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3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呼吸
共找到
5786
筆 文章
-
-
2020-02-13 科別.感染科
慎防類流感 中彰54人重症7死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台中市上周類流感就醫率14.61%,仍處於流行期,新增3人因流感重症死亡,今年累計已通報的33名流感併發重症患者中,30人沒有接種疫苗。台中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勤洗手、有流感症狀戴口罩速就醫,目前尚有3萬多劑流感疫苗,請尚未接種的民眾盡速接種,增加保護力。彰化縣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1743人次,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為15.86%,今年至今,彰化縣確診流感併發重症21例,3人併發重症死亡,死亡3人均未接種流感疫苗。依據疾管署監測,中市類流感就醫率,今年第4周(1月19至25日)為14.74%、2447人次,今年第5周(1月26至2月1日)為21.73%、3999人次,上周第6周(2月2日至2月8日)14.61%、2009人次,上周的就醫率14.61%較上上周21.73%減少,但在流感重症死亡人數新增3人,累計今年台中市有4人因流感併發重症死亡。台中市今年累計已通報33例流感重症病例,患者從6歲到87歲,其中17人超過60歲,4例確診為流感重症死亡,有10人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值得注意的是通報流感重症33例中,有30人未接種疫苗。台中市衛生局說明,去年台中市準備73萬105劑公費疫苗,第一階段小學到高中學生,第二階段老人及學齡前幼兒,第三階段開放50至64歲成人、孕婦及6個月以內嬰兒父母、高風險慢性病人、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至今,尚有3萬多劑。衛生局建議,民眾平時做好勤洗手,就醫戴口罩防疫,若出現呼吸道症狀應盡速就醫;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更應盡速至大醫院看診,依醫師指示使用流感抗病毒藥劑。
-
2020-02-12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寶瓶星自主健康管理旅客游泳 指揮中心:強烈建議不要
寶瓶星號郵輪2月8日停靠基隆港,全船遊客呈現陰性反應,得返家進行14天自主健康管理,不過卻有人跑到花蓮一家健身中心游泳池。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經大陣仗健康評估及採檢後,認為自主健康管理者的問題應不大,但仍強烈建議不要去游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日午登船檢疫寶瓶星號,動用人力達360人,共檢疫2400多人,放寬篩檢標準,連輕微發燒,僅有卅七點三度的旅客也納入採檢對象,只為了做到滴水不漏,129名需進一步採檢,近9個小時完成檢疫,所幸結果出爐,全為陰性反應。船員及乘客下船前,指揮中心不斷提醒需要做自主健康管理兩周,應盡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應全程配戴口罩,但不到四天就傳出有人趴趴走,甚至去游泳,對此,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因當初只做一次採檢,所以認為還是要更小心,不然可能變成破口。黃高彬進一步說明,目前仍無法排除感染者發病前具感染力可能性,不能確定無症狀是否有傳染力。研判因為病毒傳播方式,仍是以侵犯呼吸道為主,在泳池旁休息時,與旁人交談,只要是近距離且長時間談話就可能有傳播風險。事實上,在泳池游泳危險性相對低,黃高彬表示,雖游泳池的消毒水加氯濃度低,僅能抑制病毒活動力,無法完全殺菌,但即使在水中吐水,透過水傳播的病毒量太低,不是新型冠狀病毒主要傳播方式,游泳其實幾乎沒有風險。黃高彬提醒,自主健康管理者外要外出一定要報備,且全程戴口罩,及落實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此外,指揮中心也提醒,自主健康管理者每天早晚都需各量體溫一次,如果出現不適症狀,要立刻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依指示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接觸史。
-
2020-02-12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武漢肺炎延燒 3類民眾暫緩捐血28天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血液基金會近日宣布將3類人納入暫緩捐血範圍,包括自中港澳和新加坡返台者、感染武漢肺炎痊癒者、確診個案接觸者等,都須暫緩捐血28天。世界衛生組織(WHO)2月11日將武漢肺炎定名為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由於香港已出現無明顯感染源社區傳播及群聚,旅遊疫情建議將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避免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新加坡則是有逾半數確診病例為當地感染且出現第三波傳染,並爆發輸出他國的會議群聚感染事件,將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民眾至當地應採取加強防護措施。血液基金會昨天發出公告指出,為考量用血安全,即起將暫緩捐血管制的範圍調整為中國大陸地區全境、香港、澳門地區以及新加坡;凡是近期曾到訪中、港、澳以及新加坡的民眾,須在離開該地區後暫緩捐血28天,以確保血品安全。另如有曾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治療痊癒者及曾與確定病例密切接觸者,也須暫緩捐血28天。血液基金會指出,因應疫情,各捐血點均落實捐血人發燒篩檢及手部消毒、健康問診,並加強捐血場所通風、消毒頻率等措施,確保捐血人在安全的環境中完成捐血,請捐血人安心。此外,血液基金會提醒捐血人,若捐血後出現發燒、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徵狀,應盡快求醫並撥打各捐血中心良心回電專線通知捐血中心。
-
2020-02-12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新冠肺炎血庫防疫戰 中港澳及新加坡回台暫緩捐血28天
中國大陸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已破4萬人,再加上新加坡確診也達47例,中央疫情指揮中認定已發生社區感染,提高疫情旅遊警示,考量用血安全,血液基金會昨公布,自即日起凡近期曾到中港澳及新加坡的捐血人,暫緩捐血28天,以確保血品安全。為因應中國大陸武漢地區發生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除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列為三級警告旅遊區外,新增新加坡為二級警示旅遊區,血液基金為確保我國血品安全才會新增自中港澳地區及新加坡回台者需暫緩捐血28天。由於目前仍無法確定新型冠狀病毒所有傳播途徑,捐血設下限制是確保我國血品安全的保守手段,同時,血液基金會也提醒,捐血人若捐血後出現發燒、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徵狀,應盡快求醫並撥打各捐血中心良心回電專線通知捐血中心。各捐血點均落實捐血人發燒篩檢及手部消毒、健康問診,並加強捐血場所通風、消毒頻率等措施,確保捐血人在安全的環境中完成捐血,請捐血人安心。
-
2020-02-12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聯晚之眼/人性之惡放大 比病毒更可怕
2019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攪動全人類,武漢是疫情起源地,「武漢肺炎」一詞本身就帶有地域及疾病歧視的意味。隨著病毒擴散至中國大陸全境及世界各國,因為恐懼而起的心情轉變,僅因為發病的是武漢人、中國人、亞洲人這些身分或歸類,就被以較低下或較差的待遇對待,這是比病毒更可怕的概念與行為。病毒,目前沒藥醫,歧視呢?紐約時報在一篇討論新冠病毒與反華情緒同時蔓延的文章中提及,要辨別「可理解的恐懼」與「明確的歧視」往往並不容易;特別是中國大陸人民的衛生習慣,以及密集的人際接觸模式曾被懷疑是病毒擴散的幫凶。但像武漢網友「蜘蛛麵包猴」拍攝「武漢日記2020」時所說,「疫情下,人性的善與惡都被放大」,而「歧視」往往就是那個被放大的「惡」。有人在網上丟下一句,「武漢人去死,活該」,看到了武漢人被其他中國大陸民眾歧視。大陸人民又被亞洲其他國家人民嫌棄,例如,越南河內一家餐廳貼出告示,「抱歉,因為新冠肺炎,我們不接待中國人。」新加坡旅行團在澳洲被禁止登上某座山觀光,「因為你看來是華人,你可能正帶著新的病毒。」又是亞裔被非正常對待的例子。武漢返台包機若能依事前協議進行當然最好,讓老弱及有需要的先返台,但部分人第一時間質疑台商配偶登機的合理性,認為這些「台灣媳婦」只有居留權,沒有身分證,這是什麼樣的心理反應?法國撤僑班機超過250人,他們有30種國籍;美國的撤僑班機上也有「陸配」,沒有聽到質疑。17年前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時,馬偕醫院醫師周建存,一夕之間由救人的醫師,變成染煞病患。隔離病房內的他不知道的是,病房外疾病歧視不是只有在他身上,他遠在嘉義的父母親,也曾被鄰居視為危險傳播者。
-
2020-02-12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聯晚之眼/抗煞英雄染煞 嘆父母也被排擠
「抗煞醫生周建存」曾經一夕之間變成「染煞病患周建存」,他對疾病歧視格外有感,想起當年,他前一天還在抗煞(SARS),因病隔離後,連父母都被鄰居視為危險病毒傳播者。桃園容光診所院長周建存是昔日的「抗煞英雄」之一,他說,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17年前爆發時,世界各國束手無策,SARS進入台灣時,他正在台北馬偕醫院擔任第一年住院醫師,他在工作中染上病毒。站在前線的周建存因診治發燒病患,也開始發高燒、腦袋昏沈,當時護理人員量測耳溫高達「39.3」,照X光後,學長臉一沈地說「學弟,看到有肺炎」。他趕在新聞曝光前,第一通電話打給爸媽。他坦言,就像在跟父母「道別」,很難過。鄰居刻意保持距離周建存說,在台北染病期間因為隔離治療,父母無法從嘉義北上探視,他每天以電話向父母報平安,後來才知道父母為了他四處求神問卜。曾有鄰居看到新聞,一見到他父母就刻意保持距離,他聽了很心疼爸媽,「明明兒子是為了救人才染病(SARS),還在與死神搏鬥,卻要被其他人歧視閃避」。四坪大的負壓隔離病房,沒有窗戶,他想要看一個人,必須透過兩道玻璃,周建存被巨大的孤獨感一步步包圍。他垂淚自問「為何選上我?」他問,「我會不會永遠見不到太陽?」住負壓隔離病房 快崩潰「說沒有覺得不公平是騙人的!」5月初,包括和平醫院護理長陳靜秋在內,台灣已有多名醫護人員染煞身亡,他沒想到自己原本是熱血救人的醫師,卻變成為要被搶救的病患,確診後換上全身防護衣送進負壓隔離病房。他熟悉穿防護衣的悶熱,卻對躺著被抽血、被測體溫的「病患角色」非常陌生。任何人和他說話,都要透過對講機,第七天他受不了,好想要逃離。人為了求生存、躲避危險,恐懼之下想逃避,對染病者敬而遠之,「歧視來自人求生的本能與自私的人性」,但當時的他認為,「活下來就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
2020-02-12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聯晚之眼/貼標籤!武漢肺炎病毒之名帶來歧視
武漢肺炎 讓人被歧視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蔓延,如今終於有統一的名字「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亞洲很多人稱呼新冠肺炎為武漢肺炎,因為這個病毒起源於中國大陸武漢,但此叫法逐漸引發武漢民眾遭受歧視的疑慮。世衛:不應汙名化世界衛生組織(WHO)本月7日表示,不應再使用「武漢」或「中國」來稱呼這種新病毒,以免引發仇恨。大多數英文媒體後來稱它為新型冠狀病毒(novel coronavirus),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一度仍使用「武漢冠狀病毒」(Wuhan coronaviurs)。約翰霍普金斯衛生安全中心助理教授沃森(Crystal Watson)說,「新病毒的命名時常會有所延誤,到目前為止,焦點一直放在公共衛生因應措施上,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命名有理由該優先處理」。沃森表示,「當沒有官方名稱時會有危險,民眾可能會稱其為『中國病毒』,這樣可能會造成針對個別群體的抵制。」她說,社群媒體上,這些非正式名稱很快就廣為流傳,而且覆水難收。豬流感 害豬被撲殺正式命名這個病毒的緊急任務,是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的責任,該委員會已定名SARS-CoV-2。過去疫情的爆發讓他們有所警惕。2009年H1N1流感被稱為「豬流感」(swine flu),埃及因此屠殺所有的豬隻,但其實,這種疾病是透過人傳播,而不是豬。官方名稱有時也會帶來麻煩。世衛2015年曾批評使用「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這個名字。因此世衛後來發布指引稱,新冠病毒的命名,不該包括地理位置、人名、動物或食物名稱以及提到個別文化或產業。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潘文(John Pomfet)說,他加州住家附近距離幾條街的地方,有一群孩子之間流傳謠言說,所有亞洲小孩都帶有病毒,應該全部隔離。種族歧視在蔓延潘文說,他所在社區裡的另一所學校,柏克萊加州大學的社群平台Instagram帳號有一篇後來刪掉了的貼文,甚至把該校健康服務中心針對亞裔人士的排外情緒,歸為疫情升溫的「正常反應」。潘文認為,19世紀時或許還可以拿這個當藉口,但今日世界實在不該如此。南華早報報導,日本山城神奈川縣箱根町,一家糖果糕餅店的門口掛上「中國人禁止入內」的告示,理由是他們可能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店東說,他想保護自己不受病毒感染。青山學院大學法學院教授申惠丰表示,店家並未違法,因為日本沒有規範歧視的立法。
-
2020-02-12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防武漢新冠肺炎 口罩正確戴法?醫師拍影片分享
因應武漢新冠肺炎,很多民眾戴口罩防護。口罩要怎麼戴才有防護力?台中長安醫院胸腔科醫師姚智偉拍影片分享5個戴口罩的正確觀念,包括「醫療口罩才有效」、「口罩要完全遮蔽口鼻」、「不要觸摸口罩外層」、「暫時取下口罩的作法」,以及「正確脫口罩的三步驟」,並呼籲民眾小心別讓病菌藏在細節裡,讓防疫工作大打折扣。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建議,健康民眾日常生活不需要戴口罩,謹記疾管署「一不三要」的戴口罩原則,也就是開放空間「不」用戴口罩,自己生病或去醫院看病時「要」戴口罩、免疫力不好的慢性病患者「要」戴口罩、出入人多密集的場所「要」戴口罩。醫師姚智偉說,首先「醫療口罩才有效」,口罩必須選擇外科口罩或同等級醫療口罩才能達到防疫效果。其次是「口罩要完全遮蔽口鼻」,一定要戴好戴滿,完全遮蔽口鼻才行;正確戴口罩4步驟,第一步,有顏色面要朝外,鼻梁片在上方;第二步,戴上並拉開口罩,口罩下緣輕蓋住下巴下緣;第三步,輕壓鼻梁片,使口罩與鼻梁密合;第四步,照鏡子或觸摸檢查是否正確配戴。姚智偉表示,戴上口罩後記得,「不要觸摸口罩外層」,因為呼吸的氣流,會使口罩外層吸附更多病菌,千萬碰不得,調整口罩只能從口罩內側或耳帶處調整。暫時取下口罩建議先選擇人群較不密集的空間,降低感染風險,拿乾淨衛生紙墊在桌面,將口罩外層朝上放置於衛生紙上。重新戴上口罩後,記得將衛生紙丟棄並洗手。姚智偉醫師說,正確脫口罩的三步驟,首先,必須從耳帶取下,不可以碰到口罩外層。接著將口罩有顏色面向內摺,把充滿病毒的外層包在裡面後丟棄並洗手。要記得,勤洗手與戴口罩是一樣重要的防疫基本功。唯有一起正確防疫,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
-
2020-02-12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SARS醫師談心理防疫:配合政策做好清潔、勿囤口罩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仍未歇,據中國官方8日數據統計,確診個案已37286例,死亡人數高達813人(中國811人),已超過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774人全球死亡總數。而新冠肺炎目前在台灣也確診18例,幸疫情控制得宜,目前未有社區群聚與死亡案例,但仍使台灣人心惶惶,不僅出現口罩之亂、消毒用酒精售罄外,連誤傳的衛生紙都出現掃貨潮,民眾心理壓力不小。對此,醫勞盟理事、和平醫院前兒科醫師林秉鴻表示,防疫視同作戰,台灣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嚴格,疫情由中央統一發布,目前疫情並未出現社區群聚,民眾只要照規定配合政策,勿過度搶購口罩用品、保持手部清潔等,應不需太緊張。林秉鴻說,據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研判,新冠肺炎不只境外移入,未來也一定會有境內感染者。故「勤洗手比戴口罩重要」外,他認為口罩缺貨時可採「口罩復活術」,正常使用後,透過紫外光殺掉黴菌後可再使用,口罩應「大家都能同時帶上」,才能防護傳染病。林秉鴻曾參與和平醫院抗SARS外,也曾撰寫隔離日記分享。他表示新冠肺炎目前疫情持續上升,雖目前仍無疫苗研發出,不過當年SARS時也未有疫苗研發,但人類老祖先早就給我們解藥了 ,就是有「智慧、信心,及與病毒同步進化的免疫能力。」他說新冠肺炎是透過近距離、飛沫或分泌物傳染,如大小痰滴一般能傳佈的範圍約1.6公尺,而痰核在電影院等密閉不流通空間內會懸浮,才可能達50公尺;不過手摸黏膜反而更容易傳染,若接觸不潔處或病菌,且未充分清潔下揉眼睛、摸鼻、嘴部,反使病毒上身,故手部清潔更重要。林秉鴻說,口罩真正的用途,就是阻斷飛沫傳播,口罩復活要訣是「乾燥」,正常使用過後,要處理的是口沫,黴菌和病毒,但不必滅菌;紫外光可以殺掉黴菌,通常正反面各半個小時照射就足以滅黴,然後再乾燥3天即可。醫學研究顯示在乾燥的環境中,病毒一定會死掉,不用再做任何處理。故他認為民眾若買到新口罩就換新的,買不到繼續用復活的即可。林秉鴻表示,現在疫情應還沒到最高峰,雖台灣口罩產能陸續增加中,但即便開到最大,一天也僅600萬副口罩,近2300萬台灣人的四分之一,但若民眾不搶購、囤積,則平均每四天全台民眾就都能有一副口罩,保護力就更完整,若民眾能有此認知,「心理狀態就會更好」。此外,相關疫苗國內已有藥廠進行研發中,新冠肺炎未來將有曙光。
-
2020-02-12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張上淳:防疫需要 隔離、檢疫14天
2月10日起,中港澳轉機入境者,必須居家檢疫14天。中國大陸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14隱然成為一個魔術數字。有人在臉書貼文,今天居家隔離進入第四天,再10天就可以出關了,眾人留言鼓勵她再忍耐幾天,千萬不要外出趴趴走,只要滿14天,就能重獲自由。為何自我管理、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都以14天為標準?曾經參與抗煞、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表示,幾乎所有感染上呼吸道系統的病毒,最長潛伏期都是14天,包括SARS、MERS以及這一次新冠肺炎,都是如此。上呼吸道病毒最長潛伏14天如何計算潛伏期?張上淳解釋,透過疫情調查,掌握患者的接觸史,哪一天曾與確定個案接觸,同在一家餐廳用餐、同搭過一座電梯,或是同搭過一節車廂,計算至直到發病的那一天,實際天數就是潛伏期。實際分析國內10幾名新冠肺炎確定個案,張上淳表示,有人與確定個案接觸兩三天後就發病,有些則時間長一點,約11、12天,平均來說,潛伏期約為六至七天。但為了保險起見,目前防疫及流行病學界都習慣多一兩天,因此,制訂出14天作為隔離天數上限。張上淳指出,2003年SARS疫情爆發時,平均潛伏期也是六至七天,同樣以14天為隔離標準。此外,14天剛好為兩周,也較容易計算,方便統計。陸說潛伏24天?接觸史難釐清張上淳說,武漢肺炎病毒、SARS、MERS都屬於冠狀病毒,都是透過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潛伏期也差不多,計算患者從接觸確定個案至發病,最長天數、最短天數,依據臨床實證研究資料,幾乎沒有與確定個案接觸14天才發病的案例,而也正是面對冠狀病毒家族,在防疫上的共同思維。至於中國防疫專家鍾南山與其團隊,在分析了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1099例確診病患,發現新冠病毒不排除有超級傳播者,其潛伏期最短不到一天,最長則可達到24天之久。對此,張上淳抱持存疑的態度,雖然中國大陸為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戰場,台灣僅有10幾個確定病例,但冠狀病毒有其一定感染模式,而大陸環境複雜,執行疫調難度更高,很難掌握患者到底接觸了幾個確定個案。例如,某患者從接觸確定個案至發病之間,是否還接觸過其他確定個案。張上淳表示,如果難以釐清患者最早所接觸到確定個案是誰,就無法精準算出平均潛伏期,因此,目前防疫隔離仍以14天為標準。由於,臨床出現了愈來愈多「無症狀感染個案」,提高了防疫的難度。為此,張上淳呼籲,所有被要求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民眾都應確實遵守14天限制,不要以為自己沒有症狀,應該沒事,在家閒得發慌,就偷偷外出,很可能造成防疫漏洞,引爆疫情,造成社區感染,一發不可收拾。
-
2020-02-12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眼紅腫是染疫?2關鍵能分辨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全球疫情持續升溫,新冠肺炎吹哨者李文亮,因接診感染新冠肺炎的青光眼病患時被傳染,日前病情惡化而病逝。新冠肺炎已證實可透過「接觸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勤洗手能避免接觸感染風險,但民眾仍擔心眼科成為「疫區」,有病也不敢就診,眼科門診近期的就診量至少減少三成,其餘五官科也受影響。開業診所眼科醫師張朝凱表示,新冠肺炎造成人心惶惶,民眾即使沒有發燒或是上呼吸道症狀,發現眼睛紅,也懷疑自己罹患新冠肺炎,或是身旁的親友出現眼紅症狀,就想和他保持一定的距離,眼科也被視為「疫區」,讓部分患者不敢就診。有分泌物嗎  顏色有玄機根據臨床觀察,新冠病毒患者有結膜炎症狀表現比率雖不高,且引發病情之輕重不一,有可能為單眼或雙眼發病,早期出現結膜充血,少量水樣、稀薄黏液樣分泌物,偶見小片狀結膜下出血;重症患者則有出現嚴重結膜充血、水腫,雖然目前少見以結膜炎為首診的新冠病毒患者。但張朝凱解釋,眼睛紅腫,未必就是新冠肺炎,一般來說,眼睛不適分為「非感染性」及「感染性」,分辨兩者最簡易的方式為是否有分泌物,出現分泌物,多數都是感染引起,感染原因也分為兩種,細菌性、病毒性;細菌感染造成的眼紅不適,分泌物會呈現黃綠色、病毒感染分泌物呈現透明。結膜下出血 也會眼紅紅張朝凱表示,新冠肺炎可透過接觸感染,若不幸新冠病毒接觸到眼睛黏膜,分泌物可能屬於透明,但仍需經由專業醫師評估。至於非感染性導致的眼紅不適,患者不會有分泌物,但通常會癢,另一種非感染性的原因,像是隱形眼鏡戴太久結膜缺氧所致,長期缺氧會引發慢性結膜炎。眼紅還有一部分的患者屬於結膜下出血,眼白僅有一小片血塊,張朝凱說,多數結膜下出血的原因,可能有施力過度、火氣大、受傷等,通常無須擔心,結膜下出血就像是瘀青,人體會在二到三周內自行吸收,顏色會從血紅色轉為黃棕色後到完全消失。他呼籲,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為了避免接觸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結膜炎,出入公共場所應多洗手,不要共用衛生物品,最好不要揉眼睛。若單純長期或季節性眼睛紅癢、有異物感則是慢性過敏性結膜炎。其病因多半是細菌、灰塵等過敏原或體質引起,不會傳染,建議加強清潔衛生、定期清洗寢具及減少配戴隱形眼鏡。張朝凱提醒,別因為過度擔憂疫情,不敢就醫反而延誤病情,若是眼睛紅腫同時合併其他症狀如分泌物很多、視力模糊、痛等,一定要盡速就醫檢查,他也強調目前醫護人員、醫院皆會做好相關的防護,避免傳染,民眾無須擔憂。
-
2020-02-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防老抗衰的健康生活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老人照護」。旅居國外的作家朋友夏祖麗寄來一篇她追憶父親名作家何凡在步入晚年,對老、病、死的看法,充分流露出老人如何以睿智、幽默面對人生無法避免的終點。同時我們也收到一位基礎醫學的名教授在耄耋之年仍然不忘研究教學之餘,寫出一篇對老年健康的看法,內容包含中西醫學不同看法,同時提出健康食品、增進記憶、保健養生的新思維。我們也很榮幸能邀請到國內主導老人照護的衛生福利部薛瑞元常務次長發表他對這主題的看法:「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也許不是意味著台灣將像一個老人走向遲暮,而是一個新文化建立的開始――不同世代的對話、不同血緣的融合,新的國族認同促使共同面對解決新的問題。」一、老年如何健康快樂全世界人口中,老年人比例已不斷上升,因此老年醫學非常受重視,有關延年益壽,防老抗衰,永保青春的相關基因(FoxO、p53、sirt1、PP63 shc 等等)及細胞訊息傳遞因素(growth factors、hormones、cytokines、free radicals、oxidative stress、antioxidants)的細胞分子作用機制,已有很多研究,但結果仍處於各說各話,尚未建立實驗可行的防老抗衰的方法或藥物,因大部分的實驗均在試管中或培養細胞所作的研究,直到最近才開始有鼠類實驗成功的例子,發現有些藥物已能瞄準標靶穿入衰老且已不再分裂的細胞,將其清除,因此,具有防老及治療白內障之功效,科學家預測發明不老藥,激發身體自我修護能力及延緩衰老的藥物,渴望延長人類的壽命至一百五十歲或更長,這些研究的重點不但延長壽命,而且提高健康生活品質,實現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在科學家發現不老藥前,我們又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實現健康快樂的生活呢?總合一些簡易可行的方法,與大家分享。二、中國古代名醫抗衰老的典範中國古代許多名醫,各有著名的養生術,似乎與現代的醫藥學養生保健觀點,差異不大,舉例如下:1、華佗(141-208年)三國外科鼻祖:「世間萬物分陰陽,陰陽平衡生長壯,陰平陽秘靠調養,加強運動身心強。」2、葛洪(284-341年)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煉丹家、我國化學鼻祖:「東晉道家葛稚川,一生精煉內外丹,清除六害靜觀座,氣行周天可駐顏。」3、孫思邈(581-682年)唐醫學大家及藥王著千金要方:「養生行善最為要,積德自然少煩惱,欲要長壽成真人,請君深研孫思邈。」4、李時珍(1518-1593年)明代偉大著作本草綱目的作者:「吸菸益少害處多,品茶利多弊端少,若問飲酒怎評估,關鍵在度最為要。」5、長生諺語(1)人怕不動,腦怕不用;早起活動腰,一天精神好;運動好比靈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2)笑口常開。青春常在;不氣不愁,活到白頭;遇事不惱。長生不老。(3)久視傷神,久立傷骨,久坐傷血,久臥傷氣。 三、現代抗衰老的典範現代醫藥學的研究,顯示老化衰弱的罪魁是氧化壓力及發炎,維持腦與心靈的寧靜安祥,乃是防老抗衰最重要的守則,綜合現代各家的養生術,重點如下:1、老化現象(1)形體衰退:白髮、皺紋、黑斑。(2)慢性疾病:癌症、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骨質疏鬆、關節炎。(3)情緒低落、健忘。2、改善老化的健康生活範例(一):(1)減輕壓力。(2)愛自己、愛別人。(3)在腦中有幸福及快樂感。範例(二):(1)力行健康飲食。(2)良好的生活習慣。(3)充分休養與修持。(4)適度運動(起床前,吐納深呼吸、丹田功、生活在感恩及幸福中)。範例(三):(1)許多慢性疾病如癌症、心臟病、肝病是不良生活習慣促成。(2)習慣能夠改變基因。(3)幸福感是健康生活的要素之一。3、避免大量消耗能量及抗氧能力(1)吸菸喝酒(2)暴飲暴食(3)食物添加物(4)壓力大的生活習慣(5)毒素(6)紫外線、放射線、電磁波。四、藥食同源的觀念及警訊近年來國內外、學界及坊間,均興起保健食品的研究,市面上充斥各種不同的保健食品使用的風潮,值得我們醫藥學界正視,在此嘗試從藥理學觀點,剖析最近有關保健食品的基礎科學與臨床的相關研究。1、 美國參議院特別委員會研究國民營養問題,並調查疾病增加原因,麥高文報告指出,藉由飲食生活的改善,可減少25%心臟病,50%糖尿病,80%肥胖症和20%癌症。2、 理想食物:85%植物性加15%動物性;其中「植物性」食物,係指含45-50%穀物包括豆類,而穀物則以未精緻者為佳,另含35-40%蔬菜水果,這些植物性食物,必須新鮮,保持天然狀態食用,若經過人為加工後,比較不理想。就寢前,讓胃部淨空。3、十四類具有保健功效的食物(1) 豆類:扁豆、青豆、豌豆、四季豆、黑豆、紅豆,含維生素B complex。富含蛋白質。具降脂、降血糖、減肥的功效。(2) 藍莓類:藍莓、紅葡萄、草莓、櫻桃、黑莓,具抗氧化。防癌、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白內障,護眼。(3) 青菜:花椰菜、甘藍菜、高麗菜、白菜,青江菜、芥菜、蕪菁。強力抗癌、補鐵。(4) 穀類:燕麥類、糙米、小麥胚芽、小米、黃玉米、亞麻子粉、大麥、小麥、蕎麥、黑麥。富含纖維、蛋白質、礦物質、植物雌激素。(5) 水果:柳橙、檸檬、葡萄柚。富含維生素,吃比喝更有效,含果膠、葉酸。預防癌症、中風及糖尿病。(6) 南瓜、紅蘿蔔、地瓜、橙椒。富含β-胡蘿蔔素、纖維、礦物質。防癌、護眼。(7) 鮭魚、黑鮪魚、牡蠣、蛤蠣、沙丁魚、比目魚、鮪魚、鱒魚。富含必須脂肪酸、ω3、ω6。防心血管疾病、健全細胞膜。(8) 黃豆、豆腐、豆漿、味噌。富含礦物質、維生素E、植物蛋白質、ω3。防心血管疾病、癌症,防骨質疏鬆。(9) 菠菜、甘藍菜、芥菜、青江菜、萵苣、橙椒。β-carotene、維生素C/E/K、B complex、CoQ 10 、礦物質、葉綠素、植物醇、ω3。防心血管疾病、癌症、護眼。(10) 茶含茶多酚。防癌、降血壓、減肥、防骨質疏鬆、抗病毒、抗蛀牙。(11) 蕃茄、紅西瓜、紅葡萄柚、柿子、木瓜、紅心芭樂,茄紅素。含維生素C、β-carotene,抗氧化,維生素B 6 。護心、護眼。(12) 火雞、瘦肉蛋白、去皮雞胸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 6 、B 12 、minerals、nicotinic acid。(13) 核桃:杏仁、開心果、胡桃、榛果、南瓜子、葵瓜子、腰果、芝蔴。堅果富含必要的不飽和脂肪酸(ω3)及維生素E。降膽固醇、降心血管疾病。防癌及防糖尿病。(14) 優酪乳(低脂或脫脂):活益生菌強化免疫,蛋白質、Ca、維生素B complex。防癌、降血壓及膽固醇。4、保健食品(nutraceuticals)及功能性食物(functional food)簡稱NFF。最近的研究顯示,食物不但供給營養素而且具有功能性的保健效果,然而有關濫用保健食品引起不良的效果已有報告,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警覺,適當的使用保健食品。(1)保健食品定義及功效a. 調整免疫系統 b. 改善骨質疏鬆 c. 調節血脂功能 d. 護肝 e. 調節血糖 f. 抗氧化 g. 調整腸胃功能 h. 牙齒保健 (2)保健食品的選擇及警訊a. 保健食品不宜單一大量長期使用。b. 天然食材保健功能最好。c. 加工純化後,不比天然好。d. 每個人因遺傳基因不同,生活環境及生活型態差異,必須考慮個人化的需求,尤其是使用劑量及期間,求取適當的保健規劃。(3)保健食品的臨床實驗結果,部分顯示不良的效果如下,因此必須謹慎使用健康食品。a. β-胡蘿葡素不具預防反而增加肺癌。b. 維生素C增加動脈血管硬化。c. 葉酸增加大腸直腸癌。d. 高鈣、高維生素D可降低大腸直腸癌,但增加攝護腺癌。e. 停經婦女補充荷爾蒙(動情素加助孕素)增加乳癌罹患率。五、老年人增進記憶的方法年紀大,令人感到變化最大的是健忘,因此,除了注意養生的健康生活外,下列幾種簡易的增進記憶的方法,不妨試試看。1. 穩定情緒、舒暢心情、精神愉快、記憶靈敏。2. 調節大腦功能增強記憶:聽音樂、散步、栽種花木、短程旅遊。3. 保護大腦神經:防治腦血管疾病、戒菸酒,適度用腦。4. 鍛鍊大腦功能:多學習文化知識及技藝。5. 生活不可過於悠閒。6. 合理有序的生活節奏,大腦功能活動正常、意識清晰、思維有條理、記憶深刻準確。7. 睡眠充足、飲食適量。8. 遇事,細看細聽,使記憶深刻持久9. 注意明瞭事物信息的內容及特點。六、個人化保健養生新思維由於每個人的遺傳及天生體質的差異很大,保健養生必須講求個人化的養生,才能達到實質上的效果。最近的研究顯示下列各種因素,導致我們對保健食品及各種藥物的反應,差異很大。因此,務必講求個人化的養生術。1. 遺傳疾病:癌症(乳癌、白血病等等)、糖尿病、高血壓等等,家族疾病與遺傳基因多樣型或突變相關連。2. 過敏症,免疫力差,自體免疫疾病。3. 早年型(50-60歲)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小腦脊椎退化症、脊椎側彎硬化症等等。4. 藥物及毒物代謝酶(cytochrome P450)之多型性及差異性。
-
2020-02-12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1歲內嬰兒防疫 醫師建議外出嬰兒車加套防風罩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家長擔憂多起嬰幼兒感染病例,台中市茂盛醫院小兒科醫師簡佳裕今天表示,1歲以下的嬰幼兒不適合戴口罩,如要外出,可在嬰兒車上加套防風罩。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發生以來,已出現多起1歲以下嬰幼兒和新生兒感染個案,簡佳裕認為,嬰幼兒也要嚴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平時增加嬰幼兒免疫力,主要是飲食均衡、睡得飽、穿得暖、適度運動和曬太陽;同時也要避免感冒或進出醫院被傳染。簡佳裕指出,嬰幼兒防疫以「被動防護」為主,1歲以上幼兒在密閉空間才需要戴口罩,若買不到兒童口罩,可將大人口罩綁緊給兒童使用,至於在公園玩耍或戶外散步,則不需要配戴。簡佳裕進一步表示,1歲以下的嬰幼兒不適合戴口罩,實際上嬰兒也戴不住。尤其更不建議5到6個月以下的小嬰兒戴口罩,因為嬰兒呼吸力較弱,加上外科醫療用口罩共有3層,可能會讓力量微弱的嬰兒過於費力呼吸,甚至有窒息之虞。他強調,還是要盡量減少到醫療場所或人潮擁擠處,如果真的需要外出,可以在嬰兒車上加套防風罩,但回到家後一定要將防風罩徹底消毒再收納,家長可選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或濃度75%的酒精擦拭。對於嬰幼兒照顧者,簡佳裕也提醒,大人除了自己要勤洗手,也要幫小小孩勤洗手,只要觸摸到公共區域物體表面,就要幫小朋友用肥皂洗乾淨,不親吻嬰幼兒、不共用餐具、不餵食或共食,保持家庭環境清潔及通風。
-
2020-02-12 新聞.健康知識+
三高、慢性病疾患天冷注意! 11項保命絕招要牢記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祐祐叔叔和秀秀阿姨平時喜歡在清晨健走,就愛和太陽公公比賽誰比較早出門運動。當冬天冷氣團來襲,氣溫驟降,一出門那股冷颼颼寒風吹來,直接刺入骨裡,祐祐叔叔和秀秀阿姨常常不禁打起哆嗦來,但他們總覺得忍過去就好了,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對於追求健康而勤於運動的叔叔、阿姨來說,其實非常危險。當寒流來襲,氣溫在14°C以下,往往還會伴隨空氣濕度變低,天冷、活動少,飲水量往往會減少,血液濃稠度就會增加、血液循環就變得緩慢,血壓容易呈現不穩定狀態,這樣的現象會使血管內的血液凝固機會上升,增加心肌梗塞及中風之急性發作。根據每年衛生福利部數據顯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尤其有三高的慢性疾病、心血管病患及老年長輩,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發生無法挽回的憾事。依衛生福利部統計104年十大死因,第二名就是心臟疾病。寒流來襲時,提醒三高患者,氣候變化容易引發心臟血管意外發生,呼籲除了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一般而言,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冬季偏高,因此降壓藥的劑量在冬季、夏季是有差別的,所以在冬季當您的血壓出現較大的波動,例如開始經常收縮壓持續升高在20毫米汞柱以上,必要時應回診,讓醫師看過您量測的血壓數值變化,適當的調整降壓藥。冷氣團來襲期間,若出現心臟病發作症狀,如胸悶、胸痛、心悸厲害、莫名原因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嘔吐、異常的極度疲倦、頭暈等,應立即送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病史者,若是居家有醫囑開立的「救心」(也就是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在送醫前,可先依醫師指示方式使用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後立即就醫。彰基遠距健康諮詢中心護理師陳淑麗表示,秋冬環境溫度變化,要多加注意的事項,有下列11個重點需要注意,才能保護自我健康。1.定期自我監測血壓、血糖,有慢性病個案,請務必遵守醫囑規律服用藥物,不可擅自暫停藥物或增加用藥劑量。血壓波動變大時,應更落實量測、記錄,並提前回診讓醫師依照您血糖、血壓數值變化,調整您的血壓、血糖藥物。2.建立良好生活型態,如:健康飲食、減少鹽分攝取、不抽菸、節制飲酒、規律運動及維持健康體重,避免疾病控制不佳,引起心血管併發症。3.冠心病、心絞痛等個案,在寒冷的冬季或遇到冷空氣的刺激,首要請做好避免傳染到感冒上身,尤其是流感,常常引發嚴重併發症,所以流感疫苗的施打請一定要配合。4.用餐過度飽食或飲酒較多後,可能誘發心臟疾病發作,因此建議進食量大約8分飽即可。5.心臟病或中風在早晨發作的機率特別高,因為早晨氣溫較低,血管會收縮來保存身體熱量。在秋冬季節,年長者和慢性病個案,應避免在早晨外出進行運動鍛鍊,最好等太陽出來,溫度回升後或改成傍晚時段再運動。吃飯前、後一小時內也不宜運動,並建議不要單獨運動,應該揪伴一起運動。6.寒流來臨時要降低運動強度,平時跑馬拉松就改成健走。運動前一定要做好暖身工作,可以暖身5~10分鐘再開始健走,運動中穿著保暖通風的衣物,以免增加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率。運動中有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厲害、盜汗等情形時,應立即停止運動。7.適度釋放壓力;要避免過於長時間勞累,晚上足夠睡眠至少6小時,避免情緒過於激動等。8.臨床實證研究顯示,膽固醇控制好,就能減少心血管疾病,建議年過40 歲者,定期健康檢查並追蹤異常血脂數字,三高個案和本身體質偏向高血脂者,建議積極就診,請醫師評估是否需服用降血脂藥來有效降低壞的膽固醇。9.冬季氣候乾燥又身體皮膚減少排汗,有些人嫌如廁解尿頻繁而較少喝水,部份老人家對口渴的感覺變差也較少攝取水分,也會容易導致血栓形成,所以要適度增加水分,簡易換算一天飲水量=體重(公斤)x30C.C.=一天建議飲水總量。例如6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應攝取1800 C.C.水分,有額外流汗、水份體液流失情況,應適度再增加飲水量。10.保持理想體重;肥胖者應設法減輕體重,世界衛生組織計算標準體重之方法:身高(m)×身高(m)×22=標準體重,標準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11.冬天泡湯是最舒服的,建議飯前、飯後一小時內不可泡溫泉,酒後更不要泡溫泉,心血管個案請泡湯不宜超過心臟,因為溫泉的水溫會促使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心臟負荷過重,末梢血管擴張後造成大腦的血液循環變少,容易引發中風風險。(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流感來勢洶洶! 除了戴口罩還有7件事更不得馬虎 6種人感冒病程快! 你需要做「這件事」增強保護力 
-
2020-02-12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陸專家指新冠病毒可潛伏24天 陳時中:證據不足
中國病毒專家鍾南山公布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最長潛伏期可達24天。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目前國際間多以14天做為新冠病毒潛伏期,中國以疫調判斷潛伏期長短,科學證據不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召開記者會,有媒體問到鍾南山團隊評估新型冠狀病毒最長潛伏期可達24天的研究。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說,潛伏期長短需要科學化數據支持,但中國專家卻以疫調做為潛伏期長短依據,在科學上尚顯不足,畢竟疫調結果和問診技巧息息相關,每個人對於症狀的定義、認知也都不同。指揮中心執行官、疾管署長周志浩指出,國際間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約2至10天,各國普遍還是以14天做為潛伏期標準,目前來看這樣的設定是適當的,未來會持續注意國際趨勢。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則說,不論是新型冠狀病毒或其他疾病,潛伏期大多都落在14天以內,偶爾會出現幾例極端值,但以新型冠狀病毒而言,14天的潛伏期適用99%個案,未來是否提高,會再諮詢相關專家。媒體詢問,第18例確診個案是台灣首例無症狀感染者,是否代表其潛伏期較長。莊人祥說,此個案至今仍無症狀,但「無症狀就是無症狀」,和潛伏期無關。抗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專家、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昨天接受記者聯訪時表示,國內第5例、第8例個案發病日僅相差1天,認為「幾乎可確定」無症狀者可傳染。對此,陳時中表示,現在不用做太多臆測,畢竟疫情涉及科學,指揮中心會就科學已證實的部分全力來做,專家也研判國內第5例、第8例個案是因親密接觸而感染。周志浩也說明香港青衣傳出有糞管傳播的狀況,根據目前掌握到的狀況,香港專家是基於過去SARS經驗,才會先撤離住民,會再追蹤最後判定結果。
-
2020-02-11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戴口罩忽略這點等於白戴!日實驗:細菌側漏率100%
新冠(武漢)肺炎疫情人人自危,不少民眾搶買口罩防衛,但戴法錯誤讓防疫效果盡失。日本電視台進行一個實驗,證實如果沒戴緊,「側漏率」高達百分之百。很多人戴口罩會讓眼鏡起霧,這表示「口罩沒戴緊」,由於口罩上方沒貼合,呼出來的氣體都跑到眼鏡上,而外界的病毒及其他有害微生物,也趁機進到口罩與臉頰之間。日本MBS電視台的節目討論口罩的正確帶法並進行實驗,一名女受試者戴口罩,故意不貼合口罩的鼻夾處。接著用特殊設備測量口罩外側空氣的細菌,有多大機率透過縫隙進到口罩內側和人體,測量結果竟然高達100%。也就是說,像這樣沒貼緊的戴口罩方式,讓口罩和人臉間留下縫隙,呼吸時的氣流會流向縫隙,嚴重降低口罩的過濾作用,完全無法隔絕細菌,有戴等於沒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戴口罩4口訣:「開戴壓密」,(1)檢查口罩有沒有破損;(2)兩側鬆緊帶掛上耳朵,鼻樑片固定在鼻樑,口罩拉開到下巴;(3)輕壓鼻樑片,讓口罩與鼻樑貼緊;(4)檢查口罩和臉部內外上下是否有密合;(5)同一副口罩應只限同一個人重複使用,且應每天更換。
-
2020-02-11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武漢遭感染醫護人員數破千 專家:長年忽視公衛
陸媒報導,武漢當地自肺炎疫情爆發起,可能已超過千名醫護人員遭感染。這除了源於初期資訊不透明和防護裝備不足外,專家表示,也凸顯出公共衛生長年遭忽視的問題經濟觀察網10日的報導,引述了一張3日在網上流傳的湖北省醫務人員發病狀況統計表,其中確診病例超過15例的醫院就有15家。報導引述武漢多位呼吸科醫師表示,實際感染的醫護人員數量比上述統計更多,據不完全統計,武漢醫護人員的遭感染數已在1000例以上。報導引述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彭志勇團隊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所發表的文章指出,截至1月28日,這家醫院138例病人中,41.3%可能是經由院內感染,57例的院內感染中,有40例是醫護人員。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的呼吸內科醫生胡晟則說,該院約有30名醫護人員遭受感染,呼吸科的4個病區中,有2個是專門收治院內醫護人員。而胡晟本人也遭受感染。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武漢市紅十字醫院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這兩家醫院的醫護人員分別有30人住院,和92名確診。疫情爆發之初,官方曾表示病毒沒有「明顯人傳人的現象」。報導引述多位遭感染的醫師表示,當時主要是依普通的病毒性肺炎處理,並未做好防護措施。不過報導也指出,前述流傳的統計表顯示,多家醫院在2019年底和2020年1月初,就已出現醫護人員感染。然而,武漢市衛健委1月11日的通報仍稱,「1月3日以後沒有新發病例,未發現明顯人傳人、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報導稱,第一波感染的主因,是因訊息公布不及時,導致醫護人員防護不足。而第二波則是因防護物資不足,一家醫院的加護病房就有2/3的醫護人員被感染,而縣級醫院的物資匱乏情況更嚴重。報導引述中國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譚曉東表示,疫情已形成以醫院為主要疫源地的事件,民眾懷疑自己被感染而到醫院,醫院成為重要的感染場所,未感染的病人和醫務人員都可能遭感染。譚曉東認為,這次疫情爆發,從初期訊息公布不透明,到之後的防護物資跟不上,凸顯出的是「從上到下,從衛生系統到社會,只注重臨床實踐而忽視公共衛生」。報導也指,疾病防控部門應關注醫護人員被感染的狀況,尤其在武漢當前所面臨的「決戰」中,遏制醫護感染尤為重要。
-
2020-02-11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次氯酸水跟著熱銷 衛生單位提醒不能食用
武漢肺炎疫情發燒,除了口罩,就連「次氯酸水」等消毒用品也跟著熱銷!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次氯酸水不可食用,若用於洗滌餐具,餐具應確實晾乾後再使用;居家防疫最好的方法還是用肥皂勤洗手,使用稀釋過的漂白水清潔環境,就能達到消毒效果。為了對抗疫病,有人開始尋求次氯酸電解消毒水製造機自製「次氯酸水」,進行器具、地墊、電燈開關等環境消毒,甚至用來洗滌食品容器具、蔬果或洗手。衛生局指出,次氯酸水製造機屬於一般電器用品,不具任何醫療效能,商品如擬用於食品或食品器具容器包裝等食品接觸面的洗潔,應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詳實標示相關資訊,且不應有誇大、不實或易生誤解情事。衛生局指出,次氯酸水不可食用,若作為水的殺菌劑、食品容器以及食材洗滌之用,其有效氯含量要在200ppm以下,食材殘留則不得超過 1ppm。民眾用製造機自行生產之次氯酸水,濃度約在30ppm~80ppm,相較於醫院等容易感染的區域使用的次氯酸水(濃度100ppm~300ppm)濃度偏低,消費者應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注意濃度與用途,因為它無色且無嗆鼻氣味,尤須避免孩童誤食。預防感染仍須落實勤洗手、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生病戴口罩就醫或在家休息。居家環境消毒可使用75%酒精或次氯酸鈉(NaClO),前者亦可使用市售95%藥用酒精加上蒸餾水(或煮沸過冷水),依需要消毒之使用量,以3份95%酒精加1份水比例,稀釋成70-75%濃度之酒精;後者可取一般市售漂白水(次氯酸鈉濃度約5%)10毫升加1公升清水,稀釋成500ppm使用。
-
2020-02-11 橘世代.健康橘
靠喝「茶」可抗冠狀病毒?食藥署:勿輕信
最近大家聽到武漢肺炎就色變,除了搶口罩,許多人也分享抗病毒秘方,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再提醒,不可相信無根據的傳言。部分網路媒體流傳紅茶或普洱茶中所含成分「茶黃素」,可對抗新型冠狀病毒,食藥署於官網說明,並無實證,不應輕信與轉傳。食藥署提醒民眾,目前醫學研究針對新型冠病毒之特性仍未完全瞭解,在沒有確切的科學實質證據論述基礎下,對於「紅茶或普洱茶,可以抵抗新型冠狀病毒、增加免疫力之偏方」傳聞,應該抱持小心謹慎的態度,不要隨便輕易相信,也避免再轉傳親朋好友。食藥署強調,「茶」類本質仍屬食品,並無治療疾病的效果,若有身體不適情形,例如發燒、咳嗽及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應依循正規醫療管道醫治,並遵醫囑治療,勿聽信偏方而延誤就醫時機。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11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醫師推薦「精油防疫」精油真的能阻止武漢病毒?
讀者0952dc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你好,請問一下關於精油對抗感冒或流感等上呼吸道病菌~目前有無實驗是直接將瓶子拿到鼻子吸入~又或是滴於衛生紙上使之味道自然蒸發於房間中的吸入也同樣有效果呢? 謝謝 我點擊上面那個連結,看到電視新聞裡一名家醫科醫師在談「精油防疫」。她說:「有的精油它是直接就可以阻止我們的病毒」。這個影片在短短兩天裡就有八萬多個點擊,有262個讚,12個爛。影片的下面還有這麼一段話:疫情延燒,防疫物資引發搶購風潮!澳洲一家大學發現,茶樹與尤加利樹精油,可以隔絕9成以上的流感病毒,雖然目前與武漢肺炎沒有直接關係的直接研究,卻意外帶旺精油銷售,精油業者就透露,最近業績確實有增加。可是呢,我到谷歌搜索,又到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就是搜不到有任何資訊可以證明《澳洲一家大學發現,茶樹與尤加利樹精油,可以隔絕9成以上的流感病毒》。不過,在做谷歌搜索時,我倒是有看到這兩篇文章:No, ‘anti-viral essential oils’ probably won’t stop you getting ill(不,“抗病毒精油”可能不會阻止您生病)。Dr. Pimple Popper shut down beauty guru Michelle Phan’s claim that burning ‘antiviral’ essential oils can kill off viruses before they enter your system(Pimple Popper醫生關閉了美容大師Michelle Phan的主張,即燃燒“抗病毒”精油可以在病毒進入您的系統之前將其殺死)。這兩篇文章都是在講一位擁有兩百多萬粉絲的美容網紅Michelle Phan用推特聲稱《精油可以對抗病毒》,而一位皮膚科醫師Sandra Lee(化名Pimple Popper醫生)立刻回應說:「很抱歉,所謂的《抗病毒精油》根本就不存在」。這位網紅也回應說,她只是分享了一位朋友的東西,而非有意誤導,她下次會小心留意。也就是說,她也承認所謂的《抗病毒精油》根本就不存在。那,到底是什麼原因會讓台灣這位醫師說精油能抗病毒呢?我用她的名字做搜索,這位專家是《台灣芳香醫學醫學會》的理事長。所謂的《芳香醫學》其實是叫做《芳香療法》,而它的英文是aromatherapy。它並不是正統醫學裡的一個分支,而只是一個旁門左道。有關此一療法,信譽卓著的梅友診所有發表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aromatherapy?(什麼是芳香療法的好處?)。它開門見山就說:關於芳香療法有效的研究是有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也有發表一篇Aromatherapy: Do Essential Oils Really Work?(芳香療法:精油真的有效嗎?)。在這兩篇文章裡是完全看不到virus(病毒)或flu(流感)這個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也有發表一篇2019 Novel Coronavirus: Myth vs. Fact(2019新型冠狀病毒:迷思vs事實)。它共列舉了6項迷思,其中一項是:您可以通過使用精油,鹽水,乙醇或其他物質來保護自己免受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的侵害。然後它說事實是:這些建議中的任何一項都不能保護您免受冠狀病毒感染,甚至於其中的一些做法可能很危險。哈佛大學也有發表一篇Be careful where you get your news about coronavirus(要小心從哪裡獲得有關冠狀病毒的新聞)。它說:「《牛至油(oregano oil)證明對冠狀病毒有效》是一個沒有根據的說法」。總之,精油能抗病毒是一個完全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台灣這位醫師的聲稱,唯一的用處就是幫助精油的銷售。如果精油真的能抗病毒,那她為什麼還需要戴著口罩?有關精油的用途與胡扯,請看《精油能影響紅血球排列?》。原文:精油能抗武漢病毒,醫師說的
-
2020-02-11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搶不到酒精嗎?理科太太分享替代品:藥局還很多
武漢肺炎的疫情仍持續升溫,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因應市面供需不平衡、民眾搶購口罩以及不必要的過度使用等問題,原先實施於全國超商通路的口罩販售,將改為持健保卡購買的實名制制度。2月6日起實名制購買未來主要將分為專業使用與民生使用兩大區塊,專業使用根據醫護需要,由地方衛生局配發。民生使用部份暫停於原先的超商通路販售,2月6號開始開放以實名制購買口罩,每七天可購買一次,一次限購2片,2片口罩販賣價格為10元。銷售通路為全國6505家特約健保藥局,每日每間配送200片成人口罩、50片兒童口罩,偏鄉地區無健保特約藥局之區域則可至衛生所購買。購買前,民眾可以先到中央健保署網站查詢服務地區、服務時段,另也會公佈口罩販售情形的指引地圖,標示已經售罄的銷售位置,避免民眾白跑一趟。 身份證單雙號分流購買為了舒緩購買人潮,實名制購買將採取分流制度,身分證字號末碼單號者可於每週一、三、五購買,雙號者可於每週二、四、六購買,週日則不限身分證字號,只要健保特約藥局有營業即可購買。另上班族及行動不便者,可以委託親友代購,一人限代持一張健保卡,同時,兒童口罩僅限12歲以下兒童健保卡購買。外籍生和外籍工作者方面,只要是合法在台的,滿六個月都會有健保卡,可以持居留證購買,比照看身分證末碼辦理;至於未滿六個月的會再公布配套措施。指揮中心也強調,開放空間不需要戴口罩,請民眾將資源留給需要的人,進出醫院者、有呼吸道症狀者以及有慢性病的人外出建議戴口罩。口罩配戴時要注意鼻樑片緊貼密合,如果在飛沫傳染可達之距離,也不要因為說話而將口罩摘下。 異丙醇可替代酒精除了近期的口罩之亂,酒精也成為防疫的熱門商品,藥局幾乎都已經銷售一空。對此Youtuber理科太太也熱心地在instagram分享一個可以替代酒精的殺菌好物,而且這個東西藥局還有很多! 理科太太表示,如果幸運買到酒精,最好稀釋到75%左右才最適合殺病毒,因為濃度太高的酒精會讓細菌、病毒表面蛋白快速凝固,反而比較難殺死。而要快速稀釋95%酒精,可以用4杯酒精混合1杯水,消毒液做好之後放在噴霧瓶裡面,噴完手之後,雙手正反面搓到乾。但是如果真的買不到酒精,可以用異丙醇(Isopropyl Alcohol)代替,買99%異丙醇,用3杯異丙醇均勻混合1杯水就可以了。另外,理科太太也提醒大家千萬要小心不要大量吸入或被小朋友喝到。
-
2020-02-11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病榻上的最後吶喊 認識武漢肺炎吹哨者李文亮醫師
2月6日晚間起,中國社群網站上發出怒吼,為李文亮的離世感到不值。「我們需要言論自由」的短評獲得百萬次以上的迴響。究竟,李文亮是誰?讓中國想起的言論自由的重要性?吹哨者李文亮醫師於2019年12月,在學校的群組中貼了一則文,說海鮮市場出了七個病患,都是出現呼吸道症狀,是種類似SARS的冠狀病毒疾病,正在他的醫院裡接受隔離。他是於醫學院的群組裡發訊息的,等於是在新興傳染病出現時,最早警告臨床醫師們注意病毒攻勢的人物。不過隨著這則訊息被螢幕截圖後傳送各地,李醫師暗自擔心自己會因而受罰。接受訓誡果然沒過多久,他就被公安傳喚,說他散播謠言,「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如果固執己見,不思悔改,繼續進行違法行動」,就要送法辦。他需要簽下訓誡書,要誠心悔過,承認自己說了謊,自承說「7例SARS是不屬實的言論」。自身染病雖然被訓誡,李文亮繼續堅守岡位,於醫院服務。他在1月8日診治了年長患者,其患者隔日開始發燒,出現肺炎。再隔個一天是1月10日,李文亮自身也開始咳嗽了。1月11日,李文亮發燒。1月12日,李文亮住院。經過幾次化驗,到1月底時院方才確認李文亮亦是染上新型冠狀病毒。病毒快速傳播短短五個星期之內,武漢肺炎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痛。這新型冠狀病毒的態勢已然超越當時SARS的感染人數,中國本身有超過28000案例,死亡人數持續攀升。中國以外,另有25國有零星案例發生。武漢,這個中國第七大城市,全世界第四十二大城市,於1月23日開始封城,飛機、火車、地鐵、船運、巴士等交通工具一併停擺,居民不可離城,也沒有交通工具能離開城市。即使武漢走向封城之後,病毒仍未慢下它擴散的速度,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持續攀升之終,更多中國城市宣布封城。截至2月7日,武漢肺炎造成全球31372人感染,638例死亡。病榻上的最後吶喊即使在病床上,李醫師仍舊對政府提供的資訊存疑:「政府為什麼仍堅持說病毒沒有人傳人?」「為什麼政府說沒有醫療人員受感染?」事實上,李醫師的父母與多位同事,都罹患了武漢肺炎。1月21日,中國才說這病毒可以人傳人。1月31日李醫師公開了他的訓誡書。當然,病毒不跟你政府簽什麼訓誡書,當政府專注在政權維穩,糾正市民的言行,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傳播開來,愈來愈多人感染,愈來愈多人死亡。2月初李文亮醫師透過訊息告訴紐約時報,中國政府當時應該要及早公開資訊,才可能遏止新型病毒。「如果政府單位願意早點公開這些資訊,」李文亮醫師說:「我想現在情況會好得多。我們需要更公開、透明的疫情資訊。」搶救無效李醫師因新型冠狀病毒住院,三周後於2020年2月7日凌晨死亡,年僅34歲。身後留下懷孕的老婆與一名小孩。2月6日晚間在中國的社群上就出現李醫師的死亡消息,點燃中國網民的怒火,沒過幾小時,醫院方又出面說,李醫師還活著,院方正在想方法急救,「處於搶救狀態」,不少微信上的評論都遭刪除。只是又過沒多久,院方最終還是證實了李文亮醫師的死亡消息。我們不知道,中國政府試圖搶救的,是李醫師這條人命?還是政治名聲、政權維穩?李文亮醫師因當了吹哨者而被迫道歉,但中國政府該道歉的,豈止千百萬人。原文:認識李文亮醫師 – 武漢肺炎吹哨者搜尋附近的診所: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2-11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嬰幼兒防疫 醫師:不親吻、勿拿手機給小孩玩
武漢新冠肺炎傳播力強,中國大陸傳出許多1歲以內的嬰兒被感染,浙江還有3個月大的新生兒中招。台中市茂盛醫院小兒科醫師簡佳裕提醒,平時應注意嬰幼兒的飲食均衡、睡得飽、穿得暖,並適度運動和曬太陽,以增加嬰幼兒免疫力,同時要避免感冒和進出醫院。再者,就是幫嬰幼兒勤洗手、外出使用防風罩、加強室內通風等防疫措施。考量嬰幼兒的特性,防疫乃以「被動防護」為主,簡佳裕提出的重點有:一、戴口罩:1歲以上適合佩戴,但在密閉空間才需要。若買不到兒童口罩,將大人的口罩綁緊,還是能給兒童使用的;若到公園玩耍、戶外散步,不需要戴口罩。1歲以下不適合戴口罩,且也是戴不住。尤其5、6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因為嬰兒的呼吸力較弱,更不建議戴口罩。再者,外科醫療用口罩共有三層,這可能會讓力量微弱的嬰兒過於費力呼吸,甚至有窒息之虞,反而更危險。二、使用防風罩:基本上,還是儘量減少到醫療場所或人潮擁擠處的機會;如果真的需要外出,可以在嬰兒車上加套防風罩,但回到家後,一定要在防風罩徹底消毒後。可選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擦拭,或用75度的酒精擦拭,再收納起來。至於照顧者,簡佳裕也建議應堅守以下原則,以保護家中嬰幼兒:一、勤洗手、不亂摸:勿讓小孩玩手機:手機上面充滿指紋,是間接傳染的超級大媒介,加上病毒在光滑面可以或超過24小時,所以千萬不要讓小孩玩手機。大人在外出回家後,首先要把外出服換掉,並且徹底洗手、洗臉、洗眼鏡,這跟預防腸病毒一模一樣。同時要督促家中小孩勤洗手、勤洗臉、不亂摸,尤其要避免小小孩吃手的習慣。不能用手揉眼睛、掏鼻孔、手部不要碰觸公共區域的物體表面,尤其是電梯按鈕等頻繁碰觸的表面;萬一不小心碰觸了,就要幫小孩用肥皂徹底洗手。有些家長會使用酒精或精油進行手部消毒,但頻繁使用對嬰幼兒來說,可能太過刺激,故不建議,僅限在外不便時,偶一為之。二、不親吻嬰幼兒、不共用餐具、不餵食或共食;不對嬰幼兒小孩呼氣、喘氣;不用嘴巴吹氣的方式讓食物變冷再餵食,以防飛沫汙染食物。三、家庭環境消毒:保持家庭環境衛生,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可以用酒精消毒擦拭物體表面一次。最近很夯的次氯酸水產品,濃度太高會對皮膚不好,萬一小孩誤食,也有危險。四、加強房間通風:家中有配置空氣清淨機的人,應該每日定時開啟;家裡若沒有空氣清淨機,就要每天在房間輪流通風2至3次,每次開窗通風30分鐘至1小時。房間通風時,將孩子轉移到其他房間,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通風時小孩因而受涼。
-
2020-02-11 新聞.健康知識+
起床後腰痠背痛不只是姿勢問題…「睡眠缺氧」恐引發這二種病
有位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都會陪奶奶來看病,奶奶長年咳嗽,他自己也常咳嗽,所以認為咳嗽可能是遺傳。這年輕人每次陪奶奶來都在旁邊打瞌睡,而且他很胖。我跟奶奶說孫子可能需要做檢查,看看是否有睡眠障礙。奶奶說他以前沒那麼胖,因為一直咳嗽去看醫生,醫生說他氣喘於是開始服用類固醇,但是咳嗽還是沒改善,而且越來越胖,晚上打呼很大聲,白天坐著就睡著。安排了睡眠檢查後,發現他是重度睡眠呼吸中止,因為很胖所以呼吸道空間不夠,整夜睡覺有重度缺氧的情形,導致白天精神不濟,血壓也有變高。大部分醫師可能不以為意,認為胖容易有三高,忽略了這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所導致。後來也發現他一直咳嗽並不是因為氣喘,而是因為睡眠呼吸中止吸氣的時候胸廓有負壓,負壓有好有壞,負壓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但負壓若太強會讓胃酸容易逆流,導致慢性咽喉炎而引起咳嗽。接受了手術治療後,胃酸逆流的情形改善了,咳嗽的頻率也降低了,經江醫師安排的運動和飲食計畫,從137公斤變成78公斤,白天也不再打瞌睡,目前是竹科的工程師。從打呼到睡眠呼吸中止有些人睡覺時會打呼,打呼是因為呼吸道的空間不夠,呼吸時產生擾流就會有鼾聲出現。換句話說,如果呼吸道空間夠的話,一般是不會打呼的。從正常到打呼、上呼吸道阻力症候群,甚至到睡眠呼吸中止,從最正常到完全阻塞,中間有不同的階段,統稱「睡眠呼吸障礙」,就像光譜分布一樣,中間可能有不同的問題。第一個就是打呼,如果只是單純打呼,呼吸道阻力沒有提高,也沒有阻塞缺氧的情形,並不會造成睡眠的干擾。但是打呼會有一個問題,就是長期下來可能造成振動傷害,就像馬路上鑽地的工人,長期用鑽地機,鑽久後手會麻,因為神經已經被破壞了,甚至手指會變白,形成白指症,因為血管也被破壞了,血液循環變差。喉嚨也是一樣,有研究發現,呼吸道神經病變與長期打呼導致呼吸道受到振動的傷害有關,神經功能如果是正常的,睡眠呼吸中止的手術治療效果比較好;神經功能受損的話,手術治療效果會打折扣。打呼時同時呼吸道阻力提高,即是打呼的另一個問題──「上呼吸道阻力症候群」,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睡覺時沒辦法好好放鬆導致肌肉緊張,白天會腰酸背痛、肩頸痠痛、容易疲勞。「慢性疲勞症候群」或是「病態大樓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很多其實都是上呼吸道阻力症候群引起的,因為睡覺時呼吸道阻力提高了,肌肉呈現緊繃疲勞,沒辦法放鬆,因為肌肉沒辦法放鬆,白天就會有腰酸背痛的情形。再進一步,呼吸道就開始阻塞了。阻塞之後會有阻塞型的通氣不全,也就是阻塞之後氣流量會受到影響,容易產生缺氧狀況或睡眠中斷。睡眠中斷從上一階段上呼吸道阻力提高就容易出現,因為雖然是睡著的,但睡著後肌肉沒辦法好好放鬆,所以呼吸會比較費力,睡眠就會容易中斷。阻塞型的通氣不全呼吸會更費力,因為已經阻塞了,但此時缺氧還不嚴重,因為還是會持續呼吸,只是會斷斷續續塞住。最嚴重就會產生睡眠呼吸中止,呼吸道已真的阻塞,而且阻塞時間比較長,一般要大於10秒才算是一次的阻塞,如果阻塞大於10秒,每個小時出現5次以上,就符合睡眠呼吸中止的定義。睡眠呼吸中止的影響睡眠呼吸中止影響的範圍很廣,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心臟病、高血壓、中風,很多研究都已發表在學術期刊,有2、300篇以上,另外糖尿病、血脂肪(膽固醇)、性功能障礙、兒童成長曲線落後,也都與睡眠呼吸中止有關。睡眠呼吸中止也會有猝死的風險,當呼吸中止時間超過1分鐘以上時,就可能導致猝死。在睡眠檢查中常會看到有病人阻塞超過1分鐘。睡眠呼吸中止與失智有關?睡眠呼吸中止現在知道有2個層面會影響失智症,一個是缺氧本身造成的問題,一個是腦脊髓液的循環變少。很多研究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病患因為長期缺氧,導致失智的風險會提高。在失智之前腦部會有一些病變,腦神經會先衰弱、退化,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控制呼吸的大腦神經,正常情況自己可以控制吸氣,但如果大腦神經受損,想吸氣時可能沒辦法很順的吸氣。控制認知的大腦皮質也會受到影響,認知就是關於人、事、時、地、物,例如昨天晚上跟朋友去吃飯,會記得是跟誰吃、在哪裡、吃什麼、吃了多久等,這就是認知功能。但如果在長期缺氧的狀態下,認知功能就會受影響或會忘記,例如原本很常去的餐廳,去了之後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在那裡,這都是認知功能出問題,容易導致失智的風險。晚近也開始有研究發現,因為失智症本來就是乙型類澱粉蛋白(beta amyloid)和淘蛋白(Tau-protein)的沉積,這2者都對腦神經有毒性,沉積越多,腦神經就越容易受損。後來發現缺氧會讓這2種毒性物質沉積得更快。另外如果呼吸不順,吸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因為吸氣可以讓胸廓有負壓,使血液能回流,血液因為有心臟幫浦,所以就算沒有活動,血液還是可以回流,只是循環沒那麼好。淋巴系統就沒有心臟幫浦,所以淋巴的回流全部都是靠呼吸和肢體的活動,有些住院的病人連續在床上躺了2、3天,手腳就腫了起來,這就是因為沒有肢體活動,也沒有大量的呼吸,導致淋巴回流不好。而這與失智症有關,因為腦脊髓液也沒有幫浦,需要靠呼吸去產生負壓,讓腦脊髓液可以流動。由於睡眠呼吸中止在睡覺時呼吸的次數會減少,減少後不只影響血液循環、淋巴循環,也會影響腦脊髓液的循環。腦脊髓液的循環不好的話,類澱粉蛋白和淘蛋白的代謝就會變慢,如果腦脊髓液的循環快的話,可以把這些毒性物質帶走,所以當呼吸變少了或是強度不夠,腦脊髓液的循環就會變慢,把毒性物質帶走的速度也就變慢。睡眠呼吸中止的預防與改善鼻過敏的控制是很重要的,鼻塞會導致睡眠中缺氧。減重也可以預防睡眠呼吸中止的產生,如果已經有睡眠呼吸中止,減重也可以讓呼吸中止的情況減少;但光靠減重是不能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的。延伸閱讀: 首位牙醫出身的衛福部長, 陳時中如何讓醫界到網路鄉民都信服?●書籍介紹一級睡眠術:睡眠權威親自傳授的好眠祕訣作者:江秉穎出版社:三民書局出版日期:2020/1/17作者簡介/江秉穎 醫師江醫師2013年起在台北榮總擔任副執行長,共同建構世界一流的睡眠醫學中心;2016年起擔任康寧醫院副院長,組織該院「睡眠醫學與養生中心」,引進先端睡眠診療方法與儀器,達到多元專業又有效率的治療方法。
-
2020-02-11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鑽石公主號美國乘客:收到補給衛生紙如獲鑽戒
一對搭上鑽石公主號遊輪的美國夫妻檔表示,原本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小東西在船上隔離時都沒了,收到補給衛生紙如獲鑽戒,他們必須把這個困境當成生命中的一次歷險記。來自舊金山灣區聖塔克拉利塔(Santa Clarita)的高德曼(Carl Goldman)與妻子是當地一家廣播電台KHTS的經營者,他們以乘客的身份將身處鑽石公主號的隔離奇遇記做第一手報導,放在電台的網站上。為了給妻子一份驚喜,高德曼事前訂了16天的遊輪行程,做為高德曼太太的生日與耶誕禮物,卻變成意外的延期之旅。原本載有3700多人的鑽石公主號曾經泊靠香港、越南、台灣等港口,2月1日抵達日本沖繩縣那霸,3日晚間返回橫濱,船上陸續有人確診武漢肺炎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送醫,目前停泊在日本橫濱港碼頭外防疫。高德曼在隔離日誌寫道,「平常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小事都沒了,例如乾淨的衣服、電動牙刷充電器等」、「船公司為我們補給衛生紙,我太太對衛生紙的反應猶如收到鑽戒一般。」「從第一天開始,我們決定把這個困境變成生命中的一次歷險,我太太現在可以當脫口秀諧星了,她用很少量的廁所衛生紙,並用吹風機烘乾衣服。」對於高德曼而言,這趟遊輪之旅確實是全新的經驗,他在隔離日誌第3天寫道,「沒有瓶裝水了,我們用艙房內的咖啡壺先煮水消毒、放涼再喝」;另外在船艙狹小的浴室洗澡盆手洗衣服。時間倒回高德曼夫妻1月17日前往日本時,他寫著,「並未聽到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新聞,在航程每一次停泊,他們都要量測體溫才下船」;遊輪旅程的最後一天,船長宣布船上曾搭載一名80歲的香港男性遊客,這名遊客在香港下船4天後成為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列。船長以雙倍速度航行,比原先預定4日結束的行程提前12小時,於3日抵達橫濱港口,但是乘客無法下船,反而是日本衛生官員上船。因為發燒被視為感染新型逛狀病毒的第一個指標,船上乘客若有人體溫超過攝氏37.5度,則被採檢唾液送到位在東京的實驗室。隔離日誌第一天高德曼的心聲是,「到隔天早上之前,我們不會知道結果,但我們知道回家的計畫又要再改變。」第二天有10人確診的消息傳來,高德曼查了日曆,預先跟妻子說「情人節快樂」,並自嘲寫道:「14天的隔離,對我們31年的婚姻將是考驗,電台的員工知道我們之所以能維持婚姻,是因為我們在不同樓層辦公,而且我經常一整天在辦公室外面。」「這樣的(船上封閉式)隔離會更糟糕。」但他說很感恩至少他們是住在一間有陽台的艙房,每天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別的乘客沒有這麼幸運,包括很多銀髮夫妻,還有四個人擠一間房的家庭。」「我無法想像他們的狀況,」高德曼接受10日更新的信使報(The Mercury News)採訪表示,「以及那些有小小孩的家庭,若是我一定很煎熬」。高德曼說,最大的挑戰之一還包括受困在離家幾千哩的船上,仍必須協調工作上的事情,他感謝船公司準備三餐、補給物資,並增加免費的網路頻寬和電話服務。
-
2020-02-11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狀病毒恐流感化 陳建仁分析SARS、H1N1、武漢肺炎三者差異
全球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例續增加,本身也是公衛專家的副總統陳建仁昨天表示,新冠病毒逐漸演變成為高傳染、低致死,可能漸漸演變成類似流感的病毒。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無症狀感染者出現,顯示新冠病毒可能演變成如同229E及OC43這兩種冠狀病毒。這兩種病毒在人類間廣為流行,雖會引起普通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但症狀輕微。陳建仁昨天在臉書發文,他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有「高傳染、低致死、流感化」的特點,冠狀病毒逐漸從低傳染、高致死的SARS病毒,逐漸演變成為高傳染、低致死的新冠肺炎病毒。它可能漸漸演變成為流感一樣的病毒,成為持續存在、周期循環的傳染病。因應新冠病毒流感化,應加強新冠肺炎防治藥物的研發與量產,包括快篩試劑、抗病毒藥物以及疫苗等。大陸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領銜的一份新冠病毒研究指,不排除有超級傳播者,個別潛伏期可長達廿四天。不過,消息一出後,鍾南山團隊出面澄清說「仍是個案」。據香港大公文匯報導,由鍾南山領銜的「中國二○一九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研究,九日發表論文(未經同行評審)。論文中,對來自大陸卅一個省市自治區的總計一○九九宗(截至一月廿九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回顧性研究。研究發現,新冠肺炎中位潛伏期為三天,最長可達廿四天。鍾南山團隊指出,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約為百分之二點七,且患者大多為中老年人,病死率雖然比普通流感強,但遠比SARS、伊波拉病毒或H7N9流感病毒低。國內專家表示,在一些剛跨越宿主感染人類的的病毒,因為還在學習適應人類的階段,潛伏期會比較長,過去在禽流感就有發現類似狀況;但從目前國內病例狀況看來,潛伏期平均是三到七天。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中國觀察到潛伏期逾十四天案例,應該只是極少數,大部分不會這麼長,由於新冠病毒相近的SARS和MERS,潛伏期推估十四天也是合理的。公衛學者呼籲 發燒標準降為37.4度台大公衛學院昨天召開疫情說明會,呼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更新發燒定義,比照國際及中國大陸標準,從大眾認知的攝氏卅八度調降為卅七點四度,嚴防疫情擴散。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昨說,官方應加嚴發燒標準,台灣一般大眾認知發燒為卅八度,「已是上個世紀的標準」。目前美國最新論文指出,卅七點四度已算發燒;中國大陸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也有約二成體溫不滿卅八度,因而已改以卅七點四度以上作為發燒隔離條件。
-
2020-02-11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搭機戴口罩防疫不夠!密閉空間4大死角 出風口最毒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肆虐,不少人盡量躲在家中避開人群,也避免出國搭飛機。但如果不得已一定要搭飛機,光戴口罩就能讓我們不生病嗎?有沒有其他需要注意的自保要點呢?旁邊與前後兩排 坐誰要留意紐約時報報導,不久前搭機飛往巴黎的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微生物暨病理學教授蒂耶諾說,戴口罩是否有用,須視當下情況而定。蒂耶諾指出,戴一般外科口罩有時就像沒戴一樣,因為空氣能從口罩縫隙中滲透,且有時戴口罩的人只蓋住嘴巴露出鼻子,根本沒什麼用。他說:「對多數人來說,並不一定要戴口罩。」他表示,真的需要戴口罩是在傳出許多病例的地方,且此時應戴上能過濾空氣中95%懸浮顆粒的N95口罩,但戴上N95會讓人呼吸困難。美國艾莫瑞大學護理數據科學中心主任賀茲伯格說,坐飛機旅行的人應對坐在旁邊的人保持警惕。她曾參撰寫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飛機上,最容易受到感染的是坐在病人旁邊及前後兩排的人。餐桌、安全帶、椅背袋 皆病毒死角衛生專家說,用肥皂洗手是預防感冒、流感及其他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因為我們的雙手常不知不覺沾染細菌與病毒,飛機上的餐桌與安全帶扣環更是被無數乘客碰過。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指出,勤洗手能讓呼吸道感染風險降低16%,若沒肥皂可用時,濃度超過60%的酒精性乾洗手液也能起到作用。賀茲伯格並提醒要確保乾洗手液在手上揮發,否則難以消滅細菌。美國政府責任署(GAO)2015年一份報告顯示,飛機機組人員在下次飛行的乘客登機前,清理機艙的時間相當有限。一些接受GAO採訪的人說,上級並未提供應對伊波拉等特定疾病爆發的實習訓練。但這是否代表搭機時,應準備消毒紙巾來擦拭機上餐桌和洗手間把手,甚至冷氣出風口?這些做法專家並不推薦。賀茲伯格建議在餐桌上鋪些紙,這樣筆電或其他個人物品就不會接觸到餐桌表面。她還建議在開關洗手間門時使用紙巾。此外,不要使用椅背後方的口袋。阿拉巴馬州奧本大學在2014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某些細菌可在口袋上存活一周。飛機有HEPA空濾 與手術室同等級至於飛機上的空氣安全嗎?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前年一份報告,被同機乘客感染疾病的風險,跟搭乘其他大眾運輸工具或到電影院看完一場電影後染病的機率類似。事實上,機上風險可能更低。IATA表示,飛機上使用的高效微粒空氣過濾系統(HEPA),跟醫院手術室中使用的空氣過濾器同等級,可濾掉再循環空氣中的99%微生物,並定期換氣。調整出風口角度 別吹臉鼻口頭頂上的冷氣出風口卻是個問題,它們是飛機上細菌的最大藏身地之一。衛生專家建議,調整出風口風向,不要朝嘴巴、鼻子或是臉部吹。此外,機艙內濕度偏低,通常低於20%。世界衛生組織說,濕度低不會構成健康風險,但可能造成皮膚與鼻子不適。上述搭機防疫準則也適用於有空調的室內空間。
-
2020-02-11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武漢肺炎無症狀感染 抗煞專家:無法像SARS以發燒做隔離判定
二○一九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於今年初當病原被確認為冠狀病毒,且基因序列與二○○三年的SARS病毒有八十%的相似後,防疫專家立即想到的是,這兩種冠狀病毒在感染力、重症、死亡率及其他臨床症狀是否相似。其中對於防疫最重要的資訊是,SARS在無症狀潛伏期及發燒當天並不會傳染他人。二○○三年台灣在五月四日參加世衛視訊會議後,開始依上述發燒前不傳人的資訊,依此執行以發燒為主軸的防疫策略,使接觸者隔離的人數大減。而發燒病人在隔離後,使SARS病毒的傳遞鏈打斷,台灣也因此而成功地控制了SARS。因此,自新冠肺炎發生後,我個人即一直在關心此病毒的傳遞方式,及與SARS的不發燒不傳染是否相似的問題。雖然在過去一個月,經由媒體報導得知,新冠肺炎在潛伏期無症狀時即會傳染他人,疫情的控制會比SARS困難,但總是半信半疑。直到一月三十日德國的學者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了四個病人,經由上海的一位無症狀指標案例得到感染,而首度證實此一防疫上的關鍵資訊。九日,台灣證實第十八位確診案例也是一個無症狀的感染者,他是隨父母及兄長(台灣第十五、十六及十七確診案例)經香港轉機至義大利旅遊,其間並無症狀,回國後在接觸者篩檢時,證實為病毒陽性,且有高病毒量。無症狀感染者在醫學上有很多問題待研究,如病毒感染的部位及病人的免疫問題,在防疫上將沒有辦法依SARS不發燒不會傳染人的策略執行。因病人身上帶有大量病毒,可以經由上呼吸道或糞口傳染他人,進而造成來源不明的病情或社區感染,使新冠肺炎的防疫雪上加霜,困難性及複雜度大增,社會大眾將有敵人不知在何方的恐懼,尤其在捷運等大眾運輸工具上尤然。在流行病學上我們還不知道這些無症狀感染者所占比率有多少,其病程的演變又會如何,這些資訊有必要由未來的文獻發表及世衛的專家會議來澄清。如果所占比例過高,或類似流行性感冒病毒傳染,則新冠肺炎疫情也將延續更久,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確定性及不可控制性。對台灣而言,無症狀傳染者的存在,會使自疫區回國的台胞在隔離上更具挑戰性,無法以個人自主管理來執行,而必須更嚴格地執行十四天的檢疫隔離。因此,面對中國大陸的全境疫情,台灣是否應維持目前的五大城市對飛政策,是必須再思考的問題。
-
2020-02-11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防範武漢肺炎 公衛界籲發燒標準改37.4度
為防範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俗稱武漢肺炎),台大公衛學院今天呼籲疫情中心對於發燒的定義應再思考,應加嚴發燒標準,由一般認知的攝氏38度改為37.4度。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天召開「抗2019-nCoV疫情說明會」,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表示,對於發燒的標準應加嚴看待,台灣多數定義發燒為38度;武漢肺炎99%的病人有發燒的問題,其中20%的體溫是在37.3至38度間。蘇大成指出,2017年英國英國醫學期刊發表正常體溫應是36.6度;美國今年的論文是36.4度,因此若以加1度當做是發燒,也就是37.4度,疫情中心對於發燒的定義應再思考;現在中國許多地方就以37.4度做為發燒隔離的標準。台大公衛學院長詹長權表示,武漢肺炎從去年12月開始,台灣到目前表現非常不錯,因為台灣與中國在人流、物流最接近,能守到這個程度很不容易;並說現在見面打招乎應該問「我洗手了,你洗了沒」,加強衛教宣導。外界好奇是否應該公布居家隔離、檢疫的位置,詹長權認為,台灣在疫情發生前的衛教還不夠多,如果公布造成更多恐慌,政府要斟酌;這是最高規格的透明度,未來會往這個方向前進,現在還沒有國家能做到;每天看到中國許多防疫措施,強化大眾的恐慌,所以能體諒政府防疫的必要。對於台灣將以「台北」(Taipei)名義參加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專家論壇,詹長權說,台灣一直沒有正式管道取得疫情資料,對防疫有很大危害;還是希望台灣專家能到現場,才能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獲得各個國家在治療和疫情調度的資訊。產業開工在即,詹長權認為「上上之策就是不去不回」,減少接觸就是延緩這個疫情最有效的方法;若公司要派人過去中國,須有完整的後送的系統;下下之策就是兩邊繼續來往,回來就要檢疫2週,公司配工就要改變,也不能要求員工到公司上班,若沒有配置好相關設置,就不應該動。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現在重點應該加入家戶感染隔離,因家戶隔離不可能24小時都戴口罩,所以非常困難;台灣目前有18例確診,依時序性展開,前面都是曾去過中國,後來出現沒有到中國的接觸傳染,需要非常謹慎。陳秀熙指出,從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的經驗,香港、台灣所謂的超級傳播者都是在醫院產生。陳秀熙呼籲,若民眾已經知道病史,在防制傳染病的道德良心,就是減少到醫院,因為在等候的過程中都可能會增加感染的機率;避免下一步疫情擴大,政府要做好醫療物流資源的分類管理,如大量的人力與醫材和快速篩檢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