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衛福部
共找到
5158
筆 文章
-
-
2020-08-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萬人血清檢測結果公布喊停 蘇貞昌:不要有人來亂套
台大公衛與彰化縣府合作「萬人血清抗體檢驗計畫」,原訂今天對外公布,後來卻臨時喊停,喊卡原因受外界關注。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到高雄宣布50億元前鎮漁港改造計畫時表示,衛福部長陳時中當指揮官,一定要全國同步,不要有任何個人來亂了套,這樣對人民最好。彰化縣政府委台大公衛學院進行血清抗體檢測,台大公衛卻在公布前夕宣布喊停。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早到高雄,接受媒體聯訪時,蘇先向身旁甫上任的高雄市長陳其邁表達謝意。蘇貞昌說,台灣防疫做得好,受全世界誇讚,這點要特別感謝陳其邁,因為他當行政院副院長時,以公衛背景、醫師專業,及早發現問題,行政院、中央防疫指揮中心,整個團隊能夠讓全國同步做出最好的防疫成績,也經過實證證明台灣防疫做得好。蘇說,陳時中擔任防疫指揮官,全國都同步,希望一定要繼續全國同步,大家不要有任何個人來亂了套,這樣對人民最好,對安全最好,對防疫最好。
-
2020-08-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港男二次染新冠肺炎 陳時中:疫情朝流感化發展
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日前證實香港一名男子,三月底曾染新冠肺炎,四月康復,日前自西班牙返港後,又再次確診,由於二次感染體內病毒株不同,證實是二次感染的病例;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從此案例可以觀察到新冠肺炎流感化的可能性愈來愈高。陳時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剛剛發生時,學界就出現「兩派論戰」,一是認為新冠肺炎會流感化,也就是未來新冠病毒將與人類長期共存,另外一派則是認為新冠病毒與SARS型態類似,朝向高致死率的情況發展,不過,經過幾個月疫情的發展,流感化的可能性是愈來愈高。陳時中表示,若是新冠肺炎被證實已經是「流感化」,因應流感的措施,台灣過往就已經存在,包含接種疫苗、宣導防疫等,這些措施都會在模擬的範圍當中;不過,目前將新冠肺炎定調成「流感化」言之過早,但從觀察來看,新冠肺炎確實朝向流感化發展。
-
2020-08-25 養生.聰明飲食
涼麵其實超胖!忽略這幾個重點還可能鬧肚子痛
天氣炎熱,你也常常食慾不振嗎?有些人會選擇來碗冰涼的涼麵,爽口又消暑,但要小心,市售涼麵不僅熱量高,且高油高納,吃多了恐造成身體負擔。衛福部南投醫院陳佳祺營養師解釋,夏天食物保存不易,若製作涼麵時雙手沒有保持清潔、食物用水未能滅菌完善等因素,都可能使衛生指標菌增加,若吃下肚可能不小心造成腸胃不適。選擇商譽良好店家 涼麵購買後應立即食用完畢除了購買涼麵時要多注意是否為環境乾淨、整潔及商譽良好的店家,購買後也應立即食用完畢,或存放於7℃以下之冷藏櫃較佳。陳佳祺營養師表示,民眾不妨也可以自己製作涼麵,只要環境保持乾淨,且記得麵先使用熱水燙過,再用食用水製成的冰塊冰鎮,包括小黃瓜與紅蘿蔔絲等配料也應以食用水清洗乾淨,就能吃得美味又健康。解決長輩們炎夏沒胃口 自製透心涼雞絲涼麵 陳佳祺營養師說明,為了解決護理之家的阿公阿嬤們炎夏沒胃口的情況,南投醫院的營養師們也特別邀請長輩們一起製作透心涼雞絲涼麵並味噌鮭魚湯,其中透心涼雞絲涼麵,不僅使用有冰鎮過的油麵、雞絲、小黃瓜絲以及利用胡麻醬調製的涼麵醬汁所製成,搭配的鮭魚味噌湯,也有鮭魚、洋蔥與豆腐等配料,富含豐富的脂肪酸、蛋白質、鈣等營養素,幫助補足長輩的營養需求。舉辦DIY活動 長輩參與樂活一夏這次舉辦的DIY活動,也透過讓長輩們一起參與製作,加強手眼協調能力;陳佳祺營養師強調,南投醫院是高齡友善醫院,藉由DIY活動,不僅製作出健康營養的餐點,也讓長輩們吃得開胃又健康。(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涼麵每吃必肚子痛? 2動作都會讓「大腸桿菌」過量 加熱、切除發霉都殺不死毒素! 換季食物保鮮有3撇步
-
2020-08-25 新聞.用藥停看聽
糖尿病藥恐含致癌物! 但別自行停藥
常見糖尿病用藥「二甲雙胍(metaformin)」成分降血糖藥,爆出含致癌不純物「N-亞硝基二甲胺(NDMA)」,衛福部食藥署公告除原料藥及製程外,業者應針對最終製劑進行逐批檢驗,但提醒正在服藥的民眾「服藥利大於弊」,勿擅自停藥。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已要求業者應逐批檢驗是否含有不純物NDMA,且應確認於仿單所載每日最大使用劑量情形,NDMA的最大容許量每日不可超過96奈克(ng),才可放行、販賣。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表示,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常以二甲雙胍為基礎搭配其他藥物,降血糖效果好,且對心臟負擔較小,是首選用藥,難以取代。洪國登說,NDMA雖具動物致癌性,但尚未證明對人類有致癌風險,服用藥物所帶來的效益大於可能存在NDMA的風險,如擅自停藥,可能導致血糖控制不佳,進而產生神經病變、腎臟病變,因此切勿自行任意停藥。
-
2020-08-25 養生.健康瘦身
情人節吃大餐 營養師教挑這些不發胖
今天是七夕情人節,燭光晚餐、美食相伴少不了,營養師提醒小心在不知不覺中吃太多,教大家吃的撇步,避免造成身體負擔或身材走樣。很多民眾會選擇西式餐點像排餐或Buffet來慶祝情人節,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師戴淑婷表示,享用美食有撇步,可選擇分享餐或兩人共點一道主餐,再搭配幾道輕食蔬菜或沙拉,像蘑菇、蘆筍、玉米筍、花椰菜、牛番茄、菠菜、杏鮑菇等,以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還可以增進情感。戴淑婷指出,若以相同份量的牛、羊、豬、雞肉、海鮮類等食材比較,屬於紅肉的牛肉及羊肉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可選低脂白肉像是雞胸肉、雞腿取代;豬肉應避開高鈉的加工食品如香腸、培根、火腿等,改以里肌肉、腰內肉做為主餐;海鮮類建議以原型食物為主,像牡蠣、蝦子、干貝等,並以清蒸或燒烤取代油炸油煎的主餐。用餐順序也不可忽視,戴淑婷說,可掌握喝清湯、搭配生菜、主菜選擇白肉或海鮮為主、甜點換水果,這個進食順序。此外,享用浪漫大餐時,許多人會搭配酒類,她提醒,酒精是高熱量的來源,最好淺嘗即可。戴淑婷舉例,1公克的酒精含7大卡熱量,喝1杯200ml酒精濃度12%的香檳,熱量就有168大卡,超過半碗飯140大卡的熱量,提醒民眾享受美食時,除了聰明選擇情人節餐點,記得用餐過後與情人及朋友走走路消耗一下卡路里,以免影響身材和健康。
-
2020-08-24 新聞.長期照護
試辦健身俱樂部遭質疑 衛福部:延緩失能
衛福部長照司日前公告徵求「銀髮健身俱樂部試辦計畫」,於全台設置15個據點,提升50歲以上健康長輩在社區保持運動習慣,延緩老化。但民團擔心,預防延緩老化屬於衛福部國健署職掌,擔心影響長照經費。衛福部長照司指出,僅負責第一年試辦計畫,後續轉由國健署接受,降低長者失能率,也有助減少長照負擔。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表示,長照經費年年加碼,但經費加碼後卻未見實際成效,衛部長照司提供給巷弄長照站的補助,從每年22萬元提升到93萬元、文健站最高200萬元、C據點引入延緩失能模組可達100萬元以上。至於「銀髮健身俱樂部試辦計畫」,基本開銷5萬元、健身器材補助40萬元,每周服務一天補助8千元,若一周提供7天服務,一周就能拿到補助5.6萬元,單一據點一年補助最高逾百萬元,15個據點就是1500多萬元。黎世宏批評,銀髮健身俱樂部針對50歲以上健康民眾,但預防失能的主責單位為國健署,不解為何長照司也要「參一咖」,且50歲民眾多還在勞動市場,衰弱者應是少數,該計畫適用性有待商榷。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該計畫希望長照往前延伸,避免民眾一旦衰弱馬上掉入失能,試辦計畫希望瞭解能否透過健身俱樂部,找出亞健康民眾,設置地點希望是公寓、大廈內或集合住宅的閒置空間,社區平均年齡也希望在50歲左右,績效指標要求參與的數等。祝健芳表示,該計畫確實著重在預防延緩失能,由衛福部長照司發想,僅第一年是長照司負責,之後由國健署負責,希望找出適合不同社區的模式,延緩失能,未來降低長照負擔。
-
2020-08-24 新聞.用藥停看聽
不可以與好朋友分享!藥師提醒服用安眠藥須知二三事
現代人常因生活、工作等許多情境造成失眠症狀,而引起睡眠障礙的原因很多,但不少人會因為睡不著就吃一顆安眠藥,或直接拿親朋好友吃的藥服用,這是不對的用藥行為。事實上,如果沒有正確使用安眠藥,恐怕失眠問題還是會繼續困擾著。安眠藥作用因人而異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在2017年的統計分析顯示,台灣平均每10個人,就有1人有失眠的困擾,慢性失眠的盛行率為11.3%。2017年衛福部健保署統計,門診、住院鎮靜安眠藥使用人口持續增加,全國用藥人口超過418萬人,幾乎每5人就有1人用藥。鎮靜安眠藥的作用,分別為減緩焦慮、幫助入睡、肌肉鬆弛、緩解痙攣等作用。不同的鎮靜安眠藥效用強度都不同,不同年齡層及睡眠障礙類型使用後的效用也會因人而異。服藥未上床增跌倒風險服用鎮靜安眠藥後,若未依指示立即上床睡覺或其他因素影響,其副作用可能會增加跌倒風險,產生更嚴重的問題。而不適當的用藥行為,也可能導致鎮靜安眠藥的濫用及衍生其他問題。在使用鎮靜安眠藥時,應注意以下事項:一、任何一種藥物,服藥時都應配白開水,不建議以茶、酒、咖啡或其他飲料替代。二、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正確的劑量,不可因認為藥效不足而自行加量,或擔心副作用而自行減量。三、每一種藥物都有其作用特性及作用時間,須依指示於正確時間服藥。四、服藥期間如有在其他醫療機構就醫,請告知看診醫師其他正在服用的藥品,減少藥品重複開立、重複用藥,才能降低跌倒風險。五、藥物治療期間,醫師會依情況調整用藥,不可以自行判斷症狀而任意停藥,突然停藥可能會出現焦慮、或反彈性失眠等症狀。藥物不可與朋友分享最重要的是,藥物「不可以」與好朋友分享,若有睡眠障礙等問題,應找睡眠或精神專科醫師診治、找出病因,並依照醫師指示正確用藥。處理失眠,藥物治療只是其中一部分,還需要配合日常生活的調整、情緒的調適,及壓力的緩解,才能真正找出失眠的問題來源,有效地改善睡眠品質,讓人一夜好眠。
-
2020-08-24 科別.泌尿腎臟
影/台中同天4人熱衰竭2人住院 醫師提醒補充水和電解質
雖已入秋天氣仍熱,二周前天氣炎熱,有4人分別因熱衰竭陸續送到衛福部豐原醫院,其中還有兩人住院治療,醫師表示,天氣炎熱除了補充水分外,還要補充電解質,尤其在戶外工作的民眾,不能等到口渴了才喝水,這時才補充水分已經來不及。豐原醫院急診室主任林技政表示,高溫下工作導致流汗,水分的補充要比平常更多一些,甚至還要補充一些鹽分、或是運動飲料等,避免電解質不平衡、或鈉離子過低,產生的身體不適。二周前4人就醫時,身體多半呈現虛弱、無力、噁心、想吐的情形,其中有人還出現抽筋,主要是天氣悶熱,4人雖幾乎都是口渴了才喝水,就醫時4人身上的衣服都濕,明顯是身體大量水分流失,水分補充不足,導致熱衰竭,有2人還因此住院。豐原醫院腎臟科醫師蘇碩凱表示,住院2人都是在戶外工作,雖然都是經驗老道的戶外工作者,知道要補充水分及運動飲料,但連3天的高溫工作下,體力的耗損及水分的流失太多,來不及補充水分,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態,此時,應該立即暫停手邊的工作,到陰涼地方休息。就醫後發現2人熱衰竭嚴重,血液中的肌酸肌酶也偏高,甚至合併腎衰竭情形,住院後立即給予3000cc的點滴補充,經過3天的點滴施打,才慢慢改善身體不適狀態出院返家。醫師提醒,在戶外進行活動或工作時,要記得補充水分和鹽分,在室內工作或活動,出現大量流汗情形,也要記得補充水分和鹽分,不要覺得在室內就認為沒關係,這樣反而容易讓身體出現不適的狀況產生。
-
2020-08-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政風調查結果公布前夕憂對立? 血清報告取消引揣測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與彰化縣衛生局合作「新冠病毒萬人血清抗體調查計畫」,原定25日上午10時30分公布5千人檢驗結果的期中報告,主導計畫的台大公衛學院前院長詹長權今晚宣布將延後公布,並通知彰化縣政府。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他也是接到台大公衛學院取消期中報告的通知,目前正在聯絡相關事宜。針對最近多起從台灣出境,被檢出新冠肺炎陽性反應,是否台灣隱藏著無症狀患者引發疑慮,各界寄望彰化縣政府與台大公衛學院合作從6月11日起進行的「彰化萬人血清檢測」結果,做為台灣是否有社區感染的指標及有助於疫苗開發。不過,因台大公衛學院主張普篩立場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做法不同,在此心結下,當時陳時中僅給予「祝福」。沒想到,此項萬人血清檢測到8月初已篩檢約4000人,依台大公衛學院透露,已顯示部分受檢者「曾感染新冠肺炎」,且其中有人已產生「中和抗體」,但具體結果要等到8月25日公布的「期中報告」,會比較明朗。當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部分人士則質疑這份報告的代表性,預先消毒。在各界在關注期中報告即將公布之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卻接到檢舉,指彰化縣衛生局未依程序採檢未有新肺炎症狀的居家檢疫少年,彰化縣衛生局超前部署做此更嚴格篩檢, 除遭中央流行疫情揩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令政風處調查,隨後從總統、副總統到行政院長都出面力挺陳時中,掀起了此一採檢風暴,衛福部並預定明天公布政風調查結果。地方人士研判,府院黨及網軍如此大動作打壓彰化縣,除了怕藍營縣市跟進,防疫與中央不同調,更重要的目的,是將彰化縣採檢居家檢疫與萬人血清抗體檢測混為一談,強力指摘彰化縣對居家檢疫者違反程序,甚至不專業,會成為防疫破口,藉以質疑萬人血清檢測的不正當與正確性。巧合的是,公衛專家出身的前副總統陳建仁也針對彰化縣萬人血清檢測,也質疑其正確性,加 上今天在台大醫學院,由微生物學會、台灣臨床病理暨檢驗醫學會和台灣長期照顧感染預防暨控制學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研討會」,針對此一血清篩檢,包括詹長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等正反兩方都有不同看法與論辯,因此25日上午的彰化萬人血清抗體調查計畫期中報告,更引發注目。有人認為在此對立氛圍下,避免失焦及升高對立,有人建議暫緩發表,但彰化縣長王惠美本月21日仍然表示,因為相關通知與作業都已就緒,不可能取消,況且如果取消,更讓詆毀者如願,讓彰化萬人血清抗體篩檢失去立足點,仍要如期舉行。不過,這項計畫是由台大公學院主導,相關經費也由台大公衛學院支應,彰化縣政府表示,只是提供協助,雖然縣府已完成期中報告的場地準備,但仍尊重台大公衛學院取消的決定。彰化縣長王惠美則再度強調,中央地方防疫一條心,尊重台大公衛團隊專業評估,一起守護縣民的健康。
-
2020-08-23 養生.聰明飲食
自製沙拉/避免維生素氧化流失 葉菜類用手撕別用刀切
談到自製沙拉,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營養師劉彥均、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奕旭都推薦以受歡迎的「地中海飲食」元素為概念,自製一盤具異國風情、美味又健康的夏日沙拉。把地中海飲食 放進沙拉陳奕旭說,地中海飲食是健康飲食類型之一,研究指出可抗發炎、預防心血管疾病,還能預防失智症。地中海飲食以新鮮天然食物為食材及提味,富含抗氧化物、維生素、纖維,還有能保護身體免於慢性病的植化素。油脂攝取主要以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的橄欖油為主,以減少飽和脂肪攝取。1.蔬菜水果:顏色愈多愈好劉彥均說,五顏六色的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纖維,更蘊藏植化素,製作沙拉時也鼓勵多元攝取。●紅色蔬果:如番茄、紅椒、蔓越莓,主要植化素為茄紅素、辣椒紅素,有助抗氧化、抗發炎、預防老年黃斑部病變、改善心血管疾病因子。●橘色蔬果:如胡蘿蔔、木瓜、黃甜椒主要植化素為β-胡蘿蔔素、類黃酮素、玉米黃素,可讓皮膚保有彈性、保護視力、幫助骨骼及牙齒發育、抗癌、提升免疫力。●綠色蔬果:如菠菜、綠花椰菜、奇異果,主要植化素為葉綠素、葉黃素,有助於預防癌症、保護眼睛、強壯骨骼。●白色蔬菜:如大蒜、洋蔥主要植化素為蒜素、有機硫化物,有助維持正常血壓、降低膽固醇、抗癌、抗發炎。●紫色蔬果:如藍莓、紫高麗菜、紫洋蔥主要植化素為花青素、白藜蘆醇,可增強記憶力、增強血管彈性、抗發炎、清除自由基。2.水果選擇:低GI避免血糖波動劉彥均說明,水果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可幫助腸胃蠕動。根據衛福部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水果類每日建議攝取2到4份,糖尿病患者則建議每日不得超過2份,1份水果相當於一個拳頭大或瓷碗8分滿。他指出,若進一步搭配選擇GI值(升糖指數)較低的食物,有助減緩血糖波動、增加飽足感、減少脂肪囤積。水果主要熱量來源為醣類,建議選擇GI值較低的水果如芭樂、奇異果、葡萄柚、蘋果、橘子等,除了獲取營養素,更能有效控制體重。3.蛋白質:黃豆、蛋、瘦肉等優質蛋白製備沙拉除了蔬菜、水果外,也別忽略蛋白質。蛋白質由胺基酸組成,修補建造組織、合成血漿蛋白、調節生理機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優質蛋白質來源有黃豆製品、魚類與海鮮、蛋類、瘦肉,建議可在沙拉中添上水煮蛋、雞胸肉、蝦仁、板豆腐等。此外,應避免油炸及過度加工的食品,才不會攝取過多油脂和鈉。4.醬料:用橄欖油、亞麻仁籽油劉彥均說,沙拉醬料暗藏許多陷阱,建議選擇油醋醬、和風醬、無糖優格醬,可擠上少許檸檬提味。如果喜歡清爽的油醋醬,建議以橄欖油做為油脂來源,降低膽固醇,預防冠狀動脈心臟病。此外,含有豐富α-次亞麻油酸的亞麻仁籽油,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抗發炎、穩定血壓、降低血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5.添加堅果種子劉彥均說,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攝取3到7茶匙油脂及1份堅果種子類,可在沙拉添加適量堅果,1份堅果種子相當於杏仁果、核桃仁7公克或南瓜子、腰果10公克,或各式花生仁13公克。營養師私房沙拉陳奕旭推薦自製的蔬食沙拉,食材有美生菜、黃椒、紅椒,富含纖維、礦物質,食材也易取得;小番茄富含維生素C及茄紅素,都是很棒的抗氧化物質;油脂選用橄欖油以及堅果類花生粒,但要注意用量,避免熱量攝取過多。若想增加飽足感,可再搭配一個小的烤地瓜及一個茶葉蛋,營養更均衡。食材:美生菜100克、黃椒切片25克、紅椒切片25克、小番茄100克、花生粒13克(約10粒)醬料:檸檬汁1茶匙、橄欖油3茶匙、蜂蜜1茶匙作法:1. 將美生菜用清水洗淨後,撕成片靜置容器中。2. 紅、黃椒去籽後,切片,入滾水中汆燙15秒後再取出。3. 小番茄清洗後,對半切。4. 將橄欖油、檸檬汁及蜂蜜混合調勻。5. 將食材擺盤後,再加入花生粒以及醬料。處理生菜小提醒劉彥均建議,製備沙拉時,宜將生菜以流水洗淨,再泡一下食用冰水,應當天食用完畢。葉菜類盡量以手撕,順著細胞組織結合邊緣分開,保留完整細胞壁也保留更多營養。避免刀切的原因是切菜過程易切斷細胞膜,加速維生素C氧化、流失營養素。
-
2020-08-23 科別.消化系統
健康醫點靈/不共用牙刷、刮鬍刀 防再染C肝
基隆市李先生曾有C型肝炎病史,10幾年前施打干擾素治療後痊癒,他近日感到疲倦、肌肉痠痛並伴隨發燒,覺得應該只是小感冒,就醫檢驗發現再度罹患C肝。衛福部基隆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張可斌指出,C肝主要是透過血液接觸感染,與他人共用牙刷、刮鬍刀等多項行為時都有可能發生,必須注意衛生習慣。李先生接受抽血後,驗出血液中C肝抗體呈陽性,且含有大量C肝病毒核糖核酸,醫師判斷是再度感染C肝。醫師經過綜合評估,建議他接受口服藥物治療,治療期程約8至12周,與注射干擾素相比,副作用較低且痊癒率提高許多。張可斌說,C肝主要透過血液接觸感染,不會經由飛沫或飲食傳播,例如使用未充分消毒的工具刺青、穿耳洞、針灸等,或與他人共用牙刷、刮鬍刀、指甲剪,以及進行不安全性行為,或醫療人員在執行醫療處置時,未採取預防措施等,都可能受感染。張可斌說強調,C肝高風險族群務必要定期追蹤,如過去或現在是靜脈注射藥癮者、曾接受未經篩檢C肝抗體的血液製劑或器官移植者、洗腎患者、愛滋病患、醫療工作人員或其他可能接觸到血液的工作者(如刺青師)、C肝感染者所生的子女或性伴侶是C肝痊癒者。
-
2020-08-22 新聞.科普好健康
與病毒的戰爭!從預防到治療,台灣如何安度後疫情時代
統計至8月20日,全球新冠肺炎感染確診人數已達2260萬人,死亡人數為79.2萬人,台灣因超前部署,全民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已兩個多月沒有本土案例,然而,在全球疫情尚未降溫之前,身處於最安全的台灣,從預防到治療,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在下一波疫情來臨時安然度過?配合防疫新生活運動台灣雖然目前疫情已經穩定,民眾稍微疏忽乃屬人之常情,但不要忘記台灣疫情能夠穩定,與大眾願意配合政府戴口罩政策與勤洗手強化個人衛生有很大的關係,因此現階段仍強烈建議民眾配合政府防疫新生活運動:室內應保持1.5公尺與室外保持1公尺社交距離,若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應配戴口罩;勤洗手強化個人衛生,降低感染的風險。跟病毒的戰爭從未停歇國家衛生研究院夏克山博士曾提到,人類與病毒的戰爭從未贏過,從之前的SARS到現在的新冠肺炎,我們跟病毒之間的戰爭從未停歇,想要回到以前無防護無距離的生活型態,恐怕需等到疫苗或特效藥問世。新冠狀病毒外表看起來為圓形,在高倍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突起因而得名,而新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意味著容易變身產生基因突變,但目前仍未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基因突變會影響抗體的中和能力,唯一需要克服的問題可能是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強反應(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意味著因施打疫苗後人體存在著抗體,但二次感染或新變異病毒可能在抗體的協助下,會增強其複製和感染能力,因而加重病情,但是否真正具有ADE效應,需在試驗者較多的三期臨床才有確切的答案。台灣多家廠商投入疫苗研發根據WHO公布的數據,全球目前有一百多支疫苗同時研發,台灣也已有多家廠商投入新冠疫苗研發,其中國家衛生研究院的DNA疫苗在動物實驗上證明具有保護效果;國光生技新冠疫苗則領先群雄,已獲准進入臨床一期試驗,預計在台大醫院啟動收案70人次;高端疫苗、安特羅和聯亞生技均已向衛福部提出臨床試驗申請,若試驗順利,有望於明年上市量產,滿足國內的需求。由美國吉利德研發的瑞德西韋原是用來對抗伊波拉病毒,但此次抗疫卻寫下了灰姑娘傳奇,成為美國FDA第一個核准上市使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繼美國之後,台灣和日本也相繼核准上市。尋找治療備選藥物刻不容緩瑞德西韋的化學結構與三磷酸腺苷類似,當病毒要進行複製時,若RNA複製酶誤認瑞德西韋是可利用的三磷酸腺苷,一旦與瑞德西韋結合後,病毒的複製反應就會終止,進而達到抗病毒的效果,但瑞德西韋所造成的副作用,仍是未來用藥所必須注意的安全問題,因此如何尋找更多的備選藥物,已成為世界各國刻不容緩的任務。疫苗和治療藥物研發仍是後防疫時代重要的利器,政府也將結合國內產官學研醫的研發能量,期望在下波疫情來襲時,提供人民足夠的保護力。
-
2020-08-2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健保癌症用藥給付的合理起跑點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藥研發帶來的希望與經濟負擔」,這是目前的醫療科技尤其是癌症治療所面臨的重大挑戰。醫師的本能就是希望竭盡所能救人救命,但另一方面也需要考量病人與家庭的經濟負擔,蔡哲雄教授以「如何計算生命的代價」提出他的看法與問題,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兩位專家回應:長期參與健保新藥審議作業的健保署藥品專家諮詢會議陳昭姿召集人說明國內健保制度在這方面的做法,以及在美國行醫多年的癌症專家胡涵婷醫師發表她由國外的經驗提出對國內的建言。希望這些資料可以幫忙國內醫病雙方更了解健保制度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保護國人的健康,同時也可以給政府應該朝向哪方向更上一層樓的建議。「醫病平台」期盼本週的文章能激發更多的討論,而最後可以為政府找出更好的建議。前言做為一個居住海外的台灣人,對於台灣的社會、政治問題,例如選舉、黨派、台灣與大陸的關係等,我的原則是「不予置評」,一來是我遠不是政治專家,更重要的是因為一個致命性的決定,受苦受罪的是身在海島的台灣同胞,而不是安全無慮卻隔洋搖旗吶喊的海外華僑。但是説到健保體系,特別是癌症用藥的健保給付決策,因為我的經驗與背景,令我不吐不快。我於1983年畢業於陽明醫學院公費醫學系。在完成訓練及下鄉服務後、及全家於1995年移民美國之間,我多數時候就職於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1995年底離開台灣時,健保實施了大約半年的時間;一直到2014年春天回台灣行醫前,對於健保的優缺點只有遙遠又模糊的印象。2014年至2016年在台灣工作的經驗,讓我對健保的缺點,及癌症病人所面對的難題,有了第一線的了解。有關如何改善癌症治療品質,值得討論的議題太多了。這裡只討論癌症用藥給付問題,希望幫助一般民眾對這個可能很切身的問題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健保決策高層能聽見我的想法與建議。故事2015年初,在春節長假期間,我的一個彷彿活在鬼門關前的病人,在醫院及病人家屬合作努力之下,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總算開始接受從海外引進免疫藥 Nivolumab(Opdiva)的治療。2014年的深秋,這位病人確診轉移性黑色素瘤;基於他的疾病嚴重性,以及我對黑色素瘤的最新臨床資訊分析,我們的治療計畫是合併兩個作用機制略有差異的免疫藥。當時即使在美國,Nivolumab也尚未上市;鑑於他的病等不得,我們決定先使用已經在台灣銷售的免疫藥 Ipilimumab,日後再加上 Nivolumab。在自費接受Ipilimumab(Yervoy)三劑之後,他的腫瘤繼續惡化,一個肝臟的腫瘤爆裂,造成嚴重的內出血。當他的兒子推著輪椅緊急送他來到醫院時,蒼白虛弱的他真的是一腳已經在鬼門關內了。這樣的狀況既無法開刀,也完全沒有其他可行的治療選項。很幸運的是,他的因內出血嚴重鼓漲的肚子,行成一個「天然」的止血必需的壓力;他的生命跡象在幾天之後慢慢穩定下來,但是他的癌症是毫不留情地繼續惡化;他日夜嚴重地盜汗,完全沒有食慾,連從床上坐起來的力氣都沒有。當我們終於引進 Nivolumab時,深知這是最後一線希望,但是也無法預測他的病是否真的能出現轉機。一個月後,他總算平安出院,並且在四劑 Nivolumab治療之後證實癌症完全緩解。這兩個免疫藥在2016年我返美行醫前,健保並不給付,但是藥價比剛上市時降了不少。這位病人因為在剛上市時買藥,因此,費用不貲。我的記憶是Ipilimumab和 Nivolumab各四劑,他總共花了200+320萬台幣。他的身體狀況良好,完全恢復正常作息,不需要任何用藥,只是保持追蹤。他的疾病停留在完全緩解狀態大約四年左右。依照陳昭姿召集人文章所提的QALY (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他花了130萬/年!Phew!還好,沒超出昭姿召集人文中所提的合理QALY 75 萬-180萬的價碼。去年春天,這位病人的黑色瘤復發了,但所幸只有肺臟裡少數幾個小腫瘤。在手術摘除腫瘤後,他的腫瘤科醫師給他兩個治療選項。選項一是先使用傳統化療,失敗後,就能申請健保給付免疫藥。第二個選項是不經過化療,自費使用免疫藥。這位病人越洋詢問我的意見。撇開健保的沉重財務負擔不言,這個黑色素瘤病人需要在化療失敗後才能使用免疫藥的規定,對癌症醫師而言是完全沒有道理的。第一,免疫藥不需要化療藥先「舖路」才能見效;相反的,黑色素瘤的臨床實驗顯示,化療用於免疫藥前比用在免疫藥失敗後的療效減了一半!第二,轉移性黑色素瘤常常病情進展快速,等到化療折騰之後,還有幾個病人能挨到使用健保免疫藥的機會呢?另外,健保給付的免疫藥使用條件第一項是——病人身體狀況良好,ECOG≦1(註一),也是不合理的。筆者在過去五年左右使用免疫藥的經驗,見證了多名病情沉痾、身體狀況不良(ECOG 肯定遠大於1)的病人,因為免疫藥的治療得到有生活品質、有意義的的「延命」(survival)。我的這位台灣病人如果同樣的嚴重內出血病況發生在健保通過給付免疫藥的今天,如果他的家庭沒有足夠的財力,他免不了是難逃癌症的浩劫,因為根據健保給付辦法與條件,他並不符資格使用能救他性命的免疫藥!台灣健保有如有太多待哺之口的小康家庭——不期待龍蝦大餐,只期待公平合理的資源分配由於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快速通過免疫藥在許多癌症的使用,今天,美國的癌症治療醫療院所施打免疫藥,可説是家常便飯。但是,即便是美國以及許多富裕的國家,也都為了快速高漲的癌症用藥財務負擔而在努力尋求可行的解方。而台灣的病人,有如生在有太多待哺之口的小康家庭——不期待龍蝦大餐,只期待公平合理的資源分配。以上的真實病例並不是在向健保抗議或陳情免疫藥的給付辦法及條件,而是藉此闡述許多健保癌症用藥給付標準的不盡合理之處。2014年,我初回台灣工作時,常常因為健保癌症用藥的給付辦法與條件,感到無盡的挫折,因為在我看來,健保給付有許多不公平之處。我向一位健保署高級官員詢問,健保給付是如何審核定案的呢?為什麼A藥健保給付癌症甲,而患癌症乙、癌症丙的病人卻要自掏腰包使用 A 藥?比方説carboplatin和taxol同樣是多數國家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的一線用藥,台灣的健保卻只給付卵巢癌,而不給付其他兩個婦科癌症使用這兩個藥物。一般而言,如果你得到的癌症是肺癌或乳癌,你有相當接近富裕國家的健保給付治療選項,但是如果你的癌症是這兩項之外,健保的選項是多有不足的。這樣的差異有如看著一群人吃含開胃菜、飯後甜點的套餐,另一群人卻只有填不飽肚皮的小餐包。對於一個治療各種不同癌症的醫師而言,我不要求健保給所有病人都有套餐的完全選項,但是至少要有透明、合理與公平的決策過程。這位健保署官員對我言之鑿鑿地保證,健保的決策過程絕對是沒有利益輸送或個人偏見的,但我一直覺得這個説辭是荒誕無稽的。我期望的藥物審核委員會醫師代表是學有專精,並且在開會前給予充分的時間仔細研讀所有相關資料,負責為病人發聲,而讓健保是否有能力負擔新藥的財務支出、及議價程序給其他的專業人員做考量。對健保署的建議Dr. Ezekiel Emanuel是美國歐巴馬政府時代推動醫療改革的重要幕僚。他除了是醫療制度的專家之外,也是我的同行——腫瘤科醫師。他最近寫了一本書「哪個國家有全世界上最好的醫療照顧?」(Which Country Has the World’s Best Health Care? ) 得知台灣是他選擇除了美國之外的十個國家之一,我趕緊買來看;最先看的章節除了前言之外,就是立刻跳到台灣篇,看外國人眼中對台灣健保的評價。許多這本書討論的不同國家醫療體系優缺點,有許多值得借鏡之處,容他日再談。在此,只提出書中簡短討論的台灣政府過度積極的藥品議價過程,雖然為財庫把關,卻也因此可能延遲新藥的引入,耽誤癌症病人用藥的契機;此外有關台灣癌症醫療成果,資料似乎是缺如的,但是台灣衛福部在2014年自評乳癌治療成效給了「A」,子宮頸癌則是「D」;Dr. Emanuel提出台灣癌症治療的困境也許是出於無法及時引進新藥,或是醫師看的病人太多影響照顧品質所致。感謝昭姿召集人對健保新藥審核決議過程,以及財務的艱巨難題,很誠實、客觀的敘述。 對於整體癌症用藥的健保決策,我有以下誠懇的請求與建議:1.不只是新藥或標靶藥需要花時間、人力研究審議,一般化療藥、健保給付的舊法規也要定期檢討是否公平?是否過時了?是否需要修訂?如前所述,參與審核的人員應該是給予充分時間研讀足夠資料的專家,而不是在他們繁忙的醫院業務之外,抽空參加的會議;當做成決議時,我希望有讓人心服口服的參考文獻(references)佐證這些決定。2.昭姿召集人指出新癌藥從藥商遞交申請書到給付生效日,平均730日,如果加上前段食品藥物管理署的新藥審查流程,等候的時間至少約三年以上。我希望健保署不要自拍肩膀,自我感覺良好,而要檢視這個痛苦冗長的過程瓶頸在哪裡,想辦法改善,因為癌症病人沒有幾個月的「美國時間」可以等,更別提是兩、三年。3.一個讓病人能盡快使用新癌藥的途徑,是循恩慈用藥(compassionate use program)的管道。筆者比較美國FDA與台灣衛服部處理恩慈用藥的迫切性及效率,有天壤之別。美國的FDA在三天之內完成審核作業,不到一週的時間藥廠已經把免費的藥寄到病人手上。相反的,台灣的恩慈用藥是在為病人取得自費進口新癌藥的許可,其作業流程卻是超過一個月以上;申請書像是掉入一個黑洞,不知道何時才能見天日,雖然這些案子終究都是通過的,實在是沒有讓病人等那麼久的道理。4.改革藥廠提供病人昂貴自費藥的折扣方案。我在台灣工作期間觀察藥廠名義上像是在幫助病人,其實際動機則是可疑的。我猜想藥廠看準了台灣的社風民情是,不管家裡再怎麼窮,子女親友多數會想盡辦法擠出一些錢來買昂貴的自費藥。不管病人的家境如何,貧富無分,藥廠給的折扣是一樣的;平均説來,一年的用藥負擔在200萬台幣。為什麼是大約200萬?我猜藥廠也知道超過這個額度,很多人只好放棄治療,因為負擔不起,那麼,藥廠就一毛錢也賺不到了。反觀同樣的藥廠在先進國家往往有「輔助病人方案(patient assistance program)」,在審核病人財務狀況後,如果符合輔助標準,藥品是由藥廠完全免費提供的。建議健保署要求這些非常富有的藥廠提供類似歐美國家的「輔助病人方案」免費藥品,為台灣的中低收入戶爭取一點醫療平權。5.在 Dr. Emanuel 書裡討論的包括美國的11個國家醫療保險制度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保險給付涵蓋諸如感冒或消炎止痛藥,所謂over-the-counter (便藥)藥品。一份2016年台灣藥品銷售排行前十名的名單,指出連續兩年的榜首是乳癌標靶藥「賀癌平」,24億2645萬元。根據昭姿召集人的文章,上呼吸道感染(包含感冒)的診斷與治療,居然高達250億元!這真是錢沒有花在刀口上!期望健保署能對此一台灣現象做出有魄力的改革。對台灣病人的建議藥價(price)與藥的價質(value)是不一定成正比的。貴的藥有時候是完全沒有貴的道理。當面臨醫師建議自費購買昂貴新藥時,務必跟醫師討論以下的問題:1.這個藥的療效如何?包括腫瘤有效反應率(response rate)、持續反應期間(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及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2.有無其他可行的治療選項?雖然我用了一個免疫藥的例子來説明我對健保給付辦法的批評與建議,我希望讀者不要誤解以為我在鼓勵免疫藥的使用。每個癌症、每個病人都有其獨特的故事背景;唯有跟你的醫師合作討論,才能做出對你最有價質的治療選項。註一:ECOG 是一個簡單的病人行動能力(performance status)評量辦法。ECOG 0表示完全正常無所限制的行動能力。ECOG 1是除了無法做粗重工作之外,生活行動能力正常的狀況。ECOG 最高分5表示病人已經死亡。2-4則是不同程度的依賴他人照料及臥床時間。
-
2020-08-21 該看哪科.婦產科
避免子癲前症讓孕婦送命 長庚找出亞洲孕婦篩檢模組
衛福部國健署統計,2019年孕產婦死亡個案達28人,為歷年最高。造成孕產婦死亡,子癲前症是最常見的原因。長庚醫院發現,台灣孕婦體重與胎盤重量遠低於歐美,現行風險指標皆以歐美數值為標準,導致篩檢精準度降低,長庚與亞洲6國合作蒐集資料,成立亞洲孕婦特有資料庫,將能大幅提升子癲前症的篩檢機率。子癲前症俗稱「妊娠高血壓」,是令孕產婦聞風喪膽的疾病。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表示,子癲前症指懷孕20周後,孕婦出現高血壓,同時合併蛋白尿或肺積水、上腹痛、肝腎功能異常、血小板低下,嚴重頭痛或視力模糊等症狀,通常與胎盤功能不良有關。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蕭勝文表示,子癲前症對於孕婦的影響,是產後比一般人罹患心血管、中風、慢性高血壓、腎臟等疾病機率高;子癲前症也容易早產、胎盤早期剝離,容易造成胎兒發展遲緩,甚至導致死胎。避免子癲前症,可找出高風險族群進行篩檢,包含高齡、試管嬰兒、懷雙胞胎等。不過,蕭勝文指出,台灣使用的篩檢模組以歐美資料庫為主,偵測率為七成。進一步檢視篩檢模組發現,歐美的孕產婦光是BMI值就與台灣孕產婦相差甚遠,台灣孕產婦BMI值約23、歐美約27,蕭勝文表示,BMI值就足以影響血壓高低判定。長庚研究團隊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結合中國、印度、日本、新加坡、泰國等11個醫學中心隊進行研究,總共收案懷孕11到13周產婦4023名,皆為懷單胞胎。結果發現,亞洲孕產婦的胎盤生長因子與歐美相差11%,此研究成果也發表在今年8月婦產科權威期刊「婦產科超音波(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中。蕭勝文表示,孕婦若在11周到13周施行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時,也可同時接受子癲前症的篩檢,一旦發現屬於子癲前症高危險群,應於16周前每日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可大幅減少8成以上發生早產子癲前症的發生率。
-
2020-08-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難忘護理師臉上口罩壓痕 陳時中:是歷史的印記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出席護理人員活動時,回憶起防疫期間大小事,一名武漢包機護理師臉上留下的口罩壓痕,尤其令他難忘,那不僅代表走上第一線的決心,更是歷史的印記。台灣護理學會今天舉辦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新冠肺炎)防疫感恩大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致詞時表示,面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若是沒有護理人員,很多事都做不了,也不可能成功。陳時中回憶起今年2月初,台灣防疫氣氛仍相當緊張,首次透過包機載回滯留武漢的台灣民眾那天,他到台中檢疫所坐鎮,陪在身邊的都是護理人員,這些護理人員不僅負責打點各種大小事,也安撫周邊行政人員和警衛隊,這些行政人員沒有和病患接觸經驗,怕得要命,但在護理人員細心告知注意事項後,團隊順利合作,也逐一建立起檢疫所。後來,護理人員甚至隨專機到武漢,接回滯留武漢的台灣民眾,面對很多未知,大家都很緊張。陳時中說,他看到一名護理人員因為長期戴著N95口罩,在臉上印下深深的痕跡,心中感慨萬千,這印痕不僅代表護理人員工作的辛苦,以及走上第一線的決心,「這是歷史的印記,我們都會記得」。此外,今年2月8日寶瓶星號返抵基隆港,陳時中率領醫師、檢驗師和大批護理人員上船進行採檢,他坦言:「上船的剎那,我也是緊張的。」畢竟上船前,所有人對於這艘船的認知僅限於一紙平面圖,但上船後卻要立即建立起檢疫站、發燒篩檢站、採檢站,正因有護理人員的幫忙和引導,旅客們得以順利完成檢驗。還記得晚上9時,檢驗結果出爐確認全船陰性,他透過船上廣播系統說出:「我們可以回家了。」那時心情是激動的,這短短幾個字的背後,滿滿的全是醫護人員、檢驗人員的努力,正因有這些努力,他才能代表大家講出這句話。陳時中說,感謝護理人員在疫情期間支持全台民眾,他也會在背後支持護理人員,「有你們真好」。
-
2020-08-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防疫有成 賴清德:17萬護理人員比防疫五月天重要
副總統賴清德與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下午出席「護理人員COVID-19防疫感恩大會」,頒發慰勉金與感謝狀表揚醫護人員。賴清德致詞時表示,我們從出生到成長,年青到壯年再到老年,甚至安寧時期,護理人員都提供了最好的服務,最溫暖的協助,陪伴病人走過每一個階段。護理人員就像家人一般的溫暖,當台灣發生意外,不管是921地震、台南大地震或花蓮大地震、高雄氣爆、新北八仙塵爆,甚至2003年的SARS以及今年的武漢肺炎,護理人員又搖身一變成為女戰士,站在第一線守護國人的健康,令人感動令人敬佩;這次台灣防疫有成,防疫五月天固然功不可沒,但是若沒有17萬的醫護人員站在最前線,不會有今天的成果。陳時中致詞時首先表示:「我護理,我驕傲」,但是他特別告訴大家,「我衛福部我驕傲」。陳時中勉勵醫護人員,他會站在醫護人員背後好好支持大家,因為「有你們真好」!
-
2020-08-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國光新冠疫苗補件通過 一期試驗首批將收案70位受試者
新冠疫苗國內研發有新進展。衛生福利部8月17日時,有條件核准國光生技公司新冠肺炎疫苗第一期臨床試驗計畫,但仍有部分資料需補齊;食藥署今表示,該公司於昨日補齊前述函文要求之技術性資料,經衛生福利部審查通過,可實際施打於受試者。食藥署表示,日前於8月16日召開之國光公司「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審查專家會議」中,與會專家建議有條件核准該第一期臨床試驗計畫,即要求該公司須補齊部分技術性資料,國光公司昨日補齊資料後,醫藥品查驗中心立即啟動資料之審閱評估,於當天報告完成後通知食藥署,經衛福部審查通過,可實際施打於受試者。國光生技今也宣布,將立即在台大醫院啟動一期人體臨床試驗。這不但是台灣自主研發的新冠疫苗首度獲准人體使用,也讓國產新冠疫苗挺進全球新冠疫苗競賽領先群 。國光生技六月率先提出新冠疫苗一期人體臨床試驗申請案,期間經CDE及食藥署每周二次與國光團隊密集開會討論及補件,在台大及國衛院協助下,陸續完成臨床前病毒中和試驗、動物攻毒試驗和毒理試驗,資料齊備終獲衛福部核准進入人體試驗。其臨床試驗計畫主持人為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教授,一期收案約70人,將在台大醫院啟動受試者收案及疫苗接種計畫。國光生技說明,今年一月新冠疫情爆發時,國光以自有資源投入新冠疫苗的研發及製程發展,選定次單位重組蛋白疫苗,並且在台大張淑媛教授的病毒實驗室進行疫苗抗體中和試驗證實疫苗有效,可引發高力價中和抗體、有效抑制病毒,而倉鼠攻毒試驗也獲得相同結果;在安全性方面,動物試驗也未見不良反應。國光生技強調,根據WHO統計,目前全球約有180個新冠疫苗研發團隊,但多數在臨床前階段,進入人體試驗階段的僅約二成。台灣此次防疫超前部署,國光生技配合政府防疫 佈局,在疫苗研發及製程上全力衝刺,進度與全球頂尖研發團隊亦步亦趨,國光希望能遵循法規,早日提供安全、高品質疫苗,信守全民防疫、台灣優先的承諾。
-
2020-08-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國內新冠疫苗第一期受試者開打 若有效將加速上市
我疫苗國家隊從一百七十七支新冠疫苗研發團隊脫穎而出,今再度傳出新進展。國內的國光生技第一期臨床試驗計畫已通過衛福部食藥署審查,可實際施打於受試者,其他如高端、安特羅、聯亞生技等也都在加速申請中。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表示,第一期臨床試驗將觀察疫苗安全性,由台大醫院負責計畫執行;另第二期臨床試驗若確認有效,也不排除加速核准上市。國光生技的COVID-19候選疫苗「AdimrSC-2f vaccine (COVID-19 S蛋白片段)」於六月提出臨床試驗申請。吳明美表示,日前因國光生技仍有部分資料補齊,因此為「有條件核准」國光生技新冠肺炎疫苗第一期臨床試驗計畫,但昨日該公司已補齊技術性資料,經審查通過,可實際施打於受試者。吳明美說,第一期臨床試驗主要將評估疫苗安全性,看施打於健康受試者身上是否產生不良反應,以及是否或激活免疫力;第二期才會驗證疫苗的有效性。然而日前有學者提出,我國疫苗進入臨床時間較晚,到明年年初才完成第一、二期,屆時不少國家已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不但緩不濟急,也能難找到受試者。吳明美對此則表示,廠商計劃書預計第二期將收3000位受試者,但食藥署之前便已放寬第二期臨床試驗人數,僅需1300人,且於12月底完成首名收案,便可獲得三億元補助,希望加速廠商研發、生產速度。另針對第二期可能需要較多受試者,食藥署日前也已與醫事司、部立醫院開會協商,針對臨床試驗進行準備和教育訓練,一旦需要收案,便可開始啟動。且屆時若真有急迫性,也不排除第二期臨床試驗看到初步成效後,便核准上市,至於確切時程,目前暫無時程表,端看第一期試驗結果。至於國光生技公司是否已完成合格受試者收案,吳明美則表示,台大醫院為合作醫院,由其掌握受試進度,食藥署不會派人至現場,也不會過問。
-
2020-08-20 新聞.用藥停看聽
安眠藥分著吃?有睡眠障礙才要用藥
全台有十分之一的人口飽受慢性失眠症之苦,許多失眠者習慣吞顆安眠藥,希望一夜好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黃名琪表示,偶爾睡不好並非是失眠,除非每周失眠三晚以上、持續超過三個月的「失眠障礙症」,才要用藥。黃名琪指出,臨床常遇到患者以「藥」交友,會因自己的親朋好友也有失眠情形,頻頻詢問「可以把藥分他吃嗎?」衛福部食藥署管制藥品組科長鄧書芳表示,安眠鎮靜藥屬於第三、四級管制藥品,須有處方箋才可領藥,有些藥品必須憑身分證簽名才能領取,不可轉贈轉售,以免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黃名琪強調,若長期濫用安眠鎮靜藥物,可能使注意力、記憶力、判斷力、警醒能力下降,且長期使用未經調整,可能對藥物的反應變差,尤其會影響手術麻醉藥物使用。因此除非在醫學上認定為「睡眠障礙症」,才有可能用藥。失眠主要分三種類型,包括上床後超過30分鐘無法入睡的「入睡困難型」、入睡後易醒來,醒來後難再的「續睡困難型」,以及清晨容易醒來,醒來後無法再入睡的「早醒型」。黃名琪指出,早醒型通常和心理疾病有關,因此,改善失眠應先處理核心問題,如焦慮、憂慮,並調整作息,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建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才能夜夜好眠。在睡眠衛生習慣方面,要養成固定的生活作息及就寢、起床時間,即便前一晚沒睡好,也要隔天避免過度補眠;也盡量避免午睡,或午睡不超過半小時。飲食方面,除了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外,也千萬別藉由飲酒幫助入睡。黃名琪說,許多人認為酒精可幫助入睡,事實上,當酒精被代謝完會產生戒斷現象,反更容易破壞睡眠結構,造成多夢、早醒、記憶片段,讓失眠情形陷入惡性循環。
-
2020-08-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制!檢疫1小時也算1天 防疫補償金將加發約1億元
衛福部日前接到陳情,指出居家檢疫期間,明明就超過14天,為什麼防疫補償金僅拿到1萬4000元。衛福部依照行政程序法規定,決議檢疫時間即使未滿24小時,也應算是一天,將補發一天的防疫補償金,經推估,約有8萬多件防疫補償金申請案符合資格,預計將加發1億多的防疫補償金。衛福部社工司副司長蘇昭如表示,為了鼓勵民眾配合政府政策,落實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只要遵守居家檢疫隔離的規定,沒有到處趴趴走,將可申請防疫補償金,每天補償1000元。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居家檢疫、隔離以14天為單位,因此防疫補償金最高可領1萬4000元,不過,近期衛福部接獲陳情,指出明明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時間超過14天,為什麼只能拿14天的錢。假設,A男為8月1日的下午2點抵台,同時在機場收到檢疫通知書,時間通常為8月1日下午2點起至8月15日為止,蘇昭如表示,過去在計算防疫補償金時,未將入境當天算入,主因是未滿24小時,但有民眾陳情,明明被檢疫的時間,為14天又10小時,多出來的10小時也應該給予補償。8月3日指揮中心例行會議中就決議,對於未滿24小時的零星時間,應以一天計算,對應行政程序法,也有此項要求。蘇昭如表示,最後指揮中心決議,有類似情形的居家檢疫者,都加發防疫補償金,等於最高可拿到1萬5000元的防疫補償。蘇昭如表示,我國自3月23日受理防疫補償金的申請統計至8月16日,已審核通過11萬6754件,已核定16億4000多萬元,推估這11萬多件審核通過的案件中,約八成六檢疫案件是14天又加上零星的幾個小時,將補發1000元。其餘通過的案件,會逐一審視多出來接受檢疫第一天(屬零星時數),是否為雇主的法定給薪日,若不是則符合加發規定,總計目前粗估將加發1億多元,此次民眾無須再提出證明申請,政府直接計算,一旦符合資格直接補發,預計10月底以前完成。蘇昭如表示,由於新制已在8月初決議,也與各地方政府完成溝通,8月16日就完成新系統的設定,因此補發範圍是以8月16日以前的為主,8月16日以後,直接可在系統內計算,是否有超過14天,一旦超過就直接加碼1000元,拿到最高1萬5000元,不用再用補發1000元的方式撥款。蘇昭如表示,先前「湖北返國回溯專案」、「歐洲、土耳其、埃及、杜拜(皆含轉機)返國回溯專案」、「自美國、東亞、加拿大返國有症狀回溯專案」,以及居家隔離者,被要求隔離的時間都是「特定日」,係指從幾月幾號的24點起開始,就不會有零星時數的問題,也就不在本次加碼補償的範疇中。
-
2020-08-19 科別.精神.身心
睡不著就來顆安眠藥? 醫:偶爾單純失眠不需要
有失眠困擾的人要好好睡上一覺,非常不容易。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最新調查發現,全台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受慢性失眠症所苦,但民眾一旦失眠便習慣尋求安眠藥,讓自己可以一夜好眠。但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黃名琪表示,並非偶爾睡不好就是失眠,除非每周失眠三晚以上、持續超過三個月的「失眠障礙症」,才有需要用藥。黃名琪分享診治的一名個案,因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因工作不穩定,只好上網玩遊戲打發時間,晚上不睡覺、隔天醒不來。久而久之開始入睡困難,出現失眠情形,一到門診未經診斷就要求醫師「給我一顆安眠藥」。一項針對大台北地區民眾的調查發現,民眾為了解決失眠問題,常從親朋好友間獲知鎮靜安眠藥相關訊息,佔40.9%,其次才是醫療人員,佔37.5%。黃名琪表示,臨床經驗也常遇到患者詢問,自己的家人也有失眠情形,「可以把藥分他吃嗎?」衛福部食藥署管制藥品組科長鄧書芳表示,安眠鎮靜藥屬於第三、四級管制藥品,須有處方箋才可至藥局領取,若屬第一至第三級的鎮靜安眠藥,還要憑身分證簽名才能領取,不可轉贈轉售,以免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黃名琪表示,若長期濫用安眠鎮靜藥物,可能使注意力、記憶力、判斷力、警醒能力的下降,且長期使用未經調整,情緒調整也無法靈活,對藥物的反應變差,尤其會影響手術藥物使用。因此除非在醫學上認定為「睡眠障礙症」才有可能用藥。失眠主要分成三種類型,包括上床後超過30分鐘無法入睡的「入睡困難型」、入睡後易醒來,醒來後難再的「續睡困難型」,以及清晨容易醒來,醒來後無法再入睡的「早醒型」。其中,早醒型通常和心理疾病有關。因此黃名琪表示,應先處理核心問題,如焦慮、憂慮,並調整作息,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建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才是夜夜好眠的根本之道。黃名琪建議,養成固定的生活作息及就寢、起床時間,避免過度補眠,總使前一晚沒睡好,隔天夜盡量不要晚起床;也盡量避免午睡,或午睡不超過半小時。另外,除了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外,也千萬不要藉由飲酒幫助入睡。黃名琪說,酒精似乎可以幫助入睡,但當酒精漸漸被代謝完,便會產生戒斷現象,反更容易破壞睡眠結構,造成多夢、早醒、片段,讓失眠情形陷入惡性循環。食藥署也提醒,當發現生活作息及環境已經改善,仍出現失眠狀況,應就醫尋求醫師的專業協助,並依照醫師處方,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
-
2020-08-1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回應蔡哲雄教授的「如何計算生命的代價」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藥研發帶來的希望與經濟負擔」,這是目前的醫療科技尤其是癌症治療所面臨的重大挑戰。醫師的本能就是希望竭盡所能救人救命,但另一方面也需要考量病人與家庭的經濟負擔,蔡哲雄教授以「如何計算生命的代價」提出他的看法與問題,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兩位專家回應:長期參與健保新藥審議作業的健保署藥品專家諮詢會議陳昭姿召集人說明國內健保制度在這方面的做法,以及在美國行醫多年的癌症專家胡涵婷醫師發表她由國外的經驗提出對國內的建言。希望這些資料可以幫忙國內醫病雙方更了解健保制度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保護國人的健康,同時也可以給政府應該朝向哪方向更上一層樓的建議。「醫病平台」期盼本週的文章能激發更多的討論,而最後可以為政府找出更好的建議。蔡哲雄教授的文章提到健保抗癌新藥的價格昂貴,提到成本效益的估算,也提到家庭負擔與社會福利的爭議。這些問題其實是大哉問,如果要進一步分析說明,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內容大概就相當於一本健保改革的白皮書了。因為長期參與健保新藥審議作業,對於如何評估一個新藥是否應該納入健保,如何核價或與廠商協議原則,以及基於資源有限應優先照顧哪群病人等等問題相對熟悉,也明白無法一成不變,必須不斷地適應與學習新的情境,包括醫療科技高度大幅進展、新藥目不暇給快速研發上市,同時面對醫療需求高漲而健保財務困窘的現實。以藥品而言,如果食品藥物管理署負責藥品的療效、安全性與產品的品質;健保署負責的就是安全性、相對療效(與已經給付的藥品比較)以及費用。健保署成立的專家諮詢會議,任務就是對各項申請案(廠商、學會、各分局、病人團體等),經過三個層次的討論後做出建議案,然後交給藥物共同擬訂會議做最後決定。對於近年來的抗癌新藥,這些討論過程通常是複雜繁瑣,屢逢瓶頸,極少是一次會議可以談妥的。這三個層次議題包括(1)安全性與相對療效;(2)藥物經濟學,例如成本效益,單次療程及總療程費用,以及ICER/QALY(incremental cost effectiveness ratio/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等,後者可直接翻譯成「每提高一個經品質校正的存活年,所需要增加的費用」;(3)財務衝擊,也就是新藥收載後,將有多少病人受惠,未來幾年每年共需花多少費用。關於前述ICER/QALY的估算,概念很像蔡教授提到的「如何計算生命的代價」。說得更淺白,為了讓一個人多活一年,健保應該花多少錢,值得花多少錢,花得起多少錢?英國的醫療科技評估機構(NICE),所提出的建議是2-3個GDP;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是1-3個GDP;台灣相關研究調查所得到的數字大約是75萬-180萬之間 (約為1到2.5個GDP)。從2013年二代健保開始,排除長期存在之舊有藥品,因價格因素供貨困難或全球缺貨問題被列入特殊品項外,到2020年5月為止,共計304個新藥、60個新癌藥向健保署提出申請給付,迄今新藥有210個,其中新癌藥43個,已經公告生效,平均通過率約70%。這些新藥從遞交申請書到給付生效日,平均時間462天,中位數319天,新癌藥平均730天,中位數561天。如果加上前段食品藥物管理署的新藥審查流程,亦即藥品許可證審查與發放階段,對於期待新藥治療,尤其新的抗癌藥治療的病人,等候時間至少約三年以上。根據估算,目前約有近三十個癌症新藥正在排隊等候納入健保。這個等候時間的重點,不是程序或效率問題,而是財務衝擊考量確實困擾了審議過程中的兩個會議的專家與代表,也讓健保署與廠商的價量協議面或給付協議臨重大挑戰。這三個關卡,專家會議、共擬會議,與健保署從臨床專業、資源配置、財務管控三個面向分工合作,冀望能在健保永續生存的前提下,在藥物部分,對台灣民眾善盡醫療照顧之責任。癌症已經連續三十多年居台灣人民死亡首因,每年超過十萬人得到癌症,每年約近五萬人因癌症死亡。癌症用藥在全球藥品研發早已成為焦點,大約兩成新藥都是用來治療癌症。全世界對新藥研發過程的規格與標準要求越來越高,但新藥上市成功率偏低,專利期在上市後多僅剩數年,廠商為回應研發投資、風險與獲利等因素,藥品價格高居不下,許多臨床表現優異的新藥也因價格昂貴,讓多數病人望塵莫及。如果台灣健保依然停留在初期開發模式,照顧每一個人,且涵蓋各種大小病症(例如所謂的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每年就約花費250億元),如果藥品部分負擔上限仍為200元,我們幾乎可以預期,再也沒有多少空間可容納癌症新藥加入,如此,我們將會比其他先進國家落後一些年,必須繼續使用舊有藥品,即便新藥可能帶來更好的安全性與療效,例如讓疾病穩定不進展時間長達二十多個月,讓原本數個月一年內可能死亡的病人,延長存活兩年以上。「如何計算生命的代價」?如前所述,某些國家已有數字參考。只是計算過後,下一個問題就是能不能負擔的起?前些時候,衛福部長官談到調整保費,談到藥品部份負擔(例如日本與韓國的病人,自付20%-30%左右),引發很多爭議。事實上,不少癌症病友團體已寫信陳情健保署,主動要求願意部份負擔,但求抗癌新藥儘快納入健保。因為他們知道,與其遙遙無期的等待,直到生命的終點,不如與政府共同承擔一部份,讓自己或親人的生命,點燃一絲希望之光。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政風處查彰化衛生局 前國健署長:重傷基層如何打仗?
彰化縣衛生局採檢無症狀者,意外發現染疫少年,卻面臨疫情以來政風處首次介入調查,引起醫界及公衛界譁然,紛紛表態希望中央地方齊心防疫,國健署前署長邱淑媞今早更在臉書指出,民主國家,未必有民主風範。大官現形,看到的是威權傲慢。抗疫的路還很長,「重手傷害基層,如何打仗?」邱淑媞今早於臉書發出一篇以「官場現形記」為題的文章,提及彰化縣檢驗美國返台少年,發現無症狀感染案例。中央發布案例後被質疑入境無症狀不是不採檢嗎? 次日宣布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已下令政風進行調查。「政風調查?所有人都愣住了。」邱淑媞說,政風單位不是專辦貪汙索賄或喝花酒嗎?衛生防疫檢驗讓病毒現形,這是甚麼大罪,需要用貪官汙吏或言行不檢罪嫌來查,怎不突兀?邱淑媞進一步「反串」提問,沒錯,長官明明就說入境不驗,怎麼還有人白目去驗?更不要說前陣子的萬人篩檢了,撈出一堆漏網之魚,害主張不檢驗的大官顏面無光,如此 「犯上」、怎不罪大惡極呢?都講那麼多次了,中央地方一定要同調,都聽不懂?但邱淑媞再次話鋒一轉指出,中央與地方,在防疫上明明是夥伴與互補的關係。地方直接面對民眾、負責執行,更瞭解實務面的需要與困難,不同於中央常僅專注於書面資料,兩者角度不同、意見可能不同,非常正常。邱淑媞表示,中央要把防疫做好,就要多傾聽地方的心聲與建議,多溝通協調,畢竟,沒有地方衛生局做牛做馬、日以繼夜、滴水不漏的努力,哪來的防疫成果?不同調不奇怪,重要的是要同心,中央有沒有真心把地方當夥伴、真心感謝地方成全了中央的英雄光環, 尤其,這麼多縣市,一定有不同政黨,最忌諱以顏色定是非、定好惡,把不同政黨的縣市當作對手較量,甚至視如讎敵。邱淑媞說,菲律賓回台要驗,美國疫情更嚴重,真的不能驗、不必驗?到底在怕甚麼,需要撂個政風下去,還用記者會大陣仗宣布,兇態盡露,嚇得縣長、局長立即噤聲,靜候調查,也難怪外界一片譁然。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指揮中心大動作政風調查 施文儀:有莫須有的天條?
彰化縣衛生局採檢無症狀者,意外發現十多歲自美返台少年確診新冠肺炎,卻遭衛福部政風處介入調查。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今在臉書強調,條件定義是給大家遵守操作的,但絕不是「天條」,可允許有例外。依據指揮中心新冠肺炎社區監測通報採檢規定,就醫者要有相關症狀,才符合採檢資格。施文儀以造成北部某醫學中心院內感染的案34為例,若依照當時的通報定義都是無法採檢的,但是由於醫師高度懷疑,而醫院又都是PCR檢驗認可醫院,因此自行做了採撿而陽性,北部某醫學中心因而發現院內感染。「這就是通報採檢條件定義的精神!」施文儀說,醫師懷疑、公共衛生醫師(衛生局長)有所懷疑,做了「有所為」的防疫作為,應該不是「逆時中」的表現,而是在協助防疫「抓漏」。施文儀指出,指揮中心成立期間,地方宜先報告後執行,若事態緊迫,也應同時報備為宜。但指揮中心大動作由政風調查,令人看不透,究竟正防疫過程,有結過什麼標子?此調查絕非傳染病防治法所授權範圍,「但是,是否有什麼莫須有的天條,我孤陋寡聞。」施文儀呼籲,防疫期間,中央、地方本宜多溝通、合作,也宜多向「在野」的學者專家請益或溝通,防疫尚未成功,秋冬仍須努力。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政風查彰化衛局 施文儀:啼笑皆非
彰化縣衛生局採檢無症狀者,意外發現十多歲自美返台少年確診新冠肺炎,卻遭衛福部政風處介入調查,外界懷疑中央鐵腕手法是因疫情間彰化三度逆時中,從公布白牌司機確診者足跡、社區普篩,到採檢無症狀感染者,再再挑戰指揮中心,「逆時中」成為第一個被殺雞儆猴地方政府。八月十七日彰化縣政府多事採檢無症狀居家檢疫者,意外找到確診者,指揮中心終於反襲,下令政風處介入調查。中國附醫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認為,少年是指揮中心認為不用篩的人,「面子掛不住,震怒才讓政風處查。」王任賢向指揮中心喊話,別因被觸到痛點,就責難他人,居家檢疫結束採檢本來就是該做的,中央地方本是合作關係,都為台灣好,就不應用嚴厲態度去指責地方。疾管局前副局長施文儀更用「啼笑皆非」形容出動政風處一事。他研判,彰化縣萬人血清抗體可能證實有隱形感染者,衛生局才會做試驗,「也算是一種防疫。」
-
2020-08-19 該看哪科.兒科
健康保衛站/2歲還不會說話 恐是語言遲緩
黃姓男子平時照顧孫子「小佳」,發現他已3歲,卻只能說些簡單稱謂,口語表達很少,著急得到衛福部嘉義醫院復健科求助,院方確認小佳的語言理解及表達較同儕發展慢,安排每周半小時的治療,並安排讓黃男在家中隨機教學,小佳表達詞彙才大幅增加。嘉義醫院復健科醫師黃維清說,如果家中小孩跟同儕相比有明顯的語言落後或差異,就可能是語言發展遲緩。例如小孩到2歲還不會說話,或是聽得懂卻不回答、無法跟幼兒園其他小朋友溝通等,這時要就醫檢查。黃維清說,新生兒的哭聲就是最一開始的語言表現,3至4月大左右開始,頭會轉向聲源,5至6月大時會有眼神接觸,開始發出一些母音,若在一歲前,對環境聲音刺激沒有反應,未有模仿環境聲音或喃喃自語等現象,都需要注意。黃維清說,例如案例中的小佳,再經治療後,目前已能聽懂日常生活的指令,及生活中常見的疑問句,可用簡單的短句溝通,其實造成語言遲緩的原因像是大腦損傷、聽力障礙、智能障礙和認知發展遲緩等,都需要詳細評估。語言治療師陳信宏說,治療師會利用自然觀察、遊戲、玩具操作及標準化評估測驗等方式,針對孩子的聽力、口腔功能、吞嚥、語言理解、溝通方式、語言表達、口語清晰度和說話流暢度等面向綜合評估,再採取個別治療。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彰化衛生局遭政風處調查 名醫:指揮中心面子掛不住
彰化縣衛生局採檢無症狀者,意外發現十多歲自美返台少年確診新冠肺炎,卻遭衛福部政風處介入調查,外界懷疑中央鐵腕手法是因疫情間彰化縣三度逆時中,從公布白牌司機確診者足跡、社區普篩,到採檢無症狀感染者,再再挑戰指揮中心「逆鱗」、「逆時中」,成為第一個被殺雞儆猴地方政府。疫情爆發以來,指揮中心將確診者足跡視為最高機密,但彰化縣衛生局公開首例新冠肺炎死亡個案「白牌車司機」足跡,詳列醫院及餐廳名稱,引發獵巫行為,這也展開彰化縣衛生局與指揮中心恩怨情仇。社區普篩是指揮中心最忌諱議題,彰化縣政府卻在六月一日與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啟動萬人新冠肺炎血清抗體調查,當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只送一句「祝他們成功」;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說,台灣盛行率太低,試劑有偽陰陽問題,誤差可能很大,對防疫沒幫助。在指揮中心不以為意的「祝福」下,彰化縣萬人新冠肺炎血清抗體調查如期展開,八月八日父親節當天,原本保密的調查內容,突然被各媒體大作,更傳出初步抗體檢驗發現,百分之一至二呈陽性反應,且部分受檢者有「中和抗體」,顯示對新冠病毒已有保護力。對此,指揮中心再次冷回應,「有待後續結果再來解讀」。八月十七日彰化縣政府多事採檢無症狀居家檢疫者,意外找到確診者,指揮中心終於反襲,下令政風處介入調查。中國附醫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認為,少年是指揮中心認為不用篩的人,「面子掛不住,震怒才讓政風處查。」王任賢向指揮中心喊話,別因為被觸到痛點,就責難他人,居家檢疫結束採檢本來就是該做的,中央地方本是合作關係,既然都為了台灣好,不應用這麼嚴厲的態度去指責地方。疾管局前副局長施文儀更用「啼笑皆非」形容出動政風處一事。他研判,彰化縣萬人血清抗體可能證實有隱形感染者,衛生局才會做試驗,「也算是一種防疫。」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普篩只針對菲律賓入境者 邱淑媞:等於把潛在病例放回社區
菲律賓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台灣最近有不少新增個案皆是從菲國返台後確診,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表示,目前該國的新冠肺炎篩檢陽性率增高,因此對其航班旅客篩檢與集中檢疫,倘若有其他國家入境旅客陽性率特別高,也會採取同樣措施。然而,前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在臉書發文指出,明明也有其他國家帶病入境的案例,而且新病例數高於菲律賓,例如美國、巴西、南非、印度…等,為什麼自菲律賓入境要普篩,而來自其他國家的卻不必?她更擔憂,這當中不乏有懷疑自己染病急著返國或是害怕當地疫情更嚴重而回台避風頭的人,也許這些人當中有不少人已經感染,只是他們已經回到一般社區,有的人甚至為了保護家人,去入住一般旅館。邱淑媞認為,如果對菲律賓的作法是正確的,那麼對來自其他疫情嚴重的國家不檢測,等於就是把潛在病例放回社區。她知道檢測要花錢,加上入境的人數也頗多,「但這更顯示威脅規模之大,沒錢,就讓返台者自行檢測,就算陰性也要先居家檢疫,因為可能有假陰性。」她分析,「多重把關、阻絕境外」才能確保國內消費活動正常運作,否則一旦爆發社區感染,才是真正的大損失。另外,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接受媒體專訪針對台灣為何不普篩提出看法,他表示,第一線的醫師會幫忙篩檢,而且效果非常好,國外是因為看病非常貴,台灣則有健保,有症狀的人一定都會去看病。對此,邱淑媞也提出觀點,她說,新冠肺炎有大約3到4成是無症狀感染(若加上潛伏期,病人可能達一半),沒有症狀的人不僅不知道要看醫師,更有可能跑去做其他事,如果跑去醫院領藥、探病還須擔心造成院內感染,她表示,「民間苦口婆心,希望政府重視,防疫最忌諱的是傲慢。」
-
2020-08-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消保處抽驗市售15件酒精性乾洗手 全不含甲醇
行政院消保處今天表示,外國紛傳酒精性乾洗手含甲醇,如香港驗24件有6件,美國已發現135件;但抽驗國內市售15件皆無,相對國外安全,但有7件違法宣稱療效,地方政府將查處。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今天召開「市售防疫商品之品質檢驗及標示、廣告查核結果」記者會,做出以上公布。消保處處長劉清芳說,本次抽驗是因應海外紛傳酒精性乾洗手含甲醇之故。消保處簡任消保官王德明說明,甲醇是工業用酒精,也稱木精,若被皮膚吸收或誤食,中毒症狀包含頭痛、嗜睡、噁心、嘔吐腹瀉,嚴重會昏迷、癲癇、永久性失明、神經系統傷害;香港抽驗24件有6件,美國已發現135件(多數來自墨西哥)含甲醇。消保處秘書柯孟君指出,5月到6月間,就實體店面、網路商店隨機購樣15件酒精性乾洗手,其中2件為藥品,有關品質、標示及廣告都合格,另13件為一般商品,當中有7件不符合藥事法第69條規定,宣稱療效,例如宣稱預防手部細菌感染、能對抗99%的細菌病毒等。以上違反藥事法部分,她說,移請地方政府衛生局依法查處,可處新台幣60萬元以上、2500萬元以下罰鍰。衛福部食藥署藥品組技正許芷瑀說明,因為曾經許可藥品的藥證裡面有宣稱殺菌跟消毒,所以如果有一般商品宣稱使用在人體具有殺菌、消毒,會涉及有醫療效能的宣稱;若是抑菌、抗菌,則不認為有醫療效能的宣稱。違規案件會移請地方政府查處,將產品先下架。另外有8件不符合商品標示法規定,例如沒標示製造商、委製商資訊不完整,或未標示製造日期等。經濟部將移請地方政府依商品標示法限期改正,不改正可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並可按次連續罰。消保處統計,以上13件,有2類不合格樣態,共計11件不合格,換算不合格率逾8成。另外,柯孟君說,消保處還上網路抽驗11件防疫商品,不只酒精性乾洗手,還有紫外線殺菌消毒燈、抗菌隨行卡等,其中有4件也違反藥事法,宣稱醫療效能,其中1件日本產品為除臭抗菌噴霧,還違反環境用藥管理法。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副局長陳淑玲說明,上述產品是訴求環境消毒的藥品,須取得環境用藥許可證,但沒取得,依據環境用藥管理法下架,市售品回收、庫存品數量都要報給當地主管機關,已罰6萬元,還要追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