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2 科別.皮膚
搜尋
遺傳
共找到
1494
筆 文章
-
-
2020-01-11 科別.心臟血管
高血壓具「亞洲特色」!亞洲患者有5個獨特表現
高血壓是健康的重大威脅。其中,50%的冠心病和卒中死亡發生在高血壓患者中,25%的心血管事件可歸因於高血壓。因此,找出正確應對高血壓的方法,一直是醫學界的重要課題。前不久,由日本自治醫科大學苅尾七臣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繼光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宇清教授等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研究人員組成的專家組發布的首個“亞洲動態血壓監測專家共識”(下文簡稱“共識”)指出,亞洲高血壓患者有其獨特表現。《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給你一套針對亞洲人的科學控壓法。高血壓具有「亞洲特色」 共識指出,亞洲高血壓患者與歐美患者相比,主要有以下5大特徵。對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劉梅顏表示,表現不同,治療手段就必然有所差異。這一共識能為醫生和患者調整用藥帶來一定啟發。 No.1 中風更常見西方人群冠心病更多,而亞洲人群腦卒中更多。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曾刊文指出,中國是全球中風風險因素佔比最高的國家之一,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人的中風風險十分突出。數據顯示,中國腦卒中年發病率為250/10萬,冠心病事件年發病率為50/10萬,前者是後者的5倍;而在西方國家,兩者的發病比例大致為1∶1 。No.2 引發疾病的風險更高亞洲人群血壓升高與腦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關聯性比澳大利亞與紐西蘭人群更強。血壓每升高10毫米汞柱,亞洲人群的腦卒中與致死性心肌梗死發生風險分別增加53%和31%,而澳大利亞與紐西蘭人群分別增加24%和21%。不過,與西方人群相比,血壓降低的有益影響在亞洲人中也更明顯。 No.3 對鹽較敏感亞洲人可能具有遺傳傾向的鹽敏感性,即攝入高鹽飲食後,血壓增高幅度高於歐美人。調查顯示,中國六成高血壓患者都屬於“鹽敏感性高血壓”。這種敏感可能與中國人本身吃鹽多的習慣有關。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小於5克。 No.4 肥胖因素影響不同肥胖對血壓的影響在亞洲人和歐美人中也有所不同。與歐洲人相比,亞洲人可能會在體重指數(BMI)較低且BMI增幅較小的情況下,出現高血壓前期和高血壓。 No.5 隱匿性高血壓更常見隱匿性高血壓是指在診室測量血壓是正常的,而在診室外血壓升高,包括清晨、日間和(或)夜間血壓升高。亞洲人隱匿性高血壓患病率高,究其原因,與血壓晨峰現象、睡眠呼吸暫停及睡眠障礙等導致的夜間血壓高有關。研究證實,血壓晨峰現象及夜間高血壓更易導致腦卒中、心梗等心血管不良事件。亞洲人的白大衣高血壓(即在診室測量時血壓升高,而在診室外則血壓正常)也高於歐美人。此外,亞洲人冬季血壓值較高。比如,日本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會在冬季增加,中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更易在冬季出現。針對亞洲人的「降壓法」 針對亞洲人高血壓的特點,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高血壓病區主任趙秋平給出以下治療建議和措施。 1.生活方式調整減鹽對控制血壓尤為重要,鹽攝入量過高會增加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及腎臟疾病的風險。減鹽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佳干預措施之一,也是性價比最高的改善人口健康的方法之一。對於口味較重者,可嘗試階段性減鹽,即每月或每年減少5%的鹽攝入量。以下食物要少吃:加工肉製品、醃製食品、果脯類、腐乳等高鹽食物。醬油、番茄醬、甜麵醬、味精、雞精等含鈉量較高的調味品。白麵包片、泡麵、披薩等高鹽主食。 2.控制體重超重、肥胖是升高血壓和引起心腦血管病最危險的因素之一。數據顯示,在40~50歲肥胖者中,高血壓發生機率要比體重正常者高50%;體重越重,患高血壓的危險性也就越大。研究發現,體重每減輕10公斤,血壓就會降低5~10毫米汞柱,高血壓患者控制好體重就能更好地控制血壓,同時降低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危險。控制體重的最佳方式是堅持鍛煉身體和適度調整飲食,不要亂用減肥藥,也不提倡過度節食減肥。 3.遵醫囑調整藥物共識指出,應根據亞洲人的發病特點選擇降壓藥。長效鈣離子拮抗劑(地平類降壓藥)血藥濃度持久,能平穩降壓,改善血壓波動,可能更適合亞洲高血壓患者。對於單藥效果不佳的,可將鈣拮抗劑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普利類)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沙坦類)聯合使用。不過,藥物調整要由專業醫生經過評估來進行,患者切勿擅自調整用藥。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20-01-09 醫療.消化系統
酒精會騙倒大腦! 前一晚喝酒至少隔「這時間」才能開車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年節假期前,免不了各式各樣餐敘,不論同事、朋友、家人,很多人都在餐桌上聊著1年來的辛勞與安慰,有時免不了喝點酒,讓氣氛更歡愉,「喝酒不開車」已是不可挑戰的鐵律,然而有些人餐敘完隔一天,感覺精神好了許多,想要開車上班,沒想到警察一攔仍然判定酒駕,原因就在於酒精緩慢了消化系統運作。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解釋,警方路檢酒測吹氣,主要是測驗胃部氣體帶出的酒精量,一般來說,吃完一餐胃部排空需要3至4小時,但是酒精會減緩腸胃蠕動,再加上高油脂食物也會拉長時間,所以1場餐會下來,食物有可能留在胃裡超過12小時,酒精也就跟著一起留著,隔天早上吹氣也能檢測出來。柳朋馳具體說明,有些人可能有相同經驗,前1天晚上聚餐喝酒,睡醒後嘔心想吐,仍然會吐出食物,正常來說,食物應該早已排出胃部進入腸道,然而在酒精影響下,隔天早上還有食物能吐,原因就是酒精緩慢了腸胃蠕動。其實不僅是酒後不開車,喝了酒隔天也最好不要開車;柳朋馳提醒,身體代謝酒精速率每個人都不一樣,大致上與遺傳、性別、健康程度有關,相同酒精量進入身體,影響身體時間因人不同,如果聚餐時間比較早,只喝1、2杯啤酒,當晚不要開車或騎車,隔天早上還可視狀況而定,但聚餐時間比較晚,喝酒量又比較多,酒精恐怕影響大腦12至24小時,開車與騎車都仍然有危險。當別人說你喝醉了,千萬不要鐵齒說沒醉,因為酒精騙了大腦;柳朋馳說,酒精會降低小腦對肢體的控制,讓細微動作無法做到,平衡感同時變差,神經反應也會減緩,然而自己對身體的舉止變化,不一定能馬上察覺,因為酒精也影響大腦認知功能,特別是理性判斷麻痺,沒有辦法合理判斷自我與周遭人事物。政府不斷提高酒駕罰則,調派大量警力臨檢,酒駕肇事案件仍然不斷發生,一場車禍毀了2個或多個家庭,如果聚餐時喝了酒,搭計程車或尋求代駕,或許多了一些金錢上支出,但相對於不可抹滅的傷害,幾百塊新台幣可能比較值得。(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小酌怡情助性? 每天一杯男勃起障礙、女不孕 喝啤酒能保護心臟? 
-
2020-01-09 橘世代.健康橘
持續運動 讓肌肉細胞如同25歲年輕人
肌肉老化雖無法避免,但延緩老化卻是可以做到的。根據一份發表於《應用生理學》期刊的最新研究報告,運動可減緩老化和減少肌肉發炎,且若論肌肉細胞年齡,一直持續運動的70多歲老人跟25歲的年輕人相當。波爾州立大學研究人員找來21位從年輕時就持續運動的70多歲銀髮族、10位身體健康但不運動的70多歲銀髮族,以及10名20多歲、常跑步騎單車運動者,測量他們的大腿肌肉質量,並讓他們在從事肌耐力運動前後進行抽血跟肌肉病理切片檢查。研究人員檢測後發現,25歲年輕人的肌肉質量最大,不運動的成年人則最少,但跟不運動的人相比,年輕及較年長運動者的血液和肌肉樣本,顯現出明顯較低的發炎性標誌物。這顯示老化雖可能導致血液跟肌肉中的發炎指標提高,但終生運動能發揮預防效果,並讓運動後急性炎症的反應保持跟年輕人一樣的水準。澳洲國家健康暨醫學研究委員會失智症專家史密斯舉例指出,好發於60歲後的運動神經元死亡,就是因為肌肉纖維內的連接功能衰退,最終導致肌肉纖維萎縮,使得肌肉愈變愈少,肌力愈來愈弱。此外,遺傳與慢性低度發炎也會影響這一過程,這意味肌肉雖然會隨老化流失,速度快慢卻因個人遺傳和生活習慣不同,而有明顯差異。史密斯認為,這一差異性多半與生活型態有關,包括運動量多寡。雖然在這項研究中,一生積極運動的人能獲得最大益處,但事實上,不論哪個年紀開始運動都有好處。史密斯建議老年人去看家醫科醫師及運動生理師,量身打造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運動計畫,且馬上開始,永遠都不嫌晚。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09 癌症.其他癌症
早期鼻咽癌做放療 五年存活率80%以上
一名中年男性長年吸菸,去年洗澡時發現右頸部有一腫塊,合併鼻涕血絲,醫師確診鼻咽癌第四期。所幸經適當前導性化學治療,及後續合併化放療等療程,才讓腫瘤獲控制未擴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連銘渝指出,患者到院時安排鼻咽內視鏡及鼻咽切片檢查,再接受頭頸部之磁振造影檢查及全身正子攝影後,確診為鼻咽癌,當下全家人都難以置信。其實鼻咽癌是亞洲人特有的癌症,如韓國男星金宇彬、馬來西亞羽球世界球王李宗偉等,都是鼻咽癌患者。根據台灣國內最新統計,每年約有1600人左右發病,鼻咽癌佔男性癌症發生率之第12位,一般而言,男女比例約3比1。他說,鼻咽癌好發年齡為40至50歲,甚至有2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發生原因是多重原因構成,如家族病史包括遺傳因子、病毒感染、環境因素如小時候常食用醃漬食物或鹹魚、抽菸或工作環境之空氣汙染長期刺激等有關。不過,鼻咽癌細胞對放射線治療反應良好,屬早期的第一、二期5年存活率80%以上,而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或後遺症,也隨放射線治療儀器及技術的進步而明顯減少。台灣癌症登記報告中,新診斷的鼻咽癌病例中,有60%以上就已是第三、四期,但針對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同時合併化學治療,不但可增加存活率,也可降低如肝、肺、骨骼等遠端轉移的機率。連銘渝也分享最新大型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適當的前導性化學治療搭配後續同步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復發率,三年存活率高達九成。雖然有血球降低及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但症狀大多屬於可控制的範圍,八成以上的患者都能完成前導性化學治療療程。他提醒,除了少數病人在初期就發現遠端轉移,使病情較難控制外,鼻咽癌已非不可治癒的絕症。即使是局部晚期的患者,經過正規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後,病人多數不但腫瘤病情能受到控制,甚至可以恢復原有的正常作息及工作。不過治療後少數病人仍有可能復發,故5年內仍不可掉以輕心,務必定期回診追蹤。
-
2020-01-09 科別.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症藥物副作用減少 他回歸生活正軌且創業圓夢
每100個人就有1個人可能罹患思覺失調症,醫師表示,這個疾病並不可怕,隨著醫療藥物演進,六成患者有機會順利回歸生活正軌,行為表現與健康者無異。現年37歲的李先生過去任職國外企業高階主管,未料八年前發病,有被害妄想且行為異常,一度誤闖入國外軍事重地而被強制送醫,才確診為思覺失調症。返台休養治療後,順利恢復生活功能,目前開了一間文創小店,一圓創業夢想。彰化基督教醫院鹿東分院院長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腦部的灰質體積明顯萎縮,灰質猶如電腦晶片,負責視覺、聽覺、情感、記憶及言語等知覺感應和肌肉控制功能,因此它的萎縮會使患者整體生活功能受損。這個疾病的盛行率並不低,文獻顯示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病,男性好發於15至25歲、女性為25至35歲,往往受遺傳、個人體質、外在刺激和環境壓力因素影響誘發。隨著藥物演進,近六成患者能順利回歸正常生活。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精神學科教授蘇東平表示,過去思覺失調症藥物可能伴隨令人難忍受的副作用,像是面部扭曲、講話語意不清等,近年出現的新藥已大幅減少副作用。
-
2020-01-07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篩檢/基因檢測助胎兒狀況 全台百名遺傳諮詢師把關
近年醫學發達,醫療技術走向精準醫療。據台灣遺傳諮詢學會統計,遺傳諮詢師全台僅百人,透過基因檢測能幫助準爸媽了解胎兒健康狀況、協助民眾評估寶寶出生前的罹病風險,成為預防疾病的一個解方。30歲的小婷(化名)不知自己與先生皆有隱性表皮溶解水皰症(俗稱泡泡龍)基因,與先生歡喜迎接第一胎時卻發現孩子是泡泡龍,因多重感染而於一歲前逝世。後懷上第二胎時透過遺傳諮詢師做基因檢測,發現可能有罕病而決定手術拿掉,直到36歲時總算生下健康寶寶,迎接新生命喜悅。協助該個案的慧智基因遺傳諮詢師方美雅表示,近年來基因檢測正夯,但項目五花八門、數據艱澀,一般人不易理解,此時須靠「遺傳諮詢師」來擔任醫師與病人的溝通橋樑,而使該職位大熱。方美雅說,遺傳諮詢師於美國1971年代就出現,台灣則是2004年才開始。早年皆由醫護人員兼任,但並非都具有遺傳基因方面背景,而使判讀不一定完全精準。而後台灣成立台灣遺傳諮詢學會及中華民國人類遺傳學會,推動遺傳諮詢師認證,限遺傳、生醫等相關學位並從事遺傳諮詢工作至少二年以上,諮詢師人數才明顯上升。不過台灣目前尚無相關的立法規範。她說遺傳諮詢師主要可在民眾做基因檢測初期提供項目諮詢、中期步驟說明、到後期報告結果與意義說明,並給予如上述異常及疾病個案關懷與心靈上支持、社會照護資訊等。目前臨床上以最多民眾諮詢的產前檢測為例,包含母血唐氏症篩檢、羊水染色體、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篩檢等等項目。建議民眾若有相關檢測需求,應找專業遺傳諮詢師協助,走過等待檢測結果之路。
-
2020-01-07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新知/病主法 新增11疾病適用善終權
昨天是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一周年,目前超過1萬1000人預立自己疾病末期的醫療決定。衛福部醫事司宣布,新增漸凍人等11項疾病情形適用病主法。衛福部昨天公告新增11項疾病適用病主法,包括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多發性系統萎縮症、囊狀纖維化症、亨丁頓氏舞蹈症、脊髓小腦退化性動作協調障礙、裘馨氏肌肉失養症、肢帶型肌失養症、Nemaline線狀肌肉病變、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及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泡症。上述病患若符合特定臨床條件,包括身心障礙程度、呼吸功能或行動能力等,就可依預立的醫療決定,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新增公告疾病多屬罕見疾病,日後衛福部會與相關病友團體合作,積極協助病友依其意願,決定適當的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保障罕病患者善終權利。石崇良說,未來將定期於每年三月公開徵求適用病主法第14條第一項第五款的疾病或情形,病友團體、醫療機構、專科醫學會皆可提出申請,作為後續公告參考依據。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楊育正昨天表示,病主法的核心以病人為主體,顛覆長久以來醫療父權或以家屬為主的醫療慣性,上路至今面臨許多挑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則表示,病主法施行一年已完成一萬多例簽署註記,看似不多,但是跟安寧初上路第一年的四千筆相較,可以看出國人死亡適能提升。安寧照顧基金會表示,安寧療護及病主法都捍衛國人善終權,除了對民眾宣導教育,也陸續開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人員訓練課程,培育諮商人員,並輔導醫院開辦諮商門診,目前全國各縣市、甚至離島,已有140家醫院可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相關資訊可參閱衛福部醫事司網頁「預立醫療決定專區」。
-
2020-01-04 科別.婦科
斜槓人生讓她39歲就更年期 婦產科醫點出4關鍵
39歲林小姐身兼家庭與工作責任,是名符其實的「斜槓媽媽」,現為公關行銷公司的中階主管,常常需要加班和應酬,回家還得顧小孩,簡直壓力纏身,常常陷入事業家庭兩頭燒的窘境。 因為工作壓力大,一年前開始,月經時來時不來,到最近三個月,月經更是完全沒有來,原以為又再次懷孕或只是一時經期不順,但隨著時間過去,月經毫不見蹤跡,脾氣還越來越暴躁,更出現頻尿、健忘等症狀,只好求診婦產科,經抽血檢查確診為早發性卵巢衰竭,也就是提早邁入更年期。 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宇琪醫師表示,會出現卵巢早衰大多與遺傳、患有免疫疾病、環境汙染以及壓力有關,隨著現代人壓力越來越大,以及環境賀爾蒙的影響,這一兩年來,門診因卵巢早衰而求診的病人已上升2-3成。 一般婦女停經歲數平均在48-52歲,若卵巢提早衰退,卵巢將停止排卵,造成不孕;而雌激素急速下降,會出現荷爾蒙缺乏的更年期症狀。已生育的婦女也別以為卵巢早衰沒關係,若不治療人生有近一半時間在過停經缺乏賀爾蒙的日子;且卵巢早衰後,因雌激素提早減少,使得骨質退化的時間變早,老年後骨質疏鬆的情況會更嚴重。 長遠來看,卵巢早衰患者比一般婦女提早了10年左右的老化,將嚴重影響心血管、生殖泌尿、骨質疏鬆、新陳代謝異常以及早發性失智症。張宇琪建議,出現卵巢早衰還是盡早就醫,治療卵巢早衰,以補充生物等同性荷爾蒙為主,而非使用合成的賀爾蒙,依照每個病人狀況不同,醫師會進行個人化劑量調配,約三個月回診一次調整用藥,更年期的不適通常在補充之後都可以有明顯改善。 延伸閱讀: 選戰打得火熱,你跟他的關係卻凍到極點? 面對政治立場不同,專家提9點建議 相愛容易相處難? 學會4件事感情更細水長流 
-
2020-01-03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飲食忌口就能控制?發作時吃止痛藥就好?破除痛風2大迷思!
現代人對吃毫不忌口,餐餐大魚大肉,致使痛風患者有增多趨勢。國外研究發現,季節轉換期間,氣溫驟變會造成尿酸飽和點往下降,可能會加速誘發痛風發生,而且常發生於夜深人靜的好眠時間。所謂「痛風」,是一種身體內普林(Purine,或稱嘌呤)代謝異常的疾病。當體內普林代謝異常,使體內過多的尿酸沉澱堆積而導致疾病發生,若沉積在關節就會導致關節炎,如果沉積在腎臟就有腎臟疾病等。發生痛風的原因是血中尿酸過高,但尿酸過高不一定會得到痛風!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只要超過7.0mg/dL都叫做「高尿酸血症」,而尿酸過高者,只有10~20%最後會成為痛風患者,其餘80~90%則為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林口長庚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暨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余光輝表示,一般而言,痛風高危險族群為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腎臟疾病、遺傳基因、飲食不忌口、部分藥物及其他疾病等。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治醫師蔡文展指出,痛風已是常見文明病之一,但有許多患者對於痛風的病識感薄弱,對於疾病控制存有眾多迷思,而採用治標不治本的方式治療,反而加速病程進展,得不償失。迷思1:飲食忌口就能控制?A:余光輝提醒,多數痛風患者以為單靠飲食就能有效控制痛風,事實上,有研究指出,尿酸生成受飲食影響,遠不及體內細胞自行合成來的重要。飲食控制僅能影響20%尿酸值,其餘80%則是身體自行合成。因此,痛風治療仍以藥物為主、飲食控制為輔。他建議,應長期接受痛風石口服降尿酸藥物治療,積極將血尿酸值維持於6mg/dL以下,而已產生痛風石者則應將血尿酸值降於5mg/dL以下,才能有效減少痛風不適,改善生活品質。此外,也應注意生活習慣和飲食的調整。飲食上,並非不能吃魚吃肉,而是要避免暴飲暴食,並小心高普林的食材,如肉類、海鮮等;冬天吃鍋、進補,則小心火鍋湯、魚湯、海鮮濃湯等,都要適量攝取。而舉凡啤酒、紅酒、高粱酒、威士忌等,不管哪一種酒都該避免。Q2:發作時吃止痛藥就好?A:蔡文展表示,利用冰敷、止痛藥只能短暫減緩急性疼痛但並非為長久之計!而且,一味的吃消炎止痛藥雖然舒緩疼痛,但卻治標不至本,疾病本身對於身體的危害仍存在。沒有從根本解決尿酸過高的問題,長久下來,尿酸結晶體可能沉積在耳朵、手部、腿部等,形成「痛風石」。痛風石會導致關節嚴重變形,甚至還會侵蝕骨頭 ,若未治療,會侵害關節,造成關節變形,導致行動不便;若痛風石結晶堆積於腎臟,則會造成腎臟病變或腎結石,恐發生腎臟萎縮、功能喪失等問題。蔡文展呼籲,痛風患者別再自行購買消炎止痛藥止痛,應積極接受控制尿酸值治療,而今年12月1日起健保已通過一線給付的痛風石口服降尿酸藥物,只要按時服藥即可降低血尿酸值,且一年可減少83%痛風石體積。(諮詢專家/林口長庚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暨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 余光輝、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治醫師蔡文展)
-
2019-12-31 新聞.健康知識+
減緩經痛、治百病…喝熱水的「神奇功效」是否為真?
在民間,熱水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包治百病,無所不能,無處不在,但……又彷佛只是個笑話。相信姑娘們碰到「喝熱水」這個問題,也可能會疑惑喝熱水到底有什麼神奇功效。下面,我來談談一個醫務工作者的看法。1、關於熱水的傳說講真,密探兄雖然喜歡歷史,但沒有歷史學家的考證精神,真心不知道為啥會流傳出這麼多關於熱水的神話。思前想後,也就找到這麼一種解釋:在舊時代,大家衛生狀況比較差,從河裡、井裡、陰溝裡舀起水就喝,比較容易感染一些病毒、細菌、寄生蟲之類的微生物,從而影響身體健康。那麼,把水燒一燒再喝,這些微生物絕大多數都被殺死了,就不容易出現胃腸道的感染。但是,換個角度再想想,人類說到底不還是動物的一種麼,為啥別的動物不喝開水也沒見總上吐下瀉、胃腸道感染呢?反倒是乾淨慣了的我們,如今接觸些不潔食物就很容易得病。只能說,燒水這種行為,減少了少數致命的感染,同時有可能使我們變得「嬌氣」,從而免疫力沒那麼強,一旦不注意反而更容易生病。2、喝熱水究竟有啥用?對於處於經期的姑娘來說,熱水的確可以促進盆腹腔的血液循環,進而帶走更多的前列腺素、血管加壓素等,從而緩解痛經的情況……但是,對,最重要的部分都是在但是之後的,但是,熱水對痛經的作用僅限於此了,它並不能減少這些物質的產生,療效並不好,痛經嚴重時根本不好使。所以,除了安慰和水本身的作用,密探兄還真是想不出熱水有啥其他特殊功效。當然,好像也沒見哪位學者去做個隨機對照研究,嚴肅地證明這個問題。問題是,貌似在這個星球上,除了華人,基本就沒有哪國人喝熱水。在默認我們不是特殊體質民族的大前提下,這相當於在做一個隊列研究了:華人喝熱水,外國人喝涼水,看看結局有啥差別。顯然,一來人家也沒多得什麼病,二來平均壽命還比我們長呢。3、喝錯熱水會致癌?中國食道癌是發病率排行第三、死亡率排行第四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僅次於肺癌和胃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胃癌和肝癌。還真很難想像,這麼一個可怕的惡魔竟然與我們和藹可親、包治百病的「熱水」大兄弟扯上了關係。沒錯,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65℃以上的熱飲列為2A類致癌物,意味著其很可能增加食管癌的發病風險。為啥呢?首先,腫瘤的發生機制非常複雜,至今也沒有完全搞明白。一般將致癌原因分為「先天」和「後天」兩大塊,也就是指先天的遺傳基因和後天的環境、飲食等因素。打個最簡單的比方,一個基因強大的人,他可能後天再怎麼抽煙也不會得肺癌,然而一個先天易患肺癌的人(基因不好的人)也跟著抽煙,那多半逃不掉肺癌的魔爪。那麼,對於食道癌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基因這玩意兒是先天注定的,誰也改變不了,變數就在於後天因素,包括:煙、酒、醃製品、高溫食物等。4、為啥不能喝超過65℃的水?許多腫瘤的發生與機體損傷再修復過程中的基因突變有關。有些人覺得喝熱水連胃裡都熱乎乎的。然而,過燙的食物經過食道,與嬌嫩的食管黏膜接觸時,會燙傷食管黏膜上皮細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機體會非常負責、主動地去修復這些損傷。因此,對於愛吃燙食的人而言,其食管黏膜幾乎每天都處於損傷、修復、損傷、修復……的輪迴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雖說我們機體修復能力很強,精確度也很高,但是難免偶爾出錯。有時候這種「錯」就是——突變成癌細胞,再經過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發展至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早癌,進展期惡性腫瘤。5、如何預防食道癌?首先,盡量避免高危因素,包括:食用真菌污染的、醃製的、高溫的食物,吸煙,飲酒,口腔衛生條件差等。其次,一定要定期體檢。這裡所說的體檢,主要指在常規體檢的基礎上進行防癌體檢。比如,大家知道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腫瘤,那麼對於40歲以上的人而言,可以每年做一次低劑量的胸部CT平掃;對於發病率第二、第三的腫瘤——胃癌和食管癌,則可以在45歲後每一兩年做一次無痛胃鏡,一旦有問題,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讓喝慣熱水的我們再去喝涼水,常常出現各種症狀,這又進一步鞏固了熱水的神奇地位。為什麼出生在國外的亞裔的血統,從小喝著國外的涼水,也並沒有任何不適,更不會產生所謂的「寒氣」?說到底,還是習慣問題。況且,無論是喝涼水還是喝熱水,我個人的看法是:只要喝了沒有不舒服,愛喝啥就喝啥,前提是別太熱,別超過65℃。本文摘自「第十一診室」公眾號
-
2019-12-31 科別.心臟血管
撕裂性胸痛突然找上門!這種慢性病是「主動脈剝離」最大元兇
主動脈剝離是急症,患者可能在幾秒內,從「原來好好的」變「強烈撕裂性胸痛」。更重要的是,主動脈剝離經常很要命。一起來看懶人包! 主動脈剝離指的是主動脈結構出問題,血管內膜上有個小型的撕裂處(結構有問題處),使原本在主動脈內流動的血液經過內膜撕裂處時,血液從真腔(血液原本的流動之處)進入主動脈壁受傷後產生的假腔(因為結構受傷而產生的夾層)中。主動脈壁的結構受到破壞,血液從真腔進入假腔之後,主動脈能送進各器官的血流必受影響,畢竟血液都流到錯誤的位置啦!這下子,我們的大腦、脊椎、腎臟、腸子、雙腳等器官就接收不到主動脈該送來的血液,因而產生缺血性症狀。所以,主動脈剝離是急重症,常常引發的後遺症包括:● 死亡:若主動脈破裂,會造成嚴重的內出血,死亡率極高● 視主動脈剝離位置不同,帶來的併發症不同,但都是起因於主動脈剝離後器官血流不足而引起。例如急性心衰竭、腦中風、腸缺血及壞死、急性腎衰竭、肢體缺血等重大併發症。主動脈剝離常發生在六十到七十歲的男性。主動脈剝離的症狀可能與其他心臟病發的症狀非常類似,且隨著血流受阻的位置不同,患者症狀也不同,因此有人說主動脈剝離是「偉大的模仿者」。然而主動脈剝離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胸痛!患者會抱怨突然感到強烈的、撕裂性的胸痛及上背痛,痛感可能延伸至脖子或下背,這種痛的強度很強,可能在幾秒內就從不痛到變成這輩子從未經歷的痛感。若患者抱怨這是「此生最痛的胸痛」,就要很小心是不是主動脈剝離!另外,視主動脈剝離發生處不同,患者會受影響的器官不同,也會表現以下可能症狀:● 喘不過氣● 肚子痛(腸胃血流受阻)● 腰痛(腎臟血流受阻)● 意識不清、昏倒。(腦部血流受阻)● 突然間說不出話、看不見、半側無力,就像中風的症狀(腦部血流受阻)● 單側手臂的脈搏很弱危險因子包括:1. 沒有控制的高血壓,大部分主動脈剝離都發生在罹患高血壓多年的患者身上,因為血壓高會加速血管的老化,破壞血管結構,增加主動脈受傷撕裂的機會。2. 動脈粥狀硬化3. 主動脈瓣膜缺陷4. 主動脈窄縮5. 某些遺傳性疾病6. 高強度重量訓練,主動脈血壓會上升太快太多7. 使用古柯鹼(可卡因),會讓血壓突然變高想預防主動脈剝離,你應該要:1. 好好控制血壓,超過四十歲後最好在家放個血壓計,每天監測血壓數值。2. 戒菸,若真有抽菸習慣,趕快戒掉。(成功戒菸有方法,讓醫師來幫助你)3. 維持適當體重原文:強烈撕裂性胸痛 – 主動脈剝離(懶人包)搜尋附近的診所:外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30 橘世代.健康橘
長出白髮的6大原因 注意!有可能是健康出問題
隨著年齡漸長,每個人遲早都會逐漸成為銀髮族。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皮膚科助理教授艾德爾曼醫生說,頭髮何時變灰白,密碼藏在基因裡,有極少案例,頭髮變白是因為健康亮紅燈。●冒出白髮年齡和遺傳有關頭髮何時變灰白和基因有關。如果父母和祖父母頭髮比較早變白,你可能也會如此。艾德爾曼說:「我們出生時,身體就已編排了這些訊息,並開始它的進程」。●種族和性別也和銀髮有關美國在2011年有項研究分析顯示,白種人約在30歲中期開始冒出灰白髮,亞洲人是30歲晚期,非裔美國人則是40幾歲時。艾德爾曼教授說:「平均而言,世界百分之50的人口在50歲時,頭髮會有一半灰白」。性別也有影響。美國史威格皮膚科集團創始人、紐約皮膚科醫生史威格指出,一般來說,女性會比男性晚5年出現白髮。●極少案例中,頭髮變白是因為健康亮紅燈艾德爾曼說,頭髮變灰白是自然進程,僅極少數的狀況是因為健康亮紅燈。醫學上而言,維生素B12缺乏症、貧血、腦下垂體或甲狀腺問題,可能會引發頭髮變灰白症狀。●抽菸會讓白髮提早冒出研究顯示,抽菸和30歲就「少年白」的相關性顯著。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2○1○年的研究發現,吸菸者頭髮過早變灰白的機率是不抽菸者的2.5倍。●壓力和白髮不一定有關《科學美國人》雜誌指出,沒有明確證據顯示日常生活壓力或創傷和長出白髮有關。然而,史威格說,壓力荷爾蒙或許會影響頭髮裡的黑色素細胞,進而長出白髮。艾德爾曼說:「沒有人會一夜白頭,但壓力會導致掉髮」。●冒白髮年齡和壽命無關史威格和艾德爾曼一致同意,年輕時就長出灰白髮不代表壽命比較短。沒有臨床證據顯示冒出灰白髮會影響壽命。紐約時報報導,丹麥1998年一項追蹤兩萬名男女的研究發現,「無論年齡或性別,壽命和頭髮斑白及禿頭程度無關」。●體毛斑白速度通常比頭髮慢身體、鼻子、臉、胸和陰部毛髮變灰白的速度,與頭髮不同。艾德爾曼和Medline生物醫學數據資料庫表示,大多數人的體毛通常比頭髮較慢變灰白。●長出灰白髮後很難重新變黑艾德爾曼說,除非是因疾病導致頭髮班白,痊癒後頭髮才會重新變黑,「例如,有些人出現暫時掉髮狀況,稱為圓禿,新髮剛長出來時或許是白髮,直到頭髮黑色素細胞趕上新髮生長速度,頭髮就會重新變黑」。【延伸閱讀↘↘↘】。如何染髮不傷身? 醫師教你染髮小撇步。熟齡掉髮原因與預防對策總整理。美的觀念在改變 銀髮,是一種時尚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30 橘世代.健康橘
打破吃藥傷腎的迷思! 醫師表示:三高控制不好,才是腎臟最大殺手
許多有「三高」的民眾,擔心吃藥傷腎,未規律服用控制三高的藥物,或自行減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哲銘表示,這是錯誤觀念,三高控制不好,才是腎臟最大殺手。腎臟疾病雖然可能因遺傳或免疫疾病導致,根據2018年腎病年報統計,透析病人有46.1%來自糖尿病併發症。張哲銘表示,糖尿病患若血糖控制不好,腎臟為了過濾高糖分的血液,長期下來就會使得腎臟負擔過重,導致腎臟病;高血壓則會造成腎臟血管壁承受巨大壓力;高血脂則可能使腎臟血管狹窄、阻塞和硬化,也加重腎臟負擔。有些民眾擔心吃藥傷腎,因此未規律服用控制三高的藥物或自行減藥。張哲銘表示,高血壓吃藥不規律,使血壓忽高忽低,對腎臟傷害更大。因此按時回診、定時量測血壓血糖、規律服藥才是護腎好方法。另外,若是服用不同科別的多種藥物,更應重視腎臟受損風險。張哲銘說,不同院所、不同科別使用的藥物,可能會有重複處方或是交互作用的問題,導致藥效降低或不良反應增加,而加重腎臟負擔。張哲銘建議,病人最好可以記下自己吃什麼藥,就醫時告訴醫師,或是將藥袋帶去給醫師看。若有其他病史,就醫時也要主動說明,讓醫師在開立處方時,可以評估考量。藥害基金會也提醒,有許多人會吃保健食品來「控制三高」,但其成分和檢驗過程不如藥品嚴謹,甚至可能和藥品產生交互作用,且坊間保健食品常誇飾效果,對腎臟的負擔卻被忽略,因此建議民眾食用前最好先諮詢醫療人員。顧腎小撇步:1.穩定控制三高2.保健食品別亂吃3.詳述病史避免多重用藥4.定期健檢,檢測血液肌酸酐和尿蛋白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30 新聞.健康知識+
多吃燕麥降膽固醇?破除降膽固醇的飲食迷思
近年來膽固醇的角色一直被挑戰,除了美國農業部取消食物膽固醇攝取上限,也有人質疑控制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無關,但臨床上有一群家族性高膽固醇患者,若不積極控制膽固醇,罹患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將會大增。 醫界多認為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有相關性,源自流行病學的證據顯示低密度膽固醇(LDL-C)愈高、心血管疾病就會增加。 比如美國最長期的研究是1972年起在弗雷明翰(Framingham)小鎮,持續30年對居民定期檢驗膽固醇並追蹤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看到類似現象;還有個日本的研究,比對住在日本本土、移居到夏威夷、移居到舊金山的日本人,發現他們的膽固醇值數,隨著移居到美國而增加,心血管疾病也跟著增加,這是針對同一民族的流行病學研究。 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有相關性是無庸置疑的,只是什麼程度需要積極用藥去治療?除了藥物,是否還要控制其他危險因子?醫界也在努力找出對不同患者最好的治療建議。 持平而言,會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很多,膽固醇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但若以在高血脂特別門診中所看到的病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簡稱FH)患者的總膽固醇(TC)往往超過300mg/dL以上,這麼高的總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就非常強,就不能不控制。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易早發心肌梗塞 最應積極用藥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因為遺傳了基因變異,導致低密度膽固醇接受體有缺陷,影響了膽固醇的代謝,這樣的人就必須積極用藥控制膽固醇,否則研究顯示,40歲以前就有心肌梗塞的風險。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體染色體的顯性遺傳,有1/2機會遺傳給下一代,若父母都只帶有一條基因變異,那麼有1/4機率的孩子得到父母正常的基因,免受高膽固醇血症之苦。不過若父母其中有一人是兩條基因都變異,那麼孩子至少會遺傳到一條,其膽固醇高的程度,端看接受的基因變異情形。 這是複雜的基因變異,因此孩子的膽固醇嚴重程度不盡相同:比如父母的總膽固醇都超過300mg/dL,孩子若分別遺傳到不同段的外接子(Exon)有變異的基因,導致膽固醇比父母更高、或甚至是父母的總和;或者是一條基因不只一段外接子有問題,而是整個基因片段的外接子都有問題,也會造成孩子的膽固醇超高。 每160人 就有1人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台灣有多少這樣家族呢?若用有家族史,加上15歲以上、其膽固醇符合高膽固醇血症等條件來看,台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比例將近百分之0.62,約莫每160多人就1個,比起國外約500人才1個來得高。 這樣的患者由於膽固醇代謝從出生就出問題,應該接受治療,否則他的動脈硬化程度就會比別人提早20年,因此常常在40~50歲前就發生心肌梗塞,若有抽菸習慣則可能30~40歲就提早發病,但臨床上發現高達8成的FH病人因為沒有症狀,也沒有接受治療。 還有些家族性患者未被找出,是因為患者已經接受治療,用藥後總膽固醇數值看起來約200mg/dL出頭,事實上未用藥前本來是300mg/dL以上,且不只是他個人,應該連其他家族病患也都要來治療,否則理論上家族中有半數的人,可能也會增加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 要找出這樣的家族,必須進行一等親的基因篩檢(Cascade screening),檢視患者的父母親、兄弟姊妹、孩子,必要時連配偶一起,才知道基因是怎麼遺傳下來。其中,男性是高危險群,因為有較多的危險因子。因為本身已經是高膽固醇,加上更容易有抽菸、高許壓、糖尿病等其他危險因子加成,動脈硬化風險比別人更快,因此除了控制膽固醇,還要加上衛教,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很多人自認吃得很素,膽固醇怎麼會高?事實上膽固醇僅20%~30%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高達70~80%來自基因影響,民眾應認清高膽固醇血症是基因缺陷造成的問題,而且比起其他罕見疾病的基因缺陷,這是有藥可治的,連總膽固醇高達500、600mg/dL的患者都可以降到200mg/dL左右。 治療藥物除了口服的史他汀類(statins),現在還有一種針劑的PCSK9抑制劑。PCSK9是肝臟內合成的蛋白質,會提早移除掉「低密度膽固醇」這個接受體,影響膽固醇的正常代謝,這個藥物就是抑制PCSK9蛋白質的作用,避免膽固醇接受體被提早報廢。 不同風險患者的用藥治療時機膽固醇偏高一定要積極治療的患者,首推有高膽固醇血症且已經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減少再次復發的機會,這是很清楚的科學證據。若已知是家族高膽固醇血症,即使還沒有症狀,可透過頸動脈超音波這種非侵入性的檢查,得到客觀的動脈硬化指標;若年紀才30多歲、動脈硬化程度卻如同50歲的人,就建議應接受治療,避免提早發生心血管疾病。 國外甚至建議8歲以上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孩童,就應開始接受治療,因為他們一出生膽固醇就比別人高,提早用藥可把動脈硬化時間延後到和一般人一樣。不過還是要看膽固醇的數值高低,若8歲孩童總膽固醇就350mg/dL以上,當然應早點治療;如果總膽固醇僅250mg/dL,且高密度膽固醇(HDL-C)又高,建議可以再觀察一下。 用藥與否還要看患者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數值,若超過200mg/dL仍建議用藥,同時還要視患者的年齡以及是否有其他危險因子而定,因此用藥與否不是只看數字,要多重角度去考慮。 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 仍可輔助降膽固醇自從美國農業部2015年新版的《美國民眾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不再限制民眾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後,許多人就認為飲食與膽固醇高低無關。 其實,應該這麼說,決定一個人體內的膽固醇高低,7~8成是自己的體質或基因決定,另外2~3成才是由飲食決定。例如總膽固醇220mg/dL的人,其中180mg/dL是基因決定的,另外40mg/dL就是可以從飲食去控制的,如果控制得當,也許就可以降到180mg/dL,就不見得需要用藥。 若要避免飲食增加膽固醇,主餐飯前半小時前可先吃一些含酵素的天然蔬果,比如餐前先吃生菜沙拉、根莖類、蘿蔔等涼菜,或是瓜藤類蔬菜、水果,多攝取蔬菜水果的天然酵素,主餐吃的肉類比較容易消化,膽固醇就不會太高。 其他非藥物治療方式,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不要抽菸、早點入睡。因為熬夜通常會連帶想吃宵夜,但晚上其實是心臟準備要休息的時候,心跳、血壓都會慢下來,若晚餐晚吃還大吃大喝,熱量和膽固醇都不容易代謝,也會增加糖尿病及高血脂的風險,且熬夜也會讓血管一直緊縮而升高血壓,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曾有一項全國營養調查研究發現,若在晚上8點半到凌晨5點攝取較高熱量,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比較高。若把早上應該攝取的脂肪挪到晚上才吃,則每增加100大卡脂肪,低密度膽固醇會高3~6mg/dL;若晚上降低100大卡總熱量攝取,移到早上、中午時段吃,低密度膽固醇顯著降低1.14~1.46mg/dL,總膽固醇也有類似的結果。 破除降膽固醇的飲食迷思迷思一:紅肉對身體比較「毒」,應該只吃白肉?說明:很多人認為紅肉(牛肉、豬肉、羊肉等)是高膽固醇食物,對身體比較「毒」,所以只吃魚或雞這些白肉。雖然紅肉含有較多的膽固醇,然而不同肉類有不同的營養素,比如紅肉可提供鐵質,因此若完全不吃紅肉,可能導致貧血。其實由於環境中有不同汙染源,魚肉、雞肉也難以確保完全無毒,最好是不同肉類平均攝取,除了各種營養都能攝取到之外,也能分散風險。 迷思二:多吃燕麥降膽固醇?說明:燕麥具有可溶性纖維,在小腸內不會被吸收,因此可帶走膽固醇,因為這個特點一直被推廣為降膽固醇的利器。然而重點在於「量」,燕麥若每次只吃1、2湯匙,確實對身體有好處;然而若吃到一大碗,帶走的不只是多餘的膽固醇,連體內很多好營養素如鐵、鈣和蛋白質也吸附帶走。此外,當腸道內太多東西被燕麥的纖維吸附著,通道受阻礙,除了容易感覺腸胃悶悶的,還容易產生胃食道逆流,這是高血脂特別門診常見的主訴之一。高血脂症病患多吃糙米也是值得注意,糙米不好消化,許多中老年人及腹部開過刀的人,消化功能不好者,多吃糙米常引起胃食道逆流。 迷思三:吃五穀米或十穀米比較好?說明:五穀米或十穀米屬於五穀雜糧類,纖維質較多。不過要注意五穀雜糧比較不好消化,有些人不適合吃太多,例如消化功能不良、腎功能不好或貧血者。此外,已經包裝好的五穀米或十穀米,有時摻雜的種類太多了,也無法確定新鮮與否,民眾不妨自己去市場買黑米、薏仁、小米、蓮子、紅豆、綠豆等雜糧,一次買一點,一次一、兩種,少量的搭配在白米飯內;而且這些五穀類應該是「配角」,吃的飯80%仍應是白米。【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健康雜誌》第42期(2017-10-15出版),原文連結】
-
2019-12-29 新聞.科普好健康
類風濕性關節炎 跟吸菸有關?
吸菸增加肺癌及心血管風險已是共識,最新研究顯示,吸菸跟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有密切相關性。慢性關節炎成因複雜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關節炎,成因多樣而複雜,從遺傳、感染、荷爾蒙到環境,都是可能的致病因子。如果無法及時治療緩解,可能造成關節不可逆變形,甚至有關節外器官損傷。因此,早期診斷並積極治療是目前的準則。以抽血檢驗,除了類風濕因子外,新一代抗CCP抗體可以偵測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而環境影響因素,吸菸是目前最受關注的議題。吸菸是重要危險因子早在1978年牛津大學研究即發現,吸菸女性會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2010年學者以統合分析(Meta-analysis)指出,男性吸菸者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未吸菸者2倍,女性則為1.3倍。除此之外,遺傳研究也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家族出現第二個個案的風險分析,吸菸是重要的危險因子。影響自體免疫抗體吸菸為什麼會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近期研究分成幾個部分:第一個是吸菸增加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氧化壓力與自由基相關,自由基會促使發炎反應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吸菸過程中包括焦油及揮發物質氧化壓力,這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扮演一定角色。第二個研究重點在於自體免疫抗體(autoantibodies),這是近年來最被重視的機轉,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出現對抗瓜氨酸化胜肽(citrullinated peptide)的抗體是已知的重要致病機轉,近期研究也證實吸菸會激化對抗瓜氨酸化抗原產生自體免疫抗體。也是連結吸菸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最有力的證據。既然,吸菸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戒菸會不會得到好處?2019年11月剛發表的風濕病期刊,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國家醫院風濕科及脊椎中心醫師Dr. Ida K以吸菸為主題,分析美、英、荷、西、加、挪威等10國的世代研究,收案3331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依吸菸史分類,1012位已戒菸、887位仍吸菸中、1412位從未吸菸。有家族史者風險更高平均追蹤3.5年,期間有235例心血管疾病發生。收案時,仍吸菸組的中高疾病活動度病患數高於戒菸組及從未吸菸組。以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分析(血壓、脂蛋白等),從未抽菸、已戒菸及仍抽菸三組、危險因子呈階梯狀差別,從未抽菸組最少,仍抽菸組最多。至於戒菸組及從未抽菸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也顯著低於仍抽菸組。戒菸組則與從未抽菸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相當。結論是吸菸者會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率,如果有家族史者風險更高。已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戒菸可以降低疾病活動度,也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因此,菸害防制推廣應擴大到全民,尤其是關節炎病患。
-
2019-12-28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生素D水平低反而不易骨折?打臉廠商的「維他命D悖論」
悖論(paradox)的意思是,事件的發展出現了與原先預期相違背的結果。今天我要談的是一個鮮為人知,但卻很重要的悖論。 2007年11月12日,權威的骨科醫學期刊Rheumatology發表了一篇編輯評論,標題是The Vitamin D Paradox(維他命D 悖論)。這篇評論的作者是英國骨科及維他命D研究權威Roger Francis醫師。他除了是Newcastle大學的教授之外,也是幾家維他命D廠商(如Shire,Nycomed,和 ProStrakan)的顧問。可是呢,他的這篇評論毫無疑問的是對這些維他命D廠商“打臉”。他說,儘管維他命D被認為對骨骼至關重要,但是接二連三的臨床試驗卻一再顯示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並不會降低骨折的風險。而也就是因為這樣,他才會寫這篇The Vitamin D Paradox(維他命D 悖論)。附註:請看我在2018-10-6發表的《史上最大宗分析:維他命D無用》,顯示維他命D補充劑連最起碼的護骨功效都沒有。2008年8月,權威的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發表了一篇回顧論文,標題是African Americans, 25-hydroxyvitamin D, and osteoporosis: a paradox(非洲裔美國人,25-羥基維他命D和骨質疏鬆症:一個悖論)。這篇論文的作者是美國骨科及維他命D研究權威John Aloia醫師。他說非洲裔美國人血清維他命D的濃度大約只有白種美國人的一半,但是骨折發生率卻也只是白種美國人的一半。還有,他的研究也發現,給非洲裔美國人每天補充2000單位的維他命D,既不會防止骨質流失,也不會降低骨折發生率。因此,他稱這種現象為Vitamin D Paradox(維他命D 悖論)。請注意,這裡所講的維他命D 悖論,比前一段所講的維他命D 悖論,還更悖逆(因為這裡所講的是,維他命D濃度越低,骨折發生率竟然也越低)。2015年9月,Dr. John Aloia所率領的團隊發表一篇研究論文Free 25(OH)D and the Vitamin D Paradox in African Americans(非洲裔美國人游離的25-羥基維他命D和維他命D悖論)。他們發現,非洲裔美國人血清裡的總維他命D濃度雖然比白人低,但是游離的維他命D則與白人相當。根據這樣的結果,研究人員建議不應該篩檢總維他命D濃度(一般都是做這樣的篩檢)。這個悖逆現象(即《維他命D濃度低,但骨折率也低》)引起了美國政府最高健康研究機構的注意。在2017年12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下屬的《膳食補充劑辦公室》,《美國國家少數族裔健康與健康差異研究所》,《美國國家老齡研究所》以及《美國糖尿病與消化系統及腎臟疾病國家研究所》共同贊助了一個專家小組會議來討論這個悖逆現象。隔年5月,這個專家小組會議發表了The vitamin D paradox in Black Americans: a systems-based approach to investigating clinical practice,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 expert panel meeting report(非洲裔美國人的維他命D悖論:一種基於系統的方法來調查臨床實踐,研究和公共衛生 – 專家小組會議報告)。我把這份會議報告的重點結論翻譯如下:可能有許多因素會影響美國黑人的維他命D水平,而了解這些因素可能是理解及改善所有人群骨骼健康機制的關鍵。數據顯示,儘管肥胖,皮膚色素,維他命D結合蛋白多態性和遺傳因素均導致黑人與白人之間維他命D水平的差異,但沒有任何一個單一因素可以解釋維他命D悖論。但是,小組成員的確同意這一悖論很重要,因此有必要進一步調查。專家們也都同意,對非洲裔美國人而言,補充高劑量維他命D非但不會有任何骨骼益處,反而會有不利影響。讀者們,您有沒有注意到《補充高劑量維他命D非但不會有任何骨骼益處,反而會有不利影響》?這可是美國政府最高健康研究機構所召集的專家們的意見呢!事實上,維他命D 悖逆現象不見得是非洲裔美國人特有的。在2019-8-27,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發表Effect of High-Dose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Volumetric Bone Density and Bone Strength(高劑量維他命D補充對體積骨密度和骨強度的影響)。這項研究發現,骨密度與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的劑量成反比,而骨強度也有下降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是在加拿大進行的,而調查對象裡95%是白人,所以,這是不是表示白人也出現了維他命D 悖逆現象?說穿了,這整個事件其實就是一齣鬧劇加悲劇。早在2017-2-8我發表的第五篇維他命D系列文章裡(維他命D,補還是不補),一開頭我就說:「1922年,美國生化學家馬可倫(Elmer McCollum)發現魚肝油可以治療佝僂病。他把魚肝油裡的有效元素命名為維他命D。這個發現,很了不起,但是,這個命名,卻為後來有關維他命D的應用與研究,種下禍根。」在我發表的第四篇維他命D系列文章裡(維他命D是一種荷爾蒙),我說:『維他命D的正確分類是《類固醇荷爾蒙》,…由於大多數的研究把維他命D看待為營養品,所以,它們的實驗結果不但是正反兩面都有,而且往往是互相抵觸。…由於醫學界到現在還是甩不掉《維他命D是營養素》這個舊思維,所以,五六十年來,在投入了龐大的資金和人力後,還是搞不清楚到底要補還是不補。…所以,想要撥雲見日,當務之急就是,徹底接受《維他命D是荷爾蒙,而不是維他命》,此一事實。』唉!如果五六十年前醫學界就接受「維他命D是荷爾蒙,而不是維他命」,《維他命D 悖論》這齣鬧劇加悲劇,就絕不會發生。原文:維他命 D 悖論
-
2019-12-27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長者聽力缺損 多與內耳有關
老年人聽力退化或重聽,與年齡增長有關。一般來說,年過50歲,部分民眾會開始出現聽力問題,尤其對高頻聲音的敏感度降低,與聲音渾厚的中低音男性相比,會比較聽不清楚尖銳的女性聲音。若退化情形嚴重,慢慢地連中頻、低頻聲音也聽不清楚,就演變成重聽。聽力缺損可能發生在單耳或雙耳、時間上可能暫時或長期,但不至於全聾。由於聽力障礙開始出現時多屬輕度、不明顯,患者或親友可能不會特別留意。引起年長者聽力缺損的原因多與內耳有關,內耳位在耳朵最深處,為顳骨包圍著,內耳的耳蝸屬於「聽覺器」掌管聽力,若耳蝸神經退化或異常,會使內耳收到的訊號無法傳達到中樞聽覺系統、或使辨識能力變差,而聽不清楚高中低頻聲音。前庭與三半規管則是「平衡器」,掌管左右耳對稱、旋轉、平衡等,若發生障礙或受損,就會出現走路不穩、傾斜甚至眩暈等情形。而耳鳴則指患者自身耳朵在沒有外來聲音刺激下,聽到部分或持續鳴響,並與睡不好有關,形成惡性循環。出現耳鳴原因除了耳朵本身受損、年長老化、感染外,也跟情緒變化、免疫失調及自律神經系統均有所關連。如例子中的鄰居黃太太,失眠加上耳鳴外,聽力也受損,長期下來就會出現聽力下降、走路搖晃不穩等情形。此外,年長者聽損也可能跟基因遺傳、外傷、藥物或疾病等影響所致,如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長者,內耳末梢就可能出現問題。聽損在診斷上應先至醫院做完整聽力檢查,包含耳朵相關理學檢查,以確認聽力損失原因;治療上則依聽損嚴重程度,來考慮使用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改善,減緩退化速度。而耳鳴則因成因相當複雜,藥物治療上以維他命(維他命B12尤佳)、精神安定劑,來改善耳鳴造成的焦慮不安及失眠等;或服用促進末梢血液循環藥物等,來促進內耳、神經及腦部循環功能。(諮詢╱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邱昱勳)
-
2019-12-26 科別.心臟血管
「慢病之王」高血壓 患者壽命是不是比正常人短?
高血壓可謂慢病之王,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是導致心力衰竭、卒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腎衰竭、主動脈疾病發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壽命。因此有人提出問題:高血壓患者是不是比正常人壽命短?短多少?這個問題其實並不簡單,原因是決定人壽命的因素很多,這裡具體分析如下:高血壓患者是不是比正常人壽命短?短多少?這個問題確實不太好回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血壓長期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壓患者的壽命肯定一般的正常人短,具體短多少,估計很難有人可以回答。筆者也不能例外。其實,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壓導致的併發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血壓仍≥140/90毫米汞柱和(或)高於目標血壓的患者應啟動降壓藥物治療。高血壓患者啟動降壓藥物治療的目的是通過降低血壓,有效預防或延遲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等併發症發生;有效控制高血壓的疾病進程,預防高血壓急症、亞急症等重症高血壓發生。總之,高血壓治療的根本目標是降低高血壓的心腦腎與血管併發症發生和死亡的總危險。只有這樣,高血壓患者才能擁有跟正常人一樣的壽命和生活質量。那麼,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有什麼危害呢?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具體有什麼危害呢?高血壓患者的心臟長期處於高負荷的超壓工作狀態中,進而導致患者心臟出現過度勞累的情況,繼而引發心衰。對血管以及其它臟器的危害: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處於長期的異常升高狀態,會導致血管內壁的加厚,進而導致血管內徑變小,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血管變窄。血管變窄,會導致患者血壓的進一步增高,就會導致患者血管內壁受到的壓力增加,進而導致內壁受損,而這些受損之處,正是血液中膽固醇、脂肪類物質的聚集之處,最終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會導致患者出現血栓。血栓的形成又會導致患者併發出其他疾病,如:當血栓在患者腦部動脈處形成,對腦動脈造成堵塞,就會導致患者出現腦梗塞,若血栓在心臟冠狀動脈處形成,就會導致患者出現心肌梗死,嚴重的甚至導致患者心臟缺氧,最終死亡。同樣,除了心臟,腎臟等器官也受到高血壓衝擊,同樣會受到損傷。結語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控制不佳,在其它情況如遺傳、基礎疾病、生活環境差不多的情況下,肯定壽命要短,但如果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如果能得到長期有效的控制,日常更加註意保持良好生活方式,他們的壽命跟正常人不會有什麼明顯差別。作者簡介:藥師方健,大陸三甲醫院副主任藥師,原文取自《搜狐網》
-
2019-12-25 新聞.健康知識+
「讓老公早死的10大信條」 專家提醒是否讓枕邊人陷這些惡習
一旦長期處在這種不健康的環境下,身體得不到淨化,免疫力自然會下降,既老得快,也死得早,百害而無一利。要害一個人,不難;要幫一個人,也很簡單,只要從他的飲食習慣及內容下手即可。但大多數民眾對於很多會威脅到健康的潛在因素,不是視而不見,就是聽而不聞,比如壓力、運動不足、速食品氾濫、飲食營養不均衡、錯誤的飲食觀念及充滿壓力的人際關係等,長久處於這種不健康的環境下,不生病才怪。知道自己為什麼吃 比吃什麼更重要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李飛鵬指出,人類是靠吃來維繫感情的,可見好好地吃是件很重要的事;然而,他看診時常聽病患抱怨,這個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不僅把自己及家人搞得緊張兮兮,健康狀況也沒因此而變得更好。他建議不妨養成「正念飲食」的觀念,所有飲食都往好處想,只要把握入及出保持平衡的原則,身體自然會健健康康。關心枕邊人 遠離10大早死惡習但是,不重視健康的現象,幾乎無時無地都在發生,有些始作俑者甚至是最親密的枕邊人,國內營養學界權威、前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謝明哲因此整理出「讓老公早死的10大信條」,透過詼諧的文字,提醒大家別再重覆錯誤的飲食習慣。讓老公早死的10大信條如下:1、把老公養得白白胖胖的2、讓他一股勁地喝酒3、讓他喝很多含糖飲料4、讓他吃油膩食物5、讓他吃重口味6、讓他總是一直坐著7、給他抽菸8、讓他熬夜到三更半夜,不給他睡9、不讓他休假旅行10、一直抱怨,唸唸唸,唸死他一輩子都得做 學會愛自己才健康謝明哲說,所謂的健康,並不只是沒有生病或身體沒有異常而已,而是指身體、精神、智慧及社會等各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因此,不管是老公、老婆或任何一個人,一旦長期處在這種不健康的環境下,身體得不到淨化,免疫力自然會下降,既老得快,也死得早,百害而無一利。不過,健康不可能從天而降,而是一輩子都得經營的事,謝明哲認為,其中60%要靠自己照顧,15%來自先天遺傳,10%受社會條件影響,8%仰賴醫藥,7%和氣候及地理條有關,可見要有健康的人生,就得先從愛惜自己做起。
-
2019-12-25 養生.保健食品瘋
過敏是不是該吃益生菌?醫:只有這二種過敏有效
過去,過敏的發生與遺傳基因息息相關,但隨著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越來越多人在完全沒有家族史的狀況下,突然開始過敏也不再少數。因此,門診常遇到父母問說:「醫師,我的孩子一直過敏,是不是該給他吃益生菌啊」、「聽說天天喝功能性優酪乳就能改善過」......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資深主治醫師徐世達表示,環境中的誘發過敏因子除了過敏原塵蟎、蟑螂、黴菌、貓狗有毛寵物等之外,還包括室內外刺激物,包括PM2.5 、空氣污染物、化學刺激物和香煙等,而PM2.5懸浮微粒的劇增是造成台灣過敏病人數和病情嚴重度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就算本身非過敏兒,卻老是皮膚發癢、噴嚏打不停、眼睛搔癢等狀況層出不窮。除了外在致敏物質變多外,也可能是腸道菌叢生態失衡,導致免疫調控機制出問題。過敏發生與人體免疫調控機制有關徐世達指出,健康人體內每個人皆有同時存在兩套免疫系統有一套由第一型幫助型T細胞(Th1)所負責的正常免疫反應負責對抗感染的微生物,另一套由第二型幫助型T細胞(Th2)所負責的過敏免疫反應負責對抗環境中寄生蟲、叮咬蟲類、過敏原與刺激物接觸障壁層器官(包括皮膚與黏膜器官)的防治反應。這兩套免疫系統都可由調節型T細胞(Treg)和其所分泌的細胞激素(TGFβ和IL 10 )來作調節維持正常免疫反應。兩者的作用互為拮抗,猶如蹺蹺板的兩端,一邊高另一邊就低。如果Th2太活躍會使Th1低弱,人就容易產生臨床過敏疾病,同時容易受到環境中各種微生物感染。相反的若能讓Treg 或Th1上升就會讓Th2能力下降,便能使過敏病人不容易產生臨床過敏疾病。益生菌抗過敏之原理徐世達進一步說明,而益生菌對抗過敏的原理,便是使Treg 或Th1上升,抑制Th2,以降低臨床過敏疾病的發病率和嚴重度。許多歐美研究證實,長期補充益生菌確實有助於舒緩過敏,但僅適用於過敏性鼻炎和異位性皮膚炎。世界過敏組織(WAO)於2015年的新建議也明確指出,在已經有一個或以上過敏病患的高敏感家庭,懷孕婦女可於懷孕的妊娠第35週開始每天攝取益生菌;寶寶出生後,媽媽在哺乳期間持續攝取,將益生菌經由母乳給予嬰兒;或從孩子出生後持續直接餵食益生菌,也能幫助調節體質,預防過敏兒的產生。他提醒,不同菌株的益生菌具有不同功能,選錯益生菌有時反而可能會加重臨床過敏症狀,還有補充的益生菌數也非越多越好,吃到適當建議菌數量即可,過量攝取反而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市售益生菌眾多,該怎麼選?徐世達建議,挑選益生菌補充劑時,建議選擇安全性高,且有研究證實功效的產品。此外,適量補充優格、優酪乳等含有乳酸菌的飲食也有幫助,不過,記得選擇含有活菌的產品,提高好菌在腸道的繁殖力,有助預防過敏。提醒家長,千萬不能依賴保健品來改善過敏,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而是應該讓孩子維持均衡飲食、正常作息、規律運動等良好生活習慣,才是遠離過敏、健康成長的關鍵!
-
2019-12-25 癌症.大腸直腸癌
防大腸息肉變成癌 7個習慣現在做還來得及
大腸直腸癌是國人成長最快速的癌症,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每年新增罹癌人數最多,一年逾1萬5千人得病,連續8年蟬聯國內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平均每35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不過,只要早期發現及治療,大腸癌是治癒率及存活率很高的癌症。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息肉為大腸癌的前兆,大多數的大腸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癌化而來;如果發現大腸腺瘤性息肉,建議及早切除以絕後患,能夠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楊靖國指出,大腸息肉有基因遺傳性,若父母兄弟姊妹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病史,就要提高警覺;另外,嗜吃紅肉、高熱量、高脂肪的飲食,日常生活久坐少動,以及肥胖、吸菸,也都是好發族群。  此外,正常的腸道為粉紅色的平滑組織,而大腸息肉是指大腸黏膜表面出現不正常增生的組織變化。早期的大腸息肉小於1公分,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超過1公分的大腸息肉,就可能感到腸胃不舒服,甚至造成出血現象。 根據臨床觀察發現,大多數人因為大便形狀及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痛、腹瀉、解血便等身體不適情形,接受大腸鏡檢查而發現大腸息肉;或是50歲以上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才發現。 預防勝於治療,楊靖國分享7招避免大腸息肉上身: 1、少紅肉、高脂肪、加工食品:紅肉及加工食品中含有較多飽和脂肪,會延長食物消化時間,增加大腸息肉發生機率。 2、多高纖食物:蔬菜、水果及全榖類食物,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天天五蔬果加速糞便排出、預防便秘,預防產生大腸息肉。 3、規律運動:每天運動30分鐘,每星期至少5次以上,有助腸道蠕動,降低大腸息肉發生。 4、正常作息:養成規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晚睡熬夜、吃宵夜,減少內分泌失調及腸道負擔。 5、定期糞便潛血檢查:50歲開始,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應該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6、50歲前接受第一次大腸鏡檢查:若從未做過大腸鏡檢查者,建議至少在50歲時接受第一次大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可透過窄頻光照射觀察息肉微血管狀況。依據微血管分布狀態,評估為良性或惡性,再進行息肉切除並送病理檢驗,根據檢驗結果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式。 7、曾切除腺瘤性息肉者定期大腸鏡檢查:病理組織分化良好者,建議每2~3年接受1次大腸鏡檢查;病理組織分化異常者,建議依照醫生指示,密切接受大腸鏡追蹤檢查。 延伸閱讀: 別以為切除大腸息肉就沒事! 再繼續做6件事癌照樣離你很近 做大腸鏡檢查防癌 事前2準備一定要做到才有用 
-
2019-12-24 新聞.健康知識+
平常不感冒或生小病 一旦發作就是大病一場?
很多人有一個認知「平時不生小病,更容易生大病」,如果長期沒有生病,一旦發作就會非常嚴重。其實某些時候是因病毒潛伏時間長,並不是經由小病累積的。百科名醫網指出,導致感冒的病毒約有30%~50%都是鼻病毒。鼻病毒就寄居在上呼吸道裡,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等,造成流涕、鼻塞、頭痛、咳嗽等一系列症狀,1週左右就能自癒。在入侵體內的病毒大量複製、傷害呼吸道上皮細胞之前,身體的免疫系統會設置幾個門檻,阻止病毒肆虐。第一個是干擾素,在抗病毒機制中,干擾素是身體最早出現的防禦反應因子,它能阻止病毒在體內的進一步複製和擴散。在出現流涕、鼻塞等諸多症狀之前,身體就已經開始恢復了。另外我們的細胞會自己凋亡,病毒感染細胞後,細胞可以主動凋亡,從而破壞病毒複製的場所,抑制病毒複製和擴散,繼續對身體造成影響。免疫力和遺傳因素、年齡、一般健康狀況等因素有關,但有些病毒能輕易突破免疫防護,像是B肝病毒、痘類病毒、腺病毒等;有的病毒的蛋白就有毒性作用,用不著高度複製,就能導致腹瀉、發燒等症狀。有些病毒很早就入侵體內,侵入宿主細胞後,會潛伏一段時間,並不表現出任何症狀,這段時期被稱為潛伏期。潛伏期長短不一,短的可能只有幾分鐘或數小時;大多數病毒的潛伏期為幾天,長的可能達到幾個月甚至幾年。潛伏期長的病毒,被免疫系統限制在特定部位,沒有任何疾病表現,不足以引起我們的注意,甚至不會被免疫系統識別和清除,而是與免疫系統達成一種暫時的平衡。一旦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潛伏在體內的病毒就能大量繁殖,突然出現症狀,給人一種突然爆發大病的感覺。所以平常得不得感冒,跟生大病並無因果關係。
-
2019-12-23 科別.兒科
孩子的長牙順序怎麼看?4大常見症狀這樣做
寶包萌發第一顆牙了嗎?一般來說,孩子在6~10個月左右就會先長出下門牙,接著是上門牙,依序則是側門齒、犬齒、第一臼齒、第二臼齒,大約在2~3歲時就會長完所有乳牙。但長牙時間仍因人而異,每個寶包的長牙速度不一,不必過於執著於時間及順序。可參考圖示的長牙順序,若順序差異很大,要考慮先天性遺傳疾病或缺牙,需進一步帶至牙科檢查。但若長牙順序不太一樣,最後也還是都長完,爸媽的重點要擺在有無好好刷牙。 另外,當孩子長牙後可能會發生以下情況,爸媽這時就要多費點心照顧喔!1. 牙齦疼痛有些寶包長牙時牙齦會疼痛、紅腫、腫脹,若情況嚴重或是孩子經常哭鬧不休,可請牙醫師開立藥膏。2. 喜歡咬東西因為長牙時會感到搔癢,孩子容易想咬東西,什麼都想放進嘴裡,這時可以給予固齒器或是較硬的蔬果棒,幫助按摩牙齦。3. 流口水長牙時剛好也是唾液腺逐漸發育成熟的時期,但因為吞嚥能力尚未成熟,所以容易流口水,爸媽可準備口水巾幫助擦拭。4. 煩躁不安由於長牙會引起搔癢或疼痛,寶包可能會因此煩躁、哭鬧不休,爸媽記得多給予呵護、擁抱,降低孩子的不安喔!另外部分爸媽常詢問長牙會不會發燒?答案是不會喔!發燒多為病菌感染引起,長牙則不會引起發燒,但有可能使體溫略微上升,不過幾乎不會超過38度C,所以別再誤會長牙囉!最後提醒爸媽,不論有沒有長牙,每天都要幫孩子做好口腔清潔,長牙前可用紗布沾開水將牙面擦乾淨;長牙後就要開始用有刷毛的乳牙牙刷刷牙,且記得長牙後就要去看牙科,進行第一次的口腔檢查。※本文由巫漢盟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寶包長牙了!長牙順序這樣看,常見症狀這樣做】
-
2019-12-23 科別.皮膚
乾癬的平日保「癢」 先擦乳液再擦藥
冬天來臨,又到了乾癬好發季節。乾癬又稱為銀屑病,是一種慢性免疫疾病,因無法根治會反覆發作。通常因為冬天氣候乾冷,或是亂吃補品等刺激性飲食,都容易發作。因此醫師建議,除了使用藥物控制之外,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也是治療乾癬不可或缺的一環。義大醫院皮膚科主任劉懿珊表示,乾癬是因自體免疫失調導致的「慢性發炎」疾病,皮膚受到免疫細胞攻擊而出現發紅現象,甚至刺激皮膚角質增生,而有脫屑的狀況。其成因不明,推測與遺傳有關,若父母雙方都罹患乾癬,則孩子約有30%的機率也會得到乾癬。此外,外傷、感染、壓力、內分泌和藥物都可能是誘發乾癬或使其惡化的因子。因此,皮膚癢時去搔抓便有可能造成外傷、感染,使乾癬更為惡化。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可在洗澡後塗抹乳液,加強保濕避免皮膚搔癢。然而一般民眾誤以為擦乳液會「形成保護膜」,阻擋外用藥物吸收,因此常先擦藥再擦乳液。她表示,乳液可軟化角質,因此最好先擦乳液再擦藥,使藥物更容易滲透,達到保濕和藥物治療的雙重效果。劉懿珊也表示,要避免乾癬復發,除了使用藥物控制,也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避免誘發發炎因子。因此飲食上要避免飲用酒精、食用發霉不新鮮的食物和油炸食物。另外,由於甜食會導致身體發炎指數升高,也應避免。黃毓惠則表示,診間常發現病人怎麼開藥都治不好,一問之下才發現病人因認為乾癬是免疫疾病,而食用含靈芝、牛樟芝成分的保健食品,希望加強免疫力。但黃毓惠說,乾癬不是免疫功能低落而是太好而「引發內戰」,自己的白血球去攻擊皮膚造成發炎反應,因此靈芝、牛樟芝、人蔘這類食品反而會使乾癬變嚴重,千萬不可誤信偏方食用。
-
2019-12-21 新聞.健康知識+
睡眠真的很重要!好好睡覺可抵消心梗、中風遺傳風險
包括心梗等冠心病和中風在內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眾多預防措施中,睡眠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關注。當然,除了行為因素,遺傳因素也會促進疾病的發生發展。那麼,在心血管健康上,理想的睡眠能抵消遺傳風險嗎?為了回答這一點,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祁祿教授團隊和北京大學李立明教授團隊合作開展了一項大型前瞻性研究,昨天發表於歐洲心臟病學會期刊《歐洲心臟雜誌》。 研究團隊從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中納入了38.5萬名沒有心血管病史的受試者。他們分析了受試者血液樣本中已知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遺傳變異,以此進行遺傳風險高、中、低的評分。同時,研究團隊收集了他們的睡眠模式、持續時間,以及失眠、打呼和白天過度嗜睡的情況,並對睡眠健康程度進行打分,最健康(5分)的人群通常是早起型、每晚睡7-8小時,不失眠、不打呼,白天精神狀態良好。在隨後平均8.5年的隨訪期間,共記錄到7280例冠心病或中風。調整多項影響因素後統計發現,與睡眠最不健康的受試者相比,睡眠最健康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35%,冠心病和中風風險均降低34%。細分各個睡眠因素,早起型、充足的睡眠時間、不失眠、白天不嗜睡分別與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7%、12%、8%和15%有關。其中,早起、睡得夠、不失眠都與減少冠心病有關,只有睡眠時間過短與中風有關。而如果所有受試者都擁有理想睡眠,那麼有1/10的冠心病和中風病例可以避免。這相當於,每年每1000人中,可以減少7例心血管病例。那麼,遺傳風險在其中又有哪些影響?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睡眠和遺傳因素的疊加效應發現:和遺傳風險低、睡眠習慣健康的人群相比,遺傳風險高、睡眠習慣又差的人群疾病風險明顯飆升,冠心病風險升高154%,中風風險也升高了近50%。但對於遺傳高風險人群而言,健康睡眠方式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冠心病和中風風險的升高幅度都更低一些。相反,比起遺傳風險偏高但睡好覺,遺傳風險低卻沒好好睡覺的那些人,發病率甚至更高,冠心病和中風風險分別升高67%和63%。祁祿教授指出:“ 健康的睡眠可以抵消一部分遺傳帶來的風險。而低遺傳風險的人群,如果睡眠不理想,也可能會失去這種天然的保護。 ”研究團隊指出,睡眠問題影響心血管健康的潛在機制包括,睡眠中斷可能會擾亂人體的激素或新陳代謝調節、影響人體的免疫反應、加劇炎症、破壞人體的自然晝夜節律等。這項研究的局限主要在於,不健康的睡眠模式可能有時也是一些潛在疾病的表現,此外,對受試者的睡眠評估未涵蓋所有可能的睡眠問題,在研究期間也缺乏長期睡眠數據。整體而言,祁祿教授提醒:“我們的研究至少表明,在評估一個人的心臟疾病或中風風險時,需要同時考慮到整體睡眠行為。 ”本文摘自藥明康德傳媒
-
2019-12-20 科別.腦部.神經
一側頭痛就叫偏頭痛?症狀比你想的更複雜
有許多頭痛的病人在看醫生時,常常會下意識說有“偏頭痛”,通常患者指的是頭部的某一邊在痛。其實,並不是某一側頭痛就叫偏頭痛,醫學上指的“偏頭痛”是一種很特殊的症狀,一邊頭痛只是其中特徵之一。偏頭痛通常在孩童或青少年期就出現,不過也有不少人在較年長時才發病。女性患者要比男性患者多,據流行病學統計,亞洲人的患者要比白種人少。不光痛、想吐,還怕動、怕光、怕吵偏頭通常是一種“搏動性”的頭痛,也就是說會有像血管搏動樣的規律性。雖然通常痛在頭的一邊,但是痛也常出現在前額、兩側、頭頂、後頭部及眼眶後方的地方。患者經常有噁心、嘔吐的現象,並且會怕動、怕光、怕吵。偏頭痛也可能伴隨著許多神經系統的症狀,像某些人在頭痛前會出現一些視覺的症狀,例如單眼或雙眼的視力模糊、視野缺損、閃爍的光點或線條、及物體的形狀會改變等。另外像一側的肢體無力、感覺異常、眼球動作障礙、暈眩等。這些比較嚴重的並發症很像是腦部短暫缺血的症狀,嚴重的話也有可能造成腦部的梗塞。遺傳、壓力大、月經均可引發偏頭痛偏頭痛患者經常在其家族成員中可以找到患有類似症狀的成員,所以遺傳的因素可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另外,其他誘因還會引發偏頭痛,像壓力大、月經、服用避孕藥、失眠、抽煙、聞到一些有機溶劑等。某些食物也較容易引發偏頭痛,像乳酪、味精、巧克力、紅酒等。應對偏頭痛,我該怎麼辦?如果你是第一次經歷偏頭痛,或是你在家中無法治療控制,醫生會嘗試一系列治療措施。一般來說,及早用藥是治療的關鍵。如果只是輕微頭痛或是早期發作,醫生可能建議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和撲熱息痛等止痛藥,附加胃復安等抗噁心藥物。如果你對任何藥物過敏,必須馬上告訴醫生和護士。病人若經常反复性頭痛,例如發作次數超過一周兩次,應接受預防性治療,長期服藥改善頭痛體質,預防頭痛的發生。根據病人的情況,醫生可以讓病人服用不同類型的藥物,如非類固醇消炎劑、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抗劑或三環抗憂鬱劑等,都可以得到治療與預防的效果,不過為了確定療效避免反彈,可能需要治療持續兩到三個月以上。預防偏頭痛,這些方法用起來除了藥物的治療外,有效的方法還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居規律定時、睡眠充足而不過量、避免過勞、放鬆心情、適量運動等。某些病人可能會注意到特別的誘發因素,如食物、酒類、氣溫的劇烈變動,或炎夏時進出冷氣房等,可以自我提醒,避免類似狀況。如果你有習慣性偏頭痛,並且沒有特別不同的症狀,通常都不需要做進一步的醫療檢查。如果你的頭痛還帶有其他令人擔憂的問題,則可能需要接受進一步醫療檢查。本文摘自搜狐健康
-
2019-12-20 新聞.生命智慧
好想吃…誰在操控飢渴?中研院破解腦神經機轉
人類飢餓和口渴時,大腦會下達指令,讓人不由自主去找食物和水,但動機背後運作機制至今無解。中央研究院跨國團隊花費三年,每天對超過5000隻果蠅做實驗,發現果蠅腦內有一種神經傳導物質leucokinin,影響它們找水或找食行為,解開渴、餓訊號在腦中的神經機轉。研究團隊希望藉此,未來能更了解複雜的人腦,盼有助改善暴食症或厭食症。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林書葦說,當人們口渴與肚子餓的時候,腦中會產生一種無形的驅力,讓人想喝水或吃東西,心理學上稱這樣的內在驅力為「動機」。果蠅和人一樣,行為受到渴和餓的調控,只有在渴的時候會去尋找水源,只有在餓的時候對食物有反應。林書葦和中研院國際研究生學程印度籍的博士生芭雅希一起研究,首度找出控制餓與渴行為的神經傳導物質leucokinin。這項神經傳導物質的活性在果蠅餓與渴時會上升,但若抑制活性,口渴的果蠅不會找水、飢餓的果蠅也不會去找食物,就像得了厭食症。團隊也做反方向的實驗,活化這項神經傳導物質的活性,發現不餓的果蠅也會去找食物。研究發現,leucokinin包含餓與渴的神經元,但並不是單純有一群神經細胞負責處理渴、另一群處理餓,而是透過多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合作,去調控不同神經元,讓找水行為只在渴的時候出現,不會在餓的時候出現。研究成果本月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林書葦說,研究成果未來有望推及至人類大腦研究,不過,果蠅大腦功能雖一應具全,只有10萬個神經細胞,人腦有1000億顆神經細胞,還須更進一步研究,才能了解人腦中調控餓與渴行為的機制,進而應用於神經疾病的研究,找出成因及可能的治療方式。因為人類許多神經疾病,如憂鬱症、厭食症、成癮症等,都和腦內的動機系統有關。林書葦說,果蠅因為可以大量繁殖,是遺傳學研究常用的生物;果蠅的大腦功能很完善,有助於了解更複雜的人腦。目前科學界針對精神疾病的研究,只能了解大範圍的腦區是否對某一種行為有影響,但不知道細部的神經機轉;也因此,用藥和治療難免會有副作用。若能了解生物的神經機轉,可以讓開藥更精準。
-
2019-12-20 新聞.健康知識+
補水是冬天第一要務!每天該喝水量=體重乘這個倍數
在美國馬里蘭州梅德斯塔蒙哥馬利醫療中心(Medstar Montgomery Medical Center)擔任營養師的鄺赤雅指出,不管是中醫或西醫,都強調均衡,只是西醫的保養主張並沒有季節之分。她認為,冬季氣候非常乾燥,「補充水分是第一要務」。鄺赤雅說,補充足夠的水分,人體會比較舒服,因此,不只夏季要補充水分,冬季更為重要。所謂補充水分,最快速方便的就是喝水。一般人每天要喝多少水才足夠?鄺赤雅建議,體重以公斤為基準,乘以30,便是一個人每天的喝水量。例如,體重5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喝1500西西的水。1500西西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其實,從早晨起床開始到睡前,一天有十餘個小時,若是分次定量喝,不知不覺就喝完了。定下目標 每天分次喝完 上班族可以在辦公室準備水瓶,把要喝的水量準備在手邊,喝完再補充,就不會因為久坐在位子上忘了喝水;若是退休族,可以把每天要喝的水量準備好,一天內分次喝完。若是平常少喝水的人,可以每天增加一些飲水量,並給自己目標在五天或一周內達成每日目標。另有人擔心,晚上水喝多了夜裡會頻尿,鄺赤雅說,那就盡量在白天喝。例如,外出時自備水瓶,隨時喝上幾口。現在很多公共場合或商場都有飲水機,方便補水。總而言之,「漸進式的調整飲水量和飲水習慣,身體自然會慢慢適應」。另外,三餐喝的湯和水果,也可以算在每天的目標水量中。水果的水分不易量化,因此,計算飲用開水和湯汁的量就可以。鄺赤雅祖籍廣東,家中常煲湯,她婚後也常煲湯給家人喝。中國人煲湯主要是雞湯、排骨湯、牛肉湯等,再放些蔬菜、香菇等配料一起燉,廣東人還會加蜜棗、陳皮等材料。鄺赤雅說,冬天煲湯喝,可以暖和身體,吃素的朋友可以燉蔬菜湯,一樣有營養。不過,有些人認為喝湯就喝進了營養,而且湯中的肉和配料沒有味道,便只喝湯不吃料。但鄺赤雅說:「所謂喝湯,是指湯和料都要吃,光喝湯是不夠的。」尤其,若家中有長輩,一定要鼓勵長輩把湯料也吃完,這樣才能攝取蛋白質。湯中的蔥薑和中藥材等,則可以不吃。按部就班 睡飽睡好補充水分還有一項是塗乳液,臉和手這些暴露在衣物外的部位,冬季都要塗上乳液。鄺赤雅說,不只女性,男性也一樣。其次,冬季天氣變化大,要注重保暖。鄺赤雅說,大家都知道身上要穿得暖,但有時可能出門時天氣還不錯,沒帶帽子或沒帶圍巾,但氣溫說降就降,所以,出門必備帽子、圍巾、手套,放在隨身包包裡,有需要時可拿出穿戴。第三,即使天冷,也要適度運動,若是氣溫低不想出門,可以在家運動,例如做柔軟操或瑜珈,可以和社區朋友一起做操或和緩的太極拳,或看教學視頻,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跟著做。不過,冬天氣溫低,氣血循環較慢,長者要留意站穩腳步,動作確實,不要摔跤。她說:「凡事不要操之過急,按部就班最重要。」最後,睡眠也是冬季保養很重要的一環,鄺赤雅說,有些人冬季手腳冰冷,可以泡個腳或穿上襪子再入寢,並保持睡眠環境安靜。睡得好、睡得飽,對精神和體力都有幫助。 後天預防 減少誘因冬天天氣冷,民眾以為只有年長者才會患風濕病,而且是颳風下雨時才會發病。紐約長老會下城醫院風濕病科主治醫生袁維佳指出,絕大部分的風濕病是由於免疫系統失調,且任何年齡的人都有可能患病;冬天氣候轉變,可能會加重病情,但並不是風濕病的病因。袁維佳專門研究炎症,她說,自體免疫風濕病就是「身體的免疫系統無法分辨自身組織與外來入侵者,因此把自身組織當成入侵者,攻擊不同的器官,出現不同的症狀。」常有人以為氣候是炎症或風濕病主因,但以研究來看,身體內有易感基因(遺傳)和環境觸發,兩相結合,便有可能發病。袁維佳說,遺傳因素是先天不足,無法預防,但後天因素如飲食不節制、起居不正常、過度勞累、情志內傷等,要盡量避免,也就是生活飲食要達到均衡。冬天氣候變化快,氣溫低,更應該減少激發疾病的不良誘因。注意飲食,對風濕病控制有意想不到的作用。袁維佳說,臨床研究發現,減少某些食品可顯著改善類風濕症狀。
-
2019-12-20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基因檢測 沒想到發現腫瘤
癌症家族史是長年夢魘,而基因檢測是我的專長,去年決定給自己一個禮物,接受全基因解碼。沒想到,竟發現自己有極罕見SDHA基因突變。由於發病機率低,以為可以帶著SDHA基因缺陷過一輩子,沒想到追蹤後發現腫瘤,還好早期發現,花八小時切除腫瘤。原想跟基因缺陷共存基因檢測2萬2675個基因,很幸運,沒有遺傳家族癌症相關基因,如大腸癌、肺癌等;但發現我有極為罕見的SDHA基因突變,與五種腫瘤密切相關,分別是腦下垂體瘤、腎細胞瘤、胃腸基質瘤以及「神經分泌瘤」的嗜鉻細胞瘤、副神經節瘤。身為病理專科醫師,腦海馬上跑出資訊:SDHA相當罕見,研究報告不多,但類似突變基因,如SDHB、SDHD,發病機率皆不高,SDHB發病機率約20%、SDHD發病機率約45%。我推估,應該可以帶著SDHA基因缺陷過一輩子。避免癌變決健康管理但我知道,避免癌變得避開危險因子,制定健康管理計畫,第一步是改變體質,降低血中胰島素及細胞內缺氧誘導因子,減少細胞癌變風險;第二步是定期接受超音波追蹤;第三步是不做高階檢查,因為評估發病機率不高。經過追蹤,今年九月超音波檢查,竟發現胰臟頭有顆六公分腫瘤。當時心情難以言喻,基因解碼驗證了,腫瘤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自己成為罕見病例。調整生活型態後,僅幾次肩胛骨下方肌肉抽痛,並沒有症狀,反覆思索,結論是「運氣不好」。基於對疾病了解,最好早期治療,轉念想,竟有機會在自己身上驗證全基因檢驗與臨床結果。手術證實神經內分泌瘤就醫時,我沒告訴醫師做過基因檢測。十月住院,主治醫師說我的胰臟與十二指腸附近有一顆直徑6.5公分的腫瘤,比發現時還大一些。影像檢查屬多囊性腫瘤,醫師難以判斷,懷疑是黏液腫瘤、淋巴管瘤、胃腸基質瘤、間皮瘤等。主治醫師的判斷,與基因突變可能出現的腫瘤,不謀而合。考量腫瘤位置,醫師推斷我的腫瘤屬於神經內分泌瘤或胃腸基質瘤,抽血檢驗後,認為神經內分泌瘤可能性最高,建議手術。一般在手術過程做冰凍切片,腫瘤若惡性,擔心擴散,會把手術範圍擴大。但冰凍切片結果需耗時30分鐘到一小時。由於已知答案,我告訴醫師「免等了」。術後一周,病理報告出爐,果然如預期是神經內分泌瘤的副神經節瘤。唯一超出預期的是手術時間,原本預計兩到三小時完成,卻因沾黏耗費七、八小時,傷口也從腹腔鏡打兩個小洞,變成開腹,肚子上有條「高速公路」。不過,術後安排皆在計畫中,休息一周後開始上班。基因檢測有助精準用藥從未想過長腫瘤,還是罕見副神經節瘤,副神經節瘤發生率卅萬分之一,已知相關基因約十個,SDHA是其一,SDHA突變導致副神經節瘤機率僅7%,根據文獻,全球僅100多例,其中兩成被診斷時已轉移。不是不怕,而是發現得早,清楚病情來龍去脈,所以不太擔心或害怕;基因檢測與全球倡議的精準醫療連成一氣,對健康人能協助規畫健康計畫,對病患可協助精準用藥,甚至提醒家族史風險。但如果不了解基因檢測、疾病,容易因檢驗結果陷入焦慮與恐慌。了解基因檢測的目的與侷限,接受專業解讀與諮詢,非常重要。醫學辭典/神經內分泌瘤的副神經節瘤副神經節瘤是神經內分泌瘤的一種,指神經內分泌瘤長在副神經節上,長在不同部位,有不同名稱。神經內分泌瘤每年約有一千名新增案例,常見部位為胰臟、腸胃,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罹患的是胰臟神經分泌瘤。神經內分泌瘤多變,在不同部位症狀不同,因不同細胞病變產生不同反應,以胰臟神經分泌瘤而言,若是α細胞病變,會分泌過多升糖激素、若是β細胞病變,則會分泌過多胰島素,初期難以被診斷。副神經節主要在脊椎附近,副神經節瘤則常見在頭頸部、腎上腺、腹腔,副神經節瘤通常沒有症狀。曾嶔元小檔案現職:●元鼎診所院長●社團法人台灣分子醫學會常務監事年齡:65歲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Mayo Graduate School博士專長:分子醫學、基因檢測、病理學興趣:看懸疑電影、鑽研預防醫學用之精準醫療經歷:●美國田納西大學醫學院前助理教授●輔仁大學醫學院前專任教授●國泰醫院病理暨檢驗醫學部主任●馬偕醫院病理科主任●食藥署醫材諮議委員會副召集人●食藥署醫材諮議委員會委員●保險犯罪防治中心諮詢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