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1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急診
共找到
2764
筆 文章
-
-
2021-09-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肝苦人生與肝苦醫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器官移植面面觀」,由一位器官移植的外科醫師敘述自己選擇走上這專業的心路歷程,接著是一位器官捐贈移植協調師分享她本身捐贈自己的肝臟給父親的感人故事,以及另一位器官捐贈移植協調師追憶她事隔多年,有機會與捐贈器官的家屬見面的諸多感觸。編者與鍾孟軒醫師首次見面是在一群初入醫學系的同學主動成立「與病人為友」的活動,看到這些學生仍舊秉持初衷繼續播愛是最令人感到溫馨的。「學長,我們剛剛掃超音波發現肝動脈不通耶!」總醫師在我看門診的時候直接來電,通常都沒什麼好事。「你先安排急做個電腦斷層,然後跟開刀房說一下可能要緊急進去重接血管,主任那邊我跟他報告!」一邊交代學弟事情、一邊在腦中回想昨天的肝臟移植手術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過程明明就很順利,關傷口前血管也都通的呀!想到這病人是院內同事的老爸,不禁暗忖……難道這就是所謂的VIP症候群?速速看完門診,步入往開刀房的電梯,我試著閉目休息一下;這台肝臟移植手術因為病人狀況緊急,所以是臨時安排的,前一天等到下午五點有手術室空出來時,才順利把病人送進去開刀的;半夜結束後為了等病人送回加護病房的抽血報告,索性就不回家了直接睡在辦公室的折疊床,原本打算今早門診結束後再補個眠的,誰知道這下子又得進去手術室了。「老師,你怎麼看起來這麼累?」跟在我身後步入電梯的年輕住院醫師真是觀察入微,我嘆了一口氣回道:「學弟啊,我跟你說,做肝臟移植齁,真的是對自己的肝臟不太好,歹路母湯行啊!」 對呀!為什麼我會這麼想不開的走上這條肝苦人生的不歸路啊?「叮!」電梯來到手術室樓層,門緩緩地開啟,埋在我腦海深處的回憶也被緩緩開啟。應該要從在一般外科當實習醫師的時候講起,那個月我被分派到專長切肝的指導老師,帶我的住院醫師剛好是同校學長,某日看老師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完成了一台肝切除手術,我忍不住跟學長說,我以後也想跟老師一樣走肝team開肝臟手術!語畢,埋頭縫合傷口的學長抬起頭,見獵心喜地叮嚀我:「學弟,你服完兵役記得要回來北榮外科耶!」等到順利錄取回到北榮外科時,學長已經是總醫師了,領著我這小R1(註一)到各個房間拜碼頭;剛好這天有肝臟移植,也是同校畢業的研究醫師學長正在手術檯上浴血奮戰,「學長學長,我幫你找到一顆新鮮的肝了,學弟說他很想走肝team,以後搞不好也來學肝臟移植哦!」總醫師學長很開心的介紹著。正在埋頭止血的研究醫師學長抬起頭,冷冷地看了我一眼:「是喔……歡迎啊,但是要先祈禱他的肝能撐到那個時候!」語畢學長的視線旋即轉回病人身上。碰了個軟釘子的我趕緊退出手術室不敢打擾大家。 經過五年在刀光血影裡邊廝殺邊學習的日子,完成總醫師的訓練,雖說是領有外科醫師執照,但離可以自信地獨當一面還是有段差距,於是我選擇繼續留下來邊賣肝邊學習,希望能再多學一些、讓自己的能力更上層樓;就這樣,我加入了北榮的創傷團隊,同時也在肝腎移植的團隊裡幫忙打雜。 「可以請整形外科來進行肝動脈的顯微手術了!」我邊喊著邊打開縫好不到一天的傷口,先把膽管的吻合剪斷、再把阻塞的肝動脈也剪開清理,對一個直徑2~3公厘肝動脈,任何一點大意都可能讓脆弱的血管更糟!「輕一點輕一點!」我提醒總醫師不能太用力拉扯到血管,一邊講起往事:「你有聽過我R3時把縫了三次才好不容易縫好的肝動脈扯斷的故事吧?」那是我至今經歷過最久的一台肝臟移植手術,從早上九點開到隔天下午,病人後來順利出院,過了六年後因為糖尿病腎病變開始洗腎,很幸運地等到了一顆DCD(註二)捐贈的大愛腎臟,卻很不巧的遇上當年扯斷肝動脈的小R3,這次要擔當他腎臟移植的主治醫師;總算這次主治醫師有點長進,沒再把什麼不該扯斷的東西扯斷了! 「肝動脈重新接好囉!這次看來應該沒問題了,膽管交還給你們囉?」顯微外科醫師打斷了我的思緒:「OK,OK,謝謝唷!剩下的我們來處理。」把剪斷的膽管重新接好、肚子傷口縫好,總算在晚餐時段平安把病人送回了加護病房;雖然今天有驚無險及早發現及早處置,不過後面還有復原的漫漫長路要走呢!走出醫院大門,仰頭深吸一口氣,瞥見夜空中對著我微笑的上弦月,赫然發現,上次呼吸到醫院外的新鮮空氣,已是兩天前準備走進急診輪值創傷外科的時候了。此時手機鈴聲再度響起:「鍾醫師,外院有個大愛捐贈的腎臟配到我們醫院的病人,預計明天早上進手術室,不過他們說病人血壓不穩怕撐不到明天早上,半夜有狀況的話也可能臨時叫我們凌晨五點過去。」掐指算一下時間,應該夠我回家吃個飯、洗個澡、小憩片刻:「好哦,知道了,計畫沒變動的話凌晨五點前請不要再打給我!」雖然我心底知道今晚應該又有電話得接了,但還是口頭上做個無謂的掙扎。 掛斷電話,手機傳來line的新訊息通知:「動脈重接後還好吧?」是當年那個埋頭止血的研究醫師學長捎來的關心;回頭看了一眼偌大的白色巨塔,其實當年學長的冷淡,跟我今天奉勸學弟歹路母湯行的用意是一樣的,身為已經是肝苦醫生的學長,該說的都說了,如果還堅持加入這樣的肝苦人生來感受人生的甘苦,可是自己選的哦!註一: R1指住院醫師第一年,住院醫師最後會升總醫師,雖然總醫師訓練完即具有升任主治醫師的資歷,但隨著醫學分科愈來愈精細,國內大型醫學中心的醫師大多需要再經過研究醫師的階段才能升任主治醫師。註二: DCD全名為Donation after Circulatory Death (心循環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為早期器官捐贈的主要方式。但因DCD的器官保存時效不如「腦死亡後器官捐贈」,腦死亡但心臟搏動還繼續的時候,各種器官還接受循環送來的血流灌注而得到需要的氧氣。因此在腦死定義有了完整國際規範後,DCD就較少再採用,但由於器官捐贈數量遠小於等候移植病人的需求量,近年國際上又重啟發展DCD捐贈模式,台灣也在2017年底公告開放國內移植醫院採用DCD捐贈器官。
-
2021-09-19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突然的失憶,我失智了嗎?
傍晚,朋友和66歲的先生買了一輛新車,回到家,看到女兒,陳先生問:「妳剛下班嗎?」女兒說:「早就下班了,你們出門前,我還和你打過招呼呢。」而且,明明剛剛才一起去買了新車,陳先生竟然忘了,告訴他新車的價錢後,他還一直重複問。他的失憶現象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後才恢復正常,但是卻不記得前一晚發生的事,於是朋友帶陳先生掛急診。腦部電腦斷層、抽血和心電圖等都正常,醫師告知陳先生沒有中風,並建議他掛神經內科門診。朋友很擔心,問我:「我先生的失憶是不是阿茲海默症?或是前兆?」陳先生只有近期記憶缺損,是失憶症,並非失智症。失智症是除了漸進的記憶減退外,其他認知功能也會有障礙。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是大腦退化所造成的,雖然有藥物可以延緩病程,但目前無法根治。其記憶等認知功能的減退是在幾個月或幾年內慢慢發生,逐漸嚴重,不若陳先生的失憶是突然發生,而且朋友可以明確的指出事件的時間點。阿茲海默症的家屬可能在某一天「突然」因一件事發現或注意到患者記性差,但仔細回想,一定有些蛛絲馬跡,其實記憶早就出現問題了。我判斷陳先生可能是「暫時性全面失憶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即突發性的近期記憶減退或完全無法記憶(順行性失憶),甚至連幾天前的事情也忘記(逆行性失憶),通常在幾小時內恢復,且不超過24小時,只是患者對這段期間毫無記憶,對回復之後發生的事,則記憶如常。一般認為是因為大腦後循環的血管收縮而造成暫時性的腦缺血,但真正原因不明,且需要排除腦中風(尤其是視丘、海馬區、顳葉等與記憶有關的腦區)或其他病變的可能。一篇發表於2019年《神經流行病學》,來自台灣健保資料庫的8年病例對照研究,發現181位暫時性全面失憶症者罹患失智症的比率,為543位對照組的2.23倍,但其他學者的研究並無增加失智症的風險,因此沒有定論。暫時性全面失憶症的症狀令人印象深刻,只要看過一次,就不會忘記。29年前,有位37歲女士一早醒來,忘了上班的路線,也不記得前兩天發生的事,被朋友送到急診室時一直問:「我為什麼在這裡?」她的失憶症在10小時後恢復。我們在第6小時為她安排腦部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大腦後循環的兩側枕葉、左側顳葉與左視丘的血流明顯缺損,但在第28天的掃描則恢復正常。這類病人來看診時,失憶通常都已恢復,能夠及時在病症發作時做詳細的神經心理測試與腦血流檢查非常難得,因此這個病例發表於1993年的《中風》期刊。除了暫時性全面失憶症外,短暫失憶也可能發生於腦外傷、顳葉癲癇、酒後暫時失憶、視丘中風或服用某些安眠藥等,因此我告訴朋友:「陳先生的症狀不是阿茲海默症或前兆,但需要看神經科醫師以接受進一步的評估、診斷與治療。」
-
2021-09-18 新聞.健康知識+
中秋處理烤肉食材小心魚蝦刺手! 急診醫曝「危及3大症狀」:恐致命
秋節將至,與家人團聚時,可能會以烤肉方式來度過中秋節。雖然目前許多縣市中秋節不開放非家人間聯歡烤肉,但若與同住家人烤肉時,海鮮方面需要特別注意並清洗乾淨,大部分海鮮都可能會有「創傷弧菌」,若處理海鮮食材不慎被刺傷,也可能會引發「創傷弧菌」感染。 生熟食要分開 感染創傷弧菌症狀要警覺 彰化基督教醫學中心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任林晏任醫師表示,溫暖(約攝氏20度)及中低鹽度海域的環境有利於「創傷弧菌」的生長。接觸受該菌污染的海產,如生蠔等食物、既有傷口被海水污染,或遭海生魚貝類、魚具刺傷等,都可能是創傷弧菌進入人體的致病途徑,其症狀若出現發燒、畏寒、患部紅腫熱痛等症狀時,必須儘快就醫;另外,食材要烤熟、生熟食要分開,避免感染各式病毒和細菌而造成腹瀉,千萬別輕忽。  (推薦閱讀:吃生魚片沾芥末殺菌? 腸胃科醫師曝「2件事沒做到」寄生蟲下肚) 高風險族群須當心 致死率高達50% 根據文獻顯示,台灣創傷弧菌的盛行率每年大約數十位病患,但此感染並非法定傳染病,實際案例應該更多。因台灣海域的溫度通常大於18℃,因此大部分的症狀都出現在4到10月,尤其6到8月夏天的時候為疾病高峰期。 的彰基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林記賢表示,健康者受到感染,偶有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但是年老、慢性肝病、肝硬化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創傷弧菌便容易感染並進入血液中,造成發燒寒顫、手足部水泡及壞死現象,傷口潰爛蔓延,甚至造成敗血性休克,死亡率可達百分之五十。 日常9大注意事項 避免創傷弧菌找上門 彰基急診暨重症醫學部副主任謝貝尤醫師提醒,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包括潛在肝病患者,需特別注意預防創傷弧菌感染: 1、儘量不要吃生牡蠣或其他生貝類。2、徹底煮熟貝類(牡蠣、蛤、貽貝)3、不要吃那些在烹飪過程中沒有打開的貝類。4、將牡蠣去殼煮至少3分鐘。5、 避免將煮熟的海鮮和其他食物與生海鮮和生海鮮汁交叉污染。 (推薦閱讀:吃魚為什麼會「組織胺」中毒? 專家曝「2NG行為」風險飆) 6、烹飪後應立即食用貝類。7、避免將裸露的傷口或不完整的皮膚暴露於海水中。8、處理未加工的貝類時,要穿防護服器具(例如手套)。9、去海邊遊玩應避免赤腳踩踏在有貝殼或岩石中。 值得一提的是,如有被海鮮刺傷或有傷口接觸海水,隨後出現如發燒、畏寒、患部紅腫熱痛等症狀,必須儘快就醫。延伸閱讀: ·冷凍魚比較不新鮮? 專家解惑!「NG解凍」小心營養流失 ·吃魚小心重金屬下肚? 營養師揪「2部位」能不吃就不吃
-
2021-09-17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胃腸科名醫忙到5天沒排便 宿便太多腸阻塞
身為胃腸肝膽科醫師,經常會提醒病人要注意便祕問題,多吃蔬菜水果,其實我也會疏忽而發生嚴重腸阻塞。那一年是升上主治醫師的第5年,計畫要前往美國德州貝勒醫學中心進修,家人也跟著同行,但出發前3天的夜晚,卻在睡夢中痛醒。服藥未緩解 擔心盲腸炎當時觸摸腹部加以診斷,發現下腹部又腫又痛,服用解痙攣藥物後,不僅沒有緩解,反而痛得更厲害,盲腸的位置也很痛,擔心是盲腸炎,當時已經痛到站不起來,由家人緊急送到高雄榮總急診。一路上心裡很忐忑,擔心萬一要開刀,3天後不可能出國,一切好不容易安排好的事情,後續處理起來很麻煩,整路腦袋沒停。5天沒排便 忙到完全疏忽到醫院後經過各項檢查,從腹部X光片裡看到腸子裡有許多宿便,醫師認為可能宿便太多引發腸阻塞,大小腸都腫了起來,這時才想到因為準備出國太忙了,算一算已經5天沒有排便,後來醫師開了灌腸藥,果然排出很多糞便,人也跟著馬上舒服起來,結果還好順利出國。那次經驗給我很深刻的體認,連自己是胃腸科醫師,總是提醒病人要多吃蔬果、多注意排便狀況,自己一忙起來竟然完全疏忽,可以想見一般民眾可能更容易忽略便祕帶來的問題。灌腸的時候感覺不太好,很擔心被人戳破腸子,後來行醫時病人提到肚子痛、灌腸等問題,更能體會到病人的不適與擔心。3天以上沒排便 就是便祕門診中便祕就醫的病人很多,便祕的定義是3天以上沒排便,可以靠一些方法排解,例如多吃蔬果、益生菌,每天喝水要超過2000㏄、適度運動等。很多病患會說「我都有吃蔬果,怎麼還會便祕?」但要看吃得夠不夠,現代人飲食中膳食纖維攝取量多數不夠,每天至少要25公克,半碗煮好的青菜、一碗糙米飯或是一顆橘子,各可以提供4公克的膳食纖維,必須3餐都吃水果,中午晚上各半碗菜,再加上一碗糙米,才能湊足25公克,如果真的吃不夠,可以考慮直接吃膠囊補充。便祕逾一個月 就醫找原因 不少人長期便祕,引起便祕原因有三種:一是功能性、二是器質性、三是藥物性。像是吃不夠蔬果或是壓力大等造成,稱為功能性便祕;大腸癌、腸沾黏、甲狀腺分泌不足或副甲狀腺亢進等,可能引發器質性便祕。如果在改善生活飲食習慣後,便祕仍超過一個月以上,應就醫找出原因。使用藥物也可能造成便祕,例如含鋁的制酸劑,或是鎮定劑、解痙攣及止痛等藥物,都可能影響腸胃蠕動,如果情況嚴重,可以與醫師討論換藥。如果發生腹部疼痛、體重減輕、生活品質下降、便祕超過3個月,或是改變生活習慣仍便祕一個月以上,就應盡速前往胃腸科就醫。許秉毅小檔案現職:●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中國醫大學專任教授●台灣內視鏡醫學會監事●台灣胃腸蠕動醫學會監事年齡:59歲學歷:台北醫學大學畢業,美國貝勒醫學院參訪學者專長:幽門螺旋桿菌治療、胃潰瘍、胃癌、大腸癌、肝癌及肝炎等興趣:攝影、保齡球、旅遊經歷:●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高雄榮總胃腸科主任
-
2021-09-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五種不良事件通報值高於背景值 17件罕見血栓已獲認定
根據疾病管制署9月15日最新發布的新冠肺炎疫苗安全性監測報告,有五種不良事件的通報值高於背景值,包括心肌炎、心包膜炎、腦靜脈竇栓塞、視神經炎、過敏性休克。報告中提到部分年齡性別分層有上述現象,未指明是何年齡或性別,強調尚無法判斷與疫苗的因果關係,仍應持續監測。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提醒,若接種後發現視力變差建議前往急診,可能是視神經炎或血栓引起眼中風。截至9月8日,18到50歲民眾共接種532.3萬劑疫苗,通報3331件不良事件、50到64歲民眾接種329.4萬劑疫苗,通報1528件不良事件、65歲以上民眾接種304.4萬劑疫苗,通報1960件不良事件;上述三個年齡層的不良事件通報率都是千分之0.6。上述不良事件中,心肌炎或心包膜炎有17件,個案介於21.5到85.8歲,發生於疫苗接種後1到29天。腦靜脈竇栓塞8件,介於30.7到60歲之間,發生於接種後3到25天。視神經炎4件,介於28.3到60歲,發生於接種後1至21天。過敏性休克28件,介於18.8至73.7歲之間,發生於接種後5分鐘至1天。呂大文表示,視神經炎與免疫疾病有關,疫苗也可能引起周邊神經發炎,視神經屬於比較細的周邊神經,一旦發炎,感覺會特別明顯。主要症狀是視力模糊、有種脹感,大部分經過治療可以慢慢自行恢復,少部分比較嚴重能需要大劑量類固醇才能壓抑發炎反應。提醒民眾如果接種疫苗之後視力變差,應儘速前往急診,可能是視神經炎,也可能是血栓導致眼中風。疾管署資料顯示,台灣接種AZ或莫德納疫苗發生過敏性休克的通報率分別為每百萬劑2.8件(AZ)、每百萬劑1.9件(莫德納),高於英國之通報率每百萬劑16.6件(AZ)、每百萬劑15.2件(莫德納)。至於其他疫苗接種後出現過敏性反應之發生頻率,麻疹疫苗為每百萬劑1至10 件,破傷風疫苗為每百萬劑1至6件,季節性流感疫苗為每百萬劑1.35 件。另外有關已知AZ疫苗的罕見不良反應,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 ,截至9月8日共接獲56件疑似TTS通報案,其中52件為接種AZ疫苗,4件為接種莫德納疫苗,通報率為每百萬劑7.5件,低於歐美每百萬劑10至20件。52件通報案當中有17案已在8月23日經專家會議審議確認,剩下39案也符合個案定義納入原則,但仍待專家會議審議。
-
2021-09-14 該看哪科.一般外科
阿嬤料理魚鰭刺傷 數小時手腫成壞死性筋膜炎
1名88歲阿嬤在處理魚類時,左手不小心被魚鰭刺傷,即開始局部紅腫熱痛,且在幾個小時後就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經送彰化基督教醫院後確診為「創傷弧菌」感染,幸好即時清創、完整抗生素治療後順利出院。彰基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林記賢說,阿嬤的傷口不到1公分,當時以即時床邊超音波為阿嬤檢查,發現左手影像上有典型的鵝卵石形狀積液表現,隨即聯繫整形外科醫師做清創手術,最後確診為「創傷弧菌」感染,如果未即時處理,組織可能在幾小時內嚴重壞死,甚至有致死的可能。彰化基督教醫學中心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任林晏任醫師提醒民眾,秋節家人團聚烤肉時,也常會處理到海鮮要特別小心,大部分海鮮都可能會有「創傷弧菌」,若處理海鮮不慎被刺傷,可能會引發「創傷弧菌」感染,若出現發燒、畏寒、患部紅腫熱痛等症狀時,須儘快就醫。台灣位於亞熱帶,溫暖及中低鹽度海域有利於「創傷弧菌」的生長,生蠔等食物也可能受到該創傷弧菌污染,人們在處理受汙染的海產如魚貝類,或被魚具刺傷等都可能造成創傷弧菌感染。年老、慢性肝病、肝硬化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創傷弧菌更容易感染並進入血液中,造成發燒寒顫、手足部水泡及壞死現象,傷口潰爛蔓延,甚至造成敗血性休克,死亡率可達50%。韓國衛生部2020年也曾公告截至8月累計37例,至少5例死亡,2020年11月美國衛生部也公布以海灘文化聞名的佛羅里達州累計33例,其中6例死亡,尤其免疫系統較弱之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注意預防。彰基急診暨重症醫學部副主任謝貝尤提醒民眾預防創傷弧菌感染,儘量不要吃生牡蠣或其他生貝類,要徹底煮熟貝類,不要吃在烹飪過程中沒有打開的貝類,牡蠣去殼煮需至少3分鐘,避免將裸露的傷口或不完整的皮膚暴露於海水中,處理未加工的貝類時,要穿手套防護服等,到海邊遊玩應避免赤腳踩踏在有貝殼或岩石中。
-
2021-09-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監測疫苗副作用 「格林巴利症候群」未高於背景值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成員李秉穎今天表示,目前監測國內接種COVID-19疫苗後不良事件發生率,神經病變「格林巴利症候群」的發生率,未高於健保背景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9月11至12日全台有14萬7418人次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截至目前疫苗人口涵蓋率達48.68%,劑次人口比為每百人口53.14劑。疫苗接種作業持續,但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與副作用也受關注。日前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將格林巴利症候群(GBS)列入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可能產生的極罕見副作用。指揮中心日前統計,國內有10例疫苗接種後出現GBS的個案,分別是9例接種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與1例莫德納(Moderna)疫苗。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天在疫情記者會上說明,歐盟是要提醒加強監測GBS,目前尚無數據明顯顯示,接種COVID-19疫苗會增加GBS的發生率。李秉穎說,台灣也持續追蹤各種COVID-19疫苗接種後可能嚴重或受關注的不良事件發生率,GBS也是監測項目之一。李秉穎標示,根據監測結果,並以全民健保資料庫做為背景值比較,目前為止並未發現疫苗接種後出現GBS的發生率比背景值更高的警訊。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提到,11至12日共接獲71件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其中包含2例疫苗接種後死亡,分別接種AZ與莫德納疫苗。媒體提問,高端疫苗接種後死亡通報案件,莊人祥表示,截至目前有12例高端疫苗接種後死亡,但僅是時序性關係,是否有因果關係仍待研判。針對1名台中40多歲男子接種高端疫苗後死亡,莊人祥說明,此個案為上週就通報個案,有高血壓、糖尿病與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史。莊人祥說,這名男子8月24日接種高端疫苗,接種後出現心臟不適症狀,之後4度掛急診,胸部X光顯示有肺浸潤,心電圖則顯示竇性心搏過速,點滴注射後返家,期間照常上班,9月5日並無異狀,隔天被發現叫不醒已死亡,已採司法相驗解剖釐清死因。
-
2021-09-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接種後死亡新增兩例 AZ、莫德納各一
指揮中心公布9月11日至12日新增71例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兩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兩例接種吼死亡的事件,接種的疫苗分別為莫德納和AZ疫苗。莊人祥表示,接種AZ疫苗後死亡個案為55歲女性,接種後48天發生;接種莫德納後死亡個案則為79歲女性,接種後32天發生。而台中市傳出一名42歲男性8月24日接種高端疫苗,本月2日出現不適到診所就醫,經打點滴治療後返家休息,未料6日清晨被家人發現已無生命徵象。莊人祥表示,目前通報的接種高端疫苗後死亡有12位,是否有因果關係仍待研判中。台中個案部分,於上周六便已在統計術中,個案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史,接種後有心跳忽快忽慢、心悸以及心臟不適等症狀。個案於8月26日、28日、30日,以及9月2日皆前往急診就診診斷後X光發現有肺浸潤、竇性心搏過速等狀況,注射點滴後回家休息並照常上班。9月5日無異狀,6日發現死亡,已經進行解剖相驗,結果不便公布。另針對接種AZ疫苗發生多發性神經炎(GBS)的問題,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RNA疫苗和腺病毒疫苗都有很多多發性神經炎相關的報告,但通報率並未高於背景值,也未被列為需要注意的事件;但有些地方如歐盟認為需要特別監測,但僅止於加強監測,沒有數據顯示打了疫苗以後會增加發生率。至於國內則一直在追蹤施打各種疫苗後可能受到關注的不良事件發生率,並與健保背景值比較,多發性神經炎也是監測項目之一,並沒有高於背景值。
-
2021-09-12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整理包/疫苗只打1劑有用嗎?關於Delta變異株必須知道的5件事
過去一周Delta變異株確診人數慢慢爬升,社區疫情蠢蠢欲動,大多數65歲以上長者僅接種一劑疫苗,Delta變異株的感染機會高嗎?如果感染了,一劑疫苗保護效果如何?有幸完整接種的人,哪一種疫苗的突破性感染最少?哪四種人發生突破性感染的風險最高?相較於Alpha1變異株,感染Delta變異株會更嚴重多少、傳染期多幾天?台大公衛學者本周根據最新實證,提供上述重要資訊,學者呼籲民眾盡可能接種疫苗,提醒政府應加速提供第二劑接種的腳步。畢竟台灣完整接種兩劑人口為4%,其中65歲以上僅2.4%(75歲以上1.8%、65至74歲1.6%),洗腎病人及機構住民僅8%,中央地方防疫人員則為57.8%。問題一:只打一劑疫苗,感染Delta變異株的機會高嗎?Delta變異株也是目前四大受關注變異株當中,發生突破性感染的比例最高的。根據截至今年8月21日之全球確診資料,台大公衛學者范喬芸歸納Delta變異株有22%接種一劑之後感染,7%是完整接種兩劑之後的「突破性感染」,但Alpha變異株只有5%是接種一劑之後感染,突破性感染僅1%。問題二:如果感染了Delta變異株,一劑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台大公衛學者林庭瑀表示,英國大規模接種AZ疫苗,根據去年12月到今年7月之資料顯示,相較於未接種,接種一劑AZ疫苗可降低71%住院、降低28%出現多於五種症狀的機會,增加62%的無症狀感染,但無法減少症狀持續超過28天的機會。若能接種兩劑AZ更好,可降低74%住院、降低35%出現多於五種症狀的機會、增加94%無症狀感染,症狀持續超過28天的機會降低49%。問題三:有幸完整接種的人,打哪一種疫苗的突破性感染最少?台灣65歲以上長者有將近70萬人第一劑接種AZ疫苗,198萬人第一劑接種莫德納疫苗。哪一種疫苗完整接種後發生突破性感染的機會最高?台大公衛學者范喬芸表示,答案是是嬌生(1.2%),第二名為AZ(0.45%),其次是BNT(0.3%),最低是莫德納(0.27%)。這是美國華盛頓州分析將近40萬人接種不同廠牌疫苗的結果,同時發現突破性感染大多發生於完整接種後的2到5個月之間。問題四:哪四種人發生突破性感染的風險最高?林庭瑀指出,加拿大安大略省針對疫苗突破性感染的研究顯示,「女性」發生之機率為男性之將近2倍(女性1.2%、男性0.7%)。另外,除了女性,研究也歸納出另外三種人接種後感染風險明顯高瑜其他族群:「虛弱的60歲以上長者」接種後感染風險為1.93倍,「生活在高度貧困地區者」接種後感染風險為1.11倍,「肥胖者」接種後感染風險為1.19倍。問題五:相較於Alpha1變異株,感染Delta變異株會更嚴重多少、傳染期多幾天?台大公衛學者王威淳根據今年發表於《刺胳針》之研究指出,根據英國今年3到5月間的流病資料,相較於感染14天內的住院或急診之比率,Alpha變異株僅4.2%,Delta變異株卻高達5.7%,如果單看住院比率差異也很明顯,Alpha變異株住院比率為1.4%,Delta變異株則為2.1%。若能完整接種兩劑疫苗28天後,則可以有效降低Delta變異株造成住院的風險。上述研究是在英國進行,與台灣人種較為相近的亞洲,風險也類似。台大公衛學者張維容根據另一篇預印研究指出,新加坡1月至5月464名Delta變異株感染者,在校正年齡、性別、共病、疫苗施打等因素之後,發現Delta變異株相較於原始株有3倍重症風險,相較於Alpha變異株也有大約1.5倍重症風險,有更多人需要住加護病房、需要用氧,或面臨死亡威脅。同篇研究也顯示,感染Delta變異株之Ct值的下降速度較慢,可傳染期長達18天,Alpha變異株只有14天。
-
2021-09-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美研究:完整打疫苗染疫病故風險比不接種小11倍
傳染力強的Delta變異株已是常見的COVID-19病毒,但美國衛生當局今天表示,相較於未接種疫苗的人,已完整接種者染疫死亡的機率小了11倍,住院機率小了10倍。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發表了3篇新研究,上述數據來自其中一篇,而這些研究都強調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能有效防範染疫帶來的嚴重後果。其中一篇研究的數據指出,莫德納(Moderna)疫苗在Delta變異株流行期間提供的防護力略高,但尚不清楚原因。美國總統拜登昨天才宣布一項積極的防疫新計畫,其中要求規模超過100人的公司必須讓員工接種疫苗,或每週替他們做篩檢。美國CDC主任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今天在記者會上說:「正如我們在一項又一項研究中所示,疫苗是有效的。」第一項研究調查了4月4日到6月19日之間美國13個管轄區的數十萬病例,在這段時間,Delta尚未成為主要傳染的病毒株。研究員把這段時期的數據與6月20日到7月17日之間的資料相比較,發現兩個時期之間,已接種疫苗者的染疫風險略微升高。原本,已接種者的染疫風險比未接種者小11倍,後來差異縮小為5倍。但疫苗對預防住院和死亡的防護力維持穩定,只是在65歲以上長者群體中,防護力下降幅度大於年輕群體。美國CDC和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正在評估追加劑的必要性,若拜登政府本月稍晚開始推行施打追加劑,年長者可能將是首批接種者。另一項研究蒐集6月到8月超過400家醫院、急診部門、急症診所的資料,依照不同廠牌評估疫苗效力。在預防住院的效力上,成效最好的依序是莫德納、輝瑞(Pfizer)、嬌生(Johnson & Johnson),保護力分別是95%、80%、60%。整體來看,疫苗對所有年齡層預防住院的保護力有86%,但對75歲以上者,保護力下滑到76%。輝瑞和莫德納兩種mRNA(傳訊核醣核酸)疫苗在防護力上總是略優於利用腺病毒載體技術研發的嬌生疫苗,可能因為嬌生是單劑型疫苗。
-
2021-09-11 養生.人生智慧
張曼娟:那一天我帶著爸媽上車,被小黃司機罵了,我卻覺得一片暖意!
你以後也會老那一天,我被小黃司機罵了,他很生氣,我卻覺得心中一片暖意。事情是這樣的,自從父母親老邁,行動愈來愈緩慢之後,我們出門都搭小黃。為了不讓司機等太久,覺得不耐煩,我總在開車門的一瞬間,對司機說:「老人家動作慢,可以先按錶喔。」有些司機就按了錶開始計費;有些司機很客氣,笑笑的說不用先按啦,慢慢來。對於前者,我覺得心安;對於後者,則有更多的感激。那一天,我攔下一輛小黃,像往常一樣請司機先按錶,那位頭髮花白的司機先生轉頭看了看正努力上車的父母親,突然大聲嚷著:「為什麼要先按錶?人都還沒有上車是要按什麼錶?老人家慢慢上車有什麼關係?真的是很奇怪ㄟ……」直到我們全體上車,車子開了一小段,他還是持續碎念。雖然對我凶巴巴,卻很貼心的幫前座的父親繫安全帶,還轉頭問後座的母親冷氣會不會太冷?我的心中湧起一陣暖意,彷彿是不明所以的被撫慰了。前2年父親摔斷了腿,出門需要坐輪椅,卻又堅持搭公車,所幸家門口就有低底盤公車。我們遇見的公車司機都很好,願意降下車身、架好坡道,幫忙輪椅上車,全程差不多要耗費2到3分鐘,所幸車上乘客也都耐心等候。我聽說有公車司機拒載輪椅族,還用廣播器大聲廣播:「全車乘客一致性意見不能等你!」公車揚長而去,而那位被拋下的輪椅族已經等了30分鐘,還得再等30分鐘。這分明是「一致性的霸凌」,一種野蠻的傷害。3年前的某一天,因為要上課,我無法陪父親出門,於是外籍看護推著輪椅帶父親搭公車,公車司機看見了父親,也聽見了他要上車的請求,卻關上了車門。趕時間去醫院就醫的父親爆炸了,看護說父親大聲怒吼:「你以後也會老!你以後也會老!」車子都已經開走了,還在喊,你以後也會老。我想著父親的憤怒與無助,甚或還有屈辱,感到非常悲傷。我知道他的怒吼是想喚起司機的同理心,可惜,「老」這件事,是許多人想都不願意想的未來。如果連想都不願意想,又怎麼能夠面對呢?4年多以前,我曾在電梯裡遇見一位鄰居少年,他問:「那2位很老很老的爺爺奶奶,是你們家的,對吧?」我還沒回答,少年已經走出電梯。當時的父母行動自如、頭腦清晰,一切生活皆可自理,我知道他們老了,卻沒意識到他們已經「很老很老」了,父母親真的有那麼老嗎?少年離開之後,我還在想。1個月後父親進了急診室,老,鋪天蓋地席捲而來,總在猝不及防的時刻。何必很震驚其實我不反對醫美,也不是沒想過醫美,只是遇見過幾位年長的朋友,他們迷人的風采和雋永的談吐,深深吸引我。雖然容貌確實不再青春美麗,我卻覺得他們連皺紋都那麼好看,令人移不開目光。我想和他們一樣,想要對自己的老去更安然若素。我們的社會對「老」充滿歧視與醜化,每隔幾天,就能在網路上看見某位資深明星的近況報導,有圖有文,可能是和朋友吃飯、去市場買菜、在街上行走,標題通常都是這樣下的:「多年不見,○○○的近照令人震驚!」感覺相當聳動。點進去看看圖片有多令人震驚,才發現當年的青春玉女或是魅力帥哥變成了中年人。只是中年人,距離老年都還有一段相當的歲月呢。他們的身形不復當年纖細,腰變粗了,或許還生出了小腹,頭髮有些花白,臉型圓潤或是瘦削了,衣著當然也不像當年的光鮮亮麗。從幕前退下之後,成為一個尋常的中年人,到底有什麼「令人震驚」之處?還是因為我天天看著自己的中年容顏,早已見怪不怪了?有一次,報導中出現的是一位20年前的當紅玉女,在她30歲之前,為了結婚生子,毅然決然退出娛樂圈,銷聲匿跡一段時間。20年後,被狗仔拍到的她,正在健身房裡做運動,標題依然是「20年未見,如今的容貌令人震驚。」我感到「震驚」的是,年近50歲的她依然保持著纖細的身材,穿著緊身運動衣,繃出了完美線條,化著淺淺淡妝的臉龐與當紅時沒有太大差異,反而是因為此刻的自在生活而更放鬆,笑容可掬,看起來更美了。記者敘述時也寫道:「如果不說的話,沒人相信她已經半百了,因為她各方面都維持得很不錯。」然而,這篇報導是這樣結束的:「話雖如此,但是,現年50歲的她,與25年前相比,依然顯出了歲月的痕跡,令人唏噓。」50歲的人與25歲當然不能比,這是最普通的常識吧!狀態保持如此完美的女星都被奚落,我認為這些報導中隱藏的是一種「恐老情結」,只要不再年輕就會「令人震驚」。悲哀的是,人活著活著就老了,無人可以倖免。有些明星與名人為了不「令人震驚」,於是選擇了醫美,結果如何?更多的嘲諷與惡意訕笑四面八方湧來,好像不能以「真實面目」示人,就是一種欺瞞的罪行。女人的老,比起男人的老,似乎是更嚴重的「錯誤」。最近的例子就是好萊塢偶像明星基努.李維和他的銀髮女友,終於公開戀情,攜手曬恩愛。基努.李維被稱為「全世界最寂寞的男神」,20年前,他的前女友意外過世,他似乎封閉了心靈,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他常常都是獨來獨往,獨自搭乘地鐵,坐在路邊喝可樂,過著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而後,他遇見了Alexandra Grant 這位女性朋友,兩人有相同的愛好與興趣,都喜歡藝術和慈善活動,還一起創辦出版社,成為合夥人。經過10年時間,兩人才從朋友變為戀人。因了解而相愛,不是最令人安心的關係嗎?他們追求的不是彼此的美貌、錢財、名聲,只是想要在往後的人生成為伴侶。這是心靈能量旗鼓相當的伴侶啊。消息曝光之後,當然有許多人為基努.李維感到高興,卻也必定會有媒體和網友,對Alexandra Grant 的銀白髮色與未經醫美的天然樣貌訕笑嘲諷。人們已經習慣了媒體上不斷醫美、不肯老去的容顏了,這樣毫不介意的呈現真實年齡,彷彿是一種冒犯。然而,巨星級的基努.李維見過多少傾國傾城的年輕美女?完美無瑕的臉蛋、傲人的身材,舉手投足都是女神風範,可惜,那些女子都沒能打動他。他願意把愛情與靈魂交託給Alexandra Grant,正因為這才是他真正渴望的女子;他不是用視覺審美,而是用靈魂審美。其實,Alexandra Grant 並不是「老女人」,她比基努.李維還小九歲呢。她只是沒有努力的維持或加強自己的青春外貌而已,她加強的是別的部分,那可能是這對戀人覺得最重要也最可貴的。因此,在基努.李維眼中,她的美麗無可取代。當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活到8、90歲的人只會愈來愈多,看見媒體一面倒的「恐老情結」,我才覺得真是「令人震驚」呢。人為什麼要老?老,是我們從未學習、也避免思考的事,當它赫然降臨時,只能驚惶無措、困惑惱怒。父親剛過80歲時,聽力明顯下降,加上不明所以的罹患了罕見疾病紫斑症,天天服用大量的類固醇藥物,心情很低落。有一天早晨,我從睡夢中驚醒,聽見他號啕的哭聲,痛徹心扉的問:「人為什麼要老?老了為什麼這麼悲哀?」他是家裡最老的,沒人能回答他的問題,也沒人知道他還會比老更老。從那時開始,我就在思考老的意義。人從小到大,學習規矩、辨別是非、努力向上,爭取更多的資源與社會地位。當我們老的時候,應該要活得更自然,而不是更成功。明白了生老病死亦如春夏秋冬,一片欣欣向榮的葉子,到了最後的季節,便是要枯萎、要凋落的,一陣風過,輕輕的飄落在土地上,永遠的睡去了。在永遠睡去之前,我們還有機會可以回溯自己的人生,那些該道謝的、該和解的、該承擔的、該放下的,都能好好去做,無所畏懼。孔子曾經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段對於老的論述,我是頗為同意的。孔子勇於面對老年身體機能只會變得衰弱的事實,於是,需要戒斷的是還想獲得的心態。想要得到更多錢財、更多注意力、更多主控權、更多晚輩的關心……往往成為痛苦的來源,也讓照顧者感到困擾。既然血氣已衰,就該心平氣和,對身邊的人多些體諒與同理心,對天地萬物有更多感謝,不要再想著獲取什麼,而是願意多付出一些。當我們離開世界的時候,原本就是什麼都帶不走的,為何不在可以作主的時候,主動給予和付出呢?不求回報的付出是真正的快樂,一次又一次付出,愈來愈多的快樂,臉部的線條柔和了,自然散發出令人想要親近的氣場。走過年輕與壯年,在情感的糾結纏繞與職場的明爭暗鬥之後,終於來到老年,從焦躁煩悶走到清涼之地,不是上天的恩賜嗎?讓我們可以放下許多重擔,整理出一個更和諧美好的世界,而後好好告別。如此想來,老年真是人生不可缺乏的一個重要階段,讓我們有機會漂亮退場,留下善意與溫情。作者簡介/張曼娟在出版業最蓬勃的年代,張曼娟的《海水正藍》與其他作品,影響了許多世代的人。當物換星移,張曼娟體會自己的中年變化,真誠探究內心感受,思索並想像未來,她寫下《我輩中人》,引爆中年話題,並與照顧者們相濡以沫。她發現「我輩中人」的幸福或不幸,可以由自己掌握,只要認清了自身的獨特與價值,便可「以我之名」,開創一個完滿的小宇宙。延伸閱讀: 為何結婚久了,就會變得無話可談!從薩提爾模式看見「這習慣」,如何毀掉你的婚姻
-
2021-09-1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腎衰竭=喪失腎臟功能要洗腎?專科醫曝「1情況」不需要
急性腎衰竭引發原因又分為腎前性、腎性,及腎後性,其中腎前性包括敗血症造成的低血壓、腹瀉,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脫水、心臟衰竭等,腎性則是腎毒性藥物、腎絲球腎炎等,而腎後性則多由泌尿道阻塞引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指出,並非所有急性腎衰竭都需緊急透析治療,若未危及生命或造成其他器官衰竭,則可先了解病因,除非已經影響生命,就需考慮短期透析,避免其他器官惡化。腹膜透析治療急性腎衰竭 患者術後脫離洗腎命運一名76歲老翁,因脊椎感染造成膿瘍導致食慾不振,後續因敗血性休克被送往急診,到院時發現血液中尿素氮、肌酐酸飆高,確診為敗血症引起急性腎衰竭,且恐出現危及生命的代謝性酸中毒,因此緊急接受腹膜透析矯正治療,所幸治療後四天已脫離洗腎,一週後也成功拔除腹膜透析導管。急性腎衰竭及早確診 有機會恢復腎功能當時老翁的家屬聽聞是腎衰竭,一度擔憂父親是否會喪失腎臟功能,需終身透析。林軒任主任說明,急性腎衰竭與慢性腎衰竭不同,急性腎衰竭若能及早診斷找出病因,對症治療就有機會能回復或脫離透析,尤其在過去緊急透析治療上,都以血液透析為主,主要因短期血液透析的導管為雙腔靜脈導管,置放快速且能立即使用,但若患者進入長期透析,需要放希克氏管及動靜脈廔管,必須再進行透析導管置放手術。出現急性腎衰竭 把握黃金治療期避免造成遺憾但目前已能藉由床邊腹膜透析植管方式,不僅僅需局部麻醉且能快速置放腹膜透析導管,即使患者日後需長期透析,也不須另外置放導管,原有導管即可終身使用,若患者腎臟功能恢復也能直接拔除。林軒任醫師提醒,一旦出現急性腎衰竭時,務必要把握治療黃金時間,千萬別拒絕洗腎,改採以偏方治療,以免造成終身得洗腎遺憾。
-
2021-09-09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打嗝不停、莫名嘔吐、視線模糊 什麼是泛視神經脊髓炎?
泛視神經脊髓炎是一種少見的自體免疫疾病,發病後便伴隨終身復發的風險,造成病友癱瘓、失能、更會導致死亡,多半是30-40歲正值富生產力族群,甚至是家庭的母親角色,一旦確診、即便開始治療,面對有限的治療選擇,在心理與經濟上也帶來極大的影響與負擔。即使接受治療也無法完全治癒,一旦造成失能,便會產生許多社會負擔。好發30-40歲輕熟女 嚴重可能導致失明、癱瘓,甚至死亡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是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因故失調,導致自體免疫抗體,反過來攻擊自己體內的中樞神經細胞,重創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組織。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如侵犯視神經,患者常在短時間內色盲、視力惡化、視野缺損,有些病友甚至動一下眼球,眼後方就會產生劇痛;如腦部發炎,症狀更為多樣;一旦侵犯脊椎,則造成行動障礙、感知障礙、膀胱功能障礙,輕則肢體麻痺、疼痛,嚴重時,大小便失禁,甚至半癱、全癱,幾乎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延伸閱讀】>>中樞神經病變 小小腳痛變全癱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成因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高危險族群30-40歲的女性居多症狀  【依發炎部位不同,症狀也不相同】視神經: 視力急速惡化及視野缺陷脊髓: 行動功能障礙及感知功能障礙、失禁腦部: 持續打嗝、莫名嘔吐及嗜睡該看哪一科神經內科治療方式急性發作期: 注射類固醇、血漿置換、免疫球蛋白慢性穩定期: 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中樞神經受自體免疫攻擊 輕熟女體重翻倍破百向來以身材自豪的熟女檳榔西施,在短短兩三個月內,體重從五十公斤,往上飆升,竟然破百,期間總喊著吃不飽,只要可以吃的,就往嘴巴裡塞,吃完就睡,醒來又繼續吃,怪異行徑,嚇壞了另一半,以為是餓死鬼纏身。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表示,該名個案為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在四十歲時發病,持續接受治療,去年一次回診,走入診間,整個人像是吹氣球式地發胖,連他都認不出眼前這個老病號。該患者自述,就是很想吃,食欲像是無底洞,怎麼吃都吃不飽,醒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東西吃,原本才五十公斤,短短兩個多月,體重增倍。另一半則在一旁點頭地說,「這真的不可思議,沒看過這麼能吃的人。」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為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突然故障,分不清楚敵我,攻擊視神經、脊髓、大腦等組織,而該名個案因大腦下視丘的飽足神經中心遭侵犯,以致食欲異常,而拚命進食。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與多發性硬化症(MS)有如姊妹疾病,在二十年前被視為同一種類型疾病,直到二○○四年,國外學者在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體內驗出「特定水通道蛋白-四抗體」,兩者逐漸分道揚鑣,遲至二○一五年有了正式醫學名稱。在評量上,以失能指數量表為標準,零至十分,分數越高,症狀愈嚴重,希望病友能在藥物治療下,維持在三點五分,保有生活自理能力,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延伸閱讀】>>罕見疾病新藥救命 健保資源分配考驗產官學發病兩小時便癱瘓 部分病友需用生物製劑避免復發失能十年未曾感冒的人,小小的腳疼竟改變人生。今年五十六歲的沈琴惠,原先身體狀況良好,曾是人人稱羨的電子廠財務長,某次外派前夕腳部出狀況,意外成為大病的引信,經過一個月的檢查得知罹患罕見的泛視神經脊髓炎。然而,該病症目前健保尚未給付,且不屬於重大傷病,光是一年醫藥費就需近九十萬,龐大的經濟壓力令人喘不過氣。她期待健保伸出援手提升病友治療資源,協助重塑病患的生命價值。罹病三年的沈琴惠回憶經過,起初是腳不舒服,趁出差前領藥應急,由於工作忙碌,只能利用晚上空檔掛急診。等待看診兩小時,光鮮亮麗的人生開始急轉,在等待看診的過程中,身體開始不聽使喚,明明有尿意,但多次前往廁所卻始終排不出來,折騰到「快要瘋掉」只好求助醫護。照超音波才發現,膀胱早已脹大,緊急導管排尿。沈琴惠分享,病發像是有一股劇烈電流往上竄,並擴散到四肢,常常痛到不能自己,在地上扭曲。出院後的復健路更是漫長,從躺臥病床到坐上輪椅,花費整整一年半,接下來就像是嬰兒一樣,從頭開始學習站、走。出院後第九個月病況逐漸穩定,沈琴惠開始接受免疫抑制劑與生物製劑治療。「光是打針一年得燒新台幣四十萬元,一年治病花費八、九十萬跑不掉。」她說常常告訴醫師,一次只想打一針,原因是信用卡單期負擔可以比較小,生活才過得去。她說協會也有年輕女性病患因無力負擔醫療費用,每次疾病復發得向公司請假到醫院報到,陷入復發、看病的循環,身體愈來愈差,若能在初病發時得到有效治療,未來人生仍可期待。羅榮昇說,每二千名患者中,約有五百人需進行慢性穩定治療,其中,需要使用生物製劑者約有一成。由於生物製劑仍需自費,他建議,政府可以專案型式,由神經免疫專家審議彈性開放健保給付,條件為使用免疫藥物持續半年以上,將控制病情得宜者納入,以減緩病友負擔。與疾病共存三年,無非希望減少經濟負擔,回歸社會。沈琴惠盼能以自身經歷,呼籲政府進一步評估醫療資源利用,提升弱勢病友家庭醫療環境,降低社會長期照護成本,共同幫助這群少見疾病患者。【延伸閱讀】>>眼前發黑、手腳麻痹求診3月卻非中風 醫:留意5大症狀健保大傘下的孤兒 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盼援手明明罹病人數少之又少,估計全國僅有五百名患者,但泛視神經脊髓炎 (NMOSD)卻未列罕見疾病,甚至被排除在重大傷病之外,有如健保大傘下的孤兒,許多患者未獲妥善治療,在一次次復發後,失明、全癱臥床,景況令人鼻酸。為此,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共同舉辦「泛視神經脊髓炎」專家會議,邀請各領域專家及病友代表,希望在健保資源分配原則下,提供最佳治療,並減輕病友經濟負擔。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表示,期盼透過這次座談能結合政府、醫界及病友團體等力量,為少數病友發聲。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是一種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因故失調,導致自體免疫抗體,反過來攻擊自己體內的中樞神經細胞,重創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組織。羅榮昇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如侵犯視神經,患者常在短時間內色盲、視力惡化、視野缺損,有些病友甚至動一下眼球,眼後方就會產生劇痛;如腦部發炎,症狀更為多樣;一旦侵犯脊椎,則造成行動障礙、感知障礙、膀胱功能障礙,輕則肢體麻痺、疼痛,嚴重時,大小便失禁,甚至半癱、全癱,幾乎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病友代表沈琴惠在發病之前為國內某車用電子大廠的財務長,工作壓力沉重,經常加班熬夜,一○七年三月突然發病,雙腿使不上力,緊急就醫,住院期間接受多項檢查,一個月後確診為泛視神經脊髓炎,因為病灶位於胸椎,導致腰部以下幾無知覺,住院臥床三個月。她形容自己是「走著進去醫院,三個月後坐著輪椅出來」。因泛視神經脊髓炎既非重大傷病,也不是罕見疾病,沒有健保給付,出院時已負債一百萬,而她領有的身心殘障卡即將到期,未來的治療費用仍得自行設法。台大臨床藥學所所長蕭斐元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發病時間較早,以3、40歲輕熟女居多,一旦罹病,家庭經濟負擔沉重,建議健保署與藥廠議價,協商出合理的給付價格,滿足少數病人的臨床需求。如果治療一段時間後,療效有限,則應將健保資源保留給其他病友,用在刀口上。對於病友的悲慘經歷,健保署長李伯璋感同身受,他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在治療上,確實充滿困境,呼籲臨床醫師應主動向健保署反映病人治療困難之處,大家齊心討論,提供病友的需求。李伯璋說,健保永遠站在病人角度,盡可能提供最好的醫療,但健保資源有限,必須妥善分配,因此,無法盡如人願,但會盡力改善藥物支付規定,減輕病患負擔。「健保立場當然以病患用藥權益為優先考量。」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簡任技正張惠萍說,共擬會議專家討論給付新藥時,考慮因素包括,藥物成本、相對療效以及臨床急迫性,儘管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人數較少,且生物製劑藥費昂貴,但共擬會議仍會列入議程,討論此案。羅榮昇建議,將生物製劑列為泛視神經脊髓炎的二線用藥,慢性期患者如果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六個月後療效仍不佳,就可嘗試單株抗體生物製劑,初估每年約五十名病友亟需進一步治療。【延伸閱讀】>>健保改革 須顧及弱勢病患權益新藥納健保指標多元 首重臨床療效新藥對病人可能足以救命,健保資源有限卻無法及時給付。學者認為,新藥給付牽涉到臨床療效和預算有限等難題,要做有效分配,著實考驗主管機關。輔仁大學海量學程助理教授、健康效果暨醫療科技教育聯盟理事陳詠宸指出,健保一般新藥的預算來源,以匡列新醫療科技(包含新增診療項目、新藥及新特材)來說,今年約編列卅五億元。如果是被歸類為罕見疾病用藥,亦即俗稱的「孤兒藥」,目前健保總額匡列有「罕見疾病、血友病藥物及罕見疾病特材」,今年編列了一百一十七億元;另外國民健康署菸品健康捐每年亦補助健保一億多元。但如果有些新藥,病人數目只有不到五百人,既尚未納入健保新藥,也未列入罕病用藥項目,病人用藥權益該如何考量?為達到最有效的分配,健保署設置有一定機制來決定預算。台灣大學臨床藥學研究所所長蕭斐元指出,健保署一年召開六次「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如以去年十二月召開的共擬會議通過多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案及給付規定擴增案來看,財務影響評估約七點七億元;據此金額乘以六次的會議,一年高推估應新增四十二億元新藥總額預算;但事實上去年新醫療科技預算僅編列卅五億餘元,有近七億的不足。蕭斐元指出,台灣藥物經濟暨效果研究學會(TaSPOR)也曾對醫療政策專家及臨床照護意見代表等相關人士,做過新藥價值的評估研究調查,並發表政策建言指出,新藥的價值含臨床療效、疾病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病人相關考量、經濟效益及醫療體系可行性等五大面向,在調查結果中,受訪者仍認為以臨床療效,被視為最重要的面向。不過,蕭斐元強調,國際藥物經濟學會(ISPOR)也曾指出藥物價值(Value)包括醫療需求、健康影響及生活品質等許多層面,因此不是單方面的考量,就能達到所謂的新藥價值。蕭斐元說,目前國內醫療科技評估在財務衝擊分析時,常以藥物費用對總成本預算的影響來考量;對於藥物以外的項目,例如減少回診的相關醫療費用,雖已適度納入考量,但並非每一個藥品建議者都能提供相關數據,這或許也值得各界未來參考。陳詠宸指出,英國的醫療科技評估單位NICE也建議,希望病人即早取得價值創新的治療,同時在治療重度疾病時,可以更公平地取得這些藥物;然而前提是要採納更多證據,並且以更好的醫療科技評估預測結果,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
-
2021-09-08 癌症.癌友加油站
台大博士9歲兒患淋巴癌!當生命遇到考驗時,如何拿出勇氣往前走?
※本文摘自《當他生病的那一天》/作者: Karen22/重版文化一位臺大公共衛生系博士、商場女強人,在她剛離婚,面對人生的第二階段時,她的孩子,罹患了淋巴癌三期。以往,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她,在調整生活比重的同時,重新認識自己。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運用自己的專業,去跟醫生溝通,也和兒童病房的爸媽們,建立了不一樣的友情。在面對生與死的勇氣中。她跟兒子小安,對生命、對人生有了不一樣的體悟。 「你沒有想過,日子突然會變成這樣」 你以為每天都一樣。九月開學,延續暑假足球隊訓練的每天早起操練,孩子也一起適應父母分開後的半年誰接送、住誰家,大家都在一種很習以為常的生活中忙碌,一早碎念他上學的拖延症,下班疲於奔命在從不同客戶的辦公大樓往他的安親班接送,晚上接到孩子後買個便當打發晚餐,你以為每天都一樣。孩子咳嗽幾週,不以為意,家裡附近診所拿了感冒藥,斷斷續續吃了。沒發燒、平常沒咳嗽,睡前才咳,啊!該不會塵蟎過敏吧,改天好好打掃一下。有時候,晚上我還是會陪他睡,在他的父親家我們隔出一個自以為和平的空間,以為這是讓孩子適應的過渡。平常不過的晚上,開學第二週,陪他睡前我還在煩惱後天要去幫客戶上課的材料,一個字都沒開工,明天晚上來好好趕工一下,他還是夜咳,咳到我生氣,叫你睡不睡,我明天還要開會啊……忽然開始咳到上氣不接下氣,越聽咳的聲音越不對勁,那是很像氣喘的聲音、很深的支氣管整個縮起來的咳嗽……(啊,忘了說,媽媽是第三類組,工作都在不同的藥和疾病中打轉十幾年)跟他父親說了,兩個人離婚後少數沒有太大的爭議,去臺大急診看看。說也奇怪,在車上也是不咳,怎麼一睡就咳成這樣。那天晚上的急診特別安靜,夏天吧,跟下筆的現在、農曆年前各種慢性病、心血管疾病重症或流感,塞得病床滿到臺大醫院門口的景象不同,特別安靜。我們沒幾分鐘就跟著指示線走到診間,急診醫師聽診器聽了一下,沒有任何表情,沒有,我跟你保證、沒有表情,但是排了C光和馬上放了根靜脈留置針,可能怕感染吧,我心裡想。急診標準,如果驗出感染我們就要ON抗生素了,那時候我心裡想,不要是肺炎啊拜託!肺炎要住院一週十天的,上班怎麼辦?等待X光的同時,給了他氧氣、吸了一管支氣管擴張劑,很驚訝地,他在急診也沒咳嗽,到躺下來吸氧氣才又咳了起來。X光出來,醫師找父母看的時候,我一眼傻了,啊,左肺全白!全白是怎麼一回事……正常肺部X光應該是黑色的,空氣充滿肺泡,但是你X光只會看到肋骨和心臓。全白要不是全部都纖維化了,就是都是積水。「不可能肺炎,他沒有發燒,這幾天都沒有燒!他昨天還踢足球踢了三小時啊……」我用我的醫學知識和醫師開始討論起來,醫師也懷疑不是傳統的肺炎,可能是非典型的黴漿菌肺炎,我們當下留急診等臺大兒童醫院的病房,那個晚上孩子在急診病床不安穩地睡了,我坐坐走走,完全不能入睡,開始想著明天看來要取消幾個會議,至少這一週的會都要取消了,公司那週員工運動會我也必須缺席,老闆不在的員工運動會,這還得了,唉,怎麼挑這個時候生病呢。第二天早上,到了感染科病房,感染科主治醫師進行了很多檢查,每個檢查前我們都會討論可能性,因為前一天的抽血已經排除了非典型肺炎,但肺積水肯定哪裡發炎,住院醫師來做肺結核檢查時,我也斬釘截鐵地說不可能是肺結核(TB)。住院一天後還是找不出原因,但是感染科覺得肺裡的積水不抽出來會影響呼吸,要插一根胸管到胸腔把積水抽出來。為了下胸管的時候正確定位,需要做心臓超音波和電腦斷層。那天臺大加護病房很忙,到傍晚才推孩子進去準備麻醉插胸管,我在加護病房外等待,醫師說一兩個小時吧,胸管插好把水抽出來會叫父母進來。在加護病房家屬等待區的時間是凍結的,那時候我記得我沒有打電話,但是傳了簡訊給了這時間還醒著的朋友,也不是說多要好需要親暱地報平安,只是這時間需要有個肯定醒著的人陪著說說話,才能讓時間過得快一些。無法感知過了多久,是須臾還是緩慢,忽然加護病房叫了家長,我進去時總醫師看著我,一直吞吞吐吐,喉嚨裡不知道卡了什麼東西,他的臉擠成一團。我才在想是發生什麼事了嗎?插管有問題嗎?麻醉沒醒嗎?「媽媽,孩子裡面有東西。」「蛤?什麼?有什麼東西?」「媽媽,你是醫療專業的對嗎?檢驗科還沒下正式的報告,不過你要不要先看一下電腦斷層的結果?」我隱約覺得不對勁,你要我看什麼……我坐在加護病房護理站,看著電腦螢幕,那是我兒子的電腦斷層影像,我看到一大顆,對,一大顆不該在那個位置出現的影像,占據了他的整個左肺,非常逼近心臟,往前緊緊貼著肋骨,肺動脈與肺靜脈都被那顆東西壓成扁扁的血管,他這樣怎麼還能呼吸,怎麼還能踢球,怎麼還能生活如常?我的手邊滑動滑鼠,把報告滑到最後,簡短的一行英文「suspicious tumor, bulky」,意即「疑似腫瘤,大」。我邊看,邊把我所有會罵的髒話都罵完了。「幹!怎麼這麼大,怎麼長的位置這麼差……」也是,難為加護病房的醫師了,他們只是幫忙插胸管抽胸水的,怎麼知道,裡面藏了一顆大彩蛋?我走到孩子的加護病房床位,看了他父親一眼,看了剛插完胸管的孩子,胸管引流管正引出500c.c.的胸水,你怎麼,左肺有500c.c.的水,還能這麼正常?於是,接下來,你知道,什麼都不一樣了。
-
2021-09-0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握病患手陪走最後一程 醫暖心遞手套讓家屬紀念
急診室感控在新冠疫情下嚴密,在病患生命走到盡同時,成為與家屬最後一段路的阻隔。一名癌末的先生日前送往急診時,已經性命垂危,著急的女兒無奈因防疫規定,只能在門外等待PCR結果。然而,收治該男的急診醫視病猶親,選擇握著他的手,暫代家屬陪伴他人生最後一段路,並把曾握著病患的外層手套交給女兒,讓她感受父親的餘溫。收治癌末男的是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部主任田知學,她回憶,當病患從救護車被推入急救室時,已經呈現頻死前的呼吸,團隊心裡也已經有底,家屬端同意不再施行急救,讓親人別再受苦。醫療團隊還是盡可能地替病患著想,包含緊急快速新冠病毒PCR篩檢等。但很快地,病患的呼吸越來越慢、越來越淺,及心跳也越來越無力。就在突然間,呼吸動作也隨之停下。患者病危前夕,以往院方會讓家屬陪著走完,他們人生的最後一段,疫情間則礙於防疫都不可接觸。田知學這時走到病患身邊,輕輕恭敬地握住他的手,在心裡想著:「請原諒我直接握住手,讓我暫代家人,陪您最後一段。」直到PCR報告出爐。她說,這時患者像是有感應似地,心電圖監視器顯示,心跳從每分鐘20下,變成10幾下,接著就變成平靜的一條線。田知學輕輕鬆開手,恭敬地向他點頭,走出急救室的門向家屬解釋。病歿男的女兒早已有心理準備,但仍哭紅雙眼。田知學向她說明,無法放行去看父親最後一面的原因,「我剛剛戴著這個手套、握著他的手,陪他走完最後一段。」接著,便將外層手套脫下,並交給家屬。田知學說,急救區的區塊疫情間兩個族群可以進來,一是著全套防護裝備的人員,或是採檢陰性的病人及家屬。能理解規定不通人情,無奈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不能確定感染源,甚至有時候反而是陪病家屬,遭驗出陽性的狀態,大家只能互相多一層體諒。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美研究顯示:接種流感疫苗 可降24%新冠感染
每年秋冬季是流感流行季節,今年的流感疫苗施打比以往更重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台灣民眾無論有無接種新冠疫苗,都需要施打流感疫苗,美國研究顯示,打流感可降低24%新冠病毒感染。現行國際間持續進行新冠肺炎相關研究,美國邁阿密米大學米勒醫院研究更發現,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58%中風率、45%敗血症發生率、20%進加護病房機率和58%急診就醫機率。黃立民說,根據英國研究,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肺炎,死亡率是只感染新冠肺炎的2.27倍,若原先是重症患者,合併感染後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6.33倍。民眾擔心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撞期」,兩針間隔太近恐有疑慮。指揮中心定案,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參考各國彈性作法,決定打了第一劑新冠疫苗之後,間隔七天就能打流感疫苗。黃立民以國外研究為例指出,同時施打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不良反應低、效用都能保存,美國CDC也建議,民眾可在不同部位,分別施打兩劑疫苗,減少出入醫院機會,降低群聚感染。由於12歲以下兒童無法接種新冠疫苗,所以比成人更需注意流感接種,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指出,19歲到49歲民眾也需盡快自費施打流感疫苗,以提升自我的保護力和家庭的安全。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大又傳確診急匡列採檢 院方:這次不是全院普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透露,新北市幼兒園群聚基因定序確定不是引起上波疫情之Alpha變異株,應是傳播力很強的Delta變異株或其他變異株,同日證實台大醫院內部有人員確診,Ct值在38、36,但由於資料還不完全,尚未列入案號。今年五月社區出現Alpha疫情時,台大醫院發現工務人員群聚事件,當時院方連夜趕工為近八千名員工做「全院普篩」,並且很快召開線上記者會,詳細對外說明情況,也呼籲輕症民眾暫且勿至急診。不過台大醫院發言人、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陳慧玲表示,這次篩檢規模沒有到全院,是依照接觸者匡列範圍進行採檢。目前匡列採檢之人數?採檢結果出爐前人員安置於何處?是否針對環境採檢?陳慧玲表示,該做的事情都按照標準作業流程持續進行,等待採檢的時候都有按照一定標準安排地點,但匡列採檢人數不便由醫院來講,要由指揮中心來公布。院內同仁議論紛紛,消息混亂,關切院方何時可對同仁正式說明?陳慧玲表示,今天都還在進行中,到一個階段一定會說明。
-
2021-09-07 該看哪科.感染科
接種流感疫苗刻不容緩 專家:降低24%新冠感染率
秋冬季節是流感好發的時刻,也是呼吸道病毒盛行季,今年的流感疫苗施打比以往更重要。專家指出,台灣民眾無論有無接種新冠疫苗,都需要施打流感疫苗,國際研究更顯示,打流感可降低24%新冠病毒感染。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今天舉行疫苗衛教宣傳記者會。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與會出席。台灣在5月開始迎來疫情大爆發,國內看似疫情趨緩,但近期又爆出長榮機師突破性感染、新北幼兒園群聚事件,防疫需再次上緊發條,而秋冬將迎來流感季節,一般呼吸道預防感染也需要注意。現行國際間持續進行新冠肺炎的相關研究,並肯定流感疫苗有助於降低新冠肺炎感染與重症率。黃立民指出,美國研究發現,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24%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無獨有偶,美國邁阿密米大學米勒醫院的研究也發現,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58%中風率、45%敗血症發生率、20%進加護病房機率和58%急診就醫機率。黃立民也說,根據英國研究,同時感染流感和武漢肺炎,死亡率是只感染新冠肺炎的2.27倍,若原先就是重症患者,合併感染後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6.33倍。民眾擔心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撞期」,兩針間隔太近恐有疑慮。指揮中心定案,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參考各國彈性作法,決定打了第一劑新冠疫苗之後,間隔七天就能打流感疫苗。黃立民則以國外研究為例,他指出,同時施打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不良反應低、效用也都能保存,美國CDC也建議,民眾可在不同部位,同時施打兩劑疫苗,減少出入醫院機會,降低群聚感染。不過,民眾還是遵循中央規定進行接種為佳。由於12歲以下兒童無法接種新冠疫苗,所以比成人更需注意流感接種,因為在三級警戒,或日常防疫時,他們勤洗手、戴口罩,長期處於低病毒或細菌環境,常見的的病毒、細菌消失,可能造成「免疫負債」,意思是未來面臨傳染疾病時,很可能造成大流行。黃立民呼籲家長,不論是否已經打過新冠疫苗,全家人都應施打流感疫苗,讓家庭保護力更完整,只要6個月以上的小嬰兒就能接種流感疫苗。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則指出,19歲到49歲民眾不屬於公費流感補助族群,也需要盡快自費施打,以提升自我的保護力和家庭的安全,去年流感疫苗不到1個月就快打完,建議需要提早預約。
-
2021-09-07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泛視神經脊髓炎一年醫藥費90萬 期待健保伸援手
十年未曾感冒的人,小小的腳痛竟改變人生。今年五十六歲的沈琴惠,曾是人人稱羨的電子廠財務長,某次外派前夕因腳痛入急診,她想解尿但解不出來,醫護為她緊急導尿,沒有想到一躺下來,下半身就完全不能動了,醫護以尖銳物測試,竟毫無知覺。經過一個多月的折騰,最後確診泛視神經脊髓炎。沈琴惠的胸椎神經遭攻擊,造成全癱,必須長期臥床,被迫離開工作職場,先生提早退休,全心全意投入照護。但泛視神經脊髓炎用藥未獲健保給付,且不屬於重大傷病,連醫療保險也不理賠,光是一年醫藥費就近九十萬,龐大的經濟壓力令人喘不過氣。她期待健保伸出援手提升病友治療資源,協助重塑病患的生命價值。沈琴惠度過急性期後,病況逐漸穩定,開始接受免疫抑制劑與生物製劑治療,經濟負擔更沉重,「光是打針,一年得燒新台幣四十萬元,連同其他藥費,一年治病花費超過八、九十萬。」生物製劑一針近五萬元,一年打八針,分成四個療程,每次打兩針,每次刷卡就是十萬。沈琴惠常問醫師,「可以只打一針嗎?」因為實在快付不出來,答案當然是「不行」。龐大的經濟負擔,擔心拖垮整個家庭,她一度想放棄治療,但孩子一句「如果媽媽就這麼走了,一輩子內心難安」,讓她決定賭一把。一度臥床三個月,身體全癱,到現在可正常行走,沈琴惠已經相當知足,感謝家人的支持。與疾病共存三年,無非希望減少經濟負擔,回歸社會。沈琴惠盼能以自身經歷,呼籲政府進一步評估醫療資源利用,提升弱勢病友家庭醫療環境,降低社會長期照護成本,共同幫助這群少見疾病患者。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說,泛視神經脊髓炎每年約五百人需進行慢性穩定治療,需使用生物製劑者約一成。目前生物製劑仍需自費,建議政府可以專案型式,由神經免疫專家審議彈性開放健保給付,條件為使用免疫藥物半年以上,將控制病情得宜者納入,以減輕病友負擔。
-
2021-09-06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認定/全身血栓卻只能換血維生?血液疾病TTP病患苦盼納罕病
五十五歲的張玉此,十五年前因工作時臉色奇差,到急診檢查後,發現正常值應為十五萬的血小板數量,在她身上,卻只剩下五千。她緊急接受俗稱「換血」的全身血漿置換術,將體內的血液引流出來,再將捐贈者的血漿打入體內。然而,這卻讓她過敏、紅腫。連自己罹患什麼疾病都不知道的張玉此哭著問,「誰可以告訴我,這是怎麼一回事?」全身紫斑、貧血、意識混亂… TTP五大症狀皆是血栓所致張玉此罹患的疾病實在太少見了,幾經波折,台北慈濟醫院癌症中心主任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高偉堯才告訴她,罹患的是「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這是一種盛行率極低,僅約百萬人分之2-6人的自體免疫血液疾病。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周聖傑解釋,TTP包含五大症狀,其中「血小板低下」與「血管內溶血」,是TTP必須具備的2項條件。血小板低下是引發體表出現「紫斑」的原因;溶血則會讓患者出現貧血。其餘三項病徵,並不一定發生在每位患者身上,包括可能導致癲癇、意識模糊與昏迷的「中樞神經病變」,以及「腎臟問題」和「發燒」。延伸閱讀:搶救TTP之1/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 她7次全身換血延伸閱讀:搶救TTP之6/TTP病患陷困境 應考慮納入罕病保護傘延伸閱讀:搶救TTP之3/臨床醫師也不識 國內至少400患者未診斷國內僅以血漿置換與免疫療法治療,反覆使用恐損及免疫系統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威翰透露,約1~2成的TTP患者會復發,比例雖不高,卻因為誘發TTP的原因至今仍不明,要避免復發,難上加難。TTP屬於急症,目前國內臨床上,多以血漿置換術,緊急救治TTP患者,有時也會合併使用免疫制劑、類固醇,以及特定的生物製劑。周聖傑醫師解釋,血漿置換術是的治療機制,是注入一般人的新血漿,用別人的vWF因子,與活性正常的ADAMTS13,洗去病患體內造成血栓的超大vWF因子。然而,並非接受血漿置換就能完全根治TTP,而是藉由血漿置換,控制病情,延續患者生命。黃威翰醫師感嘆,患者的治療選項中,有些藥物健保並不給付,患者需背負龐大的經濟壓力,且反覆使用血漿置換、免疫製劑、標靶藥物…等,對於人體是很大的負擔。他就遇過一位患者,因多次復發,與TTP反覆糾纏,接受治療卻使體內抗體消磨殆盡,最終因中樞神經感染而去世。延伸閱讀:搶救TTP之5/一到二成血栓型血小板低下紫斑症患者會復發延伸閱讀:搶救TTP之4/病況既兇且猛 緊急血漿置換挽性命醫師盼TTP納罕見疾病保護傘,引進國外治療新希望三軍總醫院血友病中心主任陳宇欽醫師透露,國外已有一種新型的抗vWF抗體,可藉由阻斷血小板與vWF因子結合的藥物,阻止血栓發生,但台灣至今仍未引進。他接著說,有些TTP患者使用國內既有的治療方式,效果並不好,若有機會引進TTP新藥,將能提供患者更有效率的治療選項。 事實上,TTP盛行率雖低,卻遲遲未被納入罕病認列。對此,黃威翰醫師感嘆,TTP確實是很罕見的疾病,應納入罕病保護傘,卻因罕病認定需有遺傳性基因缺陷證據,而困難重重。周聖傑醫師也認為,TTP絕對夠罕見,若能將TTP納入罕病,未來引進新藥物會更容易,「對患者來說是好的。」85歲的醫療奉獻獎得主、台灣血栓暨止血協會創會理事長沈銘鏡醫師更是長年為了TTP的罕病認定奔走,曾接治過一位罹患遺傳性TTP病童的他呼籲,「TTP發生率不高,大眾對這個病也不了解,我認為把它納入罕病也不為過。」延伸閱讀:搶救TTP之2/醫療奉獻獎85歲老醫師呼喊 讓TTP納入罕病
-
2021-09-06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醫病天地/下背痛險暈厥 罕見腰肌膿瘍
65歲周姓婦人長期飽受下背痛困擾,尋求各式民俗療法,日前下背痛到幾乎暈厥,送到醫院發現白血球含量高達正常值2倍,最後診斷為「腰肌膿瘍」,嚴重可能下肢癱瘓、引發敗血症,幸經清創手術後持續服用抗生素,已逐漸恢復健康。腰肌膿瘍是罕見後腹腔感染,好發於糖尿病、腎臟病等抵抗力較差者,常有下背痛、發燒、排尿困難等狀況,但發生率不高、症狀又經常與其他疾病混淆,必須仰賴醫生經驗及適當影像學檢查,才能早期診斷。周姓婦人因椎間盤滑脫備受腰痛困擾,嘗試各種民俗療法緩和不適,卻在日前出現前所未有的劇痛,送至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室診斷發現,周婦白血球含量高達正常值2倍,小便中白血球含量也偏高,且併有微燒,改由腎臟內科收治。腎臟內科主任洪思群為周婦安排磁共振,懷疑是民俗療法的治療過程中,有些針具或侵入性醫材未消毒完全,造成局部感染,進而引發菌血,細菌經血液侵犯腰肌才生成膿瘍,且膿瘍已侵犯脊椎,嚴重可能危及生命。不過周婦膿瘍未完全成形不適合引流,感染範圍卻擴及脊椎,最終腎臟內科、感染科與神經外科決定以微創手術進行清創,並連帶處理椎間盤患部,術後持續以抗生素治療並定期回診追蹤。
-
2021-09-05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健保大數據/肺炎治療特色醫院
全國件數No.1林口長庚醫院/養成衛生習慣 病毒性肺炎大幅減少109年主診斷為肺炎的就醫人口分布,不分層級不分門急住診,林口長庚的8,411人位居全台第一。健保統計,罹患肺炎人數,107年為79.3萬人、108年90.4萬人、109年54.2萬人、110前半年26萬人。林口長庚醫院呼吸胸腔內科系系主任林恕民分析,新冠肺炎促使國人養成非藥物介入措施(NPI)的好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及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導致一般肺炎患者減少,特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大幅減少。林恕民表示,多數患者是自行就醫,少部分透過雁行計畫轉診,不過也因為疫情,被診斷為肺炎的患者有三分之二是直接到急診就診,其餘三分之一是在門診就醫,患者年紀普遍較大。林恕民表示,不同原因引起的肺炎治療方式不同,因此林口長庚是採取「團隊合作」,才能給予最好的治療照顧品質。他表示,無論是感染科或胸腔科醫師,每年都會針對台灣胸腔科醫學會以及感染醫學會推出的肺炎治療指引,教育所有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必須依照指引治療患者,由於細菌感染類型的肺炎較多,第一步會先培養細菌,不過約有半數患者無法成功培養,後續就得依照指引治療。區域醫院No.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慢性呼吸道疾患 打疫苗提升保護力根據健保署109年資料統計,北市聯合醫院肺炎治療人數為區域醫院第一名,總計有7,041人。北市聯醫仁愛院區胸腔內科醫師鄒志翔指出,社區常見肺炎通常因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免疫功能不好所導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應及早就醫,免得小病拖成大病。鄒志翔指出,以仁愛院區胸腔科來說,門診遇到肺炎病患比例不高,已有肺炎症狀的病患都直接送急診,但以住院人數來說,肺炎病患是第一名。鄒志翔說明,最常引起肺炎的細菌為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是一種具有致病性的細菌,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菌血症、敗血症、腦膜炎等症狀;慢性呼吸道疾病引發的肺炎如氣喘;免疫功能不好而引發的肺炎,如糖尿病、愛滋病、癌症等。治療方面,鄒志翔表示,細菌性肺炎會使用抗生素來治療,而病毒性肺炎會使用抗病毒藥物,此藥物主要針對流感,少部分人病情會惡化、呼吸道衰竭,就需要插管治療。鄒志翔說,抽菸者較易得到肺炎,建議民眾應戒菸。另外,也建議65歲以上長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氣喘等,每年都要記得打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提升自身保護力。地區醫院No.1彰化基督教醫院員林分院/COPD肺炎高風險群 戒菸衛教很重要彰化基督教醫院員林分院109年治療肺炎病人達3,271人,是地區醫院第一名。胸腔內科主任陳皇吉說,彰化縣是人口老化縣市,年長者是肺炎高危險群。陳皇吉表示,員基結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共照計畫、氣喘共照計畫及肺復原中心進行病患個管治療是其特色。在肺部有狀況初期就進行治療,可減緩慢性阻塞肺病的惡化。慢性阻塞性肺病致病的原因包括長期抽菸、空氣汙染、工作職場有粉塵等及肺臟老化,因而造成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病人會有咳嗽、痰多、和嚴重時呼吸困難等現象。慢性阻塞性肺病也會透過個管師的追蹤和指導,強化規則治療及用藥的動機。不只老年人是肺炎高危險群,陳皇吉說,老菸槍導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幾乎每個月都有十幾位合併肺炎重症送醫,有的甚至年僅五、六十歲就插管搶救,所以戒菸衛教也非常重要。這類病人需做肺阻塞症狀的評估量表,配合藥物治療。陳皇吉說,使用氣管擴張劑可改善病人的肺功能,不僅能讓呼吸困難程度下降,也可提升生活品質。在肺復原中心也有拍痰機、呼吸機、上下肢運動和配合姿位引流法的物理治療等,可有效改善肺炎後的復原。全國急診、住院No.2新北市亞東醫院/把握治療黃金期 4小時內精準給藥肺炎長期占國內10大死因前3名,去年超過1萬3千人死於肺炎。位於新北市的亞東醫院,109年因肺炎急診、住院的人數雙雙破3千人,居全國人數第二。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指出,抗生素是治療肺炎的關鍵,醫院在確保供給充足下,最長4小時內一定會給予第一劑治療。肺炎症狀可大可小,鄭世隆指出,約八成肺炎患者在治療後都能痊癒,棘手是在剩餘一到二成,可能本身患有心臟、肺部等慢性病,或是洗腎、癌症患者,肺炎症狀相對嚴重。重症肺炎會有肺部阻塞,且有多重肺葉感染現象,出現喘、血壓低等症狀,需要先插管讓血糖、血氧穩定,當中有不少人都是老菸槍。鄭世隆表示,以前做PCR跟痰液培養結果要花4到5天,但肺炎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現在設備升級,檢驗結果一天就能出爐,也可透過支氣管鏡檢查、抽痰切片看氣管腫脹成形數評估嚴重度。亞東是新北治療肺炎最具規模醫院,疫情前多次參與國內醫學組織肺炎治療指引撰寫,也定期與國外交流。鄭世隆認為,治療肺炎關鍵在即時給予抗生素,在病人到院4小時內根據症狀精準下藥,重症插管患者約一周能拔管轉到普通病房,二周穩定改善。
-
2021-09-05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健保大數據/調整相關給付 防肺炎病患呼吸器依賴
肺炎是個「從搖籃到墳墓」都會發生的疾病,不論是嬰幼兒或老人家,都有可能發生。除了新冠病毒,還有很多病毒和細菌會造成肺炎。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分析全國一般肺炎就醫數據,也提供預防方式,讓民眾遠離肺炎致命威脅。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肺炎病患不論年齡,都會走過診斷層面的臨床診察、影像檢查、實驗室檢驗,還有門診及住院藥物治療;一定比例的重症病人則需要加護病房、呼吸治療,及出院後追蹤。李伯璋指出,不論在醫院或診所,每一步都有健保支持的服務在其中,根據健保署統計,每個肺炎病人年均醫療費用少則數千元,多則數十萬元,這些錢都來自於全民貢獻的保費,蘊含著社會保險的互助精神,需要審慎運用。氣管內插管給付,17年來首次調高。當肺炎病人病況危重時,急重症醫療適時介入,可以讓一個家庭免於心碎,但醫療技術與時俱進,健保署也持續搜集專業意見。以今年為例,李伯璋表示,給付調高的次數特別多且密集,健保署分別在今年三月、六月、七月調高醫療給付,前兩次調整門診及住院診察費、急診診察費,大約投入82億,七月起則調高急重難症的醫療處置項目,大約投入21億。七月調整的處置項目達到400多項,有10項調幅近八成,肺炎重症病患的醫療需求也在其中。例如氣管內插管的給付,就是17年來首次調高;葉克膜也是八年來首度調整,這次調高將近九千點;心肺復甦數也調高800點,急救去顫術則調高200多點。編列調整給付,高流量鼻導管和俯臥治療都列入排程。李伯璋表示,109年共編列了103億元用於調整給付,將陸續在共同擬訂會議中討論、決議。特別是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受矚目的高流量鼻導管(HFNC)和俯臥治療,既然對新冠肺炎病人有很好療效,對其他肺炎病人的益處也是很大的,因此這兩項都在排程中。李伯璋指出,九月九日即將召開的共同擬訂會議,就會討論將HFNC納入正式給付項目的適應症。至於俯臥治療,健保署也正與相關醫學會討論、搜集資料和意見,也將陸續列入共擬會的討論議程中。呼吸照護團隊專業指導,對病人幫助極大。李伯璋去年也因病住院開刀,術後住進加護病房,因為傷口疼痛而影響呼吸和心肺功能,親身體驗了呼吸照護團隊的專業指導,帶來極大的幫助,經過循序漸進的呼吸運動,恢復心肺功能如昔。這次經歷讓李伯璋想到,健保給付肺部呼吸運動每次只有85點,一天只能計價一次,但若加護病房的病人可以多做幾次,好處很多,例如增加活動能力、減少急重難症住院天數,反而節省整體醫療費用,應透過較合理醫療給付予以鼓勵。李伯璋表示,健保每年總額定下來之後,給付的調整就會牽動總額的分配和排擠,因此醫界內部也需要進行意見整合。願意走重症的醫師越來越少,但疫情提高了各界對於重症醫療的肯定和重視,為許多醫界長久認為不合理的給付,或是希望健保採納的治療或新儀器,帶來了好的契機。爭取調高加護病房呼吸照護給付,提高呼吸器脫離率。年邁體弱的肺炎病人,有一定比率不易脫離呼吸器。李伯璋表示,這是一個倫理的難題,涉及病人的人權,特別是有些人神智清楚但呼吸困難,另外有些人則是神智不清,就算繼續治療,預後也不好,但要家屬做出拔管的決定,難免會不捨,陷入天人交戰。李伯璋表示,為了預防呼吸器的依賴,健保明年預算預計爭取調高加護病房的呼吸照護給付,希望及早提供優質照護,提高呼吸器的脫離率,期盼能幫助更多病人及家屬,擁有生命的品質和人性的尊嚴。這部分也需要靠更前端的醫學教育,支持醫護人員以良好的溝通方式與病人家屬討論預立醫囑,社會上也持續推廣善終的概念,更多民眾在健康的時候就提前思考、與家人或伴侶好好討論。
-
2021-09-05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健保大數據/去年肺炎因防疫大減 進加護病房患者卻沒少
新冠肺炎肆虐一年多,社會大眾對於肺炎的診斷和治療也耳熟能詳,其實除了新冠病毒之外,還有很多病毒和細菌會造成肺炎,都可能經歷與新冠肺炎類似的診療過程。健保資料顯示,過去每年大約有80到90萬人診斷出肺炎,去年才因防疫推廣勤洗手、戴口罩而減少到54萬人。長者肺炎住院率高,兒童多在門診治療。健保資料顯示,肺炎病人主要集中於0至19歲,大約有20至30多萬人,其次才是60以上及80歲以上長者。臺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科主任馮嘉毅表示,年齡集中在兩端並不意外,這與感染性疾病的特性有關。兒童病人大多為10歲以下,病毒感染引發肺炎的比率較高,但若看肺炎病人在整體兒童人口當中的比率,未必會高於長者肺炎的比率。馮嘉毅分析,長者的肺炎主要由細菌引起,病情通常比較嚴重,如果細看不同年齡層肺炎病人在門診就醫或住院的比率,可能會看到肺炎的長者有一到兩成都需要住院,甚至需要加護病房,但孩童可在門診治療的比率會比較高。診斷需靠胸部X光,診所數據未必為真正肺炎人數。從各層級醫療院所的肺炎就醫人數來看,可以發現前十名除了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還有兩間兒科診所。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陽光耀表示,肺炎的標準診斷需要檢視胸部X光影像有無肺部浸潤,基層診所通常無法拍X光,主要是依靠臨床診斷,因此在解讀健保診斷人數資料時,要考慮到這會受到基層診所診斷方式的特性影響,不見得能代表真正的肺炎病人數量。陽光耀表示,由醫院門、急診申報的肺炎,比較可能有經過胸部X光確診,確診後是否需要住院治療,與病人嚴重程度、照顧需求有關。去年防疫,肺炎人數大減,但病況嚴重者比率升高。即便去年因推廣防疫措施,肺炎人數從79至90萬減少到54萬人,但需要住加護病房的肺炎人數變化並不大,每年都是兩萬多人,平均每人醫療費用22萬元。馮嘉毅指出,疫情讓一般民眾不敢到醫院,有些會拖到嚴重才來,或直接去急診;病況較嚴重的病人比率提高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去年健保人均醫療費用,反而比前兩年還高。陽光耀分析,去年各年齡層下降幅度最不明顯的,是80歲以上的肺炎,因為高齡者本身就有較高的肺炎風險,就算沒有感冒,也可能得到肺炎,甚至需要住院。健保資料也看到,地區醫院收治肺炎病患人數不高,但加護病房收治的比率很高,較低的也有四成,最高可達將近百分之百;呼吸器平均使用天數也高,前十名平均呼吸器使用天數可長達135至245天。「脫離呼吸器」定義為出院前五天都不用呼吸器,「呼吸器脫離率」為呼吸器脫離次數除以住院人次。數據顯示,肺炎病患使用呼吸器的前十大醫院中,大約有二到四成可以在出院前五天脫離呼吸器。小型醫院附設呼吸照護病房,與呼吸器使用天數長有關。馮嘉毅表示,這可能反應了不同層級醫院病人來源、醫療資源的差異,每個醫院都有其獨特情況,很難一概而論。比如在醫學中心,醫療人力資源相對充裕,醫師認為將相對輕症的病人收治於普通病房就可以處理,但同樣嚴重度的病人若是在中小型醫院,醫師可能覺得收治於加護病房比較適合,因此造成加護病房收治比率的差異。有關呼吸器使用天數長的原因,陽光耀和馮嘉毅都認為,很多小型醫院附設呼吸照護病房(RCW),本來就有長期呼吸器依賴的病人,因為感染肺炎、病況惡化時轉入加護病房,因此可能有加護病房入住率特別高、呼吸器使用天數特別長的現象。馮嘉毅表示,肺炎病人是否能脫離呼吸器,雖然可能與醫療團隊的經驗與處理方式有關,但更關鍵的因素還是病人的病況。例如80歲以上,有惡性腫瘤病史、嚴重糖尿病、肺功能受損等,這些都會導致脫離呼吸器的機率降低。不過,入住加護病房後,病人及家屬願意討論DNR的比率會提高,且年紀越大意願越高,整體來說,大約一半以上的長者和家屬都會願意簽署。
-
2021-09-0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疫情期間「怕染疫」 腦中風回診率降3成、恐增復發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讓國人不敢進出醫院,身體不舒服先「忍」再說。台大醫院腦中風中心加護病房主任、神經部主治醫師鄭建興表示,疫情爆發期間腦中風患者足足減少三成,與民眾恐懼有絕大關係。腦中風後最怕「復發」,二度中風增加傷害認知、語言功能的機會,甚至引發失智,增加照顧負擔以及醫療支出,呼籲患者疫情期間,一定要依照醫囑服藥、定時回診,做好三高的控制,避免病情惡化。「疫情期間,給予中風患者積極治療的比例並沒有減少」但去年2、3月以及今年5、6月,回診的患者明顯少了三成。鄭建興說,顯示國內急性腦中風的發生率,並沒有因為疫情少送到急診,但是需要規律看診的患者,多因為害怕,而沒有到醫院。他可以預期的是,有些患者會因此停藥,或是出現復發的輕微症狀都沒有及時讓醫療介入。導致腦中風最大的因素與三高有關,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腦血管疾病位居我國109年十大死因第四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性命。根據研究顯示,腦中風五年內復發的機率約為35%、10年內約為51%。發生第一次腦中風,通常就會留下不同程度神經功能障礙、失能等後遺症。二度發生腦中風,嚴重程度將遠勝於第一次發生,甚至死亡。鄭建興表示,疫情期間,讓就醫變得不這麼單純、容易。腦中風發生時,無論是第一次或是復發,多取決於同住家人或朋友的即時發現,很少是患者靠自己發現而即時就醫。新冠病毒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遠了,許多長者身邊沒有子女陪在身旁,疫情更是減少與長輩見面的機會,又或者是長輩只有外籍看護陪伴,即使發生症狀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求助。鄭建興呼籲,即使在疫情期間也要多觀察長輩,特別是有三高的長者,最簡單辨識中風的方法就是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鄭建興表示,若是中風,會臉歪嘴斜、雙手沒辦法舉起、講話大舌頭。此時就要立即盡速就醫。過去倡議把握「黃金3小時」,但現在改倡議「只要發現愈快送來愈好」,別算有沒有符合3小時以內,即使超過3小時,以現在的醫療技術還是有機會可以救回來,只是時間拉得愈長,對腦部的傷害愈大。如果是缺血性腦中風,可即時給予血栓溶解藥物,或是經導管血栓移除術,即時改善腦中風;若為出血性腦中風則是透過手術引流,清除血塊、降低腦壓。國內缺血性腦中風發生率相較於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率高。鄭建興呼籲長輩在疫情期間要多加注意自身的身體狀況,特別是三高患者,更應該控制好三高;已經發生過一次腦中風患者,即使在疫情期間也要定期回診,避免腦中風再次發生。
-
2021-09-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接獲北科附工篩檢緊急任務 天成醫療體系休假醫護熱援
桃園市國立北科附工因為一名學生新冠肺炎確診,昨天起全校停課14天,市政府緊急調派醫護進學校篩檢,晚間8點30前完成2565位師生篩檢,今天清晨結果出爐全部為陰性。天成醫療體系表示,防疫團隊天昨下午接獲市政府緊急任務,要到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附屬桃園農工執行PCR篩檢任務,立即著手組織醫療團隊,醫院內部的群組發出訊息以後,大家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緊急任務,很快就獲得醫護人員回應,除了還在門診、手術房和急診的醫師、護理師要留在原崗位,許多人都表示隨時可以被派到學校執行任務,連休假人在台北、新竹的同事,也回覆說馬上調頭回桃園和大家會合。醫院不到半小時就組成由中壢天晟醫院、楊梅天成醫院醫護支援的任務團隊,榮譽總院長鄭貴麟董事、陳志忠總院長、蔡芳生院長帶隊,感染科張家榮主任主導7組醫護人力(每組至少醫護各1人)。團隊進入學校了解情況以後,採分樓分流分層篩檢,天成醫療體系團隊負責兩棟教學大樓總計1300多位師生,篩檢在各班級走廊上進行,學生們雖然安安靜靜坐在教室等候,但是醫護人員可以感受師生心情緊張的氣氛。篩檢依班級順序進行,醫護人員細心引導,還有提醒學生如何配合深度的篩檢「放輕鬆、不要緊張」,學生緊張的情緒緩和許多,等全班完成採檢後,和老師再提醒相關的衛教,學生們才放學。每組醫護人員在自己負責的區域內移動,嚴禁到其他醫護人員的工作區域,防止交叉感染。現場沒有空調冷氣,篩檢完成後,醫護人員的工作服也濕透大半。篩檢2小時內完成1300多人次PCR採檢,隨即把檢體帶回醫院,這時候工作落在醫檢師們身上,院方為了配合防疫,先前已經採購高速精準的檢測儀器,大家徹夜進行檢體檢測,凌晨4點全數完成檢驗,第一次新冠肺炎核酸檢測採檢結果全部為陰性,醫護收到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有鬆一口氣,再辛苦也值得。天成醫療體系表示,面對Delta 變種病毒來勢洶洶,團隊始終站在防疫最前線守護疫情、守護民眾健康,感謝幕後英雄醫檢師與我們共同迎戰,提供高品質、高效率、精準的檢驗報告。
-
2021-09-03 新聞.用藥停看聽
疫後門診爆增 醫曝止痛藥吃太多恐「大腦敏感」
根據國外最新研究,偏頭痛患者疫情期間,每月偏頭痛平均天數增加4成,其中6成患者偏頭痛頻率增加,有高達6成4偏頭痛嚴重程度增加。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部立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表示,9月5日至11日是全球偏頭痛衛教週,邀請藝人佩甄擔任衛教大使,與知名圖文插畫家H.H先生合作,透過「第一屆全國繪畫比賽」與「我的偏頭痛美學網路串聯」,增加國人對偏頭痛認知。陳韋達表示,依流行病學推估,全台約有200萬人罹患偏頭痛。根據國外知名《頭痛與疼痛》期刊研究,新冠疫情期間,患者每月偏頭痛平均天數,從疫情前5.7天提升至8天,有六成患者偏頭痛發作頻率增加,有一成患者惡化為慢性偏頭痛。此外,有六成患者過度使用止痛藥,導致頭痛惡化,二成二患者一度痛到掛急診。還有六成患者吃不下、八成患者睡不好,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台灣頭痛學會秘書長、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醫師王嚴鋒指出,今年7月學會進行線上問卷調查,了解國人對於偏頭痛認知,共有2300名民眾填寫。調查顯示,近七成民眾誤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但事實上偏頭痛屬於疾病,只要頭痛反覆發生,每次持續4至72小時,伴隨噁心、嘔吐、畏光、怕吵的症狀,即符合偏頭痛定義。王嚴鋒說,偏頭痛患者以20至50歲女性居多,誘發因素包含壓力、遺傳、飲食、睡眠、環境等,嚴重會影響生活與工作。而國內止痛藥取得方便,部分民眾在偏頭痛發作時,多數自行購買止痛藥,過度輕忽治療,過量用藥除了傷肝、傷腎,更可能導致成癮,使頭痛惡化。台灣頭痛學會理事、新光醫院神經科醫師劉子洋表示,有些患者屬於慢性偏頭痛邊緣,在疫情之下,頭痛發作也不敢就醫,導致加速惡化,變成慢性偏頭痛,若長期靠止痛藥,可能會過度依賴藥物,也會越吃越痛,形成惡性循環,讓大腦越來越敏感,像是夏天進出冷氣房溫差大、沒睡好或隔天有大型考試等,外在因素刺激就會引發頭痛,建議應及時就醫。近期施打新冠疫苗,有不少民眾出現頭痛等副作用。劉子洋說,施打疫苗出現頭痛,與偏頭痛所產生的機轉不同,但若民眾本身有偏頭痛體質,但先前並未診治,打完疫苗後產生發燒、頭痛等不適症狀,或是外在壓力、其他疾病等,也可能引發偏頭痛產生,或是加劇偏頭痛。為了幫助國人正確認識偏頭痛,學會發布「偏頭痛超前部署123懶人包」:每週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止痛藥每周吃超過「2」天恐讓頭痛惡化、預防偏頭痛靠這「3」招: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期望藉由簡單易記口訣,讓民眾一眼秒懂偏頭痛必知「超前部署」守則。第一屆全國繪畫比賽,共有685位學生與社會人士參與,高中組冠軍本身亦是病友,因偏頭痛嚴重影響生活,於畫中呈現主角痛到夜不能寐。牆上日曆的滿江紅更道盡偏頭痛的血淚,甚至以「受夠了」命名作品,表達病友渴求偏頭痛改善的那天到來。
-
2021-09-02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女工作久坐小腿腫脹壓痛5天 竟是腿深部靜脈栓塞
33歲劉姓女子近期因左小腿腫脹壓痛5天到醫院急診就醫,醫師詢問病史,發現劉有多囊卵巢,已服用荷爾蒙治療3個月,又因工作因素需久坐電腦桌。醫師理學檢察時發現,劉的左小腿微溫腫脹疼痛,凹陷性水腫並有輕微壓痛,足背動脈左側脈搏較右側微弱,她卻無發燒或外傷史,最後經左小腿血管超音波檢查,診斷為左側膕靜脈栓塞,便安排住院使用血栓溶解劑及抗凝血治療,左小腿腫脹症狀明顯的改善。新竹台大分院急診室醫師陳憲青表示,深部靜脈栓塞 (Deep Vein Thrombosis) 指的是血凝塊(即血栓)在深層靜脈形成,阻礙血液回流,造成靜脈血管發炎或患肢肢體腫脹疼痛,大多發生在下肢的脛骨靜脈、膕靜脈、股靜脈與髂靜脈。在開始形成深部靜脈栓塞時往往沒有直接症狀,常見的不適包括患側下肢水腫,出現腫脹、疼痛及溫度上升等現象;另外,小腿肚的腓腸肌在足背屈曲時會疼痛,則稱霍曼氏徵象 (Homan's sign)。陳憲青說,造成深部靜脈栓塞的可能致病原因及危險因素包括血液回流受阻(血液鬱積),如長期久坐或臥床、鬱血性心臟疾病患者、肝硬化、靜脈曲張、腹部壓力過大(懷孕或腹水)、靜脈瓣功能不良等患者。或是血液中抗凝血因子減少,如服用避孕藥、生產、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又或者是血管內層損傷,如靜脈注射、創傷、惡性腫瘤、過於肥胖。目前臨床對於深部靜脈栓塞治療方式首要選擇是使用血栓溶解劑,但可能會有出血風險,須經醫師審慎評估。另一種治療方式是運用抗凝血劑控制血凝塊繼續形成或變大,待病患症狀改善、穩定後,再改以口服抗凝血劑持續服用約六個月以上控制病情。藥物之外也可採外科治療取出血栓及危險因素,預防血栓脫落、進入心臟而引起致命肺栓塞。陳憲青表示,劉女可能原因及危險因素包含長期久坐不動及服用避孕藥。經使用血栓溶解劑及抗凝血治療,左小腿腫脹症狀明顯的改善。提醒民眾,常久坐不動、搭乘長程交通工具或因工作需要長時間坐著的民眾,每隔一段時間要多起來走動與伸展背部和腿部肌肉,以保持血液循環的暢通,此外,也要多攝取水份,穿著寬鬆、舒適的服裝,這都是避免發生深部靜脈栓塞的方法。
-
2021-09-02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這一類的病人打疫苗要特別小心 發炎反應可能加劇病症
隨著注射疫苗的人愈來愈多,不良反應的案件也跟著增加,有些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者擔心副作用不敢打疫苗,但醫師表示,這些人是高危險群、反而更該打疫苗,但因為打疫苗後會有發炎反應,可能會使心血管疾病的症狀更明顯,要特別注意觀察打疫苗後的身體反應。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成偉最近就接到一名70歲的患者,平日有糖尿病,但並沒有注意到自己有心血管疾病,打完疫苗後出現左胸口及後背疼痛,原本以為是打疫苗的副作用、應該很快消失,但症狀卻持續兩周,就醫檢查後才發現心血管嚴重阻塞,經心導管手術後,症狀才消失。黃成偉指出,近來門診中常遇見許多長者訴說擔心自身有慢性病,怕施打疫苗後會引起不良副作用,其實慢性病朋友反而是更容易引發新冠肺炎重症的族群,建議更應施打疫苗以降低染病風險。比較要注意的是有些病患本身有潛在的疾病例如心血管阻塞,在打完疫苗後,人體為產生抗體會開始有發炎反應;如此一來就更容易會引發胸悶等症狀,如一直未重視,有時甚至會造成心肌梗塞,不可小覰。黃成偉提醒,如發現自己在施打疫苗前後有胸悶、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和心悸等症狀時,勿輕忽趕快至醫院急診室或心臟科求診,讓醫師來確定原因會比較保險。目前的心導管技術非常先進,只需針孔大小傷口即可利用血管支架來打通血管,尤其是塗藥血管支架更能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安南醫院心臟內科全年無休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心導管介入性治療服務,隨時守護民眾提供最即時及安全的心血管醫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