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新冠肺炎/ 台灣疫情

發燒、喉嚨痛怎麼辦?對照表教你精準判斷是新冠、流感還是感冒

新冠疫情預計在六月中下旬達高峰,連帶疫苗打氣上升。
新冠疫情預計在六月中下旬達高峰,連帶疫苗打氣上升。
圖/報系資料照

聽健康

00:00/00:00

根據疾病管制署指出,新冠肺炎就診數連續6周上升,疫情預計在六月中下旬達高峰。忽冷忽熱的天氣,也讓近期國內感冒流感患者增加。而不管是新冠病毒、流感、還是感冒,一般人最初可能都從流鼻水、咳嗽、發燒等症狀慢慢發展,常讓人搞不清楚到底得的是哪一種?元氣網以下整理新冠、流感、感冒症狀比較,讓大家在就醫前先初步判斷。

<br />製圖/吳承維

製圖/吳承維

新冠病毒變異株 造成疫情迅速上升

此波COVID-19疫情又急又猛,有倍增趨勢,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近期流行變異株轉換,原本是以XEC為主流,近5周「NB.1.8.1」竄升,免疫逃脫力較強,雖重症率、致死率為明顯提高,但仍造成疫情迅速上升。

新光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建賢受訪指出,此波新冠病毒感染症狀,雖然與流感相似,但仍有不同。兩者相似之處,包括喉嚨痛、咳嗽、發燒、流鼻水、疲倦等;不同之處為流感常有肌肉痠痛,感染新冠病毒則是喉嚨異常疼痛,也有人出現腸胃道症狀。但當感染新冠症狀輕微時,並不會出現發燒症狀,讓人更難察覺。

雖然現在新冠病毒感染多為輕症或無症狀,但病程仍有機會發展為中重症。新冠、流感兩種病毒感染都會引發重症,治療方式也不相同,進行診斷時,最好還是以快篩診斷是那一種感染,針對不同的病毒,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降低重症機會。

流感症狀發作較突然 留意重症4大警訊

而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最明顯症狀是全身性肌肉痠痛、高燒。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粘曉菁曾受訪指出,病毒感染大多以「輕微發燒」及「上呼吸道症狀」為主,若伴隨全身性肌肉痠痛、高燒等,就要注意是否感染流感。

之前許多人可能對於流感的認知也僅止於「比感冒嚴重一點」,但藝人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猝死後,大家才愈發重視流感重症的嚴重性。流感重症4大警訊包括:發燒加重超過39℃,且服用退燒藥後體溫仍降不下來;全身倦怠無力;出現呼吸不順、胸悶症狀,甚至血氧濃度降低;從流鼻水、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轉移至頸部以下症狀,如咳痰困難、講話或爬樓梯費力、呼吸急促、無法平躺睡覺等,代表病情已達危險程度,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一般而言,流感症狀較一般感冒嚴重,通常症狀發作較突然,痊癒的時間也比一般感冒長,但兩者的致病原是不同的病毒,所以其實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但同時,也不能說得過流感就不會感冒,反之亦然。

感冒通常3至4天好轉,不易重症

最普遍的感冒,致病原包含多達數百種不同的病毒,與流感是由感染流感病毒引起不同。

感冒又稱「上呼吸道感染」,會出現鼻塞、鼻涕、咳嗽、喉嚨痛等症狀,有時會合併頭痛、發燒、肌肉及關節痠痛、腹瀉等,通常3至4天就會明顯好轉,病程約持續一周左右痊癒。

新冠病毒的症狀跟感冒非常相似,包括發燒、頭痛、流鼻涕、喉嚨痛、咳嗽、打噴嚏以及呼吸困難等。雙和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張德宇曾受訪指出,老年人若有慢性疾病、免疫力低下,建議使用抗病毒藥物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一般民眾也應盡速未完成基礎劑及接種追加劑,保護自己也保護同住的家人。

感冒、流感、新冠肺炎三者比較

病名症狀高危險群重症警示
🤧
感冒

  • 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嚨痛
  • 偶有發燒、頭痛、肌肉痠痛

  • 年長者
  • 免疫力較弱者

  • 通常3–7天痊癒,較不會致重症
  • 若合併細菌感染需注意

😷
流感

  • 高燒(超過38.3℃)
  • 全身肌肉痠痛、頭痛、倦怠
  • 病程較長、症狀突然出現

  • 65歲以上長者
  • 嬰幼兒、孕婦
  • 免疫不全者
  •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心肺肝腎等)
  • BMI≥30者

  • 高燒不退(服藥仍降不下來)
  • 呼吸困難、血氧低
  • 症狀惡化或併發其他疾病
  • 轉為胸悶、咳痰困難、無法平躺

🦠
新冠肺炎

  • 喉嚨劇痛、倦怠、微燒
  • 聲音沙啞、咳嗽、鼻涕
  • 全身痠痛、腸胃不適

  • 65歲以上
  • 孕產婦
  • 慢性病患者
  • 免疫力低下者

  • 胸口悶痛、呼吸喘咳
  • 持續體力下降
  • 出現呼吸困難

參考資料

衛福部疾管署

.聯合報系資料庫

新冠病毒 流感 感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