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7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台灣人
共找到
1102
筆 文章
-
-
2022-01-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建仁:別害怕與病毒共存
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昨天說,台灣兩劑疫苗接種率破七成,「與病毒共存」是高疫苗覆蓋率國家作為,如英國呼籲國人學習與病毒共存,以色列、新加坡不再追求「零確診」,台灣人已有足夠防疫能力和知識,群眾心理和社會氛圍都願意配合防疫工作,不必害怕「與病毒共存」。陳建仁說,要撲滅新冠病毒很難,不但耗時耗錢、更耗損很高社會經濟成本。新冠病毒會「流感化」,傳染力高但毒力低,如挪威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僅為萬分之五,與普通感冒、流感差不多。台灣的「防疫三寶」—快篩、疫苗、口服藥物都準備好了,大家不要害怕。中研院新書「研之有物:中研院的廿一堂生命科學課」昨舉辦分享會。作者之一陳建仁以「台灣的科學抗疫之路」為講題分享台灣防疫政策。陳建仁觀察這兩年台灣防疫,認為全世界只有台灣能夠如此精準掌握密切接觸者。許多國家採取封城或普篩,是因為無法精準掌握密切接觸者,台灣則透過疫調做到精準防疫,因此可不做封城或普篩。
-
2022-01-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疫下一步? 陳建仁:高疫苗覆蓋率國 不追求零確診
面對來勢洶洶的Omicron疫情,台灣該怎麼辦?「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前副總統陳建仁表示,台灣人已有足夠的防疫能力和知識,群眾心理和社會氛圍都願意配合防疫工作,不必害怕「與病毒共存」。他指出,台灣兩劑疫苗接種率破七成,而「與病毒共存」是高疫苗覆蓋率國家的作為,如英國呼籲國人學習與病毒共存,以色列、新加坡不再追求「零確診」,而是持續提升疫苗覆蓋率、大幅減少重症與致死人數。中研院新書「研之有物:中研院的21堂生命科學課」今天下午舉辦分享會。作者之一陳建仁以「台灣的科學抗疫之路」為講題分享台灣的防疫政策。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則從免疫學者的角度,探討是否能透過醫療技術降低確診患者的免疫反應,避免引發重症。2003年SARS最嚴竣時期,陳建仁接下衛生署署長一職,帶領台灣遏止疫情擴散,並積極推動組織再造、建置全國感染症醫療體系。他觀察這兩年台灣的防疫,認為全世界只有台灣能夠如此精準掌握密切接觸者。許多國家採取封城或普篩,是因為無法精準掌握密切接觸者,台灣則透過疫調做到精準防疫,因此可以不做封城或普篩。陳建仁認為,台灣防疫可以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是發現新冠病毒至前年11月疫苗問世,此時最好的防疫方法為阻斷病毒傳播。台灣能在「上半場」成功阻斷病毒傳播,歸功於 SARS 期間施行的各項防疫措施──手部消毒、量體溫、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與避免群聚。但疫苗問世後,下半場最重要的任務是藉接種疫苗提升群體免疫。陳建仁指出,在傳染病的歷史上,除了天花,幾乎沒有病毒可以被完全消滅。要撲滅新冠病毒很難,不但耗時耗錢、更耗損很高的社會經濟成本。但新冠病毒會「流感化」,傳染力高但毒力低,如挪威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僅為萬分之五,與普通感冒、流感差不多。台灣的「防疫三寶」—快篩、疫苗、口服藥物都準備好了,大家不要害怕「與病毒共存」。被問到甚麼時候可以正常出國?陳建仁認為,「是全世界疫情都得到控制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是安全的,除非每一個國家都是安全的。」如果不幫助疫苗接種率很低的國家,也許有一天新的病毒又會冒出來。未來需要天天戴口罩?他認為,有呼吸道感染症狀的人戴上口罩,是公共衛生素質的展現。而疫後的新常態生活,將會是「線上線下一起發展」,民眾必須適應疫後的數位化環境。有觀眾問陳建仁會不會再度參選?陳建仁表示,學術研究是他的終身職志與最愛,而他現在決定回到「最愛」,更何況「學術研究的貢獻不會少於政治人物。」
-
2022-01-1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老公總是半夜跑廁所?全台竟有450萬人為「它」所苦
頻繁夜尿,小心腦部出問題。最新人口數推估,全台超過40歲以上民眾,恐有超過450萬人飽受「夜尿症」所苦,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廖俊厚說,夜間多尿不僅會影響睡眠、失眠,可能進而延伸嚴重慢性疾病、心理健康與精神問題,小病不注意恐釀大禍。依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定義,夜尿是「尿意強烈,中斷原來的睡眠醒來,一晚至少2次以上」。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上成人夜尿症盛行率達40%,且年齡越長盛行率越高,其中近9成屬於「夜間多尿」的範疇。研究顯示,男性超過50歲,至少每4人就有1人有夜尿問題,增長10歲盛行率就增加1倍,超過60歲後每2人就有1人;此外,罹患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問題、心血管疾病與中風患者也是高危險族群。廖俊厚表示,男性超過50歲或有慢性疾病,要記得觀察「夜尿二三四」,包括夜間起床尿2次以上,且尿量超過全天尿量的1/3以上,即為夜尿多症,盛行率達4成3,中獎機率很高。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秘書長王弘仁指出,常見的下泌尿道疾病,多半是泌尿器官出問題,夜間多尿患者大多是賀爾蒙問題,因腦下垂體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導致睡覺時尿量無法減少、尿液沒有濃縮,是腦部功能問題表現之一。據研究,超過50%有夜尿困擾的人,認為其睡眠品質受到影響,生理上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心理上容易帶來疼痛、沮喪、焦慮以及認知、記憶和表現缺陷等問題。研究也發現,有夜尿問題的患者,超過75%同時有糖尿病、高血壓、神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在身。廖俊厚曾收治一名現年55歲的男性高階主管,被太太抱怨總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才注意到自己因為強烈尿意,多次中斷睡眠,即便晚上少喝水喝酒、睡前排空尿液也無改善,就醫後才發現是夜間多尿,經過藥物改善後才改善狀況。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吳文正表示,台灣人口年齡持續老化,有夜間多尿問題的人口會越來越多,為提升夜尿症病識感及診斷率,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攜手推出Line「夜問AI智能聊天室』,期望以最貼近民眾生活並保有隱私的方式,提升男性對夜尿症的認識,也彙整全台超過300家泌尿專科醫療院所資訊,掌握完整訊息。更邀請熱血體育主播徐展元、財經專家賴憲政一同參與,客製出夜問AI智能聊天室的體育及財經資訊。
-
2022-01-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間隔縮短為3個月 柯文哲:這三組人應該造冊先打
桃機群聚染疫事件共8人確診,且皆施打完二劑疫苗,屬突破性感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將縮短第三劑間隔時間為3個月。 對此,柯文哲說,他同意,但他主張機場、旅館和醫院,這三組人應該造冊先打。柯文哲說,歐盟打第三劑的時間是6個月,台灣是5個月,他主張機場、旅館和醫院這三組人,機場是指廣義人員,包括清潔工、行政人員和機組、空服員,但旅館最危險,醫院本來就要收治確診者。柯文哲說,這三組人應該造冊,縮短3個月他同意,但現階段一下子都可以來打,以他對台灣人的了解,一窩蜂,常常不需要打的跑來打,反而把需要打的擠壓掉,如果縮短到3個月,應該是這3組人造冊,一周內打一輪,後面的再講。
-
2022-01-07 新聞.元氣新聞
《病主法》實施3周年 楊玉欣盼資訊再普遍、費用合理化
《病人自主權利法》為亞洲第一部以病人為主體,完整保障醫療自主權及善終權,今日邁入施行三週年,截至去年底,預立醫療決定累積簽署達3萬人,較前一年度增加1萬人。然而國內20歲以上約1900萬人,簽署比例仍未達0.1%,《病主法》立法者楊玉欣呼籲,期盼民間與政府持續努力,朝資訊普遍化、費用合理化,及醫療自主平權化邁進。楊玉欣曾擔任第八屆立法委員,現為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針對現在簽署《病主法》,仍要負擔3500元不等的諮商費,她表示,若以一家3人口來看,台灣90%的家庭總收入在100萬以下,若每人的月薪約3至4萬,等於要他拿出月薪的10%,是相對高的負擔,但簽署完能獲得的保障,對個人及社會的總體效益相當大。她認為,減輕諮商費負擔是很實際且迫切的需要。楊玉欣表示,《病主法》諮商費的合理化,可以以社會的價值投資來看待,將醫療主體回歸病人身上,也是保護人的尊嚴價值。另外,以價值投資觀點上,保護弱勢者並促進醫療自主平權,也是總體社會前進的重要指標。病主中心去年首度推進罕病病友的弱勢服務方案,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及多個聾人/聽障團體,開發聾人/聽障族群的友善諮商模式。楊玉欣說,弱勢者在醫療現場面臨的不友善,是難以想像的,每個人都會老、會病、會死,應該共同將制度友善話,也是為了「所有病人」及未來的自己而努力。期待不同的弱勢群體,都能獲得合理調整措施機會,獲得尊嚴且平等的社會參與。台灣人平均臥床8年,在醫療技術進步之下,極有可能持續延長不健康餘命,恐造成照顧者辛苦,無意義醫療所衍生的醫療、照顧、人權、資源等問題,成為超高齡社會極大挑戰。楊玉欣呼籲,《病主法》是長照的最後一哩路,應積極保護病人和他的家庭都能善終與善生,不樂見加工延長生命的人生,更不希望看家屬帶著病人輕生的悲劇發生。楊玉欣指出,當初立《病主法》是從制度面賦權,但要順利推動,需要大眾更普遍認知並落實「病人自主」、具有更完整的生死識能、建立可近性更高的簽署方式等,中央、地方需要攜手協力加速腳步,尤其是降低簽署門檻、更大規模的進行社會溝通,以及提出針對弱勢者的合理調整措施等。病主法的核心是要讓醫病關係更好,且創造病人不只善終也能善生的制度,期待下一個三年,制度更落地,更多民眾獲得保障。
-
2022-01-03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救健保 民眾也要節制就醫次數
健保財務管理的概念,是每年以固定總額框住醫療費用支出,醫療服務給付用點數計算。若單就醫療院所申報醫療點數與每年編列總額預算相較,每年財務不平衡金額高達六百多億元。不能只要求醫院、醫師、藥師、護理師、檢驗師「做功德」,未獲合理給付,民眾必須適度負擔部分責任,讓健保真正優質化。台灣人就醫次數 遠高於歐美民眾每年門診就醫件數,從民國95年14.7次到108年16.7次,遠高出歐美國家的6次。醫療費用占率,民國108年時,門診66.6%、住院33.4%;歐美體系,門診與住院占率分別是45%與55%,顯示台灣健保資源的使用有檢討空間。大醫院門診檢驗科排隊擁擠,放射線科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排檢都要2至3個月,這些是否都是必要的醫療行為?健保署雖然提供醫療資訊雲端分享,已要求醫師減少重複檢驗檢查,重複開藥,但民眾端無限制的就醫次數與主動要求檢驗檢查,健保署必須提出管理對策。「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的概念,並不只因健保財務問題而用來增加收入,而是透過機制改變民眾及醫師的醫療行為。在落實分級醫療與醫藥分業的目標下,期望被保險對象在不同層級醫療院所就醫,必須支付相對基本的價格,以更加珍惜醫療資源,與醫師討論檢驗檢查與用藥的必要性。每人減少就醫1次 共省361億經推估,若每人就醫次數減少一次,可減少支出361.3億元,若每人就醫次數減少三次,可減少支出1083.9億元。另外,健保署將透過商業智慧工具(Business Intelligence, BI),即時掌握各醫院健保醫療服務提供情形,對於高度耗用或異常申報建立預警機制,提醒醫院經營者不要衝業務量。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給偏鄉離島民眾,是政府的心願,我們認為,一定規模(床數、醫事人力)以下地區醫院,若為該鄉鎮唯一或提供具特色服務的社區醫院,一旦消失勢必衝擊在地社區醫療供給,必須協助整合鄰近社區醫院促成跨科資源共享,減少不必要競爭與專科醫師的人事成本,確保在地醫療服務不間斷。台灣的偏遠角落,即使都會區沒電梯的5樓公寓,有些行動不便的醫療弱勢族群,我們積極提供「居家醫療」,改善就醫不便利;「遠距醫療」則拉近缺少專科醫師的偏鄉,使其也能有大醫院的醫療支援,滿足民眾專科診療需求,達到「平等就醫」、縮短城鄉醫療差距,進而落實健保照顧全民健康的責任。最近,健保署同仁更將「走向雲端—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2.0」翻成英文,獲得國際醫學公衛領域權威出版社Springer支持,將在今年5月出版我國健保英文專書「Digital Health Care in Taiwan-Innovations of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有助提升台灣健保的國際能見度。健保改革 醫界民眾共同面對醫界與藥界對全民健保有期待有批判,我身為外科醫師,深知有些改革沒有開始就沒有改變的機會,我們會務實面對台灣健保的盲點,與醫界、民眾共同面對挑戰。
-
2022-01-0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天氣變化大心臟亂跳勿輕忽 心房顫動電燒治療技術再升級
看到心儀的人心臟蹦蹦跳,這種「小鹿亂撞」戀愛的感覺,若太頻繁及不規則的出現,恐怕就不是心動而是心律不整,而其中又以心房顫動最為常見。 ● 心臟蹦蹦跳非心動的感覺,恐是心律不整● 電燒治療再升級 北榮引新技術助提升治療精準度● 邁入高齡化應注意心律不整 及早治療提升老年生活品質台灣約有35萬人有心房顫動,其中約有兩成因症狀不明顯而被忽略,不僅長久下來可能會造成心臟衰竭,中風風險更是常人的5倍,死亡風險則為2倍。而究竟要怎麼發現是否有心房顫動呢?台北榮總心律不整治療暨研究中心主任羅力瑋表示心房顫動最初可能會出現不規則的心跳。不規則的心跳有些人會在喝咖啡或飲酒時更明顯,或是在天氣變化或睡眠不足也容易出現,但卻並非所有人都會因此感到不適,有些人會因為喘及胸悶就診,但也有部分症狀不明顯的患者得經由健檢或常規的心電圖檢查才發現,卻早已成了慢性心房顫動患者。羅力瑋主任表示過去就曾遇到一名症狀不明顯的心房顫動患者,過去以為自己心跳很正常,直到接受電燒療法治療後才跟醫師說,「原來這才是正常心跳」,原來患者一直把不規則心跳當成是正常狀況。心房顫動是心房細胞老化造成不正常放電,在左心房與肺靜脈交接處有四個放電點,在治療上用高溫的能量來燒灼放電處,就是電燒療法,其中台北榮總團隊電燒療法於陳適安教授帶領下,已累計5,000例病例,經驗極為豐富,並和國際接軌,隨時交流電燒治療上的最新科技與治療方式。羅力瑋解釋,早年國際上一直認為左心房與肺靜脈交接處只有四個放電點,但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教授認為,東方人還有非肺靜脈的不正常放電病灶,後來證實台灣人約有四成患者還有其他的放電點,因此,十餘年前在電燒時,就會在手術當中再尋找其他放電區域,不僅使電燒治療更進一步,更因此被國際稱為「台北方法」。於這十餘年來,陳適安教授更在台北榮總打造目前這個堅強的電生理團隊,為台灣心律不整的患者提供國際性的優質治療。而近年電燒手術的輔助系統也持續升級,使成功率再提高1成,羅力瑋指出,傳統的電燒,在將電燒導管放入心臟中異常放電病灶燒灼時,會搭配X光照射及3D定位系統,現在則將心臟內超音波探頭搭配電燒導管進到心房病灶處,再搭配3D定位系統及高密度診斷導管,使醫師可以更快更精準的執行電燒,也能減少X光的輻射線照射,不僅使成功率已達8到9成,更降低民眾對輻射的擔憂。最後,羅力瑋表示由於心房顫動平均發病年紀為70歲,且隨著年紀發生率愈高,80歲長者約有2成的機會,尤其台灣邁入老人國,未來患者將愈來愈多,也提醒民眾近期醫療科技進步,也有越來越多的穿戴裝置,若是發現心跳不規律或出現異常,應提高警覺盡早就診,在疾病更嚴重前及早燒除後患,讓自己有個品質良好的老年生活。
-
2022-01-03 該看哪科.婦產科
試管嬰兒「多」未必好 研究:1~2個胚胎成功率最高
2007年上路的《人工生殖法》限制最多植入4個胚胎,但民眾花大錢求子,總希望一次成功,常選擇植入多顆以提高成功率。最新出爐本土人工生殖研究卻發現,植三或四個胚胎,流產或死產風險增加一到三成。學者建議政府,當本土證據再累積,結合國際趨勢,可考慮下修現行胚胎限制,並提高單胚胎植入補助。本土研究證實:植入數下降,懷孕勝算增35%、活產提高32%。研究分析「立法限制胚胎植入數」的前後各五年,高達8萬3264筆試管嬰兒(IVF)資料,發現2002年平均每療程植入約4個胚胎,2007年立法設限後,2012年平均仍有約3個。校正多項因素後發現,立法限制加上技術進步,植入數下降的療程成效甚至更好,懷孕勝算增加35%,活產勝算也提高32%。研究也發現,植入1至2個胚胎,流產或死產風險相似,但植入3到4個胚胎會顯著提高失敗風險。此研究由陽明交通大學公衛所教授鄧宗業指導,去年10月發表在《台灣衛誌》。研究第一作者、婦產科醫師虞希正表示,台灣人工生殖資料庫只公布到2016年,他於另一項研究中分析2010到2016年10萬4015筆IVF資料,結果也顯示,無論何年齡層,植入1到2個胚胎有最佳活產勝算,40歲以上植入更多胚胎,反而折損活產勝算。這是非常重要的訊息,已於今年六月刊登在《美國生殖與遺傳學期刊》。植入太多胚胎,反而可能危害最健康的一個。虞希正表示,過去觀念認為多放胚胎能提高懷孕機會,但若看死產或流產,就會發現植入太多胚胎,反而可能危害其中最健康的那一個,不僅對活產沒幫助,也不利母嬰健康。再者,已有很多新技術有助提升單胚胎成功率,例如2013年開放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篩查(PGS/PGD)」,可事先挑出異常胚胎。不過此技術價格高達數十萬元,求診者負擔沉重,能否真正大幅提高活產或母嬰健康也仍待佐證。上述研究破除多胚胎迷思,也與現行補助方案相符。國健署去年七月公布人工生殖補助方案規定,35歲以下只能植入一個,36歲至44歲以下最多植入2個,不符規定就無法獲得最高10萬元的補助。反觀《人工生殖法》仍規定最多可植入4個,台灣生殖醫學會2016年的指引則建議,38歲以上最多可植入3到4個,除非是高活產機率者或胚胎已通過遺傳篩檢確認者,建議植入一個即可。虞希正表示,希望更新近年資料後,有更多研究反覆驗證上述結果,並探討新一代生殖技術的效果,更有助現行指引及政策調整。醫師觀點胚胎雖減少 提升中獎率有技巧現行「人工生殖法」規定,最多只能植入四顆卵子,國泰醫院生殖中心主任賴宗炫表示,雖減少植入胚胎,但可透過胚胎培養和精算植入期來增加「中獎率」。賴宗炫表示,過去因考量女性隨年齡增長,卵子質量變低,因此採取多植入胚胎的方式增加懷孕率;但植入太多,也容易有多胞胎的風險。多胞胎在產前歸類為高危險妊娠,不僅媽媽容易發生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併發症外,寶寶也容易早產,更可能因太早破水而流產。因此歐美、日本等地都以「生出單一活產健康的嬰兒」為最高目標,盡量減少多胞胎。賴宗炫說,過去我國試管嬰兒的多胞胎比率約25%,現在大約23%,未來希望能降到15%以下,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勢必要減少胚胎植入數。雖然減少胚胎植入數後,懷孕率略下降約3%至5%,但仍有很多方法可以增加「中獎率」。首要策略是先將胚胎在體外養到囊胚再植入,著床率較高,便可減少植入數。有些女性可能因年齡較長或是其他因素,只能取到兩、三顆卵,可從卵子的型態、發育及受精、分裂的時間點來挑選質量較好的胚胎。若是卵數多,也可利用著床前染色體分析(PGTA),確認染色體正常再植入胚胎。另外,透過計算自然周期、藥物和排卵針等,也能引出成熟、品質較好的卵子。有些女性的子宮環境不利於懷孕,可搭配黃體素等藥物調整,或以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ERA)找出最佳著床期,提高懷孕成功率。國健署婦幼組組長林宜靜表示,站在母嬰安全的立場,胚胎確實不能植入太多。今年七月起,國健署擴大人工生殖補助,將觀察實施情形,累積更多資料,並持續邀請學者專家討論相關規範修訂或增加補助。
-
2022-01-03 養生.營養食譜
歲寒之友 麻油雞是家之味
冬天就是要吃麻油雞!寒冷的空氣凍不住雞酒香,光是聞到這股熟悉的氣味,就如同有道暖流從鼻腔流入心窩,進而打通任督二脈,四肢也感覺開始變暖了。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被戲稱為台灣人的「歲寒三友」,但可能受限一般市場的食材供應或傳統觀念,我們家裡從小沒有吃羊肉或鴨肉的習慣,冬令進補多以雞肉為主,因此麻油雞更有家的味道。兒時記憶裡,阿嬤會在立冬這天用大同電鍋燉上一鍋麻油雞,當外鍋的水開始滾沸,鍋蓋會被水蒸氣不定時的往上推一把,「篤...篤...」,內鍋裡的雞肉、麻油、薑片、米酒,就在這個小天地裡,成就了「大同世界」。電鍋燉出來的雞肉偏軟爛,老幼皆宜,搬到台中後,太太懷孕,我跟著岳母學煮麻油雞,才發現中南部的麻油雞叫「雞酒」,且是用「炒」,幾乎全酒、也不加鹽等調味料,因此雞肉相對Q彈,但也考驗對火候的掌握,稍有不慎,雞肉可能就顯得柴瘦,味同嚼蠟。經歷了麻油雞與雞酒的激蕩,我的作法採折衷式,主料仍是老薑、雞肉、米酒、麻油,麻油入鍋,小火煸薑,待薑收到有些乾香,入雞肉,轉大火,炒雞肉至六、七分 熟,再入米酒,將滾之際轉小火燉熟,起鍋前可加些冰糖或二號砂糖,調和酒味。也可加入高麗菜、菇類或玉米等增甜。至於放不放鹽巴,看當時胃口。為了幫不喜酒味的女兒進補,岳母加碼傳授乾式的鹹雞酒,前面步驟相同,但是米酒只下少許,再從鍋邊淋入醬油,待雞肉熟軟即可起鍋,相當下飯。數年前到馬來西亞古晉訪友,主人家是三代華僑,三天吃了兩隻烤乳豬,盛宴是在地人的熱情。其中一天在主人家裡吃家常菜,端上一碗「醬油雞」,味道竟和岳母的鹹雞酒相近,細問作法,果然差不多。華人再怎麼離鄉走自己的路,卻不分地域、族群、政治,在飲食中自然顯出傳承之味與彼此千絲萬縷的關係。台中家附近的「上海灘租界地」餐廳,老闆很有個性,店裡熱賣的菜式也很特殊,不是「濃油赤醬」的上海菜,而是很台的麻油雞,我就看過一桌四人點了三鍋麻油雞,即使大熱天亦如是,揮汗終不悔。北投捷運站附近有攤「高纖餛飩」,老闆很熱情,客人一上門就猛叫帥哥或美女,最近到新北投永興街開分店,由兒子擔綱,新增麻油雞湯菜色,上門一試,肉嫩湯甜,酒香和麻油香猶存,讓人驚喜。台諺「生贏雞酒芳、生輸四片枋(木板之意)」,說明醫學不發達時代的產婦凶險,順產可享用雞酒,難產可能進棺材,好像現實版的「魷魚遊戲」。母親真偉大!作家曹銘宗考證,台灣從荷蘭時代就開始種植、生產麻油,依清代文獻,台灣的芝麻油品質勝於大陸內地,而台灣紅標米酒以蓬萊米和甘蔗糖蜜酒精為原料,獨有風味,因此以優質麻油和台灣米酒做出的麻油雞,最具台灣味。把米酒做為烹飪必需品堪稱是台灣的獨特文化,2002年台灣加入世貿組織(WTO)後,米酒一度被要求以蒸餾酒課稅,從一瓶20元漲到180元,引發重大民怨,經政府重新談判才解決這個「國安問題」。雲林北港麻油名聲響,有次到北港,順道想買麻油,當地同事介紹到某油行,老闆指著身後整排標價不同的麻油要我挑,報出同事大名,老闆馬上改說,要我選對面那排的產品,雖未明說原因,在地人心裡有底。麻油較燥,有時在家改用苦茶油或茶仔油代替,性溫,也有不同風味。太太近年茹素,如今煮麻油雞時分成兩鍋,一鍋是葷的,另一鍋把雞肉改成杏鮑菇等,尤其在冬筍上市後,起鍋前放入切成薄片的筍片,少了脂香,多了清甜,家人分鍋同食,卻更有家的味道。
-
2022-01-02 新聞.長期照護
失聯移工5.5萬人 家庭看護最多
移民署統計,全台約五點五萬名失聯移工,去年新增三九八七名,高於前年三六五四名,以家庭看護工失聯率最高,三大主因包括薪資過低、一人當三人用、獨自工作精神壓力大等。學者提醒,薪資過低、照顧失智失能長輩難度高又缺乏提供照顧技巧等後援,恐難遏止移工失聯。移民署統計,五點五萬名失聯移工中,以家庭看護工二萬九二○七人最多、其次為製造業二萬二七六五人、漁工二三三九人。移民署稽查人員指出,家庭看護工的工時長達廿四小時,又沒有假日,幾乎沒有喘息機會,特別是要在他人家中「獨自工作」的寂寞感,讓他們可能想要逃離。稽查人員也提到,疫情期間移工禁止來台,在台移工看準雇主「等不到下一個看護」,直接要求加薪,否則就打「一九九五」,表達要轉換雇主,雇主怕沒人照顧家中長輩,最後多半都會埋單。據了解,加薪幅度每月可達三千元到八千元。此外,疫情期間,失聯移工查緝暫緩,就算抓到失聯移工也沒班機可遣送,導致移工更挑工作,甚至以「高薪派遣工」的方式打拚。稽查人員表示,台灣勞動人才嚴重缺工,含果園採集、飯店房務、建案、瀝青工程等,找不到台灣人願意做,市場需求也使逃逸移工在外流連。國內家庭看護移工薪資偏低,勞動部公告自元旦起,每月基本工資調至二萬五二五○元,在工廠、養護機構工作的移工皆適用,卻不含家庭看護移工。國北護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指出,廠工每天工作八小時,還能申請加班費,但家庭看護工無固定休假,月薪又停滯在一萬七千元,也是導致失聯移工增加的原因之一。國內家庭看護工薪資停滯,對外又面臨國際搶工。專責人力仲介的博茂總經理楊玉珠表示,日、韓、港、星都有移工需求,儘管日韓對語言、照護能力標準較高,但薪資也高。陳正芬說,日本目前開放工廠、機構申請移工,未開放一般家庭申請,但不分國籍同工同酬,月薪四萬五千元。楊玉珠建議,政府除了調整薪資,應多多開發來源國,不能只依靠印尼、菲律賓等。
-
2022-01-02 新聞.長期照護
誰來照顧我爸媽3-1/失聯移工攀新高 看護工逃逸最常見
受限疫情,台灣邊境嚴管,面臨勞力短缺,失聯移工問題更加嚴重。根據移民署統計,全台已有5萬5243名失聯移工,去年新增3987名,相較前年3654名,漲幅更大。以家庭看護工失聯率最高,三大主因包括薪資過低、一人當三人用、獨自工作精神壓力大等。移民署統計,5.5萬名失聯移工中,以家庭看護工2萬9207人最多、其次為製造業2萬2765人、漁工2339人。第一線稽查人員指出,家庭看護工工時長達24小時,很難休假,沒得喘息,一人當三人用幾乎是常態,特別是必須要在他人家中「獨自工作」的寂寞感,精神壓力大,讓他們想要逃離。「疫情之下,家庭看護工的逃逸原因不再這麼單純。」稽查人員指出,疫情期間移工禁止來台,移工看準雇主「等不到下一個看護」,會直接要脅雇主加薪,如果雇主不加薪,移工就會直接打到1995,表達要轉移雇主,雇主怕沒人照顧家中長輩,最後都會埋單。此外,疫情期間暫緩不查緝,抓到失聯移工也沒班機遣送,導致移工更挑工作,甚至以「高薪派遣工」的方式打拚,高薪也讓其他移工蠢蠢欲動。稽查人員表示,會造成這樣的現象有幾個原因,台灣勞動階級人才嚴重缺工,自認受過教育的台灣人,不願意從事勞動的工作,包含果園採集、飯店房務、建案、瀝青工程等。移工好用又便宜,大多沒有壞習慣,不用買菸、買酒請他們,他們只需要聚在一起,聊聊鄉愁就夠了。也讓這群逃逸移工,可以在外流連。勞動部公告自元旦起,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萬5250元,工廠、養護機構工作的外籍移工皆適用,但不包括庭看護工。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指出,廠工工作時數8小時,薪資較高還能申請加班費,家庭看護工無固定休假,且在家庭內工作複雜度高,薪資卻停留在1萬7000元,一樣工作卻價差8000元,也是導致失聯移工增加的原因之一。專責人力仲介的博茂總經理楊玉珠表示,引進外籍廠工與看護工要求條件不同,工廠多半要求年輕人,手腳靈活、學習能力快等,家庭類看護工希望有照顧長輩、打理家務、洗衣煮飯等經驗,但家庭看護工近30年僅調薪一次到1萬7千元,廠工、看護工薪水愈差愈大,加上產業有大量勞動需求,許多看護工期滿選擇轉換,轉換不成則逃跑,若已培養照護能力卻轉為廠工,實為可惜。外有國際搶工熱潮,楊玉珠表示,鄰近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等都有移工需求,日韓等國有較高語言、照護能力標準,相較之下,台灣善待移工且輸入條件也不高,若移工急需賺錢,只要在當地受訓600小時,多半會選擇來台灣。但因為薪資過低、照顧技巧不足等問題若未解決,恐難遏止移工失聯問題。楊玉珠建議,除了考慮薪資調整,政府應多多開發來源國,不能只依靠印尼、菲律賓等。移民署稽查人員認為,目前引進移工只有廠工、家庭看護以及漁工,既然台灣農業缺人力,且月薪可高達4到5萬,不如直接開放,讓移工有錢可以賺。另外,他也支持移工薪資提升,保障他們的留任率。
-
2021-12-28 醫聲.癌症防治
降肺癌死亡5/成立用藥基金 病友共同負擔
肺癌新藥研發迅速,有望大幅延長患者存活期,然而卻因為新藥費用高昂,讓不少患者看得到,卻用不起。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肺癌新藥可近性依照民眾經濟狀況不同而遞減,經濟程度較好者可自費用藥,其次可藉商業保險支援,然仍有底層國人無法負擔商保,遑論部分負擔每月萬元之藥費。他認為:「健保的財務困難應該以財務方式解決,不應犧牲患者權益。」兩大病團 皆倡議成立癌藥基金癌症新藥納保從獲得藥證、進入健保藥物共同擬定會議審查至取得健保給付,平均耗時約兩年,國內兩大癌症病友團體不約而同提出,成立獨立於健保外的癌症用藥基金,以及癌症病友共同負擔等主張,在不加重健保財務負擔前提下,協助患者早日用藥,為與時間搏鬥的肺癌患者爭取盡快使用藥物。癌症希望基金會(HOPE)董事長王正旭說,HOPE參考英國制度,提出「癌症藥品基金CDF」,藉獨立健保之外的財源,支付癌症新藥、幫助病友,同時避免對健保總額造成衝擊;財源則可考慮菸捐、癌症藥品給付協議(MEA)回饋金等。CDF制度設計的另一大重點,是可於患者新藥使用同時,蒐集更完整之本土真實世界數據,不但可應用於日後爭取納入健保的療效證明,亦可提升民眾就醫安全性。增加保醫療險 分散治療費用風險根據壽險公會統計,台灣人均保單數為三至四張。王正旭直言,台灣保險滲透率雖高,民眾保險時卻以壽險為大宗,應透過國家機制適當調控,建議民眾也須規劃一定比例的醫療險(癌症險、實支實付等),以商保補位健保,分散醫療費用帶來的風險。台灣癌症基金會亦倡議成立「台灣癌症藥品支持基金TmCDF」,藉由共同負擔的概念,提高患者新藥可近性。台癌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說:「肺癌是新國病,國病就應國治。」除了應落實高危險群的篩檢以早期發現肺癌外,精準用藥是改善肺癌存活率重要方法,然而,「藥證核發速度雖加快,新藥納入健保仍須近兩年。」獨立於健保外 癌藥基金盼增新藥可近性 蔡麗娟直言,患者生命與時間賽跑,冗長的等待時間對病友而言是一大挑戰,」針對台灣癌症基金會過去研究癌友願意共同負擔部分藥費,以取得對病情最有幫助的新藥。蔡麗娟指出,在「全有、全無」——健保給付或完全自費之間,能給病友一個管道跟機會取得新藥,考慮經濟弱勢族群,故應設立負擔上限,並兼具多元參與機制,包括病友、政府、藥廠等利害關係人,在提升新藥可近性,同時減少健保財務衝擊,確保健保永續。點擊看「翻轉新國病死亡曲線 揭肺癌防治新武器」網路專頁
-
2021-12-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下一波新冠疫情何時到來? 專家指出春節過後機會大
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大家擔心下一波新冠疫情何時到來。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說,大批國人於明年1月返國過年,當入境國人離開防疫旅館返家進入社區後,若未及時發現確診者,病毒可能進入社區,加上罹病潛伏期,估計下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將是在春節過後,提醒7+7方案入境族群一定要遵守防疫規定。黃高彬今參加「COVID-19」關鍵「疫」戰感謝有您頒獎典禮。被問及春節防疫措施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地方?黃高彬說,以台灣人遵從防疫措施遵從度來說,應該可以守好,放眼全球沒有一個國家民眾對新冠疫苗的了解程度,像台灣人一樣的清楚,每個人對疫苗都可以朗朗上口,這是非常難得的地方,也是台灣的優勢。「但Omicron的傳播力遠遠超過Delta,大家仍需提高警覺。」黃高彬說,Delta變異株的R0值約為5至8,也就是說,一名確診者可以傳染給5至8人,但Omicron的傳播力遠遠超過Delta,如果R0值超過8以上,國人疫苗施打覆蓋率應達8成5到9成,如以色列全國有930萬人,目前接種第三劑比例為46%,且已開始著手施打第四劑疫苗。以台灣來說,黃高彬說,第一至三類人員的第三劑疫苗施打率應於3個月內達到100%,如美國每日新增確診病例中,高達9成是Omicron變異株,1天可暴增24萬例確診病例,基本兩劑疫苗的保護力顯然已不足夠,為增加保護力提早至3個月完成施打是「必然之惡」。高風險族群若未接種第三劑疫苗有何風險?黃高彬表示,目前為第一至三類經常接觸患者的族群,以及第九類免疫力低下族群均須接種第三劑疫苗,以防感染病毒,但戴口罩、勤洗手還是要做好。下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將是在春節過後,一般民眾第二劑與第三劑疫苗間隔5個月,春節後再接種第三劑疫苗,應該還是來得及產生保護力。有公衛專家說,新冠疫情流感化可於明年春節後見分曉。黃高彬說,這是比較樂觀的想法,他預期要到明年年中以後,才會比較明朗,像是今年11月出現Omicron變異株,讓國內防疫人員人仰馬翻,如果明年2至3月有不同變異株出現,對疫情又是一大挑戰。
-
2021-12-24 新聞.杏林.診間
一場颱風讓花東子弟毅然決定回東部服務!江明哲的「醫師的咖啡室」,醫學、藝術與信仰的關懷
若在今年九月間,走進隱身在艾蘭哥爾咖啡座位區後方的展間,也許可以略窺江明哲醫師「醫師的咖啡室」其理念的一二。這場「國際醫療巡迴展」,展出的內容自然是以國際醫療主題為大宗,包括由多幀江醫師或其所屬的國際外科學會的候任理事長關皚麗教授赴外參與援外醫療、國際會議的照片所組成的幾面照片牆,其間並有江醫師的數幅畫作、關於南非心臟移植手術的介紹海報、一櫃關於史懷哲的書籍……等,點綴於其中。如果還是不太能掌握「醫師的咖啡室」的概念,那麼,可以將目光聚焦在由江醫師所繪的一幅畫作上——在由深淺不一的藍色背景上,豎著黑色的十字架,十字交會之處,貼上僅截取眼部周圍部分的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眉頭深鎖的肖像,而畫面下方則將一張寫著「信實公義」的紅紙沿縱向從中手撕成兩半,重新拼成一個「7」的形狀。這幅畫之所以顯得特別突出,不僅僅是因為吸睛的畫面、當代的手法,更因為它顯示出江明哲醫師大半生關懷的三個面向——「醫學、藝術與信仰」。颱風肆虐,將愛吹到台東艾蘭哥爾咖啡所在的台東美術館,是許多人來台東的必訪之地,坐落於美術館建築群當中的艾蘭哥爾藝文咖啡館,也是許多喜愛品嘗咖啡的人的好去處。現於台東基督教醫院服務的神經外科醫師江明哲先生同樣是此處的常客,卻也不僅只是一位熟客。在江醫師落足台東的五年之間,已經和艾蘭哥爾的老闆張弘典有過多次合作,假咖啡館的場地舉辦過多場展覽、講座。只因為江醫師有一個描繪了多年的夢想——「醫師的咖啡室」。「我曾經見過台東美術館眾樹成蔭,那是它最美麗的時候。很可惜的是,那樣的美景,因為尼伯特颱風的緣故,現在只存在眾人的記憶之中了。」經過了五年的時光,江醫師認為,台東多處景觀,包括美術館在內,仍未能完全回復樹斷枝折之前的繁貌。但也正是因為尼伯特的肆虐,讓江醫師見證了台東在各項資源的有待加強,使得這位花東子弟毅然決定回到東部服務,但卻不是待在他花蓮的家鄉。1955年出生於花蓮縣鳳林鎮的江明哲醫師,在臨近60歲生日之前,便不止一次思考過,是否要提早退休,回到家鄉陪伴母親。一場颱風使他毅然回到山的這一頭,只是稍稍往南偏了一些,選在台東基督教醫院的團隊致力於以他(腦)神經外科的專長服務鄉親。但若把江醫師的姓名鍵入網路搜尋引擎,便會發現不僅只有醫療相關的資訊,尚有這五年來,江醫師在花東二縣,與各單位共同策辦的多場展覽。當中有個一再被提及的名詞,正是江醫師念茲在茲的「醫師的咖啡室」。這個醫師的咖啡室,毫無疑問,裝載了醫學、藝術與信仰等三個面向的關懷。而要知道這三個關懷的原點,就得回到江醫師出身的故鄉,花蓮縣鳳林鎮長橋里。在台落地生根,成為主的信徒行政區域雖屬於鳳林,長橋里卻是萬榮車站的所在地,位於兩個鄉鎮的交界之處。兩個鄉鎮皆位於花蓮縣中區,鳳林坐落於花東縱谷,為一客家鄉鎮,萬榮則位在中央山脈東側,以原住民族為主要。而在鄉鎮交界的長橋,自然便成為多元族群薈萃之處。「但我既不是客家人,也非原住民。」江醫師說,這就得從他父親的個人移住史談起。在台灣,被稱為「外省人」的族群,多指1949年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的中國大陸各省移民。但在被劃歸在「外省人」這個標籤下的,尚有於1945-1949年間便來到台灣工作、遊歷的一群人。「我父親江百仁來自廈門,十八歲的時候就來到台灣。當時有一位同樣來自閩南的同鄉謝膺毅在花蓮創辦了《更生日報》,我的父親便是在報社負責編輯校對的工作。」就如同許多在那四、五年間來到台灣的「外省人」的命運,江明哲醫師說,兩岸一分治,他的父親便選擇在花蓮落地生根。兒時的江百仁先生常來往於廈門和鼓浪嶼之間,因此有許多親近基督宗教的機會。「當時鼓浪嶼上面設立了很多國家的領事館,也有許多傳教士在鼓浪嶼活動。」江醫師說:「我想我父親是在那樣的環境受到薰陶,成為了主內的信徒。」來到台灣以後,江百仁先生即便工作忙碌,加上人生地不熟,仍舊維持著他的信仰,去到花蓮市區的信義長老教會。而自江明哲醫師有記憶起,江百仁先生已轉換跑道從事公職,於萬榮鄉民代表會擔任秘書。「我小學先是在長橋,後來因為我父親工作的緣故,再轉到林田山的森榮國小就讀。無論是長橋還是林田山,都是多元族群的環境。尤其當時林田山有許多林班工的小孩就讀,那更是來自四面八方。」江醫師說,生長在多元族群的環境,衝突在所難免,卻也學習到和解的功課。「這讓我能夠跳脫單一民族的思考框架,將族群之間的和諧擺在很前面的優先順序。」除了民族間的文化刺激,江醫師賴以拓展自身視野的,還有另外兩條重要的管道。「一個是我們鳳林長老教會辦的主日學課程,另外一個,則是我父親長期訂閱的刊物,《今日世界》。」江醫師說,當時上主日學的小朋友們最期待的,就是擔任講師的神學院學生帶來放映的幻燈片。「那對我們來說跟看電影沒兩樣。而我們就是從這些幻燈片裡面,去認識傳奇教士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1813-1873)的非洲探險故事,和史懷哲如何在非洲的加彭從事醫療宣教,這些宣教士了不起的傳道事蹟。」其後江百仁長老考慮到萬榮一帶畢竟和鳳林有段距離,便提供自宅做為在地學童學習主日學的場地。當時適逢林田山官營伐木事業的高峰,不僅國小一班多達四、五十人,能夠聽到各種新鮮故事的主日學課程,自然也是把江長老的住宅擠得水洩不通。《今日世界》,則是1952-1980年間,由美國新聞處出資、在香港編輯,面向亞洲(主要以台灣、香港及東南亞華僑為對象)的一份刊物。在美蘇冷戰、國共對峙雙戰結構底下的台灣,因其背景而未受內容審查干預的《今日世界》,可說是台灣人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到外縣市求學以前,我的知識涵養全來自我父親的藏書和他訂閱的報刊,其中《今日世界》尤其重要。」回顧起自身為何會對藝術產生興趣?「第一個是我小時候常看到,周末從鳳林榮民醫院(今榮總鳳林分院前身)出來放風的精神病患在萬榮車站附近寫生,當中有一位患者畫得特別好。閒聊之下,我才發現他是杭州藝專(今中國美術學院前身)畢業的。說到杭州藝專,那可是民國時期的中國大陸最高的美術學府。」江醫師啜飲一口咖啡,繼續說道:「但如果說到最欣賞的藝術家,席德進是我的首選。而我對席德進的認識,就是透過閱讀《今日世界》而來的。」說到這裡才赫然發覺,在艾蘭哥爾咖啡的展間裡,除了以十字架、史懷哲為題的那幅風格強烈的畫以外,其餘畫山、畫海的作品,在筆觸和用色上確有幾分席德進的味道。熱愛手作,走入神經外科離開了多元薈萃的童年之地,從中學開始,江醫師便投入了競爭激烈的升學體制當中。「我是九年義務教育實施以前的最後一屆,因此我跟我的同學要讀初中,還得用考的。」江明哲醫師分享,當年為了升學,舉家搬至花蓮市,考入花蓮中學就讀。「我們從初中部直升高中的那一班都非常優秀,除了我以外,劉偉民醫師、孔繁鐘醫師也都是我的同班同學。劉醫師、孔醫師後來都選擇精神科做為他們的專業,只有我選擇了神經外科,在北部、西部服務了好幾年,才終於在退休之後回到東部。」為何會選擇神經外科?其實從江醫師熱愛手作,甚至在到了台東之後申請多項手作藝品的專利,就能略窺「外科」這個選項的必然性。「至於為什麼我選擇當時其實很難取得資格的神經外科醫師專業,就得從我在彰基實習、擔任住院醫師的經歷講起。」兩代經營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蘭大衛、蘭大弼父子,可說是地方上的傳奇人物。江醫師說,他到彰基實習時是1981年,和1980年退休返回英國定居的蘭大弼院長失之交臂:「但是彰基在兩代蘭院長的領導之下,整個醫院團隊呈現帶有蘇格蘭風味的紳士格調,這使我深深嚮往。每個人不僅學術成就高,待人接物的態度又很好。我認為,由蘭院長領導的醫師們,每一位都足以成為醫學生學習的典範。」在彰基風氣的薰陶下,江醫師很自然地跟隨蘭大弼院長的腳步,投入神經醫療的領域。「只是蘭院長他的專長是神經內科,我自己在醫學院的時候早已選擇了外科,所以做神經外科,差別就在這裡而已。」江醫師笑著說。(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1-12-23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力大調查2021/走過這「疫」年…理解生死 超前部署老年
大疫之年,病毒帶來了隔離,也無預警帶來死亡與離別,今年是許多人開始思考生命中的告別與獨立的一年。與人告別、單獨面對自己與生活,這過去幾乎是老年或退休階段才會遭遇的課題,如此疫情下提前反思,也是一種超前部署。根據聯合報與元氣網進行的「疫情下的退休力應變大調查」,三級警戒期間,六成的人體驗人生無常,大約百分之五寫下了遺願清單。坦然面對生命的悲歡離合與陰晴圓缺,「二○二一年退休力大調查」發現,七十五歲以上近七成準備了解生死、面對死亡,年紀愈長,愈能夠獨處而不感到孤單和寂寞。 周日下午,台大文學院門口總聚集一群太極拳友,裡頭一位帶頭大哥被眾人笑稱「幫主」,他是六十六歲監察委員賴鼎銘,曾任兩所大學校長,如今退而不休,持續關注人權與媒體改革,更是學界知名太極拳高手。想自在 先理解自我需求賴鼎銘認為,追求「獨立自在」,得先理解自我需求。他舉例,享受美食和旅遊要花錢,就得認真儲蓄;若想買塊地下田,或投入運動,則要維持心肺與肌力,每種興趣都有不同的基礎。「我看過很多老師剛退休,生活突然閒下來,還沒找到新的動力,短短幾年迅速衰弱,突然就走了。」眼見前車之鑑,賴鼎銘早早超前部屬,待退階段便開始規畫老年生活。面對自己,的確必須經過學習。長期研究人際關係的社會學家李明璁表示,台灣人長期以來只有工作和家庭,缺少足以形成「自我感」的「第三空間」,更沒有獨處習慣,一旦退休後,工作沒了,「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以及自己還能夠是誰」,對退休生活產生巨大焦慮。尋同好 建立非功利社群李明璁分析,民國四十至五十年間出生的「新退休族」,雖成長於集體主義盛行的年代,但他們的自我認同感多建立在工作上。多年來專注工作,從他人眼中定義自己的成功或失敗,缺乏以自我認同為核心的社群,因此在退休後形成焦慮,「我能做什麼,要跟誰往來,以及活著的趣味是什麼?」他建議,退休族應尋找興趣,例如書籍、音樂或出遊,也可投身志工服務,找到自己的同好,建立起「非功利的社群」,這時往往會發現,退休生活其實仍大有可為,人生才正要精彩開始。旅居日本,在當地長照機構服務多年的何蕙君觀察,台灣社會普遍認為「老人需要照顧」,日本則以「協助老人實現其理想人生」為軸心。何蕙君表示,日本身為高齡化與福利大國,不斷進步的原因來自「團塊世代」,這群現年七十歲上下的退休族,對傳統觀念帶來衝擊。團塊世代在急速西化、經濟起飛的環境下成長,教育和儲蓄資本更高,因此改變了日本社會對「老後生活」的想像,早台灣一個世代開始重視獨立自主。長照是 互相幫忙與尊重當代平均壽命超過八十歲,前卅年努力學習,直到卸下工作,許多退休族才驚覺,社會變動竟如此快速。何蕙君說,長者容易「害怕跟不上潮流,不想被丟下」,這是人之常情,若「互助、學到老、重視自我」等新觀念漸成社會共識,當年輕人老去,換下一代需要被照護時,就不會看輕自己。在何蕙君心中,長照就是互相幫忙、互相尊重。
-
2021-12-22 養生.聰明飲食
愛喝茶、咖啡有助預防失智及中風! 研究曝「每日飲用杯數」
每天總習慣喝上幾杯咖啡或茶,喜歡喝茶和咖啡的人有福了!根據《PLOS Medicine》研究指出,這個習慣可能有助於預防中風和失智症。愛喝茶和咖啡的人 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低近14年來,科學家們將36萬名50至74歲健康英國人咖啡和茶的攝取量,與中風和失智症的風險進行對比。此研究由中國天津市天津醫科大學的Yuan Zhang所領導,研究指出每天喝2到3杯咖啡或茶的人,罹患中風的風險降低了32%,與不喝酒的人相比,則降低了28%,另外,愛喝茶和咖啡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也較低。此數據來自英國生物銀行,該銀行收集了英國22個護理中心的健康資料,從2006年至2010年間,招募平均年齡60歲的參與者,完成了有關喝咖啡和喝茶習慣的問卷調查,其罹患中風和失智的風險一直被追踪到2020年。研究結果顯示,大約5分之1的參與者不喝咖啡,大約有14%的參與者不喝茶。有16%的人每天喝半杯到1杯的咖啡和大約4杯的茶。另外,大約14%的人說表示他們喝了差不多量的茶,但沒有喝咖啡;而有12%的人則說他們每天喝2到3杯咖啡和茶。在隨訪期間,10,053名參與者之中,有2.7%中風,5,079名之中有1.4%罹患失智症。而有喝咖啡和喝茶習慣,即使很少量,也與降低罹患這兩種疾病的風險有關。每天喝2到3杯咖啡、3到5杯茶,或同時喝4到6杯茶和咖啡的參與者,罹患中風和失智症的風險最低。咖啡和茶之中 含有多種對健康有益的化合物為什麼咖啡或茶具有保護作用呢?聖路易斯食品營養顧問兼運動營養師Diekman指出,先前1項研究顯示,咖啡和茶之中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具有抗氧化作用,這個新的研究再次證明咖啡因和抗氧化作用有關。另一位美國專家表示同意,並指出咖啡和茶之中,含有多種對健康有益的化合物,而不僅僅是咖啡因。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臨床營養學副教授兼主任Lona Sandon也表示,這些化學物質如何在體內發揮作用,有許多可能,包括抗氧化、抗炎、增加血流量、保護血管免受損傷等,這些作用都可能影響失智或中風的風險。(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天冷喝熱飲、熱湯小心致癌! 醫曝「中標6大症狀」:台灣人飲食惡習害的 ·喝咖啡、茶加糖!黑、紅、黃、白糖哪種好? 「營養成分」曝光:小心暴肥、糖尿病都來
-
2021-12-18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陳松勇病逝/血糖控制不佳致多重病變!糖尿病四大初期症狀是警訊
金馬影帝陳松勇今下午3時許,病逝桃園長庚安寧病房,享壽80歲。陳松勇長年飽受糖尿病之苦,疑血糖控制不佳,導致中風、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等,病逝前曾發生急性腎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台灣約有23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桃園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嘉鴻表示,近年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若出現「吃多」、「尿多」、「喝多」且「體重不明原因減輕」,三多一少症狀,就必須要注意是糖尿病警訊。林嘉鴻表示,糖尿病分為第一型與第二型,台灣的糖尿病患者約有九成都屬於第二型。造成糖尿病的主因為胰島素分泌功能異常,導致血糖增加,血管長期泡在糖水中,將會影響心血管健康,以及器官的負擔,如肝腎等。常見導致胰島素功能異常的原因,如肥胖、飲食時間不正常等,家族遺傳也屬於高風險之一。林嘉鴻表示,台灣人飲食西化,喜歡吃高糖、高脂肪食物,過去糖尿病多發生在40歲以上,近年明顯已經降至40歲以下,20幾歲或是10幾歲的患者都有。糖尿病的發生,通常都是「後知後覺」,血糖的變化並不會立即產生反應,即使出現症狀也難以被察覺。初期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吃多、尿多、喝多、體重不明原因減輕,當這四大症狀出現時,建議盡速就醫,避免糖尿病引發的共病出現後,才開始就診。林嘉鴻表示,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最常見的共病,如視網膜病變引發失明、腎臟病變需要洗腎、心臟病變導致心肌梗塞、中風等。嚴重者也可能導致器官衰竭,不時胃出血、胃潰瘍等。林嘉鴻表示,糖尿病是必須要長期抗戰的慢性病,若能及早發現,可以透過運動控制體重,或是藥物、胰島素的幫助,讓血糖維持穩定,避免血管病變或是其餘併發症的出現。如果血糖看心情控制,對身體將會是極大的負擔,病發症隨時都可能影響生命。林嘉鴻提醒,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民眾,要特別注意飲食、生活習慣,以及定期檢查,別等到症狀出現再調整。其餘一般民眾也建議減少吃高脂肪、高糖的食物,維持運動,避免疾病上身。
-
2021-12-17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克服疫後焦慮 先辨識心理健康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許多人出現憂鬱、焦慮、慌亂症狀,面對後疫情時代來臨,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說,如何「辨識心理健康」相當重要,民眾應具備四大心理能力,包括自我適應、適應環境、釋放壓力及穿越險境等。在職場中,主管或基層同仁需具備「如何辨識身心失常」能力,適時伸援手給予協助,維持健康身心靈。常見的心理健康諮詢議題,包括工作表現失常、認知功能下降、身心耗竭產生、精神方面疾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等。林萃芬指出,疫情影響下,國外診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患者數增加,台灣人則多認為遇到衝擊時要「堅強」挺過,可能導致PTSD潛伏,不會立刻顯現,久而久之會壓迫到潛意識,造成人格扭曲、不對勁。林萃芬說,若職場中發現同仁行為反應異常,包括不斷抱怨、與他人發生爭執、過度挑剔、責備、哭泣,或出現暴力、跺方步,生活作息混亂、食欲減退、體重減輕,或飲食過量、體重暴增、酒精或藥物濫用,工作中坐立難安、逃避工作、工作績效與生產力降低,或出現危險行為及攻擊行為、人際關係不良、企圖自我傷害等,就要注意身心失衡問題。職場壓力大常見「身心耗竭」,林萃芬指出,常見職場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數量大增,其中焦慮症包括分離焦慮症、社交焦慮症、特定畏懼症、特定場所畏懼症、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等,尤其未來是變動年代,只要「不確定」就會讓人「身心焦慮」。林萃芬表示,主管若聽到員工表達有壓力,應協助同仁「釋放焦慮」,「壓力,不需要抗,釋放就好了」。每個人面對危機與困難的心理狀態不同,應鍛鍊心理肌力,心理肌力愈強的人,愈容易為自己找到出口,心理肌力愈弱的人則容易陷入固著退縮中。林萃芬建議,後疫情時代,民眾不僅需具備四大項心理能力,並應培養及增加改變的勇氣、接納「現在的自己」、增加正向解讀、感受自己的價值感。
-
2021-12-16 該看哪科.中醫
冬季進補食材黑名單曝光! 中醫師教你寒熱夾雜體質該怎麼補
對重視飲食的台灣人來說,冬天就是「吃吃吃」的季節,天氣冷了不想出遠門,沒什麼事情可做就吃點東西,加上年終節慶氣氛濃厚,免不了要與朋友聚聚,吃個羊肉爐、薑母鴨,保暖祛寒兼補身。不過也有很多人因此補過頭,吃到口內炎、失眠甚至腹瀉者在所多有。那麼我們該怎麼吃呢?現代人多「寒熱夾雜」體質 薑母鴨少吃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部兼任主治醫師中醫師方志男認為,現代人因飲食習慣改變,經常吃炸物的關係,有「寒熱夾雜」體質的人特別多。「寒熱夾雜」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寒性、熱性的體質特點都有一些,這些人容易火氣大、口乾,卻又怕冷。方志男建議日常生活的飲食,還是以溫和的料理為主,避免薑母鴨等太過燥熱的飲食內容。同時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的病患,更要避免吃燥熱的飲食,以免疾病復發。同時,方志男觀察到一個現象,那就是大家去中藥房想買藥材,煮點四物湯等一些大家都能夠自己料理的簡易藥膳時,老闆卻是問顧客「你要50還100」,而非針對體質,選擇適合的藥材。他建議大家如想煮藥膳,像是四物湯這類的,應該諮詢合格中醫師,針對體質進行調整。國健署提醒慢性病患 天冷食補注意3要點衛福部國健署也提供幾個重點:如有缺鐵性貧血者可以用鐵質高的食材如鴨肉、牛肉、羊肉;痛風、高膽固醇血症者,避免選腰子、大腸、肝臟、豬心等普林與膽固醇高的食材、也不宜選油脂過高的三層肉,燉雞、燉肉、燉內臟的湯品,痛風患者宜忌口;血壓過高或有心、腦血管疾病病史的病友,注意鹽分、膽固醇、飽和油脂,也要注意補品中勿大量加入酒精。另外,國健署也提醒大家要選擇適當的鍋具。鍋具建議挑選陶瓷或不鏽鋼材質,不建議使用鐵、銅、鋁、錫等金屬材質。烹煮前,先洗淨藥材,用冷水浸泡30分鐘後,水加至一定量,大火煮至沸騰再轉小火慢熬,過程中勿開鍋蓋,以免揮發油成分散失;生鮮肉品的食材,如雞、鴨等,應先汆燙後,再與藥材共煮。最後,記得「購買中藥材時請至合格的中藥販賣場所」,購買合乎衛生標準規範的藥材。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12-1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天冷小心瞬間奪命! 醫曝5個意想不到部位:恐藏心臟病發前兆
冬天伴隨氣溫下降,是冠狀動脈疾病病人容易惡化的季節,特別是年紀大、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有冠狀動脈疾病家族史以及抽菸病人要特別小心。根據世界或是臺灣的資料分析都告訴我們,冠狀動脈疾病病人在天氣變冷的時候,心絞痛以及心肌梗塞的發病率都會顯著上升,所以在天氣變冷時,高風險病人要特別注意保暖、控制慢性疾病以及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 冠狀動脈疾病 胸悶、胸痛為常見表現在身體警訊方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修豪指出,冠狀動脈若因粥狀動脈硬化,管腔變狹窄之後,冠狀動脈血流就會變少,同時冠狀動脈舒張功能也會變差,當病人運動活動時心臟負荷增加,冠狀動脈無法提供足夠的血流量,會引起心臟肌肉缺氧,進而有胸骨後胸悶、胸痛現象,所以病人的胸悶、胸痛症狀若是跟運動活動有關係,就是典型的心絞痛。另外,典型心絞痛因神經支配原因,胸骨後胸悶胸痛可能會轉移至左肩、左上臂或是下巴,甚至合併喘以及冒冷汗,此外因為硝化甘油舌下含片可以讓冠狀動脈擴張,所以若胸悶、胸痛會因為使用硝化甘油舌下含片而改善,就更像是冠狀動脈狹窄所引起的症狀。(推薦閱讀:心臟病發含「耐絞寧」舌下錠能救命? 用錯恐害命!食藥署揭正確服用觀念) 氣溫+水份補充不夠 恐致心絞痛、心肌梗塞發病率上升在氣候方面,李修豪補充,秋冬季節時,心絞痛以及心肌梗塞發病率顯著上升,可能是因為氣溫下降引起冠狀動脈痙攣收縮、交感神經活化以及血液黏稠度上升。當冠狀動脈痙攣收縮,會造成冠狀動脈更加狹窄,進而壓迫冠狀動脈硬化斑塊使血管內皮受傷,加速血小板凝聚造成血塊;而交感神經活化時,會造成心跳加快及血壓上升,而導致心肌耗氧量上升,容易引起病人心絞痛症狀;血液黏稠度上升可能是因為氣溫下降造成血液纖維蛋白原以及膽固醇濃度上升,加上水份補充不夠,也是容易造成血小板活化凝聚造成血塊,因此當遇到氣溫快速下降時,禦寒保暖、減少戶外活動以及避免脫水對冠狀動脈疾病病人是很有幫助的。 另外,現在全球都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極端溫度變化又快又大,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除了氣溫太低之外,氣溫太高或是氣溫變化太大都是跟冠狀動脈疾病惡化有相關性,因此當遇到氣溫過高、氣溫過低或是氣溫變化過大時,冠狀動脈疾病病人都要特別小心。(推薦閱讀:手腳冰冷小心是心臟不適前兆 醫認證:「3部位穿暖」全身熱) 冠狀動脈疾病可預防 日常生活這樣做冠狀動脈疾病是可以預防並可以治療的,李修豪提醒,平常大家要把血壓、血脂、血糖控制好,有抽菸習慣的人要快點戒菸,有症狀時盡早就醫,當有心臟缺氧症狀時,就開始好好使用藥物,當使用藥物還是有症狀就考慮接受心導管檢查治療手術。(推薦閱讀:如何降三高?降三高飲食怎麼吃? 專家授「控制5招」:隱藏高危險群要注意) 另外,當氣溫過高、氣溫過低或是氣溫變化過大時,建議一般人要避免過度強烈活動,建議冠狀動脈疾病病人以及高風險病人,要注意保溫、減少戶外活動以及適當補充水分。  延伸閱讀: ·急凍乾冷探11度!專家點名「8習慣」直毀心血管 飯後運動、便祕小心了 ·天冷喝熱飲、熱湯小心致癌! 醫曝「中標6大症狀」:台灣人飲食惡習害的 
-
2021-12-07 癌症.抗癌新知
那些數據教會我的事 / 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位居第一 癌症影響國人壽命超過29萬年!
39年過去,癌症依舊是國人生命的最大威脅109年衛福部公布國人十大死因資料,癌症持續蟬聯第一名,至目前為止已有39年,心臟疾病及肺炎則位居第二、三名。探查過去2000年與2010年資料發現,除了癌症持續威脅國人健康,肺炎、高血壓疾病也有逐漸上升的趨勢。衛福部數據更指出,若排除癌症死因,國人最多可以增加4.02歲,顯示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從上圖可以發現,109年台灣人主要死因仍以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及肺炎位居前三名。若比較近20年死因排名,可以發現肺炎從第八名攀升到第三名,死亡率為58.2,高血壓疾病則從十名以外爬升到第七名,死亡率為28.4。雖然普遍民眾認為罹患癌症年齡應是中壯年以後,但探查各年齡前五大死因,發現除了自殺或事故傷害,癌症皆排在前三名,25歲以後更成為主要威脅國人生命的原因,45歲至64歲壯年階段罹癌人數更遠超過其他死因的總和。衛福部109年統計指出,因癌症死亡的70 歲以下人口平均損失11.2年壽命,全台總和超過29萬年,不論是對家庭或社會都是莫大的損失。為什麼癌症過了39年,仍然持續威脅我們?衛福部癌症防治計畫報告指出,除了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壓力與環境,接觸不明的感染源也可能是罹患癌症的原因之一,例如B、C 型肝炎引起的肝癌,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的子宮頸癌以及胃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胃癌等。探查各年齡癌症死因,從數據中可以發現兒童及青少年罹癌人數雖然較少,但仍受血癌及腦癌威脅;25歲以後的男性主要受口腔癌與肝臟相關癌症影響、女性則受乳癌威脅;65歲以上的高齡長者不分性別,皆受呼吸器官相關癌症影響存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表示,包含癌症在內的慢性病,共同危險因子為吸菸、酗酒、不健康飲食、身體活動不足。根據國健署調查,國人有規律運動習慣人口至107年度已提升至33.5%,較鄰近國家高,但國人蔬果仍普遍攝取不足,除了導致營養不均衡外,亦會造成癌症之發生。為預防癌症發生,政府近年透過癌症篩檢與疫苗施打,有效降低部分癌症的發生率,但要讓一般大眾提升自我健康意識、定期接受篩檢,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仍是一條漫長的路。癌症篩檢能做嗎?條件與自我檢測報給你知雖然癌症對國人威脅高,但近年醫療進步下,已有不少癌症可以在藥物的治療下獲得控制,只要提早發現、早期接受治療,治療成效與結果都會較晚期發現來的佳。國健署自2010年推動四大癌症篩檢,以增加民眾治療和存活的機率,依據症狀與部位,篩檢與自我檢測方式皆有不同,以下根據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劉秉芬醫師的整理,分享哪些族群適用政府篩檢補助,其他年齡層也有可以透過自我健康意識提升與警覺,達到早期發現與治療的結果。一、大腸癌大腸直腸癌為台灣常見癌症之一,每年篩檢大腸癌篩陽性個案約8 萬,每年約有75%完成大腸鏡後確診。ㄧ早期發現幾乎沒有明顯的病徵,但還是可以透過以下方法觀察相關症狀,及早進行檢查與治療。1.排便習慣改變。2.不規則腹痛 。3.血便、黏液便。4.不明原因體重減輕。5.不明原因貧血。6.裡急後重(排便排不乾淨的感覺)。雖然以上症狀並非大腸癌的絕對原因,但如果有發現自己符合多項症狀描述,無法恢復又查不出原因,建議要進行檢測追蹤。目前政府針對50歲至未滿75歲之一般民眾進行糞便潛血檢測,會採樣少量的糞便檢測是否有出血的情況,並分辨是否有不正常組織增生,或是單純痔瘡、良性息肉等造成之出血。二、乳癌乳癌是台灣女性常見的癌症,也是65歲之前女性癌症死亡率的前三名,30歲以上的女性都應該要提高警覺。雖然早期乳癌不一定有症狀,但女性可以透過觸診與觀察,若是有下列發現,劉秉芬醫師建議可進一步檢查確認:1.無痛性腫塊。2.乳房外觀改變,如突出或凹陷。3.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或是溼疹、紅腫及潰爛的情形。4.乳頭有異常分泌物,如帶血乳汁、血液等。5.乳頭凹陷。6.腋下淋巴結腫大。目前政府針對45至69歲婦女;或是40歲以上,二等親內家人有罹患乳癌之病史者,提供兩年一次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檢驗結果若有出現異常,後續會安排乳房超音波、切片等檢查。對於年齡較輕、但對乳房健康有意識的女性,建議可以透過平時自我觸診與乳房超音波的方式檢測。三、子宮頸癌子宮頸癌過去是目前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近年對女性的威脅有趨緩,但女性朋友仍要提高警覺。據劉秉芬醫師分享,研究指出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造成,感染後多數人會自動痊癒,只有少部分的人會因持續感染引發的慢性刺激、加上其他癌症因子而轉變為癌症。依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約70%子宮頸癌之死亡率;而外國的研究則指出三年一次的抹片篩檢可以降低60-90%的子宮頸癌發生率。目前政府針對30歲以上女性補助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以提早發現與治療。若女性朋友平時有發現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分泌物有顏色或氣味之異常、夾雜血絲、停經後的出血等,都需要提醒自己就醫檢查。四、口腔癌根據衛福部數據,口腔癌為威脅25歲以後男性前三名的癌症,造成口腔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為「嚼檳榔」、「抽煙」、「喝酒」;此外不良的口腔衛生、蛀牙、長期配戴不適合的假牙等也會提高罹癌的機率。據劉秉芬醫師分享,統計上來說,吃檳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8倍,吃檳榔配上抽菸則罹癌率提升到89倍!因此有相關習慣的人平時應多注意自己的口腔健康,並留意是否有以下情形:1.口腔內部或周圍有硬塊、腫脹、脫皮、變色(包括紅、白斑)等。2.嘴唇或口腔有長期(超過兩週)無法癒合之潰瘍。3.口腔內部或附近有原因不明的麻木、疼痛或觸痛。4.口腔內不明原因出血。5.舌頭活動受阻、或是張口困難(嘴巴張不開)。6.頸部有不明原因之腫塊。7.咀嚼或吞嚥時感到疼痛及困難。8.拔牙傷口不易癒合、牙齦腫脹等。目前政府針對30歲以上有嚼檳榔(包含已戒)或吸煙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包含已戒)之原住民提供兩年一次的口腔黏膜檢查,提早發現的口腔癌存活率大多在七成以上,也因此高風險的民眾建議一定要定期追蹤篩檢!
-
2021-12-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原本明年三月可解封?蘇益仁:Omicron增加變數 大家不要太樂觀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2年,服務業等經濟活動出現重大改變,而網路、遠距、外送等產業則有新的契機。疫情爆發後,國人關注疫苗、藥物研發。專家表示,這次「百年大疫」在疫苗、藥物研發已突破傳統概念,但依過往傳染病流行經驗,新疫情須持續3年以上,預估台灣明年3月解封最合適。可是最近Omicron變異株出現,疫情仍不知如何發展,大家不要太樂觀,應戴好口罩、嚴守邊境。中研院經濟研究所今天舉辦總體經濟計量模型研討會,國衛院名譽研究員蘇益仁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藥物)政策—由疫情的演變及國家治理談生醫產業發展」進行演講。蘇益仁說,依1918年流感大流行觀察,新疫情須持續3年以上,當自然感染或疫苗施打涵蓋率達到兩劑8成,或接種第3劑疫苗後,且輕症患者有治療藥物,疫情才能獲得控制。Omicron變異株出現後,傳染力雖快,可是重症患者沒有增加,疫苗效果會減弱一些,但即使疫苗保護力從9成降至5至6成 ,還是有保護力,如流感疫苗保護力須降低至5成以下才要更換病毒株。 蘇益仁說,疫情變化須持續觀察明年1至2月,如新冠疫情是否與流感重疊而不容易防範,以及春節邊境管制及人流、檢疫隔離及醫療能量,為避免防疫功虧一匱,如經濟及民眾可以忍受的話,明年3月解封最合適,但解封前民眾應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並嚴守邊境,對於疫情發展不要太樂觀。就藥物及疫苗研發分析,蘇益仁表示,他過去40年從事公衛領域,從來沒有想到會遇到「百年大疫」。疫情初期,歐美國家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如2003年SARS,應僅侷限在亞洲地區,因此當病毒入侵歐洲時,各國防疫反應太慢,造成醫療崩潰、死傷慘重,並進行鎖國讓經濟重創。蘇益仁說,美國總統川普因應疫情,去年2月投入180億美金研發疫苗及藥物,莫德納、輝瑞等藥廠去年4、5月間,完成疫苗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許多國家開始搶購,但去年國內疫情平緩,政府採購疫苗較不積極,直到去年8月才開始採購,與其他國家差了4個月,幾乎等於在各國開打初期,台灣是買不到疫苗的。蘇益仁說,台灣採購疫苗是先向世界衛生組織(WHO)COVAX平台採購,但這平台主要是提供弱勢國家,因此台灣遲遲拿不到疫苗,直到今年2月政府才發現,疫苗採購不是有錢就好,才於3至7月靠國際捐贈疫苗,但8至11月採購的疫苗又全部進來,因有期限壓力須大規模施打。蘇益仁指出,當許多國家的群體疫苗施打率達6至8成,經濟就已經解封,台灣卻因疫苗施打率不高,仍無法開放邊境。不過,政府學到慘痛經驗,今年11月已著手購買明年的疫苗及藥物,但他認為,從明年開始往後兩年,藥物研發更為重要,讓輕症患者不要演變為重症,政府還可以再大量購買疫苗或藥物。蘇益仁說,美國採神速行動研發疫苗及藥物,由學術、法規、產業鏈、資金及人才一條龍的主導及獎勵機制,台灣在疫苗、小分子藥物等研發上,一定針對不足的地方加以補強,因產業鏈不完整難一條龍開發,未來應涵蓋疫苗新技術及製劑的開發;雖然台灣無疫情,無法執行疫苗三期臨床試驗,因此政府、WHO或民間應共同參與,而台灣人口只夠扶植1至2家廠國安疫苗,這些都是往後於研發疫苗或藥物,政府應要思考的方向。
-
2021-11-30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腰痠背痛用民俗療法?中醫師幫你破解迷思
現代人使用3C產品過度已是常態,腰酸背痛時,很多人會選擇去推拿、按摩等民俗療法,以為症狀有所改善,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主任徐新政來打破你迷思。根據調查,台灣人使用3C產品時間每年都在增加,平均已高達10.7小時,導致腰痠背痛成為文明病。影片中主持人問到,能夠去國術館做整骨推拿嗎?醫師則表示,這些方式其實都只能的得到暫時舒緩,更可能有副作用和風險!徐新政提到,很多人認為中西醫不同派,不知道該如何就診,其實現在有醫師執照的中醫師也能檢查X光、影像學,如果沒有大礙的話,是可以用針灸、貼藥、吃藥緩解,利用活血化瘀的方式幫助氣血通暢。影片中提到提到「遠絡動氣療法」,是綜合了中醫和西醫的新醫學,是傳統針灸醫學的延伸,以非侵入性方式治療,而達到減緩疼痛及疾病之療效,可以立即減輕局部症狀,詳細說明快一起看看影片吧!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常識?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一起破解迷思。完整影片:點我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FB:點我看延伸閱讀總是腰痠背痛嗎?物理治療師教你5分鐘保養脊椎越動越痛?6動作放鬆肌肉、舒緩疼痛「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1-2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長路漫漫看不到盡頭,家庭照顧者體悟更深!心理師給疫情之下的人們這些建議
從去年到今年,全球都壟罩在 COVID-19 疫情的威脅之下。原本防疫做得不錯的台灣,從今年五月開始也經歷了疫情帶來的衝擊和改變,讓原本就很辛苦的長期照顧服務工作顯得更加的艱難。我們在疫情當中所經歷與感受到的,有很多部分跟家庭照顧者在長期照顧的過程當中所經歷和感受到的,有很多相似之處。細看這些相似之處,領悟到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可以如何面對與準備!突然發生,來勢洶洶,令人措手不及疫情不論在全球或在台灣都是突然發生的;當有家人因意外傷害或疾病需要被長期照顧,整個家庭都深受衝擊。即便之前我們或多或少都聽過身邊親友關於長照的經驗,就像台灣在去年也聽聞世界其他各國的疫情,但當事情真正臨到我們的時候,速度之快、形勢之凶險,一樣令人措手不及。改變原本的生活型態,例如:無法與朋友相聚、無法旅行疫情期間基於防疫政策的規定和要求,大家改變原本的生活型態,無法有實體的人際相處與互動;家庭照顧者為了照顧需要被長照的家人,被迫改變原本的生活型態,特別是休閒生活和社交活動成了最奢侈的想望。被迫中斷工作,經濟上出現困境很多行業,特別是旅遊業和服務業,因為疫情被迫中斷工作;很多家庭照顧者為了照顧家人而離職,甚至經濟上出現困境。疫情趨緩之後,旅遊業和服務業的復甦並不容易;畢業照顧者在完成對家人的長照之後,也面臨中高齡就業的難題。出現焦慮和憂鬱的情緒疫情嚴重需要三級警戒期間,在家上班的大人和停止到校上課的小孩,全家人每天二十四小時相處在一起;在長期照顧的過程中,被照顧者完全依賴照顧者,家庭照顧者對被照顧者獨力負起全部的責任,天天緊密生活在一起。如此時空環境的大量重疊、互相依賴、缺少界線的生活,很容易出現焦慮和憂鬱的情緒。在過程中看到很多的人性的軟弱和黑暗面,感到憤怒與失望每天從媒體報導得知國內外的疫情相關消息:隱匿疫情導致病毒擴散,不遵守防疫規定導致感染蔓延,囤積物資和疫苗趁機發災難財,不同立場的彼此猜忌、相互攻訐…,在在顯示出人性的軟弱和黑暗面。而在長照場域中,面對重大醫療決策的評估、選擇和決定,長期照顧方式的選擇、安排和決定,費用的分攤和照顧時間的分配…,家人間的新仇舊恨與隔閡爭吵,常讓人感到憤怒與失望。經驗失落帶來的悲傷、孤單和無助的感覺染疫後的隔離治療讓確診者的身心深刻經驗到失落帶來的孤單與無助,染疫之後死亡更讓確診者的親友經歷無法親自照顧、無法見最後一面、無法親自處理喪葬事宜…的種種遺憾。即便沒有染疫,疫情期間依照規定在家隔離,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社交距離,都讓我們的身心感受到無形的牆帶來隔絕與孤單。走在空蕩蕩的街道,看著熟悉的商店拉下鐵門停止營業,過去的生活型態難以重現重建,這是難以言喻的失落與悲傷。在長期照顧場域以及整個長期照顧歷程中,持續不斷且反覆發生的各式各樣的失落與悲傷,衝擊著經歷老病死的被照顧者。無法從事原本志趣的活動,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仰賴他人照料,被照顧者不只感到對外在事物失去掌控的失落感,更深的是對身體已經無法配合意志所願而行感到悲傷。家庭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一面共感被照顧者的失落悲傷,一面經歷著自己生活型態的改變所帶來的失落,其孤單與無助是加倍的。長路漫漫看不到盡頭的感覺疫情三級警戒期間,每當聽到 CDC 在記者會上宣布在某處發生群聚導致疫情擴散,三級警戒需要再延長兩週的消息,心中總會浮現防疫這條漫漫長路不知何時能夠結束的絕望和無力感。家庭照顧者日復一日做著相同的照顧工作,看著被照顧者在一次又一次的送醫急救住院治療之後身體日漸衰敗,心中升起一股在長照荒漠中獨行的荒蕪感。不斷掙扎,想要抓取什麼卻一直無法掌控之後學會安靜下來不論是長照歷程中的家庭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或防疫過程中的每個人,都非常努力在這波猛然襲來的惡浪中掙扎求生,試圖抓取可掌控的事物讓自己定錨,卻又一再被惡浪衝開打散。經過一次次的精疲力竭之後終於學會安靜下來,能夠讓自己定錨的是在自己內心深處,而不是尋求外在可依附的人事物。不要浪費好的危機,向內觀照自我疫情被喻為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等級的全球人類危機,長照在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也會是每個台灣人需要面對的重大危機。既然無法逃避,那就迎之為上賓,不要浪費這個「好」的危機。在與外界隔離感到孤單之際、在原有生活型態面臨變動之際、在前途茫茫看不到方向與盡頭之際,安靜下來向內觀照自我,學習聆聽內在的聲音。面對人生境遇的變動時學習謙卑臣服,承認自己的軟弱與有限若沒有發生疫情,人類會錯覺自己有可以達成一切想望的能力,沒想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會受制於肉眼看不見的病毒,甚至連整個社會的運作和國家的發展都深受影響;而個人的生涯規劃與發展也在家人需要被長期照顧的那一刻起受到影響和改變。這樣的變動讓我們學習在「生命」面前謙卑臣服,承認自己不過是個軟弱與有限的人。接受意料之外的關懷、協助和支持,體會到出人意外的平安不論是去年捐贈口罩給需要的國家,或是今年接受其他國家的疫苗捐贈,台灣人在疫情期間的「施」與「受」都經驗到意料之外的關懷、協助和支持。而在長期照顧這條漫長而艱辛的荒漠中,家庭照顧者依照被照顧者的情況和需要,善用政府長照 2.0 政策所提供的各項服務,成為自己可以喘息的綠洲。許多民間機構:台灣失智症協會、台灣癌症基金會、罕見疾病基金會、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等,所提供的相關照顧資訊和資源,可以讓長照家庭體會到出人意外的平安。經歷生命的更新、成長和改變當有一天,全球疫情轉為可控制的流感化。當家庭照顧者在完成長期照顧成為畢業照顧者的某一刻。回首來時路,會看見在過程中因著你我的攜手共度,自己經歷生命的更新、成長和改變,而愛則永遠存留心中。
-
2021-11-28 該看哪科.眼部
5大高危險群定期視力檢查 眼壓正常也可能有青光眼
「別再以為青光眼一定眼壓高、眼壓高一定是青光眼。」長庚醫院台北院區青光眼科主治醫師陳賢立表示,大多數青光眼患者「沒有任何症狀」,且有一部分的患者屬於「正常眼壓青光眼」,無症狀加上疏於檢查,也讓患者確診時多是中晚期,距離失明僅有幾步之隔。專家也提醒五大高風險群,一定要定時篩檢,才能避免致盲危機。眼壓致視神經傷害,視野受損恐致失明。青光眼被稱為「視力小偷」,在人們不知不覺之下,造成視神經傷害奪走視力。青光眼的成因主要是受到「眼壓」的影響,傷害到視神經,進而讓視神經網膜纖維缺損,患者視野因此受侷限,隨著缺損愈嚴重,視野變得愈小,若未及時介入治療,最後只能走向失明。導致視神經受損最關鍵的原因是「眼壓」,眼壓為什麼會增加?陳賢立解釋,眼睛是很特殊的結構體,每天都會生成一定的水分,稱之為「房水」,房水在眼睛內流動,並滋養眼睛組織。但每天眼睛生成多少的水分,就得排出多少的水,當水分無法排除時,眼壓就會增加並壓迫到視神經,傷害視神經功能。陳賢立醫師表示,排出房水的地方稱為「隅角」,水分會由小樑網組織排出。當出口因故被阻塞,就可能導致眼壓增加。臨床上常見的兩大類型青光眼為隅角閉鎖及隅角開放型兩種。有家族史者,罹病風險高於一般人七到十倍。三軍總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表示,隅角是虹膜與角膜之間的夾角,大於20度稱為「隅角開放」、小於20度稱為「隅角閉鎖」。罹患這兩大類青光眼的患者,以五大高風險族群為主,除了家族病史外,例如三高、高度近視或高度遠視以及高齡長者都要小心。呂大文表示,隅角開放的患者有許多是高度近視者,因高度近視造成眼軸拉長及末梢循環不佳,讓房水代謝受阻;其餘像是三高的患者,因為血管健康不如一般人,血氧供應不良亦會導致視神經受損。另外,遺傳也是一大因素,若直系血親任一人罹患青光眼,子女遺傳率高達四成,比一般人得到青光眼的風險增加七到十倍。隅角閉鎖的患者有四大特徵,女性、年齡大於55歲、身高小於160公分,以及遠視100度到300度之間。只要同時符合四大條件就非常可能發生隅角閉鎖青光眼。隅角閉鎖青光眼常為急症發作,需要在八小時內讓眼壓降下,否則會有立即失明的風險。二成五屬「正常眼壓青光眼」,發現多已中、晚期。陳賢立說,講到青光眼時必定會提到眼壓,但眼壓高並不等於青光眼。常會有民眾說「我眼睛很腫,好像眼壓很高,一定是得到青光眼」。事實不然,約有二成五的青光眼患者屬於「正常眼壓青光眼」,而且這類患者確診時都已經是中、晚期,視野已明顯狹窄才被發現。正常眼壓青光眼通常與曾經動過雷射近視手術、外傷或其他不明原因有關。陳賢立醫師說,台灣人正常的眼壓落在約10到20毫米汞柱之間,青光眼的患者平均眼壓為15.5毫米汞柱,有些人會直接取正常眼壓的最高值,認為眼壓高達21毫米汞柱就是罹患青光眼。臨床上,眼壓能超過21毫米汞柱的青光眼患者很可能只是高眼壓症,但並沒有青光眼。治療方式-降眼壓藥水眼壓降1mmHg 視神經受損率降低10-19%「愈早介入治療,愈有辦法預防青光眼惡化。」呂大文表示,高危險族群每年都應該要定期做視力檢查。而且不僅是高齡長者需要注意,因為現在高度近視的年輕人愈來愈多,台灣約有二成的人口是高度近視者,且臨床確診青光眼患者近三成都是50歲以下。呂大文表示,青光眼患者眼壓只要降低1毫米汞柱,視神經受損的機率就會大幅下降10%到19%。降低眼壓的藥物通常為兩大機轉模式,一種是減少房水產生,另一種是增加房水排除。他解釋,第一種類型的藥物問世較早,也是現在第一線最常使用的藥物,如乙型阻斷劑以及甲型促進劑。乙型阻斷劑降壓效果顯著,但其副作用會影響心肺,因此患有慢性肺氣腫、氣喘者則不建議使用;甲型促進劑較不會對心肺造成影響,但使用頻率相對高,一天需要點二到三次眼藥水。增加房水排除的方式,如前列腺藥物,它的好處是一天僅需在夜晚使用一次,方便性高,且效果極佳。歐美國家治療青光眼患者幾乎都以它作為首選。呂大文呼籲,只要及早就醫,就有機會預防青光眼惡化,維持視力,避免走向失明之路。線上觀看講座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8/5877141
-
2021-11-27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邱仲峯:追求心靈健康,優先於身體健康!
「追求心靈健康,得更優先於身體健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邱仲峯從醫逾30年,希望民眾能把這一句話好好放在心裡,並付諸實踐。亞洲人過度追求物質,人生目標都是希望擁有財務安全,即使身體喊累、壓力爆表,都認為這是努力應有的代價。我們常說身心靈健康,在邱仲峯看來,心靈優先於身體,心靈先達到平衡,身體健康就達到一半。病人淚謝醫師 讓他感動31年前,邱仲峯在淡水馬偕擔任實習醫師,其中一個月待在腫瘤科末期病房,當時感受到的醫病關係完全顛覆校園所學的一切。「臨終患者躺在床上,醫師仔細地幫他們擦拭身體,同時聊天,氣氛溫馨,醫師離開時,不太有力氣的重症患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堅持下床,深深一鞠躬,只為了說一聲謝謝。」這讓他很震驚。邱仲峯說,那個月看見一幕幕病人含淚感謝醫師,讓他們的離別之路盡量舒適,那種激勵人心的感覺,不是物質、名聲、地位可比擬。他內心不斷告訴自己「我想成為這樣的醫師」,於是他不只專長於螺旋刀、化療、放療及標靶等癌症治療,也致力推動安寧醫療。對抗癌症 致力精準醫療 早年進入安寧的清一色都是癌症患者,過去安寧病房是隸屬於放射腫瘤科,他因此選擇擔任放射腫瘤科醫師。一路以來,他接觸不同類型的癌症患者,看著他們被化療、放療折磨,如何讓他們減少痛苦,甚至預防癌症發生,是他致力倡議的事情。全球的癌症治療發展,已走向精準化醫療,個人精準醫療是癌症治療的新利器。北醫附醫預計於明年啟動「癌症大樓」及「質子治療中心」。安寧善終 推動靈性關懷很多事情都是在推動安寧的期間,慢慢發現的。邱仲峯說,安寧的宗旨是「善終」,就是讓患者在臨終時可以滿足心願,安心地離開。邱仲峯常會去問臨終的患者有什麼心願沒有達成,發現很多人的心願都很渺小,問到最後才發現,其實患者真正的心願是想向家人好好道歉。從安寧可以看到很多台灣人對於自己心理的需求是需要被引導、被教育的,因此,北醫附醫積極推動靈性關懷,不一定是臨終患者,若有心靈困擾,都能尋求靈性關懷師協助,進而理解自己。邱仲峯說,人們必須要靠自己去思考,現在的行為是被什麼樣的情緒給綑綁,抽絲剝繭後,重新接納,不斷重複、操練,才有辦法達到心靈健康,身體才能妥適地照顧好。邱仲峯養生祕訣:喜歡思考、運動 回家不用手機北醫附醫院長邱仲峯平時的養生,強調「生理、心靈必須同時兼顧」。生活忙碌的他,一定會空出時間「思考」、「運動」、「上教堂」。飲食落實每天五蔬果,四菜一湯,只有一道葷食,其餘都是素食,降低攝取毒素機會,讓身體器官負擔降低。邱仲峯維持心理健康的方式,會多做一些靜態活動,包含看需要思考的電影、多接近大自然、聽音樂會、看畫展或多聊天,都能幫助他多思考。「人思考後,獲得解答,會相對安心,容易讓心靈達到平衡。」思考也易讓人疲憊,因此,邱仲峯會運動讓自己平靜下來,他喜歡游泳,但礙於工作忙碌,健身俱樂部在疫情期間倒閉了,於是買滑步機在家中,沒事就運動半小時到一小時,若時間允許,常選擇健走、慢跑。很多人下班回家放鬆方式是「玩手機」,但手機對他而言,就是處理公事,若返家又繼續用手機,等於是持續工作,絲毫不得閒,他寧願換個環境跳脫,不用手機,安靜地享受在家的時間。邱仲峯是基督教徒,每周幾乎都會上教堂,讓心靈恢復。他說,心靈健康須持之以恆,不能一天捕魚三天曬網,否則當壓力或情緒來襲時,心靈會瞬間失衡。小時候曾罹患皮膚病,邱仲峯因此更重視飲食。很多人一餐吃四菜一湯,但可能其中三道是肉,他則是吃三道蔬菜一道肉、一道湯。每餐至少吃到三種蔬菜,能讓他達到天天五蔬果的目標。邱仲峯小檔案年齡:57歲專長:光子刀治療、螺旋刀治療、放化學及標靶合併治療、動態式弧形刀放射手術、輔助及完整醫療CAM、癌症基因定序、癌症靈性關懷、磁振導航超音波熱治療現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台北癌症中心質子中心召集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台灣放射腫瘤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基督教史懷哲宣道會董事長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及醫管碩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經歷:台北癌症中心院長、台北醫學大學管發中心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美國M.D.Anderson客座教授給病人的一句話追求心靈健康,得更優先於身體健康
-
2021-11-26 養生.人生智慧
林芳郁不開名車、穿破內衣,台大紅包文化從他終結!兒子林之晨:老爸靦腆害羞,卻會對妻兒說愛
擔任亞東醫院6年院長的心臟外科名醫林芳郁於7月29日卸下重擔,交棒給同為心臟外科專家的邱冠明。林芳郁曾任衛生署長、台大醫院與台北榮總院長,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致詞時特別將林芳郁對後輩的提拔形容為「走在巨人的肩膀上」,林芳郁卸任院長一職後,將轉任董事長特別顧問。林芳郁的兒子,同時也是創投經營者、現任台灣大哥大集團總經理的林之晨之前也在臉書上有感而發地寫下他眼中的父親。 面對林芳郁終於卸下重擔,兒子林之晨在臉書上透露父親私底下的一面,他說父親在羅東出生長大,高中才來台北念建中,從台大醫學院畢業後,順利成為畢生嚮往的心臟外科醫生,即使在台北定居、當了醫生,他一直維持著羅東人簡樸的生活。 林芳郁在家時總是穿著破內衣,皮夾、皮帶一用就是幾10年,不開名車,一台Toyota Premio開了10幾年,直到無法維修才勉強換掉,林之晨這麼說著。 林之晨提及,父親非常好學,在家時手上永遠拿著書與筆,一邊研讀、一邊畫重點。而且,「他非常愛國,1995年潤八月時,許多醫生忙著帶家人移民,母親問他我們家要不要考慮,他說我們身為台灣人,死為台灣鬼。」 林之晨形容,林芳郁本身沒有物質慾望,但對於貢獻國家、人類、社會極度熱忱。 在心臟外科醫生任內做出全球領先的不整脈研究,推動相關領域的進展;在台大急診主任任內,更開創救護車 EMT(緊急救護技術員)體系,如今遍佈全台,造福無數患者。 林芳郁有多愛國?林之晨表示,他前後擔任台大、榮總、亞東三家醫學中心院長,帶領團隊做出許多巨大突破。 更重要的是,林芳郁做這些事,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收穫,唯一在想的就是解決病人、醫院,乃至於社會、國家、人類的問題。林芳郁的妻子總是說他很傻,自己過得那麼辛苦,但成天想著家國社會。 林芳郁一生從未收過紅包 一路當上院長杜絕「紅包文化」 林芳郁有著羅東人的耿直,堅持做對的事。 他加入台大醫院時,當時「紅包文化」正盛行。林芳郁認為這麼做對弱勢病人不公,堅持不收紅包。許多病人於是送到家裡來,林之晨表示,家人還要幫忙拒絕。最後他一路當到院長,從此台大不再有此文化。 話鋒一轉,談到對兒女的教育,林之晨說,父親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周末上午6點就要他們起床,叮嚀兒女「一日之計在於晨」。 倘若做出不孝、不道德的事,一定會被父親賞巴掌「打完耳朵還會嗡嗡響」,加上罰跪、關禁閉。儘管是位嚴格的父親,但他對孩子的想法非常包容,無論想做什麼一定全力支持,甚至省吃儉用將儲蓄存下,全部幫助孩子也在所不惜。 林之晨更透露,父親非常靦腆害羞,但唯獨不會吝嗇對妻子,對孩子表達他的愛。 「即使到現在,看到我時,還是會跟我說爸比愛你。」林之晨感念道,雖然自己的父親不是完美的,但是他見過最接近的完人。 林芳郁的親身示範,深深影響林之晨的價值觀、人生選擇。 「我爸媽在大學時,我爸會從台大走到永康街去接我媽,他們兩個再一起走中山北路到兒童樂園,他們那時候沒什麼零用錢,就只能走路約會。而他們現在最幸福的,也就是兩個人常常一起走路。」 林芳郁結束了忙碌的醫師職涯,來到人生新階段,林之晨也期待父親退休後的歲月,能卸下壓力,享受人生。 「爸比,我也愛你。謝謝你對我的教養、支持,更謝謝你為醫界、為台灣做出的所有貢獻。」 「希望你退休後,能稍微享受一下人生,you earned it, dad!」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萬能媽媽突倒下,精彩老後頓成黑白…姊妹兩地連線找解方:讓我們來當「支柱的支柱」.丈夫升主管常出差,竟外遇希望離婚!1故事體悟:外遇,是夫妻之間最深沉共謀.姐弟抗壓性都很高,只有我…在比較中長大的她也想堅強:你們說的我都懂,但我做不到
-
2021-11-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四劑戰士陳時中不負責 孫大千:世界怎跟得上台灣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接種國產高端疫苗兩劑民眾,若有需要可再打兩劑國際認證疫苗,提升副作用風險,衛福部長陳時中卻說無法負責。前立委孫大千今在臉書批評,陳所展現的傲慢態度無疑是直接告訴台灣人民:「我就是不負責任,不然要怎樣?」孫大千說,世界怎麼趕得上台灣?當全球先進國家都在施打第三劑加強針的時候,台灣的防疫指揮中心卻已經開放77萬國人打四劑疫苗。為什麼鬧出了這麼天大的笑話卻沒有人要負責?為什麼要降低國際EUA的審查標準,護航出一款不被國際組織承認的疫苗?高端疫苗的二期解盲結果為什麼至今遲不公布?衛福部為何無動於衷,連催都懶得催了?孫大千表示,指揮中心為何不安排已打兩劑高端的77萬民眾,在重打兩劑國際疫苗前,先免費抗體檢測,以避免副作用?是因為不敢面對高端疫苗無效真相?孫大千說,衛福部的500萬劑高端疫苗採購被證明根本就是一個傷民又傷財的錯誤決策,平白無故浪費近45億民脂民膏,當時負責決策的官員和參與審查的審查委員難道不需負連帶賠償責任?孫大千表示,在沒有臨床試驗情況下的四劑混打,和國際社會行之數月的兩劑混打所產生副作用的可能性和嚴重性,恐怕有天差地遠不同,陳時中怎麼可如此輕鬆的混為一談呢?
-
2021-11-19 新聞.元氣新聞
再生醫療三法將審議 細胞治療不再是富人醫療
再生醫療是未來趨勢,但治療費用貴為天價讓人詬病。衛福部經兩年研議催生「再生醫療發展法」、「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統稱再生醫療三法,讓細胞治療走向異體化、自動化、量產化,讓再生醫療不再是「富人醫療」,讓更多患者受益。衛福部表示,再生醫療三法最快於12月正式預吿,並於60天內徵詢外界意見,明年1至2月完成修訂,並進入明年立法院會期審議。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細胞治療費用高,被戲稱富人醫療「我承認這一點」,因此將快速推動再生醫療三法,其中,「再生醫療發展法」規範再生醫療人才政策制定與獎勵,搭配即將通過「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鼓勵業界投入研發可享賦稅優免,最重要的是將成立再生醫療相關的財團法人統籌建立國家細胞庫,收集台灣人的種源細胞,促進國家生技發展。「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則管理相關治療範圍及生技業者等執行單位,通過之後,細胞治療相關特管辦法就會退位;另有「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管理製劑與產品,因這些製劑來源為人體細胞,必須對生技業者的細胞庫、實驗室加以管理。石崇良舉例,民眾到量販店買西裝,與到西服店訂西裝價格不同,主因是西裝店是客製化,當再生醫療三法通過後,細胞治療將走向異體化、量產化,降低醫療費用。國衛院昨與三顧公司簽屬合作協議,協同分析該公司以自體膝蓋軟骨細胞層片治療病患的真實世界數據(Real-World Data,RWD)與證據(Real-world evidence,RWE),作為日後申請臨床試驗及查驗登記的參考。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指出,在特管辦法許可下進行細胞治療,如以自體膝蓋軟骨細胞層片治療患者,因收案人數已達45人,可藉由真實世界數據、證據分析,若有足夠證據,可能讓治療方式變成真正的藥物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