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兒童確診
共找到
101
筆 文章
-
-
2022-05-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腦炎發生率萬分之1「很嚇人」
兒童染疫引發腦炎死亡案例數不斷增加,國內已有十六例兒童重症,七人發生腦炎。十八歲以下兒童確診數占整體的二成,兒童疑似嚴重腦炎發生率達萬分之一,專家直呼「很嚇人」。此波兒童腦炎疫情,被認為與一九九八年腸病毒流行情況相似,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與預防醫學所兼任教授金傳春呼籲,兒童染疫亡需謹慎看待,應追蹤每個個案的死因,並找出危險因子,全力避免兒童染疫死亡的悲劇。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昨表示,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引起猛爆性腦炎「幾乎難以預防」,某些兒童因體質因素,感染後恐引起神經併發症,情況類似廿四年前國內爆發腸病毒七十一型,腸病毒七十一型透過顱神經進入腦幹,影響生命中樞,引發肺水腫、急性心臟衰竭,多數孩子一到兩天內死亡。李秉穎表示,從國外的案例觀察,新冠病毒會透過臉部神經進入腦幹,對於孩童而言會造成極大的威脅,臨床無法判定病毒何時會入侵腦炎,一旦病毒跑到腦幹,極可能「猛爆性發作」,唯一降低發生機率途徑只有施打疫苗。台大小兒部感染科教授張鑾英表示,兩者雖然都會引發腦炎,但表現與引發的機制略有不同。腸病毒以攻擊腦幹,引發肺水腫、心肺衰竭;新冠病毒攻擊位置不局限在腦幹,有時全腦都會發炎,且不會快速引發心肺衰竭,後續會因凝血不全症、多重器官衰竭等致死。張鑾英表示,我國兒童染疫病例數約占整體的二成,而疑似嚴重腦炎發生機率達萬分之一,她說,國內目前已經不只有七位兒童腦炎患者,實際計算為萬分之一的發生機率「很嚇人」,且許多孩子預後狀況不佳。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以目前兒童確診引發腦炎個案來看,多在急性期就發生,猛爆速度快,跟腸病毒急性期有點相似,但表現不盡相同,需集中個案討論、統計資料才能歸納結論。臨床醫師現已快速針對腦炎案例處置做調整,近期疑似腦炎的兒童案例,病情皆獲控制。黃玉成表示,五歲以下沒有任何疫苗可以施打,加上社區到處都是病毒,預防五歲以下兒童染疫,他說「不知道怎麼煞車」。防童重症 「政府要比病毒快」【記者劉宛琳/台北報導】國內兒童染疫發生多起併發腦炎案例,危及性命。國民黨副秘書長李彥秀提醒,政府必須盡快研究兒童腦炎原因,並推動全國性的預防兒童重症試辦計畫,擴充專責醫院及病房,同時提供兒童神經學醫師參與會診。李彥秀說,政府未先布局五至十一歲兒童疫苗,而Omicron造成兒童腦炎的病例數,「台灣是全球最多」,政府要跑得比病毒還快,必須採取更早期的預警,讓家長有判斷標準。
-
2022-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15兒童重症已7腦炎 李秉穎曝2異常症狀應儘速就醫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指揮中心統計,已有15名兒童重症個案,其中7人併發腦炎、4人併發肺炎、2人敗血症、1人在住家死亡,另1人為哮吼,死亡人數為5人。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表示,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引起猛爆性腦炎,幾乎難以預防,呼籲家長若孩子出現肌曜型抽搐、意識昏迷,一定要盡快送醫,且應盡快施打疫苗。李秉穎今接受《新聞放鞭炮》主持人周玉蔻訪問,他表示,過去台灣沒有新冠病毒流行經驗,難以了解兒童確診後引爆猛爆性腦炎詳細過程,只知道兒童感染病毒後,可能引起神經併發症。不過兒童引起猛爆性腦炎,有點類似1998年爆發的腸病毒71型感染,兩者臨床表現有點類似。李秉穎指出,某些兒童因為體質關係,感染腸病毒71型這類病毒,病毒會跑到腦幹,影響生命中樞,引起肺水腫、急性心臟衰竭,大多1、2天就會死亡。新冠病毒根據國外經驗,也會影響腦幹,台灣個案也有類似情況,感染後一下子非常猛爆,不見得救的回來。李秉穎說,新冠病毒與腸病毒有類似地方,可能因病毒感染呼吸道,病毒在某些人體內,經過臉部神經直接進入腦幹,導致孩童很大威脅。現在需不停向家長衛教,小朋友只要出現任何不正常症狀,包括肌曜型抽搐、意識昏迷,一定要盡快送醫處理。部分家長帶孩子到急診,但醫師評估後返家休息,後續卻又引發腦炎等,病程快速引發家長擔憂。李秉穎表示,這跟過去爆發腸病毒感染是一樣的,因為無法預測病毒何時進入腦幹,引起很大的併發症,尤其當家長帶孩子去急診時,病毒尚未影響神經,但漸漸地病毒跑到腦幹,突然猛爆發作,這疾病很難預防與治療,唯一就是疫苗。李秉穎指出,不過先前腸病毒71型施打疫苗後,還是有可能重症死亡,因為猛爆性發病,不可能把所有病人救回來,現在只能希望兒童儘速接種新冠疫苗,也提醒孩子現階段應避免暴露於病毒之中,要有接觸、隔離的觀念。
-
2022-05-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BNT沒搶到?醫籲別糾結:打半劑莫德納的保護力也很好
國內新冠肺炎持續延燒,每日確診數飆破萬例,不少兒童也在這波疫情中不幸染疫。而許多家長打算讓孩童接種兒童BNT輝瑞疫苗,期盼能藉此獲得保護力,導致疫苗預約率相當搶手。對於許多人搶不到兒童BNT疫苗,小兒科醫師張博揚在粉專「張博揚小兒科診所」表示,「不要糾結兒童版BNT,約滿了還有下一輪,莫德納半劑也是可以提供六足歲很好的保護力」。而疫情接連導致兒童腦炎重症死亡案例,許多家長相當驚慌,同時又面臨兒童BNT疫苗量尚未足夠。對此,張博揚更出面呼籲,「在這狂風暴雨的當下,手臂痛又算什麼」。貼文底下吸引回應,許多網友紛紛分享自身經驗,「我六歲的兒子打完目前也很好,現在能提供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我女兒5/2就打莫德納,現在好得很,真的不用怕」、「我女兒打莫德納已滿二週,正好在疫情嚴重的這個時候有抗體,真的是能打就打」、「真的!不懂幹嘛不打保護力比較好的莫德納,一直要去搶BNT,真的擔心可以向醫生諮詢,不要自己嚇自己」。除此之外,有網友詢問,兒童確診隔離完能馬上打嗎?張博揚回應,疾管署規定要三個月後再打,隔太近疫苗效果不好。
-
2022-05-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嚴防兒童重症併腦炎亡 家長須知「八大重症前驅症狀」
本土單日確診案例連續兩日維持在八萬多例,但中重症人數持續增長,從5月16日新增148例到今天已達223例,兒童重症案例再增2例,累計達9例,其中3例合併腦炎。指揮中心今召集專家制定「兒童急性腦炎的臨床處置指引」,專家指出,兒童染疫仍以輕症、無症狀為主,若不幸發展為重症,病程發展相當快速,避免重症合併腦炎或導致死亡,家長必須認識「重症前驅症狀」,協助孩子能盡速就醫。衛福部前部長、長庚大學醫院系小兒科教授林奏延表示,Omicron引起的兒童重症合併腦炎的患者有三大特點,多數是「學齡前」孩童、被診斷合併腦炎後約2到3天內過世、無其他疾病。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加護科主治醫師林建志表示,兒童重症合併腦炎的前驅症狀有「八大指標」,分別是體溫大於41度、意識不佳(GCS≤12) 、持續昏睡、持續頭痛、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抽搐、步態不穩。林建志表示,一般兒童染疫後,最常出現的症狀為發燒、咳嗽或流鼻水,開始發展為重症時會出現哮吼或合併腦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解釋,哮吼是指上呼吸道有嚴重發炎阻塞,讓患者出現類似「狗吠聲」的呼吸聲音。林建志表示,兒童染疫後若發展成重症且合併腦炎,依照台灣目前個案來看,體溫都會高於攝氏41度以上,同時也會出現意識不佳,他表示,小小孩生病時,多會臥床休息,家長難以辨別是否意識不佳。他建議,小小孩如果持續昏睡,睡眠時間過長難叫醒,反應變差,就可能是意識不佳,應立即就醫。林建志表示,合併腦炎的孩子會持續頭痛,通常大小孩會說話反應,小小孩沒辦法說,但腦炎會讓小小孩的囟門關起來,相對應的反應是「持續嘔吐」,如果小小孩染疫後,持續「莫名其妙地嘔吐」也可能是引發腦炎的反應。由於孩子發燒可能引發抽搐,但抽搐的表現可能是熱痙攣或是腦炎,最簡單的辨別方式就是次數,熱痙攣只會發生一次,但病毒性腦炎會反覆發作。不過,家長若孩子第一次發生抽搐就應該要請求醫療協助。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根據統計,台灣確診案例中,兒科感染個案占整體個案20%左右,住院患者屬於中度以上病人,約有7%屬於學齡前孩子,其中5%發展為重症。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台灣兒童青少年染疫率雖占整體20%,但也與國外數據類似,美國今年1到4月登錄兒童確診人數為525萬人,住院率為0.25%、死亡率為0.005%;日本10歲以下兒童染疫人數占整體的15%到20%,20歲以下青少年占整體30%,住院率1.9%、死亡率為0.000055%。黃瑽寧表示,香港確診兒童約7萬多人,住院率高達4.5%,死亡人數為7人死亡率為0.01%,數據比日本與美國都高出一倍,但有非常多的專家認為香港的分母大大被低估,與台灣現在的情況類似,因為快篩陽性後不願PCR,自然等待症狀消失,未進入法傳系統。台灣目前的兒童染疫死亡率約0.0017%,比美國、日本低,整體而言,兒童輕症比率仍高,民眾無需自己嚇自己,不過現階段還是需要戒慎恐懼。
-
2022-05-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7重症童3合併腦炎「不太尋常」!家長牢記就醫5大警訊、送急診6大表徵
國內昨新增一九一例中重症案例,其中,重症案例中年紀最小為一名四歲女童,本身無慢性病史、未施打疫苗,發病當日發燒、咳嗽,感染新冠肺炎合併腦炎及多重器官衰竭,正在加護病房治療中。全國兒童確診重症增加至七例,該名女童為第三例兒童確診新冠肺炎併發腦炎個案,對此,專家直指「不太尋常」。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名四歲女童發病當天出現發燒、咳嗽症狀,經家長帶往急診,即出現全身抽搐,立即收住院診治檢查,發現合併腦炎,影響呼吸、心跳及意識,且檢查過程中,發現肝臟、腎臟等多重器官數據異常,目前還在加護病房中治療。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表示,香港疫情嚴重僅出現兩名兒童腦炎個案,台灣短時間已累積三名個案「不太尋常,個案數太多了」。黃立民以流感為例,雖台灣及日本兒童感染流感易引發腦炎,但新冠肺炎期間,日本並沒有聽說兒童腦炎患者,指揮中心應盡快針對兒童腦炎案例進行研究分析。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表示,兒童染疫重症是很大的問題,因兒童無法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只能使用瑞德西韋,重症常併發腦炎、哮吼、呼吸衰竭等症狀,非常棘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張璽表示,兒童確診若引發病毒性腦炎,預後通常不佳,且嚴重腦炎死亡率達五成。五月廿五日起,五至十一歲兒童可接種新冠疫苗,黃立民建議,因兒童染疫仍有重症風險,建議符合資格兒童施打,且愈早打愈好。邱政洵表示,兒童接種疫苗,保護力可達八成八,接種七天後即具保護力。指揮中心呼籲,兒童確診需就醫的五大警訊表徵,包含發燒超過四十八小時或高燒大於卅九度合併冒冷汗、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或喘或胸悶胸痛、持續嘔吐或頭痛或腹痛、超過十二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須送急診的六大表徵,包括抽搐、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胸凹、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百分之九十、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或冒冷汗。
-
2022-05-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第3例腦炎病童…4歲女童加護病房治療中 已累計7童重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55例重症個案,包括一名四歲的重症女童,有腦炎及多重器官異常,目前還在加護病房治療中,是目前國內第三例確診引發腦炎的病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再次提醒6個兒童應緊急送醫的條件包括抽蓄、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胸凹、嘴唇發白或發紫、血氧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或冒冷汗。羅一鈞表示,這名女童,本身沒慢性病史,發病當天有發燒咳嗽症狀,經家長帶去急診,在急診就全身抽蓄,立即收住院診治檢查,發現合併腦炎,腦炎影響到呼吸、心跳、意識,已收治加護病房,檢查過程發現肝臟、腎臟等多重器官數據異常,目前還在加護病房中治療。截至昨天有六名孩子重症,這是第七例,也是第三例兒童確診後併發腦炎個案。羅一鈞提醒,若病情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包括有抽蓄,局部或全身抽蓄,意識不清,還有呼吸困難或胸凹。上述症狀在腦炎和肺炎都會發生,若影響氧氣供應,會純色發白或發紫,血氧低於94%代表缺氧,肢體可能會皮膚斑駁冒冷汗等,這是6個重要評估小朋友送醫條件。
-
2022-05-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191、59病歿 4歲童併發腦炎重症急救中
國內今天新增9萬多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另新增191例中重症個案,中症136人、重症55人;死亡個案59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整體病例數越多,重症越來越多可以想像得到。1月1日至今輕症無症狀者占99.79%、中症人數為1541人,占0.16%、重症及死亡共483人,占0.05%。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年齡介於30歲至90多歲,僅一人無慢性病史,31人未接種疫苗。年齡分佈超過六成為80歲以上長者。其中一位年紀較輕微30多歲具慢性病史,併發急性心肌梗塞敗血性休克不幸過世。另外,重症個案有一位4歲女童,本身沒慢性病史,發病當天出現發燒、咳嗽症狀,至急診出現全身抽蓄症狀,因此立即收住院診治檢查,發現合併腦炎,影響到呼吸心跳意識,收治加護病房治療,檢查過程發現肝臟、腎臟多重器官數據異常,目前還在加護病房中治療。目前兒童重症達七例,這是第三例兒童確診後併發腦炎個案。羅一鈞也再次呼籲,兒童居家照護時若出現警訊表徵,即為就醫警訊,包括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大於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另外,若出現抽搐、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等症狀應儘速打119送醫。羅一鈞表示,尤其前兩個警訊和腦炎相關。
-
2022-05-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國已逾2成兒童確診 台大醫籲:打疫苗利大於弊
國內5月起開放兒童接種莫德納、BNT疫苗,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兒童施打疫苗有3個好處,包括降低住院率、重症率、預防多系統炎症綜合症(MIS-C),尤其國內正在疫情流行,建議5月下旬盡快施打,完整疫苗保護力。黃立民指出,目前疫情發展廣泛,兒童是這波Omicron疫情主要感染者,全國近2成兒童感染,北北基桃四區域的大醫院兒童病床幾乎滿床,兒童感染新冠肺炎致死率不可輕忽,兒童施打疫苗也格外重要。以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今年5月13日數據顯示,720萬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年齡在0至11歲,共佔全美確診個案總數約一成。而因染疫死亡的個案,有486例為0至4歲兒童,5至11歲兒童的亦有359例。兒童確診雖大多輕症,黃立民指出,沒打疫苗的兒童感染後,經過2至4周甚至6周,可能產生多系統炎症綜合症,兒童的心臟、肺、血管、腎臟、消化系統、大腦、皮膚或眼睛等器官和組織會嚴重受損,部分孩童重症、死亡皆是來自這疾病。兒童感染也可能引發嚴重上呼吸道感染及腦炎。國外臨床統計,5至11歲兒童沒打疫苗,確診後住院率是打過疫苗的2倍以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論文也指出,5至11歲兒童及青少年,施打2劑BNT可預防嚴重感染而住院,目前完整接種2劑BNT疫苗的兒童,無論過去有無確診,無發生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症或死亡。美國去年已為5至11歲兒童接種870萬劑BNT疫苗。國內目前有莫德納、BNT2種兒童疫苗。黃立民指出,BNT兒童疫苗安全性資料較多,依照美國FDA資訊,5至11歲兒童施打2劑BNT,保護效果達90%,有頭痛、疲勞、施打部位紅腫等輕微副作用,極少數發生心肌炎,症狀輕微、短時間可恢復,發生心肌炎比率比青少年更低。莫德納、BNT兒童疫苗該如何選擇?黃立民表示,2種疫苗最大差別是劑量,BNT兒童疫苗適用5至11歲,施打10毫克,是成人劑量三分之一;莫德納兒童疫苗適用6至11歲,施打50毫克,是成人劑量的二分之一。黃立民表示,曾有專家討論,是否依照兒童體重來選擇疫苗,但此論點缺乏實際證據,目前2款疫苗分別取得歐盟、美國FDA許可,BNT兒童疫苗現階段安全性資料較多,莫德納兒童疫苗安全性資料雖較少,但能獲許可、代表其副作用仍在可接受範圍,若家長憂心,建議可選劑量較少的BNT。黃立民表示,我國ACIP專家建議,兒童2劑疫苗需間隔3個月施打,但現在疫情仍持續流行,若接種時間較晚,恐怕施打第一劑後就確診,疫苗實際保護力不完整,建議兒童應在5月下旬盡快接種疫苗。各國也建議肥胖、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症、免疫不全的兒童接種疫苗。至於香港有13%的染疫兒童出現神經系統症狀表現,若接種疫苗是否可預防兒童神經系統症狀?黃立民指出,此類狀況少見,理論上施打疫苗的確有幫助。黃立民也建議青少年施打第3劑,第3劑發生心肌炎機率大幅下降,相較第2劑減少十分之一,目前疫情仍在傳播,施打疫苗可提高保護力。部分家長憂心,施打mRNA疫苗對於孩子基因有未知影響,黃立民說,這是理論上的疑慮,只能說mRNA疫苗應急,若後續需每年追加施打,希望引進蛋白疫苗。基金會特別製作兒童施打疫苗電子衛教傳單,協助家長釋疑。
-
2022-05-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2歲女童急性腸胃炎高燒併發熱痙攣 驗出確診收治
苗栗縣一名2歲女童持續拉肚子,家屬以為是急性腸胃炎讓她服用家中的腸胃藥,不料女童突然抽筋、口吐白沫、四肢抖動且喪失意識,體溫燒到40度,經救護車送醫急診,家屬否認有接觸史,但PCR檢測證實感染新冠肺炎,並由專責病房收治。頭份市為恭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浩遠表示,最近觀察到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常見症狀包含高燒,每天都有燒到40度的確診病童,5歲以下幼兒突然高燒有可能引起熱痙攣,而感染新冠肺炎已是目前兒童高燒最常見原因,因此應特別注意,最近如果孩子突發熱痙攣,要高度懷疑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李浩遠表示,兒童確診後,家長除了給予醫師開立的藥物,必須喝足夠水份及吃營養的食物才有體力對抗病毒,如病童食慾下降必須少量多餐,多餵幾次;家長除了要記錄病童體溫,也必須記錄一天進食量和尿量、觀察活力狀態、記錄每分鐘呼吸次數、監測血氧、觀察呼吸是否有胸凹、膚色或唇色,及肢體是否冰冷。他指出,兒童感染COVID-19大多是輕症,基本就是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如:發燒、喉嚨痛、咳嗽、鼻塞、頭痛、倦怠、痠痛等,部分會出現胸痛、胸悶、腹痛、腹瀉、嘔吐、脖頸痠痛、紅疹、全身疲倦感等症狀。被感染兒童大多會發燒,且發燒溫度常見在39度以上,多數發燒約2天就能退燒。除了發燒,較大的小孩會喉嚨痛,比小小孩會咳嗽。但如果沒發燒仍呼吸急促就要特別留意,如果進入到無法進食或餵食、意識喪失、抽搐、倦怠、呼吸困難、眼球紅(缺氧之症狀)以及低血壓等則是中重度狀況,必須盡快依疫情指揮中心規定的方式就醫。
-
2022-05-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不是發燒!兒童確診患者增多 李秉穎曝須立即就醫的3大症狀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隨著確診患者增加,兒童染疫情形也隨之上升。專家表示,依各國兒童染疫情形,兒童染疫後多為輕症,引起重症比率較成人低,而國內也是如此,目前18歲以下染疫死亡人數僅有1人。不過,兒童仍有重症風險,呼籲家長若發現兒童出現三大症狀的其中一項時,應盡速帶孩子就醫,包括第一、未發燒的情形下,出現呼吸急促;第二、脫水;第三、意識模糊。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訪問時表示,兒童不舒服時,特別是嬰幼兒還不會說話,必須仰賴家長的細心觀察,若發現兒童出現三大症狀的其中一項時,應盡速帶孩子就醫。第一、未發燒的情形下,出現呼吸急促:此為心肺衰竭的表現。若兒童吸氣時,胸部呈現下陷,顯示兒童必須用力吸氣,此時需盡速就醫。第二、脫水:當兒童染疫時,因身體不舒服,不吃不喝,表現症狀就是脫水,此時如小便量減少,可能半天都不小便,或是嬰幼兒半天內尿布都是乾的,而另一研判症狀是,哭泣時沒有眼淚,就要馬上就醫。第三、意識模糊。當家長發現兒童意識模糊,呼叫時都沒有反應,而身體有出血點或發黑時,一定要趕快就醫。李秉穎說,兒童有時高燒並不是新冠肺炎重症的表徵,可能就醫後給予退燒藥即可,家長不需過度擔心,但仍須讓孩子就醫,由醫師進行診斷。
-
2022-05-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獨/韓國進口首款唾液快篩試劑上架了!今開賣單劑175元
韓國製「福吉美」(Gmate)唾液快篩來了!隨著政府鬆綁防疫規定,居家隔離、學生快篩陽性視同確診,快篩試劑需求居高不下,尤其染疫兒童人數不斷暴增,對免戳鼻子的唾液試劑更是需求若渴。據悉,連鎖醫材通路龍頭杏一(4175)已向進口商爭取到唾液試劑,並在今(12)日上架,售價為一盒一支175元,首波每間門市配貨數量達100劑,每人限購2劑。有鑑於兒童確診數激增,家長協助小孩執行採檢鼻腔病毒的快篩不易,唾液試劑還未上架就受到熱烈討論。杏一上架的為日前通過食藥署公布的韓國進口「福吉美家用新型冠狀病毒唾液抗原快速檢驗套組」,型號屬於家用型。食藥署先前對外表示,該款唾液試劑的陽性準確率為95.3%、陰性準確率為99.6%。國內疫情爆發以來,政府滾動式調整防疫措施,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等對象,如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後為陽性,並且經醫事人員確認後,即為確診,將於今日起實施,使得快篩試劑需求量持續擴大,目前不少藥局除了配合國家快篩實名制外,也提供多款快篩試劑讓民眾選購。
-
2022-05-1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家中孩子確診怎麼辦?症狀、建議備藥、何時送醫…注意事項一次看
雖然指揮中心已開放6-12歲孩童施打疫苗,但許多家長仍在觀望。而本土確診也已突破5萬人,和過去二年不同的是,此波兒童也是疫情主要的流行族群,讓人不免擔憂若家中的孩子確診了怎麼辦?《元氣網》整理兒童染疫症狀、備藥、送醫及照護等注意事項一次看。常見症狀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大醫院護理部暨醫學院護理學系合編的《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居家照護指引》指出,12歲以下兒童,通常在感染到新冠肺炎後的前 3-6 天會出現以下症狀:.類似感冒的上呼吸道症狀,主要是發燒、其次為咳嗽、鼻塞/流鼻涕與喉嚨症狀。.其餘疲倦、頭痛、嗅覺喪失、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皮膚出現紅色斑疹及呼吸喘。【注意】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提醒,判斷兒童患COVID-19嚴重程度,最重要的就是「呼吸急促」,每分鐘超過30次就是太快。高達6成幼童都會發燒,但如果呼吸急促就可能是病症進入中度等級。就醫警訊指揮中心公布的兒童確診病例居家照護警訊表徵與緊急送醫條件如下:一、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須視訊診療,必要時得安排外出就醫:1、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2、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3、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4、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5、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二、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請撥119或緊急時由同住親友送醫:1、抽搐2、意識不佳3、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4、唇色發白或發紫5、血氧飽和度低於94%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在家照護或住院?.兒童若出現上述六大症狀,可打119或自行送醫。.就算無症狀、輕症但嬰兒年齡未滿參個月且有發燒,或嬰兒年齡為3至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者,均收治於醫院。家庭備藥輔大家醫科主治醫師許書華在個人粉專「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整理緩解孩童症狀可準備的藥,給家長參考,讓孩子在確診當下,盡快有效緩解上呼吸道症狀。止痛退燒使用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或是NSAID(Non-Steroidal Anti-Infammatory Drg,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類藥物。.發燒超過38.5度時:小於1歲孩童:可使用Antiphen(安佳熱糖漿),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c.c,每六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c.c。1歲以上孩童:可使用lbuprofen oral susp(依普芬口服懸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c.c,每六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c.c。.發燒超過39度時:可使用Voren Supp(12.5mg)非炎栓劑:肛門塞劑,劑量為(體重/12.5)顆,如體重6公斤可用約0.5顆;可吞藥孩童則可使用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一顆500mg)(普拿疼:Paramol、Depyretin、Acetal、ARAN)劑量為體重/40顆,每四到六小時一次(例如 20公斤,就20/40吃半顆),單次最大劑量為一顆,一天不多於五顆。 鼻塞、流鼻水症狀可使用Antihistmine(抗組織胺類藥物)包括:1.Cypromin soln希普利敏液:第一代抗組織胺,比較嗜睡,劑量為體重x0.25cc,一天3至4次。2. Peace鼻福:第一抗組織胺+交感神經奮劑,對鼻塞很有效,建議短期用,不要超過七天,避免停藥後產生彈鼻炎。劑量為體重x0.25cc ,一天3次。3. Cetirizine Soln 勝克敏液:第二代抗組織胺,較不嗜睡,劑量為體重x0.25c.c最多不超過10c.c,一天1至2次。30公斤以上大小孩方面:1. Xyzal驅異樂:6到11歲,睡前0.5顆,12歲以上睡前1顆。2.Allegra艾來、Denosin停敏:6到11歲,一次0.5顆,一天兩次;12歲以上,一次一顆,一天兩次。咳嗽化痰咳嗽藥部分,許書華提醒必須小心使用,小孩勿用如甘草止咳水等麻醉性鎮咳劑,可使用含Butamirate Citrate成分的Mirate 米瑞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25c.c,一天三次。化痰可使用含Ambroxol HCI(氨溴索)成分的Soltan liquid 舒痰,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2c.c,一天三次。 【注意1】許書華醫師強調不鼓勵自己拿藥不看醫師,但非常時間以上症狀輔助藥物僅供參考,請記得在有藥師諮詢的藥局購買。【注意2】兒童用藥不是成人縮小版,劑量需依照體重或年齡精算,且應優先使用易於依照年齡或體重進行劑量調整的「兒童專用製劑」。另外,藥師公會建議家庭六項備藥如下:.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止瀉藥、電解質補充劑、葡萄糖口服電解質液(補充水分).體溫計、血氧計.維生素B、C等【注意】綜合感冒藥多為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的複方,需注意不要再重覆服用單一項目藥品。【延伸閱讀】>>可用大人的藥丸錠劑磨成粉、或剝一半給小孩吃嗎?小兒用藥的4大疑惑,藥師為你解答居家照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提醒,兒童居家照護需注意7項重點:監測體溫、計算每分鐘呼吸次數、觀察活力狀態、紀錄一天進食量、尿量。另外也須觀察呼吸時有無胸凹陷像、注意膚色、純色以及檢查肢體是否冰冷,尤其是新生兒。【延伸閱讀】>>家有確診兒能怎麼做? 醫師推7項目紀錄防重症更多資訊●孩子確診,能領到防疫補償金嗎?●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居家照護指引●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早期辨識兒童 COVID 重症病患共識聲明●COVID-19: Management in children
-
2022-05-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屏東縣+773防疫門診大排長龍 婦兒科醫師提供視訊診療
疫情升溫,確診人數攀升,屏東縣今新增確診773例,再創單日確診人數新高。屏縣府衛生局今起在屏基、部立屏東醫院開設防疫門診,屏基防疫門診上下午都有開設,大排長龍。屏基院長林連豐坦言,隨著確認人數增加,醫院人力需求更吃緊,醫護同仁犧牲休假協助,守護縣民健康。林連豐說,開設防疫門診目的,減少病人在急診壅塞,避免一般病人跟快篩陽性病人混在一起的交叉感染,提供給快篩陽性的病患需做PCR確診確定。另外,若是有症狀,懷疑有新冠肺炎感染的狀況,可以在防疫門診看診。屏基今防疫門診共有178人。屏基指出,許多民眾以為防疫門診可以拿治療病毒藥物,接獲民眾頻頻來電詢問。防疫門診只給予緩解流鼻水、咳嗽等症狀藥物,無法開立治病毒的藥物。確診病患在家等候衛生局人員或1922人員聯繫,安排後續就醫問題。縣府指出,為減少民眾到院所就醫而染疫風險,屏東縣提供212家醫療院所提供視訊診療,加強照顧確診兒童及孕婦,縣府號召18位婦兒科醫師提供兒童與孕婦視訊診療,關懷12歲以下兒童確診個案。為照顧確診兒童及孕婦,縣府號召18名婦兒科醫師提供兒童與孕婦視訊診療,加強關懷12歲以下兒童確診個案,包括迦美診所、小太陽兒科聯合診所、蔡長禧診所、正大聯合診所、林俊傑診所、元和馨診所、林長興診所、宋的祥診所、張俊智診所、博醫診所、洪梓策親子診所、嘉誠診所、慈愛診所、黃志忠診所、欣安禾婦兒科診所、林瑛豐兒科診所、大福診所。孕婦則由鄭英傑婦產科醫師關懷照護。縣府指出,13家專責醫院及4家核心藥局已核准配置抗病毒藥物,醫生可透過視訊診療,並取得病人同意開立處方箋,讓民眾看病不用進醫院,透過視訊零接觸看診,呼籲民眾多利用。
-
2022-05-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冠肺炎擬降為第四級傳染病 陳時中:難以公布確診數
本土案例日增4萬例,距離高推估20萬,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表示「還看不到高峰期」,預估5月20日至6月10日左右,直到7月會往下降,並預計未來新冠肺炎第5類傳染病降至第4類傳染病。對於第5類傳染病為「強制管制」降為第4類傳染病為「一般管制」,陳時中說,如果新冠肺炎在其他類別,就很難公布確診數目,因為不會蒐集這樣的資料。對於未來兒童確診收治醫院標準是否會比成人寬,甚至進一步加開兒童住院病房量能。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兒童症狀表現與成人不同,是不同評估基準要項。針對專責有兒童沒那麼嚴重需要兒科或重症專科醫師處理,可以跟爸媽住成人病房再做跨科照顧,讓病房可週轉調度,同時也會盤點兒童重症醫療網,明後天還要討論專責病房加開及口服藥是否放寬孕婦使用。對於北市開設兒童專責門診,是否推廣全國各醫院,有設置兒童綠色通道。羅一鈞說,之前就有蠻多縣市陸續開設,例如新北、台中、高雄等,署於防疫門診一環,只要符合防疫門診條件分流都是容許也鼓勵的。
-
2022-05-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增21例重症「12例死亡」八個月大女童高燒重症住ICU
國內今日新增4萬多例本土個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21例重症個案,有一名八個月大女童是最小年齡個案,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羅一鈞表示,今天公布21例重症個案中,裡面有12例死亡,為10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歲,其中3個案沒打過疫苗。死亡個案的12人當中,除了一人之外,其餘都有慢性病史,羅一鈞表示,多為肺炎合併呼吸衰竭,且有共病死亡情形不少,包含心臟衰竭、急性心肌梗塞、蜂窩性組織炎、癌症等,因此醫院要加開專責病房,若有共病個案有其他住院需求,也要有隔離病室可以收治。至於21例重症病例中,新增一名八個多月大女童,沒有慢性病史,但從5月4日開始高燒到39度,有被家長帶到大醫院急診檢查,經PCR篩檢為陽性。後來透過醫師評估認為算穩定先返家觀察,但兩天內有餵奶量下降、活力減退情形且發燒持續,出現局部抽蓄,又再度帶到急診就醫,院方評估需要住院,且有警示徵兆發生。羅一鈞表示,住院中發現持續抽蓄低血壓,個案轉入加護病房,為穩定生命也插管街呼吸器,穩定呼吸心跳,目前使用瑞德西韋、類固醇、抗癲癇藥物治療,穩定狀況有改善,繼續處理中。「這一案是八個月大女童,是目前年紀最小重症個案,過去也有一例十個多月大小孩確診,也同樣還在ICU治療,但狀況也有改善,目前累計二例一歲以下兒童確診重症。
-
2022-05-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曝3特徵等於100%PCR陽性 直言:中央地方都不想當壞人
首批輝瑞BNT兒童疫苗下周到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指出,2000劑的測試用疫苗已經到台灣,預估會在5月20開打,許多家長擔心孩子染疫,密切關注兒童疫苗情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觀察「3特徵」等於100%的PCR陽性,他也表示「不管中央或地方沒人想當壞人,強力限制人流社交」。謝宗學在臉書指出,新增確診病例每天以1.2-1.3倍成長,即使每日增加比例類似,但每日分母不斷變大,增加的絕對數字仍十分驚人,將對醫療量能形成巨大的壓力,特別是疫情嚴重的北部城市。他觀察發現「兒童確診病人」有幾個特點:1. 高燒+接觸確診者+家用快篩陽性= 100% PCR 陽性2. 高燒+ 家用快篩陽性= 接近 100 % PCR 陽性3. 兒童病人常有高燒症狀,體溫燒到超過 40度以上不算少見,通常 48-72 小時內會退燒,發燒超過 48 小時後,即使沒有完全退燒,最高溫度逐漸降低,發燒間隔逐漸拉長。4. 突然熱痙攣發作的孩子,要高度懷疑是新冠肺炎。5. 尚未遇到真正中重症兒童病例,但遇到一些因為高燒、嘔吐無法進食和服藥的輕症兒童,不一定需要住院,但需要輸液治療。謝宗學指出,台中地區一般常規醫療沒有明顯的醫療排擠效應,但兒童急診三級檢傷候診時間拉長,一、二級檢傷不受影響;四、五級檢傷,如有輕微症狀加上家用快篩陽性、到急診欲採檢PCR 病人候診時間將最久。文末,他表示兒童疫苗莫德納已經開始施打,兒童 BNT 也將要到貨,雖然疫苗無法防止被感染,但對於降低住院率和住院天數有明顯的幫助,謝宗學在留言處也表示「現在不管中央或地方沒人想當壞人,強力限制人流社交,現行作為無法有效壓低確診數。」
-
2022-05-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雲林今+240兒童確診人數增 目前377名兒童施打疫苗
雲林縣今天新增240例本土確診個案,1例境外移入病例,年齡分布在1至90歲,其中95人無症狀、145人分別有喉嚨痛、咳嗽或發燒等輕症症狀,縣府表示,縣內染疫者以20至29歲人數261人最多,其次是10至19歲224人,因確診年齡下降,且雲林縣尚未傳出兒童接種疫苗不良反應,家長對兒童疫苗的意願提升,截至昨天已有377名兒童完成接種。縣府統計指出,5月2日統計至5月4日止,6-11歲兒童莫德納疫苗累計已完成377人接種,目前無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通報,家長觀望接種疫苗結果後,陸續帶兒童至合約診所施打,每天施打人數皆成長,以11至12歲兒童接種84人最多,以年齡依序遞減,10至11歲73人,9至10歲62人,8至9歲57人,7至8歲57人,6至7歲44人。今天確診個案有4條傳播關聯,包括有33人因親友確診,另有11人因校園與補習班同學確診,分別遭匡列居家隔離時,篩檢陽性確診。另有25人因症就醫採檢,還有1人是在長照機構內染疫,匡列居家隔離時,篩檢陽性確診;其餘案例關聯持續調查釐清。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統計至今天止,縣內本土確診個案累計1671例,均為無症狀或輕症個案;目前尚有664名接觸者正在居家隔離中,確診者居家照護有1002人。
-
2022-05-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嘉義縣10歲以下確診逾百人 建議兒童快接種疫苗
嘉義縣首波國小家長同意孩子接種COVID-19疫苗比率不到5成,衛生局指出,2日起接種莫德納兒童疫苗未發生不適案例,且近日縣內10歲以下兒童確診已達105人,建議家長儘早讓孩子接種。嘉義縣今天新增139例本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例,嘉義縣政府召開直播記者會,由衛生局長趙紋華向外界說明,其中出現症狀58人、無症狀81人,近日累計10歲以下兒童已有105人染疫。趙紋華告訴中央社記者,5月2日、3日施打莫德納兒童疫苗的孩童404名,都沒有發生異狀,建議家長儘早讓孩子接種。教育處說,孩子接種COVID-19疫苗不少家長抱持觀望態度,而日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曾說輝瑞BNT兒童疫苗可能在5月中抵台,更造成許多家長遲遲難以決定是否要先接種,各國民小學首波回收的「接種須知及評估暨意願書」,家長同意孩子施打比率不到5成,只有2700多名。教育處表示,因學校陸續會回收「接種須知及評估暨意願書」,同一所學校會分多個梯次施打,不像之前是集中一次接種。衛生局除了請醫護人員進校園接種,也商請全縣31家合約院所提供疫苗注射服務。教育處指出,這2天觀察小朋友在校接種疫苗,並沒有大聲哭鬧的情形,頂多叫一聲而已;嘉義縣131家國小有1萬7000多名學童符合接種COVID-19疫苗,希望最後的接種率會超過5成。
-
2022-05-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家長在家照顧確診孩子超擔心 醫師教3項評估手刀存起來
國內多數11歲以下孩童還沒有打疫苗,由於有死亡病例傳出,讓家長相當擔心,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兒科暨感染症專科醫師何宗憲表示,家長在家陪同照顧確診的孩子,可以利用兒科使用多年的「ABC兒童評估三角」來判斷孩子的狀況,有異常就馬上送醫,在家安心度過確診。台南市政府下午疫情記者會中,邀請何宗憲到場說明,他表示,最重要的就是發病後的48到72小時,是病毒反應期,多數的感染者都能安然度過,如里過了48小時持續發燒,可能是有中耳炎、肺炎等併發症,家長就要特別注意。他表示,多數的兒童確診都是輕症或無症狀,發病後一、兩周就能康復,常見的症狀以發燒與咳嗽為主,其他包括喉嚨痛、流鼻水、鼻塞、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皮疹等,也可能有味覺、嗅覺改變,一歲以下的嬰幼兒會表現出餵食不佳的情況。而國外研究顯示,少數的兒童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可能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症狀類似川崎症或毒性休克症候群,症狀包括出疹、結膜炎、休克、心肌損傷或冠狀動脈血管瘤等,一旦發現孩子有眼睛紅、手腳紅腫及身上起紅疹等都要注意。他表示,不少家長擔心幼童確診,希望能到醫院居隔,很多家長會問他「孩子最好的居隔場所在哪裡」,其實以多年經驗,孩子生病最想的就是「回家」,但家長如果擔心輕症轉重症,可以利用評估三角。他指出,兒童評估三角是兒科醫師使用多年的標準,A是指外觀,包括肌肉張力是否異常、與人的互動、哭鬧能否安撫、眼神是否正常、哭聲是否正常,B是指呼吸的狀況,包括呼吸的聲音(如果出現哮喘可能是上呼吸道水腫)、呼吸姿勢(是否有頭抬高等異常)、打開衣服看看胸肋骨是否有陷落、鼻翼是否異常搧動,C則是指皮膚循環,包括變蒼白、紫白斑駁、發紺等。他表示,ABC三項中只要有兩項異常,建議緊急送醫,如果一項異常,可以先利用視訊門診諮詢。至於家長在孩子居隔期間該準備那些東西,還有照顧重點包括:•定時監測體溫、血氧值• 退燒藥(口服/塞劑)、止咳藥、鼻水鼻塞藥• 多補充水分(湯、果汁、牛奶)•確認手機或電腦網路視訊功能•酒精、漂白水等消毒劑• 音樂、遊戲、玩具
-
2022-05-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幼童輕症、中重症感染要怎麼辨別?醫曝主要症狀:重點不是發燒
全台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今天又傳出兒童重症。高醫醫師李敏生說,家長要判斷兒童患COVID-19嚴重程度,最重要的就是「呼吸急促」,每分鐘超過30次就是太快。高達6成幼童都會發燒,但如果呼吸急促就可能是病症進入中度等級。高雄市防疫記者會今邀請高醫醫師李敏生說明兒童確診狀況,李敏生表示輕度基本上就是感冒症狀,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像是發燒、咳嗽、喉嚨痛、鼻塞、倦怠、頭痛、肌肉痠痛等。但如果在一般情況仍呼吸急促就要特別留意,如果進入到無法進食、餵食,倦怠、意識喪失、抽搐、呼吸困難等則是重度狀況。李敏生指出,一般幼童在確診前3天狀況平穩,在第4天至第6天才更需要注意,「只知道發燒是不夠的」,如果在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退燒後仍呼吸急促、喘、胸悶、胸痛或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等,都是警訊。李敏生建議,家長要寫兒童確診輕症日記,隨著疫情流行,也發現愈來愈多原本沒有確診,但後來才確診的個案。家長需紀錄2至3次每分鐘呼吸次數、監測體溫(血氧)、紀錄一天進食量和尿量、觀察活力狀態、觀察呼吸是否有胸凹、膚色或唇色,以及肢體是否冰冷。另外,李敏生提醒,兒童、青少年確診後2至6周如果出現,持續發燒、合併兩個或以上的症狀(腹痛、腹瀉、嘔吐、出疹、眼睛紅、頭暈等),就一定要就醫。
-
2022-05-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醫院長鍾飲文:兒童接種疫苗中和抗體高於成人
疫情大爆發,校園確診者增多,許多家長擔心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施打疫苗,又打什麼疫苗比較好?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從預防角度,強烈建議兒童接種,且指打莫德納或輝瑞疫苗都一樣好。他表示,6至11歲兒童完整接種2劑疫苗4周後,100%可產生對抗Omicron株和Delta株的中和抗體,平均效價是成人的2.5倍及2倍。新冠疫情吹進校園,威脅沒有接種疫苗的未來主人翁,國內疫苗專家、高醫院長鍾飲文借重國外經驗,認為兒童應該還是接種疫苗比較好。他說,疫苗具有非常好的保護力,6至11歲兒童施打疫苗可預防重症,據國外統計,兒童打疫苗副作用低,國外5至11歲兒童接種後常見的不良反應,僅是注射部位疼痛,另據英國統計,4至11歲兒童確診才約1%有長新冠症候群,病狀會持續超過12周,留下嚴重後遺症,但整體來看,接種是利大於弊。鍾欽文表示,有家長怕孩子打mRNA疫苗會出現心肌炎,但根據美國CDC資料顯示,確診者罹患心肌炎的風險,反而高於接種mRNA疫苗導致的機率。接種莫德納疫苗者,打第1劑時,約93.1%注射部位會疼痛,打第2劑時,約49.5%注射位會痛,若打BNT,第1劑約83%注射部位會痛,第2劑約78%。全身不良反應部分,施打這兩種疫苗後,疲倦和頭痛症狀都差不多。提及為何幼童需接種的理由,鍾飲文說,施打疫苗的好處是可保護自己和同學,也保護小於6歲的弟妹、保護父母和阿公阿嬤,但若未接種,容易造成校園、補習班等機構內群聚感染。不他也提醒,接種後如有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心跳加速、全身紅疹;超過48至72小時發燒不退;接種部位產生罕見膿瘍及嚴重胸痛、胸悶、心悸等預期外的不適,一定要就醫。
-
2022-04-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3+4新制「兒童確診在家」 教育部研議家長可請假照顧
居家隔離天數昨起改為「3+4」天,教育部昨也通函各校,小孩確診後這七天無法到校,其中一人家長得申請防疫照顧假,但教育單位也接獲陳情,自主防疫4天能否請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理論上後面4天需要有假別可以請,會請教育部研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在立院喊話,北農累計百人確診,希望指揮中心比照醫療體系、基礎建設、維持民生必需,密切接觸者等人以快篩取代隔離3天,讓北農可以順利運作。陳時中表示,若農委會認為有必要可以寫計畫報上來。對於「3+4」新制是否會比照日本措施,可以不戴口罩,並提供免費PCR篩檢。陳時中表示,「3+4」方案是參考多國政策制定,現階段仍建議維持較久口罩措施,除了預防新冠疫情,也能防治其他呼吸道疾病,並逐步從從剛性要求走向軟性要求,讓傳播速度變慢。
-
2022-04-27 該看哪科.兒科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Omicron疫情確診案例直線飆升,兒童染疫機率大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頒布「兒童確診病例居家照護警訊表徵與緊急送醫條件」,提醒家長當孩子出現抽搐等六大症狀時,應立即撥打119就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張璽表示,孩子抽搐除了可能是病毒性腦炎外,也可能是熱痙攣,前者發生時可能致命,一定要分秒必爭。根據「兒童確診病例居家照護警訊表徵與緊急送醫條件」,當確診的孩子出現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或冒冷汗;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若任一症狀發生時,建議先聯繫衛生單位,採取視訊診療,必要時得安排外出就醫。若確診小孩發生抽搐、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或冒冷汗等六大症狀時,建議立即撥打119就醫,或是緊急時由同住親友送醫。很多狀況都可能造成孩子抽搐,張璽表示,如果以此次疫情而言,最可能是熱痙攣引起的抽搐,也可能是病毒性腦炎引起的抽搐。張璽表示,若兒童發燒超過38度,很容易引發熱痙攣,熱痙攣的表現為四肢抽搐,通常只會短暫發生,多在發燒度數達到38度的前後30分鐘內出現,且只會發生一次,每次大約在五分鐘內結束,孩子經過熱痙攣後會睡著,且意識不會改變。不過,如果是病毒引起的腦炎,與熱痙攣一樣都會出現「四肢抽搐」症狀,但次數及時間皆與熱痙攣全數不同,病毒性腦炎引起的抽搐,一到二小時內會出現超過二次以上,甚至更頻繁地發生,抽搐後,孩子會叫不醒,意識形態朦朧,或是抽搐後會反映頭痛、想吐等症狀,每次抽搐的時間會超過五分鐘以上。張璽表示,造成病毒性腦炎的病毒,不僅只有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腸病毒、腺病毒、帶狀皰疹等都可能造成病毒性腦炎。病毒性腦炎即為腦部發炎,有很高頻率會造成孩子的後遺症,若出現壞死性腦炎,致死率高達50%,當孩子抽搐後出現意識改變,務必要快速到醫院就診。依照日本的經驗,兒童新冠確診者多以「發燒」為主要症狀,重症率約為0.01%,日本無兒童重症死亡案例。但香港的疫情,已經有四位兒童重症死亡,且有腦炎重症的表現。張璽表示,台灣首例二歲兒童染疫亡的患者分析,台灣兒童染疫情形,很可能偏向香港,提醒家長一定要多加注意。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3+4新制要5篩庫存夠嗎? 指揮中心:五月初會較充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3+4」新制,每個人7天內得做5次快篩,新制即日起生效。外界擔心,隨著確診人數天天增加,快篩試劑是否足以發給所有密切接觸者?會不會又有很多人隔離完還沒拿不到快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天才發70萬份快篩給各地衛生局,如果以單日確診5000人、每名確診者匡列5名接觸者來推估,一天需要12.5萬份快篩,70萬劑差不多可用一個禮拜。莊人祥表示,這兩天單日確診5000多人,如以每位確診者匡列5名密切接觸者推估,一天就要匡列2.5萬人,每人發給5份快篩,一天就要12.5萬份。周日才發了70萬劑快篩到各地衛生局,估計應該可以用一個禮拜。外界擔心,單日確診人數很可能再創新高,兒童確診也會匡列一整個班級為密切接觸者,一天所需的快篩數量還是很可能超出預估。莊人祥強調,5月初以後數量會越來越多,現有數量到四月底應無太大問題。莊人祥表示,國內共同供應契約的數量,先前確實比較緊繃,有些數量撥不出來。希望這周開始共同供應契約就能比較正常穩定供應,每周也都一直在進口快篩,也可作為週轉。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論居家隔離或是居家檢疫,都由地方政府配發快篩試劑。地方政府若因共同供應契約供貨、訂貨不齊,中央都會全力支持。民眾自主防疫期間如果檢驗陰性不需要通報,但如果發現陽性,就必須通報相關單位。
-
2022-04-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學姊」確診喝不到豆漿味 羅一鈞:Omicron罕見嗅味覺異常
民眾黨北市議員擬參選人「學姊」黃瀞瑩昨於臉書自爆確診,透露早餐「喝不到豆漿的味道」,疑出現味覺異常症狀。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確診Omicron症狀中嗅味覺異常僅占百分之一。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嗅味覺異常在Omicron的案例中並沒有很常見,整體來說,成人仍以喉嚨症狀最多,兒童則是以發燒最多。羅一鈞表示,今年一到二月Omicron疫情,累計六五七名成人及青少年確診,成人及青少年確診Omicron症狀,有發燒、咳嗽、流鼻水/鼻塞、喉嚨症狀、頭痛、嘔吐、腹瀉、肌肉痠痛、發冷等。成人出現喉嚨症狀、咳嗽比率皆超過一半,兒童發燒占六成、咳嗽占四成。成人案例中僅四人出現嗅味覺異常,占比約百分之一,「並沒有很常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嗅味覺異常主要是感染Delta的症狀,英國發表報告中,已清楚將Delta和Omicron症狀異同區分,Omicron不容易發生嗅味覺異常,但也不敢說完全沒有,「她可能是極端案例」。截至廿二日共有二萬二二五六例本土個案,其中輕症或無症狀有二萬二一七一例、中症七十八例、重症七例。昨新增的重症患者,為六十多歲女性,曾打過三劑疫苗,發生抽搐、低血鈉症狀。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表示,兒童確診若重症,呼吸道症狀較少,恐出現腦炎、敗血症或多重器官發炎等。成年人或老年人確診,多為呼吸道症狀,但也可能發生嚴重肺炎、抽搐、腦炎或神經系統併發症、全身性血栓等,施打疫苗雖說較不會重症,但不代表不會發生,整體數據顯示仍可降低重症死亡的機率。刑事局三名外勤人員昨天確診,其中一人出席前天的破案記者會,記者會上還有刑事局局長、副局長、主秘、及健保署長李伯璋,李前天下午原本要到行政院開會緊急取消。李昨快篩檢測為陰性,目前自我健康監測中。
-
2022-04-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病毒共存至少「30至60名兒童死亡」 醫強調這點破死亡率魔咒
疫情逐漸升溫,台灣已多日本土確診破千例,其中19歲以下感染的比例約20.5%。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近期就在臉書分享相關疫情觀測,他以美國統計數據評估,兒童被Omicron感染死亡率約萬分之一,推估若與病毒共存,台灣未滿12歲的兒童約有至少30至60人死亡,不過台灣疫情只要沒有大幅度失控,兒童能得到醫療全力照護,仍有機會破除死亡率魔咒。謝宗學指出,目前依據中央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數據,19 歲以下人數佔約20.5%,3796人中有2 個中重度以上病例,其中1位死亡,根據美國統計,兒童被Omicron感染死亡率約萬分之一,雖然台灣兒童染疫人口尚未破萬,統計意義仍不足夠,不過仍可以以此做估算。台灣未滿12歲的兒童約200多萬人,若以200萬來算,當感染率上升至30%,60萬人染疫就有60人可能因病過世,若感染率上升至15%,30萬人染疫就有可能死亡,因此在與病毒共存的路上,未滿12歲的兒童至少可能30至60人永遠離開父母。謝宗學說,估算死亡人數不是為了製造恐慌,而是想表達病毒共存的道路不是這麼好走,他說,歐美等國家現在完全開放,皆是經歷2年與病毒戰鬥換來的,曾經也經歷醫療崩潰、失去許多寶貴生命,才可回到疫情前的生活模式。不過,台灣仍有機會打破兒童萬分之ㄧ死亡率的魔咒。謝宗學指出,台灣疫情若沒有大幅度失控,讓中重症以上的兒童可以得到兒科醫師全力的照護,不會因過多病人分身乏術,染疫兒童就可獲得最適當的照護,才可能打破萬分之一的死亡率魔咒。不過相反,若兒童確診病例上升趨勢持續劇烈,沒有拉平曲線,兒童重症照護量能就可能快速面臨緊繃,再加上醫護人員因染疫脫離治療前線,情況可能雪上加霜。謝宗學建議,雖然政府沒有強力限制社交、人流活動,但家長還是盡量減少孩子不必要的社交活動,減少染疫機會,讓兒童急重症的醫療量能可以負荷中重症染疫兒童,若孩子真的染疫但屬輕症,家長居家照護時可以仔細觀察有無警戒訊號,若無就不必帶孩子前往大醫院。「『與病毒共存』是這場與新冠病毒戰役的最後一哩路」謝宗學說,這將面對前所未見的衝擊、一陣混亂的局勢,因此大家要努力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動,讓疫情溫和擴大,雖然台灣花得時間比較久,但漸進式共存的過程絕對可以減少人命傷亡。
-
2022-04-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童不送醫採視訊診療效果差? 陳時中指1條件可自行到醫院
國內本周有十一縣市陸續啟動確診者居家照護,其中兒童確診進行居家照護時,出現緊急情況可緊急就醫或有徵兆時進行線上診療。但醫師指出,「視訊看小孩是最不準的。」認為判斷兒童新冠肺炎的症狀都比大人難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視訊就醫是提供專家方便諮詢管道,能夠妥善運用最好,若家長覺得緊急,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都可以。但陳時中表示,「不是家長覺得很緊急,醫院就要收,需要尊重醫院專業判斷,病房資源相當珍貴,須由專家諮詢循序就醫,緊急情況自行前往打119也是可行。」至於針對確診輕症分流中,有家長認為規定一歲以下兒童才需要住院治療,認為應該提高至六歲以下。陳時中則表示,該規定經兒科醫師開會決議,短期內不會調整,若有相關情況會再進行討論。
-
2022-04-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確診新冠肺炎若出現6大症狀 可打119或自行送醫
國內疫情迅速升溫,更出現一例為新北兩歲兒童重症死亡,家長也淚訴延誤送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公布兒童確診病例居家照護警訊表徵與緊急送醫條件,如兒童出現抽搐、意識不佳、冒冷汗等六大症狀,可打119或自行送醫;另就算無症狀、輕症但嬰兒年齡未滿參個月且有發燒,或嬰兒年齡為3至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者,均收治於醫院。陳時中表示,因國內出現首例確診新冠肺炎兒童死亡個案,昨邀集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召開會議,訂定COVID-19兒童確診病例居家照護警訊表徵與緊急送醫條件,說明如下:一、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須視訊診療,必要時得安排外出就醫:(一)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二)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三)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四)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五)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二、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請撥119或緊急時由同住親友送醫:(一)抽搐;(二)意識不佳;(三)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四)唇色發白或發紫;(五)血氧飽和度低於94%;(六)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另因應各縣市啟動居家照護,即日起取消居家照護同住者健康條件限制,並依確診者病症程度,調整分流收治原則,說明如下:一、中/重症之確診者,均收治於醫院。二、無症狀、輕症之成人及青少年確診者:如具75歲以上、須血液透析或懷孕36週以上任一條件,收治於醫院;為70-74歲且生活可自理或有陪同照顧者、65-69歲且獨居者,或懷孕35週以內者,安排入住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為69歲以下無血液透析或無懷孕,且符合居家照護條件、非65-69歲獨居者,採居家照護。三、無症狀、輕症之兒童:嬰兒年齡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或嬰兒年齡為3至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或須進行血液透析者,均收治於醫院。前開條件以外之兒童,符合居家照護條件者採居家照護;不符合居家照護條件者,則由照顧者陪同收治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四、例外情形:不符居家照護健康條件的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如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希望採居家照護,經醫療人員評估後,得採取居家照護。五、下轉條件:收治於醫院或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已達3至5天,經醫療人員評估除隔離外無繼續照護需求,且能符合居家環境條件者,得返家採取居家照護,並由醫院或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通知衛生局納入居家照護管理。六、調整居家照護同住者快篩頻率:同住之未確診者,隔離至同戶最後確診個案之確診日後10天,於有症狀時及隔離期滿日進行家用快篩,符合解隔條件後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有症狀時進行家用快篩。指揮中心籲請地方政府及醫療機構配合落實執行確診病例輕重症分流,以確保確診者健康權益。指揮中心將持續視疫情變化滾動式調整確診病例照護措施,以兼顧病人安全及醫療量能。
-
2022-04-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大醫預警:10.11月疫情更猖獗 一般人可能都要打滿4劑
指揮中心昨天宣布,新增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脆弱族群打第四劑疫苗。新冠病毒不會消失已成全球專家的共識,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指出,一般民眾打第四劑也只是時間問題,如慢慢進入十至十一月,新冠病毒因低溫更猖獗,一般人可能都要打滿四劑疫苗。兒童易為傳播破口 接種疫苗利大於弊 可補足群體免疫力缺角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王任賢昨指出,輕症數量需控管在公衛量能容許範圍內,兒童易為傳播破口,應提升幼童疫苗;輕症院外照顧則應有良好醫療監控及轉診系統,減少院外猝死。除了長者、脆弱族群打第四劑疫苗,指揮中心也將推動六至十一歲兒童接種莫德納疫苗、十二至十七歲青少年接種追加劑,即第三劑疫苗;黃立民指出,因應新冠病毒不斷變異,疫苗研發也已針對不同的病毒株,年底可能會有針對Omicron的疫苗問世,目前臨床試驗已進行中。莫德納疫苗仿單建議兩劑疫苗間隔四周,但昨天ACIP會議建議間隔十二周。對此,ACIP委員、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教授張鑾英說,全球卅多國實際使用,間隔多為八周或十二周,與會委員考量間隔較久,副作用應較小而做此決議。會中也有些專家認為,兒童應接種次蛋白疫苗,可等待高端或NOVAVAX疫苗。張鑾英表示,等待其他疫苗「緩不濟急」,現在疫情風險高,有什麼疫苗,就打什麼疫苗。黃立民也說,「疫情已傳播到如此地步,一定會傳染給兒童。」至於兒童兩劑疫苗間隔十二周,黃立民說,主要擔心接種疫苗後引發心肌炎,但間隔十二周,將延後完整接種時間,恐增感染風險。張鑾英說,依疫苗資料顯示,兒童接種第一劑後十四天,預防感染保護力八成以上,預防重症保護力則七成多,主要副作用為局部紅腫痛,發燒症狀第一劑約百分之三、第二劑百分之廿四,心肌炎發生比率比青少年低很多,接種疫苗是利大於弊,並以校園施打為主,自行到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為輔。ACIP委員、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說,六至十一歲兒童接種疫苗可提升保護力,同時補足群體免疫力的缺角,就流感經驗來看,學童染疫後是很重要的傳染源,上課返家後有機會傳染給阿公、阿嬤,且學童染疫後,若要視訊上課恐影響學習效果,家長也需請假照顧,因此應及早接種。ACIP會議也討論成人接種第四劑疫苗,建議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脆弱族群完成三劑施打後,五個月後接種第四劑。避免確診重症兒童延誤送醫,指揮中心邀集兒科專家,討論幼兒輕症居家照顧警示徵狀及建議及相關事項,期訂出兒童確診送醫指引。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表示,台灣兒童醫學會已提出十二項兒童就醫參考指標。其中,需立刻送醫或聯絡廿四小時緊急醫療諮詢平台的六狀況:抽搐、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百分之九十四、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