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出國
共找到
1202
筆 文章
-
-
2020-09-24 新聞.食安拉警報
高雄推出國產豬肉標示貼紙被議員批 新北:以中央為主
高雄市農業局製作1萬5千張「國產豬肉標示」貼紙,發送全市38個區公所,只要使用國產豬肉的商店、賣場、餐廳都可申請,被議員批過程草率也未經事前審核。新北市農業局表示,目前還沒有推出自有標章的規劃,且新北市為消費地,非主要飼養區。國民黨高雄市議員陳若翠昨表示,高雄市政府推「國產豬肉標示」貼紙,申請者只要留下公司地址及相關資料,就可領取張貼,事先不用經過審查,如何能保證「國產豬肉標示」的公信力?如此草率的過程,如何替民眾食安把關?形同「人人有獎」,恐滿街都是「國產豬肉標示」貼紙,魚目混珠。新北市農業局表示,農委會目前已規劃國產豬統一識別標章,屆時會以中央版本為主。全國有一致的識別標章是好事,標示只是嚴格把關的一小部分。市面上如何抽查、抽查比例、抽查後消費者要多久才能知道結果等,是更重要的議題,禁止進口及禁止使用才是守護民眾最好的管理。
-
2020-09-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跨國婚姻國人因疫情無法出國面談 外交部研擬專案措施
外交部今天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國人因入境限制及航班取消,無法赴國外完成結婚依親面談,外交部已會同內政部移民署研擬彈性面談及審查的專案措施,協助國人及外籍配偶完成跨國婚姻程序,以利家庭團聚。外交部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旅行秩序紊亂,各國均採取不同程度的人流管制及檢疫措施,造成我國人的跨國婚姻申請案件無法前往國外完成依親面談程序,因此外交部前已洽請相關國家基於人道考量,針對已與當地國民結婚的我國人,同意給予簽證及入境申請。外交部表示,為了積極協助國人及外籍配偶完成跨國婚姻程序,外交部經過和移民署會商後,已依據現行規定研擬彈性處理疫情期間境外面談及審核的專案措施。針對目前已辦妥國外結婚面談登記卻因疫情導致當事人無法至我駐外館處面談的案件,將以加強書面文件與實質資格審查,以及先面談境外的外籍配偶,作為簽證審核的參考。外交部表示,若疑慮未能釐清,則待外籍配偶入境後由移民署在境內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訪查,並將結果作為駐外館處決定全案准駁的依據,外交部將立刻請駐外館處啟動疫情期間境外面談專案措施。至於因新冠肺炎影響無法前往國外結婚者,外交部表示,將等到各國飛航及入境限制解除後,繼續依照現行特定國家外籍配偶境外面談機制辦理。
-
2020-09-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他寄九公斤口罩給海外家人 網友一看運費都嚇瘋
國內疫情趨緩,但國外疫情仍舊攀升,原Po在《口罩現貨資訊》的社團中分享,住在美國紐約的親人急著用口罩,他扛著九公斤的口罩,選擇DHL快遞物流寄出,運費加起來要八千元台幣,網友看了全震驚「真的太貴了」,原Po則認為「多一倍的價格,能讓親人早點拿到,我覺得值得」。原Po表示,他在美國紐約有20幾位親友等著用口罩,親人說他們現在大部分都是中國製的口罩,於是他買了九公斤重的口罩,並使用DHL快遞物流寄出,國際包裹運費落在八千元上下,原Po說「我知道郵局便宜很多,但是想看看多一倍的價格,能讓親人早點拿到我覺得值得!很多時候考慮的點,不一定是以金錢為第一優先 」。網友看了嚇呆,紛紛留言表示「有家人在國外,真的辛苦了」、「我1個多月前用DHL,寄1盒(50片口罩+8片口罩套)回澳洲墨爾本,費用1600多台幣」、「美國還可以寄EMS,歐洲有些地方還是不能寄」、「我寄DHL剛好在美國被隨機抽查到,卡在美國海關4週,結果花了高額運費,還比郵局慢」。也有人建議,可以使用郵局寄送「其實現在郵局也滿快的5-7天就會到」、「其實口罩真的建議分散寄出,以免萬一」、「其實郵局EMS也很快,上個月寄,4天就到了,用郵局的箱子,材積不到9kg」、「我都寄郵局國際包裹,我幾次追蹤包裹發現,包裹搭飛機出國的時間都是在週末,送達之後,幾天就會到達友人家。還蠻快速的」。
-
2020-09-22 科別.感染科
誤以為感冒 新北三峽區登革熱群聚增2例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分別居住於新北市三峽區五寮里之30多歲女性(案3)及礁溪里之30多歲男性(案4),為9月16日公布個案(案1、案2)之家人,因皆為確診個案接觸者,在9月4日出現發燒症狀,原以為只是感冒,後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因IgM、IgG抗體均呈現陽性,研判確診。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今日新增的2名個案近期皆無出國史,案3平時活動以住家為主;案4平時活動以住家及公司為主。案3於8月29、30日,案4於8月29、30日及9月5、6日至五寮尖山菜園協助案1、2務農。2人皆曾於9月4日出現發燒症狀並就醫,案4於9月8日曾出現紅疹。林詠青說,由於案3、4皆有五寮尖山菜園活動史,研判該菜園周邊感染的可能性較高,為同一起群聚事件。為防範疫情擴散,衛生單位已加強個案活動地及住家周遭孳清及區塊化學防治,並持續加強民眾衛教宣導,同時提醒當地醫療院所提高警覺及加強疑似個案通報,相關社區監測將持續到10月9日。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今年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1例登革熱本土病例,16例居住桃園市(15例桃園區、1例龜山區),5例居住新北市(4例三峽區、1例中和區);另累計59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為多。疾管署呼籲,目前為登革熱流行季節,且近期受鋒面影響,各地仍有降雨,民眾應加強戶內外環境巡查,澈底清除積水容器,避免病媒蚊孳生。民眾若需長時間在戶外活動,請做好防蚊措施,一旦有發燒、頭痛、噁心、出疹、後眼窩痛及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活動史。
-
2020-09-19 科別.心臟血管
小鬼黃鴻升解剖死因為「心血管問題」 營養師:預防心血管疾病,小心這些地雷食物!
編按:小鬼在16日上午11時許被父親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身上僅穿著白色短t、下身赤裸,他臉朝下趴地,口鼻流血、嘴唇撞腫,研判是慌張走出浴室,突然因不明原因摔倒,臉部撞到流血,屋內無發現藥物、也沒有喝酒情事。今日下午法醫在板橋殯儀館進行解剖程序,初步解剖發現死因疑是心血管的問題。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每年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數的31%。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有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狹心症及心肌梗塞)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但近幾年來,心血管疾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含缺乏運動習慣、不均衡飲食習慣所引起的三高問題、肥胖、抽菸及飲酒等因素。大家都知道,預防心血管疾病就是避免或減少高油脂食物的攝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提醒,但還有一項地雷食物容易被忽略,那就是飲食中的「鈉」攝取量也須留意。她進一步說明,許多人喜愛重口味、無辣不歡,但吃得太鹹時會攝取過多的鈉,造成體內鈉離子濃度增高,使血管中的水分也會相對增加,導致血管壁壓力大增,連帶影響高血壓的發生,甚至動脈硬化、中風等。根據國健署105年統計數據,成人每日食鹽攝取量男性平均為9.6克、女性平均則是7.6克,男女平均攝取量皆超出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6克食鹽或1茶匙食鹽)。潘富子指出,國人飲食習慣多以鹹食為主,若再加上餐與餐之間的鹹食零嘴,一不小心就可能攝取「鈉」超標!以常見零食舉例,罐裝的原味洋芋片(約163克)鈉含量約816毫克,佔單日鈉攝取量的34%;一包鱈魚香絲(114克)鈉含量約2411毫克,一整包吃下去就直接超標單日攝取量。潘富子師建議,利用幾個小撇步,為飲食減鹽「鈉」。1. 少吃或避吃加工食品:罐頭食品、香腸、火腿、培根、泡麵、餅乾、肉乾、魚乾、醬菜、醃漬物等。加工食品具有四特性:高脂、高鹽、高糖、低纖,才能得以長效保存並維持美味,因此,才會被說是不健康食物。2. 避免喝太多味道濃郁的湯:例如,日式拉麵的湯頭、關東煮湯汁、豬骨湯、火鍋湯等,能不喝湯就儘量不要喝,尤其是過鹹或過於鮮甜的湯,而火鍋湯底可用白開水取代。3. 減少使用調味料:少用鹽巴、醬油等調味,以天然食材或辛香料,如檸檬、蔥薑蒜等取代。湯品是鈉含量隱藏地雷食物,建議儘量使用新鮮食材熬湯,比較能掌控用鹽量,並運用食材的原味,如牛蒡、柴魚、大蒜、番茄等提鮮。4. 維持低鹽飲食:尤其是有高血壓問題的人,不是完全不吃鹽,而是要採取低鹽飲食。每日維持2~4克食鹽的攝取量,過低或過高都可能增加高血壓的風險,可參照為改善高血壓所設計的「得舒飲食法」。
-
2020-09-17 科別.感染科
又是五寮尖山菜園惹得禍 三峽父子成本土登革熱病例
又是五寮尖山菜園惹得禍!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居住新北市三峽區五寮里60多歲男性及30多歲男性,兩人為父子檔,因與9月14日公布桃園市龜山區70多歲本土個案(指標個案)新北市三峽區五寮尖山菜園有共同活動史,為新北市今年首起群聚案件。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2名個案近期無出國史,平時活動地以三峽區住家及五寮尖山菜園為主;其中60多歲男性無疑似症狀,30多歲男性曾分別於9月4日及9月9日因發燒、頭暈、肌肉痠痛、四肢關節紅疹等症狀至皮膚科醫師就醫,未察覺感染登革熱可能。出現桃園市龜山區本土個案後,衛生單位已匡列有該菜園活動史五人,僅父子檔確診,衛生單位於9月14日安排2人進行接觸者採檢,IgM、IgG抗體均呈現陽性,於今日確診,研判該對父子檔感染日期應早於桃園市龜山區本土個案,將監測至10月9日。由於2名個案與指標個案均有五寮尖山菜園活動史,研判該區域可能有不顯性感染者,3人於該菜園周邊感染的可能性較高,為一起群聚事件。目前衛生單位針對感疫父子檔住家附近進行疫調,匡列接觸者、並進行採檢。衛生單位也已前往個案住家及五寮尖山菜園周邊進行孳生源清除、病媒蚊密度調查及緊急化學防治等措施,發現菜園36有積水容器,其中四個有孑孓,並於風險地區(登山步道、竹林)設置警示牌,持續加強民眾衛教宣導,同時提醒當地醫療院所提高警覺及加強疑似個案通報。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9例本土登革熱病例,16例居住桃園市(15例桃園區、1例龜山區),3例居住新北市(2例三峽區、1例中和區);另累計58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為多。目前為登革熱流行季節,且近期各地降雨機會多,民眾應加強戶內外環境巡查,澈底清除積水容器,避免病媒蚊孳生;此外,平時如有儲水澆灌農作物的習慣,應將儲水容器確實加蓋密合或覆蓋細紗網,並留意蓋子不能積水、細紗網拉平且無下垂於水中,避免成為孑孓孳生的死角。民眾若需長時間在戶外活動,請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一旦有發燒、頭痛、噁心、出疹、後眼窩痛及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活動史。
-
2020-09-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因世衛難買到疫苗? 陳時中:COVAX被政治影響少
外界質疑台灣與世衛關係差,在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裡排名至少166名,恐難取得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COVAX沒有先後排名,且被政治影響相對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2日受訪時表示,近期將與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簽約,確保台灣能公平公正分配到一定疫苗採購。COVAX是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防治工具加速取得機制(Access to COVID-19 ToolsAccelerator)之下負責疫苗的單位,由全球疫苗與預防注射聯盟 (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s andImmunisation, GAVI) 、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s,CEPI)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主導,宗旨在加速推動COVID-19疫苗的研發及生產,並確保世界各國可公平取得疫苗。消息一出,有專家質疑全球疫苗大廠生產的疫苗直到2024年前都不夠用,即便加入COVAX排名至少也在166名之後。陳時中上午出席衛福部活動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COVAX沒有先後排名,只有截止點,會在平台裡做公平分配,台灣選擇「選擇性契約」,將選擇品牌作為必要的條件,未來分配問題還有很多談判要進行;此外,台灣與國際各大廠持續洽談中,國內也持續輔導,希望國內疫苗廠可以做出國產疫苗。有媒體詢問,世界衛生組織(WHO)是主導COVAX的單位之一,但台灣與WHO關係差,是否影響疫苗購買。對此,陳時中說,WHO有些地方沒做好,有些地方仍維持公平平台,他認為COVAX被政治影響相對少。
-
2020-09-15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北榮人道救援成功 疫情下越南女主播來台捐肝救女
台灣為人道救援打開邊境之門,再度展現在國際醫療上「Taiwan Can Help」。越南河內9個月大的薔薔(Tron Tron)因為膽道閉鎖導致肝衰竭,急需換肝。台北榮總基於人道救援,在衛福部、台灣駐越南辦事處等單位協助下,今年7月幫薔薔進行活體換肝手術,成功救回小生命。台北榮總從2007年就開始協助越南河內兒童國家醫院進行肝臟移植手術教學,完成11例兒童活體肝臟移植。原本今年也預計前往四次,但在2月23日抵達越南後,台灣就發布限制醫事人員出國的禁令。因此當時完成兩例膽道閉鎖病童活體肝移植回國後,便不能再度前往。北榮移植外科主任劉君恕表示,新生兒膽道閉鎖好發於亞洲,台灣發生率約六千分之一到三千分之一,越南也差不多,通常及早進行葛西氏手術,便可延緩換肝10到20年。但薔薔已經過了進行葛西氏手術的黃金時間擔心手術失敗,因此選擇直接換肝。薔薔的媽媽、越南國家電視台女主播黎雲臺妝(LÊ VÂN ĐÀI TRANG)本來排定在之後的梯次等著幫薔薔換肝,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一直等不到台灣團隊前往,於是興起大膽的想法:「或許可以到台灣治療。」然而赴台灣治療,需要將近20萬美金,醫療費用龐大,還要隔離14天。為了救女,黎雲臺妝仍決定放手一搏,寫信向劉君恕求助。劉君恕建議黎雲臺妝和先生在越南先與薔薔進行肝臟移植配對。雖然黎雲臺妝和先生的肝臟皆配對成功,但因為先生的肝臟較肥厚,難以放進僅9個月、6.5公斤的薔薔體內,因此最後仍選擇黎雲臺妝的肝臟進行活體移植。同時,薔薔一家人也著手募款、申請醫療簽證,終於等到7月20日救援航班,薔薔在父母及外婆陪伴下來台,一下飛機,薔薔和媽媽便直接由救護車送到急診室接受新冠肺炎檢驗。劉君恕說,薔薔送到北榮時已經很喘,檢驗一發現是陰性,馬上送到負壓加護病房;兩天後呼吸急促,又給予插管和呼吸器治療。由於情況危急,劉君恕當下決定,薔薔入境僅六天,7月26日便進行手術。因為等不及14天隔離期,團隊所有人員均穿上全套防護衣,更增加手術困難度。當時薔薔抽出了1000毫升腹水,並由媽媽捐出左側葉肝臟20%,摘取手術時間約5小時,植入手術時間約8小時,終於成功完成手術,並於9月4日出院。黎雲臺妝說,薔薔原本的膚色非常粉嫩,因為肝病發黃、發黑,現在膚色比來台灣之前淡了很多,希望再過兩個月就會回到原本的膚色。非常感謝所有人的幫忙,讓薔薔得以來台就醫。北榮透露,此次薔薔來台,除越南許多善心人士募款,台灣也有不具名善心人士慷慨解囊,促成這樁跨國人道救援的美事。
-
2020-09-15 科別.感染科
又是桃園 本土登革熱增一例 7旬翁常跑三峽菜園種菜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天宣布,台灣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居住桃園市龜山區龍壽里70多歲男性;他雖常至三峽區山上一處菜園種菜,但疾管署初步推測感染地為桃園市龜山區,另外,因住處與日前桃園群聚活動地有差距,應非受群聚感染。為防範疫情擴散,衛生單位已安排於個案住家及活動地進行孳生源清除、病媒蚊密度調查及緊急化學防治。疾管署下午舉行臨時記者會,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該個案為居住桃園市龜山區龍壽里70多歲男性,9月8日出現忽冷忽熱、發燒症狀至診所就醫,因症狀持續且伴隨頭痛情形,9月11日再次就醫並轉診住院,9月12日肢體出現紅疹,醫院進行登革熱NS1快篩陽性後通報,經檢驗確診感染第一型登革熱。莊人祥說,該個案近期無出國史,發病前活動地以桃園市龜山區住家及新北市三峽區五寮尖山一處菜園為主,另曾於8月29日至桃園市大溪區石門水庫溪洲山登山步道爬山,與桃園市本土登革熱群聚病例之活動地均無相關性。依據個案發病前活動史,初步推測感染地可能為桃園市龜山區,但不排除其他活動地有不顯性感染者。莊人祥指出,個案目前仍在住院治療中,四名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經快篩也都是陰性。但由於該個案感染的與日前群聚病例都為第一型登革熱,在未進行基因定序下,難以斷言是否為新發單獨個案。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例本土登革熱病例,16例居住桃園市(15例桃園區、1例龜山區),1例居住新北市;另累計58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為多。疾管署提醒,國內部分地區近期降雨機會增加,提醒民眾應落實「巡、倒、清、刷」,澈底清除環境積水容器,防範病媒蚊孳生。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
-
2020-09-09 橘世代.愛玩橘
韭菜花田盛開中 單車慢旅穿梭九月雪 絕美花海一期一會
秋高氣爽正適合全家大小出門走跳,美景不需捨近求遠,桃園市大溪每到9月是韭菜花開花的季節,季節限定的「九月雪」已夢幻報到,讓大家抓住夏天較涼爽的尾巴,走進大溪到鶯歌一帶郊區純白花海間,來場「賞雪」輕旅行,一解出國之愁。沿著石門水庫大漢溪下游沿岸設置的大溪韭菜生產專業區,從中庄調整池附近往大溪方向,到龍潭三坑沿路都有種植韭菜,每到9月花季因盛開的雪白小花,搖身一變、彷彿下起「9月雪」,美不勝收,預計花期開到9月底、10月初。白色韭菜花正盛開 適合單車慢旅 漫步其間花海,心情都飛揚起來,朵朵小白花搭配藍天白雲及綠意盎然的田野,隨手都是一張仙照,適合熟齡朋友一起呼朋引伴出發,慢慢步行或是騎單車穿梭龍潭三坑自行車道,沿途經大溪、鶯歌慢遊,都是很適合現在的季節,大鶯路上一棟黃色小屋的歐式建築襯托雪白韭菜花,讓人宛如置身國外,更是打卡熱門景點,各地旅人分享適合出韭菜花美景的地圖。由於韭菜花田屬於私人農地,提醒大家記得賞花拍照時小心勿踩踏、垃圾不落地,一起維護限定美景。更多精選延伸閱讀老少咸宜玩台中清水!1日行程排好了,先從鐵馬出發秋冬玩縱谷 花東小鎮輕旅慢慢遊推薦▶️▶️▶️line來line去好麻煩!揪團小幫手,搶先體驗》
-
2020-09-09 科別.感染科
月前遭老鼠咬傷 屏東婦人確診漢他病毒出血熱
屏東縣再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截至今天為止,屏東今年已累計2名病例。該個案為50多歲女性,近期無出國史,且活動地以住家為主,經調查發現住家有老鼠出沒的足跡,且患者曾在一個月前被老鼠咬傷,並於8月中旬發病。經救治後,已經出院。據了解,患者於8月17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等症狀,於當天就醫未改善,於19日再次就醫並住院,隨後醫院陸續通報登革熱、屈公病、茲卡病毒感染症、鉤端螺旋體病、漢他病毒出血熱及恙蟲病等,經檢驗確診為漢他病毒出血熱。目前個案已出院,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對此,屏東縣政府衛生局通報後,立即展開疫調,根據疫調結果,該個案近期活動地,以屏東住家為主,並針對個案居住地周圍捕鼠、滅鼠及環境消毒等防治工作。依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今年截至9月7日累計8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分別為高雄市4例、屏東縣2例、新北市及基隆市各1例;自2010年以來累計22例,性別以男性13例占59.1%,年齡則以40歲以上18例占81.8%,個案數也遠高於2016年3例、2017年無病例、2018年、2019年各一例。屏東縣政府衛生局表示,民眾應隨時做好環境清理,住宅及社會上各種公共場所,包括餐廳、飯店、小吃攤、市場、食品工廠等均應加強環境清潔工作,並採取防鼠及滅鼠之措施。衛生局呼籲,民眾應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三不措施,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請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潑灑在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清理。
-
2020-09-08 科別.感染科
漢他病毒出血熱創史上最高 5旬婦在家遭鼠咬成我第八例
衛福部疾管署今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為屏東縣50多歲女性,近期無出國史,活動地以住家為主,住家有發現鼠跡,一個月前曾被老鼠咬傷,不幸成我國新確診漢他病毒出血熱個案,今年截至目前已累積八人感染,創下自1995年有紀錄以來最高確診數。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蘇家彬表示,該婦8月17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症狀,當日就醫,因症狀未改善,8月19日再次就醫住院,陸續通報登革熱、屈公病、茲卡病毒感染症、鉤端螺旋體病、漢他病毒出血熱及恙蟲病等,檢驗確診為漢他病毒出血熱。蘇家彬說,目前個案已出院,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今年確診個案居住地為高雄市4例、屏東縣2例、新北市及基隆市各1例;自2010年以來累計22例,性別以男性13例(佔59.1%)為多;年齡則以40歲以上18例(佔81.8%)為多。據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9月7日累計8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創史上最高紀錄,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自1995年後,每年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約為0至4人,研判與今年初個案突增,醫師警覺性高,今年人數多達107人,通報量比去年30人增加多倍,確診人數也隨之增加。蘇家彬說,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人類感染漢他病毒後,依臨床症狀及病程可區分為「漢他病毒出血熱」及「漢他病毒肺症候群」兩種,國內無漢他病毒肺症候群確診個案,以漢他出血熱為主。感染後潛伏期為數天至兩個月,主要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蘇家彬再次提醒,「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平時應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的路徑,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妥善處理,並清除家中老鼠可能躲藏的死角。另外,餐飲業、市場攤販、食品工廠等應落實環境衛生,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請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清理。
-
2020-09-0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尊重文化,敏銳感知:診間的醫療民族誌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不同背景醫師的不同看法」。一位深具歷史社會專業背景的家醫科醫師與我們分享他對醫病關係的獨特見解,希望強化原有的醫學教育,讓「民族誌」成為營造「醫生緣,病人福」的重要工具。麻醉科醫師在說出他對各種不同專科醫師的看法之後,歸納出一句頗富哲理的話:「醫病雙方是一體兩面,彼此的態度才是真正決定雙方是否有『緣份』的最重要因素。」精神科醫師對時下似乎最夯的診斷「自律神經失調」做出饒富創意的詮釋,並道出目前尚有某些精神科診斷仍很難讓病人或家屬接受的現實。我是家醫科專科醫師,但主要在大學服務,只有在收案時到門診,進行教學與研究,這些年下來有些觀察與感觸。這樣說,門診是建立醫師與病人相遇,建立醫病關係的場合,但在機構性醫療的框架下討論不多,或者著重在概念式理解,在現場不見得能充分發揮。雖然醫病關係是醫學的核心課題,但認真說來,對於沒有第一線經驗的一、二年級學生來說,同理病人不容易,要同理面對不同文化與社會背景病人的醫療人員更加困難。對他們來說醫療首重基礎知識與臨床應用,對病人是否全盤接受、不接受時要如何同理與協調,常被認為是非專業問題。老師找不到切入點,學生也學得不起勁。在我當醫學生的時代,醫師往往是在畢業後,在幫老師代診的狀況下匆促上陣,跌跌撞撞學習門診技巧。即便現在有PGY設計,訓練期間有機會到門診學習,但由於病房工作繁重,大多數年輕醫師還是要等到總醫師或者是研究員階段才有機會固定看門診,甚至要到自己出來開業,扛起經營責任後,才慢慢學習建立穩定的醫病關係。事實上,以家醫科來說,醫生需要的不只是迅速找出臨床問題,也要立刻與病人建立信任關係,掌握他們的社會需求,以規劃後續的處置方案。以初診來說,雖說「視病如親」是我們對醫病關係的期許,但從病人角度看,要馬上對如同陌生人的醫師掏心掏肺,講出擔心的病痛或治療考慮(比方說時常出國不方便拿藥,或者工作太忙不想追蹤)其實很難。以上溝通問題並非醫療所獨有。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也時常有進入田野但不得其門而入,受訪者不願受訪或不坦誠以告的狀況,發展出一些因應方式。但相較這些領域的細火慢燉,門診中醫師要在短短時間消化許多病人,本來就沒有太多時間與誘因應付初診,更遑論建立信賴關係,是目前醫病教育的盲點。對此,我認為醫師固然要重視修養,從前輩的經驗中學習,但也可試著用社會學的方式同理病人。務實地說,病人來就診就代表有需求,醫師如果能以「跨文化」的方式,跳出自身的生活經驗去理解他們,會更有效率地掌握其就醫脈絡,提供建議,建立積極的醫病關係。2006年PLoS Medicine的「21世紀的社會醫學」專輯中,任教哈佛大學的凱博文(Arthur Kleinman)醫師與醫療人類學家Peter Benson發表「診間的人類學:文化能力的問題與解方」專文,對建立跨文化的醫病關係頗有啟發之處。對熟悉精神醫學與醫學人文的讀者凱博文不用介紹。他研究漢人社會,長年關注病痛的跨文化呈現與理解,更積極參與醫學人文教育,提倡以病人為中心的「解釋模式」(Explanatory Models Approach),已經成為醫病溝通的經典。這篇文章可說是「解釋模式」的強化版。作者認可醫學院這些年開始重視非西方文化與移民病人,將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y)納入臨床教育,但卻因為缺乏活用,對改善醫病溝通成效有限。對此,一個關鍵因素是對文化差異的刻板認識。醫師往往將看到的身分特徵(外貌、穿著與腔調)投射到某種族群,並以此解釋病人的行為或與其互動,造成治療判斷的誤差。如其所提醒的,「文化預設可能妨礙診間的實務理解」。對於這個現象,凱博文與Benson教授除了強調文化不是標籤,而是過程,也主張「診間的民族誌」(ethnography),讓醫師同理病人的生活。與之前的文化能力相比,民族誌取向更重視醫病動態,裝備醫師對文化與社會的敏銳度,而不是將這些差異死背起來,助長既有的偏見與汙名。他們繼續提出在診間關照文化的具體步驟,從看到族群差異開始,一步步地推敲病情與病人可能的文化考慮與社會支持,反省介入的必要性與妥適性。除了常問「這個治療是否真對病人有效」,他們希望醫師想想就診過程中是否過度簡化文化,或誇大文化差異的重要性。如其所提醒的,貼近文化,了解病人,不代表醫療問題就此迎刃而解。相反的,這些認知能帶出以病人為中心(what Is at stake for the patient),兼顧全人、全家與全社區,更有意義的提問。簡單說,診間民族誌不是讓醫師變成人類學家,曲高和寡地癱瘓繁忙不堪的臨床現場。相反的,作者希望強化原有的醫學教育,讓民族誌成為營造「醫生緣,病人福」的重要工具。有人說身在公門好修行,醫業其實也是,特別是在獨自面對病人,陪伴他面對病痛,理出對策的診間。在這個意義上,民族誌的方法加上人文的敏銳,或許可以為躊躇於績效壓力,徘徊在職場現實的醫療工作者們,指出一條定位病人與自身,承擔生命的道德課題,兼顧專業與世故,健康的醫業之路。
-
2020-09-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高雄機場偽出國來了!長榮規畫已報交部 中秋再推賞月專機
全球疫情遲未受到控制,「偽出國」滿足民眾出國慾。從8月6日開始,由台灣虎航打頭陣,星宇航空、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相繼推出專機搶客。根據本報掌握,有別於桃園國際機場出發的航班,長榮正在規畫從高雄機場「偽出國」。交通部民航局昨已經報交通部,待交通部報指揮中心同意即可執行。長榮說,為回應高雄民眾的期待,目前也在同步規畫高雄的中秋賞月專機,相關細節將會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政府相關單位規範辦理。長榮說,類出國班機廣受好評,繼上次父親節推出Hello Kitty夢想機後,將於中秋連假10月1日至10月4日連續推出四班賞月專機,每天飛航一班,並特別選定深受航空迷青睞的波音787-10飛航桃園-桃園航班,之後也規畫在各大節慶陸續推出主題類出國航班。對於是否有規畫桃園機場以外的航班,華航說,近期推出小小空服員夢想起飛微出國體驗活動,創下空前佳績,為回饋旅客對華航的支持,將於後續推出加場版,規畫於國內其他航點出發,前進南台灣。星宇表示,偽出國航班持續規畫中,至於哪些時間點,請大家期待。至於從其他地點出發,如果法規允許會再做評估。另外星宇也說,9月8日的三星新機發表會也包下星宇A321neo客機,航程約3個半小時,創下企業包機偽出國首例。
-
2020-09-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加利讚自家口罩好「以國家隊為恥」 陳時中:違法別講五四三
加利科技進口中國口罩混充被第一線藥師揭露後,引發社會譁然,負責人林明進強調「中國口罩都是工業級品質比國家隊好」,也批評政府壓榨讓員工根本無法休息,才出此下策,甚至大喊「以國家隊為恥」快把加利趕出國家隊,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非法的東西無須再去確認品質,不合法就是不合法,不要在那邊五四三。加利科技曾在3月份就嘗試進口中國口罩闖關,政府卻在第一線藥師發現後才揭露此事,陳時中表示,3月份加利準備要進口時,就已在境外阻絕。加利負責人林明進批評,口罩國家隊分等級,大廠可以降低產能,小廠卻沒辦法,陳時中回應「那是他自己的看法」。陳時中表示,口罩的徵收從188萬片,我國上下分頭努力,從機具購買組裝,以及國軍配合幫忙,我國的口罩產能很快拉到每天可產出2000萬片,當然隨著疫情的趨緩,以及國際的需求,台灣的廠商當然沒辦法隨時「捐贈」給國際,因此也在6月9日就宣布徵收口罩片數降低至800萬片。陳時中表示,改徵收為800萬片後,也計算每一家廠商的產能,從原本的徵收率百分之百,降低至47%,其餘產出的口罩,可以讓廠商自行販售。而且原本6月應該要繳交的口罩,也延交到7月、8月,讓所有廠商的供貨量可以符合工廠的負荷,因應市場的需要、外銷的需求。陳時中表示,這些產能的評估都是不斷開會評估,做出來的決定,不能用這樣的藉口,對外說是「工作量」負擔過重才引發違法的問題,加利不只提供國家的需求,同時也對市場做一銷售。林明進希望可以把加利踢出國家隊,陳時中對此未正面回應,僅回應「目前就是先停止加利的產品到市場,停工不准出貨,同時也在調查是否有其他的廠商有類似的情形。」林明進批評當初簽約是一張空白的紙簽約,根本被騙,陳時中表示,相信我們的合約一定是很辛苦的,至於國民黨批評國家隊螺絲鬆了,他回應「各界的批評我們都會聽進去,會持續把螺絲拴緊」。被問及是否會檢驗加利自稱「品質好」的口罩過濾率,陳時中表示,非法的東西不用再檢測了,他們就是違法了,違法現在、檢測在後,這是不可能做的事情,加利的問題也不是品質好或不好,是他們完全是不合法,加利此舉也破壞國人對口罩國家隊的信心,造成國人心理的恐慌。陳時中表示,口罩國家隊努力這麼久,你我都在使用,加利違法在先,現在講這些五四三,「安捏甘丟」?
-
2020-09-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類出國」正夯! 航空郵輪飯店搶食國旅大餅
疫情期間各國邊境管制,國人出國遊玩泡湯,轉瘋「類出國」,不僅各大航空公司都辦起「類出國」活動,讓旅客實際踏出國門,到空中飛一圈再落地,郵輪業者也推出跳島行程,讓旅客有種置身島國的情境感,但不管是航空類出國或是郵輪類出國,通常行程一上線都被秒殺。旅行業者則分析,因為民眾普遍體認到國境短時間無法開放,所以會首選長天數的類出國行程。至於飯店業為了不讓交通運輸業專美於前,也陸續推出郵輪式套裝行程,讓旅客不用踏出飯店,就能吃喝玩樂全包來吸引國旅客,飯店業者也表示,原本去年暑假國內旅客入住客才占3成,今年卻因疫情影響,爆增至9成,顯示國旅復甦有成。對於類出國行程越來越多,旅遊達人則推薦「逆偽出國」行程,藉由外國人的角度,來規畫台灣本土行程,也有種不同體驗。
-
2020-09-02 新聞.科普好健康
洗腎人生不黑白!新一代血液透析 改善「不寧腿症狀 」
「啊~你洗腰子,一世人就沒去啊。」這是傳統對洗腎病人的印象,覺得一旦洗腎,人生就此黑白。50歲的黃先生已經洗腎3年,現在使用新一代血液透析治療術,不只能出國自助旅行,還改善了洗腎常出現的不寧腿症狀,睡眠不再被干擾,黃先生說:「洗腎病人心理調適很重要,我們還是可以工作,也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三高腎友 安排國內外旅遊黃先生有三高問題,六、七年前被檢查出腎絲球硬化,「當時心情很糟,但也覺得總有一天會洗腎,就開始把工作時間調整成更彈性的狀況,因此,三年前開始洗腎時,僅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就讓自己恢復正常生活。」現在他洗腎的時間可以排在白天,去年還安排去捷克自助旅行16天,今年下半年計畫要環島。腿不斷抖動 影響睡眠雖然生活已經盡量不受洗腎影響,但洗腎的副作用還是困擾著黃先生,「可能我在國外洗得不夠徹底,毒素無法清除,開始出現不寧腿症狀,腳會不斷抖動,我搭高鐵南北出差,幾乎坐不住,晚上睡覺時也躺不住,頻繁起床;臉上更是出現了粉刺、毛囊炎。」經由汐止田安診所院長陳孟浩幫黃先生改使用新一代血液透析治療術,大中分子的毒素清除率變高,治療約兩周後,臉部毛囊炎、皮膚搔癢,還有不寧腿的症狀改善很多。黃先生說,洗完後身體變得很輕鬆,尤其不會因為腿部不斷地抖動而影響睡眠品質。洗腎病人發生不寧腿症狀的比率約兩成左右,它是一種運動感覺神經症狀的慢性疾病,可能是因體內大中分子的毒物累積造成。這些毒素長期沉積體內,包括皮膚、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及心臟血管系統等都會受影響。天天跳舞 看不出她洗腎康寧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馬紹銘指出,台灣洗腎品質已經不錯,但傳統洗腎技術的極限大約可以過濾掉大中分子的比率約70%,現在有了新一代的人工腎臟,透過新一代血液透析治療術大約可以再提高15%,而大中分子的毒素清除率變高後,期能減少慢性腎衰竭的併發症如心血管併發症。馬紹銘指出,新一代血液透析治療術使用一般HD機器就行,腎友無需等待特定床位進行治療,較為方便。陳孟浩也提及,目前除了可以使用新一代血液透析治療術的方式之外,透析的水質也是愈乾淨愈好,才能維持洗腎患者的品質,有位女性患者天天去跳舞,也沒人知道她是洗腎病人。台灣存活率約60% 世界第二馬紹銘強調,台灣洗腎病人平均5年存活率約60%,在全世界排名第二,第一名是日本,美國則不到50%。隨著糖尿病人口增加產生併發症,需要洗腎的病人年齡愈來愈大,但醫療發展不只讓患者活著就好,而是看不出「我是洗腎病人」,減少併發症,提升腎友的生活品質,不只增加自我肯定,甚至能回饋社會,貢獻生產力。
-
2020-08-29 橘世代.愛玩橘
「家族旅遊」免煩惱!從老到小吃住開心這樣做
家族如果因工作、學業的緣故,散居國內外,要如何凝聚力量?高雄市議會員工王琡雅家族採取的做法,就是規畫家族旅遊,租一輛遊覽車,安排3天2夜或4天3夜的行程,從南到北、從西部到東部,老、中、青世代歡聚,家族年輕世代有機會認識長輩,長輩也能傳承家族故事給年輕世代。春節出遊 相熟旅行社規畫王琡雅家族的「家族旅遊」已有10多年了,「一開始是到美國留學、定居的堂弟一家人想回台探親。」她說,堂弟是三叔的兒子,出國留學後在美國成家立業,多年之後希望在美國出生成長的子女有機會回台看看親戚,由於「親戚」太多了,而且分住在高雄、中部和北部,三嬸於是規畫家族旅遊,利用農曆春節,兒子回台,親戚聚集40多人,大家搭遊覽車出遊;從那時起,10多年來每年的春節,大家總會相約,租遊覽車全台走透透。「我們會請熟悉的旅行社幫忙規畫食、宿、交通,而且事先言明,食、宿都要有一定品質,不能隨便應付。」王琡雅說,熟悉的旅遊業者知道他們家族能接受什麼樣的飯店、民宿、三餐料理,大家有了默契,一趟旅遊下來,怨言並不多。從南往北 各地親戚一路接王琡雅有5位兄弟姊妹,她的父親、祖父也都有好幾位兄弟姊妹,擴散出去的親族,為數不少,每一次家族旅遊,總能坐滿一輛大型遊覽車,但不是大家到一個定點集合,是車子從南部出發,一路往北接住在不同縣市的親戚,等「報名」的人都到齊了,就往規畫的旅遊點前進。美好回憶 大合照都要入鏡她說,在車上,大家唱歌話家常;到了旅遊定點,因為不趕時間,想到戶外爬山、散步的就和同好前往,想「宅」在飯店(或民宿)也行,要利用飯店設施運動筋骨的就去運動,平時工作勞累、想補眠的也可以多睡一會兒;拍照的時候,各有不同「組合」,老、中、青可分三組合影,也能各找親戚合照,最重要的是大合照,盡可能每一位都入鏡,都是往後很好的回憶。「最近有小時候見過一次面,長大後一直未謀面的表姊參加家族旅遊,彼此才知道原來都在高雄工作,而且距離不遠!」王琡雅說,因為家族旅遊,近親、遠親的感情都能維繫,子姪輩有機會認識叔叔阿姨和更高輩分的長者,長輩也有機會看看一年一年長大的子孫,小朋友聽聽長輩講講家族的事蹟,和樂融融。今年8月中旬,王琡雅的兄弟姊妹們又完成一次「家人旅遊」,和家人一起收藏美好又難忘的旅遊記憶。【更多精選閱讀】熟齡旅遊想尋個自在?旅程規劃抓住一個關鍵上有老,下有小!最好的「大家族旅遊」有2技巧!推薦▶▶▶找同好,來揪團!不用line來line去,揪團幫手搶先體驗》
-
2020-08-29 性愛.愛情診療室
《三十而已》婚姻親密關係就是「需求交換」,雙方需求不同躲不過失敗的婚姻
社會心理學有一個概念,是由霍斯曼學者提出的「社會交換心理學」,他指出任何一段關係的存在,都是靠著資源交換來取得平衡,交換的資源不限是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若今天天秤歪斜了,感情就會出現裂口。物質的追求可以靠金錢來填滿,但是精神層次的滿足卻是金錢買不到的,每個人重視和追求的都不盡相同,像是: 《三十而已》裡的許幻山追求理想、王漫妮內心渴望物質、鍾曉芹想要被愛、被關心和陪伴的感覺。親密關係本是一場「需求」交換,或許聽起來很刺耳,但當我們感受到自己不再從對方身上得到安心、得到成就感、得到滿足,便會開始思索這段感情維繫下去的意義,甚至考慮其他可能發展的關係。 《三十而已》的大結局,讓我們看到三對男女關係如何從看似圓滿走向破碎、從平淡走向出現生機。大部分的人都很難察覺感情的裂口,總是等到問題發生了,才來思考問題怎麼會發生?卻被當下混亂的情緒所蒙蔽,看不見問題癥結點。(一)長期壓抑「需求」許幻山是位設計煙花的藝術家,需要靠自由創作獲得「自我價值」,卻由著顧佳打理公司、教育兒子的一切,從未「真正」表達過內心的感受。顧佳是位全職太太,善於掌控全局,主導公司和家庭,追求單方面她想要的、她所謂「更好的生活」。如:就算房子已拿去抵押,也要買爆款名牌包做為打入太太圈的敲門磚、拉低姿態就為了讓兒子進入頂級幼兒園、賣掉精品包籌錢逼兒子學騎馬,說是要為兒子出國留學準備,其實是要解決公司的資金缺口。裂口:幻山對顧佳說,你有沒有為我的作品不值過,自從開了這家公司,我聽到關於作品的第一句話就變成,成本多少?利潤多少?結局:許幻山出軌,卻不認為全是自己的錯,後來因爆炸事故入獄,顧佳離婚。(二)不溝通彼此的「需求」鍾曉芹在充滿的家庭中長大,興趣是養貓,在感情中渴望「被照顧」。陳嶼的童年遭逢父親背叛、很小就擔起照顧調皮弟弟的責任、替弟弟挨打等。從小缺乏愛的他,極少被關注,不敢去想自己要什麼,也不懂得對別人表達愛,興趣是養魚,和曉芹相反。除了興趣和個性的不同,兩人的矛盾還很多,陳嶼經常花心思在工作上,懶得和曉芹溝通,對她冷暴力,家中就像一灘死水,沒有人聲。此外,陳嶼非常討厭「麻煩」別人,會嫌氣曉芹總是在他出差時跑回家住,也不喜歡曉芹爸媽來家裡煮飯,覺得曉芹沒有長大,其實是對曉芹家庭美滿「嫉妒感」的延伸。裂口:陳嶼堅持婚姻五年內不有孩子,他認為兩人都還沒準備好當父母,更害怕自己沒辦法勝任「父親」的角色,但曉芹認為是孩子知道爸爸不歡迎他,而胎停。結局:鍾曉芹在三十歲的第一天離婚,兩人卻還是同居狀態。曉芹開始注意到陳嶼的好,默默為她做的事。因為有人開始對曉琴的追求,讓陳嶼認清自己的冷漠自私,開始改變,尊重曉芹養貓的興趣,兩人學會溝通,看見了對方的需求,最後復婚。(三)隱藏真正的「需求」王漫妮是位奢侈品品牌的senior sales,努力在上海紮根,光是租房就花了月薪的一半,八年來沒有什麼存款,去歐洲郵輪旅遊時用信用卡「分期付款」為自己升艙,沒有在能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消費,顯而易見,王漫妮的拜金。裂口:在歐洲郵輪之旅,王漫妮認識了來自行政艙的梁政賢,既多金又溫柔,符合自己對另一半的期待。但當對方要求「開放式關係」,又讓渴望婚姻的她陷入「自我衝突」:她還是需要一段乾淨的愛情來體現「女人的價值」。結局:意識到自己將物質需求包裝成愛情幻想,放下自己對物質的追求,選擇出國留學,尋求自我價值。在感情中,我們會去放大自己的付出和報酬,我們會權衡利弊,來決定關係的去留。首先,我們必須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麼?以及,對這段關係的期待是什麼?當關係無法滿足兩人的需求,人就會在感情中感到疲憊和空虛。因此,正視自己的需求,同時也關注對方的付出和需求,就能清楚自己在這段感情中的定位和價值。【本文為媽媽經所有,非經授權請勿轉載】
-
2020-08-28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醫師世家遇病也慌 2歲發燒過度治療險致命
小時候生過一場不知名的大病,進行了長時間的治療,家人在無助時,什麼療法都嘗試,但來自大家庭的愛卻差點成為壓垮兩歲孩子的「稻草」。疑似過度治療反而造成胃潰瘍、致命的雷氏症候群。最後是擔任小兒科醫師的親戚一句「我們讓他自然好吧!」讓我奇蹟似活下來。兩歲那年,我原本是活蹦亂跳的孩子,一夕之間,突然病倒,爸媽帶著發著高燒的我四處求醫,卻沒有任何一個醫師能找出病因。「雖然我家是醫師世家,但當父母跟當醫師是不一樣的。」愛子心切,好怕我燒過頭、有後遺症,不只爸媽措手不及,大家庭成員都慌了。太多治療病情變更複雜我在多家醫院接受各種治療,展開了由抗生素、點滴陪伴的日子,家人們也踴躍幫忙,開始推薦各種療法,「中藥、草藥當然不會少,甚至曾經吃過犀牛角治療。」誰能料到家人的好意,讓年僅兩歲的孩子接受太多治療方法,因過度治療而誘發病情變得更複雜化。現在回想起來,當初我可能只是病毒感染才發燒,其實應該一周就會退燒,但在治療過程中,我可能是服用了含有阿斯匹林的退燒藥,結果產生雷氏症候群。在接受好幾個月的急救、治療過程裡,連我的爸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孩子,每天被可能失去孩子的痛苦折磨。大難不死更珍惜生命全家人快失去希望之際,一位親戚出現了,剛好是小兒科醫師,他看了看我,默默地建議將治療方法改為支持性療法,將所有治療化繁為簡,水分不足就補水、發燒就給退燒藥物、缺氧就輸氧氣,看似簡單的支持性療法,真的改善我的症狀,幫助我過關。大難不死,親戚多認為,歷經病魔的我,可能也活不久,但替工作繁忙父母照顧我的姑婆卻不這麼認為,她總是說著,「你的命不該絕,所以應該要回饋。」我因此格外珍惜家人,既然老天爺給了我再次活下去的機會,我就用樂觀的態度,迎接有太多不確定性的人生,把握每一天。反思身體自我修復能力那段重病到依賴支持性療法康復的故事,使我開始反思身體自我修復能力與藥物的關聯。其實如今仍有非常多的疾病無法解釋、原因不明,需要靠自己修復,藥物只是在輔助,但優異的修復能力關鍵在於素質良好的身體,冥冥之中,預防醫學的觀念將我推向家醫科領域。得來不易的第二次生命,讓我格外重視健康。醫師生活雖然忙碌,但我一定會空出時間運動健身、好好休息。這樣的生活態度,更成為我說服患者更正惡習,落實健康生活習慣的最好教材,醫師身體力行「站在你面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讓患者知道這些好生活習慣都是能辦到的。陳柏臣小檔案現職:•書田診所家庭醫學科醫師專長:老人醫學、安寧、長照、職業醫學、戒菸、醫學美容興趣:出國旅行、投資理財、健身、游泳、網球、享受美食經歷:•衛福部台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衛福部台北醫院社區醫療部主任•萬芳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中英醫院醫務執行長
-
2020-08-27 新聞.長期照護
疫情間申請外籍家庭看護工重新招募 注意事項看這裡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今(27)日表示,雇主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期滿,如仍有照顧需求,應於所聘僱的外籍家庭看護工聘僱許可期限屆滿前4個月內,向勞動部申請重新招募許可。勞動部進一步說明,為避免傳染風險擴大、減少移工跨境流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勞動部鼓勵雇主優先期滿續聘,繼續留用同一名移工。但,雇主辦理外籍家庭看護工期滿續聘申請期間,應於該外籍家庭看護工的聘僱許可期滿前4個月內先申請並取得重新招募許可,且應於聘僱許可期滿前2至4個月送件辦理期滿續聘許可的申請。如果外籍家庭看護工的聘僱許可期限將屆滿未能及時申辦重新招募許可,雇主仍應於前述規定的申請期間同時送件申請重新招募及期滿續聘許可。為使申請作業順利,請雇主多加留意辦理時程及應備文件,並確認申請書表資料欄位是否完善,避免影響期滿續聘許可的申辦。此外,勞動部今日也特別說明家庭看護重新招募退補件主因,包括:雇主或被看護者地址與戶政資料不符、雇主欠繳就業安定費、未辦理外國人解約提前出國驗證程序,以及未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推介程序等。勞動部指出,現行外籍家庭看護工核准工作地址係以雇主戶籍地址、被看護者戶籍地址或第三地擇一填寫,雇主申請時應正確填寫雇主或被看護者戶籍地址;另雇主應於外籍家庭看護工聘僱許可期限屆滿前4個月內或於聘僱許可有效期間中途解約提前出國者,於外籍家庭看護工預定出國前4個月內,以切結外籍家庭看護工會遵期出國方式,向勞動部申請重新招募許可。如外籍家庭看護工預定出國日期並非在聘僱期限屆滿日前14日內,雇主應至外籍家庭看護工工作地縣(市)政府辦理解約驗證程序;另依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第12條之1規定,雇主申請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應先向衛生福利部公告的醫療機構申請被看護者之專業評估,並至工作所在地縣(市)政府的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推介本國籍照顧服務員,有正當理由無法滿足照顧需求而未能推介成功,才可以申請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因此雇主申請前應確認推介程序已完成,並如期繳納就業安定費,才可避免無法順利取得重新招募許可,影響後續引進或續聘外籍家庭看護工的期程。
-
2020-08-27 橘世代.健康橘
「阿公阿嬤出來玩」!小朋友揪長輩出遊,一起長大
范姓老翁不忍長期臥床的妻子受苦,日前闖入嘉義某長照機構,灌妻子強酸再自飲,經搶救後不治,又一起長照悲歌引發外界關注,嘉義基督教醫院指出,「老老照顧」現象越來越多,年老照顧者需要喘息,常常悶在家中會有負面想法,嘉基與雙福基金會合作辦「銀響夏令營」,讓年老照顧者接觸國小學童,讓他們感到被需要,忘卻照顧的心理壓力。銀響夏令營有別於一般才藝班、安親班,約25名國小學童和長者朝夕相處,共同生活1個月,平均年齡81歲的長者與學童上烘培課、運動課、手作課、氣球課、平板課等課程,擦出一段「青銀時光」的火花。「阿嬤請您說出2個城市的名稱」、「阿公您走到這格要大笑三聲」,夏令營都是孩子們和長者一起玩遊戲的笑聲,希望能讓長者暫時忘卻負面想法,重拾開懷大笑,讓這些老大人們能在學童面前展現「爺奶就是厲害」的自信心,長者也因為學生聽不懂台語而努力說出國語,為的就是要和孩子們說話、聊天。如夏令營中玩起嘉義版「憶起嘉好」悠活大富翁益智桌遊遊戲,以長者和學童都熟悉的嘉義市為教材,說出風景區、植物名時相互搶答。烘培課時,長者專心聽講師步驟,擔任起助手指導學童操作順序,平板課時還有長者指導學童,一起完成遊戲關卡。嘉基社區服務部主任林玉琴說,許多年老照顧者常常悶在家中,沒有接觸人群,或是每天就是往醫院、照護機構跑,常有負面想法,有7旬婦人長期照顧臥床丈夫,走出戶外參加夏令營活動,常常說「孩子們的笑聲就像天籟」,也喜歡孩子們的撒嬌,抒發平常的照顧壓力。在一個月的老少幼共學互動中,學生對老化有很多問好,現場的社工員及照服員耐心的說明原因,讓學生了解到老化不是只有去認識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樣貌,也需要親自深入接觸,讓學生學到課本裡看不見的知識,看到老化的多元面貌。嘉基院長姚維仁表示,透過「代間融合」讓年老者與年輕世代一起進行生活學習,藉由彼此鼓勵、關心、溝通、分享與合作,高齡者自動自我充權培力,提昇自信心,對生命的延續也覺得較有盼望,鼓勵長者都能走出家中,特別是老老照顧的照顧者,更需要更多地參與社會。樂齡精選延伸閱讀↘↘↘。「這樣玩,防失智!」5款樂齡桌遊讓你存腦本。「我的室友小我50歲!」-兩代女子的共居故事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27 新聞.生命智慧
中年後接連送走父母兄姐,終學會面對死亡...廖玉蕙:人生苦短,你還要花時間冷戰?
約定的採訪時間一到,穿著年輕牛仔褲的廖玉蕙現身,輕輕走來,笑容堆了滿臉,眼睛彎彎的,說起話來字字珠璣,又幽默得十足親切。她是獲獎無數的散文作家、大學教授,回到家庭,是妻子、母親、婆婆,也是2個小孫女的阿嬤。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她一樣沒有少,平凡中卻品嘗出不凡的滋味。走過69個年頭,一個女性人生中可能經歷的各種角色,她幾乎全部包辦。問起在多種不同身分之間切換,哪一個角色的扮演相對困難,廖玉蕙認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但一定要選一個的話,我會選擇『母親』。」 兒子反骨叛逆,挑戰傳統教養觀念 回想帶孩子的歷程,雖然有家人幫忙,廖玉蕙依然和其他職業婦女一樣,在職場和家庭兩頭燒。約40年前,丈夫出國進修,她一手牽著1歲多的兒子,肚裡還懷著女兒,一大早匆忙趕上班的情景,仍舊歷歷在目。 孩子漸長,她開始操煩兒女的課業和教養,和所有母親一樣求好心切。「那時候也在工作中衝刺,你看到他們慢條斯理就不順眼,比他們還著急,哈哈!」 她的女兒溫柔貼心,兒子卻是天生反骨,叛逆、頂嘴一樣也沒少。「比如我說,欸,你房間不用整理一下嗎?他回我,誰會看?我說我會看啊!」兒子立刻回敬:「那你把門關起來啊!我房間又不是要做展示館。」 「他反應比較快,當你說不過他,你就氣急敗壞,他邏輯又很好,來訓練我們的耐力!」一晃眼,幾十年光景過去,談笑間仍不時透露著為人母的甜蜜。 成年後,兒子喜歡跑夜店,廖玉蕙擔心深夜容易出事,腦中小劇場不斷幻想各種情節,「他會不會在停車場跟人家起爭執?然後倒在地上正在滴血?」 某夜,憂心忡忡等到凌晨3點,才等到兒子回家,他卻彷彿沒事似的,「那次我氣得不得了!但他還是沒改變啊!」冷靜之後自忖,「我幹嘛那麼崩潰啊?畢竟他也沒闖什麼禍。」 「就是常常在開放和封建之間游移擺盪,時而覺得自己要開放,時而又會受制於傳統的概念。」廖玉蕙成長於台中潭子鄉間,從小受到母親嚴厲管教,加上知識分子的養成,她還是有一套自己的原則。 「我維持整潔這一點,也有被媽媽影響。」有趣的是,她這幾年當了阿嬤,「現在又完全失守!」小孫女來家裡,袋子一轉,嘩一聲就把玩具全都倒出來,散落一地。「後來我就跟她們講,只要玩完有收乾淨就好了。」 年紀漸長,加上2個小孫女的「訓練」,廖玉蕙笑著承認,她的規矩已經寬鬆許多,「年紀大了,妳也不想花太多時間計較小事情。人啊!就是要『自私自利』,多為自己想。」 夫妻吵架拌嘴,不再浪費時間冷戰 回憶二、三十歲,剛進入婚姻時,容易為了小事對丈夫生氣,但好脾氣的先生,總是不明白女人心思。「以前吵架我就冷戰,後來發現根本沒『處罰』到他嘛!處罰到愛講話的自己啊!有時候不小心開口,想說,欸不對,我不是在跟他吵架嗎?」 「其實雙方有不同觀點,脾氣難免,但你要讓自己趕快從這個局面中出來。所以,『自私自利』是對的。」廖玉蕙笑著說。後來,夫妻倆約法三章,吵架後一定要互相道歉,其他的就不必計較太多。 尤其,年過半百之後,「看到身邊的人一個、一個凋零,開始覺得人生苦短。離終點愈來愈近,你還要花無謂的時間去冷戰嗎?」 50歲後照護家人,與死亡直面相照 廖玉蕙是家中老么,41歲就送走父親,50歲時,母親和兄姊也已年邁。「他們慢慢地一個、一個過世,我是送走一個又一個。到了現在60幾歲,已經走掉了媽媽、大哥、四姊夫、二姊、三姊…幾乎是排著隊來,你會覺得,開始要跟死亡直面相照了。」 曾經,廖玉蕙很害怕死亡,但經過一次次照顧生病家人的淬鍊,她已能勇敢面對。曾經身為照顧者的她,也不認為肩上扛的是重擔,相反地,亦是一種「自私自利」的愛。 「以前媽媽住台中時,會打電話跟我抱怨,或是說她哪裡又不舒服,我乾脆把她接上來台北,和我們一起住,你就不用懸著心,可以讓自己安心。」 母親住在台北的那一年,也是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年。儘管年老的母親仍像年輕時一樣挑剔、不易相處,但「我跟她說,媽,妳跟我住的這一年,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時光。」 送走母親之後,她開始擔負守護家族的責任,照顧兩個接連罹癌的姊姊。「我二姊喜歡旅行,她抗癌的3年之內,我就帶她去了10幾次旅行,去宜蘭、日本、香港…國內外都有。」 美好的旅遊,對癌症病人來說卻是一路顛簸,嘔吐、內急總是突如其來,病魔時刻相伴。某次,一輪紅色落日映照下,一行人在陌生的鄉間道路焦急穿梭,只為了趕緊替姊姊找到廁所。 事後,姊姊強調,「我只是暈車不舒服,你們不要因為這樣,以後就不帶我出來。」廖玉蕙看著姊姊,語氣異常堅定,「姊,只要妳喜歡,就算妳在半途不幸過世,我都不會有罪惡感,我也不會內疚,因為我達到了妳想要的旅行!」 走過半百人生,反而愈活愈聰明 如今,回想這一切,「半百」確實是個關鍵時間點。「50歲之前,姊姊還健康,父母也都安在, 50歲後那些事才陸續、陸續地來。」還好,隨著時間推移,長進的不只有年齡,還有智慧與圓融。 現在的廖玉蕙,已能正面迎接人生最冷冽的風雨。「你知道那是不可逆的事情,所以坦然接受。」「也知道怎麼做對別人是好的,年輕時沒想得那麼周全,所以50歲後,覺得自己變得愈來愈聰明。」 照顧自己的小家庭,也守護著大家族。對家庭經營很有心得的她,日前將夫妻、親子、祖孫的相處日常與省思,集結為《家人相互靠近的練習》一書,期待透過自己的書寫,讓每個家庭彼此更加親近。 面對成年子女,母親憂慮絲毫不減 家,不只是避風港,更是一輩子的學習場域。如今,兒子來到不惑之年,女兒也已38歲,但母親的擔心,仍無處不在。「我女兒還沒有結婚,我就擔心她以後會不會孤單,也跟她說,妳有氣喘妳要注意喔!」擔憂之餘,她試著調適心情,「後來想想,很多優秀的人都沒有結婚,也沒問題啊!」 「那我兒子,他結婚生了2個小孩,難道我就不擔心了嗎?他們夫妻創業開餐廳,弄了一間四層樓的房子那麼大,花了好幾百萬裝潢,現在不景氣,會不會倒閉?房租會不會調漲?以後房東還要租給你嗎?」 不過,她同時學會換個角度思考,「他也沒做什麼不法或讓你丟臉的事,反而因為我自己很膽小,特別欣賞『冒險性』。看著他們夫妻每天都很努力在打拼,我也很感動。」 日子平凡美好,人生已無所畏懼 從教職退休後,廖玉蕙將生活安排得相當充實,化解了不少對子女的憂慮。寫作、演講、照顧孫女和親友是她的日常;她也替來信的網友評論文稿,甚至變身諮商師,以自己豐厚的生命經驗,解答網友千奇百怪的人生難題。 年近七旬的日子,簡單而美好,身體還算健康,只有些腰痛、肩頸痠痛的小毛病。廖玉蕙珍惜眼前的幸運,依舊笑口常開。她說,老,並非將至,而是「老已至」,但是,她並不害怕。 即便未來發生些什麼,「來吧!人生,就是接受所有。」●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想離婚的人變多了?一場疫情,竟引發婚姻危機...心理師6招化解衝突,相看不再兩相厭.40歲大關前,經歷妹妹中風、父親癌末,她從記者轉做諮商心理師─林靜君專訪.孩子回家總跟爸媽吵架?5個溝通習慣,親子感情變超好!
-
2020-08-27 橘世代.健康橘
30而立兒女心聲「爸媽,我活得辛苦,但你們得放手」
不論你是否成年,在父母的眼裡,你永遠都是孩子。但你會開始想提醒父母你已經長大,已經不再是孩子了,你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間,你可以為自己負責。但是坦白說,讓父母承認你長大了,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一個前提。最大的前提就是經濟獨立,你賺的錢至少可以養活自己,這是你獨立的第一步。我在27歲的時候就開始被家人催婚。最一開始我是非常反感的,因為我覺得過了18歲就是成人了,25歲都有能力賺錢養活自己了,為什麼家人不能讓我好好享受一下這幾年可以自己做決定的生活呢?父母經常擔心自己的孩子。可以說,他們比我們還容易焦慮。國高中的時候,父母限制你談戀愛,怕談戀愛影響學習。他們覺得,那時候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很多父母也跟孩子保證等你上了大學就真的不管了。然後,很多孩子也真的這樣去做了,大一玩瘋了,大二談戀愛,大三失戀,大四可能就是畢業即失業吧!畢業後剛出社會的頭三年,我們都在慢慢地適應社會,尋找自己的興趣,探索未來的職業規劃。這時候,雖然整個社會的氛圍讓人覺得有些壓力,但那個年紀、那個狀態是非常好的。因為,沒人關心你多大了、是不是該談個戀愛,你身邊的同學好友也都在拼了命地工作,甚至有的人已經升職或計畫跳槽。這時候的我們大都沒有存款、沒有自信,戀愛或許是生活的調劑,而婚姻又離我們太過遙遠。但是,父母不知道你的這些心路歷程,他們就覺得,你找個工作好好做幾年,就可以考慮結婚的事情了。而逢年過節被逼婚也不是這幾年才有的風潮,這是很多人走入社會,有個穩定工作後就會遇到的事情。那時候的我非常討厭自己人生被別人安排的感覺,所以每年過年心態上就像要回去幹架一樣,誰催婚就嗆誰。我以為透過這種激烈的方式去宣誓,去告訴全世界「這是我的地雷,你們最好都不要踩」,這樣大家就能夠放過我。但,怎麼可能?往往是三姑六婆的隨口一問,我就自己先氣炸,把自己累個半死。那時候的我特別敏感,如果我老媽也加入這個催婚戰局,我就會認為她就是不夠懂我,她就是傷害我最深的那個人。我們對親情的要求有時候反而更沒有底線,我們要求家人百分之百的守護、百分之百的相信以及百分之百的愛,而且這些要求和付出都是單向的。父母要在我們任性的時候百分之百地支持,不能表示懷疑;父母要在我們自認為成熟的時候百分之百地安靜,不能多問一句;父母要在我們失敗的時候百分之百地理解,並且送上關懷和包容。仔細想想,這哪是父母,分明是神。這幾年很多嘲諷父母言語和行為的影片一夕爆紅,我想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們內心非常渴望有些事我們說一次,父母就要聽進去、記住,然後這輩子都要遵守。人生前二十年你都在聽父母的話,被他們「牽著走」,忽然有一天,你說你可以獨立了,現在你要自己做選擇,而且你說的就必須被認可,不認可就是不尊重你,然後你就開始耍脾氣。你想想,這是不是剛好證明了,你還很幼稚?而且除了發脾氣之外,你找不到其他有用的解決辦法。有一年過年回家,那時我外婆還在世,她帶著我的三個阿姨一起「圍攻」我,和我討論什麼時候要結婚的話題。我當時和他們激戰一番,覺得自己就好像舌戰群儒的說客,直到後來冷靜下來,我才發現根本是「雞同鴨講」。從那個時候我就明白了一個道理:有的表達之所以很無力,是因為你只是為了自己想說而說,不是為了讓對方瞭解而說。你沒有任何解決辦法,你只是在講自己最想講的,並沒有從對方的角度出發,說出讓他們能接受的答案。後來,我學會了敷衍幾句,學會了反問。誰問我怎麼還不結婚,我就說:「我也很急啊,可是現在就是找不到對象,你有沒有誰可以介紹給我?我不太挑...」這樣的對話重複幾次之後,我逐漸明白了,很多時候親戚朋友問你「怎麼還不結婚啊?」其實未必是真的關心你,只是無聊時需要一個話題而已。因為不問這個,他們也會問你「一個月薪水多少啊?可以存多少啊?...」對他們來說,並不是真的想要一個答案,只是想開個頭而已。除此之外,結婚還意味著人生的狀態。當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很容易針對異己,什麼叫作異己?就是和他們不一樣的人。「你表弟表妹都結婚了,孩子都生出來了,都快要可以來要紅包了,你怎麼到現在還沒打算結婚?」你要學會允許這種好奇心的存在,也要找到更好的回應方式。我看到很多人都在教大家怎麼反擊,甚至還把一些嗆人的話寫在衣服上,讓對方不必開尊口,我覺得這些都不過就是博君一笑罷了。如果你知道催婚這件事為什麼發生,也就有了一套答案,那麼到底是敷衍過去,還是要硬碰硬,其實都無所謂。重點是,你在說那些答案的時候,是笑著說,還是壓抑著怒火說;你說完之後心情是坦然的,還是氣得三個小時都不能平靜。當我逐漸看明白這些之後,心態就平和了。漸漸地,我也學會了一些和親人的相處之道。以前我老媽經常會忽然打電話給我,其中有好幾次我正在開會。看到我媽打來的電話,心情就會一下子變差,每次我接起電話,都會冷冷地說:「我在開會,待會打回去。」後來我問自己,如果這是一通其他人打來的電話,我也會這樣嗎?我想了想,或許是因為,這是我老媽打來的,我才會火大:為什麼要在我上班的時候打電話呢?不是昨天才跟妳通過電話嗎?妳不知道我很忙嗎?想到這裡的時候,我忽然意識到,原來在我心裡,雖然自認父母一直都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可是我在對待他們的方式上,他們好像連一個陌生人都不如。因為他們很重要,所以我也用很高的標準要求他們,但是,這其實很不公平。我不能阻止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惦記或者擔心,哪怕她沒什麼重要的事,哪怕她要和我說的就是一些最近哪個親戚的孩子又怎麼了的小事,我也需要給她一個這樣的機會和溝通的橋樑。但我平時有工作在忙,我的忙碌並不是父母所能理解的,比如我加班的時候,父母就會說,為什麼不回家?這樣的工作那麼累幹嘛還做?快點吃飯!別把身體搞壞了。我要做的,是在自己的忙碌和父母的關心中找一個折衷點。後來,我固定在每週一晚上打電話給我媽,並且逐漸形成一個規律。從那時候起,我不再只會報喜不報憂,我會告訴她我升職加薪的消息,也會告訴她我出包了、加班了。我希望讓她明白,北漂到大城市打拚,沒有什麼東西是白來的,妳兒子在努力,而他只是一個資質平庸的人,即使在妳的眼中他很優秀,但在這裡,優秀的人太多了。另外,我需要學習、需要認識世界,不論是再求學還是出國,對我來說都是認識世界的一個途徑,而不只是單純的像父母說的那樣,為什麼不把錢存起來?白白浪費錢有什麼用?我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談話,終於讓父母明白了—孩子長大了,他的見識是來自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他有能力承擔選擇的結果;他辛苦、忙碌,但依舊愛著你們。在我結婚的前幾年裡,老媽總是喜歡在電話裡不斷提醒我,告訴我不要一直負責煮飯,要讓妻子一起做家事,不然習慣了之後,這輩子就真的都是我一個人負責煮了。她還詢問我跟妻子到底誰管錢,甚至還會打聽過年的時候給妻子娘家多少錢。每次我聽完她的建議都會告訴她: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人也不一樣了,妳說的那些早就不適用了。可能妳看不慣年輕人總是叫外送、動不動進餐廳吃飯的生活方式,但對我們來說,每天下班之後都在家做飯,反而是另一種形式的工作。兩個人生活在一起,都賺錢,彼此都有對金錢的支配能力,其實不涉及誰管誰。我知道妳希望我們好,但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時代不一樣了,如果還想著舊方法,更容易出問題。這樣的話說的次數多了,她慢慢地也就不說了。另外,我也遇到了長輩催促生孩子的問題,雖然很早就表示過不打算生孩子,但老媽似乎並不相信。直到有一次又在電話裡提起這個話題,我那次真的是壓不住火氣,說了兩句重話之後就掛了電話。我想這麼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於是又想了一個折衷的方法:之後老媽每催一次,我就往她戶頭裡存一千塊。直到後來又到了某個臨界點,我就徹底和老媽攤牌,讓她看看自己的戶頭現在有多少個一千塊,那就代表她催過多少次。我說:「我已經是成年人了,我知道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對自己來說最好,為什麼妳希望把妳的想法強加給我呢?妳知道妳一共催了多少次嗎?十二次!而且也才這三個月而已。如果我不快樂,難道妳就快樂了嗎?我不希望我們每次都是因為這個話題吵到不歡而散,我也在為我的家努力過日子,妳可不可以正視一下我的想法和決定?」從那之後,老媽沉默了許久,後來就很少再提起這個話題,也算是正視了我的選擇吧!親情,是無法割捨的牽絆,我們年輕的時候受惠於那個牽絆,成年之後也許會覺得變成了「拖累」,直到失去之後才明白,這個世界上最牽掛你的人不在了,從此你就真的是孤單一個人了啊。因為深愛,所以才更容易互相責怪。在和父母從爭執到和解的這幾年,其實就是在和一個指引了你二十年的老前輩逐漸找到最好的溝通方式的階段。不要單純地相信血濃於水可以解決一切,有了拆不散的感情基礎,還需要有方法去解決問題。向父母證明我們長大不難,但讓他們真心認可我們已經長大,很難。讓他們願意傾聽我們的想法,認同我們的決定,更是漫長的一段過程。我是用最笨的方法,不僅僅給他們看到結果,也和他們分享過程。我們在成長,其實父母同樣也需要成長。過去是他們在前面帶著我們跑,如今我們長大了,跑快了,別著急回頭埋怨他們為什麼跟不上,多一些耐心,等等他們,就像當年他們等我們長大一樣……※作者介紹:小川叔,作家,著作累積銷售突破百萬冊,並同時主持線上電台、開設線上課程。跨過三個領域、換過七個工作,曾提供一對一職涯諮詢,如今是個熱愛分享的「斜槓大叔」。著作有《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替這個殘酷世界給你的一記溫柔耳光》、《努力才配有未來》。本文摘自《窮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蘋果屋出版社 2020/07/10 出版精選延伸閱讀↘↘↘。卓冠廷寫給親愛的小鹿:勇敢追逐夢想 爸爸為你而拚。潘若迪:世上最難懂又最孤獨的人就是父親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成病毒輸出國? 學者建議出境自費篩檢 陳時中回應
今又增一名自台赴菲確診者,「台灣輸出病毒」個案8月有激增的態勢,雖排除掉部分個案,但迄今仍為七例。有專家建議,出境自費篩檢,對台灣輸出病例是否真的確診存疑才有證據,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維持現狀就好。陳時中說,每次遇到有確診者,大家心中所想的是把病人找出來或標示出來,那就安全了,那像過去SARS經驗,前段無法標示,所以一片混亂,後來發現發燒是各別診斷依據。陳時中說,但新冠肺炎沒有特別屬性,症狀從發燒、上呼吸道、到後來的味覺嗅覺異常等,也沒有確定症狀先後順序,既然沒有辦法確定,那是否透過試劑檢驗的方式來找出病人,需要更多科學證據評估。陳時中表示,SARS會極力把發燒人找出來,但在新冠肺炎沒有辦法這樣做,所以才說要戴口罩、把自己保護好,避免人潮多的地方,有生病的人要隔移開,有慢性病者更需要戴口罩,做到全面防疫。至於邊境管制,都是按部就班執行,重點還是本土社區是否安全。
-
2020-08-26 橘世代.健康橘
名醫在家當黏人老爸 張德明:面對分離,我澈底不知所措
《醫中有情》是張德明記錄行醫生涯中的溫暖與悸動、使命感與榮譽感;書寫最能耐煩解憂的親愛家人、描繪忙碌日常中療癒生命的繽紛世界、感恩歲月帶來的豐沛歷練,精彩試閱:隨著七月二十六日將屆,心情一直忐忑不安,愴然失落不斷襲上心頭,日復一日的嚴重。育三子,老大繼承衣缽,暫留身邊,早出晚歸,忙得如一尾窘龍,像極當年的自己。二、三兩子差五歲竟同時出國,一個家彷彿就這樣崩離了,就算練就一身箍桶神功,也絲毫使不上力。人生的路,奇幻迷離,匆匆歲月,不堪回首。一出生,家裡是四個人,然後是五個人,接著我認識了一個人,跳出來,和原來的那四個人說謝謝常連絡,我愛你們;再由兩個人,到三個人,到四個人,到五個人,以為就這樣天長地久,也一直緊密結合,形影不離。卻突然少了兩個人,他們又分別認識了一個人,揮揮手,謝謝再連絡,我愛你們。明明是輪迴,怎麼心情卻由喜悅到酸楚。這樣的路是幸福還是殘酷,是歡喜還是悲傷。悲欣交集、五味雜陳,不清不楚的不是滋味,卻無力回天。三個兒子都是琦的心頭肉,又何嘗不是我的。只是琦是摟抱著,我是凝望著,摟抱凝望都親情深重,懷裡眼裡都不忍釋手。情緒低落沉重,終究分離了,我竟茫然失據。我一直是剛毅堅強卻戀家黏人的爸爸,表現像硬漢,卻無時無刻把他們叼含著。帶著全家遊遍大江南北,吃遍山珍海味。有時像雄獅一樣剽悍,南征北討毫不膽怯,有時又像小貓一樣柔弱,磨蹭討抱痴情揪心。二三十年過去,恍如昨日,今天,我卻完全的不知所措。親愛的兒子們,人生常非順遂,遇到困難時,要沉靜下來,一開始,一定會有許多挫折,講不清理還亂,過去跟爸媽發發脾氣或嘔嘔氣,也許就解決了,現在只能自己面對。但無論怎麼做,要堅信人生都有出路。困苦時,要蹲下身子,養精蓄銳,勿喪了志氣,徐謀再起;惶惑時,要淨了心神,回到初衷,勿亂了方寸,冷靜應對。也許想想爸會怎麼做,媽會怎麼做,思慮清楚調整好,就勇往直前。要堅強、要勇敢,無畏無懼、無怨無悔。人生路很長,勿拘泥一事,局促不前,要高裡看、遠裡看、跳出來看、甩開來看,御繁為簡,專注速決。爸不能一直牽著你們,但會一如既往的深情凝望。路途縱然遙遠,但請相信,爸會望穿秋水的跟隨,爸媽其實一直都在身邊。爸爸充滿了不捨,無法置信你們的離去,在爸爸眼裡,即使你們已經這麼優秀,卻似永遠的羽翼未豐;但爸爸也明瞭,你們終將獨自探索世界,因為那裡有你們無垠的天空,有你們美麗的人生。請記得正直、勇敢、誠信、快樂,帶著爸媽全心的祝福和永遠的思念,健康悠然的翱翔天地。本文摘自《醫中有情》,天下文化 2020/06/17出版【延伸閱讀↘↘↘】。吳宗憲寫給寶貝女鵝Sandy:只想當平凡父親…妳才是主角。潘若迪:世上最難懂又最孤獨的人就是父親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8-26 科別.感染科
新加坡登革熱疫情史上最高 出國防蚊有這些症狀要留意
國際航班陸續復飛,與東南亞商業往來等逐步恢復,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提醒,新加坡登革熱疫情史上最高,出國除了防新冠肺炎,也要落實防蚊措施,回國後若有發燒頭痛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國內民眾平時應做好環境孳生源清除,避免讓登革熱有機可乘。今年國內外忙於新冠肺炎防治,夏季熱議的登革熱,今年較少出現在民眾面前,但其實據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4例本土登革熱病例,13例居住桃園市,1例居住新北市,桃園市桃園區長安里周邊群聚至8月22日監測期滿無再新增病例。另有58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為多,近1個月有2例分別自印尼及越南移入。監測資料顯示,東南亞國家疫情多處高峰或流行期,泰國、新加坡、寮國及印尼病例數高於近年同期,其中新加坡已逾史上最大疫情(2013年全年總數22170例)。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蘇家彬提醒,地方政府針對自東南亞入境居家檢疫對象,如發現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者,應儘速安排就醫,並加強登革熱檢驗。蘇家彬也說,近日國內各地持續有降雨機會,雨後若未及時清理環境積水容器,易成為病媒蚊孳生的溫床,籲請民眾雨後應落實「巡、倒、清、刷」,此外,下周起各級學校陸續開學,提醒學校動員全校師生全面檢視校園中是否有潛在孳生源,以降低病媒蚊孳生的風險。民眾如出現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活動史。也請醫療院所提高警覺,加強詢問就診者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並可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並及早通報,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工作。
-
2020-08-24 名人.精華區
魏福全/重建顯微手術輸出國際 台灣是搖籃
新冠肺炎疫情橫掃全球之際,台灣防疫成果斐然,守護國人健康,更已能協助許多國家。「台灣能幫助、台灣正在幫助(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 Helping)」是事實而非口號。多年來,「台灣已經幫助」的事蹟常為國際媒體報導,尖端醫療的重建顯微手術就是其中之一。可供訓練的醫學中心很少利用手術顯微鏡進行縫合微小血管、淋巴、神經的手術及自體組織移植,以重建身體各部位的缺損。這種手術萌芽於1960至1970年代,如今已經成為外傷、腫瘤及多種病變治療的主流,是先進外科治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這是一個至少需完成六年外科專科醫師訓練,才能再接受的訓練,養成難度高,加上儀器設備相對昂貴及師資缺乏,全球可提供訓練的醫學中心很少,因而顯微重建外科醫師嚴重不足,以致造成全球無以計數的人命損失及許多社會家庭無法負擔的殘障。長庚擁10多位世界級大師台灣投入這一領域較早,醫療制度完善,因此顯微重建手術的發展較其他國家好,其中長庚醫院更是40年來世界上病例種類最廣、病患最多、手術成功率最高、疑難個案希望所繫的醫學中心。長庚擁有10多位世界級大師,國內外醫師紛紛前來受訓,早在1990年代就是美國重建顯微手術學會推薦的訓練中心,為國際間公認顯微手術聖地「麥加」。1980年至今,訓練來自86個國家,150位硏究員及2000多位訪問學者, 已完成受訓的專家很多已晉升為教授、主任,成為他們國家或國際學會的領導人。林口長庚重建顯微手術中心提供國際學者的訓練分二種。第一種為一或二年硏究員( fellowship),每年由60至70名申請者挑選出7至8名;第二種為不需經過挑選,最長為期三個月的訪問學者(visiting scholarship)。在一年之中,每位硏究員都要接受顯微手術最重要的四個次領域,包括頭頸臉部、上下肢、乳房及軀幹各部位的游離瓣移植、臂叢及周邊神經,以及淋巴水腫超級顯微手術的完整訓練。長庚為世界唯一能提供所有顯微手術次領域訓練的醫學中心,除了開刀房、門診及床邊教學,還要參加至少每周二次的晨間學術討論會。硏究員訓練強調能力養成這個訓練計畫也強調硏究能力養成,每位硏究員都被要求參與至少一個臨床或基礎的硏究計畫,並完成論文,學術研究討論會就是為此設計。為了讓每個硏究員完成訓練後,都能有信心、順利完成每一個顯微手術,課程設計強調多次反覆手作。為避免術前思考不周、設計不完善,造成手術不良甚至失敗,要求團隊成員在術前針對個案重複討論,從相關文獻閲讀及批判,避免重犯前人之錯,新創意亦可做為硏究之用。總之,這是國際上最具獨創性的重建顯微手術硏究員訓練計畫。長期以來,長庚已是國際重建顯微手術醫師的大本營,但基於創辦人王永慶及整形外科創辦人羅慧夫的精神,仍不斷思考如何有效傳播到世界各地,2015年起成立了結合研究員訓練與長庚大學的「國際重建顯微手術碩士專班學程」,為世上第一且唯一的創新計畫,讓學術硏究成為訓練計畫中的重點。碩士專班訓練種子教師這種訓練種子教師「Train the Trainers」的設計,讓硏究員學習外科技術,也養成學術硏究能力。不僅可服務病患,也學會訓練下一代醫師的重要能力。目前畢業於這個學程者已有20多位,引起國際高度重視,相信對全球未來重建顯微手術的發展將帶來更大貢獻,台灣在尖端醫療的成就也將更閃耀於國際。
-
2020-08-24 新聞.杏林.診間
一生致力消滅子宮頸癌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家醫科退休醫師吳輝雄致力消滅子宮頸癌,2007年獲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醫療奉獻獎」肯定,他8月20日病逝,一生行誼留給後人無限哀思,8月31日上午8點20分在苗栗縣頭份市立殯儀館設家奠,及拈香告別式。吳醫師生前是運動健將,台北市建國中學的橄欖球隊選手出身,游泳、跑步等樣樣在行,還曾從頭份市住處騎自行車往返苗栗市上班,約2年前身體健康檢查,發現癌指數過高,後來確診胰臟癌,不敵病魔過世,享壽76歲。2001年他時任頭份市衛生所主任,向徐千田防癌基金會提出「消滅苗栗縣子宮頸癌計畫」,他全心全力投入,2007年獲醫療奉獻獎,2015年世界家庭醫師組織(WONCA)亞太地區會議在台北市舉行,吳輝雄在大會口頭發表「機動式子宮頸癌篩檢」等4篇論文,成了注目焦點。吳輝雄對子宮頸癌宣戰,他生前分享心路歷程,1971年在台北市立中興醫院實習時,婦產科病房住了一名南部頗負盛名的女醫師罹患子宮頸癌,因轉移沒幾年50多歲過世,後來才知道女醫師是大學同學的媽媽,當時吳輝雄已通過美國醫師考試,因此決定放棄出國,申請婦產科,師承徐千田。他認為子宮頸癌檢查最簡單,早期發現治癒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美國婦女每年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高達9成以上,台灣有很大落差,因此到處演講、篩檢,一天有時趕2、3場,有一次到社區到場不到10人,還有一次開著巡診車到偏遠地區,等了半天一個人也沒有。「說不會有挫折感是騙人的!」吳醫師偶爾提及些許的失落感,但他守得住寂寞,認為堅持只要能多救1個人,他再苦再累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