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7 癌症.大腸直腸癌
搜尋
副作用
共找到
2834
筆 文章
-
-
2020-09-06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想要讓腰圍變小 168間歇性斷食可行嗎?
最近餐敘,一位半年未見的60多歲好友看來神采奕奕,且顯得年輕些,問他怎麼回事?他說:「我這一個半月來實施168斷食法,體重減了5公斤,主要是腰圍變小。」大家都很好奇,他說:「就是每天16個小時不吃東西,但可喝水或沒有熱量的飲料,其他8小時什麼都可以吃,所以熱量不減少。」就這麼簡單?想想也不難,如果平常晚上8點吃過晚飯就不再吃,等到第二天7點才吃早飯,就已有11小時斷食,再加個5小時,並重新調整用餐時間,例如一天只吃早、中或中、晚兩餐,也許可行。但168斷食的學理根據呢?長久以來,老鼠和恆河猴的實驗證實減少熱量攝取有益健康且延長生命,因此醫界提倡吃七分飽,然而很難持之以恆,甚至會反彈性的大吃。後來學界發現實驗室中的老鼠不僅被限制飲食熱量,而且餵食都侷限在一天的幾小時內,通常是研究員方便的時間,因此恐怕限制進食的時段才是要素,於是乎「間歇性斷食法」應運而生。常見的間歇性斷食法有三種:1.隔天斷食。2.5:2間歇性斷食,即一星期有2天斷食,斷食期間每天只攝取熱量500-700大卡。3.每天限時進食,此法最為可行,也較健康,即每天斷食12-20小時,進食4-12小時,其中又以每天斷食16小時,進食8小時最實用,所以稱為16:8斷食法。除了減重,斷食法還有紮實的生化基礎。人體細胞的能量來源有二:葡萄糖與脂肪酸。進食後,血糖增高,作為能量來源,而脂肪酸則以三酸甘油酯的形式貯存於脂肪細胞。斷食時,三酸甘油酯水解為脂肪酸與甘油,脂肪酸從血液進入肝臟,轉變為酮體,成為腦、心和肌肉等重要器官的能量來源,並在細胞內透過種種複雜機制,促進粒腺體產生三磷酸腺苷(ATP),強化細胞清除廢物的自噬能力(autophagy),增加抗壓力,並抑制發炎等等。間歇性斷食近年來蔚為風潮,大量的醫學文獻顯示在動物身上效果顯著,但人體試驗則成效不一,還有待進一步證實。間歇性斷食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取決於個人生活型態、身體狀況以及適應能力,不能勉強。小孩、高齡年長者、孕婦、哺乳的婦女、體重過輕、身體虛弱、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不宜進行斷食,第二型糖尿病或慢性病患者應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間歇性斷食在最初一個月會有飢餓、疲勞、頭暈、心情不佳、無法專心等副作用,因此最好循序漸進。2019年12月《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篇文獻綜論,建議第一個月,每星期有5天的進食時間為10小時,第二個月則每星期有5天進食8小時,逐漸達到每天只進食8小時。而且是白天進食,晚上斷食,與生理時鐘同步,再配合喜好的運動,例如我這位好友則每天甩手25分鐘,效果更佳,也才能持之以恆。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0-09-05 新聞.用藥停看聽
事前、事後傻傻分不清楚?「避孕藥」該怎麼吃才能安全避孕!
享受性愛歡愉之後,該如何避免懷孕而當上「意外」爸媽呢?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黃品臻藥師,為大家說明事前、事後避孕藥的正確服用方式。(1)事前避孕藥 事前避孕藥含有人工合成的「雌激素」與「黃體素」,藉長期穩定服用,使女性體內維持一定濃度的荷爾蒙:當雌激素濃度偏高,卵巢便不會排卵;當黃體素濃度偏高,子宮頸黏液會增加,精子難以通過子宮頸而與卵子結合。事前避孕藥需長期、穩定服藥才能達到效果。每天定時服用1顆,睡前或與食物併服可減少嘔吐、噁心感。在藥品包裝方面,可分為21顆裝與28顆裝:21顆裝全數含藥,連續服用21天並停藥7天,再開始下一週期的避孕藥。28顆裝適合記性較差者,部分含藥、部分不含藥,先每日連續服用含荷爾蒙的藥錠,再服用無作用的錠劑,不必停藥。首次開始使用時,可於月經出血第一天開始吃,連續服藥7天後,才具避孕效果,頭7天內仍需同時以其他方式避孕(如保險套)。無藥日期間(停藥7天或服用無作用錠劑的日子),因少了荷爾蒙的維持,子宮內膜會剝落、月經來潮。無藥日結束後,不論經血停止與否,都要從第29天起開始新的服藥週期。萬一忘記服藥怎麼辦?若延遲時間未超過12小時,想起後立刻補服,下次再回復正常的服藥時間;若延遲超過12小時,此時避孕效果可能降低,在想起時補服前一次漏掉的劑量,當天的藥量仍按時服(想起當日需服用2顆),之後依正常時間、劑量服藥。若曾漏服超過2小時,補服藥品後,未來7天內需採額外避孕措施。(2)事後避孕藥如果在性行為時缺乏防護措施或避孕失效(如保險套破裂等),可用事後避孕藥緊急避孕,主要是抑制或延遲卵巢排卵,或使子宮頸黏液增稠、降低精卵結合的機率。事後避孕藥可分為兩代:第一代高劑量黃體素(Levonorgestrel)、第二代黃體素受體調節劑(Ulipristal acetate)。第一代Levonorgestrel建議在性行為後72小時(3天)內服用,第二代Ulipristal acetate建議在性行為後120小時(5天)內服用,愈早服用避孕成功率愈高。事後避孕藥僅對當次性行為有保護作用,不建議在同一經期內重複服用事後避孕藥,以免擾亂月經週期。不論事前或事後避孕藥,皆屬醫師處方藥,若有心血管疾病、肝功能障礙、乳癌等情形,不宜以避孕藥作避孕方式。食藥署提醒您,女性的受孕能力原本就會隨著年紀而下降,若服用避孕藥多年之後又突然計畫懷孕,很有可能會因為年紀或其他因素影響受孕機會,且避孕藥的種類繁多,劑量也不同,第一次服用時還是建議請醫師先行評估後,由醫師替您開立最適合的口服避孕藥,以降低副作用發生的機率,服藥後也應定期追蹤檢查,確保長期服藥的健康品質。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9-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巴西專家:俄羅斯疫苗有希望 惟須進一步試驗
巴西薩賓疫苗研究所副所長賈瑞特指出,俄羅斯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史普尼克V初期試驗結果正面,問題在於俄國政府在還沒有第3階段結果前就核准疫苗,國際社會強烈不信任。俄羅斯科學家4日在醫學期刊「刺胳針」(TheLancet)公布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疫苗「史普尼克V」(Sputnik V)臨床試驗第1和第2階段結果指出,這支疫苗沒有不良反應,且誘導免疫反應。巴西薩賓疫苗研究所(Instituto Sabin)副所長、流行病學家賈瑞特(Denise Garrett)指出,俄羅斯科學家使用兩種不同的腺病毒(adenovirus)載入新型冠狀病毒,使疫苗成為「二合一」。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腺病毒是一種常見病毒,如果只使用其中一種會導致身體的防禦系統不承認它是「入侵者」,因而不對它產生強烈反應。聖保羅艾米利歐李巴斯感染研究所(InstitutoEmilio Ribas)感染管制專家芮契曼(RosanaRichtmann)認為,使用兩種病毒載體正是這支疫苗的最大特點。經過42天的觀察,疫苗的不良反應如發燒、頭痛,都在預期中,是非常不錯的結果。科學問題研究所(Instituto Questão de Ciência)所長、微生物學家巴斯特納克(Natalia Pasternak)也表示,俄羅斯疫苗使用「二合一」改良病毒攜帶新冠病毒遺傳物質並誘導人體免疫反應,初步試驗結果取得與已經患病的人相容的抗體反應。巴斯特納克強調,第一階段只有少數參與者,且主要是年輕男性,之後的階段需要擴大參與者的多樣性。目前的結果很有希望,疫苗沒有嚴重的副作用,免疫反應良好。南馬托格羅索聯邦大學(UFMS)醫學院教授暨克魯斯基金會(Fiocruz)感染管制專家克洛達(JulioCroda)表示,先前的研究已指出,持久的免疫力與細胞免疫力有關,而不是與血液中的抗體有關;史普尼克V初期試驗結果顯示它能夠製造免疫細胞。巴西免疫學會主席克福里(Renato Kfouri)表示,儘管初期試驗結果產生抗體,仍需要第3階段的研究才能證明這支疫苗對抗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功效。巴西巴拉納州(Parana)政府與俄羅斯政府已經在8月中旬達成一項研發史普尼克V的了解備忘錄,而臨床試驗第1和第2階段結果也已經在8月底與巴拉納科研院(Tecpar)分享。巴拉納州文官廳長席瓦(Guto Silva)今天指出,將在未來兩星期內向巴西國家衛生監測局(Anvisa)申請在巴西對俄羅斯疫苗展開第3階段臨床試驗。巴拉納科研院預計對一萬名醫護人員進行試驗,間隔21天施打兩劑。新冠肺炎全球延燒,各國爭相研發疫苗,其中由英國牛津大學與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 Zeneca)合作研發的ChAdOx1 nCoV-19,北京科興生物製品公司(Sinovac Biotech)的Coronavac,德國BioNTech與美國輝瑞(Pfizer)藥廠合作的mRNA基因疫苗BNT162,目前都在巴西進行第3階段人體試驗。
-
2020-09-05 焦點.健康知識+
感冒喉嚨痛可以喝蜂蜜水?研究證實比常規治療好 1情況除外
一般的感冒會出現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常令人很不舒服,而且有時候症狀久久無法痊癒,現在有個新的研究發現,吞下1湯匙的蜂蜜,也可以緩解感冒帶來的不適,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循證醫學雜誌》(BMJ: Evidence-Based Medicine)。其實,經常有父母會透過蜂蜜來減緩孩子咳嗽和喉嚨痛的痛苦,正因為如此,科學家們進行了研究,對14項臨床試驗進行審查時,發現有些科學證據確實可以支持這個論點。蜂蜜治療 減少咳嗽、發作頻率更低從審查研究中發現,比起接受常規治療(包括止咳糖漿、感冒藥和抗過敏藥以及止痛藥等),以蜂蜜治療的患者更少咳嗽、發作頻率更低。專家說,儘管蜂蜜可能無法讓感冒症狀消失,但嘗試一下是可行的。並未參與這項研究的中西醫結合專家Russell Greenfield博士指出,部分原因在於藥局出售的感冒藥和咳嗽藥的效果不佳,而且可能會產生副作用。現實狀況是,目前沒有很好常規的方式來治療普通感冒;因此,相比之下,蜂蜜可能會有所幫助,而且相對安全且便宜。但有個例外,就是1歲以下的嬰幼兒,為避免肉毒中毒的危險,不應該給他們吃蜂蜜。減緩咳嗽症狀 蜂蜜比常規治療來得要好蜂蜜作為民間療法(包括喉嚨痛和咳嗽)已有數百年歷史,為了進行新的審查,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收集了有關蜂蜜是否對感冒咳嗽有用的最新證據。研究發現,從2007年以來,一共14項臨床試驗主要針對兒童研究,但有5項涉及成年人。總體而言,在減緩咳嗽症狀方面,蜂蜜比常規治療來得要好。英國牛津大學醫學院的主要作者Hibatullah Abuelgasim表示,大多數研究都集中於咳嗽症狀,部分研究則將重點放在其他感冒症狀,例如1項針對成年人的研究測試了喉嚨的刺激性,發現蜂蜜似乎可以加快喉嚨的恢復速度。細菌感染時 需透過藥物治療不過,Russell Greenfield博士指出,但在某些情況下,感冒患者可能會發展為繼發細菌感染,這時候就不能只靠蜂蜜,而是需要透過藥物治療。至於蜂蜜為什麼可以改善咳嗽症狀呢?Russell Greenfield說,可能是蜂蜜含有抗氧化劑,研究表明它具有抗微生物和抗發炎的特性,有助於覆蓋黏膜,這可能有助減輕一些不舒服的症狀。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慢性咳嗽別瞎治! 看看是不是這11個禍源引起的? 肺癌、普通感冒咳嗽有差別! 咳超過「這天數」別再拖
-
2020-09-04 癌症.肝癌
肝癌復發 免疫組合療法控制病情
66歲的洪姓男子從六年前開始身體莫名疲累,三個月內體重減輕十公斤,內心充滿疑惑前往就診,醫師立即診斷出是肝癌症狀,果然腫瘤已有14公分,手術摘除時,腫廇大如壘球,術後治療休養,以為從此與癌症訣別,沒想到三年後因工作忙碌復發,轉移至骨頭、肺部,近期接受免疫組合療法,才能使病情獲得控制。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林錫銘表示,肝癌好發於45歲到65歲,患者多為男性,我國肝癌盛行以B肝為最大宗,占整體七成,其次為C肝,其他罹患肺癌原因,包括肥胖、代謝症候群、酗酒、食用含黃麴毒素的發霉穀物及其製品等因素致。林錫銘指出,肝癌長年位居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肝癌致死率高的原因,與肝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有關,初期症狀如容易疲倦、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發燒、腹部腫脹、肌膚和眼睛變黃等,當患者察覺就醫時,往往都已經是晚期。林錫銘說,晚期肝癌的治療武器有限,目前以標靶藥物為主,但是臨床上實際的反應是效果不佳且副作用大,平均存活期不到一年;隨著免疫療法的開放,已有免疫藥物與標靶藥物的組合療法,效果比單純使用標靶的效果明顯,有助延長平均存活期且副作用較低。台灣肝癌醫學會常務理事黃怡翔表示,國外曾針對晚期肝癌患者進行跨國性研究顯示,使用免疫組合療法的患者,腫瘤反應率近三成,其反應率是傳統標靶藥物的二到三倍,且近九成病友可保持半年疾病不惡化,近一年生活品質不惡化的效果,突破多年來晚期肝癌在第一線治療時的瓶頸。
-
2020-09-04 科別.泌尿腎臟
腎臟病早餐店這2樣東西少點!吃多小心血管鈣化、死亡風險增
一名30歲的吳小姐,任職百貨公司櫃台小姐,患有狼瘡腎炎(Lupus nephritis)於前年因尿毒症明顯開始接受長期腹膜透析(CAPD)治療,因常吃火腿三明治、肉鬆等過量高磷食物,又常忘記或不正確服用降磷藥物,導致高磷血症;去年11月手指及腳趾和四肢多處發生皮膚鈣化,甚至血管鈣化明顯。 血磷每上升1 增加10~18%死亡風險 台中榮總腎臟科陳呈旭主任表示,慢性腎衰竭的病人,隨著腎功能的下降,會有低血鈣與高血磷的發生,病人的高血磷,除了會有低血鈣或心率不整的併發症之外,亦會有骨質缺乏、血管鈣化、副甲腺機能亢進以及軟組織鈣化的問題,高血磷亦是病人死亡率的重要危險因子,血磷每上升1,就會增加10~18%的死亡風險。鈣磷控制不佳 全身都有風險現在的磷結合劑,分成含鈣與不含鈣的磷結合劑。陳呈旭主任說明,含鈣之磷結合劑,長期服用會使鈣磷沈積在血管與軟組織中,使用含鈣磷結合劑會使病人的死亡率上升高達22%,除此之外,亦會有其他腸胃道不適的副作用。陳呈旭主任指出,病人的鈣磷控制不好,會造成骨骼易骨折,亦會造成全身四處鈣片,如心臟血管、關節、腦部血管、瓣膜、神經、腸繫膜血管以及肺部等,進而造成後續更多的問題。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ml/min 影響病人存活率此外,高血磷、低血鈣與副甲腺機能亢進,從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ml/min就開始,隨著腎功能愈來愈差,情況也愈來愈嚴重,即使病人進入了透析,仍然無法完全解決鈣磷控制不佳的問題。陳呈旭主任提醒,這些問題,就像是掐住腎臟科病人的脖子一樣,嚴重影響腎臟科病人的存活率。(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早餐吃三明治+大冰奶易昏睡! 營養師絕不點的NG地雷還有這些 減肥挑時間! 運動到底要在早餐前or早餐後?
-
2020-09-03 科別.心臟血管
飲食控制只能降2成!血脂異常是腦中風危險因子 改變7件事可預防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被封為影帝的男星吳朋奉於5月25日凌晨驟逝,經法醫相驗證實死因為腦中風。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鄭建興表示,過去總認為中風是老年人的專利,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近年來,年輕型腦中風個案數增多,特別是心血管疾病、三高患者、肥胖等高危險族群,平時更應該做好自我控管的工作。血脂異常要注意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且切勿隨意停藥鄭建興醫師提到,在台灣,缺血型腦中風約占80%,出血型腦中風約20%。心房顫動、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皆會增加中風發生率。其中,血脂異常是導致腦中風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因為高膽固醇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增加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醫師強調,將高危險群病人的低密度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以下簡稱LDL-C)控制在100 mg/dL以下,更高危險病人(如冠心症、缺血中風、周邊動脈疾病等)建議控制在70 mg/dL以下,是國際血脂治療趨勢。許多人以為只要透過清淡飲食便能降低血脂,卻不知道飲食控制其實只能改變約10~20%的低密度膽固醇。鄭醫師提醒,除了注意飲食和規律運動,若血脂仍無法妥善控制, 就需搭配服用藥物,如常使用的Statin史他汀類藥物;一旦隨意停藥,根據研究顯示,失去藥物保護效果,恐增加心肌梗塞、中風再度發生,因此定期且規律服藥,顯得極為重要。另外,也須同時注意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如肌肉痠痛)。FAST判別中風症狀 急性中風治療分秒必爭該如何判斷急性腦中風症狀?鄭建興醫師指出,熟悉國際中風口訣FAST,掌握「Face」發現突然臉部或嘴角歪斜,「Arms」感到單側手腳無力,「Speech」講話突然口齒不清或無法言語,「Time」 趕快記下時間,趕緊送醫。目前急性缺血中風的積極治療包括「靜脈溶栓」和「動脈取栓」,由醫師評估過後進行治療,坊間偏方是在發作當下針扎手指,其效用不大也無根據,若出現上述症狀,打119緊急送醫,才是正確做法。預防中風心血管疾病 力行「簡單生活七件事」該如何從日常生活中預防中風或腦部退化,鄭建興醫師呼籲,可以遵從美國心臟協會(AHA)的「簡單生活七件事」做起,改變生活型態來達成。1.管理血壓:高血壓是中風及心臟病主要的危險因子,因此,只要將血壓維持在130/80 mmHg正常的範圍,就能減少疾病發生的機會。 2.控制膽固醇:保持體內動脈通暢,避免中風及心血管疾病,建議控制低密度膽固醇100 mg/dL以下,若冠心症、缺血中風病患標準為70 mg/dL以下。 3.降低血糖:血糖目標值是空腹血糖100 mg/dL,有糖尿病的病人,須在家自我管控血糖,若沒有糖尿病的人,但40歲以上民眾建議規律進行檢測。 4.管理體重:建議BMI控制在25以下,建議成年男性腰圍以90公分,女性80公分為標準,超過則屬於腹部肥胖。5.保持運動 :每週達150分鐘的中高強度活動量,每週運動3次、每次30~50分鐘以上的運動,如快走、慢跑等。6.良好飲食習慣:限制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添加糖的攝取量。 7.戒菸。(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為什麼夏天也會出現心臟病? 專科醫師解析背後原因 就算反式脂肪標示「0」也不能大吃特吃! 有這條件照樣會傷心血管 
-
2020-09-03 新聞.用藥停看聽
便秘好困擾? 可能跟3類藥品有關
案例:最近因為嚴重過敏而去診所就診的阿華,醫師開立第一代抗組織胺緩解他的過敏症狀,數日後,原本每天固定穩定排便的阿華,出現了便秘的情況,蹲在廁所好半天,就是上不出來......原本規律的排便習慣,突然出現便秘的情況,大多數的人會以為是水喝太少?蔬菜纖維攝取不足?很少聯想到可能與最近服用的藥物有關,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為您整理會影響排便順暢度的三類藥品。一、抗組織胺藥物抗組胺藥物可作用在組織胺受體(histamine receptors),而組織胺受體分布於呼吸道、血管、中樞神經和胃腸道….等等,抗組織胺藥物阻止組織胺大量釋放,常用於減輕過敏症狀,不論是花粉症、蕁麻疹、結膜炎、蚊蟲叮咬…等,亦會用在感冒或暈車、失眠的短期治療。第一代抗組織胺藥品(Diphenhydramine、Hydroxyzine、Dimenhydrinate、Chlorphenamine、Brompheniramine、Cyproheptadine)除了具有上述作用以外,亦會作用於腸胃道,導致腸胃蠕動減緩、水分減少、糞便乾硬,進而造成便秘問題。二、抗憂鬱藥品由於抗憂鬱藥品,例如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Citalopram、Escitalopram、Fluoxetine、Paroxetine、Sertraline…等)、三環抗鬱劑(Amitriptyline、Doxepin、Imipramine…等)、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Duloxetine、Venlafaxine、Milnacipran…等),治療憂鬱症的機轉不同,因此對於造成便秘的成因也不同,主要與導致腸胃蠕動減緩、水分減少、糞便乾硬有關。三、鴉片類鎮痛藥物鴉片類藥物的常見副作用包括:鎮靜、頭暈、噁心、嘔吐、便秘、身體依賴性、耐受性、呼吸抑制…等,其中便秘(發生率很高)和噁心,這兩種副作用經常不會產生耐受性,對於便秘尤其如此,這表示只要有使用鴉片類鎮痛藥物,便秘是無法避免的,不論使用過幾次,都會出現便秘的副作用,這是因為鴉片類鎮痛藥物具有干擾排便反射、腸胃蠕動減緩、水分減少、糞便乾硬…等作用,常用的強力止瀉藥物Loperamide、Diphenoxylate,就是具有鴉片類鎮痛藥物相似的結構,故具有良好的止瀉效果。
-
2020-09-02 新聞.科普好健康
洗腎人生不黑白!新一代血液透析 改善「不寧腿症狀 」
「啊~你洗腰子,一世人就沒去啊。」這是傳統對洗腎病人的印象,覺得一旦洗腎,人生就此黑白。50歲的黃先生已經洗腎3年,現在使用新一代血液透析治療術,不只能出國自助旅行,還改善了洗腎常出現的不寧腿症狀,睡眠不再被干擾,黃先生說:「洗腎病人心理調適很重要,我們還是可以工作,也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三高腎友 安排國內外旅遊黃先生有三高問題,六、七年前被檢查出腎絲球硬化,「當時心情很糟,但也覺得總有一天會洗腎,就開始把工作時間調整成更彈性的狀況,因此,三年前開始洗腎時,僅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就讓自己恢復正常生活。」現在他洗腎的時間可以排在白天,去年還安排去捷克自助旅行16天,今年下半年計畫要環島。腿不斷抖動 影響睡眠雖然生活已經盡量不受洗腎影響,但洗腎的副作用還是困擾著黃先生,「可能我在國外洗得不夠徹底,毒素無法清除,開始出現不寧腿症狀,腳會不斷抖動,我搭高鐵南北出差,幾乎坐不住,晚上睡覺時也躺不住,頻繁起床;臉上更是出現了粉刺、毛囊炎。」經由汐止田安診所院長陳孟浩幫黃先生改使用新一代血液透析治療術,大中分子的毒素清除率變高,治療約兩周後,臉部毛囊炎、皮膚搔癢,還有不寧腿的症狀改善很多。黃先生說,洗完後身體變得很輕鬆,尤其不會因為腿部不斷地抖動而影響睡眠品質。洗腎病人發生不寧腿症狀的比率約兩成左右,它是一種運動感覺神經症狀的慢性疾病,可能是因體內大中分子的毒物累積造成。這些毒素長期沉積體內,包括皮膚、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及心臟血管系統等都會受影響。天天跳舞 看不出她洗腎康寧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馬紹銘指出,台灣洗腎品質已經不錯,但傳統洗腎技術的極限大約可以過濾掉大中分子的比率約70%,現在有了新一代的人工腎臟,透過新一代血液透析治療術大約可以再提高15%,而大中分子的毒素清除率變高後,期能減少慢性腎衰竭的併發症如心血管併發症。馬紹銘指出,新一代血液透析治療術使用一般HD機器就行,腎友無需等待特定床位進行治療,較為方便。陳孟浩也提及,目前除了可以使用新一代血液透析治療術的方式之外,透析的水質也是愈乾淨愈好,才能維持洗腎患者的品質,有位女性患者天天去跳舞,也沒人知道她是洗腎病人。台灣存活率約60% 世界第二馬紹銘強調,台灣洗腎病人平均5年存活率約60%,在全世界排名第二,第一名是日本,美國則不到50%。隨著糖尿病人口增加產生併發症,需要洗腎的病人年齡愈來愈大,但醫療發展不只讓患者活著就好,而是看不出「我是洗腎病人」,減少併發症,提升腎友的生活品質,不只增加自我肯定,甚至能回饋社會,貢獻生產力。
-
2020-09-01 名人.好食課
不是只有咖啡而已!營養師推薦這5種營養素助提神
辦公室待太久,疲倦了嗎?身為上班族,坐在辦公桌、電腦前8小時是生活中的常態,但也因為長久沒有走動、活動,血液比較不循環,總是特別容易感覺疲倦,許多人可能都有帶一杯拿鐵走進辦公室的習慣,但一整天一杯拿鐵就夠了嗎?營養師今天就來帶大家認識最推薦的Top5營養素!提振精神,營養師推薦這5種營養素!長達8小時的上班時間,想要提神醒腦維持好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攝取可以刺激交感神經、提供腦細胞養分、幫助能量代謝、抗氧化功效的營養素!我們可以優先從以下top5營養素來選擇1.咖啡因相信這個營養素大家都耳熟能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每次一想睡覺就直覺就會想來杯咖啡的概念。咖啡因可以快速的刺激交感神經,讓我們短時間內就達到提振精神的效果,但攝取過多咖啡因容易造成心悸、影響睡眠等問題,一天建議攝取300毫克以內的咖啡因,每天大約可以喝3杯以內的咖啡或能量飲料。2.牛磺酸許多能量飲料、提神飲料最重要的關鍵成分,牛磺酸可以加速腦部神經元的增生跟延長,讓負責傳遞訊息的軸突延伸,提升反應、思考能力;牛磺酸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同時也可以調控電解質,幫助鉀、鈉、鈣、鎂進出細胞,讓腦細胞維持機能,保持最佳的狀態,減少焦慮與疲憊感。目前台灣並沒有特別訂定牛磺酸每日攝取上限,除非本身對牛磺酸過敏,不然幾乎不會有任何副作用。3.B群說到營養品,最多人吃的就是維生素B群,B群不僅掌管人體能量代謝的關鍵,同時也能幫助我們舒緩情緒,是身體維持順暢運作最重要的營養素,當我們熬夜、加班、工作爆量時,B群會是我們的最佳夥伴;在食用上,因為B群是水溶性,多餘的B群會從尿液排除,只要照著補充品上的說明或者不過量的食用食品,不用太擔心會對身體帶來負擔4.維生素C維生素C是很重要的抗氧化營養素;工作滿載的時刻,身體需要有更好的抵抗力、抗氧化能力,維生素C可以減少體內的自由基,提升免疫力。在劑量上,維生素C有上限攝取量,每天建議不超過2000毫克,一般正常進食不會超過這個量,如果有額外補充保健食品,建議照著各商品的建議量補充,切勿多食用。5.碳水化合物心情不好,疲憊的時候都想吃甜食嗎?沒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一直是我們的心靈寄託;但2019年的統合分析研究卻發現(連結),若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爾後的一小時內疲勞感會增加,同時警覺感會降低,但隨著時間來到一小時後,身體反而會傾向更有能量更有力,所以在有一段時間沒進食的狀況下,適度的補充少量碳水化合物,搭配提神營養素,也能幫助我們放鬆,為後續的奮鬥儲備更多能量!想提神,超商可以怎麼搭?長達8小時的上班時間,如果感覺效率變差了,不妨起身翻翻零食櫃或者走到附近的超商挑選食物,讓身體活動活動,也適度進食補充營養。想要吃到上面5種營養素,可以在超商我們可以選擇最簡單的咖啡、茶,一杯市售咖啡即可提供足量的咖啡因,但每天記得大約控制在1-2杯,儘量勿不要超過3杯。另外,能量飲料也是選擇之一,能量飲料含咖啡因、牛磺酸、維生素B群以及碳水化合物,而且要從食物中攝取到牛磺酸較不容易,適量飲用能量飲料可以快速補充。如果想要吃點維生素C,以搭配切好的水果或者拿一顆橘子、蘋果,水果類是最好的維生素C來源!下午疲憊了嗎?快起身去超商帶杯飲品與水果盤吧!【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營養師推薦Top5營養素,幫你提神醒腦提高工作效率】
-
2020-09-01 新聞.健康知識+
吃含萊克多巴胺美豬到底有無風險?專家教你一次看懂
雖然韋恩認為開放含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美國豬是政治議題,不是食安問題 (參見:瘦肉精美豬進口是個政治議題,不是食安問題),但是還是必須建立在食安的科學基礎之上。在宣布開放的數天之後,政府終於公布了風險評估報告, 這份「108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是由成大醫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所完成。報告的進行方式報告是基於依據國家攝食資料庫各年齡族群每天吃了多少牛/豬的肌肉與內臟。牛、豬肉及其內臟中萊克多巴胺濃度則參考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2018)之食品中動物用藥最大殘留限量和風險管理建議所提出之牛、豬各部位萊克多巴胺之最大殘留容許量(Maximum Residue Limit, MRL),等因子計算出暴露值,再比對我國於民國 101 年訂定食品殘留萊克多巴胺健康風險評估為 ADI (每日可接受安全攝取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值為 1 微克/公斤體重/天,以綜合做出風險評估。而且以上攝食還從嚴計算,也就是假設所食用之牛、豬肉及其製品與內臟皆是進口的,且全部含有萊克多巴胺殘留。為了能評估所有的消費者,此項評估針對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及敏感族群進行分析,包括小孩、幼兒、青少年、成年人、老人以及育齡與正在坐月子的婦女。風險評估的結論結論是:結果顯示不分老少,各年 齡層暴露萊克多巴胺劑量之劑量都在我國針對萊克多巴胺每日可接受安全攝取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的 2.6~9.2%,算是風險很低。只有對於坐月子期間會吃腰子(腎臟)補身體的婦女,如果假設坐月子的婦女每日食用一副腎臟及一副肝臟的話,坐月子婦女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劑 量則佔 ADI 的 89.9%,就比較有風險了,所以食用太多的內臟還是要注意。韋恩補充其他有關資訊萊克多巴胺的副作用食用含萊克多巴胺之肉品而暴露時,可能產生不良之心臟效應。萊克多巴胺的副作用: 如果攝取過量,會有心血管上的副作用,如心悸、血壓上升等心血管的問題,也可能會出現噁心、頭暈、手顫抖狀況,此外瘦肉精也是體育禁藥,運動選手要小心。萊克多巴胺的敏感族群萊克多巴胺的敏感族群:老人、孕婦、嬰幼兒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所以這些人食用時要注意。萊克多巴胺的代謝萊克多巴胺其實代謝速度很快: 萊克多巴胺進入動物體內後,24小時代謝率高達80%以上。人體口服後6小時,約可排除72%的投與量。萊克多巴胺烹調不怎麼會破壞萊克多巴胺很安定,加熱不太會降解,所以烹調對它的含量來說影響不大。萊克多巴胺的其他安全資料:日本、澳洲及Codex對60公斤成人所建議的每日安全攝取量上限為60微克。(來自前面提的1 微克/公斤體重/天)。要吃多少含萊克多巴胺的肉才會產生危害?依照台大教授孫璐西之前的計算,除非民眾一天內食用超過500公斤牛肉,不然萊克多巴胺不會傷害到人體。(安全限量與產生危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目前台灣、日、韓等國都依據Codex 為豬訂定容許值為肌肉 10ppb、脂肪10ppb、肝40ppb、腎90ppb。Codex 對牛訂定的容許值與豬相同,不過台灣只有容許肌肉10ppb,其他肉品則未訂定,即不得檢出。所以並沒有Codex作為國際標準就非得100%遵守這回事。為何要添加萊克多巴胺做為動物肥育期之飼料添加物,是一種交感神經的興奮劑,生理上可以刺激肌肉細胞,增加肌肉合成,並減少脂肪合成,以達到增加瘦肉的效果,添加於動物飼料中可以增加家畜家禽的瘦肉比例、降低脂肪比例及減少飼料用量等優點。從這點來看,還算是對地球減碳有幫助的。開放萊克多巴胺的國家目前包括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26個國家(地區)登記核准,可合法添加於動物飼料中使用。美洲(17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玻利維亞、巴西、巴拿馬、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多明尼加、瓜地馬拉、厄瓜多、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祕魯、委內瑞拉、巴貝多。其它地區(9個):澳洲、紐西蘭、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南非、南韓、泰國、香港。什麼是Codex?最近政府言必稱Codex或國際標準,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簡稱CAC)是由聯合國國際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63年共同成立,宗旨為制定食品安全相關標準,為達成此一目的,其下設有多個委員會分層負責各項食品衛生標準之訂定。其任務為訂定及調合食品標準以保障消費者健康,並確保食品貿易之公平。在成立初期,其制定之國際標準對各會員國沒有強制力,為自願性遵守;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後,明文將CAC標準納入國際標準,使得該標準對會員國具有相當之強制力。Codex標準雖為國際標準,然而會員國仍可以科學證據之風險評估原則,訂定各國之標準。綜合來說,萊克多巴胺在科學界已經證明是相當安全的,沒有明顯的食安風險,與其擔心含量在10ppb以下的萊克多巴胺,反倒該注意牛肉、豬肉這些紅肉裡的膽固醇與飽合脂肪酸,這些才是專家非常有共識的健康影響因子。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0-08-30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愛乾淨不正確嗎?日積月累的習慣正害你生病
陳董受日本教育,很愛乾淨,只要流汗就洗澡,而且每次洗澡都用粗毛巾及清潔劑搓洗。陳董60歲時嚴重皮膚過敏,他作過測試,也避開過敏原,醫師吩咐他不要過度清洗。但在陳董的觀念,皮膚生病一定是沒洗乾淨,所以他改用減敏的清潔劑,依然常洗澡外加早晚泡澡。結果皮膚過敏愈來愈嚴重,除了得服用抗組織胺,還需標靶藥及類固醇。更慘的是藥物副作用,如骨質疏鬆、高血壓、高血糖,慢慢出現。陳董有一天來我的門診,我說既然所有的方法都用了,何妨試試改變洗澡的習慣,只洗重點,不浸泡,讓皮膚休息。反正我們的角質層每28天會新陳代謝,新生的皮膚抵抗力比較強,神經比較穩定,有機會脫離過敏。陳董像聽到天方夜譚一樣,完全無法接受我的建議。他認為洗乾淨是好習慣,不能變更。我花了許多時間才說動他嘗試。故事的結局果然如我所料,陳董改為只洗重點之後,慢慢脫離皮膚過敏,也不必再吃藥了。常跟陳董來看診的13歲孫子,聽說洗澡只要洗重點,高興的宣布他也要照辦,但是男孩的臉已經在冒痘痘,我反而勸他早晚都得認真清洗。為什麼不同的年齡,皮膚保養方法不同呢?皮膚的四大功能包括:角質細胞生成、皮膚障壁、自然保濕因子、角質層剝脫。男孩的皮膚障壁功能旺盛(分泌脂肪、膽固醇、神經醯胺,保護皮膚),細菌較易孳生,因而須要適度清洗。陳董皮膚功能已退化,重在保濕。陳董堅持年輕時的習慣,才會造成傷害。賴先生從小家境貧窮,飯桌上菜很少,他習慣每樣菜都沾醬油下飯。賴先生事業成功之後,這個習慣沒有改,因而攝取過多鹽分,50歲就嚴重高血壓,60歲就冠狀動脈堵塞,須要作繞道手術。不良生活習慣和許多疾病有關。例如喝熱湯容易得食道癌,吸菸、吃檳榔容易得肺癌、口腔癌。所以醫學上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等又稱「生活習慣病」,病因正是日積月累的習慣。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伍德說:「習慣是長時間逐漸養成的片段記憶,須要長時間才能慢慢銷毁。」習慣不只形塑行為,還會限制思考。例如許多老人過度清洗,皮膚已經受到傷害,仍然固執的認為沒洗乾淨才會生病。在學校裏,老師教育我們要堅持,運用在日常生活,堅持如果變成意氣用事,只是為了替心理的執著冠上理由,在歷史上更是常見的失敗原因。話說當今大家耳熟能詳的,醫護人員在手術前要刷手,在十九世紀時並不存在。醫師在屍體解剖室解剖之後,直接進產房替產婦接生,造成產婦產褥熱的死亡率居高不下,醫師們認為是病人血中有毒素。1840年代在維也納的醫院,一位名叫塞麥爾維斯的醫師,試圖在產房實行洗手制度,卻受到資深醫師抵制。一直到1880年細菌被發現,手術前消毒的觀念才被確認。這個故事與當今美國總統川普遲遲不肯戴口罩,美國疫情難以控制有點類似。歷史其實不斷在重覆,但「好習慣」會因為人物、時代、環境的變遷而修正。相對於很不情願戴口罩的川普,紐約前市長彭博認為,靈活度和存活是贏家最關鍵的二項特質。選擇做哪種人,您作好準備了嗎?
-
2020-08-29 新聞.用藥停看聽
體溫偏高一定是發燒嗎 注意藥品副作用!
除了生病發燒之外,有時在服藥後也可能會讓體溫偏高喔!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邀請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為大家說明藥品為何會引發體溫偏高,常見原因如下:(1)過敏性反應 一般在使用藥品1-3週後出現症狀,尤其是抗生素,可能有起疹、嗜酸性白血球增加等現象。主要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外來藥品當成抗原,產生體液性免疫反應,抗原抗體結合後的免疫複合物,可促使體內顆粒性白血球釋出致熱原而產生發燒現象。此外,也會啟動細胞免疫反應,導致胸腺產生淋巴激素活化免疫反應,並促使巨噬細胞將內生性熱原釋出。(2)影響體溫調節機制◆藥品增加熱能產生 有些藥品會增加身體新陳代謝,增加熱產生,如:甲狀腺素、綜合感冒藥或緩解鼻炎藥品的交感神經作用劑(Phenylephrine/Pseudoephedrine/Caffeine)、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的抗憂鬱劑、藥酒(保力達B、維士比等),或含酒料理,也有可能提升體溫。◆抑制汗腺分泌→減少散熱 某類藥品會抑制汗腺分泌,而影響身體的散熱。如:降低過敏或改善鼻炎的第一代抗組織胺(Chlorpheniramine/Diphenhydramine)、暈車藥所含的抗膽鹼成分(Scopolamine)、某些具抗膽鹼作用之帕金森藥品(Biperiden, Trihexyphenidyl)、三環抗憂鬱劑(Imipramine/Chomipramine/Doxepine)等。◆阻礙心血管系統對熱調節 心血管系統是身體調整體溫的重要角色,但有許多降血壓藥品或是影響心跳速率的藥品,或多或少會降低心血管系統對體熱的調節能力,導致體溫偏高如:乙型阻斷劑。而血管擴張劑,可能使周邊動脈擴張,血液滯留於周邊動脈血管,影響體溫調節,此外常被應用於消水腫或降血壓的利尿劑,也可能導致水分流失,間接影響散熱功能。◆抑制下視丘對熱的調節 抗精神疾病藥品(Chlorpromazine)為多巴胺阻斷劑,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會造成下視丘體溫設定點改變,導致體溫過高。(3)藥理作用的延伸 這類原因導致的藥物熱較為少見,主要因藥品的藥理反應,引發內生性熱原的釋放,如:梅毒病人在接受盤尼西林類抗生素治療6-8小時後,體內的梅毒螺旋體釋放出內毒素導致發燒現象。而藥理作用引起發熱狀況,也常見於癌症病人在使用抗腫瘤藥品後,因體內的惡性腫瘤細胞,被化療藥物毒殺後而產生藥物熱現象。 食藥署提醒,民眾就醫時,一定要記得告知醫師最近正在使用的藥品。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8-28 科別.消化系統
安倍請辭/潰瘍性結腸炎男性好發 壓力、高油鹽飲食均可能誘發
【2020/08/28編註】日本NHK於28日報導,首相安倍晉三為避免宿疾惡化干擾國家大政,已決定辭職。而NHK報導指的安部宿疾即是潰瘍性結腸炎。這波疫情影響深遠,考驗人性,更考驗著健康。最近一名40多歲患者,因應兩岸防疫措施,回台過年後,無法回到蘇州廠房,強迫放了兩個多月的無薪假,原本小別勝新婚,但這次回台時間較長,反而常與妻子起衝突。日前孩子又生病,該名患者身心俱疲,壓力沉重,每一兩個小時就腹瀉一次,且拉出鮮血,其中夾雜血塊,才一兩天就因嚴重失血,整個人虛脫暴瘦,因此前來就醫,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與先天遺傳因素及後天環境因素息息相關。男性、年輕、抽菸、高油高糖高鹽飲食、壓力,均可能誘發疾病產生。潰瘍性結腸炎的輕症患者,在年輕時常以糞便略有黏液或帶血表現,壓力大時偶有腹痛,因而常被誤判為腸躁症,因此未接受進一步確診。隨著年紀漸長、飲食作息不正常、當生活出現壓力,身心難以負荷,容易引發嚴重腹痛腹瀉、血便,如果再度延誤確診或是治療,甚至需要切除大腸。治療方面,輕症患者以5-ASA藥物為主,中重度患者可能會升階為免疫調節劑或類固醇治療;但類固醇容易出現月亮臉、水牛肩等,有些人出現心悸、失眠,甚至情緒不穩,經常為了小事而暴怒。況且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險峻,類固醇使用統計學上會增加死亡率。最近7年,健保開放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患者可申請使用生物製劑。以該名患者為例,因為無法耐受類固醇副作用,在醫師建議下,使用生物製劑,但一個月12萬元藥費,負擔沉重,所幸日前通過健保審核給付藥費。目前症狀控制良好,生活品質大幅改善。發炎性腸道疾病為一種腸胃道的慢性發炎疾病,一旦有上述症狀,不應掉以輕心,及早尋求專家的協助,正確診斷,積極治療,便有機會一生與此疾病和平共處,擁有美好人生。
-
2020-08-27 癌症.抗癌新知
CAR-T細胞療法 三總將臨床試驗
淋巴瘤及血癌主要治療模式為化療及免疫治療,雖五年存活率達六至七成,但三成面臨復發或難治療窘境。現今透過CAR-T細胞治療,腫瘤完全緩解率達50%,三軍總醫院今年九月起將啟動「CAR-T細胞治療淋巴瘤臨床試驗」計畫,收案20名淋巴性白血病成年患者。CAR-T細胞治療中文名稱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利用基因工程改造能攻擊癌細胞的T細胞,就如同在抗癌免疫細胞軍團中的T細胞,安裝了辨識癌細胞的GPS,只要CAR-T遇到病人體內的癌細胞,會立刻辨識鎖定CD19表面抗原、啟動毒殺,消滅癌細胞。三總副院長、該計畫試驗主持人何景良表示,客製化CAR-T細胞的患者,會在醫院端抽取自己的血液,進行白血球分離術,靠生物技術挑選出T細胞,進行基因工程插入會辨識癌細胞的CAR基因、大量培養,再將CAR-T細胞回輸到患者體內對抗癌症。只需一次治療,不需重複施打。何景良說,CAR-T療法可能會引起的副作用較少,多為拉肚子等反應,但也可能出現免疫風暴,因此,患者在輸入CAR-T細胞前,需要接受淋巴剔除性化療,將患者體內的T細胞殺光,降低自體免疫互殺。試驗者不能完全沒有體力接受化療,以免未接受治療前就被化療打敗。「CAR-T細胞治療淋巴瘤臨床試驗」受試者可免費接受療程,後續將觀察五至十年預後,各生技公司力拚五年內取得上市許可,但據傳該療程未來上市要價恐達上百萬元。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理事長紀君霖指出,國內血癌及淋巴癌患者多達上萬人,多數勢必「看得到吃不到。」紀君霖指出,目前各國CAR-T細胞治療皆屬臨床試驗階段,沒有合理價格可參考,「即使CAR-T是很有希望治療方法,但多少人可以負擔天價。」再加上並非所有接受治療者都不會復發,若國內無法提供完整預後數據,擔憂病友砸大錢卻成小白鼠。
-
2020-08-27 科別.泌尿腎臟
頻尿、夜尿...都是攝護腺肥大惹的禍 「藥」怎麼治療專家告訴你
●夜尿:晚上睡覺時要起來小便●頻尿:小便次數增加(每天大於8次以上)●急尿:突然發生的尿急感,很難忍住,還沒到廁所就快要解出來了●餘尿感:明明才剛小便完,又有排尿感●排尿不順暢:等一段時間才解的出來,斷斷續續、涓涓細流、滴滴答答您或是您的家人有以上「男解」的排尿症狀嗎?造成生活種種設限不順暢嗎?男性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攝護腺相關問題,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排尿困難,雖然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所以治療是必要的。以下帶大家認識什麼是攝護腺肥大。攝護腺是什麼呢?攝護腺又名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生殖泌尿器官,其位置在膀胱下方,包覆了一段尿道,其形狀和大小類似於胡桃,重量正常約20公克,功能是製造部分的精液,及控制尿流與射精的方向。攝護腺為什麼會肥大?在男性荷爾蒙的刺激下,細胞組織增生,攝護腺體積與日俱增,良性的增生實屬正常的老化現象。肥大的攝護腺會帶來什麼問題呢?最常見的就是排尿困難。肥大的攝護腺會壓迫尿道,使尿道變窄,往上亦壓迫到膀胱,使膀胱儲尿功能降低。常見的症狀如:夜尿、頻尿、急尿、排尿後仍有餘尿感等不順暢,造成生活品質的下降。出現以上排尿症狀該怎麼辦呢?攝護腺肥大帶來的排尿症狀雖然不會致命,但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千萬不要隱忍不要拖延,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建議求助泌尿科門診,醫師會做詳細的問診,透過排尿症狀描述、肛門指診、安排抽血檢查血清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尿流速檢查、排尿後膀胱餘尿測量、超音波檢查等。治療方法有哪些選擇呢?良性攝護腺肥大,如果症狀輕微,醫師可能會建議定期追蹤觀察即可。若病況較嚴重會以藥品或手術積極治療。以下針對藥品的部分做詳細的介紹。五種藥品治療:一、α交感神經阻斷劑◎此類藥品能放鬆攝護腺、尿道、膀胱頸等部位的平滑肌,降低對尿道的壓迫,使尿液順利排出,改善排尿困難。作用快且效果顯而易見,是攝護腺肥大男性第一首選用藥。但無法防止攝護腺繼續腫大,亦不能縮小攝護腺的體積。◎院內品項有Tamsulosin(替你舒坦持續釋放膠囊0.2毫克)、Silodosin(優列扶膜衣錠4毫克)、Doxazosin(可迅錠2毫克、可迅持續性藥效錠4毫克)。◎少數人用藥期間有姿勢性低血壓的副作用,其中以Doxazosin發生率較高,建議睡前服藥,坐著或躺著要起身時,緩慢移動以降低頭暈跌倒的風險。服用Tamsulosin或Silodosin時,可能伴隨射精量減少,少數人會出現逆行性射精。二、5α還原酶抑制劑-男性荷爾蒙抑制劑◎此類藥品能阻斷男性荷爾蒙的作用途徑,使攝護腺體積縮小,進而改善排尿症狀及降低相關手術的可能性。需要使用一段時間(6~12個月),待攝護腺體積小到一定程度時,排尿症狀才能顯著有感改善,因此必須按時吃藥,耐心治療。◎院內品項有Dutasteride(適尿通軟膠囊0.5毫克)、Finasteride(快得膜衣錠5毫克)。◎服藥期間,因為荷爾蒙的變化少數人可能會產生性慾減退、性功能障礙等副作用,停藥後就會恢復正常,但攝護腺也可能會因停藥而再度發生肥大。◎因有致畸胎風險,懷孕或計畫懷孕的婦女應避免觸碰此類藥品。三、磷酸二酯酶抑制劑◎此類藥品為赫赫有名的壯陽藥。研究發現,除了能改善勃起功能外,對攝護腺肥大引起的下泌尿道症狀亦有療效,適合同時有攝護腺肥大及勃起障礙的男性使用。◎院內品項有Tadalafil(犀利士5毫克),此藥為自費藥品,健保無給付。◎若與前面介紹的α交感神經阻斷劑同時併用,可能會增加低血壓的風險,建議至少間隔四小時以上。如非必要,禁止與心血管藥品硝酸鹽類併用。四、抗乙醯膽鹼藥品◎此類藥品能抑制迫尿肌過度收縮、增加膀胱容量,改善急尿、頻尿或急迫性尿失禁症狀。◎院內品項有Oxybutynin(歐舒緩釋錠5毫克)、Solifenacin(衛喜康膜衣錠5毫克)、Tolterodine(得舒妥持續性藥效膠囊4毫克)。◎常見副作用:口乾、視力模糊、便祕、腸胃不適、頭痛、認知功能損害等。五、β3腎上腺素受體作用劑◎此類藥品能鬆弛逼尿肌,增加膀胱容量,改善急尿、頻尿或急迫性尿失禁症狀。◎院內品項有Mirabegron(貝坦利持續性藥效錠25毫克)。◎此藥可能會升高血壓,服藥期間建議定期量血壓,特別是高血壓病人。其他注意事項1.可能會造成排尿困難的藥品使用時要小心,如感冒藥(含去鼻充血劑pseudoephedrine)、過敏暈車藥(含抗組織胺劑)等,就醫時務必告知醫師,請醫師權衡利弊,避免開立可能造成排尿困難的藥品。2.不憋尿,也不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水份,避免過度脹大膀胱造成其收縮力變差,而解不出尿來。3.睡前儘量不再攝取水分,以免經常起床上廁所影響睡眠。4.適度運動,調適壓力,放鬆心情,不熬夜或過度疲勞。5.減少菸酒咖啡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高纖食物、具抗氧化效果的茄紅素、南瓜子等。攝護腺肥大是男性晚年遲早要面對的課題,若出現相關排尿症狀,正視它、面對它,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遵照醫師及藥師指示按時服藥,「攝腺」問題,都能用藥「有解」的!
-
2020-08-27 癌症.淋巴癌
淋巴癌患者新希望 三總啟動細胞治療臨床試驗
免疫細胞療法近來被視為癌症治療的新曙光,三軍總醫院今天攜手生醫公司宣布啟動「CAR-T細胞治療淋巴瘤臨床試驗」計畫,希望能為癌症治療帶來新希望。癌症病人抗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病患須忍受掉髮、嘔吐及腹瀉等情況,為了減輕病患對抗癌症的副作用,三軍總醫院攜手宇越生醫,上午在三總內湖總院區舉辦記者會,共同宣布啟動「CAR-T細胞治療淋巴瘤臨床試驗」計畫。三軍總醫院執行官何景良表示,淋巴癌是無聲殺手,在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每年台灣約會新增2500萬名個案,且在十大致死癌症中排名第9。治療淋巴癌主要有3種方式,包含化學治療、免疫療法跟放射性治療,雖然約有60%至70%的病人治療後會有50%存活率,但是每年復發率仍有10%至20%。何景良表示,CAR-T癌細胞治療的概念如同在抗癌免疫細胞軍團中的T細胞,安裝了辨識癌細胞的GPS,只要CAR-T遇到病人體內的癌細胞,將會立刻辨識鎖定、啟動毒殺,並持續在體內直到消滅癌細胞。在CAR-T細胞治療下,將不再出現好細胞和壞細胞通殺問題,能提高癌症治療效果,且大幅減輕治癌副作用,可有效提升病人存活率。何景良指出,此計畫預計9月展開,將尋找20名同意者,屆時先在醫院端進行白血球分離,經由細胞恆溫運送至細胞製備端,並導入CAR,讓T細胞找到目標,再輸入到病患體內達到治療目的,計畫試驗期間會密集追蹤病患5至10年。
-
2020-08-25 新聞.用藥停看聽
常見3款止痛藥該怎麼選?藥師教你5大正確用法懶人包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止痛藥是許多人的常備藥品,但吃多了怕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或上癮,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師林育如說明,市面上止痛藥的正確使用方式。目前市面上有3大類常見止痛藥,分別為:(1)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2)中樞止痛藥、(3)麻醉止痛藥。▲止痛藥分類比較表。(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圖/NOW健康製作)除了止痛藥的分類,用藥方式也是會影響身體,藥師提供「3大迷思」及「5不原則」,讓民眾能注意使用方式,避免造成身體的傷害。止痛用藥3大迷思 專家來解答迷思1:痛到受不了再吃?疼痛屬於主觀感受,只要感到疼痛、有需要時,即可服用止痛藥,但應注意服用劑量,不可超過最大建議劑量,避免提高副作用發生。迷思2:1顆藥殘留5年?市面上一般止痛只要不過量,平均1天即可排出體外,不用擔心會有藥物成癮或體內累積的擔憂,但若連續3天用藥症狀仍未改善,建議就醫諮詢專業醫師。迷思3:止痛藥與外用痠痛藥不能同時使用?實際上使用不同類型的止痛藥物是可行的,只要注意使用時請勿過量,否則會提升副作用的風險,進而影響肝腎功能,甚至是慢性病的控制。正確使用止痛藥 堅守5不原則林育如建議使用止痛藥時,應堅守5大使用原則如下:原則1:不亂買如有需求應至有藥師職業的合法藥局,請勿輕信其他未經核准的不知名藥物。原則2:不喝酒使用止痛藥時因避免飲酒,避免傷肝。原則3:不併用應避免同時服用同類型的止痛藥,避免傷及肝臟及腎臟。原則4:不空腹若長期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建議與食物併服或飯後服用,減少出現腸胃不適或腸胃出血的狀況發生。原則5:不過量不使用超過建議劑量的止痛藥。(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止痛藥治百病痛 但9種情況吃了也無效 止痛藥含tramadol不是人人都能吃! 4大高風險群服用後恐致呼吸困難
-
2020-08-24 新聞.用藥停看聽
不可以與好朋友分享!藥師提醒服用安眠藥須知二三事
現代人常因生活、工作等許多情境造成失眠症狀,而引起睡眠障礙的原因很多,但不少人會因為睡不著就吃一顆安眠藥,或直接拿親朋好友吃的藥服用,這是不對的用藥行為。事實上,如果沒有正確使用安眠藥,恐怕失眠問題還是會繼續困擾著。安眠藥作用因人而異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在2017年的統計分析顯示,台灣平均每10個人,就有1人有失眠的困擾,慢性失眠的盛行率為11.3%。2017年衛福部健保署統計,門診、住院鎮靜安眠藥使用人口持續增加,全國用藥人口超過418萬人,幾乎每5人就有1人用藥。鎮靜安眠藥的作用,分別為減緩焦慮、幫助入睡、肌肉鬆弛、緩解痙攣等作用。不同的鎮靜安眠藥效用強度都不同,不同年齡層及睡眠障礙類型使用後的效用也會因人而異。服藥未上床增跌倒風險服用鎮靜安眠藥後,若未依指示立即上床睡覺或其他因素影響,其副作用可能會增加跌倒風險,產生更嚴重的問題。而不適當的用藥行為,也可能導致鎮靜安眠藥的濫用及衍生其他問題。在使用鎮靜安眠藥時,應注意以下事項:一、任何一種藥物,服藥時都應配白開水,不建議以茶、酒、咖啡或其他飲料替代。二、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正確的劑量,不可因認為藥效不足而自行加量,或擔心副作用而自行減量。三、每一種藥物都有其作用特性及作用時間,須依指示於正確時間服藥。四、服藥期間如有在其他醫療機構就醫,請告知看診醫師其他正在服用的藥品,減少藥品重複開立、重複用藥,才能降低跌倒風險。五、藥物治療期間,醫師會依情況調整用藥,不可以自行判斷症狀而任意停藥,突然停藥可能會出現焦慮、或反彈性失眠等症狀。藥物不可與朋友分享最重要的是,藥物「不可以」與好朋友分享,若有睡眠障礙等問題,應找睡眠或精神專科醫師診治、找出病因,並依照醫師指示正確用藥。處理失眠,藥物治療只是其中一部分,還需要配合日常生活的調整、情緒的調適,及壓力的緩解,才能真正找出失眠的問題來源,有效地改善睡眠品質,讓人一夜好眠。
-
2020-08-23 養生.聰明飲食
生菜沙拉當正餐清爽又能減肥?營養師提醒反而易變胖
天氣襖熱,許多女性喜歡「吃沙拉當一餐」,覺得清爽好入口,還能順便減肥。偶一為之無妨,但若長時間把沙拉當正餐,可能減肥不成,還影響健康。吃沙拉,從生菜到醬汁選擇都是一門學問,我們請來營養師為你的夏日沙拉餐把關。你是熱愛生菜沙拉一族嗎?生菜沙拉過去是只出現在高級西餐廳的前菜,如今已進入日常生活,無論在便利商店、速食店、路邊攤都能見到它的身影。有些人對生菜沙拉狂熱,餐餐以生菜沙拉裹腹,營養師提醒,生菜沙拉最多只能取代一餐,若餐餐以生菜沙拉為食,恐無法支撐人體每日所需的基本營養素,基礎代謝率變差反而容易變胖,連帶影響睡眠品質等。營養素雖多 缺乏蛋白質與全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生菜沙拉可以作為減重的「幫手」,但不該當作「健康飲食」。生菜沙拉的營養素雖豐富,但多數缺乏蛋白質及全穀雜糧類。依照國健署的建議,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應攝取0.8公克的蛋白質,全穀雜糧類如稻米、大麥,玉米、紅豆、綠豆等,每天建議1.5碗到4碗。蘇秀悅表示,當攝取的熱量不足、飲食不均衡,帶來的副作用就很大。對於原本想減重的民眾,基礎代謝率不足,減重很快就會遇上瓶頸,一旦回到原本的飲食狀況,反而胖更多。而原以為是健康飲食,卻沒有吃足營養素,長期飲食不均衡,缺乏礦物質、鈣、鎂、鋅、蛋白質等營養素,容易影響睡眠、身體器官等。有蛋有肉有澱粉 溫沙拉較均衡隨著營養的觀念愈來愈健全,不少業者也推出有「蛋、肉、菜」的生菜沙拉,同時還會添加藜麥、核果、玉米等,特別像是溫沙拉,通常都是海鮮或是肉類搭配生菜一起食用。蘇秀悅表示,溫沙拉的營養素比一般生菜沙拉的營養素健全,也較為建議用溫沙拉取代正餐。除了生菜沙拉、溫沙拉以外,許多民眾減重時常會選擇「水果沙拉」。蘇秀悅表示,水果沙拉常常藏有陷阱,有些民眾吃完水果沙拉後,並未把沙拉內的水果納入當日的飲食項目,還額外再吃水果,這樣就容易攝取過量的糖分。水果沙拉藏陷阱 害血糖狂飆依照建議,每天應攝取三份蔬菜、二份水果,水果沙拉中的水果也應該算入每日攝取的份量中。如一顆芭樂的熱量為180大卡,水果沙拉中若已經加了一顆芭樂,吃完水果沙拉又額外吃一顆芭樂,等於吃下360大卡,減重計畫恐會因此受到影響。減肥時,也有些民眾會把水果當作解饞的食物。蘇秀悅提醒,只有牛番茄可以作為減肥時解饞的食物,沒有糖分又富含纖維質,其餘的水果,包含小番茄,糖分都過高,不適合減肥時當作點心。吃生菜好處 維生素C未破壞現代人大多是外食族,蘇秀悅表示,平時一個便當油、鹽比菜多,恐不足以攝取到足夠的纖維、維生素C或鉀離子,此時多吃一份生菜沙拉就能擔負起「補足纖維質」的角色。特別是生菜沙拉沒有經過烹調,原本存在蔬菜內的營養素幾乎都能被保存,如維生素C就不會因為「加熱」被破壞。不過,生菜沙拉也因為沒有加熱過,容易暴露在農藥及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風險中。沙拉性寒 畏寒民眾少吃點而且生菜沙拉最好「現做現吃」,有些生菜沙拉放在店內販售超過一天,營養素都會隨時間流失。建議上班族早上出門前準備好,中午立刻吃完,才能吃到新鮮的蔬果,吃進足夠的營養素。站在中醫的角度,生菜沙拉屬於「性寒」的食物。開業中醫師陳潮宗表示,生菜沙拉對於一般健康人沒有大礙,但對於「畏寒」的民眾而言最好少吃。畏寒的症狀包括手腳冰冷等,這類人通常脾肺功能不佳,建議先調整好脾肺功能,多吃些健脾補氣食物,如薑、四神湯、蓮藕等。化療中患者 不要吃生菜蘇秀悅表示,正在化療的患者、嚴重腎臟病患者、發炎性腸炎、產後正在坐月子的民眾,不建議吃生菜沙拉。化療患者白血球低下,生食對於他們而言恐會增加感染機率,當化療結束,白血球數恢復正常就不再有此限制。至於腎臟病患者,並不是所有期別都不建議吃生菜沙拉,第一期、第二期腎臟病是可以吃的;第三期、第四期的腎臟病患者,因為鉀離子排泄有問題,才建議不要吃。而腸胃道正在發炎的患者,生菜沙拉對於腸胃的負擔相對大一點,也不建議食用。
-
2020-08-23 科別.消化系統
健康醫點靈/不共用牙刷、刮鬍刀 防再染C肝
基隆市李先生曾有C型肝炎病史,10幾年前施打干擾素治療後痊癒,他近日感到疲倦、肌肉痠痛並伴隨發燒,覺得應該只是小感冒,就醫檢驗發現再度罹患C肝。衛福部基隆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張可斌指出,C肝主要是透過血液接觸感染,與他人共用牙刷、刮鬍刀等多項行為時都有可能發生,必須注意衛生習慣。李先生接受抽血後,驗出血液中C肝抗體呈陽性,且含有大量C肝病毒核糖核酸,醫師判斷是再度感染C肝。醫師經過綜合評估,建議他接受口服藥物治療,治療期程約8至12周,與注射干擾素相比,副作用較低且痊癒率提高許多。張可斌說,C肝主要透過血液接觸感染,不會經由飛沫或飲食傳播,例如使用未充分消毒的工具刺青、穿耳洞、針灸等,或與他人共用牙刷、刮鬍刀、指甲剪,以及進行不安全性行為,或醫療人員在執行醫療處置時,未採取預防措施等,都可能受感染。張可斌說強調,C肝高風險族群務必要定期追蹤,如過去或現在是靜脈注射藥癮者、曾接受未經篩檢C肝抗體的血液製劑或器官移植者、洗腎患者、愛滋病患、醫療工作人員或其他可能接觸到血液的工作者(如刺青師)、C肝感染者所生的子女或性伴侶是C肝痊癒者。
-
2020-08-22 新聞.科普好健康
與病毒的戰爭!從預防到治療,台灣如何安度後疫情時代
統計至8月20日,全球新冠肺炎感染確診人數已達2260萬人,死亡人數為79.2萬人,台灣因超前部署,全民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已兩個多月沒有本土案例,然而,在全球疫情尚未降溫之前,身處於最安全的台灣,從預防到治療,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在下一波疫情來臨時安然度過?配合防疫新生活運動台灣雖然目前疫情已經穩定,民眾稍微疏忽乃屬人之常情,但不要忘記台灣疫情能夠穩定,與大眾願意配合政府戴口罩政策與勤洗手強化個人衛生有很大的關係,因此現階段仍強烈建議民眾配合政府防疫新生活運動:室內應保持1.5公尺與室外保持1公尺社交距離,若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應配戴口罩;勤洗手強化個人衛生,降低感染的風險。跟病毒的戰爭從未停歇國家衛生研究院夏克山博士曾提到,人類與病毒的戰爭從未贏過,從之前的SARS到現在的新冠肺炎,我們跟病毒之間的戰爭從未停歇,想要回到以前無防護無距離的生活型態,恐怕需等到疫苗或特效藥問世。新冠狀病毒外表看起來為圓形,在高倍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突起因而得名,而新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意味著容易變身產生基因突變,但目前仍未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基因突變會影響抗體的中和能力,唯一需要克服的問題可能是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強反應(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意味著因施打疫苗後人體存在著抗體,但二次感染或新變異病毒可能在抗體的協助下,會增強其複製和感染能力,因而加重病情,但是否真正具有ADE效應,需在試驗者較多的三期臨床才有確切的答案。台灣多家廠商投入疫苗研發根據WHO公布的數據,全球目前有一百多支疫苗同時研發,台灣也已有多家廠商投入新冠疫苗研發,其中國家衛生研究院的DNA疫苗在動物實驗上證明具有保護效果;國光生技新冠疫苗則領先群雄,已獲准進入臨床一期試驗,預計在台大醫院啟動收案70人次;高端疫苗、安特羅和聯亞生技均已向衛福部提出臨床試驗申請,若試驗順利,有望於明年上市量產,滿足國內的需求。由美國吉利德研發的瑞德西韋原是用來對抗伊波拉病毒,但此次抗疫卻寫下了灰姑娘傳奇,成為美國FDA第一個核准上市使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繼美國之後,台灣和日本也相繼核准上市。尋找治療備選藥物刻不容緩瑞德西韋的化學結構與三磷酸腺苷類似,當病毒要進行複製時,若RNA複製酶誤認瑞德西韋是可利用的三磷酸腺苷,一旦與瑞德西韋結合後,病毒的複製反應就會終止,進而達到抗病毒的效果,但瑞德西韋所造成的副作用,仍是未來用藥所必須注意的安全問題,因此如何尋找更多的備選藥物,已成為世界各國刻不容緩的任務。疫苗和治療藥物研發仍是後防疫時代重要的利器,政府也將結合國內產官學研醫的研發能量,期望在下波疫情來襲時,提供人民足夠的保護力。
-
2020-08-21 橘世代.健康橘
戽斗好困擾!45歲熟男靠正顎手術「改頭換面」翻轉人生
一張好看的臉形是許多人夢寐以求,但並非人人能如願,且咬合不正恐影響臉型。45歲的阿偉從小就覺得自己的臉比較長、且牙齒咬合不正,但幼時不以為意,直到長大後下巴前突而確定自己戽斗。單身的他直到事業小有成就後,決定求助整形外科醫師,經醫師建議進行正顎手術後,阿偉覺得自己「改頭換面」,戽斗改善、也變得更有自信。羅東博愛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林唯農表示,齒顎不正是許多民眾的困擾,求診患者從年輕人到中壯年都有。牙齒咬合不正的原因多來自先天遺傳,如上顎前突、下顎後縮、先天缺牙、多生齒等;而後天環境也會影響顎骨及齒列發育,如乳齒早期喪失、恆齒萌發異常、恆齒喪失、不當的肌肉作用等,都可能造成上下排牙床不對等而出現咬合不正情形。另外,天生唇額裂、小臉症者,也會使顎骨發育不全,讓臉型離民眾自己理想有差距外,壞習慣也會提升齒顎不正風險。林唯農說如愛咬奶嘴、咬指甲、咬棉被,或是吞口水時習慣放在上下牙齒中間等行為,都容易導致暴牙、戽斗、上顎過突及下顎後縮等情形。而齒顎不正更可能造成蛀牙、牙周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共病,使民眾心理、生理都受到影響,更有人因此變得沒有信心。建議家長若發現孩子發育時期有上述習慣,最好在7歲前就改掉,有助降低成長過程牙齒咬合不正風險。若患者決定做正顎手術,林唯農建議18歲成年、齒顎發育已定型狀態下再實施,且通常必須搭配齒列矯正;18歲以下者,則建議先透過牙齒矯正、口腔與舌頭訓練做改善。正顎手術患者,需在牙科完成一段時間的牙齒矯正後,才會進行上下顎重整的手術,過程中需全身麻醉,將上下顎骨頭切開,重新對齊與組合,最後再以骨釘骨板固定;手術時間視患者情況跟手術複雜程度約3到8個小時,術後患者需持續搭配齒列矯正的調整與維持,直到完成所有療程。在一般情況下,術後只需住院1天即可出院。他說,雖正顎手術的傷口都在嘴巴內,外觀看不出傷口,但術後至少兩周需以流質食物為主,再慢慢進階到稀飯、麵條等軟質食物,術後約3個月才能正常進食。另外,術後患者須留意顳顎關節壓力增加,若出現張口困難、咀嚼時疼痛等副作用時,應向主治醫師諮詢。精選延伸閱讀↘↘↘。為什麼貧血不能先補鐵?小心身體越補越糟!。銀髮族「蛤蛤蛤」聽不清? 醫師曝:掏耳習慣很關鍵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21 科別.泌尿腎臟
櫃姊苦難記!洗腎還要養家 手指腫如香腸丟工作
30歲吳姓櫃姊前年洗腎期間工作養家,難以飲食、藥物控制,常吃火腿三明治、肉鬆等高磷食物解決三餐,導致高磷血症,去年底手指、腳趾等處關節、血管鈣化嚴重,腫如香腸,健康出問題,無法工作,更無力負擔自費降磷藥物,一次跌倒造成右股骨頭骨折,換成人工髖股關節,這讓她痛定思痛,今年2月切除副甲狀腺,術後配合飲食節制、自費磷結合劑治療,四肢等處鈣化明顯改善 。台中榮總腎臟科主任陳呈旭說明,這名吳姓病患16歲罹紅斑狼瘡,前年因狼瘡腎炎開始接受腹膜透析洗腎,但難以飲食控制,例如攝取高磷食物,包括加工食品、動物內臟、肉類、堅果、牛奶等,又沒有正確服藥控制,造成四肢等多處鈣磷沉積,去年底短暫改為血液透析,但未能改善鈣磷沉積,後因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造成腎骨病變及骨質疏鬆,一次跌倒後造成右股骨頭骨折。台中榮總腎臟科醫師蔡尚峰說,慢性腎衰竭病患隨著腎功能的下降,會發生低血鈣與高血磷。病人的高血磷除了併發低血鈣、心率不整,也會出現骨質缺乏、血管鈣化、副甲腺機能亢進,以及軟組織鈣化的問題,洗腎對於血磷清除有限,患者需服用磷結合劑。蔡尚峰指出,磷結合劑分成含鈣、不含鈣,其中含鈣的磷結合劑長期服用會使鈣磷沈積在血管與軟組織中,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死亡率增22%,以及腸胃道不適副作用。不含鈣的磷結合劑需自費使用,每個月動輒花費上千元,令患者裏足不前。蔡尚峰說明,高血磷、低血鈣與副甲腺機能亢進,從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ml/min就開始,隨便腎功能愈來愈差,情況也愈來愈嚴重,即使病人進入了透析,仍然無法完全解決鈣磷控制不佳的問題,這些問題,就像是掐住腎臟科病人的脖子一樣,嚴重影響腎臟科病人的存活率。
-
2020-08-21 新聞.用藥停看聽
藥多吃一點、多擦一些,病就會好得快?藥師分析箇中風險
常有人問藥師:感冒藥有分加強錠跟一般劑量?請問是不是要買加強錠比較有效啊?人們總以為東西多就是好!錢多一點、料多一點…偏偏藥品劑量高,多吃幾顆或是藥膏擦厚一些不一定就是好,以下將就幾個部分跟大家說明。1.首先常見的感冒藥加強錠是針對感冒常見症狀如頭痛、發燒、咳嗽…等,加強其止痛、退燒、止咳等效果,因此加強錠的設計就是將該作用之主成分的劑量提高。然而止痛劑的成分大多為普拿疼或是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雖說劑量加高效果會變好,但是相對地副作用也會增加;再者如止咳的主成分多有嗜睡的副作用,增加主成分劑量後的加強錠,為改善嗜睡的副作用,便會增加具提神效果的咖啡因成分,反而額外增加少數不適合使用此成分的病人用藥風險。2.另一類常見的用藥問題是止癢藥膏或防蚊液。止癢藥膏的主成分多含有類固醇,藥膏的正確使用應該是輕薄均勻地塗擦於患部,避免使用紗布覆蓋或是擦得太厚,否則可能造成反效果,不但不會增加藥效,反而可能因為增加藥品吸收而造成類固醇的全身性副作用。至於防蚊液的成分主要是驅蟲藥,也應採用類似的給藥方法。前述皮膚用藥當症狀嚴重時,以增加頻次來因應比較恰當,但也不宜異常頻繁。3.腸胃道不適,諸如胃痛或胃酸過多等,也是民眾常見的居家疾病症狀,於是坊間另一類常見的居家用藥便是俗稱「胃藥」的成藥或指示藥,常見的類別是胃散及治療胃酸過多或逆流 (俗稱火燒心的「心口灼熱」)的抑制胃酸或保護胃壁的胃藥。胃散的主成分是除了具快速中和胃酸作用的碳酸氫鈉之外,還有緩解腸胃道痙攣的莨宕鹼或其類似成分及消除脹氣的成分等,通常是「需要時才使用」,切忌常規服用做為抑制胃酸或腹脹的藥物,以免反而引起反激性的胃酸分泌、胃排空異常、便秘、口乾舌燥等副作用。4.至於抑制胃酸分泌的胃酸逆流治療藥物,雖然沒有胃散的副作用且與此類藥物相關的副作用較罕見,但當併服其他藥品時,會與部分此類藥物間發生交互作用,更重要的是因為其效果不錯,故即使是某些惡性腫瘤所引起類似潰瘍的症狀,仍可能因服用此類藥物獲得某種程度的改善(非痊癒),而導致延誤就醫,所以服用一段時間後若症狀未根除,還是要儘速就醫。最後就坊間的制酸劑簡要說明,顧名思義,此類藥物是在腸胃道直接中和胃酸,通常是含鎂及鋁鹽複方,與某些抗生素或骨質疏鬆治療藥物併服可能影響後者藥效,部分標榜可保護腸胃壁的膠體劑型,實際上對於嚴重個案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建議當症狀未改善時要儘早就醫,多吃不但可能增加副作用,也可能影響重要就醫時機,即使都沒有前述問題,這些藥物通常也不便宜,也都有健保藥物取代,建議考量自己的經濟能力而為。針對以上總結,藥不是多吃一些或多擦一些才有效,對症下藥,適量治療才是正確的治療觀念,為求速效而提高用量,反而可能導致反效果。藥物治療的目標是解除疾病的症狀,除了嚴重或可能致命的急性症狀之外,溫和漸進才是良策。文章提供/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2020-08-20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治療中途改藥好嗎? 醫師這麼建議
近年不少原廠生物製劑過了專利保護期,相關生物相似藥陸續上市,健保也已納入乳癌治療給付。不過,生物製劑屬於癌友救命藥,要上市需要臨床研究證實其與原廠生物製劑在安全性及療效上是一致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葉士芃指出,生物製劑屬於單株抗體,為一種立體結構的蛋白質,相當複雜,製作嚴謹,需以細胞、酵母菌來培養抗體,還需找到癌細胞的接受體,兩者結合後,毒殺癌細胞。原廠生物製劑在上市之前,歷經三階段嚴格測試,第一階段為檢測毒性及安全性,第二階段為測試固定劑量的優劣,第三則是比較使用舊藥以及生物製劑兩組患者的療效,以證實其臨床價值。相較之下,生物相似藥研發過程短,只要臨床試驗顯示生物相似藥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與原廠生物製劑相似,就可核准上市。由於製造成本較低,生物相似藥的費用也較便宜,在歐美及日本等國家,生物相似藥的藥費約為原廠生物製劑的六成,有助於減輕政府與醫療院所財務負擔。在國外有越來越多醫院改而採購生物相似藥。葉士芃說,經過美國FDA及歐盟EMA核准上市的生物相似藥,其療效與安全性都是可以接受的;我國的食藥署對於生物相似藥也設下嚴格規範,通過審查,始核發藥症。因此,若癌友從來沒有用過單株抗體標靶藥物,當然可以從中擇一,不管是原廠生物製劑或生物相似藥。但對正在使用原廠生物製劑治療且無併發重大副作用的癌友來說,如果中途改用別種生物相似藥,可能就必須承受一定的風險,因為再相似的蛋白質結構,也可能引起不同的抗體抗原反應,且大部分的生物相似藥並沒有進行所謂「可交換性」臨床試驗(interchangeable trial, or switching trial)。 葉士芃建議,治療中途最好不要換藥。癌友如遇到換藥時,務必注意換藥過程中的身體變化,是否有過敏反應,相關指數是否出現起伏,如果出現異狀,應立即告知醫師,才能確保醫療權益。
-
2020-08-19 新聞.健康知識+
蜂蜜治感冒不是偏方 牛津大學研究證實有效
坊間流傳的民俗療法向來認為蜂蜜可治刺激性咳嗽、喉嚨痛與小感冒,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確有其事,蜂蜜對付這些小病的效果要比抗生素或非處方藥來得好。專家認為,醫師應建議病人服用蜂蜜取代開抗生素,以避免強化抗藥性。每日郵報報導,牛津大學的專家進行回顧研究,將蜂蜜治療咳嗽與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效果和止咳藥、抗組織胺和止痛藥對比。結果發現,從整體來看,蜂蜜在緩解咳嗽、喉嚨痛與鼻塞(congestion)的效果較優,也不像其他藥物會出現有害的副作用。在減少咳嗽頻率上,蜂蜜的效果比普通感冒藥平均好上36%,另外降低咳嗽嚴重率達44%。與抗組織胺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相比更好上50%。也有證據顯示,蜂蜜讓上呼吸道感染者最多提早2天康復。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刊登的研究論文指出,蜂蜜與綜合症狀計分(combined symptom score)、咳嗽頻率和咳嗽嚴重率顯著大幅降低有關,也指所謂的「神之花蜜」(nectar of the gods)便宜、可輕而易舉買到、幾乎沒有副作用,還可減低抗生素過分開藥的情況。大多數咳嗽與感冒起因是病毒,抗生素幾乎沒有必要,但醫師太常開藥,讓專家越來越擔憂抗藥性的傷害。研究人員就指,用抗生素處方藥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無效又不妥」,「蜂蜜在改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要優於常規照護(咳嗽藥和止痛藥等),不僅可廣泛使用,還是抗生素的便宜替代品」,「社區醫師(GP)過度開抗生素的兩大因素是缺乏替代療法與希望保持醫病關係,我們發現蜂蜜可能有效有其重要性,蜂蜜是合理的替代療法。」不過,研究人員同時提醒,蜂蜜是一種複雜的物質,不同蜂蜜會有不同影響,「蜂蜜是商業性消費品,除過敏症患者和一歲以下嬰兒外,多數人可安全使用。」
-
2020-08-18 科別.心臟血管
高血壓導管治療 減少口服藥物
國人平均四人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但平均控制率不到五成。過去對於血壓的控制,主要是採取藥物治療,現今可經由高血壓導管治療,有效降低血壓,且可以減少口服藥物,有些人甚至不必再服用降血壓藥。70歲羅先生患有高血壓及第二型糖尿病,每餐需要吃19顆藥,一整天就要吃50幾顆,血壓仍難以控制,後經醫師建議接受高血壓導管治療,服用的藥物減少,收縮壓從180降到130毫米汞柱。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霖表示,高血壓口服藥物治療,往往需要合併多種藥物,才能將血壓下降約10至20毫米汞柱,但許多患者醫囑遵從性不高,血壓難以穩定控制。經高血壓導管治療可降低20至30毫米汞柱的收縮壓,並減少用藥一到兩顆,有些人甚至可以不再吃降血壓藥。導管治療是從腎臟著手控制血壓,林柏霖指出,由於腎臟在血壓調控扮演重要角色,若腎臟交感神經過度活化,導致腎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縮,而使血壓升高。高血壓導管則是從鼠蹊部以微創導管方式進到腎臟動脈,燒灼腎動脈旁的交感神經,降低交感神經活性,達到降血壓的效果。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過去高血壓導管用於吃三、四種降血壓藥仍無法控制的難治型病患,以及併發器官受損、用藥服從性低、服藥有副作用,以及次發性高血壓治療血壓仍不可控制等五種患者。美國心臟學院年會今年發布最新大型臨床研究顯示,在330名受試者沒有服用降血壓藥物狀況下,高血壓導管治療可以使患者於診間血壓平均下降9.2毫米汞柱。台灣目前也已執行約250例的高血壓導管治療,部分患者甚至下降20至30毫米汞柱。王宗道建議,診間測量血壓收縮壓15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24小時動態血壓的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即使不是難以控制的病患,也可考慮施行手術。林柏霖表示,高血壓導管治療手術,傷口小復原快,耗時1到1.5小時,不影響腎臟功能。但是目前健保並無給付,自費約需15萬元。
-
2020-08-15 科別.耳鼻喉
慢性咳嗽別瞎治!專家建議:先了解惹禍根源
不少人一定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從罹患感冒之後,就引發嚴重的咳嗽,日也咳、夜也咳,一咳起來就像停止不了似的,每每咳到聲嘶力竭,甚至連喉嚨都咳啞了,沒想到一個多月過去了,頑固的咳嗽一直好不了,尤其清晨常常咳醒,嚴重影響睡眠。「為什麼咳嗽老是治不好?」這句話是許多久咳患者的心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表示,咳嗽背後的原因相當多,很多症狀又都很相似,難怪有句台灣話俗語說:「醫生驚治嗽」,這也說明了醫師面對咳嗽病人的心情。咳嗽是身體必要的防禦機制,當人體的呼吸道受到外在刺激,呼吸道的神經接受器就會將訊息傳到腦部的咳嗽中樞,進而產生咳嗽反應,來清除刺激物。蘇一峰強調,咳嗽與氣管、支氣管與肺部有很大的關係,咳嗽本身是胸腔科的專長,但病人常常咳一個月以上,有時支氣管可能都已經形成慢性病變了,嚴重影響到後續的治療效果。氣管、支氣管與肺部是重要的呼吸器官,久咳不癒時,常是有重要的病因需要處理,有些咳嗽甚至會嚴重危及生命,因此,面對咳嗽應該要更慎重的處理。蘇一峰認為,最好在咳嗽的第一時間就去看胸腔內科,查出造成咳嗽的背後原因:1、細菌、病毒與微生物感染:通常出現咳嗽症狀時,還會伴隨發燒、體重減輕,也會有黃綠色的痰分泌物,嚴重時,更可能會咳出血絲痰,引發肺炎的話,恐怕會致命。感染黴漿菌就是一種容易造成久咳的頑固病菌,其實只要檢驗確定是黴漿菌後,對症下藥就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不過,臨床上醫師很難第一時間就能夠判斷出是黴漿菌感染,往往使用其他藥物都對黴漿菌沒有效果,因此容易造成咳嗽一個月以上的情況;另外,結核菌也會造成咳嗽,更是國內的法定傳染病,症狀與一般咳嗽症狀難以區分,但肺結核較容易出現發燒、血痰、體重減輕等症狀,一旦確診之後,必須做好隔離,以免造成群聚傳染。2、氣喘:這可說是國內久咳很常見的原因之一,通常除了咳嗽之外,也會伴隨少量的痰。氣喘急性發作造成的咳嗽,多是感冒咳嗽之後,導致氣管變得敏感,而空氣污染也是引發氣喘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這類氣喘患者尤其在清晨更容易咳醒;或是在不可避免的空污環境時,也很容易造成氣管的敏感,造成咳嗽症狀的發生。3、鼻涕倒流:鼻腔或鼻竇因為發炎而產生過多的鼻涕分泌物,正常這些分泌物會往後流到喉嚨,一般不會有任何感覺;但當鼻腔分泌物變的過度黏稠,或是分泌量過度增加,就會讓人感覺有痰卡在喉嚨,喉嚨癢、常咳嗽,甚至讓患者常想做出清喉嚨的行為,這類病人尤其是躺著的時候容易咳嗽。4、慢性阻塞性肺病:咳嗽是一種慢性肺部發炎的典型症狀,易好發在長期有菸癮的人身上,因菸品中的化學物質長期刺激氣管造成支氣管慢性發炎,氣管與支氣管常呈現變形而影響空氣通過,肺泡也出現肺氣腫的病變,進而影響氣體交換功能,如果不接受治療的話,恐怕會窒息死亡。5、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所造成的慢性咳嗽相當常見,平常胃內食物主要靠下食道括約肌,來避免回流到食道內,一旦括約肌功能異常,就會造成胃酸或逆流,而造成食道與附近組織發炎。這類患者的咳嗽通常發生於躺下來準備睡覺的時候,且也常會合併反胃、打嗝、嘴巴有苦酸味、火燒心等症狀。6、肺癌:慢性咳嗽咳不停,少部分人是因為肺部腫瘤所造成,因為當腫瘤刺激支氣管壁或是阻塞到空氣進出的時候,就會引起咳嗽反應。7、神經過度敏感:有些過動症或妥瑞氏症患者,因神經過度敏感,因而導致不斷的咳嗽,這種情況需要接受精神科治療,才能改善症狀。8、藥物:臨床上有部分高血壓藥物,像是血管收縮轉換酵素抑制劑等這類型的藥物,它的副作用會引起咳嗽。如果患者必須長期服用,且還是一直咳嗽不止,最好跟醫師討論調整換藥,當藥物停止使用後,通常久咳症狀就會停止。9、吸入異物:一般人吃東西嗆到咳出來就好,吃東西時不小心嗆到,甚至把東西掉進氣管,或者熟睡放鬆時,口水跑到氣管,都會造成咳嗽不止。10、環境濕度:最適合氣管的環境濕度大約為50~60%,不管是太乾或太濕,都容易引起咳嗽,像冷氣房太乾,呼吸道黏膜水分蒸發太快,會降低自我保護的能力,然而太潮濕的環境,則容易孳生黴菌,造成呼吸道的負擔。11、空氣污染:部分慢性咳嗽患者是受到空氣污染的影響,空氣裡包括PM2.5等有毒物質,都會刺激肺部氣管,不過,這個原因則常常被大家忽視。★本文經《常春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