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6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出國
共找到
1202
筆 文章
-
-
2020-06-14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最該照顧你的 是你自己
陳先生66歲的時候,太太過世,兩個出嫁的女兒很孝順,輪流接他去住。女兒煮他喜歡吃的食物,陪他聊天,替他安排活動。陳先生卻整天悶悶不樂,女兒以為他得了憂鬱症,加倍關心。陳先生沒有食欲,沒有活力,一天比一天衰弱。女兒帶他去醫院看病,陳先生在候診室遇見同鄉,聊到故鄉的媽祖廟,廟前的扁食、肉丸、鳳梨冰。陳先生突然醒悟自己欠的是鄉下的陽光、空氣以及味道。他搬回故居,自己獨立照顧自己。臉曬黑,人變瘦,卻尋回健康。張媽媽與林媽媽同一天,由同一位醫師動手術換人工髖關節。張媽媽沒有家屬,麻醉醒來就必須自己想辦法上廁所、吃三餐,很快就用助行器走動。林媽媽由兒子全程陪同,兒子很貼心,礦泉水替媽媽扭開瓶蓋,吃飯用餵的,大小便在床上用便盆。林媽媽不肯動,兒子不敢勉強媽媽。術後三個月,張媽媽已經正常走動了,林媽媽還拿拐扙在作復健。賴先生糖尿病,靠藥物控制。他常跟朋友誇口,他的糖尿病有好醫師,不必忌口,什麼都可以吃。賴先生最愛的是蜂蜜、甜點、水蜜桃等等糖尿病禁忌食物。沒隔幾年賴先生的藥越用越多,甚至口服藥罩不住,需要打胰島素。賴先生有回出國,時差沒算好,發生低血糖暈厥,差點變植物人。他才警覺,努力學習照顧自己。賴先生發現食物分為含糖量高與低,升糖指數快與慢。而且糖尿病不一定欠缺胰島素,肌肉對胰島素阻抗也會造成血糖升高。運動除了消耗血糖還能新生肌肉,降低胰島素阻抗。優質的睡眠可以避免肥胖。體重減輕3%,糖尿病就會改善……。學會照顧自己之後,賴先生不需要注射胰島素,只靠口服藥物就能控制血糖。他的身材變好,精神改善,體力恢復,他很後悔沒有早點照顧自己。原始人類面對疾病及疼痛,只能自己尋求生活對策來緩解不適,並降低疾病與死亡的威脅,才能延續生命。進入現代社會,生活及醫療進步,很多人忘了好好照顧自己。雖然大家總說,如果你需要任何幫忙,別客氣,我會隨時在你身旁,但是真的做得到的人很少。只有自己不會離開自己,自己照顧自己是最有效率的照護。如今連動物園都訓練動物自己照顧自己。每個人都想追求快樂及幸福,但是做為一個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吃飯、上廁所、穿衣服、洗澡、移動等等)不需要依賴他人是基本要求。所以生活哲學要學會照顧自己,不要被命運左右。往昔的醫療典範有南丁格爾、有史懷哲;醫療人員懷著犧牲、陪伴的精神投入救護工作。今日的社會,病患被當成顧客,習慣以經濟效益和消費角度評價醫療保健。醫護也改以賓客用語與病患溝通,加上醫療糾紛頻傳,賠償動輒天價,醫療體系採取防衛醫療,無法承擔所有的照護。照顧自己唯己有責,身上哪裡癢,自己最清楚;心裡什麼苦,也只有自己了解。學會好好照顧自己,才有能力、餘力去幫助別人。也唯有自己快樂,周邊的人才會快樂。
-
2020-06-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疫情中的你和我,「救人的醫師」同時也是「令人懼怕的潛在感染者」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第四度以「新冠肺炎」為主題。長年耕耘於社區醫療的陳錦煌醫師認為台灣疫情控制的成功主要在於境外管制與全民加強衛生習慣,但相對的我們絕大多數人對這種病毒都沒有免疫力,而提出他對解封的憂心與建議;成大公共衛生陳美霞教授針對解封之後的「後防疫時代」台灣會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建議政府投入更多的資源及人力於教育民眾,建立全台社區防疫網;由台赴美短期進修的急診醫師分享他所觀察到的不同文化背景對疫情加劇的各種反應,以及回國後親身體驗十四天居家檢疫,身為「救人的醫師」同時又是「令人懼怕的潛在感染者」,寫出發人深省的「疫情中的你和我」。二月初,是中國武漢疫情升溫,日韓確診人數漸增而台灣開始人心惶惶之時。筆者按照既定計畫,攜家帶眷赴美進修。前往美國的班機上,可以發現不少乘客戴上口罩,外加護目鏡及手套者不在少數。然而抵達美國以後,除了海關詢問武漢旅遊史外,機場沒有發燒篩檢或其他檢疫措施。新聞上反覆播報的是川普認為新冠肺炎只是小感冒,氣候暖和以後會自然消失。筆者此次進修機構位於賓州匹茲堡,在華盛頓以西車程約四小時,那時走在路上沒有任何當地人配戴口罩,不管是在教室、圖書館、百貨公司或超市,戴口罩只會引人側目。筆者的太太曾帶小孩至圖書館時戴上口罩,卻引來一位女士的詢問及奚落(戴口罩沒有用,保持健康就不會被感染)。事實上,在西方人文化裡只有生病的人才戴口罩,當時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的建議也是有呼吸道症狀者才需配戴口罩,殊不知戴口罩的污名化間接導致了防疫的困難。回想起一月底,筆者在醫院急診部值重症急救區兼防疫特別診,當時防疫動線已經規劃完整,有旅遊史以及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的病患會由特別診醫師進行採檢。尤記得筆者當時全副武裝幫好幾位新冠肺炎疑似病患挖取鼻腔檢體,採檢時隔著面罩,我心中忐忑不安,擔心防護是否周全,面對著我則是一雙雙不同的眼神,也許是害怕及恐懼,也有的是焦躁不安,最多的則是困惑,困惑自己為何發燒,從哪裡被傳染?而篩檢結果又會是什麼?還記得那時下班以後,也不知該怎麼回家,隔天發現篩檢的病患確診為武漢肺炎,更是不知何去何從。在醫院,我們義無反顧,但是下班以後我們也是一般人,除了害怕將病毒帶回給家人,有些同事更遭遇社區鄰居的各種歧視,要求他們不要回家,要求他們的小孩不要一起上學。三月份,匹茲堡的雪停了,全美疫情卻也開始肆虐,政府一聲令下讓非必要商店全部關門,餐廳僅接受外帶。筆者受訓中心亦改為線上授課,連圖書館也不能去,只能待在家中,想辦法維持進修的步調。然而西方人崇尚自由,即便是居家令也不具強制力,出門運動或是上超市購買生活物資都被允許,唯筆者出門時,不得不注意到西方人對黃種人的目光,有時帶上幾分嫌惡或畏懼。新聞上播報的是川普針對武漢肺炎的起源,與中國隔空喊話辯論的難分難解。其實在全球性的疫情當中,人人都是受害者。四月中,筆者結束進修計畫,從匹茲堡回舊金山,等待長榮回台灣的班機。當時機票很不好買,幾乎所有非本國籍航空都面臨被調動或取消的命運,就連美國國內線機票也經常延後,想要回家只能分段買好,並且預留足夠的時間轉機。當時美籍空服員仍舊沒戴口罩,僅僅是多了手套。乘客倒是均一色的各有法寶。當筆者抵達舊金山機場,在長榮轉機櫃臺聽到親切的鄉音,那份感動尤在心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當眾多航空以裁員及減少服務來面對新冠肺炎,長榮航空在乘客極少的情況下,依然維持一定的編制,在登機口以及上機後,甚至能注意到地勤、空服員比旅客還多的情況。機上的空服員除了口罩、手套,亦配上了防護服及護目鏡,防疫十足謹慎。但是在十幾個小時的航程中,不難注意到在對方的眼裡,我們才是一個個可能攜帶病毒的隱形炸彈。抵台後居家檢疫的十四天,里幹事每天打來關心,連出家門都不行的日子,筆者靠著防疫物資跟網路訂餐度日,終於期滿結束。唯解隔後,因應血荒到捐血站想要捐血,被告知能捐血的安全期間是返國一個月後,那時筆者亦感受到一種出國即染病的隱喻,對比網路上每當指揮中心宣布有海歸者確診便罵聲一片的情景,似乎疫情期間出入境便背負罪名,殊不知海歸者其實各有任務在身,不能一概以出國玩樂視之。在這場疫情中,筆者經歷過不同的角色,既是穿戴層層防護裝備的醫師,也當過令人害怕畏懼的潛在感染者。有時看著網路新聞對於確診者們的諸多撻伐,其實又有誰真的願意?筆者以為,在這場看不到終點的瘟疫中,不管你我站在何種角色,唯有堅守崗位,正值誠信,才是團結互助之道。
-
2020-06-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67大解封之後 指揮中心仍需迎戰「內憂」 與「外患」
六七大解封,民眾過正常生活的同時,防疫警覺心勢必下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例行記者會從每天一次改為每周一次,但指揮中心依舊面臨挑戰,除了邊境陸續解封將迎接「外患」,民眾是否能堅持防疫新生活的「內憂」,也不容忽視。六七解封後,防守關鍵在於社區疫情監測及掌握民眾健康行為。前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鬆綁需連結「積極監測」。解禁不代表不再有感染,可預期一定還是會有小規模疫情出現,也應針對個人防疫行為建立調查和評估的機制,才知道不同區域的「個人防線」落實程度。另外,為避免症狀前或無症狀感染造成傳播,施文儀建議「回國未滿一個月」者即便解除隔離,都要加強自主健康管理、避免參加人群聚集的活動;如果有必要參加,也要主動告知主辦單位並且安排與人群區隔的空間,實名(聯)制也有必要再實施一段時間。施文儀表示,「勤洗手」非常重要,但如果是每天固定相處的家人和同事,如果都沒有出國這些特定風險、都是能掌握的特定人,其實沒有維持社交距離或戴口罩的必要。施文儀提醒,如果是一年內發生大小感冒五次以上的人,體質上算是易感冒,建議繼續戴口罩、加強衛生習慣。對於未來邊境管制開放,目前指揮中心依據他國疫情近況為標準。施文儀建議,重點在於國與國建立互相認可機制,透過第三方公正單位,確認各國檢疫措施具備有效可信的標準作業流程,減少兩國人民往來的阻礙、加速復甦。前衛生署疾管局長蘇益仁則表示,疫苗是否研發成功,在邊境管制開放的思維上將截然不同。若有疫苗,就可以像我國民眾去非洲國家施打黃熱病疫苗,可以要求入境我國的外籍人士,提出施打疫苗的證明即可放行。若是疫苗一直研發困難,雖然可以要求他國人民提出檢驗證明,可以是PCR檢驗陰性或是抗體陽性報告,視各國做法不同。但蘇益仁認為,最好還是在機場有快篩檢驗,一旦檢驗陰性,即可放行,但須做好自主健康管理,讓短期商務客不受檢疫十四天的限制。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未來持續現行社區監測模式,個人防疫行為監測機制近日已委託公衛團隊,以研究模式監測、掌握民眾健康行為。
-
2020-06-07 科別.泌尿腎臟
洗腎由我自主:花樣年華洗腎,照樣工作出國
東部篇 遠距照護花樣年華洗腎 照樣工作出國吉娃斯 31歲╱洗腎11年:我要工作,生活經濟能獨立自主。21歲的花樣年華,吉娃斯卻被告知洗腎人生,還來不及掉淚,她開始一連串「救腎」行動,試圖抗拒、不願洗腎。吉娃斯說,她高中時就亂吃減肥藥,出社會後作息和飲食紊亂,先是出現連續頭疼、腰痛,後來身體水腫掛急診,查無原因,直到第三次急診才被確診尿毒症,緊急洗腎,自此開始與腎病博戰。吉娃斯洗腎迄今11年,曾歷經兩次腎臟移植配對失敗,或許是運動員出身,她樂觀、韌性十足,當醫師與她討論洗腎選擇時,她掛心的是「我要工作、我要獨立自主」。因此在醫病共享決策階段,羅東博愛醫院腎臟科主任陳俊達考量她年紀尚輕,有強烈的工作企圖,並且有很好的自我照顧能力,建議她採取腹膜透析,而這個治療選擇,也讓她省去從大同鄉山區到醫院的3小時車程。如今,吉娃斯在宜蘭部落擔任生態旅遊導覽,為自己換取到更彈性的生活與工作權。她也曾與腎友們到日本旅遊,留下難忘遊記。吉娃斯說,採用腹透的好處之一是可以機動從「機器洗」換「手動洗」,只要事先安排將藥液送到國外飯店,腎友也能在海外暢遊。陳俊達說,他有不少洗腎病患居住在山區或偏鄉,若年紀大的腎友選擇血透,當遇到颱風,就醫的路途就有風險。因此,對偏遠地區的腎友,若自我照顧能力好,或是照顧者願意支持,他多會鼓勵病患留「在地」使用腹透治療。即使有的高齡腎友行動不便,但外籍看護的語言能溝通,也能使用腹透。護理師李函穎主責吉娃斯病情,她透過雲端管理功能,便能透過手機檢視吉娃斯是否按時上機。若治療過程有異,也可從電腦或手機APP看到警示。陳俊達補充,這不僅縮短偏鄉就醫的距離,即使人在國外,也能透過雲端修改醫囑。陳俊達說,腎病照護系統主張「醫病共享決策」,醫護人員願意花時間和病患溝通血透、腹透或換腎等治療方式,希望病患接收充分資訊後再做出選擇,做出最適合的治療安排,不要過於倉促。 南部篇 偏鄉醫療自己「洗肚子」 免去艱辛洗腎旅程天光才開,那瑪夏鄉的老人家正準備下山展開洗腎旅程,說是「旅程」一點都不為過,因為上山、來到醫院、再回到山上,8到10個小時就過去了,更別說豪雨風災造成道路坍塌時,洗腎之旅就更困難。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鄭本忠手上就有不少居於偏鄉、山區的病患,老少腎友都有,「我建議他們採用腹膜透析,醫護人員透過雲端管理病況,用科技醫材克服交通問題。」鄭本忠醫師表示,考慮偏鄉與腎友需要舟車勞頓往返院所等問題,他通常會建議若符合兩項條件,一、仍有殘餘腎功能的病患;二、腎友本身具有自我照顧能力,或家屬願意提供協助者,應該優先考慮腹膜透析。但不可諱言,有些老人家聽到洗腎要自己來,難免擔憂安全問題,鄭本忠的醫病溝通經驗豐富,他會跟老人家溝通說腹膜透析是「洗肚子」,不是洗腰子,先為老人家卸除對洗腎的恐懼。鄭本忠說:「如果有一種治療可以在家做,那就代表這個治療是安全的。」接著透過專業衛教,包括指導病患與家屬了解居家透析,包括如何更換藥水步驟、清潔環境等,並配合電話或居家訪視服務,讓病患與家屬更安心。相較於血液透析一周要到醫院三次,鄭本忠說,不管是年輕人、上班族或是老人家,都愈來愈在意生活品質,腹膜透析的優點是不必勤跑醫院,例如在新冠肺炎期間,可以減少病患和家屬進出醫院的頻率,而像是南部有不少偏鄉、山區,可以善用腹膜透析雲端管理功能,幫助醫護人員及早獲知腎友的病況是否出現警訊。鄭本忠說,透析技術愈來愈進步,高雄長庚醫院的透析病患約有三成比率採用腹膜透析方式。除了上述提到的雲端醫療管理技術外,高長更引進「腎科植管」創新技術,結合腎臟科與外科醫療團隊,病患可在門診局部麻醉,將導管放入腹腔內,避免病患對全身麻醉的恐懼感,是治療新選擇。【透析深度專題】做適合自己的選擇,去想去的地方
-
2020-06-06 橘世代.健康橘
減醣關鍵密碼 菜和肉要這樣吃
一名65歲的退休婦人,每天運動、買菜、照顧孫子,生活過得充實,但85公斤的她,因體重過重導致膝關節不好,難以出遠門,直到請營養師設計減重菜單,實行「減醣飲食法」,開始早餐喝豆漿配地瓜,午餐吃各種顏色的蔬菜沙拉,晚餐吃魚湯配兩道青菜,搭配固定運動,一年下來成功減重17公斤,不僅身體變輕盈,改善三高問題,還跟家人出國旅行,享受天倫之樂。究竟減醣飲食是減什麼?「醣」跟「糖」有何不同?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趙函穎說,醣就是碳水化合物,在米飯、麵條等澱粉類都有,這些食物入口時不會感受明顯甜味,經唾液分解成葡萄糖才被腸道吸收;糖指的是精緻糖,像是蜂蜜、果糖,一嚐感覺到甜味,食用後血糖迅速升高,分泌胰島素,造成脂肪堆積。其實攝取過多醣類,跟食用糖類一樣,當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加,血糖一高刺激胰島素分泌,使多餘的醣類轉化成脂肪堆積體內,逐漸形成肥胖,因此減醣飲食便是瘦身關鍵。全榖雜糧吃多也不行根據國健署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不管是蔬菜、堅果油脂和乳製品,約有八成國人攝取不足,反倒是全榖雜糧(醣類),五成民眾吃太多,處於「營養失衡」狀態,導致肥胖、三高等各種文明病出現。趙函穎觀察,診間熟齡族三高問題多,加上年紀大罹患肌少症機率增加,更需要補充蛋白質增肌,一旦蛋白質和脂肪需求增加,醣類勢必要減少。該如何實行減醣?趙函穎說,依照個人狀態減醣就好,例如原本每日中午吃一碗飯,改吃半碗飯或替換成地瓜,一日吃到六份拳頭大的蔬菜,不見得要仔細計算熱量,只要每天比前一天有改變,且不用挨餓即可。把握菜:肉=2:1比例她建議多攝取魚類富含Omega-3,可護心降血壓;豆製品如大豆、豆干等含大豆異黃酮和纖維,可舒緩更年期不適感及降膽固醇。另特別推薦三種膳食纖維高的蔬菜:黑木耳、綠花椰菜、玉米筍,歐美人常將菜變成米飯,例如花椰菜飯富含纖維;或國人愛吃小火鍋,可將加工火鍋料換成青菜,記得減醣關鍵「菜和肉的比例為2:1」。執行減醣後,她說因攝取足夠纖維量,不僅排便順暢、身體變輕盈、心情變佳、工作效率也提高,還可改善過敏症狀。不碰甜食 精緻澱粉要先戒在執行減醣飲食過程,有人難以忍受不吃飯類,感覺好像沒吃飽,有人外面逛了一圈發現沒有食物可以吃,很沮喪,她建議民眾先覺察目前飲食習慣,調整心態,從無糖飲食、不碰甜食、減少精緻澱粉等方式開始,前五天是黃金觀察期,撐過後多數人飯類的渴求度下降。不過,「減醣並非斷醣」,因為人體需要碳水化合物協助大腦正常運作,且糖尿病患等慢性病族群若要採取減醣飲食,請由主治醫師評估,避免產生不良反應。趙函穎也說,改變飲食習慣,採取減醣飲食,讓民眾不用挨餓,增加瘦身動力,而熟齡族常面臨情緒問題,壓力荷爾蒙會影響健康,建議放下心中壓力,找到情緒出口,才能創造幸福生活。鮮蝦時蔬花椰菜飯材料(1人份)紅蘿蔔.........100g黃椒.............50g蛋................1顆橄欖油...............1小匙大蒜切碎............2小瓣洋蔥切碎...........30g青豆仁...............80g白花椰菜米........100g蝦子約5尾..........150g海鹽....................適量芝麻油................1小匙黑胡椒................適量蔥末綠色部分......少許作法1.紅蘿蔔和黃椒切丁、蛋打散備用,平底鍋熱鍋後倒入橄欖油,先放蒜末跟洋蔥爆香。2.加入紅蘿蔔丁跟青豆仁,等炒軟後加入白花椰菜米跟蛋液,均勻拌炒至蛋凝固,撒上海鹽跟芝麻油調味。3.放入蝦子跟黃椒,加上黑胡椒粉,等蝦子熟了後撒上蔥末,即可起鍋盛盤。香煎鱸魚材料(1人份)雞蛋..........1顆地瓜(小的1/2條) ......60g牛番茄(約1顆)..........110g娃娃菜(約2株)..........65g木耳(1片)............20g玉米筍(5支).........50g甜豆............................50g橄欖油.......................1小匙鱸魚............................200g鹽................................1小匙醬油.............................1小匙黑麻油.........................少許香蒜粉........................少許作法1.將雞蛋做成水煮蛋,剝殼後備用;地瓜煮熟去皮備用;玉米筍和甜豆洗淨,番茄和木耳切成適口大小,娃娃菜切成適口大小,將所有蔬菜類燙熟後備用。2.熱鍋後倒入橄欖油,將魚片下鍋煎熟後盛盤。3.將1擺入盤中,蔬菜類淋上醬油、黑麻油及香蒜粉調味,即可完成。更多減醣知識可參考:FB粉絲團 趙函穎的美麗方程式 【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少生病這樣吃! 9種日常食物讓你三餐吃出免疫力。均衡飲食有方法!美食圈教你煮出「天天蔬果579」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6-06 橘世代.好野橘
英國王室黛妃的「願望信」 珠寶留給兒媳
從容老後系列4英國黛安娜王妃即是在生前就做好財產信託,當威廉、哈利王子年滿一定歲數才可自由處分遺產,特別的是加了一封「願望信」,表明要把所有的珠寶平分給兩名未來兒媳。所謂的「願望信」,通常是長輩規畫財產未來給子女使用的想法或條件。例如,希望小孩完成學業到大學,信託契約條文每年支付教育費用至大學畢業,把期待化成信託契約條款,由受託人執行。如有人希望小孩未來能結婚,就寫如果結婚就給他100萬,拿結婚證書跟受託人請求給付100萬,或是請求創業金等等。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指出,長輩對晚輩的未來可能有各種期待或想法,有些可透過信託達成,但有些不能透過信託達成。如希望信託的錢供應至孩子大學畢業,但小孩要不要念大學,受託人無從管教,只能付錢提供大學學費。實務上,願望信比較會出現在類似「遺囑」中,歐美國家因為發展較久遠,提供服務較多彈性,有些家族會在處理資產信託時,加入願望信這類內容。【延伸閱讀↘↘↘】。小孩突然想出國念書!專家經驗談:3步備好教育金。別再說「幫你存起來」從小訓練親子理財3階段!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6-06 橘世代.好學橘
73歲牙醫師精通4國語言 退而不休化身導覽員聊歷史
有一群人,從職場退休了,但是熱情和專業退不下來。他們在「高年級平台」找到新的人生舞台。精通4語 退休牙醫導覽家鄉73歲的何良正精通古蹟與建築導覽,可以使用國、台、英、日等語言解說,目前已經在高年級平台開了43場導覽課,累積了近500名學員。何良正的工作與導覽無關,他是一名牙醫,在40幾歲時出國旅遊,他發現,國外的朋友總可以自信而清楚地介紹家鄉歷史與特色,而當對方來台旅遊時,他卻什麼都不知道,只能帶他們去吃。何良正那時立下心願:「我60歲的時候,也要像他們這樣,自信地介紹自己的土地。」於是他開始有脈絡的學習家鄉的歷史地理、當導覽志工。牙醫退休後,他熱情擁抱古蹟建築的導覽,不僅在高年級平台開課,雙北許多古蹟都可以看見他導覽的身影。Fred郁斐過去在華航擔任過近40年航空資訊工程師及主管,對於航空跨國合作與人員招募有豐富經驗。屆齡退休後,他在高年級平台開的課,常常有對航空業有夢想的年輕人,或者是對未來迷惘的資訊人來諮詢。喜歡賞鳥的業務主管,賞了20幾年的鳥就成了專家,於是開了生態賞鳥課;喜歡做日本料理的會計,退休後就成了教日本料理的講師;任內規畫多個人工濕地的公務員,退休後開課帶領學員認識濕地,述說其中的故事,並成為環保傳教士。在高年級平台,有許多退休後職涯再延伸的勵志故事。平台開課 傳承閱歷與專業歷史悠久的求職徵才平台「104人力銀行」,有感於高齡社會的必然趨勢,在2017年11月中旬,「104高年級」平台正式上線,希望讓面臨退休或是已經退休者可以透過平台開課,繼續傳承經驗與專業。負責規畫高年級平台的104董事長室資深協理李明倫說,「他們(這群老師)翻轉了年長者就是老、沒體力、固執、無法學習、需要照顧等刻板印象。」他們帶著想做的事來到這裡開課,透過他們的專業、熱情、行動力,成為一個付出者、傳承者。李明倫舉例,很多導覽課要在大太陽下走很多路,一開始學員會貼心提醒:「老師,您如果累了要休息。」後來發現,「他們永遠不會累,可以導覽兩個小時都不喝水,因為能量是滿的,充滿了活力。」李明倫笑著說。高齡時代來臨,我們必須工作的時間變長了,但是人生下半場的工作並非上半場的延長賽,它有新的遊戲規則,而且充滿了想像。退休後,你要如何展開你的「新工作」呢?【延伸閱讀↘↘↘】。高年級上班去!3個政府免費資源「幫忙找工作」。找到自己熱愛 照服員吳素琴要做到70歲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0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聽見罕見疾病患者的心聲
【編者按】上星期這專欄以醫學生立場寫出由病人身上學習的臨床醫學心得,這星期我們接著以「病人參與醫學教育」的主題,分別由一位負責醫學教育的醫師回憶自己學生時代對病人的感激、一位關心教學教育的老醫師的呼籲、以及過去一位病人與大家分享她生病的心情。衷心希望我們的努力可以鼓勵社會大眾因為了解,而能積極參與醫學教育,幫忙台灣培育更多的好醫師。我是一位23歲的女性,也是一位罕見疾病的患者,我的疾病叫做「肢端紅痛症」。相信很少人聽過這個疾病,它還沒有列入法定罕見疾病中。這樣的病會讓我的手和腳非常非常的痛,當我還小的時候,我也不知道這是罕見疾病,只知道和爸媽說我的腳好熱,我的父母也不覺得奇怪,只覺得我對熱的忍耐力比較低。大約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發病,一開始只會感覺到熱,後來才漸漸的嚴重起來。大約國二時開始感覺到痛與熱,但是那時是間歇性熱痛,有一段時間是正常的,大約十五天是一個空白的期間不會痛,就像一個循環一樣,但是上了五專之後這個循環不見了,而是一直感覺到熱、一直感覺到痛。這個時候我和家人說,他們才感覺到這樣好像不正常,便帶我去看骨科,骨科的醫生一直以為是足底筋膜炎,所以用了很多物理的療法,好比說電療、腳底的熱敷等,但這些都令我更痛苦,因為我的腳不能碰到熱。即使做了骨科的物理治療之後,熱痛還是常常發作。直到我看了一個日報上面的報導,有一個人和我的症狀一模一樣,我才找到李醫師,經過他的診斷以及基因檢測後確診,這個就是罕見的「肢端紅痛症」。這個病在生活上給我帶來很多困擾,好比說我不能穿整個包覆住腳的鞋子,只能穿涼鞋或拖鞋,我也不能穿襪子,因為腳會發熱讓我感到疼痛,這個痛非常的難受,若是痛的指數有1到10分,1是最低,10是最高,我覺得最痛應該有到8分。在五專就學的期間,因為這個病非常的罕見,體育課時因為穿包鞋會很難受,我拿著醫師的診斷證明,和老師說明我上體育課的不方便,但是老師一直覺得我是在裝病,還是要求我要和其他人一樣上體育課。我現在依然非常討厭那一位老師,因為我是五專二年級的時候給他看過那一份診斷證明,結果他在我五專五年級的時候竟然問我:「你要不要去大一點的醫院看?」這句話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因為我已經到台大總院這個醫學中心去看了,而我的主治醫生也是教授級別的,他還想要我去更大的醫院看,代表這位老師根本沒有好好的看過我的診斷證明。這樣的病也給我的人生帶很多的衝擊,好比說我也想正常的談戀愛,我想和正常人一樣結婚,但是這個病讓我自卑的待在家裡,遇到心儀的人也不敢去追,因為擔心自己配不上他,讓覺得自己無法結婚生子,因為這個病有很大的遺傳機率,有時候看著別人其實心裡很羨慕,難過到會想掉眼淚。這樣的病在生活中給我的困擾還有讓我無法出國。我想要去冷的國家會擔心有暖氣我受不了,但是高溫的地方我的腳也是受不了,我不知道哪裡可以讓我放心的去玩,而且要是在國外發病,我也無法好好的處理,所以我從未出國過。我在前面有提到過,我讀護理,當護理師不會沒有工作,薪水也很好,但是我偏偏生這這樣的病,腳沒有辦法久站,也無法跑來跑去,以至於我無法勝任這項工作。我一直很苦惱,不知道不做這項工作的話我能做什麼,因為從出社會開始我就忍著痛,每天上班都要吃止痛藥,直到後來生病外傷去住院才停止。現在我不想要再吃止痛藥上班,想要轉行,但苦惱不知道能做什麼。因為這樣的病時常發作,常發痛發熱,而且吃了止痛藥大多都沒有效果,要吃到鴉片類的止痛藥,但是那可能會上癮,而且副作用很大,也不敢常常吃。我的主治醫生曾說過,這樣的病大約要等到中年,手腳的小神經比較退化時才不會感到這麼疼痛,但我現在才23歲,我還要等好久,要是這麼長的時間一直都不能工作,我該怎麼辦?因為生這樣的病所以常常有想不開的念頭,真的也有去做過,那個時候是我一個非常好的朋友拉了我回來,因為在想不開時,我曾經和他說了一些希望他好好活的話,他覺得我不對勁才去找我、把我送醫院,其實到現在我還是有時候可以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有時候又不能,一直這樣子反覆使我深感痛苦。每當看到別人穿著漂亮時很羨慕,看到有男朋友可以好好地談戀愛時很羨慕,看到可以好好的出國時也很羨慕。我因生這樣的病無法穩定工作,也常擔心父母將來老了要怎麼辦,我要怎麼去撫養他們。我的媽媽因為我這個病常請假在家照顧我,尤其在我住院的期間,我真的覺得很對不起他。因我這樣的病是罕見疾病,所以我也無法買醫療保險,只能自己多存錢。住院期間的費用我媽媽幫我負擔,但是我好擔心他老了要怎麼辦、沒有錢要怎麼辦!我的家庭沒有非常富裕,我這樣子無法工作的情況已有一年多了,還好姐姐偶爾會給我生活費,但是姐姐總有一天會嫁人,對於未來我很不知所措。對於我紅腫熱痛的處理,只有物理方法,好比沖冷水或是泡水才最能有效的止痛,但是這樣會對皮膚造成傷害,而且濕氣也會讓我病情加重,以至於我會和蜂窩性組織炎分不清,這樣很危險。當這個病發作時,吃一般止痛藥沒有太大作用,必須吃鴉片類的止痛藥,例如嗎啡,也讓我覺得自己的藥越吃越多,健康卻越來越走下坡。我知道媽媽一定也很難過生到我這樣的孩子,其實說真的,有時心裡會生氣,會怨她為什麼要生下像我這麼不正常的孩子,讓我這麼痛苦,但是我相信他一定也不願意。我很感謝媽媽在我感到生病不舒服的時候都陪著我,也很感謝我的外婆、還有姐姐,在我沒有工作的時候都無條件地支持我。我很感謝我的家人,沒有他們我現在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辦,感謝他們的支持,也感謝他們不嫌棄我。(本文轉載自民報醫病平台2018/4/20)
-
2020-06-05 養生.樂活人生
老公意外過世,黃越綏成單親媽媽「像我這麼幹練的女人都受苦,別人呢?」
經歷政治世家由興到衰而扛起家計、婚後因老公被綁架撕票而成為單親媽媽─長年照顧弱勢、投身婦運的作家黃越綏看盡人生多少風雨,一樣微笑以對;這些人生苦難甚至轉化為她投身大愛的推進力量。她的有情有愛,讓烏雲消散;邁向熟齡之後,她的朗朗晴空,給予眾人溫暖陽光,只要轉念,希望總在不遠處。「人生的苦難夠多,你的溫暖就會打開,所謂關關難過關關過,碰到關卡不要被它關住,我的最後一關,只是閻羅王!任何的關卡都不要建立牢房,因為原本你可以假釋的,何必判自己無期徒刑。」 妙語如珠、快人快語的黃越綏,出生政治世家、參與社會運動、長年扶持弱勢,意氣風發的她像是俠女,卻帶著包容萬物的悲天憫人,今年已經72歲的她,還四處奔走,為單親家庭募款,有情有義,對臺灣更有豐沛的愛。 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被騙我也心甘情願」 「早年我爸爸從政到做生意破產,我算看盡風華、人情冷暖,大我5歲的哥哥先出國後,因為我是長女,又是大姐,負責帶大下面6個弟弟妹妹。成年人的痛苦、未成年的需要,我都要一肩承擔,我這一生,最老的朋友都超過60年了,我可能因此懂得關照人,也比較寬容。但我的付出,都是基於我的意願,所以就算被騙,我也會心甘情願。」 「我能跟你們說這些,來自我的閱歷,更大的是我對我的價值觀盡一份心力,不求名利!過去民運時期,我在國外發現臺灣是一黨專制,對於民主有危害;所以關於政治,我告訴自己不要投入, 但身為臺灣人需要參與。投入婦運,是因為我認為婦女只有人格獨立,但感情、經濟沒有獨立,會永遠是弱勢;身為一個女人,我不該缺席。」 千萬別以為有氣魄的黃越綏很大女人,「我反對大女人主義,無論男大女小、女大男小,都不是好現象。」黃越綏是真女人,她是活出自己的真性情。 一個人能付出多少,要衡量他有多大的雅量,但看來黃越綏的雅量大概有太平洋那麼大。她覺得社會有需要她的時候,她一定發聲! 面對單親,「像我這麼幹練的女人都受苦,別人呢?」 「我會投入社運,是因為我一向扶持弱勢。但社會對於單親有著歧視(覺得我們歹命),離婚就是不好的女人,未婚生子就是不貞。我也是單親,像我這麼幹練,都覺得辛苦了,那其他躲在角落哭泣的女人有多少?」 「所以我在1995成立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到今年已經25年了,在7年前成立麻二甲之家,照顧200多位單親媽媽、100多位失親小孩。你知道嗎?最小的媽媽才13歲。」 黃越綏的語氣中透露著不捨,因為每個受傷的靈魂,也經常讓她心如刀割。 說她是國民媽媽嗎?其實她已經快晉升為「國民阿嬤」。人生在世,誰都期盼一雙溫暖有力的手,支持我們度過大大小小的難關。 人生不能卡關,要破關!歷經苦難後更達觀 當年,老公因故被綁票撕票後,一夕之間家破人亡。她放下3名年幼子女,艱辛地努力拼事業,回首往事,她只說:「我讓他們受委屈了…」人生的磨難,她不只懂得多,還懂得深,但就如她所說,人生不能卡關,要破關! 「我常覺得『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老天爺的一句話』,我用幽默來看待自己,我是達觀不是樂觀(太樂觀會白目、不負責任)。我不減肥、不節食、不運動、不保養,一塊水晶肥皂洗全身,別人送我什麼,我就用什麼,我沒有退休的時候。」 黃越綏隨性自在的態度,反而更受年輕人歡迎,經常在臉書粉絲團上替他們解答感情問題;連搭高鐵時,都曾經遇過坐在隔壁的年輕學子握住她的手,尋求黃越綏的安慰與人生解答。她也經常鼓勵年輕人,要走出人生困局。 地球是圓的,分手失婚也不要口出惡言 「有時候看到年輕人陷於『情關』我會很不忍心。我認為朋友就算要絕交,也不要口出惡言;感情如果走不下去,分手也沒關係。但要記住地球是圓的,不要醜話說盡,還是有再相逢的機會,做人,不要趕盡殺絕。」 「分手或失婚,往往是『被嚇到了』,因為不願意接受,反倒變成了壓力和障礙;可以有情緒 但不要失去理智,沈澱下來思考:我們接下來要怎麼做?這不會是我人生最後一次感情啊!」 在未來的日子裡,黃越綏除了繼續投入公益,用她的人生智慧為大家解答:兩性、婚姻、教養等等難題,她還想做兩件事:舉辦「生前告別式」,和寫一本「女性小說」。 盡其在我、活出幸福感覺!最後,用我喜歡的方式告別 「我們的出生,通常是由不得自己來決定,但至少關於『死』,不妨給自己留一個可以自作主張的機會;至於以女性為主角的小說,一直有在構思,想把它寫出來。」 這兩件未來進行式,會怎麼發生呢?我們拭目以待,但既然計畫總趕不上變化,也許黃越綏會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也不一定。 至於讓黃越綏最感幸福的事是什麼呢? 「給我五支寧夏夜市的雞屁股,我就覺得很滿足了,在滿足中感到自在,就是我的幸福!沒有人能告訴誰,什麼是幸福,因為幸福是當下的心態,隨時會改變的。」 「我記得有次在台北大橋頭請寒士吃尾牙,遇到一位被倒債、被關而妻離子散的街友,我偷偷在棉被裡包一罐酒和菸給他, 他流著淚說:『我好幸福喔!』是酒或菸讓他感到幸福?還是被在乎感到幸福?抓住那份感覺就對了!」 黃越綏一直以來的解憂攻略,都是協助大家如何轉念:「天下沒有真正解決不了的事,只有繞不過自己的那道鴻溝」;關於幸福,則是感受此時此刻當下的美好就足夠,畢竟人生,沒有第二次。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焦慮、心悸、脾氣差,卻不是更年期?可能是「甲狀腺亢進」!8大症狀看這裡.經歷人生起落,已看開生死 老夫妻:簽預立醫療決定書,自主善終,是留給孩子的愛.爸爸住院4個月就離世 吳若權:原來死亡這麼近,交代好「3遺」後,我要以樹葬告別
-
2020-06-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報復性消費來了!74%的民眾解封後想旅遊及聚餐
解封倒數,國人雖仍無法出國旅行,但是台灣民眾想要遠遊的心情藏不住!萬事達卡最新的消費者旅遊調查報告發現,和疫情前相較,台灣民眾對於安排國內2至3天旅遊行程的意願大幅成長65%,且隨著端午連假即將來臨,國人想要馬上去旅行的行動力更展露無遺,有45%的國人表示,在解封後的1-3個月內就會即刻安排出遊行程。調查發現,有58%的台灣民眾在解封後,最想去花東或離島旅行,躍居國旅排行之冠。萬事達卡台灣區總經理陳懿文表示,隨著疫情趨緩,國人對於回復常態生活已開始呈現樂觀態度,從萬事達卡最新的消費者旅遊調查報告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不僅台灣民眾對於國內旅遊的意願和疫情之前相較成長了55%;同時,更有74%的民眾表示接下來將支配最多花費在外出旅遊以及餐飲聚餐等消費行為。近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持續在台灣各地踩點示範樂活防疫旅行,激發出國人對國內旅遊與聚會餐飲的熱切需求與期待。調查發現,「防疫五月天」最近造訪的台南與台中地區,也成為繼花東離島外,國人最愛造訪遊玩的區域排行二、三名,分別受到11%與10%的青睞。萬事達卡的調查報告顯示,國人除了最常以網路推薦與熱門網紅打卡景點來決定出遊地點外,旅遊地是否具高CP值住宿也是影響民眾選擇出遊地的重要因素之一,有逾5成的台灣民眾表示,願意花5000至8000元進行國內旅遊。在住宿類型中,富有當地特色的民宿則是台灣民眾的最愛,有43%的民眾會優先選擇,其次則是設計旅店,占比為26%。儘管全球各地陸續開放邊境,但台灣民眾對於出國旅行仍然保守觀望,萬事達卡調查發現,疫情改變了民眾選擇出國旅遊目的地的行為,有7成的台灣民眾不再以自己最想去的目的地為優先選擇,未來將會改以疫情較穩定的國家做為出遊首選。針對即將來臨的端午連假,萬事達卡自即日起加碼推出包含住宿、交通在內的國旅禮遇,提供持卡人於Agoda、Expedia、Hotels.com、Booking.com等四大訂房網站最低88折起的優惠,滿足消費者從特色民宿到星級飯店多樣化的住宿需求。同時,萬事達卡持卡人不論是搭乘高雄捷運,或是體驗淡海輕軌一日遊,皆能享最低5折起票價,輕鬆出行,樂活旅遊。
-
2020-06-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大眾運輸鬆綁 陳時中:尖峰時段搭捷運還是要戴口罩
因應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交通部宣布6月7日起鬆綁管制措施,搭乘大眾運輸時若可維持社交距離或適當阻隔設施,可以不用戴口罩,但民眾至入口處,仍維持現行量體溫、戴口罩措施,因此之後是否進站戴口罩將淪為形式引發關注。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搭捷運尖峰時一定要戴,離峰時可不戴。新冠肺炎3、4月延燒時,台鐵、高鐵、國道客運大眾運輸自4月1日起,要求民眾搭乘時一律要戴口罩;捷運則自4月4日起強制實施未配戴口罩者,不得搭乘捷運。現在隨疫情趨緩,也將鬆綁相關管制。但陳時中表示,捷運站因為人潮較多,進站一定要戴,到了車廂尖峰時一定要戴口罩,但離峰如果可以保持社交距離,可以不用戴。另外,醫護禁止出國禁令6月30日到期,是否仍會持續?陳時中表示,6月30日會另外宣布,未來的方向就是會根據所要去的國家去評估,目前為止禁令還是一樣,在比較嚴格的區域要經過衛福部核准,其他是由醫院核准,都是根據旅遊警示來做判斷。
-
2020-06-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哪國疫情趨緩可去玩?「社交距離計步器」即時推算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且暑假將至,不少國人開始期待出國旅遊。國研院國網中心製作「台灣與國際社交距離計步器」,按各國疫情程度區分為紅、黃、綠三種燈號,協助推估重啟交流的可能性。以6月1日午夜的即時數據為例,香港為綠燈,和台灣只差20步,將來若解禁,適合赴港旅遊。美國疫情仍嚴峻,被列為紅燈,和台灣距離還有17萬4148步。 國網中心近日在臉書官方粉絲專頁上表示,這項「台灣與國際社交距離計步器」結合台灣與各國復航評估平台FLY2數據,並將數據簡化成紅、黃、綠三個燈號,紅燈表示最不適合重啟交流,其次為黃燈,再次為綠燈。這項平台以平均七天的情形評估恢復交流的可能性,使用者可自選想看的國家及其疫情狀況。國網中心建立的「COVID-19全球疫情地圖」網頁上,除新增上述的社交距離計步器,另外也使用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提出的各國解封指數公式,將公式轉化為圖表,即時更新各國最新的資訊和解封指數。從6月1日午夜的即時數據來看,台灣的解封指數為0.062,數值高於香港、紐西蘭,不過低於疫情仍嚴峻的日本和美國。
-
2020-05-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即使未來開放出國觀光 陳時中:返國居家檢疫仍不會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將南下台南,啟動第四趟「樂活防疫」推廣行程,這次南下府城,形成勢必少不了大啖美食,陳時中樂意假日休息一下與縣市政府交流,但笑稱,「現在肚子沒這麼大,但怕吃了一些變大。」雖多數人喜歡到國外玩,但台灣真的很適合觀光。近日關島宣布6、7月後,歡迎台灣民眾觀光,甚至拋出不用檢驗即可入境誘因。陳時中表示,未來勢必會有更多國家地區歡迎台灣人到訪旅遊,採檢設施相關層面可能會降到最低程度。陳時中說,雖各國相信、肯定台灣防疫成功與社區安全,同時仍要更掌握他國個案及病例數狀況,目前我國還沒開放,即使未來開放國人海外觀光,返國居家檢疫仍不會少,「回來不限制的情形,目前不做考慮。」陳時中說,自上周六的墾丁行、到這周四、周五的新竹及桃園行,台灣有很多美食、有好的人文、好的景色,應該把握台灣在防疫期間的樂活防疫,將台灣走透透是更好的選擇。面對即將到來的6月7日大鬆綁,陳時中說,開放之餘,國人要注意建立防疫新生活、內化,「我知道很困難,講起來是簡單習慣,但內化與集體行動都會有些困難。」承諾指揮中心會直敘對於社區健康行為作相當程度監測,掌握國人健康行為建立與否,可否將社區防護望做得更好。另外,外傳陸軍在湖口訓練部宣導活動擠入600人,陳時中說,會問問看實際情形,基本上現在盡量解封,但各單位有群聚可能時,需要把活動空間留大一點較為合適,但6月7日後,指揮中心也不會禁止。
-
2020-05-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陳時中:境外移入 重點要攔得住
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穿上客家衫大逛桃園新屋的永安漁港,桃園市長鄭文燦做陪,一起學做手工魚丸,還大啖客家鵝肉、豆瓣紅狗鯊、仙草茶等在地美食。陳時中直誇台灣有很多很棒的地方和美食,由於這期間出國不方便,希望大家把出國玩的精神放在台灣玩。陳時中接著轉往新屋啟翔輕金屬科技公司,感謝企業捐贈組合式防疫篩檢站。由於昨天新增一例境外移入個案,媒體提問是否考慮後延商務人士入境時間?陳回應,全世界近六百萬人確診,「沒有境外移入病例才奇怪」,重點是能不能攔得住、攔住後是否做好居家檢疫或隔離,不會因為國外病例,就改變管理方式,但仍會嚴陣以待。陳時中近來成為台灣振興經濟、推銷農產品的「最佳代言人」。桃園市政府昨天力邀他在企業捐贈儀式之前,先到永安漁港行銷觀光美食,果然吸引人潮爭睹、媒體搶拍,漁港瞬間人聲鼎沸,在市府安排下,陳時中與鄭文燦體驗手作魚丸。媒體問陳時中是否最近成了導遊?陳時中笑說「這是不務正業啦」,但大家盛情難卻,他也希望大家可以多留在台灣走走。陳時中今明兩天到台南,台南市長黃偉哲說,為讓部長感受南台灣的熱情,準備了黑琵印花襯衫,及具台南元素的伴手禮送給「防疫五月天」,盼讓他們更了解台南。
-
2020-05-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連47天0本土 新冠肺炎自費檢驗全面放寬
我國連47天無新冠肺炎本土確診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全面放寬新冠肺炎自費篩檢條件,即使沒有要出國工作、求學,指揮中心也擴大允許,其他因素須檢驗民眾也全面開放申請自費採檢,每人三個月內申請一次為限,指定自費檢驗醫院有37家,費用約在4000到1萬元之間。我國4月開放國人因公或旅外親友重病等有探病緊急需求者,赴東南亞、中國大陸等特定國家及地區可自費篩檢,指揮中心5月23日鬆綁自費採檢規定,適用對象增列因工作或求學需出境者、外國或陸港澳需出境人士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由於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趨穩定且檢驗量能日益提升,考量民眾因緊急情況、工作及出國求學等因素,而有自費檢驗新冠肺炎需求,指揮中心再度放寬適用對象,有檢驗需求民眾,可至指定院所進行自費檢驗。即日起,可至指定院所進行自費檢驗對象包含,居家隔離/檢疫者,因二親等內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需外出奔喪或探視;因旅外親屬事故或重病等緊急特殊因素入境他國家/地區之民眾。因工作求學出國民眾、外國或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人士出境、相關出境適用對象眷屬及因其他因素須檢驗民眾,都可申請自費採檢。指揮中心提醒,由於目前國際疫情仍嚴峻,依據疾管署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全球現況皆為第三級警告(Warning),即避免所有非必要旅遊。指揮中心也呼籲,民眾於出境前確實評估所赴國家/地區相關風險及是否有出境之必要,以避免因前往國家/地區實施相關邊境封鎖等管制措施,致無法返臺。另提醒自國外返台的民眾,須配合居家檢疫等相關防疫措施,以降低可能傳播風險,保障自己、親友及周遭人員的健康。
-
2020-05-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插健保卡前醫院就知出國史? 民眾盼政府落實個資保護
我國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趨緩,許多人好奇這段時間以來行政機關蒐集的個人資料被如何保存、是否已銷毀。有曾經配合居家檢疫的民眾表示,以她在機場、區公所、醫院以及公家場館被蒐集個資的經驗來說,這簡直是「實名制之亂」,盼政府於蒐集個資的同時明確告知個資保護策略,且須針對蒐集個資的單位明訂罰則。謝小姐3月間自歐洲歸國,配合居家檢疫,先是在機場寫健康聲明書,填具姓名、病史與旅遊史等資訊。乘車返鄉後,再填區公所開立的居家檢疫通知書,須寫姓名、個人電話、身分證字號等資訊。但這些單位都未告知所蒐集的個資會如何被保護、何時銷毀。謝小姐說,最誇張的經驗是,政府宣布在健保雲端資料庫註記出國史、方便醫師辨識風險,實情卻不只如此,她因病回診就醫,在插健保卡之前,院方就知道她幾月幾日從哪裡回國,「簡直是實名制之亂!」謝小姐在公家場館工作,民眾入館前都要先掃描身分證,「蒐集民眾的身分證字號到底要幹嘛?」該單位明載個資將於一個月內銷毀,不過她說,主管機關若沒有法令規範,資料很可能一直被存放於硬碟,「政府應於蒐集個資的同時告知個資保護策略,且必須明訂罰則」。在居家檢疫個資蒐集方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公務機關有妥善保管個人資料檔案的義務,違反妥善保管義務侵害他人權利,依個資法須負損害賠償責任。當個資蒐集目的消失、期限屆滿,應主動或依當事人請求刪除或停止利用,不過個資法對公務機關無罰則,違法則回到行政懲處機制。至於健保雲端資料庫註記個資方面,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說,指揮中心上周核定「防疫新生活運動:實聯制措施指引」,指導公務或非公務機關所蒐集的個資僅可保存28天,健保署隨即配合執行進行逾期資料的銷毀工作。針對有民眾反映未插健保卡、醫院就掌握其出國史,蔡淑鈴說,詳情可能要回到該家醫院了解。一種可能是,部分民眾就醫會採預約掛號,健保署同意醫療院所先自健保雲端資料庫下載病人個資以強化看診效率,但也規範須於病人離開後刪除。
-
2020-05-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結束想去日本玩? 日人提醒:可能不會有美好的旅遊體驗
隨著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好轉,26日日本解除了「緊急事態宣言」,而何時鬆綁入境管制也成為人們注意的焦點,據報導,日本政府考慮將台灣列入首波解禁名單中,此消息也令不少喜歡日本的國人蠢蠢欲動。然而,一位居住在台灣的日本人提醒,「近期去日本可能不會有美好的旅遊」。住在台灣的日本人在其所開設的粉專「日本人的歐吉桑・台湾在住の日本人のおじさん」,以日本人的角度觀察提醒,「就算這次去日本旅遊也不一定會有美好的旅遊,可能遇到讓你不爽的事情或者遇到不友善的日本人(尤其是鄉下)」。他表示,雖然有些日本媒體會宣傳台灣防疫有成,「但還是很多人不知道台灣防疫成功的事情,很多日本人只知道疫情原因是從國外來的,如果那些日本人看到講中文的人,怎麼能表達出友好的態度?」版主還表示,「疫情之前,『台湾人です』(我是台灣人)的貼紙有很大的效果,但是現在不一定。」現在日本經濟受疫情衝擊,「現在日本到處都有壓力,大家都正在找可以消除憤怒的對象。」也因此就算未來可以去日本旅遊,也不一定會有美好的旅遊體驗。版主提醒,要去旅遊前要好好思考,「日本人的『建前と本音』(場面話∕真心話)、『偏見』、『保守民族性』有點嚴重喔。」如果真要去,建議可以跟著旅行社或日本導遊,「因為當地日本人帶旅客觀光的話,當地人比較放心。」當然自由行也可以,但要盡量挑大城市,且需要做好覺悟。不過版主認為,目前台灣人還是先享受國內旅遊最好。網友也留言表示可以理解,「今年還是不要去好了~可以理解日本人會怕『外國人』」、「同意先在台灣國內旅遊!」、「回來還要隔離14天,這個成本實在太大了」、「疫苗沒出來之前,沒想過要出國玩……」還有在日本的台灣人跳出來表示認同「 歐吉桑說的是真的!上班的時候被看到名牌時,就會有一些年長的人(也有年輕的)會對你講一些尖銳的話,雖然最後我會受不了強調我是台灣人,但也不會有改變什麼⋯⋯」
-
2020-05-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優先開放商務客?貿協黃志芳:下半年國際交通難恢復
新冠肺炎疫情有趨緩跡象,台灣也要「國內解禁」,工商業界呼籲優先開放國際商務客往來,對此,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表示,下半年國際交通恐怕難恢復「正常」,不過航班雖然降低,但都還有班次,商務客出入境,也要取決於往來國家的防疫措施,是否花太多時間成本,畢竟對商務客來說「時間就是金錢。」貿協於今(27)日舉辦「後疫時代數位商機探索論壇」,邀請台灣樂天財務長李志興、TutorABC總經理黃嘉琦、訊連科技副總經理林昭宏,說明疫情所帶來的數位經濟趨勢與因應之道;以及電電公會理事長、前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分享支撐數位經濟的網通產業鏈展望,微軟合作夥伴暨商務事業群總經理林劍福來介紹數位時代加速來臨下,企業如何透過數位轉型致勝。黃志芳表示,商務客出入境,取決於企業主對疫情情勢的評估、怕不怕麻煩。事實上現在國際間航班大幅降低,但是班次都還有,商務旅客願不願意出國,主要還是牽涉到各國防疫政策。如果目的地國家要居家檢疫14天,那等於不用去了,因為對商務客來說「時間就是金錢」。黃志芳指出,貿協當然也希望會展活動盡快恢復正常,但以疫情現況來看,要能夠完全恢復正常國際交通,恐怕還有相當難度,因此接下來關於內需的展覽,希望在配合防疫中心政策之下可以逐步恢復,國際型展覽,牽涉到國際商務客來台問題,會抱持審慎態度。
-
2020-05-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何時開放邊境? 陳時中:比台灣安全的地方不多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對於國與國的邊境何時才會開放,以及是否會和哪些國家結盟為「旅遊泡泡」引發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雖然大家很期待開放,「但有些事情沒有辦法靠期待做到」。且國際疫情仍嚴峻,出國旅遊仍要看該國情況。今有媒體詢問台灣何時開放邊境,且是否有開放的條件。陳時中說,台灣傳播一直非常低,雖然大家很期待開放,但有些事情無法靠期待做得到。台灣非常安全,因此很多人心想是否安全幾個月就能讓大家進來,但安全和開放人家進來是兩回事,「比台灣安全的地方不多」。另一方面,台灣民眾出國也要考量對方的情況,不希望把病毒帶回來。陳時中表示,台灣對於未來如果有病毒入侵,國人的抵抗力是否足夠很重要,現在的抵抗力就是健康行為與防疫新生活,執行得是否徹底與國境開放有關。因此很多民眾質疑台灣現在很安全為何還要戴口罩,主要就是為了未來開放邊境做「超前部署」,能適時切斷疾病的傳播鏈。另外,也會訂定監測指標是否防疫新生活足已達到把傳播鏈切斷的可能性,以及疫調能力與醫療量能。至於有許多國家想與台灣建立「旅遊泡泡」,縮短或免除居家檢疫限制。陳時中表示,任何可能性都有可能,兩個國家談,首先要建立互相認證機制,未來都會持續來談。
-
2020-05-27 新聞.食安拉警報
挺食品業者外銷 食藥署推5便捷措施
隨著國際貿易日益頻繁,各國邊境食品安全管理意識抬頭,我國業者申請外銷加工食品衛生證明需求逐年增加。為協助國內加工食品外銷產業發展,食藥署近期針對業者外銷加工食品申請證明,陸續推動線上申辦、簡化申請文件、簡化申辦流程、電子化通知、多元繳費等五大便捷申辦措施。去年7月1日全面實施至今,已受理超過6000件線上案件、文件資料與申辦天數等也減少,讓業者申請更有效率。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劉芳銘表示,國際間為確保進出口食品衛生安全,在邊境實施查驗時,部分國家針對特定風險產品,會要求業者提供輸出國官方出具衛生證明文件,以佐證產品衛生安全。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食品工廠稽查科科長楊雅珺表示,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第30條規定,經營食品、食品添加物、食品器具或食品容器輸出的業者,為出具證明文件需要,得向主管機關申請辦理檢驗或查驗,符合規定者,核發衛生證明、檢驗報告或自由銷售證明等外銷證明文件。楊雅珺說,食藥署目前已核發外銷加工食品的自由銷售證明、檢驗報告、衛生證明、加工衛生證明等四個外銷證明,以便業者出口在國外競爭,而為讓業者更便捷,現也透過E化方式,已全面採線上申辦並有精進措施。如食藥署今年已完成跨系統串接「食品藥物業者登錄平台」(非登不可系統)之登錄資訊,包含食品業者基本資料、食品添加物許可證等,並整合多項業者具結聲明文件,改由線上勾選,簡化文件申請。另外,也簡化申辦流程、並電子化通知與多元繳費。楊雅珺說,自2017年10月1日起,採認製造廠通過第二級品管驗證有效證明,及自2019年4月15日起,採認衛生機關稽查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合格紀錄,符合規定條件者,經書面審查通過即可核發衛生證明,免再次進行實地查核流程,申辦速度最高可快4倍。而2019年10月1日起,也改以系統電郵通知七種繳費管道及領證,讓業者資訊獲得更即時,增加繳費便利性,以便加快業者外銷速度。
-
2020-05-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6月7日全面解禁 陳時中個人對雙鐵販售站票仍態度保留
國內連續44天無本土病例,行政院昨天召開新冠肺炎防疫措施解禁會議,決議以「邊境風險嚴管、國內鬆綁」為原則,預計6月7日大規模解禁,不再限制各項社會活動人數。不過至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對於雙鐵販售站票的態度仍然保留,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站票銷售數量應有配套,全台解禁之前相關規範仍須報核指揮中心。陳時中今天上午出席電台節目時提及訂定6月7日解禁的考量,他說,一般認為新冠肺炎的潛伏期為兩周,考量社區內可能有無症狀感染者或是確診者復陽(出院後檢驗再度出現陽性反應)的情形,因此保險起見觀察八個潛伏期,也就是到6月7日。在此之前,若無大規模與連續性的疫情傳播,無本土病例或只有零星本土病例,那麼6月7日起全台活動將大規模解禁,屆時電影院、棒球場、大眾運輸工具以及各項社會活動等的管理規範均回歸各主管機關訂定。不過對於雙鐵站票販售,陳時中個人仍持保留態度。他說,如果大眾運輸工具座位滿座,持站票者所處的空間就相對有限,因此對於站票比較保留,站票一定要有量的管制,6月7日前仍要報准。陳時中也認為,餐廳座位設置隔板的防疫措施,可能需要化為長期的文化。他說,作為貿易國家的台灣,遲早會開放國境,屆時境外病例有可能再度流入國內,但是現在全世界並無疫苗或有效的預防藥物,因此台灣人唯一的本錢,就是民眾將自己保護好、將防疫新生活習慣內化,在外用餐如果餐桌間的距離近,仍需要業者適度以隔板隔開,「這樣即使到時候有境外進來的疫情衝擊,我們也不怕了」。國際疫情未歇,傳出日本張開雙手歡迎台灣人赴日旅遊。陳時中對此表示,短期內仍不建議出國旅遊,「人家歡迎你不一定要去」,不過針對航點恢復,已請華航、長榮等業者提出必要需求,指揮中心再行研議。他也說,疫情間的許多決策都讓他很為難,因為關係到很多人、正反意見都有,「滿身都是箭靶」。
-
2020-05-25 橘世代.時尚橘
飲食運動雙管齊下 楊小黎靠自制力逼出好身材
31歲的楊小黎是童星出身,從小圓潤的臉龐令人印象深刻。她現在為了上鏡好看,長期嚴控自己的身材,規定自己晚上6點過後就不能再進食。楊小黎自制力極強,尤其在特殊活動前絕對維持高度的運動量和嚴格忌口,就算廠商免費招待,她也不向美食妥協。楊小黎已經是輕熟女,雖然臉上還有些許嬰兒肥的影子,但身材完全符合女星的標準。她除了平時運動量大,主要靠控制飲食維持身材。她每天會早起一、兩個小時,為自己準備豐盛早餐。最近她熱衷於執行低醣飲食,楊媽媽也會製作健康便當讓她外帶。平時她的包包中隨身會攜帶代餐、堅果,在忙碌的工作中適時補充營養。和多數女星一樣,楊小黎在出席特殊場合如金鐘獎前,堅持只吃水煮餐。她坦言前三天最辛苦,之後身體就會慢慢習慣,如果真的肚子餓,可以吃地瓜或香蕉。其實她非常熱愛美食,只允許自己在出國時解放。日前有高級吐司廠商想寄產品請她試吃,但她正值電影宣傳期,這個月需要密集曝光,只能忍痛拒絕。她除了重視體態,也相當注重身心靈健康,無法連續多天熬夜趕戲,平時則會透過靜坐冥想、抽塔羅牌跟自己對話。過去她曾忙碌到一回家就累得不想講話,現在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她將多出來的時間用來自我沉澱,準備充飽電後迎接下一段工作挑戰。【熟齡精選延伸閱讀↘↘↘】。黃心娣保養由內而外、穴道按摩藥膳調理不馬虎。為人母仍像少女 張榕容:「想吃就吃,不要去違背想做的事」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5-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出國、婚宴解禁? 陳時中:台灣很美先玩 國外晚點開放
為示範防疫新生活運動,衛福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下午與副指揮官陳宗彥、疫情監測組長周志浩、發言人莊人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等人同赴屏東墾丁,進行兩天一夜樂活防疫行程。對於國人出國、婚宴人數放寬等解禁部分,陳時中表示,台灣也很多好玩的地方,建議民眾先把台灣認識清楚,等待國外疫情更舒緩後,會再開放國外;而婚宴人數放寬部份,陳時中說,現在開放為250人,對新人結婚來說應該夠了。今日是「防疫之旅」的第二天,陳時中在屏東縣長潘孟安的陪同下,來到全台最南的日照中心鵝鑾鼻日照中心開幕典禮,長輩們用即興歌詞和月琴樂音迎接防疫英雄,陳時中更手拿月琴與長輩齊唱「洗手歌」,氣氛和樂。陳時中會後受訪時說,屏東縣政府對農業、觀光、天氣有很大的關心,縣長也下了很多功夫去做,讓他非常讚賞。他笑說昨天來到墾丁時雖下一點雨,但晚上天氣就變好、逛街人潮多,他後來換上的木屐也發揮功用。媒體同步問到解禁部分,何時輪到開放出國?陳時中說,觀光也是樂活防疫的一環,我們此次墾丁行,也是宣導快快樂樂觀光,不過民眾仍要注意社交距離;另外,他也認為應「國土國用」,呼籲民眾先把台灣認識清楚,等待國外疫情更舒緩後,指揮中心自然會對國外適度開放。台灣有很多地方好玩,他建議民眾可先把台灣走過走遍,欣賞台灣之美。而在婚宴人數放寬部份,陳時中說,現在婚宴舉辦人數已開放到250人、25桌,對新人結婚所邀親友數來說應該夠了,之後會視疫情趨緩程度再開放更多些,請民眾別急,「我們一步一步走,不要跌倒」。而媒體也問到,恆春旅遊醫院新大樓拆除重建啟動的進度緩慢及預算問題,陳時中說,身為國境之南,恆春半島醫療處於長期弱勢,對於工程有困難,如用台北的思維來看可能不夠,不過就他所知,現在經費預算部分已加碼到4億5000萬(原預算3億3800萬),衛福部會跟縣政府通力合作,持續把它做好。
-
2020-05-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墾丁生態保護區6月解禁 11生態旅遊社區受理預約
因疫情逐漸趨緩,墾管處決定下月起恢復南仁山等生態保護區入園申請,11個恆春半島生態旅遊社區也全部接受預約;墾管處表示,疫情期間生態旅遊社區夥伴沒閒著,不僅持續生態巡守監測,還安排英文、解說導覽或環境教育等專業課程,藉由疫情空檔為社區夥伴「充電」,以不斷提升的競爭力,迎接後疫情旅遊時期來臨。今年初疫情升溫,為避免群聚增加傳染風險,墾管處關閉高人氣的南仁山、鼻頭草原、溪仔口和龍坑等生態保護區,部分生態旅遊社區為保護社區長輩健康,也暫停接客服務;隨著台灣的疫情逐漸趨緩,國內旅遊慢慢回溫,墾管處決定6月重新開放的生態保護區將在,生態旅遊遊程也全面接受預約,申請方式和管制人數不變,社區也落實測量體溫和調查旅遊史,共同維護健康的旅遊環境。墾管處說,儘管受到疫情影響,社區解說員並未停止原有工作,包括巡守監測和解說員訓練課程等,每位解說員要在各自服務的社區擔任巡守監測人員,至少完成64小時訓練課程和16小時跟團助理工作,才能申請生態旅遊社區解說員的初級考試資格;港口村長楊秀蘭說,巡守監測工作已成為社區夥伴生活的一部分,不會因旅遊情況的好壞而有不同。雖受疫情影響遊客較少,但社區夥伴透過課程強化解說能力和專業,包括環境教育的實務訓練、生物調查和服務禮儀等,特別安排的英文會話實務演練,是社區夥伴又緊張又喜愛的課程;社頂部落解說員陳麗香說,平常少有機會接觸英文,大膽開口用破英文對話,是新鮮的體驗,大家都要求加開課程,期待未來服務外國遊客都不再緊張。墾管處說,恆春半島生態旅遊社區未曾間斷巡守監測和教育訓練的基礎工作,為的是準備好隨時迎接遊客的到訪,大家相信,隨著疫情趨緩而逐漸鬆綁的防疫措施,暫時無法出國的人,會到空曠自然環境的地區旅行,有好空氣和豐富生態的恆春半島,絕對是首選。
-
2020-05-24 科別.精神.身心
泰小王子「鑲金的寂寞生活」 傳患自閉症被泰王送出國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泰王瓦吉拉隆功先前攜20名後宮前往德國「避疫」引發各界批評。同時有消息稱,15歲的泰國王室第一繼承人提幫功王子也在德國,但瓦吉拉隆功卻選擇住在離他的湖邊別墅65公里外的4星級酒店。提幫功王子「鑲金的寂寞生活」也因此曝光。提幫功王子獨自住在德國一棟湖邊別墅,不僅有私人泳池,還能欣賞湖景,身邊更有20多名僕人服侍。一名前王室工作人員稱,提幫功王子患有自閉症,而泰王無法接受自己的第一繼承人有學習障礙,這絕對是他被送來德國的原因。提幫功王子2011年就被送到德國巴伐利亞邦讀書,據說他的德文說得比泰文還要好。他於2005年,生母是瓦吉拉隆功的第3任妻子西拉米。但西拉米在2014年被剝奪所有頭銜,並貶為庶人。儘管她獲得457萬英鎊(約台幣1億7000萬元)的贍養費,但也失去對提幫功的監護權。提幫功從此沒再見過母親。
-
2020-05-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自費檢驗對象再度放寬 旅外求學、出差不限國家
國內疫情雖趨緩,全球疫情仍未煞車,各國邊境嚴守,入境多數國家仍須檢附檢驗證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放寬自費檢驗適用對象,探視重病親屬開放為全球所有國家,另除旅外工作需求,求學或外籍人士出境、上述對象眷屬都適用,但每人3個月內最多申請一次。一位台灣人近期準備赴越南與女友結婚,盼透過自費篩檢入境越南,卻被各大醫院拒絕。指揮中心今宣布再次放寬新冠肺炎自費檢驗的適用對象。先前適用的自費對象,除了國內居家檢疫隔離者有探視重病親友或奔喪的部分外,僅限探視居住在印尼、越南、緬甸、柬埔寨、孟加拉的重病親友,或有緊急需求而搭機需經過中國大陸及澳門者;另外僅針對因工作需入境越南的民眾做一開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此次開放適用對象「放非常寬」,原本居家檢疫隔離探視奔喪的規定不變外,探視旅外重病或發生緊急事故的親屬,不再有國家或地區的限制,其餘因工作因素需出境、出國求學者,以及外籍人士、中港澳人士出境者,最後是適用上述所有條件對象之眷屬,皆開放自費檢驗。莊人祥表示,全國指定的自費檢驗醫院總計有18家,符合適用對象的民眾,申請自費檢驗需要檢附相關資料,至於像是特殊狀況,如有結婚需求,可與外交部提出需求後,由外交部協助提出證明可申請。
-
2020-05-23 失智.照顧喘息
照護選擇/是病人覺得可憐,還是你覺得可憐?臨床心理師建議 選擇失智症照顧機構該考量這些
玲姨嫁入家境不錯的夫家,幾十年後婆婆被診斷失智症。 婆婆對待玲姨的態度就像對女兒一樣,每樣女兒有的,她也會有。不僅出國回會買東西送玲姨,也會帶著她一起出國旅行,日本、美西、歐洲都有她們的足跡。對於母親早逝的玲姨來說,幾乎早把婆婆當成自己的親身媽媽,也難怪當婆婆被診斷出失智症時,她連續哭了好幾天。 隨著時間,婆婆的失智症越來越嚴重,玲姨在家一方面需要照顧極重度臥床的婆婆,另一方面又要協助照顧即將出生的孫子。為了婆婆能夠有更好的照顧,早在半年前便開始物色品質好的機構。 經濟無虞的玲姨正在猶豫兩家都很好的機構,一家是在醫院裡附設的專門照顧失智症的病房,但玲姨覺得婆婆以往都是喜歡大自然的,把她關在醫院裡怪可憐的,也很不捨。 婆婆過去很喜歡去到有山有水蟲鳴鳥叫的地方,所以也找了第二家依山傍海的美麗景色的機構,如果你是玲姨,你會選哪一家呢? 選擇機構是許多家屬感到困擾的,有人在意距離的遠近,希望家人能常常見到面;也有一部分的家屬更重視環境是否舒適?不會選擇看起來髒髒的、有尿騷味的。也有人覺得照顧的品質很重要,如果照顧不好,可能住著住著反而有其他病症出來。 除此之外,對於病人的未來情況也需要注重,正如婆婆雖然目前還沒有需要很多的醫療照護,但失智症已經達到臥床的地步,鮮少有機會能夠外出看風景。 婆婆未來可能需要醫療照顧的機會更多,如果是醫院附設的照顧失智症病房,在未來的醫療照顧上會更加的方便。 當家屬在選擇入住機構時,可能需要不僅關心距離、照顧的品質,而就醫的便利性是比較少被關注的,雖然很多機構都與醫院簽有合約,會送到合約醫院進行診治,但如果能在醫院中附設的機構,如此一來在移轉病人時,可能會更加的方便。 心理師的小叮嚀: 1. 家屬照顧時,要量力而為,切莫逞強,需要協助時,找資源,無論是長照系統,機構安置,都可能在不同階段或需求中得到幫助。 2. 照顧機構的選擇盡量務實的考量客觀環境,不只思考想要,還要想到需要。(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
-
2020-05-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灣後疫情時期 旅遊業開始暖機規畫防疫旅行
疫情趨緩,國外旅行雖多未開放,但旅遊業已開始規畫國內旅遊。今天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邀媒體到五股觀音山示範防疫旅遊;新北市觀光旅遊局也推戶外旅遊,標榜最高防疫標準,採親友團預約制,逐漸推動國內旅遊復甦。「現在不開始推,等到疫情結束就來不及了。」李姓領隊說,從年初迄今都在吃老本,偶爾上觀光局進修課程。疫情期間和陌生人同團會害怕,但如果和知道彼此健康情況的親友就比較安心,雖然多數人還是有疑慮,但小巴親友旅遊多多少少成為疫情期間的主力。他說,等到疫情結束再來推動旅遊,形成信心可能要更久,旅遊是非必要品,但卻不可缺,「現在就是一個暖機的過程」,等到全球疫情獲得控制,就可馬上上線。目前國外仍不適合出遊,但國內疫情控制中,已有不少同業規畫開團出遊,如金門團可搭飛機,有出國的感覺,防疫又能獲得相當程度的保證;又如新北推戶外防疫團,也是以親友為主,人少可保持社交距離,再堅守防疫標準,在後疫情時期應該也大有可為。
-
2020-05-20 橘世代.好學橘
換下白袍起步跑!64歲院長征戰馬拉松,獎牌掛滿牆
在許多人的眼裡,桃園市宏其婦幼醫院院長張紅淇,似乎總有用不完的活力,秘訣就在換下白袍後,他是馬拉松的好愛者。「運動可以紓壓、流汗、排毒,比較有抗壓性」,張紅淇說,醫生要面對的病人什麼都有,以前門診一天要看上百人,現在有了年紀,看診多頭覺得暈,若接下來還有任務怎麼辦?就去跑步機跑半小時,跑完沖個澡又是條好漢。張紅淇辦公室牆上和櫃子裡放著許多面路跑完賽獎牌,其中一面6環獎章相當顯眼,這是他今年4月參加波士頓馬拉松完賽時,連帶成功挑戰國際6大賽的榮耀;桌上還有一面剛從法國帶回來的戰利品,以酒庄著名的梅鐸馬拉松。64歲的他,52歲參加第一場馬拉松,如今已有40多面完賽獎牌。2002年張紅淇開始參加路跑,第一場是台北市外雙溪8公里路跑,「跟很多人跑步是很愉快的事」,早上6點起跑,5點就有人在熱身,等到一起往前衝,氣氛就high起來。他說,跑8、9公里後 ,不知不覺想跑10、12公里或更長距離,覺得這是一個奇妙的過程。2006年第一次挑戰半馬,2007年萬金石馬拉松,是他第1場全馬,4小時12分46秒2完賽,對業餘選手而言是很好的成績。從此以後征戰無數,至今半馬、全馬都超過40場。第一場出國跑馬拉松是2014年2月23日東京馬拉松,為了給自己60歲一個紀錄和紀念,4小時19分20秒完賽。他也領悟「原來跑馬拉松可以這麼受歡迎、可以被肯定」。參加東京馬拉松,張紅淇看見日本人珍惜環境、熱情的一面,還有高效率管理,100萬人在熱鬧的市中心夾道井然有序地為參賽者加油。這場國際馬拉松6大賽之一,連同身心障礙者有3萬7000名跑者,主辦單位規畫置物、每一波出發群、完賽取物的動線水準之高,讓張紅淇佩服,深刻體會經濟強國的風範。東京馬拉松還有民眾自己準備托盤點心招待選手,跑者到這個位置有人送上梅子,往下繼續跑看見有人拿著袋子接選手吐出來的果核,讓人不得不佩服這種自動自發的精神,張紅淇的感受是「原來跑馬拉松可以這麼受歡迎、可以被肯定」,因為在台灣跑馬拉松封路,不難看見駕駛人按喇叭抗議和不耐煩、噓路跑甚至罵人的畫面,但是在東京馬拉松3萬7000人群中「你會覺得自己是英雄,有這麼多人歡迎你、為你加油」。張紅淇也鼓勵員工路跑,帶著員一起報名,今年初桃園市「蘆竹馬」,宏其婦幼醫院60多人組團參加,9月底的新屋「漁米之鄉」路跑也是數十人大陣仗報名,10公里、半馬,距離長短自己選擇,還有同事帶小孩報名3.5公里。張紅淇鼓勵大家到戶外運動流汗,他每參加一次路跑,都會在臉書上PO照和寫感想。「愛運動的員工工作效率會比較好」,張紅淇觀察,感覺運動會上癮的人腦部產生愉悅的能量比多,抗壓力也強經得起考驗,護理、資訊、總務部主任就是這樣的人,他們幾乎每場必參加,在工作表現上經得起壓力考驗,所以運路跑讓張紅淇覺得可以抗壓、健身、抗老化、排毒好處多,加上團隊運動大家一起流汁、歡樂的氣氛更好,就是他要的感覺。64歲的他至今已接生了超過2萬名寶寶,醫院規模也愈來愈大,愛上馬拉松之後,讓他有更力氣在醫療的專業上堅持下去。【熟齡精選延伸閱讀↘↘↘】。手術台前的「國寶」醫師 行醫50年,75歲仍執刀順暢。行政要衝刺,心靜靠練字!77歲資深議員能動能靜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