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3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中風
共找到
2595
筆 文章
-
-
2024-12-02 醫療.心臟血管
腿部肌膚光滑又無毛先別高興 醫師示警可能是心臟病前兆
如果平常沒有做保濕,突然在腿部發現部分沒有腿毛且皮膚光滑透亮,先別高興而是要警覺,因為醫師警告,這是血液循環不良的跡象,可能是心臟病或中風發生的前兆。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健康和美容商品零售商Superdrug的線上醫生阿什拉非(Babak Ashrafi)說,腿部光滑發亮的皮膚是一些狀況正在發展的徵兆,包括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阿什拉非說,PAD是因為脂肪堆積在動脈,限制流向身體各組織的血液,雖然這情況不會立刻致命,但若持續堆積在動脈血管壁,流向心臟和腦部的血液受阻,就會導致中風和心臟病。阿什拉非說,腿部光滑透亮的皮膚也可能是水腫或深部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的徵兆,在深部靜脈有血栓,通常發生於大腿,這都是血液循環不良的前兆,因為血液循環受阻,皮膚細胞接收到的氧氣和營養不足,讓皮膚顯得光滑、透亮及緊繃。阿什拉非說,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吸菸都會容易讓人因為血液循環不好而在腿部出現光滑發亮的皮膚,若有這種情形,或是運動時腿部有持續陣痛、皮膚外表改變或是水腫,要立刻就醫確定情況。英國國民保健署醫生拉吉(Karan Raj)在TikTok上回應一名說自己有一塊小腿皮膚透亮的男子,說他如果遇到有這種情況的病人,他會立刻檢查病患的血液循環狀況,因為若輸送的血液不足,皮膚會因為組織流失而變薄及緊緻,因為缺乏營養和氧氣而脫毛,因此看起來發亮。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2-02 醫療.心臟血管
每天多運動5分鐘就能改善高血壓 研究: 一定要做「比走路更劇烈的運動」
世界上約有26%人口患有高血壓,而台灣衛福部統計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這幾年約落在24~27%之間,如果沒有經過適當診斷和治療,高血壓會增加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每天多動5分鐘就能降血壓近日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增加5分鐘的運動時間,例如跑步或爬樓梯,就能有效降低血壓、維持心臟健康。這對平常沒有運動習慣、體能較差的人來說無非是個好消息。綜合外媒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澳洲雪梨大學在全球醫學雜誌《Circulation》上發表了這項研究。研究人員從五個國家14761名志願者身上的追蹤器收集數據,他們將受試者的日常活動分為六類,分別是:「坐著」、「站著」、「睡覺」、「慢走」、「快走」和「劇烈運動」,並分析血壓和運動的關係。研究人員發現,人們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是躺著或坐著的,平均每天坐10小時,睡7小時,站立3小時,快走或慢走2個小時。而在血壓方面,除了劇烈運動之外,延長睡眠、站立與步行時間對於降低血壓也有幫助。這是因為站立和步行可以增加血管的舒張壓,而與清醒時相比,夜裡長時間的睡眠會讓交感神經放鬆下來,血壓也會降低10-20%。長期睡眠不足則會增加心血管系統的負擔,導致血管收縮頻繁,並因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活躍導致高血壓。提升運動強度血壓管理效果更好主要研究人員之一Joe Blodgett表示:「步行對健康雖然有好處,但如果要更有效降低血壓、改善心血管系統,還是得透過比走路更劇烈的運動。」他建議每天增加五分鐘的運動,例如:跑步、騎腳踏車、爬樓梯,並不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但關鍵是提升心率,透過短時間高強度的運動加強對血壓的影響。
-
2024-11-28 養生.聰明飲食
超級食物燕麥吃錯反而不健康!專家曝4種NG燕麥片作法
燕麥被譽為超級食物,很多人會把它當作早餐或健身餐吃,但有幾種含添加物的作法反而會破壞其營養、增加身體負擔。德國藥劑師菲利普介紹了四種盡量避免的燕麥選擇。一、含大量添加糖的燕麥片尤其以加入高果糖玉米糖漿最不佳,其他還有添加人工甜味劑、人工香精和防腐劑的燕麥,例如一些水果或巧克力口味的燕麥片,通常含有較高糖份。二、鹹味燕麥片這種燕麥通常鈉含量較高,當人吃太多高鈉食物,腎臟排除的鈉不夠多時,鈉會在血液中聚積,吸引並保留水分,導致血量增加,加重心臟的負擔,也增加動脈的壓力。長久下來,就有中風、罹患心臟病和腎臟病的風險。三、口感香脆燕麥片這種燕麥片通常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添加劑和糖份,而且熱量也很高。四、油炸燕麥片這種也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長期攝取會傷害健康。菲利普建議在選擇燕麥時一定要看清楚成份表,選對燕麥,可以幫助增加飽足感,減少不必要的熱量攝取。他建議可盡量選擇保留較多纖維和原始質地的燕麥,例如傳統燕麥片(又稱大燕麥片)或鋼切燕麥(燕麥去殼後以刀切方式切成兩三段,比傳統和即食燕麥加工步驟少,膳食纖維含量也最多),以上兩種都需要煮一段時間,對於趕時間、沒空處理的族群,可以提前準備好隔夜燕麥,另外也可選擇市面上成份表比較純粹的即食燕麥。資料來源/藥劑師菲利普
-
2024-11-27 焦點.元氣新聞
冷氣團來襲低溫恐跌破10度 譚敦慈:保暖身體這3處最重要
氣象局發出低溫特報,預估28、29日跌破10度,今天雖然有陽光,但留意愈晚愈冷。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冬天的低溫不容小覷,對於心臟血管疾病、慢性病患以及年長者來說,易使血壓升高、加速病情惡化,要做足保暖工作,尤其是頭部、脖子、手腳末梢部位。台灣的氣候屬於濕冷,冬季溫度雖然不算太低,但冷空氣加上濕氣,體感溫度會變得更冷。譚敦慈提醒,冬天受到輻射冷卻效應,入夜後到日出的溫度都偏低,民眾睡覺前,可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半夜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時,添加衣物保暖再下床,許多意外都是身體還沒溫暖,造成血管急速收縮,易引發心肌梗塞或急性腦中風。譚敦慈說,身體的保暖首重頭部、脖子以及四肢末梢,建議出門時要配戴帽子、圍巾、手套、長襪。衣裝則以「洋蔥式穿法」為原則,衛生衣或發熱衣打底;中層為襯衫或毛衣;最外層穿羽絨衣或風衣外套,至少3層。長輩要避開厚重的材質,或是過長的衣褲,避免行進間跌倒。另外,有些人喜歡喝熱湯、熱飲取暖,譚敦慈呼籲,溫度不要超過65℃,過熱的食物會讓食道反覆受傷,初期出現咳嗽、清喉嚨等症狀。發炎反應久了,易造成食道細胞病變。她提醒,冬天要攝取充足水分,維持良好新陳代謝,也預防血液過於黏稠。國健署也呼籲民眾,劇烈降溫容易對心血管健康造成危害,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齡長者等高風險族群,應更加謹慎防範低溫。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冬季保暖護心有3大關鍵時機,分別是起床、出門、進門,這些時間點會受到溫差影響,要特別加強禦寒工作。1.起床時:寒冷的清晨剛離開被窩,要提前準備好保暖衣物;起床後,先輕微活動四肢讓身體暖和起來,再慢慢坐起,穿上保暖衣物,扶著床邊穩步行走。記住「慢、熱、起、穿、行」口訣,避免過於急促,引發身體不適。2.出門前: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添衣物,內層選擇較貼身的長袖衣物,外層選擇尺寸適中且防水、防風的外套,不僅保暖,還能保持靈活活動,讓身體更舒適。3.進門後:從寒冷戶外進到室內,應讓身體逐步回暖,再洗熱水澡,避免溫差過大引發血管擴張,特別是血管彈性差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洗完澡後,避免立刻進入較低溫環境,溫差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2024-11-27 醫療.心臟血管
頭低於心臟蹲下撿東西易引發主動脈剝離?醫曝它才是真正危險因子
你可以先知道: (1)主動脈剝離的最重要危險因子是高血壓,而高血壓的長期危險因子包括肥胖、吃太鹹、缺乏運動、菸酒、遺傳等,而瞬間高血壓的危險因子包括疼痛、情緒、氣溫等,都不包括頭部低於心臟等姿勢問題。 (2)傳言將頭低於心臟所導致的血壓上升,錯誤連結到姿勢性低血壓的問題,傳言說法錯誤。網傳「頭不能低於心臟」圖卡,提到頭低於心臟去撿東西,易發生主動脈剝離,正確姿勢是彎腰蹲下、頭不能低於心臟。但專家表示,傳言說法並非事實,主動脈剝離的最重要危險因子是高血壓,心血管不好的人,反而是從低位姿勢、復原變回高位姿勢時,易有「姿勢性低血壓」,出現頭暈、跌倒等風險,並非傳言說的高位變低位;高風險族群應避免用力搬重物,過量、過強的運動。 頭低於心臟撿東西害主動脈剝離? 原始謠傳版本: ❤️當您東西掉到地上時,千萬別將《您的頭低於心臟》去撿東西,以防突發《主動脈剝離》而離世! 🌹正確姿勢是一定要《彎腰蹲下》《頭不能低於心臟》再去撿東西。 切記!切記! 主要流傳這張圖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不包括頭部高低 傳言提到「千萬別將頭低於心臟去撿東西,以防突發主動脈剝離而逝世」。MyGoPen 致電諮詢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冠群,他表示主動脈的形狀就像拐杖,直徑約 2.5 到 3.5 公分、是全身最大的動脈,「升主動脈」從左心室分為三條往腦部及上肢的主動脈弓,向下為「降主動脈」、到骨盆腔分成髂動脈,是體循環動脈系統的主幹,當血管內膜因高血壓或動脈壁上的粥狀硬化破裂、使血液進入血管壁內層,這樣就稱做「主動脈剝離」,陳冠群指出,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老化、高血壓、動脈硬化、外傷、發炎以及結締組織疾病,特別是在天氣驟變,忽冷忽熱的時候更需要特別注意,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不包括頭部高低姿勢改變,主動脈剝離除非裂的範圍是血管供血的開口,不然兩者並沒有直接關聯性,而低頭撿東西的姿勢改變,也並不會影響到心臟本身冠狀動脈的血流、與心肌梗塞無關。傳言說法錯誤。陳冠群指出,傳言說法並非事實,傳言比較是連通管的概念,認為連通管上方、連通管下方兩個地方產生的壓力並不一樣,但陳冠群強調,人體也有高位、低位的姿勢,頭的位置改變雖然會影響血壓的變化,不過人體最大不同之處是會有血液一直送去周邊,就算是倒立的人、腳的血依然可以送到末梢。陳冠群表示,傳言說的低下頭來撿東西、導致主動脈剝離並沒有學理依據,主動脈剝離和人體姿勢有關聯的部分,是原本就有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用力搬很重的東西、也就是瞬間的壓力導致血壓增加,就像踩油門一樣,如果病患本身有動脈硬化等問題就要特別小心,這種瞬間的壓力還包括坐遊樂園的大怒神、以及車子瞬間轉彎的扭力等等,都有可能造成主動脈承受不了。 動脈硬化病患更易有「姿勢性低血壓」陳冠群指出,傳言所說的情況通常比較讓人擔心的是長者的族群,老人家動脈硬化、血壓調控的機轉較差,頭低下去直接彎腰的姿勢時,會使腹壓升高、血壓升高,但比較危險的並不是引發主動脈剝離,而是身體直立後、血壓驟然降低,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姿勢性低血壓」,出現頭暈、眼冒金星、甚至跌倒等等,但姿勢性低血壓是從低位變高位,而非傳言所說的高位變低位。傳言錯誤挪用動脈硬化、血管狹窄患者應注意姿勢性低血壓的問題,為錯誤說法。 高危險族群應循序漸進 避免過量、過強 陳冠群建議,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或是共病糖尿病的三高民眾,日常生活習慣應該避免激烈運動、高強度的重訓,以有氧運動為例,中低強度是「心跳率維持120 到140 左右」,但有高血壓的三高慢性病病人最好慢慢提升訓練的量能,概算法是用 220 減去年齡,再乘上想要達成的強度,例如 70 歲的患者,先以達到 60%當作訓練的起始目標,220 減掉 70 之後,用 150 乘以 60% 得到 90,所以一開始的強度先做到心跳每分鐘達到 90 即可,後續再依進步的情況慢慢增加,此外陳冠群也提醒,所謂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並不是「假日運動員」,將一周的運動量集中在假日做,不但容易受傷、心血管也未必能負荷。預防主動脈剝離首重控制高血壓 MyGoPen 查詢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國健署曾於 2020 年 9 月的「主動脈剝離」可以避免及預防?」衛教中提到,主動脈剝離有 9 成是高血壓引起,及早控制高血壓便可降低主動脈剝離的風險,方法包括:(1)健康飲食: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 (2)健康運動:每周累積 150 分鐘中度身體活動、控制體重、良好睡眠。 (3)戒除不良生活嗜好:以茶、水代替酒;有研究指出每天1支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增加 5 成、中風機率增加超過 2 成。 (4)控制三高慢性病:三高民眾更應積極採行健康生活型態,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囑、定期回診追蹤。 (5)定期健康檢查:健康署提供 40 到 64 歲民眾每 3 年一次,65 歲以上民眾每年 1 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論 總結而言,主動脈剝離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是高血壓,瞬間高血壓最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疼痛刺激、情緒壓力、氣溫驟降、血管已有阻塞等,並不包括頭部姿勢改變,而頭部高位、低位即使血壓有變化,最大風險其實是從低位變成高位、血壓瞬間變低,產生「姿勢性低血壓」,嚴重的甚至出現跌倒、撞傷頭部等問題,並不是傳言所說的高位變低位、頭低於心臟的姿勢,傳言說法錯誤。衛教資源: 國健署 - 「主動脈剝離」可以避免及預防? 振興醫院 - 主動脈剝離 諮詢專家: 振興醫院 心臟血管內科醫師 - 陳冠群(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11/AD.html)
-
2024-11-27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幾點吃最適合?專家建議不要太晚吃,「這時間點」吃最能護心控膽固醇
早餐無疑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但什麼時間點吃早餐,有影響嗎?營養師建議不要太晚吃,盡量在起床後兩小時內吃早餐,均衡的早餐讓可以保持心臟健康,也能幫助控制膽固醇。吃早餐好處多吃一頓健康的早餐,可以為你開啟充滿活力的一天。研究指出,每周至少吃三次早餐的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顯著降低,以及降低糖尿病、高血壓、肥胖、中風等疾病的風險,而均衡的早餐內容更可以保持心臟健康、並解決高膽固醇問題。吃什麼早餐能改善心臟健康、降低膽固醇?但很多人早上趕上班上學,就算早餐有吃也是隨便吃。根據之前台灣癌症基金會《國人早餐選擇及身體健康表現調查》,台灣民眾最常吃的前5名早餐組合都是「麵包、三明治、蛋餅」搭配「豆漿、咖啡、牛奶」,很多是容易造成精神不濟的「高碳水食物」,膳食纖維比例嚴重不足,吃了容易使血糖迅速升高,導致人感到昏昏欲睡、沒精神。所以早餐並不是隨便吃就好。吃什麼樣的早餐內容,才能改善心臟健康、降低膽固醇?應盡量選擇富含纖維、健康脂肪和蛋白質、低添加糖含量的早餐,建議多吃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堅果、種子、燕麥和全穀物等,對高膽固醇者特別有益。水果是維生素、礦物質、植物化學物質和纖維的良好來源,而全麥吐司或麥片提供B群維生素,此外,燕麥片可以降低血清膽固醇。並要避免食用高糖食品,例如甜甜圈、糕點等,吃這些會增加膽固醇的飽和脂肪。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也曾在臉書粉專分享,早餐少吃三明治、麵包這類高熱量的精緻澱粉食物,早上吃「含油澱粉」會造成脂肪肝。他建議可以吃水煮蛋、雞胸肉、花椰菜、地瓜、燕麥等。燕麥雖然也是澱粉,但燕麥屬於非精緻澱粉,接近天然植物原型,食用後血糖上升慢,不像白飯和麵包容易讓人發胖。什麼時間吃早餐較適當?一起床就要先吃早餐嗎?但什麼時間點吃早餐比較適當?是起床後馬上吃呢,還是先喝一杯咖啡再吃早餐比較好呢?根據《Eating Well》訪問營養師Veronica Rouse,普遍的共識是早點吃比較好,建議起床後兩小時內吃早餐,可以幫助控制膽固醇。不吃早餐的人往往在隨後的進食吃更多,若能以營養豐富的早餐開始新的一天可以抑制飢餓感,並減少吃不健康零食的可能性。【參考資料】.《Eating Well》.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27 養生.聰明飲食
為了保持更好的健康 專家建議你應該關注6種日常食物
每天吃什麼除了滿足口腹之慾外,也和自身健康密切相關。專家指出,某些食物對整體健康特別有益,包括心臟健康、腸道健康和長壽。以下6種為你應該開始考慮放進購物清單中的食物:1.水果有說法認為,說水果對健康其實不好。但專家指出,經常食用水果的人比較不容易得糖尿病,並且還能減重。2021 年發表於《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學期刊》的研究顯示,經常食用整顆水果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低。2.綠色蔬菜羽衣甘藍、萵苣、菠菜,這些綠色蔬菜對健康非常有益,因為它們富含抗氧化劑和維生素。專家表示,綠色蔬菜幾乎沒有熱量,但卻充滿營養。此外,綠色蔬菜是高蛋白主菜的絕佳搭配,無論是當作基底還是配菜,都能讓餐點更加完整。3.全穀類 有別於精製穀物,也就是全穀類富含纖維和抗性澱粉,是腸道微生物的食物,對人體非常有益。全穀類特別富含有益心臟健康的可溶性纖維,使它們成為那些關注心血管健康或血壓的人群的營養食物。從燕麥片到糙米飯,都很容易將全穀類食物添加到你的早、午或晚餐中。4.Omega-3脂肪酸 健康的脂肪是任何營養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omega-3 脂肪酸有助於降低「壞」的 LDL 膽固醇,並減少心臟病風險。此外,omega-3 脂肪酸還有助於改善心臟健康並減少體內的發炎。例如奇亞籽和胡桃是富含omega-3的種子和堅果,而海藻也是omega-3脂肪酸以及維生素B12的極佳來源。5.香料類食物專家指出,像是洋蔥、大蒜、青蔥等香料類食物,不僅美味還對心臟健康有益,並有助降低癌症風險。另外,洋蔥和大蒜都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減少發炎,並且對腸道健康有益,因為它們提供益生元,為健康的腸道細菌提供燃料。6.豆類 專家指出,豆類對心臟健康以及整體健康都非常有益,能降低你患上心臟病、癌症、中風、糖尿病等這些疾病的可能性。同時豆類也是腸道健康食物,各種豆類植物、鷹嘴豆、小扁豆等皆富含纖維,非常有益於消化健康。值得一提的是,罐裝豆類提供相同的好處,而且更容易準備。【資料來源】.The 8 Foods You Should Focus On for Better Health, According to a Gastroenterologist.The 3 Best High-Fiber Vegetables You Should Be Eating, According to a Gastroenterologist
-
2024-11-26 醫聲.慢病防治
糖尿病重擔/年齡分佈兩極化 黃建寧: 疾病管理更困難
根據預測,2030年台灣糖尿病患將超過300萬人,糖尿病帶來多種併發症與共病,有慢性病之母稱號,每年醫療花費402億元,常居健保支出第三名,亦是十大死因之五,加上疾病年輕化趨勢、超高齡社會衝擊,總統賴清德在健康台灣願景中,推出「888計畫」,希望從前端開始防治三高。專家樂見政府投入資源與心力,但糖尿病年輕化及老化後產生的共病負擔,都增添糖尿病管理困難帶來更棘手的挑戰。糖尿病併發症、共病多 病患年紀兩極化 糖尿病好發於40歲後,易造成腦中風、糖尿病足等大血管病變,與眼睛、腎臟、神經等小血管病變。目前台灣糖友約三成合併心血管疾病、兩成多合併慢性腎臟病,48%洗腎者與糖尿病有關;研究也顯示,糖友罹患癌症的風險較健康人高20至30%,約20%癌友同時患有糖尿病,兩病亦會互相影響,提高死亡率。台灣是亞洲肥胖大國,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上升,每年新發個案高達16至18萬,且年紀分佈朝兩極化發展,明年超高齡社會全台將有近半糖友、約125萬人為高齡者,健保資料庫也預測,2000年至2045年間,19歲以下糖友將增加9倍,6至39歲糖友增加3.7倍。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表示,中高齡糖友易出現認知功能下降,如失智風險增加1.3倍,及營養不均導致肌少症、衰弱、跌倒失能,死亡率比癌友高;年輕糖友則因罹患共病時間長,醫囑遵從率較低,死亡率比中高齡糖友還高,40歲以上糖友死亡率比健康人高1.5至2倍,年輕糖友則比健康人高4倍。2030三高防治888計畫 專家提解方盼達標為減少以糖尿病為首的慢性病損害國人健康,我國從1997年起推動糖尿病共同照顧護網,強調以人為中心、跨科別共照,現已納入半數糖友;今年健康台灣論壇也提出三高防治「888計畫」:讓八成三高患者加入照護網、八成加入照護網的人接受生活習慣諮商、三高控制率達8成。目前全國三高患者約534萬人,已收案照護約301萬、占五成六,還有233萬未被收案管理;若要三高達標率均為八成,就須至少51.2%糖友三高控制率同時達標,但目前仍未達20%。黃建寧說,除了須提高國人健康識能及糖友診斷率,血糖、血壓控制標準可再嚴格,並完善轉銜制度,例如國、高中校護交接糖友病況,政府完整掌握勞檢、健檢數據;另糖尿病高危險族群如家族史、妊娠糖尿病、肥胖,更應接受生活習慣諮商,義務教育也應規劃慢病衛教課程,儘早讓孩童及民眾知道罹病後果。為了達標,6月健保署亦啟動慢性病風險管理機制,與Google合作推出「AI醫療照護研究計畫」,先試行糖尿病管理,結合「大家醫計畫」,建構疾病風險分級及預測模型開發。另外,在藥物的發展上,已不只能控制血糖,還能保護心腎、減少共病風險及死亡率。黃建寧指出,應讓糖友及時用藥,希望政策上可以多加支持,政府也可定期監測治療效果與品質,從預防端到治療端,讓台灣有機會成為世界糖尿病防治標桿竿。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台灣禮來共同倡議
-
2024-11-26 焦點.健康知識+
正在服藥可以捐血嗎?有些人不建議:藥物殘留恐影響受贈者
為擴大血庫來源,食藥署日前預告修正捐血資格,捐血年齡擬放寬至70歲。不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藥師陳文倩提醒,民眾捐出熱血之前,如果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就不建議捐血,若長期服用消炎止痛藥、A酸或抗免疫製劑等,都需要停藥一陣子再捐血。國人捐血參與度高,陳文倩表示,挽袖捐血前,不少人可能「正在」服藥階段,無論是短期因疾病服藥,或長期服用控制慢性病的藥物,部分藥物的藥效可能會因為捐血行為,影響自身健康。陳文倩指出,預防中風、血栓的抗凝血劑,若正在服用者,捐血過程中因為會出現傷口,比一般人更容易讓皮膚出現大面積瘀青,通常會建議正在使用抗凝血劑的民眾,暫緩捐血,如果真的很希望捐血,需先回診諮詢開立抗凝血劑藥物的醫師,是否能暫緩使用抗凝血劑,又或是調整劑量,讓患者捐血。暫緩捐血的藥物,除了抗凝血劑以外,還有消炎止痛藥、抗血小板藥物、口服A酸、抗免疫製劑等。陳文倩說,使用消炎止痛藥與抗血小板藥物,也會影響凝血功能,通常消炎止痛藥不會長期使用,多是短期因症狀需求使用,只要停藥一周即可再捐血,而抗血小板藥物若要暫停使用,應與醫師討論。口服A酸 停藥1個月再捐使用口服A酸者,不少是因為對抗「痘痘」而服用,根據研究顯示,A酸有造成畸胎的風險,如果血液中含有一定濃度的A酸,而該袋血液輸給孕婦,會造成畸胎的風險,因此如果有在服用A酸者,建議停藥一個月以上再捐血。治療攝護腺肥大等疾病的抗免疫製劑,或正在使用治療落髮的柔沛、波斯卡等藥物,其藥物成分對於孕婦也可能造成畸胎。陳文倩建議,使用抗免疫製劑者停藥三年、使用柔沛或波斯卡者停藥一個月後再捐血。藥物殘留 恐影響受贈者另一類需要特別注意的藥物是抗微生物藥物,包括抗生素、抗黴菌藥和抗病毒藥物,通常建議停藥二周以上再捐血,這些藥物在血液中的殘留,也可能對受贈者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新冠疫情後,幾乎每個人都有施打疫苗,陳文倩表示,新冠疫苗可分為腺病毒疫苗、mRNA疫苗、蛋白疫苗等三種款式,不同類型都會產生免疫反應,建議接種疫苗後二周到一個月後再捐血。陳文倩指出,捐血前可透過二大方向思考自身適不適合捐血,一是檢視正在服用的藥物,有哪些成分不適合捐贈;二是是否有重大傷病或貧血,若都沒有問題,則鼓勵民眾依自身的能力挽袖捐出熱血,幫助更多的人。剛捐完血 避免劇烈運動捐血後可能出現一些短暫的不適症狀,如低血壓或疲倦感。陳文倩說,如果在捐血後感到不適,建議立即休息並補充水分,如飲用溫開水或牛奶。此外,捐血後應避免劇烈運動或駕駛,建議休息至少半小時至一小時,以讓身體充分恢復。如果在捐血後的一周內感到手指麻痺或疼痛,應立即就醫。
-
2024-11-24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逆行人生〉定時排尿提醒 減少尿失禁的尷尬
他曾是科技公司的中堅幹部,帶領團隊日以繼夜地努力拚搏。然而經濟環境惡化,某一天,他突然接到解聘通知——工作沒了,僅領到微薄的遣散費,但沉重的房貸仍需償還,女兒就讀國際學校的昂貴學費也得支付,生活開支壓得他喘不過氣。中年的他投出上千份履歷,卻如石沉大海。為了生計,他不得不轉行,成為一名外送員——一份他曾經認為毫無專業性的工作。隔行如隔山,騎著摩托車穿梭於大街小巷、運送食物、鮮花甚至各類包裹,對他來說是巨大的挑戰。貨品無法準時送達被扣點,客戶投訴還得被罰款;風吹、日曬、雨淋是家常便飯,更別提一些客戶不禮貌的態度給他帶來的心理折磨。以上劇情出現在2024年上映的中國電影《逆行人生》,由徐崢自導自演。電影反映出近年大陸經濟環境惡化,小人物在不景氣洪流中如何力求生存。男主角父親得知兒子失去工作,憂心不已,積勞成疾而中風。連小便都無法控制,在慶祝生日的聚會中,尿液竟然漏出來,順著椅子滴到地板上。老人尷尬無比,還要無地自容的說抱歉。在艱難的生活中,男主角逐漸找到成為成功外送員的竅門,業績漸入佳境,收入穩定,也交到真誠的朋友。另一方面,他的父親積極復健,慢慢地能夠自主行走。他更大聲地告訴兒子:他買了一支有鬧鈴的手錶,每兩個小時提醒自己定時解尿,尿失禁改善了。體弱的老年人經常有尿失禁,造成心理壓力和社會孤立。在長期照護機構的老年居民中,盛行率估計在39%到50%之間。《逆行人生》劇中男主角的父親中風後發生的狀況,極可能是「急迫性尿失禁」。以鬧鈴每兩個小時提醒「定時排尿」(timed voiding),確實是尿失禁有效的行為治療。以下是「定時排尿」的具體建議:1.建立排尿時間表:根據膀胱日記,確定「感到尿急」的頻率。然後,設定一個比這頻率稍短的時間間隔,即使不覺得需要排尿,也定時去廁所,例如,如果通常每1小時15分鐘感到尿急,用鬧鈴設定,每小時去一次廁所。2.逐步延長間隔時間:如果在設定的時間間隔內不會發生尿失禁,逐漸延長兩次排尿的時間,每次增加15到30分鐘。3.配合骨盆底肌肉鍛鍊:在感到尿急時,嘗試進行骨盆底肌肉收縮(即凱格爾運動),這有助於控制排尿衝動。4.飲食調整:減少攝入可能刺激膀胱的食物和飲料,如咖啡因(咖啡、茶)和酒精。此外,避免便祕,因為這也會影響膀胱功能。5.藥物治療:行為治療搭配藥物,對於控制尿急可能有更好的效果。徐崢是中國大陸優秀的演員、導演。之前的作品如《人在囧途》《我不是藥神》叫好又叫座。《逆行人生》延續之前的風格,貼近時事,態度真誠又不失幽默詼諧。雖然網路上有不同的看法,認為男主角從悶坐在辦公室的白領上班族一躍成為外送員冠軍不太實際。但《逆行人生》 誠懇地刻劃了在不景氣的環境中,面對困境,換個角度、轉個方向繼續向前的勇氣,下次在街上看到為我們奔波送餐的外送員,不妨禮讓一下,給他們一個溫暖鼓勵的微笑。
-
2024-11-22 失智.非藥物治療
旋律聲中看見希望!音樂療癒打開失智症家庭的心房
一名平時不與人互動的中度失智症者,每次參加音樂療癒活動不是悶不吭聲,就是故意唱反調,有一回聽見《酒干倘賣無》,忽然眼眶一紅,當音樂療癒師賴香芸詢問大家想起什麼時,出乎意料的,他敞開心扉回答:「我好想爸爸,他對我很好。」賴香芸說,即使是認知功能很弱的長輩,只要音樂選對了,也可能瞬間清醒,因為曾經熟悉的旋律觸動了他的心。畢業於輔大音樂研究所,賴香芸的專長為音樂治療介入失智症、思覺失調症等相關研究,多年來,以音樂療癒活動照顧過許多患者及其家屬,她表示,每次走進教室,準備樂器跟教具時就會開始觀察學員情緒,也會聆聽他們聊天對話內容,才能更快融入其中。若是初次帶的班,上課前會先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學經歷,「因為音樂跟文化有很深連結,要先了解學員背後的生命故事,用他們熟悉的音樂去喚起記憶,才能有良好互動。」音樂療癒是失智症家庭的情感橋梁近年來坊間愈來愈多以熟齡為對象的音樂課,但音樂療癒活動與之不同,音樂療癒的重點不是傳授新技能,而是以音樂為媒介,去陪伴和照顧長輩,並且藉此鼓勵他們與人互動、從而維持身體功能。此外,音樂療癒不只是照顧失智症者或照顧者,還要成為他們之間的情感橋樑。有一名年約五六十歲的早發型失智症男性患者,女兒尚在中學階段,無法接受生病後的父親。這名患者由於曾中風過,影響身體功能,課堂上許多動作都跟不上或沒辦法做到,有一次課程邀請家屬一起參與,賴香云發現他的妻女有點抗拒與患者親近,於是她主動拉起女兒的手走過去,「爸爸是因為生病,所以不知道該怎麼做,你只要像這樣,把手伸出來先做,爸爸就會跟著一起做了。」清唱+拍撫 讓躁動中的長輩靜下來失智症者經常沒有元氣,注意力渙散,這時就要用他們耳熟能詳的曲子帶動情緒,像是《高山青》、《四季紅》無等節奏感強的歌曲,可以讓參與度較低的長輩感興趣,「曲子要有記憶點,不然失智症者會認為課堂上播放的音樂與他無關。」當長輩躁動的時候,唱一首他平時喜歡的歌曲,賴香芸強調:「不是播放音樂,而是自己清唱。」因為躁動時不會注意到聲音,播放音樂只會成為背景聲音,沒有任何功能,唱的同時可以牽著長輩的手,輕輕拍撫,就像小嬰兒哭泣時給予的安慰一般,透過肢體接觸搭配熟悉的旋律,轉移他的注意力。很多人不習慣或不喜歡清唱,但賴香芸認為,清唱是非常單純的人聲,沒有經過混音,對於腦神經疾病的人來說,會比較精準接收到照顧者給的訊息。此外,安撫躁動的長輩不必要求他固定在位子上,照顧者可以牽起長輩的手陪著走走。及時稱讚+鼓勵分享 讓長輩喜歡上課賴香芸說,帶音樂療癒活動跟寫文章一樣要有起承轉合,中間會設計一些比較讓人亢奮的動作,運用長者熟悉的旋律將歌詞改編,再加上動作,當她觀察到個案對某些旋律特別有反應時,會隨機調整上課內容,每個團體唱歌速度不同,如果是健康、亞健康學員,就會彈輕快活潑一點。賴香芸上課從聊天開始,帶長輩們做伸展操,讓他們感到身心放鬆、沒有壓力,她經常邊彈吉他邊唱歌,每次從《歡迎歌》開啟,由《再見歌》收尾。「有些長輩非常可愛,課程開始前我還在準備教具,就會聽到有人開始唱歡迎歌,我就會回頭稱讚他們。」音樂療癒活動最重要的是及時稱讚,長輩們會很有成就感,也能鼓勵他們持續進步。也要給長輩時間說話,鼓勵他們多分享自己的感受,過程中也要適時給予回應。幫長輩創造一個前進的動力帶失智症長輩上課,有幾項關鍵重點,首先是要尊重,不要把長輩當成孩童,即使生病,也要顧及長輩尊嚴。此外,跟他們溝通時要放慢速度,語速太快會讓長輩聽不懂,聽不懂就跟不上,幾次沒跟到,某些功能就開始退化,「其實只要放慢速度,長輩聽懂了之後就會配合。」有些長輩不喜歡動,或擔心亂動會跌倒受傷,她會自己先示範,例如拿自己當範例,跟長輩說自己腰酸背痛,站起來動一動會比較舒服,「我覺得需要幫長輩創造動機,而不是去規定他們一定要跟著我做。」有動機時,事情就會做得特別好,功能就不容易掉下來,如果硬性規定,他們即使身體照做了,心靈沒有跟上,效果也有限。所以,要幫長輩創造一個前進的動力。願意社交+多參與活動 失智症延緩效果好賴香芸曾做過一項研究,對象是輕度認知障礙者共39名,觀察他們的退化情形,為期兩年。這群原本程度差不多的長輩,兩年後情況大不同,有些人可以維持狀態,但有些人卻迅速惡化,她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社交能力愈好、對活動接受度愈大的長輩,失智症延緩效果愈好。」她也鼓勵自己的爸媽多到據點或機構上課,剛開始,爸媽都同進同出,媽媽是傳統家庭主婦,擔心自己講錯話會被先生否定,平時總是不發表任何意見,直到某次兩人因故分開上課,賴香芸這才發現,原來媽媽很有想法而且富有文藝氣息,之後媽媽愈來愈開朗,展開自己的社交生活。這個意外的發現提供給每一對老夫老妻借鏡,也希望長輩走出家門多參加活動,不是只有失能、失智症者,也包含健康、亞健康長輩,敞開心扉拓展社交生活,邁向身心健康的高齡化社會。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
-
2024-11-22 焦點.健康你我他
如何照護老寶貝/逗中風母開心 使出壓箱絕活
父親英年早逝,留下目不識丁的母親,替人洗衣養活我們五兄妹,所以在我們心中,母親就是全家的「至寶」。「您養我小,我養您老」,從軍中退休後,我便陪著年近80的母親返鄉探親,爾後每年都會帶她出國旅遊,讓她盡享美食、盡賞美景,看到母親開心,我就開心。平常兄妹也會陪母親打打小牌,故意輸給她,不但逗得母親樂呵呵,更可以防止失智,真是一舉兩得。閒聊時,母親總會反覆的講述陳年往事,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讓她綻放笑容,全家也因此充滿了喜悅。母親本性仁慈溫厚、少動怒,但是85歲中風後,性情為之大變,當我們請來的外籍看護剛踏進家門,就被她喝斥驅退,嚇得外籍看護直打哆嗦,因為母親認為她中風了,我們就嫌棄她,找個外人來照顧,因此十分生氣,幾經解釋、安撫,才同意由外籍看護協助照顧。中風後的母親不良於行必須坐輪椅,從此不但少了笑聲,人也變得沉默寡言,於是我便拿出說、學、逗、唱的絕活逗她開心,並反覆說著那些她曾說過的陳年往事,激發她的動力,讓她不至有孤獨感。「老小、老小」,人老了就會返老還童,像小孩要人哄、要人疼,只要將其當成小寶貝般的照護,就不會覺得累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母親就是我家的小寶貝,更是我家的「至寶」。
-
2024-11-22 養生.聰明飲食
延緩老化、降血壓血脂…天天喝茶好處多 6種抗發炎茶飲推薦
茶是世界上僅次於水之外,最多人喝的飲料。而喝茶對健康也有很多好處,茶中的兒茶素可以幫助身體抗氧化以及促進代謝,推薦6種抗發炎茶飲幫助身體建立疾病防禦能力。喝茶所能獲得的健康益處茶葉含兒茶素、多酚類、類黃酮等抗氧化物質,抗氧化物質有抑制血脂肪代謝合成作用,可降低血壓、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和血糖,進一步預防中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還可降低身體發炎,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降低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肝癌等癌症的風險。不過並非所有的茶飲都能喝到兒茶素。茶葉被發酵得愈久、兒茶素含量愈低。所有茶種中,抹茶是兒茶素含量最高的茶種。而台灣人較常喝的茶種,以綠茶屬於未發酵兒茶素最多,其次為半發酵的烏龍茶,其兒茶素是綠茶的三分之一,紅茶發酵程度達九成五,兒茶素含量僅剩綠茶的四分之一,普洱茶則是採全發酵,兒茶素幾乎所剩無幾。6種抗發炎茶飲推薦以下整理6種抗發炎茶飲,常常喝有助身體建立疾病防禦的能力。1.綠茶綠茶咖啡因含量低,屬於未發酵茶,兒茶素最多,多喝有助於降低多種慢性病風險,包括:.燃燒脂肪,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注意力和思維清晰度.消除口臭、維持口腔健康.降血壓、膽固醇.調控血糖,降糖尿病罹患風險.降中風、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降阿茲海默症罹患風險.預防子宮內膜癌、食道癌、肺癌、膀胱癌、攝護腺癌等多種癌症上午喝綠茶最適當,可幫助脾胃運化,讓五臟的功能表現得更好,有利代謝。但未發酵茶單寧酸含量較高,單寧酸會阻礙鐵質吸收能力,所以飯後一小時內不建議喝綠茶,以免影響鐵質吸收。2.烏龍茶烏龍茶的兒茶素含量僅次於綠茶,屬半發酵茶,茶中的單寧酸因受到酵素性氧化,茶湯呈棕紅色,顏色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烏龍茶適合中午飯後喝,有降低血脂、促進腸胃蠕動的作用,幫助增加胃腸排空的能力。3.紅茶紅茶屬於發酵茶,兒茶素的量最少,所含的多酚類多為茶紅素。過去關於茶飲有益健康的研究多指向綠茶,不過一項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發現,紅茶的健康益處與綠茶相當,每天喝兩杯紅茶能降低死亡風險。紅茶適合下午喝,中醫認為,紅茶經過發酵氧化已去除茶葉微寒的特性,可以去濕暖胃,使氣血暢通,尤其適合在冬末春初時節飲用,可以預防寒邪入侵,又具有保護脾胃的功效。4.薄荷茶薄荷是一種提神醒腦的植物,根據《Nutrients》在2024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它也可以消除可能與癌症有關的發炎。當然不是說薄荷茶可以治療癌症,但將薄荷茶納入整體健康飲食中有好無壞。另也有研究發現,薄荷茶能相當程度改善健康成人的記憶問題。5. 薑茶薑茶是抗寒的好選擇,生薑抗氧化效力高,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足冰冷,預防感冒,及改善女性生理期下腹悶脹不適。若不喜歡單喝薑茶,可以搭配紅糖、大棗增加風味,也可將黃耆、當歸沖泡熱水飲用,能夠補血、補氣,加些枸杞則可保養眼睛。不過薑味較刺激,因此患有胃疾者,胃部有傷口者不適合飲用。6.洋甘菊洋甘菊是最常被建議睡前喝以鎮定心神的飲料。根據之前賓州大學的研究顯示,患有焦慮症的57人食用洋甘菊補充劑8周後,焦慮症狀大減。馬里蘭大學醫療中心則發現,除了鎮定心神以外,洋甘菊也幫助睡眠。洋甘菊茶還有抗發炎特性,能緩解腹瀉、胃潰瘍、噁心和脹氣。喝茶禁忌 空腹別喝綠茶茶飲熱量低,經常喝茶能對健康產生好處,不過一定要喝不加糖的茶。更要提醒,茶仍含有咖啡因,茶類中以紅茶的咖啡因比例稍高,可能對某些人造成刺激,睡眠容易受到喝茶影響者不可喝太多。茶也是一種利尿劑,喝過多可能導致脫水。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空腹喝茶,尤其是未發酵的綠茶,單寧酸釋出比較高,會破壞胃黏膜,讓胃更不舒服。若是正在胃痛、有胃潰瘍或胃食道逆流的人,此時更不適合喝茶。【參考資料】.《Eating Well》.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21 養生.聰明飲食
感恩節火雞大餐吃雞胸或雞腿哪個較營養?專家分析2者優缺點
感恩節晚餐吃火雞,從營養的角度來看,究竟該挑屬於白肉(white meat)的雞胸?還是屬於黑肉(dark meat)的雞腿?爭論不休。根據市調公司YouGov,選擇白肉或黑肉是感恩節眾多食物爭論之一;2023年民調發現,全美43%的人吃偏好雞胸,22%喜歡雞腿,25%兩種都喜歡,其他人則是兩者都不喜歡。營養與飲食學院(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發言人、註冊營養師蘇西(Caroline Susie)補充,她喜歡以火雞肉的蛋白質來均衡營養,去皮的白肉和黑色都好。註冊營養師丹尼斯.埃爾南德斯(Denise Hernandez)表示,白肉主要是胸肉,熱量和脂肪含量低於黑肉。根據美國農業部,一份3盎司去皮烤火雞胸肉(約等於一副撲克牌大小)含有125卡路里、1.8克脂肪和25.6克蛋白質,帶皮烤火雞胸肉則有161卡路里和6.3克脂肪。蘇西說,蛋白質對於肌肉修復、免疫功能和細胞修復至關重要;選擇飽和脂肪量較低的蛋白質如白火雞肉可降低高膽固醇、心臟病和中風風險。丹尼斯.埃爾南德斯喜歡白肉,她說,白肉富含磷和維生素B群,有益骨骼健康、維生素B群有助於產生能量。經認證的腸胃營養師、專門研究腸胃疾病和自體免疫疾病的 AEH Nutrition 老板阿德里安.埃爾南德斯(Adrian Hernandez)說,屬於黑肉的雞腿比紅肉精瘦,蛋白質含量確實比白肉略少、脂肪含量比白肉大。然而,黑肉含有較多鐵和鋅,另富含大量維生素B群,其中包括對皮膚、腸道和神經系統有益的維生素B3、有助於新陳代謝和細胞生長發育的維生素B2,此外,含有更多肌紅蛋白,有助於將氧氣輸送到肌肉。農業部數據顯示,3盎司火雞腿肉含140卡路里、5.1克脂肪和23.5克蛋白質,與白肉相似。帶皮熱量高達156卡路里、含8克脂肪。紐黑文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ven School)健康科學學院營養師里昂(Maggie Lyon)補充,黑肉硒含量較高,與鋅和鐵一起支持體內免疫功能和氧氣輸送,並提供抗氧化保護;她偏好黑肉,但感恩節選用白肉,容易配菜。總結來說,白肉、黑肉各有優缺點,可視個人健康目標及飲食搭配而選擇。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21 醫療.心臟血管
每個人血壓高的時間點都不同 醫建議血壓藥應在這時段前投藥
歐洲心臟學會(ESC)近期調整高血壓診斷標準,新增居家血壓當作判斷依據,135/85mmHg即可被診斷高血壓,醫院血壓則維持140/90mmHg。台灣則在2022年下修高血壓診斷標準,以居家血壓為依據,超過130/80mmHg則被認為是高血壓。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黃群耀表示,目前診斷血壓有三大方式,醫院測量、居家測量、24小時血壓偵測器。研究發現,民眾於醫院量測血壓常會受到白袍症候群影響,返家後血壓卻又回到正常值,因此,台灣2022年跟進美國,將居家血壓數值當作診斷高血壓的標準。歐洲的居家血壓建議高於台灣5mmHg,黃群耀指出,正負5在臨床上都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但是很多患者是血壓乖乖牌,偶爾在家量測血壓,一超過130/80mmHg就嚇得馬上就醫。事實上,控制高血壓最大的關鍵是「預防併發症」,如果連續三次以上,居家血壓都超過標準5mmHg以上,就必需要積極治療,初期介於臨界點,會建議先改善生活飲食習慣。年輕型高血壓 常舒張壓比較高黃群耀說,收縮壓與舒張壓「任一數值」只要超標,就可以被判定是高血壓。血壓是指心臟跳動後,將血液加壓,透過血管運輸到各器官,心臟收縮時產生收縮壓、心臟加壓時產生舒張壓,通常舒張壓的時間會比收縮壓長,曾有傳聞「舒張壓比收縮壓更重要」,但其實兩種血壓都很重要,兩種數值各自代表不同的意義。以臨床經驗來說,收縮壓比較高,大多是血管硬化、血管瓣膜類的疾病,僅收縮壓高於標準的患者,年紀大多比較大。如果是舒張壓比較高的患者,年紀通常比較輕,大多有著吃太鹹、少運動、嗜酒等習慣,因為體內水分不足,所以血液流動慢,舒張壓通常比較高。不過,導致血壓高的成因複雜,還得考量神經、荷爾蒙、壓力等因素。年紀大血壓高 易出血性腦中風網路流傳「老人血壓控制不需要太講究,且愈高愈好!」黃群耀說,老人血壓仍建議控制在140/90mmHg以內,最好達到130/80mmHg,會有此傳言,與2014年美國國家聯合委員會(JNC)公布的JNC7的指引有關,當初建議年齡大於等於60歲以上的族群,血壓僅需要控制在150/90mmHg,但更新的研究顯示,如果60歲以上血壓控制在150/90mmHg以上,會增加出血性腦中風的機率,後來立即修正此建議。黃群耀強調,血壓控制是為了對抗「高血壓併發症」,特別是亞洲人的血壓過高,容易引發中風,建議改善血壓最好的方式,仍是少油、少鹽飲食,同時多運動,再者才是使用藥物。近年對於血壓藥的使用,愈來愈趨向「客製化」,黃群耀表示,每個人血壓高的時間點都不同,像已故的行政院前院長孫運璿,他是在清晨時發生出血性腦中風,推測他高血壓的時間點是在清晨,如果他固定在下午服藥,血壓控制恐會不佳,即使現在的降血壓藥物都強調是「長效型」,但實際降血壓效果,僅有前16到18小時,並不是24小時。已被診斷高血壓者,黃群耀建議,應在每天不同時段於居家量測血壓,了解血壓的高峰與低峰,而血壓藥的投藥時間,應該是在自己血壓高峰前投藥,如清晨都是高血壓時段,應該於睡前服藥,才能達到「預防」高血壓併發症發生。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21 醫療.心臟血管
前警政署長猝逝…冷熱交替好發心血管疾病 醫揭發病前有一重要警訊
前警政署長張四良19日凌晨辭世,享壽83歲,由於不久前才與好友、部屬聚餐,席間並無異狀,驟然的噩耗讓人震驚。最近天氣多變,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提醒,環境冷熱交替時,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都會升高,患者發病前幾天或一、兩周,通常走路或運動時感到不適,建議民眾留意身體警訊,及時警覺與求助。最熱和最冷好發心血管疾病 發病前走路就不舒服衛福部統計,2021年急診20大疾病,包括頭(部)傷害、食道與胃和十二指腸疾病、泌尿系統其他疾病、流行性感冒(流感)及肺炎,其中缺血性心臟病位居第11名。洪惠風說,缺血性心臟病包括急性冠心病、慢性冠心病,其中心肌梗塞、不穩定型心絞痛,屬於急性冠心病。針對忽冷忽熱的天氣,洪惠風曾引述醫學雜誌《循環》(Circulation)的一項研究,天氣最熱和最冷時,包括中風、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升高,且冷比熱更可怕,兩者相差4至5倍。他也提醒,患者發病前的幾天或一、兩周,通常走路或運動時會感到不適。心肌梗塞病情十萬火急 拖久了很多後遺症另外,胸悶、胸痛,肩部、頸部、背部,甚至是下巴痛、左手痛、耳朵痛,或呼吸困難、疲憊、冒冷汗等症狀,可能都與心肌梗塞有關,行動或運動時,不適感能更明顯。洪惠風說,也有患者在發病前沒有症狀,只是突然胸悶、胸痛,接著心律不整倒地,此時若未及時接受心肺復甦術(CPR)或立刻送醫,很有可能因此死亡,「不是每個心肌梗塞的患者都救得回來。」洪惠風強調,心肌梗塞就像火燒房子般十萬火急,要把握每分每秒趕快就醫,越早把血管打通,被火燒掉的房子區域就越小,甚至可以幾乎完全康復,「但如果病情拖久了,就會留下很多後遺症,甚至死亡。」洪惠風說,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包括身體老化、罹患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患者,且若長期情緒不佳、壓力過大、飲食與作息不良、病毒感染、組織發炎等,發病風險就也愈高,而當心肌梗塞當下,救援的黃金時間非常重要,及時警覺與立刻求助,才能留住一線生機。
-
2024-11-20 養生.聰明飲食
冬天血壓易忽高忽低 吃鍋遵循「2少1多」、不要亂進補
秋末冬初,大家開始吃火鍋,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醫師黃晨祐提醒,天冷吃鍋溫差大,心血管高風險族群要小心,吃鍋應避開暗藏高鹽、高油、高熱量的湯底,否則會讓血壓飆升,刺激交感神經亢奮、血管收縮,易致心肌梗塞、急性梗塞性腦中風。心肌梗塞來得又快又急冬天是急性心血管疾病好發期,黃晨祐說,氣溫驟降時,血管收縮,使血流阻力上升,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和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的不穩定性。若是斑塊剝落,可能會引發中風、血栓,因此,一旦出現持續性胸悶、呼吸困難、單側突發無力或口齒不清等症狀時,一定要及早就醫,預防猝死意外。心肌梗塞往往來得又快又急,血管在完全堵塞之前,會出現胸悶、胸痛、下巴牙齦痠麻、左手臂痠麻、惡心、冒冷汗等訊號,即使休息或服用舌下含片後,症狀也不會有明顯改善。心肌細胞在心肌梗塞發生後約20分鐘後會進行不可逆的壞死,此時需要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及早打通阻塞的血管。冬天血壓易忽高忽低 多記錄居家血壓天氣逐漸寒冷,人體血管收縮功能相對變差,低溫可能直接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室內外溫差也可能導致血壓波動。黃晨祐提醒,高血壓患者必須注意,不論年紀及性別,每天居家量測血壓要控制在收縮壓130、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下。冬天的血壓容易忽高忽低,黃晨祐強調,高血壓患者應多記錄居家血壓,回診時和醫師討論必要的高血壓藥物微幅調整,避免血壓過度上升;抽菸者及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按時服藥之外,必須定期追蹤各類膽固醇數值、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腎功能肌酸酐指數等。在飲食部分,不要亂進補,以免疾病惡化。吃鍋2少1多 避免身體水腫黃晨祐說,鍋物含有大量的鹽,攝取過量容易讓水分留在身體裡,造成水腫及心臟、腎臟負擔,因此,吃鍋不需特別強調進補,少喝湯、多吃青菜及魚肉,也少沾口味過鹹的佐料。若真的想吃鍋,建議避開高油脂的肉類以及加工火鍋料,火鍋湯底則以昆布、柴魚風味的清湯為主。
-
2024-11-19 醫療.腦部.神經
睡眠中拳打腳踢、大吼大叫是怎麼了?教授揭該如何應對與處置
讀者張小姐在2024-11-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最近與家人一同去韓國旅遊時,意外的發現家父有快速動眼期行為異常(RBD)。當晚跟家父同睡一房的姊姊跟媽媽都被吵到睡不著,因為爸爸會大聲的說夢話、拳打腳踢,隔天還跟我說有背部拉傷,我想應該也是快速動眼期時,無法控制身體躁動而造成的肌肉拉傷。我在網路上查詢,這個病症無法治療,只能吃藥控制以免晚上因動作過大而受傷,後續也可能發展成帕金森氏症或路意士體失智症,我查克里夫蘭診所的網站,上面也說機率非常高,幾乎是八成以上會有這樣的發展。……想知道您有什麼建議。我會分成兩部分來回答張小姐的提問。第一部分是梅約診所提供的資訊,第二部分是最新的研究論文。為了簡單明瞭,我會用RBD來代表快速動眼期行為異常,用PD來代表帕金森氏症。梅約診所的資訊RBD的危險因子:1.年齡超過50 歲的男性— 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被診斷出患有這種疾病,尤其是50 歲以下的女性,年輕人和兒童也可能患上這種疾病,通常與發作性睡病、抗憂鬱藥物的使用或腦瘤有關。2.患有某種類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例如PD、多系統萎縮症、中風或路易體氏失智症、帕金森氏病或多系統萎縮。3.患有發作性睡病,一種慢性睡眠障礙,其特徵是白天極度嗜睡。4.服用某些藥物,尤其是新型抗憂鬱藥,或使用或戒斷藥物或酒精。5.最近的證據表明,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也可能存在一些特定的環境或個人風險因素,包括職業農藥接觸、務農、吸菸或先前的頭部受傷。RBD的治療:身體保護措施:1.床邊地板加上墊子。2.床邊加裝護欄。3.清除臥室中的危險物品,例如尖銳物品和武器。4.移開床邊的家具和雜物。5.保護臥室窗戶。6.與床伴睡在單獨的床或房間裡,直到症狀控制。藥物:褪黑激素:可能有助於減輕或消除您的症狀。褪黑激素可能與氯硝西泮一樣有效,通常耐受性良好,副作用很少。氯硝西泮(Klonopin):這種處方藥物通常用於治療焦慮症,也是治療RBD的傳統選擇,似乎可以有效減輕症狀。氯硝西泮可能會引起副作用,例如白天嗜睡、平衡能力下降和睡眠呼吸中止惡化。最新論文:2024-3-1: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Management and Prognostic Counseling(RBD:管理與預後諮詢)。患者應考慮使用能減輕 RBD 症狀的藥物,如褪黑激素、氯硝西泮(clonazepam)、普拉克索(pramipexole)和卡巴拉汀(rivastigmine)。2024-5-1:Treatment of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with trazodone: report of 3 cases(曲唑酮治療RBD的3例報告)。睡前服用 50-100 毫克曲唑酮 (trazodone)4-6 個月可帶來顯著的臨床改善。這些病例強調,曲唑酮可以作為RBD的治療方法。2024-7-1:Minimal effect of long-term clonazepam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solated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長期服用氯硝西泮對孤立性RBD患者認知功能影響很小)。沒有證據顯示長期使用氯硝西泮與 RBD 患者認知能力下降有關。2024-9-9:Caus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ea Consumption and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飲茶與RBD之間的因果關係:孟德爾隨機研究)。飲茶與 RBD 之間存在強烈的因果關係,表明飲茶可能是預防 RBD 發展的保護因素。2024-9-14: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kinson’s Disease and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帕金森氏症與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關係的研究進展)。先前的研究顯示PD和RBD之間存在密切關係。 RBD除了是PD的前驅症狀外,對PD患者的預後也有重大的負面影響。這種內在聯繫顯示PD和RBD之間存在雙向關係。從梅約診所的資訊和上面5篇論文(以及其他資訊和未列出的論文)可以看出,clonazepam是一個最常被用來控制RBD的藥物,效果也非常好。但是,clonazepam在美國是管制藥物,因為它有成癮性,會被濫用。Trazodone是另一個廣泛被用來治療失眠的藥,好處是沒有成癮性,所以張小姐可以考慮勸父親試試看(需要醫師處方)。原文:睡眠拳打腳踢大吼大叫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9 養生.抗老養生
阻肌肉流失、維持大腦認知…中年的你每周必吃5種高營養食物
人過了中年,身體代謝變差,吸收營養的能力也沒那麼好。因此,真的不能像年輕時那麼常吃超加工食物,要盡可能吃營養價值高的「全食物」,否則很快大小毛病都會跑出來。《The Telegraph》建議中年族群每周應該要吃5種高營養價值食物。中年常見5類疾病而要知道該吃什麼食物,得要先了解,中年50歲後經常遇到的健康問題。許多人中年後的樣態都是胖胖的福相,因此最常見的莫過於肥胖帶來的代謝症候群。更嚴重的則是三高、心血管疾病。而肌肉流失、肌肉質量減少…逐漸衰老的問題伴隨而來的則可能是骨質疏鬆症、骨關節炎等。癌症雖可能不是中年族群特有,但中年後罹癌的機率亦增加不少。還有現代人最怕的失智症,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有助維持大腦認知功能快速下降。.代謝症候群.三高、心血管疾病.肌肉流失、骨質疏鬆症.癌症.認知功能障礙、失智症因此,此時的你已經不再適合經常大魚大肉了,因為你身體的能量已隨著肌肉質量的減少而減少。你也不適合再吃太多超加工垃圾食物了,因為你的代謝已經不復年輕快速了。此時的你,應選擇營養豐富的「全食物」,尤其是含有健康脂肪、瘦肉蛋白、纖維和健康衰老所需的關鍵微量營養素,如維生素B、維生素D、鈣…等的食物,將有助於保護你免受衰老疾病纏身。5類日常食物滿足中年健康營養需求1.雞蛋目的:防止肌肉流失雞蛋是蛋白質和健康脂肪以及必需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是防止肌肉流失的營養關鍵。蛋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B12、硒和膽鹼。振興醫院營養師陳韻婷曾受訪表示,正常情況下,健康成人每天吃2至3顆是可以的。不過針對高膽固醇、慢性腎臟病導致血磷高的患者等族群,雞蛋攝取量就會建議一天1顆為限,並採無油烹調,因為雞蛋比較容易吸油,最好以蒸蛋、水煮蛋等烹調方式,取代煎蛋或炒蛋方式;慢性腎臟病族群,需要控制蛋白質份量,雞蛋的的份量,要中和在日常飲食中,和魚類、豆類等蛋白質做到總量控制;體內「磷」含量高的,就建議不吃蛋黃、選蛋白就好。2.魚類目的:緩認知能力下降鮭魚、鯖魚、鯡魚和沙丁魚等油性魚類(oily fish)含有EPA和DHA等omega-3脂肪酸,是中年所需的關鍵營養素之一,具抗發炎及抗氧化作用,能維持大腦認知功能,及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中風風險。含優質蛋白質的魚類建議每周吃1次,每次約3至5份,每份約30公克。3.番茄目的:對男性攝護腺有益50歲中年男,大約每兩人就有一人有攝護腺相關問題,攝護腺癌也是50歲以上男性最常見癌症之一,研究顯示,常吃或是過量高脂肪食物,會提升攝護腺癌發生率。而多吃富含茄紅素的食物,如番茄、或紅辣椒等,其所提供的強大抗氧化劑有助保護攝護腺。但要如何才能吃到豐富的茄紅素?以番茄而言,記得加油添醋再加熱,加了油煮熟的番茄炒蛋,比生吃的等量番茄要多了7倍茄紅素。4.豆類目的:改善心臟健康豆類富含纖維與蛋白質,可取代部分肉類降低飽和脂肪攝取量,每周吃3次,每次約60公克。心血管疾病是50歲以上男性的大敵;而女性在停經後由於雌激素下降,患心臟病的風險也大增。足夠的纖維攝取,在預防心臟問題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清除膽固醇、降低血壓,以及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5.羽衣甘藍(包含花椰菜、包心菜、青江菜和高麗菜等)目的:強健骨骼羽衣甘藍與台灣常見的高麗菜、青花菜、包心菜、花椰菜等,都屬於十字花科家族的蔬菜,含有維生素A、C、K、β-胡蘿蔔素、鈣、鉀、鎂、葉酸、膳食纖維、蘿蔔硫素等,是天然的抗氧化劑,護心、保骨、抗發炎的明星蔬菜。其中維生素K更是中老年人族群重要的營養素,這種缺乏與許多慢性病有關,包括骨質疏鬆症、心血管疾病和骨關節炎。【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15 焦點.健康知識+
體重減輕多少不正常?不明原因體重下降當心可能是這十種疾病!
減重許多人一直嘗試努力卻不見得做的到的事。而如果沒有刻意減肥,體重卻明顯下降,這樣的情況並不尋常,可能暗示潛在的健康問題,從癌症、胃腸道到心理健康都有可能。體重減輕多少是不正常?由於荷爾蒙、水分滯留和其他生理心理因素,體重每天可能會變化0.5~1公斤以內。體重明顯下降的情況並不常見,但在不改變飲食量、不加強身體活動或不嘗試減肥的情況下,當體重在半年內減少5到10公斤,或是原來體重的5至10%時,便屬於不正常,此時體重減輕已成為問題。根據《Health Day》訪問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臨床營養學部高級營養師Christine Goukasian指出,「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是一個危險信號」,雖然並非所有情況都不正常,但任何持續或不尋常的症狀也暗示著潛在的健康問題,從癌症、胃腸道到心理健康障礙都有可能。《元氣網》以下整理來自各醫師的診斷說法、《Health Day》的研究數據,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可能是以下這些疾病。癌症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數據,這是無意中體重減輕的第一大原因,大約十分之四的癌症診斷都是這樣開始的。體重下降不僅是晚期癌症的徵兆,患有早期腸癌、胰臟癌、胃癌和肺癌、淋巴癌等癌症患者的體重也會減輕。腸胃及消化道疾病10% 到 20% 的意外體重減輕歸因於飲食失調導致腸胃道問題,例如慢性腹瀉、發炎性腸道疾病、消化道潰瘍、麩質過敏(麩質不耐症)或過度使用瀉藥等。身體消瘦伴隨腹瀉,食欲差,消化功能差,有可能是消化性潰瘍、便秘、結腸炎、發炎性腸道疾病、消化道潰瘍、麩質過敏(麩質不耐症)等消化道疾病,或過度使用瀉藥導致。甲狀腺亢進國泰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莉棋曾受訪表示,女生如果沒有執行減重計畫,體重卻不明原因減輕,很可能是罹患甲狀腺亢進。甲狀腺亢進多發生在年輕女性,通常是家族遺傳,但並非每一個人都會發病,誘發因素多與「壓力」有關。厭食症甲狀腺亢進症狀以手抖、容易喘、心悸、盜汗、體重減輕作為表現。甲狀腺亢進症狀較難察覺,等到出現明顯的手抖、心悸等,往往已經超過三個月以上,且即使是體重減輕,也常被認為是一件「開心的事」,不會被在意而錯過就醫時機。因此,大多數的甲狀腺亢進患者都是健康檢查時才會被揪出。糖尿病黃莉棋指出,另一種體重減輕最常見的原因則是糖尿病,糖尿病典型的症狀為「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和體重減輕。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分泌異常,使葡萄糖進入細胞的作用喪失,身體容易無法獲得足夠能量,以致於體重減輕。糖尿病前期的病人,通常不會有體重減輕的症狀,而是正式進入糖尿病後才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焦慮、憂鬱、強迫症、厭食症和壓力等心理健康問題也可能影響食欲。營養師指出,如果你對吃飯或睡覺沒有太多興趣,以至於錯過了吃飯,那麼你就會減肥。而一些用於治療精神健康障礙的藥物也可能會影響食欲、味覺和嗅覺,並導致體重減輕。牙口問題例如牙齦疾病、假牙不合、吞嚥困難,味覺退化等問題,都可能造成進食不舒服,導致食欲減退。肌少症/衰弱症體重不明原因下降,活動力變差,有可能是衰弱症或肌少症前兆。肌少症好發在營養不良、缺乏運動、糖尿病友等年長族群。這些失能前的表徵,除了及早診斷,最好落實規律運動,及配合補充蛋白質,以延緩疾病發生。每周333─運動3次、每次30分鐘、每次每分鐘最高心跳數達130下,有助延緩體能衰弱、至少保住肌肉不流失。神經系統疾病除了老化之外,65以上老年人體重變輕,還可能潛藏如腦中風、失智症、帕金森氏症、老人憂鬱症等風險,這些藉由影響身體活動、情緒、感覺及認知,近一步導致食欲、吞嚥及食物攝取能力下降。其他疾病其他還包括慢性感染或發炎疾病,如肺結核、愛滋病、自體免疫疾病等,以及心、肺、腎、神經系統的疾病、藥物的副作用,皆有可能導致體重減輕。體重驟降該看哪一科?大家平時應多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況,養成定期量測體重、血糖與血壓的習慣,才能早期發現異常揪出疾病。若莫名其妙的體重減輕,一定要找出病因,如果就醫仍找不出原因,可以先觀察一二個月,若體重有回升跡象可以解除警報;但若是其他疾病引起,疾病則會慢慢「現出原形」,一旦出現其他症狀就要盡快就醫。至於體重驟降該看哪一科?建議可以先看家醫科,讓醫師藉由問診找出問題,而不是去做健康檢查。【參考資料】.《Health Day》.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14 醫療.泌尿腎臟
重訓+高蛋白飲食=NG護腎運動!醫建議的最佳護腎運動是它
高油、高鹽飲食,加上作息不正常,都可能傷害腎臟健康。一名診斷為腎臟病第三期的男子,見到健檢報告紅字,開始積極運動養腎,但他只做重訓,且為了長肌肉採高蛋白飲食,醫師告知此為「NG運動」,高蛋白飲食加重腎臟負擔,重訓難達到全身血液循環,建議腎臟病患者應採取有氧運動,每天20分鐘可達護腎效果,延遲洗腎時機。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台灣洗腎人口破9萬人,位居全球前三名,且加上高齡化社會,未來腎臟疾病患者可預期會愈來愈多。慢性腎臟病分為五期,第一期為早期、第五期是腎功能耗損最嚴重者,進入洗腎皆為第五期患者。避免進入到洗腎階段,坊間很多「護腎心法」,最有效的方式僅有三個:藥物及飲食控制、規律作息、規律運動。護腎的最佳運動為「有氧運動」護腎最佳運動為「有氧運動」,顏宗海表示,肝臟與腎臟都是血管密集器官,血液循環能幫助器官代謝物質,有氧運動屬於全身性運動,大幅增加血液循環,不只對腎臟好,對於其他的身體功能也是利多。腎臟病友運動千萬要適量,不能「過量」,過度有氧運動,可能造成橫紋肌溶解症,橫紋肌極速損傷,讓肌肉的蛋白質及肌球蛋白滲漏,過程中會代謝出具有腎毒性的物質,反而會增加腎臟的負擔。腎臟病友不建議重訓同理,腎臟病友也不建議重訓,重訓難以像有氧運動有全身血液循環效果,且容易過量運動,加上重訓者大多希望「增肌」,採取高蛋白飲食,高蛋白就對腎臟是負擔,如果腎功能已經不佳,恐適得其反。顏宗海表示,建議腎臟病友少吃高磷食物,如泡麵、餅乾、飲料,磷由腎臟代謝,腎功能不佳,磷會堆積在腎臟內,容易導致高血磷症,初期會有皮膚癢、骨頭痠痛等症狀,長期容易導致血管鈣化,增加中風機率。根據統計,最容易導致洗腎疾病,依序為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絲球腎炎、多囊腎以及腎結石。顏宗海表示,高齡化社會,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患者會愈來愈多,也讓腎病候選人增加,呼籲國人對於飲食以及生活作息得多加關注,規律運動也應納入日常的習慣中。
-
2024-11-13 焦點.健康知識+
打嗝怎麼辦,怎麼讓打嗝停止?偏方效果因人而異 醫指點1招非常有效
打嗝打不停怎麼辦?許多人都有短促小「ㄜ」的打嗝經驗,但如果持續打個不停,既尷尬又困擾。日前有益智節目分享「手指戳肛門」能治打嗝的作法,引發網友熱議及實測,並分享「真的有效」心得。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表示,有一些治打嗝的偏方,在無害情況下試試無妨,但如果打嗝已經造成身體不適,應該就醫找出根本原因。打嗝原因多 通常是短暫性生理現象朱光恩說,打嗝有許多原因,包含胃食道逆流、吃太飽、吃了容易脹氣的食物、食道潰瘍,以及進食時說話導致過度換氣等。打嗝的機制是橫膈膜收縮異常,上述原因都會讓橫膈膜不自主地短暫抽動,進而肌肉收縮、聲帶關閉,發出「ㄜ」的聲音。打嗝通常都是短暫性的生理現象,不過,有些狀況會造成連續性打嗝,例如中風、肌肉或神經過度刺激、情緒壓力等。朱光恩提醒,若是止不了打嗝,可能要靠肌肉鬆弛劑、鎮靜劑、止痛劑,甚至是抗精神病藥物來治療,讓橫膈膜不要一直持續收縮,保持在放鬆狀態。治打嗝偏方 效果因人而異打嗝通常很短暫,一下子就會消失,經常打嗝有可能是身體的嚴重警訊,朱光恩說,打嗝超過3天以上,一定要就醫治療。以肝癌來說,肝臟靠近橫膈膜的位置,腫瘤壓迫到橫膈膜時,會出現嗝不停的症狀;胃腫瘤也會引起胃擴張,肋膜癌、食道癌、胰臟癌的腫瘤大小也可能影響橫膈膜的收縮。坊間流傳許多治打嗝的偏方,朱光恩表示,效果因人而異,關於「手指戳肛門」的方法,並沒有文獻資料證實。至於網友實測後大讚有效,他認為跟按摩的原理一樣,刺激神經起到反射作用,減緩了打嗝頻率。朱光恩分享,「深呼吸」治打嗝非常有效,放慢速度吐納,使橫膈膜收縮得更深,並帶進更多的氧氣,保持均勻規律,其作用為抑制橫膈膜的收縮。日常要避免打嗝,應注意吃東西細嚼慢嚥、進食時少說話、少喝碳酸飲料及少吃產氣食物,多補充好菌緩解胃部不適。
-
2024-11-12 醫療.心臟血管
颱風來襲恐讓心臟疾病患者增 心臟專科醫師告訴你發生原因
準颱風「天兔」未來若生成,將成為西北太平洋史上首次於11月出現四颱並立的情況。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表示,一旦颱風逼近台灣,隨著環境因素變化,對身體來說都是一種衝擊;臨床觀察發現,颱風來襲前後,心臟疾病患者略有增加,此與環境因素改變、身體壓力上升,進而衝擊心臟有關。林謂文說,每當有颱風接近台灣,隨著氣壓、氣溫降低、濕度上升、風速增加等改變,身體的體感溫度同時會降低,這時身體壓力上升,會刺激交感與中樞神經,身體啟動防禦機轉,並分泌壓力荷爾蒙,以克服外在環境的挑戰。但壓力荷爾蒙會刺激心臟,造成心跳變快、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而出現顫抖、心悸等症狀。林謂文指出,若有心血管、慢性疾病病史者,可能會出現顫抖、心悸等症狀,血壓有較大波動,這時應多提高警覺。所謂血壓波動較大,是指如收縮壓從120毫米汞柱,一下子飆升至180毫米汞柱,一下又回落至120毫米汞柱,血壓一來一往,尤其是血壓飆升時,常感到身體不舒服,若合併血管較為脆弱或內皮受損等,容易形成血栓,並引發腦中風、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甚至是主動脈剝離等意外事件。林謂文說,臨床觀察發現,颱風來襲前後,心臟疾病患者確實略有增加,病情可能有血壓失控、心臟衰竭或惡化、心血管疾病復發等,建議年長族群於天氣變化時,應避免外出,盡量待在家中,室內溫度應維持在攝氏20至24度,濕度依個人感受不同,多維持在50%至70%,如果有外出需求時,慢性病、心臟病史者應做好身體保暖,避免發生心腦血管意外事件。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0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檢測不可少!診斷糖尿病前期3至5年內 25%恐成為糖尿病患者
三餐不正常、肥胖、情緒壓力、營養失衡、人口老化等,都使人陷入「高血糖」危機,一旦罹患糖尿病,與洗腎的距離就會快速拉近。醫界近年雖不斷推動「三多一少」的糖尿病自我檢測症狀,但通常有三多一少症狀時,血糖都已「不可逆」,而糖尿病前期大多以「無症狀」出現,醫師建議,40歲以後,每個人都應該做血糖檢測,可在糖尿病前期即開始控制,透過飲食運動控制,幫助血糖逆轉。出現「三多一少」症狀,多已是嚴重糖尿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預估,2045年全球糖尿病人口將突破6億人。國衛院調查,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過去約落在10%,2019年時已破11%,且持續攀升,目前粗估糖尿病人口約有230萬人,且不包含「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林口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嘉鴻表示,人體的血糖變化,難透過症狀即時反應,雖然醫界不斷宣導糖尿病會有「三多一少」症狀,吃多、喝多、尿多,加上體重減少,但當三多一少症狀出現時,通常都已是嚴重的糖尿病患者。臨床上見到許多高血糖患者,生活中幾乎是「無症狀患者」,也讓國人對於血糖的變化毫無病識感。高血糖對於血管的傷害極大,血液因糖分過高變得濃稠,血流不像過去可以順利運行,輸送氧氣、營養等效率變差,高血糖者容易感到疲憊、口乾舌燥,血管分布密集的器官,如腎臟、眼睛、腸道等功能皆會受到影響。而且高血糖也會讓血管壁上囤積多餘的膽固醇,增加血管硬化、腦中風、心肌梗塞的機率。糖尿病前期的數值定義,並未因年紀而放寬。糖尿病的定義為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飯後血糖在200mg/dl以上、糖化血色素在6.5以上。此時,血管通常已出現不可逆的傷害,需要靠藥物並搭配控制飲食運動,降低高血糖導致併發症的風險。近年健康檢查盛行,不少人血糖雖高,但未達糖尿病數值的標準,此時被稱為糖尿病前期,其數值為空腹血糖在101到125mg/dl間、飯後血糖在141到199mg/dl間、糖化血色素為5.7到6.4間。林嘉鴻表示,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高,且身體已經快要控制不了血糖變化,若不控制飲食生活習慣,據統計,約有25%的機率會在3到5年內,成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罹病風險因子中,有一項是「年紀」,年紀愈大血管的彈性愈差,也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林嘉鴻說,目前定義糖尿病患者或是糖尿病前期的數值定義,並沒有因年紀差異,給予年長者較寬鬆的數值,血糖愈高,對於器官的影響是絕對的,血糖能降到正常值,愈能降低併發症的風險。前期還不需用藥,首要積極做飲食控管。若透過健檢等方式,得知自己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林嘉鴻表示,第一時間還不須用藥,但要「積極」做飲食控制,少糖、少油、少澱粉,以低升糖指數(GI值)的食物為主,主食可以從白米飯改為全麥穀類,多吃纖維高且低糖的蔬果,如番茄、花椰菜等。不過,現在的食物「地雷」太多,像蔬果汁看似少糖少油,如果加到高糖分的水果,如鳳梨、芒果,一杯蔬果汁也可能成為「控糖殺手」。低GI食物多是纖維高、低加工、非精緻類型。GI值是指食物吃下肚後2小時,血糖上升快慢數值指標,以0到100作為呈現。民眾常會誤以為低GI食物就是「熱量低」,事實上不然,低GI食物是指人體吸收較慢,不易讓人體血糖快速飆升的食物,不代表熱量低,例如一小條蒸地瓜,熱量如同一碗白飯。低GI食物通常是纖維高、加工程度低、非精緻食物,烹調方式是用蒸、煮、烤,需多咀嚼的食物。林嘉鴻表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如果飲食控制三到六個月,血糖絲毫沒有下降,此時就要考慮用藥;如果用藥後血糖恢復到正常值,是有機會擺脫糖尿病,但後續的飲食控制仍需要持續,暴飲暴食、高油高糖仍會讓血糖再次飆高。他也提醒,年過40歲,應每年定期做血糖監測,特別是家族內有人有三高、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者,都屬於糖尿病高風險對象。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0 醫療.新陳代謝
身材纖瘦的人不會罹患糖尿病?吃藥、打胰島素久了就得洗腎?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全球糖尿病人口不斷增加,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的糖友超過250萬人,且每年以新增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而併發症多的糖尿病也長期位在國人十大死因之列。關於糖尿病有不少迷思,也不斷有新的研究指出生活飲食習慣與糖尿病的關係,當被醫師宣告處於「糖尿病前期」,又該如何扭轉血糖危機?Q:體態纖瘦的人比較不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A:體重與第二型糖尿病沒絕對關係,但是有相對關係。雖然肥胖的人罹病的機會高,但是瘦的人如果飲食習慣不正確,仍然有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體態標準卻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通常和基因、生活方式或是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Q:糖尿病患吃藥、打胰島素久了,會走向洗腎?A:造成洗腎的原因很多,但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血糖長期控制不良為導致洗腎的最大原因。吃藥跟打胰島素的目標都是希望能把血糖控制好,只要願意與醫療團隊好好配合,搭配理想藥物治療與合適的飲食及運動控制,可以降低最終腎衰竭洗腎的機率。Q: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一旦開始吃藥打針,一輩子就無法停藥了?A:第二型糖尿病友的藥物與胰島素針劑增減,最主要還是要依照病友身體的情況來調整。如果在正確的醫囑下服用藥物與施打胰島素,搭配合適飲食與運動控制,能慢慢將醣化血色素降低到6.0以下,可以與醫療團隊討論逐步減少藥量;也有少部分比例的患者,在改變生活型態與減重之後可以完全停藥。不過,停止藥物使用之後,還是要定期規律檢查血糖。提醒糖友不要隨意停用藥物,以免控制不良的血糖影響身體健康,建議要依照醫療團隊的指示服用與調整藥物,對自己的健康才有保障。Q:糖友嚴格控制飲食,不吃碳水化合物和甜食,就可以不用吃藥?A:糖尿病友吃藥的目的是為了改善身體調整血糖的功能,藥物是幫手不是敵人。糖尿病友藥物的調整,必須仰賴每三個月抽血檢驗醣化血色素來調控。如果醣化血色素控制良好,可以與醫療團隊討論是否能減少或是停藥。糖尿病是個需要長期控制的疾病,除了藥物治療外,飲食控制也非常重要,可與醫療團隊中的醫師和營養師討論。Q:如果不小心吃了太多醣分,只要增加藥量就可以穩定血糖?A:糖尿病口服藥物的種類繁多,有長效型與短效型,每一種發揮藥效的時間不一定,作用機轉也不同。如果患者自行在大餐後增加藥物份量,在不了解藥物作用的情況下,可能造成低血糖昏迷,危及生命,所以絕對不是吃加倍的藥物就可以放心吃大餐,病人萬萬不可擅自調整藥量。糖尿病友還是建議定時定量的飲食與規律服用藥物,才是控糖最大的重點。Q:糖尿病患只會有高血糖問題,不會有低血糖問題?A: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以高血糖的問題為最多,但是也有少部分第二型與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會發生低血糖的情況。發生的原因最常見於感染、心肌梗塞、中風等等狀況。除了身體出狀況外,也有可能是服用過量的降血糖藥,或是施打過量的胰島素。口服藥物與胰島素注射劑量與時間都必須正確,如果發生低血糖的情況,要找醫療團隊了解原因,避免再次發生。另外,也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經常測量血糖,了解自身血糖的變化。提醒糖友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要因為工作忙碌或刻意減肥,造成血糖不穩定而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糖尿病不是絕症,只要能找到優秀的醫療團隊(醫師、糖尿病衛教師、營養師、藥師),定期抽血檢查血糖與肝腎功能之外,每年固定做眼底攝影檢查與足底神經學檢查,搭配上腹部超音波、心電圖與肺部X光,合適的藥物與飲食運動控制,還是可以擁有精彩的人生。諮詢/林信佑診所院長、桃園市糖尿病共照網醫師林信佑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8 醫療.精神.身心
失眠要看醫生嗎?睡眠門診在看什麼?睡眠醫學專家告訴你:這9大族群可進行5個檢查
睡眠障礙一直是困擾不少人的健康問題,但卻不知道要掛哪一科...其實專家建議,可以前往睡眠門診諮詢!什麼是睡眠門診?思維睡眠醫學中心總院長江秉穎醫師為您解析睡眠門診是什麼。什麼是睡眠門診?只要有急、慢性失眠(持續時間少於一個月者為急性失眠,超過一個月以上就稱慢性失眠)、睡眠呼吸中止、週期性肢動症、夢遊、快速動眼期行為異常、異睡症、猝睡症、時差、輪班工作等問題者,若影響平日生活作息者,都可以前往睡眠門診諮詢。 在門診中,醫師除了會依據睡眠障礙的症狀做診斷,還會安排各種檢測,以確定睡眠問題的具體原因。透過確定的診斷,醫師可以針對疾病進行治療。 根據思維診所衛教資訊顯示,睡眠門診會進行以下檢查: 1. 整夜睡眠多項生理檢查於醫療院所逕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腦 波圖、眼動圖、下顎肌電圖、心電圖、口鼻呼吸氣流、胸腹呼吸動作、血中含氧濃度、睡覺姿勢等。 2. 連續正壓呼吸器測定 連續正壓呼吸器測定包含整夜睡眠多項生理檢查與配戴正壓呼吸器進行壓力檢定。在整晚的檢查期間,睡眠技師根據儀器顯示的訊號調整受檢者最適當壓力以消除各種影響睡眠之呼吸事件。 3. 白天多次入眠檢查檢查前請填寫愛普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接著進行5次短暫睡眠測試。每次的檢查時間約為20至35分鐘,每次檢查時間相隔2小時。檢查項目包含腦波圖、眼動圖、下顎肌電圖、心電圖。 4. 24小時血氧監測使用24小時血氧監測器進行居家檢測。先記錄2小時正常非睡眠狀態、無劇烈運動時的血氧濃度,再全程記錄睡覺時血中氧氣濃度。 5. 腕錶式睡眠記錄器配戴腕錶型活動記錄器,進行6-7天居家檢測生理睡眠週期。睡眠障礙的風險?睡眠障礙不僅影響失眠,長期下來還可能導致慢性病的發生,如心臟病、高血壓、中風、三高、失智等。若沒有解決睡眠障礙的根本原因,僅使用藥物壓抑症狀,慢性病還是會持續發生。 另外,「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是種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導致睡眠中缺氧,白天精神無法保持良好,重要的是,由於呼吸無法放鬆,睡眠結構可能會受到影響。如果出現呼吸中止,不僅會導致缺氧和睡眠結構不完整,還會影響白天的精神狀態 除了造成心血管問題和認知功能不佳外,睡眠障礙還可能導致肥胖問題。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差時,人們更傾向於通過進食來補充能量。此外,睡眠障礙還可能影響身體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造成飢餓激素上升、飽滿感素下降,以及腎上腺皮質醇水平升高,這些因素都會促使脂肪堆積和胰島素抗性的形成,進而導致中央性肥胖和代謝異常,使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風險增加。失眠就吃安眠藥?小心潛藏的風險在面對入睡困難時,許多人可能想到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服用安眠藥」,根據統計,2022年健保給付安眠藥為11.2億顆,但安眠藥也可能對人體造成潛在危害。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的數據,連續使用安眠藥3到6個月以上,可能增加失智風險高達三成;而超過六個月以上到一年,失智的風險甚至可能增加到兩倍。此外,安眠藥的長期使用也可能使惡性腫瘤(如腦癌、食道癌、胰臟癌等)的風險增加近2倍。 江秉穎說「睡眠障礙其實比心臟病還要複雜!」也因安眠藥屬於管制藥物,包括抗憂鬱、抗焦慮和鎮靜劑等,開藥只是治標而非治本。對於睡眠問題,正確的診斷非常重要,而非直接服用安眠藥。 責任編輯:陳宛欣核稿編輯:林勻熙延伸閱讀: 一直拉肚子怎麼辦?6警訊快就醫!一表區分急性和慢性腹瀉,教你7型態大便分類法 40歲後,三成女人會漏尿!3個「下半身運動」:預防漏尿、內臟下垂,從此不虛冷
-
2024-11-08 焦點.杏林.診間
如何告訴家屬,6歲孩可能一輩子臥床?病情告知先考量2件事
6歲的小莉,因為先天性心臟病和氣管狹窄來我們醫院進行氣管手術,處理氣管問題後,卻意外發生了急性肺高壓和心臟衰竭,我趕緊推著超音波儀器來到病床旁,看見小莉的心臟因急性肺高壓極度脹大。不久後她的心跳停止了,團隊立刻進行胸部按壓並放置葉克膜。這是我和小莉的第一次相遇。6歲小莉放葉克膜後腦中風 可能一輩子臥床葉克膜置放後,小莉被轉送到心血管外科加護病房繼續照護。團隊為小莉進行開心手術,幸運的是手術結束後她可以直接脫離葉克膜,然而當我們逐步減少鎮靜劑劑量,卻發現她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非常微弱,經過電腦斷層檢查,我們確診她發生了大面積腦中風,立即會診神經科醫師。神經科醫師檢查後,對我說:「根據我的經驗,她可能一輩子臥床,生活無法自理。」他搖搖頭並嘆了口氣:「要我幫你們跟家屬解釋嗎?」我婉拒了他的好意,我想還是由我來向家屬統一解釋。這週來小莉的媽媽每天都準時來看她,握著她的手,唱歌給她聽:「妳笑起來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樣,把所有煩惱、所有憂愁通通都吹散。」我們知道小莉的情況不佳,因此常讓媽媽多留一會兒。午飯過後,媽媽依然守在旁邊,並且手上多了數張拭淚的衛生紙。當我們奮力地從死亡深淵中爬起並抓住懸崖邊緣。此時我們希望看到的是陽光呢?還是一道暴雷又將我們擊落?我想著腦海中的這畫面,對媽媽說:「雖然孩子的大腦右半部因急救而損傷,但孩子還年輕,成長和可塑性都很大,我們仍然有希望。」媽媽流著淚,但擦乾眼淚後她依然堅強地和我們一起,努力幫助小莉找到她的陽光:小莉在加護病房住了半年,我們見證了她清醒後的大哭、她第一次自己拿湯匙吃飯,甚至重新站立和走路的過程。多年過去了,媽媽還是時常發來小莉的照片和影片,甚至在我生日當天送上第一個生日祝福:小莉唱的生日快樂歌!每次看到孩子的笑容,我總會想起那首歌:「妳笑起來真好看」。這段經歷讓我反思,醫護不是全知全能,即便拚盡全力也無法保證所有的疾病都是完美結局。告知病情的藝術在此時更加重要,是維持醫病關係和讓醫病一同攜手努力的關鍵。然而到底如何告知病情才是好方式呢?告知病情優先考量病人及家屬感受依照《病人自主權利法》,醫師應在適當時機及方式下告知病人病情,但並未具體規範何為「適當」。《生物醫學倫理原則》提到,醫護人員有責任妥善「管理資訊」(manage information responsibly),有時需要分階段地告知。在這種情況下,美德可能比單純依循責任或權利更為合適(virtues may guide professional conduct better than obligations or rights)。因此,我建議在告知壞消息時,應先考量病人及家屬的背景、知識、情緒負荷以及韌性。並且醫護人員也可以通過深入的自我省察(Self-reflexiveness)反思自己在乎什麼?有無懼怕?同理心的剩餘狀態。再決定採取全盤、分段或限制性的告知方式,這樣才能讓醫病關係更加彈性並充滿溫度。
-
2024-11-08 醫療.心臟血管
控制血壓真的不困難 新研究揭每天多做一事5分鐘就有助降血壓
運動普遍與保持健康的血壓密切相關,但實際上該如何做才真的有助降血壓?近期刊登在《循環》(Circulation)期刊的新研究表明,僅在日常運動習慣中增加幾分鐘的劇烈體能活動就能達成目標。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志願者的日常行為分為6大類,包括:1.睡覺。2.久坐行為,例如坐著。3.慢走,步頻小於每分鐘100步。4.快走,步頻每分鐘100步以上。5.站立。6.進行更劇烈的運動,例如跑步、騎自行車或爬樓梯。然後,他們使用這些數據來估計用一種活動取代另一種活動的影響。日常活動有助控制高血壓藉由分析超過14000名參與者的數據後,研究人員發現每天額外5分鐘的爬樓梯、騎腳踏車和跑步與收縮壓和舒張壓的輕微下降有關,而每天額外進行10分鐘和20分鐘的運動則可帶來臨床上有意義的改善。研究結果強調,即便是日常活動,例如騎腳踏車、爬樓梯或短時間的跑步,只要能提高心跳率,也能對維持健康的血壓帶來益處。相形之下,較不劇烈的運動,例如站立或慢走,對血壓的影響則很小。該研究主要作者Jo Blodgett博士在新聞稿中指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運動是降低血壓的關鍵,而不是像步行這樣較為輕鬆的運動形式。」不過Blodgett也補充,「對於那些不常運動的人來說,步行仍然對血壓有一些正面效果。但如果你想改變血壓,通過運動對心血管系統施加更多的負荷將會產生最大的效果。」【延伸閱讀:你應該在有氧運動前做重量訓練還是其後?專家告訴你判斷關鍵】高血壓危害有多大?高血壓,或持續性高血壓,是全球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估計它影響著全球12.8億成年人,並可能導致中風、心臟病發作、心衰竭、腎臟損害以及許多其他健康問題,且由於缺乏症狀,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該研究的共同作者Emmanuel Stamatakis教授表示,「高血壓是全球最大的健康問題之一,但除了藥物治療外,還可能有相對容易實行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發現,每天僅增加五分鐘的運動或劇烈的偶發性活動就可能與血壓讀數明顯降低相關,這強調了短時間、高強度運動對血壓管理的強大效果。」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現行指南,建議一般成年人每週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劇烈運動。若你的體能比較好,則建議將運動目標設為每週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150分鐘劇烈運動。為了增進心臟健康,專家則建議每天可進行3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另外,結合一些力量訓練也有幫助,因為這也有助改善血管功能並改善血壓。需留意的是,血壓未能控制的病患應避免進行極高強度的運動,例如衝刺或重訓,因為這些活動可能會導致血壓急劇上升。【資料來源】.Five minutes of exercise a day could lower blood pressure.An extra five minutes of exercise per day could help to lower blood pressure.An Extra 5 Minutes of Vigorous Exercise Per Day Could Help Lower Blood Pressure
-
2024-11-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冠病毒不嚴重了?台大示警:不只腦霧,更可能誘發麻煩的「皮蛇」
後疫情時代,新冠病毒仍對民眾造成影響,XEC變種病毒等,入冬後恐威脅台灣民眾。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反覆感染病毒導致的「長新冠」問題,近期備受國際討論,長新冠除過去所知的腦霧症狀外,也恐誘發體內其他病毒,像是讓俗稱「皮蛇」的皰疹病毒等發作。長新冠病毒長存體內 可能激活皰疹病毒陳秀熙說,後疫情時代,民眾對病毒感染逐漸無感,但近期各大國際醫學期刊,開始關注長新冠衝擊,病毒不斷存在人體內,影響T細胞與免疫系統功能,造成自體免疫問題,即使患者未出現症狀,也可能激活皰疹病毒等,進而影響免疫系統中「清道夫細胞」功能,引發炎症、組織功能失調與損傷。陳秀熙說,長新冠也會導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影響免疫調節,增加血栓風險,引發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神經元炎症和小膠質細胞激活,則會導致「腦霧」和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長新冠患者「PEM」 工作、輕度運動都感疲勞長新冠患者運動後不適(PEM)是另一項重要症狀。陳秀熙表示,病毒感染導致粒線體功能障礙,微生物群失調,細胞產生能量的功能受到影響,導致人體容易疲勞,PEM是指人體在輕微身體、心理活動後,就出現極度疲勞的現象,例如上班族需要工作時,身體卻很疲憊、不想工作,即是徵兆之一,不僅影響生活,也讓民眾工作效率下降。「即使進行輕度運動,患者也可能經歷嚴重的延遲性疲勞,且症狀會顯著加重。」陳秀熙表示,PEM患者在進行跑步等激烈運動後,若無適當控制運動量,症狀惡化的風險更高,往往需要長時間才能恢復, 這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嚴重影響,限制了活動範圍,並增加生活負擔,而解決方式是盡量接種流感、新冠疫苗,避免一再感染病毒。另外,陳秀熙提醒,2024全球登革熱病例翻倍成長,已造成8700人死亡,東南亞國家尤其受到影響,新冠疫後國際旅遊復甦,登革熱疫情恐因觀光活動被帶入台灣,並造成人類蚊蟲雙向傳播,尤其近期颱風頻傳,民眾務必做好孳生源清除,官方則應將個案數控制在1000例以下,才不會造成地方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