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4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國立
共找到
570
筆 文章
-
-
2020-09-13 養生.營養食譜
豆花美味的秘密是加了這個! 專家教你在家自製安心豆花3撇步
炎炎夏日吃一碗香甜冰涼、富含營養的豆花,不但消暑解渴,更是老少咸宜的「國民點心」。市售的傳統豆花、布丁豆花的口感有何不同?在購買豆花或自製豆花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蔡敏郎教授,為民眾悉心解惑。豆花凝固原理大不同傳統豆花:傳統豆花、布丁豆花與超市販售的盒裝豆花,同樣都以豆漿為主原料,但口感卻明顯不同,蔡敏郎說明:「傳統豆花是用石膏或鹽滷作為凝固劑,石膏的鈣離子或鹽滷的鎂離子帶有正電,會與豆漿中蛋白質上的負電荷相吸,進而形成凝膠結構,凝固後就是我們平常吃的豆花。」製作傳統豆花時,石膏通常會再與地瓜粉(澱粉)混勻,這些澱粉分子糊化後,分子鏈充份展開,穿梭在蛋白結構中,可以讓豆花凝固後質地更細緻、綿密有彈性。布丁豆花、盒裝豆花:至於布丁豆花或盒裝豆花,則是使用洋菜、明膠、吉利丁、布丁粉等動植物膠,將豆漿製成凍狀,相較於石膏凝固的豆花,口感較為軟嫩,若用布丁粉製作或添加雞蛋,還會帶有蛋香。選有信譽的店家購買蔡敏郎強調,原料黃豆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到豆花的品質,但消費者購買豆花時無法親眼確認原料狀況,建議挑選信譽良好的店家與品牌購買。若在店面或攤販購買豆花,則可留意周遭環境清潔程度、人員衛生、器皿容器是否乾淨。由於豆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保存條件不佳時容易腐敗,購買時也可留意,店家的豆花是否有冷藏或熱存的設備、保溫桶,讓豆花儲存在合適的條件下,減少腐敗的風險,而購買豆花回家後應儘快品嚐,不宜放置過久。自製安心豆花3撇步在家自製豆花很簡單,只要掌握3要點:1.浸泡黃豆時須注意泡豆水,若有酸味表示微生物滋長,要避免泡到出現酸味,在冰箱中冷藏泡豆更安全。2.生豆中含有影響人體消化的酵素,因此豆漿一定要煮熟。3.使用石膏凝固劑建議先用少量的水泡開,在豆漿正熱時將豆漿沖入凝固劑中,混合均勻後不可再搖動,就能凝結得完整漂亮。食藥署貼心叮嚀,無論是在外購買或是自製豆花,都需要注意環境與器具的清潔,並趁早食用完畢,以免微生物滋長影響食用安全。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9-12 癌症.抗癌新知
一人得肺癌,全家要當心! 家庭成員誰得肺癌你最危險?答案出人意料
胰腺癌被人們封為癌症之王,但肺癌身為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實力同樣不可小覷。2018年,全世界11.6%的新發癌症是肺癌,相當於有210萬人不幸患病;同時全世界有18.4%的癌症死亡皆因肺癌,相當於176萬人,是第二名結直腸癌的2倍。最近發表在Lung Cancer的研究專門評估了肺癌家族史和肺癌風險的關係,結論是「一人得肺癌,全家要當心。」這究竟是基因要背鍋,還是全家人一起吃了啥不該吃的?這項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健康學院的系統綜述與薈萃分析共納入了84項研究,其中包括19個隊列研究和66項病例-對照研究;50項研究來自於歐美國家,35項研究來自於亞洲。總體而言,只有5項研究沒有發現肺癌家族史與肺癌風險增加之間的關係,其餘>95%的研究都在告訴你:家裡的親戚得肺癌,你除了去探望他,可能也要關心關心你自己!匯總所有的研究的結果再次強調了這發現,具有肺癌家族史的人,其肺癌風險可能會增加85%。亞洲人在肺癌的問題上顯得更加“相親相愛”:來自亞洲人群的研究發現,家裡有人得肺癌可能意味著你的肺癌風險會翻番,但在西方人群中這一風險的增幅則為73%。不過,男女在這一問題上的差異倒不是很大。家裡誰得肺癌最危險?父母一方得肺癌,你的風險增加60%;具體說來,爸爸得肺癌,相應的風險增加65%;媽媽得肺癌,相應的風險增加。兄弟姐妹得肺癌,你的風險增加78%;具體說來,兄弟得肺癌,相應的風險增加39%;姐妹得肺癌,相應的風險增加93%。而如果你的兒女得了肺癌,你不但要擔心他能不能把病治好,同時還會發現自己的肺癌風險原來近乎翻番。家裡得肺癌的人愈多,說明家族成員可能真的天生就容易得肺癌:1名家人得肺癌,其他人的風險會上升55%,2名或以上家人得肺癌,風險則會飆升到2.72倍。越早發生肺癌,可能意味著家裡肺癌的“種子”更容易生根發芽:如果家人在60歲以上才被診斷出肺癌,其他人的肺癌風險可能並不會有明顯的上升,但如果家裡有人在60歲以下就不幸被診斷為肺癌,那麼全家可就都要提高警惕了。在亞洲人群中,女性、年輕人、從不吸煙的人群、父母患有肺癌的人群風險更高。研究人員認為除了遺傳因素之外,一家人住在一起也可能受到同一環境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中國,取暖和烹飪所導致的家庭空氣污染可能會導致一家人都一起得肺癌,而經常做飯的媽媽們可能更是深受其害,吸完二手煙還要吸油煙,肺癌的風險怎麼降得下來!結論是什麼呢?你雖然無法選擇家人,但你可以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可能無法改變遺傳,但你可以戒菸對身邊人好一些。(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9-0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二十世紀初期東亞醫病關係之一隅:《醫師開業術》的源流與內涵
【編者按】「醫病平台」非常榮幸能在專攻醫學史的郭文華醫師(陽明大學教授)的策劃下,邀請到三位醫學史學者由歷史的脈絡探討台灣的醫病關係,而張淑卿教授以其特長介紹台灣護理專業人員與病人的關係,更是難得。希望將來有更多醫學史學者加入作者群,使我們這專欄更多元化。醫病之互動與關係,乃開業醫師在執業過程中天天都會面臨的真實情境,但卻是醫學專業教科書較少著墨的部分。醫病關係牽涉層面廣泛,不少專著從社會學、政治學、法律學等角度來切入,本文則從歷史學的視角切入,為讀者介紹一本有趣的專著《醫師開業術》,並梳理其源頭與內容大要給現今讀者參考,俾使讀者對二十世紀初期的醫病關係有所瞭解,也能設身處地反思自身的情況。緣於筆者之前曾以胡安邦於1933年8月出版的《國醫開業術》,來論述當時中醫師開業的困境(註一)。後來在一次查訪中,於上海圖書館印回丁福保譯介之《醫師開業術》。經過對比,發現《國醫開業術》雖以中醫開業為主,但醫師所面臨之醫病關係與開業時的種種問題,其撰寫脈絡卻是跟著丁福保的譯作而設計的。這就引發了筆者的好奇,丁福保譯介的這本書主要內容為何?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祐,號疇隱居士。江蘇無錫人,是民國時期著名的醫生、宗教家、古錢幣、古籍收藏家。丁氏從小精通經史,長於算術、詞章、考據。28歲東吳大學肄業後,來到上海江南製造局工藝學堂學習化學,再進入洋務派著名人物盛懷宣(1844-1916)所設之東文學堂修習日文與醫學,並和西醫趙元益(1840-1902)學習醫學。後於1909年取得西醫開業證書,隨後又赴日考察醫學。1911年成立「中西醫學研究會」,發行《中西醫學報》,並在上海行醫,創辦醫學書局,以出版和譯介日本醫學叢書為主,此舉乃透過編譯大量日本醫書,為中國引進日式現代化的西醫知識,而有「近代中日醫學交流的第一人」的稱譽。一般研究丁福保譯書事業的學者,多未注意到這本內容獨特的《醫師開業術》,該書由上海醫學書局於1930年出版,乃透過商務印書館經銷與販賣,同時納入他的「丁氏醫學叢書」中。全書並無丁氏的序言或書介,只有說明是無錫萬鈞譯述,也未說明日本的原作者身分,此為該書大略之出版形式(註二)。該書雖然是以西醫為主,但在當時醫業競爭激烈的上海,應該同時受到中醫界的重視,故才有後來《國醫開業術》的問世。丁福保所譯介的《醫師開業術》,原書作者為日本人立神正夫,該書於1913年(大正2年)由東京吐鳳堂書店出版,經查閱資料庫,發現杜聰明(1893-1986)先生也曾購入此書,他購入的是1917年的第4版。原書作者立神正夫於書中謙虛地指出,他的見解雖然很淺薄,但他發現開業醫要取得成功甚為困難,而且他原本和同伴一起組成一個蒐集病理資料的學會(モルブス),後來學會成員四散各處開業,有不少成功或失敗的例子,他發現市面上沒有相關的參考著作可供學習,所以想要用自己微不足道的經驗與見聞,寫成專書,給開業的醫師參考,以協助他們邁向成功,可見該書也部分反映了二十世紀初期日本醫界的真實情況(註三)。該書內容豐富,本文僅就醫病關係之重點,加以梳理,以饗讀者。該書首先就開宗明義給年輕醫師「打預防針」,說明病患其實都是患病後有求於醫者,才會找醫師看病,一般人對醫師並無抱持太多的尊敬,甚至把醫師看成「死人製造者」。而醫師苦心經營醫業,賺取利潤本,為合理之事,但當積累一定財富後,又被社會人士以「醫乃仁術」的大帽子扣上,而被視為貪財之人。其他困境還包括:病患大多會以其一知半解之醫學知識,評論或謾罵醫者的治療,於是醫者整日內心惶惶不安,深怕被告發或被威脅,還要忍受有錢人的頤指氣使,所以作者呼籲年輕醫者要多加留意。此外,該書指出,雖然醫患之間應該有一定的信任存在,但顯然「被換醫」是非常常見的情況,他提出患者親戚的教唆、治療過程太久、醫師態度冷漠、儀容、動作、言語等足以刺激病患等行為,皆會導致「被換醫」。最有意思的是,該書認為具有歇斯底里、神經敏感的婦人,最喜歡不斷更換醫師,還會謾罵或用酸言酸語來譏諷主治醫師,這些人情應對之細微處,開業醫師都應該加以注意,因為醫病關係常常是人的情緒與主觀感受所營造,而非依事實的合理性來發展。除了提醒醫師可以自己控制、努力的事項,包括修養品格、培養雅量、充實學識等等,還提醒醫者:替患者親切而仔細的診察,是開業醫成功的秘訣,一來可避免誤診,還可以增加患者對醫者之信任與口碑。該書提醒,年輕醫者最初的熱情,往往因為執業日久或自以為經驗充足後,而喪失原有的熱情與審慎檢查的態度,這將造成不少誤診或病患之不信任,乃開業醫之大忌,最要注意。在實際診察方面,該書則是提醒作者各種對待病患的小技巧,大多是訴求醫者的仔細與貼心,並指出「熱誠」之態度為開業成功之母。例如原作者就指出,在日本每遇天氣寒冷之時,他的醫師朋友就會親自帶著取暖的懷爐前往病患之家,在與病患身體接觸前,必用懷爐溫暖自己的手部,再對病患進行觸診,作者認為,自己的朋友就是一位體貼病人的好醫師。在看診與病患的互動問題上,富貴患者往往對醫者頤指氣使,看診往往不遵守秩序,喜歡插隊和講特權,甚至視醫師為奴隸,這時醫師所受的精神侮辱是相當嚴重的;反觀較為貧窮之患者,往往尊重醫師,那將誘發醫者的同情心,看診過程反而非常順利與順心。所以作者呼籲醫者,不要看不起貧窮的病患,更不要因為富貴患者的權勢和金錢誘惑,而失去了自己的醫德,也委屈了醫者的權威和良心。對於「誤診」一事,作者也有獨到見解,他認為誤診為醫者所不能避免,因為病症千變萬化,學校所教與實習所學,必定不足,所以診斷一定要慎之又慎,若覺得能力不足或無法確診,一定要尋求其他醫師的「會診」,這是對患者的道德,也是保護自己、分散發生誤診風險之方式。最後在與病患的溝通上,談論疾病之「預後」,相當重要。一方面這是患者想聽到醫師的經驗之談,一方面也是醫者展現其功力、取得病患信任、贏得好口碑的關鍵。作者立神正夫在原書內就指出,漢醫只需要熟讀《傷寒論》,就可以對患者的症狀和豫後進行精準的推測,老練的醫師,往往憑藉經驗,可以精準判斷「豫後」,可取得患者極大的信任;反觀年輕醫者,經驗不足,血氣方剛又喜歡亂下結論,喜歡用教科書的理論,卻不解釋病患想要聽到的人情事理,總之「預後」往往不準,病人也不愛聽,故難以取得病患之信任。最好的方法,就是仔細參酌病患前後的紀錄,小心判斷,解說時要顧及病患之心理與期待,不要過度推論,也不要完全不說,只要合情合理,言語剴切真誠,經驗自然就可以日漸增強,對病患之應對也能得心應手。在開藥方面,原書叫做「開業處方術」,大抵說明病患大多持藥品至上主義,有些疾病若只是囑咐患者注意日常運動、飲食(營養療法),而不予開藥,患者必起疑心,而且容易興起換醫念頭。該書作者認為,為了開業成功,有時不但要適度開藥,還要能適時變換處方,以免患者對治療過程心煩或起疑。丁福保翻譯的這本《醫師開業術》,除了刪除少數附錄文字,大體譯文頗能忠於原著。二十世紀初的西醫,逐步在東亞國家的醫療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但其醫療權威尚未完全建立,私人開業之風氣盛行,競爭激烈,故醫師的處境較為艱難,這是一個大的時代背景。30年代上海有中西醫界的爭論,不僅在學說上論長短,其實也是在說服他們的病患,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能正確「擇醫」。該書道出醫病關係現實的一面,可以說全書是站在醫者的立場來書寫。不過,原作者並非要醫者善用欺騙、偽詐的方法博取醫名,而是應該在合情合理的範圍內,兼顧患者的立場與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應對方式。原作者認為,在法律和道德之外,還有很多隱藏在醫病關係中的人情世故,一般醫學校並沒有相關課程,故為該書必須闡明的道理。從丁福保《醫師開業術》與後來《國醫開業術》在中國的出版,與日本原著之問世差了將近20年。其間意義在於,對照中國和日本,西醫和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皆逐步影響了整個社會的發展與認知,新醫師身處其中,不得不審時度勢,求得醫病關係之正向發展。日本西化的步調比中國更快,西醫面臨社會與人情挑戰之問題,更早於中國,於是先有此書之誕生;而中國上海則於1930年代前後,翻譯、重新出版了該書,胡定安再出版《國醫開業術》來闡明中醫的狀況。可對照、證實,當時中國沿海的大城市,無論西醫還是中醫,同樣面對一個現代化社會內醫病關係的全新挑戰。這本小書之內涵,或許對現代台灣的醫師也有所啟發,醫者必須不斷思索自己為社會醫者,不但肩負高貴的使命,還受到社會風尚、政治、法律與人性、情感等各方面的影響,面對各種醫病關係,必須仔細體會、感知,尋找合宜的應對之道,這對自己、對病患乃至對整個醫界的良性發展,相信都能產生正面的助益。註一:皮國立,〈民國時期上海中醫的開業與營生技術〉,《科技、醫療與社會》30期(2020),頁113-161。註二:無錫萬鈞譯述,《醫師開業術》(上海:醫學書局,民國19年),頁1與封底。註三:立神正夫,《醫師開業術》(東京:吐鳳堂書店,大正2年),頁7-8。
-
2020-09-01 醫療.自體免疫
僵直性脊椎炎不是男人專屬 女性腳跟痛要小心
「男性」、「下背痛」、「家族史」就像是僵直性脊椎炎的hashtag(主題標籤),卻也因此易使女性輕忽,五十歲的阿美(化名)十年飽受阿基里斯腱痛之苦,期間好好壞壞,始終無法釐清腳痛主因,直到走入風濕免疫科,才確診僵直性脊椎炎,也才發現自己的旁系有僵直性脊椎炎的家族史。9成至9成5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攜帶一種稱為人類白細胞抗原B27(HLA-B27)的特定基因,風濕科醫師王宏斌與陳瑋昇等人的研究發現,免疫T細胞受器Vß14的表現在僵直性脊椎炎病患和第一等親HLA-B27陽性者比第一等親HLA-B27陰性者更明顯,顯示其很可能是與HLA-B27分子相接觸的位置有關。北榮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瑋昇說,家族中帶有該基因一等親,後代得病機率約10至20%;基因幾乎一致的同卵雙胞胎,其中一個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另一人高達6至7成可能發病。僵直性脊椎炎常發生在20到40歲成年人,適婚適孕的病患常面臨想懷孕,但又怕遺傳給孩子。陳瑋昇表示,雖僵直性脊椎炎具遺傳性質,但不是帶有基因就一定發病,即使發病也非不治之症,所以不會反對病患懷孕生子。但他提醒,女性僵直性脊椎炎患者若有生孕計畫,必須先將發炎情況控制好,避免中後期肚子變大,對骨盆脊椎壓迫增加,懷孕又不太能吃藥,孕期若一直腰背發炎,患者會很辛苦。僵直性脊椎炎通常以男性居多,女性機率較低,男女比例約為4:1,通常女性有罹患僵直性脊椎炎者病情也較男性來的輕微,陳瑋昇指出,在臨床上,有些女性即使知道有僵直性脊椎炎家族史,因症狀表現比較輕微或不典型,有時連醫師都可能忽略。臨床上,醫師都會先問問否有家族史,有家族史的患者罹病機會較高「但真的不見得都有家族史」行醫多年的陳瑋昇說,不曾見過整個家族都罹病的案例,但常見家族某人被診斷,才驚覺腰痠背痛是僵直性脊椎炎,或太怕自己也是,檢查後虛驚一場的故事。近年來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比以前進步很多,除物理治療外,醫師依情況開立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藥物,陳瑋昇說,若上述的治療都沒有好的療效,就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雖價格較昂貴,但健保也有條件給付, 能有效幫助患者控制發炎與增進生活品質。陳瑋昇小檔案專長:軟組織超音波、關節炎、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痛風、退化性關節炎、多肌炎/皮肌炎、硬皮病、蕁麻疹及其他過敏症等經歷: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研究醫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助理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主治醫師學歷:中山醫學大學 醫學士
-
2020-08-30 新聞.健康知識+
萊劑豬評估報告坐月子婦風險高 學者:應讓民眾有選擇
蔡政府宣布放寬美豬、美牛進口,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食藥署一直進行相關風險評估,「只是未對外公布」,據了解其中一分參考資料便是日前食藥署提供給多名立委的「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撰寫人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表示,坐月子婦女若每日攝取超過一副豬肝及一副豬腎,恐超過每日容許攝取量(ADI),因此應避免食用進口豬腎;他也建議,若要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必須要讓民眾「有選擇權」。相關報告食藥署一直遲未上網,但據了解,食藥署已提供由台大所研究的「美國進口牛肉相關產品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及由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所撰寫的「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給多名立委。根據「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報告,若民眾所食用的牛、豬肉及其製品與內臟皆為進口,並依照食品安全標準委員會(Codex)建議的最大殘留容許量進口,依照一般族群的攝食量,不論年齡或性別,全數食用進口牛、豬肉及其製品與內臟,萊克多巴胺的每日暴露劑量 95%上限值遠小於每日容許攝取量(ADI),在可接受範圍內。然而坐月子婦女的攝食量,若食用全是進口的牛、豬肉及其製品與內臟,民眾每日攝取的萊克多巴胺的量雖小於ADI,但已占ADI的89.9%;若坐月子期間每日攝取超過一副腎臟及一副肝臟,則可能過量。李俊璋表示,事實上在2011年政府研擬開放美牛進口時,除了美牛的風險分析,針對美豬的萊克多巴胺也做了一份分析報告。去年年初則再度受食藥署委託,依據最新的國人攝食量進行調查。而這分報告和過去研究結果差異不大,事實上,由於攝食習慣變遷,坐月子婦女的風險甚至還比較高,原本每日攝取的萊克多巴胺的量佔ADI七成,現在則高達近九成。然而,若我國的標準必須訂得比國際標準低,必須有科學證據顯示國人的攝食習慣真的有危害。李俊璋說,目前結果僅能顯示做月子婦女的風險較高,但未超過容許量,標準太嚴恐造成貿易障礙。且學者僅提供風險評估結果作為參考,最後的風險管理仍由政府決策。李俊璋表示,由於國人有坐月子的習慣,過去太太坐月子時,自己都會到菜市場預定一副「腰子」(豬腎)給太太補身體,因此提醒日後若依據Codex標準進口美豬,坐月子的民眾不要購買美國貨。他也建議,政府應規定豬肝湯、腰子湯等外食販賣業者標示肉品來源,香腸等肉製品外包裝也必須比照美牛有清楚標示,讓民眾「有選擇權」,可以選擇「要、不要」吃美豬。
-
2020-08-29 養生.健康瘦身
努力減重還是瘦不下來!專家提醒,容易「越減越肥」的3個錯誤
常見一些人為了控制體重而運動,運動完飢腸轆轆又大吃大喝,反而愈減愈重,這是因為運動型態錯了才造成這樣的結果。張小姐和同事們參加了公司附近的健身課程,下班前匆匆吃了幾片蘇打餅乾止飢,上了兩小時的飛輪後,為了加強瘦身效果,下課後刻意忍住不吃,但餓了幾餐下來,總會放縱一天去大吃大喝,一個月下來,體重不減反增。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詹貴惠表示,會有以上的結果,是因為進食的方式不對、運動型態也不對所造成的。她解釋,由於運動是靠骨骼和骨骼肌的活動,所以運動後,血流會再分配,人體安靜時,血液是平均分布在各器官的,但運動後,血液會大量地流往骨骼肌,所以其他器官的血液會相對減少,這就是吃完飯不要馬上運動的原因,因為餐後有較多的血流會分布至胃腸等消化器官,若立即運動,會讓血液往骨骼肌集中,以致影響食物的消化。當運動強度愈高,持續時間愈久,骨骼肌所需血流量愈多,這樣的比例就會更明顯,如果只是短距離散步等強度不高的運動,血流再分配的情況就比較不明顯。所謂健身運動(exercise)是指有計畫的、結構式的、重複性的身體活動,其目的在改善或維持體適能。多數人多是為了健康的理由而從事運動,建議不要進行太激烈的運動,運動強度太高除了會使運動後有明顯的飢餓感,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是有些人常陷入「運動完好餓,而又大吃大喝」的惡性循環,看看你是否有以下的錯誤習慣?有效率的運動加飲食,才能讓減重事半功倍!錯誤1→運動完好餓中強度的運動型態對健康有益,且比較不會產生不適感,詹貴惠表示,如果運動後產生明顯的飢餓感,表示運動強度太高!醣類、脂質、蛋白質等3大營養素是主要的熱量來源,運動時,體內的有氧能量系統主要以醣類及脂質做為能量來源,兩者的比例會隨運動情況而有所不同,強度愈高時,醣類的利用率會隨之增高,因此,運動強度不要太高時,會用到較高比例的脂肪,也較不易有飢餓感。一般而言,健康體適能倡導「運動333」即每週至少運動3天(次),每次約30分鐘,每次心跳率約達每分鐘130次。另一方面而言,運動時間愈長,用到的脂肪比例會愈高。所以總結來說,如果從體重控制的角度出發,建議是採長時間、中強度的運動,會比較容易消耗掉體內脂肪,而且這樣的方式因為不會消耗過多的醣類,所以運動完不會那麼餓。所以,常見一些人為了控制體重而運動,運動完飢腸轆轆又大吃大喝,反而愈減愈重,詹貴惠提醒,這是因為運動型態錯了才造成這樣的結果。嚴格來說,減重跟減肥不一樣,減重其實很簡單,用烤箱、三溫暖等增加體溫,身體為了散熱會排出水分,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減重的目的。但真的想瘦下來的人,應該是以消除體脂肪為目標,則應選擇長時間、中強度的運動,運動後也不會餓得必須飽餐一頓,才能達到體重控制的目標。根據研究,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所消耗掉的醣類比例是上升的,脂肪利用率是下降的;而隨運動持續增加,醣類利用的百分比是下降的,脂肪利用百分比則是上升的,可得到的結論是,強度不要太高、長時間持續的運動,是消耗比較多脂肪的有效方式。但是,何謂中強度的運動呢?詹貴惠表示,一般人只要遵守體適能333原則,即能符合中強度運動的標準。還有另一種談話測試(talk test)的自我判別方式,即運動後呈現「可說話但不能唱歌」的感覺即是,簡單的說就是有點喘又不會太喘,如果運動後上氣不接下氣,絕對是運動強度太高,再加上運動時間長,會產生飢餓感也不足為奇。當運動的型態對了,運動後不會很餓的狀態下,自然不會想再吃東西。詹貴惠說:「當人處於飢餓的狀態時,要節制飲食是很困難的,且節食兩、三頓後,有可能會因為代償的心理而突然大吃大喝,所以,比較實際的做法是用對的方法運動,自然不會餓到想飽餐一頓。」錯誤2→運動完馬上吃運動員希望藉訓練使體能與運動成績提升,所以,運動員在練習前、中、後都需要進食,以維持訓練的效果。但一般人運動多為了得到健康的體適能,健康體適能的要素包含心肺適能、肌力、肌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如果想要改善身體組成,使體態看起來更好,運動前最好不要進食,且希望運動時消耗的是脂肪,所以運動後也就不要再補充熱量了。但也別空腹運動,最好運動前1小時進食完畢,既可止住飢餓感,又不會影響消化,所攝取的食物最好選擇體積小、低脂、富含醣類的食物。而運動後至少半小時再進食比較理想,因為運動後,人體中的酵素活性會特別高,例如高強度運動會消耗較多肝醣,此時肝醣合成的活性變高,只要有醣類進入就會趕快合成,所以,運動員運動後應盡快進食,趁著吸收好的時候迅速恢復體力,但一般人如果是為了擁有理想的體態,那就不要馬上進食,以免食物被身體太快吸收。但也有學者認為,因為運動時是使用活動肌,所以,運動完補給的營養會回歸給肌肉使用,並不會增加脂肪,不過,從整個熱量攝取的角度來看,還是有增加體重的可能。錯誤3→運動後大吃大喝至於運動後吃哪種食物較好,則要視個人運動型態而定,多數運動都使用醣類做為能量來源,尤其是高強度運動,所以會感覺特別餓,這時身體的吸收也是特別快的,由此可見,運動後身體是需要醣類來補充能量,對醣類的吸收也會比較快。食物的補充方面,如果從營養成分考量,詹貴惠建議,可以從低熱量且有飽足感的食物選擇,如蒟蒻、寒天等食物。此外,也可以選擇相對熱量低的食物,例如70公克香蕉可提供60大卡熱量,115公克青龍蘋果也可提供60大卡熱量,所以從提供同樣熱量來看,選擇蘋果可以吃比較多、較有飽足感。再舉一例解釋,30公克雞胸肉可提供55大卡,100公克白海參也可提供55大卡熱量,而100公克牛番茄卻只有25大卡的熱量,所以這3種食物相較之下,牛番茄會是最好的選擇。在水分補給方面,許多人習慣在運動時飲用運動飲料,運動飲料是可以提供人體電解質的含糖飲料,為了維持運動中的能量需求,其適宜的醣類含量為6%~8%,以運動時汗液流失的程度來看,當運動持續時間達1小時以上且流汗量多時,才適合補充運動飲料,否則,一小時以下的運動量補充水分就已足夠。運動飲料主要是提供競技運動員運動中水分、電解質及醣類補充的方便有效之產品。專長於營養領域的詹貴惠表示,要控制體重、維持姣好的體態,還是從好的飲食習慣著手最實際,一邊控制飲食,一方面輔以運動消耗多餘熱量,會是比較輕鬆的方式。文章出處/本文摘自《常春月刊》363期 ★本文經《常春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8-28 醫療.自體免疫
戒菸吧 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抽菸會加劇病情
一名大學生腰痛半年,且走路不方便,原本以為是打球扭傷,長期以來「對痛容忍」,經過核磁共振檢查才發現髖關節已經被侵犯,同時軟骨已經腐蝕、滑膜組織增生,並有積水,原來是僵直性脊椎炎上身,加上有抽菸習慣,讓病情更難以控制。根據國健署的資料,21歲到30歲的男性,大約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吸菸。吸菸人口在36歲到40歲年齡層達最高峰,每3個男性就有1個吸菸。奇美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陳宏安指出,在門診中,大約每三個僵直性脊椎炎的病患,就有一個有抽菸的習慣。菸品有上萬種化學物質,會造成身體發炎性影響,加重身體氧化壓力,造成發炎激素上升,讓發炎細胞增加。陳宏安指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脊椎與下肢關節的發炎性疾病,病患體內因為發炎激素升高,不斷地侵犯脊椎與下肢關節,若是沒有良好控制,經過數年的時間,恐將發展到骨頭沾黏,傷害造成後就難以回復。在治療部分,第一線的口服消炎止痛藥若使用超過半年,仍然無法控制脊椎發炎情況的患者,可以健保申請給付抗腫瘤壞死因子及第17介白質抑制劑,這些都是生物製劑,可以阻斷疾病的進展 ,而達到抗發炎和調節免疫的效果。藉由調節發炎過程,抑制發炎,可減輕發炎症狀,進而改善病患的身體活動度。曾有本土研究發現,抽菸的僵直性脊椎炎病患會產生更嚴重的全身性發炎反應、關節炎惡化、關節僵硬、心血管併發症。陳宏安說,若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有抽菸的習慣,對病患來說如同是「火上加油」,因此當務之急是戒菸,減少身體內不停發炎的刺激。這名大學生因為合併抽菸,所以口服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好,病情一直不穩定,除了改用生物製劑之外,病患也配合戒菸,兩相輔助之下,最後腰痛與髖關節病況改善,病患也終於可以回到籃球場。陳宏安小檔案專長:1.風濕病2.類風濕性關節炎3.乾癬性關節炎4.僵直性脊椎炎5.紅斑性狼瘡6.乾躁症7.過敏性皮膚病8.過敏性鼻炎9.蕁麻疹10.痛風及高尿酸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經歷:1.台北榮總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2.嘉義榮民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3.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4.國立陽明大學內科學系講師5.風濕病醫學會2005年優秀青年論文獎6.奇美醫學中心2011及2012年主治醫師論文獎
-
2020-08-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彰化血清抗體研究 由台大校總區IRB通過審查
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縣合作的武漢肺炎血清抗體研究,涉及研究倫理議題。研究團隊今天解釋,檢體由彰化縣採集,學術單位做統計分析,因此是送台大校總區的IRB,並於8月11日獲審查通過。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陳秀熙等人,今天在台北說明彰化血清抗體研究成果,對於外界質疑的研究倫理議題,研究團隊多次說明。詹長權提到,台大獲得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與彰化縣、連江縣進行整合性的社區衛生研究,主要針對癌症、慢性病。今年2月疫情爆發後,科技部建議加入武漢肺炎(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議題,研究團隊認為社會有這樣的需求,身為國立大學,就有責任投入專業協助。詹長權表示,當初與彰化縣簽訂合作議定書時,工作項目就包括地方有需求時,台大可提供後續分析研究服務。那時知道美、英等國開始使用抗體試劑檢測,台灣政府預算不一定馬上有,經詢問台大會計單位後,決定每劑新台幣50元的費用,由研究團隊負擔,於今年6月以科研方式簽約採購1萬5000劑。對於採檢血清的研究倫理爭議,詹長權指出,6月11月彰化縣宣布啟動血清抗體調查,6月24日由台大提供經費採購試劑提供給彰化縣使用。前段的檢體採集是由彰化縣處理,台大作為學術單位,進行流行病學和統計分析,「我們沒抽一滴血,也不是臨床。」因此依照台大規定,送校總區的研究倫理委員會(IRB)審查。這項計畫於今年8月11日,通過台大行為與社會科學倫理委員會(案號202007HM059)審查,研究團隊於審查通過後,開始作分析。詹長權強調,檢體採集是彰化縣,將資訊「去識別化」後,再提供給研究團隊分析,IRB也是據此撰寫、申請通過,相關項目都有提供給衛生福利部和科技部。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現任院長鄭守夏今天在記者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台大教師非常獨立自主,包括要申請哪一級的IRB、要不要期中發表,都是由計畫主持人決定,不需要經過學院同意。鄭守夏說,如果是界定為學術研究,就要有IRB,但如果是公務、服務性質,就不需要。外界對於IRB有一些質疑,可以請衛生福利部、科技部相關專業單位協助做判斷,站在台大公衛學院立場,沒有任何評論。
-
2020-08-27 醫療.自體免疫
痛一下、痛很久差很大 僵直性脊椎炎誤與痛風混淆
台東地區一名30歲女性,本該是人生中的美好年代,她赴醫院就醫時,卻是走路如機器人般僵硬,不能彎腰,脖子幾乎無法轉動。原來,她早在十年前被診斷為僵直性脊椎炎,因為自身沒有規律就醫,也因為當地缺乏專科醫師,無法為她開立生物製劑藥物,發炎指數飆高,且逐漸惡化至骨頭沾黏,一直到正確診斷與用藥之後,疼痛減緩、活動度提升,終於能正常走路。根據推估,台東地區至少應該有800名僵直性脊椎炎病患,卻鮮少被確診、治療,因為過去該區域沒有免疫風濕專科醫師,若出現疑似症狀,往往自我診斷是痛風,到藥房買藥,「對病用拖」,導致台東地區的僵直性脊椎炎病患晚期病患特別多,行走如同機器人,甚至需坐輪椅就醫,生活品質堪憐。四年前,台東地區還沒有任何一位風濕免疫科專科醫師,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病患,在長達176公里的台東地區,病患必須遠赴高雄、花蓮等區域就醫,兩地奔波觀察追蹤三到四個月,該地專科醫師才能出具確診證明,此時,病患才能獲得生物製劑治療僵直性脊椎炎的健保給付。台東馬偕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黃奕帆是公費生,加上是台東人,因此自願回到家鄉服務,成為台東地區第一位風濕免疫科專科醫師,至今,台東地區已經有兩位專科醫師,共同守護台東後山的僵直性脊椎炎病患。黃奕帆說,初到台東,門診中看見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多是晚期,骨頭沾黏嚴重,行走如同機器人,甚至需要坐輪椅就醫。台東的民眾常把僵直性脊椎炎誤以為是運動傷害,自行買藥緩解,他呼籲,僵直性脊椎炎病患應赴免疫風濕科就醫,進行鑑別診斷,才好對症下藥,及早治療對病情穩定的效果很好。黃奕帆提醒,下背痛不要輕忽,運動傷害造成的背痛是休息可緩解,而僵直性脊椎炎卻是越休息越痛,活動一下反而可以緩解,這是病患最容易自行判斷的方法。此外,晨起的僵痛會持續很久,很容易察覺不對勁,因此長期慢性的下背痛,若是超過三個月,就應該積極就醫。黃奕帆小檔案專 長: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痛風與高尿酸血症、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退化性關節炎、各種關節炎、過敏疾病學經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總醫師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國防醫學院 臨床講師風濕專科醫師考試第一名獎
-
2020-08-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萬人血清抗體調查突停又突開 詹長權透露關鍵在這裡!
彰縣抗體血清調查報告原訂本月25日公布,不料說明前兩天突喊卡,各界還震驚為何延期,連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昨上午都不知何時能舉行,沒想到中午媒體突然又被通知調查報告將在今天上午說明,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透露,停也同儕審查、開也同儕審查。詹長權表示,雖然台大公衛分析能力很強,但如果是研究就應該要同儕審查,原以為同儕審查會延遲,所以延期兩天,不料因為邀請的人都願意在短時間內回應,所以臨時又決定今天舉行,「今天早上說明會前半小時才接到來自美國的回應,所以才有一點延遲。」同儕審查是必要的,且這次的調查牽涉到國家疫情,陳秀熙說,本次期中報告送由六名國內外專家專業審查,目前已經有四名審查者給予肯定。「很感謝、很驚喜,這些同儕審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給我們很多好的意見。」因為新冠肺炎病毒改變世界,科技部將詹長權及陳秀熙研究團隊的計畫歸類在人文司,詹長權說,「當時政府要求我們來做新冠肺炎研究,所以我們就加入了相關的工作」,透過該管道希望幫助地方,他認為,能做的都去做,已盡到國立大學責任。
-
2020-08-27 橘世代.好學橘
退休重生!朱全斌:「生命的最後一段,我要讓它完全屬於我。」
【作者介紹:朱全斌-人生經驗過多種角色:電視製作人、紀錄片導演、編劇、作家、廣播主持人等,去年卸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院長一職,從職場退休,展開退休新人生。】記得大約在10年前,有一天在同事的退休送別會上,聽到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他說:「我終於可以做自己了。」是的,職場常常讓我們不能做自己,尤其對受僱於機構的上班族來說,他們工作的累,往往不在工作本身,而在於需要跟他人謀和。聰明才智固然重要,跟同事之間相處的情商更重要。上班讓我們感到不自由是因為內在自我經常受到了「組織我」的壓抑,每個職位都有相對應的工作規範與倫理,我們不一定都認同,但是都需要遵守。然而,人是慣性的動物,安穩的職位讓我們有如被豢養的動物,久而久之,那不受控的本性漸漸被馴服了,因而等到退休那一刻到來,可以完全自組織的藩籬脫離時,反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在身體還算健康的情況下,退休人士的生活大致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快快樂樂地開啟生命新的一頁,到處旅行、玩耍,或是投入自己的嗜好,跟老朋友、老同學恢復聯絡,經常聚會,或是忙著學習與發展新的興趣。很多剛退休的人都會經過這一段。另外一種則是對閒下來的狀態很不習慣,想要繼續擔負責任,或者保持生產力。他們也許會在原工作單位從全職改成兼職,或者試圖尋找一份新的工作。不少人會幫兒女帶孫子,或是去做義工,也有為了繼續有收入,而將精力投注在股票、理財等事務上。這兩種人代表著對人生持享樂或生產的基本態度差異。而實際上,有更多的人是在兩者之間擺盪。當他們還在工作時,總是期盼著假期的到來,而退休後不必再上班,餘生都可以用來度假了,卻又會捨不得放下工作。這有點像是鐘擺效應,君不見許多一退休就忙著玩樂的人,三、四年之後,也玩得有點乏了,又會想找個事做。會形成這樣的矛盾是因為在機構待久了,「組織我」成為我們對自我的主要認知,我們關心的事務、思考模式、價值觀甚至世界觀都受到它的影響,我們透過組織得到存在感,長期養成將組織看得比個人重要的習慣,組織內的表現、升遷、待遇與人際關係也成為念茲在茲的人生目標與動機,一旦卸下了職位,失去了努力的方向,還真的有些茫然呢。因此問題不在於選擇享樂或者繼續生產,畢竟,享樂或生產都只是外在的表象,不該是我們人生的目的。退休後人生的時間越過越少,是否能掌控方向,好好把握這百分百屬於自己的日子,關鍵仍在於有沒有建立核心的價值觀。如果一個人的工作符合他的價值觀,那他就是職場中的幸運人,因為這不只是一份謀生的工作,還是能讓他實踐自我,甚至可以發揮個人稟賦的天職。對這樣的人來說,退休也許只是轉換工作形態或場域而已,不會因失去職位就同時也失去存在感。例如企業家如果不只是為了牟利而工作,背後另有更高的利他動機,那只要是可以繼續幫助到別人,也一樣可以在非營利的領域中施展才能得到快樂;而像醫生、律師、工程師、會計師、建築師等專業人士,以往也許只為出得起費用的客戶工作,現在則可投身公益,幫助那些經濟弱勢族群,得到的成就感說不定比以往更大。如果您沒有這麼幸運,知道自己的天份所在,卻大半生都為了生活而沒有勇敢去追尋夢想或栽培自己,那麼此時正是義無反顧該起步的時候了。許多人到了人生可以完全做自己的時刻卻裹足不前,乃是因為他們沒有放下功利心,仍然會用「是不是太晚了?」「不會成功了吧?」這樣的顧慮來否定自己,這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退休生活最可貴的就是可以完全自在,不必再考慮他人的眼光或評價,自己過什麼樣的日子自己決定,除非是沒有天份,否則我相信去做能激發自己熱情的任何事都會是快樂的。我今年開始了我的退休生活,我發現自己心態上最大的改變就是沒有了得失心,不再用目標管理主導我的生活。雖然我仍有想要完成的事,卻並不執著於它的進度與成果。我每天都問自己的內心,當天把時間做怎樣的分配可以令自己最開心?這是我生命的最後一段,我要讓它完全屬於我,同樣有玩樂也有生產,卻不必再受制於人,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來進行,在心與價值觀的帶引下,得到自然的平衡。對我來說,這就是最富足的人生。本文摘自《安可人生》更多退休精選延伸閱讀↘↘↘。人生重開機!「退休那天,我把同事電話都刪了」。區長退休轉當志工,12年來「照顧政府顧不到的人」
-
2020-08-26 養生.聰明飲食
吃韓式辣炒春雞、墨西哥捲餅...竟可降血壓又防癌!你該知道的「維根飲食」5大優點
編按: 專業健身教練/超人氣部落客Michelle,親身實證分享全植物蔬食如何改變了她的生活,透過選擇「原型穀物」、「當季蔬果」、「簡易烹調」,就能感受截然不同的身心愉悅,小毛病不藥而癒,睡眠深沉,精神滿足,體態纖盈,增強免疫力。 近年全球興起「維根(Vegan)風潮」,此飲食法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零動物產品」。藉由「全植物飲食」,不只能讓身體機能恢復「平衡」、「乾淨」與「營養」,並且在了解全植物飲食背後的動機──對地球的友好、對動物的善意、對環境的潛移默化。植物性飲食對身體的5大優點現在已經有大量科學研究證實,植物性飲食對身體有諸多好處: 一、降低血壓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會引發很多健康問題,例如心臟病、中風還有糖尿病,而其實已有許多研究證明,這些疾病是可以透過飲食的改變來降低風險的。一篇2014年4月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發表的研究結論指出,遵循植物性飲食的人,比執行雜食的人(包括植物和肉類)平均血壓更低。另有一篇2016年11月在《高血壓期刊》中發表的研究發現,素食者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比非素食者低34%。 二、讓心臟更健康因為肉類中含有飽和脂肪,攝取過多有引發心臟病風險,所以透過減少肉食、增加植物性食物的飲食法,可以有效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2019年8 月的一項研究發現,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可以降低16%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可將此疾病的死亡率降低約31%。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並非只要吃以植物為基礎的食物就一定健康, 還必須確保食用的植物性食品也是健康的。根據一項在《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2017年7月發表的研究中發現,植物性飲食要增加全穀類、豆類、水果、蔬菜、健康脂肪的攝取,而不是食用一些加工的精緻澱粉、過度加工調味的植物肉、素料等,若長期食用不健康的植物性食品,也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三、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糖尿病與飲食的關係密不可分,攝取過量的精緻澱粉、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都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而多元不飽和脂肪與單元不飽和脂肪則有助於降低風險。2016年6月發表的一篇研究發現,採用植物性飲食可使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34%,美國糖尿病協會指出,很可能是因為植物中含有的飽和脂肪較動物性食品低,飽和脂肪會增加壞膽固醇、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另一發表在美國糖尿病協會的「糖尿病護理」的研究文章指出,非素食者中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為7.6%,而素食者罹患的機率僅為2.9%。 四、幫助減輕體重基於前述的研究理論,當我們從肉類飲食轉為植物性飲食時,肥胖的風險會降低,所以執行植物性飲食時,更能幫助體重的控制。不過我認為,執行植物性飲食的出發點不應該是為了減重,而是為了更健康的身體,體重減輕只是附加的益處之一。根據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數據顯示,非肉食者和肉食者之間存在顯著的體重指數(BMI)差異,素食者的平均BMI 為23.6,非素食者的平均BMI為28.8。 另一篇2017年3月在《營養與糖尿病》期刊發表的小型研究,針對65位超重成年人做了為期一年的全食物植物性飲食法,研究結果顯示這65位成年人平均減輕了4.2公斤。研究說明其原因應該是全榖類及蔬菜的GI值(升醣值)相對較低,也代表著身體吸收消化的速度比較慢,且蔬果中含有抗氧化成分與纖維素,可以延長飽足感。 不過要再次強調,並不是「吃素」就代表健康,如果過度攝取加工食品、營養不均衡的飲食,就算不吃肉也不會變得比較健康、不易發胖。 五、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2011年發表在癌症管理與研究的研究指出,攝取抗癌營養素——包含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等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吃蔬菜、水果、穀物、豆類、堅果及種子,該研究指出,植物性飲食將某些癌症的風險降低了約10%。 食譜-韓式春川辣炒雞Korean Chunchuan Spicy Fried Chicken 碳水76.6g、蛋白質20.1g、脂肪45g、熱量650大卡 食材:天貝(發源於印尼爪哇的發酵食品)200g、馬鈴薯1個、洋蔥半顆、高麗菜50g、蔥適量、韓式辣味噌2大匙、醬油2茶匙、麻油1茶匙、胡椒粉適量、韓式辣椒粉適量、橄欖油少許 作法:1 將所有蔬菜與天貝切成塊(大約跟年糕差不多形狀即可),蔥切成段。2 將韓式辣味增、醬油、麻油、胡椒粉、辣椒粉以及適量水拌勻,將天貝加入,醃5分鐘。3 鍋中倒入少許橄欖油熱鍋。4 加入醃好的天貝翻炒約3分鐘。5 加入高麗菜、馬鈴薯與洋蔥繼續翻炒至馬鈴薯變軟。6 最後加入蔥段拌炒一下即完成。 食譜-墨西哥捲餅Burrito 碳水37.5g、蛋白質6.9g、脂肪7.6g、熱量236.9大卡 食材:墨西哥餅皮1張、洋蔥35g、紅椒35g、番茄20g、蒜末5g、酪梨1/4 顆、墨西哥豆泥50g(罐頭或自製)、橄欖油1茶匙 作法:1 將洋蔥、番茄、紅椒切小丁備用。2 將1茶匙橄欖油入鍋,加入蒜末與上述食材拌炒,可撒胡椒、鹽調味,起鍋備用。3 酪梨切片備用。4 罐頭或自製墨西哥豆泥。自製可以簡單的將黑豆或斑豆蒸熟到軟爛,加入一點高湯,拌入洋蔥粉、蒜粉、鹽及適量橄欖油,可以用攪拌棒打成泥狀,或是用湯匙壓成顆粒較大的豆泥。5 墨西哥餅皮放入平底鍋,不需加油,大略烤熱一下。6 依序把步驟2、酪梨片、豆泥放在餅皮上,將餅皮包起來即完成。書籍介紹書名:維根食尚,愛上蔬食新纖活 Let’s Start Vegan Life──Stay Fit with Mi全植物飲食計畫+New Me勻體運動指導作者:Michelle出版社:春光出版日期:2020/08/01作者簡介/Michelle(暱稱Mi)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會計研究所、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行銷研究所。△通過ISSA國際運動科學協會Personal Trainer Certification體適能教練認證。△通過NESTA國際運訓練運動協會Fitness Nutrition Coach Certification體適能營養教練認證。△通過ACE認證機構Oh Baby! Fitness Prenatal and Postpartum Training孕婦及產婦訓練教練認證。△通過KAT Know & Apply Training之孕婦及產後婦女訓練認證。一名樂於分享正面健康生活的部落客,深信健身是一種生活態度,而非減肥的過程。積極鑽研各類健身、健康的研究與新知,並考取相關體適能教練與運動營養教練認證;目前在Facebook粉絲專頁上,已有12萬人以上追蹤。舉辦過幾次粉絲團健康飲食運動體驗活動,希望能讓為減肥失敗所苦的女孩們,一起變得健康、正面!粉絲專頁,請搜尋:StayfitwithmiInstagram,請搜尋:mimichellelin 延伸閱讀: 「不買、不用、不吃」味全頂新產品懶人包,一次看清楚!
-
2020-08-23 養生.聰明飲食
水果罐頭可以存放久是因添加防腐劑? 錯,專家解密保存原理及挑選方法
不論蛋糕上裝飾的水蜜桃,或是臺菜「鳳梨蝦球」裡的鳳梨片,都會用到罐頭水果,但是有許多民眾對罐頭的製作方式、食用安全性,以及如何挑選罐頭仍有誤解,對此,食藥署特地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蔡敏郎教授,為大家介紹罐頭水果的安全性與挑選原則。水果罐頭存放久 與防腐劑無關!許多民眾以為,罐頭食品可以長期保存是因為含有防腐劑,事實上在製作罐頭食品時,會利用商業滅菌,殺死造成疾病與腐敗的微生物,達到可以於室溫下長期保存的結果。哪種包裝材質才安全?金屬罐、玻璃罐、殺菌軟袋包裝都屬於罐頭食品,不同材質是否安全性不同?蔡敏郎教授說明,在食用安全性方面,不同材質的罐頭食品都具安全性,都能夠安心食用。常見的金屬罐有鍍錫馬口鐵罐和鋁罐,常應用在腐蝕性強的食品,且罐內多會使用環氧樹脂等塗層做為保護,將食品與金屬罐身隔開,因此,不必擔心吃罐頭食品的同時也吃下重金屬。挑水果罐頭這樣選最安心!蔡敏郎教授提醒,購買水果罐頭時,務必檢查外觀,選擇外觀完整良好的罐頭,若有膨罐、生鏽、變形或腐蝕的情形,表示罐內食品可能已變質或腐敗。消費者可透過敲擊罐身確認罐頭的內部情況,若內部變質而有產氣現象,敲擊聲會較為空洞;開罐後,可再觀察罐頭內的水果、湯汁是否有變色或不正常的沈澱現象?若有則不建議食用。 此外,食藥署提醒罐頭若受到撞擊,可能會破壞罐身內部塗層的完整性,造成罐身腐蝕等變質情形,購買後若不慎碰撞造成凹罐,也建議儘速食用完畢不要持續儲放。要注意的是,雖然罐頭的保存期限比較長,但絕對不是「萬年食品」,購買後最好儘早食用,以免不慎放到過期喔!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8-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加坡發現變種病毒引發輕症 從武漢傳至台灣
新加坡研究員發現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病毒的一種新變種所造成的感染症狀較輕微,這種病毒於疫情初期出現在中國武漢市,之後傳到新加坡與台灣。新加坡「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報導,這種變種病毒的基因組少了一部分。研究員觀察到,感染變種病毒的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比感染基因組未缺少的病毒的患者要好。舉例來說,與感染野生株病毒的患者相較,感染變種病毒的患者,出現低血氧現象或需要醫院重症監護的比例比較少。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轄下的新加坡免疫學網路(SingaporeImmunology Network)及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Duke-NUS Medical School)昨天在線上新聞簡報會中,共同發表上述發現。這些成果也已刊登在醫學期刊「刺胳針」(TheLancet)。隨著引發疫情的Sars-CoV-2病毒不斷擴散,突變也一直在發生。新加坡研究員通報發現的最新變種病毒於疫情初期出現在中國武漢市,之後傳到新加坡與台灣。從今年1月到3月,這種病毒在新加坡數個群聚感染中人傳人。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顧問兼這項研究的臨床負責人楊恩(Barnaby Young)透過新聞稿表示:「我們試圖解決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一個難題,就是為什麼有些患者會生病,有些患者卻只有輕微症狀。」他說,過去許多研究聚焦在患者年齡和慢性病史上,在不同病毒類型的影響上也有過很多討論,但直到現在都沒有確鑿證據;因此,注意到變種病毒基因組缺少一部分,而且得知此一現象對感染過程有深遠影響,是很令人興奮的發現。目前,全球僅偵測到少數幾個Sars-CoV-2變種,包括現在仍廣泛傳播的D614G變種。這項研究發現的新變種,基因組少了一大部分,缺少ORF8基因。這個變種病毒目前已控制住,且自3月起未再檢測到。楊恩說,「這種變種消失了,不太可能捲土重來…但其他基因組缺少一部分的病毒不斷冒出」,將具有臨床意義。研究員說,這項發現對研發疫苗及療法可能有幫助。
-
2020-08-21 醫療.自體免疫
預防發病 避免惡化 名醫魏正宗如何與僵直性脊椎炎和平共存
僵直性脊椎炎病患應積極接種各種公費、自費疫苗,包括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帶狀皰疹疫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本身也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過敏免疫風濕科魏正宗教授提醒,接種疫苗是為了減少感染,因為僵直性脊椎炎病患,一但發炎就可能演變為終身的慢性疾病,此外,為避免病情惡化,應戒菸、溫和運動、減少受傷、遵循醫囑服藥。既是僵直性脊椎炎醫師,也是病患的魏正宗說,他在大學期間,半年間持續腰痠背痛,雙側大腿與髖關節痠痛,連機車都無法跨上,直到服兵役的哥哥因僵直性脊椎炎而被驗退,他也前往接受檢查,確認為僵直性脊椎炎,家族親戚都去檢查,將近一半確定有陽性基因。魏正宗在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當實習醫師兩年,恩師正是台灣最早出國學風濕免疫疾病的藍忠亮醫師。他從此遵照醫囑,吃了2年的傳統免疫調節劑和消炎止痛藥。因疾病與免疫系統有關,也調整作息,多吃蔬果及益生菌。病況控制佳就逐步減藥、做柔軟操、游泳,近年還學氣功和太極拳。從22歲發病至今,保養得宜,常以自身經驗與病友分享。魏正宗說,「預防發病」、「避免惡化」是僵直僵直性脊椎炎病患的兩大保養原則。在預防方面,他建議,僵直性脊椎炎病患應該積極接種疫苗,接種疫苗以減少感染,預防發病。公費疫苗別忘了,另外自費疫苗像是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帶狀皰疹疫苗、子宮頸癌疫苗等,都應接種。另外,避免外傷,適當的運動及戒菸也很重要。魏正宗特別強調,健康的生活型態是預防保養的最重要一步。在避免惡化部分,雖然已經發病,但是還是可以透過生活的調整來減少惡化。例如避免身體過度勞動、避免受傷、努力戒菸,因為受傷之後,會誘發嚴重度變高,應該維持和緩的運動習慣,游泳、柔軟體操、氣功、瑜伽都很好,戒菸更是首要的工作。國內僵直性脊椎炎病患盛行率約0.4%,推估全台大約有8萬名病患,依據健保資料庫顯示,接受僵直性脊椎炎治療的病患約為5萬人,也就是說,還有3萬名病患沒有接受治療,可能與沒有找對就醫科別有關。此外,即使接受治療的5萬名病患中,也只有一半規律就醫。魏正宗特別提醒,僵直性脊椎炎的病人都應該找免疫風濕科醫師定期追蹤。魏正宗同理地指出,他明白,僵直性脊椎炎病患身心都很煎熬,疼痛讓生活品質不好,甚至萌生不想結婚生子的念頭,事實上,生活型態的調整就可以大幅改善病情,不要放棄。此外,遵從醫囑規律服藥,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以及免疫調節劑,可以控制發炎情況,效果很好。僵直性脊椎炎病患若是未能積極控制發炎,不僅會出現骨頭沾黏的嚴重後遺症,也可能產生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眼部虹彩炎、皮膚乾癬等共病。魏正宗說,門診中,一名延遲就醫三十多年的男子,不僅骨頭沾黏、皮膚乾癬、疼痛纏身。在就醫用藥之後,便感嘆的說「從來沒有那麼輕鬆過。」魏正宗小檔案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教授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碩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美國加州大學(UCLA)免疫風濕實驗室研究員英國皇家國立風濕病醫院(RNHRD)研究進修經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副院長台中榮總家庭醫學科醫師 高雄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總醫師嘉義榮民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第二屆理事長專長:(1)僵直性脊椎炎(2)風濕病(3)過敏、免疫疾病(4)痛風(5)中西整合醫學
-
2020-08-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日本醫學界:日本正處於第二波疫情 將達高峰
日本傳染病學會理事長館田一博指出,日本目前正處於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目前看來,不論日本整體或東京,新確診者的數量都將達到高峰,但是,必須注意確診者是否再一次攀升。日本政府至今一直迴避日本是否出現第二波疫情。NHK等日本媒體報導,以傳染病專業醫師為主的日本傳染病學會從昨日起在東京舉行了會議。館田一博在演講中提到,現在日本正處於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正中間,新確診者的數量都將達到高峰,但是,必須注意確診者是否再一次攀升。館田表示,根據傳染規模之大,他認為已可視為第二波傳染,未來可預見還有會第三波、第四波疫情的發生,新生活方式將與新冠肺炎共存。厚生勞動省對此不表評論,厚勞省沒有第一波、第二波定義,僅表示評估當前疫情很重要。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在例行記者會被詢問時表示,單就確診者的人數,現在確診人數比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時更多,確實出現一波高峰,但兩者情況仍有不同。朝日新聞加總各地方政府發表數據,判斷第一波疫情是從3月底至5月底的兩個月間,感染人數約1.5萬人,第二波則是從6月底至今,確診者接近4萬人。雖然確診人數多的東京、大阪、愛知、福岡、沖繩等地,最近一周的平均確診人數都比8月上旬的高峰有所減緩,但也不能排除因8月盂蘭盆節連休,檢驗數量本來就比較少。在19日舉行的學術講座上,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國際傳染病對策室首席醫師忽那賢志說明現在採用的治療方式,醫療指南登錄國家兩種新冠肺炎治療藥,正在收集數據,他表示,相較第一波疫情時幾乎未能使用有療效的藥物,後來成功防止多起病例惡化成重症。日本傳染病學會原定4月舉行,因為疫情延至8月19日至2日舉行,會中將討論新冠肺炎最新治療、各種研究的進展等,約3000名專家參與。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型冠狀病毒突變 專家:傳染力更強但致命性較低
專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一種突變,在歐洲已越來越常見,最近馬來西亞也出現案例;病毒突變雖然讓傳染力更強,但致命性較低,這也許是「好事」。路透社報導,新加坡國立大學資深顧問、傳染病專家坦比亞(Paul Tambyah)表示,新加坡也有出現D614G變異病毒株案例。坦比亞同時是總部設於美國的國際傳染病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Infectious Diseases)會長當選人。新加坡衛生部未立即回應置評要求。坦比亞指出,有證據顯示歐洲發生新型冠狀病毒突變株擴散與死亡率下降的趨勢同時出現,這意味著突變株的致命性較低。儘管有專家持反面意見,但坦比亞認為,此病毒突變並不會影響潛在疫苗的有效性。他向路透社表示:「病毒傳染力更強,但致命性變低,這也許是件好事。」他指出,大部分的病毒在經過變異後,都有毒力變低的傾向。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科學家最早在2月時就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此突變,歐洲和美洲地區都有案例。世衛也說,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此突變已導致更嚴重疾病。馬來西亞衛生官員16日表示,相信當地已出現D614G變異病毒株案例,呼籲民眾更謹慎防疫。官員還說,突變株的傳播速度比一般病毒株快10倍,目前研發中的疫苗恐對突變病毒株無效。不過,坦比亞認為,這類突變對病毒的改變不足以影響潛在疫苗的有效性。他說:「這項突變會影響棘狀蛋白的結合,不必然影響免疫系統的蛋白質識別,而這也是疫苗的最主要功能。」
-
2020-08-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加坡六分之一宿舍移工染疫 專家:未達群體免疫
新冠肺炎衝擊全球,新加坡染疫人數破5萬,大多數是住在宿舍的移工。專家指出,住在宿舍的移工每6人就有一人感染;這樣的染疫比例尚未足以在移工族群中形成「群體免疫」。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新加坡目前累計確診病例為5萬5580起。「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今天稍早報導,住在外勞宿舍的32萬3000名移工中,已有5萬2425人確診。報導引述專家表示,依據星國官方統計數據,住在宿舍的新加坡移工每6人就有一人染疫,但實際上的感染比例可能更高。然而,每6人就有一人染病的比例也不足以在移工族群中形成「群體免疫」(herdimmunity)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NationalUniversity of Singapore's Saw Swee Hock Schoolof Public Health)傳染病學者庫克(Alex Cook)表示,在多數國家中,隱藏的(cryptic)感染病例數很可能是官方統計確診人數的5到10倍之多。這是因為有些目前檢測結果呈陰性的人可能在未來被感染,或是先前被感染但現在已恢復。不過,庫克指出,醫院及新加坡跨部會抗疫工作小組對宿舍疫情的嚴密監控,包括檢測每位移工,這意味著移工宿舍的隱藏病例比例比其他一般大眾還低。唯一能知道實際感染率的方式是進行大規模的血清檢測,透過採集少量血液來確認人體內是否存有顯示過去曾被感染的抗體。庫克指出,要達到群體免疫,必須要有約一半以上的人口被感染。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表示,傳統上來說,群體免疫是保護民眾對抗感染的方式之一,可經由暴露於病毒之下或疫苗接種等方式被感染。不過,要達到群體免疫,恐要使一個國家付上很大的代價,這可能也不是因應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解決方法。張毅穎還說,目前並沒有明確證據顯示群體免疫可提供長期對抗病毒的保護。許多國家都認為,安全且有效的疫苗才是走出疫情困境的解方。
-
2020-08-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防疫成功原因 賴清德:對中國訊息持懷疑態度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和高中生座談時指出,面對新冠肺炎,主要還是戴口罩以及維持社交距離;他也認為,台灣防疫做的好,主要因為衛生單位對於中國傳來的訊息抱持懷疑的態度。彰化市公所以及國立彰化高中聯合舉辦的「彰化青年領袖營」,今天在彰化市立圖書館登場,活動邀請到賴副總統出席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也開放給高中生提問,出席活動的除了賴副總統,還有彰化市長林世賢。有高中生提問有關台灣防疫成功的議題,賴副總統指出,台灣能成功防疫,除了靠全國人民團結合作、提前部署以及組成口罩國家隊外,主要是衛生單位對來自中國的訊息抱持懷疑態度;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年一月派遣專家到武漢實地了解,回報已有人傳人情況,立刻全面加強戒備。賴副總統說,目前國際疫情還沒有趨緩,可能會面臨到第二波疫情,未來不管新冠肺炎還是流行性傳染病等,最重要的還是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到疫苗問世。有高中生詢問有關香港反送中民主運動的議題,賴副總統說,香港人民為了追求民主、自由以及人權,每次反送中遊行都有100萬到200萬人站出來,參加人數比台灣幾十年來所有民主運動的人數還要多。賴副總統指出,像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以及民運志工周庭被抓,他們視死如歸,其中周庭在16歲時就成為民運志工,參加香港的選舉還被剝奪權利,因為他們都意識到香港未來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前途,香港的情況,也讓他想起年輕時看到參與美麗島事件的民主前輩陳菊、姚嘉文等人,也都視死如歸,讓他欽佩不已。
-
2020-08-15 新聞.健康知識+
「無糖飲料」看似健康 但真相是如此嗎?
這個夏天無糖飲料很盛行,貼著無糖、低糖標籤的飲料已經開始向飲料界傳統「大咖」可樂、酸梅湯、冰紅茶等的「C位」發起了挑戰。據24小時連鎖便利店便利蜂統計數據,7月飲料銷售上漲25%,其中代糖水飲、高純度果汁和中高端牛奶增速明顯。畢竟在炎炎夏季,這些無糖、低糖飲料能讓眾多管不住嘴又怕發胖的人,在享受喝冰鎮甜飲料過足嘴癮的同時,心裡又少了很多「罪惡感」,因此在追求健康體型的人群中無糖飲料備受推崇。不過無糖飲料真的如人們心目中所想的那麼完美嗎?喝無糖飲料能減肥?真相:欺騙大腦後果很嚴重「無糖飲料中的糖指的是游離糖,包括單醣(如葡萄糖、果糖)和雙醣(如蔗糖)。」天津第一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譚桂軍介紹,但很多無糖飲料不僅甜,而且比很多有糖飲料還甜,這是因為添加了非醣類的甜味劑,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代糖」。甜味劑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甜味劑,像我們常見的各類糖醇、甜菊糖等都屬於天然甜味劑,阿斯巴甜、紐甜、糖精、甜蜜素等都屬於人工甜味劑。除了糖醇類的甜味劑,一般甜味劑通常甜度很高,通常是蔗糖的200至500倍,有的高達2000倍,用量很少就能夠達到與糖一樣的甜度。而且其在腸道中被吸收的速度要比單雙醣緩慢,所以引起人體代謝的變化不是特別大。譚桂軍介紹,甜味劑參與到人體代謝中產生的熱量實在是太微乎其微了,因此也可以視為0熱量。正是因為0熱量,讓很多人覺得把含糖飲料換成無糖飲料,有利於控制熱量從而實現減肥目的。那這種0糖、0脂、0熱量的飲料真的是減肥「神器」,減脂減重的人可以敞開了喝嗎?對此譚桂軍表示,我們在減重門診針對減脂減重的人群給出的治療方案裡,飲料還是建議喝白開水、礦泉水、純淨水。「所有甜味劑的原理都是在欺騙大腦,大腦接收到甜味信號後,卻發現血糖沒有上升,反而會增加對真糖的渴望,這樣可能不利於減重。」此外,把無糖飲料當水喝,還存在很多其他的問題,比如無糖碳酸飲料,長期喝會使人體處於酸性環境容易引起礦物質的流失,對牙齒也會有損傷;一些功能飲料中也會添加一些咖啡因,長期飲用會對人的神經系統和心臟產生不良影響;對於兒童來說,喝多了飲料會影響食慾進而影響身體成長發育……。譚桂軍強調,無糖飲料偶爾喝喝,對於減少糖攝入有所幫助,但是敞開了喝,並不提倡。無糖飲料可以讓皮膚更健康?真相:皮膚衰老不能只讓糖分背鍋「糖是加速衰老,損害皮膚的罪魁禍首」的論調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不少美妝博主、演藝明星帶頭戒糖、斷糖。在他們強大的號召力下,不少人也開始主動戒糖,並把其視為永葆青春的救命稻草。這種論調的原理是,過量的攝入醣類,會加速身體的糖基化作用。當糖基化反應過量的時候,就會導致蛋白質纖維畸形和僵硬,從而導致衰老。對此譚桂軍表示,糖基化反應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在體內時時刻刻發生著,它產生的糖蛋白對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有著重要作用。皮膚衰老是身體各項因素綜合的結果,對於新陳代謝旺盛的中青年女性,糖化終產物會被代謝掉,根本無需特意去抗糖。「其實從營養學角度來說,我們不提倡戒糖和斷糖。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家衛健委也一直強調的是減糖和限糖。」譚桂軍表示,糖是我們人體所需熱量的主要來源,除非患有特殊疾病,必須禁忌以外,是否食用和食用的量都要根據身體情況來決定。「而無糖飲料中除了甜味劑,可能還有其他添加劑,長期大量飲用,再加上肥胖、飲食長期不均衡等因素,可能反而會造成腸道菌群的失調,對皮膚產生不利影響。」譚桂軍說。無糖飲料可以預防糖尿病?真相:糖尿病並非吃糖導致有人認為,無糖飲料完全不含糖,因此不會造成血糖升高。甚至有人覺得,可以用無糖飲料來預防糖尿病。對此譚桂軍表示,甜味劑是否會造成血糖升高,目前從臨床醫學上看並沒有直接的證據。「因為幾乎不參與人體代謝,所以甜味劑飲料不會使血糖升高,所以Ⅱ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偶爾通過飲用這種代糖飲料來解饞或改換口味。」不過譚桂軍表示,對於喝無糖飲料能預防糖尿病,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因為並不是吃糖或者喝糖水導致患上糖尿病。「很多研究發現,Ⅱ型糖尿病的發生和肥胖有關。」譚桂軍進一步解釋,肥胖者攝入能量過多,造成機體的肥胖,肥胖會影響胰島的功能,發生「胰島素抵抗」;此時為滿足代謝的要求,胰腺必須分泌比正常量高出5—10倍的胰島素;久而久之,過度刺激胰腺分泌,胰臟發生疲勞,最終不能充分生成胰島素,進而導致患上Ⅱ型糖尿病。「如果單純地喝無糖飲料,而對其他碳水化合物不加以節制,長期攝入的能量大於消耗的能量,糖尿病等相關慢性疾病的風險依然很高。」譚桂軍表示,無糖並沒有體現出減少糖尿病風險的優勢,所以喝無糖飲料是不會有預防糖尿病的作用的。謠言無糖飲料中的人工甜味劑有致癌風險嗎?「很多無糖飲料或者食品如果不增加甜味劑,口感會很差。」譚桂軍舉例說,比如優格,純原味的酸奶非常酸,大部分人都很難接收,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必須要添加一些甜味劑。但很多人一提到人工甜味劑,就覺得這種人工合成的物質會有致癌風險。對此譚桂軍表示,到目前為止,國內外的研究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人工甜味劑會導致癌症。「人工甜味劑會不會引起癌症已經屬於老調重彈的問題。」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工程與生物技術學院副教授王浩介紹,比如20世紀70年代,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發現沙卡林糖精在實驗大鼠上引起膀胱癌,導緻美國國會立法在含有沙卡林糖精的食品標籤上寫上在動物身上致癌的警告,後來發現沙卡林糖精在大鼠身上致癌的機制根本不存在於人體,因此到了2000年沙卡林糖精從致癌物名單上去掉了。(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12 橘世代.健康橘
上班久坐害自己腰痠背痛 想緩解要常做兩件事
50歲的阿梅是資深公務人員,天天坐在辦公室,年輕時一聚精會神處理公文,再回過頭看著牆上的時鐘,驚覺兩小時早已過去;如今稍微久坐,就嚴重腰痠背痛,讓她不禁感嘆自己的年紀。其實,久坐辦公室要避免痠痛,專家建議做好拉筋、肌力訓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國人每天平均要坐5.9小時,依衛福部國健署定義,連續坐6小時以上便是久坐。腰痠背痛一族,只要減少久坐,就能讓血液循環變好、肌肉不退化,更至連思考都會變清晰。●辦公室腰痠背痛不要來 隨時拉筋最有效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與健康科學院院長湯文慈說,在辦公室維持同個姿勢不動,體內受力點固定,血液循環等就會受影響,容易腰痠背痛。建議橘世代上班族,休息時間可以定時健康操與伸展動作,如果只能坐著,則以伸懶腰、拉直腿、扭腳踝。若上班時間有站起來的機會,如等電梯、走去影印東西等,建議做一做弓箭步,湯文慈提醒,別小看簡單的一個弓箭步,透過拉扯下肢筋骨,使這個動作不僅伸展腿部,同時也能減緩腰部久坐造成的不適感。其實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分階段執行積少成多,拉筋效果一樣好。●好怕認真工作忘記站起身 沒事多喝水有用一定有不少人有類似經驗,太專心坐在座位上處理公文、寫程式、劃設計圖或打稿等,等再站起來時可能已經是午休或下班時間,湯文慈建議「多喝水」可以是解決問題的最佳答案。她解釋,記得喝水就會有尿意跑廁所,用生理反應作為「鬧鐘」,裝水也是起身離開座位理由。●肌力訓練好腰力 只需在家準備兩瓶礦泉水或毛巾肌力訓練其實很簡單,居家也可以是健身房,手握彈力帶兩側末端,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踩住彈力帶往下蹲,可以強化下肢肌力;也可手扶穩桌子或家具,穿運動鞋各踩一條抹布來回移動,彷彿像跑步機,用來訓練下肢肌群為主,但過程中手部不能離開扶手,以保持安全。湯文慈提醒,很多橘世代上班族為了打拚,而忘記運動重要性,誤以為退休後再運動還來得及,存股本及保留肌肉抗老化必須趁早;研究指出,久坐者可以靠每天運動30分鐘延長壽命,適度運動可以增強防護力,只需準備兩瓶礦泉水或毛巾,就能在家達到運動效果。健康精選延伸閱讀↘↘↘。低頭族注意!靠一顆球自救「遠離肩頸痛」。樂齡族肌不可失 在家也能練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08 養生.生活智慧王
咖啡渣的7大妙用!除臭、增香、驅蟲還能當堆肥
煮過的咖啡渣還有什麼功用?瑞士頂級咖啡品牌Nespresso與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攜手合作,自2019年起開啟「咖啡全物利用研究─咖啡渣在有機農業上之應用」產學研究計畫,發現咖啡渣當堆肥超營養,蔬菜增重22%,輕鬆「化渣成金」。歷經一年的研究,臺大園藝系教授陳右人表示,咖啡是植物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精華。有效運用咖啡渣種植作物,不僅能避免蟲害還能讓作物更加營養漂亮,是有機農民的好幫手!像是使用咖啡渣作為園藝介質,蔬菜更加漂亮肥美,例如以2%的咖啡渣介質直播小白菜,葉片長度增加13%,重量增加22%。研究也發現,咖啡渣能成功化解蟲害危機,混合咖啡渣、堆肥茶和水的製劑噴灑在蔬菜表面,就能有效減少蟲咬範圍,蔬菜更完整美觀。此外,研究以咖啡渣40%+穀殼60%做成的堆肥施用,紅寶石萵苣的抗氧化能力也大幅提升。咖啡渣的運用也不僅限於農業園藝,也能有效落實於居家生活。家事達人陳映如分享,從廚房到餐桌都有咖啡渣的妙用之處,像是將咖啡渣放進鍋子用小火乾炒,短短幾分鐘就可以去除鍋子油味;也可以把肥皂加點水變軟後加入咖啡渣混合、乾燥,就成了具磨砂及除臭的咖啡皂。家裡容易潮濕的角落,例如冰箱、鞋櫃、廁所等,也可以放上咖啡渣,有效吸水防潮。咖啡渣也是打造香氛的好材料,把曬乾的咖啡渣放在薰香燈上、點小蠟燭加熱,空氣中就會有淡淡的咖啡香!Nespresso從咖啡渣到鋁製膠囊100%全回收利用,建立永續的正面循環回饋在地,為便利消費者的回收旅程,不斷擴增實體回收據點,並貼心提供i郵箱24小時免郵資回收服務,至今全台已有逾2,000個回收點。為鼓勵會員一同實踐回收永續,Nespresso會員凡參加電子護照集點活動,透過完成回收、購買等任務集滿指定點數還能兌換再生鋁製用品。
-
2020-08-0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陳拱北」戰後台灣的公共衛生導師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的主題是「醫界典範」,介紹三位傑出的台大醫學院早年畢業的校友:兩位年輕醫學生採訪前衛生署署長李明亮教授;資深神經科醫師追思剛過世的「關島史懷哲」陳光明醫師;「永遠的陳拱北」這本書的兩位教授作者介紹這位台灣公共衛生的先驅。讓我們透過這幾篇文章,體會學醫之路可以是如此的多采多姿,希望台灣有更多的有理想、有熱情、有愛心的年輕人能夠投入醫學的領域。陳拱北,是戰後台灣的公共衛生導師,1917年生於台北松山篤信基督之家,祖父陳能是馬偕牧師的早期受洗弟子,父親陳復禮則是日據時期士紳,曾任庄長。1932年,陳拱北中學未畢業即負笈東瀛,先入明治中學校就讀,再考入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1942年畢業後任母校附屬病院耳鼻咽喉科有給助手,隔年基於對台灣的愛,毅然返國投入公共衛生研究與教學,直到1978年不幸罹患胰臟癌過世。陳拱北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努力,雖然只有短短35年,卻留下深遠的影響,包括:建立台灣公共衛生教育制度以及運用社會力量解決人民健康問題。建立台灣公共衛生教育制度陳拱北回台後,選擇進入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衛生學教室任有給副手。1945年11月15日,台北帝國大學改制更名為國立台灣大學,陳拱北隨之改聘醫學院衛生學教室助教,後又因為研究表現優異,於1946年及1949年分別升等為講師及副教授,並主持熱帶醫學研究所之環境衛生研究室。熱帶醫學研究所成立於1939年,附屬於台北帝國大學。1951年熱帶醫學研究所改組,原細菌疫苗部分定為細菌疫苗研究所,由台灣大學與台灣省政府合辦,公共衛生部分併入台灣大學醫學院,名稱訂為公共衛生研究所,首任所長為馬家驥教授,二年後改由郭松根教授接任。陳拱北於1954年升等為教授,並於翌年接下第三任所長,直到1972年才卸下職務。由於陳拱北擔任所長職務長達17年,後來大家習慣稱他陳所長。大體而言,陳拱北在台灣公共衛生教育發展上有三大貢獻。第一,經營公共衛生人員訓練班。戰後台灣省政府衛生處為積極推動公共衛生業務,提出最需要又最大的人才培訓計畫,雖然該計畫在馬所長任內即已開始籌備,郭所長任內正式開辦,但陳拱北卻是任期最長的計畫主持人,總計訓練學員947名,外加代訓138名軍醫。第二,辦理台北市公共衛生教學示範中心。1959年,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arold W. Brown院長的建議,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與台灣省衛生處及台北市衛生局合作,成立公共衛生教學示範中心,提供醫學院醫科及各系學生、全省衛生局、所工作人員之教學及訓練,舉辦示範衛生所之業務暨有關公共衛生之實地研究,直到1979年停辦為止。第三,建立公共衛生專業教育制度。教育部雖然曾於1948年核准熱帶醫學研究所招收研究生,但僅一屆兩名,直到1961年為符合大學設置研究所之宗旨,公共衛生研究所才下分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學兩組,重新招收碩士班研究生。另一方面,到了1960年代後期,陳拱北有感於醫療專業人員越來越少從事公共衛生服務,為了培育基層公共衛生人力,更於1972年成立公共衛生學系,為國際上公共衛生本科教育之先驅。陳拱北或可堪慰的是,許多公共衛生系所畢業生,後來都成為社會中堅份子,努力建設台灣,例如:林瑞雄、邱清華、張博雅、楊志良、藍忠孚、葉金川、陳建仁、涂醒哲、李應元等,不一一列舉。運用有組織的社會力量解決人民健康問題陳拱北出生於平均壽命只有三、四十歲的年代,當時生病與死亡皆司空見慣,即使是松山首富,陳復禮所生三子一女,也只有陳拱北和姊姊兩人長大。然而,與許多人不同的是,陳拱北對於疫病防治,主張發展公共衛生,運用有組織的社會力量,與人民一起解決健康問題,因為他覺得醫師一個一個救,太慢了! 事實上,陳拱北曾經告訴學生:公共衛生可以一次保護許多人的健康,拯救許多人的性命,而他在甲狀腺腫防治、烏腳病防治,以及建立全民健保制度上的努力,就是最好的見證。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曾經是台灣的十大常見疾病之一,病因是飲食中攝取的碘不足。就任所長後不久,陳拱北即前往新竹地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甲狀腺腫盛行率超過30%,接著是三年的食鹽加碘實驗,盛行率隨之降至5%左右,顯示成效極大。於是陳拱北積極說服政府,自1967年起實施全面性食鹽加碘,杜絕甲狀腺腫盛行之危害。烏腳病是1950年代發生在台灣西南沿海的地方性疾病,因為患者腳部常見乾性壞疽、變黑而有此病名。1958年,陳拱北召集烏腳病研究小組,展開調查後發現:飲用含砷深井水是主要致病因子,而貧窮、營養不良與醫療照護不佳則為輔助因子。1971年,台灣省政府根據這些研究結果,實施多年期烏腳病防治計畫,特別是在流行地區裝設自來水,五年後便發現新患者少了72%,20年後則不再有30歲以下新患者。建立全民健保制度,則是陳拱北人生後半段的努力目標。到了1960年代,台灣平均壽命早已超過60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加速取代傳染性疾病成為主要健康問題。陳拱北經過多年的自我學習以及對先進國家制度的考察,最後在1970年代初期提出醫療安全構想,內容包括:社區醫學、醫療網及全民健保等三要素。然而,陳拱北是一位講求實證的行動派教授,就像對甲狀腺腫及烏腳病的防治一樣,他也希望經由研究、實驗和全面實施三部曲,實現醫療安全構想。1978年,陳拱北終於射出第一箭,在台北縣貢寮鄉成立澳底保健站,實驗社區醫學,遺憾的是就在這時候,他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不可思議的是,後來陳拱北的醫療安全構想並沒有被束之高閣,或是消失不見,而是逐步實現;台灣分別於1985年實施籌建醫療網計畫,以及1995年開辦全民健康保險。公共衛生先驅者的精神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陳拱北,不但生活樸實,而且充滿慈悲,一生不斷為追求全民健康而努力。1973年,陳拱北曾以公共衛生先驅者的精神,勉勵成立不久的公共衛生系學生說:「人生價值……(由)貢獻給國家、社會、人民的幸福、安全與健康多少來決定。」因此,今日當我們緬懷陳拱北時,是否也要問問自己:有沒有「為人民和與人民一起合作」,努力解決人民的健康問題?
-
2020-07-31 橘世代.好學橘
用藝術開帖「快樂處方箋」-8旬失智奶奶開畫展
成大老年學研究所最近與位在台南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南新樓醫院,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主要目的是針對健康及失智症老人,推廣「快樂處方箋」,讓他們活得更健康、開心。老人為何需要快樂處方箋?過去的研究認為,老人因為健康、經濟等因素,憂鬱的比率比年輕人要高,而憂鬱又與晚年能否過得好有緊密的關聯,因此如何能讓老人不憂鬱、快樂過晚年,是重要課題。專長於老人失智症治療、目前是成大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的白明奇,過去推動預防失智症的要點「三動兩高」,包括多動腦、多從事休閒活動、多做有氧運動,及高等教育(多吸取新知)、多吃高抗氧化的食物。他表示,先進國家的老人醫療上,已經有所謂的「藝術治療處方箋」,並搭配合格的藝術治療師,藉由藝術的介入,治療老人的憂鬱、失智等疾病,但國內仍在起步中,北部像是和平醫院已有「藝術處方箋」,但是目前只能算是一種推廣,尚未配合合格的治療師與健保給付,未來可以逐漸朝向這個方向努力。像他自己的一個病人是80多歲的老奶奶,10多年前開始出現妄想、幻覺等失智症狀,與家人相處磨擦很多,後來在家人協助下,開始學習畫畫,從畫線條開始,不僅失智的症狀大幅改善,並讓老奶奶活得愈來愈快樂,後來還舉辦畫展,讓老人家的晚年變得完全不一樣。而在「平權」的觀念下,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場所,也開始負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白明奇表示,像是紐約的MoMA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就利用休館日,專門為盲人、失智症老人等開放,讓這些平日沒有機會接觸博物館的人,也能享受到藝術帶來的心靈雞湯。台史博館長林崇熙也表示,台史博從多年前就開始做這些工作,針對身心不方便方的人,提供他們親近博物館的機會,館方並發展「活動教育箱」,將館內的文物與資源等,做成行動教具,帶著一卡皮箱,無論走到哪裡,都能馬上打開,讓群眾接觸文物、吸收知識,而其中也有不少活動箱是為失智老人設計的,例如「唐山過台灣」,是介紹台灣清領初期先民渡海來台的景況,就讓很多老人很有感。他表示,由於失智老人對於自己年輕時曾接觸的事物會有特別的親切感,藉由熟悉的事物可以治療、延緩失智的病情,教育箱之前已多次到社區的長照據點陪伴老人。包括成大老年所、台史博與經營長照據點的新樓醫院,都有共識藉由博物館內文物,為老人設計活動,並由老年所提供專業建議,培訓志工與館員,進一步了解失智症。白明奇表示,印象深刻6年前在台史博內舉辦活動,一名失智症的老人原本不愛說話,但當家人帶他到館內,走到館內的仿舊土角厝前時,讓老人彷彿想起過往時光,竟濤濤不絕的開始說話,讓家人都很驚訝,「文物的治療效果是超乎想像的」館內還有模擬教室,模仿4、50年前,中南部學校規定學生在校內不能說台語、說了就要被罰的情景,也都讓老人玩得很開心。成大老年所並與台南市美術館合作,最近將帶領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人進入美術館內,更深度研究藝術治療對失智症的效果;還將引進英國的藝術處方箋的治療方法,期能為失智症治療發展出新的方向。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學員實拍東眼山 抓住林間光線之美!。「這樣玩,防失智!」5款樂齡桌遊讓你存腦本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31 橘世代.愛吃橘
牛津高材生愛這味!日本甜點女王教你在家做「學院布丁」
享用傳統英式點心,享受片刻歐風休閒時光!想品嘗一下受到牛津、劍橋大學高材生們喜愛,在學院晚餐最後高潮時登場的「學院布丁」嗎?由知名的日本「英式甜點女王」砂古玉緒,親自示範製作方法,從食材器皿談至甜點小故事,再教你用簡單的方法完成,在家也能親手製作哈利波特場景中出現的正統英式糕點布丁喔!英格蘭 學院布丁College Pudding顧名思義,這款布丁就是大學裡的布丁,出自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因深受學生喜愛而聞名。在使用布丁盆製作布丁以前,都是將材料揉成一團並直接加入油煎煮,讓食材均勻受熱。這款布丁的材料簡單,不僅適合有大量布丁製作需求的校園,也廣受大眾的喜愛。英國的大學與飲食英國的大學當中有許多為國立大學,除了蘇格蘭的大學需就讀四年,其他地區皆是三年畢業。在這當中最著名的大學為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這兩所學校各自有著複數以上的學院,學生隸屬於此。學院每星期會舉行一次學院晚餐,學生們會各自著長袍(學院服)出席,並根據學年與成績,在長袍上加上袖子、帽兜、毛皮與相關製品等等。學生集合後,待教授們前來後即可開始用餐,就如同電影哈利波特的世界一般。通常先是享用烤牛肉,依照慣例最後的甜點則為紅茶和布丁。學院布丁作法製作:容量700ml,直徑14cm布丁盆1個布丁麵糊:無鹽奶油40g、三溫糖35g、雞蛋(中型)1顆A料:低筋麵粉50g、泡打粉½小匙、混合香料¼小匙、麵包粉45g註:混合香料,指的是英式點心裡經常會加入的一款香料,本書使用配方(每份)為:芫荽粉1大匙/肉桂粉1大匙/丁香粉½小匙/肉豆蔻衣粉½小匙/肉豆蔻粉1小匙/薑粉½小匙,僅供參考。B料:葡萄乾約50顆、醋栗50g、柑橘皮20g、牛乳45ml、點綴用英式金黃糖漿適量前置作業1.將奶油與雞蛋退冰至室溫,蛋打散成蛋液。2.將烘焙紙裁切成一大一小的的兩個圓形(直徑7cm與直徑10cm)。3.將器皿沉入鍋中,裝水後使之沸騰。製作方法1.在整個布丁盆裡塗上一層薄薄的奶油(食譜分量以外的量),將裁切好的小張烘焙紙鋪在底部。2.將奶油放進調理碗內,以木勺攪拌成膏狀,加入三溫糖後仔細拌勻。3.接著將蛋液分三次加入並混合。4.將A以過篩方式加入,直接以木勺攪拌均勻,加入麵包粉、B、牛乳後攪拌。5.將步驟4的麵糊倒進步驟1裡,以裁好的大張烘焙紙作為內蓋。將烘焙紙與錫箔紙蓋緊,放入鍋內並蓋上鍋蓋,以火焰大約能碰觸到鍋底程度的中火蒸煮1.5至2小時。※鍋內熱水約保持略高於布丁盆一半深度的程度,煮滾後,如熱水蒸發,要再加入熱水。6.利用竹籤刺穿中心,如果竹籤不會沾黏到麵糊,即完成。將布丁從布丁盆裡取出,趁熱淋上金黃糖漿後再食用。食用期限與保存方法剛做好的點心是最美味的。以保鮮膜包覆,置於冰箱冷藏可保存3天。以微波爐加熱回溫也相當美味。作者介紹:砂古玉緒(SAKO TAMAO),英國點心研究家,糕點烘焙教室「英國菓子‧歐洋菓子教室The British Pudding」負責人。 旅居英國10年,於2012年末回日本,積極介紹如何使用日本食材製作道地的英國點心,同時也積極指導如何製作英國傳統點心、地方點心,以及相關歷史背景等。2014年於NHK連續劇「阿政與愛莉」中擔任蘇格蘭料理與點心製作指導顧問。2016年獲得世界食譜大賽──海外料理部門最優秀作品獎。本文摘自《經典英式甜點》,尖端出版社 2020/06/18出版更多「夏日食譜」延伸閱讀↘↘↘。不必擔心過敏!全蔬食烘培糕點,無蛋奶也能做出檸檬司康、南瓜馬芬。簡單幾步驟! 在家「自煮」就能端出「打卡甜點」!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28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會心悸,要戒掉嗎?注意這5件事,喝咖啡其實利多於弊
防疫要做,生活也要過。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登出一篇"咖啡、咖啡因與健康"的文獻回顧,大致是再次確認了之前已經知道的一些正面訊息,對愛喝咖啡的人,算是多一顆定心丸。 而就像茶、可可等,咖啡除了含有咖啡因,也含有許多植物性化合物;本篇優點是針對喝咖啡的好處(與壞處),試著區別是否與咖啡因有關,提供大家到底喝一般咖啡好,或喝去咖啡因咖啡好的選擇參考。 美中不足是,第一作者雖任職於新加坡,對於亞洲人較關切的骨質疏鬆症風險並未著墨。摘述整理如下,參考就好,倒也不必當藥喝。此外,台灣人骨架子小,而且鈣質攝取普遍不足,所以,喝咖啡雖未必會直接導致骨鬆,但仍高度建議搭配優格、牛奶,多多補充鈣質。1. 一般熟知的咖啡副作用,例如心悸、利尿,大多與咖啡因及咖啡因代謝能力有關。在習慣飲用後,通常會有耐受性。提神作用亦是源自咖啡因。2. 咖啡醇會增加血中壞膽固醇,但此成分可被濾紙濾掉;其含量在未過濾的咖啡中最高(濾壓壺或直接煮),義式咖啡居中,在有使用濾紙的咖啡中濃度最低。臨床試驗發現平均每天喝6杯未過濾咖啡者,血中低密度膽固醇比喝過濾咖啡者高17.8 毫克/百c.c. (相當於增加11%心血管重大事件風險)。3. 喝咖啡可能會些微降低某些癌症風險,例如黑色素瘤、皮膚癌、乳癌、攝護腺癌。而較明顯的保護現象是與子宮內膜癌及肝癌風險呈反比。對子宮內膜癌的保護現象,不論是喝去咖啡因咖啡或一般咖啡,效果相近;但,對肝癌的保護現象,僅在喝一般咖啡者。此外,咖啡亦有降低肝硬化風險 (此可能與咖啡因及咖啡多酚皆有關)。4. 膽結石、腎結石風險較低。5. 巴金森氏症風險較低。此效應僅在一般咖啡。6. 每天喝2-5杯咖啡 (1杯235c.c.或8盎斯)的人,總死亡率最低,不論在哪一人種或哪種咖啡因代謝能力皆有此現象。喝一般咖啡或喝去咖啡因咖啡,總死亡風險皆比不喝的低。7. 咖啡因可通過胎盤,且懷孕期間咖啡因代謝較慢 (尤其第三姙娠更嚴重),對嬰兒健康恐有不利影響(體重較輕,甚至流產)。喝咖啡與喝茶都與胎兒體重較輕有關,且與飲用量呈正相關 (喝得越多,寶寶體重越輕),推測與咖啡因有關。至於流產,在咖啡因飲用量較低時,則無相關。懷孕時每天咖啡因攝取量勿超過200毫克,約當於兩杯咖啡的量。綜上,我的建議是: 1. 喝咖啡可以是健康生活的一環,不必因擔心健康而刻意戒掉。每天可喝2-5杯咖啡。勿加糖。避免人工奶精。2. 要補充牛奶、優格。3. 有心血管風險者 (膽固醇過高、有糖尿病、肥胖、抽菸、冠心症家族史等),建議用濾紙,喝過濾過的咖啡。4. 喝一般咖啡,好處可能較低咖啡因咖啡完整。5. 孕婦減半喝或不喝。(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網址)
-
2020-07-24 癌症.其他癌症
植物性蛋白質來源黃豆 日研究:可能增加胰臟癌風險
黃豆(或稱大豆)是植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相對攝取動物性蛋白質,部份研究表示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但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發現,黃豆攝取量增加,可能增加胰臟癌罹患機率,研究結果由分析數據得出,實際原因目前無法得知,推斷黃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可能影響消化道荷爾蒙所致。癌症如果能在早期診斷治療,存活率都能有效提升,但胰臟癌早期發現困難,治療後效果也不好,因此預防的相關研究就非常重要。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發現黃豆食品,除了與乳癌發生率低有可能有關連外,黃豆與胰臟相互關係研究案例卻非常少,因此決定需要統整性研究,結果刊登於6月醫學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研究先找出1995年與1998年,日本全國10所的保健所管轄區,曾經罹患癌症民眾,年紀約在45至47歲總共9萬185人,追蹤飲食狀況,特別在黃豆攝取量與胰臟癌,確認攝取量與胰臟癌有沒有關係,根據日本的飲食習慣分為4大類,分別為:總黃豆食品、發酵性黃豆食品、非發酵性黃豆食品、個別吃黃豆食品。排除癌症影響因子,包含年齡、性別、肥胖、吸煙、糖尿病、家族病史等,發現總黃豆食品攝取量增加時,胰臟癌風險明顯提升;其次是非發酵性黃豆食品(豆腐、油豆腐、豆漿);再來是發酵性黃豆食品(納豆或味增);如果個別分析黃豆製品,豆腐類食品會拉高風險,納豆類等食品則未顯著。為什麼黃豆攝取量增加會提高胰臟癌風險,實際原因目前不清楚,在動物實驗中能發現,給予未加熱黃豆飼料下,在實驗動物胰臟中有發現腫塊,推測原因可能與黃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劑等消化酵素阻礙成分有關,影響消化道荷爾蒙分泌。另一方面,歐美疾病學相關研究中,也有研究發現,食用四季豆、扁豆、豌豆、黃豆等,攝取豆類食物能讓胰臟癌風險降低,比較推測,豆類種類非常多,不同豆類營養比例也有差異,特別是碳水化合物或油脂,跟其他豆類相比,黃豆的蛋白質與油脂都比其他豆類多,很可能因此讓研究結果不同。★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7-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為何需要「國家兒童照護網和南部兒童醫院」?
【編者按】這星期以「醫療的不平等」為主題,由三位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由不同角度闡述台灣目前兒童醫療整體資源流失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呼籲政府在全民健保給付改革的過程中,重視保護兒童保健預防與醫療的優先順位。衛生署(現今衛福部)從民國101年5月開始著手推動「兒童醫院」設立。在104年實施第一次評鑑,結果只有台大與馬偕醫學中心設立的兒童醫院通過評鑑。另外二家沒有通過。令人訝異的是南部並無醫院提出申請。新制的評鑑條文修改將於近日完成,屆時將會有一波新的競爭。不管評鑑結果如何,濁水溪以南沒有合格兒童醫院的現況在可預見的將來可能不會改變。這情形無疑是台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極端表現之一。兒童醫院的推動與設立,其實是國家已經警覺台灣兒童醫療失衡的困境,包括先進器材的缺乏、兒科用藥的不受重視,以及專科醫師的不足所推動的政策。如何採行有效的方法導正過去累積下來的弊病,值得大家一起來思考。在健保給付制度下,少子化導致的兒童人口減少使小兒科近年以來成為醫院裡面所謂的孤兒科,甚至成為經營者眼中的賠錢貨。精打細算的醫院經營者幾乎不願意投注在兒科的身上。若以醫院的成本績效公式計算,世界上先進國家醫療上使用的新儀器、兒童適用器材、以及新的技術皆進不來,我們的兒童就無法受惠。「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這句話大家都可以朗朗上口,但至今不免讓人懷疑只是一句口號。政府制定的前瞻政策裡也少有為這群未來國家主人翁而設定的投資。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呂鴻基曾經揭露,健保開辦之初,因為未採納兒科醫療的成本高於成人好幾倍的事實,使得兒科健保給付從一開始的基準值就偏低。近年雖然有調升住院診察費和會診費,以及六歲以下加成,但還是不如內、外科的調升。這使得兒童醫療的發展仍是處於長期資源不足的困境。兒童治療用藥受限於藥廠研發新藥後,人體試驗的不容易。同類藥品中,幾乎只有一至二種被藥品管制局核定可以用於兒科病人的治療。使用劑量是根據小孩體重或體表面積而定,因此,劑量常常是成人的二分之一、六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廠商賣給兒童或新生兒,甚至早產兒一個月的藥量,常常沒有成人吃三天來得多。如果只考慮營收,藥廠何必推廣病童族群的用藥?因為如此,常常有一些低價,或罕見疾病的藥物甚至得拜託廠商不計利益進藥。即使如此,有時還會遭醫院以沒有藥價利潤為由取消藥物品項。在南北不平衡發展的現況下,有特別醫藥需要的病患就得移地就醫,忍受長期奔波的痛苦。小兒專科醫師的養成相當不容易,尤其在健保給付偏低的情形下,更沒有年輕醫師願意投入兒童醫療行列。前輩們說過,健保開辦前,國立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招考,需要醫學系畢業成績前十名才有資格報考。顯示以往兒童醫療被醫學界重視的情況。然而訓練一位小兒專科醫師後,進一步往更專精的次專科(例如免疫科、腸胃科等等)深造,並且願意投入在醫學中心繼續服務、教學、以及研究的醫師,是少之又少。原因應該無庸置疑,就是收入少、事情多、又不被重視。不只於此,就連與小兒科相關的科系,像小兒外科、小兒神經外科、小兒耳鼻喉科、小兒眼科等,一樣找不到專科醫師。這些現象,怎叫人不為我們這些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健康照護而擔憂。上述導致兒童醫療不足,資源分布不均的原因,著實需要國家用整體社會資源來因應。現況是連台大兒童醫院都無法在財政和行政上的自給自足,必須要靠母院挹注經費才能夠存活,其他兒童醫院如何生存?一語道破了投入在兒童醫療照護人員的辛酸。兒童醫院的設立絕非是「輸人不輸陣」,也絕不是想要經營醫院賺錢。完整的兒童醫院功能除了照顧「急重難罕」病童外,還得兼具預防醫學,民眾與醫療人員的教育訓練以及醫學研究的功能。同時執行中央政策(如防疫、兒童篩檢與疫苗接種),整合地區醫療,並且與國際接軌、永續經營。如何讓兒童醫院能夠達成這些任務,沒有足夠的經費財源一定是做不到的。然而,台灣是誰能做這件事呢?也只有代表全國人民的中央政府了。如果國家級兒童醫院能由立法設立、編列預算、訂立目標和規模,用人民納稅錢照顧國家未來主人翁,活用兒科醫學界多年累積的經驗和人才,這些棘手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聰明有為的政府當如是。兼顧醫療資源南北平衡,規劃成立「國家兒童照護網和南部兒童醫院」應該是國家的當務之急。
-
2020-07-20 養生.健康瘦身
努力運動減重卻瘦不下?教你揪出不瘦反胖3大原因
常見一些人為了控制體重而運動,運動完飢腸轆轆又大吃大喝,反而愈減愈重,這是因為運動型態錯了才造成這樣的結果。張小姐和同事們參加了公司附近的健身課程,下班前匆匆吃了幾片蘇打餅乾止飢,上了兩小時的飛輪後,為了加強瘦身效果,下課後刻意忍住不吃,但餓了幾餐下來,總會放縱一天去大吃大喝,一個月下來,體重不減反增。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詹貴惠表示,會有以上的結果,是因為進食的方式不對、運動型態也不對所造成的。她解釋,由於運動是靠骨骼和骨骼肌的活動,所以運動後,血流會再分配,人體安靜時,血液是平均分布在各器官的,但運動後,血液會大量地流往骨骼肌,所以其他器官的血液會相對減少,這就是吃完飯不要馬上運動的原因,因為餐後有較多的血流會分布至胃腸等消化器官,若立即運動,會讓血液往骨骼肌集中,以致影響食物的消化。當運動強度愈高,持續時間愈久,骨骼肌所需血流量愈多,這樣的比例就會更明顯,如果只是短距離散步等強度不高的運動,血流再分配的情況就比較不明顯。所謂健身運動(exercise)是指有計畫的、結構式的、重複性的身體活動,其目的在改善或維持體適能。多數人多是為了健康的理由而從事運動,建議不要進行太激烈的運動,運動強度太高除了會使運動後有明顯的飢餓感,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是有些人常陷入「運動完好餓,而又大吃大喝」的惡性循環,看看你是否有以下的錯誤習慣?有效率的運動加飲食,才能讓減重事半功倍!錯誤1 →運動完好餓中強度的運動型態對健康有益,且比較不會產生不適感,詹貴惠表示,如果運動後產生明顯的飢餓感,表示運動強度太高!醣類、脂質、蛋白質等3大營養素是主要的熱量來源,運動時,體內的有氧能量系統主要以醣類及脂質做為能量來源,兩者的比例會隨運動情況而有所不同,強度愈高時,醣類的利用率會隨之增高,因此,運動強度不要太高時,會用到較高比例的脂肪,也較不易有飢餓感。一般而言,健康體適能倡導「運動333」即每週至少運動3天(次),每次約30分鐘,每次心跳率約達每分鐘130次。另一方面而言,運動時間愈長,用到的脂肪比例會愈高。所以總結來說,如果從體重控制的角度出發,建議是採長時間、中強度的運動,會比較容易消耗掉體內脂肪,而且這樣的方式因為不會消耗過多的醣類,所以運動完不會那麼餓。所以,常見一些人為了控制體重而運動,運動完飢腸轆轆又大吃大喝,反而愈減愈重,詹貴惠提醒,這是因為運動型態錯了才造成這樣的結果。嚴格來說,減重跟減肥不一樣,減重其實很簡單,用烤箱、三溫暖等增加體溫,身體為了散熱會排出水分,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減重的目的。但真的想瘦下來的人,應該是以消除體脂肪為目標,則應選擇長時間、中強度的運動,運動後也不會餓得必須飽餐一頓,才能達到體重控制的目標。根據研究,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所消耗掉的醣類比例是上升的,脂肪利用率是下降的;而隨運動持續增加,醣類利用的百分比是下降的,脂肪利用百分比則是上升的,可得到的結論是,強度不要太高、長時間持續的運動,是消耗比較多脂肪的有效方式。但是,何謂中強度的運動呢?詹貴惠表示,一般人只要遵守體適能333原則,即能符合中強度運動的標準。還有另一種談話測試(talk test)的自我判別方式,即運動後呈現「可說話但不能唱歌」的感覺即是,簡單的說就是有點喘又不會太喘,如果運動後上氣不接下氣,絕對是運動強度太高,再加上運動時間長,會產生飢餓感也不足為奇。當運動的型態對了,運動後不會很餓的狀態下,自然不會想再吃東西。詹貴惠說:「當人處於飢餓的狀態時,要節制飲食是很困難的,且節食兩、三頓後,有可能會因為代償的心理而突然大吃大喝,所以,比較實際的做法是用對的方法運動,自然不會餓到想飽餐一頓。」錯誤2 →運動完馬上吃運動員希望藉訓練使體能與運動成績提升,所以,運動員在練習前、中、後都需要進食,以維持訓練的效果。但一般人運動多為了得到健康的體適能,健康體適能的要素包含心肺適能、肌力、肌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如果想要改善身體組成,使體態看起來更好,運動前最好不要進食,且希望運動時消耗的是脂肪,所以運動後也就不要再補充熱量了。但也別空腹運動,最好運動前1小時進食完畢,既可止住飢餓感,又不會影響消化,所攝取的食物最好選擇體積小、低脂、富含醣類的食物。而運動後至少半小時再進食比較理想,因為運動後,人體中的酵素活性會特別高,例如高強度運動會消耗較多肝醣,此時肝醣合成?的活性變高,只要有醣類進入就會趕快合成,所以,運動員運動後應盡快進食,趁著吸收好的時候迅速恢復體力,但一般人如果是為了擁有理想的體態,那就不要馬上進食,以免食物被身體太快吸收。但也有學者認為,因為運動時是使用活動肌,所以,運動完補給的營養會回歸給肌肉使用,並不會增加脂肪,不過,從整個熱量攝取的角度來看,還是有增加體重的可能。錯誤3 →運動後大吃大喝至於運動後吃哪種食物較好,則要視個人運動型態而定,多數運動都使用醣類做為能量來源,尤其是高強度運動,所以會感覺特別餓,這時身體的吸收也是特別快的,由此可見,運動後身體是需要醣類來補充能量,對醣類的吸收也會比較快。食物的補充方面,如果從營養成分考量,詹貴惠建議,可以從低熱量且有飽足感的食物選擇,如蒟蒻、寒天等食物。此外,也可以選擇相對熱量低的食物,例如70公克香蕉可提供60大卡熱量,115公克青龍蘋果也可提供60大卡熱量,所以從提供同樣熱量來看,選擇蘋果可以吃比較多、較有飽足感。再舉一例解釋,30公克雞胸肉可提供55大卡,100公克白海參也可提供55大卡熱量,而100公克牛番茄卻只有25大卡的熱量,所以這3種食物相較之下,牛番茄會是最好的選擇。在水分補給方面,許多人習慣在運動時飲用運動飲料,運動飲料是可以提供人體電解質的含糖飲料,為了維持運動中的能量需求,其適宜的醣類含量為6%~8%,以運動時汗液流失的程度來看,當運動持續時間達1小時以上且流汗量多時,才適合補充運動飲料,否則,一小時以下的運動量補充水分就已足夠。運動飲料主要是提供競技運動員運動中水分、電解質及醣類補充的方便有效之產品。專長於營養領域的詹貴惠表示,要控制體重、維持姣好的體態,還是從好的飲食習慣著手最實際,一邊控制飲食,一方面輔以運動消耗多餘熱量,會是比較輕鬆的方式。【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63期】延伸閱讀: 睡前吃東西超NG? 研究證實了!想減重千萬別這麼做減重失敗都是澱粉的錯? 誤會大了!是「它」在扯你後腿減肥減到狂掉髮、便祕? 專家教你3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