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6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國民健康署
共找到
705
筆 文章
-
-
2022-12-29 焦點.元氣新聞
浩鼎創辦人張念慈心臟病逝!才剛通電話,半小時後傳噩耗…心血管病發快又急,出現8病徵快送醫
台灣浩鼎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博士,今(29日)傳出在美國聖地牙哥家中因突發心臟病猝逝,享壽72歲。上午九點,張念慈還和台灣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事情;沒想到,半小時後台灣端就接獲美國傳來的噩耗,令浩鼎員工都感到震驚。冬天是許多心血管疾病病發的危險時期,本周一(26日)才傳出東海大學法學院院長、現任南山人壽獨立董事卓俊雄在高鐵上心肌梗塞逝世(詳細新聞),今再傳出台灣浩鼎生技創辦人張念慈心臟病逝。台灣浩鼎生技指出,張念慈平日在美國和台灣時間各半,在美期間,上班時他均在遠端與台北公司視訊連線,隨時交辦事項。今上午九點,他還和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一些事項;沒想到,半小時後台灣這邊就自美接獲張念慈心臟病逝噩耗。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資料,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以冠狀動脈心臟病最常見。冠狀動脈心臟病主因動脈硬化阻塞造成,現代人高脂、高膽固醇的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在許多先進國家,心血管疾病都名列死亡原因前幾位。(疾病百科/心臟病)依據衛福部109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4萬人死亡。心血管疾病一旦發作,經常又快又急,如果沒有緊急送醫急救,很多人就因此猝逝。國健署長吳昭軍曾受訪提醒,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應注意,若發現以下8個心臟病病徵,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就醫,才能增加復原機會。心臟病發8病徵1.胸悶2.胸痛3.心悸4.呼吸困難5.噁心6.冒冷汗7.頭暈8.暈厥4習慣預防心血管疾病國健署提醒,8成的心臟病與中風死亡是可以預防的,而保命之道正是那些老生常談的健康生活常態,就是規律運動、規律健康飲食、規律服藥、遠離菸酒。而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4件事就可預防心血管疾病:1.健康飲食與運動:採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控制體重(BMI)、好睡眠。2.戒除菸酒:研究發現就算每天僅吸1支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比不吸菸的人增加5成、中風的機率更增加超過2成。WHO統計2016年全球因酒害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300萬人,其中19%死於心血管疾病。3.控制三高慢性病:已有三高的民眾應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4.定期健康檢查: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來源】.國健署:心血管疾病總無情,健康生活型態要力行.比癌症致命!送急診才知「心臟衰竭」 心臟病5年內死亡率近50%.防心肌梗塞當心3症狀 醫曝最易發生時間及如何急救.台灣浩鼎創辦人、董事長張念慈上午突發心臟病猝逝
-
2022-12-22 醫療.心臟血管
天冷喝酒暖身?醫:這4種人不該喝,每周喝一次罹癌風險增
今天冬至,耶誕節、跨年元旦即將到來,天氣冷颼颼,許多人會喝點酒暖身。心血管專家提醒,喝酒會臉紅、心律不整或心跳偏快、三高沒控制好、心腦血管疾病者,都不建議喝酒。心房顫動患者喝酒,中風機率倍增心血管專家提醒,冬天容易發生心房顫動,最常見原因就是喝酒,有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倍增,建議有心律不整或心跳偏快、三高沒控制好、有心腦血管疾病、喝酒易臉紅者,都不宜飲酒。最新本土研究發現,飲酒造成健康和健保的負擔不容小覷。成年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是不喝酒的1.2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得到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的風險是不喝酒的15.81倍。將與酒精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疾病加起來,一年至少要花掉健保28億元,其中16億元用於45歲以上罹癌男性身上。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檢查室主任王宗道表示,雖然有零星研究指出喝酒有一些好處,但整體來說,更多大型綜合研究都顯示飲酒對健康是負面的,喝少量也沒有比較好。尤其在台灣等亞洲國家,較高比例人口具有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酵素基因缺損,喝酒易臉紅,俗稱「酒精不耐症」,酒精對於這類人的健康危害也更加確定,對心血管、神經、癌症等各方面都有害。喝酒不能暖身,反而會增加心血管負擔「衣服穿暖才是重點,喝酒取暖不僅捨本逐末、只有暫時效果,還可能帶來危險。」王宗道分析,酒精會讓心跳加速、血管擴張,熱量被血流帶到身體表面,人會暫時覺得溫暖,但要注意的是,血管擴張也會加速散熱,接下來身體會感覺更冷。如果酒後輕忽了保暖,熱量散去後,人可能會失溫,血管遇冷收縮會刺激心血管系統,引起心臟病或中風,這就是冬天出現醉漢路倒死亡事件的原因之一。王宗道建議,喝酒會臉紅、心律不整或心跳偏快、三高沒控制好、心腦血管疾病者,都不建議喝酒,以免增加心血管系統負擔。冬天受歡迎的一些燉補料理也常含酒,也不可能完全禁絕不放,但如果知道自己有上述風險因子,還是要有所節制,不可過量。成功大學公衛所與中興大學食安所今年共同發表研究,分析2009年與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萬5515名18歲以上民眾的飲酒頻率,並追蹤健保紀錄直到2017年底。結果發現,2成受訪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風險是不喝酒的15.81倍,罹癌風險是1.2倍,癲癇風險是2.49倍、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是1.3倍,消化道疾病風險是1.29倍。喝酒會臉紅者飲酒,會提高罹癌率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台灣每2人就有1人是酒精不耐症,喝酒會大幅提高罹癌率,呼籲國人盡量勿飲酒。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生活壓力大的勞工階層,喝酒之外可能會抽菸,飲食也受限於一些較不健康的選項,例如高脂肪、高熱量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都會提高罹癌率。喝酒喝習慣了怎麼辦?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表示,慣性喝酒是其他難解問題的行為結果,但酒精會抑制神經功能,導致解決問題能力更差,將人推進惡性循環,愈喝愈無力、愈喝愈多,久了就有精神或神經障礙疾病。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就是要找到其他解決問題的辦法,必須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
-
2022-12-19 焦點.元氣新聞
當心酒害/本土研究:每周喝一次 男性罹癌風險增2成
最新本土研究發現,每周喝酒一次,對健康和健保的負擔不容小覷。相較於不喝酒,成年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是1.2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得到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的風險是15.81倍。估計與酒精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疾病一年至少要花掉健保28億元,其中16億用於45歲以上罹癌男性。此研究是成功大學公衛所與中興大學食安所今年共同發表於《台灣公共衛生雜誌》,分析2009年與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萬5515名18歲以上民眾的飲酒頻率,並追蹤健保紀錄直到2017年底。研究者列出可完全或可部分歸因於飲酒的11大類疾病,若有人追蹤期間曾經因這些疾病急診2次或住院1次,就視為罹病。結果發現,3成女性、6成男性過去一年曾喝酒,其中19.59%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12.37%每個月喝一到2次、25.4%每個月喝不到一次,男性疾病風險因此明顯提升,以「酒精引起的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與飲酒頻率有最明顯的劑量反應關係。排除教育程度、吸菸習慣、運動習慣、月收入的影響後,44歲以下每周至少喝一次的,男女性得到「酒精引起的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風險都是不喝酒的11.48倍;44歲以下男性每月喝1到2次,風險為3.44倍,44歲以下女性每月喝1到2次,風險為5.11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風險更高達15.81倍。至於癌症,無論是44歲以下或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都是不喝的1.2倍。其他疾病方面,44歲以下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癲癇風險是2.49倍、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是1.3倍。44歲以下女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憂鬱症風險為1.6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發生酒精引起消化道疾病的風險是1.29倍。以健保點值一點一元推估,主診斷為酒精相關疾病的一年健保醫療費用高達28億元,若主、次診斷都計,更高達56億元。其中以45歲以上男性的癌症醫療費用居冠,僅以主診斷估計已達16.48億元,主次診斷合計則有24.78億元。就算只看此次統計與飲酒相關性達顯著的疾病,一年的健保費用也分別高達17億元(只看主診斷)、33億元(主、次診斷都計)。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國健署長年強調的四大健康風險因子就是「抽菸、不運動、營養不良、酗酒」,過去研究指出,即便少量飲酒也會提高罹癌風險,包括口腔癌、鼻咽癌、食道癌、肝癌、乳癌。台灣大約每2人就有1人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酵素,就是俗稱的「酒精不耐症」,這也會大幅提高罹癌症機率,呼籲國人盡量勿飲酒、飲酒要適量。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2-12-15 養生.聰明飲食
一天該喝多少水?何時喝有差嗎?營養師教你正確喝水6關鍵
人人都知道,喝水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但可曾想過,要怎麼樣喝水才能真正發揮效果呢?喝太多、喝太少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呢?什麼時候補充水分才是最佳時機呢?茶可以取代開水嗎?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營養師鄭穎倢整理6大QA,教你正確喝水,喝出苗條、健康以及好氣色。Q1:一天該喝多少水?鄭穎倢表示,每日建議成人飲用6-8杯水(240 ml/杯)或是用體重計算*30=每日應飲用之總水量,可隨著當日安排的活動行程、環境而適度調整,多喝開水除了可以避免血液太黏稠、減少熱量攝取,擺脫肥胖及慢性病威脅外,亦可維持恆定的體溫預防中暑,並藉由排尿、流汗以及排便等方式,清除體內廢物,促進腸胃蠕動進而預防便秘,以及避免尿道發炎,維持身體的健康。Q2:喝太多水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喝太多水造成血液中的電解質(尤其是鈉)濃度被稀釋。鄭穎倢表示,血清鈉濃度太低稱為低鈉血症,為了平衡細胞內外液的電解質濃度,血液中的水就會滲透進入細胞,造成細胞膨脹以及電解質稀釋。症狀有頭痛、視力模糊、肌肉痙攣、抽蓄,罕見的情形下會死亡。水中毒很罕見,馬拉松選手為了怕脫水喝太多水的時候可能發生,這時候預防方式可以改喝運動飲料,補充水分同時補充電解質。Q3:喝太少可能造成身體脫水?脫水的原因有腹瀉、嘔吐、發燒、劇烈運動、炎熱天氣、乾燥環境、甚至高海拔都會造成脫水。鄭穎倢表示,口渴是身體需要更多水的訊號,但是口渴機制也有失靈的時候,特別是在激烈運動、嬰兒期、生病或是老年期。輕微到中度脫水的症狀是口腔與皮膚乾燥,疲乏與肌肉衰弱,尿量減少、尿液深黃、頭痛、暈眩。鄭穎倢指出,如果持續脫水,會造成血液溶質濃度上升,血壓下降,心率上升。身體感覺到血液濃度上升、血壓下降,就會啟動一系列保存水分的步驟,例如強迫腎臟保留水分,減少尿量,但同時仍會有其他途徑流失(糞便、皮膚、肺等),如果持續喪失,就會造成腎衰竭、痙攣、精神混亂、昏迷等,嚴重脫水若置之不顧會導致死亡。Q4:每日最佳飲水時機?鄭穎倢說明,國民健康署特提出「喝開水5要訣」的技巧,並謹記處於高溫環境時,要多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如有需要限水的疾病建議諮詢醫師喝水量。一、起床一杯水身體一整晚都沒攝取水分,起床後小口分次慢慢喝一杯300-500ml的溫開水,促進腸胃蠕動、防止便秘。二、用餐前後配杯水無論是在家或在外用餐,桌上準備一杯300-500ml的水,餐前或餐後至少半小時分次慢慢喝,取代含糖飲料,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三、外出要帶水準備500ml以上的水壺,外出運動時隨身攜帶隨時補充水分,增加運動時的血液循環,並避免脫水的發生。四、製作提味水可在開水中添加少許檸檬片、各種新鮮水果切片等,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五、1,500的水養成每天喝至少1,500ml水的好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且分多次喝、慢慢喝,喝得太急,或一次喝太多,反而會造成身體不適。Q5:現代人忙碌,時常忘記喝水,或覺得白開水很難喝,寧可喝飲料,對於喝足量的水也有壓力,怎麼辦?白開水是零熱量的最佳飲品,若覺得白開水很難喝,可在開水中添加少許檸檬片、各種新鮮水果切片等,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亦可適度飲用無加糖的氣泡水。鄭穎倢建議,生活中可將一天所需要飲用之水量用水壺裝好,放在日常生活中時常看得到的位置,經過看到就飲用,就可督促自己將一天飲水的目標達成。除了白開水外,食物當中的水,包含飲料跟湯品可供應最多的水,若以營養來說,牛奶、豆漿相比汽水或含糖飲料富含優質蛋白質及微量元素。Q6:茶可以取代白開水嗎?夏天到底能不能喝冰水呢?鄭穎倢解釋,咖啡和茶含有咖啡因,屬於溫和的利尿劑,每日建議500ml內較不會造成水分不平衡。吃冰可能會讓血管收縮造成頭痛、腸胃消化不良。另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吃冰會讓氣管收縮、氣喘症狀加劇。【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4770】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2-12-13 養生.聰明飲食
哪些水果含糖量高?減重、控糖者可吃哪些?吃水果注意6件事
大家都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因為水果含有維生素、纖維素及礦物質等多種豐富營養。不過現在水果似乎愈來愈甜。因為市場上,不甜的水果總是乏人問津,因此近年來農作栽培法改良,讓水果甜度大增,吃多了恐有肥胖及血糖失控等問題。而哪些水果含糖量高呢?《WebMD》網站列舉了常見水果中,高糖分和低糖分的水果比較。水果含糖量高低高糖量水果.芒果:一個芒果含高達 46 克的糖分。(約=9顆方糖).葡萄:一杯葡萄約有 23 克。(約=4.6顆方糖).櫻桃:一杯有 18 克。(約=4.6顆方糖).梨子:一個中等大小的梨含 17 克糖。(約=3.4顆方糖).西瓜:一片中等大小的西瓜含 17 克糖。(約=3.4顆方糖).香蕉:一根中等大小的香蕉含 14 克糖。(約=2.8顆方糖)低糖量水果.酪梨:1個酪梨約 1.33 克糖。不過雖然它們含糖量低,卡路里含量卻高。.芭樂:每個含有 5 克糖和大約 3 克纖維。(約=1顆方糖).哈密瓜:5 克糖,且只有 23 卡路里。(約=1顆方糖).木瓜:小的木瓜切半含 6 克糖。(約=1.2顆方糖).草莓:一杯草莓約有 7 克糖。(約=1.4顆方糖)【註1】不同水果計算大致等量,如一個三角形切片,或一杯份量。一杯約為一個拳頭大小份量。【註2】一顆方糖=約5克的糖。【註3】此為外國水果測量,台灣水果可能更甜。不過要特別說明的是,很多人對水果甜度存有錯誤迷思,以為水果甜度代表熱量高低,不甜的水果可以安心吃?事實上,微酸水果的糖分也可能比很甜的水果高,含糖量也可能超過吃起來較甜的水果。水果的甜酸與糖度,要實測才知道。減重、控糖者 挑選低升糖指數(GI)水果吃而減重或需控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吃水果建議挑選低升糖指數(GI)的水果。但同樣的,水果的升糖指數也並非取決甜度及含糖量,甜度高的水果並非GI值就一定高,影響升糖反應的原因,包含澱粉組成、含醣總量、加工和烹調方式,與膳食纖維質及種類等,無法單從食物決定。水果GI值比一比低GI組(GI值55以下):奇異果、聖女小番茄、芭樂、蘋果、柳橙、葡萄柚、櫻桃、藍莓中GI組(GI值55-70):葡萄、木瓜、草莓、香蕉、芒果、鳳梨、桃子、西洋梨高GI組(GI值70以上):西瓜、榴槤(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製表/聯合報黃安琪)吃水果注意6件事1.適量吃:根據國民健康署首度「我的餐盤」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餐水果拳頭大: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切塊水果約大半碗~1碗,1天應至少攝取2份水果。2.別只吃單一種水果:水果選擇應在地、當季、多樣化,如果沒有特別的疾病顧慮,種類越多樣越好,才能攝取到不同營養素。3.不一定飯前或飯後吃:皆可,需視需求及生理狀況選擇。一般來說,胃不好飯後吃,想減肥飯前墊胃,。飯前吃可以增加飽足感,飯後吃水果則有利於營養素的吸收及促進消化。4.有些水果不適合空腹吃:空腹吃富含水果酵素的水果,如木瓜、鳳梨、奇異果等,可能造成腸胃黏膜的刺激,建議飯後吃,有助於消化、腸道蠕動。尤其有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症狀者應特別注意。5.別用果汁取代水果:喝果汁容易造成糖分攝取過量,如一杯600cc柳丁汁,大約含6至7顆柳丁,遠超過建議量,榨果汁的過程也容易造成膳食纖維破壞,濾渣也把纖維都去掉了。6.吃對時間:中醫建議,吃水果最佳時間是早餐後到上午10時,或下午2時到3時。【資料來源】.《WebMD》Which Fruits Have the Most Sugar?.擔心水果吃太甜不健康?營養師教你最適合的水果吃法.水果甜度≠升糖指數!這些水果可以安心吃.飯前吃水果助減重 「酸的」別多吃
-
2022-12-11 養生.聰明飲食
各色系蔬菜為何營養師最推深綠色?冬季常見盛產蔬菜一次看
秋冬進入蔬菜盛產季節,蟲害少、長得好,當季又便宜,趁此時節多吃蔬菜,能獲取豐盛的營養,也能換來通暢的腸胃。但擔心農藥殘留,從蔬菜怎麼採 買、怎麼清洗到烹調都是學問。冬天豐美的青菜饗宴,如何吃得安心,從學會買菜開始。夏天吃瓜,冬天吃菜,依時令飲食最佳。老一輩的人總說「夏天吃瓜,冬天吃菜」,若將這句話細細分解,便能發現因夏天炎熱,且雨量豐沛,是最適合瓜類生長的時節,而瓜類多有去濕氣、消暑作用,因此在悶熱夏季食用最合適;冬天則是葉菜類及根莖類盛產季節,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吳湘茿表示,多樣化的深綠色蔬菜,能提供人體豐富維生素及微量礦物質,增強免疫力,更能抵禦寒冬。各色蔬菜皆好食,深綠蔬菜「最均衡」。營養師說,各色系的蔬菜都有專屬且獨特的營養素,如紫黑色蔬菜富含花青素;紅色蔬菜富含番茄紅素等;而深綠色蔬菜則是富含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人體在攝取深綠色蔬菜時,即可將多數營養素如維生素A、C、K及葉酸等一次收納,其鐵、鉀、鈣等礦物質與膳食纖維含量也都相當豐富,最能代表真正意義上的「均衡」。茼蒿、花椰菜、菠菜、芥藍菜、油菜、青江菜及地瓜葉等深綠色蔬菜,均能輕易透過肉眼分辨挑選。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告「我的餐盤」,六句口訣中與蔬菜相關的有「飯跟蔬菜一樣多」、「菜比水果多一點」。營養師建議,正餐食用「一碗飯」就要相對配上「一碗蔬菜」,攝取量才會足夠。至於深綠色蔬菜烹調方式,吳湘茿說,以植物油清炒或滾水汆燙再淋上健康油脂,都是較健康的口味。外食族吃燙青菜則要避免淋滷汁,或改喝蔬菜湯,減少熱量攝取。冬季常見盛產蔬菜菠菜 滿滿纖維與鉀每100克菠菜含有1.9克纖維,國人纖維攝取量常不足,菠菜是最佳食用選擇,且其中還含有510毫克的鉀,能維持心臟功能正常運作。坊間有一說「菠菜與豆腐一起食用,恐造成草酸結石」,吳湘茿澄清,事實上兩者被人體吸收的方式,並不會形成草酸鈣(俗稱結石)因此沒有關聯與衝突,搭配食用沒有疑慮,且能同時吃到蛋豆魚肉及蔬菜兩大類。芥藍菜 鈣質非常豐富芥藍菜是含豐富鈣質的綠色蔬菜之一,每100克含有181毫克鈣,且草酸含量少,不易形成影響吸收的草酸鈣,還能強健人體骨骼。油菜 含鈣質與維生素A油菜的鈣含量雖不及芥蘭菜,不過每100克也有高達88毫克的鈣質,且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含量都相當高,油菜花的維生素A含量更高出油菜3倍以上。茼蒿 富含葉酸茼蒿富含葉酸,每100克含有95微克葉酸,營養價值高。葉酸除了是女性備孕及孕期特別重要的營養素,也與人體造血功能有關。一日蔬菜建議攝取量每天攝取3至5份 瓜、菇、藻、筍也算菜根據每日飲食指南手冊,蔬菜一天建議量是3至5份,而一份蔬菜的生重為100公克。除葉菜類,瓜類、菇類、藻類、筍類等也都歸屬在蔬菜類,因此,外食族若到麵攤點餐,除可點一盤燙青菜或涼拌小菜,也可將湯品改為蘿蔔湯、筍子湯,均是增加蔬菜攝取的直接方法。
-
2022-12-06 癌症.頭頸癌
「如果一定要得一次癌症,我寧願選甲狀腺癌」為何外科醫師這麼說?
根據衛福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1],甲狀腺癌的發生率是台灣十大癌症中的第八名,於男性中排名第十二,於女性中則是排名第四。甲狀腺癌的發生個案數約佔所有惡性腫瘤個案數的4%,而死亡個案數僅佔所有惡性腫瘤死亡數的0.35%,由此可見甲狀腺癌是一個相對來說發生率較高、死亡率較低的癌症。若能夠早期發現,甲狀腺癌可以說是一個相對好治療且預後相當好的癌症。本篇文章將帶你認識甲狀腺癌的症狀、預後、治療,並詳細介紹甲狀腺切除手術及術後照顧。甲狀腺癌有什麼症狀呢?預後如何?甲狀腺是一個人體很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對人體生長發育、代謝、適應環境都有莫大的影響。甲狀腺位於脖子前方,周圍有氣管及控制聲帶的喉返神經等重要器官通過。甲狀腺若癌化,則會有脖子腫大或淋巴結腫大的表現。嚴重的話,腫瘤可能會壓迫到氣管或喉返神經,造成呼吸困難、聲音沙啞的症狀;壓迫到氣管或後面的食道,造成喉嚨有異物感或吞嚥困難的症狀。因此,若發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儘速就醫至一般外科確認,醫師會透過觸診、超音波檢查或是細針穿刺檢查,確認有無惡性的可能性。依據組織學下的特徵,甲狀腺癌可以被分為四個類型—乳突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PTC)、濾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 FTC)、髓質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MTC)、退行性/分化不良甲狀腺瘤(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 ATC)。根據衛福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乳突癌約佔所有甲狀腺癌的91%、濾泡癌佔5%、其餘類型則是各約佔1%左右。在甲狀腺癌當中,乳突癌是最常見、也是預後最好的甲狀腺癌,根據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研究統計,五年存活率將近100%,無轉移的濾泡癌及髓質癌也與乳突癌相差無幾。不過較不常見的退化性/分化不良甲狀腺瘤的預後就比較差了,五年存活率僅有34%。至於有轉移的甲狀腺癌,可以分為轉移到附近組織及淋巴結的局部轉移(regional),以及離開甲狀腺周圍的遠端轉移(metastatic)。甲狀腺癌的遠端轉移容易透過血液、淋巴,轉移至肺部、骨骼、肝腎等器官;髓質癌及分化不良癌比起另外兩種類型更容易遠端轉移。局部轉移甲狀腺癌的五年存活率,乳突癌99%、濾泡癌98%、髓質癌90%,分化不良癌剩下9%;遠端轉移甲狀腺癌的五年存活率,乳突癌75%、濾泡癌63%、髓質癌40%,分化不良癌則只有4%的人可以活超過五年[2]。甲狀腺癌有什麼治療選擇呢?一定要開刀嗎?甲狀腺癌的治療包含外科手術、術後放療、以及輔助的標靶治療。一旦懷疑有惡性組織的可能,甲狀腺癌的首選治療就是進行外科手術;術後放療及標靶治療都是用來輔助術後可以將癌組織清得更乾淨。外科手術切除的範圍有多大呢?選擇包含了甲狀腺全切除術、單側甲狀腺切除術、以及淋巴廓清術。雖然醫師會考慮許多因素,但為了讓癌細胞沒有藉屍還魂的可能性,只要腫瘤大於1公分,幾乎都會選擇全切。● 如果有淋巴轉移的可能,必須加做淋巴廓清術。● 若腫瘤範圍介於1到4公分,會與病人討論、評估可採取單側或甲狀腺全切手術。● 如果出現了局部或遠端轉移,腫瘤大於4公分,曾經接受過放射治療,則必須選擇甲狀腺全切手術[3]。甲狀腺全部切除的好處是後續好追蹤、不會受到剩餘正常甲狀腺組織的干擾,而且術後放療的效果較好,但壞處就是術後要一輩子服用甲狀腺素以維持甲狀腺功能;單側甲狀腺切除術的好處是可以保留部分的甲狀腺、不需要一輩子服用甲狀腺素,但是會受到剩餘甲狀腺組織的干擾而無法做術後放療,而且追蹤不易。傳統的甲狀腺切除手術會直接在脖子前方劃下切口,導致許多人因為擔心術後不美觀而不願接受手術,不過不用擔心,現在有內視鏡輔助或微創手術的選項可以選擇。小於1公分的微小乳突癌,可以考慮用微創方式經口或經腋下切除單側甲狀腺。非上述情形的也有內視鏡輔助手術可以選擇,雖然在脖子前方仍會有傷口,但比傳統手術小很多,看起來也更美觀,大部分病患接受度也更高。術後放療是在手術後接受口服放射性碘治療,利用癌細胞會吸收碘的特性,使用具有放射性的「碘-131」釋放出的β射線,瞄準並撲滅剩餘癌細胞。因為體內的碘會影響身體對放射性碘131的吸收,療程前需採取「低碘飲食」。另外,療程前也須停用甲狀腺素,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療程期間及療程後需注意輻射安全防護,一週內多喝水、多排尿,盡量獨立寢居、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減少與小孩和孕婦的長期間近距離接觸。輔助的標靶治療可用藥物不多,主要作為外科手術的輔助角色,手術與放療無法清除時,才會使用Sorafenib或Lenvatinib輔助清除癌細胞。切除甲狀腺後會有後遺症嗎?術後要注意什麼呢?所有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甲狀腺切除手術的併發症有以下幾點:1. 喉返神經受傷,造成聲帶功能受損、聲音沙啞2. 術後頸部出血、壓迫氣管,導致呼吸困難、容易喘3. 手術傷及副甲狀腺,影響血鈣吸收,造成血鈣過低,抽筋、手腳發麻等缺鈣現象不過手術併發症的發生與醫師技術有關,建議選擇技術純熟的外科醫師,較能避免後遺症的產生。除了擔心後遺症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做好術後照顧的工作。因為甲狀腺素是人體必須的賀爾蒙,切除了全部的甲狀腺後,病患需終身補充甲狀腺素,以維持人體正常機能。服用甲狀腺素有兩個目的,一是切除甲狀腺後病患常出現甲狀腺低下的問題,補充甲狀腺素可以改善不舒服的症狀,二是高甲狀腺素可以抑制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的分泌,抑制殘餘甲狀腺組織的生長。療效好、復發少的甲狀腺癌—「如果一定要得一次癌症,我寧願選甲狀腺癌」甲狀腺癌的治療非常簡單,基本上只要切除甲狀腺加上術後放療或標靶治療,預後可以接近100%。甲狀腺癌病患有許多年輕女性,許多人因為在意美觀而不願接受手術治療。不過以我自己遇過的病患為例,有一位阿姨年輕時有甲狀腺癌加肝臟轉移,經過手術切除後,10多年來追蹤良好,甚至現在孫子都上國中了。由此可知,即使有遠端轉移,大部分甲狀腺癌的預後還是非常好。因此,還是鼓勵那些有症狀的患者去醫院接受檢查,有惡性的可能便及早接受甲狀腺切除手術,只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應是相當良好。參考文獻: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8年癌症登記報告2. ASCO, 03/2022:https://www.cancer.net/cancer-types/thyroid-cancer/statistics3. NCCN guidelines Version 3.2022-Thyroid carcinoma【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李兆偉醫師】甲狀腺癌一定要切除甲狀腺嗎?會不會有後遺症?外科醫師來解惑】
-
2022-12-05 癌症.頭頸癌
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得甲狀腺癌?醫教你從脖子觸感初步檢察
「頸部長了一個腫塊,是良性還是惡性的?是甲狀腺癌嗎?」不用擔心,繼續往下看,教你認識甲狀腺癌的流行病學、診斷、分類及癌症分期。甲狀腺癌流行病學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年發布的「108年癌症登記報告」[1],甲狀腺癌的發生率為台灣十大癌症中的第八名,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 4.00%,並且逐年攀升;以性別來說,為女性癌症發生率中的第四名,僅次於乳癌、肺癌及大腸直腸癌。甲狀腺癌好發於20至45歲的年輕女性,其他危險因子包括:放射線暴露、個體基因等[2]。根據研究,童年、短時間大量的輻射暴露,如遭遇輻射意外事故;或是長期的輻射暴露,如職業傷害、放射線治療等,都是甲狀腺癌好發的危險因子。除此之外還有名為多發性內分泌腫瘤(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MEN)的一種「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這是一種多種內分泌組織發生腫瘤症候群的總稱,至少有兩個內分泌腺體的病變。臨床上這類疾病可分為一、二(MEN-1、MEN-2)兩型,第二型又可再分為A、B(MEN-2A、MEN-2B)兩型。若基因中帶有MEN-1或MEN-2的基因型態,便可能有較高的機會得到內分泌系統的腫瘤。其中,甲狀腺髓質癌即為MEN-2的表徵之一。要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得甲狀腺癌呢?您或是您的家人有遇過這種狀況嗎?自己摸到頸部前方有一個腫塊,不知道他是什麼;健康檢查發現自己有一個頸部結節,不知道是良性還是惡性的。若有這種情形,建議至醫院求診,請醫師幫忙檢查、確認喔!另外,若有發現聲音沙啞、呼吸困難或吞嚥困難等症狀,可能是腫瘤的壓迫所致,請盡快就醫!在診間,醫師會先進行觸診、摸摸看腫塊的型態,若是良性腫瘤,通常摸起來會比較軟、有彈性,且邊緣平滑;惡性腫瘤則通常較堅硬且不平滑。若懷疑有惡性的可能,醫師會用超音波來觀察腫瘤的質地,可看出他是偏向囊腫、液體或是實質的成分,之後會進行「超音波導引細針穿刺檢查」,用細針將細胞吸出後,放在玻片上以顯微鏡觀察細胞的型態,來確認是這個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的,是診斷甲狀腺癌最簡單且有效的方法。若依然懷疑是惡性腫瘤,醫師會進行手術將腫瘤切除。而若術前懷疑是乳突癌,會在手術中加做「冰凍切片(Frozen section)」,以決定是否需要更改手術範圍。當冰凍切片的結果報告為「乳突癌」,通常會考慮將雙側的甲狀腺、淋巴結一併切除;若非,則待術後5至7天正式報告出來才能得知檢驗結果,再做後續治療。「冰凍切片」為在手術中以-20℃低溫迅速將組織檢體固定,進行切片、染色,送病理科做切片化驗,一般會在收件後20分鐘內完成報告。品質比不上常規切片,但方便快速,在手術中需要馬上診斷時會採用[3]。分類與癌症分期甲狀腺癌主要可以分成四種類型,其發生率、預後、轉移方式、性質等都有不同的特性:- 乳突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PTC)為最常見的甲狀腺癌,約佔9成患者,預後最好、可存活時間最長,也較少復發。其中,甲狀腺微小乳突細胞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被定義為≤1公分的甲狀腺乳突癌,對治療的成效最好。- 濾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 FTC)常見程度與預後均僅次於乳突癌,約佔甲狀腺癌患者中的一成,若在缺碘的地區,則盛行率會提高到患者中的25-40%。濾泡癌無法用細針穿刺檢查或冰凍切片診斷,只能靠一般病理切片化驗。另外,濾泡癌有一種變異型為「賀氏細胞癌(Hurthle cell cancer)」,其淋巴轉移的機會較一般濾泡癌高。- 髓質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MTC)為唯一源自甲狀腺旁濾泡細胞的甲狀腺癌(其他類型都源自於濾泡細胞),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一種,會分泌抑鈣素(calcitonin),可協助醫師進行追蹤。髓質癌的發生率很低,其中約有30%和家族遺傳相關,包含前述提及之MEN-2A、MEN-2B等疾病。- 分化不良癌/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ATC)為甲狀腺癌中最罕見的一種,預後最差。且不同於其他種類好發於年輕人,分化不良癌/未分化癌好發於長者,平均發病年齡約65歲。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4],目前甲狀腺癌的分期方法主要是根據原發腫瘤大小(T)、頸部淋巴結轉移狀況(N)、是否有遠端轉移(M)的TNM系統及年紀、擴散至甲狀腺包膜外之程度(gross extrathyroid extension, ETE)來決定。以下詳列較常見的乳突癌與濾泡癌詳細分期:小於55歲:- 第一期:無論病灶大小及淋巴結轉移狀況,且無遠端轉移(M0)者。- 第二期:無論病灶大小及淋巴結轉移狀況,有遠端轉移(M1)者。55歲以上:- 第一期:病灶最長直徑小於4公分、僅限於甲狀腺內(T1-T2),且無頸部淋巴結(Nx/N0)或遠端器官轉移(M0)。- 第二期 有以下任何一種情形包括:1. 無論病灶大小,有頸部淋巴結轉移(N1),且無遠端轉移(M0)。2. 病灶最長直徑大於4公分(T3a),無論淋巴結轉移狀況,且無遠端轉移(M0)。3. 病灶有明顯甲狀腺外之侵犯至頸帶狀肌群(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甲狀舌骨肌、肩胛舌骨肌)(T3b),無論淋巴結轉移狀況,且無遠端轉移(M0)。- 第三期:病灶有明顯甲狀腺外之侵犯至皮下組織、軟組織、喉、氣管、食道或反喉神經等(T4a),無論淋巴結轉移狀況,且無遠端轉移(M0)。- 第四期 有以下任何一種情形包括:1. 病灶有明顯甲狀腺外之侵犯至椎前筋膜或包圍頸動脈或縱膈血管(T4b),無論淋巴結轉移狀況,且無遠端轉移(M0)。2. 無論病灶大小及淋巴結轉移狀況,有遠端轉移(M1)。結語甲狀腺癌的發生率逐年提高,若為高風險族群,應注意自己是否有上述提及之症狀,必要時至醫院就醫。發生率增高的情形亦可能是現今健康意識抬頭、健檢普及,造成發現的人數較多所致。透過健檢或自我檢查,就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達到較佳的治療成效。參考資料:[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8年癌症登記報告[2] Bogović Crnčić T, Ilić Tomaš M, Girotto N, Grbac Ivanković S. Risk Factors for Thyroid Cancer: What Do We Know So Far?. Acta Clin Croat. 2020;59(Suppl 1):66-72. doi:10.20471/acc.2020.59.s1.08[3]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解剖病理科-冰凍切片是什麼?[4]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Eighth Edition (2017) published by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Corrected at 4th printing, 2018.【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李兆偉醫師】好發於女性的十大癌症!甲狀腺癌詳解】
-
2022-11-30 養生.聰明飲食
薑母鴨用什麼鴨才對?教你「這樣煮」最好吃!加碼禁忌、功效一次看
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都是冬季必吃的藥膳進補鍋物,先考考你對薑母鴨的瞭解夠多嗎?薑母鴨該怎麼煮?要用什麼鴨煮才對?到底薑跟鴨怎麼挑最好吃?配料要準備哪些?又有哪些人不適合吃呢?為您整理秋冬食補「薑母鴨7大QA」美味一次看。鴨肉的營養價值? 鴨肉不僅熱量較低、脂肪少,蛋白質含量更是完全不輸給豬、雞、牛等肉品,亦富含維生素A、B群;與等重的雞、豬肉相比,鴨肉的維生素A含量幾乎多了1倍。 且鴨肉雖然脂肪含量較低,但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卻高達5%。中醫認為,鴨肉味甘、性涼,除了平常就容易腹瀉的人,要少吃外,非常適合所有年齡層的人食用。薑母鴨怎麼煮? 薑母鴨中的薑母,其實指的就是老薑。老薑性溫熱,剛好可以搭配性偏涼的鴨肉,達到中和溫補的功效。只要跟著以下食譜6步驟,就能自己在家煮出一鍋美味的薑母鴨! 材料:鴨1隻、米酒、麻油、薑母(老薑)、冰糖、黨參、當歸、川芎、黃耆、桂枝、枸杞作法步驟:先將鴨川燙至半熟,再剁成塊狀 用麻油將薑母爆香 放入剁好的鴨,大火炒至鴨肉表面些許焦,放入電鍋 再將中藥材、冰糖、米酒、水放入電鍋中,燉熟 食用時依個人喜好放入新鮮食材,如高麗菜、金針菇、豆皮、米血等 沾醬可用辣豆瓣或是辣豆腐乳薑母鴨的熱量有多少? 其實薑母鴨所搭配的藥膳,幾乎沒有熱量,但薑母鴨每吃一次,要當心的是火鍋料如豆皮、丸類等加工食品,也會一起吃下肚,熱量通常都會超過1,000大卡,建議一個月吃1次為佳。此外也要特別注意鈉含量恐超標,以國民健康署建議1天可攝取的鈉含量為2,400毫克,但薑母鴨有可能吃一次鈉含量就高達10公克,因此吃完薑母鴨後幾天一定要多喝水,幫助代謝排除鈉含量。薑母鴨該使用什麼鴨? 煮薑母鴨時所使用的鴨,其實就是一般最常聽到的紅面番鴨。而薑母鴨的命名,指的是「薑母」跟「鴨」的綜稱,而非是指「薑」跟「母鴨」;也因為公鴨肉質較硬、纖維粗,肉較耐煮不爛,所以薑母鴨其實較常使用公鴨烹煮,母鴨則當成一般肉鴨食用。薑母鴨功效和好處? 薑母鴨最適合寒流來時,食用以滋補身體,不僅可以祛寒,常見所搭配的中藥也可達成相得益彰的功效,對身體的好處如下:薑母爆炒,可以達到驅寒暖身的作用,因為薑母可發表散寒、宣肺氣 黨參性味甘平,主要作用為補氣健脾 黃耆味甘性微溫,能助胃氣、固脾表、補中氣、升清氣 川芎性味辛溫,具有行氣活血、為血中的氣藥 當歸性溫味甘辛、微苦,與川芎合用具有補血行氣的作用 桂枝性味辛溫,有散寒解表的作用【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59338.html】
-
2022-11-22 癌症.乳癌
家人守護積極治療 新選擇「魔術子彈」助晚期乳癌病人走更遠活更好
乳癌手術部分切除 定期追蹤檢查與治療卻仍難逃疾病復發陳太太現年56歲,平常重視養身的她,一直都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的好習慣,三年前,卻不幸地,在例行的健康檢查的時候,被醫師宣告罹患乳癌確診,經進一步確認,腫瘤細胞基因表現型態為較惡性的HER2陽性,HER2陽性的乳癌生長快速且較容易轉移,一家人頓時陷入愁雲慘霧之中。在先生與兒子的支持之下,家人攜手同心一起面對病魔,經過數次的討論,先接受術前輔助標靶治療後,再進行手術根除病灶,切除部分乳房。也依照醫生的叮嚀,定期到醫院追蹤檢查,不料在去年,摸到陳太太摸自己頸部出現組織突出、腫脹,原以為是甲狀腺出了問題,經檢查後結果是乳癌復發轉移至頸部淋巴結,很不幸的病魔再度找上門。茱麗葉乳房醫療集團醫療長葉大成醫師提醒,根據衛福部110年死因統計顯示,當年度共2913名女性因乳癌而死亡,平均每天就有8人因乳癌而不幸離世,葉醫師提醒女生應定期接受乳癌篩檢,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即可大幅延長存活期,有機會擁有良好生活品質。晚期乳癌轉移治療艱辛 魔術子彈「抗體藥物複合體」精準轟炸癌細胞葉大成提到,與歐美國家相較,台灣乳癌患者年齡較輕,平均確診年紀為51至52歲,此時為家庭生活的支柱,一旦垮了,全家也陷入崩潰邊緣,生活作息步伐大亂。 雖然癌症轉移復發的結果,一時間令人崩潰,而陳太太依舊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她告訴自己,要積極面對病魔,雖然治療之路艱辛,但是為了一直在身邊鼓勵她,每一次到醫院看診,都從不缺席的丈夫跟兒子,她一定要鼓起勇氣戰勝病魔。在與醫師討論並經專業評估後,首先接受「雙標靶藥物合併化療」,然而接受一段時間後,因病程演進,產生抗藥性而病情惡化,今年年初,陳太太帶著決不放棄希望的精神,接受葉大成醫師建議,改用第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s),原先效果不錯,但幾個月後,再度復發,現改用第二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s)接續治療,目前已持續治療五個月,成效良好病情獲得控制。 延伸閱讀:剋癌魔術子彈 晚期乳癌治療精準化葉大成以「魔術子彈」形容抗體藥物複合體(ADCs),可精準命中腫瘤,不會傷及無辜,相較之下,傳統化療藥物精準度較差有如二次世界大戰的大型轟炸機,丟擲炸彈,敵我不分。醫療科技進展 早期篩檢掌握乳癌治療黃金期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與2019年相較,2021年乳房X光攝影女性人數約減少兩成多,茱麗葉乳房醫療集團執行長謝惠珍個案管理師表示,這代表不少女性無法提早了解自己的罹癌風險,更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機,提醒女性盡快接受乳房篩檢。 謝惠珍說,另一方面,受到疫情影響,許多癌友都相當無助,不但定期回診的安排受影響,在每一次的治療更是如履薄冰。此時,最需要的就是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協助,身為資深個案管理管師的謝惠珍分享到,病友在歷經前端診斷、治療、乳房手術,乳房重建,不少癌友已心力交瘁,此時個案管理師介入的角色,是要瞭解癌友所需,用專業的態度,溫暖的鼓勵,陪伴病友們走過生命的幽谷。家人陪伴挺過黑暗 晚期乳癌患者盼健保支持此外,家人扶持鼓勵,發揮愛的力量,更是晚期乳癌病友可以勇敢對抗病魔的重要因素,這也讓陳太太得以勇敢地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復發,但是目前陳太太的治療用藥,健保尚未開放給付,幸好陳太太的商業保險能夠支持治療費用。許多病友卻可能在沒有健保或商業保險的情況下,面對昂貴藥費所來的沉重經濟壓力,沒有機會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或是萌生放棄治療的念頭。「療效、副作用、醫療費用為決定治療策略的三大指標」葉大成強調,前兩者指標明確,但不同的病人對於醫療費用所帶來的經濟負擔能力均不一樣,這也左右著治療方向,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每一位醫師都希望給病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成為病人的後盾,期盼健保適度放寬給付,造福晚期乳癌患者。
-
2022-11-21 癌症.皮膚癌
黑色素瘤轉移了怎麼辦?醫詳解皮膚癌治療方式及健保給付現況
依據108年衛福部的癌症登記報告,每十萬人當中有315.9人新發癌症,其中皮膚癌症佔10.1人(每十萬人),位居第八。男女發生率與排名相仿,女性新發生皮膚癌的比例為8.7人(每十萬人),男性的比例則為11.8人(每十萬人),皆位居第八。皮膚癌與黑色素瘤關係黑色素瘤(melanoma)是常見三種皮膚癌的其中一種,也是最嚴重的一種,風險因子包含較淡的膚色、較多曝曬於太陽底下的時間、住所緯度較低或海拔較高、身上較多數量的痣、具有家族病史、免疫系統較弱等等。造成黑色素瘤的原因是製造色素的黑素細胞(melanocyte)產生突變。除了背部、四肢、臉部的皮膚之外,也可能會出現在看不到的地方,比如指甲底下、眼睛、鼻子、喉嚨、消化道、陰道等位置。常見的症狀包含:新發展出原本沒有的痣,或是原本就有的痣產生惡性變化,典型如不對稱的形狀、不規則的邊緣、顏色改變、直徑變大、看起來正在發展等特性。而另外兩種皮膚癌分別為基底上皮癌(basal cell carcinoma, BCC)及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其中基底上皮癌則是三種當中最常見的皮膚癌。此外,不常見的皮膚癌有默克細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等。黑色素瘤常見治療方式病人被診斷為黑色素瘤之後,醫師會根據腫瘤厚度,是否轉移至淋巴結,或轉移至其他器官來進行醫療處置的決策。若為早期黑色素瘤,標準建議以手術切除為主要治療。但黑色素瘤若有轉移到其他器官,導致無法局部切除, 建議以全身治療為主,方法包括化療藥物、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下面的段落將針對這三種藥物療法之作用機制、代表性藥物與相關健保給付規則加以整理,並提及與國際建議標準療程之差異。 化學治療化學療法是給予針對快速分裂的細胞進行毒殺作用的藥物,阻止其分裂,進而促使癌細胞死亡。常用於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的化療藥物,根據機制分成烷基化合物alkylating agent(如商品名:達卡巴仁Dacarbazine、帝盟多Temozolomide等),植物萃取藥物如微小管抑制藥物antimicrotubular agent長春花鹼類(如商品名:愛得生Eldisine、長春花鹼Velban等),紫杉醇類(如商品名:太平洋紫杉醇Taxol、亞伯衫Abraxane等),以及鉑金類Platinum analogs(如商品名:順鉑Cisplatin、卡鉑Carboplatin等)等類別,醫師會再根據病人狀況,考慮單用或混合不同機制之化療藥物給予治療。標靶治療標靶療法則藉由給予單株抗體,結合癌細胞上特有標記,藉此阻止其生長。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時,會注意病人第七條染色體上的BRAF基因是否帶有突變。若此基因突變,普通細胞在沒有外來活化訊號時也會持續生長,最終形成癌細胞。若病人攜帶此突變,且不打算使用免疫藥物,建議併用BRAF抑制劑與MEK(BRAF路徑當中,更下游之分子)抑制劑,協同阻止癌細胞持續活化的訊號傳遞,進而達成阻止癌細胞生長之目的。常用的藥物組合有:• 泰伏樂(商品名為TafinlarR、機制為BRAF inhibitor, 成份為Dabrafenib)+ 麥欣霓(商品名為MekinistR、機制為MEK inhibitor、成份為Trametinib)• 康奈非尼(商品名為BRAFTOVI、機制為BRAF inhibitor、成份為Encorafenib)+ 比米替尼(商品名為MEKTOVI、機制為MEK inhibitor、成份為Binimetinib)• 日沛樂(商品名為Zelboraf、機制為BRAF inhibitor、成份為Vemurafenib)+ 可泰利(商品名為Cotellic、機制為MEK inhibitor、成份為Cobimetinib) 免疫治療免疫療法則利用腫瘤細胞常見之逃避體內免疫系統的特性,進而設計破壞此免疫逃脫功能的藥物。舉例來說,白血球上的PD-1如果開著,可以殺死癌症細胞,但有些癌症細胞會分泌PD-L1去結合PD-1,一旦PD-1被關起來,白血球就無法執行殺死癌症細胞的功能。常用於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的免疫療法藥物,則包含吉舒達、保疾伏、益伏三種。吉舒達(商品名為Keytruda、成份為Pembrolizumab)及保疾伏(商品名為OPDIVO、成份為Nivolumab)的機制相同,藉由結合PD-1、使PD-L1失去目標,白血球得以保有殺死癌細胞的功能,目前健保已開放給付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典型何杰金氏淋巴瘤、泌尿道上皮癌、頭頸部鱗狀癌、晚期腎細胞癌、默克細胞癌之治療。然而對於黑色素瘤,健保僅支付無法切除、轉移之第三期或第四期、先前曾接受過至少一次全身性治療失敗的黑色素瘤患者,條件是每12週須附上評估資料,內容包含病人身體狀況是否良好、心肺肝腎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影像檢查確認治療反應如何。益伏(商品名為YERVOY、成份為ipilimumab)的機制則與上述兩種藥物不同,CTLA4是一種白血球的分子,如果跟B7(一種蛋白質)結合會失去殺死癌細胞的功能,益伏可以提前結合CTLA4,使得B7無法結合CTLA4,進而恢復白血球殺死癌細胞的功能,然健保尚未給付此藥物於各種癌症之使用,不僅僅是黑色素瘤、其他疾病也必須自費申請來使用。當今國際建議黑色素瘤標準治療之治療準則,會先判斷病人之BRAF基因是否於V600E之點位有突變,若有,則根據病人意願決定是否先用標靶或先使用免疫治療。決定先用免疫,第一線建議使用單一種免疫療法之藥物,如吉舒達或保疾伏等;或臨床帶有較高惡性度表徵,則考慮合併治療。高惡性度的表徵包含肢端型腫瘤,是否有症狀、是否轉移至肝臟或腦部,以及乳酸脫氫酶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是否上升等。合併治療的使用,有保疾伏與益伏之混合療法,或成份為Nivolumab-relatlimab(商品名:Opdualag)的新藥。不過,根據前面標靶療法、免疫療法之段落所述,目前健保僅給付「先前曾接受過至少一次全身性治療失敗」的黑色素瘤患者使用免疫療法之藥物。若BRAF基因有突變,患者可申請健保BRAF合併MEK標靶藥物於一線使用,疾病惡化後才再接續申請健保免疫治療。但若BRAF基因沒有突變、又沒有能力自費購買藥物的患者,則僅能先使用療效較差的傳統化學治療,治療失敗過後才能申請健保免疫療法的藥物。然而其中做為可能的免疫治療合併藥物的益伏,迄今尚未納入健保給付,如臨床上考慮使用則需自費負擔。這些都是未來仍需努力的目標,期待有一天這些有效的治療藥物能被更早期、也更合理地納入健保,以增進黑色素瘤患者之預後。參考資料:1. 國民健康署資料2.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3. Bhatia S, Tykodi SS, Thompson JA.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melanoma: an overview. Oncology (Williston Park). 2009 May;23(6):488-96. PMID: 19544689; PMCID: PMC2737459.4. Mayo clinic: melanoma5. UpToDate: Overview of the management of advanced cutaneous melanoma6. UpToDate: Systemic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melanoma lacking a BRAF mutation【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洪家燕醫師】黑色素瘤轉移了怎麼辦?幸好現在有新藥可用了!】
-
2022-11-17 焦點.元氣新聞
鳳梨哥哥死因公布!「心因性休克」多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這些症狀1周內2次是警訊
YoYo台最早期的「鳳梨哥哥」簡義隆(39歲)突被爆出已離世,他的弟弟在15日下午透過他的臉書發文宣告這個哀痛的消息。消息一出外界紛紛猜測他的死因,弟弟昨(16日)再發文公布死因是「心因性休克」,也請求外界給予讓他們平靜處理的空間。》看詳細新聞猝死原因多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其實猝死的名人不在少數,高以翔、小鬼、「再現劇團」團長黃民安等都是。今年二月初,剛迎龍鳳胎的知名戲劇導演明金成,也是心因性休克猝死,年僅51歲。當時台大內科教授王宗道受訪表示,心肌梗塞為引發心因性休克的主因。心肌梗塞常來得又急又快,但仍有跡可尋。王宗道指出,心梗發作前,大都先有胸悶、胸痛、易喘等警訊,但時間極短,容易被忽略。爬樓梯、運動時不適症狀會加劇,甚至全身無力、站不住、冒冷汗,提醒一周內有上述症狀超過兩次,應盡快至急診就醫。台灣常見猝死原因,多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接受《聯合報》訪問指出,導致猝死的原因,可分為「心源性」與「非心源性」。心源性猝死,像心律不整、急性心衰竭、心肌梗塞、冠心症、心臟停頓等;非心源性猝死,像腦阻塞、腦出血、肺阻塞、呼吸道疾病等。年輕族群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以肥胖、久坐、熬夜為多,都與生活型態不佳有關。如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就能降低猝死的可能,建議優先調整體重,有以下三步驟:3步驟調整體重預防心血管疾病第一步:先了解自己的體脂肪,認識自己的BMI,即體重除以身高,依照自己的活動量,計算每天攝取的熱量。第二步:多喝水、多吃蔬果,減少喝含糖飲料、過度加工食物等。第三步:增加體能活動消耗,體重過重者每天減少攝取500大卡,同時消耗200大卡,每周可減重0.5公斤。正確量測血壓 謹記關鍵密碼「722」此外,高血壓也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根據109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顯示,國人因高血壓導致死之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分別在十大死因的第2、4、7位。只是血壓升高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很多人有高血壓卻不自知,很多個案是在發生中風或心肌梗塞後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國民健康署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而高血壓患者應牢記「722」量血壓密碼,透過「定期量測」清楚掌握血壓變化狀況,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722」量血壓密碼.「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
-
2022-11-13 癌症.肺癌
每天吸髒空氣會不會得肺癌?醫揭冬季空氣品質比夏天差3原因
「這幾日東北季風南下,下週PM2.5、PM10皆飆高!」看到新聞這樣寫,總是心驚驚,擔心自己健康受到危害,而不敢出門嗎?事實上,長期暴露在空氣汙染的環境中確實是肺癌的危險因子,但做好基本的自我防護,也能杜絕疾病纏身哦!何謂「空氣汙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1],空氣汙染為任何會改變大氣自然特性的汙染,可以是化學、物理或生物性質的。以成分來說,他是固體微粒、液滴、氣體等物質所形成的複雜混合物,來源分成人為燃燒各種燃料而形成的,如工廠或交通工具排放之廢棄等,或是天然產生的,如沙漠中的沙塵、火山活動等。空氣汙染對人體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不但會影響呼吸系統,造成喉嚨乾癢、咳嗽、氣喘等,也會影響眼睛的黏膜、心血管系統、甚至有可能造成腸胃道疾病。隨著工業發展、城市的開發,空氣汙染逐漸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了解自己身處環境的空氣品質、如何保護自己的健康,是我們現在需要學習的!如何評估空氣汙染?世界衛生組織會訂定建議的汙染物濃度做為各國、各地區的參考標準,期望藉由降低空氣汙染,增進人民的健康。根據WHO的世界空氣品質指南(2021版)[2],PM10、PM2.5、二氧化氮(NO2)、臭氧(O3)、二氧化硫(SO2)及一氧化氮(CO)濃度為六項用來評估空氣汙染的指標(AQI, Air Quality Index)。而這六種物質也是在空氣汙染中佔比較大的成分。・PM2.5、PM10是什麼?懸浮顆粒 (Particulate matter)泛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或液滴。粒徑10微米的顆粒物稱為PM10;粒徑2.5微米的顆粒物稱為PM2.5。這兩類物質都可以被人體吸入,沈積在呼吸道、肺臟等。PM2.5傾向沈積在肺臟深部;而PM10主要沈積在較大的支氣管中。這些物質沈積在肺臟表面就可能引起組織破損、發炎等,進一步引起呼吸道疾病。・其他空氣汙染物?-二氧化氮(NO2)為空氣中的氮或燃料中的氮化物經由燃燒作用氧化而成,紅棕色、有刺激性臭味,對眼睛、呼吸道皆有刺激性。-一氧化氮(CO)主要來自汽機車排放之廢氣,為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燒所產生,無色、無味,易和血紅素結合以降低氧氣的運輸能力,導致暈眩、昏迷等現象。-二氧化硫(SO2)主要來自火山、燃料中的硫經由燃燒作用氧化而成,無色、有刺激性臭味,對呼吸道黏膜具刺激性,長期暴露可能產生上呼吸道症狀。和二氧化氮同為酸雨的來源。-臭氧(O3)為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紫外線進行光化學反應後所產生的衍生性汙染物,無色、有特殊性臭味,有強氧化性,可對眼睛、呼吸道造成強烈刺激性。台灣空汙現況根據瑞士空氣清淨科技公司IQAir所發布的「2021全球空氣品質報告 (2021 World Air Quality Report)」[3],在接受評比的117個國家之中,台灣排在第57位,在亞洲落後於第26位的日本、第44位的新加坡及第55位的香港。在首都(共107個)的評比中,台北排在第38位,在亞洲落後於第21位的日本。台灣的空汙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會有程度上的差異。以季節來說,冬季的空氣品質普遍比夏天差,可歸咎於三個原因:・境外汙染物:北京、天津、及整個中國東部沿岸的汙染物隨著東北季風的吹拂引入台灣。・東北季風背風面:由於中央山脈的阻隔,使得台灣西半部位於東北季風背風面,空氣流通較少,造成汙染物擴散不易,進而堆積。・混合層高度較低:冬天對流較差、大氣中的混合層較低,不易將汙染物往垂直方向擴散。而以時間來說,在一天當中,早晨7-9點及傍晚5-9點是空氣汙染較嚴重的時候,主要和都市生活作息相關,這兩個時間點不但是上下班的尖峰時刻,也是人們用餐的時段,交通工具與餐廳油煙排放所帶來的戶外空氣汙染不容小覷。行政院環保署有建立一個即時空氣品質監測網[4],透過中央、地方、大型事業、特殊性工業區的測站,即時更新台灣各地的空氣品質。指標有AQI (Air Quality Index,空氣品質指標)、PM2.5、PM10、O3(臭氧)及O3(8h),民眾可以隨時上網關心自己周邊環境的空氣品質,以便做相應的防範。空汙與肺癌「每天吸入髒空氣,會不會造成肺癌啊?」「沒有吸菸的人,為什麼也會得肺癌呢?」你也有這樣的疑問嗎?在肺癌的風險因子中,吸菸是最重要的,大部分的肺癌患者為吸菸者,僅有約15-25%肺癌患者終其一生未吸過菸[5]。在台灣,90%以上的女性肺癌患者都是不吸菸的[6],那又是為何得到癌症呢?讓我們來看看肺癌的風險因子到底有哪些,而空汙和肺癌又有什麼樣的關聯?肺癌的風險因子有:吸菸(包括二手菸)、致癌物質暴露(如:亞硝酸胺、多環芳香烴、放射線、石綿、鎳金屬、鎘金屬等),肺部慢性發炎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基因遺傳、長期油煙暴露、空氣汙染等[7]。其中油煙暴露與長期的空氣汙染便是台灣女性肺癌患者的常見致病因素。那空氣汙染究竟如何造成肺癌呢?研究顯示[8],當空氣汙染物(如PM2.5等)進入到人體呼吸道時,會促進已突變的呼吸道細胞轉變成類似癌症幹細胞的狀態。另外,空氣汙染物會刺激巨噬細胞聚集到呼吸道,釋放特定細胞激素、引起發炎反應,也會使突變的呼吸道細胞增生。這些反應最終就可能促成癌症的發生。如何防範空汙對人體的影響「在汙染的環境中,要怎麼保護自己和他人?」空氣汙染是全民的議題,在政府端,可以鼓勵民眾使用電動車、避免使用柴油車輛、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等;在民眾端,只要從身邊著手,便可以大幅減低空汙對人體的影響哦!那要怎麼做呢?・室外防護配戴口罩是最簡單且最有效率防範汙染物進入呼吸道的方式,但根據不同需求,需要配戴不同類型的口罩。不是所有場合都應該配戴醫療口罩,一般醫用口罩主要是防飛沫傳染病,對PM2.5的防堵效果約只有30-70%。那要如何選用口罩呢?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建議[9],當民眾在道路上騎乘機車或腳踏車時,建議佩戴「附加活性碳拋棄式防塵口罩」(符合CNS14756);當戶外PM2.5濃度偏高時,建議佩戴「防霾(PM2.5)口罩」(符合CNS15980)。而一般醫用口罩適用於醫療院所,N95口罩則適用於傳染病流行期。此外,民眾也可配戴「穿戴式空氣品質監測器」隨時監測周遭環境的空氣品質,或使用手機與智慧穿戴裝置的空氣品質監測app。若偵測到空氣品質不佳,可即時配戴適當的口罩、並避免戶外活動,以防止空汙對健康的危害。・室內防護民眾通常只注意到室外的空氣汙染,但事實上,人體所受到空汙的影響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室內,諸如烹飪所產生的油煙、拜拜的焚香、室內的芳香劑及清潔劑、新裝潢的油漆等。這些東西離我們最近,卻也最容易被我們忽略。那要如何防護呢?最簡單的做法就是開空調、空氣清淨機等,維持居家空氣的流通及潔淨。並確保在烹飪時,開啟抽油煙機,正確用法是:開火前3分鐘到關火後10分鐘,切記不可做完菜立刻關閉抽油煙機,因為油煙中的PM2.5含量很高,料理完最好等個5-10分鐘再關閉。另外,烹飪時也可配戴防油煙的口罩,阻擋油煙的吸入。結語肺癌在世界及台灣的十大癌症中,發生率第二、死亡率第一,且近年來發生率有持續上升的趨勢。若想遠離肺癌,除了要預防菸、致癌物質的暴露外,防止空氣汙染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台灣即將進入空汙嚴重的季節(秋冬),民眾要注意外出時避開空汙高峰、配戴適當口罩;室內在生活起居空間善用空氣清淨機與循環空調、抽油煙機等。自己的健康自己守護,杜絕疾病纏身!參考資料:[1] 世界衛生組織 (2022.10.31)[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WHO global air quality guidelines: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and PM10), ozone, nitrogen dioxide, sulfur dioxide and carbon monoxide: executive summar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SBN: 9789240034228[3] IQAir. (2021). World Air Quality Report: Region and City PM2.5 Ranking.[4] 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 (2022.10.31)[5] Cheng ES, Weber M, Steinberg J, Yu XQ. Lung cancer risk in never-smokers: An overview of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factors. Chin J Cancer Res. 2021;33(5):548-562. doi:10.21147/j.issn.1000-9604.2021.05.02[6] Ko YC, Lee CH, Chen MJ, et al. Risk factors for primary lung cancer among non-smoking women in Taiwan. Int J Epidemiol. 1997;26(1):24-31. doi:10.1093/ije/26.1.24[7] Malhotra J, Malvezzi M, Negri E, La Vecchia C, Boffetta P. Risk factors for lung cancer worldwide. Eur Respir J. 2016;48(3):889-902. doi:10.1183/13993003.00359-2016[8] Swanton C, et al.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an Actionable Inflammatory Axis for Air Pollution Indu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owards Molecular Cancer Prevention. ESMO Congress 2022, LBA 1[9]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面對空污,民眾該如何選配適合的口罩? (2022.11.01)【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李佳穎醫師】秋冬慎防空污致癌!談肺癌與空氣品質關聯】
-
2022-11-13 焦點.健康知識+
醫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你不知道的醫療史「六分鐘護一生」來自他的發明
2019年5月13日,Google Doodle(塗鴉創作),把搜尋欄改變成一位醫師在看顯微鏡玻片的漫畫(右圖),這是為了紀念一位希臘裔的醫師喬治.帕帕尼古拉烏(George Papanikolaou)136歲冥誕,因為他的努力,讓曾經肆虐女性的子宮頸癌能夠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降低它的致死率,可以說是居功厥偉。或許大家對帕帕尼古拉烏醫師沒有那麼熟悉,但是如果我說出國民健康署資助的廣告「六分鐘護一生」,你應該很快可以說出那是女星蕭薔和林志玲所代言的子宮頸抹片活動--是的,帕帕尼古拉烏就是發明並提倡「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病理專家,而這種抹片檢查也使用他的名字,不過因為他的希臘名字太長,所以被簡稱為Pap smear(巴氏抹片)。當醫師遇見藝術家,兩人一拍即合。1928年,帕帕尼古拉烏醫師首次在醫學會報告,可以透過子宮頸抹片,早期診斷子宮頸癌,可惜並未受到重視。直到與一位日本插畫家村山橋目(Hashime Murayama)合作之後,透過他精美傳神的作品,讓巴氏抹片更容易讓一般的病理醫師接受及容易判讀。村山和帕帕尼古拉烏一樣是移民,在京都學習藝術工作之後,1906年移居紐約,在康乃爾大學找到繪製圖像以及準備解剖標本的工作。在康乃爾大學工作的期間,他的辦公室和帕帕尼古拉烏醫師相鄰,他們兩人成為好朋友,他的作品尤其是對細胞組織細膩的描繪,得到帕帕尼古拉烏的高度評價。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透過介紹,在1921年邀請村山到華盛頓特區的辦公室工作,為各種生物繪製圖像,村山專精於鳥類、魚及昆蟲的細節描寫,讓雜誌社的編輯群欽佩他製圖的準確性,尤其對他與浪漫主義的結合方式讚不絕口。可惜1941年發生了珍珠港事件,徹底顛覆了村山的生活,反日情緒在美國達到了頂點,《國家地理雜誌》也別無選擇將他解雇,不過在康乃爾大學的帕帕尼古拉烏並沒有忘記這位好朋友,邀請他回紐約工作。幾乎放棄研究時,幸運找到子宮頸癌病變早期細微變化。在與村山分開的時間,帕帕尼古拉烏在康乃爾的研究,已經把重點從豚鼠的月經周期,轉移到人類的月經周期,而且專注在女性生殖道的疾病。最後他發展出一個令人振奮的方法,透過簡單的棉棒擦拭女性子宮頸,將其細胞檢體用染料變色之後,研究其細胞核的變化,可以早期診斷患者是否罹患子宮頸癌。如同之前所言,帕帕尼古拉烏在1928年的醫學會議上報告,可惜與會的醫師不僅興趣缺缺,而且還酸言酸語,大家都認為子宮頸細胞的獲取,用針頭穿刺比抹片檢查好太多了,帕帕尼古拉烏發展的技術根本毫無意義可言,失望的他甚至在日後幾乎放棄了這個研究。事情在1939年有了新的轉機,新到的系主任鼓勵帕帕尼古拉烏投入癌症的檢驗,於是他專心在顯微鏡下研究細胞核,慢慢找出子宮頸癌病變的早期細微變化,也對這種過程慢慢有了系統的觀察。可惜它的方法有個缺點,觀察這些變化必須要培訓有經驗的病理專家才行,如果能透過視覺的效果,會讓專家們更容易上手,於是他想到了村山。細胞繪圖,讓病理學家更容易觀察。村山利用透明相機(Lucida Camera ,一種投影描繪器,利用光學儀器在繪製表面執行被觀察對象的光學疊加,渲染及強調透視的效果)的幫助,達到描繪出細胞立體關係的影像,另外為了符合帕帕尼古拉烏的要求,村山還畫出藝術效果,在一群雜亂無章的正常細胞之中,安插了幾個有癌變的細胞核的不正常細胞——這點和病理學家觀察巴氏抹片時的臨場狀況接近。上述工作最難的還是當時美國境內的反日情緒,村山在不斷受到騷擾的情況下努力完成工作,1943年他被特工逮捕,部分原因是他的兒子在日本擔任記者,他在華盛頓的家也被找尋證據的調查員洗劫一空。還好當時的美國司法部長法蘭西斯.比德爾(Francis Biddle)介入調查並在最後釋放村山,因為帕帕尼古拉烏透過朋友,向康乃爾大學董事會懇求,認為村山對癌症診斷的工作非常重要,據說比德爾在他的裁決書中表示,村山是當時在美國唯一可以做這項工作的人,而此時他已經被關了五個月。歷史證明巴氏抹片檢查是相當成功的癌症篩檢工具,將子宮頸癌的死亡率降低了70%左右,也因為獲得如此的成果,帕帕尼古拉烏在1950年接受雷克基金會(Laker Foundation)頒發的醫療貢獻獎。至於村山呢?他之後繼續在康乃爾大學工作直到1954年去世,並沒有分到帕帕尼古拉烏的光環,有關巴氏抹片的相關紀錄,甚少提到他的貢獻,文章前談到的Google塗鴉中的圖畫,就是他的作品。
-
2022-11-09 癌症.肺癌
健檢發現肺部有結節會是肺癌嗎?醫曝一狀況才需就診追蹤
依據108年衛福部的癌症登記報告,每十萬人當中有315.9人新發癌症,其中肺、支氣管及氣管癌症佔39.8人(每十萬人),位居第二。男女發生率與排名相仿,女性新發生肺、支氣管及氣管癌症而死亡的比例為35.0人(每十萬人),排在第二,男性的比例則為45.6人(每十萬人),同樣位居第二。又依據110年衛福部的死因統計,每十萬人當中有220.1人因為惡性腫瘤死亡,連續40年佔據十大死因之首位,其中肺、支氣管及氣管癌症佔了37.2人(每十萬人),為惡性腫瘤之首。性別也佔了重要的角色,女性因為肺、支氣管及氣管癌症而死亡的比例為31.3人(每十萬人),男性的比例則為54.5人(每十萬人),皆居惡性腫瘤之首。對於看起來如此窮凶惡極的肺癌,台灣也發展出了一套篩檢策略。從2022年7月開始,政府已經公費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兩年」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獲益對象包含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曾經得過癌症的50-74歲男性與45-74歲女性,以及不論性別,50-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或正在吸菸、戒菸15年內的國民,目的是為了提早發現並處理早期腫瘤、癌症。這時問題就來了,如果真的發現異常,報告上有類似肺部結節、腫塊等字眼的話,該如何處理呢?首先,來認識肺部結節、腫塊的定義吧!一般來說,在做電腦斷層的時候,會請病人吸氣並屏住呼吸,讓肺裡面充滿空氣,使X射線可輕易穿透、藉此成像。咦?不是電腦斷層嗎?跟X射線有什麼關係呢?這牽涉到電腦斷層背後的成像原理,可以視為照了相當多張X射線的影像之後,經過演算法計算,產生的重組影像。判讀的時候,如果發現影像上出現穿透率較低、比較不透明、密度比較高的區域,就會先根據大小給予不同的命名,直徑小於三公分的稱之為結節(nodule),大於三公分則稱之為腫塊(mass)。接著我們會根據結節的型態,大致分成幾種類型。不只如此,單是「根據型態分類的方式」也有許多種,其一是分成實質結節(solid nodule)、非實質結節(non-solid nodule)跟兩者兼具的部分實質結節(part-solid nodule)三種,其中非實質結節又稱作純毛玻璃樣結節(pure ground-glass opacity, GGO 或 pure ground-glass nodule, GGN)。其二是分成實質性結節、亞實質性結節(subsolid nodule),再把亞實質性結節細分為純毛玻璃樣結節跟部分實質結節。而此篇文章後續提到與分類相關的處置,主要採用前者的分類標準。儘管分類的方式有許多種,但相同處是這些結節「不一定就是惡性腫瘤」。事實上,真的是惡性腫瘤的機率只有30-40%,更常見的是良性。原因包含細菌感染造成肺部發炎,而發炎的病程結束之後,肺部組織會進行重建,其中一部稱之為纖維化,而纖維化的痕跡也會在影像上有類似結節的表現。另外,空氣污染物在肺臟裡面堆積久了造成的傷口,也是常見造成結節的原因。畢竟回顧電腦斷層成像的原理,「有結節」只是象徵著那裡有「穿透率與空氣不同」的組織,而惡性腫瘤僅是其中一種可能性,並不需要過度緊張。至於要怎麼判斷是不是惡性腫瘤呢?首先,醫師會根據家族史、環境暴露、是否最近曾感染過等風險因子做初步的鑑別診斷,接著依照初步診斷結果,安排病理切片或是更高階的影像檢查,例如正子攝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等,除此之外,過一段時間最好再回診進行電腦斷層的追蹤。時序上的資訊往往能給出更有利的線索,一個結節看起來顯著比六個月之前更大、形狀更不規則、密度更大了,相較一個追蹤了三年還是長得一模一樣的腫塊,儘管大小顯著不同,但前者是惡性腫瘤的機率還是相對較高的。所以應該在哪個時間點、或說在報告上看到哪些字眼,需要進入醫療系統內進行常規追蹤呢?根據衛福部公告的「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指引」,初次篩檢出小於6mm的結節,無論是單個或多個、非實質性、部分實質性甚至實質性的肺結節,都只要每年追蹤一次即可。不過每位病人的個體差異性高,臨床醫師可以根據不同的狀況,制定不同的追蹤時間及策略,所以也不是一塊死硬鐵板,完全無法通融。至於大於6mm的結節,就會再根據型態決定分成小於8mm、大於8mm,或分成小於20mm、大於20mm兩組,但大致上而言,處置方式就會如前述提到的:使用再次追蹤電腦斷層、正子攝影、支氣管鏡、組織切片、手術切除等工具,以不同的時間間隔來確認結節是否增大超過1.5mm,原則是結節越大、越多的人,由於惡性機率越高,就會需要以越短的時間間隔固定追蹤。隨著時代演進,各種診斷、治療工具都以日新月異的方式飛速進步,預防醫學、定期健康檢查的觀念也越來越為人所重視,這是醫界相當樂見的。與此同時,具有良好的閱聽素養,不因為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而過度恐慌,避免浪費醫療資源,讓資源可以用在正確的地方,這方面的觀念也相當重要。台灣目前是有提供公費篩檢的,照著規則適當就醫,相信不僅是個人,對於整個社會來說也才是長久發展之計。參考資料:1. 國民健康署資料2.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3. Bellomi M (2012) A classifica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 by CT scan ecancer 6 2604. MacMahon H, Naidich DP, Goo JM, Lee KS, Leung ANC, Mayo JR, Mehta AC, Ohno Y, Powell CA, Prokop M, Rubin GD, Schaefer-Prokop CM, Travis WD, Van Schil PE, Bankier AA.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Incidental Pulmonary Nodules Detected on CT Images: From the Fleischner Society 2017. Radiology. 2017 Jul;284(1):228-243. doi: 10.1148/radiol.2017161659. Epub 2017 Feb 23. PMID: 28240562.5.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指引【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李佳穎醫師】健檢報告說我有肺部結節?!醫解釋「這種的」才需要就診追蹤】
-
2022-11-07 癌症.頭頸癌
嘴破一直沒好是火氣大,還是口腔癌前兆?醫教自我檢測7重點
「嘴破究竟是火氣大,還是口腔癌?」新聞標題聳動的寫著嘴破一年未癒竟罹癌,您是否也擔心自己的嘴破是不是口腔癌前兆?抑或是火氣大而已?別擔心!只要學會自我檢查,您也可以自己分辨、不致過度恐慌或錯過就醫時機。口腔癌是什麼?口腔癌是所有發生在口腔內惡性腫瘤的總稱,口腔的部位包含唇、舌、齒齦、口腔底部、硬顎、頰黏膜。根據組織病理學的特徵,又分為鱗狀細胞癌、唾液腺癌、黏膜惡性黑色素瘤、惡性淋巴瘤、軟組織肉瘤、與HPV病毒有關的口咽癌、其他惡性腫瘤等。其中口腔癌中 90% 以上為鱗狀細胞癌,與HPV病毒有關的口咽癌近年的比例則是持續增長,原因可能跟歐美國家口交性行為增加有關[1]。除了狹義上的口腔癌,廣義上的口腔癌也時常與口咽癌、下咽癌相提並論,差別僅在於生長部位的不同。根據《Head and Neck Surgery and Oncology》,口咽部的範圍為懸雍垂至會厭軟骨,下咽部的範圍則是會厭軟骨至氣管的環狀軟骨之間。口腔癌是一個致病因子非常明確的癌症,三大最常見的菸、酒、檳榔便是引發口腔癌的元兇。在台灣早期的研究中,發現單獨嚼檳榔得到口腔癌的機率是正常人的 28 倍,比同時喝酒加抽菸的 22 倍還高;三個因子都有的話,得口腔癌的機率竟然高達一般人的 123 倍[2]。除此之外,口腔衛生習慣不良、陽光照射、長期營養不良也是口腔癌的致病因子之一[3]。根據GLOBOCAN 2018年數據資料庫,全世界的口腔癌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約為每十萬人 4.0[4]。然而,根據108年衛福部的癌症登記報告,台灣的男性口腔、口咽及下咽癌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為每十萬人 41.82,比全世界高上許多倍。此外,口腔癌的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 11.43 倍,是一個十分好發於男性的癌症,好發年齡約為 60 歲左右[5]。口腔癌有什麼症狀?發現癌前病變怎麼辦?口腔癌的常見症狀,包含持續兩週以上不癒合的口腔黏膜潰瘍、口腔內出現白斑或紅斑、出現不明原因的麻木感或疼痛觸痛、不明出血或腫塊、舌頭活動受阻、牙關緊閉及張口困難、牙齦腫脹導致假牙無法固定、拔牙傷口持續不癒合。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出現腫塊或潰瘍也不一定會痛,往往被忽略而不自知。因此,若發現有長期沒癒合的口腔潰瘍,就要十分注意潰瘍的顏色、質地是否產生變化。口腔潰瘍在癌化之前的階段,醫學上稱之為「癌前病變」。若放任癌前病變惡化,則會形成癌組織。口腔癌前病變包含白斑、紅斑、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扁平苔蘚等肉眼下可觀察到的病變。顧名思義,白斑和紅斑是肉眼底下可見到的白色或紅色病變,兩者都有可能惡性轉變成癌組織,白斑較紅斑常見,而紅斑轉變成癌組織的機率較高。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扁平苔蘚是口腔內慢性發炎的疾病,也有機會癌化成口腔癌[6]。值得慶幸的是,癌前病變不一定都會轉變成癌組織,而且癌前病變是可以治療的。因此,早期發現並接受治療,就可以有效遏止癌組織的生成。然而,在沒有切片及病理組織檢查之前,光靠外觀無法分辨病灶為良性組織、癌前病變或癌組織。因此,當發現有異常組織時,就要好好到醫院進行檢查,越早期發現癌前病變組織,則越可以避免其惡化為口腔癌。口腔自我檢查要點了解口腔癌及口腔癌前病變後,要怎麼進行口腔的自我檢查呢?以下列出幾點注意事項,供民眾參考:1.持續疼痛或壓痛2.口腔黏膜局部外觀產生變化:正常黏膜顏色粉嫩,不會有特別明顯的顏色變化。若黏膜組織變色,則要小心是否為癌前病變或癌化組織。3.口腔黏膜局部質地產生變化:正常黏膜質地柔軟。若硬化或纖維化,甚至形成硬塊,都是不正常的情形,可能會導致嘴巴打不開、咀嚼困難等症狀。4.持續出現白斑、紅斑、白紅交錯的斑:誠如上述文章提及,白斑及紅斑可能會惡性轉變成癌組織,需特別注意。5.口腔黏膜上出現凸起來的斑塊6.口腔黏膜上出現疣狀增生7.局部出血幾乎所有口腔癌都可以透過完整的口腔檢查被發現。因此,若出現以上問題,就要趕緊去就醫。如果「口腔病灶已超過兩週未癒合」或「近期內曾拔牙或拔除牙科植入物」,則更要考慮去醫院進行切片檢查,因為惡性的機率更高[6]。口腔癌就診資訊學會口腔的自我檢查後,發現異常病變應該掛什麼科呢?在醫院中,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都可以處理口腔癌。醫師會透過視診和內視鏡更仔細檢查口腔內的病灶,要確定診斷的話,則需要做進一步的切片及病理組織檢查才能確定是否為癌組織。不論切片結果是良性或惡性,都仍然要注重口腔的自我照護,因為癌前病變也可能演變成癌組織。發現癌前病變,也需要好好接受治療。如何預防口腔癌?回到最一開始的問題「嘴破究竟是火氣大,還是口腔癌?」,最重要的是檢查嘴破病灶的顏色與質地是否產生異常變化、問問自己嘴破是否已超過兩週未癒合。學會自我檢查,並願意就醫進行切片,再進行治療,就可以有效遏止癌組織的生成。口腔癌是一個可以有效預防的癌症,戒掉菸酒檳榔,保持良好口腔衛生、配合正確刷牙習慣,基本上就可以免於口腔癌侵犯。另外,男生可施打9價HPV疫苗預防,但台灣HPV引起的口腔癌發生率遠低於歐美,更重要的還是要照顧好自己的口腔健康,努力戒掉菸酒檳榔的習慣。參考資料:1.Chow LQM. Head and Neck Cancer. N Engl J Med. 2020;382(1):60-72.2.Ko YC, Huang YL, Lee CH, Chen MJ, Lin LM, Tsai CC. Betel-nut chewing, cigarette smoking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related to oral cancer in Taiwan. J Oral Pathol Med. 1995;24:450–3.3.Montero PH, Patel SG. Cancer of the oral cavity. Surg Oncol Clin N Am. 2015;24(3):491-508.4.Sarode G, Maniyar N, Sarode SC, Jafer M, Patil S, Awan KH. Epidemiologic aspects of oral cancer. Dis Mon. 2020;66(12):100988.5.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8年癌症登記報告6.Abati S, Bramati C, Bondi S, Lissoni A, Trimarchi M. Oral Cancer and Precancer: A Narrative Review on the Relevance of Early Diagnosi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17(24):9160.【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蔡明劭醫師】嘴破一直沒好,是不是口腔癌前兆?!別擔心,醫教一要點分辨】
-
2022-11-04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不只要控醣 營養師提醒:1物吃過量 小心身體出問題
多數糖尿病人知道要節制飲食,精打細算「糖與油」;一般人也以為含「醣」食物才會引起糖尿病。臺中慈濟醫院營養師楊忠偉提醒,其實「鹽」的攝取更要錙銖計較,攝取太多鹽,不僅會高血壓,還會影響血糖值,可能使糖尿病惡化或引起慢性腎臟病,「鹽」是人體重要元素,但須謹「鹽」慎行,才能常保健康。外食族飲食注意 鹽不小心易超標李先生是外食族,每天至少兩餐都是在外解決,最近公司安排健檢,發現竟然已經出現三高問題,甚至還有初期糖尿病症狀。楊忠偉營養師表示,造成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原因,大部分都是「飲食」出問題。食物加入油、鹽、糖可以刺激味蕾,但過量會增加身體負擔。楊忠偉營養師進一步解釋,過多的油影響血管內皮組織;醣太多會讓血液變濃稠流動變慢;鹽過量則會讓水分滯留體內,增加心血管負荷。建議外食族選購食物要多用心,油炸、醃製、勾芡或羹湯類食物,甚至連沾醬、調味粉,鹽分都很容易爆表,建議淺嚐即可,選擇最接近原形、原味的食物最好。每日鹽分攝取有限制 勿忽視鈉離子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日鹽分攝取總量大約在6公克(2400毫克)左右,建議糖尿病人控制鈉的攝取,每日盬攝取量為4至6公克。文獻指出,食鹽富含鈉離子,每1公克食鹽,大約含有400毫克鈉,鈉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但也不能過量。「控醣」對「鹽」要謹慎 避免獨門醬汁家醫科醫師李宜軒分析,許多餐廳的美味佳餚,常靠「獨門醬汁」調味,這是外食族群「鹽」容易超標的原因,而鹽吃太多不只會高血壓,還會傷及腎臟。高鹽飲食和肥胖有關,因為肥胖會讓胰島素阻抗增加,且使用效率變差,所以會分泌更多胰島素,讓病人更容易飢餓,惡性循環下,不只體重變重,更讓血糖居高不下。因此,糖尿病人要「控醣」,對「鹽」也要斤斤計較。 【延伸閱讀】近六成糖友找不到正確資訊 僅一成控糖達標烹調方式、技巧竟能影響健康?健康食物一定不好吃?【資料來源】 健康醫療網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2-11-03 養生.運動健身
老人運動不可少,運動可以讓你「老的成功」!醫傳授高齡者如何正確運動
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都會出現功能下降的情形,只要一個急性疾病,就可能讓長者失能、臥床,使生活品質下降,也造成個人、家庭、社會的負擔。運動可以讓人「老的成功」運動對於年長者有許多好處,包含促進心肺與骨骼肌肉健康、降低失能及疾病的風險、預防認知能力下降、延長壽命、減緩老化的影響。人一定會老,但是運動可以讓人「老的成功」,在歲月增長的同時,讓身體失能或認知障礙的問題降到最低。雖然運動有這麼多好處,但根據教育部體育署的運動現況調查,仍有近五成的65歲以上年長者沒有運動習慣。長輩們大多數是以散步、健走的方式進行,僅三成達到「會流汗也會喘」的運動強度,沒有達到建議的目標。運動訓練除了建立運動習慣之外,也應該注意正確的運動時間及強度,才能為健康帶來最好的影響。應該如何運動?年長者的運動計畫安排,可以循序漸進地增強。目標是每週運動5天以上,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或是每週累積150分鐘的運動。可以從輕鬆簡單的活動開始,例如:散步、太極、健康操等。運動強度的計算可以採用自覺費力量表(RPE)調整,0分爲最輕鬆(坐著休息),10分爲盡全力運動。目標要達到中等強度的活動(5至6分),或是運動至微喘,可以講話但不能唱歌的程度。常有民眾認為每天散步就足夠了。儘管散步是很好的開始,但如果能達到快走或慢跑的強度可以為年長者帶來更多的好處。如果身體狀況佳,更能夠把活動量增加到每週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是150分鐘的費力身體活動。有氧運動的項目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以簡單、容易、安全為原則。健走、健行、有氧舞蹈等都是很好的選擇。長輩若有退化性關節炎,也可以考慮固定式腳踏車、水中步行運動、游泳等,降低下肢關節的衝擊。另外,年長者的心肺系統反應較慢,運動後要記得做和緩的運動,讓心跳及呼吸能夠慢慢下降。長輩體能狀況不一,應如何調整?每位年長者的情形不同,開始增加活動量時強度及時間應和緩,也應該配合身體狀況個別化安排。對於身體活動量較低,但體能尚可的長者,可先從10分鐘開始運動,逐步增加時間長度。許多長輩會擔心自己的身體是否能夠承擔運動。其實大多數的年長者,都能夠達到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的目標。對於先前沒有規律運動習慣的長者,需要評估是有心臟、代謝、腎臟疾病的症狀,若是有相關症狀,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開始運動。對於保持運動習慣的年長者,如果沒有身體不適,可以放心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另外,也可以使用加拿大運動生理協會發展的新版身體活動準備度問卷(PAR-Q+)執行運動前篩檢,或是美國健康倡議組織-運動是良藥(Exercise Is Medice)高齡委員會推廣的EASY tool篩檢工具來執行運動前篩檢。各式的篩檢工具通常會關注幾個問題1.是否有心血管疾病(中風、高血壓、心臟病等)的病史?2.日常活動或運動時,是否會感到胸痛?3.近期是否有暈眩或失去意識的情況?4.是否有骨骼關節問題,會影響運動?5.醫師曾說過你只能在監督之下運動?如果以上任何問題回答「是」,建議可使用完整的PAR-Q+問卷進行篩檢,或是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運動。衰弱失能老人可以運動嗎?具有多重慢性疾病、體能較差、甚至失能的年長者,運動前可與醫師討論。如果因為身體狀況無法達到建議的運動目標,也可以儘量執行輕度身體活動(例如:輕鬆散步、簡單家務),減少久坐及臥床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國民健康署參考歐盟提出的年長者活力體能訓練(Vivifrail),將長者的體能狀況分為A級(失能者)、B級(衰弱)、C級(衰弱前期)、D級(健康者),再針對不同身體狀況的年長者,提供結構化的評估方式及運動指引供民眾參考。建立運動習慣對健康非常重要,無論體能好壞,都應該安排適當的運動及身體活動,預防失能、享受生活。
-
2022-11-02 養生.聰明飲食
愛睏起不來?當心身體慢性發炎!醫教「五招」從飲食矯正擺脫發炎體質,解除身心的累
健康是人類最自然的存在狀態,「生老病死」是人生四苦。許多人誤以為這四個狀態會照時間順序來,其實按時間循環,可以只有「生老死」三樣,「病」不一定要發生。現代人好累,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族群更累!來我診所的朋友,十個裡頭有八、九個都有某種程度上的累。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出版《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身體慢性發炎,自我修復得好累。家庭事業兩頭燒,心好累。常常被人誤解、常常白忙一場、常常和人說話不在同一個頻道上,看得連我都累了。預防自己變成一顆永遠充不飽的電池,來看看下面五個方法如何幫你解除身心的累。方法一:吃吧吃吧!我要高能量不要高熱量睡再多覺、補再多眠也無法消除的累,就交給真食物來幫你吧。當人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時,常常會有非常非常倦怠的感覺,美國哈佛醫學院推薦的消炎好食包含番茄、藍莓、柑橘類、櫻桃、杏仁、核桃、橄欖油、菠菜、羽衣甘藍以及其他的綠色蔬菜。哈佛營養專家們另外還提醒容易促發炎的品項,有炸薯條、汽水、精製澱粉、加工肉品,比方說午餐肉、火腿、培根等等。最後一項「加工肉品」同時也是臺灣國民健康署教大家預防大腸癌時,特別提醒要儘量少吃的風險食物。看到這,你就會發現,如果你早就採取了一種「以植物性飲食為主」的飲食法,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避開了許多危險。多菜少肉,甚至是完全茹素,懷抱珍愛地球糧食永續的善意,回過頭來其實也幫到了自己。方法二、試試動態放鬆,越痠越要動進行強度較低的動態活動,比如伸展、阻力小的飛輪踩踏,或是輕鬆地走走路。比起累癱了躺在那一動也不動,稍微再讓自己動起來,對於促進循環、排除老廢物質都是非常有利的。因為重點在於舒緩,請記得動態放鬆的任何動作都不宜太過劇烈,其間可適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有些人來我診所,喊腰痠背痛,其實也沒什麼筋骨錯位的大問題,造成不舒服的原因在於「久坐」,我就叫他們去戶外、到森林裡走路,結果除了身體不再那麼疲累外,連頭腦思路都更清晰。用氧氣加持自己,森林裡、大樹下的「森呼吸」,邊走邊吸,比大睡兩個禮拜更能讓你煥然一新。方法三、理解「忙碌=成功人士」是一個妄念如果你從小受的教育是努力向上,才會成功,很有可能在投入職場後,不小心讓自己過勞。請把「我必須忙忙忙才能獲得成就」這個限制性信念從頭腦裡拿出來,改放入「我做對眾人有利的事,所以總能獲得大成功」。改採後面這樣的思維模式,即便很多事情同時在進行,也不容易感到累。就算累,也能在休息後恢復。你今天去應酬、去發名片、到處去參加課程或活動,希望能找到一個幫你的人,這樣會超級累的。還不如,想想自己能幫別人做什麼,你可以為甲先生提供一個服務、為乙小姐提供你的天賦、為丙展現你親切的笑容,還可以教給人才丁丁一些知識經驗,無須刻意找尋,路人甲乙丙丁自然而然就跟你產生良善的連結。這才是人脈的真正意義。方法四、愛人、照顧人,自己也會舒服出於真心愛心和人擁抱、握手、拍拍對方的肩,你分泌出幸福荷爾蒙催產素。出於私利、算計與人互動,你分泌的是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皮質醇會讓人瞬間有能量有力氣有頭腦去應付危機,但分泌太多時反而會傷到自己,令老化提早到來。想要怎樣的結果,在原因的部分就要先決定好。命運不是老天爺給的,而是你親自抉擇出來的。選比較健康的那條,拜託你了!在日本的一項老鼠實驗中,學者把老鼠從籠子裡拿出來「欺負」一番,給牠一點壓力瞧瞧。放回籠子後鼠同伴紛紛上前表示關心,研究人員趁機量測這隻被霸凌鼠和牠同伴的大腦,發現主動關心與被關心兩方,皆分泌出對療癒、對健康有益的催產素。而這種神奇的荷爾蒙,不光照拂老鼠,隨著血液布達到全身的催產素,在你壓力大心好累、身體發炎身體好累的時候,也能讓你體驗到同理心、慈悲心為自己帶來的種種益處。方法五、如果真的要借酒澆愁,記得喝水大詩人李白不是都說了嗎?「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但如果你很有實驗精神,想親自驗證看看,那我也不攔你。只是要提醒一點,在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季節裡借酒澆愁時,一定要額外喝水!酒雖然是液體,但是它利尿,也會改變你體內液體的平衡,使人處於一種微脫水的狀態。微脫水不算是很危險,但是會讓你累累的,心情也會變差。你自己算好,喝一杯酒,那你要喝一杯白開水。喝含糖飲料也適用,喝一杯有糖的,不管半糖還是全糖,都得另外再喝一杯清水。別讓脫水飲料令血液變得濃稠、不利流通。水杯隨時準備好,維持體內的水元素平衡,別人不能幫你乾杯,還得靠自己喝好喝滿。本文節錄:《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一書
-
2022-10-28 醫療.婦產科
女性停經多在45至52歲!3招改善熱潮紅、心悸、失眠...更年期身體不適
52歲的吳媽媽近來常感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半夜難以入睡,還會有突如其來的燥熱感,甚至夜間出現盜汗等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品質,經由醫師說明後,才了解原來這些都是更年期常見不適的現象。婦女更年期 多在45-52歲發生更年期是生命中自然轉變的一個階段,許多人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而婦女大約發生在45至52歲,根據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50至54歲婦女約有8成、55至59歲婦女則有9成,有經期不規律或已停經的更年期變化,且停經年齡平均發生在50歲左右,表示女性有1/3的歲月是在更年期後渡過。卵巢功能退化 會有常見生、心理不適這段期間由於卵巢功能開始退化,導致雌激素的分泌減少,部分婦女會出現生理、心理的不適症狀,及常見更年期不適情形包含: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煩躁、記憶力減退等,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更年期不適的影響程度因人而異,若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需要進一步尋找婦產科或家醫科醫師的協助,以改善相關不舒適的情況。3大緩解秘訣 改善更年期不適 改善更年期不適,最基本就從日常生活調整做起,簡單自我照護方法,國民健康署提供3個秘訣:1.均衡飲食:均衡攝取各類食物,遵守低脂、高纖、高鈣原則,並補充天然雌激素食物,可選擇黃豆類及其製品、全榖雜糧、牛蒡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2.放鬆舒緩:建議睡前做溫和及放鬆身心的活動,如泡熱水澡、冥想、瑜珈、深呼吸等,有助於安心入眠,避免劇烈活動影響睡眠。3.規律運動:規律的生活作息及運動,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每週至少150分鐘,增加心血管健康,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國民健康署也鼓勵民眾,透過培養興趣或找到新的核心價值,例如:公益活動、志工服務等,依自己狀況訂定生活目標,改善心情同時也能促進大腦的健康,更多資訊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製作的「婦女更年期保健手冊」,或利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搜尋及下載使用。
-
2022-10-26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患該怎麼吃?醫:除了控醣,更該謹「鹽」慎行
多數糖尿病人知道要節制飲食,精打細算「糖與油」;一般人也以為含「醣」食物才會引起糖尿病。醫師提醒,鹽的攝取更要錙銖計較,攝取太多鹽,不僅會高血壓,還會影響血糖值,可能使糖尿病惡化或引起慢性腎臟病,鹽是人體重要元素,但要謹「鹽」慎行,才能常保健康。「三高」大部分都是「飲食」出問題李先生是外食族,每天至少兩餐都是在外解決,最近公司安排健檢,發現竟然已經出現三高問題,甚至還有初期糖尿病症狀。台中慈濟醫院營養師楊忠偉表示,造成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原因,大部分都是「飲食」出問題。食物加入油、鹽、糖可以刺激味蕾,但過量會增加身體負擔。他進一步解釋,過多的油影響血管內皮組織;醣太多會讓血液變濃稠流動變慢;鹽過量則會讓水分滯留體內,增加心血管負荷,這就是李先生新陳代謝出狀況的原因。糖尿病人要「控醣」,對「鹽」也要斤斤計較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日鹽分攝取總量大約在6公克(2400毫克)左右,建議糖尿病人控制鈉的攝取,每日盬攝取量為4至6公克。文獻指出,食鹽富含鈉離子,每1公克食鹽,大約含有400毫克鈉,鈉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但也不能過量。台中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李宜軒分析,許多餐廳的美味佳餚,常靠「獨門醬汁」調味,這是外食族群「鹽」容易超標的原因,而鹽吃太多不只會高血壓,還會傷及腎臟。李宜軒說,高鹽飲食和肥胖有關,因為肥胖會讓胰島素阻抗增加,且使用效率變差,所以會分泌更多胰島素,讓病人更容易飢餓,惡性循環下,不只體重變重,更讓血糖居高不下。因此,糖尿病人要「控醣」,對「鹽」也要斤斤計較。楊忠偉建議,外食族選購食物要多用心,油炸、醃製、勾芡或羹湯類食物,甚至連沾醬、調味粉,鹽分都很容易過量,淺嚐即可,選擇最接近原形、原味的食物最好。
-
2022-10-22 癌症.乳癌
乳癌年輕化 醫師提醒檢查正常後若出現6現象要就醫
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國內外許多知名人士都紛紛別上粉紅絲帶,一同倡議重視乳癌防治的重要,根據衛生福利部年初的公告資料顯示,台灣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且愈來愈年輕趨勢,若能早期偵測到乳癌,經治療後5年存活率可超過90%以上,因此呼籲女性朋友要定期接受乳房篩檢。高風險族群要當心桃園聯新國際醫院表示,乳癌主要與賀爾蒙的刺激相關,12歲之前初經、超過55歲才停經、未曾生育者、第1胎晚於35歲者等,或具乳癌家族病史、生活作息不正常者輪值大夜班、長期熬夜等、飲食不當者吸菸、飲酒、高脂、高熱量、運動量不足、肥胖、長期使用賀爾蒙補充劑者等為相對高風險族群。聯新醫院指出,每年篩檢發現的個案中,有超過60%為早期乳癌,能降低41%的乳癌死亡風險,並減少30%的晚期乳癌的發生率,其中經篩檢發現的零期乳癌,「治癒率」更是超過95%。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有助提升乳癌存活率乳癌並非絕症,一旦篩檢發現陽性的個案,尋求醫療專業處置與追蹤,能有助於提升乳癌存活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是最佳選擇;聯新醫院說,現在新型的乳房攝影儀器已可大幅降低檢查的不適感,另建議婦女們可在經期結束1至2周內檢查,避免因賀爾蒙作用乳房較為漲痛造成的不適。2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聯新醫院提醒,45 歲以上未滿 70 歲婦女、40 歲以上未滿 45 歲且有家族史婦女,國民健康署提供每2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平時也可養成規律運動,減少攝取高脂、避免太晚生育等,並時常保持輕鬆的心情,都有助減低罹患乳癌的機率。聯新國際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賴建宏醫師提醒,乳房X光攝影檢查仍有其限制,即使檢查結果正常,在下次篩檢前,如發現身體有異狀如乳房腫塊、乳房皮膚異常凸起或凹陷、乳頭濕疹樣變化、潰爛或凹陷、乳頭帶血樣分泌、腋下或頸部淋巴結腫大等,應盡速就醫。
-
2022-10-21 癌症.大腸直腸癌
金馬獎動作特技指導朱科豐病逝!大腸癌早期無症狀,最可預防的癌症靠2種篩檢方法
去年以《叱咤風雲》獲得金馬最佳動作設計獎的知名資深動作特技指導朱科豐,昨日(10/20)傳出因病逝世,享年53歲,文化部臉書今(21日)發文緬懷他對臺灣影視產業的貢獻,而朱科豐也在他個人臉書預發文表示,自己已經不帶著病痛離開,「要到另外一個地方了」,令許多網友不捨。朱科豐臉書昨(20日)晚間發布一則貼文,表示當大家看到這篇發文時,自己已經不帶著病痛離開,更說「要到另外一個地方了」,並形容「我現在要開車前往下一個地方了,你們知道我很會開車的! 這次單程旅行去的地方比較遠。」此外,他更提到希望朋友能多照顧他的家人,「套用最常在片場說的一句話就是辛苦了,現在不辛苦了!放心!」令許多網友不捨,朋友們紛留言祝「小朱哥」一路好走。朱科豐早在2020年10月1日就PO文透露,自己因每天腹痛及拉血便,檢查發現罹患大腸癌4期。事實上,大腸癌長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許多名人都因大腸癌病逝,今年8月21日,年僅39歲的余天女兒、藝人余苑綺也因直腸癌病逝。許多人以為,血便一定是大腸癌,其實大便有血不一定是腸癌造成,而大腸癌也不見得一定會有血便。大腸癌因不同期別,以及腫瘤生長的位置不同,症狀不盡相同。台灣大腸直腸癌篩檢計畫主持人、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醫師曾接受《聯合報》訪問指出,大腸癌0期、1期幾乎無症狀,2期、3期症狀才會出現。如果腫瘤長在遠端大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因是大腸後半段,大便水分慢慢被吸乾、成形,容易產生摩擦,也距離肛門較近,容易看到流血,以及阻塞造成肚子痛、大便出不來症狀。若腫瘤長在近端大腸(升結腸和橫結腸),屬於大腸前半段,這時大便水份量仍高,不會出現阻塞等症狀,除非腫瘤大到流血,導致貧血、頭暈、走路會喘等,才透過檢查發現大腸癌,不過這時多半已3期、4期。近年來,大腸直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國健署提醒國人應及早開始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檢,包括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檢查,若糞便潛血呈陽性,應在3個月至半年內做大腸鏡檢查。目前國民健康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國健署提醒,符合資格者只要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即可篩檢。大腸癌可說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透過每2年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早期癌5年存活率超過9成。而除了大腸癌篩檢外,國健署提供免費的四癌篩檢,包括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以及口腔癌,主要是這四種癌症及早治療能獲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不過近二年因新冠疫情,連帶也使四癌篩檢率下降,台灣癌症基金會也提醒民眾,數據顯示「癌症將離我們愈來愈近」。國健署免費四癌篩檢1. 乳房X光攝影檢查: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2. 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婦女,建議每3年1次。3. 糞便潛血檢查: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4. 口腔黏膜檢查: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
-
2022-10-20 醫療.牙科
缺牙一定要補嗎?醫:當心造成7大後遺症,固定牙橋、活動假牙、植牙...教你如何選擇
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可以自在的吃東西,自在的大笑,是再自然不過了。但隨著年齡增長,牙齒的問題可能越來越多,稍有不慎就可能演變成缺牙的問題。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12歲以上的國人平均缺4.1顆牙,其中 65 歲以上平均缺了 13.4 顆牙, 而 80 歲以上有 80.4%口內剩不到 20 顆牙齒; 63.2%的長者因為牙齒狀況、咀嚼或吞嚥問題,而限制吃東西的種類。缺牙不是年長者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因為不同的原因造成缺牙,對生活造成或多或少的困擾。為什麼會缺牙?‧外傷:造成牙齒脫落、斷裂至無法重建、嚴重移位至無法保留。‧蛀牙範圍過大無法重建。‧先天缺牙。‧牙周病:牙齒周圍的齒槽骨因為牙周病而破壞,如同地基流失,太嚴重的時候就可能因為搖動度太大自行脫落或是必須拔除。‧因為疾病必須拔除:例如:口腔癌侵犯到牙周。「遇缺不補」有關係嗎?很多人缺牙後,因為還可以用剩下的牙齒進食,或是因為費用的考量、害怕看牙,或是老人家就醫不便,能拖就拖。如果缺牙不補會有下列問題:1.缺牙區鄰近的牙齒會往缺牙區傾倒,對面的牙齒因為失去對咬牙而過度生長,造成牙齒移位,咀嚼時出現咬合干擾卡卡的。也因為齒列凌亂,使得某些牙縫變大更容易塞食物,導致後續的蛀牙和牙周病的問題。等到將來真的想做假牙的時候,往往因為空間不夠或是鄰牙角度歪斜,讓假牙的製作變得非常麻煩。2.缺牙區的齒槽骨萎縮塌陷,等將來想做假牙時牙床條件更差。3.吃東西時因為能咀嚼的牙齒變少,咬力集中在少數牙齒上,以至於這些牙齒受力太大,反而更容易造成搖動度增加或嚴重磨耗等損害。4.勉強用剩餘的單側或前牙咀嚼,長期下來可能因為下顎不正常的咬合造成顳顎關節的不適,咀嚼肌或是關節疼痛,臉型歪斜。5.長期沒有辦法仔細咀嚼食物,囫圇吞的結果造成胃部不適;或是吃的食物選擇變少,營養缺乏,失去享受美食的樂趣。6.缺牙造成發音的困難和改變,說話漏風。7.缺牙範圍太大造成咬合高度縮短,嘴巴閉合時口水容易積在嘴角造成口角炎。缺牙了,我該選擇哪種假牙呢?1.固定牙橋:利用缺牙區前後的牙齒當作「橋墩」,修磨後做成相連的牙橋。缺點是必須將鄰牙修磨套起來,可能增加蛀牙的機率,牙縫和橋體下也必須用牙間刷或牙橋穿透線等特殊的工具仔細清潔,否則殘留的食物殘渣會造成蛀牙和牙周病的問題。固定假牙的材質分為金屬、金屬燒瓷和全瓷。隨著材料的進步,合併數位製程的全瓷冠已經可以兼顧美觀和強度了。但是當缺牙的範圍太多顆,或是支柱牙角度傾斜、牙周狀況不良時,考量支撐力可能就不適合採用固定牙橋。2.活動假牙:顧名思義就是活動式可以自己取下裝上的假牙。當缺牙範圍較廣,不適合以牙橋重建、不想修磨自然牙、不想植牙,或是需要撐起軟組織(唇、頰)時,就可以考慮做活動假牙。可以將所有缺牙部分一次補齊,費用相對較經濟。缺點是體積較大會有異物感,咬力也會較弱,需要較多的時間適應。鉤子勾住的牙齒負擔較重,附近也比較容易卡食物,清潔比較花時間;另外時間久了可能會有鬆動的問題,或是本身的牙齒又出狀況,需要再就醫調整假牙。 3.植牙:在缺牙區植入人工牙根,製作固定式假牙或覆蓋式活動假牙。如此就不需要犧牲好的牙齒,咬合比較接近自然牙;或是提供活動假牙更好的固著力。植牙前需要仔細的檢查,包括排牙空間大小、電腦斷層影像檢查齒槽骨的條件、評估植入角度、其他牙齒的牙周狀況、咬合、身體是否有其他系統性疾病等等;有需要時會合併補骨手術。要考量的項目很多,絕對不是看到缺牙就植入那麼簡單。完成後的口腔清潔、飲食習慣和長期追蹤也非常重要。維持口腔衛生,定期檢查牙齒牙齒有狀況必須及時處理,是最重要的口腔保健方法。一旦真的發生問題,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請儘快諮詢您的牙科醫師,詳細評估各項條件,討論出最適合您的重建方式。各種方式都有它的優缺點,每天使用的東西也絕對沒有所謂的一勞永逸,成功與否取決於口腔的條件、假牙型式和材料的選擇、日常保養的工夫,以及定期追蹤,缺一不可。天然ㄟ尚好!預防勝於治療,找個時間做個全口檢查吧!防範於未然。
-
2022-10-15 癌症.食道癌
食道癌年奪逾2000條人命,9成患者為男性!國健署呼籲把握3要點助預防
食道癌是國人十大好發和致死癌症,光去年就奪走2030條人命,且9成以上為男性。衛福部提醒,目前尚無有效篩檢工具,籲避免過燙及含亞硝胺食物、戒菸酒、有異狀快就醫等3要點。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依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10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罹癌患者中,9成以上為男性,好發於50至70歲,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名、癌症死因排名第5名。國健署表示,食道癌目前沒有實證有效的篩檢工具,落實健康生活、遠離致癌因子及規律運動,是必要的防癌步驟,目前已知食道癌致癌因子,包括抽菸、飲酒、嚼檳榔、含亞硝胺食物如醃漬、煙燻等,以及過熱的飲食溫度、食道曾受腐蝕傷害、吞嚥功能疾病、胃食道逆流、肥胖及口腔衛生不良等。國健署呼籲,民眾應把握「避免過燙的食物」、「減少含亞硝胺食物,及時戒除菸、酒、檳榔」、「有異狀速就醫」等3要點,食道癌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因此平時就須留意自身的不適感,切勿輕忽,如出現上述症狀時,務必提高警覺,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
2022-10-13 焦點.元氣新聞
更年期潮熱煩躁快抓狂 非賀爾蒙製劑安全緩解不適
莫名臉紅心跳、煩躁不安、潮熱心悸、夜間盜汗、泌尿道反覆感染,小心可能是邁入更年期的初老警訊!步入更年期的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平衡體內賀爾蒙的雌激素分泌量從下降至終止,有高達8成會產生輕、中、重度不適症狀。緩解更年期身心不適,傳統賀爾蒙補充療法雖快速見效,卻也仍需要注意致癌風險,無法長期使用,若本身有雌激素相關病史更是大忌,取而代之天然萃取非賀爾蒙草藥製劑因藥性溫和安全性佳,備受婦產科醫師、藥師與營養師青睞。 「醫師,我又熱又躁,整晚失眠,什麼事情都看不順眼,再不給我藥我真的會瘋掉!」「我是乳癌患者,又有更年期不舒服問題,兩者加乘,再下去簡直要得憂鬱症了。」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宇琪表示,臨床上許多婦女面對更年期帶來的不適手足無措,急於求助醫師解燃眉之急,有些人甚至因此三天二頭到醫院報到,顯見對生活影響之劇烈。一般來說,女性從45歲到52歲會因卵巢功能開始退化,當分泌女性荷爾蒙的雌激素量驟降,造成月經經期不規則,一下量多、一下量少,直到持續12個月無月經週期,才算正式進入更年期。過程中,不少人會因血管舒縮衍生熱潮紅、盜汗、頭部緊迫感、心悸,或產生皮膚老化、精神狀態、生殖泌尿道、心血管、骨質疏鬆症等不適症狀。藥師游佩雯強調:「更年期是女性老化的正常過程,不需要用疾病眼光看待,大部分的人都能順利度過,只有3成婦女會產生嚴重不適症狀。」更年期不適症狀因人而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出「更年期症狀自我評估」,針對18項不適症狀,以0分代表無、1分為輕微、2分為中等、3分為嚴重,自評總積分超過15分即為雌激素分泌不足參考,也可供醫師作為對症下藥的依據。雌激素相關病史族「自評表是每次病人到診間報到必備的功課!另外搭配骨盆腔、子宮頸抹片、乳房超音波三點不漏檢查,再抽血驗賀爾蒙、心血管危險因子分析、骨密度檢查等綜合檢查數據評估,我才會針對分數較高的症狀著手,讓病人有改善的感覺。」張宇琪表示,更年期診療屬於高度個別性客製化,是條漫長的抗戰之路。臨床上,要改善更年期不適,可採賀爾蒙與非賀爾蒙療法,前者可經醫師處方服用雌激素合併黃體素的藥品,或補充植物性雌激素,例如大豆異黃酮。然而,游佩雯直言:「賀爾蒙療法比較像是非用不可的最後一道武器,必須搭配規律回診。」此外,本身有雌激素相關疾病史患者,包括乳癌、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巧克力囊腫,以及因藥物治療導致停經,或是對賀爾蒙療法有安全性顧慮者,張宇琪更傾向採用非賀爾蒙療法,以藥物、飲食、運動、減壓4招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天然草藥純化提煉 藥性溫和少副作用歐美十分盛行非賀爾蒙療法,其中北美植物黑升麻萃取物,可有效改善更年期症狀,對情緒改善尤其顯著。張宇琪表示,黑升麻在文獻上,最早是北美原住民開始使用,依據目前的研究,已了解黑升麻主要是可以藉由血清素、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等,對於中樞神經傳導有調整作用,進而可改善血管收縮、情緒困擾、與睡眠障礙等更年期不適問題,且藥性相對溫和與安全。游佩雯表示,醫藥級黑升麻除經過專業植物萃取技術,更重要是從源頭確保草藥基原(指品種),從育種到定性定量萃取根莖部,達標準純化製造過程,作為指示用藥,其安全性與有效性更有保障。「很多民眾會有迷思,認為藥品傷身,轉而服用保健食品,但藥品級黑升麻中的藥性成分依據製藥過程,確保含量均一性,且通過臨床實驗,對於療效有保障且確認。且在仿單建議的使用劑量下使用,其實是相當安全的。」營養師張佩蓉提醒,女性雌激素分泌量減少,容易產生心血管、骨質疏鬆等問題,要注意飲食均衡,六大類食物尤其蔬果攝取量可採多樣化,尤其蔓越莓、藍莓等莓果類,搭配每日攝取2000至3000CC水分,可改善泌尿道感染,此外每日補充2杯牛奶,或攝取優酪乳、起司、豆干、板豆腐、小魚乾、堅果類與芝麻等富含鈣質的食物,並搭配曬太陽讓身體合成維生素D,都是更年期須留意的營養素。值得留意的是,針對雌激素病史患者,因對賀爾蒙較敏感,要留意環境賀爾蒙,例如接觸塑化劑,也不宜過度補充蜂王乳、胎盤素、雪蛤等保健品,營養師張佩蓉表示,曾遇到有女性為了豐胸吃蜂王乳,導致下腹部腫起,檢查後發現長出10公分子宮肌瘤需手術取出,此類具藥性補品、保健食品服用時需要特別小心。瑞士原裝進口喜婦寧碇 Cimidona 最懂您的黑升麻瑞士原裝進口喜婦寧碇(Cimidona)主成份為黑升麻,在醫師、藥師指示下使用,一天一次,能有效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如熱潮紅、出汗、睡眠障礙、憂鬱等,天然草藥純化提煉、藥性溫和。 本藥品經「北市衛藥廣字第111090111號」核准,藥品許可字號為:「衛部藥輸字第026341號」,藥商為美時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為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277號17樓,使用前請詳閱說明書警語及注意事項。產品官網:www.cimidona.com.tw
-
2022-10-10 醫聲.罕見疾病
夜盲症狀竟是罕病!感光細胞持續死亡將致失明
春季大曲線、夏季大三角、秋季四邊形、冬季雙子座流星雨在星空輪轉,象徵一年的更替,但在小昱眼中看來,是一片長達15年的黑暗歲月。之所以如此,是因小昱罹患罕見的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LCA)。夜晚「伸手不見五指」 母子倆摸黑前行14年其實早在小昱3歲時,在醫療診間無意一句「我晚上看不見」,引起媽媽的注意,當天夜晚已是漆黑,媽媽嘗試在他眼前揮手,卻發現小昱是眨也不眨眼,因此攜著他踏上艱辛的求診之路。果然,二度求診的醫師一看,直言小昱的病況絕非單純的近視,建議到大醫院做更詳細的檢查,於是母子倆轉輾來到台大醫院,才由眼科主治醫師楊中美確定了LCA的診斷,開啟14年的定期追蹤之旅,期間視力檢查始終是紅字,眼鏡一副副接著換。直到2017年,台大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陳達慶從美國進修返台,覺得小昱的情況恰似在國外研究的疾病,便透過醫院團隊的基因分析技術,最終確診為RPE65基因缺陷之LCA。LCA奪走夜晚安全 僅靠露營燈支撐LCA是種罕見的遺傳疾病,病患在嬰幼兒時期的視力會急劇下降,嚴重者降至0.05度以下甚至無光覺,其它可能伴隨出現的眼科表徵包括高度遠視、早發性白內障、圓錐角膜,也有可能出現發展遲緩、腎病、聽覺異常等全身性共病。因其早發的特性,約有20%的失明學齡兒童是此病所致。至今已有超過300個基因被指出與基因性的視網膜退化有關,其中與LCA最主要相關的12個基因於2021年正式被國民健康署列入罕見疾病的認列範圍。小昱是其中的RPE65基因發生缺陷,造成感光細胞的退化喪失,不但視野縮小,晚上更是陷入全然的黑暗,因此他得趕在日落前回家,夜間出門也須有人陪伴。冬天天色暗得早,傍晚的放學時刻,對小昱已是全然黑暗,只能獨自摸牆一步步走回家。「我真的很自責,讓他一個人這麼害怕。」回憶起那段意外,小昱媽媽言談中仍充滿不捨,此後,她買了防水、高亮度的露營燈給小昱隨身備用。在日光漸暗時,小昱憑著露營燈的光,照出路面的輪廓,摸索前行。基因治療點亮黑夜 病況持續進步 「我當然會擔心,會不會有天就⋯。」不同於其他孩子,小昱的夢反而隨著歲數而縮小,無法安心看電影、無法夜遊、未來可能無法開車等等,每天睜眼醒來都是種壓力,他知道,當眼裡的感光細胞全數死亡的時候,他將失去所有的視力,沈淪永夜。幸好,在陳達慶團隊持續與歐美第一線基因治療的接軌之下,於2021年帶來喜訊,將新的基因治療引進國內,可以進行人體實驗。勇敢的小昱第一時間答應,「反正都有可能失明,不如放手一博。」最終小昱被挑中,以恩慈療法的方式,幸運地成為東亞首位接受基因治療的LCA病患。陳達慶說明,基因治療是透過病毒載體,將正常基因注射到患者視網膜,但可以接受治療的病患,需要具備二個前提,一為病患缺陷的基因須符合此次治療針對的基因,二為病患須尚存健康且足夠的感光細胞與完整的視神經迴路,否則治療效果有限。去年5月新冠疫情大爆發之際,基因治療藥物送達台灣,醫師趕緊安排符合條件的小昱進行治療,術後幾乎沒有副作用。二個月後,小昱的夜盲症狀明顯進步,半年後眼底的不正常代謝沉澱物減少,目前病況持續改善,小昱的夜不再黑。一眼要價1100萬元 盼基因治療納保助恢復生產力「全世界首例個案治療至今已有11、12年」,陳達慶指出,針對RPE65的基因治療成效有目共睹,2017年更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成為第一個遺傳性視網膜病變的基因治療藥物。目前基因治療藥物在台灣仍處臨床試驗階段,未來將陸續面臨罕藥認證、許可證申請、納入健保關卡。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表示,近年健保因財務困難,罕藥給付也日益艱困,經統計,自二代健保以來,公告罕藥至納入健保平均約需30個月。治療一眼的費用,要價約1100萬元,但與此同時,LCA患者眼裡的感光細胞正逐漸凋零。陳莉茵說,雖然一次性治療成本較高,但相對於失能造成的終身社會支出,仍是划算,「病患也希望減少失能程度,提升生活品質,以回歸社會,增加生產力,為其他人奉獻。」因此她呼籲,每年若可另多撥付健保定額基因治療專款,在患者病況無法挽回之前,及時提供可負擔的治療與用藥。今年18歲的小昱,考上產品與媒體設計相關學系,享受夜晚在鄉間小路散步觀星,也準備用雙眼打造一個個作品。他在後續定期追蹤視力的同時,也不忘當初基因治療排在他後面的小朋友,所以小昱不僅在診間以過來人的經驗幫忙安撫幼兒,也希望成功的基因治療效果也為其他相同基因缺陷的病友照出一條明路。
-
2022-10-07 養生.保健食品瘋
他狂吞維他命D,一個月後引爆9大症狀!專家:維生素D中毒最嚴重恐腎衰竭,這樣補充最安全
千萬不要以為攝取維生素D,劑量越高越好!一名英國中年男子反覆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腳抽筋、耳鳴、口乾舌燥、一直想喝水、腹瀉,以及體重驟降12.7公斤等9大症狀,且持續近三個月,醫師問診時,這名中年男子告訴醫師,一位營養師建議他攝取綜合維他命,因此開始大量吞維他命丸,一個月後開始產生上述症狀。醫師追問發現,這名男子一天攝取的維生素D劑量,竟高達150000 IU(國際單位)之多。這劑量到底有多高呢?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中年人維生素D每日攝取量為400 IU,與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建議劑量一樣,依照這個標準,這名男子的一天維生素D攝取量為建議劑量的375倍,震驚在場醫護人員,便趕緊安排他住院、接受治療,後來這病例的研究報告經整理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病例報告〉期刊(BMJ Case Reports.)。攝取維生素D過量也會引起中毒!維生素D一旦攝取過量,便可能產生全身性維生素D中毒反應,研究顯示,維生素D中毒症狀包括厭食、腹痛、嘔吐、便祕、消化性潰瘍、胰臟炎等。此外,維生素D過量也會引發高血鈣症,對心血管系統則會引起高血壓、心律異常,腎臟也會受害,嚴重甚至腎衰竭。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指出,維生素D的攝取,不是越多越好,由於這是脂溶性維生素,長期大量攝取、累積於體內,也可能造成危害。過去雖有研究發現,攝取維生素D對肌肉生成有幫助,但數據也顯示,一天攝取880 IU與攝取1600 IU,效果並無不同,不是攝取劑量越高,效果越好,多吃並沒有好處。怎樣正確補充維生素D呢?對於補充維生素D,張斯蘭建議,運用天然方式,較不會產生過量問題,像適度曬太陽或攝取蛋黃、鯖魚、日曬香菇等食物,都有助補充維生素D,此外,曬太陽時狂抹防曬乳或整身包緊緊,則會影響維生素D生成,這點要特別留意。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選購維生素D等保健食品、營養補充品,建議仔細閱讀包裝標示,包括維生素、礦物質含量,都要研究清楚,一旦皮膚產生紅疹、搔癢或腹瀉、其他不適症狀,就要馬上停止食用,並盡快就醫。
-
2022-10-05 醫聲.罕見疾病
女兒罹肌萎症 媽媽嘆:明明有藥可用卻因健保限制而被迫等死
11歲王小妹在一歲後確診罹患罕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簡稱SMA),至今卻因健保規定病患需要「一歲內確診SMA,且年齡未滿七歲」才能接受健保給付用藥,導致她確診年齡只差健保限制數個月,加上年紀已過七歲而無藥可用,她媽媽因此心痛發出「明明有藥可用,孩子卻因健保限制而無法用藥、被迫等死」的悲嘆。王小妹兩年多前還能行走,因無法用藥,這兩年來肢體功能快速衰退,從本來可以走路退化到必須坐輪椅,因肌肉支撐力不平均,脊椎側彎也嚴重到需開刀,她媽媽求助無門,曾寫信給蔡英文總統求救,也石沉大海,只能眼睜睜看女兒受苦而無可奈何。SMA病友 飽受肌肉退化、脊椎側彎之苦根據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資訊,SMA屬於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發生機率約一萬分之一,在台灣,為發生率第二高的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SMA依發病年齡、嚴重度區分為三型:第一型為嚴重型SMA,第二型為中間型SMA,而第三型為輕度型SMA。多數病友除了因運動神經元逐漸退化而導致肌肉萎縮、麻痺,也常飽受脊椎側彎之苦,王小妹便是如此。>>看詳細疾病百科面對確診無情宣判 王小妹一家還是不放棄希望王小妹一歲多的時候,也就是約十年前,父母發現她走路頻跌倒,短短一分鐘竟跌倒兩、三次,驚覺不對勁,趕緊求助小兒神經科醫師,經檢查,王小妹確診第三型SMA,當時此病還無藥可醫,醫師直言,王小妹不會馬上面臨死亡關卡,但會持續惡化,可能終其一生坐輪椅,仰賴他人照顧。即使醫師已宣判王小妹未來命運,她的父母還是不肯放棄希望,除了帶王小妹接受民俗療法,也積極帶她復健,過程十分痛苦,王小妹還是咬牙硬撐,由於脊椎側彎也日漸嚴重,她在去(2021)年接受脊椎側彎矯正手術。原本期盼新藥問世可帶來新希望,沒想到嚴格的健保限制卻讓王小妹希望破滅,看著王小妹的肌肉力量逐漸退化,越來越多動作無法獨力完成,她媽媽除了無奈,也非常心急。SMA逾五百病友 僅41人獲健保用藥現今治療SMA選項包含脊髓內注射用藥(俗稱背針)、口服藥物與基因治療,根據最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在111年8月罕見疾病通報個案中,SMA病患為515人(其中有87人已經過世),由於台灣上市的三種SMA治療藥物中,只有一種藥物背針獲健保給付,而給付條件很嚴格,因此從109年7月開始健保給付到111年6月,只有41人獲健保給付用藥。至於口服藥物、基因治療,則必須完全自費,且價格極其昂貴,包含王小妹等多數病童、病友都沒有用藥機會。事實上,臨床研究顯示,多數SMA病友接受脊髓內注射用藥後,運動功能與肌肉力量等皆明顯改善,而這樣的效果不僅限於一歲內確診、未滿七歲的孩子,病患即使超過七歲也能蒙受其利,因此不少年齡在臨界點的病童、病童家人希望可以用藥,避免持續惡化。台大醫院基因遺傳部主任暨小兒部主治醫師簡穎秀直言,針對SMA用藥,目前除了健保給付條件不盡合理,相較於歐美,台灣在藥物引進、用藥觀念、臨床治療思維與健保給付邏輯等,更落後五年之多,導致雖然有藥可用,但多數SMA病童、病友因健保給付因素無法用藥,且用藥規定過於僵化,導致他們只能放任病情惡化卻無可奈何。用藥限制多 「沒進步就停藥」造成病童極大壓力簡穎秀以第三型SMA為例,她說,這類病患幾乎都在一歲後發病,所以註定被排除於用藥門檻之外。此外,在用藥規定上,現行邏輯為病友用藥搭配復健療程後,肢體功能「一定」要進步,才能繼續用藥,這讓許多病童害怕只要沒進步,就得面臨停藥、死亡命運,壓力非常沉重,以SMA這種退化性疾病來說,病情通常是「沒退步,就是進步」,一旦停藥,對這些病童而言無異被判死刑。不只如此,在SMA治療領域,國外已有研究團隊嘗試針對不同類型療程的混搭進行實驗,像針劑藥物搭配口服藥物,或基因治療搭配其他療程等,但台灣的用藥規定為第一線用藥沒效,病患就沒有其他選項,而不是鼓勵找尋其他解決策略,「像癌症治療,第一線治療沒效,還可使用第二線、第三線藥物,SMA卻是第一線治療沒效,就要被迫放棄治療,這不合理吧!」簡穎秀講到這點滿是不平。SMA病友 想「藥」擁有獨立人生在訪談中,王小妹講話條理分明、反應機靈,寫一手好書法、喜歡玩遊戲、看動漫的她,希望長大後可以當律師,學習「如何不帶髒話罵人」。對王小妹的媽媽來說,她只盼望王小妹可以「好好走路」,只有健保擴增藥物給付條件,這願望才可能成真,王小妹也才能真正邁向獨立自主的人生。簡穎秀認為,討論罕見疾病健保給付議題,很多人以「藥物經濟學」角度進行分析,但罕病病患人數少,對罕病的自然病史原本研究就較少,用藥物經濟學角度看待罕病治療,並不公平,但是透過罕病治療、相關藥物研究,可讓世人對人類基因、藥物運用等有更深入的了解,許多臨床結果也有機會應用於治療其他疾病,應以更宏觀、永續的角度做評估,較為持平。罕病基金會盼:藥廠與健保署討論更好方案 造福更多病友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提到,對於SMA等罕病族群,「有藥可用」為醫病共同期待,期盼藥廠與健保署討論出更好方案,除了依罕藥專款成長上限逐步增加額度,在有限資源下,也盼望可擴增更大適用範圍,讓更多病友得到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