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4 焦點.健康知識+
搜尋
台大醫院
共找到
1775
筆 文章
-
-
2024-09-24 醫療.心臟血管
心肌梗塞術後降低再發風險 做好心臟復健3要素助改善心肺功能
王大姐在家中突然感到胸痛、冒冷汗,被診斷為心肌梗塞,幸好及時救治保住性命,但病後體力明顯下降,生活品質大受影響。醫師建議她接受心臟復健治療,透過藥物、飲食、運動及心理支持,大姐的心肺功能逐漸恢復,如今不僅能獨立生活,還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她感激心臟復健讓她重獲新生活。心臟復健是一個綜合性治療,目的在幫助慢性或亞急性的心臟病人透過自己努力,恢復最佳的生理、心理及社會狀態,保持適當的功能,並藉由健康行為延緩或反轉疾病病程。心臟復健包含基本評估、三高管理、戒菸、營養諮詢、心理支持和運動訓練等要素。心臟復健有助於降低心臟病發作再住院風險,對於心肌梗塞後的病人甚至能降低死亡率。此外,它還能提升心肺功能、改善血壓、血糖、血脂、自律神經及肌肉功能,並促進骨質密度及心理健康,預防癌症風險。復健後,病人不再喘吁吁,活動變得更輕鬆。心臟病患者包括心肌梗塞、心臟衰竭或心臟手術後的病人,通常需要接受心臟復健。可經由醫師轉介或自行至復健科心臟復健門診就診諮詢,經醫師評估認為適合者,可開始進行復健療程,一般持續3至6個月,每周1至3次復健治療。傳統心臟復健必須在醫院進行,由治療師一對一指導做運動訓練。對於無法到院的病人,則可以選擇居家或混合醫院及居家模式的復健。心臟復健運動包含有氧運動、阻力訓練及呼吸訓練,依照醫師開立的運動處方,治療師會根據病人進展調整運動強度。在復健期間,病人應依指示按時服藥,並量測心跳、血壓、體重或血糖,注意自己身體狀況,並建立良好的飲食、運動及其他健康的生活作息,持之以恆。民眾若有參加心臟復健的相關問題,歡迎至醫院復健部就診諮詢。
-
2024-09-23 名人.葉金川
葉金川/捐血推廣50年 台灣最成功社會運動
「我不認識你,但我謝謝你!」捐血運動在台推廣50年,50年來台灣年捐血量增長近750倍,堪稱是台灣最成功的社會運動。捐血運動協會自1974年成立,台灣的血液事業轉眼就過了半個世紀,回首前塵往事,一如人生。當時,我還在台大醫院當實習醫師,親身經歷血牛在醫院內四處遊走的那段歷史,對照現今台灣血液事業備受國際肯定的傲人成績,真是不勝唏噓。我1982年返國進入衛生署工作,開國建會時,就有專家學者針對醫療體系提出建言,認為台灣的捐供血制度太過原始落後,用血者充滿風險。在當時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李國鼎及衛生署署長許子秋全力支持下,先舉辦了第一屆「中華民國血液科技研討會」,會中提出了許多建議,那些建議就由我負責推動執行,在醫療網中,特闢血液安全專章,希望全面提升台灣血液醫療的品質。力推無償捐血 禁賣血同時,中華捐血運動協會也開始大力推動自願無償捐血,很快進步到能夠供應8成左右的醫療用血,我和時任捐血運動協會總幹事的張菊生研商,只要無償捐血的量再增加一點,衛生署就能全面禁止血牛賣血。1991年,無償捐血量終於破百萬單位,足以擔負起醫療用血的重責,衛生署就明令不准再用血牛賣的血,卻也斷了血牛生計而引發抗爭。捐血率 寫下全球第一經過50年的努力,由捐血運動協會和血液基金會一起打造的血液事業,無疑是台灣最成功的社會運動之一,更可以說是和全民健保並列為舉世稱頌的台灣驕傲。我們寫下了超過8%全球第一的捐血率,更值得國人感到驕傲的是,我們大幅改善了供輸血系統,並確保用血安全。檢驗血液 改善用血安全為了病人的用血安全,我們對捐入血液全面實施NAT(核酸擴大檢驗),改善各種作業流程,提升血液品質,包括全面供應減除白血球的血品、加測紅血球抗體以及與輸血學會合作監測輸血反應;對捐血人也協助他們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自我照護,對高次數且定期捐血者陸續推出膽固醇、糖化血色素以及腹部超音波等檢查,好讓每位捐血者都健健康康,可以持續幫助更多人。在永續潮流下,將各地捐血室打造得更加舒適宜人,提供民眾更好的捐血環境,改善捐血車排放廢氣的狀況,朝著電能捐血車的方向實踐對環境友善、保護人們減少空污的傷害。展望未來,落實捐血救人的核心精神,永續發展血液事業,除了提供更好的服務外,善盡社會責任也是一致的目標。50年歲月匆匆而過,從台灣捐血事業半世紀一路走來的漫漫長路,沿途是一群群良善的人們,構織成一幅幅迷人的風景;要向曾在捐血路上一起走過來的每一個人說聲謝謝,也希望未來有更多人齊心齊力,讓這條血液長河不斷奔流下去。
-
2024-09-20 焦點.長期照護
五全照護進入社區居家療護 最後一哩路因地制宜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改變民眾對生命的看法,也改變了安寧療法的定義,以前著重在生命末期的照顧,在健康台灣政策推動後,診療進入居家及社區,成為更廣泛的支持療護。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簡稱器捐病主中心)執行長蔡宏斌指出,全人、全程、全家、全社區、全醫療團隊的「五全照護」全人善終,是安寧療護的最新趨勢,也是精準安寧的一環。隨著百年疫情的洗禮及數位時代的來臨,安寧緩和醫療也有了不同的定義。原本在台大醫院服務的蔡宏斌,今年接任器捐病主中心執行長,他說,器官捐贈移植、安寧療護及病人自主都是善終的概念,不同的時代要有跨平台的專業合作,這是未來趨勢。離開醫療院所 照護模式要更新蔡宏斌解釋,過去安寧療護著重在末期病人的最後一哩路,借調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後,體會到當診療照護進到社區或居家後,廣泛性的支持療護會更加重要;要讓生命末期的全程照護更完善,必須因地制宜提出不同的治療計畫,病人、家庭及醫療團隊都得重新學習新的照護模式。在進入社區服務後,蔡宏斌的感受甚深,體會到治療場域的不同,會決定病人接受什麼樣的醫療。他舉例,今年9月有一名60多歲罹患巴金森氏症的病人,有糖尿病及中風病史,平常皆在他院接受治療,但因尿路感染送至中興醫院急診,後續就申請在宅急症醫療,照護場域從醫院轉換至住家。「炎熱的夏天,室內溫度高達34度,病人家裡沒有開空調,在狹小空間裡,護理人員得做生命徵象評估並跪著幫病人打點滴,自己拿著手持式超音波幫病人檢查,在治療過程中發現病人身體僵硬,也因高溫有脫水情形;雖然在這短短一個小時內醫療團隊彼此合作,但仍揮汗如雨,在一個非設定好的環境中,看見很不一樣的人生面向及醫療場景。」蔡宏斌說。回到病人家裡 靈性照護更重要回到社區後,蔡宏斌發現,很多的資源協助並非只回應醫療端的需求,也要考量病人及家屬的需要,這也印證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前總院長黃勝堅提及的「要找回醫者的初心,就必須回到病人的家裡」。隨著時代的演變,台灣從傳統的安寧療護,精進到全人、全程、全家、全社區、全醫療團隊的「五全照護」全人善終,尤其進入到家庭社區以後,更加凸顯靈性照護的重要性。蔡宏斌指出,這也與衛福部長邱泰源先前所提「安寧療護需要愈來愈精準」的理念不謀而合。通訊軟體的應用及遠距醫療,都讓未來安寧療護更加多元性,病人除了有自己疾病的主治醫師外,也有居家安寧的醫師可以共同提供照護,這是最好的照護模式。為了讓大家更加認識善終三法,器捐病主中心將在10月12日「世界安寧日」當天舉辦公益路跑活動,透過路跑活動及闖關活動,讓生命教育可以更往下扎根。
-
2024-09-19 失智.大腦健康
我會失智嗎?台大醫師曾文毅:腦齡老5歲以上就要警覺
衛福部統計,2031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將逾47萬人,2041年接近68萬人,失智人口持續攀升,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最愛問」影音節目邀請台大醫師曾文毅、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巫奉約,談大腦年齡檢測與失智症的關聯,並教導大家讓大腦逆齡回春,有效預防失智症。大腦受損無法正常對話巫奉約曾在23歲時發生嚴重車禍,大腦受傷導致短暫失智,他當時無法理解旁人說的話,「例如有人問我剛剛吃過什麼,我無法理解剛剛是指多久之前的剛剛,大腦思惟變得跟以前不同,每個人跟我講話,我都要想很久才能回答,乾脆就不跟人說話。」因此,巫奉約特別能夠體會失智症者的狀態。失智症跟年齡有正相關,但並不是所有的高齡者都會罹患失智症,他目前在萬芳醫院幫助失智症者進行認知促進實驗,發現若長期持續良好的生活作息,就可以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但不能夠每天行程一成不變,關鍵是大腦需要新的刺激。大腦年齡≠實際年齡失智症是大腦經歷了過多的風險因素,導致大腦不夠健康,再加上相關毒性蛋白侵害,造成認知功能受損而形成失智症。我們都不想失智,但是,目前醫療科技可以預知失智嗎?台大醫院特聘兼任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兼任教授曾文毅提出「大腦神經年齡檢測」,原理是將人工智慧結合MRI,用大量MRI磁振造影的腦部影像資料,經過人工智慧的訓練,建立一個數學模組,可根據個人的腦影像推測大腦年齡。何謂腦齡,就像身體其他器官也有所謂年齡,常聽到像是血管年齡、皮膚年齡等,器官年齡可判斷該器官的功能或結構是否健康,如果跟實際年齡相仿,表示該器官是健康狀態,但如果比實際年齡老五歲以上,就要提高警覺。曾文毅說,如果大腦比實際年齡老十歲以上,表示腦部過度老化,未來五年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就會非常高。他建議中年就可以做腦齡檢測,或本身有危險因子也可以來做,才有可能提前預防失智症。「腦齡過高並不是世界末日。」曾文毅建議,大家可把腦齡當成腦健康指標,腦齡檢測主要是提醒大家注意大腦健康,就像健檢有紅字就要積極治療,把紅字降下至正常。腦齡過高,可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以及做健腦活動來改善。曾文毅以自己為例,他第一次檢測腦齡時,其中一個網絡的腦齡老了八歲以上,於是他加強運動量,進行有氧運動、肌力訓練、改善飲食習慣,一年半以後追蹤,腦齡整體年輕四至五歲,成功讓大腦逆轉回春。功能型桌遊、全齡樂遊課程鍛鍊大腦巫奉約說,很多人說打麻將不會失智,但再次提醒「大腦需要新刺激」,如果都從事同樣的活動,等於一直進行同樣的刺激,對大腦來說只是在做很簡單的事,並沒有辦法健腦。他跟長庚科技大學產學合作,針對失智症設計六十多種完全不同的桌遊,透過專業帶領,跟長輩一起玩,可幫助腦齡逆轉,另外也有全齡樂遊課程,快樂遊戲可幫助心情轉變,促進大腦及身體的健康,當然同時也要維持良好的飲食、睡眠與運動,多管齊下。台灣將於明年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儘管失智症對我們造成壓力,但隨著醫療科技的研究,也看到新希望。本集「元氣最愛問」透過專家認識腦齡以及大腦逆齡回春秘訣,幫助自己健康長壽。●腦專家曾文毅腦齡逆轉做法1.增加運動量:有氧運動、肌力訓練。2.改善飲食:吃七分飽,多吃五顏六色的蔬菜,蛋白質以白肉、雞蛋、植物性蛋白質為主。3.充足睡眠:一天睡滿七小時。
-
2024-09-17 養生.保健食品瘋
吃魚油降三酸甘油脂,卻恐增低密度膽固醇!醫師詳細說明魚油怎麼挑怎麼吃
每個人都希望能健康邁向老年,成為健康的銀髮族。有些人從年輕時就開始重視養生,會額外攝取綜合維他命、魚油、葉酸等營養保健類食品。其中「魚油」是熱門的心血管保健食品,如果能聰明選擇使用它,可以維護健康。魚油萃取自深海魚類的脂肪,因為魚類為一般食品,所以魚油膠囊或類似產品也被視為一般食品或健康食品。在台灣,健康食品的查驗登記,有「個案審查」及「規格標準審查」兩種方式。衛福部規定,魚油若要申請為健康食品,屬規格標準審查,不須經過試驗評估,只要成分符合標準且有保健功效即可獲得認證,但其Omega-3、DHA、EPA的含量須達30-50%,每天劑量限制在1克以下(不超過2克)。吃魚油有什麼好處?在腎臟科門診常有病友詢問:魚油對腎功能的幫助?其實,魚油只對「A型免疫球蛋白腎病變(IgA腎病)」有療效,且使用前需謹慎評估。魚油具抗凝血功能,可以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脂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因而成為熱門營養保健類。在台灣,唯一取得藥證的魚油,每公克含有460毫克EPA及380毫克DHA,總計840毫克,所以某些廣告會提及魚油濃度超過84%,緣故在此。魚油Omega-3、DHA、EPA濃度過高,恐吃出問題然而,許多魚油產品廣告都強調,Omega-3、DHA、EPA等濃度超過84%,遠高於健康食品規定的30-50%濃度,如果民眾未注意,仍每天攝取此類濃度過量的魚油,則可能導致健康風險,不能不謹慎使用。衛福部食藥署從2024年1月1日起,針對健康食品警語標示制訂新規範,魚油產品應說明其保健功效是基於學理推論,非由實驗確認。藥品級的魚油雖能降低30%的三酸甘油脂,但可能增加5-10%的低密度膽固醇(壞的膽固醇),高劑量下也有致畸胎風險,因此不建議孕婦使用。此外,對海鮮過敏者、肝功能異常者、低密度膽固醇高的人也不適合使用魚油。魚油別攝取過量 4種人不適合吃食藥署考量含魚油對特定對象及藥物可能產生交互作用,要求健康食品含魚油原料者,必須標示警語「嬰幼兒、孕婦、糖尿病患者或正在服用抗凝血劑之凝血功能不全者,食用前請先徵詢醫師意見」。魚油原料來自深海魚,普遍認為是一種安全的食物。作為保健食品營養保健類時,需注意其劑量濃度差異,以及伴隨可能的健康風險,使用前建議與醫師充分討論。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17 失智.Podcast
【Podcast】Ep15.失智症會不會遺傳?可以預測發病年紀、提早預防嗎?博恩爸爸、台大醫師曾文毅的大腦逆齡研究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經常接收到來自子女的發問,擔心自己會跟爸爸或媽媽一樣罹患失智症,親子之間的大腦疾病是否有遺傳關聯?台大醫院特聘兼任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兼任教授曾文毅說,失智症確實有先天因素,但不會百分之百決定我們的人生,「其實遺傳的影響只占一半,我們可以靠後天的努力來改善,這是很重要的觀念。」根據衛福部公布的最新調查,社區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推估到113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約35萬人,而且有逐年攀升的趨勢。儘管失智症對高齡化社會造成壓力,但隨著醫療科技的研究,也看到新希望。「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主持人陳韻如邀請腦專家曾文毅上節目,談最新的大腦神經年齡檢測如何預防失智症。良好生活型態可抵抗毒性蛋白曾文毅表示,目前65歲以上長者常見的失智症為腦神經退化性疾病,是毒性蛋白所造成,「毒性蛋白在發病前二三十年可能就形成,它會慢慢累積,就像冰山,看不見的海面下愈來愈大塊,浮出海面的只是一小塊。」但毒蛋白只占失智症原因的百分之五十,另外一半因素是個人生活型態例如運動、飲食、睡眠、社交、大腦活動等造成,假設從小建立良好生活型態,便可維持大腦健康,就能夠抵抗毒性蛋白造成的損壞。但我們該如何檢測大腦狀態?目前臨床診斷失智常見使用各種問卷,只能評估當下受測者的心智狀態或認知功能退化程度,不能提前預測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曾文毅提出的「大腦神經年齡檢測」,是將MRI腦部影像運用人工智慧預測大腦年齡,假設腦齡比實際年齡年輕,表示大腦目前很健康,若腦齡比實際年齡老10歲以上,就表示五年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非常高,應提高警覺,開始改變生活型態,或是進行健腦活動,有機會幫助大腦逆齡回春。建議35歲以上就可以檢測,不是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才做。爸媽失智,我該如何逆轉勝?曾文毅還有一個身分,他是知名的單口喜劇創業家曾博恩的爸爸,父子倆展現出來的專業及特質截然不同,讓人格外好奇親子間的大腦是否有遺傳關聯。曾文毅表示,肯定會有遺傳因子,但不用因此而太過擔憂,遺傳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只占一半,並不是爸媽失智,孩子就一定會遺傳失智症,主要還是看自己後天有沒有努力改善。他曾在自己出版的《養腦不養老》一書提出777腦力健康法,每天走七千步以上、每餐吃七分飽、每晚睡足七小時,就是最簡單幫助腦齡逆轉的方法。他分享自己的實踐方式,平時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外出盡量走路或騎腳踏車,做肌力訓練,爬樓梯取代搭電梯,飲食方面每天吃兩餐,中間相隔12小時,以此減少食量,另外每晚大約十點半就寢,保持良好睡眠習慣。很多人可能認為等到上了年紀再來注意養生,但別忘了毒性蛋白會經年累月累積起來損害大腦,最終可能導致腦神經退化性失智症,因此生活習慣應該是從年輕開始建立。曾文毅表示,他退休後創辦的上頂醫學影像科技公司就提供腦齡檢測專業服務,目前已與很多健診診所合作,也可直接致電上頂詢問。進行MRI大約半小時,而且沒有輻射線,百分之百安全,只要檢測後發現腦齡比實際年齡老五歲,就要開始改變生活型態,除了777腦力健康法,持續維持社交生活,多動腦學習新知都很重要,此外也可以參加健腦活動,他近期也會跟專業人士開發相關健腦課程,幫助腦齡過高的人透過專業協助逆轉回春。失智症預防是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的我們,刻不容緩的議題,收聽完整節目內容,維持大腦健康從認識腦齡開始。本集重點✎原來失智症發病前可提前預測✎超過35歲建議做「腦齡」檢測✎曾文毅醫師的777腦力健康法✎失智症與遺傳因子的關聯性✎腦齡過高的因應方式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 https://reurl.cc/5dRYzM🎧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jyrLom🎧KKBOX: https://reurl.cc/GpNWOv🎧Spotify:https://reurl.cc/NlxV9e⭐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09-14 醫聲.Podcast
🎧|安老善終一點都不難,安寧療護最新趨勢是這五件事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改變民眾對生命的看法,也改變了安寧療法的定義,以前著重在生命末期的照顧,在健康台灣政策推動後,診療進入居家及社區,成為更廣泛的支持療護,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簡稱器捐病主中心)執行長蔡宏斌指出,全人、全程、全家、全社區、全醫療團隊的「五全照護」全人善終是安寧療護的最新趨勢,也是精準安寧的一環。🎧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隨著百年疫情的洗禮及數位時代的來臨,安寧緩和醫療也有了不同的定義。原本在台大醫院服務的蔡宏斌,在今年接任器捐病主中心執行長,他說,器官捐贈移植、安寧療護及病人自主都是善終的概念,不同的時代要有跨平台的專業合作,這是未來趨勢。蔡宏斌解釋,過去安寧療護著重在末期病人的最後一哩路,但借調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後,體會到當診療照護進到社區或居家後,廣泛性的支持療護會更加重要;要讓生命末期的全程照護更完善,也必須因地制宜提出不同的治療計畫,病人、家庭及醫療團隊都得重新學習新的照護模式。在進入社區服務後,蔡宏斌的感受甚深,體會到治療場域的不同,會決定病人接受什麼樣的醫療。他舉例,今年9月有一名60多歲罹患巴金森氏症的病人,有糖尿病及中風病史,平常皆在他院接受治療,但因尿路感染送至中興醫院急診,後續就申請在宅急症醫療,照護場域從醫院轉換至住家。全人善終新面貌,「五全照護」成新趨勢「在炎日的夏天,室內溫度高達三十四度,病人家裡不知什麼原因沒有開空調,在狹小的空間裡,護理人員得做生命徵象的評估並跪著幫病人打點滴,自己拿著手持式超音波幫病人檢查,在治療的過程中發現病人身體僵硬,也因高溫有脫水情形;雖然在這短短的一個小時內醫療團隊彼此合作,但仍揮汗如雨,在不是一個設定好的環境中,看見很不一樣的人生面向及醫療場景...」蔡宏斌指出,回到社區後,會發現很多的資源協助並非只回應醫療端的需求,也要考量病人及家屬的需要,這也印證了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提及的「要找回醫者的初心,就須回到病人的家裡!」。隨著時代的演變,臺灣從傳統的安寧療護,精進到全人、全程、全家、全社區、全醫療團隊的「五全照護」全人善終,尤其進入到家庭社區以後,更加突顯靈性照護的重要性,蔡宏斌指出,這也與衛福部長邱泰源過去所提「安寧療護也須要愈來愈精準」的理念不謀而合。通訊軟體的應用及遠距醫療,都讓未來安寧療護更加多元性,病人除了有自己疾病的主治醫師外,也有居家安寧的醫師可以共同提供照護,這將是最好的照護模式。而為了讓大家更加認識善終三法,器捐病主中心將在10月12日「世界安寧日」當天舉辦公益路跑,透過路跑活動及闖關活動,讓生命教育可以更往下扎根。世界安寧日公益路跑由財團法人器捐病主中心舉辦的2024《 第11屆公益路跑 》熱烈報名中。透過本次路跑活動、闖關互動及精彩表演,提升民眾對安寧緩和的認知。日期:2024/10/12 9:00-12:00地點:大安森林公園兒童小舞台欲報名者請掃QRCODE,一律採線上報名蔡宏斌小檔案現職:第8屆財團法人器官捐贈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執行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任經歷:台灣醫院整合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學歷: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碩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許凱婷音訊錄製:高啟書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
-
2024-09-13 醫療.骨科.復健
沒腫沒變形就是沒骨折?X光也不一定照出來的隱匿性骨折有什麼症狀,要如何發現?
運動或跌倒,最怕造成骨折,因為一旦骨折會影響行動。一般也以為,若骨折一定會腫脹及肢體變形。不過骨科醫師提醒,並非所有骨折都會產生明顯位移,有些骨折可能連X光也照不出來。提醒若受傷後持續疼痛超過2-3週,即使X光顯示正常,應該再去做進一步檢查。 亞東醫院骨科醫師陳鈺泓在臉書發文分享病例問題,患者表示之前照過X光都說沒有骨折,但不知為何一個多月過去了還是又腫又痛,連走路都很困難,因此再度就診。陳鈺泓指出,別以為骨折都會腫脹、疼痛及肢體變形,其實並非所有骨折都會產生明顯位移,有些骨折可是連X光也照不出來,可能很難當下馬上被診斷出來,這類型骨折稱為「隱匿性骨折」什麼是隱匿性骨折?陳鈺泓指出,隱匿性骨折是指那些在影像檢查上不容易被發現的骨折,因為這些骨折並不一定會造成骨頭明顯的移位或變形。這些隱匿性的骨折通常位於骨頭的細小裂縫或難以察覺的位置,也較常發生在小孩、老人及運動員身上。台大醫院骨科部醫師陳沛裕曾於《聯合報》健康版撰文指出,X光上較不明顯的骨折被稱為「骨裂」或「線性骨折」。許多人認為這種是不是比較不嚴重,不算是「骨折」。事實上,只要骨頭的連續性被破壞就是骨折,有時「骨裂」甚至會有復原上的困難,不可輕忽。這些情況都建議手術修復癒合。隱匿性骨折有什麼症狀?較一般骨折輕微嗎?隱匿性骨折的症狀和一般骨折類似,可能包括持續的腫脹、疼痛、瘀青,甚至是活動受限。這些症狀在受傷後數週內可能會持續存在,並且在活動或承重時會感到加劇的疼痛。而受限於設備的先天限制,隱匿性骨折在X光上較難診斷,通常需要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例如核磁共振(MRI)或電腦斷層,才能夠更詳細呈現將骨骼結構問題。某些情況下,第一時間不容易被診斷,可能在後續幾週至數月追蹤,才可較清楚知道骨折處。此外,因胸部外傷造成的肋骨骨折,也可能不會在當下被診斷出來,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廖先啟曾於《聯合報》健康版撰文指出,有些病患急診時主訴為胸部撞傷、感覺急性胸痛,但X光檢查並未看出明顯肋骨骨折,等到回家後,疼痛可能逐漸加劇,特別是起身、打噴嚏、咳嗽、提取重物時感到特別疼痛,吃止痛藥也無效,常是再度精密檢查後才查出骨折。常見3種診斷為「骨裂」或「線性骨折」的骨折:1.沒有移位的創傷性骨折2.小碎片的骨折3.應力性骨折隱匿性骨折如何預防?那如果當下就是沒被診斷出來,那我們要如何知道可能是隱匿性骨折?陳鈺泓指出,不要輕忽持續的疼痛。若受傷後持續疼痛超過2-3週,即使當初X光顯示正常,還是應該再度就醫做進一步檢查。陳鈺泓說,隱匿性骨折的治療方法與一般骨折相似,通常包括休息、冰敷以及疼痛管理。在某些情況下,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護具或石膏固定,甚至進行手術來加速恢復。骨折直接影響行動,對生活影響很大,因此一定要把問題找出來加以治療,才不會留下後遺症。注意身體警訊:.若受傷後持續疼痛超過2-3週,即使X光顯示正常,也應考慮進一步檢查。 .特別留意運動後異常的疼痛或腫脹,可能是壓力性骨折的徵兆。保護易受傷部位: .進行高衝擊運動時,穿著合適的防護裝備。.老年人應注意防跌,如安裝扶手、移除地毯等絆倒風險。均衡飲食和運動:.攝取足夠鈣質和維生素D,強化骨骼。 .進行適度的負重運動,增加骨密度。恢復期注意事項: .避免過度施力於受傷部位。.遵循醫師建議的復健計劃,逐步恢復活動。【參考資料】.陳鈺泓醫師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9-09 焦點.長期照護
可能造成跌倒的內外因素有這些 居家防跌網保護年長者免摔倒
老人家最怕摔,摔一次帶來的問題就一大堆。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老人發生跌倒事件,在台灣發生率為五分之一;在長照機構或護理之家中,跌倒發生機率更高,超過一半的失能長者每年跌倒至少一次,且女性跌倒風險高於男性。跌倒已成為威脅老人健康安全的隱形殺手。老人自身疾病造成跌倒造成老人家跌倒原因,可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是指老人自身疾病引起的問題所造成的跌倒,包括視力不好、手腳不靈活、糖尿病患神經病變,或罹患巴金森氏症後平衡感不佳等。家中環境不佳也會致禍影響跌倒的外在因素,主要來自環境與藥物,環境包括地板濕滑、雜物堆積、走道光線不足等,都容易導致老人家跌倒。藥物的影響不容小覷,尤其是安眠藥,研究顯示有服用安眠藥習慣的老人,跌倒風險比沒服用者高出許多。建議老年人應避免依賴藥物來改善睡眠;抗憂鬱、抗焦慮、抗癲癇等藥物,降血壓藥可能造成病人姿勢性低血壓,也都會增加跌倒機率,因此,在分析病人跌倒原因時,首先應詢問是否服用這些藥物。跌倒後可能導致輕微至嚴重的傷害,包括骨折、腦出血、甚至死亡。全球每30秒就有一人因跌倒而死亡,統計顯示,每100位跌倒者中有50人無恙,10人受輕微傷害,大約5至10%會受重傷害。就有80多歲長者原本很健康,卻因為更換家中燈泡不慎摔落,導致腦出血住院,長者實應避免危險活動。跌倒後要小心腦內出血一旦長者不小心跌倒後,應立即檢查有無受傷,若有受傷應立即送急診而非門診。急診能迅速緊急處理傷口,並評估是否需進一步安排檢查,尤其是在有撞擊頭部情況下,當下也許無外傷出血,但可能經過一兩個月後才發現腦內已有一大片血塊,這是種潛在危險,需早期發現及治療;如果老人家跌倒出現手腳無力、行走不穩、劇烈頭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治療。預防長者跌倒要從源頭解決,首先應釐清發生跌倒的原因,除了詢問本人以外,也應向現場目擊者瞭解情況。此外,也要詢問長者的疾病史,看看是否有易引起昏倒跌倒的疾病,例如貧血、低血壓。腳無力應多訓練肌耐力對於站不穩或腳無力的老人,可以透過平衡與肌力訓練改善,尋求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的幫助,以提升平衡感與肌耐力;如果因白內障等視力問題造成跌倒,則應盡速就醫治療;老人家應增加攝取鈣及維生素D,並到戶外曬太陽,來增進骨力。外在因素方面,應檢視藥物使用狀況,避免使用易造成跌倒的藥物。家中環境安全也需檢視,例如清理地面雜物或雜線、自身鞋子止滑效果適當,太滑或太粗糙都容易造成跌倒;環境中增設扶手及無障礙設施,是預防老人跌倒好方法。其實不只是長者,只要家中有虛弱、行動不便的家人,都應該一起來來預防跌倒,共同建構一個防跌保護網,為家人提供一個更安全、更有保障的生活環境。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09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肺炎鏈球菌、帶狀疱疹...疫苗百百項,一定都要打嗎?五大成人疫苗介紹、常見疑難雜症一次解
【本文由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門診中心副主任 曹玉婷醫師提供】這幾年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疫苗施打成為熱門話題,也引發了各種關於疫苗安全性的討論與謠言。身為一名家醫科醫師,我深知正確的疫苗知識對於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性。人類成功研發疫苗的歷史,可源自1798年牛痘疫苗問世,成功使天花絕跡。隨著生物醫學技術的進步,以及製藥法規日益成熟,上市疫苗都必須經過安全性與有效性的嚴格檢驗。本文將為讀者介紹幾種重要的成人疫苗,並分享我在門診照顧病人或到企業衛教講座時,常被諮詢的問題與建議。一、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鏈球菌是造成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感染的元兇,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感染風險更高。臺灣目前有13價、15價結合型疫苗(PCV13、PCV15)和23價多醣體疫苗(PPSV23)可供選擇,部分疫苗依據中央與各地方政策,是公費提供符合年齡及條件的長者接種。其中,結合型疫苗有更好的免疫記憶力和更久的保護效期。二、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疫苗)子宮頸癌長年佔據臺灣女性十大癌症排名榜,而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是其主要誘因,較少人知道的是,HPV感染同樣也對男性造成威脅,可能引發男性的生殖器疣、陰莖癌、肛門癌、口咽癌等。HPV疫苗的問世讓女性和男性都有機會降低因感染病毒而導致的癌症風險。臺灣目前有2價、4價及9價三種HPV疫苗,其中4價疫苗可用於9至26歲男性接種,9價疫苗則涵蓋9至45歲的男性。三、帶狀疱疹疫苗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是由水痘病毒再活化所引起,特別好發於50歲以上或免疫力較低的人群。帶狀疱疹可引發劇烈疼痛,甚至留下後遺症。臺灣目前有兩種疫苗可選擇:活性減毒疫苗與非活性重組疫苗。非活性重組疫苗儘管費用較高,且需施打兩劑,但提供的保護力更強且持久,且適用年齡較廣,包含18歲以上具有罹患帶狀疱疹風險較高的成人。四、A型肝炎疫苗A型肝炎常發生於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通常因為食用了受汙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A型肝炎雖然大部分情況下會自行痊癒,但少數患者可能發展為嚴重的猛爆型肝炎。對於準備前往中南美洲、非洲、中東、亞洲(尤其東南亞)旅行的民眾,建議在出發前接種A型肝炎疫苗,以保障健康。五、B型肝炎疫苗臺灣是B型肝炎高發地區,成人的帶原率達20%,慢性帶原者可能進一步產生肝硬化與肝癌。從未感染過B型肝炎的人建議依時程接種完三劑疫苗,若不確定自身對B肝的感染狀態,接種前可以先檢查B型肝炎抗原與抗體,請醫師解讀檢驗結果並提供建議。除了上述疫苗,還有季節性流感疫苗、新冠疫苗、旅遊醫學門診其他疫苗如黃熱病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狂犬病疫苗、傷寒疫苗等。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每年彙整國內、外建議之共識,提供最新成人預防接種時程表,讓民眾參考。在接種疫苗之前,建議先與家庭醫師討論個人的健康狀況與接種需求,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與家人。常見疑問解答1. 不同疫苗可以同時施打嗎?原則上,活性減毒疫苗可以同時接種,但若不在同一天接種,則需間隔至少四週。不活化疫苗則無需間隔時間,可以在不同部位同時接種。2. 哪些情況不適合接種疫苗?對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的人應避免接種,另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或發燒的患者,建議等到病情穩定後再考慮接種。3. 接種後的注意事項?接種疫苗常見的反應有:接種部位發紅、疼痛或腫脹等局部反應,或輕微發燒,偶有發生高燒、抽搐之現象;也有些疫苗幾乎不會造成不適(例如B肝疫苗)。接種後,建議在醫療院所觀察30分鐘,以確保無急性過敏反應。避免劇烈運動和喝酒。預防接種是防治傳染病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就是在守護整個家庭。希望透過本文的分享,能夠讓民眾對成人疫苗有更全面的了解,積極參與預防接種,從而有效預防傳染病的侵襲。【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致力於推動家庭醫學研究、專科醫師培訓與基層醫療發展,並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學會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家庭醫師制度等,提升全民健康水準,並積極輔導教學醫院設立家庭醫學科,為社區居民提供更貼心的醫療服務。官方網站|醫師介紹|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9-06 失智.大腦健康
愈早控制愈好!控管14個風險因子 逾半失智症可預防
失智症是可以預防及逆轉的!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失智症常設委員會」發表一份最新研究報告,若針對14個失智症的危險因子進行控制或改善,可以預防或延緩將近一半的失智症發生。失智症14個風險因子「失智症常設委員會」在2020年提出12個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分別為低教育、聽損、高血壓、吸菸、肥胖、憂鬱、缺少運動、糖尿病、喝酒過量、頭部外傷、空汙、社會隔絕等,今年則新增「視力損傷」和「低密度膽固醇升高」2個危險因子。有愈來愈多研究證據顯示,持續進行認知訓練、增強體能鍛鍊,並且戒菸、治療高血壓,維護心血管健康,可有助於降低失智症發生率。一份針對18至65歲者進行的最新研究顯示,即便是教育程度低的人,若能持續積極參與認知活動,仍會有減低失智風險的效果。聽損用助聽器 降低罹病研究也證實,聽損的人使用助聽器,可有助於降低失智風險;戒菸、治療憂鬱症、改善空汙等,可使認知功能進步,都是降低失智症風險的方法。頭部外傷則在任何年齡層都是發生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所以戴安全帽、預防接觸性運動(如美式足球或拳擊等)時發生頭部傷害,都相當重要。新增的視力損傷危險因子,若視力喪失會增加47%失智症風險,或35%發生認知障礙風險。尤其白內障會增加17~21%、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則增加34%失智症風險,但如果白內障患者接受白內障摘除手術比沒接受開刀的病患下降29%失智風險,接受白內障手術的人失智風險跟沒有白內障的健康人並無顯著差異。LDL升高 失智機率增加至於低密度膽固醇(LDL)升高,是認知衰退、各種原因失智症以及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英國研究指出,65歲以下的成年人低密度膽固醇濃度增加1mmol/L(38.7mg/dL),罹患各種失智症的風險增加8%;低密度膽固醇濃度在3mmol/L(約116.4mg/dL)以上,則失智症的風險增加33%。丹麥的世代研究顯示,飲食習慣不良者,也就是沒有遵守每周至少攝取三次各種蔬菜、水果、魚類,少喝含糖飲料、少吃香腸等醃燻或外食肉類,相對於有良好飲食習慣者,非阿茲海默症的失智症風險上升54%。但有服用降血脂藥的人,則失智風險不會增加。美國研究指出,提升高密度膽固醇(HDL),可預防失智症的發生。在一個36個研究的綜合分析發現,持續服用他汀類(statin)降血脂藥物,可減少20%發生各種原因失智症以及32%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然而,在一個專門分析隨機分配對照實驗研究(RCTs)期刊Cochrane的回顧文章,卻無法證實降血脂藥物有效降低失智症或認知退化風險的功能。控制危險因子 愈早愈好對於失智症風險的預防,開始的愈早愈好、持續愈久愈好,而降低風險的努力永遠不嫌早也不會太慢,只要有努力就會看到效果。這些危險因子的控制,即使對於原本就是失智症風險基因(例如ApoE e4)的帶原者,也會有減低失智風險的效果。總之,在失智症風險的控制與介入通常需要針對多面向、多個因子一起努力,才能夠真正做到預防或延緩失智症和認知退化。(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01 醫療.消化系統
盛行率約3成!胃發炎的重要源頭跟它有關:為第一類致癌物
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全台每年新增胃癌個案數約4000人,而近九成胃癌是幽門桿菌所致。過去民眾必須經胃鏡檢查才能獲得除菌藥物健保給付,健保近期將給藥給付條件將放寬,希望藉此根除幽門桿菌、減少胃癌發生。幽門桿菌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在胃裡?傳染途徑是?元氣周報帶你認識這個躲藏在胃裡的小惡魔。衛福部最新公布112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胃癌位居第八名,死亡人數2327人,死亡率為每10萬人有10人,每年新增患者達4000多人。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黃柏翰表示,高達八至九成胃癌的致病因子為幽門桿菌,但感染幽門桿菌後幾乎沒有症狀,若能透過篩檢及早治療,可以降低胃癌發生風險。找出感染者給予治療,能降低胃癌發生率。台大醫院曾經整合國內多家醫學中心進行幽門桿菌篩檢,結果發現國內成年人幽門桿菌盛行率約為30%,估計全國約有579萬人遭到感染。黃柏翰表示,就臨床觀察盛行率介於30%到50%,若找出感染者給予治療,胃癌發生率能再降低。幽門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的螺旋狀桿菌,主要生存於胃與十二指腸連接處的幽門部位,它具有在胃酸的強酸環境下的生存能力,因此,整個胃部都是它的生存空間。幽門桿菌也常寄生在胃黏液或胃黏膜細胞,而它具有鞭毛可在胃黏膜中螺旋前進,進而破壞胃黏膜表皮細胞,造成胃炎、胃癌。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於1994年將幽門桿菌列為第一類致癌物。反覆慢性胃炎、胃潰瘍,最終演變成胃癌。「幽門桿菌是造成整體腸胃道發炎的最重要源頭。」黃柏翰說,胃部遭幽門桿菌感染後,隨著病情進展,將開始產生慢性胃炎、胃消化性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進而出現萎縮性胃炎病變,以及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等癌前病變,此為胃黏膜上皮細胞因長期發炎出現變異,演變成腸黏膜的上皮細胞,最後將進展成胃癌。多因「吃進去」而感染,接吻傳染力不高。黃柏翰指出,幽門桿菌傳播主要是「吃進去的」,為經由糞口、口口傳染,若是家庭中有成員感染幽門桿菌,家人一起用餐,又沒有分公筷母匙,或一同生活密切接觸,就有可能一人感染、全家中獎。因此,大部分感染者多是在孩童或青少年時期受到家族成員傳染,體內已帶有細菌,尤其若媽媽為帶菌者,傳播給子女的風險更高;當然也有可能是成年後吃進幽門桿菌,造成感染。台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羅景全提醒,尤其父母、祖父母應嚴禁咀嚼食物後,再餵給孩子、孫子吃,降低幽門桿菌傳播的機會。如果家中有人感染幽門桿菌,其他家人是否應自行篩檢?羅景全說,這應考量成本效益的問題,但若出現腹痛、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建議到醫院進行檢查。既然幽門桿菌可以經由口口傳播,那麼「接吻」有沒有可能感染幽門桿菌?黃柏翰說,依目前醫學研究「沒那麼明確」,但理論上不能排除,也是有機會的,只是透過接吻的傳播率不高,幽門桿菌的感染需要於生活周遭長時間的暴露、累積。感染者多數無症狀或不明顯,需透過採檢確診。大部分感染幽門桿菌患者症狀並不明顯,即使有症狀,也是常見的消化不良、打嗝、噁心、腹痛、腹脹、胃酸逆流等類似腸胃炎的不適感,黃柏翰說,單靠症狀來察覺幽門桿菌,在實務上有困難。因此,臨床上發現感染幽門桿菌,多半是透過健檢,或經胃鏡檢查發現胃潰瘍時,再進一步採檢而確診。黃柏翰提醒,若是出現食欲不振,或是餐後容易有飽脹感,或是吃一點食物就很飽,餐後會嘔吐、解黑便,甚至是體重於最近一至三個月減輕三至五公斤,或是減少總體重的5%,應懷疑是罹患胃癌。預防幽門桿菌感染1.注意飲水衛生,避免飲用地下水、山泉水等。2.生食較容易帶有幽門桿菌,建議盡量不要生食,如生魚片、生菜沙拉。3.不管外食或在家用餐,不要共用餐具,遵守公筷母匙。4.如廁後、用餐前落實勤洗手。5.選擇衛生乾淨的用餐場所。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31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你要上「台大」或住「台大醫院」?
考上台大是一個年輕學子的夢想,畢竟是代表聰明與努力的象徵,除了出社會找工作,一輩子的光環都存在!但人會老,老了會病,病了要看醫生,嚴重時要住醫院,住醫院當然要找設備好、醫術也一流的醫學中心,而其中台大醫院是一般人的選項。事實上,不上台大也可以很有成就,會讀書只是成功的一項充分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許多成功的人士都沒有顯赫的學歷,也有人學歷非常好,但成就未必佳。話說回來,生了重病,當然要找醫術好的醫師及最好的醫院,但如何不生重病,避免等到老了那一刻要擠入台大醫院?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事實上這句話只對了一半,有些疾病是上一代傳下來的,父母也是不得已的,也是他的上一代傳下來的,除了身材容貌才智來自上一代的基因之外,許多疾病是上一代給我們的基因決定的,例如上一代有高血壓、有糖尿病、有高血脂,下一代大概很難倖免。上一代胖嘟嘟的,下一代通常也會概括承受,面對這種無奈,還好現在醫學進步,可以透過飲食的控制、藥物的控制,將上一代留下的庇蔭減少到最低,比較可怕是遺傳性的癌症要特別小心了。例如近年成為新國病的肺癌,其家族遺傳因素就很強烈,如上一代有人得肺癌,下一代得肺癌的機率就大很多。近年國人年齡老化而得攝護腺癌的中老年男人也愈來愈多,因此,凡是有家族性攝護腺癌的家人,下一代兄弟一定要定期驗血做PSA,必要時定期做攝護腺核磁共振檢查,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此外,民國75年以前出生的人,每5到6人就有一個是B肝帶原者,其帶原的發生大都來自B肝帶原母親的垂直感染;而有B肝帶原者發生肝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50倍以上,因此一定要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也有其他癌症有家族傾向,例如乳癌等,更是現代女性的噩夢,一定不可等閒視之。總而言之,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雖然不一定對,應該說:「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是真理。面對上一代,思考自己如果在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概括承受之餘,如何好好養生,做好定期檢查,利用現代醫療科技讓自己可以健康長壽更為重要。如此一來,老年之時,也不一定要跟別人擠進台大醫院了。●欲知正確肝病新知,請追蹤「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好心肝.好健康」Facebook粉絲專頁。肝基會出版會刊及肝病治療手冊,歡迎來電索閱。若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免費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相關資訊。
-
2024-08-29 焦點.杏林.診間
太多醫師不敵誘惑成為好大喜功的醫匠!黃富源透露在良醫與名醫之間的分寸拿捏
台灣兒科醫界耆老、馬偕兒童醫院名譽顧問醫師黃富源,在馬偕兒童醫院設立十週年系列活動中以「寧為良醫不為名醫」為題演講,以行醫一甲子看盡的醫療現況,為社會提出忠告與建議。在良醫與名醫之間如何拿捏?醫療奉獻獎得主黃富源教授,一生投入兒童臨床醫療與重視醫學倫理,在他的眼裡,良醫的背後,存有多少堅持,名醫的光環,又潛藏多少誘惑,在良醫與名醫之間如何拿捏?影響黃富源至深的老師,是60年代台大醫學院院長兼台大醫院兒科主任魏火曜教授,當年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若未能留在醫院,多在自家開業,開枝散葉的結果也讓「火曜會」成員遍及全台。魏教授的教學與風骨,至今仍是後輩之師,廣受緬懷與景仰,他的諄諄教誨更讓黃富源一輩子難忘。黃富源表示,醫師的養成不易,多少醫師,終其一生致力投入專業領域,不論是臨床醫療與醫學研究,醫師的高專業性無庸置疑,然而,隨著醫療制度與社會環境的改變,回到行醫者的初心,唯有傳承火曜會「寧為良醫」的四字箴言,至今沒齒難忘。儘管名醫的誘惑何其多,但在魏教授的語錄中一語道破:「良醫,就是憑良心從事醫療工作,並在正當努力的工作下得到應有的報酬。」簡單一句話道出良醫兩個字背後的真實意涵,黃富源也受這句話影響至深。黃富源曾經聽過陳景松牧師說過,亞歷山大在33歲征服世界時,認為世界是平的,不知道地球是圓的,走了一圈仍會回到原點,一生輝煌如他,但在死後,他的棺木上鑿出四個洞,將手腳都伸出來,以此告訴世人,生無帶來,死無帶去的一絲一毫。此外,盧俊義牧師也曾說過,一個人去世後,世人不會因為他的財富而懷念他,而是他生前的言行是不是足以讓後人一輩子紀念,黃富源為此也感觸良多。 太多的醫師不敵誘惑 成為好大喜功的醫匠黃富源說,太多的醫師不敵誘惑,成為好大喜功的醫匠,以多開檢查,給更多的藥,讓醫病皆大歡喜,扭曲的給付制度,讓檢查、用藥才能有收入,藏在背後的專業知識與經年來的努力不成正比。如此一來,再好的制度都不敵摧殘,讓醫療資源浪費於無形,眼睜睜看著醫療崩壞的危機發生,如果亂象不改,最終的結果只會讓全民皆輸。收了紅包 代表病人對你的感謝銀貨兩迄自穿上白袍那一天開始,黃富源認知一件事,收了紅包,病人對你的感謝,銀貨兩迄到此為止,一刀二斷,然而拒收紅包才會讓病人對你的感謝長存一生。一次門診,一個阿嬤帶著孫子來看診,阿嬤說:「若沒有你就沒有我,就沒有這個女兒,也就不會有今天這個小孫子,所以一定要帶來給您來看看。」祖孫三代情牽一世,對黃富源教授而言,白袍的魅力不過如此。黃富源早年也曾因為做手術時,因為太太擔心而向主治醫師送了一點「心意」,沒想到他非常景仰的老師竟然收下了,黃富源整整一個禮拜住院時都不甩這位醫師查房,覺得紅包文化竟然發生在自己身上,沒想到直到出院那天,主治醫師查房時把紅包原封不動的還給他,還說,我拿了,你的夫人才會心安,但我可是看了你的臉色一個禮拜了,黃富源當場羞愧地無地自容,這位教授同樣讓他一生懷念。有一天很漂亮的女生吵著要投訴,投訴的原因是,看診3分鐘,醫師沒有正眼瞧過她一眼,然後藥單就開好了,為了緩和病人的情緒與不解,居中協調的護理長說妳長的太漂亮了,連醫生都不敢直視妳,才讓病人面帶笑容,事實上,這位醫師真的是好醫師,但他忘了「醫病要先醫心」這個道理,雖然化解一場糾紛,但這也意味著,醫師要永遠記得,看的是病人,不是病。身經百戰的黃富源曾目睹門診護理師看到媽媽抱著小孩很辛苦,順手接過孩子的一個動作,被家長炮轟舉動具有侵略性,讓黃富源不禁感嘆世道炎涼。回歸初心,才能成為良醫「做對的事」,自然成為良醫,對於行為偏頗的醫師行為也要勇於舉發,這種行俠仗義的性格也讓黃富源日後在衛生署成立醫學倫理委員會及醫師懲戒委員會,在擔任健保爭審委員及藥害救濟委員時,看到許多醫師在看診時的動手腳、未開立收據等不符規定的作法,這些亂象如何導正,不是靠大動作的衛生政策稽查員,而是要回歸醫師的那份「初心」。臨床工作60年,看盡多少疾病生死,黃富源感念馬偕榮譽院長吳再成醫師,從不在病人面前說重話,即便病情不佳也應該就專業進行淺白的解釋,帶給病人面對疾病與治療的希望,他也奉勸醫師不要做醫療廣告,好好善盡醫師的操守,為醫療與廣告之間畫上明確的界限。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28 活動.活動
【免費報名】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衞教講座
肝病防治基金會將舉辦「肝炎、肝硬化、肝癌」衛教講座,邀請到台大醫院楊宏志醫師和梁嘉德醫師主講,並由楊培銘教授擔任主席,介紹慢性肝炎和肝癌的關係、肝癌治療與照護。歡迎踴躍報名參加!「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衞教講座地點:好心肝講堂(台北市公園路30之1號B1)時間:9/7(六)上午10:00❇️ 請撥打0800000583或用Google表單報名 https://reurl.cc/NlqNgk
-
2024-08-26 醫療.感染科
年輕學者突破HIV防治困境:C肝、性病、糖尿病研究成果豐碩
國內愛滋防治有成,愛滋病毒(HIV)本土感染通報人數連續6年下降,2023年低於千例,創下2004年以來最低紀錄,不過,感染者罹患性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盛行率偏高,值得關注。吉立亞醫藥「HIV領域研究學者計畫」獲獎名單出爐,近年來台灣多名年輕感染科醫師分別投入於C肝防治、性病治療、糖尿病預防等臨床研究,獲得肯定。桃園敏盛醫院感染科主任陳冠州以「降低與男性發生性行為之HIV感染者的C型肝炎與其他性傳染病風險」等相關研究獲獎,他表示,感染者的C肝每年發生率約1%,明顯高於一般民眾,主要原因有二,一為部分HIV感染者以及肝炎患者均屬共用針具的高風險族群,容易透過靜脈注射,而傳染C肝病毒。再者,從血液、體液等傳染途徑來看,C肝也是一種會透過性行為傳染的疾病,且不像目前愛滋病毒可透過事前投藥來降低感染風險,無套的性行為已經成為感染C肝的重要風險。為了讓感染者對C肝傳染有著正確認知,研究團隊設計了一款具有衛教功能的遊戲,寓教於樂,從遊戲過程中瞭解肝炎感染的途徑,以及各種不同的風險行為。陳冠州說,該遊戲歷經兩階段測試,累積五百多名感染者實際參與,初步結果顯示,受試者更加重視肝炎防治,進而減少危險行為。新竹臺大分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陳楷翔則以「對於HIV感染者的早期梅毒治療,比較給予單次benzathine penicillin G 併用 doxycycline 與否的差異」為主題,獲得該項研究計畫的肯定。陳楷翔指出,「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PrEP)在台灣行之多年,許多風險族群透過事前藥物來降低感染風險,這也是近年來愛滋感染人數大幅下降的主因之一。但因為不安全性行為比例仍高,以致梅毒、淋病等性病人數人居高不下。疾管署監測顯示,去年通報梅毒感染個案9941人、淋病8257人,和前年相較,均呈上升趨勢,增幅最多是15至24歲的年輕族群,而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傳統治療梅毒的主要藥物為benzathine penicillin G,如能早期用藥,治療效果超過八成,但台大一項臨床研究發現,如果合併doxycycline(四環素類抗生素),則能明顯提高療效。陳楷翔表示,近期國外研究證實,doxycycline也可當成「事後丸」,在發生危險性行為的72小時內一次服用兩顆,就可有效降低梅毒及淋病感染機率,這或許可以成為疾管署擬定性病防治的參考。如能在抗生素抗藥性、減少性病感染之間取得平衡,相信可有助於減少性病感染率。以「對HIV感染者糖尿病前期的影響」而獲獎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郭柏賢表示,感染者因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部分研究發現糖尿病發生機率可能增加。除了運動、飲食均衡、健康生活形態等,如何透過藥物做好前期預防、避免變成糖尿病,為其研究重點之一。SGLT2抑制劑可以抑制腎臟再吸收尿糖的功能,從尿液排出多餘的糖。實證研究指出除了有效降低血糖,還能改善心臟衰竭以及延緩腎功能惡化,此外亦有降低體重及血壓之作用。郭柏賢以已經進入糖尿病前期的感染者為研究對象,探討SGLT2抑制劑是否能逆轉糖尿病前期感染者回復至正常血糖狀態。目前仍在持續收案,約4分之1個案已持續用藥超過6個月,將持續累積追蹤,期望能收集重要資料提供愛滋照護者臨床實證依據。吉立亞醫藥自2020年在亞洲推出「HIV領域研究學者計畫」(Research Scholars Program),提供為期兩年、高達美金13萬元研究經費,鼓勵年輕學者積極投入臨床創新研究。吉立亞醫藥亞洲區醫學資深總監Caroline Choi表示,台灣HIV防治成績有目共睹,期待這些研究成果可以降低其他病毒性疾病在HIV感染者間的傳染風險、協助感染者有更好的慢性病控制,並早日達成終結愛滋的目標。台灣在愛滋防治上表現優異,不過,三名獲獎醫師一致認為,在篩檢方面,仍有加強空間,許多仍有過危險性行為的民眾因擔心被貼上標籤,遭到汙名化,而不願接受篩檢。愛滋篩檢就像其他健檢項目一樣,是為了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疾管署目前也推出許多匿名篩檢管道,呼籲若發生危險性行為,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篩檢,掌握自己的性健康。
-
2024-08-20 焦點.元氣新聞
為了幫助更多肝病患者 何壽川與好心肝捐MRI、CT給台大醫院
曾是病友的同理心,知道肝病病友及家屬的無助與醫療檢測的局限,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特地捐贈磁振造影MRI及電腦斷層CT檢查儀器給好心肝,再共同捐贈給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成立的健康大樓,預計年底將啟用。何壽川以病友身分出席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30周年慶祝活動,致詞時提起,自身罹患肝病的心情與經過。他說,在年輕時,民眾普遍對肝指數的數據無感,他看到健診報告數字呈現紅字,也不以為意,還藏起來怕家人擔心。直到某次拿到報告,以為又是檢測數字出錯,隨口請教醫師同學,結果當天立刻被要求住院治療,歷經開刀等數不清的療程,「發病時非常嚴重,那種辛苦不足為外人道。」何壽川說,「今天能活著站在這裡,內心除了感激還是感激,感謝許金川等醫護人員的全力醫治,以及其他病友的鼓勵打氣跟家屬的照護。」由於走過艱辛的治療之路,何壽川表示,大多數民眾跟他一樣均輕忽肝病的表徵,為此,他於30年前捐贈500萬元共同創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並成為肝基會終身志工,追隨許金川醫師、宋瑞樓教授,共同推廣肝病防治。為了幫助更多肝病患者及其家屬,何壽川與好心肝基金會共同捐贈磁振造影(MRI)、電腦斷層(CT)等最新高階檢查儀器給台灣大學,供臨床研究及治療之用。最新MRI功能可快速縮短影像成形時間,且使影像更清晰;CT的能譜感應功能可呈現彩色影像,有助於影像判讀。何壽川指出,涓滴之流、眾志成城,之前播下的種子已長成參天大樹,治療且消滅肝病需要一代一代不斷往下走,藉由MRI及CT檢查儀器,讓門診轉化為精緻醫學與精準醫學,及早讓潛在肝病患者進行更有效的治療。永豐餘生技總經理何奕佳提到父親何壽川罹患肝病的日子時表示,過去30多年來,父親歷經無數次醫院的進出,並與醫師反覆討論的病情,深刻感受到肝病患者之煎熬。為了感念所有醫護人員的辛苦照料,父親擔任肝病基金會的重要贊助者、終身志工,希望幫助更多的肝疾患者。
-
2024-08-19 焦點.元氣新聞
全台病患約1200人 血友病新藥1劑1億元健保署評估納健保
打一針,藥費居然破億元,A型、B型血友病細胞治療針劑陸續獲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只需打一針,就有機會痊癒,不過,藥價分別為三○○萬、三五○萬美元,被喻為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單次性治療藥物。目前健保署正與藥廠初步交換意見,評估納入健保的可行性。六月十四日為世界捐血人日,血液基金會及中華捐血人運動協會舉辦「感恩茶會暨五十周紀念新書發表會」,當時健保署長石崇良致詞時透露,可能核准一劑近億元的針劑治療,超過現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一劑四九○○萬元紀錄。據統計,目前全國B型血友病患共一九六人,為控制病情每周施打一至二次第九凝血因子針劑,每人每年藥費約五○○萬至七○○萬元。至於A型血友病患者,人數約千人,每人每年藥費也在五○○至七○○萬之間。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說,病友須持續治療,否則易造成關節內自發性出血,將引發關節腫脹、疼痛,還可能導致病友癱瘓,不良於行。黃育文指出,基因治療問世,透過藥物彌補基因缺陷,恢復喪失的凝血功能,這有可能是一勞永逸的治療,有助提升病人生活品質,不過,新藥是否納入健保,需接受「醫療科技評估」(HTA)等程序,該藥物目前在台灣人體臨床試驗僅三、四年,還無法確定是否終身有效。上個月健保署曾與藥廠、血友病友團體舉辦座談會,一名出席這場會議的醫師表示,初步協議為打完一針後,由健保署分期付款,均攤十年,期間如果藥效變差,患者需改打現有凝血因子製劑,健保就不予給付,目前就看藥廠是否同意這種給付方式。據了解,藥廠代表到健保署詢問相關申請健保給付程序時表示,三五○萬美元是美國售價,在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藥價,換句話說,在台實際藥費仍有空間可談。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表示,日前廠商送交平行審查機制所需資料,將依程序處理,健保署相當重視此款細胞治療藥物,正在審慎評估中。黃育文表示,正考量病患人數、回診次數、住院費用及病人生活品質等因素,以及評估藥費分攤方式,與藥廠協商一個試算方案。此外,為了公平照顧所有病人,將邀請英國「國家健康暨照護卓越研究院」(NICE)及日本等國專家討論細節,希望未來支付標準能與國際接軌。台大、高醫10人試用血友病新藥 9人穩定台大醫院、高醫附醫均參與這款破天價的臨床試驗,台大收治六名患者、高醫收治四名病友,施打迄今三、四年,目前僅有高醫一名患者因凝血因子濃度低於正常值,退出臨床試驗,其餘受試者情況穩定。台大醫院血友病中心主任周聖傑表示,B型、A型血友病基因治療要價不菲,考量健保財務因素,研判需再等半年至一年,才有機會納保。周聖傑指出,血友病基因治療針劑是將一種不會致病的「腺相關病毒」作為載體,將凝血因子DNA送入肝臟細胞,讓其製造凝血因子,解決患者凝血因子不足問題。針對該項基因治療,台大共收治六名成年患者,分別接受不同藥廠血友病細胞治療針劑臨床試驗,目前狀況穩定,無須再施打凝血因子。周聖傑說,該基因治療研發至今十三年,大部分參與臨床試驗的病人至今仍有療效,但也有病人因不明原因失去藥效,是否「終生有效」,需進一步觀察。高雄醫學大學應用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高醫附醫小而血液腫瘤科主任邱世欣表示,該院於四、五年前參與這項臨床試驗,收治四名血友病患者,截至目前為主,成效顯著,其中三人體內凝血因子濃度與正常人差不多,另一人則因濃度逐漸降低,需定期施打健保給付的凝血因子製劑。「很開心有這樣的救命藥物,讓血友病患者擁有與一般人相同的生活品質。」輔大醫學院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蒲若芳表示,血友病患多為年輕族群,未來基因療法有可能一次性解決病情,甚至治癒,但費用屬於天價,或許可繼續採用現行每周施打凝血因子製劑方式,就健保署如何評估整體社會價值及成本效益。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健保署考慮給付血友病基因治療針劑,一旦成真,這將是破天價的藥物,昂貴新藥問世,大幅增加醫療支出,這已是未來趨勢,但健保給付始終無法符合病友需求,病家如需自費治療,勢必陷入「要錢或要命」等兩難困境。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指出,健保財務有限,高價、低價藥物勢必互相排擠,呼籲健保署儘速擬定「醫藥科技評估」(HTA)機制,綜合評估治療效果、財務衝擊,以及縮短病人住院天數、檢驗檢查,與生活品質等因素,而新藥經費或許可以多元化,包括,社會募款、稅收補助、健保支應等。
-
2024-08-17 醫療.心臟血管
喝一口酒要多久才能開車?至少x小時!一喝酒臉紅要當心,易罹3種癌症
一到下班或周末,三五好友總是要小酌一下放鬆心情。不過,酒過三巡,到底要過多久之後才能開車,以免觸法?身體代謝掉酒精的時間是多久?基本上至少要6個小時,不過仍會因個人體質等因素而讓代謝速度有所不同。此外,喝酒臉紅,其實也跟酒精代謝功能有關,以下為您說明。酒精代謝時間是多久?喝完酒多久才能開車?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醫師蘇柏文曾於新北市藥師公會指出,酒精至少要六個小時才能代謝完畢,甚至要更久。而每個人代謝酒精速度不同,當酒精濃度降到一定程度,雖然沒有酒醉 的感覺,看起來也相當清醒,但神經反應上,可能尚未恢復到正常狀態,所以民眾千萬不要心存僥倖。另外,酒精代謝速度因酒類、個人體質而不同,原則上喝一口酒,至少隔六個小時才能代謝完畢。美國也有研究報告指出,喝酒後再喝提神飲料,神經反應速度欠佳,肇事率仍然相當高。因此喝酒的民眾,不要以為休息一下, 或是喝提神飲料,就不會有酒駕問題,如果遇到警方攔檢,酒測值還是可能達到開罰或是移送的標準。喝多少酒就達到酒駕標準?一表看酒精濃度與行為表現喝多少酒就達到酒駕標準?根據法務部全球資訊網資料顯示,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14條第2款規定,駕駛人「飲用酒類或其他類似物後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1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百分之0.03以上。」 者,不得駕車;另外,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百分之0.05以上」亦明確規定構成犯罪的標準。酒精濃度與肇事率的關係根據交通部道路安全督導委員會發行之衛教刊物,其中中央警察大學蔡中志教授提供的數據顯示,不同的酒精濃度影響駕駛的行為、肇事率也不同,詳如下表:呼氣酒精濃度0.25毫克/公升.血液酒精濃度:0.05%.駕駛行為表現:複雜技巧障礙駕駛技能變壞.肇事率:2倍呼氣酒精濃度0.40毫克/公升.血液酒精濃度:0.08%.駕駛行為表現:多話感覺障礙.肇事率:6倍呼氣酒精濃度0.55毫克/公升.血液酒精濃度:0.11%.駕駛行為表現:平衡感與判斷力障礙度提高.肇事率:10倍呼氣酒精濃度0.75毫克/公升.血液酒精濃度:0.15%.駕駛行為表現:明顯酒醉步履蹣跚.肇事率:25倍呼氣酒精濃度0.85毫克/公升.血液酒精濃度:0.17%.駕駛行為表現:噁心步履蹣跚.肇事率:50倍呼氣酒精濃度1.5毫克/公升.血液酒精濃度:0.3%.駕駛行為表現:呆滯木僵可能昏迷.肇事率:迷醉酒精代謝的過程是什麼? 乙醛難代謝引發6大病症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酒精在肝臟代謝需要透過以下兩個步驟:1.首先酒精經過乙醇去氫酶(以下簡稱ADH)代謝成有毒的乙醛。2.再由乙醛去氫酶(以下簡稱ALDH2)代謝成無毒的乙酸。當身體缺乏ALDH2,會導致清除「乙醛」速度緩慢,造成血液中乙醛濃度升高。而乙醛經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列為人類的一級致癌物,不可不慎!乙醛還容易引發以下六大病症:.頭痛.心悸.嘔吐.宿醉.心血管疾病.失智症風險提高喝酒會臉紅是因為「身體缺ALDH2」!更易罹3大癌症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喝酒會臉紅的原因,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喝酒臉紅的人,代表身體中缺乏ALDH2,無法清除酒精代謝後的毒性乙醛,而比一般喝酒的人,更容易罹患食道癌、口腔癌、心臟病,而台灣高達近一半的人有ALDH2缺陷,通通必須加強警戒!喝多少酒會中毒?酒精中毒症狀有哪些?飲酒有害健康,一旦短時間內大量飲酒,可能會引發急性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是什麼?高雄市政府衛教資訊指出,酒精中毒定義為「血中酒精濃度達100-200mg%」即稱為酒精中毒。酒精中毒症狀有哪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說明,酒精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大致可分為急性及慢性。所謂的急性酒精中毒,指的即是短時間內飲酒過量立即產生的效應。初期症狀包括:.異常欣快.雙頰發紅.心跳加速.步態不穩.情緒搖擺不定.說話含糊不清.自我克制能力喪失等隨著血中濃度升高,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的症狀如:.神經反射降低.呼吸抑制.血壓下降而導致昏迷至於會造成酒精中毒的血中濃度則因人而異,通常少喝酒的人耐受性較低,比較容易在低濃度時就出現中毒症狀。資料來源:新北市藥師公會、法務部全球資訊網、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交通部、高雄市政府、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個令我振奮的台大醫學系招生政策的改變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台大醫學系招生政策的改變」。一位非醫師的醫院行政人員以他在醫院的觀察,寫出他認為醫師的培育,不只需要傳授科學知識與技術,更要讓醫學生學會同理心、關心別人的痛苦,並說出他對日前台大醫學系申請入學將採計社會科的讚許。→想看本文這篇文章引起兩位關心醫學教育的台大醫學系校友注意到母校招生政策向前跨一大步的深思,各自寫出他們對這招生政策的期許。最近報上一則新聞,使我興奮萬分。「台大醫學院醫學系日前召開112學年度第3次招生委員會。會議中決議通過,從115學年度起,將會從原先學測採計『國文、英文、數A、自然』,改為『國文、數A、自然、社會』,以社會取代英文。至於校方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台大註冊組主任李宏森透露,可以進入台大的學生,通常英文能力都不會太差。入學後還有必修大一英文及進階英文,畢業前也需達到全民英檢中高級的門檻,相信學生可具備基本英文能力。但學生未來需要因應AI、元宇宙、各種傳播科技及創新想法需要,必須注重社會人文素養及社會科學面向的思考,故將採計英文考科改為採計社會考科。」作為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台大醫學系校友對這「突如其來」的新辦法事實上有點驚訝,因為這將是台灣在「如何選擇醫學生」踏出的一大步。想不到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非醫師來稿,使我開始更深入地思考這招生政策改變的意義。同時為了提高醫療團隊與社會大眾對這問題探討的深度,我也另外邀請一位也是台大醫學系畢業生,目前正負責某國立大學醫學院的醫學人文課程的醫師發表他的看法。個人自從醫學院畢業後,曾在台大醫院完成四年住院醫師訓練並做了一年主治醫師,而後到美國又從頭接受同一學門的住院醫師三年完整訓練,研究員一年,而後在美國大學醫院教學十九年。回到台灣致力於醫學教育有關工作也已二十幾年,以下容我說出我對台灣醫師培育的隱憂,以及對母校這次的招生新政策的期望。當我在1998年回國時,最先三年我在慈濟醫學院服務。當時這學校的醫學系還沒有畢業生,最高年級是五年級學生,而以我這種對醫學教育的主要興趣在於臨床醫學的醫師,有機會參加這所臨床醫學沒有傳統包袱的新醫學院正是我最理想的工作地點。我與早我幾年回台參加這醫學院草創的學長李明亮校長一見如故,就放手一博地共同奮鬥。這三年下來,我對台灣醫學生的印象是他們看起來比起美國醫學生年輕許多,而且想法方面也比較不成熟。我當時以為這只是反映美國的醫學生大部分都是高中畢業後進入大學四年(可能來自文科、理科、工科或pre-med 醫學準備科)而後才選擇攻讀醫學,所以年齡上比起台灣絕大多數醫學生都是高中畢業後直接進入醫學系的來得老成,但更重要的是美國醫學生在中學畢業後,進入醫學院之前的大學階段有充分時間思考自己的興趣與前途,而後才選擇學醫這條路。後來我轉到和信醫院在黃達夫院長的醫學教育基金會工作之後,我有機會全職從事台灣的醫學教育工作,前後參與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的成立與實際工作、教育部醫教會的執行秘書、常務委員,而涉足台灣醫學教育多年,直到幾年前才引退,所以我對台灣醫學教育也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在這種背景下,我有機會提出對台灣醫學教育的看法與建言,而對「台灣醫學生的甄選與培育」也有一些看法。記得在醫學教育基金會的主持下,我們對這主題也前後開了幾次國內、國際的專題討論。最初我們的結論都認為台灣醫學生的甄選都偏重於知識,但對於他們的態度、判斷、學醫的動機與人文修養都無法好好測試,而且醫學院前兩年的「醫預科」常受到基礎與臨床醫學的擠壓,通識與人文教育都未能有效地加強醫學生對人文關懷的深度,也因此醫學生對「病人」的「人」方面的關懷遠不如對「病」的了解。然而當我看到我們兩個在美國成長的小孩在中學時代的必修課程都是均衡的發展「文學」、「歷史」、「哲學」、「社會學」、「物理」、「化學」、「數學」「生物」等等學科,而在美國與我的同事過或被我教過的醫師,他們來自不同的大學醫學院,我也發現不管他們多早或多晚決定學醫,在中學課程並沒有因為要學醫,而少修文史哲學等社會科學。因此我越來越覺得在探討台灣的「如何選擇醫學生」時,我們應該追朔他們在高中三年裡,是否因為中學注重聯考績效的政策下,從高一入學就「分組」「分班」,對將來想唸醫、理、工學院的學生因為大專聯考不重社會學科,而失去同樣程度的學習機會,而相對的,想唸文、法、商、社學院的學生,對數理科學的課目也沒有同樣程度的學習機會。這種以大專聯考為目標的中學教育嚴重影響中學生的「全人教育」,而這才是今天在進入醫學系後,不管我們如何加強人文課程,仍然無法培育出對別人的受苦有敏感度的好醫師的最大原因。個人對理工科所知有限,不敢多說,但作為從事醫療工作者,面對的是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我們所培育出來的醫師如果只知道科學面的醫療,而對病人與家屬的「感情」、「心理」、「人際關係」沒有「敏感度」的話,這種醫師將無法對病人產生「感同身受」的「同理心」,而給予病人與家屬所需要的幫忙。我深信,醫學生在中學教育的太早分組,使他們輕視忽略這方面的素養實在是台灣醫學教育最致命的缺憾。在台大醫院備受醫學生敬重的宋瑞樓教授,從台大醫學院退休以後,就全心投入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團隊。當我參加和信團隊以後,宋教授常與我分享許多他的智慧。他常說,我們教學生最重要的是要替他們培養出「受體(receptor)」,如果學生沒有「受體」,我們講了半天的人文關懷,他們還是沒辦法領會這些知識的重要性,而始終學不會應用同理心來照顧需要幫忙的病人。我想,我們如果在學生中學階段,就因為「短視的利益導向」,太早就讓學生因為將來想要走哪條路,而只注重儘早灌注加強某些專門的知識,而使學生因此而喪失其他重要知識的學習,這種教育限制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犧牲了全人教育的機會,以致無法培育良醫的遺憾。我深信最近台大醫學系選才的改變,就是要徹底改變這種教育的缺點。如果我們今天醫學系的學生,在他們早期的養成教育,就有機會領會社會學科的重要,那麼這些醫學生將會有比現在的醫學生具有更好的人文教育的「受體」。我深信最近台大醫學系這選才方法的改變,一定是經過多年的醞釀,也一定有遇到過阻力,因此遲遲未能付諸於行,對於一個歷史最久的醫學院,這種改變更是不容易。我深信這一條路是對的,我在此要向這些「先行者」道出我心中由衷的敬佩,也祝福母校可以以身為台灣醫學教育「執牛耳」的地位,再度獨領風騷,領導台灣的教育系統培育出更適合學醫的人才。每個新的政策都會碰到阻力,越大的變革就會碰到越大的阻力,但我深信這條路遲早會讓台灣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對病人受苦的敏感度的良醫。延伸閱讀2024/8/12 醫病平台/醫學系為什麼要採計社會科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8-13 醫療.心臟血管
光是站著就累 台大「心導管置換肺動脈瓣膜」救法洛氏四重症患者一命
28歲張小姐是先天性心臟病「法洛氏四重症」患者,小時候曾接受開心手術,成年後因嚴重肺動脈瓣逆流,導致右心室擴大,心臟功能惡化,不僅爬樓梯會喘,光是站著就累。台大醫院為她進行心導管置換肺動脈瓣膜手術,肺動脈瓣逆流問題獲得改善,她也是台大第100例的心導管置換肺動脈瓣膜患者。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教授、心臟科主任王主科指出,法洛氏四重症占先天性心臟病5%,每年約3千到4千名新生兒中,有一個法洛氏四重症,東方人罹病比率高。通常出生後就會發現,約一歲左右進行矯正手術,但還是有2至3成在成年後會出現肺動脈瓣膜逆流,需要定期追蹤。台大小兒部副主任林銘泰表示,若出現肺動脈瓣膜逆流,因右心室出口狹窄,導致血液逆流及右心室擴大,未及時換瓣膜治療,恐心臟衰竭。過去傳統治療為開心手術,但風險大、手術恢復期長,也留下很長的傷口疤痕,近年發展心導管置換肺動脈瓣膜手術,傷口小,4天即完成療程。台大醫院於40多年前,即進行法洛氏四重症手術治療,目前手術矯正成功率達98%。2015年起,引進免開刀的經心導管肺動脈膜置換術,但一開始沒有健保給付,家屬聽到需百萬元的費用都慌了,只能咬牙苦撐,負擔沉重的醫藥費。2019年,由台大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施景中接生的女童綺綺,因複雜先天心臟病於10歲離世,她留下了許多手繪恐龍圖畫,轉為LINE貼圖,當年銷售金額突破1500萬元,其中522萬元捐給兒童心臟病基金會,幫助經濟能力不佳的心臟病患者家庭,一名病童補助人工瓣膜約20至25萬元。台大團隊接力,將這分由大愛灌注而成的治療成果,化為申請健保給付的有力證據。2021年12月1日,心導管肺動脈瓣膜獲得健保給付,並由台大醫院團隊制定全國治療準則。王主科說,台大過去開刀以及心導管治療的個案累積約1500例,術後追蹤良好。張小姐是台大第100例心導管置換肺動脈瓣膜患者,術後作息正常,現在已無疲憊感。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指出,台大兒童醫院自2014年8月1日成立以來,以發展全方位的兒童醫療與本土兒童疾病研究為主,照顧急重難罕症病童。
-
2024-08-13 醫聲.肝病清除
仁醫救肝苦人!肝基會奮戰30年血淚史:「全島一肝三十年」譜寫動人保肝大業
肝病在台灣一直是個沉重的問題,無數國人因此受苦、失去生命、家庭破碎,有一群白袍醫者挺身而出,向肝病宣戰。他們以專業知識揭開肝病的真相,更以實際行動走入鄉里,將潛在病人一一找出,試圖消滅肝病,力挽狂瀾,在他們背後鼎力相助的是許多無私奉獻的善心人士,身在台灣的你我,不能不知道這段國人以愛心寫就的動人篇章。「全島一肝三十年:臺灣人好心救好肝血淚史」一書由聯合報出版,記錄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簡稱肝基會)堅持了30年的歷程,並於肝基會30周年時推出。故事從台灣是一個肝病肆虐之島講起,當時罹患肝病的民眾很多,病況來勢猛烈,醫者根本來不及救,數不盡的診間跪求,看著家屬跪倒的眼淚,讓醫者也為之心痛。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師承台灣肝病醫學之父宋瑞樓,宋瑞樓是國人肝炎防治的重要推手,推動B型肝炎疫苗的接種、捐血篩檢項目要涵蓋肝功能檢查,以及肝炎與肝癌醫學研究成為世界之最的重要人物。肝基會成立 各界出錢出力「一個一個救,根本來不及呀!」在恩師的同意下,肝基會成立了。許金川指出,當初只想走出診間,用社會愛心力量來解除病人的痛苦,沒想到獲得社會大眾回響,各界以實際行動證明他們的愛心與認同,出錢出力當義工,踏遍全國各角落,太多不具名的愛心人士與社會賢達,紛紛加入保肝大業。肝基會在十天內號召近50名護理義工,免費諮詢專線從不斷線;推動免費肝炎大篩檢擠爆台大醫院;肝病防治列車30年來不曾停歇,在高山險路、霧中駕車跑遍全台,更飄洋過海到離島。正確的保肝知識深入人心,加上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肝癌及肝硬化的死亡人數逐年降低,肝癌也終於由癌症死因第一名退居第二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也退出了國人十大死因之外。在「全島一肝三十年:臺灣人好心救好肝血淚史」書中,許金川說,30年來,有太多無辜的生命在我們手中消失,我們經歷了家族性肝癌病人的恐慌與無奈;我們眼睜睜地看著許多子女在面臨家人瀕臨死亡時的辛酸;我們也親眼目睹了診治肝癌的醫師自己因肝癌而往生;甚至我也眼見自己的家人因肝癌發現太晚而在心中留下永遠的遺憾。國病未消滅 同志仍須努力「這些遺憾,激勵我們不斷前行。」被稱為「台灣阿肝」的許金川說,午夜夢迴想起恩師的囑託,而自己垂垂老矣,然保肝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目前台灣每年仍有一萬二千多人死於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他盼望,「拯救一位肝病患者,等於挽救一個家庭,在消滅國病的路上,需要全民同行,讓台灣早日成為沒有肝病的國度。」
-
2024-08-08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如何避免快速退化?新治療、藥物、症狀延緩一次看
罹患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數年,已持續吃藥這麼久,行動卻不見起色,除了綁垃圾袋、繫鞋帶穿襪等日常生活愈來愈困難,還常因腿軟等症狀站不穩跌倒,家人嘮叨「要活就要動」,其實對罹病多年的病友來說,他們並非不想走動,而是動不了,既擔心病情惡化,又氣自己,好沮喪……巴金森病最新治療建議有哪些?擔心副作用怎麼辦?有哪些招式可以幫助症狀延緩,改善腳無力?病友三大困境一次看。在這篇文章你可以看到📍巴金森病吃什麼能有效改善症狀?有什麼最新治療建議?📍巴金森病吃藥擔心副作用,不能停藥嗎?📍巴金森病腳無力、走路不穩,可以改善嗎?📍回想罹病前,自身有哪些症狀,其實是巴金森病的前兆(前驅症狀)?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社群與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姐妹社團合作,發起全台第一份巴金森病友生活經驗大調查,並邀請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等病友團體推廣。本次調查以線上填答的方式進行,總計回收1057份有效樣本,其中約七成五為巴金森病友、家屬或主要照顧者。受個資法保護與尊重病友隱私,或因巴金森病友行動不便等因素影響,調查以自願填答之巴金森病友與家屬為對象,且回覆對象偏向活躍於數位行為之病友及家屬。此外,本次調查結果,病友罹病期別多以早、中期為主,協助指導該調查的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推測,可能與中晚期病友對於線上調查的數位應用落差有關。吳瑞美表示,不同病程及罹病年份的巴金森病友,會出現的症狀及所需的治療都有所差異。每位病友對於藥物或手術治療的反應也不同,因此,在治療上需要配合病人的年紀、罹病期別與症狀表現、以及是否有其他共病等狀況全方位考量,量身打造治療方針。根據調查結果,吳瑞美期待以巴金森病友及照顧者常面對的疑問與困擾,提供大方向、原則性的參考指引,然而,不同期別的病友困擾各異,並非每個病友都會遇到一樣的狀況,透過規律回診,與醫師一同找出最適合的治療與照護方式,是延緩疾病退化最重要的觀念。本次調查反映巴金森病友常有外出行走障礙、藥物副作用、藥效減退等三大困擾,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綜合整理元氣網過去之相關報導,將巴金森病各專家分享重點一次看:【困擾一】巴金森病吃什麼能有效改善症狀?有什麼最新治療建議?有三成五的病友出現藥效時好時壞的情形,且僅有兩成病友做過「藥效減退自評表」巴金森病友可能曾在症狀相當輕微時,使用B型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MAO-B Inhibitors);隨著病情進展,腦內自體分泌的多巴胺會減少,藥效需求也就增加,多數病友使用的藥物,大致可分為兩類:以直接補充多巴胺的左旋多巴(Levodopa, L-dopa)及刺激多巴胺接收體的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s, DA)。根據2023最新發表的《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巴金森病治療建議》,早期巴金森病患者的用藥,在大於60歲至70歲以上病患因對副作用的耐受程度較低,建議優先使用左旋多巴;而在60歲(含)至70歲以下病患,則建議使用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台北神經醫學中心教學副院長葉篤學表示,雖然因應患者體質不一,部分患者使用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可能出現姿勢性低血壓、異常衝動等副作用,但也能避免過早出現如異動症等會為病友生活品質帶來影響的運動併發症。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神經內科首席主任巫錫霖表示,若藥效減退、波動或藥物副作用太強烈,影響病人行動能力或生活品質,就須考慮手術治療。目前巴金森病的手術治療包含:深腦刺激術(DBS)及經顱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又稱神波刀、醫薩刀,目前只核准本態性震顫以及以震顫為主的巴金森症)目前手術以深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為主,透過植入細長的電極導線,產生電流調控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藉以改善動作障礙症狀,降低巴金森病用藥量,減少高劑量藥物使用下容易產生的副作用。但他補充,並不是所有巴金森病人都適合接受手術,需要接受醫師深入的評估,如非典型巴金森病、巴金森病合併失智或憂鬱症病人就不適合進行這類手術。「如何讓帕金森氏症患者腦中多巴胺濃度維持在穩定狀態,是重要治療目標。」陸教授神經科診所院長陸清松以「巴金森病管理策略」圖示說明,多巴胺如能在血中維持穩定濃度,病友就能正常生活,甚至重返職場。如國內引進新劑型左多巴合併速效和緩釋效果,短效、長效成分進入體內,有助於穩定血中濃度,減少藥效波動,讓電力不中斷,找回身體主控權。 【早期巴友點這裡了解更多】>>>確診了巴金森病 我會失能嗎!早期巴友注意「這些事」停下退化的腳步 【中期巴友點這裡了解更多】>>>副作用、合併症通通來!巴金森病中期病況複雜,與醫師並肩作戰更關鍵【困擾二】巴金森病吃藥擔心副作用,不能停藥嗎?三成病友曾自行停藥或加減藥,這些病友中,超過六成自行調藥的原因是出現副作用導致身體不適。葉篤學表示,病友用藥幾年、經過蜜月期後,可能出現運動方面的併發症,如藥效減退或因多巴胺不足而「斷電」無法控制肢體,行動固僵。他也補充,若年輕發病的病友使用藥效較強劑量較高的左旋多巴,約五成患者在五年內會出現異動症,即服藥後的半小時到一小時間,身體會因瞬間獲得大量「電力」而突然不自主地全身扭動。陸清松指出,傳統藥物一天需服用三至四次,每次藥效維持三至四小時,許多病友在接受傳統藥物治療五、六年後,若沒了藥效,會陷入「木頭人」窘境,就像是中了迪士尼艾莎公主的魔法,頓時僵住,動彈不得。不少中期巴金森病人受藥物副作用或是藥物反應的不穩定性所苦,甚至因此出現放棄用藥的念頭,巫錫霖說,面對以上類似狀況的病人,可透過記錄吃藥時間、藥效時長、用藥反應等,回診時可以提供醫師當作參考,更利於調整用藥,尋找最適合的用藥策略。葉篤學補充,醫師也會視病患作息、職業與生活作息需求調整用藥,「治療過程若有特殊的用藥需求,都可以提出與醫師討論」他有位在職場中擔任主管的病患,回診時反應開會時被同事或客戶看見症狀,十分尷尬,於是他透過調整藥物協助病友在工作期間能更好地控制症狀表現。他鼓勵病友,多與醫師討論、依照醫囑用藥,配合規律運動,延長蜜月期超過十年並非不可能。高雄長庚醫院神經肌肉疾病科教授級主治醫師林祖功也形容,「一百位巴金森氏症病友,治療藥物搭配就有一百零一種方式。」當患者需長期用藥,有時藥物劑量不足或太強,而出現藥效波動,此時就要重新調整用藥。「部分巴金森病病友常因服藥後,感覺治療效果不佳而到處就醫,如此一來成了藥物白老鼠。」林祖功曾收治一名70多歲巴金森病女患者,始終感覺藥物治療沒有效果而到處就醫,每位醫師都在嘗試最佳用藥,而病人就是一直使用不同的藥物,不斷受苦。他建議轉換醫師時,應要有前一位醫師的轉診資料,並找尋神經內科醫師追蹤,避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困擾三】巴金森病腳無力、走路不穩,可以改善嗎?病友及家屬最困擾的情境:第一名為出門怕跌倒有近五成、第二名為身體失去平衡後,漸漸哪兒也不想去則占四成。巴金森病雖無法治癒,但可以靠運動延緩疾病惡化,並避免身體肌肉過於僵硬導致跌倒受傷,物理治療師池悅表示,曾有巴友反應,身體僵硬動不了,沒有信心,或長期沒運動,一動就會累,因此建議先從居家運動開始,以安全、不痛為首要,躺姿、坐姿、站姿各分享3招簡易居家運動: 許多巴金森病友反映腳無力的現象,肌力體能教練鄧浩翔表示,病友可透過訓練提升肌肉量、骨質、運動協調與反應能力,有助於預防跌倒、提升生活品質。他提醒,巴友的訓練動作要能讓自己大力呼吸,甚至有點短促,才能算是訓練,但「先求有,再求好」,不須一步到位。【醫起運動巴!更多內容點這裡】>>>巴友如何運動?專家推薦8招減緩僵硬、提升神經功能此外,巴金森病牽涉到神經、肌肉控制等,為延緩病程進入中晚期,病人應配合醫囑服藥及規律運動,並從罹病初期就要開始訓練吞嚥功能。林祖功說,巴金森氏症患者用餐時,有可能出現吞嚥困難,家人須多給予時間、耐心,尤其病友吞嚥功能不佳,喝水、吃流質食物容易嗆咳,建議在流質食物中適時添加增稠劑。且病友進食時一定要專心,原因是大腦退化後,無法一心多用,此時家人不要和病友說話,避免嗆咳感染肺炎。台中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語言治療師黃瑄湄分享,巴友若出現吞嚥困難狀況,還可能減少病患喝水、進食意願,長久下來也會導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甚至罹患肌少症。後期,病友們可能會因為反覆的嗆咳,而將液體、食物以及口咽部的致病菌帶入肺部,抵抗力降低而造成吸入性肺炎,嚴重便會造成死亡。因此除了身體四肢等運動,日常也可透過吞嚥練習,避免吞嚥困難的狀況發生。 另口腔肌肉也與控制說話的發聲系統有關,也會同步影響呼吸系統的肺活量與喉嚨聲帶震動。一旦退化,病患就會出現說話小聲、難調整語速、感覺話堵在嘴裡或字擠在一起等狀況。也可透過發聲練習提早鍛鍊。【醫起運動巴!更多內容點這裡】>>>說話小聲 吃飯卡卡 巴金森病吞嚥障礙藏致命危機 專家建議2練習防肌肉退化【想解惑】回想罹病前,自身有哪些症狀,其實是巴金森病的前兆(前驅症狀)?近五成病友在確診前都曾看錯科:其中,第一名為骨科約佔四成五、第二名為復健科占三成五。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表示,巴金森病典型的症狀是動作障礙,部分民眾想到手抖就會與巴金森病連結,事實上,仍有三成巴金森病人不會產生顫抖的症狀,尤其是較年輕的病人。有時他們出現的症狀可能是酸痛,僵硬,動作略為遲緩會被誤以為因壓力大、作息不正常才出現的問題。這些看似要掛骨科、復健科、精神科等的症狀,其實都可能是巴金森病的症狀表現。根據台灣臨床統計,巴金森病人常發生的非動作障礙症狀中,逾50%會出現頻尿等泌尿系統障礙;30%的病人有睡眠障礙、記憶障礙、憂鬱焦慮等;約25%會出現消化系統、性功能障礙或心血管疾病;甚至有10%的病人,會出現幻覺或妄想。然而以上的非動作障礙並不一定在確診巴金森病後才會出現,許多巴金森病友回想罹病前幾年,就曾有上述情形,吳瑞美解釋,快速動眼期是睡眠中的做夢階段,此時四肢應該呈現無力狀態,而部分有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RBD)症狀的病人,會真實表現在夢中的狀況,常拳打腳踢或大聲吼叫,一旦出現此症狀,有20%-30%會在5年內轉變為巴金森病,她補充,若出現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也要同時留意非典型巴金森病及阿茲海默症等可能。這些前兆回想起來,當時並不容易發現,吳瑞美表示,由於巴金森病是神經退化引起的疾病,反映出的前兆也常因人而異,患者通常是發現關節僵硬、動作比以前緩慢、散步時的步伐總是落後同伴,才自覺異常,最後於神經內科確診。【原來這些都是巴金森病惹的禍】>>>半夜拳打腳踢 夢話講不停 當心5年內巴金森病找上門!除了大調查的主要困境,聯合報慢病好日子亦邀請巴金森病友留言分享自身困擾,並由全台各縣市11位神經內科醫師為巴友及家庭解惑:【巴金森病友疑難雜症大補帖】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08-07 醫療.腦部.神經
7成腦腫瘤切不乾淨 台大術中MRI掃雷減少重複開顱
人類腦組織柔軟、易沾黏特性,導致腦部腫瘤切除時常遇到困難,僅進行一次開顱手術,往往難以將腫瘤完全清除,必須進行第2、3次手術。台大醫院近年建置台灣首座術中磁振造影(MRI)系統,接受神經外科手術患者,於術中傷口縫合前,先進行MRI檢測,有助醫師找到沒有切除完全的腫瘤組織,於同一次手術內完成切除。外科手術最怕「切太少」,尤其開腦、脊椎手術風險較高,台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說,透過手術中即時MRI影像監測,可幫助醫師進行更精確導航,減少手術風險,提升治療準確度,對於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後,有大幅助益。台大醫院啟用術中MRI系統以來,2年完成113例手術,多數為腦部腫瘤患者,5例為脊椎腫瘤患者。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賴達明說,該系統多用於病情較複雜,若手術不慎恐留下後遺症的患者,這些患者於手術中接受MRI檢測後,經主治醫師決定進行第2階段切除比率逾7成,約2成患者經MRI檢測後,認為不必繼續手術,直接縫合傷口,可見術中MRI有助發現未切除乾淨的腫瘤。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郭律庭說,腦瘤手術主要目標是最大程度切除腫瘤,同時保留患者神經功能,對於惡性度較高的膠質細胞瘤,外科手術時最大範圍切除腫瘤,與手術後的存活期間具有強烈相關性;術中MRI可協助臨床醫師,更清楚看到腫瘤切除中發生的腦部位移等變化,與殘留腫瘤的位置及大小,作為進一步切除腫瘤時的參考,減少患者再次進入手術室機率。在台大醫院首例接受術中MRI患者為44歲陳小姐,她因為視力模糊,經影像學檢測後確診腦下垂體腫瘤,該腫瘤為顱內最常見腫瘤,占顱內腫瘤10%至15%。陳小姐2013年經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後,2022年疾病復發,由他院轉至台大就醫,再次進行手術切除腫瘤,於術中接受MRI檢查後,即進行第2階段切除,術後視力改善,目前仍定期接受MRI檢查追蹤。台大醫院術中MRI,經台北市衛生局核可為自費項目,涵蓋多項檢測耗材在內,費用為10萬元。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表示,全台各醫學中心均配有複合手術室,不過多數僅配備電腦斷層設備,台大為國內首家在複合手術室同時裝設電腦斷層、MRI設備的醫學中心。
-
2024-08-02 醫聲.Podcast
🎧|【慢性放大鏡-全人門診系列-2】30歲糖友胰島功能退化如老人,大家醫計畫協助力挽狂瀾
「為什麼要用藥、用飲食控制血糖?你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未來的自己!」一名年約三十多歲的糖尿病病患以為自己年輕,就不好好控制血糖,原本糖化血色素應控制在7%以內,卻常飆升到10%以上,平均血糖值皆在400、500 mg/dL,比起正常隨機血糖值要在200 mg/dL以下,差距甚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因而對這位糖尿病病患發出嚴肅提醒,黃振國說,今年所啟動的大家醫計畫,就是為了更有效地幫助像這樣的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患者控制病情、管理自身健康。🎧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事實上,身體血糖多由胰島素調控,而胰島素由胰臟胰島細胞所分泌,黃振國分析,這位中壯年病患的胰島功能已退化到老人程度,可能如他父母或阿公、阿嬤一樣,所幸經過勸戒,終於願意改變生活習慣、規律用藥,力求反敗為勝、逆轉頹勢。黃振國指出,像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等慢性病強調定期追蹤、治療,以減少併發症的發生,隨著年齡老化,疾病保養、照顧越顯重要,若五十歲出現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從此好好保養、照顧,到了六十多歲,較不會有嚴重併發症,身體便呈現健康老化趨勢,反之,身體衰老就會加速,身體健康狀況也會快速走下坡,因此疾病的管理、控制,與病患的未來人生息息相關,隨著大家醫計畫的擴展,全台慢性病個案管理也將進一步深入基層、社區,讓病患擁有更多在地資源的支持。大家醫計畫啟動,慢性病患可就近得照護今年是健保署「大家醫計畫」啟動元年,目前全台已有六千多位醫師加入計畫,這計畫的目的之一就是將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等慢性病照護整合至一位主責家醫科醫師,「以病人為中心」進行疾病追蹤、治療、預防保健,並強化醫病關係,透過「健康守門員」角色,守護民眾健康。過去,黃振國也曾照顧一位女性糖尿病患者二十多年,從中壯年照顧到樂齡階段,而這位患者的糖化血色素都控制在6.5%以下,有一次因病開刀,主刀醫師看到她血糖正常,且沒有嚴重併發症,再對照病史,不禁感到驚訝,由此可知,只要慢性病好好控制,即使年齡增長,身體依然可維持健康、正常機能。此外,隨著大家醫計畫啟動,在家醫科醫師的把關下,病患重複領藥、用藥的機會也會大為減少。舉例來說,曾有一位病患因在不同醫院、不同科別看診,導致一天用藥數量達二十多種,甚至同一醫院不同科別還開了類似藥物處方箋,這不僅導致病患用藥順從性不理想,有時「挑藥吃」,造成浪費,更可能增加「不同藥物交互作用」、「同種類藥物劑量過多引發副作用」等風險,若家醫科醫師幫忙檢視病患用藥,就能有效改善這樣的情況。找尋適合「健康守門員」,可以有三管道!民眾若想知道居家附近有哪些診所加入大家醫計畫,或想多了解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照護診所等訊息,可在健保署網站、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網站查詢,在各地健康中心,也會公布執行疫苗注射、成人健檢診所名單,也可納入參考。「家醫科是講求全人、全程、全家的照護。」黃振國在基隆基層醫療深耕多年,他說,在從醫的歲月中,許多病患是從小看到步入中年,有時還會帶自己的孩子來看診,對於這樣的信任與託付,他十分感動,過往也曾幫助罕病患者、癌症患者注射藥物,病患可減少舟車勞頓、頻繁往返大醫院、長時間候診之苦,他也和病患家人建立深厚友誼,期待民眾多運用大家醫計畫與居家附近家醫科診所資源,並為自己的健康、未來而努力。【慢性放大鏡-全人門診】延伸閱讀:【系列-1】照護體系走回頭路?老人國來臨 社區醫療成照顧長輩起手式【系列-3】以為大餐引發血糖失控,奇美醫院生活型態整合門診揪出元兇黃振國小檔案現職: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基隆黃振國診所負責醫師經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新北市雙溪鄉衛生所暨群體醫療中心主任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社區醫學實務課程指導老師學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王柏云音訊剪輯:蔡嘉哲腳本撰寫:蔡怡真、王柏云音訊錄製:王柏云特別感謝: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
2024-08-02 癌症.抗癌新知
別放棄人生!罹癌是一個重新檢視自我的機會 給乳癌鬥士小叮嚀:務必定期回診!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過去,許多經由癌症篩檢發現的乳癌病人,一旦得知罹癌後,即便是零期,第一反應就是把工作辭了、開始茹素、放棄人生。然而,近年來由於醫藥進步,大部分乳癌患者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往往都有很好的預後。因此,對於癌症存活者的照護,讓人人享有正向積極高品質生活,是國家重要的健康目標。定期癌症篩檢非常重要 早期發現治療癌症會隨著不同期程有不同的預後,尤其乳癌第一次就醫時間點與存活率高度相關。若能透過乳房攝影檢查發現病灶,並立刻就醫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99%。但許多人仍抱持鴕鳥心態,以為可以和癌細胞共存,結果反而使癌細胞擴散至淋巴、腦部、肝臟等,無法治療。因此,定期癌症篩檢非常重要,可讓病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無論病情如何,許多罹癌病人都要經歷辛苦的治療過程,例如: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或口服荷爾蒙治療等。術後也常有不適症狀出現,例如:淋巴水腫和傷口疼痛,而淋巴水腫可透過居家復健運動,或醫院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提供專業的協助。但常有很多乳癌病人誤信網路偏方,拒絕正規治療,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甚至受到感染造成死亡。乳癌患者治療成功後,建議病人應定期到乳房醫學中心或家醫科門診進行追蹤檢查。雖然醫學上有癌症5年存活率的研究,但終究只是大數據的結果,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不可拘泥在自己癌症的期程,關鍵在於個人的認知與心態更重要。研究顯示,曾罹癌的患者再度罹癌機率較高,因此需要每半年至一年定期回診,讓醫師安排必要的檢查,例如:血液檢查、肝功能、癌症指數、乳房攝影及乳房超音波檢查,甚至胸部X光、腹部及婦科超音波、更年期患者的骨密度檢查。家醫科醫師會細心安排五癌篩檢,確保健康無復發,因此定期回診非常重要。罹癌是一個重新檢視自我的機會罹癌並非世界末日,它可能是一個重新檢視自我的機會,不要避世離群,應該要漸漸恢復工作及正常生活,每天吃好睡飽,搭配適量的運動,認真對自己負責,珍惜得之不易的生命。當情緒低落時可以學習瑜伽、音樂、畫畫,參加支持團體或病友會,認識新朋友,或擔任志工轉移注意力,讓心情放鬆。無論有無宗教信仰,都可以透過閱讀、上心靈課程、聆聽演講等方式,療癒心情,獲得正向力量。寵愛自己,適量享受美食、接納不完美的身體,感恩生活,放下無謂的憂愁焦慮,讓生活過得更精彩。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01 癌症.其他癌症
台大醫院首創 尿檢追蹤甲狀腺癌復發趨勢
甲狀腺癌患者罹癌後追蹤,目前採抽血檢測血清甲狀腺球蛋白,以確認患者是否有癌症殘留或復發。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治元研究團隊發現,利用尿液中外泌體的甲狀腺球蛋白,可作為甲狀腺癌術後監測生物標記,患者藉由非侵入性的驗尿檢測,即可追蹤甲狀腺癌復發趨勢,此一檢測具高準確度,比傳統方法提早五、六年發現復發跡象,並獲國際專利。王治元表示,甲狀腺癌患者抽血檢測追蹤前,必須施打每劑4萬元的促甲狀腺素,不僅病友經濟負擔較重,更是一種侵入性醫療行為,反觀尿液檢測則不具侵入性,有助減少病人不安,利用尿液中的外泌體,可早期檢測出患者甲狀腺球蛋白變化與趨勢,且因尿液中沒有甲狀腺蛋白抗體,在偵測甲狀腺球蛋白胜肽序列時不受干擾,可提升檢測準確度。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甲狀腺癌在國人10大癌症中排名第7,而台灣每年接受甲狀腺手術的患者,超過5千例。王治元表示,甲狀腺癌病例快速增加,臨床上必須有高效率、非侵襲性、安全性高且檢測簡易的診斷、追蹤指標,而尿液中的細胞外泌體,即是癌症預後指標及治療重要標的。 王治元解釋,外泌體是細胞分泌的物質,大小非常小,僅千萬分之1公分,過去有細胞實驗證實,某些藥物可誘發外泌體變化,與病人預後有關,而外泌體用於甲狀腺癌復發檢測,是以質譜儀技術進行蛋白質定序、定量偵測,其準確度可達99%以上。台大醫院以臨床試驗方式,透過尿液檢測追蹤多名甲狀腺癌患者預後。王治元指出,一名患者分享尿液檢測的非侵入性特性,讓其感到安心,且該名患者經血液檢查無檢出癌症復發跡象,卻在尿液檢測後發現異狀,進一步以核子醫學檢測發現可能導致癌症復發的組織,醫療團隊據以調整後續追蹤、治療計畫。王治元表示,目前該項檢測還未商業化,若要在醫院發展為自費項目,試劑等檢測相關成本並不低;除預後追蹤外,尿液外泌體檢測亦可發展用於早期診斷,未來將尋求與產業界合作,可望減輕病人負擔,讓更多患者受惠。
-
2024-07-31 醫療.心臟血管
高齡翁胸腹主動脈瘤 台大「CT融合」手術救命
89歲陳先生去年底突發昏厥,送醫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有一顆直徑長達6.3公分的胸腹主動脈瘤,必須裝設主動脈支架保存性命。但手術複雜度高,即使執行微創手術,對高齡、多重共病的陳先生來說仍是一大挑戰,因此台大醫院外科部團隊在複合式手術室中,採用「電腦斷層(CT)融合技術」進行手術,可以縮短手術與復原時間。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吳毅暉表示,陳先生除胸腹主動脈瘤外,本身有心臟衰竭、慢性肺部阻塞疾病、心房顫動等疾病,加上年事已高,為降低手術風險,團隊選擇使用CT融合技術協助手術進行,患者在手術前先照射3維CT影像,計算出主動脈路徑及血管分支方向,並與手術過程2維X光即時影像疊合,形成類似擴增實境(AR)效果,讓醫師精準進行主動脈支架置放。目前CT融合技術主要用於複雜度較高的手術,病人無需支付額外費用。台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表示,主動脈就像人體的高速公路,具有許多支線血管,手術複雜度高,CT融合技術讓醫師不必再背誦複雜的解剖構造,「就像看著Google地圖」,讓手術過程更加流暢,對於較複雜、少見的手術型態,有明顯助益。吳毅暉說,過去為定位手術位置,病人除手術前的照射CT影像,手術中需再照射一次CT,並由放射師人工繪製出手術位置,投影在術中即時影像畫面中,讓醫師進行手術,與CT融合技術相比,患者必須接受多一次顯影劑注射、多暴露一次CT輻射劑量,且人工繪製不僅加重放射師工作負荷,也會讓手術時間拉長。根據國際文獻,CT融合技術可讓手術時間縮短30%,顯影劑使用量減少57%,因傷口小、手術過程中對病人血液循環影響低,病人術後復原時間亦減少。吳毅暉表示,顯影劑具腎毒性,使用量愈少愈好,而放射線暴露不僅危害病人健康,執行手術的醫護人員,雖已著用防護衣,也會面臨放射線帶來的健康風險。
-
2024-07-30 癌症.大腸直腸癌
她吃雞蛋糕引起劇烈胃痛 開腹發現高惡性度腸癌
38歲洪小姐是年輕媽媽,3年前吃雞蛋糕,引起劇烈胃痛、便祕、腹脹,始終找不出原因,接受傳統開腹手術,發現大腸右側的一顆腫瘤,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檢查證實為高惡性度的BRAF基因突變,以致兩年半內復發兩次,最後切除子宮、卵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表示,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但與腫瘤位置有關,例如,發生在左側(遠端大腸),容易腸阻塞、排便改變習慣、血便等;但若發生在右側(近端大腸),因糞便水分較多,且大腸管徑較寬,症狀容易被輕忽,因此,許多患者確診時都已至第三期、第四期。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指出,在大腸直腸癌個案中,BRAF突變約占5至8%,患者病程惡化快速、容易腹膜轉移,且抗藥性偏高、容易復發。以往並無專屬標靶藥物可用,患者於第一線治療後7個月就可能惡化,平均存活時間僅13個月。洪小姐為典型BRAF突變大腸直腸癌患者,因BRAF基因突變,復發風險極高,一開始歷經12次化療,以為術後可以多撐幾年,沒想到半年後就復發,接著再做18次化療,癌細胞還是轉移至卵巢,必須切除子宮與卵巢。「無論如何我要堅強,我不只要續命,我要徹底康復,我要好起來,陪女兒體會人生的酸甜苦辣。」洪小姐說,確診時,女兒才3歲,這是她活下去的動力,必須保護女兒,不能輕言放棄。所幸,自費使用雙標靶藥物半年後,幾乎看不到癌細胞蹤影。高醫附醫院長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王照元表示,BRAF基因突變患者治療難度較高,因容易復發,治療急迫性更高,只可惜健保目前尚未給付專屬BRAF雙標靶藥物,患者必須自費,但因價格昂貴,不少病家最後「因病而貧」,期盼政府盡速給付相關癌藥,讓癌友獲得最好的治療,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