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口罩
共找到
4989
筆 文章
-
-
2020-03-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我愛家人多深距離就有多遠」 居家檢疫護理師的心聲
台灣好不容易熬過新冠肺炎在亞洲第一波疫情,第二波及第三波疫情從歐洲、美國向台灣席捲而來,三月十九日起,我國下定決心限制外籍人士入境,海外遊子回國需居家檢疫十四天。部立八里療養院護理長賴碧蓮因為參與第二批武漢專機任務,為國家出征也須依規定隔離十四天。賴碧蓮過去參與鑽石公主號與武漢專機任務,因為去過武漢而須要居家檢疫隔離。在這與世隔絕的十四天中,身為醫療專業人士的她坦言,隔離期間真的很悶,非常渴望「陽光」,曾打了1922專線問是否能到自家頂樓曬太陽,結果對方回答「不行」。為了避免被罰一百萬,賴碧蓮只把手跟頭伸出窗外感受太陽。她說,過去居家檢疫兩周,對她而言,並不是賺到假期,而是為保護國人健康而隔離。這些日子把自己當作上班、維持上班作息,「因為擔心每天恢復自然醒,兩周後無法收心工作。」「我愛家人多深,距離就有多遠」賴碧蓮說,家人感情是一輩子,不會因為居家檢疫疏離。這十四天與家人相處上,以不共事為原則,家人在家中,她就在房間活動,不得已需要互動,一定會戴上口罩、單獨使用衛浴設備,且用漂白水消毒環境,以保護家人。賴碧蓮笑者說,過去兩周做了許多以前沒時間整理的事情,每天早晚各作三十分鐘運動以維持體力,也寫下心路歷程。每天兩點準時收看指揮中心記者會直播,也會打電話給閨密、同事。病毒向全世界宣戰,大家一起抗戰,最後勝利一定屬於我們這方。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第二輪預購破163萬 陳時中籲「買起來!存貨還很多」
口罩2.0第一輪已經開始取貨,第二輪已經開始預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截至到今天一點為止,總計有163.3萬人次完成預購,與上次的預購相比,上次一周總計成功預購量僅99萬人次,看起來比先前更成功,陳時中呼籲「大家盡量買、我們存貨很多」盼把涵蓋率變得更大。根據健保署統計,第二波首日共有90萬4261人預購,次日截至晚間八點為止已有39萬5084人預購,合計將近130萬,兩天就抵過首波七天的預購量,累積到今天已經達到163.3萬人次預購。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第二批口罩預購搶手 指揮中心:量絕對夠 希望大家踴躍登記
口罩實名制本月25日已開放第二波網路預購,指揮中心統計,第二波第三日下午一點預購量達到163.3萬人次,早已抵過首波七天的預購並完成付款人數100萬人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第二波預購比第一波踴躍,量絕對夠,希望大家踴躍登記。系統等可能還有須要修改處,但塞車情況已盡量減到最低。
-
2020-03-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疫情讓人心慌慌 醫生教你用五步驟安頓身心
【編者按】這幾個月來世界各地籠罩在「新冠肺炎」的陰影下,台灣因為地理位置,更是飽受驚惶。非常感謝政府及時成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各種防疫與安定人心的措施使社會大眾受益匪淺。醫病平台本週也以這主題邀請三位醫師寫出他們的看法:一位剛退休的資深醫師回憶2003年台灣經歷SARS的洗練,並對目前如火如荼的疫情寫出他的看法;一位在美國行醫多年的癌症專科醫師分享目前美國的疫情以及社會大眾的反應;一位資深身心科醫師分享「疫情中的身心安頓之道」。我們更期待可以接到更多的社會大眾與我們分享他們心得。隨著武漢肺炎疫情在各國蔓延開來,世界各地的人們陷入恐慌,台灣也不例外。社會上瀰漫著一股焦慮,不安的情緒跟著不斷增加的案例數也在上升。雖然是在癌症醫院工作,門診大多數是癌症病人,可是擔心害怕的情緒是一樣的。有位晚期癌症的病人面對我的探詢,他的回答讓我愣了一下:「我寧願死於癌症,也不要不明不白的死於武漢肺炎!」是啊!武漢肺炎雖然致死率不如SARS高,但是對大眾來說比SARS可怕的就是這種「不明不白」、這樣「未知」的恐懼。我通常建議明顯焦慮的病人,不要一直看相關的訊息,現在各式各樣的媒體、社群網站十分發達,雖然可以立即的收到即時的資訊,可是也充斥著渲染、誇大、甚至是錯誤的訊息。過度的接收爆量的資訊,只會讓自己更加惶惶不安。此外,除了做好個人防疫措施之外,我也建議大家要盡量保持促進健康的活動。例如大多數病人在罹癌後,會注意要健康飲食以及勤做運動來增強身心健康,在疫情仍在流行期間,應該要持續這些好習慣。再來也希望大家在緊張擔憂的同時,要做一些讓自己可以放鬆、愉快的活動,不管是閱讀、聆聽音樂等等都可以。台灣自921地震以後,走過SARS、風災、水災等重大災難。精神醫學界從歷次整體社會的重大創傷中,從國外學習以及自本土經驗中成長,整理出重大災害與創傷後的安定心理的原則。在此引用台灣臨床心理學會依循2007年Steven Hobfoll等國際災難創傷專家的建議,採取「安、靜、能、繫、望」五步驟來安頓身心。參考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與台灣精神醫學會的說明如下:1.安 (safety):促進安全。戴口罩、勤洗手,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別人。並避免過度接觸引發不適的資訊與畫面。2.靜 (calming):從事促進穩定情緒的活動。如聽平靜的音樂、泡熱水澡或舒緩緊張的運動等。3.能 (efficacy):從事讓自己感覺有價值和能力的事情。清潔環境、做運動、寫下心得與日記,規律作息,找回自我控制感。4.繫 (connectedness):促進聯繫。可利用網路與電子媒體的方便,維持與外界的溝通。讓自己不孤單,並得到紓解與支持。5.望 (instilling hope):灌注希望。了解並接受自己的反應與經驗,不要只注意負面的報導,也能看到正向的資訊。自我勉勵打氣,保持希望。希望全世界都能平安度過這次的疫情,把損害減到最低,更希望大家謹慎小心,做好防護,而同時心情上也保持希望,不被疫情打倒。
-
2020-03-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國防疫專家看美疫情:未來10至14天是關鍵
美國感染武漢肺炎的確診病例超越中國居全球之首。中國防疫專家張文宏說,估計美國疫情的鋒值最快10到14天出現,若是鋒值在4週出現,美國確診病例數將驟增,恐怕醫療資源會短缺。根據中國媒體財新網26日的報導,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以視訊向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分析美國疫情指出,沒有到高峰,就談不上拐點,高峰何時出現,取決於美國如何因應疫情。他說,美國的醫療儲備很充分,醫療設施緊急生產能力也非常好,峰值一定會到,但很難說是在兩週還是4週。張文宏表示,峰值最快10天到14天出現,慢一點也可能4個星期。兩週之內出現峰值,逐步下降,防控就會向良性發展,如果是4週才出現峰值,美國的病例數還會指數級上升,到時恐怕就會出現醫療資源短缺。美國境內部分地區像是紐約州確診病例驟增速度驚人,州長古莫(Andrew Cuomo)表示,紐約州確診病例增加速度有如「子彈列車」,張文宏指出,這是因為錯過早期遏止病例攀升的最佳防控時機。他說,美國東部出現社區傳播,只能採取居家隔離,延緩社交,到底能否奏效,要看防疫政策執行是否貫徹,若政策能落實,原則上,10天到14天,新增病例會降低,「傳染病禁不起隔離,只要充分隔離,就可以限制傳播」。至於美國年輕人感染率偏高的原因,張文宏指出,中國的流行病調查揭示,感染的風險主要是密切接觸者,而對於美國年輕人來說,大量的社交活動就是最大風險,「而且普遍不戴口罩」,英國也是,晚上酒吧密密麻麻,播散風險極大。他說,美國的醫療條件和衛生專業人員的素質,是沒有問題的,現在有點慌亂,並建議在美華人、留學生等,要對美國的整個衛生體系有信心,峰值一定會到來,在到來之前,大家就是宅在家裡。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交通部防疫硬起來!4月起體溫過高禁搭台鐵高鐵 不准去郵局
交通部今天晚間指出,包括鐵公路車站、機場、高速公路服務區、郵局營業處所4月1日起量測體溫,5月1日起全面實施,連續量測2次額溫均達37.5°C,或第二次量測耳溫達38°C者,將勸導民眾返家休息及就醫,並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不得搭乘大眾運輸,或進入服務區、營業處所等人潮聚集空間。也就是高鐵、台鐵可拒載,也不能到郵局。交通部長林佳龍日前聽取交通部相關單位清明假期防疫及疏運計畫報告,做成多項指示,除鼓勵民眾在連假期間搭乘大眾運輸儘可能戴口罩,並要求各主要交通場站,包括鐵公路車站、機場、高速公路服務區、郵局營業處所4月1日起量測體溫,5月1日起全面實施。交通部說,連續量測2次額溫均達37.5°C,或第二次量測耳溫達38°C者,將勸導返家休息及就醫,並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項第5款及第3項規定,不得搭乘大眾運輸,或進入服務區、營業處所等人潮聚集空間。相關防疫措施已於今(26)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第18次會議提案獲指揮官同意實施,將如期落實執行。陸運方面,高鐵於清明疏運期間實施全車對號座,各車站消毒頻率由現行每4小時一次提升為每2小時一次,台北、桃園、台中、台南及左營站等5個高鐵主要車站,以及台鐵基隆等22個大型車站將在清明連假前完成紅外線體溫測溫儀的裝設,台鐵局完成84名防疫天使的招募,協助旅客體溫量測作業,高速公路各服務區服務大廳也將自4月1日起全面量測體溫。觀光部分,將於各遊樂園區入口及相關服務空間量測旅客額溫,封閉活動空間則暫時關停用,或請遊客配戴口罩並配合人數管控始得進入。空運部分,全國各機場4月1日起實施國內、國際航線均於旅客進入安檢線前量測體溫,桃園機場部分並將於第一、二航廈入口處即以紅外線測溫儀量測進入航廈人員之體溫,如有體溫過高情形,將透過衛生單位協處,並拒絕旅客登機。
-
2020-03-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返台居家檢疫卻被要求搬走 留學生:這是霸凌返國的人
鄭姓留學生19日從西班牙返台,因台北住處沒有空間可居家檢疫,他就到台南奶奶的住處接受居家檢疫,未料大樓管理員打電話向他說「現在大家都對你們很反感」,並請他搬出去,他氣得拍影片說「我們在外國因疫情被歧視,回台灣為何還要被唾棄?」,呼籲大家理性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鄭姓留學生說,他1月去西班牙,因疫情關係提早於3月19日返台,他搭飛機時沒去上廁所,全程11個小時都戴口罩,沒吃東西,在機場有做唾液檢疫,驗出呈陰性。回台後,因台北住處沒有空間能讓他居家檢疫,剛好奶奶在台南的住處有空間,他就到台南居家檢疫。他說,每天訂餐都是請外送人員放到家門口,待對方下樓後,他才會開門伸手拿餐,且一直戴著口罩;管理員不僅要求他不准倒垃圾,還希望他能搬走,「不管我做多少保護,他們就覺得我一定會有病毒,我沒跟人接觸是要怎麼傳染?」鄭姓學生說,他完全配合居家檢疫規定,目前身體沒有任何症狀,雖然不能保證他沒有得病,但要如何保證其他大樓的人不會攜帶病毒回來?這樣的行為是在霸凌返國的人。「新冠肺炎是我們的錯嗎?」他氣憤地說,他是在疫情爆發前就出國,很多人都是為了留學、工作,「我們是受害者,在外國因疫情被歧視,現在回到台灣為何還要被唾棄,希望大家理性看待這問題」。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第二波預購超踴躍 兩天人數就抵過首波七天
口罩實名制本月25日已開放第二波網路預購,衛生福利部全民健保署統計,第二波首兩日預購量達到129萬9345人,兩天就抵過首波七天的預購並完成付款人數(100萬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第二波預購比第一波踴躍,量絕對夠,希望大家踴躍登記。健保署統計,第二波首日共有90萬4261人預購,次日截至晚間八點為止已有39萬5084人預購,合計將近130萬,兩天就抵過首波七天的預購量。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仁祥日前表示,第二波口罩一樣準備233萬人份,約700萬片,上一波沒預購完的口罩也可沿用至第二波,數量充足。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第一波網購口罩餘約400萬片,此次又準備700萬片,估計超過1000萬片可買。上回流程繁瑣、塞車當機被罵翻,健保署和負責的關貿公司,雙方各自執行浩大資訊工程,逐一找出所有可能卡住的點,並且一一擊破。第二波上路前夕雙方戰戰兢兢測試到半夜,健保署資訊組科長張齡芝表示,第二波預購完全不塞車,上次已完成身份認證的民眾,這次只要10幾、20秒就可以搞定。國內口罩產量穩定,外界也關切海外留學生無口罩,親人可否寄送?陳時中表示,國內產量充足時,將研議同步照顧海外國人,這個方向不會改變。原則上要先滿足國內需求,生產量越趨穩定,海外購買可能性提高,但現在困難在於運費、運輸等技術面。陳時中說,現在國內是七天三片,但一次寄三片很不划算,但若寄國外可更多片,則有違公平性。
-
2020-03-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口罩實名制2.0取貨 唐鳳實測:只用了不到1分鐘
口罩實名制2.0網路預購首波今上午起取貨,繼行政院長蘇貞昌視察超商取貨流程後,政務委員唐鳳今也實測取貨速度後指出,自己只用了不到1分鐘,而還沒取貨的朋友也不用著急,取貨時間至4月1日為止,只要在期間內到預購時指定的超商,都可以順利取貨。唐鳳也順道宣傳,口罩實名制2.0第二輪預購已自昨天起跑,建議需要的朋友請在3月27日晚上8點之前,比照第一輪試辦,透過「eMask口罩預購系統」網站,或「健保快易通」手機應用程式進行預購。唐鳳也說,再一次感謝「口罩實名制2.0」辛苦的技術團隊和公務同仁,大家都是最優秀的「口罩國家隊」。
-
2020-03-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防疫優先? 工會控地方剝削社工墊錢送餐發口罩
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指出,高雄和部分縣市開始要求社工要投入居家檢疫民眾的送餐工作,錢還要社工先代墊,不但加重同仁經濟壓力,同時擠壓到原本就人力不足、高案量的弱勢家庭的服務。地方政府不但無視上述困境,甚至要求社工呈上送餐時與民眾的感人故事,以利地方政府提供媒體做宣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聞訊後表示,不贊成因為防疫影響原本工作或超時工作,不過現在很多團體工作時間都變長,社工也是為防疫盡一份己力。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表示,第一線社工本來就長期處於人力不足和高案量的狀況,如今還要協助送餐、發口罩,無疑是把許多弱勢家庭的服務推向邊緣,只因為原本要服務他們的社工,現在要花許多時間去送便當和口罩。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因為疫情,現在包括媒體記者等很多團體,工作時間都變長,社工團體也是在防疫下可以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了防疫工作而影響原本工作或超時,「我們都不贊成」,但如果有空暇、排得出班的時候,希望大家都能盡一份自己的力量,投入相關防疫工作。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食藥署實測電鍋乾蒸口罩 可用3到5次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口罩是重要防疫物資,現在口罩實名制每人可領片數也增加為成人口罩可領三片,但還是有人認為必須省著用。之前便有專家教大家可使用電鍋乾蒸方式幫口罩滅菌,讓口罩可重複利用。衛福部食藥署也幫大家測試,證實口罩使用「電鍋乾蒸消毒法」後可以用三至五次,但不建議噴灑酒精或其他濕式消毒方式,以免降低過濾效能。電鍋乾熱法殺菌方式為,先將內鍋架及內鍋依序放入乾燥電鍋,接著將醫用口罩平放於內鍋中,蓋上外鍋蓋;按下電鍋加熱開關,等約三分鐘待開關自動跳起後,再靜置五分鐘,使鍋內熱空氣充分殺菌。最後打開外鍋蓋,完成殺菌程序,待電鍋冷卻後再進行下一批口罩殺菌。食藥署研檢組簡任技正王博譽表示,電鍋乾蒸到100度時會自動跳起,再靜置五分鐘,便可利用鍋內熱空氣充分殺菌。食藥署測試了一般一用口罩和外科口罩發現,乾蒸三至五次的口罩,其細菌過濾效率(BFE)與加熱前相比幾無差異,皆維持在99%以上。至於之前專家表示,使用電鍋乾蒸法溫度達60度時,可能會破壞口罩的靜電層。王博譽說,靜電層主要是影響次微米粒子防護效率(PFE),而與加熱前相比,確實會下降百分率1.3%至14.2%,防護效率隨加熱次數遞減。但他也表示,一般醫用口罩並不強調次微米粒子的防護,因此以細菌過濾效率來說,電鍋乾蒸法仍是方便又不錯的消毒方式。王博譽也說,因為醫用口罩內襯過濾材質多為經靜電處理的不織布,不建議使用噴灑酒精或其他濕式消毒方式,以免降低過濾效能。
-
2020-03-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只要穿實驗衣?規定曝光!新冠檢體防護建議恐交叉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至今,台灣已驗逾2萬7000件檢體,每天新通報疑似檢體在800至1000件上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處理上述檢體的第一線醫檢師大約有200人。根據指揮中心修定之新冠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引,除了目前確診條件要求的病毒核酸檢測,因病毒量較高,有要求穿防水隔離衣,其他包括大部分檢體、有氣膠附著風險的步驟,衣著部分還是只要「實驗衣」。對照前後版本可發現,最初連核酸檢測都只要穿實驗衣,後雖改防水隔離衣,卻因為嚴重缺貨而形同虛設。指揮中心近日才開始補足各家醫院及實驗室的防水隔離衣安全庫存,但在這之前所驗的上萬件疑似和確診檢體,都是實驗室自行設法拉高防護做完。雖然防水隔離衣有補貨,但為了節省用量,原本規定氣膠步驟都要穿防水隔離衣,最近又改成只要有生物安全櫃,穿實驗衣就好。防水隔離衣缺貨解決了,還有個大問題,就是「實驗衣」。有醫檢師反應,實驗衣本就不是天天換洗的裝備,但帶有病毒的氣膠可附著遇任何物品表面,包括實驗衣的袖口,若完全按照指揮中心的規定,明顯有交叉感染的疑慮。專家建議,疫情期間,實驗衣應天天換洗;若無足夠可換,又會處理到疑似檢體,至少要在實驗衣外面套一件布質隔離衣,驗一次疑似檢體就換一件。專精於實驗室風險管理的醫檢師全聯會常務監事、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檢驗科主任高智雄表示,在疾病管制署3月20日更新之「實驗室人員進行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檢體操作之個人防護裝備與安全設備建議對照表」當中,只有處理「咽喉擦拭液、痰液、下呼吸道萃取液」之「核酸萃取」,以及在無生物安全櫃情況下進行進行開蓋、移液、研磨、分裝、稀釋等較容易產生氣膠的程序,才需要穿防水隔離衣、戴N95。如果有生物安全櫃可以防止氣膠逸散,以上程序就只要穿實驗衣。上述規定看在專家眼中,是有疑慮的。高智雄表示,一般實驗衣並非每天換洗,但許多步驟有產生氣膠或噴濺的風險,就算有生物安全櫃進行抽氣,手還是要伸進去操作,新冠病毒很可能附著在衣袖,被帶出來,造成環境汙染,引起一連串的環媒傳播(formite transmission)。因此,包括高智雄所管轄的實驗室,以及許多同感困惑的檢驗單位,早已自行提高防護。高智雄說,只要接到醫師通知將送驗疑似新冠肺炎檢體,他們會自行在實驗衣外面,再套一層布質隔離衣。醫院的布質隔離衣存量大,而且有專門清消程序,可以重複使用,沒有缺貨問題。有醫檢師感嘆,口罩因牽涉到民怨,是政府最優先解決的事項,但在確診數和檢驗量上升的同時,實驗室卻長期一直苦於防護規定不適當、物資缺乏、人力不足、無償加班、無風險加給等困境。這次防疫之戰當中,檢驗人員、醫護人員、醫院清潔人員等第一線,「可能都是政府心裡最軟的一塊。」希望指揮中心除了再三感謝第一線,也能對於第一線的困境有更多即時和具體的回應。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降低旅客擁擠程度 台鐵清明疏運停售對號列車站票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台鐵局原本清明疏運期間不禁站票。不過台鐵局今天宣布,為降低旅客擁擠程度,清明連假將改為對號列車不發售站票,電子票證、定期票仍依現行使用規定乘車。今年清明連假為4月2日至5日,台鐵局日前宣布4月1日至6日為疏運期,加開166班列車,3月18日開放訂票,且不禁站票。不過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台鐵局今天發新聞稿表示,為了降低車內旅客擁擠度,4月1日至6日清明連假疏運期間,對號列車不發售站票,電子票證、定期票仍依現行使用規定乘車。台鐵局表示,1月21日成立防疫工作小組,由副局長擔任召集人,每天研商疫情與應變措施,並召開多次防疫會議;2月27日配合中央提升為一級,改成立一級防疫應變小組,由局長擔任召集人,督導整合台鐵局各項防疫措施。台鐵局指出,1月23日就提出防疫因應對策,包括「加強執行車站與列車清潔消毒」、「利用廣播與LED等加強衛教宣導」、「身體不適發燒、咳嗽症狀旅客標準作業程序」、「第一線員工健康自主管理」、「預防員工群聚感染及員工確診時之應變措施」等,且積極籌措一線員工使用的醫療口罩、酒精、額溫槍、手套、護目鏡等重要防疫物資。疫情持續升溫,台鐵局再提出各項加強防疫措施,各車站實施減少民眾群聚加強管理措施、停止場地租借、車站水龍頭加大出水量、通勤及莒光號列車增設洗手乳、緊急辦理車站及列車換裝感應式水龍頭、因「COVID-19」旅客退票免收手續費等防疫、自3月27日起暫時停止對號列車提供飲用水及紙杯等措施。台鐵局說,目前已購置32台紅外線測溫儀,從3月6日起於南港、板橋、桃園及台北等站進行測試,3月底將配置於其他松山、中壢、新竹、台中、嘉義、台南、新左營、高雄、宜蘭、羅東、基隆、汐止、樹林、彰化、斗六、屏東、花蓮、台東等總計22個車站(併同另12個一等站以額溫槍量測旅客體溫),共34站將於4月1日起實施進站旅客量測體溫。另外,配合額溫槍到位時間及徵召防疫天使、部分工時人員進度,將陸續增加量測體溫車站,預定最晚5月1日起所有車站均量測進站旅客體溫。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餐桌加隔板、車廂每2小時消毒 高鐵公開防疫新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台灣高鐵表示持續超前部署各項防疫措施,勸旅客全程配戴口罩,並停用占內生飲水台,每兩小時消毒車站一次。另在旅客常接觸的售票機、電梯入口等處安裝酒精噴霧器。高鐵表示也加強列車清潔,車廂都設有獨立空調系統,每班次列車抵達端點站進行折返清潔時,同步進行全車消毒。每日收班後,再次執行列車全面清潔消毒作業。高鐵也說,若發現疑似確診、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等高風險旅客時,除將立即通報鐵路警察外,也會立即針對該旅客乘坐列車執行深度清潔,將列車回送基地以機械噴霧消毒該車組、擦拭消毒餐桌扶手等旅客易接觸設備、更換該座位椅布、更換該車廂所有空氣濾網,積極維護旅客健康安全。高鐵第一線員工的防疫也加強,高鐵表示,組員簽到時需接受體溫測量,若額溫高過37.5度,即暫停組員勤務,並建議返家就醫。車勤人員也採分區休息用餐,並在餐桌加裝隔板,避免飛沫傳染。各運轉中心規劃各區人員動線,北、中、南組員各自有清楚的指標,引導至指定地點休息,避免組員交叉感染。高鐵也說,站務人員全面執行固定分組防疫班表,他們將所有站務人員分成固定三組,以一組早班、一組晚班、一組休假方式來輪班,各組之間不得調換班。更重要的是早晚班交接時,早班同仁離開後,晚班同仁才會上櫃。上下班的動線也會錯開,降低同仁間交叉感染風險。全體員工也暫停國外出差。
-
2020-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未接觸患者就沒事?一張圖告訴你病毒在物體殘留時間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擴散,從去年底起(2019年12月)爆發至今仍未有緩和趨勢,歐美國家也持續不斷傳出確診人數,我國確診人數也在近日已超過百人。目前已知的傳染方式為飛沫傳染、接觸傳染、糞口傳染。而最普遍的預防方式就是配戴口罩預防飛沫傳染,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主任醫師指出,還要需注意「清潔」的重要性,不管是環境上或個人的衛生清潔都需落實行動,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地用手頻繁接觸口、鼻、眼睛。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曾做過研究,藉由攝影錄下醫學院學生上課時的情況,計算學生摸臉的次數,經統計後發現,這些學生每小時摸臉的次數高達23次,這些不自覺的行為無形之中也為自己增添不少感染的風險。根據Th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醫院感染雜誌》2020年三月期刊的文章發表,目前已發現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皆可以在無生命狀態的表面上持續生存,依照材質的不同,生存時間也有所不同,病毒可在金屬、玻璃與塑膠等表面停留最短 5 分鐘,甚至可長達到9天,因此,不要以為沒有直接面對新冠肺炎患者就代表沒事。該發表也公布可藉由含62~71%乙醇(ethanol)、0.5%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 或0.1%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即漂白水的消毒劑,可快速在1分鐘內有效清除冠狀病毒。建議可使用濃度75%酒精或1:100(500ppm)的稀釋漂白水加強擦拭周遭環境做好消毒清潔,個人的清潔衛生上也該勤加洗手,以防病毒殘留的接觸感染。然而,「預防勝於治療」這是現代人面對疾病都應該有的觀念,不管是現今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或是位居我國十大不分區癌症名單的第一名癌症「肺癌」,都在提醒注重肺部健康的重要性。蔡聰聰提醒,除注重個人及環境清潔衛生、3C產品(手機、電腦、滑鼠等)的消毒清潔、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地方、非必要避免到醫療場所、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在密閉空間配戴口罩、保持室內通風等以降低病毒的傳染可能;平日也要避免菸害(抽菸或二手菸)、空污問題、油煙、工業化學、留意是否有家族病史及40歲以上民眾可安排每2~3年一次肺部篩檢,來做好肺部的健康管理。延伸閱讀: 別被免疫力拖垮!三餐「主食」你吃對了嗎? 疫情期間怕就醫? 因病非就診不可必做5重點 武漢肺炎疫情釀心理焦慮? 專家教你幾招穩定情緒
-
2020-03-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網購第二波超順暢!三小時58.7萬人預購成功
「口罩實名制 2.0」第二波網路預購服務開跑。上回流程繁瑣、塞車當機被罵翻,衛生福利部全民健保署和負責口罩預購系統的關貿公司,雙方各自執行浩大資訊工程,昨晚八點以後在正式環境測試直到半夜,今早終於鬆一口氣。健保署資訊組科長張齡芝表示,第二波預購首日上午只可說是「順到不行」,上一波完成身份認證的民眾,這次只要十幾、20秒就可以搞定。張齡芝表示,「口罩實名制 2.0」第二波網路預購服務今上午8時開始,至27日晚間8時截止登記,這次民眾不需點選「健康存摺」,從「健保快易通APP」主頁就有「eMask口罩預購」選項,點選後輸入帳號密碼,確定立刻自動連結到關貿網頁。目前以4G頻寬運作,進出量平衡之下,即便今早網路流量很高,系統也完全吃得下來,完全沒塞車卡關,只要十幾、20秒就完成了,可說是順到不行。張齡芝表示,這波預購開跑前,健保署和關貿公司雙方都比首波上路前還要忙,就是為了解決上次的塞車問題,逐一找出所有可能卡住的點,並且一一擊破,資訊工程非常浩大。昨天上路前夕,雙方戰戰兢兢測試到半夜,直到今天早上發現運作順暢,才稍微鬆一口氣。健保署統計,截至上午11時止,3小時內已完成身分認證者有58萬7000人次。截至本月24日止,健康存摺使用累計人數已達289萬人。健保署鼓勵民眾登錄健康存摺,可查詢過去三年門住診就醫情形、用藥、檢驗、檢查,民眾也可查詢保險費計費及繳納明細等情形,掌握健康大小事,有自我健康管理。
-
2020-03-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無症狀感染者高達一成 黃立民:難防傳播但可控制
近來國內外媒體報導新冠肺炎確診者有人味覺嗅覺喪失,也有探討如何找出無症狀感染者以降低傳播風險,引發民眾高度關注。對於上述議題,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分析,根據目前對於病毒和病例的資訊,確實無法完全杜絕高達一成的無症狀感染者在社區傳播病毒,但只要落實目前的措施應可充分降低風險,另也建議可逐步擴大採檢醫護、警消、大眾運輸等高風險業別。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新冠肺炎病毒與流感、愛滋、C肝、登革熱一樣,屬於RNA病毒,比較不穩定,確實有變異的可能,但如果病毒攻擊部位比較偏向上呼吸道,確實有可能影響到味覺和嗅覺。不過目前已有確診者嗅覺味覺恢復,初步研判應該是可以恢復的,只是因為病例數太少,還不知道會恢復比例如何。黃立民指出,根據各國確定病例資料,新冠肺炎確診者有10%無症狀,這個比例算非常高,有些人感染後無症狀,是因為免疫系統未激烈作戰,但其實病毒繁衍量很高,與有症狀者一樣具有傳染力,這部分的傳播是很難預防的。中國封城令解除、清明連假等因素,但無症狀感染者這麼多,台灣該如何守護社區防線?黃立民表示,「現在無論施行任何措施,都不可能100%擋掉這個病毒,」但是目前的措施都不需要改變,只要好好落實,應該是可以讓病毒擴散的速度慢下來、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特別是目前台灣民眾警覺性高,社區防疫做得很好,每個人都做好戴口罩、勤洗手、清潔消毒環境等基本個人防護工作,台灣很有機會可以控制住社區感染的規模。因為無症狀感染者高達一成,醫護人員面對民眾的壓力劇增。黃立民表示,特別是現在旅遊史、接觸史都不可靠了,醫護人員眼前這個人可能看起來好好的沒事,但其實有感染新冠肺炎病毒,這只能靠醫護人員提高警覺、做好分流等防護措施,才有辦法繼續看診。黃立民透露,目前指揮中心正在研議擴大採檢,從高風險的醫護人員開始,未來也不排除逐步擴大到警消、大眾運輸司機等。
-
2020-03-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布口罩防疫 食藥署:把握2大挑選原則不出錯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食藥署今天說,選擇有防疫效果的布口罩,要挑選至少有3層且外層沒有明顯孔洞的,且要注意是否具有防PM2.5、防霾功能或具備中間過濾層。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釀口罩荒,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日前公布研究發現,含有不織布、活性碳或是可防PM2.5材質的布口罩,細菌過濾率可達80%以上,通勤族可用來自我防護,但若要到醫院仍建議戴醫用口罩。要使用布口罩防疫,挑選就成為很重要的一環,食藥署今天公布防疫期間是否能使用布口罩的評估報告,指出市售47件非醫用口罩,其中15件宣稱具防PM2.5、防霾功能或中間含過濾層(如不織布、奈米纖維及過濾棉等)布質口罩,其細菌過濾效率(BFE)均可達80%以上,與一般醫用口罩的過濾效能(BFE>95%)差異不大,顯示布質口罩可提供部分阻擋飛沫的防護效果。食藥署也說,口罩過濾層為防護效能關鍵,若布口罩內襯有具過濾效能濾材,可提供部分阻擋飛沫的防護效果。在挑選布口罩上,食藥署也建議2大原則,包括選擇具防PM2.5、防霾功能或具備中間過濾層的布口罩,以及布口罩至少要3層,外層不要大孔洞、中間使用不織布過濾、內層柔軟透氣。食藥署指出,有呼吸道症狀、需要進出醫療院所及患有慢性病民眾,請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導,務必配戴「醫用口罩」,但民眾如果在戶外或出入較低風險場所,可選擇配戴布口罩。
-
2020-03-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用口罩若要重複用 食藥署:可用電鍋乾熱消毒
醫用口罩若要重複使用,食藥署今天說,建議可用電鍋無水加熱(乾熱)方式殺菌,消毒3至5次後仍應更換。食藥署提醒,醫用口罩以噴灑酒精或其他濕式消毒方式都會降低過濾效能。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升溫,目前民眾7天內只能購買3片醫用口罩,不少民眾尋求重複使用醫用口罩的方式。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發出延長醫用口罩壽命(使用次數)的評估報告表示,醫用口罩仍應以一次性使用為原則,且出入高風險場所,應配戴醫用口罩,並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導方式每天更換,若破損或弄髒,應立即更換。食藥署說,如果民眾出入戶外或低風險場所使用的醫用口罩,在無破損或髒汙前提下,要增加使用次數,建議可以用電鍋無水加熱(乾熱)方式進行殺菌,但在消毒3至5次後仍要更換。根據食藥署所做的實驗,用電鍋乾熱方式消毒3至5次的醫用口罩,其細菌過濾效率(BFE)與加熱前相比幾無差異,皆維持在99%以上;次微米粒子防護效率(PFE)與加熱前相比,下降百分率1.3%至14.2%,防護效率隨加熱次數遞減。食藥署也提醒,醫用口罩內襯的過濾材質多為經靜電處理不織布,用噴灑酒精或其他濕式消毒方式都會降低過濾效能。
-
2020-03-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美國從新冠狀病毒防疫成敗學教訓
【編者按】這幾個月來世界各地籠罩在「新冠肺炎」的陰影下,台灣因為地理位置,更是飽受驚惶。非常感謝政府及時成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各種防疫與安定人心的措施使社會大眾受益匪淺。醫病平台本週也以這主題邀請三位醫師寫出他們的看法:一位剛退休的資深醫師回憶2003年台灣經歷SARS的洗練,並對目前如火如荼的疫情寫出他的看法;一位在美國行醫多年的癌症專科醫師分享目前美國的疫情以及社會大眾的反應;一位資深身心科醫師分享「疫情中的身心安頓之道」。我們更期待可以接到更多的社會大眾與我們分享他們心得。川普身為全球首富國家的總統,他的愚腐、經常發表不實言論及挑撥種族及黨派岐異的行為,早已經是舉世皆知的美國奇觀。因為美國穩固的政治系統,在他三年多來的總統任期,雖然風波不斷,整個國家也就這樣搖搖欲墜地度過來了。川普總統的民調支持率,不管他多少令人傻眼的行為,仍然維持在40-45%。但是新冠狀病毒防疫的敗筆,會不會是川普的阿基里斯脚踵(Achilles’ heel)?這兩天,接連接到台灣親友關心我的安危、又對美國的新冠狀病毒防疫措施到底出了哪些問題感到好奇。我將以醫療工作者親身經歷觀察的美國現象做描述分析,希望從中學習教訓。首先,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狀病毒感染所造成的疾病定名為 COVID-19,而造成 COVID-19 的病毒叫做 SARS-CoV-2,以別於十多年前造成 SARS 的另一個冠狀病毒。川普持續用「中國病毒」的做法遭到媒體及醫界的指責。我想「武漢肺炎」或「武漢病毒」這樣的名稱雖然好像只是反應整個病情的源頭,應該盡量不要使用,以避免一些陰謀論及有種族岐視偏見的人對飽受疫情摧殘的武漢及整個中國雪上加霜的傷害。川普政府應對防控 COVID-19 疫情的嚴重決策錯誤1.缺乏危機意識2月26日,拜臨床醫師鍥而不捨的堅持,美國證實首例「社區傳播(community spread)」的COVID-19。這位女病人據説已經住院一段時間,病情始終沒有好轉。照顧她的醫師幾度向疾病管制中心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CDC)請求做新冠狀病毒檢驗,都因為這個病人沒有旅遊史而被拒絕了。終於在醫師的持續堅持下,CDC同意檢驗,證實第一例非國外旅遊感染的COVID-19。當天,全美報告的COVID-19 只有十五例,沒有死亡病例。川普總統在2月26日傍晚首度召開防控 COVID-19 疫情的記者會。但是除了指定彭斯副總統做疫情指揮中心主持人之外,他自拍肩膀,誇讚自己史無前例地禁止所有中國飛美的航班,為美國當時的低COVID-19疫情自居高功。川普總統特地提出每年因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的死亡人數成千上萬,暗示大眾別大驚小怪。美國流行病學專家指出一旦開始有社區傳播病例, COVID-19 將會在美國大流行。媒體對新冠狀病毒疫情的報導急速地白熱化。川普總統最關心的股票市塲開始像雲霄飛車般暴跌又回漲,他怪罪説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們的社會主義主張,引發市場不安、造成股票下跌。CDC專家指出COVID-19的大流行是必然的(inevitable),問題是會在什麼時候爆發。川普説他不同意這樣的説法;在毫無科學根據下,他説是只要等到四月,天氣轉暖,這個病毒就會奇蹟般地消失了。川普的支持者怪罪COVID-19只是民主黨及媒體藉以搬倒川普政府的騙術(hoax)。川普總統也親自搧動這樣的陰謀論。今天,3月19日,距離2月26日首例社區傳播COVID-19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美國的CDC報告病例劇升至超過9,000例,死亡病例149名。股市道瓊工業指數狂跌到低於20,000點。總算,在今天白宮的例行疫情進展記者會上,川普的態度有了180度的大轉變。承認這個流行病可能持續到七、八月,並且做出多項截止病毒傳播的措施,包括關閉酒吧、餐廳、以及各種室內、室外的集會及活動,並且建議大眾迴避任何十人以上的人群。2.缺乏及時檢驗機會美國人跟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人一樣疑惑不解,為什麼這個全球首富國家,只有有限的SARS-CoV-2檢驗(test kit)?美國是個資本主義社會,卻又是很有法理法治的國家。一個新檢驗工具要經過嚴格的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要求,才能取得臨床使用執照。之後,檢驗廠商如果沒有察覺到有利的商機,也可能缺乏大量製造的動機。在這種地步狀況下,英明、有遠見的政府應該領導鼓勵檢驗工具的製備,以應不時之需。自從COVID-19在武漢爆發,到美國的首例社區傳播病例,美國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制定檢驗流程與工具;但是直到今天,SARS-CoV-2檢驗仍然嚴重短缺。許多醫學界傳染病科專家不停疾呼,我們需要大量的檢驗任何有嫌疑症狀的病人,才能有效地隔離已受感染的人,進一步遏止病毒的持續傳播。缺乏及時大量檢驗社會大眾,可能導致美國成為下一個義大利式的COVID-19大爆發的國家。我相信川普政府的缺乏危機意識,是造成美國仍然嚴重短缺診斷工具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檢驗(test kit)不足之外,CDC僵化的規定造成醫師及病人在尋求檢驗時,困難重重。第一個社區傳播病例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筆者的腫瘤科診所一位護士最近剛剛從印尼峇里島旅遊回來。她銷假上班十天後開始發燒咳嗽,CDC起初説她並不符合SARS-CoV-2檢驗的條件(不清楚她不合檢驗條件的原因是因為印尼不是疫區,或是她已經回美國兩週之久),但是最後協商的結果,因為她的疾病會波及許多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癌症病人,同意對她做檢驗。果然,她的檢驗結果是陽性。我們的診所在週日上午接獲她的檢驗結果,所有的醫師護士立即動員,與麻州的公共衛生部開會做出隔離所有護理人員及關閉化療中心兩週的決定,通知所有已經約診的病人,並且依據病人病情的急迫程度,安排到其他化療中心接受治療。這位護士週三晚開始生病,週四就醫,一來一往無法立即做檢驗,在沒有結果的情況之下,其他護士也許有人被她傳染、但尚未發病,她們在週四及週五繼續上班治療病人,可能造成更多感染病例。這個事件説明了及時檢驗的重要性。美國社會對COVID-19疫情的反應與作為1.自發性地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最近一週內,美國人朗朗上口的一個辭語就是保持社交距離。這是除了勤洗手之外,防止新冠狀病毒繼續傳播的最有效方法。洗手是個人的衛生習慣,人與人之間如何辦到保持社交距離卻不是個人的努力及能力所能成就的。筆者的醫療機構兩週前公佈禁止任何僱員參與任何會議。無法取消的會議報名費用,可以得到全額補貼。兩天前,我就有這麼一個去不成的癌症醫學會議,但是主辦機構也及時因應這個social distancing的需求,讓報名人可以上網的方式與會。我最感到欽佩的social distancing措施是美國職業籃球聯盟在第一個球員診斷COVID-19後,立刻果斷地宣佈中止整個球季的球賽。職業籃球聯盟的經濟損失相信是億萬元不在話下,而他們的舉動也讓其他的運動聯盟相繼跟進。這些舉動完全出自社會責任感,而不是由政府下令強迫執行的結果,是美國一般大眾有公德心的表現。2.我們唯一需要畏懼的是畏懼本身自從COVID-19在武漢蔓延,在美國的中國人開始去藥局及超市搶購口罩、衛生紙、瓶裝水等等。雖然政府及媒體不斷呼籲沒有生病的人不需要戴口罩,所有民生用品也不會短缺,大家卻因為恐慌而一窩蜂地跟著瘋狂搶購。我在美國住了二十多年,第一次看到超級市場的架上被搜購一空的現象。筆者的癌症診所雖然化療中心因為護理人員被隔離的緣故而暫時關閉,但是門診的部分仍然繼續有需要諮詢看診的病人。我的醫師同事當中,卻有幾個人説是「don’t feel comfortable going into the office to work(沒有安全感去上班)」。當一些秘書人員今天照常上班,卻發現幾個醫師不來上班了,士氣受到打擊。他們問,難到我們的安危比不上醫師的安危嗎?我忍不住這樣對我的同事們呼籲。SARS-CoV-2 靠呼吸飛沫(respiratory droplets)傳播,與人保持一至兩公尺的距離,勤洗手,避免揉眼睛、摸鼻子、摸嘴巴,經常清潔桌面、門把、電腦鍵盤,這些手可能觸摸的呼吸飛沫停駐處;如果遵行這些原則,應該就能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不受感染。我也這樣與同事共勉。恐慌比病毒更具傳染性。羅斯福總統在1933年就職演説裡的一句鼓勵陷於經濟恐慌的國人的一句千古名言,對今天的病毒恐慌是最好的提醒。「我們唯一需要畏懼的是畏懼本身。(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結語命運未明的COVID-19 疫情,全世界可能陷入經濟蕭條,許多人可能破產失業。在這樣烏雲密佈的氛圍,我看到的曙光是我們學習養成了自身保健的良好習慣,也看到許多溫暖人心的小故事,例如義大利歌劇男高音在陽台高歌,娛樂鼓舞被禁止出門的苦悶鄰居;餐廳免費提供並送餐點到被隔離在家的老人家;房東自動取消被迫暫停營業的商家的租金,好讓業主及他們的僱員不至於面臨破產或失業;美國職籃明星球員捐錢支助因為球季中止而面臨失業的球場清潔工的生計。一個新的口號誕生了——「socially connected」。在這個艱難的時刻,雖然我們在肉體上採取隔離(social distancing),心靈及精神上要比平常更加的親密。希望這個橫掃全球的疫情不會造成永久的國界封鎖,而是教導我們合作互助才是防疫更有效的手段。
-
2020-03-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2.0第二輪今天開始預購 蔡總統提醒:不用搶快
「口罩實名制2.0」第二輪預購今天開始,總統蔡英文提醒大家,預購期間皆可登記,不用搶快,不是先登記先贏。蔡總統上午透過臉書貼文提醒民眾,「口罩實名制2.0」今天起開始進行第二輪線上預購,可預購4月2日至4月8日當週份口罩,讓有需要口罩的朋友,可以透過網路預購,直接在超商取貨。蔡總統說,感謝台灣「口罩國家隊」成員日以繼夜的努力,「只要我們團結在一起,一定可以度過難關」;她並提到,預購期間皆可登記,不用搶快,不是先登記先贏。第二輪線上預購從3月25日上午8時至3月27日晚上8時,可使用健保卡、自然人憑證從電腦、或使用手機健保快易通APP預購;成功預購者在3月28日上午8時至3月30日晚上8時內以ATM轉帳、信用卡方式完成付款。交易成功後,3月31日至4月1日以簡訊發送取貨序號。
-
2020-03-25 新聞.用藥停看聽
市售感冒藥無法縮短病程 藥師:5種人不建議自行服藥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發燒、咳嗽、喉嚨痛,這些是常見的上呼吸道症狀,但不管是感冒或流感,都有這些不適症狀,讓許多患者搞不清楚自己是罹患哪一種疾病。藥師提醒,若持續發燒、全身性肌肉痠痛就是流感典型症狀,務必積極治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部藥師陳鳴翰表示,感冒係由鼻病毒等多種病原感染引起,症狀為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打噴嚏,通常5至7天就會痊癒。至於流感則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病程進展快速,症狀更厲害,包括頭痛、持續性高燒、全身性肌肉酸痛或導致嚴重併發症,必須儘速就醫,否則恐有致命危機。感冒為病毒感染,目前尚無治療藥物,需靠人體自身免疫來對抗病毒。大部分市售感冒藥屬於成藥、指示藥,常見類別為綜合感冒藥、鼻炎錠、止咳錠、感冒熱飲、感冒液等,成分大同小異,通常只是配方項數和劑量的增減。陳鳴翰說,市售感冒藥只能症狀治療,內含止痛退燒成分、止咳成分、抗組織胺(緩解過敏及流鼻水)、緩解鼻塞等成分,可降低不適症狀,緩解發燒及疼痛,但無法縮短病程。若持續服用感冒藥,或休養後病情仍持續惡化,需考量是否有併發症或其他感染症的可能,應及早就醫。至於高齡、嬰幼童、過度肥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低下者等,如有感冒症狀,不建議自行購買或服藥,務必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與治療。部分感冒成藥則特別標示鼻炎或止咳,主成分可能相對單純,配方則是特別針對其標示的症狀。陳鳴翰建議,挑選市售感冒藥品時,可諮詢藥師,挑選適合自己的藥品,並提出感冒自我照護7要訣:1.多休息、多喝水,避免過度勞累,睡眠充足。2.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戴口罩,咳嗽、打噴嚏時應遮掩口鼻。3.不要隨便服用偏方,也不要吃別人剩下的感冒藥,以免無法對症下藥,甚至產生副作用。4.服用市售感冒藥後,卻無法治癒或縮短病程,就要及時就醫。5.若感冒好轉、症狀緩解,可視情況停用一般感冒藥。而醫師開的藥物應按時服用,如果含有抗生素需配合完成療程。6.就醫時清楚交代感冒症狀、時程,並說明過去病史與是否有藥物過敏。7.感冒後切勿密集求醫或更換醫師,以免重複用藥增加治療難度。(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乍暖還寒咳不停? 試試5大經濟實惠蔬果止咳祛痰 打噴嚏、流鼻水是過敏還是感冒? 教你用2線索簡單分辨
-
2020-03-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美洲恐成第3波攻擊來源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嚴峻,繼歐洲掀起第二波疫情高峰,專家近日推測美洲可能成為第三波攻擊來源。這兩天美國返台的病例已占境外移入病例四成,專家建議,比照歐洲返國人士,擴大回溯採檢。另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公布,目前國內兩百多名病例中,有十一位無症狀感染者,後續值得觀察。指揮中心日前要求有歐洲旅遊史,且有肺炎、呼吸道症狀就醫史者主動採檢,但對於美國,僅追溯三月八日至十八日入境後曾就醫者,無症狀者僅自主健康管理。專家擔心,美國已有廿七州具社區傳播疫情,確診數位居全球第三,美國境外移入病例恐成為社區傳播隱憂。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指出,美國一開始病例新增幅度不及歐洲,可能與當時篩檢自費有關,待篩檢有補助後,美國病例大量上升。考量篩檢率提升,美國過去疫情確實有被低估的可能。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擴大回溯美國返台者,對社區較有保障,但要考量居家檢疫、檢驗量能。另外,針對新冠病毒出現無症狀感染者,黃立民表示,這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難以控制的挑戰,一般人若感染後出現症狀,除了就醫,也會加強衛生措施,如戴口罩、手不要亂摸等,但若沒有症狀,就難以設防。不過,目前不認為無症狀者帶有病毒會持續很久,在一段時間後,病毒應會消失。案十八為我國首例「無症狀高病毒」案例,他和父母及哥哥赴義大利自由行,沒想到雖無症狀,但體內病毒量高,但三採陰性後已於三月六日解除隔離、三月八日出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王任賢認為,無症狀者通常病毒量不高,但我國並無廣泛的查篩,無症狀感染者人數應被低估。
-
2020-03-2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最怕成破口 返台空姐隔離心聲
「我很害怕成為台灣的防疫破口。」一名在香港服務的台籍空服員說,原本規畫二月中從香港返台,碰上政府宣布有陸港澳旅遊史者入境須居家檢疫十四天,怕影響後續回港服勤作罷。幾經波折後敲定無薪假,三月中回台居家檢疫十四天,未料近日香港政府也宣布「封關」,未來回港也要強制檢疫十四天,前後需花廿八天在隔離。談到這陣子變化,她說很辛苦,但「再苦跟無奈都會吞下去,因為不想成為防疫破口。」她從香港出發時就全程穿著雨衣及戴著口罩,抵達台灣後再換另件雨衣,就是希望把傳染機會降到最低。目前在台居家檢疫,她每天認真量體溫,即便和家人同住,怕有個萬一,總等到家人用完餐才步出房間,任何用品使用過都確實消毒;當家人想探望她時,自己一定保持一公尺以上,家人還自嘲「最遙遠的距離」。她說,在香港時雖知疫情嚴重,但回台才發現比想像中嚴峻,自己變得更小心翼翼,直說這陣子「比任何人都害怕生病」。對於網友對返台國人不斷謾罵,她愈看愈焦慮。有天朋友無心一句話,「妳看都是這些境外移入(案例)」,讓她明明身體沒事也不是確診,卻感到好自責,因此更落實居家檢疫,不希望有任何閃失。
-
2020-03-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走過死蔭幽谷活下來 他揭SARS結束後台灣做了哪些事
副總統陳建仁今天說,在新冠肺炎防疫上,台灣能夠比其他國家稍微好一點,主要是因為有SARS的經驗,「黑雲總是鑲金邊」,台灣曾走過死蔭的幽谷,曾被黑雲籠罩著,但是台灣知道怎麼走過來,也願意幫助大家。台灣對抗新冠肺炎的經驗,受到多個國家肯定。身為流行病學專家的陳副總統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台灣防疫工作是從慘痛經驗學習,特別是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期間,當時台灣沒有準備好因應新興傳染病疫情,包括政府與民間的努力都相當缺乏。2003年發生SARS,台灣受創嚴重,陳建仁臨危受命擔任衛生署長(衛生福利部前身),帶領台灣抗疫。他說,SARS之後,政府發現台灣防疫工作需要全面改變,所以,這次新冠肺炎防疫工作能夠比其他國家稍微好一點,主要是因為有SARS的經驗。陳副總統說,SARS結束後,台灣做了幾件重要工作,包括加強防疫組織架構,修改當時的衛生署組織法,增加長照處,對老年人照護機關有比較好的管理,並設置國際合作組,強化收集相關國際疫情,公開透明交換。他說,其次是加強疾病管制局(現在的疾病管制署)組織再造,讓人員任用更有彈性,除了公務人員,包括技術人員、醫事人員、教育人員都可任用,並設立感染症醫師制度;此外,成立國家健康指揮中心也就是現在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架構,向民眾說明疫情。陳副總統表示,台灣建立傳染病的醫療體系,有應變醫院,而且知道什麼樣的疾病應該怎麼做;除了組織架構面,另外很重要的是法制面,修改傳染病防治法,對於民眾不遵守防疫規定、散布假消息、防疫物資徵收等等都有規定。他提到,人員的訓練更重要,包括建立醫院院內感染管控系統、傳染病的通報體系;這些系統建立起來,台灣在SARS之後碰到禽流感、H1N1新型流感,包括這次的新冠肺炎都不斷地在訓練、精進、改進傳染病防疫體系;物資方面,包括需要有足夠口罩儲備、防護衣等。陳副總統說,台灣政府與民間一起努力,防治任何新興傳染病,很重要的部分是國際疫情收集,但台灣不是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在國際疫情收集上有捉襟見肘的情況,雖然台灣和理念相同國家有很多公開合作,可以從那邊得到相關資料,但還是要再積極加強。他指出,這也是為何台灣需要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員,除了能夠促進全球的健康衛生、對傳染病防治有所貢獻以外,台灣也可得到第一手病毒資料,讓防疫做得更好。陳副總統強調,防疫無國界,需要大家心連心、手牽手,台灣一直希望扮演好世界公民角色,與各國一起把防疫工作做到最好;台灣從嚴峻挑戰、痛苦教訓中學習到很多經驗,最近不少國家一直在講為什麼台灣有些東西值得學習效法,「黑雲總是鑲金邊,我們曾經走過死蔭的幽谷、曾被黑雲籠罩著,但是,我們知道怎麼走過來,我們也願意幫助大家。」
-
2020-03-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無症狀感染者均受管理 陸專家:不會社會傳播
中國疾控專家下午表示,無症狀感染者都是從對密切接觸者的隔離觀察發現,有症狀立即轉送醫院治療,不會出現社會傳播;至於數週無確診病例的低風險區,不戴口罩是安全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下午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醫療診治」記者會,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吳尊友回答中國將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列為不確診的原因,以及是否會人傳人等提問時,作上述表示。他首先解釋說,「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經由實驗室診斷方法,能夠查出這個人有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病毒,但沒有任何臨床症狀,這就是無症狀感染者。至於感染者如何發現,吳尊友表示,通常是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了密切接觸者,在觀察期間對這些密切接觸者進行採樣檢測,發現一些密接者的PCR(聚合酶連鎖反應)呈陽性;亦即,實驗室診斷他感染了病毒,但是沒有症狀。他指出,再經由對密切接觸者的持續觀察,有些人慢慢出現症狀,並送到醫療機構進行診斷治療,變成確診病人;還有一部分到觀察結束,也沒有出現症狀。吳尊友強調,「不管是他沒有出現症狀、還是出現了症狀,無症狀感染者都在我們管理的密切接觸者當中發現的,而且都是受到管理的」。對於是否造成傳播擴散問題,吳尊友說:「不會」。原因是按照中國現在的管理措施,密切接觸者都已經納入獨立的隔離觀察,一有症狀馬上轉到醫院診斷治療,不會造成社會上的傳播擴散。至於要不要戴口罩的問題,他指出,戴口罩是很科學的。新冠肺炎患者傳播病毒的最高峰是在「潛伏期末」和「臨床症狀前期」之間,也就是說,如果健康人遇到一個潛伏期末期的病人,雖然病人沒有症狀、但也會造成傳播。這是為什麼鼓勵健康人要戴口罩原因。吳尊友表示,新冠病毒通常出現在3種環境:有新冠肺炎病人就診治療的環境、有新冠肺炎病人且尚未就診的家庭、新冠肺炎病人尚未就診且處於封閉環境;對於數週無新發確診病例的低風險地區,不戴口罩也是安全的。
-
2020-03-2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防疫怎麼做?譚敦慈建議居家檢疫12措施、一般民眾預防10守則
目前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已從本土病例轉為境外移入病例劇增的階段,現在大家都怕演變為社區感染,除了持續排買口罩之外,更一窩蜂的搶購囤積生活物資。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日前就在其臉書發文指出,暫且不出國旅遊、不參與大型聚會、不去人多不通風處、不要搶購及囤積貨品,更不應轉傳未證實資訊及謠言,並做好健康自主管理及居家檢疫,才是全民應盡義務。她也PO出長庚毒物實驗室的建議,讓大家清楚了解境外回國居家檢疫該注意什麼,一般民眾又該做什麼事。境外回國居家檢疫措施1:不要外出及搭乘大眾公共運輸工具、每日量體溫2次,注意呼吸道症狀2:單獨居住通風房間,盡可能使用單獨衛浴,若無單獨房間也可以選擇檢疫旅館,或是家人住飯店,需檢疫者住家裡3:如廁完, 沖馬桶務必蓋上馬桶蓋再沖水4:正確戴好口罩並與人保持2公尺距離,拒絕探訪5:不共用餐具、採分餐法,不與人共餐,餐具單獨清洗並煮沸消毒6:不共用生活日常用品, 換下的衣物、被服不要抖動揮揚,可以用熱水或添加氯系、氧系漂白水清洗7:如廁後、餐前、擤鼻涕後、睡覺前、手髒時,確實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洗手後要擦乾,使用一次性擦手纸擦手。如果没有,可以專用乾淨毛巾擦乾,毛巾每天或濕了就要更換8:咳嗽、打噴嚏時需要佩戴口罩或用纸巾或手肘遮擋口鼻,咳嗽、打噴嚏時捂住口鼻的物品立即丟棄,然後立即洗手。9:不要揉眼睛、不揉鼻子、也不以手碰觸嘴巴10:適量喝水、均衡飲食(多吃蔬果、並攝取足夠蛋白質)、充足睡眠、於房間內可以做些運動放鬆心情11:確保厨房、浴室、客廳等公共區域通風良好。浴室和廁所表面及經常碰觸的物品每日消毒1-3次。12:處理排泄物、嘔吐物戴手套,垃圾密封後再丟棄。消毒劑可採用75%酒精或稀釋漂白水(小面積用酒精,大面積用漂白水)稀釋漂白水時務必戴手套、口罩並保持通風,漂白水不要用噴灑方式,以抹布浸漂白水同一方向擦拭,20分鐘後再用清水擦乾淨,注意漂白水不可用熱水稀釋,也不可與酸性清潔劑及含檸檬烯清潔劑併用,使用後的漂白水不可直接倒入馬桶以免影響化糞池功能,漂白水用後可以靜置24小時待氯揮發後或用水稀釋100倍再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環境傷害。一般民眾預防感染、增強抵抗力的最好方法:1:注意個人衛生,需要時正確戴好口罩、多洗手,不以手碰觸眼睛及口鼻2:經常開窗通風、沖馬桶蓋上蓋子3:人與人之間保持1-2公尺距離4:分餐吃飯,不共食、不共用餐具5:碰觸過電梯按钮、公共用品之後也要勤洗手。6:回家後快洗澡,若無法洗澡也要洗手、洗臉、漱口7:沒限水者可以喝足夠的水,減少含糖飲料攝取8:多吃天然蔬果及適量蛋白質,善用辛香料9:不要試吃、不要試用貼身物品如睫毛膏、唇膏10:充足睡眠、適度運動、穩定心情(資料來源/譚敦慈護理師官方粉絲專頁)
-
2020-03-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向世界醫護致敬!摘掉口罩臉上滿佈「壓痕」網噴淚:好心疼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擴散,前線醫護人員每日疲於奔命,還要面對感染的風險,近期就有醫護人員上傳自己長時間穿戴防護設備的照片,沒想到拿掉後的模樣引發大批網友熱議,紛紛直呼「好心疼 !」臉書粉專「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發文指出,「最近各國的醫護紛紛傳上類似的照片:超長時間穿戴防護設備後,產生的壓痕甚至是瘀傷,最嚴重甚至會有壓瘡。其實要達到足夠的密合度時,戴久了,是真的有可能產生瘀傷,甚至壓瘡的。還有許多皮膚問題也可能發生。」文中還提到,在這種不舒服,可能又癢又痛的狀況下,仍然沒辦法拿下防護設備,真的是很難熬的事情,最後更呼籲大家「向世界各地挺在最前線的醫護致敬!」貼文一出,讓不少網友看了紛紛留言表示「深深感謝所有醫護人員」、「最美的印記」、「好心疼…謝謝你們」、「穿防護衣工作真不是人幹的」、「第一眼先看到照片以為是被打的新聞,結果是醫護人員長時間穿戴防護設備造成的新聞!辛苦你們了,祈禱疫情盡快結束」。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To all The Nurses And Doctors On the front lines!!🙏🙏🙏🙏🤲🤲🤲🤲 Big Salute To All Those Doctors And Nurses Serving All Over The World ! Diaries From The Field(@covid_nurses)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3月 月 22 日 上午 7:43 張貼
-
2020-03-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上海專家新指引:沒症狀或非醫療人員 不必隨時戴口罩
中國境內疫情趨緩,上海公衛專家22日在官方的記者會上,提出配戴口罩的新指引,指沒有發燒或咳嗽等症狀、非醫療與公共服務從業人員、以及非進入人員密集場所,可不必戴口罩。中央社引述澎湃新聞報導,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專家組成員吳凡在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記者會上提出了有關配戴口罩的四個指引。一、有發燒、鼻塞、流鼻涕、咳嗽等症狀者必須配戴口罩。二、依據執業規範和有關規定相關從業人員必須配戴口罩。包括: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從事公共服務從業人員、從事疫情相關工作人員。三、進入人員密集場所的人員必須配戴口罩,包括:醫院、福利機構、學校、交通工具及車站、影劇院、室內遊樂場所等。四、宣導年老及體弱者,免疫力低弱及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時自願配戴口罩。除了口罩以外,吳凡建議,民眾還是應該保留勤洗手、不隨意用手摸口鼻等防疫期間的習慣,並維持公共區域定時消毒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