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9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常春月刊
共找到
1728
筆 文章
-
-
2020-02-28 新聞.健康知識+
別再放任肚子凸出!8危險因子恐讓你走上洗腎人生
50歲陳先生事業有成,但患有高血壓和痛風病史,健檢報告也呈現血液尿酸高合併腎功能下降,無奈長期應酬頻繁,沒有定期追蹤,僅痛風發作時服用止痛藥,直到近期痛風頻繁,被告知腎功能退化,恐走上洗腎一途,才配合醫囑治療,調整飲食習慣,所幸各項指數已控制良好,腎功能也無惡化跡象。 以陳先生為例,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李其育表示,造成腎衰竭的危險因子,包括未控制好的高血壓、肥胖、高血脂、高尿酸併痛風、頻繁使用止痛藥、喝酒、喜好高鹽、高磷食物等,若不改善既有的生活習慣與飲食,並搭配定期門診抽血檢查和藥物治療,日後腎功能恐會持續惡化衰竭,有極高機率需要洗腎。 李其育強調,現代人生活忙碌、有繁多交際應酬,常會忽略身心健康,導致肥胖人口持續增加,出現許多「小腹婆」、「富爸爸」等腎臟病潛在患者,尤其中廣型肥胖的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比例也相對較高,推測應是內臟脂肪分泌的發炎因子增加,造成發炎、體內自由基與氧化壓力增加、異常的腎激素系統分泌造成高血壓腎病變。 因此,除了控制高尿酸的問題,飲食方面,必須先戒酒,並減少紅肉、內臟、海鮮類食物的攝取,例如餐敘免不了的下酒菜小魚乾,其內臟亦含大量膽固醇,故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應好好檢視日常飲食,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止痛藥物攝取,才是預防腎功能惡化的長遠之計。 李其育也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應把握「一青二白」,一青即多吃青菜,二白是指控制澱粉類和蛋白質攝取,並減鹽、控磷,才能活出「腎利人生」。 延伸閱讀: 瘦小腹不是少吃就有用! 6個懶人必學的小秘訣 肚子痛卻說不出是哪裡痛? 看醫生時必答4個問題揪兇手 頻頻脹氣好難受 超過3天可能是重病前兆! 
-
2020-02-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別忘環境也要消毒! 專家教你正確使用漂白水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學校已經開學了,酒精能夠殺死病菌,但價格比較貴,因此多用在雙手清潔。如果是環境各角落,考慮到成本與效益,衛福部疾管署建議用漂白水就能有很好效果,漂白水與清水採用1:100比例調配,擦拭地板、桌面、把手等各處,就可以把環境細菌與病毒大量消除。藥師陳淑謐表示,病毒其實非常脆弱,結構根本不算細胞,在環境經過殺毒後就很難生存,酒精能破壞細菌與病毒蛋白質,漂白水則是用高鹼度與滲透壓方式,殺死細菌與病毒。酒精目前不但市場比較難買到,價格也比較貴,漂白水在大賣場或藥房都可以買,價格也比較便宜,如果要清潔環境比較具有成本效益。為什麼漂白水可以消毒殺菌?陳淑謐解釋,含濾漂白水裡的次氯酸鈉,首先會改變水的滲透壓,同時加強水的鹼度,酸鹼度7是中性,人體約在7.3至7.4,但漂白水能增加水的鹼質至10到12,就像強酸腐蝕細胞一樣,鹼一樣能破壞細菌病毒,在環境中降低環境病毒細菌總量。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建議,濃度500ppm漂白水需要稀釋100倍,簡單換算方式,用1個1公升的清水,加入10cc的漂白水就可以,10公升的清水,則需要100cc漂白水混合。陳淑謐補充,漂白水濃度按照疾管署建議,就能發揮最高效益,不需要刻意增加濃度,例如純酒精就沒有消毒作用,75%酒精才有最好的消毒作用。漂白水消毒步驟有「穿、稀、擦、停、沖、棄」等6步驟,詳細圖解(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說明如下:▲「穿」:穿上手套、戴上口罩。<!--@IMAGE_7521484_CENTER_0@-->▲「稀」:市售漂白水濃度約5%,以1:100比例攪拌均勻即可。<!--@IMAGE_7521485_CENTER_0@-->▲「擦」:用稀釋漂白水擦拭門把、玩具、電話機、桌椅、櫥櫃、廚房流理台、水龍頭等。<!--@IMAGE_7521486_CENTER_0@-->▲「停」:擦拭後,靜置5至10分鐘,等待漂白水確實發揮殺菌功效。<!--@IMAGE_7521487_CENTER_0@-->▲「沖」:用清水沖洗或擦拭所清潔殺菌的區域。  ▲「棄」:將用過的漂白水再用大量的水稀釋1遍(不要少於100倍)才倒入廚房污水道或戶外水溝,比較不會污染水源。另一方面陳淑謐提醒,由於漂白水或稀釋漂白水,鹼性都非常高,不適合直接碰觸皮膚,清掃時一定戴上手套,更不要把稀釋漂白水當乾洗手用。如果要乾洗手最好使用醫療用酒精,但雙手最好的清潔方式,仍然是用肥皂加上足夠搓揉,再讓清水把雙手髒汙徹底去除,這樣才是手部清潔的好方式。(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對消毒酒精過敏怎辦? 教你自製防疫用品緩不適 富貴手碰到水就痛! 養成3個習慣不怕洗到破皮流血 
-
2020-02-26 新聞.健康知識+
口渴才喝水就太晚了!學會補水3技巧養顏美容、助消化
充足的水分能讓皮膚細胞水噹噹,人體透過喝水能幫助身體調節體溫、促進身體的代謝與腸胃蠕動,如何增加身體的抵抗力,建議可從「喝水」做起!不過,「喝水?」沒搞錯吧,你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就這樣簡單嗎?水不就是每個人天天都在喝嗎?從沒想過水對自己的身體有這麼大的影響。 醫學資料顯示,成人體重內的60~70%是水分,血液中的含水量更高達9成以上,不僅血液、淋巴液及身體分泌物與水有關,進食後的吞嚥、消化、運送養分及排泄,都需要水才能進行,所以,水之於人體,就像空氣、食物對於身體一樣重要。 「我上班忙到沒時間喝水」、「我開會開到都忘了喝水」常常會聽到忙碌的上班族有這樣的聲音,導致不少人消化問題一大堆,甚至還引發尿道發炎,這樣是非常不健康的。有句話說:「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真的一點也沒錯,愛惜身體健康,就該從平日多喝水做起,但喝水有一定的原則,並不是隨心所欲,沒限制的想喝就喝。 每人每天至少會消耗2公升半的水分,理論上似乎應該再「補回來」2公升半流失的水,不過,其實每天我們吃下的食物中,就已經含有大量的水分。 比方說蔬菜中90%以上是水分,水果中有8成以上也是水分,肉類和魚也含有70%的水分,還不包括我們可能會喝到的湯或是果汁飲料,扣除這些之後,一天喝1500 c.c.的水就足夠了;不過,這是指一般低度運動量者的基本原則,若你是屬於運動量大的人,如運動員或有參加健身運動習慣者,就要相對增加飲用水的份量。 水要是喝得不夠,身體通常會用讓你感覺到口乾的方式讓你知道,但不時提醒自己喝水的壓力也不小,就有醫師以每天喝2500 c.c.為例,將一天當中分5次喝水: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先喝約500c.c.的水,對腸胃蠕動、消化和美容,都有幫助,之後進辦公室再倒500c.c.的開水放在桌上,想到就喝,分批在午餐前喝完,下午如法炮製,下班前再解決500c.c.,回家之後再慢慢喝掉最後500c.c.,這樣就可達成輕鬆無負擔的「日飲2500」計畫。 但是,喝水也有技巧,不但要兼顧量的攝取,也要讓身體所喝進去的每一口水都能達到最佳效果。喝水時要小口小口分段地喝,因為身體就像是個非常精密又聰明的儀器,一次灌下太多水時,水分會停留在體內,反而不利新陳代謝造成水腫,而短時間內腎臟也會收到進水太多的訊號,就會加速排尿速度,反而讓喝下去的水立刻流失,沒有足夠的時間送到身體各部位。 至於喝哪一種水比較好?市面上許多包裝水強調國外進口,或經過多道生化科技處理,有的還添加各式的微量元素,重點都是強調喝水的重要性,只要通過檢測安全應該都無虞。 在知道喝水的好處後,在面對現在坊間飲料選擇多,或許還是有不少人可能說:「我真的超級不愛喝沒味道的水!」其實讓自己多喝水的技巧不少,比方說加牛奶、加可可粉等各種味道,近幾年許多添加穀粉的代餐,也相當受到歡迎,其實單純喝、加料喝,只要能喝水都對身體很好。 延伸閱讀: 排毒光流汗、上廁所還不夠! 再教你5招清出身體裡的廢物 常尿失禁就該少喝水? 錯!其實更應該喝
-
2020-02-25 養生.聰明飲食
喝牛奶常腹瀉?雖然不傷腸胃 但要小心這種病上門
有越來越多人聽過「乳糖不耐症」這個名稱,但這到底是什麼毛病呢?乳糖是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能夠幫助腦部以及中樞神經的發展,也可以加強鈣質的吸收。人體中有一種分解酵素稱為「乳糖」,主要是將乳糖分解成好吸收的葡萄糖與半乳糖,不過,有些人體內的乳糖脢活性比較低,無法分解大量的乳糖,就會導致乳糖累積於腸胃道中,並且逐漸與腸胃道的細菌及水分結合,就可能會出現乳糖不耐的症狀,包括腸胃脹氣、腹鳴、放屁、腹部疼痛及腹瀉等。乳糖不耐症主要是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對於身體或是腸胃部,並不會有長期的後遺症或病症。但必須特別注意的是,由於患者無法完全吸收牛奶營養,若本身又不注意鈣質的補充,長久下來,可能會導致骨質疏鬆症等問題。乳糖、活性隨年齡增長遞減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人的一生中乳糖脢活性最高的階段,就是在剛出生的時候,之後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降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本來喝牛奶都相安無事,但到了某個年齡時,卻突然出現腹瀉等乳糖不耐的症狀。而一些研究也發現,亞洲人跟北美人的乳糖脢活性最低,所以,乳糖不耐症的發生率相對也就最高。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乳糖不耐症的話,除了觀察喝牛奶後的反應之外,也能夠透過乳糖耐受性試驗得知。根據臨床觀察發現,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在喝了一大杯牛奶後,常要勤奮地往廁所奔跑,嚴重的人,還可能會影響生活及工作,因此,大部分的乳糖不耐症患者在試過幾次喝牛奶而腹瀉的情況後,大多選擇將牛奶視為「拒絕往來戶」,不再喝牛奶。含奶咖啡更易刺激腸道不過,也有一些人認為牛奶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B2、蛋白質以及鈣質等營養素,取得也非常方便,尤其是獲得鈣質相當簡單又輕鬆的方式,再加上每天1杯無糖拿鐵或是鮮奶茶,既能滿足喝飲料的口腹之慾,又可以藉由咖啡因來達到提神醒腦的效果,多跑幾次廁所除了不方便之外,倒還有清腸胃的好處,因此,並不特別避忌喝牛奶或喝添加了牛奶的飲品。但是,以大家最常喝的拿鐵來說,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會刺激腸道蠕動,可能會引起腹瀉症狀,乳糖不耐症患者喝拿鐵後,會因為乳糖及咖啡因的加乘作用,跑廁所的次數可能比單喝牛奶時來得多。喝牛奶不腹瀉原則劉怡里表示,乳糖不耐症的患者可以透過每天持續喝牛奶的訓練,來誘發乳糖脢的活性,一般約1~2週就能有明顯的改善;不過,只要中斷一段時間沒有繼續喝牛奶,下回再喝,可能又要重頭開始,重新經歷腹瀉、脹氣等不舒服的階段。因此,若想以喝牛奶來獲取適量的營養素,為了避免腹瀉症狀發生,建議患者喝牛奶時遵從以下方式:● 少量多餐:營養建議人體每天攝取1~2杯牛奶(1杯約240c.c.),乳糖不耐症患者可以分次喝、每次的份量不要太多,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可以降低乳糖不耐的症狀出現機率。患者份量拿捏以喝完不會拉肚子為準,可依照自己身體能承受的程度來做增減。● 不要空腹喝牛奶:只喝牛奶會讓身體強迫吸收乳糖,而增加腸胃負擔,應與其他食物一起飲用。不喝奶,也可獲取鈣質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牛奶是鈣質主要來源之一,國民健康署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國人每日應喝1.5~2杯低脂牛奶(1杯240c.c.,約含240mg鈣質),但若有乳糖不耐症的人,患者應減少喝牛奶的機會。建議可以發酵乳、無糖優格、優酪乳或起司等乳製品來取代牛奶,另外,也可透過其他天然食材獲取足夠的鈣質或幫助鈣吸收,例如豆類及其製品、芥蘭菜、小白菜、黑芝麻、腰果、小魚乾等動植物性食物中,皆含有豐富的鈣質,乳糖不耐症患者應多方攝取,以補充不足的鈣質。延伸閱讀:喝牛奶也要看時間! 補鈣、安神2黃金時段別錯過一喝牛奶就拉肚子? 做到2件事就能反制它
-
2020-02-25 科別.骨科.復健
別以為30歲還年輕!這幾種症狀不解決,困擾一輩子
你知道嗎,關節每天所承受的壓力有多重?其實除了平躺時,其他時候膝蓋都在負重。有研究指出,走路時膝蓋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1~2倍,上樓梯時則變成3倍,跑步時,要承受4倍重量,實在令人難以想像!關節在長期承受壓力及運動下,表面的軟骨會逐漸失去彈性,而且因不斷地磨損,使軟骨厚度減少,關節間隙會變得狹窄,當行走或運動時,所產生的力量會直接作用到軟骨下方的骨頭,逐漸使之產生變化,甚至壞死。人類自出生以來,關節軟骨就持續進行著新陳代謝。16歲前,新生骨頭的速度比退化來得快;16~18歲時,骨頭的新生與退化速率達到平衡;年過30歲,由於經年累月所造成的磨損,就逐漸走向退化之路;60歲以上可說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峰期。但若運動過度、關節曾受傷或過度肥胖,關節則會提早老化,像田徑(跑、跳運動)選手,常會有膝關節提早耗損的問題;體操選手,則是有脊椎提早退化現象。最易退化的3個關節膝關節膝關節可以說是退化性關節炎的最大宗,門診中患者常見的主述症狀如下:⑴ 疼痛加上軟痠及卡住的感覺,多屬半月軟骨的問題。⑵ 下樓梯時膝蓋痠軟,多屬髕骨軟化,以女性居多。⑶ 從坐姿站起時兩腿感到痠軟,通常屬於骨小樑退化。⑷ 關節感到卡卡的,且無法伸直或彎曲,則是半月板破裂。 治療:一般來說,膝部退化性關節炎兩腳都會發生,但病變的程度不一定是相同的。膝部退化性關節炎除了復健治療外,也會以藥物來緩解疼痛。此外,於關節內注射玻尿酸,也被證實能改善症狀。當上述保守療法無法解決疼痛,才考慮施以手術治療,年輕患者主要是透過關節鏡手術清除清除異物及病灶,年紀大者會施予人工關節置換術。髖關節髖部退化性關節炎的典型症狀,是髖部僵硬感覺疼痛,以致行動不便。疼痛部位一般是在鼠蹊的外側或大腿的內側,也有的人會覺得疼痛來自於膝關節的內側或大腿的遠端,部分患者主述臀部或坐骨處會感覺疼痛。 治療:初期以復健及藥物緩解疼痛,當這些方法均無法有效緩解時,則會建議施予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脊椎脊椎部位的退化性關節炎,不適症狀包括疼痛、僵硬感,以及兩側下肢無力、痠麻,可能來自脊椎間軟骨突出、週圍的韌帶、關節囊組織增加,壓迫神經根所引起。在神經根部分可分為以下幾個部位:⑴ 頸椎:患者會感覺頸部疼痛,甚至擴及肩部、上肢遠端,嚴重時手掌及手臂會有無力感。⑵ 胸椎:比較不會有退化的現象,如有胸椎疼痛,必須懷疑可能是其他疾病,例如心絞痛、膽囊炎、肺膜炎等。⑶ 腰椎:明顯的下背部疼痛或痠麻,痛感往下至臀部、腿部及足部,下肢及運動功能會受到影響。當咳嗽或腰腹部用力時,疼痛感會加劇。一般常聽到的「坐骨神經痛」,指的就是腰椎第四、五節間或腰椎第五節及薦椎第一節,因退化而產生脊椎位移或軟骨突出,壓迫神經後造成坐骨神經痛,多發生在年紀大的人身上。 治療:脊椎部位的退化性關節炎主要以肌力訓練、復健及藥物緩解不適,除非是嚴重影響行動者,才會進行清瘡或減壓手術。若更嚴重到脊椎位移,除施予清瘡或減壓手術,可能還需要植骨或鋼釘固定術。但術後行動顯著僵直,活動範圍也會受限,效果並不好,目前臨床上嚴重到需要進行植骨手術者並不多。延伸閱讀:破解關節痛5迷思風寒濕熱入侵,引發關節疼痛
-
2020-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吃好睡飽提升免疫力還不夠?研究建議多做這件事更佳
流感和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根據2016年《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期刊的英國研究指出,規律適度的運動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和降低感染風險;另2008年《European Review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期刊的義大利研究指出,中等強度運動可能改善因老化而下降的免疫功能,增加生活品質。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運動有做就有效,有氧和肌力兩種運動搭配效果最好。除了能提升抵抗力,還有許多好處,如預防三高、降低體脂、增加肌力、預防骨鬆、改善血液循環、提升新陳代謝、延緩大腦退化、讓心情變好和預防失智等;而銀髮族、三高慢性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對較弱,易受細菌病毒侵害。但體育署108年調查發現,銀髮族大多是做有氧運動,卻常忽略了肌力訓練。許惠玉引述《運動醫學研究期刊》2016年發表的研究,追蹤銀髮族運動狀況八個月後發現,只要有做運動,對降低體脂肪、血脂和提升肌力都有幫助,但合併有氧和肌力運動的組別,降低血脂的狀況最好(三酸甘油脂可降低19%、總膽固醇可降低14.7%);另同期刊2018年發表的研究亦顯示,銀髮族實施12週的有氧搭配肌力運動後,可顯著提昇下肢肌力、腿部力量及步行速度,有助於降低跌倒、住院風險及死亡率。許惠玉建議,銀髮族每週5天做半小時以上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慢跑、健行、排舞等;並搭配2天肌力運動,如太極拳、瑜珈、重訓等。不過,在疫情期間,應避免人潮密集的團體課程,可至較空曠的戶外或郊區健行,以增強自我防禦能力,降低感染風險。延伸閱讀: 增強抗體吃對很重要! 5大食材打開家裡冰箱就有 身體出現5症狀 告訴你可能是免疫力失調了 老被身邊的人傳染感冒? 多吃10種食物提高身體免疫力
-
2020-02-24 科別.婦科
生理期好幾個月才來一次? 3種體質經期最容易亂糟糟
經期不順是許多女性常見的生理問題,現代人由於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生理期混亂的情況越來越多。常見女性跟閨中密友閒談開玩笑說:「我的月經大概2個月來一次,衛生棉的錢省下了不少!」當下不以為意,大家嘻嘻哈哈帶過。長時間月經週期混亂,短時間內看似問題不大,但長期的影響層面,將擴及身心部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婦科主任陳玉娟表示,呈現在外在的狀況包括皮膚乾燥、較容易生成皺紋、膚色暗沉、頭髮乾粗、掉髮、髮量稀疏、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蕁麻疹、紅斑性狼瘡等、甚至不孕等;而精神方面則包括失眠、易怒、情緒不穩等狀況,就像俗話說的那樣:「翻臉比翻書還快!」一般正常的月經週期約28±7天,平均4週一個循環,每次經期約5~7天。而所謂的月經週期混亂,最常見以下幾種狀況,可以檢視自己是否屬於其中一種:◆週期少於20天(3週以下),可能一個月出現2次月經。◆超過40天(6週以上),可能2個月才來1次月經。◆月經量太少,不足5天,短短2~3天就結束。◆月經量太多,可能長達1~2週。◆月經來潮滴滴答答,甚至整個月不停。就中醫觀點而言,有幾種體質容易造成生理期混亂,包括「脾腎陽虛」、「肝鬱氣滯」以及「血瘀體質」這3類體質的人:1. 脾腎陽虛:脾腎陽氣不足,而腎主生殖內分泌功能,脾主統血,因此會影響到女性月經規律性及經血量,典型症狀包括怕冷、水腫、臉色蒼白、容易落髮、頭暈、類似貧血的感覺、經期有時候長有時候短、經量有的人很大、有的人很少、月經結束後會腹悶痛、肚子有下墜感或覺得月經來時子宮附近摸起來冷冷的。2. 肝鬱氣滯:肝火旺盛、心情抑鬱,容易有經前症候群,可能出現胸部脹痛、下腹悶痛、情緒暴躁、嘴破、經期不調、常有月經要來不來的感覺等症狀。3. 血瘀:氣血循環障礙,例如子宮內膜剝落未盡,血液瘀積於體內或逆流,包括子宮肌瘤、巧克力囊腫等都是血瘀的表現症狀,這樣的人月經來前經常腹痛,且經血夾血塊。除了體質之外,臨床觀察證實肥胖、過瘦、情緒、飲食、生活習慣、內分泌疾病等,也都是影響月經週期規律性的主要原因此外,臨床上還有一種看似正常的「無排卵性月經」。典型狀況是生理期規律,但血量只有一點點,經常不足5天就結束了,臉上也容易出現青春痘。陳玉娟解釋,這是由於體內雌激素分泌不足所致,造成子宮內膜剝落不完全,嚴重者將導致不孕的後遺症。而月經異常不只跟子宮或卵巢有關,還可能與腦部有關係。當出現月經血量過多、不足或經期不規則,到婦產科檢查,卻都沒有發現婦科相關問題,這時候,必須意識到或許是腦下垂體所引起的病症,必要時需安排腦科檢查。建議只要月經週期出現不規律的情形,不論是經期太長、太短,或月經量不足及過多,都可能表示卵巢或子宮出現異狀,一定要盡快治療,千萬不要抱著僥倖心態,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延伸閱讀: 月經來前總是腫一圈? 原因出在這2地方 吃巧克力止經痛? 假的!你只是情緒被舒緩而已
-
2020-02-24 癌症.抗癌新知
台灣十大癌症排行腸癌穩坐冠軍!這2種癌也來勢洶洶
面對疾病肆虐的鼠年開頭,培養好的健康習慣更顯得重要,國際抗癌聯盟也提出,大約有16%的病例歸因於病毒或細菌的感染,而這些感染會直接引發或是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將癌症等非傳染性疾病列為其對公共健康的十大威脅之一。而全球每年有近1000萬人死於癌症,國際抗癌聯盟和美國癌症協會於2020年1月共同發布的世界癌症地圖集中更指出,預計到2040年,全球癌症病例將增加60%,即為每年可能有將近2940萬個癌症新病例。 全球常見前五大癌症依序為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攝護腺癌與胃癌;以女性來說,最常好發的癌別依序為乳癌、肺癌及大腸直腸癌;在男性方面,則以肺癌、攝護腺癌和大腸癌為主。 而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癌症自1982年起,已經連續多年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且根據最新2016年我國癌症登記報告統計,國人罹患癌別的前五名依次為大腸癌、肺癌、乳癌、肝癌、口腔癌。比較我國近5年的十大癌症趨勢來看,值得注意的是,國人在飲食西化和生活習慣改變之下,使得全球排名第三的大腸癌已蟬聯我國罹癌人數之冠達11年之久,顯示提升國人腸道健康的強烈急迫性。 在肺癌方面,不抽菸卻得肺癌的情況常見於亞洲女性,肺癌發生率在台灣男女性皆位居前三名,更是癌症死因之首,肺癌罹患者近七成為肺腺癌,並多為非吸菸者,因此,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呼籲,預防肺癌除不吸菸外,亦應關注日常環境中的潛藏致癌傷害,例如空污、交通廢氣、廚房油煙、二手菸及廟宇或家裡的焚香。 在女性方面,乳癌雖治癒率較其他癌別高,但卻是女性最好發之癌症,而且在台灣乳癌發生年齡相較歐美女性年輕許多,台灣乳癌發生率高峰為45-69歲,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3歲,比歐美國家提早8-10歲;在男性方面,由於嚼食檳榔和菸酒不離身的習慣,讓在全球排行榜缺席的口腔癌,卻躍居我國男性好發癌症第四。反倒是在全球男性排名第二的攝護腺癌,在台灣位居第五。 有鑑於此,賴基銘執行長強調,應重視早期篩檢的重要。只要定期篩檢可以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6-9成,乳癌死亡率至少降低3成、糞便潛血檢查可以降低2-3成的大腸癌死亡率;以及30歲以上具菸酒檳榔習慣的男性,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4成的口腔癌死亡率。 賴基銘說,台灣以實證為基礎的癌症篩檢政策已經領先全球,完善的四癌篩檢(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口腔癌),能在癌前病變或癌症的早期即可確診,爭取最佳的治療成效;而針對於來勢洶洶的肺癌,則建議高危險族群應自主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為自己的健康積極把關。 *政府提供免費四癌症篩檢: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癌症種類 篩檢對象 篩檢方式 篩檢頻率 大腸癌 50-74歲 糞便潛血免疫法檢查 2年1次 口腔癌 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的民眾 口腔黏膜 2年1次 乳癌 45-69歲女性40-44歲具二等親乳癌家族史之高危險族群 乳房X光攝影 2年1次 子宮頸癌 30歲以上的婦女 子宮頸抹片檢查 每年1次  延伸閱讀: 防大腸息肉變成癌 7個習慣現在做還來得及 腹瀉未必是吃壞肚子 出現4種症狀可能就是癌! 沒家族病史、不吸菸,她健檢同時發現兩個肺癌 醫師:除了菸還有這項危險因子
-
2020-0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時期出現發燒、咳嗽?就醫時「這件事」一定得做
「這幾天有點微燒,也出現咳嗽症狀,但最近都沒有出國,會不會得了武漢肺炎啊?」近期「COVID-19」(武漢肺炎)肆虐全球,加上天氣不穩,感冒及流感的患者亦不在少數,使得許多有類似上述症狀民眾不免擔心:自己究竟罹患了什麼病?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為碩表示,「COVID-19」(武漢肺炎)迄今已造成29個國家流行,超過7萬人感染,死亡人數也達1千7百多人,此病症狀與台灣時常流行的流感難以區分,令不少民眾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時,不免擔心自己是否中鏢。張為碩指出,依照中國傳染病專家鍾南山所領導的團隊發表論文(案例數:1099)來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症狀以發燒(87.9%)、咳嗽(67.7%)、倦怠感(38.1%)與痰(33.4%)為主,肌肉痠痛比例僅14.8%,不幸的是,在疾病初期發燒的比例並不高,僅有43.1%,顯示無症狀感染者將會增加防疫難度。由於疫情於國際間延燒,為及早發現疑似個案,以及避免社區傳播,張為碩強調,無論從哪個國家歸國,就醫時務必確實告知旅遊史,除了保護自己,也提升大眾的安全;此外,被要求居家檢疫者,若有就醫需求,務必聯絡地方衛生單位,切勿自行就醫。由於武漢肺炎與流感的症狀頗為相似,若非由專業醫師依不同個案判斷,恐怕難以正確解讀,所幸流感已有疫苗可以預防接種,也有藥物可供治療,武漢肺炎目前雖尚未發展出疫苗與藥物,一旦有類似症狀,都應儘速就醫尋求協助。張為碩提醒,在武漢肺炎可能的治療效果尚未被確認前,防治此疾病須仰賴有效的感控措施,除了口罩以外,避免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同時避免前往疫區,以及勤洗手等,才是避免感染的不二法門。延伸閱讀: 這3種NG衛生習慣最易染病! 第一點超多人都會犯 超過38℃發燒了! 感染科醫師解析退燒藥正確使用時機 肺癌、普通感冒咳嗽有差別! 咳超過「這天數」別再拖
-
2020-02-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這動作增加感染風險 研究:多數人平均每小時做23次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在這波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下,街頭幾乎人人戴口罩,藥局前排滿購買人群。然而,口罩雖阻擋空氣的病毒,是否有想過病毒其實是從雙手進入身體?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報導,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2016年研究發現,大部分人每小時不自主會摸臉約23次,如果手沒有徹底洗乾淨,身體馬上陷入疾病風暴。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兼任醫師謝瀛華表示,不論一般感冒與流感,或者現在防疫重點武漢肺炎,大部分都是靠飛沫傳染。病毒藉著患者咳嗽或打噴嚏,飄散2至3公尺掉落在物體表面上;或病患不自主用手遮住口後,觸摸各式各樣物體,例如捷運手把、門把、電梯按鈕,另一個人再接觸,雙手就沾上病毒。謝瀛華解釋,受到汙染的雙手沒有馬上清洗,不小心觸摸到眼睛、鼻子、嘴巴,沒有皮膚只有黏膜的地方,如果免疫力不足抵擋不住病毒侵入,病毒就會隨著血流到器官發展疾病。相對於皮膚有外層阻隔,病毒如果跑到黏膜上,就等同到了人體內部,需要動用免疫細胞才能對抗病毒。謝瀛華強調,一般感冒病毒在外界,約可在存活1至2天,現有資料研判,武漢病毒可能3至5天。雙手不小心觸摸到汙染物,再下意識抹眼睛、鼻子、嘴巴,或是習慣性挖鼻孔,眼睛癢揉一下眼睛,疾病恐怕沒多久就找上身,其實不論何時何地都應該隨時把雙手洗乾淨,降低疾病感染風險。謝瀛華建議,洗手一定要徹底洗乾淨,不要清水沖兩下就完事,一定要從手腕到指尖,全部沾到肥皂或洗手乳,任何細縫都要搓揉到,過程最好3分鐘以上,才能用清水把肥皂洗手乳沖掉,如果可以最好也能把臉也洗乾淨。突然眼睛鼻子癢想要用手揉的話,也最好先把手洗乾淨,才能觸碰鼻子和眼睛。(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這3種NG衛生習慣最易染病! 第一點超多人都會犯 一人中標全家遭殃! 感染諾羅病毒其他人該如何自保?
-
2020-02-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對消毒酒精過敏怎麼辦?加入一個東西緩解症狀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台灣民眾人心惶惶,慢性病患者回診、領取連續處方箋,或民眾前往醫院就診、陪同家人看病,除戴口罩預防感染外,院方設置乾洗手區提供民眾多一層防護;但是,乾洗手使用時機及自己適合使用?對於乾洗手會皮膚過敏民眾,是否有其他替代方式,及如何自製洗手液等,也是一般民眾關切的議題。 彰基感染預防暨控制中心組長賴惠雯表示,一般民眾進到醫院的執行手部衛生是很重要的,最主要的洗手時機就是進醫院前和離開醫院後,探病前後也要執行酒精性乾洗手的手部衛生。 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林昭仁醫師進一步指出,出門在外沒有辦法有方便的濕洗手,要注意洗手的幾個時機,譬如來醫院接觸到生病的人之前、回家後,我們最好都要洗手,吃飯之前或上完廁所之後也最好洗手。這段非常時機,也建議還是不要親小朋友,口沫還是帶有病毒。 目前坊間流行一些自製乾洗手液的方法,重點在酒精濃度,最好是75%,以達到最好殺菌效果,有些市售藥用酒精濃度高達90%,殺菌效果反而不好。對酒精過敏的人,在自製乾洗手液時加入乳液,可以減少過敏的情形。 林昭仁醫師表示,WHO建議乾洗手仍然不能取代濕洗手,不管乾洗手、濕洗手,最重要的是搓揉的動作。濕洗手搓揉之後,把細菌沖掉。乾洗手的部分,搓揉要長達20秒才能有破壞病毒的效果;也同時建議我們以拱手代替握手比較合適。延伸閱讀: 打掃用錯姿勢痠痛上身! 冷敷、熱敷時機一次搞清楚 富貴手碰到水就痛! 養成3個習慣不怕洗到破皮流血
-
2020-02-22 癌症.肺癌
肺癌、普通感冒咳嗽有差別! 咳超過一個天數別再拖
47歲的高小姐,長期被外派到越南工作,去年年末休假返台期間,咳嗽症狀前前後後大概有2個月,也持續去診所看醫生,並按照時間吃藥,原以為是因為自己工作太累造成身體狀態較差、治癒能力較弱,經家人勸說到醫院做健康檢查,透過低劑量電腦掃描(LDCT)發現肺部右下肺葉有一處約1.6公分結構清晰的毛玻璃結節,後續經進一步檢查確診罹患早期肺腺癌。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主任醫師指出,肺炎的成因依照致病源可分為病毒性、細菌性、真菌性,可經由帶菌者的飛沫傳染,也可能由口咽侵入使肺部感染。在氣溫偏低的季節是流感病毒活躍的時期,像是台灣常見的A型流感及近期蔓延全球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都是屬於病毒性肺炎;典型肺炎的症狀有發燒、發冷、咳嗽、痰液,痰液可能帶有血絲、胸痛、呼吸困難。 要特別注意的是「肺癌」在台灣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症狀常常與大部分肺部疾病相似,因此常常容易被忽略或被誤認為是肺炎,部分患者甚至沒有明顯症狀。肺炎、肺癌出現症狀十分類似,例如:咳嗽、胸腔疼痛、呼吸或吞嚥困難、食慾不振、發燒等症狀,部分肺癌患者會併發肺炎,也使得在尋求治療上沒有找到真正的病因,進而造成診斷時已是晚期,錯失最佳治療時期。 蔡聰聰提醒,最重要關鍵,在於若咳嗽時間超過兩週未痊癒者,就該提高警覺。雖然咳嗽不是罹患肺癌的明顯症狀,但若久咳不癒就應自主做進一步的檢查,甚至透過精密儀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幫助發現細微病灶,找出可能的真正病因。 然而,肺癌好發於40歲~75歲年齡族群,因此40歲開始除了每2~3年安排全身健康檢查,也別忘安排肺部篩檢;若有肺癌家族病史,一定要提高警覺並自主安排肺部檢查,可進一步安排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找到小於1公分的肺癌病灶,對於後續的治療也能夠較精準掌握疾病的狀態。 延伸閱讀: 久咳多痰只是小感冒? 有這3跡象可能是肺出問題 4原因都會讓肺變菜瓜布 你中標了嗎?
-
2020-02-21 焦點.用藥停看聽
超過38℃發燒了!感染科醫師解析退燒藥正確使用時機
發燒是人體發炎反應所造成的現象,是身體發出的警訊。80%的發燒是由外來的感染引起,另一則是體內異常細胞導致發炎反應所致,如痛風、免疫風濕疾病、癌症等。這些感染源會使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心,將原本的體溫設定點調高,於是身體就會開始發燒了! 醫師通常會將38℃定義為發燒,是指耳溫或肛溫達38℃,而口溫37.5℃、腋溫37℃以上亦可能是發燒了。人體許多部位皆可測得體溫,但有些微差距,其中,耳溫與肛溫接近人體中心體溫,但因為新生兒不適合測量耳溫,所以肛溫是嬰幼兒的首選。而測量腋溫及口溫時受影響的因素較多,如衣物多寡、剛喝過水,都會影響到;耳溫槍則因操作方便、迅速且準確,所以普遍成為居家測量體溫的工具。 耳溫槍主要以紅外線測量耳膜的溫度,因為耳膜的位置接接下視丘,也就是體溫調節中樞,且與頸動脈的血流相通,所以耳溫可說相當於人體的中心體溫,但是人體的耳道是彎曲的,使用於3歲以下的幼兒時,要把耳朵向下向後拉,3歲以上的孩童應把耳朵向上向後拉,所測得的溫度較準確。 台北馬偕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郭建峯表示,一般感冒也就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只要多喝水、多休息,保持良好免疫力即可,但如果發燒造成身體愈來愈不舒服,變得虛弱、開始打寒顫、意識不清,就有可能是細菌感染引起,因此建議就醫治療,投予抗生素以縮短病程。 使用退燒藥的時機是,當病患燒到38.5℃以上,且因伴隨的頭痛、肌肉痠痛、疲累而無法忍受時,就可考慮服用退燒劑,來減輕不適。 普拿疼、阿司匹靈、非類固醇解熱鎮痛劑都是常見的退燒藥物,但21歲以下禁止使用阿司匹靈。退燒藥主要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形成,使大腦體溫中樞所設定的溫度能暫時降低,並刺激血管擴張,以達到發汗來幫助體表降溫的效果。經由以上的藥物,體溫多會暫時性的下降,但可能藥效消失後,體溫又會恢復高溫,這是因為致病源尚未解除,服用退燒藥只是治標不治本,讓身體感覺舒服一點的症狀治療藥物。 退燒藥物應依醫囑使用,不可自行將劑量增加或多服幾次,否則超過安全劑量可能出現傷肝、傷腎及失溫的情形,使用過量的退燒藥會讓病患的中心體溫過低,反而會刺激大腦更積極地產熱,導致全身發冷、顫抖,此時應再加強保暖並補充水分。 另外,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永綺提醒,即使服用退燒藥仍可能無法降至正常體溫,這也是正常的,通常使用退燒藥2小時後,可讓體溫降低1℃左右,發燒處置不以快速降溫為原則,只要維持在38℃左右就可以。但在給予病患足夠藥量的退燒藥後,體溫仍無法下降時,可以用物理性的方法輔助降溫,但建議是在服用退燒藥30分鐘後再進行。 溫水拭浴是常用的降溫法,用毛巾沾37℃的溫水擦拭身體,可讓皮表的血管擴張,將體表溫度散去。因為嬰幼兒的體表面積較大,所以用此法的效果較好;不過,禁止用冷水或酒精拭浴,此種方法會讓體表快速降溫,反應太過劇烈反而可能造成抽搐,讓病患更不舒服。 泡溫水澡也是同樣的原理,但要注意水溫需維持在38℃~40℃左右另外,建議不要對無表達能力的幼兒使用冰枕、退熱貼,以免造成局部過冷或體溫過低。  陳永綺提醒,身體藉由發燒來提醒我們「有狀況了」,只要處置得宜,記錄發燒的程度、觀察合併症狀是否加劇,若沒有失能狀況出現,其實不需太過緊張,重點是在找出發燒的原因為何,才是看待發燒、治癒疾病的根本之道! 延伸閱讀: 高燒不退會燒壞腦? 想太多!家醫科醫師破解迷思 發燒別急著吃退燒藥! 分3階段處置才能加速康復 
-
2020-02-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耳溫槍用錯恐增感染風險!專家教你正確使用方式
擔心武漢肺炎疫情擴散,現在許多公共場所入口均有專人測量額溫,大部分公司內部則以操作簡單,且較為精準的耳溫槍為主。不過,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有槍套設計的耳溫槍,使用時須加上原廠槍套,並1人1個耳套,才能減少感染風險。最傳統的體溫計為舊式水銀,由於操作複雜,10幾年來漸漸由操作簡便,且能迅速看到結果的耳溫槍取代,成為許多家庭必備的醫療儀器。食藥署表示,人體的下視丘是體溫的控制中樞,在結構上接近耳膜,且能充分獲得頸動脈的血液供應,因此只要能測得耳膜溫度,就可判斷體溫高低。體溫是以紅外線(熱輻射)形式散發出去,利用耳溫槍偵測耳膜所產生的紅外線溫度,透過溫度的高低變化,使耳溫槍感測器產生電訊號,再經由放大、處理及訊號轉換,最後才顯示溫度。最近1個多月來,耳溫槍銷售量大增,許多公司都要求員工上班第1件事就是測量體溫,至於該如何正確操作,獲得精準體溫數據,則需要一些小技巧。首先,應詳閱原廠使用說明書,遵照指示使用,務必熟悉正確的儀器操作流程。另外,測量前應盡量清除耳道內異物或耳垢,因為耳道構造為彎曲狀,為讓耳溫槍偵測尖頭對準耳膜,可在量測前輕拉耳朵,先往上提再向後拉,就能讓偵測頭與耳膜呈一直線。此外,為了衛生起見,大部分耳溫槍均有槍套設計。食藥署提醒,一定要搭配原廠槍套才能準確測量體溫,須注意的是槍套不能有破損,且應該1人1只。部分網友認為,使用耳溫槍時,拿掉耳套後測量的體溫較為準確;對此,食藥署指出,務必依指示使用原廠專用耳套,數據才能精準。至於無槍套設計的耳溫槍,使用前應以原廠建議方式做好清潔工作,但在清潔完畢後,可能會使溫度略微降低,應等待數分鐘後才可使用。 (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高燒不退會燒壞腦? 想太多!家醫科醫師破解迷思 寶寶發燒要送醫嗎? 先確認有無這5種情況
-
2020-02-20 養生.抗老養生
春天重養肝!多吃2類食物膽、眼睛都幫你顧到
《黃帝內經》中寫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由此可知,春季養生應保健體內的陽氣,讓陽氣處於不間斷、持續旺盛的狀態。傳統中醫注重五行,而春季是草木繁榮、百花齊放之時節,對應五行中的「木」,而五臟中的「肝」又對應「木」,因此才會說:「春季宜養肝」。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肝臟具有藏血的功能,當失血過多或是女性經期的時候,都容易導致氣血不足,進而連帶造成肝血的不足。一旦肝血不足時,就無法提供足夠的養分給肝臟,導致肝臟功能受到損害,就容易出現眼睛痠澀、眼花,女性生理期發生紊亂等情形,因此,在春天的時候,除了養肝之外,補血也是養生的一大重點。 春天對應中醫五色中的「青」色,綜合而論,青色能夠促進肝氣循環與人體的代謝作用,有益於肝臟的排毒、消除身體的疲勞,還有明目、保健視神經以及提升免疫力的效果。 青色對應的味覺是「酸」味,春季養肝應該多吃些青色且帶有酸味的食物,包括奇異果、檸檬、番石榴、白醋、綠豆、毛豆、大黃瓜、小黃瓜、竹筍、花椰菜、菠菜、芹菜、海帶等,能夠照顧肝、膽及眼睛等部位。 以中醫書《本草推陳》的紀錄指出,芹菜主治肝陽頭暈、面紅目赤等症狀。從營養學中也可以知道,芹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C與鈉、鉀等礦物質。有平肝清熱、發汗解熱以及降血壓的效果,不過因為芹菜含有高鈉,平均1根芹菜,就含有35mg的鈉,因此,高血壓患者,不宜食用過多。 而中醫藥學中指出,牡蠣入肝腎兩經,有滋陰補血、消除煩悶以及解除失眠的效果。陳潮宗表示,牡蠣富含ω-3脂肪酸、EPA及DHA,不但能降低壞的膽固醇含量,還可預防心血管疾病與脂肪肝。但是生吃牡蠣容易遭受到細菌感染,因此,建議連同適量的薑、醋等調味料一同吃下肚,達到殺菌的效果。 此外,菠菜是春天當季的蔬菜,性涼味甘,富含維生素K、葉酸、草酸、蛋白質以及鐵質,有利於活絡血脈、五脈運行,針對肝氣不順所引起的胃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不過,陳潮宗提醒,盡量不要跟豆類製品一起吃,否則容易形成草酸鈣,而導致結石的發生。 春天是肝病的好發季節,酒精也被證實對肝細胞會直接造成傷害。陳潮宗強調,對於已經有慢性肝炎症狀的患者來說,飲酒是必須絕對禁止的行為與消遣,以免酒精增加肝臟的負擔。 另外,可能含有黃麴毒素的花生、豆腐乳等過期食物,也是傷害肝臟的兇手,必須特別注意;如果是發霉的生米、花生等食材,千萬不要因為節省就繼續吃,長期下來,將對肝臟造成嚴重的傷害。 雖說春天養生建議吃酸性食物,且酸性物質會讓繃緊的肌肉變得柔軟,幫助分解體內囤積的脂肪,但若是吃太多酸度過高的食物如檸檬等,也容易傷胃,因此,建議留待飯後或是非空腹時食用,較能保護胃部。 延伸閱讀: 肝不好易疲勞? 指緣長肉刺可能也是警訊 降低脂肪肝單靠低油飲食不夠 還要加上這件事才行 排毒從斷食開始? 一次搞懂3種斷食法要怎麼吃才對 
-
2020-02-20 科別.精神.身心
擔心肺炎疫情也會破壞免疫力!醫師教你10個放鬆方法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新冠病毒疫情越演越烈,台灣也出現第1例死亡個案,消息公布後,藥局外面排隊購買口罩的人潮更多,許多人惶惶不安,擔心被感染,甚至影響睡眠。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最近幾個月來,新冠肺炎已經成為門診患者主要的壓力來源,9成身心疾病患者擔心疫情影響健康,甚至連帶造成經濟景氣變差,工作可能不保。如果長期處於高壓力、焦慮的情況下,恐讓免疫系統混亂,導致唾液中的抗體(免疫球蛋白)下降,而唾液是抵擋呼吸道疾病的第1防線,如果免疫力下降,身體狀況就會變差。另外,長期處於焦慮、壓力過大的情況下,大腦會分泌可體松(即壓力荷爾蒙),影響免疫系統的運作。研究證實,廣泛性焦慮患者血液裡面的免疫球蛋白數值明顯低於一般人。如何放鬆心情?楊聰財建議,應該睡眠充足,食物攝取均衡、維持運動習慣,並多找人聊天說話,甚至唱歌,寫心情日記、感恩日記,轉移注意力。另外,多做腹式呼吸,鼻子吸氣、嘴巴吐氣,試著讓吐納又慢又深,持續5、6個深呼吸,一邊呼吸,一邊冥想大自然,有助於轉移注意力,遠離憂鬱焦慮意念。如果覺得身心焦慮,影響睡眠,建議不要看電視新聞,也不要上網搜尋相關訊息,多至戶外走走。如果狀況嚴重,無法靜下來,甚至失眠,建議至身心科就診,尋求協助。在飲食方面,國民健康署建議,多吃不同顏色的蔬果,攝取其中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及植物化學素,減少發炎介質,強化免疫細胞,進而增強抵抗力。每餐水果攝取份量約1個拳頭大,水果洗乾淨後,連果皮一起吃,才能攝取到更多的營養素;每餐蔬菜攝取量則比一個拳頭還要大一些,甚至可以適量增加。另外,可以在客廳或餐廳桌上,放些方便食用的水果,如橘子、香蕉等,餐間肚子餓時,即可取用,不但有助於1天達到應攝取之建議量,更可取代吃零食的習慣。(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呼吸困難、感覺快死掉卻查無病因! 別再以為是心臟病,3特徵跟「恐慌症」有關 癌症指數高就是罹癌了? 先別嚇自己!醫師解釋給你聽
-
2020-02-19 養生.健康瘦身
狂踩飛輪減重沒效? 想要燃脂這運動更有用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飛輪課已經成為健身房及各縣市運動中心最夯的運動課程,雖然1堂課只有40分鐘,但在教練口令帶動下,雙腳用力踩著飛輪一下就爆汗、大量燃燒卡路里,許多人認為,這類高強度間歇運動可以有效減重,因此,飛輪課大受歡迎。 國民健康署指出,高強度間歇運動(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是指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較長時間低強度運動兩者交叉進行,以飛輪為例,突然爬坡、增加阻力或速度變快等。 研究顯示,經常踩飛輪,可以減少脂肪堆積、降低身體脂肪組成,特別是腹部與內臟脂肪,相當適合希望雕塑體態,讓線條變好看的人。至於體重過重者,只要持之以恒,長期(12周以上)接受高強度間歇運動訓練,也能改善最大攝氧量、腰圍、體脂率、休息時心跳與血壓,有助於身體健康。 不過,目前研究尚未證實,踩飛輪等高強度間歇運動,可以顯著地減重。也就是短期高強度間歇運動的減脂效果,並未優於中強度有氧運動。 國民健康署表示,如果從時間觀點來看,高強度間歇運動時間較短,消耗同樣的卡路里,則要比中強度有氧運動少花將近40%的時間,屬於比較有效率的運動方式。 國健署建議,不管從事哪一種運動,都應循序漸進,注意場地安全,並事先動態暖身、運動後緩和拉伸。一開始,最好先請經驗豐富的教練指導,此外,第1次做高強度間歇運動時,應該量力而為,不用跟其他學員做比較,一步一步來,才能避免運動傷害風險。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瘦小腹不是少吃就有用! 6個懶人必學的小秘訣 脂肪頑固難消? 營養師激推2食物讓你邊吃邊瘦 
-
2020-02-19 科別.皮膚
預防病毒勤洗手卻引發皮膚炎?WHO教你3招緩解不適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勤洗手是防疫的不二法門,但有些人頻繁洗手卻容易有皮膚不適的問題,該怎麼辦?世界衛生組織指引指出,這在醫護人員很常見,洗手引發的皮膚問題,最常見是「刺激性接觸皮膚炎」和「過敏性接觸皮膚炎」,避免法則有三:選擇刺激性較小的清潔產品;避免增加皮膚刺激性的行為;在洗手後使用保濕護膚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引,「刺激性接觸皮膚炎」會產生、乾燥、刺激、瘙癢,甚至破皮和出血等症狀;原因是清潔品中的某些清潔或抗菌成分,容易洗掉皮膚表面的油脂層,且逐漸向皮膚深層侵蝕。尤其在乾燥的季節,這種情況會加劇,損壞皮膚。這各種清潔品中,實驗顯示,酒精對於手部的耐受性相對較好。而碘類溶液刺激性稍高,刺激度高至低依序是氯己定、氯二甲酚、三氯沙和酒精。至於「過敏性接觸皮膚炎」,症狀輕重不等,嚴重可能引起呼吸道窘迫等,症狀發生當下,可能是延遲性的接觸性皮膚炎,也可能立即的接觸性蕁麻疹,常常是清潔品中的香料和防腐劑引起。如何避免洗手引發的皮膚不適,世界衛生組織指引建議:選擇刺激性較小的清潔產品:若肥皂會引起不適,就選擇酒精類的清潔品替代。在醫療院所等場合,沒有一件產品是零風險的,可提供多種替代產品。避免增加皮膚刺激性的行為:肥皂洗完手前後,沒必要再使用酒精類產品,反刺激引起皮膚炎,此外,洗完手後,在溼答答的狀態戴手套也容易引起不適。在洗手後使用保濕護膚品:洗手後的皮膚狀態,會因為氣候、個人膚質而有所不同,有些研究發現,皮膚較深的護士,洗手引發的不適的機率,較皮膚較淺的護士低。這類會有不適的人,可能需要額外的皮膚保濕。保濕乳和保濕霜通常包含保濕劑、脂肪和油脂,有助皮膚保溼,並補充皮膚的油質保護層。許多研究都顯示,使用保濕產品,有助緩解洗手的皮膚不適。參考資料:1. WHO Guidelines on Hand Hygiene in Health Care: First Global Patient Safety Challenge Clean Care Is Safer Care.(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洗手分2種 肥皂洗、乾洗手哪種清潔較乾淨? 防武漢肺炎只戴口罩? 6個時候別忘了要洗手 
-
2020-02-18 養生.聰明飲食
增強抗體吃對很重要!5大食材打開家裡冰箱就有
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來勢洶洶,截至2/11疾管局統計,全球確診人數超過4萬例,死亡人數1018例,目前疫情趨勢仍未有平緩跡象。對抗病毒的來襲,除了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做好外在防護、居家防疫、養成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生活作息之外,把握飲食的營養也很重要。 為此,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告訴你平日裡有哪些常見且容易取得的食物,可輕易補充營養素,加強免疫力! 1、大蒜大蒜中的有機硫化物,如大蒜烯,具有抗菌功效,能廣泛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如細菌、黴菌、病毒等,都有抑制生長的作用。 2、紅藜除了靈芝、人蔘之外,紅藜也含有提升免疫力的三萜類,三萜類可刺激並活化免疫細胞的巡邏功能。當病原體入侵體內,抗體形成之前,免疫細胞中的巨噬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會跟著血液在全身進行巡邏,若是發現異物或感染細胞,就會進行清除動作,降低病毒或細菌對於人體的傷害。 3、藍莓藍莓中的白藜蘆醇是二苯乙烯類的一種植化素,除了藍莓之外,其他紅、黑色的水果也富含白藜蘆醇,如:葡萄、桑葚等,有研究指出,白藜蘆醇可以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複製。 4、檸檬或柑橘類水果這些食物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預防感冒、幫助強化人體的免疫力,還有屬於類黃酮素的橙皮素,能夠減緩多種病毒複製的機會,幫忙對抗病毒。 5、十字花科的蔬菜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芥藍菜等,在藉由切碎時會產生硫代亞硫酸鹽類,此種植化素可以廣泛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包含細菌、黴菌、病毒,研究指出都有良好的抑制生長的效果。  均衡飲食、良好的生活型態及習慣,是健康的根本之道。潘富子強調,「腸道」被稱做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不僅是負責運送食物與消化吸收的消化器官,同時還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維護腸道健康狀態,可有效增強免疫力,建議年滿50歲的國人,每1~2年可做一次大便潛血檢查及每2~5年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若有大腸癌家族史、肥胖、少運動、抽菸、不良飲食習慣者,則更應定期自主安排無痛腸胃鏡健康檢查,降低疾病的發生機率。 延伸閱讀: 蔬菜、水果可互相取代嗎? 防疫、防流感先顧好免疫力! 日行「這項飲食」策略吃出高防禦 常運動、乖乖吃藥血糖還是高? 當心是這些藥物在搞鬼 
-
2020-02-16 新聞.健康知識+
戴口罩讓眼鏡霧茫茫?英國外科醫師教你超實用妙招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武漢肺炎延燒,有呼吸道症狀,或去醫院看病等特定時候,戴起口罩做好保護,但眼鏡卻起霧好惱人怎麼辦?為解決這一困擾,英國貝德福德醫院(Bedford Hospital)創傷和整形外科醫師Sheraz Shafi Malik和英國之心(HEFT)醫療體系創傷和整形外科醫師Shahbaz Shafi Malik在《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年報》撰文指出,善用肥皂水改變水滴表面張力,就可以減少鏡片起霧發生。根據《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年報(Ann R Coll Surg Engl.)》的一篇文章,許多需要戴口罩的員工,往往因為戴口罩又戴眼鏡,造成眼鏡起霧,沒辦法好好工作,困擾不已。Sheraz Shafi Malik和Shahbaz Shafi Malik撰文建議,可以在戴上口罩之前:(1)先用肥皂水清洗眼鏡的鏡片表面(2)在大力甩乾多餘水分,然後,讓眼鏡自然通風乾燥,或者用衛生紙輕輕擦拭鏡片,留下一層肥皂水薄層(3)這時再戴上口罩,鏡片就不容易起霧了。為何眼鏡會起霧,兩位醫師說明,是因為人體吐出的氣體,被口罩上方的空隙引導流向眼鏡,而呼氣中的水分溫度較高,碰到溫度較低的鏡片表面,遇冷凝結成小水滴,造成進入鏡片的光線折射,並大大遮蔽了穿透鏡片的光線,造成起霧的現象,使人看不清楚。而這些小水滴之所以可以在鏡片上形成,是因為水分子間本身表面張力凝聚再一起。因此,針對肥皂水預防鏡片起霧的原理,醫師解釋,肥皂水是一種介面活性劑,可以破壞水分子的表面張力,使水滴不容易形成,讓水擴散開來,使用上述方法可以在鏡片表面留下一層肥皂水薄層,進而防止鏡片起霧。他們補充,這種界面活性劑效應廣泛應用在生活中,防止物體表面起霧。參考資料:1.Sheraz Shafi Malik and Shahbaz Shafi Malik, A simple method to prevent spectacle lenses misting up on wearing a face mask. Ann R Coll Surg Engl. 2011 Mar; 93(2): 168.doi: 10.1308/003588411X12851639107313b(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買隱眼只看度數? 少做這1步相當於在謀殺你的雙眼 配戴隱形眼鏡有年限? 這些行為都是兇手!
-
2020-02-15 養生.聰明飲食
心情差靠大吃紓壓?澳研究:這些食物才能真正抗憂鬱
寒冷的天氣,朋友相約吃熱呼呼的火鍋、公司聚餐、大小聚餐不斷?千萬別仗勢年輕而「百無禁忌」的吃!過量加工或高糖、高脂肪除了會增加肥胖、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也和憂鬱情緒有關連!根據2019年10月發表於線上《PLOS ONE》研究指出,減少攝取加工食品,增加水果、蔬菜、魚和橄欖油的攝取量可以改善年輕人的憂鬱症狀。澳洲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學者,研究76名17歲至35歲具中度至重度憂鬱患者,且飲食習慣中攝取過量的糖、飽和脂肪或加工食品者。隨機分配至兩組:「飲食改變組」及「常規飲食組」,針對飲食改變者,研究者提供其一支13分鐘的營養建議影片,一份飲食計畫,及食物包括橄欖油、天然堅果黃油、堅果、香料等。結果顯示,三週後飲食改變組的受試者,憂鬱症狀減輕,分數有顯著改善,焦慮及壓力分數也降低;而常規飲食組在憂鬱分數上沒有明顯改變。三個月後,研究者電訪飲食改變組的受試者,發現有7名仍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且情緒也持續獲得改善。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說明,此份研究再次驗證,正確的飲食習慣確實能有效紓緩憂鬱症狀,但飲食的改變需要從「認知」著手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建議可透過群體效益、社群媒體、同儕等來進行,當對方有進步的地方,便不吝嗇給予稱讚、激勵他,讓受試者感到有成就感;即使遇到挫折,仍一旁陪伴支持他。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常有人會心情不好就大吃大喝來紓壓,雖然曾有研究發現適當食用甜食會讓心情變好,其實糖份的效果是藉由胰島素濃度的上升,幫助體內色氨酸優先轉化成血清素,而血清素正是神經傳導物質,抗憂鬱的物質之一,因此飲食上攝取產生多一點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例如含有維生素B6或B12的牛奶、魚、肝臟或各式綠色蔬菜水果等自然食物,都能有效降低憂鬱症狀,使心情愉悅。延伸閱讀: 吃下午茶擊退負能量! 但這些食物只會讓你愈吃愈累 壓力大到喘不過氣 多吃7種食物紓壓解鬱 
-
2020-02-15 科別.指甲.足部
腳一踩就痛!放鬆足底筋膜每天6動作有做有差
早上起床腳一著地,腳後跟痛得要命,就像被針刺一樣,無法走路,只能墊腳尖走路,但稍微活動一下,疼痛就會逐漸減輕。 新北市土城醫院副院長、長庚大學骨科副教授葉文凌認為,適當的伸展運動可以減少身體負擔集中於一處,尤其是運動員,不只是運動前要做好熱身,伸展運動更要依照溫度而調整;運動完,更要好好做放鬆運動,否則一旦柔軟度下降,足底筋膜炎只是最輕的問題,其他傷害往往接踵而至。  足底筋膜炎早期的症狀,主要是疼痛,剛開始只是穿硬鞋子久了會痛。因此在鞋子選擇部分,太硬、太高的鞋子,都不建議經常穿著,而適當的鞋墊也有助益;另外,根據臨床研究證實,提供適當避震性的鞋子,具備一定療效,建議測量足底壓力分布,並且訂作適當鞋墊,效果會更加理想。 日常生活上,應特別注意自己的體重,並且養成做伸展運動的習慣,維持良好的柔軟度,運動前後別省略熱身、收操;還有工時別過度,適當的休息時間、足夠的睡眠,讓身體復原,更重要的是,有症狀要早治療,別等到晚期就為時已晚。 透過腳底伸展、拉筋動作,能夠放鬆足底筋膜,早晚各做1次。 第1招:墊腳運動雙腳站立,兩手撐扶椅背或牆壁,雙腳腳尖往上墊起,重複30次。 第2招:腳趾抓地雙腳站立,兩手撐扶椅背或牆壁,單腳腳跟著地、腳掌往上,腳趾往下抓地,重複30次。 第3招:腳底拉筋雙腳站立,兩手撐扶椅背或牆壁,單腳腳跟著地、腳趾貼牆,腳底板用力往下踩地,1次30秒,重複10次。 第4招:屈膝伸展站立在床緣,單腳屈膝輕放床墊,順勢坐於腳跟、腳趾呈彎曲狀,身體微向前傾,伸展腳底。 第5招:滾球放鬆身體呈坐姿,雙腳踩小白球或是玻璃瓶,靠來回滾動腳掌,1次約5分鐘。 第6招:弓箭步伸展身體挺直,雙腳與肩同寬,前腳膝蓋打直、腳尖朝向正前方,並且往前跨出,後腳腳尖著地伸展,注意膝蓋不能碰地,1次30秒,重複10次。 延伸閱讀: 足底筋膜炎一踩就痛! 專家傳授6招對付你的足跟痛 足底筋膜反覆發炎? 先檢視這2點 
-
2020-02-15 科別.心臟血管
周邊血管阻塞會致死!4種人是高危險族群
國人的飲食習慣逐漸西化,三高疾病發生率已經逐年提升,所導致的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及週邊動脈血管疾病的盛行率也在不斷攀升。在台灣,心血管疾病早已蟬聯10大死因前3名多年,也使得一般民眾始終將焦點放在心血管疾病,反而忽略了週邊血管阻塞疾病所造成的危害與嚴重性。 台北慈濟綜合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兼週邊血管中心主任黃玄禮指出,週邊血管阻塞的成因與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因子相同,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抽菸、高血脂症、年齡老化、慢性腎功能不全及血液黏稠度過高或有發炎情況的人,都是週邊血管病變的高危險族群。 1、男性:黃玄禮進一步說明,除了上述高危險族群外,在臨床統計上,也有男多於女的趨勢,以輕症患者來看,男女比率約為2:1,推斷與男性抽菸人口較多有關係。 2、年長者:年紀大的人,多數是因為器官出現退化所致,55歲以上的一般民眾,有週邊動脈血管疾病的盛行率約5%,在台北慈濟醫院新成立的週邊血管中心所做的統計中,分析過去8年因較嚴重的週邊動脈血管阻塞接受血管內介入治療的550個病患,40~59歲的年齡層中,其發生率為3.5%,而在80歲以上的年齡層中,週邊動脈血管阻塞的發生率也占25.6%。 3、抽菸族群:抽菸也會增加週邊動脈血管阻塞的風險達2~6倍,且有超過4成週邊動脈血管阻塞的患者皆有抽菸史。 4、糖尿病患:糖尿病患所導致的週邊動脈血管阻塞,更高達8成左右 。注意肢體末端變化,避免截肢 根據統計,有將近80%患有週邊血管疾病的病患,好發處大多集中於髂動脈以下部位的下肢動脈血管,而罹患此類疾病的患者,也常會合併心臟冠狀動脈、頸動脈或腎動脈狹窄阻塞等問題。總而言之,無論是動脈或靜脈週邊血管阻塞,都是非外傷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 因此,及早發現、確定診斷且積極治療,才能有效防止疾病的惡化,改善生活品質且降低死亡風險。而在治療上,除了使用藥物之外,也應該積極戒菸、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持續且規律地復健。另一方面,若藥物治療效果不彰,也可考慮血管重建手術,以避免患肢截肢的風險。 延伸閱讀: 血壓高有前兆! 除了無感2症狀都是重要警訊 胸痛是心臟出問題? 先看看是不是這7種原因引起的
-
2020-02-14 癌症.抗癌新知
想抗癌就要動! 癌友每周運動90分鐘有2大好處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癌症患者該怎麼運動?癌症治療幫助殺死癌細胞,但其藥性多少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是一把雙面刃。不過,若在治療期間,適度運動當成輔助治療方案,有助於減少副作用的嚴重程度。對此,美國知名醫院梅約診所參考正常人的運動建議,修訂了「癌友的運動指引」,梅約診所運動醫學部聯合主任Edward Laskowski表示,運動對於癌友的存活率以及癌症預防都有很大的幫助。根據梅約診所衛教網站,Edward Laskowski針對運動對於癌友的重要性時解釋,運動對於曾經罹癌和正在接受治療的癌友有巨大的影響,「運動可以幫助減輕焦慮,減少憂鬱感,尤其許多癌症治療對心臟影響很大,運動可以對於心臟的益處非常巨大。」根據梅約診所的運動指引,對於曾經罹癌和正在接受治療的癌友而言,建議每周進行3次運動,每次30分鐘,包含阻力訓練和90分鐘的有氧運動。正常人建議每周應中度運動150分鐘,Edward Laskowski指出,對癌友而言,運動指引已經進行下修,建議一般人都可以遵循,「無論什麼運動,只要有運動就是好的,在日常間累積運動量非常重要,益處也多多。」醫師補充,運動有助於提升癌友的存活率,更可以預防七種最常見的癌症,包括大腸癌和乳癌。他強調,無論是正常人還是癌友,都要注意運動量,運動越多,對身體的幫助越大。參考資料: Mayo Clinic Minute: Updated exercise guidelines for cancer patients, survivors(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不動易致病! 想提升防疫力你可以做這3個居家運動 用吃殺死癌細胞! 15種物美價廉抗癌食材報你知 
-
2020-02-14 科別.心臟血管
心律不整無前兆! 提防猝死風險務必這樣做
 最近寒流南下,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急重症患者明顯變多。台中大里仁愛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明峰提醒,心律不整為心肌梗塞及猝死的高危險因子,天冷務必注意保暖並規律用藥,或考慮在心臟植入去顫器。1名50歲外商公司陳姓主管日前因心跳過快,導致身體極度不適險些昏厥,而被送往急診,經心電圖檢查發現有嚴重心律不整,研判為「心室心搏過速」,在緊急注射藥物後才救回一命。事後發現,他在3年前也曾因心肌梗塞緊急就醫。李明峰說明,有過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的患者,較容易出現心律不整症狀,有些人因心跳太快而突然昏倒,甚至猝死。而且假如是在野外等醫療設備不齊全的地方,很可能因來不及施予緊急處置而猝死。該名患者在3年前心肌梗塞病發後接受心導管手術,之後定期回診與規則服藥,但這次疑似因為天冷導致血管收縮,造成嚴重心律不整,他擔心日後若再度復發,未能及時電擊、用藥急救的話,恐怕就沒有這麼幸運。李明峰指出,預防「心室心搏過速」最有效方法為植入去顫器於心臟,新型術式為「全皮下心臟植入式去顫器(S-ICD)」手術,將去顫器放入胸壁的皮膚下層,大幅減少感染或其他併發症機率。手術採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方式,在胸部皮膚下開約2至3個傷口,其中1個傷口較大,用來放置電池;至於電線的傷口相較對小,僅2至3公分,手術過程只需1至2小時。放置完成後,胸口外面將有一條電線圍繞,一旦偵測到嚴重心律不整,就會立刻啟動電擊讓心跳恢復正常。李明峰表示,該術式優點在於過程簡單,不需要另外在心臟內尋找合適位置植入,且放在身體外層,侵入性比較低。心律不整沒有任何前兆,卻可能因突然暈厥導致撞到頭或跌倒,造成嚴重外傷。因此病患務必按時服藥,少碰刺激性食物飲料,維持正常生活作息。另外,有家族病史、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者,均屬高危險族群,應該規律用藥,控制三高,避免喝酒、抽菸,不要熬夜,天冷時注意保暖。(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血壓高有前兆! 除了無感2症狀都是重要警訊 火燒心未必胃出問題! 8症狀都可能是心肌梗塞警訊 
-
2020-02-13 養生.運動天地
上班太忙沒時間運動?美國癌症協會教你10個小技巧
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有助於身體健康,然而現代人生活忙碌,總有許多藉口不運動,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建議,把運動融入日常活動中,找到空檔運動來累積運動時間,是一個大忙人最適合的運動方法,快來看看如何規劃運動時間。美國癌症協會建議,成人每周至少應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的劇烈運動(或混合兩種)。適度規劃運動時間很重要,尤其利用日常生活的活動,可以不需規劃額外時間運動,是一個非常好的運動方式。1. 工作或下班後,多走樓梯,少搭電梯,有助累積運動量。2. 如果您開車,請將車停在離目的地較遠的地方,再步行前往,多動動雙腳。3. 如果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可以提早一站下車,再步行至目的地。4. 走路或騎自行車去上班,平常外出購物或拜訪朋友也可以考慮。或將您代辦事項集中在一個區域中,這樣您就可以停好車,然後一一步行到每個目的地。5. 在午餐時間、晚餐後,甚至下午喝咖啡休息時候,多走一小段路、散散步。6. 晚上回家看電視放鬆時,不如邊看邊做一下簡單的伸展操或運動,或者訂下新規則:不得在廣告期間坐著,起來動一動,或者家裡走走。7. 打電話時站起來或四促走走。與其坐下來開會,不如和同事一起散步,一起腦力激盪,增加工作時的運動量。8. 多做家事,不要堆積家務,園藝或草坪維護都是運動的好機會,或者清理車庫、閣樓、掃地、拖地等大掃除,更有助於提升運動量。9. 尋找方法從目前的興趣、愛好和活動中獲得更多運動量。例如,如果您打高爾夫球,別做球車了,下來走去下一洞。如果您的孩子有體育活動,不如就在孩子練習的球場附近走走。10. 安排必須運動的家庭旅遊,例如游泳、運動、家庭郊遊等,將戶外活動納入家庭旅遊中,更是嘗試新事物的機會。參考資料:10 Tips to Fit More Fitness into Everyday Life(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不動易致病! 想提升防疫力你可以做這3個居家運動 防疫、防流感先顧好免疫力! 日行「這項飲食」策略吃出高防禦 
-
2020-02-13 養生.聰明飲食
防疫、防流感先顧好免疫力!這項飲食策略吃出高防禦
武漢肺炎鬧得人心惶惶,除了正確洗手戴口罩外,更要「均衡飲食」顧好免疫力:英國肯特大學2016年發表於《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期刊的研究指出,均衡飲食是增強免疫力並降低感染風險最務實的方式之一。董氏基金會建議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每一類食物多樣化,一天吃的食物種類要15種以上;但要避免只攝取某一類食物或加工食品。 雖然許多人都聽過「均衡飲食」原則,但卻常常誤解而吃錯!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明,「均衡飲食」是指六大類食物都要攝取、每一類食物多樣化攝取不同的食材,但零食、糖果、飲料等較不健康的食品所含營養素很少就不能算在六大類食物裡。 舉例:如果一天中只有吃含多種蔬菜的沙拉,並不算是均衡飲食,因為只攝取到蔬菜一類食物;同種食物但不同烹調方式或調味也不算是食物多樣化,例如炒豬肉絲、咖哩豬肉或經過加工的香腸、熱狗、貢丸只能算成1種食物;也要避免為了攝取多樣化而獲得更多熱量。 另外,對於銀髮族來說,均衡多樣化攝取六大類食物不僅與免疫力相關,多項國內外研究亦指出飲食多樣化對銀髮族的好處還有營養素的攝取量越高,死亡風險越低、憂鬱傾向較低、記憶力、判斷力、表達和理解等認知功能較佳,以及,可預防失智。 不過,許惠玉也提到,2017年《臺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研究指出,國內有高達8成7的銀髮族一天吃的食物種類未達到15種;最新國民營養調查也發現銀髮族:鈣、維生素E、維生素D、鋅及鎂攝取不足的比率達5~7成。 許惠玉強調,現代人雖然常吃得很富足,但卻是熱量過剩、營養不足也不均衡,建議應注重飲食多樣化,以避免營養素缺乏,並獲得較多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除預防失智,有助身心健康,更在平日就打好身體抵抗力基礎;如武漢肺炎治療目前沒有特效藥,靠的是人體自我防禦能力,要注意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多樣化,增強內在保護網並降低風險。 延伸閱讀: 不動易致病! 想提升防疫力你可以做這3個居家運動 身體出現5症狀 告訴你可能是免疫力失調了 
-
2020-02-12 科別.骨科.復健
膝蓋痛不一定是關節炎! 先搞清楚是不是這6原因引起的症狀
「醫師,我的膝蓋痛,上、下樓梯更是痛苦,吃了消炎止痛藥,玻尿酸也打了,怎麼還是不會好,只要止痛藥一停,膝蓋疼痛就開始發作,我的關節炎怎麼這麼嚴重啊?」振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溫哲昇表示,膝蓋痛不一定就是關節炎。尤其病患來到門診,第一個檢查動作就是照X光,很多人的X光檢查結果,的確會顯示有膝關節退化的跡象,但有些人只有輕微的退化,有些人根本就沒有退化,尤其是40、50歲左右,甚至更年輕的族群。膝痛的原因,並不完全是退化性關節炎引起,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1. 髕腱炎最常見的膝蓋痛原因就是髕腱炎,疼痛點位於膝蓋骨的下方,如果將膝蓋打直,用手指按壓膝蓋骨的下緣,即會感到痠痛。患者經常會蹲下去、站不起來,常發生在工作必須久站,或是勞動量過大的民眾。另外,運動員由於必須經常跑、跳,也很容易罹患髕腱炎,因此又稱為「跳躍膝」。2. 膝關節滑膜炎膝關節滑膜炎也是膝蓋痛常見的原因之一,滑膜是組成膝關節的主要結構之一,是一層覆蓋在關節囊內層,含有豐富血管的結締組織,由於滑膜細胞會分泌滑液,可以保持關節軟骨面的滑潤,進而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若過度勞動或是使用不當,都有可能引起滑膜的急性發炎,關節內會因而產生大量的積液及滑膜增厚,使得纖維變硬而失去彈性;膝蓋因而無法完全伸直,也無法完全彎曲及蹲下,又以髕股內側股骨髁處有壓痛為最常見,偶爾可以「摸到」摩擦的聲音。3. 鵝掌肌腱炎鵝掌肌腱主要為防止行走、跑步時,下肢往外旋轉,所以慢跑、下坡、過度行走及運動,都是引起鵝掌肌腱炎的原因;但是,也有因為不恰當的長時間坐著,與不恰當的伸展拉筋,導致鵝掌肌受傷。鵝掌肌腱炎常與退化性關節炎一起發生,但也可能單獨存在,疼痛的位置與髕腱炎不同,是在膝關節內側、脛骨的上方,用手指按壓時會感到疼痛。許多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在接受玻尿酸注射之後,僵硬及疼痛即有所緩解,但脛骨內側上方仍感到疼痛,這就是合併有鵝掌肌腱炎所致。4.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許多來自大腿的肌肉,也以肌腱連接在膝關節附近,一旦肌肉因使用不當、拉扯或受傷,也會影響膝蓋的活動度進而產生疼痛。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臨床症狀,包括膝蓋前側或下側的疼痛緊繃感,合併膝關節的活動度受限,當做蹲下、站起等彎曲伸直膝蓋的動作,會覺得僵硬。5. 痛風痛風的發作,主要是因為體內尿酸過高所致,尿酸其實是血液中像膽固醇一樣的化學物質,當尿酸高到一定程度時,便會堆積到全身,由於關節的溫度通常較低,所以尿酸多了就會沈積在關節內,沈積久了便會形成結晶,導致關節發炎,進而引發疼痛。痛風一旦發作,通常以大腳趾、腳踝及膝關節等部位,出現紅、腫、熱、痛最為常見。6. 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會侵害關節的疾病,詳細的致病機轉,至今仍然不明,一般認為與自體免疫系統有關。其可以侵犯身體的任何關節,也可以同時侵犯多個關節,導致關節疼痛、腫脹及僵硬,如果一側膝部或手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另一側的膝部及手也會罹患此病;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可能造成關節損害及扭曲,影響正常的生活功能。引發膝蓋痛的原因,排除免疫疾病引起的膝蓋疼痛因素外,不難歸納發現,多與時間及負重的過度,使用及超出肌腱所能承受的負擔有關。溫哲昇強調,不少人在不適症狀剛發生的時候,不太在意、心存僥倖,或不願修正或是變更生活模式,最後等到痛到不行,才去就醫,其實都有點太晚了。延伸閱讀: 破解關節痛5迷思 關節比氣象台還準! 身體這3地方變天就容易跟著痛 
-
2020-02-12 養生.抗老養生
不動易致病!3居家運動有助提升防疫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期間,大家待在家中的時間增加,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在家中也能適度運動,避免久坐少動以促進身體健康,才能更有效地對抗肺炎疫情。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含勞務、家務、交通及休閒活動等)不足為全球死亡前十大危險因子,約有21-25%乳癌及結腸癌、27%糖尿病及30%缺血性心臟病,都是因身體活動不足所造成。對此,國民健康署提供居家適度運動的3個妙招,讓您在家鍛鍊身體,提升防疫能力:1、伸展或肌力訓練:如瑜珈、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彈力球或彈力帶,或是客廳來回走動、原地扭腰擺臀和家人一起跳舞。2、利用室內運動器材:如室內腳踏車或跑步機等來維持身體活動與運動。3、做健康操:兒童及青少年選擇有趣的親子活動,進行快樂體操和遊戲;成年人可做上班族健康操;老年人則可以在家打太極拳、八段錦、高齡長者健康操,或從居家的身體活動,如步行、曬衣服、提物、站姿或坐姿等日常活動,強化身體的平衡力、肌力、柔軟度或心肺耐力等,促進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成人每週則應累計至少150分鐘;活動能力較差的老年人每週至少應有3天進行增強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此外,居家主動健身,也要注意運動空間通風、出汗後保暖及適時補充水分,以更好的健康狀態共同抗擊疫情。 延伸閱讀: 下背痛到難彎腰? 防椎間盤突出平時有3妙招 常運動、乖乖吃藥血糖還是高? 當心是這些藥物在搞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