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 醫聲.醫聲要聞
搜尋
創新科技
共找到
18
筆 文章
-
-
2024-08-19 名人.黃達夫
黃達夫/做一位對得起病人、對得起自己的醫師
最近有人問我,卸下院長的職責後,我要退休嗎?我回說,如果身體及心智狀況允許的話,我準備工作到最後一天!因為,我樂在工作。他說,現在,台灣的醫療環境這麼惡劣,如何樂在工作?我回說,做一個對得起病人、對得起自己的醫師,就能過心安理得的日子!那麼,如何做一個對得起病人、對得起自己的醫師呢?醫療以助人為志業選擇醫療工作是以助人為志業,而不是一條追求名利的路徑。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對於人體及疾病都有深入的了解;且願意花時間了解病人的想法與需求;才能夠為每一位病人解決各自不同的問題。有分辨科學的真偽、事情的是非的能力,更要了解在創新科技的發展過程中,往往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不能盲從,要能夠從醫學倫理的角度,理性思辨,才能夠實踐實證醫學,減少對病人造成傷害以及醫療資源的浪費。要有友善、誠實、謙虛的人格特質:友善才能夠接近病人,了解病人;誠實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謙虛才不會自滿,就會持續充實自己;做事也會戒慎恐懼,較不易發生疏失。承認錯誤從中學習然而,人非聖賢,很難完全不犯錯,萬一犯錯時,誠實的人會承認錯誤,不會掩蓋,而能及時補救,減少對病人的傷害,較容易得到病人的諒解。謙虛的人會從中記取教訓,犯錯的機率就愈來愈少。值得一提的是,和信醫院34年來,只有兩件訴訟案,都非醫療疏失。我們不曾有疏失嗎?當然,不可能。但是,從開院的第一天,我就告訴我的同事,只要同事們小心、用心照顧病人,發生紛爭時,醫院會負起所有責任。但是,同事們要警覺,疏失發生時,要立刻通報,才能及時處理、把傷害降到最低,醫院也會對病人做適當的補償。迅速面對、妥善解決,才能減少病人及醫療人員的創傷及折磨。我期許我們的醫師,要不斷地學習,只有具備飽滿的專業知識及分析能力,才能夠為病人解決問題。我挑戰他們多用心、多用腦,用最少的檢驗、最少的用藥照顧病人。善用健保減少浪費「用最少的醫療資源,把病人照顧到最好」是每一位好醫師追求的目標。如此,不但病人滿意,醫師的成就感也會愈來愈高。則不但對得起病人、對得起自己,更對得起國家,因為,我們善用健保資源,減少健保的浪費。因此,卸下院長的職務後,我打算投入更多的時間教育年輕的醫學生、醫師,為台灣培養更多對得起病人、對得起自己、樂在工作的醫師。很多人會說,在現在的健保制度下,不衝量就活不下去,我不否認。最近在立法院不是在爭論健保是要保證「1點1元」、「1點0.95元」或「1點0.90元」,個人認為這只不過在苟延殘喘,而不是解決健保問題的處方。然而,制度是人訂的,台灣的醫師又是台灣最頂尖的菁英,我要在此挑戰青壯年的醫師們,為什麼不用你們的聰明才智去改革健保制度,為自己及未來的醫師建立一個容許大家做一個對得起病人、對得起自己的醫師的制度。
-
2024-05-10 醫聲.Podcast
🎧|懷孕30周發現四期乳癌!榮總醫師耐心治療,如今小孩小學畢業
10多年前一名懷孕媽媽發現乳癌第四期,經過台北榮民總醫院乳癌治療權威曾令民的團隊努力,把癌症病情化為「慢性病」,現在這位媽媽陪伴孩子一路走到國小畢業,病情穩定控制。曾令民也感嘆,乳癌治療手術不段創新,現在北榮也引進新型手術模擬創新科技,運用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模擬手術,病人的安全性大為提升。🎧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面對這名在30周確診第四期乳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的孕媽咪,曾令民嚴謹地思考各診療環節,從病理切片證據到手術計畫的擬定、施行,每一細節都不放過,他費盡心力,就只為幫病患找出一條可母子均安的醫療解方。所幸,在曾令民與北榮乳癌治療團隊的全力幫助下,這名孕媽咪終於平安生下孩子,且成功存活下來,至今已10多年,病情正穩定控制,當年的孩子,現在即將國小畢業。持續30多年的熱情,真正原因在這裡!目前擔任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暨該院乳癌多專科團隊召集人的曾令民想起當年這位孕媽咪,再想到不少第四期乳癌病患在經過一關關的診治後終於存活10多年以上,並將癌症病情化為「慢性病」,與之共存,不僅深深感受到外科醫療、乳癌多專科治療的重要性與深刻價值。談到當時為何選乳房外科這條道路,在這領域深耕30多年的曾令民說,當他還是住院醫師的時候,每次進入開刀房,看到主刀醫師熟練地將腫瘤切除,再看到病人復原神速,便深感震撼,後來進一步進入乳房外科領域,更發現乳癌治療的手術、診療方式不斷有更新、創新之處,學習與進步的空間十分廣大,因此便受到吸引,每當看到病人像上述孕媽咪一樣重獲生機,他與醫療團隊便為病患感到高興,前進的動力也就更加熾熱。外科新血不足,北榮團隊醞釀創新解方不過,近年來,台灣外科界面臨外科住院醫師招不滿、外科人力不平衡等困境,像台大、長庚與北榮等北部醫學中心在招募外科住院醫師時,常招不到足夠醫師。曾令民不諱言,由於少子化,加上外科醫師的訓練時間、工時比較長,北部生活花費也較高,因而導致這些現象。曾令民認為,像北榮引進新型手術模擬創新科技,並運用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模擬內視鏡手術、機器手臂手術,讓住院醫師的學習更有效率,病人的安全性也大為提升。若住院醫師想到國外短期進修,該院也提供補助,且外科醫師真的可以幫助病人救命、回歸正常生活,是一份很有成就感的工作,期盼更多醫學生投入外科領域、領略外科醫學的真正魅力。曾令民小檔案現職: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臺北榮民總醫院乳癌多專科團隊召集人美國德州休士頓MD Anderson癌病中心研究員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台北榮民總醫院實驗外科主任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蘇湘雲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臺北榮民總醫院
-
2024-03-07 活動.活動最前線
【免費報名】2024智慧未來大勢講座:AI引領智慧生活 全面建構幸福城市
聚焦「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主題的2024智慧城市展,將在台北及高雄盛大展出,今年展示重點為AI人工智慧在智慧城市的各種創新應用,包含攸關國際競爭力的淨零轉型。新光保全成立40幾年來,從傳統產業開拓新的服務模式,善用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並結合5G、AIoT等創新科技,提供多元應用解決方案。因應2050年為聯合國訂定淨零碳排放目標,新光保全積極投入綠色能源計畫、躍升為綠色保全服務企業,公司營運與ESG的策略並進,不僅搶攻智慧城市商機,也實踐企業永續價值。在2024智慧城市展中,新光保全以AI打造智慧城市的營運系統 City Operations Through AI,建構幸福宜居城市。展攤包含城市治理、智慧管理、智慧交通、智慧照護、智慧建築,全面建構智慧城市與智慧生活的美好藍圖。3/19(二)、3/20(三)、3/21(四)特別舉辦「2024智慧未來大勢講座」,邀請各界專家分享如何無縫接軌現代科技與便利生活。工研院機械所智慧機械產業推動組業務總監郭子鑫主講「社區之電動車充電安全推動研議」,隨著電動車市場的擴大,將帶來更高的充電需求,在智慧城市發展中,社區用電安全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被譽為「最年輕教授」的林日璇主講「如何應用AI跟數位雙生優化城鄉營運管理」,數位雙生有助於城市規劃管理,利用虛擬模型呈現實體環境的「真實」情況並利用AI協助解決各種狀況。網聯科技林鼎皓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分享「AIoT智慧物聯網EaaS應用在ESG上的能耗管理與其他案例分享」,永續發展成為全球企業潮流,將講述AIoT智慧製造如何實踐ESG永續目標。在全球淨零碳排的浪潮中,國家發展委員會也推出臺灣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邀請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童慶斌教授主講「建築與營建低碳管理的挑戰與機會」。在智慧照護方面,特別邀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分享「實踐宜居城市:數據驅動的健康長壽智慧社區」,強調透過智慧科技或數位輔助,長者在家也能享有各種服務資源。匯集各界能量推動城市數位轉型,新光保全應用AI解決問題、創造價值,想了解更多智慧城市相關的訊息,歡迎免費報名參加講座,開啟智慧新生活。【2024智慧未來大勢講座:AI引領智慧生活 全面建構幸福城市】📌3/19(二)時間:14:00-15:00主題:社區之電動車充電安全推動研議講者:工研院智慧機械推動組 郭子鑫 業務總監📌3/20(三)時間:11:00-12:00主題:如何應用AI跟數位雙生優化城鄉營運管理講者: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林日璇 教授📌時間:14:00-15:00主題:AIoT智慧物聯網EaaS應用在 ESG 上的能耗管理與其他案例分享講者:網聯科技 林鼎皓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3/21(四)時間:10:30-11:30主題:建築與營建低碳管理的挑戰與機會講者: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童慶斌 教授📌時間:14:00-14:40主題:實踐宜居城市:數據驅動的健康長壽智慧社區講者:關渡醫院 陳亮恭 院長📍講座地點:台北市南港展覽館2館(P201A展攤)台北市 11568 南港區經貿二路 2 號⭐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L23Ra3UiyJwRri4m6
-
2023-12-03 活動.活動
高齡科技創新論壇/整合亞洲觀點 銀光經濟是台灣優勢產業
由台灣整合照護學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策會、生策中心共同舉辦的「高齡科技創新高峰論壇」12月2日於台灣醫療科技展舉辦,行政院院長陳建仁透過錄影闡述台灣面對超高齡社會的因應策略,其中跨部會「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是未來的國家重點,希望透過生醫與資通訊科技的強強聯手,翻轉挑戰為機會,讓台灣走向更永續發展的未來。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指出,根據世界銀行的建議,延長工作年限、避免依賴以所得稅作為福利支出、強化健康照護體系是高齡社會永續發展的重點策略,經濟衰退同時影響社福支出。結合高齡科技與產業推動銀光經濟是重要的契機。銀光經濟目的在提升長者的生活品質,營造優質的生活,推估2025年亞太地區銀光經濟產值達4.6兆美元,也是台灣應該發揮優勢,積極發展的範疇。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強調以「群體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緊密結合生物醫學與數位科技,建立有效推動健康長壽的各項研究,並依照社區導入需求應用不同的科技解方,希望讓每個社區民眾都能享用到科學進步的成果。他也以關渡醫院在社區所推動的各項方案為例,結合不同科技企業推動iHARP長壽健康生態系,讓科技不著痕跡的應用於日常生活,促進健康長壽之餘也活絡經濟。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理事長荒井秀典展示多項日本發展的照護機器人,也提出研究數據證實,移動機器人讓協助長者如廁動作只需一人,減少照顧服務負擔,也有多款社交機器人,如海豹造型的PARO透過聲音提升與長者的互動與療癒,由SONY發展的社交機器人「小花」能與失智者互動,並帶動原本疏於與人互動的失智者快樂歌唱。前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校長黃聿立指出,縮短不健康餘命是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動的目標。從2015-2020年,新加坡政府投入22億美元推動健康老化行動方案,2023年進一步強化三大主題:照顧(Care)、貢獻(Contribution)、連結(Connectedness),選擇近十萬人居住的皇后鎮作為場域,以新加坡國立大學結合各種社區與政府資源,推動健康社區,發展具有生命意義的長壽社會。在產官學研界的座談中,數發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提到,台灣政府在高齡科技產業行動方案編列預算與行動方案,待立法院通過後,明年會有更具體的方案計畫,希望各界共同參與。他也提及,陳亮恭多年如傳教士般地倡議銀光經濟,以提升經濟發展回應人口高齡化的挑戰,關渡醫院與企業的合作正是最強的示範。友達頤康董事長葉俊正與華碩健康總經理王恒聰均表示,大企業之下新創子公司推動高齡科技的投入,慢慢由摸索走向具體成果;緯創醫學科技張尊民強調緯創積極與新創公司合作,作為產品發展的動力。實際跨越產業與學術界的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中心教授徐業良談及創業的艱辛,欣見政府部門與場域的投入,特別是關渡醫院第一線照顧同仁對於科技應用的熱誠,是國內少見的積極與正面。會議中還有英國國家高齡創新研發中心(National Innovation Center for Ageing, NICA)代表參加,指出英國政府在社區推動高齡創新發展,以預防失能為主題、社區民眾為主體,共創(co-create)創新研發量能而成立NICA,至今已17年,而明年將在台北設立據點,希望結合全球的力量,以創新科技與社區導入改變未來的世界,讓人人能享有活躍優質的晚年生活。論壇與座談交流熱烈,產官學研界揭示共同的目標,主辦單位指出,透過亞洲觀點的整合,台灣連結日本與新加坡,具有強大的量能做為世界的示範基地,期望高齡科技的發展能真實提升民眾福祉、活化社會、強化經濟,將人口高齡化的趨勢轉為社會進步的契機與動力。
-
2023-11-10 焦點.元氣新聞
莫德納、中研院強強聯手神助攻 台mRNA獨角獸實力大躍進
「我們在剛開始成立10年期間,完全沒有商業化產品,直到最近3年,才有驚人轉變!」在莫德納(Moderna)與中央研究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攜手舉辦的第一屆「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頒獎典禮當天,莫德納資深副總裁Patrick Bergstedt以該公司團隊研發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而一炮而紅的經歷勉勵台灣新創團隊,期待台灣研究mRNA相關領域的學者、團隊可以與全世界的mRNA專家激盪、交流,並針對許多醫療、公衛上的困難與挑戰提出創新解方。強強攜手,成就更好未來「我們希望幫助台灣新創mRNA團隊多一個平台,多得到幫助,讓他們的研究主題落地,或達到預設研究目標,有一天幫助人類克服更多困難疾病!」談到首次舉辦「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初衷,莫德納台灣公司總經理李宜真指出,莫德納的新創之路,在公司剛成立的十年期間,也是走得非常辛苦,期待透過莫德納的經驗與過去的成果分享,讓台灣mRNA新創團隊獲得更多學習、啟發。中央研究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也是第一屆「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重要推手之一,他表示,該中心重要願景為「以創新科技來增進人類健康福祉」,多年來,莫德納深耕mRNA疫苗、藥物開發領域,希望更全面醫治、預防各項疾病,讓人類整體生活更美好,關於這點,雙方的願景、理念十分契合,透過這次強強聯手,期待更多台灣新創團隊、生技公司躍上國際舞台,並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資源整合、挹注,讓新創團隊更添前進動力事實上,中研院與莫德納的合作契機始於2023年6月,當時,中央研究院與莫德納(ModernaTx)、莫德納台灣(Moderna Taiwan)簽署合作意向書,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除了連結雙方研發、輔導資源,也希望加速國內mRNA科技發展,同時培育mRNA研究人才。同時,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也與莫德納共同發起mRNA前瞻新創獎計畫,廣邀台灣優秀研究團隊共襄盛舉。在這次的活動中,共有35組研究團隊參與,得獎名單包括: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中心胡哲銘團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陳冠宇實驗室、磐石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宋信文實驗室與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鄭淑珍團隊等5組團隊獲獎。從得獎者背景資料可了解,獲獎研究領域遍及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免疫腫瘤學(Immuno-oncology)、罕見疾病(Rare diseases)、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與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每組獲選團體、個人可獲得新臺幣50萬元研究獎金,且可獲得莫德納台灣所提供一對一業師輔導機會。揮淚播種、耕耘,終於歡呼收割對於這次活動的評比過程,李宜真有很深刻的觀察,她說,這次的評比標準包括「整體規劃創新度」、「商業化的可能性」,以及「產業鏈結關聯性」等。原本擔心mRNA相關研究很冷門,參賽情況可能不會很熱烈,沒想到竟有35組研究團隊報名,涉及領域很廣泛,超乎預期。李宜真解釋,這代表台灣的mRNA研究量能帶有深厚底蘊,未來極具發展潛力,若加上莫德納一對一業師輔導資源,「相信這樣的研發動能與成果,有朝一日可以和世界鏈結,並更早達到研究目標或商業化目的」。吳漢忠也觀察到,這次參加評選的35組研究團隊「都有相當好的水準」,常讓評審很難做下決定,最後篩選出5組團隊,其中4組團隊來自中研院、大學院校等學術機構,另一組則來自生技公司,其主要技術也是來自中研院團隊的研發、技轉授權,若獲選團隊和莫德納攜手合作、互補,未來研究應該可以進一步開花結果,並對世界產生長遠貢獻。mRNA的運用,未來潛力驚人「mRNA原本就生於我們體內,它可以製造蛋白質來幫助身體、抵抗病毒,或保護我們。」談到mRNA的運用原理,Patrick Bergstedt指出,如果這樣的機制、作用可用於預防某種病毒,自然也可適用於多種其他病毒防治,目前研究已證實,mRNA疫苗除了可以預防Covid-19攻擊,對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也可產生防治效果。其他像登革熱、瘧疾等傳染性疾病,或許也都適用。「Moderna的成立,是為了推進mRNA科學進展!」Patrick Bergstedt進一步解釋,mRNA科技不只應用於傳染病防治,其研發領域也包括腫瘤免疫療法、個人化癌症疫苗與罕見疾病、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等面向,目前莫德納共有47個研究發展計畫。透過莫德納平台,全世界許多科學家聚集於此,更能發揮所長,擴大研發效益,台灣研究mRAN相關研究的科學家若能一同加入、共享平台資源,研發量能應該可以更強大,且更有機會克服瓶頸、達成目標。對於mRNA科技的研發、應用,中研院團隊也是默默持續耕耘。吳漢忠表示,由於該院廖俊智院長的支持,中研院團隊不斷精進mRAN技術,期待能夠「化學為用」,幫助技術順利走出實驗室,讓病患「用得到」。為了縮短研究到應用、商品化歷程,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已建立先導核心設施,並逐步建構完整生醫產業生態系,期盼加速mRAN疫苗、藥物的研發與運用。持續厚積實力,才能創造更大效益Patrick Bergstedt認為,台灣擁有很好的教育環境,也有很深厚的經濟、科技研發實力,因此成為半導體領導者,未來,台灣也很有機會成為世界生技產業的領頭羊。同時,莫德納也希望與台灣合作進行更多醫學研究,讓台灣醫學發展擁有更多進步的量能。李宜真則期盼「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可以年年舉行,並成為mRNA研究學者間的交流饗宴,mRNA科技的進展,也可以在彼此資源連結、分享中壯大、開枝散葉。吳漢忠也希望mRNA技術可在台灣進一步扎根,透過各方整合、合作,未來可以創造更大利基,藥物、疫苗研發成功的機率也可大幅提升,與世界接軌的腳步,也可更加穩健、踏實。莫德納+中研院+台灣新創團隊,打造獨特、原創新價值在「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頒獎典禮上,在場許多獲獎、入選研究團隊都深受感動,許多人也深深感受到,在莫德納與中研院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團隊的攜手努力下,台灣mRNA新創團隊的亮眼成果將很有機會嶄露頭角,除了為mRNA領域注入更多鮮活量能,也將為世界帶來更多的貢獻,並打造更多元化的獨特、原創新價值。
-
2023-06-15 活動.活動最前線
桂冠營養研究室健力湯國際首亮相 探路日本獨食商機
桂冠食品旗下品牌桂冠營養研究室,赴日參加第12屆亞太地區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國際研討會(IAGG),這是品牌首度參與國際學術型會議,桂冠食品副總王振宇表示,日本是高齡食品發展的先驅,著重發展食物質地改善的介護食品,而桂冠團隊更重視提早儲值健康,倡議在高齡來臨前預先照顧好自己與家人。桂冠營養研究室將科學實證運用於食品,與高齡醫學權威、陽明交通大學教授陳亮恭於2018年展開五年產學合作,此次赴日參展分享與合作成果,其推出的健力湯系列,獲得國際與會人士高度詢問。桂冠表示,從交流中發現,人口老化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高齡者因為營養攝取不足,影響行動及生活。桂冠食品是華碩發展「iHARP全方位健康長壽創新科技平台」的生態圈合作夥伴。王振宇表示,桂冠致力運用食品營養產業的專業,將其超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研究經驗,提供營養飲食建議與對應的解決方案。陳亮恭指出,在提供高齡服務的健康產業中,食品公司的加入非常難得。為了獲得醫學研究實證,桂冠與陽明交通大學進行三次的隨機對照實驗,證明民眾可透過食品攝取足量蛋白質,提升肌肉健康。高齡者的飲食比想像中要少很多,需要把精算好的營養配方和食材放入符合高齡者食量的單包料理,兼具美味非常重要。桂冠在現場展出的健力湯產品,產品明確標示每包所含蛋白質與膳食纖維,適合全齡消費者補充營養,提早注意飲食營養,迎向健康老化,每包健力湯設計的精算營養攝取和單人食用量,符合日本消費市場獨食需求。王振宇表示,台灣將迎接超高齡社會,桂冠食品發展桂冠營養研究室,積極推動全齡科學營養料理,希望透過美味、好吃的營養料理,讓國人提早儲值健康,積極面對老化課題。期望桂冠冷凍食品的專長未來可多與各國分享,以科學為基礎,帶給民眾營養美味的健康飲食服務。
-
2023-06-14 醫聲.高齡社會
台灣題材為何在高齡圈大熱? 四品牌、陳亮恭聯手 AI科技助攻健康醫療 推送個人精準健康
在高齡腳步超前全球的日本,一場如世界足球盃,每四年才登場的亞太區老年醫學(IAGG-AOR)研討會上,擠入百人會議室空間的202位國際專業人士焦點卻投射在「台灣」身上。北榮經營的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陳亮恭以健康長壽智慧科技「Smart Technology for Healthy Longevity: intelligent Healthy Aging and Rejuvenation Platform (iHARP)」為主題,向國際展示關渡醫院、華碩iHARP、台灣桂冠食品以及udn元氣網在「個人精準健康」共同合作成果。一家是由北榮經營的地區醫院、華碩是知名科技公司、桂冠是擁有近53年歷史的老牌食品品牌,udn元氣網則是台灣最大新聞媒體聯合報系成立的健康網站,再結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支持。「每個人老化的樣貌、風險都不同,因此預防也應該要客製化」,陳亮恭用「高齡精準健康」來描繪未來的超高齡世界。而這場會議首次向國際端出具體的落實作法:台灣醫療結合人工智慧科技元素,將健康促進解決方案,精準推播至個人、社區民眾,甚或未來希望串連到醫療院所HIS系統。這一題材猶如吸磁機,吸引台港、東南亞,乃至來自歐美的國際專業人士參加。就連亞太區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主席、中國附醫前院長林正介也趁其大會演講前空檔,趕來當聽眾。會後他強調,疫情期間台灣民眾已經充分感受遠距照護、視訊診療的便利,應用IOT科技在高齡領域是相當有遠見的做法。中國附醫也在積極部署中。 特地赴日參展的華碩電腦機器人暨智慧應用總經理王恒聰、桂冠副總經理王振宇忍不住臉上喜色,感受台灣之光的威力。「為何台灣題材獲得高度注目?」他們同時也在問。陳亮恭以宏觀的視角來看全球的高齡發展,世界衛生組織(WHO)倡導的是社區整合照護的趨勢,但整合何其困難?還包括要克服資訊安全、法令等挑戰。且透過人工智慧分析發現,每個人老化都有不同的路徑,必須走到「個人精準化」的高齡精準健康。這些背後從研發到服務都涉及到跨域以及整合。「創新科技領國的以色列,看到台灣正在落實社區導入醫療科技的作法,大嘆可能要十年才能趕上台灣腳步。」一位以色列衛生單位代表的會後詢問時說道。陳亮恭說,台灣預計明年可以將這套解決方案落實到民眾身上,屆時從醫療端希望以價值醫療(Value Based)支付模式來爭取給付,民眾若願意透過穿戴手表、量測裝置,上傳數據,管理並拿出行動,例如有效運動、攝取多元飲食等,「賺健康」就不再是空談。但要擴大影響,不能只靠醫院。陳亮恭在疫情期間著手與跨域夥伴合作,他堅持「有學術研究支持是必要的發展基礎」,與研究團隊討論多元飲食為主題,用大數據分析出四種人設,再交由華碩用AI演算產出量測工具,用戶回答問題後,可以立即獲得精準推播的健康預防資訊及專屬飲食建議,未來還會結合地理位置,推播符合個人條件的餐飲店、超商食物。此外,用戶只要看圖「說話」,系統會根據聲音特徵、語速、流暢度,為早期預防認知障礙提供重要提醒。陳亮恭說,要突破高齡者對科技的隔閡,必須同步提升民眾的識能,扭轉大眾對高齡的思維。聯合報系是台灣最大的新聞媒體集團,旗下的udn元氣網,提供民眾正確的健康資訊、影音課程服務、各式量測問卷、百科以及與超過百位專家合作。此次也加入台灣團隊,串接iHARP服務,將值得信賴的健康資訊推播給不同需求的民眾,協助其及早預防疾病,善盡SDGs責任。「要實現高齡精準健康還需要有生態圈」,陳亮恭的高齡願景需要從醫院端、社區端、個人端都有系統,且要網網串連至「雲」。他透露還有已有大型超商企業正討論加入台灣高齡科技隊伍,未來服務、產品採取分潤、訂閱制都是可能的商業發展模式,「讓加入聯盟的成員互利,服務才有機會永續。」台灣再一年多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與韓國幾乎相當,鄰近的日本早已近三成是老人人口,但台灣無論是人口老化速度、高齡科技創新都有「後發先至」之勢。從罕見的會議室大爆滿、工作人員急忙四處增設座椅,仍有大批各國人士站著聽講、做筆記,會後各國研究單位、學生想來台灣參訪、進修學習,這一堂台灣學看來還要當紅很久。了解更多的高齡議題醫病平台/加強不同世代的溝通,迎接台灣高齡化社會的來臨2022高齡論壇/國衛院高齡中心初登場 4大主題打造幸福老後讓孩子進入高齡長者世界 搭建世代共好橋樑
-
2023-03-20 名人.黃達夫
黃達夫/昂貴檢查可能無助病情…當醫師建議自費醫療 最好尋求第二意見
最近讀到李家同教授在聯合報民意論壇刊登「如何應付新科技的挑戰」一文,李教授説「最近全世界都熱衷於創新二字,因此對於新科技,絕大多數人會立刻全盤接受。李教授舉例,不久前,被判詐欺入獄11年3個月的伊麗莎白福爾摩斯,當初支持她一滴血檢驗公司的人,都是美國知名人物,包括前國務卿。他的結論是,政府官員尤其不能輕易盲從新科技,務必把納稅人的錢用在刀口上。他建議,決策者要瞭解新科技的原理,更要請傑出的數學家冷靜分析是否完全合乎邏輯。我非常同意李教授的觀點,在醫學領域,我觀察到,過去政府一些醫療決策,因為缺乏合乎邏輯分析,而沒能把人民的納稅錢用在刀口上,因而,衍生很多後遺症,禍害很大。最近有位同事,告訴我,他陪他的父親去看病,醫師建議他們選擇一項自費的治療,說明了很多該治療的好處,這位同事説,儘管他對該治療的價值有所存疑,但是,他怎麽可能在他父親面前,跟醫師説,他想用健保就好。昂貴檢查卻無助病情我自己雖然不在第一線照顧病人,但是我例行參加不同癌症團隊的討論,經常有他院轉來的病人,所以,會看到這些病人的病歷,我觀察到,用自費做些對病人沒有助益的高單價檢查,或使用一些對病情不會有所改善的高貴藥物或手術的情況,有愈來愈多的趨勢。而且這些問題並不只發生在早已被詬病的私立醫院,而是發生在享有盛名的醫學中心。醫院管理只在乎收入我在20幾年前就曾寫公開信,批評台灣醫院管理學院碩士生所做的研究,竟然都在探討如何去開發自費項目,來增加醫院的收入。當時,我就直言,醫院管理最重要的目標是品質管理,而不是財務管理。只在乎收入卻忽視了品質監控的醫院,對病人而言,跟詐騙集團一樣可怕。前不久,遠見專欄醫師作家,寫了「健保外的自費耗材必要嗎?醫療費用體制下的醫德還剩多少?」一文,感嘆台灣醫師醫德的淪喪。足見,我多年來憂心的問題,只是愈來愈嚴重,民衆花冤枉錢的機率也就愈來愈高。多詢問不同醫師意見因為,所謂醫療創新科技,一般人很不容易瞭解,連美國國務卿都會受騙,更何況是一般人。我過去寫過一些文章,告訴民眾昂貴的醫療不一定是更好的醫療。宣稱某種醫療的效益,必須經對照組臨床試驗的考驗,而不是名醫説了算。因為,最近看到好多個病人被誤導去接受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細胞療法,很是痛心。當然,自費耗材的問題更普遍,我只好在此奉勸病人,當醫師建議您接受自費新科技的治療時,您最好尋求第二,甚至第三意見,看看哪位醫師對您病情的評估比較仔細,對於醫療建議的説明比較清楚,並且能夠提供必要的數據來讓您瞭解,到底花了這麼多錢,會得到多少好處?經過深思熟慮後,再做決定。(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2-12-25 醫療.泌尿腎臟
健保大數據/洗腎患者50歲以上占88.6% 血液透析占91.8%、腹膜透析僅6.8%
健保統計,台灣每年新增2到3萬名初期慢性腎臟病(CKD)病人,截至去年底已有45萬人,這些初期CKD患者每年有數千人會進展到末期CKD,截至去年底累計已有10萬人。這10萬人的病程再往前走,只剩腎臟移植和長期洗腎(透析)兩條路,但礙於國內捐贈風氣不盛,絕大多數人都得洗腎,現已有9.6萬人長期洗腎,平均每人每年的健保醫療費是74萬元。透析盛行率世界最高,慢性腎病防治2002年就開始。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表示,因為台灣有世界最高的透析盛行率,政府很早就決定要以國家的力量做慢性腎病防治。2002年,當時的國健局就跟醫學會合作,比照糖尿病整合照護,設立臨床流程、治療目標、訓練衛教師、營養師;2007年起健保也加入,推動「末期腎臟病前期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獎勵團隊照顧快步入透析的病人。15年努力至今,腎病分期3B、4、5期的病人,已有高達七成都被納入。2011年起,政府與醫學院決定將照護的力量更往前延伸,推出「初期慢性腎臟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讓1期到3A期的病人也接受跨專業團隊照護,達到延緩惡化等目的。不論是國衛院腎病年報或各醫院自行發表的研究,都顯示這套獨創制度能有效提升照護品質,國家的慢性腎病臨床照顧守則、健康促進機構的標準作業流程也建立起來了。採用腹膜透析者,一年發生腹膜炎的次數僅1.52次。去年共有9.6萬人長期透析,其中53%是男性,47%是女性,高達88.6%是50歲以上,所有慢性腎臟病患(包括已透析和尚未透析者),一年門診醫療費用約是552億點,占健保8,000億總額7%。黃尚志說,透析病人數眾多,與人口老化等多重複雜因素有關。去年這些長期透析病人當中,血液透析約占91.8%(8.8萬人),門診血液透析一次就給付約3,912點,一年申報醫令量1,056萬次,413億點,費用驚人。腹膜透析的醫療費用低於血液透析,但僅6.8%病人採用(6,550人)。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病人每年平均住院次數是0.4次,近5年呈現下降趨勢,腹膜透析病人一年透析期間發生腹膜炎的次數僅1.52次,照顧品質良好。透析病人就醫集中在基層診所,六都人數最多。黃尚志表示,血液透析是1963年台大開始推,腹膜透析是1984年高醫、北榮、台大開始推,前者早了20年,所以相關資源比較多,病人也已較熟悉。不過近年有在改變,觀念比較開放、醫療資源比較豐富的北部地區,選擇腹膜透析的比率有時到二成,但南部觀念較保守,大約只有8%。健保資料顯示,透析病人就醫集中在基層診所(4.6萬人),其次依序是區域醫院(2.4萬人)、地區醫院(2萬人)、醫學中心(1.3萬人)。在六都透析的病人最多,新北、台北、台中、高雄一年都有超過1萬人透析,台南和桃園也將近1萬人,但病人不見得居住當地,會跨區就醫。黃尚志表示,在偏鄉,多數病人不敢在家腹膜透析,寧願每周坐三次車到城鎮裡的院所,由醫療人員幫忙做血液透析。慢性腎病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黃尚志每個月都會到屏東大武衛生所支援,大武鄉只有三、四十個透析病人,以一個人每月要透析13次來計算,大武鄉每個月透析只有500人次,若非政府補助,是做不起來的。因為一間透析診所每個月至少要800人次才做得起來。健保資料顯示,透析病人的藥費以透析製劑為大宗,改善透析病人貧血問題的紅血球生成素、糖尿病等三高用藥,也是榜上有名,這也顯示透析病人的照護重點是多重共病,需跨科團隊整合照顧。黃尚志表示,慢性腎病的簡稱是CKD,這三字也正好揭示心血管疾病(C)、慢性腎病(K)、糖尿病(D)三者密不可分的關係,CKD就是這三大類共病的交集之所在。台灣腎臟移植機會少,受疫情影響今年恐少於300人。腎臟移植5年存活率有90%,平均每人每年的醫療費用才36萬點,但案件量卻很少。黃尚志表示,臨床醫師都希望更多病人有機會在接受透析前先做腎臟移植,但在亞洲國家,或許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觀念較強烈,台灣移植數也不夠多。往年最多一年400人做腎臟移植,今年受疫情衝擊,到年底很可能不會超過300人,未來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血液透析科主任姜至剛表示,現在有許多創新科技有助於輔助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醫界將繼續努力精進照護模式,希望能提高人的病識感、加強健康識能和自我照顧能力,幫助病人了解,被診斷腎病或洗腎不是世界末日,醫療團隊會與每個人同在,陪伴大家走出與病和平共存的好日子。【延伸閱讀】嚴重腎衰竭每天洗腎,「五福星」港星吳耀漢逝!腎臟病5症狀,小便有泡沫就是「泡泡尿」嗎?
-
2021-04-30 活動.精彩回顧
輔具大展/就在本周四 2021全台最大輔具長照展
全台規模最大的輔具及長期照護專業平台ATLife台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將在下周四(5/6)至周日(5/9)於南港展覽館盛大展出,開幕典禮當天並將舉辦「台灣智慧樂齡照護創新科技產業大聯盟」成立儀式,集結220家國內外知名品牌、超過550個攤位,共同展示超過2000款輔具及長期照護智能新品,精準呈現台灣輔具及長期照護完整產業鏈。專業論壇研討會 促進跨域新交流今年的專業論壇研討會主題多元、集結不同產業新知,促進跨領域交流。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一系列的「台日高齡照護需求座談」,開啟台日雙方照護科技新視野、科技部補助工程科技推展中心「精準健康跨域交流與媒合會」,推動健康科技應用、跨域共創美好老後生活。社團法人台灣輔具產業發展協會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共同主持的「長照輔具服務營運計畫書訓練課程」,期望推動國內長照輔具租賃服務的商業模式。此外還有台灣長期照顧物理治療學會「長照復能輔具應用論壇-讓物理治療陪您看見”能”」,透過專業人員提供運動和照顧技巧指導,減輕家庭照顧者的照護負擔。豐富的論壇內容希望透過跨領域互動,推廣輔具及長期照護產業的全面性樣貌,讓民眾深入了解輔具及長期照護的世界,為家人及自己實現居家自立生活的目標。ALL ART 藝術分享會 翻轉銀髮新生活2021 ATLife全新企畫 ALL ART藝術分享會,命名取自ART、LOVE、LIFE的字首,即以藝術與愛之名重新詮釋活潑的生命,開啟精采人生新篇章。一系列的藝術分享體驗活動,特別邀請到小光點畫廊、財團法人向上文教基金會|台中市銀髮生活達人江阿本老師、張蓴楨老師、王訓鋒老師、盧凡思先生|美感輔導長、宋淑雯音樂治療師、蔡佳芸音樂律動老師規劃藝術分享體驗活動,從音樂的美妙旋律、繪畫的豐富色彩與手作的趣味技法,邀請大家一起來感受藝術的美與力量。此活動為免費報名參加,展前於ATLife官方網站報名,名額有限。每年都獲得盛大迴響的「12大樂齡長照需求」導覽手冊,今年仍在現場免費限量贈送,透過12大日常生活問題統整,彙集參展廠商產品精華,幫助參觀者找尋最適合產品。ATLife七大重點專區、三大特色主題館,重點集結輔具產業鏈資源,提供給使用者、照護者擁有最多元選擇的採購、體驗平台,除了協助減輕照護者的負擔之外,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提供一個結合衛教新知、選購產品指南及政府補助資源的全方位交流平台。現在免費預約登記,在5月4日前完成預登參觀資格,即可抽超棒好禮iPad第八代。👉🏻立即登錄:https://www.chanchao.com.tw/entryApply.asp?id=ATLIFE2021 👉🏻參觀登錄及更多展覽資訊請至:www.chanchao.com.tw/ATLife/
-
2021-04-26 名人.精華區
李淑貞/智慧樂齡 照護創新 國家隊嘉惠國人 進攻全球
台灣在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快速成長,失能及失智人口大幅增加,根據統計,台灣失能、失智長輩逾六成由家人照顧,更有三分之一是「老老照顧」,為減輕照顧負擔,輔具是照顧的好幫手,可讓生活更安全與便利。藉平台整合 提供一條龍服務輔具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處,例如拐杖、輪椅、助行器、矯正鞋墊、電動床、沐浴椅等。對於身心障礙者及高齡者而言,輔具不可或缺,藉由輔具的使用,可以提升其生活自立性及生活品質。因應台灣人口老化,讓國人生活照顧更輕鬆,輔具產業是一項政策產業,「台灣智慧樂齡照護創新科技產業大聯盟」因此將成立,組成「台灣智慧樂齡長照國家隊」,以「智慧樂齡、照護創新」為目標,精準對應民眾的需求,將輔導廠商開發更多輔具新產品,協助產品符合安全法規、取得認證、定價、銷售等,且與政策需求搭配,經由縱向與橫向整合,藉此平台可提供完整的一條龍服務模式。輔具須深植轉型 開發新產品台灣是輔具王國,代工能力強,製造產品優良,近20年輔具產業發展已臻成熟,必須轉型與深植,開發更多新產品。目前輔具產業結合國內ICT及科技產業資源優勢,已研發了智能型輔具技術、提升高科技居家照護系統,加上專業復健復能人才養成,透過跨域整合,能促進產業升級,可望將台灣打造成世界輔具智能研發新樞紐。透過「台灣智慧樂齡照護創新科技產業大聯盟」來建立「台灣智慧樂齡長照國家隊」,由陽明交通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台灣輔具產業發展協會、醫療器材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高齡產業創新發展協會、台灣銀髮產業協會、工研院、金工中心等15個單位組成。輔具展亮點 長照12大哉問 去年台灣輔具暨長照大展,展期4天逾12萬人次參與,顯示出民眾對輔具的重視及龐大的市場潛在商機。今年「台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ATLife)」於5月6日至9日舉行,集結220家國內外知名品牌、超過550個攤位,共同展示逾兩千款輔具及長期照護的最新設備與智慧科技,讓世界看見台灣輔具及長照產業的堅強實力。這是一場「解決生活問題的大展」,展場最大特點是全球首創發行「樂齡與長照12大哉問」,是輔具需求者必備收藏的全產品型錄,涵蓋全方位生活,貼近民眾需求,精準解決長期照護問題。每年輔具展都有復健復能專業人員參與,由專業人員友善協助及諮詢,讓需求者盡情享受輔具體驗,為全球獨創會展模式。智慧照護新觀念 分享新趨勢三大特色主題館及重點專區,將完整展示輔具新科技的整合、智慧照護新觀念的運用及樂齡新趨勢的分享,讓民眾參觀可以解決所有日常生活大小問題。●「ATLife台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於5月6日至9日在於南港展覽館舉行,歡迎前往參觀。
-
2021-03-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疾管署攜手宏達電 推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
宏達電(2498)今(23)日宣布,因應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開打,為能有效追蹤民眾接種疫苗的詳細狀況,衛福部疾管署再次與宏達電攜手合作,由宏達電旗下發展創新醫療科技的健康醫療事業部DeepQ協助建置「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即日起民眾使用疾管署官方LINE@疾管家同時,也能輕鬆回報疫苗施打後健康狀況及獲得即時關懷提醒。疾管署自2017年即開始與DeepQ團隊展開為期3年合作計畫,期透過DeepQ所發展的創新醫療科技及研發經驗,提供國人一個完整的疾病服務網絡。雙方合作第一年即推出「疾管家」透過AI技術轉譯成民眾的貼身疾病管家,每日推播來自官方的即時醫療疫情訊息,以及透過簡單互動就能得知所有與疫情相關資訊,發揮防疫抗疫積極效用。另同時也先後推出「疫止神通」可以掌握「居家檢疫者」與「居家隔離者」的健康狀況,指揮中心也施行「雙向簡訊」通報機制。宏達電副總經理盧佳德表示,全球人類生活受新冠肺炎影響甚鉅,而台灣能達到有效防疫成果並成為全球防疫的成功指標,除了政府與民間全力配合外,善用創新科技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國內COVID-19疫苗開打,本次疾管署與宏達電共同推出「Taiwan V-Watch 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將以醫療專業角度提供和收集資訊,並協助民眾定期追蹤疫苗施打狀況及健康回報。即日起民眾透過「Taiwan V-Watch 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註冊完成後,系統會根據使用者的接種日期,用推播的方式告知須回報健康狀況的日期。而民眾藉由填寫簡單的問卷即完成健康回報,系統並會根據使用者所回報的情況給予適合的關懷與回應,或建議至醫療院所尋求協助或諮詢。除了健康狀況回報功能,「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建立完整疫苗廠牌資料庫,會根據使用者的疫苗廠牌,自動計算該疫苗下次的接種日期,並提前發出提醒,方便民眾提早安排第二劑接種時間,讓國人以最輕鬆容易的方式配合政府政策,做到全民一起防疫。
-
2021-03-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回饋!陽大附醫新冠檢驗 宜蘭人1件5000元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首任校長林奇宏昨拜會宜蘭縣長林姿妙,感謝縣府補助陽大附設醫院建置新冠肺炎檢驗室,檢體不必外送,民眾可更快速得知結果。林奇宏更宣布,為回饋縣民,今日起每件新冠肺炎檢驗費用從6000元降為5000元。以往宜蘭採取的新冠肺炎檢體要送去台北檢驗,往返至少需要3天才能得知結果,尤其針對重症急需轉院的病人,恐怕等不了3天。縣政府去年補助陽大附醫擴充檢驗設備,直接在地採驗,最速件半天就能得知檢驗結果,一般件隔天可以知道。宜蘭是全國第一個由地方政府補助醫院成立新冠肺炎檢驗室,這套設備至今已服務約3300多人次。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去年底公告全國84家提供自費檢驗的指定醫院中,一般件檢驗費用約5000元到7000元;另有37家提供快速檢驗服務,費用以7000元居多。林奇宏昨天宣布,從11日起,醫院針對縣民的一般件,會把檢驗費用從6000元降為5000元,回饋鄉親,也感謝縣府對醫院的支持與肯定。至於外界關切的陽大附醫二期擴建工程,目前正進入設計階段,中央允諾補助的30億元視進度撥補經費。醫院院長楊純豪表示,會盡量朝向民國116年完工做努力。林奇宏表示,陽明大學和交通大學兩校合併後,整合醫療與電子資訊兩大強項,在醫院方面以創新科技提供醫療服務,進一步推動智慧醫療成為一種新產業。
-
2020-11-29 失智.照顧喘息
失智故事/為失智媽媽創業 科技人讓愛延續
人生有些時刻就是命定,因為母親中風倒下導致失智症,成為照顧者之後,東海大學資工系助理教授潘人豪的創業,反而走出不一樣的路。他所創立的WaCare遠距健康平台從醫療數據分析科技公司,擴展出服務,成為以失智照護諮詢為主題的科技平台,連結相關專家,每晚與失智症家屬及專業人士在線,解決七大失智照護的難題。中風失智 女強人好挫折潘人豪是WaCare執行長,也是大學教授創業的案例,科技背景讓他凡事多看數據和機率。潘人豪的母親在生病之前是個活躍職場的女強人,還身兼扶輪社等公益團體要務,三年前,一場中風意外,潘媽媽卻因治療選擇,成了血栓溶解劑產生併發症的少數,腦出血留下半邊偏癱以及失智症的後遺症,潘人豪事後對「機率只是一個數字」感觸特別深,因為當疾病發生在一個人的身上,那就是零或是100%的事。他拿出手機中母親健康時馳騁職場的受獎照片,感嘆如今母親即便失智了,也能感受到自己「變得不一樣」,挫折感相當深。而這一年,他正式開設公司,是科技新創界的新星。自創APP 共享看護經驗潘人豪說,母親在健康時投入過多心力在志工、公益等事務,家人擔憂她過勞,因此借助健康手環提醒母親多外出走路,增加肌力,而他也能透過手環的數據來掌握母親的健康情況,持續運動的數據也反映到其穩定的血壓等生理指數,但潘人豪說,科技照顧策略奏效的關鍵其實是,「每天晚上兒子打給母親那一通關心的電話」,這個經驗也讓一個看冰冷數據的科技人開始思考人與人的連結。潘人豪母親中風後,失智症狀多是妄想,最令照顧家屬為難的是母親害怕飲食被下毒,經常抗拒不吃,營養失衡;更曾發生過不慎跌倒受傷,忘記自己發生過什麼事,妄想外籍看護偷打她等情境,潘人豪說,過去失智症照顧的問題只能向醫護人員求診請教,但日常照顧必須面臨不同情況,他直言醫院的看護實戰經驗最豐富,也是指導他們最多照顧技巧的專家。來自照顧資源充沛的家庭,潘人豪的家庭關係連結深厚,他說因為父親早逝,兄弟姊妹的核心就是圍繞著母親,因此當母親倒下後,他們迅速分工,對科技嫻熟的他,善用資訊數據分析專業,在自家的APP產品上增加個案健康追蹤功能,讓兄弟姊妹可以24小時監控母親的生理數據,並且共作筆記,提醒外籍看護應變技巧。3種技巧 減輕照護壓力特別的是,潘人豪不走傳統賣弄大數據的路線,而是回到人與人的連結,他的科技照顧法反而搭配了再平凡不過的影音、電話,搭配APP幫助外籍看護照顧更輕鬆。而這些技巧也相當適合一般人使用。一、隨手拍下提醒影音失智症者會忘記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潘人豪舉例母親有一次跌倒磕破額頭,經急診室醫師處置之後,母親立刻說她額頭很疼,問說是誰打了她?潘人豪擔心母親誤會是外籍看護所為,因此就在醫院門口對著手機鏡頭錄製影音,內容說的是「今天是幾月幾號,妳因為跌倒受傷送到醫院…」,只要母親對自己的傷口有疑問,外籍看護就會拿出影音讓母親看,讓她清楚完整的過程,省去誤會。二、向外求援照護知識許多照顧失智症者的難題在精神行為症狀,例如黃昏症候群,情緒躁動;睡眠時間顛倒,和其他家人就像生活在兩個時區;妄想飲食被毒害,餐桌成為戰場等,潘人豪坦承,即便和兄弟姊妹照顧分工,情感緊密,但仍會遇上因照顧想法不同,導致摩擦。例如潘人豪說,母親吃飯很緩慢,他因不是直接照顧者,只要能有空陪伴母親吃飯,花上2個小時也沒關係,但他大哥認為吃飯耗費母親太多精力,擔心她體力不支,主張該休息就休息,吃不下也無妨。像這樣的照顧歧見,不一定是醫師能解答,潘人豪說即便他是資歷3年的照顧者,也得找人諮詢。他與聯合報系合作,先從社群中了解照顧者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七大照顧主題,包括有精神行為、吞嚥飲食、衛生清潔、居家改造、資源申請、肌力提升以及照顧紓壓。同時,除了邀約失智症領域的各專家解答,同為照顧家屬,他認為資深的照顧者也很有意願分享實戰經驗給其他人,因此他將udn×WaCare線上照護課設計成多人團課的形式,不但同時間可以容納一百多人在線聽專家開課,留有諮詢互動時間,還為照顧者開設課後的專屬討論區,讓熱心的專家負責回覆每一個難解的照顧問題。他自己也是忠實會員,例如母親擔心被毒害等飲食問題,就是在線上團課時和其他會員互動得到幫助技巧。三、打一通問候電話吧科技抵不過來自家人的問候,潘人豪說,udn×WaCare聯手推出失智症遠距健康平台之後,來自超過百位照顧家屬的回饋意見可以看出,有一半的照顧對象是中度失智症者,而且照顧人力平均高達3~4位,顯見照顧是牽動整個家庭的大事。失智照顧資源哪裡找1.想即時學到更多失智照顧的技巧,解決難題,udn×WaCare每周有不同主題線上團隊課程免費上架,12月有營養師開設「牙齒清潔還不夠,讓失智者吃出好口腔」、「失智者牙齒汙垢好嚇人,口腔護理有眉角」等;護理師「失智者送醫好失控,引導合作不慌亂」、「冬季皮膚乾癢,失智者美肌之道」、「末期才談臨終太遲,如何談安寧」以及給照顧家屬的紓壓活動課等。如何加入,請至網站:https://www.wahere.wapro.live/udnxwacare2.失智照顧七大系列影音課程請至網站:https://bit.ly/2Kg1zuJ3.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網頁: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
-
2020-08-20 新聞.健康知識+
誰說畜牧業就一定是高污染?全球最大豬肉出口國之一的丹麥早就有解!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過去對環境的破壞已經成為全球畜牧業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因此兼顧經濟需求與永續發展,已是畜牧業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全球最大豬肉出口國之一的丹麥商務辦事處倪安升處長(Nicholas Enersen)曾表示,「為了解決人口增加造成的糧食危機問題,也同時需要創新科技的幫忙。」在幾個月前,台灣卜蜂企業預計於花蓮建造養雞場,當地居民認為養雞場會造成環境污染,因而發起抗議卜蜂進駐花蓮鳳林的行動,最終花蓮縣政府也順應民意,撤銷卜蜂已取得的各項許可及執照。當畜牧業對環境的破壞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難道就沒有辦法同時兼顧經濟與永續發展的可能性嗎?答案是,有的!讓豬糞變「綠電」,丹麥成永續發展世界冠軍國丹麥商務辦事處倪安升處長(Nicholas Enersen)曾表示,「為了解決人口增加造成的糧食危機問題,也同時需要創新科技的幫忙。」以丹麥為例,豬肉出口佔世界出口總量的17%, 佔世界煙燻肉品和火腿出口的22%,是全球公認的「養豬王國」,卻也是世界最成功的永續農業食品生產國,因為丹麥政府與企業早就已經展開因應的行動計畫,包括將禽畜糞便用於生產沼氣,更鼓勵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創新科技。在丹麥全國不到600萬人口中,每年生產出2800萬頭豬,在密集的養豬產業中,丹麥卻能夠在2019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指數中於各國中排名第一,最大的關鍵即是「沼氣發電」。丹麥政府在2012年通過了新的能源協議,設置了補助金鼓勵沼氣再利用為電力、熱能的生產以及作為運輸燃料等用途,自此丹麥的沼氣產生量開始大幅增加。為了讓豬糞變為可持續循環利用的資源,將豬糞、廢水經過集中化的厭氧發酵處理產生沼氣,將有機廢料轉化為能源及肥料等可用的資材,除了能夠降低廢水、異味等污染,也能夠使得能源循環利用,成就循環經濟!不只國外!國內養雞產業也能達到畜禽廢水及廢棄物的零排放!同樣地,不只養豬業,蛋雞場每天最大的廢棄物就是雞糞以及雞蛋洗選時所產生的污水,且雞糞除了易有臭味也會引起病蟲媒滋生,因此除了養豬產業可以利用沼氣發電使能量循環利用,台灣知名蛋雞場石安牧場也同樣充分利用了再生能源,將雞糞以及廢水經過厭氧發酵產生沼氣,並可以利用發電機燃燒沼氣發電。此外,由於雞糞中所含的氮磷鉀是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素,據了解,石安牧場將廢棄物轉換成的有機質肥料無償提供給農民,用於農作物增產,讓廢棄物產生新的價值!動物食品需求不斷增長,畜牧業不得不邁向環境友善!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50年,全球肉類產量預計將從1999年的2.29億噸增加一倍達到4.65億噸,牛奶產量則預計將從5.8億噸增加至10.43億噸。這顯示,隨著世界人口不斷地上升,對於動物食品的需求也大幅增長。因此,從上述國內外的現代化畜牧業發展的案例來看,能夠發現經濟發展以及環境永續並非無法兼顧,再加上隨著永續發展意識的抬頭,全球企業從過去單向依賴資源消耗的傳統經濟模式,加速邁向可再生利用資源的循環經濟模式。當畜牧業面對地球資源面臨用盡的挑戰,如何減少污染,並且讓資源循環利用才是解方,而這答案早已存在!延伸閱讀▶卜蜂花蓮設廠爭議牽連畜牧業?花蓮養豬協會抗議:畜牧業污染環境是欲加之罪!▶牛牛不再怕被怪「排氣」!飼料加入這成份,有效抑制21%甲烷生成!▶動物吃蟲蟲飼料也能救地球!循環經濟的最佳體現!參考資料▶livestock's long shadow - environment issues and options(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8-12 失智.失智100問
疫情問題/全球失智症協會 持續在疫情中努力
COVID-19(新冠肺炎),從2019年底悄悄地蔓延,到2020年演變成一隻全世界沒有人預料到的黑天鵝。它是一種新型病毒,感染力強,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又出現突變。許多地區和國家,並沒有警覺,提早啟動防衛與篩檢機制和建立整體照顧資源。以至於帶來全球大流行,讓世人和第一線醫護人員,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傷亡。所有人都面對著一項艱鉅的事實:社會的封鎖和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尤其失智者,在疏離的環境中,認知能力可能加速退化。因此如何確保失智者的福祉、安全和權益,以及他們的照顧者獲得所需要的支持,國際失智症協會和歐洲失智症協會都陸續提出了挑戰與相關建議。全球失智症協會視訊會議國際失智症協會在4月22日召開了全球視訊會議,來自國際失智症聯盟和五大洲會員國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努力。國際失智症聯盟:一個由全球失智者所組成的協會,建議失智者持 續進行的項目包括:1.線上同儕支持2.家屬和朋友藉著facetime, zoom 或skype交流3.連結國際失智症協會的最新建議和資源4.查詢世界衛 生組織的最新資料5.邀請失智夥伴家人和朋友一起參加聯盟每個月的咖啡座談和線上會議等活動6.聯絡自己國家的失智症協會7.每天運動8.保持社交距離和居家安全。五大洲代表(亞洲:中國大陸、印尼、台灣;歐洲: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美洲:美國、阿根廷、巴拿馬、牙買加;中東:黎巴嫩、伊朗;非洲:馬達加斯加、肯亞)。中國大陸因為是目前所知的疫情開始國,所以投入許多相關研究。其中談到最常被詢問的三大類是:1.網路諮詢:失智症和身體狀況 的併發症處理、情緒問題的處理、領藥、身體檢查受到限制。2.記憶門診:因為用藥和就醫中 斷後的問題行為、因為環境限制所產生的行為問題、失智症和身體狀況的併發症、很難對初診者進行認知評估和影像檢查的診斷挑戰。3.社區支持:沒有足夠的個人防護設備、補充處方藥物困難、擔憂焦慮和抱怨、疾病資訊受限、缺乏對新冠肺炎的了解。彙整各國的服務以下是從這次的全球視訊會議資料中,彙整和歸類各國所提出的服務:大同小異的服務1.發展指引:和國際失智症協會、各國政府和媒體合作,提供失智照顧者和家屬參考。2.公民教育:透過視訊、網路或 廣播,定期舉辦新冠肺炎知識、安全管理、日常生活照顧與支持、問題行為處理、服藥、照顧者支持和壓力管理、失智者需求、預防感染措施、吸引失智者戴口罩的方法等主題。 3.網路活動:運動、歌唱、音樂、舞蹈、瑜珈、繪畫及藝術創作等;照顧者會議或講座、專業人員講座或會議、失智諮詢小組網路會議。 4. 電話專線:提供諮詢、疾病照顧、相關資源、諮商及支持等。特別的服務1.娛樂活動:蒐集和提供失智者 有興趣的音樂和電視節目(台灣失智症協會)。2.保障失智者權益:以正式信函向行政院長爭取,並獲准如果失智者沒有遵守相關規定,只要出示身心障礙手冊,可免於受罰(台灣失智症協會)。送正式信函給衛生主管機關、各地政府單位,請求監督失智者在養護機構和加護病房有受到公平的對待(義大利失智症協會)。 和其他協會合作向參議院陳情:特別的居家照護、減少或補助尿布的費用、藥品的持續供應和保護遊走的失智者(肯亞失智症協會)。 3.社區支援:動員各地分會和失智友善社區志工,送達食物、餐食,代購日常用品和協助領取藥物( 義大利失智症協會)。4.支持感染新冠肺炎的失智者: 包括得病的狀況,針對獨居、居家、在照顧機構、在醫院等的各項建議。5.家屬支持模式:每天固定以App 串聯日照中心60位個案的家屬,提供3種不同病程的認知刺激、體能 訓練、職能治療和諮詢。另外,在首都德黑蘭總會設有診所,因此安排2位醫師去家庭訪問;也教導家庭照顧者心靈放鬆和膈呼吸,以減輕家屬壓力(伊朗失智症協會)。 6.贈送營養給失智長者:透過募款,送給失智長者食物和營養品,以增加免疫力(馬達加斯加失智症協會)。7.運用軟體開藥:許多照顧者不願意在疫情蔓延時帶失智者去醫院,所以請醫師運用What’s App 或Zoom溝通開藥方( 肯亞失智症協會)。結語因為疫情的肆虐改變了人與人的互動模式,從面對面接觸,轉換到視訊或虛擬實境的崛起,科技在這樣的氛圍下扮演了另一種溝通和連結的媒介。它具有安全距離和管控的優勢,也是一種必然的潮流。但是如果站在失智者的角度,那卻是他們很難掌握和實際互動的情境。因此未來的照護,除了應用科技,許多基本面還是需要回歸到人性和倫理面去考量。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7-14 新聞.長期照護
AI預測情緒 北榮長照變聰明
資訊AI科技大數據與傳統長照可撞出哪些火花呢?透過人臉辨識系統持續追蹤日照個案的表情變化,就能預估失智症的精神症狀;而床墊與科技結合,只要機構住民起身,床墊即時警示,減少長者跌倒風險,也可透過床墊材質防疫與防褥瘡。台北榮總日照中心「遊詣居」聯手廣達集團,開展上述創新智慧照護科技,昨天舉行實物捐贈儀式。台北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這次與廣達集團及交通大學合作,協力解決許多照護場域的「痛點」,盼能藉由科技解決問題,資通訊科技有助醫療與長照品質提升,生醫與資通訊科技應該強強聯手,提升競爭力。遊詣居日照中心的創新科技,包括人臉辨識、紅外線體溫感測、長者肢體姿態與活動量估計系統、室內活動軌跡定位,以及將於榮民醫院護理之家使用的智慧床墊系統。陳亮恭表示,目前多數人臉辨識技術可做門禁管制與體溫偵測,但北榮利用AI技術,以一年的時間蒐集23位長者資料,累計一點五萬筆表情資料,與長者認知情緒症狀進行比對,發現可預測長者負向情緒和整體照顧負荷,未來將結合人臉辨識與肢體活動量資料,偵測失智長者細微步態變化與身心衰退,即時提供照護團隊修正照顧計畫。另外,許多長輩長期臥床,傳統床墊材質易藏病菌,且易發生褥瘡,榮民醫院護理之家規畫全面採用智慧床墊,選擇抗菌防疫材質,改善長輩臥床時皮膚受壓狀況,並結合床墊壓力感測技術,長輩起身時可及時警示,護理人員便可前往攙扶,有效降低跌倒率。陳亮恭指出,退輔會十五家醫院均設置日照,榮院多設有護理之家,未來將擴大科技發展與導入,以全體系思維提升長照品質,照顧全國高齡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