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4 醫聲.領袖開講
搜尋
偏鄉
共找到
471
筆 文章
-
-
2024-12-20 焦點.元氣新聞
被譽為「森林醫院」 開闢43條醫療專車路線 嘉義大林慈濟榮獲2024年國家永續發展獎
「這是粗俗東西,不知醫師是否喜歡?」老婦人從帆布袋裡拿出一包水煮花生,羞澀地問著,這可是她清晨三點多至田裡挖掘、清洗、烹煮而成,誠意滿滿。以人本醫療為志業、營造友善醫療,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診間常上演著溫馨醫病互動情景,傳遞「真善美」,成為眾多醫院學習標竿。2022年第45屆世界醫院大會(World Hospital Congress)」榮獲「國際醫院聯盟卓越綠色醫院銅獎」,為全台首家獲獎的醫療院所。2023年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中,獲頒「健康福祉金獎」。2024年國家永續發展獎中,在全國162個機關團體脫穎而出,榮獲民間團體類獎項。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獲獎無數,院長賴寧生表示,多年來,該院積極推動偏鄉醫療、醫院友善、永續環保、節能減碳,獲得海外獎項的一致肯定,長久以來秉持原則為「做病人所需的醫療」。透過整合性醫療,提供醫學中心等級的服務品質,卻又能深入偏鄉,投入社區醫療,逐漸扭轉鄉親錯誤的醫學認知。為此,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開闢43線醫療專車路線,最北至彰化二水,最南則開到台南六甲,賴寧生說,「這絕非越線、搶生意」,而是服務偏鄉孤老病患,子女在外工作,無人陪同就醫,在隨車慈濟志工協助下,就能安心就醫,平安返家。在大型醫院中,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自費比率僅19%,每年還需額外補貼5、6000萬元慈善醫療費用,減輕貧苦患者經濟負擔。賴寧生說,「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是大林慈院建院核心價值,大林慈濟將「人本醫療」精神發揮至淋漓盡致。在環保減碳上,嘉義大林被喻為《森林醫院》,外在植樹,內在茹素,鼓勵員工落實永續環保,2023年碳盤查總量1萬2229公噸,CO2當量年減6.6%。全院茹素,達64萬份餐點,換算每日減少1440公斤碳排量,成為醫界環保績優生。
-
2024-12-06 醫聲.數位健康
花慈無人機送藥獲獎「總統盃黑客松」 未來有望正式實施
花蓮地形得天獨厚,卻也多偏鄉,並飽受天災侵害導致道路中斷。花蓮慈濟對於住在偏僻山區的慢性病患,或是急迫的醫療需求,透過電子處方箋、無人機送藥將醫療送至病患手中。花蓮慈濟的無人機送藥計劃獲選2024總統盃黑客松卓越團隊獎,預計22日領獎,盼能持續打通政策,推動施政,讓患者及時用藥。花蓮慈濟副院長陳星助表示,花蓮縣因偏鄉多,成多項數位醫療政策試辦場域,目前花慈受中央健保署委託,試辦院方APP導入電子處方箋,民眾遠距看診完後,院方會發送電子處方箋QRcode到民眾的手機中,只要憑QRcode就可以到健保特約藥局領藥,不僅節能減碳,省去仍須到醫院領取紙本處方箋的路途,及慢性處方箋後續保管的困難,藥局端也可確認處方是否重複調劑,避免醫療浪費。他透露,健保署預計今年12月舉辦記者會分享花蓮試辦成果,也正調整健保快易通,未來將納入電子處方箋機制,有望推廣至全國。花蓮慈濟醫院醫事室副主任張菁育也舉例,4月花蓮強震造成中橫公路交通阻斷,太魯閣晶英酒店成孤島,受困民眾中不乏多位慢性病患,身上藥品存量不足,就可以透過遠距醫療得到藥物處方箋。不過,送藥到手又成為另一關卡。陳星助表示,花蓮慈濟正試辦無人機送藥,為符合藥事法的親自交付處方規定,目前先將藥品從衛生所送至衛生室或消防局,再由護理師或急救人員送到患者手中。以往由空勤總隊投藥,每年預算雖有25億元,但每次飛行都帶有一定風險,因此花慈期盼建立無人機偏鄉運送機制,先從緊急醫療著手,透過無人送藥機,高效率、低成本空中投遞物資,又兼顧災民與勘災飛行員的生命。無人機送藥計劃也正克服颱風等天災環境下仍能精準定位,以及取得交通航管的許可。計劃日前獲得2024總統盃黑客松卓越團體獎,本月22日將由總統賴清德頒獎,陳星助說,透過黑客松平台,希望無人機送藥有機會直接列入施政計畫,調整既有法規,整合航管、衛福部系統,串連申請核准流程,縮短偏鄉山區緊急運送距離,讓急迫性患者能及時用藥。
-
2024-12-01 焦點.元氣新聞
老盟孤獨處方箋 活用高齡志工、支持獨老自主自立
獨居的蔡奶奶84歲,早年車禍截肢,因行動不方便而鮮少外出,生活愈來愈封閉,社區裡的高齡志工為她帶來改變,志工發現原來蔡奶奶喜歡唱歌也很愛漂亮,於是經常到她家裡以音樂相伴,一次社區舉辦活動,蔡奶奶盛裝打扮登台高歌一曲,不但獲得成就感也圓了年輕時的夢。尊重「自願獨居」的長者,撕下負面標籤。人口老化是全球趨勢,伴隨而來的是家庭結構改變,像蔡奶奶這樣的獨居長者愈來愈多。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老盟)長年關注「獨居長者」及「社區共好」議題,推展「孤獨處方箋暨社區共好」實驗方案今年邁入第三年,於11月23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4年孤獨處方箋及偏鄉共好暨高齡人才再運用」研討會暨成果分享交流會,由富邦人壽、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合辦,聚焦培育在地高齡人才、支持獨老自主自立,盼此模式推廣至全國社區。與會的衛生福利部次長呂建德表示,台灣社會的戶數結構已改變,1人家戶是目前數量最多的居住型態,占比高達36%,老人獨居比率也逐年上升,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老人孤獨感」。國衛院統計,獨居長者10.3%感到孤獨,政府已強化關懷訪視以及運用智慧科技與服務提升居家安全,也正在研究全台據點導入長輩的靈性關懷。他強調,有些人是「自願獨居」,社會應尊重老人選擇居住的方式,翻轉獨居長者就等於被照顧者的觀念,打造高齡友善社區,支持獨老持續貢獻社會。培訓長者照顧長者,幸福好朋友緩解孤獨問題。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說,老盟推動「孤獨處方箋」是用孤獨緩解孤獨,先找出社區裡有能力的長輩,其中不乏獨居者,將他們培育成專業型志工,並定位為幸福好朋友,去陪伴行動力較弱、需要幫助的獨居長者,將社會新知及創意課程帶到他們的家裡,建構「客廳即據點」的「長期陪伴」服務模式,不僅解決獨居長者常見的日常生活問題與孤寂感,同樣的,擔任志工的高齡者也能提升幸福感。中華金點社區促進聯盟秘書長邱秀蘭就特別在會中讚揚,新北市永和區民權社區高齡90歲的志工隊長奶奶,是高齡志工的最好榜樣。孤獨會產生負向問題,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代理司長鄭淑心提到,根據統計,高齡者自殺率為各年齡層最高,而自殺因素以失眠為最多,她呼籲,人人都可以是自殺守門人,手機輸入「心情溫度計」就可以定期檢測心理健康。「生活中所有一切都是發生在社區。」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副司長楊雅嵐談到,在共生社區裡沒有人是被照顧者,社區要建立自己的運作方式,讓社區力量在地化。如同張淑卿受訪時所說,在地的問題一定要在地解決,才有可能做到在地安老,這也是孤獨處方箋培力合作社區的意義。以服務時數兌換服務,時間銀行助社區共好。老盟「孤獨處方箋暨社區共好」實驗方案推展至今第三年,至今培力20個合作社區,今年成果分享研討會除了邀請合作社區分享孤獨處方箋經驗,也以社區共好為題談時間銀行機制。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李美珍談到「新北市佈老時間銀行」經驗,由佈老志工服務有需要的長輩,到宅服務以初級健康促進運動為主,所存服務時數未來可兌換服務,她強調關鍵是社區要因地制宜,盤點自己的特色與資源才有可能永續共好。從高齡出發,到照顧社區每個人,達成社區共生。「孤獨處方箋是從高齡出發,但不是只有照顧高齡,而是照顧到社區每一個人。」張淑卿表示,唯有如此才能達成社區共生。台灣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老盟希冀透過合作社區的經驗及成果,發揮母雞帶小雞的作用,激發其他社區也開始進行孤獨處方箋,老盟更藉此呼籲民眾重視獨居以及在地安老議題,提前思考自己未來想要終老的社區,期盼每個社區都能成為長者在地幸福安老的好所在。
-
2024-12-01 焦點.元氣新聞
醫療╳AI 智慧醫療 擴展對健康生活的想像
科技與醫療的結合是未來趨勢,網路和通訊產業發展,數位科技促成現在的智慧生活,大量醫療資訊被分析運用與交流,成為數位醫療基礎,幫助提高就醫效率、提升疾病判讀準確度,更將治療帶向精準化與個人化,也是醫護短缺的解方之一。智慧醫療改變醫療產業的面貌,更幫助我們擴展對未來健康生活的想像。花蓮慈濟/影像判讀更精準 資訊共享見成效台灣半導體、AI等產業表現,傲視全球,如與醫療接軌,將是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近年來,花蓮慈濟醫院積極引進軟硬體科技,設立人工智慧醫療創新發展中心(AI中心),副院長吳彬安表示,該院積極發展行動化、智能化、大數據分析等智慧醫療,並落實精準醫療、遠距醫療,造福花東居民。吳彬安表示,在林欣榮院長支持下,花慈積極發展AI智能,組織AI團隊,運用於許多科別,大幅提高病理及影像判讀的精準度,例如,腸胃內科胃食道逆流、心臟內科心肌梗塞、神經外科的腦腫瘤轉移聯邦式學習、乳房外科乳癌篩檢、胸腔外科肺癌轉移、胸腔內科肺結核等,均獲極高評價。資訊共享也是花慈智慧醫療的發展重點,吳彬安表示,近年來衛福部提出次世代醫療,要求資訊標準化,為此,花慈團隊整合花蓮秀林鄉等所有鄉鎮、台東、苗栗及南投等山地偏遠地區患者身體資料、就醫紀錄,為遠距醫療奠定厚實基礎。至於醫院與醫院之間的資訊交換,則為智慧醫療也是邁向次世代醫療的重頭戲,吳彬安表示,衛福部推出新一代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FHIR標準規範,希望各醫院從「電子病歷交換欄位」開始,統一國內醫療院所資料格式,促進院內作業系統智能化、同時加速智慧醫療在台灣落地擴散,且能符合國際標準,為此,花慈投入大量人力與經費,在跨院系統的互通上,已見不錯成效,提升效率,為台灣醫療科技產業打了良好基礎。正因醫療資訊共享上有傑出表現,花蓮慈濟獲選健保署首波電子處方箋試辦計畫的主責醫院,在花東地區正積極推廣電子處方箋,省去紙張,流程簡易,實踐了醫療減碳環保、環境永續等目標。台北榮總/AI扮演副駕 引導醫師精準治療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未來影響民眾最深遠的是「智慧醫療」與「精準醫療」。台北榮總目前致力於發展生成式AI,收集相關醫療數據、影像資料,以進行大數據分析,由AI扮演副駕駛的功能,引導駕駛(醫師)執行醫療行為。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說,醫療技術主要分為硬體、軟體兩個領域,科技進步下,許多醫療行為已是「軟硬兼施」,一是利用先進醫療儀器,二再搭配人工智慧(AI)為疾病、檢查等資訊進行大數據分析,在確保病人安全下,提供更好的治療品質。李偉強說,醫療技術硬體方面,包括達文西機械手臂、重粒子治療等先進設備,軟體則是精進電腦程式、人工智慧(AI)等數位轉型,並擴及再生醫療、基因檢測等項目。在手術方面,如達文西機械手臂現在已經可以結合AI;在基因工程上,過去基因排序的電腦流程需花一個多小時,現在若結合AI僅需一分鐘就可以完成判讀。「AI科技進步,模糊了軟硬體醫療技術的界線。」李偉強說,往後更能定義個人體質的差異性,給予符合個人病情的精準治療,甚至利用穿戴裝置早一步監測,未來醫療趨勢一定是「智慧化」、「精準化」及「個人化」。李偉強說,醫療技術方面,AI不是唯一,但確實是未來的趨勢,但運用至醫療時須十分謹慎,應確保給予生成式AI的資訊、數據必須夠乾淨,如此AI才不會學習錯誤,才能真正提升精準化的個人醫療。林口長庚/開發各種偵測軟體 已取得相關許可證數位科技改變了智慧生活,包括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表示,長庚醫院自2018年起,擘畫智能醫療發展策略藍圖,彙整珍貴的「數據」,加速傳統醫療系統的轉型。AI正推動個人化醫療的革新,陳建宗認為,未來的發展趨勢與關鍵為「人工智慧輔助醫療」,可提高診斷準確率、提升就醫體驗。林口長庚醫院運用「服務病患數最多」的優勢,將病歷資料結構化,加速開發疾病診斷模型,逐步實際應用於臨床。2014年,林口長庚即拿下台灣首家「智慧醫院標章」,陳建宗說,長庚醫院在成立之初,已經超前部署導入電腦系統。這10年來,醫院陸續推動電子病歷結構化、成立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與高速運算中心,將數位科技與人工智慧大量應用在醫療領域,並陸續開發出許多輔助判讀的軟體工具。智慧醫療發展的型態非常多樣化,陳建宗強調,人工智慧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一環,除了協助醫師做更準確的診斷,也增加醫護工作的便利性。林口長庚開發的腕部舟狀骨骨折偵測軟體、心房顫動偵測軟體已經取得食藥署醫材許可證,2024年2月,篩檢心臟衰竭的偵測軟體也取得第3張許可證。陳建宗說,AI把數據變資訊,臨床應用可優化醫護人員的人力,改善民眾就醫體驗。未來,可為遠距醫療帶來新功能,偏鄉民眾不用舟車勞頓,透過連線會診落實醫療平權。台中榮總/全球百大最佳智慧醫院台灣首次、唯一入列科技之於醫療扮演什麼角色?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說,科技是帶動醫療往前走的力量。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 今年九月公布全球最佳智慧醫院(World's Best Smart Hospitals),由陳適安帶領的台中榮總獲全球第99名,是國內入選的八家醫院中,唯一進入百大,也是台灣首次有醫院進入全球百大行列。他表示,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持續進步,醫院數位轉型並非專注於單一技術,而是打造完整的數位生態系統。除了台中榮總院內執行專案,也與外部合作,陳適安也是國科會「智慧醫療系統跨院驗證與取證計畫」總召集人,帶領全國醫學中心共同發展AI模型。陳適安今年在慈濟人醫年會(TIMA)分享,台中榮總於2021年建置power BI,每年優化,讓各部科主任掌握病人狀況、改善平均住院天數等;在雲端整合患者數據,全面給予照顧。陳適安說,醫療科技發展勢不可當,已有住院醫師利用ChatGPT詢問患者可能的診斷,但AI用於梳理患者病歷,的確有助快速找重點,他經常勉勵台中榮總同仁,「應最大限度發揮人工智能的優勢,也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科技帶動醫療進步,但人類智慧是科技的基礎。高醫大附醫/南台灣首家 通過國際HIMSS EMRAM六級認證人工智慧在醫療應用愈來愈廣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近年把AI科技導入精準醫療、預防醫學,並參考大數據訂定個人化治療,提高病患存活率。院長王照元表示,智慧醫療在預防惡化和降低死亡扮演關鍵角色。王照元指出,高醫深耕智慧醫療領域,屢創佳績,2022年獲醫策會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與台大醫院並列為全台獲獎醫院,去年通過國際HIMSS EMRAM六級認證,成為南台灣首家達成此標準的醫院。智慧醫療不僅著眼疾病治療,更重視疾病預防、早期診斷及個人化醫療方案。王照元說,以大腸直腸癌為例,可根據健檢報告數據早期評估,提供個人化預防建議,透過基因檢測,快速準確得到病人可用藥基因變異結果,在預防和治療有很大成效。高醫近來更開發能預測肺阻塞病人急性惡化AI預測模型,能精確預測肺阻塞疾病進展及預後,在病情惡化前介入,並制定精準個人化治療。此外,高醫機械手臂手術中心引進第四代達文西機械手臂(Xi系統)獲得美國認證,智慧醫療與精準手術走入國際。高醫麻醉科「術後急性腎損傷(POAKI)風險預測與風險最小化系統」也精準降低術後風險。另外,透過遠距智慧醫療平台,病人在家即可接受即時監測、醫療指導。「AI無疑是醫療翻轉的關鍵。」高醫也把智慧醫療延伸到偏鄉,縮短城鄉差距,實現醫療平權,未來更期許AI科技減輕臨床照護負擔,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
2024-12-01 活動.精彩回顧
微微風樂團公益演唱會 一道微光照亮社會角落
11月30日寒冷的午後有一個溫暖的公益演唱會。以公益演出爲主的微微風樂團成立至今已五年,公益演出共35場,包括教養院、老人院、盲人院都有樂團的足跡。這次演出的內容從年少愛情、父母親情及當年華老去,還有耳熟能詳的民歌及懷舊閩南語經典歌曲,現場時而歡笑時而帶淚,氣氛溫馨。本身是中醫師的團長張晋賢表示,在「真心英雄」歌裡有一段詞「在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要用歌聲讓你忘了所有的痛」,微微風樂團除了帶給大家歌唱的歡樂,能在生活點滴中汲取到甘甜,回憶過去能遺忘悲傷,也能讓身處病痛時撫慰創痛,更期盼當生命絕望時能看見一線陽光,尋得希望,即使只有感動到為數不多的人也值得。張晉賢感謝250位好朋友的齊聚,因為大家讓這個世界又多了好多顆公益愛心。台中市長盧秀燕也致贈花籃表支持。這次演唱會門票收入全數捐贈給政治大學公益團體「傻瓜劇團」,希望傻瓜劇團能夠永續關懷偏鄉與特教學童。團長古宜柔表示,「微微風不是著名樂團,但是我們願意成為一道微光,那怕是只能照亮社會的某個角落。」
-
2024-11-30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 引進AI智能管理 推動預防醫學與ESG
112年2月24日,三軍總醫院院長由新陳代謝科醫師洪乙仁接下重任。三總是國內軍醫院的龍頭,台北市南港、內湖、新北市汐止區的唯一醫學中心,在洪乙仁執掌下,積極推動預防醫學、「永續」ESG、社區衛教與營造。他強調,軍醫院照顧軍人以外,大部分的病人還是一般民眾,三總照顧居民的健康責無旁貸。友善員工 院內設幼兒園洪乙仁接任三總院長21個月後,將於明天(12月1日)榮陞國防部軍醫局副局長。即將卸任院長的洪乙仁認為,三總身為醫學中心,不僅須兼顧臨床服務和研究發展,更應培育醫師、護理師等各種職類人才,是醫學中心相當重要的任務。113年是三總ESG元年,洪乙仁說,三總逾30個醫療、行政單位,跨領域地分門別類成立5個小組推動ESG相關工作,落實醫學中心社會責任,也積極進行碳盤查、永續報告書撰擬、減碳工程、創新AI智能管理等專案。在企業永續指標中,洪乙仁認為,友善員工非常重要,避免職場霸凌、注意性別平等是基本,三總對員工照顧更是不餘遺力,包括員工宿舍和停車位不收費,爭取預算興建護理人員宿舍,且一樓將開設幼兒園,提供托育服務,讓員工安心上班,院方共同照顧國家未來主人翁。彈性管理 放護理人員長假面對新時代的年輕人,管理要有更多彈性。洪乙仁說,現在大家都希望有長假,但醫院受限於人力,請長假並不容易,他和護理部溝通:「該給人家長假就要給」,只要病房護理人員不要一次全部請假就好,大家輪流出國。不符合護病比?「就關病床啊!」護理人員放假回來,人力充足了,再把病床打開就好了。人才是醫院最重要的資產,近年醫事人力短缺,三總希望能打造具有韌性、值得同仁信賴的優質工作環境。同時也創建新的醫療系統,資訊部門與台灣微軟研發生成式AI,減少重複、繁雜的文書記錄作業,節省工作時間,讓醫護專心照護病人。搶救糖友 拚減少併發症身為新陳代謝科醫師,洪乙仁認為,「如果可以搶救一個病人,不讓他變成糖尿病患,或避免糖尿病患洗腎,其實就對ESG很有貢獻。」避免糖尿病患因血糖、血壓、血脂控制不佳,後續出現腎臟、心血管問題,不但影響生活品質,醫療費用也增加,所以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避免患者出現更多併發症。洪乙仁說,國健署長期宣導防治代謝症候群,強調注意體重控制、血糖監測等,避免成為慢性病患。但許多人沒有定期檢查,也不知道自己血糖高,大多是因體重減輕或尿量變多、老是口渴來看診,有人血糖數值已高達300、400mg/dl,糖化血色素都10%以上了。他呼籲,一般人定期監測血糖也很重要。積極義診 照顧偏鄉離島「糖尿病是不可逆的沉默殺手,但好好控制血糖,可避免併發症。」洪乙仁指出,有些人意識到健康必須自己努力,有些人則是有家屬鼓勵,所以動機很重要,必須自律控制飲食,若肥胖就慢慢減少體重,有人持續三個月到半年,血糖就趨近正常,甚至不需要用藥。有人經過努力後改善,就有信心繼續下去。照顧病人往前推,就是預防醫學,洪乙仁說,三總積極投入社區衛教與營造,例如去偏鄉、離島義診、教導健康行為。糖尿病照護也會給一些衛教費用,包括營養師、部分醫師費用。洪乙仁專長: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高血脂症、腦下垂體或腎上腺腫瘤、甲狀腺、庫欣氏症等內分泌疾病現職:三軍總醫院院長、內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台灣醫院協會理事、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學歷:美國加州洛杉磯西奈山醫學中心進修、國防醫學院醫學士經歷:國軍馬祖醫院內科主治醫師、三總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內科學科教授、國防部軍醫局醫務計劃處副處長、三總松山分院院長、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給病人的一句話:健康靠自己,預防勝於治療。
-
2024-11-23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馬偕兒童醫院院長陳銘仁 真誠照護小病患 常保赤子心
馬偕兒童醫院院長陳銘仁,從小背負父親期待,希望在社會上可以幫助別人,又可以有穩定收入,因此開啟從醫之路。在當實習醫師時,因為必須接受內、外、婦、兒科完整訓練,一步步了解自己喜好的醫學領域,且考量自己身材劣勢,並受到當時老師、馬偕兒童醫院名譽顧問醫師黃富源影響,不厭其煩教導下,他決定專精於兒科。重醫病溝通 常蹲著聽診「真誠」、「誠信」、「溝通」是陳銘仁行醫最重要的三個準則。「不要以為病人什麼都不懂,言談之間如果不尊重,病人都可以感受得到。」他說,很多醫療糾紛的起因,經常是來自於病人埋怨,「你沒有跟我說,我怎麼知道」,因此溝通清楚不只保護病人,也是保護自己。兒童心臟科醫師的陳銘仁強調,跟小朋友溝通更要注意,「不要以大人的姿態去跟小病患溝通」,他會逗小朋友笑,也會蹲下來跟小朋友講話,需要聽診時會蹲下來,而不是以大人的視角對話。「有的人會說我『為老不尊』,其實我是有『赤子之心』。」陳銘仁說,心臟科看診要仔細聽是否有心臟雜音,但周遭的聲音很容易干擾,他會閉上眼睛聽診降低外界影響,有次竟然還聽到小朋友說,「媽媽!醫師睡著了!」跟小朋友互動很有趣,他們沒有什麼心機。「兒科醫師就是靠一雙手、一個聽診器,還有一顆心看診。」陳銘仁表示,兒科是人力密集產業,不像其他科別有超音波、心導管等重裝備、重武器,因此在論量計酬的健保給付下,不再受到青睞。憶偏鄉服務 都得自己來陳銘仁說,他剛當醫師那年,兒科醫師招考6人,卻有超過百人報考的榮景已不再,現在則是出現史無前例的兒科招不滿狀況。兒童的醫材跟成人不同,時常缺貨,健保不給付,或是廠商不願意製造,建議政府應適度開放自費醫療,讓經濟許可又願意付費的民眾有更多元的醫材選擇。「台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我早期在偏鄉服務時相當有感。」陳銘仁說,他在宜蘭、雲林、台東等地待過,「在偏鄉行醫比較有成就感,大家都要靠你,但樣樣都得自己來。」他曾請纓去蘭嶼服務,雖然只待了一個月,但當時接觸過的每個患者到現在仍印象深刻。當時蘭嶼電力設備不完善,晚上得點蠟燭,電話線路也沒建好,陳銘仁的工作跟生活起居都在衛生局,現在回想,仍歷歷在目。曾有一天晚上民眾敲門,請他到部落幫罹患肺炎的媽媽看病;也曾在半夜幫從床上鋪摔下來的學生治療骨折;甚至忘記打麻醉就電燒菜花等。現在擔任院長的他,也鼓勵學生趁年輕多出去走走,不只累積經驗,也可獲得一生難忘的回憶。愛旅行爬山 想試超慢跑醫院生活之外,陳銘仁喜歡旅行,不只會泳渡日月潭、攀爬玉山東峰,更熱衷自助旅行,曾走訪埃及,並在歐洲旅遊一個月。為了健康,疫情前他每天晨泳,疫情後改為每天走跑步機、騎飛輪,接任院長後,雖然工作更繁忙,但他打算嘗試「超慢跑」運動,維持運動量。陳銘仁專長:一般兒童內科、呼吸道疾病、兒童及成人期先天性心臟疾病、胎兒先天性心臟疾病諮詢、兒童後天性心臟疾病、先天性心臟疾病心導管介入性治療現職:馬偕兒童醫院院長、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名譽理事長、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理事長、台灣兒童心臟學會副理事長、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董事兼副執行長、兒童心臟科資深主治醫師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經歷:馬偕兒童醫院副院長、馬偕醫院小兒心臟科主任、馬偕醫院小兒科部主任、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醫務部主任、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兒科系主任給病人的一句話:「永不放棄」,保持積極心態,相信醫療團隊。
-
2024-11-13 焦點.元氣新聞
網紅籲公開醫師學歷 衛福部反對!資深牙醫擔憂一件事
一名在波蘭習醫的醫師執行子宮內視鏡手術時患者死於大出血,引發關注。本土小牙醫聯盟表示,未來每五位新進牙醫師,就有一位波波牙醫,若實習教學資源不足,恐讓醫師水準下降。聯盟批評衛福部明年廿四億「偏鄉計畫」恐開後門,希望賴清德總統不要再增實習名額。波波醫師末日條款 九地區返台免學歷甄試波波醫師是指未考取國內醫學系,出國至波蘭等歐洲國家取得學位,未在當地實習,未取得該國醫師執照,即返台報考國考後,及格後即擔任醫師,該名婦科醫師即為典型的波波醫師。至於波波牙醫師,畢業回國後,通過學歷書面審核,並通過學歷甄試,接著進行第一階段國考,通過者每年約五十人至醫院實習適應,等完成訓練後,還需通過第二階段國考,才能取得牙醫師執照,也就是需接受實習訓練。原本相關規定嚴格,但一一一年五月立院通過「醫師法部分條文修正案」附帶決議,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教授林元敏表示,該項修正案表決係發生在現任衛福部長邱泰源擔任立委時,與民進黨立委賴惠員等人提出開放實習名額要求。醫盟:管制愈放愈寬本土小牙醫聯盟理事姚欣宜說,二年前,在醫界及民代的壓力下,表面上政府嚴密監督波波醫師,但相關管制卻愈放愈寬,訂出末日條款,只要在一一一年之前至美、加、日、歐洲、澳洲、紐西蘭、南非、新加坡及香港等九大地區就讀醫學系、牙醫系,返台後無須參加學歷甄試。估計未來每五位新進牙醫師中,就有一人為波波牙醫,如果實習教學資源不足,恐讓醫師水準下降,全民受害。姚欣宜指出,賴清德總統在競選時,曾在牙醫師後援會成立大會時親自承諾「不會再加開波波醫師實習名額」。衛福部:偏鄉計畫有證牙醫優先「波波醫師不僅是醫療問題,更是社會的不公平。」本土小牙醫聯盟理事長黃映綺表示,衛福部明年推出廿四億「偏鄉計畫」,宛如「假偏鄉計畫」,圖利特定人士,增加波波醫師實習機會。為此,將於十一廿四日至立法院抗議,捍衛台灣醫療及社會公平正義。對於外界疑慮,衛福部口腔健康司長張雍敏表示,一一三至一一六年度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相關經費絕大部分皆直接用在解決偏鄉牙科醫療問題。一一四年度將優先招募已經領有牙科專科證書的牙醫師,並非網傳引進國外學歷牙醫學系學生。網紅籲公開醫師學歷 衛福部反對【記者李青縈、沈能元/台北報導】波波醫師爭議延燒,不少民眾希望醫療院所主動揭露醫師學歷,衛福部、醫師公會則持反對意見,部長邱泰源認為,只要牽涉到隱私,都應小心處理;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周慶明說,公開醫師學歷,有如「獵巫行為」,擔心醫界為此心浮氣躁,影響看診、開刀等醫療行為。百萬網紅Cheap分享一封醫師來信,「部分從波蘭畢業的醫師返台後,常刻意突出職場經歷,卻不敢寫學歷,藉此提升專業形象」。該醫師呼籲衛福部,公開醫師學歷,讓病患更清楚醫師的背景,以利提升醫療透明度與信任感。另有網友表示,醫師屬於政府特許行業,嚴格控管醫學系名額,但人民卻沒有知道醫師學歷的權利,荒謬之至。政府選擇無視人民權利,不強制公開學歷,為了保障就醫權益,呼籲民眾拒掛不揭露學歷的醫師門診。對此,邱泰源表示,只要牽涉到隱私,都應該要特別小心,現在連醫學會、醫師公會等公開活動或講座,都不隨會便對外公告醫師畢業於哪個學校。周慶明則為台灣醫師掛保證,他說,醫師資格取得過程嚴謹,以耳鼻喉科為例,明文規定,住院醫師時期需完成哪些手術、每年訓練內容。如果想考專科、次專科,必須通過醫學會審核。不管是在國內或國外修習醫學系學分,但後續訓練均屬一致,都需合法受訓,取得執照後,才能執業。「衛福部不會要求醫事人員公開學歷資料」。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尊重醫師個人或醫療單位規畫,目前僅要求公開「醫師證書」,證實為合法、有牌的醫師,藉此避免密醫行為,沒有計畫調整揭露其他內容。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患者就醫時關心醫師是否擁有良好臨床實務能力、經驗及醫術醫德,而這些均與醫師學歷無關,建議衛福部籌建「醫師經歷、不良醫療紀錄」平台,方便民眾查詢。再者,政府應透過嚴謹的教考訓用制度,提高波波醫師競爭力,才能降低民眾疑慮。資深牙醫憂:偏鄉計畫淪洗白管道【記者李樹人、沈能元/台北報導】波波牙醫師爭議再起,一名不願示名的資深牙醫表示,許多波波牙醫的背景驚人,父親可能是牙醫界大老、某縣市牙醫師公會高層,或本身為連鎖牙科診所集團的少東、小公主,一旦透過管道洗白,可能成為本土正規牙醫師的老闆,讓年輕世代產生相對剝奪感,憤憤不平。本土小牙醫聯盟希望賴清德總統正視波波牙醫師執業問題,並質疑衛福部明年「偏鄉計畫」目的是幫波波牙醫洗白。對此,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江錫仁表示,波波醫師實習名額不能與偏鄉計畫混為一談,衛福部偏鄉牙醫師招募計畫係以領有證書的牙醫師為優先,並非增加波波牙醫實習名額。對此,該資深牙醫表示,以往醫學系公費生制度不就是幫少部分學生開了執醫之門,考取公費生,取得醫師執照後,遠離偏鄉,賠錢了事。年輕世代擔心衛福部「偏鄉計畫」比照辦理,讓波波牙醫有機會至偏遠地區醫療院所實習,等到實習結束,不會繼續留在偏鄉,直接洗白。該資深牙醫說,波波牙醫的家世背景驚人,且與政治淵源極深,例如,有些來自牙醫世家,父親為某牙醫師公會高層,有些則是連鎖牙科診所集團的新生代,被父親送出國學醫,準備繼承事業。在政治力介入下,可以精準掌握到落日條款的黃金期限,並獲得高層政策配合,幾乎是天衣無縫。
-
2024-11-09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台南醫院新化分院院長張耀仁 帶領醫護轉守為攻 深入社區設點看診
衛福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是守護台南山區醫療的唯一地區型綜合醫院,區域內約有13萬人口,以高齡長者為主,新化分院院長張耀仁帶領醫院「轉守為攻」,即使醫護人力吃緊,依舊主動深入社區設點看診,進一步宣講、篩檢,希望能幫助長者早期發現問題、早期治療。守護偏鄉 及早治療預防台南醫院新化分院成立於2001年,服務對象以高齡長者居多,在新化分院服務約5年的張耀仁認為,「醫師不應只在醫院看門診,更要走出醫院、走進社區。」近年他率領醫療團隊與在地社區、廟宇等合作,將門診資源導入山區鄉鎮社區,讓醫護人員能夠向外延伸提供服務。隨著醫療技術與時俱進及民眾健康意識提升,疾病型態不斷改變,身為肝膽腸胃科醫師的張耀仁指出,早年很常見的胃癌病例已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胃食道逆流、脂肪肝等文明病逐年增多,三高族群也增加不少,主要與現代飲食習慣造成代謝症候群有關。「長者常見因三高、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就醫,但很多人都是等到出現明顯症狀時才會就醫。」張耀仁說,新化分院於是決定主動出擊,除替長者治療慢性病外,更要讓民眾在疾病尚屬早期發展時,就及早介入治療並預防,守護偏鄉民眾的健康。患者致謝 醫護付出值得張耀仁分享,之前有一名婦人因肚子不舒服就診,檢查發現膽囊發炎,建議婦人應前往大型醫院進一步治療,且可能需要開刀,後來婦人完成手術治療後,在家屬陪同下回診,家屬說「若再不開刀,恐會危及生命。」一再向他表達感謝之意。「醫師就像病人的垃圾桶」,張耀仁認為,來醫院看病的人,大多是身體不舒服、都不太開心,很多人是來「倒垃圾」的,所以每當患者反饋一句簡單的「謝謝」,都會讓醫護同仁感到「做這件事情是有意義的」,更是幫助一個家庭。籌建宿舍 將供日照服務現今護理人力吃緊,醫護人員都要身兼多職,新化分院目前病床有64床,包括急性病床47床及慢性病床17床,但只開到40床,院方除積極招募醫護人員外,因醫院地處偏遠也籌建員工宿舍,以留住人才,未來宿舍1樓會規畫長照關懷據點提供日間照護服務,肩負起衛福部照顧偏鄉民眾之責任。張耀仁強調,新化分院除有總院積極協助提升優質醫療照護外,更積極與成大醫院合作經營,建立各種合作模式,創造醫院及偏遠地區就醫民眾雙贏局面。養生祕訣 每天走8千步現代人的文明病日益增加,張耀仁是肝膽腸胃科醫師,因此他的養生祕訣很簡單,強調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保持心情愉快。三餐以多補充蛋白質及蔬果為主;每天走路8000步以上或是快走運動,若工作忙碌,就會在醫院上下樓時多爬樓梯,維持一天的運動量。張耀仁的兒子很喜歡打籃球,假日閒暇時,他會陪小孩玩一下籃球,雖然可能無法下場對打,但他會在場邊幫忙撿撿球、簡單投籃互動,不僅能夠運動,更能促進親子關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因此要活在當下,心存感謝。」張耀仁面對工作壓力大時,會先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重新思考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平時則喜歡到花東地區走走,看看優美的風景,有時候也會到棒球場看場球賽,跟旁邊的人喊一喊,發洩一下情緒或壓力。張耀仁●專長:一般內科、腹部超音波、胃鏡出血潰瘍止血術、食道靜脈結紮術、大腸鏡息肉切除術●現職:衛福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院長●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經歷:成大醫院住院醫師台南市立醫院腸胃科總醫師衛福部台南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保持心情愉快是健康的不二法門。
-
2024-11-01 活動.活動最前線
獨居長者的幸福好朋友!老盟「孤獨處方箋」研討會11/23舉辦
王奶奶(化名)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離開之後,她成了名符其實的獨居老人,加上行動不方便減少外出,漸漸地跟社會脫節。幸好社區的「幸福獨居好朋友」經常來陪伴她,有一次還號召好多人到家裡包水餃,把王奶奶的客廳變成一個小型的社區據點,她的好朋友變多了,心也不再封閉,原來獨居也可以很幸福。人口老化是全球趨勢,伴隨而來的是家庭結構改變、獨居長者愈來愈多。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2023年底,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429萬人,65歲以上獨居人口也隨之增長,根據估算獨老比率為15.6%,推估至少有67萬名像王奶奶這樣的獨居長者。老人福利推動聯盟長年關注「獨居長者」及「社區共好」議題,協助全國偏鄉社區老人開發照顧模組,自2022年開始推展「孤獨處方箋暨社區共好」實驗方案,今年邁入第三個年頭,至今已與全國各地共20個社區發展協會共同開發,並推動「幸福獨居好朋友」互助服務模組,不但培育在地的中高齡及高齡者成為半專業志工,更建立自助、互助與共助的安全互助型社區網絡。遠親不如近鄰,隨著人口老化與勞動力的逐漸流失,營造社區在地互助系統是重要解方。老盟祕書長張淑卿表示,孤獨處方箋就像是傳統農業社會鄰里間互相關懷,由行動能力尚佳的長者擔任幸福獨居好朋友,兩兩一組去拜訪及陪伴比較行動能力較弱的獨居長者,解決常見的日常生活問題與孤寂感,將原本掉鍊的社會連結再度串連起來。今年,老盟特別邀請本年度參與投入的全國11個社區夥伴,於11月23日辦理「2024孤獨處方箋及偏鄉共好暨高齡人才再運用」研討會暨成果分享交流會,透過論壇議題的分享以及各方專家與社區代表的共同討論,激發「高齡好人才,社區正精彩」互助服務模組的推動,更深化社區共好與孤獨處方箋的願景,盼每個社區都能成為長者在地幸福安老的好所在,更期待透過此場盛會,將此議題分享及大力推廣至全國社區,促使社會大眾共同關心此議題!時間:113年11月23日(星期六)09:30-16:30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會議廳(中正區徐州路2號)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rmLV9bHNFAenjYbH9詳細資訊參考連結(老盟官方網站):https://www.oldpeople.org.tw/pop/pages/e708c344d855403a89855991586d489c(*)本場研討會報名名額上限150名:本活動以本年度老盟合作社區優先錄取,剩餘名額開放有興趣未來與本聯盟合作及進一步了解此議題之社區夥伴報名;本聯盟保有最終錄取資格審查及決定權。
-
2024-10-28 癌症.卵巢.子宮
健保大數據/免費抹片篩檢推行30年子宮頸癌 發生率、死亡率大幅下降
子宮頸癌主要與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但它是一個可以預防的癌症,包括定期子宮頸抹片、施打HPV疫苗,就能及早在癌前病變階段阻斷腫瘤生長。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追溯30年來政府推廣子宮頸抹片的成效,正是「早篩檢、早發現、早治療」的最佳寫照。「抹片篩檢與子宮頸癌死亡率息息相關。」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111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發現,自政府實施公費抹片檢查後,不管哪個年齡層,子宮頸癌患者死亡率均明顯下降;不過,年逾70歲的癌友死亡率仍然偏高,提醒女性,多疼惜自己,即使停經或已無性行為,仍須接受抹片篩檢。民國84年到110年,發生率的降幅超過七成。民國84年起,政府補助30歲以上女性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逐年下降,從民國84年每10萬人25人,到110年降至每10萬人7人,降幅超過七成。不僅標準化發生率下降,子宮頸癌標準死亡率也明顯下降,石崇良表示,這歸功於抹片篩檢的普及,早期發現病變,立即接受治療,預後情況良好,就可降低死亡率。統計顯示,健保開辦之初,年逾70歲的子宮頸癌患者死亡率約為每10萬人67人,但到110年,僅剩每10萬人20人。再者,死亡率與患者年齡有關,例如,110年50至59歲癌友死亡率為每10萬人5.7人,40至49歲為每10萬人2.7人,30至39歲為每10萬人1.5人。零期原位癌手術後,五年存活率高達99.6%。「初診斷的期別,愈早愈好。」石崇良分析健保癌症重大傷病資料的子宮頸癌確診期別及其存活率,屬於第零期的原位癌,一般治療方式為錐狀手術,其五年存活率高達99.6%。第一期的子宮頸癌,則可進行子宮切除或子宮頸錐形切片方式,五年存活率為91.5%。第二期後,依癌細胞侵襲範圍評估,施以化療、放射線治療,第二期五年存活率為73.6%,但到了第三期,雖有標靶藥物可用,但存活率為55.4%,第四期則僅剩22.5%。112年統計,第一期患者占35.9%,第四期占15.9%。112年最新統計子宮頸癌重大傷病領證個案數為1,277人,第一期占35.9%、第二期19.6%、第三期23.6%、第四期15.9%,二期以上的人數約700-800人,扣除已經無法開刀的晚期患者,每年可接受外科切除手術的癌友約在600人左右。在藥物治療上,健保持續擴大子宮頸癌藥物給付,目前一、二期患者以化療、電療為主,三、四期的復發晚期患者則給付化療合併標靶藥物。婦癌專家期盼化療合併標靶藥物可用在晚期患者第一線治療,不用等到復發,就可獲得給付,對此,石崇良表示,將謹慎評估,只要具有臨床科學證據力、符合成本效益,均會納入健保。偏鄉女性篩檢有待加強,停經或無性行為仍需篩檢。石崇良表示,政府與民間團體持續宣導「六分鐘護一生」抹片檢查,成效良好;隨著國一學生公費接種HPV疫苗,以及降低抹片檢查年齡(從30歲降至25歲),另配合人類乳突狀病毒(HPV)病毒自費篩檢,應可大幅降低子宮頸癌對於台灣女性健康威脅。不過,觀察現有資料,石崇良表示,在抹片篩檢率上,年紀較長、居住偏鄉的女性仍有待加強。例如,不少女性於停經後,或自認多年沒有性生活,應該不會罹患子宮頸癌,因此疏於定期做抹片檢查。醫界、公衛界、醫療院所應針對這兩大女性族群加強衛教宣導,以期瞭解抹片篩檢的重要性。近年來,每年平均新增400多名年齡低於30歲的年輕子宮頸癌患者,石崇良表示,子宮頸癌與HPV有密切關係,如果小小年紀就有過不安全的性行為,勢必增加感染風險。網路普及,誘惑眾多,或許在小學階段就可提供正確性教育,有助於降低子宮頸癌盛行率。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27 癌症.卵巢.子宮
健保大數據/子宮頸癌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林口長庚醫院/婦癌治療打「團體戰」 團隊決策找最佳解方子宮頸抹片檢查推動近30年,健保署統計罹癌人數明顯下降;女性十大癌症排名,子宮頸癌也降至第八位。從112年健保資料庫分析,患者在林口長庚就診件數9,029,排名醫學中心第一名。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副教授主治醫師周宏學表示,林口長庚的婦癌治療一大特色是「團體戰」,每位來到林口長庚的子宮頸癌患者,如果需要調整治療計畫或癌症復發,任何決策都會透過多團隊會議檢視患者狀況,重新盤點檢查報告等,讓患者能接受最妥適的照顧。多團隊成員包含核子醫學科、放射腫瘤科、婦癌科、中醫師、個管師以及專科護理師及研究護理師等。周宏學表示,近年愈來愈少晚期的子宮頸癌患者,這要歸功於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推行。目前臨床上碰到初診就被診斷是晚期的患者,幾乎都沒有定期做抹片檢查,這類患者通常是因出現咖啡色、血色分泌物,或是分泌物出現嚴重異味時才就診。他呼籲,除了定期做抹片檢查,還建議施打HPV疫苗,如果先前曾打過四價HPV疫苗,近年已推出九價疫苗,因致癌病毒已知的型態愈來愈多種,僅施打四價者,應補打九價讓保護力更全面。區域醫院No.1童綜合醫院/推廣抹片不遺餘力 提供個案完整治療資源健保資料統計,112年童綜合醫院的子宮頸癌就診件數1,450件,居區域醫院第一名。童綜合醫院婦產部劉錦成主任表示,醫院地處海線地區,對子宮頸抹片推廣不遺餘力。除了門診有符合條件個案的提示系統,讓診間每位醫師都能適時轉介,院內也設置專屬五大癌篩站,且每月都有子宮頸抹片巡迴車至各大鄉鎮推廣。另外,所有抹片異常的個案轉介至婦產科門診時,都能有即時陰道鏡及人類乳突病毒的進一步檢查。對於確診個案,有個管師第一時間介入,提供病情諮詢及安排後續檢查。婦科門診同一樓層還有癌症資源中心,除了有護理師,還設有心理師、營養師等,提供專業的一對一諮詢。對於即將進入治療或手術後及後續追蹤有疑慮的個案,透過兩周一次的跨團隊會議,擬定出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每一位接受化學治療或標靶藥物及免疫療法的病人,會發放一本手冊, 詳細記載治療相關資訊,手冊中也說明後續治療可能出現的併發症、處理方式和緊急聯絡方法。院內有最新的機械手臂及微創手術經驗,對於新的治療方法,也隨時掌握最新的文獻資料,為病人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治療。地區醫院No.1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巡迴車開進偏鄉 鼓勵銀髮族抹片篩檢有別於其他兒童醫院,除了小兒內外科、健兒門診等科別,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也設置了婦產科,並定期派遣巡迴車至當地偏鄉及社區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及宣導,因此112年子宮頸癌就醫件數達到1,168件,位居當年度地區醫院之冠。該院婦科癌症學科主任陳子健感謝鄉親肯定,並呼籲女性定期接受婦癌篩檢。陳子健表示,新竹縣市幅原廣闊,許多偏遠山地部落的醫療資源不足,透過抹片巡迴車讓不少年紀較長的女性就近接受篩檢。此外,參與社區抹片篩檢活動的婦科醫師也提供內診,如發現異常,立即安排門診。陳子健說,許多銀髮女性自認很久沒有性生活,應無罹癌可能,即使身體不適,也未能及時就醫,確診時已到晚期,門診就收治過八十多歲晚期患者,治療難度極高。陳子健表觀察門診患者情況,發現子宮頸癌有年輕化趨勢,最近收治兩名二、三十歲的子宮頸癌晚期患者,如果往前推算,應在青少女時期就因性行為感染HPV病毒,以致十幾年後罹癌。美國已將HPV篩檢列為子宮頸癌防治的首要措施,陳子健呼籲,政府如預算許可,也應比照歐美國家防治策略。基層診所No.1高雄榮景中醫診所/中藥能抑制病毒 修復化放療受損的組織健保署資料統計,高雄榮景中醫診所112年子宮頸癌就診件數138件,居基層診所第一名。榮景中醫診所醫師吳景崇擁有中醫、西醫執照,以中西醫互補治療癌症,向來是他推廣的理念。癌症病患上門求診,不先脈診,而是了解病患病況、看X光片,吃何種標靶藥物、化放療次數及產生何種副作用,再來抓中藥材調理輔助,從病理、生理、藥理三管齊下,病患皆有良好預後。吳景崇表示,子宮頸癌致病原主要來自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多經由性接觸傳染。此外,子宮頸長期糜爛、發炎可能轉變為早期子宮頸癌細胞;吸菸、長期服用避孕藥、抹片曾有異常、有家族病史也都是高危險群。人類乳突病毒是DNA病毒,從中醫角度看為毒熱、毒邪,有很多清熱解毒藥物,具有抑制病毒感染的作用,如紫花地丁、板藍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黃芩、蒲公英等。中藥抑制病毒療效佳,緩解化放療副作用也很有效果。吳景崇說,子宮頸癌患者吃的鉑金類藥物可能造成腎小管損傷、腎功能衰退,高能量射線也易出現燥熱發炎現象,中藥材可助修復受損組織,提升免疫力,助病患更有體力抗癌。112年子宮頸癌患者就醫10大院所
-
2024-10-26 焦點.健康你我他
我是高年級實習生/花甲之齡教學旅遊 扶助偏鄉學子
繳清房貸、兒女完成學業,因此去年提出退休申請。本以為可睡到自然醒,但卻是高枕有憂常半夜驚醒:想不出國字正確寫法,湊不出完整成語…。社會鼓勵「壯遊」,我嘗試「教學旅遊」,參加國中學習扶助研習,於學校放學後,協助學習弱勢的學子;後又參加國小學習扶助研習,想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遠征花蓮、員林、新店。今年暑假開始「教學旅遊」,上午教書,下午批閱作業,餘暇旅遊當地,了解風土人情。學習扶助的學生人數少,根據教育部五月篩選測驗,補強學生的弱勢項目,而學生也察覺到答題失分的關鍵點,這就是教學的收穫。台南善化國中校門口矗立著「沈光文紀念碑」,得悉「台灣漢語古典文學之祖」的事蹟,進出昔日沈光文先生的教學處,感覺意義非凡。新冠疫情發生後,許多教會不再提供住宿。曾應徵可眺望太平洋的小學,當地有民宿,但憑扶助教師一日薪資,難覓住所,國小主任體恤我,讓我住進她家,跟著她一起上下班。退休後再領公務機關薪資,超過基本工資,教育部就停發當月退休金。天知道,扣除住宿交通費,我還剩下多少?重返都會,花甲之齡的我想迎接新的工作實習,只是不知何處有良木可棲?
-
2024-10-23 慢病好日子.慢病專欄
地方名人堂【花蓮縣】偏鄉資源少居家醫療卻冠全台 朱家祥:服務密碼在這裡
花蓮好山好水,是旅遊的一大看點,但地形狹長造成的交通不便,人口與資源多集中於偏北的市區,加上原鄉部落的語言文化,必須因地制宜推出符合當地的醫療政策,對此,花蓮衛生局以「去(Go)」打造主動出擊的公務精神,深入偏鄉,提高縣民醫療可近性,創下居家醫師服務涵蓋率全國第一、失智確診率全國第一等亮眼佳績,還與花蓮慈濟醫院合作,推出全國首創的家庭健康戶口名簿。「去」貼近民眾 提升接受公衛政策意願花蓮縣民平均壽命77.12歲,較全國平均少3.11歲,健康問題刻不容緩,但境內幅員遼闊、山區偏鄉多,花蓮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醫療服務應更積極「去(Go)」貼近民眾,提高接受接種疫苗、健檢等公衛政策意願。依文化制定專屬的衛教策略是花蓮縣醫療政策的特色,例如原住民文化與檳榔密不可分,但研究指出,有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風險是一般人的28倍,朱家祥表示,不能用漢人的思想一味禁止,而是進行深度文化調查,探詢部落傳統習俗,再透過具相關知識的種子原住民,才有辧法推動口腔癌相關衛教。朱家祥也說,花蓮慈濟醫院承接衛福部「健康福祉科技整合照護計畫」,已跟秀林、吉安、光復衛生所合作,發展家庭健康戶口名簿,衛生所可看到個人及其家庭的健康資訊,透過該個案提醒其他家人應接受健檢等診治,打造沒有圍牆的醫院;期望明年將該模式導入全縣13個鄉鎮市。花蓮老年人口佔19%,又多居住於交通不便、資源取得困難的偏鄉,對此,衛生局針對偏鄉重要食材來源的行動菜車進行改造,增加販售乳製品、未精緻全榖類等民眾缺乏攝取的品項;藉由菜車帆布、層架標示、廣播及老闆,普及營養知識;錄製七種語言的營養宣導,降低語言隔閡,這些都能有效增加民眾營養攝取量。對於老人常見的失智症,花蓮衛生局除了在社區進行衛教、推廣失智友善概念外,也由縣內5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整合資源,主動到獨居或行動不便的長者家中進行篩檢,找尋疑似個案,這樣縮短確診評估時間的作法,讓花蓮縣失智確診率全國第一。值得一提的是,花蓮成人健檢也主動進入社區巡迴,使花蓮成人健檢覆蓋率33%,高於全國平均的25%;老人健檢則特別納入維生素B12、葉酸及維生素D,「研究指出,維生素D、糖化血色素與骨鬆、糖尿病、癌症、慢性病死亡率有關。」預計明年再新增鈣檢測。「去」解決醫護問題 方便後續為民服務「衛生局也要當醫師的後盾,『去』解決醫護遇到的問題,後續他們為民服務才會順暢。」朱家祥說,衛生局提供診所醫師訓練,使其能基礎識別患者需求;派人到診所解決電腦設備問題;帶醫師前往照護對象家,或先集中病患,讓醫師一次看診,減少醫師往返時間。多管齊下的策略讓花蓮居家醫師服務涵蓋率居全國之冠。花蓮縣內10家醫院,多分布於北區,因此衛生局推行公衛政策十分仰賴診所,朱家祥舉例,新冠疫情期間,花蓮率先跟診所合作,啟動居家照護模式,短時間內號召72家西醫診所、22家中醫診所加入,並召開會議,向健保署反應視訊病患後相關的健保申報問題,降低居家照護的阻礙。朱家祥也表示,許多醫師回饋,他們親自到患者家中看診後,才了解地處偏遠、獨居都是造成患者無法定期追蹤、醫囑遵從性低的原因,因而重新點燃醫師們最初從醫時的初衷與熱情,這也讓朱家祥更堅定衛生政策的推行方向。此外,近年偏鄉醫療強調遠距醫療,但朱家祥坦言,仍須克服網路資訊佈建困難,期待未來跟業者合作,推出5G行動醫療車,深入各個偏鄉提供到宅服務,健保署也能多給予外展醫療服務支持,做第一線醫護人員的靠山,一同為偏鄉民眾健康努力。
-
2024-10-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莫那.瓦旦 用原民的思考邏輯推動衛教 讓少年戒酒找回自己的「影子」
花蓮縣吉安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莫那.瓦旦,在地方服務近40年,身為原住民醫師的他,抓住求學習醫的機會,改變了自己生涯的軌跡,也立下公費原民醫師回到偏鄉服務的典範。不僅幫助阿美族少年戒酒找回自己的「影子」,還帶著原民醫師們一起踏上國際醫學舞台,推動訂定「原住民族健康法」。他的故事也是台灣近半世紀原民醫療的縮影。挺身提升原民健康賽德克族的莫那.瓦旦說,他其實是「都市原住民」,從小住在嘉義市,台南讀高中後,以公費生考上台北醫學院,畢業後選擇到花蓮門諾醫院實習。他觀察到原民的健康未受到重視,意外事故、飲酒、自殺是當時三大原住民的死因,深感原民的健康需要有人推動,因此他希望能以一名醫師的身分,致力於提升原住民的健康水平。40年前公費醫師制度不夠完善,缺乏住院醫師的訓練,原住民醫師畢業就直接被分配到鄉下服務,「有種沒有武器就上戰場的感覺」,因此他報考台大公衛所,且專攻肺結核防治、自殺防治、意外事故防制的相關研究,對準原民族人的需求,精進「改善原住民族人健康問題」的能力。後來他又順利考上博士班,增加原住民醫師的生涯可能性。要為病人生活著想莫那.瓦旦1985年台北醫學院畢業,1987年服完兵役後,先後在花蓮及屏東等衛生所擔任醫師,在花蓮總共服務35年,2004年起在吉安鄉衛生所服務至今。近40年行醫生涯中,有兩件事對莫那.瓦旦影響深遠。1985年,他在門諾醫院跟著小兒科醫師楊義明實習時,有一名國中二年級的血癌病童,因為住院治療而無法上學,楊醫師不希望病人因病耽誤課業,請社工師找家教來病房輔導病童功課,但後來由幾名實習醫師分配教學任務。這時他才體會到,醫師不是只負責治病,更要為病人的生活甚至未來著想,照顧病人的心情與需求。尊重原民思考邏輯衛教另一件事則要從莫那.瓦旦的妻子說起,他的妻子巴奈.母路是吉安鄉的阿美族人,長年鑽研阿美族的祭司儀式,包含戲劇、音樂、舞蹈及醫療等。他基於好奇心與醫師的身分,曾與妻子合作田野調查,當時遇到一名阿美族少年有酒精濫用問題,他嘗試用西方醫學角度,跟少年說明喝酒會影響健康,但少年似乎無法理解。妻子建議莫那.瓦旦換位思考,嘗試用阿美族語說,這樣喝酒會讓自己「沒有Adingu(影子)」,Adingu在阿美族語裡也代表著「靈魂」,這段勸說立刻讓少年如同當頭棒喝,才把醫師的建議聽進去。這件事深深震撼莫那.瓦旦,原住民有自己的思考邏輯,不僅應予尊重,如能適當加入現代醫療的知識,善加轉譯,且從病患的角度做衛教,才會更有效果。各國原民醫師交流在偏鄉行醫之外,莫那.瓦旦也嘗試走向國際醫學的舞台,16年前,他遠赴夏威夷參加泛太平洋地區原住民醫師會議,當時台灣的原住民醫師只有6人,最大的感受莫過於見識到國際級頂尖學者專家對同胞族群的深切關懷,他因此開始省思還有哪些領域可再精進,也拓展了視野、開啟了國際交流的機會。泛太平洋地區原住民醫師會議兩年舉辦一次,2014年在花蓮舉辦,當時有來自美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與夏威夷等地超過300名原住民醫師參與。莫那.瓦旦不斷鼓勵其他原民醫師參加,有位原民醫師對他說:「學長謝謝你叫我去。」原來該名醫師從事原民醫療多年,對職涯發展陷入茫然,參加會議後得到許多啟發與鼓舞。幫助病人成座右銘莫那.瓦旦發表的研究不多,他期許,要盡力扮演好各種角色,例如關心病人、與病人親切互動,關注政策發展等。所以,他進修時側重醫者人文關懷,在國際參與則著重不斷求取進步,帶領台灣醫療往前走,跟上國際的腳步,設立新的價值跟標準。在行醫之餘,莫那.瓦旦與其他原住民專家學者成功推動「原住民族健康法」的立法,於2023年5月立法通過,台灣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訂定原住民健康專法的國家。他也出任衛福部衛生政策委員會委員,持續在法案制訂上貢獻專業。「成功不在於你擁有多少,在於你幫助過多少人。」是莫那.瓦旦珍藏的座右銘。他認為,替病人、原住民同胞與居民服務,是他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對於服務奉獻,才能始終樂此不疲。莫那.瓦旦小檔案年 齡:64歲出生地:嘉義市學 歷: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現 職:花蓮縣吉安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經 歷:屏東縣三地門鄉衛生所醫師屏東縣春日鄉衛生所醫師花蓮縣秀林鄉衛生所醫師花蓮縣光復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主要事蹟:擔任40年地方衛生所醫師參與「原住民族健康法」制定負責籌備「山地鄉居民飲酒問題」研討會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4-10-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八八風災封路也巡診 中醫卓青峰每周固定上阿里山行醫已21年
21年來,嘉義迦南中醫診所院長卓青峰堅持每周一次深入阿里山鄒族部落看診,施藥、針灸不說,還買早餐上山,送給每個來看病的人。即使落石封路,他仍駕駛吉普車繞小路上山,路開到哪裡,他就看診到哪裡。近年他回學校在老人學研究所進修,學習遠距醫療、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希望偏鄉的中醫照護更有品質、更有效率。卓青峰年幼時曾感染小兒麻痺,他克服身體的不方便,2003年起在無中醫資源的阿里山鄉來吉部落成立首處中醫巡迴醫療點,莫拉克八八風災時道路中斷,據點改至樂野部落。村民感謝他,卓青峰則說,其實他受益良多,他能上山賞景、看雲海、呼吸香甜的芬多精,還有機會幫大家看病,覺得很享受、很開心。投身中醫31年 每周固定上山卓青峰有原住民血統,投身中醫31年。一次參與世界展望會到嘉義偏鄉巡迴衛教的機緣,發現山區居民的醫療觀念不足,決定從己身做起,以設置醫療點,致力推動中醫資源在城鄉均衡發展。目前還擔任健保中醫門診總額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的召集人。阿里山鄉來吉、樂野部落路途遙遠。卓青峰每周固定上山的周二,早上6點先在自家診所打包器具及藥材,7點前偕妻子一同出門,8點30分準時抵達部落開始看診,中午看診結束再開車下山。上山途中,他會購買早餐,帶上山與居民分享,抵達巡迴醫療點時,先把脈問診、開藥方,妻子協助調配中藥,還有針灸或經絡疏通等療法,讓病人得到全方位中醫照護。曾患小兒麻痺 理解病人不適「海拔600公尺以上的空氣是甜的!」卓青峰如此形容。醫療點所在的樂野村,海拔超過一千公尺,有一大片美麗的楓香林地,還有茶園、咖啡、蘭花等,優美的環境吸引卓青峰愛上了這裡。他說,這個地方不同季節會有不一樣的風景,趁著巡迴醫療偷得浮生半日閒,在山林間徜徉、吃飯,是他和妻子難得的放鬆時光,是夫婦倆的小確幸。卓青峰出生在1959年,那年代台灣盛行小兒麻痺,他年幼時感染病毒,留有後遺症,身體肌力下降影響運動表現。不過,卓青峰不斷鍛鍊、提升肌力,擔任中醫師更能以同理心看待病人,理解患病的不適感,更關心病人,他從中也領悟現今社會的醫療資源不平衡,認為應該建立更完善的制度,讓醫療資源在城鄉平衡發展。落石阻路 路開到哪看診到哪身體不是卓青峰參與救災的阻礙。921地震時山區災況慘重,卓青峰開著吉普車挺進災區,協助載運物資,也攜帶藥物及針灸用具到南投縣信義鄉救災, 他連夜為近百名災民看診,帶去的藥幾乎都用光了。莫拉克八八風災重建期間,來吉部落撤離山區,前往中庄營區、逐鹿社區等臨時處所避難。部落交通不便,居民因天災下不了山,幸而有卓青峰不間斷上山看診,即便落石阻斷道路,他也能駕駛吉普車從一旁小路穿越,「路能夠開到哪裡,我就能看診到哪裡。」山區網路不穩 常常耽誤看診卓青峰在阿里山鄒族部落看診20年,看診過程中與部落居民的互動讓他很有親切感。他學會了簡單鄒語,也與居民互教台語,雙方建立了深厚情誼。在山區設置巡迴醫療點,最大的困難就是交通和通訊,每逢地震、颱風等天災,道路可能中斷,還有土石崩落的威脅,上山往往像是跟老天爺賭運氣,但卓青峰擔憂病人,總是想辦法改道通行。「目前最難解決的是網路通訊。」卓青峰說,患者病歷都在網路系統中,看診時要先連上專屬VPN,才能調閱資料看診。然而山區網路不穩定,網路常常很難連線,就會耽誤看診時間,這個難題希望有天能夠解決。去年拿到碩士 專攻老年學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嘉義縣高齡人口比率逾22%,是全台之冠。卓青峰說,部落年輕人離鄉就業,只剩老人和小孩在山上,目前看診的病人近半數都是老年人。他盼望進修老年醫學,讓自己與時俱進,近年有女婿協助看診,他逐漸卸下重擔,才得以在2020年考入成功大學醫學院,攻讀老年學研究所,並在去年取得碩士學位。65歲的卓青峰,正式邁入老年,切身感受老年疾病的各種問題迫在眉睫。他的心願是將研究所學習的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和中醫結合,發展在宅醫療(居家照護)、遠距醫療,加入實證醫療概念,更全面的照顧老年人。卓青峰小檔案年齡:65歲學歷: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醫學系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現職:迦南中醫診所院長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全民健保中醫門診總額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召集人經歷: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媽祖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正道中醫醫院針傷科主任主要事蹟:2003年7月起於阿里山鄉成立首處中醫巡迴醫療點,持續服務21年2024年中華民國第一屆華佗偏鄉醫療奉獻獎
-
2024-10-15 醫聲.醫聲要聞
90歲阿伯發炎指數飆升,在宅醫療團隊「這招」找出禍首!
住在偏鄉台東都蘭的一名九十多歲老伯,因為行動不便而在家裡接受居家醫療照顧,這天突然發了高燒,在過去,移動困難的老伯恐怕還是需要到醫療院所就醫,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與護理師們接獲消息,趕緊到老伯家中診斷,先快篩確認不是流感、新冠感染後,使用攜帶式超音波檢查,確認為尿液囤積所導致的攝護腺發炎,在家就可以接受抗生素治療,於是老伯終於退燒、發炎指數下降。健保署在今年7月1日將「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納入健保給付,包括「居家醫療個案」、「照護機構住民」與「急診行動不便的民眾」,且疾病為肺炎、泌尿道感染或軟組織感染者,就可以由醫護人員到宅,提供醫療服務,民眾可以在家住院。對此,余尚儒說,「這是最有效率的醫療模式」。 , 在宅醫療,讓醫療量能更有「韌性」台南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指出,美國、日本與新加坡的在宅醫療、居家照護成為重要趨勢,採取「病人不動,醫護人員動」,真正打造沒有圍牆的醫院,而在宅急症照護、在宅醫療服務是「傳統與創新的結合」,奇美醫院現在也搭配遠距醫療、遠距檢測等創新科技的輔助,使用第一台攜帶式X光機,讓醫療團隊更有能力在社區、居家場域照顧病患。事實上,在宅醫療也為疫情詭譎多變的時代帶來新解方。林宏榮表示,在宅醫療與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等,可增加醫療韌性。這點尤其重要,因為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屬於新冠重症高風險族群 , *。一旦遭遇像新冠疫情等新興傳染病侵襲,若醫院病床有限的情況下,病患可以接受在宅醫療,也就是「在家住院」的概念,醫院醫療量能較不會因病患過多而崩潰,病患在熟悉的環境中接受治療,家屬也成為照顧人力,對於醫療人力的運用,會更有效率。要篩不要猜 鑑別診斷,才能對症下藥長期投入在宅、居家醫療領域的余尚儒分享到,疫情期間到宅服務新冠快篩是必要動作,疫情社區化的現在,以他們服務的病患來說,當接受居家醫療服務的病患一出現感染症症狀,醫療團隊會協助進行新冠快篩,以及疾病鑑別診斷,以確認是否為新冠或其他感染症造成,一旦確認診斷,便盡快開立抗病毒藥物或相關藥物處方箋。若病況嚴重到需要後送醫院,也會有綠色通道可以緊急就醫。此外,不少年長者住院因為臥床束縛、發生譫妄而受苦,令人心痛。在宅急症照護計畫不僅可以讓病人在家舒適的住院,更縮短治療天數,林宏榮也發現,因為對於家中環境較熟悉,所以跌倒風險比在醫院住院來得低,對降低病患意外風險,也是有好處。醫療模式的選擇,需要專家評估余尚儒指出,病患是否適合接受在宅急症照護,與本身疾病、健康狀況、居住環境複雜程度有關,若合併有多種重大疾病,如免疫疾病等,或居住環境複雜,則較不適合接受在宅急症照護。林宏榮提醒,病患在家住院期間,若病情出現變化,或有異常症狀,可以透過綠色通道就醫、後送到醫院,並盡快展開應變措施,避免情況惡化。更多新冠衛教資訊請至Know and Go網站:https://www.knowplango.com.tw/ (本內容與資料專為提供予台灣一般民眾而準備,所提供資訊僅供教育目的,不應視為專業建議或醫療建議。若您有任何疾病相關問題,請務必尋求醫師或其他合格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若僅依照此處提供的資訊,所產生的風險須自行承擔。)PP-C1D-TWN-0112-202410
-
2024-10-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章殷超堅守貢寮偏鄉30年 打造健康「烏托邦」
新北市貢寮區樂文診所負責人章殷超,台大醫學系畢業、台大醫院住院醫師訓練完成後,主動申請出任貢寮衛生所醫師兼主任。後來開設診所,仍然選擇無醫區域。堅守偏鄉30年,人們讚美他犧牲奉獻,他倒說自己心裡有一個烏托邦,如果稱為「奉獻」,過程中有太多「享受」,吸引他樂此不疲。章殷超常走在制度的前方,過去在偏鄉實踐深度居家關懷與醫療服務時如此,現在著手催生他最新的願景「貢生.寮」家屋–做為社會處方的共生小屋,亦復如此。1992年章殷超從醫學院畢業,服役後進入台大醫院家醫科受訓,連續兩年到貢寮衛生所學習及支援一個月。他感受到衛生所家醫科學長高昂的使命感及基層工作人員的熱情,醫療隊經驗在心中播下的服務偏鄉種子,已然萌芽。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章殷超1997年再回貢寮,接任衛生所主任,想要做出「偏鄉執業與社區健康照護」的一個模式,給有志基層服務的夥伴參考。義診短暫 偏鄉社區獲益有限偏鄉醫療資源不足,常有公益社團來義診,然而點狀或短暫的資源挹注,社區獲益有限。章殷超與公益社團洽談,說服對方運用義診經費,支持固定的醫療團隊進駐偏鄉,定期定點,持續服務。雙方合作至今。貢寮是偏鄉,卯澳、馬崗、吉林和龍崗是偏鄉中的偏鄉。考量衛生所員額無法擴編,章殷超選擇離開公務體系,讓公費生學弟接任衛生所正職職缺,他再以特約醫師身分在衛生所開門診、巡迴醫療及居家服務,章殷超的觸角也伸得更長,透過深度居家關懷,開啟新視野。章殷超當初到偏鄉行醫,收入不及在都會區發展的同學。外界曾用「犧牲奉獻」形容他,但章殷超覺得「享受奉獻」比較貼切與接近實況,「過程中有太多的享受,若是犧牲,恐怕難撐這麼久。」在老街開診所 候診區像客廳投身居家醫療多年後,章殷超覺得若能有個「據點」,將有新的局面,於是2004年在僅有400位常住居民的貢寮老街開設樂文診所,以診所為基地與社區互動,實現他嚮往的健康園地。樂文診所呈現居家風情,候診區像開闊的客廳,章殷超在診間看診外,還會在客廳對病患解說藥品、指導復健動作。從1999年執行居家醫療開始,章殷超在病患家中接觸大量家庭照護者與外籍看護,發現照顧照護者與降低照護者壓力,比提供完整的醫護專業服務與指導更重要。新台客小舖 解外籍看護鄉愁樂文診所於是與地方創生團隊合作,由診所替外籍看護代購生活用品。外籍看護陪長者來診所就醫時,就能順便取得所需,甚至可以在居家服務時代為配送。這家服務外籍看護與新住民的「新台客小舖」,專賣一解鄉愁的營多麵、天貝、春捲皮、蝦餅、辣椒醬,也經營互助、關懷、尊重與感謝。在偏鄉行醫,章殷超與獨居的簡阿嬤有長達27年的難捨情緣。住在老街的簡阿嬤20多年前因脊椎神經壓迫,雙腳逐漸沒力,卻堅持每天上樓拜拜,下樓時採坐姿滑下樓,6年前薦部出現傷口,發現時已是第四期褥瘡,經過數個月就醫治療,才將傷口治好。但許多自我照顧細節難以確實,褥瘡癒合後仍傷痛不斷,並因脊椎神經壓迫併發排尿不順。章殷超考量簡阿嬤大小傷痛常發生在私密部位,因此常在看診結束才約她到診所治療,也多談一些照護與生活上的事。閒談中,章殷超聊起想成立一個像「家屋」的空間,取名「貢生.寮」,由診所專業人員定期協助住民提升能力,照護自己的生活細節。那麼長輩既不麻煩家人,又可避免諸多併發症風險,簡阿嬤也樂見這樣的家屋設立。建置家屋 打造「社區的家」可惜簡阿嬤沒有趕上。2年前她感染新冠肺炎,併發急性腎衰竭去世。簡阿嬤的兒子知道母親的心願,決定把媽媽晚年獨居的兩層樓建物,交給章殷超使用,建置「貢生.寮」家屋。簡阿嬤生前的處所改造後的格局,已讓章殷超無障礙空間「社區的家」呈現雛形。他希望未來能具備急性期後端照顧的功能,同時是生活媒合平台。這個家還會有「社區客廳」,讓不便使用一般長照據點的長者,能在這裡做一些客製化的活動,扮演類長照據點的角色,減緩老化,豐富生命。章殷超的父親是他台大醫學系的學長,為改善家庭經濟,回雲林家鄉開業。小時候父親騎著機車載他出診,父子在田間小路上馳騁,是他內心的甜美回憶。「手腳深入土地人間,眼光懷抱烏托邦」,章殷超因對家庭醫學與社區醫學新興的概念懷抱如此的憧憬,決定留守偏鄉,兒時埋藏的父子生命悸動更不時湧現腦海。章殷超小檔案年齡:58歲學歷:台大醫學系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博士現職:樂文診所負責人經歷:台大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台北縣貢寮鄉(新北市貢寮區前身)衛生所主任新北市五所偏鄉衛生所居家在宅醫療服務特約醫師主要事蹟:新北市104年度醫療公益獎及醫療貢獻獎2020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
-
2024-10-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田惠文守護秀林原鄉23年 五全照護成全台典範
打從國小開始,田惠文就坐在父親的摩托車後座,一同進入屏東深山為部落居民治病。自高雄醫學大學畢業後,她被派到花蓮縣秀林鄉從事巡迴醫療,率領衛生所同仁逐一處理偏鄉肺結核、肝癌、肝病、糖尿病等健康照護問題,再到完善個案管理、全人關懷,視病如親。手勢眼神克服語言不通田惠文是台東卑南族原住民,承襲父親志業,走上偏鄉行醫這條路。1997年初任秀林鄉衛生所醫師,一度短暫調到其他鄉鎮,2001年再回到秀林鄉衛生所擔任主任,守護鄉民的健康已23年。在公共衛生領域,秀林鄉一向是重要指標,秀林鄉是花蓮面積最大的行政區,人口約1萬7000人,當地結核病、B肝、C肝、糖尿病、桿菌性痢疾等疾病盛行率,都遠高於全國平均,鄉民的健康照護常是中央關注焦點。初出茅廬的田惠文努力融入這個以太魯閣族為主的原鄉,語言不通不是問題,「我有一『手』好母語」,手勢、眼神的交流,與發自內心的關懷,讓她獲得病患信任,拉近了距離。面對秀林鄉各項棘手的健康問題,田惠文的第一步是帶同仁上課,以結核病為例,她剛到部落時,不只族人,連衛生所都有同仁以為結核病是「遺傳病」。她獲得上級支持每周五停診,衛生所同仁一起上課學習肺結核知識,一個月後團隊對於肺結核有深入理解,才得以對症下藥。培訓關懷員對抗結核病第二件事是回歸到病人本身,她發現許多肺結核病情控制不佳的病患,服藥順從性很差,這是因為對疾病缺乏了解,也因為吃藥很無聊。因此她培訓在地居民成為「都治關懷員」,定時送藥到病人手中確保服下並給予關懷。很快將肺結核病人數減半,發生率下降40%、個案數下降43%,治療成功率提升到80%。2004年起,田惠文爭取健保署醫療給付效益提升(IDS)計畫,以提升秀林鄉居民就醫便利性,並與花蓮慈濟醫院共同承做。在鄉內九個部落提供巡迴醫療服務,她天天走入部落,雖然要衛教兼包藥,但從來不覺得辛苦。秀林鄉是全國第一家建立全鄉家庭健康戶口名簿的衛生所,以IDS計畫成果為基礎,於2022年轉型為全國第一個「全人整合照護計畫」,由政策推動、資源整合、醫牙共照、中西合療、分級醫療、遠距醫療共同協助下,打造出「全心、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的五全照護,健保署並以秀林為典範,推廣到其他縣市。深耕成果驚豔美國學者秀林鄉衛生所團隊深耕的成果引起國際好奇,美國杜克大學兩位學者多次來交流分享經驗,看到秀林鄉衛生所將閒置空間開放給長輩聊天,還訓練員工帶活動、舞蹈,變成日托站,長輩們個個神采奕奕,讓他們相當驚豔。這幾年來,秀林鄉歷經颱風、地震、太魯閣號列車出軌、疫情等天災與事故的考驗,田惠文一次又一次率領團隊突破難關。今年(2024年)4月3日地震,當時正在所內看診的田惠文和病患被震得跌在地上,她扶著病患逃出衛生所。地震後團隊繼續留在衛生所,協助治療地震受傷的病患。當時蘇花路廊、中橫公路交通中斷,田惠文還想方設法轉介洗腎、轉運送慢性病用藥,讓病患安心。拚無人機投藥強化醫療勇於任事的她,多年來主動提出多項有助改善鄉民健康的計畫,帶領衛生所團隊,翻轉外界對秀林鄉既有的負面印象,因此獲獎無數,如今醫療奉獻獎為她輝煌閃亮的行醫生涯再添光彩。因為「想要做得更好」,田惠文持續精進,在慈濟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攻讀博士班三年,希望透過自己的研究,鼓勵民眾重視飲食和運動,更加健康。另外她也投入無人機投藥計畫,希望利用科技紓解交通不便造成的偏鄉醫療困境。從小時候陪著父親跨上摩托車,戴起聽診器走入屏東山區,到現在成為秀林鄉衛生所主任,以醫者之心陪伴關懷部落居民,田惠文似乎註定要成為偏鄉的健康守護天使。田惠文年齡:60歲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慈濟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中現職:秀林鄉衛生所主任經歷:門諾醫院醫師衛福部立花蓮醫院醫師秀林鄉衛生所主任主要事蹟:97年花蓮縣模範公務人員99年衛福部全國優良防疫公務類個人獎101年健保署偏鄉醫療服務獎101年總統頒發蘇拉颱風災害應變期間搶救有功人員106年衛福部全國防疫績優公務團體111年第14屆金所獎優等獎113年衛生福利專業獎章
-
2024-10-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侯明鋒南台灣乳癌第一刀 打破「醫不叩門」 主動出擊
有「南台灣乳癌第一刀」之稱的高雄醫學大學教授侯明鋒,打破「醫不叩門」的傳統,主動出擊找病人,開疆闢土。從切病灶做研究、寫論文,到帶領乳癌團隊參與新藥臨床試驗,讓乳癌防治成為一門專科,病患得以早就醫、早治療,提高存活率。近50年行醫生涯,相當於台灣乳癌專科發展史的縮影。侯明鋒在嘉義朴子農村長大,從小父母親教導助人救人,促使他選擇行醫這條路幫助更多人。高雄醫學院畢業後,經一般外科住院醫師訓練,隨即赴美進修乳房外科。完整乳癌治療 赴美學習第1人當年的台灣,一年沒多少乳癌病人,美國乳癌的病例數一直攀升。侯明鋒看出乳房外科大有發展,從診斷、影像、手術甚至化療放療、病理學,整套都學會了帶回台灣,是台灣首位赴美學習完整乳癌治療的外科醫師。返台後,侯明鋒在高醫附設醫院建置乳癌防治模式。為了推廣乳癌防治觀念,他帶著一台超音波上山下海,挨鄉挨戶做乳房篩檢,把不敢看病的婦女找出來。原本高醫一年20個乳癌病人,他走出醫院,可能一天就篩檢了兩百多人,每個鄉鎮都出現3、4例病情嚴重患者。因為觸診、超音波訓練扎實,加上細心探查,侯明鋒常能找到機器查不出來的腫瘤,尤其超音波助攻能力特強。侯明鋒為此寫了一篇論文,指出東方女性、特別台灣女性乳房較小,用超音波好好篩檢,並不輸給乳房攝影。因為這篇論文,本來畏懼乳房攝影疼痛的婦女放下心來,政府也願意負擔超音波檢查,上門求診的人漸漸「絡繹不絕」。台灣家族乳癌遺傳 首位發表學者「BRCA1和BRCA2兩個遺傳基因,是造成台灣家族性乳癌遺傳的元凶」,第一個發表此學術成果的學者即是侯明鋒。讓「部分乳癌的確具有家族性遺傳基因」的理論有了實證,並且發現當BRCA1和BRCA2發生遺傳上的突變時,就算女性年紀還輕,罹患乳癌的風險大增。過去台灣基礎醫學難在蒐集檢體。熱衷蒐集資料的侯明鋒說:「以前醫師沒做研究的觀念,覺得開刀時剪檢體太麻煩,可是我堅持要剪,一定要把檢體蒐集起來。我已經蒐集上萬個檢體,到現在還在蒐集。」連中研院都要跟他調資料做研究。說他擁有「南台灣最大乳癌檢體資料庫」並不為過。串聯高屏地區醫護 每月開讀書會即使當上高醫附設醫院院長,侯明鋒仍持續寫論文。大學醫院還是要做研究,「我習慣隨身帶著一本筆記本,每個資料都寫下來,隨時醫學會要發表論文,一拿就有資料。」如今發表在SCI論文已有406篇。以乳癌論文升到教授,侯明鋒是全台灣第一人。「台灣小,大家要合作」,侯明鋒格外注重分享、合作和醫病共同成長。他發起串聯高屏地區醫護成立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每個月開讀書會,希望藥師、小兒科醫師都變成乳房專家。臨床試驗開啟侯明鋒另一個乳癌研究境界。50歲那年,他考取兩張臨床試驗的國際證照,數月後,國外臨床試驗就找上門來,在侯明鋒領軍下,高醫乳癌臨床研究團隊近年參與新藥臨床試驗的成果豐碩,被遴選為新藥臨床試驗中心,「四期乳癌存活率因為試用新藥而提高了。」催生俱樂部 數百座談幫助病友為了鼓勵病友,侯明鋒一手催生「木棉花關懷俱樂部」。這個由乳癌病友組成的團體,會員突破1500人,成立28年來辦過數百場座談,病友互相打氣重新展開生活。侯明鋒採走動式管理、言傳身教的帶人哲學。他任院長時,高醫進駐台東大武衛生所建立醫學中心級的專科門診,目前已卸下院長職務的他,仍每月定期到大武衛生所看診。有了台東大武成功經驗,侯明鋒把這套模式復刻到澎湖離島。澎湖每年有300人次到高醫求診,搭飛機或渡船都辛苦。「不如醫師動、病人不動」,包括侯明鋒也到澎湖看診。偏鄉醫療支援,就像一場接力賽,他期待一棒接一棒傳承下去。「有心就能做得到」 日睡6小時侯明鋒一天只睡6小時,早上5點就起床。每天騎著腳踏車去醫院,中午不休息。當天的刀開完,晚上8點必到病房巡房。數十年都是如此,「以身作則」也成為高醫最美的風景。從醫近50載,問他怎麼保持對醫學的熱情和堅定,侯明鋒吐了兩個字「有心」,只要有心,什麼都做得到。侯明鋒小檔案年齡:70歲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現職: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乳房外科名譽教授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第三屆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癌症醫學會理事美國水牛城婦女醫院乳房科醫師中華民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監事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理監事主要事蹟:●高醫建置乳癌防治模式●高醫團隊前進台東、蘭嶼、澎湖,甚至索羅門群島●成立高醫木棉花關懷俱樂部●成立台東大武鄉衛生所暨南迴緊急醫療照護中心
-
2024-10-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放棄台大醫頭銜高薪!謝仲思治腦傷、天災救援 建構台灣尾醫療網
屏東那條「戰備跑道」,指引了謝仲思實踐「救世」理想的人生方向,在1996年36歲時他攜家帶眷,從台北移居到屏東縣偏鄉枋寮展開新生活。他放棄了「台大醫師」的頭銜與高薪,成為枋寮醫院醫師,也成為東港以南、台東以西唯一的神經外科醫師,把自己奉獻給醫療資源不足的屏南地區。行醫救世 台北囝仔南遷謝仲思是台北囝仔,年幼時則在雲林莿桐由大伯照顧,大伯家中有簡易醫藥箱,常免費幫人換藥,他耳濡目染,幼小心靈埋下立志行醫的種子,「想做可以救世的事。」報考成大後醫系時,他發現赴偏遠地區行醫,可以救世。終於在將自己的條件準備充分後,從台灣頭南遷至台灣尾,落地屏東枋寮醫院。屏東縣台一線的戰備跑道長4.28公里,又直又寬,成為當時許多飆車族最愛的賽道,那時未立法強制騎機車戴安全帽,因車禍造成腦部重創的患者非常多,離戰備跑道最近的就是枋寮醫院,在院長蘇宜輝盛情邀約下,謝仲思決定至枋寮醫院任職。初到枋寮時,謝仲思每個月平均要執行15件腦部外科手術,其中13件發生在深夜,「深夜正是飆車族聚集的時刻,很多人送到醫院時已彌留,甚至在車禍現場就去世了」,「那時深夜的戰備跑道上最多的就是飆車的機車,另外還有三種車多,救護車、接大體的車、辦法事的法師專車,來來去去。」搶救生命 常常全天待命除了飆車族,也有許多被車輛撞傷的行人或老農腦部受到重創,一定要搶在第一時間開刀才可能救回。但是東港以南只有謝仲思一位腦神經外科醫師,他常大半個月每日全天候待命,一有狀況即刻出動,不斷從死神手中搶救寶貴生命。謝仲思還替枋寮醫院帶來北部先進的設備與觀念,讓醫院立刻升級。他引進與台大醫院同款的呼吸器,以及加護病房、開刀房多種儀器、設備,創立台灣最南端的乙級加護病房,又複製台大醫院同型病房,為屏南地區急重症病患提供最佳醫療,病患死亡率降低,疾病預後也大幅改善。2010年,當時衛生署規畫枋寮醫院為屏東縣急診救護中心,在謝仲思帶領下進行枋寮醫院五年期醫療品質提升計畫,增購高階診斷儀器,招聘急診醫學科醫師,提高醫療診斷的準確性與及時性;成立腦中風醫療團隊,統籌緊急傷病患、大量傷患事故時的調度工作等,使枋寮醫院於2013年通過醫院緊急醫療能力中度級認證。搶進災區 設醫療救護站在屏南地區行醫近30年,有兩大事件最讓謝仲思難忘。一是南迴鐵路火車脫軌案,二是八八風災。台鐵南迴線2004至2006年間密集發生鐵路遭破壞導致列車翻覆和人員傷亡事件,幾次事故謝仲思都在場,動員相關醫療人員合力搶救,是執業生涯中最驚心動魄的經歷。2009年八月莫拉克颱風帶來八八風災,林邊、佳冬兩鄉成為重災區,謝仲思率領醫護團隊搶進第一線災區。他記得洪水淹到一層樓高,要等水退去,將廟宇清洗乾淨,才有空間成立醫療救護站,也成為災民生存下去的燈塔。2021年COVID-19疫情延燒,也是難忘的大事。疫情期間謝仲思每天穿著防護衣為病患看診、開刀,一次不巧接觸到帶有Delta病毒的枋山果農,住進防疫旅館隔離,雖然暫時無法直接醫治病人,他還是每天跟同仁視訊打氣。動腦專家 心專注手精細謝仲思是「動腦專家」。他形容大腦手術就是「抽絲剝繭」,必須在一堆混雜的腦血管與腦神經中理出頭緒,仔細分辨哪些是要剪的、哪些是不能剪的,「心要專注、手要精細」,更要配上極佳的體力,有時開到手軟,他只能在內心深處呼求宗教的力量,幫助他更加沉穩,提高手術成功率。謝仲思剛到枋寮醫院時,全院只有49床,現已擴展到228床;醫師一開始只有4位,現在增加到40多位。他與醫院同仁們一步一腳印,逐步健全枋寮醫院的照護網。回顧當年告別台北來到枋寮,有如驟然把絢爛化為平淡。今年64歲的謝仲思很慶幸年輕時的正確決定,將繼續初衷,在偏鄉奉獻,直到做不動為止。謝仲思小檔案年齡:64歲學歷:●成功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台北市立建國中學現職:●枋寮醫院醫療副院長●枋寮醫院腦神經暨脊椎外科主治醫師經歷:●台大醫院腦神經暨脊椎外科總醫師●屏東縣醫師公會理事●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神經脊椎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專科醫師主要事蹟:● 飆車盛行年代,救援無數車禍腦部重創患者●創立台灣最南端乙級加護病房,為屏南地區急重症病患提供最佳醫療● 支援南迴鐵路火車脫軌案,莫拉克颱風八八風災成立醫療救護站
-
2024-10-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建置南投山城醫療 張常勝坐輪椅也堅持看診「我只是走路慢一點,不是到不了」
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醫事部主任醫師張常勝罹患小兒麻痺,深刻體會弱勢、病人與身障的種種艱難,台大醫學系畢業後,即遠赴南投偏遠的山城行醫。為縮小城鄉醫療差距,張常勝率先建立肺結核病房、職業傷病診療與安寧居家療護等,守護大埔里地區居民健康長達31年。一歲染小兒麻痺症 從此跛行1950至1970年代,小兒麻痺症在台灣盛行。張常勝出生於基隆,一歲多時遭病毒感染,從此只能跛行。他認知「體能不如人,那就做好能力所及之事」,用功讀書,1980年考進台大醫學系,寒暑假期間常去偏鄉服務,醫院實習時多次照顧遠從山地鄉到台北住院的病人,投入偏鄉醫療的念頭開始在心頭萌生。1987年,張常勝考進台大公衛所,鑽研職業傷病領域,1989年取得碩士學位後,進入台大醫院與台灣省慢性病防治局,參與照顧肺結核與塵肺症等病人。不料1992年被傳染肺結核,也成了患者的張常勝選擇繼續醫治病人,接受當時最新療法「短程治療」,半年後順利痊癒。考進台大 看見偏鄉人力匱乏防治局期間,張常勝再次感受偏鄉資源匱乏的衝擊。肺結核病人診治後需住院數周,曾有感染肺結核的婦人,從桃園山地鄉下山就醫,還拖上三、四個孩子。婦人說,小孩不能幾個禮拜沒人顧,只得帶來陪媽媽住院。這觸動張常勝學生時期的回憶,感慨就醫對偏鄉人仍然是大事,下定決心前往偏鄉。1993年,張常勝得知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沒有內科醫師,他的專長之一的肺結核在埔里極為猖獗,他斷然起而行,從台大醫院轉往埔里小山城實踐初衷。張常勝成為埔基唯一的內科醫師,負責發展加護病房和內科照護。兩年後埔基派張常勝去高雄醫學大學接受腎臟內科訓練,返院後在埔基建立慢性腎病照護,也支援山地巡迴醫療去仁愛鄉部落看診。90年代,埔基每年仍會發現一百名以上的肺結核患者,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件新個案。張常勝深入山地部落後發現,有些部落的居民最大死因是肺結核。肺結核痊癒的關鍵在於完整的治療,需規律吃藥半年,但山地醫療人力不足,衛教宣導不易,有些病人藥吃了一兩個月,就中斷或不規律用藥,導致未能痊癒,甚至產生多重抗藥性,最終死亡。建立南投第一個肺結核病房有鑑於肺結核需要住院的重病病人很多,南投縣內卻無肺結核病房,張常勝著手規畫在埔基設置專責病房,1998年建立南投縣內第一個肺結核病房。921地震時結核病房嚴重毀損,一處小兒科病房重建為呼吸隔離病房;2003年SARS大流行,病房又再改建為可以收治SARS病人的病房。從肺結核到SARS,張常勝看顧多是高傳染性的病人。1994年,一位肺癌末期的老婦人從美國返回,想要在埔里老家善終,但是她已虛弱得無法就醫,希望埔基派醫師出診。當時台灣還沒有安寧療護的觀念,張常勝挺身而出,直到老婦人去世。後來安寧照顧基金會開課推廣安寧療護觀念,他鑽研精進,1998年組建南投縣內首個安寧居家療護團隊,2017年建立埔基安寧病房,構成完整連續的安寧療護系統。張常勝還是南投縣職業傷病診治的重要推手。2003年他開始第一個職業醫學與傷病診療門診,2023年埔基設立職災職能復健中心,獲勞動部認可,成為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31年駐守偏鄉 感謝妻子力挺從醫34年,有31年駐守偏鄉,張常勝最感謝的是妻子周純玟。妻子帶著三個年幼的孩子跟著他住進埔基宿舍,操持家務、教養孩子,是他最堅強的後盾。孩子漸漸長大後,為了升學,妻小搬遷至台中,張常勝當時曾考慮是否該轉換跑道,但他終究心繫偏鄉,並沒有離開。偏鄉醫療人力至今依舊普遍不足,張常勝負責的安寧療護、職業傷病等科別的醫師缺口更難補足。他期望有更多醫師投入,扭轉醫院裡多數專科仍是「一個科一個人」的醫療困境。「我只是走路慢一點,不是到不了。」他說,從小到大沒想過行動不便會是問題。雖然工作時常跌倒,甚至摔斷腿,但就算打上石膏,仍能坐著輪椅看門診、值班查房、居家訪視。只要力所能及,張常勝將持續如此,盡心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張常勝小檔案年 齡:64歲出生地:基隆市學 歷:台灣大學醫學系台灣大學公衛碩士成功大學公衛博士肄業現 職:埔里基督教醫院安寧照護科及醫事部主任醫師經 歷:台大醫院內科住院醫師奇美醫院胸腔內科臨床研究員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秘書長及理事高雄醫學大學腎臟內科臨床研究員埔里基督教醫院內科部主任埔里基督教醫院社區健康中心主任埔里基督教醫院慢性醫學部主任主要事蹟:埔基2019年至2023年病人滿意度第一名保安宮第6屆保生醫療奉獻獎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服務貢獻獎
-
2024-10-08 醫聲.疫苗世代
桃竹苗聯合防疫 台南鼓勵打疫苗
面對新冠疫情,醫療院所施行團體戰,組成區域聯防。桃園市的醫療群轉介制度與桃園市、新竹縣市與苗栗縣所組成的「區域醫療網」,在攔截新冠輕症、減少重症上,就發揮很大作用。桃園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吳家淦表示,當基層診所遇到新冠確診病例,一察覺有重症跡象,便會立即為病患安排轉介。偏鄉民眾 及時獲治療吳家淦以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推行的「桃園市醫療服務改善計畫」為例,他說,在該計畫中,透過行動門診、視訊問診、線上會診、居家醫療等方式,為觀音、大園、蘆竹等偏遠地區民眾提供醫療服務,當發現當地高風險長者、慢性病族群有疑似新冠症狀,便可在第一時間快篩、確診、開立抗病毒藥物處方箋,並協助病患、病患家人取得用藥。在吳家淦的印象之中,過去有位大溪男性糖尿病、心臟病患者,除了發燒,呼吸甚至有點喘,晚上十點做快篩確認陽性,而當地特約藥局、診所都已休息,此時這名病患的女兒只好趕緊到吳家淦診所取得抗病毒藥物,用藥兩天後,病患呼吸喘現象明顯好轉。在減少重症威脅部分,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則運用「台南打疫苗」預約平台鼓勵民眾打疫苗,台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賴俊良指出,在台南市,對於新冠疫苗的推廣,之前也有針對基層診所設立獎勵制度,目前約四分之一診所、及醫院皆可提供疫苗施打服務,因此台南市疫苗施打率已高於全國平均值。同心協力 降重症風險「就醫分流很重要!」賴俊良表示,民眾出現發燒症狀,需盡快做快篩,若診所配置抗病毒藥物,民眾只需到社區診所,即可迅速用藥,降低重症風險,但一有高燒不退、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透過轉診,社區診所會將病患轉至適合醫院,藉由就醫分流、社區診所與各大醫院之間轉診配合,病患可及時獲得救治。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朱光興認為,抗病毒藥物的使用,依病患洗腎、年齡等不同狀況,須選擇適合藥物,靠地方首長、衛生局與中央政府通力合作,這些資訊才得以擴散至在地基層診所,而確診、用藥、申請藥物等流程,也因團隊通力合作,才能更順暢,也更能讓病患及時得到所需治療與各項醫療服務,病患重症風險也才能大幅降低。延伸閱讀:防新冠重症 加強抗病毒藥調度
-
2024-10-07 焦點.杏林.診間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超人醫師」中風又癌症復發:希望有更多的徐超斌一起為偏鄉服務
山陀兒颱風上周侵台,在台東南迴地區帶來超大雨勢,造成山區多處落石跟泥流衝出路面,南迴公路部分路段封閉。這並非單一事件,而是南迴居民的日常,對外交通不便,山路經常因大雨坍塌,導致居民就醫困難。面對「南迴四鄉」的醫療困境,中風且鼻咽癌更三度復發的「超人醫師」徐超斌,持續為部落和族人打造醫療照護網絡。徐超斌罹癌5年 每天看診行程仍滿檔徐超斌於2019年被確診鼻咽癌,過去曾中風的他曾說:「中風不會危及性命,癌症會。」罹癌5年,徐超斌每天行程滿檔,照樣到病人家中看診。他最近癌症復發,依然為建置南迴診所奔走。但他不是一個人,愛是最初的出發點,南迴基金會用行動醫療結合多元照護,沿著一百公里長的南迴公路,將眾人之愛的火光送進偏鄉角落。 「把光照進看不到的地方:超人醫師徐超斌X南迴基金會以行動醫療點亮偏鄉」由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與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合作,完整紀錄從徐超斌一個人到一群人築夢的故事。被大家稱為超人醫師的徐超斌是台東土坂部落排灣族人,年輕時就立志回到家鄉。畢業後,先是在台南奇美醫院接受訓練,後為了履行對自己的承諾,成為達仁鄉衛生所醫師,站在第一線上為鄉親服務。深刻體認偏鄉醫療資源匱乏,他增開夜間門診、假日門診,並親自開車做巡迴醫療,即使中風之後行動不便,徐超斌依然堅守醫師崗位,讓「超人醫師」事蹟不脛而走,感動許多人。為了支持他改變偏鄉醫療的困境,促成他在2012年成立「南迴基金會籌備處」,並於2019年正式成立「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 病患、醫護人力都不足 籌建南迴醫院的計畫轉為診所基金會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籌建南迴醫院。然而在病患數、醫護人力都不足的前提下,南迴醫院能夠撐多久?蓋醫院是提升偏鄉醫療資源的唯一處方嗎?在眾多考量之後,基金會決議暫緩建院,徐超斌雖對蓋醫院還是抱著期待,只是他也體認,自己必須務實,南迴行動醫療才能走得久遠,「基金會計畫的轉變,也是徐超斌的改變。」回應南迴地區在地醫療需求,南迴醫療計畫的首部曲,就是2021年8月成立了「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附設居家護理所」。不僅是徐超斌個人回到家鄉服務,也帶著南迴基金會董事會成員、工作團隊一起回來,將在這裡落地生根,照顧社區每個人的健康;而南迴醫療計畫的第二部曲「南迴診所」,以定點門診和居家醫療為兩大服務主軸。醫療不再限於醫院的白色巨塔內,更延伸到每個家庭、每個偏遠的鄉鎮,以及每個需要幫助的角落,確保每一個生命,都能夠得到應有的照護與尊重。在愛與關懷的初衷下,南迴行動醫療計畫繼續走下去,把光照進看不到的地方。徐超斌:希望有更多的徐超斌一起為偏鄉服務徐超斌在新書影像故事中說:「我為南迴偏鄉努力那麼多年,我一直有一個期待,就是有更多的徐超斌一起來為偏鄉地區服務。畢竟我不可能一直活很久,總有一天會離開人間,因此期待將來有更多的人一起來投入偏鄉,不論醫療、社會福利、長照,願意為偏鄉做事、願意關心身旁所有的人,是我真的想要做的事情。」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董事長李靜蘭分享:「我們要追求的『醫療平權』,不是口號,而是讓地處偏遠的南迴四鄉居民,可以透過醫療資源的整合與分配,滿足他們的殷切需求。再來則是解決醫護人力短缺的問題,我們已著手整合周邊醫護人力,變成一個醫療網絡、彼此支援。李靜蘭說:「南迴醫療永續服務」與「爭取醫療平權」互為表裏、息息相關,透過提供教育訓練課程來培育人才、正視醫護人員合理的薪資待遇,唯有同時滿足以上二項條件,才能讓醫護人力不再是偏鄉的過客。」 「愛,不是我們要去的方向,而是我們出發的地方。」在圓夢的過程中,南迴基金會發展出適合南迴偏鄉的醫療模式,並誓言未來會更努力地讓「南迴模式」成為偏鄉的醫療典範,複製在台灣所有原本不被看見的偏鄉角落,一起迎接醫療曙光,讓「南迴模式」——始於南迴、終於環島。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為新書撰寫推薦序,讚許南迴診所帶領台灣打開新的醫療模式:「徐醫師不僅致力於提升南迴地區的醫療服務,更強調與社區互相扶持,建構彼此依存的歸屬感,真正賦權於民眾,展現全人照護精神。創新的『南迴模式』,深入社區,不局限於醫療服務,更強化照顧支持系統,以人為中心提供服務、關懷生命。」關於「南迴基金會」 南迴基金會於2019年3月正式成立,是台灣第一個由社會大眾勸募善款所成立的醫療財團法人基金會。以從事醫療事業辦理醫療機構及公益事業之目的,建立符合在地需求的醫療模式、提供南迴線及鄰近區域等居民具空間及文化可近性的醫療服務以及全人關懷的健康照護。已設立居家護理所、診所,提供居家護理、在宅醫療、定點門診等服務,串連鄰近醫療院所、長照機構,建構社區醫療照護網絡。推動在地人才培力,專業人員實見習,醫療人文研究等教育及學術計畫,提升就業機會,以實現地方共生、永續發展之願景。 ●「把光照進看不到的地方」徐超斌影像故事預告精華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qGAl0DWmwg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0-06 醫聲.醫聲要聞
金門男大生車禍休克 林口長庚團隊接力救命
「我們看到他的時候,全身插滿管線,全身都是血,叫他也沒反應……」2022年4月某一天,住在台灣本島的呂爸爸、呂媽媽接獲電話,得知兒子在金門出了嚴重車禍,不僅腹腔大出血,也已休克,正在離島的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簡稱金門醫院)與死神拔河。看到兒子從醫療專機上被抬了下來,他們一度以為自己要失去心愛的兒子,所幸在林口長庚醫院團隊的接力搶救中,呂爸爸、呂媽媽終於盼到了奇蹟。在這場救命接力賽當中,第一眼看到呂同學的是當時正輪值、派駐於金門醫院的林口長庚外傷急症外科科主任外傷醫學會常務理事康世晴。他回憶道,當時患者的肝臟、右腎都有撕裂傷,出血也很嚴重,情況十分危急,所以當下以救命、保命為第一優先,除了先止血,也要趕緊先切除患者右邊嚴重破損的腎臟,以控制受損範圍,避免傷害擴大。此時,康世晴也當機立斷,馬上與林口長庚醫院的醫療團隊討論,並決定讓呂同學回台接受治療。團隊展現神默契,治療、溝通一氣呵成。「當康主任在金門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狀況。」患者一下飛機,馬上接手治療的是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外傷急症外科教授級主治醫師暨外傷醫學會常務理事傅志遠,他回憶當時一聽到消息,醫療團隊就趕快協調放射科等科別,預估可能要進行栓塞治療,也要趕快準備加護病房病床,所有治療、溝通都是一氣呵成,醫療團隊彼此都了解往後的治療方向、原則,做好充分準備,並嚴陣以待。呂同學到達台灣本島,傅志遠立刻執行急救手術,讓生命跡象更穩定,再進行後續的修復、重建工作。傅志遠分析,醫治嚴重車禍傷患,往往需要很強大的團隊,治療也不是一次手術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因為傷患可能同時有腦出血、腹腔出血、手腳骨折等多重傷勢,治療無法一步到位,有時需要歷經多次治療、手術,才能真正復原。加護病房監測,後續修復重建,患者重回大學生活。以呂同學來說,歷經大出血的他,即使接受初步止血、急救,還是很不穩定,因此傅志遠讓他轉入加護病房,等狀況穩定再進行後續治療,此時由鎮守加護病房的林口長庚外傷急症外科主治醫師汪家正接下治療、穩定病情的重責大任。在加護病房,汪家正運用血液動力學監測儀器,監測呂同學的血管收縮狀態、血壓與心跳等循環指標與生理數值,一發現問題,便趕快介入、處理。汪家正說,當全身血液動力學出現異常,代表傷患體內有潛在問題需排除,這也讓醫療團隊在最短時間察覺異常、確認是否為水分不足或過多、血管收縮能力不好、心臟的血液輸出能力欠佳等潛在問題造成,並盡早展開救治。在過去,這些檢查需耗費很多時間,現在關鍵數據一目了然,節省了許多的時間。當呂同學轉趨穩定,傅志遠立刻進行後續修復、重建手術,手術後,在醫療團隊的照護之下,呂同學逐漸康復,也順利重回大學生活。對於呂同學的死裡逃生,呂爸爸、呂媽媽對林口長庚醫院團隊深表感激。制度健全、醫療進步,守護每一條珍貴生命。事實上,從過去到現在,由於衛生福利部「醫學中心或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支援離島及醫療資源不足地區醫院緊急醫療照護服務獎勵計畫」(簡稱醫中計畫)與許多進階醫療儀器,例如血液動力學的即時監測等,納入健保給付政策的支持,讓不少像呂同學這樣的嚴重病患得到更多活命的資源與機會。汪家正表示,隨著政策、制度的健全與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過往可能留不住的病患,也有機會獲得生機,當看到病人被救回來,擁有正常生活,就會讓人感受到這份工作的價值所在。康世晴與傅志遠也認為,爭取更多寶貴時間、救治更多生命,正是身為外傷急症外科團隊重要使命感所在,未來也期待離島、偏鄉民眾可以擁有更好的醫療、照護品質。
-
2024-09-24 慢病好日子.慢病專欄
地方名人堂【新北市】各區需求不同 陳潤秋:醫動養為主軸 政策因地制宜
新北市為直轄市之一,人口突破400萬居全國之冠,但幅員遼闊,有山有海,且醫療資源隨人口集中於地勢平緩的西半部,人口樣貌與需求不同,考驗治理模式多元性。對此,新北市衛生局推動「新北醫動養」政策,以「智慧醫療顧健康、運動營養保活力、在地安養更安心」為主軸,協助市民健康促進、疾病管理,再依地方特性調整。醫:導入智慧科技 推動永續醫療、未來衛生所「台灣醫療體系的碳足跡佔全國總排放量4.6%,是排碳大戶。」新北市衛生局局長陳潤秋說,新北市府今年4月率先全台,與轄內12家大型醫院共同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醫院督導考核也比醫院評鑑先一步將ESG納入試評指標,鼓勵醫院發展永續醫療,例如亞東醫院回收尿布重製為名片,雙和醫院回收廢棄藥罐再製成醫療垃圾袋。醫療結合智慧科技,亦能協助減碳。新北市108年起陸續建置智能衛生所,民眾透過智慧生理量測設備、智能運動設備等智慧科技產品,所得的數據上傳至雲端平台整合,AI技術分析後,再傳輸數據資料給保母醫院,不僅讓民眾養成監測習慣,也減少往返醫院的交通辛勞和碳排放、醫事人員負擔。計畫最先以樹林為示範場所,接著推廣到汐止、鶯歌、新店、五股、八里、金山、深坑等地,政策也因地制宜調整,例如林口串連新創產業,成為未來城市大數據應用實證場域;平溪老年人口比率最高,衛生所任務較著重建立失智友善社區、遠距照護。陳潤秋表示,預計119年29家衛生所皆導入智慧資訊科技,之後更將融入「衛生所再設計2.0」概念,打造「未來衛生所」。動:運動營養APP 養成自主健康管理習慣肥胖與代謝症候群是導致慢性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對此,新北市開發「新北動健康APP」,民眾可輸入記錄每日飲食、運動及生理量測數據,隨時監控身體狀況,也可藉由運動等健康促進行為,獲得「健康幣」兌換商品。為提升使用趣味性,APP亦提供多樣化的運動方案,推動「處處都是運動場」的概念,吸引民眾漸進式培養基本運動習慣,增加進入運動中心的意願,例如仿效寶可夢抓寶,鼓勵民眾到公園運動打卡;規劃融入各區特色的「健康大步走」路線,像是運動指導員帶領長者在林口三井OUTLET進行北歐式健走;好友或同事間可揪團,做每日步數的小組競爭,陳潤秋笑說,「衛生局同仁都有加入競賽,我下班後也會貢獻一點。」截至今年六月,APP會員已逾47萬人,公園打卡累計逾229萬人次,上傳運動步數累計逾447億步,效果十分顯著;未來將擴充心理監測功能,照顧市民的身體與心靈健康。養:都會、鄉村在地安養 從失智做起根據統計,新北市65歲以上長者已超過75萬人,居全台之冠,然分布不均,高齡長照政策須有所調整。以失智照護為例,平溪地處偏遠,長者比例高達33.6%,其中失智症人口推估佔10.2%,意即每10位老人中,就有一位失智症患者,因此新北市109年起將此區作為失智友善示範社區。陳潤秋說,衛生局積極宣導失智友善識能,提升社區居民對失智者的友善態度,減少失智症污名化,鼓勵失智者共融參與社區活動,並邀請各商圈、協會、公會及商會加入「失智友善守護站」,必要時協尋社區內走失個案及預防走失案件。但人口數最多的板橋,鄰里較少有互動,因此以亞東醫院共照中心為核心,結合鄰里共同推動長照網絡,建立都市型失智友善社區,例如在社區辦理失智友善教育訓練,里長等在地人物亦可提出需求,共同擬定策略,並邀請其他醫療院所、藥局與銀行企業等加入失智友善守護站。除了固定站點,陳潤秋表示,衛生局106年起成立全國首創的樂活健腦巴士,搭載一群職能治療師巡迴偏鄉,帶領長者進行認知促進活動,預防延緩失智失能,並至社區中發掘疑似個案,轉介給衛生所後續追蹤及就醫。衛生局也與文化局、交通局、工務局及台北捷運公司跨局處合作,改善亞東醫院周遭人行道路,包含放大指標指引、延長行人號誌燈、道路設計優化,未來也將推廣到各區。一系列因地制宜的積極作為,讓新北市112年超前達成2024失智友善777的成果,更榮獲聯合報2023年失智友善城市調查第一名,成為失智長者最能安心居住的城市。【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9-22 醫聲.健保改革
即時線上照護 隨時醫療諮詢在最自在的地方養病安老
「遠距醫療在新冠疫情期間,提供國外僑胞遠距諮詢、國內視訊看診及居家照護,同樣也適用於在宅急症照護。」台南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表示,智慧醫療與無牆醫院是未來趨勢,需靠科技來達成。在「在宅急症照護政策與實務對話」論壇中,許多專家也認同,希望未來有更完整的溝通平台,給予設備廠商更多支援,不僅能提升照護品質,也能組成國家隊,輸出獨一無二的居家遠距照護經驗。衛福部7月1日正式推動「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新制,擴大特殊情形適用對象,從原本的5種特殊情形增為10種,如急診住院病人、長照機構住民、納入健保署家醫計畫、遠距醫療併遠距照護計畫、接受國際醫療的病患等都含括其中,林宏榮說,正在推動的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以下簡稱試辦計畫)對象也適用該辦法。在宅急診醫療支援偏鄉,遠距醫療成助力。試辦計畫不僅減少在宅患者急診及住院的機會,減輕照顧者及醫療系統的壓力,也能支援醫療資源較缺乏的偏鄉。彰化員郭醫院醫師郭亭亞表示,功能良好的高齡長輩急性感染住院後,反而會因便當難吃、隔壁床吵雜、預防跌倒的約束等,導致營養不良、失眠,甚至出現譫妄、憂鬱、肌少症、失能,在宅急症照護恰巧讓長者在最自在的地方好好治療。而科技正是試辦計畫不可或缺的助力,林宏榮指出,遠距醫療融合親自診察、線上診療,打造「混合照護」模式(Hybrid Care),當醫師進行居家訪視後,在患者家中設置的遠距通訊與生理監測設備,相關的遠端數據傳輸至院內系統中,醫療團隊則可以透過線上照護的方式,隨時掌握生命徵象變化與病情評估,維持患者健康。醫院聯手電信業者,達成健康台灣的願景。以遠傳電信與亞東紀念醫院的合作為例,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的「遠傳大人物」模式,結合5G遠距診療平台、IoT生理量測醫材APP,讓醫療團隊掌握患者血壓、血糖、血氧、連續心率等17項數值,並藉由AI輔助判斷病情,而大數據分析則協助長期追蹤病情,以及早預防、處理潛在風險。「居家醫療不是電信業的機會,而是責任。」遠傳電信資訊暨數位轉型科技群執行副總經理胡德民表示,遠距看診除了視訊門診,也結合虛擬健保卡、電子處方等多元的科技照顧服務模式,未來將持續與醫界攜手共進,達成健康台灣的願景。提供全年無休醫療諮詢,增加病人與家屬安全感。除了遠距看診,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馬漢平也建議,目前台北醫學大學提供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等三家醫院的24小時全年無休顧客服務Call Center經驗,讓病家隨時能打電話進行醫療諮詢,增加安全感。試辦計畫參與院所中,以居家護理所為大宗佔四成,郭亭亞認為,溝通不方便是目前醫院與居家護理所合作的最大困難,若有資訊平台,讓醫療院所、居護所人員、長照人員甚至是家屬,統一得知患者病況、用藥情形等,將大幅提升流程效率;長照領域已有類似平台,盼能應用在試辦計畫裡。居家醫療系統發展成熟,有機會將經驗輸出國外。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表示,台灣領先老化嚴重的日本,投入大量資源,發展在宅急症照護,建議政府應給予醫療團隊制度支持,並邀請監測設備廠商、電信業者組成國家隊,利用健保這個最大資產,先在國內練兵,未來也能「出國比賽」。林宏榮也認為,居家醫療系統是台灣第一次有機會定義產業規格與服務,若發展成熟,將來有機會輸出經驗及商模,可以搶得先機;另外,未來遠距醫療科技可能包含智慧穿戴式裝置、醫療機器人、無人機的應用等,例如印尼島嶼眾多,無人機就派得上用場;期待藉由這些遠距醫療科技的使用,讓患者得到更好的照護,甚至延伸至社區、居家場域,不漏掉任何一位有需要的患者。
-
2024-09-19 ESG.健康與ESG
落實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醫院紛投入資源響應
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為生的地球,淨零碳排已蔚為全球風潮,台灣也順勢而為,在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推波助瀾之下,各大醫院紛紛簽署「永續發展倡議書」,承諾與所屬部門共同在治理、環境和社會影響力各層面積極行動,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從大學到附設醫院全面邁向永續發展願景,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3月13日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共同簽署「永續發展倡議書」,承諾與所屬大學共同在治理、環境和社會影響力各層面積極行動,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北醫宣示 2050年前達成碳中和台北醫學大學2022年底62週年校慶典禮上盛大簽署永續發展倡議書,三個月後,北醫附醫也公開宣示致力於永續發展,至少在2050年前達成碳中和目標。北醫大醫療體系並於2023年7月21日獲得「2023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多項殊榮,包括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囊括1金、2銀、1銅獎;萬芳醫院榮獲金獎;雙和醫院榮獲特優、1金、1銀、1銅獎;總計獲1特優、3金、3銀、2銅殊榮,展現北醫大醫療體系以具體行動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精神。其中,獲得永續行動獎金獎的是「智能後勤,綠能永續」。誠如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在媒體發表的專文指出,智慧醫療和永續發展是北醫的兩大主軸,北醫附醫建構智能化平台提升管理效率,並打造以病家為尊的就醫環境。在綜整病人安全、醫療品質及內部使用者意見等因素後,以「設備監管、醫材紀錄、服務升級、自動環控」4大方向為主軸,擬訂環境智能管理及建置策略。進一步介紹相關配套系統如下:「智能後勤管理系統」提升儀器設備維護保養、報修之作業效率;「衛材UDI管理系統」以自動化辨識達到衛材高效追蹤管理;「智能傳送系統」自動派工並掌握人員工作進度;「智能環控系統」自動化監測空氣品質、電力設施等運作,建構病家及同仁安全環境。此外,北醫附醫更導入雨水儲留基礎設施,並籌劃逐步汰換電梯、空調主機、鍋爐等多項節能減碳作為,以智能化、高效率、高節能,持續優化後勤管理並發展綠色醫院。 新光為首家開辦永續專班醫療機構新光醫院積極實踐淨零排放和永續發展的目標,在ESG實踐方面的卓越成果,榮獲第24屆NHQA(國家醫療品質獎)ESG特別獎,不僅在綠色環保方面有著顯著的進展,還在數位轉型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推動CSR的典範。 洪子仁副院長說明,新光醫院已完成了數位轉型及將資訊機房外遷,透過數位化流程和系統,建置次世代的醫療資訊系統,提供更準確和即時的醫療服務。另為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將高耗能的Mainframe主機替換為能耗效率較佳的x86伺服器取代高耗能的主機,降低資訊系統運作所需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並將資訊機房搬遷至TPKC遠傳雲端運算中心,引入高效率外氣冷卻技術,每月省電8000度,節能率約25%;透過數位化流程和系統,年均減少約6萬3千本紙本病歷,約63萬張紙、減少4.8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電子同意書簽署功能省掉約34萬張列印紙張,減少2.6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值得一提的是,新光醫院與TAISE合辦醫院氣候永續管理師證照培訓專班,為全台首家全院推動永續管理師證照的醫療機構,透過培訓,醫院能夠在運營和管理時更有效去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同時實踐環境友善的策略,包括節能減碳、資源循環利用、綠色建築和減廢等,不僅有助於醫院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也有可能節省成本,提高醫療體系的可持續性。 長庚醫療九院區 同步投入永續發展為展現全面落實永續發展的決心,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暨所屬九大院區,由長庚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程文俊領軍,也與TAISE完成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的儀式,承諾全體系致力於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將更健全自身醫院治理、環境永續管理,還將積極與各醫療機構合作,促進社會朝永續發展目標前進。 在簽約典禮會上,程文俊主委表示,長庚醫療體系秉持「長存仁心,庚續創新」的永續經營理念,體現「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期待連結永續夥伴與世界接軌,發揮醫療本業與正向影響力,創造永續價值,從各院區共同簽署倡議開始,全體系將在過去基礎上持續深化,精進醫療本業,並擴大推展社會公益,貫徹「人本濟世,病人優先」,提升人民健康,創造永續共好優質社會。2023年7月,長庚醫療行政中心總執行長潘延健發表「長庚紀念醫院醫療淨零與永續發展」報告。內容計有四大面向:一、醫療機構能源耗用概況;二、長庚醫院綠建築案例;三、長庚醫院淨零排放與節能減碳;四、ESG的推動成果。長庚醫療體系表示,他們秉持「要做就要做最好的」為目標,深知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重要性,2006年即依據ISO標準盤查全院區溫室氣體排放量,訂定年度減量目標,2011年導入ISO能源管理系統,積極推展各項改善環境措施。各院區積極發展智慧醫療、綠建築,落實綠色理念行動,不斷提升醫院永續發展水平。2018年起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定期出版永續報告,建立與各利害關係人溝通平台;2018、2021年分別榮獲台灣企業永續獎之醫療產業報告書白金獎,2021年榮獲全球企業永續獎之疫情貢獻獎等多項殊榮。面對氣候變遷對環境與健康的衝擊,長庚醫療體系還依據健康無害醫療組織(Health Care Without Harm)建議要點,持續改善各項能源與採購、運輸等構面表現,參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框架(TCFD)四大核心揭露項目,並內化為目標工具,提早擬定應對策略,以「綠色與健康醫院」為願景,深根溫室氣體、能源、水資源、廢棄物與綠建築等五大面向,全面開展氣候變遷管理。高醫全力動員 落實2050年淨零碳排為落實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以下簡稱高醫)採取雙向方式推動醫療ESG,亦即「由上而下展現決心提供資源,由下而上全員參與展現成果」,於2023年5月成立ESG永續辦公室,由王照元院長擔任召集人,並和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宣示共同推廣永續倡議、營造永續醫療環境。王照元院長表示,高醫永續辦公室參照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永續性報告準則及全球永續發展趨勢,同時關注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的永續議題風險與機會,根據E(環境)、S(社會)與G(治理)三大面向,並考量醫療產業的特殊性,分為環境關懷、幸福職場、社會共榮、永續經營、卓越醫療與綜合規劃等六個小組,由各副院長分別督導管理,每兩個月舉行一次辦公室大會,以確認推動進,並討論可能遇到的困難及其解決之道。在由上到下展現決心方面,王照元院長舉例說,以社會共融為例,高醫持續經營高雄山地原民地區及台東大武等偏鄉區域的醫療照護與遠距醫療,並致力於數位轉型,還有在積極推動IT硬體基礎建設的同時,醫院同時強化AI人才的培育,結合特色醫療的發展,提供策略計畫和預算支持等等,投入資源,不遺餘力。在由下而上全員參與方面,王照元院長表示,高醫自2019年開始,每年將ESG相關執行成效整理為永續報告書,連續5年獲得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之永續報告書獎項肯定。這些成績不僅獲得產官學研界的認可,還讓高醫以優質醫療為核心,橫向拓展價值鏈,垂直縱深推動永續發展。此外,僅以2023年為例,高醫不僅獲得創新成長領袖獎、社會共融領袖獎與職場福祉領袖獎,還得到《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之醫療服務創新轉型獎醫學中心組楷模獎暨ESG特別獎,以及強化社會安全網績優團體獎、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之國家品質標章金獎等多項獎項。這都是全體員工共同參與並推動永續議題的具體成果。王照元院長強調,以雙向方式推動醫療ESG的策略目的,在於形成一個全面性的永續發展文化,並將ESG納入高醫日常運作的核心價值,從領導層到基層,既全面且協同的模式來推動醫療ESG,以確保高醫能夠在未來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同時在醫療評鑑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花蓮慈濟用心落實醫學ESG2023年底,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林俊龍榮獲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之「永續傑出人物獎」;2024年初,慈濟醫療法人、花蓮慈濟醫院與TAISE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承諾將致力於永續發展,並以實際行動朝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努力,這些都顯示慈濟醫療體系在落實醫學ESG上的用心。在獲得「永續傑出人物獎」後,林俊龍執行長表示,慈濟醫療法人除了積極推動節能減碳、減少醫療廢棄物的產生,更推動素食,透過使用環保餐具、減少垃圾、廚餘回收等方式,將對地球的影響降到最低。在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時,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也指出,醫院成立之初就是要做綠建築,走道廊光、植物的規畫設計及空調透過軟硬體的運用,都儘量減少能源損耗。林欣榮院長說,早在全球倡議醫學ESG之前,證嚴上人即期許所有慈濟醫療體系的醫護同仁,要結合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四大志業,一起追求並落實永續經營。其中,醫院建造時就朝綠色建築發展,包括設置熱泵系統、廢熱回收與太陽能發電,採購具有環保標章的商品,及使用雨水回收系統等。此外,證嚴上人希望全院茹素,雖然茹素沒有列入ESG節能減碳的項目,但推動茹素,不僅對身體好,對全球減碳貢獻更多。為有效推動淨零碳排的目標,慈濟慈善基金會成立淨零碳排及環境管理委員會,訂定醫院的目標,接著成立永續發展辦公室,各科部都有代表參與,比如開刀房要怎麼減碳淨零等,都要依照目標落實執行,並忠實記錄在永續報告書上,醫院每年要做碳足跡盤查,找出並減少排放源,2030年碳排減少15%、2040年減少50%,必要時透過碳匯和負碳,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林欣榮院長強調,花蓮慈濟醫院為了全方位做好各項管理維護工作,特別重視並落實執行相關的作業標準,比如早在20多年前就導入ISO9000做品質管理,依ISO/IEC 27017做好雲端服務的資安控制措施,2023年導入ISO 50001整合能源效率到管理系統架構,以促進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預估一年可以降低71萬度的電力,每年可以省下210萬元,還導入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做碳盤查,「我們依照最嚴謹的標準一步步建立起來、做出來,更鼓勵員工一起發想,提供他的智慧、創意和巧思,來成就整個醫院的永續經營理念。」林欣榮院長表示,除了環境保護之外,花蓮慈濟醫院在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上,也都著力甚深,不僅在專業成就與創新研發屢獲獎項肯定,2023年更榮獲《康健雜誌》頒發「第五屆CHR健康企業公民」金獎殊榮,是對全院同仁的肯定。
-
2024-09-05 醫聲.高齡社會
共生社區/超高齡浪潮來了!高齡孤獨解方可靠「這方法」
「現在的65歲以上老人和過去的老人很不一樣,人不一樣,環境不一樣,所用工具也不一樣…」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在《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把我變成我們,11個臺灣共生社區實踐故事》新書分享會中指出,台灣正面臨高齡人口增多、孤獨等問題,在過去,談到老人政策,常以「照顧」角度出發,且常以一場場活動為號召,彷彿只要老人願意來參加活動,就算達標,但這樣的作法有其盲點,且並不足夠,推動共生社區,或許是問題解方之一。李若綺直言,現在的老人樣貌已經不同以往,逐漸出現改變,多數老人還是希望可以發光發熱、貢獻專長,從而得到尊嚴、認同、價值,因此以「照顧」為起點的政策,已逐漸無法吸引現在老人熱情參與。此外,即使不斷舉辦活動,但對於多數老人來說,參加活動後,日常生活、人際關係、心理狀態等,還是沒有多大改變,高齡、孤獨的問題依舊存在。從「共照」到「共生」,讓每一族群都能自在生活自2020年,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開始透過內部推動、外部輔導等方式推展「共生社區」概念。李若綺認為,共生社區強調的是讓社區內的年長者、年輕人或每一族群都可以「好好生活」,對於社區中的老人,也是從「社區共同照顧」角度轉變為「社區共同生活」,所有的「據點」,應該改變成「聚點」,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自在地相聚、生活。李若綺表示,由於各社區的族群、環境與文化等不盡相同,所以社區共生條件也不太一樣,因此沒有標準SOP,必須跳脫傳統思維,依據每一個社區的獨特性進行思考、設計,才能跨出第一步,在書中,就有許多做法可作為參考、啟發,每個共生社區的成立、運作,都有精彩、獨特之處。運用破框思維,才能幫助達標上述書籍作者高齡趨勢觀察家楊寧茵也認為,運用「破框」思維、跨領域合作,的確可以幫助共生社區的運作、形成。在實際走訪11個台灣共生社區後,她發現,從新北市民活動中心、臺南老街到彰化農村、花東偏鄉等,不同的共生社區各有不同做法。楊寧茵觀察到,在11個共生社區當中,有的是從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轉型,也有社區營造組織幫忙穿針引線,還有是從個人開始而推動共生之旅,無論那一種做法,推動者都必須觀察到社區所面對的問題、困境,結合破框思維、實踐能力,並連結公部門資源,且不被資源框架限制行動、思考,才有機會達到「共生社區-讓每個人都能在社區好好生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