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5 名人.林靜芸
搜尋
黴菌
共找到
516
筆 文章
-
-
2024-06-30 名人.李偉文
李偉文/掛上捕夢網 求得一夜好眠
我們學科學的人,基本上是相信數字的,而且也知道通常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偏向保守,因此看到衛福部的資料說台灣有441萬人正在服用安眠藥,也就是五個人就有一個人為失眠所苦,這麼高的數字不免讓人驚恐;尤其還指出台灣有80%的中年人有睡眠障礙,台灣人一年吃掉十億顆的安眠藥……看來獲得一夜好眠似乎是愈來愈珍貴的禮物了。從櫃子找出「捕夢網」,這是很久以前到美國五大湖區旅行時,在禮品店買的。它是以細樹枝編成的小網子,印地安人在入睡前會懸掛在窗前,用來捕捉惡夢。傳說噩夢是由妖魔所引起,而妖魔會被網子上美麗的裝飾吸引,然後被纏繞在網絲上,不會打擾熟睡的人。當清晨太陽升起時,陽光會融化網上的惡夢,流入泥土中。若是枕頭邊沒有捕夢網沒關係,也有研究建議,在床頭櫃擺個盆栽可以幫助睡眠,比如常春藤能去除空氣中的黴菌;而蘆薈是淨化空氣最有效率的植物,能吸收並分解許多空汙成分,如清潔劑和塑膠製品裡的苯,以及各種塗料裡的甲醛。而且植物能增加空氣中濕度,讓呼吸道有問題的人睡得更安穩。雖然從小就聽聞的都市傳說告訴我們,睡不著就數羊,但研究證實,不僅沒用反而會讓人入睡時間平均慢10分鐘。睡前想什麼可以幫助入睡?研究證實,想些可以讓我們平靜、放輕鬆或愉快的畫面,比如大自然的風景或度假的場景,用這些美好的想像來取代腦海中那些令我們煩憂的負面念頭。身體內部的核心體溫降低,可以讓我們快速入眠且有較深且高品質的睡眠。所以睡前一到二小時沖個熱水澡(不能泡太久)或泡泡腳都有效,因為體表短暫的升溫會促進四肢的血液循環,幫助身體散熱而降低核心體溫(泡太久的澡,若是整個身體都熱起來,包括核心體溫也跟著升高,反而適得其反)。同樣的,讓體表溫暖暫時騙過身體多排熱來降低核心體溫的方法,在世界最著名的科學期刊《自然》就刊登過一篇文章指出,將雙腳弄暖,保證可以讓難以入睡的人更容易入眠,因為雙腳雙手及頸部的皮膚,是身體增加動脈血流來調整體溫最有效率的部分。至於房間的溫度大約在24度左右最理想,太熱會影響睡眠品質。也因為運動會增加核心體溫與基礎代謝率,因此睡前二個小時就不要再做劇烈運動,但是臨睡前可以做些和緩的伸展運動,或者靜坐深呼吸,讓身心都慢慢平靜下來。睡前兩小時也最好不要再吃東西,以免胃酸分泌而且增加腸胃負擔,甚至半夜引起胃食道逆流就糟了。也有人習慣睡前喝酒,認為比較容易入睡,雖說喝酒可以令人快速入睡,但卻會睡得不安穩,睡眠品質會變得比較差,因此睡前也盡量不要喝酒。睡覺時開燈或電視,會導致肥胖的危險。有研究追蹤4萬多位30歲到70歲的女性長達5年,睡覺時會開燈的人,體重平均增加5公斤以上。研究人員推測,非自然光會干擾身體的晝夜節律時鐘,影響了身體的荷爾蒙平衡。幾乎所有研究都證實,如果不想罹患或加重各種健康問題,我們每個晚上需要七到八小時高品質的睡眠,而且致死率最高的十多種疾病中,有過半數是與睡眠不足直接相關。所以一定要創造出好的環境條件,讓自己能夠睡個好覺。
-
2024-06-29 焦點.健康知識+
小被被可以不洗嗎?會過敏怎麼辦?心理師、醫師:別硬洗,要洗有6方法
許多孩子會有個獨特的小被被或布偶,常見不給洗也不給碰,不少父母也都會有「小被被不能洗」的觀念。實際上,直接拿去洗確實可能造成小朋友的陰影,甚至影響未來發展,因為小被被和布偶其實往往比我們所想的更加意義深厚。 但是,台灣環境濕熱,容易孳生塵螨等過敏原,長期下來影響也不容小覷,小被被或布偶不洗更是如此。究竟洗不洗?要怎麼洗?來看專家們怎麼說! 孩子為何依賴小被被、布偶?心理師:安全感、需求未滿足。 小被被的意義開始出現:心煦心理治療所蔡岳融心理治療師表示,人的佔有慾、自我概念其實自小就會呈現,某些特定物品是屬於自己的,不容許汙染、侵犯,於孩子大多是小被被或布偶等物。另外,這對孩子也是個「過渡性客體」,媽咪不在時暫時由其他特定物品照顧自己,這可說是孩童無法分割的一部份。 孩子依賴小被被,就像大人依賴手機:蔡岳融心理師說明,孩子這般依賴通常在2-3歲後就會開始漸漸脫離,轉移至其他事物。若未脫離,可能和安全感、某種內心需求尚未被滿足有關。就像成人常見時時滑著手機,往往出自於某種心理壓力。特別是壓力累積大到讓人難以形容、或是重大事件。 孩子能有什麼壓力?答案多的是。可能有些人會問:小朋友是能有什麼壓力?這想法或許就是形成小朋友壓力的根源之一,關鍵在不被理解、沒在聽孩子的需求。其他也包括像是長期期待落空、不被照顧、父母情緒不穩定等。若是發現孩子會偷偷和布偶說話,這很有可能是小朋友已經形成不信任了。 強制拿走小被被如同侵略!?心理師:也得思考強制原因。 小被被如同房子,強制清洗如同迫遷:蔡岳融心理師表示,小被被其實也像是成人自己的房子、自己的房間一般,是個自己的領域,若是強制執行,對孩童而言很有可能會像是「迫遷」一般,是一種具有侵略、剝奪的行為。這容易使孩子情緒不穩,也可能對照護者的信任度再下降,甚至反感、出現恨意、敵意。 重大課題!強制執行的背後原因。另一方面,蔡岳融心理師也認為,照護者也會需要思考為何需要「強制執行」,是否出自於某種內心缺乏所形成的控制,各種事情是否多會以「孩子就是要聽我的」進行,若是如此,長期下來對孩子而言可能不斷感到失望,即使孩子沒有發現,實際上也會在生活中一點一點的顯現,例如不知不覺認為父母都不可信、只能靠自己、離家等。 小被被、布偶是孩子的安全感,但不洗又可能引過敏等問題。 當小被被變成塵螨培養皿: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洪詩萍也表示,接觸孩子久了,其實可觀察到,孩子的依賴可出自某種原因,例如觸感、味道、獨特性等等,也因此常見小被被或布偶每天都需要、不給碰、不給洗。但是台灣海島型氣候的關係,悶熱潮濕,容易形成細菌、黴菌、塵螨等過敏原,據研究約有9成的過敏孩童就是因塵螨所引起。不洗,恐怕長期接觸過敏原。 當人體長期接觸過敏原:長期接觸過敏原,不只容易引起眼、鼻、皮膚過敏,也可能形成長期存在的過敏性鼻炎、慢性皮膚過敏、氣喘等,或是因鼻過敏而習慣張口呼吸,進而影響口腔結構。對於皮膚、黏膜較敏感的孩童也更容易顯現。 過敏好不了的大人們:持續有過敏情況的成年人,大多也是因為自小就在存有過敏原的環境中並未獲得改善,長期直接接觸著過敏原。若孩童的小被被或布偶不洗,也將會形成一個長期接觸的過敏原之一。 小被被不能洗,會過敏怎辦?心理師、醫師:要清有6方法 避免孩子依賴特定物品:防範過敏以避免接觸為重,洪詩萍醫師建議,父母、照護者在育兒的最初階段就可以先避免孩童依賴同一樣物品,多以擁抱等方式將情感建立於人;需要小被被或布偶,可以多項輪替,如此便能交替清洗。 如果已經形成依賴了:若是已經形成對單一物品形成依賴了,那麼建議可先與孩子溝通,看是否能在孩子上課等不在的時間點清洗,建議每周至少一次,並且用55度以上的熱水清洗,在洗淨之後曬乾、烘乾。也可以考慮交換條件,就像小型社會的運作一般,合理性也較足。 如果真的無法妥協:若真的無法妥協、無法取得共識,那麼可以在晴天時在陽台曬曬太陽,以紫外線滅殺過敏原,並拍打將塵螨的過敏原震出、打掉。再不濟,可開除濕機,避免孳生。至於空氣清淨機則對此無用,因為空氣清淨機是清除空氣裡的有害物質,絨毛物品上的藏的較深,較難有機會根除。 心理師:先補足孩子的安全感。蔡岳融心理師也建議,在要清洗、甚至丟掉小被被或布偶時,具有儀式感、有安全感的進行,其實較不會又太大的負面影響。以其他能夠建立安全感、替代的方式進行,是可行方式之一,例如新的小被被、新的布偶轉移注意力。也可以用說服的方式讓小朋友妥協,避免強制,讓小朋友之知道東西一樣是他的,而且沒有毀壞,上面也一樣會再有他自己的味道,只是要將上面對他不好的東西:過敏原清除。更重要的是,留心觀察小朋友的需求、背後可能隱藏的是否自己有某些事情沒有理解孩童,使他需要對物品依賴。 《延伸閱讀》 .枕頭、棉被要用熱水洗!專家教6招防塵螨引過敏、氣喘。 .過敏盡早治療別用口呼吸!以免口臭、牙亂、臉歪、戽斗樣樣來!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22 醫療.皮膚
腳臭洗不掉怎麼辦?揭開難堪臭腳味4原因,中醫師教你DIY除臭粉,讓你不再尷尬
夏天氣溫節節飆高,一整天穿鞋下來,每個人或多或少腳部都可能出現難聞的異味,尤其是好運動的學生、穿厚重皮鞋的上班族,甚至是愛美女性在雨季穿著造型雨靴,都可能讓腳臭問題變得嚴重。 悶熱潮濕、多汗,腳很臭一位妙齡女子,在雨季期間穿著漂亮的造型雨靴上班,外加短裙、絲襪,造型俏麗又時髦,但沒想到才短短兩、三天,腳部變得其癢無比,兩隻腳趾間都有糜爛情形,不只傳出異味,還合併細菌感染,出現了香港腳症狀。另有國一男學生,在校是田徑隊運動員,由於出汗量大,平時有兩雙球鞋輪流穿,但有次同雙鞋連續穿了一週沒換就出問題,因而前往皮膚科求診。男學生的媽媽形容說:「那腳臭味就像是臭鹹魚味,只要他一回家,走到哪臭到哪,味道完全散不掉,全家人都受不了!」醫生檢查時發現,男學生的腳底都已因潮濕變白,最後開給他消炎藥膏改善。 揭腳臭4大原因腳臭的原因,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和以下4大因素有關:1.腳潮濕+密閉鞋款2.鞋子材質3.發炎:如細菌、黴菌感染等4.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患併發甲溝炎等其中,以「腳潮濕+密閉鞋款」最常見,由於四肢汗腺分布多且發達,當汗液接觸到空氣、環境或是被細菌感染後,就會出現異味。易出汗及出汗量大的人發生機率較高,例如:學生或是自主神經(交感神經)較興奮的人,如多汗症患者,因體質關係容易出汗,就比較會有腳臭問題。其次,鞋子材質也很重要,像是牛、羊皮或是合成皮製的鞋子較不透氣,腳悶在裡面容易發臭,需要穿能吸汗的棉質襪來加以改善。尤其合成皮的鞋類更可能因為上膠或上漆,含有一些化學物質,除了可能造成接觸性皮膚炎外,一旦遇到汗水,兩相混合,就可能會有皮革化學味冒出來。許多人常穿的布、球鞋,雖然能吸汗,但也容易因此變得潮濕,使用後必須加以風乾(效果比塞報紙或使用除濕用品為佳),並且最好能準備兩到三雙鞋交替穿。趙昭明提醒,長時間穿球鞋的運動員或學生,腳部出汗後又悶在球鞋裡,極有可能會產生「凹陷性角質溶解症」,也就是細菌分解了皮膚角質層,脫落的腳皮再與汗液裡的乳酸、尿素混合,不只產生難聞的氣味,還可能會因皮膚皸裂,造成疼痛難以行走。DIY除臭粉中醫師張家蓓提供一個可簡單DIY 的除臭粉作法給民眾參考:材料:滑石粉、甘草適量、珍珠粉少許。作法:1. 滑石粉及甘草,比例為6:1.並添加少許珍珠粉,均勻攪拌。2.將腳洗淨,擦乾後,將除臭粉拍抹於腳底。效用:滑石粉及甘草具有抑菌效果。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22 寵物.照顧指南
貓狗飼料怎麼挑選?獸醫授「挑選、餵食、保存方法」避食安風險,放冰箱保存竟是大忌
近期貓糧的食品安全問題引發了大眾恐慌,飼主們對寵物食安健康的關注日益增加。由於寵物飼料查驗難度大,飼主在挑選飼料時除了要確保飼料成份符合安全標準外,還需關注其營養配方和是否符合國際寵物食品標準。為了給毛孩提供最佳的日常營養照顧,維護牠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飼主需要從「飼料挑選」、「餵食觀念」到「保存方法」3大面向全面把關。寵物飼料挑選有訣竅 精準營養成趨勢選擇高品質的飼料、掌握正確的餵食觀念以及妥善保存飼料,不僅能確保寵物獲得所需的營養,更能有效避免食品安全問題,讓毛孩們享有健康快樂的生活。面對琳瑯滿目的選擇,飼主因為不知如何「正確」選擇而無所適從。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孝柏表示:「選擇適合寵物的飼料,不僅關乎牠們的健康,更關乎牠們的生活質量。獸醫師為生病的毛孩建議合適的營養配方,更是天職!因為沒有好的飲食,生病無法單靠藥物治好。一定要360度全方位管理,飲食醫療雙管齊下,寵物才可能健康」。關於購買飼料,致力毛孩健康與福祉的獸醫內科醫學會理事長鍾昇樺醫師也建議應仔細閱讀標籤上的成分表,了解主要成分是否適合自家貓犬,尤其是對有特殊過敏或食物敏感的毛孩。而貓犬年齡、體型和活動水平也是挑選飼料時需考量的重點之一,不同階段的貓犬對營養需求差異極大,如:幼寵需要蛋白質和熱量支援發育,老年貓犬則需特別照護以緩和生理機能退化。尋找具有優質蛋白質、適當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產品,才能提供精準營養並維持健康。除此之外,鍾昇樺醫師也建議,最基本的是確保這些飼料、濕糧、罐頭符合美國FDA規範、美國AAFCO營養標準或歐洲FEDIAF標準,所以選擇信譽良好的國際大廠是安全的做法。遵循正確飲食觀念 餵食毛孩定時定量餵食觀念除了關注食材、成分外,還需考慮到每日的飲水量、餵食方式等多個因素。韓國獸醫師兼寵物營養部落客王恬中表示:「貓犬的飲食管理直接關乎牠們的整體健康,正確的餵食觀念應該成為每位飼主的基本常識。」比起一餐大量的飲食,「少量多餐」(狗1日2餐以上,貓咪1日5餐以上)的餵食習慣,能幫助血糖的穩定、減少消化不良的風險。至於乾糧和濕糧各有利弊,應考量貓犬的個別需求,如肥胖、老年或過敏等特殊情況,選擇最適合的專屬配方。無論選擇何種餵食方式,都應「定時定量」,除了可以避免寵物肥胖等問題產生之外,也利於觀察每日的糞便狀態與份量,了解寵物的消化系統是否正常運作。除了日常餵食,也要注意每日飲水量的搭配。一般而言,成犬每日飲水量約為每公斤體重乘以50至100毫升(這數值包含食物中含有的水分),通常體重比較小的狗或幼犬每公斤會需要比較多的水分,反之體重比較大的成犬每公斤需要的水分比較少。至於貓咪,每日飲水量更是關鍵,建議成貓每日飲水量約每公斤體重乘以40至60毫升。貓咪天性對水分攝取較為挑剔,飼主一定要適量供水,保持水源乾淨,才能避免脫水與泌尿道疾病問題發生。從採購到儲存 飼料保存全攻略除了買好的寵物飼料,保存也相當重要。韓國獸醫師王恬中建議,最好從原廠直接經營或是合作的通路購買寵物飼料,以確保飼料的品質與安全。確認產品包裝上有清楚標示效期、保存方法與廠商的聯繫方式,並定期檢查飼料儲存狀況,同時選擇購買適合家裡毛孩的包裝大小。如果發現飼料有變質跡象也應立即丟棄,勿讓毛孩食用,同時也應注意家中飼料放置的位置與方式,確保毛孩能夠享用到營養均衡、新鮮可口的飼料,維護牠們的健康。再者,不購買店家自行分裝後的產品,並留意店家的保存環境應維持乾燥、整潔與衛生。飼料分裝的過程等於開封且無法確認內容物的狀態,購買後出現問題很難咎責!建議選購合適家中毛孩狀態的原廠包裝,若毛孩體型較小,以選擇原廠中比較小的包裝為優先,一旦開封後越早食用完畢越好。開封後保存注意事項:1.開封後可以選擇密封性良好的容器,如:密封罐或密封袋等,盡量把袋內空氣擠出,取用所需的份量餵食後,將原有包裝重新密封,放入有蓋、可密封的保存容器內,有效阻隔空氣和濕氣,避免飼料氧化和發霉。2.每次將1周內需食用的量儲存於真空保鮮盒中,以保持飼料新鮮。在添加新飼料前,確保盒底沒有殘餘飼料,並定期清潔。3.最後,將飼料放置於陰涼通風處,避免光線直射的位置,光照與高溫容易導致油脂氧化與飼料變質,出現油耗味。4.許多大廠牌的飼料不含抑制黴菌的防腐劑(而是利用低水分含量來預防發霉),所以切記不可放在潮濕的地方,以免滋生黴菌。5.無論飼料有沒有開封都不適合放在冰箱內,因為當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飼料時,會因冷凝而凝結在飼料上,導致飼料的含水量增加而增加發霉的風險。延伸閱讀:.追蹤六年研究發現:長期養寵物者「可防止認知功能下降」.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愛牠就要養牠一輩子!我的寵物我來寵,那些陪伴生病毛小孩治癒的日子★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17 醫療.指甲.足部
愛撕手皮容易誘發「甲溝炎」,不處理恐變蜂窩性組織炎!改穿五指襪、按摩...9方法預防
現代人愛美、重視穿搭,走在路上到處可見高跟鞋和皮鞋,走了一整天,居然發現腳趾頭腫痛,脫鞋一看腳指甲,發現不太對勁,竟然紅腫疼痛,原來是指甲嵌進肉裡了,造成「甲溝炎」。台中榮總傳統醫學科孫筱茹醫師說明,指甲嵌進肉裡,造成甲溝的發紅、腫脹,疼痛,甚至化膿,滲出組織液,是許多人難以忍受的惡夢。尤其是經常做家事,接觸水或清潔劑等化學物質的人可能會反覆的發作甲溝炎,形成慢性的疼痛。 甲溝炎症狀郭育宏皮膚專科診所說明,甲溝炎依據持續時間的長短,可以分為急性甲溝炎和慢性甲溝炎(超過6週): 急性甲溝炎症狀:臨床上會看到指甲兩側及後方的甲褶發出現紅腫熱痛情形,較嚴重者也可能出現膿皰。如果有咬手指、吸手指、撕指甲附近的皮膚、喜歡把指甲剪很短的習慣或者有箝甲情形,都很容易併發急性甲溝炎。 慢性甲溝炎症狀:甲褶會出現發紅腫脹、甲褶與指甲交界處的甲床表皮萎縮消失,甚至影響到指甲導致變型。甲溝炎的原因根據上述,我們可以知道甲溝炎有急性與慢性之分,其原因也有不同,不過較常見的是急性甲溝炎。三軍總醫院醫世代電子報以下分別介紹急性與慢性甲溝炎原因:急性甲溝炎原因●指甲修太短,導致傷到指甲週邊皮膚組織、咬指甲、吸手指、撕指頭四周翹起的乾掉的皮刺。●崁甲、穿不合腳的鞋子、由於扁平足導致大腳趾承受的力量過大。●當指頭有小傷口或接觸刺激性物質後,甲褶原有的屏障保護功能被破壞,就可能使得平常就居住在皮膚上的致病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等)進入指甲週邊的軟組織,進而造成感染發炎。●有些人平時有咬指甲或吸手指的習慣的話,也可能被口腔菌叢裡的細菌感染。慢性甲溝炎原因 原因為重複接觸刺激性物質或過敏原所導致的甲溝慢性發炎(如食物、化學藥劑、不潔淨的水…..等)。因此市場肉販、廚師、農夫、醫護人員或家庭主夫/主婦等職業特別容易罹患此疾病。患者之後也可能續發黴菌或細菌感染。 慢性甲溝炎也可能出現在罹患發炎性皮膚疾病的人身上,如:異位性皮膚炎、汗皰疹、各種濕疹,或乾癬患者。 藥物:標靶治療藥物。症狀輕微的甲溝炎是會自己好的,大約需要3-5天就會自行消腫,但是必須注意患部的照顧,如果拖著不看醫生,又沒有好好照顧,嚴重的話會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甲溝炎自救方法日本皮膚科診所大木皮膚科說明,處理向內生長的腳趾甲,最簡單與保守治療方法,是用手指支撐指甲的前部並將其向上提起,同時輕輕地將側甲的疼痛皮膚向下推。建議針對指甲還未嚴重內捲的輕微甲溝炎,可以先泡水10~20分鐘軟化指甲,再將米粒大小的棉花球塞入指甲與甲肉之間的縫隙,藉此緩和指甲對甲肉的壓迫。 甲溝炎預防9要點 甲溝炎治療後並不代表這場戰役已經勝利了,仁愛醫院說明,治療後仍需聽從醫師的指示進行指甲保養,才不會讓嵌甲、甲溝炎又再次復發,以下會介紹常見的指甲保養方式:1、避免穿不適當的鞋子(不合腳、高跟鞋、皮鞋、勃肯拖鞋等)2、避免高衝擊性的動作。3、洗完澡後,使用專用擦腳的毛巾,確實擦乾吸乾,保持足部乾爽。4、每天擦指緣油、足霜滋潤皮膚,避免皮膚「乾燥」導致硬皮增生的惡性循環。5、每天撥指肉30秒/次,3-5組。幫助柔軟並放鬆指緣邊的皮膚。6、3-4週定期磨除過厚腳底皮,避免形成硬繭、雞眼。7、穿鞋要穿襪8、建議改穿運動五趾襪,避免趾頭過度擠壓變形,還可以預防跑者選手水泡發生。9、指甲修剪要以直角狀為準,不可太長太短或過度修剪側邊。(如下圖所示)正確剪指甲方式。(圖/翻攝自仁愛醫院。) 延伸閱讀: 一直拉肚子怎麼辦?6警訊快就醫!一表區分急性和慢性腹瀉,教你7型態大便分類法
-
2024-06-13 養生.生活智慧王
冬衣、冬被如何收?專家教三分之一收納法及這溫度水洗滌除蟎
端午節過後,熱浪來勢洶洶,天氣預報高達攝氏35度的氣溫,代表既濕又悶熱的夏季正式到來。俗語:「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過了農曆五月五日,冬衣、冬被才能收起來。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分享實用的「冬物三分之一收納法」,可避免潮濕和黴變。三分之一摺法 輕鬆收納譚敦慈說,三分之一摺法,是依序將衣袖、下襬處等比例向內摺,可輕鬆收納帽T、Polo衫等款式,衣服不易散開。而冬被的收納,也可遵循三分之一摺法,先把被子三分之一反摺,再依序等比收摺,最後反摺的地方會形成一個口袋,再翻轉過來把摺好的部分捲進去,即大功告成。在收納冬衣、冬被前,一定要先把衣物清洗乾淨,除濕至少4個小時,再進行收納。譚敦慈強調,如果沒有確實洗淨曬乾,很容易孳生黴菌。另外,可善用吸塵器清除毛絮、塵蟎及其排泄物;衣櫃裡也可以放置除濕劑、乾燥劑或備長炭,做好防潮及防蟎措施。冬物三分之一摺法1.將衣袖、下襬處等比例向內摺,抓三分之一比例收摺;帽T可以把帽子當收納袋。2.冬天的大棉被先三分之一反摺,再依序等比收摺,最後翻轉過來把摺好的部分捲進去。3.衣物收納前,確實洗乾淨、烘乾,避免潮濕和發黴。4.收納時戴上口罩,避免棉絮、絨毛引發鼻子過敏。除蟎妙招 55度溫水洗滌換季期間,空氣中滿是灰塵、塵蟎,進行衣物收納很容易引起打噴嚏、流鼻涕等過敏症狀。台安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杜昀真表示,台灣氣候潮濕,是塵蟎最愛的生長環境,國內有近九成孩童對塵蟎過敏,若家中有過敏兒,應及早預防處理,避免反覆發作,惡化成氣喘。家事達人陳映如指出,要杜絕過敏原,一定要勤打掃居家環境,塵蟎怕高溫,衣物可以用烘衣機以攝氏55度溫度先烘10分鐘,再進行衣物清洗,順便把塵蟎屍體洗掉。如果沒有烘衣機,則可用攝氏55度溫水洗滌衣物,也可以達到除蟎效果。另建議使用防蟎寢具,包括床包、枕頭、床墊套等,特殊抗蟎布料可降低過敏機會。防過敏妙招1.使用防蟎寢具,特殊布料可降低過敏機會。2.定期檢查紗窗、沙發是否沾染灰塵,善用工具除灰塵、清塵蟎。3.要經常清洗寢具,可利用陽光曝曬。4.使用空氣清淨機,去除空氣中所有可能會誘發過敏症狀的物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04 醫療.呼吸胸腔
久咳超過8周就是「慢性咳嗽」 胃酸、過敏都可能造成咳不停
咳嗽,是一般民眾最常拿來認定為生病的表徵之一。俗話說:「醫師怕治嗽,土水師怕抓漏」,可見老祖宗們早就發現咳嗽背後存在許多錯綜複雜的致病原因。醫學上,以咳嗽持續超過8星期作為「慢性咳嗽」定義。有些人長年咳嗽,有時好轉有時嚴重,因此僅依據咳嗽時間來定義慢性咳嗽有時並不準確。常見慢性咳嗽病人就醫原因,包括惡心嘔吐、疲憊、睡眠受干擾、社交場合感到尷尬、說話困難以及尿失禁等。咳嗽嚴重時,不僅會降低生活品質,還會影響人際關係。咳嗽是人體防止異物進入肺部的重要保護機制,是一種迷走神經反射。其感受器主要位於喉嚨和氣道,有時也可能在肺部、咽喉、食道甚至耳朵。慢性咳嗽病人常會對特定的「刺激」引起咳嗽過度敏感現象,像胃酸、香菸、煙霧、微粒、溫度等,都容易引發咳嗽。慢性咳嗽致病原因,包括氣喘性咳嗽與嗜酸性細胞性支氣管炎、逆流性咳嗽、上呼吸道咳嗽症候群(鼻涕倒流症候群)、醫源性咳嗽、不明原因或慢性難治性咳嗽、其他疾病的慢性咳嗽等。大部分病人是單一病因造成慢性咳嗽,25~42%有雙病因,3~17%有三項以上病因。治療慢性咳嗽前,一般先詢問病人有沒有吸菸、用藥習慣及疾病史,安排胸部X光和肺功能檢查,甚至進一步檢查是否有氣喘、嗜酸性細胞支氣管炎、胃酸逆流和食道運動障礙及鼻竇炎。單靠肺功能變化,無法確定咳嗽是否由氣喘引起。對於上呼吸道咳嗽症患者,不建議常規進行喉鏡、鼻鏡或鼻竇電腦斷層檢查;建議吸菸者戒菸,過敏體質者要特別注意居家環境,保持通風乾燥,避免塵蟎黴菌滋生;每年建議要接種流感疫苗,或輔以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預防流感和下呼吸道感染。一般而言,大部分胸部X光正常的慢性咳嗽是可以治癒或明顯改善,但在老年慢性咳嗽的病人中,有20%患者經診療後仍無法完全改善其症狀。隨著人口老化,全球慢性咳嗽的發病率增加,醫師診斷時會仔細詢問病史及臨床檢查,也會先嘗試用藥,觀察治療結果來確立咳嗽原因。近年醫藥進步,對於慢性咳嗽的致病機轉了解更多,期待未來能對不明原因或慢性難治性咳嗽治療有更多的進展。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04 焦點.健康知識+
濕度不只會讓身體黏膩而已 濕度高可能影響你健康的5種方式
隨著夏季到來,氣溫開始上升,多數人可能知道要對炎熱保持警惕,但你可能沒想到,濕度也同樣重要。一般認為,在炎熱的夏日,空氣中含有一點水蒸氣對降溫似乎會有所幫助。不過,專家指出,濕度過高與高溫相結合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事實上,在較低的氣溫下,濕度本身的威脅較小,可如果你將較高的溫度、炎熱和潮濕等條件結合起來,就有可能遇到麻煩。濕度高的室外何時不安全?普遍來說,當濕度較高,例如高於60%至70%時,汗水從皮膚上蒸發的速度會較慢,這會讓你的身體難以自行冷卻。而且這不只是當你在戶外時,在高濕度的室內,空氣不流通也可能很危險。專家表示,濕度高下流汗缺少效率會讓人們感覺比實際溫度更熱。此外,高濕度也會增加感知溫度(或稱熱指數),例如如果濕度很高,攝氏32度的體感溫度可能像攝氏40度。然而,不是濕度越低越好。濕度太低,例如低於30%至40%,也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導致皮膚乾燥和呼吸道不適。測量濕度的最佳方法是使用濕度計,該設備可以顯示當前溫度下空氣最大含水量的濕度百分比。如果你沒有濕度計來獲得準確的讀數,也可以在中央氣象署網站查看濕度狀況。濕度會在一天之中波動,並且取決於其他條件,例如下雨而改變數值。濕度如何影響你的健康?專家指出,身體的熱調節系統在維持內部核心溫度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而流汗是身體降溫的主要方式。然而,在潮濕的日子裡,流汗對於降低體溫不那麼有效,因為空氣中的水氣使汗水不易蒸發。因此,濕度高會導致健康問題,甚至使人容易遭受脫水和疲勞等健康風險。以下是當你面臨高濕和高溫時可能發生的情況:1.脫水由於濕度高會使汗水滯留在皮膚上,當身體試圖調節溫度時,你會不斷流汗從而導致水分流失。若無法立即補充水分,可能會導致脫水和疲勞、頭暈和意識模糊等症狀。2.皮膚刺激當長時間暴露在高溫和潮濕的環境中時,潮濕的環境會導致皮膚刺激,例如痱子(又稱為汗疹)。高濕度還會使皮膚變得油膩,並使痤瘡等疾病惡化。3.肌肉痙攣在潮濕的環境下,濕度高使你大量出汗,你可能會失去過多的電解質,這可能會使肌肉休克並導致手臂、腿部或腹部痙攣。4.呼吸道疾病惡化濕度高會促進黴菌、塵蟎和細菌的生長,加劇氣喘和過敏等呼吸道疾病。除此之外,黏稠潮濕的空氣可能會引發呼吸困難。5.熱衰竭和中暑濕度高會增加嚴重與熱相關疾病的風險,例如熱衰竭和中暑,因為身體的冷卻機制效率較低。當身體無法調節自身溫度並開始過熱時,就會導致熱衰竭。若是無法及早改善,則可能會進一步導致器官損傷甚至衰竭。【資料來源】.Humidity Doesn’t Just Make You Feel Gross. It Can Harm Your Health, Too.7 Ways High Humidity Can Affect Your Health
-
2024-05-29 醫療.皮膚
異位性皮膚炎不控制,多種病跟著來!6招照顧難根治的異位性皮膚炎
近日氣溫炎熱,大量流汗刺激皮膚過敏,常見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出現搔癢難耐、抓到流血掉皮屑狀況。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說,異位性皮膚炎容易反覆發病,常併發氣喘、過敏性鼻炎,甚至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應控制病情,減少身體發炎反應。留意氣喘、過敏性鼻炎共病根據統計,全台有百萬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每到換季時節,溫度變化易使皮膚乾燥或出汗,皮膚開始長紅疹。黃毓惠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非常複雜,主要是「基因」,再加上後天環境,患者會合併其他過敏性症狀。氣喘、鼻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是常見的過敏疾病,黃毓惠強調,三者常會伴隨發生,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不同病症,年幼時若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會導致皮膚問題層出不窮,長大後則可能出現鼻過敏、氣喘等呼吸道不適反應。黃毓惠指出,如果異位性皮膚炎不加以控制,除了皮膚發癢、脫屑、角質化、傷口感染外,也常衍生憂鬱、焦慮等心理壓力,發炎因子亦增加心血管、血糖代謝的負擔,不是單純的皮膚病。控制飲食 注意皮膚清潔保濕異位性皮膚炎病症時好時壞,患者常因搔癢及皮膚外觀影響日常生活,包括白天精神難以集中、晚上睡不好,如苔癬般黑黑皺皺的皮膚更是自信心受創。黃毓惠說,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程度,以「病灶占體表面積」及「濕疹面積與嚴重程度指數」為指標,患部面積逾10%即為中度,可考慮免疫抑制劑、口服標靶小分子新藥等療法。目前的傳統藥物治療方式,多採取外用藥膏與口服類固醇,劑量愈高、使用時間長,則提高副作用的機率。新型療法則可進一步調控身體免疫系統,屬於個人化醫療照護,提供精準且安全有效的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是基因、過敏體質所致,無法100%「根治」痊癒,需要耐心照顧。黃毓惠提醒,平時要注意環境的衛生與飲食的控制,例如杜絕灰塵、黴菌、塵蟎,避免食用蝦蟹類海鮮、芒果、荔枝等水果。清潔保濕也不能少,可以補充油脂防止皮膚乾燥,遠離過敏紅腫癢。6妙招照顧異位性皮膚炎1.有症狀請諮詢專科醫師,勿亂買藥膏擦拭。2.異位性皮膚炎早期治療很重要,小心避開過敏原。3.注意家中環境整潔,定期掃除塵蟎、灰塵、寵物毛髮。4.請醫師評估嚴重程度,採行適合療法。5.忌口少吃海鮮蝦蟹、易上火的芒果、荔枝。6.依膚況挑選適合的保濕劑,避免皮膚屏障缺損。
-
2024-05-24 醫療.皮膚
用髮蠟、髮膠會禿頭?該幾天洗一次頭?皮膚科醫師授4招護髮
為了固定好看的髮型,不少人會選擇使用髮蠟或髮膠,卻又怕變成禿頭,皮膚科醫師指出,除非本身頭皮就有些問題,如雄性禿、圓禿、慢性休止期落髮、嚴重毛囊炎、脂漏性皮膚炎等,否則一般狀態下,使用髮蠟或髮膠,不太會發生禿頭,但要落實清潔、頭皮有狀況時避免染燙,或選擇不適合的造型產品。除非頭皮本身有問題 使用髮膠、髮蠟不會禿頭衛福部食藥署「食藥闢謠專區」指出,髮膠、髮蠟、定型液等頭髮造型用化粧品,主要用途為固定毛髮、定型雕塑,部分產品兼具改善毛髮光澤、觸感及易梳性等功能,造成禿頭的原因很多,與頭髮造型用化妝品並無正相關。開業皮膚科醫師周宛儀說,除非頭皮本身就有些問題,否則一般狀態下使用這些產品,不太會造成落髮,而常見問題包含男女都會碰到的雄性禿、圓禿、慢性休止期落髮等,都屬於原本頭髮就比較脆弱的族群,如又有嚴重的毛囊炎或脂漏性皮膚炎等症狀,也可能導致落髮。周宛儀說,當皮脂腺因體質、飲食、環境悶熱、換季、荷爾蒙改變、作息改變壓力大、部分藥物等原因,分泌太過旺盛,或時常塗抹髮油等造型產品、清潔不乾淨、很久才洗一次頭、選用不適合的洗髮精或潤髮乳等,就會造成油膩膩的頭皮,此時頭髮也會變得扁塌,直髮或短髮的人尤其明顯。頭皮清潔視出油程度而定 偏乾澀者可2天洗一次針對頭皮的清潔,周宛儀說,這還是要根據每個人頭皮出油程度而定,例如油性頭皮很久才洗一次就不行,沒有洗可能會癢、毛囊發炎;偏乾澀者可2天左右洗一次,提醒這類族群,避免使用清潔力過強的洗髮精;脂漏性皮膚炎,可選擇抗敏舒緩的功能性洗髮精,部分含抗黴菌成分的洗髮精建議不要過度使用,否則會產生抗藥性,越喜越沒效;毛囊發炎者,建議選擇沒有護、潤髮成分的產品,避免阻塞毛孔反而惡化毛囊炎。有些民眾習慣「洗頭洗2次」,周宛儀表示,的確有很多廠商這樣宣稱,但其實認真洗一次、洗完好好沖乾淨就可以,也提醒民眾,當頭皮有狀況時,不要染燙或使用造型產品,頭皮有紅癢或落髮狀況時,建議趕快到皮膚科報到。育髮4心法「有健康的頭皮,才會有健康的頭髮」,周宛儀表示,在治療落髮前,必須先掌握「育髮4心法」:作息正常:避免熬夜、晚睡或壓力大飲食均衡:避免偏食或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早期治療:毛囊一旦萎縮、死掉就沒救了盡速就醫:掉髮成因很多,要經由正確診斷、對症下藥,萬一方向錯誤,砸再多錢都沒效周宛儀說,有時候民眾自己覺得很嚴重的掉髮,其實,一般而言正常的落髮,每天掉50至100根都還在正常範圍,有落髮問題,可以做1周的「掉髮日記」,計算每天掉落的頭髮根數,帶到門診給皮膚科醫師參考,醫師會評估頭皮與頭髮狀況,並搭配拉髮測試與皮膚鏡檢查,有時甚至需要做進一步的抽血檢測找出落髮原因。食藥署提醒,使用噴霧劑型髮粧品時應保持距離、避免吸入或噴灑於臉部及口腔等部位,使用後若尚未乾燥,不可靠近火源,以免引發燃燒,造成危險,選購及使用相關產品時,也要看清楚標示,避免與頭皮直接接觸,使用後當日用洗髮劑仔細清洗乾淨,就無須過度擔心。
-
2024-05-24 醫療.婦產科
分泌物看私密處健康!醫提醒特別留意這顏色 3情況及早檢查
女性朋友時常會出現許多不同顏色的分泌物,總讓人有些擔心是不是有什麼生理問題或疾病。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蔡亞倫指出各顏色的可能原因,也提醒如有異樣別觀察太久,先進行檢查確保健康為佳。 從分泌物顏色看私密處健康!婦醫籲:要特別留意紅色系。 透明的:蔡亞倫醫師表示,女性的分泌物一般而言是呈現無色、無味、膠狀黏黏的。若是出現其他顏色、味道及型態,可能是某些生理因素或外在影響所引起,可多留意變化。 偏白黃色:白色、黃色:白色、呈現豆腐渣狀、白色塊狀的分泌物,常見因念珠菌感染所引起,多半是出自於陰部潮濕、悶熱、不通風等因素所致,通常不會有其他異味,不過多半會私密處癢,也可能發紅、發熱等症狀。另也可能以黃色呈現。此情況醫師多會以抗黴菌塞劑或口服藥物治療。 偏灰色:黃色、黃綠色、灰色黃色也可能是細菌感染所引起。陰部原本就會有正常菌叢,清潔不當或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就可能發生細菌感染,最常見的菌種就是大腸桿菌。分泌物常見會伴隨魚腥味,以及紅、腫、痛等症狀。另也可能出現黃綠色、灰色等相似顏色。這種情況常會以抗生素塞劑或口服藥物治療。 偏綠色:黃色、黃綠色、綠色黃色的分泌物另也可能是滴蟲感染或披衣菌所致,主要因性病傳染所引起,常見伴隨有魚腥味,時常會感覺疼痛、灼熱,尤其是在排尿、性行為的時候。另也可能以黃綠色、綠色等相似顏色呈現。滴蟲感染也多會以抗生素塞劑或口服藥物治療。 紅色系:粉紅色、深紅色、深褐色粉紅色、深紅色、深褐色等紅色系列的分泌物,就需要特別多留意,尤其是在月經以外的時間,或感覺經期較長。這情況的分泌物液態、果凍狀、塊狀都有可能,味道多伴是血味,這意味著體內正有出血的情況,顏色較淺代表血較新,較深則代表在體內較久。可能原因可如荷爾蒙變化、子宮相關的息肉、糜爛、病毒感染等造成的異常出血,或是性行為摩擦使得陰部破皮出血,也可能是惡性腫瘤。可能原因非常多,可輕可重。尤其是停經後的女性若發現紅色系的分泌物更要特別留意,這不是月經又回來了。這種情況就得視當前的原因予以治療。 多種顏色不斷變化:顏色不斷變化也需要留意,這種情況常常讓人摸不著頭緒,但其實依著上述提到的顏色來看,可能就意味著有上述這些問題,例如有時候白色、有時候黃色、有時候又出現深褐色,可能是同時有念珠菌感染、細菌感染、子宮息肉等。 分泌物顏色相似容易混淆,醫籲3種情況還是盡早檢查。 3種情況盡早檢查:從上述可見,各顏色都可能有不同的原因,部分顏色也相近,每個人對顏色的主觀感覺也有所不同,還可能重複,較危險的紅色系也和月經相似容易混淆。 因此蔡亞倫醫師建議若發現顏色或形態不對、有不適症狀,還是盡早檢查確認為佳。考量到許多人也會再多觀察一下,醫師建議最多就觀察5-7天,因為就像皮膚受傷一樣,一般的受傷或發炎,差不多這些時間內就會好轉,若沒好轉恐怕代表有個問題需要解決,再等下去也難以自癒。 3大相關檢查、2種定期檢查:檢查方面,蔡亞倫醫師表示通常會先進行內診,溫和的將陰道撐開後檢查子宮頸。若檢查無異常,便會進一步安排超音波檢查,瞭解子宮卵巢等更深處。除此之外也可透過軟式子宮內視鏡進行檢查,將消毒過的長鏡頭探進至子宮、子宮內膜、輸卵管開口等深處,可上下左右的探查,了解是否有息肉、息肉狀態,甚至也可以了解是否有相關結構原因造成不孕。而檢查也建議做一年一次的子宮頸抹片檢查、至少三年一次的HPV檢測。 HPV疫苗防相關癌症:蔡亞倫醫師也呼籲盡早施打HPV疫苗,以防HPV病毒感染,這可防範因HPV引起的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等。也建議伴侶一起施打,於男性可防範陰莖癌。對於男女而言都可防範口腔癌、肛門癌、菜花。伴侶一起施打也可互相保護、避免彼此感染。 內在保養、外在潔淨護妹妹!助防婦科疾病、分泌物異常。 內在保養:檢查、治療後,日常保養也很重要,蔡亞倫醫師建議,內在保養最基本的就是多喝水,可藉由排尿清潔內陰,有助改善絕大多數的分泌物異常。多吃蔬果、養成飲食均衡的飲食習慣,適度紓壓、作息正常等維持良好的生活,也有助自律神經和免疫力穩定,減少感染或荷爾蒙異常等情況。 外在潔淨:日常需多注意私密處保持透氣乾爽,以及環境衛生;可多穿寬鬆的褲子或裙子,避免私密處直接接觸公共環境。私密處也需妥善清潔,可用私密處專用洗潔劑,成分越單純越好,但注意以淋水的方式清洗,避免直接沐浴乳、直接用水沖洗內陰。至於性行為務必戴上保險套、注意安全性行為。另外,許多感染恐怕也使得內褲、甚至洗衣機受到汙染,建議內褲最少半年換新一次,洗衣機也記得清洗或可請人清洗。 察覺異常盡早就醫檢查並治療,日常也養成良好的保養習慣,更有利私密處恢復健康、分泌物恢復正常! 《延伸閱讀》 .護墊別太常用易感染。婦醫教簡單3招降感染風險! .月經沒來、經血量異常?醫:月經異常3個月、停經後出血速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4-05-17 養生.生活智慧王
家中哪裡最髒?5個地方你可能疏於打掃及常見居家病菌一次看
居家環境中哪個地方最髒?除了廁所、門把、水槽之外,還有哪些地方是人們容易疏於打掃的地方?專家表示,細菌、真菌和黴菌可以在家中的隱密角落大量繁殖,而且很容易被忽略。居家繁殖的細菌類型有哪些?一般來說,家裡最容易滋生細菌的地方就是廚房和浴室,因為那裡有很多可以讓人生病的微生物。例如在廚房裡,人們經常因接觸沙門氏菌或大腸桿菌而生病,而浴室常見的罪魁禍首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引起鏈球菌感染的細菌。這些細菌可以透過接觸傳播,有些細菌甚至可以在物體表面存活數週至數月。除此之外,潮濕的地方還容易有黴菌,可能會引起具有嚴重副作用的反應。像是已知會引起呼吸困難的葡萄穗黴孢菌屬(Stachybotrys species,台灣常見影響室內空氣種類是紙葡萄穗黴孢菌,Stachybotrys chartarum)和麴菌屬(Aspergillus species)的黴菌,為兩個常見的家庭黴菌種類,後者還可能導致肺部疾病和過敏反應。家裡哪些地方最髒容易滋生微生物?1.瓦斯爐上方表面在瓦斯爐上煮沸水或蒸煮物可能會導致表面積聚水氣,這可能容易讓黴菌滋生。2.廚房和浴室的垃圾桶家庭垃圾桶容易接觸許多細菌,每個垃圾桶都應從內到外徹底清潔。3.冰箱內部冰箱內有許多可能攜帶細菌的食物,例如家禽、蔬菜等,因此應該定期清潔冰箱。4.廚房和浴室水龍頭濕氣經常聚集在這裡,使其成為一個容易滋生黴菌的環境。5.頻繁接觸的表面電燈開關、門把、馬桶沖水按鈕和任何其他經常接觸的表面應徹底清潔。儘管大多數人不會經常清潔這些區域,專家建議這些區域應該每個月清潔一次,即便無法達成每個月清潔的頻率,這些地方仍值得你花時間打掃。【資料來源】.Spring Cleaning? Don't Miss the 10 Dirtiest Places in Your Home
-
2024-05-16 養生.生活智慧王
別讓你的水壺比廚房水槽還髒!只裝水的水壺應該多久洗一次?
你上一次清洗水壺是什麼時候?即便水壺裡只有裝水.若你沒有按時清洗的話,它們也可能成為細菌和黴菌的滋生地,甚至可能比廚房水槽還要髒。美國克利夫蘭診所的內科專家Marianne Sumego博士告訴《webMD》,人們對於可重複使用的水壺的最大誤解是認為它們比實際上更安全,覺得他們不會因為使用它們而生病。事實上,細菌和黴菌在潮濕的環境中繁殖,你通常看不到水壺內可能生長的細菌或黴菌,而且它們可能會導致你出現類似食物中毒或過敏的症狀。Sumego指出,水壺上聚集的細菌數量通常比廚房水槽表面上的細菌數量還要多。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她強調僅用水沖洗水壺是不夠的,你需要用洗碗精和水擦洗水壺的所有角落和縫隙,並且不要忘記清潔可拆卸的零件。Sumego建議在選擇水壺時,最好挑選不鏽鋼和玻璃材質的水壺,因為這些表面比較不容易讓細菌黏附。更重要的是,無論是不銹鋼、玻璃還是塑膠材質的水壺,所有可重複使用的水壺都需要定期清洗。如何清潔你的水壺?首先,很多人可能會想知道,水壺應該多久清洗一次?你每一次使用水壺後其實都應該清洗,如果你喝的是水以外的飲料,更應該如此。大多數水壺都可以用洗碗機清洗,這將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清潔方法。如果你要手洗水壺,在將所有水壺零件拆開後,使用洗碗精和海綿清洗每一個零件。另外,瓶刷可以幫助清潔雙手難以觸摸到的區域,對於瓶身較高的水壺尤其有用,並且使用吸管刷清潔吸管內部。接著,用溫水徹底沖洗所有零件,以確保沒有清潔劑殘留後,用乾淨的布擦乾零件或讓它們風乾,然後重新組裝水壺。若水壺上有卡汙垢,需要更深度清潔的話,可以將其浸泡在等量的小蘇打粉和溫水的混合物中,等待30分鐘至1小時後倒掉並重新用溫水沖洗乾淨。【資料來源】.Can your Reusable Water Bottle make you Sick?.Your Water Bottle Could Be Germier Than Your Kitchen Sink.How to (finally) clean your water bottle, according to experts
-
2024-05-13 養生.聰明飲食
茶葉有保存期限嗎?過期了還能喝?專家解答食品期限及茶葉存放方式
2024/5/9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提到「食管局」規定,但臺灣並沒有食管局這樣的單位,傳言說法錯誤。 (2)傳言提到「食管局規定只有蒸餾酒可以標無期限」,但酒類的主管機關是財政部,並非衛福部食藥署,傳言說法錯誤。 (3)《食安法》規定,包裝食品強制標示「有效日期」,普洱茶也不例外,食藥署呼籲民眾「過期食品不要吃」。網傳「茶葉會過期嗎?」影片,片中提及「理論上茶葉其實沒有保存期限」,還以普洱茶為例,「期限過了其實是可以喝的」、「老味、陳味就出來了,味道還不錯」。但食藥署提醒,只要是在臺灣販售的包裝食品,「依法」都必須強制標示有效日期,普洱茶也不例外,提醒民眾不要購買、食用沒有標示有效日期,或是有效日期已經過期的普洱茶,以免發生食物中毒或身體不適。 網傳影片:茶葉會過期嗎? 原始謠傳貼文版本: 茶葉過期還能喝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傳言提到「食管局規定,只要入口的東西,全臺灣只有一個東西可以標無期限、蒸餾酒」,但 MyGoPen 查詢相關具公信力資料,台灣並無「食管局」這樣的單位,根據《食安法》的規定,「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衛生福利主管機關;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也就是說,在中央是「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地方就是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的衛生局,臺灣的中央、地方都沒有「食管局」。 臺灣沒有食管局 酒類歸財政部管轄食藥署回覆 MyGoPen 表示,根據《菸酒管理法》第 2 條的規定,「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財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食藥署並非酒類的主管機關。 傳言提到「理論上來講,茶葉其實沒有保存期限」。MyGoPen 致電諮詢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他表示只要是在臺灣販賣的食品,依據《食安法》第 22 條第 1 項第 7 款的規定,只要是「包裝食品」就必須標示有效日期,茶葉也是食品的一種,所以即使是普洱茶的茶磚、茶餅,或是任何的包裝茶葉,都涵蓋在《食安法》的規範內,民眾買茶葉的時候,也可以查看相關的標示有沒有確實標出有效日期,如果沒有、就可以向食藥署的 1919 食安專線檢舉,或是向地方衛生局檢舉也可以。 包裝食品強制標示有效期限傳言提到「只要保存得當,放在陰涼乾燥處,其實放個五十年、一百年都沒有問題」。由於民眾常有真空包裝可以儲存比較久、比較耐放的想法,鄭維智表示,茶葉是不是需要真空包裝、或是怎樣包裝最適當,法規上並沒有特別要求,要如何包裝、有效日期多久,業者必須自行評估產品的特性、包裝的技術、以及產品開封後怎樣儲存等等,一般業者所講的有效日期都是指在完整包裝的情況之下可以保存多久,一旦開封,有效期限就會縮短中,食藥署訂有《市售包裝食品有效日期評估指引》,提供相關資訊給業者作為參考。 MyGoPen查詢《市售包裝食品有效日期評估指引》,相關定義為: 【保存期限】:在特定儲存條件下,市售包裝食品可保持產品價值的期間,其為時間範圍,例如「保存期限:二年」。 【有效日期】:在特定儲存條件下,市售包裝食品可保持產品價值的最終期限,應為時間點,例如「有效日期:〇年〇月〇日」。各國標示規定不同 賞味期限無法證明則應視為有效日期 由於傳言特別提到普洱茶,臺灣流通的普洱茶以中國進口居多,該指引也提到進口包裝食品的日期標示問題,因各國法規要求不同,而有不同的標示意義,例如「use by」和「expiry date」,與國內的「有效日期」定義相似;另外,「best before」和「賞味期限」則表示在此日期之前,食品可保持最佳品質,但並不表示在此日期之後,食品就不安全或變質。因此,食品業者在標示進口食品有效日期時,只有在能請製造商提供足以佐證相等於我國「有效日期」定義的相關資料,才可於包裝上標示與原包裝上標示的「best before」和「賞味期限」日期不同的「有效日期」,如果無法提供足以佐證相等於我國「有效日期」定義的相關資料,則「best before」和「賞味期限」日期則應視為「有效日期」。 鄭維智強調,依食藥署的政策立場及宣導觀念都是「有效日期之後的產品就是盡量不要食用」;食物的保存期限是食安的重要關鍵之一,超過效期就不要吃,而即使在保存期限內消費者吃了之後發生類似食品中毒,或是身體不適的狀況,都可以保留剩餘的檢體,向地方衛生局通報,利用檢驗來釐清責任歸屬。鄭維智提醒民眾,保存期限雖然不是食安完全的、絕對的因素,後續可能包括流程出問題、操作不當等等,必須綜合各種條件,但在保存期限內食用肯定比較安全。普洱茶是微生物「後發酵」而成 由於食藥署的《市售包裝食品有效日期評估指引》還提到,業者對有效日期的評估方法包括滅菌方式、製造銷售等過程的溫度、濕度、微生物學分析等等。而根據農業部澄清專區的宣導,「普洱茶是經過微生物『後發酵』的茶類,後發酵過程中,如果製程不當,可能受到黃麴黴菌汙染」,「普洱茶分為『普洱生茶』及『普洱熟茶』,普洱生茶係經自然陳化 (緩慢後發酵)製成,普洱熟茶採用濕熱渥堆方法(快速後發酵) 製成」。農業部甚至以茶改場檢驗普洱茶生菌量是否符合衛生標準為例,提醒民眾「所有茶類」都須貯藏於低溫、低濕環境,並非僅限於普洱茶類,各種茶類即使不像普洱茶是經過微生物後發酵,但如果貯藏於不當環境,還是會受到具毒害的微生物汙染,都有危害健康的虞慮。 結論 傳言提到「食管局規定只有蒸餾酒可以標無期限」,但臺灣沒有食管局這種單位、酒類也不歸食藥署管轄。 食藥署表示只要是在臺灣販售的包裝食品,依法都必須標示保存期限或有效日期,普洱茶也不例外,民眾購買時應認明標示、在期限內食用,傳言「普洱茶沒有保存期限」,「過了二年,老味、陳味就出來了,越放越陳」等說法為錯誤資訊。普洱茶利用黑麴黴等微生物發酵,製程中對各種微生物的控制、以及後續滅菌等工序都非常關鍵,且臺灣氣候溫熱潮濕,保存包括普洱茶在內的各種茶葉都要特別小心。(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05/tea.html)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4-05-10 醫療.婦產科
分泌物如豆腐塊狀可能是嚴重念珠菌感染!婦產科醫師教6招避免反覆感染傷生殖器官
夏季悶熱,婦產科近期不少女性因會陰部搔癢就醫,多數都是惱人的「念珠菌感染」,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當會陰部出現搔癢感時,就要立即就醫,女性生殖系統的神經結構,僅三分之一在內部,其餘都在會陰部周邊,等到念珠菌感染到下腹部脹痛才來就醫,通常已非常嚴重,分泌物大多都已呈現豆腐塊狀,治療時間不僅會拉長,後續反覆感染的機率也大增。典型症狀搔癢難耐、塊狀分泌物郭安妮說,念珠菌屬於黴菌的一種,非常不易根治,當身體的免疫系統變弱、因流汗等因素會陰部悶濕,都會讓念珠菌復發,治療念珠菌極具耐心。臨床上,非常多女性對於念珠菌的症狀,僅有粗略概念,甚至會將其症狀誤以為是憋尿引起的短暫性不適,導致太晚就醫,增加治療難度。念珠菌的典型症狀為會陰部「搔癢難耐」,特別在經期、排卵期,又或是性行為後搔癢感會更為明顯,平時會排出如豆花,或如乳酪狀的塊狀分泌物,時常會伴隨魚腥味等異味,較為嚴重者會陰部會有灼熱或痠痛感,且會不斷頻尿,每次排尿都僅有少量的尿液,下腹部會感受到莫名的脹痛,如果用力壓會嚴重感受到悶痛不適。免疫力弱反覆感染 恐傷生殖器官郭安妮表示,念珠菌感染起因多是免疫力弱,因此被診斷為念珠菌感染者,通常會感染其他黴菌、細菌,反覆念珠菌感染最擔心的是其他細菌傷害生殖器官,如輸卵管、子宮、骨盆腔等,像是輸卵管發炎後又癒合就會造成輸卵管阻塞,骨盆腔反覆發炎造成沾黏,都會影響子宮功能,進而導致不孕。曾有一位患者是職業舞者,工作時需要著緊身舞衣,且無法隨時更換,她就醫時是因為會陰部癢到睡不著,且已有頻尿症狀,郭安妮指出,該名患者念珠菌不僅嚴重感染,還同時有骨盆腔發炎的現象,患者自訴「會陰部會癢早已是日常,一直認為是流汗與衣服不斷摩擦所致,沒想到是黴菌感染」。郭安妮表示,治療念珠菌有對應的藥物,大約投藥6到10天,症狀就有辦法改善,但最難的是患者要調整生活作息、讓會陰部保持通風,也得避免壓力,才有辦法根除念珠菌。她強調,感染念珠菌的患者一定要有足夠的症狀察覺能力,反覆發生是非常可能的,即時發現症狀、改善作息、搭配服藥,有助於避免感染念珠菌再次發生。許多女性為了求快,會尋求「偏方」,如近年相傳使用藥用硼酸當作陰道塞劑,幫助會陰部菌種平衡,以達到改善念珠菌的效果。郭安妮表示,曾有一位女性自行尋求藥用硼酸的方式改善症狀,結果會陰部搔癢感並沒有改善,子宮腔內的發炎症狀更為嚴重,有些女性還會用硼酸清洗子宮頸,她強調,過度清洗,就是造成念珠菌感染的原因之一。6招避免念珠菌感染1.遵循醫囑投藥治療,不要自尋偏方。2.調整生活作息,避免壓力,每天睡足8小時。3.解便的方式採取由前往後擦。4.念珠菌也存在於腸道、糞便中,如果有香港腳等疾病,避免接觸腳患部後再碰觸外陰。5.襪子與內褲分開洗,一定要徹底洗淨並完全乾燥。6.減少使用護墊的次數,如果流汗造成內褲悶濕,可使用免洗內褲,一悶濕就更換。(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5-06 醫療.耳鼻喉
比用棉花棒更佳的方式 專家教你如何清耳屎又能安全不傷耳朵
清耳屎或耳垢,該不該用棉花棒?根據紐約上州大學醫院耳鼻喉科醫生庫因比(Alexandra Quimby)的說法,問這個問題之前,先了解耳垢是不是該消滅的敵人?她說,不是。黏黏酥酥的耳屎是油性的皮膚分泌物、汗水和死掉的皮膚細胞所構成,可以圈住灰塵、骯髒物、細菌和黴菌,同時還可調節濕度,發揮保護內耳的功效。耳屎還能把內耳掉落的皮膚死亡細胞擠到外耳,最後將它排出耳朵,達到「清汙」作用。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內耳症專家金海玉( Hae-Ok Ana Kim,譯音)說,用棉花棒清耳垢,可能傷及敏感細膩的內耳皮膚,因為棉花纖維雖然看似「很好,毛茸茸的」,實際上卻具有磨蝕力,「會使你的耳朵製造更多耳屎,以便保護被磨傷的耳皮。」此外,她說,棉花棒可能把耳屎推到耳溝更深入的地帶,裡面堆積多了,會讓你感到發癢、疼痛、充塞或暈眩。嚴重時,會影響聽力,彷彿一切聲音都很低沉。因此,專家認為,讓耳朵乾淨又健康的最佳方法就是:不要挖耳朵,聽其自然。可是,有幾個人抗拒得了挖它幾下的衝動?何況,耳朵充滿神經末梢,刺激它一下,還蠻有快感的。如果實在到了耳屎非挖不可的地步,聽聽專家建議安全又能奏效的方法。庫因比建議用濕布清洗耳殼(pinna)即可,就像清洗身體其他部分,「清到布面能到的地方就停,不要更深入。」西雅圖Virginia Mason Franciscan醫療網絡的耳鼻喉醫師史瓦茲( Seth Schwartz)推薦藥房買得到的「耳藥水」,加速耳垢自然清理的過程。他說,耳藥水對乾性耳屎的人幫助較大,滴幾滴進去,可以軟化耳垢,讓它更容易「自然掉落。」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02 寵物.寵物疾病
貓咪不舒服18種徵兆!各年齡常見疾病一次看,定期健檢、早期發現並預防
貓咪個性、行為難捉摸,生病不易發現,貓咪好發疾病有哪些?該怎麼觀察貓咪生病特徵呢?根據農委會寵物登記統計,寵物貓登記數量逐年增長,犬派轉貓派現象廣見於各縣市。隨著養貓人口數增加,貓咪照護也越來越受重視,以下整理貓咪各年齡常見疾病、生病特徵、健康檢查,只要飼主悉心照顧、仔細觀察,有助預防貓咪疾病發生率。貓咪不舒服的18種徵兆貓咪身為獵食、肉食性動物,是食物鏈頂層的動物,通常會隱藏牠們生病狀態,飼主可透過貓咪行為觀察是否出現健康異常。若發現出現以下徵兆,有可能貓咪不舒服的徵兆:.嘔吐,除排毛球外,嘔吐次數增加.排便狀況,如:腹瀉、未排便.排尿狀況,如:無尿、少尿、血尿、頻尿.食慾改變、口渴,如:食量大增或驟減、大量喝水.體重變化,莫名消瘦.呼吸頻率,在休息狀態下,呼吸指數應為一分鐘小於30下.口臭、流口水或口腔出血.體溫上升,觀察鼻頭是否保持濕潤.第三眼瞼外露.身體部位出現腫脹.眼、鼻分泌物增加.嗜睡、活動力下降.頻繁抓耳朵、甩頭.異常掉毛、頻繁舔毛.走路、跳躍姿勢異常.躲在陰暗處、貓砂盆等.莫名大叫.莫名出現攻擊行為未施打疫苗、年輕貓咪常見疾病除了先天性疾病之外,未施打疫苗的貓咪和年輕貓咪要注意傳染病如貓瘟,症狀有嚴重下痢及嘔吐、血便甚至可能造成死亡風險,以及須留意上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三大常見病原為皰疹病毒、卡里西病毒、披衣菌:.疱疹病毒:流眼淚、眼屎、角膜炎、結膜炎等眼睛症狀及打噴嚏、咳嗽、發燒、食慾不振,嚴重恐有死亡風險。.卡里西病毒:與疱疹病毒症狀類似,但鼻症狀較輕微,不同之處為有明顯口炎、口部潰瘍,病毒有可能入侵肺部造成肺炎。.貓披衣菌:好發幼貓或免疫力低下的貓咪,老年貓也有可能得。披衣菌症狀有結膜炎、頻繁眨眼、流眼淚、鼻蓄膿、食欲不振、體重下降及發燒等。 上述三種貓咪病毒都有機率出現在多貓家庭,應定期接種三合一或五合一預防疫苗,並時常保持居家環境衛生、定期消毒打掃,才能有效預防貓咪感染傳染病。中、老年貓咪常見疾病中老年貓常見疾病為甲狀腺亢進、貓咪腎衰竭、心臟病、腫瘤、慢性疾病及關節炎等。.心臟病:貓咪最常見心臟疾病為「肥厚性心肌病」,根據《心傳動物醫院》解釋,肥厚型心肌病是左心室心肌異常肥厚的心臟病,當心肌變厚或結構異常時,心室腔室空間被壓縮,導致心室血液可能逆流到心房,導致心房擴大且壓力上升。擴大的心房中血液滯留加上心肌細胞拉扯,使細小血塊(血栓)易凝集在心房,隨時可能從心臟打出去, 造成身體各處動脈栓塞,最常見症狀就是貓咪四肢癱瘓及劇烈疼痛。緬因貓、布偶貓等特殊品種貓好發心臟疾病,可挑選含有Q10、魚油的保健食品做為日常保健。.腫瘤:貓咪常見血液性腫瘤如淋巴瘤、肥大細胞瘤等,若有白血病病毒,可能藏於淋巴結導致腫瘤,幼年施打疫苗,有機率降低淋巴瘤發生。.甲狀腺亢進:好發於8歲以上的貓咪,常見症狀為嘔吐下痢、亢奮易怒具攻擊性、毛髮零亂無光澤、多渴多尿,以及食欲好但體重持續消瘦。甲狀腺亢進、腎衰竭、心臟病、腫瘤、慢性疾病及關節炎等都是中老年貓常見疾病。定期健檢,有機會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貓咪腎衰竭:由於腎功能老化及長期飲水量不足,若發現貓咪食慾不佳、暴瘦、大量喝水、多尿、嘔吐等明顯症狀出現時,可能代表腎功能已無法正常運作。慢性腎病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少貓咪在腎功能損失75%以上才被確診。.其它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有慢性腎病、甲狀腺亢進及心臟病。糖尿病部分,肥胖的貓須特別留意!因脂肪越多,其胰島素抗性易導致第二型糖尿病,若貓咪體重莫名消瘦就要注意。.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易出現在肘關節和髖關節,膝蓋和腳踝則容易雙側同時出現,症狀有跳躍能力及頻率下降、整理毛髮次數減少、異常如廁行為或如廁位置改變,當發現貓咪跛行時,通常關節炎已經非常嚴重。摺耳貓、短腿貓等特殊品種貓,可能關節不好,可以葡萄糖胺、綠唇貽貝等做為日常保健。此外,貓哮喘、皮膚病也是貓咪常見疾病。貓哮喘好發春天、空汙嚴重時,其徵兆為貓咪蹲下(母雞蹲)、脖子伸直、咳嗽等。皮膚病則因台灣高溫、潮濕,就算貓咪不出門也要小心黴菌,夏季時須留意寄生蟲如跳蚤,以及由蚊子傳播的傳染病—心絲蟲,定期做好居家衛生有助減少貓咪皮膚病問題。貓咪情緒緊張也是致病原因之一貓的個性敏感、易緊張焦慮,搬家、溫差、鏟屎官換人、裝潢擺設改變、高頻音律等環境發生改變,都有可能造成貓咪緊張、焦慮甚至出現異常舔毛、自發性膀胱炎。通常貓咪皮膚病脫毛會呈現均質、塊狀掉毛,若是心因性掉毛,肚子和手等部位會呈現參差不齊、長短不一脫毛現象。自發性膀胱炎則會出現尿血、尿血塊、尿尿結晶變多等。飼主可先將環境改回原樣並以費洛蒙、貓草舒緩貓咪情緒,或是口服保健品如色胺酸,可增加多巴胺濃度,放鬆情緒,若還是無法解決貓咪情緒問題甚至出現攻擊性,最後獸醫師才會進一步採取藥物控制。當環境發生改變,可能造成貓咪緊張、焦慮甚至出現異常舔毛、自發性膀胱炎。貓咪需要做健康檢查嗎?貓咪善於忍痛,觀察日常行為僅能看出部分病症,定期施做詳細的健康檢查有助早期發現並預防,年輕貓咪平均1-2年做一次即可,老年貓則因甲狀腺亢進、腎衰竭、心臟病發生率較高,建議半年就要做一次健檢。貓健檢費用依項目不同,千元至上萬元不等,一般健檢項目如下:.基礎問診.理學檢查.血液生化檢驗.尿液檢查.糞便檢查.X光影像檢查.超音波影像檢查.內分泌檢驗.血壓測量.心電圖年輕貓健檢項目可以血液檢查為主,由於貓咪好發肥厚性心肌病,建議4歲以上的貓咪除了血檢,可加做X光片以利觀察心臟大小前後變化,老年貓則需要的項目較多,進階檢驗項目,可依據獸醫師判斷,若有需求再進行。延伸閱讀:.突大量喝水、多尿…貓腎衰竭會好嗎?腎貓症狀、飲食建議一次看.你的1年等於毛孩5~7年!貓狗定期健檢很重要!健檢項目費用一次看.貓咪亂尿尿怎麼辦?貓行為諮商師:貓亂尿原因、解決方法指南一次看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02 焦點.健康知識+
白米放常溫,小心吃進「黃麴毒素」!顏宗海點名易產生黃麴毒素的「4大類食物」
在豔陽高照的夏季,許多人喜歡喝一碗蓮子銀耳湯消消暑氣。但之前衛福部食藥署曾稽查發現有一批從中國出口、近6000公斤的乾蓮子,被檢驗出致癌物黃麴毒素(Aflatoxin)超標近10倍。這些違規產品將全數退運銷毀,不會流到市面。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指出,黃麴毒素容易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如果食用含有黃麴毒素的食物,長久下來將影響肝功能,增加肝癌風險。除了蓮子外,一般的花生、堅果、米、中藥材如果保存不當,也可能產生黃麴毒素。 顏宗海建議,民眾在購買這類食品時,建議優先選擇真空包裝的食品,不要一次買太多,開封後可放在密封的盒子裡,或放在冰箱冷藏。許多民眾習慣家裡有米缸,在室溫下囤放大量的米,但其實不建議這種保存方式,米最好還是放冰箱,抑制黴菌滋生,降低黃麴毒素污染的風險。食藥署於2022年8月10日公布的邊境稽查結果,有一批從中國出口的乾蓮子被檢驗出致癌物黃麴毒素(Aflatoxin)超標近10倍(照片由食藥署提供)。黃麴毒素是什麼?黃麴毒素是由曲霉屬(Aspergillus spp.)及青霉屬(Penicillium spp.)中某些菌種所產生的一系列代謝物質,這種代謝物質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東西,用肉眼無法辨認,必須利用化學分析或紫外線視察。黃麴毒素有很多種,主要有B1、B2、G1、G2四種,並以B1的毒性最強。 黃麴毒素主要污染花生及相關製品,容易在潮濕、溫暖的環境產生。而且黃麴毒素一旦產生,就不易受到烹調高溫分解而破壞。污染花生及花生製品的黃麴毒素,可能對人類及動物的健康產生威脅。黃麴毒素對人體的影響?如果長期吃入低劑量的黃麴毒素,容易導致肝細胞突變,增加罹患肝癌機率,特別會使B型、C型肝炎患者及帶原者罹癌的風險增高。 長期食用含過量黃麴毒素之乳製品,包括牛乳、乾酪、加工乳酪等,會造成肝臟損傷而影響對營養之吸收和代謝。黃麴毒素的另一毒性作用會影響免疫系統,使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感染,且不易殺死腫瘤細胞。哪些食物會有黃麴毒素?雖然黃麴毒素會污染的食品非常多,包括: 花生及相關製品:包括花生粉、花生糖、花生醬 五穀雜糧 堅果類 豆類 南北乾貨類 辛香料 醃漬類食品 古法釀造製品 地瓜粉及麵粉 咖啡豆而且,如果以受黃麴毒素污染的玉米、五穀雜糧作為飼料,餵食雞、鴨、魚、牛、豬。其內臟尤其是肝臟及牛乳、蛋,也含有黃麴毒素。 含有黃麴毒素的食物,可以從外觀或味道來判斷嗎?有時候可以,有時候不行。如果食物有明顯的發霉、出現怪味,可能遭受黃麴毒素或其他黴菌污染,就要丟掉。但有時食物發霉外表看不出來,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也可能長菌絲,無法從外觀辨認食物是否受黃麴毒素污染。吃到黃麴毒素會有什麼症狀?黃麴毒素列為一級致癌物,如果長期吃到黃麴毒素,會增加肝癌風險。 攝食過量被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會導致慢性及急性病變,主要的病徵如下: 一、慢性病變:導致細胞受損、畸胎及突變甚至致癌反應。 二、急性病變: 嘔吐 腹痛 肺水腫 痙攣 昏迷 胰臟充血 肝、腎、心衰竭 腦水腫 死亡吃到黃麴毒素怎麼辦?如果不慎吃到黃麴毒素而有不適症狀,應盡快就醫治療。但顏宗海指出,最好的方式還是避免食入含有黃麴毒素的食品。如何避免吃到黃麴毒素?一、挑選新鮮的魚、肉、蔬果,剩餘的食物放冰箱冰箱,如果食物發霉、過期,應立即丟棄。 二、儘量少吃內臟類、醃漬類、乾貨式食物。三、少吃易受污染的食物及其製品。 四、 注意農作物的收成、運輸、貯藏程序,避免黃麴毒素的發生。 五、購買新鮮、真空包裝的米、豆、麥、五穀雜糧及其製品,並從外觀觀察是否長黴。包裝若有破損或色澤改變,不可購買。 六、食品打開後,最好以乾燥的密封罐貯存在低溫、乾燥處,並在有效期限內吃完。 參考資料:台灣癌症基金會花蓮區農業推廣簡訊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 延伸閱讀: 她靠「走路」7個月重度脂肪肝痊癒還瘦8公斤!達人教你這個時間走路,治病效果最佳
-
2024-05-01 養生.抗老養生
抗老化新寵兒!抗生素雷帕黴素真能延長壽命?教授曝唯一好處
讀者林先生在2024-4-9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你好,近來和美國友人聊天,聽聞他們周圍親友有不少人自購雷帕黴素(rapamycin) 當作抗老化 (anti-aging)的保健食品,網路上也查到不少正面資訊,想請教林教授是否確有其事,又或者是廠商的噱頭?在討論雷帕黴素(Rapamycin)是如何被當作抗老藥之前,我想先談它是如何被發現。我主要參考的資料是2022年發表的論文The origin story of rapamycin: systemic bia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cold war politics(雷帕黴素的起源故事:生物醫學研究與冷戰政治中的系統性偏見)。復活節島是舉世聞名,因為它擁有八百多尊充滿神秘色彩的巨型石像。當地的原住民稱呼這個島為Rapa Nui,而Rapamycin就是以Rapa命名的一種抗生素。復活節島是智利的領土,而智利政府在1960年代初期(冷戰時代)決定在島上建設機場。這個決定並非為了旅遊業或造福島上的居民,而是為了建造一個衛星追蹤站,作為美國和智利的合資企業。當時在加拿大馬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從事癌症研究的外科醫生Stanley Skoryna(1920-2003)聽到這個消息後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來研究與世隔絕的人群(復活節島當時的人口約1000)及其環境在跟外界接觸之後會受到的影響。在經過無數的努力之後,Stanley Skoryna終於爭取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資助,並且獲得加拿大皇家海軍提供維護船 HMCS Cape Scott 及其船員來負責運送研究人員及器材。在1964年底,Medical Expedition to Easter Island(METE,復活節島醫療探險隊)終於成行。 Stanley Skoryna帶領了約40 名醫療和科學人員抵達復活節島,開始在那裡建立實驗室和生活區,然後從1964 年12 月一直工作到1965 年2 月。他們對島上的居民進行了廣泛的體檢,並且記錄和收集了涵蓋全島的土壤和動植物樣本。土壤樣本採集的負責人是另一位加拿大University of Montreal的醫生/細菌學家Georges Nogrady(1919-2013)。他回到加拿大後將一個土壤樣本交給一位也是細菌學家的同事Claude Vezina。這位同事當時也是加拿大藥物研發公司Ayerst Research Laboratories(艾耶斯特研究實驗室)的研究員。這位研究員就和實驗室的同事 Surendra Sehgal合作,從土壤樣本裡分離出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吸水鏈黴菌)以及它產生的一種新型抗生素。他們把這個抗生素命名為Rapamycin,並且在1975年把這個發現發表在兩篇論文裡:Rapamycin (AY-22,989), a new antifungal antibiotic. I. Taxonomy of the producing streptomycete and isolation of the active principle【雷帕黴素(AY-22,989),一種新型抗真菌抗生素。一.產鏈黴菌的分類及有效成分的分離】Rapamycin (AY-22,989), a new antifungal antibiotic. II. Fermentation,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雷帕黴素(AY-22,989),一種新型抗真菌抗生素。二.發酵、分離和表徵】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篇論文雖然有提起土壤的樣本是來自復活節島,但卻隻字不提樣本是復活節島醫療探險隊採集到的,所以Stanley Skoryna和Georges Nogrady這兩位重要人物當然也是榜上無名。就在發現雷帕黴素的1970年間,Ayerst Research Laboratories跟美國製藥公司Wyeth合併,而合併後的公司在2009年又被輝瑞公司收購。就這樣,雷帕黴素輾轉成為輝瑞公司每年營收數億美元的金雞母。可惜,復活節島的居民是一毛錢也沒拿到,而Stanley Skoryna和Georges Nogrady在地下有知的話也一樣只能看人家吃米粉喊燙。在上一篇文章雷帕黴素-抗老藥傳奇(一),我有說在1970年代雷帕黴素剛被分離出來時,它是被發現具有抗真菌的作用。可是,後續的研究發現它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所以在1999年美國FDA核准它用於Prophylaxis of organ reject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renal transplants(預防接受腎臟移植患者的器官排斥)。後續的研究又發現它能通過一個叫做mTOR的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來調控許多生理作用,包括細胞的生長和老化。在幾個動物模型裡,包括線蟲、果蠅、和小鼠,它都顯示出能延長壽命,所以有些研究長壽醫學的專家就認為它應當也能延長人類的壽命。但是,由於人類的壽命是遠比線蟲、果蠅、或小鼠長得多,所以,如果要進行人類實驗的話,就需要等幾十年才能知道結果。也就是說,由於沒有臨床試驗,目前沒有科學證據顯示雷帕黴素能延長人類的壽命。雷帕黴素是處方藥(預防腎移植器官排斥),而由於「老化」並非是疾病(至少FDA沒有這樣的定義),所以FDA是不可能也會核准雷帕黴素來用於「治療老化」。但是,有些醫生已經開始給客戶(不見得是病患)開立所謂的「標籤外」(off-label)處方來「治療老化」,而事實上網路上可以看到許多聲稱連處方都不需要的廣告。這就是為什麼讀者林先生會說「友人周圍親友有不少人自購雷帕黴素」(請注意,這是非法,但卻管不了)。針對這種「標籤外」使用,有一篇2023年發表的論文就報導了調查的結果,請看Evaluation of off-label rapamycin use to promote healthspan in 333 adults(對 333 名成人標籤外使用雷帕黴素促進健康壽命的評估)。這項研究是在2022-3-1到2022-6-30期間用網路通訊收集了自稱有在服用雷帕黴素的成年人(333 名),以及自稱從未使用過雷帕黴素的成年人(172 名)的資料。這些資料顯示,「服用雷帕黴素的人」與「沒有服用雷帕黴素的人」以3比1的比例自認生活品質得到了改善,包括整體健康、幸福感、大腦功能、青春感、自信、平靜、焦慮和全身疼痛的改善。 這兩組人更是以5比1的比例同意「家人/朋友評論說我看起來不錯」這一選項。可是,這項研究有兩個致命的缺陷。一個是「服用者的安慰劑效應」,另一個是「未服用者當然不可能會自認生活品質得到了改善」(請注意,他們並沒有服用任何特定的東西,所以也就不可能會有「改善」)。所以,我個人認為,這項研究完全不能證明服用雷帕黴素的人生活品質得到了改善。KFF Health News在2019-2-11發表A ‘Fountain Of Youth’ Pill? Sure, If You’re A Mouse(「青春之泉」藥丸? 當然,如果你是一隻老鼠)。華盛頓郵報在2024-3-15發表How a cheap, generic drug became a darling of longevity enthusiasts(一種廉價的學名藥如何成為長壽熱衷者的寵兒),裡面有引用專門研究雷帕黴素的德州大學長壽醫學教授Elena Volpi說,從抗藥性、疾病以及用藥反應等層面來看,老鼠都跟人類不一樣。不過,雷帕黴素的確是有一樣好處,那就是服用的人可能就比較不會被一大堆「抗老神藥」或「抗老神器」蠱惑。請看下面幾篇我發表過有關「抗老神藥」和「抗老神器」的文章:蛇油推銷員? 即將在台重磅演講李嘉誠的長生不老藥NMN的吹捧與現實神藥:活到150歲!美商萊威貼片,科學證據?抗老化醫學是偽科學高壓氧能逆轉衰老嗎野山參幹細胞天然逆齡?新發現:膠原蛋白促進幹細胞競爭,抗衰老返老神藥AgeLoc睾酮能讓你返老還童嗎抗氧化劑能抗老抗病?原文:雷帕黴素-抗老藥傳奇(一)、雷帕黴素-抗老藥傳奇(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9 焦點.健康知識+
地震防災食物該準備哪些東西?掌握5要訣 飲用水避茶、咖啡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每年發生地震的次數相當頻繁,「預防勝於治療」,天災無法預測,不論是災前還是災後,及早準備緊急避難包、防災食品是必要的。防災食品該如何準備,才能既方便又符合營養均衡的原則?可掌握以下5大重點:1.飲用水人可以7天不吃飯,但是不能1日不喝水。水是生存的必需品,建議每人應該準備2至3公升的飲用水,且最好準備3天份。但不要準備茶、咖啡等容易利尿的飲品,否則會愈喝愈渴。2.主食類:營養口糧或燕麥棒口糧餅乾、燕麥棒、麥片、營養棒等食物,大都由麵粉等醣類組成,在受困時食用,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與熱量,而且這些食物不用烹飪,即開即食,相當方便;如果對麩質過敏的民眾,不妨可以準備米做的米餅、玉米罐頭、米粉類的泡麵等。3.蛋白質:肉類罐頭或調理包最方便的蛋白質食物為肉類罐頭,像鮪魚、鯖魚、牛肉、豬肉、雞肉等罐頭,一拉開就可以食用,調理包或是調味的真空豆乾也是可行;也可以準備保久乳、鋁箔包豆漿這類的蛋白質飲品,維持人體機能的正常運作。如果家庭成員有嬰幼兒,應另外準備奶粉、罐頭副食品等。4.油脂類油脂的熱量最高,每一公克高達9大卡,是很好的熱量來源。建議大家可以在緊急防災包裡放些堅果、堅果醬、芝麻醬或花生醬,這類食物可以快速地補充熱量;如果對堅果過敏的人,則可以準備一瓶椰子油或橄欖油在防災包裡。但堅果容易受潮滋生黴菌,所以最好選擇真空包裝的食品為佳。5.蔬果類膳食纖維的蔬果也不能少,建議可以選擇蔬果的凍乾,譬如草莓凍乾、鳳梨凍乾、秋葵、紅蘿蔔凍乾等食物;另外,罐頭類的蔬果也是可行,像小黃瓜、蘑菇、番茄、鳳梨罐頭等。
-
2024-04-26 醫療.皮膚
頭皮長痘痘是毛囊炎嗎?會自己好嗎?毛囊炎原因及改善方法一次看
泡溫泉、刮鬍子...害你毛囊發炎的7種原因!毛囊炎與青春痘有何不同?一表看差異,教你7招預防毛囊炎(Folliculitis)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由毛髮生長處的毛囊發炎和感染所引起,細菌/黴菌感染、刮鬍子、除毛、保養品使用不當等等都有可能是引發毛囊炎原因之一。頭皮長痘痘是毛囊炎嗎?毛囊炎會自己好嗎?多久會好?毛囊炎原因與症狀、治療毛囊炎藥膏及預防毛囊炎方法,一次整理。毛囊炎是什麼?7大毛囊炎原因毛囊炎顧名思義就是毛囊發炎,頭皮長痘痘大多是頭皮出油導致毛囊堵塞,所造成的發炎反應,而糖尿病、肥胖、長期使用口服抗生素、免疫抑制/免疫功能低下或經常刮鬍子者皆有可能增加毛囊炎之機率。依毛囊發炎原因,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細菌性毛囊炎:為毛囊炎最常見的類型,依張英睿皮膚專科診所衛教說明,細菌性毛囊炎會發生在任何有毛髮的部位,以臉部、頸部、腋窩和臀部等易出油出汗、受摩擦及阻塞的皮膚區域較為常見,多是因流汗造成細菌滋生、摩擦或搔抓、油脂類保養品阻塞毛囊,或是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而引起。·黴菌性毛囊炎:好發於前胸、後背、上臂、頸部及臉部等皮脂腺豐富之部位,因皮膚悶熱導致皮屑芽孢菌過度繁殖有關。·溫泉性毛囊炎:遭綠膿桿菌感染而引起,多發生於皮膚長時間潮濕環境時,如泡溫泉泡太久、游泳後。皮膚科醫師林政賢指出,綠膿桿菌毛囊炎主要是患者先前接觸過遭病菌污染的水、沐浴用品,使病菌經由毛囊開口或是微小傷口進入皮膚造成感染,常見於洗很熱的水、酸鹼值偏鹼性的水及未加氯氣殺菌的水,或是浴池不常清洗、泡湯的人較多時。·假性鬚部毛囊炎:好發臉部及頸部,與剃除毛髮、刮鬍子有關,因除毛時造成斷裂的毛髮刺入真皮層所引起的發炎反應。·革蘭氏陰性菌毛囊炎: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說明,革蘭氏陰性菌毛囊炎多發生在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療青春痘之患者。·嗜酸性毛囊炎:通常發生於免疫系統異常反應的患者以及嬰兒,嗜酸性毛囊炎不具傳染性,發癢的膿皰及好發肩膀、上臂、頸部和前額為其特徵。·其他原因:如施打雷射,皮膚受到雷射的光熱刺激,也有可能誘發毛囊炎。毛囊炎症狀有哪些?毛囊炎症狀表現為帶有癢感的紅疹,周圍皮膚會有點敏感刺激。據皮膚科醫師陳昱璁指出,毛囊炎為單一個毛囊受感染,初期病灶表現為沒有膿皰的紅色突起狀;若好幾個相鄰毛囊一起受感染,就會形成「癤」,也就是俗稱的「疔子」;而數個癤聚集便會形成「癰」,指的是多個毛囊同時發炎結成一大顆,並可能有紅腫、膿液及疼痛,容易因輕微外傷或摩擦而破裂,若不加以治療,就有可能併發蜂窩性組織炎等嚴重皮膚感染。毛囊炎與青春痘如何分辨?毛囊炎外觀有點類似青春痘,有些人會稱臉部的痘痘就是毛囊炎的一種型態。不過,兩者的成因、好發位置還是有些不同: 毛囊炎 青春痘 成因 肌膚潮濕悶熱導致細菌滋生或是摩擦而引起 油脂分泌旺盛造成角質堆積,導致痤瘡桿菌過度繁殖所致 好發位置 多發生於易摩擦、悶熱之皮膚區域,如頭皮、頸部。 臉部、後背及前胸等部位 毛囊炎多久會好?基本上,免疫功能正常,毛囊炎問題通常會自己痊癒,以細菌性毛囊炎為例,若細菌性毛囊炎不治療大多會在7~10天內消退,不過若相鄰的毛囊同時受感染而形成癤、癰,使皮膚出現含膿的病灶表現,就需要進一步治療,甚至有可能需要切開引流讓膿液排出。依恩主公醫院藥劑科藥師郭美淨表示,細菌性毛囊炎治療方式以fusidic acid、clindamycin等抗生素藥膏,並搭配使用抑制厭氧菌生長的藥膏,以及A酸或水楊酸製劑;黴菌性毛囊炎則可用fluconazole或 itraconazole等口服抗黴菌藥物治療,以外用的ketoconazole洗劑作為起始治療。7招預防毛囊炎多數情況下,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預防或控制毛囊炎。提供以下幾要點預防及緩解毛囊炎: 除毛或刮鬍子時,沿著毛髮生長方向剔除。 避免穿著緊身衣服,尤其是緊身牛仔褲或粗糙材質的衣物。 避免使用過度滋潤或過量使用油脂類保養品,以免堵塞毛孔,導致毛囊發炎及青春痘生成。 避免與他人共用刮鬍刀和毛巾等物品。 運動及大量出汗後,應以淋浴清洗身體,尤其是頭皮。 毛囊炎出現發癢或疼痛時,可適當使用熱敷方式增加血液循環,緩解不適。 定期清洗毛巾,以免細菌滋生,感染毛囊。【延伸閱讀】「毛囊炎」可能讓你掉髮、禿頭!頭皮、前胸、屁股都會出現...「這3種衣物材質」竟讓你皮膚發炎頭皮長痘痘該怎麼辦?消除頭皮毛囊炎6關鍵大公開!醫師教你看懂洗髮精成分,小心選錯,油頭又過敏參考資料:Cleveland Clinic、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Healthline、張英睿皮膚專科診所、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陳昱璁皮膚科醫師、恩主公醫訊責任編輯:林勻熙核稿編輯:曾耀儀延伸閱讀: 男人勃起不夠硬怎麼辦?勃起硬度分5級,泌尿科醫師教你靠「3種食物、2類運動」來改善 不吃肉=清淡?吃素=健康?營養師揭「吃素5地雷」:你以為的蛋白質,其實都是「澱粉」
-
2024-04-25 焦點.用藥停看聽
香港腳擦藥膏別迷信多合一 藥師告訴你何時該更換為單方成分
Q:夏天是香港腳好發時期,濕熱氣候加上腳部出汗,容易黴菌滋長,腳趾縫間紅腫且冒出小水泡。擦藥後症狀反覆,香港腳該怎麼用藥?擦藥好像無法根治?A:香港腳又稱「足癬」,是一種黴菌感染的皮膚疾病,常見脫皮、搔癢、紅疹、起水泡、龜裂等症狀,但也有些人一點都不癢,只出現脫皮或落屑。治療香港腳,可分為外用塗抹藥膏及口服殺黴菌藥物。不過,很多人購買市售藥膏時,常以為「多合一」的效果比較好,一條藥膏擦到底,結果時癢時不癢,沒有根治的跡象。有些人以「會不會癢」作為判斷感染香港腳的標準,其實典型的發癢症狀要使用含類固醇、抗黴菌的複方藥膏,若擦藥膏3至5天無改善,建議應就診請醫師評估用藥。雖然含類固醇的藥膏用途廣泛,可止癢、抗發炎、殺黴菌,但勿長期使用,會導致皮膚變薄或毛囊發炎。不太會癢的香港腳,適合單方成分的藥膏,需連續進行7天到4周療程。而使用含類固醇的複方藥膏至不會癢時,也要改為含單一殺黴菌成分的藥膏,正確用藥改善狀況。諮詢/藥師沈采穎
-
2024-04-23 醫療.耳鼻喉
長年鼻塞難呼吸怎麼辦?是長鼻息肉嗎?醫師詳解原因、治療方法
相信台灣民眾常聽到周遭親友,甚至是自己深受過敏性鼻炎所苦。根據統計,國人的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五,在青少年族群甚至更高,大大降低了生活品質,因而國人時常前往社區診所或醫院求診,甚至三天二頭便去藥局購買鼻噴劑來使用。其中,患有鼻塞症狀的病人,常常被告知有可能是長了鼻息肉而閉塞了鼻孔,需要切除鼻息肉加以治療。事實上,患有鼻塞症狀的族群僅有少數患有鼻息肉,而鼻息肉發生的原因大多為長期性的鼻竇炎,與一般過敏性鼻炎所導致的鼻塞有所不同,治療方式亦有不同的選擇。在此,下列敘述二種鼻塞的成因介紹。鼻息肉(Nasal Polyps).定義:鼻息肉是一種鼻腔内的軟組織增生,通常是由鼻黏膜所衍生出的非癌性腫大組織。它們通常以半透明狀或淡黃色的囊狀組織呈現。.成因:鼻息肉的確切成因並不完全清楚,通常被認為有許多的外在及免疫因素所共同導致。且它們時常與慢性鼻竇炎共同發生。.症狀:鼻息肉最明顯的症狀就是鼻塞,且會有鼻涕倒流、黃鼻涕、嗅覺異常以及頭部悶痛等鼻竇炎相關症狀。甚至有時候病人忍受過久,可見鼻息肉從鼻孔突出或往鼻咽生長,有類似著鼻腔腫瘤完全堵塞的情形。.治療:藥物治療的方式包括:抗過敏、抗發炎等口服藥物以及類固醇鼻噴劑等局部用藥,用於減輕發炎和緩解症狀。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的減少過敏原刺激及鼻腔局部沖洗對於某些類型的鼻竇炎病人亦有幫助,較新型的免疫療法亦是治療的選擇之一。然而,對於鼻塞症狀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仍為手術。鼻甲肥大(Hypertrophic Nasal Turbinates).定義:鼻甲是位於鼻腔内的正常構造,由彎曲的骨片結構及其上的鼻黏膜所組成,分為上中下三部分,鼻甲肥大是指其中之一或多個鼻甲變得較正常更肥厚。.成因:鼻甲肥大通常是由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引起的鼻黏膜腫脹所引起,並且時常伴隨著鼻甲骨片較正常突出的情形,特別是下鼻甲。.症狀:鼻甲肥大可導致鼻塞、進氣不足呼吸困難、打鼾及睡眠不佳等症狀。患者可能感到鼻腔内的空間受限,引發不適感。.治療:藥物治療包括使用抗過敏藥物,如抗組織胺、抗鼻腔黏膜充血劑、抗白三烯類藥物及局部抗組織胺及類固醇鼻噴劑,或者新型免疫製劑及減敏療法皆為藥物選擇,以減緩發炎及紓解症狀。日常生活中的過敏管理亦相當重要,若因鼻甲肥大所導致的鼻塞症狀,藥物無法緩解,手術將鼻甲縮小仍是最徹底及立竿見影的治療方式。手術治療由於鼻息肉及鼻甲肥大的成因不盡相同,手術治療之方式亦大相逕庭,以下此二種鼻塞成因的手術方式的介紹。.鼻息肉之手術治療.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在全身麻醉下,以內視鏡清除擋住鼻道的鼻息肉,並根除鼻竇的發炎病灶,包含鼻竇內的細菌及黏液、黴菌及息肉樣黏膜等,恢復正常鼻竇通道之開口,使鼻竇黏膜恢復健康,以避免再度生長出鼻息肉。.電磁導航鼻竇手術:除了上述內視鏡之外,搭配導航微創動力系統,可更精準定位息肉處及避免觸及正常構造及鼻黏膜,加速手術完成並避免併發症。鼻甲肥大之手術治療.雷射鼻甲成型術:在局部麻醉下,以雷射的能量使鼻甲上的黏膜收縮並減小其體積,使鼻道的空間稍加增大。.微創下鼻甲成型術:在局部麻醉下,以微創刀片伸入下鼻甲之黏膜下層並進行刮取及抽吸,使其組織減少並進而纖維化來縮減體積。.下鼻甲切除術: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將一部份之下鼻甲骨片切除,並同時移除其上附著之部份下鼻甲黏膜,使下鼻甲的體積大幅縮減而達到較佳的鼻道通暢度和較長的術後效果維持。鼻塞乃因鼻道狹窄所引起,大抵因鼻腔黏膜之增生而壓縮空間所致,皆可用不同類型的手術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然而,仍有其他原因會導致鼻塞症狀,例如:鼻腔腫瘤、鼻中膈彎曲、鼻咽癌等,需要經過就醫詳細檢查才能查明原因。因此若有相關症狀,仍建議經由耳鼻喉科醫師評估後才能給予適當的治療方針。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9 醫療.皮膚
皮膚搔癢怎麼辦?狂抓恐致傷口惡化、感染 醫曝7大臨床表現,預防與日常照護指南一次看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稱為濕疹(Eczema)和異位性濕疹(Atopic eczema),是一種常見的皮膚慢性炎症疾病,通常與過敏反應有關。特別常見於兩歲以前的兒童身上,尤其是在3-6個月的嬰幼兒。在兒科門診衛教室裡,我時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因為異位性皮膚炎而皮膚搔癢難忍,不斷抓破皮,這可能會引起感染和更嚴重的問題。從嬰兒期開始,一些嬰幼童可能會因為AD皮膚紅腫,體無完膚而持續流出組織液;進入小學階段,8歲的女童,在夏天不敢穿短袖或短褲也不敢游泳;而一些年齡較大的孩子,比如12歲青少女因為AD而感到焦慮,以至於採取極端措施,如將自己的頭髮拔光等。皮膚外觀問題造成自信不足,夜間搔癢而造成睡眠品質的下降,長期下來對身心健康及生長發育,容易造成許多負面影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如何協助處理孩子的異位性皮膚炎是非常重要的。 7大臨床表現 異位性皮膚炎初期發病時,常見的特色是嚴重的搔癢(尤其在晚上)和反覆發作。搔抓會增加皮膚的發炎反應,進而導致更嚴重的皮膚傷害,可能會出現破皮、脫屑、疼痛、發紅、疹子、皮膚乾燥、皮膚增厚(苔癬化)等症狀。大約有50%的嬰幼兒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是在他們出生後的第一年內發生的,而約80%的異位性皮膚炎發生在幼兒5歲以前。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和嚴重程度可能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而且可能在不同年齡層表現在不同的部位(如圖一)。 異位性皮膚炎的預防與日常照護指南 異位性皮膚炎通常會陷入一個循環,我們可以稱之為「癢與搔抓循環三部曲」。首先,皮膚受到刺激後產生癢感,接著孩童不由自主地出現搔抓行為,最後導致皮膚出現濕疹。濕疹的出現進一步加劇了搔癢的感覺,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因此,有效的「止癢」可說是控制異位性皮膚炎中最關鍵的一點。當不再搔抓皮膚時,皮膚就不會進一步受傷發炎,從而有助於緩解症狀。除了醫療治療外,以下是預防措施和日常照護方式,可以幫助減輕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 清潔與保濕 第一步皮膚基礎保濕非常的重要,這有助於維持皮膚的完整性。對於三個月大以上的嬰幼兒,單純使用清水洗澡可能無法完全清潔皮膚表面。 .可選用標示無香精、無防腐劑、無刺激性的化學成分,「敏感肌膚專用」的清潔洗劑。 .建議每天泡澡或淋浴,水溫不超過40度,每次洗澡時間10-15分鐘使皮膚吸收水分。洗完後,用溫柔輕拍的方式擦乾身體(切勿完全擦乾及來回摩擦皮膚),保留皮膚有點濕潤感。 .規則塗上醫師開的藥膏或者保濕劑(如果已塗上局部藥膏,請勿馬上塗擦保濕劑,建議至少間隔30分鐘)。保濕劑一天最少2次,只要感覺皮膚乾燥或搔癢,即可隨時補擦保濕劑,以保持皮膚的濕度。 避免誘發刺激的因素 .環境室內溫度調節盡量控制維持在22-24℃,相對濕度保持50-60%。 .在天氣冷熱溫度變化大時,容易因為出汗或皮膚乾燥,進而引起皮膚發癢,需特別留意皮膚的狀況。 .夏天潮濕炎熱,過度流汗容易刺激皮膚,建議流汗時,隨時準備柔軟濕毛巾擦拭。冬天氣候乾燥,孩童皮膚容易乾燥龜裂,因此需要控制室內濕度,隨時補擦保濕劑以維持皮膚水分。 .避免穿著會刺激皮膚的衣物,如毛衣、緊身衣物、發熱衣、刷毛高領、動物纖維製品等,建議可以選擇棉質吸汗透氣性好的天然纖維布料,以減少對皮膚的摩擦和刺激。 .暫時避免食用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如雞蛋、牛奶、魚、花生、小麥、大豆、堅果和帶殼海鮮(如蝦、蟹、貝類等),容易引起皮膚症狀明顯惡化。 .減少孩子接觸可能引起吸入性過敏的因素,如塵蟎、黴菌、寵物皮屑毛髮、花粉和香菸煙霧等。 規則用藥及定期返診追蹤 .在醫師指示下,規則使用醫師開立處方局部藥膏或其他抗過敏藥物,以緩解症狀.定期返診追蹤及持續注意皮膚狀況的變化,如皮膚症狀持續或加劇隨時返診就醫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疾病,皮膚症狀的管理需要家長們細心多方面的照護和持久的努力,才得以打破「癢與搔抓循環」,而減緩症狀並有效改善孩童的生活品質。家長和醫療專業人員之間的密切合作是很重要,透過遵循適當的清潔與保濕措施、避免刺激因素、定期用藥及追蹤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異位性皮膚炎,讓孩子在健康舒適的環境中成長。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9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癌友免疫力保護策略:接種疫苗、留意環境衛生
癌友接受治療後免疫力低下,若被感染不僅恐延後治療,讓癌細胞有機會喘息,也增加重症、死亡風險,尤其黴菌感染是血液性癌症的主要死因。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建議,癌友除了須留意環境與飲食衛生,維持手部乾淨,也應接種相關疫苗,降低感染機率。陳宜君表示,患者感染會影響癌症治療計畫,並干擾病情評估,影響到治療效果,是癌友最擔心的事;而黴菌感染對癌友影響甚鉅,一旦感染死亡率可達五到七成,就有一名住在農舍的癌友,因位處複雜環境造成黴菌感染,因此在處理農務時應戴口罩,且要保持環境的乾淨,避免感染。「感染的發生及嚴重度是人跟菌互動的結果。」陳宜君說,當身體抵抗力下降,一點病菌感染就會有致命危機,所以癌友也應避免食用益生菌或生菜沙拉等帶菌食物;有使用胃藥或年紀大的癌友更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胃酸減少導致沙門氏菌長驅直入。接種疫苗也能夠護體,以新冠肺炎為例,癌友較健康人容易感染外,重症風險最高也增加2.32倍,死亡風險增加2.87倍,其中血液腫瘤、肺癌病友最危險,陳宜君建議,癌友應盡早接種新冠、流感、肺炎鏈球菌等疫苗,以保持自身健康。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17 寵物.寵物疾病
突然大量喝水、多尿...貓咪「腎衰竭」會好嗎?腎貓症狀、飲食建議一次看
貓咪慢性腎衰竭初期徵兆不明顯,加上貓咪善於忍痛、不太會表現生病狀態,因此不易察覺,定期給貓咪做健康檢查,有助於預防疾病問題。近年來,養貓人口逐漸成長,但貓咪照護你知多少?根據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處與台大獸醫學院調查,家貓十大死因之首為「腎衰竭」,老化和體內水份不足為兩大主因。貓咪腎衰竭分為慢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兩種。慢性腎衰竭初期徵兆不明顯,加上貓咪善於忍痛、不太會表現生病狀態,因此不易察覺,定期給貓咪做健康檢查,有助於預防疾病問題。本篇帶您了解貓咪腎衰竭成因、症狀,教您預防貓咪腎衰竭。貓咪腎衰竭分兩種 慢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1. 慢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Feline 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超過七歲的熟齡貓為高危險族群,其腎功能會在數月到數年間發生不可逆性、漸進性喪失,也是老年貓最常見致死性疾病之一。據統計,15歲以上的老年貓約有20%~50%機率有一定程度的腎退化問題,身體只需要25%的腎功能,便足夠過濾體內毒素,臨床上不少貓咪在腎功能已損失75%以上才被確診慢性腎病。根據《台灣腎貓協會》指出,正常健康腎臟有6大功能:●過濾血液中的毒素●維持體內水平衡●維持鹽分平衡和其他電解質●維持體內酸性平衡●維持血壓的正常●製造荷爾蒙慢性腎衰竭雖然不會造成貓咪立即死亡,但對身體的傷害是長期且不可逆的,由於腎功能衰退,導致腎臟無法正常運作,貓咪身體便開始出現各種病狀。除了腎功能老化及長期飲水量不足之外,多囊性腎病(PKD)、腎小球腎炎、腎腫瘤、感染、毒素皆會對腎臟功能會造成腎臟傷害,然而真正導致慢性腎衰竭的原因,其實難以確定,因此貓咪定期健康檢查,非常重要!2. 急性腎衰竭嚴重且易於短時間內致命的病症,相較慢性腎衰竭,通常急性腎衰竭只要及時治療是可逆的,可能的病因為中毒、創傷、感染、極度脫水、阻塞、心衰竭造成的低血壓等。其中公貓尿道細,易產生結晶栓塞、尿道阻塞,造成下泌尿道症候群;母貓雖然尿道比較大但好發膀胱炎,其症狀為頻尿、血尿、結石等,若不及時治療,尿液無法順利排出,可能導致急性腎衰竭。貓咪慢性腎衰竭症狀透過超音波檢查、血檢肌酸酐(Creatinine)和尿素氮(BUN)的指數,可判斷貓咪腎臟健康程度,由於貓咪對忍痛耐力高,根據《台灣腎貓協會》指出,若發現貓咪食慾不佳、暴瘦、大量喝水、多尿、嘔吐等明顯症狀出現時,可能代表腎功能已無法正常運作。由於慢性腎病初期症狀不明顯,若發生以下10種症狀,請立即送醫治療:●嘔吐●胃酸過多●口腔潰瘍●虛弱無力●便秘●嚎叫●拒絕進食●吃貓砂或舔水泥牆(貧血症狀)●抽搐●失明(高血壓導致)若發現貓咪食慾不佳、暴瘦、大量喝水、多尿、嘔吐等明顯症狀出現時,可能代表腎功能已無法正常運作。貓咪慢性腎衰竭分四期依照國際腎臟學會(IRIS)貓咪慢性腎衰竭分4期為:腎功能不全前期、腎功能不全後期、腎衰竭 末期、腎衰竭末期:1. 第一期(stage1):腎功能不全 前期●此階段貓咪腎功能大約在33%~99%之間,難在此階段診斷出腎病。●腎病第一期不用過度恐慌,但需要在生活習慣方面做調整。●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1.6以下,其他跡象如體內電解質過低、稀釋的尿液,或發現過多蛋白質殘留尿液中,需留意腎臟畸形的可能。●無法看到典型的臨床症狀。●視貓咪病情進展而定,通常進入二期之前,第一期可能維持好幾年。第一期治療以平衡電解質、鼓勵貓多喝水、調整主食漸進式調整為高齡貓飼料和罐頭、觀察體重變化、定期檢查為主。2. 第二期(stage2):腎功能不全 後期●此階段貓咪腎功能大約在25%~33%之間,雖然腎臟很費力但仍然能過濾體內毒素及廢物。●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1.6至2.8,並有電解液失衡現象。●這個階段的貓咪喝水量、排尿量比平常多,高血壓通常在這此期出現。●貓咪越早進入第二期,往後惡化速度越快。若配合治療,二期階段可從幾個月延長到幾年。第二期治療建議主食更換腎貓飲食,如:腎臟處方飼料或罐頭,以不增加腎臟負擔為主,若在此階段貓咪出現嘔吐、食慾不佳需採取藥物治療,有助腎貓提升食慾、保持體重。3. 第三期(stage3): 腎衰竭 前期●此階段示貓咪腎功能大約剩15%~25%,腎臟已無法正常過濾體內毒素及廢物。●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2.9至5.0。●腎病症狀於此階段出現,喝水量、排尿量大幅增加、嘔吐噁心、食慾不振。●腎病第三期需積極治療並與給予藥物加以控制。●在腎病第三期,視治療成效以及貓咪對療程的接受度,若治療順利,第三階段可從幾個月延長至3-4年。第三期治療除了沿用第一、二期飲食調整,此階段貓咪通常出現更多病徵,如:貧血、尿毒症等,經醫師依病情評估後,決定是否給予輸液治療來輔助腎臟排出毒素和廢物。此階段常見治療方式有靜脈輸液、皮下輸液、鉀離子補充、胺基酸補充、貧血治療。4. 第四期(stage4):腎衰竭 末期●此階段貓咪腎功能僅剩不到15%。●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5.0以上,血磷也會升高。●主要症狀為嚴重嘔吐噁心、幾乎不進食及虛弱無力嗜睡。第四期治療建議著重在安寧照顧,視貓咪生理條件和對醫療行為接受程度繼續第三期治療方式,或是選擇更侵入性的處置。此階段治療方式有靜脈輸液、皮下輸液、鼓勵進食、磷結合劑以及飼主的陪伴。腎貓該吃什麼?腎貓飲食5建議《台灣腎貓協會》建議,家有腎貓,飲食建議五原則:低蛋白,高生物價、低磷,水份足、熱量夠。1. 低蛋白飲食蛋白質的攝取控制可以讓尿素氮下降,有助舒緩腎貓病況舒緩。若是尿素氮太高,可能會造成貓咪食慾下降,反胃嘔吐等症狀。2. 高生物價高生物價蛋白質有完整的必須氨基酸,代謝產生的含氮廢物比較少,能有效吸收利用以減少腎臟負擔。3. 低磷飲食腎功能不全的貓咪很難將身體中過多的磷排出體外,過度負荷可能導致高血磷讓腎病加速惡化,也會影響體內鈣離子平衡,讓貓咪更加不舒服。4. 水份充足貓咪一般每日每公斤需要40-60ml的水,貓咪若吃處方飼料,更需注意每日飲水量。5. 補充熱量低蛋白飲食易造成貓咪熱量不足,需要以優質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增加其它熱量來源,防止體重快速下降。腎貓通常會換成處方飼料為主,有些飼主會以為有添加藥效,所以吃了處方飼料就會好,其實是不對的!慢性腎衰竭是不可逆的,無法靠藥物痊癒,僅能透過飲食管理、日常照護減緩惡化速度。腎病處方飼料是為減少腎臟負擔,以低蛋白飲食原則設計,若以腎病處方乾糧為主食,必須注意貓咪飲水量,才能真正達到低蛋白飲食原則。如果要為貓咪補充其它營養,需根據血檢了解有沒有其它併發症,如貧血,高/低血鉀,或代謝性酸血症等,再視情況額外補充養分。腎病處方飼料是為減少貓咪腎臟負擔,以低蛋白飲食原則設計,若以腎病處方乾糧為主食,必須注意貓咪飲水量,才能真正達到低蛋白飲食原則。如何預防貓咪腎衰竭1. 多喝水 由於貓科動物是為肉食性動物,水份攝取通常來自於肉類本身,但不少家貓都以乾飼料為主,乾飼料含水量通常不超過 10%,加上貓咪舌頭呈倒刺狀,飲水效率很差,因此不太會主動喝水,喝水頻率也不高。貓科醫學會理事長 翁浚岳(伯源)醫師4建議讓貓咪多喝水:●一餐飼料,一餐濕食(罐頭+水)●流動的水如噴泉式飲水機,引起貓咪興趣●天熱時,放顆冰塊至飲水機滾動,引起貓咪好奇●定期更換新水(貓每日建議飲水量 = 貓體重(kg) x 40~60c.c)2. 飲食控制中老年貓的對蛋白質需求不如青壯年時多,過量攝取會因分解蛋白質而產生過多尿毒造成腎臟負擔。另外許多零食、罐頭甚至飼料都含鈉,過多的鈉會造成高血壓,間接造成腎的傷害,而鉀攝取不足也可能導致慢性腎臟病。此外,若貓咪長期缺乏磷,可能會造成貧血或酸鹼不平衡,但長期過量的磷會增加腎臟負擔,導致慢性腎臟疾病。正常健康貓咪磷含量攝取量需低於350mg/100kca,但若是腎貓,磷含量則必須低於250mg/100kcal,避免加速腎病惡化。3. 環境及毒物控制 吃到對貓咪有毒的物質,如清潔劑、殺蟲劑與一些植物,或是長期吃人類的食物、飼料保存不好產生黴菌毒素等,都可能會造成貓咪中毒,進而造成腎臟傷害。4. 定期健康檢查透過健康檢查可以早期發現並預防,年輕貓咪平均1-2年做一次即可,老年貓則因甲狀腺亢進、腎衰竭、心臟病發生率較高,建議半年就要做一次健檢。參考資料台灣腎貓協會延伸閱讀:貓咪沒尿尿,為何一直進去貓砂盆?專家盤點「7大症狀」,小心貓咪腎已出問題 肥胖、糖尿病、失智症...可能是「皮質醇」惹禍!哈佛醫師:這2種東西不要碰
-
2024-04-15 醫療.指甲.足部
趾甲邊緣紅腫是怎麼了?皮膚科醫師盤點常見指甲問題,變藍紫色可能是1疾病
張小姐接連幾天發現她的左腳大拇趾邊緣有點疼痛,外觀看起來似乎沒有外傷,因為似乎疼痛的程度還可以忍耐,所以,並沒有加以理會,沒想到昨天晚上睡覺時張小姐痛到驚醒,好不容易挨到早上立刻到醫院報到,才發現她左腳大拇趾左側邊緣整個腫起來一圈,還流出黃色的滲液。 醫師告訴她是因為趾甲嵌入造成細菌感染,患部甚至合併肉芽腫組織,原因是太長穿著過緊的鞋子,趾甲又習慣剪太短所導致。 其實類似上述的「指甲危機」情況很常見,皮膚科醫師游鴻儒表示,有些人喜歡將指甲剪得很短,或是因為長時間穿鞋容易流腳汗,導致趾甲週圍的皮膚潮濕變軟,趾甲周邊皮膚都容易受到趾甲的傷害。另外,現代女性重視造型,甚至有些人換指甲造型就像換衣服一樣頻繁,細小從顏色搭配,到指甲立體造型,甚至指甲貼片都有,再再都讓指甲危機不斷出現。 常見指甲/趾甲問題游鴻儒指出,類似個案每個月都會看到好幾名,因為指甲問題前來求診的患者,多半是指甲脆弱或是細菌感染發炎,以下是臨床上常見的求診類型: 甲床分離:因為做了水晶指甲之後,指甲會變長,很容易就會因為行動而勾到導致掀起,也不排除可能是使用的材料腐蝕性太強,影響甲板的健康,以致後來長出的指甲脆弱變形,更容易導致甲床分離。治療:甲床分離的患者治療的療程比較長,有時還會施以局部的類固醇醫治,患者必須有長期抗戰的準備,療程以半年起跳,甚至可能長達一年之久。 灰指甲:灰指甲又叫做甲癬,就是黴菌感染手指甲或腳趾甲所引起的疾病,水晶指甲製作過後,指甲會增長變硬,清洗上就是一大工程,指甲容易處於潮濕狀態,有些人喜歡在指甲上面做很多立體造型,這更可能藏污納垢,受感染的指甲可能變厚、變脆,也可能會變色,例如變白、變黃,甚至變黑或變綠都有可能。治療:以抗黴菌藥為主,可能採取外擦或是內服方式。 甲溝炎:患者指甲週圍組織,包括兩側的旁甲溝和底部近側甲溝發炎,一般症狀會出現紅、腫、痛,嚴重時會有化膿現象,甚至蜂窩性組織炎都有可能。治療:甲溝炎可分為急性與慢性甲溝炎,急性細菌感染的治療,一個星期就能恢復,但慢性甲溝炎及慢性指骨骨髓炎,就有可能出現慢性竇道,肉芽組織自竇口向外突出,還有可能是念珠菌滋生,此時療程大約需要1個月左右。 材料接觸過敏:做過水晶指甲的人都有過經驗,過程中美容師會使用磨棒將指甲表面拋粗增加溝紋,再刷上塗料,利用溝紋以增加真指甲與水晶指甲塗料塑劑的接合,其實這些都是增加肌膚感染的機會,其中的染料可能是一些有機溶劑、色料,很多人因此出現紅腫過敏前來求診。治療:醫師會先要求立刻卸甲停止接觸染劑之外,也將以抗過敏藥來治療。指甲外觀特徵4變化 呈現藍紫色可能是1疾病指甲連著肉是從生長板長出來的,生長板的健康直接影響指甲生長,因此,從指甲就可以初步看出身體健康的好壞,在沒有任何外力傷害下,指甲不論是軟硬、紋理或光澤都暗藏玄機。 皮膚科醫師游鴻儒表示,簡單的說,從指甲外觀就可以在實際診療前,先做簡單的初步判斷。常見的指甲外觀特徵變化有4種,其所代表的健康意義如下: 呈現藍紫色出現這種情況的人通常身體循環不良、手腳冰冷,常見是末稍循環不良所產生的症狀,簡單講就是大家說的「冷底」,在很多年輕女性身上會出現,指甲缺乏血色代表血球內含氧血不足,初步判斷會提醒這類民眾,最好到醫院抽血檢查,以了解有否自體免疫方面的疾病。 變薄變脆、顏色變淡必須觀察有沒有接觸到容易造成感染或過於刺激的東西,例如臨床上常會見到從事美容美髮業的朋友,因為出現甲床分離前來求診。另外,指甲變得容易脆裂,也可能因為身體缺乏鐵,或是甲狀腺出現問題,很多甲狀腺機能抗進的患者,除了心悸、體重減輕等,指甲也容易出現凹凸不平的坑洞。 變寬厚外觀像湯匙就是人家說的「杵狀甲」,常顯示與心肺疾病有關,原因是指甲位在人體末梢,當因為心肺疾病導致氧氣與血液輸送功能變差時,組織細胞的增生,會讓手指變粗,指甲也會被拱起。有些缺鐵性貧血的患者,當指甲長長時,甚至會像湯匙般的向內凹陷,指甲顏色變白,同時也容易脆裂。 指甲間一道橫紋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人的指甲中間,出現一道很明顯的橫紋,造成的原因通常是之前一段時間可能曾經出現重大疾病,導致指甲生長突然停頓。游鴻儒進一步解釋,指甲就像頭髮一樣無時無刻都在生長,因此,也記錄著生長當時的身體健康狀況。延伸閱讀: ·腳趾甲冒「8種跡象」當心健康有狀況! 厚趾甲恐是糖尿病、水平線條可能營養不良 ·愛穿拖鞋、涼鞋小心灰指甲上身!專家點名「2類人」超容易中鏢 「加1物」有效預防
-
2024-04-15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專家解釋癌症治療與感染問題,其中乳癌治療已朝向「NESS」方向,期待讓病人活久活好!
癌症治療日新月異,連無法治癒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也有機會存活10年以上,而部分癌症治療成效提升,讓癌友開始關注治療後生活品質的問題,但現在手術技術進步,有助於術後疼痛控制與恢復期縮短、乳癌外觀與感知恢復,只要癌友遵從「NESS」照護建議並做好感染預防,即可過上常人生活。聯合報連續第6年與國衛院攜手舉行癌症論壇活動,今年論壇主題是「Love & Care友善抗癌行動」,今天繼續第二天的議程。連續兩天活動中,超過20名重磅級專家、學者登台分享最新癌症相關政策、治療趨勢等最新資訊,現場300多名民眾也熱情參與。百年難解的癌症—多發性骨髓瘤:健保治療選擇多元但仍有改善的空間多發性骨髓瘤是個百年的疾病,易有貧血、骨頭痛、血鈣高、腎功能差等併發症,平均發病年齡65歲,每年約有700位新病人。近年的治療突飛猛進,傳統治療加上anti-CD38單株抗體一線治療,有八成的病人在3年期間無疾病惡化,目前健保給付在二線用藥,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指出,希望未來健保可以往前給付,讓新的治療可以在第一時間就能使用到。至於難治性的多發性骨髓瘤,現在也有最新的anti-BCMA,讓病人有2至3年的存活時間,目前核准使用在後線治療,仍未健保給付。滕傑林指出,以前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病患僅能耐心、關心以待,但現在4小時內就可診斷出來,只要好好治療,未來平均活10年以上也不成問題,希望健保政策可以多支持病人。肺癌手術持續優化:從微創手術、機器人手術平台,提升病人手術品質肺癌的手術治療技術日新月異,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外科副教授、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系主治醫師吳青峰指出,台灣目前近九成肺癌手術可進行內視鏡單孔微創手術,傷口明顯較原先的四孔、三孔手術小,具疼痛減輕、復原迅速等好處;若再搭配機器人手術平台,就能解決器械自由度不足,難以如手臂般操作指使、二維視野導致立體感協調喪失、主刀醫師可能因沒有運動習慣或體力不濟而手抖、疲勞等問題,進一步提升病人的手術品質,有的病患術後12小時即可下床走路,還可神智清楚、開心比YA。乳癌治療走向新思維:「乳癌患者不只要活得久,更要活得好。」,重視康復者生活品質台灣乳癌發生率非常高,每十萬人口發生率為81人。台北長庚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周旭桓表示,隨著乳癌手術的演進及精進,目前多針對不同病人需求,擬定個體化治療策略,以兼顧患者術後生活品質與療效;而為及早發現乳癌,乳癌篩檢很重要,但現在僅有4成的人進行篩檢。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榮譽教授張金堅指出,目前從第一期到第三期的乳癌病患,多數可成為「康復者」,但後續仍要面對諸多問題。根據2022、2023年羅東博愛醫院與乳癌防治基金會所進行的兩份調查報告顯示,近五成病患面臨睡不好的問題,約四成病患體重控制不良,約五成病患對自己的身體意象,感受不好,另有四到五成病患欠缺運動與良好的運動習慣;此外,乳癌病友也常有經濟負擔沉重、親子關係、性生活、夫妻生活出問題、周邊神經不適、傷口麻木、疼痛、淋巴水腫等多種問題。「乳癌患者不只要活得久,更要活得好。」周旭桓說,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已高達98%,因此術後外觀也成為癌友選擇治療的考量之一;乳癌治療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並搭配化療、放療等,早期手術多採用乳癌全切除,但現在乳房不一定要全部切除,因研究發現乳癌保留手術與乳癌全切除存活率並無差異,因此治療前須先評估患者適用何者。周旭桓指出,長庚醫院發展內視鏡微創乳頭保留全切除手術、達文西乳頭保留全切除手術,造成的傷口較小,且可藏在較隱匿的位置;清除乳癌後,可接著施作自體脂肪皮瓣重建手術,術後外觀更自然,也無義乳莢膜攣縮的問題;自體神經重建手術則可恢復乳房感知,讓癌友術後生活品質更好。張金堅也認為,醫院應提升高階癌症品質認證,企業、社會出錢出力支持「提升乳癌康復者生活品質」相關計畫,乳癌病友、康復者則朝NESS方向努力,也就是均衡飲食,適當補充營養(Nutrition)、規律運動(Exercise)、充足睡眠(Sound Sleep)、紓解壓力(Stress Management);希望未來在癌症病患治療後的品質照護上,可全方位涵括各層面,只要該措施有實證證據有效,就應該納入,讓治療、照護體系更符合癌友需求。論壇也邀請三年前罹患乳癌第二至第三期的演員朱芯儀,分享個人罹癌心路歷程。當時她治療後味覺改變,曾經愛吃的食物也味同嚼蠟,但仍要求自己正常攝取營養,並且排除過敏源,建議癌友可喝精力湯補充養分,只要營養充足就能撐過治療期間。癌友術後易免疫低下,恐增感染風險 癌友接受治療後免疫力低下,若被感染將前功盡棄,以新冠肺炎為例,癌友重症風險較健康人增加1.56至2.32倍,死亡風險增加1.66至2.87倍,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建議,癌友除了維持手部衛生,也應接種新冠、流感、肺炎鏈球菌等疫苗。在飲食上,癌友可能因治療傷及粘膜,增加感染風險,故應避免食用益生菌或生菜沙拉等帶菌食物;有使用制酸劑、胃藥或年紀大的癌友需特別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胃酸減少導致沙門氏菌長驅直入。陳宜君也提醒,黴菌是潛藏在癌友生活環境裡的大敵,因此癌友須保持環境乾燥,飼養寵物、從事農務或園藝、周遭建物整修時,應配戴口罩,降低侵襲性黴菌感染風險。此外,如果癌友咳嗽、打噴嚏、拉肚子等症狀輕微,只需症狀治療減少不適感,出現尿道感染等局部感染症狀,就應及早就醫,避免接續出現發燒、畏寒、心跳加快等全身性發炎反應,引發敗血症。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14 養生.保健食品瘋
天底下根本就不應存在保健食品!為何前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這麼說?
我在2024-3-28發表紅麴保健品→腎衰竭、死亡,8年前就警告,之後有許多讀者來討論,其中以Elliot提供了最多寶貴的資訊。他前天(2024-4-9)的留言是:日本國內正在激烈辯論的議題,功效宣稱的合理性與客觀性、市售機能性表示食品/健康食品是否與功效宣稱般加註警示標語。日本消保會調查報告裡提出市售健康食品上架前必須提出過剩攝取與長期攝取的日本人“人體臨床試驗“之安全性報告,作為健康食品標示宣稱法規的制度改善方案。Japan’s CAA urges Food with Function Claims businesses to declare health hazards、Kobayashi Pharma scandal reignites debate on ‘functional food’ labels | The Japan Times*Consumer Affairs Agency (CAA) = 消費者庁 = 消費者保護會*Foods with Function Claims (FFC) = 機能性表示食品 = 小綠人健康食品引述李龍騰醫師:「我認為,天底下根本就不應存在『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這類詞彙!顧名思義,食品就是食品,是為了供應人類每日所需各種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吃它們是為了讓我們維持必要生理機能生存下去,絕對不是為了治療疾病。生病了就是應該看醫師,並遵循醫囑用藥,而不是猛吞各種利用人工合成、又添加了各種賦形劑(讓食物成為錠劑、膠囊等形狀)等各種額外成分的保健食品……」不少人誤信保健食品是藥性相對溫和的「藥」,以致有病不看醫師,或者用藥之外,又將保健食品作為多多益善的「食補」來源,這些錯誤迷思不知害死多少人。留言裡所提到的「日本國內正在激烈辯論的議題」指的是一篇2024-4-2發表在NutraIngredients-Asia的文章Red yeast rice saga: Japan authority urges all FFC businesses to declare health hazards(紅麴歷險記:日本當局敦促所有FFC企業申報健康危害)。NutraIngredients是一家專門在報導和分析保健品的媒體,也就是說,它是保健品行業的夥伴。所以,由它來報導不利於保健品行業的新聞,就更凸顯了這個行業對民眾健康的深切危害。留言裡所提到的「引述李龍騰醫師」指的是一篇大前天(2024-4-8)發表在《新新聞》的文章小林製藥紅麴案當頭棒喝!保健食品「越吃越補」迷思 小心燒錢又傷身。文章的第一段是:前衛生署長、台大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李龍騰接受《風傳媒》訪問時直接了當地說:「我認為,天底下根本就不應存在『保健食品』……」這篇文章的摘要是:紅麴製成的食品、保健食品被認為有助降低血脂與膽固醇,近年紅透半邊天。不料日本小林製藥生產的紅麴原料卻被驗出青黴菌類的軟毛青黴酸(puberulic acid),且疑似因此造成5人死亡、百餘人住院,其中多人因腎功能異常洗腎。由於相關原料也有輸台,且國內已有疑似個案通報,導致人心惶惶。更甚者,依法食品不得宣稱療效,但不少人誤信保健食品是藥性相對溫和的「藥」,以致有病不看醫師,或者用藥之外,又將保健食品作為多多益善的「食補」來源,這些錯誤迷思不知害死多少人。是的,我們的政府,不管是台灣、日本或美國,都是在幫助,甚至鼓勵保健品業者從事「不知害死多少人」的勾當。那些慫恿民眾服用保健品,甚至親自販賣保健品的醫師,請捫心自問,醫德何在。後記:Elliot留言:補上內文 “Kobayashi Pharma scandal reignites debate on ‘functional food’ labels | The Japan Times". 之連結,先前留言時漏掉。日本媒體對此機能性表示食品重新審視之報導與辯論不少,英語、華語編譯報導較少。紅麴事件後,韓國媒體則是針對其相似的“건강기능식품(健康機能食品)”審查制度進行探討審視,中國媒體至今倒是尚未見到對蓝帽子保健食品(国食健字)檢討的聲音。原文:紅麴歷險記+天底下根本就不應存在保健食品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