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航空已經宣佈,未來疫苗廣泛上市之後,搭乘國際航班的旅客必須先打疫苗才能登機。未來的世界,是否人人都需要一本疫苗護照,才能暢行世界呢?食藥署新冠肺炎疫苗臨床試驗之專家討論會議主席鍾飲文醫師建議,由於目前仍不知疫苗的效力有多高,因此,即使打了疫苗出國,建議回國仍需要隔離。
對於不是優先接種對象,可是急須打疫苗的民眾,疾病管制署長周志浩說,因為疫苗非常有限,會優先以九大類對象為主,而且以公費供應為主,可是考量急需出國,或有特殊需求的民眾,又沒有被列入九大類對象者,確實有在考量少量的自費市場。
台大副校長張上淳指出,全世界疫苗都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國內的公費疫苗都恐怕不足夠,因此應考量優先施打對象,再有餘力的時候,才考量其他族群。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九類優先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對象,包括:
第一:醫事人員(估33萬人)
第二:中央、地方、機場之防疫人員(估14萬人)
第三:維持治安的警察及憲兵(估9萬人)
第四:長照及社福機構的工作人員及受照顧者(估15.8萬人)
第五:為維持國家安全的軍人(估20萬人)
第六:64歲以上長者(估348.5萬人)
第七:19到64歲具重症高風險相關疾病者(384萬人)
第八: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3.5萬人)
第九:50到64歲成年人(530萬人)
至於未被納入試驗對象的民眾,則不建議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包括:
ㄧ、疫情控制不穩的慢性病患
二、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免疫系統疾病者
三、最近一個月接受大手術者
四、癌症正在療程或是將接受治療者
五、嘗試受孕或懷孕正在餵母乳的女性
▌延伸推薦: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advocacy.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advocac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