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養生.保健食品瘋
搜尋
���������������������������E
共找到
900
筆 文章
-
-
2022-05-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該不該讓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專家分享自家小孩打莫德納經驗
近來因為媒體有報導一些兒童因為中了新冠病毒後出現腦炎的情形,所以對於該不該讓家中兒童接種新冠疫苗這件事,又變成家長群組中熱烈爭議的問題。因為我們家有在小朋友的班級中擔任委員,所以了解很多爸媽的顧慮與心聲,也因此多去查了一些資料,所以特地跟大家分享一下。韋恩目前的心得是有兒童疫苗該打就去打,但是疫苗非萬能,配合現在遠距在家上課的狀態,也要做好其他防疫措施,比如說調整自己的飲食健康、做好洗手、消毒,讓自己保持在最佳保護力的狀態。在第一波開放兒童施打莫德納時,韋恩就有讓小朋友選擇在學校打,當時發現同班之中選擇施打莫德納的人並不多,所以打時不用排隊,幾乎是到了就打。應該是很多家長在觀望等待兒童用BNT抵台,果然現在兒童用BNT到台灣開打之後,就變成大排長龍也未必立即打得到的狀況。兒童打莫德納與兒童用BNT有什麼不一樣?兒童用BNT 疫苗:劑量為10 微克,是成人劑量的三分之一開放5-11歲兒童施打兒童打莫德納疫苗:劑量為50 微克,是成人劑量的二分之一開放6-11歲兒童施打效果比較專家(聯安診所心臟內科施奕仲醫師)說,兩者學理上都是屬於 mRNA 疫苗,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雖然莫德納疫苗副作用可能較強,但抗體生成濃度較高且撐得比其他廠牌疫苗還要久。副作用比較這兩者其實副作用接近,通常都屬於輕微,包含接種部位的疼痛、腫脹和發紅比較常見。而家長們最擔心的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嚴重副作用,目前台灣在12-17歲施打BNT疫苗時,嚴重副作用「心肌炎」機率不高。目前在接種BNT兒童疫苗後,僅有少數疑似案件,症狀輕微,且較青少年族群少。實際狀況所以綜合以上判斷,而且韋恩看國一的姐姐打起來也沒什麼副作用,就決心讓小四的弟弟打莫德納,結果打起來只有讓緊張大師的弟弟在學校現場表演了一下緊張不安的內心戲外,其他只有輕微的傷口疼痛而已,什麼發燒等等的完全沒遇到,真是令人鬆了一口氣。幫助免疫力的食物營養其實打完疫苗也不能鬆懈,該做的防疫行動如戴口罩,勤洗手,搭配酒精等消毒用品一樣也不能少。尤其是健康的飲食營養,更是打造體內抵抗力的第一環,有很多與免疫力的微量營養,特別容易被人疏忽,請大家要注意攝取:抗氧化物(維生素C、維生素E、穀胱甘肽)新冠病毒對身體一大傷害其實是會引起體內的免疫風暴,造成體內免疫大亂,讓很多正常的細胞反而受到體內強烈的免疫發炎反應所傷害。而經過營養研究顯示,體內異常的發炎反應可以藉由體內的抗氧化物加以減緩,降低其破壞性,早在2019年,新冠肺炎剛起時,就有許多學者以冠狀病毒為例,判斷維生素C、維生素E、穀胱甘肽等抗氧化劑有這樣的效果。目前以疫情期間,外帶、送餐很普遍的情況下,新鮮蔬果的攝取量感覺大幅下降,大家要特別注意攝取。攝取來源:新鮮蔬果(維生素C),堅果(維生素E),蘆筍、酪梨、花椰菜(穀胱甘肽)等營養的食物。鋅講到鋅,其實大家第一聯想的是男性會想吃牡蠣補充的食物啦,其實鋅的功能不只是男性功能,其實鋅是身體所必需的重要礦物質,參與身體的多種生理作用,身體有超過300 種酶的合成,都需要鋅的幫助。鋅參與了細胞的生長發育,而且還輔助身體的能量代謝,特別與免疫非常相關,鋅可以可以加強自體抵抗力,抵擋外來病菌、病毒等。在近期的一些研究中發現,鋅擁有可以阻止冠狀病毒增生所不可或缺的RNA複製酶的作用,所以是對保護力非常重要、但是又常被大眾忽視的一環。根據調查,台灣的兒童攝取鋅不足的情形很普遍,實在令人擔心。根據一項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胃腸科榮獲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Nutrients的研究顯示。台灣有高達4成的年輕兒童缺乏微量元素鋅,而這與兒童有近7成的偏食習慣有關。偏食容易導致兒童營養不均衡, 缺乏鋅特別又容易使食慾減低,這就會造成兒童在營養與偏食之間的惡性循環,爸媽不得不多加注意。攝取來源:海鮮、紅肉、穀類、豆類。維生素D大家普遍對維生素D的認識是對骨骼健康有關,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但是其實維生素D也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可以幫助於抵抗呼吸道感染。美國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長、白宮防疫顧問佛奇(Anthony Fauci)也公開說:缺乏維生素D,會影響身體抵抗感染的能力。最近有許多研究顯示,維生素D可能與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及感染嚴重程度有關,因為維生素D可以減輕發炎的反應,因此可能有助於減緩新冠病毒在肺部產生細胞激素的風暴。維生素D又叫做陽光維他命,也就是曬太陽就可以在皮膚裡合成,台灣地處亞熱帶,日照充足,正常人每日在未保護(沒有衣服遮蔽,也沒有塗抹防曬)的情況下,讓臉、手臂或腿曬10分鐘並且從飲食中補充應該就足夠。但是其實國人缺乏維生素D的情況也很普遍。尤其以青少年來說,90.3%有維生素D不足的現象,而其中更有51%是維生素D缺乏的程度,這與台灣人愛白、怕曬、愛室內活動有關。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大量人被迫居家上班,小朋友在家遠距教學,只怕這缺乏日曬的情況會更嚴重。飲食攝取來源:海魚、乳製品、雞蛋、動物內臟。益生菌益生菌是近來討論新冠疫情下補充品的大熱門,益生菌其實有許多菌種研究可以調整免疫、降低過敏、阻斷體內發炎反應、下降發炎性的細胞激素的作用。近來還有許多研究益生菌與長新冠(新冠復原)時常出現的腦霧的相關性,因為益生菌據信可以透過腸腦軸線的關係,調節腦部與神經的反應,清除在腸道累積的毒素。畢竟腸道是體內最大的黏膜組織,維持腸道黏膜的健全對預防感染很重要,而體內70%的免疫細胞位於腸道,所以對免疫的正常運作也非常重要。所以日本才會依據良好腸道菌相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的研究,提倡用腸活擊退疫情。攝取來源:補充高纖食物、發酵乳製品、發酵蔬菜。結論面對疫情爸媽們真是辛苦了,因為除了擔心自己,也擔心小孩染疫,小朋友如果居家更是麻煩,工作與家庭兩頭燒,目前韋恩更看到很多朋友的家庭疑似是小朋友從學校帶病毒回家,造成全家感染的。所以現在我們能做好的防疫,還是做好打疫苗,同時提升自身的體力與抵抗力,才能確保家人平安。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2-05-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發燒童最快1天猛爆急性腦炎 急診醫曝方法降低發病率
疫情升溫,本土累計確診已破161萬例,其中兒童病例方面,已有8例死亡個案,其中5例因腦炎死亡。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近期在臉書分享經驗,他表示,猛爆急性腦炎幾乎出現在發燒當天或隔天,若要降低急性腦炎發生機率,可接種疫苗,使抗體留在血液,降低病毒血症的程度。謝宗學在「Dr.E 小兒急診室日誌」分享,他指出,雖然目前未在小兒急診室遇到確診併發猛爆急性腦炎的患者,但上周聽了研討會的病例分享,加上這幾周診治幾百位確診的輕中症兒童,從兒童急診角度得出10點觀察心得。第一:反覆高燒(大於 39 度)通常會發生在未滿12歲尚未接種疫苗的族群,尤其是5歲以下的幼童,因為12歲以上青少年,大部分接種過疫苗,主要症狀是喉嚨痛,不見得會發燒,即使有發燒症狀,也較不會出現反覆大於39度的高燒。第二:幼童高燒超過48至72小時幼童發燒48小時後症狀會逐漸緩解,大部分會在72小時完全退燒,不過若高燒超過72小時沒有改善,也就是3天後體溫仍然持續超過39度以上反覆高燒,就要擔憂有肺炎或敗血症等併發症的可能。第三:高燒前48小時是最不舒服的時期幼童在此期間,即使服用退燒藥物,效果仍然有限,常會停留在39至40度的體溫,且因高燒會出現活力不佳、無法進食、嘔吐、腹痛、頭痛、頭暈症狀,若能撐過48小時,症狀可大幅改善。第四:猛爆急性腦炎幾乎出現在發燒的當天或隔天幼童發燒48小時內可能是病毒量最高和發炎反應最猛烈的時期,病毒容易順著血流,進入腦部破壞腦組織,出現嚴重的免疫風暴。第五:確診併發猛爆急性腦炎發生族群主要針對5歲以下幼童雖然確診併發猛爆急性腦炎與腸病毒 71 型類似,但腸病毒71型病程主要是腦幹腦炎,確診併發腦炎比較像流感造成的猛爆急性腦炎,全腦都可能受影響,變成嚴重腦水腫,進而迅速致死。第六:確診併發猛爆急性腦炎的轉機由於確診併發猛爆急性腦炎屬於超快病程,謝宗學推斷,因病毒毒直接入侵腦部造成破壞,才會轉成猛爆急性腦炎,事後會以免疫風暴產生為輔,因此是先有病毒血症,血液裡的病毒進入腦部,再有猛爆性急性腦炎,所以會合併敗血性休克,不過此推論還需更多研究證實。第七:幼童撐過發燒48小時,猛爆急性腦炎機率應大幅下降謝宗學依據上述推論,認為若幼童能撐過高燒和血液中病毒量最高的48小時,突然變成猛爆急性腦炎的機率應該大幅下降。第八:接種後可低急性腦炎發生的機率由於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會存在血液中,可能降低病毒血症的程度,因此也能進而降低急性腦炎發生的機率。第九:48小時內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可能降低急性腦炎發生率若有像克流感安全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幼童在48小時內服用,降低病毒血症的程度,可能降低急性腦炎發生機率。第十:恐在病程4至5天,出現橫紋肌溶解症幼童3天發燒期結束後,有時候在病程4至5天,出現下肢痠痛無法走路的情形,可能發生橫紋肌溶解症。
-
2022-05-24 醫聲.高齡社會
樂齡幸福學3/老老相伴 挖掘銀髮族飲食幸福真相
「辛苦為老伴煮菜,煮一鍋總是吃不完,到第二天、第三天就嫌膩,倒掉又好可惜…」「想讓媽媽吃得健康、營養,可是又不能太強迫,還要顧及媽媽的心情、面子,實在傷腦筋!」在桂冠營養研究室團隊過去進行的深度訪談研究中,桂冠實業營銷副總經理王振宇觀察發現,每當料理三餐時,不少老老相伴、三明治世代受訪者面臨上述難題。尤其「不知道怎麼吃才是對的」、「對營養攝取標準也不太清楚」,是國內高齡者在飲食上的最大困擾。許多受訪者的小孩已離巢,這時便很難像以前煮滿桌的佳餚,不僅菜色無法像過去那麼多元,並且常出現一道菜反覆加熱,容易導致營養失衡,所以每次備餐就充滿無奈心情。年長者要幸福生活,就要努力維持肌肉量!年長者 要維持肌肉量桂冠營養研究室團隊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研究發現,目前台灣高齡者遇到的主要問題在於肌力不足、肌肉量衰退所導致的種種危機。當年長者的四肢肌力日漸衰退,便容易跌倒、骨折,其中最麻煩的是髖關節骨折,一旦發生,年長者可能就此臥床、心情沮喪,社交也受到孤立,有時連呼吸功能都受影響。王振宇認為,健康的高齡者飲食,應該以蛋白質為優先考量,然後是纖維質,其他營養成分再根據不同健康取向做調配。王振宇與陽明交通大學討論也發現,多數中壯年、高齡族群都希望「不管年紀再大,都可以生活、飲食自理,身體可以維持健康,可以一直好好享受生活。」這也是高齡者的最大幸福目標。營養均衡 備餐要便利將這些研究結果,落實在高齡營養食品,桂冠營養研究室團隊研發一系列的「美味‧健力湯」朝著「足量蛋白質、纖維質」的方向設計,加上營養精算、高單位營養密度、嚴選食材、個人化包裝、料理方便、口感豐富與選擇多樣等特色,因而受到高齡者、三明治世代與照顧者的歡迎,這現象也反映出高齡族群與現代家庭的飲食趨勢演變。在備餐上,一包包的湯品,更提升了備餐便利性,高齡者的接受度也提高,不論是高齡者或是照顧者備餐,都更能精準掌握營養攝取份量。高齡者家中為了食物份量、營養問題而起的爭執頻率也明顯降低。健康呷百二 一起來學在6月18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聯合報共同舉辦的「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直播中,王振宇將分享更多他對台灣高齡飲食趨勢的觀察,並揭開食物可以帶來的幸福力量。他也期待,高齡者都有福氣在飲食上兼顧營養足量、食物美味與料理方便,未來都能歡喜、健康呷百二。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幸福學訣竅!從睡眠、飲食到身心保養,每個環節都面面俱到,期待所有人都能在幸福中攜手前進,並擁有更多健康能量、活力。直播時間:6月18日(六)上午9時元氣網LIVE直播📹 ❗️點擊參加,直播不錯過,請點👉 https://fb.me/e/k37g9uY2r❗️
-
2022-05-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清冠一號全台大缺貨 這裡看得到全國診所庫存數量
快篩陽視同確診最快本周全民適用,但「清冠一號」全台皆缺貨,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與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設計出「公費清冠一號動態查詢表」,可看到1391家中醫院所的清冠一號庫存資訊,民眾可按照自己所在縣市點選,不必再一家家尋找清冠一號。民進黨立委陳瑩今天與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和「清冠一號」8家授權藥廠代表包括順天堂、莊松榮、立康、勸奉堂、勝昌、華佗扶元堂、天一、漢聖等公司,開記者會宣布好消息。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柯富揚說,共有1391家診所,2492名醫師合作,民眾可透過全國將近3分之1的中醫師拿到清冠一號,八大藥廠產能已全開,齊心努力防疫,現在每天有1萬6千人需要清冠一號,動員22個縣市滾動式上傳清冠一號庫存。國家中醫藥研究所長蘇奕彰說,為讓大家得到充分資訊,因此設計這個表單,讓中醫院所來填寫資訊,此表單每天晚上12點以前由診所填表,隔日上午7點即時更新,另外8大藥廠每周五也會填寫下周可分配的數量。陳瑩說,許多確診者希望取得清冠一號,卻不知哪個中醫診所才有,接到許多陳情案是民眾跑了好幾家診所都找不到,現在有了這個表單,可節省非常多時間,透過視訊問診,快速取得清冠一號,也提醒民眾認明八家授權藥廠,不要買到假貨。「公費清冠一號動態查詢表」: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e/2PACX-1vQjf_HNeEZKM-XJX-q5v4cfNrB3kcv4gOT8kFbV9rurfoX_H5Qv9112Pv0PgYNFSzbReyNlQkLrJib3/pubhtml?utm_source=google&utm_medium=cpc&utm_campaign=%E6%B8%85%E5%86%A0%E4%B8%80%E8%99%9F%E5%8B%95%E6%85%8B%E8%A1%A8
-
2022-05-18 醫聲.高齡社會
樂齡幸福學2/許志成三帖幸福解方 溫暖長輩心
今年母親節,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用moviemaker剪輯軟體自行剪輯了影片,將照片加上配樂,一支給岳母、一支給太太,裡面滿是家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學習新事物 找到樂趣許志成是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也是家醫科醫師,目前正在籌備高齡中心的成立。他積極努力學習新事物,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樂趣的方法。「台灣的自殺率,老人是各年齡層裡最高的。」許志成指出,高齡憂鬱的原因盤根錯節,台灣長輩的憂鬱情況很嚴重,有些獨居老人生活單調、無趣,導致長者的自殺率常占各年齡層榜首,尤其疫情對長輩的社交生活造成重大衝擊,更是雪上加霜。許志成表示,由健保資料庫來看,約4%長輩因憂鬱症就診,但這只是冰山的一角,從過去所做的訪談及研究顯示,100位憂鬱長輩中,真正尋求醫療協助者不到三成,其中只有一成接受完整的憂鬱症治療。多問候長輩 提升幸福感如何提升高齡長輩的幸福感,重新找到生命的價值,許志成提出三帖幸福解方:一、平常多打電話與長輩互動,或一周找時間和長輩吃飯,多關心一下長輩「吃飽了沒?下雨天走路有沒有小心?家裡的貓狗有沒有餵食?」等,讓長輩感覺受到重視,心情自然開朗。二、在生活中可設定小計畫,邀請長輩共同參與,例如陽台種菜、烹飪等。像他常買一些畫冊,讓長輩學畫、在畫冊著色,生活較不會單調、無聊。三、多鼓勵長輩參加共餐等社區據點活動,如有宗教信仰,可鼓勵長輩參與宗教活動,生活較有變化,情緒會比較好。增加社會連結 生活更有趣不到65歲的許志成,常思考未來的幸福高齡生活樣貌。他說,「年紀大了,要學會放下。」即使步入高齡階段,也可積極學習新事物。他有一位同學退休後學木工,常在社群軟體分享作品,有同學去學日文、德文,這樣的生活態度令他由衷欣賞、欽佩。重要的是「增加一些社會的連結」,幸福感就會提升,生活會更有趣、精彩。超高齡社會 重視身心健康我國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應這一波「老化海嘯」衝擊,行政院於2020年指示,由國家衛生研究院主責,與台大合作於台灣大學雲林分部籌設「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而在高齡中心的研究範疇中,今年特別提出心理健康議題,期待長輩的身心健康更能受到關注、重視。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幸福學訣竅!從睡眠、飲食到身心保養,每個環節都面面俱到,期待所有人都能在幸福中攜手前進,並擁有更多健康能量、活力。直播時間:6月18日(六)上午9時元氣網LIVE直播📹 ❗️點擊參加,直播不錯過,請點👉 https://fb.me/e/k37g9uY2r❗️
-
2022-05-18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肥胖會造成許多全身性的健康問題,最常見的有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像是糖尿病)、關節疾病、皮膚皺摺、內分泌疾病等。由於肥胖造成的健康問題多不勝數,所以歷史上,找尋有效的減重方法,就成了醫生們的重要任務,最後促成了「減重手術」(bariatric surgery)的發展,這是至今為止,最有效且長期的減重方法—可以同時減重和解決全身性的健康問題。減重手術是什麼?一般人聽到「減重手術」這個名詞,也許會想到抽脂手術,然而抽脂手術並非減重手術,我們可以從人類脂肪的分佈知道它們的差別,人體脂肪可以分為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其中與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較相關者為內臟脂肪,而抽脂手術抽取的為皮下脂肪,與代謝性疾病關聯不大,且抽取量有限,因而不能算一種減重手術。故在此說的減重手術,都是指在胃腸道方面介入,使病人吃得少或吸收少,才能達到真正減重的效果!什麼樣的人適合做手術?說到減重手術,不少人會以為這樣的手術要自費很多錢,其實健保對於減重手術是有給付的,健保給付減重手術規定如下(1) BMI ≧37.5 kg/m2 or(2) BMI ≧32.5 kg/m2 合併肥胖引起的高危險性併發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色素經內科治療後仍在7.5%以上、高血壓、呼吸中止症候群等)。(3) 且需符合以下條件:(a) 經半年以上的運動飲食控制、內科減重治療均失敗。(b) 年齡介於20~65歲。(c) 無內分泌系統異常或其他會造成肥胖的疾病。(d) 無酗酒、嗑藥及其它精神疾病。(e) 精神狀態健全,經由精神科專科醫師會診認定無異常。從上面的規定我們可以知道,在病患要做手術之前其實要經過很多程序,不只要BMI超過一定標準,還必須做過其他減重治療失敗,最後還要經過精神科醫師的認定,確認患者的肥胖並不是因為精神疾病引起,才能接受手術。這麼多的程序其實就是避免在不該進行減重手術的人身上做了手術,所以如果懷疑自己的身材已經到嚴重的病態性肥胖,可以到門診進行評估,經過詳細的問診和檢查,專業的醫師會提供最適合你情況的選項!減重手術要怎麼做呢?減重手術在歷史上的發展已經超過50年,早期外科醫師認為病患肥胖可能肇因於消化吸收過剩,因此最早的減重手術以小腸繞道為主,當時的手術均是開腹手術,術後傷口大常會造成病人不敢動,使得這些病態性肥胖的病人心血管問題更加重,因此早期減重手術死亡率較高。另外當時的手術方式以小腸繞道為主,如果繞道過少瘦身效果不佳,繞道過多則會造成嚴重的營養不良,成效差異性大、副作用多、死亡率高,病人避之唯恐不及。直到1980年代,縮胃手術的概念開始興起,再加上微創手術的蓬勃發展,病人術後住院天數短、恢復快且疼痛較低,讓減重手術的術後併發症大大降低。到目前為止,以腹腔鏡進行減重手術就成為世界主流。而縮胃手術實際上又是怎麼進行的呢?現在最主流的方式是胃袖狀切除手術(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做法是切除較大彎曲部分的胃[1],以減少胃的容量,讓患者的食量變成大約150毫升左右,一年下來大約可以減少25%左右的體重。由於切除了大部分的胃,所以也會減少飢餓素(ghrelin)的分泌,使患者吃少之外也不會有飢餓感。到這裡也許你會想,減少25%的體重似乎不是太多,以一個155公分,100公斤的女性為例,她本來的BMI換算下來是42左右,進行胃袖狀切除手術後,她一年後的體重大約是來到75公斤,BMI則變成31左右,仍是處於中度肥胖的身材。沒錯!減重手術並無法使人從重度肥胖變為苗條的模特,但對於減少肥胖相關的併發症而言,已經是綽綽有餘了。如果覺得減少25%的體重不夠,還有另外一種手術叫做「胃繞道手術」(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同樣是以腹腔鏡進行,和胃袖狀切除一一樣是限制胃容量,不同的是,胃繞道手術同時跳過 100-300cm的小腸的吸收,使得體重可以減少更多,一年約可下降 30%的體重,不過由於腸道被繞道的緣故,這個手術也容易造成營養素的缺乏,術後要補充鈣、維生素D、維生素B12、鐵劑等營養素,還有可能因為食物太快進入小腸造成噁心不適感(Dumping syndrome)。[2]有沒有什麼後遺症?胃袖狀切除手術現在做完胃袖狀切除手術病患最常出現的問題是胃食道逆流,根據研究[3],大概有三成的病人接受胃袖狀切除後會出現症狀,或讓本來的症狀加劇。不過症狀經過藥物治療(例如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多能緩解,相較於肥胖造成的心血管併發症而言,還是利大於弊。另外長時間有些病人還是會因為胃的擴張而增加食量,如果沒有控制甜食的攝取還是會復胖。胃繞道手術而胃繞道手術的後遺症大多是以營養素缺乏為主,若病人術後的服藥順從性不佳,沒有按時補充缺乏的營養素,可能過了幾年會因為嚴重貧血的症狀再次回到診間。也是因為術後飲食的調控複雜,這個胃繞道手術通常不會作為手術的首選。做了減重手術,就可以不用吃糖尿病的藥了?腸胃道的功能除了消化、吸收之外,和我們身體的代謝,像是血糖調控、賀爾蒙的分泌等等也有很密切的關連,經過減重手術的病人,不只體重減輕,有研究[4]發現肥胖合併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血糖控制情形獲得大幅度的改善,且效果在體重瘦下來前就很顯著。舉例來說,術後原本每天定時要打胰島素的病人,或許可以單純靠口服血糖藥便可控制血糖,甚至連藥物都不需服用,大大減少了糖尿病治療帶來的不便。當然並非所有第二型糖尿病病人都適合接受手術,目前研究顯示只有合併肥胖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才適合做手術。結語減重手術的目的並非只是讓身材變地更好看,一個嚴重肥胖病人在經過減重手術後無法保證會成為模特兒身材,只能從大胖變成小胖而已,然而減重手術最重要的是,可以顯著減少肥胖伴隨的心血管併發症和全身性代謝問題,而且對於第二型糖尿病伴隨病態性肥胖的病人來說,經過減重手術後甚至能不吃藥就控制好血糖。參考資料:[1] Hayes K, Eid G.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Surgical Technique and Perioperative Care. Surg Clin North Am. 2016 Aug;96(4):763-71. [2] Shoar S, Nguyen T, Ona MA, Reddy M, Anand S, Alkuwari MJ, Saber AA. Roux-en-Y gastric bypass reversal: a systematic review. Surg Obes Relat Dis. 2016 Aug;12(7):1366-1372. [3]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vs 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 on Weight Loss in Patients With Morbid Obesity: The SM-BOS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8 Jan 16;319(3):255-265.[4] Affinati AH, Esfandiari NH, Oral EA, Kraftson AT. Bariatr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Curr Diab Rep. 2019 Dec 4;19(12):156【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淺談減重手術】
-
2022-05-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與病毒共存把握四原則 醫:有無染疫都需補充營養素
中央政策明確指向要往「與病毒共存」前進,取而代之的是確診數不斷增加,但北部醫療量能緊繃,輕症雖能居家照護,不過居家視訊診療仍在磨合中,讓不少沒有染疫的民眾擔憂未來確診該怎麼辦?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表示,不管是現在或是未來,建議家中可以常備感冒藥物,包含退燒、止痛藥等,平時建議多補充營養素,如維生素維生素A、C、E與鋅等,幫助提升保護力,避免染疫。陳宥達表示,英國三月開放後,確診人數較一月高峰攀升四成,其中許多醫護染疫。因此,輕重症分流、共同預備對抗疫情十分重要,對於兼顧輕症照顧與防範家人染疫,陳宥達表示,因應與病毒共存,必須把握四大重點「居家備藥不可少」、「防疫清消要做好」、「營養均衡別忘掉」、「心情放鬆更快好」。其中營養素的補充需要每一個人注意,陳宥達表示,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感染急性期體內維生素C會下降,且併發敗血症時,更會大量減少,治療時,需補充常人20到30倍用量,幫助穩定病況。陳宥達表示,維生素C本身就可以抗氧化、抗發炎,進而提升體內免疫力,預防上吸呼道疾病。維生素C的補充在各地輔助染疫治療,都有一定成效,可以減輕新冠肺炎患者的炎症並降低死亡率,日常可以多挑選維生素C含量高的芭樂、奇異果、柑橘類水果補充。陳宥達表示,除了維生素C外,其它如維生素A、D、E和鋅等關鍵營養素也須留意補充、注意營養均衡。雖然沒有直接研究指出鋅可以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但鋅對於免疫細胞發展很重要,若缺乏可能會導致免疫力降低增加感染機率,尤其是肺炎的風險。陳宥達表示,鋅補充劑或含片也常運用於治療感冒或呼吸系統疾病。研究發現,兒童上呼吸道感染時,若補充足量鋅,可以縮短病程、減少病毒數。他強調,營養素補充足量即可,不要盲目躁進,每天適量均衡補充,才能達到效益。
-
2022-05-10 醫聲.高齡社會
樂齡幸福學1/國衛院長梁賡義幸福撇步:持續運動 正向心態
● 每天運動30分鐘● 遠距視訊維持家族溫度● 邁入70歲持續貢獻所能國衛院長梁賡義繁重的公務之外,在新冠疫情期間,兼任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組長,今年邁入70歲的他笑稱,「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老人。」對於進入樂齡階段的梁賡義來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正是他目前人生的最佳寫照。現在的他,更注重健康,每天運動30分鐘,持續學習,維持正向思維,期盼多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健康生活 幸福感重要基石「健康還是最重要的!」梁賡義分享說,年輕時踢足球、打籃球,運動量很大,但隨著年紀增長,不能再做高強度的運動,現在運動是以慢走混合快走為主。即便疫情升溫,每天仍會花30分鐘走路,有時會做重訓,維持肌肉力量,避免肌少症上身。飲食方面,則追求營養均衡,避免吃太多或吃消夜。此外,他很注重睡眠,不讓自己承受太大壓力。視訊兒孫 珍惜家人常互動疫情下,他常會與在美國的兒孫遠距視訊,陪伴兒孫以中文互動,溫熱家族的感情,因此在疫情籠罩下仍可維持幸福感。梁賡義表示,未來,許多人邁入老年後,可能因為沒有兒孫輩,或兒孫輩在外地工作而面臨許多挑戰,此時若有機會能夠做點事情,並找到生活的意義與價值,才能獲得新的動力。「即使70歲了,對社會還是可以有很多貢獻。」梁賡義認為,原本生活的步調很快,突然停下來並不是好事。有一位朋友的父親退休後急速停頓,很快就過世了,兒子便反其道而行,刻意將自己弄得更忙,結果身體撐不住而中風。他從朋友經驗體悟到,「過與不及都不好,平衡是很重要的。」持續貢獻 推動國家級研究梁賡義期待自己可以持續貢獻所能,像推動國家級「高齡醫學及健康福祉的研究中心」成立就是其一,也希望透過方法可以分享幸福分享愛,讓更多高齡族群樂在健康、樂在幸福。年長族群 需國家政策關心從2020年開始,台灣的死亡人數已超過出生人數,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至2025年,我國人口中逾20%比率為65歲以上年長者族群,換言之,我國即將變成「超高齡社會」,人口呈現負成長趨勢。為了幫助廣大年長者活得更健康、更有意義,2020年12月5日行政院宣布在國衛院架構下成立國家級「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該中心位於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建議物含括地上六層、地下兩層,這項政策讓梁賡義格外振奮,也感到非常有意義。梁賡義表示,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於2021年開始運作,規畫以五年時間延攬30位相關研究人員,希望藉由實證研究提供政策上的建言,並讓政府在擬訂政策的時候更有客觀依據,進而讓政策更符合高齡需求,同時造福更多年長族群。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幸福學訣竅!從睡眠、飲食到身心保養,每個環節都面面俱到,期待所有人都能在幸福中攜手前進,並擁有更多健康能量、活力。直播時間:6月18日(六)上午9時元氣網LIVE直播📹 ❗️點擊參加,直播不錯過,請點👉 https://fb.me/e/k37g9uY2r❗️
-
2022-05-07 養生.聰明飲食
「酪梨」不只可減肥,還是「天然防皺霜」!預防醫學名醫教你4大「養肌飲食」吃出好氣色
避免皮膚乾皺老,要記得維生素E也是抗氧化王。若跟著維生素C一起吃,雙強聯手,護膚、淡化斑痕效果1+1大於2。若要說最健康的表情是微笑,那最不健康的表情我認為應該就是生氣時的臭臉了。懶人也能變美麗的方法,除了少用點成分複雜的化妝品、保養品,最該注意的,就是訓練自己的彈性,能從多個角度看一件事情,別動不動發怒、生氣。老愛與人為敵的A型性格,天天不定時炸彈一般,隨時都有可能暴怒飆罵,如果是這樣,那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要很注意。比起其他情緒,憤怒最容易令身體元氣大傷,尤其在你感受到壓力的狀況下。生氣讓身體產生毒素,毒素隨著血液流到頭面部,在臉上顯化為明暗不一的色斑、毛囊炎、暗瘡,讓人變成花花臉。你去看那些脾氣特別好的智者長者,或是出家人、練氣功的人,是不是不用化妝,臉色卻都自然紅潤有光。心平氣和給人好臉色,靠修心迎來的好氣色,不用修圖都出色。洛桑醫師強調,我常勸人去晒太陽,不過愛美的女性都會說:「蛤,紫外線不是很傷皮膚,怕晒老了不好看。」千萬別因噎廢食,為了減輕負擔,很多東西都可以丟掉,唯獨這陽光,人不能不要。全光譜的太陽光擁有完整的波長與能量,能幫助排毒、促進新陳代謝、合成鈣質、修復細胞、健全免疫、叫你睡得又香又甜,還讓你心情美麗。拒絕陽光,那健康肯定黯淡無光。若經常閉門不出,又不懂釋放壓力,體內破壞性自由基太多,更容易令皮膚提早老化、又皺又乾。洛桑醫師解釋,其實只要避開太陽最烈的時間、不要晒到變紅受傷,再加上營養均衡就沒問題了。做日光浴紓壓、擁有漂亮美肌,魚與熊掌可以兼得。哪些營養對皮膚特別好來看看哪些營養對皮膚特別好,想養好膚質你可以靠這些:維生素C:芭樂、櫻桃、香椿它能抑制黑色素生成、預防黑斑產生、協助身體製造膠原蛋白、中和有害自由基,並且在你受傷時幫你呼呼,加速傷口癒合。這樣的好東西,當然要省著用,人一緊張,會大量消耗維他命C,經常寬心調息學放鬆,可減少莫名其妙的營養損失。想要皮膚漂亮,或是術後恢復中的人,推薦你吃芭樂,它的維生素C含量是柑橘的兩倍以上。還有櫻桃也很好,很多人探病喜歡帶櫻桃,我覺得很可以。至於茹素者常吃到的香椿,一小把就有255毫克的維生素C含量,也算是非常高。情緒穩定的人不容易顯老,吃不多但營養都夠,就是因為他們省心省力特別會省。減法養生,避免不必要的情緒大波動是最省的。維生素E:芡實、葵瓜子、芝麻醬、酪梨、杏仁、橄欖、菠菜、奇異果避免皮膚乾皺老,要記得維生素E也是抗氧化王。若跟著維生素C一起吃,雙強聯手,護膚、淡化斑痕效果1+1大於2。攝取維生素E的來源很多,四神湯裡的芡實、葵瓜子、芝麻醬、酪梨、杏仁、橄欖、菠菜、奇異果都可以。皮膚黯淡無光,補了營養卻不見改善,則有可能是「心毒」害的。愛生氣的人,臉上容易長斑、膚色不均勻,而心情陰沉的人,老擺臭臉,通常肌膚也是暗沉不明亮的。告別厚重底妝,每天心情像彩虹,才是肌膚自然而然晶瑩透亮祕密。水分乾燥是皮膚的頭號敵人。提到水潤肌,除了表層的滋潤與保濕外,喝足夠的溫熱開水,相當於充實後勤補給,也能預防乾燥、長細紋。記住一多兩少當個水美人:「多喝水、少吹冷氣、少洗燙水澡。」長時間待冷氣房,橘子都能變成橘子乾,更何況是人。洗澡不是洗越熱越能促進循環,想要促進循環,勤快一點自己去運動,或打靜脈雷射也可以。靠燙水澡洗出好循環,反而沖走油脂與角質保護層,皮下組織失去屏障老得特別快,一不小心洗成過敏肌,弊大於利。水溫以放鬆、舒適為宜。越洗越嗨那就是太燙了。此外,洗澡泡澡時身體會排出大量水分,建議在沐浴前先喝一杯溫熱開水,排毒效果更佳。不管運動、洗澡,喝水都是事先補水比事後牛飲來得好,能減輕心臟負擔。別讓你的膠原蛋白一去不復返肌膚從25歲左右開始老化,也差不多就是在這個時候,如果你什麼都沒做,膠原蛋白流失的速度將大於生成的速度。皮膚組織塌陷、凹凸不平、整張臉垮下來,都是因為膠原蛋白的支撐力不夠力所造成的結果。好險,你若維生素C跟蛋白質都充足,身體自己就會合成膠原蛋白。比方說高麗菜炒豬肉片,高麗菜富含維生素C、豬肉是蛋白質,這就是一道可以幫助肌膚保持彈力的家常菜。或是山藥雞湯、南瓜蝦盅、吃鳳梨配煎荷包蛋,只要吃進維生素C加蛋白質的組合,等於收下了青春永駐的祝福。學會合成,再來了解一下怎樣預防損失。「減少自由基的破壞」是重點,避免熬夜、避免心情不美麗,少吃高精緻糖、少吃高溫油炸物,都是很好的預防。學會保養,從此不怕正面迎向陽光,同時也把陰影拋在腦後。書籍介紹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作者:洛桑加參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11/24作者簡介洛桑加參:現任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獨創「ACT自體生長因子療法」,精擅「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血液淨化」、「慢性病調養」、「睡眠調理」與「退化性疾病預防」。經常受邀於海內外各地傳授整合東西方醫療體系的養生知識。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著有《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靜心・淨心》。Facebook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DR.LOBSANG (洛桑加參)延伸閱讀: 「沒想到我也會是死亡候選人」餓了就吃泡麵、喝汽水...台大教授的罹癌懺悔:我養出自己的4公分腫瘤
-
2022-05-03 新聞.健康知識+
為什麼能夠安全接受陌生人輸血?你不知道的血液二三事
脾臟最多人猜,也有人說是胰臟,還有人說:「心臟?」大家都被問倒,沒有人曉得造血器官在哪裡。答案是—骨頭,骨頭是主要的造血器官,確切位置是在骨髓,大多數人都認為骨頭是給狗啃的食物,但骨髓是我們的精髓。我把沒人答對這件事告訴一位血液專科醫生,他說:「天啊!不然大家以為骨髓是做什麼用的?」或許大家覺得骨頭慘白又易碎,感覺沒什麼生命力和活力,又或許大家以為體內循環的血液是現成的,從生到死都是同一批血。事實上,血液細胞會不斷死亡、不斷更新,而且汰換速度極快。人手斷了不能重生,大量失血卻能倖存。骨髓每秒鐘製造兩百萬顆紅血球細胞和可分化為各種人體細胞的多能性幹細胞,紅血球細胞在排出細胞核之後便能在最細的微血管中遊走,其影像既像填了餡的圈圈餅,又像誘人的枕頭,我每次看到紅血球的模擬圖,就巴不得跳進畫面裡找顆紅血球窩著,美國血液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則偏好將紅血球比喻為甜甜圈。三十兆顆紅血球細胞每天在我們體內循環,行經一萬兩千英里,比從我家門口走到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市(Novosibirsk)長上三倍。我們全身上下的靜脈、動脈、微血管加起來總長約六萬英里,將近地球周長的兩倍,大部分是通往全身上下細胞的微血管。人在休息時,心臟每分鐘跳動七十五下,每十秒鐘輸送出一公升的血液,和綿羊的心臟功率一樣;藍鯨的心臟則跟國民車一般大,每分鐘跳動五下,潛入深海後心跳會更慢;至於鼩鼱的心跳則是每分鐘一千下。心臟是忙碌的器官,血液也是。血液的工作繁多,除了要將氧氣運送到各個器官和組織之外,還要運送養分、熱能、荷爾蒙,其中荷爾蒙是傳導訊息的化學物質,用於調節人體機能,影響我們的體力、睡眠、心情。血液運走代謝廢物,將二氧化碳等無用的物質排出體外,同時打擊感染、抵抗外來入侵,既是組織也是器官。一位血液專科醫生告訴我:「心臟是讓人體重大器官得以循環的幫浦。」血液身兼補給、控溫、排汙、防禦等重要職務,鞠躬盡瘁,至死方休。自從第一滴血濺出之後,人類就對血液深深著迷,然而,對於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Goethe)筆下的這種「和善汁液」,我們所知依然不多。就拿血型來說吧,你聽過的ABO系統包含A、B、O、AB四種血型,獼因子(rhesus factor)則將血型分為Rh陽性和Rh陰性。當前血型系統是依據紅血球表面的抗原和血漿上的抗體來分類,所有紅血球細胞表面都有H抗原,A型血則多了A抗原,B型血多了B抗原,AB型血兼有A抗原和B抗原,抗原就像血液的信號和記號,如果輸入的血液帶有與自身不同的抗原,就會產生排斥反應,這是非常有效的警報系統。O型血、A型血、B型血都有H抗原,因此O型人可以輸血給A型人和B型人,但是A型血會排斥B型血,B型血也會排斥A型血。Rh陰性O型血不含A抗原和B抗原,也不含Rh血型系統中的D抗原,因此可以捐給任何人,是急診室冰箱中的必備血品。輸錯血型會導致凝集反應,從而引發急性溶血,輕則全身發癢,重則身亡。在血源充足的國家,輸錯血型是罕見案例,英國視之為「重大醫療疏失」(never event),這類疏失都可以事先預防,一旦不慎發生則後果嚴重。二○一五年,英國發生的重大醫療疏失包括將手術鑿刀遺留在病患體內、明明要割闌尾卻割成輸卵管、將Rh陽性B型血輸給Rh陽性A型病患,後者導致病患胸痛、發燒等明顯症狀。二○一六年,英國的輸血單位為兩百五十萬,其中共計三起輸血錯誤,幾近錯誤則有兩百六十四起。若將視野放大到全球,目前輸血導致感染的機率低於以往,舉例而言,在低收入國家的血庫中,只有○.三%的血品帶有B型肝炎病毒,在高收入國家則只有○.○三%。全世界大概有三百多種血液系統,ABO只是其中一種,國際輸血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of Blood Transfusion,簡稱ISBT)總共列出三十五種血型系統,常見的包括Lutheran、Kell、Lewis、Duffy、Kidd、Diego、Dombrock、John Milton Hagen、Indian、Globoside,大多是以發現者的名字來命名,害我好想見一見Yt、Xg、Ok系統的發現者,尤其是Ok血型,聽著多開心啊!至於Landsteiner-Wiener血型系統中的「Landsteiner」,則是一位奧地利生物學家的姓氏,全名卡爾.蘭希戴納(Karl Landsteiner),他好奇為什麼某些血液之間會產生凝集反應,因此在一九○一至一九○三年間研究出血液的差別,這才發現原來世界上有不同的血型,這些血型彼此互異,從而將血型分為A、B、C三類,這就是後來ABO系統的雛形,這項驚人的發現讓他獲得了諾貝爾獎,也讓上百萬人能夠安全接受陌生人的輸血,但願這項成就能讓他比照片上看起來快樂一些(這位輸血醫學之父的照片不是一本正經,就是嚴肅到嚇死人),又或許他的眉頭之所以深鎖,是來自他對血型的不解—為什麼世上要有不同的血型?這在今天仍舊是無解之謎。無解不代表血液學家都在偷懶,如今我們可以將B型血轉為O型血—只要利用咖啡豆上的酵素,就可以除去紅血球表面的B型抗原,將B型血改造成人見人愛的O型血。血液學家也發現:血型和地域、種族、染病率有關,高加索人有四成是A型人,亞洲人則只有二成七是A型人。此外,科學家在一九七七年發現O型人更容易罹患霍亂:一九九一年秘魯爆發霍亂,O型人的住院率是其他血型的八倍,再看看霍亂的故鄉—恆河三角洲,這裡的O型人口比世界各地來得少,根據最近的研究顯示,霍亂毒素在O型幹細胞分化出的腸道細胞中特別活躍,導致O型人一染上霍亂就特別嚴重。A型和AB型男性也別高興得太早,一群土耳其泌尿科醫生最近發現:比起O型男性,A型和AB型男性更容易不舉。此外,O型人對瘧疾的抵抗力比較強,B型則最差。每種血型都有優點也有缺點,這些發現都只是蛛絲馬跡,其中暗藏深意,比如說:究竟為什麼要有血型?為什麼不同的血型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發展?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只有粗淺的理論,科學界還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在大多數國家(包括英國),只有病患、士兵、生過孩子的婦女知道自己的血型。有一次,在一艘葡萄牙戰艦上,我看見護送我的海軍名牌上寫著「裴德洛,A型」,這讓我十分詫異,害我一直盯著人家的名牌不放,這件事自始至終都讓我十分過意不去,怎麼想都覺得不對,知道這些海軍的血型就像讀到他們最新檢查出來的精蟲數量,或是曉得他們的女友最愛的性愛體位,那感覺就像意淫了人家,又像窺探了人家的隱私。真是越說越離譜了,但只要一碰上血液,常識往往潰不成軍。德國納粹黨想著血統純正想到走火入魔,認為雅利安人(Aryan)的血統最高尚,連帶認為「A」型是高等血、「B」型則是劣等血。日本人則認為血型不僅是紅血球細胞表面的抗原,還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個性,例如A型是完美主義者,寬容和善,臨危不亂,搭他們的車最安全;B型則陰陽怪氣、自私自利,但很會逗人開心;O型人精力充沛、行事謹慎;至於AB型既有A又有B,光想就知道很複雜難懂。《美女的血型書》在日本大賣,作者再接再厲,又出了一本暢銷書—《血型美人的便當》。血型影響深遠,有人因此求職遭拒,有人則依此選擇約會對象。二○一一年,日本大臣松本龍到福島災區視察,因出言冒犯災民,僅就職一週便辭職下台,並將自己的不當行徑怪罪給血型。他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我是B型,所以個性衝動易怒(……)我太太稍早打電話給我,指出這一點。」血型歧視恰好符合日本矮化少數民族的觀點,例如台灣人和愛奴人(Ainu)AB型和B型的比例較高,因此被日本人認為個性暴力、殘忍、遲鈍。美國在冷戰時期認為血型很重要,不論大人還是小孩,身上一律都要用刺青標示血型,一旦空襲來臨便能派上用場,根據某位醫生預測,像芝加哥這樣大小的城市遭到轟炸,需要用上將近一百萬品脫的血品。歷史學家蘇珊.萊德勒(Susan E. Lederer)在著作中提到:在印第安納州北部,「刺青師使用Burgess Vibratool的工具箱,裡頭的刺青器材包括三十到五十根針嘴和一罐無菌墨水,在園遊會上替一千多位居民刺青,在居民的前胸刺上血型」,這個「血型刺青作戰計畫」(Operation Tat-Type)後來在五所小學試辦,然而,由於醫生認為血型刺青並非萬無一失,「血型刺青作戰計畫」就此喊停。根據美國猶他州洛根市(Logan)一位社論主筆回憶:「當地中年人的身上還可以看到這些黑糊糊的刺青,但已字跡難辨。」其實血液早就不只是生物學領域的問題,而且這問題至今依舊無解—不同國家對血液的分類互異,甚至同一國家的不同機關之間也存在矛盾。舉例來說,儘管血液是由紅血球細胞、白血球細胞等組成的結締組織,但英國的《人體組織法》(Human Tissue Act)卻將血液排除在外。美國則認為血液隸屬於「生物學」,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則於二○一三年將血液列為「基本藥物」(essential medicines),就算是貧窮國家也應該要預先儲備。場景來到倫敦一間醫院的實驗室,身穿白袍的男子從顯微鏡旁讓開要我上前觀察,血液細胞對於醫生而言早就司空見慣,而我卻是第一次看到,醫生將血液均勻塗在載玻片上,並用染液上色,好讓我能看個清楚:紅血球細胞真的是雙凹圓盤狀,既像啞鈴又像甜甜圈,感覺如此生猛鮮活,而我體內的紅血球細胞卻不斷死去、更新。人體全身上下的細胞每七年更新一輪。這樣算來我已經更新到第六輪了,但紅血球細胞的平均壽命是一百一十五天,因此我的紅血球細胞已經更新到第一百四十三輪。有個探討自我和身分的哲學問題叫「忒修斯悖論」(Theseus’s paradox),又稱「忒修斯之船」(Theseus’s ship),十分受到大眾歡迎。這個哲學問題是這樣的:如果忒修斯之船的木板一塊一塊替換掉,最後所有的木板都不再是原來的木板,那忒修斯之船還是原來的忒修斯之船嗎?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全身上下的細胞跟出生時都不一樣了,紅血球細胞也跟耶誕節時的我不一樣,我還是原來的我嗎?※ 本文摘自《九品脫:打開血液的九個神祕盒子,探索生命的未解之謎與無限可能》。《九品脫:打開血液的九個神祕盒子,探索生命的未解之謎與無限可能》作者:蘿絲.喬治 譯者:張綺容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2/03/03
-
2022-05-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不明肝炎與新冠有關?醫憂可能影響,有6大症狀要當心
近日多國陸續傳出多起兒童嚴重不明原因急性肝炎的消息,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等組織也相當關注。 據衛福部疾管署指出,WHO、ECDC資訊顯示,截至4/21,已有169例確定病例,包括英國114例、西班牙13例、以色列12例、美國9例,丹麥、義大利、荷蘭、愛爾蘭、法國、挪威、比利時及羅馬尼亞等國亦報告類似病例。 各國病例大多小於10歲,多數無發燒,部分症狀嚴重,其中17人須肝臟移植,1人死亡。現研究檢測結果,已排除A、B、C、D、E肝炎病毒,但詳細原因仍在調查當中。對此重症醫學暨胸腔內科黃軒醫師提出看法,呼籲民眾應多加留意孩童身體狀況。 兒童不明肝炎與新冠有關?醫:病毒確實常引起肝炎。 黃軒醫師表示,雖然目前不明肝炎的確切原因尚待研究,但其實病毒引起肝功能異常確實常見的情況,而近幾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因此各國也合理的推測與其有關,並從中研究是否有關連性。 黃軒醫師指出,這次的不明肝炎在英國就有近75%有腺病毒感染併發相關肝功能異常,當中約有16%是新冠肺炎確診陽性,而以色列的案例當中就有11位感染過新冠病毒。但是,日本在4/21發現的案例,卻沒有驗出新冠病毒或腺病毒的跡象。因此推測,或許新冠病毒與此不明肝炎有所關連,可能為新發現的新冠後遺症,也就是醫學上稱「長期新冠症候群」,又或者可能為新冠病毒的再次進化,而對孩童影響尤其明顯。不過也有可能是其他某種病毒正在傳染,只是剛好發生在新冠疫情尚未結束的階段。目前各界醫學專家正積極研究了解當中。 不過不論原因為何,民眾都得留意身旁的孩童,若出現相關症狀應盡早就醫檢查為佳,因為以往所知的肝炎病毒來看,是有可能造成肝臟長期影響,例如肝癌。 多國傳出「兒童不明肝炎」! 醫憂可能影響,有症狀早檢查! 黃軒醫師表示,在前面提到的A-E型肝炎病毒當中,B型肝炎和C型肝炎病毒就是民眾常聽到的肝癌風險族群,若未妥善治療及控制,就有可能演變至慢性肝炎、肝硬化、最後致肝癌。但也再三強調,目前人類對於此不明肝炎仍有太多不了解之處,是否也會如B、C型肝炎病毒一樣有演變至肝癌的疑慮也尚未可知。也正因為一切都還待研究,也暫無法排除長期影響的可能性。 黃軒醫師提醒,以現有案例來看,此不明肝炎的症狀與以往熟知的肝炎大同小異,包括皮膚及眼球變黃的黃疸、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發燒等,若身邊孩童有出現相關症狀應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為佳,特別是腹部不適是日常常見問題,此時建議不可單純以為僅是吃壞肚子,應多觀察是否有其他症狀出現。 《延伸閱讀》 .首例!中國現H3N8病毒傳人!會大流行嗎?有哪些症狀?重症醫解說。 .確診數爆增該擔心嗎?醫:新疫情時代,重點已非確診數。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5-03 養生.抗老養生
年過50易營養失調 這樣吃補足「5缺」減少肌肉流失
●中老年人最缺維生素D、E及鈣、鋅、鎂●長者營養不良,與牙口不好、咀嚼力差有關●避免肌少症,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許多人只要年過50,常會大嘆體力大不如前,健康狀況也會逐年下降,身體器官各項功能出現退化。調查發現,三分之一長者的健康問題,多源自於「營養失調」,尤其最缺乏維生素D、E及鈣、鋅、鎂等5種營養素。營養師建議,六大類食物應均衡攝取外,更應正確適時補充營養素,打造黃金營養力,預防骨質流失、避免肌少症產生。假牙沒有裝好 易影響營養吸收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指出,隨著年紀增長,體內的基礎代謝率逐步下降,中老年人的活動減少、營養吸收率不如年輕人好。根據台灣中老年人社區普查發現,約5%至10%年長者有營養不良問題,推測與牙口不好、咀嚼力差或假牙未裝好,導致難以順利飲食有關。營養師林俞君表示,70歲以上銀髮族可能隨著胃口改變,味覺影響食欲而飲食不均衡,年過半百的人容易出現骨質流失、肌少症或女性停經、慢性疾病等健康問題,若沒有運動、蛋白質攝取不足,吃過多高油、精緻澱粉食物,代謝率下降加上飲食失衡,恐對原有的慢性疾病造成負擔。根據102至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長者常出現「5個缺乏」營養素,包括維生素D、維生素E、鈣、鋅、鎂。許為捷強調,年長者每日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及堅果種子類,因老人家代謝率下降,每日脂肪來源比率不宜超過總熱量30%。30歲起存骨本 日曬太陽15分鐘隨年紀增長骨質逐漸流失,林俞君建議,應從30、40歲開始「存骨本」,女性停經骨質會大量流失,需及早補充鈣質、維生素D及運動。飲食方面,可多攝取牛奶、優格、起司或豆乾、豆腐等含鈣食物,而維生素D有助於鈣質吸收,可從海鮮、乾香菇中攝取維生素D,或每日適度曬太陽15分鐘,紫外線能活化體內維生素D。年長者容易有肌肉力量不足的肌少症問題,許為捷指出,除了肌力訓練,攝取蛋白質也很重要,例如豆類富含植物性蛋白質;紅肉富含鐵質,有助於紅血球製造,可減少缺血性貧血。建議腎功能正常的長者可按照豆、魚、蛋、肉順序攝取蛋白質。老人家每公斤體重,應攝取1.2克蛋白質,像60公斤長輩,每天應吃72克蛋白質,相當於7份豆魚蛋肉類。周吃數次海鮮 每餐拳頭大水果也有長者擔心蛋吃太多造成膽固醇上升,林俞君表示,代謝正常的人,不會因為飲食影響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民眾可正常均衡攝取,建議選擇脂肪含量較少的優質蛋白質,例如豆製品、魚類、海鮮等軟質食物,一周可以吃二至四次海鮮。如果長輩咀嚼程度不好,可將雞肉剝絲或準備蒸蛋,讓菜色更友善。許為捷強調,長者飲食仍以少油、少鹽、少糖為主,若食欲不好的長輩,可以用天然辛香料如薑、蔥、蒜等提味,烹調時可將食材煮軟,或選擇冬瓜、地瓜葉等口感較軟食材。林俞君表示,長輩可以多攝取蔬菜、水果,依照國民健康署「我的餐盤」建議,每餐吃一個拳頭大的水果,吃蔬菜比水果多一點,讓營養更均衡。
-
2022-04-28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簡榮南:B肝用藥停不停 讓證據說話
目前全台約180萬人感染B肝,其中六成進入不活動性帶原,另有四成,大約70萬人,則可能因引起反覆性肝炎需抗病毒藥物,健保給予固定療程的給付。近十年來,國人死於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肝癌的人數顯著下降,顯見目前健保給付可稱合理,但最近學界因B肝健保給付條件是否應適度放寬,進行專家辯論。B肝屬免疫疾病 可先觀察B肝是去氧核醣核酸(DNA)病毒,本身無致病性,之所以引起肝病,肇因於宿主的免疫T細胞反覆性攻擊帶有B肝病毒的肝細胞,引起肝細胞凋亡及纖維化。所以,B肝患者不同於愛滋病或C肝患者,後兩者屬病毒疾病,治療原則為只要有病毒存在,就必須藥物治療。反之,B肝屬免疫疾病,當患者發生肝功能(ALT或GPT)上升,臨床應觀察三個月,判斷宿主有無機會產生自發性免疫病毒清除,肝臟雖然發炎,卻不需急著治療。長期服藥 應告知利與弊目前B肝口服抗病毒藥物,僅抑制病毒繁殖,無法有效清除存在肝細胞核內的病毒基因(cccDNA),可以斬草,卻無法除根。反觀宿主的免疫功能,是目前清除cccDNA的唯一利器,在健保規範下經固定療程後停藥,若肝炎復發,剛好給宿主根除B肝病毒的機會。抗病毒藥物治療的終極目標為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消失,即幾近痊癒。但要長期服藥到HBsAg消失,每年的機率僅0.2%,10年約2%。醫師如果強力建議病人長期服藥,而未告知利與弊,則有剝奪病人提早達到HBsAg消失的疑慮。自2003年起,健保開始有條件給付B肝抗病毒藥物,目前規範,e抗原(HBeAg)陰性患者可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三年,治療中需驗三次B肝病毒(HBV DNA),每次間隔六個月,若均為陰性即可停藥。停藥後,一年內有21%可維持肝功能正常及有效抑制病毒,每年有6%HBsAg消失;19%病毒復發但肝功能正常,不需治療,每年也有2.2%達到HBsAg消失。另外,有22%肝功能上升及病毒復發,但暫不治療,每年有3.2%達到HBsAg消失;39%選擇繼續藥物治療,每年卻僅有0.2%達到HBsAg消失,值得大家重視。研究:固定療程療效較優大家擔心,停藥後一旦肝臟發炎,會發生肝臟代償不全甚或肝衰竭。但根據國內外統合性文獻發表(證據等級第一級),其機率均小於1%,因而死亡病例更少,後者可經由規律且密集追蹤和及時治療來減少其發生。最近台大研究指出,在非肝硬化患者,固定療程與長期用藥相較,五年肝癌發生率分別為1.3%與2.2%,兩組均無發生肝臟代償不全,HBsAg消失的機率為8%與0;長庚研究也顯示,在非肝硬化患者,固定療程六年肝癌的發生率為1%,無人肝臟代償不全,HBsAg消失機率六年為16%。反觀肝硬化患者,其五年肝癌發生率,固定療程為7.5%,長期用藥卻達12.5%,發生肝臟代償不全分別為3.7%與5.8%。由此來看,比起長期用藥,固定療程有優越的安全性及療效。目前固定療程的藥物治療,確實大幅提升HBsAg消失機率,已引起歐洲肝臟研究學會及美國肝臟研究學會重視,並加入相關B肝治療指引。28萬人不知自己染B肝關於B肝治療,醫師的責任是治療要及時,可減少大部分的B肝代償不全,且治療勿躁進,可達成B肝幾近痊癒的最大化。病患的責任是遵守醫囑,勿擅自停藥或停止追蹤。目前約28萬人不知自己是B肝感染者,這是B肝防治最大鴻溝,必須藉由篩檢弭平,政府的責任是找出這些患者接受追蹤及治療,如此則三贏,可在2030年達成消滅B肝的神聖使命。
-
2022-04-26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簡榮南/固定療程或長期治療?B肝治療的省思
最近學界因B肝健保給付條件是否應適度放寬,進行專家辯論。我個人更覺得,應該讓社會大眾,尤其是B肝患者了解有關B肝治療的原則及最新資訊,故撰此文。文中專業用詞及數據均取自國內外已發表的重要醫學文章,其證據等級均在證據醫學的第一級至第三級,值得大家信任。1.台灣自1986年起,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青少年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帶原率由10至12%下降至小於1%,現況全台感染B肝的人數約為180萬,其中60%的病人會因病程的轉移而進入不活動性帶原,不需藥物治療。另有40%的病人(約70萬人)則會引起反覆性肝炎,有可能需要抗病毒藥物治療,但這其中的40%(約28萬人)並不知道自己是B肝感染者,後者是B肝防治的鴻溝,必需藉由篩檢來弭平。2.自2003年起,健保開始有條件給付B肝抗病毒藥物,不論是e抗原(HBeAg)陽性或陰性、肝功能(ALT)上升至正常值上限的二倍以上(>72 U/L)二次,中間相隔三個月,就可開始給付,但若追蹤中發生黃疸指數(total bilirubin0>2 mg/dL或凝血酶原時間超過正常值三秒以上,即可開始服藥治療。截至目前,治療成績可觀,顯見目前健保給付可稱合理。譬如國人死於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在2003年為十大死因的第六位,但2020年為第十位,死亡人數也從最高的每年5621人降至3964人,另外肝癌的死亡人數也由每年8479人下降至7773人。3.B肝是去氧核醣核酸(DNA)病毒,本身無致病性。其之所以引起肝病,乃肇因於宿主的免疫T細胞反覆性攻擊帶有B肝病毒的肝細胞,引起肝細胞的凋亡及纖維化。所以,B肝患者不同於愛滋病或C肝患者,後兩者屬病毒疾病,治療原則為只要有病毒存在,就必須藥物治療。反之,B肝屬免疫疾病,當患者發生肝功能(ALT或GPT)上升,臨床應觀察三個月,判斷宿主有無機會產生自發性免疫病毒清除,所以雖然肝臟發炎,但卻不急著治療。4.目前B肝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僅只抑制病毒繁殖,無法有效清除存在肝細胞核內的病毒基因(cccDNA),因此藥物治療可以斬草卻無法除根。反觀宿主的免疫功能,是目前清除cccDNA的唯一利器,有趣的是,在健保規範之下的藥物固定療程治療後停藥,若是發生肝炎復發,剛好給宿主一個根除B肝病毒的機會。目前抗病毒藥物治療的終極目標為HBsAg消失(幾近痊癒),其長期追蹤的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率最低且存活最長。反觀長期服藥到HBsAg消失的可行性?姑且不考慮長期服藥的經濟負擔,持續服藥HBsAg消失的機會每年只有0.2% (十年2%)。國外的研究指出,病人服藥的順從性必須大於90%才有療效,如果服藥順從性介於70%至90%或小於70%的病人,其長期發生肝癌、肝硬化的併發症及肝臟相關的死亡率,均分別高出2.3倍及3.9倍;2.0倍及4.1倍以及7.6倍及22.7倍。同時,文獻也指出,約有44%的病患自始不願長期服藥,而長期服藥的藥物順從性也僅有68%,尤有甚者,病人直接選擇不回診(5年有7%)。這些不回診的病患,也有發生嚴重肝炎復發而死亡的案例報告,不可不慎。同時,醫師如果強力建議病人長期服藥,而未告知利與弊,則有剝奪病人提早達到HBsAg消失之疑慮。5.什麼是健保規範下的固定療程?目前對HBeAg陰性的患者,提供三年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療中需驗三次B肝病毒(HBV DNA),每次間隔六個月,若均為陰性即可停藥。停藥後一年內有21%的患者可持續維持肝功能正常及有效抑制病毒,每年有6%達到HBsAg消失;另有19%的患者發生病毒復發但肝功能正常,不需治療,每年也有2.2%達到HBsAg消失。反之,有22%的患者會發生肝功能上升及病毒復發,但選擇暫不治療,每年也有3.2%的病人達到HBsAg消失,若患者選擇藥物治療(39%的病患),每年卻僅有0.2%的病人達到HBsAg消失,值得大家重視。6.大家擔心的問題是,停藥後一旦肝臟發炎,會發生肝臟代償不全甚或肝衰竭。其風險如何?根據目前國內外的統合性文獻發表(證據等級第一級),其機率均小於1%,因而死亡的病例更少,後者可經由規律且密集的追蹤和及時的治療來減少其發生。最近台大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在非肝硬化患者,固定療程與長期治療相較,其五年肝癌的發生率分別為1.3%與2.2%,兩組均無發生肝臟代償不全,而HBsAg消失的機率為8%與0%;同時長庚的研究也顯示,在非肝硬化患者,固定療程六年肝癌的發生率為1%,無人發生肝臟代償不全,而HBsAg消失的機率六年為16%;反觀在肝硬化患者,固定療程與長期治療相較,其五年肝癌的發生率分別為7.5%與12.5%,發生肝臟代償不全分別為3.7%與5.8%,很清楚的,比起長期治療,固定療程有優越的安全性及療效。總之,目前固定療程的藥物治療,確實大幅提升HBsAg消失的機率,這樣的發現已引起歐洲肝臟研究學會及美國肝臟研究學會的重視,他們也開始在相關的B肝治療指引中,加入固定療程為選項之一。而B肝治療的省思,則在醫師的責任是治療要及時,可以減少大部分的B肝代償不全,且治療勿躁進,可以達成B肝幾近痊癒的最大化,而病患的責任是遵守醫囑,定期服藥,定期追蹤檢查,勿擅自主張停藥或停止追蹤,政府的責任是篩檢出另外40%已感染B肝但不自知的病患,來接受追蹤及治療,果如此則三贏,國家也可在2030年達成消滅B肝的神聖使命。
-
2022-04-19 癌症.胃癌
出現什麼症狀要懷疑是胃癌?什麼情況該做胃鏡?醫詳解胃鏡檢查步驟
胃癌發生率,東西方大不同胃癌在近幾十年的發生率以及死亡率不斷的在下降當中。美國男性胃癌的死亡率從0.028%下降到0.0074%,女性更是從0.027%下降到0.0024%。然而這是美國的數據,胃癌在亞洲國家的發生率卻比西方國家高出許多,全世界每年診斷出超過一百萬例胃癌。胃癌是世界上第 5 大最常見的癌症,也是第 7 大流行的癌症。全球從出生到 74 歲發生胃癌的累積風險在男性中為 1.87%,在女性中為 0.79%。這樣的數據不禁讓我們有一個疑問,那些像是亞裔美國人的胃癌發生率是接近美國的數據還是亞洲的數據呢?流行病學的研究告訴我們答案,第一代從高發生率地區移民到低發生率地區的人民,胃癌的發生率會接近他們家鄉的數據,然而他們的後代的胃癌風險則是趨近他們移民後的區域,這樣的發現代表胃癌發生與否其實與早期的環境暴露有關,也許食物中的致癌物質也有影響。胃癌在開發中國家較常出現,可能與飲食有關。已開發國家有較佳食物保存技術、減少食物中致癌物(亞硝基化合物、苯芘)、增加抗氧化蔬果的攝取,使發生率較低。胃癌有多種,但大部分都是腺癌根據惡性腫瘤分化來源的細胞不同,我們可以把胃癌大致區分為▸腺癌(adenocarcinoma)、▸淋巴癌(lymphoma)、▸腸胃道基質細胞瘤(GISTs)▸以及極為罕見的惡性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其中大部分(90%)的胃癌都是腺癌。腺癌當中,依據Lauren’s分類,其中一種叫做腸道型(Intestinal type)胃癌,另一種則稱為瀰漫型(diffuse type)的胃癌,腸道型胃癌的邊界明顯,好發於年長的男性,而瀰漫型胃癌好發於中年的女性。這兩種分類和癌細胞轉移的方式也有關聯性,腸道型胃癌常透過血液轉移,而瀰漫型胃癌則是較常透過淋巴進行轉移。出現什麼症狀要懷疑是胃癌大部分的初期胃癌其實是沒有症狀的,一些很常見的症狀諸如上腹痛、腹脹、胃食道逆流,大多數的情況也不是胃癌造成的,甚至胃部腫瘤進展到才會造成食慾不佳、噁心、餐後腹脹,甚至是從腹部摸到腫塊的情形。當然,若您仍有疑慮,建議諮詢專業醫生,進一步安排檢查。胃潰瘍放著不管,可能變胃癌!?胃幽門桿菌有可能是造成腸胃蠕動異常進一步胃痛的元兇,幽門螺桿菌通常通過唾液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細菌也可以通過糞便污染食物或水傳播。在發展中國家,未經處理的水、擁擠的環境和糟糕的衛生條件共同導致了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的升高。它會造成我們的胃部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藉由產生尿素酶中和胃酸,讓它們可以在胃裡繁衍,更進一步這種細菌在長期破壞胃部的環境後,可能導致胃部淋巴癌(MALToma),幸好,透過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可以經由抗生素根治幽門桿菌的感染,並且將這一類型的淋巴癌治癒(只有少數需要進展到化療),現在我們有碳-13尿素呼氣檢查很簡單的能知道病患是否有胃幽門桿菌的感染。什麼樣的情況要做胃鏡呢?做胃鏡的適應症有很多,這邊列出一些情況1.經過治療後,上消化道的症狀沒有緩解2.在五十歲以後有新出現的上消化道症狀3.反覆發生的胃食道逆流4.未知原因的反覆嘔吐5.懷疑有腫瘤、潰瘍或上消化道的狹窄6.消化道活動性出血或是慢性出血造成缺鐵性貧血7.手術後的追蹤等不過除了上面這些原因之外,若是醫生依照他的臨床經驗認為有做胃鏡的必要性,也會以胃鏡作為後續醫療處置的依據,因此若是有「為什麼醫生不幫我做胃鏡?」的疑問,可以和你的醫生討論一下他的判斷是什麼,並且討論是否有胃鏡以外的診斷方式。做胃鏡之前,要做什麼準備?做胃鏡前有一些注意事項,首先要至少空腹八小時,因為胃鏡就是要看食道、胃壁有沒有病態的變化,要是胃裡有食物,胃鏡進去以後的鏡頭會被食物殘渣擋住便會影響判讀;另外執行胃鏡檢查時若有食物因嘔吐進入肺部會有贈成吸入性肺炎的風險,所以維持適當的空腹時間,是做胃鏡的必要步驟之一。 一般來說,我們吃的食物大約在胃部會停留半小時到六小時不等,蛋白質食物停留較慢,豬肉可能會停留270分鐘,而帶有脂肪的食物停留最久,可能會在胃部停留6~8小時。至於清水的攝取在鎮靜的胃鏡檢查前,在一個115人的研究當中指出,檢查前的兩個小時服用200 C.C.的清水是不會有影響的,然而還是需要跟您的麻醉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討論。胃鏡檢查的步驟首先,做胃鏡之前檢查室的技術員會給患者飲用消泡劑(Simethicone),是一個白白、苦苦、稠稠的液體,以減少胃裡的氣泡。此外還要在手臂注射減緩腸胃蠕動的藥物以利內視鏡檢查的進行。因爲這個減緩蠕腸胃道動的藥物屬於抗乙醯膽鹼(anti-cholinergic)的藥,有口乾舌燥、心跳加速的生理反應是正常現象,不過若是本身具有青光眼、攝護腺肥大或心臟疾病,請務必在接受注射之前告知醫生。鏡檢前,醫師會在受檢者喉部噴局部麻醉劑避免胃鏡放入的嘔吐反射,噴入後需要把藥物含在舌後再慢慢吞下,這樣才能使麻醉藥物穿過粘膜,產生作用。除了藥物之外,另外請受檢者以咬著咬口器以避免胃鏡鏡身傷到牙齒,而且建議使用單次咬口器以避免交叉感染。檢查時,為了避免嘔吐嗆入氣管,醫生會請受檢者以左側臥,同時也是配合醫生的方向讓鏡頭可以放入檢查。做胃鏡的過程當中,配合醫師的指令,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儘量讓口水自然流出,切勿做吞嚥的動作,以免嗆到氣管造成吸入性肺炎。執行內視鏡檢查的同時,如果看到疑似腫瘤的病灶,可以直接做切片化驗,同時切片過後的傷口可能會有小出血,但通常都可以自行止血。另外如果發現疑似胃炎的情況,也能經由內視鏡執行幽門桿菌切片作為後續處置的參考。胃鏡之後要注意什麼?一開始噴的局部麻醉藥在檢查做完之後還會持續一陣子,因此在檢查後一小時禁止喝水或是吃東西以避免嗆咳。如果有做切片,禁食的時間可能還需要再增加。返家之後,若發生嚴重的腹痛、吐血,或是解黑便要儘速向醫師報告或是尋求醫院急診室的協助,這有可能是胃鏡的併發症,像是穿孔、出血不止等少見情況。參考資料:1.Mary E. Klingensmith - The Washington Manual of Surgery 2.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10e p.774 3.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Twentieth Edition p.567、p.568 4.Aaron P. Thrift, Hashem B. El-Serag,Burden of Gastric Cancer,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Volume 18, Issue 3, 2020, Pages 534-542 5.Wong MCS, Huang J, Chan PSF, et al. Global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Gastric Cancer, 1980-2018. JAMA Netw Open. 2021;4(7):e2118457. 6.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18;68:394–424. 7.Kayali, Stefano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transmission routes and recurrence of infection: state of the art.” Acta bio-medica : Atenei Parmensis vol. 89,8-S 72-76. 17 Dec. 2018 8.Ganong’s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26e p.1138 9.Koeppe, A.T., Lubini, M., Bonadeo, N.M. et al. Comfort, safety and quality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after 2 hours fast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MC Gastroenterol 13, 158 (2013).【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盧柏文醫師】胃癌初期症狀類似胃病!談胃鏡檢查】
-
2022-04-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5天都在台北小巨蛋 北市證實:阿妹演唱會工讀生確診
台北市今新增270例本土,北市下午及晚間共計發出27張足跡(下午14張、晚間13張),其中案36075參加阿妹演唱會4月12日場次,坐在演唱會特E區,而案35371則是在10日、12日、13日、15日、16日下午2時至晚間10時都在台北小巨蛋。北市衛生局發言人紀玉秋表示,已經以九宮格方式,匡列案36075座位的前後左右民眾,而案35371則是張惠妹演唱會臨時工作人員,主要負責動線引導,與其他人員沒有太多密切接觸。紀玉秋呼籲,曾造訪與確診者足跡相同場域之民眾,加強自我健康監測,每日定時量測體溫及監測有無疑似症狀,如有發燒、喉嚨痛、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或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症狀,先使用家用快篩採檢,也可至本市7家社區採檢站或醫療機構就醫。【中央社台北18日電】台北市衛生局今晚公布的COVID-19確診者足跡中,案35371幾乎連續5天從下午到晚上都在台北小巨蛋。衛生局表示,個案為張惠妹演唱會工作人員,負責引導動線。北市衛生局公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者足跡,其中案35371在10、12、13、15、16日的足跡只有小巨蛋,從下午2時至晚間10時。衛生局表示,個案為張惠妹演唱會的工作人員,負責引導動線。至於另一名去過演唱會、座位在特E區的個案,衛生局已用九宮格方式匡列前後左右的觀眾進行疫調。
-
2022-04-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再曝13張足跡 阿妹演唱會、南港國小都有確診足跡
國內本土疫情升溫,台北市今新增270例本土,北市衛生局下午發出14張足跡後,晚間再曝光13張足跡,公布案32485、32818、34702、34730、34790、35351、35371、35387、35747、35748、36075、36076、36077於北市公共場域足跡。衛生局說明,上述13例確診者在可傳染期間涉及的場域包含金佔酒吧、雅香石頭火鍋西門店、Pan House Wine&Bistro葡萄酒餐酒館、胡同燒肉1號店、麥當勞台北公館店、南港國小體育館、台北小巨蛋(會場及演唱會特E區)、鼎王、永利麻將棋牌。案32485曾在4月9日去麥當勞台北公館店、COCO壹番屋台北西門漢中店,4月10日去泰國小館SaraThai餐廳,4月11日香港茶水攤南京店。案32818在4月13日去Pan House Wine&Bistro 葡萄酒餐酒館、勤謙居酒屋、Ganymede(酒吧);案34702於4月14日去虹翠美甲店;案34730在4月12日曾去胡同燒肉夜食1號店用餐。案34790於4月12日及14日曾去麵屋千雲、摩斯漢堡林森店,4月13日去INPARADISE饗饗用餐;案35351於4月12日去南港國小體育館、4月16日去胃太小私房菜。案35371曾在4月10日、12日、13日、15日、16日共5天,下午2時至晚間10時待在台北小巨蛋。案35387於4月16日曾去鼎王麻辣火鍋台北西門町成都店;案35747於4月13日曾去麵食士林用餐。案35748於4月12日、14日曾在永利麻將棋牌,4月13日曾去喜多鍋活體海鮮鍋物用餐。案36075於4月12日去Texas RoadHouse德州鮮切牛排民生店用餐、台北小巨蛋演唱會特E區。案36076於4月16日曾去點點板烤吐司、出一張嘴日式燒肉南京店;案36077曾在4月13至15日去金佔酒吧、4月16日去雅香石頭火鍋西門總店用餐。
-
2022-04-11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LED善終關懷 照亮癌友尋找活下去的勇氣
COVID-19疫情持續2年,對癌友的心理壓力有增無減。亞太心理腫瘤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指出,很多人認為安寧療法或是病人自主權利法是很不得已的決定,但實際上,這是癌症治療的一環,是保有癌友生活品質的方式,有些患者經過諮商後會重新思考活下去的動力。方俊凱「2022癌症高峰論壇」中指出,癌症治療的目的除了拉長患者的生命之際,存活率倍增的同時,也得考慮餘命的價值,尤其心理支持系統的發揮,如何讓患者在抗癌過程維持工作,減少失志症候群及預防殘障化的可能,而在COVID-19疫情期間這些問題更被突顯。這兩年所有人生活都被COVID-19疫情打亂,方俊凱發現,癌症病人在疫情期間壓力更大,對於病情想法也有改變,一名44歲女性在疫情爆發後發現罹患咽喉癌第四期,就醫過程也是波折不斷,經過第一次化療後因副作用太嚴重而放棄治療,醫師告知若不治療只剩3個月,但患者經過這半年的安寧療護,開始有了活下去的念頭,「覺得暨然活過了3個月,那麼應該可以活更長」,因此想要繼續接受治療。另外兩名患者也是在疫情期間發現癌症。一名75歲男性肺癌第三期患者甚至想要自我了結,方俊凱表示,這名肺癌患者是長期治療失眠的個案,後來發現他自殺兩次送到急診,詢問之下才知道疫情期間得到癌症,因為不想拖累家人而自殺,在諮商過程中醫療團隊提出是否可與家人一起討論預立醫囑,在這段期間病人及家屬得到緩衝時間後,患者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決定堅強活下去。另一名37歲女性癌友則在體檢過程中又發現第二個癌症,人生出現重大打擊讓自己非常失志,後來病人自覺這樣下去不行而就醫,也是經過心理諮商後恢復自信。方俊凱認為,癌症末期臨終的定義是半年,但臨床上很多病人是活超過一年,台灣臨終治療品質全球名列第三名,或許有些人避談「善終」議題,但實際上,癌友談論善終是希望離終點愈遠愈好。因此善終關懷的三大重點是確認自我認同繼續生活(Living in daying,L)、生病經驗的正向回應及如何享受自己人生(Experiencing the Existential self,E)、最後是對病情完整的認知,以理性的態度接受病情面對死亡(Dying in Living,D),這就是LED的善終觀點,它也是治療癌症的一環,並非是悲傷的事。
-
2022-04-10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高峰論壇/病友最關心:癌症新藥、帳單及給付
癌症多年位居十大死因首位,關心國人防癌與癌症治療,聯合報舉辦的「二○二二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昨天登場。國衛院長梁賡義在會中指出,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資源整合才是癌症防治的勝利之道;監察院前院長王建煊以癌友身分分享,喜樂的心是抗癌良藥。今年是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第四年舉辦癌症高峰論壇,共同舉辦單位包括國衛院、健保署、國健署、元氣網、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團與癌症病友團體。聯合報社長游美月指出,會前網路民調發現,民眾最關心的是癌症新藥、癌症帳單、健保給付。健保署長李伯璋以自身經驗強調對疾病無畏的認同。他表示,近年健保總額成長率約四點四%,但癌症用藥成長率逾十%,去年癌藥支出達四○三億元。「對病人有用的,會設法給予經費支持,把一年八千多億元預算花在刀口上」。游美月指出,國衛院全力支持,成就聯合報舉辦全台規模最大癌症論壇。王建煊表示不把自己當病人,致力無子西瓜基金會照顧老人的任務,以喜樂的心態面對癌症。昨與會講者還有林口長庚副院長賴瓊慧、中國附醫內科部副主任夏德椿、台大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副主任王銘崇、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光裕、馬偕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明志、花蓮慈濟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台大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文宏、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內科部副部長謝佳訓。今天論壇第二天議程由國健署長吳昭軍帶領民眾如何防癌及早期發現癌症,歡迎上午十時收看,直播連結:https://fb.me/e/35PwMqcfO
-
2022-04-07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用藥三年後先停藥還是繼續用藥?B肝治療指引 研究及臨床權威世紀大辯論
三月底,南台灣進行一場B肝治療指引世紀大辯論,攸關100多萬名B肝患者治療權益,攤開雙方陣仗,可說是台大幫、長庚幫之爭,各有院士級權威參與論戰。反方(長庚)希望維持現行用藥三年後,先行停藥作法,正方(台大)則認為應讓醫師、病患有所選擇,可繼續用藥,不需強制停藥,並擴大健保給付對象。 這場醫界罕見的學術辯論係由台灣消化系醫學會舉辦,在聯合學術演講年會上邀請國內肝炎研究及臨床權威專家,正反雙方陳述意見,並提出質疑。結論報告將呈交前副總統陳建仁,再由健保署召集專家會議,決定最終版治療指引。為了這場超級辯論,雙方精銳盡出。B肝治療指引世紀大辯論引言人:高醫肝膽內科教授余明隆正方代表:台大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義大副教授暨肝病中心主任許耀峻、還有中研院士陳培哲 反方代表:高雄長庚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建宏、林口長庚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鄭文睿、中研院士廖運範總結:林口長庚副院長簡榮南 余明隆在開場時表示,希望這是一場君子之爭,能有禮貌、有風度的情況下,抒發意見。他開玩笑地說,「希望會議室裡的冷氣再強一點,專家們火氣不要太大,以免擦槍走火。」 正方第一棒蘇東弘表示,WHO訂定2030年全球清除肝炎3大目標,為肝炎新感染病人數減少90%、肝炎病人80%獲得治療、肝炎致死人數減少65%,台灣如想超越世衛組織,就必須讓B肝患者提早接受治療。 用藥治療前是否需有3個月肝功能觀察期? 蘇東弘說,現行治療係以病毒量為參考依據,且需先觀察3個月,符合資格,才能給付用藥。依據台大、北榮等相關研究,如為E抗原陰性,血清病毒量超過2000 IU/mL國際單位,若肝指數異常,特別是肝臟已顯著纖維化(F2以上)或家族肝癌病史,就應給予治療,無須再有3個月肝功能觀察期。 反方陳建宏則強調,應先觀察患者3個月病毒變化,之後再測表面抗原,再決定是否用藥,應該是比較好的作法。臨床調查發現,持續使用口服藥物四年,約有七成患者測不到病毒,但如果不急著用藥,持續觀察,在三、五、七年之後,分別有20%、35%、53%等機率測不到病毒。 正方(台大幫)則提出質疑,肝炎治療目標為消除病毒?或是延長生命促進生活品質?慢性B型肝炎是慢性疾病需長期治療,應比照糖尿病、高血壓,持續用藥,透過藥物來降低罹癌風險。 對此,陳建宏答辯「這不是很成熟的問題!」,在B肝治療上,不見得必須終身治療,一輩子用藥,而是選擇適當的治療時機,這也能減輕健保財務負擔。 停藥後到底會不會再復發? 正方第二棒許耀峻則採取悲情個案攻勢,認為B肝患者停藥之後,雖有一成多比率「表面抗原消失」(透過自身免疫系統而自然痊癒),但卻需面對眾多不確定感,並以林口長庚醫院的資料說明,患者停藥後會有肝炎復發,不幸死於肝衰竭的風險。 許耀峻認為,服用三年抗病毒藥物後,停藥與否,應該尊重病人與醫師的選擇,也就是「醫病共決」,讓患者清楚停藥之後的可能風險與機會,而不是直接限制治療時間,如此一來,病人如果想繼續用藥,就必須自費。 許耀峻強調,為了安全起見,患者停藥後,必須持續回診,接受抽血檢查,但有些患者因工作所需,無法請假,有人則住在偏遠地區,舟車勞頓,難以定期回診。 表面上看來,停藥後,可以省下健保藥費支出,但如果評估回診抽血檢查費用,以及日後因肝功能指數異常,必須急診、住院的醫療費用,持續用藥或許更有效益。 「在肝炎治療上,不能只考量藥費。」許耀峻說,八成患者在停藥後,因為復發等問題而必須再度用藥,比率相當高。建議將B肝視為慢性三高疾病,讓患者持續用藥,或是提供患者選擇是否繼續用藥的選項。 許耀峻強調,醫師應有責任提醒患者中斷用藥的風險,讓患者養成回診、追蹤的就醫習慣,不能因為病友醫囑不好、用藥順從性較差,就直接讓患者停藥。 給病人用藥喘息的空間 反方第二棒鄭文睿強調,並不是不讓病人繼續接受治療,而是選擇該治療的病人。此外,調查發現,約七成五肝炎患者規律用藥,一週中有兩天忘記用藥的比率偏高,將增加四倍肝癌、肝硬化的風險,不要以為這不可能,每年都會遇到兩三個因為用藥順從性差、經常忘記吃藥,而引發肝癌的患者。 鄭文睿建議,應給病人用藥喘息的空間,臨床上觀察到許多人得知一吃藥,就必須吃一輩子,即影響治療意願,「醫師不能把問題丟給病人端」,用藥時間愈長,病人服藥遵從性愈低,有人根本不回診拿藥。 以林口長庚為例,如果沒有個管師以電話催促回診,一年後,百分之六患者不再回診拿藥,到了五年,就有一成患者不回診。之所害怕回診,就是不知道自己吃藥還要吃多久。 研究證實,患者停藥之後五年肝硬化比率,與持續用藥這一組的比率差不多,連罹患肝癌的比率也差不多。因此,病患停藥是有好處的,給自身免疫系統發揮的空間,當然停藥後的追蹤,就顯得非常重要」,務必讓病友回診,接受監測。 鄭文睿表示,不少病友在停藥後,透過免疫系統清除B肝病毒,等於自行痊癒,直呼「這太棒了」,而病患高興,醫師高興,這個時候只有藥廠不高興。 鄭文睿說,停藥後自行痊癒不是不可能,且罹患肝癌的風險也沒有增加。至於如何讓病患在停藥後感到安心,答案很簡單,「讓病人隨時可以找到我(醫師)。」 對此,正方蘇東弘則有所質疑,要求反方提出「停藥準則」,如何向患者保證「停藥後不會復發?」,門診觀察發現,不少病友一停藥後,肝功能指數飆升,一下超過2000 U/L(國際單位)。 再者,停藥後,最理想狀態為每周或每兩週回診一次,接受抽血檢查,但這對大部分病友來說,相當不便。相較之下,持續用藥,每三個月回診一次,對病友更方便,順從性會更好。況且許多肝炎患者合併慢性疾病,就只是在服用高血壓、降血脂等藥物時,增加一顆抗病毒藥物。 停藥後免疫系統是否可清除病毒? 對於正方所提出論述,鄭文睿表示,許多慢性病患者常自行停藥,用藥順從度不高。再者,B肝患者停藥後,肝臟持續處於發炎狀態,免疫系統發揮作用,有機會自行痊癒,清除病毒。 正方第三棒陳培哲上台後的第一句話為「真理愈辯愈明」,反方所說的「停藥後,免疫系統可清除病毒」證據力稍顯薄弱,比率不到一成,真理就是「有病毒就應該治療、不應停藥」,有必要更改現行治療準則。 陳培哲說,截至目前為止,在肝炎治療指引上,仍無全球皆認可的準則,但建議衛福部對於非肝硬化的肝炎患者,在給付上能夠有彈性,逐步放寬給付範圍。 例如,讓病人與醫師之間做到「醫病共享」,提供更多選擇,而不是時間一到,就只能暫停給付。此外,如果患者停藥兩次後,再度復發,就持續給藥,避免又一次復發。 陳培哲說,希望雙方可以達到共識,不要再舉辦類似辯論,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為患者著想,可以有風度、氣度,以及和和氣氣地解決B肝治療困境。 台灣肝炎權威大老廖運範則擔任反方結辯,他表示,這是安排有些奇怪,「應該我是正方才對」,辯論過程中,雖有瑕疵,但大體上沒有問題。 廖運範說,自然病程為治療策略的基礎,不少B肝患者過了50歲,體內病毒就消失不見,相信這是每個病人最希望看到的結果,而正方(許耀峻)所提出的例子屬於極端個案,長庚幾乎看不到這類案例,「長庚作得到,相信其他醫院醫師也可以做得到。」 廖運範指出,停藥之後,兩週回診一次,如果數值變壞,就應該趕快治療,醫師不要怕麻煩,認為持續用藥,就可以解決很多事情,「正方不可以剝奪病人自然痊癒的機會」。 廖運範表示,正方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許多很不錯的期刊中,但這些期刊也有可能刊登不對的研究報告。另外,正方辯論時,引述了許多專家學者,但其中不少人是他根本沒聽過的專家,換句話說,「我沒有看過他們的論文」。 廖運範認為,台灣在2000年擬定B肝治療指引,當時可說是獨步全球,到了2016年,歐美各國逐漸向台灣看齊,從持續用藥,變成主動推薦「適時停藥」,現在正方卻希望持續用藥、不可中斷,這不就是「歐美跟進,台灣反退」。 廖運範說,台大、義大、北榮等最新相關研究都證實,停藥後自然痊癒的比率高於持續用藥,基層診所醫師應該負起病友停藥後的監測責任,讓病友安心。 相較之下,正方希望持續用藥,如此一來,醫師只需三個月開一次藥物,病人很方便,醫師也很方便,但非必要的治療,卻可能剝奪病友自然痊癒的機會。 總結:別因個案影響整體,客觀看待科學實證 簡榮南做總結時表示,醫師不是神,如果在自己病人過世,當然會很痛心,在感情上過意不去,而過不了這個坎,但應該更客觀地科學實證資料,「數字就是數字、證據就是證據」,不能只因一兩個案,就覺得停藥很可怕。 簡榮南說,「不能看到病毒就殺,應該等待免疫啟動,看看結果再說。」,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持續治療,就會造成「上車容易、下車難」困境。 簡榮南表示,這一兩天就會這次辯論報告,向陳建仁報告,最近健保署將召開專家會議,做出最後決議,看看是維持現況,還是更改指引。
-
2022-04-07 養生.保健食品瘋
B群真的能消除疲勞嗎?哪些人特別需要服用B群?
小張最近幾天覺得非常疲倦,上班一點都提不起勁來,同事好意遞給他一顆維他 命B群,並告訴小張:「吞一顆維他命B群可以消除疲勞。」小張看著手中的維他命B群,心裏想著:「維他命B群真的可以消除疲勞嗎?」B群複方好,還是單品好?B群中各種維他命如果各自分開服用可以嗎?營養師林孟瑜指出,若本身沒有特殊疾病或是特殊飲食的族群,不建議分開服用,生化代謝是個複雜的過程,維他命B群一起服用,具有相輔相成的效果;而在維他命B群中,維他命B12最多被單獨製成一定劑量的藥品,其次是維他命B6,至於維他命B1 及維他命B2則很少被單獨使用。不過,若是單品的維他命B,則必須依醫師指示服用。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石光中表示,一般來說,單品維他命B的劑量會比較高,若長期過量補充,仍會對肝、腎造成負擔,屆時會出現全身乏力、嗜睡及體力不濟的情形,嚴重時,甚至會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不過,這在臨床上非常少見。(推薦閱讀:一張表看出你缺乏哪種維生素! 9身體警訊你中了幾項?)石光中指出,對有疾病的人來說,缺什麼就服用什麼是最有效的,但對一般人來說,均勻攝取還是不變的原則。事實上,維他命B群主要透過食物的攝取,包括瘦肉、海鮮、蔬菜、水果及全穀類等,尤其是瘦肉類,含有維他命B群最多,平時只要飲食均衡,就可以攝取足夠的維他命B 群。B群 確實可解疲勞現在維他命B群也有單顆錠劑,當感到疲倦時,吞一顆維他命B群是可以的。因為人體在疲倦時,免疫及血液循環會變差,且由於胺基酸的代謝不良,神經可能發生腫脹,就像是人體在運動後,會流失一些微量元素,此時維他命B群就扮演著補充者的角色,可以提供身體一些適 時的補充。此外,維他命B群為水溶性,服用後,大約4-6小時即會自動排泄掉,尿液也會因此特別的黃,不像其他的脂溶性維他命A、D、E、K,維他命B群較不會在體內累積。(推薦閱讀:尿液出現「這3色」危險了! 專家揭「尿液顏色」代表健康狀況:尿透明別再喝水)哪些人特別需要維他命B群?1、孕婦:要特別補充葉酸。2、吃素者:要補充維他命B12。3、糖尿病患合併神經病變:維他命B群中以維他命B12最具有治療的功效,其可以促進神經滋養及血液循環,有助於手麻、腳麻及血液循環的改善,經常用於糖尿病患合併神經病變的治療。(推薦閱讀:天天喝自打果汁…竟變胖還罹糖尿病! 營養師曝「1關鍵」害的:跟甜度無關)4、大血球性貧血:大血球性貧血常因缺乏維他命B12或葉酸所致,進而影響造血功能。(推薦閱讀:掉髮、疲倦、舌頭痛...小心身體缺鐵8大徵兆! 營養師告訴你「補鐵該吃什麼」)5、想解酒:維他命B1可以促進胺基酸的代謝, 喝酒的人常會把維他命B1當成解酒劑,有助於意識的恢復。6、肝病患者:肝功能不好及肝硬化的病人,胺基酸的代謝會變差,此時若補充維他命B1,可改善胺基酸的代謝。7、神經發炎:維他命B6可以抑制神經發炎,有些人會因為骨鬆引起神經疼痛或是不明原因的神經疼痛,可以補充維他命B6達到減輕神經疼痛的效果。8、眼睛不好:維他命B2則對眼睛的感光細胞有影響作用,可以改善視力。9、口乾、口腔發炎:維他命B2對於口乾及口腔發炎的治療也很有效。(推薦閱讀:一直覺得口渴?水愈喝愈渴? 一篇看懂「哪些疾病」在搞鬼)餐後服用 效果最好維他命B群的服用並沒有太大的禁忌,林孟瑜表示,維他命B群隨時補充都可以,但餐後服用比較好,因為維他命B群本來就可以幫助營養素的代謝,也有助於吸收,不過,有些體質敏感的人,若太晚服用,晚上精神會很好,反而睡不著覺。需要提醒的是,若服用高油、高脂的食物後,最好多補充維他命B群,因為高油及高脂的食物,在代謝過程耗費較多的維他命B。另外,特別喜歡甜食的人,由於甜食多為碳水化合物,在代謝的過程中,需要較多的維他命B1輔助,因此,若有此類飲食喜好者,需留意B群是否攝取足夠。延伸閱讀: ·壓力大小心是維生素B群害的! 「NG飲食吃法」恐狂耗體內B群 ·累了就吃B群? 還不夠!切記4補充要點才能起作用
-
2022-04-03 養生.聰明飲食
改吃糙米飯為何血糖控制還是不佳?一圖看懂澱粉類食物如何代換
現代人講究養生,不少人常常為了該吃麵好?還是吃飯好?糾結不已。衛福部金門醫院營養科主任李嘉根表示,其實吃飯或吃麵都一樣好,最重要是吃進去的量及是否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不可只吃某一種食物或某一種食物不吃。吃起來粉粉的、有飽足感的澱粉類,都歸屬全穀雜糧類。依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每日飲食指南」、「食物代換表」,飯跟麵在「每日飲指南」歸類為「全穀雜糧類」,李嘉根說,一般正常成年人每日可吃1.5~4碗,依每人身高、體重、活動量等有所不同。要注意的是每日總攝取量,而不只是每餐的進食量。李嘉根說,全穀雜糧類以前稱為主食類或五穀根莖類,但這樣說民眾多半不易理解。在營養衛教時,通常會說「凡是吃起來粉粉的,且吃完有飽足感的」都是,簡單來說就是「澱粉類」。每份全穀雜糧類可提供蛋白質2公克、醣類15公克、熱量70大卡,主要功能是提供熱量而非蛋白質,做為熱量來源。所以,一般人聽到需控制體重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減少吃澱粉類、甚至不吃。「飯吃很少了,怎還瘦不下來?」多是搞不清份量與食物代換原則。李嘉根說,在營養衛教時,常聽到民眾發問:「我飯吃得很少、已經改吃糙米飯了,為什麼血糖還是控制不好?」;「我飯吃得很少,且每天運動,為什麼還是瘦不下來?」。仔細詢問飲食內容後,發現有不少NG行為,例如:1.一天只吃一碗飯,但用的是吃牛肉麵的碗。2.沒有吃白米飯,但是每餐吃超過一碗的糙米飯或是兩碗粥。3.早餐土司夾蛋或饅頭1大顆。所謂「碗」的大小,會因每個人使用習慣而不同,在食物代換表中的「碗」,簡單來說就是常見吃飯用的小碗,而不是吃牛肉麵的大碗公。到底每餐吃多少澱粉才恰當?李嘉根說,以一般成年人正常的活動量、工作量,且體重沒有特別高、也沒有特殊疾病的情況下,每人每餐約可吃7分滿到1碗飯,或是粥、麵等1.5~2碗。完全不吃澱粉,脂肪無法完全代謝,當心酮酸中毒。也有人問,可不可以完全不吃「澱粉類」?答案是不可以。李嘉根說,因為身體在脂肪代謝過程中,必需要有醣類,如果缺乏醣類,脂肪無法完全代謝而產生酮體,過多酮體會造成「酮酸中毒」,常見於糖尿病患在血糖控制不佳下,因人體無法使用體內葡萄糖,進而代謝體內脂肪做為身體的能量來源,也會發生在刻意不吃澱粉的不當減重情況下。全穀雜糧類食物口感不佳,可用漸進方式添加食用。因此,營養師最推薦吃全麥、雜糧、全穀類。全麥、全穀為整顆穀物經過加工精磨成細粉,而完整穀物包含:麩皮、胚芽、胚乳,所以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E、鉀、鎂、鐵、鋅、纖維等,可以有較多的飽足感。但全穀雜糧類的食物通常口感不佳,部份民眾接受度不高。建議一開始可以用一半的白米加一半的糙米或胚芽米來烹煮,慢慢再減少白米的比例。要提醒的是,如果有血磷控制問題(如腎臟病患者),不適合食用全穀雜糧類,反而建議要吃白米飯。若需控制蛋白質攝取量,就要選擇冬粉、米粉或是特殊的低蛋白米,因為它們的蛋白質含量較少。麵包族的選購建議1. 選擇真正全麥(穀)或雜糧麵包,全穀成分應佔配方總重量51%(含)以上。2. 注意營養標示中的熱量、反式脂肪含量、鈉含量。3. 原料配方越單純越佳,避免吃下過多食品添加物,如防腐劑、乳化劑等。4. 若無食品標示或營養標示時,盡量選擇無內餡、外觀無油油亮亮、無濃郁香氣、咬起來口感較差或有乾澀感的麵包。● 雖然全麥(穀)或雜糧麵包相對健康,但還是要注意進食量,避免攝取過多熱量。諮詢╱金門醫院營養科主任李嘉根
-
2022-04-01 焦點.生活用品毒害
沒拔插頭、沐浴乳、灰塵...看懂6大居家「塑化劑」陷阱!醫師傳授吃5類蔬果排除塑化劑
因《犀利人妻》走紅的36歲藝人朱芯儀日前公開自己去年罹患乳癌,事實上台灣的乳癌患者也出現年輕化趨勢,而女性容易忽略卻關鍵的致癌因子之一就是環境荷爾蒙,特別是我們每天幾乎都會接觸到的「塑化劑」。塑化劑是最常見於生活中的環境荷爾蒙,種類多達上百種,因為能讓材料柔軟、液化,改變物品原來的特性,不只是塑膠製品才會添加,從塑膠製品(塑膠容器、寶特瓶、塑膠袋、塑膠吸管、保鮮膜、塑膠手套等)、定香劑(存在於有香味的化妝品、保養品或衛浴用品中)到藥品的膜衣、膠囊等都含有塑化劑。家中的壁紙、地磚、家具裝飾材料、油漆和清潔品,以及小朋友經常接觸的巧拼、塑膠地墊、塑膠玩具都可能是塑化劑暴露來源。像是前陣子風靡兒童、國小學生幾乎人手一個的「滅鼠板」益智玩具,就要當心塑化劑疑慮。塑化劑對健康的影響:罹癌風險、不孕,還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塑化劑有類似女性荷爾蒙的作用,長期大量暴露對健康的危害包括:1. 可能增加乳癌、子宮內膜癌等風險2. 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平滑肌瘤、第2型糖尿病與妊娠高血壓風險增加3. 男性精子稀少、活動力弱,容易不孕4. 女童性早熟及乳房提早發育5. 孩童容易產生氣喘、過敏性疾病6. 可能影響孕婦甲狀腺功能(甲狀腺激素濃度降低);研究也發現孕婦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越高,若生產男嬰,其生殖器官先天性異常風險越高7. 嬰兒腦部發育可能受到影響(嚴重可能會智能低下)8. 有些臨床症狀包括偏頭痛、嘔吐、暈眩等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臨床教授兼主任蘇大成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塑化劑還與頸動脈早期動脈硬化(頸動脈內中層厚度)明顯呈現正相關劑量效應:塑化劑暴露會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失常,增加壞膽固醇滲入的風險,長期影響之下形成脂肪斑塊,若斑塊破損阻塞就會造成心臟病。塑化劑對內皮細胞的破壞,是動脈硬化的關鍵起始點。雖然塑化劑進到人體後約兩到三天可被代謝,但在居家生活、環境和空氣等仍有機會接觸到塑化劑,當環境毒物的微量持續暴露,仍會造成身體全身性的影響。隨手拔插頭、避免用巧拼⋯⋯醫師教你避免塑化劑毒害雖然專家也強調並不是所有的塑膠都含有塑化劑,但接觸來源在日常環境中幾乎處處可見,所以更需要有意識的注意相關成份如何入侵我們的生活。統整各方專家與醫師建議,要避免塑化劑毒害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勤洗手:高雄醫學大學的實驗發現,用肥皂搭配正確洗手6步驟能有效移除塑化劑達95%,遠高於只用清水洗手的9%,並建議選用無香精、成分簡單的肥皂和洗手乳。尤其是小朋友摸過塑膠玩具後,一定要洗手後再吃東西。• 多喝水:多喝水及透過運動排汗可加速身體代謝體內的塑化劑毒素。• 多吃各色蔬果:蔬果中含有各式各樣的植化素,例如茄紅素(番茄、西瓜)、胡蘿蔔素(木瓜、南瓜、番薯)、花青素(葡萄、李子)、葉綠素及葉黃素(深綠色蔬果)等,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功能,可減輕塑化劑的毒害。而脂溶性的維生素像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E,更能幫助代謝脂溶性的塑化劑。中山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欣湄指出,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如高麗菜、花椰菜、小白菜、白蘿蔔等含有「吲哚」,對塑化劑排除有些幫助。• 少吃高油脂食物及內臟: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大多以脂溶性型態存在,因此少吃高油脂食物及內臟可減少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累積體內的風險。• 凡是塑膠製品都避免高溫加熱:因塑化劑遇含油、酸性物質的熱食容易溶進食物,不論是哪一種材質的保鮮膜,微波時建議一定要把保鮮膜拿掉。另外,現在許多人都會買超商微波即食加熱食品,食藥署建議若所需加熱時間較長,可以採用中溫、多次加熱的方式微波;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則建議,不管是使用PVC或PE等類型的塑膠包材,還是要把外包裝拿掉再放進微波爐加熱較安全。• 冷凍食材的塑膠袋包材選擇:分裝肉品或含油食品冷凍保鮮時,應避免使用PVC材質。因PP材質在低溫下容易有脆裂的可能,PE材質中首選HDPE材質較耐低溫;冷藏也最好避免塑膠製品直接接觸食材,以免油脂促進塑化劑的溶出。• 慎選塑膠製品:如美耐皿餐具、兒童的塑膠玩具、文具、塑膠地墊、巧拼、桌墊等等大都含有塑化劑,長期接觸恐有健康疑慮。• 慎選保養品、化妝品和香氛用品:每天洗澡用到的沐浴乳、洗髮精等都可能添加含有塑化劑的「定香劑」,所以應多使用天然的手工肥皂或比較不香的清潔用品和保養品;除了不要在密閉空間長期使用香氛和精油等產品,浴室也要避免擺放空氣芳香或除臭劑。• 不用的家電要拔掉插頭:電線無論是在待機狀態或使用中,都會因溫度上升而加速釋放塑化劑。• 定期清除灰塵:分佈在室內環境中的鄰苯二甲酸酯塑化劑最後可能被吸附或沉積在灰塵中,而可能被吸入或留存在地板上。資料來源:《食品不安全的年代如何自保?顏宗海醫師教你怎麼吃最安心!》《環境荷爾蒙:認識偷走健康.破壞生態的元兇》延伸閱讀: 「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要再見!」兒子被逼到跳樓,留給父母的最後一句話
-
2022-04-01 養生.聰明飲食
清明應景吃潤餅!專家點名「2種潤餅皮」別買,小心摻入有害添加物
清明節吃潤餅是國人特有的文化,若民眾擔心市售餅皮含有對健康有害的添加物,建議民眾在外購買時,應避免選擇偏白或彈性過Q的潤餅皮,並把握「選蔬果、選少油、選堅果」三大原則,在家自己動手包潤餅,才能在享受美食之餘,也能一手掌握健康。潤餅內餡這樣加 滿足口腹之慾兼健康一、 選蔬果,增加纖維攝取量蔬菜與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腸道益菌生長、降低血膽固醇。建議潤餅內餡盡量選用當季新鮮、顏色豐富及富含纖維的蔬菜當潤餅內餡,例如高麗菜、胡蘿蔔絲、韭菜、香菇絲、苜蓿芽、豆芽菜等。另外,搭配季節性的新鮮水果(如椪柑、小番茄、蓮霧、香蕉、芭樂、蘋果等),不僅口味清爽,也可增加飽足感。(推薦閱讀:大吃大喝便祕、消化不良怎麼辦? 營養師認證「促腸胃蠕動食物」解油膩、助順暢)二、 選少油,替換主食吃適量潤餅內餡少用飽和脂肪含量高的五花肉、炸蛋酥等,可改用川燙雞肉絲、瘦豬肉絲、豆干絲及蒸蛋皮等取代,若想添加含油脂的油麵,則建議以川燙方式減少油量。另外,兩張潤餅皮相當於1/4碗飯的熱量(1張潤餅皮15g,約35大卡),若吃了1份以兩張皮包半碗油麵的潤餅,則記得當天飯量減少半碗,避免熱量攝取過多。(推薦閱讀:白飯熱量高?糙米、紫米助減肥? 營養師公布「5種米真實熱量」:答案超吃驚) 三、 選堅果,每日1份剛剛好堅果種子類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纖維質、鎂等營養素,可降低壞膽固醇(LDL-C),亦有抗氧化、促進腸胃蠕動、保護心臟等功能,我國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取1份堅果種子類(約等於1湯匙花生粉),所以建議加一匙花生粉就好,千萬別過量。(推薦閱讀:堅果吃太多就是在囤油! 一天超過「這量」傷心、傷血管...還會愈來愈胖) 花生粉混合糖粉 食用過量恐致肥胖、情緒不穩另外,市售潤餅添加的花生粉通常混合糖粉,但攝取過量的糖不僅會造成肥胖、代謝異常與齲齒,還會刺激胰島素快速分泌,造成血糖與情緒不穩,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製作潤餅時,不加糖粉或用新鮮水果的甜味取代。延伸閱讀: ·北部潤餅VS南部春捲,你是哪一派? 營養師揭「爆卡地雷」:加它超肥 ·愛吃鹹酥雞、鍋貼...恐胖手臂、虎背熊腰! 一張圖揭「吃什麼胖哪裡」 
-
2022-03-31 養生.聰明飲食
降血壓、壯陽、抗發炎 營養師教你韭菜怎麼吃最好
春天是韭菜盛產季節,自古韭菜有「起陽草」之稱,是中式料理常用的辛香料,可以入菜。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表示,韭菜的營養價值高,屬於高鋅、高鉀、低鈉蔬菜,可促進血液通透、血液循環,因此有心血管疾病者、高血壓的人,很適合吃韭菜,不僅能夠降三高,更可以壯陽。韭菜更富含維生素A、β胡蘿蔔及維生素E,抗氧化力高,劉怡里指出,春寒料峭,天氣忽冷忽熱,容易感冒生病,又有新冠病毒威脅,建議可以多吃當令的韭菜,具有預防病毒、抑制鼻子發炎、提升免疫力等功效。尤其維生素A及E是細胞黏膜表層需要抗氧化功能的重要營養素,可以讓細胞膜結構健全,就不易罹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或皮膚疾病。韭菜有獨特的辛香味及嗆辣味,含有大量硫化素,因而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具抑制發炎作用,可以防癌、預防血管阻塞。中醫來看,因韭菜有含硫化素,因此可以強精補陽、幫助血液循環,並有殺菌、活血化瘀的功效。由於韭菜富含維生素A及E,劉怡里建議,宜入菜油炒烹調,習慣吃紅肉的人,很適合搭配吃韭菜,例如韭菜炒肉絲、韭菜水餃、韭菜豬血湯等,如果要吃涼拌韭菜,則可加一點油進去拌勻,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適合食用韭菜料理,能夠輕鬆的抗氧化、抗發炎,提升免疫力、抑制病毒,預防感冒、降血壓又護心。
-
2022-03-27 該看哪科.皮膚
無法靠意志控制的汗水:當你開始滴汗時 代表身體排汗效率不佳
▍人類獨有的排汗約莫半個世紀之後,運動員在酷熱或悶熱的環境中受訓時,也會接受類似威特沃特斯蘭德礦工們的熱調節系統訓練(但強度較低)。他們會在既高溫又(或)潮濕的環境中受訓數天,從事大量且高強度運動,並時刻監控他們的生命體徵,以達到調節訓練的目的。科學研究逐漸優化了這套準則,將磨難降至最小,例如現在運動員受訓時,建議在高溫下進行高強度運動不要超過100分鐘,這比當初那些礦工們經歷的240分鐘少了一半以上。我們現在受惠的許多科學實驗成果,當初都沒有任何道德倫理的監督。許多受試者當初都是因種族、社經地位低、殘疾等各種因素遭受歧視或偏見的人。正如桑德史壯(E. S. Sundstroem)於1927年提出:熱帶環境下的熱生理學基礎都是「從歐洲國家推行殖民政策開始」,其之後的調查便專注於確立「白人在熱帶地區定居的可能性」。對於汗液的部分研究,及醫療科學的其他領域如解剖、傳染病和精神醫學等,都是如此。隨著地球暖化,身體對酷熱環境的溫度調節益發重要。正如汗液研究專家久野寧在1956年所預言:「排汗是人類在炎熱氣候下能感到舒適,並因此能在乾旱地區存活下來的唯一途徑。」就算沒有氣候變遷使得地球上部分區域不再適合居住,在某個時間點,我們還是必須學習以研究的眼光來看待並理解汗水,而且我們未來流的汗可能會比現在更多。儘管感激汗水能替我們調節體溫,但有時這個閘門恰好在我們最不希望它打開時開啟了。排汗讓人覺得挫折,正是因為它無法靠意志來控制。我們可能可以暫時忍住一些不恰當的生理反應,如流淚、打嗝、放屁、小便、大便等,但就是無法控制冒汗。當體內的核心溫度升高,這個信號就會下意識地傳送到腦部的下視丘,該神經中樞會下達命令啟動汗腺分泌以調節體溫,沒有任何意念可以阻止它。汗腺不僅在我們熱的時候會分泌,它們也可能在我們焦慮時變得不受控,在我們並不怎麼覺得熱時恣意地冒汗。這都要感謝腎上腺素(adrenaline)和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這兩種荷爾蒙,它們可以刺激小汗腺及頂漿腺的分泌。當我們的性慾被激發、情緒激動或只是感到壓力時,這兩種荷爾蒙就會進入血液中循環。在我們演化的鼎盛時期,我們最擔心的有可能是掠食者;我相信,頂漿腺所分泌出味道很重的壓力汗水,可能已演變成對其他同伴發出無聲但強力的氣味警報,提醒大家快跑;又或者,這壓力汗水是由調節體溫的小汗腺所分泌,因為我們的身體預見立即衝刺的需要,搶先一步採取降溫措施。即便到今日,人體仍會為了預防過熱而先行排汗。許多精英運動員的身體,即使在沒有熱調節的情況下,排汗排得還是比一般人快且大量;這是因為他們從過去的訓練中,已經習慣要為長時間高強度練習所導致的核心體溫升高預作準備。那些定期去三溫暖的人也是一樣:在高溫環境中待上足夠長的時間,他們的身體只要一感知到熱,就會馬上打開排汗閘門。然而這其中必定會有個漸變光譜:有些人似乎就是比其他人會出汗。這些差異是基因突變嗎?某些人因為DNA的些微變異,便增加對溫度的敏感度,還是汗腺數量增加、或是流速變快?人類出生與成長時的氣候,會影響他們出汗的特徵嗎?正在與美國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傑森.卡米拉爾(Jason Kamilar)共同研究這一問題的安德魯.貝斯特(Andrew Best)指出,這些問題牽涉到先天與後天。他們的研究室測量世界各地人們的汗腺密度,以探討生長環境是否會有所影響──童年時期開始發揮作用的汗腺,到了成年,還有多少仍持續運作?當然,汗腺的功能可以被訓練──在環境適應下變得更加活躍;但每個人的基準點不同。卡米拉爾與貝斯特正在試圖了解造成這些基準點差異的根本原因為何。許多人在寒帶或溫帶地區長大,成年後才搬到熱帶地區,這些人往往會發現,自己明明已經流了一身汗,但長年居住於此的當地人卻沒怎麼出汗。但可以肯定的是,雖然這些當地人在大熱天看起來依舊冷靜自持,特別是全身乾爽,但他們依舊在冒汗。只不過他們出汗的方式很有效率,他們的出汗率完全符合身體需求,分泌出剛剛好的汗液,以實現最佳的蒸散冷卻效益,卻不至形成滴落的汗珠。事實上,當你開始滴汗時,代表你的身體排汗效率不佳:身體的反應過度,且過分代償,以致在過程中損失了寶貴的體液。但話說回來,這時身體可能正在進行浮士德式交易:確保在短時間內有足夠的汗液可以蒸散掉危險的體熱,即使長遠來看,這個舉動恐引發脫水。貝斯特說:「你必須先活過這一刻,才有可能在下一刻存活,到那時,是否脫水已經沒有過熱來得重要了。」※ 本文摘自《汗水的奧祕:有關流汗的奇思妙想與科學探究》。《汗水的奧祕:有關流汗的奇思妙想與科學探究》作者:莎拉.艾佛茲 譯者:楊心怡出版社:天下生活出版日期:2021/12/29
-
2022-03-24 癌症.抗癌新知
過敏體質的人不容易得癌症?教授揭最新研究成果
讀者于先生2022-3-8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我本身是長期過敏患者,意外的發現下面一篇報導『過敏體質的人 不容易得癌症』不知您的看法如何 謝謝」讀者查詢的這篇文章是2014-9-23發表在元氣網,而它裡面有這麼一句話:【余XX又給了過敏人群一句極大的安慰話:「這類人可能不容易得癌症,也是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敏感。」】首先,我想請問您有沒有注意到這句話裡的「可能」?如果有注意到,那就也應該明白「可能不容易得癌症」跟標題裡所說的「不容易得癌症」是不一樣的。「過敏體質的人不容易得癌症」這個說法是起源於一篇1969年發表的論文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Allergy and Cancer(過敏與癌症之間的負相關)。這篇論文文摘的第一段是:「在對一家大型綜合醫院婦科病房的 140 名患者進行的一項調查中,受試者被問及是否患有任何常見的花粉熱類型的過敏症,例如對花、床單灰塵等。結果有20 %的人回答患有這類型過敏症。 對該病房人群的手術和活檢報告確定惡性疾病的發病率為 28%。 這兩組年齡相近的人竟然是互斥的。」「互斥」的意思就是「凡是過敏的人都沒得癌,而凡是得癌的人都不是過敏的人」。如此一干二淨的發現雖然沒有在後續的研究中被重複,但大多數的相關研究倒也同意過敏的人似乎是比較不會得癌,而這就導致一位名叫Erika Jensen-Jarolim的奧地利教授創設了一個叫做AllergoOncology的研究領域。請看她在2008年和2012年發表的兩篇論文:2008年:AllergoOncology: the role of IgE-mediated allergy in cancer(AllergoOncology:IgE 介導的過敏在癌症中的作用)2012年:The nascent field of AllergoOncology(AllergoOncology 的新興領域)AllergoOncology這個字是由Allergy(過敏)及Oncology(腫瘤學)組合成的,所以也許可以翻譯成「過敏腫瘤學」。用AllergoOncology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可以搜到37篇論文。最早的就是上面那篇2008年的論文,而最新的是今年一月發表的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ignificance of Basophils in Patients with Cancer(癌症患者嗜鹼性粒細胞的臨床和轉化意義)。顧名思義,AllergoOncology這個新興領域就是要探討過敏和癌症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希望能利用過敏因子,例如IgE和histamine(組織胺),來治療癌症。但是,過敏是免疫系統的疾病,而免疫系統是非常深奧複雜,再加上癌症也是非常深奧複雜,所以AllergoOncology這個領域的進展實際上是非常有限。事實上,最近發表的幾篇論文更是質疑「過敏與癌症之間是負相關」這個說法。例如下面這三篇論文:2019年:Allergies and Asthma in Relation to Cancer Risk(與癌症風險相關的過敏和哮喘)。引言:「過敏和哮喘是通常以免疫球蛋白 E 介導的的疾病,它們可能通過增加免疫監視來降低癌症風險,但也可能由於持續的免疫刺激而增加風險」。結論:「未觀察到過敏與整體癌症、乳腺癌或攝護腺癌風險有相關性」。2020年:Allergy, asthma, and the risk of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過敏、哮喘和乳腺癌和攝護腺癌的風險:孟德爾隨機研究)。引言:「哮喘、花粉熱和濕疹等過敏性疾病與癌症的關係正在爭論中。 觀察性研究報告了相互矛盾的發現,但此類研究容易受到混淆和反向因果關係的影響」。結論:「我們的研究不支持過敏性疾病對乳腺癌或攝護腺癌風險的因果影響」。2021年:Asthma severity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 to cancer incidence: A cohort study(哮喘嚴重程度是癌症發病率的一個促成因素:一項隊列研究)。引言:「已經提出了哮喘和哮喘嚴重程度與癌症發生之間的假定聯繫,但尚未充分研究」。結論:「這項研究表明,哮喘患者罹患不同類型癌症的風險增加,哮喘嚴重程度和甲狀腺腫是可能增加哮喘患者罹患癌症風險的主要因素」。從這三篇論文就可看出,「過敏體質的人不容易得癌症」這個說法在醫學界仍然是有爭議的。不過,就普羅大眾而言,我想請問,在不確定過敏體質的人是不是真的不容易得癌症的情況下,您會希望自己是過敏體質嗎?原文:過敏體質的人不容易得癌症?
-
2022-03-22 養生.聰明飲食
膚質好壞,關鍵在照顧好「腸皮軸線」!營養師公開 養腸煥膚10大食材
養出健康美麗肌的食材推薦大家都知道想養出健康自然的美麗肌膚,與飲食的關係密不可分, 而吃進什麼樣的食物,更是大大影響著我們的腸道循環。腸皮軸線會影響著身體的各個系統,包含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血液系統,擁有健康的腸道,就能擁有美麗肌膚。以下將介紹有益腸道更有益肌膚的食材,對各食材的營養成分有了基本的認識之後,搭配第4 章的飲食計畫,就能讓我們的美麗肌邁向好循環!為肌膚打底,不可或缺的10大食材養腸煥膚好食材(適合:所有肌膚)1. 全穀雜糧:全穀雜糧富含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和排便,維持消化道健康;同時也富含維生素B群,能幫助調節新陳代謝、維持皮膚的健康,並增強免疫力。尤其華人飲食每餐幾乎都會有米飯,只要調整為全穀雜糧,就能有不錯的成效!2. 蔬菜:蔬菜的膳食纖維含量高,可以調節腸胃道內的菌叢生態,維持消化道機能。此外,膳食纖維可以降低食物滯留於消化道的時間,可幫助膽固醇代謝、減少有害物質的吸收。3. 豆類(毛豆/黃豆):膳食纖維含量高,可以緩解便秘問題、維持腸胃道健康。黃豆在保留植物特性的同時,也有和動物性蛋白同樣高吸收率的蛋白質營養,能被人體有效利用,是建構皮膚組織和細胞的重要來源。4. 水果:水果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消化道蠕動、維持腸道內菌叢的生態平衡外,也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維生素A、E、C等都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降低體內的自由基傷害,維持肌膚膚的完整性。5. 無糖優格/優酪乳:含有乳酸菌,能幫助消化,維持腸道的酸性環境,有益其他益生菌生長。有些添加特殊菌種的優酪乳或優格也能直接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中的好菌比例,維持良好的消化道機能。此外,優酪乳和優格也是優質蛋白質的攝取來源,能協助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提供身體修復、合成膠原蛋白的材料。但過多乳品也可能增加長痘痘風險,所以建議可以每天食用一至兩份即可,也能同時觀察食用優酪乳、優格時肌膚是否有長痘、出油問題。紅潤氣色營養素(適合氣色不佳的人)健康紅血球需要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B6、鐵這四個充足的營養素,擁有健康紅血球,就能氣色紅潤喔!以下食材能補充這些重要的營養素。6. 豬血/鴨血(鐵):豬血、鴨血的含鐵量很高,一碗豬血湯就能滿足每日所需攝取量的一半,亦含有蛋白質,熱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都很低,對於追求體態管理的人來說,是CP值很高、沒有太大負擔的養顏食材。7. 牛肉(鐵):牛肉亦富含鐵質,是製造紅血球的關鍵因子,影響著血球攜帶氧氣的能力,牛肉也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人體的吸收效率高,可提供身體組成肌膚結構所需的蛋白質材料。8. 紅豆(鐵):紅豆是素食者的補鐵好食材,若有補足鐵質,可以改善蒼白的氣色。雖然植物性的鐵質攝取效率沒有動物性來得佳,但還是有補充的效果,若想要讓鐵質吸收效率更好,可以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材一起吃。此外,紅豆也含有葉酸,有助於維持紅血球的正常運作,為肌膚帶來紅潤好氣色。9. 菠菜/紅莧菜(葉酸):葉酸是維持紅血球正常運作的重要營養素,若長期攝取不足的話也會有貧血的狀況發生。日常飲食中,深綠色葉菜類就是很好的葉酸來源,每天三餐至少要吃到一種深綠色蔬菜,特別是孕婦,在養胎過程中葉酸的需求也會增加,要攝取充足才會更健康,肌膚更紅潤哦!10. 魚類、蝦、貝等海鮮食材(維生素B12):維生素B12也是紅血球正常運作的關鍵營養素,多存在於葷食的食材中,是消化吸收不好、長期全素的人特別需要留意補充的營養素。【延伸閱讀:你的腸道竟可能比你老20歲!恐是「滿臉痘痘、皮膚發炎」兇手... 營養師:想改善就吃「這2種菌」幫腸道減齡】書籍介紹書名:吃出逆齡好膚質:專業營養師團隊的156道食譜,21天打造素顏美肌作者:好食課營養師團隊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22/02/24作者簡介/好食課營養師團隊 專業的營養師團隊,即時掌握國際健康飲食潮流,以正確易懂的營養資訊,傳遞健康知識,洞察台灣民眾健康與飲食現況,與大家分享最新、最正確、易懂的食品營養資訊。著有《增肌減脂!運動前後快速料理》《做自己的運動營養師》《3日、5日、7日減醣瘦肚餐》等書。web:www.learneating.com延伸閱讀: 那夜,重症醫師狂奔急診室...看到太太血一直冒出來,一個丈夫鼻酸的請求
-
2022-03-13 養生.聰明飲食
春天養肝應該吃什麼?醫推5大護肝食物助代謝解毒
肝是人體腹腔內最大的器官,具有合成、代謝、解毒三大功能,必須要好好疼惜,才能有彩色人生。過年期間聚餐應酬多,大魚大肉的飲食,攝入了過多的脂肪和熱量,不但讓體重直線上升,也增加了肝臟負擔,導致脂肪肝加劇。春天來時,應該改變飲食與生活作息,好好養護肝臟。春天養肝該吃什麼呢?肝臟在執行合成、代謝、解毒的工作時,需要輔酵素、輔因子的參與,而輔酵素、輔因子是源自於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植物化素,可以經由多吃各式各樣的新鮮蔬果,讓肝臟獲得充足與完整的輔酵素和輔因子,以執行各項任務。以下是醫師推薦的五大護肝食物。蘆筍● 養肝密碼:含有穀胱甘肽、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可以幫助肝臟排毒、抗氧化;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吸附油脂和毒素,減輕肝臟負擔。● 攝取注意:蘆筍鉀離子及普林含量較高,腎功能不佳及痛風患者宜適量攝取。● 選購與儲存:新鮮的蘆筍不會有枯軟的現象,選購時宜採買翠綠堅挺、頂端手折即斷、基部未老化的蘆筍。十字花科蔬菜●養肝密碼:十字花科蔬菜,是一種蔬菜的分類,常見的有:綠花椰菜、白花椰菜、高麗菜、白菜和白蘿蔔等。這類蔬菜含有豐富的類黃酮、類胡蘿蔔素、蘿蔔硫素,有益於肝臟進行代謝和解毒工作。● 攝取注意:每天建議攝取煮熟的十字花科蔬菜約一碗。為避免吃到殘留農藥,食用前不要只是單用水浸泡蔬菜,最好能用大量流動的清水來沖洗。同時,高麗菜等包葉菜類不妨先把外圍的一、兩片葉子去掉,而後一片片拆下沖洗。● 選購與儲存:蔬菜的選擇重在新鮮、無枯黃;採買後置於陰涼處或放在冰箱內冷藏。綠茶● 養肝密碼:茶多酚類有助肝臟的代謝與排毒作用。● 攝取注意:每天攝取300到500毫克的兒茶素,就能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 選購與儲存:選擇茶葉茶片完整,少茶梗、少茶末等。儲存時避免濕氣太重,可密封保存。一般市售瓶裝茶飲,其成分標示有些會寫明兒茶素的含量,有些則無,宜選擇有明確標示兒茶素含量的飲品。大蒜● 養肝密碼:大蒜富含的大蒜素和礦物質硒,能夠幫助肝臟解毒,免於有毒物質的損害。● 攝取注意:一天約攝取1到3片蒜瓣的份量。● 選購與儲存:選擇蒜球硬實、外觀清潔完整、蒜瓣不鬆軟且無病蟲危害的大蒜。儲存時放在陰涼通風處風乾。新鮮的大蒜需放一周,已經過乾燥處理的大蒜可以立刻收起來,或放置一天之後再收起來。(新鮮大蒜水分較多,應該攤平乾燥後再收起來,才能放比較久。)堅果● 養肝密碼:堅果類富含鋅、硒,能促進膽汁分泌,加速肝臟排毒。其中核桃、杏仁富含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助於提高肝細胞的新陳代謝,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減少自由基對肝臟的損害。● 攝取注意:一天攝取約一手掌的量,對堅果過敏者不適合。● 選購與儲存:選購外觀完整、色澤光亮、顆粒飽滿的堅果;存放在陰涼通風處,避免陽光直射。最好短時間食用完畢,沒吃完須放在密封罐或放入冰箱冷藏。諮詢/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肝膽胃腸科醫師許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