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1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心血管
共找到
3627
筆 文章
-
-
2020-02-21 癌症.飲食與癌症
咖啡能防癌!台大名醫:防慢性病、抗致癌物的正確喝法
咖啡是許多人生活之必要,但它究竟傷身或是養生?負面看法指出,會讓骨質疏鬆與胃食道逆流更嚴重,但正面看法則指出咖啡是降低慢性病、心血管疾病與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甚至是改善癌症的良方。孰是孰非?台灣大學醫學院外科名譽教授、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認為:一切都是知識與喝法的問題。喝對了,對身體的好處還真不少!到底,咖啡應怎麼喝才正確、成為每日身體的滋養良方?要具備哪些知識?咖啡致癌研究修正:「連續」喝2,000杯以上,才有罹癌風險曾獲頒台灣癌症醫療終身成就獎的台大乳癌名醫張金堅,今年73歲,是標準的「咖啡迷」,一天平均喝上3杯黑咖啡,但在65歲前,原本對咖啡抱持敬而遠之的態度,因早期喝三合一咖啡時,每次都感覺腸胃不適,長期下來便覺得是傷身的飲料。沒想到在一次搭高鐵的途中,被咖啡香氣吸引,重新嘗試喝黑咖啡,「哇,結果不只沒有胃痛,印象也完全改觀。」他從此對咖啡著迷,破除心中疑慮。張金堅在每週看診、開刀外,花最多時間的就是研究咖啡。他走遍台灣,尋訪阿里山、屏東、台東等咖啡豆產地,甚至遠赴非洲、越南、寮國、夏威夷,體驗不同的咖啡文化。此外,他更研讀國內外的相關文獻,發現咖啡含有許多活性化合物,如咖啡因、綠原酸、咖啡醇、葫蘆巴鹼、菸鹼酸,若好好利用,就是對人體有益的良藥。 過去許多咖啡傷身的研究,須重新被解讀。例如,咖啡曾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評為2A類致癌物,到了2016年,則修改了此項結論,改列為第3類,代表致癌證據並不充分。對此,他表示目前並沒有足夠的研究可證明,而烘焙過程會產生的致癌物「丙烯醯胺」,殘留的量並不大,成人要連續喝2,000杯以上,才有罹癌風險;反而是其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質,有可能形成抗癌和延緩慢性病的功效。綠原酸成分可抗氧化,對多項疾病都有益處張金堅說,咖啡成分達1千多種,其中「綠原酸」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生豆的綠原酸占9.6%,烘焙後還是有4.8%,能幫助清除身體的自由基與發炎因子,保護細胞組織。綠原酸的抗氧化成分,對於心血管、糖尿病、消化器官機能、抑制葡萄糖吸收及減輕體重,都有正面效果。他透露,自己長年的痛風問題,也在喝咖啡後不藥而癒。許多慢性病的產生,都是身體長期發炎的結果,而他指出許多文獻說明,咖啡可以減少發炎,進而降低死亡風險。國內的研究則指出,飲用咖啡者平均壽命增加2.1歲。此外,咖啡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推測咖啡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血管阻塞的內生酶。抑制血糖飆升!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針對第二型糖尿病,醫學界也發現,喝咖啡能降低罹病風險。目前雖然沒有明確機轉,張金堅根據實驗結果推論,「咖啡中的抗氧化物,如綠原酸、咖啡酸,可改變新陳代謝,對胰島素抗性會好一點。」由於「綠原酸」可能抑制體內肝糖轉化葡萄糖的過程,延遲血糖吸收,使得血糖值不會忽然飆升;「咖啡多酚」可增加腸泌素等物質分泌,使得血糖降低;礦物質「鎂離子」可能增加胰島素,提高細胞對葡萄糖敏感度。張金堅說明,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最好是喝「不加糖與奶精」的黑咖啡,每天3杯內較適合,咖啡可作為控糖的輔助方法,但仍不適合過度飲用。罹癌可以喝咖啡嗎?可減緩某些症狀與降低發生率常有患者在看診時詢問張金堅,罹患癌症還可喝咖啡嗎?他表示,一般人喝咖啡有助於降低癌症發生率,而針對癌症患者,確實也能減緩某些癌症的症狀。他解釋,咖啡裡的多種抗氧化成分與植化素,如咖啡因和咖啡酸可抑制細胞分裂,加速癌細胞的凋亡;酚酸類可促進體內合成穀胱甘肽,對抗致癌物質亞硝胺。近年研究發現,對肝癌和直腸癌,的確有改善的效果。不過,對於乳癌和肺癌是否能飲用咖啡,仍存在著一些爭論。 每日不超過3杯,最好降到60度以下再喝如何正確喝咖啡?張金堅提醒,咖啡的飲用「量」是關鍵。通常一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從40到300毫克左右,建議每天不宜攝取超過400毫克。也就是說,即使能帶來好處,也應在每日不超過3杯的安全範圍內。曾有研究顯示,一天超過8杯,則會提高心律不整的機率。至於最理想的飲用時間,他建議由於咖啡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最好在上午10點及下午3點,能幫助頭腦清醒。此外,咖啡不能過燙,會讓食道組織受損。最適宜的咖啡溫度是85度,最好降到60度以下再喝,並且不要加糖和奶精,以免抵銷咖啡本來的有益成分。 哪種人不適合喝咖啡?骨質疏鬆患者、腸胃症狀患者需酌量哪幾種人比較不適合喝咖啡?以下2種情況,需要特別酌量。1. 骨質疏鬆患者「喝咖啡是不是對骨頭不好?」是很多人的疑問,張金堅認為,骨質疏鬆患者,或是鈣質攝取較差者,的確有可能會提高嚴重程度。尤其女性到了更年期後,雌激素減少也會導致骨質流失,這時期飲用咖啡的女性,可同時配合日曬和運動,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來減緩骨質疏鬆的程度。2. 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潰瘍患者由於咖啡會刺激腸胃蠕動,若有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潰瘍、拉肚子等症狀,攝取咖啡最好也能減量,或避免空腹飲用,以防增加刺激。怎麼挑咖啡?2個基本動作確保品質對於入門者來說,怎麼挑選,才能買到好咖啡?張金堅偏好淺烘焙的咖啡,「香味達30幾種,淺焙口味偏酸,產生的香氣比較多,有柑橘、草莓、櫻桃等。」對於中年後品嘗咖啡,更融合了人生滋味在心頭。咖啡的風味反應了產地的氣候、土壤、水質等條件,如產於非洲的咖啡風味較為豪放,海島咖啡則較為溫和清淡,從咖啡樹上的一顆豆子,經採收、加工、烘焙、萃取,到成為眼前的一杯咖啡,處處是學問。他建議,不一定昂貴的咖啡就代表品質最好,而是慎選信譽良好的店家,可依下列原則來選擇。1. 觀察咖啡豆最好是單品咖啡豆,仔細觀察外觀是否有深有淺的豆子摻雜在一起,或是有發霉、蟲蛀、縮水、破損等跡象,聞聞看是否有油耗、酸敗的氣味。新鮮的咖啡豆應具有果香、焦糖等令人感到愉悅的氣味。2. 包裝標示清楚有產地來歷,標示日曬或水洗等處理方式,以及烘焙時間、賞味期限、SGS認證,確保沒有農藥和赭麴毒素,才能發揮抗氧化成分的最佳功效。原文:咖啡能防癌!台大名醫張金堅:預防慢性病、對抗致癌物質的正確喝法
-
2020-02-20 養生.抗老養生
春天重養肝!多吃2類食物膽、眼睛都幫你顧到
《黃帝內經》中寫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由此可知,春季養生應保健體內的陽氣,讓陽氣處於不間斷、持續旺盛的狀態。傳統中醫注重五行,而春季是草木繁榮、百花齊放之時節,對應五行中的「木」,而五臟中的「肝」又對應「木」,因此才會說:「春季宜養肝」。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肝臟具有藏血的功能,當失血過多或是女性經期的時候,都容易導致氣血不足,進而連帶造成肝血的不足。一旦肝血不足時,就無法提供足夠的養分給肝臟,導致肝臟功能受到損害,就容易出現眼睛痠澀、眼花,女性生理期發生紊亂等情形,因此,在春天的時候,除了養肝之外,補血也是養生的一大重點。 春天對應中醫五色中的「青」色,綜合而論,青色能夠促進肝氣循環與人體的代謝作用,有益於肝臟的排毒、消除身體的疲勞,還有明目、保健視神經以及提升免疫力的效果。 青色對應的味覺是「酸」味,春季養肝應該多吃些青色且帶有酸味的食物,包括奇異果、檸檬、番石榴、白醋、綠豆、毛豆、大黃瓜、小黃瓜、竹筍、花椰菜、菠菜、芹菜、海帶等,能夠照顧肝、膽及眼睛等部位。 以中醫書《本草推陳》的紀錄指出,芹菜主治肝陽頭暈、面紅目赤等症狀。從營養學中也可以知道,芹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C與鈉、鉀等礦物質。有平肝清熱、發汗解熱以及降血壓的效果,不過因為芹菜含有高鈉,平均1根芹菜,就含有35mg的鈉,因此,高血壓患者,不宜食用過多。 而中醫藥學中指出,牡蠣入肝腎兩經,有滋陰補血、消除煩悶以及解除失眠的效果。陳潮宗表示,牡蠣富含ω-3脂肪酸、EPA及DHA,不但能降低壞的膽固醇含量,還可預防心血管疾病與脂肪肝。但是生吃牡蠣容易遭受到細菌感染,因此,建議連同適量的薑、醋等調味料一同吃下肚,達到殺菌的效果。 此外,菠菜是春天當季的蔬菜,性涼味甘,富含維生素K、葉酸、草酸、蛋白質以及鐵質,有利於活絡血脈、五脈運行,針對肝氣不順所引起的胃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不過,陳潮宗提醒,盡量不要跟豆類製品一起吃,否則容易形成草酸鈣,而導致結石的發生。 春天是肝病的好發季節,酒精也被證實對肝細胞會直接造成傷害。陳潮宗強調,對於已經有慢性肝炎症狀的患者來說,飲酒是必須絕對禁止的行為與消遣,以免酒精增加肝臟的負擔。 另外,可能含有黃麴毒素的花生、豆腐乳等過期食物,也是傷害肝臟的兇手,必須特別注意;如果是發霉的生米、花生等食材,千萬不要因為節省就繼續吃,長期下來,將對肝臟造成嚴重的傷害。 雖說春天養生建議吃酸性食物,且酸性物質會讓繃緊的肌肉變得柔軟,幫助分解體內囤積的脂肪,但若是吃太多酸度過高的食物如檸檬等,也容易傷胃,因此,建議留待飯後或是非空腹時食用,較能保護胃部。 延伸閱讀: 肝不好易疲勞? 指緣長肉刺可能也是警訊 降低脂肪肝單靠低油飲食不夠 還要加上這件事才行 排毒從斷食開始? 一次搞懂3種斷食法要怎麼吃才對 
-
2020-02-20 新聞.健康知識+
空污易引發心臟病 小心超細微粒!
心臟不好的民眾要格外注意空氣汙染。美國研究發現,民眾暴露在含有超細微粒的污染空氣中,出現心臟病的機率也會升高。據《環境新聞網》報導,心肌梗塞是全球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而超細微粒(UFP)則是指100奈米以下物質,在都市中,其主要來源來自汽車排氣。這次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科學家的研究,也是首度針對暴露超細微粒與心臟病關係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人員陳凱(譯音)醫師指出,「這次研究證實空氣汙染的細微粒子在引發嚴重心臟病中扮有一定地位,特別是在暴露的前幾個小時內最為明顯。」超細微粒對健康有危害主要是其小尺寸、每質量單位擁有較大表面積以及具備穿透細胞進入血液系統的能力。據《空氣品質新聞網站》報導,研究人員是分析在德國收集的心臟病資料,當中觀察發生在2005~2015年近6,000起心臟病病例,接著再將個別病例與病發當時的超細微粒數據比較,結果發現在暴露後6~12小時期間內,隨著超細微粒數量增加,發生心臟病機率也會提高3.27%。陳凱指出,「未來分析將檢視每小時暴露在空氣污染與極端溫度的加總數值,也會找出已擁有過去疾病與服藥的弱勢分組人口。」無獨有偶,一篇發表在《柳葉刀•星球健康》期刊的報告也指出,每日PM2.5增加10 μg/m3,心跳停止風險會增加1~4%。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環境健康視角》期刊。【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2-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最大規模研究:8成患者症狀輕微
中國出版的中華流行病學雜誌一份研究於檢視逾7萬個病例後,發現8成武漢肺炎感染者症狀輕微,致死率隨著年齡增加逐漸攀升。這是武漢肺炎去年12月底爆發以來的最大規模研究。根據中華流行病學雜誌官網,研究檢視截至2月11日的7萬2314起個案,包括確診病例4萬4672例(61.8%),疑似病例1萬6186例(22.4%),臨床診斷病例1萬567例(14.6%),無症狀感染者889例(1.2%)。根據法新社整理,這份研究主要有以下發現,首先是80.9%的感染者屬於輕症,重症病例占13.8%,危重病例占4.7%。致死率最高的年齡層是80歲及以上患者,高達14.8%。研究發現,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可能死於武漢肺炎併發症,其次是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高血壓患者。研究稱,儘管至少有兩名新生兒從母體直接感染武漢肺炎,但9歲以下沒有死亡個案;39歲以下患者的死亡率還很低,只有0.2%。但致死率隨著年齡增加逐漸攀升,40幾歲年齡層大約是0.4%,到了50幾歲變成1.3%,60幾歲則是3.6%,70幾歲為8.0%。此外,男性的病死率比女性高,分別是2.8%與1.7%。整體致死率為2.3%。研究表示,將近86%的感染者若非住在武漢就是曾造訪武漢。非法販售野味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普遍被認為是武漢肺炎的發源地,武漢也從1月23日起封城。至於對醫護人員構成的風險方面,研究指出,共有3019名醫護人員接受新型冠狀病毒診斷,其中確診感染1716人、5人死亡。分析1688個重症醫護人員病例顯示,在武漢任職者占64%。研究稱,武漢肺炎第一波高峰出現在1月24日至26日,報告並暗示,從2月11日以來,整體疫情曲線呈現向下趨勢,意味疫情擴散正在減緩,尤其是湖北省以外地區。數百萬中國人1月底因為農曆春節而跨省移動,武漢肺炎也在此時傳播。研究報告作者警告,農曆春節假期結束後,大家開始復工,中國就要面對疫情可能出現反彈。研究還說,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隨著時間推移持續變化,變成毒性更強,提醒醫生們「保持警覺」。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指出,這是武漢肺炎在中國爆發以來最詳盡的一次研究,儘管給了正在發生的疫情許多洞見,但距離完整拼圖還很遙遠。BBC健康與科學記者蓋拉格(James Gallagher)點出研究不足之處,他說,其他科學家估計,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是官方統計數字的10倍,那意味整體致死率可能低於這份報告得出的結論。此外,蓋拉格認為,報告稱首波疫情高峰已於1月底出現,這個說法言之過早。蓋拉格表示,但這份報告仍明確指出,即使中國祭出封城等極端手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是高度傳染性病毒,極端快速傳播。這對其他國家與地區來說,應該是一個警訊。
-
2020-02-1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門診減量五年目標 新冠肺炎讓醫院一周就達標
健保2018年起要求區域級以上醫院每年門診減量2%,今年首季已減到3.96%,目標5年減10%,醫院早已叫苦連天,狀況頻傳。沒想到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民眾不敢去醫療院所,春節後一周首見門、急、住診人次全面衰退,光是門診就減少13%,一周超越五年減量目標。衛生福利部全民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為支持防疫,門診減量政策1月23日起已暫停,政策恢復時程未定。根據健保署統計資料,比較去年及今年春節過後一周,今年( 1月31日至2月5日)全國各層級醫療院所就醫件數全面減少,其中門診件數減少13 %、急診件數減少4%、住診件數減少19%。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李純馥表示,以往春節後就醫人潮受到假期長短、氣候、流感等多重因素影響,通常收假第一周都會增加,假期較長或流感疫情嚴重時,甚至會暴增。今年因有新冠肺炎疫情隱憂,民眾擔心醫療院所有感染風險,就醫趨勢逆轉,人次不增反減,2003年SARS時也有同樣的現象。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以新光醫院為例,春節後門診量已減少8%,住院量也減少近兩成,住院部分主要來自非立即性、可選時間的外科手術的遞延,如關節置換、良性攝護腺手術、診斷性心導管手術等。洪子仁指出,SARS當時就醫人潮在內衰退至少三成以上,衝擊大於現在,但集中於三個月內發生。現在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持續增加,社區傳播隱憂尚在,又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等解決方案,防疫之戰「還看不到盡頭」,就醫人次很可能會繼續下探。洪子仁分析,新冠肺炎造成的就醫人次下降,當中可能只有一半是無關生死或過度就醫,另一半很可能是延誤了攸關生死的必要醫療,例如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回診或手術,健保署可進一步予以分析。洪子仁呼籲民眾,減少感染源暴露固然重要,但現在醫療院所感控都已嚴加戒備,只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該看病就要看,以免延誤帶來更大的健康風險。洪子仁說,現在全國醫療院所一方面為防疫投入額外人員及設備成本,一方面又面臨到就醫人次減少的財務衝擊,已經是「兩頭燒」的狀態。呼籲政府應編列特別預算支持醫院防疫,健保署也可在行政程序許可前提下,給予財務衝擊最大的中小型醫療院所多一些彈性,例如提高健保暫付款在醫院申報點數的佔比。
-
2020-02-18 新聞.健康知識+
午睡真能延年益壽?每周超過2天對健康沒好處
午睡有延年益壽之效嗎?答案是有的,但其中卻有學問。最新醫學研究發現,跟從不午睡的民眾比較起來,每周午睡一、兩天確實有益增進健康,但如果每周午睡超過兩天,就變得對健康沒有特別好處了。最新研究調查顯示,每周午睡一、兩天的民眾,跟從不午睡的民眾比較起來,心臟病發作、中風以及各種心臟疾病出現的機率,都減少了一半。但研究人員發現,每周午睡超過兩天以上的民眾,卻沒有出現這些健康助益。主持這項研究的瑞士洛桑大學醫院(University Hospital of Lausanne)博士後研究員郝斯勒(Nadine Hausler)指出:「事實上,我們在研究初期發現,經常午睡的民眾發生意外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更高的。但是當我們把民眾的社經條件、生活型態以及心血管疾病風險指數納入考量之後,就發現並沒有發生血管疾病風險更高的狀況。」●睡眠專家:沒有定論這項研究結果讓醫學專家感到納悶。紐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厄文醫學中心(Irving Medical Center)睡眠研究計畫主任梅莉裴瑞•聖昂吉(Marie-Pierre St-Onge)說,究竟午睡對於身體健康是有益或沒有作用的,其實並沒有定論。她指出,長久以來,對於午睡是否對身體健康有益,學者專家之間有著針鋒相對的辯論,不少專家甚至指出,如果有午睡習慣,其實反映著晚間睡眠習慣並不好,因此從整體角度來看,午睡就不見得具有好處。聖昂吉說,午睡的睡眠助益如同棒球曲球(curveball)般的複雜難以捉摸,因為瑞士洛桑大學醫院這項研究發現每周午睡一、兩天,確實有益健康。瑞士洛桑大學醫院研究人員分析3500名隨機抽樣挑選瑞士民眾的午睡習慣,同時在超過五年的研究期間,密切追蹤這些調查對象的心臟健康狀況。統計結果發現,約六成民眾表示從不午睡,約兩成民眾則說每周午睡一或兩天,每周午睡三天以上的民眾也有兩成。從個人背景分析,經常午睡的民眾通常是年齡較大的男性,通常體重超標,有抽菸習慣。研究人員指出,經常午睡的高齡男性與不午睡的同齡男性比較起來,雖然前者填寫的夜間睡眠時間較長,但他們白天出現疲乏、想睡的狀況也相對較為頻繁,而且他們較容易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的問題。●經常午睡 晚上可能沒睡好瑞士洛桑大學醫院這項研究期間,在所有參與研究的3500人當中,總共出現155例致命及非致命的心臟疾病病例,包括心臟病、中風以及由動脈堵塞引發且必須開刀的心臟疾病。統計顯示,每周午睡一到兩天的民眾,與完全不午睡的民眾比較起來,心臟病發作、中風及心臟衰竭的機率,足足減少了48%。午睡較為頻繁的民眾,發生各種心臟疾病的機率卻增加了67%,但如果把其他危險因素納入考慮,風險增加的狀況則頓時消失。美國心臟病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資訊網站CardioSmart.org總編輯、心臟病醫師瑪莎•古拉提(Martha Gulati)指出,經常午睡的確可能是健康亮紅燈的警訊。她說:「我會擔心的是,一個人如果每天都需要午睡,可能是因為每天晚上都沒有得到良好品質的睡眠。」她表示,如果有人每周六天甚至七天都午睡,會讓她懷疑此人晚上是否沒睡好,因此必須透過午睡來補足睡眠。古拉提說,以她個人而言,還是非常享受周日的午睡時間,「現在也有理由對我丈夫說,我是在降低心臟疾病的風險。」為什麼午睡有益健康的臨界點是以每周一到兩天做為畫分?主持研究的郝斯勒說,研究團隊到目前為止還無法解答這個疑問。郝斯勒說,研究團隊的假設是,偶爾午睡可能是某種形式的生理補償,如此一來便有降低壓力的效果,排除因為夜間睡眠不足而產生的身心壓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因此對於避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就產生了助益。」
-
2020-02-16 科別.兒科
孩子愛喝手搖飲料 真的可能發生性早熟?
Q:孩子愛喝手搖飲料,可能發生性早熟?A:台灣學童「轉大人」的時間點似乎越來越早,振興醫院兒科團隊研究發現,過去30年來,我國女童初經年齡每十年降0.43歲,男童睪丸快速變大的年齡也下降中,這會使孩子日後罹患三高與癌症風險提升。醫療團隊根據過去文獻指,性早熟可能源於肥胖以及生活中的塑化劑暴露,其中包括經常接觸塑膠吸管、塑膠飲料杯等。性早熟的定義是女童八歲前胸部發育、九歲半前初經到來,男童九歲前睪丸尺寸逾十毫升,不少兒科醫師在臨床上發現性早熟的孩子愈來愈多。有鑑於此,振興醫院爬梳過去30年來的四篇本土文獻,發現台灣女童初經年齡每十年降0.43歲,1987年初經來時年齡平均為12.86歲,2018年則降至11.35歲。另也發現,男童睪丸快速變大的年齡也比20年前提前了一歲,這個趨勢持續進展中。性早熟帶來的負面影響之一是身高可能輸人,因為這群孩子的生長盤會提早關閉,最終身高往往較矮。此外,2008年國際期刊《小兒科》、2013年《國際肥胖期刊》、《國際內分泌及新陳代謝期刊》等文獻指,兒童第二性徵提早發育,日後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乳癌、睪丸癌與攝護腺癌等風險會增加。肥胖也易引起性早熟在性早熟的原因方面,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曾有論文顯示女童性早熟可能與塑化劑暴露有關,目前已知自來水、寶特瓶、手搖杯、吸管、沐浴乳、洗髮精與魚類等都可能殘留塑膠微粒或塑化劑,干擾孩子內分泌、催化早熟;另外,文獻顯示肥胖也是引起性早熟的危險因子。如果家長希望延緩孩子晚點關閉生長板,可將孩子攜至小兒內分泌門診進行評估,必要時可透過荷爾蒙抑制拮抗劑使腦下垂體分泌的男、女性荷爾蒙下降,進而達成生長板延後關閉之效。諮詢專家/振興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喻永生
-
2020-02-15 養生.聰明飲食
啤酒、起司降腸癌、肺癌風險!…哈佛教授:這些看似不太健康的食物,其實是長壽秘訣
食物和血管新生顯而易見的,功能齊全的血管新生防禦系統可以保護我們防止許多疾病。你的健康依賴循環系統的正常平衡,沒有過多或不足的血管在你的器官中。當這個平衡被打亂,你的身體就需要幫助。你的飲食可作為疾病的預防以及輔助治療。世界各地的研究已經顯示特別的食物和飲料--包括許多我們熟知且喜愛的——可以增進你的血管新生防禦系統。即使是你準備和結合食材的方式也可以影響血管新生。這就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觀點,提供我們去思考要吃什麼食物以及如何食用。此外,如果你希望增加預防受血管新生影響的疾病的機率,飲食將為你開啟一扇新的大門。如果你目前正與一種血管新生有關的情況作戰,選擇正確的食物可能會幫助你控制,甚至擊敗那個疾病。不斷增加的證據驗證了此方法的力量。亞洲的人們,飲食中包含大量大豆、蔬菜和茶,罹患乳癌和其他癌症的風險明顯較低。在日本,有超過69,000人的年紀高於100歲。中國百歲以上的人口也有上升的趨勢。我的叔公,他一直健康地活到104歲,住在常熟市(Changshu),這個城鎮位於上海的外側,虞山(Yushan mountain)的山腳下,那裡產綠茶。依卡利亞島(Ikaria)、希臘和薩丁尼亞(Sardinia)中部充滿活力的百歲人瑞都食用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這種飲食充滿了增進血管新生防禦的食材,而且不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瞭解血管新生是你健康防禦系統的關鍵,將成為解開你體內健康長壽,以及遠離醫療保健系統的秘密鑰匙。血管新生防禦被破壞的情況雞大腿所有肉之中,雞肉是較健康的選擇之一。我們大部分人都認為雞胸肉是最棒的部分,因為白肉脂肪較少,但是紅肉可以提供其他獨特的健康益處,尤其如果你先將脂肪修剪掉。研究顯示大腿和小腿肉是特別健康的選擇。雞紅肉包含維生素K2或甲萘類(menaquinone),一種天然的脂溶性維生素。不像維生素K1是由植物(如:菠菜)產生,K2是由細菌製造。它具有抗血管新生的特性。日本廣島大學(Hiroshima University)的科學家研究維生素K2,發現它可以有效抑制血管新生和結腸癌細胞的生長。伊利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維生素K2可以抑制血管新生與前列腺癌的生長。K2的好處也延伸到心臟病。攝取含有較多K2食物的人,死於心臟病的機會減少了57%以上;因為斑塊堆積導致的嚴重動脈硬化風險也降低了52% 。斑塊生長需要血管新生,所以這個相關性很合理。研究人員並且發現甲萘醌類也會干擾身體製造膽固醇的能力,因此可以預防動脈硬化的發生。所以即使你可能已經習慣選擇雞胸肉,當涉及健康,毫無疑問地:請選擇美味的腿和大腿。啤酒啤酒花含有黃腐醇(xanthohum++6erol),這是一種抗血管新生生物活性。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展開的一項大型研究——前列腺癌、肺癌、大腸直腸癌和卵巢癌的篩檢試驗(Prostate, Lung, Colorectal and Ovarian Cancer Screening Trial),一共招募了10萬7千9百98名受試者。其中一項分析是飲用啤酒與腎臟癌,也被稱為腎細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間的相關性。研究發現每週飲用將近5罐啤酒顯著與減少33%的腎臟癌風險相關。2,044位參與者的北卡羅萊納州結腸癌研究發現適度飲用啤酒(每天稍微少於1罐啤酒)與減少24%的結腸癌風險有關。啤酒攝取也與心血管益處相關。位於義大利坎波巴索(Campobasso)的聖馬里亞因巴羅和天主教大學(Santa Maria Imbaro and Catholic University)的馬力奧尼格里藥理研究所(Instituto di Recerche Farmacologiche Mario Negri)檢驗了跨越10個國家的14篇研究,發現每天飲用1罐啤酒與減少21%的冠狀動脈疾病風險有關。一篇德國的研究提出啤酒有預防失智症的益處。這項研究由曼海姆中央心理健康研究所(Centr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in Mannheim)主導,跨越了6個德國城市(波昂、杜賽道夫、漢堡、萊比錫、曼海姆和慕尼黑),評估了3,203位年齡超過75歲的老年人。研究人員將不同類型的酒精飲料攝取量與失智症的發病率進行相關分析。每天飲用1.5到2罐啤酒的人在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上減少了60%,而在被確診為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上也減少了87%。針對葡萄酒的相同警告也適用於啤酒:酒精的高濃度攝取會有害健康。請做一個輕度或中度的飲酒者。酒精本身會毒害大腦,而且高劑量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起司起司作為食物早有歷史上的記錄。有超過900種不同種類的起司,但是你只會在超市或雜貨店發現一小部分的種類。雖然起司的鈉和飽和脂肪含量很高,但它也含有抗血管新生的維生素K2,它是製造起司需使用的細菌菌種的副產物。馬斯垂克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的研究對起司的維生素K2含量進行分析,並且指出莫恩斯特(Munster)、高達、卡蒙貝爾、愛丹(Edam)、斯蒂爾頓(Stilton)和衣曼塔 (Emmenthal)起司的維生素K2含量最高。亞爾斯堡起司(Jarlsberg cheese)也有一種高濃度的維生素K2。起司所含的維生素K2含量可與雞大腿相比。歐洲癌症及營養前瞻性研究- 海德堡區(EPIC-Heidelberg study)檢驗了維生素K攝取量與癌症間的關係。研究人員調查23,340人長達14年,並且發現起司是這一組參與者中維生素K2(甲萘類)的主要來源。調查發現每天食用1到3片起司與減少62%的肺癌風險有關。針對男性進行相似的分析,每天食用2片起司所含的K2量與減少35%的前列腺癌風險有關。起司通常含有飽和脂肪、膽固醇和高鈉,這些都是不健康的因子,所以適量很重要。但是研究證據讓我們可以把起司重新考慮為可為我們帶來一些健康益處的食物,而不是一種應該被完全歸類為不健康的食物。橄欖油橄欖油已被人類使用了4,000年之久, 它的起源來自小亞細亞(Asia Minor) 和地中海(Mediterranean)。曾經被用做儀式所需要的燈油,橄欖油最終被用於烹飪。西班牙、義大利和希臘是今天橄欖油的主要製造者,這3個國家所生長的橄欖品種皆含有高濃度的生物活性多酚,包括油酸、橄欖苦苷(oleuropein)、羥基酪醇(hydroxytyrosol)、酪醇(tyrosol)和橄欖油刺激醛(oleocanthal)。這些複合物具有抗血管新生、抗發炎、抗氧化劑,還有獨特抗癌特性。特級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EVOO)是壓榨橄欖製成,無添加任何化學物質或精緻,含有最高濃度的生物活性以及最佳的風味。它的保存期限大約是2年。延伸閱讀: 起床後腰痠背痛...不只是姿勢問題,你其實已「大腦積毒」!「睡眠缺氧」恐引發中風和失智●書籍介紹逆轉疾病的科學食療聖經:美國權威名醫的創新食療法,教你吃對食物、啟動身體防禦力,擺脫癌症與慢性病作者: 李維麟(William Li, MD) 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19/12/05作者簡介李維麟(William Li,MD)全球知名醫生、科學家、演說家和作家,最為人所知的是領導血管新生基金會。李醫生突破性的成果已經影響了超過七十種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失明、心臟疾病和肥胖。他的TED演說:「我們能藉著飲食餓死癌症嗎?」獲得1,100萬以上人次的觀看,此外他也上過奧茲醫生秀、瑪莎·史都華秀、CNN、MSNBC、NPR和美國之音,而且於梵蒂岡Unite to Cure會議上發表研究成果。同時他也在頂尖期刊上,例如《科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刺胳針》與更多雜誌上發表了上百篇科學論文。曾任教哈佛大學、塔夫斯大學和達特茅斯醫學院。
-
2020-02-15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不好全身都受累!台大醫圖文解說正確心臟保養
心臟負責推動全身血液循環,每分每秒都持續跳動。然而,日常生活中卻有很多可能傷害心臟的狀況,一定要盡量避免,做好心臟保養,以免心臟持續受傷,導致心臟衰竭。血糖太高,心臟也受害!台大醫院心臟外科許榮彬主任指出,血糖偏高時,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容易輕忽,其實血糖過高,全身器官都會受到影響,控制血糖的目的就是為了預防糖尿病相關併發症。過高的血糖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讓動脈逐漸狹窄、阻塞,輸送往器官的血流減少,各器官的功能都會受到影響,例如在腦部可能造成血管阻塞、缺血性中風;在心臟可能造成冠狀動脈阻塞,導致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周邊血管阻塞,肢體會缺血,導致肢體疼痛不良於行,由於血液循環差,傷口不容易癒合,部分患者恐怕需要截肢。總而言之,糖尿病的併發症是多面向的,從頭到腳都會出狀況,特別是可能導致心肌病變,讓心臟功能進一步惡化,而演變成心臟衰竭導致死亡,不可不慎。 持續高血壓,心臟難負荷許榮彬醫師表示,高血壓會導致全身血管病變,腎臟、眼睛等器官都會受損,影響相當全面。血壓過高會造成血管受損,甚至破裂。例如急性發作的主動脈剝離,是非常危險的狀況,患者可能感到劇烈撕裂性胸痛,極為難受且死亡率很高。腦部血管破裂的出血性中風,可能造成死亡,也會有神經學後遺症。如果是慢性的高血壓,我們的心臟會因為長期負荷過大而漸漸邁向心臟衰竭。當冠狀動脈狹窄、阻塞,心肌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心絞痛、心肌梗塞的機會愈來愈高,容易演變成心臟衰竭。血脂過高,血管狹窄、阻塞,恐致心臟衰竭高血脂是很常見的狀況,許榮彬醫師解釋道,血脂包含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膽固醇對身體有幫助,而低密度膽固醇會導致動脈硬化,對身體有害。全身各器官都需要血液供應,當血管受損,就會造成器官病變,雖然原因不同,但是造成的結果都類似:腎臟血管阻塞會造成腎臟衰竭,肢體血管阻塞會造成缺血、疼痛,腦部血管阻塞會造成腦中風,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會造成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一定要多加注意。抽菸傷肺又傷心!許榮彬醫師提醒道,對心血管疾病而言,抽菸是個重要的危險因子,抽菸也會造成血管病變,進而導致器官損傷。不過抽菸除了造成血管損傷之外,還可能致癌。提到抽菸,大家容易聯想到肺癌,其實不只有肺癌,抽菸將導致口腔癌、食道癌、乳癌、膀胱癌、腎臟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增加,是非常重要的危險因子。即使一天只抽一根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就會明顯上升。吸入二手煙也同樣有害。 戒菸的好處很多,戒菸12小時後,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濃度恢復正常。戒菸兩週後,血液循環及肺功能開始改善,戒菸一年後,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減半。戒菸五年後,口腔癌、食道癌、膀胱癌的風險減半。戒菸十年後,死於肺癌的風險減半。戒菸十五年後,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和不抽菸者相同。許榮彬醫師強調,心臟功能不好的患者務必戒菸,避免刺激心臟。吸菸會讓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皆會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臟衰竭惡化。酒精會傷害心肌細胞,惡化心臟功能酒精會造成心臟細胞的傷害,許榮彬醫師道,所以有所謂「酒精性心肌病變」,飲酒過量或長期喝酒的病患,心肌細胞可能受損,造成心臟衰竭。雖然大家可能聽過適量飲酒有好處的說法,但是酒精對心肌細胞本身是有害的,所以究竟適量飲酒是否有益處?一天可以喝幾毫升?目前仍沒有定論。美國心臟學會不建議民眾藉由喝任何酒類來獲得好處,尤其是心臟衰竭患者務必戒酒,避免酒精對心臟造成進一步的傷害。留意溫差,避免冷熱交替刺激大許榮彬醫師道,「心臟外科的病患,很多都有心臟衰竭,我都建議病患不要泡密閉式三溫暖,至於露天的空氣流通比較好的地方,沒有說一定不能去,但要注意冷熱之間不能刺激過大。」心臟疾病就是要避免刺激過大,尤其是在冬天天氣很冷,從室內到室外,突然接觸到冷空氣就是心臟病最容易發作的時間。洗熱水澡、泡溫泉也是同樣道理,原本處在溫暖的環境,忽然回到溫度較低的環境,刺激太大容易誘發急性發作。在大熱天進入冷氣房也得注意,要盡量避免溫差太大。心臟衰竭患者的病情很容易變動,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都要多加留意。規律運動,有益心臟功能許榮彬醫師解釋道,心臟衰竭患者還是要維持適度運動,至於適合什麼運動,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對心臟病患而言,快走是不錯的運動方法,舉重就不建議。醫院都有復健科門診,能夠在完整評估後,給予運動處方。台大醫院有心臟衰竭小組,小組成員包括內外科醫師、復健科醫師、個管師、營養師等。如果是因為心臟衰竭住院的患者,我們都要照會復健科醫師,出院後也可以轉介到復健科門診做運動諮詢。 除了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等危險因子外,還要跟大家提醒一點,部分心血管疾病與遺傳有關,所以心臟病患的兄弟姊妹、子女,也建議要做檢查,看看有沒有心臟疾病,若有的話,提早就醫及保養,可以避免心臟功能一再惡化,最終導致心臟衰竭。許榮彬醫師回憶道,遇過不少例子,都是父母親動完心臟手術後,兒子陪同回來看門診,經過五、六年後,突然發現兒子沒有陪來,經過詢問才知道兒子在家裡心肌梗塞過世。「我現在都提醒患者,治療告一段落後一定要叫兄弟、姊妹、子女,尤其是兄弟和兒子,去做檢查,因為心血管問題平常可能沒有症狀,唯有做檢查才知道血管有沒有阻塞。」許榮彬醫師道,「我一直想要跟社會推廣的就是,心臟病會遺傳,因為彼此有類似的體質及相同的生活環境。由於初期症狀都不明顯,容易疏忽,突然走掉實在太可惜。」心臟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心臟功能不好,全身都會受牽連,心臟衰竭又是所有心臟疾病最終的終點,因此死亡率很高,甚至比某些癌症還要高。大家務必維持理想體重、規律運動、健康生活型態、避免各項危險因子、按時服藥、定期檢查,做好日常保養,才能養心、護心。原文:正確心臟保養,醫師圖文解說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心臟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2-15 科別.心臟血管
周邊血管阻塞會致死!4種人是高危險族群
國人的飲食習慣逐漸西化,三高疾病發生率已經逐年提升,所導致的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及週邊動脈血管疾病的盛行率也在不斷攀升。在台灣,心血管疾病早已蟬聯10大死因前3名多年,也使得一般民眾始終將焦點放在心血管疾病,反而忽略了週邊血管阻塞疾病所造成的危害與嚴重性。 台北慈濟綜合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兼週邊血管中心主任黃玄禮指出,週邊血管阻塞的成因與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因子相同,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抽菸、高血脂症、年齡老化、慢性腎功能不全及血液黏稠度過高或有發炎情況的人,都是週邊血管病變的高危險族群。 1、男性:黃玄禮進一步說明,除了上述高危險族群外,在臨床統計上,也有男多於女的趨勢,以輕症患者來看,男女比率約為2:1,推斷與男性抽菸人口較多有關係。 2、年長者:年紀大的人,多數是因為器官出現退化所致,55歲以上的一般民眾,有週邊動脈血管疾病的盛行率約5%,在台北慈濟醫院新成立的週邊血管中心所做的統計中,分析過去8年因較嚴重的週邊動脈血管阻塞接受血管內介入治療的550個病患,40~59歲的年齡層中,其發生率為3.5%,而在80歲以上的年齡層中,週邊動脈血管阻塞的發生率也占25.6%。 3、抽菸族群:抽菸也會增加週邊動脈血管阻塞的風險達2~6倍,且有超過4成週邊動脈血管阻塞的患者皆有抽菸史。 4、糖尿病患:糖尿病患所導致的週邊動脈血管阻塞,更高達8成左右 。注意肢體末端變化,避免截肢 根據統計,有將近80%患有週邊血管疾病的病患,好發處大多集中於髂動脈以下部位的下肢動脈血管,而罹患此類疾病的患者,也常會合併心臟冠狀動脈、頸動脈或腎動脈狹窄阻塞等問題。總而言之,無論是動脈或靜脈週邊血管阻塞,都是非外傷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 因此,及早發現、確定診斷且積極治療,才能有效防止疾病的惡化,改善生活品質且降低死亡風險。而在治療上,除了使用藥物之外,也應該積極戒菸、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持續且規律地復健。另一方面,若藥物治療效果不彰,也可考慮血管重建手術,以避免患肢截肢的風險。 延伸閱讀: 血壓高有前兆! 除了無感2症狀都是重要警訊 胸痛是心臟出問題? 先看看是不是這7種原因引起的
-
2020-02-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稱武漢肺炎有歧視 叫肺炎不精準…COVID-19到底該叫啥
WHO日前宣布,為了避免某些地區被汙名化,因此將武漢肺炎正名為「COVID-19」,意思是2019年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疾病,正當媒體開始配合WHO將它改稱為「新冠肺炎」時,衛福部卻以怕民眾聽不懂或分不清「新冠肺炎」與「武漢肺炎」的區別,決定一律仍簡稱「武漢肺炎」,而媒體提問說「世界衛生組織稱『武漢肺炎』此名稱恐害特定區域汙名化」,衛福部長陳時中竟說,「那叫做『中國肺炎』不是更糟糕?」令人傻眼。這種對於汙名化一個地區毫不介意的心態毫不可取,過去日本腦炎的命名有歷史背景,但犯過的錯不應再犯。症狀不只肺炎 WHO命名用disease就在2月8日,中共的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通知,將這個疾病暫時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名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NCP」,但WHO的命名卻有著更深意涵,其中CO代表「冠狀」,VI爲「病毒」,D爲「疾病」,但為什麼是D而不是中共衛健委用的P呢?因為,科學家發現WHO在1月30日命名為2019-nCoV的這隻病毒,並非僅只於誘發肺炎而已,所以不用pneumonia(肺炎)稱呼它,而用涵蓋更廣的disease(疾病)為名稱,所以,就算要叫它「武漢」,但後頭加上「肺炎」是一個不精準的稱法。日本腦炎、德國麻疹 命名皆因學者貢獻有人為「武漢肺炎」的稱呼辯護說,如果「武漢肺炎」是歧視,那日本腦炎、德國麻疹、西班牙流感與香港腳怎麼說,難道也是歧視?歧視與不歧視,要看被稱呼的那個地域的人怎麼感覺而定,就像性騷擾成立與否,也以被騷擾者的主觀感受為準。日本腦炎的真正名稱其實是「流行性乙型腦炎」,是經由蚊子傳播,人類與畜類都會罹患的疾病,它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造成急性腦膜或腦炎。但因1924年它在日本爆發大流行,病原體於1934年在日本被發現,1935年由日本學者最早分離出來,而作出此一命名。而德國麻疹更是在18世紀中葉即1740年就由德國的弗里德里希.霍夫曼最早描述其病徵,再由德卑爾根( de Bergen)於 1752年及奧羅(Orlow)於1758年確證。到了18世紀初的 1814年,喬治馬東(George de Maton)首次建議它應被當成一個獨立的疾病。這些人都是德國的醫學專家,因此稱為「德國痲疹」。簡言之,日本腦炎與德國麻疹的名稱,都與兩國學者的貢獻有關,而不一定是以疾病發源於此命名。香港腳跟英國殖民有關 若SARS被叫香港症候群…香港腳不是香港人得的,是殖民香港的英國人得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後,清廷與英國簽署南京條約,割讓香港給英國,而英國派出軍隊佔領香港,其軍人習慣了氣候較為乾燥的歐洲,到了位處熱帶的香港,卻又穿著沉厚不透氣的軍靴,很多軍人都得了皮膚病,長了許多的水泡,癢得不得了,但歐洲醫生從未見過這種病,認為它跟香港有關,於是就命名為香港腳(Hong Kong foot)。這個應為「足癬」的皮膚病,被叫香港腳,作為被殖民者的香港中國人亦很無奈,但由於被殖民的角色,並不能更改這個名稱,即使結束150餘年的殖民命運之後,它已成了根深蒂固的名稱,更改不了。2003年爆發的SARS,是其全稱的英文縮略字,由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4個英文字的字首組成,在香港就簡稱為「沙士」。它的頭3個字母剛好是香港特別行政區(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的縮略字,香港當年又是中國大陸之外最多確診病例(1755)與死亡人數(299)的地方,如果人家稱它為「香港肺炎」,香港人絕對跳腳!中東國家抗議 MERS命名有歧視以發生地命名疾病被認為有歧視意味,是2012年發生的MERS(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以「中東」命名,當時中東國家認爲這個命名存在地域歧視,影響了當地的貿易、旅遊,一度向WHO提出抗議。其實,WHO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因此2003年就沒有將SARS命名為「中國肺炎」,而是中性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而在沙烏地阿沙伯發生這個新冠狀病毒的傳染時,WHO命名就不以沙烏地阿拉伯或其港口吉達港命名,而是更廣泛的「中東」,因為有確診病例的國家還包括卡達、約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雖然英國也有3例,但卻有沙烏地阿拉伯的旅遊史。當時專家以為,「中東」這個名稱已無汙名化(stigmatizing)的問題,不料仍遭到反彈。愛滋病最早被稱「男同性戀相關免疫缺陷」如果用起源地命名沒有歧視問題,那用起源的群體命名是否一樣沒有歧視?大家所知的愛滋病(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最早卻被稱為「男同性戀相關免疫缺陷」(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1981 年夏天,美國疾病管制署發表了史上第一篇關於愛滋病的報告,敘述了5名年輕人得了罕見的肺部疾病,這5人都是同性戀,研究者便將這個怪病,推測是透過同性戀間的行為所傳播。這一年的冬天,愛滋病驚人的致死率震撼了美國,當時有 270 人染上愛滋病,其中的 121 名患者死亡,死亡率高達 45%。而大名鼎鼎的「紐約時報」就是用「男同性戀相關免疫缺乏症候群」(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稱呼它並縮略為GRID,這有無歧視呢?如無歧視為什麼要改稱為愛滋病?連豬流感都饒過豬 改名甲型H1N12009年在美國造成至少近2萬人死亡H1N1流感,當時被稱為豬流感(swine flu),由於其橫掃千軍的威力,讓豬跟著遭殃,「豬流感」的名字讓很多國家談豬色變,不只是限制北美豬肉貿易,像埃及政府還下令欲屠宰國內約20萬生豬,俄羅斯等一些國家宣布暫停從疫區進口豬肉。但這一新型的豬流感病毒只是豬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的混合體,並沒有證據證明病毒可以在豬與豬、或豬與人之間傳播,為了避免豬也遭到莫名的恐懼與歧視,WHO宣布棄用「豬流感」一詞,更名為甲型或A型H1N1流感。這個流感還傳播全球,學者依據模型推估,它甚至被估計在全球造成10萬5700到39萬5600 人因呼吸症候死亡,另有4萬6000到17萬9900人因心血管問題死亡。照這邏輯 烏腳病其實要叫「台灣腳」?資深的台灣人都知道烏腳病(blackfoot disease),它的學名為壞疽或脫疽,台語俗稱烏乾蛇,1950年代,台灣西南沿海地區許多人都得了這個末梢血管阻塞的疾病,患者雙腳發黑,最普遍的案例發生在嘉義縣布袋鎮、義竹鄉及臺南縣學甲鎮、北門鄉四個濱海鄉鎮。這個病跟台灣沿海居民鑿井喝入含砷的井水有關,而全球對此病的研究是台大組成的團隊做了巨大貢獻,如果以其病的主要發源地稱呼,烏腳病也可稱為「台灣腳」,但如果當年真的這樣命名,台灣人又作何感想?陸「我不是病毒」行動藝術 贏得歐洲人擁抱最近一幕令人動容的畫面開始流傳,一位中國留學生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廣場上,蒙住雙眼並戴上口罩,但在身旁放著一塊立牌,用中文、英文及義大利文寫著「我不是病毒,我是人類,不要對我有歧視」,一開始人們只是佇足,其後有人上前擁抱,最後有人將他的眼罩撤掉,並為他摘下口罩。這個行為藝術想要傳達的就是,人們可以恐懼病毒,但不應將病毒與某一個群體的人結合起來,然後以此歧視他們。武漢只是此次傳染病的發生地,用「武漢肺炎」表述這個疾病,不是歧視,難道還有別的可能嗎?
-
2020-02-13 養生.聰明飲食
防新冠肺炎吃什麼提高免疫力?營養師推3種食物
大家都在盼望著疫情早點結束,有的朋友在家裡天天用醋消毒,有的喝一些板藍根、雙黃連希望能預防病毒感染,其實,這些方法都是沒有效果的,提升自身的抵抗力,保持膳食均衡營養,作息規律,才能真正地抵禦病毒感染。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食物,均衡營養,提高抵抗力。豆製品豆製品擁有很高的蛋白質和鈣含量,而且脂肪含量很低,被認為是營養非常豐富的“素肉”。另外,豆製品飽腹感強,能量轉化率低但消耗能量大。人體消耗豆製品中的蛋白質,要比消耗同等重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多需要一倍的能量。這樣來說,吃豆製品還有助於大家在最近活動量比較低的情況下,也能健康地控制飲食。 新鮮果蔬不論是不是存在疫情,我們都應該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尤其是深色果蔬對我們的身體十分有好處。有些朋友覺得純果汁可以代替水果,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果汁在壓榨過程中丟棄了果渣,其中含有大量不溶性膳食纖維和鉀、鈣等礦物質,只留下糖分和熱量在果汁中。而且,由於壓榨過程耗費的原料更多,一杯果汁所含有的糖分可能是好幾個水果共同組成的,很容易造成糖分攝入超標。菌藻類食物木耳、蘑菇、海帶、紫菜等菌藻類食物中含有許多的多醣物質,這些物質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對於保護中老年人的心血管也有一定的好處。此外,大家還要適量吃一些魚、禽、蛋、瘦肉等高蛋白食物。少吃肥肉,少吃煙熏和醃製肉等加工肉製品。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建議大家烹飪的時候採用少鹽少油的方法,保持清淡飲食,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最好不要吃涼拌菜和醬滷肉,以免發生微生物感染。烹飪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熟食二次加熱也要熱透。最後,多喝水多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的,成年人每天足量飲水的標準是7-8杯,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最好要做到吃動平衡。在家也要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肥胖也會引起身體平衡的傾斜,所以不要暴飲暴食,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能量攝入平衡。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20-02-13 養生.聰明飲食
放下含糖飲料 改喝蔬果汁
現代人工作生活忙碌,台灣手搖飲料店、便利商店林立,造就許多人愛喝含糖飲料,難怪大腹翁、小腹婆、小胖子、小胖妹愈來愈多,健康亮紅燈。營養師呼籲大家,新年新計畫,趕快放下手上那杯含糖飲料,改喝風靡全球的「綠拿鐵」,可以喝得健康又美味。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依據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國人每日攝取一次以上含糖飲料的比率相當高,其中九成以上的兒童、青少年、青壯年每天會喝一次,中老年人也有四至七成每天喝一次含糖飲料,且其中四成民眾每周至少喝七次以上。如果含糖飲料喝太多,潘富子表示,不僅會讓人發胖,許多慢性病也會上身。潘富子指出,若以一杯700毫升的全糖珍珠奶茶計算,其含糖量約62公克(約十二顆方糖,熱量約240大卡),熱量爆表,長期喝含糖飲料下肚,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及痛風等疾病。潘富子提醒民眾,應養成天天五蔬果「3蔬2果」的健康飲食形態,她教大家用豐富的蔬果一起打成「綠拿鐵」果汁,因為蔬果富含花青素、多酚類等植化素及膳食纖維,不僅有抗氧化效果,且能夠幫助腸胃蠕動。綠拿鐵作法及飲用建議:1.以「蔬菜2:水果1」比例作食材調配,打成540c.c.,可分為兩杯飲用。2.食材:羽衣甘藍菜、小松菜或菠菜100g(需事先熱水汆燙約15秒)、大黃瓜100g、蘋果40g、鳳梨40g、小根香蕉1/3根、堅果一匙、無糖優酪乳(或無糖豆漿)220c.c.、少許水。3.飲用方式:一天最多1至2杯,當作補充膳食纖維。4.不要以綠拿鐵當作全日三餐飲食,建議可以1至2杯綠拿鐵取代每日點心。
-
2020-02-12 科別.心臟血管
日本藥學預防專家教你1分鐘降血壓操!比走路、減鹽還有效
靠運動降血壓,關鍵就在讓血管軟化的「氧化氮」此章介紹兩種伸展操,可以快速增加一氧化氮的分泌量。只要每天持續做,即能有效預防高血壓。躺、趴、坐,讓血管軟化經諾貝爾科學家認證,讓血管軟化的物質一氧化氮,因為可以透過肌肉的收縮,使內皮細胞舒張,從而增加血管的擴張能力,促進血流。因此,要保持心血管健康,就得增加一氧化氮的分泌量。最近頗為風行的「握毛巾降血壓法」,就是很好的例子(按:由日本醫學教授久代登志男提出,握毛巾時出力一○%到三○%,血壓不會急速上升,是非常安全的降血壓運動)。但是,我認為如果能夠從手臂、手腕延伸到全身,效果會更好。所以,我設計了一分鐘降血壓操。這套伸展操分成兩個部分,一是可有效刺激身體正面和背部肌肉的「超人式」;二是坐在椅子上就可使四肢充分延展的「椅背式」。這兩種伸展操都非常簡單,只要持之以恆,就可以讓你的血管變年輕,並且解決高血壓的問題,請各位讀者務必試試看。一分鐘降血壓操,就是這兩種伸展操!超人式• 同時有效刺激身體的正面和背部。• 鍛鍊體幹肌肉並改善體質。• 躺著就可以做。椅背式• 刺激胸部、腹部、背部、大腿。共四個部位的肌肉。• 因為是刺激有粗血管的肌肉,所以立刻就有效果。• 坐在椅子上就可以做。請盡量每天做,不限次數。這樣運動,比每天走八千步還有效「一分鐘降血壓操」是藉由肌肉的收縮,有效刺激一氧化氮分泌量的伸展操。肌肉一收縮,血管就會受到擠壓(阻力)。當血流量不足時,該組織的內皮細胞(按:指襯於心、血管和淋巴管內表面的單層扁平上皮)就會向肌肉下達讓血液流通的指令。因此,當血管一擴張,原本受阻塞的血液就會變得流暢,因而使內皮細胞受到刺激,產生更多的一氧化氮。因此,如果能夠透過運動改善血液循環,就可以增加體內一氧化氮的含量,甚至有醫生建議每天要走八千步。但是,我想這在執行上是有困難度的。不過,如果是我所設計的一分鐘降血壓操,因為動作都非常簡單所以短時間內就可以學會。不論是工作忙碌的上班族,或是肌力較弱的高齡者,都能輕鬆做到而且持之以恆。一分鐘降血壓操的原理:1. 肌肉收縮,讓血管受到阻力。2. 肌肉放鬆,讓受阻的血液變得流暢,血管的內皮細胞就會受到刺激。3. 血管的內皮細胞一受到刺激,就會分泌一氧化氮,並軟化血管。只要4. 持續改善血液循環,就可達到降血壓的功效。天天走路未必能降血壓「血壓的人,該做什麼樣的運動?」如果這樣問,多數醫生都會建議走路。對高齡者而言,走路的確是很好的運動,不但可以鍛鍊肌肉,還能增強血管的彈性,進而達到降低血壓的目標。但是,對因通勤而常走路的人來說,走路卻沒有多大的效果。我自己就試了一年,天天走但血壓和體脂率(編按:指體內脂肪的比率,計算方式─﹝肪重量÷體重×一○○%﹞卻不動如山。這讓我深深的體悟到,要降血壓必須靠跑步、鍛鍊肌肉來增加肌肉的負荷。但是,有人一跑步膝蓋就抗議,有人根本沒時間上健身房。因此,我特別設計了這套在家就可以鍛鍊到重點肌肉並降血壓的伸展操。如果你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降血壓,在辛苦走路之前,請務必試試一分鐘降血壓操。※本文摘自《一分鐘降血壓操:日本藥學預防專家實證!躺、趴、坐,10天提升血管彈性,收縮壓降50!》/大是文化出版
-
2020-02-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防老抗衰的健康生活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老人照護」。旅居國外的作家朋友夏祖麗寄來一篇她追憶父親名作家何凡在步入晚年,對老、病、死的看法,充分流露出老人如何以睿智、幽默面對人生無法避免的終點。同時我們也收到一位基礎醫學的名教授在耄耋之年仍然不忘研究教學之餘,寫出一篇對老年健康的看法,內容包含中西醫學不同看法,同時提出健康食品、增進記憶、保健養生的新思維。我們也很榮幸能邀請到國內主導老人照護的衛生福利部薛瑞元常務次長發表他對這主題的看法:「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也許不是意味著台灣將像一個老人走向遲暮,而是一個新文化建立的開始――不同世代的對話、不同血緣的融合,新的國族認同促使共同面對解決新的問題。」一、老年如何健康快樂全世界人口中,老年人比例已不斷上升,因此老年醫學非常受重視,有關延年益壽,防老抗衰,永保青春的相關基因(FoxO、p53、sirt1、PP63 shc 等等)及細胞訊息傳遞因素(growth factors、hormones、cytokines、free radicals、oxidative stress、antioxidants)的細胞分子作用機制,已有很多研究,但結果仍處於各說各話,尚未建立實驗可行的防老抗衰的方法或藥物,因大部分的實驗均在試管中或培養細胞所作的研究,直到最近才開始有鼠類實驗成功的例子,發現有些藥物已能瞄準標靶穿入衰老且已不再分裂的細胞,將其清除,因此,具有防老及治療白內障之功效,科學家預測發明不老藥,激發身體自我修護能力及延緩衰老的藥物,渴望延長人類的壽命至一百五十歲或更長,這些研究的重點不但延長壽命,而且提高健康生活品質,實現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在科學家發現不老藥前,我們又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實現健康快樂的生活呢?總合一些簡易可行的方法,與大家分享。二、中國古代名醫抗衰老的典範中國古代許多名醫,各有著名的養生術,似乎與現代的醫藥學養生保健觀點,差異不大,舉例如下:1、華佗(141-208年)三國外科鼻祖:「世間萬物分陰陽,陰陽平衡生長壯,陰平陽秘靠調養,加強運動身心強。」2、葛洪(284-341年)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煉丹家、我國化學鼻祖:「東晉道家葛稚川,一生精煉內外丹,清除六害靜觀座,氣行周天可駐顏。」3、孫思邈(581-682年)唐醫學大家及藥王著千金要方:「養生行善最為要,積德自然少煩惱,欲要長壽成真人,請君深研孫思邈。」4、李時珍(1518-1593年)明代偉大著作本草綱目的作者:「吸菸益少害處多,品茶利多弊端少,若問飲酒怎評估,關鍵在度最為要。」5、長生諺語(1)人怕不動,腦怕不用;早起活動腰,一天精神好;運動好比靈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2)笑口常開。青春常在;不氣不愁,活到白頭;遇事不惱。長生不老。(3)久視傷神,久立傷骨,久坐傷血,久臥傷氣。 三、現代抗衰老的典範現代醫藥學的研究,顯示老化衰弱的罪魁是氧化壓力及發炎,維持腦與心靈的寧靜安祥,乃是防老抗衰最重要的守則,綜合現代各家的養生術,重點如下:1、老化現象(1)形體衰退:白髮、皺紋、黑斑。(2)慢性疾病:癌症、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骨質疏鬆、關節炎。(3)情緒低落、健忘。2、改善老化的健康生活範例(一):(1)減輕壓力。(2)愛自己、愛別人。(3)在腦中有幸福及快樂感。範例(二):(1)力行健康飲食。(2)良好的生活習慣。(3)充分休養與修持。(4)適度運動(起床前,吐納深呼吸、丹田功、生活在感恩及幸福中)。範例(三):(1)許多慢性疾病如癌症、心臟病、肝病是不良生活習慣促成。(2)習慣能夠改變基因。(3)幸福感是健康生活的要素之一。3、避免大量消耗能量及抗氧能力(1)吸菸喝酒(2)暴飲暴食(3)食物添加物(4)壓力大的生活習慣(5)毒素(6)紫外線、放射線、電磁波。四、藥食同源的觀念及警訊近年來國內外、學界及坊間,均興起保健食品的研究,市面上充斥各種不同的保健食品使用的風潮,值得我們醫藥學界正視,在此嘗試從藥理學觀點,剖析最近有關保健食品的基礎科學與臨床的相關研究。1、 美國參議院特別委員會研究國民營養問題,並調查疾病增加原因,麥高文報告指出,藉由飲食生活的改善,可減少25%心臟病,50%糖尿病,80%肥胖症和20%癌症。2、 理想食物:85%植物性加15%動物性;其中「植物性」食物,係指含45-50%穀物包括豆類,而穀物則以未精緻者為佳,另含35-40%蔬菜水果,這些植物性食物,必須新鮮,保持天然狀態食用,若經過人為加工後,比較不理想。就寢前,讓胃部淨空。3、十四類具有保健功效的食物(1) 豆類:扁豆、青豆、豌豆、四季豆、黑豆、紅豆,含維生素B complex。富含蛋白質。具降脂、降血糖、減肥的功效。(2) 藍莓類:藍莓、紅葡萄、草莓、櫻桃、黑莓,具抗氧化。防癌、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白內障,護眼。(3) 青菜:花椰菜、甘藍菜、高麗菜、白菜,青江菜、芥菜、蕪菁。強力抗癌、補鐵。(4) 穀類:燕麥類、糙米、小麥胚芽、小米、黃玉米、亞麻子粉、大麥、小麥、蕎麥、黑麥。富含纖維、蛋白質、礦物質、植物雌激素。(5) 水果:柳橙、檸檬、葡萄柚。富含維生素,吃比喝更有效,含果膠、葉酸。預防癌症、中風及糖尿病。(6) 南瓜、紅蘿蔔、地瓜、橙椒。富含β-胡蘿蔔素、纖維、礦物質。防癌、護眼。(7) 鮭魚、黑鮪魚、牡蠣、蛤蠣、沙丁魚、比目魚、鮪魚、鱒魚。富含必須脂肪酸、ω3、ω6。防心血管疾病、健全細胞膜。(8) 黃豆、豆腐、豆漿、味噌。富含礦物質、維生素E、植物蛋白質、ω3。防心血管疾病、癌症,防骨質疏鬆。(9) 菠菜、甘藍菜、芥菜、青江菜、萵苣、橙椒。β-carotene、維生素C/E/K、B complex、CoQ 10 、礦物質、葉綠素、植物醇、ω3。防心血管疾病、癌症、護眼。(10) 茶含茶多酚。防癌、降血壓、減肥、防骨質疏鬆、抗病毒、抗蛀牙。(11) 蕃茄、紅西瓜、紅葡萄柚、柿子、木瓜、紅心芭樂,茄紅素。含維生素C、β-carotene,抗氧化,維生素B 6 。護心、護眼。(12) 火雞、瘦肉蛋白、去皮雞胸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 6 、B 12 、minerals、nicotinic acid。(13) 核桃:杏仁、開心果、胡桃、榛果、南瓜子、葵瓜子、腰果、芝蔴。堅果富含必要的不飽和脂肪酸(ω3)及維生素E。降膽固醇、降心血管疾病。防癌及防糖尿病。(14) 優酪乳(低脂或脫脂):活益生菌強化免疫,蛋白質、Ca、維生素B complex。防癌、降血壓及膽固醇。4、保健食品(nutraceuticals)及功能性食物(functional food)簡稱NFF。最近的研究顯示,食物不但供給營養素而且具有功能性的保健效果,然而有關濫用保健食品引起不良的效果已有報告,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警覺,適當的使用保健食品。(1)保健食品定義及功效a. 調整免疫系統 b. 改善骨質疏鬆 c. 調節血脂功能 d. 護肝 e. 調節血糖 f. 抗氧化 g. 調整腸胃功能 h. 牙齒保健 (2)保健食品的選擇及警訊a. 保健食品不宜單一大量長期使用。b. 天然食材保健功能最好。c. 加工純化後,不比天然好。d. 每個人因遺傳基因不同,生活環境及生活型態差異,必須考慮個人化的需求,尤其是使用劑量及期間,求取適當的保健規劃。(3)保健食品的臨床實驗結果,部分顯示不良的效果如下,因此必須謹慎使用健康食品。a. β-胡蘿葡素不具預防反而增加肺癌。b. 維生素C增加動脈血管硬化。c. 葉酸增加大腸直腸癌。d. 高鈣、高維生素D可降低大腸直腸癌,但增加攝護腺癌。e. 停經婦女補充荷爾蒙(動情素加助孕素)增加乳癌罹患率。五、老年人增進記憶的方法年紀大,令人感到變化最大的是健忘,因此,除了注意養生的健康生活外,下列幾種簡易的增進記憶的方法,不妨試試看。1. 穩定情緒、舒暢心情、精神愉快、記憶靈敏。2. 調節大腦功能增強記憶:聽音樂、散步、栽種花木、短程旅遊。3. 保護大腦神經:防治腦血管疾病、戒菸酒,適度用腦。4. 鍛鍊大腦功能:多學習文化知識及技藝。5. 生活不可過於悠閒。6. 合理有序的生活節奏,大腦功能活動正常、意識清晰、思維有條理、記憶深刻準確。7. 睡眠充足、飲食適量。8. 遇事,細看細聽,使記憶深刻持久9. 注意明瞭事物信息的內容及特點。六、個人化保健養生新思維由於每個人的遺傳及天生體質的差異很大,保健養生必須講求個人化的養生,才能達到實質上的效果。最近的研究顯示下列各種因素,導致我們對保健食品及各種藥物的反應,差異很大。因此,務必講求個人化的養生術。1. 遺傳疾病:癌症(乳癌、白血病等等)、糖尿病、高血壓等等,家族疾病與遺傳基因多樣型或突變相關連。2. 過敏症,免疫力差,自體免疫疾病。3. 早年型(50-60歲)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小腦脊椎退化症、脊椎側彎硬化症等等。4. 藥物及毒物代謝酶(cytochrome P450)之多型性及差異性。
-
2020-02-12 新聞.健康知識+
三高、慢性病疾患天冷注意! 11項保命絕招要牢記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祐祐叔叔和秀秀阿姨平時喜歡在清晨健走,就愛和太陽公公比賽誰比較早出門運動。當冬天冷氣團來襲,氣溫驟降,一出門那股冷颼颼寒風吹來,直接刺入骨裡,祐祐叔叔和秀秀阿姨常常不禁打起哆嗦來,但他們總覺得忍過去就好了,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對於追求健康而勤於運動的叔叔、阿姨來說,其實非常危險。當寒流來襲,氣溫在14°C以下,往往還會伴隨空氣濕度變低,天冷、活動少,飲水量往往會減少,血液濃稠度就會增加、血液循環就變得緩慢,血壓容易呈現不穩定狀態,這樣的現象會使血管內的血液凝固機會上升,增加心肌梗塞及中風之急性發作。根據每年衛生福利部數據顯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尤其有三高的慢性疾病、心血管病患及老年長輩,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發生無法挽回的憾事。依衛生福利部統計104年十大死因,第二名就是心臟疾病。寒流來襲時,提醒三高患者,氣候變化容易引發心臟血管意外發生,呼籲除了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一般而言,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冬季偏高,因此降壓藥的劑量在冬季、夏季是有差別的,所以在冬季當您的血壓出現較大的波動,例如開始經常收縮壓持續升高在20毫米汞柱以上,必要時應回診,讓醫師看過您量測的血壓數值變化,適當的調整降壓藥。冷氣團來襲期間,若出現心臟病發作症狀,如胸悶、胸痛、心悸厲害、莫名原因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嘔吐、異常的極度疲倦、頭暈等,應立即送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病史者,若是居家有醫囑開立的「救心」(也就是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在送醫前,可先依醫師指示方式使用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後立即就醫。彰基遠距健康諮詢中心護理師陳淑麗表示,秋冬環境溫度變化,要多加注意的事項,有下列11個重點需要注意,才能保護自我健康。1.定期自我監測血壓、血糖,有慢性病個案,請務必遵守醫囑規律服用藥物,不可擅自暫停藥物或增加用藥劑量。血壓波動變大時,應更落實量測、記錄,並提前回診讓醫師依照您血糖、血壓數值變化,調整您的血壓、血糖藥物。2.建立良好生活型態,如:健康飲食、減少鹽分攝取、不抽菸、節制飲酒、規律運動及維持健康體重,避免疾病控制不佳,引起心血管併發症。3.冠心病、心絞痛等個案,在寒冷的冬季或遇到冷空氣的刺激,首要請做好避免傳染到感冒上身,尤其是流感,常常引發嚴重併發症,所以流感疫苗的施打請一定要配合。4.用餐過度飽食或飲酒較多後,可能誘發心臟疾病發作,因此建議進食量大約8分飽即可。5.心臟病或中風在早晨發作的機率特別高,因為早晨氣溫較低,血管會收縮來保存身體熱量。在秋冬季節,年長者和慢性病個案,應避免在早晨外出進行運動鍛鍊,最好等太陽出來,溫度回升後或改成傍晚時段再運動。吃飯前、後一小時內也不宜運動,並建議不要單獨運動,應該揪伴一起運動。6.寒流來臨時要降低運動強度,平時跑馬拉松就改成健走。運動前一定要做好暖身工作,可以暖身5~10分鐘再開始健走,運動中穿著保暖通風的衣物,以免增加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率。運動中有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厲害、盜汗等情形時,應立即停止運動。7.適度釋放壓力;要避免過於長時間勞累,晚上足夠睡眠至少6小時,避免情緒過於激動等。8.臨床實證研究顯示,膽固醇控制好,就能減少心血管疾病,建議年過40 歲者,定期健康檢查並追蹤異常血脂數字,三高個案和本身體質偏向高血脂者,建議積極就診,請醫師評估是否需服用降血脂藥來有效降低壞的膽固醇。9.冬季氣候乾燥又身體皮膚減少排汗,有些人嫌如廁解尿頻繁而較少喝水,部份老人家對口渴的感覺變差也較少攝取水分,也會容易導致血栓形成,所以要適度增加水分,簡易換算一天飲水量=體重(公斤)x30C.C.=一天建議飲水總量。例如6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應攝取1800 C.C.水分,有額外流汗、水份體液流失情況,應適度再增加飲水量。10.保持理想體重;肥胖者應設法減輕體重,世界衛生組織計算標準體重之方法:身高(m)×身高(m)×22=標準體重,標準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11.冬天泡湯是最舒服的,建議飯前、飯後一小時內不可泡溫泉,酒後更不要泡溫泉,心血管個案請泡湯不宜超過心臟,因為溫泉的水溫會促使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心臟負荷過重,末梢血管擴張後造成大腦的血液循環變少,容易引發中風風險。(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流感來勢洶洶! 除了戴口罩還有7件事更不得馬虎 6種人感冒病程快! 你需要做「這件事」增強保護力 
-
2020-02-10 科別.泌尿腎臟
攝護腺肥大切除就萬事OK?如果你也這樣想恐害腎衰竭
 72歲男性,4年前曾接受攝護腺肥大切除手術,術後排尿良好,最近1個月出現尿血及排尿不順而求診,經檢查診斷為復發性攝護腺肥大合併出血。靜脈腎盂攝影發現攝護腺肥大並阻塞排尿,超音波顯示膀胱內有明顯凸起,經由膀胱鏡檢查確認尿血是由攝護腺肥大造成,同時也引起尿道阻塞;膀胱內的凸起是攝護腺肥大的組織推擠形成,膀胱本身無其他病灶。 攝護腺肥大會引起尿血?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殷約翰表示,攝護腺肥大不只是引起頻尿、多尿、夜尿、排尿困難、有餘尿等症狀,同時也可能攝護腺出血造成尿血,加上攝護腺肥大患者大多年紀較大,常合併有心血管疾病多少都有服用抗凝血劑,更增加了尿血的機率;除了攝護腺肥大外,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統癌症等也可能引起尿血。 治療方面,大多數患者以口服藥治療都能獲得改善,但倘同時合併有出血、膀胱結石、尿滯留、腎功能受損、排尿困難影響生活等症狀時,建議接受手術治療改善。 手術後攝護腺就不存在?殷約翰提到,門診常會遇到患者以為接受攝護腺肥大切除手術後,攝護腺就永遠沒問題了,事實上攝護腺在開刀後外皮依然存在,手術只是刮除中央肥大的攝護腺。根據統計手術後有15-20%會再次出現相關的排尿不順症狀,8.3%有需要再次手術的可能。 最後,殷約翰提醒,當出現尿血症狀時,應積極就醫找出原因治療。攝護腺肥大長期阻礙排尿會造成膀胱及腎臟功能破壞,甚至引起腎衰竭。然而,攝護腺肥大在手術後仍有復發的可能,且攝護腺癌的風險仍在,在治療後仍應持續追蹤,以免太晚發現病灶。 延伸閱讀: 泌尿問題不全是老化的錯! 這3原因都會讓攝護腺提早GG 男性年過50頻尿到怕 超過這時間水少喝! 
-
2020-02-09 科別.心臟血管
莫名頭暈吃止暈藥無效 原來是狹心症
年過七旬的阿嬤麗花(化名)約莫兩年前出現頭暈症狀,至耳鼻喉科就診並未查出有眩暈症等,但仍服用止暈藥來緩解症狀。未料這一吃就長達兩年,症狀看似沒有好轉。近日來,她進一步至神經內科就診,但查不出有腦神經方面的問題,接著又赴心血管科就診,這回才經檢查發現右冠狀動脈狹窄,心肌下壁缺氧,確診為狹心症。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釗監表示,狹心症屬於冠狀動脈疾病,當冠狀動脈硬化、變窄或阻塞時,會造成心臟血流不順,約莫八成患者會出現胸悶痛症狀,一成會有腹痛症狀,約百分之五的人會出現頭暈,甚至無症狀。麗花阿嬤可能早在停經後缺少荷爾蒙保護心血管,再加上本身體重過重、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問題且平常未控制好,仍少運動且好吃油膩飲食,才導致右冠狀動脈硬化、狹窄。所幸仍算發現得早,還沒有出現暈倒撞地腦出血、心肌因得不到血液及氧氣的供應而發生組織壞死,造成心肌梗塞猝死等憾事。張釗監表示,要診斷冠狀動脈疾病,臨床上會使用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核子醫學及心導管等檢查工具。若確診為冠狀動脈疾病,再進一步考慮以藥物、氣球擴張術或心血管繞道術進行治療。醫療團隊為麗花阿嬤施以氣球擴張術,將狹窄血管內壁撐起、重建血流,如今的她終於不再頭暈,可以進廚房開心站著做點心,不再怕暈倒。麗花阿嬤這樣的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其實為數不少。張釗監表示,容易引發狹心症的危險族群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停經後女性、三高患者、缺乏運動、體重過重、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等。這些高危險族群要特別注意避免突然激烈運動、爬坡或上樓梯時提重物、天冷或季節變化外出及情緒起伏大,以免引發狹心症。目前正值冬季,氣溫降低會使血管收縮,提升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張釗監表示,民眾如出現胸悶痛等症狀,需提高警覺,最好就醫檢查。若出現頭暈症狀且已排除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方面問題,應考慮至心臟科門診檢查是否罹患冠狀動脈疾病,及早就醫以降低猝死風險。
-
2020-02-09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2020如何讓自己更健康
身為醫師,常在各種場合被問到,如何變得更健康?尤其最近餐敘多,朋友常是邊吃著大餐邊喝著酒,認真地問我,讓我覺得有必要好好回答。以下是我的建議:1.改變進食的時間一天吃三餐是我們從小根深柢固的習慣,可惜除了病人,實證醫學無法支持吃三餐的觀念。為了維持健康,我們該在什麼時間進食?一天吃幾餐比較恰當呢?健康的身體意謂著強壯的肌肉,正常的免疫系統與較低的體脂肪。想要有以上的身體組合,需要研究進食時間。我們吃下食物之後4至5小時,身體在消化及吸收食物,胰島素升高,能量以肝醣或脂肪的形式被儲存。大約進食之後8至12小時,身體進入飢餓狀態,胰島素會走低,期間沒有進食的話,身體才會開始消耗脂肪。研究顯示每晚的晚餐與隔天的早餐最好間隔12小時以上,讓胰臟充分休息。間隔12小時進食的人,雖然吃的是高糖、高膽固醇食物,得到糖尿病、高血脂的機率較低,而且間隔12小時進食的動物,比整天進食的動物,壽命長度多了83%。以上討論的是正常吃三餐,只有晚餐與隔天早餐距離拉長,也就是斷食12小時。斷食會讓身體健康,甚至抗衰老的觀念近年被大力推廣,衍生出間歇性斷食。它有兩種作法,一種是限時進食法,每天在有限幾小時內進食。較常見的組合是8-16(進食8個鐘頭,斷食16個鐘頭),在進食的時間內,不限次數也不限制食物內容或分量。另一種作法是全天斷食法,可以每隔一天斷食,也可以每星期選一天斷食,或是一個月選五天斷食,斷食的日子只喝水及低於600卡的食物。間歇性斷食法也可以用於減肥,與其他減肥方法相比,間歇性斷食法簡單而且有效。此法不必吃無法下嚥的減肥餐,沒有規定食物份量,很容易成功。已知斷食能夠降低胰島素,增加脂肪燃燒,促進肌肉合成,提高生長激素,促進體內代謝,增加修復,減少癌症、降低心血管疾病,延長壽命。另外,間歇性斷食對於胰島素、生長激素、發炎指數等等系統,猶如手機關機之後重新開機,功能全部恢復。除了治療新陳代謝疾病以外,實行間歇性斷食的人,會有身體變壯精神變好的感覺。對減肥者而言,節食聽起來簡單,卻不容易實行,斷食聽起來困難,作起來卻很簡單。以作者為例,原本是每天固定吃三餐,採用16小時斷食之後,早餐時間只喝黑咖啡,限定中午12點至晚上8點間進食,食物的內容或份量比之前寛鬆,體重控制與之前節食控制的結果相同,值得向大家推薦。(警告:有疾病的人需要取得醫師的認可。)2.減少喝酒以往認為一天一杯酒,能夠放鬆心情,增加生活情趣。婷婷是40歲的專業經理,習慣每天喝一杯酒。她有胃食道逆流、臉部脂漏性皮膚炎、焦慮、肥胖及經前症候群等等問題。醫師勸她改為每星期只喝一杯酒,說也奇怪,以上困擾就解決了。飲酒可能增加口腔、腸道、乳房癌症的風險,愈來愈多的醫學文獻主張減少飲酒。最新的建議是一星期只喝一杯酒。3.接受預防注射可依政府推薦的時程施打,尤其老人,建議接受疱疹、肺炎、流感疫苗注射,避免疾病的併發症。
-
2020-02-08 新聞.科普好健康
無關胖瘦的問題 研究顯示喝低脂牛奶老得慢?
挑選牛奶時,你喜歡全脂的香濃口感,還是為了身材傾向於低脂甚至脫脂奶?關於牛奶對健康的討論,大多集中在牛奶脂肪對體重和心血管的影響上。但一項新研究提示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因素:牛奶脂肪含量的多少,還與成年人的衰老程度有關。研究發表在《氧化醫學與細胞壽命》雜誌。 這項研究由美國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教授Larry A. Tucker博士完成。數據源於美國全國健康與營養檢查調查(NHANES),從中納入了5834名美國≥20歲的成年居民,並獲得了他們的牛奶消耗等飲食營養情況,通過DNA樣本測量了他們的端粒長度。Tucker博士分析了人們的端粒長度與他們喝牛奶頻率和攝入牛奶脂肪含量的關聯。端粒是染色體末端一種重複的DNA序列,就像鞋帶末端的一小段塑料那樣能夠起到保護作用。隨著細胞不斷分裂,端粒會逐漸縮短,直到過短時,細胞會出現功能異常。端粒縮短是衰老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現象。 數據顯示,近一半人每天喝牛奶,四分之一的人至少每週喝牛奶。喝全脂(脂肪含量約3%~4%)或脂肪含量2%牛奶的人都分別約佔30%,10%的人喝脂肪含量1%的牛奶,17%的人喝脫脂牛奶,約有13%的人不喝牛奶。在喝牛奶的人群中,無論每天喝、每週喝還是更低頻率喝,都不影響端粒長度。但所選擇牛奶的脂肪含量,與端粒的關聯引起了Tucker博士的注意。在調整其他影響因素後:●喝脫脂或1%牛奶的人,端粒長度沒有顯著差異。●相較於喝脫脂或1%脂肪牛奶的人群,喝全脂或2%脂肪牛奶的人群端粒上的鹼基對平均減少145個。●平均而言,牛奶脂肪含量越高,端粒越短。牛奶脂肪含量每增加1%(比如從喝1%脂肪牛奶改為喝2%脂肪牛奶),人們的端粒就少69個鹼基對,這相當於生物學衰老4.5年。以上關聯主要適用於至少每週喝1次牛奶的人群。也就是說,喝牛奶越頻繁,牛奶脂肪和細胞衰老之間的聯繫就越明顯。此外,當樣本僅限於日常飽和脂肪消耗整體偏低的人群時,牛奶脂肪攝入量與端粒長度之間也沒有關聯。Tucker博士推測,當整體飲食中的總飽和脂肪量攝入偏多時,牛奶脂肪的消耗才在細胞衰老中起到明顯作用。對於牛奶脂肪與端粒長度關聯的機制,Tucker博士認為可能與飽和脂肪觸發炎症途徑、增加氧化應激有關。 那麼,不喝牛奶的人呢?有意思的發現是,這些人的端粒也更短。相較於喝1%脂肪或脫脂牛奶的人群,他們的端粒也平均短了115個鹼基對。但相較於喝2%脂肪或全脂牛奶的人群,端粒長度差別不大。Tucker博士認為,這項研究支持了美國飲食指南中對低脂奶的推薦。“ 喝牛奶不是一件壞事。但人們應該更了解自己正在喝哪種類型的牛奶。” 研究帶來了有意思的新證據。不過,只此一項研究未必足以顛覆日常實踐。關於全脂和低脂,脫脂牛奶哪個更好,哈佛大學胡丙長(Frank B. Hu)教授曾在JAMA對乳製品的既往探討中建議:“無需過分強調乳製品這一種食物,更重要的是整體飲食習慣。”本文摘自藥明康德傳媒:不是胖瘦的問題了,喝低脂牛奶竟然還老得慢?
-
2020-02-07 橘世代.健康橘
為什麼95%的人都減肥失敗?不急、不餓、不拚才是必勝關鍵!
為什麼不減肥才能瘦?從科學來看,靠意志力少吃多動讓自己瘦下來,難上加難,因為你在和人類原始的設定作對。我們的祖先在遠古時代,背著弓箭走出山洞後覓食,可能走三公里才捕獵到一隻兔子,飽餐一頓休息過後,看到蜂巢也大快朵頤了蜂蜜,之後不知要走多少路才能看到下一個獵物。為了生存和繁延後代,吃了這餐下一餐不知道在哪裡,人類本來就是貪吃的、傾向過度飲食的,這是從祖先就已經設定了大腦迴路。肥胖暨神經科學研究員基文納特(Stephan J. Guyenet)在所著的《住在大腦裡的肥胖駭客》裡指出,人體內主宰體溫恆定的是下視丘,也就是你感覺熱的時候會流汗、冷的時候發抖,幫助體溫調節就像居家恆溫空調一樣。遺憾的是,下視丘也調控你的體脂肪恆定,當你要瘦下來時,讓你感到飢餓或減緩代謝等,雖然我們早已不在野外覓食。過去,我們一直被教導,體重的問題只和兩件事有關。一是攝取的熱量多寡,另一件事是意志力是否堅定。我們內在有個食物警察,把食物分成兩類,好食物和壞食物,高油、高糖、高熱量,被視為壞食物,清淡、低油、低熱量被視為好食物,體重是自我管理的結果。曾有位企業家說,「你連吃都控制不了,你還能控制什麼?」但靠意志力的事通常會輸,身體才是真正的老大。「食慾和性慾一樣,是人類的本能,」日本東京都立駒過醫院腦神經外課部長條(有草字頭)浦伸禛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如果出現威脅生存的壓力時,人就容易暴走,因為那時是動物腦(animal brain)在控制。為了快點瘦下來,節食甚至不吃,其實身體非常飢渴,就像口渴找水喝一樣,就會變成「動物腦」的狀態,隨時都可能失控暴走。你所抗拒的,會增強;你所抗拒的,會持續。想吃這樣的慾望,和不安、恐懼一樣,是大腦的邊緣系統控制,屬於本能的動物腦,很難做出理智判斷。而節食之所以難以成功,還因為節食往往以恐懼為基礎來刺激人們改變生活方式。如果不減肥,以後就會糖尿病或中風。從科學上來看,長期肥胖的確會升高機率,但以恐懼來驅動減肥,往往會失敗,因為我們不想相信事情真的會發生,連想都不想去想。而且節食往往帶有獨裁的意涵。把食物分為「好食物」、「壞食物」,不能吃什麼、必須吃什麼,如果某天放鬆,就是破功、作弊。雖然這樣的方法可以不用腦,跟著飲食法做就好,短時間或許可以強逼自己去做某些事,但或慢或快,人就會開始叛逆,因為「我工作、生活已經那麼辛苦了,為什麼要到這樣?」當我們無可避免地放棄節食,通常會自責,充滿罪惡感,再次地失控,再次地無法相信自己,再次討厭自己,再次陷入惡性循環。靠節食減肥,超過95%的人都在做白工聽過溜溜球效應吧。在短短幾年或幾個月內,因為飲食大幅改變,體重上上下下,是很危險的,不僅僅是往後很難恢復正常體重,更糟的是,復胖回來的,多半是脂肪,囤積在腹部和內臟,往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就是你為了發布在Facebook、Instagram上讓眾人欣羨的好身材,可能賠上性命。不過也不是毫無勝算。從祖先就已經設定好的大腦讓我們無意識地吃,同時,我們也因為壓力、沮喪、叛逆……有情緒的吃,現在從照顧你的心,照顧飲食、情緒、體力到居家環境,重點不再是體重的數字,但你將會體驗到身體比任何專家都有智慧,它就會自己開始照顧自己。和脂肪的戰爭過程中,不是靠蠻力、節制就能贏的,而是要以優雅、智慧、不慌不忙、習慣成自然的選擇來獲得。因為你知道,不論你幾歲,未來還有閃閃發光的你等著,你需要身體這個伙伴和你一起,你為了你的人生而瘦,不是為了體重,那將會是改變人生的一課。你現在該做的,不是立定數字目標,上網選一個飲食法,從此為了減肥而吃、而動,生活繞著減肥打轉,而是告訴自己,你接受現在的自己,只是未來你要變更健康,健康不是體重決定,體重減輕、體態變好只是紅利。體重或身體絕不是另一個征服的戰場。要減肥,並非靠堅強的意志力,從此不吃澱粉、每天只能吃水煮青菜,喔,還要每天運動30分鐘、喝3公升的水,還有,聽說斷食很有效……我們又不是要走紅毯的女明星,需要短時間急速瘦身,健康飲食、健康的心態與體態,才是我們理所當然應該擁有的。而且擁有的健康習慣,我們要做一輩子。現在從照顧你的心到照顧情緒、身體,到照顧居住的空間,只要有一個改變,其他也會如骨牌般翻盤。飲食:減肥就是一種正念飲食,覺察你在吃什麼,允許自己放下掙扎,放下對熱量的焦慮,放下好食物、壞食物的分別,重新對待每一口食物。運動:「沒有疼痛沒有收穫」(no pain, no gain),不該視為激勵,用運動消除疲勞,也建立力量。慢瘦身,為自己的人生運動。情緒:你不再需要追求別人定義的偽成功,不用活得精疲力竭,你不再對自己刻薄,練習疼惜自己,你懂自己的感覺。生活 擁有不代表富足,最愛不該成為負擔。整理思緒,整理空間,整理你和食物的關係,辨認出優先順序,房間零贅肉,你才能零贅肉。心靈:健康從照顧自己的心開始。你支持自己、支持生命,你做的只是更完整地做自己,從此聽身體的,不再傷害日日夜夜為你工作的身體。每天如何過日子,是你能掌控的權利,也是決定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關鍵因素。時時刻刻的選擇,該吃什麼、怎麼吃、吃的順序如何、該不該運動、如何運動、熬夜要熬到多晚?家裡要不要整理?看電視時要不要站起來?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不是在減肥,你在打造自己的人生。本文摘自《不減肥才能瘦 》,天下雜誌 2020/02/04 出版【慢老教主最新作品系列】。現代人都太苛薄自己了!慢老教主直言:不減肥,才能瘦。不用拚命、不用意志力 「慢健身」讓你每天都想動起來!。不減肥才能瘦Tips/餐前喝水、減少久坐 打造瘦習慣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7 橘世代.健康橘
2020熟齡單車潮 這樣騎才愈騎愈年輕!
農曆年才剛過完,從現在起奮發向上執行今年的新目標還不算太晚!不論你的目標是要看起來更年輕、維持健康,還是要去各式各樣的地方旅行,「騎單車」絕對是一兼數得的方式,就讓專業單車教練告訴熟齡族,單車能帶來的種種美好。騎健康或極限任君選經營LAGA六角運動教室的單車教練吳佳珮觀察指出,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熟齡族投入單車運動,這群人工作相對穩定,更有意識地規劃自己的休閒、退休生活,而單車相較跑步來說,對膝蓋衝擊較低,而且可以到達更遠的地方,短則20公里,長則如一日北高,動輒380公里,進可攻、退可守,不論為了健康而騎車,或是有意挑戰自己極限的人來說,都很適合。運動+旅遊 單車遊正夯吳佳珮補充,騎的距離長,也意味著能到達更多地方、欣賞更多風景,因此結合「旅遊」性質也是單車運動的特點之一,因此也吸引許多人相約單車環島遊,甚至是出國來趟單車壯遊,用雙輪拼成世界地圖。相揪騎得更遠騎車除了兼顧高年級生注重健康及愛玩的需求,吳佳珮也說,通常單車都是成群結隊行動的,剛開始接觸單車的人,都是親朋好友邀進來一起騎車,因此也滿足了熟齡族想積極拓展人際關係的需求。對於有意用單車為自己開展出燦爛的人生下半場的熟齡族,吳佳珮也有以下3點建議:能阻礙你運動的永遠是自己騎車對下肢負擔較輕,對關節不好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單車運動可有效增加心肺耐力,對於預防心血管相關疾病及減重等,都有一定的幫助,他也鼓勵熟齡族不要因舊傷、舊疾而害怕運動,只要經醫生專業評估後,循序漸進養成運動習慣,對身體一定是有利的。此外,吳佳珮也說,心理上的障礙往往才是阻撓人運動的最大門檻,這時候就有賴周邊親朋好友的力量,跟著親友或同好一起出發,你將會發現更不一樣的自己。從地形決定裝備吳佳珮也提醒初學者,在選購車及裝備時,首要考量的是自己最常騎的環境是什麼,例如公路、登山還是城市代步,再來是預算考量,最好選擇離家近的且信賴的車行購買。以公路車為例,路線多為平坦的柏油路面,有上、下坡,路邊常有樹枝,因此貼身的車衣不僅能減少風阻,也能盡量避免被樹枝勾到等,而安全帽也是必備的裝備;若為城市路線,則以輕鬆休閒為主,不需太緊繃,現在市面上也有非連身,兼具日常穿搭及旅行移動功能的單車用運動長褲可供挑選。暖身、緩和絕不能省許多熟齡族抗拒運動,是擔心運動恐帶來更多的運動傷害,但吳佳珮指出,其實運動傷害往往非單一因素造成,而是生活型態不佳及運動習慣等綜合因素導致。要盡可能降低運動傷害發生,運動前的暖身及運動後的緩和收操就要確實。以騎車來說,暖身通常是要以有點喘、但還能說話的速度騎個10分鐘,提升體溫。騎車過程中也要留意自身狀況,騎不動也不要勉強,下來牽車漫步欣賞沿途美景也能留下美好回憶。緩和收操則是單車族最容易忽略的細節,千萬不要到家下車後就休息,包括頸部、手臂、腰部、大腿及小腿等部位的伸展都要確實,才能活到老動到老。【熟齡運動特輯】。熟齡健身風潮正夯!存肌力讓體力自由 運動不怕老。用跑步讓自己更年輕! 專家建議這樣做。6個小技巧每天只要10分鐘 讓你擁有「謎齡肌」!。不用拚命、不用意志力 「慢健身」讓你每天都想動起來!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6 科別.新陳代謝
甲狀腺風暴 換血漿救命
每年發生率約千分之一的甲狀腺亢進,在碘充足地區的盛行率約1~2%,是常見的疾病,如果沒有定期追蹤治療、穩定控制,有可能會演變成死亡率高達三成的甲狀腺風暴。台北榮總內科部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郭錦松表示,一旦發生嚴重甲狀腺風暴時,可以採取「換血漿」方式救命。甲狀腺風暴是指嚴重而危及生命的甲狀腺亢進,需要迅速處理,常規治療包括抗甲狀腺藥物,無機碘化物和皮質類固醇等,當這些常規治療失敗或出現禁忌症時就會變成相當棘手的狀況。台北榮總近二年接獲二名棘手的甲狀腺風暴病患,因為出現嚴重藥物過敏,無法在常規治療下有效控制病情,醫療團隊在危急中,使用換血漿的方式,成功平息甲狀腺風暴。換血漿的正確名稱為「血漿置換術」。郭錦松說,這二名個案分別在2018年及2019年因對抗甲狀腺藥物過敏引發甲狀腺風暴而就醫,其中包含最嚴重的顆粒球(白血球)過低,醫療團隊成功運用血漿置換術來迅速穩定病人的甲狀腺素過高所造成的甲狀腺風暴危機,等風暴平息後再接受開刀治療,切除甲狀腺。郭錦松指出,甲狀腺風暴的診斷是以臨床症狀嚴重度來計分,可分為三大面向:1.表現在中樞神經方面:焦慮、譫妄、精神疾病症狀、極端嗜睡、癲癇、昏迷、發燒。2.表現在肝膽消化道方面:肝功能不佳、腹瀉、噁心、嘔吐、腹痛、黃疸症狀。3.表現在心血管方面:心跳過速、心臟衰竭、心房顫動(心律不整)。當病人確診為甲狀腺亢進,同時檢視上述三大面向的臨床症狀嚴重度計分,當甲狀腺風暴指數超過45分,可以高度懷疑為甲狀腺風暴,代表身體已無法代償過高的新陳代謝率,進而出現器官衰竭的現象,稱之為甲狀腺風暴。郭錦松說明,血漿置換術治療甲狀腺風暴的原理,為體內甲狀腺激素絕大多數和血漿中的蛋白質結合,直接以換血漿的方式從循環中去除大多數的甲狀腺激素,可以快速達到甲狀腺功能正常狀態及臨床症狀的改善。此外,血漿置換術的特點,包括去除有害甲狀腺的自體免疫抗體、兒茶酚胺和發炎因子。對於少數一線治療甲狀腺風暴失敗或嚴重藥物過敏等患者,適時使用血漿置換術治療可以挽救生命。血漿置換術是由腎臟科醫師執行,過程類似洗腎,是把病人體內的血漿去除,只保留血球,然後加入外來新鮮的血漿,結合原本病人的血球再一起回流到體內,達到置換血漿的目的。
-
2020-02-06 該看哪科.婦產科
現代女性坐月子 讓身心靈恢復
懷孕是人生大事,坐月子在華人世界是產後必備行程。隨醫療進步,過去的坐月子與現代不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唐佑任指出,以前坐月子主要等待傷口癒合,現代坐月子則讓身心靈恢復,若補錯或補過頭,可能讓身體出現不必要的負擔。古代坐月子主要養傷過去醫術不如現代,女性生產後,會陰部撕裂傷無法透過手術縫合,傷口無法快速癒合。因此,古代產後坐月子,主要讓女性安心「養傷」,產後傷口約20天左右自然癒合,取一個月的時間坐月子,是緩衝期。養傷過程中,最擔心傷口感染,透過補身體增強免疫力。現代的女性坐月子,不再以恢復傷口為主,而是幫助身心靈恢復到以往。唐佑任說,生產對女性身體是很大的負擔,包含心血管、皮膚、代謝等方面,坐月子可以幫助產後女性,讓身體休息,也能幫助哺乳等。產後生化湯別喝太多唐佑任說,以中醫角度來看坐月子,分為三大期別,活血化淤期是指產後7至10天、補氣血期指產後10天後至惡露排淨、補腎期是指產後4周後。每個期別注意重點不同,例如生化湯不建議在產後喝太多天,以免讓原本已經癒合的傷口再度破裂。坐月子常見的麻油雞,唐佑任不建議在麻油雞裡加米酒,因為若同時哺乳,酒可能滲入乳汁中,延緩嬰兒腦部神經發展,且酒精使噴乳反射下降,米酒也可能抑制子宮收縮。國人常認為「吃很好、吃很補」才是坐月子,唐佑任說,坐月子也要讓產後婦女妥善休息,若是沒有好好休息幫助傷口復原,子宮脫垂、排便不順、痔瘡等疾病也隨之而來。
-
2020-02-05 科別.心臟血管
火燒心未必胃出問題 就怕心肌梗塞
「有時候急著要跟屋主或客戶約時間看房,都會喝一杯咖啡,隨便吃一點東西就解決。」身為房仲超級業務員的廖先生,工作表現相當亮眼,每月業績都是所屬區域的前三名。熱中工作的他,常常日夜都是處於工作狀態,三餐飲食不定時,更別說要顧全營養均衡。如此的生活作息及飲食形態,胃食道逆流、肥胖、消化不良問題早就找上他,並且前陣子開始偶爾伴有類似胃酸逆流產生的火燒心胸悶感,但廖先生總以為只是胃部老毛病,不太放在心上。日前到北投健康醫院進行健康檢查後,發現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CAC score)分數為108,進一步安排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檢查,更驚訝地發現左冠狀動脈前降枝已將近100%阻塞。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心臟的動力主要來自三條冠狀動脈血管供應血液,這三條冠狀動脈其中任何一條出現堵塞,都會導致心肌缺乏氧氣和養分而受損,甚至造成心臟組織永久性壞死。一般人常以為「火燒心」是胃部問題徵兆,事實上,若有胸口出現廣泛性疼痛、呼吸急促、心律不整、冒冷汗、暈眩、嘔吐或是手痠麻、上腹部悶脹不適,都應該警覺是不是心臟血管也出了問題!急性心肌梗塞在發生時,有時完全沒有前兆,可能會突然失去意識、血壓下降甚至休克。錢政平提醒民眾,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女性、工作高壓力族群、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有抽菸習慣、心臟病病史或家族史(家族中若有罹患心血管疾病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多2~4倍),是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若再伴隨胸悶、胸痛症狀者,建議可進行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冠狀動脈鈣化分析,初步了解血管鈣化、硬化情形,必要時再進行心臟血管攝影。提早發現、提早預防及治療心血管疾病,減少許多的遺憾。
-
2020-02-03 橘世代.健康橘
體型纖瘦內臟脂肪仍過高? 醫師:這樣吃動有助減少隱形殺手
隨年齡增加,體內脂肪占比也增加,即使體型纖瘦,仍可能內臟脂肪過高,伴隨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醫師提醒,內臟脂肪囤積與飲食、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應注意吃得營養健康,並輔以中強度的有氧運動習慣,才有助減少這個隱形殺手在體內囤積茁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兼任醫師周宗翰表示,內臟脂肪不僅是多餘能量的儲存,過多的內臟脂肪細胞活躍,會引起炎症、使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失調,連帶提升心血管疾病與不孕症等風險。衛福部國健署宣導,內臟脂肪多寡可由腰圍大小窺知一二,因為內臟脂肪過多容易囤積腹部。健康男性的腰圍應小於90公分(約35吋)、健康女性腰圍則應小於80公分(約31吋)。正確測量腰圍的方式是將皮尺繞過腰部,高度約在左右兩側腸骨上緣與肋骨下緣中點,並讓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緊貼而不擠壓皮膚,最後應在吐氣結束時量取腰圍。周宗翰表示,內臟脂肪的囤積與飲食、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日常生活應避免吃太多高油、高鹽、高糖或高熱量的食物,注意營養均衡,並可多攝取高膳食纖維食物,如金針菇、香菇、木耳、海帶、地瓜葉等蔬菜。同時應保持運動習慣,藉由運動增加的肌肉,可讓人較不易累積脂肪。有氧運動有助燃燒內臟脂肪,但要有效減少內臟脂肪就得增加運動強度,建議從事快走、羽球、跳繩、游泳、慢跑、踩固定式騎腳踏車、跑跑步機等運動。周宗翰表示,《內經》嘗言「體肥痰盛」,中醫一般認為肥胖與痰、濕、氣虛等身體情形有關,因此單就藥物治療而言,會以化痰、健脾、益氣等方法將患者體質調整回正常健康的情形,臨床上經常使用山楂、荷葉、丹參、澤瀉、陳皮、浙貝、茯苓等藥材,促進其體內的能量代謝,藉此健康減肥。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2 新聞.健康知識+
每周4次!吃辣椒降心血管疾病致死率
喜歡吃辣的饕客有福了,義大利科學家公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辣椒能夠讓心臟病發作、腦血管疾病的致死率降低一半。發表於「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的這份最新研究當中,研究對象包括2萬2811名義大利男性與女性,在長達8年期間記錄食用辣椒的狀況。研究人員統計發現,每周吃辣椒四次以上的民眾,因為心臟病發作而死亡的機率減少44%,因為中風、腦動脈瘤等腦血管疾病致死的機率也降低了61%。主持這項研究的義大利IRCCS NEUROMED地中海神經系統研究中心博士柏納西歐(Marialaura Bonaccio)指出,吃辣椒並不能預防心臟病發作或中風,只是萬一出現這些疾病,能夠降低死亡率。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人員並未記錄研究對象所吃的是什麼品種的辣椒。柏納西歐指出,這項研究結果並不受到餐點內容的影響,「這代表著,就算沒有遵守地中海飲食法的民眾,辣椒還是有助於降低心臟病致死風險的效果。」辣椒的辛辣來自於辣椒素(capsaicin,又稱唐辛子),先前中國研究人員發表的動物實驗報告指出,辣椒素有助於倉鼠降低膽固醇,也能抑制導致血管變得緊縮的一種基因。在其他的動物實驗中,辣椒素也證明可以降低身體脂肪,如果把辣椒跟薑一起食用,還可能降低罹癌風險。不過,部分研究報告則警告,辣椒素本身可能有致癌風險疑慮。「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辣椒素可以扮演致癌物質的角色,也能發揮抗癌功能,長久以來科學界對此一直存在著兩派辯論。
-
2020-01-31 新聞.健康知識+
寒流低溫來襲 醫師:留意疫情更要留心慢性疾病
寒流低溫來襲,醫師提醒,民眾從年節假期逐漸恢復平日生活步調後,提醒平日有規律就醫服藥的慢病民眾,記得要定期回診,避免因太恐懼傳染性肺炎疫情而自行決定不回門診追蹤,慢病拖延或未定期服藥、再發病面臨的死亡風險可能更嚴重。另外身體不舒服也要就醫,別讓小病拖延成大病,民眾只要按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建議量體溫、佩戴口罩到醫院,不需太過擔憂。光田綜合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周盈辰指出,年節期間曾有民眾帶發燒的孩子就醫,指稱孩子日前已經被他院診斷為B型流感,起初家長無意願服藥,不料孩子病況未改善,一日起床雙腳疼痛到無法下床步行,急忙抱著孩子掛急診,確診是B型流感引起的肌肉發炎,幸經過兒科治療後病況穩定,小朋友已逐漸康復。提醒民眾身體不舒服就要及早就醫看診,遵循醫囑。周盈辰提醒,寒流低溫民眾務必注意保暖,氣溫波動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時節,年節團聚的大魚大肉飲食則是高血糖、慢性腎病患者疾病好發的時間,提醒有領慢性疾病處方箋的民眾,務必遵循醫囑服藥,該回門診追蹤就要回門診追蹤,如果身體不適也要就醫,不要拖延,慢性疾病發病時的死亡風險很嚴重,死亡率可能比肺炎疫情更可怕,呼籲民眾不要輕忽。光田綜合醫院職業醫學暨神經內科醫師施旭姿表示,如病人有明顯動脈粥狀硬化或有心房纖維顫動須服用抗凝血劑者,若未定時服藥又碰上天氣冷,很可能誘發梗塞性腦中風。癲癇患者也須定時服藥,若未服藥引發癲癇重積又未即時就醫,很可能對中樞神經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或導致心肺衰竭;糖尿病患者若未定時服藥妥善控制血糖,則可能面臨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酸性昏迷(HHNK),死亡風險高。
-
2020-01-31 養生.抗老養生
氣溫乍暖還寒 3種人穿不暖恐誘心血管疾病
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資料顯示,年假後半段到收假日氣溫一路溜滑梯,年初三開始(1月27日)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各地天氣逐漸轉冷,更在年初五(1月29日)可能達寒流且日夜溫差大;然而,低溫與早晚溫差大均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因此面對氣溫下降,一定要加強保暖。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強調,長者、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冬天從起床到外出,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適時增添衣服,外出要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務必做好禦寒防護措施,以嚴防因低溫及溫差過大促發心血管疾病之發生。 趁著春節假期,外出走春、拜訪親友或出遊,除了注意保暖外,如果選擇泡湯驅寒,心血管疾病與年長者,天冷泡湯時易因溫差過大而可能促發心血管疾病,因此,建議泡湯時要結伴同行,勿單獨泡個人池,泡湯勿超過15分鐘、泡湯後勿太快起身、溫度勿超過40℃、避免冷熱水交替,泡湯前後都應喝足水份、以及飲酒或吃大餐後隔1.5小時以上再泡。 此外,在寒流期間,也要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 若有心臟病史的人,任何時間都要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如有出現心臟病的徵兆,像是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立即就醫;另要注意中風症狀,記住FAST口訣: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雙手力氣(Arm)不一樣、或講話(Speech)變得不清楚,有任一症狀,記下時間點(Time)並快快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 延伸閱讀: 陽光露臉別被騙了! 慎防溫差傷心 8個好習慣讓心臟更強壯 怎麼穿都還是好冷? 常吃8樣食物讓你從胃暖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