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5 名人.黃軒
搜尋
BNT疫苗
共找到
1612
筆 文章
-
-
2021-10-0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第十一期疫苗 開放3類對象接種第二劑AZ疫苗、第一劑BNT疫苗
指揮中心昨(4日)宣布第11輪疫苗意願登記、預約及施打的時程。第11輪開放的疫苗是第二劑AZ疫苗及第一劑BNT疫苗,符合資格的對象如下:符合資格對象1.7月22日(含)前已接種AZ第一劑之55歲至18歲民眾,即1966年1月1日至2003年10月15日前出生者,預約接種第二劑AZ疫苗。2. 7月30日(含)前已接種AZ第一劑之56歲以上民眾,即1965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預約接種第二劑AZ疫苗。3.於10月6日前意願登記選擇BNT疫苗民眾之下列對象,接種第一劑:(1) 47歲以上民眾,即1974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2) 22至12歲民眾,即1999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15日出生者。(3) 18歲以上第9類對象,即2003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意願登記時間意願登記截止時間:即日起至10月6日中午12時止。預約時間預約時間:10月11日上午10時至10月13日中午12時止。施打時間施打期間:10月15日至10月21日。
-
2021-10-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第二劑預約全額滿 北市府:緊急與中央協調
北市目前正在進行5種疫苗接種,針對中央第10期預約,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除了第10期3種疫苗同時進行預約外,70歲以上莫德納及校園BNT疫苗也在接種中,流感疫苗則按照預定進度進行當中;針對AZ疫苗數量不足問題,蔡炳坤表示會再跟中央討論,並已加開方式來處理。蔡炳坤表示,中央第10期公費疫苗接種今明兩天開始進行預約,此次預約有3種疫苗,包含第一,AZ疫苗,50歲至64歲已在7月22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者,可預約第二劑。第二,BNT疫苗預約第一劑,可預約對象分為三種人,包含64歲以上長者、18歲至63歲第九類對象、18歲至22歲者。第三,高端疫苗第二劑,9月8日前已接種第一劑者可進行預約。同時,70歲以上莫德納疫苗還在接種當中,網路預約者接種到10月7日,沒有網路預約者,可在10月7日、8日可致電到區公所電話登記,目前約有3萬名,並安排10月13日至15日接種。而BNT校園接種進行倒數,明後天校園接種就告一段落,先前因中央疫苗有延遲,後來中央有進行協助,新北市也支援1萬劑疫苗,讓北市國高中生校園疫苗接種如期在10月6日告一段落。流感疫苗則照進度施打中。另外,有民眾反映第10期AZ疫苗今早10點開始預約後,很快就額滿無法預約,北市民眾只能跨區到新北市預約,由於該情況已不只發生一次,外界質疑中央給的數量不夠。蔡炳坤表示,針對AZ疫苗預約部分,確實北市7萬2880萬劑都已全滿,顯見很多人都期待第二劑接種,會緊急跟中央討論,並以加開天數的方式來處理,想要預約AZ第二劑民眾須先稍等,市府會盡快協調、加開,讓大家有預約的機會。
-
2021-10-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舊抗體會消滅新抗體?為何打新冠疫苗要有間隔期
臉書朋友Sara今天(2021-10-3)用簡訊問我:「教授, 請問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的說法合理嗎??」她寄來的文章是今天發表在《今周刊》,標題是半年打4劑疫苗 「科興x2、高端x2」!台北男「混打」副作用曝光 專家:一場白工。這篇文章的引言是:「新冠(COVID-19)疫情持續,疫苗也陸陸續續開打;依照各國規定不同,疫苗之間會有一定的間隔時間,才能施打下一劑;然而,台北一名男子卻在半年內,一口氣接種了4劑疫苗,且4劑廠牌均不相同,令外界相當震驚。」可是,這篇文章的第一段卻說:「根據《東森新聞》報導,一名自中國返台的台北男子受訪時指出,自己在4月26日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5月17日再接種第二劑科興;回台灣後為了增強保護力,又預約了高端疫苗,於8月24日接種第一劑高端,9月30日再接種第二劑。」也就是說,這篇文章引言所說的「4劑廠牌均不相同」,跟它第一段所說的「各打兩劑科興和高端疫苗」,是互相抵觸。這篇文章的最後兩段是:【不過,這樣的接種方式是否妥當?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這樣子基本上是不會有任何效果的!」。原因在於,若前一劑的抗體還沒有消退之前,又施打新的一劑疫苗,如此一來,「舊抗體會消滅新抗體,所以短時間內密集接種疫苗,反而不會有任何防護效果,等於是在做白工」,不鼓勵這樣的打法。】舊抗體會消滅新抗體?我是微生物學博士,念過不少免疫學,也曾教過免疫學,但竟然還是第一次聽到「舊抗體會消滅新抗體」這種說法。我想一般人都知道,抗體是會消滅抗原(例如病毒或細菌),但是,抗體會消滅抗體?尤其是同樣的抗體?尤其是同樣的刺突蛋白抗體會消滅先前的刺突蛋白抗體?我想大多數人也都知道,我們的免疫系統是有記憶力的。例如,當我們第一次被新冠病毒感染時,我們的免疫系統會有小規模的反應,而等到我們再次被新冠病毒感染時,我們的免疫系統就會有大規模的反應。打兩劑疫苗,例如打兩劑的新冠疫苗,就是要模仿我們已經被病毒感染兩次,而如此我們的身體裡就會有大量的抗體來抵擋真正病毒的來襲。但是,兩劑疫苗的施打應該要間隔多久才是最理想,目前都還是靠trial and error(嘗試和錯誤),也就是說,在臨床試驗時嘗試幾個不同的間隔期,來看哪一個會產生最好的結果。所謂最好的結果,除了要考慮到最終(打完兩劑+14天)抗體量的高低,也要考慮到,只打完第一劑的人,抗體量仍有限,而在等待接種第二劑的期間就有可能被感染,所以,兩劑疫苗施打的間隔期越長,風險就越高。請看Optimal dosing interval for covid-19 vaccines: we need clinical trial evidence and to consider past infection(covid-19疫苗的最佳施打間隔:我們需要臨床試驗證據並考慮過去的感染)。但是,兩劑疫苗施打的間隔期如果太短,真正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有關這個議題,討論得最深入,最廣泛的論文是2010-10-29發表的From vaccines to memory and back(從疫苗到記憶再回來)。它說:「具有高增殖潛力的記憶 T 細胞要在第一次疫苗接種後幾週才會形成,因此一般而言,初次疫苗接種和加強劑疫苗接種之間最好間隔至少 2-3 個月。過早加強將會產生次等的反應。同樣的規則適用於增強抗體反應,因為記憶 B 細胞必須經歷生成中心反應,並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發育。」從這段話就可看出,兩劑疫苗的施打如果間隔太短,那記憶 T 細胞和記憶 B 細胞就都還來不及發育。至於這段話裡的「最好間隔至少 2-3 個月」,是純粹基於「記憶 T 細胞和記憶 B 細胞發育」的考量,而沒有考慮到我在上面提到的「兩劑疫苗施打的間隔期越長,風險就越高」。不管如何,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所說的「舊抗體會消滅新抗體」,我想應該是口誤或是媒體誤解吧。註:有興趣進階了解的讀者可以參考Memory immune response: a major challenge in vaccination(記憶免疫反應:疫苗接種的主要挑戰)How the interval between prime and boost injection affects the immune response in 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the immune system(在免疫系統的計算模型中,初次注射和加強注射之間的間隔如何影響免疫反應)原文:新冠疫苗接種,舊抗體會消滅新抗體,防疫學會理事長的說法合理嗎
-
2021-10-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首例接種BNT後死亡 48歲男本身有肝炎、高血壓
BNT疫苗出現首例接種後死亡事件,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案為48歲男性,本身有慢性肝炎、高血壓和高血脂症,死因仍由檢察官和法醫調查中。莊人祥表示,10月1日至3日新增8例疫苗接種後死亡事件。其中三例為接種AZ疫苗,為1女2男,年齡介於82歲至88歲,接種疫苗後3日至32日間發生;四例為接種莫德納疫苗,為2 女2男,年齡為66歲至79歲,接種疫苗後當日至 85 日間發生;另有一例48歲男性接種BNT疫苗後死亡。莊人祥說,接種BNT疫苗後死亡為首例,9月28日接種疫苗後返家並無任何狀況,但9月29日至30日出現頭痛、手臂痠痛等症狀,10月2日凌晨出現胸痛、全身冒冷汗,於急診急救時不治死亡;個案本身有慢性肝炎、高血壓、高血脂,死因還在由檢察官和法醫研判中。另外,同期間新增 67例接種AZ疫苗後發生嚴重不良事件,為40女27男,年齡為 19 歲至 92 歲,接種疫苗後當日至 103 日間發生;18例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發生,為10女8男,年齡為 31 歲至 83 歲,為接種疫苗後1日至86日間,新增6例接種高端疫苗後發生,為4女2男,年齡為 36 歲至 53 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 29 日間發生;新增61例接種BNT疫苗後發生,為27女34男,年齡介於12歲至63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 7 日間發生。
-
2021-10-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85.8萬人完成第10輪登記 指揮中心:平台當機30幾分
第10輪公費疫苗預約今天早上10時起開跑,這次提供AZ、高端第二劑,以及BNT第一劑供民眾施打,預約時間到明日下午4時為止,10月6日即將開打,卻傳出兩個預約平台都大當機狀況。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早上10時開放,起初流量確實比較大,有造成塞車的狀況,經過30幾分鐘處理後有比較順暢。指揮中心公布,截自下午1時,第十輪登記結果85.8萬人完成,AZ共有 61.5萬人、高端3.9萬人、BNT有20.2萬人預約。另外,傳出台北預約疫苗名額全滿,中央是否加發疫苗?發言人莊人祥回應,北市的合約名額和目前預約數並沒有異常,三種疫苗都還有餘裕可以預約。截自目前為止,第一劑疫苗涵蓋率57.47%、劑次人口比70.61%。
-
2021-10-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到貨27萬劑 AZ、BNT第11輪10月15日開打
第三批客製化標籤約20餘萬劑輝瑞BNT疫苗,今天清晨5時36分運抵台灣。指揮中心今天也公布第11期的疫苗接種規劃,提供AZ疫苗第二劑及BNT疫苗第一劑接種,意願登記至10月6日中午12時止,10月11日起預約,10月15日開打。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第五批BNT疫苗27萬劑效期至明年2月10日,目前共計到貨332萬劑。第11輪開放的疫苗符合資格對象包括:1.7月22日(含)前已接種AZ第一劑之55歲至18歲民眾,即1966年1月1日至2003年10月15日前出生者,預約接種第二劑AZ疫苗。2. 7月30日(含)前已接種AZ第一劑之56歲以上民眾,即1965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預約接種第二劑AZ疫苗。3.於10月6日前意願登記選擇BNT疫苗民眾之下列對象,接種第一劑:(1) 47歲以上民眾,即1974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2) 22至12歲民眾,即1999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15日出生者。(3) 18歲以上第9類對象,即2003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二、 意願登記截止時間:即日起至10月6日中午12時止。三、 預約時間:10月11日上午10時至10月13日中午12時止。四、 施打期間:10月15日至10月21日。指揮中心說明,針對滿12歲至17歲(含)學生/青少年,請監護人或關係人於預約接種當日陪同學生/青少年至選擇之合約醫療院所或接種站,於現場簽署接種評估及意願書,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此外,符合上述資格如為已經意願登記過且無取消者,則不用再登記意願;但如為未曾於預約平臺意願登記對象,請於10月6日中午12時前登入預約平台完成登記意願,並於開放預約期間進行預約。後續將視疫苗供應期程調整接種場次,籲請民眾屆時準時前往接種。指揮中心提醒,10月1日起亦開始接種流感疫苗,依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應與新冠肺炎疫苗間隔至少7天,請民眾前往接種新冠肺炎第二劑疫苗前,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及健保卡,並於接種前評估時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評估。
-
2021-10-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莫德納可否混打AZ、高端 廖俊智:須臨床證明
外界關注莫德納第二劑間隔太久,是否開放混打AZ或高端。中研院長廖俊智今天表示,疫苗問題牽涉複雜,學理上的說法是一回事,實際上還是要靠臨床證明。疫苗施打是公共衛生程序,時間間隔要遵照主管機關的決定。外界關心不少民眾打莫德納疫苗間隔已滿10週,卻仍未獲第2劑接種通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2日表示,莫德納疫苗第2劑大家等得有點心急,但很快會有好消息。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邀請中研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國民黨立委萬美玲在質詢時指出,台灣很多人施打第一劑莫德納疫苗至今已滿10週、12週,遠超過國外的時間範圍,保護力是否衰退。廖俊智表示,疫苗施打是公共衛生程序,時間間隔要遵照主管機關的決定。但在科學立場上,確實有論文陸續發表,有些論文認為施打第一劑後拖很久,仍然有效,像是AZ疫苗超過12週之後反而更有效,後來也陸續看到莫德納等疫苗的數據,但這只是引用國外的學術數據。對於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指「混打BNT疫苗也是一條路」?廖俊智表示,這是何美鄉個人的意見。萬美玲詢問,莫德納混打AZ或高端是否可行?廖俊智說,疫苗問題牽涉複雜,從學理上的說法是一回事,實際上還是要靠臨床證明,學理上現在也無法說出可以或不可以的理由,但最終仍然還是要靠臨床實驗,這確實是目前棘手的問題。
-
2021-10-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922預約平台又卡爆!「請稍後」 至少等10分也進不去
第10輪公費疫苗預約今天早上10時起開跑,這次提供AZ、高端第二劑,以及BNT第一劑供民眾施打,預約時間到明天下午4時為止,10月6日即將開打。今早預約時間一到,不論是1922或是健保快易通app,皆傳出當機災情。記者於上午10時11分許實際測試,上網進入預約頁面,畫面僅顯示,「系統作業中,已自動排隊,請稍後」字樣,後面括弧內顯示需等待分鐘數,約為11分。直至10時20分,再次進入預約頁面,仍為當機狀況,等候分鐘數在10分鐘上下,不出幾分鐘,頁面跳出「目前造訪人次較多,請稍後再試」。詳細情形,指揮中心下午2時記者會將說明。●第10輪疫苗接種對象AZ疫苗第10輪施打對象為50歲以上至64歲準備接種第二劑者,適用於7月22日以前接種完第一劑者。預約時間為10月4日10:00至10月5日16:00,施打時間落在10月6日至14日。BNT疫苗校園造冊的12-17歲學生,已在9月23日開打。第10輪接種對象為64歲以上、18歲至22歲,以及第九類(18歲至63歲)接種第一劑,預計施打時間為10月6日至10月14日。高端疫苗第10輪接種對象為10月6日前接種第一劑,間隔滿4周,準備接種第二劑者,預約時間為10月4日10:00至10月5日16:00,施打時間為10月6日至10月12日。
-
2021-10-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當心莫德納第二劑副作用強烈!哪些人需注意?
莫德納疫苗來了!國內自9/28日起將提供70歲以上長者接種第二劑,已知施打第二劑疫苗能增加保護力,但仍有不少長輩擔心第二劑mRNA疫苗副作用較強,害怕身體承受不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於26日記者會提醒,若有慢性病且情況不穩定時,則建議暫緩施打。 第二劑嚴重度較強 mRNA疫苗不良反應有哪些? 目前mRNA疫苗有輝瑞疫苗和莫德納疫苗。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提到,mRNA疫苗不良反應如下:1、輕微不良反應:(1)常見反應包括疼痛、注射部位發紅與腫脹、發燒、畏寒、頭痛、疲倦、肌肉疼痛、關節疼痛等,第二劑發生率高於第一劑;(2)淋巴腺腫大、疼痛通常位於注射同側的腋下或頸部;(3)延遲性皮膚過敏反應很少見,在接種部位發生紅疹反應。第一劑接種後4-11天與第二劑接種後1-3天發生,持續2-11天後消失。2、嚴重不良反應:立即型過敏、心肌炎與心包膜炎,發生率很低。大多發生於年輕男性,於接種疫苗後一個月內發生,大多一週內。但是必須注意有否持續胸痛、呼吸急促、心悸、心跳過速、運動耐受性不良等症狀,例如走路或爬樓梯出現超乎尋常的呼吸急促。另外,臺大醫院家醫部醫師的資料指出,第一劑接種後,常見注射部位疼痛疲倦、肌肉痛、頭痛等不適,但發燒通常不超過2天。第二劑接種後,三日內常見不良反應高於第一劑,主要有注射部位疼痛、發燒,18-49歲接種後疲倦、注射部位腫脹、肌肉痛、頭痛、發冷等症狀,症狀隨年齡增加而減少,並於數天內消失。高血壓、糖尿病、中風等 可以施打疫苗嗎?假如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中風、心臟疾病、肺部疾病、氣喘、肝臟疾病、神經疾病、免疫不全疾病、肥胖、吸菸、貧血等,可以打疫苗嗎?臺大醫院家醫部醫師的資料提到,有以上疾病皆建議接種疫苗。而男性、年紀超過65歲、住在安養或長照機構及有以上疾病且未控制,可能為COVID感染後重症的高危險群,且接種疫苗後能有效降低住院及重症的情形,因此建議施打。而注射前不須停用胰島素、血糖藥、血壓藥、膽固醇用藥。有心臟病史的人 接種會增加心肌炎風險嗎?如果是心臟病史的人,接種mRNA疫苗會增加心肌炎、心包膜炎的風險嗎?依據疾管署mRNA疫苗接種後心肌炎、心包膜炎指引,mRNA疫苗可使用在多數慢性心血管疾病史之患者中,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穩定性心臟衰竭、心律不整、風濕性心臟病、川崎氏症、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和植入式心臟裝置者。因此接種mRNA疫苗不建議採取額外特別的措施。且沒有資料顯示有心血管疾病史者接種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風險高於一般人。這些族群接種前 應先諮詢心臟科醫師不過,有以下疾病史的人可以接種mRNA疫苗,接種前應先諮詢心臟科醫師:- 發炎性心臟疾病,例如心肌炎、心包膜炎、心內膜炎- 急性風濕熱- 12-29歲擴張型心肌病變患者- 複雜或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包括單心室循環- 急性失代償性心臟衰竭- 心臟移植患者雖然仍無證據證實具上述病史的患者,接種mRNA疫苗後會增加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風險,但接種前仍需謹慎評估,並於接種疫苗時,應被詳細告知接種疫苗後要注意的症狀,必要時安排回診,以篩檢相關症狀或病徵。評估當下心臟仍在發炎者,建議暫緩接種mRNA疫苗,或考慮使用其他疫苗,如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次單元疫苗。第二劑不良反應率高 身體有狀況先調養再接種指揮中心呼籲,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應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安排接種。再完成疫苗接種後,應於接種處至少留下來觀察15分鐘,如果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者,建議至少留下來30分鐘,以利即時處置。(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莫德納第二劑副作用強! 2天持續「6種症狀」快就醫:胸痛、心悸極危險 ·接種莫德納疫苗,為何打針處可吸金屬物? 專家破解「莫德納手臂」
-
2021-10-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恩主公誤打BNT原液調查結果出爐 衛生局開罰25萬
新北市三峽恩主公醫院上月27日誤把未經稀釋BNT疫苗原液注射於25位民眾,衛生局經過調查,證實醫院未落實疫苗作業SOP程序及相關規範,顯見醫院未盡督導責任,衛生局將依違反醫療法,裁處最高罰鍰25萬元。衛生局長陳潤秋指出,目前25人共有13人住過院,已經11人出院,剩2人住院但狀況穩定,沒住院的23人醫院都有專人每天透過電話關懷。陳潤秋說,事件發生後,當天晚間就與衛福部疾管署長周志浩及專家學者透過緊急電話會議討論相關應變作為,隨即派員前往恩主公醫院調查事件發生經過。衛生局1日會同疾管署與專家再度前往醫院查核疫苗接種作業程序,經查該院未落實教育訓練,導致交班資訊有落差,且未確認檢查疫苗狀況就施打。因上述缺失,除停止醫院施打疫苗一周外,涉及違反醫療法57條相關規定,故裁處最高罰鍰25萬元,另因誤打疏失造成疫苗毀損,後續醫院須依中央公告疫苗採購原價賠償。
-
2021-10-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聞眼/莫德納在哪 指揮中心像放羊孩子
多名高鐵員工佯裝一到三類接種對象,成功「闖關」打到莫德納第二劑疫苗,引發爭議,儘管外界將矛頭指向員工或是通融施打的醫護人員,不過疫苗不足才是一切的禍根。國內至今仍有八○萬已施打滿一劑疫苗滿十周者,正苦候第二劑接種機會,但何時能打、有多少人可以打,始終說不清、道不明,指揮中心應為這些疫苗亂象負起最大責任。國內莫德納疫苗短缺情況嚴重,數十萬人遲遲等不到下一劑,擔憂疫苗保護力失效。同樣面對疫苗短缺的情況,韓國派代表團赴美抗議莫德納兩度延遲交貨;反觀號稱最懂「超前部署」的指揮中心卻沒有任何具體作為,說「任何事都願意做」的指揮官陳時中,也未見在莫德納疫苗交貨上做了「任何事」。近期AZ、BNT疫苗不斷抵台,高端疫苗也已開放到第二劑,但莫德納何時到貨、到貨多少,陳時中永遠是神神秘秘的一句話「有機會到貨」。但一直說有機會,疫苗卻沒來,指揮中心成了「放羊的孩子」,已讓苦候疫苗的莫德納孤兒們失去信心。追根究柢,害怕成為「孤兒」的高鐵員工,想鑽漏洞、取巧的心態是源頭,但若國內疫苗充足,民眾何必鋌而走險,陳時中應好好正視疫苗問題,否則類似情況只會層出不窮,政府應該是安民心,不是疫苗「射後不理」。
-
2021-10-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打2劑疫苗免戴口罩?陳時中:戴口罩仍必要
疫情趨緩,戶外口罩措施將適度鬆綁,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拋出打2劑疫苗何必戴口罩說法,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目前仍認為戴口罩是相當必要的條件。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接種作業持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昨天共接種33萬7330劑疫苗,以高端疫苗第2劑與BNT疫苗第1劑最多。截至目前為止,國內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達57.24%,劑次人口比為每百人69.41劑。媒體今天在疫情記者會提問,柯文哲今天拋出打2劑疫苗何必戴口罩的說法,對此陳時中回應,到目前還是認為,口罩是相當必要的條件。媒體也提問,有專家建議若已完整接種疫苗,入境後的檢疫方式是否開放居家檢疫,或縮短天數。陳時中說,相關措施都有在思考,現階段入境必須入住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但因先前屏東發生居家檢疫導致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群聚疫情,大家仍記憶猶新,因此會比較晚一點才會恢復入境居家檢疫。至於邊境管制何時鬆綁,陳時中說,開放邊境現在不是最主要的工作,目前重點還是持續控制本土疫情,再來是境內開放,符合內需跟基本生活需要。陳時中也強調,防疫措施是相輔相成,第1道防線從社交距離、口罩等個人防護做起,第2道是接種疫苗,第3道防線則是萬一染疫,輕症或發病前期就有口服藥可用,可降低住院率跟重症率。
-
2021-10-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0輪提前10/6開打 陳時中:BNT疫苗檢驗封緘可預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第十輪疫苗提前10月6日開打,第十輪施打對象如昨日公布,今提前開放施打,因BNT疫苗已可以預估完成檢驗封緘的疫苗數量,因此可以提前來預約。第十輪預約對象,包括第二劑AZ、高端,以及加開第一劑BNT。對象包括:一、7/22(含)前已接種AZ疫苗第一劑之64歲至50歲者接種第二劑,即1957/1/1(含)-1971/12/31(含)間出生。二、9/8(含)前已接種高端疫苗第一劑者接種第二劑。三、9/29前意願登記選擇BNT疫苗民眾之下列對象,接種第一劑:(1)64歲以上,即1957/12/31(含)前出生。(2)63-18歲第9類對象。(3)22-18歲,1999/1/1-2003/10/13(含)間出生。預約時間自10月4日上午10時至10月5日下午4時止,施打期間為10月7日至10月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為避免影響部分縣市量能調度,「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第十期施打期程維持自10月6日起提供接種。指揮中心說,昨天宣布增開「BNT疫苗第一劑接種」,調整第十期施打期程,考量部分縣市已設置接種站量能,為避免影響合約醫療院所人力調度安排,故維持自10月6日起開打。指揮中心後續將視預約情形及疫苗供應期程適時調整接種對象,籲請民眾屆時準時前往接種。指揮中心說,10月1日起亦開始接種流感疫苗,依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應與COVID-19疫苗間隔至少7天,請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第二劑疫苗前,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及健保卡,並於接種前評估時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評估。完成接種後建議於接種處或附近至少留觀15分鐘,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民眾建議留觀至少30分鐘,以利即時處置該類急性過敏反應。
-
2021-10-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雙鐵員工闖關打莫德納爭議 北市衛生局:無接獲通報
國內莫德納疫苗短缺,本報批露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替42名高鐵員工施打第二劑莫德納疫苗,「闖關」成功;據了解,亂打現象北、中、南醫院都有。對此,北市衛生局今表示,台北市沒有醫院通報此情形。AZ、BNT疫苗不斷到貨,唯獨莫德納遲遲沒有後續進貨消息,國內許多施打莫德納滿10周的民眾,成為第二劑疫苗孤兒,卻有42名雙鐵員工,謊稱自己是第三類高風險接觸工作人員,預約高雄聯醫疫苗接種,並成功闖關接種完成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引發爭議。北市衛生局今天回應,高鐵員工為交通部專案人員,第一劑由該部指定醫療院所專案施打,第二劑部分中央指揮中心決議請該類人員至中央平台登記預約施打,衛生局沒有接獲醫療院所通報有雙鐵人員偷跑打第二劑莫德納。
-
2021-10-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雙鐵員工闖關第打二劑莫德納 陳時中:醫院系統沒做好
AZ、BNT疫苗不斷到貨,唯獨莫德納疫苗遲遲沒有後續進貨消息,國內許多施打滿十周的莫德納疫苗民眾,成為第二劑莫德納孤兒。但有42名雙鐵員工,謊稱自己是第三類高風險接觸工作人員,預約高雄聯醫疫苗接種,並成功闖關接種完成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引發爭議。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參與2021年公共衛生聯合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醫院系統沒有特別區隔導致雙鐵員工成功預約,雖然醫院有即時發現,但礙於有些人從別的地方來就打了,現在會請地方衛生局調查,有任何疑義會交由法務組釐清。陳時中表示,因應這類情況,必須要請醫院內的預約系統做完整,他提到現在有非常多的疫苗在施打,也分很多輪分批接種,施打第一劑的對象又與第二劑不同,也請醫院端多多包涵,也希望醫院端在電腦系統的設置上要多加注意。
-
2021-10-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0輪加開BNT仍被「放生」上班族痛批:我的第一劑在哪
由台積電、鴻海永齡、慈濟三間企業和民間團體捐贈BNT疫苗,近日陸續到貨,指揮中心也宣布,第十輪除了第二劑AZ、高端以外,更加開BNT第一劑接種。不過BNT開放的對象為64歲以上民眾,18歲至63歲的第九類及18至22歲者,23歲到50歲青年上班族仍連第一劑都打不到,痛批「什麼時候才輪我們?」。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十輪疫苗本來供應第二劑的高端與AZ,現在配合BNT到貨,也新增9月29日前選擇BNT的民眾可接種第一劑,對象包括64歲以上民眾,以及18歲至63歲的第九類,等於是第九類全部開;同時18至22歲新增加者也可以預約,可預約時間為10月4日上午10點至10月5日下午4點為止,施打時間為10月6日至14日。不過這次開放對象仍然沒有「23歲到50歲青年上班族」,該群組的人也紛紛痛罵,「七年級到底惹到誰了」、「還是輪不到7.8年級」、「什麼時候輪到我啦」、「我的第一劑BNT在哪」、「再度被跳過」、「18-22歲要開放幾次啦」、「第十類的都是疫苗孤兒,可憐喔」、「第十類=非人類,台灣最低的」。指揮中心說明,由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BNT疫苗1500萬劑,目前共計到貨305萬劑,分別為首批於9月2日送達的93萬劑、第二批9月9日91萬劑、第三批9月30日54萬劑,以及於昨天(1日)送達的67萬劑。本批疫苗效期至2022年2月10日,將由指揮中心統籌運用,儘速提供民眾接種。
-
2021-10-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北校園BNT逾15萬人施打佔9成8 近5千人請疫苗假
新北市校園BNT施打專案昨天結束,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說明,實際施打人數為15萬3128人,施打比例98.48%;第十輪疫苗施打將在10月6日開始施打,劉和然表示,各區公所針對設籍者發送接種通知單,戶籍不在新北市的長者,即日起至10月4日前跟區公所電話登記。劉和然表示,新北校園BNT施打狀況非常集中,從9月22日至30日,總計7個上學日,全市127個學校昨天全數完成,經過意願調查預計施打人數155493人,當天學生施打狀況,包含醫生評估不適合施打或沒有意願,實際施打人數為153128人,施打比例98.48%,請疫苗假人數4779人。施打完疫苗後出現身體不適症狀,包含發燒超過38度等總計2萬9587人,比例19.16%,有130人去就醫,學生施打完疫苗後,隔兩天安排線上上課,如有不舒服也可以請假,到課率高達97.8%。第十輪疫苗施打將在10月6日開始施打,劉和然表示,在7月22日前接種過AZ第一劑的65歲以上長者,將安排在10月6日接種疫苗,各區公所針對設籍者發送接種通知單,戶籍不在新北市的長者,即日起至10月4日前跟區公所電話登記。
-
2021-10-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桃園2學生接種BNT疫苗後不適送醫 1人留院觀察
桃園市衛生局證實,今天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BNT疫苗校園施打計畫,有2名學生施打後身體不適送醫,一人已出院返家,另一人因有冒冷汗症狀仍在醫院觀察中。桃園市政府衛生局表示,一名15歲的九年級學生早上施打BNT疫苗後回教室上課,後來出現頭暈、喘等身體不適情形,經學校健康中心通報、送醫觀察,目前已出院返家。衛生局指出,另一名14歲的八年級學生下午接種BNT疫苗後回教室上課,出現嗜睡、冒冷汗情形,雖血壓量測正常、血糖量測偏低,經送至醫院急診進行後續觀察,將持續追蹤這名學生後續情形。
-
2021-10-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單日接種39.3萬劑疫苗創新高 人口涵蓋率破56%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昨天共接種39萬3483劑COVID-19疫苗,再創單日新高,全台累計接種超過1580萬劑疫苗,人口涵蓋率56.47%,劑次人口比67.7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宣布最新疫苗接種數據;另外,在不良事件方面,共新增76件非嚴重不良事件、53件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陳時中日前透露,近日可望有新一批莫德納疫苗抵台,但至今還沒消息,外界也好奇等不到莫德納疫苗第二劑的民眾能否混打。陳時中指出,目前疫苗施打策略沒有改變,BNT疫苗持續提供第一劑接種,莫德納跟AZ疫苗則提供第二劑接種,高端疫苗則是2劑並行;他並指出,由於今天已經週五,看來這週莫德納疫苗應該不會到貨。
-
2021-10-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67萬劑BNT疫苗運抵台灣 效期至111年2月
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捐贈的第4批67萬劑BNT疫苗今天上午運抵台灣,效期至明年2月10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再次對捐贈單位表達感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第4批BNT疫苗67萬劑,今天上午順利運抵桃園國際機場,並在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陳時中表示,由這3個團體預計共同捐贈1500萬劑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BNT疫苗,目前共到貨305萬劑,分別為首批於9月2日送達的93萬劑、第二批9月9日91萬劑、第三批9月30日54萬劑,以及於今日送達的67萬劑。陳時中說,本批疫苗效期至111年2月10日,將由指揮中心統籌運用,儘速提供民眾接種,加速提升台灣疫苗覆蓋率,並再次表達對捐贈單位的感謝。
-
2021-10-01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 想打BNT疫苗嗎? 第十期加開時段登記,預約資格看這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表示,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第四批BNT疫苗67萬劑,已於今日上午順利運抵桃園國際機場,並在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指揮中心說明,由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BNT疫苗1500萬劑,目前共計到貨305萬劑,分別為首批於9月2日送達的93萬劑、第二批9月9日91萬劑、第三批9月30日54萬劑,以及於今日送達的67萬劑。本批疫苗效期至2022年2月10日,將由指揮中心統籌運用,儘速提供民眾接種。陳時中表示,配合疫苗到貨,第十輪疫苗本來供應第二劑的高端與AZ,加開第一劑BNT疫苗接種。對於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三間企業和民間團體積極協助,提供更多的疫苗讓民眾接種,加速提升臺灣疫苗覆蓋率,指揮中心再次表達由衷的謝意。第十期新冠疫苗第十期提供第二劑AZ及高端疫苗,及加開BNT疫苗第一接種◎對象:一、7/22(含)前已接AZ疫苗第一之64歲至50歲者,接種第二劑 (即1957/1/1(含)-1971/12/31(含)間出生)二、9/8(含)前已接種高端疫苗第一劑者,接種第二劑三、9/29前意願登記選擇BNT疫苗民眾之下列對象,接種第一劑:(1)64歲以上(即1957/12/31(含)前出生)(2)63-18歲第9類對象(3)22-18歲(即1999/1/1-2003/10/13(含)間出生)◎預約時間:10/4上午10時至10/5下午4時止◎施打期間:10/6-10/14備註:Az第二劑65歲以上(及機構對象)由地方政府造冊安排接種
-
2021-10-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外出登山、健行「免戴口罩」?陳時中週日擬鬆綁規定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日前在臉書指出,他詢問指揮官陳時中「外出登山跑步是否要戴口罩?」獲得回應是「通風良好野外處不必,僅遇到山友眾多才需要稍戴口罩」,民眾關心戶外戴口罩的措施是否放寬,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周日將宣布戶外是否要戴口罩等規定。他指出,近來包含農委會也有反應在田間耕田,四周很空曠,還有在登山健行往往只有隻身一人,或者同行者為親友,因此戶外戴口罩有不盡合理的地方,考量近期本土確診案例在九月平均不到兩人,針對戶外鬆綁會有進一步報告,像是遊樂園是不是可以開放,主要看人流狀況、空曠狀況而定。然而陳時中也指出周日才會進一步公布指引,對此民眾若提前於戶外不戴口罩,是否會開罰?他則表示,對於戶外戴口罩議題大家很重視,所以指引沒正式公佈前,要照規定來做。比對他國若二劑疫苗覆蓋率高六七成,可不強制戴口罩,僅人多地方要維持口罩禁令,台灣開放口罩,除了考量相關規定外,也要考量確診人數多寡與社區風險。國內疫苗今日第四批67萬劑BNT疫苗抵台,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昨日單日疫苗開打量達39.3萬劑,高端疫苗在第二劑打了17萬多、第一劑打第一劑BNT疫苗有14萬多,國人疫苗涵蓋率56.47%、劑次人口比達67.72,另外未來施打策略是BNT打第一劑為主、莫德納和AZ疫苗主要打二劑為主,至於高端疫苗則是一、二劑併行。
-
2021-10-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累積到貨305萬劑 加開3對象施打第一劑
由台積電、鴻海永齡、慈濟三間企業和民間團體捐贈BNT疫苗,今上午67萬劑抵台,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這批疫苗有效日期到明年2月10日,企業與民間團體共同捐贈BNT,現在已到貨305萬劑,非常感謝鴻海、台積電、慈濟三個團體。此外,配合疫苗到貨,第十輪除了第二劑AZ、高端以外,更加開BNT第一劑接種。陳時中表示,第十輪疫苗本來供應第二劑的高端與AZ,現在配合疫苗到貨,加開第一劑疫苗接種。原本開放的對象,包括64歲到54歲接種第二劑AZ,並於九月八日前接種第一劑高端可以接種第二劑。現在新增9月29日前選擇BNT的民眾可接種第一劑,對象包括64歲以上民眾,以及18歲至63歲的第九類,等於是第九類全部開;同時18至22歲新增加者也可以預約,可預約時間為10月4日上午10點至10月5日下午4點為止,施打時間為10月7日至14日。9月29日前意願登記選擇BNT疫苗民眾之下列對象,接種第一劑。一、64歲以上,即1957/12/31(含)前出生。二、63至18歲第9類對象。三、22至18歲,1999/1/1-2003/10/13(含)間出生。預約時間為10月4日上午10時至10月5日下午4時止。施打期間為10月7日至10月14日。另,AZ第二劑65歲以上(及機構對象)由地方政府造冊安排安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表示,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第四批BNT疫苗67萬劑,已於今日上午順利運抵桃園國際機場,並在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指揮中心說明,由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BNT疫苗1500萬劑,目前共計到貨305萬劑,分別為首批於9月2日送達的93萬劑、第二批9月9日91萬劑、第三批9月30日54萬劑,以及於今日送達的67萬劑。本批疫苗效期至2022年2月10日,將由指揮中心統籌運用,儘速提供民眾接種。對於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三間企業和民間團體積極協助,提供更多的疫苗讓民眾接種,加速提升臺灣疫苗覆蓋率,指揮中心再次表達由衷的謝意。
-
2021-10-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到BNT疫苗原液 恩主公醫院:仍4人留院觀察健康良好
三峽恩主公醫院對25人施打未稀釋的BNT疫苗原液,今天有3人出院。院方今天表示,仍有4人留院觀察,將持續追蹤健康1個月。市府衛生局說,調查報告將於3日對外公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月30日表示,一對被恩主公醫院接種未稀釋輝瑞BNT(Pfizer-BioNTech)疫苗的母子出現心臟不適、呼吸喘症狀,目前狀況穩定。新北市鶯歌永福宮接種站9月27日上午進行BNT疫苗接種作業時,恩主公醫院疑醫療作業疏失,25名民眾遭施打未經稀釋的BNT疫苗原液。市府衛生局表示,調查報告將於10月3日出爐,並會主動對外公布。恩主公醫院公關室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涉及病人隱私,所有25人健康狀況都會回報新北市府衛生局與疫情指揮中心,由主管機關公布,院方不對外說明病情。醫院表示,上述的母子入院後,會依據病人敘述狀況,給予必要的處置及輸液,以改善不舒服症狀。目前,母子不舒服狀況已經改善。醫院表示,今天有3人出院,剩下4人留院觀察。所有25名民眾的健康都良好,相關健康都在可控制範圍,也都回報主管機關,監測將會持續追蹤1個月。
-
2021-10-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誤打BNT原液 增3人住院
總統蔡英文及副總統賴清德昨天先後完成第二劑高端疫苗接種,兩人分別在十分鐘內完成所有流程,且都透過臉書全程直播。新北恩主公醫院誤打BNT原液事件,住院人數再增三人,累積十三人,新北市衛生局指出,事件調查結果預計十月三日出爐。恩主公醫院昨天表示,被誤打廿五人身體狀況都正常,昨天新增三人住院,包括一對母女,女兒年僅十八歲,前天心跳突然飆到一百廿十幾下,還發燒、手臂舉不起來;媽媽昨發燒、手臂無力,保險起見住院治療。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指出,這廿五人中十三人住過醫院,不過現在剩七人,整體狀況穩定。蔡英文總統與賴清德副總統昨天都在台大醫學院體育館接種高端疫苗,蔡總統昨天比預定的七時十五分提早到達現場,賴清德在七時四十分左右到場施打。蔡總統接種過程不到三秒鐘,還問護理師「這樣就結束了?」隨後向現場工作人員道謝就離開,並於施打一小時後在臉書報平安。高端疫苗持續開放廿歲以上者施打,截至昨天共七十二點四萬人接種第一劑,其中三點九萬人完成兩劑接種,至今逾一七○萬劑通過封緘檢驗,存量仍有逾百萬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想接種第一劑高端或已接種高端滿廿八天以上民眾,不需預約就可赴合約院所接種。
-
2021-10-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近8.4萬學生接種BNT 明70歲長者第二劑莫德納開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北市新增1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該個案自美國入境,9月28日居隔期滿前採檢確診;疫苗施打部分,北市學校已有8.3萬多人完成BNT疫苗接種,明日起進行70歲長者第二劑莫德納接種,同時也進行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北市總計有316家合約院所提供流感疫苗接種服務。北市衛生局說明,北市今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案16328,為一名40多歲女性,9月16日自美國入境,直接入住檢疫所,沒有其他接觸者,9月28日居隔期滿前採檢,9月29日確診,目前已送醫治療。校園BNT接種部分,衛生局表示,統計自9月22日至29日止,北市有74所學校、8萬3970人完成接種,6天內共累積952人因疫苗接種感到身體不適,多數休息後已無大礙,但仍有5人因胸悶、呼吸不順及腸胃不適等狀況住院觀察中。莫德納接種部分,9月28日及29日北市70歲以上長者第二劑莫德納疫苗預約人數已近8萬人,將安排於10月1日至7日進行接種,未完成網路預約或不熟悉操作電腦長者,可在10月7日、8日致電12區區公所登記,市府將安排於10月13日至15日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接種也同步進行,並分為2階段開打,衛生局表示,除了50至64歲且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安排於11月15日第二階段施打外,其他公費對象均在10月1日開打。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包含醫事人員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的受照顧者及其所屬工作人員、滿6個月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者(高風險慢性病、BMI≥30、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國小、國中、高中、高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等及6個月內嬰兒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含社區公共托育家園)、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等。衛生局表示,流感通常在11月至隔年春節前達到流行高峰,接種後至少2周才能產生保護力,提醒民眾盡早規畫接種,尤其長者、幼兒及醫事人員等高風險對象;新冠疫苗與其他疫苗接種「需間隔至少7天」,符合接種條件者,可透過新冠疫苗接種記錄卡確認間隔。另外,設籍北市65歲以上長者或不限居住地75歲以上長者,可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可跟肺炎鏈球菌疫苗同時接種」。
-
2021-10-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中首例通報 86歲老婦打莫德納第二劑後死亡
台中驚傳第二例疑打完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後死亡個案。台中市衛生局說明,至今天上午8時,台中疫苗不良反應通報,疑注射疫苗後死亡119人,其中出現第二劑莫德納疫苗打後死亡首例,為86歲婦人,有多重慢性病史,於7月7日打第一劑,9月24日打第2劑,家屬9月27日呼叫她發現沒有回應,送醫後不治,為台中接獲通報接種第二劑莫德納後死亡首例。台中市衛生局統計,至今天上午8時,接種AZ疫苗不良反應通報數計596案,其中含住院中21案及死亡案95案(含第2劑2案);莫德納疫苗不良反應通報數計130案,其中含住院中10案及死亡案22案;高端疫苗不良反應通報數計33案,其中含死亡案2案;BNT疫苗不良反應通報數計18案,目前住院中1案,無死亡案。
-
2021-09-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恩主公誤打未稀釋BNT原因 新北市10月3日公布調查結果
新北市恩主公醫院誤打事件持續延燒,截至下午已經有25名受波及民眾已有13人前後住過醫院,衛生局長陳潤秋指出,已經6人出院,但整體狀況穩定,預計10月3日調查結果就會出爐。陳潤秋說明,這25人中有13人住過醫院,不過現在剩7人,大部分有不舒服都是接種部位疼痛,有2人出現心跳較快症狀,但整體狀況穩定。恩主公院長吳志雄日前開記者會表示,在施打過程疑似溝通不良加上疫苗瓶蓋脫落才會替民眾打到沒稀釋的BNT疫苗原液,不少民眾質疑疫苗瓶蓋怎麼會如此輕易脫落。陳潤秋表示,已經成立專案小組調查,預計10月3日結果出爐,會再跟市民說明。
-
2021-09-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恩主公超量施打「母子不適」住院 陳時中:對打氣無影響
恩主公醫院因誤施打未稀釋的BNT疫苗原液,使25位民眾遭打了五倍劑量的疫苗。其中近日又多出一對母子發燒、心臟不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該案屬行政疏失,對打氣無影響,國外狀況因超量施打並無傳出特別不好的症狀。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掌握這兩位是一對母子,昨天陸續有心臟不適、呼吸喘等症狀就醫,目前回報狀況穩定,醫院也會就此協助,至於其他預防性住院的民眾,也有幾位已經出院。至於整體疫苗施打政策中,是否超過六成有機會降級。陳時中指出,仍需要滾動檢討,達到一定比例後,群體免疫的機會相對低,但防止重症死亡有效,會衡量各項變數、大家的遵從率,但目前沒有明確數字,國內疫苗施打數多、案件數持續降,現在每天平均不到兩人,開放可能性高,也要看需要性,至於交通部若提出解封措施,可由社區防疫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