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0 名人.精華區
搜尋
中毒
共找到
823
筆 文章
-
-
2021-12-16 新聞.健康知識+
一氧化碳中毒近7成發生在冬天 裝熱水器處務必保持通風
內政部消防署今天舉辦「1216一氧化碳預防日」記者會,指出冬天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峰期。消防署長蕭煥章到場致詞說,「安裝熱水器遵守五要原則,就可以預防一氧化碳中毒」,也提醒民眾,明天氣溫驟降,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過這個寒流。蕭煥章說,近5年的中毒案件,約8成是因為屋外式熱水器安裝在通風不良的場所,其餘2成則是熱水器沒有正確安裝排氣管,而這當中,有約7成的案件是發生在冬天。由於天氣寒冷,民眾習慣把門窗緊閉,造成室內空氣不流通,若熱水器安裝不當、廢氣無法順利排出,就會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消防署表示,安裝熱水器遵守五要原則,就可以確保家人安全,五要原則包括「要選安全品牌、要正確形式、要安全安裝、要定期檢修、要保持通風」,每一個都很重要。消防署指出,經過宣導,去年和前年的中毒案件有顯著降低,惟今年件數些微上升,有45件,主要集中在1、2月,多是發生在寒流來襲時,民眾把門窗緊閉、忘記保持通風,因此發生憾事。消防署提醒,一氧化碳是可以預防的,除了挑選貼有CNS檢驗合格標章的品牌,也要依據通風條件選擇正確形式熱水器;另外,陽台務必避免晾掛大量衣物,或加裝窗戶阻礙通風。消防署說,一氧化碳中毒有頭痛、想吐、意識不清等症狀,若發現異狀,應立刻停止使用熱水器、打開門窗通風,再打119求助。
-
2021-12-15 該看哪科.指甲.足部
一張圖讀懂指甲健康密碼 醫:5種指甲異常盡速就醫
指甲外觀不僅和指甲的健康狀況有關,身體是一整組的,出現疾病也會在各處留下蹤跡,包括指甲。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提醒,平時可多觀察指甲狀況,以利發現異常盡早檢查,有些情況甚至與癌症、腎病變、心臟病有關。 指甲看得出健康?醫:身體健康也會影響指甲。 王威傑醫師表示,身體的健康狀況會影響指甲生長,自然也可以從指甲觀察,各別都可能暗示著身體當前的狀況,而有些情況甚至還可以再細分。 直條紋:直條紋的指甲,若是有出現突起、且在大拇指上,大多為正常老化的良性現象,不必緊張。但直條紋且散發性地出現於幾指,就可能與指甲失養症、修指甲錯誤、長期咬指甲、摩擦、接觸化學用品等有關。而若出現線狀出血,除了受傷以外,也包括可能為細菌性心內膜炎、硬皮症。若出現較寬的直黑條紋,且只出現於一隻手指,就要特別小心,尤其是東方人,此很有可能為黑色素細胞瘤,為皮膚癌的一種。 橫條紋:橫條紋大多為為白色,若在多個手指發現,且有多條凹陷的痕跡,其可能為梅爾克氏線,因身體血中蛋白不夠或流失,造成甲床水腫而起,需考量蛋白質流失的原因為何,如腎病變症候群、化療後等。而多指、且每指呈現單條橫條紋、凹陷,則可能為博氏線,常見於以往曾出現重大生命危機者,如休克、心肌梗塞、嚴重感染、燒燙傷等。此情況嚴重時可能會造成整個指甲脫落。 至於橫白粗條紋,通常一隻手指只有一條,也可能出現於各手指,用力壓可能會暫時消失,此可能為米氏線,常見與砷中毒等重金屬中毒,或是後期腎臟衰竭、洗腎有關。而也因為起因通常都已有一段時日,因此白線也較粗。 白斑、白點:白斑、白點常見為散發性,各指甲皆可能出現,是一種屬於指甲基質角化異常的良性現象,原因與外力、生活壓力有關。因此可多檢視最近生活是否常有外力影響指甲,或有重大的生活壓力。 凹陷變薄:凹陷變薄的指甲,主要和乾癬及甲床分離有關。若為乾癬,常見為多指、未必每指都會有。若是甲床分離,原因則可能與外傷、太常碰水等有關,而乾癬、甲狀腺亢進、異位性皮膚炎、接觸化學物質等也可能使得甲床分離。 容易脆裂:指甲容易脆裂的情況,可分成厚和薄的來看。若為厚的,可能和灰指甲有關,但也有皮膚癌中的鱗狀細胞癌的疑慮。薄的常見出現凹陷湯匙狀,此情況大多與缺鐵性貧血有關。 近端較白、遠端較暗沉:此情況可視指甲遠端的暗沉範圍及顏色來看,若遠端暗沉較深、僅有約三分之一,其可能為泰瑞氏指甲,與年齡老化有關,但也有肝硬化、心臟衰竭等疑慮。而遠端若顏色較淺、範圍較大、約占一半,則可能為黑色素沉澱,常見出現於洗腎患者身上。 杵狀指:一般來說,兩手指甲背對背靠在一起,會有個菱形的空間,杵狀指則會合在一起沒有此空間。此情況常見為癌症的警訊,如肺癌,或肺部積膿,也可能是心包膜炎、心肺血管降流等問題,需多加注意。 發現指甲異常怎麼辦?醫:檢查出原因中的關鍵 許多民眾發現身體出現異常,多會打聽可以吃什麼來補,包括指甲問題,王威傑醫師提醒,指甲外觀異常雖然也可能與營養有關,但如前述,也可能藏有各種疾病、甚至是癌症等風險,且即便是營養缺乏所致,也不能單靠補充營養來改善,應從「原因中的關鍵」著手。 例如民眾觀察到指甲變薄、易裂,推測自己可能有缺鐵性貧血,應找出為何會缺鐵性貧血,如月經異常,那麼就得找出月經異常的原因並改善,而非胡亂補鐵。又或者白色橫條紋的指甲,可能是因為蛋白缺乏,背後可能為腎病變使得蛋白不斷流失,因此再怎麼補也補不起來,此問題自然得尋求醫師協助,關鍵就在及早就醫,經檢查找出原因,以利治療及改善。 5種指甲異常盡速就醫,留意癌症等重大疾病! 王威傑醫師也從中特別提醒,5種情況應盡速就醫,別再觀察,因為這往往和癌症等重大疾病有關。包括了單一指脆裂的情況,可能為鱗狀細胞癌。單一指出現黑色、棕色紋路,可能黴菌感染或黑色素細胞瘤,也是癌症的一種。而杵狀指則與肺部相關癌症有關。多指、單條的粗白線,則有金屬中毒的疑慮。多條痕條紋,則可能為腎病症候群,患者未必知道。上述情況就別再遲疑,盡早釐清原因,以免延誤。 《延伸閱讀》 .指甲內捲、嵌甲怎麼辦?醫指常見NG穿鞋、修剪指甲方式別再犯 .指甲倒刺拔掉、咬掉易成甲溝炎!醫教2步驟輕鬆清除,也要留意缺鐵!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2-11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接觸石綿引發職業性肺病 醫師:未來10年患者逐步增加
台灣早年多利用石綿製成各類產品,民眾可能因工作關係長期曝露,經過30、40年潛伏期,恐出現惡性間皮瘤、肺癌、石綿肺症等疾病。醫師表示,台灣於2018年1月禁用石綿,但現有老舊屋瓦、隔離絕緣物質等可能還含有石綿,預估未來10年受到石綿侵犯的職業性肺病患者仍會逐步增加,希望民眾多重視石綿可能帶來的危害。台北榮總今天舉辦「職業性肺部疾病診斷原則與個案討論」研習會。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醫師吳明玲說,職業性肺病是有職業疾病歷史以來,較常見的職業疾病之一,職業性肺病包含塵肺症、職業性氣喘、間質性肺病、過敏性肺泡炎、肺部感染症、中毒吸入性肺傷害及肺癌等。北榮長期爲民眾進行職業病診斷,如石綿引起的肺病,主要是惡性間皮瘤、肺癌、石綿肺症、胸膜斑與瀰漫性胸膜增厚等,疾病潛伏期長達10年,甚至達30至40多年,因不容易診斷疾病與石綿暴露的相關性,必須透過病理切片診斷、詢問過去職業史等。吳明玲說,台灣於1980年代製造含石綿的產品數量很高,但當世界知道石綿有長期危害後,開始推動禁用,台灣2018年1月禁用石綿,包括製造、販賣及產品等,雖然民眾石綿暴露多發生在早期,可是現在環境還是有石綿物質存在,如老舊屋瓦、隔離絕緣物質等,因此工人拆除房屋時,還是有可能接觸到石綿,預估未來10年受到石綿侵犯的職業病患者仍會增加。台北榮總至今共服務9名受到石綿侵害患者,其中4人病逝。吳明玲說,這不是因爲醫療技術不佳,而是患者確診時年齡多為60歲以上,且病情快速惡化,往往確診1年後病逝。甚至有病人家屬認為台灣應多加強診斷技術,還捐款20萬元給予職業環境醫學會,希望救助更多石綿肺病患者。此外,吳明玲說,職業性氣喘患者症狀與一般氣喘患者類似,如咳嗽、喘鳴聲等,但職業性氣喘患者是開始特定工作後,才發生氣喘或明顯惡化,以及工作環境暴露特定致敏原等,並合理排除非工作環境引起的氣喘。吳明玲提醒,如果曾經接觸過石綿,而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的症狀,或是開始特定工作後,發生氣喘或症狀明顯惡化,應提高警覺是否與職業病有關,建議應就醫診斷。政府對勞工安全議題逐年重視,「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於今年4月30日公布,預定明年5月1日實施。此法將推動有害作業工作者離職後預防職業病健康追蹤檢查服務,期望透過健檢追蹤,早期診斷出職業性病症,如塵肺症、職業性癌症、職業性肝病等,以獲得適當的醫療照顧與職業病補償,並加強推動職業病預防工作。
-
2021-12-08 新聞.元氣新聞
急診女醫師分享生命故事 119線上指導國中生救阿嬤一命
麻豆新樓醫院急診醫學科女醫師陳怡娟今天分享「每一個生存之鍊都有急診專科醫師參與」,一名64歲婦人吃飯時突倒下,讀國中的孫子在119線上指導下急救,讓趕到的救護員及時接手後,緊急送到醫院搶救順利救回一命。她表示,這名64歲婦女有心臟病及糖尿病史,和就讀國中二年級的孫子一起晚餐時,突然臉色發白、手摀胸口倒地。幸好孫子在學校有學過心肺復甦術CPR,立刻進行「叫叫CAB」—叫病患,發現並無反應,馬上撥打119,呼叫其他人幫忙,接著按壓胸口(C),然後以「壓額抬下巴」的方式,讓呼吸道暢通(A),並捏緊患者鼻子,對其嘴巴吹兩口氣(B)。119接獲通報後,辨識出婦女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迅速派遣高級救護員出勤,並在線上指導孫子正確急救處置。救護員到達時,孫子仍持續急救中,救護員立刻接上自動體外電擊器(AED)施予電擊,電擊後持續壓胸,隨即將病患送往麻豆新樓醫院。病患到院時已經恢復意識,由急診醫學專科醫師接手,為病患施作十二導程心電圖,經判讀為急性心肌梗塞,需施行緊急心導管治療,除給予必要治療外同時連絡心臟科醫師;待病患情況穩定後,經家屬及病患同意送往心導管室,由心臟科醫師進行治療。數天後,病患恢復健康、順利出院。陳怡娟表示,在此成功救治的案例中,每個環節都有著急診醫學專科醫師的參與;像是推廣CPR急救教育、提供各級救護員專業知識及技能指導、協助訂定到院前各項救護準則、參與緊急醫療中心派遣員訓練、提高危急病患的辨識度,與心臟專科醫師協同合作,以確保寶貴的救護資源能獲得最有效的分配等,無一不能看到急診醫學專科醫師的身影。陳指出,急診醫學專科醫師的專業領域不同於其他專科醫師,舉凡處置重大外傷、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腦中風、休克、大量出血、中毒、核化災、大量傷病患、婦女及兒童急症等,都是必備的專業職能;一般民眾對其印象也從「在急診室上班的實習或內、外科醫師」,日漸導正為「守護所有需要緊急救護的病患及提供迅速、可靠、穩定的急症外傷重症醫療的專業醫師」。急診醫學科跨領域,日夜守護責任重麻豆新樓醫院為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也是大台南溪南、溪北地區交界唯一設有心導管室的醫院,其急診科除提供各項緊急傷病即時診斷、穩定處理及全人關懷的專業醫療照護外,在今年更與成大醫院心臟科深度合作,全天候24小時、全年無休的擔負著當地緊急救護責任,日夜守護在地民眾健康。
-
2021-12-06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手腳冰冷睡不著靠喝酒、電熱毯暖身?醫揪NG保暖行為
全台急凍,各縣市猝死、中風、車禍,取暖不當造成火警、燒燙傷及一氧化碳中毒等事件層出不窮!為了達到抗寒目的,大家各有多種保暖、取暖小撇步,但是,不當抗寒取暖的NG行為,反而容易被高溫燙傷、低溫燙傷,甚至引發火警而造成憾事。喝酒暖身 恐誘低體溫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暨重症醫學部副主任謝貝尤醫師表示,常見保暖的NG行為包括在密閉空間下燒炭、點蠟燭,可能就會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也因為有明火,也會很容易造成火災;一般認為喝酒好像可以暖身,但其實也不是很適當,喝酒會讓身體發熱是因為皮膚的微血管會充血,但其實血液是離開身體器官的,反而會讓核心體溫下降,可能甚至造成低體溫,尤其是在外喝酒宿醉,反而會更危險。電器產品當心燙傷 冷熱不敏感者要謹慎此外,使用電器產品,如電毯、暖爐或暖暖蛋,長時間接觸皮膚,也有可能會燙傷,尤其是老人家或是嬰幼兒表達能力不好,或是糖尿病病患神經病變,對於冷熱感覺比較不敏感,也有可能這樣長時間的接觸,造成燙傷而不自知,而中風患者無力翻身,躺電熱毯也是長時間接觸,也會造成低溫燙傷。使用暖暖包 避免長時間皮膚接住坊間較常見用暖暖包取暖,謝貝尤提醒,拆開後輕輕的搖晃,讓裡面化學物質起作用,但是使用的時候儘量避免長時間接觸皮膚,可考慮在外層再包一層毛巾或比較厚的布,然後再使用,可以放在口袋裡,但睡覺的時候別放在被子裡面,很有可能忘記而造成長時間的低溫燙傷。所以暖暖包或是熱水袋,這種看似沒有殺傷力的發熱器具,其實一樣會造成低溫燙傷,大約在45度以上的溫度,如果長時間接觸半小時以上,就可能會有燙傷的情形;另,泡澡機、泡腳機,就可能會有「溫水煮青蛙」的情況,所以務必要小心。(推薦閱讀:天冷暖暖包貼腳底、電暖器對著吹? 急診醫警告「低溫燙傷危險群」:像溫水煮青蛙)至於冬天泡湯也要注意時間不要太久、要適時的補充水份,避免體液流失太多,不然可能會有暈眩症、姿勢性低血壓而暈倒的情形。NG使用電器 10要點須注意彰化縣消防局災害預防科科長蔡佳洲博士表示,不當使用電器的NG行為包括:1、插頭及插座鬆動,因接觸不良產生火花熔解絕緣被覆,造成短路著火。2、插頭因長期使用或所在環境潮濕而容易累積塵埃或水分,使原本分開的兩極形成通路,造成積污導電現象而短路著火。3、電線經綑綁後,通電時產生的熱量無法逸散,致使電線溫度升高而熔解絕緣被覆,造成短路著火。4、電線因不正確的拔除插頭方式,致使內部銅線斷裂或半斷線,造成電流經過時產生過熱或電氣火花,使得導線絕緣及周圍可燃物起火燃燒。5、電線因長時間使用或重物重壓,致使老化或破損,造成短路著火。(推薦閱讀:火災發生躲浴室、濕毛巾摀口鼻是錯的? 消防署授「正確火場逃生」)6、電線受拉扯、擠壓、尖銳物固定等因素,造成絕緣損傷、短路著火。7、室內配線因包藏於室內裝潢中,易因老舊未更換或破損,而發生意外。8、冷氣機、電風扇、電暖器等,因季節性而長時間使用的電器產品,長年未經妥善保養及未注意其使用壽命,電零組件老舊損壞而易生火災。(推薦閱讀:關窗洗澡小心一氧化碳中毒! 一張圖看懂對人體影響)9、延長線因同時裝接功率超過600W之高功率電器,過負載造成大量電流流通而引起高熱熔解絕緣被覆,造成短路著火。10、使用電暖器烘乾棉被或衣物、發熱電器距離報紙或衣物等可燃物過近,使用瓦斯爐或電熨斗等發熱電器時,疏於看顧或中途離開等原因,造成電器周圍可燃物起火燃燒。延伸閱讀: ·急凍乾冷探11度!專家點名「8習慣」直毀心血管 飯後運動、便祕小心了 ·手腳冰冷小心是心臟不適前兆 醫認證:「3部位穿暖」全身熱
-
2021-12-04 新聞.科普好健康
聞不到香味,吃不出食物好壞? 醫:當心「嗅覺失靈」可能是疾病警訊!
當我們在享受美食時,食物的美味是經由許多感覺來共同產生,其中主要的神經系統有嗅覺及味覺。因此如果嗅覺或味覺有問題時,除了無法感受到食物的味道,情緒與生活品質受影響外,還可能增加許多潛在危險,甚至是疾病的警訊,也可能是得了新冠肺炎症狀之一。台灣嗅覺失能 約10%至15%根據1994年美國國家健康調查,估計全美約有270萬人有嗅覺失能問題,占成人人口1.4%。2004年在瑞典對1,387名自願者進行的研究中,發現高達15.3%的受訪者主訴自己有嗅覺失能的情形。雖然各國的盛行率不同,嗅覺障礙患者實際總量並不在少數,台灣的嗅覺失能比率約為10%至15%。引起嗅覺功能異常的原因眾多,最常見是上呼吸道病毒或細菌感染,例如感冒、鼻過敏、慢性鼻炎及鼻竇炎會導致嗅覺失能,而近兩年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即是新冠病毒感染所致,也出現嗅覺、味覺喪失的症狀,是一大警訊,不可輕忽。其次,車禍造成頭部外傷,使得嗅覺神經路徑受損,更是台灣常見造成嗅覺失能的原因。頭部外傷 也會嗅覺異常上呼吸道感染是嗅覺功能障礙的最常見病因之一。病毒可能會破壞嗅覺神經上皮和受體細胞或嗅覺中樞途徑。據國外研究,22%至68%新冠肺炎患者會發生嗅覺功能障礙,20%至33%患者出現味覺功能障礙,患者可能是嗅覺神經上皮或嗅覺中樞途徑被破壞有關;味覺功能障礙的可能原因,包括味覺器官中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改變和唾液腺感染。在嗅覺神經病變造成的嗅覺損失中,其嚴重度反應神經損傷的程度,也關係到預後。因頭部外傷而嗅覺異常者,在受傷六個月至一年內是治療的黃金期,嗅覺減退者尚可改善;若因病毒感染造成嗅覺異常者,對症治療可能會改善;鼻部疾病者,則可能需要藉由外科手術,才能改善嗅覺狀況。沒食欲沮喪 影響生活品質如果失去了嗅覺,不僅生活品質受影響,更增加了許多的潛在危險,例如:若無嗅覺,則無法感受到食物香味的愉悅感,也就沒有了食欲,變得沮喪,甚至有人出現社會退縮現象,更嚴重的是會減少對生活危險的警覺性,包括可能吃了已腐敗的食物而不自知,導致吃壞肚子,或無法發現外漏的瓦斯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甚至發生火災時無法聞到煙味而即時應變,造成公共危險。味覺異常相當普遍,它會伴隨於許多疾病,例如乾燥症、糖尿病、腎臟病等代謝改變的疾病,它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嚴重甚至導致病患營養不良。目前對於味覺有影響的因素,包括年紀、藥物、接受中耳手術及口腔或扁桃腺手術或接受頭頸部放射線治療等。找出失能原因 對症治療常用的嗅覺診斷方法,主要是嗅覺閾値檢定法及嗅覺識別檢查法,包括自我檢測電腦化嗅覺測試等,找出嗅覺失能的原因,進一步做相關檢查,再對症治療。嗅覺失能的治療,臨床上一般以類固醇治療,常用的方式是給予短期的口服類固醇,對於不適合使用全身性類固醇的患者也可考慮使用局部類固醇。針對外傷後嗅覺喪失的患者使用類固醇治療,16.4%嗅覺功能進步;進一步加上鋅劑治療,則28.2%的嗅覺功能進步。若接受嗅覺訓練三個月後,23.8%的患者嗅覺功能有進步。臨床會請病患做嗅覺訓練半年,復原效果更好。
-
2021-12-03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吃檳榔吞檳榔汁 建築工血鈣飆高竟急性腎衰竭
高雄39歲建築工人「阿風」嚼檳榔20多年,每月至少花上4千元,嚼檳榔時連汁也吞下肚提神,最近他尿量變少顏色變深、持續胸悶、頭昏腦脹、體重下降、四肢乏力,求診發現血鈣超高且急性腎衰竭,醫師指檳榔汁高鈣,吞進肚後使身體變成高鈣環境增加腎臟負擔,嚴重的易演成腎衰竭。12月3日是檳榔防制日,多數人只知吃檳榔可能得口腔癌,鮮少知道癌症還沒來時,其他病症就悄悄上身。健仁醫院腎臟科主任蔡文仁說,建築工「阿風」全身檢查遍尋高血鈣原因,除吃檳榔無其他可能因素。醫院建議他戒除檳榔,但他已上癮,直到有次右肩關節韌帶斷裂,因擔心高血鈣及高血壓具麻醉風險可能無法動刀,才勉強同意減檳,經補充水份把血鈣降到安全範圍,改善部分腎功能後才順利完成手術。蔡文仁說,檳榔籽本身含生物鹼、多酚類化合物,摻雜紅白灰等含氫氧化鈣、碳酸鈣的鹼性化合物在口腔咀嚼形成紅色檳榔汁,據林石化教授2002年研究,這些檳榔汁含高濃度鈣化物,會使口腔變鹼性環境,長期吞食後經腸道吸收造成高血鈣,會產生多尿、脫水、腎衰竭、代謝性鹼中毒。他表示,高血鈣在臨床上可從輕微無症狀到口渴、多尿、噁心、嘔吐、食慾不振、便祕、消化性潰瘍、泌尿道結石、骨骼肌肉酸痛,甚至到高血壓、腎衰竭等。嚴重高血鈣若不及時治療,影響到中樞神經會意識混亂、昏迷,甚至心律不整、併發急性壞死性胰臟炎致命。勞工朋友平日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水份流失快補充少,已是熱損傷及腎衰竭的好發族群,潛在的反覆腎損傷經過數年,最後即會造成腎衰竭。若加上吃檳榔的高鈣檳榔汁,多餘的鈣無法從腎臟排泄,會更加重腎衰竭。臨床上他也碰過吃檳榔的運將長期配楊桃乾增加檳榔口感,後來腎衰竭無法完全回復。蔡文仁建議吸菸及嚼食檳榔的民眾應定期健檢,及早發現異狀找出病因並適當用藥,而戒吃檳鄉,是最大要務。
-
2021-12-03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或茶加黑、紅、黃、白糖哪種好?營養成分曝光:小心暴肥、糖尿病都來
65歲的王太太自認是飲料中毒者,每天早上都需要喝一杯熱咖啡來當作開啟一天的儀式,因為知道吃太多白砂糖對健康不好,為了美味及健康,所以改用聽說對健康有好處的黑糖,每次都會加上滿滿一大匙的黑糖;三餐吃完飯也會再喝一杯熱茶,晚上飯後會再加碼搭配一碗自製甜湯。近期在子女的安排下到醫院健康檢查,除了有肥胖問題之外,更讓她意外發現自己已有高血糖(糖尿病)問題。黑糖營養成份較高 仍須注意攝取量營養師潘富子進一步說明,市面上可看見的黑糖、紅糖、黃糖或白糖皆是由蔗糖精煉出的精緻糖,不管是哪一種類,都需注意使用份量。而為何有黑糖對身體較健康一說?是因為黑糖在製成過程,精煉程度最少,製成後保留最多甘蔗元素、且含較多的礦物質成分的糖類。而與其它糖類相比,自然是營養成份較高,但千萬不可因為較健康就以為可以多吃無妨!(推薦閱讀:愛吃麵包、土司、烏龍麵小心糖尿病! 專家曝飲食「犯1忌」所致)每日添加糖攝取量 不宜超過總熱量10%潘富子提醒,每日添加糖攝取量上限,根據國健署每日飲食建議,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若以每日攝取熱量為2000大卡,添加糖攝取則應低於200大卡,以1公克糖熱量為4大卡計算,每日添加糖攝取應低於50公克;換句話說,1杯700毫升的「全糖」珍珠奶茶,含糖量近62公克,只要喝下一杯就已超過每日糖份攝取量上限。(推薦閱讀:愛喝奶茶小心喝進的全是油! 營養師曝「手搖飲陷阱」:無糖也可能糖分爆表)肥胖併發症多 留意日常飲食攝取潘富子直接指出,體重過重(BMI≧24)及肥胖(BMI≧27)就是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由於肥胖的背後因素大多主要為飲食攝取控制不佳,現代人飲食習慣逐漸充斥著大量高熱量、高糖量、高脂肪的食物,而這些食物會影響人體胰島素的分泌以及血糖的控制;加上大多數人運動量較不足,日常消耗的熱量趕不及吃下去的熱量,也就容易造成肥胖或三高等問題。(推薦閱讀:如何降三高?降三高飲食怎麼吃? 專家授「控制5招」:隱藏高危險群要注意)另外,千萬不可覺得吃某種食物對健康很好就不控制吃下去的份量,日常飲食指南則可以依照國健署的「我的餐盤」,攝取適量的蔬菜、水果、乳品類、全穀、豆類與豆製品以及堅果種子類,可減少罹患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延伸閱讀: ·「糖尿病第一個症狀」非多吃、多喝、多尿! 醫示警:每4位病人2至3位都中 ·空腹吃「5類食物」會胖、傷腸胃、血糖失控! 吐司、豆漿、香蕉都上榜
-
2021-12-03 新聞.健康知識+
急凍乾冷探11度!專家點名「8習慣」直毀心血管 飯後運動、便祕小心了
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再增強或大陸冷氣團南下,天氣又將轉冷;12月4日、5日東北季風或大陸冷氣團南下,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天氣偏冷,其他地區早晚亦偏冷。 禦寒保暖 多件式穿法很重要冬天為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對於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及長者,當氣溫驟降或溫差過大時,容易引發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急性中風發作的機會。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指出,禦寒保暖的重要性,像是帽子、圍巾或絲巾、口罩、手套、輕便發熱保暖材質、微貼身、多件式穿法(可依溫度調整穿著)、襪子及軟質止滑的包鞋。(推薦閱讀:關窗洗澡小心一氧化碳中毒! 一張圖看懂對人體影響) 熱湯、熱食勿超過攝氏65度 保持空氣流通在飲食方面,喝熱湯或熟食取暖,避免超過攝氏65度;維持722(7天、2次、2遍)原則量血壓;遵守「慢、熱、起、穿、行」生活原則;定時服藥,不隨便增、減藥物或停藥,及門窗關小與空氣流通的同時,小心室內使用電器及瓦斯,都是急遽溫度變化下自我保護的方法。 (推薦閱讀:關窗洗澡小心一氧化碳中毒! 一張圖看懂對人體影響) 抗寒8要點 出現不適立刻就醫1、要保暖:居家臥室、衛浴與客廳要做好防寒與安全措施。處在低溫或外出時,一定要做好完整的保暖,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善用圍巾、帽子、口罩、手套、襪子、防滑鞋,及多層次保暖衣物等,方便穿脫。2、要暖身: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3、多喝水、均衡吃、情緒要穩定:適量喝溫開水,避免血液過度黏稠,且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以預防便秘;另外,也要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以及突然的激烈運動等。 (推薦閱讀:口渴才喝水? 營養師揭「身體受不了6警訊」:小心變老、易胖) 4、不宜泡湯或泡澡:經醫師囑咐為高危險群,如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要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亦不宜單獨泡湯,且泡湯溫度勿超過攝氏40度,飯後2小時後再泡湯,較為安全。 5、不增加身體額外的負擔:運動最好避開酷寒與早晚的高風險時段,避免在寒冬大清早外出運動,晚餐後不要立即運動,應至少隔1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 6、定期量測與規律服藥: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肪數據;遵照醫囑按時用藥。 (推薦閱讀:量血壓要用右手還是左手? 專家曝「6個NG行為」:多數人都做錯) 7、外出要隨身帶著健保卡與緊急用藥:註記平時就醫院所、診斷、藥物過敏史,如醫師有開給緊急備用藥品,應隨身攜帶。 8、有症狀立即就醫:若突然出現胸悶痛、呼吸困難、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狀,或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保命要訣就是搶時間快打119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延伸閱讀: ·氣溫驟跌!手腳冰冷小心是心臟不適前兆 醫認證:「3部位穿暖」全身熱 ·氣溫驟降、溫差大恐讓心血管撐不住! 專家曝「起床第一件事」...加碼保暖穿法
-
2021-12-02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喉嚨痛走路搖晃 感染疱疹病毒
新冠病毒讓全球一夕變天,其他病毒威力一樣不容小覷。一名20多歲男研究生因喉嚨痛到耳鼻喉科就診,後來出現嚴重頭暈、說話不清、走路搖晃狀況,轉診至神經內科確診,感染疱疹病毒進而引發急性小腦共濟失調,經治療已獲改善。衛福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詡懷表示,發生急性小腦共濟失調原因眾多,不同年齡層都有不同病因,包括腦中風、自體免疫疾病、病毒性小腦炎、藥物中毒、酒精中毒、基因遺傳性疾病等都有可能。邱詡懷指出,發生急性小腦共濟失調,病人除了嚴重頭暈外,常出現明顯的運動協調功能失常、走路不穩跌倒、說話含糊且缺乏語調、眼睛顫動等症狀。該名男研究生先出現喉嚨痛、咽喉發炎等呼吸道症狀,以為只是感冒,後續卻發生走路搖晃、話說不清楚等現象,經診療後發現,患者眼睛運動及四肢活動有明顯協調異常,步寬擴大,說話也出現構音困難的情況,因此立即住院接受治療。邱詡懷表示,患者經抽血、腦部核磁共振、腰椎穿刺等檢查,驗到帶有疱疹病毒抗體,可能與先前引起喉嚨發炎症狀有關,診斷為急性小腦共濟失調。經抗病毒藥物及類固醇治療後,症狀逐漸改善,門診追蹤時僅剩些微症狀,已能行走。邱詡懷說,疱疹病毒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問題,影響小腦、腦部等,愈早治療效果愈好,若發病快2周才就診,多半會留下永久後遺症,包括頭暈、肢體協調差、說話不清楚等。該名患者近2周才到神經內科就醫,恢復狀況不錯,真的是運氣好,建議民眾如有相關症狀,一定要及早就醫避免拖延,平時也要勤洗手、戴口罩等,建立良好衛生習慣。
-
2021-12-02 該看哪科.耳鼻喉
反覆眩暈耳鳴怎麼辦? 醫:耳鳴、眩暈、重聽會在內耳相互影響,超過2周是身體發出警訊!
你也有頭暈加上耳鳴的困擾嗎?已經受耳鳴困擾超過半年的小美,最近發現自己有時會感到一陣天旋地轉,雖然通常休息半天至1天能痊癒,但是症狀嚴重時,常讓她需要掛急診躺病床,導致生活和工作行程經常被打亂,經多次檢查不出病因,後來轉診至醫院耳鼻喉科才發現,原來長期耳鳴竟也會引發眩暈的併發症狀!耳鳴、重聽、眩暈 這3個內耳疾病互相影響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許多耳鳴病患會因為初期耳鳴症狀不明顯,僅夜深人靜時才聽得見,因此忽視耳鳴不做積極治療,直到發生眩暈或重聽時,才驚覺內耳疾病會相互影響,甚至同時發生,內耳疾病接踵而來。然而,耳鳴、重聽和眩暈又有「內耳疾病3兄弟」之稱,主要是因為這3種疾病存在相互關聯性,三者發生主因與內耳的前庭、耳蝸和耳蝸旁的3個半規管等之病變有關。李宏信進一步解釋,耳蝸主掌聽覺,前庭和半規管主掌身體的平衡。而耳蝸和三半規管都是管狀組織,內有具傳導聲波作用的淋巴液,當內耳血管阻塞,就會影響內耳功能的流暢度,同時會使營養素無法進入神經系統,神經便會逐漸萎縮、壞死,產生重聽、聽力異常等現象,三半規管也可能因此出現異常,導致眩暈症發生,耳蝸則是可能出現腫脹,產生耳鳴和眩暈。因此耳鳴、眩暈和重聽基本上是相互影響的,簡稱為「耳中風」的現象,即是因血液阻塞病灶引發。耳鳴超過2周是身體發出警訊 注意這些危險因子至於導致內耳疾病發生的原因為何呢?李宏信說明,發生內耳疾病的原因包含:(1)外力撞擊、噪音傷害,例如:鞭炮聲、長期使用耳塞式耳機、演唱會喇叭太靠近、打靶聲等等,以及(2)藥物中毒,如結核病藥物、瘧疾用藥和抗凝血藥物則常有引發耳鳴或重聽的風險;另外還有(3)其他:如酒精中毒、病毒感染、老化、較易焦慮和緊張、睡眠不足等,都可能導致內耳疾病發生。其中耳鳴的發生率最高,據研究指出,台灣成人耳鳴盛行率高達10%到15%,隨年齡增長,其發生率愈高。而當民眾發現自己出現耳鳴症狀時,該立即就醫嗎?李宏信表示,若只是輕微的耳鳴,通常休息幾天就會恢復,但是如果耳鳴症狀已經持續2周以上,應盡早接受治療,才有機會在3個月內消失。至於長年患有耳鳴的民眾,則至少需定期接受3到6個月以上的治療。治療時通常以藥物為主,以打通血管、復活神經、抑制血管過度收縮為3大類藥物治療為原則,使用血管暢通藥物、補充神經營養與神經復活藥物、抗自由基藥物、輕度鎮靜劑等。平日飲食需清淡 眩暈者不宜激烈運動最後,李宏信提醒,有效預防內耳疾病的方法,除了避免噪音之外,情緒控管及適時紓壓也相當重要。此外,三高患者也是內耳疾病的高危險群,更需多加留意。飲食與作息方面需調適,避免重口味的食物,多攝取抗氧化蔬果、適度運動,至於眩暈患者則不宜激烈運動及頭部急速轉動,以免常常再度引起眩暈,復發的危險及造成傷害。★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12-0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20歲男研究生「喉嚨爆痛」走路不穩 是這病毒惹的禍
新冠病毒讓全球一夕變天,其他病毒威力一樣不容小覷。國內一名20多歲男性研究生,起初喉痛疼痛到耳鼻喉科就診,後來出現嚴重頭暈、說話不清,走路搖晃需要他人攙扶,才轉往神經內科治療,經診斷感染皰疹病毒引發急性小腦共濟失調,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已改善。收治該名個案的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詡懷表示,出現急性小腦共濟失調原因眾多,依照不同年齡層都有不同病因,包括腦中風、自體免疫疾病、病毒性小腦炎、藥物中毒、酒精中毒、基因遺傳性疾病等等都有可能。邱詡懷指出,發生急性小腦共濟失調,病人除了嚴重頭暈之外,常出現明顯的運動協調功能失常、走路不穩跌倒、說話含糊且缺乏語調、眼睛顫動等症狀。該名20多歲男研究生案例,原先出現喉嚨痛、咽喉發炎等呼吸道症狀,以為只是感冒,後續出現走路搖晃、話說不清楚等,才到神經內科就診,經邱詡懷診療後發現,個案出現眼睛運動及四肢活動有明顯協調異常,步寬擴大,說話也出現構音困難的情況,因此立即住院接受治療。邱詡懷表示,個案住院後經過抽血、腦部核磁共振、腰椎穿刺檢查等檢查,驗到帶有皰疹病毒抗體,可能與先前引起喉嚨發炎症狀有關,診斷為急性小腦共濟失調。經過抗病毒藥物及類固醇治療後,個案症狀逐漸改善,於門診追蹤時已僅剩些微症狀,已能自行行走。「他算是運氣很好」邱詡懷指出,病毒造成中樞神經系統問題,尤其影響小腦、腦部等,能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如果發病快2周才就診,多半會留下永久後遺症,包括頭暈、肢體協調差、說話不清楚等。該名個案發病近2周才到神經內科,恢復狀況不錯,真的是運氣好,建議民眾如有相關症狀,一定要及早就醫避免拖延,平時也要勤洗手、戴口罩等,建立良好衛生習慣。
-
2021-12-01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年輕女子住新居在家暈倒4次 竟是CO中毒惹的禍
苗栗縣37歲的張姓女子今年搬入新居後,入住不到1個月突然在家中暈倒,送醫檢查未發現異常,不料女子返家後幾天又陸續暈倒3次,前晚,她再感到頭暈、耳鳴、全身冒汗,家人發現她意識不清且叫不醒急送醫,急診室醫師懷疑是一氧化碳中毒,查出陽台熱水器惹的禍。張姓女子前三次暈倒被家人送到附近醫院就醫,但各醫院做心臟及腦部相關檢查,都沒查出任何異狀,前晚她同樣不舒服,但心想可能是太累就到床上休息,家人叫不醒她,緊急由救護車送往大千綜合醫院急診室,才查出體內一氧化碳濃度高達36%,立即安排高壓氧治療,才順利讓女子恢復健康。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及高壓氧中心主任蔡建宗表示,臨床上常見的暈倒原因多與心血管及腦部疾病相關,但往往會忽略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這次案例經詢問後,發現是女子家中熱水器裝置於陽台的半開放空間,家屬也表示病人4次暈倒都是在使用熱水器之後,且有2次暈倒時還伴隨著大小便失禁情形,這就是因為一氧化碳中毒已影響病人神經症狀的反應。他指出,冬天常因天冷而習慣緊閉門窗抵禦寒風,但是家中如果不通風、熱水器燃燒不完全,便會產生一氧化碳中毒。中毒初期症狀不易察覺,只會感到輕微頭痛和頭暈,但隨著中毒程度提升,就會感到惡心、嗜睡,嚴重時甚至陷入昏迷;如能及時就醫並接受高壓氧治療,可改善組織缺氧問題、緩解急性症狀、減少神經後遺症的產生,但仍要留意遲發性神經症狀的反應,因此後續定期回診追蹤相當重要。蔡建宗建議,想要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可從下列方式著手,包括熱水器必須由合格人員安裝,且不可安裝於浴室內或通風不良的室內(包括加裝玻璃窗的陽台),且要確實定期檢驗,室內也應保持良好通風,此外可安裝偵測一氧化碳的警報器,以早期預警防止中毒。
-
2021-11-30 該看哪科.婦科
年逾萬人患妊娠糖尿病 家族史、高齡孕婦風險高
國內每年估計有1萬多名孕婦患妊娠糖尿病,有家族病史、肥胖或高齡孕婦風險高,並增加巨嬰、早產甚至胎死腹中等風險,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天呼籲孕媽咪加強血糖控制。婦產科醫學會舉辦「糖媽媽大作戰」記者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女性懷孕期間胎盤會分泌荷爾蒙,使血糖升高讓胎兒獲得足夠養分,但有些孕婦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產生胰島素阻抗性,身體便處於高血糖狀態,造成妊娠糖尿病。黃閔照說,台灣妊娠糖尿病的盛行率約13%,每年估計有1萬多名孕婦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會增加孕婦子癲前症、酮酸中毒等風險;也會增加巨嬰、早產、新生兒低血糖,甚至胎死腹中風險。台大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李建南說,有糖尿病家族病史、BMI值較高以及高齡孕婦等,都會增加罹患妊娠糖尿病風險;且患有妊娠糖尿病者,8至10年後有約1/3會演變成第二型糖尿病,因此產後需定期追蹤。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說,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的孕婦,在懷孕第28週到生產前,要密切監控血糖狀況,起初建議每天測量7次,之後血糖若穩定,可減為每天量3至5次。黃建霈表示,孕婦的血糖值會比一般糖尿病更嚴格,飯前血糖控制在95毫克/分升、飯後2小時血糖120毫克/分升才算達標。黃建霈說,妊娠糖尿病有8成以上可透過飲食與運動來控制血糖,其餘2成左右血糖仍控制不佳,才需要用藥物治療。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明,妊娠糖尿病的飲食與一般孕婦差不多,但須斟酌主食與碳水化合物的份量,也要留意隱形澱粉,如甜不辣、米漿、燕麥奶等;另多吃蔬菜有助血糖平穩,而水果則約1個拳頭大,避免超量。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年7月起全面給付妊娠糖尿病篩檢,12月起中央健康保險署也全面給付妊娠糖尿病病患血糖試紙,也有醫材業者免費提供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機,產官醫共同協助孕媽咪控糖大作戰。
-
2021-11-27 醫療.消化系統
吃壞肚子如何緩解?6種常見食物中毒病菌、症狀和來源
什麼是食物中毒?當食物發生食物變質腐敗,有的時候外觀看起來或是嘗起來無異狀,但其實裡面可能早就細菌滿滿了。腹瀉、嘔吐、腹痛……食物中毒已找上你!食物中毒最常見症狀食物中毒的症狀可能從輕度到非常嚴重,依據吞下不同的細菌,症狀可能有所不同,一般食物中毒的最常見症狀是:胃部不適、胃痙攣、噁心、嘔吐、腹瀉、發熱。吃下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料後,可能會數小時或數天才會出現食物中毒的症狀,如果有上述食物中毒的症狀,初期記得多喝水以防止脫水,若是出現5種危急情況,一定要盡快就醫。5種食物中毒危急症狀大多數人只有輕度症狀,持續數小時至數天,但若出現下列5種食物中毒危急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1. 出血性腹瀉2. 高燒(溫度超過39.5℃)3. 持續嘔吐,無法攝取水份(將可能導致脫水)4. 出現脫水跡象:包括排尿很少或沒有排尿、口腔和喉嚨非常乾燥、站立時感到頭暈5. 腹瀉持續超過3天嚴重的食物中毒需要住院治療,因食物中毒可能引發慢性關節炎、腦和神經損傷、溶血性尿毒症綜合徵(HUS)引起的腎衰竭,若輕忽食物中毒恐導致死亡。6種常見的食物中毒病菌、症狀和來源1.弧菌攝入後2~48小時開始出現症狀:水樣腹瀉、噁心、胃痙攣、嘔吐、發燒發冷。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生的或未煮熟的貝類,尤其是牡蠣2.沙門氏菌攝入後6小時~6天開始出現症狀:腹瀉、發燒、胃痙攣、嘔吐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生或未煮熟的雞肉和肉、雞蛋、未經巴氏消毒的牛奶和果汁、未加工的水果和蔬菜3.肉毒桿菌攝入後18~36小時開始出現症狀:視力加倍或模糊、眼瞼下垂、言語含糊、吞嚥和呼吸困難、口乾、肌肉無力和麻痺,症狀一般從頭部開始,隨著病情加重而向下進展。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罐裝或自製的發酵食物4.金黃色葡萄球菌攝入後30分鐘~8小時開始出現症狀:噁心、嘔吐、胃痙攣、腹瀉。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處理後未煮熟的食物(例如:切成薄片的肉)、布丁、糕點、三明治5.諾羅病毒攝入後12~48小時開始出現症狀:腹瀉、噁心/胃痛、嘔吐常見食物來源:綠葉蔬菜、新鮮水果、貝類(例如:牡蠣)或被汙染的水6.大腸桿菌攝入後3~4天開始出現症狀:嚴重的胃痙攣、腹瀉(出血性)、嘔吐。約有5~10%的人會出現威脅生命的健康問題。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生或未煮熟的絞細牛肉、未經巴氏殺菌的牛奶和果汁、生菜、被汙染的水懶人包資料來源--https://bit.ly/3BO9swr
-
2021-11-27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慢性腎病」知多少? 藥師詳解導致腎臟功能異常的多種原因與用藥須知!
「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病」在衛福部健保署統計之「醫療費用前20大疾病」中,已蟬聯多年冠軍;自2016年起,每年全臺約有7-8%的醫療費用是使用在腎臟相關疾病上,可見腎臟相關疾病是臺灣目前需要被重視,且大眾都應該重新瞭解的疾病。腎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在後腰兩側肋骨下方各一個,長約10-12公分,重約150公克,約為拳頭大小。每個腎臟約由一百萬個腎元所組成,每個腎元由腎絲球及腎小管構成;腎元每天過濾流經腎臟的血液約160-190公升,其中大部分會回收體內,僅約1-2公升會形成尿液和毒素、代謝廢物一起排出體外。腎臟的功能還包含維持體內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分泌腎素來調節血壓、分泌紅血球生成素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還能將維生素D3活化為具生理功能的維生素D以維持骨質密度。導致腎臟功能異常的原因有哪些呢?常見因素包括當控制不佳時會傷害腎臟細胞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痛風,和其他如慢性尿路阻塞或泌尿道感染、自體免疫或遺傳性疾病造成的腎病變和腎炎、藥物使用不當等等。許多罹患慢性疾病的病人當腎臟出現問題時,總以為是長期吃藥造成,因而自行停藥或拒絕就醫,但其實血壓、血糖或尿酸控制不佳才是造成腎臟細胞損傷的主因,所以配合醫囑確實服用慢性病治療藥物,控制好病情,才是防止腎功能持續變差的不二法門。當腎臟功能指數異常超過三個月而無法恢復正常時,就可能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初期並無明顯症狀,之後會出現血尿、尿液有濃厚泡沫(可能為蛋白尿造成)和水腫等警訊,隨著腎功能逐漸惡化,高血壓、貧血、代謝性酸血症、高血磷與高血鉀等併發症便可能接連出現,此時腎臟產生不可逆的永久病變,嚴重時甚至要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當慢性腎臟病併發症發生時,醫師可能會開立藥品來控制病情。慢性腎臟病處方的藥品類別說明◎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s)或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s):可治療高血壓或改善蛋白尿。◎末梢循環治療藥品(如Dipyridamole/所雷帝糖衣錠、Pentoxifylline/血利持續性糖衣錠):具抗發炎及抗氧化作用。◎利尿劑(如Furosemide/來喜妥錠):促進排出多餘水分和鹽類,以消除水腫。◎重碳酸鈉:能鹼化血液,緩解腎臟因無法排除含氮廢物和酸性物質造成的代謝性酸血症。◎磷酸鹽結合藥品:可減少磷在腸胃道的吸收,常用藥品為含鈣製劑(如碳酸鈣、醋酸鈣)、含鋁製劑(如氫氧化鋁),另外亦有非鈣鋁結合劑如Lanthanum Carbonate/福斯利諾咀嚼錠、Sevelamer Carbonate/磷減樂懸液用粉劑;此類藥品可與食物併服,降磷效果更佳。◎貧血用藥:靜脈/皮下注射紅血球生成素或口服補充鐵劑。◎低血鈣用藥:補充鈣片和Calcitriol/活維D軟膠囊,其中鈣片和食物併服吸收效果更好。慢性腎臟病人需要留意的藥品類別慢性腎臟病人的用藥選擇與劑量調整需要謹慎小心,常見需要特別注意的藥品類別如下:◎非類固醇類消炎藥(NSAIDs):具有抗發炎、解熱鎮痛效果,其作用機轉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來抑制發炎反應,但同時會讓腎臟血管收縮,造成腎臟內部血流減少而影響腎臟功能。本院常見品項有Celecoxib/希樂葆膠囊、Diclofenac/克他服寧糖衣錠、Mefenamic acid/博疏痛膜衣錠等等。◎抗生素:大多需經由腎臟代謝排除,當腎功能不佳時會增加藥物在體內的蓄積,此類藥品需由醫療人員依腎功能及臨床症狀來調整劑量或給藥間隔,並監測有無不良反應發生。◎顯影劑:可能會減少腎臟血液灌流或直接損傷腎小管,臨床上可在檢查前適當補充輸液或使用高劑量N-acetylcysteine來降低風險。◎口服降血糖藥物:須依藥品代謝排除特性和腎功能評估劑量和可用性;其中雙胍類藥物(如Metformin/得利糖錠)在嚴重腎功能不全時會蓄積體內而增加乳酸性酸中毒風險。◎中草藥偏方:研究已證實馬兜鈴酸具有腎臟毒性及潛在致癌風險,衛福部已於2003年公告禁用含馬兜鈴酸之馬兜鈴、廣防己、青木香、關木通、天仙藤等五種中藥材及其製劑。提醒民眾切勿購買或使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產品,以免誤食農藥、重金屬或其他有害成分而傷害身體。腎臟相關疾病是目前臺灣健保花費最大宗的疾病,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並隨時注意身體變化,才能及早發現腎功能異常並進一步接受評估和治療;而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定期回診、確實遵照醫囑規律服藥外,平時應維持正常作息、不抽菸與酗酒、規律運動、適量喝水不憋尿,飲食上注意蛋白質攝取,並避免過量食用鹽份;看診、使用藥物或進行檢查前,將自身疾病與用藥情況主動告知醫師、藥師或其他醫療人員。平時多注意、病時多謹慎,才能有效減緩腎臟疾病的進展,讓我們能與它和平共處。參考文獻:UpToDate線上醫學資料庫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給付費用總額協商參考指標要覽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手冊台灣慢性腎臟病臨床診療指引台灣腎臟醫學會
-
2021-11-25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主題館【治療】巧克藥師:服用西藥多留意 中西藥地雷搭配禁忌多
日常服用西藥時,可能與我們吃的食物、或常見中藥材產生交互作用,不僅可能會造成藥性減弱、過量,甚至是藥物中毒,嚴重時恐危及生命!且一次服用兩種以上的藥物,就有可能產生藥物交互作用。延伸閱讀:小藥師健康營養資訊/亂吃綜合維他命 小心更傷腎!【減少藥物吸收】西藥:抗生素中主要抗菌的成分四環黴素 (Tetracyclines)和奎諾酮類抗生素(Quinolones),會與金屬離子鈣、鎂、鋁、鐵結合,產生藥動學交互作用而形成難溶性的螯合物,減少吸收,等於藥物沒有功效。因此,應與下列中藥錯開服藥時間:*中藥:石膏、牡蠣、龍骨、海螵蛸、石決明、滑石、代赭石。*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失眠、心神不寧的的「龍骨牡蠣湯」,富含碳酸鈣,若與抗生素同時一起服用,會導致中西藥都失去療效。【增加出血風險】西藥:抗凝血劑 (Anticoagulant)與抗血栓藥(Antiplatelet)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口服抗凝血劑來「通血路」,以免血栓阻塞血管。當與活血化瘀類的中藥併用時,就會增加內出血風險。*活血化瘀中藥:當歸、丹參、紅花、山楂、三七、益母草、赤芍、丹皮、川芎、桃仁、人參、柴胡。*用在預防與治療心絞痛的丹參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因此正在服用Warfarin類抗凝血藥物的急性期中風患者與心肌梗塞等疾病患者,應避免同時服用丹參中藥材,以防止出血反應發生。【增加低血糖風險】四神湯裡的芡實、茯苓和山藥,都有降血糖功效,糖尿病患應避免同時吃降血糖藥與四神湯,因為併服時可能會增強降血糖的效用,造成低血糖昏倒甚至休克情況。【增強呼吸抑制】西藥:嗎啡、止咳劑類,如可待因(Codeine)、右美沙芬(Dextromethophan)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咳嗽中樞的抑制作用,若併用中藥的鎮咳藥可能會加重呼吸抑制甚至死亡。*中藥鎮咳劑:枇杷葉、苦杏仁、桃仁、白果(前四者皆含有氰苷)、川貝、前胡、桔梗、桑白皮、半夏、罌粟殼、白果。【增強橫紋肌溶解】西藥:史達汀降膽固醇藥(Statins)、Fibrate類降三酸甘油脂藥,與紅麴中藥處方藥-壽美降脂(LipoCol Forte)產生藥動學代謝交互作用,使得降血脂藥物在血中濃度上升,而加重肌肉痠痛的副作用,嚴重將導致橫紋肌溶解,甚至急性腎衰竭的危險。【增強類固醇副作用】甘草中含有甘草酸,與抗發炎藥物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作用相近,併服等於加重類固醇的效果,也同樣增強副作用。且皮質類固醇會降低人體內的鉀,而甘草也會降低鉀的量,若同時服用,則可能會讓身體內的鉀過低,引發多重疾病,須多加注意。 參考資料:1.UpToDate Lexi-Interact™ Online2.Fish DN (2001). "Fluoroquinolone Adverse Effects and Drug Interactions". Pharmacotherapy. 21 (10 Suppl): 253S–272S. doi:10.1592/phco.21.16.253S.33993. PMID 11642691. S2CID 296174553.Herb-drug interactions: a literature review.Drugs. 2005; 65(9):1239-82. 4.Cardiovascular pharmacotherapy and herbal medicines: the risk of drug interaction.Int J Cardiol. 2005; 98(1):1-14. 5.中西藥交互作用查詢 - 衛生福利部服務網站 6.中西藥交互作用資訊網 本文經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慢病好日子社團招募新成員啦!社團主要討論各種慢性疾病,透過文章、影片、圖片、課程及病友故事分享,提供醫療知識及互助鼓勵。🔔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喝茶可控制血糖?中醫師建議3種適合糖尿病患的茶飲-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防疫在家不能運動?腎友在家自我運動和穴道按摩增加抵抗力!【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11-25 新聞.健康知識+
天冷暖暖包貼腳底、電暖器對著吹? 急診醫警告「低溫燙傷危險群」:像溫水煮青蛙
78歲的陳女士,先前患有糖尿病、慢性腎衰竭、腦中風、帕金森氏症及長期臥床,這次因早上家屬起床,發現其腳底莫名其妙有一個大水泡,故趕緊送醫院急診室求治。醫師在身體檢查後發現,其右腳底有一個約1.5%體表面積的大水泡,但足背、小腿或另一隻腳都沒有特別的異常。在仔細詢問陳女士下,才知是因最近天氣寒冷,家屬買一紅外線鹵素燈電熱器放在床尾,可能是因患者年紀大又糖尿病所以末梢感覺異常,在長時間烘烤下導致腳底三度燙傷。電暖器溫度不會高 增添無形危險安南醫院急診室柯淇淋醫師表示,一般來說,電暖器溫度並不會太高,不像熱水或炒鍋一樣動輒8-90度,故使用上都會特別小心;因電暖器溫度不會高達8-90度,大家靠近都只會覺得溫暖而失戒心,反而更增添無形危險機率。(推薦閱讀:使用熱水袋、暖暖包小心低溫燙傷! 皮膚科醫師列4大提醒...你用對了嗎?) 低溫燙傷 熱度因接觸時間長導致就燙傷而言,柯淇淋指出,有兩件事需要考慮,一是溫度,二是接觸時間。當碰到的東西溫度很高時,就算接觸時間很短也會燙傷,就像炒菜時被鍋子燙傷,只要輕輕一碰就是一個水泡;而另外一種燙傷稱為「低溫燙傷」,就是溫度雖沒有很高,但是接觸時間過長,因此熱度慢慢累積,同樣會導致燙傷發生。(推薦閱讀:打翻熱湯、排氣管燙傷,怎麼辦? 快沖冷水!醫師揭「除疤關鍵時間」)柯淇淋補充,低溫燙傷其實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比如去海邊玩一上午或下午後,臉部會發紅,身體皮膚會脫皮,這就是曬傷,因此曬傷就是最常見的低溫燙傷。 (推薦閱讀:關窗洗澡小心一氧化碳中毒! 一張圖看懂對人體影響) 高風險群 使用電暖器要注意柯淇淋提醒,一般人當在睡覺時會翻身,不舒服也會移動並不會持續接觸熱源,所以在使用電暖器就不需擔心燙傷問題。但是,就中風無法移動病人或有糖尿病病人、手腳麻木有感覺障礙病人、喝醉酒吃安眠藥睡到不省人事的朋友來說,用電暖器就要特別小心,像此類高風險病人,一般是不建議使用電暖器,如真要使用最好使用定時裝置以減少持續使用時間,但更好的選擇是是使用暖氣空調,既省電也相對安全許多。 延伸閱讀: ·絕大多數都用錯!暖暖包握在手裡太浪費 專家曝發熱「正確位置」 ·穿發熱衣禦寒卻愈穿愈癢?不會熱? 專家曝「保暖禁忌」小心冷到 
-
2021-11-22 養生.聰明飲食
吃澱粉易變胖、影響血糖?營養師曝長期不吃碳水下場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營養組營養師崔岑亘分享,在病房衛教時常聽到病人說:「我飯都吃很少」,細問之下才知道病人平時看健康節目或聽鄰居親友轉述,吃太多澱粉容易變胖又或是容易影響血糖,進而以為不吃飯或飯吃很少就不會胖或血糖會控制得比較好。可是,在詢問這些正餐不吃飯的人飲食習慣時,會發現常常正餐吃不多,但到下一餐前就肚子餓了,反而在餐間吃更多高油高醣的食物,如零嘴、糖果、麵包、甜飲等,本想追尋健康飲食卻適得其反。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 長期攝取不足恐致酮酸中毒碳水化合物對人體的最重要功能就是提供能量,每1公克可以提供4大卡熱量,而且腦、神經系統及紅血球所需能量主要為葡萄糖,也就是澱粉消化分解後的產物。崔岑亘說明,當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時,身體會將多餘的能量轉變成其他形式儲存起來,如肝醣、脂肪或蛋白質;當攝取不足時,身體會消耗構成組織的蛋白質以便提供所需的能量,還會促使脂肪分解產生酮體,替代葡萄糖作為體內細胞的能量來源,當血中酮體太多,體內酸鹼失衡時就有可能造成酮酸中毒。而長期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就有引起酮酸中毒的風險。過多過少都不行 究竟多少攝取量才足夠?崔岑亘表示,大腦細胞主要藉由碳水化合物獲得能量,而成人大腦每日需要約110至140公克的葡萄糖,以便提供大腦足夠能量。有研究顯示碳水化合物攝取比例大於總熱量的65%會增加肥胖及罹患冠心病的發生率,而低於45%也會增加肥胖的發生率。故109年衛生福利部公告第八版「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當中新增「碳水化合物建議攝取量」,相當於成人每天攝取全榖雜糧類、乳品類、水果類共約8份,民眾常吃的全榖雜糧,如飯每份約1/4碗(標準碗直徑:11.5公分)、麵每份約1/2碗,乳品類每份約1杯240c.c,水果每份體積約為一個網球大小。民眾可以以前述份量簡易評估一下自己平時吃的碳水化合物是否足夠。減「糖」比減「醣」更重要 精緻醣攝取過量易肥胖除了天然食物,精緻糖類也屬於碳水化合物,1980-2016年間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國人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占總熱量百分比雖沒太大變化,但是碳水化合物攝取種類卻發生巨變。早年國人攝取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主要是全榖雜糧類,而近年的調查發現全榖雜糧類攝取減少,甜飲攝取增加。調查數據顯示成年男性每6人就有1人,成年女性則是每14人就有1人,每天至少喝1杯含糖飲料。崔岑亘提醒,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實精緻糖攝取過多與肥胖、代謝症候群、齲齒的發生有關。而且攝取甜食會刺激大腦的獎勵機制,即使不覺得餓仍會增加甜食攝取且不會減少其他食物攝取量,進而造成肥胖風險增加。而肥胖又會增加慢性病風險,研究發現精緻糖攝取量越高,冠心病風險越高;然而選擇攝取適量天然低升糖指數的醣類食物卻不會增加冠心病風險。所以正餐澱粉少吃,餐間再來選擇添加精緻糖的甜飲、糖果、烘焙食品等,反而更會影響血糖及體重。精緻糖每日建議攝取量 約佔一日熱量1/10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精緻糖類攝取量應小於總熱量10%,以體重60公斤,平日生活以坐著居多的一般民眾為例,一日約需1800大卡,換算下來每日精緻糖類攝取應小於45克(9顆方糖,180大卡)。衛福部於109年修正「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今年已正式實施,手搖飲皆須標示總糖量及總熱量,而包裝食品也會在營養標示中標示糖量,建議民眾在購買前應仔細閱讀標示,並減少攝取精緻糖。(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白飯熱量高?糙米、紫米助減肥? 營養師公布「5種米真實熱量」:答案超吃驚 ·吃冷的食物能減肥?抗性澱粉有哪些? 營養師告訴你為什麼能瘦身、控制血糖及膽固醇
-
2021-11-18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婦人偏頭痛困擾20年 做完這個終於一夜好眠
住台中的67歲李姓婦人受偏頭痛困擾達20年,每月至少發作1次,一發作天旋地轉,夜不成眠,她四處求醫但無法具體改善,今年10月至高雄榮總求診,復健醫學部主任張幸初替她做靜脈雷射光療,第三次症狀即緩解,她欣慰地說,以前睡覺像「做苦工」,現在已能輕鬆入睡!李婦有巴金森症病史,會手抖,走路往右偏斜,20年前偏頭痛無預警發作,頭頂心、眼眶都痛,左右也因出現不平衡,半夜或吃飯時暈眩嘔吐,每次疼痛只能吃藥打針控制,且鼻子不通暢,睡覺會打鼾,口渴,夜不成眠,感覺像做苦工,但接受靜脈雷射光療後,手抖情形改善,也能好好入睡。以前覺得人生無趣,現在重拾信心。高榮診斷,李婦腦部基底核退化、偏頭痛、且患有乾燥症、慢性支氣管炎、纖維肌痛症等病症,因長期頭痛、走路嚴重右倒,雙手顫抖,連拿筆寫字都做不到,經靜脈雷射光療搭配高壓氧治療後,病症改善許多。高榮復健醫學部主任張幸初表示,靜脈雷射治光療是將632.nm的低能量雷射紅光導入人體靜脈血管,光療時就像在打點滴,這個波長的光線落在紅血球最佳的吸收光譜,可啟動血液中如白血球,巨噬細胞等有核細胞,用來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疼痛,也適用於中風復健、治療一氧化碳中毒、風濕性疾病、血清陰性關節病變及骨折癒合等。目前張幸初共收治15名偏頭痛病患,他表示,這些患者偏頭痛發作時,大腦額葉循環會顯著低於正常,但經靜脈雷射光療後,下降的腦血流可回到正常狀態,解除偏頭痛。進行光療時,是透過靜脈注射將雷射紅光導入血管,促進血液及細胞活化,一個療程需做10次,每次60分鐘,休息一至三周後,再做第二次療程。他表示,目前靜脈雷射光療仍屬自費,少數人會有副作用,癲癇病患者及腦中風剛出血的患者不能使用。
-
2021-11-15 養生.聰明飲食
喝水6000cc可以增肌減脂?靠喝水真能助減肥嗎?
我在前天(2021-11-12)發表茶當水喝是慢性自殺?《最高喝水法》的胡扯,而起因是一位我很讚賞的蔡醫師在臉書推薦一本叫做《最高喝水法》的書。我跟蔡醫師說這本書所傳達的健康資訊是錯誤的,所以後來蔡醫師就刪掉那篇推薦的貼文。在我們的私訊討論中,蔡醫師順便提起一件事。他說:【其實我跟幾位醫師、營養師朋友,最近都注意的一位女醫師「腸道菌減重專家」,她有很多獨樹一格的主張,很受民眾歡迎,但我們是愈看愈覺得奇怪。比如每天必須喝水4000-6000cc有助於減脂,而且不會有喝太多的問題等等。以目前的臨床指引而言,我並沒有看過這樣的建議。】我點擊他附上的連結,看到一個在2021-7-25發表的影片:喝水6000會水中毒?錯!可以輕鬆增肌減脂!。這個影片的長度是7分21秒,而主要的內容是這位網紅女醫師在駁斥另一位網紅男醫師,因為這位男醫師在他自己發表的影片裡說水喝太多會中毒。其實,早在2018年我就發表水喝多了也會中毒,指出「水中毒」是一個千真萬確的醫學現象,只不過我也有說這類案例畢竟是罕見。但不管如何,這個影片真正引起我興趣的部分是「喝水6000可以輕鬆增肌減肥」。尤其是在看到一個觀眾的留言之後,更讓我覺得必須要有所回應。這位觀眾署名Lin,而從他的敘述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醫生。雖然他的口氣有點衝,但他所言是針針見血。為了能讓大家看到整個留言,我把它用螢幕照相拷貝如下(紅箭頭是我加上去的,因為要指出跟我有關的那句話)。(註:文章發表後有讀者私底下跟我說手機上看不清圖片裡的字,所以我現在把這個留言拷貝如下:「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在我們醫界佐證是拿自己研究跟自己寫的書出來,我還天真的以為你會拿出期刊內容或是專科權威文章來佐證,看來我醫學院跟執照也都是白念白拿了,我是覺得你只想讓你所謂的學員喝水喝到飽所以就吃得少來達到減肥,至少這種操作您是"第一人",還硬扯短時間大量喝水你怎麼不乾脆扯短時間大量飲水還可能誘發急性青光眼?如果什麼都不懂妳可以先去請教林慶順教授,我相信他能提供你一些協助。我不是來戰的我單純來看笑話而已,畢竟在醫界想替自己站得住腳拿出來的資料是自己研究的人滿少的,最近比較有名的那就是號稱自己是MRNA發明者的馬龍博士了看來是一類人呢。一天喝6000看來我整天尿尿就好診也不用看刀也不用開了,還是你要跟我說頻尿就是你所謂的排毒?」)這個留言裡有提到「我還天真的以為你會拿出期刊內容或是專科權威文章來佐證」,所以我就幫這位網紅女醫師彌補缺陷,找到所有關於「喝水減重」的臨床研究論文,並且把它們列舉在文章的最後,供大家參考。從這幾篇論文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1.沒有任何研究說喝6000cc的水可以減脂或增肌。2.沒有任何研究曾調查過肌肉的增長。3.所有研究都不是讓志願者隨便喝水,而是只能在餐前喝,並且是搭配低熱量飲食。4.喝水的份量絕非6000cc,而是1000cc或以下。5.減重的比例非常有限,尤其是跟沒喝水的對照組相比。還有,請注意,減重並不等於減脂,而減重或減脂都不等於健康。阿拉巴馬大學在2014-3-12發表Debunking water myths: weight loss, calorie burn and more(揭穿水的迷思:減肥、卡路里燃燒等)。它的第二段是:【營養科學助理教授 Beth Kitchin 博士說:「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喝水可以促進減肥;它是那些自我延續的迷思之一。我不是說喝水不好,但只有一項研究表明,喝較多水的人燃燒了一點點額外的卡路里。」韋恩州立大學在2021-4-23發表Do you really need to drink 8 glasses of water a day? An exercise scientist explains why your kidneys say ‘no’(你真的需要每天喝8杯水嗎? 一位運動科學家解釋了為什麼你的腎臟說「不」)。這篇文章的作者是運動科學系副教授Tamara Hew-Butler博士。她說:「腎臟會在 40 秒內對水份不足和水份過多進行分子調節,以響應水平衡的任何紊亂。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喝的水比身體需要的多時,我們必須立即排出多餘的水。大腦、顱神經和腎臟之間的這種快速協調是比任何手機應用程序或個性化推薦都更加有效和精確。」從這段話就可看出,水喝得越多,小便的次數就會越多。這就跟那個留言裡所說的「一天喝6000看來我整天尿尿就好診也不用看刀也不用開了」,不謀而合。我可以用我的名譽跟你保證,每天喝6000cc的水絕對不會增肌,但肯定會叫你常常跑廁所。年紀輕的人,一天跑個15、6次,年紀大的人,20來次,甚至30次。這樣,當然是可以幫你減掉一些脂。註:有關那個留言裡所說的「號稱自己是MRNA發明者的馬龍博士」,請看mRNA疫苗發明者怒了?後悔打了莫德納?。下面是有關「喝水減重」的臨床研究論文:2008年:Drinking Water Is Associated With Weight Loss in Overweight Dieting Women Independent of Diet and Activity(不管是採用何種節食和活動,超重節食女性的減重與喝水有關)2010年:Water consumption increases weight loss during a hypocaloric diet intervention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在中老年人低熱量飲食干預期間,喝水會提升減重)2012年:Replacing caloric beverages with water or diet beverages for weight loss in adults: main results of the Choose Healthy Options Consciously Everyday (CHOIC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用水或減重飲料代替熱量飲料以減輕成人體重:每天有意識地健康選擇 (CHOICE) 隨機臨床試驗的主要結果)2014年:The effects of water and non-nutritive sweetened beverages on weight loss during a 12-week weight loss treatment program(在為期 12 週的減重治療計劃中,水和非營養性甜飲料對減重的影響)2015年:Efficacy of water preloading before main meals as a strategy for weight loss in primary care patients with obesity: RCT(主餐前預負荷水作為初級保健肥胖患者減重策略的有效性:隨機對照試驗)2015年:Effects on weight loss in adults of replacing diet beverages with water during a hypoenergetic diet: a randomized, 24-wk clinical trial(在低能量飲食期間用水代替減肥飲料對成年人減重的影響:一項隨機的 24 週臨床試驗)2016年:The effects of water and non-nutritive sweetened beverages on weight loss and weight maintenanc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水和非營養性甜飲料對減重和維持體重的影響:一項隨機臨床試驗)2018年:Effects of replacing diet beverages with water on weight loss and weight maintenance: 18-month follow-up,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用水代替減肥飲料對減重和維持體重的影響:18 個月隨訪,隨機臨床試驗)原文:喝水6000可以輕鬆增肌減脂?網紅女醫的胡扯
-
2021-11-11 養生.生活智慧王
保溫杯不適合裝咖啡、奶茶?顏宗海教你如何遠離生活毒害
台灣新冠疫情趨緩,防疫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各種生活毒害卻無所不在,尤其常用到的各類塑膠製品,是否有塑化劑?該如何使用才安全?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在元氣網粉絲團直播時強調,不是所有塑膠製品都有塑化劑,但所有塑膠材質都不可放進微波爐加熱。熱剩菜剩飯 要拿掉保鮮膜現代人外食比例多,不管內用、外帶或外送餐點,都常使用到免洗餐具、碗盤、杯子等,日常生活中也常用到許多塑膠物品,許多人擔心這些東西可能含塑化劑,有吃毒下肚的疑慮。顏宗海表示,塑膠製品有1至7號,並不是每種製品都有塑化劑,只有3號PVC(聚氯乙烯)才有塑化劑;5號PP(聚丙烯)相對較安全,可耐高溫到攝氏120至130度,但也不適合放入微波爐加熱。家庭最常用到的塑膠製品就是保鮮膜,常見晚上的剩菜剩飯會用保鮮膜包好,或用美耐皿器具盛裝再放進冰箱,顏宗海提醒,隔天要再拿出來加熱食用時,保鮮膜要記得拿掉,再放進微波爐加熱;以美耐皿盛裝的食物,必須換成瓷碗或玻璃碗盛裝,否則美耐皿加熱會釋出三聚氰胺而易傷腎。少用保麗龍碗、美耐皿筷子現在許多人會買超商微波即食品,雖然超商的微波加熱,使用的材質及微波時間都經過計算,但顏宗海仍建議,不管它是使用PVC、PE(聚乙烯)等塑膠包材,還是要把外包裝拿掉再放進微波爐加熱較安全。塑膠材質6號PS(聚苯乙烯)也是不耐高溫,最常見的製品是保麗龍,顏宗海說,大家已較少使用了,但仍有少數泡麵是保麗龍碗,應盡量避免選購。美耐皿同樣不耐高溫,提醒愛吃鍋的人,不要用美耐皿的筷子,在熱騰騰的火鍋湯裡夾食物。顏宗海強調,所有的塑膠容器都不耐高溫,盛裝熱食應選用不鏽鋼、玻璃、瓷器等材質較好。但瓷器要注意有顏色的圖樣在外面,才不會將重金屬吃下肚。車內瓶裝水 溫度高會變質市售瓶裝水最常用的是1號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材質,許多人會把瓶裝水放車內,顏宗海說,PET也不耐高溫,並不適合放在有時溫度會過高的車內,雖然PET不會溶出塑化劑,但卻可能有其他物質,如國外曾驗出含有微量銻。保溫杯裝熱咖啡 盡快喝完最安全也最環保的做法,就是自己帶保溫杯,但也有「保溫杯不適合裝咖啡、奶茶等飲料」的疑慮。顏宗海解釋說,其實都可以裝,重點是應盡快喝完。醫學上有「危險溫度」的名詞,不是不能用保溫杯裝熱咖啡、熱奶茶,問題在於存放的時間與溫度,若放太久保溫杯內溫度下降至7至60度的危險溫度,就容易造成微生物汙染。熟食便當同樣要盡快吃完不宜久放,以避免食物中毒。至於保溫杯的清洗,不鏽鋼的內膽建議用海綿清洗即可,避免用鋒利的刷子刷洗,也不要太用力刷,若把塗層破壞掉,恐會有金屬釋出。不鏽鋼理論上應不會生鏽,若生鏽應馬上汰換。還有許多人愛用科技海綿刷洗保溫瓶、杯子等,顏宗海指出,科技海綿不要用來洗碗筷、杯子等食用餐具,只能使用於環境清潔。
-
2021-11-11 養生.聰明飲食
吃藥配牛奶能保護腸胃? 當心這些藥遇牛奶恐傷身
牛奶是公認的營養食物,幾乎含有人體所需要的所有營養素,不僅營養比例適合人類,消化吸收率也高。相傳它能夠保護腸胃,導致有不少人喜歡用牛奶送服藥物。殊不知,這樣用藥有可能傷身!牛奶,遠離這些藥物1.止瀉藥:藥效受損止瀉藥物中,諸如蒙脫石散等吸附劑,活性炭、鞣酸蛋白等收斂劑,均不宜與牛奶同服。因牛奶和這些藥物混在一起,會將藥物包裹起來,阻礙藥物中有效成分的釋放。2.補鐵劑:降低療效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枸櫞酸鐵銨等藥物是女性、兒童缺鐵性貧血的常用藥。牛奶中的鈣離子,可與鐵劑在十二指腸發生競爭,使鐵劑吸收減少,降低其療效。3.補鋅劑:降低吸收率牛奶中豐富的蛋白質則可能會與鋅離子(葡萄糖酸鋅)結合成不易溶解的絡合物,降低鋅和蛋白質的吸收。4.治甲狀腺機能亢進的藥:阻礙吸收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藥左甲狀腺素鈉片(優甲樂),其主要成分是合成的左甲狀腺素。牛奶中的鈣,會吸附左甲狀腺素,干擾藥物吸收,影響療效。5.治療骨質疏鬆的藥:影響吸收羥乙膦酸鈉、阿崙膦酸鈉用於治療骨質疏鬆,預防骨折。在服藥2小時內,需要避免食用牛奶,以防影響藥物的吸收。6.某類抗抑鬱藥:升高血壓抗抑鬱藥中有一類叫做單胺氧化酶抑製劑,包括嗎氯貝胺、雷沙吉蘭等。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酪胺,這些藥會抑制酪胺的分解,導致酪胺在體內積聚從而引起血壓大幅升高。7.強心苷類藥物:毒性增強強心苷類藥物如洋地黃、地高辛等,藥物毒性“遇鈣增強”。心臟病人服用這類藥後,如果馬上喝富含鈣質的牛奶,會增大中毒的風險。8.某些抗菌藥:藥效降低牛奶中含有鈣、鐵等金屬離子,可以和某些抗菌藥發生相互作用,形成不溶性螯合物而無法被人體吸收,大大降低藥效。這些抗菌藥包括:幾乎所有的喹諾酮類(xx沙星)、四環素、頭孢克肟、頭孢曲松等。一般情況下,將藥物與牛奶間隔約2小時服用,基本不受影響。注意:米諾環素、多西環素等雖然都是四環素類抗菌藥,但經過工藝改造,是可以和牛奶同服。此外,克拉黴素也可與牛奶同服。9.其他藥物◎比沙可啶:用於治療便秘或手術前後清潔腸道,與牛奶同服會導致胃或十二指腸刺激,所以服藥前後2小時不得服牛奶。◎雌莫司汀:用於晚期前列腺癌,牛奶、奶製品(鈣)可能會影響本品的吸收,避免同時服用。◎碳酸氫鈉:用於鹼化尿液,與牛奶(鈣)合用,可能出現乳鹼綜合徵(高鈣血症、高尿酸血症、鹼中毒)。小知識:雖然牛奶跟大多數藥物都“不合”,但在與益生菌及羅紅黴素同服時,是可以增強療效的哦.喝牛奶,避免這些誤區誤區一:以為晚上喝牛奶可促眠一般認為,牛奶中含有的色氨酸可以幫助合成褪黑素和血清素,從而幫助睡眠。但實際上,一杯牛奶中的色氨酸含量很少,很難真正發揮助眠的作用。所以說,早晨喝奶還是晚上喝奶,營養差別不大。誤區二:以為高鈣奶更補鈣鈣奶當中的鈣質,確實比普通牛奶中含量多。但是,補鈣要考慮吸收效果,並非吃多少就能補多少。一般來說,普通牛奶已經能夠滿足人體的補鈣需求,添加太多的鈣,不但會影響牛奶的口感,還會使它的價錢變高。誤區三:乳糖不耐受,還空腹喝乳糖不耐受人群在喝奶後會出現肚子脹、甚至腹瀉症狀,因此並不適合空腹飲奶。一般來說,這類人群在喝牛奶前肚子裡“墊”點其他食物,可以有效減少喝奶後不適的發生。誤區四:酸奶(優格)比純牛奶好酸奶和牛奶都是優質奶製品,蛋白質、鈣含量同樣優秀。雖然理論上酸奶更好吸收,但市面上的酸奶基本都是加了糖的。要知道,糖越多整體營養價值越低,酸奶的那些“優勢項”也可能會因此被抵銷。誤區五:保質期長的牛奶,是加了防腐劑牛奶的保存期限與殺菌方式有關,和防腐劑無關。建議大家購買正規廠家出產的牛奶,保證產品質量。(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1-11-10 養生.健康瘦身
減肥不吃澱粉就會變瘦?長期小心傷腎
Q:很多想減肥的人認為不吃澱粉就會變瘦,這是真的嗎?A:「不吃澱粉減肥法」是坊間流傳多年的減肥方法,不吃澱粉會變瘦是不正確的觀念,短暫的不吃澱粉剛開始的確瘦得很快,但由於不吃澱粉體內會偏酸性,長期下來是對腎臟不好的減重方式。在每天的飲食中,澱粉是最重要的營養素,它的重要性就好比汽油之於汽車一樣,汽車不加油,就無法發動,如果三餐只攝取蔬菜、魚肉類而不吃澱粉,容易造成食欲降低、心情沮喪等現象,嚴重時還會酮酸中毒,導致昏迷、意識喪失,甚至死亡。「澱粉可以少吃,但不能不吃,」澱粉來源是可以選擇的,人的三餐中不能完全不吃澱粉。澱粉來源有分精緻及非精緻兩種,如果從加工過好吸收的精緻澱粉,換成吃地瓜、全麥麵包、玉米、馬鈴薯等抗性澱粉,可以延長消化吸收的時間,對減重是有幫助的。諮詢╱聯新國際診所院長林頌凱
-
2021-11-09 新聞.健康知識+
生命始於受孕?受精卵是活著的 但不是以人的形式
生命如何孕育雷德伯格解釋說:「對於生命何時開始?並沒有簡單的答案,從現代的經驗來看,生命事實上並沒有開始這件事。」受精卵是活著的,但這是細胞活著,而非人活著。例如細菌這類生物,它們整個生命週期均以單細胞形式存在,在海洋或土壤中快樂地繁衍著。而構成我們身體的細胞並沒有這麼堅固,如果你刺破手指並在桌上滴一滴血,你的細胞並不會四處爬行追尋自己的財富,它們只會乾涸而死。就細胞而言,死亡意謂著它們的蛋白質失去作用,內部的化學平衡破壞,細胞膜也會因此破裂。在人體內部的人體細胞可以蓬勃發展,沐浴在養分中,細胞可以進食,保持其蛋白質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並擺脫浪費。如果收到正確的信號,細胞也可以成長和分裂。一個細胞變成兩個,因為所謂的母細胞會把所有的分子遺產,分給一對新的子細胞。在細胞分裂的任何時刻,母細胞都不算死亡,子細胞也永遠不算活著,因為所謂的「賦予的生命」是從前者流動到後者身上。某些類型的細胞可以逆轉這種過程,它們是融合在一起而非分裂。例如人類在運動時,會刺激肌肉細胞重疊,然後合併產生新的肌肉纖維。還有在人類骨骼中,免疫細胞會融合成巨大的「蝕骨細胞」(osteoclasts),這些細胞會蠶食掉舊骨骼,以便用新組織加以代替。每個肌肉細胞和蝕骨細胞都可以容納許多細胞核,每個核裡都有自己的DNA。形成它們的獨立細胞並未死亡,它們只是把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生命形式。而這就是受精卵所存在的細胞宇宙。它當然算活著,但並非透過無生命分子的組合而變成活著。相反地,它是來自兩個活細胞的結合。這點跟肌肉細胞和蝕骨細胞有所不同,因為受精卵是由兩個不同人體內的兩個細胞所產生。然而母親的卵和父親的精子也不算獨立存在的細胞。卵是從母親仍在胚胎時所分裂的細胞中產生,而一個男人每天會製造幾億個精子。追溯到最後,它們全都來自前一個受精卵,由這個受精卵發展出男人的整個身體。因此生命的流動從上一代人一直流傳下來。在到達「生命的源頭」前,我們必須划著獨木舟上溯幾十億年之久。「生命始於受孕」是個簡單的口號,容易被記住,也很容易大聲提倡。不過從字面上看,它的立論是錯誤的。這種人格運動的政治觀, 非常清楚地說明了該口號無論如何都不該只從字面上理解。他們想強調的並非「從受孕開始算生命」,而是在強調生命這件事。不是指任何生命,也非犰狳或矮牽牛花的生命,而是「人類的生命」。總而言之,他們說的其實就是「生命權」應該被所有的法律保護。李(Patrick Lee)和喬治(Robert George)這兩位反墮胎者在二○○一年寫道:「一個獨特的、活著的人類個體,來自精子和卵子的受精。」他們所說的「獨特」,是指來自兩個親體DNA 的獨特組合, 引導了胚胎的成長。雖然用肉眼看不到,但是李和喬治認為它已具有潛在的理性,及讓我們成為人類的所有潛能。然而人類成長的過程,並不能立刻被當成一個新個體的生命起源。我們的細胞通常攜帶四十六條染色體,其中二十三條來自母親,二十三條來自父親。但在受精的那一刻,父親和母親的DNA 組合後,實際產生的是六十九條染色體。因為原先尚未受精的卵與母體內的任何細胞一樣,都是四十六條染色體,排列成二十三對。一個擁有六十九條染色體的細胞,永遠不會成長為一個健康的人類,因為該細胞的基因將嚴重失衡。為了避免這種災難,在面對精子的到來時,卵子會作出反應,擠出一個小氣泡。卵把二十三條染色體藏在這個氣泡裡,因此卵現在只剩下另外二十三條染色體,才能與父親的DNA 完美配對。然而即使到這一刻,受精卵仍未獲得一個可以屬於自己的新基因組合,因為它的父親和母親的染色體仍是分離的。每組染色體都包裹在自己的膜裡,分別進行變化。因此最好把受精卵初期視為一個「共同工作」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男性和女性基因組正在各忙各的。然後受精卵分裂成兩個細胞,每個細胞都繼承了父親和母親的染色體。卵在受精後還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達到這個階段。只有到這一刻,染色體才會放棄它們各自的容器。因此只有在這雙細胞的胚胎中,父母的兩組DNA 才算結合在一起。然而即使到這個階段,新的胚胎也還沒有分子的獨特性。事實上,細胞中的所有蛋白質均來自母親,均由母親的基因編碼控制。因此這兩個細胞充滿了母親的RNA,這些RNA 會繼續被製造成新的母體蛋白質。換句話說,胚胎並未開始使用父親的遺傳指令。在這個重要的步驟裡,胚胎的行為仍然像是母親的未受精卵,亦即這個獨特的人類個體,尚未開始掌握自己的命運。在父親的染色體覺醒前,亦即在新基因組開始掌控一切之前,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卵的內部有一組特殊的「殺手蛋白」,是由母親自己的基因製成。它們會在胚胎細胞內漫遊,消滅母體原本的其他蛋白質,並消滅從她的基因產生的RNA 分子。接著來自母體的另一組蛋白質捕捉染色體,為即將展開的新工作做好準備。這些細胞現在會開始產生一批新的RNA,這次便是由母親和父親的基因平衡後所產生。然後細胞以新的RNA 對自己補充蛋白質,而這些蛋白質是由之前被殺手細胞切碎的母親分子殘骸重建而成。在胚胎內部發生這些變化的同時,胚胎也會移動。它會從母親的輸卵管浮出來,往下進入子宮。一路走下去,胚胎也可能會分裂成兩組細胞。這兩組細胞會繼續分裂,每一組都變成普通的胚胎。最後,這兩組細胞可以發育為同卵雙胞胎。因此,如果要說服我們相信卵一受精就立刻成為一個獨特的人,那現在變成兩組胚胎的情況下,這個人該到哪一邊去呢? 異卵雙胞胎會以不同的方式發育。母親一次排出兩個卵,每個卵由不同的精子受精。當這些雙胞胎仍然是微小的細胞團時,有時它們會相互碰撞並且結合。由於胚胎本身的靈活性,即使某些細胞帶有一個基因組,其他細胞帶有另一個基因組時,這些細胞也可以重新組合為一個胚胎,且這個胚胎也會繼續正常發育。科學家稱這些合併為嵌合體(chimeras),嵌合體可以成長為健康的成年人,它們會變成由兩個細胞群體組成的生命,每個細胞都有各自不同的基因組。如果說每個受精卵都是一個人,並擁有一個人可以享有的所有權利,那麼從嵌合體長大的人,選舉時可以投兩票嗎? 當我們這些活著的人類回溯胚胎的發育時,很容易會把這種從單一細胞到三十七兆個細胞組成身體的轉變,視為精準過程下的一連串化學變化。雖然教科書上描寫的成長進展順利,然而胚胎發展也常以失敗告終,所以才會有這麼多懷孕失敗的例子。胚胎存活的最大風險是最後沒有形成二十三對染色體。有時胚胎會複製出第三份染色體拷貝,當每個基因有三份拷貝而非兩份,胚胎便可能會產生過多蛋白質而使胚胎中毒。有時胚胎最後只有一份染色體拷貝,因而使它們無法製造生存需要的所有蛋白質。有時麻煩出在卵裡面。例如當卵試圖擺脫氣泡裡多餘的染色體時, 其中一條不小心留在裡面。有時麻煩會在受精後胚胎開始分裂時出現,例如細胞分裂時無法在子細胞之間平均分配染色體,而讓某個細胞染色體過多,另一細胞的染色體卻很少。因此開始分裂時,便會將這種不平衡的情況傳給後代細胞。生物學家稱這種不平衡為「非整倍體」(aneuploidy)。胚胎發展雖然不一定會停止,但如果它包含了平衡與非平衡的細胞,則非平衡細胞可能會停止生長,而平衡的細胞則繼續構成人體的絕大部分。當然就算胚胎完全由非整倍體細胞組成,仍可能會有倖存的機會。這點要取決於不平衡的性質,例如第二十一對染色體異常的胚胎,仍會以唐氏症的孩子出生。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非整倍體胚胎會逐漸衰竭。有時是停止生長,有時會無法在子宮著床而被排出體外。非整倍體化並不是女性無法懷孕的唯一原因。某些婦女不能產生足夠的雌激素使子宮準備好接受新的胚胎。一次時機不佳的感染,亦可能使婦女的免疫系統負擔過重,並將胚胎和胎盤視為外來敵人加以攻擊。科學家估算出自然懷孕失敗的數量,結果相當驚人。二○一六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指出,約有百分之十到四十的胚胎,在可以著床於子宮前便失敗。而從懷孕到出生的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這個數字還可能上升為百分之四十到六十。如果一個國家宣布生命從受孕開始算起,且讓受精卵具有所有正常人應有的合法權利,那這些懷孕失敗的情形可能就會被當成醫療上的大災難。因為從全球範圍來算,這便意謂著每年可能會有超過一億人死亡,讓心臟病、癌症和其他主要死因的死亡人數相形見絀。※ 本文摘自《生命的一百種定義:原來還可以這樣活著,探索生物與非生物的邊界》。《生命的一百種定義:原來還可以這樣活著,探索生物與非生物的邊界》作者:卡爾.齊默譯者:吳國慶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1/09/01
-
2021-11-08 養生.聰明飲食
馬鈴薯的暗黑歷史
初遇馬鈴薯,應該是小時候媽媽煮咖哩雞時,白色、橙色的馬鈴薯、胡蘿蔔塊在金黃醬汁包裹下,伴著嫩滑雞肉,扒下白飯一大盤。晚上,還會忍不住打開冰箱,用手偷挖一塊解解癮。做成沙拉是太太的馬鈴薯初體驗, 馬鈴薯、胡蘿蔔仍是主角,小黃瓜、白煮蛋伴舞,在美乃滋的指揮下跳起華爾滋,轉呀轉呀,轉出夏日的盛宴。女兒這一代的馬鈴薯初體驗,可能是麥當勞薯條吧,沾著猩紅的番茄醬,在小朋友的小手中,一根根塞入口中。不同的童年初體驗,相同的是「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遊戲的童年」。馬鈴薯(別稱土豆、洋芋、薯子……)是人類四大主食之一,僅次於稻米、玉米和小麥,原產於南美洲秘魯一帶,最早食用紀錄在約七千年前的印加王國,印加人還把多產的馬鈴薯當做意像,奉為豐收之神。大航海時代的16世紀下半葉,西班牙人把馬鈴薯帶回歐洲。不過馬鈴薯在歐洲登陸初始卻踢到鐵板,因為歐洲不產薯類,看到這種地下塊莖的植物不易接受,加上聖經裡記載,神創造的植物是用種子發芽長大,馬鈴薯卻是用塊莖,因此被貼上「魔鬼植物」的標籤。1748年,法國國會還通過一項禁止種植馬鈴薯的法律,理由是它們會引起麻瘋病等疾病。不過馬鈴薯能在貧瘠的土地中生長,有助解決饑荒問題,因此各國王室紛紛推廣,俄國彼得大帝就從荷蘭引入種植,1765年俄皇尼古拉一世要求依官方方式種馬鈴薯,農民認為官方藉此要把他們變成農奴,引發「 馬鈴薯暴動」。英國女王伊麗沙白一世則決定從「高端」著手,舉辦一場馬鈴薯派對,邀王公貴族參加,沒想到廚師不了解馬鈴薯特性,導致女王茄鹼中毒,反而加深了英國人的戒心,直到19世紀才廣為接受,如今炸魚與炸薯條已是英國經典菜色。反之,北方的愛爾蘭因為土地貧瘠,很快就廣為種植,不過1840年代,一場突如其來的病蟲害侵襲馬鈴薯田,當時已成愛爾蘭主食的馬鈴薯嚴重歉收,引發百萬人餓死的悲劇。饑荒也引發了愛爾蘭移民潮,據說有上百萬人出走到新興的美國,正好提供美國工業化和近代化所需的大量勞力。在這群人支持下,美國國力日強,終於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家,美國總統如甘迺迪、柯林頓、歐巴馬等,都系出愛爾蘭。歷史說巧不巧,想不到一場愛爾蘭大饑荒,對美國的未來造成莫大影響。影響美國文化的還有炸薯條,美國總統傑弗遜在18世紀末曾任美國駐法大使,他返國把炸薯條引進美國,在他擔任總統後的1802年,白宮晚宴出現了「法式薯條」(French fries,英式英文則稱炸薯條為chips)。1940年代,美國人要找搭配漢堡的小吃,炸薯條趁勢搭上了全球商業化的特快車,隨著麥當勞等成為美國文化的象徵。台灣約在17世紀末就由荷蘭人引入馬鈴薯,因產自地下為薯,塊根形似馬鈴,就稱為馬鈴薯。不過台灣糧食充足,多只用來佐餐,近年從台中逢甲夜市興起的焗烤馬鈴薯蔚為一時,加上玉米、起司粉,或搭以鮪魚、香腸、火腿、燻雞等烘烤,創意無限,天冷時更誘人。馬鈴薯最初的推廣,是為了解決饑荒問題,近代一些文學作品中,馬鈴薯也成為貧窮、勞工的象徵,1890年一名工人子弟寫了一首詩「民族自由主義者(資本家)為四口一家的工人所設計的食譜」,描述周一到周日都沒肉,周日到周四連五天全靠馬鈴薯充饑。「所以囉,工人們,別再嘟噥抱怨了,諸位可以吃得飽,要知足。如果胃裡還在咕嚕咕嚕叫,那肯定是您心懷不軌,沒別的原因」(謝志偉譯),反映了對資本家剝削的不滿。馬鈴薯的歷史,曲折離奇又暗黑,只能提醒自己「莫忘世上苦人多」。
-
2021-10-31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糖尿病通常沒症狀!醫示警:台灣100萬名準糖尿病人將在十年內發病
糖尿病通常沒有症狀!病友張小姐表示,確診糖尿病時,既不痛不癢不痠也不疼,毫無症狀令她感到驚訝,但張小姐很有病識感、危機感,非常認真治療。她表示,親戚曾因糖尿病併發中風,事業沒了、生活一切完全崩盤;住家社區警衛,某天突然昏迷,送醫後才知是糖尿病,「讓我感觸很深,我很害怕自己也變成這樣。」因此張小姐定時回診、按時吃藥、調控飲食,進行血糖值監控,搭配規律運動,後來糖化血色素數值維持在5.8(正常值小於7)的漂亮成績,呼籲大眾不可忽視糖尿病帶來的威脅。6成糖友血糖控制不及格 建立用藥安全觀念是關鍵社團法人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台灣糖尿病人口數已超過220萬人,且將有100萬位「準糖尿病人」在十年內會發病,呼籲民眾務必了解糖尿病資訊,做到長期穩定控糖。根據台灣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品管調查研究指出,高達六成糖友未達到糖化血色素小於7.0%的治療目標。「沒有症狀不等同於血糖控制良好」馬偕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李淳權醫師說明,血糖若控制不佳將會影響全身大小器官,甚至進一步產生腎臟病變、心血管疾病、中風、視力損傷、神經受損、糖尿病足等併發症;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與歐洲糖尿病協會(EASD)發表的治療指引中,「併發症管理」是第二型糖尿病的重點治療目標。因此,制定治療目標並規律回診用藥是治療重要關鍵,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透過規律用藥搭配改善生活習慣以穩定血糖並延緩發生心、腎等併發症。許多糖友常誤以為藥物會傷肝、腎,或是認為出現症狀才要吃藥,因而自行減藥、停藥,導致病情加重,增加併發症風險。上網找糖尿病資訊常有誤 大大耽誤正規治療糖友張小姐坦言,剛確診時對於用藥、飲食控制、血糖監測等問題感到茫然,上網搜尋卻找不到所需資訊,也擔心找到錯誤資訊,根據社團法人糖尿病衛教學會調查顯示,對糖友來說,每次看診時間有限,難以好好詢問心中的疑惑,因此,多半透過網路的網友經驗分享,或是親友口耳相傳蒐集糖尿病相關資訊。然而,卻有近六成病友找不到具可信度的衛教資訊,甚至超過五成認為衛教資訊複雜,不易閱讀。王治元表示,糖尿病是一場長期抗戰,糖友需要在一開始就打好疾病衛教基礎,以幫助疾病獲得最好的控制。(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三餐吃飽喝足、一餐吃掉30顆水 他身強體壯竟得糖尿病 ·糖尿病口中飄水果味恐酮酸中毒! 日常照顧「八字訣」防致命
-
2021-10-24 養生.聰明飲食
泡麵不利健康只是因為缺乏營養?營養師曝常見迷思
吃起來又香又療癒的泡麵,真的是萬惡食物嗎?今年5月新冠疫情嚴峻,民眾瘋狂搶購泡麵、乾拌麵,造成大缺貨,大家應記憶猶新。一般泡麵保存期限約半年,如果當初庫存太多,差不多已到(過)了保存期限。現在開始趕進度的人,要注意別吃到營養不良、影響健康。迷思1 泡麵可以保存半年,是因為添加防腐劑。營養師解讀:台灣泡麵靠乾燥保存,非使用防腐劑,但購買進口泡麵仍要留意成分。有些人認為泡麵能久放,是因為添加防腐劑,聯新國際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吳怡玫指出,台灣食藥署規定泡麵不能添加防腐劑。她解釋,食物存放要避免「腐敗」與「變味」,細菌或黴菌分解食物時產生有害物質讓人體中毒,添加防腐劑是避免「腐敗」。以泡麵來說,經油炸或乾燥,微生物欠缺水分就不能生存,所以只要泡麵密封不打開,且包裝沒有破損,就不需添加防腐劑。不過他也提醒,國外泡麵規定不同,購買進口泡麵時仍需留意成分標示。迷思2 泡麵紙碗上的蠟,吃進肚會黏在胃壁上。營養師解讀:蠟吃下肚會隨糞便排出,且一般泡麵紙碗多是塑膠淋膜製成,並非塗蠟。市售泡麵有分袋裝跟碗裝,碗裝的又分為保麗龍及紙類,到底哪種比較好?吳怡玫說,保麗龍的成分是苯乙烯聚合,結構不穩定,溫度大於攝氏75度就會分解,也容易被有機溶劑溶解出苯乙烯單體。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將苯乙烯列為有致癌疑慮的物質,特別是對紅血球及肝臟方面健康的影響,苯乙烯亦存在於自然界,但含量少,像最早的苯乙烯單體就是從肉桂酸萃取出來。但苯乙烯的人體容許量大,民眾不必太擔心,但應盡少接觸。而紙碗內裡的蠟熔點大約是攝氏62至64度左右,塗蠟容器遇70度以上熱水就會溶解,所以多用於低溫或冷藏容器。不過網路傳「蠟吃下肚會黏在胃壁上」,是錯誤說法,蠟進入人體後無法消化,胃壁上有黏液和分泌胃酸,加上消化蠕動,蠟會一路帶進小腸,最後化作糞便排出。吳怡玫說,一般泡麵紙碗並非塗蠟,大多是用塑膠淋膜製成,但多數產品不會標示使用何種塑膠,建議仍盡量少用免洗容器高溫沖泡。迷思3 泡麵過期有油耗味,只是風味不佳,還是可以吃。營養師解讀:氧化出現油耗味,建議別食用,自由基影響健康。「變味」是食物氧化、出現油耗味,吳怡玫說,一般食品會添加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BHA、BHT避免氧化,不過氧化影響的不只是風味問題,食物經過氧化會產生對人體不利的自由基。吳怡玫提醒,一旦超過保存期限,腐敗菌與黴菌的孳生就有較多不確定性;至於氧化問題,雖然泡麵製作時已添加抗氧化劑,但是儲存中仍會緩慢氧化、產生過氧化物或裂解產生丙二醛,如出現油耗味就是食物已氧化,建議別再食用。迷思4 泡麵不利健康的原因,只是缺乏營養。營養師解讀:自由基與氧化會造成細胞傷害,影響心血管健康。「泡麵對於健康的影響,主要是自由基與氧化。」吳怡玫說,泡麵大多經130至140℃油炸製成,溫度愈高愈易氧化,吃進過多含自由基的食物,會增加致癌、細胞死亡或老化的風險,加上泡麵營養成分單一、鈉含量高,缺乏蛋白質、維生素及纖維質等也應注意。吳怡玫指出,自由基與氧化會造成細胞膜傷害,其中傷害最大的就是擁有最長細胞膜的神經,可能讓細胞死亡,神經細胞幾乎不會再生;自由基也會使DNA正常序列發生改變,引起基因突變,增加致癌機率;而身體裡代謝很快的玻尿酸、軟骨素,也容易因自由基攻擊斷裂;食物氧化裂解產生丙二醛,會跟蛋白質結合,讓蛋白質不易更新,造成老化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2021-10-19 醫聲.疫苗世代
婁培人:HPV口咽癌超越子宮頸癌,男女接種疫苗以達群體免疫
許多人一聽到人類乳突病毒(HPV),直接聯想到子宮頸癌,不過,世界衛生組織一項研究證實,2020年人類乳突病毒(HPV)引發口咽癌的人數已超越子宮頸癌,且男性患者多於女性,國內臨床觀察則發現,男性口咽癌病友社經地位、教育水準,普遍高於檳榔引起的口咽癌病友。台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婁培人表示,口咽癌已經成為全球最主要的HPV相關癌症,年度新增人數已經超越子宮頸癌。研究顯示,HPV引起的口咽癌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年齡平均年輕五到十歲。婁培人說,若兩性同時感染HPV,男性比女性更不容易產生抗體,較難清除病毒,承受更大的風險,除了口咽癌之外,還可能引發其他頭頸癌以及陰莖癌、肛門癌。婁培人強調,HPV所引起的口咽癌,對男性威脅更大,且男生感染HPV後,宛如攜帶病毒的行動硬碟、USB,只要與任何一台電腦「連結」,都可能讓電腦中毒、當機,因此,從流行病學角度來看,透過疫苗接種,降低男性感染機率,將有助於降低HPV對於人類的危害。婁培人建議男性也應接種HPV疫苗,如果男女共同接種,會比起只有女性接種,更容易達成群體免疫效果。目前國健署僅提供國一女生接種兩價劑型HPV疫苗。婁培人說,台灣HPV感染以16型機率最高,這也是引發子宮頸癌的主要類型病毒,其次為58型,不論頭頸癌、子宮頸癌,皆有極高比率係因58型HPV感染所致。但兩價、四價疫苗並無法預防58型HPV感染,需接種九價HPV疫苗,才能降低感染風險。繼美國之後,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核發九價疫苗頭頸癌之適應症的國家,且男女皆可施打,年齡為九歲至四十五歲。婁培人說,這對國人來說,可是一大福音。不過,HPV疫苗價位偏高,為推動疫苗接種、預防癌症的最大阻力,婁培人建議,政府可採取「定額式補助」,讓民眾自由選擇不同價數的HPV疫苗接種,再提供不同額度的費用減免。婁培人建議,如果在經濟能力許可,家長應讓兒子、女兒接種HPV疫苗,自家兩個兒子都打了疫苗,因為妻子認為「孩子很乖,也無法得知未來的伴侶,在人生經歷中,是否不小心感染過HPV。」此外,不要再稱「子宮頸癌疫苗」,而稱之「HPV疫苗」,否則許多男生直覺「我又不是女生,為何要打子宮頸癌疫苗?」,忽略了HPV病毒對於男生的致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