發敗血性休克而死亡。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科教授姚宗杰表示,全身型過敏反應發作時,症狀來得又快又急,有時只是皮膚出疹、粘膜腫脹、腹痛腹瀉嘔吐,較不危及生命,但也可能導致呼吸困難、心律不整、低血壓、休克,無論成人兒童都可能致命,死亡率約1至1.4%,從發病到呼吸心臟衰竭,黃金救援時間只有短短5到30分鐘,對病人或醫師都是猝不及防的恐怖經驗。姚宗杰說,曾經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病患,都應該隨身準備救命針「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Epipen)」,以便即 自救。只要從大腿外側打進肌肉,可快速擴張氣管、收縮血管,幫助病人暢通呼吸道、提高血壓,有大約13.8%病人發作後需要打兩支。有打和沒打,到了醫院可能就是「急診觀察後回家」和「入住加護病房」的天壤之別。不過,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並無健保給付,一支要4000到5000元,不好買,買到效期還可能只有一年。姚宗杰建議,希望健保納入給付,或比照AED方式佈建於高風險場域,「畢竟人命關天,應考慮別讓病人全自費。」姚宗杰指出,全身型過敏反應不罕見,歐美推估終生盛行率達0.5至2%,男性比女性風險高,常見誘因包括藥物,約占5成、食物約三成、蟲螫毒液和不明原因各一成。他分析2001到2013年健保數據發現,台灣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7.3,發生率逐年增加,每年以5%速度成長,很快可追上歐美。「兒童發生率增加最快,以每年9%的速度成長,主要來自於食物過敏的增加。」姚宗杰說,至於長者,70歲以上全身性過敏反應超過一半需要住院,住院者有一半得住到加護病房,有心血管共病者嚴重度也會增加。姚宗杰估算,台灣每年約新發生1700例全身型過敏反應,致死率1%換算就是17條人命。若健保給付一人一支4000元的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等於花760萬就能挽救17條人命,還省去後續重症照護的費用。另外,也希望衛福部考慮像布建AED一樣,依法請教育部買給學校,並要求養蜂場、登山隊、一定規模的公共場所都要將之納入基本常備急救物資。【延伸閱讀】過敏致命2/全身過敏救命針有望納健保 過敏急救三重點
-
2022-08-2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本土個案2萬160例 疫情累計死亡人數破9千
今新增本土個案2萬160例 疫情累計死亡人數破9千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升溫,國內今天新增2萬160例本土個案、288例境外移入個案、死亡22例,這波疫情累計死亡人數破九千,達9012人。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如指揮中心預期,病例數已有在增加的趨勢。今日新增2萬160例本土病例,為9,313例男性、10,836例女性、1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123例),桃園市(2,471例),台北市(2,470例),台中市(2,249例),高雄市(1,504例),台南市(1,220例),彰化縣(845例),新竹縣(798例),新竹市(604例),苗栗縣(512例),屏東縣(488例),花蓮縣(429例),宜蘭縣(414例),雲林縣(394例),基隆市(385例),南投縣(317例),嘉義縣(305例),嘉義市(205例),台東縣(162例),澎湖縣(143例),金門縣(90例),連江縣(32例)。今日新增2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1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0例具慢性病史、15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7月3日至8月26日,死亡日期介於8月11日至8月26日。一月至今累計中重症2萬3706人、死亡9012例。今日新增28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7例男性、15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10例),美國(6例),加拿大、泰國及馬來西亞(各3例),菲律賓、法國及新加坡(各2例),印尼、韓國、英國、中國及日本(各1例),另25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31日至8月28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24萬2009例確診,分別為2萬7298例境外移入、521萬465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866例死亡病例,其中9,850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05例、台北市1,108例、台中市989例、高雄市923例、台南市765例、桃園市742例、彰化縣567例、屏東縣407例、雲林縣311例、南投縣293例、苗栗縣234例、嘉義縣231例、基隆市217例、宜蘭縣197例、花蓮縣162例、嘉義市161例、新竹縣154例、台東縣140例、新竹市98例、澎湖縣27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BA.5本土個案占比已四成 30多歲外國女為首例死亡個案國內今天新增94例BA.5本土個案,全國占比已從上周18%升至40.2%。其中更出現首例BA.5死亡個案,為8月24日公布的病逝者,完成定序後確認。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國內BA.5正逐漸取代原本的BA.2病毒株,成為主流株。新增的94例本土BA.5個案分布為北部68例、中部11例、南部13例、東部2例,占上周所有已定序234例的40.2%,為39名男性、55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確診日介於7月3日至8月24日。羅一鈞表示,BA.5雖多以輕症、無症狀為主,但仍出現死亡個案,為上周公布過的個案。個案為30多歲非本國籍女性,無慢性病史、曾接種三劑疫苗。8月13日快篩陽性,8月15日高燒至41度、昏迷送醫,有休克現象。急診插管使用呼吸器,電腦斷層發現腦水腫,8月16日急救無效,死因為缺氧性腦病變、癲癇重積及新冠肺炎。另外,羅一鈞表示,邊境持續攔截變異株,以BA.5為最大宗,占七成以上。境外移入個案中新增檢出2株BA.4、57株BA.5、2株BA.2.75,個案分別為36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8月11日至8月22日。其中檢出BA.4個案分別自韓國及美國(各1例);BA.5個案分別自越南(8例),美國(7例),泰國(5例),菲律賓(4例),日本、印尼、新加坡、英國及加拿大(各3例),柬埔寨(2例),馬來西亞、法國、南非、紐西蘭、韓國、俄羅斯、德國、澳大利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比利時、挪威、香港、西班牙、緬甸、丹麥及印度(各1例);BA.2.75個案均自印度移入。截至目前累計186例BA.5、3例BA.4本土確定病例,尚無BA.2.75本土確定病例;境外移入個案BA.4為80例、BA.5為662例、BA.2.75為10例。BA.5疫情已經開始! 幼兒還有四成未感染也未接種本土BA.5個案占比暴增,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回升。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上周疫情是連續11周下降後首度上升,而這周上升幅度增加,增幅達15.5%,可確定BA.5疫情已經開始。王必勝表示,疫情上升,接下來除開學之外也會遇到中秋和重陽節等民俗節慶,民眾有相關聚會活動。提醒民眾參加活動應做好勤洗手、戴口罩、與不特定人士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且應遵守現行戴口罩規定,除例外情形,如飲食需求、拍照等得免戴口罩。外出應全程佩戴口罩,如有症狀請勿參加。另外應隨身攜帶洗手用品,並建議下載臺灣社交距離APP。營業場所、公共場域和餐飲場所應嚴格遵守量體溫、員工健康管理和加強環境消毒,餐飲場所另應提供洗手設備及消毒用品且不得敬酒。未接種疫苗的長者、幼兒,不建議參加聚會活動。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六個月至四歲幼兒疫苗接種率第一劑為22.8%、第二劑為1.5%。全國疫苗接種率為第一劑92.6%、第二劑86.6%、追加劑第一劑72.2%、追加劑第二劑9.2%。王必勝表示,幼兒第一劑接種率約22%,加上自然感染率30%,保護力約50%,因此還有40%未曾感染過也未接種疫苗。另外,第二劑接種率較少主要是因為莫德納需等四周才能打第二劑,因此可接種人數較有限,但提醒家長完整施打才有完整保護力。疫情升溫?BA.5全國占比已達四成 單日確診恐升至三萬五指揮中心七月時曾表示,當Omicron變異株占本土病例達到三成以上,才會看到疫情明顯上升。而今天指揮中心公布BA.5全國占比已達四成,外界關心本周單日確診數是否會突破三萬五千例。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每周二、三通常確診數最高,屆時達到3萬5千例也是有可能的。王必勝表示,推估模型目前對於疫情開始時間掌握準確,估計八月二十幾日開始上升,修正模型預計高點落在九月中下旬。至於確診人數推估,目前高推估高峰約為單日6萬多例、低推估為單日三萬多例,將密切觀察相關發展。而目前重複感染人數為6734人。王必勝表示,隨疫情升溫,專責病房北部的使用率會開始上升,醫療應變組會即時調升,藥物部分目前評估絕對充足。根據統計,目前全國專責總床數為8072床,空床數4952床,空床率達61.5%;其中台北區總床數2273床,空床數1033床,空床率為45.4%,其餘區域空床率皆達50%以上。
-
2022-08-2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機師染疫心聲:外界別打氣 已一肚子氣
有30年資歷的華航機師大雄(化名)去年執勤後返台居家檢疫時確診,醫院一度發出病危通知,他說,住院期間當外界對他喊加油、打氣時,他不想聽,因為染疫已一肚子怒氣。在此之前,大雄從未生過大病,從沒想到一場疫病讓他病床足足躺了2週無法下床,吃足苦頭。回想起確診及治療過程,宛如惡夢一場,大雄說,自己明明是在防疫上十分小心又謹慎的人,出勤時戴手套、戴口罩,用餐前一定先用酒精消毒餐具,當得知染疫時,第一個反應是「怎麼可能?」大雄告訴中央社記者,去年4月下旬,他和多數人一樣,都還沒有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有一次執行飛美國的貨機任務,在安克拉治時就有發冷現象,以為是感冒,就先吃了隨身帶的感冒藥,又因為發燒,服用普拿疼退燒。過2天仍未改善,大雄繼續吃藥,情況有改善,4月底回台,隔離3天後採檢是陰性,但返家後身體又開始發冷,體溫約攝氏37、38度,仍是先自行服藥,但當1天要吃3到4顆普拿疼時,自覺不對勁,立即撥打1922,通知衛生單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很快派救護車將大雄送醫,經過採檢、照X光後,發現他有一側的肺已出現浸潤,而且病毒核酸檢測(PCR)的CT值只有21,血氧濃度降至百分之80幾,醫院不但立即安排他住院,還告知可能要插管。他當時全身感覺很悶,又毫無食慾,但還是不斷地思考,所有防疫步驟都小心翼翼,「怎麼還是被病毒盯上了?」他滿腹疑問。那段大約1個月的時間,接連有華航機師及其家人、諾富特飯店工作人員確診,緊接著又有萬華茶室、宜蘭電子遊藝場群聚感染連環爆,社區疫情風聲鶴唳,重災之下,許多確診者在病床上迎戰病毒,還被扣上防疫不力的大帽子,環顧四方,其實自己也不明白為何染疫。大雄在中興院區住了1天後,醫院隔天告訴他要轉到三軍總醫院,還發出病危通知,到了三總隔天,醫院通知要換病房。大雄不解追問,醫院的答覆是原有病房太小,塞不下他需要的各種治療儀器。接下來14天,大雄就完全躺在病床上,因一手插動脈管測血氧,一手插靜脈管打抗生素,身上還布滿了監測心電圖的貼片,整個人只能躺著,連大小便都要護理師幫忙,睜開眼睛看到插管機器就擺在一旁,心情跌落谷底。大雄說,在無法動彈那2週,最擔心的是肺功能受影響,不知何時能恢復,擔心未來無法飛行,慶幸的是在三總第2天他開始退燒,血氧濃度也漸回升,醫院還要他每天趴1到2小時,恢復肺功能,住院16天後終於出院。又休息2週後,回診確定完全康復,大雄將體檢報告由公司轉交民航局,並在完成模擬機訓練後,6月中旬重返藍天。大雄繼續他熱愛的飛行工作,只是一切更加小心,即使待在防疫旅館的房間內,他還是戴著口罩,甚至回家後為保護家人,不進房間,而是睡在客廳。去年的這一波疫情,對航空機組員影響重大。他說,有同事無法接受對機師的嚴格隔離管制,乾脆提前退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對國籍航空的檢疫措施,在華航諾富特群聚事件前,機組員甫從「5+9」(居家檢疫5天採檢陰性,再自主健康管理9天),調整為「3+11」(居家檢疫3天採檢陰性,再自主健康管理11天);事件發生後,又根據境內外疫情發展、疫苗接種情況,數度調整。大雄談到,為了防堵疫情,對國籍航空機師實施的隔離管制的確對造成很大影響,不但要用電子圍籬監控,一度還強制集中檢疫後,當生活多半時間只有在機艙和房間時,心理上真是很難熬。「我是靠著熱愛飛行來撐下去,」他解釋,以長程班來看,每週至少檢疫2到3次,且時常檢疫隔離期中又再派飛,「每次出勤再見家人至少是17天後,且不斷循環。」隔離對年輕機師造成的壓力尤其大,當大雄看到年輕機師隔著防疫旅館窗戶,望著旅館外的太太帶著年幼孩子在旅館外對著窗戶招手時,讓他覺得很心酸,這些年輕機師為了生活壓力,一切都只能忍下去。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案例圖,去年4到5月華航機師群聚,超過30名機師及其家人確診。華航表示,機師染疫後,公司都依照勞工職災法規,幫員工請領職災給付。不過,實際請領金額,華航則未說明。
-
2022-08-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長者染疫難擺脫後遺症 染疫後難重返機構
國內60歲以上長者今年累計83萬2133人染疫,包括中重症1萬9835人,8057人死亡。根據國外研究統計,染疫康復後的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容易出現長新冠症狀,例如疲勞、心悸、關節疼痛、記憶力衰退,嚴重還可能呼吸衰竭、血壓異常、失智等。專家觀察,臨床上高齡長者確診後,常出現低血氧、肺纖維化、皮膚病灶問題,嚴重可能得住護理之家,長期依賴氧氣。長者容易有慢性疾病纏身,確診新冠肺炎後,復原期較年輕人更長。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指出,近期1名70多歲男性,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T),確診後突然暴瘦10公斤,且隔離結束後,雖醫師評估可以出院返家休養,但他時常血氧偏低、頭暈,每天仍需使用半天的氧氣,連睡覺也得用氧氣,憂心已釀肺纖維化問題,更糟的是確診後再也無法正常出門。謝嘉娟表示,若長者染疫中重症、插管,後續呼吸功能變差,無法自然呼吸、需額外給氧氣時,就無法回到一般的長照機構居住,需改送有呼吸照護的護理之家,但給氧氣額外增加的花費,往往會讓家屬難以接受。她說,醫師會定期讓長者回診胸腔內科評估肺功能,並慢慢降低額外氧氣流量濃度,不過染疫長者許多嚴重依賴氧氣,甚至無法脫離,面對接下來新1波疫情,仍須嚴防。謝嘉娟指出,除了肺部問題,還有兩成的長者確診新冠肺炎後,引發皮膚病灶問題,從輕微到嚴重都有。1名70多歲患者,確診後皮膚出現濕疹,會泛紅搔癢,跑遍皮膚科、家醫科、風濕免疫科等,甚至一度癢到掛急診,後續透過口服抗組織胺、擦藥才改善不適。她表示,有可能長者確診在隔離病房期間,因為無法盥洗,只能用擦澡方式,加上本身疾病問題,引發皮膚發炎。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秘書長余志松表示,部分失能長者染疫後因無法送往機構照顧,先由家屬帶回家,但因非照顧專業,短短幾天長者就產生壓瘡、泌尿道感染、胯下黴菌感染等,若本身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連帶出現嚴重發燒、敗血症,都有生命危險,必須盡快返回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