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8 養生.運動健身
搜尋
吃早餐
共找到
400
筆 文章
-
-
2022-04-0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台灣孩子越來越不快樂 兒少生活滿意度再創新低
兒童節將至,但現在的孩子幸福嗎?兒童福利聯盟今公布2020年台灣學童主觀生活滿意度調查,發現五年級到九年級兒少的生活滿意度分數屢探新低,2017時還有79.2分,2020年平均只剩72.7分,下降6.5分。若以100分計算,生活滿意度60分以上者78%,與HBSC世界平均相差10個百分比。兒盟指出,台灣兒童的生活滿意度與國際數據相比,在飲食、運動、睡眠,家庭與同儕支持上都不足,孤單與疏離感也逐年加重,呼籲家長多陪伴孩子,家人支持越高,孩子的生活滿意度才會越高。兒盟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自1982年起針對兒童及少年進行跨國研究《學齡兒童健康行為調查》(HBSC survey),從家庭資源與結構、同儕關係、身心健康狀況等評估孩子們的生活滿意度。近年來兒盟也以同樣內容了解國內學童對生活的滿意度,結果發現,台灣學童2020年的主觀生活滿意度60分以上者僅占78.0%,與HBSC世界平均相差了10個百分比。調查同時也發現,學童主觀生活滿意度2020年平均為72.7分,相較於2017年的79.2分低6.5分。此外,年紀越大的兒少主觀生活滿意度的平均分數越低,國小為78.8分,國中則是68.1分,二者相差10.7分之多。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白麗芳說,從調查可看出,雖有49.5%的孩子天天吃早餐,但相較於英國的63.0%還是少了許多,另外,41.5%孩子平均每天至少吃一次甜食、48.8%孩子每天至少喝一次含糖飲料,但國際間比例卻只有25%、16%,台灣孩童嗜甜比例高於國外2、3倍。吃過多甜食,但運動量、睡眠時間卻不足,22.7%的孩子平均一周運動不到一天,平均睡眠時間則只有7.8小時,且年齡越大睡眠時間越少。本次調查也發現,2020年「我覺得孤單 (同意及非常同意)」的比例比2019年高出3.3%,從13.5%增加至16.8%,此外,認同「世界少了我也沒有關係」的兒少高達29.0%,與2019相較之下增加了5.8%,由此可見,兒少孤獨感與疏離感加重。兒盟調查也指出,台灣兒少跟國際兒少相比起來顯得相當不愛上學,2020年台灣愛上學的孩子只有14.3%,但英國有23.0%、HBSC的國際平均有28.0%。46%學童認為學校課業壓力大,與HBSC國際平均36%明顯高出許多,更不用說面臨基測的國中學生,有54.7%的國中生非常同意課業壓力很大,小學生也有34.2%自認課業壓力大。不過,在同儕支持度上,雖然有74.2%兒少自認同學相處愉快、66.8%覺得學校同學們接受自己,但進一步參考國際作法將同儕支持量表分數分為同儕支持度高低兩組,發現台灣同儕支持度高的兒少占41.1%,相較於國際平均60%,顯然同儕支持表現較差,此外值得關心的是和老師的關係上,調查發現有3成兒少感受不到老師的對自己的接受及信任感。家庭關係方面,每天跟家人共餐的兒少有43.8%,低於國際HBSC調查的50%;「覺得把煩惱告訴媽媽容易」有56.6%,「把煩惱告訴爸爸容易」降到43.6%,兩者更都遠低於國際平均的85%及73%。白麗芳說,這次調查嘗試進一步分析與兒少生活滿意度最相關的因子,結果發現,兒少同儕支持、家庭支持與其生活滿意度均呈現低度正向關。這表示兒少在生活中越得到支持和接納,兒少的生活滿意度愈高,其中家庭支持的相關係數高過同儕支持,即家庭支持比同儕支持更是提高兒少生活滿意度的重要關鍵。她強調,家人的陪伴互動與兒少的生活滿意度息息相關,家人給予的支持越高,孩子的生活滿意度也越高,家長專注的陪伴、良善的親子溝通、多一點正面的鼓勵和肯定,都可以讓孩子的幸福感倍加提昇。
-
2022-04-01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不想花大錢買健身餐?教你一週減醣餐盒簡單煮!
減醣、減肥的你,外食選擇太少?高蛋白健身餐盒都好貴?讓YouTuber「批批在日本幹嘛」教大家一次直接準備一週的減醣餐盒,只需要簡單的烹煮和調味就好,讓大家再也沒有藉口亂吃外食!這次減醣便當準備的料理有軟Q法式吐司、蒸水煮蛋、花椰菜、甜豆、地瓜、蒜香蝦仁炒杏鮑菇、烤鮭魚時蔬和醃製雞腿肉。批批在日本幹嘛在影片中還分享了如何搭配菜色,讓便當的營養更均衡。軟Q法式吐司要準備的材料有半條法國麵包、一顆雞蛋、100cc的豆乳以及1/2匙的蜂蜜或1小匙的甜菜糖,作法很簡單,只要先將雞蛋、豆乳和蜂蜜攪打均勻,再將麵包切片泡入其中,放入冷藏過2小時翻面等至蛋汁收乾,隔天想吃時直接取出乾煎即可。豆乳也可以用牛奶、燕麥奶、堅果奶做代替呦!其他菜色詳細作法快打開影片看看吧!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飲食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讓你吃飽零負擔!完整影片批批在日本幹嘛YT延伸閱讀減肥也要好好吃早餐!帶你做10款低卡減脂早餐吃素也能輕鬆增加減脂!一次準備5天份便當「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3-25 養生.聰明飲食
比起營養,吃早餐其實是為了「調節自律神經」!日本醫學教授:早上2個小習慣讓身體變健康
改變早上的「一個」習慣,一整天就會改變!為了「放慢腳步生活」,首先要注意的是早晨的生活方式。你平常都怎麼度過早上的呢?應該有很多人的早上除了忙還是忙,總是在手忙腳亂的情況下度過吧。有人說,「早晨的一分鐘相當於中午的三十分鐘」,可見早上是多麼地忙碌。但是對自律神經而言,最應該避免的生活習慣就是「慌慌張張地度過早上」。因為一起床就手忙腳亂,忙東忙西的話,交感神經就會開始活躍,副交感神經馬上就不運作了。身體在我們睡覺時,副交感神經較為活絡,身體是以這樣的狀態迎接早晨的。好不容易經過一夜好眠,副交感神經的活性得到提升,但一到早晨就開始手忙腳亂的話,副交感神經的活性就會瞬間下降。老實說,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早晨本來就是從「副交感神經活絡」轉換為「交感神經活絡」的時間點,就算什麼都不做,副交感神經活性也會慢慢下降,交感神經會上升。因此,這時候就必須特別注意。為了放慢腳步生活,「自律神經的轉換」不應太過急遽地進行,最重要的是,「讓副交感神經活絡的狀態慢慢轉變為交感神經活絡的狀態」。聽起來好像很難,不過這裡其實僅需注意一件事:只要悠閒地、慢慢地行動就好。慢慢起床、慢慢洗臉,吃早餐、刷牙、上廁所、換衣服,不管做什麼都慢慢做,然後,邊喝咖啡,邊慢慢地看三十分鐘的報紙。這種「近似拖拖拉拉的緩慢意識」就是讓自律神經順利切換的祕訣。如果你總覺得「早上就是忙,沒什麼時間」,那也不用所有的動作都放慢速度做,但最少希望你能導入一個「緩慢行動」:只有刷牙慢慢刷,只有換衣服慢慢換,或是在家裡的走廊上慢慢走,什麼都可以,反正請把「放慢腳步」帶進忙碌的早晨吧。這種「近似拖拖拉拉的緩慢意識」能讓身體恢復,使副交感神經活性上升。當然,最理想狀況是有「悠閒緩慢的三十分鐘早晨」。不過假使做不到,只要能改變為「緩慢意識」,即使一點點也好,自律神經就會獲得調節。請一定要試試看。失敗的「早晨」,帶來失敗的一天人們常說「早晨的生活方式將會決定一整天的狀況」,這在醫學上來看也是如此。我們的身體在早上的時候,會從副交感神經活絡轉換為交感神經活絡,而後的一整天,幾乎都會持續處於這樣的狀態,直到晚上,副交感神經才會再慢慢活絡起來。雖然每天可能會有些許不同的變化,不過大致上整個流程是這樣的。也就是說,早上的時間手忙腳亂的話,副交感神經會瞬間被抑制,如此一來,那一整天下來,副交感神經就可能都沒什麼機會恢復了。而持續興奮、緊張的狀態,會讓那一整天的血流不順,當然也會變得注意力不集中、焦躁不安、判斷力遲鈍。為了避免度過這樣失敗的一天,「早晨的生活方式」就顯得很重要。放慢腳步、優雅地度過早晨,讓「副交感神經活絡」的狀態慢慢地、慢慢地(真的非常緩慢地)轉換成「交感神經活絡」的狀態。而象徵這個行為的正是「悠閒緩慢的三十分鐘早晨」(或是「早晨的緩慢意識」)。早上的生活方式真的很重要,請務必實踐「緩慢的早晨」,跟「忙碌的早晨」說再見吧。三餐的目的,是為了「有規律的刺激腸道」和度過早晨的方式有關,接下來,來談談關於早餐的事。早餐,從很多角度來看都很重要,不過在本書中,將把重點放在「開啟腸子的開關」這個部分。先前已經說過,早晨是從副交感神經活絡轉換為交感神經活絡的時間點;此外,也曾在前言中講述過,內臟(腸子)是在副交感神經活絡時才會積極運作。如此說來,是不是表示,當我們睡覺時因為副交感神經較為活絡,所以腸子就會努力工作呢?其實不一定是這樣唷!理由很簡單,因為睡覺時沒有「刺激」。腸子是個很有趣的內臟器官,只要稍微給予刺激,它就會有所反應。即使在動手術時,只要輕輕敲腸子,它也會開始蠕動。也就是說,腸子必需要有適度的刺激。在受到適度的刺激後,腸子就會開始積極工作,製造出優質的血液,再把血液運送到全身。這是其整體的運作機制。早餐,正是一個刺激。早餐,扮演著啟動腸子開關的角色。所以早餐一定要吃。飲食的基本原則是「適量規律」就如同人們常說的那樣,早餐確實有「補充一整天能量」的功能。不過,只要不是在上午就需要大量體力勞動的人,早餐其實沒有必要吃太多。以我自己來說,雖然我從一早開始就要動好幾個手術,但我的早餐並不會因此吃得特別多。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水,頂多吃個香蕉、優格和一片吐司而已,然後就是實踐「悠閒緩慢的三十分鐘早晨」,慢慢喝杯咖啡。只吃這樣,營養也很夠了。反正,早上最重要的目標只是「吃東西」。請特別留意這點。現在已經有好好吃早餐的人,維持現狀就可以了;如果是沒吃早餐但吃很多午餐的人,那麼希望你能稍微改變,養成吃早餐的習慣,就算只吃一根香蕉也可以,吃點早餐,然後午餐不要吃那麼多。為了要讓優質的血液可以運送到每個細胞,或是為了調節自律神經的平衡,飲食的基本原則是「適量規律」。吃早餐、午餐、晚餐這三餐,雖然也有「吸收營養」的目的,但把它想成是「為了有規律的刺激腸子」會更好。在現今人們的飲食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可能會營養不均,但絕不會有營養不足的問題;大家真正的飲食問題,是在於「沒有採取可調整腸內環境的飲食方法」。所以,為了開啟腸子的開關,早餐、午餐、晚餐都要有規律地吃。而替「飲食規律」打頭陣的就是早餐。量少也沒關係,但一定要吃點什麼東西。書籍介紹書名:慢一點,小林弘幸的究極健康法:每天15分鐘的神奇改變作者:小林弘幸出版社: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8/05/01作者簡介/小林弘幸(Hiroyuki Kobayashi)順天堂大學醫學部教授。1960年生於埼玉縣,1987年畢業於順天堂大學醫學部,1992年於順天堂大學醫學研究所(小兒外科)博士課程修畢後,先後任職於倫敦大學附屬英國皇家兒童醫院外科、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大學附設醫學研究中心、愛爾蘭國立醫院外科,之後歷經順天堂大學小兒外科講師.副教授,現為醫學部教授。從事外科.移植外科、免疫、內臟、神經、水、運動飲料的研究長達20年以上,深深體會到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平衡的重要性。著有《打造身體一生不動怒的方法:如何整頓自律神經、消除焦慮》、《不可思議的3行日記健康法:每天10分鐘,拯救失衡自律神經2週見效!》等暢銷書,也活躍於《全民家庭醫學》(朝日電視台)、《世界最想上的課》(日本電視台)等眾多媒體中。延伸閱讀: 那夜,重症醫師狂奔急診室...看到太太血一直冒出來,一個丈夫鼻酸的請求
-
2022-03-24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求職超過3個月沒著落陷憂鬱 專家3建議甩負面情緒
新冠疫情衝擊國內產業,根據主計總處調查,2021年失業率為3.95%,近7年新高。根據研究指出,若待業超過10至12周仍未找到工作,就會有明顯沮喪等負面情緒。專家建議,找工作應維持積極動機、正向心態,除了較容易找到工作,也能免去負面情緒影響。《管理學會學報》於2012年發表一項研究,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為平均年齡37歲,40%為女性,共177位,平均已失業28天,每週以網路調查邀請受試者填寫問卷,像詢問是否感到氣餒或憂鬱等,持續共20周。結果發現,積極求職者比求職態度較放鬆者,有較健康的心理狀態;受訪者一開始時每周只花17個小時找工作,在15周時花費的時間下降為14小時,之後才略有上升,研究者建議求職者應紀錄自己花在求職的時間,如發現停滯了就繼續加油;最後有128名受訪者在研究期間找到工作,也提醒心理健康與求職的能力有直接的相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說,這篇研究結果顯示,失業者再度找工作時的動機如果是積極的,就會花較多的時間找工作;且失業者的心理健康狀態也很重要,保持一個比較正向的、積極的心態,會比較容易找到工作。林家興提出4點建議給求職者:首先,將找工作當作全職工作來執行,盡量維持正常的生活節奏及健康的習慣,像是三餐定時及保持規律運動;其次,避免整天上網,宅在家避不出門,與親友間保持聯繫;再者,也可找一些有助於提升求職機會和工作能力的事情,例如選修提高工作能力的課程或考取些專業執照,從事與自己專長有關的志工服務,增加工作的履歷經驗。可善用地方政府設置的就業服務中心,或原畢業學校的生涯就業輔導中心,尋求生涯諮商或就業輔導,幫助自己增加找到工作的機會。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求職是一個孤獨、不可預測的過程,它沒有規則、沒有保證、沒有督導,具風險,需要高度自我規劃性,甚至找工作的頻率和方式。而且通常求職者也很少收到來自求職單位的回饋。從上述研究發現,當求職時間拉長,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建議尚未找到工作前,可用3種正念方法減少求職憂鬱:一、優化睡眠模式,盡量養成早睡早起,避免睡眠的不規律性,讓自己每天起床時賦予一個任務,像是和家人一起吃早餐、整理植物或遛狗。二、注意飲食習慣及做調整,晚上不健康的飲食行為會給第二天早上的情緒和身體帶來壓力,容易升高負面思考模式,可以注意自己吃什麼、吃多少以及什麼時候吃;提高求職中的表現,助於更好的自我對話。三、飲酒量監測,若飲酒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確保自己不會依賴酒精。大量飲酒或許會讓人在飲酒後的時刻感覺良好,但它會破壞早起、做出健康選擇及專注於找工作的能力。葉雅馨提醒,求職者應限制上網的時間努力走出去,與人面對面交流,建立人脈,有很大比例的工作者,是透過認識的人找到工作。
-
2022-03-18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睡眠專家睡到窒息驚醒 「不能再胖了」!「零食減重法」狂減30公斤
擔任醫師之後,我的體重以一年一公斤的速度上升,雖然有零星維持運動,還是一路胖到90幾公斤。看著自己圓滾滾的臉龐,總是以「中年就是會發福」當作藉口,直到2011年,我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症狀愈來愈明顯,當時是人生最忙的時刻,後來少吃,體重開始降低,加上「零食減肥法」,幫助我減重至60幾公斤,也擺脫睡眠呼吸中止帶來的困擾。胃食道逆流 就吃口香糖身為睡眠專家,其實很早就發現自己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所有的症狀統統都有,每天晚上夜尿至少二次、嚴重打鼾、起床時口乾舌燥、胃食道逆流、鬼壓床、睡到窒息等。心裡都知道,但我從來沒檢查過,直到幾年前的某一天,突然睡到窒息驚醒,才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肥胖」是造成我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大的關鍵。雖然減重這件事一直放在心上,卻遲遲沒有行動,直到2011年才開始出現變化。那一年工作非常忙碌,除了要做研究還得到成大攻讀博士班,又因為胃食道逆流導致的咳嗽現象特別嚴重,因此會嚼個口香糖,讓口水多一點,喉嚨比較舒服,因此養成車上會放一包口香糖,身上也會隨身攜帶。體重漸減輕 身體變舒服後來忙到沒時間買午餐,就用口香糖充飢,沒想到餓過頭就不餓了,記得當時只有周二、周三的午餐都沒吃,接著一整個禮拜的午餐都沒吃,開始覺得身體好舒服,體重慢慢減輕,早餐慢慢吃得少,身體竟然也不餓。那時體重並沒有非常快速的下降,但因為身體變好,晚上睡覺也變得舒服些,便開始了我的減重人生。只吃早晚餐 日走12公里 平時因為太忙,除了飲食的調整外,我還加上了運動時間,增加「走路」的機會,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走12公里,把車停在目的地的遠處,再走一小段路,沒有走足的路段,就靠家中的跑步機補足。每天也不再吃三餐,只吃早餐與晚餐,早餐一杯咖啡、一顆滷蛋、二片餅乾,晚餐因為有社交需求或希望與家人聚餐,通常都是正常吃。很多患者都會問我,「怎麼可能像劉醫師一樣,吃這麼少、運動量這麼大,漸漸地一定會沒有體力?」其實食欲、食量與體力是兩件事。體力源自於肌力,肌力愈足夠體力愈佳。引發食欲或沒有食欲,通常會有三種狀況,一是吃太飽;二是吃太快,血糖還沒上升,食物就吃完,結果胃已經滿了,腦還沒意識到吃飽,結果吃更多;三是食物停留在嘴中咀嚼的時間愈久,飽足感愈高,吃一份食物,腦中會認為有吃二到三份。運用血糖原理 控制熱量我從口香糖開始減重,現在有運動的習慣,不再「三餐定時吃」,採取「零食減重法」,運用的是引發食欲的血糖原理。既然血糖上升能夠告訴大腦吃飽與否,就讓自己的血糖穩定維持,一塊麵包分段吃,每小時只吃一口,實驗了幾周發現,真的不會餓。而我最愛吃的是餅乾,餓了就吃一點,所以很多人都跟我說,「劉醫師,你這麼常吃甜食,怎麼還這麼瘦?」我都笑說自己在騙大腦,事實上是運用血糖的原理,控制攝取的熱量。從2011年開始減重後,不到幾年的時間,我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如打鼾、鬼壓床等就完全消失,意外的減重也讓自己重拾健康。醫學辭典/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時,上呼吸道塌陷堵住呼吸道,使呼吸變淺且費力,嚴重恐造成患者吸不到空氣或窒息。多數患者因為肥胖引起呼吸道狹窄,其餘因素如下巴後縮、扁桃線缺陷、顱顏缺陷等,導致氣管狹小。睡眠呼吸中止症容易造成白天嗜睡,睡覺時缺氧,易導致心血管疾病、記憶力衰退、夜尿、夢遊、性功能障礙、焦慮等。劉文德小檔案現職:●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副主任●台北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副教授年齡:53歲出生地:彰化縣員林市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研究所博士專長: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慢性咳嗽、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胸腔復健治療、一般胸腔疾病興趣:打桌球、彈鋼琴經歷:●林口長庚醫學中心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口長庚醫學中心胸腔內科總醫師●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兼任研究員
-
2022-03-18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素食者也能吃美食!三種超實用義式醬料
平常市售的醬料,容易添加一些薑、蒜等五辛,或是奶油、牛奶、豬油、魚露等葷類食材來讓味道更豐富,讓素食者在選擇上少之又少。既然外面不好買,不如自己做吧!「找蔬食Traveggo」美廚娘Hao 教大家一次學會的紅醬、白醬以及青醬,只要稍微替代食材,全素也能輕鬆吃!平常的白醬,是將奶油和麵粉煮成的奶油炒麵糊,再放入牛奶中煮製成的,全素版的則可以使用植物奶或是豆漿做代替,想要更健康的話,還可以使用腰果代替麵粉,腰果打完後會更有濃稠度和奶香!作法也很簡單,只要將腰果、植物奶、營養酵母、檸檬汁、黑胡椒、鹽一起放入攪拌機攪打就完成囉!醬料做完放入消毒過的密封罐,冷藏可保存一週、冷凍可保存一個月,詳細內容都在影片中,一起做出好吃又健康的義式醬料吧!情侶檔Hao&Yang成立了「找蔬食Traveggo」頻道,主張「誰說不吃肉就要放棄享受美食的權利!」,因為Hao自身是Vegan(純素主義),頻道風格圍繞在開箱蔬食商品、分享各地蔬食餐廳旅宿、分享食譜、烹調素食…等,落實全植飲食於日常生活中,讓素食者在飲食方面也能有更多選擇。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飲食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讓你吃得美味又健康!原始影片找蔬食Traveggo YT找蔬食Traveggo FB延伸閱讀減肥也要好好吃早餐!帶你做10款低卡減脂早餐吃素也能輕鬆增加減脂!一次準備5天份便當「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3-15 養生.聰明飲食
吃比不吃更傷身!營養師曝「早午餐5大陷阱」:致三高、更易胖
現代人因為工作繁忙,總想在週末假日睡到自然醒,導致早餐時間往往都超過9點,因而興起了一股早午餐(Brunch:Breakfast(早餐)+Lunch(午餐))的風潮。把吃早餐的時間往後推遲,並將早餐和午餐的份量合併著吃,加上坊間推出的美式超大份量Brunch,但這樣的飲食模式健康嗎?短時間吃大量食物 易引起胃腸道負擔從健康飲食的角度來看,營養師張麗玲表示,將兩餐的份量加在一起吃的Brunch,因為在短時間內吃下大量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胃腸道的負擔,長期下來就會引起代謝失調,加上坊間的Brunch大多都是以高油、高脂的美式餐點為主,一餐吃下來熱量破表,吃多了若又沒有運動,不但體重可能直線上升,「三高」可能會跟著來報到。(推薦閱讀:如何降三高?降三高飲食怎麼吃? 專家授「控制5招」:隱藏高危險群要注意)起床後第一餐影響身體大 早餐、午餐應分開來吃 其實,起床後的第一餐非常重要,有研究指出,一早起床若不補充足夠的能量,則易造成血糖過低、注意力變差,同時出現疲勞、記憶力衰退等現象;因此,為了健康著想,仍建議早餐與午餐應該分開來吃。(推薦閱讀:早上空腹想吐、沒食慾恐是「胃食道逆流」! 醫揪「超雷習慣」 :吃飯太快也中)2小時內吃早餐 間隔4-5小時吃午餐以吃早餐的時間點來說,張麗玲指出,不管是幾點起床,都建議在起床後的1~2小時內用完第一餐。一般來說,規律的早餐與午餐時間應間隔4~5小時,所以,吃早餐的時間應該在早晨的7~9點(辰時)之間最好。而以中醫養生的觀點來看,辰時正好處於胃經當令之時,氣血流注於胃經,因而磨化能力在此時最強,所以,早晨7~9點正是早餐進食的最佳時間。(推薦閱讀:空腹吃「5類食物」會胖、傷腸胃、血糖失控! 吐司、豆漿、香蕉都上榜)吃早午餐 這些營養前提須注意針對假日晚起型的現代人,偶爾將Brunch當作第一餐或真的很想吃Brunch的人,除了攝取量不要太多之外,在營養攝取上仍應以均衡飲食為前提,而後兩餐的用餐時間則需往後移,以下是營養師的飲食建議:1、選擇含維生素B群及複合醣類食物:如糙米飯(粥)、全麥麵包、雜糧麵包,以及全穀類食物。(推薦閱讀:前三名不是花生、巧克力!「9款抹醬吐司熱量」曝光 營養師:一片厚片等於一碗飯)2、多選擇優質蛋白質:如魚肉、各種瘦肉、家禽肉等。蛋類的攝取方面,每週均衡攝取2~3顆蛋較為適當。3、含鈣質豐富之食品:包括低脂牛奶、無糖營養強化豆奶、乳酪、起士、小魚乾等。4、以不飽和脂肪的攝取為主:少吃含油酥的麵包,並減少塗抹在吐司上的奶油使用量;最好選擇植物油、核果類等不飽和脂肪。(推薦閱讀:可頌還不是最胖!營養師揭「暴肥款麵包排行」 前3名不少人天天吃)5、多攝取新鮮蔬菜及水果:蔬果中不同的植物化合物(植化素)對人體健康各有益處。藉由足量、多樣的蔬果,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以利不同的植物化合物發揮各種有利健康的效益。防三高、肥胖上身 生活作息莫輕忽為了健康著想,不讓三高、肥胖上身,保持腸胃機能正常運作,每天的早餐一定不能少,若不得已晚起或真的想吃Brunch,張麗玲建議,偶一為之就好,或調整Brunch的飲食內容,使其盡量達到營養均衡。延伸閱讀: ·燒餅夾油條不是最肥! 營養師揭「15款中式早餐熱量」:第一名你常吃? ·減肥到底要不要吃早餐? 營養師的答案可能跟你的不一樣
-
2022-03-11 焦點.元氣新聞
慢病放大鏡【肺纖維化】肺纖維化治療見曙光!內質網蛋白扮演關鍵角色
根據臨床研究統計,纖維化造成的癌症、器官衰竭等疾病,佔已開發國家死亡率約45%,顯示許多現代的重大疾病都是由器官或組織纖維化所引起。心臟纖維化會導致心臟衰竭、Covid-19造成的肺纖維化也會導致肺部功能惡化、呼吸衰竭;肝硬化所導致的肝炎、肝癌,也都是肝纖維化所造成;慢性腎病變所導致的洗腎主要原因也是腎臟纖維化。楊鎧鍵本身是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對於心臟病的觀察和治療有數十年的經驗,他表示,心臟衰竭有一個十分難解決的問題:心臟纖維化,目前全世界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抑制或治療心臟纖維化,因此,團隊最初就是希望找到新的機轉,進而開發出可以抑制或治療心臟纖維化的藥物。研究團隊從各種生物資源、動物和人類的心臟研究當中,找到一種內質網蛋白thioredoxin domain containing 5(簡稱TXNDC5),根據研究發現,TXNDC5在心臟纖維化的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可望為心臟纖維化治療提供新方向。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經過多年研究,楊鎧鍵醫師團隊在2018年發表了第一篇論文;2020 年 8月又有一篇研究論文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引起各界關注。研發團隊認為,既然許多疾病都與纖維化有關,那這項研究的成果,應該有機會運用於肝臟、肺臟和腎臟等因纖維化而產生的疾病,因此相繼投入其他器官纖維化的相關研究。團隊運用基因編輯技術將TXNDC5剔除之後,初步證實這些疾病都可以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 由於新藥研發是一個漫長且高風險、高投資的過程,因此,楊鎧鍵醫師團隊的策略是先切入發展孤兒藥,在臨床上驗證藥物的功效,再發展其他類似機轉的新適應症。例如,同樣是與器官纖維化有關的特發性肺纖維化(IPF),這是一種致命的間質性肺病,常導致嚴重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可用於治療的藥物選擇很少,且療效有限,病患在用藥後,仍需要進行心肺移植,因此,研發團隊選擇先投入特發性肺纖維化孤兒藥作為藥物開發的第一步。不僅挽救生命 也可以創造龐大商機器官纖維化是組織受損後,身體自然的修復反應,但持續而過度的纖維化卻也是造成器官功能喪失,甚至走向衰竭的重要原因,目前器官纖維化仍缺乏專一而有效的治療藥物,因此,開發延緩或治療器官纖維化藥物可以滿足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不僅可以挽救許多病患的生命,也可以創造龐大的商機。楊鎧鍵指出,以往醫師都是在等待藥廠和生技公司所開發出來的藥物,現在我們團隊開始投入疾病機轉的研究和藥物的開發,透過和生技中心的合作,將想像力一步步建構出夢想的藍圖。尤其生技中心吳忠勳執行長給了很大的幫助,不僅提供給研發上的寶貴建議,且協助進行商化、布建專利、市場分析等,這些都是以往當醫師沒有接觸過的事情。未來研究團隊將持續開發抑制TXNDC5活性的藥物,可望作為器官纖維化疾病的新治療藥物,為心臟衰竭、慢性腎病變及肝硬化治療帶來新曙光。安靜的人不會成功「不要怕失敗、不要太早下結論或被一時的失敗擊倒!」楊鎧鍵分享一路走來的心得。團隊在跌跌撞撞中學習、前進、另闢蹊徑,原本以為是錯的假設,卻在轉彎出看見新契機。他說,研發初期思考要使用哪一種藥物去抑制這個蛋白時,一直遭遇技術上的瓶頸,有一次去聽了楊泮池校長的一場演講,會中聽到他與幾位學生在討論開發一個肺癌藥物,嘗試用配適體(Aptamer)去篩選的機制,突然茅塞頓開,找到新的方向。「科學是逐漸的累積,不是一條直線,不會憑空出現,當時若非受到楊泮池校長因緣際會一席話的啟發,我們也無法突破這個瓶頸!」楊鎧鍵說道。「安靜的人不會成功,要勇於去表現自己,去溝通、闡述是你的想法,然後獲得別人的回饋、鏈結別人的資源,不斷改進調整自己的想法,往既定的標邁進。」Box 台灣大學藥理學研究所楊鎧鍵醫師團隊由醫學院藥理所副教授楊鎧鍵帶領研究團隊,發現內質網蛋白TXNDC5在肺臟纖維化形成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為肺臟纖維化的治療提供了新方向。實驗室的核心研究人員還包括博士班、碩士畢業生,以及合作夥伴林頌然教授、林水龍教授、曹伯年教授、芝加哥大學Yun Fang副教授。【加入Facebook社團】肺纖維化(菜瓜布肺) 慢病好日子邀請病友及家屬加入社團,在這不但能了解其他病友罹病經驗、生活小撇步,還能提出問題,也會不定期提供醫療知識,讓我們一起勇敢面對疾病,與肺纖維化共存!【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2-03-11 養生.健康瘦身
愛吃鹹酥雞、鍋貼...恐胖手臂、虎背熊腰! 一張圖揭「吃什麼胖哪裡」
原來吃這個會胖這裡!?常喝珍奶會胖屁股?喝酒、吃麵包會胖肚子?吃泡麵會臉浮腫?胖都是吃出來的 隨時檢視飲食狀況營養師高敏敏澄清,沒有吃什麼一定胖哪裡這種說法,但是,飲食高油、高糖、高鹽,不胖才奇怪,因此,提醒現代忙碌的大家,再忙也要回頭看看自己一天的飲食狀態。1、胖手臂、虎背熊腰:炸豬排、鹹酥雞、鍋貼、披薩▲建議更換為→清蒸魚、滷雞腿、涼拌毛豆、蜜黑豆(推薦閱讀:雞排vs.鹹酥雞,哪個熱量高? 你可能猜錯了!加碼授「4招」有效減油減卡)2、胖肚子、腰間肉和小腹:喝酒、蛋糕、麵包、冰淇淋及碳酸飲料▲建議更換為綠豆薏仁、蕎麥奶、綠拿鐵(推薦閱讀:可頌還不是最胖!營養師揭「暴肥款麵包排行」 前3名不少人天天吃)3、大屁股、蜜大腿:珍珠奶茶、巧克力冰沙、冰淇淋紅茶▲建議更換為黑咖啡、綠茶、豆漿、鮮奶(推薦閱讀:最肥的竟不是珍珠! 營養師曝手搖飲配料「熱量冠軍」:你也愛嗎?)4、小腿浮腫、腫臉:泡麵、醬油膏、火鍋湯、壽喜燒▲建議更換為黑豆茶、玉米鬚茶、紅豆水、冬瓜湯避免肥胖上身 飲食替換這樣做此外,高敏敏分享,若是愛吃炸物,可改成蒸的、烤的,其中滿推薦「毛豆、黑豆、黃豆」都是好的蛋白質來源,而愛喝飲料、吃甜食,則建議改喝一些富含全穀類的飲品,攝取膳食纖維;至於每天必喝手搖飲的人,記得每天都要喝的鮮奶、豆漿們也要納入飲食飲品;最後,容易水腫的人可以喝消水腫飲品,如黑豆茶、紅豆水、玉米鬚茶或含鉀豐富的冬瓜湯。延伸閱讀: ·四肢瘦肚子大比全身胖更可怕! 醫揭「潛在隱憂」:多數都有這些習慣 ·肚子都肥肉怎麼減? 醫認證「瘦肚子飲食習慣」:第一步要吃早餐
-
2022-03-05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四肢瘦肚子大比全身胖更可怕! 醫揭「潛在隱憂」:多數都有這些習慣
為了兒子的喜宴,50多歲挺著啤酒肚的王爸爸特別訂製新西裝,經師傅皮尺一量,腰圍居然高達115公分,自己都很不好意思,在一次健康檢查中發現,血壓、血糖都高達罹病的臨界值,醫師建議他:「減肥是一定要的,尤其要減掉大大的啤酒肚,可以從多吃高纖食物和運動兩方面著手,先把體重降下來,腰圍就會跟著變小⋯⋯」。脂肪堆積內臟旁 腰圍變粗家庭醫學科醫師黃麗卿表示,現代人的飲食多為高熱量、動物性油脂、高精緻醣類、多甜食和多飲料,都是屬於卡路里密度較高的食物,像是炸雞、薯條、蛋糕等,因為食物精緻、美味好入口,因此,大多咬個2~3下就吞下肚,看起來份量雖然不多,但多為高密度食物,所以才吃幾口卻已吃進數百大卡熱量而不自知。另外,再加上多數人都是坐著上班、上課、看電影和上網,久坐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順暢而引發便秘,若是體內宿便沒有及時排出體外,時間一長就會產生毒素,在惡性循環之下,導致脂肪和毒素堆積在腸道中,於是脂肪慢慢堆積在腹部,小腹則是一天天的凸起,不知不覺中腰圍就變粗了。(推薦閱讀:便祕、缺鈣還有遺傳都會讓小腹微凸! 營養師揭「3個飲食自救法」:吃很重要) 「中廣身材」或「蘋果型肥胖」 健康風險飆脂肪若是堆積在皮下組織,像是蝴蝶袖、大象腿等,屬於全身型的肥胖,外觀看起來就是胖胖的,這些人多半比較有警覺性想要減肥,除了美觀之外也為了健康;但脂肪若是堆積在內臟週圍,也就會造成四肢看起來瘦瘦的,腰圍部分卻比較粗、肚子大大的,也就是 一般所謂的「中廣身材」或「蘋果型肥胖」, 這種體型反而比全身肥胖型的人,增加許多健康危機。(推薦閱讀:8成女性都有橘皮組織,如何消除? 7部位最容易出現!瘦下來也沒用,這幾個方式才有幫助)黃麗卿指出,因為中廣身材或蘋果型肥胖的人,體內的脂肪大多存在內臟週圍,例如肝臟週圍,是容易形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關鍵,當這些內臟型、活躍型的脂肪細胞活力太過旺盛時,就會形成游離脂肪酸,進而產生胰島素阻抗罹患糖尿病;或是會分泌發炎因子,使得血管硬化、血液以及組織發炎,進而造成高血壓和代謝相關的各種慢性病,也就是所謂的「代謝症候群」。(推薦閱讀:肚子大怎麼消? 一張圖搞懂「4大肚型」:恐是裝滿宿便、壓力) 測量腰圍 正確步驟因此,不管是為了外表上的美觀,還是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都應該維持理想體重,更要注意腰圍的尺寸,因為避免腰圍肥胖是遠離代謝症候群的第一步,然而,幾公分的腰圍才符合健康標準?又該如何正確測量腰圍呢?1、除去腰部覆蓋衣物,雙腳分開大約30公分,重量平均分布兩腳,輕鬆站立,雙手自然下垂。2、以皮尺繞過腰部,調整高度使能通過左右兩側腸骨上緣至最後一根肋骨下緣的中間點,皮尺要與地面保持水平,緊貼著皮膚而不擠壓。3、保持正常呼吸,於吐氣結束時,量取腰圍尺寸。經過正確的測量腰圍之後,若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也就是超過35.5吋;或是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也就是超過31.5吋,就表示腹部肥胖,罹患代謝症候的危險性,就比腰圍小的人來得高。(推薦閱讀:都白做了!「6大NG瘦腰運動」曝光 仰臥起坐、搖呼拉圈小心反傷腰) 腰圍縮小 危機跟著變小黃麗卿強調,若是減重和瘦肚子可以維持2年以上的時間,都可以達到改善血壓和血脂肪的目的,也能夠減少糖尿病的發生。瑞典的研究也發現,體重減輕5~10%,不但腰圍可以縮小,也可降低血壓和三酸肝油酯,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芬蘭和美國的研究則發現,糖尿病前期患者若體重減輕5%以上並減少腰圍,可減少代謝症候群發生率達40%,糖尿病發生率更減少高達58%。延伸閱讀: ·肚子都肥肉怎麼減? 醫認證「瘦肚子飲食習慣」:第一步要吃早餐 ·四肢纖細卻肚子大? 餐桌上常見「7種食物」刮肚肥油、減腰圍 
-
2022-03-05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減肥也要好好吃早餐!帶你做10款低卡減脂早餐
大家應該都聽過,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外面的早餐雖然好吃,但也很容易攝取過多的精緻澱粉與熱量,那麼減肥的人可以吃什麼當早餐呢?YouTuber「Cching 施清」透過自創的低卡十道營養早餐配方成功減肥15公斤!現在她就要大公開十道低卡早餐的料理秘訣。施清是香港的YouTuber,不過影片中介紹的料理都很台式,在台灣的我們都很容易取得。其中介紹的像是「台式溫吞魚蛋餅」,也就是台灣常見的「鮪魚蛋餅」。作法很簡單,只要準備麵粉、鮪魚罐頭、蛋以及適量的蔥花,再混合蛋餅粉漿下去煎煮即可完成。施清仍不忘在影片中叮嚀,選用水煮的鮪魚罐頭熱量會更低。其他九道低卡早餐料理食譜的實際作法、食用時機等,都完整收錄在影片當中,作法都相當簡單。想減肥又兼顧健康的你,不妨打開影片看看詳細的教學內容吧!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飲食?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一起吃早餐!完整影片「Cching 施清」FB「Cching 施清」YT延伸閱讀吃素也能輕鬆增加減脂!一次準備5天份便當愛吃重口味又想減肥?低卡版麻婆豆腐「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3-02 養生.聰明飲食
蔬菜纖維吃不夠害便秘?營養師授「三餐高纖吃法」:自助餐別點排骨
幾乎所有的專家都異口同聲表示,要能維持好的腸胃機能,向便祕說拜拜,多攝取高纖食物是不二法門。但是忙碌的現代人,一早起來匆匆忙忙梳洗後,大概只能在上班路上隨便買個早餐果腹,有些人甚至不吃早餐就上班,埋首在辦公桌或開了一個早上的會後,午餐也是囫圇吞棗帶過,到了晚餐時間,有加班的還是只能簡單用餐,不用加班的,大多數只想好好慰勞自己一天的辛苦,大吃一頓,很少人會注意到自己一天到底攝取了哪些營養素,更遑論特別留意攝取多少高纖食物。一日高纖吃法 跟著吃攝取足夠營養衛生署建議每人每天最好攝取25~35克的纖維,營養師余依晏提供以下建議:早餐★ 健康的選擇:1、食用高纖維的五穀雜糧麵包、雜糧饅頭或全麥吐司,夾上生菜、番茄、小黃瓜和低脂乳酪。2、習慣吃中式早餐的人,則可以來碗纖維質含量比一般精緻澱粉高的地瓜粥或南瓜粥,再簡單燙個蔬菜,吃進足夠的纖維及營養;中式早餐建議搭配豆漿或水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3、若真的沒時間自己準備早點,不妨選擇現代人的好鄰居—便利商店,例如三角飯糰包的餡料如雞、肉、鮪魚等,是品質較好的蛋白質,而三明治也多含有生菜及起司,營養較均衡。(推薦閱讀:燒餅夾油條不是最肥! 營養師揭「15款中式早餐熱量」:第一名你常吃?) ★ 不健康的選擇:1、燒餅油條、飯糰:都屬熱量高且纖維量不足。2、蛋餅:饅頭加蛋比蛋餅更適合做為早餐,因為屬油煎食物,並不建議多吃。3、煎餃、小籠包、餡餅、肉包:內餡多為高油脂肉類,最好少吃。4、包餡的麵包:很多人也許習慣通勤時啃麵包,建議選擇含堅果類的雜糧麵包或吐司,也要注意不要常選有內餡的麵包,因為不論甜的或鹹的內餡,油脂、糖分都不少,而且是精緻加工過的食品,纖維含量不高。(推薦閱讀:可頌還不是最胖!營養師揭「暴肥款麵包排行」 前3名不少人天天吃)下午茶下午3、4點,正是需要休息一下補充能量的時間,建議不妨在辦公室準備水果,小番茄、葡萄、芭樂、蘋果、梨子都是高纖水果的不錯選擇。或是蒟蒻點心也可以,但需注意有些市售蒟蒻干的脂肪與鈉含量較高,購買時請注意標示。(推薦閱讀:吃下午茶擊退負能量! 但這些食物只會讓你愈吃愈累) 午、晚餐★健康的選擇:1、白米加入五穀米、糙米或是全麥麵條煮製而成的麵類,取代精緻的澱粉,補充纖維質。2、蔬菜最好是燙青菜,像是水煮花椰菜、菠菜 都是不錯的選擇。3、肉類則盡量吃雞肉、海鮮等白肉。4、湯品最好是蔬菜湯。南瓜、高麗菜、西洋 芹、番茄、蘿蔔、芥菜、黑木耳、玉米、花椰菜 等,都可以是蔬菜湯的食材。(推薦閱讀:吃飯配飲料、飯後喝湯? 小心胃食道逆流!醫眼中「超雷虐胃行為」曝光) 若以上所述沒時間準備或很難在上班附近找尋到,也可參考以下做法:1、吃自助餐時,菜色的選擇為兩道蔬菜、一道半葷素(即青菜炒肉絲或肉片),增加蔬菜量,減少肉類攝取量;挑選食物時以清蒸類、滷類菜品較好,如燒冬瓜、清蒸魚、滷海帶等。2、到麵攤時,清湯麵是較好的選擇,最好點盤燙青菜,並不要淋醬汁,也可叫幾盤比較健康的小菜,如小黃瓜、海帶、泡菜等。3、少點肉類,多以低脂肉、豆腐或海鮮為主。(推薦閱讀:吃麵怕胖!粗麵or細麵好? 揭曉「麵食熱量排行」:這碗直逼1000大卡) ★不健康的選擇:1、油炸物和燴、羹類等勾芡類食物,有過多油量、澱粉類,如佛跳牆、東坡肉、紅燒蹄膀等。2、大塊肉,如排餐、雞排、排骨,油脂太高。3、麵攤的麵湯,湯頭可能含過量的鹽分和油 脂,全都喝下肚對健康有壞處。4、醬、麻醬或肉燥拌麵,常含過量的鹽分和油脂。5、火鍋類,包括麻辣鍋及其材料像是丸子、餃子,都是熱量且脂肪含量高;沾食用的沙茶醬、豆瓣醬、辣椒醬所含脂肪較高且含鈉高,也不健康。6、加工肉類如香腸、火腿、培根、紅燒肉等,為含亞硝酸的加工肉,常吃容易引起腸道疾病。(推薦閱讀:5大最愛火鍋料排行出爐,每吃一口熱量皆爆表,3種配角熱量也不低) 延伸閱讀: ·吃10顆蘋果仍不夠一天所需膳食纖維! 營養師公開「高纖水果排行」:第一名超意外 ·多吃蔬菜還是便秘? 醫曝「便祕兇手」愈做愈是一肚子大便
-
2022-02-27 新聞.健康知識+
肥胖影響認知功能!體脂肪每增加9% 大腦就老1歲
長期以來,大家都知道,體重超標與心臟健康狀況不佳有關,而加拿大的新研究發現,超重也有可能會損害思維能力!這項新研究與數千名年輕、中年和老年人合作,發現體脂上升與心理健康回報減少有關,並強調脂肪對快速思考能力的直接傷害,該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Network Open)。脂肪增加 會影響認知加拿大安大略省漢密爾頓市McMaster大學人口健康研究所的負責人Sonia Anand博士指出,這項研究結果很有意思,研究發現隨著脂肪的增加,不僅會增加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傳統心血管危險因素,還會影響認知測試的分數。研究時間介於2010年至2018年間,有將近9,200名30至75歲(平均年齡58歲)的成年人參加了這項研究,當中沒有人有心臟病史。所有人都接受了腦部掃描(MRI)以查明潛在的血管損傷,同時幾乎所有人也都進行了全身脂肪測量,而大約四分之三的人還完成了腹部脂肪的評估。為了衡量參與者的思維能力,他們完成了幾項測試,檢查他們的注意力、短期記憶、眼手速度和協調性,以及學習或計劃新信息的能力等。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有更多的全身脂肪,而男性的脂肪則多在他們的肚子周圍,大約三分之二的男性是屬於「中心性肥胖」,相較之下中心型肥胖的女性只有三分之一。儘管如此,只要體重超重都會對心臟健康構成威脅,不論是較高的全身脂肪和腹部脂肪,皆會增加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風險;然而,體內多餘的脂肪似乎也增加了腦損傷的風險,包括腦部病變或1種無法識別的中風史標誌物。總體脂肪每增加9% 思考能力就會衰老1年Sonia Anand博士和她的同事們指出,長期以來人們都知道,比較差的心臟健康會危及一個人清晰快速思考的能力。但這項研究更進了一步,即使在考慮到心臟健康、大腦狀況和教育之後,也確定了體內多餘的脂肪對思維的直接損害。事實上,研究人員發現了1個更直接的狀況,也就是隨著體脂的增加,人們處理信息的速度變得更慢,就好像他們的大腦實際上已經老化了一樣。具體來說,總體脂肪每增加9%,參與者的思考能力就會衰老大約1年左右。然而,並非每一種思維技能都會受到影響,根據研究發現,處理速度和注意力會隨著脂肪升高而下降,但語言理解力和記憶能力,似乎沒有受到類似的影響。(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168斷食復胖全因忍不過「1階段」! 營養師推「1212斷食法」無痛減重 ·不吃早餐能減肥? 營養師警告「3大隱憂」:沒胃口先喝水
-
2022-02-23 養生.運動健身
早餐的重要性在哪?不吃早餐真的會膽結石、胃潰瘍嗎?
早餐的重要性不在吃或不吃!斷食、不吃早餐會不會胃潰瘍、膽結石?吃貝果會讓你整天多攝取更多熱量?!暖心減重醫師鄧雯心為你一一解答早餐疑惑。早餐真的很重要!真的是這樣嗎?從小我們就非常習慣吃早餐的風氣,甚至覺得如果不吃早餐,身體就沒有能量、心靈也無法甦醒。早餐得重要性不再於一定要吃,而在於「不要亂吃」,將早餐視為「斷食後的第一餐」,千萬不要忽略飲食內容,以蛋白質為主的早餐開啟你一天的營養與活力!完整影片:看更多宋晏仁醫師 x Cofit 初日: 看更多鄧雯心醫師FB:看更多Cofit 初日IG:看更多延伸閱讀有片|每天一分鐘就能瘦?日本人教你瘦小腹!有片|一早起床比沒睡還累?物理治療師教你5個動作舒筋醒腦「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2-19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搭配最夯飲料不是奶茶!8大早餐飲料聲量排行榜大公開
吃早餐不但能為身體帶來營養與飽足感,吃到好吃的早餐更是讓人精力充沛,還能提升學習與工作效率,大家在享用早餐時習慣搭配不同的飲料,但早餐飲料品項相當多,哪一種飲料最受網友喜愛呢?根據《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早餐飲料」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發現咖啡是網友們最喜愛的早餐飲料,至於早餐店的奶茶則有「地表最強瀉藥」之稱號。咖啡是網友不可缺少的早餐飲料每當提及早餐飲料的選擇,咖啡儼然成為最受網友討論的飲料品項,從美式、拿鐵、卡布其諾等琳瑯滿目的咖啡品項滿足了不同人的口味喜好,加上超商咖啡的盛行,讓不少民眾都已習慣「早餐配咖啡」的飲食模式。 像是有網友提到「以前只是偶爾會喝,現在沒喝咖啡上班會直接死亡」、「黑咖啡提神效果超好,不但喝起來香、熱量也低」等,表示咖啡有助於提神醒腦,更稱咖啡是「最能為早餐帶來儀式感」的飲料之一。牛奶營養好喝,但價格令人吃不消此外,牛奶的聲量也相當高,有網友則認為早餐喝牛奶很貴,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如「台灣的牛奶真的有夠貴」、「59元都可以吃到一個雞腿或是排骨便當了」等,表示雖然牛奶真的好喝但價格會吃不消。 而早餐店內必備的「豆漿」、「奶茶」和「紅茶」等早餐飲料也均有上榜。其中豆漿被網友譽為「國民早餐飲品」,不僅擁有豐富營養價值,也是眾多早餐店的招牌品項。 喝奶茶容易拉肚子,選可可可的也不少至於奶茶則因為「喝了容易拉肚子」在網路上引起熱議,不少網民認為早餐店奶茶是「地表最強瀉藥」、「超強排便飲料」等,認為當天如果有重要行程的話絕對不能喝,但也有網友表示從來沒有因為早餐喝奶茶而拉肚子過,認為「會拉肚子應該是喝到壞掉的吧」。 另外可可也是網友們喜愛的早餐飲料之一,也是麥當勞熱門的早餐飲料搭配,有網友就在討論區留言大推「我100次裡面有95次會選熱可可」。延伸閱讀: 。早餐吃「1東西」更有利減重! 9個瘦身觀念全是懶人減肥法 。燒餅夾油條不是最肥! 營養師揭「15款中式早餐熱量」:第一名你常吃?
-
2022-02-1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常常頭暈、無力留意低血壓!醫:6族群應每日測量血壓防休克
民眾日常多關注高血壓等三高問題,也得留意低血壓對身體帶來的影響。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低血壓對健康的影響不亞於高血壓,且情況嚴重時將有休克、致命的危險,相關風險族群平時需注意血壓監控,並留意日常保養。 低血壓風險不亞於高血壓,嚴重恐有休克危險! 洪暐傑醫師表示,血壓顧名思義指得就是血液在血管中的壓力狀態,如同水管中水的水壓,這攸關血液是否運輸正常,血壓不足身體各處供血便也會不夠,也就容易出現相關問題,身體陸續出現症狀,例如全身無力、頭暈目眩、四肢冰冷、呼吸困難等。 低血壓情況較為嚴重時,也會影響各器官,例如腎衰竭、心衰竭等,腦部血流不足也容易引起失智症,研究發現,低血壓與高血壓相比,高齡者低血壓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高血壓高出許多。而若血壓過低也可能形成休克、危及生命安全,例如心臟無法正常運輸血量,造成心因性休克;或是受到感染使得血管過度擴張,造成血壓大幅下降的敗血性休克;又或是嚴重出血、身體嚴重脫水,嚴重影響血壓形成低血容性休克等,提醒風險族群應多加留意。 低血壓常見6大風險族群,貧血應找出原因而非亂補鐵! 洪暐傑醫師指出,引起低血壓的原因繁多,相關風險族群除了年齡老化、血管健康不佳以外,也包括民眾常聽到的因突然變化姿勢出現的姿勢性低血壓、身體脫水或嚴重出血的低血溶性低血壓。高血壓藥物或控制心律不整藥物,也可能有所影響。受到感染等因素,使得血管擴張導致壓力下降。運動量不足,血管容易彈性不足,也使得血壓出現異常。 低血壓也常與部分疾病息息相關,例如單邊動脈阻塞、主動脈剝離等。貧血也是風險之一,原因繁多,需經診斷確認原因,而非亂補鐵。上述這些族群,日常就需規律監控血壓,以確保血壓正常,或在發現情況不對時及早就醫。 慎防低血壓引休克,日常保養要注意! 洪暐傑醫師表示,易有低血壓的族群,平時應注意良好生活避免維持血管健康、水分補充避免水分不足影響血壓,一般而言,建議以體重乘以30計算,如體重60公斤者,每日攝取至少1800CC。有疾病患者應控制好病情,如三高、貧血等,避免影響血管健康引起阻塞。用藥者也需規律用藥,避免因未妥善用藥使得病情加重、藥物加重,在此惡性循環下也提升低血壓的風險,而若有觀察到每當服用藥物後就會有血壓降低的情況,也應多觀察並與醫師討論,萬不可擅自停藥。 除此之外也建議每日遵循「722守則」測量血壓,也就是連續測量7天、一天早晚共2次、每次測量2遍。前半小時不可抽菸、喝酒、喝咖啡、運動,前10分鐘先坐下休息。早上測量建議取在起床一小時之間,並在尿完尿、吃早餐前測量。而特殊情況者建議測量三次,例如心律不整者,此族群會在血液未完全吸收的狀態下就放出,血壓也就會不足,在此狀態下只測量兩次也較為不準。一般正常血壓值約為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若低到收縮壓100mmHg/舒張壓60mmHg便可能有低血壓問題,此為參考標準值,若是比此標準值再更低一些,如收縮壓98mmHg/舒張壓59mmHg,建議留意身體症狀,如有極度不適應盡快就醫。而若是比此標準值低得太多,如收縮壓低於90mmHg建議就醫追蹤為佳,以確保健康及生命安全。 《延伸閱讀》 .常常頭暈是低血糖?8族群注意4重點,嚴重恐致命! .常暈眩、耳鳴竟是耳屎太多?醫指8種人易堆積,4步安全清潔!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2 養生.聰明飲食
168斷食復胖全因忍不過「1階段」! 營養師推「1212斷食法」無痛減重
農曆春節期間,你是否也毫無忌憚地,每天不是聚餐就是宅在家追劇配零食?若缺乏運動,體重就可能增加不少,讓健康亮起紅燈,因此年後往往需更積極控制體重。而間歇性斷食瘦身法是透過縮短「進食時間」以達到燃燒脂肪變瘦的目標,因此成為近期健康生活的熱門話題。但你適合嗎?怎麼做才能獲得較好的成效?間歇性斷食法 適當限熱量且均衡飲食營養師李苓瑋表示,間歇性斷食法重點不僅在於控制進食時間,仍然必須適當限制熱量,且將均衡營養的飲食內容規劃在限定時間內進食完畢,比如168斷食法在早上9點吃了第一餐,那麼到了下午5點過後,就不能再吃任何東西了,但卻常被誤以為16小時不吃東西,剩下的8小時可以隨便吃。(推薦閱讀:168斷食期間可以吃什麼? 營養師公開「一日菜單」照吃不挨餓)另外,52斷食法就是一週內兩天吃很少,其它五天不用限制,若熱量攝取過多還是會發胖,間歇性斷食法就很難成功。 配合生活作息 安排斷食時間間歇性斷食法在執行上有個困難點,就是在週間要如何跟生活作息配合。李苓瑋提及,對於上班族採用168斷食法,若早上活動量大不吃早餐,早上會處於低血糖狀態,沒精神影響工作效率;不吃晚餐,晚上又很容易肚子餓,影響情緒跟睡眠品質。至於52斷食法,由於在一週內必須選不連續的2天少吃,因此一定會至少有一天落在週間,那一天則必須忍受空復的飢餓感撐完整天,這將會非常挑戰自己的意志力。(推薦閱讀:年後減重小心減出脂肪肝! 醫點名「肝包油元凶」:節食就是其中之一)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間歇性斷食法?李苓瑋強調,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間歇性斷食法,因為若禁食會導致在周末或進食時間暴飲暴食,那可能就不適合;若腸胃不健康,這種在短時間內進食的方法,會增加消化不良的可能,另外,成長發育期的青少年、懷孕期間和喂哺母乳的女生,以及患有糖尿病、痛風、高尿酸者都不建議進行。(推薦閱讀:減肥跳過午餐不吃小心會復胖! 醫授「餐前、餐後補救法」) 減重目標達成 換回一般性飲食控制李苓瑋強調,間歇性斷食是一種治療性飲食計畫,目的是為了減重,不是生理需求的最佳解方,因此很少聽說有人是靠間歇性斷食活到100歲。減重的目標達成之後,間歇性斷食就可以功成身退,逐漸換回比較一般性的飲食控制方式。不過,但間歇性斷食和一般規律的飲食,有著相當程度的落差,調整期間身體還得重新適應一次,要是沒調整好或是心態鬆懈了,就有可能會前功盡棄,因此1212斷食法比較是容易長期執行的方法,將所有飲食限制在12小時內,加上適度的運動才是健康減重及長期維持不再復胖的最佳策略。 (推薦閱讀:台灣每2人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減肥為何容易復胖? 名醫曝「殘酷真相」:非自制力不足) 配合規律運動 瘦身效果更加倍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用什麼類型的飲食控制,規律的有氧運動,搭配適當的阻力運動都是必要的,運動可以消耗多餘的熱量,維持肌肉組織,提升身體代謝率。 延伸閱讀: ·少吃多動沒瘦反變胖? 專家曝「關鍵原因」:運動只影響10% ·年節吃胖!減重早餐吃什麼? 專家列「4類食物」抑制肌餓、加速代謝
-
2022-02-08 養生.聰明飲食
蛋、酪梨、魚類都上榜!美CDC建議吃10種食物控制血糖防糖尿病
你知道嗎?想預防糖尿病,飲食其實非常重要,根據Healthline的報導指出,糖尿病主要目標為控制血糖以及預防併發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慎選食物。根據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數據指出,有大約1億的美國成年人罹患糖尿病,或處於糖尿病前期階段。由於糖尿病會導致其他嚴重併發症,例如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和神經系統等問題,因此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飲食非常重要,以下10種食物有助於控制血糖:1.富含優良脂肪的魚類:包括鮭魚、沙丁魚、鯡魚和鯖魚等魚類,都含有omega-3脂肪酸、DHA和EPA,可減少發炎並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有益於心臟健康,研究指出吃富含優良脂肪的魚有助於調節血糖。2.酪梨:研究顯示這種熱帶水果富含健康的不飽和脂肪,不僅有助於降低膽固醇,還有穩定血糖的功效。在沙拉或三明治上,放上美味的酪梨片是不錯的選擇。3.核桃:堅果是攝取omega-3脂肪酸的優良來源,有助於穩定血糖。2018年發表的1項研究發現,在過去24小時內吃過核桃的參與者,與沒有吃堅果的人相比,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少了一半。生吃或將核桃烤過後再吃,都是完美的隨身零食。4.蘋果醋:醋是一種古老的滋補品,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的說法,蘋果醋對於改善胰島素阻抗或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反應,有顯著作用。建議將蘋果醋當作沙拉醬或作為滋補品來食用,也可以在吃早餐30分鐘前喝1到2湯匙用水稀釋過的蘋果醋。5.肉桂:發表在美國糖尿病協會《糖尿病護理期刊》上的1項研究發現,每天食用肉桂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三酸甘油酯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總膽固醇皆同時降低。由於第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健康者的2倍甚至更多,因此這些指數的下降,對第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有很大的幫助。在日常飲食之中,也能在希臘優格、早餐燕麥或冰沙上撒上肉桂。6.綠色蔬菜:綠色蔬菜的熱量較低,容易消化吸收、碳水化合物含量低,因此對於血糖數值不會造成顯著的影響。菠菜、羽衣甘藍和其他綠色蔬菜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許多醣尿病患者往往缺乏維生素C,建議適量補充綠色蔬菜。7.蛋:2019年的1項研究發現,早餐吃雞蛋等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有助於糖尿病患者全天的血糖控制。最近的研究推翻了吃雞蛋會導致心臟病的舊假設,新的研究表明,每周吃6到12個雞蛋的飲食模式,並不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8.奇亞籽:根據Healthline的報導指出,奇亞籽是糖尿病患者的絕佳食物,因為它們的纖維含量非常高,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極低,可以透過奇亞籽中的黏性纖維,減緩食物通過腸道時的消化速度,來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9.豆類:價格平實、營養豐富且超級健康的豆類,可以幫助預防和控制糖尿病。豆類的升糖指數很低,這使它們成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選擇。臨床也證明豆類可以改善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重、空腹血糖和心血管危險等因素。10.希臘優格:一項針對超過10萬名參與者的所進行的長期研究發現,每天飲用6至8盎司的希臘優格,能夠使罹患第2型糖尿病風險降低18%。(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愛吃麵包、土司、烏龍麵小心糖尿病! 專家曝飲食「犯1忌」所致 ·「糖尿病第一個症狀」非多吃、多喝、多尿! 醫示警:每4位病人2至3位都中
-
2022-02-06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改善心理的不安 醫:把握今天好好過 過度假設只會引來恐慌
工作忙碌、照顧家庭、煩惱經濟問題……這兩年又加上疫情的恐懼,現代人常時間處於壓力之下,心靈難以安頓。身心科醫師、營養師教你如何從轉念、飲食攝取,改善心理的不安、找回生活品質。用想像創造 自我的幸福瞬間葉啟斌/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推薦理由:現代人壓力大,容易產生恐懼或不安,是因為對現實產生「抗拒」,像曾被霸凌、被虐待,或是膝蓋疼痛等身體不適,「抗拒」導致分心、有雜念,進而產生壓力。每個人的「心理自我」,除了自己以外,包括父母、老師、同儕或同事、主管都會影響,雖可能留下傷口,但這些事成就了現在的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接受自己」。當開始接受自己,可以用想像進入「幸福瞬間」,找回自己的幸福感。像是輕輕閉上眼,想像自己何時、何地能最放鬆心境,有些人喜歡到海邊或山上瀑布旁,在這場景中有誰能共享,以及該地點的空氣、溫度、味道如何,用想像連接感官,包括身體、皮膚、眼睛、鼻子、嘴巴的感受,最後回到內心「心理感受如何」,享受自己創造的幸福瞬間。若不善於進入「幸福瞬間」的想像空間,可以試著放慢腳步,創造輕鬆自在的氛圍;此外「相信自己」就有力量,若不相信自己,內在會有很多衝突、矛盾,容易迷失方向,相信自己時,更能掌握自身優勢及能力,能更有效率應對事情。面對疫情,許多民眾產生恐慌、自律神經失調,甚至更難好好「與人相處」,他建議,除了做事,與他人維持友善關係更能增加和諧關係,再困難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用餐環境要放鬆 細嚼慢嚥多清淡許為捷/新光醫院營養師推薦理由:吃得好心情也會好,許為捷表示,自己最注重「用餐環境」,應盡量避免慌亂、吵雜,也要細嚼慢嚥,從開始進食到大腦產生飽的感覺,大約需要20分鐘,若吃得太快恐會吃過量,也會導致胃酸過度分泌,對腸胃道造成負擔;許多民眾以外食為主,需注意避免過油、過鹹,像是吃泡麵隔天恐水腫,建議多清淡飲食,少油、少鹽,減少身體負擔,心情自然好起來。許多人在壓力出現時,會想用「暴吃」來紓壓。情緒性進食往往只有當下能舒緩情緒,但吃完並不會心情變好,反而產生罪惡感、甚至變胖,建議民眾仍然要以「定時定量」攝取,不要不吃早餐、午晚餐報復性飲食,讓身體處在高高低低狀態。另外,應該多攝取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素,還有全穀根莖類、當季蔬菜水果等,可促進腸道健康。現代女性追求纖瘦外型,許為捷說,有些人會用少吃、補充乳清蛋白想增加肌肉量,但卻不運動,導致肌肉流失速度快,呼籲民眾仍要維持運動。除了飲食,睡眠更重要,若睡得少精神差,且身體瘦體素分泌不足,也容易變胖,建議民眾要吃得好、睡得好,維持運動,讓身心靈都能更健康。減少比較、把握今天 不過度假設洪暐傑/義大醫院家醫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推薦理由:根據健保署統計,疫情期間各科就診量下降,唯精神科就診數成長最多。反映民眾壓力增加、產生焦慮,原因是對未來不確定、會有很多的「假設」出現,甚至會有「如果疫情再來怎麼辦?工作會不會受影響?」的想法,自然產生壓力。未雨綢繆儘管好,但計畫趕不上變化,因此要學習「把握今天」。疫情延續兩年多尚未平復,身為前線醫護的他,時常與「壓力」共處。只要看到疫情起伏,都會想著「是不是別回家,怕感染家人與孩子」,若突然因為病人增加,醫院需要提升醫療量能,每位醫護都得配合醫院排班,犧牲與家人相處時間,他直言「這些事真的想也想不完」,因此多半不浪費時間焦慮,而是勇敢應對,把握當下、過好今天。此外,減少「比較」更能減輕壓力,讓心靈處於舒服狀態。有些人喜歡比較薪水;有人會比較自己的體力不如從前,像是病人中風後,埋怨手腳不如過往靈活,不斷比較讓他萬分痛苦。過去已無法改變,但可以珍惜現在所擁有,對往後人生有正面幫助。
-
2022-02-06 養生.聰明飲食
吃到足夠營養素、血糖控制平穩 專家揭CP值最高的健康飲食方式
現代人常覺得工作忙碌,無法花心思照顧身體,沒時間運動、沒時間好好吃飯。事實上,日常累積的良好小習慣,可能成為健康的大幫手。一年之始,我們請各專科醫師、中醫師、營養師推薦他們認為CP值最高的生活好習慣,推薦給讀者。一天24小時,幾乎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投入工作,被工作纏身的社畜,幾乎沒有時間照料自己的健康,三餐時常有一餐沒一餐,飲食均衡更是難以兼顧。北醫附醫營養師、運動教練皆建議CP值最高的健康飲食方式「先吃菜、肉,再吃飯」,不僅能吃到足夠的營養素,也能減少澱粉攝取,讓血糖上升的速度變慢。吃飯有順序 菜→肉→澱粉蘇秀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推薦理由:健康飲食的習慣,不只是選對的食材,更需要建立好的觀念。根據研究顯示,吃飯的順序非常重要,先吃菜再吃肉,再接續吃飯,會讓血糖上升的速度最為平緩。澱粉會讓血糖上升、胰島素分泌,長時間讓身體處於血糖上升過快、體內胰島素大量分泌的狀態,也會讓葡萄糖形成脂肪儲存,會增加身體的負擔。只要培養好健康的飲食方式,每餐不要過量,再搭配均衡飲食、不要狼吞虎嚥,就能讓飲食逐步走向健康化。我平時早上5點半吃早餐,下午1點吃午餐,6點半吃晚餐。早餐會想辦法多吃一些蛋白質,纖維則是放在其他兩餐吃,三餐的量都不多,大約八分飽即可。每周喝二到三次參鬚茶楊賢鴻/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推薦理由:現代人普遍生活壓力大,即使有好的飲食,也可能因為作息不良,讓身體狀況不佳。推薦新的一年可以增加一個簡單的飲食習慣,一周煮一次參鬚茶,作法很簡單,需要人參鬚30克、枸杞15克、甘草1片,把所有材料放在碗中加入六碗水,熬煮成三碗水即可。三碗水大約可以煮四到五杯,一天喝一到兩杯,一周喝兩到三次。參鬚茶可以達到補氣、調解免疫力、幫助新陳代謝,現代人常常用腦過度,會有使不上力的感覺,參鬚茶增加血液循環,也能幫助記憶與思考,比較不容易感冒,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抵禦疫情。吃夠蛋白質 澱粉最後吃王柏崴/陽光健身Sunshine Fitness負責人推薦理由:平時的飲食方式很簡單,早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但蛋白質是一定會攝取的物質,包含雞胸肉等,可以達到健身的需求。也因為健身,看到許多國人肌力不足,平時蛋白質攝取得少,只做有氧運動,肌肉無力也常會有病痛,特別是長輩會有肌少症的問題,恐增加未來失能的機會。每天至少要吃一份肉,建議先吃肉、再吃飯,對於身體的代謝比較好,也因為先吃了肉,會比較有飽足感,不會吃太多米飯、麵食,澱粉容易累積成脂肪。現代人忙碌,運動時間不多,建議調整飲食方式,既可以維持身材,也能攝取需要的營養素。
-
2022-01-24 慢病好日子.慢病預防
慢病主題館【治療】慢性病控制沒假日 藥師提醒備足藥按時服安心過春節
春節期間多數人吃喝多,台中慈濟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劑科藥師沈逸婷提醒,病人自己停藥,傷身又可能讓病情加重,他說,吃藥不能放假,長期服用慢性病用藥病人在春節期間,千萬不能自己停藥,更要忌口,避免食物與藥物交互作用影響藥效。沈逸婷藥師表示,家有慢性病人就要注意不能隨興吃,部份食物與藥物、藥物與藥物間,容易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藥效,一定要注意「吃」的時機與分量,才能避免危險;例如大家熟知葡萄柚和柚子,對降血壓與抗心律不整用藥,容易產生加成效果,服用這類藥物的人,要避免葡萄柚和柚子。沈逸婷以年菜為例說明,服用可化凝錠(Warfarin)預防栓塞的病人,若吃過量的大白菜、芥菜、菠菜等富含維生素K食物,或含有中藥材人參的料理、藥酒,都可能減少可化凝錠的抗凝血療效而導致血栓。服用抗血栓藥「普栓達、伯基、保栓通」的病人若同時伴有高尿酸風險,年節前後大魚大肉吃多,可能導致痛風發作,如果又自己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能產生藥物交互作用,引起胃出血或皮下出血。假期按時服藥,要備好足量藥物,沈逸婷表示,如果慢簽性處方箋的領藥日剛好是在春節期間,記得提前到醫療院所領藥,長期服用慢性病藥物的人,先跟醫師與藥師諮詢藥物使用原則,不要因為年節有所顧忌而停藥,最好定期量測血糖、血壓,並紀錄,春節後回診,就能提供醫師和藥師評估,可以更保障用藥安全與健康。【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2-01-21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腹脹、腹痛...你多久沒大便? 專家認證「便祕救急法」:跟著做超順暢
根據國外研究數據,便祕盛行率高達15%。便祕,同時是年輕世代很常發生的胃腸科疾病。國內20至50歲年齡層有高達25%飽受排便不順之苦。但排除以上年齡層的便祕人口也不少。通常年紀愈大,狀況愈嚴重,65歲以上有便祕困擾的人占4成。至於,小學生也有3成有便祕的問題,其中又以女生的比例較高(4成)。生理機能運作正常時,一旦食物被送進胃部,就會刺激大腸(結腸)蠕動,進而將便便推向直腸,如此一來就會產生便意。不過,當下的便便都是前1至2餐的殘渣,因為食物從吃下去到排出體外、期間的消化吸收過程至少需要10小時。造成腸道蠕動異常、導致便祕的原因可能是久坐、膳食纖維不足、水喝太少、過度節食、藥物或疾病等。改善便祕從日常做起1.排便習慣每天固定上廁所的時間,有便意時不要刻意忍耐,使用坐式馬桶時腳下踩小凳子有助於腹部施力等,都有助於改善排便不順的困擾。此外,現代人很多喜歡邊滑手機邊如廁,以為這樣是放鬆,卻可能讓身體以為「坐在馬桶上並不是為了便便」,要是身體習慣這樣的模式,要「順便」就更困難了。2.腹部按摩按摩腹部有助於刺激腸道。不妨利用睡前、早上起床前的短短幾分鐘,平躺於床上,膝蓋微彎,進行腹部按摩,從腹部右下方,以順時針方向、肚臍為中心,往左下方進行。記得要斟酌手部力道、下壓到一定深度(約3至5公分)才有效果喔。 3.運動習慣有氧運動多半能夠活動全身、幫助新陳代謝,像是快走、跑步、慢跑等都是很不錯、容易入門款。核心肌力訓練則有助於練習運用肌肉,有助於解便時正確用力,有些腹部訓練的動作,如仰臥起坐、空中腳踏車等,由於針對下腹做訓練,也能達到按摩腹部的效果。 4.充足水分與油脂充足水分攝取,水,指的是白開水。每日飲水量至少為體重X 30(如50公斤一天至少要喝到1500ml)。試著在早上起床30分鐘內、還沒吃早餐前,空腹時飲水300至500ml的水,有助誘發結腸反射,進而讓大腸產生劇烈蠕動。油脂有助於便便的推送,適量油才能維持身體機能,堅果、酪梨、橄欖油、玄米油等,都是很好的油脂選擇。 5.膳食纖維每天吃足2份水果,有助於改善便祕,鳳梨、火龍果、櫻桃、香蕉(要吃熟的香蕉,不熟香蕉會加重便祕)、梨子、葡萄等都富含膳食纖維。蔬菜類則有韭菜、青花菜、菠菜、白菜、筍、木耳。另外,也可多攝取優質的五穀根莖類,如糙米、地瓜、南瓜等。 大便卡卡救急篇便便一直留在肚子裡,累積多了腹脹腹痛、感覺很差。若是偶爾發生,可以嘗試一些救急的方法,例如適量攝取咖啡因、優酪乳、鮮奶等。另外,也有遇過病人是喝油(30至40ml)或早餐店冰奶茶來改善。如果上述都無法改善,可以在專業指示下使用瀉藥與浣腸劑,但不建議經常性使用,以避免括約肌失去動力,降低排便意願。(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  延伸閱讀: ·多吃蔬菜還是便秘? 醫曝「便祕兇手」愈做愈是一肚子大便 ·便祕、缺鈣還有遺傳都會讓小腹微凸! 營養師揭「3個飲食自救法」:吃很重要
-
2022-01-16 養生.人生智慧
只要用對方法就可延緩老化 名醫張金堅創咖啡健康學養生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39期文/吳佩芬 攝影/鐘君賢73歲的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仍然寶刀未老,一星期仍然保持看門診且開兩到三台刀,刀法還是「嚇嚇叫」。他說,「歲數大了,在器官上會輸給年輕人,人不要不服老,服老的心情要有,但也要有抗老的心態,只要用對方法,就可延緩老化。」從幾十年前開始,張金堅展開他獨創的「抗老撇步」,透過走路運動、喝咖啡、清淡飲食、專業、從事公益活動獲得成就感,還有經常保持愉悅的心情。從1972年開始,張金堅行醫迄今已有47年了,在他的年輕年代,外科是大科,很多醫學系畢業生都很想進入外科工作,張金堅也選擇了和他外向個性比較相符的外科,外科醫師個性都比較爽直、判斷力強、行動力強,但也比較容易衝撞。在台大醫院完成住院醫師、總醫師訓練之後,張金堅就到鄭州路的台北市立中興醫院擔任外科主治醫師,不久,被當時的台北市立中興醫院院長、前總統蔣中正御醫熊丸拔擢為一般外科主任;一年後,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所博士班剛成立,張金堅為了強化專業,也考進了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所博士班。受恩師陳楷模影響,成為乳癌權威張金堅會成為國內專致於乳癌的醫師,和他就讀博士班時的指導教授陳楷模有很大的淵源。陳楷模專精於小腸的大量切除及乳癌,張金堅回憶道,「陳楷模教授個性比較兇悍、嚴厲,外號雷公,在他底下,一定要戰戰兢兢,不能打迷糊仗,但是,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博士班畢業之後,張金堅帶著太太、一雙年幼兒女前往沙烏地阿拉伯行醫,一年多後返台,直接進入台大醫院擔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在當時擔任台大醫院外科主任陳楷模的麾下,順利的從講師升等為副教授、教授,之後,還躍升為外科部副主任、主任。張金堅表示,當時求診的乳癌病人因為發現時都比較晚,乳房外表已經糜爛、腫瘤很大,甚至已經轉移了。因為沒有所謂的多科團隊,當時的化療又簡陋,放射線治療也不像現今的定位準確,在幫病人進行放射線治療時,經常會把病人的皮膚電得爛爛的,化療用藥也沒有標準治療流程,開刀就把病人的整個乳房連同腋下的淋巴腺全部拿掉。很多女病人因為罹病,老公外遇,跑走了,拖著生病的軀體照顧年幼的小孩及公婆;張金堅深覺女性乳癌病人真的很辛苦,也感受到以醫師為主的權威醫療環境,以及傳統乳癌治療的弊病和無奈。成立乳房醫學會,跨科整合照顧當醫療慢慢進步,乳癌可以選擇整個切除、部分切除的手術方式,乳癌的化療藥物也日新月異,張金堅深感,「乳癌照顧一直都是以醫師為主,缺少所謂的病理科、放射科、腫瘤科、腫瘤內科、藥師、心理師等,也沒有重建,這是個不完整的醫療團隊,對於相對弱勢的病人比較吃虧。」因此,張金堅決定要成立乳房醫學會,希望乳癌治療能多科整合照顧。另外,在病人照顧方面,雖說陳楷模教授早在張金堅擔任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之前,已成立真善美乳癌病友俱樂部,但畢竟成員只局限在台大醫院治療的乳癌病友。因此,張金堅決定要擴及服務到全國的乳癌病友,於是在1996年成立乳癌防治基金會,是個跨醫院的全國性乳癌病友團體,也是全國第一個。乳癌防治基金會成立22年,已落實全民乳癌篩檢衛教,關心罹病者的醫療及身心靈健康,並鼓勵國內學者進行乳癌的本土性研究,除了頒獎給國內傑出乳癌研究人員,每年定期舉辦大型病友會,邀請專家演講,同時讓病友們唱歌、跳舞同歡,並分享彼此的罹病經驗,鼓勵新診斷乳癌病友。基金會也因此獲得國家品質標章及特優基金會的獎項,以及張金堅個人的癌症終身成就獎。醫技雖進步,別忘醫病平等在很早年就投入乳癌診斷、診療的張金堅,對於21世紀的基因體醫學、精準醫療、分子醫學的時代,他認同,乳癌已經慢性病化,但是,他更關注在醫病平等的理念上。他說,我們以一位慢性病人的方式對待乳癌病人,持續關心治療後的10年、20年後續追蹤,稱為「存活者的議題」,比如說用藥的慢性副作用,用藥後的智力是否變差,用了哪些藥物會對於神經末梢有損害,罹病後是否和社會脫離等,即所謂醫病共享的政策,疾病治療不是醫師講了算,還要和病人共同討論。賢內助協助下,遵循一輕、二淡、三少、四慢原則退而不休的張金堅,在關心病人健康之餘,也很在意自己的健康。身為外科醫師的他,邁入70歲之後,還能持刀平穩,開刀手不抖,維持良好的平衡感,和有開刀的體能,都要歸功於賢內助的協助,張金堅沒有肆意揮霍年輕健康的本錢,這些都是經年累月好好管理自身健康的成果。在飲食上,張金堅著重吃得不要太豐盛,一輕、二淡、三少、四慢是基本原則。張金堅坦承,「前面三項,我都有達成,四慢是因為我是外科醫師,個性急,還在努力當中。」◆一輕,不要加工品、鹽漬品,多吃蔬果,要原味的食材,少農藥、有機的食材,要洗乾淨,清楚食材履歷,當季的食材、均衡的飲食。◆二淡,不要重口味,不要高溫烹煮食材,不要添加太多鹽,不要太油,不要太甜,不要太辣,不要太多的佐料,不要過量的燒烤,不要太多的烹調,烹調簡單,盡量少外食,三餐多在家食用。◆三少,不要吃太飽,7分飽。 ◆四慢,要細嚼慢嚥。重視早餐內容,開啟一天的活力三餐飲食的調養,張金堅很重視早餐。早餐部分,張金堅的米飯等碳水化合物吃得少,爾偶太太會煮點稀飯吃,通常會準備小塊麵包,配點洋蔥、胡蘿蔔、堅果如核桃、杏仁,然後配點秋葵、酪梨、地瓜葉等蔬果。他說,秋葵5~6條,肚子就飽了;燙點地瓜葉,沾一點點醬油膏,就很美味了;另外,還來點荷包蛋,補充蛋白質。中餐的話,因為要開刀、看診,就吃醫院的便當,飯只吃1/10的份量,主食的魚肉、雞肉和豬排等,只吃一半而已,青菜的部分就會吃完。晚餐則會豐盛一點,太太會煎煮新鮮魚,清湯中放點排骨、白蘿蔔,還會準備地瓜葉、菠菜、高麗菜等,盡量不要高溫炒,以汆燙、水炒方式居多。假如晚上有應酬吃大餐,隔天就會自動減量,大約減少一半的份量,應酬時,吃少量就好。照顧植物,讓步調變緩慢、心情愉悅運動方面,因為上了年紀,盡量選擇比較溫和的運動。張金堅一星期游泳一次,一次一個小時。平常會和太太結伴到鄰近的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繞園散步,可以走到7千步,加上平日看病人、上下樓梯、巡房等,加起來應該有1萬步。還好,有篇研究發現,日行7千步已經足夠了,會爬樓梯、但不下樓梯,因為要保護膝蓋的健康。對於老人很重要的情緒管理,張金堅會選擇快樂的嗜好來做,他的快樂嗜好就是園藝和咖啡。他表示,盡量不動怒、不能急躁,並靠著喝咖啡、關照植物,讓自己的步調變慢,咖啡香氣、在一片綠茵中吸收植物釋出的氧氣,心情就會很舒適。張金堅個是早起的鳥兒,但他也樂在其中,在夏天早上5點、冬天早上6點起床,喝200~300c.c.的白開水後,就會到頂樓整理花園,才下樓吃早餐,除了出國不在家之外,拔草、澆水、搬移植物盆栽,他天天報到,樂此不疲。他的口號是:「園藝活動也是一種運動,也是心性的培養。」他看著植物一天一天地長大,花盛開,心情愉悅,就如同醫療人員細心照顧病人,病人就活得好,沒有好好照顧就會凋謝。化身咖啡達人,自創咖啡養生法張金堅愛上咖啡,是在台中澄清醫院擔任院長期間,在台中、台北往返的高鐵上聞到咖啡香,就起心動念想喝咖啡。他過去喝咖啡都會肚子痛、胸悶,30、40年沒有碰咖啡的張金堅,這次一喝就上癮了,覺得神清氣爽。講起咖啡,張金堅的出發點仍是和健康有關的研究,特別是咖啡豆內含的高抗氧化物綠原酸、咖啡醇、雙萜類、咖啡豆醇等,對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風、牙周病、癌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都有助益,也有研究發現,喝咖啡可以延長壽命。他也走遍了國內外咖啡莊園,還與蔡崇煌醫師及梁捨烘焙專家分別著作了二本咖啡專書,真是一位咖啡癡迷。由於過度烘焙會破壞咖啡豆內的抗氧化物,所以,張金堅偏好喝淺焙咖啡,他說,生豆內含的綠原酸占9.6%,重烘焙就剩下4.8%,因此,利用輕烘焙,綠原酸等抗氧化物較不容易喪失。但是,即使是重烘焙,咖啡飲品中還是存在著這些抗氧化物成分,所以,也不反對喝重烘焙咖啡。重烘焙有炭燒焦香味、巧克力的微苦澀感;淺焙有果酸、有水果香,國人比較偏愛炭燒口味,對於果酸的接受度較低。現在,張金堅每天喝3杯黑咖啡,他不主張加糖、奶精,糖不宜攝取過量,奶精則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建議可以加適量的鮮奶取代。咖啡不是神丹妙藥,仍有飲用禁忌喜歡喝熱咖啡的張金堅說,喝咖啡不能過熱,咖啡在夏天沖泡時的溫度,最好是92~93℃,冬天時可以升到94℃,等到咖啡沖泡好、倒入容器內的溫度85℃是最香醇的。品嚐咖啡的時候,則差不多60℃左右不燙口,才是最適宜的溫度,喝太熱的咖啡,會傷害食道黏膜組織,增加食道癌的發生率。當然,咖啡也不是神丹妙藥,骨質疏鬆症的病人、懷孕初期、小孩、胃酸過多、腹瀉腸胃不適者,都要避免喝咖啡。在喝咖啡的同時,需要補鈣、維生素D、多運動、多曬太陽,而且由於咖啡利尿,最好搭配一杯白開水,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做自己想做的事,擁有滿滿正能量最後,張金堅表示,「我現在還在開刀,我覺得專業還要持續保持,工作是一種快樂,也有成就感的滿足」。張金堅的身體硬朗,講話嗓門大而有力、很清楚,不像老人孱弱無力的聲音。即使70歲高齡,擔任一家生技公司顧問的他,在每2個月的業務會議上,還被要求喊口號;他說:「就叫我來帶頭喊,好像聲音亮,生意就興旺,其他人都喊得不夠響亮,我一喊,聲音宏亮,士氣高昂,氣氛就起來了。」70歲的張金堅仍然擁有滿滿的愉快、樂觀、快樂能量。延伸閱讀: 。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 卸下白袍實踐公衛理想 。振興醫院院長魏崢 國內開心手術第一人 邏輯正確,決定手術成敗
-
2022-01-15 養生.聰明飲食
肚子都肥肉怎麼減? 醫認證「瘦肚子飲食習慣」:第一步要吃早餐
52歲的王先生,於今年五月底因新冠肺炎進入醫院肺炎病房治療。他的身高為175公分,體重為70公斤,剛入住病房時氧氣需求濃度一度已經調到最高,隨時準備插管治療,但入院後請他開始採取「俯臥姿勢通氣(prone position)」,盡量在床上「趴著休息」,血氧立刻有大幅度地改善,不但免除插管痛苦,氧氣需求濃度也隨即開始往下調,經過治療之後順利出院。47歲李先生,於同期入住新冠肺炎病房。他的身高為171公分,體重為92公斤,血糖血壓長期偏高,入院後氧氣需求濃度越調越高,醫護人員一樣鼓勵多多在床上趴著休息,但他自述因為有「啤酒肚」,所以無法趴睡,最後因為血氧濃度不足而插管治療,接受了近兩週的加護病房治療才歷劫重生。趴睡、代謝症候群 影響新冠肺炎重症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舜禾說明,前述兩位病人的年紀與病程相仿,入院後氧氣需求濃度也都到達最高,是什麼因素決定了兩位病人是否進入重症治療?1、能不能趴睡:「俯臥姿勢通氣」是對於高需求氧氣的肺炎病人常會建議的一種治療方式,在床上病人從「仰躺」姿勢調整後「俯躺」後,可以增加肺活量,並有機會使得因為發炎浸潤而塌陷的肺泡重新打開,病人的血氧濃度常常就可以得到戲劇性的改善;在臨床觀察上,能夠趴睡的病人比起無法趴睡的病人,治療後的預後相對較好。(推薦閱讀:趴睡睡醒手麻藏「疾病警訊」! 醫眼中「殺手級動作」:恐害無力開門、開瓶蓋)2、代謝症候群:胖的身材分為「中心型肥胖」與「周邊型肥胖」。其中,中心型肥胖為脂肪堆積在內臟與其四周,造成大腹便便,也是中年男性常戲稱的「啤酒肚」,也容易導致高血糖、高血脂與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而高血糖會使得身體免疫力下降及新冠病人的死亡率上升,長期高血壓則會使得心血管功能減弱。 消滅啤酒肚 日常4招助改善由以上的原因來看,「肥胖」的確是新冠肺炎重症的重要風險因子,而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與飲食習慣問題,長時間下來容易造成體重過重與體型過胖,建議在生活上做以下幾點的調整:1、在紙上記錄一週內每天24小時所吃的所有食物。現代社會因為食物較容易取得,所以很容易在不自覺下吃了大量的點心、餅乾與水果,若單純只靠記憶回想,很容易忽略了自己其實吃了很多食物,以為自己喝水也會胖;若能記下每天每一口食物,其實會驚覺自己吃了非常多東西。(推薦閱讀:吃飯配飲料、飯後喝湯? 小心胃食道逆流!醫眼中「超雷虐胃行為」曝光) 2、盡量在晚上八點後不吃食物與記得吃早餐。人體的胰島素與賀爾蒙會依照身體生理時鐘有規律的分泌,太晚吃晚餐或是吃消夜都非常容易造成肥胖;此外,較有趣的是大家常常會以「不吃早餐」的方式來減重,在過去的研究中,不吃早餐來減重雖然在短期內會有一點效果,但以長期幾個月來看是沒有效果的,因為當人體在早上飢餓過頭後,身體會在中午過後反撲,使人不自覺在下午或晚上吃更多的食物來代償。(推薦閱讀:不吃早餐能減肥? 營養師警告「3大隱憂」:沒胃口先喝水)3、三餐吃七八分飽,不要挨餓,盡量避免吃點心。原理與不吃早餐相同,當人體過度飢餓,反而有可能在下一餐反撲,使得下一餐吃的更多。(推薦閱讀:嘴饞吃不停怎辦? 營養師激推「9款低卡點心」:食慾秒降)4、在能身體與心理承受的狀況下,規律地運動。運動可以改變肥胖體態、下降胰島素抗性與改善代謝症候群,而運動的最困難處在於養成規律的習慣,建議一開始可以先從身體可以接受的快走或是慢跑開始,逐步養成運動的習慣,若能再加上一定程度的重量訓練,效果會更好;反之,若一開始就做高難度會高強度的運動,反而會使人望之卻步而長期無法持續。 延伸閱讀: ·肚子大怎麼消? 一張圖搞懂「4大肚型」:恐是裝滿宿便、壓力 ·便祕、缺鈣還有遺傳都會讓小腹微凸! 營養師揭「3個飲食自救法」:吃很重要
-
2022-01-13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好渴?六個身體缺水警訊報你知!
許多人都知道喝水很重要 ,但仔細想想,你今天喝水了嗎?還是把飲料當成水在喝?你知道什麼時候身體缺水了嗎?「營養師高敏敏」教你辨別缺水六大警訊,保護身體健康!現在路上走沒幾步路就是飲料店、便利商店,飲料隨手可得,導致現代人養成不愛喝水,甚至有不喝水的壞習慣。如果你經常會感到口渴,那要注意了,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的臨界點囉!缺水除了會感到口乾舌燥,還會導致抽筋、關節疼痛等健康問題,甚至會造成代謝功能變差影響肌膚,乾燥細紋還會找上你,喝飲料變胖又變老,想一想,還是選擇記得喝水好了!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飲食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改善飲食習慣!營養師高敏敏頻道:點我看營養師高敏敏原始影片:點我看延伸閱讀減重迷思大破解!醫師教你維持身材不復胖的關鍵減肥不敢吃早餐?一分鐘告訴你這樣吃不怕胖!「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1-1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飛美國線「超毒」機師頻確診 華航長榮即起供快篩試劑
中華航空、長榮航空從美國回來的機師,陸續傳出確診,其中又以洛杉磯「最毒」。不少機師抱怨,每次飛洛杉磯都膽顫心驚,甚至有機師說,光是上個月一天就有六班飛洛杉磯,「都要列隊起飛了」。針對全球疫情仍嚴峻,航空公司陸續祭出加強版防疫措施。華航說,持續提供機組員防護裝備,昨也宣布全面提供機組員快篩試劑,抵台後立即檢測。長榮則是增加防疫物資配發數量,並提供快篩試劑。實際上,根據本報掌握,華航近期就有至少四名機師確診,包含已被爆出的兩名洛杉磯(其中一名有串飛舊金山)、和安克拉治返台。另外還傳出7日有一名日籍機師確診,同樣從洛杉磯返台。至於長榮,近期至少就有四名機師確診,三名從洛杉磯返台,另名則是自紐約返台。對於洛杉磯返台頻頻確診,不具名華航機師表示,就算自己非常注意,但國外處處是病毒,且上個月光是一天就有五到六班飛洛杉磯的貨運航班,多到起飛前都還要列隊,真的很怕「中獎機率高」。另有不具名長榮機師表示,洛杉磯一天約有4萬人確診,很可怕,每天幾乎都有三到四班飛洛杉磯,比其他美國航線都要多,「吃早餐時都可以開到兩桌」,確診機率自然大一些,希望公司可以加強因應作為,而不是讓機師淪落到變成過街老鼠。對此,華航說,因應全球疫情嚴峻,持續配備機組員 N95 口罩、隔離衣及清潔消毒用品等防護裝備,提醒衛教及防疫規定。華航說,即日起全面提供機組員快篩試劑,抵台後立即檢測,並透過健康狀況即時通報機制,建立防疫保護網。同時外站管理也強化落實「零接觸」計畫,依各站狀況陸續安排升級措施,由當地地勤人員提前協助辦理旅館報到作業,方便機組員直接進入房間,減少與當地旅館櫃台或其他遊客接觸的機會。長榮則說,除了落實各項嚴謹的防疫規範外,針對近日機師遭突破性感染亦加強各項防疫措施,原已提供N95口罩、防潑水隔離衣、消毒噴劑等防疫物資,亦增加配發數量。此外,長榮說,亦通告全球各場站總主任,加強督導飯店、接駁車之清消,落實工作人員防護裝備配戴,並訂定外站零接觸作業程序據以執行,每周執行防疫巡查。長榮說,同時提醒組員於外站時要加強自我保護措施,包括入住旅館時需再次將所有可能接觸地方重新消毒、接收飯店提供的餐點以及搭乘專用接送車輛後,也需要特別注意清潔消毒。據悉,長榮昨也開始提供快篩試劑給機組人員自我檢查,不分長短班回來後都有,相關措施還在陸續調整中。另外,華航近日傳出部分機師飛洛杉磯的班表被拉掉,疑似有「砍班」情形。對此華航說,並無所謂「砍班」,客貨運航班一向會依季節性及市場供需動態調整及靈活調度。對於貨運機師頻頻確診是否有調整航班可能,長榮則說,有關飛航航班的部分,則依原規畫維持正常飛航。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下的生離死別 台北榮總院長許惠恒:一幕幕都是醫護最難忘的場景
「從全球觀點來看,新冠肺炎疫情一波又一波,遠遠超過原先的預期。」許惠恒擔任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近一年,帶領醫護人員防疫有成,保持零院內感染,但看到確診病人病逝前,家屬不能見到最後一面,仍感慨萬千。隨國人疫苗施打率提高、遵守防疫新生活,面對今年疫情發展,他保持樂觀態度,「相信一切會愈來愈好。」新變異株致病嚴重度下降,但高齡、免疫不全者仍應慎防。許惠恒回想前年(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大家原本期待可能像SARS一樣,疫情很快消失不見,但經歷兩年,國內目前仍受Omicron變異株威脅,「病毒變異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估計還會不斷有新變異株出現。」疫情至今,北榮收治260名確診患者,高達半數是重症,卻始終保持零院內感染。為做好防疫管理,許惠恒每天上午八時準時舉行晨會,掌握國內外疫情趨勢及變化。他觀察,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致病嚴重度較原始株下降,但與流感病毒相比,對高齡、免疫不全等病人的致病率仍高,醫療量能負擔仍大。不過,即使國內再有一波本土疫情,許惠恒有信心可以安然度過。他說,去年五月北部爆發本土疫情,各醫院量能緊繃,但也累積許多SOP,北榮對防疫物資準備、醫護人員調配等都有經驗,也超前部署,將思源樓部分病房改為負壓隔離病房,未來更著手規畫重症負壓隔離病房。外界憂心春節防疫專案可能有破口,許惠恒說,「擔心難免,但醫院已做好萬全準備。」疫情下的生離死別,一幕幕都是醫護最難忘的場景。雖然樂觀看待疫情,但談起疫情下的生離死別,許惠恒難掩感傷。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名重症插管病患,臨終前因昏迷無法和家人視訊道別,家人見不到最後一面,希望留下病患手掌印作為紀念,最後護理人員排除萬難達成家屬心願。「疫情期間,所有醫護人員都是一路學習和感恩。」許惠恒還記得,有一名確診者過世後,遺體送往電梯要移至往生室,所有曾照顧過患者的醫護人員比照安寧病房模式,站在電梯兩側向遺體90度鞠躬,慎重的態度讓家屬寫信表達感謝。許惠恒說,今年疫情能否終結,還要更長時間觀察。他呼籲國人盡速完整接種疫苗,去年12月中旬,他已追加第三劑,但隨病毒不斷變異,往後可能要打第四劑疫苗。院長養生計畫執行168斷食謹守2原則 減掉10公斤、血壓很聽話疫情期間工作繁重,台北榮總院長許惠恒不忘照顧個人健康。身為糖尿病專家,他為控制血壓,一年半來進行168間歇性斷食法,16小時不吃東西,讓胰臟多休息,降低分泌胰島素的機會,成功減重8至10公斤,也維持血壓穩定。許惠恒血壓偏高,他了解多吃澱粉、含糖食物,容易刺激胰島素分泌,長期下來,胰島素分泌過多,不僅促進脂肪囤積,也將使胰臟功能衰退,進而引發糖尿病,若能減少胰島素分泌,不僅可以控制血糖,也控制體重及血壓。他每天不吃早餐,直到中午十二時才吃中餐,並於晚上八時前吃完晚餐。「168間歇性斷食法,一定要遵守兩個小原則。」許惠恒說,第一是每日熱量攝取要減少,雖不是完全減少成只有兩餐,但絕不能把三餐熱量灌到兩餐,每天熱量是兩餐多一點即可。其次,晚餐澱粉攝取要減半。如平時吃一碗飯,晚餐就改吃半碗,因晚餐離睡覺時間不遠,如果吃太多,澱粉食物的葡萄糖會轉為脂肪,長期下來還是會囤積,這樣對身體不好,但晚餐的蛋白質、脂肪還是照常吃。許惠恒提醒,正在服用降血糖藥物患者不建議168斷食法,以防服藥後又不進食,引發低血糖;另有胃炎、胃潰瘍病史者,長時間不進食,病情也可能惡化,同樣不建議。外界多討論吃水果到底應在飯前吃或飯後吃,哪一種比較健康。許惠恆說,有研究指出,飯前吃水果讓胃容量變小,且纖維質有飽足感,正餐會少吃一點,可以控制體重;但也有研究認為,飯前吃水果,血糖容易上升,且水果糖分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脂肪囤積。因飯前吃水果的好處證據仍不足,他還是每天飯後吃兩份水果。面對防疫壓力,許惠恒每天走一萬步,讓自己多思考,並隨時看醫學雜誌了解疫情變化,他還增加洗手次數和時間,以防病毒感染。今年春節假期,許惠恒會在家與家人團聚、休息,準備好春節後再出發。許惠恒小檔案年齡:64歲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經歷: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世界糖尿病聯盟西太平洋區主席、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
-
2021-12-30 醫療.慢病好日子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免疫疾病易共病 一旦確診侵犯肺
罹患自體免疫疾病是一場長期抗戰,而且許多患者除了原本的疾病外,還會共病其他免疫疾病,一旦患者確診一種以上的免疫疾病,更容易因免疫系統侵犯形成肺纖維化,但因初期症狀不明顯,病患常錯失早期治療的先機。近年醫界已逐漸建立跨科合作的醫療模式,「每位醫師都要像偵探一樣」,全力搶救患者肺部健康。目前確認容易引發肺纖維化的自體免疫疾病,以硬皮病為首,肺纖維化進展也是最快的,其次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皮肌炎與紅斑性狼瘡。多科團隊合作 辨識病因為及早發現並治療肺纖維化,現在各大醫院風濕免疫科和胸腔科、病理科等科別多半都已建立團隊,合作辨識病因並討論治療模式,進而有效延緩肺纖維化。以皮肌炎為例,雙和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蘇勤方表示,某些抗體引發的皮肌炎,會特別攻擊肺部,之後惡化到肺纖維化,甚至有些皮肌炎病人的皮膚和肌肉還沒出現變化,卻已先出現肺部症狀。恩主公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醫師郭孝齡說,紅斑性狼瘡的病患來到診間時,會先抽血檢查血液和免疫學檢查,還要注意病患有沒有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等共病,以及免疫系統是否已開始攻擊身體器官。一至二成乾燥症 侵害肺部台北榮總內科部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曹彥博也說,自體免疫疾病是因為免疫系統出了問題,產生對抗自己的抗體,例如乾燥症的自體抗體以侵犯腺體為主,常見的兩大臨床症狀是口水和淚腺分泌不足。乾燥症也會表現在多重器官上,如肺部、心臟,統計上顯示,約一成至兩成的乾燥症可能侵害肺部併發肺纖維化。肺纖維化 先從喘咳累開始肺纖維化的症狀,會先從喘、咳、累開始。蘇勤方提醒自體免疫患者多留意生活中的具體表徵;例如以前從自家走到超市要多久?現在要多久?是不是因為會喘會累而變慢?又或以前爬樓梯到五樓才喘,但如今到二樓便喘個不停,經由這些具體的生活情境來向醫師說明,以便提早察覺肺部被侵犯的可能性。建立病識感 定期就醫追蹤曹彥博說,現在風免科醫師的警覺性也很高,會定期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做肺部檢測,每3到6個月做一次X光與肺活量測試,高解析度的電腦斷層則是每6至12個月做一次。同時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要建立很強的病識感和警覺性,更要定期就醫、積極追蹤,畢竟愈早發現,就能愈早有效治療,可以延緩病情惡化。【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1-12-27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喝了不怕胖!減醣也可以喝的五色拿鐵
正在執行減醣飲食的朋友,擔心果汁糖份很高,不敢喝?別緊張!營養師孫語霙教你製作減醣也可以喝的五色拿鐵,每一杯分別還有護心、護眼、順暢、抗老、助眠作用唷!減醣飲食是廣義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一種,在飲食中適度的減少醣類,可幫助增肌減脂、穩定血糖,也能預防與改善糖尿病等新陳代謝症候群,對健康是有助益的。營養師孫語霙要傳授減醣也可以喝的五色拿鐵,指的是:番茄製作的紅拿鐵、胡蘿蔔製作的黃拿鐵、奇異果製作的綠拿鐵、紫葡萄製作的紫拿鐵、香蕉製作的白拿鐵。五色拿鐵不論是外食族、上班族都非常好施行,讓正在執行減醣瘦身的人也能健康喝飲料,趕快跟著影片學起來!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飲食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改善飲食習慣!營養師愛碎念YT頻道:點我看營養師愛碎念YT原始影片:點我看延伸閱讀灰塵會造成肥胖?專家教你斷捨離減肥法減肥不敢吃早餐?一分鐘告訴你這樣吃不怕胖!「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