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6 醫療.精神.身心
搜尋
心理
共找到
3666
筆 文章
-
-
2024-02-24 退休力.自在獨立
人生下半場想要什麼?退休後像一個人的自助旅行,須自己規畫行程與玩法
退休後,許多人以為可以過輕鬆愜意的生活,但根據英國經濟事務研究院報告,平均退休兩年後,生病、憂鬱、失能等風險上升,YouTuber章新(本名張炳文)以過來人身分談退休和預期不同的地方,沒算到的大筆支出有哪些?以及他的頻道如何成功變現?同時提供專家看法。精神科醫師朱仲翔指出,YouTuber章新的退休規畫符合日前他在「二○二三退休力論壇─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論壇提出的安全感、新鮮感、重要性、連結感、成長與貢獻等六大心理需求,「章新把原有能力延伸到退休的新生活,成功開創人生第二曲線」。退休後像一個人的自助旅行朱仲翔以出國旅行來比喻退休,退休前就像是跟團,跟著或帶著團隊一起走,過程和目的地都很明確;退休後變成一個人的自助旅行,必須自己規畫目標、行程與玩法,有些人會忽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一名跨國企業的高階主管,以往全部心力都放在工作,事業上很有成就,退休後常跟朋友出國打高爾夫球,卻漸漸感到生活單調,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另外有一名在公部門上班的女性,五十多歲被迫提前退休,雖經濟無虞,但遊山玩水兩個月後開始感到心慌。我的人生下半場想要什麼?朱仲翔指出,職場很容易找到目標,退休前以工作為重心安排生活即可,但退休規畫要把重心擺回自己身上,不妨自問:「我的人生下半場想要什麼?」上述的高階主管個案,因為太忙忽略健康、家庭關係疏離,可以定為新的生活重點,而被迫退休的五十歲女性,可以學習新的才藝,為自己帶來新的感覺。「退休後卡住的是心態不是方法,只要願意嘗試,就算是有進展。」朱仲翔舉例,大家都知道可以去社大上課,有些人卻覺得這不是一百分的作法而作罷,但他提醒,如果目前的滿足感是零分,只要評估有十分就應該去嘗試,就像章新開頻道的初衷是找事做,假設事前評估不值得而不做,就不會獲得如今的回響。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睡前忍不住滑手機 醫:3C影響睡眠恐惡性循環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23 養生.家庭婚姻
完美媽媽容易養成無能的孩子!矽谷新創圈傳奇女性俞寧寧「2大育兒奇招」讓三個孩子都服她
矽谷新創圈的傳奇女性俞寧寧,成功締造七家公司的傳奇!她給孩子擁抱、給孩子愛,更沒忘記給孩子一個母親的背影,來看看她的兩大育兒奇招!工作與育兒都兼顧?別傻了俞寧寧,全球最大的內容推薦平臺「Taboola」全美國研發部副總裁,她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是矽谷新創圈的傳奇女性。先不說矽谷了,我們在提到女性創業家時,都不免關心,那她的家庭生活呢?俞寧寧在接接受《媽媽寶寶》採訪時,坦率提問:「你會問一位成功的男性企業家,工作和育兒如何兼顧嗎?」大多數人不會,因為一般人根本不關心這些。但非常殘酷的是,這個問題卻常是女性企業家的必考題。俞寧寧育有一個女兒、兩個兒子,她坦承,這個問題已經被問很多遍,答案卻不是人們預想中的完美回答,她說:「工作與育兒當然不可能兼顧!」她提到自己不會硬逼迫自己成為一個完美的媽媽,那她是怎麼做的呢?如何抓住給孩子的最大值?她分享她的教養辦法:把養育孩子的重點分成三塊,包括「生活照顧」、「心靈陪伴」,以及「價值觀給予」。俞寧寧認為,生活照顧方面,有專人比她做得好,「因為我是個糟糕的廚子,鹽和糖都分不清楚,沒有天分啊,硬要把沒有廚藝天分的媽媽變成大廚是做不到的。」然而這樣的她,三個孩子竟然都很會做菜,讓她笑說:「媽媽有缺陷對小孩是好的,完美媽媽容易養成無能的孩子。」工作忙碌的她,自然無法全心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但她會趕在孩子吃完飯後回到家中;睡覺前,她會講故事,而且不論到哪裡出差,都會儘量回到家,陪伴孩子們寫功課。而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孩子想說話時,媽媽永遠會聆聽,以及把她的價值觀傳達給孩子。媽媽創業初衷,做給孩子看俞寧寧把小兒科醫師給她的育兒建議奉為圭臬,給他們擁抱、親吻、說我愛你,只要孩子一哭,就會在旁邊陪伴。她也很堅持的一點是:「告訴孩子們的價值觀,我會先做到。」記憶中,俞寧寧媽媽叫她不要做什麼,她都會問為什麼,所以她就想,若她要小孩做任何事,要給他這種價值觀,我自己要先做出來,否則孩子一定會說NO。當她想告訴孩子,世界無限大,要用創新追求人生,她當然也親身實踐。她在兒子三個月大時決定創業。「當你看到寶寶那一刻,你就會覺得,哇!『I would like to give him the most.』我一定要做到,即使我失敗,也要告訴孩子『I try』。」一位創業的母親,是俞寧寧想給孩子們的榜樣。放棄才算失敗,不服輸就永不會失敗女性在美國創業哪有那麼容易!創業最大的問題是資金,俞寧寧做了七家公司,花了無數時間在找錢,她說:「向十個人籌錢,大概只有一個人會給你,我一輩子在求錢,十次中只有一次會成功,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在忙著失敗。」但她從來沒被失敗打倒過!反而安慰自己:「女性創業的好處是不怕失敗,失敗是必然,如果不給我錢,我就回家睡覺,明天再來!」用樂觀看待失敗還不夠,她能夠成功,更因為懂得在失敗裡看見缺失,下次再做一些改進,「當你不斷在改進,總有一天有人會相信你。」這些話,光說很容易,認真經歷起來,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難熬。俞寧寧提到,大家看到她的創業成績單很漂亮,成功締造創立七家公司的成就,包括:Retix、Vertel、NetEffect、Thinque、Sendia、Accruent、Perfect Market等,次次都籌到錢,每一場打的都是勝仗,但只有她心裡知道,除了結果是成功,中間充滿失敗。有一次,她面臨掉進谷底的生存關卡,投資者的錢沒有進來。當時,她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讓公司倒閉,二便是掏出自己的信用卡。她笑說,「那時我完全不敢看信用卡帳單,每個月只能付利息。」只差一步就要失敗,但俞寧寧還是靠著堅毅的決心,熬過低谷,再次挺身。她最後創立的公司Perfect Market在2014年時跟Taboola合併,成為世界最大的內容推薦平臺,創業那時,有許多艱辛無人知曉。俞寧寧想跟《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合作,但美國媒體編輯部清一色都是白種男人,他們不相信東方女性能解決問題,但她不放棄,跟在要上廁所的男性編輯身後走,這時候男士比女人更害怕,也更無法抗拒,她開口:「Jerry,我最近想到一個新的idea,你看一看要不要做?」男士只好勉為其難地說:「好吧,你試試看!」俞寧寧回去跟團隊埋頭苦做了36次,最後把整個Model做出來了,他們就此一炮而紅!她說:「唯一會失敗的時候,在你承認失敗的時候,因為你放棄了。」創業一次成功已經很困難,俞寧寧竟成功了七次,並非她永遠不會失敗,而是她永遠都能找到絕處逢生的機會,「失敗就是經驗,如果不服輸,你就永遠不會失敗。」不只是台灣人!孩子英文要學好,做世界人俞寧寧創業的初心是好玩!她總是想解決好玩的問題,為此投入心力。她創立的幾家公司都是不同領域,做別人沒做過的新產品、新技術,總是需要暫時把過去學的東西放一邊,不斷的解決新的問題,也不停的超越自己,她說:「碰到新的問題,精神就來了,越挑戰越好玩!」事實上,技術越難、門檻越高,不代表越成功,她提到成功的關鍵。成功的關鍵是有沒有抓住客戶的需求?「客戶可能只需要很簡單的東西!要多聽,才知道客戶的問題,並了解如何讓大眾可以接受。」一路走來,俞寧寧想告訴下一世代的台灣孩子,腦海裡一定要存在「世界觀」,她提醒父母,儘可能讓孩子有機會跟國外建立連結,把英文學好、多看新聞,都是很好的方式,「從小就要給孩子世界觀,爸媽『Have to do it!』不只是台灣人,要做世界人!」而提到台灣,提到培育人才,俞寧寧接受《Cheers 快樂工作人》採訪時提到,她有很長一段時間,公司不雇用台灣學生,因為競爭力不足,但最後卻放棄了這樣的思維,甚至在台灣成立分公司,其中的原因可以呼應她提到的,她想給孩子什麼樣的榜樣。2017年,她開始跟科技部(現國科會)合作,接受兩位台灣的博士生來美國Taboola實習。其中一個叫Allen,為了幫助一個迷路的實習生,因此在一場重要的會議遲到。這讓她發現了台灣人和其他國家人才不一樣的優勢:利他,能為別人著想。現在台灣研發中心的員工每個人都是瘋狂的nice people。而除此之外,大家都願意做苦工、非常專注細節,而且十分好強。這段採訪文章讓人感受到俞寧寧的用人標準,相信也會是他教育孩子的準則,因為她身為母親,做每件事都會想到,她的身後有凝視她的目光。做你想做的媽媽.就是好媽媽「你覺得你是好媽媽嗎?」俞寧寧坦言:「我不是好媽媽,甚至是一個非常虧欠的媽媽。」兒子上中學時修過一門「創意寫作」的課,課後舉辦一場創作發表大會,但工作不容許她在平日下午三點前往參與。那一天,俞寧寧從老師寄給她的電子郵件讀到兒子寫的作文,題目是「媽媽」,通篇糗她是個很爛的媽媽,但兒子講了一件事,他說:「我媽媽有著非常高的道德標準,她非常堅持她的原則,我常常覺得沒有辦法達到。」她讀完後,眼淚掉了下來。因為從這篇作文裡,看到了她想給孩子最引以為傲的價值觀。「我可能沒有好好照顧孩子們或給他們好好吃一頓飯,但是我傳達了我的價值觀,他們將來會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那我覺得我還是可以的媽媽。」兩大育兒奇招,孩子變強大身為副總裁媽媽的俞寧寧,忙碌的工作之餘,對孩子的教養也有獨特見解,她大方分享她的育兒兩大奇招,只要肯堅持,能讓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性格。1.不能犯錯3次「你可以犯錯,但你不能犯錯3次!」俞寧寧表示,可以犯錯,但不能犯相同的錯誤。而要徹底執行這樣的教養方法,必須要能夠狠下心,「孩子才能刻骨銘心的改錯,下次不再犯。」如果爸媽說話不算話,沒有誠信,小孩子不會聽你的。她提醒想要實行這一招的爸媽,要越早開始越好,「到10歲恐怕就沒有用了!」2.不給小孩零用錢在俞寧寧家裡,小孩一毛錢零用錢都沒有,想要錢必須自己賺。賺錢的方式還不能做份內的事,例如:洗自己衣服是不算的!當庭院長滿草,園丁好久沒來,孩子幫忙除草是能賺到錢的,她說:「當孩子推著除草機、一臉痛苦時,他們就會明白錢不能亂花。三個孩子因此精算要買的東西,變成小氣鬼!」長大後,他們也不會跟父母要錢,因為從小就知道父母不會給他錢,甚至還說:「媽媽,你要不要我給你錢?」但俞寧寧提到,她容許孩子買書可不用花自己的錢,各類書都能買,即使是漫畫書也不例外,俞寧寧笑說:「小孩喜歡占便宜就拚命買書,所以我們家沒有電視,小孩都愛看書。」這一招真是高招!只有媽媽開心了,孩子才能真正快樂人生每件事都有個先後順序,但做媽媽這件事,來了就是來了,常常令人措手不及,許多媽媽生完小孩後,侷限了自我,俞寧寧叮嚀媽媽們:「不要緊張!」當你覺得做得不好、沒有花時間給孩子時,這些緊張、焦慮的情緒,小孩都看得到也感受得到,他會感覺父母所有的喜怒哀樂,所以只有媽媽開心了,小孩才能真正的快樂。不管你是什麼樣的媽媽,都要相信自己是孩子最好的媽媽,就如同對俞寧寧的孩子們來說,母親除了給他們愛,更是他們人生的榜樣。 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2-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護理友善職場環境維護,沒有局外人——將心比心的教學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護理工作的學與教」。台灣目前醫療的嚴重危機是護理人力的流失,我們邀請到護理系學生、護理師以及護理系老師寫出他們的心聲。一位護生問,「保護病患安全和提供有效的護理是他們的首要任務,但是誰來保護我們?」這句「他們」、「我們」生動地表達了護理人員的無奈。但感人的是這護生同時道出「護理人員若真的罷工誰來照顧需要幫助的病人?當病人因疾病而受到身心衝擊時,沒有護理師怎麼給病人專業溫暖的照顧?」→想看本文另一位護理師在寫出他的委屈之後,還是說出:「但我相信在工作挫折中透過專業與關懷的照護,我依然可以在病人笑容與互動中獲得前進的動力。」 「我知道我熱愛護理工作,對護理有著滿腔的熱忱,我會一直喜歡我的護理專業,並努力讓自己在臨床與學術發光發熱!期盼自己未來可以讓大家看見護理的價值。」→想看本文最後關心護理教育的老師說出自己在每一次學生實習時,都告訴她的學生:「我在,你們一轉身老師就在你身邊,我會當你最堅強的後盾。」同時發出強而有力的「友善職場環境」的呼籲。當我們傾聽這三位護理師生的心語,我們能不動容嗎?社會的希望在教育,孩子未來的希望也是在教育,學護理的孩子更要用心栽培,這個學程結合教育與護理人文的專業價值,將愛的種子種在孩子心中,透過帶動愛與善的力量產生無限愛的循環。每年帶著護理學系學生們宣誓「加冠誓言」:「尊重生命、視病如親……發揮護理專業的服務熱誠……弘揚人傷我痛的慈濟人文精神。」期盼每一位護理學生於實習前發願,致力學習護理專業並身體力行,不論遇到甚麼挫折都不畏艱難,勇往直前不退轉,更要承擔護理的使命。回顧過去的自己也是保持著勇往直前不退轉的心情進入臨床工作,對資深護理師的我而言,我有絕對把握可以獨立照顧好6至8位病人,給他們最好的護理品質照顧;但是身為一位護理臨床指導老師,我就有責任讓6至8位學生的病人也要有一樣的護理照護品質。我也常常思考我真的可以在短時間內做到嗎?一次實習過程中在醫院遇到一位長期藥物成癮的病人,經常在護理站對著護理師或護理學生出現言語暴力行為,雖然這位病人因病情不穩定並非學生們實習照護的病人,但病人的行為已造成護理師與學生極大的精神困擾。於是我和護理長討論如何處理此危機事件。護理長在晨間會議說明醫院處理策略,同時啟動危機處理團隊,提供護理師及學生們醫院法律顧問和心理師個別諮詢,為護理師及學生心理健康把關並減少未來發生危機。每天我都會和學生一起討論醫療團隊對病人的處理策略,跟學生一起檢視國際護理協會(ICN)中建議的護理人員權利宣言,告知學生們醫療保健人員的工作環境被認為是最危險的職業環境之一,經常暴露於健康危害中,累積的職業傷害和疾病增加了心理困擾和工作不滿,往往最後導致護理師流動率增加,進而使護理短缺問題更惡化。此外也讓學生們彼此分享擔心和想法,趁這個機會跟學生們說明精神科藥物成癮患者疾病變化和危機處理方式,並個別安撫學生焦慮情緒。十多年來擔任臨床指導老師,每次帶學生一起勇敢踏出學校舒適圈走入臨床實習體驗人生,我總是從護理養成教育的核心—同理心—開啟孩子踏入護理領域的第一步,我常在孩子們進入病房前,鼓勵孩子勇敢去體驗實習,告訴他們病人才是你的老師,而我只是在你們身後陪伴你、鼓勵你的堅強後盾。實習討論時也鼓勵孩子們珍惜照護每一位病人難得的經驗與緣分。但不得不說,護理工作真的不是人人能做的,每個病人的病情狀況、醫療處置,不僅要快、狠、準到位處理,中途更要安撫個案和家屬擔憂、急躁的心,甚至慌到不理智的情緒。每位個案都是一個寶貴的生命個體,每天要面對面觸碰這麼多生命,不是每個人天生就能具備勇猛的心,得以承擔這麼大的壓力和消化這麼多的負面情緒。護理實習指導老師如何在臨床現場傾聽、引導、進而輔導學生,都是第一線陪在學生身邊一起感同身受老師們很大的教學挑戰。但陸續類似的事件讓我了解到,紛亂的社會與病情越趨複雜的情境,相對於過去實習老師更需要同理學生實習的壓力,透過不厭其煩細心引導,向孩子們保證當他們感覺到害怕時,一轉身就會看見老師在背後支持,才能讓學生因壓力而慌亂的心漸漸安定下來。此外,我們也應與實習場域醫療部門討論如何提供優質安全工作環境,並在學校學程加入強化辨識危險情境、自我防衛、危機管理及精神疾病與問題行為個案之照護技巧訓練等人身安全訓練;以期建立友善之學生實習環境,讓護理學生得以安心進行個案照護,像海綿一樣吸收知識慢慢強化自我,並帶著「同理心,視病猶親」的理念,逐漸蛻變為未來的白衣天使。在每一次學生實習時,我都告訴孩子:「我在,你們一轉身老師就在你身邊,我會當你最堅強的後盾。」期許在這護理人員短缺的艱難環境,我能透過一己之力透過教育與倡言友善職場環境,帶著學生們為著自己加冠典禮上的宣言努力不要軟弱退縮,堅強勇敢地升起勇猛心,並將心比心堅持以愛同理病人,期許自己未來成為醫療最棒的軟實力。延伸閱讀:2023/2/19 護生看醫療環境2023/2/21 我的護理志業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23 養生.家庭婚姻
媳婦不煮年夜飯,婆婆狂碎念:以前媳婦都做到死!網友:是「多年媳婦熬成婆」抓交替?
過年是最容易產生婆媳問題的大節日,2024過年剛過完,就有一名媳婦被婆婆狂碎念不煮年夜飯、不做家事,還讓老公洗碗,並說自己以前當媳婦也是這樣苦過來的;對此,媳婦無奈表示,為什麼婆婆自己苦過還要媳婦接棒?過年媳婦沒煮年夜飯被婆婆狂碎念過年才剛結束,一名媳婦無奈表示被婆婆狂碎念,說過年期間沒有煮年夜飯,也不做家事,例如:洗碗、掃地、丟垃圾...,「以前媳婦都做到死,妳不煮年夜飯不做事都讓老公洗碗,這樣不會太誇張嗎?」,婆婆表示自己以前當媳婦時,所有的家事都全包,完全沒有時間可以偷閒...,因此認為過年期間媳婦做到死是盡本分;對此,媳婦委屈表示為什麼婆婆自己苦過還要媳婦接棒?家事是大家的事!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對於過年的婆媳問題,元氣網也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詢問大家意見,貼文一出引起廣大網友回響,紛紛表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大多數的網友都挺媳婦,表示家事是大家的事。「因為你是媳婦不是女兒,婆婆永遠都是婆婆,不會變成媽媽」、「叫豬隊友去洗,老妖婆捨不得,那老妖婆就自己去洗吧!」、「啥年代了!家事是大家的事,而不是女人的事哦」、「因為不能只有她苦,要有接屎的人」、「老古板的想法不可取、這種思維真的讓人不敢結婚」、「買洗碗機或誰看不下去或輪流洗,不要理他啦!又沒領薪水」、「現在時代不同了,有年菜可訂購!兒子有時候會說媽媽我們今年訂年菜!要跟著時代的腳步走,婆媳之間關係才會好」、「以前辛苦『還債』的婆婆,現在積極向媳婦『討債』!媳婦將債還完了就會升格當婆婆!」、「因為多年媳婦熬成婆,憤世嫉俗者抓交替,因為她心裡不平衡,為什麼她媳婦不用像她以前這麽認命的做家務事」、「我也是婆婆的人,家務本來就是家人共同分擔,現在的女性也要工作她是人也會累」、「建議定年菜用免洗筷,不用煮也不用洗,大家都歡喜」。也有部分網友挺婆婆,表示這是媳婦本分。「那為什麽婆婆煮好媳婦好意思吃?」、「一年才煮幾天,讓媳婦煮年夜飯還好吧」、「我也是從婆婆那兒接棒,煮年夜飯不會很難!也被婆婆嫌過,以後改進就好。但年初二要煮給小姑子回娘家吃飯,這就比較累一點,因為吃中午一個人要煮一桌菜餚是累了一點,但心理想一年才忙一次而已,還可以接受」、「我也是除夕當天早上就開始備料,中午簡單吃(也是要煮),晚上圍爐的年夜飯,初一早上拜祖先、初二小姑回娘家..這都是在我預料之中的事,所以只能調整自己的心態」、「做媳婦的也不能什麼都不做吧!為什麼這麼多抱怨?當初知道當媳婦要做這做那這麼苦。為什麼還要結婚?」也有網友有其他精闢的見解,「喜歡幫別人披麻戴孝才結婚!現在誰在談感情!現在沒有結婚也可以生小孩,報户口,還結什麼婚,笨蛋才結婚,結婚自找麻煩,什麼事,是結婚後才能做的,該做不能做的,婚前都做了,只剩下外遇和離婚而已!而且還要幫別人披麻帶孝,還要守靈,當白琴……」、「其實不只是婆媳有這問題,甚至是有的生母也是這樣認為,生母認為她都有奉養父母老病,金援親弟,所以她的女兒也必須像她一樣,她吃過的苦,女兒也必須跟她一樣。」、「婆婆快去溪邊洗衣服喔,這麼愛以前,請不要用洗衣機,因為以前沒有喔 滾 拜」、「婆婆以前活在古代,我可以原諒!但是….現在已經2024年了,麻煩拋售那種傳統腦袋好嗎?溫ㄤ煮麵,洗碗曬衣服,倒垃圾買菜…必須做!」改善過年婆媳關係5指南過年是最容易產生婆媳問題的大節日,如何在過年期間婆媳能順利相處,是許多媳婦跟婆婆都想正視的課題,以下是一些建議,以改善過年期間的婆媳關係:1.溝通和理解:婆婆和媳婦應該坐下來誠實地溝通,理解對方的立場和期望。透過溝通,可以找到共同點並解決問題。婆婆可以分享她的價值觀和經驗,而媳婦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2.尊重和包容:雙方都應該尊重對方的角色和貢獻。婆婆應該理解現代生活的壓力,並尊重媳婦的個人空間和需求。同時,媳婦也應該尊重婆婆的經驗和觀點。3.分擔家務:家務活動應該是所有家庭成員共同分擔的責任。雙方可以商量和協調家務分工,確保公平和合理。例如,可以輪流洗碗,或者委託外部服務處理一部分家務。4.彈性和妥協:雙方都應該保持彈性和妥協的態度。婆婆和媳婦都可能需要做出一些讓步,以滿足對方的需求和期望。這需要雙方願意嘗試新的方式和解決方案。5.珍惜家庭時光:過年期間是家人團聚的時刻,雙方都應該珍惜這個機會,共同創造美好的回憶。婆婆和媳婦可以一起準備食物或訂年菜,享受家庭聚餐,並通過共同的活動加強彼此的情感連結。總的來說,改善婆媳關係需要雙方的努力和耐心。通過溝通、尊重、分擔家務、彈性和妥協,以及珍惜家庭時光,建立更加和諧和美滿的家庭氛圍,開心過好年。延伸閱讀:.媳婦到婆婆娘家過年,初二想回娘家吃午餐被情勒.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媳婦被要求過年煮三餐,卻只准要她吃剩菜!網友:建議整包鹽加下去煮
-
2024-02-22 焦點.生死議題
為何人們不喜歡接觸將死之人?法醫曝人死前的「汙穢」狀況
也許很少人知道,法醫學有時也會和「生者」打交道。對兒童進行「虐待鑑定」就是代表之一。受到虐待的兒童會在兒童救助保護中心裡,被兒童福利督導員保護。送到醫院後,我們會確認他們身體上的傷痕以及骨折情況。什麼時候受的傷、是否出血等,我們替這些還不會說話的小孩或沉默寡言的青春期兒童發聲,訴說他們身心承受的痛苦。其實我負責診斷的受虐兒童人數不多。儘管如此,我碰過皮膚各處有菸頭燙傷痕跡的孩子,還有背部被刀多處砍傷的孩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身材瘦小,大概是長期處於飢餓狀態所致。我再次感受到,不管是面對死者還是生者,我們的工作就是直面「生命」。現代社會,對於和自身沒有直接關係的生命,我們習慣保持距離。過去的日本,鄰居之間關係密切,鄰居去世和自己切身相關,整個地區都為亡者弔唁也不足為奇。那時的人們和他人的「生」與「死」更為貼近。近來,日本人很多都在醫院迎來終老。在醫院裡可以接受先進的醫學治療,但另一方面,也隔絕了與世間的聯繫。因此,我們能切身感受到他人生老病死的機會非常有限。也許這樣說不太恰當,但人在面臨死亡時,某種意義上是「汙穢」的。臥床不起就無法洗澡,會有痰,也會大小便失禁。「走向死亡」就是這麼一回事。對於如此「不願面對的現實」,現代人會不自覺地保持過度的距離。某種潔癖引發了一種現象:對社會無用之人,或接觸後會有損自身利益的人,會被大家排斥。現今所產生的不正是這樣的狀況嗎?於是,弱勢群體在社會中更加孤立,愈發感到無助。因為工作的緣故,我得以從「死」看世間。對我來說,「生」不是理所當然的。倒不如說,每日所面對的解剖台上的眾人才是我的日常。除了自殺,人們無法選擇自己的死法。誰都不想被風吹來的傘尖戳中頭部而死,但誰也無法憑一己之力避免死亡。再怎麼認真本分生活的人,都有可能罹癌,也有可能被陌生男子刺死。從「無法選擇」這個角度來講,死亡也許確實是對眾人平等的。我的生死觀很簡單。至少,我不想去寺廟祈求無病無災,也不想寫遺書,我想在對死亡還沒有強烈意識之前終結生命。換句話說,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我都只想盡情活著。並不是對「生」有多少執念,我只是覺得努力活在當下更重要。有「死」才有「生」近年,日本呼吸器官學會在肺炎治療中,開始嘗試徵求患者本人或家屬的意見。一旦到了臥床不起的地步,唾液就會殘留在氣管中,導致肺炎反覆發作,患者本人也非常痛苦。如果透過治療也難以恢復,醫生會按照當事人的意願,決定是否佩戴呼吸機維持生命。醫生容易把「患者的死」看成是「自己的失敗」,所以總是想嘗試各種可能的治療方法。但是最近開始出現爭論:這樣做,徵求患者本人的意願了嗎?真的有必要做到這種程度嗎?我曾在電視節目上,看過基督教醫院的醫生對待臨終患者的態度。那家醫院遵循基督教義,守護患者,為其禱告,和患者安然共度最後時光。我不是基督教徒,但是我覺得面對無法抵抗的「死」,本來就應該這樣,不是嗎?不過,一個人的「死」不僅僅是本人的事情,也和家人有關。我一般很少直接和死者家屬接觸。尤其司法解剖涉及調查相關的資訊,所以很難和家屬見面。但是,若許可解剖後仍不知死因,我們法醫有時會直接向家屬說明情況。警方告知家屬「為了查明死因,請允許進行遺體解剖」,以此獲得了他們的許可,但是解剖後,驗屍報告上卻只能填上「死因不明」,家屬當然難以接受。就算死因難以斷定,透過解剖也能確定一些資訊。比如,頭部沒有出血、不是異物堵住喉嚨而導致的窒息死亡等,有時就算只是告知這些能排除的可能性,也會成為家屬的救贖。特別是嬰兒或小孩死亡時,有的父母會感到自責,害怕是因為自己不夠小心。其實很多情況是即使父母守護在身邊也無法避免的。很多父母會問,是不是當時有做一些緊急處理就好了?是不是及時趕到醫院就能得救?死的時候痛苦嗎?……這時候告訴他們:「不是你們的錯。你們的孩子是突然死亡的,所以死時應該並不痛苦。」「氣管內沒有牛奶。不是餵奶方式而導致的窒息死。」這樣多少能減輕他們心中的負擔吧。有些「死亡」是透過解剖也無法知道真相我解剖過一具八個月大小的嬰兒遺體。說實話,解剖後並沒有查清楚死因。解剖完成後,我直接和死者母親說明了情況。由於未能查明死因,她只是一邊哭一邊重複著「為什麼」。有時便是這樣無奈,透過解剖也無法知道真相。我理解她的心情,所以對她說:「如果之後有什麼疑問,請聯繫我。」並把我的聯繫方式給了她。那之後大約有三年的時間,只要她在報紙上看到類似的嬰兒死亡案例,就會寫信詢問我:「我的孩子是不是也是同樣的死因?」孩子死因不明,永遠是她心中無法跨越的坎。有「死」才有「生」。從今而後在解剖台前面對遺體時,我依然會繼續思考生與死的意義。(本文摘自寶瓶文化出版《不平等的屍體》)★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4-02-21 養生.家庭婚姻
送命題二選一!男子苦惱「老婆臨盆和母親罹癌末期」該選誰?面對兩位摯愛怎麼選都不對
要老公在媽媽跟老婆之間選邊站,恐怕真的難倒他們,答案不論是什麼,恐怕都很難全身而退啊!尤其這樣的疑問,是不分東西方的,近來國外論壇Reddit上就有一名36歲男子陷入為難發文抒發,他和老婆將要迎接第一個孩子,但在這段時間不巧70歲的媽媽被診斷出身患癌症末期,而且情況非常嚴重,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最讓他難過的是,醫生已經發出病危通知,說明情況非常不樂觀,能夠存活的機率非常低。與母親從小感情深厚這位準爸爸之所以這麼困擾,就是因為他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母親不但獨自做兩份工扶養他,即使兩人過得很辛苦,但媽媽依然盡力讓他在成長過程中毫無顧慮的長大。因此,有了工作能力的他為了感恩母親從小的照顧,努力工作買了房子報答她外,並提供所需的一切,就是能讓她可以安享晚年。殘酷送命題二選一!豈料70歲的媽媽這時候被診斷出癌症末期,甚至情況嚴重,隨時都可能有憾事發生。不過,這時候已經即將臨盆的懷孕老婆卻突然問他,「如果到時候我要生了,或是你接到醫院病危電話,你會選擇哪個?」當下他表示自己會選擇媽媽,因為想和她好好的道別,不這樣做以後恐怕再也見不到她了,也希望她生命的最後一刻有人可以陪她。沒想到老婆很生氣的回問:「那我跟孩子呢?」他趕緊安撫她說,自己會在最快的速度的趕到她身邊,但也有可能趕不上,老婆一聽簡直要氣瘋,要他現在立刻出去,並且離開家裡。他困擾且無奈地說道,這段時間已經在工作上請假,能多多陪伴老婆,就是希望能夠安撫她的情緒。同樣是母親,卻是兩樣心情面對這樣的進退兩難的事,每個母親都希望孩子幸福!相信這位罹癌的母親一定會要孩子隨時陪伴在媳婦的身邊,同時能夠參與到第一個孩子降生的喜悅。不過,雖然身為母親心中一定有所牽掛,期望在最後一刻再見一眼心愛的孩子,只不過這樣殘酷二選一的考題,真的要好好的處理才是尤其初次懷孕的老婆極度缺乏安全感,各種合理或是邏輯在她身上都不適用,因為荷爾蒙會讓使她們說出或做出不智的選擇 ,這時候就是考驗老公的智慧了!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2-21 養生.運動健身
每天只要五分鐘 緊實手臂線條 開胸、美背 瑜珈環伸展操
瑜珈環伸展不僅可以增強肌肉力量,還可以幫助伸展身體,塑造完美體態,其中瑜珈環伸展動作對於開胸、美背以及緊實手臂線條尤其有效。編輯推薦【心理測驗】測試一下你是一個難追的人嗎?王鶴棣私下零偶包!陸媒票選「最具好感度」明星排行榜Top5,白鹿本人親切到就像閨蜜!手臂伸展坐姿或站姿,將瑜珈環置於背部,雙手握住環兩側,慢慢向後拉伸,直到感覺到手臂和胸部的拉伸。此動作可以打開肩膀和胸部,減輕肩頸僵硬的問題,同時緊實手臂線條。背部伸展坐在地上,雙腿彎曲,將瑜珈環放置於腳背後方,雙手握住環兩側,慢慢向後仰身體,感受背部的伸展。此動作可以拉伸背部肌肉,減輕背部疲勞,同時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腰背痛。呼吸調控在每個動作中,著重於呼吸的控制,深呼吸可以幫助放鬆身體,增強伸展效果,提升運動效果。更多瑜珈體式,趕快點開影片,跟著Hsin Sophie Lin 一起增強身體的柔韌性和穩定性,釋放壓力,找回身心的寧靜。祝大家都能擁有健康自信的體態,還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嗎,趕快訂閱關注女子漾吧!編輯推薦手指死皮徹底掰掰!盤點 3 個超滋潤「人氣指緣油」,做好手部保養招桃花!富二代搞笑男!《和我老公結婚吧》李伊庚不為人知的7大秘密,演活渣夫被路上阿姨痛罵「壞男人」!「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
2024-02-21 醫療.精神.身心
40歲弟打死家暴哥,高齡父母情何以堪!4方向預防家庭悲劇
一月時中部地區發生一齣人倫悲劇,40多歲的弟弟看不慣同住而就業不穩定的哥哥時常向年老的父母伸手要錢,要不到時以暴力對待父母,弟弟忍無可忍以棒球棍致兄長於死。這事件對高齡的父母來說,真是情何以堪,讓人不禁要問悲劇可以避免嗎?預防家庭悲劇從4方面進行改善事實上,早日改善家庭關係,是可能預防家庭悲劇的發生。可從以下4方面進行改善:1.父母態度: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但是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更進步而使用激將法,會在手足之間做比較,例如說弟弟比哥哥優秀之類的話,這種作法常傷害了手足間的情感,其實每個孩子各有長處,不需比較。2.手足關係:雖然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但是父母在看待孩子時難免還是會有一些差異,父母最好克制這種想法,對待孩子時盡量做到公平,讓孩子們都能得到完整的愛,並且要鼓勵手足間的互助關係,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手足可以成為彼此長久的資源。3.家庭氣氛:父母可以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給他們一個安全、溫暖的家庭環境,家庭經濟可能不富裕,但是精神上的富足可以彌補,例如父母不要將家庭以外的工作壓力、人際壓力帶進家門,大人要有大人處理自己情緒的方法,不給孩子太多心理負擔,要花時間和孩子聊天,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4.學習溝通:孩子在成長過程需要父母的引導,父母之間意見不同時如何協調達成共識,如何透過表達需求、換位思考、瞭解彼此不同的立場,以完成家庭共同的目標,父母的示範孩子都看在眼裡。家庭中的每位成員都很重要,如何都能被關照,必須藉由充分的溝通,父母要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傾聽、尊重別人的意見。這個不幸事件是一個借鏡,此家庭中的兄長可能因為個人因素無法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造成生活困難,家人是否可以一起坐下來好好討論,尋求更多的資源,以幫助他解決問題,至少可以達到支持的效果,緩和兄長的心理壓力,也讓弟弟更瞭解兄長的困境,如此可避免手足間的高度情緒衝突,避免悲劇發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2-21 性愛.性福教戰
「抱抱睡」可讓感情升溫! 心理師分析:關鍵是味道,氣味相投關係較能長久維繫
一位女網友表示,與前任在一起7、8年,同居末期因「各睡各的」走向分手;反觀與現任相處,幾乎每天相擁入睡,很喜歡對方的味道,每天都睡的安穩,甚至失眠狀況都因此改善。她網路論壇詢問「有誰跟我一樣是抱抱魔人?」引發廣大迴響。諮商心理師分析,觸覺及親密關係確實是維繫情感的關鍵,效果卻因人而異;喜歡對方的氣味,在演化結果上是關係維繫的關鍵。「抱抱睡」可讓伴侶間感情升溫女網友表示,與現任在一起後,對方很愛至自己家中「抱抱睡」,且對方身上味道自己非常喜歡,香香暖暖的好舒服,原本難以入睡的情況,直接變為「秒睡打呼」,連嚴寒的冬天都不冷了;若對方不在,還會抱著留有氣味的衣服,滿是想念,「習慣抱抱睡之後真的回不去了。」心理師分析:親密行為是維繫感情的一大重點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藍挹丰表示,親密行為是維繫感情的一大重點,品質良好的擁抱、親密關係,對增進感情有正向助益,若情侶之間長時間對親密關係沒有共識,也未進行良好溝通,確實會影響感情發展,但這並非唯一條件,也有夫妻認為同床共枕反而不舒服,分房睡多年感情也未失合。藍挹丰表示,擁抱、性行為對親密關係的正向影響,是會促進賀爾蒙平衡,加上觸覺等加成,會對感情發展帶來幫助,但臨床觀察,效果因人而異,反而是網友提到的「身體氣味」,從演化結果來看,伴侶之間是否「氣味相投」,互相喜歡對方身上的味道相當重要,若在氣味上相合,關係較能長久維繫。延伸閱讀:.愛愛如何更持久?專家授「1分鐘速解法」延長做愛時間.女人事事自己扛,當心關係亮紅燈!專家曝「好的親密關係離不開相互麻煩」.情侶該同居嗎?優缺點分析看同居是甜蜜加分還是分手溫床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21 醫療.皮膚
「老人味」老了才會出現嗎?會對健康造成影響?醫師點出3大成因,做好3件事助消除體味
「老人味」老了才會出現嗎?為何老人聞不到自己有老人味?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嗎?關於老人味,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告訴你老人味的成因及改善方法。什麼是老人味?不要以為老人味只有超過65歲的人才有,黃軒提醒,通常是過了40歲左右開始會出現,身體發出的一種很不友善的味道,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異味會逐漸加重。老人味雖然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但可能會影響社交,造成心理上的不適。黃軒表示,老人味是指特定氣味或香氣,通常與年長者或老年人身上散發出的氣味相關。在一些研究中,壬烯醛(2-nonenal)被認為是導致「老人味」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體內脂肪酸氧化後產生的物質,這種物質隨著年齡增大,味道會越來越大,如果空間不通風,時間越長,這種味道會越來越濃郁。年紀大了,為什麼會容易出現老人味?1.皮脂分泌變差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脂腺的分泌量會逐漸減少,但同時皮脂腺分泌物的成分會發生變化,其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會增加。不飽和脂肪酸在皮膚表面容易被氧化,產生了2-壬烯醛的物質。2.新陳代謝變差年輕時身體新陳代謝快,皮膚也有天然抗氧化能力,2-壬烯醛不易堆積。上了年紀後皮膚上的抗氧化物質變少,容易導致2-壬烯醛堆積,進而產生獨特的老人味。3.免疫能力變差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免疫力會逐漸下降,皮膚中的細菌也更容易滋生。這些「細菌分解皮脂和汗腺分泌物」時,也會產生一些異味。為什麼老人聞不到自己身上的老人味?1.老人的嗅覺,習慣了身上的老人味我們醫學中有一個概念——「嗅覺適應」。嗅覺適應是指長期處於某種氣味的環境中,人對於這種氣味的感知能力會逐漸減弱,甚至到最後完全無法察覺。老年人長期處於高濃度的2-壬烯醛(2-nonenal)物質的環境中,久而久之,他們的嗅覺系統對這種氣味也已經適應。2.老人的氣味,辨識變差有些老年人因為身體的原因,洗澡次數比較少,衣服更換的次數也比較少,因此容易產生一些味道。又有些老年人患有皮膚方面的疾病,例如腳氣、濕疹等,這種情況時間久了也會產生一些味道。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對氣味的辨識能力較差,這可能導致老人家的身體出現體臭,自己卻不自知。如何幫去除改善老人味?老人味是許多長者都有可能會面臨的困擾,有方法可以改善老人味嗎?黃軒認證3方法可去除身上的老人味。1.良好衛生習慣.每天洗澡:每天淋浴或沐浴可以清洗掉皮膚表面的細菌和污垢,有助於消除異味。.使用香皂或沐浴露:選擇具有清潔和消臭效果的香皂或沐浴露,在洗澡時用它們清潔全身。.重點清潔問題區域:特別要注意清潔容易積聚汗水和細菌的區域,如「腋下、腳底、私密部位」等。.定期更換衣物:將衣物定期更換,特別是內衣、內褲和襪子,以避免細菌滋生和異味產生。.選擇透氣材質的衣物:選擇透氣性好的天然纖維材質,如棉質或亞麻布,這些材料可以幫助吸收汗水並降低異味。2.使用除臭劑除臭劑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減少異味的產生。異味通常是由細菌在皮膚、衣物或其他表面上繁殖和分解有機物質產生的。除臭劑中的成分可以有效地殺滅細菌或抑制它們的生長,從而降低異味的產生。除臭劑通常包含抗菌劑或阻止細菌生長的化學物質,例如銀離子、酒精、氯化物等。這些成分可以抑制細菌的代謝和繁殖,從而減少異味的產生。另外,除臭劑還可能包含香味物質,用於遮蓋或掩蓋原始異味。但黃軒提醒,除臭劑僅能暫時地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異味的產生,並不能完全消除問題的根源。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定期更換衣物和清潔環境仍然是預防異味的最佳方法。3.注意老人飲食習慣正確的飲食和足夠的水分攝取,對於維持身體健康和減少特殊氣味非常重要:.均衡飲食:確保攝取各種類型的食物,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纖維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優選新鮮、全穀類、蔬菜、水果、健康蛋白質來源(如家禽、魚類、豆類和堅果)等。.避免辛辣或刺激性食物:某些食物(如辛辣食物、大蒜、洋蔥等)可能會在體內代謝產生特殊氣味。盡量減少這些食物的攝取,尤其是與異味有關的時候。.健康消化食品:一些食物,如優酪乳、酸奶和發酵食品,含有有益的益生菌,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和良好的消化。這可以幫助減少腸道中產生惡臭氣味的可能性。.增加水分攝取:足夠的水分攝取有助於身體排除毒素,保持皮膚和身體組織的水分平衡。保持身體充足的水分有助於減少口氣和身體特殊氣味的產生。.減少咖啡因和酒精:過量的咖啡因和酒精攝取可能會導致口氣和身體散發出特殊氣味。盡量限制這些飲品的攝取量,或者選擇低咖啡因或無酒精的替代品。.注意個人飲食觀察:不同的人對於食物的反應可能不同。注意觀察自己的飲食,留意是否有特定的食物會導致特殊氣味產生,並根據需要做出調整。看完以上老人味的成因與預防方法,知道要怎麼做才能改善老人味的問題了嗎?黃軒提醒,老人味不是什麼健康大問題,但肯定是個尷尬的問題,平日保持好良好的衛生習慣、使用除臭劑、注意飲食習慣,定能跟令人尷尬的老人味問題說掰掰!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有體味自己卻聞不到,這是老人味嗎?女中醫教你從體內除臭.為什麼老人會有「老人味」?簡單3招改善異味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20 養生.家庭婚姻
結婚越久對另一半越不滿?不懂為何當初會嫁給他? 專家:婚姻中不要對伴侶有太多期待
結婚越久對另一半越不滿?不懂為何當初會嫁給他?專家勸夫妻婚後不對婚姻有太多不合理的期待,才能專注於當下的婚姻生活,看到已經擁有的幸福。夫妻的精神世界要在同一頻道上嗎?最近,有個朋友一直向我吐槽,她的老公不懂她的精神世界,兩人的精神世界經常不在同一個頻道上。我問她:「你認為精神世界在一個頻道上應該是怎樣的?你覺得他當初最吸引你的優點是什麼?」她說:「至少他應該知道我心裡想的是什麼,我說什麼,他應該都能理解我。當初他吸引我的主要是他這個人很有責任心和上進心,人品好,對我很體貼。」「那麼,現在呢?他的這些優點還在嗎?」我問道。她說:「嗯,他現在依舊如此,工作努力上進,只要他在家,我就不用做任何家事,他還是對我很體貼的。」我說:「那不就得了,你愛上的他一點都沒變,他還是那個他,你為什麼還要對他有其他要求和期待呢?」她沉默不語。記住,沒有任何人可以滿足你所有的情感需求其實,很多女人在婚姻裡都會如此,會不知不覺地把很多期待施加在另一半身上,漸漸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婚姻生活是漫長而瑣碎的,久而久之,很多人對自己的伴侶也漸漸失去了原有的新鮮感,有了更多的情感需求,希望對方可以滿足自己。可是,別忘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滿足你所有的情感需求,更沒有一段完美婚姻可以滿足你所有的期待。如果你把所有的期望都寄託於一個人、一段婚姻關係,你一定會失望,因為只有你自己才能滿足自己的所有期待。我想找的是靈魂伴侶,他是那個人嗎?我和王先生相愛十二年,結婚六年。曾經有段時間,我們的關係也進入了「瓶頸」期。我本身是一個文藝女青年,而且內向敏感,心思細膩,想得比較多。有段時間,我突然對王先生很不滿,覺得他這個人不解風情,一點也不懂浪漫,還不會甜言蜜語,甚至有些木訥。我想找的是靈魂伴侶,他是那個人嗎?我甚至一度懷疑他是不是真的適合我。有了這種心理以後,我怎麼看他怎麼不順眼,完全看不到他的優點。我暗自跟自己較勁,對他也忽冷忽熱的。我慢慢回想起自己當初為什麼會和這個人在一起,我到底看中了他什麼。於是,我的腦海裡出現了這樣的一幕幕。他會坐在一個地方拿出一袋核桃,一邊看著球賽,一邊剝完整袋的核桃,自己一點都不吃,全都放在杯子裡,留給我吃。在大學四年裡,他幾乎每天都會陪著我自習。因為我喜歡讀書,他就申請了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這樣我就能每天隨時隨地在圖書館裡博覽群書。在大二時,我有一次無緣無故發熱,連續五天低燒不退。他每天帶著我去醫院掛點滴,時時刻刻都在我身邊照顧著我。他買了豆漿機,每天搾豆漿給我喝,還用電鍋給我煮稀飯、煮麵條,送到我的寢室。我的室友們都被他這日復一日送餐的堅持驚呆了。他正直善良、積極進取,總是無條件包容、支持、體貼我,時時刻刻把我放在心上。我和他在一起也感到從未有過的放鬆自在,可以一直做真實的自己。這些不都是我看上他的優點嗎?為什麼我會對他要求越來越多?既希望他是一個溫柔體貼的暖男,又希望他是一個幽默風趣、深諳女人心的浪漫男人。如果期望越來越多,失望也會越來越多,兩人都會越來越累,關係也就漸行漸遠。當我不再有所求,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努力發展自己時,我發現在我變得越來越好的同時,看他也越來越順眼了。當我專注於做自己喜歡的事,把每一天過得充實而滿足時,我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再去想他應該要怎樣對我。而他仍在默默地為我做著一切,總是主動做飯、洗碗、拖地,讓我騰出更多時間來寫作。他經常在我寫稿時默默地端上一杯牛奶、一盤水果,然後輕輕地關上門。他也會在重要的日子裡,給我一個個驚喜。有了寶寶以後,他更是成了全能奶爸,日常給寶寶換尿布、洗屁屁、穿衣服、陪玩、講故事、哄睡,駕輕就熟。只要他在家,帶小孩的事從來不用我操心,甚至於我們帶孩子出去時,別人問:是不是在家,爸爸帶孩子更多呀?因為他帶孩子太嫻熟了,總是圍著孩子忙前忙後。雖然他很少會說甜言蜜語,但是這種十年如一日細節上的關懷,對家庭的付出,勝過任何言語。他能給我充分的自由,支持我去發展自己喜歡的事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不斷給我鼓勵,以實際行動做我最強大的後盾,我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婚姻中不要對伴侶有太多期待在婚姻中,如果你對伴侶期待太多,很容易讓自己陷入無窮的期待,看不到伴侶當下所做的一切。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對他的各種期待上,從而忽略了伴侶已有的優點,如果你總是帶著挑剔的眼光去看他,就會越看越不順眼。他也一定能感受到你的這種不滿情緒,想要逃離你。這無疑會破壞你們之間的親密關係。心理學上有個「比較水準」的概念,說明太高的期望會對我們的親密關係產生很大影響。前文有提到相互依賴理論,該理論假定每個人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比較水準,即我們認為自己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應當得到的結果值。比較水準是衡量我們對親密關係滿意度的標準。如果交往結果超過了你的比較水準,你就會覺得很幸福;相反,如果交往結果低於你的比較水準,即使這個交往結果其實相當不錯,甚至已經比大多數人好很多了,你還是會不滿足。也就是說,即使你在這段親密關係中獲得了很大的收益,你的伴侶足以迷倒眾人,但這個收益結果沒有大到足夠滿足你的期望,你仍然不會感到幸福。有心理學研究者追蹤了八十二對新婚夫妻四年,結果發現最幸福的夫妻是那些從一開始就對婚姻生活有著現實看法的人。相比之下,那些持有不現實的積極期望的夫妻,一旦蜜月期結束,往往就會非常失望。研究還發現,幸福的配偶會控制自己的期望,所以他們的比較水準不會太高。很多不幸的婚姻關係都是源於太多不合理的期待,過多的期待會導致人們的比較水準過高,縱使婚姻很美滿,人們也很難滿足,導致幸福感很低。對婚姻的期待要與現實匹配有人或許會問:難道我對婚姻不能有任何期待嗎?那婚姻還有什麼意思?你當然可以對婚姻有期待,畢竟人生來就會對親密的人擁有更多期待。你決定和一個人走入婚姻,肯定對婚姻生活是充滿期待的。適當合理的期待能夠促進親密關係的發展。但是,你要注意控制你的期待,不要有太多不切實際的期待。比如,你的另一半畢業才三年,年薪一百五十萬元。你卻期待他能馬上年薪五百萬元,那怎麼能實現呢?又或者你的另一半工作很忙,很能賺錢,你又期待他能有更多時間陪你,這也很難平衡,不是嗎?隨著現實情況的不斷變化,你可能需要不斷調整你的期待,要使你的期待與現狀匹配,不要讓不現實的期待蒙蔽了自己的雙眼,忽視了另一半的優點。不對婚姻有太多不合理的期待,你才能專注於當下的婚姻生活,看到已經擁有的幸福。你的比較水準不太高,對親密關係的滿意度才能一直維持在較高水準,幸福感也就更強。本文節錄:《不是為了爭吵才跟你在一起:如何在溝通中改善親密關係》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19 失智.像極了失智
失智症也有假的? 精神科醫師說明常被誤解的「假性失智症」5大特徵
「啥!失智症還有假的?」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表示,最近越來越多患者自認或家屬認為為家人得到失智症求助。結果做完相關檢測,大腦並無明顯出血或有血管問題,而是「假性失智」。且每到年節前後常出現「假性失智潮」,許多是難得回鄉遊子、以為父母失智帶來就醫。「老年憂鬱」也會有類似失智症狀精神醫學科主任張俊鴻指出,尤其老年人出現看似失智的症狀,有些其實是「老年憂鬱」,必須經過詳細檢查確認。他舉最近案例:70多歲婦人最近記憶力明顯變差,參加活動沒興趣、食慾睡眠都變得不好,全家人都很擔心,家屬著急求診。經仔細詢問症狀、開始時間、發生情況。做完大腦電腦斷層掃描、抽血、心理師詳細記憶檢查,大腦器官沒有問題。藥物治療兩星期後,家屬帶患者回診,表示母親睡得比較好,情緒也穩定很多。張俊鴻表示,「老年憂鬱」也會有類似失智症狀,但並非真正失智症,只要耐心、適當支持和治療,便能改善。「假性失智」其實就是所謂的老年憂鬱,跟一般年輕人的憂鬱不太一樣。許多人一聽到「失智」,腦海便立刻浮現阿茲海默症、或其他類型的失智症;事實上,假性失智也是常見卻總被忽視的症狀。假性失智症5大特徵張俊鴻羅列假性失智症5大特徵,能幫助釐清失智症與老年憂鬱的差別。提供懷疑自己或家屬有病的民眾參考:一、不注重個人儀容與服裝:患者可能不再關心個人的儀容和服裝,衣著開始不整齊或顏色黯淡。二、誇大認知功能缺損:患者可能過分強調自己的記憶力或認知能力下降,但與客觀測試結果不符。三、認知測驗時直接放棄:「不知道」可能是最常見回答,即使在能回答的情況下也選擇放棄。四、過度專注身體不適:患者可能過分關注自身健康,經常擔心生病並頻繁要求醫學檢查。五、功能喪失無明顯醫學原因:表現出的認知或功能喪失,醫學檢查往往找不到明確原因。真正的失智症是「緩發漸進」真正的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典型表現是「緩發漸進」,患者可能會穿著不適切,但多會「努力掩飾」自己的認知缺陷,且在認知功能測驗時,通常會配合,甚至努力嘗試,儘管測試結果可能不佳。另患者雖也可能抱怨身體不適,但很快就會忘記,甚至出現失語、動作無法控制或無法認識人事物。假性失智症現有三種治療方法:心理治療、血清素藥物、經顱磁刺激(TMS)。張俊鴻說,治療時結合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新的腦部刺激技術,可以達到更好療效,幫助患者擺脫老年憂鬱,也讓家屬得以放心。
-
2024-02-19 焦點.長期照護
小感冒頻繁進醫院要小心!衰弱症是失能前兆 銀髮族檢視5指標
一名八旬婦人日常自理能力無虞,卻因行動緩慢、步伐不穩而跌倒骨折,緊急送至醫院開刀治療,結果術後因嗆咳而轉進加護病房,變得愈來愈衰弱,要靠插鼻胃管來提供營養,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健康狀況不佳,生活品質大不如前。小感冒頻繁進醫院 要小心跌倒是導致老人傷害、失能、死亡的主要原因,為什麼年紀愈大愈摔不得?起辰聯合治療所職能治療師林儒宜說,65歲以上長者因為身體機能退化、肌力漸漸流失,走路、爬樓梯、跑步都成了苦差事。若一不小心跌倒,後續容易產生併發症,包括身體傷害、心理恐懼,甚至不願意活動,出現焦慮情緒、社交外出受到限制。上了年紀,身體功能多少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一般自然正常的老化不至於影響個人生活能力,但當生理功能逐漸喪失且可能因小感冒而頻繁進出醫院,就要小心「老年衰弱症」上身。林儒宜表示,老化和衰弱並不同,老化是漸進式的過程,衰弱則是多重原因造成,生理能力下降超乎該有的年齡,更被視為老人失能的前兆。65歲以上長輩 是高危險群哪些人是罹患衰弱症的高危險群?林儒宜提醒,家中65歲以上的長輩要多加注意,尤其女性因少了荷爾蒙的保護,比男性更易有衰弱問題。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風險也很高,因為長期腎臟功能退化及多種合併症,會加速衰弱的發生。衛福部資料顯示,憂鬱、抽菸、喝酒、久坐、多重慢性病患等族群,要積極戒掉不良生活習慣,及早介入,預防高齡衰弱症。衰弱症目前沒有藥物可以醫治,但可藉由運動與飲食來預防改善。林儒宜建議,可以安排全身性的運動計畫,包括心肺有氧、柔軟度訓練、平衡協調等,每周進行2至3次,也可參加團體課程養成運動習慣;飲食方面,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奶蛋魚豆肉類都是非常好的來源,有助於減緩肌肉的流失。想知道自己是否有衰弱的警訊,可觀察體重(過去一年減輕>5%)、疲憊感(一周三天以上做任何事提不起勁)、肌力下降(慣用手握力男生
-
2024-02-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護生看醫療環境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護理工作的學與教」。台灣目前醫療的嚴重危機是護理人力的流失,我們邀請到護理系學生、護理師以及護理系老師寫出他們的心聲。一位護生問,「保護病患安全和提供有效的護理是他們的首要任務,但是誰來保護我們?」這句「他們」、「我們」生動地表達了護理人員的無奈。但感人的是這護生同時道出「護理人員若真的罷工誰來照顧需要幫助的病人?當病人因疾病而受到身心衝擊時,沒有護理師怎麼給病人專業溫暖的照顧?」另一位護理師在寫出他的委屈之後,還是說出:「但我相信在工作挫折中透過專業與關懷的照護,我依然可以在病人笑容與互動中獲得前進的動力。」 「我知道我熱愛護理工作,對護理有著滿腔的熱忱,我會一直喜歡我的護理專業,並努力讓自己在臨床與學術發光發熱!期盼自己未來可以讓大家看見護理的價值。」最後關心護理教育的老師說出自己在每一次學生實習時,都告訴她的學生:「我在,你們一轉身老師就在你身邊,我會當你最堅強的後盾。」同時發出強而有力的「友善職場環境」的呼籲。當我們傾聽這三位護理師生的心語,我們能不動容嗎?醫療院所是一個複雜而關鍵的工作場所,護理師需要高度的專業技能和關懷能力。他們承擔著病患的所有大小事,包括觀察病情、執行醫囑和提供心理支持。同時,他們也要應對壓力、長時間工作以及與不同專業人員協同合作的挑戰。保護病患安全和提供有效的護理是他們的首要任務,但是誰來保護我們?那是我第二次到醫院實習,我懷抱著對護理的熱情,走入單位的大門,但是這同時也是我第一次遇到這樣子的挑戰。單位住著一位病人,他很有自己的想法,甚至不遵守醫師開立的醫囑,常常就看他不是在單位裡到處遊走,就是不假外出好幾個小時。學長姊及老師總是特別叮嚀,不要孤身一人進入那位病人的病房。直到某一天的早晨,那時我與同學正查詢著資料,只見一位中壯年的男性,扶著活動點滴架來到了護理站,他說:「誒!同學!你在胖下去就沒有衣服穿了啦!」他邊指著我身旁的同學邊說,頓時我與那位同學愣住了,我們都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狀況,不知如何回應,幸好後老師出現,才化解這次的危機,但他依然是邊批評同學邊離開護理站。幾天後我一如往常在病房發藥,而那位病人正巧進入了我所在的病房內,我禮貌性的說:「午安!」這位病人以略帶兇狠的口氣回答:「午安什麼午安!認真學你的啦!搞什麼東西!」當下他的回應讓我感覺自己對病人的關心,被當作不認真學習的態度,內心深植「護理師應該要秉持不畏懼幫助任何一位病人的信念」被他的話深深的打擊。隔日早上的大交班,才聽聞原來那位病人是長期藥物成癮的患者,經常在大小夜班時,僅穿著單薄的內褲跑出病房,對著夜班學姊們大呼小叫,我真的好難想像,夜班學姊如何在害怕狀態下照顧一位情緒極度不穩定的病人。雖然現在我還是個護理系學生,但在我尚未踏入護理職場前,我開始思考是什麼讓護理師害怕走入臨床?是什麼讓大家從一開始的充滿熱情,到後來卻只想離開這樣的職場?網路上很多護理的關鍵字,不外乎就是低薪、超時、做功德,是誰造成了這樣子的局面?是誰讓台灣在國際上引以為傲的醫療環境,變成了台灣人口中的血汗工廠?也有很多人會問,為何醫療人員們都不罷工進行抗爭?這次的實習經驗已經讓我有很深的感受,我思考著為什麼「辛苦不堪」成為護理人員的刻板印象,「低薪」成為護理人員的代名詞。當護理人員為了守護病人的生命而堅守著自己的崗位時,誰來在乎我們的感受?誰來替我們打抱不平?但在情緒的另一面,我們內心卻掙扎,擔心護理人員若真的罷工誰來照顧需要幫助的病人?當病人因疾病而受到身心衝擊時,沒有護理師怎麼給病人專業溫暖的照顧?未來我將踏入護理職場工作,但我想呼籲大家重視護理專業與重要性,期待未來有一天,我也可以很驕傲的向別人大聲說:「我是護理師。」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17 醫療.精神.身心
退休找不到目標怎麼辦?「免費高齡諮商」幫你重新盤點人生,甩煩惱安心過晚年
退休後找不到目標,又或是把晚年過於理想化,加上「台式家庭」關係表面緊密,實質無深度溝通的能力,種種關係上的挫折,大幅增加「憂鬱」比率。六十五歲以上憂鬱盛行率,從民國九十六年的百分之三點三六到一○五年已攀升到百分之三點七八。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統計,光去年單一年度,約有兩千多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赴心理衛生中心求助,顯示長輩對心理健康的追求逐漸攀升。衛福部擬推免費諮商青少年自殺率攀升,衛福部心健司祭出青少年免費三次心理諮商,預防悲劇發生前,接住孩子的心理需求;比青少年自殺率還高的高齡自殺率,心健司也研擬推出免費諮商服務。心健司副司長鄭淑心說,心理諮商是眾多心理支持服務的其中一種,長者的心理需求逐漸增加,光是去年社區心衛中心,就有兩千多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求助。「高齡長者的心理需求絕對是非常高的,只是他們不知道怎麼踏出那一步」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林書如觀察,願意諮商的長者,可粗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自己認為有需要主動尋求幫助、經家人建議主動找尋資源的亞健康族群、機構轉介的長照住民、兒女「受不了」被送來做熟齡婚姻諮商的老夫妻。林書如說,高齡諮商多數談論的議題,與自我、退休規畫、死亡有關。曾協助過一位六十五歲屆齡退休的案例,初期滿懷期待與心理師討論退休規畫,但退休後約三年,討論的議題則轉為心理如何去適應身體退化;另一位八十多歲的案例,在諮商室中討論身體力不從心,而親友陸續死亡,自己該如何安排後事等議題。諮商伴長者找自我價值退休是長者面對人生後半場的最初期階段,許多長者對於退休會抱有幻想,進入退休後卻因幻想與事實不符而感到挫折,過去沒有過太積極的情感教育,也讓他們受困在高齡階段。林書如說,多數長者對諮商會有質疑與抗拒,除了不知道怎麼表達,也會認為諮商師大多年紀比他們小,能懂什麼?擔心他們受的苦及身體病痛不能被同理,另外則是對於諮商仍有「頭殼壞去的人才會去」的想法。台灣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高齡諮商的需求絕對遠高於其他族群。林書如說,高齡諮商就像是在陪伴個案認識老化、身分的轉變、慢性病、親友過世等失落情感,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有資源可以使用,接受自己老化的現況,保有自我價值,重新盤點人生,讓人生還沒完成的事情,可以努力到最後一刻,老化絕非是等著死亡。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17 醫療.精神.身心
八旬嬤跌倒臥病,不願拖累媳婦,想了結生命!「妳還可以教孩子」一句話點醒她
「如果妳是我,妳還想活嗎?」八十七歲的陳太太日前跌倒摔破骨盆,手術出院後臥病在家,長照居家醫療團隊探視時,她總是滿口抱怨,甚至說「別再來了,我想就這樣死一死。」長照團隊轉介心理諮商,她才漸漸地打開心房,講出人生困境。 八旬嬤心理諮商 講出人生困境陳太太的人生初期走過戰爭,從小家境不佳,家裡所有人都得外出賺錢,她說過去的婚姻沒有愛情,只有「經濟互助」。但嫁給丈夫不久,丈夫就不幸辭世,她得靠一己之力養大孩子。含辛茹苦多年,終於拉拔孩子長大成人,孩子也順利成家立業,原以為能放下辛勞,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沒想到孩子長期仰賴陳太太支援,眼高手低,「賺來不及花」,工作頻頻受挫,漸漸成了米蟲,家裡經濟全仰賴媳婦支撐。不捨媳婦,陳太太開始接代工、清潔工作貼補家用,自己養活自己,只是年紀大了,某天工作時不慎摔倒,摔傷骨盆。一想到昂貴的照顧費用,接下來拖累媳婦,她內心想著是不是唯有「死」,才不會讓媳婦難做。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說,當陳太太問出:「如果妳是我,妳還想活嗎?」彷彿要她找到一個理由告訴她,值得活下去。她當時回答,「妳活到這把年紀,還是可以教孩子,妳知道嗎?」陳太太眼睛亮了,自己一輩子最無能為力的事,居然從別人嘴裡聽見一絲可能性。長照心理諮商 幫助找回人生價值李玉嬋說,在諮商室中,從年齡來看,陳太太是最不可能出現的族群,但她在人生中找到可能的價值及意義,成為願意接受諮商的對象。台灣高齡憂鬱的背後,很多是自我價值迷失,及千絲萬縷的家庭關係,綁著他們無處可去。長照2.0大多針對「身體」健康,唯一相關心理適應服務,僅針對「困擾行為」提供照護。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長照2.0定義的「困擾行為」,指被照顧者有嚴重情緒問題,如抗拒照顧、妄想、幻覺、遊走、日落症候群等。申請困擾行為服務人次,一一○年二一六二人次、一一一年三四九九人次、一一二年從一月到八月為三八五三人次。李玉嬋說,年逾七十歲的長者,對於情感的認識極少,如果陳太太沒有諮商資源介入,可能墜入憂鬱深淵,台灣長者是高憂鬱、高自殺率族群,政府應透過長照體制,將心理資源帶進長照家庭,從源頭幫助長者重拾心理健康。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17 醫療.精神.身心
這麼晚回家是把家當旅館?吃這麼少要當神仙?諮商心理師:小心「台式關心」讓親子關係惡化
「你不是應該要早點起來嗎?」、「這麼晚回家是把家裡當旅館?」、「吃這麼少要當神仙嗎?」、「你不是應該要幫我做點事嗎?」許多人關心晚輩,說的話卻不中聽,用嘲諷、酸、貶低等語氣表達,小心「台式關心」讓關係更難連結,甚至破碎。關心不會講 與晚輩關係受挫教育部於十多年前將情感教育納入大學必修課程中,近年社會對「情感」意識抬頭,從察覺到理解並接納,試著在關係間畫出界線,避免情緒被勒索,保有自我。但過去台灣情感教育幾乎為「零」,諮商心理師靳秀麗說,許多長者「不知道該怎麼好好表達」,於是容易在與子女或孫輩的關係中,感受挫折。許多剛從職場退休的長者,長期以來沒有與家人特別建立關係,退休後期待含飴弄孫,一開口卻讓晚輩覺得每一句都是不耐煩、討厭、否定,把關係拉得更遠。「你不是應該要早點起來嗎?」這句話的背後可能是希望孩子作息正常,不要日夜顛倒影響健康;「這麼晚回家是把家裡當旅館嗎?」則擔心孩子晚歸遇到危險。話語的背後可能都藏有關心,但關心如果都用酸言酸語包裝,除非兒孫有著強健的心理素質,否則沒有人能接受。靳秀麗說,長輩大多不懂得經營關係,也讓關係愈經營愈挫折,兒女關係表面緊密,實際疏離。無論準退休族或已退休族群,若期待擺脫憂鬱,擁有幸福感,情感課程必須要好好重新學習,放下傳統的框架包袱,好好表達自己,才有機會找到幸福感。憂鬱傾向長者 僅2成7接觸醫療超高齡化社會帶動高憂鬱世代,衛福部委託國衛院調查,國內七千六百多名五十歲以上民眾,搭配健保資料庫分析有憂鬱傾向民眾接受醫療照顧的情形,其中有一千兩百多人被判定為有憂鬱症相關症狀,僅兩成七接觸過醫療服務,一成一認為獲得有效治療。高齡者是否願意就醫,也與是否願踏入諮商正相關。願意接觸醫療服務的憂鬱症患者,有五大傾向,一是女性、已婚或退休或失業;二是具有較高的教育程度;三有參加社交活動;四有定期運動習慣;五對疾病察覺度高者。不願接受醫療服務者,如有酗酒習慣等,多對於情緒的認知等較為低落。國衛院研究中,提到世界衛生組織發現高收入國家的憂鬱症醫療覆蓋率是五成二,是低收入國家的兩倍,台灣雖然是高收入國家,但憂鬱症的醫療接觸率卻是接近中等收入國家,醫療有效率則遠低於高收入國家。國衛院分析,高齡者出現憂鬱等情緒障礙不願接受治療有三大因素:1.恥於就醫或缺乏對於憂鬱症或情緒課題的認識2.與外界接觸少降低社會參與率,降低治療機率3.接受高等教育人數有限,也是低治療率的問題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17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比化療友善的兒童抗血癌新藥出現,2優勢讓病童可望恢復正常生活
英國倫敦「奧蒙德街醫院」 (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 GOSH) 的醫生們領導完成一項在英國和愛爾蘭20多個中心的臨床試驗,近期公布了令人振奮與滿意的結果。此試驗是針對患有B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B-ALL)的兒童,在接受「引導性化學治療」後,若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就可以改用免疫治療新藥---百利妥注射劑(Blincyto;有效成分blinatumomab),後期再合併其他治療,讓整個療程更加溫和友善。目前,此治療新藥在台灣,健保給付「治療無效」和「已復發」的B-ALL兒童病患,但從這次英國的試驗結果,等於是證明此藥的使用時機,可以考慮再往前擴大到第一階段就能使用。免疫治療新藥副作用低、可在任何場合治療 這款免疫藥物,其副作用遠遠低於現階段所使用的化療藥物,因為此藥只針對癌細胞進行死亡狩獵,一般健康的細胞則不受影響。百利妥注射劑的藥物作用原理如圖1所示,它有兩隻手,第一隻手可以抓住血癌細胞的特異部分CD19,讓癌細胞無法逃走,另一隻手則是抓住殺手T細胞上面的特異部位CD3,亦即是把血癌細胞抓住後,同時吸引殺手T細胞過來將其殺死。英國病童家長稱這種療法為“一束溫暖的陽光”照進了難過黑暗的心靈,此藥除了有效,能讓病情緩解外,更重要的是,這款藥物的治療,不需要在醫院裡面進行,可以在任何場合,像是在家裡、在學校或者是在公園。 4種血癌 18歲以下兒童多為急性淋巴性血癌白血病俗稱血癌,共分成下列四種: 急性淋巴性、急性骨髓性、慢性淋巴性和慢性骨髓性,18歲以下兒童大多是罹患急性淋巴性血癌。在台灣,每年約有500~600位兒童罹癌,血癌佔其中的3成,由於醫學的進步,血癌不再是絕症,及早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9成。急性淋巴性血癌又可以再細分為B細胞(B-ALL)、 T細胞(T-ALL)以及NK細胞(NK-ALL,罕見)三種亞型。當兒童被診斷為B-ALL後,首先需接受「引導性化學治療」,如果順利,就可以進入第二階段的「鞏固期治療」和第三階段的「維持期治療」,期間為了預防癌細胞侵犯中樞神經系統,也需另從脊髓給予化療藥物,全部療程大約是2年半到3年。但如果癌症在化療後無法緩解或復發時,因為癌細胞對化療已經有了抗藥性,治癒率就會降低,於是接受骨髓移殖(造血幹細胞移植)就會是較佳選擇,當然,在移植前,仍必需再次接受更強力的化療,以期能把所有癌細胞殺光,藉以提高移植成功率。某些兒童血癌患者中,高劑量化療可能會導致難以忍受的副作用,以下是英國媒體報導的兩則真實案例:案例1. 11 歲的亞瑟 (Arthur) 小朋友兩輪化療之後,亞瑟除頭髮掉光,更變得孤僻、昏睡且異常虛弱,無法再繼續療程,媽媽桑德琳的心在絞痛,相當掙扎,一方面想要用藥物來治癒他,另一方面卻使得他的身體受到藥物攻擊,變得更為糟糕,正當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是好時,非常幸運的,亞瑟被納入了這次的臨床試驗,成為了嚐試新療法的患者之一。亞瑟只需要把這款藥物放在一個名叫「布利納」(Blina)的背包裡,這個背包比A4教科書還小,方便攜帶。但在注射的最初10天內,仍需住院觀察,雖然當時出現了發燒症狀,但在接受了簡單的醫療檢查,排除嚴重反應或副作用的可能性後,他就能夠回家了。之後,亞瑟僅須每四天返回醫院一次,重新裝滿百利妥注射藥劑,而其餘時間則是背著這個小背包,行動自由。背包裡的藥劑經由一根細塑膠管,緩慢地輸送到患者手臂的靜脈裡面,電池驅動的馬達,可以精確的控制藥物滴入血液的速度。儘管馬達會發出輕微的噪音,他還是能夠睡個好覺。醫生表示,百利妥注射劑可以取代早期高達 80%的化療藥物,造福兒童。英國每年約450名兒童被診斷出和亞瑟一樣的血癌(B-ALL)。.當百利妥注射劑療程結束後(需8~10週),亞瑟的心情變得明亮,食慾穩定,頭髮又長出來了,感覺超級好。除了全家進行了一次愉快的郊遊/野餐外,更在樹林裡爬樹/散步,然後再接著進行後續治療。亞瑟於2022年12月進行了最後一輪化療,並於2023年4月底將管子從手臂上拔除,恢復了完全的自由。自此以後,他的學校表現,一直在上升,從經常缺課變成了到課率很高,且能夠在放學後參加1~2項的課外活動。案例2. 兩歲的諾亞(Noah)小朋友2022年5月,兩歲的諾亞被診斷出患有血癌(B-ALL),並立即開始化學治療。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併發症,導致中風。中風後的四週內,諾亞幾乎完全無法動彈,接著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都臥床不起,停止說話、行走和進食。於是,加入了臨床試驗,改用百利妥注射劑,也就是免疫治療取代化療藥物來對抗血癌,同時,諾亞也開始從「中風」裡面恢復過來,逐漸可以做出面部表情、一些言語,甚至走路。剛開始時,要諾亞背著「布利納」背包重新學習走路,確實是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由於醫院離家很近,所以每四天回醫院一次,更新背包中的注射藥劑是OK的。改用免疫藥物後,媽媽迪莉沒有再看到任何嚴重副作用,諾亞持續進步,最終他令人驚訝的恢復了正常生活,並常常和他的雙胞胎妹妹奈瑪(Naima),一同出外玩耍。兒科血液學教授,同時也是主持人之一的薩馬拉辛哈醫生(Sujith Samarasinghe)接受訪問時說,試驗目的是尋找更溫和的兒童血癌治療方法,也期望會是一個遊戲規則的改變。此次共完成了105名兒童患者接受百利妥注射劑,取代傳統的兩次化療。結果顯示,百利妥注射劑可以取代最強烈、副作用很大的化學療程,消除血癌,且不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最令病患和家屬接受的是,孩子們在某種程度上恢復了正常生活,可以回家做自己想做的事。英國的全民健保給付目前只給符合條件的患者,才能接受百利妥注射劑治療,所以患者和家屬需要詢問他們的臨床醫生,確認他們是否符合使用標準,但當然也要有心理準備,最後可能無法獲得。但此次參與臨床試驗的醫生們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可以全面啟動這種療法的臨床試驗,看看它是否可以用於所有的B-ALL 患者,而不再設定使用條件。另一種標靶免疫療法要價千萬另一種標靶免疫療法,稱之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也已經上市。但它比百利妥注射劑更昂貴,而且必須先採集患者自身的T細胞,然後進行改造,變成CAR-T細胞後,再回輸患者體內。美國FDA於2018年通過世界上第一個CAR-T細胞治療藥物Kymriah (祈萊亞),售價高達47萬5千美元,折合台幣約一千四百萬,健保署也在2023年11月開始正式將「祈萊亞」納入暫時性健保給付。但如此高的售價,使得台灣醫藥界就必須發展本地的CAR-T細胞治療,期望把售價壓低在台灣病人負擔得起的價錢,台北榮總已於2023年2月完成該院第一例CAR-T細胞製作與患者回輸,希望可期。
-
2024-02-17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想要告解,但神父過春節了,只好自己反省!
「想要告解,但神父過春節了,只好自己反省!」春節期間,老友傳來的心中感言。人是高等動物,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但要反省,有時要靠別人的助力,這是心理師、神職人員、醫師及好友存在的理由。人在健康時或一帆風順時,通常意氣風發,不太會自我反省。等到有一天失敗了或失去健康了,才會自我反省,才會求人「告解」或求醫挽救,才會後悔自己以前應該如何如何,否則也不用走上求醫無門或是告解無門的地步。例如長期酗酒,因為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加上只要四分之一正常的肝臟還在,人就感覺很正常,不知寶貝心肝已經慢慢在敗壞,等到有一天肚子大了,眼睛黃了,吐血了,才會求醫,但通常已是肝硬化末期。此時通常只能祈求孝子賢孫或善心人士往生時遺愛人間捐贈肝臟給他,才能重獲彩色人生,否則可能就會因肝昏迷而往生。除此之外,有些人有B肝或C肝,不知定期追蹤檢查,等到有一天肚子痛了起來,才發現肝臟長了一顆大腫瘤,若能開刀切除,還可能及時挽救,若不能切除,雖然近年來有各種其他療法出現,但通常療效不彰,而且也要天天提心吊膽,自己心裡難過,也需家人或朋友的心靈撫慰,或找神父告解了。俗話說:「及時悔改信XX」,龍年初始,規畫未來一年行程之際,除了事業工作之外,也要把健康課題放在行事曆上。例如有了B、C肝就要每半年抽血驗一次肝機能及胎兒蛋白,以及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萬一不幸長了肝癌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此外,規畫每年做個全身體檢,看各個器官是否生鏽了或零件鬆弛了,這樣有問題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這才是給家人、朋友及神父最好的新年禮物。●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4-02-17 焦點.健康你我他
新年健康新祈願/新的一年要根除積弊 存健康本錢
送走兔年、迎來龍年。轉眼已步入65歲的中高齡,雖不服老、但體態卻明顯不如從前。尤其看見過去一年許多相識的面孔相繼從人世間殞滅,令人不勝唏噓,也感悟世事的無常。「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新的一年期許能揮別過去的陰霾,以樂觀正向的龍馬精神迎向未來。過去總抱著因循苟且、得過且過的心理拖一天算一天,無法落實斷捨離,更渾然不知老之將至。隨著年歲增長,目睹各類疾病侵擾,許多年輕生命戛然而止,才驚覺生命竟有如此脆弱的一面。如今我不敢大意,除了施打疫苗外,更節制飲食、勤於運動,已逾耳順之齡,應回歸清淡飲食,以嚴防三高上身,吃東西須細嚼慢嚥。每天健走不輟勤練身體,多接觸大自然、觀賞扶疏花木,淡泊心性,以維持身心健康。禮記大學篇:「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期勉世人要不斷地革新,生命的延續才是一切希望的基礎,一旦身體失去健康,世界將不再美好。新年新希望,自我期許徹底根除過去的積弊,勤做運動蓄養健康的體魄,才能以「龍騰虎躍、朝氣蓬勃」之姿,迎接新的一年可能面對的挑戰。
-
2024-02-16 性愛.性愛後遺症
廢棄情趣用品該如何處理?充氣娃娃要回收嗎?專家警告處理不當「小心爆炸」
不管單身或有伴侶者,都有機會購買情趣產品,因相關產品推陳出新,卻鮮少民眾知道處理廢棄情趣用品的流程,專家提醒民眾不該任意丟棄含有電子產品的情趣用品,反而更需分類,甚至環境友善的產品,才能既滿足身、心靈需求外,也保護環境。廢棄電動情趣用品該如何處理? 專家:小心爆炸擔任研究護理師的「茉莉」,近年設立「茉莉小學堂」,在社群平台分享與傳遞正確性知識,她表示隨環保意識抬頭,民眾不該以一般垃圾處理情趣用品,如果直接丟棄情趣用品,用品內的電池於擠壓過程中可能因而燃燒或爆炸,且電池中可能含有鉛與其他有毒物質,將導致汙染土壤和水源。茉莉建議民眾處理情趣用品原則:●矽膠、TPE製成的飛機杯、假陰莖、電動按摩棒/跳蛋、矽膠娃娃等塑膠外層,可以塑膠分類,如果產品內部有不易拆卸的零件,就直接作為廢棄電子電器回收。●矽膠娃娃體積龐大較不易處理,建議民眾請專業人員回收,自行拆卸則需將內外層分離。購買情趣用品之際,也要注意如何減塑,茉莉建議民眾不購買廉價情趣用品,避免因品質太差,反增加情趣用品廢棄物數量;其次,應選擇環境友善材質的情趣用品。近年情趣玩具推陳出新,部分消費者抱持收集心態購買,茉莉建議可購買多合一產品,以減少浪費。環境部循環署副署長許智倫表示,情趣用品的處理可依各地方環保單位規定處理,如果有電池零件,可以像處理筋膜槍等以一般廢棄電子產品處理。與充氣娃娃分手 也能環保減碳部分民眾也會購買矽膠充氣娃娃,使用後不知往往如何處理,就將之隨意棄置在路旁或河邊,導致民眾誤認為「浮屍」,引發虛驚。情趣用品業者建議,在淨零減碳年代,廢棄的矽膠娃娃也須資源回收,環境部則建議民眾可先取出鋰電池,其餘部分再依地方環保單位分別回收。情趣用品業者指出:購買矽膠充氣娃娃的消費者,不限單身者,部分消費者認為結交伴侶需花費時間及金錢,還要噓寒問暖及注意對方情緒,因為覺得麻煩,索性購買矽膠娃娃,以滿足平時生、心理需求,也透過矽膠娃娃舒緩心情。多數購買矽膠娃娃的消費者,一旦面臨搬家、擁有伴侶或娃娃受損,需與矽膠娃娃分離時,多不曉得如何處理。業者指出,曾有民眾以為矽膠娃娃可整尊回收,直接扛著矽膠娃娃,交給資源回收車的清潔人員,部分民眾更因矽膠娃娃屬於情趣用品、是較敏感的物品,甚至將娃娃裝進大垃圾袋,丟進垃圾車,深怕其他人發現。以往更因矽膠娃娃體積大、處理不易,被民眾堆放在街區轉角或棄置於河邊,使夜歸行人行經時,被垃圾堆中的矽膠娃娃嚇到,也有民眾誤以為河中出現浮屍,報警後才發現為烏龍一場。情趣用品業者指出,部分業者會協助消費者回收處理,購買或需丟棄時可以詢問店家,處理矽膠娃娃的方式,並不如想像中複雜及困難。業者說,民眾可用美工刀,將欲丟棄的矽膠娃娃身體剖半,手腳部分也從中間切開,較易拆除外層材料,拿掉眼珠、拆除骨架及衣服後,只要剁碎其餘矽膠零組件,無法看出身形即可,後續再按照可回收及一般垃圾丟棄,不僅環保,丟垃圾時也不怕其他人的眼光。環境部循環署副署長許智倫表示,由於矽膠娃娃並非數量眾多的大型廢棄物,目前不像處理手機,與3C店家合作,於店面設置回收處;因此建議可先取出矽膠娃娃體內的電池等電器類物品,剩餘部分再以一般垃圾處理。他說,部分民眾認為情趣用品有個人衛生問題,建議在丟棄前可先清潔,後續再依各地方環保單位的規定處理。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15 性愛.性愛後遺症
「性愛分離」的交往,可行嗎?醫師提出真愛三部曲,戀愛挫折時應注意「這疾病」!
台劇「愛愛內含光」在春節期間上映,劇情中「性愛分離」的交往關係,反應年輕世代感情、交友觀念,引發高度討論。不過,即使以「肉體關係」起頭,最後暈船陷入感情漩渦的人也不在少數。到底應該如何尋找到真愛?如何建立穩定、長久的親密關係?正常尋找真愛的過程有公式嗎?聽聽專家的解析與說明。性愛真能分離?為什麼「肉體關係」開始仍是陷入感情漩渦?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吳孟璋指出,追求性關係反映人對親密關係的渴望,要停止暈船、終止不斷循環的短暫肉體關係,臨床上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幫助個案梳理過往的經歷。美好性行為奠基於良好的親密關係,要與一個人發生關係,對方外觀須讓自己看得順眼;性愛過程中不大可能都不講話,所以對方談吐也須符合胃口,在外觀、內在都符合個人喜好的情況下,炮友就可能因此暈船。若雙方價值觀差距過大,卻因性而開始的戀愛關係,依經驗,最終會有一方在這段感情中受傷。「性與愛本就難以分開。」吳孟璋指出性愛分離曾在早期嬉皮等次文化盛行時備受推崇,根據長期臨床觀察,人們對穩定關係仍有需求,看似瀟灑的享受性愉悅,不甩情感包袱,但觀察行為的背後,反應出的是人類對親密關係最底層的追求。吳孟璋說,對於無法建立穩定、長遠親密關係的個案,臨床上往往要花較多時間才能克服心結,例如有些個案能夠快速與人建立關係,卻一個換過一個,關係不易維持,這可能藏有深層的恐懼,如曾有不愉快的交往經驗,或童年經歷的創傷等,必須找出癥結點逐一梳理,才能跳脫不斷循環的肉體關係,才能與人締結穩定、長久的關係。戀愛中何謂「真愛三部曲」?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指出,戀愛時,情緒常會多變不穩,患得患失,原因為腦內分泌多巴胺等化學物質,使人無法維持平常的理智及判斷能力。真愛三部曲為「激情、親密及承諾」,激情階段的保鮮有效期等多一個月,許多人在網路約砲、一夜情,充滿激情刺激,只是性愛互動,關係很難維持一個月。一旦感情升溫,就進入親密期,少了激情,多了牽掛,常會想著「對方正在做些什麼?」,此階段有效賞味期為一年。要是能繼續撐下去,就能進入承諾期,擁有同居、婚姻等長久關係。什麼是「愛情斷鏈症候群」?哪族群最容易發生?楊聰財解釋:「愛情斷鏈症候群」就是在真愛三階段中遭逢重大挫折,一旦遭逢挫折,容易反應異常,甚至引發身心問題。其中又以單戀最為常見,單向的愛情鏈就像拿錯鑰匙或走錯房門,經常是自己一頭熱,盲目追求。以處理過的案例說明,某銀行經理搭機時認識小他25歲的空姐,一時驚為天人,發動銀彈攻勢,大方贈送名貴首飾或名牌包,但空姐卻態度冷淡,拒收禮物,明白告知沒感覺。該男子不死心,透過該名空姐的大學學姐,轉送禮物傳達愛意,但空姐仍不為所動,此時,擔任雙方傳話筒的女生居然動心向他示愛,一時之間,感情世界混沌不明,讓他身陷憂鬱情緒,最後出現手抖、焦慮等症狀,求助於精神科醫師。身心醫師建議如何尋找真愛儘管交友管道眾多,真愛確實難尋,現代人對於愛情渴求越來越強烈,臨床觀察發現,因感情因素導致焦慮、睡眠障礙等問題就診的個案明顯增加。楊聰財建議想要順利走至真愛三部曲第1點:不應該嘗試約砲、一夜情、速食愛情,因為激情過後,降溫速度相當快,好少能走至親密期,修不成正果。第2點:單戀是不健康的,如果因感情因素導致焦慮、失眠,持續一段時間,就應就醫。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13 性愛.性福教戰
過年忙著和親友團聚?專家教你3分鐘開機練習 重拾你的性生活
多數人都知道運動的好處,高強度運動有助於改善情緒、促進減肥和心臟健康,但現在人們發現它們也對我們的性慾產生影響。為什麼運動對性慾有幫助?有研究發現,男性只需進行三分鐘的肌力訓練,之後對性刺激的反應就會更加靈敏。由於少量的運動就足以啟動交感神經系統,導致心率上升、血壓升高和瞳孔放大。研究人員表示,短暫的運動會讓你的心率加快,呼吸加快,但不會讓你疲憊不堪,這正是你在被性喚起時經歷的那種強烈的身體反應,可能會導致你對性刺激的反應比平常更大。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教授Lee Smith告訴《每日電訊報》,人們越來越認為運動對男性的性健康有廣泛益處。他在2023年發表的研究發現,少量運動是治療早洩的有效治療介入手段。Smith引用的一項研究指出,每週5天、每次30分鐘的適度跑步在減少早洩方面與達泊西汀(dapoxetine)一樣有效,達泊西汀是一種用於治療早洩的藥物。Smith補充,還有一些內分泌因素可能會對情緒和性慾產生短期影響,因為運動有助於釋放催產素和多巴胺等讓人感覺良好的荷爾蒙。美國婦產科醫師Ali Novitsky告訴《每日電訊報》,如果堅持運動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男性甚至可以看到睪固酮濃度的增加,這將成為他們性慾的「驅動力」。反之,睪固酮水平較低則可能與性慾低下和其他男性性功能障礙有關。Novitsky表示,運動也對心理狀態有影響,這會增加你的興奮感。當你感覺良好時,你更有可能想參與其他愉悅活動。因此,運動是一切的基礎,可以激發身體機能,同時又放鬆心靈。專家教你性愛前的三分鐘暖身練習1.快步走Novitsky指出,能讓心率上升和下降的運動是關鍵,所以試著快走30秒,然後正常步行30秒,然後在三分鐘內反覆進行。2.跳繩做跳繩動作20秒,然後做20秒的伏地挺身,接著進行20秒的無負重深蹲,只需輕微下蹲動作即可。在三分鐘內重複一整套動作。3.靠牆深蹲將背部平貼在牆上蹲下,接著保持30秒後站起來,然後原地踏步30秒,再次進行靠牆深蹲30秒及原地踏步,三分鐘內反覆動作。【資料來源】.Three-minute exercises to transform your sex life
-
2024-02-12 醫療.精神.身心
過年看電影有益心理健康!外國研究指出「電影療法4階段」助憂鬱情緒化解
你平常有看電影的習慣嗎?戲中的角色是否能引起你的共鳴呢?根據2023年3月荷蘭《PositivePsychology》網站文章指出,電影療法(Movie and Cinema Therapy)已被證實可以促進溝通、打破親密關係的障礙,能讓個案學看到新的觀點、感到較不孤單!看電影已不僅是休閒娛樂,更有助於心理健康。看電影促進身心健康 助憂鬱症患者降低無望感 該篇文章是由阿曼達奧布萊恩博士根據電影療法相關研究所撰寫,研究顯示,電影療法有助於增進憂鬱症患者的樂觀情緒;減少無望感,且可讓患者了解憂鬱症的成因,促使他們做出改變。而電影治療過程主要經歷4個階段:1.認同:與電影中的角色有共同行為和目標而產生認同,並注意到這些角色的感受和情緒。2.宣洩:可能會發現自己透過角色的經驗來學習。3.自我覺察:內化角色的經驗,並由共同經驗建立連結。4.普遍化:電影反映了自己的經驗,不再感到孤獨。除了改善憂鬱症,電影治療也有助兒童面對父母離異所引發的感受!1項針對正經歷父母離婚的前青春期兒童的小型研究發現,透過電影和後續治療,兒童能夠更清楚地辨識、表達自己的感受,經歷憤怒、悲傷的情感宣洩後,發展出能夠因應父母離婚的技巧,感覺較不孤單。電影描述自殺太寫實 專家提醒家長要篩選內容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認為,電影原為非治療目的而製作,但情節和電影中的角色,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刻的了解自己,建立連接而達到情緒的宣洩與慰藉。電影所呈現的人生故事與生活經驗,可作為借鏡與反思帶來新觀點,促成所謂的療癒,是心理健康促進很重要的資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電影讓人有陪伴、轉移注意力的效果,當民眾處於悲傷、焦慮的狀態時,可透過電影來撫慰心靈、緩和情緒,即使電影結束,也能從中獲得勇氣、希望來面對未來;緊張與刺激的電影能轉移負向情緒;愛情片則會讓人有所嚮往,暫時忘卻現實生活中的不愉快;困苦的電影往往會讓民眾珍惜自己已擁有的幸福,正向面對生活的艱難。葉雅馨強調,看電影除了可紓壓,也有助於增進人際互動、打破親密關係障礙,只要願意看,就能讓2個人至少有話題,如果看完電影有種曲終人散的失落感,再看一次又何妨。陳質采也提醒,部分影集礙於情節,自殺細節會過於寫實,亦會讓青少年模仿,因此師長們最好能了解有精神、心理困擾的青少年所看的電影,提供討論的空間,才能更了解影片對兒少的衝擊與影響,以促進正向的改變。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眉毛越長更長壽?專家曝50歲後眉毛變長要當心!做好「這事」才能長壽.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11 養生.家庭婚姻
媳婦到婆婆娘家過年,初二想回娘家吃午餐被情勒:「回去這麼短,乾脆不要回去!」
婆婆要求媳婦初二先在她娘家吃完午餐再回娘家,不然待在婆婆娘家的時間太短,合理嗎?媳婦過年被要求在婆婆娘家待久一點過年好幾天,初二回娘家剛好卡在年假中間,很多婆家都會凹媳婦不要回去或晚點回去,但是凡事都要將心比心,連婆婆也想回自己娘家過年,要求媳婦晚點回去,怎麼想都不合理。一名媳婦在Dcard親子版發文,她說,因為老公的阿公阿嬤都過世的關係,每年過年都會陪婆婆回外公家鄉下過年,照往例除夕當天就會回去,初二一大早回自己娘家。但今年,婆婆特別跟老公囑咐,希望過年能在婆婆娘家待久一點,至少吃完午餐再回去,即使老公明確告知要回岳父母家吃午餐,婆婆還是一直堅持,「甚至用情緒勒索的方式,冷戰表達她的不爽!」最後居然烙下狠話:「你們要回去這麼短,乾脆不要回去。」之後,老公只好跑來問老婆:「可不可以晚點回去?」她聽完堅定回答:「我回娘家,你不回去我可以自己回,不是跟你們姓好嗎?」但老公還是要她妥協,「只為了讓大家和諧。」到了後來,老公甚至搬出:「岳母說可以!」原PO直接秒回:「我媽說可以,但我不可以啊!」她認為雖然娘家的媽媽不介意,但她很介意初二中午有沒有回娘家,「因為回娘家住,真的是每個女人被疼愛,在夫家受盡尷尬。」但老公完全無法理解她的心情,只強調:「他覺得他都可以,是他被夾在中間。」這名媳婦表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對我來說我很傳統,初二回娘家就是我的底線,踩到了,我受不了。」就像傳統要媳婦遵守除夕、初一待婆家的慣例,然而到了初二回娘家的時候,卻常常要媳婦妥協,難道傳統就是結了婚的女人沒有回自己家過年的權利嗎?網友一語道破:為什麼婆婆可以年年回娘家過年,你不行?網友一語中的:「過年為什麼婆婆可以每次過年就『回娘家』三天兩夜,但卻要影響你『回娘家』的天數?」還有網友說:「直接問妳婆婆,那妳陪自己的婆婆幾天?」「請婆婆同理,你們有一樣的權力選擇要當媳婦還是女兒。」許多網友也點名老公要幫老婆擋,一位網友說:「先生認真是豬隊友,你妥協換來的和諧不是真的和諧好嗎?既然你妥協了他又怎麼會被夾中間?」「你老公當然都可以啊,他是要在自己家裡自在的享受多一點時間或者去老婆家當尊貴的座上賓,問題是你會很累欸,他有沒有同理心啊?」一位網友前年過年跟婆婆吵架,因為她只生一個女兒就不打算再生,所以去年開始婆婆就放話她不用再回去,於是她就乖乖聽話沒有回婆家過年。「去年帶我家人去日本玩,今年打算去花東玩5天4夜,最好笑的是,去年我老公一個人帶小孩回去,大概有讓他累到嚇到,所以今年我老公主動開口說他也想跟。」很多網友看到後回應:「那就順應婆婆的意見今年不回去吧~」家人學會尊重、劃定界線,才能有真和諧其實直接不回家過年,可能對雙方家族的日後相處造成重傷害,最重要的是彼此都要尊重彼此,面對不合理要求,即使是長輩、親密家人也要劃定界線。有一位網友說得好,她結婚第一年,婆婆就開口問:「初二要不要回去我娘家那邊吃完午餐,之後再回你娘家?」當時她先生直接拒絕,4年來每年過年婆婆都要問一次,還跟先生說:「舅舅們都說很久沒有看到你,回去吃個飯吧。」但她老公夠挺,他說:「以前我爸也是大年初一晚上就帶我媽回娘家,沒道理現在我就要留下來。」這位網友說:「我也不懂我婆婆當人家媳婦的時候,初一晚上就可以回去娘家,當了婆婆之後為什麼硬要媳婦陪他回娘家,媳婦也是別人家的女兒。」拒絕家人情緒勒索,一定要踩住自己的底線,不然任何人會覺得媳婦是可以沒有限制地要求。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2-11 醫療.消化系統
一直打嗝怎麼辦?持續多久要看醫生?快速停止打嗝速學7招+3穴位,打嗝原因一次整理
打嗝原因可能與腸胃道、神經系統或代謝性疾病有關,儘管多數打嗝都是暫時性、自限性的,但是長時間持續反覆打嗝也可能是疾病警訊,不可不慎。本文帶您了解打嗝原因及快速停止打嗝方法及穴位。打嗝原因有哪些?每個人都有過打嗝的經驗。打嗝(hiccup,或稱hiccough)的醫學名詞為singultus,指的是膈神經受刺激而引發橫隔膜肌肉收縮,伴隨聲帶緊閉所產生的「嗝」聲音及動作,為一種神經自主的反應。打嗝的原因錯綜複雜,常見的暫時性打嗝可能是自發性,也可能胃脹氣等其他因素引起。以下整理幾種常見的打嗝原因:.飲食過量:吃太多會造成食道被撐大,以至於連帶影響到膈神經造成打嗝。.飲用碳酸飲料:汽水含有許多二氧化碳氣體,會導致胃部氣體增加引起打嗝。.口呼吸:習慣性用口呼吸會造成吞下過多空氣,容易產生腸胃道不適與各種疾病。.腸、胃鏡檢查後:為仔細觀察需將受檢部位充氣,可能造成脹氣或打嗝,通常數小時後可獲改善。.環境或腸胃道溫度突然改變:飲食冷熱交替或是環境溫差過大,皆可能引起打嗝。.菸酒過量:抽菸跟喝酒會刺激橫隔膜。.心理壓力:壓力過大、焦慮或緊張等心理因素都有可能刺激橫隔膜收縮而造成打嗝。為什麼會一直打嗝?持續多久要看醫生?根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指出,多數打嗝為暫時性症狀,但若是持續時間較長,可根據持續時間長短可分為持續性打嗝(persistent hiccup)、頑固性打嗝(intractable hiccup);持續性打嗝為持續超過四十八小時、頑固性打嗝為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上。持續打嗝超過48小時的原因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毒性、代謝性或藥物及膈神經與迷走神經受刺激有關。以下列舉持續性與頑固性打嗝的可能原因:.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可區分為結構性、血管性及感染性等三種因素,如缺血性/出血性中風、腦膜炎、顱內腫瘤、腦幹腫瘤等。.毒性、代謝性或藥物:如糖尿病、酒精中毒及全身麻醉等,舉例來說,糖尿病患者如果飲食不當,造成血糖突然升高會引起酮症酸中毒,導致胃輕癱造成打嗝。.膈神經、迷走神經受刺激:為持續性與頑固性打嗝最常見的原因,如甲狀腺腫、頸部腫瘤、喉炎、胃食道逆流等。多數打嗝只要適當調整呼吸、喝水、按摩或改變姿勢等等方式,在短時間就會停止打嗝。不過,腸胃科醫師鄭泓志指出,如果打嗝現象持續48小時以上,且伴隨胃部不適、咽喉灼痛、胸口悶痛感等症狀,甚至演變成長達1個月的頑固性打嗝,有可能是胃部疾病的徵兆,需要盡快就醫。以下為可能引發打嗝的胃部疾病:.胃食道逆流:因食道和胃之間的閉鎖機制受損,造成胃酸逆流進入食道,刺激神經而導致打嗝。.食道裂孔疝氣:胃的一部分通過食道裂孔進入胸腔,可能導致逆流和打嗝。.腸胃炎:胃黏膜的發炎可能導致食物和液體逆流到食道,刺激神經而引起打嗝。.胃潰瘍:胃酸分泌過多可能引起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可能導致逆流和打嗝。.食道癌:食道癌或其他胃腸道相關的腫瘤可能壓迫神經,導致打嗝。一直打嗝怎麼辦?3穴位助改善想緩解打嗝症狀,中醫內科博士李淳廉建議可以按壓攢竹穴、天突穴及內關穴。攢竹穴.功效:散風鎮痙呃逆.位置:位在雙眉內側凹陷處.說明:以雙手中指按壓雙眉內側凹陷處,向內逐漸平均用力,同時做吞嚥動作,持續 2-3 分鐘,穴位處有感到酸脹感為佳天突穴.功效:寬隔和胃、將逆調氣,可用來緩解打嗝.位置:胸骨上窩正中央.說明:彎曲大拇指,以指甲貼喉部,指頂端頂穴位,微微向下逐漸施力,同時做吞嚥動作,局部有感到酸脹感為佳內關穴.功效:具有安神、和胃、寬胸及止嘔吐之效,常用於打嗝、胃食道逆流等胃氣上逆的症狀.位置:手腕橫紋正中線,往上2寸約三指處.說明:以食指和拇指夾住手腕穴位的方式按揉,同時調整呼吸,約按壓6次 7招快速停止打嗝 關於如何停止打嗝,網路上有許多說法,像是喝一大口水分多次吞、憋氣等等。究竟哪些方式才能真的快速停止打嗝呢?以下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肝膽腸胃專科醫師吳文傑建議的止嗝方法,整理如下:1.對著紙袋呼吸(不要套在頭上):用紙袋罩住口鼻重複吸氣吐氣動作,透過吸入些許二氧化碳的方式抑制打嗝。2.將膝蓋拉至胸部並向前傾:以改變姿勢的方式,將多餘的氣體排出。3.喝一口冰水、吞一些砂糖、咬一口檸檬或嚐嚐醋:以刺激神經的方式來達到止嗝效果。4.憋氣:透過增加胸腔壓力以達到止嗝之效。5.壓舌根催嘔:用湯匙或指腹(食指)按壓舌頭根部,誘發嘔吐反射反應約5分鐘內,打嗝就會停止。6.大口喝水:在5分鐘內連續且大口喝水(至少500ml),以刺激口咽部附近的神經,達到抑制打嗝之作用。7.舌尖頂上顎:可有效降低打嗝頻率、減緩不適,也能改善平時不自覺吞口水或清痰的習慣。參考資料: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好心肝會刊第99期、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耕莘醫院、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李淳廉的淳萃主義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11 養生.家庭婚姻
過年婆媳有衝突怎麼辦?心理師:老公必讀2重點!有些話只有老公才能對婆婆說
過年是最容易產生婆媳問題的大節日,要怎麼化解婆媳衝突,是門大學問!當出現婆媳問題時,不應由媳婦單獨處理,而是老公要挺身而出,夫妻一起溝通討論如何解決。夾在老婆與母親中間的男性,常常會因為不知如何是好而逃避!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暨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心理師梁淑娟指出,先生不應該讓另一半獨自跟長輩應對,而是要挺身而出,適時擔任雙方溝通的橋樑。換句話說,讓老公更主動介入婆媳問題!當和婆婆之間發生衝突,該怎麼做讓老公更主動介入當溝通的橋樑,而不會想要拔腿就跑,因為不想當夾心餅乾而逃避呢?梁淑娟心理師指出,可以向先生解釋由他協助溝通,婆婆比較容易接受,並以「不希望和婆婆的關係變不好」、「家庭氣氛好,對孩子比較好」等做為理由,但不建議直接在老公面前批評婆婆,發洩對於婆婆的不滿,不然先生也可能因此感到更為難,或覺得受傷、生氣而更想逃避,甚至反而引發許多夫妻衝突。若由先生跟婆婆溝通會更加容易,因為先生比起太太,自然會對於自己的媽媽更加了解,因此有些話先生可以直接對婆婆說。「不論說好話、壞話,由兒子說,婆婆比較不會記恨,問題很容易化解,但由媳婦傳達,很容易讓婆婆覺得自已被拒絕、否定、被瞧不起。」1.老公別直話直說梁淑娟心理師提醒,值得注意的是,先生跟婆婆溝通時,要記得留意表達的方式,像是若太太因為和婆婆觀念不同感到生氣、委屈,私底下跟先老公抱怨、發洩情緒,老公千萬不要將這些話原封不動地傳達給自己的媽媽,像是說,「媽,你這樣做老婆會生氣。」梁淑娟心理師表示,這麼一來,不只問題沒有解決,也可能加劇婆媳之間的衝突。因此,先生在表達的時候,應更小心修飾語句,嘗試以更間接的方式向婆婆溝通。2.老公以「自己」的立場跟婆婆溝通另外,先生也不建議在對方面前,表態自己挺另一方,例如跟太太說,「你知道我媽就是這樣子,你就讓一下吧。」這麼做,往往只會讓太太更生氣、難過,感覺不被先生支持、理解。梁淑娟心理師提醒,當先生在跟婆婆溝通,建議以「自己」的立場主張希望婆婆配合哪些事,而非提及「老婆說、老婆覺得……」,以避免讓婆婆對媳婦產生敵意。例如,當婆婆想要帶小孩,但太太想請保母照顧孩子,先生應試著避免像是在附和某一方,以第三方的角度提出其他的觀點,如表達不希望媽媽因為照顧孩子而身體太勞累,想讓媽媽單純享受含飴弄孫的快樂等。當先生主動介入,對於雙方在意的事情提出不同的角度、觀點,就能協助降低婆媳之間產生衝突的機會!搞懂婆婆心理,理性化解婆媳衝突當能了解婆婆一些行為背後的原因、心理狀態,就更能對症下藥,開啟溝通的橋樑。婆婆由於具有較多人生經驗,因此會希望被尊重、可以有所貢獻,也因此有時會產生「為孩子好」、「幫忙」等念頭,而積極提醒媳婦要做哪些事情而跨越了界線,使媳婦感到困擾。當更了解婆婆的心理,多少能夠轉換心情,以較理性的方式化解婆媳衝突。跟姊妹聊天、訴苦,抒發壓力若因為和婆婆的觀念不同、產生摩擦而心情不佳,該怎麼辦?梁淑娟心理師指出,不妨多多跟有相同經驗的朋友聊天、談論媽媽經等。「同一個世代的媳婦,跟婆婆相處時,多半都會擁有相似的經歷、困擾。」跟朋友聊天時,也可以一同討論跟婆婆溝通的對策,以及發洩自己的委屈、不開心等情緒,有時候跟好朋友聊天,也能從中得到療癒,感覺「原來不只有我遇到這種事,原來我不孤單。」因為覺得被理解、同理而得以調適心情。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2-10 養生.生活智慧王
過年10大翻白眼話題!心理師教一招懂聊天,這些話題超好聊
過年過節親友團聚,有時話題一出就讓人翻白眼。心煦心理治療所蔡岳融心理治療師指出關鍵,也和大家分享「聊天藝術」,以及其他有利培養氣氛的方法,讓大家嘴甜甜過好年,也不論在何時何地都非常有用! 網路調查過年10大翻白眼話題!你被翻了幾個白眼? 據網路調查,過年過節最常讓人翻白眼的話題,不外乎和課業、工作、感情、婚姻、外表等有關。包括: 1.交男/女朋友了沒?2.怎麼沒帶男/女朋友回來給我們看?3.你怎麼還沒交男/女朋友?4.什麼時候結婚?怎麼還不結?5.什麼時候要生小孩?6.什麼時候要生第N胎?7.什麼時候要買房子?8.現在在哪上課/工作?9.薪水/年終怎麼樣?10.你是不是變胖了呀? 過年聊天我會讓人翻白眼嗎?心理師指關鍵:封閉式對話。 蔡岳融心理師表示,這些問題之所以常會讓人翻白眼,或許不在聊的內容,更多是在聊的方式,讓人感覺像是被窺探隱私或計畫,或像是要下指導棋,也可能讓人又得突然面對自己還在準備、或遇到挫折的事情,當下心裡最直覺的反應就是「關你什麼事?」,最大的關鍵在於「封閉式對話」。 最常見失誤:封閉式對話蔡岳融心理師表示,封閉式的對話最常見的模式就是你問我答,甚至還像是有預設立場、回答的方式得要是在預期之內的,有時還讓人不知道怎麼回答,或者讓人感覺「這在聊什麼阿?」。 交流無法成立,聊天像被質詢這種情況即便只是想開個話題、沒有別的意思,也會讓被問的人像是上質詢台一般備感壓力。交流無法成立,聊天就像被質詢一般。而若是平輩之間還有機會成一來一往的交流,但若是晚輩和長輩,晚輩就較少有反問的機會而形成交流,因為似乎顯得唐突或不大禮貌,例如晚輩問長輩「你什麼時候要生小孩?」。因此通常在長輩對晚輩的對談情境下,不適感會更加明顯。 大過年懂聊天,免讓人翻白眼!心理師指關鍵:開放式對話。 開放式對話:聊聊你、聊聊我。蔡岳融心理師表示,聊天最好的切入點不在於丟問題,而是開啟一個大家都有共同參與的話題,「開放式對話」最佳,並且可以先拋磚引玉表達自己,但不是炫耀,讓大家都可表達自己的看法,提問者和其他人都可以回答,沒有人像是被質詢,也不容易讓人不適,且較容易不斷延續話題。 開場可先聊當下:當下就會發生的事共鳴往往較高,可以「今天大家有想要吃什麼嗎?有想要準備什麼嗎?」、「要不要一起叫個飲料?」、「晚點大家有想要怎麼過嗎?」先開個場放鬆氣氛。 接著聊聊最近:接著可以先以「最近都好嗎?」、「最近在做什麼呢?」,最簡單也最好聊的包括「最近有看什麼電影/追劇嗎?」,了解對方近期的興趣或生活來開話題。 這些超好聊:心理師表示,像是電影、節目、影劇、政治、社會觀點等,這些都是常見有共鳴一聊就聊很久的話題。而共同領域的交流也很不錯,例如育兒經驗、裝修經驗、改車經驗、投資經驗等等,但避免比較。 政治話題怎麼聊?政治話題稍有些特別,通常家族中立場一樣的居多,可以炮口一致,間接提升凝聚力;立場不同的就需要先有個前提「大家表達的都是觀點」而非「真理」,也就意味著要能接受彼此觀點不同,便可形成一來一往的辯論。 這些可活絡氣氛:若是有桌遊、撲克牌、麻將、電玩等,也是個非常好可以分散話題壓力、輕鬆閒聊的方式,過程可以避免太過深入專注在話題當中。畢竟團圓也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但不同生活圈的人要一直聊、一直想話題也很累人。 10大翻白眼話題也可以這樣聊:前述那10大翻白眼話題,當然不是不能聊,關鍵也會是在以「開放式」進行為佳,例如「最近感情怎麼樣?」讓人可以論答的方式回答,而非「交男/女朋友了沒?」似乎只能回答有或沒有,兩個答案也讓人不知道怎麼接話題。 若感覺聊錯話題:如果覺得不小心聊錯話題,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主動、輕鬆、誠意的提出自己似乎聊錯了,例如「阿,我好像讓人尷尬了,哈哈哈,抱歉抱歉。」。因為尷尬場合總會需要有人破冰,但卻也不能模糊帶過。這方法可避免真的聊錯時,沒表示點什麼讓誤會更深;也可以避免其實沒什麼事,太慎重的道歉反而更尷尬。切忌「我只是開玩笑的,幹嘛那麼生氣」,這反而可能讓人覺得被冒犯還被說小氣,火上加油。 了解聊天的藝術,過年更有利熱絡氣氛、彼此交流,甚至降低對方壓力、尷尬等不適的感覺,正有如「嘴甜甜、好過年!」。祝大家新年快樂! 《延伸閱讀》 .越接近過年,越不明煩燥?心理師教3招改善「過年壓力症候群」! .過年一直被問東問西好煩?心理師教簡單6妙回、過好年!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4-02-09 養生.家庭婚姻
媳婦被公公要求過年煮三餐,卻只准要她吃剩菜!網友炸鍋:嫁給清朝人?建議整包鹽加下去煮
每年的過年都是媳婦的惡夢!常常被婆家要求要張羅家裡的大小事,如:大掃除、煮年夜飯...,這些事情若順利做完還好,若不幸被婆家人碎嘴,那媳婦的年恐怕就不好過了!一位新婚妻子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分享,她去年結婚的第一年,在過年期間跟丈夫回婆家,卻意外發現要負責煮三餐,且只能吃剩飯,並且要洗鍋碗。媳婦過年煮三餐 卻只能吃剩飯一名新婚妻子社交媒體上發文發文表示,自己「去年結婚第一年,過年回公公家才得知煮三餐!煮完還要她吃剩飯」。她表示去年是跟先生結婚第一年,首次以媳婦的身分和先生到他老家過節,是個約有10人住的大家庭。由於公婆早離異,到場時才得知得自己要負責煮三餐,這讓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她感到相當錯愕。先生也沒預料到需要妻子下廚,便建議買現成的食物,卻被老人家認為這樣浪費錢而拒絕。在勉強做了些年夜飯後,正想拿著碗筷準備坐下吃飯時,公公卻說:「等男人吃完,你再來吃。」對此,她內心感到相當憤怒,但沒表現出來,畢竟是新婚的第一年。但現在又要過年了,竟然還得再煮飯,媳婦不悅的詢問,「為什麼我做的飯他們能先吃,我卻得吃剩的?更令人氣憤的是,所有的碗和鍋子都是我一個人洗。」網友驚呼:給清朝人嗎?貼文一出,引起一堆網友炸鍋詢問,原PO是嫁給清朝人嗎?快離婚為上策。「沒有下一次!不尊重人的家庭,也不值得自己付出」、「老公可以換了啦」、「老公這時候在哪裡?完全沒替老婆發聲?」、「我都是邊煮邊吃,煮完已經半飽沒差,但男尊女卑是沒有下次的」、「夫家活在滿清嗎?」、「緊造喔~有錢沒錢,離個婚也好過年」、「不可能吧?是嫁給清朝人嗎?」、「老公死了嗎?我當場就會翻桌了,大家都別想吃」、「辛苦備餐,還只能吃剩飯就過分了」、「所以婆婆才會早早就離婚了,沒意識到嗎?」、「老公沒處理?那就好離婚了!父母辛苦養大妳不是要妳嫁過去作賤自己」、「你不會邊煮邊吃,煮完就換他們吃剩飯了」、「所有委屈都是自己退讓來的」、「這我一定當場翻臉」。也有許多網友教原po怎麼準備年夜飯。「今年你可以初一回去,順便把除夕的剩菜帶回去熱。」、「妳可以準備元寶蠟燭給他們吃」、「建議自己煮好先吃飽,剩飯再上桌。掌廚不吃虧,大鬥法看怎麼鬥」、「用洗碗精洗菜、黑醋當醬油、鹽巴拼命灑、電鍋放在瓦斯爐上煮飯……應該這輩子忙一次」、「遇到這種公公我絕對是操灰搭大餐伺候」、「今年可以煮暗黑料理啊~鹽巴加到爆啊」、「裝不會煮,第一道菜就燒焦、第二道半熟、第三道鹽加2倍,大家都不要吃。追加鍋子掉、鍋蓋掉、碗盤碎,讓廚房熱鬧點即可」、「鹽一整包下去,糖也一整包下去,胡椒粉一整罐下去,辣椒醬一瓶下去...瓦斯記得別關讓它燒....」、「一人一份,弄得像便當一樣,然後等個一份都上盤之後再一起端出去。這樣又方便又不用怕要吃剩飯了」。媳婦過年準備年夜飯的5對策為了應對以上這種困境,這位媳婦可以考慮以下五種對策:1.提前準備:在過年前,和先生商量好煮飯和家庭聚餐的事宜。確保雙方對負責的事項有明確的認知,並提前計劃好年夜飯的菜單,以減輕當天的壓力。2.自己的飲食安排:媳婦可以提前煮一些她自己喜歡的食物,以確保至少有一餐是符合她口味的。這樣她就可以在家庭聚餐時享受自己準備的美食。3.溝通表達:在家庭聚餐前,媳婦可以適時表達她的感受,告訴家人她對於煮飯和飲食安排的不滿。以開放的態度和家人溝通,有可能達成更合理的安排。4.洗碗和家務分工:如果家中的碗和鍋子都是由媳婦一個人洗,她可以和先生商量家務的分工,讓家庭聚餐後的清理工作更加公平。5.在家庭聚餐中表現自己:媳婦可以在家庭聚餐時展現她的烹飪技巧,用美味的料理為大家帶來驚喜。這有可能改變家人的看法,同時也增加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以上建議希望對這位媳婦在過年時更好地應對困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