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口罩
共找到
5031
筆 文章
-
-
2020-02-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煞總指揮李明亮:流行病可以亡國 防疫是國安問題
2003年前,衛生署李明亮臨危受命擔任抗煞總指揮,一句「大家可以過正常生活」,讓大家拿下口罩,臉上多了笑容。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感嘆,17年前他就發現「流行病可以亡國」,目前大陸處理疫情的棘手可為對照。他表示,防疫是長期抗戰,需啟動國安機制,處理政治、國際問題、物資徵用,讓衛福部長陳時中全心專注防疫。年過八旬的李明亮說自己「退出江湖」,但他其實是蔡英文總統最倚重的醫療顧問。在一場抗煞記者拜會「老指揮官」的聚會中,李明亮表示,曾向蔡總統建議,國安諮詢委員會應針對疫災設有專門委員,若人員編制不足,可採臨時任務編組。如今面對新冠肺炎,李明亮建議,應該啟動國安機制,在國安諮詢委員會針對疫災設有專門委員,若國安委員人員編制有限,可以採用臨時任務編組,兼顧處理防疫的政治與專業議題,政治議題如兩岸包機,此時由公衛專家出身的副總統陳建仁擔任就非常適合,讓指揮官陳時中處理防疫專業議題。李明亮說,是否要接台商回台灣,這樣的問題不是陳時中可以解決的,這屬於政治問題,應該讓陳時中心無旁騖地專心防疫。他坦言,台灣確實沒有能量可接收大量台商回台,接回來之後,將會導致台灣防疫體系也崩潰。從武漢疫情的擴散,李明亮更再度驗證心中所想,流行病確實可能導致亡國,如果一個地區有半數的人民需要管控隔離,一個人民需要三個防疫人員管,醫療體系再怎麼堅固也不可能撐得住,將會變成人都關起來,自然存活下來的才有機會活下去,現在大陸就有點這樣的意味。究竟台灣會不會變成武漢般崩潰?李明亮說,對於社區感染,能圍堵多久就圍堵多久,但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我們失敗的話,很可能是因為老百姓恐慌,自亂陣腳所致。他也表示,陳時中和防疫單位表現可圈可點,但新病毒傳播力強,社區傳播難以避免,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
-
2020-02-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國列台灣有社區傳播 何美鄉:盡快疫調、加強溝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昨心公布新增第24例新冠肺炎確診,震驚社會,因為這名六旬婦人已兩年未出國,感染源不明,但在接觸者採檢等疫調工作未完成之際,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就將台灣與日本、新加坡、泰國、越南、南韓並列於「明顯社區傳播」的國家。對此,中研院病毒專家何美鄉表示,政府目前的防疫作為,是幾乎所有能做的努力都做了,只是外國政府和我們自己的人民,可能還沒有充分理解。台灣應盡快完成疫情調查,也要有專家去跟美方溝通討論,說明清楚我國目前在確診個案以外的「陰性重要資訊」。包括疑似多少人、如何發現並處理疑似個案、醫護人員狀況如何等。陽性個案的疫情調查也要盡快完成,何美鄉分析,案24在1月22日發病,顯示為武漢1月23日封城之前感染的,當時全世界警惕不高、中國疫情資訊也很有限,台灣的防疫網也還沒完全張開。發病後病人在短時間內四度就醫,這樣不尋常的行為是平常就習慣到處看病,還是他的症狀一開始就很不舒服?是不是在醫療院所感染?這些都要調查清楚。「社區傳播擋不住,但我們不要害怕,」何美鄉強調,因為台灣的政府已經做到所有能做的,已將疫情發生的速度控制地非常慢、掌握地非常好。接下來的關鍵在於台灣人民自己的配合。她呼籲,社會大眾要理解並且珍惜,政府已經用了這麼多資源、做了這麼多事。未來若防疫及醫療資源配置需調整,政府要把風險高低向社會大眾說明清楚,大家也要配合,支持政府把資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例如優先讓咳嗽的人戴口罩、病人要配合在集中的地方就醫,不要在社區裡亂跑。最後,何美鄉也建議,如果疫情調查等相關事宜都在進行中,確診個案的發布時機或許可以不用那麼急。
-
2020-02-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醫院看護、實習生、志工…特殊職類憂「罩」不住
白牌計程車司機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讓外界注意到,有些特殊職類每日接觸人群眾多,感染與傳染風險較高,醫院外包清潔工、郵政配送人員等特殊工作,就可能是口罩缺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醫院外包的清潔人員,含在中央透過衛生局核發給醫院的口罩數量內,而如實習生、志工則由醫院衡酌給予。嘉基工會副理事長巫文安表示,同樣在醫院內工作的還有看護、美食街的餐飲與銷售業者等,這群人就無法獲得醫院配發的口罩,得由其所屬公司想辦法。如果其公司庫存量不足,仍要出門跟一般民眾一起排隊,不少工作者曾反映不便。新光醫院則表示,雖部分人士不在原先配給規畫內,因體恤所有在院內服務人員,且目前口罩數量仍有存量,故仍有準備清潔工、警衛、志工的口罩數量,並比照院內行政人員一日一片。台北榮總公關組組長吳建利表示,醫院內有承包商反映買不到口罩,因此北榮有提供這類承包業者在工作上需要的口罩。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所長楊振昌提到,除了醫護人員與大眾運輸業,還有餐飲從業人員、導遊與解說人員、海關與檢疫人員、消防救護人員、旅宿工作者、娛樂場所工作者、保全與物流快遞工作者等,以及採訪醫護與感染者的媒體記者,要特別留心。
-
2020-02-2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中醫藥膳如何補得安全又安心?中藥師教你藥材挑選準則
「藥食同源」是華人社會長久存在的養生飲食文化與膳食習慣,國人常將部分中藥材作為藥膳、食品原料或各種食品產品,但是,你吃的中藥真的安全嗎?你知道中藥如何辨真假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師張崇訓表示,為了長時保存、賣相好,中藥材加工過程中可能會使用二氧化硫熏製,能替藥材漂白、預防蟲蛀、殺菌防霉等功效,若食入過量可能會造成呼吸困難、腹瀉、嘔吐等症狀。更別提中藥常有假貨問題。一些來源不明的藥材,可能含有重金屬,若長期食用,導致重金屬蓄積於人體內,可能引發免疫系統功能病變,以及肝腎功能損傷。他特別提醒,一種藥材會因為炮炙方法不同、品質等級不同、真假優劣等原因,而導致功效不同。若要購買具療效的安心中藥材,務必掌握以下基本原則,就能挑選到安全藥材,並達到強健補身的效果。中藥房停看聽 在購買場所你要做的幾件事張崇訓指出,購買中藥材最好到有信譽、重視衛生、且具有合格販售證明的中西藥局或中藥房選購;並多觀察中藥店販售的藥材是否有冷藏保存、配藥的人抓藥時有無戴口罩、手套。藥材若是顏色太過鮮豔、或過於純白,就很可能有問題;並檢查有無發霉、蟲蛀、蟲卵、灰塵附著;聞聞味道是否散發出獨特的中藥材香味,若是沒有味道或有不自然香味、有霉味或油耗氣味,都可能有問題。用手觸摸中藥材的質感!新鮮的藥材外觀摸起來一定是乾燥的,絕對不會是濕濕黏黏的,最保險的方法,是可以請信任的中醫師或藥師推薦值得信任的中西藥局或中藥房購買。中藥房停看聽 注意藥材包裝標示與產地履歷張崇訓提醒,最好購買具包裝的藥材,而安全藥材外包裝會標示廠商名稱及地址等,且有藥材溯源及合格檢驗報告,包含二氧化硫、黃麴毒素、重金屬、農藥等殘留容許量須符合政府規定。這些資訊可透過掃手機QR Code取得,可便利讀取「藥材產地」與「檢驗資訊」,一般民眾也能快速的瞭解到品管過程與結果,絕對不要隨意聽信推薦,購買不明來源、不完整包裝或標示不清之商品,以確保消費者的健康與權益。張崇訓呼籲,中藥畢竟還是藥,即使相對安全、副作用較低,但過度吃補反而增加身體負擔。想要擁有健康身體,不可過度依賴所謂的補品,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和生理需求,均衡飲食,才是聰明強身之道。
-
2020-02-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買到「全白口罩」疑惑該戴哪面? 網曝正解:不看鬆緊帶
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我國政府全面徵收口罩,並實施口罩實名制,而多數民眾所拿取的口罩皆有顏色,方便區分正反面。對此,有位網友上網發文分享,他表示自己拿到了2片雙面皆是白色的口罩,讓他疑惑該戴哪面,詢問藥師後對方皆表示長出鬆緊帶的那面朝內,但貼文一出後,許多網友紛紛跳出來糾正,表示口罩正反面不是用鬆緊帶判斷,而是看摺痕和壓條。原PO昨日(19日)在「批踢踢nCoV2019版」上發文,他說自己去藥局領到了2片全白的口罩,其中一面的外觀為壓條突出、長出鬆緊帶、摺痕朝下,而另外一面則是壓條處平順、沒有長出鬆緊帶、摺痕朝上,除此之外兩面皆可看到網狀壓紋,觸摸感覺也大同小異,而當原PO詢問藥局內的3位藥師時,其中2位直接說「長出鬆緊帶的是裡面(口鼻面)」,雖然另一位藥師有所存疑,但被其他藥師一問「妳看看妳自己戴的口罩鬆緊帶是不是在裡面」,便沒有再表示意見。不過原PO說「那時3位藥師戴的都是可以輕易分辨出哪一面是內or外的兩面顏色不同的口罩,我是很想尊重專業,就把上方口罩當成是朝口鼻的那一面,但又無法忽略除了鬆緊帶以外的其他特徵」,因此他詢問大家到底該如何分辨口罩內外面。貼文一出後,許多網友紛紛前來解答,並表示摺痕朝下、壓條突出的為外側,不能完全用鬆緊帶判斷,「摺痕朝下,就外面啊」、「最簡單的就是看摺痕」、「看壓條。如果突的朝內不就有縫隙了嗎」、「繩子不一定,我家的醫療活性碳繩子出口就在外側」、「有壓條面在外,摺痕朝下者在外」、「日本買的跟這很像,也是長出鬆緊帶的在外」、「用壓條跟摺痕判斷」。
-
2020-02-20 新聞.健康知識+
口罩墊紙重複用?感染控制師:千萬不要,影響密合度
口罩是民眾常用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是杜絕呼吸道傳染病防護工具之一,可有效過濾飛沫及灰塵等微粒功能,但中壢天晟醫院感染控制師劉佳琦表示,因應不同狀況慎選口罩「材質」很重要,正確使用口罩及佩戴時機,會影響使用口罩效果。她表示,民眾如果有發燒、咳嗽、打噴嚏等症狀時,建議佩戴口罩外,自身抵抗力低,避免感染其他病原及前往擁擠場所,如醫療機構或與生病者近距離接觸時也可使用。另醫護人員在工作時為保護病人及自身健康,應佩戴外科口罩。劉佳琦說, 外科口罩應以有顏色面朝外佩戴,因為防水面才可防止病菌透過飛沫傳染,最內層則可吸收口鼻分泌物。佩戴口罩前、後均應洗手並確認其乾燥及完整性;戴上後口、鼻、下巴要罩好,確認口罩與臉部密合且不會漏氣,調整左右兩條固定繩,壓條則順著鼻梁壓妥,才可隔離病源。脫除口罩時,以抓住綁帶或鬆緊帶方式不碰觸外側汙染面再丟進垃圾桶。口罩不可重覆使用,如有髒汙、破損、潮濕或是咳嗽頻繁,應時常更換。至於騎車時所戴棉布口罩,建議經常洗滌並曬乾。另外,在佩戴口罩時千萬不要在口罩內層放置衛生紙或紗布,劉佳琦提醒,這樣的行為不僅不可能延長使用時間,還會破壞口罩的密合度,增加呼吸阻力,應盡量避免。◎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
2020-02-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第24案早發病 學者:病毒恐早已進台灣 建議超前部署
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疫情不斷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深夜緊急宣布新增第24例確診個案。個案為北部60多歲婦女。婦女近兩年未出國,卻在上月22日就發病,感染源不明引起民眾緊張。有學者表示,由於當時我方尚未對中國採取任何入境限制,病毒恐早已進入台灣,但這期間未有明顯群聚感染,民眾也勿過度恐慌。也有學者建議政府應超前部署到社區感染時的標準流程,包含防疫體系、醫療體系或民眾該注意事項,以免當年SARS事件重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該名婦女上月22日出現發燒、咳嗽的症狀,22日至29日曾4度至診所就醫,後來因症狀加劇,開始呼吸急促,29日晚間送往急診,診斷為肺炎,30日住院,本月10日轉入加護病房,昨日確診新冠肺炎,目前仍在治療中,感染源不明。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第24例個案婦人發病當下,台灣尚未針對大陸展開任何入境限制,新型冠狀病毒早就進入台灣。從另一角度來看,這名婦女發病至今已過很久,但台灣尚未爆發明顯群聚感染,意味著這名婦女沒有造成明顯的疫情,故民眾不應過度恐慌。施信如表示,目前政府能做的是思考不同的應變方式,若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且出現明顯的群聚、重症,應比照新加坡,採取輕症在家休息、需隔離就自主管理而非集中管理的模式。中國附醫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跟世界各國相比,台灣與大陸因婚姻、台幹工作、大老闆經商等,往來交流更密切,但目前國內對新冠肺炎的控制已經不錯,建議民眾不要過於擔心。若前往人多地方、密閉空間,或出現身體不適時,才需配戴口罩,真的不用囤積。前疾管局長、南台科大生技系講座教授蘇益仁建議,不要現在去拘泥於是否有社區感染,而是防疫時一定要超前準備,不是人人都在爭議有沒有社區感染一事。蘇益仁說,社區感染、社區傳播只是不同程度的散播方式,感染源不明就代表具有社區傳播的風險,政府應超前部署,不論是防疫體系、醫療體系或民眾的注意事項,都應公布出標準建議流程,以免當年SARS事件重演。
-
2020-02-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墊紗布、陽光曬 延長口罩生命
為了減少浪費和民眾囤積,政府即時推出「實名制」規定每人每周限購兩個,把口罩留給真正的需要的人,值得讚揚。但勢必有人心裡覺得或實際上真的不夠(例如每天搭擁擠的捷運通勤者)。然而,台灣庫存量有限,如何徹底、重複利用口罩?值得有識之士集思廣益。17年前抗SARS時的初期,台灣口罩極缺時,本人服務於台北榮總非第一線的神經科,由自身使用經驗,找到一個方法,可以延長口罩使用次數的方法,希望節省下口罩,讓急診、感染和胸腔科醫護無虞。這個延長口罩使用的方式,獲得很多同事認同,如今向一般民眾推薦,希望全民共體時艱。方法如下:將外科口罩內面墊上兩、三層乾淨紗布,四角用迴紋針別起來固定就行了。更換時取下迴紋針,丟棄有自己口沫的舊紗布換上新的或洗淨再用即可。另外,普通手帕可以取代紗布,兩者都可以洗淨再用。近日,筆者請數位友人試用,眾皆稱「讚」!當然,口罩的外層可能被汙染,盡量避免手觸摸。又因冠狀病毒不耐紫外線照射,如果讓陽光曝曬幾個小時,更有消毒效果。
-
2020-02-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疫專家會議/蘇益仁:防疫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
全球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增加,台灣全力防堵,前疾管局長、南台科技大學教授蘇益仁認為,目前疫情仍停留在防疫專家處理層次處理,當年SARS疫情緊張時期約持續一個多月,防疫人員就已兵疲馬困,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兩個月,民眾歷口罩恐慌、經濟也開始消退,但真正的挑戰可能還在後面。聯合報舉行「抗疫世紀挑戰─從SARS到新冠肺炎」專家會議,蘇益仁以「新冠肺炎未來的可能演變及因應」進行分析。 曾在2003年SARS時期臨危受命擔任衛生署疾管局長(現改制為疾管署)的蘇益仁提到,SARS後國內的重要防疫制度陸續建立,包括招聘防疫醫師、六區防疫指揮官制度、三級實驗室建立,以及克流感等藥物儲備等。然而這波新冠肺炎疫情,面臨的困境卻是三箭齊發,春節返鄉、流感、新冠肺炎。因此當流感的發燒病人都湧向醫院,再加上收治新冠肺炎病人,對醫療體系是極大考驗。蘇益仁認為,武漢疫情失控,便來自於醫療崩潰,因此台灣必須提早一步針對可能的疫情走向提出因應策略。蘇益仁表示,目前疫情最樂觀的走向是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研究團隊所預測的,疫情於四月獲得控制,並且結束。雖然這個看法全球專家都懷疑,但從中國近日建立方艙醫院、火神山醫院,針對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隔離,並將有臨床症狀即納入收治隔離範圍等動作來看,蘇益仁認為,中國傾國家之力達到「鐘南山的預測」。蘇益仁以SARS期間WHO宣布旅遊警示區解除和疫區除名經驗表示,中國大陸必然知道這波疫情已嚴重影響該國政治、經濟各層面,因此第一步採取「將病人隔離清楚」,換取他國取消對其旅遊、通航禁令,降低經貿衝擊。然而,若中國大陸將有症狀者隔離,而解除封城、全球旅遊警示,但持續有無症狀感染者出現,且具有傳播力,則可能出現第二種情形。疫情不但不可能在三月底結束,中國境內、境外一直持續有疫情發生,這時候國內挑戰才真正開始,該準備多少病房、隔離多少人,以及一般民眾如何處理,都是極大的考驗。蘇益仁說,第三種可能性則是演變成新冠肺炎流感化,成為季節性流行,致死率、致病率若是不嚴重,如何讓民眾正常生活,以及藥物、疫苗發展,成為重要課題。蘇益仁提出建言,若社區感染不可避免,則危機評估應拉高到國安層級處理,中國採取措施是否有效,將是觀察重點。
-
2020-02-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疫專家會議/張上淳 新冠病毒恐常態化 防疫保持彈性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重創全球經濟,人心惶惶,曾經率領抗煞團隊、時任副總指揮官,現為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表示,參考日本、新加坡等傳染模式,台灣未來恐難以避免出現社區感染,甚至成為常態化。因此,現階段國內防疫重點為「圍堵」,應逐漸轉為「減災」。聯合報舉行「抗疫世紀挑戰─從SARS到新冠肺炎」專家會議,張上淳就「從抗SARS到抗武漢新冠──台灣的因應」,提出他的建議。如何「減災」?張上淳說,面對不同疾病,依據疾病特性應採用不同的戰術,例如SARS在患者發燒前沒有感染力,因此透過發燒篩檢可及早發現病患,但目前國內新型冠狀肺炎個案中,大多數症狀均屬輕度、中度,許多人發燒表現不明顯,僅短暫發燒,體溫就降下來,但仍有肺炎症狀。張上淳估計,應有許多感染者在沒有任何治療的情況下,就已經退燒,或被視為疑似流感個案,服用了克流感而退燒,這些可能成為防疫漏洞。因此,防疫篩檢作工已經有所改變,目標對象不能只鎖定發燒患者,擴大篩檢及通報條件有其必要性。從生物學演化角度,新冠病毒相當成功,SARS病毒則是失敗許多,因為SARS患者發燒後才具有傳染力,且致率高,當患者死亡,病毒自己也無法生存,無法繼續擴散下去。張上淳表示,從日本、新加坡等地疫情變化來看,這次新冠病毒相當聰明,屬於成功的病毒進化演變,許多感染者無症狀,只是短暫發燒,卻可能繼續傳染給別人,遠比SARS還要聰明。張上淳舉例,在這次確診個案中,最特別的是一家四口從香港轉機至義大利旅遊的感染家庭感染案例,媽媽先確診,接著是爸爸,然後是輕微咳嗽的大兒子,最令人意外的是小兒子完全沒有症狀,但在台大醫療團隊堅持下,讓他接受篩檢,就在媽媽確診後的五、六天,篩檢報告出爐,竟也是陽性,證實被感染,即使沒有症狀,但體內被驗出病毒。張上淳說,透過這個家內群聚感染,可也瞭解到「症狀前偵測」的重要性,因為迄今醫學界仍無法真正瞭解這個病毒,未來防疫上可能面臨更大困難,恐將受到嚴峻疫情威脅。日本、新加坡等陸續爆發社區感染,國內在出現例死亡案例後,專家會議已決定擴大篩檢範圍,擴大對象包含十四天內有國外旅遊史、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治療三日未好轉等肺炎個案,都須加強採檢送驗。為了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國內於一月初成立防疫指揮中心,迄今防堵成效優異,贏得民眾肯定,但專家學者仍有改善空間,張上淳觀察,在這次防疫作戰中,最奇特現象就是口罩之亂,引爆關鍵在於中央與地方不同步。張上淳認為,中央及地方不同步是造成口罩之亂的主因,中央一開始宣布全國備有四千多萬片口罩,足供國人使用,但卻有專家建議,全民都應戴口罩,如此一來,口罩怎可能夠用。張上淳說,口罩數量有限,在尚未出現社區感染之前,防疫戰術上,就不能宣導全民戴口罩。如果在防堵疫情措施上,中央與地方或是專家未能統一戰術,就可能削弱整體防疫作戰成果。至於醫院防疫抗戰量能上,張上淳說,2003年SARS疫情爆發,他擔任台大醫院感染科主任,團隊收治國內第一例確診個案,當時該病人住在負壓隔離病房,一天他門診時,接到同事通知,個案妻子也有肺炎跡象,且持續發燒,夫妻前後均罹患肺炎。他認為,這相當不尋常,通常肺炎少見傳染案例,他立刻要求進行篩檢,個案妻子因此確診,所幸院方早已做好院內感控,並未引起院內感染。張上淳指出,SARS之後,各縣市均建立防治醫療網,各醫院感控措施也相當努力,但時間一久,戒心逐漸鬆懈,甚至質疑持續投資人力物力的必要性,政府應該正視。張上淳指出,新冠病毒可能常態化、流感化,政府務必加強衛教宣導,並著手提高醫護人員的教育訓練,並備妥足夠防疫物資,並針對不同流行病毒疫情,擬定不同防疫戰術,保持彈性,靈活指揮調度。
-
2020-02-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疫專家會議/李秉穎:新冠肺炎非SARS 擔憂防疫漏洞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表示,台灣現在面對是不同的病毒,並非SARS再來,2003年抗煞之後,後他曾說過SARS不一定會再來,但可能出現類似SARS的疫情。面對新冠肺炎,他最擔憂民眾配合度不足、對中國大陸航班往來、疫情資訊不透明等,造成防疫漏洞。聯合報舉行「抗疫世紀挑戰─從SARS到新冠肺炎」專家會議,李秉穎以「預防社區感染可能出現的漏洞」為題,首先對民眾提出呼籲。他指出,春節前曾上節目談到我們對新冠肺炎準備好了嗎?政府、醫院已備戰,但民眾似乎未必準備好了,例如現在還有民眾居家檢疫不配合,很多人認為無症狀不會傳染、亂填健康聲明書、不誠實申報旅遊史等。李秉穎說,有些民眾認為他沒有被感染,因此不願意接受居家檢疫或隔離,雖然已有開罰,但仍有人逃避。他呼籲,全民要有共識,「防疫如同作戰」不是口號,違反規定者就是逃兵,作戰時以國家利益為優先,例如醫護人員不能說不要收治病患。人權和自由不能無限擴大,李秉穎舉例,現在被發現酒駕者得到拘留所關一天,以此觀點來看,若檢疫者到處趴趴走,也應關起來,關個幾天他都贊成並覺得合理。第二個憂慮是中國航班往來。李秉穎說,我國與中國未完全斷航,站在防疫角度來講,應該要暫停往來,但考量經濟活動無法如此,既然斷不掉,就要加強檢疫。因萬一台灣失守,如出現社區傳播,強度遠比與大陸斷航來得嚴重。第三個憂慮則是中國資訊不透明。李秉穎說,台灣加強對旅遊國家的管制,「有沒有明顯的社區感染」是指標,而目前台灣所得到數據,以WHO只公布個案數而已。但若單一地方個案數多,會需要更多資訊,如當地報導、有無明顯傳染源等,都是很重要的事,但目前台灣都是間接資訊。非中國地區的新聞報導則較明確,如新加坡、日本等,沒有明顯傳染的個案也會通知,像日本只有一級,很多沒有傳染源的病例。而在間接傳染上,他舉一家四口至義大利旅遊被不明傳染源傳染為例,明顯就是無症狀感染,建議所有旅遊者搭機時,都應提高警覺。2003年,李秉穎曾為一位七歲小女孩診治,她因肺炎住院,雖然沒有旅遊史,但被驗出SARS病毒,進一步詢問才發現,她在一個月前與自中國大陸回台的阿姨玩了一整天,推測可能因此感染。李秉穎訒為,目前台灣社會有過度緊張的現象,例如很多民眾在藥局排隊買口罩,其實不必要,健康人不用戴口罩,進入醫院、或可能與國際旅客接觸等才需戴。他建議民眾有不適或生病,盡速就醫,並詳實告知醫師可能接觸史,以便後續判定。
-
2020-02-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疫情讓兩岸緊張激化?陳嘉新:用科學紓解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專家預期它將「流感化」。若果真如此,防疫模式該如何轉場?精神科專科醫師、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陳嘉新分析台灣現況及國際局勢,點出科學論述、藥物開發、社會團結這三要素,將是防疫路能否走得長遠穩健之關鍵。十七年前,SARS肆虐時,陳嘉新在精神科專科醫院,當時他最擔心院內感染,幸好沒有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僅兩個多月,他表示,一開始資訊不足,世界各國設想為較大的威脅,因循SARS模式高規格防治。當世界各國逐漸了解新冠肺炎病毒致死率不高,台灣也有包括何美鄉、陳建仁、賴明詔等專家學者公開預警疫情將「流感化」,防疫模式應會逐漸轉變。陳嘉新說,接下來,政策要如何因應對於病毒的科學發現?該如何把阻絕型的戰爭態度,轉變為接受型的和平共存態度?防疫的形象和步調怎麼調整?這些都是政府當思考的,也需要全世界一起行動,非台灣可獨創。陳嘉新分析,全球防疫模式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但現在WHO國際形象堪慮,專業權信下降,目前各國還是高規格處理,採類似流感應對方式的國家很少,台灣也很難在這種氣氛中轉向。政治壓力 可以用科學紓解除了國際情勢還不允許,台灣內部也有政治因素要解開。陳嘉新表示,疫情發生在選後,又涉及兩岸關係的糾結,討論空間無形間縮小。社會論點逐漸變得二元化,好像中國來的人就是毒,這種論述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解套,比較難繼續談該怎麼做,因為風險評估往往不是只基於科學的描述,也關係到民眾的認知。陳嘉新說,當政治讓科學不好談,也可讓科學來紓解政治的壓力。公衛醫學專家站在科學基礎上發聲,有助調整大眾對病毒危險性的認識,慢慢接受它會變成一種流感,間接緩解國族糾結。安定民心 藥物是一個關鍵要成功改變民眾認知,藥物是一個關鍵。陳嘉新分析,現在因為沒有特效藥,所以民眾會害怕,政府只好用最高規格去防治。如果早點找到有確效的藥物、甚至是疫苗,就像現在的流感一樣,民眾會更容易平常心看待。社會團結 可穩定醫療系統防疫之路要走得穩,社會團結不可或缺。陳嘉新說,台灣醫療人員現在擔心醫療系統會被拖垮、得不到適當的防護。醫療系統的穩定,仰賴政府支持和人民配合,口罩實名制就是個好例子,可約束民眾搶購、保障醫療人員,同時考驗台灣社會能否團結合作、有無向心力。陳嘉新觀察,指揮中心資訊透明,展現威望和行動力,令全民安心,也帶動社會團結、有效領導輿論走向,都是優點。但這也同時冒著「被神化」的風險,被期望愈高,愈不被容許出錯。如何保持領導優勢、降低神化風險,這其中拿捏需要智慧。
-
2020-02-20 科別.精神.身心
擔心肺炎疫情也會破壞免疫力!醫師教你10個放鬆方法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新冠病毒疫情越演越烈,台灣也出現第1例死亡個案,消息公布後,藥局外面排隊購買口罩的人潮更多,許多人惶惶不安,擔心被感染,甚至影響睡眠。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最近幾個月來,新冠肺炎已經成為門診患者主要的壓力來源,9成身心疾病患者擔心疫情影響健康,甚至連帶造成經濟景氣變差,工作可能不保。如果長期處於高壓力、焦慮的情況下,恐讓免疫系統混亂,導致唾液中的抗體(免疫球蛋白)下降,而唾液是抵擋呼吸道疾病的第1防線,如果免疫力下降,身體狀況就會變差。另外,長期處於焦慮、壓力過大的情況下,大腦會分泌可體松(即壓力荷爾蒙),影響免疫系統的運作。研究證實,廣泛性焦慮患者血液裡面的免疫球蛋白數值明顯低於一般人。如何放鬆心情?楊聰財建議,應該睡眠充足,食物攝取均衡、維持運動習慣,並多找人聊天說話,甚至唱歌,寫心情日記、感恩日記,轉移注意力。另外,多做腹式呼吸,鼻子吸氣、嘴巴吐氣,試著讓吐納又慢又深,持續5、6個深呼吸,一邊呼吸,一邊冥想大自然,有助於轉移注意力,遠離憂鬱焦慮意念。如果覺得身心焦慮,影響睡眠,建議不要看電視新聞,也不要上網搜尋相關訊息,多至戶外走走。如果狀況嚴重,無法靜下來,甚至失眠,建議至身心科就診,尋求協助。在飲食方面,國民健康署建議,多吃不同顏色的蔬果,攝取其中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及植物化學素,減少發炎介質,強化免疫細胞,進而增強抵抗力。每餐水果攝取份量約1個拳頭大,水果洗乾淨後,連果皮一起吃,才能攝取到更多的營養素;每餐蔬菜攝取量則比一個拳頭還要大一些,甚至可以適量增加。另外,可以在客廳或餐廳桌上,放些方便食用的水果,如橘子、香蕉等,餐間肚子餓時,即可取用,不但有助於1天達到應攝取之建議量,更可取代吃零食的習慣。(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呼吸困難、感覺快死掉卻查無病因! 別再以為是心臟病,3特徵跟「恐慌症」有關 癌症指數高就是罹癌了? 先別嚇自己!醫師解釋給你聽
-
2020-02-1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再六天就開學 指揮中心:開學前全面完成消毒
教育部定調2月25日正式開學,因應大批學生即將重返校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2月23日將全面完成4000多所,公立高中(含)以下各級學校及公立幼兒園的消毒,學校專有的交通車約有388輛,一併消毒,另,學校交通車與租賃車及跟客運合作車輛將由交通部一併納管。教育部國教署署長彭富源表示,因應開學,目前已經要求各級學校,必須要在開學前三天完成清潔消毒,根據統計,我國公立高中以下學校約有4000所,學校內的公共空間及校園周遭會由環保署來責成各地環保局在2月23前完成。校園室內部分,學校會持續消毒工作,把手把、門把、桌椅、開關等場域與設施設備進行清潔與消毒。此外,學校專有交通車部分大約有388輛也會進行全面消毒,另外,學校交通車與租賃車以及跟客運合作車輛將由交通部一併納管,按照交通部要求,做完整一致的消毒標準,發車、收班將各消毒一次。此外,配合開學後人員交通流動需求,交通部已責成相關大眾運輸業者加強清潔消毒,高、台鐵列車每日至少清潔消毒一次,高鐵列車常接觸設施,如扶手、餐桌,每次折返消毒1次、捷運常接觸設施每8小時1次及台鐵列車回廠後亦加強消毒一次。另公路客運、國道客運,已要求每日發車前、收班後消毒1次;行駛期間每八小時消毒1次。遊覽車、計程車於營業時比照辦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對於學童上學戴口罩的建議,則是無須戴口罩,建議維持室內通風即可,除了學校等公共場所的清潔消毒外,提醒民眾也應落實肥皂勤洗手、保持住家通風,並定期清潔家戶內外環境,以維護自己與家人健康。
-
2020-02-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隔離檢疫不能性行為的原因 防疫醫師:和體液無關
居家檢疫者不能外出也不能性行為。防疫醫師詹珮君說,新冠肺炎非體液傳染的性傳染病,但性行為是親密接觸,可能沾染飛沫。並建議民眾無須搶口罩,社交距離逾一公尺以策安全。台灣目前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新冠肺炎)病例仍以境外、有中國旅遊史或接觸史居多,有3個本土家庭群聚感染,包含兩對夫妻及白牌計程車司機一家共4人染病,風險因子除了同住,也可能與生活起居的親密接觸有關。根據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醫師發布的個案報告顯示,台灣一對確診新冠肺炎的夫妻,其中丈夫只接觸了從中國返台的太太,在家共用一間臥室和一起吃飯,也顯示家庭內的親密接觸是感染的高風險因子。疾管署防疫醫師詹珮君日前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已知導致新冠肺炎的冠狀病毒是飛沫傳染或接觸到帶有病毒的分泌物,但許多民眾對防範病毒的觀念理解有誤,或不太清楚親密接觸的定義。為了釐清民眾觀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日發布多支衛教影片。其中一支由詹珮君拍攝的影片,解釋居家隔離和居家檢疫的異同。台灣目前約有2至3萬人必須居家檢疫,不得隨意外出。詹珮君說,居家隔離和居家檢疫主要是對象不同,前者是確診者的接觸者;後者是有中港澳旅遊史者。但兩者應該遵循的事項一模一樣。包含要留在住家或處所,不要外出;每天紀錄體溫跟身體狀況;家人和隔離者要勤洗手,不要觸摸眼、口鼻;且最好有獨立房間,與家人避免一公尺以內的接觸。此外,居家隔離和檢疫者,不可搭大眾交通工具,也不應該跟家人同桌吃飯、擁抱、親吻、發生性行為。如果要共用房間衛浴,每天必須以漂白水消毒環境3次。為什麼不能性行為?詹珮君說,新冠肺炎不是性傳染病,並非因體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母乳)帶有病毒而禁止性行為;而是因飛沫,或碰觸沾有飛沫的地方,又去碰了眼口鼻導致染病。性行為是親密的接觸,不只是體液的交換,還會有前戲,可能會親吻、愛撫,都增加感染風險。詹珮君表示,民眾對「親密接觸」的認識可能比較侷限,一直搶口罩想防範,但只是為了應付別人或撫慰自身內心恐懼;卻忽略「共食」、「性行為」等風險因子。面對台灣當前的狀況,詹珮君說,社區有零星的病例,民眾應有清楚的認知和危機意識,不需改變生活太多,但任何「相濡以沫」的行為應避免,且與人的社交距離,應相距一公尺以上。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目前對新冠肺炎病毒的了解,此病並不是透過性行為傳播,而是因與病患親密、長時間接觸而感染。台灣近日雖新增與聚餐有關的確診個案,但共食可能有多種樣態,且同桌目前也僅有一人確診,關鍵應還是與確診者的近距離接觸有關。
-
2020-02-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病毒空氣傳播?陸官方:封閉環境下有可能
新型冠狀病毒是否可能透過氣溶膠傳播(即空氣傳播),曾引起爭論,有專家認為存在,有專家認為不存在。大陸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的通知》,對是否存在氣溶膠傳播途徑有了明確說法。第一財經報導,上述方案對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進行更新:傳播途徑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對於傳播途徑中的消化道傳播,第六版刪除了此一表述。有關氣溶膠傳播新冠病毒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例如空氣藏毒能飄到幾公里、 開窗通風也能引毒入室的傳言開始出現。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解釋,所謂氣溶膠傳播,是飛沫在空氣中懸浮的過程中失去水分,其中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形成飛沫核,飄到更遠的地方。但這種情況只會在特定環境可能發生,如醫生臨床上進行氣管插管時。馮錄召表示,目前新冠病毒最主要傳播途徑是近距離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對於近距離飛沫傳播,說話、咳嗽、打噴嚏產生的飛沫一般只能傳播1公尺至2公尺,不會在空氣中長期漂浮。仍然建議大家每天2次通風,這是減少感染的有效措施。不過有專家早就提示,一般病毒和細菌在一定條件的環境都會存在,會跟空氣的濕度、溫度有關。專家同時提醒,即便有氣溶膠也不用擔心,只要個人防護到位,跟預防飛沫傳播區別不大,戴口罩、勤洗手。
-
2020-02-1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中國防疫執法粗暴 毆打、遊街、綑綁頻傳
中國官方下令嚴格執行新冠肺炎防疫措施,但近日多地傳出執法粗暴、侵害人權的事件,有民眾沒戴口罩就被毆打;違規打麻將被迫抬麻將桌遊街示眾;還有許多人當場被綑綁,宛如文革重現。由於相關影片在網路廣為散播,引發民意反彈,中國公安部部長趙克志18日明確要求公安民警在疫情防控工作,要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嚴禁過度執法、粗暴執法」。綜合時代周報、中國經濟周刊等陸媒報導,官方要求嚴格執行防疫措施的命令,到了基層卻頻頻出現藉疫情防控之名違反法律、侵犯人權的驚悚畫面。網傳影片顯示,許多外出民眾未依規定戴上口罩,就被執法人員攔下來辱罵、搧耳光;部分民眾不滿執法過嚴出言頂撞,就被壓制在地逮捕,在眾目睽睽下被毆打。湖北省漢川市楊林溝鎮曾灣區一名老人在田裡幹活,因為沒戴口罩就被辱罵毆打。老人挨打時舉著雙手,做著投降的姿勢,一臉的無措害怕,一邊挨打一邊說:「戴戴戴」。但中共官媒人民日報發布預防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口罩使用指南」提到,在非疫區空曠且通風場所,不需要佩戴口罩。2月10日,江西豐城教師鄢丹軍在家封閉十餘天後,出門在自己小區內慢跑,跑步時並未戴口罩。被小區防疫人員發現後,立即對他進行勸阻。他對工作人員稱:「鍾南山院士曾說過,家中和人流不密集的地方不需要戴口罩。」但工作人員根本不聽。次日,鄢丹君因此被送到強制隔離點進行強制隔離。2月13日,豐城市教育體育局發布通告,決定給予其行政記過處分。大陸近日多城進行封閉式管理,嚴禁民眾聚眾打牌。但湖北孝感一家3口只是在家裡打麻將,一名身穿迷彩服、手臂戴著紅袖章的男人就衝進他們家裡,二話不說拿起麻將就打砸,引發打麻將的一名年人不滿回砸。這一砸,衝出了更多佩戴紅袖章的志工強拉控制該年輕人,有人連抽他幾個耳光,就連麻將桌也被這些人拖到門口砸毀。據報導,湖北安陸市洑水鎮一家4口,因為在家打撲克被抓,當局下令他們在鎮政府大門罰站,要求唸:「我們是一家四口,今天下午在家打撲克,違反了非常時期不聚集、不打牌的命令,我們錯了。」重慶市合興鎮有4人打麻將被抓就更慘了。影片顯示,他們被迫抬著麻將桌遊街,政府工作人員一邊拿著大聲公警告: 「疫情期間,禁止打牌打麻將」。另有影片顯示,多名聚賭民眾被遊街示眾,還被繩索綑綁成一列,狼狽不堪。2月13日,河南省濮陽市一名村民因為沒戴口罩,竟被工作人員捆綁在房屋柱子上示眾。另外一名疫情防控人員大聲訓斥:「忘戴了,你想活嗎?你不活人家老百姓還活呢!」影片流出引發眾怒後,該名防控人員稱,捆綁只是為了「嚇唬他」。17日,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回應稱,該村民每天不戴口罩,多次出入檢查口,不服從勸告,但防控人員的做法欠妥當,已對工作人員進行嚴肅批評教育,公安已介入調查。據報導,大陸多地封村,防疫工作人員傳出許多粗暴阻攔行為,有人拿掃帚攆人,有人拿木棒轟人,有人則直接推搡甚至毆打。還有菜販出來賣菜,菜攤也被無端砸爛,任憑如何苦求都沒用。
-
2020-02-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鑽石公主542確診…台灣5移民官全身而退 他爆救命三關鍵
鑽石公主號郵輪目前已知共有542例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美國國家過敏症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弗契(Anthony Fauci)認為,這艘郵輪如同病毒「培養皿」,顯示新冠病毒在封閉空間具有高度傳染力。曾經待在該船4天的台灣5移民官幸好都沒事,何姓移民官爆救命三關鍵,戴口罩,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鑽石公主號1月31日要靠港基隆港,因有2600人要下船入境,為了方便旅客遊玩,基隆港國境事務隊循例派遣5位移民官去執行「前站查驗」。他們到鑽石公主的前一個停靠港下龍灣,直接登上鑽石公主號,從下龍灣到基隆港的航行中,在船上逐一檢驗申請入台旅客的證件。沒想到船進基隆港後,2月5日下午,5人分別接到通知,說香港陳姓老翁確診,曾待在船上4天的他們,與多人接觸,必須居家隔離到2月14日,最近5人都平安出關了。何姓移民官受訪指出,當時上船不知道有確診問題,上級很明確命令大陸旅客不能上船,但港澳旅客未禁,船上有200多位港澳旅客,他看到幾位港澳旅客咳嗽,沒刻意去閃,當時心想老人家咳也算正常。回到基隆港,看到鑽石公主疫情大爆發,也不能說自己慶幸,鑽石公主病毒傳染途徑他不敢臆測,船上有很多設施,會有人潮,他都沒去,工作完,吃飽飯,到舺板運動一下,他就回房。他認為防疫不難,戴口罩,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他上船就盡量不讓自己曝露在危險的狀況下,這是他的工作,如果不幸被感染就接受治療。
-
2020-02-1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陸導一家4人死於新冠肺炎 包括武昌醫院護士胞姊
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罹患新冠肺炎昨天病逝,此前同是武昌醫院的59歲護士柳帆也因此身故,而武漢市官方微博「武漢發布」證實,不只柳帆,她的父母與胞弟,全因罹患新冠肺炎致死。根據北京日報官網京報網18日報導,網友@王星WX於16日提問:「請問武漢市武昌醫院的護士柳帆,是在一線抗擊肺炎的工作中感染的嗎?網傳她的父母和弟弟都因這次疫情去世,是真的嗎?她還有家人在嗎?在武昌醫院,和其他武漢醫院,醫護人員防護服、口罩夠用嗎?」武漢發布在18日答覆此提問指出,59歲的柳帆是副主任護師,她在2月2日之前一直正常上班,3日至5日輪休3天,6日發燒不適,7日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當天就住院治療。武漢發布指出,由於柳帆「基礎性疾病較多,病情呈進行性加重」,14日晚上經搶救無效逝世。武漢發布說,在她去世前,其父母和弟弟也先後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丈夫和女兒目前正在隔離觀察中,尚未發現感染新冠肺炎。中國官方微博發布的這項消息,證實網路盛傳許久,湖北電影製片廠導演常凱一家4人相繼染病去世的不幸,而柳帆與常凱是親姊弟。根據先前財新網報導,1月25日大年初一,常凱的父親出現新冠肺炎感染症狀,因多家醫院沒有床位無奈回家自救,數天後就撒手人寰,母親2月4日被武昌醫院收治,2月8日去世。常凱與柳帆一起照顧父母,也雙雙染病。常凱2月4日身體不適,2月9日傍晚7時5分入住黃陂區人民醫院,2月14日凌晨常凱不治,當天下午,柳帆也病逝。報導引述常凱的大學同學說,常凱在去世前寫下遺言講述求醫難,並稱他與妻子都感染新冠肺炎,「輾轉諸家醫院哀求哭拜,怎奈位卑言輕,床位難覓,直至病入膏肓,錯失醫治良機,奄奄氣息之中,廣告親朋好友及遠在英倫吾兒:我一生為子盡孝,為父盡責,為夫愛妻,為人盡誠!永別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常凱身故後,目前妻子躺在加護病房,兒子在英國留學,常凱的姊夫也就是柳帆的丈夫,還有柳帆的女兒目前則是隔離觀察中。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一家有4口因罹患新冠肺炎致命,撰寫武漢封城日記的當地作家方方發文說:「常凱的絕命書,極盡克制。但讀過的人,無不有錐心之痛。醫生朋友告訴我,他們姐弟一個隨母姓,一個隨父姓。父母都在醫界工作…這個悲慘的家庭,武漢人永遠不會忘記。」
-
2020-02-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延長口罩生命 醫師4要點教你如何使用口罩套
新冠肺炎猖獗,要避免病毒感染,最重要的就是勤洗手、戴口罩,但學齡兒童即將開學,學校跟補習班規定要戴口罩才能去,孩子天天都要上學,哪來這麼多一般外科口罩?目前口罩處於管制時期,不易購買。口罩又常因口水、食物、灰塵、化妝品沾汙,不能不換,於是就誕生了能暫時延長一般外科口罩生命的「口罩套」。一般醫用外科口罩由三層不同的不織布組成,可阻擋大部分5微米顆粒,也可阻擋新冠肺炎病毒,應每日更換;布口罩僅阻擋較大的粉塵,好處是可以重複清洗使用。「口罩套」是用一層布將一般外科口罩包覆住,萬一髒了就洗外層,減少內層汙染丟棄的頻率,進而延長口罩使用生命。若沒有近距離接觸體液、口沫風險時,理論上可提供大多數場合使用,在口罩緊缺、管制時期,不失為替代方案。口罩套的製作相當簡單,以左右開口為例,用一層布圈成左右開口,中間套入一般外科口罩(如圖),使用上最方便,但左右兩側略不服貼且遮臉;口罩套也可做上開、下開,很服貼,但會太緊不透氣;多加了一層,天氣冷剛剛好,熱起來容易氣悶。目前網路上已有很多人分享製作方式,DIY相當簡單。個人喜歡左右開,耳掛跟鼻壓條都用原本一般外科口罩的就好,不需另行製作。建議口罩套使用要點如下:1.醫護人員上班不要用!這不是用來代替一般外科口罩的,只適合下班使用。2.平時外出,若想擁有一般外科口罩的防護力,又想用久一點,口罩套是可替代的選擇。例如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進入室內密閉空間都可以使用。3.有的小朋友容易弄髒口罩,口罩套非常適合。4.再次強調,一般外科口罩汙染了就得換,口罩套也要每天清洗。
-
2020-02-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邱南昌/抗疫別慌 謹守「三心兩意」
在此疫情訊息滿天飛之際,謹提出「三心兩意」供大家分享。這就是:「信心」、「愛心」、「耐心」以及「留意」和「如意」。信心:對我們的防疫工作要有信心。以台灣和中國大陸來往之密切,至今我們仍僅有少數的案例,這已經是防疫上高度的成果了。防疫單位竭盡心力的防堵是最主要原因,政府端根據疫情變化即時提供應變建議,醫療院所依據指示隨時調整病人處置方式。台灣的健康照護體系最近被國際商業雜誌評比為全球「健康照護指標」第一名,而我們的防疫工作的確也是名符其實。愛心:需要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的人,只是不幸因疫情而需要做此措施,千萬不可用歧視的眼光看待,只要過了兩周的期限,無傳染給他人之顧慮,就與一般人無異。但被要求做兩周管理的人在這段時間,也請遵照指示,不要讓其他民眾害怕。耐心:新冠肺炎的疫情估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且很可能會「流感化」,就是天熱個案逐漸減少,但來年再至,以及即使發生社區感染,發現感染後的致死率也不會那麼的高。隨著更多中國大陸以外較可靠的數據明朗後,希望大眾對新冠肺炎的恐懼能降低,相關的隔離檢疫措施也可能可以逐步放寬。留意:做好個人衛生管理。戴口罩是有呼吸道感染的人要配戴,減少傳染給他人的機會。洗手本來就是減少傳染病最重要的一件事,即使沒有此波疫情,平日也該養成的好習慣。如意:不必過度恐慌,放鬆心情、保持良好的作息與規律的運動及生活習慣,才能增強免疫力,定能如意並且順利的度過這次疫情。
-
2020-02-19 科別.皮膚
預防病毒勤洗手卻引發皮膚炎?WHO教你3招緩解不適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勤洗手是防疫的不二法門,但有些人頻繁洗手卻容易有皮膚不適的問題,該怎麼辦?世界衛生組織指引指出,這在醫護人員很常見,洗手引發的皮膚問題,最常見是「刺激性接觸皮膚炎」和「過敏性接觸皮膚炎」,避免法則有三:選擇刺激性較小的清潔產品;避免增加皮膚刺激性的行為;在洗手後使用保濕護膚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引,「刺激性接觸皮膚炎」會產生、乾燥、刺激、瘙癢,甚至破皮和出血等症狀;原因是清潔品中的某些清潔或抗菌成分,容易洗掉皮膚表面的油脂層,且逐漸向皮膚深層侵蝕。尤其在乾燥的季節,這種情況會加劇,損壞皮膚。這各種清潔品中,實驗顯示,酒精對於手部的耐受性相對較好。而碘類溶液刺激性稍高,刺激度高至低依序是氯己定、氯二甲酚、三氯沙和酒精。至於「過敏性接觸皮膚炎」,症狀輕重不等,嚴重可能引起呼吸道窘迫等,症狀發生當下,可能是延遲性的接觸性皮膚炎,也可能立即的接觸性蕁麻疹,常常是清潔品中的香料和防腐劑引起。如何避免洗手引發的皮膚不適,世界衛生組織指引建議:選擇刺激性較小的清潔產品:若肥皂會引起不適,就選擇酒精類的清潔品替代。在醫療院所等場合,沒有一件產品是零風險的,可提供多種替代產品。避免增加皮膚刺激性的行為:肥皂洗完手前後,沒必要再使用酒精類產品,反刺激引起皮膚炎,此外,洗完手後,在溼答答的狀態戴手套也容易引起不適。在洗手後使用保濕護膚品:洗手後的皮膚狀態,會因為氣候、個人膚質而有所不同,有些研究發現,皮膚較深的護士,洗手引發的不適的機率,較皮膚較淺的護士低。這類會有不適的人,可能需要額外的皮膚保濕。保濕乳和保濕霜通常包含保濕劑、脂肪和油脂,有助皮膚保溼,並補充皮膚的油質保護層。許多研究都顯示,使用保濕產品,有助緩解洗手的皮膚不適。參考資料:1. WHO Guidelines on Hand Hygiene in Health Care: First Global Patient Safety Challenge Clean Care Is Safer Care.(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洗手分2種 肥皂洗、乾洗手哪種清潔較乾淨? 防武漢肺炎只戴口罩? 6個時候別忘了要洗手 
-
2020-02-18 該看哪科.兒科
首例年紀最大腸病毒重症 下周開學疾管署籲做好消毒
腸病毒一般發生於春夏之際,國內現在雖不是腸病毒流行期,但疾管署今公布,上周新增兩例腸病毒併發重症,其中一位北部15歲少年為今年最年長個案,因感染腸病毒71型而併發腦炎、脊髓炎,所幸住院治療後已康復。疾管署提醒,下周各級學校就要開學,應落實個人衛生及校園環境清潔消毒。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15歲少年1月7日出現高燒、雙手顫抖與持續頸肩疼痛等症狀,發病後第三天持續嘔吐、頭痛且出現不太不穩等症狀,經檢驗確診為腸病毒71型感染且併發腦炎、脊髓炎。住院治療兩周後,健康狀況穩定,但肢體無力等情形仍在持續復健中。林詠青表示,雖然腸病毒重症主要高危險群為5歲以下嬰幼兒,但過去也有年紀較長的「大小孩」併發重症,去年最年長個案為17歲。另一例腸病毒重症個案為東部6歲女童,她在1月17日出現發燒、口腔潰瘍、手腳紅疹及嗜睡等症狀,18日因嘔吐、意識模糊等情形收治住院,經檢驗審查確診,住院治療一周後,症狀改善並已出院。林詠青說兩名個案的家人都未有腸病毒症狀,但同班同學中皆有確診案例,不排除為放寒假前校園內交叉感染。因此提醒,下周即將開學,因此校園須特別注意腸病毒防範,尤其是否的有嗜睡、意識不清等併發重症。若是生病則盡量不上學、呼吸道症狀應戴上口罩,學校也須將學童常接觸手把、扶手等使用消毒水消毒。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腸病毒疫情處於低點,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群為主,惟腸病毒71型仍持續活動。今(2020)年累計4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均感染腸病毒71型;近3年(2017至2019)同期分別為0例、3例(克沙奇A4型1例、克沙奇B1型2例)、3例(克沙奇A10型、腸病毒71型及腸病毒D68型各1例)。
-
2020-02-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清明返台潮 專家籲台商加強檢疫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說,目前和中國大陸只剩五處機場可飛,不過台商及中國返台人士確診比率高,加上一個月後的清明節,是另一波台商返台潮,他建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未來針對台商返台時加強檢疫或採較嚴格標準,防止台灣疫情擴大。指揮中心應變監測官莊人祥表示,國內首例死亡個案仍未完全確認其感染源,他接觸過的三名具中港澳旅遊史的台商乘客,經疫情調查發現,只有浙江台商有呼吸道症狀,且乘車日期符合死亡個案可能受到感染時間,因此鎖定他。但該名台商初步採檢呈現陰性,還需要台大醫學院及中研院檢驗抗體才能確定。黃高彬說,該浙江台商病毒採檢雖呈陰性,但返台時有嚴重咳嗽,且返台後多次就醫治療,故感染可能性相對較高。至於採檢呈陰性,可能是1月22日返台至今已接近一個月,縱使感染過病毒也可能已排除,所以要抽血進一步檢驗看抗體反應。由於國內第十例個案1月返台後僅輕微上呼吸道症狀,就醫時無肺炎,不符合當時通報定義,被診斷為感冒,直到太太發病後經回溯採檢才確診。黃高彬表示,上述台商個案顯示,感染新冠肺炎者症狀可能輕微或甚至無症狀,指揮心中前天已宣布擴大採檢。他說,雖然國內已大幅縮減中國航班,但台商仍可經北京首都、上海浦東及虹橋、成都雙流、廈門高崎等五個機場入境。由於一個月後的清明節也是台商返台潮,他建議台商除應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戴口罩、勤洗手、勿接近可能感染區外,指揮中心未來可針對台商返台時加強檢疫,或採較嚴格標準,防止台灣疫情擴大。
-
2020-02-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開學防疫 專家建議發燒下修至37.5度
教室開窗通風中小學下周二開學,但各縣市對學生發燒、不能入校的標準不一。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天援引研究表示,健康的人體溫約在36.4至36.6度之間,建議我國將發燒定義下修至37.5度,上課時教室開窗通風,並對有身體近距離接觸的運動課程重新規畫調整。台灣大學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臨床教授蘇大成表示,工業革命時的人類體溫平均為37度,2007到2017年時,男性降至36.41度、女性降至36.68度。即使在醫院測量也有類似發現,英國醫學期刊近年一項大型研究,分析超過3萬多名無感染且未使用抗生素的門診病人,發現他們的口內體溫平均為36.6度。台大醫院去年調查600多名門診病人,發現平均體溫在36.16至36.25間。台大公衛學院建議我國將發燒標準下修至37.5度,同時應注意避免在吹風戶外環境測量,以免降低準確度。台大公衛學院建議的校園防疫策略,還包括加大人與人間的距離、教室開窗通風等。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教室座位與座位間理想上應相距1.8公尺,學校也可思考讓全校學生分批下課休息,並針對有身體近距離接觸的運動課程重新規畫調整。在教室通風方面,台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教授陳佳堃表示,台大公衛前年針對北市小學室內外空氣品質的研究發現,在自然通風條件下,只要一分鐘就能使室內外完成換氣,因此建議教室開窗,至少每20分鐘開窗一到三分鐘。如果教室沒有窗戶,建議全程開啟換氣系統,如果教室沒有窗戶且沒有換氣系統,建議停止使用。指揮中心:額溫槍恐低估體溫 不建議常規使用【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針對中小學下周二即將開學,但各縣市對學生發燒標準規定不一,且量測體溫的方法不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應變監測官莊人祥上午表示,各校量體溫方式不一,而用額溫槍測量皮膚表面,常有嚴重低估真正體溫的現象,所以不建議常規使用。莊人祥表示,目前的發燒標準為額溫37.5度,與指揮中心在機場入境的紅外線篩檢標準一致。但因為是額溫,當額溫超過37.5度,還要用其他方式再量一次。莊人祥說,學生和學校人員在校期間如有發燒、咳嗽、喉嚨痛,要戴上口罩,並與其他人分開,在單獨空間直到離開學校為止。
-
2020-02-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診所善心被辜負!全新酒精、整盒口罩被偷 護理師氣炸:疫情見人性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口罩、酒精等防疫產品供不應求,不只民眾抱怨買不到,第一線醫護人員也傳出「不夠用」的聲音。在各項用品吃緊的情況下,竟有人溜進診所順手牽羊,事件曝光後引起眾怒。自疫情爆發以來,網路流傳的炫富梗便從鈔票換成口罩,連路邊飛車搶劫搶的也是口罩,由此可知防疫用品目前的珍貴程度,連醫療院所都要省著用。有護理師發文抱怨,她剛把一瓶酒精放到櫃台,打算讓來看病的患者消毒使用,結果轉身上個洗手間就不見了,同時消失的還有專門提供給忘記戴口罩的民眾使用的口罩一盒。她表示,會放口罩、酒精供民眾使用,是自家院長善心,如果對方老實告知需要酒精,她會直接分裝一些,沒有必要用偷的,「是不知道我們院所也很難買到酒精了嗎」,最後更失望地說「一場疫情看見人性」。偷竊行為引發眾怒,網友紛紛痛斥並建議護理師報警抓人,「報警了,調監視器」、「調監視器告偷竊,沒必要姑息」、「這個時機人家願意提供還要用偷的人,真的超級自私」。也勸告她,現階段口罩、酒精都算貴重物品,還是別大剌剌地擺在外面,有需要再拿出來給患者噴,或是乾脆綁上繩子。該護理師之後回應,目前已調閱診所、路口的監視器,且報案交由警方調查,但於酒精,現在也不放櫃台了,省得被偷。
-
2020-02-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堵新冠肺炎破口 醫師建議加強台商返台後的檢疫
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疫情不斷擴大,台灣除前天出現首例死亡個案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晚宣布,個案母親、外甥女婿也確診,雖已鎖定1名浙江台商,但初步採檢病毒呈現陰性,還要台大醫學院及中研院檢驗抗體才能確定。台灣22名確診個案中,除上述浙江台商目前病毒呈現陰性外,之前也出現如第十例個案無特殊症狀。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建議,目前中國返台只剩五處機場可飛,不過台商或中國返台人士確診比例高,建議應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外,指揮中心未來可針對台商返台時加強檢疫,或採較嚴格標準,防止台灣疫情擴大。指揮中心應變監測官莊人祥表示,清查首例死亡個案中,目前仍未完全確認其感染源,而後找到三名具中港澳旅遊史之台商乘客,經疫情調查發現,其中一名僅有交談,沒有上車,另一名採檢陰性;只剩浙江台商有呼吸道症狀,且乘車日期符合死亡個案可能受到感染時間,因此鎖定浙江台商,進行調查。但因初步採檢呈現陰性,還需要台大醫學院及中研院檢驗抗體才能確定。黃高彬說,該浙江台商病毒採檢雖呈陰性,但返台時雖戴口罩、但有嚴重咳嗽,且返台後也多次就醫治療,故相對感染可能性較高;而採檢會呈陰性,可能是因1月22日返台,至今已接近一個月,縱使有感染過,病毒也可能已排除,所以得進行抽血,進一步檢驗看抗體反應。而像之前第10例個案是第9例的丈夫,曾於去年九月前往武漢工作,1月返台後僅輕微上呼吸道症狀,就醫時無肺炎,不符合當時通報定義,而被診斷為感冒;直到太太發病後經回溯和採檢才確診。黃高彬表示,上述台商個案顯示,感染新冠肺炎者症狀可能輕微或甚至無症狀,所幸指揮心中前天已宣布擴大採檢標準,民眾只要有發燒、呼吸道症狀或14天內不限任何國家的旅遊史,且經醫師檢查後有疑慮者均納檢;而14天內曾接觸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者,都建議接受採檢。但他也認為,雖然國內已大幅縮減中國航班,但台商仍可經北京首都、上海浦東、上海虹橋、成都雙流、廈門高崎等五個機場入境,除目前回台者外,一個月後的清明節也是台商返台潮,建議台商應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戴口罩、勤洗手勿、接近可能感染區外,指揮中心未來可針對台商返台時加強檢疫,或採較嚴格標準,防止台灣疫情擴大。
-
2020-02-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網問誰想出「衛生所」 他憶起讓台醫療走向國際關鍵人物施純仁
為了分擔藥局人員的負擔,全國303家衛生所加入口罩實名制行列,也因為加入衛生所,讓部分難以買到口罩的地區居民成功買到,也因此讓網友好奇「當初為什麼要成立衛生所?」,並在PTT上發文詢問,結果釣出了讓台灣醫療走出國際的關鍵人物。網友15日在PTT八卦版上提問「台灣是哪位天才想出衛生所?」內文中提到,台灣因為美國大量金援而能在戰後建設醫療設施,當時的人跳脫蓋大醫院的想法,認為應在各地建立衛生所。這名網友表示,就現在來看,每個鄉鎮市都有衛生所比較好,因為只蓋幾間大醫院,對偏鄉地區的民眾較不方便,因此好奇詢問:「有沒有台灣誰想出每個鄉鎮要有衛生所八卦?」其他網友多數認為,台灣會提出要建衛生所是日治時期留下的公衛觀念,在日本來統治台灣初期,為遏止瘧疾等疾病傳染,因此廣設醫院、宣導衛生常識,為台灣醫療建立基礎。不過其中一位網友的答案是「前衛生署長施純仁」。施純仁醫師原為外科醫生,1986年被延攬至衛生署擔任署長,秉持「預防大於治療」原則,積極投入登革熱、小兒麻痺等傳染病防治。另外任內也制定《醫療法》,並修訂行政院《衛生署組織法》,規劃建立台灣地區醫療網,完善醫療體系,也才能讓台灣醫療走上國際。
-
2020-02-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新冠肺炎社區監測啟動 基層醫師:口罩更荒醫師更勞
台灣新冠肺炎發生首例死亡,一日增2例本土個案,累計達20例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啟動加強社區監測方案,讓基層診所醫師身處高風險職場。嘉義縣醫師公會副理事長徐超群說,「我們基層醫師缺防疫武器,只有加強自我防護」;嘉義市名醫宋思權說,「口罩更慌,醫事過勞,將是顯而易見」。為面對傳播力強,看不見的新冠肺炎病毒,基層診所開業醫師,提高看診自我防護,開心診所院長呂俊忠戴護目鏡、醫療用口罩,他說,「從醫以來第一次戴這種裝備」,醫師直接面對患者看診,做好防護保護自己,目前無法令規定強制患者看診,在掛號就要說旅遊史。徐超群指出,社區監測要求監測對象,包括14天內有國外旅遊史(含新加坡、泰國及日本及其他國家)曾接觸來自國外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人士接觸史,且醫師高度懷疑COVID-19感染之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個案,另發燒、呼吸道症狀群聚現象者;抗生素治療3日未好轉且無明確病因」、「群聚事件個案」或「醫護人員」之肺炎個案。他說,防疫期間,醫師非必要不做清鼻、喉嚨等侵入性檢查,仍有患者不戴口罩看診,掛號處先把關,他下鄉醫療巡迴專車照常看診,建議疾管署加強基層診所看診防疫宣導,戴口罩,主動告知旅遊史。知名神經內科醫師宋思權說,「我不是感染科專家,但當社區感染出現時,我們第一線基層診所將會面對爆量的患者,把關很重要,否則千餘個負壓隔離病床將耗盡,當心裡準備好,大家一起來承擔加油,我們都在;當飛沫傳染接觸傳染,演變成空氣傳染時,社區群聚感染也就不遠了,管控得好台灣就蒙福,只怕一個疏忽全台就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