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癌症防治.攝護腺癌
搜尋
PSA
共找到
231
筆 文章
-
-
2014-09-23 癌症防治.攝護腺癌
攝護腺PSA值偏高,該喝豆漿嗎?
【聯合晚報╱整理╱記者李樹人,諮詢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高齡泌尿科主任崔克宏】問:我爺爺70歲,攝護腺PSA是7.13,第一次切片無發現癌細胞,將進行第二次切片。不論切片結果是否有攝護腺癌,想要知道如何能靠飲食的方法來降低PSA值呢?前陣子曾經在報紙上看過大豆異黃酮對可降低PSA值,果真如此嗎?如果是的話,每天食用大豆異黃酮的量是否要設限?如果以豆漿為例,一天可以喝多少呢?(台北市、讀者)答:以70歲男性來說,攝護腺PSA標準值應該在4以下,讀者的爺爺已經高達7.13,表示攝護腺應該生病、出問題,但不一定就是攝護腺癌。造成攝護腺PSA值偏高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攝護腺發炎、泌尿道感染,或是攝護腺太大了,攝護腺血管破裂或是栓塞,當然也不能排除攝護腺癌的可能性。臨床顯示,有人攝護腺切片次數高達二至三次,這才確定為攝護腺癌。至於如何降低攝護腺PSA?最重要是是遵從醫囑,按時服用藥物。其次,改變日常生活作息,多喝水、多排尿,每天至少飲用1500至2000cc的水,且不要憋尿。在飲食方面,目前證實有助於降低攝護腺發炎的保健成分,包括南瓜子、茄紅素、維他命C以及蔓越梅等。另外,大豆異黃酮、薑黃素以及鋅,也有類似相關報告出現。豆漿所含的大豆異黃酮有限,想靠喝豆漿來改善攝護腺問題,是不可能的。如果本身有痛風或腎結石,長期大量飲用豆漿,反而適得其反。有病還是應該看醫師,由醫師來建議,該吃哪些保健食品。欲問診者寫下姓名、病症、年齡和職業,寄到uen.money@udngroup.com.tw電子信箱或傳真(02)8692-5832
-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錢大夫專欄/攝護腺肥大要住院兩次?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整理,諮詢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劉明哲】問:錢大夫,您好。我今年54歲,巴士司機,醫師說我攝護腺肥大且PSA值19.3,可能是攝護腺癌,要我住院切片檢查。我問醫師,是否可在住院時直接開刀處理掉肥大問題,醫師回答說不行,如此就變成要兩度住院 (一次為切片檢查,第二次為開刀處理肥大問題)。不知錢大夫認為可同時做嗎?PS:我沒有任何異常症狀,只有夜間起來一次及腰酸 (上篇文章說當攝護腺癌轉移到骨骼,如腰椎骨時,就會造成腰背疼痛的神經痛症狀。)(周先生)答:PSA值偏高,並不代表罹患攝護腺癌,有可能只是攝護腺發炎而已。你今年才54歲,不管是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癌,我認為罹患的機率不高,不用太緊張。就醫學來說,PSA值小於4才算正常,一旦超過這個值,就應小心。不過,歐洲醫界通常把PSA值當成監控攝護腺是否發炎的指標,而不用來檢測攝護腺癌;台灣因未將PSA檢測列為常規檢驗項目,因此只要檢出PSA值偏高,就相當緊張,以為當事人罹患了攝護腺癌,其實這是過度解讀,常會把受檢男性嚇得不知所措。如果你突然覺得不舒服,我初步認為,可能是攝護腺發炎或泌尿道感染造成的,我的處置方式是先給予抗生素合併攝護腺藥物的治療,一個月後 ,再測一次PSA。如果一個月後的檢測顯示,PSA值已下降到10以下,即意味攝護腺發炎或泌尿道感染的機率很高,且用藥效果不錯,不妨再繼續用藥,一個月後再檢測一次。萬一接連兩次的檢測值都偏高,建議可先安排切片檢查,若未檢查出攝護腺癌,只需將肥大的攝護腺刮除即可;但如果檢查確認罹患攝護腺癌,恐怕就得再開一次刀,把攝護腺全部切除。因此,醫師建議你分兩次處理,應相當正確。欲問診者寫下姓名、病症、年齡和職業,寄到uen.money@udngroup.com.tw電子信箱或傳真(02)8692-5832
-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錢大夫專欄/治攝護腺腫大 雷射較好嗎?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整理,諮詢/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洪峻澤】問:我父親今年65歲,目前已退休在家,他接受攝護腺腫大的治療已經有七年時間了,去年3月時檢查PSA值才3.85 ,但今年10月檢查時上升到4.08。而且他只要停藥兩天就會明顯的排尿不順暢,經醫生用超音波檢查後,發現腫大的部分已壓迫到膀胱,建議採用最新的雷射手術方式開刀治療,請問攝護腺的雷射手術安全嗎?與傳統的手術差別在哪裡?可能會有哪些後遺症呢?住院大概要多久?(張先生)答:攝護腺肥大的藥物治療有限度,一般說來,攝護腺重量是20公克左右,如果肥大到50、60公克,就可能會建議手術。另外,如果已經造成排尿排不出來、反覆尿路感染、出血等症狀,這時也都要考慮手術治療。攝護腺手術有傳統的電刀以及雷射,都是由內視鏡經尿道進行。在後遺症方面,因為傳統的電刀對組織傷害比較大,切1公克組織約會流血10cc.,雷射手術的術中、術後出血量則比較小。住院天數方面,傳統電刀約在5到7天,雷射則是3天左右,恢復比較快。還有,攝護腺手術進行時需灌注水分,電刀需使用蒸餾水,因為沒有電解質,進入人體影響電解質平衡,較易造成水中毒,雷射手術則因過程使用的是生理食鹽水,離子濃度與人體一致,所以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不過因為雷射手術目前健保沒有給付,患者需自費十多萬元,因此要選擇傳統電刀或是雷射,一方面考量經濟能力,一方面如果患者年紀比較大,或是身體狀況比較差、有心臟病等高風險群,可以考慮採用雷射手術比較安全。欲問診者寫下姓名、病症、年齡和職業,寄到uen.money@udngroup.com.tw電子信箱或傳真(02)8692-5832
-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九九養腎功/男人練好PC肌 性福跟著來
【文、圖/摘自《九九養腎功》/涂金湶著/晨星出版】攝護腺是男性的性腺體,其健康與否,不只影響性生活品質,也關係到了男性的身體狀態。攝護腺如果生病了,當然需要積極治療,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有些保健方法有助於維護攝護腺健康。西醫通常會建議做定期健康檢查,男性超過五十歲,每年要做一次肛門指診和PSA 血清檢測,預先測知罹癌風險。至於在日常生活中,例如避免熬夜、憋尿和久坐,飲食清淡、少喝酒、適度運動等等,也都有助於保健攝護腺。此外,老祖宗傳下來的氣功功法中,也有非常有效的攝護腺保健、甚至是自我癒療的良方,例如之前介紹過的第五式「捻」,及以下的「排尿練功法」,都是很好的方法。PC 肌與「性福」生活一說到排尿練功法,就不能不提到PC 肌。PC 肌是恥尾肌(pubococcygeous )的簡稱,它是一組和性活動相關的肌肉群,其前面接恥骨,後面連接尾骨。對女性來說,PC 肌是一組連結肛門、陰蒂和陰道的骨盆肌肉;男性則用它來托住陰莖。有時找不到廁所,不得不憋尿時,就會用到這組肌肉。性高潮時,它則會規律地收縮,因此,鍛鍊PC 肌可以增強男女雙方的高潮反應。再者,學習如何用PC 肌來擠壓攝護腺,也能預防攝護腺變硬或腫大,有助預防、治療攝護腺疾病。PC 肌運動又被稱為「凱格爾運動」,是由美國婦產科醫生阿諾德.凱格爾(Arnold Kegel )於一九四八年提出來的,其主要功能就在於訓練PC 肌的肌力、耐力及反應力,增強骨盆肌肉的支持功能。原本是用來改善婦女尿失禁問題,後來人們發現這種運動還與「性福」有關,它除了可以加強女性的陰道收縮力量,也有助於控制性高潮的時間,而且男女都適用。「凱格爾運動」因而常被誤認為是一種女性專用的私密運動,但絕大部分人卻不知,在傳統道家氣功功法中,早就有類似「凱格爾運動」、針對男性PC 肌的收束鍛鍊。除了練習收縮及放鬆PC 肌,同時配合意念冥想和吐納。這種功法的主要內容如下:排尿也能練功排尿練功法,主要在於將固腎的鍛鍊,融入每天都要做的排尿行為中,以下介紹的功法,這種鍛鍊可以增強陽關精門,也就是加強固腎功法中「固鎖」的部分,收斂、強固腎陽的自控能力,減少因腎衰弱而出現早洩或不自主遺精的情況,也可以有效改善頻尿的問題。排尿練功法──緩慢排尿Step 1 站立排尿時提起腳跟。如果覺得站不穩,可以用一隻手撐著牆壁。Step 2 深吸一口氣,並且想像氣進入丹田,再由丹田壓入會陰。Step 3 以慢速度排尿,也就是讓尿流量減少。同步以「正呼吸法」緩慢吐氣,並且想像氣由會陰沿著背部督脈,上升到頭頂的百會穴。 Tips ● 女性也可以練這一式,但不能用坐式馬桶,要改用蹲式馬桶,才能提起腳跟。● 如果已經有排尿困難的問題,那麼,只要做到Step 2,然後一樣以「正呼吸法」緩慢吐氣,不需要刻意放慢排尿速度,自然排尿就可以了。《九九養腎功》176頁/定價290 元中醫認為腎是人體的能量系統,腎的好壞與否不僅影響性生活的品質,更是精力的來源。腎臟之所以可以決定人體能量的強弱及健康與否,其實都仰賴睪丸的造精功能是否正常。許多男人終其一生都只知道「使用」性器官,卻從未想過性器官也需要保養。九九神功就是一種保養方法,經由按摩睪丸,讓睪丸氣血活絡,強化睪丸造精及分泌睪固酮的功能。本書主要內容包含「固腎」、「久戰」、「雙修」功法。●「固腎」:藉由鍛鍊陰囊和睪丸來強化腎臟功能,達到保健壯陽效果。●「久戰」:修練延長性交時間的功法,幫助男人解決惱人的早洩問題。●「雙修」:是男性與女性相互養護的功法。 【作者】●涂金湶台灣嘉義縣人。九九神功健康中心創辦人、中華內功學會理事長、台北體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聖約翰大學榮譽健康哲學博士。曾多次在美國運動醫學會及世界調適科學會中發表氣功研究成果。★十色客facebook 連結:http://www.facebook.com/pages/shi-se-ke/210378971026
-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我39歲 我攝護腺肥大?
【聯合晚報╱整理/記者李樹人,諮詢醫師/雙和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冠州】問:最近到醫院接受全身健檢,醫師看報告後,說我攝護腺肥大。這讓人有些難以接受,因為我今年才39歲,應該距離攝護腺問題還非常遙遠,怎麼可能人還沒有老,攝護腺就已經出問題?我本身是B肝患者,今年4月起接受干擾素治療,身體容易疲倦,請問接受B肝藥物治療,會引起攝護腺肥大嗎?如果攝護腺已經變大,可能讓它變小,恢復正常嗎?平常飲食該注意哪些?(台南、39歲、王先生)答:一般來說,男性到了50歲,才會逐漸出現攝護腺肥大症狀,例如夜尿、頻尿、解尿困難、尿不乾淨等,不過門診也有人即使到了70歲,還是身體健壯,攝護腺一點也沒有異狀。透過超音波檢查,就可以得知攝護腺組織是否有異狀。正常男性攝護腺組織約在20公克以下,如果超過20公克,就屬於攝護腺肥大。不過,即使攝護腺組織比標準值還要重,但沒有出現症狀就無所謂。換句話說,如果攝護腺肥大,但沒有排尿上的障礙,且PSA(攝護腺癌症指數)正常,就沒有大礙,不用擔心。要是日後出現類似困擾,就應尋求醫師協助,拖著不解決,症狀就會越來越嚴重。飲食方面,臨床顯示可以多食用茄紅素、南瓜子等萃取物,因為這些食物含有植物多酚類物質(植物性雌激素),長期服用可以延緩攝護腺肥大速度。欲問診者寫下姓名、病症、年齡和職業,寄到uen.money@udngroup.com.tw電子信箱或傳真(02)8692-5832
-
2014-09-23 養生.更年期變化
關心老爸第4問/尿尿次數變多、尿量變少嗎?
【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 先檢查 攝護腺肥大 「要放放嘸、不放緊緊」(閩南語,去上廁所卻尿不出來、沒去上廁所卻又覺得尿急之意),難以啟齒的泌尿道問題,可能是攝護腺問題引起。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醫師黃世聰表示,50、60歲以上男性易因攝護腺肥大,出現頻尿、殘尿量多、小便解不乾淨等症狀;不過,若小便次數多,排尿量相對會較少,未必是攝護腺肥大。此外,夏天排汗量多,尿液量自然較少,正常情況下,每次解尿量約200、300cc,一天解尿次數約8次,超過8次就屬「頻尿」。如半夜起床上廁所的次數超過2次,就是「夜尿」。小便細 老是解不淨「兩小時內,尿急到非得上廁所不可、無法控制,就是頻尿。」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簡邦平說,第一次感覺尿脹,尿液量約200cc,一般人膀胱可忍耐至500cc,才會尿急到須上廁所。從第一次尿脹到尿急,間隔大約1至2小時。不過,攝護腺肥大會讓小便變細,膀胱無法完全排空尿液,解尿後僅數分鐘,尿意就可能再出現。此外,男性尿道長度約25公分,因尿道不會收縮,加上攝護腺肥大會阻塞尿液通過速度,即使小便後,仍可能出現解不乾淨、滴滴答答情形。老爸健康筆記1.解尿時間勿太短,建議可解兩次尿。2.可坐在馬桶上解尿。3.解尿後可用手按壓會陰,輕甩尿道。4.適度喝水,每天需喝1000至1500cc,少吃水梨、冰西瓜等利尿食物及咖啡等茶飲。5.50歲後每年可做肛門指診,或抽血檢查特殊抗原指數(PSA)。
-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關鍵數字/PSA≦6.5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採訪整理】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是攝護腺製造的一種蛋白質,數值隨年齡升高,59歲以下≦3.5,60歲至69歲≦4.5,70歲至79歲≦6.5。PSA高於標準值,可能是攝護腺發炎或良性攝護腺肥大,也有人將視為攝護腺癌腫瘤標記。但攝護腺癌診斷,通常以直腸指診(肛診)及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為主。若無法排除攝護腺癌,需進一步作攝護腺切片檢查,由病理科判讀來確定。對於攝護癌確診病患,PSA可追治療效果。諮詢/台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闕士傑
-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腹腔鏡手術 治攝護腺癌保雄風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攝護腺癌死亡率高,很多男性罹癌後不敢動刀,就怕術後變尿失禁,甚至無法再展雄風!不過目前醫界發展的改良式腹腔鏡手術,不但能成功根除癌細胞,也保住患者的性功能,費用是海福刀、電腦刀等微創術的十分之一左右,增加患者治療的決心。義大醫院泌尿科主任林嘉祥說,過去治攝腹腺癌,傳統手術需由肚臍往恥骨處切開20公分的傷口,出血量高,導尿管要放十天、半個月,禁尿功能恢復慢,包尿布少則兩、三個月,多則一年,且易傷及性功能。現在雖有電腦刀、冷凍治療、海福刀、達文西機械手臂等微創療法,但自費動輒二、三十萬,也不能確保性功能。改良式腹腔鏡攝護腺切除術,僅需開3個1公分及1個0.5公分的傷口,出血量少、復原時間短、疼痛降低、更能保留括約肌與性神經。但這種手術需由經驗純熟的醫師執行,僅需自費約兩萬元耗材。他建議,五十歲以上男性,最好一年檢驗一次PSA指數,高危險群最好40歲以上就做。已經手術的病患,更需注意定期追蹤。
-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遠離攝護腺肥大 吃清淡、別憋尿
【聯合報╱記者張家樂/南投報導】提起攝護腺肥大,很多人都會想到是老年人的專利。南基醫院泌尿科醫師王百孚說,最近他在臨床上發現,攝護腺肥大有年輕化的趨勢,有些患者年僅50。他說,照顧攝護腺最重要的是吃得清淡,千萬別憋尿。有人以為,年紀大了自然會出現攝護腺肥大;王百孚說,只要平日注重養生、多保養,攝護腺肥大和年紀沒有必然的關係。長期吃得清淡,特別是少食含荷爾蒙的食物,像雞睪丸就含有荷爾蒙,吃多了易造成攝護腺肥大,中老年人要特別留意。他說,市面販售的成藥都標榜是「純中藥」,其實有些中藥的成分就有荷爾蒙;像人蔘、冬蟲夏草也都含有荷爾蒙,若天天拿來當茶水喝,就會因吃下過量的荷爾蒙,影響到攝護腺的功能。有些男人愛買壯陽藥,而荷爾蒙就是壯陽藥的主要元素,長期服用,對攝護腺會有不良影響。曾有一名攝腺肥大的病患,天天服用冬蟲夏草或人蔘,結果過猶不及,不到六十歲就出現攝護腺肥大。他說,年過五十的男性要定期檢查,不要等到排尿不順再找醫師。最簡單的是,經由肛門以手指觸摸,檢查攝護腺有無不正常硬塊;而疑有攝護腺癌患者,可抽血用「攝護腺特異抗原」(PSA)來檢查,以及早發現攝護腺癌,準確度很高。平日排尿功能的保養不可忽視,最重要的是不能憋尿。
-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研究:雄性禿 易罹患攝護腺癌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雄性禿男性要特別留意攝護腺癌威脅。加拿大一項基礎研究發現,有雄性禿的男性很容易罹患攝護腺癌。髮量越少,罹癌機率也越高。研究作者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泌尿外科教授尼爾‧費雪表示,「我們百分之九十五確定這是真的,」因此雄性禿男性更要對攝護腺癌有所警覺,最好盡早接受攝護腺癌檢測,必要時,可能需要做切片檢查,以及早發現病灶。過去研究發現,雄性禿與攝護腺癌確有關聯。雖然研究人員不太清楚確實機轉,但推測應是雄性素同時造成禿頭、攝護腺癌,因此產生這種現象。睪固酮等雄性素很可能抑制毛髮生長,並影響攝護腺細胞生長。研究指出,男性身上的雄性素「雙氧睪固酮」(DHT)增加,就容易引起毛囊萎縮,當毛囊逐漸萎縮、變小,頭髮便越來越虛弱,甚至停止生長。而「雙氧睪固酮」也可能造成攝護腺癌壯大。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美國泌尿科醫學會年會。共有兩百一十四位年齡介於五十九歲到七十歲的患者參與研究計畫。這些人接受「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發現檢測值偏高,平均數值為五點八。便進一步接受攝護腺癌切片檢查。研究人員將禿頭分成四等級,第一級是髮線往後推,第二級為頭頂稍微禿一點,第三級是頭頂、周邊中度掉髮,第四級則是頭頂、周邊掉髮現象很嚴重。研究人員比對發現,雄性禿越嚴重的人,攝護腺癌切片結果越可能呈陽性反應。美國泌尿科醫學會托比亞斯‧寇勒醫師提醒,無論男性頭上有沒有頭髮,都不可輕忽攝護腺癌威脅。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
2014-09-23 癌症防治.攝護腺癌
蛋蛋危機 攝護腺癌趨向年輕化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攝護腺問題不是老年人專有的毛病,醫師發現,國內攝護腺癌有年輕化趨勢,門診收治不少30多歲的晚期攝護腺癌患者,因為飲食西化,吃太多精緻食物,一名38歲男性更差點被切除睪丸,成了沒有蛋蛋的男人。台中榮總攝護腺中心主任歐宴泉表示,這名男性原因嚴重痔瘡到直腸外科看診,醫師做指診時,意外摸到他攝護腺有異狀,轉介泌尿科詳細檢查,確認為第三期攝護腺癌。他警告說,許多人認為攝護腺癌是老人病,30、40歲男性出現頻尿、滲尿、夜尿等問題,通常不以為意,以致確診時都到了晚期。歐宴泉表示,該名患者被診斷出攝護腺異常,SP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高達85,正常值為4。進一步切片證實,攝護腺癌細胞已轉移至淋巴。傳統治療晚期攝護腺癌,以睪丸切除為主,但這名患者不到40歲,無法接受切除。隨著口服抗雄性激素藥物的問世,才得以保住蛋蛋。不過,臨床顯示,許多患在口服抗雄性激素藥物一段時間後,會產生抗藥性,腫瘤會轉移至骨頭、骨盆腔淋巴結等,引起全身劇烈疼痛,讓病患有生不如死的感覺。根據98年癌症登記統計資料顯示,攝護腺癌已躍升國人第六大癌症。歐宴泉建議,5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接受肛門指檢與血清PSA檢查。年輕男性如有異狀,也應主動就醫。如發現硬塊或PSA數值偏高,就應接受直腸攝護腺活體切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2014-09-23 性愛.性福教戰
睪固酮 與男性生理起伏密切相關
【文/摘自《再也不說我老了》/傑弗瑞.賴夫著/晨星出版】睪固酮對於勃起功能和維持性慾的影響,已無庸置疑。事實也證明,男性在補充足夠的睪固酮之後,在性功能表現上,有顯著的提升。而關於性行為及心理影響方面的研究也顯示,充足的睪固酮可以提高生活品質。這可不是唬人的,想想看,一個男人在床上表現良好,心情當然也會愉快!在四十到七十歲的美國男性中,估計大約有百分之三十四的人有勃起功能障礙。更糟的是,陰莖硬度低落還是心臟疾病的早期徵兆。事實上,研究也顯示,男性在心臟病發前的四到五年,勃起功能障礙就已經發生了。勃起功能障礙同樣可能出現以下的病兆: ● 高膽固醇(特別是LDL-C壞膽固醇) ● 高血壓 ● 憂鬱症或是壓力 ● 肥胖如果你有性功能障礙,請及早認清事實,並且諮詢醫生,不要有鴕鳥心態一概否認,因為這不只是你和另一伴床笫生活和諧的問題,更攸關你的生命。我非常認同布朗大學在二○一○年發表的研究,這份研究報告建議所有超過四十歲的男性都應該做睪固酮濃度篩檢。睪固酮和前列腺癌的真相我所碰過的大多數醫生對於睪固酮和前列腺癌,都有錯誤的看法,睪固酮和前列腺癌之間的關係,其實和這些醫生原本所認為的大相逕庭。在過去,醫生認為提高男性的睪固酮量,可能會增加前列腺癌發生的機會,甚至會加重癌症的病情。這種恐慌來自於一份發表於一九四一年的醫學研究期刊,期刊中的文章批露,男性補充睪固酮會提高前列腺功能衰退,並造成「去勢」的效果,但這份報告中的研究案例只有一名患者。不過,最近的研究已經完全推翻了這個觀點。另一份長期研究也顯示出,睪固酮濃度和前列腺癌的發生風險,並沒有顯著的關聯,除了一項,那就是低濃度睪固酮,才是前列腺癌的促發因子,而非高濃度睪固酮(審定者註:雖然目前已改變了睪固酮補充引發前列腺癌風險的想法,但是要使用睪固酮補充療法的男性必須定期檢查PSA和前列腺,如確定有前列腺癌或前列腺肥大引發排尿障礙,還是不適合使用睪固酮做長期補充療法)。 ★十色客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pages/shi-se-ke/210378971026
-
2014-09-23 癌症防治.攝護腺癌
揪出攝護腺癌 PSA指數參考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專題報導】69歲黃先生6年前出現血尿,檢查發現罹患攝護腺癌第四期。黃先生現在每三周接受一次化療,他說:「病情來得太突然,從來沒想過自己會罹患攝護腺癌。」沒想過自己會罹患攝護腺癌,恐怕是多數男人的心聲。雖然就算攝護腺癌能透過「攝護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 )早期發現,但國內男性接受這項檢查的比率始終不高。黃先生在確診前,從來沒做過PSA檢查。國內醫師表示,美國擔心過度診斷,出現不建議檢查PSA的聲音,但國內情況不同,台灣多數患者求診時,大都已是晚期,因此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定期抽血檢查攝護腺特異抗原。台安醫院泌尿科主任陳日昇說,PSA是診斷攝護腺癌最具參考價值的指標,檢驗數值超過4,就要懷疑可能因攝護腺癌引起,且PSA只需要抽血檢驗,與肛門指診比較,相對方便許多。不過,PSA的數值並非絕對性,換句話說,就算數值超過4,仍需要由醫師進一步切片檢查,才能確定診斷。今年三月刊載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指出,經過8年追蹤7萬6千名美國男性發現,接受PSA檢驗的男性,的確提高攝護腺癌診斷率,但對於降低死亡風險,沒有明顯幫助。美國政府專家小組今年5月則建議,不需要做例行性的PSA檢查,避免過度醫療。但歐洲在經過11年追蹤研究後發現,定期接受PSA檢查的歐洲男性,能降低死亡風險21%。這項橫跨歐洲8國的大型研究,同樣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到底需不需要定期篩檢PSA?陳日昇說,PSA超過4,必須進一步進行組織切片,才能證實是否罹患攝護腺癌;組織切片時,通常在超音波下,在攝護腺上打上12針,這的確增加敗血症風險。這也是美國呼籲停止例行性特異抗原檢查的原因之一。但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黃一勝說,美國因此擔心過度診斷。台北榮總泌尿科醫師張延驊說,美國雖然有反對聲浪,但因家庭醫師制度普級,多數民眾仍然會聽從醫師建議作篩檢,「美國並沒有完全放棄篩檢。」「無論美國如何爭辯,台灣的現況是,多數患者求診都是末期。」張延驊說,攝護腺特異抗原篩檢是早期發現攝護腺癌的好方法,就連美國泌尿科醫學會也維持篩檢建議,台灣沒道理放棄這項篩檢工具。
-
2014-09-23 性愛.性福教戰
規律性行為、自慰 可防攝護腺癌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男性要如何預防攝護腺癌?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中心一名專門進行攝護腺手術的外科醫師大衛‧沙瑪迪建議,想預防攝護腺癌,男性除了要有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習慣,也要有規律性行為,或規律自慰,以幫助降低攝護腺癌發生風險。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顯示,台灣一年攝護腺癌病例約有一萬例。近十年來,台灣攝護腺癌死亡率更上升七倍之多。在美國,每年約有二十四萬人被診斷罹患攝護腺癌,且多數患者沒有症狀,多半是經由「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檢驗才發現患有攝護腺癌。大衛‧沙瑪迪醫師指出,男性要預防攝護腺癌,最好要有健康飲食,盡量攝取多種食物,像咖啡、綠茶、亞麻籽、黃豆、魚類、花椰菜、綠色蔬菜等都含有一些抗氧化、抗發炎物質,對身體很有好處。此外,也要盡量控制紅肉、雞蛋、加工類肉品、牛奶、含糖食物攝取量。預防攝護腺癌,飲食上可吃些大蒜義大利麵、紅酒,像番茄中的茄紅素、大蒜中的硫化物與紅葡萄中的白藜蘆醇都可幫助對抗攝護腺癌。沙瑪迪醫師也建議,平常要養成規律運動時間,不只可預防肥胖,也可避免疾病上身。男性若能規律射精,不管透過性行為或自慰,都可減少攝護腺癌風險。平常也要定期接受身體健康檢查,身體健康檢查時,千萬不要漏掉「攝護腺特異抗原」檢驗項目。有家族病史的民眾也要多留意攝護腺癌威脅。有些健康食品或許有保健、養生效果。民眾食用這些健康食品前,最好多和醫師溝通、討論。【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
2014-09-23 癌症防治.攝護腺癌
PSA檢驗有灰色地帶 準確率七成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男性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準確度並非百分之百;醫師指出,即使PSA值超過10,也僅有五成有攝護腺癌。攝護腺癌是台灣男性十大癌症排名第5位,98年有4013人新診斷出攝護腺癌,當年有936人因此死亡。高雄醫學大學泌尿科副教授王起杰說,早期的攝護腺癌,症狀並不明顯,患者多表現頻尿、急尿、解尿困難、尿流變小等症狀;必須以肛門指診、抽血了解PSA值、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等方式診斷。其中的PSA檢驗,多年來醫界多所討論其偽陽性問題。王起杰說,PSA值超過4ng/mL,會懷疑可能有攝護腺癌細胞;但仍有「灰色地帶」,一般認為,它只有七成的準確率。他指出,PSA值介於4到10的男性,進一步再做經直腸超音波或切片檢查,往往只有二到三成者,有攝護腺癌;即使PSA值超過10,也僅有五成者有攝護腺癌。為什麼PSA會有偽陽性?王起杰說,像泌尿系統的結石、尿道感染或攝護腺肥大,也都可能使PSA值升高。但不可諱言,抽血驗PSA,仍是泌尿科倚賴的攝護腺癌篩檢工具之一。只是何時適合開始驗PSA,醫界看法不一。王起杰的經驗是,如果是20歲到40歲患者,PSA值升高,絕大多數都是感染發炎造成。王起杰說,4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定期接受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免費成人健檢,抽血驗PSA;若患者PSA值超過4,再做肛門指診或超音波檢查進一步確診。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陳忠信則表示,從美國經驗來看,男性從20、30歲開始健檢,就驗PSA,其偽陽性反而容易引起男性恐慌。他認為,過了40歲才需考慮做此篩檢,而年紀大男性有解尿困擾,則更應記得要驗PSA。
-
2014-09-23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攝護腺PSA篩檢 應提早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輯譯】 研究人員說,45歲以上的男性應接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作為攝護腺癌篩檢。 瑞典研究人員針對兩萬多名年齡在27~52歲的男性,抽血檢測PSA,發現有1369人被檢查出患有攝護腺癌,其中241人已屬於晚期,並有162人死於攝護腺癌。該研究發表於《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研究人員說,如果為年齡在45~49歲的男性提供檢查,將可檢查出有將近一半的攝護腺病例。 不過,這一提議似乎仍有爭議,因為PSA檢測不一定準確,它有可能出現偽陽性,帶給病人不必要的擔憂,也有學者憂心可能會出現「過度治療」的結果。 ※延伸閱讀》‧頻尿、解尿困難… 當心攝護腺癌‧攝護腺癌/肛門指診 揪出隱形殺手‧高齡罹初期攝護腺癌 定期追蹤PSA
-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腹股溝痠疼 科技人的職業病
【元氣周報/記者李青霖/報導】「林醫師,最近不知怎麼搞的,會陰部位會疼痛」、「奇怪耶,醫師,也沒做什麼事,為什麼腹股溝部位會痠疼呢? 」憋尿壓力大 攝護腺發炎新竹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林永杰最近診治不少年輕男子,因為會陰部位疼痛就醫。經過進一步部問診和指診,發現病患指的疼痛位置是攝護腺,病症都因攝護腺發炎引起。詢問這些年輕人,多半來自科技業,有些在無塵室工作,長時間穿無塵衣,穿脫不易,經常憋尿;有部分是值「四班二輪」的技術員,作息時間不定,日夜顛倒,長期熬夜,或者睡眠品質差,加上科技業競爭壓力大,致免疫力降低,引發攝護腺發炎。正值青壯年 卻頻尿急尿林永杰醫師說,健康男性的攝護腺大小,較核桃略大,在骨盆腔的底部,也就是膀胱下、尿道上,在恥骨後及直腸前;簡單說,就是在膀胱下方與肛門之間,它的質地不硬不軟,尿道從攝護腺中間穿越而過,如果生病,會造成排尿不暢順等症狀。這些就診的男子,多半30多歲,正值青壯年,但出現的症狀包括:頻尿(約一小時就需解放一次)、急尿(尿不乾淨)、夜尿,以及小便初始需特別用力。會陰部緊緊 骨盆腔脹痛他說,攝護腺發炎普遍現象就是覺得會陰部緊緊的、不舒服,或是小便時不太順暢,偶而覺得有灼熱感,但解完後,又感覺還有殘尿;還有些人坐久了,骨盆腔出現脹痛的不舒服感,這種感覺甚至延伸到後背部,排尿次數變頻繁,排便出了問題,糞便細小、解不乾淨,而且有「裡急內重」的感覺。林永杰說,這些狀況跟攝護腺肥大症狀類似,但「年輕男子不太可能出現這些問題才對」,因此懷疑是攝護腺發炎,於是,先幫患者作攝護腺按摩,並透過肛門指診,取攝護腺分泌物做化驗,確認是否發炎。先改善作息 單車暫別騎林永杰說,他通常請病患先改善作息、多休息,情況會有所改善,萬一症狀未改,才會開Alpha-阻斷劑、止痛劑、肌肉鬆弛劑或口服抗生素來治療,至少服藥4周才能有所改善。他說,病患在治療期間,需多喝水、戒菸、戒酒、不吃辛辣食品,採溫水坐浴或泡熱水澡,讓肌肉放鬆,可能的話最好適度運動和休息,才能治癒這類慢性攝護腺發炎症狀。竹科人前一陣子流行騎單車,林永杰說,如果有上述現象,最好停止這項運動,免得不斷刺激會陰部及攝護腺,讓症況更惡化。年紀輕輕驗PSA 不夠準確新竹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林永杰發現,許多科技廠提供員工健檢,抽血時會檢驗「PSA攝護腺特異抗原」項目,這是攝護腺癌的指標,不過,他認為,以這項檢驗值來做為癌症篩檢的工具,並不夠準確,而且,多數受檢者在30~40歲間,不到50歲,機率相對較低,反而引起恐慌。通常,如果發現這項指數過高,他會勸問診者改善作息與飲食,重視睡眠品質,觀察3個月後再說,然而,少部分較謹慎的科技人,會進一步做切片檢查,以直腸超音波檢查及攝護腺針刺切片等,動作繁複,且術後2~3天,有血尿和血便的現象,造成生活上不便。「攝護腺問題是中年以上男性不得不面對的隱憂。」林永杰說,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中,惡性腫瘤(癌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男性攝護腺癌也占相當比例。有許多男性憂心動手術影響性功能,林永杰說,在清除攝護腺癌細胞過程中,多少會傷到性神經,影響勃起功能,不過,現在威而鋼、樂威壯與犀利士等壯陽藥都有不錯的效果,只要適度服用,仍能維持正常性生活;加上神經有修復功能,一段時間後,就能停藥。
-
2014-09-23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攝護腺肥大 吃感冒藥尿不出
【聯合報╱林育慶/彰濱秀傳泌尿外科體外震波碎石中心主任】 天氣不穩定,感冒患者增多,急診處就會出現尿不出來的老人患者。再次呼籲有攝護腺問題的長者,服感冒藥要小心,因感冒藥中通常含抗組織胺、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都會讓膀胱排尿壓力下降,或增加膀胱出口阻力,甚至發生急性尿瀦留。63歲張先生吃了感冒藥後,整天尿不出來,膀胱脹得很痛苦掛急診。驗尿、抽血、X光及超音波檢查後,發現攝護腺腫大及膀胱結石併急性尿瀦留,經導尿並配合口服藥物,解尿問題才獲得緩解,後來接受「經尿道攝護腺雷射汽化術」及「內視鏡膀胱取石術」,術後恢復情況良好,目前不需服藥也可以解尿順暢。他表示多年來一直頻尿、夜尿、解尿斷斷續續、尿不乾淨,總認為是年紀大了,退化了,並未就醫檢查及治療。 不少患者和張先生一樣想法,直到尿不出來才就醫,此時,有的不只是單純攝護腺肥大影響排尿,也可能被發現併有膀胱結石、腎水腫甚至攝護腺癌。所以,一有排尿問題還是要及早就醫檢查、治療才是上策。攝護腺又稱前列腺,位於膀胱出口與尿道交界處,為男性特有器官,攝護腺於男性50歲左右會因增生肥大而有排尿障礙;如果患者本身已攝護腺肥大並有膀胱出口阻塞症狀,也是造成膀胱結石的危險因子。一般在門診如發現年長者有攝護腺肥大併有膀胱結石情形,泌尿科醫師會建議使用內視鏡微創手術方式,無傷口、恢復快,一併解決膀胱結石及攝護腺肥大的問題,以達到最佳的療效。不是所有攝護腺肥大患者均需服藥或手術,而是視個人解尿情形而定,若是單純良性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特異抗原PSA、肛門指診及驗尿均正常),而且無任何排尿障礙的人,可以單純每年定期追蹤,不需任何處置。一般男性長者可使用美國泌尿科醫學會發表的國際前列腺症狀自我評估表,自我評分,了解自己是否有排尿障礙。 ※延伸閱讀》‧醫師建議:逾50歲 PSA兩年篩檢一次‧遠離攝護腺肥大 吃清淡、別憋尿 ‧瑞典研究:45歲以上做攝護腺癌篩檢‧攝護腺肥大 與攝護腺癌無因果關係
-
2014-09-23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預防攝護腺疾病 多攝取番茄
【聯合報╱馮思中/林口長庚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攝護腺,又稱為前列腺,宛如一顆棗子大小,一般人看不到也摸不到它,但它卻可以成為男人災難的禍首。攝護腺為男人特有器官,是一腺體,其分泌物構成精液的一部分,可活化精蟲協助受孕。攝護腺生長依賴男性荷爾蒙刺激,研究顯示,去勢的男孩長大後,攝護腺會完全萎縮。男人隨年齡增長,攝護腺也會帶來困擾。攝護腺生長在膀胱出口處,隨著老化,攝護腺逐漸肥大,影響膀胱排出尿液,造成排尿功能障礙,症狀如排尿斷斷續續、次數增加、急尿等,嚴重時會完全無法排尿,需要插導尿管。良性攝護腺肥大的治療以藥物為主,可改善膀胱頸尿道口的阻力,減少排尿困難。若藥物治療無效,可考慮經尿道攝護腺刮除手術。除了攝護腺良性肥大,攝護腺亦可能長出惡性腫瘤,攝護腺良性肥大和惡性腫瘤的早期症狀相似,不易區分。目前雖有PSA(攝護腺癌相關的血液指數)可供檢測,但PSA檢測的特異性及敏感性低,不算理想的癌症篩檢指標,有時反而造成檢測者心理恐慌。不過,配合醫師的肛門指診和PSA檢測,目前仍是早期診斷攝護腺癌的最佳方法。早期攝護腺癌治療包括手術切除、放射、冷凍及高頻超音波治療。晚期的病人主要是以荷爾蒙治療為主,化療則用於荷爾蒙無效的病人。攝護腺疾病,特別是攝護腺癌,在台灣有逐年增加趨勢。研究顯示,經常攝取高脂肪食物,會增加攝護腺癌罹患率,多攝取番茄類食物,可降低發病風險。攝護腺肥大及惡性腫瘤都是可治療的疾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仍然是對抗癌症最佳的方法。(系列10之8)
-
2014-09-23 新聞話題.醫藥新聞
滿70歲老人 免費健檢來了
【聯合報╱記者羅緗綸/竹北報導】新竹縣70歲以上老人免費健康檢查來了,即日起至8月15日可到各鄉鎮市公所辦理登記,鄉鎮市村里幹事會再訪視老人健檢意願,將名冊送交醫院,安排檢查日程。預估至少5千人受益。「完全免費!」縣長邱鏡淳昨天表示,今年新增甲狀腺刺激素免疫分析和攝護腺特異抗原等2項檢查,各項檢查依市價為1390元,竹縣府會全額負擔。預計今年9月20日到10月底前通知檢查,也希望子女陪同協助,多關心老人家健康。縣府今年委託竹東榮民醫院、臺大醫院竹東分院、東元醫院、新仁醫院、大安醫院、仁慈醫院等6家醫院為老人家健檢,有胸部X光、KUB腹部骨盆腔X光檢查、心電圖、A.F.P肝癌篩檢、子宮頸抹片檢查等。縣府表示,老人甲狀腺異常,可能出現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呼吸困難,甲狀腺機能低下,易出現體力遲鈍、怕冷、水腫、貧血等,容易被認為是一般老化現象而忽略,今年增加甲狀腺刺激素(TSH)免疫分析,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今年新增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檢查,能即早檢出攝護腺肥大、發炎,甚至是否罹攝護腺癌,因攝護腺癌早期都無癥兆,美國泌尿和癌症協會甚至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做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查。縣府調查,竹縣年滿70歲以上老人家,到7月有4萬1856人,依照過去3年統計,登記申請健檢老人約1萬人,實際受檢僅5千人,有的老人不願接受健檢、有的行動不便,缺乏交通工具,邱鏡淳鼓勵子女為爸媽申請,並設法排出時間,陪老人家健檢。依作業流程,老人向鄉鎮市公所提出申請後,村里幹事訪視並確認意願,將名單、住址交醫院,醫院會排定健檢日程通知受檢老人,並註明空腹時段、攜健保卡、身分證等注意事項,安排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