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5 醫療.感染科
搜尋
佐劑
共找到
54
筆 文章
-
-
2024-07-12 醫聲.疫苗世代
夏季流感爆發 全台兩百萬名65歲以上長者未接種疫苗 恐成重災區 醫:佐劑疫苗可提高二到三成保護力
今夏流感疫情在免疫負債侵襲下達到高峰,自6月起,不論是類流感就診人次、或是流感重症都高於去年同期。今年流感併發重症病例至7月10日已有995人,與去年全年累計總數差不到百人。依台灣疾病管制署統計,五成流感併發重症者為65歲以上長者,七成五死者沒有接種疫苗;而流感疫苗接種計畫成果更顯示,65歲以上長者有近半數沒有接種流感疫苗,換算全台約有兩百萬長者未接種流感疫苗。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指出,未來流感疫苗也可以採取分齡施打的原則,讓各年齡層有最好的保護力。由於一般疫苗的保護力時效約為半年,歐美各國建議免疫力較差的65歲以上長者接種含佐劑疫苗,除了增加二到三成的保護效果,保護力時效也可長達一年。去年起全球已觀察到流感全年化趨勢,疾管署也印證此現象。今年上半年因流感重症累計至7月10日已有995例,相較去年全年度總數1,058人,兩者只差了63人,顯示夏季流感肆虐情況仍劇。且流感重症累計至今已198人死亡,也打破冬天是好發季節的常規。黃立民醫師指出,新冠疫情解封帶來的「免疫負債」,讓夏天流感疫情與冬天一樣嚴重,大約需要二到三年才會回到常規。即便明年起「免疫負債」即將步入尾聲,預測流感疫情將趨緩,但夏天仍需留意流感病毒。流感重症仍以65歲以上長輩為高危險群,疾管署監測資料發現 ,從去年10月至今年7月10日的流感併發重症者已累計1,268例,五成以上為65歲以上長輩,死亡患者當中又有七成五未接種疫苗。而疾管署111年度流感疫苗接種計畫成果更顯示,相較於6個月以上3歲以下幼兒接種率達七成,65歲以上長者有近半數沒有接種流感疫苗,換算全台有超過兩百萬長者恐面臨夏季流感的威脅。面對流感威脅,長者應如何自保?黃立民醫師表示,目前一般流感疫苗其保護期約為3至6個月,每年10月接種,保護力可到隔年5月止;但對於免疫系統較弱的老年人,其保護力相對也較弱。黃立民醫師提醒,歐美各國已建議65歲以上長輩接種加佐劑的流感疫苗,不只保護力可達一年,保護效果亦增加二成到三成,這對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的台灣來說相當重要。黃立民醫師進一步解釋,65歲以上的長者其免疫系統對病毒株的敏感性降低,無法順利接受流感疫苗的刺激,進而產生足夠的抗體,導致抵禦能力減弱;加上免疫系統的記憶力減退,保護力也較弱,一旦感染流感,可能會出現較嚴重的症狀,甚至引起併發症。若能事先接種含佐劑的疫苗,可有效提升免疫系統對疫苗抗原的反應,從而提高疫苗的效用。黃立民醫師也提醒,疫苗接種要有分齡施打的概念,提供每個年齡層有更好的保護力。佐劑疫苗已在外國使用多年,美國也在去年建議免疫力較弱的65歲以上長輩接種佐劑疫苗。不過,政府所購買的公費流感疫苗尚無佐劑疫苗選擇,長者若經濟上許可,或評估自身有較高的保護力需求,也可與醫師討論,在流感疫苗上市後,提前預約自費接種佐劑疫苗,更安心地度過流感季節。
-
2024-06-07 醫療.呼吸胸腔
未雨綢繆 流感疫苗不用打的用吸的?多種新劑型引關注
國人才經歷過兩年多的新冠疫情,對於下半年後秋冬疫情是否該未雨綢繆?專家認為新冠病毒雖然不停突變,但未來應該會感冒化;至於流感疫苗高劑量劑型及兒童的吸入劑,未來都有可能在台上市,尤其吸入劑類似自然免疫機轉,國外研究可增加兒童5%接種意願。台灣疫苗推動協會6月1日及2日在台南舉辦2024「疫苗菁英訓練營」,會中聚集了全國的感染科專家及相關研究人員,疾管署署長莊人祥、台南市衛生局長李翠鳯特地前往致詞,連已退休的小兒感染科大老、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也出席會議。會議中討論最多的就是每年都有公費接種政策的流感疫苗。馬偕兒童醫院醫務專員、兒童感染科權威邱南昌指出,美國從去年10月開始發現,小孩的流感有反撲情形,流感仍是造成重症及死亡的重要因素,而為了增加兒童疫苗的使用率,芬蘭研究發現,這種活性減毒吸入型流感疫苗可增加5%的施打率。由鼻子吸入活性減毒後的流感病毒株,醫界最擔心到達支氣管及肺部時會不會引發感染,邱南昌指出,鼻吸劑的流感疫苗有經過溫度改變的設計,在25到30度可以存活產生類似自然免疫的抗體,屬於長久免疫型式,但進入到肺部體內約37-39度就失去活效性,不用擔心肺部感染的可能;而產生IgA抗體及T細胞的免疫反應與肌肉注射相同,但IgG抗體的反應就稍慢。不過,吸入型的疫苗產生的副作用就類似感冒,會有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及少比例的發燒,在歐美的建議,則對於免疫疾病的孩子或是氣喘患者要小心使用。由於是活的減毒疫苗,擔心長輩因免疫力低下感染肺炎,因此,在設計之初就未納入65歲以上的長輩。另外,目前成人流感疫苗也開始往高劑量研究,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陳志榮指出,高劑量是以現行肌肉注射的4倍劑量,研究發現65歲以上接種者,會產生2倍的抗體,中和抗體也多1.5倍;至於副作用在4萬例的個案中發現,約有四分之一有發燒情形,其他如腸胃道症狀等;至於加佐劑的流流感疫苗則因加了增強免疫反應的佐劑,身體產生的免疫力會較傳統流感疫苗來得高一些。至於新冠病毒目前流行的情形,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名譽理事長李秉穎認為,未來一定會感冒化。而莊人祥則提醒,目前造成慢性病及高風險死亡者新冠病毒仍大於流感,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而不能放心的還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由於變化快致死率高,又容易因群聚造成感染,台中榮總感染科主任陳伯彥提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台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軍中或大學宿舍發生群聚感染事件,雖然兒童仍是感染危險群,但學生族群也不容忽視,目前研究發現B型流性腦脊髓膜炎疫苗保護力可達7.5年,若有要前往國外留學的學生,可自費接種。另外,陳伯彥及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都建議,疾管署對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定義只承認細菌培養落後於國際標準,應將PCR(聚合酶連鎖反應)的檢測納入,可以早點確診,讓患者即早獲得健保給付進行治療。而莊人祥也同意納入討論。
-
2024-01-04 焦點.元氣新聞
清大化工團隊研發口服疫苗 β-葡聚糖有望助核酸疫苗藥物突破生物屏障
可活化免疫反應的β-glucans,被應用在口服抗癌疫苗時,會有什麼樣的新突破?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宋信文實驗室利用「β-glucans能強化疫苗的活化效果」原理,希望口服藥物透過載體的保護,能順利到達小腸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提高藥物吸收率。口服疫苗製劑潛力大 mRNA技術可望開啟癌症治療新頁β-glucans是一種葡聚多醣體,存在於麵包酵母、大麥纖維、藻類和海藻中,主要益處在於免疫系統的提升。研究發現,β-glucans可能喚醒有助對抗癌症的T細胞、自然殺手細胞,任何「可能性」對研究團隊來說,都是重大突破契機。擅長疫苗佐劑的國衛院研究員黃明熙請益專精生醫材料設計的清大教授宋信文,借重雙方各自擅長的技術,研發口服抗癌疫苗。宋信文曾經參與口服胰島素研究,投入口服胰島素奈米載體,免去糖尿病患打針的麻煩與痛苦,若能將這套模式應用在癌症治療上,也能為患者提供新的選擇。大多數疫苗都是透過肌肉或皮下注射方式接種,刺激人體免疫系統達到抵禦疾病的目的,為什麼除了「活性減毒」的口服疫苗,迄今為止的疫苗幾乎是針劑注射?黃明熙說,複雜的腸胃環境是關鍵。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推進了mRNA於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應用,包括疫苗研發、藥物遞送和生產製程。口服抗癌疫苗的研發進程,經過2年的努力已經在動物實驗中初步獲得顯著效果。一般疫苗經口服使用將受到胃酸和酵素的限制,不一定能順利抵達腸道,宋信文的團隊以生物工程解決口服投遞藥物的問題,期望將癌症的標靶藥物送到目標組織。mRNA技術不只抗新冠 未來有望治療、偵測癌細胞許多疾病治療都與蛋白質有關,mRNA技術的下一步,是其他新興傳染病及癌症疫苗的應用。宋信文表示,β-glucans具有佐劑及保護mRNA作用,可增強mRNA轉染的效率,在「口服型mRNA抗癌疫苗」的計畫中,強化保護mRNA的角色,避免藥效被胃酸、酵素破壞。國衛院的疫苗開發加上宋信文的製程平台,攜手共進mRNA治療癌症疫苗,安全將mRNA帶入細胞內,透過核醣體產生出醫療蛋白質。奈米時代來臨後,生醫材料領域著重控制釋放功能的藥物載體,宋信文實驗室團隊不斷嘗試如何打開身體屏障,讓藥物達到預期的反應作用。清大化工系博士生羅柏凱分享,β-glucans是腸道的激活劑,可以跟mRNA形成複合體,進入人體細胞後,可以促使免疫系統產生足以防禦疾病的免疫力。在這項計畫研究過程中,團隊花了許多時間測試,包括製程優化與劑量篩選、小鼠小腸的切片檢測時間點、藥物交互影響,慢慢累積數據結果。「超過2年的實驗,一切從無到有,這成果不會是盡頭,而是藥物遞送載體的開端。」宋信文提到計畫的未來發展,除了癌症治療的研究,希望能做到「偵測」,X光解析程度有限,尤其是無法檢查出較小病變,腫瘤大到一定程度才可看見,可能已有轉移風險。「我們希望能再設計研發『近紅外光II/III螢光偵測』技術,這樣就能讓癌細胞現形,掌握病灶確切位置,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宋信文指導的團隊榮獲首屆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有助於未來多種疾病的治療與預防,研發中的新型口服疫苗若是能夠成功問世,將可能會更具穩定性與安全性,劃時代的新技術也更讓台灣生技能量接軌世界,也加速全球創新。
-
2023-10-26 焦點.元氣新聞
鎮靜麻醉新藥增加適應症,估每年250萬名病患受益
對於需要接受外科手術的病患來說,鎮靜麻醉藥品的有效性、安全性與手術成敗息息相關。不過在全球麻醉藥物領域,已近20年沒有新藥上市。近年來,德國藥界成功研發藥物反應時間較快、安全性較高的鎮靜麻醉新藥,讓各國醫界高度期待,台灣也已引進該鎮靜麻醉新藥,原本適應症以為「成人醫療處置時鎮靜用」為主,日前經食藥署核可,進一步新增「全身麻醉」適應症,預計每年有130萬例自費健檢民眾與每年超過250萬例有手術全身麻醉需求的病患即將受益。台灣東洋總經理侯靜蘭觀察到,病患接受手術時,若有專業麻醉醫師團隊、先進的監控儀器,再搭配新藥的運用,國內患者也有機會與先進國家的病患一樣享有精準、安全的麻醉醫療品質、體驗。目前已有國內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健檢中心、醫美整型診所與牙科植牙診所等醫療機構陸續導入使用新型鎮靜麻醉藥品,隨著鎮靜麻醉藥品選項的增加,對眾多病患也帶來許多臨床好處。此外,除了致力增加鎮靜麻醉藥品市場的選擇性、完整性,近年來,台灣東洋也積極引進膽管癌標靶新藥,今(2023)年也引進65歲以上成人專用佐劑流感疫苗,以滿足銀髮樂齡需求;在自製微脂體兩性黴素(Lipo-AB),並取得美國藥證後,更著手放大生產優勢。侯靜蘭表示,台灣東洋會持續透過「授權引入新藥」與「自製困難學名藥」雙引擎,穩健帶動公司營運發展,並朝國際市場布局邁進。
-
2023-06-24 寵物.照顧指南
養貓一個月要花多少錢?花費大公開!日本調查結果:養貓一生,要花「●●萬」
養貓是一輩子的責任!在養貓前,先了解養貓費用並評估自身經濟能力,才能給貓咪良好的生活品質。「養貓費用多少?平均一個月要多少錢?」如果你也想加入貓奴的行列,可以先評估養貓費用後再決定喔!一開始養貓需安排基本健檢、驅蟲、預防針及購買飼料、貓砂等用品,花費較高,那之後每個月養貓開銷大約是多少呢?本篇帶您了解。養貓要多少錢?養貓初期3大花費●初期開銷1.體檢+預防針+晶片一開始飼養貓咪在回家前,需先做基本血液檢測、例行性疫苗接種及體內外驅蟲,因各地區獸醫師公會診療費用標準不同,體檢費用大約1,500~3,600元不等;疫苗接種部分,依《台北市獸醫師公會診療收費標準》,貓咪含佐劑三合一疫苗為900元,五合一疫苗為1,000元,不含佐劑三合一疫苗為1,200元,四合一疫苗為1,500元;體內外驅蟲費用則200~400元不等。除了體檢之外,飼主也需依法為貓咪植入貓咪晶片,完成寵物登記,晶片植入費用約為300元,寵物登記費用以貓咪是否絕育區分,已絕育費用通常為500元,未絕育1,000元。若未植入晶片者,可依《動物保護法》處新台幣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此外,依動保法規定,三月齡以上之寵物應注射第一劑狂犬病疫苗,一劑約200~300元,並於每年定期接種,若違者可依法處3萬至15萬元罰鍰。●初期開銷2.絕育費用依《動保法》規定,特定寵物飼主應為寵物絕育,違反者將依法處新臺幣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除了法規規定寵物節育外,其實貓咪結紮對身體也是有益處的,母貓建議在第一次發情前就結紮,能降低日後子宮蓄膿、乳癌、卵巢癌等風險;公貓結紮則可減少睪丸腫瘤、疝氣、前列腺腫大及前列腺癌等風險貓咪節育費用包含術前血液檢測費用、麻醉費用及手術費用: 目前各縣市皆有提供絕育補助,若有需要者,可至各縣市動物保護處查詢、申請。●初期開銷3.貓咪用品若是養貓新手,在養貓初期勢必得購入貓砂、貓砂盆、飼料、罐頭、飲水機、外出籠、貓窩、貓跳台、貓抓板、指甲剪等生活用品,若一次備齊,可能需要4,000~6,000元不等。養貓一個月平均花費根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綜合保險機構R&C於2022年12月26日至27日,針對日本20~60歲3000位養貓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養一隻貓平均一生開銷為2,646,956萬日圓,相當於近59萬新台幣,其中占比最高花費為「伙食費」,平均需644,885日圓(約14萬新台幣),其二為「醫療費」,平均需468,419日圓(約10萬新台幣)。綜合保險機構R&C針對日本3000位養貓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養一隻貓平均一生開銷為264萬日圓,相當於近59萬新台幣。(圖片來源:翻攝自R&C網站)實際每個月花費可分為伙食費、用品雜支費、醫療預備金等:●養貓一個月伙食費貓咪食物分為罐頭、飼料及營養保健食品,各品牌飼料及罐頭價格不一,飼主的餵食偏好也會影響養貓月支出的高低。乾飼料平均1kg約250-500元,但貓咪為為肉食性動物,水份攝取通常來自於肉類本身,乾飼料含水量通常不超過 10%,加上貓咪舌頭呈倒刺狀,飲水效率很差,不太會主動喝水,喝水頻率也不高。就健康層面考量,若長期單一食用乾飼料,可能會因水份攝取不足,發生便祕、泌尿道問題甚至引發貓咪腎衰竭等。建議飼主除了乾飼料可搭配罐頭,貓主食罐平均約65元,並以罐頭+水的方式讓貓咪補充水份,減少貓咪腎臟負擔,營養保健品則可依貓咪身體需求選購相對應保健品。●養貓一個月用品雜支費養貓消耗品如貓砂,會依據貓砂種類、品質,價格有所不同,便宜的貓砂可能凝結力、除臭效果都不佳,或是有些貓咪會偏好特定種類貓砂如礦砂,品質好一點的貓礦砂25磅大約需500~700元不等,根據貓口數,每個月所需貓砂量也會不同。除上述必要花費外,不少人還會添購貓咪的衣服、玩具、零食等,這些支出也佔每個月雜支費用一定比例。●養貓一個月醫療儲備金在台灣,人生病有健保補助,醫療費用相較不高,但毛孩一生病,費用可能從幾百元到上萬元都有可能,飼主應培養每個月儲蓄醫療儲備金的習慣,避免日後毛孩生病、年老時,無法負荷龐大醫療費用。建議每個月儲蓄1,000~5,000等醫療儲備金或是投保寵物保險也是不錯的選擇。養貓定期健檢費用貓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浚岳(伯源)醫師提到,貓為獵食、肉食性動物,為食物鏈頂層動物,通常會隱藏生病狀態,有些疾病雖可以從日常行為觀察,但貓咪定期健康檢查,有助早期發現並預防。貓咪定期健康檢查,有助早期發現疾病並預防。建議年輕貓咪平均1-2年做一次健康檢查,中老年貓因甲狀腺亢進、腎衰竭、心臟病發生率較高,則建議半年就要做一次。健康檢查依項目多寡不同,費用可能落在數千元至上萬元不等。延伸閱讀:.你的1年等於毛孩5~7年!貓狗健檢項目、費用一次看.帶著愛犬去旅行/長腫瘤被宣告剩2年壽命,主人帶環島留下美好回憶.愛貓族超車狗派!獸醫師提醒品種貓常見疾病與預防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03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壓力大 作息亂 易誘發皮蛇!超過「這年紀」罹患機率也大增
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是水痘病毒引起,一旦免疫力下降就容易再度發病。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表示,50歲以上有9成民眾都身帶皮蛇病毒,壓力大、作息紊亂的民眾更容易發病。帶狀疱疹好發於春秋 免疫力下降易誘發帶狀疱疹好發於春秋,患者涵蓋各年齡層。初次感染症狀表現為水痘,亦屬同一種病毒,之後該病毒長期潛伏在脊髓末根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時就誘發病毒再度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出現群聚呈帶狀的水泡,並伴隨不同程度的神經痛、發癢等。50歲以上、免疫功能不全或低下者、抵抗力較弱、過勞、壓力大等族群,甚至新冠肺炎確診者,都是罹患帶狀疱疹的高危險群;急性帶狀疱疹症狀表現為沿皮節分布單側、疼痛、水泡性皮疹,通常併發帶狀疱疹神經痛、眼部帶狀疱疹,甚至引發心血管與腦血管問題、皮膚疤痕、顱神經受累等症狀。黃玉成分享,他的太太、兒子因生活作息紊亂、壓力過大,因而罹患帶狀疱疹。帶狀疱疹屬老年疾病 超過50歲罹患機率大升「很特殊的是,帶狀疱疹算是老年疾病,通常年齡超過50歲,罹患機率就會急遽上升。而且,年齡愈長、受到感染後的症狀也會更嚴重。」根據統計,50歲以上的成年人,超過九成的人都有帶狀疱疹病毒,這是由於老化,免疫功能下降,導致罹病機率上升。帶狀疱疹除了會讓皮膚冒出水泡、破皮,還會造成相當嚴重的神經痛,黃玉成指出,預防帶狀疱疹,除了正常作息、不要過度疲勞,及早接種疫苗也是預防的關鍵。黃玉成建議,疫苗的預防效果仍十分重要,舊皮蛇疫苗屬活性減毒疫苗,保護力約六成,保護效果可維持八年;新款皮蛇疫苗則為次蛋白疫苗,保護力約九成,同時配搭較強佐劑,五至六成施打部位紅腫疼痛、一成發燒,但適合免疫低下族群。(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3 醫療.感染科
九成50歲以上民眾帶「皮蛇」病毒! 醫:帶狀疱疹壓力大時易發病
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是一種病毒引起的皮膚病,初次感染症狀表現為水痘,之後該病毒長期潛伏在脊髓末根神經節,一旦免疫力下降就容易再度發病。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表示,50歲以上有9成民眾都身帶皮蛇病毒,他自己的家人也深受其苦,尤其壓力大、作息紊亂的民眾更容易發病。「帶狀疱疹」免疫力下降時易發病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病,好發於春秋,涵蓋各年齡層。初次感染症狀表現為水痘,亦屬同一種病毒,之後該病毒長期潛伏在脊髓末根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時就誘發病毒再度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出現群聚呈帶狀的水泡,並伴隨不同程度的神經痛、發癢等。50歲以上的過勞族群是高危險群50歲以上、免疫功能不全或低下者、抵抗力較弱、過勞、壓力大等族群,甚至新冠肺炎確診者,都是罹患帶狀皰疹的高危險群;急性帶狀皰疹症狀表現為沿皮節分布單側、疼痛、水泡性皮疹,通常併發帶狀皰疹神經痛、眼部帶狀皰疹,甚至有心血管與腦血管事件、皮膚疤痕、顱神經受累等症狀。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曾表示,皮蛇很難早期治療,因為前幾天甚至前幾周,根本看不出是什麼病,等到水泡出現,才知道是皮蛇,這時候已經到了疾病中後期,就算吃抗病毒藥物,也只是讓水泡快點乾,對於神經痛的治療效果不好,沒什麼機會改善神經痛的痛苦。年齡愈長、受到感染後的症狀也更嚴重黃玉成分享,他的太太、兒子因生活作息紊亂、壓力過大,因而罹患帶狀疱疹。「很特殊的是,帶狀疱疹算是老年疾病,通常年齡超過50歲,罹患機率就會急遽上升。而且,年齡愈長、受到感染後的症狀也會更嚴重。」根據統計,50歲以上的成年人,超過九成的人都有帶狀疱疹病毒,這是由於老化,免疫功能下降,導致罹病機率上升。及早接種疫苗是預防的關鍵帶狀疱疹除了會讓皮膚冒出水泡、破皮,還會造成相當嚴重的神經痛,黃玉成醫師指出,預防帶狀疱疹,除了要保持正常作息、不要過度疲勞,及早接種疫苗也是預防的關鍵。李秉穎表示,第一代皮蛇疫苗是活性減毒疫苗,保護效果不超過十年,平均保護力七成,第二代皮蛇疫苗保護效果超過十年,保護力也有九成左右。新型疫苗加入免疫佐劑,可以加強淋巴球T細胞反應,增強對於水痘病毒的壓制能力,缺點是局部反應比較強,大約有一成人打完會發燒,兩到三成會局部紅腫痛,但相較於皮蛇長期的劇痛,打疫苗的痛算很輕微了。延伸閱讀:‧美研究發現:50歲以上確診者 恐增加罹患帶狀皰疹風險‧別以為皮蛇不會找上你 感染「全身像螞蟻在爬」超痛苦‧免疫力低下易患帶狀皰疹 醫籲:50歲以上施打疫苗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23 養生.聰明飲食
豬肉這部位少吃!肉販曝常有「病變肉瘤」 顏宗海教你如何避免有肉瘤的豬肉
豬肉是台灣人喜食的肉品種類,今有民眾在網路上爆料,呼籲某部位的豬肉要少吃,因常有「病變腫瘤」,不慎吃下肚恐有害身體健康。對此,中華養豬協會理事長楊杰表示,過往因我為口蹄疫疫區,豬隻必須接種「口蹄疫疫苗」可能因此在某些部位出現特定肉瘤,但如今台灣已拔針2年,並非口蹄疫疫區已大幅減少,且只要修除肉瘤,就可安心食用。某部位豬肉要少吃,因常有病變腫瘤?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發文表示,建議民眾要少吃梅花肉,雖然梅花肉肉質軟嫩,油花分部均勻且口感相當好,然而該部位卻是打針的首選。文中還強調:豬跟人一樣會有不同的體質,打針後的狀況也不盡相同,有些豬會出現肉瘤,瘤的內部可能會是綠色、淺綠、偏黃,有些已經乾掉變粉狀,有些呈現膏狀,有些是水狀,「其中以綠色又膏狀水狀的最臭,像大便一樣臭」。台灣目前已非疫區,發現類似肉瘤機率小消息一出,讓人擔心,梅花肉真的不能吃了嗎?楊杰表示,豬隻因注射疫苗或治療針劑造成病變,過去我為口蹄疫疫區,由於口蹄疫疫苗屬「長效型疫苗」且為「油性佐劑」,有時可見豬隻施打部位出現肉瘤。「台灣口蹄疫疫苗兩年多前已拔針。」楊杰強調,台灣目前已非疫區,且完全不對豬隻使用口蹄疫疫苗,近幾年發現類似的肉瘤其實機會相當小。專家教你如何避免有肉瘤的豬肉要如何挑選才能避免吃下有肉瘤的豬肉?楊杰表示,大部分施針部位在豬的「頭頸之間」,靠近肩胛的部位,因此肉瘤可能會在前腿肉、肩胛肉以及胛心肉出現,但目前飼養豬隻大部分施打針劑都是水性,很快就會吸收、代謝,不會發生膿包,即使出現肉瘤 ,切除即可,病變部位不會擴散,民眾選擇信譽良好或有合格認證標章的肉商購買豬肉,都可以安心食用。長庚腎臟科主治醫師暨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則表示,台灣的法規下,豬肉不可施打生長激素,尚不用擔心會吃到相關的藥物腫瘤,消費者在購買肉品時注意,若有粉色、綠色肉瘤,或其他不正常的組織增生,建議避開,並且選擇有CAS認證的商家,才能食得安心。延伸閱讀:‧超市買的豬絞肉呈褐色是不是壞了?專家告訴你變色原因‧松坂肉到底是豬的哪個位置?專家解析豬肉部位和適合料理方式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2-07-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Novavax疫苗將開打 適用對象、不良反應一次看
各縣市近期預約、7月開打的疫苗,Novavax即將加入疫苗施打廠牌選擇。《元氣網》整理Novavax疫苗施打適用對象及相關注意事項。適用對象Novavax (Nuvaxovid)是含佐劑 Matrix-M 之 SARS-CoV-2 重組棘蛋白的疫苗之蛋白質次單元疫苗,提供18歲以上成人,第一、二劑基礎劑;基礎加強劑;第一次、第二次追加劑接種。可與其他廠牌交替使用。用法用量施打兩劑,每劑0.5毫升(含5微克的SARS-CoV-2棘蛋白)。間隔時間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 (ACIP) 建議接種間隔為至少 4 週(28 天)。.以本疫苗接種基礎加強劑,與第二劑間隔至少4 週(28 天)。.如為追加劑接種,與前一劑次間隔至少 12 週 (84 天 ),接種第二次追加劑,則與第一次追加劑間隔至少 5 個月 (150 天 )。接種注意事項1、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先前接種本項疫苗劑次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予接種。2、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3、接種 Novavax COVID-19 疫苗後有罕見心肌炎或心包膜炎不良事件的通報案件,歐盟與澳洲於Novavax 疫苗上市後持續監測罕見心肌炎或心包膜炎之不良事件。目前 Novavax 疫苗接種與心肌炎或心包膜炎之間,尚未確定是否有因果關係。不良反應在18歲以上成人的臨床試驗中,受試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壓痛、注射部位疼痛、疲勞、肌痛、頭痛、全身無力、關節痛和噁心或嘔吐,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通常為輕度至中度。(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
2022-05-05 該看哪科.兒科
台大攜手高端研發疫苗成功 2月嬰免受腸病毒重症威脅
腸病毒1998年起在台灣周期性流行,以腸病毒71型最兇猛,重症幼兒即便倖免於死也會留下嚴重後遺症,又因無疫苗可打,動輒停課,家長苦不堪言。台大醫院今召開記者會,宣布與越南巴斯德研究所、高端疫苗的合作,已走完18年研發歷程的最後一哩路。研究證實首支根據台灣病毒株、由台灣設計並做完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腸病毒71型疫苗EV71vac」,給兩個月至6歲以下幼兒接種後,連輕症都可預防,保護力高達96.8%。此研究獲得頂尖期刊《刺胳針》刊登和高度肯定,認為對世界防疫做出極大貢獻。計畫主持人、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這支疫苗是針對重症率最高且周期性流行的腸病毒71型,根據台灣本土病毒株設計的蛋白質疫苗。預計最快今年底可拿到台灣的許可證,剛開始會先在自費市場,未來目標是融入現行兒童疫苗接種計畫,甚至做出多合一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顯示保護力極高,疫苗組無人感染,連輕症都沒有,因此可預期全面接種後,就算無法完全根除腸病毒傳播,也有幾位讓幼兒免於重症威脅。「1998年那一年,就有幾十萬名孩子感染,400多人重症,78人死亡。」台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說,當時她是菜鳥主治醫師也是新手媽媽,看到許多幼兒忽然心肺衰竭、肺水腫、急救無效死亡。她也看到許多孩子被救起來,卻傷到腦幹和運動神經,需要氣切、用呼吸器、鼻胃管,還有類似小兒麻痺症候群的手腳無力。張鑾英後來致力於腸病毒的研究,發現腸病毒傳染力超強,只要病毒進入家庭,孩子被傳染的機率高達8、9成,大人雖然是輕症或無症狀,感染率也有3、4成。要對付這麼會傳的病毒,光是靠勤洗手,效果很有限,「手都快洗爛了,還是會感染」,唯有疫苗能夠將戰線拉到預防面,達成預防勝於治療的理想。黃立民表示,腸病毒主要於中國、馬來西亞、泰國、寮國、菲律賓等亞洲流行,中國有三支腸病毒疫苗已經上市,是月齡6月以上的孩子才能打,保護效果有90%以上,三篇研究在2013年左右受到《刺胳針》、《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載。這次《刺胳針》高度肯定台灣的研發成果,因為臨床試驗年齡降低到月齡2個月,符合絕大多數兒童疫苗的接種時程,而且實驗組寶寶一個都沒生病。至於安全性分析,黃立民指出,因為是蛋白質疫苗,只用簡單鋁鹽當佐劑,多數不良反應為輕度或中度,常見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23.2%、躁動不安19.3%和發燒19.1%,安慰劑組則分別為23.8%、16.4%、18.8%。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表示,中國核准的三種疫苗還沒有被廣泛應用,台灣研究成果將適用年齡再下修,有重大的貢獻。這是產學合作的重要範例,證明台灣有能力從最早期做到第三期臨床試驗,做出重要的疫苗,希望早日獲得核准,應用在所有嬰幼兒身上。
-
2021-12-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李秉穎曝打高端「一反應」 周玉蔻秒回:我更喜歡你了
新冠肺炎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各國紛紛開打第三劑加強針,我國也已開放完整接種兩劑疫苗者,間隔5個月可接種第三劑,並不限定廠牌,然而國人對於高端疫苗信心不如國外廠牌高,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今接受電台訪問,透露自己是接種高端疫苗,且施打後「肚子有點餓」,特別想吃好吃的東西。李秉穎今早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新聞放鞭炮」廣播節目專訪,針對國內開放第三劑追加以及春節疫情趨勢做討論。針對第三劑施打,李秉穎指出,有些國家因應本土疫情嚴重,因此會縮短到間隔3個月施打第三劑,像是英國,較多民眾施打兩劑AZ,對於Omicron保護力較差,因此儘快接種第三劑mRNA疫苗補足抗體。台灣疫情控制好,沒有社區威脅,沒必要提前到3個月施打,現行維持間隔5個月。第三劑該施打何種廠牌?李秉穎表示,各廠牌疫苗仍能促使T細胞生成抗體免疫,端看個人如何選擇。以學理來說,施打mRNA疫苗抗體生成反應最高約94%,其次是蛋白疫苗如高端、Novavax約80至90%,再來是腺病毒疫苗如AZ約70至80%。不過不良反應表現,蛋白疫苗幾乎不不會發燒,mRNA、腺病毒疫苗約有兩成會發燒,民眾可以選擇對自己最理想的疫苗。然而碰上新型變異株Omicron,李秉穎說,所有疫苗保護力多少會下降,但即便發生穿透性感染,大部分仍然是輕症,因此面對變異株平常心看待即可。有不少報導指稱AZ對於Omicron防堵幾乎無效,李秉穎直言「這樣講也不對」,中和性抗體雖下降,但AZ仍然可以辨識病毒,協助T細胞增加抗體。他表示,藥物動力學上,施打疫苗刺激到一高度後,會有下降趨勢,且前2、3個月下降後即維持水平,幾乎每個廠牌下降學理都一樣,沒有資料佐證哪廠牌下降快或慢。我國大多民眾為施打兩劑AZ疫苗,李秉穎指出,抗體的確比mRNA疫苗稍低,但也不是無效,現在追加第三劑「就像補考」,像是本來只有70分,現在打第三劑可以拉到80、90分。根據國內外研究,先前打兩劑AZ的民眾,第三劑若打AZ加強效果不如理想,因此建議選擇BNT、莫德納或高端。談及高端疫苗,李秉穎首度透露自己施打高端疫苗,且施打後「有感覺肚子餓」,周玉蔻一聽聞李秉穎施打高端,難掩興奮表示「我們兩個都是高端仔,我更喜歡你了!」李秉穎則回「其實很多人知道(他打高端),現在講因為沒那麼敏感了」。他認為會產生肚子餓感覺,一方面可能是很多人都有,另一猜想是高端疫苗中是否有新的免疫佐劑,讓他感覺餓。
-
2021-12-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第三劑該混打還是打原廠牌?專家就濃度、抗體效果、副作用一一解析
國內新冠疫苗第一劑覆蓋率已突破七成八,第二劑覆蓋率達六成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期努力催打,開放AZ族第二劑可混打,BNT以及莫德納族不開放第二劑混打,但第三劑則是全面開放民眾自行選擇品牌。選擇增加,也讓民眾陷入「選擇性困難」,以下整理各種疫苗副作用,以及混打研究,提供民眾選擇。第三劑最佳施打組合「AZ+AZ+全劑BNT」依指揮中心規定,第一劑接種AZ疫苗滿8周,第二劑可選擇施打AZ、BNT或莫德納疫苗。台大家醫科主治醫師何宗祐統整各國數據,AZ族第二劑的選擇,若從保護力看,AZ+mRNA疫苗的保護力達68%,優於接種AZ+AZ疫苗的50%保護力,但混打的副作用如發熱感、發燒、冷顫、肌肉痠痛、頭痛、虛弱等也相對強。AZ族的第三劑選擇,除了再繼續打AZ以外,還有「BNT全劑和「莫德納半劑」兩種選擇。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員周彥宏表示,第三劑最好的施打組合是「AZ+AZ+全劑BNT」,其次是「AZ+AZ+半劑莫德納」組合,原因是BNT疫苗全劑濃度,小於莫德納半劑濃度,抗體效果差不多,副作用風險小。AZ+BNT+BNT優於AZ+莫德納+BNT周彥宏表示,若前兩劑已採混打策略,建議第三劑還是施打mRNA疫苗,但希望以「AZ+BNT+BNT」優先於「AZ+莫德納+BNT」。他指出,兩者效果差不多,但BNT的副作用低於半劑莫德納。周彥宏表示,「AZ+莫德納+BNT」施打方式,雖然是三劑不同品牌,但BNT與莫德納都屬於mRNA疫苗,反應不至於太過強烈,無需擔心。何宗祐說,若本身對AZ疫苗有嚴重過敏及不良反應者,建議第二劑改注射其他mRNA疫苗。如果對含聚乙二醇(PEG)的藥品或化妝品過敏,或曾對核磁共振(MRI)顯影劑,或電腦斷層含碘顯影劑過敏,則不適合施打mRNA疫苗。mRNA族追加劑最好還是原品牌周彥宏表示,AZ混打BNT或莫德納,產生的保護力類似,副作用也差不多,最常見已注射部位疼痛、倦怠、肌肉痠痛、發燒等,如果是成人沒有重大疾病或心臟血管問題,或老年族群、慢性病等健康檢查正常,兩款疫苗都可以選擇施打。無論是接種BNT疫苗或是莫德納疫苗,最擔心的是引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等不良反應,心肌炎與心包膜炎最常發生在接種BNT的年輕男性。不過,目前追加劑的施打條件為第一類到第三類接種對象,且第二劑以接種滿五個月,可先施打半劑量的莫德納疫苗,且尚未包含青少年。其餘一般類別的民眾,符合第二劑打滿五個月的條件,至少要等到明年,屆時可直接上疫苗平台預約接種,第三劑的品牌任選。周彥宏表示,如果前兩劑都是接種BNT疫苗者,第三劑建議繼續打mRNA疫苗,希望還是第三劑施打原品牌疫苗,主要是副作用相對低,無需再讓身體接受新的疫苗刺激。按照目前科學分析,三劑都是mRNA疫苗,心肌炎比率應會隨之升高,但三劑開打國家及人數仍不多,真實事件數據不足,有待觀察,但施打原本品牌當作第三劑相對安全,前兩劑為莫德納疫苗者,也是建議第三劑施打相同品牌。周彥宏表示,已知施打過兩劑BNT疫苗者,心肌炎比率為百萬分之三;施打兩劑莫德納者,心肌炎比率為百萬分之11至12,也因為莫德納疫苗使用的佐劑不同核酸物質多寡不同,以致副作用反應較BNT高。
-
2021-12-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二劑和第三劑最佳組合怎麼選?AZ、莫德納、BNT疫苗混打保護力及副作用一次看
國內接種新冠疫苗第一劑覆蓋率突破七成八、第二劑覆蓋率已達六成,其中第一劑施打AZ疫苗者,開放可以選擇混打BNT或莫德納疫苗,接種第二劑滿五個月者,還能施打莫德納半劑做為加強劑。然而對於疫苗接種進度較晚起步的一般民眾或年輕人,該如何選擇二劑及三劑疫苗?其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及疫苗效果該如何考量?【第一劑AZ族疫苗接種攻略】●第二劑疫苗如何選?「AZ+mRNA」保護力優於接種「AZ+AZ」打第一劑AZ疫苗,發生極罕見副作用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機率為萬分之一,其他不良反應包含靜脈血栓、腦靜脈竇栓塞、內臟靜脈栓塞、動脈血栓等。AZ第二劑接種後,常見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於第一劑,主要副作用分別為注射部位疼痛占45%,疲倦占25%、發燒占2.9%。醫師提醒,接種AZ疫苗後28 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 24 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需要盡速就醫。按照指揮中心規定,第一劑施打AZ疫苗滿八周者,第二劑可選擇施打AZ、BNT或莫德納疫苗。台大家醫科醫師何宗祐統整各國數據指出,「AZ+mRNA」疫苗的保護力達68%,優於接種「AZ+AZ」疫苗的50%保護力,但混打的副作用如發熱感、發燒、冷顫、肌肉痠痛、頭痛、虛弱等,也相對比較強。台大醫院最新研究則指出,「AZ混打莫德納」間隔八周者,抗體濃度比間隔4周者高,接近兩劑莫德納疫苗,對Alpha、Delta變異株的防護效果,幾乎可達100%,但注射部位疼痛、倦怠、肌肉痠痛、發燒等副作用,都比兩劑皆打AZ疫苗組的副作用高。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員周彥宏指出,兩劑都施打AZ疫苗,副作用低很多,50至60歲以上的年長族群,如有重大疾病、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等,建議維持兩劑都施打AZ疫苗。何宗祐說,若本身對AZ疫苗有嚴重過敏及不良反應者,建議第二劑改注射其他mRNA疫苗。一般民眾決定混打前,可考慮是否屬高風險工作者,如醫護照服員、醫護或出國者、高風險場所工作者,若欲獲得較高保護力,可考慮第二劑接種BNT或莫德納。但如果對mRNA疫苗過敏,或對含PEG聚乙二醇的藥品或是化妝品過敏,對核磁共振 (MRI) 顯影劑或電腦斷層含碘顯影劑過敏,則不適合施打mRNA疫苗。若第二劑選擇混打mRNA疫苗,到底該選BNT或莫德納疫苗?周彥宏建議,兩者混打的副作用反應差不多,都比打兩劑AZ疫苗高,會出現接種注射部位疼痛、倦怠、肌肉痠痛、發燒等,如果是成人沒有重大疾病或心臟血管問題,或老年族群、慢性病等健康檢查正常,兩款疫苗都可以施打。●第三劑疫苗如何選?第三劑最好施打組合「AZ+AZ+全劑BNT」周彥宏指出,若前兩劑是打AZ,擔心副作用的老年族或心血管疾病者,同樣第三劑選擇AZ疫苗即可。若想要施打mRNA作為第三劑加強劑者,則有「BNT全劑」和「莫德納半劑」兩種選擇。但周彥宏提醒,前兩劑已施打腺病毒疫苗,若第三劑接種核酸疫苗,由於兩種品牌不同,可能副作用會較大。周彥宏建議,第三劑最好的施打組合是「AZ+AZ+全劑BNT」,其次是「AZ+AZ+半劑莫德納」組合,原因是BNT疫苗全劑濃度,小於莫德納半劑濃度,抗體效果差不多,副作用風險小。但如果前兩劑是混打疫苗,則建議第三劑組合可採「AZ+BNT+BNT」或「AZ+莫德納+BNT」,也就是第三劑加強劑仍以BNT疫苗為優先,副作用較低,其次才是選擇接種半劑莫德納。接種「AZ+莫德納+BNT」這項組合,體內打了三種疫苗不會有問題嗎?周彥宏說,莫德納和BNT疫苗,同屬mRNA疫苗,因此三款疫苗施打反應不致於有太大影響。【第一劑BNT族疫苗接種攻略】●第二劑疫苗如何選?周彥宏指出,現行國際臨床數據及指揮中心規定,第一劑接種BNT疫苗,第二劑只能維持同品牌BNT疫苗接種。一般成人可於接種第一劑滿四周後,即可接種第二劑。台灣青少年接種第一劑BNT,因有心肌炎風險,則需間隔滿十二周才能施打第二劑BNT,副作用較低。成人與青少年都能施打兩劑BNT疫苗,接種BNT第二劑副作用比第一劑大,成人常見為頭痛、腹瀉、關節痛、肌肉痛、注射部位疼痛、疲勞、畏寒、發燒、注射部位腫脹等,若年輕族群集體接種BNT疫苗,需注意暈針、發生心肌炎副作用風險。根據美國嚴重的不良反應指出,接種BNT發生副作用者,七成都是男性,平均年齡15歲。最常見副作用為胸痛占56.4%、心肌炎占40.3%,且施打第二劑心肌炎比率高於第一劑。我國青少年接種BNT第一劑疫苗後,截至11月30日,心肌炎通報數量累計達23例,其中有19例男性,4例女性。周彥宏認為,病毒感染風險仍高於心肌炎副作用,青少年除非有先天慢性病或心血管問題,否則應接種第二劑BNT疫苗。提醒青少年接種28天內,出現胸痛、胸口壓迫感或心悸、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等狀況時,需盡快就醫。●第三劑疫苗如何選?周彥宏表示,若第一劑接種BNT疫苗,則第二、第三劑勢必都接種BNT疫苗。常見副作用為發燒、少部分有血栓及心肌炎症狀,目前按照科學分析來說,三劑都是mRNA疫苗,心肌炎比例應會隨之升高,但三劑開打國家及人數仍不多,真實事件數據不足,有待觀察。已知施打過兩劑BNT疫苗者,心肌炎比率為百萬分之三;施打兩劑莫德納者,心肌炎比率為百萬分之十一至十二,也因為莫德納疫苗使用的佐劑不同和核酸物質多寡不同,以致副作用反應較BNT高。【第一劑莫德納族疫苗接種攻略】●第二劑疫苗如何選?現行規定第一劑施打莫德納疫苗,第二劑同樣只能施打莫德納疫苗,兩劑要間隔四周以上即可施打,但尚未開放國內18歲以下族群施打。接種第二劑莫德納,副作用反應會大於第一劑,常見副作用,包含注射部位疼痛約92%、疲倦70%、頭痛64.7%、肌肉痛61.5%。前台大感染科醫師孔祥琪整理日本十月施打新冠疫苗數據顯示,「年輕男生」心肌炎發生率中,施打「莫德納大於BNT疫苗」。日本莫德納心肌炎比例中,20多歲男性每百萬發生率為25.7例,10多歲男性中有28.8例;BNT心肌炎比例中,20多歲男性每百萬發生率有9.6例、10多歲男性有3.7例。孔祥琪指出,日本個案可做為台灣參考,其中10多歲男性施打莫德納疫苗,心肌炎發生率與BNT疫苗相差八倍,成人則無明顯差距。日本厚勞省建議,第二劑可改選接種BNT疫苗,台灣則尚未開放mRNA疫苗混打。●第三劑疫苗如何選?周彥宏提醒,若第一劑接種莫德納疫苗者,則第二、第三劑應接種同廠牌莫德納疫苗,與第一劑接種BNT疫苗,則第二、第三劑勢必都是接種同廠牌BNT疫苗,有同樣規畫。常見副作用也是發燒、少部分有血栓及心肌炎症狀,按照科學分析來說,三劑都是mRNA疫苗,心肌炎比例應會隨之升高。《本文未經同意請勿拷貝轉載》
-
2021-12-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港研究:益生菌可提升COVID-19疫苗成效
香港一項研究發現,人體內的益生菌「青春雙歧桿菌」可以影響COVID-19疫苗的成效,相信增加這種桿菌可以提升疫苗的保護力。這項研究由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的醫學院進行,是全球首個人體研究。據公布,研究團隊於4至8月招募了138人進行相關研究,這些人都接種了兩劑疫苗;結果發現腸道內缺乏「青春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的人,無論接種科興或「復必泰」(BNT)疫苗,抗體水平都較低。研究認為,腸道微生態主宰人體免疫力對抗COVID-19,影響疫苗的成效及安全,腸道內的「青春雙歧桿菌」數量與接種疫苗後的抗體水平相關。研究團隊認為,這種益生菌的某些成分可作為天然佐劑,促進抗體產生或促進免疫細胞新陳代謝。據指出,「青春雙歧桿菌」數量會隨著年齡及使用抗生素等下降,這意味著透過補充「青春雙歧桿菌」,可提高疫苗成效,增強保護力。
-
2021-11-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在鼻腔就消滅病毒!台大研發噴鼻疫苗可望終結突破感染
上市新冠疫苗皆以原始病毒株設計的肌肉注射針劑,雖能減少重症及死亡,卻無法阻止病毒在鼻腔大量繁殖,結果Delta株突破感染頻傳,也有血栓、心肌炎等副作用。台大醫院擁有專利疫苗佐劑及Delta病毒RBD三聚體合成技術,今正式公佈新型「噴鼻疫苗」動物試驗成果,專門對付Delta病毒,抗體總量不輸上市疫苗,還能在鼻腔建立IgA抗體常駐大軍。台大盼能透過產學合作完成臨床實驗,為世界貢獻更強效、安全、便利的抗疫武器。台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表示,台大防疫中心在科技部支持下成立,由醫學院院長倪衍玄主持,設有多個分組。其中疫苗研發組主要人員為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暨小兒部教授黃立民、檢驗醫學部教授張淑媛、獸醫系副教授陳慧文。黃立民表示,自然感染時,上下呼吸道都有抗體保護,但肌肉注射的疫苗只能誘導下呼吸道和肺部產生抗體,病毒仍可在上呼吸道大量繁殖。一般病毒是病毒量越高越重症,但新冠病毒的打破了這個定律,即便完整接種且無症狀者,上呼吸道病毒量與未曾接種者一樣高、會傳播。Delta病毒與細胞結合,突變關鍵在RBD蛋白質部位,黃立民表示,將RBD合成為「三聚體」形式才能做出夠力的疫苗。疫苗團隊成功合成Delta病毒RBD三聚體,與台大醫院專利的疫苗佐劑結合,做成噴鼻疫苗,並與某上市新冠疫苗廠商合作,透過實驗鼠比較噴鼻疫苗與此上市疫苗的效果。結果發現,接受噴鼻疫苗的實驗鼠,IgG抗體總量與上市疫苗相當,中和抗體效價也都有達到640倍以上。噴鼻疫苗能額外產生IgA抗體,保護上呼吸道不受病毒侵犯,這是市面上傳統肌肉注射疫苗都做不到的。黃立民表示,現有疫苗和試劑都是以原始病毒株設計,但主流病毒已是Delta變異株,過去測量結果已經失真,勢必要配合新病毒株做新的疫苗、試劑、藥物。IgA抗體已被證明是最好的方法,可在病毒繁殖進攻之前就在鼻腔消滅它、減少突破感染,這是噴鼻疫苗的優勢,因此現在全球有七個噴鼻疫苗在研發中,但都還沒有上市,競爭激烈。黃立民表示,鼻噴疫苗作用於局部,理論上較不易引起全身性副作用。從過去流感鼻噴疫苗的經驗可知,鼻噴劑主要副作用是因局部腫脹壓迫神經或血管,而引起顏面神經麻痺,但局部腫脹消除後就能緩解。鼻噴疫苗使用方便、適用對象廣,鼻過敏、氣喘等上呼吸道過敏性疾病者都可以使用,除非有對疫苗所使用的蛋白質。 Delta病毒RBD三聚體除了有助研發疫苗,還能發展試劑。張淑媛表示,檢醫部分離出新冠病毒以來,持續與台大醫學院教授葉秀慧合作,已分離出125株變異株,對於測試疫苗中和能力、試劑精準度,大有幫助。台大醫院已針對Delta病毒發展出「中和抗體快篩套組」的原型,以後不必到高規格第三級實驗室也能大量、快速篩檢中和抗體。
-
2021-11-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葉金川:政治人物放手閉嘴!期許高端成為公益疫苗、台灣驕傲
電影「我不是藥神」講述一個經營印度神油的中國男子,意外開始到印度代購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藥品,這種藥品很貴,一粒就要三千元台幣,一年下來要花上百萬以上台幣,許多人負擔不起,因此男主角到印度代購仿製藥,做起地下代理商⋯⋯。電影把國際大藥廠的人描述成「為富不仁」的奸商,看著病人死亡,也不願意將藥價降低。新藥為什麼這麼貴?真的沒辦法便宜賣嗎?新藥與新疫苗市場的博弈開發新藥和新疫苗都需要雄厚的資本及長時間的投入。目前世界上新藥及新疫苗市場都掌握在十幾家國際大藥廠,例如阿斯特捷立康、輝瑞、禮來、賽諾菲、葛蘭素等等。因為大藥廠能以量取勝,投入大量資本不斷地開發,每開發一種新藥需要十億美金以上,除了前端研發,還包括花費在動物實驗、三期的人體試驗,三期需要大量的實驗及對照組,進行雙盲實驗,不光是技術開發,還要找許多醫療單位共同合作研究,在在都要花錢。但是一百種開發中只要能成功幾種,成本就可以回收了。而小藥廠的資本不足,多是孤注一擲,就像在賭博,選定一、兩種專注開發,成功就能大豐收,失敗就完全沒轍了。這是新藥開發和疫苗市場的現實。新藥開發要花錢,就反應在新藥售價上,因此造成分配不均,有錢人、有錢國家才能獲得,藥品分配的公平正義是個大問題。AZ公益疫苗如同開發新藥,新疫苗研製也需花上鉅額成本和漫長時間。新冠疫情爆發後,各國積極開發疫苗,想藉此遏止疫情。以往,開發新疫苗至少需要十年,但是AZ疫苗的開發只花了10個月!AZ疫苗的開發者Sarah Gilbert 及牛津研究團隊,使用他們研究許久的腺病毒載體技術製造出棘蛋白,用來對抗新冠病毒。之後研究團隊找AZ公司合作,對方願意大量生產,因此以很便宜的價格(一劑4美金)提供全世界使用。AZ疫苗出來後,BNT、莫德納也陸續做出疫苗,售價約卅元美金左右,比AZ貴了好幾倍。疫苗問世後,世界衛生組織就預測到未來會發生疫苗短缺、分配不均、疫苗保存的供應鏈等問題。因此成立COVAX做為分配疫苗的機制,讓貧窮國家也能獲得疫苗。但是AZ疫苗的生產量有限,基本上,申請的國家只能保障獲得十分之一人口的劑量。像台灣可分配得到的劑量是四百六十萬劑。其他不足劑量,仍必須透過購買方式取得。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認可的有六支疫苗,包括輝瑞BNT、莫德納、J&J、AZ、科興和國藥,但是價格都不便宜,只有AZ疫苗是世界衛生組織及國際NGO支助經費,讓其可以用比較便宜的價格購買及分配。台灣政府揠苗助長目前,台灣從其他國家獲得捐贈及民間捐贈的疫苗大約有兩千四百萬劑,政府自行購買的疫苗比不上捐贈的,而且也只有部分進來,現在台灣已經不會有疫苗短缺的問題。不過,在這階段期間,政府通過了高端疫苗的「緊急使用權(EUA)」,也就是由政府負全責,授權、購買及推動。讓只完成第二期試驗、用「免疫橋接」取代第三期實驗的疫苗開打。為了扶持台灣疫苗廠,政府與高端簽約購買五百萬劑,一劑八百元,也就是要花四十億,站在保護全民健康的立場,這花費一點也不算貴。然而,高端通過的同時,疫苗也陸續進到台灣,高端施打到現在,只打了一百多萬人,也就是最多只可能用掉兩百多萬劑。剩下的疫苗怎麼辦?我認為,最初就應該把高端定位為「戰備疫苗」,萬不得已,沒有其他解決方案了,才拿出來使用,也就是做為我們最後的的保險。但是,政府為了要支持高端,把高端與其他疫苗並列為第一線疫苗施打,政治人物爭相為其背書,結果隨著進口疫苗越來越多,民眾施打高端的意願越來越低。政府硬推的結果,讓高端變成政治疫苗,願意施打者,有些並不是因為其療效與安全,而是為了支持政黨去打,這就像揠苗助長,對高端並無長遠助益,終究也成不了氣候。世衛的團結試驗(Solidarity Trial)世界衛生組織雖然已經認可六支防新冠病毒的疫苗,但是還是被大藥廠壟斷,價格又昂貴,因此很多中低收入國家沒有疫苗可打。全世界有四百支疫苗在發展,有兩百支完成了第二期試驗,但是沒進入第三期試驗,世界衛生組織就設計了團結試驗(Solidarity Trial),選了菲律賓、馬利、哥倫比亞等願意從事人體試驗的國家,從兩百支完成第二期試驗的疫苗中,先選了廿支有潛力疫苗,再選出高端和Inovio,將進行第三期試驗。從高端的研究報告顯示,外推估計可能有90%的綜合保護力,成為獲選疫苗之一,這是非常值得國人開心的事情。就世界衛生組織的立場,推動團結試驗疫苗計畫,可以將試驗對照組對象固定,盡全力保護他們,同時許多要進行第三期試驗的疫苗就能節省經費與找尋對照組人口的時間,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被當成白老鼠,既不經濟也不道德。世界衛生組織用這個方式,希望能找出更有效、保存更容易、更長保護力、不同的接種方式(例如不用打針)、不用多劑(單劑)、不同途徑(鼻劑)及能應付病毒變異株的疫苗。另外,也要解決疫苗短缺、供應鏈和分配不均題、保障未來疫苗的需要。佩服世界衛生組織有長遠眼光,尋求解決方案,不會被大藥廠牽著鼻子走。期許高端成為公益疫苗高端疫苗被選入團結試驗,顯示了它的潛力和往後發展的正當性。對高端來說也是一個機會,它目前的售價一劑需要卅美金,因為需要向國外買佐劑,所以很貴,如果世衛組織能解決佐劑問題,它可以發展成保護力與保護效期比AZ疫苗更好的疫苗。之後如果試驗成功,高端不應以高利為目的,應將自己定位為公益疫苗,成為台灣的驕傲。高端的決策者要像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一樣,有長遠眼光及國際觀,要自己闖出一條路,創造自己的價值。高端是台灣的疫苗廠,不是政黨的,請政治人物放手和閉嘴,不要插手生技醫療的問題,讓它自己努力,未來才有變成一線疫苗廠的機會。全體民眾需要支持台灣的疫苗廠,讓科學來決定高端的未來。學術研究單位也要繼續培養人才,人才是疫苗工業中最重要的資產。
-
2021-10-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安全如何把關?檢驗封緘貼紙藏玄機
COVID-19疫苗接力到貨,在貼上封緘貼紙、配送各地供全民接種前,衛福部食藥署的檢驗團隊,擔任疫苗安全守門人,鷹眼檢查疫苗並耗費心力檢驗,逐批完成嚴謹的檢驗程序。國內現有4款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供民眾接種,無論是國產或進口疫苗,都必須經過嚴格把關。疫苗外盒上的封緘貼紙,是疫苗配送、倉儲、檢驗等各種訊息的總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截至10月5日,已有64批、1865萬6360劑COVID-19疫苗,通過檢驗封緘放行。食藥署長吳秀梅告訴中央社記者,疫苗屬生物製劑,每一批可能都有些微變化,因此疫苗出廠前要品管檢驗,出廠後還是需要逐批檢驗,且看的不是疫苗原液批號,而是最後分裝出廠的批號,才能做最詳盡的把關。擔負檢驗重任的,就是食藥署研究檢驗組的生物藥品檢驗封緘團隊,成員背景包含醫檢師、藥師、獸醫、化學及生物專家,有人擅長檢驗疫苗,有人負責培養細胞、種病毒,過程宛如精細的手工業,人人各司其職且合作無間。疫苗檢驗團隊的工作,從尚未到貨前就得提早籌備。各種COVID-19疫苗都有特定的規格,因此每當有新的疫苗廠牌要辦理查驗登記,就得建置新的檢驗方法,並以標準品對照,從無到有的過程,燒腦程度高,吳秀梅也稱讚「同仁們實力都很強。」檢驗方法建置後,檢驗過程的實務操作更是不能馬虎。疫苗檢驗封緘流程,可分為抽樣、檢驗及封緘3大部分。首先,疫苗抵台後,食藥署人員須在宛如「廣寒宮」的低溫倉儲內,確認疫苗數量與冷鏈溫度,還得使出鷹眼,仔細檢查外觀是否有異物,防止幾年前的流感疫苗混入異物事件重演。接下來是最關鍵的檢驗細項,包含安全性(無菌、細菌內毒素、異常毒性等)、效價(抗原含量、病毒量、抗體中和等)、鑑別、化學試驗(保藏劑、佐劑、不活化劑等)等檢驗,需耗費7到35天不等時間。疫苗試驗必須在實驗室內進行,因實驗室進出須經過多道程序,檢驗人員做實驗前都得避免吃飯、喝水,耐著挨餓一氣呵成完成當次檢驗工作,相當辛苦。不同的COVID-19疫苗,所需的檢驗程序不同。如腺病毒載體技術的AZ疫苗需經過7道檢驗程序,屬於mRNA技術的莫德納、BNT疫苗又多了數道程序,得要進行RNA含量、RNA包覆率等試驗。至於國產高端疫苗為次單位蛋白疫苗,檢驗程序更多達11道。食藥署研究檢驗組長王德原先前提及,當中最耗時的是效價試驗,必須以動物實驗測試免疫抗體生成狀況,再取血進行病毒中和試驗,過程長達30至35天。吳秀梅也說,若動物實驗的小鼠打了疫苗後死亡,食藥署不會去追尋原因,直接判定整批疫苗不合格,如此嚴格把關,就是為了疫苗安全,讓民眾安心接種。疫苗產品檢驗與文件審查合格後,食藥署會核發疫苗封緘證明書,並於產品最小包裝上黏貼「藥物檢查證」貼紙,供醫療院所識別。這張小小的封緘貼紙,也象徵著配送、倉儲、檢驗等各方人員努力成果。「謝謝全民的體諒,給我們一點時間。」吳秀梅說,疫苗檢驗是相當嚴肅且重要的程序,且不僅是COVID-19疫苗,其他疫苗或生物製劑也同樣經過嚴格把關,如10月起開打的流感疫苗,也已完成8成檢驗量。但吳秀梅坦言,食藥署實驗室做為國家級的檢驗實驗室,集中在空間原就不大的昆陽大樓,愈顯得局促。她表示,期盼未來現代化食品藥物國家級實驗大樓能順利招標落成,讓化學、物理與醫材實驗室搬遷過去,讓負責疫苗檢驗的生物實驗室能有更寬敞空間,持續替全民疫苗安全把關。
-
2021-10-06 該看哪科.感染科
流感疫苗10月1日開打偏冷清 醫師提醒莫輕忽
新冠肺炎疫情漸趨緩,但進入秋冬之際,新一波流感疫情即將升溫,醫師表示,流感病毒極容易產生變異,因此建議民眾每年都需接種一次,但今年疑因新冠肺炎疫爆發,民眾搶打新冠肺炎疫苗,卻忽略接種流感疫苗,且人數差了好幾倍,提醒高風險民眾仍應盡早施打流感疫苗,以建立身體的保護力。高雄健仁醫院感染科醫師林偉政表示,流感疫苗10月1日起開打,第一階段對象包含衛生及禽畜相關防疫人員、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受照顧者及工作人員、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者、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國小至高中職學生, 110年11月15日起,接種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的成人。林說,據疾管署統計,截至去年11月底,公費流感疫苗總接種數約571萬劑,整體使用率約94%,但今年民眾似忽略流感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各地施打情況冷清,以健仁醫院為例,歷年只要流感疫苗開打,一早就有民眾來門診等候打針,多則200多人,反觀今年僅20多人來,整整差了10倍之多。歷年流感多自11月下旬開始,在年底至隔年初達到高峰,每年3月後再趨於平緩。流感病毒極容易產生變異,會造成疫苗對不同抗原型的病毒保護效果減低,接種約4至6個月後效果就會下降,因此建議每年都打。林偉政表示,台灣公費流感疫苗自2019年起已全面轉換成四價疫苗,今年採購的疫苗包括法國賽諾菲產製的巴斯德四價疫苗(供6個月以上民眾使用),台灣國光產製的安定伏裂解型四價疫苗及台灣東洋產製的輔流威適四價疫苗(供3歲以上民眾使用),3家廠牌疫苗都不含佐劑,保護效果都相同。一般流感疫苗的保護力,平均約30%到80%。對18歲以上成人預防住院的保護力約41%,重症保護力則可達82 %,即使疫苗株不吻合時保護力仍可達30%到50%。流感疫苗接種後,多數人注射部位會疼痛、紅腫,少部分有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等,但1至2天內會自然恢復;罕見的副作用包括過敏性休克,臂神經叢炎、顏面神經麻痺、腦脊髓炎等神經系統症狀和暫時性血小板低下等血液系統症狀。林偉政說,今年流感疫苗施打期程剛好碰上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時間,兩種疫苗都是不活化疫苗,可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或間隔時間接種。但為避免合併施打時,一旦發生不良事件無法釐清原因,衛福部建議流感與新冠肺炎疫苗施打時間至少間隔7天以上。高風險及高傳播族群,建議還是應該要儘早接種。
-
2021-09-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混打高端好嗎?醫師揭現行四種疫苗「混打好棒棒」組合
國內開始進行混打高端等臨床時驗,引起各界討論,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在臉書分析目前國內4種疫苗混打效果,表示「莫德納混高端,不建議」、「莫德納混BNT,很可以」、「AZ混mRNA,好棒棒」。潘建志醫師在臉書發文分析,指出AZ、莫德納、BNT、高端四種疫苗其實都被設計成要打兩劑,「因為第二劑疫苗會激發更全面更強烈的免疫反應,而有更好的保護力」。他解釋,理論上第二劑的蛋白質抗原性質越接近第一劑,容易被第一劑寫入記憶體的記憶性B細胞T細胞辨認出來,對混打而言效果越好,若單純只看疫苗本身的蛋白質胺基酸序列,「四種疫苗在抗原表達上幾無差異,好像都能混打」。可惜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潘醫師以人類血型有A、B、AB、O四種,不能隨便輸血以免出現免疫排斥反應為例說明,疫苗抗原上的聚醣不同,表現出的抗原免疫性就不同,甚至會被當成身體外來異物而被排斥。其中AZ、莫德納、BNT三種疫苗接種後所產生的S蛋白/S-2P蛋白,都是在人體中、且是同一個人的體內合成的,醣基化相同,免疫反應接近,理論上可互為第一劑、第二劑。但高端次蛋白疫苗的S-2P蛋白,是透過中國倉鼠卵的上皮細胞(CHO),經基因改造技術所產生,加上佐劑後包裝成針劑,再打入人體中,和其他三種疫苗免疫反應差別較大,「比較不適合混打」。潘醫師再進一步表示,莫德納與BNT皆為mRNA疫苗,兩者十分相像,抗原S-2P蛋白的序列完全一樣,國外也有研究證實可以混打,因此在等不到第二劑同種疫苗時,「莫德納混BNT在學理上和現實中是非常可行的」,總比第一劑打完拖延太久,造成抗體逐漸降低,保護力消失擋不住病毒好。而AZ和mRNA混打,則是被AZ大缺貨和血栓疑慮逼出的策略,雖然後來發現混打反應更強,但過去不同疫苗間「哪有人在混打」。至於接種順序,潘醫師說,根據國外研究,還是建議先打AZ、再打mRNA效果較佳。高端疫苗因醣蛋白抗原表現和其它疫苗有差異,且全世界都沒有其他次蛋白疫苗上市,沒有混打先例,故台灣必須從頭開始做臨床實臨,加上高端產能有限、民眾對高端有「疫苗猶豫」心理,因此他建議高端還是專心「自己混自己」,等保護力和安全性的數據更清楚後,再來考慮混打。
-
2021-09-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為何新冠疫苗沒辦法接種後終身免疫?這個數值是關鍵
麻疹疫苗接種後一勞永逸,水痘疫苗的免疫保護期限可達十到20年,破傷風疫苗的保護力可持續十年以上。然而,為何美國官員正在評估,是否授權讓已接種新冠疫苗的成人,最快在六個月後就接種加強劑?接種疫苗的目的,是藥藉由自然感染產生對疾病的保護力,且沒有出現重症或死亡的風險。研究免疫反應的埃默里大學生物學教授亞尼塔表示:「好的疫苗有上述效果,讓人們即使接觸病毒也不會受到感染,但並非所有疫苗都那麼完美。」疫苗的防護作用分成三個等級,包括完全免於感染和傳播、免於重症和傳播、僅免於出現重症。疫苗的有效性,則取決於誘發的免疫反應強度、所產生抗體的衰減速度、益菌或病毒是否容易產生突變和感染區域。疫苗的免疫閥值(threshold)是指足以防止生病的免疫力水準,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斯里福卡教授表示:「基本上,免疫閥值是指抗體或中和抗體的每毫升血液中的濃度。」例如,破傷風疫苗的免疫閥值是每毫升0.01個國際單位(IU/mL),麻疹則為0.02個國際單位;麻疹抗體的衰減速度緩慢,破傷風抗體的衰減速度較快,但破傷風疫苗讓人體產生比免疫所需還多的抗體,抵銷衰減狀況。斯里福卡教授指出,追蹤抗體衰減狀況需要時間,如果掌握了免疫閥值,就能計算保護期限,「但我們還不了解新冠疫苗的免疫閥值」。可複製型疫苗的有效性最強,例如麻疹疫苗和水痘疫苗基本上可產生終生免疫力;非複製型病毒載體疫苗和蛋白疫苗(如破傷風疫苗)的保護力持續期限較短,但能透過施打佐劑增強有效性。嬌生、阿斯特捷利康的新冠疫苗均使用非複製型病毒載體疫苗,不含佐劑成分,輝瑞和莫德納的mRNA疫苗則不包含任何病毒。麻疹、腮腺炎、德國痲疹和水痘的病毒幾乎不會發生變異,但目前至少已發現八變種新冠病毒。 產生突變的病毒和細菌,較難控制。斯里福卡教授說:「流感病毒也會突變,我們每年都會製造一款新疫苗,盡可能應對新的流感病毒株。」未來,新冠疫苗也將獲得升級,以對抗變種病毒;與此同時,為了防範難纏的病毒,或許有必要施打加強劑。
-
2021-09-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看新北幼兒園染疫 小兒科醫師:讓青少年和幼兒打高端
對於新北傳出幼兒園群聚感染的事件,台中市茂盛醫院小兒科醫師簡佳裕上午以古巴宣布以其尚未受國際認証的國產疫苗替2歲幼兒施打為例,屬蛋白質疫苗的國產高端疫苗「安全且副作用低」,政府應加速幼兒的人體試驗,並比照古巴儘快推出,以提高國內兒童對新冠肺炎病毒的防護力。該院另位小兒科醫師陳思穎也呼籲,在尚無兒童可施打的新冠肺炎疫苗之際,家長可帶全家大小先接種流感疫苗,有效降低染疫的感染率、住院率、插管率。簡佳裕說,古巴日前宣布為2歲以上的幼兒接種其國產的新冠肺炎疫苗,成為世界上第1個施打年紀最小的國家。令人關注的是,該疫苗尚未未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他說,國內成人對高端疫苗冷淡,較愛選擇國外mRNA疫苗,但mRNA疫苗在疫情前不曾施打在人類身上,這次乃因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各國就急之下緊急幫民眾開打,但還不知其後續影響性為何;在一無所知之下,更諻論施打在免疫力較弱的幼兒身。而且這些新發明的疫苗,還來不及經過長期研究與測試,理論上施打的風險會比蛋白質疫苗還要高。而國產高端疫苗正屬於「次單位蛋白質」疫苗,全球經過幾10年的施打,少有藥物過敏案例。在國健署核發的兒童手冊中,各類疫苗也多屬蛋白質疫苗,像新生兒一出生就要施打的B肝疫苗就屬於蛋白質疫苗,連早產兒都可以立刻接種,足以証明蛋白質疫苗是非常安全、品質穩定,而且副作用很低的優質疫苗。他說,目前已到貨的BNT疫苗也只能打到12歲以上的青少年,所以也呼籲高端公司可加速新冠肺炎疫苗的青少年、兒童、幼兒的人體試驗,也可以考慮嬰幼兒劑量減半(減少佐劑的作用)的方式,以比照古巴儘快推出以提高國內兒童的防護力,好讓家長安心。
-
2021-09-01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BNT來了!BNT疫苗主要副作用是什麼?如何因應?施打注意事項一次看
慈濟基金會證實,首批BNT疫苗約九十萬劑將抵台,指揮中心更改BNT疫苗接種順序,第一優先順位十二歲到十七歲學生外,十八歲至廿二歲年輕族群躍居第二順位,取代原先從第一至十類依序施打的方式。以下《元氣網》整理施打BNT疫苗的副作用及相關注意事項。Q:打BNT疫苗有什麼副作用?A:BNT與莫德納都屬於mRNA疫苗,BNT常的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發生率為54.2%、疲倦53.1%、頭痛52.6%、肌肉痛44%、畏寒31.9%、關節痛26.4%、發燒大於38度7.9%。Q:聽說國外有打了BNT疫苗出現心肌炎案例?A:歐洲藥物管理局截至7月分析,BNT疫苗已接種1.7億劑,出現145例心肌炎、138例心包膜炎案例,兩者發生比率約0.0001%。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建議,12歲到18歲學生族群,若有先天心臟病等問題等,不建議貿然施打BNT疫苗,建議先經由醫師評估。Q:我有心臟血管疾病,是否可接種BNT疫苗?A: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根據國外資料,年輕人接種BNT疫苗後發生心肌炎反應,多數是健康人,這類年輕人即使發生心肌炎,通常經過治療都能痊癒,與感染新冠肺炎相比,後者致死風險仍高。若患有先天心臟病者,可能因為施打疫苗後引發過度免疫反應,增加心臟負荷。北醫附醫感染科主任李垣樟表示,年長者選擇接種BNT疫苗前,應評估心肺功能,mRNA疫苗副作用比其他類型疫苗強,發燒、疼痛等比率都高,心肺功能不佳者,接種後可能增加心跳速度,造成血壓不穩、缺氧等;若有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炎、一般肺炎等與心臟問題,建議病情穩定後再評估接種。Q:以前打流感疫苗曾經過敏,可接種BNT疫苗嗎?A:李垣樟建議,如果曾對顯影劑、流感疫苗等發生過敏反應,如接種後半小時後出現喘、休克等,屬於嚴重過敏反應,不建議施打mRNA疫苗。主要是這類疫苗佐劑可能與人體出現交叉反應,應該避免接種,若有疑慮可詢問醫師後再評估是否要接種。Q:BNT疫苗的保護力如何?A:依台大醫院提供疫苗問與答,從臨床試驗數據來看,BNT疫苗只打一劑保護力為52%,莫德納疫苗只打一劑的效果為69.5%,只打一劑AZ疫苗對預防有症狀新冠肺炎的保護力為76%,嬌生為66%,所以只打一針的話,mRNA疫苗不見得會比AZ好。以各國實際施打結果來看,在疫苗高覆蓋率的國家,如以色列,施打第一劑BNT疫苗後13到24天時可預防54%有症狀的新冠肺炎發生,蘇格蘭第一劑BNT疫苗對減少新冠患者住院為91%,AZ疫苗為88%;南韓第一劑BNT疫苗對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為89.7%,AZ疫苗為86%,效果都相當好。Q:BNT疫苗接種間隔建議多久?有沒有可能第二劑要等很久?A:依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二劑接種間隔為8至12周;依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至少8周以上。黃立民表示,台灣開始要接種BNT疫苗,對於免疫反應佳的年輕人而言,接種完第一劑之後,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第二劑比較可以等,但對於長輩或免疫力不佳者,最好盡速完成兩劑接種。Q:BNT疫苗接種後注意事項有那些? 根據疾管署提供BNT疫苗仿單,為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留觀15分鐘,離開後請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若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注射治療發生急性過敏反應,接種後留觀至少30分鐘。A:若有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接種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出血或血腫。Q:BNT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反應及因應措施1.若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2.接種疫苗後可能發燒,體溫≧38℃,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其他可能症狀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及發熱。這些症狀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3.如有接種部位紅腫及硬塊發生膿瘍、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應盡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4.接種後雖可降低罹患新冠病毒的機率,但仍有可能感染,仍需注重保健與各種防疫措施。>>疾管署BNT疫苗簡介
-
2021-08-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意願登記之亂 完整掌握施打BNT十三大QA
全民搶打BNT疫苗,許多人28日下午2時上「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登記平台」表達意願,但好不容易努力登入平台,竟然發現「無法更改意願」,根本沒有BNT疫苗選項。到底誰能預約BNT疫苗?要怎麼預約,以下整理常見問題為您解惑。 Q:我想打BNT疫苗,該怎麼做?A:8月28日下午2時起,指揮中心開放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登記平台,尚未打第一劑民眾可上平台登記接種意願。完成登記後,須待指揮中心公布接種資格與預約時間,目前尚未公布。Q:已經開放意願登記,為什麼我沒辦法勾選BNT疫苗?A:有三種可能,一是已接種第一劑疫苗、二是符合第七輪接種對象(7月19日前完成意願登記有勾選AZ且尚未接種過疫苗的29歲(含)以上民眾、滿18歲以上第九類民眾)、三是18歲以下民眾。Q:我符合第七輪資格,但我不想打AZ,為什麼不能勾BNT疫苗?A:可以放棄第七輪資格,但要重新勾選BNT疫苗,要等到8月31日下午4點以後,也就是要等到第七輪預約登記時間(8月29日10點到8月31日中午12點)之後。Q:第一劑接種AZ疫苗,未來第二劑可否注射BNT疫苗?A:指揮中心開放AZ+mRNA疫苗混打,先前台灣僅有莫德納疫苗,因此只開放AZ+莫德納疫苗混打,至於後續是否開放AZ+BNT疫苗,指揮中心表示將參考國外研究及各國政策與ACIP會議討論。目前僅開放第一類接種對象混打,其他民眾並未開放。Q:我現在要接種第二劑疫苗,需要上平台意願登記嗎?以勾選BNT疫苗嗎?A:自8月5日以後,第二劑意願登記平台無法勾選任何疫苗品牌,系統直接設定第一劑施打的疫苗品牌。Q:BNT來了,我已經預約接種高端疫苗,也進入到第六輪施打(8月23日到29日)現在有機會反悔嗎?若不去接種,可以改意願登記BNT嗎?A:可以,如果符合第六輪接種資格,但尚未施打第一劑疫苗,可以改變意願。但若要在意願登記上勾選BNT疫苗,必須要等到8月30日,也就是等到第六輪施打結束後,才能更改意願登記。Q:台灣有多少BNT疫苗?A:由鴻海、台積電、慈濟三家企業捐贈採購1500萬劑BNT疫苗,第一批外傳195萬劑最快8月底或9月初抵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企業採購1500萬劑BNT疫苗,將分批來台,9月、10月都會有BNT疫苗抵台。Q:打BNT疫苗有什麼副作用?A:BNT與莫德納都屬於mRNA疫苗,BNT常的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發生率為54.2%、疲倦53.1%、頭痛52.6%、肌肉痛44%、畏寒31.9%、關節痛26.4%、發燒大於38度7.9%。Q:聽說國外有打了BNT疫苗出現心肌炎案例?A:歐洲藥物管理局截至7月分析,BNT疫苗已接種1.7億劑,出現145例心肌炎、138例心包膜炎案例,兩者發生比率約0.0001%。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建議,12歲到18歲學生族群,若有先天心臟病等問題等,不建議貿然施打BNT疫苗,建議先經由醫師評估。Q:我有心臟血管疾病,是否可接種BNT疫苗?A: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根據國外資料,年輕人接種BNT疫苗後發生心肌炎反應,多數是健康人,這類年輕人即使發生心肌炎,通常經過治療都能痊癒,與感染新冠肺炎相比,後者致死風險仍高。若患有先天心臟病者,可能因為施打疫苗後引發過度免疫反應,增加心臟負荷。北醫附醫感染科主任李垣樟表示,年長者選擇接種BNT疫苗前,應評估心肺功能,mRNA疫苗副作用比其他類型疫苗強,發燒、疼痛等比率都高,心肺功能不佳者,接種後可能增加心跳速度,造成血壓不穩、缺氧等;若有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炎、一般肺炎等與心臟問題,建議病情穩定後再評估接種。Q:以前打流感疫苗曾經過敏,可接種BNT疫苗嗎?A:北醫附醫感染科主任李垣樟建議,如果曾對顯影劑、流感疫苗等發生過敏反應,如接種後半小時後出現喘、休克等,屬於嚴重過敏反應,不建議施打mRNA疫苗。主要是這類疫苗佐劑可能與人體出現交叉反應,應該避免接種,若有疑慮可詢問醫師後再評估是否要接種。Q:BNT疫苗的保護力如何?A:依台大醫院提供疫苗問與答,從臨床試驗數據來看,BNT疫苗只打一劑保護力為52%,莫德納疫苗只打一劑的效果為69.5%,只打一劑AZ疫苗對預防有症狀新冠肺炎的保護力為76%,嬌生為66%,所以只打一針的話,mRNA疫苗不見得會比AZ好。以各國實際施打結果來看,在疫苗高覆蓋率的國家,如以色列,施打第一劑BNT疫苗後13到24天時可預防54%有症狀的新冠肺炎發生,蘇格蘭第一劑BNT疫苗對減少新冠患者住院為91%,AZ疫苗為88%;南韓第一劑BNT疫苗對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為89.7%,AZ疫苗為86%,效果都相當好。新冠疫苗怎麼打最好?台大醫院設QA專區解答熱門問題Q:BNT疫苗接種間隔建議多久?有沒有可能第二劑要等很久?A:依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二劑接種間隔為8至12周;依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至少8周以上。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台灣開始要接種BNT疫苗,對於免疫反應佳的年輕人而言,接種完第一劑之後,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第二劑比較可以等,但對於長輩或免疫力不佳者,最好盡速完成兩劑接種。▌延伸推薦:面臨Delta病毒威脅,只打一劑保護力夠嗎? 專家數據告訴你各種疫苗的保護效果
-
2021-08-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聯亞疫苗未過EUA 名醫:沒理由讓可能可挽救無數生命的優質疫苗半途而廢
2021年8月23日美國FDA正式通過輝瑞BNT成為全球第一支獲得完全授權而非只有緊急授權(EUA)的新冠疫苗;就在前一天,台灣的聯亞疫苗則因未通過EUA而由董事長王長怡親上火線,舉辦感恩記者會,一方面謝謝所有參與臨床試驗的民眾和研究人員,一方面也對TFDA(食藥署)和CDE(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所訂的EUA標準只看單一時間點的中和抗體力價,深感不平。儘管陳時中部長已經公開表示,TFDA和聯亞公司應該協商如何圓満解決,然而近日以來事態的發展似乎未見好轉,令人為國產疫苗的供應不足和疫苗產業的未來發展感到憂心。提到EUA的認證標準,在高端和聯亞送件申請的時候,因為疫情嚴峻, 國際疫苗不足,國內已經來不及比照歐美做到第三期期中報告出來才核准EUA,因此決定以對比當時國內已有的AZ疫苗之「不劣性」當通過標準,這是全球第一次使用「免疫橋接」當做認定標準,是否合宜當然見仁見智,但在當時也不失為一個比較客觀的標準。論者或批評為什麼不是用WHO承認的疫苗中之最低中和抗體力價來做對比,不過台灣至今並無力價最低的中國科興疫苗。反對用免疫橋接當審查標準的主要理由之一是,中和抗體並不能完全代表免疫功能,也不能和疫苗的保護力畫上等號,國際上也還不承認,因此在7月19日高端的EUA審查會議上,投票的20個委員中其實只有3票直接同意,15票是有條件通過,至少有8人表示應該補送T細胞免疫能力資料才行。不過在六月初訂定EUA標準時,聯亞公司並沒有根據自己的產品兼顧B細胞與T細胞免疫之特性,及時反應這種單一的審查標準,對聯亞疫苗可能不公平,可能無法反映出聯亞疫苗的真正能耐與優勢,這是聯亞公司在公關和危機處理方面比較可惜之處。許多人可能會疑惑,聯亞和高端不是同類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嗎?為什麼聯亞產生的中和抗體不如高端,但是又具有多種連目前公認最強的mRNA疫苗都不如的優勢呢?這主要當然是來自於疫苗設計和製造技術上的差異,其實有一支目前在台灣知名度不高的諾瓦瓦克斯(Novavax)也是蛋白質次單位疫苗,它使用了先進的奈米技術,以及和聯亞高端都不相同的蛋白質來源和佐劑,所產生的中和抗體力價高達1800,是高端的2.5倍以上,同時又能對抗多種變種病毒,有些專家甚至認為它是最棒的新冠疫苗。根據聯亞的研究報告,聯亞產生的中和抗體半衰期長達195天,比莫德納的90天還多出一倍以上,可能是目前全球疫苗中抗體力價下降最慢的,其免疫記憶和持久的防疫能力可能是其他疫苗所不及的,在全球疫苗短缺的今天,續航力強的疫苗其實是各國都很需要的。聯亞採用短肽胜和小片段蛋白,且不仰賴大量的佐劑來提升中和抗體,目的在於避免多數疫苗容易產生的副作用,因此它的施打不良反應率和安慰劑幾乎一模一樣,副作用發生率遠低於台灣現有的疫苗AZ和莫德納,安全性超高。它在設計上同時追求B細胞和T細胞的均衡免疫機制,因此中和抗體力價不如高端,但是T細胞免疫能力和對抗令人聞之色變的Delta病毒能力,則是現階段全球疫情下超強的一個優勢。身為美國洛克斐勒大學史上録取的第一個亞洲博士生,畢業於台大化學系的王長怡博士曾經受教於多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專業學術成就斐然,之後在美國創立公司,逐漸成為國際知名的生物科技專家和企業家。1998 年應台灣政府的邀請,返台創立子公司,我國政府持有20%的股份,和高端的純民間資金不同。令人感動的是當許多人建議她不要在台灣設廠的時候,她因為愛台灣而獨排眾議,把許多資源從美國灌注給台灣。過去廿多年來,聯亞集團在動物疫苗、HIV 抗體檢測、C肝抗體篩檢、神經退化性疾病疫苗的研發……等等許多方面著墨甚深且成果不凡,也由於過去豐富的動物疫苗製造經驗,聯亞的新冠疫苗產能一年可以達到6000萬至一億劑,遠超過高端的1000萬劑,在目前全球疫苗短缺的今天,我們似乎沒有理由讓一個國家持有不少股份的公司,讓一個可能可以挽救無數人類生命的優質疫苗半途而廢。有些人建議聯亞直接在國外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如果成效良好自然蓋過台灣未通過EUA之事,但即使聯亞已經和印度簽訂萬名受試者之三期試驗合約,即使聯亞已經取得巴拉圭500萬劑的訂單,甚至可能還有其他未曝光的潛在訂單,台灣的EUA未通過仍然可能影響其國際印象與市場行銷。再者,高端疫苗從8月23日開打之後,連日死亡案例頻傳,而且多數為青壯年人口,其安全性正受到外界的放大檢視,產能也遠遠不及國內的需求,政府更沒有理由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疫苗接種事關國民健康甚鉅,疫苗產業更是全球龐大的商機,新冠疫苗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我國政府對於疫苗產業的投入,除了已經營運45年的國光生技公司之外,過去著力不深,目前正在加大力度,全力輔導打世界杯,因此不論是高端、聯亞,或是國光,政府應該繼續予以支持協助才對。賴副總統在2021年2月17日走訪國光、高端、聯亞三家公司時強調「以國家戰略的方向來看,希望有一座疫苗的護國神山」。目前如果繼續輔導聯亞疫苗,可以是對副總統指示的最佳回應。為今之計,既然EQ超高的陳時中部長已經指示雙方繼續協商溝通,建議聯亞公司放低姿態,除了繼續完成國內二期試驗及在印度進行三期試驗之外,應該盡速提出對於EUA審查標準的修正意見,也確實提出聯亞疫苗在中和抗體外的優異表現之科學證據。另一方面,TFDA和CDE也盡速召開專家學者會議,基於目前的疫情演變,對國內EUA 認證標準與時俱進做更新。雙方坐下來理性溝通,不但有利於國內的疫情控制, 也有利於聯亞疫苗的外銷市場,為台灣爭取外匯並發揮國際影響力,讓疫苗產業真正成為台灣的另一座護國神山。
-
2021-08-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接種高端多例死亡通報 名醫籲政府:繼續輔導聯亞EUA
高端疫苗施打才數日,已連續傳出多起施打後猝死案,除了引發高端疫苗安全性的討論之外,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鄭丞傑今晚特別投書元氣網,籲請政府不該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應繼續輔導其他國產疫苗廠。另應該依病毒演變,更新緊急授權(EUA)的認證標準,輔導其他藥廠能依較新較科學的標準生產更好的國產疫苗。同時也是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的鄭丞傑建議,政府應儘快澄清並確認高端疫苗的安全性外,更應繼續輔導包括聯亞在內的其他國產疫苗;否則令人為國產疫苗的供應不足和疫苗產業的未來發展感到憂心。鄭丞傑的投書元氣網的文章全文如下:「2021年8月23日美國FDA正式通過輝瑞BNT成為全球第一支獲得完全授權而非只有緊急授權(EUA)的新冠疫苗;就在前一天,台灣的聯亞疫苗則因未通過EUA而由董事長王長怡親上火線,舉辦感恩記者會,一方面謝謝所有參與臨床試驗的民眾和研究人員,一方面也對TFDA(食藥署)和CDE(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所訂的EUA標準只看單一時間點的中和抗體力價,深感不平。儘管陳時中部長已經公開表示,TFDA和聯亞公司應該協商如何圓満解決,然而近日以來事態的發展似乎未見好轉,令人為國產疫苗的供應不足和疫苗產業的未來發展感到憂心。提到EUA的認證標準,在高端和聯亞送件申請的時候,因為疫情嚴峻, 國際疫苗不足,國內已經來不及比照歐美做到第三期期中報告出來才核准EUA,因此決定以對比當時國內已有的AZ疫苗之「不劣性」當通過標準,這是全球第一次使用「免疫橋接」當做認定標準,是否合宜當然見仁見智,但在當時也不失為一個比較客觀的標準。論者或批評為什麼不是用WHO承認的疫苗中之最低中和抗體力價來做對比,不過台灣至今並無力價最低的中國科興疫苗。反對用免疫橋接當審查標準的主要理由之一是,中和抗體並不能完全代表免疫功能,也不能和疫苗的保護力畫上等號,國際上也還不承認,因此在7月19日高端的EUA審查會議上,投票的20個委員中其實只有3票直接同意,15票是有條件通過,至少有8人表示應該補送T細胞免疫能力資料才行。不過在六月初訂定EUA標準時,聯亞公司並沒有根據自己的產品兼顧B細胞與T細胞免疫之特性,及時反應這種單一的審查標準,對聯亞疫苗可能不公平,可能無法反映出聯亞疫苗的真正能耐與優勢,這是聯亞公司在公關和危機處理方面比較可惜之處。許多人可能會疑惑,聯亞和高端不是同類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嗎?為什麼聯亞產生的中和抗體不如高端,但是又具有多種連目前公認最強的mRNA 疫苗都不如的優勢呢? 這主要當然是來自於疫苗設計和製造技術上的差異,其實有一支目前在台灣知名度不高的諾瓦瓦克斯(Novavax)也是蛋白質次單位疫苗,它使用了先進的奈米技術,以及和聯亞高端都不相同的蛋白質來源和佐劑,所產生的中和抗體力價高達1800,是高端的2.5倍以上,同時又能對抗多種變種病毒,有些專家甚至認為它是最棒的新冠疫苗。根據聯亞的研究報告,聯亞產生的中和抗體半衰期長達195天,比莫德納的90天還多出一倍以上,可能是目前全球疫苗中抗體力價下降最慢的,其免疫記憶和持久的防疫能力可能是其他疫苗所不及的,在全球疫苗短缺的今天,續航力強的疫苗其實是各國都很需要的。聯亞採用短肽胜和小片段蛋白,且不仰賴大量的佐劑來提升中和抗體,目的在於避免多數疫苗容易產生的副作用,因此它的施打不良反應率和安慰劑幾乎一模一樣,副作用發生率遠低於台灣現有的疫苗AZ和莫德納,安全性超高。它在設計上同時追求B細胞和T細胞的均衡免疫機制,因此中和抗體力價不如高端,但是T細胞免疫能力和對抗令人聞之色變的Delta病毒能力,則是現階段全球疫情下超強的一個優勢。身為美國洛克斐勒大學史上録取的第一個亞洲博士生,畢業於台大化學系的王長怡博士曾經受教於多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專業學術成就斐然,之後在美國創立公司,逐漸成為國際知名的生物科技專家和企業家。1998 年應台灣政府的邀請,返台創立子公司, 我國政府持有40%的股份,和高端的純民間資金不同。令人感動的是當許多人建議她不要在台灣設廠的時候,她因為愛台灣而獨排眾議,把許多資源從美國灌注給台灣。過去廿多年來,聯亞集團在動物疫苗、HIV 抗體檢測、C肝抗體篩檢、神經退化性疾病疫苗的研發….等等許多方面著墨甚深且成果不凡,也由於過去豐富的動物疫苗製造經驗,聯亞的新冠疫苗產能一年可以達到6000萬至一億劑,遠超過高端的1000 萬劑,在目前全球疫苗短缺的今天,我們似乎沒有理由讓一個國家持有不少股份的公司,讓一個可能可以挽救無數人類生命的優質疫苗半途而廢。有些人建議聯亞直接在國外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如果成效良好自然蓋過台灣未通過EUA之事,但即使聯亞已經和印度簽訂萬名受試者之三期試驗合約,即使聯亞已經取得巴拉圭500萬劑的訂單,甚至可能還有其他未曝光的潛在訂單,台灣的EUA未通過仍然可能影響其國際印象與市場行銷。再者,高端疫苗從8月23日開打之後,連日死亡案例頻傳,而且多數為青壯年人口,其安全性正受到外界的放大檢視,產能也遠遠不及國內的需求,政府更沒有理由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疫苗接種事關國民健康甚鉅,疫苗產業更是全球龐大的商機,新冠疫苗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我國政府對於疫苗產業的投入,除了已經營運45年的國光生技公司之外,過去著力不深,目前正在加大力度,全力輔導打世界杯,因此不論是高端、聯亞,或是國光,政府應該繼續予以支持協助才對。賴副總統在2021年2月17日走訪國光、高端、聯亞三家公司時強調「以國家戰略的方向來看,希望有一座疫苗的護國神山」。目前如果繼續輔導聯亞疫苗,可以是對副總統指示的最佳回應。為今之計,既然EQ超高的陳時中部長已經指示雙方繼續協商溝通,建議聯亞公司放低姿態,除了繼續完成國內二期試驗及在印度進行三期試驗之外,應該盡速提出對於EUA審查標準的修正意見,也確實提出聯亞疫苗在中和抗體外的優異表現之科學證據。另一方面, TFDA和CDE也盡速召開專家學者會議,基於目前的疫情演變, 對國內EUA 認證標準與時俱進做更新。雙方坐下來理性溝通, 不但有利於國內的疫情控制, 也有利於聯亞疫苗的外銷市場,為台灣爭取外匯並發揮國際影響力,讓疫苗產業真正成為台灣的另一座護國神山。」
-
2021-08-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細胞免疫是蛋白質疫苗的挑戰 台大醫:高端三期見真章
高端通過EUA之後,已列入公費疫苗選項,不過,衛福部食藥署昨才公布高端疫苗EUA審查專家會議紀錄,今天疾管署才將公布高端疫苗簡介。根據會議紀錄,至少8位EUA審查專家都認為除了中和抗體濃度之外,高端應補充有關T細胞反應等細胞免疫的資料。細胞免疫有何重要性?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今撰文表示,根據過去其他蛋白質疫苗研發的經驗,二期試驗抗體反應良好,三期試驗卻顯示無法預防感染,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蛋白質疫苗雖然產生抗體免疫,但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細胞免疫。李建璋表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2017年公布了一份關鍵報告,蒐集了22個二期曾經成功,三期卻失敗的案例,當中大部分是藥物,僅有四個案例是疫苗,其中之一對高端格外深具啟發意義。1990年代,Chiron藥廠開發了一個人類第二型皰疹病毒疫苗,是和高端一樣使用重組蛋白技術,二期試驗顯示人體抗體反應良好,但三期卻證明對預防二型皰疹病毒感染無效。這個案例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蛋白質疫苗雖可產生抗體免疫,但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細胞免疫。李建璋解釋,一般認為蛋白質疫苗可刺激抗體產生,但是對細胞免疫的刺激不好。因此,新一代核酸疫苗,包括AZ或莫德納,就是針對細胞免疫所設計,可刺激出很強的細胞免疫。雖然高端二期證實在人體產生的抗體濃度高於比AZ,但是高端蛋白質疫苗加了佐劑(免疫刺激劑),在體內會產生比AZ核酸疫苗還要多的抗體,是免疫學上完全可以預期的事,如果要把兩者保護力相比,就有一種張飛比岳飛的感覺,畢竟二種疫苗的原理不同。為什麼不在二期也測試高端是否產生細胞免疫,只測中和抗體?李建璋表示,這是目前科學的極限,因現在對新冠病毒細胞免疫的強度,還沒有標準化測量或定量。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進入三期試驗,唯有在真實的世界,讓打過高端的人去測試,才知道是否真能對抗新冠病毒感染。如果高端只有刺激抗體免疫,真實保護力未知,是否值得提早開打? 李建璋表示,還是有樂觀的理由,首先,畢竟蛋白質疫苗過去還是有許多成功的案例,例如B型肝炎疫苗、百日咳疫苗、流感疫苗,其次,美國生技大廠Novavax也是蛋白次單位新冠疫苗,在保護力及對抗變種病毒的能力都表現優異;不過諾瓦瓦克斯所擁有的奈米技術和特殊佐劑,是高端所沒有的。李建璋表示,蛋白質疫苗好處是使用歷史悠久,比較容易掌握安全性。如果老人擔心AZ 或是莫德納的免疫反應較強,擔心身體受不了,可以選擇考慮高端;如果年輕人短期無法排到疫苗,又屬於服務業或是需要出國密集接觸人群的行業,此時先打高端,也有合理性,但是都不能排除他們日後還有加打核酸疫苗的選擇。
-
2021-07-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苗之亂源,錯把疫情當商機
面對世紀疫情,疫苗之重要性無人質疑。發展國內疫苗産業,也是全民與朝野之共識,立法院早已編列預算並執行中,而為何近日媒體網絡各黨為疫苗爭論不已。連日來疫苗相關事件陸續發生,宛如偵探電影撲朔迷離,有請柯南來「解盲」疫苗之亂的真相。首先將鏡頭拉到去年疫苗政策「一國二制」,採購總量為2,981萬劑,其中進口1,981萬劑加國産1,000萬劑。前疾管局局長、新冠疫苗總召集人蘇益仁指出,原來規畫國産疫苗僅生産100萬劑「戰備疫苗」,也就是二軍B方案的備用品。 如果按照原有規劃,購足3,000萬劑進口疫苗,何來疫苗之亂?由於政策急轉彎,將「戰備100萬劑疫苗」擴大成「戰略1,000萬劑疫苗」直接給國人施打,導致連環錯亂的進口疫苗減量採購及國產疫苗快速審查之決策。要扶持國産疫苗,預留1,000萬劑份額,所以進口疫苗不能買超。代工AZ會擠壓到國產疫苗產能,所以「有人」不喜歡! 國產研發落後,所以食藥署去年公布,通過擴大二期試驗即可獲得急緊使用授權。計畫趕不上變化,五月疫情爆發,導致食藥署將為世界第一例「免疫橋接」疫苗背書,製造政府與人民的信任危機。民間只好出來做政府的事「代購捐贈疫苗」,而政府百般阻撓直到郭董在臉書公開要向總統報告,小英一個半小時給出「 完全授權書」,完勝時中部長20天原地打轉的「有條件授權書」。但「進口與國產PK,1,000萬劑國產疫苗怎麼消化?」,在解盲前政府緊急簽約完成預購,免得「失信」於業者。居然說「怕搶不到疫苗」,真是匪夷所思! 誰會搶購沒有三期試驗的疫苗? 更何況政府補助的前題不就是優先認購權?!把鏡頭再拉到國外,這是一場國際奧林匹克疫苗競賽,目前全世界共有287位選手,6位取得WHO認證,19位進入三期,與高端、聯亞並列2/3期還有8位,其中蛋白質疫苗組共有104名,其中有9名已經進入三期試驗,高端、聯亞並列2/3期有4名。重量級廠家年產能都是10億到30億劑,今年底全球産能為95~115億劑,明年為120~160億劑,遠遠超過全球需求。蘇益仁也因政府沒有認清全球加速製造疫苗的局勢和決心,去年七月辭去疫苗組召集人職務。疫苗產業是比好又比快的「搶時間」生意(研發快、量産快),過時就不值錢的快消品。這是為什麼所有廠家都在尋求代工,不會自己建廠生產。莫德納預估2023年營收從今年171億下降到74億美元,可預期好景不常(60%下滑)。國產疫苗價格也引發熱議,莫德納每劑在25~37美元間、輝瑞為19.5美元、諾瓦克特為16美元、嬌生為10美元、AZ疫苗則在2.15~5.25美元間。高端年產量5,000萬劑,價格為881;聯亞1.2億劑,價格為750,先別説保護力及品牌,單以數量及價格能有國際競爭力嗎?其實,這輪競賽已經結束了。國産疫苗市場是瞄準開發中及未開發國家,4美元的AZ是最可能的競爭者,政府在國內竟以26-31美元買單補貼採購1,000萬劑國產疫苗。巴拉圭就連AZ都需要台灣代付給COVAX買200萬劑,能想像它會用26美元向Vaxxinity預定100萬劑聯亞疫苗,背後是誰買單?。高端三期試驗也在巴拉圭進行,這都是疫苗外交超前部署,未來繼續以外交預算拐彎高價採購送邦交國。 對於政府的這些做法,人民能接受嗎?柯南再深入追查國產疫苗的身家背景,高端疫苗標的物及佐劑是由美國授權或採購,原液、針劑、充填則幾乎是外包,基本上是缺乏核心技術的疫苗組裝廠。其高價源自於授權金高,卻自我神化成源自於美國國家衛生院,為莫德納孿生疫苗。相較之下,聯亞確實具有核心技術,但美國UBI母公司把UB-612疫苗權利給了同母異父的妹妹 (美國Vaxxinity,王長怡的女兒是執行長,女婿是董事長,兩人為唯二董事),而不是蔡政府支持補貼的哥哥(台灣聯亞) 。當外交部發表巴拉圭向Vaxxinity預定100萬劑疫苗,立刻被聯亞藥誠實地打臉「簽約對象為Vaxxinity,但聯亞藥、聯亞生技皆未接獲代工訂單,Vaxxinity可以向其他國際廠下單」。原來聯亞的角色是幫美國Vaxxinity向台灣政府拿補助及用最高價賣疫苗給國人及邦交國,充其量只是美國UBI生産廠之一。簡單說,媽媽有技術、哥哥能幹活、妹妹拿好處。政府花8億補助、再高價77.8億採購,兜了一個大圈子,無怪乎陳培哲院士指出「嚴格來說,國產疫苗是台灣代為生產的美國疫苗」,是一場生技白日夢。其實以台灣的政治環境及商業規模,也很難想像立法院會同意行政院給5億美元,讓資本額8千萬美元的高端踏踏實實完成三期試驗,打從第一天就不依循科學常規。每家公司給不到5億台幣完成二期試驗,再用高價採購疫苗,變相補貼到海外完成三期,提供免責緊急使用授權EUA,再免費提供500萬台灣「志願者」。原來是官員做商人的事,錯把扶持「長期産業」策略來解決緊急「短期疫情」,把疫情當商機,把戰備當戰略。終場前,阿中部長給了柯南一句話「 有人!是誰!? 」, 有待監察院如包青天,為全國民眾一解這疫苗之亂。
-
2021-07-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4種疫苗(AZ疫苗、莫德納疫苗、BNT疫苗、嬌生疫苗)有何不同!醫師詳解告訴你
COVID-19:預防新冠肺炎 (SARS-CoV-2) 的疫苗2019 年底,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現在被稱為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2 (SARS-CoV-2),被發現為中國湖北武漢市發生多起肺炎病例的原因。而後迅速傳播,導致全球大流行。 2020年 2月,世界衛生組織將這種疾病命名為 COVID-19。預防 SARS-CoV-2 感染的疫苗被認為是遏制大流行的最有希望的方法。到 2020 年底,世界各地已有多種疫苗可供使用,40多種候選疫苗正在進行人體試驗,150多種處於臨床前試驗階段。以下將介紹SARS-CoV-2 疫苗,重點會聚焦在目前可用的疫苗。疫苗種類目前開發中或是正在使用的疫苗,是由以下幾種不同的平台開發 COVID-19 疫苗。其中一些是屬於傳統方法,例如非活性病毒或減毒活病毒製造及非活性流感疫苗和麻疹疫苗。其他方法採用更新的方法,例如重組蛋白疫苗(用於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和載體疫苗(用於伊波拉疫苗)。而也有部分是過去未曾臨床使用的方法,如 RNA 和 DNA 疫苗。◎非活性疫苗:非活性疫苗是藉由在細胞培養中培養 出SARS-CoV-2,之後以化學方式去活化來製造疫苗。去活化的病毒通常與明礬或其他佐劑結合以刺激加強免疫反應。非活性疫苗通常以肌肉注射。對 SARS-CoV-2 非活性疫苗的免疫反應不僅會針對棘蛋白(spike protein ),還會針對病毒的其他部分。中國、印度和哈薩克斯坦正在開發或使用非活性疫苗預防 SARS-CoV-2 感染。◎減毒活疫苗:減毒活疫苗是藉由基因變化產生減弱的野生型病毒來製造生產的;這些減弱的病毒在接受者體內可以複製以刺激產生免疫反應。理想上的減毒過程可以培養出喪失毒力但保持免疫抗原性。減毒活疫苗有望刺激對整體病毒的多個成分的體液和細胞免疫。活疫苗的另一個優點是它們可以鼻內給藥,就像減毒活流感疫苗一樣,這可能會在病毒進入上呼吸道的部位誘導粘膜免疫反應。然而,減毒活疫苗的安全問題仍舊是一大顧慮。幾種減毒的 COVID-19 疫苗都處於開發階段,並未進入人體試驗。◎重組蛋白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由部分病毒蛋白所組成。這樣的疫苗通常是肌肉注射的,製造過程不需藉由病毒的複製,有利於生產,疫苗的產出取決生產棘蛋白(SPKIE-protein)的能力。其他開發的重組蛋白疫苗包括重組棘蛋白疫苗、重組受體結合域疫苗和病毒樣顆粒疫苗。◎載體疫苗 (Vector vaccines ) : 載體疫苗就複製能力分為無複製的載體疫苗與具複製能力載體疫苗。>>無複製的載體疫苗:無複製的載體疫苗是選擇特定的載體病毒,該載體病毒必須不會於體內複製但同時可以表現刺激免疫標的蛋白。而腺病毒載體是目前最為人知的載體。載體疫苗的缺點是對載體(如腺病毒)的已有免疫力者會減弱疫苗的免疫刺激性,因此會選擇使用人類不常見的病毒載體或是源自動物病毒的載體(例如黑猩猩腺病毒)。目前正在開發的 SARS-CoV-2 複製無能載體疫苗都是肌肉注射的,以棘蛋白為刺激免疫標的。>>具複製能力的載體疫苗:有複製能力的載體來源於減毒的病毒。具有複製能力的載體因為它們在接種者內複製並刺激天然免疫反應通常產生更大的免疫反應。麻疹疫苗株載體被認為是可能的載體,理想上這樣的疫苗也可以由鼻內給藥以刺激病毒進入部位的粘膜免疫。目前幾種具複製能力的載體疫苗都處於早期試驗階段。◎非活病毒載體疫苗:滅毒活病毒載體的設計為非活性載體病毒的前提表現標的蛋白,因為它們無法複製,因此更安全,即使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中也是如此。非活病毒載體 COVID-19 疫苗仍處於臨床前開發階段。◎DNA疫苗:DNA疫苗由含有哺乳動物表達啟動子和標的基因的質粒DNA組成,以便標的蛋白在疫苗接受者體內表達。可以在大腸桿菌中產生大量穩定的質粒DNA,這是一個主要的生產優勢。然而,DNA疫苗通常免疫原刺激性低限。此外,DNA疫苗必須到達細胞核才能轉錄為信使 RNA (mRNA),而後才能產生蛋白質來刺激免疫反應。正在開發的 SARS-CoV-2 DNA疫苗以棘蛋白基因為標的基因。◎RNA疫苗:RNA疫苗是世界上首批生產作為 SARS-CoV-2的疫苗,同時也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疫苗使用方法。接種疫苗之後,RNA就會被轉譯成標的蛋白,而引發免疫反應。 mRNA留在細胞質中,並不進入細胞核,不會與接種者的 DNA相互作用。RNA疫苗在體外生產,有利於生產。然而新的技術是否能應付全球目前迫切所需是一大問題,而其中必須保持在非常低的溫度下,令儲存與運送是一大考驗。現今SARS-CoV-2 疫苗的接種目前主要在歐美地區使用的疫苗獲得緊急使用授權為兩種mRNA疫苗:BNT162b2(輝瑞-BioNTech 疫苗)和 mRNA-1273(Moderna 莫德納疫苗)和兩種腺病毒載體疫苗 Ad26.COV2.S(Janssen嬌生疫苗)和ChAdOx1 nCoV-19/AZD1222 (牛津大學/阿斯利康 AZ 疫苗)。AZ疫苗、莫德納疫苗、BNT疫苗及嬌生疫苗介紹說明最後小叮嚀◎COVID-19 疫苗的開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而同時有幾種不同的平台同時進行中。◎目前COVID-19 疫苗的主要抗原標的都是表面棘蛋白。◎基於不同的研究設計,並不建議單獨比較不同疫苗的功效,建議應儘速接種已經獲核可的疫苗。◎兩種mRNA疫苗要接受兩劑肌肉注射,間隔4週最遲不應超過6週;AZ疫苗兩劑肌肉注射建議間隔8-12週;Janssen 疫苗單一次肌肉注射即可。◎四種疫苗都建議在18歲以上成人接種,而BNT建議在16歲以上(部分國家開放至12歲以上)。◎副作用包括局部和全身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發燒、疲勞和頭痛。如果出現這些反應,可以服用藥物緩解,但不鼓勵預防性使用。◎疫苗接種的唯一禁忌症是對疫苗或其任何成分的嚴重或立即過敏反應。應在接種疫苗後至少15-30分鐘內監測所有個體的即時反應。◎據報導,接種AZ疫苗和 Jassen疫苗發生與血小板減少症(例如腦靜脈竇血栓形成)血栓事件的病例可能有相關性,但是極為罕見,分析主要是在接種疫苗的前兩週內發生,及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mRNA技術困難…代工莫德納疫苗 專家:天方夜譚
指揮中心積極洽談莫德納疫苗代工,而國衛院籌備「疫苗二廠」,盼與莫德納簽約量產授權。看似有譜,但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說,「這是天方夜譚」,去年政府成立口罩國家隊,表現傑出,但口罩技術門檻極低,mRNA技術困難,依照台灣現有技術、量能,宛如空中畫大餅,感覺只是喊爽的。台廠頂多做到充填 產能大考驗 3~5億量產不可能蘇益仁表示,每一家疫苗廠都有固定疫苗產線,要這些上市櫃公司放棄自己原先的產線全改為mRNA疫苗,「除非全收為國有,才有可能」。蘇益仁點出兩大問題,台灣從未研發過mRNA疫苗,前端生產技術等於空白,此外,疫苗能量也不足,有報導宣稱國家隊想要「六至九個月生產三至五億劑莫德納疫苗」,這個牛未免吹得太大,內行人一聽,就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蘇益仁說,mRNA疫苗為全新技術,少量細胞培養或許還沒問題,但光從五毫升想培養至五十毫升就相當困難,如想大量製作,製作五十毫升、一百毫升、兩百毫升,乃至五百公升、兩千公升等原料,每個級距的挑戰相當大,「量愈多,難度就更高」。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家齊表示,如何將mRNA包裹成脂質膜送進人體中,這是目前技術上最大的挑戰,是莫德納最厲害的技術,也是我國必須學習、取經的部分。此外,我國也需發展相關佐劑等系統,一旦爆發疫情,才能自己製造生產。蘇益仁認為,除非莫德納原廠派員進駐國衛院,傾全力技術支援,否則台灣廠商頂多做到充填這一塊。產能是另一大難題,蘇益仁表示,早在去年四月,參與創建COVAX平台的「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派人來台,瞭解我國生技廠商代工疫苗量能,當時評估一個月頂多僅能生產一千萬劑新冠疫苗。國內疫苗產能有限,這解釋了去年八月指揮中心與AZ疫苗洽商代工破局的原因。蘇益仁表示,國光、聯亞、高端等國內三大疫苗廠均積極研發自家新冠疫苗,能挪出的生產線非常有限,至於另一家廠商台康,產能也不大。指揮中心想集國內眾廠之力,在六至九個月內,生產三至五億劑mRNA疫苗,這絕對不可能。「生產mRNA疫苗絕非簡單之事。」蘇益仁說,莫德納公司去年年底也才生產幾千萬劑,在克服許多問題後,今年才逐漸擴大產能。此外,南韓之所以順利取得mRNA疫苗,除了政治因素外,「三星生物」廠房規模夠大,才是主要因素,但就算如此,南韓也只談妥後段無菌充填、標籤與包裝合作,能否技術轉移,還是未知數。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教授施信如強調,mRNA疫苗可快速大量倍製,台灣一定要發展自己的mRNA疫苗,才能因應未來的大流行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