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5 該看哪科.婦科
搜尋
婦產科
共找到
704
筆 文章
-
-
2021-07-15 該看哪科.婦產科
試管嬰兒擴大補助 詢問暴增
衛福部七月一日起補助不孕夫妻三到六次、每次六到十萬元做試管嬰兒,近日各大醫院詢問暴增,但除了對位處偏遠的不孕夫妻受到來回奔波折磨,卅五歲以下不孕婦女規定只能植入一顆胚胎,想多植提高懷孕機率就要放棄補助,醫界認為跟臨床作法有出入,為德不卒。新制上路後,包括高雄長庚、屏東基督教醫院等南部醫院的詢問電話響個不停,屏基生殖醫學中心主持人蔡妮瑾醫師說,很多之前不敢做試管嬰兒療程的不孕夫妻知道有補助後都來詢問,人數增三倍。通常試管嬰兒療程至少花費十五萬元,還不一定包生。國健署先前補助中低收入戶,但因經濟弱勢,大多因為負擔不起而作罷,五年來申請補助者寥寥無幾。這次擴大補助對象,未滿四十五歲不孕夫妻,每胎最多補助六次,每次至少六萬元,比原來一年補助一次、每次上限十五萬元優惠許多,合約醫療院所也從廿家增至九十三家。屏東有對夫妻結婚六年沒有孩子,猶豫很久後決定做試管嬰兒,前半段打排卵針就花掉廿萬元,預計八月要植入胚胎,他們認為補助不無小補。但也有人敬謝不敏,失敗三次的台東陳小姐說,做試管嬰兒會找名醫,她從排卵、確認是否懷孕到懷孕,往返台北追蹤治療,取卵時每月跑三趟,很折磨人,「這種補助對我來說,還是算了吧」。苗栗林姓夫妻曾往返台中找名醫做試管嬰兒。林先生說,花錢事小,來回奔波加上每次從期望變失望的挫折才難受。婦產科醫師說,不孕夫妻跨縣市求醫很勞累,補助政策對偏鄉民眾的效益更有限。高雄好韻診所院長郭鴻璋表示,新制設定的規範也有檢討空間,如卅五歲以下不孕婦女規定只能植入一顆胚胎,想多植就要放棄補助,這是要減少多胞胎發生,避免衍生早產等問題而增加健保支出,但偏高齡婦女卵巢品質下降,若只植入一顆胚胎,懷孕機會恐更低,也衝擊嘗試意願。另有醫師說,申請案先施術付款、事後再申請補助,萬一補助被衛福部駁回,豈不造成醫病關係緊張?▍延伸閱讀:試管嬰兒擴大補助 對不孕夫妻來說真能「助孕」還是只是一種「賭注」?
-
2021-07-14 該看哪科.婦產科
準爸爸的神隊友攻略!孕期的4種狀況&建議作法
懷孕時為了提供胎兒良好的發育環境,母體承受了兩倍的工作量,再加上荷爾蒙的影響,心情也變得多愁善感,準爸爸無法了解的懷孕心情,本期透過醫生與心理師的說明,讓準爸爸們也能因為理解而貼心照顧辛苦的孕媽咪。身體篇案例一:小青與建安雖然對於懷孕感到十分喜悅,但嚴重的孕吐、低血壓與容易疲累,讓小青感到十分辛苦,尤其當小青不舒服時,看到一如往昔只是在旁收看電視的建安,卻也讓小青感到莫名的煩躁與生氣,起伏的情緒讓建安感到疑惑而不解。醫生怎麼說懷孕時身體為了提供胎兒良好的生長環境,會藉由分泌荷爾蒙、重新分配血液流量與調整心血管功能來協調身體的運作,其中荷爾蒙的分泌是造成孕媽咪孕吐與情緒不穩的原因,而低血壓則是因為體內血管擴張阻力下降以幫助血液順利流動,子宮的血流也會增加到孕前的3.5倍,禾馨婦產科醫療總監林佳慧醫師表示,懷孕時,因為身體的工作量增加,孕媽咪容易感到疲累,加上荷爾蒙的影響讓心情較容易有所起伏,此時建議準爸爸要特別體諒孕媽咪,千萬不要跟著老婆一起生氣,造成不愉快的爭吵。準爸爸怎麼做當孕媽咪因為懷孕讓心情受到影響時,生活中原本的樂趣也可能因此打折扣,如:案例中,懷孕前,小青原本也許能與老公愉快的一同欣賞節目,但懷孕後因為身體的不適而失去了一些興致,卻看到老公絲毫沒受影響地欣賞節目,不免覺得有些不平衡,此時,若準爸爸能稍微放下遙控器,為孕媽咪準備一杯水或關心一下她的需求,相信能讓孕媽咪心情有所放鬆。林佳慧醫師提醒,懷孕的辛苦準爸爸也許不容易體會,但多點耐心與諒解,會讓孕媽咪感覺受到重視也比較願意忍耐不適。Tips分泌的荷爾蒙中,幫助胎盤形成與發展的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會因為濃度的不斷上升造成孕媽咪的孕吐,作用會在孕期前三個月最為明顯,之後會因身體的調適與濃度下降而讓症狀逐漸緩解;而懷孕末期的孕吐,常見原因為胃部脹氣,因此建議孕媽咪以少量多餐的方式來緩和症狀。 飲食篇案例二:妞妞好不容易度過了食欲不好的孕期前三個月,從第四個月開始便沒忌口的能吃就吃,沒想到最近的一次產檢,被醫生告誡要控制體重,讓她有時只能看著老公大吃大喝,她覺得因為懷孕的影響,先是初期沒食欲,現在後期又要忌口,讓對吃很講究的她心情不免感覺低落。醫生怎麼說懷孕時的飲食,除了初期為了增進食欲需選擇較清淡忌油膩的食物外,懷孕中後期控制體重其實具有許多好處,林佳慧醫生表示,體重若增加太快,身體的關節與肌肉的負荷增加,若平時孕媽咪沒有運動習慣、肌耐力不夠,會很容易感到腰痠背痛,另一方面健康的飲食與控制得宜的體重,除了可幫助順利生產、減少水腫狀況與減輕孕期不適外,對於降低妊娠毒血症與妊娠糖尿病的併發機率也有正面影響。準爸爸怎麼做當孕媽咪為了腹中寶貝認真忌口、挑選食物時,準爸爸若能貼心陪同,且儘量避免在老婆面前大啖她忌口的食物,如此除了較不容易引起孕媽咪的失落感外,也能讓孕媽咪感受準爸爸的共同參與。林佳慧醫生建議,孕期中,除了多攝取營養素多元的健康食物與纖維質高的食物外,應儘量避免油炸、油煎、勾芡類及其他不健康的零食,並且也應該避免吃消夜。而懷孕期間,準爸爸若能經常抽空陪伴孕媽咪散步或踏青,不但能幫助孕媽咪控制體重、減輕不適,老公的陪伴也能讓孕媽咪減少辛苦感、增進夫妻間的感情。Tips懷孕時除了荷爾蒙的變化容易造成孕媽咪心情不佳外,心理層面的影響其實也有交互相關,林佳慧醫生觀察,當孕媽咪心理壓力較大時,同時也會讓原本的身體不適感受更明顯,她以常見的狀況舉例:若在家中孕媽咪與婆婆的相處需要一些磨合時,準爸爸的居中協調會有很大幫助,此時準爸爸的行動不但能讓孕媽咪感受到支持,也能讓孕媽咪的心理負擔沒那麼大。心情篇案例三:小玲到了懷孕後期,肚子下方突然出現大片妊娠紋,她突然不太願意讓老公看到自己的孕肚,並且對於自己皮膚狀況變差感到煩惱,也私自擔心老公看待她的眼光會不會因此改變。醫生怎麼說孕期荷爾蒙的影響會讓身體有些連帶的改變,其中包括黑色素容易沉澱與油脂分泌較多造成青春痘的生成,而妊娠紋的發生則是因為皮膚過度緊繃,造成皮下組織斷裂所引起,林佳慧醫生指出,除了使用乳霜按摩,控制體重是最好避免妊娠紋的方法之一,但若已經生成,產後雖不會完全消失,但會逐漸淡化,無需過於擔心。(延伸閱讀:全職媽媽面對無止盡的疲勞轟炸,老公卻跟單身沒兩樣!當媽媽後才懂,努力停下眼淚很難)準爸爸怎麼做林佳慧醫生建議,懷孕時,孕媽咪常會擔心自己因此不再漂亮,此時準爸爸的支持十分重要,千萬要避免對老婆冷嘲熱諷,畢竟為了孕育彼此的心肝寶貝,孕媽咪身心都承受了許多辛苦,準爸爸言語或行動上的鼓勵與支持,可以讓老婆感覺安心與被受重視,建議準爸爸可以以溫暖的語言來讚美、感謝老婆,讓孕媽咪恢復自信心與好心情。 產檢篇案例四:老公因為工作忙碌,對方萍的產檢不但無法陪同,甚至不聞不問,讓方萍覺得小孩彷彿是自己一個人的,為了這件事,方萍常常與老公爭執,對老公的事不關己感到生氣。醫生怎麼說每個月定期產檢的重要性,在於醫生能夠透過問診與超音波檢查,來掌握孕媽咪與胎兒是否正常發展,十次的產檢中會包含衛教資訊與健保給付的特定檢查,站在醫院立場,會希望準爸爸能夠陪同了解孕媽咪每次的檢查結果,並一同了解衛教資訊,林佳慧醫生表示,準爸爸能透過陪同產檢的實際行動,尤其是超音波影像的掃瞄或是聽到強而有力的胎心音,更能一同感受到胎兒成長的喜悅,也更有實際參與感。另外,有些孕媽咪在懷孕過程中,並不一定能準確傳達讓家人或老公知道每次產檢的結果與檢查紀錄,但若生產時媽咪於產檯上有緊急狀況,而老公或家人一問三不知時,雖然醫護人員仍有辦法做後續處理,但現場狀況就會顯得比較緊張。準爸爸怎麼做一起關心胎兒每月的變化,是孕期中值得期待的事情,尤其是第一次懷孕的孕媽咪,總是會對陌生的懷胎經驗感到不安,或對胎兒是否平安感到擔憂,此時另一半的陪伴與撫慰會有效地減少孕媽咪的不安全感,雖然,準爸爸不一定每次都能陪同準媽媽去產檢,但若準爸爸能夠在每次產檢後關心老婆的狀況與檢查結果,不但能讓她感受共同分享的喜悅,也能藉由協助孕媽咪留意每月的注意事項,讓她感覺貼心與備受重視。Tips主動協助家事的分擔,也是準爸爸可以採取的貼心行動之一,中崙諮商中心臨床心理師呂信慧表示,懷孕時不宜久站、不宜提重物且忌勞累,準爸爸若能協助分擔家務事,不只讓老婆開心,更是幫助孕媽咪輕鬆度過孕期的方法之一。 透過理解來體貼孕媽咪懷孕帶來的不單是媽媽身體上的變化,更影響了整個家庭未來生活重心的改變,面對身體與生活的未知改變,孕媽咪心中的不安全感與不確定感會增加,此時準爸爸的支持與陪伴是穩定孕媽咪心情的重要關鍵,呂信慧心理師舉例:有些媽媽因為懷孕而面臨工作上的變動,在新生命即將誕生之時,財務或工作的變化,會讓孕媽咪容易對未來產生擔憂,準爸爸可以藉由傾聽、提供解決方案,與陪同老婆一同規畫未來,增進老婆的安全感。同時,呂信慧心理師也強調,夫妻之間的溝通十分重要,孕媽咪可以藉由溫和的表達方式來傳達自己的感受與期望,讓準爸爸知道能夠如何幫忙以減輕孕期不適與不安,而孕期中的辛苦,雖然準爸爸無法親身體會,但多點耐心來傾聽與理解老婆的感受,會讓老婆情緒較安定、家庭氣氛更和諧。Tips 呂信慧心理師建議,懷孕期間夫妻之間培養感情的方式仍儘可能地持續,如結婚紀念日或是彼此的生日皆能抽空安排個小約會,一同吃吃飯、逛逛街或出遊,也可以在準媽媽身體狀態可接受的情形下,彼此愛撫或維持適當的性生活,夫妻兩人感情越好,越能一同迎接新生命來臨的挑戰!※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07-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大醫院接種超順暢!打卡看板好貼心、紀念貼紙超可愛
完成第一劑接種的民眾越來越多,去過台大醫院接種站的人多半印象深刻。台大醫院接種站動線順暢、場地舒適,每天接種超過三千人也不擁擠,孕婦接種站還有婦產科主治醫師,提供產檢和完整衛教。民眾離場前能索取可愛的限量紀念貼紙、有多款看板可拍照打卡,現場氣氛溫馨愉快。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台灣要走向下階段安定正常的生活,疫苗和大量篩檢是最重要的兩件事,台大願全力協助接種工作,同時也要發揮頂尖大學醫院的精神,做出好的模式。吳明賢責成副院長高淑芬,將醫學院體育館和台大國際會議中心,從無到有,規劃出能服務大量民眾的新冠疫苗接種站。高淑芬表示,台大同仁對疫苗接種都有很強的使命感,每時段120人投入輪班,自動自發地把苦差事做得很愉快,美好的接種經驗能鼓勵國人珍惜疫苗、心存感恩,有疫苗就趕快打,不要受假訊息的影響。吳明賢說,從國際經驗得知,病毒早晚會進入社區,達成群體免疫只能靠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種,但自然感染會有大量傷亡、衝擊醫療量能,疫苗接種更是重要。台大醫院同仁已接種98%,一部分已完整接種兩劑,自然要全力支持政府提供接種服務,除了一般民眾、高風險族群,也協助教育部、警政署、文化部等專案,每天服務2000人以上,累計已接種五萬多人。高淑芬表示,自己長期投入自閉症、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自殺、憂鬱症的臨床工作,致力於創造愉快、正能量的環境。當院長六月四日交辦此任務,她當天就召集院內十五個單位,開會討論,參與的同仁都高度認同這份使命,合力把想法付諸實現。以現場大受好評的拍照打卡看板、紀念貼紙為例,高淑芬說,是透過幾位積極參與的台大醫師,介紹了一位已在外開業的眼科女醫師。這位女醫師身為台大校友,很樂意幫忙,一邊顧小孩一邊用平板電腦,創作出素樸柔和的插畫,呈現出博愛互助的精神,與接種站希望傳達的理念一拍即合。高淑芬很早就倡議要維護孕婦接種疫苗的權益,她在原有的七色彩虹接種動線之外,另外為孕婦開闢一條粉紅動線。在台大醫院婦產科熱烈響應下,每個時段都有兩位婦產科主治醫師在現場,不僅打疫苗也做產檢,目前已服務超過3000名孕婦,北市逾半孕婦可能都是在台大醫院接種。高淑芬表示,帶領台大同仁一起完成這個任務,是很愉快的經驗,最困難的是疫苗不足,但只要有疫苗可打,台大都義不容辭、樂意協助。未來還有一些新的創意點子還要繼續實現,希望鼓勵民眾感恩、有疫苗就趕快打,不要聽信假消息。吳明賢提醒,打完疫苗還需要兩周左右才能生成保護力,希望民眾接種後仍要做好個人防疫,不可掉以輕心。台大醫院已建置「Covid-19常見問題」網頁,針對常見問題,提供可讀性高的專業答覆,希望幫助社會大眾理解到大量接種疫苗的重要性,不但能控制疫情,還能保存醫療量能、減少重症和死亡。台大醫院Covid-19常見問題Q&A:https://www.ntuh.gov.tw/COVID19-QA/Faq.action
-
2021-07-12 該看哪科.婦科
女性停經缺乏雌激素最易罹患2種病!每年例行檢查必做5項目
停經(Menopause):希臘語,men = month,pausis = cessation。卵巢功能的喪失進而造成月經永久停止。更年期(Climateric):指的是從生殖後期進入到停經、停經後期。圍停經期(Perimenopause):是為月經週期開始不規則一直到停經後一年。根據統計,在西元前一千年,人類的壽命只有18年;在西元前一百年,也就是羅馬帝國凱撒大帝統治時期,人類的壽命只有25年。在1900年,根據美國統計,人類壽命也只達49年。但到了2005年,人類平均壽命,男性可達83年,女性則已達85年。目前高齡的普遍定義為65歲以上,根據目前統計,9成的人皆會進入高齡。早在1990年已有學者提出疾病的三個不同階段。在20世紀早期,如何治療急性傳染疾病是醫師和科學家主要努力的目標,也因為成功的控制傳染病,人類的壽命得以延長。第二個階段的疾病主要則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目前治療方式也已日新月異。現如今則是慢慢的進入第三個階段,老化而衍生出來的疾病。第三個階段也是最複雜的階段,不再像是第一階段找出病因並治療它,而是需要結合醫療、心理和社會的資源來處理。更年期的處理正是如此。如何讓更年期婦女在未來的高齡日子裡,健康、無病痛的活著,是在處理更年期症狀時最大的目標。停經的定義為連續12個月無月經和抽血顯示高促性腺素功能升高性機能減退。不規則的月經週期是停經過度期唯一一個客觀指標。月經週期在每個女性都不一樣,是根據濾泡成長的速率和品質來決定。平均來說,生殖能力在37-38歲開始下降,更年期則發生在13年後(平均51歲)。不排卵的週期大部分發生在20歲以前和40歲以後。根據澳洲研究的統計,當月經間隔超過42天,可預期在1到2年後停經。約有1成的女性在45歲停經,原因不明,推測或許跟卵巢大小和卵子數量相關。當卵子數量少於一定閥值,大約1000顆,即會進入停經,跟年紀無關。跟以往研究相反,雌激素並不會在快停經時下降,反而是維持在正常範圍甚至稍微上升的狀態。這其實很容易理解,當卵巢內濾泡減少時,抑制素因此減少,失去負回饋抑制到腦下垂體,濾泡刺激素因此而上升,進而刺激剩下的濾泡分泌雌激素。但由於剩下可接受刺激的濾泡顆數每個週期不一,因此分泌出來的雌激素量也不穩定,因此在圍停經期階段雌激素濃度並不穩定。早期的研究顯示,抑制素的濃度在濾泡內是固定的,與年紀並不相關,因此濾泡的顆數是決定抑制素濃度的原因。月經不規則通常是最先注意到的更年期症狀,根據統計,平均發生年紀是46歲。以目前的研究顯示,停經年紀的中位數是在51—52歲。目前只有一個確定會導致提早停經的因素──抽菸。抽菸會導致婦女提早停經約1.5年。更年期並不應該視為一個特定疾病,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更年期的症狀。更年期症狀若是輕微、經由生活作息調整後可改善、不影響生活品質,則無須使用荷爾蒙藥物治療。然而若症狀影響生活品質和交際,則建議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停經後因卵巢分泌不足所導致的變化包含:‧月經期的改變:不排卵、不孕、月經量減少或增加、月經不規則、停經。‧血管舒縮不穩定:熱潮紅、盜汗。‧萎縮性症狀:生殖泌尿道上皮細胞萎縮造成的性交疼痛。‧長期缺乏雌激素所導致的疾病:骨質疏鬆和心血管疾病。建議停經後女性更愛惜自己,每年做例行性健康檢查,檢查應包含:‧病史詢問。‧血壓、脈搏、體重、BMI、乳房和骨盆腔的檢查。‧甲狀腺功能檢查。‧大腸鏡檢查,在沒有家族史的人當中,大於50歲建議做檢查,之後10年1次,直到75歲。‧慢性疾病的篩檢: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長輩打疫苗安全嗎?慢性病患會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台灣自五月進入社區感染後,提高疫苗覆蓋率非常重要,但鼓勵全民接種疫苗的同時,染疫復原、孕婦、服用慢性病藥物、罕病病友等族群接種前,比一般人多了一層考量,專家建議,有任何疑慮,應先洽醫師評估。Q:我曾染疫已復原,需要打疫苗嗎?什麼時候該打?確診病例數破萬,患者染疫後雖然會產生抗體,但根據疾管署在新冠疫苗接種對象與期程、注意事項中提及,染疫後得到的免疫力可維持多久,仍未知,可能有再次感染的風險,不論過去是否染疫、不論有無症狀,仍建議接種疫苗。指揮中心指出,自然感染後6個月內再感染的風險極低,確診者可經醫師評估後,且距離發病後或第一次採檢陽性日期,至少6個月後再考慮接種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建議染疫者康復後六個月可施打新冠疫苗,體內產生抗體,加強保護力。Q: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打新冠疫苗真的安全嗎?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召集人邱南昌表示,慢性病患服用的絕大多數藥品,不會因為施打新冠疫苗產生過敏反應。不過,對於照射X光的「顯影劑」有過敏史者,不建議施打mRNA疫苗(如輝瑞BNT或莫德納)。根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旗下學術庫PMC研究資料顯示,若曾經對核磁共振顯影劑或以下藥物過敏:Niflec、Depo-Medrol、Depo-Provera、Micera、Neulasta、Herceptin,不建議施打mRNA疫苗。關於接種前的注意事項,邱南昌提醒,長者心情務必放鬆,又因近日高溫難耐,老人家切勿過早到注射場所等待,排隊時也要遠離陽光曝曬、注意隨時補充水分,避免脫水、中暑。針對長者打疫苗產生嚴重不良反應,邱南昌說,到頭來都會發現,症狀與疫苗本身無直接關聯。接種新冠疫苗與一般流感疫苗的狀況相似。」邱南昌建議,不只是老人,民眾身體狀況不穩定的時候,像是接種前發現血壓異常高或低;身體發生感染、有嚴重發炎;甚至突然出現急性嚴重症狀或慢性病突然惡化,皆不宜馬上接種。Q:孕婦打疫苗安全嗎?懷孕前期會否有風險?孕婦也是染疫高風險族群,在最新接種順位中,全台約18萬名產婦提升到第六類對象。國內現在有AZ和莫德納疫苗可供選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於五月底函文衛福部建議,孕產婦接種疫苗,建議以mRNA疫苗為優先考量。孕媽咪擔心接種疫苗恐致流產風險,台灣婦產科學會理事長黃閔照指出,懷孕三個月內(約12周)有一成多的比率可能流產。美國CDC的新冠疫苗安全監測系統,追蹤9萬多名接種mRNA疫苗的孕婦,發現流產率約13%,與未接種疫苗孕婦的流產率相近,「懷孕初期流產歸咎於施打疫苗並不合理」。黃閔照提醒,學會建議懷孕期間皆可接種疫苗,與其考慮應該要打AZ還是莫德納疫苗,孕婦應該要更知道自己的體質適不適合打疫苗,接種前可諮詢醫師。他舉例,對疫苗嚴重過敏者不建議接種,以免出現過敏性休克;也要排除急性疾病,發燒、流產中或不完全流產等也不適合接種。Q:罹患罕見疾病、自體免疫疾病者,是否有施打禁忌?全台約有1.8萬名罕病病友。馬偕醫院罕見疾病中心主任林炫沛說,罕病患者回診頻率高、常與醫療場域接觸,目前是第九類接種對象,正積極爭取順位提前。罕病病友一旦染疫,出現重症的比率高,但是否適合接種疫苗,也要詢問主治醫師意見,評估可能的風險、優點及視個別疾病情況再行決定。林炫沛舉例,一般來說,病友接種疫苗利大於弊,但分析個別狀況,被稱為玻璃娃娃的先天成骨不全患者,體重只有20公斤,疫苗劑量可能需要調配。至於風濕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患者,因接受免疫抑制劑或特殊藥物治療,注射疫苗前也需審慎評估。兒童能接種疫苗嗎?● 新冠疫苗針對兒童的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中,目前資料有限,因此暫時不建議兒童接種。未來可能因為新的實證,而增加適用年齡層。● 依據目前臨床試驗的結果,AZ及莫德納疫苗的合適接種年齡是18歲以上,而輝瑞╱BNT疫苗則是16歲以上。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
2021-07-10 養生.心理學解密
「因為我信任你,你總是很誠懇。」《機智醫生生活》看5 位醫生獨特職場領導魅力
最近正在熱播第二季的《機智醫生生活》,是一部療癒又溫暖的醫療職場劇。五位主角不只努力地醫治手上的每一位病人,同時也展現不同的領導風格,深深的影響、改變了跟著他們一起治療病患的住院醫生和實習醫生們。VidaOrange編輯整理了五位主角在職場上的領導特質與魅力,也許,你可以在這幾位溫暖而專業的醫生身上,憶起自己工作時的模樣。蔡頌和的領導魅力:溫暖的信任「因為我信任你,你總是很誠懇,對病患也研究得很透徹,肯定有什麼原因。」在第一季的劇情中,神經外科住院醫生安治弘首次操刀時因為頸椎毛病發作而不小心失手,令他非常沮喪。頌和知道治弘在醫療工作上是非常誠懇認真的,所以推測治弘在手術室的失誤一定有什麼原因,因此,她在手術結束後並沒有責備安治弘,反而在了解背後的原因後,用溫暖的語句鼓勵他,希望他可以找回自信,繼續努力。頌和在遇到工作上的褒賞時,也十分謙卑且細心體貼。在第二季第二集,頌和完成了極度艱難的腦瘤手術,由於病患是國際知名小提琴手,因此有不少國外媒體都想要採訪頌和,這本該是個讓自己被全世界看見的好機會,然而,考量到受訪日那天住院醫生善彬要值班的頌和,卻婉拒了採訪。因為她認為手術是由其他醫生和自己一起完成的,所以她不願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而是希望辛苦的大家都能接受採訪。頌和用溫柔而細膩的心感動了善彬,相信未來當善彬升上主治醫生後,也將會成為一位溫暖的前輩。李翊晙的領導魅力:在幽默背後的同理心「我們就過10分鐘再開始吧。總不能讓孩子以後每年兒童節,都因為去世的爸爸而哭著過嘛。」私底下總是給人搞笑、不正經形象的翊晙,在面對工作時其實比誰都還要更細膩、更同理家屬的心情。第一季中,有一名患者早上才剛痊癒出院,晚上卻發生車禍腦死,再也無法完成與兒子一起吃炸醬麵的願望。就在翊晙按照死者遺願進行器官捐贈手術前,原本在手術室等待的其他醫師只希望趕快進行,但翊晙請大家再等待10分鐘,等到12點過後再進行手術。因為當時是晚上11點50分,還在兒童節當天,翊晙不希望死者兒子往後每年的兒童節都因為想起過世的爸爸而傷心難過。翊晙對家屬的同理心,感動了在深夜已經很疲倦、只想趕快結束工作的其他醫生們,而那些醫生的眼神在聽到翊晙的話之後也有了些變化,相信他們未來都會變成對病患家屬更有同理心的好醫生。或許是因為翊晙也是個父親,所以更可以設身處地的為痛失丈夫和爸爸的家屬們著想,而他也將本來要送給兒子羽朱的禮物轉送給死者的兒子,用溫暖的舉動安慰了他們的心,讓他們可以更有勇氣地面對未來的挑戰。金雋婠的領導魅力:表面嚴厲冷酷,內心疼愛後輩「當然要做!當醫生放棄病人的時候,他就不再是醫生了。」也許是因為胸腔外科是醫院中最攸關病患生死的科別之一,所以雋婠在專業領域上總是不留情面、冷酷無情,希望後輩要用最嚴謹的方式處理每一件事。雖然雋婠總是對住院醫生涂材學非常嚴厲,甚至在材學因為被騙錢而在手術室心神不寧時把他轟出去,但當他得知狀態不好的材學不小心冒犯了病患家屬而受到減薪懲處時,刀子嘴豆腐心的雋婠特地在半夜打給院長,接下了胸腔外科科長的責任,只為了幫材學擋掉這份懲戒,讓材學可以更快地恢復正常的生活。還有一次,涂材學遇到一名不肯吃藥、動手術的病人,讓他感到很困擾,去問雋婠到底該不該放棄,雋婠大罵他:「當醫生放棄病人的時候,他就不再是醫生了。」一棒敲醒了後輩,即使後來材學是透過下跪哀求病人才讓他願意吃藥,但卻也讓他更加領悟醫生的本分,就是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應該要把治好病人作為首要任務。安政源的領導魅力:用溫柔的力量改變他人「她總有一天不會再來的。人們總要學著遺忘繼續往前,在那之前請妳溫柔地對待她吧。」身為小兒科外科教授的安政源,因為知道當小孩出事時媽媽一定會自責不已,所以總是用溫柔的語氣向家屬訴說病情,並盡量站在家屬的角度同理他們;而個性比較一板一眼的住院醫生張冬天,總是不顧慮他人心情,無論是否會傷害到家屬的心情,都把腦中想的話直接說出來。但透過與政源一次次的對談,冬天也漸漸被溫暖的他給改變,變得更加柔軟。當遇到不了解手術過程的家屬時,冬天試著用繪畫的方式解釋手術過程給她聽;當遇到只是想跟她聊聊過世女兒的媽媽時,冬天也主動買了杯咖啡坐下來和她聊天,體認到了「救人必須先救心」的道理。安政源做好了身為醫生份內的工作,同時站在前輩的立場提供許多建議,以自己的行動改變了後輩,不僅成為住院醫生們的好榜樣,也讓冷冰冰的醫院多了些溫情。楊碩亨的領導魅力:細心觀察部屬的認真投入「比起聰明、頭腦又好的人,我更欣賞負責任的人。」個性內向、不擅言詞的婦產科醫生碩亨,某次遇到負責的孕婦因胎盤剝離而需臨時剖腹,他在趕回去的路上打電話要求住院醫生秋敏荷先進行手術取出胎兒,資歷才兩年的敏荷嚇得手足無措,但碩亨卻嚴厲地表示:「難道你要害死病人嗎?」要求她一定要動刀,並冷靜地說:「我會用手機一步步指導你所有步驟。」後來,兩人順利的完成了手術,聊天時,碩亨提到比起聰明頭腦好的人,他更欣賞負責任的人,給予總是堅守崗位、認真負責的敏荷莫大的鼓舞。細心敏感的碩亨看到了敏荷的辛苦,也知道她因為某些原因已經連續值班了好幾天,所以他用內斂而溫柔的方式,透過護理師送上辣炒年糕慰勞辛苦的敏荷,並適時地用簡單而暖心的話稱讚了她,溫暖地撫慰了敏荷的心,讓她更有能量地朝向成為一位獨當一面的主治醫生邁進。在這個因疫情而動盪不安的時刻,幸好有療癒又有深度的《機智醫生生活》陪伴著我們,如同炎炎夏日的一股涼風撫慰了躁動的心,也讓人們可以靜下心來,感受劇中每位角色所帶來的啟發。※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因為我信任你,你總是很誠懇。」《機智醫生生活》5 位醫生獨特的職場領導魅力
-
2021-07-0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COVID-19照護研討會疫苗篇:疫苗對Delta變種有效嗎?血栓如何發現?
由台中榮總主辦、榮興醫學發展基金會與元氣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協辦的「COVID-19照護研討會」,今天(3日)舉辦民眾場,以民眾為主要對象,並開放提問,由專家提供最正確詳盡的解答和解方,吸引逾九千五百人同時上線觀看。以下《元氣網》整理一般民眾最關心的議題「疫苗篇」詳細問答。Q:新冠肺炎疫苗的副作用,有哪些需要擔心的?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第一個是過敏性休克,第二個是栓塞(血栓)。栓塞在腺病毒載體疫苗中的比例比較高。傳統的包括Novavax、高端、聯亞,都是屬於蛋白,所以副作用非常少。接種輝瑞、莫德納等mRNA疫苗者,常會出現注射處疼痛的現象,這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疫苗打到肌肉裡面,肌肉、淋巴、淋巴結都會受影響。所以疼痛感可能第一次沒什麼感覺,第二次反應通常會特別強。所以第一次沒有感覺的人,要特別注意第二次接種後的副作用。此外,根據統計數據,接受莫德納疫苗施打者,發燒的比例比接種AZ者少很多。Q:目前國內的疫苗接種者的不良反應如何?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美國的疫苗不良監測稱為V-Safe,台灣則有V-Watch疫苗施打後不良反應監測機制,早期醫護人員接種疫苗後,都有填表,並以此為據整理出統計數據。有幾個問題,包括過敏性休克,美國發生的機率是每百萬分之11,那國內大約是百萬分之1,目前台灣有5例,其中3例是AZ,2例是莫德納。其中有一個個案,打了AZ後發生過敏反應,第二劑換打莫德納,過敏反應依然發生。所以問診中的重點是,只要打過任何藥物後,曾出現過敏者,都要特別注意,進行緊急處置。心肌炎、心包膜炎則在年輕族群身上較長看見,國內有2例。至於血栓,在國內的發生率約為3.6,與其他國家相比不算高,跟美國施打嬌生疫苗者的比例不相上下。Q:打完疫苗後能不能捐血?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基本上目前在美國紅十字會,或是全球紅十字會,針對捐血的相關規丟,mRNA疫苗或是AZ疫苗都沒有特別限制。國內的規定,則是接受mRNA疫苗接種者可以捐血;接受AZ疫苗接種者則謹慎一點,觀察14天後再去捐血。不過要提醒民眾,疫苗施打後,常會出現發燒不適的症狀,在症狀緩解後,再進行捐血會比較合適。此外,捐血後,疫苗產生的抗體並不會受到影響。Q: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否有效預防新冠肺炎?若要施打,間隔為何?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目前的研究中,還沒有明確的證據支持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夠預防新冠肺炎。不過有些大型研究中,例如美國近期發表、針對5千餘萬65歲以上長者的觀察性研究,可以看到流感疫苗可能有助於預防新冠肺炎。然而並不是說高齡長者就不要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助於預防肺炎鏈球菌,在長者染疫後的後續自我照護中,能提供保障。不過針對流感疫苗,除了上述的大型研究結果外,流感死亡率也是非常高。因此還是建議65歲以上的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Q:感染新冠肺炎後還需要接種疫苗嗎?需間隔多久?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得了新冠肺炎後,抗體仍持續多久,仍有待研究。有人認為可以持續8個月,甚至更久。但是這樣子的抗體效果,能否用於預防二次感染,的確有觀察到患者罹患新冠肺炎後,又再感染新冠肺炎變異株。因此建議感染過新冠肺炎者,仍要接受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國內目前的建議是,自確診日起六個月後,再進行施打。國外的指引則是痊癒後三個月。目前輝瑞、AZ疫苗染疫後再打一劑,可以看到保護力明顯上升。特別是mRNA疫苗,染疫康復者再打一劑的保護效力,與接種兩劑者相當。Q:關於疫苗混打的效果及建議?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確實有國家,包括英國、西班牙、德國和加拿大,都做過相關研究;美國也有研究觀察,但不是以AZ疫苗,而是嬌生疫苗為主。我們知道初步的結果是,打了AZ或輝瑞疫苗,第二劑接種後,抗體一定比較高。但是不是等於保護力,仍有疑問,因為抗體衰退得相當快。此外,接種第二劑的副作用一定比第一劑來得嚴重,大家要有心理準備。許多國家都允許民眾混打疫苗,然而國內在6/20的專家會議後決議,因為疫苗廠商的指引並不建議混打,若是出了問題,權責難以劃分。除此之外,混打疫苗在行政處置上,也會造成很多困擾,這也要納入考慮。目前國內專家小組(ACIP)是建議不要混打,除非有通報施打後的不良反應,不論輕微或嚴重,只要有通報,第二劑就可以混打。Q:Delta變種有何不同?目前的疫苗保護力如何?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美國、以色列、英國都曾出現,接種疫苗後仍感染Delta變種的案例。疫苗高度關注病毒(Variant of High Consequence, VOC)有四個定義:第一,傳染力變強;第二,毒性變強;第三,病毒發生突變,導致疫苗偵測出病毒的能力變差;第四,現有的預防方式、治療方式都打折扣。目前有Alpha、Beta、Gamma、Delta四種,為了避免污名化而使用希臘字母進行命名。Delta變異株因為抗原決定位發生改變,使其穿透力變高,因此傳染力變強、毒性也變強,死亡率也有所提升。至於疫苗的有效性,第一劑的效果一定比較差,降幅達10%左右。mRNA疫苗打完兩劑後,雖然效果下降,但仍有85%左右的保護力;AZ的效果就差一點,降至約60%~50%。未來病毒會怎麼變化,仍屬未知,因此二代疫苗仍在研發。Q: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為何會引起血栓?何時發生?如何發現?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新冠肺炎疫苗之所以會引起血栓,是因為棘蛋白誘發了一些抗體,這些抗體使血小板凝集在一起,消耗了血小板,並在凝集的過程中,於比較不常見的地方產生血栓,包括腦部、腹部,且因為消耗了血小板,血小板低下,進而導致出血等問題。事實上,血栓發生得機率極低,約為十萬分之1~2,跟買樂透中獎的機率差不多,不用特別擔心。此外,產生血栓並不是AZ疫苗的專利,mRNA疫苗也有發生血栓的個案情形。不論如何,接種疫苗後產生血栓與血小板低下的情形,比起說是給民眾恐慌,不如說是讓醫療團隊有警覺心。舉例而言,患者打了疫苗後,發生血小板低下,那我們就應該去思考,是不是因為疫苗造成的血栓所導致。絕大部分的民眾,不論施打何種疫苗,產生血栓的機率,是非常非常低的。Q:癌症患者能否接種新冠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從事任何醫療行為,都必須以不傷身體為前提。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在癌症患者身上事實上是相當安全的。第二個問題是,何時打?許多癌症病友需要接受化學治療,接種疫苗、產生免疫反應必須要有血球,且必須要有好的血球才有辦法產生有效的抗體。因此接受化學治療的病友,需在治療後三週,血液的生成才會恢復正常,此時即是接種疫苗的好時機。而接種疫苗後,間隔三週後,待抗體產生,再繼續進行化學治療,會是比較好的做法。有病友好奇,化學治療會不會使抗體濃度降低?由於全球接種疫苗的癌症患者比例仍較小,因此仍無相關證據。有些血液的惡性腫瘤、骨髓移植,或是打單株抗體的患者,的確這群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漿細胞、B細胞受損嚴重,因此未必會產生好的抗體。美國血液病學會、癌症醫學會的建議是,對於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應在手術完成後三個月,再施打新冠肺炎疫苗。英國的研究發現,一群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不論接種輝瑞或AZ疫苗,最終產生中和抗體的機率僅有一半。因此建議癌友,即便是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疫苗注射,還是要做好自我保護,戴口罩、勤洗手。Q:洗腎患者能否接種疫苗?抗體會不會被洗掉?台中榮總腎臟科主任陳呈旭:洗腎患者多為多重共病患者,例如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因此患者本身較為孱弱、免疫力較低。患者每週需進行三次血液透析,每次約需3~4小時,且期間需面臨群聚的風險,因此施打疫苗是很重要的。未施打疫苗的糖尿病患者,其染疫風險為一般人的5~20倍左右。此外,感染後患者因肺炎重症而死的機率,是6~32%。因此血液透析的患者,比起一般患者,因為新冠肺炎造成死亡多風險,高出10~400倍。所以施打疫苗是避免洗腎患者因感染新冠肺炎重症死亡,同時減緩醫療負擔的重要措施。且即使患者未來感染新冠肺炎,大部分患者因體內已有保護抗體,可以減少嚴重程度,有些患者也能痊癒。台中榮總於6/15~16,為院內450個洗腎患者施打疫苗,發現大部分患者並無嚴重副作用、不良反應產生,僅有倦怠症狀。大約有50%有局部疼痛紅腫現象,僅30~40%的患者有發燒,有20%有腸胃道症狀,10%以下患者有呼吸道症狀。此外,血液透析並不會把抗體洗掉。因為透析的瓣膜是人工腎臟中的瓣膜,它非常小,只有中小分子的毒素會被洗掉。接種疫苗後產生的抗體是球蛋白,是大蛋白、好東西,在透析的過程中會被留下,以保護洗腎患者。面對新生變種病毒,仍建議洗腎患者施打疫苗後,需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感染新冠肺炎。Q:如何防範兒童感染變種病毒?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針對兒童較少染疫,有許多理論,包括受體較少,以及因為冠狀感染期程短,而產生的交叉保護效果。兒童年紀小,所以接觸外界較少,因此染疫機率較低。不過因為病毒一直在變,仍不排除兒童感染的可能性。兒童從出生到學齡前,都屬於抵抗力發育階段,抗體器官組織都不成熟,感染併發症較多,因此即使現在沒有那麼嚴重,仍要小心提防。之所以18歲以上才能打疫苗,是因為所有的藥物、疫苗,都是18歲以上才能使用,所以目前只有做18歲或20歲以上,是成年的定義的問題。輝瑞最早做到12歲,甚至往下,學理上認為效果、安全性相當,不過因為沒有研究就不能斷言。因此例如高端、聯亞研發的過程中,都被要求要先做青少年,再往下發展,這是必然的趨勢。所以沒有資料情況下,無法給予建議。至於孕婦的部分,婦產科還是建議施打mRNA疫苗,不打AZ,因為孕婦有其他潛在的問題。但是疾管署沒有特別註明說打哪一種疫苗,因為目前疫苗供貨仍然不足,沒辦法讓民眾自由選擇。Q:中風患者、癲癇患者能否打新冠肺炎疫苗?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目前如果處在急性中風,或是癲癇控制不良的狀況下,是不適合施打的。疫苗完成幾種後,大部分人會有發燒、不適的症狀,這些不適的狀況,可能會降低癲癇發作的預指,並不是說疫苗本身會導致腦部損傷,或造成癲癇發生。基本上如果控制良好的、或是穩定後的中風患者,仍可以接種疫苗。Q:心臟冠狀動脈疾病、裝過支架的病患能否施打疫苗?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只要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都可以施打。此類個案可能會服用抗凝血劑或抗血栓用藥,目前仍建議這些病患要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因為他們一旦染疫,症狀會更為嚴重,造成嚴重併發症或死亡,反而是會強烈建議施打疫苗的族群。但如果有服用特定藥物的患者,仍須先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濃度後,再行接種。此外,如果過去有因為肝素引起的血小板低下症狀,就不建議選AZ,應選莫德納。Q: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斯匹靈、保栓通...等藥物的患者,是否能接種疫苗?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只要是控制穩定的情況下,是可以接種疫苗的。Q:接受免疫療法、細胞療法的癌症患者,是否可以接種疫苗?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美國血液病學會、美國癌症醫學會建議,停止接受細胞瘤療法的三個月後,再接種疫苗會比較好。其餘接受免疫療法的患者,則並沒有特別限制,不過其反應效果可能會比較差。此族群患者染疫後併發症發生率、死亡率會升高,因此需要儘早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即便施打疫苗後,因其免疫受到抑制,還是必須做好個人及周遭防護,達到群體免疫,才能真正保護癌症患者。
-
2021-07-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桃園明起70-72歲施打莫德納 推孕婦專案、公車司機接種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上午表示,自7月2日至4日第二輪長者疫苗接種莫德納疫苗,完成4萬3995劑、施打率69.1%,明天至8日將展開70至72歲長者及62至60歲原住民長者施打,每天一個年齡層在全市31處接種站施打,另外市府將在本月9日、13日上下午,在巨蛋體育館提供孕婦專案接種,共1600個名額,即起開放預約,孕婦也可前往18家醫院及婦產科孕婦疫苗門診掛號接種莫德納疫苗。鄭文燦主持桃園市政府防疫專案會議說明,他說,桃園75歲以上長者覆蓋率超過7成,接種率很高,因為疫苗覆蓋率到2成,重症、死亡會變少,希望7月底前疫苗覆蓋率可到達2成,明天至8日提供70至72歲長者接種,社區接種站增為31處接種站,每天上午自7時30分起,分4時段接種。市府7月9日、13日上下午,在桃園巨蛋體育館站開設孕婦專案接種,由北榮桃園分院施打莫德納疫苗,每天800人、共1600人,孕婦可到孕婦疫苗接種專案網路預約平台預約,昨天565人完成預約,孕婦也可到18家醫院及婦產科孕婦疫苗門診掛號接種疫苗。鄭文燦表示,防疫車隊之外,市區公車司機原本未安排優先施打名單,由於外送、貨車司機都納入接種名單,載客市區公車司機亦應列入接種,由交通局先造冊,如果7月15日疫苗數量仍有餘裕,市府將在15日下午安排市區公車司機接種疫苗。
-
2021-07-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開打 各地現搶打潮
「莫德納」開打再度引發「疫苗之亂」。高雄市昨率先施打,各站點人潮滿滿,有民眾被勸導數小時後再來,發現一樣大排長龍還得重新排隊,與工作人員爭吵;新北、桃園的預約名額都出現秒殺,新北市還一度因瞬間湧入百萬瀏覽量,導致系統負荷不了;台中市府未清楚告知接種資訊,一早民眾搶預約卻沒名額,醫療院所無法受理被罵爆。高雄市昨天開放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施打莫德納疫苗,包括美濃國中等大型疫苗施打站人潮滿滿,成另類群聚;有民眾照安排時間前往,現場人太多,工作人員請他們晚點再來,過幾小時後人潮依舊很多,還要重新排隊,家屬擔心長輩群聚又等得很疲累,心情激動大罵。嘉義縣昨也為七十二至七十四歲長輩打莫德納,出現搶打潮,很多長輩一大早就報到卡位,還有人跨鄉鎮接種,各鄉鎮都超出原預計接種數量,不少被通知民眾反而無法打疫苗抗議,衛生局只能發放「優先接種卡」。台中市前天宣布孕婦與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可預約施打莫德納疫苗,卻未先告知十八家醫療院所分配疫苗數量,昨一早各醫療院所電話被打爆;台中豐原區呂維國婦產科診所表示預約電話接到手軟,擔憂配發疫苗數量不夠先暫停,另公告的六家診所可預約其中一家休假,民眾大罵資訊不正確。市長盧秀燕昨下午在記者會緊急說明預約辦法「挽救」。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疫苗預約秒殺 醫師提醒這4類孕婦快去打
美國日前贈送台灣250萬劑莫德納疫苗,首批110萬劑將於明天起配送至各縣市施打。在婦產科醫學會建議下,指揮中心將孕婦列在第六類優先接種對象,上週也開放預約接種,各縣市不少孕婦立刻搶名額。婦產科醫師表示,除了建議孕婦優先打莫德納疫苗,還有另外四類族群的孕媽咪也應儘早施打,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產生併發症。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林啟康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無針對特定疫苗給出建議,但建議高暴露風險、妊娠高風險孕婦可施打。《NEJM》醫學期刊今年4月底發表文章,孕婦施打輝瑞、莫德納等mRNA疫苗後無安全上的問題,第一孕期施打的流產風險、胎兒異常的比率沒有比較高,第二、三孕期施打的早產風險也跟一般族群相同,在《NEJM》發表後文章後,美國、英國、歐洲也修正指引,建議孕婦施打mRNA疫苗。林啟康指出,英國過去多施打AZ疫苗,後來建議孕婦優先考慮莫德納、輝瑞BNT等mRNA疫苗,此外本身有嚴重內科疾病,或是染疫風險高的醫療相關工作人員、妊娠糖尿病或BMI>40以及45歲以上的孕婦,應優先考慮施打。若第一劑已經打AZ疫苗,除非有嚴重過敏反應,不然第二劑仍建議施打AZ。林啟康說,英國先前提出AZ安全性報告,有十萬分之一風險會出現血栓,不建議40歲以下民眾優先施打。台灣染疫人數相較他國低,評估20到29歲的一般女性,若懷孕、或剛生產完、正進行不孕療程,施打AZ疫苗增加血栓風險,此群族不建議施打AZ疫苗。若要準備懷孕的女性,不需因為打疫苗特別避孕,英國建議打完第一劑後發現懷孕,可等到懷孕12周再打第二劑。林啟康表示,三總本周開始協助孕婦接種莫德納疫苗,內湖有26萬人口,產婦約500至1000人,上週開放預約後立即秒殺。近期Delta變異株入侵台灣,目前國際上疫苗都可有效對抗,若孕婦感染新冠肺炎,妊娠併發症很多,包含嚴重感染、子癲前症、早產風險都相當高,加上孕期肺活量低,若肺部浸潤就有損傷風險,建議盡快施打疫苗;但有妊娠高血壓、對疫苗過敏、血栓靜脈炎等可能有安全性問題,建議與產檢醫師討論評估。哺乳期間是否可施打疫苗?林啟康指出,疫苗裡沒有新冠病毒,目前各國研究中,不論AZ或是mRNA疫苗,疫苗成分都沒有跑進母乳中,建議打完疫苗還是可以餵母乳。日前《JAMA》跟《AJOG》期刊發表文章,施打mRNA疫苗後,發現乳汁中有對抗新冠肺炎的抗體,哺餵母乳可讓新生兒降低染疫風險。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竹市今天接種375名孕媽咪 報到接種率7成7
新竹市昨天開始替孕婦接種疫苗,昨施打報到率7成1,今天持續施打,市府統計一共通知485名孕婦,最後前來施打共375人,報到率為77%,比昨天要高,醫師分析,可能是因孕婦昨天先諮詢自己的產檢醫師評估許可後,接種人數大幅提高。新竹市政府針對孕婦接種疫苗以免預約、免排隊等方式,統一由衛生局先簡訊通知,再以電話聯繫前往新竹市立體育館的疫苗接種站接種,孕婦報到後約20分鐘可接種完畢,直接留在座位上休息30分鐘,現場也有婦產科醫師逐一問診諮詢,讓孕婦安心。赴站接種的36歲韋姓孕婦表示,這是她第二胎,因工作接觸較多人群,想要保護自己、寶寶與家人,家人都支持接種疫苗,月初產檢時醫生也跟她說如果有莫德納疫苗一定要打,昨天收到疫苗接種通知後,就更堅定她要來施打疫苗。竹市府指出,新竹市是全國最年輕的城市,出生率也很高,許多媽媽們都希望可以藉由疫苗接種守護肚子裡寶寶的健康,疫苗接種站現場安排婦產科醫師進行諮詢評估,也有貼心觀察室設置床、氧氣筒、胎兒心跳監測儀、超音波儀器,如果有任何不適,婦產科醫師將進一步給予診斷及照顧,疫苗諮詢專線可撥03-5355137。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整理包/孕婦打新冠疫苗 周產期醫學會5大問題解析
自昨天起,開放全台孕婦可以接種新冠疫苗,並有AZ及莫德納二種疫苗品牌可以選擇,不過,長者開始接種疫苗後,不斷傳出接種後死亡案件,也令孕婦格外憂心。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整理五大問題,提供孕婦接種新冠疫苗時參考。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表示,孕婦屬於脆弱族群,面對疫情建議應接種疫苗,學會特別成立「懷孕與COVID-19」工作小組,隨時將最新國際的研究與發展,分享給國人。Q:孕婦打新冠疫苗會造成胎兒畸形、流產、胎死腹中、早產嗎?A: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施景中指出,無論是BNT、莫德納或AZ疫苗,並沒有證據顯示,孕婦接種這些疫苗會增加胎兒先天畸形、流產、胎死腹中、早產、或懷孕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孕婦可以安心接種。施景中指出,雖然國外專科醫學會並沒有建議將孕婦列為優先接種對象,也沒有建議應全面對孕婦進行施打疫苗,但一致強調,孕婦如果有染疫的風險時,不需要因為擔心疫苗可能對胎兒或孕婦本身引起不良副作用或併發症,而不願接種疫苗。Q:新冠疫苗製成方式不同,孕婦該選擇哪一種?A: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施景中指出,相對於以腺病毒為載體製成的疫苗,如AZ、嬌生疫苗。國外已有3萬5000多例女性在懷孕期間接種mRNA疫苗,如BNT、莫德納,疫苗的安全性數據比較完整,因此建議孕婦如有意願接種新冠疫苗時,仍以mRNA疫苗為優先考量。Q:新冠疫苗在任何懷孕週期皆可接種嗎?A: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產科主任區慶建指出,懷孕任何期間,甚至是產後哺乳的女性都可以接種。不過,多數的醫師仍建議孕婦延緩至第二孕期,也就是滿13週後再施打疫苗,避免與懷孕前三個月常發生的萎縮性胚囊、自發性流產、胎死腹中,或早期診斷出的重大畸形有不當的聯想,造成困擾,這也是英國和德國醫學會建議施打的時期。Q:曾對疫苗產生嚴重過敏反應病史,或罹患風濕免疫疾病須例行住院的孕婦可以接種嗎?A:不建議接種。 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彥廷指出,若正在發燒、罹患急重症治療中、或是有明顯感冒症狀的孕婦,等到病情穩定之後再接種疫苗,避免和施打疫苗後的反應發生混淆。在懷孕期間如果有使用阿斯匹靈或其他抗凝血藥物的人,並不需要停藥或更改劑量。Q:孕婦接種疫苗後常見的副作用?A: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葉長青指出,依照國外的統計資料顯示,除了注射部位疼痛外,有將近三分之二的人在接種完疫苗後會有疲倦感、肌肉酸痛或頭痛的現象,少部分的人可能還會有噁心、嘔吐、發燒、甚至是畏寒的表現。這些不舒服的症狀多半輕微,可以藉由休息、補充水分、或是服用普拿疼來改善,在48小時內就會緩解。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莊雅淳指出,國外有報告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免疫血小板低下症的案例,發生時間大多介於接種疫苗後5到28天。因此,工作小組的醫師專家們提醒,如果接種疫苗後持續高燒、出現嚴重頭痛、視力改變、嚴重腹痛、呼吸困難、四肢浮現紫斑等症狀時,應該立即就醫尋求協助。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表示,孕婦接種新冠疫苗後,如果出現陰道出血、懷疑破水、規則宮縮、持續下腹疼痛、或是自覺胎動減少的情形,應該儘快前往醫院進行檢查,確定胎兒健康狀態。
-
2021-06-23 該看哪科.婦科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染疫風險高 醫籲減肥打疫苗預防
長安醫院婦產科醫師魏沛秝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據近期英國研究團隊發現,患有此疾的女性染上新冠肺炎的風險,比非患者高出51%,台灣的盛行率大約是5至10%,如果不治療容易經期不順、甚至不孕,日後也是糖尿病和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呼籲病患一定要控制體重,才能改善症狀,並打疫苗做好防疫,以降低染疫風險。魏沛秝說,多囊性卵巢是一種賀爾蒙失調、卵巢不能正常排卵的病症,好發在生育年齡,如果月經不規則、或不正常出血,或還有雄性化的表現,例如痘痘增多、體毛過多,則很可能罹患多囊性卵巢,若未及時接受專業治療,長期會導致難以受孕,或子宮內膜癌、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發生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她表示,多囊性卵巢患者通常有肥胖的問題,因此治療最重要的一招就是控制體重,再來就是定期吃黃體素催經,或避孕藥來改善月經不順的狀況,同時也要在新陳代謝科治療內分泌以避免三高問題,如果有機會打新冠肺炎疫苗更應該接種。魏沛秝提醒,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並不會感到嚴重的不適,也因此容易忽視身體警訊,建議若有月經不規則或不容易懷孕等異狀時,立即就醫檢查,才能及早接受治療。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孕婦易血栓 建議mRNA疫苗優先
高雄市府廿一日晚間搶先宣布,一到五類孕婦可打莫德納疫苗,指揮中心昨早先強調,「只限一到三類孕婦」,但半小時後又改口「孕婦經醫師評估,可選擇接種AZ或莫德納」。指揮官陳時中否認政策轉彎,僅表示「跟時間賽跑愈快愈好」。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提醒,與其擔心打AZ還是莫德納,孕婦應該要更知道自己體質適不適合打疫苗。亞東醫院產科主任彭福祥表示,目前國外數據均顯示孕婦打莫德納或輝瑞BNT等mRNA疫苗,副作用較小;AZ比較不建議,主要是因為女性在懷孕時,是屬於高凝血狀態,容易形成血栓的副作用,就婦產科醫師的角度而言,建議孕婦一定要打疫苗,但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以mRNA疫苗為主。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AZ在年輕族群易致血栓,而孕婦本就是易致血栓的族群,他才會函文給CDC,建議孕婦都能施打疫苗,且希望能以mRNA為優先。盼中央安排孕婦至醫療院所接種,與一般民眾分流。黃閔照提醒,與其擔心打到AZ還是莫德納,孕婦應該要更知道自己的體質適不適合打疫苗。他舉例,對疫苗嚴重過敏者別打,雖然過敏風險是萬分之幾,但過敏性休克也是很難避免;第二,要排除急性疾病情況,像正在發燒、流產中或不完全流產等緊急狀況。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孕婦到底能不能打疫苗?醫師建議:懷孕早期最好不要
懷孕媽媽到底可不可以打新冠肺炎疫苗?雲林傳出有媽媽在注射AZ疫苗後以母乳餵哺2個月大女嬰,發生猝死,引發恐慌,雖然目前國外資料認為孕婦如果要打疫苗,應以莫德納的安全性較高,但有婦產科醫師仍不健議孕婦打疫苗,也有醫師認為如果一定要打,懷孕早期並不合適,最好等到11-12周以後再打,不急於一時。針對餵哺母乳的母親注射疫苗後,是否可能影響孩子、造成猝死,台南市多位婦產科醫師都表示,目前尚未有看過國外相關的案例報告,郭綜合醫院婦產部部長林大欽表示,新生兒原本就有一定的猝死風險,或是嗆奶等狀況,媽媽在打疫苗後餵母乳給孩子,孩子死亡,不一定能歸責於打疫苗。懷孕婦女到底能不能打疫苗?因為新生兒猝死個案發生,引發不少孕婦的恐慌,擔心會影響孩子,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婦產部主任蔡永隆,有三十多年的行醫經驗,他表示,孕婦不管是打疫苗或是用藥都要非常小心,特別是胎兒在胚胎發育期、大約三個月前,對於外界的刺激相當敏感,很容易產生異變。他表示,新冠肺炎目前全球大多都是緊急授權使用,並不是長期發展的成熟疫苗,像是子宮頸疫苗已發展成熟,但目前對於孕婦仍不建議注射,但哺乳期可以;而像是麻疹疫苗目前的建議是連還沒有懷孕、在準備懷孕的前3個月都不能注射,相關研究認為會影響胎兒心臟發育。雖然目前國外是認為可以打莫德納,但欠缺長期的臨床研究,「萬一生出畸型兒、孕婦要怪誰?」他表示,國外相關研究證實胚胎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像是準備懷孕前5個月都不能照射X光,國外有案例,雙胞胎媽媽在懷孕前3個月照射X光,結果弟弟一個眼睛就張不開,影響到動眼神經,也有媽媽在懷孕時服用四環素抗生素,造成孩子骨頭發育異常,過去還認為孕婦喝一點紅酒沒關係,但新的研究認為酒精刺激即使量不大也可能造成過動兒。林大欽也認為,新冠肺炎疫苗是新的東西,擔心會對胎兒產生影響,建議最好懷孕11-12周之後再打。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吃荷爾蒙、避孕藥、類固醇者可以打疫苗嗎?專家這樣說
打不打疫苗成為全民關心的議題,民眾健康狀況不一,對疫苗的顧慮也不一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針對在吃荷爾蒙、避孕藥、類固醇者,以及免疫風濕疾病患者,能不能打疫苗?給了建議與提醒。孕婦可以打疫苗嗎?鍾飲文建議要接種,雖然目前安全性證據有限,但孕婦也屬於重症高風險族群,權衡感染與安全,還是建議接種。建議優先選擇mRNA疫苗,但如果第一劑已打AZ,第2季還是建議施打AZ。 一旦媽媽體內產生抗體,少數抗體會經過胎盤給寶寶,讓寶寶在出生後三個月仍有防護能力。原則上,妊娠任一期皆可施打。哺乳中也可施打疫苗,抗體會出現在母乳中,可能對新生兒有保護效果。鍾飲文表示,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3萬5691名接種mRNA疫苗的孕婦常見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肌肉痛、發冷、自覺發燒,但在早期懷孕流產與一般沒有施工疫苗族群的流產率並無差別。打完莫德納第一劑有5%的孕婦會自覺發燒,打完莫德納第二劑有46%的孕婦會自覺發燒。特別提醒孕婦疫苗過敏反應比較「不典型」,例如休克、早產象、下背痛、子宮絞痛,大多數發生在接種後30分鐘,因此需在有能力處理婦產科急症的地方施打。至於有在吃荷爾蒙、避孕藥者,可以打疫苗嗎?要停藥多久?鍾飲文建議不用停藥可以直接打,台灣CDC曾建議要停藥28天再打,但因兩者為不同的發病機制,已經於5月21日修正建議可以直接打。若是免疫風濕疾病患者,可以打疫苗嗎?鍾飲文說可以,除了對於疫苗成分有過敏外,沒有其他狀況是新冠疫苗的絕對禁忌症。不論是何種疫苗,在學理上都有惡化原有風濕疾病的可能,但已有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疾苗不太會造成風濕疾病惡化。有些民眾在吃類固醇,若想打疫苗是否需要停藥呢?鍾飲文說,類固醇也就是俗稱的美國仙丹,基本上劑量不需要調整,如果有疑慮,建議由醫師評估風險,再決定是否施打。
-
2021-06-22 養生.健康瘦身
為什麼越運動越大隻?專家揭超NG塑身法:做錯這件事,讓你的肉都長在大腿上
雖然也很在意體重數字,但是更想改善的是身體曲線。明明就不胖,可是想穿的那件洋裝就是不合身,好像肉全長錯了地方,體型大崩壞。 這身鬆垮垮的曲線,是你的姿勢經年累月造就的結果。你不需要對這樣的自己感到沮喪。因為關節位置不正確所造成的體態變差,只要從根本矯正,就一定能改變身體的線條。我希望大家都能試試森式塑體操。非常簡單,不會有「鍛鍊」的感受,只要持之以恆,就一定能看到體態改變,一有了效果,你自然會更有動力。這是一套絕對讓人歎為觀止的美身塑體操! 看更多關於免修圖塑身操:客廳、廚房、浴室...日本美體大師的「三十秒塑身操」,有這「4招」到哪都可以維持健康體態小體重跟十年前差不多,為什麼外表看起來差很多?當初認為是「歷久彌新、高質感的經典款」而買下的簡約針織衫、外套、長褲,長久以來都是穿搭好夥伴,但最近卻看起來不合身,甚至是穿起來顯胖……這種事情是不是發生在你身上?明明體重跟以前差不多,可是回過神來卻發現已經是歐巴桑體型,實在是讓人傷心不已。 為什麼體重沒有增加,外表看起來卻迥然不同?那是因為由於重力,造成脊椎被壓迫,長年不正確的行走姿勢和坐姿讓關節歪斜,使得支撐身體線條的骨骼產生變化。 脊椎被壓迫,腹部和腰部周圍就容易堆積脂肪。髖關節扭曲,就會因為走路習慣而讓肌肉、脂肪的生長型態改變,大腿的前側和外側會凸出,或是內側容易鬆弛,即使體重沒有改變,外觀看起來也不一樣。為什麼身體線條跟十年前差這麼多?骨骼是決定身體線條,也是支撐人體對抗重力,如同建築棟樑般的角色。但是不良的姿勢會讓骨骼歪斜,使得肌肉得加倍出力。為了支撐可能倒下去的骨骼,肌肉承受著過度的負擔。 像是駝背會讓身體向前傾,造成腹部的肌肉向內收縮,背部的肌肉於是往前拉扯,全力以赴地運作而造成僵硬。 另外,支撐著上半身、連接骨盆和大腿骨的髖關節,由於經年累月養成的習慣性站姿,造成極度內旋,使得大腿骨向外側凸出。如此一來身體的重量就容易落在大腿外側,而外側大腿的肌肉就得努力支撐。經常重複這種姿勢,就會變成O型腿或X型腿。 如此一來,骨骼產生歪斜,脂肪和肌肉就會堆積在不該長的部位,因而造成身體曲線崩壞。瘦身與雕塑身體不同!肉肉女常犯的錯誤想要瘦身和減肥的人,最常做的就是過度限制飲食,以及進行有氧運動或健身。因為想要降低體重,就必須讓消耗的熱量大於攝取,刻意製造出卡路里赤字。 但是過度節食,在減重的同時也減掉了肌肉。基礎代謝熱量是視肌肉量而定,肌肉減少的話,基礎代謝率也會跟著下降,惡性循環下就會養成很難瘦下來的體質。 另一方面,很多人也會誤以為「健身可以把脂肪變成肌肉」!脂肪和肌肉的組織不同,脂肪並不會變成肌肉,反之亦然。 然而,若是在姿勢不良的錯誤體態下進行訓練,肌肉就會長在肩膀、手臂、大腿這些你不想要的地方,而且肌肉是長在脂肪下面,所以胖的地方反而看起來更胖了!犯下這種錯誤的人還不少。改變身體曲線(=外觀)靠塑體操比較好的理由想要改變身體曲線,最快的方式就是直接從根本下手,矯正歪斜的骨骼。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控制飲食,也不是健身,而是真正能夠伸展筋骨、達到美身效果的塑體操。 往往大家都認為拉拉筋、鬆筋活骨的瘦身效果不彰,其實並非如此。被伸展的肌肉和另一側的肌肉,由於經常收縮、放鬆,不知不覺就達到鍛鍊的效果了。不只如此,能夠養成正確姿勢的塑體操,也是能導正骨骼回到正確位置的健身運動喔。 骨骼位置正確,能緩和身體歪斜,不再靠肌肉支撐身體,而是以骨骼來支撐,所以肌肉能在最省力且適切的狀況下運作。正確使用肌肉的話,那些被僵硬肌肉壓迫的血管、淋巴也能獲得紓解,讓體液的流動更為順暢,不容易浮腫,身體的代謝也更好。 塑體操能夠建立身體曲線的基礎—骨骼位置正確、提升代謝,是雕塑身體曲線不可或缺的一環。相較於伸展的舒暢,更注重收縮鍛鍊一聽到伸展操、塑體操,大家的印象多半是曲體前彎、手掌碰到地板,或是劈腿把胸部往地板靠之類,改善身體柔軟度的體操。但是,森式塑體操的最終目標,是要讓骨骼的位置正確,並且改變關節的使用方法。 舉例來說,駝背的姿勢是腹肌內縮,肩膀前傾,這樣會拉扯背部的肌肉,變成圓背。在這種狀態下,光是將身體往上伸展,緊縮的腹部和僵硬的背部應該都會感到舒服。但是只靠這一招,馬上就會恢復到原本的姿勢。就跟按摩一樣,按摩後雖然感覺很舒服,要是生活作息仍維持老樣子,依舊會肩頸僵硬。 森式塑體操除了腹部拉伸之外,也能讓導引肩關節往後的背肌收縮,就不易再變回前傾的姿勢。換句話說,就是靠著讓背部的肌肉收縮,讓肩關節回到正確的位置,被壓縮的脊椎也就得以伸展。正確的姿勢讓你不勉強也做得到放鬆坐著的時候,骨盆會後傾,背部變成圓背的姿勢。乍看之下好像很輕鬆,但實際上是有肌肉正在用力。這個姿勢會讓肩關節內旋,連帶的讓腰部、背部、頸後的肌肉呈現緊繃的狀態,長時間下來就會僵硬疼痛。 另一方面,腹部的肌肉坍塌內縮,也是坐辦公桌的人很容易出現的姿勢。但是長時間為了維持這個姿勢,腦袋會叫肌肉多用點力,所以肌肉會變得僵硬,而為了與之抗衡,上半身就會很難往後,想要做出正確姿勢就更加困難了。 要是藉由塑體操讓肩關節回到正確的位置,就能減少因為向前拉扯而僵硬的背肌緊繃程度,撐起上半身的背肌能開始作用,肌肉不使力下也能輕鬆做出正確的姿勢。肌肉與脂肪的生長方式改變了關節的位置改變,身體的使用方式和姿勢也會變得不一樣,於是肌肉和脂肪生長的方式也會改變,外表也就跟著變了。 過去駝背的人,肩關節回到正確位置後,脊椎得以伸展,鬆垮的腹部看起來也會比較緊實。下半身也像這樣會隨之改變,如O型腿的人髖關節內旋,大腿骨向外凸出,身體重心容易落在外側。為此外側大腿會努力支撐著身體,而長滿肌肉和脂肪變得很有分量。相對的,內側大腿則因為沒用到肌肉,就鬆垮垮的。 要是藉由塑體操讓髖關節回到正確位置,大腿骨會順著膝蓋變得筆直,外側大腿的肌肉就不會發達,內側大腿也會有適度的作用。如此一來,大腿外側的線條俐落、大腿內側緊實,就算大腿的腿圍沒有變,因為脂肪和肌肉的生長位置不同,腿部線條看起來就更美了。書籍介紹書名:30歲起輕鬆練!穿衣好看免修圖塑體操作者:森拓郎出版社:如何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5月作者介紹/森拓郎健身教練、彼拉提斯指導員、整體師、美容矯正師。曾任職於大型健身俱樂部,2009年在東京惠比壽創立「rinato」(加壓訓練&彼拉提斯)工作室,指導塑身與瘦身。以從頭美到腳的美體工作者自居,是個不限於運動範疇,還會從各種角度發想獨特塑身法的運動導師,深受女性信賴,是不少人氣女星、時尚模特兒的指定教練,教學廣獲好評,也受到電視、雜誌等多種媒體矚目,並且是塑身美體書暢銷作家。著作《30歲起這樣吃,代謝好就不難瘦》《30歲起輕鬆練!穿衣好看免修圖塑體操》《30天穿上緊身褲》等,累計熱銷破百萬冊。延伸閱讀: 不到60歲,心臟血管竟阻塞70%!婦產科權威痛下決心練「拉筋」,4招狠甩12公斤
-
2021-06-22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研究:孕婦補充DHA早產率顯著減少,建議多吃這類食物或DHA補充劑
2021 年 5 月 18 日美國堪薩斯大學官方網頁刊出訊息,並經由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導,提及針對 DHA 水平低的孕婦(以紅血球磷脂 DHA < 6% 作為指標),若使用1000 毫克Docosahexanenoic acid (DHA) 的補充劑,相對於只補充 200 毫克而言,可望降低一半早產機率的發生。早產(定義為懷孕 34 週前出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公共衛生議題,因為早產導致嬰兒死亡和兒童殘疾的風險很高。該研究是由堪薩斯大學附設醫學中心營養系卡爾森教授 (Susan E Carlson)所領導完成的,並已經發表在《柳葉刀》的子刊---臨床雜誌 EClinicalMedicine 上。這項多中心、雙盲、隨機、優效性試驗選擇在美國三座大學的附設醫學中心(堪薩斯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和辛辛那提大學)進行,不論單身或已婚,只要18歲以上,懷孕 12 至 20 週的婦女都符合招募條件,從2016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間共招募了1100名參與者,將她們隨機分為兩組: 1000毫克組(n = 576)或200 毫克組(n = 524)。在全部完成實驗的1032 名婦女中,1000毫克組有 540位,200毫克組有492位,高DHA補充劑量組的早產率較低 [1.7% (9/540) ] ,而低DHA劑量組早產率則較高 2.4% (12/492),差距在40%左右。但如果參與者在加入臨床試驗的第一天,其體內的DHA 本來就比較低的話,那麼早產率的差距就變得更大,更顯著,達到200% [2.0% (5/249) 與 4.1% (9/219),pp=0.93]。另一方面,針對孕婦本來體內DHA 就足夠的參與者而言,高劑量補充或低劑量補充DHA,其早產率的差異,並沒有顯著的意義 [1000 毫克:1.4% (4/289); 200 毫克:1.1% (3/271),pp = 0.57]。總的來說,較高劑量的DHA補充,會和較少的嚴重不良事件高度相關(母體:絨毛羊膜炎、早期破水和腎盂腎炎;新生兒:餵養、泌尿生殖系統和神經系統問題, pp>0.90)。因此,本篇研究論文提出建議,如果臨床醫生能夠篩查孕婦體內DHA是否足夠,就可以此作為依據,考慮在懷孕期間每天開出 1000 毫克 DHA的補充劑,以減少DHA 低的孕婦出現早產和其他不良事件。之前兩項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的論文就已經顯示,在懷孕期間補充DHA可以顯著降低早產率,但這些研究並非以早產作為第一研究目標,而且也沒有比較補充劑量的高低,對早產率的影響。而澳大利亞DHA降低早產發生率的專案研究(ORIP)也才剛剛開始,所以,美國堪薩斯大學的這篇論文,是世界上第一個比較孕婦補充DHA高低劑量對早產率影響的研究。筆者特別提醒,孕婦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攝取均衡的營養,其中包括 DHA,但有些孕婦可能因為飲食習慣、上班族外食或偏食,容易導致體內DHA過低,這是一個值得孕婦注意的議題,正如辛辛那提大學婦產科瓦倫丁醫生說道,從她多年的臨床工作中了解到,美國女性食用的 DHA 食物來源很少,如果疏於防範,一旦出現像早產等此類的負面結果時,就必須付出高昂的醫療費用,還不如事先為婦女提供可靠且廉價的預防早產措施,來得意義重大。富含DHA的食物包括:魚類(鮭魚、鯖魚、秋刀魚),藻類(海帶、紫菜、裙帶菜),堅果類(核桃、花生、芝麻)。也是作者之一,堪薩斯大學醫學院婦產科教授韋納醫生認為,這項研究將對產科醫生及其患者來說,將會是一個潛在遊戲規則的改變,補充 DHA 使早產率顯著減少,具有相當好的成本效益,因為只要能預防一位早產兒,將大大降低該兒童、家庭和社會所付出的慘痛代價。卡爾森教授同時告訴媒體,這些重要的醫學新知,應該與懷孕的女性和計劃懷孕的女性廣泛分享,女性應該諮詢她們的醫生並檢測她們的 DHA 水平,以確保她們服用適當的劑量來預防早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 (NICHD) 資助了這項研究。研究試驗中所使用的DHA補充劑是由一家瑞士公司免費提供(DSM Nutritional Products LLC, Switzerland),無任何金錢資助這項計畫,故此項研究並無商業利益的迴避問題。
-
2021-06-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市擬讓前5類孕婦打莫德納 中央:目前僅開放前3類
高市府今天宣布研擬最快23日開放1到5類孕婦接種莫德納疫苗,但須請婦產科醫師進行評估、造冊才施打;指揮中心回應,目前僅開放前3類孕婦選擇莫德納,會與高市溝通。高雄市政府下午召開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應變會議,會後由陳其邁主持記者會,說明高雄市懷孕婦女疫苗接種規劃,擬最快自23日起讓1到5類孕婦接種莫德納疫苗,但須先請婦產科醫師進行評估、造冊。陳其邁表示,由於高雄市超前部署,AZ疫苗施打速度快,加上高市醫護人員接種率達99%,所以還有餘額,研擬開放到第5類孕婦施打疫苗,若相關作業來得及,預計最快23日開放接種,或最晚28日開放孕婦施打疫苗。陳其邁表示,若孕婦要施打疫苗,建議請婦產科醫師透過超音波、產檢評估,確認是否適合施打疫苗,市府會陸續跟婦產科醫院聯繫協調好,要用預約施打的方式,更嚴謹地打疫苗。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強調,雖然指揮中心已將孕婦納入公費第6類施打對象,但現階段僅有同時具第1類「醫事人員」、第2類「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及第3類「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身分的孕婦可選擇莫德納疫苗,其餘孕婦僅能選擇接種AZ疫苗或暫時不打;會與高雄市政府溝通,了解詳細狀況。高醫婦產部醫師詹德富教授出席高雄市防疫記者會時表示,孕婦若感染新冠肺炎,容易引發重症,也可能導致早產,若孕婦施打疫苗,則可減少孕婦重症及死亡狀況;至於要打AZ還是莫德納,目前兩者都相當安全,但莫德納使用經驗較多,多國都建議優先考慮莫德納。
-
2021-06-2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懷胎30周護理師救人染疫 醫師估「已達臨界點」急剖腹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日前收治一名確診病患,因在插管急救時,急診醫護遭病患嘔吐物噴濺而染疫,其中一名為懷胎30周的護理師,16日傳出病情惡化,出現發燒40度、雙肺浸潤、血氧降低、胎兒擠壓肺部空間,據了解,主治醫師評估其狀況「已到臨界點」,當天緊急剖腹產子;醫院表示,該護理師目前狀況穩定,孩子也無染疫。陽明院區醫務長何清幼表示,該護理師6月2日因緊急未確診病患插管而染疫,因懷胎30周未接種疫苗,確診後醫院即刻提供最妥適的安置及治療,護理師在治療期間,初期沒有症狀,但16日出現咳嗽、喘等狀況,院方與護理師討論後,即刻協助轉院至台大醫院治療。台大醫院主治醫師指出,胎兒因還在腹中,較忌諱用藥,然而護理師的血氧太低、肺部浸潤,情況十分緊急,評估狀態「已達到臨界點」,當下緊急剖腹以減輕護理師負擔,目前雖仍在插管中,但情況已穩定。陽明院區院長黃實宏表示,醫院會持續關心,並聯繫該護理師及其丈夫;該護理師染疫時因腹中懷有胎兒,導致肺部空間較為狹窄,經病患本人、台大婦產科及內科評估後決定剖腹,過程中陽明院方也都有參與。何清幼說,孩子出生後,經採檢證實沒有被傳染,護理師目前狀況也很穩定;陽明院區院長黃實宏表示,孩子被迫早產,必須使用保溫箱,加上奶粉、尿片及早產自費藥物,護理師丈夫已收到6萬多元帳單,其護理師是因公確診,醫院一定會全力協助,請家屬不用擔心。
-
2021-06-1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物理治療師教一「趴」除百病!從肌力到自律神經都改善
脊椎歪斜導致的症狀,只要身體朝下趴就可以改善身為一名擁有多年復健臨床經驗的物理治療師,我不斷思考究竟要如何讓人健康延長壽命,而不因為年老、生病等問題而需長期臥床。最後我得到的答案是:趴姿。雖然很多人都會因此感到無比驚訝:「只要單純趴著就好了?」但相信我,要改善身體各種不適,沒有比趴著更好的方式。其實,在物理治療的領域,趴的姿勢是很常見的療法,正式名稱為「俯臥療法」(prone position therapy),多用於呼吸復健,是一種人工呼吸道照護的姿勢,可協助排痰和預防嗆咳。另外,也是一種常用於腦中風、骨外科相關疾病的復健姿勢。我曾遇過一個案例,有名患者因為雙腳無力,擔心將來有長期臥床的危機,因此來詢求治療方法。這名患者一開始連趴著都難以做到,卻在持續堅持訓練,並搭配皮拉提斯等各種治療輔助後,得到顯著的效果,最後竟然可以獨自行走。更令人開心的是,因為背肌伸展的關係,他的食量也增加了,體重不再往下掉,擁有更健康的身體。不只是高齡者才有這樣的效果。不分年齡,只要每天保有健康的習慣,都能有效改善駝背、肩膀僵硬、腰痛、行走困難、慢性疲勞、自律神經失調、凸肚圓腹、食欲不振、睡眠障礙等各種身體不適。不分年齡都有效果!趴著的姿勢不只適用於高齡的久臥者,即使是現在身體尚未出現大問題的年輕人,這樣做也有效用。很多人體驗過後都反應腰痛或肩膀僵硬獲得改善,尤其是在睡眠上的變化最為明顯,變得很好入睡,睡眠品質提高了,長期累積的疲勞也漸漸消除。長期姿勢不佳,導致身體狂發警訊在這個時代,大家免不了長時間維持前傾的姿勢。譬如,操作電腦、使用手機、辦公室裡的文書工作、搭乘捷運或坐車移動等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例子。然而,大家對於這樣的前傾姿勢會改變骨骼與內臟排列的問題,卻沒有一絲警覺性。例如:脊椎歪斜後重心偏移,頸部必須花費更多的力氣,才能支撐重量不輕的頭部,頭部也因此比脊椎更往前突出。肩頸為了支撐頭部而負荷過重,導致肩膀僵硬。不僅如此,原本呈S形的脊椎也會變形,使核心肌力失衡,造成腰痛。變形的脊椎還會影響骨盆,當骨盆位置歪斜時,連帶影響髖關節的活動,造成行走困難。另外,脊椎是自律神經的通道,所以當脊椎的排列不正時,自律神經的運作也會因此紊亂,引起失眠等問題。姿勢不佳帶來不必要的肌肉失衡或緊繃,使血液循環不良,也會導致手腳冰冷。而且,脊椎變形還可能影響呼吸,這部分將於後續再詳細為大家說明。容易發生在高齡者身上的吸入性肺炎,其實也受到姿勢不佳的影響。因為駝背使頭部向前突出,造成頭部、頸部的位置偏移,如此一來,吃東西時就會影響到吞嚥肌肉的活動,增加嗆到的機率。諸如此類的身體不適,其實都是衍生自姿勢不良的問題。因此,一旦姿勢調整好,便能改善這些不適的狀況。正確的趴姿可矯正不良姿勢我們的脊椎原本就被設計為方便彎曲的結構。因為自古以來人類的活動,多是往前彎曲身體的動作,脊椎自然有向前彎曲的傾向。相對來說,伸直的需求就比較少。當我們將身體呈趴姿時,便能借助重力讓身體筆直伸展。如此一來,原本承受體重壓力的背後側邊肋骨得以舒展,胸肋關節(連結胸椎和肋骨的關節)活動變得更順暢,方便肋骨擴展。肋骨與脊椎中最容易形成駝背的胸椎息息相關。因此趴著的時候,能舒緩胸椎和周邊肌肉的緊繃,讓它們更伸展開來,可有效預防駝背和改善姿勢。身體呈趴姿時,原本承受體重壓力的背後側邊肋骨得以舒展,胸肋關節。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矯正姿勢的運動,然而,站立的姿勢受到重力影響,容易造成背肌伸展的負擔,難以保持同一姿勢。若是趴的姿勢,不需用肌肉抗衡重力,所以光是這個原因,就能更輕鬆達到矯正姿勢的目的。除此之外,從趴著到起立,一連串的動作都會使用到腹肌和背肌,所以自然而然能訓練到保持正確姿勢的肌力,可說是相當理想的運動。開始實踐!嘗試趴著看看,你辦得到嗎?對有些人來說,一開始可能有點困難,但只要每天持續下去,就會感覺到身體一點一滴的變化。★若趴著的時候沒有感覺任何不舒服,持續1分鐘以上也可以!★建議在晚上睡前1分鐘進行,習慣之後,早上剛起床時也可以做,逐漸增加時間,效果更好。從30秒開始嘗試,習慣之後,維持1分鐘的趴姿。➊雙掌雙膝著地,一邊確認身體是否有不舒服的感覺,一邊慢慢向下移動,直到身體平整趴在地上。★肩膀或手臂不舒服的人,手臂可往下擺放!★腰痛或腰部嚴重前凸的人,可在腹部下方墊枕頭或軟墊!POINT:嚴重駝背、髖關節無法伸展的人,可配合身體狀況調整枕頭高度。高度不夠時可再墊一個枕頭,避免不舒服。★可雙手交疊,放在額頭下方!★臉朝向哪一邊都可以!(請朝向自己感到舒服的方向)書籍介紹書名:1天1分鐘脊椎矯正術:只要趴對就健康!拉伸脊椎╳調整呼吸╳鍛鍊肌力,全面改善肩頸、腰背、臀腿的痠痛不適作者:乾亮介出版社:蘋果屋出版日期:2021/02/25作者簡介/乾亮介物理治療師、皮拉提斯教練。197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府,2001年畢業於關西醫療學園專門學校物理治療學科,同年取得物理治療師國家證照。任職於醫療法人寶生會PL醫院復健科,之後16年來接觸過2000名以上的復健患者。這些復健患者來自骨外科疾病、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等各種病症的患者。與此同時,積極從事居家復健、學會發表、論文寫作、演講、物理治療師養成學校的兼任講師等,2012年還取得了畿央大學研究所健康科學研究科碩士學位(健康科學)。在日本與世界各地學會發表過30次以上的演說。取得皮拉提斯教練資格後,於2017年獨自開設預防醫學沙龍與皮拉提斯教室「REHATES PLUS」,在地方預防醫療事業與日本各地擔任研修會與研討會的講師。延伸閱讀: 不到60歲,心臟血管竟阻塞70%!婦產科權威痛下決心練「拉筋」,4招狠甩12公斤 「你們不要再救他了」林醫師的太太哭跪著拜託...一位急重症醫師最心痛的急救
-
2021-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LINE影片傳4種人不能打疫苗?教授指正:內容誤導
昨天(2021-6-10)在臉書上看到《糖尿病筆記》發表的一篇文章,配圖如下:這篇文章的第一段是:剛剛家人的群組傳了這個影片內容,是江坤俊醫師說哪些人不能打疫苗,但是裡面內容錯誤一堆,會誤導很多人,在這邊要出來講,不然江坤俊的影片會害死很多人。事實上,近幾天來我的讀者,親友,同學,以及臉書朋友也都有傳來那個影片,而我給他們的回覆是:「沒辦法,普羅大眾追捧偽科學,不屑真科學」。我也傳給他們一篇我在2021-1-8發表的普羅大眾追捧偽科學,不屑真科學。傳給我影片的人之中有一位是腎臟科醫師,他說:「一直在傳播不正確的訊息,還有上萬人按贊! 是什麼免疫力低下,洗腎病人不能打疫苗????我們病人如果拒打、又是破口。很多腎臟科的都遇到病人拿那個來問。」這位腎臟科醫師說的沒錯,美國CDC有發表一篇COVID-19 Vaccine: What Public Health Jurisdictions and Dialysis Partners Need to Know(新冠疫苗:公共衛生司法管轄區和透析合作夥伴需要知道什麼)。它的第一個小標題是Vaccinating Dialysis Patients and Healthcare Personnel Is Critical(為洗腎患者和醫護人員接種疫苗至關重要)。另一位臉書朋友魏正宗醫師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研副總院長,臨床試驗中心主任,中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他也在我的臉書留言:「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聲明稿:近日有網路上及病友間傳聞,指稱類風濕關節炎及紅斑狼瘡病友不宜打AZ或JJ疫苗,本學會謹此聲明,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不能接受那一種特定的疫苗,免疫風濕病友施打疫苗準則請參照本學會所公佈之說明。」魏醫師所提供的連結是http://www.rheumatology.org.tw/health/health_covid19.asp。一位我們舊金山灣區台灣僑社著名的婦產科醫師也在看到這個影片之後傳來一篇文章COVID-19 vaccines highly immunogenic in pregnant and lactating women, study shows(研究表明新冠疫苗對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它的最後一段是:「我們的數據表明,mRNA 疫苗對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具有高度免疫原性,接種疫苗的婦女可能會通過臍帶血和母乳喂養將抗體轉移給嬰兒。這些發現與該領域的其他數據一起,支持在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中使用新冠疫苗。」今天我看到《糖尿病筆記》更新說TVBS已經下架該影片,而江醫師也已經po更正文。但是,由於該影片仍在流傳,所以我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夠促使大家不要再傳了。原文:4種人不能打疫苗的迴響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解盲成敗攸關EUA申請 陳時中:解盲跟指揮中心無關
高端疫苗今天傍晚將進行解盲,眾所矚目。但外界關心,如果解盲失敗是否就會去搶購國際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解盲跟指揮中心無關,等科學數據還有其他研究出來,綜合後才會送到審查委員會,若僅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通過,才有施打的可能性,現在還沒辦法做預測。而衛福部食藥署今天也公布國產新冠肺炎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技術性資料要求,其中最重要的療效評估標準,食藥署要求免疫橋接(immuno-bridging)方式,採用免疫原性(中和抗體)作為替代療效指標,因此將以國人接種兩劑AZ疫苗的免疫原性結果作為外部對照組。但免疫橋接的標準WHO是否已有共識,我國擅自提出和AZ比較,未來真的能和國際接軌嗎?對此,陳時中表示,免疫橋接方式WHO有提出,歐盟和韓國都也表示贊同態度,但他們還會繼續討論相關事宜。而我國去年訂定EUA時就採用免疫橋接的方式做。另外,外界也關心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孕婦可以優先打mRNA疫苗,指揮中心是否已有討論結果?陳時中則表示,第一類一二風險族群都可以打莫德納疫苗,但是否開放全部孕婦則還沒有定論。
-
2021-06-09 該看哪科.婦產科
守護高風險孕產婦 遠端照護降低感染
迎接新生命是喜悅,在疫情壓力下,孕婦產檢、生產準備戰戰兢兢,陪伴高風險孕產婦更是重中之重。高醫婦產科主治醫師詹德富表示,可透過遠端照護協助有妊娠糖尿病孕婦監控血糖,降低患者進出醫院感染的風險與壓力。一名懷第二胎少婦,前一胎即出現妊娠糖尿病並接受胰島素治療,此次原計畫入院調校施打劑量與衛教,因疫情緊繃,對進出醫院感到不安,深怕帶病毒回家讓家人及自身陷入險境,詹德富指出,經過討論她改將藥劑帶回家自行注射,每天會上傳血糖資料到雲端監控血糖。「非常時期透過遠端照護,能減輕病患身心壓力是多贏方式。」過往生產是有產兆才到醫院,詹德富說,防疫當前,入院前要先做篩檢,會安排產婦提早一周催生,採計畫性生產,對產婦、醫護人員作足防護措施。33歲曾姓少婦七月底將臨盆成為二寶媽,她說,疫情讓人心惶惶,五月中旬便暫停工作整天宅在家,活動量大減,到醫院產檢也是包緊緊,回家馬上更衣洗澡,小心翼翼深怕染疫。為守護母嬰健康,降低嬰兒死亡率,高雄市衛生局持續向中央爭取經費開辦「高風險孕產婦健康管理計畫」,邀助產師(士)公會當協力夥伴,今年已開案107件,收案條件包括有多胞胎、生過早產兒、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藥物濫用或產後憂鬱症高危險群等健康風險因子,或未滿20歲、中低收入戶等具社會經濟危險因子產婦。家暴、性侵等高風險家庭懷孕個案也列入收案條件。衛生局健康管理科表示,不受疫情影響,對孕產婦健康關懷不中斷,避免面對面接觸,改以視訊或電話訪視。最近一名產婦透露有經濟壓力,無力購買尿布、奶粉,衛生局立即轉介社會局實物銀行伸援手,解決燃眉之急。新高雄助產師助產士公會理事長林麗英說,許多助產師、助產士是公衛護士退休,實務經驗及人生閱歷豐富,在婦女懷孕、育兒過程能發揮陪伴角色,安定孕產婦的心,讓嬰兒得到更好照顧。
-
2021-06-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開打 專家建言孕婦優先
國外出現孕婦、新生兒染疫案例,國內本土疫情嚴峻,近日北部也有染疫孕婦出現呼吸窘迫等症狀,緊急剖腹生產搶救,讓醫護團隊、家人繃緊神經。國內尚未將孕婦納入公費疫苗優先對象,疫苗專家、高醫院長鍾飲文呼籲,首批莫德納疫苗應禮讓醫護孕婦優先施打,據美國研究顯示,感染新冠肺炎孕婦有較高死胎與早產機率,併發子癲、子癲前症機率也增加,顯示孕婦有優先施打疫苗必要。孕婦、AZ副作用者 應先打「將孕婦和施打AZ疫苗第一劑有嚴重副作用的民眾列為莫德納優先施打對象,應是合理的規畫。」新冠疫苗專家會議召集人鍾飲文表示,疫苗研發初期,臨床試驗通常會排除孕婦與兒童,所以缺乏這些族群的藥物安全性與有效性資料。鍾飲文指出,今年4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三萬多名美國孕婦接受mRNA疫苗(包括輝瑞BNT162b2與莫德納mRNA-1273疫苗)施打的研究,發現與同時期未接種的孕婦對照,流產、胎兒異常與早產的比率並沒有比較高,顯示mRNA疫苗在任何孕期都可以施打。此外,歐洲婦產科醫學會也建議孕婦與餵母乳者都應接種疫苗,英國及德國的研究文獻也建議孕產婦應優先施打mRNA疫苗。鍾飲文說,會有這個想法,是觀察懷孕醫護人員在防疫第一線奮鬥,幾乎都沒有接種AZ疫苗,缺乏疫苗保護力,如今國內已有莫德納此一選項,應讓懷孕醫護優先施打。至於可否從懷孕醫護擴及一般孕婦都能接種莫德納?他說,因公費疫苗接種有些思考,不能造成混亂,是否擴及一般孕婦,中央會有通盤考量。陳其邁:莫德納相對較安全高雄市長陳其邁昨天在防疫記者會表示,目前檢視國際的資料,莫德納疫苗對懷孕者相對是比較安全,需檢視科學證據,尊重專家會議審查,「這是科學的問題,不是政治的問題。」鍾飲文:AZ過敏者建議混打少數打AZ疫苗第一劑後,產生過敏性休克、血栓或嚴重血小板低下等嚴重副作用,有人也擔心打過AZ後能否混打其他疫苗?鍾飲文說,打AZ會過敏的人不建議續打第二劑。至於混打疫苗,據今年五月英國在「刺胳針」雜誌發表的研究顯示,並不會有更多嚴重的副作用,只是發燒機率比兩劑都打AZ的人來得高。因此,當接種AZ第一劑後有嚴重副作用發生時,建議可接種其他疫苗,以得到足夠的保護力。
-
2021-06-08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沒有副作用表示疫苗無效?接種疫苗前先看常見問題
近日,新冠肺炎疫苗逐漸運抵國內,指揮中心也開始安排民眾分批施打。面對接種疫苗前後的種種疑問,《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列出一系列問答,以下整理部分內容,供大家前往接種前先行參考:Q1:我打完疫苗後,完全沒有出現任何副作用,這是不是表示疫苗沒有作用?A:如同藥物治療,部分患者身上會出現副作用、部分患者不會,疫苗接種也是如此,人們的反應會有所不同。即便我們常聽到施打疫苗後的負面反應,大多數人在接種疫苗後只會有輕微的不是,或沒有任何副作用。以輝瑞BNT疫苗的臨床試驗為例,有半數的受試者出現疲勞的反作用。其他的副作用,包括頭痛、畏寒及肌肉痠痛等,則出現於25~33%的受試者身上。意思就是,有超過半數的受試者身上,並未出現任何副作用,而其保護力效果仍然高達95%。因此,沒有副作用出現並不代表疫苗沒有在作用。根據資料,年紀越大的民眾,與年紀較輕的民眾相比,出現副作用的機率較低。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對應病原體的機制退化,也因此施打疫苗後的反應也相對輕微。然而根據新冠肺炎疫苗的臨床試驗,年長者在接種後仍能產出足夠數量的抗體,也就是有足夠的免疫反應。總而言之,如果您在接種疫苗後沒有任何副作用,僅表示您是比較幸運的一群,無須擔心保護力的問題。Q2:據說接種疫苗後若是服用解痛藥物,會弱化疫苗的保護力,這是真的嗎?A:大多數專家認為,接種疫苗後服用解痛藥物或是退燒藥,如:乙醯氨酚(普拿疼)、布洛芬…等緩解不適是沒有安全疑慮的。民眾應該避免因為擔心接種後的不適,而選擇在接種前先行服用止痛藥。針對解痛藥物可能降低疫苗效果的理論,是根基於有關小兒科患者的研究。家長有時會在接種疫苗前後,給予兒童上述的解痛藥物以緩解發燒及疼痛…等不適。發燒與其他副作用,同時也是身體啟動免疫反應的徵兆,因此部分學者對於在接種前後讓兒童服用止痛、退燒藥物提出擔憂,認為可能降低疫苗效果。一項針對超過5000名兒童的研究中,研究者讓半數兒童在接種後服用止痛藥物,半數則未服用,並比較兩個族群的抗體多寡。研究結果發現,止痛藥並未對孩童的免疫反應造成顯著的影響,兩個群體的兒童在注射疫苗後,體內皆生成了適量的抗體數。另一項研究則在施打疫苗後,分別給予142位兒童乙醯氨酚、布洛芬及安慰劑,結果亦顯示,免疫反應在這些孩童身上並沒有明顯的差別。Q3:從接種疫苗到疫苗開始作用,需要多長時間?A:根據美國疾管署(C.D.C),不論是哪一種疫苗,都會在接種最後一劑兩週之後開始作用,屆時才算完成疫苗施打。如果您接種的疫苗只需施打一劑,人體還是需要兩週的時間才能建立夠強的免疫反應;如果是需要兩季的疫苗,免疫反應的高峰,也會在兩週之後才出現。目前對於疫苗保護力的生效時間,仍所知甚少,各疫苗廠商的臨床試驗結果也沒有明確指出。然而,以輝瑞BNT疫苗為例,其95%的保護力,生效於接種第二劑後約莫一週後才達成,反觀第一劑施打後十天,保護力僅有52%。至於莫德納疫苗的臨床試驗顯示,第一劑施打後兩週,保護力僅有50.8%,要到第二劑施打前二至四週,才有92.1%的保護力,再接種完兩劑之後,才能達成94.1%的保護力。Q4:如果我在接種第一劑疫苗後、第二劑疫苗前染疫了怎麼辦?A:假如您接種的是需要施打兩劑的疫苗,則在等待第二劑的這段時間內,您並非完全受到保護,無法完全免於感染新冠肺炎。根據資料顯示,的確有部分民眾在接種第一劑疫苗後,仍感染了新冠肺炎。不過多數情況,我們無法判斷患者是在接種前就接觸到新冠病毒,還是在接種後感染,但身體尚未建立完善的免疫機制對抗病毒。根據輝瑞、莫德納兩家廠商的臨床試驗,在第一劑施打後,只會產生約50%的保護力。如果您在第一劑接種後確診,仍可以依照原定日程接種第二劑疫苗,然而必須先與醫師確認。此外仍需注意,無論何種疫苗,即便完成兩劑接種,保護力也不可能達到100%。不過若您是在接種兩劑疫苗之間的時間染疫,出現的症狀應該會較輕,因為身體已經產生部分抗體對抗病毒。Q5:為什麼打完疫苗了,還需要戴口罩?A:基本上情形會因爲您所處的情境而異。首先,疫苗從接種完畢到保護力生效,需要一段時間。於此期間您仍有機會感染新冠病毒,因此您仍需持續佩戴口罩。此外,接種完成後,在公共場所中,仍需配合政策配戴口罩。即便您已經接種疫苗,仍有許多民眾尚未接受施打、沒有保護力,且您無法分辨一個人是否已經完成接種。根據研究,已經完成疫苗接種者,有可能在鼻腔中帶有病毒,但本身不被感染,此時就有可能因為呼吸或打噴嚏,而將病毒傳染給他人。根據針對流感疫苗及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專家傾向認為,已接種疫苗者無法繼續傳播病毒,然而此理論還需更多證據佐證。因此,在全民皆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之前,與他人接觸時最好還是應該配戴口罩。Q6:我要等到打完疫苗再懷孕嗎?A:婦產科醫師建議,在懷孕前應該接受疫苗接種。新冠肺炎對於懷孕的女性來說,風險格外地高,因此在懷孕前,最好可以接受完成疫苗接種。接近懷孕年齡的婦女,通常不屬於優先施打的行列之中。如果您的身份目前仍無法接受施打,而您對於懷孕時間也沒有特定規劃,是否等到完成接種後再懷孕,可以依照意願自行決定。然而,專家並不建議女性因為無法接種疫苗,而推延懷孕期程,因爲其中含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且接種疫苗並不會影響受孕、初期懷孕。資料來源: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1/well/covid-vaccine-questions.html
-
2021-06-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北染疫產婦呼吸窘迫台中醫護冒險接生!嬰兒哭聲好感動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昨天在臉書分享「讓隔離房內孤獨的產婦生產不孤單「一位堅強媽媽生產故事」,一名北部染疫產婦轉送入院,因呼吸窘迫,院方組成新冠病毒感染緊急生產醫護團隊,在負壓隔離病房緊急剖腹,由婦產部權威醫師陳進典執刀,因考量其他醫護安危,他一人上陣,僅1名助手協助,全程26分鐘完成,母子均安,「新生兒哭聲宏亮狀況穩定」,讓隔離病房外的醫護團隊都好感動。中山附醫婦產科醫師沈煌彬也在臉書分享,幫這位媽媽接生,團隊都會承擔著可能被感染的風險。「電話中聽到陳進典教授說:『大家都有小孩子,顧慮也很多。這台手術我來就好。幫我找一個助手即可,不要影響太多人。』我哽咽的說『好,謝謝。』那一刻,突然覺得自己在陳教授面前顯得很渺小。」中山附醫表示,這名產婦因確診新冠肺炎在5月31日獨自一人從北部轉入中山附醫負壓隔離病房治療,昨天在高流量氧氣治療仍呈現中度至重度呼吸窘迫,婦產科醫師為避免孕婦持續血氧不足會造成胎兒呼吸窘迫症候群,建議需立即執行剖腹生產手術。中山附醫說明,這位堅強的媽媽自己填寫手術同意書和麻醉同意書,中山附醫立即組成新冠病毒感染緊急生產醫護團隊,包括感染症專科醫師王唯堯、麻醉部主任洪維德、婦產部陳進典教授、小兒感染科主任潘蕙嫻、隔離房、產房及加護病房護理師、麻醉科、手術室護理師專科護理師,在負壓隔離病房執行緊急剖腹生產手術。中山附醫表示,剖腹產手術程僅花26分,新生兒哭聲宏亮狀況穩定,立即由新生兒加護病醫療團隊接手照護。這是中山附醫醫療團隊首次在負壓隔離病房內執行全身麻醉手術,新生兒被抱出母親子宮的一剎那,在隔離病房外的醫護團隊都為母子均安而感動不已。
-
2021-06-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歐盟只採納四疫苗 自費給不給選? 陳時中鬆口會討論
本土疫情未見平穩,第三批AZ疫苗首配發15萬劑開打,第一波15萬劑莫德納疫苗日前也抵台,力拚6月11日前完成封緘,無疑是及時雨。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昨行文疾管署建議,孕產婦接種疫苗,需以mRNA疫苗為優先考量。指揮中心指揮官表示,會請專家列入討論。至於歐盟只認定四個疫苗,陳時中也表示,將規畫是否讓大家選擇。歐盟宣布,持有打過AZ、莫德納、輝瑞、和嬌生的4種疫苗證明,才能入境歐盟成員國。但指揮中心四月初公布,自費接種疫苗皆由指揮中心統一調度,民眾不得挑選廠牌;因此有商務人士希望未來自費接種可開放自選廠牌。陳時中表示,歐盟是說會員國境內合法居民,從七月一日起,如果有接種這四種疫苗入境可免除隔離。但歐盟只是建議免隔離,讓歐盟各國自由移動,對國外還是是對個別國家進行檢疫措施。他說,疫苗未來有非常多種多樣性,現在也在規劃是否讓大家選擇,但有選擇權就會供應量不同導致延遲施打的情形,以各國經驗看還是及早施打比較好。
-
2021-06-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孕產婦打疫苗?醫師:孕產婦mRNA、備孕者AZ
國內疫情嚴峻,AZ疫苗開打,第一波15萬劑莫德納疫苗日前抵台。很多台灣孕婦、產婦都在問「要打哪一種疫苗?」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昨行文疾管署建議,孕產婦接種疫苗,需以mRNA疫苗為優先考量。台中茂盛醫院建議,孕產婦施打mRNA疫苗,備孕者可施打AZ疫苗,取卵、植入或接受人工授精者,請避開施術前後三天。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昨天發文,依照英國及德國疫苗注射建議,孕產婦應以mRNA疫苗為主,美法則無特別限制。基於考量母胎安全,若此疫苗足夠且開始全面施打之下,政府應將孕產婦列為優先施打對象。但目前國內此疫數量不足,婦女可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是否施打其他品牌疫苗。對此,茂盛醫院執行長、醫師李俊逸強調,孕產婦接種疫苗可同時提高母嬰雙方的抗體,並減低併發症;同時,他引據美國生殖醫學會建議,婦女在取卵、植入或接受人工授精的前三天、後三天避免接種疫苗即可。家醫科醫師呂昀珊認為,只有患有「血小板低下合併血栓不建議AZ疫苗,備孕族群則可放心施打。孕婦的荷爾蒙改變會提高血栓約千分之2的風險,但這與一般孕婦接種AZ疫苗之後產生的「血小板低下合併血栓」是完全不同的機制,如果是高風險醫護族群,仍可以考慮施打AZ疫苗。正在備孕或試管療程中的婦女能否種接疫苗?李俊逸醫說明,美國生殖醫學會從其動物實驗結果發現,施打疫苗並不會讓婦女喪失懷孕的功能,所以備孕婦女不用怕,有疫苗就可以快去接種,不用偏執特定品牌疫苗。不過,美國生殖醫學會也建議,想取卵、植入或接受人工授精的婦女,至少在進行的前三天與後三天避免接種疫苗。至於正在服用荷爾蒙藥、調經藥、避孕藥的婦女,也能施打疫苗嗎?呂昀珊說,都可以打疫苗,因為藥的劑量不高,施打後發生血栓機率非常低。她提醒,除了孕產婦之外,一般婦女其實不需執著等待mRNA疫苗,在台灣本土案例這麼高的情況之下,有機會能先打AZ疫苗就應該立即去打,以提高保護力並能降低重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