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CPR
的結果:共找到 220 筆 約 0.022秒醫療路上的溫暖微光
診間之內,他是一位小兒科醫師;診間之外,他是一位穿著白袍的詩人。看透人間無常,更懂得醫病之間當溫柔以待。三十年行醫路,看似曲折卻溫光處處。林思偕醫師以時而感性,時而詼諧的文字,記錄每段獨一無二、笑中...
小心卡更深!專家:吃麻糬噎到千萬別用力拍背、喝水
老年人除了吞嚥嗆咳問題,也可能發生異物梗塞無法呼吸的緊急狀況。這時如果一旁有人會「哈姆立克」急救法,就有機會在異物梗塞第一時間應變,搶救人命。意識清醒時 哈姆立克救人、自救第一線消防救護員指出,較常...
推APP助民眾找AED? 官方坦言「利人不利己」推動難
國際間相繼開發科技工具,如運用無人機載運AED或開發APP讓民眾協助運送來提升AED可近性。台北市政府消防局、衛生福利部以及保全業者共同研發「全民守護者」APP,除揭示全國公共場所AED地圖,當有人...
倒地10分鐘就危險!5種人最容易猝死...感冒太久沒好也要當心
平常一些心臟疾病的潛在徵象,包括氣促、胸悶、暈厥、心悸等,都可能是在猝死發生前的警告徵象,這些徵兆正在提醒我們,要盡早就醫做進一步的檢查,尤其45歲以下的民眾,一定要注意家族病史,家裡如果有猝死的病...
親自照顧癌父一年仍留遺憾!急診室醫師田知學:經歷過才知放手有多難
田知學身為急診室醫師,看盡不知多少生死離別,可是唯有自己親自經歷,才知道放手有多難,把握當下又有多重要,所謂的「珍惜所愛」,沒有痛過,很難體會愛的可貴。去年藝人高以翔猝死的新聞令人惋惜,同時有部急救...
聽到打雷先蹲下 專家教你「避雷姿勢」把傷害降到最低
台灣每年3至10月是落雷的高峰期,有「花蓮救命王」之稱的彭康祐表示,雷擊發生時,避免在空曠處,也不要在樹下,勿高舉金屬物品,像是雨傘等。若不幸遇到雷擊,應立即蹲下,記得踮腳尖、腳跟要互相碰觸,且雷擊...
何鴻燊用強心針續命失效? 醫:強心針只能助爭取時間
澳門賭王何鴻燊今病逝,享耆壽98歲,根據香港媒體報導,何鴻燊過世之前,曾打下數支強心針保命。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蕭卜源說,強心針是在休克、心跳完全停止或心跳低於20以下時使用;強心劑...
吳朋奉傳心肌梗塞猝逝 心臟科醫籲:這些都是危險因子
55歲「金鐘影帝」吳朋奉今天傳出猝逝消息,震驚演藝圈。據了解,吳朋奉平時獨居,身體健康,偶有抽菸喝酒,而親友至家中找吳時發現他倒地、已無心跳,死於心肌梗塞。對此心臟內科醫師表示,心肌梗塞是心血管血流...
預防中風50歲後還來得及! 這4習慣現在開始做都不算太晚
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年紀再大也不嫌晚。根據刊登在《中風雜誌》(Stroke)上發表的1項新研究表示,中年女性可以透過運動和不吸菸以及維持體重等方式,來降低中風的發生率。美國哈佛大學Goodarz D...
看見有人中風怎麼辦?等救護車時你要做這幾件事
發現有人中風時該怎麼辦?紐約長老會醫院(New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醫師Douglas D. Sankar表示,中風後人的神經組織會迅速凋亡,快速而準確地診斷中風的類...
「我很難受!」新冠肺炎患者死前呼救40次 臨終不斷求止痛
66歲的露安.達根(LouAnn Dagen)原本居住在密西根州Metron of Cedar Springs 療養院;她在確診新冠病毒死亡後,才被發現生前曾多次向亞馬遜(Amazon)智慧語音助理...
術後吃喝拉撒都在床上 婦人肺栓塞險送命
50歲的伍姓婦女手術後出院,在家休養的1週內幾乎未下床走動,因虛弱無力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住院竟發生急性肺栓塞,沒有呼吸心跳,經急救才恢復生命,但大腦受損導致講話困難、無法走路,醫師強調,民眾對於...
自動心肺復甦機 取代人工CPR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台東縣消防局避免救護人員直接與患者接觸,降低感染風險,將傳統人工心肺復甦術CPR急救,全面以自動心肺復甦機LUCAS取代。消防局長管建興表示,全縣23輛救護車都配置LUCAS,並完...
人生最後一哩路 選擇「被活著」還是帶著尊嚴離開
從最新的臨終醫療問卷調查所顯示的趨勢,關於自己以後在臨終期想要的理想醫療內容,日本近期進行了三個國家規模的問卷調查。第一個是日本厚生勞動省在二○一四年所發表的「人生最後階段之醫療意識調查」。假定本人...
醫病平台/以「限時嘗試」減少重症臨終醫療的困境
【編者按:】這星期三篇文章都是有關「救與不救」的緊急醫療抉擇。一篇麻醉科醫師的來稿,敘述自己在急奔醫院救人的路上,不幸由摩托車摔下受傷,但仍及時趕到急診處為病人插管轉院的心路歷程。這使我們想到轉載過...
誤把胸悶痛當胃病 新婚少婦度完蜜月返國突休克
台中一名34歲王小姐,日前才剛新婚和丈夫出國度蜜月,不料回台3天後突然休克,家人緊急CPR、救護人員執行AED電擊後,送往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確診是心肌梗塞,緊急施做心導管手術與低溫治療,成功挽救一...
醫病平台/到底該不該去急診?
【編者按】這星期非常謝謝「一隅」先生的來稿,提醒我們醫界與民眾之間對醫院急診的功能還有許多需要釐清的部分。我們非常慶幸能邀請到台大醫院急診部總醫師劉政亨醫師以他的專業為我們寫出兩篇文章,介紹什麼樣的...
別把胸悶當感冒 心肌梗塞好發期症狀要注意
彰化縣溪湖鎮一名65歲男子楊洽聞10天內2次胸悶冒冷汗,卻沒意識到可能是心肌梗塞,第3次發作時就突然失去意識和呼吸心跳,幸好他被及時送醫急救,經過消防隊員、急診醫師和心臟內科醫師接力搶救,終於搶回一...
兒童心臟停止 即時CPR活率倍增
孩子噎到、嗆到,失去心跳,把握黃金時間急救很重要。長庚研究發現,兒童心臟停止時,若即時進行心肺復甦術(CPR),救活率將增加一倍,同時避免腦部因缺氧受傷。但回顧十二年來的病例,因心臟停止而送院急救的...
救活率相差1倍 兒童心臟停止 僅1成作CPR
心肺復甦術(CPR)有機會避免心臟停止患者缺氧過久,不過民眾似乎比較不敢對兒童急救。林口長庚醫院回顧12年來兒童青少年到院前心臟停止的病例,發現只有一成的孩子有人幫作心肺復甦術;呼籲政府強化向全民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