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CDC
共找到
599
筆 文章
-
-
2022-02-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今+9幼兒園確診 基因序列與高雄港無關
高雄市政府今天下午公布確診個案達9例,其中有6例為幼兒園衍生的確診個案,因CDC公布基因序列為BA1與高雄港BA2不同,初步排除與高雄港確診有關,另1例為昨天公布確診的國中生(案18905)家人,2例為高雄港相關家庭群聚。高雄市長陳其邁主持防疫記者會指出,今天宣布確診個案中有8例都是在居家隔離期間確診。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其中2例分別為5歲、6歲孩童,是高雄港家庭相關群聚,已匡列在案,昨天因為解隔前採檢陽性。幼兒園部分有6例,分別來自4個指標個案,也是已匡列在案的同住家人,昨天因症就醫確診。另有1例案18942為昨天案18905的同住家人,今天確診,此案自1月26日起接觸衍生高雄三民區、鼓山區等多個足跡,目前無症狀,曾至大遠百饗食天堂、三民區獅湖國小、漢神巨蛋等地點。陳其邁表示,昨接獲CDC通知,幼兒園確診基因定序是BA1,與高港BA2不同,以流行病學證據推測,病毒株屬於北部區,初步排除與高港有關,還需做完整的基因比對。陳其邁觀察,高雄疫情潛伏期很短,平均約3至4天發病,近期可能會陸續有幼兒園群聚發病,尤其小朋友與照顧的家人同住,密集接觸下容易確診,這部分風險已在控制範圍內,居檢期間發病大家不用太緊張。
-
2022-02-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居隔者度過此生最特別除夕夜 加菜便當勾不起他的胃口
疫情打亂許多人與家人團圓計畫,高雄超過2300名被匡列居家解隔離者留防疫旅館過年,市府日前準備水果、年節禮盒及小卡片為居隔者打氣,今晚除夕夜增加甜湯、酸辣湯等菜色,有居隔者收到的便當主菜是腿庫筍乾,頗有年味,黃姓居隔者說,這是此生最特別的除夕夜了,依舊沒胃口,慶幸2月1日凌晨就能出關重拾自由,父母會來接他回家團圓。高雄40多歲黃姓男子因為和確診者有餐廳內用足跡重疊,事發10天後被高雄市政府通知居隔,今天是他入住防疫旅館第5天,昨天完成第二次PCR採檢,確認是陰性,等於從接觸日起算後居隔14天,黃男將在1日凌晨返家過年,他自我解嘲說,就像灰姑娘一樣,過了午夜,進入虎年,就可以解除隔離魔法了。黃男說,連吃5天口味類似的居隔餐點,食慾不振,傍晚收到晚餐,有感覺到今晚有為居隔者加菜,主餐是腿庫飯,還多一碗銀耳湯圓甜湯,也許環境會影響食慾,依舊沒胃口,腿庫吃了一半就丟了。入住防疫旅館5天期間,黃男持續寫防疫日記,記錄心情,也分享與各單位交涉過程,並提出建言,希望作業流程能更精進到位。黃男提到,今天上午為確認自己有哪些解隔程序要跑,聯繫關懷中心、衛生所,雙方說法不太一樣,關懷中心告訴他應該會收到解除隔離簡訊,衛生所則告訴他,過午夜12點就可以自行離開。黃男也提到,入住防疫旅館5天遲遲沒收到防疫關懷包和體溫計,看到市府發了一篇新聞稿說送了所有居隔者禮盒、水果、myVideo 14天免費兌換序號,「謝謝隔離者的犧牲」。他感觸是,除夕夜被關在防疫旅館,也不在意這種慰問了,只希望流程順一點,該發的物資、該做的調查、該送的通知,能夠準時到位,這樣大家的犧牲才有意義。「拜託天才IT大臣唐鳳快救救我們防疫IT系統啊!」黃男說,他實在厭倦不斷找政府單位詢問事情,明明疫情已經2年了,很多問題照理可靠資訊系統解決,卻還是要民眾土法煉鋼地反覆打電話詢問,這點還有進步空間。黃也說,不能說政府沒做事,高雄市政府全額補助旅館費,做了一次免費PCR、一次收費PCR,全程還量過3次體溫,在他被匡列的6天中,至少到最後3天,CDC陸續發了5通簡訊調查他的身體狀況。對於黃男所指的情況,市府表示,若有不夠完善之處,會虛心改進,也希望大家給防疫同仁多些鼓勵。
-
2022-01-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9 兩傳播鏈延燒 港區增5例、宜蘭飯店增3例
今天是除夕,全台本土增17例,高雄本土確診個案增9例。高雄傳播鏈分成港區和宜蘭飯店,其中高港5例、3例與宜蘭飯店有關,另外有一例不明感染源的個案原先歸在新北,但個案1月26日就回高雄居住,屬於高雄個案,目前仍在疫調中。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3人在居家隔離期間發病,另有1人是高港的第二波感染,個案是牙科診所確診。另一人是旗津區確診個案對面鄰居確診。陳其邁表示,目前需要優先處理的是牙科診所患者、工作人員,陸續進行牙科診所所匡列、採檢,除一位確診個案為陽姓,其他皆為陰性,但也會擴大、加速匡列,降低風險。另市府已在旗津區此大樓清消,也在高科大設篩檢站,就大樓住戶、附近周遭民眾進行匡列、採檢。大寮幼兒園本已擴大匡列,今3例也都是匡列隔離時發病,目前幼兒園已累計7例。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指出,案18905為10歲男童,感染源需進一步疫調釐清。原為新北個案,但今天被歸為高雄個案。26日在高雄,但因為可傳染風險26日至28日都在高雄市,因此由高雄進行相關處理、疫調。經查個案親人是1月10日從中國入境,此人在24日解除隔離,26日有接觸,相關可能傳染途徑已由CDC協助釐清中。他1月29日發燒,1月30日診所就醫轉往醫院採檢,PCR呈現陽性、Ct值22.8,目前收治專責病房隔離治療。案18905在1月20日開始放寒假,1月25日與母親到台中,1月26日至高雄母親娘家居住,目前匡列接觸者共4人、4人居家隔離,均已通知採檢,其活動足跡多在台中、高雄。
-
2022-01-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母打莫德納猝死 兒子:配合政府打疫苗只求一個公理
基隆市81歲陳姓婦人打完第三劑莫德納疫苗3天後,胸口悶痛不適送醫不治,疑心肌梗塞猝死,家屬質疑打疫苗造成死亡。衛生局通報CDC調查釐清死亡是否和疫苗注射有關,並協助申請救濟或補助。陳婦的兒子今天說,媽媽身體很好也沒有慢性病,配合政府的政策打疫苗,卻發生這種事,他們只要求一個公理。陳姓婦人的靈堂設在七堵家裡,過世到今天已9天,家屬都相當難過,陳婦的兒子說,他們只是要求一個公理,配合政府的政策打疫苗,打了第三劑後第三天後無故死亡,如果媽媽有慢性病,不敢多講,但媽媽身強體壯,健保資料調出來都沒有慢性病,過年到了才發生這樣的事,叫家屬情何以堪。他表示,媽媽18日打針後,19、20日並沒有身體不適,到21日上午7點50分突感到身體不舒服,打119叫救護車送基隆長庚醫院,送醫時意識都還清楚 卻1個多小時就離開了。他認為是疫苗害人,要求政府要給他們一個公道。陳婦的女婿20日才因癌病逝,陳婦21日也往生,讓家屬過年前一次要辦兩喪事,家屬都難以接受,陳婦的兒子表示,「要叫我們怎麼過這個年」。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長郭香蘭說,已通報疾管署進行調查,釐清死亡是否和疫苗有關,會調閱相關病史及證據查明。醫生診斷有心肌梗塞等情況,家屬自訴沒有心臟疾病相關病史,這部分還要釐清。郭香蘭並表示,市府已協助申請疫苗接種受害救濟,25日已送至CDC,將會由專業審議小組審議,會調閱相關病史等,如果有相關可獲得救濟補助。
-
2022-01-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基隆婦第3劑打莫德納3天後猝死 家屬控疫苗害人CDC釐清
基隆市一名80多歲婦人,本月18日注射第三劑莫德納後,當天並沒有事,但到了21日身體不適,有胸口悶痛等症狀,送醫急救後不治,疑心肌梗塞猝死,家屬質疑並無心臟疾病病史,質疑是打疫苗造成死亡。衛生局表示,已通報CDC疑似不良反應個案,調查釐清死亡是否和疫苗注射有關,並協助申請救濟或補助。衛生局表示,住七堵區的陳姓婦人是在本月18日在七堵火車站設置的大型接種站,施打第三劑莫德納疫苗,當天注射後身體並無不適。後來到了21日有胸痛等症狀,經緊急送基隆長庚醫院急救後不治,是基隆市第3劑開打後通報的首例疑似不良反應死亡個案。衛生局說,醫生診斷有心肌梗塞等情況,但家屬自訴沒有心臟疾病相關病史,「以前都好好的,打疫苗後才出狀況」,指一直以來身體都很健康。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長郭香蘭說,已通報疾管署進行調查,釐清死亡是否和疫苗有關,會調閱相關病史及證據查明。郭香蘭並表示,目前市府已協助申請疫苗接種受害救濟,25日已送至CDC,將會由專業審議小組審議,會調閱相關病史等,如果有相關可獲得救劑補助。據家屬指出,不久前婦人的一名家人也剛剛因病去逝,家屬痛失2位親人,郭香蘭已請社會處介入關懷,透過市府和民間資源協助家屬。
-
2022-01-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口罩升級防氣溶膠傳染?陳時中:大家都戴N95會不夠
Omicron肆虐全球,美國CDC提醒民眾選擇N95或KN95口罩,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被問到口罩是否該升級時只回應「大家都戴會不夠,應留給專業及高風險人戴。」業者透露,台灣N95認證許可外放給國外,所有審查全部延後,台灣N95生產量拉不起來才是沒推廣口罩升級原因。不過,很多民眾自己升級,買不到N95也搶買立體口罩;口罩業者指出,立體口罩具高包覆性又保有醫用口罩透氣度,但產能只有平面口罩五分之一,好的立體口罩可防止氣溶膠傳染,陳時中近日戴的魚型口罩也稱韓版口罩,是立體口罩熱門款之一,一片十二元。一名不願具名的口罩業者指出,以防疫來講,N95口罩或同等級的防護口罩,是全世界普遍認知最好的口罩,台灣有口罩國家隊,但可惜之後沒有做升級動作,也低估病毒的變異和散播力。業者指出,先進國家都知道重大個人防護器具認證一定要由自己政府做,台灣卻把高階口罩認證許可放給國外,現在美國鎖起來,不再發證給國外廠,台灣生產N95口罩還是原有的五家,很難把N95的量拉起來,這才是政府不鼓吹口罩升級的背後原因。他說,日韓推自己N95標準和實驗室,台灣N95審查單位是美國NIOSH,在美國政府美國優先政策下,所有海外N95審查全部延後,造成美國政府可以普發N95口罩,台灣的N95口罩價格高居不下。輔大醫學系教授陳宜民認為,現在已有可殺掉Covid-19及流感病毒的抗病毒口罩問世,台灣口罩國家隊升級到2.0是必要的,但若要民眾全面戴N95就是「大砲打小鳥」。
-
2022-01-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過年前先預約疫苗!1922平台明起開放第21期 2/7開打
因應國內本土疫情升溫,為提供多元疫苗預約管道,加速提升民眾免疫保護力,指揮中心今宣布,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21期將提供「已完整接種兩劑COVID-19疫苗滿12周且滿18歲以上」民眾,預約接種疫苗追加劑。另請已於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安排/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完成預約之民眾,請依原已預約時段前往接種,無需再於預約平台重複預約。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昨日疫苗施打了32.8萬劑,其中疫苗涵蓋率第一劑80.26%、第二劑73.80%、基礎追加劑0.64%、第三劑17.97%,其中打最多的是BNT,共有16.9萬,莫德納則打了13.2萬劑,高端打了2萬劑。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21期1922預約平台,針對第三劑對象實施,是已接種完整兩劑12周、滿18歲以上者可預約。即刻起民眾可以上預約平台查詢資格,開放預約時間自明日起到後天下午4點,平台採分流預約,65歲以上明日上午10時開始,50至64歲中午12時開始,18歲以上下午2點開始。如果遇到啟動流量管制請耐心等候,施打時間2月7至13日進行接種。預約平台相關對象及期程說明如下:一、施打時程:2月7日至2月13日。二、符合資格對象:2021年11月21日前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且間隔滿12周之18歲以上民眾[即2004/2/13(含)前出生]預約接種疫苗追加劑。三、預約分流時程:(一)65歲以上:1月26日上午10時至1月27日下午4時。(二)50歲-64歲:1月26日中午12時至1月27日下午4時。(三)18歲-49歲:1月26日下午2時至1月27日下午4時。指揮中心說明,民眾可於1月25日下午2時起於預約平台進行預約資格查詢,不再另發送預約提醒簡訊,符合資格民眾請記得於預約時間進行預約,預約當日如遇啟動流量管制亦請配合依序排隊耐心等候預約。指揮中心指出,預約平台第21期僅提供民眾預約接種疫苗追加劑,民眾若有第一、二劑或基礎加強劑接種需求,請持接種紀錄(小黃卡)至各地方政府指定/安排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預約接種,或所設置之隨到隨打接種站接種。前述醫療院所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 https://www.cdc.gov.tw/ ) 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項下,利用「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或「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地圖」,依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提供資訊連結預約接種。指揮中心提醒,請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前,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及健保卡,並經醫生評估過往疫苗接種史及檢核接種紀錄後,提供民眾疫苗接種。另18歲至未滿20歲民眾,如自行前往接種,請持家長簽具之意願同意書,若由家長陪同前往接種,請本人與家長於現場共同簽署意願同意書。
-
2022-01-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疫苗對防Omicron沒有用?美CDC最新報告出爐
讀者Robert Kuo今天(2022-1-24)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在Line群組,有一則如下的訊息在傳,強調第三劑加強劑是沒有必要的。想請問教授:1.是否如陳培哲先生所說的,第3劑的莫德納對於防Omicro一點都沒有用。2.若是無效,由於莫德納與BNT的同屬一類的疫苗,本人本周預約去打第3劑,按他的邏輯是否可以推論也無效呢?」這位讀者附上的Line群組訊息是:害了了啦!!!新冠疫苗第3劑加強劑該不該打?陳培哲院士曝「這件事更重要」第3劑疫苗是指揮中心相當得意的消耗庫存莫德納疫苗政策。根本就知道3劑疫苗對防Omicron沒用,趁著莫德納快過期趕緊推出,免得打不完有政治風暴。第3劑疫苗都是老疫苗,用的是老病毒株做的,產生及加強都是對老病毒株的抗體。要說能保護Omicron這種免疫逃脫病毒,就像說服老百姓用去年的流感疫苗來防止今年的流感一樣的荒謬。可是指揮中心陳時中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用這個來騙人。去年年中流感疫苗銷不掉就騙過一次,這一次即期的莫德納疫苗疫苗,也依例再騙一次。第3劑疫苗政策若看看最近美國的報告,就知道是疫苗廠玩的伎倆。第3劑疫苗可比第2劑疫苗降低9成的死亡率,真是好棒棒。但新冠死亡率2%,第2劑疫苗降低9成死亡率,成為0.2%。第3劑疫苗又再降低9成死亡率,成為0.02%。所以要感染上千人才會比打2劑少死一人,但是報告上可不會這麼講。報告會說降低9成死亡率,這不是商業術語又是什麼?(作者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讀者寄來的那個連結,打開的是《TVBS健康2.0》2021-10-27發表在YouTube的影片,而內容是訪問陳培哲博士。可是,陳博士並沒有說「第3劑的莫德納對於防Omicron一點都沒有用」,而是說「可能對大部分的人是不需要的」。至於讀者寄來的那兩段文章,則是拷貝自《中時新聞網》在2022-1-9發表的中央搞破口 地方別陪葬,作者是王任賢醫師。我們現在就來看王任賢醫師所說的「第3劑疫苗是指揮中心相當得意的消耗庫存莫德納疫苗政策。根本就知道3劑疫苗對防Omicron沒用」,是不是正確。首先,在2022-1-9,也就是王醫師發表那篇文章的時候,並沒有任何關於「第3劑疫苗對防Omicron」有用或沒用的科學或官方數據。而直至現在,唯一的科學或官方數據是三天前(2022-1-21)美國CDC才剛發表的三份報告。第一份報告是發表在CDC的網站,標題是COVID-19 Incidence and Death Rates Among Unvaccinated and Fully Vaccinated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Booster Doses During Periods of Delta and Omicron Variant Emergence — 25 U.S. Jurisdictions, April 4–December 25, 2021(在 Delta 和 Omicron 變體出現期間未接種疫苗和完全接種疫苗的成年人中接種和未接種加強劑的 COVID-19 發病率和死亡率 — 美國 25 個司法管轄區,2021 年 4 月 4 日至 12 月 25 日)。這一份報告的重點是,在 Delta 和 Omicron 變體出現期間,在 25 個美國司法管轄區,有接種第三劑mRNA疫苗的人,在防止感染和死亡方面,有較高的保護力。尤其是在 50-64 歲和 65 歲以上的人群中,比例更高。第二份報告也是發表在CDC的網站,標題是Effectiveness of a Third Dose of mRNA Vaccines Against COVID-19–Associated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Urgent Care Encounters and Hospitalizations Among Adults During Periods of Delta and Omicron Variant Predominance — VISION Network, 10 States, August 2021–January 2022(第三劑 mRNA 疫苗在 Delta 和 Omicron 變異佔優勢期間針對 COVID-19 相關急診科和緊急護理遭遇以及住院治療的成人的有效性 — VISION 網絡,10 個州,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1 月)。這一份報告的重點是,在以 Delta 和 Omicron 為主的時期,第三劑mRNA疫苗在「預防與 COVID-19 相關的急診室和緊急護理遭遇」的效力分別為 94% 和 82%,在「預防與 COVID-19 相關的住院」的效力分別為 94% 和 90%。第三份報告是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標題是Association Between 3 Doses of mRNA COVID-19 Vaccine and Symptomatic Infection Caused by the SARS-CoV-2 Omicron and Delta Variants(3 劑 mRNA COVID-19 疫苗與 SARS-CoV-2 Omicron 和 Delta 變異引起的有症狀感染之間的關聯)。這份報告的結論是,相對於未接種疫苗和接受 2 劑 mRNA 疫苗,接受 3 劑 mRNA 疫苗是與針對 Omicron 和 Delta 變種的保護性有關。所以,從這三份報告來看,「第3劑疫苗對防Omicron沒用」的說法並不正確,而「第3劑疫苗是指揮中心消耗庫存莫德納疫苗政策」的說法並不合理。不過,話又說回來,您絕對是有權利懷疑美國CDC的報告。原文:第3劑疫苗對防Omicron沒用?是指揮中心消耗庫存莫德納疫苗政策?
-
2022-01-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春節寺廟禁飲食、搶頭香 徐國勇:政治人物禁止跑攤
疫情升溫,內政部長徐國勇宣布,春節期間宗教場所參拜人員禁止飲食,若有平安湯圓、麵食,必須以密封盒包裝,並禁止提供餐具。若要擲筊,必須有專人每次消毒,並強烈建議民眾自備參拜器具。香客大樓以一人一室為限。另外,停辦容易人潮擁擠的集會活動,比如搶頭香、遶境、廟會,500人以上宗教活動必須提報防疫計畫,「政治人物禁止跑攤」。行政院今上午召開擴大防疫會報,徐國勇下午出席指揮中心記者會。他表示,春節期間宗教場所、宗教集會活動防疫措施,共同性的措施每天都在做,包含實聯制、量體溫,提供洗手或消毒用品等,更要加強環境衛生,對確診事件更要依據CDC規定即時應變。徐國勇表示,宗教場所員工與內部人員健康管理,「至少要接種兩劑疫苗」,如果沒有,請宗教團體暫時休息,等打完兩劑,14天後再來參與活動。其次,進入宗教場所要全程配戴口罩,尤其是神職人員、執事人員、主持宗教儀式人員,全數必須戴口罩。集會活動方面,徐國勇說,「所有民選公職人員及政府官員,禁止跑攤。」在過年時,共體時艱,把這波疫情很快度過,作為民眾典範和表率。其次,必須防止聚集、群聚等場所,停辦容易聚集擁擠的人潮,難以維持社交距離的集會活動,「比如搶頭香、遶境、遊行、搶春遊等,春節期間停辦。」宗教活動參與人數達到500人以上必須提報防疫計畫,經過舉辦地區地方政府同意後,始得辦理。徐國勇進一步表示,參拜、禮拜都沒問題,但必須進行人流管控。根據過往經驗,管控可人留人數,室內2.25平方米、室外1平方米,出入口必須派員管控進場人數,出入也必須分流,以宗教廟宇來說,可龍進虎出、右近左出,參拜動線需妥善規化。民眾點光明燈、捐款,要維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要標示牌站立點。餐飲部份,參拜人員禁止飲食,若有提供平安湯圓、其他餐點如麵食等,宗教團體需以密封盒包裝,要有蓋子並先分裝,禁止在公共場所現場分裝。住宿方面,若有香客大樓、會館等非內部人員住宿場所,以一人一室違憲,「若是大通舖只能一人住。」另外,也禁止宗廟提供餐具;若要擲筊,則一定要派專人在民眾使用後,每一次都要噴灑酒精消毒,並強烈建議民眾自備以上祭祀器具。
-
2022-01-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西堤群聚延燒 確診者用餐位置平面圖曝光
桃機群聚感染擴大,西堤群聚今天再增9例,桃園市政府今天下午公布用餐位置圖,衛生局長王文彥表示,目前已知確診案例集中在銀行尾牙包廂及周邊區域,但在今天確診者中有2個案座位在另一角落,共同汙染源還在調查釐清中。王文彥指出,目前確診客人共11位,平面圖中黃色區域顯示的是銀行尾牙包廂,該空間並非完全封閉,1月7日除了銀行辦尾牙外,旁邊角落藍綠色區域是17802、17803一家七口於1月7日用餐,土黃色區域則是案17883、案17884以及17847分別於7日及9日中午用餐,目前確診案例主要集中於這塊區域。王文彥表示,今天確診的6名西堤個案中,有2位(案17903、案17904)已知是1月9日在平面圖右上角藍色區域用餐,其餘仍在調查中;西堤群聚截至目前累計3員工、11客人,感染原因還在調查,也將與CDC防疫醫師共同研究污染源為何,有結果再報告。
-
2022-01-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搶打第三劑 1922重啟 已75萬人完成預約
全民搶打第三劑疫苗,指揮中心昨天重啟一九二二預約平台,提供第十九期第三劑預約,統計至昨天傍晚十七時,已有七十五萬人完成預約,尚有卅萬預約量能。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過年前還會有第廿期預約,將在一月廿四至卅日施打,北市屆時也會加入。至於過年期間疫苗施打規畫,醫療院所除夕休假、初四開工,外展快打站則看各縣市安排。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指出,第三劑符合資格民眾有六八六萬四○一九人,其中七十五萬三一四六人完成預約。四廠牌疫苗預約排序,分別為莫德納五十九萬九四一三人、BNT十二萬九五三一人、高端兩萬一一五二人,AZ僅有三○五○人預約,人數最少。第十九期疫苗預約到今天中午十二時截止,完成預約者將在一月十七日至廿三日施打。一九二二疫苗預約系統昨早開啟,北市先前已用獨立系統安排市民施打,要下一輪才會加入,很多市民不知情,以致無法預約在北市施打,不少里長的電話被打爆,有人大罵「台北市的疫苗預約真的爛透了」,也有市民表示,全台灣都可以用CDC預約系統預約疫苗,就唯獨台北市沒辦法,且過去透過台北市疫苗預約系統,還無法選高端和AZ,不理解為什麼要特立獨行。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王鴻薇說,不能理解為什麼每次預約打疫苗都要這麼痛苦。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這次北市沒有提供預約量能,是因為北市的疫苗預約系統在廿三日已經預約完成廿萬人,但為避免兩套系統造成民眾混淆,台北市將關閉預約系統,加入中央一九二二預約系統第廿期。有民眾反映,此次一九二二提供高端疫苗施打點太少,不僅沒有北市,新北也僅一處可施打,相當不便。陳時中表示,許多民眾想要打高端疫苗,疫苗量也足夠,已與北市聯繫,請北市增開施打點。對此,蔡炳坤說,請陳部長要上網去查,高端一直都有。新北市衛生局則表示,高端疫苗截至昨中午預約額滿,已緊急協調醫院再開九百個名額,供民眾施打高端疫苗。蔡英文總統、副總統賴清德昨天也完成接種第三劑高端疫苗,兩人都對高端疫苗展現信心,比出讚的手勢。
-
2022-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需要戴N95口罩嗎?小心買到假貨!QA一次掌握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自2020年開始新冠防疫以來,針對需不需要戴口罩、戴何種口罩的指引一變再變;現在最新傳出的消息是,鑑於Omicron傳染力實在太強,準備更新指引,建議民眾配戴防護力高的N95或KN95口罩。彭博整理讀者關心的問答:什麼是N95、KN95口罩?N95與KN95口罩是更為精密的醫療用口罩,在美國最普遍能買到的有N95和KN95這兩種;在歐洲則稱為FFP2口罩。外科口罩不戴時是平面的,戴上後密合度較鬆,配戴者會由側邊的空隙吸入空氣。N95或KN95則是設計要緊密貼於臉部,迫使配戴者吸入空氣時一定透過口罩過濾。不僅要阻絕飛沫,也要擋下氣溶膠。N95與KN95有何差別?兩者均代表通過驗證,能夠過濾空氣中95%以上顆粒。符合美國驗證標準的是N95,中國大陸製造的是KN95。彭博說,根據美國CDC的估計,在美國販賣的KN95口罩有高達60%是假貨,實際並未符合中國大陸的KN95標準。這些口罩真的有效嗎?最高原則是必須正確配戴,緊貼臉部,蓋住口鼻。高等級口罩若沒有正確戴好,效果大減。史丹福大學感染症研究員Ashely Styczynski說,布口罩只能阻擋10%到30%的氣溶膠顆粒。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表示過,外科口罩可保護飛濺和較大顆粒飛沫,但過濾不了更小的顆粒。德國Max Plank研究所發現,戴緊FFP2口罩,在防患新冠病毒的保護力,比外科口罩好75倍。戴N95或KN95口罩的缺點有哪些?這些口罩長時間配戴並不舒服,會感到悶熱並且在臉部留下壓痕。有些人甚至感到呼吸困難,特別是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統狀況的人,並不適合配戴。另外,這類高等級口罩價格比較貴,在美國,與外科口罩相比,每一個要貴1到2美元。
-
2022-01-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整理包/第3劑怎麼選?一圖看懂各劑種組合效能、副作用強度
桃機群聚風暴擴大、Omicron病毒進入社區,且確診者多為突破性感染,衛福部決議已接種2劑新冠疫且間隔滿12周以上的18歲民眾,應盡速接種1劑追加劑(第3劑),以提升免疫保護力,估計至1月底約有768萬人符合施打資格。《聯合新聞網》整理報導,讓您一目瞭然追加劑該怎麼選,副作用少、保護力最好。● 第3劑怎麼選?目前全球追加劑的接種趨勢,以mRNA疫苗(BNA、莫德納)為首選,腺病毒疫苗(AZ)作為第3劑效果不佳,僅針對對mRNA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高端)過敏者建議可選擇。衛福部長陳時中建議,前面打兩劑AZ,第三劑就選莫德納、BNT或高端,前面兩劑高端者全部都可選,混打的人也可以打,就是不要有3劑AZ疫苗的情形。● 第3劑保護力比較2021年12月初醫學期刊《刺胳針》刊登由牛津大學進行的「COV-BOOST」第3劑混打試驗研究,針對2878名已完整接種2劑AZ疫苗或2劑BNT的志願受試者,以雙盲隨機方式、7種不同廠牌疫苗,對兩組人員進行第3劑追加。牛津大學實驗的7種追加劑疫苗品牌,分別是BNT、AZ、莫德納、嬌生、Novaxax、CureVac、Valneva,研究發現7款疫苗大部分都能誘發強大免疫反應,其中以莫德納、BNT兩款mRNA疫苗效果最好。觀察台灣目前有使用的BNT、AZ及莫德納3種疫苗數據,可出看完整接種2劑AZ者,第3劑不論是選擇BNT或莫德納,對於提升IgG抗體的效果,都較第3劑選擇AZ高出許多,其中選擇莫德納幾乎是選擇AZ的12倍;如果前2劑是打BNT者,第3劑選擇莫德納的效果也超過選擇AZ的2倍。● 第3劑副作用嚴重嗎?根據衛福部資料,國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第1劑覆蓋率達80.22%、第2劑覆蓋率也有70.7%,第3劑為1.18%,截至2022年1月6日因接種後不良反應死亡數為1236例。依美國CDC資料顯示,接種第3劑疫苗後最常出現的症狀為注射部位疼痛(71%)、疲勞(56%)、頭痛(43.4%),接種mRNA疫苗第3劑和第2劑的不良反應(副作用)發生率雷同,接種2劑腺病毒疫苗(AZ)後追加mRNA疫苗,則可能出現注射處疼痛、全身痠痛、發熱等副作用症狀。▌施打3劑莫德疫苗第3劑和第2劑的副作用發生率雷同;第3劑局部副作用發生率(84.7%)較第2劑(83.5%)高,全身副作用發生率(79.0%)較第2劑(81.3%)低。▌施打3劑BNT疫苗第3劑和第2劑的副作用發生率雷同;第3劑局部副作用發生率(74.1%)較第2劑(71.7%)高,全身副作用發生率(69.2%)較第2劑(71.7%)低。▌第2劑AZ後追加mRNA疫苗常見副作用有注射處疼痛(持續1-2天)、疲倦、全身痠痛、發熱等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受訪指出,第三劑疫苗的副作用以輕微不良反應最常見,包括:疲勞、疼痛、發紅等,根據英國研究,混打副作用比例可從高到低排名如下:第一名:2劑AZ+莫德納第二名:2劑BNT+莫德納第三名:2劑BNT+嬌生第四名:2劑BNT+AZ第五名:2劑AZ+嬌生第六名:2劑AZ+半劑Novavax前台大醫師林氏璧表示,不管前2劑打哪款疫苗,「都建議第3劑以mRNA疫苗為自選」,所有疫苗組合中,最不建議的是3劑都選AZ;兩劑mRNA後打AZ也可以,但中和抗體還是大輸打mRNA,還要承受發生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的風險,症狀遠比心肌炎嚴重很多。林氏璧表示,40歲以下的國人打mRNA疫苗,不良反應比例會較高,莫德納半劑量機率也大於BNT全劑量,如果很在意副作用的不舒服感,不妨選擇高端疫苗。另,30歲以下的年輕男性若擔心心肌炎的風險,建議可以避開莫德納,選擇BNT。● 哪些人該打第3劑?▌想要接種第3劑者應符合下列3條件:‧ 年滿18歲‧ 已完成2劑疫苗接種,不論任何廠牌‧ 與第2劑須間隔3個月● 第3劑該何時打?如何預約?Omicron再度讓國內疫情升溫,許多民眾也開始搶打第3劑疫苗,除了各縣市開始設立大型接種站外,指揮中心預計將在1月15日重啟1922疫苗預約平台。以下整理已經接種第2劑的日期,對照12周後該打第3劑的日期,供民眾做為接下來預約疫苗時的參考。
-
2022-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Omicron來勢洶洶怎麼擋?醫教你戴2層口罩小撇步媲美N95
Omicron來勢洶洶,不少醫生或專家認為戴一個外科口罩無法防禦病毒,應該至少戴兩個外科口罩或戴N95口罩確保安全,但N95口罩價格不便宜、戴一整天也相當難受,胸腔內科暨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就分享不戴N95口罩也能抵抗病毒的小撇步,讓不少網友大讚很受用。醫師黃軒認為,最關鍵的是「口罩的密合度」,一般民眾可以戴上一般的外科口罩,只是需要使用「不同種類且多層的口罩」,他舉例,像是內層要戴上3層防護的醫療口罩,外層可戴3層防護布口罩,「戴錯順序就無效」,表示這樣的戴法可以確保在做任何動作時,口罩都能緊貼著臉,改善口罩密合度,避免被傳染。他引述美國CDC(美國疾病管制中心)表示,若要戴2種不同種類的口罩,有2類人需注意。像是「免疫低下、重病患者」若沒及時更換已經潮溼的內層醫療口罩,不僅會讓防護力打折扣,可能還會造成細菌感染;另一類則是「心肺疾病患者」,戴上兩層口罩易容易悶熱,氣流阻力增加的情況下,可能會影響呼吸功能,需特別注意。黃軒表示如果戴2種不同種類的口罩太難受,提供另外2招小撇步,只需戴一個口罩即可,像是可以將口罩兩側的地方打結,越靠近口罩越好,「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側面間隙」,增加密合度;另外就是買「口罩固定器」(Mask Fitter),將口罩固定器放在醫療口罩上,也能有效防止傳染性的氣溶膠。
-
2022-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N95售價飆到「荒謬」高!CDC傳出可能更改口罩等級建議
華盛頓郵報日前報導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正在考慮改變指導方針,建議民眾佩戴高等級的口罩;亞馬遜網站上N95和KN95口罩的售價已直線飆高。根據價格追蹤機構camelcamelcamel,亞馬遜上Hotodeal品牌一盒40個KN95口罩,現在以79.99美元(換算後大約台幣2,235元,也就是一個要價超過台幣55元)的價格出售,遠高於11月底的16.99美元。金伯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品牌一盒50個N95口罩,要價57.15美元,也高於去年10月初的23.19美元。自從具高度傳染性的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開始迅速傳播以來,擔心染疫的消費者放棄簡單的布口罩或外科口罩,轉而尋求更具防護力的裝備。兒童口罩尤其搶手,因為儘管病例激增,許多公立學校仍繼續讓學生返校上課。22歲的Jordan Larsen是住在美國田納西州納許維爾市的零售業從業人員,她最近改用較高等級的口罩,花了72美元買到20個KN95口罩。她說:「我認為這有些荒謬,因為這是現在需要的保護裝備,特別是對像我這種有很多人仰賴的零售業人員來說。」部分專家已表示,N95 口罩優於布口罩,但CDC尚未給出官方建議。但其官網上確實表示,「口罩和防毒面具可提供不同程度的防護,密合良好且經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核准的口罩(例如N95)提供最大防護」。美國總統拜登的新冠疫情協調官齊安茲(Jeff Zients)在周三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試圖緩解民眾對口罩的擔憂。他說,政府儲備超過7.5億個口罩,可供醫護人員和急救人員使用。住麻薩諸塞州普利茅斯的Phil Woerner還記得,疫情爆發前,他住加州,可以用5美元買到大約100個N95口罩,不過,與生病和上醫院相比,還是寧可付高價買口罩。Larsen認為,「至少現在需要政府干預,因為有其必要,特別是有各式各樣的變種病毒攪局」。
-
2022-01-1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者跨年假期造訪高雄 陳其邁:17人PCR檢驗中
本土疫情升溫,桃園一名8歲確診孩子跨年假期曾和家人到高雄旅遊,足跡場域包含萬豪酒店、碳佐麻里美術館店、漢神巨蛋、義享天地(旭集和食集錦),市府及業者緊急啟動徹底清消。市長陳其邁表示,案17505在高雄期間非可傳染期,社區感染風險低,為確保高雄市社區風險無虞,防疫團隊仍依據案17505足跡擴大匡列接觸者及採檢,目前匡列28人,已採檢17人目前快篩結果均為陰性,PCR檢驗中。陳其邁指出,1月10日接獲疾管署通知,桃園市確診個案17505(8歲童、Ct值25.6)110年12月31日至111年1月2日與家人一行4人,包含他父、母與哥哥至高雄旅遊,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分析17505可能感染地為桃園某課後安親班,可能感染來源為同一安親班確診個案17504,並追溯其傳播鏈可能指標個案為其父(案17473)。陳也說,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案17473是110年12月30日出現相關症狀,美國CDC統計Omicron潛伏期較其他變異株短,僅約3至4天,指標個案經感染案17504再感染17505,已經過2個潛伏期的次波感染。經疫調案17505在1月6日出現相關症狀就醫,經高雄市Covid-19專家小組綜合研判,依據疫調顯示案17505應在元旦假期後1月3日課後安親班因接觸案17504而被感染的可能性較高。另,案17505在1月6日曾出現相關症狀,以Omicron可傳染期為發病前2至3天推算,高雄市旅遊期間可發生的感染風險相對而言較低。陳其邁強調,為確保高雄市社區風險無虞,防疫團隊仍依據案17505足跡擴大匡列接觸者及採檢,目前匡列28人,已採檢17人目前快篩結果均為陰性,PCR檢驗中,足跡所至相關場域包含萬豪酒店、碳佐麻里美術館店、漢神巨蛋、義享天地,已完成徹底清消工作。
-
2022-01-1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確診童跨年遊高雄 衛局公布足跡有酒店美術館巨蛋
桃園一確診案例傳元月初到高雄投宿飯店,並停留兩天才返北。高市衛生局今晚證實,確診個案為案17505的8歲學童,去年12月31日到1月2日與家人一行4人到高雄旅遊,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判,可能感染地為桃園某課後安親班的個案17504,但這名八歲童可感染期在病發前3天,盡管來高雄時已不是可傳染期,但衛生局仍提醒大家落實防疫。高市衛生局晚間表示,今天接獲疾管署通知,桃園市確診個案17505(8歲童、CT=25.6)跨年期間與父親,母親及哥哥到高雄旅遊,他可能在桃園課後安親班被同學傳染,追溯傳播鏈可能指標個案是案17504的父親案17473。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案17473去年12月30日出現相關症狀,由於美國CDC統計Omicron潛伏期較其他變異株短,僅約3至4天左右,經感染案17504再感染17505,應已經過2個潛伏期的次波感染,經疫調案17505是在元月6日出現相關症狀就醫。高雄市COVID-19專家小組綜合研判,案17505應在元旦假期元月3日在課後安親班接觸案17504而被感染的可能性較高。且案17505元月6日曾出現相關症狀,以Omicron可傳染期為發病前2-3天推算,在高雄市旅遊期間可發生的感染風險較低。不過衛生局表示,為確保高雄社區風險無虞,防疫團隊仍依據案17505足跡擴大匡列接觸者及採檢,匡列28人,已採檢17人,目前快篩結果均為陰性,PCR檢驗中; 足跡所至相關場域包含萬豪酒店、碳佐麻里美術館店、漢神巨蛋、義享天地(旭集和食集錦),都已完成徹底清消工作。
-
2022-01-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病毒後遺症最易留在40歲以上成人身上!醫揭常見7大症狀
截至110年11月底,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已突破2.5億人,即便是在疫情較輕微的臺灣,迄今也累計超過一萬六千名病例,並造成八百多人死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感染者約有80%至85%為輕症,多數患者經過三至四周後能完全康復,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在四周之後,持續有身體不適的現象。新冠病毒後遺症 感染病毒四周後仍有症狀Long COVID最初來自一位義大利新冠肺炎患者在自己推特上創造的主題標籤(hashtag),用來描述自己染病復原後持續的症狀,透過社群軟體傳播而廣為人知,隨著世界各地有愈來愈多類似的病例報告發佈,國外的醫學專家也正式將感染病毒四周後仍然持續有症狀的現象,命名為Long COVID,可以理解為新冠病毒後遺症。(推薦閱讀:新冠居家快篩試劑有症狀才用就太晚了! 食藥署揭「最佳使用時機」)持續性症狀比例至少有十分之一 常見症狀有這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書綸表示,國外的調查報告發現染疫後留有持續性症狀的比例至少有十分之一以上,在某些住院患者的統計甚至高達八成,最好發於40歲以上的成人,兒童患者很少見,症狀可謂五花八門,涵蓋身體各器官系統,最常見的長期症狀為倦怠、頭痛、咳嗽、呼吸喘、認知功能惡化(記憶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以及持續性的嗅味覺異常;不過,新冠病毒後遺症的致病機轉尚不清楚,變種病毒株與長期症狀的關係也有待釐清。(推薦閱讀:發燒、咳嗽、嗅覺改變...是新冠肺炎or流感? 美國CDC盤點「10個共同症狀」)支持性療法+復健為主 高危險族群應注意目前新冠病毒後遺症的治療仍然以支持性療法和復健為主,新冠肺炎患者在染病四周後若有持續性的症狀,應就醫進一步檢查,了解身體不適的原因、並評估是否有其他症狀類似的可治療疾病。(推薦閱讀:電梯、床頭櫃、廁所...小心新冠病毒非飛沫傳染途徑! 醫曝「11個恐怖死角」:超容易被忽略)張書綸指出,初步資料分析發現,新冠病毒後遺症的高風險族群包括高齡長者、介於五、六十歲的中年婦女、重症患者、慢性病族群和染病初期出現多重(五個以上)症狀的患者。近來國內疫情趨緩及媒體廣泛報導疫苗施打後的不良事件,導致部分民眾施打疫苗意願下降,雖然突破性感染案例頻傳,現行疫苗對於預防重症的保護力仍然令人放心。延伸閱讀: ·COVID-19新冠肺炎致「肺纖維化」能恢復嗎? 陽明交大實驗解答 ·打疫苗引發心肌炎有哪些症狀?會留後遺症嗎? 專家點名「3大危險徵兆」快就醫
-
2022-01-07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追加劑對象放寬為18歲以上! 8大QA不可不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宣布,1月7日起,滿18歲以上民眾於完整接種疫苗基礎劑12周後,應接種1劑追加劑,以提升個人及群體免疫力。聯合新聞網整理追加劑相關QA,幫助民眾解惑。問:追加劑和基礎劑的間隔時間?答: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且間隔滿12周(84天)以上的滿18歲民眾,應盡速接種1劑疫苗追加劑,提升免疫保護力。問:年齡規定?答:滿18歲民眾。問:可以追打的疫苗種類?答:以mRNA疫苗(如Moderna、BNT)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如高端)完成基礎劑者:追加劑可以選擇接種Moderna(半劑量)、BNT、高端或AZ疫苗。而以AZ完成基礎劑者:追加劑可選擇接種mRNA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但原來基礎劑兩劑都打AZ者,不建議追加劑打AZ。問:建議接種追加劑嗎?答:指揮中心建議符合資格者都要接種追加劑疫苗,完整接種是指兩劑,接種嬌生是一劑就算完整,廠牌追加劑可打原來的莫德納或BNT、高端等,追加劑莫德納是半劑,其他每種都可打,一開始打莫德納、BNT、高端追加劑品牌都可選,可參考專家或醫師建議。問:追加劑的副作用強不強?答:從過去接種研究和實際情形,追加劑副作用低於基礎劑第二劑,包括發燒、頭痛、注射部位腫痛等都算常見,但發生副作用機率低於第二劑。問:追加劑可以對抗Omicron嗎?答:仍未知,相關廠商都在努力研發次世代疫苗,但也可能再有其他變異株出現,不用特別等次世代疫苗,時間到了就盡快施打。問:追加劑該如何選擇疫苗?答:可自由選擇廠牌。ACIP委員檢視國內5項混打試驗,發現混打不同廠牌疫苗安全性並無特別顧慮,且可引起相當的免疫增強作用,達到基礎劑的抗體高度。現存疫苗中,抗體最高是mRNA疫苗,有95%保護效果,其次是次單位疫苗,再者是AZ疫苗;混打時抗體濃度也有這樣的傾向。但第三劑以後抗體濃度衝高,廠牌差異變小。不過抗體刺激的強烈順序是,混打第二劑mRNA疫苗,抗體會大於或等於兩劑同廠牌,其次是次單位疫苗,再來是腺病毒疫苗。問:預約方法答:目前國內疫苗庫存充足,將請地方政府衛生局儘速擴充接種量能,符合接種間隔的民眾可透過「COVID-19疫苗防治一網通」( https://antiflu.cdc.gov.tw/Covid19 )或地方政府衛生局公告,查詢鄰近合約醫療院所提供施打之疫苗廠牌及接種時間。資料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
2022-01-03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
別再看確診數? 佛奇:住院率更能表明Omicron情況
美國首席防疫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加入越來越多專家的行列,認為與傳統新確診數相比,住院率更能表明Omicron病毒的嚴重程度。「衛報」報導,佛奇將Omicron在美國的激增描述為「海嘯」,警告公眾不要被初期數據迷惑,稱「我們從南非、英國收集的、甚至美國的初步數據顯示,Omicron看起來可能不那麼嚴重」,並補充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且複雜的問題,很多人被感染,以至於需要住院治療的淨人數、總人數增加,我們不能對這些報告自滿,仍然有很多人住院」。由於美國目前的每日新確診案例已飆升近50萬,許多專家質疑是否會引起不必要擔憂,並建議死亡率和住院率能更好提供疫情的真實狀況,對此佛奇表示「您真正應該要擔心的是『疫苗是否保護我們免於導致住院的重症』」。美國目前只有62%符合條件的居民完全接種疫苗,更只有三分之一的民眾接種加強疫苗。佛奇表示「我仍非常擔心數千萬尚未接種疫苗的人,因為即使他們之中許多人無症狀或症狀輕微,但相當多的人仍可能會患上嚴重疾病」。此外,佛奇表示感染率飆升可能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這已從幾個州的醫療保健及教育和公共交通等領域的情況中得證,這些擔憂促使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上周決定將篩檢呈陽性但無症狀的民眾的隔離時間從10天縮短至5天。
-
2021-12-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美國縮短確診檢疫至五天 指揮中心:仍具傳染力不跟進
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宣布縮短新冠病患隔離期,從十天縮短成五天,再搭配強制戴口罩五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進行專家會議,就國內個案進行分析,並仍決定延用現行規定、不會縮短。美國CDC針對Omicron個案,縮短無症狀的隔離期。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國內專家已經提出個案分析,針對現有59例個案,有23例可以追蹤到第五天以上的檢體,且達到Ct值追蹤的標準。這23例個案中,有17位達到第一次解隔離Ct值大於30的標準,但都是在第八至第十二天才會達到,代表個案已經超過五天,仍具有傳染力。因此專家決議延續採用現行標準,「發病滿十天、間隔24小時兩次PCR陰性或Ct值30以上」才會符合解隔標準,也不會將無症狀患者縮短成「五天隔離」和「五天口罩」等方式。
-
2021-12-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美縮短無症狀患者隔離天數 陳時中曝不跟進理由
美國近日宣布將COVID-19無症狀者的隔離天數從10天縮短為5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台灣不會跟進,強調至今未觀察到病毒潛伏期縮短,也希望再安全一點。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近日更新建議,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無症狀患者的隔離天數從10天砍半到5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台灣不會跟進,主要是還沒有觀察到病毒潛伏期時間縮短,或許隔離5天就夠了,但他認為應該要更安全一點。陳時中並指出,先前在訂定春節檢疫方案時也曾討論過檢疫、隔離天數的問題,因此決定出7+7、10+4、14+0等3種檢疫方案,強調7+7已是最大可接受限度。印度媒體報導,當地出現Delta和Omicron變異株結合的Delmicron,不僅傳播力極高,也容易引發重症。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印度主要是透過臨床觀察到Omicron以往大多是輕症患者居多,包括咳嗽、喉痛痛等症狀,但最近發現愈來愈多患者出現發燒、全身性症狀,因此發明了Delmicron一詞。羅一鈞說,Omicron帶有的突變很多,其中也包括Delta的突變位點,病毒學特徵上有些相近的地方,但並沒有新型變異株叫作Delmicron。羅一鈞指出,國內隨Omicron個案增加,也發現1例味覺異常、數例發燒個案,顯示Omicron個案不見得都是輕微感冒症狀,也有人全身倦怠、發燒等症狀,在人數多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呈現不同症狀。
-
2021-12-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學美國無症狀確診只隔離五天?學者:重點是檢測量要夠
美國確診及死亡人數持續上升,造成醫療量能極大負擔,為減輕醫療體系壓力,美國CDC宣布無症狀確診者僅需隔離五天。《蘋果日報》今報導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將於明天召開專家會議時討論是否跟進。美國做法並非僅縮短天數,還有許多項配套,台大公衛者指出,美國實施這項策略的挑戰在於,篩檢量要夠才能杜絕隱性傳播鏈,所以美國明年起要投入數千醫護投入增設的篩檢站,並將發下五億份快篩試劑。台大公衛學者古玫生表示,美國確診病例目前集中在東北方的州別,面臨Delta與Omicron雙重打擊。因為該區域覆蓋率提升得早,也比較快面臨保護力不足的問題,目前個案已流鼻水、頭痛等輕症為主。整體來說,美國無論確診人數、住院人數、死亡人數都在上升,還需要分析資料才知道感染Omicron和Delta之後衍生死亡的比例如何。古玫生指出,美國總統拜登近日宣布「5+5新抗疫政策」,是將無症狀確診者隔離天數縮短為五天,但後續要強制戴口罩5天。此外,已接種第三劑者如果曾接觸確者者,則不需隔離,但是要強制戴口罩10天。此外,美國政府正在整備數千名軍醫及醫護人員,2022年都要投入增設的篩檢站及疫苗接種站,另將發放五億份的家用快篩試劑,目前各大篩檢站已人滿為患。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美國住院死亡的增加是因為Omicron或Delta,還需要更多資料來證實,不能太輕忽就認定Omicron一定都是輕症。美國政府知道,即便打到第三劑,還是要靠篩檢,才能杜絕社區感染,因此這項5+5政策最大的挑戰,是檢測量一定要夠。現在歐洲許多國家也在透過提升採減量、實施通行證、加嚴公衛防疫措施等方法,試圖控制疫情。「歐洲疫情就像一部沒有結局的電影,」公衛學者王威淳表示,幾乎全歐疫情都在上升。法國已將第三劑接種間隔縮短到三個月,恢復室內外口罩令,每人每周三天遠距辦公,開始考慮實施不承認陰性檢測證明的「超級綠色通行證」。瑞典則將篩檢量能提升到每周30萬次,百人以上聚會都要實施健康通行證,並且恢復室內口罩令。
-
2021-12-24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血壓高容易中風!高血壓都是吃出來的,美國CDC分享預防中風5生活攻略
當某些東西阻塞大腦的血液供應或當大腦中的血管破裂時就會發生『中風』,這將導致大腦的某些部分受損或死亡,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長期殘疾,甚至死亡。中風的三種類型大腦僅佔體重的2%,但大腦使用呼吸系統而來的20%氧氣,由此可知『氧氣』是維持大腦正常運作的重要元素。中風的三種主要類型是:1. 缺血性中風大多數的中風 (87%) 屬於缺血性中風,當向大腦供應充氧血液的動脈血流受阻時,就會發生缺血性中風。血栓通常會導致阻塞,從而導致缺血性中風。2. 出血性中風當大腦中的動脈破裂時,就會發生出血性中風,這些洩漏的血液會對腦細胞產生過大的壓力,甚至損害腦細胞。高血壓和動脈瘤可能是導致出血性中風的重要因素,出血性中風有兩種類型:A. 腦出血-是最常見的出血性中風類型,發生在大腦中的動脈破裂,導致周圍組織充滿血液B. 蛛網膜下腔出血-是一種不太常見的出血性中風類型,出血位置在大腦和覆蓋它的薄組織之間3.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小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有時被稱為“小中風”,與其他類型的中風不同,流向大腦的血流被阻斷的時間很短,通常不超過5分鐘。小中風重要警示資訊:A. 是未來中風的警告信號B. 是一種醫療緊急情況,就像嚴重中風一樣C. 中風和小中風都需要緊急送醫D. 與缺血性中風一樣,血栓通常會導致小中風E. 超過1/3的小中風患者未接受治療,1年內發生嚴重中風的機率高達10%~15%;發生小中風後的3個月內可能會發生大中風預防中風健康生活5攻略美國CDC表示,我們可以經由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預防中風的發生。1. 健康的飲食少吃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高膽固醇的食物,多吃纖維含量高食物、新鮮水果和蔬菜,有助於預防高血脂,此外限制飲食中的鈉含量,也可以降低血壓。2. 健康體重超重或肥胖會增加中風的風險,因此須將體重、體脂維持在健康範圍。推薦閱讀--超有效率「冬季減重攻略」,做到這5點不節食也能瘦3. 規律運動運動可以幫助保持健康的體重並降低膽固醇和血壓,對於成年人,外科醫生建議每週進行2小時3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例如:快走;兒童和青少年每天應進行1小時的運動鍛煉。4. 戒菸吸煙會大大增加中風的機會,戒菸有助降低中風的風險。推薦閱讀--原來,戒菸也可以用藥輔助!推薦閱讀--恐怖電子菸!實證證實,恐導致嚴重肺部疾病!5. 限制酒精攝取避免飲酒過多,酒精會導致血壓升高,男性每天不應該超過兩杯,女性只能喝一杯。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哈菸族照過來 吸菸奪命!!出現三大症狀速就醫肌肉減少恐引發疾病?! 落實三招讓你恢復肌力外食族照過來 便利商店也能減重?!一日三餐菜單大解密查看原始文章>>
-
2021-12-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Omicorn成美主流病毒株 陳時中:盡力守好邊境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變異株Omicron成為美國主流病毒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將盡力守好邊境,阻絕病毒進入社區。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下午出席第7屆社區金點獎表揚典禮,會前接受媒體聯訪做出上述表示。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公布,新變異株Omicron已成為美國主流病毒株,占上週新增COVID-19確診病例73%,且多數確診者已接種過疫苗。陳時中說,新變異株Omicron對於全世界疫情都是考驗,指揮中心會盡力將邊境守好,徹底改善防疫旅館感控措施,居家檢疫的電子圍籬與關懷制度都要做好,希望阻絕病毒進入社區。針對桃園防疫旅館發生群聚案,媒體問及調查進度,陳時中說,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可能是環境污染後,再污染到受感染者。至於全台防疫旅館總體檢,陳時中說,各縣市政府已有相關例行檢查,目前希望能夠加強查核,預計約2週完成,接下來將由感染症醫學會與相關單位抽查,檢視問題是否都改善。媒體提問,若防堵Omicron成功,春節後是否可降級、開放國門。陳時中說,這是假設性問題,若防堵成功當然可解除各項限制,但前提是要防堵成功,他也希望如此。媒體也詢問COVID-19疫苗追加劑議題,陳時中說,專家已做出建議,追加劑與第2劑疫苗間隔為5個月;莫德納(Moderna)疫苗追加劑,專家建議劑量仍以半劑為主,半劑效果也很好。此外,媒體問及反萊豬公投未通過,是否有助於日本福島5縣食品進口。陳時中說,這兩件事不見得相關,衛福部態度就是以科學證據、國際標準以及食安第一為優先考量。媒體並問,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表示,加拿大通報非典型狂牛症病例,韓國已暫停進口。陳時中則回應,要進一步了解通報狀況,衛福部對這類通報會加以留意。
-
2021-12-1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春節專案違規可罰百萬!常見十大QA規定別觸法
春節檢疫專案昨日上路!指揮中心公布「春節檢疫方案」執行作業和流程,包含入境時接種證明、採「七加七」方案的抗原快篩說明,並提供地方政府執行居家檢疫訪查等原則,若違者將可面臨百萬罰款。春節檢疫方案適用時間為「12月14日至明年2月14日」,以下為常見三大重點、共10項Q&A,提醒入境者及家屬務必遵守相關配套措施,如疫苗接種及證明、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等配合,避免受罰。【疫苗接種篇】Q1:春節專案期間,每位入境旅客都需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且滿14天,才可以來台?A:否。僅採取方案 C(7+7+7 天)的旅客,入境時需完整接種疫苗滿14天。若需返家進行居家檢疫者且採「一人一室」,則家屬也需要完整接種二劑疫苗。Q2:哪些COVID-19 疫苗適用?A:需接種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使用清單 (WHO EUL) 或我國核准緊急授權使用或專案製造之疫苗,如AZ(含印度製AZ)、BNT、莫德納、嬌生、印度科瓦克辛疫苗、中國科興疫苗、國藥疫苗、高端等8款。Q3:完整接種日期該如何計算?A:完整接種疫苗「滿14天」計算方式,若表訂「1月1日」接種日,則第14天為「1月15日」入境日,即符合規定。【疫苗證明篇】Q1:「7+7」方案旅客入境所持疫苗接種證明文件形式有那些?A: 請以英文、中文或中英對照版本為原則。 疫苗接種證明可為紙本(正本/影本)或電子報告書形式,內容需含旅客姓名、出生年月日或護照號碼、接種日期、接種劑次、疫苗廠牌等。我國認可的證明文件包括:國際間相互認證之數位證明(如 EU)、各國政府核發之接種紀錄卡(如我國 COVID-19 疫苗接種紀錄卡(小黃卡)、美國 CDC 發行之COVID-19 vaccination record card 等)、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黃皮書)或醫療院所開立之診斷證明書等。Q2:出示疫苗證明的時間點為何?A: 需於表定航班抵台前48小時內 , 以手機至入境檢疫系統首頁上傳照片跟線上健康申報。報到/登機前,需出示 COVID-19疫苗接種證明供航空公司外站(啟航地)人員檢核,抵台後國際港埠檢疫人員或入境後地方政府將視需要進行複查。【違規罰緩篇】Q1.旅客若於入境檢疫系統申報不實,或有持造假或不實的COVID-19 疫苗接種證明入境等情事,是否會遭受處罰?A:依傳染病防治法第 58 條規定,處最高新台幣 15 萬元罰鍰,並涉犯偽造文書刑責,將移送法辦。Q2.無論是「7+7」或「10+4」方案者,返家後進行居家檢疫期間違規外出,是否會有罰則?A:將涉及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58條第1項第4款規定,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5條第2項規定,處以新台幣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外,將執行強制安置,費用由違規者負擔。Q3.針對衛生局等相關人員,需進行居家訪查,且已事先通知受訪者,若當場遭拒絕、規避或妨礙訪查,是否會有罰則?A:可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8條第1項規定處理,就違反者依同法第67條第1項第3款規定,處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Q4.訪查若未符合「一人一戶」或「一人一室」規定,如違規串門子等,是否有罰則?A:依傳染病防治法第58條第1項第4款規定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5條第2項規定,將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Q5.若我是非居家檢疫者,但需要照顧居家檢疫者,應配合防疫措施通知書,如違規是否有罰則?A:拒絕、規避或妨礙應遵守事項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裁處新台幣3000 元以上1萬5000 元以下罰鍰。
-
2021-12-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鼠咬染疫 多數專家:不可能
中研院前研究助理確診,曾被兩隻實驗老鼠咬到,感染源是否為老鼠?專家表示,被實驗老鼠咬而染疫的機會非常低,可說是「不可能」。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動物傳人是比較罕見的情況,「但不是都沒有這樣的報告」,過去兩年就有丹麥水貂染疫而傳染給人的事件。「國際已有少數感染新冠病毒的動物,將病毒傳染給人的報告。」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依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資料,去年十一月丹麥境內發現水貂大規模感染新冠病毒變異株,且傳給水貂場人員,當時丹麥政府為避免變異株擴散,全面撲殺境內水貂,後續荷蘭、波蘭也出現類似病例,至少三國有相關報告。「新冠病毒由動物傳人不是沒有報告,但也絕對不是快速嚴重的傳染途徑」,陳時中說,這次中研院前研究助理染疫事件,指揮中心會將動物傳人也列入可能的感染源,並進行環境採檢與調查。羅一鈞表示,包括倉鼠、兔子、雪貂、豬等哺乳類,均有報告會感染新冠病毒,動物傳人可能性一直都有。國內防疫專家有不同看法。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被實驗老鼠咬而染疫的機會,真的是微乎其微,可說是「不可能」,感染源仍是確診個案在實驗室操作新冠病毒時,不知是哪個環節沾染到病毒,「不排除整個實驗室都已經被病毒汙染。」「被實驗老鼠咬感染新冠病毒的機會,真的很小。」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說,在實驗室進行新冠病毒研究時,可能會把病毒打進實驗老鼠體內,讓老鼠感染病毒,即使會經動物傳染,也不是用咬的方式,還是以在實驗時接觸病毒被感染機會最大。台大醫院前感染科醫師孔祥琪分析,動物感染對於新冠病毒並非有效傳播方式,老鼠咬傷感染可能性低,不排除是社區感染,若患者是在十一月下旬感染,仍要有更多調查,未來十四天是關鍵期。
-
2021-11-2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長路漫漫看不到盡頭,家庭照顧者體悟更深!心理師給疫情之下的人們這些建議
從去年到今年,全球都壟罩在 COVID-19 疫情的威脅之下。原本防疫做得不錯的台灣,從今年五月開始也經歷了疫情帶來的衝擊和改變,讓原本就很辛苦的長期照顧服務工作顯得更加的艱難。我們在疫情當中所經歷與感受到的,有很多部分跟家庭照顧者在長期照顧的過程當中所經歷和感受到的,有很多相似之處。細看這些相似之處,領悟到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可以如何面對與準備!突然發生,來勢洶洶,令人措手不及疫情不論在全球或在台灣都是突然發生的;當有家人因意外傷害或疾病需要被長期照顧,整個家庭都深受衝擊。即便之前我們或多或少都聽過身邊親友關於長照的經驗,就像台灣在去年也聽聞世界其他各國的疫情,但當事情真正臨到我們的時候,速度之快、形勢之凶險,一樣令人措手不及。改變原本的生活型態,例如:無法與朋友相聚、無法旅行疫情期間基於防疫政策的規定和要求,大家改變原本的生活型態,無法有實體的人際相處與互動;家庭照顧者為了照顧需要被長照的家人,被迫改變原本的生活型態,特別是休閒生活和社交活動成了最奢侈的想望。被迫中斷工作,經濟上出現困境很多行業,特別是旅遊業和服務業,因為疫情被迫中斷工作;很多家庭照顧者為了照顧家人而離職,甚至經濟上出現困境。疫情趨緩之後,旅遊業和服務業的復甦並不容易;畢業照顧者在完成對家人的長照之後,也面臨中高齡就業的難題。出現焦慮和憂鬱的情緒疫情嚴重需要三級警戒期間,在家上班的大人和停止到校上課的小孩,全家人每天二十四小時相處在一起;在長期照顧的過程中,被照顧者完全依賴照顧者,家庭照顧者對被照顧者獨力負起全部的責任,天天緊密生活在一起。如此時空環境的大量重疊、互相依賴、缺少界線的生活,很容易出現焦慮和憂鬱的情緒。在過程中看到很多的人性的軟弱和黑暗面,感到憤怒與失望每天從媒體報導得知國內外的疫情相關消息:隱匿疫情導致病毒擴散,不遵守防疫規定導致感染蔓延,囤積物資和疫苗趁機發災難財,不同立場的彼此猜忌、相互攻訐…,在在顯示出人性的軟弱和黑暗面。而在長照場域中,面對重大醫療決策的評估、選擇和決定,長期照顧方式的選擇、安排和決定,費用的分攤和照顧時間的分配…,家人間的新仇舊恨與隔閡爭吵,常讓人感到憤怒與失望。經驗失落帶來的悲傷、孤單和無助的感覺染疫後的隔離治療讓確診者的身心深刻經驗到失落帶來的孤單與無助,染疫之後死亡更讓確診者的親友經歷無法親自照顧、無法見最後一面、無法親自處理喪葬事宜…的種種遺憾。即便沒有染疫,疫情期間依照規定在家隔離,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社交距離,都讓我們的身心感受到無形的牆帶來隔絕與孤單。走在空蕩蕩的街道,看著熟悉的商店拉下鐵門停止營業,過去的生活型態難以重現重建,這是難以言喻的失落與悲傷。在長期照顧場域以及整個長期照顧歷程中,持續不斷且反覆發生的各式各樣的失落與悲傷,衝擊著經歷老病死的被照顧者。無法從事原本志趣的活動,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仰賴他人照料,被照顧者不只感到對外在事物失去掌控的失落感,更深的是對身體已經無法配合意志所願而行感到悲傷。家庭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一面共感被照顧者的失落悲傷,一面經歷著自己生活型態的改變所帶來的失落,其孤單與無助是加倍的。長路漫漫看不到盡頭的感覺疫情三級警戒期間,每當聽到 CDC 在記者會上宣布在某處發生群聚導致疫情擴散,三級警戒需要再延長兩週的消息,心中總會浮現防疫這條漫漫長路不知何時能夠結束的絕望和無力感。家庭照顧者日復一日做著相同的照顧工作,看著被照顧者在一次又一次的送醫急救住院治療之後身體日漸衰敗,心中升起一股在長照荒漠中獨行的荒蕪感。不斷掙扎,想要抓取什麼卻一直無法掌控之後學會安靜下來不論是長照歷程中的家庭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或防疫過程中的每個人,都非常努力在這波猛然襲來的惡浪中掙扎求生,試圖抓取可掌控的事物讓自己定錨,卻又一再被惡浪衝開打散。經過一次次的精疲力竭之後終於學會安靜下來,能夠讓自己定錨的是在自己內心深處,而不是尋求外在可依附的人事物。不要浪費好的危機,向內觀照自我疫情被喻為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等級的全球人類危機,長照在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也會是每個台灣人需要面對的重大危機。既然無法逃避,那就迎之為上賓,不要浪費這個「好」的危機。在與外界隔離感到孤單之際、在原有生活型態面臨變動之際、在前途茫茫看不到方向與盡頭之際,安靜下來向內觀照自我,學習聆聽內在的聲音。面對人生境遇的變動時學習謙卑臣服,承認自己的軟弱與有限若沒有發生疫情,人類會錯覺自己有可以達成一切想望的能力,沒想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會受制於肉眼看不見的病毒,甚至連整個社會的運作和國家的發展都深受影響;而個人的生涯規劃與發展也在家人需要被長期照顧的那一刻起受到影響和改變。這樣的變動讓我們學習在「生命」面前謙卑臣服,承認自己不過是個軟弱與有限的人。接受意料之外的關懷、協助和支持,體會到出人意外的平安不論是去年捐贈口罩給需要的國家,或是今年接受其他國家的疫苗捐贈,台灣人在疫情期間的「施」與「受」都經驗到意料之外的關懷、協助和支持。而在長期照顧這條漫長而艱辛的荒漠中,家庭照顧者依照被照顧者的情況和需要,善用政府長照 2.0 政策所提供的各項服務,成為自己可以喘息的綠洲。許多民間機構:台灣失智症協會、台灣癌症基金會、罕見疾病基金會、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等,所提供的相關照顧資訊和資源,可以讓長照家庭體會到出人意外的平安。經歷生命的更新、成長和改變當有一天,全球疫情轉為可控制的流感化。當家庭照顧者在完成長期照顧成為畢業照顧者的某一刻。回首來時路,會看見在過程中因著你我的攜手共度,自己經歷生命的更新、成長和改變,而愛則永遠存留心中。
-
2021-11-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歡樂耶誕城恐受變種病毒波及?新北市府:依CDC指引調整
新北歡樂耶誕城將在12月3日開城,但國際出現新變種病毒,是否會對耶誕城開城及相關活動有所影響,新北市觀光旅遊局長蔣志薇表示,面對變種病毒的應對措施,一切均以市民健康為第一考量,會依據疫情走向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引,滾動式調整防疫工作。新北歡樂耶誕城今年以「樂高」為主題,除了打造獨家3D樂高雷射光雕投影秀,還將展出全台最大的14米高LEGO耶誕老人。今年耶誕城規劃了包含:新北市市民廣場「樂高耶誕城」、板橋車站站前廣場「樂高歡樂薑餅村」及萬坪公園「樂高耶誕奇幻小鎮」三大燈區,以充滿樂高童趣的裝置藝術,打造獨一無二的耶誕奇幻世界。觀旅局近日在市民廣場試燈,到了晚上,耶誕樹閃爍著紅、綠、藍的燈光,也照亮一旁的樂高耶誕老人,成為夜晚最亮焦點,即便不能出國,也能透過耶誕裝置體驗偽出國的氣氛。不少民眾經過此處,都被吸引目光,拿起手機開始拍照,搶先跟耶誕樹合影放上社群軟體分享。對於國際出現新變種病毒,耶誕城是否會受到影響,蔣志薇表示,一切均以市民健康為第一考量,會依據疫情走向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引滾動式調整防疫工作。蔣志薇說,新北市歡樂耶誕城活動的防疫措施總計6點,包含:設定管制範圍,民眾僅能從管制口進出,進入採實聯制、體溫測量、手部酒精消毒後蓋上手章識別;全程戴口罩及禁止邊走邊吃,現場規劃飲食專區;擴大活動場域內相關物品與器材消毒;攤位人員工作均配戴面罩及口罩;透過記者會、新聞稿持續宣導防疫規定,並建議有身體不適的民眾,應避免參與活動;活動期間持續於活動官網、社群網站粉絲專頁「新北旅客」等宣導相關防疫資訊及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