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6 新聞.科普好健康
搜尋
微生物
共找到
667
筆 文章
-
-
2022-03-23 新聞.食安拉警報
我金針菇 美驗出李斯特菌汙染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告,台灣出口到美國加州的金針菇被李斯特菌汙染遭回收,已購買的消費者可退回並全額退款。農委會農糧署說,這是台灣農產品首次在美被驗出李斯特菌,可能因國際船期不順、運輸期過長所致;將輔導菇類業者,出口前加強採樣檢驗數量及頻率,也不排除到生產場所再抽驗。據了解,被檢出的萬生集貨包裝場為彰化縣菇類生產合作社之運銷中心也供應國內通路。不過國內連鎖超市、量販通路均表示未販售該品牌或未引進同批金針菇商品,民眾可安心食用。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說,疑似出問題的「彰化縣香菇合作社」該批商品共九二六箱,約八至九公噸,二月即在美多個超市上架,合作社還未拿到美方檢驗報告,過去也沒被查過,加上金針菇出口時SGS都檢驗合格,哪個環節出問題正檢討中。姚志旺說,推測可能因國際航運時程拉長導致。以前十八至廿天到美國,現在需四十至四十五天,李斯特菌在攝氏四度下仍可生長,導致在美驗出陽性。由於該商品國內也有鋪貨,會由衛福部食藥署了解市場端情況。業界人士說,該合作社是知名菇場,各大通路都有上架,不太可能外銷運輸受汙染,因金針菇是真空包裝,雖非絕對真空,但要在雙認證、標準的菇場發生李斯特菌汙染機會不高,推估是人的因素,因此包裝時務必強制洗手、戴手套、口罩、帽子。另名菇類業者也研判,恐個別廠區包裝流程的人員清潔問題。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特聘教授謝昌衛說,李斯特菌是不耐熱的微生物,國人不會直接生食金針菇,只要充分加熱就可降低風險。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表示,烹調溫度達攝氏七十二度即可殺死李斯特菌。免疫正常者不易受到李斯特菌感染,即便感染後僅有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但年長者、免疫力低下族群、孕婦、胎兒及新生兒,可能引發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疾病甚至死亡,致死率可達二至三成。
-
2022-03-23 新聞.食安拉警報
台金針菇在美被檢出李斯特菌 專家點出這些環節有問題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公告,台灣出口金針菇遭李斯特菌汙染,被下架回收,這是台灣農產品首度在美被驗出李斯特菌;農業界表示,依法農產品並沒有檢驗李斯特菌,這是個別菇場人員管理問題;學者則呼籲消費者避免生食,可將風險降到最低。根據了解,美國召回的,是3月1日至16日的產品,數量約有8至9公噸,今年2月即在美多個城市的超市上架。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特聘教授謝昌衛表示,李斯特菌是一種不耐熱的微生物,一般葉菜類會做此評估,但菇類很少做李斯特菌檢測;李斯特菌環境中也會有,因此有些包裝場會用次氯酸水或臭氧殺菌,但菇類不會針對李斯特菌做滅菌動作,金針菇台灣人並不生食,也是原因之一。謝昌衛表示,李斯特菌環境中就有,也會透過受汙染的水源引起,菇場是高溫多濕的場域,本身有微生物是正常的,消費者不用太擔心,農產品並非一般食品,金針菇國人也沒有直接生食,必須經過充分加熱才食用,就可以降低風險,管理良好的菇場,會把病原菌降到最小。某業界人士表示,「彰化縣香菇合作社」是國內知名菇場,國內各大通路都有上架,這是一個雙認證的廠,他研判不可能是外銷運輸過程受到汙染,因為金針菇是在包裝裡,且有抽真空,雖然非絕對真空,但要在雙認證、標準的菇場發生李斯特菌,機會不高,他研判能有的生物汙染就是人,包裝需要強制洗手,且包裝過程必須戴手套。某菇類業者則表示,這是個別廠區管理,以及包裝流程的問題,李斯特菌非來自菇類生產過程的材料與環節,跟菇類真菌更不相干,是「人」的問題,人員進出清潔,是否戴口罩、手套、帽子,進出菇場、做包裝清潔衛生都需要控管。這名業者說,在美國,食品、農產品視為同一產品,會檢驗生菌數、李斯特菌等等,兩年前因為韓國的菇類出口美國,也在美被檢驗出李斯特菌,因此美方後續非常重視,加強檢驗各種進口菇類。他說,但在台灣,只有食品檢驗,其他不論生鮮或截切農產品並沒有在生產的標準流程裡,至於為何不能驗,「驗了臉就腫了啊!」他舉例,我們吃的生鮮雞蛋,有多少比例用水洗?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問題。
-
2022-03-22 新聞.食安拉警報
金針菇在美驗出李斯特菌 食藥署:非供生食台灣不驗微生物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公告,台灣出口美國加州的200克/7.05 盎司包裝的金針菇可能被李斯特菌汙染遭回收。對於這項產品是否在台灣流通,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表示,農糧署仍在掌握國內流通情形,由於台灣民眾菇菌類多為熟食,但因此國內並未針對菇菌類特別訂定微生物標準,若國內驗到李斯特菌也不會下架。根據美國FDA網站3月18日公告,一批來自台灣的金針菇被驗出有李斯特菌汙染, 這批金針菇產品為“Taiwan Best Quality Enoki Natural Mushroom***Manufacturer: Changhua County Mushrooms Production Cooperative”(彰化縣香菇合作社),條碼為UPC 8 51084 00835 8,批號為#3322" 。根據美國FDA公告,幼兒、體弱者或老年人以及免疫系統較弱的人,若遭受李斯特菌汙染,嚴重者會致命;健康者可能只會出現短期症狀,如高燒、頭痛、僵硬、噁心、腹痛和腹瀉;而遭受李斯特菌感染的孕婦,會導致流產和死產。鄭維智表示,李斯特菌主要是在低溫生長的微生物,若烹調溫度達攝氏72度即可殺死。而台灣的菇類多以熟食為主,因此考量風險和國人飲食情況,台灣食品中主要針對生鮮即食食品及生熟食混合即食食品訂有微生物標準,會加以檢驗;至於菇菌類則檢驗農藥殘留量和重金屬含量是否超標,並沒有特別訂定微生物標準。不過鄭維智表示,既然業者要外銷到國外,就必須符合當地的食品法規,若美國有訂定相關標準就必須符合其標準。他也提醒,蔬菜類、菇類應徹底煮熟再吃。食藥署稍晚表示,已趕赴產地現場了解,該批金針菇共有926箱,每箱50入。其中兩箱留在台灣做為檢疫樣本,餘924箱全數外銷美國。
-
2022-03-15 焦點.健康知識+
殺蟲劑也難徹底清除!如何對付家中常見的蛾蚋、果蠅
飛蟲,就是會飛的小蟲子。會飛的小蟲子很多,只要不出現在我們的家中,基本不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即使偶爾飛進家裡一兩隻,及時殺滅也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如果家裡有了這些蟲子的孳生地,那就會源源不斷地、大量產生這類飛蟲,並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困擾。飛來飛去 常見飛蟲有哪些家中常見的飛蟲主要有哪些呢?在家中孳生的飛蟲,除了常見的蒼蠅、蚊子,還有以下幾種:一是衛生間常見的蛾蚋;二是在水果中孳生的果蠅;三是在花盆中產生的飛蟲,種類較多,如灰地中蠅等;四是喜食肉食的蚤蠅;五是糧食中出現的飛蟲,例如印度穀螟、赤擬谷盜、米象等;六是衣服上的衣蛾;七是木材害蟲,新買入的木質傢俱偶爾會攜帶蛀木害蟲;八是螞蟻,到了螞蟻繁殖的季節,家中也常會出現大量的婚飛螞蟻……不過,在室內孳生的最常見的飛蟲,還是蛾蚋和果蠅。如果家中大量持續出現飛蟲,一般的物理、化學消殺方法很難徹底清除,只有消除孳生地,才能從根本上加以控制。蛾蚋 最喜衛生間下水道蛾蚋又稱蛾蠓、毛蠓、蛾蠅、地溝蠅,隸屬於雙翅目、毛蠓科、毛蠓亞科、毛蠓屬,全世界有1000多種。最常見的是白斑蛾蚋及星斑蛾蚋。這兩種蛾蚋也是全世界分佈最廣泛的種類。蛾蚋是微小多毛的雙翅目昆蟲,看上去像是小飛蛾,外觀類似幾何圖形的菱形,蟲體連翅膀長約3毫米。在陰涼、潮濕的衛生間,經常會看到蛾蚋棲息於牆壁之上。蛾蚋飛行能力不強,經常在牆上爬行,每次飛行一般不超過1米,而且急飛急停,像是在牆壁上跳來跳去。蛾蚋的幼蟲多是腐食性或糞食性,主要孳生在含有腐敗有機質的淺水區域。蛾蚋在室內多孳生於水池、浴池、水盆或排水口,主要以下水管道壁上的污水沉澱物和微生物為食。浴室的洗臉台,積水的地面,廚房的水槽,潮濕的抹布、拖布都能培養出大量的蛾蚋。蛾蚋在室外多在化糞池、污水池、下水道、廁所和排水溝中孳生,羽化成蟲後飛出。成蟲羽化後的壽命大約2周,其在羽化後的第3天、第4天就開始死亡,14天內大部分均會死亡。在家中發現蛾蚋成蟲,可以用蒼蠅拍、電蚊拍消滅,或者直接噴殺蟲氣霧劑。但這些方法只能消滅蛾蚋的成蟲,只要孳生地存在,蛾蚋的成蟲就會源源不斷地出來。因此,家庭滅蛾蚋最重要的是找到孳生地並進行處理。蛾蚋的主要治理方法包括:1.做好環境衛生,這是消滅蛾蚋最根本的方法。每1~2周,用刷子刷洗廚房、衛生間、洗浴房的下水道口和瓷磚牆面縫隙,將隱藏在這些地方的蛾蚋的卵或蛹刷洗清除掉。同時,蛾蚋主要是孳生在各種積水中,要把容器中的積水倒掉,地板和水槽的積水也要及時清除。2.找到孳生源,進行快速殺蟲處理。要確認蛾蚋的孳生場所,可用黏膠帶貼在排水孔。如果黏膠帶上黏捕到蛾蚋,就可以確定此處為孳生源。對孳生源可以使用殺蟲劑進行清理,也可倒入熱水來消滅幼蟲和蟲卵。3.安裝防蟲設施很重要。廁所裡的所有下水口均應裝有防蟲地漏,不僅防臭氣,蛾蚋也飛不出來。這是最環保、經濟、有效的辦法。另外,洗臉池是和下水管相通的,管道也要有防蟲水封。果蠅 沒有水果也能孳生果蠅是雙翅目昆蟲,據記載其種類已超過4000種,主要包括黑腹果蠅、擬暗果蠅等。果蠅屬於小型蠅類,體長1.5~4毫米。蟲體大多為黃褐色,也有一些是黑色。頭部有一對鮮紅色的大複眼。果蠅不傳播疾病,也不會寄生於人體,但室內有腐爛的水果時,就會大量產生。果蠅繁殖力強,如果不加處理,就會越來越多。腐爛的水果、蔬菜是果蠅的食物來源,建議及時扔垃圾,買回來的蔬菜、水果應密閉存放在冰箱裡。果蠅會將卵產在腐爛的水果上或其他發酵的有機物上。果蠅的首要食物來源是使水果腐爛的微生物,如酵母菌,其次是含糖的水果。因此即便家中沒有水果,依舊可能出現果蠅。果蠅的主要治理方法包括:1.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做好環境衛生。果蠅的存在主要是環境衛生問題,清除各種有機物,消滅孳生源是防治果蠅的關鍵。果蠅吃的是水果表面存在的酵母菌,因此應避免常溫儲存水果,水果購買回來後應儘快食用。廚余垃圾應日產日清,垃圾傾倒後應用水沖洗垃圾桶。2.借助黏蠅紙滅果蠅。黏蠅紙是常用的捕蠅方法,雖然簡單,卻十分有效。這些黏蠅紙會吸引果蠅,一旦碰觸便會被牢牢困住。黏蠅紙最好掛在家中不礙事的地方。3.使用果蠅誘捕器滅蠅。可以直接購買果蠅誘捕器進行滅殺,也可以在家自製果蠅誘捕器,糖醋汁、啤酒、腐爛的水果等對果蠅都有吸引力。滅蠅燈適合在室內誘殺果蠅。家中應裝設紗門、紗窗,以防果蠅進入室內。室內的飛蟲種類多種多樣,無論是什麼樣的飛蟲,孳生地處理是防控室內飛蟲的根本措施,僅靠殺滅成蟲很難控制室內飛蟲。找到孳生地並根據飛蟲的生態環境特點,選擇適合的物理、化學方法清除孳生地,才能將飛蟲徹底加以控制。
-
2022-03-12 新聞.健康知識+
想對抗Omicron病毒?提升免疫力很重要!讓營養師帶你認識人體免疫系統的運作
已經延燒兩年多的COVID-19新冠肺炎,近月來還出現了高傳染力、令人聞風喪膽的Omicron變異株,大家紛紛想辦法「提升免疫力」來對抗病毒,但你知道你的身體都是怎麼自我保護的嗎?人體的免疫系統究竟有什麼奧秘呢?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人體內強大的防護罩-免疫系統吧!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就像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裡面有著扮演各種角色的士兵,透過層層把關和打仗,來保護我們的身體免於外來病原體及微生物的侵害、維持身體健康,而這些保護我們的動作稱為免疫反應,在人體內可以分為「先天性免疫」及「後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是指不需要先接觸過抗原、病菌、或是微生物就能作用,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擁有的抵抗力,具有「非專一性」,意思是只要有外來病菌或微生物入侵,就會觸發的保護機制,這種保護機制是很即時且沒有記憶性的,下次再遇到相同的外來物入侵仍然會啟動一樣的保護機制。 對於人體而言,有以下這些先天性免疫的器官或反應:• 皮膚皮膚可以說是病原體及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這種物理性屏障可以初步隔絕掉環境中散落在空氣裡的病原體,若真的不慎接觸到也能延緩他們真正進入人體內。 • 黏膜屏障我們體內大部分「有開口」的地方都有黏膜屏障保護我們,黏膜上可能會有絨毛、纖毛,透過擺動可以將外來物排出;也能分泌黏稠的體液,例如口水、淚水,用物理性的方式將外來物沖刷出去,而這些體液裡面可能含有酶、鹽分或一些化學物質,能夠加速排出這些外來物。 • 吞噬作用當有病原體或微生物入侵時,進入到血液、淋巴、內臟時就會被經過特化的白血球快速殺死、吞噬、並排出,它們會分工合作,有的負責開先鋒、有的負責大範圍掃射、有的可以再進化變成更強大的士兵。這些白血球像是一般軍隊,只要辨識出是外來的入侵物種就會一律消滅。 • 發炎反應在執行的免疫作用時,由於聚集了大量的白血球分泌多種激素,因此身體會有紅、腫、熱、痛的狀況出現,稱作發炎反應。發炎雖然會感到不適,但卻是身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喔!透過發炎反應能夠阻止病原體繼續透過傷口進入身體或擴散,並且會持續直到白血球將入侵的病原體完全清除之後,發炎的才會慢慢消失。 後天性免疫後天性免疫必須在接觸過抗原、經過刺激之後才會產生的免疫反應。它是具有高度的專一性及記憶性的,在與特定病原體接觸過後,產生能專門對抗它的免疫反應,而下次再遇到相同病原體時,因為已經有記憶因此可以更快速、更強力的執行該免疫反應。 前面提到先天性免疫的白血球就像是一般軍隊,只要辨識出是外來的病原體或微生物就會一律消滅。那麼執行後天性免疫的細胞就像是「特種部隊」,它們經過更加嚴格的訓練,特別針對頑強的勁敵進行有效的攻擊。在人體內主要可以分為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分別由T細胞及B細胞這兩支特種部隊來負責。 • 細胞免疫通常會接續著先天性免疫的吞噬作用,主要由活化後的T細胞來進行。人體內有多種不同功能的T細胞,彼此之間分工合作,目的是讓受到感染的細胞產生細胞凋亡。例如:輔助型T細胞在受刺激後可以活化其他白血球、胞毒型T細胞會辨識遭到特定病原體感染的細胞並加以破壞等等。 • 體液免疫體液免疫主要是由活化後的B細胞來負責,B細胞在活化之後能夠產生大量的「抗體」,抗體可以中和毒素、讓病原體失去感染能力、強化吞噬作用等等,這些抗體就像是飛彈一樣,可以進入血液、組織、淋巴液裡面來執行免疫反應,因此體液免疫又可以稱為「抗體免疫」。 無論是細胞免疫還是體液免疫,在執行時都會產生一群「記憶細胞」,日後如果再遇到相同的抗原時,這些記憶細胞就可以快速的活化並且執行免疫反應,再次激起的反應可以更強大、持續更久的時間。像我們預防接種疫苗就是使用這個原理,利用疫苗事先在免疫系統留下記憶,日後若有遭遇到特定的疾病,就可以產生更強大的防護力喔!重要的防線-腸道看完上面的內容,有沒有對人體的免疫反應有初步的瞭解了呢?其實除了上面介紹的免疫系統,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腸道」其實也在我們的免疫功能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喔! 腸道是人體吸收養分最重要的器官,上面包含了許多褶皺以及絨毛來增加吸收的表面積,因此腸道的表面積可以達到200~300平方公尺。在好吸收的同時,也有很大的機會接觸到許多外來的病原體以及微生物,因此,為了抵抗這些外來的致病菌,腸道內聚集了人體70%的免疫細胞,在免疫調節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也可以把腸道比喻成訓練軍隊的軍事重地。 除了免疫細胞之外,腸道最重要的就是它擁有高達100兆個腸道菌組成的腸道菌叢,這些腸道菌本身的功能以及產生的多種代謝物都深深地影響著人體的代謝、免疫、吸收、神經等等。腸道菌叢會與免疫系統互相調節:免疫系統維持腸道菌叢的生態、避免病原體生長,腸道菌叢則維持免疫系統的成熟,提供足夠的免疫細胞進行反應。腸道菌叢是瞬息萬變的,為一個動態的平衡,受到環境、壓力、飲食、生活習慣、遺傳、腸道免疫等因素的影響,每個人的菌叢也都截然不同。 在正常情況下,腸道菌叢可以與免疫系統互相調節,所以不會造成失衡的情況。然而,如果受到前述的原因造成好菌減少、壞菌變多、或是腸道菌的多樣性下降,就有可能會造成腸道菌叢失衡,進而導致免疫失調,而引發疾病、感染等等。因此,維持腸道的健康是讓免疫系統正常運作非常重要的一環喔! 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於維持我們生命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它不眠不休的工作,隨時做好準備抵抗外來入侵的病原體及微生物。而透過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我們可以創造良好的腸道環境來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因此,提升免疫力的關鍵其實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面對持續延燒的COVID-19,我們也可以優先改善腸道菌叢來協助對抗病毒喔!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3-09 養生.聰明飲食
吃肉有助延年益壽?吃素真的更健康?教授這麼說
讀者許先生昨天(2022-3-7)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最近有兩篇關於素食的報導似乎相互矛盾,請教您的看法如何?謝謝!」這位讀者寄來的兩篇文章是:2022-2-23發表在自由健康網的全素飲食下神壇? 大型跨國研究:吃肉有助延年益壽2022-3-8發表在元氣網的吃素真的更健康!研究揭密為什麼素食比雜食有益自由健康網那篇文章的第一和第二段是:「飲食習慣對人體健康構成長遠的影響,不少人相信,全素飲食對健康有益無害,然而最新一項跨國大型研究排除了不同生活方式對壽命造成的潛在性影響,結果顯示,桌上固定有肉類佳餚的民眾,比起全素飲食者有著更長的預期壽命。最新發表在《國際全科醫學雜誌》的研究報告中, 來自澳洲、義大利、波蘭與瑞士的跨國團隊利用聯合國及其轄下機構收集的人體數據,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研究,得到以上結論。」這段話裡所說的研究報告是2022-2-22發表的Total Meat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Life Expectancy: A Cross-Sectional Data Analysis of 175 Contemporary Populations(肉類總攝入與預期壽命相關:對 175 個當代人群的橫截面數據分析)。元氣網那篇文章的第二段是:「吃素的好處多,除了流行病學支持吃素對於人體有幫助以外,近來在科學研究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於2022年3月的發表的研究,就闡述了吃素對於人類腸道菌相的好處。」這段話裡所說的研究是Effects of vegetarian diet-associated nutrients on gut microbiota and intestinal physiology(素食相關營養素對腸道微生物群和腸道生理的影響)。自由健康網那篇文章所引用的研究是分析肉食與壽命之間的相關性,而對象是世界上不同地區的175個人類族群(這些族群的資料庫)。這項研究所獲得的結果是「肉類攝入與預期壽命呈正相關」。元氣網那篇文章所引用的研究是總覽回顧過去有關素食對腸道菌的影響的科學報告。它的結論是「深入了解素食與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利於尋找預防或治療腸道疾病的新途徑」。所以,自由健康網那篇文章所說的「大型跨國研究:吃肉有助延年益壽」是與它引用的那篇論文的結論一致。但是,元氣網那篇文章所說的「吃素真的更健康!研究揭密為什麼素食比雜食有益」則是與它引用的那篇論文的結論有很大的出入。事實上,那篇腸道菌的論文完全沒有說「吃素更健康」,也沒有說「素食比雜食有益」。也就是說,這兩個聲稱都只是元氣網那篇文章作者的個人意見,而不是來自那篇論文。請注意,我只是在分析自由健康網和元氣網這兩篇文章的正確性,而不是在分析素食是否比葷食更健康。如果您的興趣是在於素食是否真的更健康,那我只能說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科學證據。至於以後會不會有確切的科學證據,我可以說,根據我所看過的眾多研究報告,可能性極低。原文:吃肉有助延年益壽,吃素真的更健康,真假資訊
-
2022-03-08 養生.聰明飲食
讓微生物維持多樣化 研究揭素食如何影響腸道菌相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吃素的好處多,除了流行病學支持吃素對於人體有幫助以外,近來在科學研究中發現,吃素由於營養素更多元,對於腸道菌相的多元與健康有所幫助,進而會對身體產生幫助。隨著素食主義的日益流行,素食越來越被視為健康和潛在的醫學有益的飲食選擇。吃素讓腸道菌相更健康吃素的好處多,除了流行病學支持吃素對於人體有幫助以外,近來在科學研究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於2022年3月的發表的研究,就闡述了吃素對於人類腸道菌相的好處。研究發現吃素可以讓腸道的微生物生態系統維持多樣化、運作正常。而會有這樣的影響主要推測是來自於素食所帶來的營養素更加豐富,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質、微量營養素(維生素A、鈣質等)或是植化素(多酚、植物甾醇等),腸道的微生物會因為這些營養素的豐富攝取活得更健康,進而讓人體腸道消化維持在良好運作的狀態,增加生理機能的健康。素食比雜食吃的更均衡、多樣多項流行病學研究支持素食的益處,例如與雜食動物相比,素食者的體重指數較低,血清膽固醇水平較低,糖尿病發病率較低,血壓較低。此外,植物源性營養素(如膳食纖維、抗氧化劑等)攝入量的增加,與心臟代謝風險和其他慢性疾病的低發病率有關,這也是吃素被廣為討論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美國飲食協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AND)的相關報告指出,素食可以為人類帶來健康的益處外,它可以符合全年齡段的營養需求。甚至還研究雜食與素食飲食兩種飲食型態的營養攝入量發現,兩種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無差別,但素食族群的飲食中有更多非碳水化合物的營養素攝取。此外,與雜食飲食相比,素食飲食消耗的總脂肪較低,不飽和脂肪較高。在維生素C、維生素A、葉酸、鈣和鎂中的攝入量中發現,素食者吃的營養素更均衡。延伸閱讀▶替代乳製品不健康又不環保?荷蘭新創以葵花籽作為原料 還原乳香又減少碳排▶他們用「素食」搞行銷、靠速食進軍世界!植物肉業者 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連牛血都能是素的?紅色微藻成功模仿「血腥感」參考資料▶Effects of vegetarian diet-associated nutrients on gut microbiota and intestinal physiology(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03-04 養生.聰明飲食
「香菜」就是要在春天吃!祛風解毒還健胃,中醫師教這樣吃促進血液循環
春季主養肝,護脾胃也不可忽視中醫養生講究順時而養,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春季屬木與肝相應,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者肝氣鬱結,會導致肝臟受損。而且肝氣旺盛,肝木剋脾土,對於脾胃,很容易造成損傷,所以,我們必須照顧肝、脾胃,特別是在飲食上應該少酸增甘,多吃一些有利發寒散邪的甘味食物,以及扶助陽氣的食物。比如枸杞粥、山藥紅棗糯米粥、蓮子木耳羹等。而且,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微生物會迅速繁殖,細菌在一定情況下會大量滋生,如果這個時候不注意個人衛生、食用沒有完全煮熟的食物,將很容易導致身體脾胃「承受不住」。首先,要經常洗手,防治細菌進入腸胃。不吃生冷的食物,吃熟食。其次,還要講究食物的衛生,有效阻隔病菌。食物要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汙染。吃剩下的食物應該及時儲存在冰箱內,而且儲存時間不宜過長。食用之前必須要加熱,以熱透為原則。儘量少食用易帶致病菌的食物,比如螺螄、貝殼、螃蟹等水產品,如果想要食用,一定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等方法都是不可取的。食用涼拌菜的時候可以多加入一些醋和蒜,以產生殺菌的作用。除了日常注意個人衛生,辨證調理,針對不同體質採取不同類型的飲食方法:肝鬱脾虛型:推薦湯品(個人用量):選用麥芽二十克、茯苓十五克、白朮十五克、新鮮薄荷十五克,豬瘦肉一百五十克。豬瘦肉清洗乾淨,先汆燙去腥,然後將麥芽、茯苓、白朮放入煲內,煲四十五分鐘,再放入新鮮薄荷煲十分鐘,即可食用。此湯品具有疏肝解鬱的作用,還能夠益氣健脾。脾胃虛寒型:推薦湯品:黨參十五克、白朮十五克、生薑三片、胡椒粉三克,豬肚半個,清洗乾淨,然後將所有食材都放入到煲內,煲一小時即可食用。特別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飲用此湯的時候,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春季多吃香菜,激發脾功能春天肝火比較旺盛,再加上春雨綿綿濕氣入侵,所以,多吃一些香菜能夠祛風解毒、芳香健胃,如果把香菜和豆腐搭配一起食用,效果會更好。香菜辛溫含芫荽油,可用作發疹的藥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香菜可消穀,補虛,治五臟。」香菜的莖葉當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芳香味,所以才被民間俗稱「香菜」。也有叫作芫荽、鹽荽、胡荽、漫天星等。中醫認為,香菜性溫味辛,具有發表透疹、健胃的功效,可用於麻疹初期不易透發、食滯胃痛等病症。根據現代研究發現,香菜之所以香,主要是因為它含有揮發油和揮發性香味物質。由於香菜辛溫,含有芫荽油,能夠解毒透疹、疏散風寒,促進人體全身血液循環,所以也經常被作為發疹的藥物。比如小孩如果出疹痘,可以用香菜做成香菜酒擦皮膚,或者是水煎香菜趁熱熏鼻,可以加速疹痘發出,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如果已經出疹痘,就應該立即停止使用香菜。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講,「芫」字為「魚毒也」,「荽」字為「香口也」。所以香菜還可以放在魚和肉當中進行調味,還具有去毒的作用。但是,香菜一般是作為調料,不可多食。由於香菜味辛能散,多食或者久食,都會耗氣、損精神,從而引發或加重氣虛。平素自汗、乏力、倦怠、很容易感冒的氣虛的人,更應該少吃一些香菜。產後、病後初癒的患者也經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虛,這個時候,也應該避免吃香菜。除此之外,香菜還有溫熱、發瘡的作用,因此,狐臭、口臭、胃潰瘍、腳氣、瘡瘍患者都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下面為大家推薦一道食譜:香菜豆腐羹材料:香菜兩百克,嫩豆腐一到兩塊,雞蛋一個,太白粉、食鹽、香油適量。做法:1.剁碎豆腐,香菜洗淨切成末,雞蛋打散、薑切成末,太白粉加水調成汁。2.鍋燒開水,放入豆腐、薑末,再放入雞蛋,水燒開之後放入香菜末、食鹽,攪拌煮一會兒再倒入調好的太白粉汁。3.邊煮邊攪拌,直到羹有些稠的時候再淋上少許香油即可。此湯能夠清熱祛濕、發表透疹、健胃。春季養脾,切記少吃酸多吃甜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春季陽氣升發的特點,在春季應該多吃一些辛溫升散的食品,比如小麥、紅棗、豆豉、花生、蔥、香菜等,並儘量少吃生冷黏雜之物,以免傷害到脾胃。調養脾胃要多吃甜食少吃酸食春季肝氣很旺,自然會影響到脾,因此春季很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症狀,中醫就認為:「當春之時,食應減酸宜甘,以養脾壯陽。」通常而言,為了能夠適應春季陽氣升發的特點,扶助陽氣,在飲食上應該遵循這一原則,多吃甜食少吃酸食來調養脾胃。主要是因為吃多了酸味的食物,會讓肝功能偏亢,因此在春季飲食調養最好是選擇甘溫之物,忌酸澀。春季也是多風的季節,蜂蜜則是最為理想的保健品。蜂蜜性平、味甘,有滋養、潤燥、解毒、通便等功效。春季每天早上喝上一杯蜂蜜水,不僅可以潤腸通便,清除體內毒素,還能有效預防感冒。除此之外,還應該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比如春筍、菠菜等,這樣可以補充因為冬季新鮮蔬菜較少,維生素攝取不足的缺憾。增強抵抗力要注意攝取充足的維生素。春季氣溫變化比較大,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快、活力強,有很多病毒性傳染病在這一季節都處於高發期,比如流感、水痘、急性腮腺炎等,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攝取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比如小白菜、油菜、辣椒、菠菜、柑橘、紅棗等食物當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抗病毒的功效。另外,春季還需要注意補充熱量,增強身體抵抗力。早春時節,氣候其實依舊寒冷,人體為了禦寒,必須消耗一定的能量以維持基礎體溫。所以,早春期間的營養組成,應該以高熱量食物為主。因此,春季飲食宜遵循高熱量高蛋白原則。在春季日常飲食當中,除了穀類製品,還應該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是可以及時地有效補充能量。此外,在早春期間,還需要補充一些優質的蛋白質食品,比如雞蛋、魚類、蝦、牛肉、雞肉和豆製品等。這類食物都含有豐富的蛋胺酸,能夠增強人體耐寒力。還有,春季飲食要講究清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益氣養陽要多吃大蒜、蔥和韭菜在春季可以多吃一些益氣養陽的食品,比如胡蘿蔔、薺菜、芹菜、菠菜、香椿、豆腐、蓮藕、荸薺、百合、銀耳、蘑菇、鴨蛋等,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適量進食一些甲魚。另外,綠豆芽、黃豆芽、黑豆芽、蠶豆芽、豌豆芽等豆類食品對於疏通肝氣、健脾和胃也有很大的好處。除此之外,大蒜、蔥和韭菜也都是春季應該多吃的食物。特別是韭菜,又叫起陽草,雖然四季常青,但是在春天食用最好,具有溫中助陽的功效,而且韭菜當中有較多的營養成分和豐富的纖維素,能夠促進腸道蠕動、預防大腸癌的發生,與此同時,還能夠減少膽固醇的吸收,達到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大蒜也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增加食欲、預防動脈粥狀硬化和高血壓的功效,加上其性溫,也是可以補充人體陽氣,而且還有很強的殺菌力,對於細菌引起的感冒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因此春季也應該多吃些。另外,蔥也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多吃不僅能夠補陽散寒,還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癌能力。書籍介紹書名:養好脾胃不生病:從運動、飲食、穴道入手,直接又簡單的健運脾胃養命法作者:王淼出版社:世茂出版日期:2020/09/30作者簡介/王淼中國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專業。曾先後跟原北京中醫醫院兒科主任佘繼林主任醫師,及老中醫王煥祿主任醫師學習,對中醫保健養生有豐富的經驗。著有《防癌怎麼吃,抗癌怎麼養》《很簡單實用的經絡調理方法》《五行無色潤五臟》《中華傳世老偏方治病一本通》《醫生不外傳的養腎秘籍》《祛除濕熱,一身輕鬆》《脊椎好,病就少:正脊知識、自我檢測、改善NG姿勢,終結腰酸背痛自救書》(世茂出版)《養肝就是養壽》等作品。延伸閱讀: 賴以威10年歷經父逝、閃婚、喪子...數學家的愛情小說登HBO:平凡日子才是機率極低的幸福
-
2022-02-28 新聞.元氣新聞
嚴重過敏救命針只能自費 醫學會擬爭取健保給付
現代社會「過敏兒」愈來愈多,若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可能在短短幾秒內面臨呼吸、心跳停止等致命危險,必須在第一時間注射腎上腺素,才有機會撿回一命。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理事長李建璋表示,美國的醫療保險與亞洲各國的健保都有給付一種安全注射器,讓相關病史的大人、小孩隨身攜帶,但台灣健保尚無給付,民眾自費購買一劑就要4500元,半年就要換一支新的,負擔沈重,希望能推動健保納入給付。李建璋表示,他有一姪女住在美國德州,上幼稚園第一天,老師就請孩子們把「同學不能吃的食物」背起來,一間小小的幼兒園就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孩子有嚴重食物過敏病史。在香港和台灣的流行病學資料也看到,近10年嚴重過敏反應的兒童快速增加,可能與都市化程度高,兒童在免疫發展關鍵其缺乏大自然微生物抗原刺激有關。李建璋表示,當嚴重過敏反應發生,可能會氣喘、喉頭水腫導致呼吸困難,甚至會休克,血壓降太低、心跳停止,而且發生速度非常的快,幾秒到幾分鐘內就會昏倒,必須當場急救,注射腎上腺素,也就是俗稱的「強心針」。另外要注意的是,一部分的患者從急診回家後24小時內還會發生第二次過敏反應,會比第一次更嚴重,這時也必須急救。李建璋表示,美國的私人醫療保險和亞洲有健保的國家,都已經將這個救命針納入給付,在台灣目前要自費,一支針要價4500元,效期只有半年,家長一年要為孩子準備兩支,一年要花9000元,負擔不小。數年前曾經提案希望納入健保,但當時以「台灣急診可近性高,沒那麼緊急需要」為由遭到否決,兒童急診醫學會今年希望再試一次。台大醫院過敏免疫中心主任江伯倫表示,除了對食物藥物過敏,有些人去登山時被蜜蜂蟄到,也可能會發生過敏性休克,通常送醫才急救都來不及了,所以在美國都要求有過敏病史的大人小孩自備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這是一種安全注射針劑,不需要稀釋,大人和小孩有固定劑量,每一針只能用一次,台灣也有這個藥,會建議有相關病史的大人小孩、登山隊領隊,都要準備一支在身邊。李建璋表示,兒童急診醫學會3月12日將邀集兒童過敏氣管及風濕病醫學會、基層醫療協會、還有國內外相關專家,希望集思廣益,針對對於適應症及給付條件凝聚共識,如果有明確共識,就會再次提案申請健保新增給付。
-
2022-02-18 養生.聰明飲食
蔓越莓乾、芒果乾、水果脆片...這些零食,看起來健康,其實會傷身!
在大部分人的概念裡,水果等於健康食物,似乎只要加了水果的食物,如蔓越莓乾、蔬果脆片、手工果醬、水果優格、鮮果果凍、藍莓派、香蕉蛋糕看起來就會比較健康。但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因為大多數的水果加工製品並沒有你想像的健康。 水果蛋糕、水果餅乾、水果果凍等只有少量水果、大量麵粉、糖、油、色素、香料等食品添加物的食物不提也罷,因為一般人很容易意識到它不是健康的好食物;但對於蔓越莓乾、芒果乾、水果脆片等看起來「保持了水果原形」,吃起來「不甜」的水果加工製品,卻很容易被忽略,並誤以為是健康的好食物。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日常這些保持「水果原形」食物的營養吧! 大部分水果加工品一定看得到的成份:糖! 糖幾乎可見於所有「原形」水果加工品中,如果你了解水果的話,你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會這樣。水果是一種富含水份的食物,大部分水果含八到九成的水,番茄更是其中之最,我們常見的紅色大番茄水份含量高達94.5%。由於水是相當好的溶劑,可以溶解各種有機或無機的營養成分,故水份含量高的食物,在溫度適度的情況下(如室溫),很容易導致微生物快速大量繁殖,所以也容易使食物腐敗。 所以高水份含量的水果,要不就要用冷凍、冷藏等低溫方式來保存,要不就要靠乾燥、鹽漬或糖漬等方法來降低水活性,避免細菌的繁殖。因此那些存放於常溫下的果乾、水果脆片、蜜餞、水果果醬等水果加工製品,添加大量的糖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常見「保持水果原形」的水果加工製品1.果醬 果醬是把水果、糖和酸度調味劑等加熱熬煮而成的水果加工製品。儘管有些水果熬煮後會呈膠狀,但為了讓它看起來更濃稠,更好塗抹到麵包上,大部分果醬都會額外添加果膠或三仙膠等膠質成份;另外,為了增加風味,有些果醬還會添加濃縮果汁以及檸檬酸來調整味道。 一般我們在超市裡看到那種較貴、看得到水果原形的果醬成份大多是水果(如草莓果醬就是草莓)、濃縮果汁、檸檬酸、果膠等成份;便宜的果醬可能連水果都沒有,而是以果汁、香料等調味而成。舉例,Stella在超市看到某牌外觀清澈、看不到水果顆粒的便宜果醬,成份依序為麥芽糖、砂糖、葡萄汁、果膠、檸檬酸、香料、已二烯酸鉀(防腐劑)。根據食品法規食物成分需要由量多排到量少,故可見這種果醬不僅含大量糖(糖排在最前面兩位),還有更多添加物。 2.果乾 很多人會以為果乾應該是直接將水果曬乾就行,但事實上坊間的果乾大多會額外加糖,有些甚至還會添加植物油或其他食品添加物。 阿嬤時代的果乾~葡萄乾 葡萄乾是小時候很流行,吃來補鐵的果乾(註:實際上葡萄乾的鐵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多,因為100公克的巨峰葡萄也才含0.1毫克鐵,100公克的葡萄乾鐵也才含1.5毫克而已。)它的添加物在眾多果乾中算是最少的,拿起坊間所銷售的葡萄乾,你會發現成份表上多半只有葡萄乾和植物油(如葵花油)兩種原料而已,這應該是因為葡萄本身糖度夠高,所以不需要額外再加糖調味的關係。 來自歐美、女性最夯的果乾~蔓越莓乾 蔓越莓等莓類果乾由於本身偏酸,所以除水果和植物油外,多半還會加糖,有的還會添加果汁、檸檬汁等來調味。所以它的添加物比傳統的葡萄乾多。 新興果乾~芒果乾&番茄乾等 除上述兩種果乾外,近年來蠻流行芒果乾、鳳梨乾、番茄乾等傳統台灣水果製成的果乾。但這類果乾大部分都有加糖,如芒果乾、鳳梨乾等較乾的果乾;有的除了糖外,還會添加其他調味料。如番茄乾等濕度較高的果乾,舉例,Stella在賣場看到某牌番茄乾上面的成份寫了番茄、糖、鹽、檸檬酸、亞硫酸鈉(漂白劑)、已二烯酸鉀(防腐劑)等一大串。 3.水果脆片果乾一般不經油處理,所以質感偏軟,帶濕;水果脆片則經油處理,所以質感酥脆,一般很容易用手撥碎。水果脆片除糖外,還有油和鹽。所以在成份欄上除水果名稱(如蘋果、鳳梨、香蕉、菠蘿蜜)外,也會看到鹽、糖、油(可能寫著植物油或棕櫚油)等成份。 4.蜜餞 蜜餞的製作原理是利用糖來把水果的水分脫乾,利用高濃度的糖及糖的高滲透壓,讓細菌無法存活。一般蜜餞會先經前處理,把皮磨薄,或在水果上劃上幾刀,或削皮切塊讓糖鹽等較容易滲透到水果內部。而由於水果原料不容易保存,所以多半會使用食鹽、亞硫酸鹽或防腐劑來幫助原料的保存。最後,將水果用鹽漬及糖漬處理,最後再進行調味與乾燥。 所以蜜餞除水果外,還含糖和鹽(部分會有亞硫酸鹽或防腐劑);有些蜜餞還會添加其他材料,如添加蜂蜜、麥芽和檸檬酸等來調味,添加色素和香料來增添美觀與口感。所以不管是李子蜜餞、梅子蜜餞,或洛神花蜜餞、金橘蜜餞,在包裝上除了水果外都還可以看到糖和鹽兩個成份,部分蜜餞則會有更多的「料」。 如何選擇加工水果?坦白說水果還是吃新鮮的好,因為加工一定會破壞水果的營養。以上述水果加工品為例,由於它們多半經過脫水,所以維生素B和維生素C等水溶性營養素大多已流失掉了;另外,因製作與加工過程並未隔離空氣和陽光,所以脂溶性維生素A、E、K等或多或少會受到氧化和紫外線破壞而有部分流失。歷經加工後唯一能保留較多的就是礦物質(但因土壤貧乏,所以現代蔬果中的礦物質含量多半並不高),另外植化素和纖維大部分也都還能保留下來。 但由於上述水果加工品都含大量的糖與鹽,少部分還有油或其他添加物,基本上並非好的食物選擇。不僅容易造成肥胖(因果乾熱量高且很容易一次吃入過多份量),且因含大量糖分而對健康造成多方影響。所以水果還是以新鮮、整顆攝取的為好,即使是「看得到原形」的水果加工製品都不建議買來吃。 但如果真的要吃的話,新鮮果乾(上述第二項)會是較好的選擇(眾多爛選擇中較不爛的那種),水果脆片、果醬和蜜餞則最好還是不要吃。特別是糖尿病或有高血糖問題者,連新鮮水果都要適量攝取,上述含糖的加工水果製品就不宜吃了;而高血壓者最好別吃有糖又有鹽的蜜餞和水果脆片。 最後要提醒大家,在購買這類水果製品時,千萬不要太感性,太在意包裝質感,或太相信上面寫的真空乾燥、日光熟成、手工、健康或低膽固醇等行銷字眼,或認為高價一定品質好。而是要理性一點:買的時候習慣性先翻到包裝袋背後,直接看成份欄位及營養標示,了解一下它的熱量、含糖量多寡,看看它有哪些成分,添加了那些「料」,再來決定是否要購買喔! 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胸痛、頭暈、冒冷汗...5種人注意心肌梗塞易上身!3個保命方法馬上記起來
-
2022-02-14 癌症.大腸直腸癌
常放臭屁是大腸癌前兆嗎?形成臭屁取決於2個因素
讀者WANG在2022-1-14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想請教放臭屁一定就是代表腸道內壞菌過多的意思嗎?因為我本人早上都固定吃大燕麥片配豆漿喝,中午就吃兩份的蛋白質,晚餐則是吃豆類製品(豆干)或一些肉!每天也有吃不少的蔬菜水果,早上都有運動習慣,可是不曉得為什麼每天放的屁都臭的!不解,還是代表我腸道長了不好的東西嗎?」我是真沒想到,「臭屁」這個話題竟然是如此熱門,不論中文的還是英文的,網路文章是琳瑯滿目看不完數不清。英文的還好,大多還算保守中肯,但中文的則不乏既響亮又撲鼻的,例如《健康2.0》在2020-12-16發表的「放臭屁」可能是大腸癌前兆!江坤俊提醒:6種情況別忽視。有趣的是,《李宜霖胃腸肝膽科》在 2018-4-13就已經發表常放臭屁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而第一段是開門見山就說:【「常放臭屁是大腸癌前兆」只是謠傳。這個傳聞在網路上經常被轉載,門診裡病患也常提及這個傳聞帶來的困擾。放臭屁多數與大腸癌無關,但可以當作是身體發出的訊號。】更有趣的是,《中天快點TV》在2019-11-5發表放臭屁是大腸癌?外科醫:這3顏色大便才危險,而第一段也是開門見山就說:【許多人疑惑「如果常常放臭屁,是不是得到大腸癌的前兆?」,基隆長庚一般外科副教授、主治醫師江坤俊表示,這是錯的,大腸癌跟放臭屁沒有絕對的關係……】所以,這位江醫師在2019年接受採訪時說「常放臭屁是大腸癌前兆」的說法是錯的,但是在2020年卻在自己主持的所謂的健康節目說「放臭屁可能是大腸癌前兆」。(請問,「可能」是有意義嗎?還是只是為了脫責?)不管如何,根據一篇1998年發表的論文,臭屁的最主要臭味成分是hydrogen sulphide(硫化氫),然後是methanethiol(甲硫醇),然後是dimethyl sulphide(二甲基硫醚)。請看Identification of gases responsible for the odour of human flatus and evaluation of a device purported to reduce this odour(識別導致人體臭屁氣味的氣體並評估旨在減少這種氣味的裝置)。為了要確保能取得臭屁樣本,這項研究是讓志願者在前一天晚上和當天早上各吃200公克的pinto beans(斑豆),並且在收集樣本之前兩小時再吃15公克的lactulose(乳果糖)。之所以會選用斑豆是因為大多數豆類,包括斑豆,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抗性澱粉,和硫。膳食纖維和抗性澱粉不能在小腸被消化,所以會進入大腸成為細菌的食物,而細菌在分解這些食物時就會產生氫氣、二氧化碳、和甲烷。豆類所含的硫則會被細菌轉化成硫化氫、甲硫醇、二甲基硫醚等帶有臭味的氣體。乳果糖是半乳糖和果糖結合形成的雙醣,在臨床上是用來治療便秘。當牛奶被加熱時,乳糖就會轉化成乳果糖,而且是溫度越高,產生得就越多。可是人體並沒有能分解乳果糖的酶,所以乳果糖會進入大腸成為細菌的食物,從而導致產生具有滲透力和蠕動刺激作用的代謝物(如乙酸鹽),以及甲烷氣體。從這個實驗的設計就可看出,臭屁的形成是取決於兩個因素:(1)氣體的形成 – 這是由於食物無法在小腸裡被分解,但可以在大腸裡被微生物分解,從而產生氫氣、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沒有味道的氣體,(2)臭味的形成 – 這是由於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硫,從而被轉化為硫化氫、甲硫醇、二甲基硫醚等帶有臭味的氣體。容易形成氣體的食物通常是富含膳食纖維和抗性澱粉,而它們通常是被認為有益健康。請看「抗性澱粉」抗癌?以及膳食纖維誘發肝癌?。所以,常放屁不見得是件壞事。另一種容易形成氣體的食物是牛奶,但這是因為大多數人,尤其是東方人,有「乳糖不耐症」的問題。這種人缺乏乳糖酶,所以無法在小腸裡分解乳糖,而沒有被分解的乳糖在進入大腸後就會被微生物分解,從而產生氣體。請看牛奶引起的疾病以及配方奶,為何需要,乳糖不耐,無法扭轉?。至於臭味的形成,目前除了已知食物中的硫是最重要的元素之外,網路上的種種說法,包括出自許多胃腸科和腫瘤科的醫生,都是毫無科學根據。例如前面提起的「常放臭屁是大腸癌的前兆」,儘管我極盡所能,花了數小時的時間搜查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但就是搜不到有任何可以支持此一說法的論文。我也到幾家較有信譽的醫療機構搜查,包括梅約診所、美國癌症協會、西奈山醫療系統、WebMD、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美國CDC,一樣是查不到有任何一家說放臭屁是大腸癌的徵兆。讀者WANG所問的「還是代表我腸道長了不好的東西嗎?」,如果指的是大腸癌,那有可能就是被《不健康2.0》這樣的節目給誤導了。至於為何「每天放的屁都臭的」,只能說是個人體質吧,例如,有些人的大腸裡可能有比較多或比較活躍的「臭氣生成菌」吧(沒有證據,只是臆測)。不管如何,根據一篇2005發表的論文Effectiveness of devices purported to reduce flatus odor(號稱可降低臭屁味道的設備的有效性),炭纖維內褲能有效防止臭味的傳播。所以,我就用「炭纖維內褲」稍作搜索,發現市面上的確是有這種內褲。但是為了避免有推薦某某品牌之嫌,我還是請讀者自己去搜尋相關產品吧。原文:臭屁是大腸癌前兆?
-
2022-02-08 新聞.健康知識+
對抗瘟疫最古老的回應 為什麼人們對隔離檢疫總是心存懷疑?
隔離檢疫是一種古老的工具隔離檢疫的英文「quarantine」 源自義大利文的「quarantena」, 是「quarantagiorni」的簡寫,意思是「四十天」,這是人類對流行病最古老、也最一致的反應之一。理論上,隔離檢疫一直是小規模的,它的運作機制是把疑似患病的人跟已知健康的人給分隔開來,但這種看似簡單的區隔,卻開啟了哲學不確定性、倫理風險與政治權力可能的濫用。雖然隔離檢疫在後勤執行上可能很困難,但它背後的邏輯其實很簡單:你的體內可能有某種危險的東西—某種具有傳染性的東西—它正處於掙脫束縛的邊緣。你想看看它是否會出現,而你需要的空間與時間就是隔離。隔離是一種有效的醫療工具,但在道德、倫理、宗教問題上,它也是一種異常詩意的比喻:它是一段等待期,讓你看看潛藏在你體內的東西是否會顯露出來。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以來,隔離檢疫一直是用來在「已知」與「未知」之間建立緩衝。它延遲了我們與某種我們不理解、且缺乏天然免疫力的東西接觸。它從本質上就是一種空間性的解決方法,其核心是監測。建築師與工程師設計的隔離空間,無論是專門的醫院病房、改裝的Airstream 露營拖車、改造的汽車旅館或氣密的溫室,都是試圖消除我們與他人互動的風險。正因如此,隔離在歷史上最常發生在交流場所、入境關口、不同文化、甚至不同物種交會的地點。事實上,某些現有的地緣政治邊界,就是因為隔離才存在的。民族國家與帝國曾經如臨大敵地想保護自己躲過即將到來的威脅,這些分界線一直留存到今日。面對恐怖的、致命的事物,我們當然會想方設法延遲它的到來,而這種延遲就是隔離。在今日,隔離檢疫的重要性史無前例,因為我們以有利於新型病原的方式改變環境,動搖平衡。細菌與病毒光靠數量就能在與人類的關係中佔據上風,更別提它們還有更快的世代循環這項演化優勢。它們現在能在數小時內在各大洲之間跳房子、乘坐噴射飛機環遊世界,並沿著貿易與旅行網路傳播。當我們改變氣候、深入世界各地未開發的地方、砍伐雨林、干擾偏遠洞穴來破壞生態系時,我們也開始接觸野生動物,而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甚至會食用、養殖、把牠們—以及牠們的疾病—帶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為數以千計的病毒和細菌提供了溢出(spill over)或跳躍傳染宿主的機會,進而釋放新的瘟疫。隔離是我們手上最好的、有時也是唯一的武器,幫助我們保護自己、對抗真正的新型病原。隔離為我們爭取了應變所需的時間與空間。正式來說,人類至少從十四世紀開始,就一直在對自己與彼此進行隔離檢疫,以應對黑死病。一三七七年七月,亞得里亞海沿岸的濱海城市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制定了公認是世界上第一套具體規定隔離的強制公衛措施。當地的大議會批准了一條規定:「來自疫區者不得進入杜布羅夫尼克或其地區,除非先在姆爾坎聖馬可(St.Mark, Mrkan)小島或察夫塔特(Cavtat)鎮度過一個月,這是出於消毒目的之考量。」杜布羅夫尼克的長老並沒有在疾病來襲時關閉城門,犧牲交易帶來的經濟利益,而是建立了一道緩衝,延遲潛在感染人員與貨物進入城市的時間,直到證實安全才放行。因此,隔離檢疫是一種古老的工具,卻在我們的現代世界重新佔據中央舞台,它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宗教起源:隔離最初只限三十天,而四十天的隔離卻為這種經驗賦予了神學上的重要性。藉由採用四十這個數字,隔離在概念上就能追溯到聖經時代。自那時起,隔離就是一段淨化的時期,明確援引了基督在沙漠中的四十天、基督教大齋節(Christian Lent)的四十天、迫使諾亞建造方舟的四十天降雨,甚至是摩西在西奈山(Mount Sinai)山頂等待十誡所花的四十天。正如珍.史蒂芬斯.克勞肖(Jane Stevens Crawshaw)在《瘟疫醫院:近代早期威尼斯城市的公共衛生》(Plague Hospitals: Public Health for the City in Early Modern Venice)中強調的那樣,「隔離期的宗教意義並非巧合,它被選中是為了撫慰隔離者,以及鼓勵人們把隔離視為一段在奉獻中度過的淨化期。」這讓隔離既是以信仰為基礎,又具有醫療的性質,既是對靈魂的淨化,又是對身體的清潔。隔離就是為了體驗淨化、讓自己與世界保持距離,然後以重生的姿態再度進入世界,確保自己擺脫了充斥髒汙的傳染。第一座用於隔離檢疫的永久設施在二○一六年九月一個灑滿陽光的寧靜黃昏,當時離新型冠狀病毒使世界停擺還有好幾年,路易奇.貝爾蒂納托伸手迎接我們進入奎利尼.斯坦帕里亞基金會(Fondazione Querini Stampalia)在威尼斯的圖書館。貝爾蒂納托是一名醫生兼公衛政策專家,年屆六十,皮膚黝黑又朝氣蓬勃,巧妙弄亂的頭髮只露出一絲灰色。他曾是義大利維內托(Veneto)大區的國際衛生主任,後來也擔任義大利國家COVID-19 應變小組的首席科學顧問。他頗為熱衷於隔離檢疫這門學問,對這項工作的醫療史、未來應用及獨特的倫理責任,都鑽研甚深。我們與貝爾蒂納托見面的這座圖書館,是奎利尼.斯坦帕里亞(Querini Stampalia)貴族世家的最後一位成員創立的。在他的希望下,假日時圖書館會對大眾開放直到午夜,這是為了確保威尼斯人在其他圖書館關閉時,仍然有個地方能「研習有價值的學科」。(今天,圖書館已改成在比較適中的晚上七點關門,因此我們主要是在閉館後參訪,這也導致當晚出現了一個趣味時刻。)貝爾蒂納托與歷史學家兼奎利尼.斯坦帕里亞圖書館員安吉拉.穆納里(AngelaMunari)在館內跟我們會面,貝爾蒂納托負責為穆納里口譯。穆納里身材嬌小、行動俐落,她戴著歸檔用的白手套,引導我們穿過古老的書架和現代的辦公室,進入一個擺滿手稿的房間。這些手稿都涉及醫學、流行病與隔離檢疫,有些已有將近六百年的歷史,有些是羊皮紙、有些是紙,頁面往往斑駁並充滿汙跡。穆納里小心將手稿一一攤開,向我們展示地圖、威尼斯官方公衛命令、有點可怕的解剖圖、私人住宅的消毒流程、不明疾患的推定療法圖解等等。整個房間瀰漫著皮革封面和陳舊羊皮紙的濃濃氣味,混雜著貝爾蒂納托的古龍水香茅味,這是一款清爽的柑橘調香水,跟殺蟲劑有微妙的相似之處。我們後來開玩笑說,鑒於這座城市的瘧疾史和對抗蚊媒疾病的經歷,這款香水是很匹配的巧合。結果證明,貝爾蒂納托和穆納里是非常理想的嚮導,我們跟他們兩人一起探索隔離檢疫的歷史與未來,而威尼斯是最適合開啟這場對話的城市。畢竟,隔離或許是在杜布羅夫尼克最早強制執行,卻是在威尼斯這裡被精煉成一門建築與空間的科學。威尼斯是一座由島嶼、運河、橋樑、碼頭構成的迷宮,它本身就是試驗新型地理控制的天然實驗室。正如珍.史蒂芬斯.克勞肖所寫的,這座城市已經成為對抗疾病傳播的骨架,她稱之為「一種保護形式的都市空間操縱」。就連奎利尼.斯坦帕里亞圖書館都是坐落在一座島中島上,只能透過一座又小又容易堵塞的步行橋才能抵達,正是這樣的地形,讓這座城市便於進行檢疫與隔離。威尼斯潟湖依然擁有三間令人印象深刻的檢疫站(lazzaretto)遺跡,每一間都在不同的島上,每一座島都離市中心愈來愈遠。我們一邊討論,一邊審視攤開在桌上、不同世紀的威尼斯地圖,並觀察這座城市的隔離島在地圖上顯眼的標記。貝爾蒂納托解釋:義大利文的lazzaretto(拉撒路)就是檢疫站的意思。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這個詞(英語形式的拼寫是lazaretto)最有可能源自拿撒勒聖瑪利亞(Santa Maria di Nazareth)的變體,拿撒勒聖瑪利亞是那座島原本的名稱,威尼斯的領導者在島上建造了全世界第一座用於隔離檢疫的永久設施。從「拿撒勒」演變成「拉撒路」(Lazarus)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拉撒路(根據《路加福音》,他是聖經裡滿身是瘡的乞丐,在一名富人的門外乞討)也是痲瘋病患者的守護神。不論是以童貞純潔的聖母,或是以獲得上帝恩典救贖的染病異鄉人來為一處設施命名,這種相互交織的語源學都是相當詩意:檢疫站是分隔純潔與危險的地方,就連它的名稱都是如此。從亞洲帶到歐洲的惡靈歷史學家認為,在一三○○年代之前,歐洲與亞洲的大部分地區已經享受了幾個世紀沒有流行病的相對自由。關於黑死病究竟起源於何處,目前還沒有充分的共識,不過許多人相信它最初是在中國或中國附近爆發的。有報告指出,一種神祕疾病在一三三○年至一三五○年之間,消滅了三分之一的中國人口,隨後統治元朝的蒙古人宗族滅亡,由明朝取而代之,使該假說更具說服力。目前已知的是,鼠疫在一三四六年已經到達黑海,歷史學家認為,在卡法之圍(Siege of Caffa)(卡法現稱費奧多西亞[Feodosiya])期間,發生了一次關鍵的傳播事件。卡法是熱那亞人在克里米亞半島建立的一座重要港口,目的是與東方進行貿易。根據當時的記載,進攻的蒙古軍隊使用投石機將滿是鼠疫的屍體扔過城牆,這些屍體在街上堆積如山,把傳染病散播給義大利商人及水手。當他們逃跑時,就把疾病帶回地中海,「彷彿帶來了惡靈」。無論鼠疫的傳播是否應該歸咎於這種可怕的生物武器,鼠疫都在一三四七年透過來自亞洲的貿易商船抵達了歐洲港口。而人們對這種疾病的恐懼始終與香料貿易帶來的巨大財富彼此拉扯。(這兩者的聯繫非常緊密,因此在一三四八年,鼠疫肆虐的亞維儂[Avignon]宗座廷中有一名官員寫道:「人們不會食用或處理任何種類的香料,除非它們已經存放一年之久。」)因此,十四世紀的威尼斯是一座被圍困的城市:一種神祕、高傳染性的疾病開始感染整個地中海歐洲的人,危及當地的居民與他們的收入來源,而且沒有人知道該怎麼遏制這種疾病。貝爾蒂納托指出,在這場大流行結束時,威尼斯已經死了三分之二的人口。這種疾病被稱為黑死病,因為它的病徵之一,是患者的四肢會像木炭般發黑。另外,它也會導致患者鼠蹊部與腋窩的淋巴結異常腫大。這些腫脹的形態被稱為淋巴腺腫(bubo),因此我們如今將這種疾病稱為腺鼠疫(bubonic plague)。穿刺淋巴腺腫非常可怕,當時的醫生必須使用一根插有刀片的長棍,這樣在切開患者的腫脹腺體時,才能跟湧出的惡臭、具傳染性的膿液保持距離。惡名昭彰的瘟疫醫生服裝有一張邪惡的鳥喙面具。穆納里告訴我們,這種服裝起初是在法國設計的,卻在威尼斯受到熱烈歡迎,它在當地融入了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而且經常有人在嘉年華慶典穿戴它。鳥喙面具裡會塞滿大蒜及香草植物,以便中和腐臭、腺體滲出液與死亡的氣味。(如果是新鮮切碎的大蒜,或許真能提供一些保護,因為蒜素[allicin]這種揮發性化學物質,除了使壓碎的大蒜散發獨特的氣味,也是一種吸入型抗生素。)為了釐清為什麼正式的檢疫措施與相關設施是出現在歐洲,而非中國或黎凡特(Levant)(黑死病較早侵襲但同樣嚴重的地區),穆納里解釋,我們需要瞭解當時用於診斷疾病及健康的特殊準則。黑死病在一三○○年代首次侵襲威尼斯時,二世紀希臘羅馬醫生加倫(Galen)的想法依然是歐洲醫學論述中的主流。他提倡的假說就是「體液」說,這種學說相信血液、膽汁、痰,以及尿液,是瞭解人體健康與生理學的關鍵。究竟是什麼導致黑死病?伊本.西那(Ibn Sina)是十一世紀一位頗具影響力的伊斯蘭醫生,在歐洲被稱為阿維森納(Avicenna)。他的觀點就是建立在加倫的想法上,但有時也會產生分歧。阿維森納在他的《醫典》(The Canon of Medicine)一書中將疫情爆發的原因歸因於體液、瘴癘論(miasma theory)、宇宙影響的複雜混合,還有呼吸性傳播或水媒傳播。在這樣的體系中,個體的生活方式和黃道圖,可能就跟他們接觸到不良空氣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除了這類理論之外,當時的人幾乎都是透過神學架構來理解疾病,偉大的宗教傳統往往將瘟疫侵襲歸因於神的旨意或宇宙的力量。然而,人們建議的應變方式卻眾說紛紜。威尼斯人猜想,也許鼠疫是神明為了懲罰威尼斯在商業上累積的財富—畢竟《聖經》宣揚了一種相對貶低商人的觀念,認為商人重視瑪門(Mammon)甚於上帝,還經常行騙。此外,根據醫學歷史學家馬克.哈里森(Mark Harrison)的說法,當時的伊斯蘭學者更有可能把瘟疫導致的死亡視為「神的慈悲或殉道,而非懲罰」。事實上,儘管阿維森納嘗試建構出一套傳染理論,但哈里森指出,疾病傳播可能與上帝的旨意無關這一想法「對許多穆斯林來說是極為可憎的」。相似的是,中國歷來也認為流行病是宇宙不諧的結果,遇到這種情況時,需要的是祈求神明息怒,而非建造檢疫站。在一個對感染缺乏現代科學理解的社會中,究竟是什麼導致黑死病這個問題引發了無止盡的猜測。在這場辯論中,有些人開始主張,這種疾病是由日常生活中某種實質、某種真實的東西導致的。細心的觀察者注意到,鼠疫的傳播似乎與外國港口的人員及貨物往來有密切關聯,而這種神祕的疾病已經在那些外國港口四處蔓延了。如果疾病能以一種可預測的方式,從特定地點傳到杜布羅夫尼克或威尼斯,那麼它就是一種世俗的傳染,而不是什麼靈性的病症。隔離檢疫的概念正在成形,儘管接下來幾百年中,關於它的基本原理還是爭論不斷。(直到一八○○年代中期,羅伯.柯霍[Robert Koch]的發現啟發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病菌論,感染傳播的微生物機制才終於得到證實。)將人員與貨物維持在徹底遠離城市的隔離狀態,使政府能利用城市本身來實地試驗這種新興醫學假說。檢疫是揭示人們感知到的身體互動、空間遠近、疾病之間聯繫的一種方式,這證明了我們應該透過流行病學的視角來理解,而非占星術或體液假說。貝爾蒂納托解釋,從這個角度來看,檢疫的接受與施行也是醫療實務現代化的早期歷史風向標之一,它顯示出人們在尋求解釋疾病來源時,對世俗及科學—而非宗教及超自然—至少抱著一種試探的信任。威尼斯等富裕的地中海共和國會採用隔離檢疫作為官方政策,這並不是巧合。這裡與世襲君主制或封建制國家截然不同,獨立公民會選出領導人。而對公民道德的承諾以及對共同利益的投資,就體現在為城市建造一間專用的檢疫站,或是一間像奎利尼.斯坦帕里亞這樣的圖書館。這需要強烈的社群意識與共有的身分認同。因此,隔離與檢疫不僅是政治現代性及醫學理性的早期範例,也是公共精神和實證科學的早期範例。面對傳染病散播註定再度犯錯?這其實多少有點諷刺。如今,隔離檢疫常被認為是中世紀的、甚至原始的做法,但在黑死病時期,它在許多方面都是一種相當成熟且現代的方式。儘管如此,隔離檢疫在當時也和現在一樣飽受批評。我們在圖書館中回溯時光,研究了貝爾蒂納托和穆納里收集的地圖與論文、如美麗漩渦般的黑色和紅色墨水所描繪的山陵與城市、器官與循環。穆納里告訴我們,義大利不同城市的醫學院會彼此競爭,對鼠疫也有不同的解釋。貝爾蒂納托一邊翻譯一邊點頭,並補充:這種醫學派系已經是長年的問題。當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國際衛生條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管轄全球遏制傳染病威脅的法律架構)的最新修訂版時,貝爾蒂納托也是代表義大利的團隊成員。他告訴我們歐洲不同地區的專家充滿分歧,更別提那些更遙遠的地區了,這使談判足足停擺了數小時。貝爾蒂納托說:「關於那些衛生法規的爭論,跟五百多年前威尼斯的爭論根本如出一轍。」這是他研究隔離的歷史與未來時反覆出現的主題。在他看來,我們似乎註定要再度犯錯,卻也有幸再度成功。他指出,即使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實務操作也跟早期的醫學理論和迷信觀念脫不了關係,值得注意的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實務依舊是公衛領域的核心。穆納里指向攤在桌上的各種醫學手稿,包括一份十五世紀反對傳染理論的手稿。這些資料都說明,在腺鼠疫肆虐歐洲將近一百年之後,人們對於腺鼠疫的發生原因或如何預防傳播仍然沒有共識。在歐洲各地,應對流行病的種種措施,包括從放血等古老的醫療技術,到屠殺城市裡的所有猶太人來平息上帝怒火(在中世紀的基督教神學中,猶太人不僅拒絕承認基督是彌賽亞,也對基督受難負有直接責任。)等種族屠殺的恐怖行徑,最終都被證明既無效又殘忍。事實上,在一五一六年,威尼斯還建立了歐洲第一個官方「猶太人區」(ghetto),將隔離的衛生理論應用到猶太人身上,他們被強迫遷移到卡納雷吉歐區(Cannaregio)的一座小島,那裡唯一的交通路徑只有兩座帶門的步行橋,而且每晚都會上鎖。因此,對貝爾蒂納托而言,威尼斯隔離檢疫的故事,並不是科學進步戰勝了迷信及獵巫的濃霧,而是更有警世意義,提醒我們今日仍然面臨同樣的挑戰。人民仍然常常不信任醫療當局。針對究竟該怎麼對抗傳染病散播,市府官員與宗教領袖、商人與公衛專家,或是醫生與病患之間,都還是爭執不休。無論是小販或總統,都有人支持根本未經證實的療法,外來者和少數族群也依然被不合理地視為疫情爆發的罪魁禍首。貝爾蒂納托彷彿已經預料到不久後的二○二○年,在義大利嚴峻的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會發生什麼事情。他提醒我們務必記住:想說服人們相信隔離檢疫、經濟停擺、佩戴口罩等公衛措施對他們最有利,需要極大的信任、領導力與社群凝聚力。而正是因為隔離檢疫承認不確定性,所以很多人認定施行隔離,就等於專家和領導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諷刺的是,如果熟知隔離檢疫的歷史起源,你會發現,如今更偏向迷信的居然正是檢疫。地圖和手稿來來去去,舊檢疫站的樓層平面圖、解剖圖,然後是郵輪行程及飛機航線的地圖,貝爾蒂納托警告,威尼斯等城市依然與傳染病的世界息息相關。伊波拉病毒(Ebola)、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ID-19 等大流行的輪廓,在二○一六年就已經很清晰了。我們談了好幾個小時,直到日落,早已遠遠超過預計時間,最後穆納里道了晚安,把這些珍貴材料小心放回檔案庫裡。此時,貝爾蒂納托的眼睛一亮,端出了一個驚喜:一套他委託義大利的戲服設計師所製作的特別服裝,設計師名叫伊莉莎.科貝洛(Elisa Cobello),是他朋友的女兒。他從包包裡取出兩套服裝,一套是二十一世紀的泰維克(Tyvek)個人防護裝備,就是他在非洲治療伊波拉患者時穿的那種;另一套是依照貝爾蒂納托的要求縫製的,一件黑死病時代的瘟疫醫生長袍,配有一個喙狀頭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我們談話時,這個頭盔居然一直藏在他的包裡。貝爾蒂納托接著花了二十分鐘,在我們面前穿上這套中世紀威尼斯的瘟疫醫生服裝,同時指導傑夫如何以正確順序穿戴現代的個人防護裝備。這兩套服裝都需要遵循一套費力的穿戴步驟,即使在非緊急情況下,都不容易穿戴正確。貝爾蒂納托這麼做,並不是想表達現代醫療裝備就跟塞滿百花香(potpourri)的鳥喙面具一樣無效。完全不是這樣。相反地,他的重點是:人類在回應我們不理解的事物時(不論是黑死病、伊波拉病毒,或是幾年後出現的COVID-19),採取的方式之一就是制定規約和程序,當我們試圖戰勝眼前的未知,這些儀式性行為會讓我們安心。從薰香草藥到乾洗手、從威尼斯的檢疫站到高級防護設施,它們都能減少接觸和限制暴露,將陌生的威脅拒之門外。兩人就這樣全副武裝,並肩站在一起。傑夫穿著連帽泰維克防護服、戴著N95口罩及護目鏡,汗流浹背;貝爾蒂納托幾乎全身都包在他的恐怖片服裝裡。下一秒,我們聽到外面的走廊傳來一聲驚呼,是個保全人員發出的。當這奇形怪狀的兩人回望著他時,他看起來困惑不解,而且頗為驚恐。原來,當我們吹毛求疵,努力想遵循正確步驟穿上防護裝備時,我們全都忘記時間了。圖書館已經關閉將近半小時。那位保全以為他巡邏時已經空無一人,沒想到卻撞見這個文藝復興神祕儀式混搭生物危害防治的活動。貝爾蒂納托脫下面具,保全看到他的笑容後鬆了一口氣,兩個人用義大利語交談了幾句後大笑起來。※ 本文摘自《隔離:封城防疫的歷史、現在與未來》。《隔離:封城防疫的歷史、現在與未來》作者:傑夫‧馬納夫, 妮可拉・特莉譯者:涂瑋瑛, 蕭永群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2/01/06
-
2022-02-06 養生.聰明飲食
只要腸道好,身體也跟著好!營養師建議飯前先吃半碗蔬菜
腸道內有獨立複雜的神經系統以及人體最大的微生物菌叢,而且腸道的維生菌叢也可能和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等相關,因此「只要腸道好,整個身體也跟著好」。但要如何保持腸道的健康,醫師和營養師提供三個小撇步,從年初累積這樣的好習慣,就能成為健康大幫手。高纖優先 飯前先吃半碗蔬菜劉怡里/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推薦理由:排便是否順暢攸關腸道健康,而現代人多外食,纖維素普遍攝取不足,導致排便不易,因此要保持腸胃健康,攝取大量的蔬菜纖維非常必要。纖維素就像「掃帚」一樣,可以清理腸道,避免毒素堆積;也可以增加糞便的量,當腸壁的壓力受器受到張力性刺激,才會蠕動,進而協助排便。另外,足夠的膳食纖維也能變成益生菌的食物來源,讓腸胃道益生菌有良好的生長環境。通常每1000大卡熱量建議攝取14公克膳食纖維,因此若以男性一日建議攝取1800大卡來看,應攝取膳食纖維25克;女性攝取1500大卡則需攝取膳食纖維21克。避免一餐當中「錯失」吃到纖維的時機,建議養成「飯前先吃半碗蔬菜」的習慣,再吃其他食物。而蔬菜的選擇盡量以綠色蔬菜、菇類等高纖食物為主,避免選擇高麗菜、瓜類等偏低纖的食物。其中,菇類如鴻禧菇、香菇、草菇等,每100克就有3克的纖維,較一般蔬菜的纖維量高出二至三倍,不僅纖維含量高,口感又軟嫩,可避免許多牙口不好的人不願意吃高纖蔬菜的困擾。細嚼慢嚥 每口嚼12下以上瞿瑞瑩/馬偕醫院中醫師推薦理由:現代人吃飯非常急促,飯扒個幾口就匆匆下肚,常常出現「胃堵堵」脹氣的情形。因此,養成細嚼慢嚥的好習慣,對腸胃健康非常重要。《黃帝內經》中提到「平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藏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根據前人對這段文字的註解,都表示這是在說吃東西沒嚼碎、吃太快,容易造成胃部脹滿、腸氣(氣化)不利。除此之外,《傷寒論》中也提到「以病新差,人強與穀,(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損穀則癒。」其中,「損穀」便有將食物咬碎或是少吃一些的意思。而從現代醫學的觀點來看,如果能咀嚼多一些,將食物切得更細碎再進入胃中,胃就不需要耗費太多力氣來磨碎、消化。有些研究指出,每一口至少咀嚼12下有助消化,可以此為基準,提醒自己用餐時每一口都要細嚼慢嚥。另外,食物一進入口腔,口腔便會分泌唾液,除了讓食物濕潤幫助吞嚥外,唾液的澱粉酶也可以將澱粉分解為糖,進入胃中也更容易消化。如此一來,食物就不會積滯在腸胃道太久,造成腐敗。吃飯定時定量 每餐至少間隔四小時柳朋馳/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推薦理由:食物的消化需靠胃酸、膽汁分泌來幫助消化。而一吃進食物,便會開啟一連串的機制,增加胃酸的分泌與釋放,緊接著也會刺激膽汁分泌進入小腸。而固定的時間用餐、吃固定的量,可幫助胃酸、膽汁等消化液穩定分泌,減少過度刺激的機會。胃也需要排空的時間,若是進食密集,胃酸不斷分泌,可能造成胃酸水往上跑到食道,造成胃食道逆流;或是來不及排空,造成食物一直儲存在腸胃道,造成腸胃負擔。而吃下去的食物中,在胃中停留時間最短的是水,只要10至20分鐘;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約需二至三小時;停留最久的是脂肪,約需四至五小時。因此,每餐最好能間隔四小時以上,胃才有足夠的排空時間。
-
2022-01-25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癌症致病機轉及新冠致死率皆與腸道細菌有關?
春節將到,雖然新冠肺炎疫情撲朔迷離,但大家還是忙著準備年貨及年菜,不管傳統菜市場或大賣場,仍有人潮爭相採購(雖然因有線上購買人流稍減)。在大啖美食及家庭團圓的歡聚時節裡,營養學者專家及相關醫師們也適時提醒民眾怎麼吃才能吃得健康,才不會吃出毛病。其實我們腸道有五十兆的微生物(統稱微生物菌種),雖然總重量才1.5公斤,但比我們人體細胞(30兆)還多,它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近年來的醫學研究發現,腸道細菌的影響非常廣泛,比我們想像來得更重要。甚至與許多疾病都有高度的相關性。美國政府更因此投入巨額,執行「人類微生物組計畫」(HMP)的研究。舉凡,發炎性的大腸疾病、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經相關疾病、免疫疾病,連與精神相關疾病如憂鬱、焦慮及自閉症都與腸道菌有關。最近很多研究指出,癌症之致癌機轉亦與腸道細菌有關,特別這兩年多來的新冠肺炎之致死率亦與腸道菌之種類及數量有關。因腸道菌相之研究牽涉太廣,本文特別將癌症及新冠肺炎與腸道細菌的關係歸納整理與讀者分享。(1)今年1月在相當權威之醫學期刊Cancer Discovery的封面,就是用一個指環的圖示,做此期的重點闡述。指環的圖示就是綜論「癌症的特徵」(Hallmarks of Cancer)的新近進展,作者是瑞士Agora 轉譯癌症研究中心的Douglas Hanahan(道格拉斯•漢那)教授,他曾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Robert A. Weinberg,在西元2000年及2011年分別在細胞(Cell)之期刊,闡述癌症六大特徵及十大特徵,而在今年又增四項,共十四項特徵,其中一項就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腸道菌相之多形性,其與癌症有密切關係,尤其乳癌與大腸癌有很多相關研究,一致認為腸道菌之種類與其代謝物,在致癌及癌化過程均有關係。一般而言,人體腸道會存在和平共處的正常微生物,當其數量及種類減少,會被一些致病性病原菌取代造成失調現象(dysbiosis),進而造成很多疾病,其中癌症亦是其中一種。(2)在乳癌方面,除了腸道細菌的影響外,還有乳腺組織過去認為是無菌,但目前的研究證實,乳腺組織本身可經由乳汁、皮膚、甚至有腸道的細菌,經由腸道易位(translocation)再經血液循環跑到乳腺組織。而且其菌相在正常乳腺組織,良性乳房腫瘤及乳癌組織均有不同,甚至不同乳癌的組織亞型,或是因停經前後罹患乳癌,其菌相也不同。在去年9月高雄醫學大學侯明鋒教授在「實驗及分子醫學」期刊亦收集267位乳癌患者之糞便細菌,並做精密分析,發現年輕乳癌患者以Bacteroides fragilis菌較多,而年長乳癌患者以Klebsiella pneumoniae菌居多,如以14種腸道微生物標記偵測,停經前乳癌患者以α-diversity下降很多。這些結果證實在致癌過程中,治療期間及預後,均有關係,將來如果改變腸道菌相對乳癌之治療必有更大之進展。(3)至於大腸癌之致癌機轉,一般認為腸道菌群,會利用腸道菌群之細胞壁抗原及對腸道產生慢性發炎反應(如產生IL-1β及TNF-α等),另外就是衍生毒性代謝物(如產生苯酚、硫化物及亞硝胺等) 。荷蘭Tjalsma等人提出「駕駛與乘客模式」(driver and passenger model),正常黏膜時期有所謂的駕駛病原菌(driver),或叫做驅動病原體,造成黏膜增生與息肉生成;原本共存在腸道內的乘客病原菌(passenger pathogen)卻因癌化微環境改變而造成大量增生,反而和駕駛病原菌競爭,形成乘客病原菌主客易位。在此模式下,大腸直腸癌糞便及黏膜所分離出來的病原菌可能只是乘客病原菌,而非真正的駕駛病原菌。目前關於可能造成大腸直腸癌病原菌研究很多,當中比較確定者包括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脆弱類桿菌(Bacteroides fragilis)、解沒食子酸鏈球菌(Streptocuccus gallolyticus)以及產硫細菌(Sulfidogenic bacteria)等,比較可能產生大腸直腸癌。(4)近兩年來,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進行,篩檢、疫苗、抗病毒藥物相繼問世,各國均有染疫確診者,但症狀輕重不一,致死率亦不盡相同。名古屋大學副教授平山正昭之研究團隊分析日本、美國和芬蘭等10國共953人的腸道細菌。在去年他們發表的醫學期刊(PLOS One)發現,截至去年2月,染疫死亡率低的南韓、日本和芬蘭,擁有柯林斯菌的受試者比率較高,達34%至61%。墨西哥、義大利、美國、比利時和英國擁有柯林斯菌屬的受試者僅4%至18%,染疫死亡率較高,所以如何飲食改變菌相或服用某種益生菌也許可降低新冠肺炎之致死率。結語綜上所述,世界各國之專家學者發現腸道細菌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牽涉範圍極廣,本文所述癌症及新冠肺炎,乃其中之一、二而已。導致這些疾病其原因可能與「發炎」及「免疫」有關。特定的細菌所釋放的內毒素及其他有害分子會經腸壁「滲漏」至血液中,觸發人體的免疫反應,進而造成發炎,產出很多發炎物質,對身體造成傷害。這些菌種,有些好菌,有些壞菌,如何維持動態的「均勢」與「平衡」,才能免於癌症的發生,亦可使新冠肺炎的免疫力增強,減低死亡率。
-
2022-01-18 養生.聰明飲食
食物掉地3秒還能吃?毒物權威曝真相:用水沖更慘
麵包、蛋糕、土司或是水果等食物,如果掉在地上,趕快撿起來,就沒事,還是可以吃,許多節省惜物的老一輩的人都有這類觀念,不過,毒物科權威顏宗海表示,就算食物與地面接觸1、2秒,還是可能沾上致病微生物,引發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食物掉地上 表面都會沾染到細菌「3秒或5秒內撿起來就不會沾染到細菌微生物,這是真的嗎?」,食藥署表示,這是網路謠言,因為食物掉在地上,無論是3秒、5秒、10秒,表面都可以沾染到細菌等微生物。確實如此,顏宗海說,有些家長以為地板很乾淨,食物掉到地上,趕快撿起來,還是可以食用。有時小朋友看到食物掉在地上,拿起來就往嘴巴塞,家長還會自我安慰「不乾不淨,吃起來沒病。」。但一般家裡及社區裡存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鍊球桿菌及格蘭氏陽性菌,顏宗海強調,這些病菌都可能引發食物中毒,導致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水沖洗遭汙染食物 用處不大有些人習慣以自來水沖洗不小心掉在地上的食物,以認為這樣可以沖掉病菌,對此,顏宗海指出,用水沖洗遭汙染食物,用處不大,尤其是上面有果漿等黏稠食材的麵包、土司,如果掉在地上,馬上就沾黏細菌,應該直接丟掉。顏宗海提醒,如果食物掉在地上,不管在幾秒內撿起來,都不要食用,不要為了節省,吃了遭汙染的食物,引發腹瀉腹痛等症狀。國外研究發現,掉落在地面的食物沾染到細菌的程度,與食物特性、食物接觸表面的時間、接觸表面的材質、接觸表面的細菌濃度有關;接觸時間越長、較潮溼的食物等,都可能會沾染到較多的細菌。(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愛吃涼拌食物?熱菜放涼再冰? 專家警告「9NG行為」:食物中毒風險暴增 ·腹瀉除了多喝運動飲料,還能吃什麼? 醫師告訴你拉肚子4大飲食調養重點
-
2022-01-17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
「希望人人打得到」美國科學家研發更易量產新冠疫苗 放棄專利申請
美國德州科學家正研發一種名叫「Corbevax」的Covid-19疫苗,生產成本更低、且不打算申請專利。目標讓疫情最慘重、且因接種率低而可能產生新變種的國家更容易取得。該研發團隊由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德州兒童醫院疫苗開發中心的霍特茲(Peter Hotez)博士及波塔姿(Maria Bottazzi)博士領軍。他們自2011年以來便致力開發2種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和MERS原型疫苗,並以此基礎製作新的Covid-19疫苗「Corbevax」,亦稱「全球的Covid-19疫苗(the world’s Covid-19 vaccine)」。目前有其他60多種疫苗使用相同的開發技術,但波塔姿表示他們的疫苗絕無僅有,因為他們不申請專利:「幾乎所有能製造B型肝炎疫苗或能生產細菌、酵母這類微生物蛋白質的人,都可以複製我們的疫苗。」近期mRNA疫苗專利戰愈演愈烈。莫德納藥廠(Moderna)和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正爭辯7300萬美國人施打的Covid-19疫苗技術歸屬,若認定莫德納藥廠侵犯聯邦政府的專利,可能得賠償超過1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75億元)。德州兒童醫院疫苗開發中心尚未公佈Corbevax的臨床試驗數據,但透露該疫苗對原始Covid-19毒株效力超過90%,對Delta變種效力超過80%,對Omicron變種效力則仍在測試。德州兒童醫院疫苗開發中心透過與生產B型肝炎疫苗相同的方法生產Corbevax疫苗,二者過程都使用酵母。波塔姿解釋:「我們在實驗室使用酵母系統直接合成製造蛋白質。讓酵母製造看似由病毒製造的蛋白質,再免疫化這個蛋白質,再由身體處理這種蛋白質,傳送到體內的免疫系統。」且Corbevax疫苗與運輸過程需要極凍保存的輝瑞疫苗不同,只需要標準冷藏保存即可。與波塔姿團隊長年合作的印度製藥廠Biological E已經生產了1.5億劑新型Corbevax疫苗,並將很快能夠每月生產1億劑。波塔姿說,該團隊在向政府募資失利後,慈善捐款助他們達成目標。德州兒童醫院疫苗開發中心本質上是學術科學機構,但開發Corbevax疫苗迫使他們重整資源,提高Covid疫苗開發候選者的可見度。波塔姿指出:「每種技術都有優缺點。所有(疫苗)都是一種解決方案。但當全球情況嚴峻時,你不會只採取一種方案,而是會嘗試所有解決方案。」波塔姿提到,團隊因為有共同的人道主義理念,所以沒申請疫苗專利,並期盼能廣泛與科學界合作。波塔姿希望團隊的作為能夠激勵其他人效仿,為其他疾病和病毒(如鉤蟲)製造負擔得起且容易取得的疫苗。
-
2022-01-13 養生.聰明飲食
餐餐紅肉可能危害健康 改吃人造肉就安全無虞嗎?
▌夠安全嗎?人造肉和我們在家中少量製作,拿去小農市集販賣的家常菜可說是天差地別,人造肉沒有這麼精緻,你能想像在小農市集的摺疊桌上看到一小塊標價一千美金的雞肉嗎?人造肉公司要做的是讓產品直接從實驗室進入量產階段,試著把成本壓低以便吸引大量的顧客,只賣給有錢人還不夠,但是在成本「夠低」,以讓一般人負擔得起,甚至比廉價牛肉還更便宜之前,人造肉還是只能待在有錢人的餐桌一段時間。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人造肉公司必須發展一套前所未見、可以擴張的生產系統,並且大幅降低這項劃時代產品的生產成本。雖然我們距離在超市大量販售人造肉肯定還要一段時間,數間美國公司已聯手建立了「肉品、家禽、海鮮創新聯盟」(Alliance for Meat, Poultry and Seafood Innovation),來幫助人造肉產業的發展,成員包括曼菲斯肉品、Just、Fork & Goode、Finless Foods、BlueNalu、Aremys Foods、New Age Meats。由於該組織的目標是促進美國的相關法令鬆綁,因此目前只限美國公司加入,不過前提是要先繳得出五萬美金的入會費。法令限制可說是人造肉產品上市前的頭幾號阻礙,其他阻礙還包括消費者接受度和培養基,食科新創公司甚至會在產品完成研發之前,就開始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打交道,這幾乎已成了普遍現象,同時也是執法機關想要的結果,不過這些協商通常都是閉門會議。獲得法律許可非常重要,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包括監督、檢驗、命名、標示等不同層面,管轄權也相當複雜,美國農業部負責監管肉品,包括牛肉、雞肉、羊肉、豬肉,以及食品標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則監管其他所有事務,包括魚類,但不包含鯰魚就是了。這表示人造肉公司必須在兩個以難合作出名的主管機關間奔波,此外,雖然還沒正式拍板定案,但美國農業部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目前計畫共同擔負監督責任,瓦萊提注意到:「他們了解這是食品產業科技化的一大機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會負責管理科學和魚類的部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則負責在上市前檢驗除了魚類之外的產品。另外,美國農業部進行例行食品抽檢的經驗相當豐富,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並沒有,等到人造肉的生產隨著巨大的生物反應器無止境地繁殖數以兆計的細胞如火如荼展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可能只會一時興起過去看看情況而已,這對消費者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不少圈內人都覺得一旦美國批准人造肉,世界各國也都會跟進,有些人則認為其他食品法規比較寬鬆的國家或地區,像是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可能會是最方便的突破點。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來說,檢查潛在的細菌、病毒及其他生物媒介感染非常重要,但身為一個預算捉襟見肘的政府機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有辦法一一拜訪這些食品工廠,並對相關科技有透徹的認識,以便評估嗎?烏爾加夫特表示:「除非你有一座完全無菌的設施,還有一間清潔室,而且生物反應器是由機器人操作,不然總是會有遭到汙染的風險。」不過這其實也有些好處,像是高度精密的生物反應器可以即時檢查,甚至可以使用遠端評鑑,因為所有資料都存在雲端,相較之下,工業化農場通常戒備森嚴,而且肉品包裝場的職業安全,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爆發的許多醜聞,可說每況愈下。我們總覺得有很多保護措施,包括法律和實際層面,但是這些措施到底去哪了?就連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負責監督醫療用組織培養的專家,也將發展中的食品級肉類監管視為棘手議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消保官傑瑞米亞.法沙諾(Jeremiah Fasano)便表示,即便傳統肉類和人造肉很像,仍有其他安全疑慮需要考量,像是不同的次級原料,也就是促進細胞生長的特定化學物質,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物,包括中間產品、副產品、細胞「呼吸」完剩下的物質等,生長中的活體細胞會產生各種代謝物,法沙諾表示:「我覺得如果說生物製程比較複雜,那也是非常合理的。」另一位抱持相同看法的專家則是北卡羅來納州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的禽類科技教授保羅.莫茲賈克(Paul Mozdziak)博士,他提及擴大規模的挑戰,和烏爾加夫特的擔憂類似:「(實驗室)傳遞過程的每個程序,都有可能受到汙染、包括細菌、微生物、病毒等。」從此處便可看出抗生素的強大誘惑,抗生素是工業化農業遭受劇烈抨擊的原因,而且許多專家都認為抗生素對全球健康帶來的傷害,甚至遠超氣候變遷。雖然高科技環境的安全程序力求滴水不漏,但其實很大程度還是取決於員工細心與否,莫茲賈克表示:「在細胞培育過程中,大部分的汙染都來自人員,某個人在某個程序上出錯,而且通常非常難追蹤。」除了汙染外,還有另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因為這些細胞都是自行繁殖,但當複製的量大到數以兆計,就有可能產生基因變異,雖然不是一定會發生,但還是有風險。在二○二○年的《億萬商機人造肉》(Billion Dollar Burger)一書中,馬克.波斯特便告訴作者蔡斯.帕迪(Chase Purdy)這是一個有可能出現的「風險」,DNA每經過一次複製都「可能產生基因變異」,這會產生不穩定的細胞,同時成為新創公司量產人造肉時的挑戰,雖然他們聲稱吃下這些基因變異的細胞,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但我們還是不要輕忽比較好。然而,各式巨大的災難,仍可能會讓我們接受人造肉,而暫時忽略食安疑慮、病毒感染、「科學怪食」等種種擔憂。二○○一年,英國爆發的口蹄疫造成超過六百萬隻牛羊遭到撲殺及火化,二○一九年非洲豬瘟襲擊中國,撲殺的豬隻數量為世界之最,二○一九年底,新冠肺炎先在中國爆發,接著快速散播至世界各地,據傳這種病毒的源頭來自當地的肉品市場,許多人則怪罪我們持續剝削脆弱的生態系統,貪婪取用土地畜養牲畜以供食用。二○二○年即將結束,新冠肺炎仍迫使我們只能待在家中,生活的樣貌也永遠改變。人造肉不像醃漬物一樣可以在自家廚房中DIY,我們在乎我們吃的食物已經遠超我們的理解了嗎?我們全部改吃豆腐或天貝會比較好嗎?頻繁攝取紅肉很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有些研究甚至指出工業化牛肉中含有的血基質可能致癌,雖然天然放牧牛肉含有不同的血基質,但也沒有相關研究佐證其對人體的影響。天天吃人造肉會對我們的身體帶來相同的傷害嗎?還是科學家可以成功改造細胞,降低其中的飽和脂肪及膽固醇?還有好多好多問題可以問。※ 本文摘自《「矽谷製造」的漢堡肉?科技食物狂熱的真相與代價》。《「矽谷製造」的漢堡肉?科技食物狂熱的真相與代價》作者:拉里莎.津貝洛夫 譯者:楊詠翔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11/11
-
2021-12-30 新聞.健康知識+
過的是一種借來的生活 病毒到底算不算「活著」?
▌半活著「伯克並不打算宣稱這些生物體還活著,但這些生物相當活躍,它們算是『半活著』。」二○二○年春天,郊狼白天在舊金山的街道上漫步,一群山羊接管了威爾斯的某個小鎮,胡狼在特拉維夫的都會公園裡徘徊。而在威尼斯,有大批鸕鶿突然湧入運河裡追逐魚群,加拿大雁護送小雁沿著拉斯維加斯大道中間搖擺走著,路過關門中的萬寶龍鋼筆專賣店和芬迪手提包專賣店。由於某一種生物,也就是人類,閉門不出,讓生物界發生了一種奇特的擴張現象。這種幾十億人進入禁閉狀態長達幾個月的情況,被科學家稱為「人類停滯期」。對於幸運的人來說,最大的挑戰便是無聊;而對不幸的人來說,失業、飢餓和其他災難就在眼前。對於最不幸的人來說,得了這種病會讓他們發高燒、乾咳到發抖。某些病人在晚上抖得很厲害,以致牙齒發顫。有五分之四的患者在家中熬過了這場病,但有五分之一的人住進了醫院。某些人的肺部變成膿液和發炎肆虐下的荒蕪之地,幾十萬人死亡。紐約市的死亡情況,甚至必須靠挖土機在哈特島挖出長深溝,才有足夠地方掩埋大量棺材。這種新的肺炎於二○一九年底在中國武漢市首次發現。幾週內中國的研究人員便分離出將所有病例關聯在一起的微觀線索,也就是一種病毒。二月時,病毒學家正式將它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他們也分析了病毒基因並重建了突變紀錄史,追蹤到這種冠狀病毒可能起源於蝙蝠。許多感染人類的其他危險病毒也來自於蝙蝠,這種冠狀病毒以某種方式發展出適應性,讓自己可以在人體內部蓬勃發展。咳嗽或甚至大呼一口氣,就能把包含病毒的飛沫散布到空氣中,隨時準備好攻擊那些搭乘同一輛公車,共享同一張餐桌,或在同一座教堂祈禱的人,讓他們吸入病毒。這種病毒可以在門把、長椅或其他表面上存活幾小時或幾天之久。一旦人們以手沾到這些病毒,又不經意地擦眼睛或擦鼻子時,就會讓病毒展開進入「新宿主」的旅程。該病毒表面的蛋白質,可以抓附在呼吸道裡某些特定細胞表面的蛋白質上。病毒的膜可以打開這些細胞,把自己的基因倒入細胞內部。它們用的是和人類細胞建構蛋白質相同的遺傳密碼,結果細胞便會將病毒的基因當成自己的基因,為它們編碼蛋白質,讓細胞裡充滿可以進行新感染作業的病毒蛋白。它們還會阻止細胞進行自我維持所需的各種作業,因此細胞會乖乖聽話,不斷製造出新病毒。細胞製作出這種病毒基因的新拷貝後,便將它們包裹在布滿新蛋白的膜中。然後新病毒會聚集成氣泡狀,遷移到受感染細胞的邊緣後,溢出細胞,繼續把幾百萬個新病毒帶進呼吸道裡。對大多數病患來說,當病毒仍在鼻腔和咽喉中進行大量複製時,免疫系統就已得到人體「被入侵」的訊息。於是人體免疫系統開始進行防禦,學習如何使用抗體進行精準攻擊,阻止病毒繼續感染新細胞。不過這些病毒的基因本身懂得狡猾迴避的方法,懂得如何直接關閉被入侵細胞的警報系統。在某些人體內,在病毒大量繁殖向下入侵肺部的緊急狀況下,由於免疫系統發現已經無法以外科手術般的精準度攻擊病毒,只好改為「全面攻擊」。方法便是往各個方向噴出有毒化合物來對抗病毒。最後,病患慢慢淹死在自己的免疫系統所創造出來的毒海裡。如果新型冠狀病毒都讓病患快速變成重症狀態,這場戰鬥可能會容易一點。因為人們生重病時,可以立刻讓他們住進隔離病房。然而新型冠狀病毒卻是悄悄潛伏在宿主身上幾天,然後才出現最初症狀。受感染的人依舊過著日常生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繁殖病毒且呼出成團的感染雲。這些人可能在飯店吃午餐或在客服中心工作,也可能在太平洋航行的遊輪上扶著欄杆。一旦感染周圍的人後,某些宿主會出現感染症狀,但其他染病者並未出現症狀。感染到新冠肺炎的無症狀病人可能會離開武漢。某些人穿越整個中國,回到老家與家人一起慶祝農曆新年,飛機也把受感染的乘客載送到歐洲和其他地區。病毒也因散布繁殖而產生變異,出現了不同基因特徵標記的新譜系。科學家藉由這些變種病毒,重建了病毒在國家和城市間移動的途徑。有些國家的病情控制得很好,有些國家則由於貧窮的限制或有錢人的傲慢而飽受病毒摧殘。很難想像到會有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對人類世界造成嚴重打擊的事物。也很難想有什麼東西比病毒更會複製,在短短幾個月內,利用別的物種複製出成千上萬的自己。儘管如此,仍有許多科學家會說新型冠狀病毒「不算活著」,不該進入名為「生命」的私人俱樂部中。幾千年來,人們只能透過病毒造成的死亡和破壞來瞭解病毒。醫生為它們取了疾病的名稱,如天花、狂犬病和流行性感冒。十七世紀, 范雷文霍克用顯微鏡觀察水滴,發現了細菌和其他微小的奇特物種, 但他看不到身形更小的病毒。兩個世紀後,當科學家終於發現病毒時, 也並未真正認清它們。十九世紀末,歐洲少數幾位科學家研究了一種被稱為「菸草嵌紋病」的菸草作物疾病。它會使植株發育不良,葉面上也會覆蓋著斑點。科學家在水中搗爛了一片染病的葉子,然後把混合液體注入健康植株中,觀察到它們也會生病。但當他們在混合液中尋找病原體時,卻找不到細菌或真菌。因此它被認定一定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荷蘭科學家拜耶林克(Martinus Beijerinck)利用陶瓷過濾器,把染病菸草植株葉子搗碎的液體加以過濾。因為陶瓷的毛細孔很小,任何細菌都無法穿透,因此過濾後只剩下清澈的液體。他把這些清澈液體注射到新植株中,疾病也繼續傳染。拜耶林克得出結論,菸草植株裡面有一些「看不到」的東西在繁殖。一八九八年,他用一種古老的毒素名稱將這種東西命名為「病毒」(virus)。病毒學家繼續找到會導致狂犬病、流行性感冒、小兒麻痺症和許多其他可怕疾病的病毒。有些病毒會感染特定種類的動物,有些病毒只會感染植物。生物學家也發現了「噬菌體」,也就是只會感染細菌的病毒。最後,噬菌體就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看到的第一種病毒。一九三○年代,工程師製造出威力強大的電子顯微鏡,引起世人對病毒世界的關注。透過電子顯微鏡可以看到噬菌體位於細菌宿主的上方,它們的身體看起來像是一種晶體,下半身鑲嵌了像腿一般的細線。其他病毒有的看起來像蛇,有的看起來像足球。新型冠狀病毒屬於冠狀病毒,以其表面蛋白質的冠狀突起而得名。它們會讓病毒學家想起日蝕時才可能見到的太陽外圍「日冕」暈光。在此同時,生化學家也將病毒分解為分子組成。他們從拜耶林克的菸草嵌紋病毒開始觀察,發現病毒具有與人類相同的胺基酸,可以組建蛋白質。但在這些蛋白質裡,生化學家找不到人類細胞用在代謝上的任何酶。亦即病毒根本不必進食或生長,舊病毒也不會生下新病毒,至少不會直接產生新病毒。被病毒寄附的宿主細胞是以自己的胺基酸、鹼和糖,接受病毒的指令來組裝病毒。也就是說新產生的病毒,都是宿主細胞本身分子的重新組合。對於尋找生命定義的生物學家來說,病毒確實令人頭疼。他們無法完全剔除病毒的存在,因為病毒顯然具有生命中的某些特徵,但又缺乏其他特徵。如果事實證明病毒是像「巴希比爾斯」或「放射性生物」這樣的海市蜃樓,就不必太過擔心。不過科學家對病毒的研究越多,就越能證明它們真實存在,然而病毒的本質也更令人困惑了。「當有人問我這種可以通過過濾器的病毒,到底是活的?還是死的?」英國病毒學家皮里埃(Norman Pirie)在一九三七年寫道:「我想唯一明智的答案就是『我不知道』。我們知道病毒能做很多事,也有很多事做不到,如果有某些委員會能將『生命』一詞做出定義的話,我會試試看病毒到底能不能符合定義。」皮里埃和其他病毒學家繼續研究病毒的分子本質。許多病毒的外殼是由蛋白質所製成,還有一些病毒具有脂質包膜。在病毒內部包含了基因束及將它們結合在一起的蛋白質,不過它們沒有自己的ATP 來協助反應。病毒外部帶有一層毛茸茸的糖霜狀蛋白,這些蛋白質通常精確地符合宿主細胞表面上的蛋白質。因此這種類似開鎖的方式是病毒感染的第一步,它必須像鎖的鑰匙一樣配合準確。這也就是為什麼病毒會對感染的物種具有選擇性,及為何它們入侵某些類型的細胞而跳過其他細胞的原因。一旦進入細胞後,病毒的外殼(或外膜)就會破裂,傳入病毒本身所帶的基因。如果基因的複製是生命的關鍵,那麼病毒當然應該算是活的。有些病毒的基因編碼為DNA,使用的是和我們遺傳相同的四個字母。被感染的細胞將會讀取該病毒的DNA,並生成RNA 分子,然後將其轉變為病毒的蛋白質。但皮里埃和其他病毒學家發現有許多病毒已簡化了這種轉化過程。一九三○年代,皮里埃發現菸草嵌紋病毒的基因不是DNA 而是RNA。後來的研究證明他是對的,而且發現許多其他病毒都使用RNA 作為基因,包括新型冠狀病毒也是。當這些RNA 病毒入侵細胞時,它們的基因就直接轉譯成蛋白質。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讓病毒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人類生病。目前只有在病毒身上,才能找到這種特別的生化現象。無論病毒使用DNA 或RNA 來編碼基因,都只需要一點點病毒就能得逞。人類帶有兩萬個蛋白質編碼基因,使全球經濟陷入谷底的新型冠狀病毒只有二十九個。每當新型冠狀病毒入侵人體呼吸道中的某個細胞時,製造出來的幾百萬個新病毒全都來自這二十九個基因。通常形式都相同,不過偶爾也會有些錯誤發生。病毒的突變類似我們熟悉的其他生命形式。事實上,病毒的突變率遠高於人類、植物甚至細菌。我們的細胞內含有一組校對機制,負責檢查新的DNA 序列是否有錯,還會把大多數錯誤駁回,進行修復。大部分病毒不會進行任何校對,但特殊的新型冠狀病毒和其他冠狀病毒除外,它們帶有原始校對蛋白的基因。雖然它們的變異速度不如其他病毒,但它們突變的速度仍比人類快上幾千倍。這些突變可能會讓病毒失效,讓它們無法入侵其他細胞或綁架細胞的生產機制,還有許多突變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區別。也可能有一小部分突變,能讓該病毒比其他共同競爭細胞原料的病毒更具競爭優勢。例如這種突變可能加快複製所需時間,也可能使突變病毒在免疫系統的雷達上無法察覺,當然後面這些病毒都會得到天擇的青睞。對病毒的現代研究已證明病毒具有另一種重要的生命特徵:演化。例如它們可以發展出對病毒藥物的抗藥性,它們也能進化為從一種寄主物種擴散到另一個物種。在NASA 的生命定義中,演化帶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與會者喬伊斯認為病毒的演化,並不足以彌補它們不是「自我維持的化學系統」的事實。因為病毒是把自己寄託在寄主細胞的化學系統內,且只有在寄主細胞內部才能進化。「根據目前的有效定義,病毒並不能通過這一關。」喬伊斯在接受《天體生物學雜誌》(Astrobiology Magazine)採訪時宣布。 不過,病毒也有自己的捍衛者。從二○一一年開始,法國科學家福泰爾(Patrick Forterre)提出了一系列主張病毒「活著」的論點。他說:「至少在某些時刻是活著的。」對福泰爾而言,細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徵。當病毒入侵時,被侵入的細胞等於有效成為病毒基因的延伸。福泰爾將這種細胞稱為病毒 胞。「正常細胞的夢想是產生兩個細胞,而病毒細胞的夢想是產生幾百個或更多的病毒細胞。」他在二○一六年寫道。 福泰爾並未贏得太多病毒學家的支持。有兩位學者羅培茲—賈西雅(Puri_cación López-García)和莫雷拉(David Moreira)稱他的論點「與邏輯無關」,其他人則把這種病毒胞的存在當作一種詩意的認可。不過病毒很快就無法如他所想像地那樣活著,當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建立現代分類系統時,他們斷然宣稱「病毒不是活生物體」。「因為它們過的是一種借來的生活。」一位委員會成員解釋。不過,這真的有點奇怪。人們可以把病毒逐出生命的殿堂,卻讓它們掛在自己家的門口,因為那裡擠滿了病毒。一公升海水裡所含的病毒數量,就比地球上所有人類都多,挖一勺汙泥裡的數量也大致一樣。如果我們能計算出地球上所有病毒的數量,病毒將遠遠超過每種基於細胞的生命加起來的總數,且可能多上十倍。病毒的多樣性也相當驚人。某些病毒學家估計,地球上可能有數兆種病毒。每當病毒學家發現新病毒時,通常都是還沒人發現過的病毒譜系。舉個例子,當鳥類學家發現一種新鳥類時,他們會感到相當興奮。現在請各位想像一下這種「首次發現新鳥種」的喜悅,這就是身為病毒學家的日常。我們是否可以把這些「生物多樣性」從生命裡排除?放棄這些病毒,意謂著我們必須低估病毒與生命生態網間的綿密纏繞情形。無論是殺死珊瑚礁,或消滅肺裡的假單胞菌來治療囊腫性纖維化,都是在一片屠殺中對抗獵食者。然而,病毒還會與許多宿主保持著和平的關係。健康人類的身體裡擁有幾兆病毒,也就是所謂的「病毒組」(virome)。大多數會感染人體這個「微生物組」裡的幾兆個細菌、真菌和其他單細胞。某些研究也顯示,病毒可以讓這些微生物組保持平衡,有助於維持人體健康。※ 本文摘自《生命的一百種定義:原來還可以這樣活著,探索生物與非生物的邊界》。《生命的一百種定義:原來還可以這樣活著,探索生物與非生物的邊界》作者:卡爾.齊默譯者:吳國慶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1/09/01
-
2021-12-28 新聞.元氣新聞
SUKIYA、海底撈進口陸製碗盤出包 400多個全退運
從中國大陸進口的美耐皿塑膠碗碗盤竟溶出三聚氰胺,連知名牛丼餐廳SUKIYA的總公司台灣善商股份有限公司進口的碗也遭殃,全數36個、5.76公斤退運或銷毀。另外海底撈自中國大陸進口的美耐皿餐具,也因醋酸溶出試驗不符規定,全數400個、142.5公斤,都遭退運或銷毀。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共27項產品不符規定,包含日本鮮草莓、韓國生鮮人參、越南鮮蚵肉等,分別因農藥、重金屬或微生物含量超標,全數退運或銷毀。其中,有7件產品為中國大陸進口的食品容器,包括台灣善商股份有限公司進口的碗、台灣美耐皿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進口的「FRIMO美耐皿餐具」、新加坡商海底撈國際食品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進口的「愛佳密胺拾合小盤」、鴻錡國際企業有限公司進口的「收納淺圓盤-龍膽綠」、「收納淺方盤-暮色橘」、「收納淺方盤-芒果黃」、「收納淺圓盤-靜謐藍」。而旗下有SUKIYA和「HAMA壽司」的台灣善商股份有限公司進口的碗,和台灣美耐皿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進口的「FRIMO美耐皿餐具」,以4%醋酸在95℃的狀況下進行30分鐘溶出試驗,分別溶出三聚氰胺4.7ppm和4.6 ppm,超出合格標準2.5ppm。另外海底撈進口的「愛佳密胺拾合小盤」以相同溶出試驗結果,結果蒸發殘渣值48ppm,超出合格標準30ppm。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表示,這三款皆為甲醛-三聚氰胺為合成原料的塑膠類食品容器具,也就是所謂的美耐皿餐具。因最近半年已有七件不合格產品,因此從今年10月25日開始便採採取逐批查驗。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長期暴露在三聚氰胺下,可能會導致腎結石,就像之前中國大陸曾發生嬰幼兒奶粉混入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就造成上萬名嬰幼兒發生腎病變。他提醒,美耐皿餐具因為是甲醛-三聚氰胺合成原料所製,因此千萬不可用於微波。並避免盛裝滾燙、酸性食物。也盡量不要用硬的菜瓜布洗滌,以免產生刮痕,且二到三年應定期更換。除餐具外,繼上周驗出日本草莓農藥超標,本周也發現兩批日本草莓農藥超標,為上佳水果有限公司分別自長崎和奈良進口的「NISSYOU CO., LTD.鮮草莓」。食藥署也將該進口商自日本進口的草莓列為百分之百查驗。
-
2021-12-24 養生.聰明飲食
打包火鍋湯底復熱=吃毒? 專家曝恐怖禁忌:細菌會暴增
天氣愈來愈冷,熱麻香辣的麻辣鍋持續引誘著食慾!近年來,宅經濟盛行,各大品牌也紛紛推出在家自煮的麻辣鍋湯底,讓吃麻辣鍋變得更方便快速!但是,小小一包麻辣鍋湯底,有哪些學問要注意? 常溫湯包 注意包裝有無膨脹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中,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陳泰源副教授說明,市售麻辣鍋湯底主要分為「常溫湯底包」及「冷凍湯底包」。常溫湯底包是經過商業殺菌步驟,所以能在常溫下長期保存,購買時需注意包裝正常無膨脹,買回後避免儲存於光照或者過熱的環境,以免造成變質。(推薦閱讀:常吃火鍋小心誘發痛風! 醫揭「代謝異常關鍵」 :愛喝湯先踩雷) 冷凍湯底包 不宜退冰後反覆冷凍冷凍湯底包是指湯底經加熱殺菌、快速冷卻後直接冷凍,因此,風味與原本湯底較接近。但在購買時,需確認是否保存於冷凍庫(櫃)中,沒有退冰痕跡、包裝完整無破損,買回後也要依照包裝上指示的方法儲存,不宜退冰後又再反覆冷凍、冷藏,以免徒增微生物生長的風險。(推薦閱讀:火鍋湯底能喝嗎? 醫告誡「10種人」小心隨時痛風) 解凍湯底 這樣做避免腐敗解凍湯底包時,陳泰源建議,在冷藏庫解凍,或以流水解凍、微波解凍等方式,避免在室溫下緩慢解凍,才不會讓微生物生長,導致湯底腐敗;此外,解凍後要立即復熱烹調,且徹底煮沸,才能杜絕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推薦閱讀:吃火鍋配飲料恐致眼中風! 家醫科醫師曝「冷熱飲交叉飲用」下場) 打包湯底 盡速食用完畢避免傷身不少人喜歡到麻辣鍋名店打包鍋底外帶,或是聚餐完後將剩餘的鍋底打包回家,陳泰源提醒,打包回來的鍋底,應儘速食用完畢,避免再循環食用。如需先保存再食用,建議先煮沸過放涼,並將料與湯分別包裝,存放於冷藏、冷凍環境,減少微生物滋長。 (推薦閱讀:隔夜菜怕吃出食物中毒? 專家授「保存撇步」:不等涼就放冰箱) 而食藥署叮嚀,火鍋鍋底含有油脂,加熱沸騰後的溫度可能比沸水溫度更高,所以熱麻辣鍋湯底稍微放涼再打包。 延伸閱讀: ·隔夜菜加熱「1閃失」小心急性腸胃炎! 專科醫授拉肚子「能吃&不能吃」食物 ·「剩菜剩飯」加熱吃小心細菌暴增! 專家急勸「這2種」最好別放過夜 
-
2021-12-23 該看哪科.兒科
早產兒敗血症死亡率25% 長庚證實與腸道微生菌叢有關
新生兒敗血症是新生兒致命的原因之一,可能引發多重器官衰竭死亡;尤其早產兒的發生敗血症的機率高達一至四成,死亡率可達25%。其中,晚發性敗血症常發生於新生兒出生七天後到三個月間發生,常常來得突然、發生原因也不明。林口長庚新生兒團隊證實,早產兒腸道菌叢失調容易發生敗血症,且腸道細菌也可能轉移到全身造成敗血症;該研究也於10月登上國際知名期刊「微生物學前沿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林口長庚新生兒科醫師李建忠表示,腸道內有獨立複雜的神經系統以及人體最大的微生物菌叢,而且腸道的維生菌叢也可能和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等相關。而新生兒和嬰幼兒是腸道菌叢發展最重要的時期,此時期的腸道菌叢變化會影響以後甚至成年的健康。早產兒由於腸道尚未成熟,腸道菌叢無法如健康足月般正常發展,因此醫學界「懷疑」早產兒的腸道菌叢可能會增加早產兒壞死性腸炎、新生兒敗血症等常見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因此,林口長庚團隊追蹤32個出生時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和10個健康足月兒半年,觀察是否產生敗血症。研究發現,早產兒腸道細菌的組成在剛出生兩個月內的變化,與健康足月兒相反,是呈現「失調」的狀態;而發生晚發性敗血症的早產兒,其腸道菌叢失調更為嚴重,且出生第一周腸道菌叢的多樣性就已經明顯較差。另外早產兒若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使用時間越長,不但無法減少壞菌比例,乳酸桿菌和比菲德氏菌等好菌越少。而有三分之一的早產兒在發生敗血症前,致病菌已經定殖在腸道之中,感染來自已經定殖於腸道中的細菌。新生兒科醫師林瑞瑩表示,目前並沒有很好預防新生兒敗血症的方法。由於早發性敗血症通常發生在七天內,主要來自母親生產時的感染,還可以在生產前後給予抗生素降低感染機率,但晚發性敗血症則沒有任何有效的預防方式。而長庚的研究發現則可提供預防新生兒敗血症的新方向,或許可透過改善早產兒的腸道菌叢或微菌治療的方式,降低晚發性敗血症發生機率。新生兒科主任江明洲表示,由於不同地區、生產方式以及是否哺餵母乳等,都可能影響新生兒腸道微生菌叢的樣態,因此包括好壞菌怎樣才算平衡、補充益生菌是否有效等,都還有許多未知需要探討。盼能建立新生兒和早產兒腸道微生物菌叢資料庫,對新生兒和早產兒腸道菌叢有進一步的研究和了解,進而發展相關的精準治療技術
-
2021-12-19 養生.保健食品瘋
益生菌能改善憂鬱症?教授揭益生菌補充劑的問題
讀者Hikari 2021-12-9在NMN的吹捧與現實的回應欄裡留言:「林教授好:家人在line的群組內傳了這篇文章,提到了腸道菌相會影響人的焦慮、憂鬱心理問題,說文明病除了要看精神科以外,也需要保健品(各種益生菌)來輔助。家人就在群組內討論說這篇文章說得應該都正確,因為裡面引用了British Medical Journal跟Science的文獻,……。我個人的見解是吃那些益生菌粉包、膠囊、直銷產品不如直接吃原味的希臘優格。所以想問:1. 這篇文章寫得正確嗎?(還有包括他引用的論文) 2.吃保健品的益生菌是否不如直接買希臘優格(還是說吃優格對於腸道菌相其實是沒差的?) 3. 好奇教授您個人針對優格、優酪乳的飲食方針,您是怎麼看的」這位讀者寄來的文章是2021-12-8發表在《泛科學》的腸道炎會導致憂鬱症?——淺談體內的腸腦軸線,揭露腸道菌的「腦控」機制!。但是,它卻完全沒有提到這位讀者所說的「文明病除了要看精神科以外,也需要保健品(各種益生菌)來輔助」。也就是說,這位讀者的親人在line群組所傳的訊息與事實不符。不過其實這一點也不意外,因為,自作聰明、加油添醋,斷章取義、妄加論斷、指鹿為馬、移花接木,等等,本來就都是line訊息常見的問題。這篇《泛科學》文章共列舉了12份參考資料,而其中6份是科學報告,另外6份則是中文網路文章。從這6篇中文網路文章的標題就可看出,它們都是跟這篇《泛科學》文章一樣,都是故意用「腸道竟是你的第二大腦」、「腸道菌如何控制你的大腦情緒」、「腦控」這類譁眾取寵的字眼來吸引注意。只不過,我在益生菌,本末倒置這篇文章裡就有請讀者思考「是你決定腸道細菌,還是腸道細菌決定你?」。先不管是誰決定誰,那6份科學報告裡的「Science的文獻」是今年10月21日發表的Identification of a choroid plexus vascular barrier closing during intestinal inflammation(發現一個腸道炎症期間脈絡叢血管屏障的關閉)。它的結論是:炎症性腸病相關的精神症狀可能是腸-腦血管軸失調的結果。就這篇論文而言,《泛科學》所做的解讀並沒有問題,但就緊接下來的另一篇論文而言,《泛科學》所做的解讀則是大有問題。《泛科學》是用「區區腸道菌,竟可操縱大腦主控權?」這個小標題來引介這篇論文,而引介文是:「我們都知道腸道菌大致分成好菌及壞菌兩種,好菌讓你擁有好的代謝及吸收營養的能力,壞菌讓你便秘、拉肚子樣樣來。不過,這些菌不只掌管消化,他們也會左右人的大腦喔!國立成功大學生理學科暨研究所的吳偉立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團隊,也在 ⟪自然⟫(Nature)期刊中發表了一篇關於腸道菌透過調控腦神經元影響社交行為的研究。」這篇Nature的論文是今年6月30日發表的Microbiota regulate social behaviour via stress response neurons in the brain(微生物群通過大腦中的壓力反應神經元調節社會行為)。光是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微生物群只不過是「通過大腦中的壓力反應神經元」來「調節社會行為」。那,這跟《泛科學》所說的「區區腸道菌,竟可操縱大腦主控權」,是一樣嗎?更何況,這項研究是用小鼠做實驗的,所以其結果是否能套用在人身上,還是個未知數呢。讀者Hikari所關心的British Medical Journal文獻是去年7月6日發表的Food & mood: a review of supplementary prebiotic and probiotic interven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adults(食物與情緒:補充益生元和益生菌干預治療成人焦慮和憂鬱的綜述)。它是一篇綜述論文,不是研究論文,而結論是:「我們的結果證實,益生菌/益生菌療法值得進一步研究。 努力應旨在闡明益生菌治療憂鬱症和/或焦慮症的感知功效是否可以在更大的測試人群中復制,以及這種效果是否通過繼續治療或停藥後得以維持。 干預措施也應單獨進行調查,而不是組合進行調查,以確定觀察到的影響歸因於何處。 應優先考慮對這種影響進行機制解釋。」您有沒有看到「我們的結果證實,益生菌/益生菌療法值得進一步研究」?想想看,這是一篇非常近期,才剛發表不到半年的綜述論文,而它竟然還在說「值得進一步研究」!那,您還要繼續相信網路文章所說的「益生菌可以改善憂鬱症」嗎?其實,有關「益生菌可以改善憂鬱症」這個議題,我在兩年多前(2019-8-19)就已經發表益生菌能改善心理疾病?。我引用了兩篇論文及兩篇專家意見,指出益生菌在動物實驗裡所顯現的正面效果還沒有在人的臨床試驗裡被證實。我也引用了宋晏仁醫師發表的想調整體內菌相?與其買藥劑 不如從飲食下手:【我並不主張要用補充的方式來獲得益生菌,而是應該想辦法利用天然食物,在我們的身體裡培養好菌、調整腸道「菌相」。】沒錯,我在益生菌,本末倒置這篇文章裡請讀者思考「是你決定腸道細菌,還是腸道細菌決定你?」,就是要傳達「腸道裡的細菌到底是好還是壞,是由你決定」這個訊息。至於益生菌補充劑的利弊,事實上還有研究說可能是有害呢!請看:益生菌,傷腦?益生菌,弊多於利不管是有害還是有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健康網站有一篇Can Probiotics Improve Your Mood?(益生菌可以改善你的情緒嗎?)。它說:「儘管將益生菌的使用跟情緒聯繫起來很誘人,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目前,我們沒有太多證據表明服用益生菌會改變憂鬱或焦慮。這是一個有吸引力的理論,但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指導我們。益生菌的一個問題是缺乏一致性。 消費者不能總是確定他們得到了什麼。益生菌被 FDA 視為食品補充劑,而不是藥物。因此,我們對它們的製作方式或它們是否包含他們所說的內容沒有很多規管。在美國,乳桿菌和雙歧桿菌是最常用於治療胃腸道問題的益生菌菌株,但市場上有許多益生菌產品含有不同類型的細菌,含量也不同。 缺乏監管意味著一批可能與另一批不同。當您購買現成的益生菌時,無法知道其中的細菌是否與產品製造時一樣活躍。 此外,每個人的腸道中可能有不同類型和數量的細菌。 這意味著對一個人有效的益生菌可能對另一個人無效。」原文:腸道菌能控制我們?益生菌能改善憂鬱症?
-
2021-12-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學術重鎮犯低級錯誤 只想切割
中研院實驗室新進女研究助理染疫,引發關注,中研院檢討報告內容讓人瞠目結舌,身為全台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卻發生在大學實驗室都不能接受的低級錯誤,而且事後未誠心檢討,還極力想要切割,這已經不是螺絲鬆了,而是螺絲不見,應審慎究責,絕不能重重提起、輕輕放下。P3實驗室執行生物危險群第三等級的致病原微生物,研究標的為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高危險傳染病微生物。看似危險,但只要遵循SOP,「實驗室比大流行的社區還安全」。中研院為國家學術重鎮,不論是人文或科學研究,理應最為嚴謹,但檢討報告中,許多違反實驗室作業準則的行徑,可說是荒腔走板,只能兩人同時進入操作的實驗室,卻同時擠了三個人。實驗結束後,資料登載也不確實。原本以為只有訓練不足的新人出錯,防護裝備穿脫順序錯誤,沒想到老鳥也出包,在卸除個人防護裝備時,三人中僅一人正確,三人在實驗室中都未穿著鞋套,且直接在中控室中更換鞋子。這些實驗室進出與操作的基本步驟,都有一定程序,想不到中研院卻犯下一連串的錯誤,可見積弊已久。但面對創院以來最難堪的感染疏失事件,中研院高層並未虛心檢討,只是忙著切割。原本實驗室負責人詹家琮已於十二月一日退休,中研院要求媒體修改新聞報導內容,理由是詹家琮已非該院人員。難道詹家琮在事件發生時不是該實驗室負責人?整起事件會因為詹家琮退休而與中研院無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此離譜事件絕非現在式,而是早已存在的現象,若不是這次事件,也不會浮上檯面,外界也不會得知中研院的實驗室操作竟然只有這種等級。民進黨政府和指揮中心應徹查中研院疏失,不能因為中研院就查不下去,否則這可能只是一連串錯誤的開端、未來還會爆發更多難以想像的事。
-
2021-12-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顯微鏡下真實面貌曝光 表面呈皇冠狀刺突蛋白
香港大學8日發布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在顯微鏡下的真實面貌,分別為低倍電子顯微鏡所呈現的感染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變種毒株後的猴腎細胞(Vero E6)及高倍電子顯微鏡下受感染的Vero E6細胞。澎湃新聞報導,根據港大公布的照片顯示,圖左照片為低倍電子顯微鏡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變異株後的猴腎細胞(Vero E6),照片顯示細胞受損,腫脹囊泡,囊泡內含有黑色小病毒顆粒。圖右照片則為高倍電子顯微鏡下受感染的Vero E6細胞,照片顯示病毒顆粒表面呈現皇冠形的刺突蛋白(紅框處)。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於11月30日宣布,成功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Omicron病毒,為亞洲首個揭開該毒株神秘面紗的團隊,有助於開發和生產滅活全病毒疫苗,阻截變種病毒疫情蔓延。港大表示,自香港在11月25日證實有兩名確診者感染Omicron後,團隊便開展研究,花4天即成功分離該病毒。該項研究的負責人、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說:「分離變種病毒是展開對變種病毒緊急研究的第一步。」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也在研究Omicron,他表示該病毒株的刺突蛋白變異數量較多,「Omicron的刺突蛋白突變多達30多處,遠超德爾塔(Delta)變體的8處,也打破了新冠病毒一個穩定的進化節奏。」他估計,Omicron毒株或與非洲南部動物有關,有可能是動物感染原始的新冠病毒後,病毒在動物體內「洗牌」,變成Omicron再傳人。但蕭傑恒指出,仍需更多資料驗證病毒在哪類動物體內「洗牌」,他估計Omicron有很大機會在全球流行。由於香港過去一段時間沒有Omicron本土病例,只有零星輸入個案,全部未進入社區,也沒有造成大規模暴發,因此他相信香港現行的防疫措施仍有效。
-
2021-11-29 名人.林思偕
林思偕/病房的黃金時刻
1995年做完總醫師,我到美國UCLA醫學中心進修免疫學。主要是做實驗,參加研討會,有時也跟著恩師Dr.Stiehm看門診,查房,順便收檢體。病人有各自的不幸:PCP肺炎、隱球菌腦膜炎、弓形蟲腦炎、巨細胞病毒結膜炎、卡波西肉瘤……因為愛滋病人免疫力危脆,微生物學教科書上寫的怪病,這裡通通都有。我用生疏的英文問病史,有的虛弱不能回嘴,有的滿臉迷惘,不知從何說起。沒關係,我知道CD4細胞愈低,HIV病毒量愈高,病情愈不樂觀。看完病人,做完實驗。夕照時分,空氣清新,霞光柔美,我會到UCLA的植物園漫步,徜徉於參天老樹與矮灌木叢之間 ,聽著潺潺溪流,浸泡在一片絕美的金色餘暉裡。偶而,我們研究員一夥人每人帶一道菜餚,到恩師離太平洋岸不遠的聖塔莫尼加(Santa Monica)家中作客。我帶的Dim sum(蝦餃和燒賣)最早被一掃而空。吃完就散步到海灘看落日,我們七嘴八舌預測著太陽消失在海平面的時間,看誰比較準。時候來了,大夥兒一片靜默,望著巨大的黄金火球緩緩落下,在水面上點火。它啜飲海水,慢慢沉潛,忽而停頓,踟躕不前,時間彷彿靜止。看完正要拍拍屁股走人。懂攝影的朋友說,再待一會兒,值得的。果然,太陽落到海平面下仍有微光,幻化出美麗不可方物的餘暉:紅的、黃的、橙的,甚至紫的。我們駐足凝望,直到夜色同時吞没了陸地與海洋,一切復歸於無物。「這是所謂Blue Hour(藍色時刻),日落後持續約20分鐘,波長較短的藍光散佈在整片天空,淒美帶點哀傷,是拍什麼都美的魔幻時光。」朋友說。「攝影學上有Blue Hour(藍色時刻),那有沒有Golden Hour(黃金時刻)呢?」 我問。「當然有。通常是指太陽剛升起,黄金火球蓄勢待發,散放出美麗光芒,溫暖而令人愉快,同樣珍貴,同樣倏忽而逝……」朋友答。我想起醫院裡的愛滋病人,很多正值青壯,充滿藝術天分與熱情,死亡卻和落日一樣迫在眉睫。初見面猶談笑風生,過一陣子我再回去造訪,欲索取配對血清(paired serum)時,床位已空。聽朋友說,AIDS方興未艾之際,AIDS病房在醫院百般不情願下成立,連感染科醫師對愛滋病人也敬而遠之。這群病得最重的病人,常被隔離在院區最破舊的建築,最偏僻的角落。幾乎沒有訪客,連醫護人員都要抽籤值班。這時,卻有一群六、七十歲老婦人翩然而至,興高采烈拎著一籃籃書籍、紙牌、卡片、營養品,微笑穿梭在病房,為病人送湯餵藥,好不忙碌。她們幫病人拉開窗簾,讓陽光照進來。她們送上最珍貴的禮物:傾聽,問慰,並悼念逝者。原來,她們是納粹大屠殺下的倖存者。曾經命懸一線,不知所措,噤若寒蟬。對眼前的愛滋病人,她們感同身受。「謝謝您們願意花時間,大老遠跑來。」病人感激地淚流滿面 。老婦人們不懂醫學,可是她們的陪伴卻很療癒。她們在病房的每分每秒,都是病人的「黃金時刻」 。
-
2021-11-24 養生.聰明飲食
草莓嬌貴不易保存 研究人員發現新方法可增保存期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草莓是廣泛消費的生鮮水果,其加工形式很受歡迎,例如果醬和果汁。營養質量高的草莓富含抗氧化劑,包括維生素C、葉酸和酚類等成分。但這種精緻的水果收穫後壽命很短,因為它容易受到碰撞損傷、快速脫水和黴菌感染等問題,因此尋求更經濟實惠的方式來保護這類嬌貴水果,也就成為業界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隨著時間進入年末,氣溫越來越下降,不禁讓人想到草莓的季節也即將來臨,草莓長期以來不管是新鮮吃,或是做成各類的產品如果醬等都相當受到歡迎。但草莓最大的缺點就是體質嬌貴,除了容易碰撞損傷外,保存其實也相當不容易,在這無形之中造成了很大的食物浪費,也正是因為如此,尋求延長保存期限的方法,一直是科學界積極研究開發的重點。天然塗層可有效延長保存期限根據聯合國農業及糧食組織調查顯示,每年約莫有13億的糧食是被浪費掉的,這數字聽起來好像沒這麼有感,但用換算的角度來看每年收穫蔬果或是水果,因為腐敗等品質變化於因而被浪費,數量高達總生產量的三分之一。也因此,尋找延長保存期限、增加保護作用的方法也成為新興趨勢,而低成本天然來源塗層,也就成為另一項興起趨勢。在過去的研究中,殼聚醣的使用已經明確地展現出天然塗層對於蔬果的防護作用,這類塗層可以避免碰撞傷以及草莓本身的水分流失。近來研究人員更發現,天然塗層還有更多發展空間,將不同特性的塗層結合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如殼聚醣與合歡樹水溶性葉乙醇萃取物,可以將冷藏4°C的草莓保質期延長2.32倍,除了天然植物性來源以外,蜂蜜等也是研究嘗試的來源,無數的研究結果也都顯示著這類保存方式,或許會是更好的選擇。草莓保鮮期短原因主要來自黴菌以草莓來說,這類水果相當受到歡迎,但你絕對想不到草莓能待在家裡的保鮮期竟然只有三天左右,這樣的調查結果是來自於2022年3月即將發表於《Food Control》的期刊。無法保存這麼長的原因,除了草莓體質嬌貴容易碰撞後腐爛外,另外主要原因就是來自於黴菌等微生物,這類微生物會導致新鮮的草莓變質進而無法食用,對於相關產品的加工,例如果醬或果汁,也都算是一種微生物污染的安全風險。為了要防止黴菌所導致的品質變異,使用農藥來預防也是很常見的預防方式,但近年來農藥的使用引起了廣大消費者的關注,許多消費者希望追求更天然的方式來達到原本農藥的作用,無非就是擔心農藥所帶來的人體危害。也正是因為,這樣天然塗層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延伸閱讀▶夏季育苗有撇步!草莓育苗SOP大公開,克服高溫減少損失▶豐富葉酸、調節慢性病風險的「草莓」▶剩食不浪費!巴西廚師將剩菜變佳餚,免費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參考資料▶Novel Prosopis juliflora leaf ethanolic extract coating for extending postharvest shelf-life of strawberries(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1-11-20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熟女頻尿、血尿不敢出遠門,透過2種中藥擺脫困擾
50多歲的林女士長年為反覆泌尿道感染所擾,因為擔心出門頻尿、狂找廁所,總是限縮活動範圍,直到療程結束尿液檢查已無細菌,卻仍有頻尿、下腹悶痛等症狀,加上停經後,每次泌尿道感染都會出現血尿,讓她很緊張。還好透過中醫以八正散合蒲黃、藕節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頻尿、夜尿、血尿,多重困擾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黃瀞瑩表示,患者半年來泌尿道感染已經發作四次,雖然最後一次感染服完兩週抗生素後,尿液檢查已無細菌,但持續有頻尿症狀。此外,每當喝水量少一點,就感覺排尿不順,甚至伴隨酸澀、痛感,下腹部經常悶痛,也因為害怕憋尿,養成每30分鐘就需要小便一次的習慣,讓她不敢出遠門,頻繁夜尿導致她長期失眠,尤其感染時出現的血尿,更讓她相當擔心。其實,中醫治療感染症,不在於病毒、細菌的微生物觀點,而是重視辨症論治,審查病因病機,除了祛除邪氣的影響,還要照顧正氣,例如透過解表法治療退燒,恢復衛氣流通,讓免疫系統能夠對抗、排除病原;化濕法能通利水道,調暢氣機,使小便能恢復順暢,改善小便無力及餘尿感。中醫也能治療感染症此外,還能利用涼血法能穩定血液循環,改善小便灼熱、血尿,並能安定心神,最後,以滋陰法來恢復陰液的消耗,以潤燥、潛陽,減少身體的燥熱,降低復發的機會,可在疾病的後期調養扮演重要角色。以這個案例來說,結合症狀及舌脈,可以歸納出濕熱蘊結下焦且熱傷血絡,應先以八正散合蒲黃、藕節來治療,以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林女士在服藥一週後明顯感到症狀改善。 出現不適症狀,請盡速就醫黃瀞瑩提醒,血尿是一個必須謹慎看待的問題,結石、感染、發炎、癌症都可能導致血尿,若出現血尿,務必先前往西醫就診,接受相關檢查評估,以排除結石與癌症的疑慮,接著安心透過中醫調理體質,根據林女士的病情,從停經與病程切處,中醫的理血、涼血法會是後期調養重要的治療方針。延伸閱讀: 。近更年期,急尿、頻尿、漏尿樣樣來,一種方法可以解決 。尿尿痛、頻尿...小心「急性膀胱炎」! 醫授「防感染秘訣」:不喜歡喝水也中招
-
2021-11-11 養生.生活智慧王
保溫杯不適合裝咖啡、奶茶?顏宗海教你如何遠離生活毒害
台灣新冠疫情趨緩,防疫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各種生活毒害卻無所不在,尤其常用到的各類塑膠製品,是否有塑化劑?該如何使用才安全?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在元氣網粉絲團直播時強調,不是所有塑膠製品都有塑化劑,但所有塑膠材質都不可放進微波爐加熱。熱剩菜剩飯 要拿掉保鮮膜現代人外食比例多,不管內用、外帶或外送餐點,都常使用到免洗餐具、碗盤、杯子等,日常生活中也常用到許多塑膠物品,許多人擔心這些東西可能含塑化劑,有吃毒下肚的疑慮。顏宗海表示,塑膠製品有1至7號,並不是每種製品都有塑化劑,只有3號PVC(聚氯乙烯)才有塑化劑;5號PP(聚丙烯)相對較安全,可耐高溫到攝氏120至130度,但也不適合放入微波爐加熱。家庭最常用到的塑膠製品就是保鮮膜,常見晚上的剩菜剩飯會用保鮮膜包好,或用美耐皿器具盛裝再放進冰箱,顏宗海提醒,隔天要再拿出來加熱食用時,保鮮膜要記得拿掉,再放進微波爐加熱;以美耐皿盛裝的食物,必須換成瓷碗或玻璃碗盛裝,否則美耐皿加熱會釋出三聚氰胺而易傷腎。少用保麗龍碗、美耐皿筷子現在許多人會買超商微波即食品,雖然超商的微波加熱,使用的材質及微波時間都經過計算,但顏宗海仍建議,不管它是使用PVC、PE(聚乙烯)等塑膠包材,還是要把外包裝拿掉再放進微波爐加熱較安全。塑膠材質6號PS(聚苯乙烯)也是不耐高溫,最常見的製品是保麗龍,顏宗海說,大家已較少使用了,但仍有少數泡麵是保麗龍碗,應盡量避免選購。美耐皿同樣不耐高溫,提醒愛吃鍋的人,不要用美耐皿的筷子,在熱騰騰的火鍋湯裡夾食物。顏宗海強調,所有的塑膠容器都不耐高溫,盛裝熱食應選用不鏽鋼、玻璃、瓷器等材質較好。但瓷器要注意有顏色的圖樣在外面,才不會將重金屬吃下肚。車內瓶裝水 溫度高會變質市售瓶裝水最常用的是1號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材質,許多人會把瓶裝水放車內,顏宗海說,PET也不耐高溫,並不適合放在有時溫度會過高的車內,雖然PET不會溶出塑化劑,但卻可能有其他物質,如國外曾驗出含有微量銻。保溫杯裝熱咖啡 盡快喝完最安全也最環保的做法,就是自己帶保溫杯,但也有「保溫杯不適合裝咖啡、奶茶等飲料」的疑慮。顏宗海解釋說,其實都可以裝,重點是應盡快喝完。醫學上有「危險溫度」的名詞,不是不能用保溫杯裝熱咖啡、熱奶茶,問題在於存放的時間與溫度,若放太久保溫杯內溫度下降至7至60度的危險溫度,就容易造成微生物汙染。熟食便當同樣要盡快吃完不宜久放,以避免食物中毒。至於保溫杯的清洗,不鏽鋼的內膽建議用海綿清洗即可,避免用鋒利的刷子刷洗,也不要太用力刷,若把塗層破壞掉,恐會有金屬釋出。不鏽鋼理論上應不會生鏽,若生鏽應馬上汰換。還有許多人愛用科技海綿刷洗保溫瓶、杯子等,顏宗海指出,科技海綿不要用來洗碗筷、杯子等食用餐具,只能使用於環境清潔。
-
2021-11-10 養生.聰明飲食
維持健康第一道長城 營養師5方法促腸道蠕動不便秘
腸道問題是萬病之源!過去認為腸道的功能就像垃圾車,僅把人體代謝的廢棄物運到垃圾場丟掉;如今許多研究發現,腸道並不是人體運作的末端,而是維持人體健康的第一道長城。因為七成的免疫細胞住在腸道,他們的防禦力,決定了身體是否能阻擋壞細胞或微生物進駐,因此,一旦便祕,腸道菌種失衡,就可能造成全身從頭到腳的問題。醫學定義三天以上沒有排便,稱為便祕。我們一天最理想的排便次數,建議維持每天一到三次,才能及時將堆積在腸道廢棄物排出。到底怎麼吃,才能維持腸保健康?改善便祕5方法1、吃夠膳食纖維一天至少要吃25克膳食纖維,才能刺激大腸壁肌肉蠕動,將糞便推出去。尤其是水溶性膳食纖維,每一公克可增加糞便容積20倍,因為其具有吸水、保水、澎潤的作用,使糞便變得柔軟容易排出。只要天天五蔬果(三份蔬菜兩份水果,每份蔬菜為煮熟半碗的量;每份水果一個拳頭大),三餐中有一餐的主食是吃全榖雜糧(1碗全穀類米飯所含纖維量相當於1份蔬菜),如糙米飯、芋頭、地瓜、南瓜等,就能輕鬆達到一天25克膳食纖維。2、水分喝足膳食纖維攝取很足夠還是便祕,可能水喝太少,導致腸道潤腸的作用不夠。人體每天的基礎補水量,可依照體重計算,每公斤應補充35至40㏄的水分才足夠。3、一餐吃流質有便祕問題的人,代表腸道蠕動的力量不足。如果在消化食物時就使用過多能量,腸道將沒有足夠的能量進行解毒跟清掃的動作,為了節省腸道的能量,建議一天至少有一餐吃流質,在早餐或晚餐,可喝五穀豆漿、煮熟的蔬果汁,也可以是熬製的湯品。4、減少吃紅肉如果為糞便黏膩覺得排不乾淨,代表身體的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量,特別是豬肉、牛肉、羊肉等比較不好消化的紅肉,建議先減少肉類攝取,同時補充鳳梨酵素,幫助蛋白質消化;還有要增加纖維及水分的攝取,如葉菜類、花椰菜、高麗菜等,幫助洗刷黏住腸道的殘便。5、吃益生菌、喝梅子汁可吃含有益生菌的食物,改善腸道菌叢生態,搭配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有助腸道蠕動;嚴重便祕的人,可以適量飲用梅子汁、黑棗汁、決明子茶、蘆薈汁、洋車前子等有輕瀉作用的食物,因這些食物屬性寒涼,不建議長期食用。若上述建議仍無法改善便祕時,可詢問醫師是否使用藥物來幫助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