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憩室症
大腸憩室是大腸壁上,黏膜向外突出腸壁肌肉層而形成的囊狀構造,最常發生於降結腸後段的乙狀結腸處。大腸憩室症在青壯年時較少出現;在大於60歲的老年人身上發生率可達50%,在歐美等國全人口的發生率則可達40%,與飲食習慣多肉、多精緻食物,較少攝入高纖食物有關。
- 症狀: 間歇性腹痛 腹脹 發燒 發冷 血便 腹瀉
- 併發症: 憩室出血 憩室炎 腹膜炎 廔管 腸阻塞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大腸憩室是大腸壁上,黏膜向外突出腸壁肌肉層而形成的囊狀構造,最常發生於降結腸後段的乙狀結腸處。大腸憩室症在青壯年時較少出現;在大於60歲的老年人身上發生率可達50%,在歐美等國全人口的發生率則可達40%,與飲食習慣多肉、多精緻食物,較少攝入高纖食物有關。
痛風在臨床上是指一種極度疼痛的關節炎。當體內嘌呤代謝異常導致尿酸濃度太高時,尿酸就會在血液中呈現過度飽和狀態,於是就會以尿酸結晶的型態沉積在人體的組織裏,誘發出不同型態的疾病,因此控制尿酸值在正常範圍,為有效治療痛風發作的唯一途徑。 患者經常會在夜晚出現突發性的關節發炎,關節部位出現嚴重的疼痛、紅腫和炎症,疼痛感逐漸嚴重,甚至無法忍受,持續幾天或幾周不等。當疼痛發作時,患者會在半夜熟睡中疼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類似於大腳趾被火燒一樣。有超過50﹪的病人首次發作的部位在腳大拇指第一關節處,但發病的關節不限於此,還常見於手部的關節、膝蓋、肘部等;發病的關節最終會紅腫、發炎,甚至破壞骨科、關節,活動受限,最後影響日常生活。症狀會反覆出現,所以一旦關節出現強烈、突然的疼痛後,就要及時看醫生,做好症狀管理和預防併發症。
脂肪肝是指肝細胞中堆聚過多的脂肪(三酸甘油酯),使得肝細胞變性而影響肝臟的正常功能。
厭食症是一種排斥飲食的精神疾患,屬心因性,可能是因為患者對自我形象的偏差認知,或心理上有某種重大的鬱結難消,導致無法正常進食、厭食,或深陷一種節食─狂吃─嘔吐和腹瀉的惡性循環,許多患者的體重極低,BMI值小於17.5,甚至低到10以下的極端值,使健康出問題,最終可能引起腸胃代謝全面失常,身體和情緒上的失調、混亂,嚴重者足以致死。 在今日瘦身風氣盛行的社會中,厭食症可說是相當常見,尤其愛漂亮、愛苗條、熱衷減肥的年輕女生,出於可能變胖的強烈恐懼,她們會嚴格執行節食計劃,克制自己想吃東西的任何渴望,甚至採取各種激烈手段,以加速食物的排泄,周而復始。患者多半還帶有抑鬱、社交疏離等心理問題,所以也有些是發生在年老喪偶、獨居的老人身上。 依照飲食行為的表現,厭食症又可細分為兩類:一種是節制型,患者利用過度節食和運動的方式來控制體重,另一種則是暴食後掏空型,在大吃大喝之後,把吃進去的食物用催吐、吃瀉藥或利尿劑、浣腸劑等方式排除,與真正的暴食症不同的在於,此種厭食症的患者,在大吃大喝之際仍會留意卡路里的問題,且吃進去的量遠比暴食症患者少,而在掏空食物的行為上做得更徹底。約有半數以上的厭食症患者,都有大吃大喝後再催吐的病症。
糖尿病是一種因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利用能力降低所引起的病症。主要分為四種類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類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此四種類型的糖尿病的病徵大多相同,但是此四種糖尿病的致病原因卻有相當大的差異。 胰島素是胰臟中的β細胞所分泌的荷爾蒙,可幫助分解後的葡萄糖進入各組織細胞內,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使血液中的血糖下降。 一般人的身體藉由胰島素來調控血糖,但當胰島素的量不夠,或身體對胰島素降血糖作用反應不佳時,葡萄糖就無法被利用,就會產生血糖過高的問題。血糖過高時,糖份經過腎臟時無法全部回收,而從尿液中排出,因此出現「糖尿」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糖尿病。
子宮內膜息肉是子宮腔上皮組織的黏膜細胞,異常增生所導致的良性腫瘤,附著於子宮腔內壁,以30~60歲的女性為好發族群。若息肉過大,會造成女性經期不正常出血、月經不規則、經血量增加等症狀,嚴重則可能導致流產或不孕。子宮內膜息肉通常是在超音波檢查時被發現的,治療方式大多採子宮內膜刮搔術,或使用子宮腔內視鏡切除。雖然息肉多屬良性,但因與子宮內膜癌的病情相似,所以需要做切片檢查確認,以排除病變的可能。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生育期女性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是女性不孕症主因之一,發生率估計約占育齡婦女的5~10%。臨床症狀包含月經失調、月經量少、排卵次數少或不排卵、肥胖、多毛、冒青春痘、雄性禿等。多囊性卵巢症患者除了不孕和流產的風險較高外,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的機率也比一般人來得高。因外貌或生育的問題,患者常合併有憂鬱、焦慮的心理困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成因尚不清楚,目前研究指出有家族遺傳的傾向。另外,肥胖應是獨立的危險因子。 值得一提的是,多囊性卵巢不等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如果只是「多囊性卵巢」,其荷爾蒙沒有異常,卵子品質正常,較無不孕問題。
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又稱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的高度傳染性疾病。在2019年末於中國大陸湖北省武漢市首次被發現,之後迅速擴散至全球,逐漸變成全球性大瘟疫,成為人類歷史上大規模流行病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 WHO)於2020年1月30日公布此為一公共衛生緊急事件,2月11日將此新型冠狀病毒所造成的疾病稱為COVID-19(Coronavirus Disease-2019),國際病毒學分類學會則將此病毒學名定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國內於2020 年 1 月 15 日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2020年 1 月 21 日出現第一起境外移入確診個案, 2021 年 5 月爆發第一次社區感染;2022年Omicron 變異株流行,截至7月底,全國染疫人數突破四百萬例。 新冠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染、近距離密切接觸或經由染污物品間接接觸,甚至氣溶膠傳染。常見症狀為類流感症狀,例如發燒、四肢無力、疲倦、咽喉疼痛、流鼻水、乾咳等,也可能伴隨有嘔吐、腹瀉、味覺或嗅覺喪失等,部分病人會轉為中重症如肺炎、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等,但也有人沒有明顯的症狀,卻仍具有傳染力。 部分 COVID-19 患者在急性期康復後,會有持續性或新出現的症狀,稱為 COVID-19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 (post-COVID condition)。也有患者於感染後很長一段時間仍受到症狀困擾,被稱為「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 由於新冠病毒問世僅2年多,且變異株不斷出現,缺乏長時間的研究數據,目前還不知道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全部影響。 目前預防COVID-19的方法包括接種疫苗及勤洗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NPI(非藥物性介入措施),隔離與檢疫是避免病毒傳播的有效方法,但隨著病毒傳播迅速及致死率下降,各國陸續放寬隔離與檢疫措施。
高血壓是指靜止狀態時所測得的血壓持續地高於或等於140(收縮壓)或90(舒張壓)mmHg。高血壓與國人十大死因中的腦血管疾病(第二名)、心臟病(第三名)及腎臟病(排名六至八名)密切相關。顧名思義,血壓是血液施於血管壁的壓力,心臟在收縮時血管壓力較高,測得的血壓稱為收縮壓,放鬆時壓力減小,稱為舒張壓。一般健康成人的收縮壓約在120、舒張壓約在80毫米汞柱之間,當收縮壓來到130-139、舒張壓來到85-89mmHg,就可能進入高血壓前期,屬病發之灰色地帶,需開始留意飲食與生活型態的調適,以預防血壓值繼續攀高。 高血壓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有些則有上述一些非特異性的症狀,患者很難自我察覺。臨床表現的症狀,通常是因為高血壓已持續好一段時間,傷害到心血管系統而引發,可能病徵有疲乏、頸部痠痛、頭昏、頭痛、失眠及心悸等。高血壓也會加速血管硬化,帶來諸多併發症,如心臟病、腦中風、視網膜病變及腎病等。高血壓患者若合併高膽固醇或高血脂症,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機率會增加一倍,如再加上吸菸,致病率更高。 一兩次血壓測量值偏高,不代表一定就罹患高血壓,這可能是基於某些外在變因,如剛進行劇烈運動或情緒過於激動等,但假使在固定時間、不同天數的測量值,超過三次以上為血壓過高,則應盡速就醫查明,做進一步的控制。
腎臟病跟高血壓的關係 就像「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兩者可以互相因果,即使是目前研究又無法區分的那麼清楚。高血壓是導致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衰竭)的主要原因。同時慢性腎臟病的疾病發展過程中,也會引起一種稱為「腎性高血壓」的高血壓。 高血壓會對腎臟中的血管和過濾器造成損害,使清除體內廢物變得困難。高血壓腎病變就是血壓高的時候,灌流到腎臟的血流壓力也會增加,而高血壓往往在無形之中已經對腎臟造成傷害,加上前期症狀大多不明顯,病人往往到了第3~4期慢性腎臟病才發現並治療。高血壓腎病變也有醫師使用高血壓性腎病變。一旦惡化到尿毒症時,此時只能進行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 這類疾病的治療主要以降壓保腎類的藥物,例如:血管張力素(簡稱ACEI)類藥物和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簡稱ARB)類高血壓藥物,讓病人腎臟功能改善;第5期慢性腎臟病病人則需使用透析治療或是腎臟移植。想要預防高血壓腎病變的發生,就必須儘早發現並治療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