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0 名人.精華區
搜尋
防疫保單
共找到
32
筆 文章
-
-
2022-11-08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染疫沒錢領了?11/7起防疫險不賠密切接觸者 但還有「6種理賠」
隨居家隔離走入歷史,今(7)日起,確診者同住接觸者不再適用「3+4居家隔離」,一率實行「0+7自主防疫」,這也代表未來民眾無法再領取「居家隔離理賠金」和「防疫補償金」。不過實際上,除了上述2種途徑外,尚有6種理賠金可以申請。今日起,確診者同住家人或密切接觸者雖無法再向保險公司申請「居家隔離理賠」,也無法領取疫情指揮中心發放的3,000元防疫補償金,但還可以透過以下6種方式申請補償。1.疫苗險突破性感染一次金若被保險人在接種疫苗後確診,需要住院或喪葬費用等補償,可留意投保的疫苗險內是否包含「施打疫苗後一定時間內仍被感染」的理賠項目,若有則可申請理賠。此外,有些保險公司會在保單內要求出具診斷證明「是因為疫苗而引起」,故申請前應備齊相關證明。2.防疫保單確診理賠金雖然不再理賠密切接觸者,但防疫保單依然適用確診COVID-19者,以及因接種COVID-19疫苗引發不良反應而就醫的民眾。3.實支實付醫療險理賠金若經醫師診斷後必須入院,且經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在醫院接受治療,即可向保險公司申請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理賠,補償健保給付以外的自費醫療費用。4.住院日額住院日額不同於實支實付主要補償治療雜費,而是按照「住院天數X日額保險金」進行給付。不過防疫險中的住院理賠變得較為嚴格,國泰產險、中信產險即宣布,將參照醫療行為證明文件、用藥內容是否為抗病毒藥物來判斷是否比照住院日額給付。兆豐產險也公告,除了以下7種抗病毒藥物外均不再理賠:·倍拉維(Paxlovid)·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台灣清冠一號·瑞德西韋(Remdesivir)·安挺樂(Actemra)·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阿奇黴素(Azithromycin)5.包含上述4種在內的醫療險理賠金凡是包含「疫苗險突破性感染一次金」、「防疫保單確診理賠金」、「實支實付醫療險理賠金」、「住院日額」的醫療險,均可依上述說明申請理賠。6.勞保普通傷病給付一旦勞工因確診住院,或因家人確診必須請假照顧,無論是提報特休、病假、事假等假別,只要沒有領到原有薪資皆可請領。不過須留意,若是公司福利優於勞基法,請假期間仍支付全薪,就無法請領傷病給付。專家也提醒,民眾只要在保單有效期間內曾被依法隔離,即可申請理賠,不必趕在11月7日前遞件。另外,因11月7日後不再有居家隔離,保戶可主張危險減少,要求重新核定保費。
-
2022-10-1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防疫險變動/確診7種公費抗病毒藥物才理賠!理賠變嚴格的有這幾家
隨著新冠肺炎本土輕症確診日趨普及,防疫險業者理賠壓力也很大,近期包括國泰產險、中信產險、兆豐產險都公告,確診者須提出醫療行為證明文件,例如「公費抗病毒藥物」等,才可給付住院日額。究竟公費抗病毒藥物指哪些?又有哪些保單業者已調整規定,《元氣網》以下整理防疫險近期最新變動。已公告理賠回歸常態之防疫險之前本土疫情嚴重,多家產險公司因共體時艱配合政府防疫政策,防疫險理賠也配合從寬辦理。不過隨著疫情漸緩,政府政策及國門也開放了,理賠將回歸之前保單既有之規定來認定理賠。但仍會視疫情發展狀況,動態檢視與調整。目前已確定防疫保單理回歸常態之防疫險業者如下:國泰產險國泰產險表示,自111年10月1日起受理之賠案,會依確診者提出的醫療行為證明文件,如用藥內容(是否為抗病毒藥物),由國泰產險依照申請內容審核判斷是否比照住院日額來融通給付。原則如下:1、有關「防疫險」確診居家照護期間比照住院,融通給付住院日額措施(實際上依照條款,需要有住院事實才符合住院日額理賠),是在前段疫情嚴峻時刻,考量病床醫療量能侷促,為共體時艱,對於確診僅能採居家照護接受診療與用藥者,視診療內容採取從寬融通理賠審核方式處理。2、目前隨疫情演變且仍然輕症居多(無症狀、輕症達99.5%以上),且醫療量能已恢復常態水準(專責+負壓病床的空床率有53.3%),政府政策也日趨開放,例如開放國門,同時參酌各家同業融通措施,故本公司自111年10月1日起受理之賠案,依確診者提出的醫療行為證明文件,如用藥內容(是否為抗病毒藥物),由本公司依照申請內容審核判斷是否比照住院日額來融通給付。>>看詳細中信產險中信產險公告,10月4日起調整理賠原則如下:1、依確診者提出的醫療行為證明文件,如用藥內容(是否為抗病毒藥物),由公司依照申請內容審核判斷是否比照住院日額來融通給付。此外,僅融通給付一次,第二次再確診者,住院日額給付依條款約定辦理。2、在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施行隔離治療者,須有醫師開立的診斷書為依據,並提供44條之確診者隔離治療通知書、解除隔離通知書。事故日以居家照護或隔離治療期間的起隔日為準。3、若屬於確診後三個月內被匡列隔離者,隔離費用將不予理賠;但取得第48條居家隔離通知書者,不在此限。>>看詳細兆豐產險兆豐產險於10/5在官網公告,隨著疫情演變,目前COVID-19確診為輕症或無症狀者達99.56%,且國內醫療量能已恢復常態水準,自2022年10月6日起確診COVID-19保戶,須有公費抗病毒藥物作為判斷是否符合住院日額給付標準,如清冠一號、瑞德西韋、安挺樂等七種藥物。>>看詳細和泰產險原本即規定,需在居隔期間透過視訊看診拿到新冠抗病毒口服藥,才可申請住院日額理賠。暫維持理賠之防疫險南山人壽、中壽、台壽等目前仍是不限藥物理賠,但也不排除有可能會跟進。富邦產險富邦產險於今年7月13日官網的最新消息指出,只要居家照護期間有醫師診斷並開立抗病毒處方藥物,除目前衛服部已公告之Paxlovid、Molnupiravir及公費台灣清冠一號等抗新冠病毒藥物外,本公司對其他抗病毒藥物亦從寬認定, 即比照住院予以理賠。前述抗病毒藥物,以政府公告者為準,嗣後如有增加或調整時,亦同。本公司對於住院日額保險金從寬認定,並參照公會理賠作業指引辦理給付,履行保險公司應有的責任。>>看詳細公費7種COVID-19 抗病毒藥物1. 倍拉維(Paxlovid)2. 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3. 台灣清冠一號4. 瑞德西韋 (Remdesivir)5. 安挺樂(Actemra)6. 羥氯奎寧 (Hydroxychloroquine)7. 阿奇黴素(Azithromycin)【備註】以上整理自各家產險業者近期公告資訊,實際理賠及更新變動,請以各家業者規定為準。
-
2022-09-3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疫情解封/解封在即確診了,保險還會理賠嗎?盤點爭議最多的防疫保單問題
防疫期間不少人買了防疫保單,在本土大規模確診後,各式各樣關於保單理賠的問題紛紛出現,衍生不少保單爭議。例如重複(二次)感染,防疫險還會理賠嗎?各國邊境陸續解封,關了二年不敢出國的人潮都準備要買機票了,如去國外染疫,保險賠不賠呢?《元氣網》整理最多人可能遇到的防疫險問題供大家參考。Q1:重複(二次)感染,保險賠不賠?A:金管會保險局表示,主要是看投保的保單條款,通常防疫險保單內都會約定次數,例如「保單同一年度內對同一法定傳染病僅給付一次」,也有部分保單超過一次,「但基本上不會是無限次」。Q2:國外染疫,保險賠不賠?A:據金管會統計,到今年底前,有共20家產壽險業規劃推出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但全都不理賠法定傳染病,換言之,國人赴海外染疫確診沒得賠。目前在架上銷售海外突發疾病險有四家,其中僅一家安達產險包括法定傳染病,其他兩家壽險、一家產險銷售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則不納保。Q3:隔離與確診同天,只能擇一理賠?A:立委高嘉瑜在今年6月中接獲民眾陳情向金管會詢問,金管會回函指出「只要保戶可以證明是先被匡列隔離後才確診,縱使發生在同一天亦應理賠隔離金」。Q4:人不在投保地址的縣市、要保書地址、投保地在其他縣市被隔離,可以理賠嗎?A:被隔離的縣市與投保地址縣市不同,不影響被保險人理賠權益。Q5:兒童確診、家長陪同隔離,防疫險理賠嗎?A: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解釋,陪同隔離不在契約條款內的理賠範圍,換言之,陪同確診是「自願」被隔離,因此不能理賠。但如果有是接到居隔書的隔離,則可以理賠。Q6:確診用藥理賠,限定七種藥物?A:多數產險業者普遍從寬理賠、不限新冠用藥,包含兆豐產、和泰產、中信產、中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等,民眾即便是拿到非政府規定的新冠用藥,也能獲得理賠金。Q7:0+7居隔防疫保單有得領嗎?A:.新制的「0+7」:並非是隔離處置,而是自主防疫,在此前提下民眾無法拿到隔離通知書,因此屬於「0+7」新制的民眾,保險公司不予理賠。.新制的「3+4」:由於這類對象確實有三天的居家隔離事實,亦會收到隔離通知書,因此仍會啟動理賠機制。【參考資料】.金管會保險局.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防疫保單線上申訴申請.經濟日報
-
2022-09-2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疫情解封/別漏領!確診者、隔離者可領的補助不同 2022防疫補償金總整理
國內COVID-19本土累計確診數已突破600萬例,目前確診雖多為輕症,但依照指揮中心指引,現階段仍需居家隔離7天。而隔離期間無法工作所造成的損失能得到哪些補償?確診者跟居隔者領的補償不一樣嗎?當確診成為普遍日常,《元氣網》為您整理隨時都可能用得到的防疫補助資訊,以備不時之需!「確診者」可領哪些補助?勞保傷病給付.補償對象:勞工確診,請特休、病假或事假,得以申請勞保傷病給付,自隔離不能工作之「第4日」起發給。.申請辦法及相關QA:https://www.bli.gov.tw/0107199.html【延伸閱讀】確診請對假可領勞保傷病給付!14個QA教你如何請假勞保失能給付被保險人染疫,經治療後,症狀固定,再行治療仍不能期待其治療效果,經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診斷為永久失能,符合勞保失能給付標準規定,得請領勞保普通失能給付。.申請辦法:https://www.bli.gov.tw/0103236.html勞保職業傷病給付.補償對象:「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已於5月上路,將職災保險最高投保薪資上限提高至7萬2800元,給付金額上限也跟著提高。不過,由於災保法剛施行不久,算法會有不同情況。1.若勞工是在5月1日之前因職災確診,投保薪資上限仍為4萬5800元,若以居家照護10天來算,職保傷病給付最高可領7481元。2.若勞工是在6月確診,前6個月的投保薪資算法,就要以4個月最高投保薪資4萬5800元、加上後2個月最高投保薪資7萬2800元,居家照護時間也已經縮短為7天,試算下來,職保傷病給付最高可領7307元。3.若勞工在10月以後確診,前6個月的投保薪資上限都是7萬2800元,居家照護仍維持7天,試算結果職保傷病給付最高可領9707元。.申請辦法:https://www.bli.gov.tw/0106708.html【延伸閱讀】因工作確診 職保傷病給付最高可領9707元「被隔離者」可領哪些補助?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補償對象: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的主要補償對象為「受隔離或檢疫者」、「照顧者」,確診者本身是無法申請的。然而居家隔離政策不斷修正,但防疫補償金申請規定仍沒有改變,基本上還是以有收到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者可申請;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預防性停課,皆不可申請防疫補償。.申請辦法:https://swis.mohw.gov.tw/covidweb/【延伸閱讀】0+7居隔新制,防疫補償金及防疫保單還有得領嗎?一件事是關鍵每日500元臺北市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補助.補償對象:設籍於臺北市之居家檢疫/隔離者須於檢疫隔離、自主防疫期間 自費住臺北市防疫旅館、臺北市政府指定之檢疫所(安心檢疫所-救國團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或居家檢疫/隔離者須於住家檢疫隔離期間,其同住親友自費入住臺北市合法旅館民宿。.注意事項:台北市這項補助實施至111年8月31日止,最終受理申請至111年10月31日截止(紙本郵寄申請以郵戳為憑),但111年5月1日(含)前隔離檢疫結束之申請人須在結束後6個月內提出申請。.申請辦法:https://service.gov.taipei/Case/ApplyWay/20200330000%EF%BC%95/各行各業可領哪些補助?防疫紓困補助.補償對象:因應國內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111年中央及地方政府針對受疫情影響之個人與產業,都有祭出各項紓困及振興措施,例如待業或被減時的勞工,或拼命加班的醫療機構人員;餐飲、藝文業者等受疫情嚴重影響之行業,也都有或多或少的補助。此外,地方政府亦有地方額外的補助,如減稅、減租等。.申請辦法:.中央與地方政府補助方案.個人及家庭防疫紓困申請.企業及團體防疫紓困申請【資料來源】.勞動部勞保局.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
2022-08-2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白衣天使裝葉克膜續命 遭貼「防護不落實」標籤
護理師阿麗(化名)支援醫院防疫,染疫後既難過自責,也擔心傳染給家人同事,不料在加護病房期間,卻被匡列隔離的同事當成害群之馬,等康復後家人也怕她有病毒,壓力相當大。去年5月社區疫情爆發,醫療機構塞滿大量病患和排隊篩檢人潮,阿麗所任職的醫院因防疫部門人手不足,從別單位抽調人力支援,她就是其中一員,阿麗認真學習防護規範,穿上悶熱防護衣、戴上N95口罩,全身包好上陣。即使小心翼翼,阿麗還是確診了,甚至惡化成重症,必須裝上葉克膜續命。歷經一個多月治療,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的阿麗怎樣都想不到,在她與病魔纏鬥時,居然被醫院貼上「防護不落實」的標籤。阿麗被當成害群之馬,同事認為她讓害大家被匡列、被迫「連坐」一起隔離的元凶,甚至在康復後,連家人也會害怕她身上還有病毒,面對多重壓力,無助的阿麗只能咬著牙重新上工。今年4、5月台灣再次經歷社區大流行,Omicron變異株高傳播性帶來更大規模疫情,造成數百萬人染疫,菲拉(化名)是一名坐月子中心護理師,自知照顧脆弱新生兒不可染疫的她,幾乎只敢家裡、職場兩點一線活動,如此謹慎的她還是確診了,看著快篩試劑上的兩條線,她在停車場自責大哭。幸好,菲拉的同事及她照顧的寶寶都平安無事,在7天居家照護期間,她收到院方要求染疫醫護確診康復後14天,才能返回職場。最令菲拉錯愕的是,人資暗示她「髒」,這14天只能請無薪假,積極爭取後,院方看似伸出橄欖枝,但依舊強迫7天自主健康管理必須請病假,只能拿半薪。菲拉理解所屬單位特殊,工作人員染疫後不能立刻回單位的用意,但不能接受預防風險成本全由她一個小員工承擔,經過多次交涉無果,她開始尋找勞工權益相關單位協助,誰知小蝦米鬥不過大鯨魚,只能摸摸鼻子吃悶虧。染疫醫護除面對醫院體制內不公待遇,也不清楚染疫補償怎麼算,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說,有因公染疫的醫療人員補償金額低於10萬元,確診後停工一個月,薪資大打折,卻僅獲6萬5000元,讓醫護怒吼,比疫情期間500元防疫保單的理賠金額還低。不論從住院天數、治療方法、總隔離時間到停工天數,陳亮甫表示,都無法掌握補償金額高低,中央只要醫護有意見就打訴訟、訴願,「我們連標準在哪都不知道,如何跟你吵?」他認為,醫院內有最完整的染疫員工醫療過程、病情嚴重程度等資料,院方又擁有法務專家,協助員工要補償、討公道,應是身為雇主的院方責任,盼望由各醫療院所領頭,向中央要求列出染疫醫護補償標準。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照顧染疫個案的醫護人員可向疾管署申請「執行第5類傳染病防治工作致傷病或死亡補助」,由疾管署根據傷害嚴重程度給予補助,目前審定90多案、補助金約新台幣900多萬元。
-
2022-05-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防疫保單之亂民眾搶驗PCR 陳時中:基層執行面弄到很亂
新冠肺炎疫情人人自危,許多民眾搶買防疫保單,更為領保險金湧入醫院急診排隊PCR篩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雖然防疫政策不受到干擾,但第一線基層執行面上被「弄到很亂」。立委蔡壁如今天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質詢指出,防疫保單之亂是否影響防疫政策?陳時中備詢表示,防疫政策不受到干擾,保單權益是根據合約來的,合約怎麼定就怎麼理賠,「我們這邊該有的證明不會少,要有的證明該開的,絕對不會少」。他拜託民眾不要在急著這時候要求診斷書,「現在弄得太急,人太多了,衛生單位會怕、會受不了」。
-
2022-05-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冠重症、死亡升 住院今起只收治3大類確診者
昨新增六萬五七九四例本土病例、六十一例中重症(中症廿二人、重症卅九人),另有卅八例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宣布調整輕重症分流原則,今天起,醫院僅收治中重症、未滿三個月發燒嬰兒,以及因其他疾病經醫師評估有住院治療必要等三大類確診者。連續六天 單日六萬例確診國內連續六天維持單日六萬多例確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在判定是否已達疫情巔峰恐太樂觀,還要觀察幾天才比較清楚。CNN報導,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十六日在最新的旅遊警示中,將台灣、安地卡及巴布達、賴索托、南非提升至第三級的「高風險國家」名單。CDC本月初將台灣從第一級「低風險」調升至第二級「中度風險」,這次升級為風險最高的第三級。輕重症分流 回歸專業判定指揮中心統計,從今年一月迄昨,累積八十六萬九○六七名本土個案,絕大部分為輕症,中症人數為一二八六人,占百分之○點一六、重症及死亡合計三六八人,昨天首度達到百分之○點○五。為此,陳時中宣布,即日起調整輕重症分流原則,取消原本剛性的年齡限制,讓醫療回到專業判定,住院資源以照顧中重症為主。至於原先列為高風險對象的八十歲以上長者、懷孕大於卅六周孕婦等六大族群,則改為入住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陳時中表示,針對入住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及防疫旅館的高風險族群,如懷孕卅六周以上孕婦、出生三至十二個月且高燒超過卅九度的幼兒,設置緊急後送就醫綠色通道,提供緊急生產及兒童等就醫需求。逾六十五歲 重症風險最高此外,自今天起,六十五歲以上民眾如快篩陽性就視同確診,可以透過藥品綠色通道申請口服抗病毒藥物,藉此降低八成的重症機率。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表示,在重症高風險族群中,以逾六十五歲者的風險最高,恐超過十倍以上,務必趕在發病後的五天內投藥,才能降低重症及死亡機率。理賠亂象 蘇指依法就得賠「○加七」新制昨上路,再掀防疫理賠新亂象,多位綠營立委出面砲轟,要求金管會不能任由業者侵害保護權利。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晚表示,政府會嚴格要求保險業者依法、依約履行理賠責任,只要已核保、符合條件,民眾一定拿得到理賠金。昨新增本土病例年齡介於未滿五歲至九十歲以上,分布地區新北市一萬八四○○例最多,其次為桃園市一○一八四例、台北市九七七二例、高雄市四九七九例、台中市四七七○例等。新增卅八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卅至九十多歲,以高齡長者為主,卅七人具慢性病史,總計十八人未接種疫苗。
-
2022-05-17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0+7居隔新制,防疫補償金及防疫保單還有得領嗎?一件事是關鍵
因應疫情快速變化,指揮中心不斷滾動俢正居家隔離政策。從一開始和確診者有所接觸,不管密不密切都要隔離,後來密切接觸者範圍也愈縮愈小,到4四月中下旬為「10(居家隔離)+7(自主管理)」,4月26日宣布「3(居家隔離)+4(自主管理)」,再到目前最新的「0(得免居隔)+7(天自主防疫)」,這除了關乎是否得足不出戶,更關乎保險理賠及防疫補償金的申請。指揮中心宣布5/17日零時起實施「三劑快篩陰性免隔」居家隔離新措施,擴及適用一般民眾。新制內容對象包括:.針對確診個案同住家人,讓施打三劑疫苗者得免進行居家隔離措施,改為進行7天自主防疫,簡稱為「0(得免居隔)+7(自主防疫)」。.未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及只打兩劑的國高中生,仍維持「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0+7、3+4,可以自己選擇嗎?許多民眾最大的疑問是,那0+7、3+4,是可以自己選擇的嗎?指揮中心指出,「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新選項「已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且採自主防疫」,確診者可自行勾選。.確診者填寫密切接觸同住家人時,如勾選該選項「已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且採自主防疫(勾選此項目將採自主防疫,不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同住家人將被系統自動列為7天自主防疫對象,不會開立及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若同住家人如果是已接種追加劑但仍想要採居家隔離「3+4」者,確診者則不要勾選該欄位即可。【延伸閱讀】>>隔離天數可自選? 打完疫苗仍可選「3+4」Q:隔離新制會開居家隔離通知書嗎?A:3+4者仍會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0+7則不會收到了。Q:防疫補償金還可領嗎?A:防疫補償金申請規定仍沒有改變,是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補償措施,基本上仍以有收到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者可申請;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預防性停課,皆不可申請防疫補償。詳細資格如下述:●本人需符合資格:1.接獲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2.隔離期間未領有薪水3.未違反隔離規定(無年齡限制、不論原本有沒有工作)●照顧者防疫補償需符合的資格:1.照顧生活無法自理之受匡列隔離對象2.受照顧者接獲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3.受照顧者未違反隔離規定4.照顧者需原有工作,為照顧而向公司請假或自營作業無法工作而未領有薪資(受照顧者若是學生,需生活無法自理,有年齡限制,如未滿12歲或就讀國小,就讀國中、高中、五專前三年之身心障礙者)【延伸閱讀】>>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Q:防疫險還可理賠嗎A:.新制的「0+7」:並非是隔離處置,而是自主防疫,在此前提下民眾無法拿到隔離通知書,因此屬於「0+7」新制的民眾,保險公司不予理賠。.新制的「3+4」:由於這類對象確實有三天的居家隔離事實,亦會收到隔離通知書,因此仍會啟動理賠機制。【延伸閱讀】>>居隔0+7 產險理賠減壓【註】以上為多數適用情況,防疫保單確切理賠與否及細節,仍依各保險公司規定而有不同。
-
2022-05-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0+7」新制明上路 業者:防疫保單隔離金難以理賠
防疫政策「0+7」新制明(17)日施行,打滿3劑的確診個案同住家人密切接觸者,如快篩陰性即可免除居家隔離,產險業者表示,若民眾未有隔離的事實,則難以啟動保單責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宣布,為因應社區廣泛流行,兼顧風險管控及維持公衛防疫量能,並參考國外防疫政策,自明日起調整COVID-19確診個案同住家人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政策,針對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免除居家隔離,改為進行7天自主防疫。指揮中心表示,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得免居家隔離,但需配合7天自主防疫,期間應遵守自主防疫規範,如需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需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有症狀時建議在家休息,並以快篩試劑進行快篩。消息一出,代表未來打完3劑疫苗的密切接觸者一旦快篩陰性,就免隔離只要自主防疫即可。引起民眾關注所買的防疫保單,關於隔離補償金是否會理賠。產險業者表示,以保單條款來看,大多約定以被保險人因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規定,受衛生主管機關開立隔離通知書,因而接受隔離處置者,才會依保險契約約定予以理賠。產險業者指出,如民眾未有隔離的事實,則難以啟動保單責任。換句話說,若民眾免除居家隔離,代表未有隔離的事實,也不會拿到居家隔離通知書,因此難以認定可以理賠。
-
2022-05-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父母陪同孩子被居隔…防疫保單不理賠?金管會說明原因
近期許多學生確診,孩子因同班同學確診被匡列居家隔離,許多家長因照顧需求也跟著隔離,但家長的防疫險恐不理賠隔離補償金。金管會今表示,家長自願陪同隔離並非「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所定,與確診病人接觸的隔離處置,保險公司依契約難給予理賠。現行如果小孩班上有同學確診,小孩被匡列居家隔離,依照兒少法規定可以有一位家長自願陪同,這位家長的名單會向衛生局申報,但因家長是自願隔離,屬於密切接觸者的家屬,防疫保單不理賠,引發爭議,許多自願隔離的家長,認為自己也有收到隔離通知書,為何防疫險不賠?保險局表示,防疫保單中多約定,以被保險人因「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受衛生主管機關開立隔離通知書,而接受隔離處置者為前提。保險局指出,未成年子女的同學確診,該名未成年子女依規定受隔離處置時,其父母僅是基於生活上共同照顧的需求,經主管機關彈性准予隔離期間在隔離地點同住,不受一人一室的限制,父母並非「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所定,與確診病人接觸的隔離處置,保險公司依契約約定難予以理賠。此外,今立委高嘉瑜在臉書批評金管會,指很多小朋友確診被隔離,家長不僅是照顧者更是密切接觸者,保險公司卻發明「陪同隔離」的新名詞,刻意排除家長在隔離理賠之外。保險局也澄清,未成年子女如果確診,其父母經衛生主管機關依規定開立隔離通知書者,保險公司就會依契約約定給予理賠。
-
2022-05-1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共體時艱,期待明天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新冠肺炎下的醫病關係」。一位醫師寄來的文章,引發了這系列。他敘述在疫情嚴峻之下,住院病人缺乏親友的探視,醫師也減少了與家屬的溝通,在這種情形下,一位病人病情急轉直下而喪生。他決定到離醫院有一段距離的病人家鄉,對逝者上香並與家屬見面溝通。作者語重心長地道出,在疫情之下,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較為不便,需要更用心和病人家屬溝通。另一位急診醫師認為新冠肺炎隨著Omicron傳染力轉強,但病情的嚴重度顯然較低,醫療政策不得不擔心,如果大流行之下,所有染疫病人都到大醫院的急診室就診,其他病情嚴重的病人將無法得到他們需要的緊急救治,因而呼籲醫療人員及一般民眾共體時艱,專業人員不要苛責民眾在困苦中的行為,而一般民眾也要體諒非常時期公衛系統及醫療資源的耗竭。照護癲癇病人多年的專科醫師,則應邀分享她多年來為癲癇病人所做的努力,包括「遠距醫療」,如電話、視訊可以同步做互相的溝通,並利用「社群媒體工具」提供病人在緊急時候有一窗口,醫病之間多一個互相連繫的方式。感謝她適時地分享隨著時代與科技的進步,在照護病人的方法也能與時俱進,給病人品質更好、更安全的照護。「誒!我中了!我中了……啊,醫師你剛剛說什麼?」「這樣啊,但是我都沒出門誒……」「蛤,我家裡還有小孩,而且我昨天還跟他玩一整天,沒有戴口罩,這樣怎麼辦……」「醫師,我還有高血壓和糖尿病,這樣確診是不是很危險?」隨著台灣第二波的疫情到來,單日確診數在十天之內突破一萬大關,人心浮動,社會也無所適從,本文將以急診醫師的角度來分享所聞所感。在疫情最初之時,醫療端面對COVID-19是以戒慎恐懼的態度面對,畢竟是與SARS不相上下的新興傳染病,無論是一般民眾或是醫療人員,都害怕染疫或成為傳播疫情的幫凶。在這樣的氛圍下,防疫政策以保持社交距離,關閉非必要民生設施為主,醫療端也併用多種對策,包含急診檢傷外推,設立戶外隔離區,以及調整對於確診者的醫療服務,譬如口腔檢查及治療,呼吸道處置等容易產生飛沫的醫療行為。為了保留醫療量能,也會在收治急重症病患的同時採檢COVID-19快速核酸檢測,確認為陰性後再進行後線治療。上述的政策可以減少非必要的傳播鏈,盡可能的減少醫療人員染疫的機會。然而隨著新冠肺炎病毒逐步演化突變,造成新一波大規模感染的Omicron病毒株之致病力已經大幅降低,遠低於當年聞之色變的SARS,絕大多數的確診者只會經歷如同感冒一般的症狀,例如發燒咳嗽,全身痠痛、喉嚨不適等等,病程可能在一到兩週內結束,且重症比例遠低於原始的武漢病毒株。然而,Omicron的傳染力卻是原始病毒株的2至3倍,平均一位染疫病患可以傳染給近十位密切接觸者,讓世界各地的疫情幾乎都爆出新一波的高峰,台灣也終於要步上後塵,而以這樣的傳播速度及確診數量,極可能導致本土醫療量能及公衛系統的崩潰。台灣的醫院密度高,醫療可近性夠,但是也因為台灣的健保物美價廉,民眾的醫療習慣傾向以醫療服務來彌補健康行為的不足,各級醫療機構的量能常常是接近滿載,一旦有新的大規模傳染病爆發,就容易排擠到原有的醫療服務使用族群。舉例來說,手術室或心導管室如果要接收新冠肺炎確診者,其術後的清潔消毒,就會影響整體的使用效率,壓縮能夠收治的總人數。院內的各種動線也必須因應陽性患者作調整,醫療同仁常需要費時縝密的穿脫防護裝備,以避免在醫療照護過程中染疫。除此之外,最近的Omicron大流行造成大量的民眾前往急診採檢核酸檢測,實則有接近三分之二以上的就診者幾乎沒有症狀,是因為接觸確診者才來急診篩檢,這也導致了許多沒有緊急醫療需求的民眾聚集在急診室,一定程度影響了各大醫院急診對於急重症病患的處理能量。而這些無症狀的確診者在核酸檢測報告出來之後,如果留待安排隔離病房或加強檢疫所,就會持續壅塞在急診外的隔離區,不僅耗力費時,戶外暫留區實際上也不是舒適的所在。由上所述,對於確診新冠肺炎的輕症患者而言,最適合的方案其實是居家照護為主,輔以緩解不適的藥物,例如鎮痛解熱、舒緩咳嗽流鼻水等症狀的藥物,待自然病程過去,病毒被人體免疫機制消除後,再解除居家隔離恢復正常生活,這樣的流程其實跟過往得到感冒、流感的治療過程差不多,但是過去小感冒不會跑急診,且還有基層醫療分流,如果Omicron造成的大流行全部都到地區醫院或醫學中心的急診室就診,不難想像急診室的擁擠與混亂。在疫情當中,我們也見到很多現象,包括各種使用防疫保單的行為、緊急救護能量被用來運送輕症確診者、1922專線不堪負荷、有緊急醫療需求的民眾因為急診癱瘓所以要等待更久,以及公寓或宿舍拒絕確診者居住等等,其中有些甚至導致了不良後果產生,都不是眾所樂見。卡繆在瘟疫一書中如此寫過:「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直。」台灣的疫情尚未達到高峰,尚有許多挑戰待我們突破,籲請醫療人員及一般民眾共體時艱,專業人員不要苛責民眾在困苦中的行為,而一般民眾也要盡可能諒解在非常時期公衛系統及醫療資源的耗竭。期待我們能盡快走到拿下口罩,恢復正常生活的那天。
-
2022-05-11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快篩陽=確診」會影響理賠?新冠降至四級傳染病理賠金會減少?QA整理一次看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變化快速,防疫政策也不斷在改變,導致防疫險理賠爭議愈來愈多,也導致產險公司、主管機關、保戶出現對立,許多保戶仍搞不清楚到底能賠還是不能賠,尤其已確診且正準備申請理賠的保戶更是霧煞煞。以下整理保戶最常見的理賠疑惑:Q:輕症居家照護,還可以領防疫險的確診補償金與住院日額給付嗎?A:金管會日前已放寬,居家照護得比照住院日額做理賠,因此現行確診者是可以理賠確診補償金與住院日額給付。不過,產險業者正在討論,未來居家照護者弱屬無症狀或沒接受醫生診療及開藥,或是僅服用一般感冒藥,恐將不給付住院日額,只有經醫生診斷且開處方並服用治療COVID-19疾病的藥物才比照住院日額給付,但此案還仍在研擬中,尚未定案。Q:「快篩陽=確診」,對申請理賠有什麼影響?要拿什麼當判斷依據?A:目前金管會與產、壽險公會仍在協調當中。業者對「快篩陽即確診」最大疑慮是不能確定是否為本人做的快篩,與自行快篩的過程是否具正確性,也擔憂恐會有人為領保險金,施壓診所開立證明的情況,因此目前仍傾向PCR為準。Q:金管會推「數位證明」代替診斷書,保險公司到底認不認?A:為減輕醫院負擔,金管會建議改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代替診斷證明書,作為理賠文件。不過遭部分產險業者反對,質疑數位證明中有諸多欄位無法完整揭露理賠需要的資料,包括身分證字號、檢驗人員等,也無法防止偽造。壽險公會今天中午表示,為減輕醫療院所行政作業負擔並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政策,經協調各會員公司後,壽險業同意得以衛福部疾管署製發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但強調「保險公司仍得保留事後查核權利」。產險公會今天下午發布聲明,建議所屬會員公司在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固有之書面診斷證明」,但並未明確要求產險公司一定要配合,如同授權各產險公司自行決定,但與之前產險業表態不配合,已有讓步。Q:一旦新冠從第五級傳染病降到第四級,我的理賠金額會減少嗎?會減少多少?A:指揮中心預計7月中旬可能有機會將目前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到第四級,部分防疫險確實將導致理賠金額大降,但並非每張防疫險都會受到影響,要以民眾已投保的防疫險保單條款為準。據了解,目前將有四家產險防疫保單,在降為第四級後理賠金額將剩5%或10%,包括國泰世紀產、明台產、旺旺友聯產、中信產等,假設本來確診可獲5萬元理賠,降到第4級後,只剩2500或5000元。Q:衛福部說最快七月才會把新冠降到第四類,那我是不是要趕快去申請?A:仍以已投保的防疫險保單條款內容為準,若保單條款內有規定各級法定傳染病的理賠比率,且已確診的保戶,最好在降級之前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以免理賠金大打折扣,但若已投保的保單條款內沒有針對不同法定傳染病給付有不同比率,仍建議在2年內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建議可先向保險公司詢問清楚,如果降級保單條款內是否有相關條文。Q:萬一有產險公司因此倒閉,我會拿不到理賠嗎?主管機關會有其他補救措施嗎?A:目前各產險公司資本適足率皆仍在法定標準之上,主管機關也已備妥機制,若理賠金額過高造成產險公司財務壓力,將優先請大股東增資,或是動用準備金,金管會也承諾,只要是已經售出的保單就需要履約,民眾不需要恐慌。
-
2022-05-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稱沒遇過病人領不到藥遭轟 陳時中:大家故意來誤會
有確診病人日前向5家醫院請領輝瑞口服藥都失敗,衛福部長陳時中昨表示「從來沒遇到1個病人同時遇到這些狀況,他的案子很特殊。」遭轟不在第一線,無法體會民眾心聲。陳時中今回應,「大家故意要來誤會,我實在非常無奈」。陳時中說,大家要故意來誤會,他們也非常無奈,他只是不解有人會遇到7、8種方式都領不到的狀況,很大的原因可能是這個人資格不符,可能很多地方都沒有,他們藥物準備非常充足,3%多的儲備量,社區發下去27萬人份,一定足夠,接下來讓發配藥物的效率更高,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另外,防疫保單也成為近來社會討論的重要議題,引發亂象,外界好奇中央是否會與業者達成共識。陳時中回應,這不是跟業者達成共識的問題,防疫歸防疫,保單歸保單,保險是契約合意的行為去進行,防疫有防疫的任務,就是要保護人民的健康,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另外,大家也好奇15日將實施的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是否會等疫情過後再上路?陳時中僅說,相關事情還在討論中。
-
2022-05-09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QA/確診了居隔了,保險怎麼理賠?五千位過來人實戰教學,告訴你防疫險怎麼申請最快又最多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政策多變,5月8日起已放寬居家匡列條件,先前投保防疫險的大批民眾哀嚎,爭相走告申請理賠快趁早。目前防疫保單有效件數為600萬件、在途保單200萬件,也就是說每3個台灣人就有1人投保防疫保單。由元氣網、WaCare健康平台成立,近五千人在線的全台最大居隔社群「居家隔離怎麼伴?」民眾拋出不少問號等候回應。在金管會、保險公司正式聲明之前,元氣網搶先彙整了社群中學長姐經驗,且比照社群滾動式回答,將不斷更新「防疫險以及補償金Q&A」,為大家守護荷包。「沒有診斷證明沒辦法理賠,還在為這個傷腦筋」、「現在到底會不會再補發居隔書?沒有居隔書如何向公司請假、申請理賠?」「申請保險一定要診斷證明書嗎?隔離治療通知書、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醫師診斷證明書、健保快易通也可以嗎?」還有人為群友發聲:「其實有些人真的是沒薪水,才急著去拿保險理賠」也有確診朋友說,剛確診的前三天身體超不舒服,哪來心思收集相關證明?還有人必須為一家三口確診申請理賠,但得不到保險公司明確回應,氣到抱怨「當我愛申請理賠嗎?還要準備一堆東西」…Q:現在到底會不會再補發居隔書?會影響防疫險理賠嗎?A:指揮中心公布5月8日零時起,僅匡列同住親友為原則,同事、同學不再被匡列為密切接觸者,採自主應變,也不會開立居家隔離單。產險業者的防疫險理賠以「隔離通知書」為主,收到衛生單位開立的隔離通知書,才符合理賠要件。也就是說,匡列條件改變後,僅有同住親友能拿到「隔離通知書」,才能申請理賠;確診者的同事、同學等,如在以前已收到貨或是延後收到通知書,可在2年內申請理賠。Q:沒有居隔書如何向公司請假、申請理賠?A:勞動部公布,電子居家隔離單及健保快易通PCR結果,勞工可上該APP查詢檢測結果,透過截圖或輸出資訊,向雇主請假。勞工因故未能於請假時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得於事後補提。【延伸閱讀】>>電子居家隔離單及健保快易通PCR結果 均可做請假證明Q:隔離後尚未收到隔離通知單,擔心無法理賠怎麼辦?保險公司可以先受理,再補送相關資料嗎?A:衛生單位現在多用電話通知民眾需被隔離,被匡列民眾則可能收到簡訊通知,或接到村里長派送通知單。目前衛生單位都有開立隔離通知單,只是時間上延遲,保戶收到隔離通知書後,再申請理賠即可。另外根據產業產險公會4日表示,民眾在獲知保險事故發生、尚未取得證明文件前,就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受理後,會等待理賠證明文件補齊後辦理理賠,民眾不致權益受損。【延伸閱讀】>>遲未收到確診證明防疫險怎賠?產險公會提2點說明Q:申請保險一定要診斷證明書嗎?隔離治療通知書、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醫師診斷證明書、健保快易通也可以嗎?A:主要產險業者推出的防疫保單,因條款中規範保戶需出具「隔離通知書」為準,但因中央擬以「數位健康證明」取代診斷書,民眾擔心保險公司事後不認賬,因而急忙到醫療院所開立證明,擠壓醫療量能,引起金管會、衛福部疾呼保戶要冷靜。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五月八日參加指揮中心記者會,發表談話有三重點:1.承諾不會要求保險公司向保戶退費。2.在契約規定或保戶符合理賠條件下,防疫保單保戶不用擔心拿不到理賠金,金管會將嚴格要求保險公司依照契約辦理。3.依照保險法65條規定,從保險契約請求權開始有兩年時效,民眾不需要急於此時請求醫生開立診斷證明書,以免排擠中重症醫療量能。「居家隔離怎麼伴?」群友實戰教學有群友反映四月確診,五月至今還沒理賠成功。因此連我們都好奇,「請問誰有理賠過,需要準備什麼?」一位資深群友「中正區430確診」整理自己聯繫理賠的經驗談,提供大家參考。 明台產險身分證影本理賠申請書(勾選其他後面寫防疫險,記得簽章的地方要簽名加蓋章)醫院開立診斷證明書(除了這個其他不行) 或 政府隔離治療通知書&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被保險人之存摺封面影本寄至台北市仁愛路四段1號 理賠部收電話 02-2772-5678和泰產險B 1.申請書 2.隔離治療通知單 3.隔離通知簡訊截圖 4.診斷證明書或PCR截圖 5.被保險人之存摺封面影本資料備齊後,請掛號寄至:104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 126 號 13 樓 和泰產險 客戶服務處 收富邦產險理賠申請書身分證影本隔離單被保險人之存摺封面影本寄至富邦產險辦理其他產險業防疫保單相關資訊,可參考《經濟日報》: 【延伸閱讀】>>產險業哀號 恐賠天文數字陪同小孩居隔,保單賠不賠?最後是,被匡列或是確診居家照護究竟怎麼賠?例如社群中很多家長詢問「陪同小孩居隔,保單賠不賠?」金管會日前宣布,已協調產、壽險公會確認先前售出的防疫保單,如果有提供醫療保障項目,輕症居家照護期間將比照一般病房保額予以理賠。而如家長只是自願陪同隔離,沒有被匡列或是確診,因沒有隔離通知書,因此無法理賠。「先被匡列才確診的話,能領兩項理賠嗎?」時間順序也會影響理賠。資深群友彙整的規則是,假設此人是先被匡列,後面才又確診的話,「恭喜你領好領滿。」 另外也有人熱心提供一家產險公司給業務員向保戶說明的理賠小眉角,確立匡列與確診的理賠差異。 防疫險之亂還未平息,有群友好奇「請問現在還有什麼防疫險能保嗎?」「一般保險也能理賠嗎?」答案是,產險公司指出,因防疫政策已修正與病毒共存,以致承保風險基礎大幅改變,因此現在推出的新版防疫險設計已改為中重症者、且在醫院治療為主。輕症居家照護新制理賠三原則由於改版後的新防疫險降低或取消確診補償金,因此針對輕症居家照護新制上路後的理賠措施,金管會提出三項原則:原則1:「輕症」如有醫療行為比照「一般病房」理賠。原則2:多數有提供「加護病房」和「負壓隔離病房」日額加倍給付項目。原則3:不論無症狀或輕症在家照護期間,如防疫保單有提供確診定額給付補償金,保險公司仍會依契約給付。「如果保了多家防疫險,會取消保單嗎?」防疫保單可以買超過一張,部分產險公司因風險考量,限縮僅能買一張,核保趨於檢格,如保戶重複投保多家公司,有可能不承保。(資料來源:聯合開pod白話財經)防疫補償金如何申請再來是為各位居隔者複習一下如何搞定補償金申請。關於防疫補償金,有些民眾並非領薪水的上班族,例如有人詢問自己因被匡列無法做生意,導致公司沒有收入,有沒有補助?或只能領每日1000元的個人補助?另外自主管理者也可以申請1000元嗎?如有支領公司薪水,還可以申請1000元嗎?無論是之前居隔10+7、3+4,許多人工作停擺,沒有進帳,已隔離出關的資深群友提醒務必依照自身情況,申請兩項經費「防疫補償金」以及「勞保傷病給付」,前者個人補助每日1000元,後者勞保傷病給付最高可領七天,金額共5343元。【延伸閱讀】>>「勞保傷病給付、防疫補償金」 確診者與居隔者該申請哪個?
-
2022-05-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險爭議多 黃天牧親上火線發布3點澄清
防疫政策的改變導致防疫險理賠爭議不斷,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親上火線出席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會中點出三點澄清民眾的疑慮,強調金管會不會要求保戶跟保險公司退約退費、不會有賠不到的問題、契約請求權有兩年時效,保戶不用急於現在衝醫院急診室開立診斷證明書。黃天牧表示,防疫險從2020年3月就問世,但目前社會上有幾個現象,引起民眾不安,也引發醫院的醫療人員很大的壓力。黃天牧說,第一,有人對外發表言論,建議金管會要求原來保戶買的保險契約要退約或退費,引起很多保戶不安,他鄭重報告:「金管會沒有權力改變保戶跟保險公司間契約。」金管會絕對會維護保戶的權益,會要求保險公司依照跟保戶的保險契約辦理,像這種要求保險公司跟保戶退費這件事絕對不會發生,「請散布言論者知所進退!」金管會不會要求保戶跟保險公司退約、退費,這不可能。第二,保險公司承擔風險,現在疫情政策改為「共存」,確診人數大幅增加,民眾擔心保險公司賠不起,認為趕快要申請理賠以免「賠不到」的顧慮。金管會監管保險公司,一定會要求保險公司依照契約辦裡,如果契約中規定保戶符合理賠條件,一定會嚴格要求保險公司依照契約辦理,不會有賠不到問題,保戶可以放心。第三,近期大家急於取得理賠文件,包含診斷證明書,因此紛紛到醫院或急診室請醫生開具診斷證明書,造成急診室醫療資源被申請診斷證明書的需求,排擠真正需要急診醫療資源民眾的需求。其實依照保險法第65條,保險契約有兩年時效請求權,「民眾不用急於一時到醫療院所開據診斷證明書,請大家發揮同理心」。他呼籲有投保防疫保單的保戶,不必急於一時請醫院做這些兩年內都可以做的事。兩年內取得相關證明文件都可以完成理賠,不用在這時急於湧向醫療院所。
-
2022-05-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篩陽即確診…醫憂視訊確認快篩恐「真假難辨」 保險賠不賠待釐清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下午於記者會宣布,「快篩陽性即確診」適用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對象,一開始說即日起上路,傍晚更正為五月十二日起實施。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由於該措施需要更動法定傳染病系統,系統需新增檢驗項目功能,並需要時間測試,改為五月十二日上路。陳時中表示,為減少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防疫民眾為確認是否確診,外出造成風險,五月十二日起,上述對象以快篩試劑篩檢陽性,遠距醫療經醫事人員確認後,視同確診。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樂見中央跨向一小步,但PCR確診量能愈來愈重,快篩陽視同確診不應局限這三類,應放寬更多對象,減輕醫事人員壓力。但部分臨床醫師擔心,視訊確認快篩結果恐「真假難辨」。一名北部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表示,視訊確認民眾快篩陽性是否屬實,「實在太困難了」,何況現在還有防疫保險金的誘因,如果民眾自己偽造快篩兩條線,甚至是拿別人的陽性快篩來充數,醫師要怎麼從視訊看得出來?開業小兒科醫師、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快篩陽性視同確診」需由醫師確認及開立診斷書,最難的在於無法現場辨認快篩的真偽,「如果他拿親友確診快篩結果,我也不知道對不對,因此視訊當下會要求對方現場再測一次。」林應然說,未來若要採行快篩結果,需要再三核對,避免詐保或其他用途。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指出,過去專家會議擔心快篩有偽陽性,因而產生不必要的被隔離者,社會成本代價大,但快篩陽性判定確診若從居家隔離者先實施,本來就在隔離的民眾即便確診,也沒有其他親密接觸者及後續隔離的問題。指揮中心說明,上述三對象快篩陽性後,可使用「健康益友App」或聯繫所轄衛生局,請遠距或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認結果,個案及醫師對評估陽性結果如達成共識,則由評估確認醫師所屬醫事機構通報,由系統自動研判為確診。民眾或評估醫師對快篩陽性結果未有共識或有疑義,仍可通知衛生局安排PCR採檢。對於「快篩陽視同確診」防疫保單賠不賠?產險公會表示,由於事出突然,仍須就相關細節進一步釐清,於研議結果之前,暫持保留立場。業者表示,政策快速滾動,堪稱是產險業史上最大的變化球。
-
2022-05-0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
病例數已破兩萬,估計接下來居隔的人愈來愈多,被匡列隔離是否能夠得到補償?「衛福部1957福利諮詢專線」臉書粉專提供「防疫補償金」和「照顧者補償金」等資訊。只要符合相關資格,就能申請每日1000元的防疫補償金。不過,防疫補償是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補償措施,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預防性停課,皆不可申請防疫補償;而確診者隔離治療,還有確診者在家裡居家照護,也不可申請防疫補償。「衛福部1957福利諮詢專線」臉書粉專說明,與確診者接觸匡列隔離的「防疫補償」,分為本人被匡列隔離的防疫補償金與照顧者防疫補償。【延伸閱讀】>>QA/0+7居隔新制,防疫補償金及防疫保單還有得領嗎?一件事是關鍵●本人需符合資格:1.接獲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2.隔離期間未領有薪水3.未違反隔離規定(無年齡限制、不論原本有沒有工作)●照顧者防疫補償需符合的資格:1.照顧生活無法自理之受匡列隔離對象2.受照顧者接獲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3.受照顧者未違反隔離規定4.照顧者需原有工作,為照顧而向公司請假或自營作業無法工作而未領有薪資(受照顧者若是學生,需生活無法自理,有年齡限制,如未滿12歲或就讀國小,就讀國中、高中、五專前三年之身心障礙者)【延伸閱讀】>>1957諮詢專線熱問/孩子班上確診匡列居隔了,我們能申請防疫補償金嗎?更多資訊●確診者居家照護內容,詳見疾管署網站「COVID-19確診個案分流收治與居家照護個案之醫療協助措施」: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fI6Xxp5Dg3N_CgB1GIWZGw●防疫補償線上申辦系統:https://swis.mohw.gov.tw/covidweb/●衛福部防疫補償說明(含申請資格、應備文件、受理窗口):https://covid19.mohw.gov.tw/ch/cp-5188-61209-205.html️●衛福部防疫補償常見問題:https://covid19.mohw.gov.tw/ch/cp-4888-52926-205.html
-
2022-04-2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沒買到防疫保單別擔心!居家隔離、照顧者每天補助1千元 申請資格、方法總整理
本土疫情逐漸升溫,許多民眾擔心被匡列隔離無法工作,而影響到生計。《衛福部1957福利諮詢專線》臉書粉專提供「防疫補償金」和「照顧者補償金」等資訊。只要符合相關資格,即使被匡列者是學生,都能夠申請每日1000元的防疫補償金。Q:被匡列隔離防疫補償金申請資格為何?根據法規,被匡列隔離者本人須有有衛生主管機關開立的居家檢疫、隔離通知書(包含集中檢疫、隔離)、隔離期間未領有薪水(原本就沒有工作也可以)、未領其他性質相同補助、未違反隔離規定。Q:照顧者可申請補償金嗎?申請資格為何?如身為照護隔離者、如家長需在家照顧經衛生局匡列隔離的小孩,無法工作而無收入。須符合受照護者生活無法自理(如就讀國小、未滿12歲孩童)、受照護者有居家隔離通知書、無違反隔離規定。而照護者本人需原本有工作、為照顧而沒有領取薪資才能算,如原本為已退休、家管者則無法申請。Q:如果家長跟孩子都收到隔離通知書,家長可以申請本人與照顧者的防疫補償嗎?孩子符合條件可申請本人防疫補償,家長可以本人或照顧者防疫補償擇一申請。Q:申請期限到什麼時候?受隔離檢疫結束之日起算2年內皆可辦理。Q:申請方式有哪些?•可以線上申請或臨櫃受理。•線上申請防疫補償網址:https://swis.mohw.gov.tw/covidweb/•臨櫃受理窗口:https://swis.mohw.gov.tw/covidweb/home/doc/%E9%98%B2%E7%96%AB%E8%A3%9C%E5%84%9F%E5%90%84%E7%B8%A3%E5%B8%82%E8%AB%AE%E8%A9%A2%E7%AA%97%E5%8F%A3%E4%B8%80%E8%A6%BD%E8%A1%A8_%E6%9C%80%E6%96%B0%E7%89%88.pdf更多「我是照顧者,家中小孩停課」相關問答生活不可自理,須有人照顧資格為何?
-
2022-04-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幼童、長者怎買防疫保單?專家:市面上3張保單首選
近日國內確診人數激增,又帶動一波「防疫保單之亂」,但市面上防疫保單大多有投保年齡限制,欲幫孩子投保防疫保單的家長,應仔細看清楚是否0歲以上就可投保,專家指出,目前市面上有3張0歲可投保的保單是首選。近日不少民眾開始瘋搶高額理賠的保單,昨日不少產險網路投保頁面都被擠爆,也有產險業者緊急宣布停售,不過,觀察市面上現售防疫保單,大多都限定15至20歲以上才可投保,且投保年齡上限多為75歲,換言之,兒童及高齡長者投保的難度提升,不易獲得保障。▶國泰產險的「疫定平安」專案(0到75歲):保費689元▶和泰產險的「抗疫守護計畫3.0」(0到85歲):保費1046元▶兆豐產險的「法定傳染病全民防疫專案」(0到85歲):保費1086元保險專家提到,其實目前多家產險業銷售0歲就可投保的防疫保單,其中有3張近日都頗為熱銷,第1是國泰產險的「疫定平安」專案,0到75歲皆可投保,目前僅剩「A99」專案,保費689元,若接種疫苗後確診,則有法定傳染病醫療保障一次給付補償金1萬元,加上住院日額2000元、隔染隔離費用6000元。第2是和泰產險的「抗疫守護計畫3.0」,0到85歲都可投保,不只兒童可投保,也是高齡長者可選擇的保單,目前也僅剩「計畫二」可投保,保費1046元,法定傳染病補償金5萬元、隔離補償金2萬元,加上住院日額3000元、加護病房日額3000元。第3是兆豐產險的「法定傳染病全民防疫專案」,投保年齡為0至75歲,保費1086元,確診賠5萬元、隔離賠2萬元,住院日額2000元、加護病房日額2000元。國內產險業者表示,保單有年齡限制,主要是各業者基於風險、難以掌握精算統計資料,各自有各自考量,因現在疫情嚴重,各公司考量風險胃納,多張保單都已停售,隔離給付類型的商品,「未來應該是不會再推了」,未來設計推出新保單,應會轉向針對確診後醫療的保障為主,保費也會相較便宜,確診後的住院醫療保障可望提升。保險局長施瓊華也表示,即使部份防疫保單下架,保險公司仍會改版後再推出新商品,因當初設計的防疫保單與現今防疫環境不同,民眾可以放心,不會沒有防疫保單可買。另一方面,本土疫情燒進校園,部分兒童、學生被匡列隔離,連帶家長也要陪孩子隔離,但各家產險公司防疫險理賠標準不一,有的有理賠家長隔離,有的卻不賠。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表示,主要看防疫保單的被保險人與保單設計,若保單設計是被保險人被衛福部疾管署匡列隔離才會啟動,家長陪小孩屬於「自願」隔離,就不在契約理賠範圍內。至於近期確診個案大部分以輕症為主,指揮中心已頒訂指引,輕症者將「在宅照護」,致部分防疫保單賠不賠?施瓊華表示,有些防疫保單保障項目和醫療有關,例如保戶確診被送至醫院、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進行治療,防疫保單會理賠,因應接下來「在宅照護」,會請保險公司理賠從寬認定。
-
2022-03-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聯醫護理師1家3確診 醫護不滿補償金少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一名急診護理師確診,感染原因為接觸美國及馬來西亞入境旅客,丈夫、小孩採檢結果陽性,全家三人確診;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已匡列採檢職場接觸者廿四人,均為陰性,院內員工採檢七十四人也是陰性,應在可控範圍之內。台北市長柯文哲憂心,這說明社區裡面又有不明傳染源。和平婦幼院區醫務長陳重榮表示,全院約八百名員工也已普篩,後續會持續追蹤報告結果。北市聯醫工會、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等團體昨出面譴責衛福部對醫護因公染疫,補償金發放標準卻不明不白,補償金上限聲稱調高至百萬,但實際補償連民間防疫保單理賠金額十萬元都不如。
-
2022-03-2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護批染疫補償不透明 陳時中不反對列核定依據
醫護在防疫最前線染疫風險高,近期傳出多名確診醫護補償金遠低於預期,北市聯醫企業工會今天要求公開審核標準。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反對在公文列審查具體核定依據。近期染疫醫療人員補償金額爭議不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今天上午與因公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醫療人員赴衛福部疾管署前抗議,認為醫療人員染疫補償制度不明,要求公開補償金額的審核標準及審議小組成員名單,且申請補償個案公文應詳記金額具體核定依據。陳時中下午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強調,為確保確診醫護補償金審查具一致性,當然有參考準則,不反對在公文上列出審查金額具體核定依據,讓獲補償者了解金額是如何算出,但為了不增加公務之餘提供幫忙的專家負擔,是否公布審查委員名單,持保留態度。因公染疫醫療人員梁先生現身分享經歷,他任職於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急診區,去年5月台灣本土疫情爆發、進入3級警戒時,堅守崗位穿著3級防護,進入高風險區協助更換病人尿布污衣床單、清洗便盆尿壺、替換氧氣鋼瓶等,卻不幸在7月時驗出陽性確診。經過治療後,即使梁先生已康復,但至今經常性喘及胸悶等症狀仍未緩解,他忍著身體不適及同事排擠眼光重返醫院崗位,希望繼續在第一線守護社區,今年2月收到的衛福部一紙公文卻讓他無比難受。梁先生說,那是一份因公確診醫療人員補償金公文,但內文僅說明政府對此補償金額是新台幣6.8萬元,對於金額訂定依據、衡量項目及參考標準隻字未提,「當下的心情只有錯愕,補償金額與心中所想差距太大 」。衛福部去年3月提高染疫醫護補償金上限至新台幣100萬元,體恤在第一線力拚防疫的醫療人員。「我們不害怕染疫,但我們需要後續照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理事長郭蕢瑩表示,雖衛福部對補償金設有上限「天花板」,卻未訂定金額「樓地板」下限及或任何評估金額的依據。郭蕢瑩進一步指出,即使中央將設立專家審議小組審議發放金額,卻仍不願公開小組名單、徵選方式、審議標準,恐無從監督。回顧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期間,染疫醫護至今仍需持續治療副作用,除了醫療費用開銷甚鉅,更影響生活,COVID-19後遺症未明,政府對醫療人員補償照護應更加完善。北市聯醫工會常務理事傅奕寧也提到,染疫醫療人員補償金額與所受損害不成比例並非單一事件,目前所知醫療人員因公染疫的補償金額均低於10萬元,比疫情期間500元防疫保單的理賠金額還低,工會拒絕毫無明確性的發給方式,將繼續偕同因公染疫當事人向衛福部提起訴願。
-
2022-03-2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北市聯醫醫護確診! 工會:補償金比防疫保單還不如、審核標準連衛福部都不清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今日增一名急診護理師染疫,包含丈夫、小孩三人皆確診,此事也引爆多所醫院工會出面抗議,上午十點集結多家工會至衛福部疾管署陳抗,醫護因公染疫但醫護補償金「少的可憐」,疫後深受長新冠後遺症困擾也求助無門。「完全感覺不到政府挺醫護的心。」北市聯醫常務理事傅奕寧表示,院內有多名工作醫護因照顧染疫者而確診,衛福部宣稱補償金從35萬上限提升至100萬,但實際拿到的染疫補償金平均低於十萬元,比起台產的防疫保單理賠還不如,且審核標準和過程都不明不白,讓醫護錯愕又心寒,有的人從此肺部纖維化未獲改善。北市聯醫工會理事長郭蕢瑩指出,包含有一位急診醫護染疫後,連帶其家人五人也因此確診,但請領的補償金同樣低於十萬元,另一位梁先生為急診助理,疫情期間替病人尿布汙衣床單及尿壺,未料因此確診且遭強制復工後,受到職場另眼相看,也害怕傳染給同事與家人,並被迫在外租屋,至今仍受到經常性喘、胸悶困擾,收到六萬八千元補償。工會質疑,國際對於新冠肺炎對於身體的傷害至今都還不清楚,政府如何決定醫護染疫金的補償標準,並強調盡快公布《執行第五類傳染病防治工作致傷病或死亡補助辦法》補償金額的審核標準及審議小組成員,並具體說明補償金額的審定標準。郭蕢瑩說,北市聯醫有一位醫護自從2003年SARS事件至今,都還在醫院進行高壓氧治療,新冠肺炎發展至今不過兩年,已經有多名病患也有喘、疲倦等後遺症。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理事黃盛祥表示,衛福部號稱有「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但非每一間醫院都開設,染疫醫護還得自己靠醫院健檢、自行就醫復健。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周凱表示,空服員也在這次疫情之中與醫護同樣受到不公平待遇,勞動者的職災是有受到明確的職災標準,但衛福部對於染疫人員補償機制卻是不清不楚,連公文也沒有公開標準,工會也會協助提出訴願,衛福部應該給予因公染疫人員一份交代。
-
2021-12-21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力大調查2021/靠自己 財務準備年輕化
從「Google trends」看熱門關鍵字搜尋量,在台灣「投資」、「理財」、「保險」,皆於今年達到最高峰。三級警戒是一場突襲,但疫情帶來的危機感與工作型態改變,加上股市大熱,意外讓許多年輕人關注理財,著手退休財務準備;但另一方面,高齡台灣,高齡者退休財務能力不足,延後退休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前進股市 期待財富自由股神巴菲特曾說:如果你沒找到一個睡覺時還能賺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這句話讓卅出頭的阿倫「引以為戒」,台股指數於疫情後一路往上飆,她也開始對股票加碼投資,認真分析那個領域比較有前景,期待早日「FIRE」工作。 FIRE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縮寫,通常稱為財富自由。主張當全年被動收入大於基本開銷,人們就可以選擇是否繼續工作,並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中信銀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觀察,這兩年「FIRE」風潮吹進台灣,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主動思考財務獨立,探尋提早退休的可能性。根據聯合報與元氣網進行的「疫情下的退休力應變大調查」,在「是否因疫情三級警戒重新配置理財規畫」的複選題中,投資基金或股票者有百分之卅六點一、買防疫險的有三成二、購買或調整醫療險的有一成二、增加存款者有百分之廿六點七,顯示疫情的確改變個人的理財行為。不再認為退休事不關己楊淑惠分享,近一年證券新開戶數、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人增加、防疫保單熱銷,很多人開始進行財務規畫。年輕人不再認為退休是遙不可及、事不關己。許多人也因疫情工作受影響。調查發現,有四成的人因疫情而在家上班或工作方式改變,被減薪或裁員者近百分之五、自行提早退休的也有百分之五,有百分之一點七「被退休」,近百分之四考慮轉職。從事家教的理化老師Hank,因疫情實體教學停擺,轉往線上平台,過去通常一對一,現在線上學生最多有卅人。他暑假時帶父母環島,白天遊山玩水、晚上家教賺錢,未來希望持續線上教學。外送市場 三年多四萬人但非所有年輕人都如Hank快速找到方向,根據聯合報退休準備指標的三萬人填答資料分析,卅歲以下投保國民年金達百分之四十二點一,但也有七成五表示有勞保,衛福部社保司長商東福解析,應與在工作轉換間投保國民年金有關,顯示有相當比率處於換工作狀態。許多年輕人投入外送,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系教授李健鴻分析,三年前,大約僅八萬人從事外送工作,如今已有十二萬人,從業者有相當比率是弱勢族群,亟待政府訂立前曕的勞動政策。另一方面,高齡者延後退休,已是不可逆轉趨勢。台大國發所兼任教授辛炳隆表示,疫情強化企業數位轉型,高齡者因此可節省體力,不必提早退出職場,對就業有正面影響,但也可能因數位落差,形成高齡者就業障礙,這是疫情對高齡者工作負面效應。他認為,台灣自一九九○年代後薪資走下坡,很多高齡者如今無法退休,是因為沒有儲蓄。
-
2021-06-1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近半染疫者現「急性壓力症候群」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國人苦等疫苗、憂心不小心染疫的壓力不小,但痊癒者回到社會後面臨「歧視」問題的壓力更大。醫院發現,近半數染疫者出現「急性壓力症候群」,他們被指責傳染給親友、被不認識者丟垃圾,甚有人出現想不開的負面情緒,心理復健之路漫長,能不能完全恢復染疫前心理狀態要視人格特質而定,通常須半年。彰化一名保險業務員為拚防疫保單業績積極拜訪朋友,結果誤把疫病傳給朋友和客戶,被客戶埋怨,日後生意恐怕難做;她至今睡不好,向朋友哭訴「我不是故意害人」,甚至有負面情緒。有確診者病癒回家,家門前騎樓常被不明人士丟垃圾,還常有不出聲的奇怪來電。曾有陌生人經過,大聲咒罵「回來是要再傳播病毒嗎?」這名確診者與家人默默搬回埔心鄉獨門獨院老宅,目前呈半隱居狀況,他痛苦地說:「先暫時與世隔絕」。「這次事件不知多久才能淡忘。」彰化縣第一例水果盤商傳播鏈造成九十八人染疫,水果盤商的長子說,自認是年輕一代心理調適能力較強,但已找不到鼓勵自己樂觀面對的動力,父母、出嫁的姊姊更難跨越心理障礙,還因間接傳染造成女婿阿嬤病故,來自夫家親友不友善話語,讓一家人自責又難過。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主任梁孫源說,近半數染疫病人出現焦慮、緊張、失眠、沒食欲的急性壓力反應,院方成立「心理關懷小組」,開辦團體視訊課程舒壓,職能治療師與社工師每天輪流打電話關心確診者,精神科醫師也加入會診,發現很多病人一講就是兩小時,最擔心是出院後怎麼面對親朋好友。梁孫源認為,時間會稀釋傷痛,一般人半年後可大幅改善負面情緒,但如果台灣疫情無法降溫,相關訊息不斷圍繞,會讓染疫者一直回想起染疫的相關事情,白天恍神,入睡易作噩夢,可能聽到與疫情有關消息就難過、緊張、悲傷,這是標準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建議其他家人與朋友應多陪伴,必要時求助精神科、身心科和心理師。學者調查兩岸SARS疫情,並參考外國研究報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通常出現在病癒一個月後,逐漸出現失眠、恐懼等身心症狀,長達五年。學者指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也是被害人,卻被忽略後續心理追蹤,未來五到十年都會煎熬度日,政府應啟動關懷追蹤。
-
2021-06-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搭聯航飛美國打疫苗17天花不到5萬 網友一看方案驚呼:很划算
國內疫情嚴峻,疫苗供給也相當吃緊,最近更引發一連串「特權疫苗」爭議,讓不少人都害怕自己打不到。日前就有一名網友在PTT中PO文提到,他最近一直想著要去美國打疫苗,經過一番研究終於找到迅速解決方案,而且坐經濟艙不到5萬元,讓他直呼這是「耗時最短的美國嬌生疫苗旅行!」原PO在文中表示,最近他找到可以迅速到美國打疫苗的方案,並說道「長榮航空的時段不是很好,所以把目光放到最近復航的聯合航空上」,以6月21日為例,從早上8點出關,9點在機場做PCR大概45分鐘會好,9點半到12點這段期間在機場打嬌生或出機場打BNT(輝瑞)、Moderna(莫德納),12點就可以拿到PCR報告辦理報到。接著下午2點45分乘坐聯合航空UA 871回台灣,6月23到7月6日自主隔離,7月7日就可以出關,從頭到尾17天,經濟艙花費大約4萬7107元,他認為這個價錢不到5萬可以買個心安,也不用像最近引發爭議的「好心肝診所」還要偷偷摸摸半夜去打。最後他也說,比起等著不知何時會到的國外疫苗,或是國產的高端、聯亞,這樣做最快最直接,連在美國的住宿費都省下來,如果要省錢,在美國本土都不用吃一餐,直接在飛機上吃飛機餐就好,「至少這麼做就不用提心吊膽過日子了」。PO文一出後,隨即引來網友熱議,紛紛留言回應,「真的是疫苗難民」、「有錢有閒的話,當然是能越快打疫苗越好」、「這是都沒發生副作用為前提吧」、「至少買商務艙吧,還比較安全」、「以台灣的防疫保單來說,出國都是不賠的」、「機上跑來跑去風險不見得小」、「其實飛機搭越久,風險越高」。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認為這樣很划算,「這樣感覺很穩」、「4萬打可以出國的疫苗,划算」、「4萬還省17天,很划算」、「這樣算一算真的滿划算的,打了國產又不知道以後能不能出國,舶來品又不知道什麼時候來」、「4萬8有找的JJ(嬌生)之旅」、「其實還滿便宜的」。
-
2021-03-04 癌症.抗癌新知
自費治癌 保單夠支付嗎?
●受限健保財務,治癌自費項目多●自費新醫療選擇受到經濟因素影響很大●5成民眾會想靠商業保險補醫療費癌症治療已邁向精準醫療時代,衍生出自費醫療項目也愈來愈多。聯合報癌症粉絲團日前進行「治癌更保險」意向調查發現,8成民眾要選擇自費的基因檢測或治療時,會考慮經濟狀況;5成的民眾會依商業保險有無支付而定,經濟因素成了民眾是否接受自費新醫療的主因。精準醫療 應有前瞻性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提醒,民眾對於精準醫療的需求殷切,受限於健保財務,政府應該有更前瞻性的想法,包括部分負擔、商業保險補位等,才有機會讓民眾使用到新治療。以癌症為例,傳統上是利用病理切片等結果,再進一步找出治療的解方。目前新治療趨勢,則是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在治療前先檢測癌症基因,再找相對應的藥物,以提高治療效果,這種精準化醫療,帶來癌症突破性的治療方向。王正旭解釋,NGS在癌症治療運用有三種情形,一是有明確的基因突變,NGS就能預估疾病的走向;另一是治療前先進行檢測,之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藥物;三是治療期間要改變治療方向時,也可以利用基因檢測,改變治療策略。這些昂貴的醫療科技,納入健保給付可能會附帶給付條件。王正旭強調,病人必須對自己的疾病負責,面對這些新醫療科技,民眾要清楚認知,了解自己的基因或病情是否符合給付條件;政府必須讓符合條件的使用者依規定支付部分負擔,才能知道醫療有一定的成本,要珍惜自己治療的機會。一旦健保無法給付時,民眾希望商業保險可以補位。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109年民調顯示,有7成的民眾有商保,但4成4的民眾覺得保障不夠。原因在於9成以上的國人選儲蓄險,醫療險遠遠不足。接受新醫療 受經濟影響聯合報「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團日前進行「治癌更保險」的意向調查,總計回收228份問卷,發現有3成8的民眾曾經檢視或申請過自費醫療項目,但保障不足仍要自付;更有高達4成2的民眾不曾檢視過自己的保單。在調查中也發現,經濟因素成了民眾是否接受自費新醫療的重要因素,有5成的民眾會看商業保險有無支付,若不幸罹癌,有7成7的民眾願意部分負擔1到3萬元接受基因檢測。保單設計 無法滿足需求王正旭認為,目前商業保單設計已無法滿足民眾的需求,最好規定基本的醫療保障,才不會失去保險的本質,衛生單位需與保險部門多溝通,讓業者知道新的醫療需求,設計出適合的保單,才能補位健保的不足。保險業者也開始意識到醫療險的威力,已有業者推出防疫保單,熱賣300萬張;也有基因檢測公司與保險業者合作,服務自家保戶。王正旭說,政府應將醫療保險當成另一種產業推廣,才能漲保費時不傷健保,對醫療生技也有幫助。
-
2021-02-11 養生.生活智慧王
再貴的「枕頭」都恐會讓自律神經失調!日本整體師:睡對枕頭該注意「2關鍵」
編按:自律神經顧名思義,是人體非由意志控制的自主神經,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前者作用於緊張、興奮狀況,後者則作用於放鬆、舒緩狀況。而自律神經失調,可能會產生頭痛、呼吸困難、手腳麻木或無力、便祕、腹瀉、失眠等各種不適,讓患者穿梭於各科之間看診,卻找不出病因,令人身心俱疲,惡性循環下更可能讓失調症狀加劇。日本首位自律神經專科整體師告訴你「自己的神經自己救」,傳授改善自律神經功能的「斷捨離」秘訣──斷絕、捨棄、脫離非必要且無助益的生活習慣!減少枕頭高度來院患者有許多人向我抱怨:「枕頭不合,害我睡不好」、「早上起床時,脖子和肩膀會痛」。若問大家哪種枕頭是好枕頭,好像沒有人能說出正確答案。在此向大家說明可以提升睡眠品質、醒來時不會肩頸疼痛的枕頭挑選方法。我想應該有人覺得訂製款枕頭很好,眼睛不眨地就買了一個數千元的枕頭。此外,我發現有許多人認為枕頭愈高愈好。也常聽人說,試過許多枕頭,就是找不到合適的。那麼,我們該以何種基準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枕頭呢?第一個基準是「維持正確姿勢的高度」。首先,請你以正確姿勢站立。正確姿勢就是想像腹部和背部貼緊,將腹部內縮,肩膀放鬆,視線維持水平的角度。請維持這個姿勢,靠牆站立。這時候腳後跟是貼著牆的。以正確姿勢站立時,耳垂和腳後跟是可以連成一直線。後腦不需要勉強一定要貼牆。大多數人的腳跟、臀部、肩胛骨都是貼牆,只有腰和頸部與牆壁會有縫隙。這時候所形成的頭頸部與牆壁的距離,就是正確的枕頭高度。睡覺時能保持和站立時一樣的正確姿勢,背骨(頸椎、胸椎、腰椎)就會維持原有的正確位置,也能減輕背骨和肌肉的負擔。後腦部和牆壁或地板的縫隙並沒有那麼大。所以「枕頭愈高愈好」的理論根本不成立。首先要做的是─「減少枕頭高度」。第二個基準是「可以輕易翻身的高度」。翻身可以說是簡單、自然的整體動作。在翻身時,有矯正身體歪斜、消除肌肉疲勞的效果。因此,無法翻身的時候,就無法矯正歪斜,肌肉也無法活動,於是明明有睡了,卻無法消除疲勞。許多訂製款枕頭的正中間是凹陷的,從容易翻身這一點來看的話,這種枕頭不能算是優質枕頭。使用浴巾可以讓你比較容易找到合適的枕頭。使用浴巾的話,寬度和深度可以隨自己喜好來折疊。將浴巾互折,厚度會慢慢增高,就可以階段性調整高度。請試著睡在這個用浴巾折疊的枕頭看看。首先先仰睡(頭朝上),找出適合的高度。然後再左右翻身轉動看看。臉朝側面時,如果脖子出現像折到的感覺時,可能高度過低。請不斷翻身測試,改變高度,找出最容易翻身的高度。仰躺時無不適感,也容易翻身的高度,就是適合你的枕頭高度。此外,購買了訂製款枕頭的人當中,也有人抱怨:「明明是量身訂做,高度卻完全不適合。」這是因為測量高度時睡的床和家裡的睡床硬度不一樣的關係。特地花大錢訂製枕頭,卻不合用,真的會覺得很可惜吧。只要適合自己,不必是高價枕頭,便宜的浴巾或枕頭就很好用了。請打消高價枕頭就是好枕頭的先入為主觀念,請「減少」花在枕頭上的金錢。書籍介紹所有人都能用斷捨離調整自律神經?!:日本首位自律神經專科整體師教你以意識養成習慣、以減法擺脫失調!作者:原田賢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11/17作者簡介原田賢(Harada Ken)1976年出生於東京。日本第一家自律神經專科「元氣整體院」負責人。大學畢業後曾當過一般的上班族,做過銷售業務、IT工程師等職務。但因為工作過度,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甚至得了憂鬱症,不得已只好辭去工作,後來創立本院,每年服務的患者超過兩千人,施術範圍不只限於整骨,更包含飲食營養指導、心理諮商等,與自律神經有關的問題全部涵蓋。著有《70%的人都有自律神經失調?!》等書。責任編輯:陳宛欣核稿編輯:呂宇真延伸閱讀: 不能再錯了,請牢記瓦斯沒有毒!不管桶裝瓦斯或天然氣,專家教你2招安全使用 防疫保單大評比》染病賠1萬、隔離賠10萬!醫師解析:7家防疫保單怎麼挑?
-
2021-01-30 科別.精神.身心
從你「半夜醒來的次數」竟可預測老後會不會失智?洪蘭:大腦有可塑性,但不喜歡一直變動
年輕不睡,老年失智我在改期末考卷子時,發現學生整體的表現不及以往的好。教學沒有成果,老師要檢討,所以我去找了學生談,結果發現大部分的理由是前一晚沒有睡好,一個甚至說,他的大腦在早上八點鐘無法運作。原來現在的學生已經習慣了晚上不睡覺,徹夜上網,等到天亮,別人去上班了,他們才去睡。因此期末考排在早晨八點,便考不好了。我聽了很不安,因為他們不了解,年輕時的睡眠品質會影響他們老了以後的認知能力。在所有的遺憾中,無知所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是最令人扼腕的,台灣早期的烏腳病是因為不知道砷毒的厲害,村民喝了有砷的井水;很多農民有白內障,因為不知強烈陽光對眼睛有害;最近的研究在追蹤受試者二十二年和二十八年後都發現,年輕時的睡眠品質會造成類澱粉蛋白(Beta amyloid)在神經細胞上的沉積,增加年老後失智症的機率。失智是個很可怕的病,哪怕只有一點點的可能性,都不應該去冒險,豈可為一時的任性,換得沒有尊嚴的老去?神經科學家很早就知道睡眠直接影響學習,睡眠時,大腦修補受損的神經細胞和組織;腦脊液與間質液的交換將大腦運作時所累積的代謝廢物運走(老鼠實驗顯示,睡眠時,類澱粉蛋白的清除功能增加百分之六十);分泌血清張素、正腎上腺素(此兩者跟學習有關)和生長激素(嬰兒如果今天睡得比平常多,四十八小時後會長高一點)。如果缺乏睡眠(尤其是作夢的速眼運動睡眠)會影響注意力和執行能力,使反應速度變慢。正常的睡眠可以幫助記憶的穩定(consolidation),整合白天所發生的訊息,促進創造力的激發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主要是良好的睡眠可以延緩甚至翻轉認知功能的老化,提升情緒,減少憂鬱症的發生。目前至少有八個實驗發現睡眠品質和半夜醒來的次數(睡眠的片斷性)可以預測多年後的認知失調功能,五個研究報告與阿茲海默症有關。姑且不論這些實驗的設計是否有瑕疵、缺少控制組,至少它們都一致指出睡眠可以幫助認知整體的功能。尤其在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 SWS)階段,海馬迴與額葉對話,重新整理白天發生的事,增進神經突觸的可塑性,使記憶網路更綿密。睡眠如果不是這麼重要,演化怎麼會讓我們花這麼多時間去睡覺?(一個人如果活到85歲,他就花了二十五萬個小時或一萬天在睡眠上)睡眠研究的先驅,芝加哥大學的Alan Rechtschaffen教授說得好,「如果睡眠不是有這麼關鍵性的功能,它就是演化犯的最大錯誤」(If sleep has not serve such an absolutely vital function, then it is the biggest mistake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has ever made.)。大腦有可塑性,但不喜歡一直變動,因改變耗費資源,且多變易多錯,例如一直更改睡眠周期,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增加乳癌的機率。人不要做會使自己後悔的事,年輕時,生活規律,有節制,盡量保護自己的大腦,不要老時後悔莫及。書籍介紹從大腦看人生作者:洪蘭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8/01/19作者簡介洪蘭:台大學士,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及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在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在加州大學擔任研究教授。1992年回台,先後在中正大學、陽明大學任教,並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現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台北醫學大學及清華、交大、陽明、中央四校聯合系統講座教授。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先後到台灣大大小小一千五百所以上的中小學做推廣閱讀的演講。延伸閱讀: 防疫保單大評比》染病賠1萬、隔離賠10萬!醫師解析:7家防疫保單怎麼挑?
-
2021-01-28 科別.眼部
只是「不喝冷飲」飛蚊症竟幾乎好了!中醫師8個超簡單撇步,不治療就能改善飛蚊症
近幾年,學校推行使用電子白板之後,許多國小老師們也開始覺得眼睛不舒服。有位國小老師十分焦慮來到我的診間詢問:「醫生,我眼睛突然看見好幾隻蚊子飛來飛去,想要打又打不到。這種飛蚊症可以治療嗎?」我說:「『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這首白居易的詩句,其實就描述著他的飛蚊症。飛蚊症其實很常見,但大多需要詳細檢查評估。」造成飛蚊症的原因很多,一般看到眼前有些如黑絲、魚鈎、圓圈、雲朵、變形蟲,或黑或灰或透明等,都統稱為飛蚊症。但只要在視網膜之前有任何的雜質,大到足以被看見,就會產生飛蚊症。以現代醫學來說,飛蚊症可以區分為以下幾種:・理性:約佔1/5,數個飛蚊,大多40歲以下。・退化性:約佔3/4,1至2個飛蚊,通常40歲以上。・病理性:約有1/20,數量多,恐有失明危險。其下又可細分為:・玻璃體退化:玻璃體混濁、玻璃體牽扯・玻璃體出血・視網膜相關:周邊視網膜裂孔、格子狀退化・其他眼病: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葡萄膜炎等・全身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眼中風等最需要留意的是病理性飛蚊症,如可能是局部眼底視網膜破洞,產生出血而導致玻璃體混濁,或者視網膜受拉扯造成的視網膜裂孔,甚至是嚴重的眼病如:青光眼、視網膜剝離、視網膜出血等。此外,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例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高血壓視網膜病變、眼中風、黃斑部病變等,都可能急性發作產生視網膜剝離,有失明的危險。但是傳統中醫沒有儀器可以檢查,詳細原因還是要經由眼科醫師散瞳檢查才能區分。特別叮嚀如果飛蚊症數量突然增加,合併閃光感、視野缺損、視力模糊等,即可能有更嚴重的問題需要治療,一定要至眼科散瞳檢查。中醫破解 飛蚊症中醫眼科治療飛蚊症,除了傳統的望聞問切四診之外,還可以從飛蚊的狀況型態來做區分為:透明飛蚊及灰黑色飛蚊。→虛證(透明飛蚊):服藥優於針灸透明的飛蚊,就中醫來說一般是虛證,有可能是細胞脫落,或玻璃體混濁,如果合併全身性或臟腑本身的虛損,可能是下面的情況造成:.氣虛:伴隨著精神狀況、早晚變化,或是用眼越久越多,以及全身性的疲倦、食欲不佳等症狀。.血虛:可能為中央透明、邊緣清楚,像是逗號或圓圈型,多會伴隨眼睛乾澀疲勞,以及全身性的血虛症狀。.勞損:一般會伴隨眼睛嚴重痠澀、視物模糊,或是像白色閃爍光線,以及頭暈昏沉、腰膝痠軟等全身勞損症狀。治療上,服藥效果會比針灸來得好。畢竟針灸能調動的是無形的氣,要從無形的氣轉換成人體需要的陰、血是非常困難的;且針灸治療大部分是在針灸當下才有治療,但疾病是持續在進展的,服藥才能讓治療的效果持續,不會因為沒針灸就沒效了。→實證(灰黑色飛蚊):需要從根本治療灰黑色的飛蚊從中醫角度來看,通常是實證,也有些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例如:.氣滯:通常會因為情緒、壓力或睡眠差而加重,會出現口乾、胸口脹悶、食欲差等症狀。.血瘀:一般會有外傷、手術史或是心血管相關疾病併發,也可能是頸部、脊椎、薦椎的傷,或是脊椎小錯位造成,通常伴隨有眼周腫脹、緊繃、疼痛感。.火熱:可能因為飲食上食用烤炸辛辣食物之後發作,或是長時間用眼、強光刺激後出現,通常眼睛本身容易有灼熱感、乾澀及眼乾口乾等症。.痰濁:一般飛蚊會在吃飽後加重,或是有頭昏悶、眼睛黏黏的感覺、眼眵(眼屎)較多、視物有如隔紗一般,及食欲差、排便軟黏。.濕熱:通常會有嚴重的眼睛黏滯,或是眼眵很多、反覆流眼油、眼睛血絲多、口苦口乾、身體煩熱等症狀。眼睛的許多症狀其實是五臟六腑、氣血陰陽、經絡、情緒等因素導致,一個人的症狀有可能有多重原因,也可能互相夾雜。從根本治療、截斷病勢,才能讓產生眼病的機制中斷或終止。預防飛蚊症,避免過食冷飲通常飛蚊症的患者,都非常焦慮且擔心,但過度焦慮擔心反而會讓身體緊繃,進而影響氣血通暢,加重飛蚊症的現象。從中醫眼科的角度來看,除了是身體本身的問題之外,更多是不良用眼習慣誘發或加重;或者也有些眼病初期症狀是從飛蚊症開始出現的。所以,維持良好的用眼習慣是很重要的事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喚醒身體自癒力的不二法門,包括晚上11點前睡覺不熬夜、情緒平穩勿過怒焦慮、戒菸、避免過食寒涼冰冷、辛辣、烤炸食物等。臨床上常常看見飛蚊症的患者喜歡喝冷飲,當戒除冷飲之後,飛蚊症也跟著減少了許多。飛蚊症並不是無法治療,即使是西醫眼科無法治療的生理性飛蚊症,也可以從中醫角度來整體思考,從改善眼部循環狀況,調整身體機能等方式調整。配合醫囑,調整用眼習慣與生活作息、飲食,才能加快治療效果。此外,平時可以多做伸展運動,幫助身體經脈通暢,更有機會讓身體的氣血來修復眼睛健康。Q:吃鳳梨可以治療飛蚊症?A:酵素無法進入眼底,飛蚊治療因人而異。曾有媒體報導,食用鳳梨可以治療飛蚊症,是否有效?以中醫角度來看,鳳梨的成分是否能進入眼底?不同條件下的飛蚊症是否能用同樣的方式治療?都有很大的疑點。鳳梨酵素是一種蛋白質,照理說,人體在吃入食物後,在胃中會因為蛋白水解酶的關係而被破壞成小分子,再分解成胜月太與胺基酸進入人體。所以,血中不太可能留下原本的鳳梨酵素。就算鳳梨酵素沒有被破壞掉留在血液中,到了視網膜也不能進入眼底。在視網膜存在著「血管視網膜障壁(blood-retinal barrier)」,並不是所有成分都能進入眼睛。血管視網膜障壁除了特定的分子會進入之外,剩下的都要藉由受器接合,才能通過這個屏障到達眼內。很可惜的是,並沒有可以接合鳳梨酵素的受器,所以鳳梨酵素也是無法進入。無論透明、灰黑色絲狀點狀,或黑色塊狀飛蚊,都需要經由合格的中醫師四診合參,並結合現代醫學儀器檢查、檢查報告,與生活習慣、飲食、作息等進行綜合評估,沒有萬用的治療方式。臨床上,排除掉眼底疾病後,有部分患者是身體缺乏營養素,所以補充蔬果之後,也能改善部分患者的視覺狀況。 治療時建議先找合格的眼科醫師進行眼底及眼部的檢查評估,再交由合格的中醫眼科醫師進行中醫的辨證與診察,依照個人的體質狀況分階段治療,才是最有保障且安全有效的方式!書籍介紹書名:眼癒力:中醫眼科診治照護,治療+保健一次看明白作者: 林佑彥出版社:原水出版日期:2020/09/24作者簡介/林佑彥中醫師.台中市祥峻中醫診所副院長2012年12月開始執業,眼病患者累計近3萬人;目前每週有超過150人因眼病前來就診。大多數的眼科疾病很難痊癒,尤其是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神經萎縮這一類,但輔以中醫治療都有改善的案例,至於西醫棘手的乾眼症、眼睛過敏、結膜炎、角膜炎、部分飛蚊症皆有機會可以痊癒。延伸閱讀: 防疫保單大評比》染病賠1萬、隔離賠10萬!醫師解析:7家防疫保單怎麼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