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7 癌症.癌友加油站
搜尋
恐懼
共找到
1035
筆 文章
-
-
2020-11-17 養生.無退休時代
陳文茜8年來接連住院,去年又罹肺腺癌!一張「重大傷病卡」讓她悟出人生最後結局
編按:罹患肺腺癌後,讓她明白,生命輕如雲。生命的紙或許已褪白,但非純白,留下殘存的墨痕;紙也早已不平整,但留下一道道摺痕。我們的一生都是回不去的進行式,如果好好想著愛,就不用怕凋零。關於愛,關於生命,關於你,關於我,陳文茜畢生最深情的一次書寫。她說,盼有一天,回看往事,可以像目睹雲朶飄過般,輕輕地、慢慢地,終而散去。願我走的時候,心如星空疾病,是我一生的朋友。死亡,是我熟悉的路人,我和它擦肩而過已太多次。我不會奢望自己還有「十年」歲月,我的目送,是對自己生命旅程最後的目送。我想的不是如何布展我的喪禮,那已經與我無關。我明白歲月不斷加添我的疾病,過去我一次又一次從鬼門關前溜了。但總有一天,我會被它抓住,我不會一直那麼幸運。所有童話的結尾處,都布設了謎語。有的殘酷,有的令人迷醉。我自2013年起,年年住院,年年動大刀,康復愈來愈慢。我剩餘的人生,正如童話故事中的兩種結局。一個知道自己老了,修鍊靈魂,靜心等待死亡。另一個態度:我離插管、敗血、尿袋、昏迷的狀態還有很長的路,還很遠。是的,我年長了,老了,大病了,但我仍可以抓著一定的青春心態,逆襲人生。至少最後一夜前,我要活得如飛舞彩蝶,絕不哭倒在露濕台階。我本不是石塊,何必隨著時光沉落。小嫻,妳曾閱讀德裔美籍作家塞繆爾‧厄爾曼(Samuel Ullman)七十多年前寫了一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青春〉(Youth)嗎?它首次發表立即引起轟動,讀者們把它抄下來當座右銘收藏,喊著「老兵不死」的麥克阿瑟將軍在指揮太平洋戰爭期間,辦公桌上也始終擺著〈青春〉影本的鏡框。其中一段:青春,並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時光,也並非粉頰紅唇和體魄矯健。它是心靈的一種狀態,是頭腦的一個意念,是理性思維的創造潛力,是情感的勃勃朝氣,是人生春色深處的一縷東風。青春,意味著甘願放棄舒適去闖蕩生活,意味著超越羞澀、超越怯懦的膽識與氣質。所以六十歲的男人可能比二十歲的小夥子,更擁有這種膽識與氣質。沒有人僅僅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變得衰老。人只是隨著理想的毀滅,才出現了老人。歲月可以在皮膚上留下皺紋,卻無法為靈魂刻上一絲痕跡。憂慮、恐懼、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僂於時間的塵埃中。無論是六十歲還是十六歲,每個人都可以被未來所吸引,都可以對人生路途中的歡樂,懷著孩子般無窮無盡的渴望,奔跑。我喜歡這段話,因為它一語道破了組成「老」這個字的充分條件。它不是表面的年齡,它是對渴望勇敢地追求,對恐懼一腳踢開的魄力,它是回到孩子般的純真,並且具備膽識地與時光同行。既然我已看見生命之波最後的幾片玫瑰花瓣,我想告訴過往飛逝的年華:去吧!不斷地去吧!抱歉,我從此不再理你。過往,只是記憶。不是滄桑,不是傷痕,更非衰老!我在心頭種了一朵青春的鮮花,誰也別想摘掉!我不會否認歲月有灰燼,但我的靈魂還有火焰!我不會無視歲月殘痕,但我的心仍有等待!當我病了,老了,人世間所有的聚散離合難免會有一點感傷。它帶著一點滄涼,帶著一絲柔情,也帶著年輕時候不能明白的急切。就這樣嗎?我將帶著這些遺憾,筆直、冷靜、無聊地走向死亡嗎?親愛的小嫻,大病一年之後,領了什麼「重大傷病證明卡」,我更不願被感傷淹沒,不願向歲月折服。我告訴自己去愛吧,像沒有明天的去愛。去告白吧,丟掉渾身練就的武裝尊嚴,去告白吧。因為我的明年、我的後年……可能再也沒有機會這樣做。它當然可能毫無結局,但誰又要結局呢?因為人生真正的結局是死亡,是告別。在告別之前,塵世中,找一個人,或找幾個知心朋友相依相伴,終究是幸福的。小嫻,這是你的一段話:夢,很遠沒關係,仰望夢想也是幸福。我仰望滿天星斗,那裡有已經死亡的星球,它們是千年前捎來的問候,閃爍著,欲語還休。那裡還有今夜剛剛升起的明月,柔情眷戀大地,也眷顧大地之上無以計數的我們。只要抬頭仰望,月娘始終相伴。即使黑烏烏的雲朶遮住了她,我們也知道她永遠都在。李白的詩,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當我病了,老了,我比四十、 五十歲的我更相信青春。把哀嘆憂愁,留給不知生命時時刻刻逝去的中年人吧。當我病了,老了,我想在心裡保留一個地方,獨自待在那兒,讓我可以在那裡愛,即便不知道愛什麼,不知道愛誰,也不知道怎麼愛,愛多久。但我要學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而且唱著I Am Every Woman,我是每一個不同年齡女人的組合。我的心中永遠保留一個等待的地方,別人知不知道,領不領情,無所謂。至少我不是未死之前,已成僵屍,筆直地走向死亡的女人。我仍要等待愛,不是為了愛誰。因為我等的是它:愛,而不是一個特定的人。我不會虛度最後的年華,我的生命已經褪色,生命很快地就會拋棄我。不需要我自己多添柴火,加速它的燃燒滅亡。在我成為灰燼之前,我將擁抱一切,如擁抱滿天星斗。願我走的時候,往事如星空,心也如星空。最後我看到的光,不是一片黑暗,而是閃閃發亮的星斗。書籍介紹書名:終於,還是愛了作者:陳文茜出版社:有鹿文化出版日期:2020/06/05作者簡介/陳文茜曾經年輕,不認老去。曾經從政,瀟灑告別權力。曾經文藝,不躭溺文藝。她的書寫包含世界財經、國際政治、小品散文、女性與愛情、生活感悟及哲學思辯。人生橫跨學術、電視主持人、廣播主持人、作家、藝術策展人。曾授課台灣大學財經系教授「小人物的國際政治」,在政治大學文學院擔任講座教授,在東海美術研究所教授「儀式美學」,在亞洲大學擔任講座教授至今。李敖曾經笑她,除了沒唱歌仔戲什麼皆包辦。她回李敖:至少擔任過EMI唱片公司台灣總經理,而且主持一檔「文茜的音樂故事」。問文茜為什麼轉折如此多的人生,她的答案:我只有一生。問她為何活得和許多女人不同?她説:女人的責任就是悦己。成為公眾人物的她,只為自己打扮,不為他人眼光穿衣。文茜的座右銘:亂世中,老去時也要當佳人。延伸閱讀: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已經是世界第一!胃腸肝膽科醫師:早餐我絕不吃的4種食物
-
2020-11-17 醫療.精神.身心
悲觀、睡不著...小心是「創傷壓力症候群」! 一張表自我檢測
35歲的Amy(化名),已婚。有天帶著愛犬去溪邊遊玩,因狗狗不慎落入深水區,她雖冒險下水救援,仍來不及挽救愛犬的性命。事發後,她不斷回想自己瀕臨溺水的恐懼,以及目睹狗狗溺斃過程,至今無法接受。Amy無法忘記搶救過程的每個細節,因此出現明顯的情緒起伏,每天不停哭泣、責備自己,覺得愧對愛犬;整天關在房裡不願與外界接觸,且出現過度警覺、全身緊繃、睡不著、作惡夢等情形,嚴重超過1個月未改善而就醫。 收治個案的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姸安表示,經診斷Amy罹患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傷慟反應。因為親眼目睹寵物死亡的過程,內心所受到的衝擊更易導致病態性傷慟。目前,正接受門診藥物及心理治療中。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這些情狀都會產成 施姸安指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指,曾經親身經歷、目睹到威脅生命或極重大的傷害時,往往會出現強烈痛苦、極度害怕、恐懼、無助感等,此事件超過一般人的經驗或知悉的範圍,而造成嚴重傷害。 如遭遇意外事件、目睹親人、寵物等關係親近者的突然死亡;孩童時期遭受身體或心理上的虐待、經歷性侵害、暴力攻擊、戰爭、自然災難、霸凌等,都容易引起創傷壓力症候群。 而現今,寵物所扮演的角色已等同家人或伴侶關係,彼此的牽絆與依賴愈來愈深,寵物死亡所帶給飼主的痛苦已不亞於親近家人逝去的狀態,更容易出現傷慟反應(Bereavement)。 診斷創傷後反應 4準則是重點 施姸安表示,創傷後反應診斷準則的症狀有四項:再次經驗創傷事件的感覺,反覆地痛苦回憶或出現夢境,引發強烈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持續逃避與此創傷有關之刺激,如避開話題、創傷地點,無法記起事件重要部分等;出現情緒麻木,對前途悲觀、無法再愛等;警覺性增加,難以入睡或保持睡著,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易受驚嚇等,且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 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3層面需解決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該如何治療呢?施姸安指出,包含生理、心理、社會三層面。生理層面,主要是以藥物治療,以抗憂鬱、抗焦慮藥物,或其他輔助藥物,來處理嚴重之焦慮,或反覆之失眠。 心理層面,則是協助認知重建,幫助找出不合理的信念,並且去對抗,進而採取更實際的想法和行動來平衡情緒,配合行為治療讓患者能夠去面對與壓力事件有關的人、事、物、情境或情緒,以及種種會引起強烈情緒反應的事件。 社會層面,會讓患者和家人了解關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以及可得到的幫助和治療,讓他們知道這樣的情況在重大災難之後是正常的,且經過一定的治療程序和時間是可以克服。 施姸安提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若長期未接受治療,可能會引起生理上症狀,出現頭痛、胃痛、消化系統不適、氣喘、頭暈等;心理上會陷入憂鬱、焦慮,或是出現偏差行為、厭食或暴食;甚至開始出現人際關係問題、酒精與藥物濫用、自傷行為等。 她提醒,當親身經歷或目睹創傷,往往會有極度害怕、恐懼或無助感,倘相關狀持續未改善,應當留意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可經由自我檢測表初步評估,學著調適情緒也是很重要的課題,或儘早向專業醫師求助。  
-
2020-11-17 養生.家庭婚姻
自己都經濟困難了,孝親費要不要給?來自家人的情緒勒索該如何應對
【媽媽經編按:近日一名黃姓女子,在爆料公社上發文:自己從小不得媽媽疼,現在自己經濟也有困難了,要心甘樂意給予孝親費嗎?黃女表示,自己因為肥胖症的緣故,一直一來都一個人居住,水電、房租、生活費通通自理,微薄的薪水也只能維持生活開銷,只要失業便難以生存,如今母親51歲,自己也已經35歲了,面對母親的情緒勒索孝親費,黃女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從小,媽媽便有明顯的重男輕女傾向,一向不得疼,長大後因母親鹽酥雞創業失敗,便邀請媽媽一起居住,共同為生活打拼,但遭到拒絕,媽媽寧願和不成材的弟弟一同住在祖屋,但弟弟的抽菸、喝酒、打架、鬧事的個性,總是向母親拿錢,後來,弟弟甚至將祖屋的房屋契約抵押給地下錢莊,母親為了拿回房子,又欠債了15萬。如今弟弟正在入獄服刑,黃女更加獨自面對來自母親的壓力,彷彿不給孝親費,就是不孝,給了,自己的生活怎麼辦?面對許許多多來自家人的情緒勒索,到底應該如何應對?底下網友也回應:「我覺得以目前媽媽才50歲,還有工作能力,給少少的家用即可。」、「可以固定每月多少匯1-2000就好,至少就不會告你遺棄罪,一直情緒勒索的家就不要回去了,自己的人生請為自己而活,先改變自己就會有自信的,相信自己,加油!」給黃姓女子許多的建議與鼓勵。但也有網友表示:「有照顧過你的成長,要回饋。賺多,自己存。給的夠用就好。」認為母親對她有養育之恩,還是要回饋的。】在疫情之後,人們會掀起一波報復性消費;在女人節食一陣子後,某一天會突然大吃大喝,吃到吐滿地;報復性行為,源自於某些事情沒有達到基本範圍,認為自己有所匱乏,所以要一次性補足。但這個「補足」是由個人定義的。為什麼一個不快樂的母親,日後會禍延子孫三代?因為她會用孩子與孫子的餘生來補足。媽媽開心全家開心,這句話所言不假,朋友A的人生就是這樣搞砸的。A是女的,她的媽媽小時候在家裡排行老二,是曾祖母最寵溺的那個孫子,這也直接導致A的媽媽自私、驕縱、強勢的性格。童年感到匱乏曾祖母去世的時候,家裡剛好又被倒會,一夕之間小康家庭變成家道中落,A的媽媽心中匱乏感瞬間一發不可收拾,她怕窮,更怕自己無法成為家裡掌控全局的焦點。A的媽媽結婚後,生下A和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她常常跟A抱怨爸爸的上進心不夠,說別人家老公賺來的每一分錢都上繳老婆、房子車子也都登記在老婆名下,以後找老公一定要找一個有錢人。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長大後,A跟幾個男人交往,媽媽總是把他們嫌得一無是處,嫌沒家境、嫌沒學歷、嫌對方家裡單親,好不容易A跟一個家裡從事房地產的商人交往,媽媽很滿意,還主動請對方吃飯。房地產商人後來劈腿,分手的時候A哭到死去活來,媽媽居然說「我早就跟妳說他有鬼,妳不聽我的,活該。」當女兒失戀的時候,媽媽首先不是安慰女兒,而是趕緊改口撇清,證明自己永遠是對的。說不偏心的往往最偏心2020年,就算是活5G世代下的現代人,想要脫離重男輕女的傳統思維還有很長一段路,A的媽媽一直以來最寵弟弟,而且是「寶寶心理寵,但是寶寶不說」那種長輩,她總是大聲疾呼的說,自己很開明,絕對不會跟古早人一樣,家產只留兒子不留女兒。結果呢?A的媽媽現在才60歲,身體狀況都還很健康,但是她卻因為兒子的一句話,日前偷偷先把房子過戶給兒子。兩個姐姐養的小孩比弟弟多,兩個姐姐給的孝親費也比較多,但是在家產分配的大事上,卻完全沒有告知她們,這種完全不被尊重的感覺太受傷了。以孝為名情緒勒索A的媽媽很早就退休了,總是不停提醒兒女:她年輕的時候,因為要一邊養小孩一邊工作壓力很大,胃都被搞壞了,所以A小時候家裡總是烏煙瘴氣,因為媽媽工作不順,回家看什麼都不順眼,過了為錢而吵架的童年,長大之後終究免不了被情緒勒索的命運。只有在數落媳婦這一點上,A和媽媽會短暫結成同盟。A的媽媽會慣性抱怨弟媳的種種:弟媳不會煮飯、弟媳給孩子穿的衣服不夠保暖、不懂得傳統禮數,「(弟媳)女生念書念到碩士又怎樣?菜不會煮也沒用!」過年弟媳來家裡的時候,婆婆和妯娌心照不宣,從不給她好臉色看,弟媳自討沒趣也不太說話,於是又被冠上「不會做人」的罵名。下一代的反撲A自己當媽媽之後,身上開始浮現母親的影子。每當孩子的決定不如自己的意思,她就會用恐嚇的語氣,「沒關係,你們以後不要後悔回來找我」、「我都是為你們好,要聽不聽隨便你。」A的媽媽以前常常對她說:「我在你這個年紀就開始工作,錢都拿回家給媽媽。」所以,A也不准孩子們離開自己太遠,孩子想去環島,不准;孩子想出國念書,不行;孩子想去外地工作,不好;孩子出社會了想搬出去住,A居然還氣急敗壞,破口大罵!孩子最好牢牢地留在她身邊,撫平她過去的傷痕,這才是她對孝順以及人生圓滿的定義。控制慾只會造成更深的匱乏感A凡事緊抓不放手的特質是一種恐懼,源於上一代母女關係的矛盾衝突,矛盾久了就變成一種習慣,如果孩子不聽她的,她就會覺得人生的某部分「少了」,這種匱乏感會像病毒一樣延續給下一代。上一代父母最常犯的錯,就是完全沒有意識到「孩子有自己的人格」這一點,現代父母應該充分領悟「孩子不是你的所有物」。孩子小的時候需要父母建立原則、有效管束,但在孩子日漸長大之後,請試著把他當成一個平等的對象看待,避免帶入父母「掌權者」的身份,因為這種身分是會世襲的!如果一個小孩在童年時期被寵上天、或是被過度控制、只能壓抑,孩子長大後建立新的家庭,就會不自覺顯露出「報復性行為」,然而這種報復性的反彈,恐怕要透過摧毀下一代去求得補償,或是用一輩子的時間去修復。
-
2020-11-15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臺北市失智友善 12區12個失智症資源特色
你也許曾在住家附近見過,某位鄰居長輩在巷口徘徊,不認得回家的路;在賣場或超商購物時,見到長者未結帳就將櫃上的物品取走,和店員發生爭執。這些因為失智症而引發的行為與現象,不時在生活中真實上演,但近幾年在臺北市於12行政區推動失智友善「一區一特色」後,有了一番全新的風貌。例如失智症者迷路時,能免除恐懼焦慮,讓他們在城市某個友善商店、賣場安心休憩、喝水,受到許多友善天使的幫助。 臺北市長者約49萬3,097人,推估約有3萬9,448名失智症者需要被守護,每一位失智症者背後都需要照顧人力支撐,但一位照顧者及一個照顧家庭的量能有限,仍需多元資源奧援。臺北市運用各行政區資源,由政府結合民間力量,擴張失智友善社區範圍,當失智症家庭的靠山。中正區/充滿文化氣息的 參訪式失智症課程充滿文化氣息的中正區是臺北市最早提倡高齡友善獲獎社區,也是衛福部推動失智友善社區政策的示範社區之一。轄區內博物館、美術館等藝術空間林立,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張惠美導入博物館特色,設計參訪式失智症課程,好鄰居信誼基金會則提供木作、樂器等課程,並邀有照顧經驗的導演規畫戲劇課,讓失智症者演出生命故事。「失智長者不一定是弱者」,健康服務中心還將失智咖啡館請進一樓門面,店長角色交給失智症者、志工和照顧者,除發揮失智症者所長,也用香醇咖啡款待需喘息的照顧家庭。大同區/讓時光隧道發光的失智友善街區走入迪化街,宛如來到舊時光隧道,一塊塊的商店招牌彷彿在歷史榮光中閃耀。但現在讓時光隧道發光的是「失智友善街區」,在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廖秀媛主任的構思下,迪化街商面門口閃爍著臺北市吉祥物「熊讚」失智友善五心服務招牌,小小的木作掛牌,向來往的行人訴說著:「如果你的長輩家人不小心走失了,我們會暫時安置、照顧。」有些商店甚至出借輪椅、鋪設無障礙設施,成為「安心補給站」,當失智症者與家人走累了,也能在失智友善商店得到幫助,繼續在臺北暢行。大安區/敲開連鎖賣場失智友善之門來到臺北市長者比例最高的大安區,失智友善場景又不同了。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楊明娟主任與同仁連結消防隊、環保隊、警察分局與鄰里長體系,納入失智友善組織範疇外,還敲開連鎖賣場之門,順利招募轄內11家全聯門市成為友善組織,提供員工失智症認識及對應技巧的教育訓練。而轄內擁有千戶的成功國宅也在里長支持下,形成高齡、失智友善的互助社區,透過舉辦多場健康促進活動及預防與延緩失智症的課程,讓社區居民彼此互動與聯繫,成為失智友善網絡之一。中山區/失智照護一條龍 友善組織最亮點商務星級飯店、公司行號密布在中山區,同時有醫院體系失智共照中心「失智照護一條龍」的奧援,讓中山區失智友善組織成為最亮點。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林柳吟還細緻到發展一里一特色,更在里長協助下,找到復華里作為示範場域,結合當地咖啡公園及復華多機能中心,辦理「聞香~記憶的咖啡」活動,帶動失智症長者以觸摸咖啡樹、聞香咖啡豆等五感刺激與園藝療法,將延緩與照護模式延伸到其他里,如晴光里正準備接棒中,期待未來新冠肺炎疫情穩定後,能聯手星級飯店推廣地中海飲食等創新作法。內湖區/深入職場強化識能 打造失智友善氛圍科技公司總部、企業商辦大樓林立的內湖區失智友善資源,又是如何推動呢?內湖健康服務中心利用「健康職場」宣導推動之便,將失智友善及預防的內容融入講座,讓忙碌的職場人士認識失智症,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失智症者時,能及時提供需要的協助。「失智症者需要的是友善的環境與支持」,除了大型公司集團加入友善組織,下一棒將邀請公車運輸業者加入,一起打造失智友善網絡。士林區/故宮文物、戲曲 融入失智延緩課程人文薈萃、景致宜人,吸引文人雅士居住的士林區,結合國立故宮博物院、臺灣戲曲中心資源,辦理系列延緩失智症活動及課程。在主任呂秀蓉的規畫下,以「動靜合一」的失智延緩課程,串接故宮8項古文物如翠玉白菜,融入靜態導覽與手做仿真品課程。更與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合作,開發動態「文物操」訓練長輩肌力。另外,加強長者營養與飲食的教育訓練,融入了臺灣戲曲中心的歌仔戲教學及共餐據點網絡,讓長者能在熟悉的生活脈絡中透過課程與表演,獲取失智預防及延緩訓練。南港區/廣邀里民擔任友善貴人 社區鄰里總動員來到新興發展的南港區,失智友善社區的做法,又是另一種景象。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率先北市其他行政區向中央申請長者健康促進計畫(預防及延緩失能計畫),透過課程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另也針對失智症者及家庭照顧者辦理「憶起陪伴‧享舒壓」計畫,提供失智照護課程訓練、舒緩照護負荷,讓照顧者負荷程度及憂鬱程度皆降低至40.68%及74.83%,更廣邀轄區內里長擔任「失智友善桂(貴)人」,發放「失智友善錦囊」給居民,深化社區居民失智友善概念及相關識能。信義區/招募志工劇團巡演 宣傳失智症防治精品百貨、商場遍布的信義區如何打造失智友善氛圍?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將精品百貨超市、烹飪課程融入失智延緩課程場域,並透過社區與鄰里資源,培育失智友善社區種子,讓信義區失智友善社區成為一大亮點。由社區志工擔任的「笑義笑行動劇團」,定期在鄰里間舉辦失智症防治主題巡演,也邀請失智症家庭參與「記憶餐盒」失智延緩課程,讓失智症者及家屬間理解與良性互動,「憶」起幸福。萬華區/里民工作會報 佈建失智友善網坐落繁華、復古臺北老城區的萬華,運用緊密的里民網絡,將失智友善識能融入里民工作會報,並與國立臺北護理大學長照系合作實習課程,成為臺北市失智友善社區的特點。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還運用社區鄰里商家緊密的網絡,廣邀民眾成為友善天使,並與警政單位串聯,降低失智症者走失風險。未來,健康服務中心規畫結合鄰近學校資源,辦理「代間融合」為主軸的老幼共融課程,逐步打造慢老的幸福友善生活圈。文山區/憶起智齡列車 帶長者踏出戶外指南宮、貓空、動物園等周邊生態步道及學校資源豐沛的文山區,在健康服務中心的媒合下,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學系開發的健康安全科技,導入登山步道;並與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開發明星賞螢生態步道等,鼓勵長者多走出戶外、社會參與。在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魏炆莉規畫下,辦理「憶起智齡巡迴列車」失智友善宣導,培養居民包容、接納失智症者,並與資生堂合作開設化妝療法課程,訓練長者肌力及手眼協調力,更進一步將觸角延伸至校園,與轄區內學校合作,以桌遊、大地遊戲、社團遊戲等方式宣導預防失智健康識能,鼓勵學生多方瞭解失智症。北投區/全人健康All in one 多元串聯自主行被稱為溫泉天堂的風華小鎮北投區,納入高齡長者營養、運動、口腔等實務性課程,推出「全人健康All in one多元串聯自主行」方案來預防與延緩失智症,更與臺北榮總老年精神科、臺北榮總失智共照中心合作,舉辦教育訓練及失智症家屬座談會。同時發揮在地特色,整合關渡醫院北投石頭湯(長照社區整合服務)、臺北市溫泉協會資源,在新北投觀光商圈、石牌商圈成立友善組織,提供失智友善社區服務,全方面關懷、全人健康照顧。松山區/社區資源發展代間融合 保障失智症個案權益貼近基隆河、大臺北地區交通及產業發展重心的松山區,鏈結民防大隊、國小導護隊等志工群,實踐暖心協助失智症者「看、問、留、撥」技巧,給予失智症者、照顧者協助,並與渣打銀行合作,導入失智症公共識能,保護失智症個案的權益。在健康服務中心資源整合的努力下,串接地方首長如區長、議員、社區學校等,在祖父母節宣示以高齡友善為核心,營造友善失智社區,並與轄區內社區發展協會等,簽訂合作備忘錄,成為臺北市首創特色。
-
2020-11-13 養生.聰明飲食
降低膽固醇、提升免疫力、幫助排便...營養師告訴你哪個甜椒好?
你喜歡吃青椒嗎?很多人對青椒充滿恐懼,認為青椒有股讓人不舒服的味道,2017年日本一項調查顯示,青椒是小孩最討厭排行榜第5名,但其實青椒有相當豐富的營養價值,營養師高敏敏就在臉書分享關於三種甜椒不同的營養價值。高敏敏表示,青椒、黃椒、紅椒其實是同一種蔬菜,但在顏色的轉變中,營養素也不盡相同,分別為未熟期、綠熟期、著色期、完熟期。【延伸閱讀:減脂、降血糖…青椒有5大好處!如何挑選出好青椒?】未熟期:鮮綠色的、皮較嫩、「椒味」也比較重綠熟期:形態發育完整,果皮變硬、呈暗綠色的青椒著色期:葉綠素慢慢減少、茄紅素增加(依品種特性不同,有紅、黃、橙、黑、白等多種顏色)完熟期:果皮的葉綠素完全消失,變成完全著色果,紅椒、黃椒等,口感也較甜。青椒、黃椒、紅椒 營養價值各不同青椒:纖維最高、助排便、促進體內代謝黃椒:熱量較低、富含類黃酮成份,可降低膽固醇、預防血管疾病 紅椒:維生素A、C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強、提高免疫力高敏敏提醒,其實什麼顏色的椒都要吃,若嚥不下口,可嘗試青椒炒肉、甜椒單吃、拌沙拉等。
-
2020-11-1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被醫師耽誤的歌手! 馬偕整型帥醫劉映君譜出抗疫之歌
「在瞬間,天空降下大雨,而我們被迫保持距離,連呼吸都如此的焦慮....」在疫情艱難之際,全球飽受新冠病毒威脅,台北馬偕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劉映君自創曲「Promise 」,在醫師節當天於網路發布。馬偕院牧部召集院內各職系同仁,齊心唱出抗疫的心聲,讓今年醫師節有著不一樣的紀念與感謝。包辦詞曲創作的劉映君,熱愛音樂,他表示,這首歌的旋律其實在一年多前就曾在腦海中跳出來,今年3月,疫情爆發之際,以抗疫的心情,在一個禮拜內,為旋律填了歌詞。劉映君說,醫療照護強調跨單位的團隊合作,為此,排除萬難,讓各職系的同仁齊聚合唱,錄製音檔,創作出作品,希望透過歌詞反映疫情之下時代的改變,也展現台灣醫療團隊互為支援的特色。馬偕抗疫歌曲 Promise 「全民抗疫不分你我」,部分歌詞如下:在瞬間,天空降下大雨,而我們被迫保持距離,連呼吸都如此的焦慮,擁抱你變這時代的奢侈品,是恐懼取代了氧氣,那白衣避之唯恐不及,不自禁,人們開始反省,怎樣去面對下一個世紀。辛苦的付出everyday,也許暫時還看不到終點,被面具壓紅的那一張臉,只為了換你遲來的笑顏 I promise I will try my best,總會有撐過去的那一天,回頭看看擁有的這一切,多麼的感謝。歌曲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Ph93hUcyc&feature=youtu.be
-
2020-11-12 性愛.愛情診療室
如何判斷他是值得託付終身的人?美國心理分析師:觀察他在衝突中的樣子最準
由婚姻大師 John Gottman 所創立的高特曼學院(The Gottman Institute) 曾經在研究中發現, 兩人處理衝突的方式,可以大大預測這段感情的長久度。 因此要了解對方是不是值得託付終身的伴侶,應該觀察他在關係衝突中的樣子,而不是感情甜蜜時的樣子。美國心理分析師 Hilary Jacobs Hendel 表示自己以前是個好好小姐,但在吵架時就會變了一個人,看到老公把襪子丟在客廳、專注遊戲而忽略她時就會暴怒,把「你每次都…」、「你總是不…」這些句子掛嘴邊,甚至說出非常人身攻擊的話。但是,吵完架後她感受到的只有滿滿的懊悔。進入心理工作後他才發現之前的吵架都是無效溝通,不但對感情的發展沒有建設性的幫助,甚至還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Hilary Jacobs Hendel 根據他自身經驗與為伴侶諮商的經驗,整理了以下終身伴侶必備的 5 個特質,除了當成觀察對象的指標,也可以藉此自省自己是不是已經成為了足夠好的伴侶。1. 同理的能力許多的爭吵和誤會都來自不了解,有同理能力的人,才能切換到對方的角度,真正理解他的想法和情緒。無法同理另一半的伴侶,容易將自己的價值觀強硬套在對方身上,也無法讓對方有「被接住」的感覺,因此兩顆心容易因此越來越疏遠。2. 幽默感幽默是化解衝突的重要工具,它不一定時時都能派上用場,但在規模較小的衝突中幽默有良好的潤滑作用。例如春嬌因為經期的關係脾氣較不穩定,看到老公志明碗盤沒收、東西亂放這些瑣事而碎念,此時,志明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跟春嬌對槓看誰吵得贏,二是用幽默化解,比如用水汪汪的眼睛看著春嬌對她說:「不要對我兇嘛,人家會怕。」通常開始爭吵的那一方情緒會因此軟化下來。在關係中如果兩人都有幽默感,很多小小的不如意、摩擦、意見不合都可以被迎刃而解,不會因為情緒的堆疊而被無限放大,變成更嚴重的衝突。3. 願意溝通長久的伴侶就像一位工作夥伴,兩人共同為了生活目標而奮鬥。當步調不一致、意見不合,或是一方的行為影響到另一方時,唯有坦誠溝通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並試圖找到一個折衷的平衡點,兩人才能再走到同一個軌道上。這雖然很花費心力、耐性,卻是關係中不可抹去的工作之一。4. 對自己情緒有基本的認識無論再怎麼聰明,人的大腦都無法完全控制本能的情緒,那些憤怒、恐懼、失望、失意難免會在某個時候蹦出來,如果對這些情緒沒有覺察和調節,很有可能會因一時控制不住情緒而說出傷人的話、做出傷人的行為,而被傷害的往往是很我們最親密、最愛我們的人,因此我們事後總感到萬分後悔。因此像了解朋友一樣了解自己的情緒很重要,這樣一來,當你感受到情緒上頭時,你可以離開現場、去散個步、沖個澡來讓自己冷靜下來,不讓它不受控制的暴衝。5. 願意和你建設性地吵架兩人在一起久了,彼此的差異會更加明顯,這些差異讓我們在關係中難免會起衝突。吵架無法避免,但可以更有「建設性」地吵架,做法就是在冷靜時共同訂定一種吵架規則,例如吵架一定不能用大吼大罵的方式、睡前一定要把話說開等等。如果對方願意和你訂定建設性吵架的規則,那代表他對你有一定的尊重。參考資料:1.《Psychology Today》:5 Qualities to Look for in a Life Partner2.《PsychAlive》:What to Look For in a Partner※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美國心理分析師:終身伴侶必備的 5 個特質,觀察他在衝突中的樣子最準
-
2020-11-10 新聞.生命智慧
孤獨死真的很悲慘嗎?一位65歲日本奶奶之死,教我學會「最理想的善終方式」
「孤獨死」是理想的善終聽到「孤獨死」這個詞,沒有人不皺起眉頭的。基本上,我們對「孤獨死」一直存在一個極為負面的印象。聽「NPO法人SSS NETWORK」的會員說,將來「孤獨死」勢必成為話題的焦點。因為現在的單身人口很多,所以只要聽到「孤獨死」,自然會連想到自己的最後人生大概也是如此下場吧!根據2016年7月8日朝日電視台的報導,東京都監察醫務院的調查發現,2015年東京23區中,在沒有人照護下,孤獨在家中死去的65歲以上單身人口,合計約有3,116人。與2013年的統計結果相較之下,增加了2.1倍。而且2015年時,人口首次超過了3,000人。因為在「NPO法人SSS NETWORK」的會員中,對孤獨死感到恐懼的人不少,所以我也曾經找來有過替孤獨死的人整理遺物的人士,請他們和我們談談有關孤獨死這個議題。舉辦這個座談的目的,原本是為了讓這些會員可以正確了解孤獨死,但因為了解了過去從來沒有聽過的孤獨死的慘狀,反而加深了大家對孤獨死的恐懼。獨居的人在家中死去後是什麼樣的情況?如果沒有立即被發現的話,等到被發現的時候又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如果是一個人獨居的情況,可以盡早被發現是最好不過了。」整理遺物的人這麼說。會員們一邊聽著,一邊認真地抄寫著筆記。那麼所謂的「盡早發現」,究竟要在哪個時間點發現才算得上是早呢?其實這才是大家最想知道的部分。於是大家不由自主地將身子往前傾,認真地等待著對方的回答。「如果季節是在夏天,因為夏天遺體腐爛得快,所以是死後的1週之內。但如果季節是在冬天,那麼是1個月內吧。」這位替孤獨死的人整理遺物的人的說話口吻,就像是在處理普通生物的業者一般,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原來人類也不過是普通生物而已!夏天的時候,就像放置室內的蘋果,一週後會變得濕軟腐爛般,原來人類的遺體也是一樣的。對方繼續說著:「夏天時,隨著死亡天數的增加,遺體也會跟著持續腐壞,接著就是傳出惡臭。如果還是沒有被人發現,接著就會出現蒼蠅、遺體生蛆。」「天啊〜」說到這裡,會場各處傳來恐懼的聲音。「萬一真要孤獨死的話,我想避開夏天,選在冬天比較好。」「我也想在冬天。因為不想因為腐敗的臭味,給別人帶來困擾。」雖然死亡的時期不是我們可以決定,但會員們彼此之間還是認真地討論著。接著,我不懷好意地對著那些露出恐懼表情的會員這麼說:「雖然你們說不想因為死後的遺體腐敗臭味給別人帶來困擾,但是現在還活著當下的身體,就已經給別人帶來困擾了,所以不需要去在意那些死後的事。」會員們每個人都用一副「真的嗎?」的表情看著我。或許是因為太過恐懼的關係,接著開始一連串連珠炮似的詢問。「好不容易一個人努力生活到現在,人生的最後用這樣的方式結束也沒有什麼不好的,不是嗎?難道,人生的最後一定要是躺在床上,身旁有誰來看守著才對嗎?那些獨居的人,就算死了,身旁也沒有為他們難過哭泣的家人,也不用去張羅那些虛假的場面。如果身體長了蛆蟲,反正生前已經付了那麼多稅金給國家,這時就交給國家的行政體制來替他清除不就好了嗎?」聽到這裡,在場沒有一個人笑得出來,而這就是打從心裡對孤獨死感到恐懼的證據。可是,孤獨死真的是如同大家所恐懼的死法嗎?會不會是每當「孤獨死」這個詞彙經由媒體被報導時,總是一些悲慘的內容,所以很多人就這樣被洗腦了呢?稍微讓頭腦冷靜一下,仔細地思考看看。「孤獨死」、「孤立死」、「單身死」都是稱呼那些獨居的人他們死去的叫法,不管哪一種都無法擺脫給人負面的印象。單身者的最後人生透過「NPO法人SSS NETWORK」,我們可以了解一些已經去世的會員,在他們的人生最後是什麼樣子。當然,我們不是在他們臨終的當下親臨現場,而是從他們家屬的口中,得知他們到死亡之前的過程,或是在追悼會的場合上,和我們分享逝者生前的點點滴滴。會員們則可以從了解那些逝者如何走完自己人生過程的事例中,找到做為將來自己死法的參考。另外,為因應會員們的希望與要求,NPO法人SSS NETWORK在2000年時創立了被稱作「獨居女性的碑」的共同墓碑。約900名的會員中,有將近半數約4、500的會員,締結了這個共同墓碑的契約。共同墓碑創立時的我年約50多歲,會員們也是以50多歲為主的年輕族群,所以幾乎還沒有人是走到人生的最後階段。在當時的追悼會上,大家也在報告「今年身旁沒有親友過世」後,就彼此喝著紅酒,開心地談天說地。但是隨著一年一年地過去,每年的死亡人數也開始增加,大約是一年有2人死亡的比例。我想這也是因為會員們逐漸邁入高齡的緣故吧!NPO法人SSS NETWORK的會員中,獨居女性占了壓倒性地多數。所有會員中,未婚女性占了6成,離婚女性占了4成,而當中的3成則是有小孩的。在這17年間,過世的會員總共有28位。而這28位幾乎都是獨自一個人生活。其中的4位,則是在自己家中毫無人知的情況下孤獨死去。「在不打擾任何人的情況下死去最幸福」 ─和美 享年65歲 未婚 一個人生活─在締結共同墓碑的契約者中,最先去世的,是住在東京都享年65歲、一個人孤獨死去的和美(化名)。和美一個人在公寓裡獨自生活。沒有婚姻紀錄。60歲從公司退休之後,因為個性開朗活潑,經常四處旅行,所以時常不在家裡。特別是和美並沒有什麼特殊疾病,所以可以充分享受一個人的生活。與和美感情要好的妹妹有時會用電話與和美聯繫近況。而依照慣例,每年新年時,和美也會到妹妹的家中拜年。2001年的新年到來。往年總是會和妹妹聯絡的和美,怎麼這年始終沒有與妹妹聯繫。「奇怪,每年過年都會和我聯繫的和美,怎麼到現在還沒有和我聯繫呢?難道她又一個人悄悄地去旅行了嗎?但就算這樣,她應該也會和我聯繫呀?」感到疑惑的和美的妹妹,持續用電話嘗試與和美聯繫,但電話那頭始終沒有人接聽。不安的和美的妹妹,等到新年過後的一月十日,便來到和美的家中探視。不管和美的妹妹在外頭怎麼按門鈴、怎麼敲門,屋子裡頭始終沒有人應答。於是和美的妹妹請來警察,直接進入和美的家中查看。到場的警察與業者一起用鐵橇破壞門鎖,進到家中。映入眼簾的是俯臥在地上的和美。根據判斷,當時和美已經死亡約一週,原因是腦出血。昏倒後意識昏迷,就這麼去世。因為和美家中的桌上還擺著沒喝幾口的紅酒,以及客廳電視就這麼開著沒關,所以根據這些線索判斷,和美應該是突發性的猝死。在我向和美的妹妹了解事情原委的過程中,了解到孤獨死其實是最為理想的死法。因為事前完全不會感覺到死亡逼近的恐懼。如果日常生活中,隨時都要留意死亡逼近的話,會是一件好事嗎?和美之所以可以做到稱得上是完美的孤獨死的原因,就是因為她始終沒有同居人這件事。如果今天是和家人同住的情況,那麼一定會叫來救護車緊急送院等造成這樣的大騷動。到院之後,等著和美的可能是手術?還是維生治療?或許和美的妹妹一家人會替和美選擇維生治療也說不定。「太好了!像這樣一個人生活,沒有家人真是太幸福了。」我的心裡這麼想著,也對能這樣死去的和美羨慕不已。65歲死去或許有些早,但畢竟也已經不是三十多歲了。如果人生不是重視生命的長度,而是生命的質量,那麼和美應該已經充分足夠。能在不打擾任何人的情況下死去的幸福,可以在孤獨死中體現。藉由上述的事例,現在的你對孤獨死又是怎樣的一個想法?孤獨死是悲慘的?孤獨死是可怕的?一些刻意迴避與人交往,緊閉窗門獨自生活的人不說,生活在一般人際關係底下的人們,即便是單身,但死後遺體腐敗到無人知曉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但這暫且不說,我認為沒有比孤獨死這種死法更為理想的方法了。因為死亡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突然造訪。幸福的日常生活中,在本人絲毫沒有感覺死亡恐怖的情況下,突然因為身體某個部位的異變,瞬間往生他界。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一種極為自然的死法。而且因為是一個人生活的關係,即使昏倒了也沒有人可以幫你叫救護車。我並不是想要在這裡說家人的壞話,但是能夠在不打擾人的情況下離開這個世界是何等的幸福,不是嗎? 即便到了現在,希望能在他人的照護下走完最後人生的,還是大有人在,但是一個人安靜地到死亡的世界是最理想的。既然遲早都要離開這個世界,不如安靜地離開。被送到醫院,經過層層檢查、治療,飽受苦難的結果,最終還是離開這個世界,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我並不是想要在這裡說家人的壞話(雖然這麼說,但還是不斷地說著壞話)。但家人的愛也是有好壞之分。我曾多次提到,身為家人必須多方留意。朋友之間尚且還有一線之隔,但家人之間可以很輕易地跨入彼此的個人領域,以愛為名,就擅自為家人做出任何決定。不懂得尊重本人意願的家人非常多。過去當我才30多歲時,曾經被一位我所尊敬的人這麼說過。當時的我,總是為了單身的自己不由自主地嘆氣。可是這位我所尊敬的女性卻這麼跟我說:「哎呀,這表示妳還是個大小姐呢!單身是多麼棒的一件事情,我想妳還不清楚。身旁有父母、兄弟姊妹存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喔!所以身旁誰都不存在,就只有妳自己一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當時的我,因為年輕,所以還不清楚她所說的意思。但如今已經是70歲高齡的我,終於理解她的話中含意,讓我不禁地點頭贊同。書籍介紹書名:長壽地獄作者: 松原惇子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9/03/07作者簡介/松原惇子一九四七年於日本埼玉縣出生。昭和女子大學畢業後,於紐約市立皇后大學研究所取得諮商碩士學位。三十九歲時以《女人購屋時》(文藝春秋)一書初試啼聲,躍身為作家。第三本著作《可頌症候群》一書成為暢銷書之際,書名也成為流行語。投注於「單身女性的生存方式」研究之餘,也以此為題材,從事寫作及相關演說活動。現為NPO法人SSS NETWORK代表理事。同時也是創作歌手與電影製作人。喜歡多方嘗試。著有《不害怕「一個人的老後」》(PHP文庫)、《獨老時代》(世茂出版)等多本。延伸閱讀: 睡覺不用枕頭最健康!醫學博士教你:躺5分鐘就見效的脖子矯正法,擺脫身體90%疼痛
-
2020-11-09 科別.精神.身心
心悸、反胃、呼吸困難…恐慌症發作怎麼辦?精神科醫師建議這樣做
心悸、呼吸困難、胸痛、手麻、頭暈、反胃,快要窒息死亡的感覺,突然強烈地籠罩著她,而且越來越嚴重,越來越恐怖,「趕快送我去醫院!!!」成了當下心中唯一的吶喊。之後除了隧道以外,只要出入密閉的空間,白小姐總是與恐懼相伴,甚至連黑漆漆的電影院也是她的夢魘。終於,被友人帶去精神科求醫。 「那種恐慌發作的情形,我真的沒辦法,只好吃藥。可是好像藥效過去了,又有一種恐懼衝上來的感覺,所以我只好再吃藥。我吃那麼多藥,怎麼辦?」她無助又茫然的眼神,似乎在訴說自己陷在服藥與不服藥的矛盾與無力。 「老實說,妳現在吃的藥物比較多,如果要減藥或停藥,會比較辛苦,」我慢慢地說,「但是還是有機會。」 我拿起筆在病歷上畫出一條曲線與一條直線,標出三個地方; 然後逐一解釋:「突然來的恐慌發作,就像這條曲線。幾分鐘內焦慮恐怖快要死掉的感覺就會衝到很高,最後才會慢慢地降下來。」 然後我指著1的位置說:「很多因素都會誘發恐慌發作,可以避免它,也可以面對它。譬如很多人熬夜、抽菸、喝酒、生活不正常,就可能讓自己處在容易發作的狀態。如果可以改善這些不健康的行為,就不容易發作。但若是因為某些情境引起的,而又一直避免這些情境,可能會讓生活變得很不方便。譬如妳過雪隧就會發作,難不成去宜蘭還得走山路?以後看電影都只能在家看DVD,而不能進電影院?如果可以學會些放鬆的方法,然後漸進面對,大多能克服的。」她聽我這麼一說,好像燃起了些希望。 我又指著2的位置說:「通常這種又急又猛的恐慌發作,都不是忽然間所有的不舒服都一起出現的。通常會有個順序,譬如先感到心跳快,喘,然後手麻,然後怕自己又來了,結果焦慮感更強,心跳更快,最後變成惡性循環到快瘋掉的程度。如果可以在早期出現症狀時,適時轉移注意力,可能就不會繼續往上衝了。」 最後我指著3的位置說:「當衝到這個位置的時候,大多因為過強的焦慮感,會連轉移注意力的能力都沒有。但是仍然可以試試看。有時候會需要藥物幫忙。但這時候的藥物是救急的,長期這樣吃,是會有成癮性的,好像停也停不掉。每發作一次,就吃一次,正如像妳現在的情形。有些穩定自律神經的藥物,是可以減少神經的敏感,讓身體處於較平衡的狀態,而且這些藥物沒有成癮性。當整體狀況穩定後,所有藥物是可以逐漸減少的。」 她,聽進去了。 接受了我給她關於藥物及非藥物方面的治療建議後,在調整自律神經的藥物與鎮定劑當中慢慢找到了平衡,也學會一些認知行為治療的技巧。 白小姐在回診時告訴我:「我克服了我內在的恐懼了。我還看了幾部電影呢!」 我真替她感到高興。畢竟,治療的目的,不單只是症狀消失,而是能安排生活,享受生活,不是嗎? 【延伸閱讀】 長輩暫時性精神失常,是「瘋了」嗎?精神科醫師說:NO!可能是這疾病導致 別陷入憂鬱!憂鬱症不只表現在情緒,身體出現8變化也要警覺 睡不著吃安眠藥就好?專家提醒:仍得尋求這科醫師才有效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0-11-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陪伴病人經歷人生最艱辛時期,提供專業溫暖照護與專業諮詢 讓我們為安寧護理師按讚!
【編者按】這星期延續上週的主題「護理師的心聲」,一位「個案管理師」介紹這種長期關注照顧癌症病人的護理工作與成就感;一位護理師深談護理工作者的內心世界,呼籲社會大眾體恤護理工作的辛苦,了解「高品質的照護」只有在「合理的工作量」才有可能。想不到這兩星期的護理系列文章感動了「安寧緩和醫療的醫師老兵」陳榮基教授,即時送來他對安寧照護護理師的「按讚」。感動之餘,「醫病平台」決定在這一週同時刊出這位醫師對護理師的肯定,希望台灣醫療團隊更加珍惜、尊重這些勞苦功高的白衣天使。 現代的安寧緩和醫療開始於1967年的英國聖克里斯多福安寧院,於1990年引進台灣的馬偕醫院。為了協助安寧照護的順利發展,我國於2000年制定了《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讓病人可以選擇臨終不接受只能延長瀕死期,增加痛苦的心肺復甦術(即選擇DNR的權力),而於2016年制定《病人自主權利法》,讓更多的人可以「預立醫療決定」,在因為疾病進展到嚴重沒有品質只有痛苦的階段時,可以選擇「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希望透過普遍且高品質的安寧緩和醫療及上述這兩個法案的妥善施行,讓更多的人可以安詳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旅程,而不必要求安樂死。 安寧緩和醫療需要團隊的運作,包括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營養師、志工、靈性關懷師(或臨床宗教師) 、芳療師等,以及家屬的協力運作,才能達成任務。 大孝與大愛並非不計親人痛苦的搶救到底,而是親切的陪伴末期病人的親人,協助他坦然接受疾病,減少他身、心、靈的痛苦,協助他放下萬緣,安詳往生!人生終需一死,絕症病人(末期病人)的死亡,並非醫療的失敗;未能協助病人安詳往生,才是醫療的失敗。看到最近醫病平台幾位安寧護理師的大作,讓我做為安寧路上的老兵醫師深為感動: 安寧共照護理師汪慧玲在一文中提到開始時受到排斥或拒絕的經驗。她說:「在以抗癌與拯救生命為宗旨的醫院病房內,安寧照護就像是一個死神般的形象,非常突兀。」 「讓他們害怕的不是共照護理師,而是象徵死亡將近的『安寧照護』。」 「大家對於安寧長久以來的誤解,呈現出目前現今社會上的刻板印象,在許多民眾的心中(甚至在部分的醫療人員)仍存在著『安寧就是等時間』、『安寧就是打嗎啡』、『安寧就是醫生放棄我了』。」 「每個家庭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結』,所以『解法』當然也就無法使用單一套路,無法複製先前的照護經驗,必須透過不停的傾聽與對話、訊息梳理、依循個人家庭的信念價值,才可能促成病人善終。」她又說:「這一切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答案其實很簡單,是『愛』呀!」 「讓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有心力去『感受』別人給的愛,進一步去『付出』愛給身邊的人,而我們都在這施與受的過程締造屬於當下的『圓滿』。」 「安寧緩和療護就是希望在死亡來臨前,減輕症狀、減少死亡恐懼與焦慮,讓每個病人可以好好說愛、好好告別。我們尊重生命的自然歷程,不延長瀕死期但也絕不縮短存活期。」 「在病房最幽暗的地方,悄悄滲入一點光,引著病人與他們的家人能夠有力量往前走,讓愛能超越生死地持續存在著。」 「我現在在做的事情也都是在為社會延續溫暖,讓這些家庭能夠持續運轉,是一個多好的良性循環,這讓我深信『愛」是能延續並且能流動的。對我來說,這樣就非常值得。」我們該不該給她按個讚? 另一位是癌症個案管理師劉彥廷,在她的一文中提到,病人說:「被醫師宣判乳癌第四期合併有骨頭與肝臟轉移,之後的醫師與先生的對話,我定格在震驚中,陪伴我的只有在眼眶打轉的淚水以及砰砰作響的心跳聲,腦海裡只有『那我該怎麼辦?』」在她的介入後,病人說:「在之後的門診,我都會看到她陪著我一起看診,翻譯醫師說的專業術語確認我有理解醫師的意思,帶我去檢查室、化學治療室,就像我在森林裡迷路了卻遇到住在當地的居民,被熱情的招待著,我不用再擔心找不到回家的路,因為我相信她一定會帶我回家。」 「我的個管師小劉總是不厭其煩也不會給我不實際的期待,會讓我知道目前狀況是這樣,萬一未來有什麼變化,她都會和我一起想辦法解決。」病人接受化療後,頭髮開始脫落,引來病人深深的煩惱:「小劉發現我的煩惱,某天不經意的帶我經過癌症資源中心跟我介紹醫院內的癌症資源,我的目光停留在那些假髮上可能太過明顯,她鼓勵我可以試戴看看。」 「在戴上假髮的那一刻,我看到鏡子裡那個久違的自己,感覺很有朝氣與活力,我喜歡這樣的自己,而不是別人一眼就看出我是癌症病人。」 「回顧從一開始只知道哭泣的自己,到現在已能與疾病和平相處,最大的功臣我想是我的個案管理師—小劉。她是我在抗癌道路上忠實夥伴,也是我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鎮定劑,讓我可以安心與篤定的接受我的治療,我很滿意自己目前的狀態與生活品質,有她的協助我在一片森林中找到了回家的小徑,路上其實有很多風景,只是一開始被迷路困擾佔據思緒,根本無心欣賞,還好半路上有當地人的出現,帶我去探索祕境,看到世界上難得一見的美好事物。」這位個案管理師說:「透過自身多年腫瘤科臨床照護的經驗才能肩負起癌症病人的管理者、教育者、代言者、諮詢者與協調者之重擔。」 「個管師陪伴病人走過診斷癌症情緒風暴,協助從初診斷癌症的泥濘中慢慢調適,引導病人接受抗腫瘤治療,陪伴病人經歷人生最艱辛與失控的時期,重回生活軌道,也讓冰冷的癌症診斷與不熟悉複雜的就醫治療過程,提供專業溫暖的照護、情緒支持與專業諮詢。」「 個管師也期許病人與家屬給予個管師相對的同理心,相信唯有正向的互動可以讓我們把個案管師的角色發揮得更好,持續幫助更多病人在這段辛苦的抗癌歲月中能有一位忠實、可信的好夥伴陪你一起走。」我們是否也該給這些擔任個案管理師的護理師按個讚呢?
-
2020-11-05 養生.心理學解密
自卑是不好的情緒嗎?阿德勒:一切性格特點的根源
【文、圖/摘自高寶《走出孤獨:阿德勒的勇氣指引》,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自卑是一種十分正常的情緒,是人類改善自身環境的原動力。正因為人類知道自己的無知,又對未來充滿期待,才會努力探索自然、宇宙,科學才得以誕生和發展。可以說,一切文明都是在自卑情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就個人而言,因為自卑,我們才會努力超越自己,追求成功,實現自己。超越自卑的途徑之一,是學會合作。沒有學會合作的孩子,會陷入悲觀和自卑情結之中難以自拔。在生活中,即使是長合作的人,仍然要在各種困境中輾轉沉浮。沒人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命運,生命如此脆弱,必須終生努力。什麼是自卑?自卑情結是個體心理學的重要發現,現在已經廣為人知。很多心理學家都採納了這一概念,並將其付諸實踐。但是,當你跟一個人說他有自卑情結,卻不告訴他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這對他毫無益處,因為知道自己自卑,並不代表他就能消除自卑,不僅如此,有時他還可能更加自卑。為此,我們必須找出他們生活方式中最能引起其自卑心的那個點,在他心灰意冷的時候給予鼓勵,針對性地進行治療。有自卑情結的人會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否定自己的價值和人生意義,為自己的行為設限。這時你告訴他們「你有自卑情結」,就相當於對一個頭痛的人說「我知道你頭痛」。這樣毫無意義,他們並不會因此就振作起來。很多有自卑情結的人都不承認自己自卑,甚至會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優秀。所以,我們不必聽他們怎麼說,只要留心他們的行為,就能看到這些人為了彰顯自己的重要性,做了多少努力,使了多少手段。比如有一種人會這樣想:「他們都看不起我,我必須做一些事,讓他們意識到我不可小覷。」這種說話時表情和姿態誇張的人,通常也會這樣想:「如果不加重語氣、揮舞雙手,別人就不知道我說的話有多重要。」事實證明,每個盛氣淩人的舉止背後,都藏著一顆亟待掩飾的自卑之心。這就像矮小的人為了顯得高一些,只能踮起腳尖一樣。有時,我們看到兩個孩子比身高,矮小的那個會儘量站得更直一些,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時候,如果你問那個孩子:「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矮?」他一定不會承認。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有自卑情結的人會表現得格外安靜、和善、內向、與世無爭。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是我們無法改變和左右的,所以每個人心裡都有一些自卑感,只是自卑的程度各有不同。想要擺脫自卑情結,唯一的辦法就是以堅定的信念、合理的方法,戰勝困難、改善環境。沒人能一直忍受自卑感的困擾,即使那些喪失了信心、認為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人,也一樣如此。人們在壓力的逼迫下會想採取行動,尋求自救的辦法。但喪失信心的人雖然也想戰勝困難,卻沒有勇氣直面困難、跨越阻礙。為此,他們只好極力說服自己產生一些自欺欺人的優越感。但是這種優越感只是麻醉劑,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不利的環境仍然存在。這樣一來,問題越積越多,情況越來越危急,壓力也越來越大,他們的自卑感只會不斷加。如果只看自卑的人自欺欺人的行為,而不去深入理解問題的本質,你會覺得這樣的人莫名其妙,做事天馬行空、毫無章法,看起來完全不像是要改變自身處境的樣子。其實他們跟別人一樣,想要獲得價值感,只是努力的方式無法真正達成這一目標。只要瞭解了這一點,他們一個能讓自己感覺強壯的情境,躲了進去。他努力的目標是讓自己有一種強壯的感覺,而非透過鍛煉,真正達到強壯的效果。這種自欺欺人的努力只會使事情越來越糟。又比如在工作上感覺力不從心的人,為了麻痹自己,獲得價值感,在生活上可能會變成一個暴君。可是,無論他怎樣自我欺騙,也無法消除心底的自卑。只要生活環境沒有得到改善,自卑感就無法消除。如果把個人的心理狀況想像成一條河,那麼自卑就像是一條蟄伏在河面下、隨時都可能掀翻船隻的暗流。我們給自卑情結下一個明確的定義是:在遇到困難時,無法作出正確的反應,也不相信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從這個定義可以知道,自卑情結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比如哭泣、氣憤、愧疚等等。為了緩解這些情緒,自卑的人傾向於尋求優越感作為補償。但這種辦法治標不治本,因為現實問題並未得到解決。他們用無形的繩索綁住了自己的手腳,想的不是戰勝困難而是避免失敗,所以行動起來也是綁手綁腳、猶豫不決。這一點,在廣場恐懼症患者身上表現得很清楚。有這種心理問題的人堅信:「人生中有很多未知的危險,為保安全,必須留在熟悉的環境中。」為此,他們把自己困在家裡甚至床上。逃避困難最極端的方法是自殺,有些自殺者覺得自己無力改變任何事,在困難面前選擇徹底放棄。自殺行為也包含著對優越感的追逐,因為這本身就是對他人和自己的一種懲罰,幾乎所有自殺的案例都有仇恨的對象,自殺者用死亡來宣告自己的脆弱和善良,控訴逼死自己的人的狠毒和殘忍。這就是當孩子發現了眼淚的效力,他就會喜歡利用哭泣的原因,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罹患憂鬱症的機會也比其他孩子高。抱怨和眼淚—所謂「液態力量」—會損害合作關係的建立,讓他人成為被奴役者。總之,極端羞怯窘迫、有強烈負罪感的人,都有明顯的自卑情結,他們敢於甚至是樂於承認自己的脆弱敏感,但極力隱藏自己的真實願望—不惜一切代價超越他人。至於喜歡自吹自擂的人,乍一看似乎優越感很強,但只要認真觀察他們的行為,就能發現明顯的自卑痕跡。
-
2020-11-04 新聞.健康知識+
打完針後,頭昏暈針怎麼辦?專家教正確3處理方式
流感疫苗開打以來,出現部分頭暈案例,有家長反應孩子在學校打完針後頭暈暈的,被質疑是否因流感疫苗引起的不良反應,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主任林明志對此表示,目前尚未接收到有相關不良反應案例,門診中施打也沒出現問題,推測應該是暈針。「建議打針後頭暈者,可以平躺避免跌倒,或休息30分鐘後再移動。」同儕間互相影響 情緒傳染造成暈針兒科門診中施打多為學齡前兒童,因小學會安排集體施打,林明志主任說,同儕間容易互相影響,原本不緊張的同學,看到前面同學哇哇大哭,心情可能因此焦慮、害怕。暈針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恐懼感刺激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先心跳上升、血壓升高,再因為迷走神經過度矯正,瞬間心跳變慢、血壓降低,進而昏倒。頭暈休息30分鐘 多喝溫開水「情緒起伏過大都會刺激神經,就像突然中樂透,也會因為過度興奮昏倒,但通常一下下就會恢復了。」林明志主任解釋,通常發生在打針或看到針頭的瞬間,如果頭暈,最好立刻平躺休息,避免碰撞跌倒,或是多喝溫開水、休息30分鐘,基本上都會恢復。而近幾年來都沒收到流感疫苗造成的過敏性休克、類過敏性休克的通報,不用太過緊張。疫苗保護力降低重症機率 醫仍建議施打疾管署說明,疫苗有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包括接種後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的人則會有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如: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或紅疹等,一般會在發生後1-2天內自然恢復。嚴重的副作用,如立即性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等不適情況,發生機率非常低,若不幸發生,通常於接種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即出現症狀。林明志主任表示,在兒醫中心看過太多因流感造成的兒童重症,如心肌炎、肺炎,危險性都很高,而且他本身有一年疏忽未打疫苗,即被傳染A型流感,一週病程苦不堪言,建議兒童還是要施打流感疫苗,避免嚴重併發症。
-
2020-11-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你想要什麼樣的照護品質?
【編者按】這星期延續上週的主題「護理師的心聲」,一位「個案管理師」介紹這種長期關注照顧癌症病人的護理工作與成就感;一位護理師深談護理工作者的內心世界,呼籲社會大眾體恤護理工作的辛苦,了解「高品質的照護」只有在「合理的工作量」才有可能。想不到這兩星期的護理系列文章感動了「安寧緩和醫療的醫師老兵」陳榮基教授,即時送來他對安寧照護護理師的「按讚」。感動之餘,「醫病平台」決定在這一週同時刊出這位醫師對護理師的肯定,希望台灣醫療團隊更加珍惜、尊重這些勞苦功高的白衣天使。因為自己是護理系出身的,只知道幫助人時、被感謝時感覺很有意義,很有成就感。一直以來也都是照顧別人的那個人,沒有親身體驗過被護理師照顧是什麼樣的感覺。懷孕早期時因為食慾不佳,有幾天都亂吃一些零食維持血糖,有一天早上,在另一半出門上班後,肚子莫名開始劇烈絞痛,好像想拉肚子,同時又便秘完全拉不出來。我坐在馬桶上,腹部劇痛,全身冷熱交替冒汗,同時感覺噁心,嘩地一聲把早上吃進的維他命和水吐了一地。 那是一種完全失去對身體的掌控的感覺,不知道自己身體現在發生什麼事了,不知道為什麼那麼痛,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疼痛才會結束。另一方面又很害怕腹中的寶寶會受到傷害,腹部劇痛會引起宮縮等等。 無知、失去掌控時總會感到特別害怕。家裡沒有什麼藥,也因為懷孕不敢隨便使用任何藥物。在馬桶上劇痛了一個小時後,我打給正在上班的老公求救。還好他上班的地方不遠,過了二十分鐘他就帶著藥局藥師建議使用的塞劑回來了。當他出現時,他就好像我的護理師一樣,為我塞藥、擦汗、擦屁股、準備熱水袋等等。那種完全失控的感覺,好像突然被撫慰了。我知道有人陪伴我,我不是孤單一個人面對。狀況更嚴重時,有人會幫我。不知道是塞劑的作用,還是他的護理帶來的心理安慰,我很快解了一些便,腹部劇痛就停止了。那天,我突然體會到了,有護理師在旁邊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在自己處於一個無法照顧自己了的狀態時,有人照顧我,有人願意為我做一些最基本的事,像是擦屁股,維持我的舒適感。在心中充滿恐懼,不知道疼痛怎麼來的、何時會結束時,有人陪在我身邊。 當走過痛苦時,有人陪伴一起走,痛苦似乎就減少了,信心也增加了。我體會到了,護理師在病人身旁那樣的照護、支持和陪伴,能帶給病人多麼大的心理安慰。那樣的心理安慰,是一個人在最無助的那一刻,最大的需求。這就是護理的最高價值。這樣的護理價值,是很少被社會看到的。那樣心靈的撫慰,英文說被Holded的感覺,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了如此對身體感到失去控制的無助感,是很難理解的。 社會大眾、甚至醫生、護理人員自己,常常都以為護理師就是負責給藥、換藥、身體護理和聯絡醫生等等。而沒有看到在這其中的價值。 一個人會選擇走上護理這條路,常常有一個特質,就是很喜歡幫助別人,從幫助別人中得到成就感。他們的人生使命,好像就是要做別人在黑暗中的光。 這樣的特質也常常成為了護理人員被濫用的原因。被別人濫用、也被自己濫用。 別人得到幫助,別人心滿意足,別人表達感謝,我的存在才有價值。 護理人員的自我價值,常常建立在「幫助別人,讓別人滿意」上面。 護理人員常常想著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而忘了照顧自己、照亮自己。 這樣的特質,讓護理人員成為了社會上默默付出的那一群,很少為自己發聲,很少向別人說「不」。護理人員成了萬能小幫手,別人也覺得那些事情理所當然,反正都可以給護理人員做。護理專業價值之外的雜事,只要別人提出,他們都可以一手包辦。。 延遲下班很正常,甚至有些人還要求護理人員下班後還要隨時接電話處理問題。 護理人員為了維持這樣的自我價值,繼續地努力提供幫助,即使早已超出其工作範圍。直到有一天受不了了,選擇離開這個行業,或者把自己操到身心出現問題,Burn out。 護理人員被濫用,消磨殆盡的不僅是護理人員對這份工作的熱情,更是護理人員能夠提供的專業照護品質。 大家都以為護理人員可以萬能處理所有雜事,然後在病人真正需要護理專業時,例如前面所提的「撫慰心靈的陪伴和照護」,護理人員也能隨時給予。護理人員自己也是這樣以為。 然而大家都忘記了,一個沒有時間休息的人,一個沒有照顧好自己的人,是沒有辦法真正照顧別人的。護理人員在受專業訓練時,所學的不只是醫療學術的知識技術,還包括很大部分的心理輔導、同理和陪伴。記得護理系大一開始,我們就常常要練習會談,會談內容都要一句句記錄下來,再跟教授討論。所以大部分的護理人員,都有很強的會談能力,能夠傾聽同理病人和家屬的需求及感受。 然而心理輔導陪伴這樣的專業價值常常是被忽略的,因為它的產值很難被測量、被量化,這不符合這個「成果和效率至上」的社會期待許待。 如果不是那個正在走過痛苦的人,不會知道過程也是那麼的重要的。 就像人生一樣,走到最後,最珍貴的都不是成就了什麼、累積了多少名聲地位財富,而是過程中那一段段撼動人心的故事和情感。 如果你是護理人員,那麼你也許要試著區分,你的專業和你的人生價值。你的人生價值,不取決於你是否能幫助別人。你需要重新看見自己絕對的價值。為自己設立好界線,哪些是自己專業範圍的事情,哪些是超過負荷的要求,學習向那些要求說「不」。 人生最重要的第一順位,就是自己。照顧好了自己,你才有可能去照亮別人。你這麼做,一點也不自私。或者說,沒有這樣的自私,就不會有好的照護品質。 之前在德國身心醫院實習時,常常遇到病人是護理專業。當時我很訝異,怎麼有那麼多護理人員心理狀況出現問題。當時醫院中的這些「護理師病人」常會拿到一個心理合約,叫做Anti-Helper (反助人)合約。在合約中,病人被要求,當有人尋求他們幫助時,他們必須學會說「不」,因為他們必須全心照顧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也是習慣燃燒自己殆盡來照亮別人的人,也許你可以贈與自己特定的時間來做這樣的練習,例如周末或是下班後,或是一週中某一天。練習專注於照顧自己的所有需求。如果你是社會大眾,當也許有一天自己成為那個病人時,你希望得到高品質的照護嗎? 如果你是其他醫療人員,你希望有一個電力持久,身心健康的護理師同事嗎? ?高品質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高品質與「量」常常是相對的。當護理人員的負荷量越大,照護的品質就越低。如果你覺得照護品質很低,先不要急著批評護理人員,先想想,是什麼原因讓照護品質降低了?你能為你的護理人員做什麼呢? 如果知道他們的弱點就是很難說不,就是有求必應,一手要包辦所有事情,你能幫他們一把嗎? 問問你的護理人員,休息了沒?喝水了沒?先去吃東西吧!趕快下班了,這些事不用你做!下班了好好休息阿!這些小事我可以自己來,不用麻煩你了……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都是在維護高品質的護理照護,在延長護理專業的壽命。 當這個社會正視護理專業的價值,在新冠病毒疫情猖獗的時期,才會有安撫恐慌的民眾、堅守崗位、與病人並肩抗戰的護理人員。 這個世界,一直都是互相的。有時在這個大環境中,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被剝削被濫用,不只是護理人員。你是否願意做那個開始打破體制,往善和美前進的人呢?
-
2020-11-0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20多歲女子網上分享染疫心情 萬人為她按讚加油
台灣已經超過200天沒有新冠肺炎社區感染的病例,但國外疫情仍相當嚴峻,不少從國外返國民眾因此確診,一名20多歲的女子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在上個月好不容易從國外返家,沒想到隔天馬上接到確診通知,「在戴上救護車人員遞來的口罩時,手都在發抖」,一人入住隔離病房更是恐懼萬分,還好病情沒有加劇,順利度過,寫出自己的經驗是希望鼓勵其他的確診者,勇敢面對疫情,而她的分享在網路上獲得極大迴響,上萬人都為她加油打氣。這名女子是在上個月從愛爾蘭返台,4日入境時並沒有症狀,5日開始發燒與全身酸痛,當時她已在家中隔離,7日確診,隨即被送醫,經過治療,目前已經返家。她在Dcard上分享自己的經驗,表示畢業工作兩年後,辭職到國外打工度假,原本認為自己計畫多時,一切都在掌握中,卻沒想到碰上疫情,成為人生最大的意外。疫情初期因為剛找到工作,並沒有想到回台,而她第一次感到恐懼,是面對貨架上的東西都被搶光,嚇到全身發抖;而國外因為疫情,工作都轉成在家進行,她幾乎除了外出採買,都留在家裡,但沒有與外人接觸,心情是很憂鬱、恐懼的,只要有一點不舒服,就會懷疑自己染疫,「真是一段今生再也不想重來的日子」後來疫情趨緩,工作也告一段落,她很想家,決定返台,與朋友聚會一一告別後,踏上歸途,可能因為疫情的影響,在機場看到國旗的那一剎那,淚水只能以「狂流」形容。她返家進行居家檢疫,與父母同住在透天厝裡,「原以為自己在海外時,已經撐過了最可怕的時期,沒想到回家以後,才是我夢魘的開始」當晚就開始發燒,前往醫院採檢、隔天就確診染疫,醫院通知她收拾東西準備住院,「我除了馬上傳訊息告知正在樓下的爸媽外,幾乎什麼也沒做。一想到那些我回國前接觸過的朋友們都還在異鄉,我就擔心不已,激動地掉下眼淚」後來救護車來接她住院,遞給她N95口罩要她戴上,「光是把兩枚口罩戴上就花了好幾分鐘,緊張到手都在發抖,工作人員看到還安撫我,請我慢慢來,別緊張」而醫院的護理人員戴著三層手套、穿著多層的防護衣照顧她,「雖然直到現在,我仍不知道到底是哪位護理師把我推進來的(大家都包緊緊),但是她那天熟練地把我安頓好,抽血、打點滴一氣呵成,還教了我怎麼使用血壓機、點滴及氧氣面罩等,都讓我的心情平穩很多,少了許多焦慮,非常感謝她的耐心及愛心」後來她打電話給國外的朋友,「一開始,我對於必須告訴他們確診的消息我感到非常害怕、擔心他們會責怪我,或是生氣,甚至是恐懼這個病情。不過,他們得知後卻是反過來先關心我的身體狀況,還安慰我『沒有人想發生這種事』」但是國外的朋友都沒有症狀、也沒有確診,而她在下機後馬上發病,應該也不是在飛機上感染,讓她到現在都還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怎麼感染到病毒。一個人入住隔離病房,加上擔心健康,「入住第一晚﹍整個病房安靜的可怕,彷彿世界上只剩下我一個人,害怕、難過、錯愕、愧疚、恐懼及擔心等等的負面情緒突然蜂擁而來,籠罩著我,直到兩周後這樣的心情才漸漸開始好轉」過程中,她不斷上網找尋其他有相同經驗的發文,希望幫自己打氣,康復後就決定寫下自己的歷程,以鼓勵他人,她在文中寫道,「沒有人想生病,也沒有人想把病毒帶回家」,希望大家能攜手努力持續做好防疫工作,戴好口罩、勤洗手,相互鼓勵,在發現疑似症狀時能不逃避、不隱瞞,勇敢面對疫情。而許多網友給她鼓勵、為她加油,還有不少曾染疫者也與她分享經驗, 「我也是確診了,前幾個月住了一個多月才出院,我懂你的難受,這段過程很難熬,我基本每天都在哭⋯ 要加油唷!」,甚至有在海外的台灣人也向她取經。
-
2020-11-0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做病人抗癌路上忠實夥伴,在服務中實現自我
【編者按】這星期延續上週的主題「護理師的心聲」,一位「個案管理師」介紹這種長期關注照顧癌症病人的護理工作與成就感;一位護理師深談護理工作者的內心世界,呼籲社會大眾體恤護理工作的辛苦,了解「高品質的照護」只有在「合理的工作量」才有可能。想不到這兩星期的護理系列文章感動了「安寧緩和醫療的醫師老兵」陳榮基教授,即時送來他對安寧照護護理師的「按讚」。感動之餘,「醫病平台」決定在這一週同時刊出這位醫師對護理師的肯定,希望台灣醫療團隊更加珍惜、尊重這些勞苦功高的白衣天使。在正式介紹個案管理師這樣的護理角色之前,我先帶大家認識我的病人阿梅(化名),透過她的故事,大家不需要經歷過癌症的摧殘,就能有對於生命更深層的認識。我是一個普通的職業婦女,有可能走過你身邊都不會引起注意的那種平凡,每天上班下班,回家就像是回到男生宿舍,我有兩個兒子和先生,身為家中唯一的女性讓我下班後仍脫離不了做家事、煮飯的期待,但我也很享受這樣簡單的家庭生活,兼顧家庭和工作雖然辛苦卻也甘之如飴。這樣不起眼的傳統家庭生活卻在半年前變得不凡,剛開始我不以為意的下背疼痛,這樣的經驗有點像是大掃除後的腰痠背痛,或是辦公室加班後坐姿不良引起的不舒服,並沒有讓我特別關心起自己身體的警訊。但當我摸到右邊乳房的硬塊時,我忐忑的告訴先生我的擔憂,他安慰我不要自己嚇自己,先去看看醫生怎麼說。在等待切片報告的這兩週內,我不知道想像過多少可能性以及因應措施,這種焦慮不安絕對比大學聯考等放榜更緊張,因為大學沒考上人生還是有許多可能,但一旦確診癌症,竟像是被判了死刑,你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獲得出獄的機會,再一次自由的看看這個世界。莫非定律(Murphy's Law)就是說「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就一定會出錯(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所以被醫師宣判乳癌第四期合併有骨頭與肝臟轉移,之後的醫師與先生的對話,我定格在震驚中,陪伴我的只有在眼眶打轉的淚水以及砰砰作響的心跳聲,腦海裡只有「那我該怎麼辦」?這時突然有一個人好像發現我已經魂不附體無法繼續待在診間,溫柔的邀請我和先生到一個私密的空間坐一下,我記得她只問了一句「你還好嗎」,我開始大哭,我不好,一點都不好,我是做錯了什麼才會得癌症?我不記得自己哭了多久,那個人就靜靜的遞給我衛生紙什麼話也沒說。等我冷靜下來之後,我開始好奇她是誰?我接下來該怎麼辦?化療嗎?是不是會變光頭?還是要開刀?那我就沒有乳房了?那先生還會愛我嗎?腦海裡所有關於癌症的關鍵字不停的轟炸我的腦袋。她先向我自我介紹:「我知道現在的你一定有許多關於癌症的疑問,但你不要擔心,我是你專屬的腫瘤個案管理師,你可以叫我小劉,從今天起我們會一起面對這個疾病,你有任何的問題都可以跟我聯絡。讓我先幫你簡單整理一下今天醫師跟你解釋的內容……」在之後的門診,我都會看到她陪著我一起看診,翻譯醫師說的專業術語確認我理解醫師的意思,帶我去檢查室、化學治療室,就像我在森林裡迷路了卻遇到住在當地的居民,被熱情的招待著,我不用再擔心找不到回家的路,因為我相信她一定會帶我回家。在回到家中後,也會像好友般三不五時打電話關心我的症狀,無論生理或心理,或是有沒有發生化療副作用,當然我們也聊聊我身邊讓我頭疼的大男孩及小男人。在生病以前,家裡所有的家事幾乎都是我在張羅,生病之後,我的男孩與男人們開始主動的分攤我的工作,我從地方媽媽變成了皇后,他們希望我好好治療,專心的照顧自己,這是我第一次發現被愛著真的好幸福。但很多功課別人並無法幫我完成,例如我的負面情緒,加上治療帶來的不舒服讓我真的好想不要再打化療了,就這樣讓生命自然的凋亡是不是也是一種選擇。這些心事我會與小劉分享,因為我知道她不會批判我的想法,也不會想我的家人只會說「你不要想那麼多,聽醫生的就對了」或是「我知道你不舒服,等這次做完癌症就會好了」這種既不同理又太過理想的安慰話術,我知道他們只是為我好,不要我這麼沮喪。但我知道自己的低潮無所不在,就算是腫瘤指數下降,我還是沒辦法不去想好消息會持續多久?什麼時候又會開始出現抗藥性?幸運的是,我的個管師小劉總是不厭其煩也不會給我不實際的期待,會讓我知道目前狀況是這樣,萬一未來有什麼變化,她都會和我一起想辦法解決。 我一輩子花對多時間思考的就是髮型與穿著,由於接受兩次化療後,每天起床看著枕頭上離我而去的頭髮們,我知道有一天他們通通會離我而去,即使小心奕奕的梳理僅存的薄髮,直到再也掩蓋不了頭皮的若隱若現。小劉發現我的煩惱,某天不經意的帶我經過「癌症資源中心」跟我介紹醫院內的癌症資源,我的目光停留在那些假髮上可能太過明顯,她鼓勵我可以試戴看看,那種感覺就像是走進一間服飾店,有經驗的店員察覺你看上某件衣服,很友善沒有壓力的鼓勵你可以試穿看看,就算試穿完不買也沒有關係。在戴上假髮的那一刻,我看到鏡子裡那個久違的自己,感覺很有朝氣與活力,我喜歡這樣的自己,而不是別人一眼就看出我是癌症病人,隨時都會感受到周遭同情的眼神,那些陌生的關心讓我自己也開始可憐起自己,好像我應該好好在家躺著養病,怎麼會在外面遊蕩。癌症確實對我的生活造成劇變,我的家庭從原本的雙薪家庭,一夕之間所有經濟的重擔都落在先生身上。對於自己的身體外觀上的改變,我感到相當焦慮與悲傷,就算努力熟悉病人這個新的角色,但夜深人靜時不由自主就會想到未來充滿許多不確定和未知的挑戰,長時間下來失眠已成家常便飯。目前暫時先留職停薪,當家人出門後,只剩下我自己在家獨處時,那種不時有疼痛來襲或是化療後的噁心、嘔吐,再加上晚上無法入睡,白天精神不濟,我知道我很不舒服,想放棄這個不堪的身體。我主動打電話給小劉訴苦,她聽完我的苦水後,陪我去「身心健康門診」。幾次與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會談後,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我漸漸卸下身上沉重的盔甲,談到心中最深層的恐懼,醫師給我一些日常生活的小練習,也輔助使用安眠藥物來協助我入睡。我明顯感受到自己的心理漸漸的在修復重建中,不再有負面情緒是不可能,但我有方法可以應付突然襲來的低潮,也知道何時需要找專家協助,逃避或壓抑所有的負面情緒,欺騙自己,不是一個好的應戰策略。 回顧從一開始只知道哭泣的自己,到現在已能與疾病和平相處,最大的功臣我想是我的個案管理師——小劉。她是我在抗癌道路上忠實夥伴,也是我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鎮定劑,讓我可以安心、篤定弟地接受我的治療,我很滿意自己目前的狀態與生活品質,有她的協助我在一片森林中找到了回家的小徑,路上其實有很多風景,只是一開始被迷路困擾佔據思緒,根本無心欣賞,還好半路上有「當地人」出現,帶我去探索祕境,看到世界上難得一見的美好事物。阿梅的故事就說到這,希望透過她的視角你可以依稀感受到個管師的角色功能,我們的雞婆熱心的性格必須是面試的第一個先決條件,透過自身多年腫瘤科臨床照護的經驗(clinical experience)才能肩負起癌症病人的管理者(manager of patient care)、教育者(educator)、代言者(advocator)、諮詢者(consultant)與協調者(coordinator)之重擔。醫院是一個充滿多專科醫療的綜合體,而我們就是那個為個案量身訂做照護計畫,針對病人需求適時提供整合醫療專業建議,協助將個別性之治療計畫組織起來,支持並強化腫瘤專科醫師原本出色的醫療服務。個管師陪伴病人走過診斷癌症情緒風暴,協助從初診斷癌症的泥濘中慢慢調適,引導病人接受抗腫瘤治療,陪伴病人經歷人生最艱辛與失控的時期,重回生活軌道,也讓冰冷的癌症診斷與不熟悉複雜的就醫治療過程,提供專業溫暖的照護、情緒支持與專業諮詢。當個管師在持續給予病人與家屬無止盡的同理心與心理支持同時,在癌症病患個案數服務量累積下,個管師也期許病人與家屬給予個管師相對的同理心,相信唯有正向的互動可以讓我們把個案管師的角色發揮得更好,持續幫助更多病人在這段辛苦的抗癌歲月中能有一位忠實、可信的好夥伴陪你一起走。
-
2020-11-01 癌症.飲食與癌症
為什麼他不想吃/是對食物恐懼 還是照顧者給的壓力?
疲倦無力胃口差時1.不要追求「養生清淡」,要先能吃得下。2.使用辛香料為食物增色增味。周婉琪表示,病人治療後很累,很多人坐著、躺著,不活動,自然也不想吃,整天都不餓。這種狀況如果不處理,會惡性循環,愈不動愈累、愈不想吃,愈不吃愈沒力氣動,整個人消瘦,沒有體力,治療副作用也會比較嚴重。建議病人有體力就要動一動,時間到了就要多少吃一點,少量多餐。周婉琪都會告訴病人,不要太勉強自己吃得多養生,想吃什麼就吃,就算是吃冰淇淋、蛋糕、麵包都可以。但若白血球低,食物都要煮熟、也要選購包裝產品,可補充蛋白質如豆漿、豆花、茶葉蛋,喝營養品也無妨。周婉琪發現,很多病人煮菜不用油、不加鹽,因為他們覺得生病了,飲食就要超級清淡,甚至覺得這是治療的一部分,結果還沒開始治療,胃口就已經不好了,因為這些食物令人提不起勁。他鼓勵胃口差的病人,煮菜用油用鹽,還可以使用各種辛香料或調味料,像蔥、薑、蒜、咖哩、辣椒、糖醋、檸檬汁或市售醬料如胡麻醬、番茄醬等。重口味讓食物色香味俱全,治療期間要吃得下,吃夠營養、吃夠熱量與蛋白質最重要。不過,若腸胃不適、腎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其他疾病者,建議經由營養師評估。吞嚥困難時1.需專業跨團隊評估吞嚥治療。2.太乾、太黏、粉狀或液狀都不宜。周婉琪表示,吞嚥困難常見於頭頸癌病人,需要語言治療師、營養師、醫師等跨團隊合作,詳細詢問和觀察,為病人進行吞嚥、食物質地評估,再進行嘗試和選擇,病人治療後也需要吞嚥方面的復健治療。周婉琪指出,一般來說,太乾或太黏及粉狀食物,都很容易嗆到或噎到,粉要加水泡開,但也不能太稀,否則流速太快,像白開水和清湯容易嗆到,就需要加增稠劑。每個人吞嚥困難程度不同,做法也會有差異,有人吸吮能力不佳、口腔肌肉協調性沒那麼好,用吸管也可能嗆到,建議用湯匙小口吃。周婉琪表示,咀嚼或吞嚥能力的差異,也影響食物質地的選擇。譬如蒸蛋、嫩豆腐、豆花、魚肉、粥、麵線、河粉。有些人需要將食物剁細碎、泥狀,用食物調理機打成半流質或全流質等;有人正餐吃得少,會在餐間吃點心或使用營養品搭配。周婉琪提醒,有些頭頸癌病人幾乎不太能吞嚥,由口進食的量達不到足夠營養,此時可經由醫師或營養師建議,暫時使用鼻胃管或胃造口進食。根據以往觀察,癌友接受醫院建議後,大多較有體力並順利度過治療期。治療後接受吞嚥復健,也能像以前一樣能從嘴巴吃東西,建議不要太過於排斥接受暫時性的腸道營養灌食,才有體力抗癌。癌患進食的心理建設沒人陪吃或照顧者嚴格要求解方:營造愉悅進食氣氛癌症希望基金會營養師周婉琪表示,這部分很需要心理師幫忙,營養師也會詳細詢問,引導病人想想看自己不想吃東西的原因,並且聆聽癌友的憂慮,從中鼓勵。常見的問題包括不知道要吃什麼、對食物感到焦慮害怕、覺得食物沒有味道或味道改變、擔心吃下去之後身體的反應等。周婉琪表示,有時候病人在意的不是食物,而是與人的關係出了問題。例如有些病人總是自己吃一份特別的食物,沒人陪他一起吃飯。有些是家屬一直叮嚀這不能吃、那不能吃,這吃太多、那吃太少,結果照顧者和病人的壓力都很大,讓吃飯變成痛苦的事情。通常諮詢的時候都要請病人、家屬或負責準備餐食的照顧者一起來,共同瞭解該怎麼吃,並解決飲食上的問題。有親友陪伴吃飯,一同營造愉快舒適的用餐環境。對選擇食物存有恐懼解方:建立「好好吃飯就是治療」的觀念周婉琪觀察,對於食物恐懼的病人,常把食物歸類為好食物、壞食物,連白飯白吐司都不敢吃,或對營養品(特別疾病配方食品)有偏見而不吃,反而買一堆誇大不實、對疾病沒有幫助的產品。需要鼓勵他們重新認識食物,建立「好好吃飯就是治療」的觀念,認識食物與手上的產品、了解營養,懂得選擇和分辨適合自己的食物,如此便不會懼怕飲食。周婉琪表示,可以藉由參加病友活動或講座來認識其他癌友、出去走走,當病人心情開朗了,也會比較願意吃東西,吃得好的人,心情也會更好,正向循環。
-
2020-11-01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專注此刻 是生命力源源不絕的秘密
鄭伯伯是我照顧近20年的老病人,90歲以後迷上油畫。「醫師,請不要客氣,你喜歡風景還是靜物?我想畫一幅送給你作紀念。」鄭伯母去世以後,子女鼓勵他重拾年輕時繪畫的愛好,一來打發時間,二來深怕他因失去結髮60多年的妻子,再度陷入憂鬱。想不到他深深著迷於油彩世界,從早畫到晚,不是描摹世界各地知名風景畫,就是寫生家裡的水果,或是附近公園水池裡的錦鯉。「紅通通的魚兒看了心情好,希望你不嫌棄。」鄭伯伯興沖沖獻上自己的作品,我歡喜收下。看他構圖完整,用色鮮豔,且筆力強健,除了替老人家高興,也驚訝年過90的他,一點兒不像晚年的印象派大師莫內(1840-1926),因白內障影響視力,後期作品用色不忍卒睹。日本知名畫家橫尾忠則,今年84歲了,依舊活躍於工作崗位。79歲那年,他開始向比他年長的創作者請益,出版了一本精彩的對談集《橫尾忠則×九位經典創作者的生命對話》,想找出長壽與創作的祕密。九位訪談者中,有1931年出生、台灣也享有高知名度的電影導演山田洋次,他認為年紀為作品帶來正面影響,因為感受力越來越深刻。我從觀賞他近年的作品,像是《東京小屋的回憶》與《東京家族》,對比他早年的傑作《幸福的黃手帕》,完全同意山田導演的體會。1936年出生的李禹煥,是活躍於日本藝壇的韓國畫家。踏上2010年開幕,位於瀨戶內海小島的李禹煥美術館,沒有人不被他以木頭、石頭、鐵板為素材,以點和線為創作唯一元素的風格所降服。他告訴橫尾「社會上的聲音和流行的趨勢沒啥大不了,最重要的是自己」,到了某個年紀,年輕時的野心、企圖心,已不再在意,能割捨、放下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看重「自己能做什麼,自己想做什麼」,像孩子一樣,專注在玩耍地畫畫,細細體會創作過程中的焦慮感和恐懼感,還有隨著作品完成,霎時轉化的快感。我沒有非文字創作經驗,不太能體會「從頭腦的支配中解放」,用身體的感覺作畫是怎麼回事。然隨著年紀漸長,卻也越來越能領略思考與語言的限制。不過,橫尾忠則的訪談者中,也有從事文字創作的瀨戶內寂聽(1922~)和佐藤愛子(1923~)兩位作家。前者即使病痛不斷,依舊追求改變,抱著「現在年輕人寫出了這麼多好作品,我也不能輸給他們」的心情,筆耕不輟。老幹新枝各自崢嶸的日本文壇,比起上世紀70至80年代喊得震天軋響的「日本第一」,更教人驚艷。 綜合這些資深創作者的經驗,將生命只放在「此刻」,正是力量源源不絕,絲毫不覺「老之將至」的祕密。其實,毋須觀摩頂尖藝術家,我在素人鄭伯伯身上,一樣看到這般奇妙的人生風景。「我想把白內障治好,用色會更精準,想一直畫下去」,鄭伯伯回診時,意志堅定地告訴我。「至於你開的藥,老實說,80歲以前我很想停,也停過幾次都不成功,從此有了覺悟,也要一直吃下去。」
-
2020-11-01 新聞.健康知識+
手術要麻醉很緊張? 麻醉醫師:放鬆配合評估即可
動手術前民眾最害怕的就是麻醉,各醫院也常收到麻醉相關的問題,如「要打多久」、「我會是清醒的嗎」等。為此,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麻醉科主任謝瀛洲回應,麻醉並不可怕,只要放鬆、減輕焦慮,配合醫師的評估即可。謝瀛洲表示,民眾一聽到要手術難免都會覺得害怕,對麻醉更是陌生,若真的需要接受手術,第一件事情一定要減輕焦慮,放輕鬆接受麻醉評估,麻醉醫師會詳細詢問病史,並針對其身體狀況跟外科醫師討論後再提出最好的麻醉建議。麻醉的方式有多種,該選擇全身麻醉或半身麻醉?謝瀛洲說,手術時間如超過3至4個小時以上,全身麻醉為較好的做法,若選擇半身麻醉,在時間過長的情況下,可能是清醒的狀態、會覺得不舒服。謝瀛洲指出,如果是小於2、3個鐘頭以內的手術,而手術範圍在肚臍以下的下半身部位,多半會建議可選擇半身麻醉,但麻醉基本仍然有一些風險。謝瀛洲解釋,麻醉多半只會影響周邊一些神經系統,在劑量控制得宜的情況下,對心肺功能影響相對較小,即使年紀再大的病患,在半身麻醉使用上,能避免全身麻醉一些氣管插管,多半可減少到加護病房或術後用呼吸器的問題。半身麻醉時很清醒怎麼辦?謝瀛洲表示,護理師都會詳細詢問病患需求,若患者本身有很焦慮的狀況,會在手術中適度從點滴裡頭給予一些鎮靜劑,讓患者舒眠、減少恐懼感。他也呼籲,民眾若有任何問題,都可在麻醉評估時跟麻醉醫師討論。
-
2020-10-31 醫療.婦產科
女性更年期後腹部愈來愈胖? 5個肚子變胖的後遺症要小心
「從去年開始,生理期出現不規則,到現在已完全停止,也常常時不時就很容易感覺到燥熱,容易發汗,也有可能是沒有運動習慣,在半年內快速發胖了5公斤,腰圍也明顯變粗。」57歲的林太太日前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透過電腦斷層心臟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CAC),檢測後指數為93,代表心臟冠狀動脈已有輕度粥樣硬化斑塊阻塞現象;醫師提醒,若再不加以控制,改善生活型態,未來情況可能會隨之變得嚴重,造成心臟冠狀動脈狹窄及阻塞,恐增加急性心肌梗塞的機率。女性更年期不適症狀較男性明顯 生理變化會伴隨心理問題更年期是人生中的必經階段,不管男女都會面對到更年期,尤其是女性在經歷更年期不適症狀會較明顯。「盜汗、經期不規則、健忘、情緒起伏大、易感焦慮」這些都是對於更年期所發生的症狀描述,除生理變化外,也會造成心理上的不適,雖然大眾對於「更年期」一詞並不陌生,但卻因認知不夠,而產生許多誤會。 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 3疾病風險急速上升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表示,國人女性因心臟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死亡機率在停經年齡後風險加速提高,發生率亦高於男性。而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年報顯示,婦女更年期後罹患心血管相關疾病風險會以停經年齡後每5歲近乎一倍的速度上升,顯示三高疾病、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對更年期後女性有明顯的健康威脅。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資訊,女性在50歲以後,腹部肥胖比率超過5成,若是腰圍超過理想尺寸(80公分),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將會影響身體代謝,常伴有血液三酸甘油酯和血糖濃度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調適更年期對身心影響 需要時應就醫治療更年期時,身體和心理症狀往往會相互影響,讓許多婦女心存恐懼,害怕自己沒有辦法適應。錢政平提醒,中年以上的婦女,照顧家人之餘,應更重視自己的健康,並積極採取行動,維持良好生活型態及定期安排健康檢查,讓更年期後也能健康輕鬆享受樂活的人生。 延伸閱讀: 經期亂=快更年期? 別被誤導了!2指標才是關鍵 年過30身材就開始走鐘? 關鍵原因藏在這!
-
2020-10-30 養生.家庭婚姻
主動陪產卻嚇壞!1年後表示「看到妳覺得噁」提離婚...老公進產房下場都不好?
孕媽咪懷胎辛苦,直到卸貨前都還要忍受著陣痛,等到孩子平安出生,後續的傷口照顧、育兒知識實戰上演都讓媽媽分身乏術,在這些辛苦的過程裡,若有爸爸積極的參與和分擔,都會讓讓媽媽感到溫暖。卻沒想到中國有一位老公,他在一年前主動要求進產房陪產,本以為是想陪伴老婆和親眼見證孩子剛生的感動,卻沒料到原本該是一個溫馨的回憶,往後竟成為離婚導火線。根據中國《新浪新聞》報導,有一名孕媽咪因為第一次生產感到害怕,老公覺得十分心疼,主動提出要一起進入產房,不料,她好不容易將孩子生出來,與老公的感情卻越變越糟。老公不但不願意與她親近,竟然提出分房睡的要求,一問之下她才知道,老公回想起生產的過程覺得恐懼,甚至還表明「看見妳我覺得噁心,我想離婚了」。消息曝光後,立刻掀起大批網友的討論,不少人都痛批「只能說老公的想法有問題」、「這是個藉口,我老公也陪產了,現在感情依然好」,但也有人直言,「這是真的,有些人一輩子經歷少,心理抗壓能力本來就不好,陪產因人而異」、「與其讓老公陪產,不如找媽媽」。老公進產房,是好是壞?怕血就站在床頭旁邊!PTT上有許多網友對於「老公要不要進產房陪產」這個問題,發表各自的看法,其實這件事情真的因人而異,有可能老公很害怕,但進去後發現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反而就勇敢起來;也有人說大話覺得自己平常恐怖片當喜劇片看,一進產房看到「真實」血淋淋的畫面,反而軟腳暈倒。於是更多網友建議,如果真的不知道自己會被生產的畫面影響成什麼樣的程度,不如就老實待在老婆旁邊吧!如果過程老婆太痛,可以握著老婆的手幫她加油打氣(過來人表示千萬不要讓她放到嘴裡去咬)然後跟護理師一起提醒她不要用力過頭,忘了呼吸。網友老公神還原陪產過程,真實分享:「陪產很恐怖,可一生中幾乎沒甚麼機會參與這種時刻,當下感動一定多於恐懼!」再針對這這問題,有篇超有說服力的經驗分享,讓網友推爆,該名網友當初在老婆生大寶時,因產房太小容不下他而錯過,由於和老婆已經說好就生兩個孩子,因此第二胎準備生產時,他在心裡跟自己說「如果這次不進去陪產,以後就真的沒有機會了。」那時護理師還輪流問他要不要進去陪產,他還傻傻得問已經陣痛到不行的老婆希不希望進去陪她,當然老婆那時已經沒心思回答他了,於是他硬著頭皮咬著牙還有點發抖的說他要進去。他說進去後就像電影電視演得那樣,老婆被架上產台,護理師準備東西,然後醫師走進來,此時老婆已經不斷慘叫,他只能握著她的手,提醒她呼吸節奏要穩(產前上過課的甚麼梅阿茲阿呼吸法早就忘了...)老婆因為太痛,他感覺他的手要被老婆捏爆了,不過他告訴自己再痛也要忍耐,因為老婆更痛。此時,不誇張護理師整個人幾乎是跳到他的老婆身上往下壓,不久後,醫師說看到頭了。而他努力看著老婆的臉,穩住她的呼吸,他說重點就在這裡,怕就不要往醫生那邊看過去,甚至去站醫生那邊的位置,專心陪老婆就好!雖然眼角隱約可以瞄到,但就是提醒自己不要看!10分鐘左右,小朋友出來了,兩個止血鉗一夾一剪再被抱去清洗,醫師熟練的縫合清理,那時候他滿腦子,根本也忘了剛剛生產的過程,只有眼眶泛淚心疼老婆,也歡喜生命的到來。到底要不要進去產房呢?陪產很恐怖,可一生中幾乎沒甚麼機會參與這種時刻,而且感動一定多於恐懼,還能陪伴老婆不讓她獨自面對。※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原文:老公主動陪產卻嚇壞,1年後提離婚:看到妳覺得噁心...老公進產房下場都不好?網友有不同看法!
-
2020-10-30 科別.新陳代謝
更年期專胖肚子? 腰圍超過「這尺寸」,小心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更年期容易發生盜汗、經期不規則、健忘、情緒起伏大、易感焦慮等症狀,除生理變化外,也會造成心理上的不適。大眾對於「更年期」一詞並不陌生,卻因認知不夠,而產生許多誤會。更年期是人生中必經的階段,不管男女都會面對,但女性在經歷更年期不適症狀會較明顯。 心臟冠狀動脈鈣化 恐增加急性心肌梗塞機率57歲的林太太從去年開始,生理期出現不規則,到現在已完全停止。也常常時不時就容易感到燥熱、發汗。也有可能是沒有運動習慣,半年內快速發胖了5公斤,腰圍也明顯變粗。日前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透過電腦斷層心臟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CAC),檢測後指數為93,代表心臟冠狀動脈已有輕度粥樣硬化斑塊阻塞現象。若再不加以控制,改善生活型態,未來情況可能會變得嚴重,造成心臟冠狀動脈狹窄及阻塞,恐增加急性心肌梗塞的機率。 婦女更年期後 心血管疾病風險每5歲增加1倍的速度上升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表示,國人女性因心臟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死亡機率,在停經年齡後加速提高,發生率亦高於男性。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年報顯示,婦女更年期後罹患心血管相關疾病風險,會以停經年齡後每5歲增加1倍的速度上升,顯示三高疾病、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對更年期後女性有明顯的健康威脅。 腰圍超過理想尺寸 易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資訊,女性在50歲以後,腹部肥胖比率超過5成,若是腰圍超過理想尺寸(80公分),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將會影響身體代謝,常伴有血液三酸甘油酯和血糖濃度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更年期時,身體和心理症狀往往會相互影響,讓許多婦女心存恐懼,害怕自己沒有辦法適應。提醒中年以上的婦女,照顧家人之餘,應更重視自己的健康,並積極採取行動,維持良好生活型態及定期安排健康檢查,讓更年期後也能健康輕鬆享受樂活的人生。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更年期少吃卻還是胖? 這7個習慣很重要 不只更年期後易得卵巢癌! 6大危險族群要注意
-
2020-10-2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安寧共照護理師——與時間賽跑的調味家,在死亡來臨前讓病人好好說愛、好好告別!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護理師的心聲」,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三位資深護理師剖心掏肺地與大家分享他們對病人與家屬的「愛」,以及由病人或親友的病痛、甚至死亡所得到的對護理志業與人生更深一層的體認。衷心希望這真誠的「心聲」能使讀者更瞭解神聖的護理工作,讓台灣社會大眾與醫療團隊其他成員更加珍惜、尊重這些白衣天使,更希望台灣會有更多有愛心有能力的年輕人願意投入這令人尊敬的行業。面臨疾病無法治癒、身體逐漸虛弱,也許生活需要依賴他人,也許有很多計畫被迫改變,也許變化又快到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在鋪天蓋地而來的絕望與無奈聲中,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你在明知道盡頭就在不遠處,卻還是這麼奮力地奔跑著,希望在最後一哩路,仍可以用盡全力。看著賽道旁為你加油吶喊的家人朋友們,即使你身體已疲憊不堪、汗流浹背,卻仍然豎起大拇指比著讚,因為你不想讓他們擔心與失望,因為你知道就算是你獨自衝向終點線,他們還是會大聲的為你喝采並永遠記得有你參與的光榮時刻。這一切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 答案其實很簡單,是「愛」呀!沒錯,就是這樣如此八股的答案,卻幾乎可以用來理解任何情境中的不捨、為難、崩潰、憤怒與無法放手。每個家庭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結」,所以「解法」當然也就無法使用單一套路,無法複製先前的照護經驗,必須透過不停的傾聽與對話、訊息梳理、依循個人家庭的信念價值,才可能促成病人善終。這些就是「安寧緩和療護」的專業了,不僅要盡力地將造成病人不適的症狀控制好,還要開啟對談,無論是醫病間、病家間或是病人自己內在的窗口,透過對話傳達愛與生命價值。讓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有心力去「感受」別人給的愛,進一步去「付出」愛給身邊的人,而我們都在這施與受的過程締造屬於當下的「圓滿」。在病人離世後,大家可以無懼地想念他,可以勇敢地悲傷,然後帶著這些愛與力量繼續好好地生活。不需去否認「難過」確實存在,我們容納與承接所有的感受,正因為「那一天」隨時可能到來,在這之前的每一刻都應該好好把握。但,這些理想情節在現實世界中並沒有這麼容易達成,關係著每個家庭的原生結構,還有多年累積的愛恨情仇;更不用說是在以抗癌與拯救生命為宗旨的醫院病房內,安寧照護就像是一個死神般的形象,非常突兀。「我們還沒有要安寧,他還想活,我會陪他努力!」這是我踏入病房還沒開口前最常聽到的話。可能是我胸前的名牌卻已經洩漏了我的底細,所以有些家人一看到我就先關上門拒絕我的拜訪,但我明明就只是想看看有沒有什麼能「幫忙」的呀!更何況我還剪了齊眉的瀏海、穿著溫暖粉紅色的制服耶!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和善且充滿誠意。事實上讓他們害怕的不是共照護理師,而是象徵死亡將近的「安寧照護」。壞消息確實令人難以消化,但不面對並不代表壞事就不會發生。身為一名結合愛、勇氣、希望的熱血安寧共照護理師,我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先想辦法開啟那扇因不理解而深鎖的大門。當了這麼多年的鎖匠,我總算是理出一些頭緒,也造就現在的自己幾乎是擁有master key可以自由進出這些禁區。大家對於安寧長久以來的誤解,呈現出目前現今社會上的刻板印象,在許多民眾的心中(甚至在部分的醫療人員)仍存在著「安寧就是『等時間』」、「安寧就是打嗎啡」、「安寧就是醫生放棄我了」這些迷思,讓人光聽到安寧就聞之色變。不是我誇大或是推銷安寧的功效,而是我們其實都知道醫療是有極限的,但病人在醫療極限盡頭與死亡之間常常還存在著一段可長可短的歲月。我們知道疾病不會好,但心會。安寧緩和療護就是希望在死亡來臨前,減輕症狀、減少死亡恐懼與焦慮,讓每個病人可以好好說愛、好好告別。我們尊重生命的自然歷程,不延長瀕死期但也絕不縮短存活期。要照顧好病人的不舒服,是需要很縝密地診斷,並評估各個器官功能,才能給予最合適的藥物與照顧。但一開始跟一個處於十分驚嚇地家庭解釋這麼多是沒有用的,我習慣先照顧病人生理上的不舒服,並同時關心全家人當下的壓力,分次慢慢建立關係後,大部分會聊到「這段治療有多辛苦、病人有多努力」、「照顧者懷疑自己是不是沒照顧好,所以病人病情惡化」、「病人這麼努力為的是什麼」,然後會發現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時間有限,只是不知道該讓有限的時間發揮最大效益。在訪視病人之前,我必須先做足功課,完整地了解病人的診斷、治療,以及原來病房的照護計畫,好好去評估病人的病情期待符合實際病情嗎?需不需要銜接社區資源?病人還有多少時間?他未來可能會有哪些讓大家慌亂的狀況,需要提早準備嗎?病人所希望的和醫療團隊的計畫有一致嗎?他們的決定對病人來說合適嗎?也細細地去評估照顧者在體力與情緒的負荷情形,他已經多久沒好好休息了呢?其他家人在生活的改變都還適應嗎?都了解病人的病況嗎?若病人離世後,家人有沒有辦法好好照顧自己呢?而在非安寧病房裡提供安寧照護並不容易,因為不像安寧病房隨時能有心理師、宗教師協助,這些「非疾病相關」的問題也不容易動員各病房醫護團隊一起來幫忙,因為他們連本來的工作都已經做不完了呀!就是這樣「慢慢靠近」,讓整家人都習慣了我的存在,能信任我的評估與建議,也能自在地和我傾訴不容易在日常分享的各種失落,然後他們會看到彼此為自己的努力,堅信自己在對方生命中是多麼重要,而這些從他們心裡燃起的力量,是他們自己點燃的,誰也熄不了。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在病房最幽暗的地方,悄悄滲入一點光,引著病人與他們的家人能夠有力量往前走,讓愛能超越生死地持續存在著。你說,這份工作是不是很美好?我曾經見證,幼稚園年紀的小女孩與爸爸道別,她說著爸爸看到自己當助人小天使好開心,以後她想爸爸要合掌禱告給爸爸聽;曾經,我們陪著二十出頭歲的男孩討論對維生醫療的想法、開始和父母交心,參與夢寐以求的電影展,也自己執導了一部微電影;曾經,我們陪著七八十歲的「兒女們」,討論鼻胃管適不適合過百歲的美麗失智母親,聊到媽媽以前買菜都穿旗袍;曾經,我們陪著隔天就要學測的高三考生,述說對病榻上母親的不捨,既不捨她離開,卻也不捨她持續辛苦,也陪著他去和長輩討論是否可以留在醫院陪伴最後一程……那些被仔細呵護的感受與愛,無法改變「分離」這個已經寫好的結局,但在這個過程我試著加入調味料,摻了一點「甘」味去調和其中的「苦」感。這份美麗與哀愁的工作其實也讓我體驗到五味雜陳,有時是來自資源有限的現實問題,有時是遇到理念很不相同的人,看著病人受苦自己卻無計可施真的好無助,為了要爭取更多關注常讓自己身心俱疲,我努力告訴自己這些都會值得。會值得的吧?是嗎?是吧!我遇過很多很有智慧的病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卻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把握每個當下,做自己覺得有價值的事、與身邊的親友都及時互相道愛,也主動和家人談論「死亡」、「希望的照護方式」,他們甚至會和我說「我這一生好滿足」,他們的生命旅程並非一帆風順,可能經歷了很多辛苦與挫折,聽著他們的生命故事我也時常跟著掉淚,被他們的勇敢與智慧所感動,然後帶著這些感動繼續照顧下一個病人,也內化成滋養我生命的重要養份。我永遠記得在高三那年,爺爺在醫院得到的溫暖照顧,成就了我念護理系、成為一名護理師的力量。我現在在做的事情也都是在為社會延續溫暖,讓這些家庭能夠持續運轉,是一個多好的良性循環,這讓我深信「愛」是能延續並且能流動的。對我來說,這樣就非常值得。
-
2020-10-28 科別.腦部.神經
失智症會遺傳嗎? 6症狀都非正常老化,神經內科醫師告訴你如何預防
關於失智症不少相關的衛教新聞都出現在生活周遭的訊息中,這也引發了A小姐的疑惑與恐懼,因為家中有三位失智症確診患者,雖然自身沒有明顯的失智症症狀,她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也有可能得到失智症?造成失智症因素多 這些高危險族群要注意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李建欣醫師指出,失智症種類主要可分為:退化型(阿茲海默氏症屬於其中一種)、血管型、混和型與其他原因造成。導致失智症的危險因子,除了家族病史之外,高齡、女性和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頭部外傷、唐氏症者,也是失智症發生率較高的危險族群。出現6大狀況 恐非單純老化是失智李建欣指出,醫學上失智症的定義為「具有記憶及其他認知功能障礙,且其嚴重程度需足以影響其社會及職業功能」。「認知功能障礙」包含: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對世間與地點感到混淆、言語表達或書寫有困難、判斷力變差、情緒和個性改變等現象;若出現以上情形,有可能不是單純的一般老化現象。 阿茲海默氏症為最大宗 類澱粉蛋白斑塊是主要病理特徵類澱粉蛋白斑塊為阿茲海默氏症中最主要病理特徵,而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 Disease)為失智症中最大宗。李建欣醫師表示,不論造影結果如何,都可以作為診斷性評估的輔助,以利進一步治療或照護。造影結果陽性,可以建議往阿茲海默氏症藥物治療的方向進行;造影結果陰性,可以初步排除阿茲海默氏症可能性,可能會朝其他種類失智症病因評估。國外研究指出,藥物治療組與安慰劑對照組經過一年的治療,對照組明顯較治療組認知功能較差,之後兩組都接受治療,但是兩年後原始對照組病人(晚了一年治療)仍無法趕上原始治療組,可見及早確診、儘早治療的重要性。 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技術 及早發現失智初期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技術能夠在阿茲海默症初期時,輔助醫師確診或排除阿茲海默症,因此病患不再因病情發現太晚受苦,錯失預防病情惡化良機,造成無法挽回遺憾。李建欣提醒,高危險族群朋友應更多加注意自身及家人身體狀況,如出現初期失智現象要趕快就醫,要在症狀急劇惡化前接受適當治療,除可更有效延緩病情惡化外,病患及家屬更能提早規劃照護計畫,做好更充分準備一同抗戰失智症。延伸閱讀: 忘東忘西是記憶力不好,還是失智? 忘記到「這程度」很可能就是失智症 家有失智者該如何相處? 臨床心理師教3種溝通話術...不要硬碰硬
-
2020-10-27 寵物.寵物長照
寵物離世患創傷壓力症候群 憂傷失眠惡夢逾1個月
一名35歲女子日前目睹愛犬過世,事發後不停哭泣、憂傷,連連失眠、惡夢超過1個月。精神科醫師提醒,現代人與寵物關係親密,經歷寵物離世可能罹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妍安今天上午在記者會分享,一名35歲女子帶愛犬去溪邊遊玩,因狗狗不慎落水,冒險下水救援,寵物仍不幸溺斃。女子事後不斷回想自己瀕臨溺水的恐懼、目睹狗狗溺斃過程,至今無法接受。個案情緒起伏,不停哭泣,憂傷、愧疚,無法忘記搶救過程的每個細節,責備自己,失眠、惡夢,過度警覺及全身緊繃,整天關在房裡不願與外界接觸,情形嚴重超過1個月未改善,家人陪同下就醫,診斷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傷慟反應。施妍安20多年門診經驗,過去一年看不到2、3名因為寵物問題而求助者;但現在每個月都有3例以上,凸顯現代人與寵物的親密關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指當親身經歷、目睹到威脅生命或極重大的傷害時,往往會有極度害怕、恐懼或無助感。創傷後反應診斷準則的症狀有4項,包含再次經驗創傷事件的感覺、逃避、情緒麻木和警覺性增加,且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施妍安說,許多創傷、災難經驗都容易引起創傷壓力症候群,現代人寵毛小孩像寵小孩,彼此的牽絆與依賴性越來越深,寵物的死亡所帶給飼主的痛苦已不亞於親近家人逝去的狀態,容易出現傷慟反應,特別是親眼目睹寵物死亡的過程,內心所受到的衝擊更易導致病態性傷慟,即使再度收養其他寵物也走不出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若長期未接受治療,可能會引起生理上症狀,如頭痛、胃痛、消化系統不適、氣喘、頭暈;心理上會陷入憂鬱、焦慮,或是出現偏差行為、厭食或暴食;甚至開始出現人際關係問題、酒精與藥物濫用、自傷行為等。當自身或身邊親友有異狀時,應儘早就醫治療。施妍安提醒,經由自我檢測表初步評估,例如有沒有睡眠困難、情緒是否容易波動、易生氣等。對於寵物的離世,如何調適情緒很重要,若傷慟反應及症狀持續時間太久,應儘早求助。
-
2020-10-26 科別.精神.身心
媳婦回想過世公婆暴怒恐慌 醫師:創傷壓力症候群
一名60歲婦女因丈夫長期在大陸工作不在家,僅留她照顧孩子與公婆,但公婆對她相當嚴厲,讓她壓力大,與丈夫訴苦卻只得到「不要理他們就好了」的回應,多年後公婆去世、小孩長大,丈夫也回台居住,該名婦女回想起過去與公婆相處的情形,就會突然情緒暴怒、恐慌,甚至怒罵丈夫,家人帶她身心科求診,經過合併藥物、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與個別心理諮商後,症狀改善。中國醫藥大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周伯翰表示,該名婦女的症狀為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引發的憂鬱症,PTSD是指人在經歷過情感、戰爭、交通事故、天災人禍後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精神疾病,大部分患者在創傷當時經歷了強烈的害怕、恐懼、無助感。PTSD有四大核心症狀,第一是創傷再經驗,即使時間過去了仍然會不斷回憶,感覺身歷其境;第二是過度警覺,長期焦慮、恐慌、情緒易怒或憂鬱;第三是逃避與麻木,會逃避與該創傷事件相關的人事物;第四為相關的負向認知與情緒,想起過去創傷回憶時會引發強烈的情緒反應。周伯翰指出,PTSD的終生盛行率8%,和憂鬱症相比,PTSD患者的情緒可能平時是正常穩定,但是當回想起創傷時,會陷入憂鬱情緒、歇斯底里,持續數周。PTSD主要的腦部失調位置是大腦杏仁核,負責儲存恐懼害怕的經驗,PTSD患者因經歷過「生不如死」的經驗,導致杏仁核長期過度活化,讓身體產生過度警覺、恐懼、害怕、過度換氣、噩夢等症狀,是「瞬間失控反應」,因此患者發作時,會出現突然失控的身心狀況。該名婦女因與公婆長年相處不佳導致PTSD,針對此種情況,周伯翰建議,當妻子在家庭中遇到不平對待時,丈夫一定要表達對妻子的支持,而不是只叫妻子看開一點、不要理他們,而妻子覺得壓力大時,可適時回娘家放鬆身心;如果已經產生PTSD,建議找專業人員協助,一般會建議藥物治療合併心理治療,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且合併憂鬱症,可以配合rTMS治療。
-
2020-10-24 科別.心臟血管
全台約508萬人罹患高血壓! 十大死因3種跟它有關,這些人最好天天都要量血壓
時序進入秋季,天氣多變化,低溫與溫度驟降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因而增加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依據108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因高血壓導致的心血管疾病死因,例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分別列在十大死因第2位、第4位及第8位,共造成38,290人死亡,即每4.5個死亡人數中就有1人是死於高血壓直接相關的三種死因。「沉默殺手」高血壓無明顯症狀 是中風、心臟病元凶之一高血壓的成因是多面向性的,包括環境因素、體重過重、攝取過多鹽分與酒類、缺乏適量運動等。依據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5.82%,推估約有508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很多人都是在健檢或是看醫生的時候才發現,甚至有人第一次發生症狀就是中風。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醫師表示,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所引起的壓力,正常血壓值應等於或小於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5 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 mmHg以上就代表有高血壓,而且高血壓可能造成很多後遺症,會影響到腦部、心臟、腎臟和眼睛等。白袍恐懼症易使血壓飆 居家測量有這些注意事項國民健康署提醒,若出現白袍恐懼症,即為看到醫護人員血壓會不自覺飆高,建議可善用國健署建置「全國社區血壓測量網絡地圖」的血壓量測服務資訊,而若量血壓採居家進行,建議使用衛生福利部核發「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的血壓計作為家中常備血壓計,並注意要定期校正檢查。此外,量血壓時須注意不交談、不憋尿、不翹腳、壓脈帶不低於心臟、挽袖、腰部挺直、腳底自然垂放,才能正確量血壓。控制血壓避免併發症 牢記中風口訣把握治療黃金期今年全球經歷COVID-19疫情的衝擊,個人自我防護固然重要,但血壓自我管理更不容忽視,並牢記FAST中風口訣:「臉歪手垂大舌頭 記下時間快送醫」,避免錯失治療黃金時間。王英偉提醒,掌握以下三個簡易步驟,就能輕鬆做好血壓3C自我管理:1.記得定期量血壓(Check):18歲以上的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有高血壓家族史更應該從年輕起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並利用紙本或手機下載相關健康管理軟體紀錄血壓數值,除可自我監測血壓變化情形,亦可幫助醫療人員瞭解血壓控制情形,做為治療依據。2.健康生活型態不可少(Change):在日常生活上,更要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如採低油、糖、鹽及高纖的飲食、拒菸酒、適度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有助於血壓控制,減少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風險。3.按時吃藥要記牢(Control):血壓不是固定的數值,會隨著時間、情緒、季節有些許變化,除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外,更需持續規律服藥,切勿擅自停藥,讓病情得到妥善的控制。高血壓治療目標值依罹患慢性疾病種類及年齡層不同,會有所差異。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人建議至少維持在血壓值140/90 mmHg以下,對於罹患慢性病及老人族群,血壓控制則更為重要,針對個人合適的控制範圍建議仍遵循醫師專業諮詢。延伸閱讀: 高血壓都是吃出來的! 5飲食地雷少碰為妙 量對血壓很重要  這3個時候量超NG
-
2020-10-23 養生.樂活人生
悠遊卡前老董開啟田園退休生活:忘記過去的豐功偉業,人生另個三十年才可能開始
人生上半場征戰世界,到了下半場,舞台漸次讓位給年輕人,留給自己的時間終於變多。他們靠「自處力」開啟人生潛能,為行事曆裡的空白格重添色彩,過放膽熟齡新生活!從台北轉運站搭上往宜蘭的巴士,經過雪山隧道,約一小時車程到了宜蘭市中心轉運站,再換搭計程車到永美路三段路口,這裡是礁溪、壯圍與宜蘭市區三地的交界,往裡走約莫百公尺距離的路邊,有一棟三層樓高的屋舍,這裡正是悠遊卡公司前董事長林向愷下一個三十年的居所。 從台北溫州街台大教授住宿處到宜蘭壯圍自家農舍,林向愷夫妻倆為了退休居所整整準備了五年時間。 「我一定要在台灣買一塊地!」身為外省二代的他,有一股濃濃的落地生根思想,退休成了加速推力。夫妻倆在二○一四年時,一眼看中此三地交會處、約四百坪土地,找設計師設計藍圖、自己監工,終於在一九年一月「落地生根」,開啟田園退休生活。 坐在被CD、黑膠唱片與書籍包圍的客廳,前面是一組古董級的真空管音響,玻璃窗外則是他與太太徐光蓉從溫州街宿舍搬移過來或新種植的花草樹木,林向愷坐在客廳沙發上眺望遠處的雪山山脈,這位經濟學領域專家,也曾任職於公部門與各路人馬打交道,這時,宛如坐鎮在自己一方天地的國王,悠然自得。 「看得到高速公路表示交通便利,但恰好又遠離市區帶著一份安靜。位在宜蘭、壯圍與礁溪交界處,買東西也方便。」林向愷解釋當初選中此地的理由。 這裡住屋的格局與陳設,都與夫妻倆過去的興趣息息相關。年輕時,林向愷就喜歡園藝生活,種樹養花對他們來說,在過去是怡情養性,現在滿目林園成了每日勞動力來源,也是少了規律工作生活後,退休的日常生活重心。 職場繁華已落幕 卸下光環、轉換心境 樂觀迎向第二人生 喜歡聽古典音樂的林向愷,客廳擺放CD的牆面上,從浪漫樂派、古典音樂、現代樂派到巴洛克樂派依次排列,且在每層樓都放有一台真空管音響;為了讓樂音原味真實地流瀉,窗戶還加厚兩層,不讓外面一絲嘈雜影響聽覺享受。更遑論,他還喜愛泡茶、抽菸斗與做菜的興趣了。走上二樓,滿面都是藏書與一套音響外,中間有一張泡茶桌,正是他與夫人品茗、聊天之處。愛好收藏菸斗的他,還想慢慢雕刻出自己專屬之物。 至於閱讀呢?「我只看我想看的書,最近讀的書是因為疫情,太太介紹的《鼠疫》。」林向愷說,迥異於一般人的習慣,自己看書很務實,因為寫專欄需要自我觀點,所以會找需要的主題閱讀,「腦筋不轉動,很容易加速衰老。」為了讓腦袋不閒置,林向愷還接了定期專欄,約束自己與社會不脫節。 相較於過去每天被事情填滿的生活,現在自己分配時間的彈性變大了,這也是一種學問。「充實,但要不一樣。」他解釋,自己與太太會有共同話題,像是早上在花園看到一隻鳥,在餐桌上與太太分享,太太就上網找相關資料,彼此有話題,便不會面面相覷。 從生活作息來看,林向愷的退休生活井然有序,興趣、勞動、工作⋯⋯一樣一樣服服貼貼地安置在他的時間表裡。但外人看不到的,是退休生活心境的轉變,這部分,林向愷認為需要花一些時間去調整。 「退休那天,忘記過去的豐功偉業,人生另個三十年才可能開始!」他提醒。 林向愷以自己當年出任高雄市政府財政局長到卸任為例,花了一年時間才調整心態。「太太當時說,(退職後)我只剩下一張嘴。」對許多曾有過豐功偉業的男性而言,要開始過著沒有名片的日子,還真是一件難事,但也因為有過去的經驗,對他來說,從搬到宜蘭之後,就決定放下。 他引用熟悉日文的母親曾說過的一句話:「退休的男人就像秋天掃不掉的落葉,又溼又髒。」不想成為那樣的景況,他除了調整心態外,也真正與未來三十年生活招手,積極行動著。 獨處不等於寂寞 懂得找樂子 學習安放情緒與心靈對話 從都市移居到鄉下生活,不僅是住處的改變,還包括習慣與內心世界的調整。從林向愷居住處到宜蘭市中心車程約二十分鐘,僅有全聯與家樂福可逛;離住家最近的超商也要走二十分鐘,最近的鄰居遠在二百公尺外。 「外出交通要進行規畫」,這是過去生活在台北的他無法想像的。出門前先開好單子,把該領的郵件、該辦的事一次辦好,也許下次出門是幾天之後。他也「戒掉」逛百貨公司的習慣,「在台北最喜歡逛百貨公司、買東西紓壓,一星期至少要逛兩次。」但在鄉下哪來的百貨公司,所以改去往返要四十分鐘的便利商店。 即使夫妻倆一起過著退休生活,但自己獨處的時間仍然很長。林向愷說,「要懂得自己找樂子」、「時間多了,跟自己常對話也是一種樂趣」。就像許多退休專家所說,退休無非就是找回「自處力」,從原本四處征戰的喧譁世界,逐漸退出鎂光燈後,剩下的就是自己與自己相處的能力。 日本社會學者上野千鶴子,是名關注老後退休的專家,在她破百萬冊的暢銷書《一個人的老後》中,就開宗明義指出,「結婚也好,不結婚也好,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對多數人來說,出生、就學、工作,多數時間活在人群裡,直到退休,時間變多了,才赫然發現獨處的時間好長。 「若一個人一生重心僅是工作與家庭,從未建構自我主體,從未學會獨處,當這兩根大柱移開,老年生活猶如汪洋孤舟,不知何去何從?空虛與寂寞,慢慢對一名老人削骨蝕肉,終於墜入毫無生活品質與品味的老年黑淵。」《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作者簡媜提醒。 然而「自處」,不是強迫自己進入個人獨處狀態就能慢慢習慣,如果沒有好好與自己對話,多數人反而是感到不安、恐懼的。 拿回人生發球權 視退休為禮物 別沉溺手機與日夜追劇中 諮商心理師莊博安表示,人們要面對的,從來都不只是自處的寂寞,而是無法找到與外界的連結,所以才會產生恐懼;當洞悉這層意思時,那麼自處就不再那麼困難,反而如前述所提,會在自處中抽絲剝繭得到一股清明。只是,如果能夠,可以怎麼準備呢? 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醫師吳佳璇給予的第一個建議是:每天給自己一段時間,即使十分鐘也行。「靜下來寫一下今天的想法、日記或靜坐都好。」寫下來就是與自己對話,有時候負面情緒會透過一筆一畫慢慢梳理出源頭,慢慢整合紛亂的思緒。吳佳璇更建議,如果真的寫不出來,可從條列式寫出感恩的對象或事情做起,並保持正面思惟。 目前正在「練習退休」的富士達保險經紀人公司董事長廖學茂也分享,工作四十年遇到的挫折不斷,創業時還曾面臨年虧兩千萬元的壓力,但就是靠著正面思考度過難關,「一直喊累,或覺得老年過不好,那只會愈來愈糟。」他提醒。 其次,即使退休也要讓作息正常。不論早睡早起或晚睡晚起,盡量讓時間固定,如此一來,才可能將勞動力、體力或腦力,甚至自處時間安排妥當,維持規律的生活節奏。林向愷更提醒,要遠離手機與日夜追劇。他認為,退休是人生下半場的禮物,好不容易自己拿回時間的發球權,但若沉溺於片段、娛樂資訊裡,不僅影響睡眠也浪費時間。 英國精神科醫師安東尼.史脫爾(Anthony Storr)在其著作《孤獨,是一種能力》中,亦有相同見解。他指出,自處可培養想像力,有助於大腦整合與潛能的發揮。 飲食生活作家韓良憶自剖,從自處閱讀與欣賞藝術中得到快樂,而這些事情多半是她獨處時完成的。「閱讀可以讓思緒愈來愈清晰,欣賞藝術也是一種思考。」這也成為她寫作的養分。 最後,則是別太在乎別人的眼光。一個人居住的練習,可以從一個人的旅行、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上餐廳吃飯嘗試做起,看自己是否能自在與自己相處,練習不受別人眼光干擾。 生活,是自己的,尤其是人生後半場,就算是加油聲,也可以來自自己的內心!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退休後,別讓另一半成了「濡濕落葉」!善用這招,找回往日戀愛時的親密感.昔生死與共,今相敬如「冰」變室友!夫妻避免走上外遇路,應該重溫如何好好愛.忍一忍就過了,中年後何必離婚?分手也是生命禮物,放生對方,才能放自己自由
-
2020-10-22 科別.骨科.復健
2姿勢都會使腰椎提早退化!骨科醫教這個訓練很重要,年輕就要開始做
腰椎退化是老化必然的結果,該怎麼辦?樂生療養院骨科李元甫醫師指出,現代人往往會需要久坐或低頭,姿勢維持太久,都會造成脊椎周邊肌肉的緊繃跟失能,因此從年輕開始注重核心肌群的訓練,是抗老化關鍵有效的一步,若隨著老化出現的不適及症狀,可適時求助脊椎專科醫師,就可以養生的態度面對必然而來的腰椎退化。脊椎功能重要 值得訓練與保健李元甫醫師表示,脊椎由許多節脊椎骨組成多個關節的中樞構造,除了骨頭的成分,骨頭的中央還包圍了重要的脊神經,負責掌控軀幹及四肢的感覺與運動。與骨頭共同協作的是背部的脊椎周邊肌肉,不僅重要且非常值得訓練與保健。脊椎骨雖然在X光檢查及大眾普及的知識中,常有骨刺引發坐骨神經痛的說法,但骨刺在脊椎退化的過程中,是必然會出現的結構,在退化初期往往是從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及小面關節(facet joint)開始出現變化。退化之初(20-50歲)在沒有特殊先天異常的族群中,偶爾會有因過度負重或活動超過椎間盤負載,所引發的椎間盤突出導致神經根病變,此即坊間所謂的坐骨神經痛(sciatica),但此病灶其實只是跟坐骨神經的支配範圍有所重疊,而有此便宜之稱。急性椎間盤突出造成的巨大不適及行動困難,常讓此群健康年輕的病人非常恐懼,但除非反覆發作或演變成慢性椎間盤突出,絕大部分的椎間盤突出有自癒的能力,但其過程往往需要數週至數月。一旦症狀維持數月且改善有限,此時會建議病人採取手術方式,將無法恢復的突出椎間盤取出,術後大部分的病人對結果滿意,只有少部分的病人會因為復發性椎間盤突出而需要後續治療。身體適應(40-70歲)長年使用下的椎間盤及小面關節,開始出現功能退步的狀況,身體為了重建脊椎的穩定性,會開始藉由發炎來增生組職,此種發炎現象是身體適應的過程,但發炎造成背部痠痛常會造成日常生活的不方便,此階段仍以疼痛控制並加強核心肌群訓練為主,在急性疼痛發生時,有三種止痛治療,分別是口服止痛藥,復健科的局部治療以及脊椎神經的暫時阻斷。脊神經暫時阻斷是在X光下針對可能造成疼痛的神經給予藥物注射,其效果近似麻醉,且一般可維持3天左右,對於急性神經疼痛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在疼痛控制後,在中年階段核心肌群的訓練和保養是非常重要的,在步入中年後骨質密度、椎間盤及小面關節都會開始退化,唯一稍微可以對抗老化趨勢的就是肌肉系統,肌肉量變少、肌力下降及肌肉間協調退步,都是隨著老化會一起發生的狀況,但只要透過刻意的訓練,可以大大減緩肌肉系統的衰退。神經惡化(60-90歲)退化過程中,經過漫長的身體適應,脊椎的穩定度被重新建立,以往的背部痠痛會有所進步,但是神經根症狀會開始發展,有些病患會有下肢的疼痛及麻木感,嚴重者會開始影響行動能力,在開始行走後一陣子,會有下肢疼痛無力的狀況,此即所謂的神經性跛行。如果僅僅下肢麻木感不影響生活品質,可採取非手術療法,並繼續維持背部訓練運動。如果有疼痛或跛行影響生活品質,可能會需要脊神經減壓手術,部分在減壓後須再穩定脊椎結構的病患,會併行脊椎融合固定術。如果其疼痛症狀與一般神經根病變有差異,會需要進行脊椎神經的暫時阻斷來輔助診斷或治療。久坐、低頭肌肉緊繃 年輕就要注重核心肌群現代人因生活型態所需,往往會需要久坐或低頭,而這樣的姿勢只要維持太久,都會造成脊椎周邊肌肉的緊繃跟失能,李元甫醫師呼籲,從年輕開始就注重核心肌群的訓練,是抗老化維持生理機能最關鍵有效的一步,在此前提下,隨著老化出現的不適及症狀,只要適時找脊椎專科醫師做諮詢及治療,就可以養生的態度面對必然而來的腰椎退化。
-
2020-10-21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國際失智症月「德曼莎計畫」 共創台灣失智友善環境
今年國際失智症月「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藉由多元的活動宣傳提升民眾重視失智者人權及營造失智友善環境,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之四大主軸分別為「串聯22縣市推廣失智友善之系列活動」、「2020年國際失智症月」、「失智友善社區推廣行銷」及「失智友善職場分享會」。四大宣導目標,共創失智友善台灣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因應失智症的照護、醫療、福利等社會成本,也日益可觀。如果能提早發現失智者的病徵,擬定長期之支持性及照護計畫並連結社會資源,不但可減緩失智者退化狀況,更能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提昇失智者及照顧者的生活品質。民眾易將失智症誤認為是普遍的老化現象,對於失智症相關的支持性資源也不甚熟悉。今年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國民健康署攜手合作,將新穎概念及失智友善元素融入系列活動中,打破傳統宣導模式,以18-45歲年齡層之民眾為主要目標族群,提升青年人對於失智症之正確識能及友善態度,亦期望能協助其家中長者預防及延緩失能,故今年國際失智症月設定四大宣導目標,分別為「破除失智即失能的迷思」、「重新看見失智者的能力」、「減少民眾對失智者的恐懼及歧視」、「認同且支持失智者及家屬」,透過一步步的引導,倡議失智者人權及推動台灣失智友善環境。「德曼莎計畫」全台遍地開花「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是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主辦、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承辦,串連全台22縣市於6月至9月間陸續於各縣市辦理沙發講座及失智者創作展,分享失智照顧甘苦談,含嘉義市、新竹市、彰化縣、澎湖縣、雲林縣、苗栗縣等展開一連串沙發講座、失智者創作展及胖卡行動咖啡車,獲得民眾的熱情參與及熱烈迴響!擔任沙發講座主持人和講者的白婉芝女士說:「透過德曼莎計畫的系列活動能分享自身經驗幫助社會大眾,覺得很有意義實也非常開心!」除此之外,前來擔任咖啡副手的失智者,也展現熱忱、滿懷笑容的服務兌換咖啡之民眾,破除大眾對於失智即失能的迷思,並看見他們的自信笑容。協助失智者的日常生活與YouTube科普頻道「台客劇場 TKstory」網紅合作製作網路徵件競賽活動宣導影片─「奧客別來!失智咖啡廳送錯你敢罵?」,廣邀青年朋友以手機拍攝短片的手法呈現民眾與失智者間的真實溫馨互動及生活點滴,讓大眾看見失智症議題。另規劃與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渣打銀行、家樂福合作舉辦失智友善職場分享會,提供如何幫助失智者之個人財務管理;後續將與台北捷運公司和家樂福續辦分享會以及專家會議。9月國際失智症月9月21日為國際失智症日,假內湖科技園區舉辦失智者創作展及認識德曼莎─解謎體驗遊戲,即使是豔陽高照下,年輕人仍踴躍參與,累計共有135位年輕上班族參與,並兌換失智者提供之胖卡咖啡車的飲品;9月24日至25日假臺北市南港軟體園區─南軟樂活空間舉辦「2020年國際失智症月─遇見德曼莎活動」,本次活動內容精彩,讓民眾對於失智症有更深的認知,邀請失智症專家分享失智症預防等重要且實用知識,希冀透過活動引領台灣邁向「2025失智友善台灣777」(2025年,失智家庭照顧者有7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有7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以及全國民眾有7%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的目標。德曼莎計畫將持續辦理各項活動到10月,期望透過一般民眾、青年族群、跨領域企業與職場一同參與及關注失智症議題,不但可幫助自己家中長輩、及早預防失智的行動,更可在專業領域中發展有助於失智照顧及友善社區推動的產品,期待未來早日達到失智友善台灣的目標。延伸閱讀:【失智症十大警訊】【成功老化-銀髮族保健手冊】【失智安全居家環境宣導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