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2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血壓
共找到
4678
筆 文章
-
-
2020-02-11 新聞.健康知識+
起床後腰痠背痛不只是姿勢問題…「睡眠缺氧」恐引發這二種病
有位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都會陪奶奶來看病,奶奶長年咳嗽,他自己也常咳嗽,所以認為咳嗽可能是遺傳。這年輕人每次陪奶奶來都在旁邊打瞌睡,而且他很胖。我跟奶奶說孫子可能需要做檢查,看看是否有睡眠障礙。奶奶說他以前沒那麼胖,因為一直咳嗽去看醫生,醫生說他氣喘於是開始服用類固醇,但是咳嗽還是沒改善,而且越來越胖,晚上打呼很大聲,白天坐著就睡著。安排了睡眠檢查後,發現他是重度睡眠呼吸中止,因為很胖所以呼吸道空間不夠,整夜睡覺有重度缺氧的情形,導致白天精神不濟,血壓也有變高。大部分醫師可能不以為意,認為胖容易有三高,忽略了這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所導致。後來也發現他一直咳嗽並不是因為氣喘,而是因為睡眠呼吸中止吸氣的時候胸廓有負壓,負壓有好有壞,負壓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但負壓若太強會讓胃酸容易逆流,導致慢性咽喉炎而引起咳嗽。接受了手術治療後,胃酸逆流的情形改善了,咳嗽的頻率也降低了,經江醫師安排的運動和飲食計畫,從137公斤變成78公斤,白天也不再打瞌睡,目前是竹科的工程師。從打呼到睡眠呼吸中止有些人睡覺時會打呼,打呼是因為呼吸道的空間不夠,呼吸時產生擾流就會有鼾聲出現。換句話說,如果呼吸道空間夠的話,一般是不會打呼的。從正常到打呼、上呼吸道阻力症候群,甚至到睡眠呼吸中止,從最正常到完全阻塞,中間有不同的階段,統稱「睡眠呼吸障礙」,就像光譜分布一樣,中間可能有不同的問題。第一個就是打呼,如果只是單純打呼,呼吸道阻力沒有提高,也沒有阻塞缺氧的情形,並不會造成睡眠的干擾。但是打呼會有一個問題,就是長期下來可能造成振動傷害,就像馬路上鑽地的工人,長期用鑽地機,鑽久後手會麻,因為神經已經被破壞了,甚至手指會變白,形成白指症,因為血管也被破壞了,血液循環變差。喉嚨也是一樣,有研究發現,呼吸道神經病變與長期打呼導致呼吸道受到振動的傷害有關,神經功能如果是正常的,睡眠呼吸中止的手術治療效果比較好;神經功能受損的話,手術治療效果會打折扣。打呼時同時呼吸道阻力提高,即是打呼的另一個問題──「上呼吸道阻力症候群」,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睡覺時沒辦法好好放鬆導致肌肉緊張,白天會腰酸背痛、肩頸痠痛、容易疲勞。「慢性疲勞症候群」或是「病態大樓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很多其實都是上呼吸道阻力症候群引起的,因為睡覺時呼吸道阻力提高了,肌肉呈現緊繃疲勞,沒辦法放鬆,因為肌肉沒辦法放鬆,白天就會有腰酸背痛的情形。再進一步,呼吸道就開始阻塞了。阻塞之後會有阻塞型的通氣不全,也就是阻塞之後氣流量會受到影響,容易產生缺氧狀況或睡眠中斷。睡眠中斷從上一階段上呼吸道阻力提高就容易出現,因為雖然是睡著的,但睡著後肌肉沒辦法好好放鬆,所以呼吸會比較費力,睡眠就會容易中斷。阻塞型的通氣不全呼吸會更費力,因為已經阻塞了,但此時缺氧還不嚴重,因為還是會持續呼吸,只是會斷斷續續塞住。最嚴重就會產生睡眠呼吸中止,呼吸道已真的阻塞,而且阻塞時間比較長,一般要大於10秒才算是一次的阻塞,如果阻塞大於10秒,每個小時出現5次以上,就符合睡眠呼吸中止的定義。睡眠呼吸中止的影響睡眠呼吸中止影響的範圍很廣,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心臟病、高血壓、中風,很多研究都已發表在學術期刊,有2、300篇以上,另外糖尿病、血脂肪(膽固醇)、性功能障礙、兒童成長曲線落後,也都與睡眠呼吸中止有關。睡眠呼吸中止也會有猝死的風險,當呼吸中止時間超過1分鐘以上時,就可能導致猝死。在睡眠檢查中常會看到有病人阻塞超過1分鐘。睡眠呼吸中止與失智有關?睡眠呼吸中止現在知道有2個層面會影響失智症,一個是缺氧本身造成的問題,一個是腦脊髓液的循環變少。很多研究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病患因為長期缺氧,導致失智的風險會提高。在失智之前腦部會有一些病變,腦神經會先衰弱、退化,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控制呼吸的大腦神經,正常情況自己可以控制吸氣,但如果大腦神經受損,想吸氣時可能沒辦法很順的吸氣。控制認知的大腦皮質也會受到影響,認知就是關於人、事、時、地、物,例如昨天晚上跟朋友去吃飯,會記得是跟誰吃、在哪裡、吃什麼、吃了多久等,這就是認知功能。但如果在長期缺氧的狀態下,認知功能就會受影響或會忘記,例如原本很常去的餐廳,去了之後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在那裡,這都是認知功能出問題,容易導致失智的風險。晚近也開始有研究發現,因為失智症本來就是乙型類澱粉蛋白(beta amyloid)和淘蛋白(Tau-protein)的沉積,這2者都對腦神經有毒性,沉積越多,腦神經就越容易受損。後來發現缺氧會讓這2種毒性物質沉積得更快。另外如果呼吸不順,吸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因為吸氣可以讓胸廓有負壓,使血液能回流,血液因為有心臟幫浦,所以就算沒有活動,血液還是可以回流,只是循環沒那麼好。淋巴系統就沒有心臟幫浦,所以淋巴的回流全部都是靠呼吸和肢體的活動,有些住院的病人連續在床上躺了2、3天,手腳就腫了起來,這就是因為沒有肢體活動,也沒有大量的呼吸,導致淋巴回流不好。而這與失智症有關,因為腦脊髓液也沒有幫浦,需要靠呼吸去產生負壓,讓腦脊髓液可以流動。由於睡眠呼吸中止在睡覺時呼吸的次數會減少,減少後不只影響血液循環、淋巴循環,也會影響腦脊髓液的循環。腦脊髓液的循環不好的話,類澱粉蛋白和淘蛋白的代謝就會變慢,如果腦脊髓液的循環快的話,可以把這些毒性物質帶走,所以當呼吸變少了或是強度不夠,腦脊髓液的循環就會變慢,把毒性物質帶走的速度也就變慢。睡眠呼吸中止的預防與改善鼻過敏的控制是很重要的,鼻塞會導致睡眠中缺氧。減重也可以預防睡眠呼吸中止的產生,如果已經有睡眠呼吸中止,減重也可以讓呼吸中止的情況減少;但光靠減重是不能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的。延伸閱讀: 首位牙醫出身的衛福部長, 陳時中如何讓醫界到網路鄉民都信服?●書籍介紹一級睡眠術:睡眠權威親自傳授的好眠祕訣作者:江秉穎出版社:三民書局出版日期:2020/1/17作者簡介/江秉穎 醫師江醫師2013年起在台北榮總擔任副執行長,共同建構世界一流的睡眠醫學中心;2016年起擔任康寧醫院副院長,組織該院「睡眠醫學與養生中心」,引進先端睡眠診療方法與儀器,達到多元專業又有效率的治療方法。
-
2020-02-11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鑽石公主號上台灣人盼政府助脫困 亟需降血壓藥
因載過一名武漢肺炎確診香港人的鑽石公主號,停泊在日本橫濱港碼頭外防疫隔離,累計已有130人確診,船上約有20名台灣人,盼政府設法相救,其中有人亟需降血壓藥等藥物。發生武漢肺炎群聚感染的鑽石公主號,3日晚間返抵日本橫濱港後,停泊在大黑碼頭外防疫隔離,今天新增60個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確診病例,累計已有130人確診。目前船上還有3600多人(乘客與船組員),其中約有20名台灣乘客及2名台灣籍工作人員。一名台灣男性乘客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聽到新增60個確診病例覺得快昏倒。他說,希望台灣的政府儘速設法把船上的台灣人接回去,他們一直希望日本政府針對船上的所有人進行病毒篩檢,好讓他們安心,如果日本政府一時之間沒能力篩檢3600多人的話,那就由各國政府設法針對船上各自僑民進行篩檢。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今天在內閣會議後的例行記者會表示,為確認船上3600多人的健康狀況,原則上從本月5日起共14天,請船上人員待在自己的房間。加藤說,因船內已有許多確診病例,所以有人認為船上人員下船時也應再檢查一次。但要針對多少人篩檢、有能力篩檢多少人、要花多少時間,目前還無法斷言。如果要下船之際進行篩檢,那可能要等結果出爐才能下船。這名台灣男乘客說,這意思是表示船上的人無法在19日下船,聽到這消息,真的感到很灰心,原以為19日就脫離「險境」。他說,船上有位年紀偏大的台灣太太亟需降血壓藥,已請人用國際快遞寄送(船公司有住址可將物品送抵鑽石公主號),但擔心因為是藥物,會被日本海關阻攔下來,希望台灣的政府能與日本政府交涉,不要攔截降血壓藥。鑽石公主號上的乘客年紀偏高,很多人有些老毛病,需要常服用的藥物,在船內目前身心負擔大,環境愈來愈嚴苛,有些人可能不是因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是因為高齡舊疾病倒。日前就有一位美國人因心臟衰竭緊急送醫。受訪的台灣男乘客說,他的8旬父親一直咳嗽,但船醫認為沒有發燒就不對他們進行篩檢,昨天只送來感冒藥,之後沒人來問服用後是否有不適等,服務不夠細膩。此外,他年邁的父親在船上失眠情況嚴重,安眠藥快用完,感到很憂心。有台灣媒體報導,對於鑽石公主號上有22名台灣人,除了一名6日確診留在日本治療的患者外,是否接回台灣的問題,今天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表示,目前鑽石公主號上的台灣旅客,指揮中心已取得聯繫,會根據其需求提供協助,不過目前尚無提出需求。對此,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採訪的台灣男乘客說,「重點是,沒人跟我聯絡啊」,目前如同難民的生活,讓他們倍感煎熬,尤其是在內艙,看不到陽光,很不健康,船上台灣人正打算一人一信寫給政府,趕緊設法讓他們從「疫區」脫困。
-
2020-02-10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陸研究武漢肺炎 只有約4成患者早期出現發燒
大陸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的一種,它跟SARS冠狀病毒是「平行的」,病毒傳染性強,但病死率相比其他冠狀病毒並不高,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此外,只有43.8%的患者早期表現出了發熱症狀。環球網報導,鍾南山指出,近日廣州成功分離本地被感染病例的新型冠狀病毒毒株,為後續推進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帶領團隊所寫的論文,分析1,099例確診病例,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一份臨床報告;報告指出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如果靠CT(電腦斷層掃描)判斷確診率為76.4%。新冠肺炎潛伏期,定義為從接觸傳播源到出現症狀的時間,中位數為3天,比之前判斷要短,最短當天,最長24天,比之前判斷的要長。43.8%的患者早期就表現出了發燒症狀,76.4%的患者CT呈現典型影像特徵。患者年齡層方面,重症患者的平均年齡比非重症患者大7歲,有三分之一的重症患者有其他的慢性併發症。病例的中位數年齡為47歲,2.09%為醫護人員,1.18%有野生動物接觸史,31%近期到過武漢,71%有接觸過武漢人。其中43.9%的483例為武漢市本地居民,但武漢地區的26%案例最近沒有去過武漢或者與武漢人接觸。關於潛伏期的研究,論文研究團隊將潛伏期定義為「從接觸傳播源到出現症狀的時間」,最短是0天,最長是24天,比之前判斷的要長,而中位數為3天,則比此前判斷的要短。只有43.8%的患者早期表現出了發熱症狀,但住院患者出現發熱症狀占87.9%,這意味著發熱症狀並不一定是最原初的症狀特徵。咳嗽占67%也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而腹瀉占3%和嘔吐5%很少見。25.2%的患者至少有一種潛在的疾病,即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病。鐘南山院士帶領團隊發表了論文,目前刊登在醫藥類論文預印本平台medRvix上,論文收集了來自31個省份的1,334例案例,最終有效的確診案例為1,099例,無論如何,都是目前所有論文裡研究樣本數量最多,來源最豐富的一篇。
-
2020-02-09 科別.心臟血管
莫名頭暈吃止暈藥無效 原來是狹心症
年過七旬的阿嬤麗花(化名)約莫兩年前出現頭暈症狀,至耳鼻喉科就診並未查出有眩暈症等,但仍服用止暈藥來緩解症狀。未料這一吃就長達兩年,症狀看似沒有好轉。近日來,她進一步至神經內科就診,但查不出有腦神經方面的問題,接著又赴心血管科就診,這回才經檢查發現右冠狀動脈狹窄,心肌下壁缺氧,確診為狹心症。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釗監表示,狹心症屬於冠狀動脈疾病,當冠狀動脈硬化、變窄或阻塞時,會造成心臟血流不順,約莫八成患者會出現胸悶痛症狀,一成會有腹痛症狀,約百分之五的人會出現頭暈,甚至無症狀。麗花阿嬤可能早在停經後缺少荷爾蒙保護心血管,再加上本身體重過重、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問題且平常未控制好,仍少運動且好吃油膩飲食,才導致右冠狀動脈硬化、狹窄。所幸仍算發現得早,還沒有出現暈倒撞地腦出血、心肌因得不到血液及氧氣的供應而發生組織壞死,造成心肌梗塞猝死等憾事。張釗監表示,要診斷冠狀動脈疾病,臨床上會使用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核子醫學及心導管等檢查工具。若確診為冠狀動脈疾病,再進一步考慮以藥物、氣球擴張術或心血管繞道術進行治療。醫療團隊為麗花阿嬤施以氣球擴張術,將狹窄血管內壁撐起、重建血流,如今的她終於不再頭暈,可以進廚房開心站著做點心,不再怕暈倒。麗花阿嬤這樣的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其實為數不少。張釗監表示,容易引發狹心症的危險族群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停經後女性、三高患者、缺乏運動、體重過重、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等。這些高危險族群要特別注意避免突然激烈運動、爬坡或上樓梯時提重物、天冷或季節變化外出及情緒起伏大,以免引發狹心症。目前正值冬季,氣溫降低會使血管收縮,提升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張釗監表示,民眾如出現胸悶痛等症狀,需提高警覺,最好就醫檢查。若出現頭暈症狀且已排除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方面問題,應考慮至心臟科門診檢查是否罹患冠狀動脈疾病,及早就醫以降低猝死風險。
-
2020-02-09 橘世代.健康橘
雷洪6妻妾跑光 72歲養生秘招擄新歡
72歲資深演員雷洪過去擁1妻5妾,坐享齊人之福讓不少人羨慕,他有套獨到的養生方法「裸睡」,再冷的天也如此,早上喝溫牛奶,平日絕不碰冰,每日騎腳踏車、爬山運動,吃食方面少吃澱份、油炸。有不少人調侃雷洪「精力旺盛」、「過人體力」,他坦言其實長年拍戲、日夜顛倒,生活作息不正常,過去他不但肥胖,常感覺疲累,尤其上了年紀代謝變慢,前年一度還差點耳中風,幸虧平日還算保養得宜,才重拾健康,強調:「健康不是第一,是唯一」。武行出道的雷洪,雖已70多歲,身體仍相當硬朗,簡單的扭腰難不倒他,一個彎腰,雙手能輕鬆碰到腳,柔軟度一流。但他說,自己一直有血糖不穩、血液循環不佳狀況,且長期熬夜拍戲,其實肝不好也有高血壓,三餐不正常也導致胃不舒服,因此過去他隨身帶了「四老婆」準備的藥包,有保肝丸、深海魚油、維他命B+C群、銀寶、維骨力、胃藥、降血壓藥、治腳痛、耳鳴等10幾種藥,另外還有眼藥水,簡直就是藥罐子。2016年,他經歷因妻妾投資失利慘賠6千萬,妻妾一個個跑光後,雷洪人生回到原點,「無論如何,自己不能倒」,最重要的是「戒菸」,他坦言16歲就抽菸,到50幾歲時,菸齡長達40年。有次拍打鬥戲從5層樓高處往下跳,地面鋪上紙箱、海綿墊,他卻因突然的肺部衝擊,整整休息一個禮拜,當時導演李岳峰就勸他戒菸,之後他身體就漸漸恢復,前陣子免疫系統出問題加上耳鳴,很快就痊癒,都要歸功於戒菸,如今72 歲,他還可以一口氣爬上10樓,也多虧戒菸才有這樣的肺活量。目前的雷洪雖然妻妾都跑光,身邊還是有50多歲「閨蜜」陪伴、照顧他的生活起居。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8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武漢肺炎2年齡是分水嶺 症狀輕重差很大
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確診病例持續增加,「美國醫學會期刊」5日刊登的一篇報告指出,患者多為中年人,孩童病例非常稀少,此外,孩童多數是無症狀或輕微症狀感染,和當年SARS及MERS流行模式相似。專家指出,人類免疫力在中年下降得特別快,所以在這波疫情中,長者發病率最高,但專家也表示,需要更多資料才能下定論。患者年齡中位數 49~56歲紐約時報報導,資料顯示,到目前為止,孩童似乎較少出現武漢肺炎重症。美國醫學會期刊5日刊登的報告顯示,患者年齡中位數介於49至56歲。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講座教授裴偉士(Dr. Malik Peiris)表示:「根據我的經驗,我強烈地猜測年輕族群已感染武漢肺炎,只是病況較輕。」裴偉士開發出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方法。裴偉士說,科學家或許不會看到武漢肺炎孩童病例,因為「我們沒有輕症患者的資料。如果新型冠狀病毒傳遍全世界,而且傳播範圍像季節性流感一樣廣,我們就有可能看到更多孩童病例」。深圳10歲童發病 無外顯症狀深圳一名10歲孩童曾和家人到疫情發源地中國大陸湖北省武漢旅遊,回到深圳後,其他染病的家庭成員年齡介於36至66歲間,出現發燒、喉嚨痛、腹瀉和肺炎症狀。醫生發現,10歲孩童的肺部也有病毒性肺炎跡象,但他沒有外顯性症狀。有些科學家懷疑,這是孩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典型病例。澳洲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流行病學家瑞娜.麥金泰爾正在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她說:「這名孩童應該是無症狀或症狀極度輕微的武漢肺炎患者。」SARS、MERS 病童也大多沒事這種模式在許多方面看來,和SARS及MERS疫情爆發模式類似,這兩種疫情也是由冠狀病毒引起。MERS疫情2012年在沙烏地阿拉伯爆發,南韓也在2015年爆發疫情,並在兩國共奪走800條生命。當時,多數染病孩童並未出現相關症狀。在2003年SARS疫情中,有800人死亡,但其中沒有孩童,多數是45歲以上病患,其中男性死亡風險更高。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研究員在超過8000個SARS病例中,只找到135個孩童病例。超過12歲 症狀與成人較類似 研究員發現,12歲以下的孩童不太可能需要住院、接受氧氣或其他治療,而12歲以上的孩童症狀和成人染病症狀比較相似。裴偉士說:「我們不完全了解病況嚴重性和年齡相關的原因。但是,我們現在看到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的例子,你可以藉此看得更清楚。」病毒只引發孩童輕症感染,卻引起成人嚴重症狀的情況並不少見。例如,感染水痘對孩童而言大多無足輕重,但對成人而言是場災難。流行性感冒與眾不同是因為流感和人類一起演化上萬年,而且每年感染全世界數百萬人。裴偉士指出,儘管每年都有數以千計孩童因為流感住院,但其中只有少部分人因流感死亡。50歲後免疫力下降 發病率高成人可能更容易得到傳染病,因為他們更可能罹患糖尿病、高血壓或心臟病等疾病,削弱他們抵禦傳染病的能力。人體與生俱來的免疫力對對抗病毒至關重要,免疫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尤其在中年以後。麥金泰爾說:「人們50歲以後免疫力下降,而且下降愈來愈快,這就是為什麼在多數傳染病中,長者的發病率最高。」無症狀年輕族群 恐成疫情推手?一個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鍵問題是,無症狀的患病孩童能否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麥金泰爾表示:「年輕族群不只是孩童,還包括青少年和20歲左右的人。一般而言,年輕族群和社會接觸最密切。沒意識到自己患病的年輕族群可能使疫情更嚴重。」麥金泰爾等科學家表示,為了充分了解武漢肺炎,需要更詳細的資料:人們第一次接觸病毒的時間、第一次出現症狀的時間,以及有多少人症狀較輕微,症狀輕微的又是哪些人。有了更詳細的資料,「男性死亡風險較高」等結論就有可能改變。儘管如此,美國田納西州納許維爾市范德堡大學小兒科傳染病學專家丹尼森說,「很難想像孩童病例被低報。我認為,這意味著中國染病孩童非常、非常少,而且孩童面臨的風險沒那麼高」。
-
2020-02-05 該看哪科.婦產科
38歲孕婦突視力模糊癲癇 緊急剖腹搶救母嬰均安
新竹一名懷孕32周的38 歲孕婦,近日突然視力模糊且全身性癲癇抽搐數次,家人驚覺不對勁緊急送醫,經醫師診斷為子癲前症,胎兒在腹中嚴重缺氧,情況危急必須立即終止妊娠,生產過程中孕婦一度昏迷,嬰兒也因早產體重僅 1660公克,所幸經治療後母子均安。東元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陳文斌指出,許多婦女在懷孕或生產時突發癲癇症狀,俗稱「子癲前症」、「子癇症」或「妊娠毒血症」,是醫師最擔心的懷孕併發症,大多發生在20周後,最主要的症狀是高血壓,其他還有蛋白尿、全身性水腫、噁心、嘔吐、視力模糊、體重過度增加等合併症狀。孕婦癲癇發作非常危險,嚴重時可能導致母體呼吸中斷,造成胎兒的腦部受到缺氧傷害,尤其孕產期34周前發生的早發型子癲前症,嚴重者可能危及孕婦及胎兒的生命,孕婦的循環系統受到極大影響,併發症包括腎衰竭、肝衰竭、肺水腫,全身抽筋等癲癇症狀。胎兒若不滿30周,死亡率較高,死因多為早產、子宮胎盤機能不良而導致胎盤剝落。陳文斌表示,胚胎著床後,母體會分泌胎盤生長因子(PIGF),降低螺旋動脈阻力,有效的運送血液給胎兒,而子癲前症患者的PIGF濃度較低,血管擴張不佳,隨著胎兒增大,血管的管徑大小若差1倍,產生的血流將差16倍,影響胎兒生長,此時母體的血壓會不斷升高來增加供應量,血管阻力也會不斷增加形成惡性循環,最後就必須終止妊娠,才能即時保住母親與胎兒的性命。陳文斌提醒,35 歲以上高齡產婦,或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疾病、過去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有自體免疫疾病等狀況的孕婦,都是發生子癲前症的高危險族群。目前可在第一孕期 11 至 13周時,透過抽血檢測PlGF與懷孕相關血漿蛋白A(PAPP-A),並搭配高層次超音波進行子宮動脈血流檢查及定期血壓量測,可有效篩檢出子癲前症發生率,及早發現,及早對症治療。
-
2020-02-05 科別.心臟血管
火燒心未必胃出問題 就怕心肌梗塞
「有時候急著要跟屋主或客戶約時間看房,都會喝一杯咖啡,隨便吃一點東西就解決。」身為房仲超級業務員的廖先生,工作表現相當亮眼,每月業績都是所屬區域的前三名。熱中工作的他,常常日夜都是處於工作狀態,三餐飲食不定時,更別說要顧全營養均衡。如此的生活作息及飲食形態,胃食道逆流、肥胖、消化不良問題早就找上他,並且前陣子開始偶爾伴有類似胃酸逆流產生的火燒心胸悶感,但廖先生總以為只是胃部老毛病,不太放在心上。日前到北投健康醫院進行健康檢查後,發現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CAC score)分數為108,進一步安排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檢查,更驚訝地發現左冠狀動脈前降枝已將近100%阻塞。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心臟的動力主要來自三條冠狀動脈血管供應血液,這三條冠狀動脈其中任何一條出現堵塞,都會導致心肌缺乏氧氣和養分而受損,甚至造成心臟組織永久性壞死。一般人常以為「火燒心」是胃部問題徵兆,事實上,若有胸口出現廣泛性疼痛、呼吸急促、心律不整、冒冷汗、暈眩、嘔吐或是手痠麻、上腹部悶脹不適,都應該警覺是不是心臟血管也出了問題!急性心肌梗塞在發生時,有時完全沒有前兆,可能會突然失去意識、血壓下降甚至休克。錢政平提醒民眾,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女性、工作高壓力族群、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有抽菸習慣、心臟病病史或家族史(家族中若有罹患心血管疾病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多2~4倍),是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若再伴隨胸悶、胸痛症狀者,建議可進行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冠狀動脈鈣化分析,初步了解血管鈣化、硬化情形,必要時再進行心臟血管攝影。提早發現、提早預防及治療心血管疾病,減少許多的遺憾。
-
2020-02-05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武漢肺炎引恐慌?診所垃圾被禁丟 遭嗆「護士的手有多髒」
武漢肺炎造成人心恐慌,更因此讓人體察人性。新北市樹林區北大柚子小兒科醫師陳木榮今凌晨在臉書粉絲專頁貼文,指診所所在的社區,告知他們不能再將診所使用過的衛生紙及紙杯丟到大樓垃圾場,被認定會造成社區群聚感染,但一直以來診所都將醫療廢棄物交由專業廠商處理,他因不滿一般事業與生活廢棄物不能當垃圾丟棄,一度還與社區總幹事發生言語衝突。陳木榮說,溝通過程中,最令他心寒的一句話是,「你知道你們護士的手有多髒嗎?」此事讓他輾轉難眠,醫護人員一起面對不斷而來的各種流行疾病,在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山雨欲來風滿樓時,醫生跟護理師甚至做好心理準備,願意為了救人倒在疾病的面前,結果橫在醫護人員面前消磨慈悲救人心的,卻是猜忌懷疑自私的人性。陳木榮醫師貼文如下:●一雙天使的手今天下著小雨,我忍著眼眶中的眼淚不要滴下來,我不想讓陪同我的律師看到我的脆弱。昨天晚上我在如果兒童劇團直播,直播之前接到護理師來電告訴我:「北大柚子小兒科診所的社區總幹事到診所來,告訴護理師:你們診所的衛生紙及紙杯不能丟到大樓的垃圾場。」一整個晚上,我翻來覆去睡不著,心中想著:幾年來診所的垃圾一直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叫做醫療廢棄物,一向都是由診所長期合作的醫療廢棄物廠商處理,另外一部分是不具危險性的一般事業廢棄物及生活廢棄物,原本就可以進入垃圾焚化廠或者用衛生掩埋處理,為什麼社區總幹事會特別在這個時候告知診所倒垃圾的規定?理由並不難猜:是因為害怕新型冠狀病毒,也就是武漢肺炎。我不知道總幹事的這個決定是誰指示他的,我決定去跟總幹事談談,我希望能夠告訴總幹事:醫療廢棄物跟無害的一般事業廢棄物是不一樣的。我也希望總幹事能夠明白:新型冠狀病毒目前還沒有進入一般人群中,完全不需要害怕醫療院所產生的一般生活垃圾。不過我是個小心謹慎的人,我花錢請了一位律師陪我一起去,我希望律師幫我告訴總幹事:不讓區權人進社區大樓倒垃圾是違反法律的。整個協調的過程,有溝通也有爭執,我不斷說我的醫療廢棄物已經委托專人處理,你沒道理阻止我丟棄飲料罐、寶特瓶、影印紙、衛生紙、紙杯這些生活廢棄物及一般事業廢棄物,總幹事卻嚷著說要打1922、1999,說:「這些垃圾會造成社區群聚感染」,要找環保局來看我的垃圾,整個過程中真的無法溝通時,我甚至氣到告訴總幹事:你現在就打!溝通過程中,最令我心寒的一句話:「你知道你們護士的手有多髒嗎?」這句話真的讓我氣瘋了,但是我現場忍下來,我不願意發脾氣破壞溝通的過程!護理師的手有多髒?是護理師的手,協助接生了每一個孩子是護理師的手,幫忙醫生傳遞手術器械救人救命是護理師的手,幫孩子打預防針又拿著貼紙安慰孩子別哭別哭是護理師的手,幫忙受傷的你擦藥換藥是護理師的手,幫你量體溫量血壓驗血糖是護理師的手,幫躺在加護病房的你翻身擦澡如果世界上有天使,任勞任怨照顧病人的護理師絕對當之無愧,為了照顧每一個人,護理師每天洗多少次手,無怨無悔地洗到手癢手粗。你生病的時候需要護理師照顧你,你沒生病的時候,護理師協助大環境對抗傳染疾病,努力洗手防範疾病傳播,你卻嫌護理師的手髒?你認為護理師的手髒?我認為全天下最美的手就是護理師的手;你認為醫療院所的垃圾不乾淨?我認為感染管制分類做的最好的,就是醫療院所的垃圾。我非常難過!現在快要凌晨兩點,我真的睡不著!多年來醫生跟護理師一起面對不斷而來的各種流行疾病,在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山雨欲來風滿樓時,醫生跟護理師甚至做好心理準備,願意為了救人倒在疾病的面前,結果橫在醫護人員面前消磨慈悲救人心的……卻是猜忌懷疑自私的人性。
-
2020-02-05 新聞.用藥停看聽
常運動、乖乖吃藥血糖還是高?當心是這些藥物在搞鬼
「醫生,我沒有抽菸喝酒習慣,還固定運動,最近血糖怎麼突然變高?」、「我一直按時吃治療糖尿病的藥,也改吃低脂和高纖的食物,但為什麼血糖就是一直降不下來?」不穩定的血糖值,常造成許多民眾緊張,懷疑自己是否罹患糖尿病或原有的糖尿病病情加重。 其實導致高血糖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與飲食及運動等生活型態有關聯,也可能因感染、壓力或發炎等疾病狀態而導致血糖過高,此外,有些藥物,例如:類固醇、抗精神病藥物等,已為人所知可能引起高血糖,但不少罹患慢性病者卻也很容易忽略。 像是高血壓是常見慢性病,很多人都知道可以透過藥物控制血壓,卻鮮少有人留意到部分降血壓的藥物可能會減少胰島素分泌或阻抗胰島素作用,而增加血糖過高風險,若未能及早發現初期症狀,使身體長期處於血糖過高的現象,便可能誘發糖尿病,或影響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 根據文獻指出,thiazide類利尿劑和乙型阻斷劑(β blockers),相較於其他種類的降血壓藥物,較易出現高血糖的不良反應,尤其是空腹血糖值過高或肥胖的病人,更是有較高的風險會導致糖尿病發生。 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及空腹血糖值過高或併有肥胖症、高血壓和高血脂等疾病的代謝症候群病人,應謹慎使用thiazide類利尿劑和乙型阻斷劑,平日用藥除了要留意原有的疾病控制外,也要定期監控血糖,以減少併發症或血糖過高的風險。 為避免高血糖的危害,除了改善飲食及規律運動等生活型態的調整之外,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再次提醒,也要留意正在使用的藥物是否有導致高血糖的可能性,如服用可能引起高血糖的藥物,用藥期間要特別留意血糖的變化,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平日除應遵照醫囑規律用藥與監測血糖外,就醫時亦應告知醫療人員併用之藥品,若發生不良反應時,建議立即回診就醫,必要時依據醫囑調整治療藥物。 延伸閱讀: 吃對血壓自然降! 16種天然降壓食材隨時都能吃到 降血壓藥物 該清早服用還是睡前吃?
-
2020-02-05 科別.感染科
別只關心武漢肺炎!威脅更大的流感重症死亡已達61例
武漢肺炎引發社會不安,但流感對國人的威脅更大。國內上周新增八十七例流感重症病例,及五例經檢驗與流感相關死亡個案,死亡病例都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幾乎都在發病後短短五天內喪命,其中一名八十四歲北部婦人僅發病一天就離世。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上周五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五十一至九十歲,皆有慢性病,卻都沒接種本季流感疫苗,經檢驗四例感染H1N1、一例為H3N2,都是感染A型流感。該名八十四歲北部婦人有中風史,且臥床十年以上。該婦在今年一月上旬出現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家人緊急送醫,在急診檢查已出現敗血症及肺炎症狀,隔日在急診留院觀察,開始心律不整,還來不及送進加護病房,經搶救仍不治。自去年十月起迄今年二月三日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八五八例,年齡層以六十五歲以上為主,占四成以上,其次為五十至六十四歲,約占三成;九成八的病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且近八成具有慢性病史;流感重症死亡病例累計六十一例,九成八病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流感疫情仍處高峰,國內上周門急診類流感就診達十萬多人次,較前一周下降。但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二成二,仍在上升中,林詠青研判,上周為春節連假,多數門診休診,所以急診才會較多,疫情趨勢仍待觀察。林詠青提醒,家中長者若行動不便,可洽各地衛生局申請到宅接種,衛生局會評估轄區弱勢長者獨居及行動不便長者接種情形,協調衛生所或合約院所至住家提供到宅接種服務。截至二月二日止,全國公費流感疫苗尚餘約四十二點二萬劑,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呼籲,符合公費接種資格的民眾盡速接種。台中市衛生局建議,民眾應做好勤洗手,就醫請戴口罩防疫,若出現呼吸道症狀應盡速就醫;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更應盡速至大醫院看診。
-
2020-02-05 科別.腦部.神經
33歲男昏睡不醒 竟是腦中風
新竹33歲粘姓男子,去年11月在家昏睡不醒,母親發現及時送醫,被診斷小腦出血,經顱內清腫及腦室引流手術,術後接受中醫針灸及復健治療,恢復情況良好。粘姓男子從事製造業,有原發性高血壓但未服藥,當天在家睡覺,醒來覺得頭有點暈,走路搖搖晃晃,認為可能是工作累,就繼續補眠,未料醒來時已開完刀、在加護病房。中醫大新竹附醫神經外科醫師巫智穎表示,「開顱併顱內血腫清除及腦室引流手術」先將頭蓋骨鋸開,再切開腦膜,清除40毫升的血塊,病患術後住院約2周。粘男術後在復健科醫師何宇淳、中醫科醫師黃詩偉協助下做後續治療,透過頭皮針灸,刺激頭部穴位,加速腦神經修復、循環,也透過四肢穴位刺激,促進復原。黃詩偉表示,根據國內健保資料庫的分析研究指出,腦中風的病患搭配中醫治療,可加速復元,縮短住院天數,改善生活品質,更可預防二次中風,降低6成中風再發率。何宇淳指出,粘姓病患手術成功,神經後遺症不多,口齒不清已完全復原,不過仍有肢體的動作障礙,目前進行平衡協調及眩暈復健,未來復原可達9成以上。急診室主任游俊豪提醒,腦中風不只是老年人專利,年輕族群也有高危險群,一旦健檢出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可每天固定時間量2次血壓,並維持正常作息,控制飲食、多運動、少熬夜。
-
2020-02-03 該看哪科.婦產科
高齡孕婦 子癲前症風險高近2倍
婦產科醫師表示,以35歲以上高齡產婦,或本身已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的女性,較可能出現子癲前症。國健署也表示,高齡孕婦罹患子癲前症風險,比一般孕婦高近兩倍。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林宜靜表示,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2018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03歲、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為30.90歲,其中35歲以上高齡者占30.12%(含二三胎者);而35歲以上才生第一胎者,也占22%。高齡產婦在我國孕婦中,的確有一定比例。國內外統計數據顯示,高齡產婦的子癲前症風險平均比一般孕婦高出近兩倍。林宜靜說,世界衛生組織(WHO)2014年的跨國研究顯示,35歲以上高齡產婦,與20至35歲間的孕婦相比,罹患子癲前症的風險高出1.78倍。林宜靜說,美國2014的醫學研究也顯示,若以4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與20至35歲間的孕婦相比,罹患子癲前症的風險更高出2.17倍。國內部分,健保署的早期數據也曾顯示,高齡產婦的子癲前症風險,也比非高齡者高出約兩倍左右。林宜靜說,只要是懷孕的孕婦,就應該定期、按時產前檢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國健署目前已補助準媽媽十次產前檢查、一次超音波檢查、第36周時一次乙型鏈球菌篩檢;而孕婦若以34歲以上接近高齡時,則在懷孕16周以後以羊膜穿刺方式,即多一次產前遺傳診斷,來進行染色體或基因突變分析,避免胎兒患有唐氏症等疾病。孕婦應辨識自身是否為高危險妊娠。林宜靜說,若孕婦出現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或本身有自體免疫、慢性疾病時,應向所檢查的醫師討論目前院所設備是否合乎需求,或轉至設備較完整的大型醫院。林宜靜表示,也可參考衛福部所擬定全台70家「高危險妊娠孕產婦及新生兒照護品質中、重度急救責任醫院」,當懷孕出現緊急狀況時,責任醫院可提供較完善照護服務。新手爸媽有任何問題,也可上國健署「孕產婦關懷網」及0800-870870專線洽詢。
-
2020-02-03 該看哪科.婦產科
生育高齡化 子癲前症恐致孕婦及胎兒死亡、早產
初期幾無病徵孕婦等待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許多併發症,如羊水栓塞、大出血、子癲前症等導致有死亡風險。婦產科醫師表示,子癲前症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最大;初期幾乎沒有病癥,一旦併發,恐導致胎兒生長遲滯、胎盤剝離或早產外,孕婦也可能出現高血壓、癲癇、中風、腦水腫或是出血休克等症狀。禾馨婦產科院長林思宏表示,高齡產婦、高血壓、糖尿病等,皆為子癲前症的危險因子。子癲前症是造成孕婦、新生兒死亡,以及早產的主因之一;並常見於初懷孕女性、高齡產婦,或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等孕婦。胎盤功能失調致病他說,其原因是胎盤功能失調所致,多半發生在懷孕的20周以後,主要會出現高血壓與蛋白尿兩症狀。林思宏說,在懷孕過程中,孕婦為供給寶寶養分者,胚胎著床後,初期寶寶可照正常速度生長至1500公克左右,但懷孕中後期,孕婦若不足應付胎兒成長過程所需大量血液時,母體就會以升高血壓的方式來增加血液供輸給胎兒;而當血壓過高時,即可確診為罹患子癲前症。他說,血壓上升的同時,蛋白質在腎絲球的濾過增加,即會出現蛋白尿。子癲前症不僅大幅增加生產困難度外,胎兒也會因此連帶併發症風險。林思宏說,子癲前症可分為早發性與晚發性,早發性為孕婦懷孕20周後,初期多無自覺,直到出現嚴重頭痛、視力模糊、噁心嘔吐、全身水腫不退、體重過度增加等狀況時,病症已經惡化,為避免危及孕婦、胎兒安全,得視情況進行引產或終止懷孕。晚發性則發生在懷孕34周後,但此時因已接近38周足月,胎兒已成熟、生產風險較低,則會讓孕婦直接生下。控制飲食避免過重除了就醫遵循醫囑,林思宏說,飲食上要減少鈉的攝取,同時也可做如瑜伽、慢跑、游泳等會流汗的運動。此外,也可透過抽血檢查孕婦胎盤生長因子、測量血壓等方式,第一孕期是子癲前症的最佳篩檢時間點。林思宏說,孕婦懷孕時期過度進補的時代已過去,切勿過重,懷孕期以增加8至12公斤內為佳外,若為高齡產婦或有計畫懷孕者,建議應先向婦產科醫師諮詢、進行風險評估等,以避免子癲前症發生。
-
2020-02-03 該看哪科.婦產科
高齡孕婦子癲前症風險 國健署:比一般孕婦高出近兩倍
懷孕雖是喜悅之事,但婦產科醫師表示,以35歲以上高齡產婦,或本身已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的女性,較可能出現子癲前症。國健署也表示,高齡孕婦罹患子癲前症風險,比一般孕婦高出近兩倍。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林宜靜表示,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2018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03歲、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為30.90歲,其中35歲以上高齡者占30.12%(含二三胎者);而35歲以上才生第一胎者,也占22%。高齡產婦在我國孕婦中,的確有一定比例。而國內外統計數據顯示,高齡產婦的子癲前症風險平均比一般孕婦高出近兩倍。林宜靜說,世界衛生組織(WHO)2014年的跨國研究顯示,35歲以上高齡產婦,與20至35歲間的孕婦相比,罹患子癲前症的風險高出1.78倍。林宜靜說,美國2014的醫學研究也顯示,若以4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與20至35歲間的孕婦相比,罹患子癲前症的風險更高出2.17倍。國內部分,健保署的早期數據也曾顯示,高齡產婦的子癲前症風險,也比非高齡者高出約兩倍左右。林宜靜說,只要是懷孕的孕婦,就應該定期、按時產前檢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國健署目前已補助準媽媽十次產前檢查(第一次為懷孕12周時,檢查包含孕產史、抽血、驗尿、身體檢查等更完整項目)、一次超音波檢查、第36周時一次乙型鏈球菌篩檢;而孕婦若以34歲以上接近高齡時,則在懷孕16周以後以羊膜穿刺方式,即多一次產前遺傳診斷,來進行染色體或基因突變分析,避免胎兒患有唐氏症等疾病。孕婦應辨識自身是否為高危險妊娠。林宜靜說,若孕婦出現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或本身有自體免疫、慢性疾病時,應向所檢查的醫師討論目前院所設備是否合乎需求,或轉至設備較完整的大型醫院。也可參考衛福部所擬定全台70家「高危險妊娠孕產婦及新生兒照護品質中、重度急救責任醫院」,當懷孕出現緊急狀況時,責任醫院可提供較完善照護服務。新手爸媽有任何問題,也可上國健署「孕產婦關懷網」以及0800-870870專線洽詢。
-
2020-02-03 該看哪科.婦產科
妳知道子癲前症嗎? 對孕婦和胎兒影響大
母親懷胎十月後,迎接新生命是值得喜悅之事,但在等待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許多併發症,如羊水栓塞、大出血、子癲前症等導致有死亡風險。婦產科醫師表示,其中子癲前症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最大;子癲前症初期幾乎沒有病癥,一旦併發恐導致胎兒生長遲滯、胎盤剝離或早產外,孕婦也可能出現高血壓、癲癇、中風、腦水腫或是出血休克等症狀。而高齡產婦、高血壓、糖尿病等皆為子癲前症的危險因子。禾馨婦產科院長林思宏表示,子癲前症是造成孕婦、新生兒死亡,以及早產的主因;並常見於初懷孕女性、高齡產婦,或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等孕婦。其原因是胎盤功能失調所致,多半發生在懷孕的20周以後,主要會出現高血壓與蛋白尿兩症狀。林思宏說,在懷孕過程中,孕婦為供給寶寶養分者,胚胎著床後,初期寶寶可照正常速度生長至1500公克左右,但懷孕中後期孕婦若不足應付胎兒成長過程所需大量血液時,母體就會以升高血壓的方式來增加血液供輸給胎兒;而當血壓過高時(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即可確診為罹患子癲前症,血壓上升的同時,蛋白質在腎絲球的濾過增加,即會出現蛋白尿。子癲前症不僅大幅增加生產困難度外,胎兒也會因此連帶併發症風險。林思宏說,子癲前症可分為早發性與晚發性,早發性為孕婦懷孕20周後,初期多無自覺,直到出現嚴重頭痛、視力模糊、噁心嘔吐、全身水腫不退、體重過度增加等狀況時,病症已經惡化,為避免危及孕婦、胎兒安全,得視情況進行引產或終止懷孕。晚發性則發生在懷孕34周後,但此時因已接近38周足月,胎兒已成熟、生產風險較低,則會讓孕婦直接生下。除了就醫遵循醫囑,林思宏說,飲食上要減少鈉的攝取,同時也可做如瑜伽、慢跑、游泳等會流汗的運動。此外,也可透過抽血檢查孕婦胎盤生長因子、測量血壓等方式,第一孕期是子癲前症的最佳篩檢時間點。林思宏說,孕婦懷孕時期過度進補的時代已過去,切勿過重,懷孕期以增加8至12公斤內為佳外,若為高齡產婦或有計畫懷孕者,建議應先向婦產科醫師諮詢、進行風險評估等,以避免子癲前症發生。
-
2020-02-02 新聞.長期照護
照顧者,你也需要被照顧!雙方「共好」 才能走下去
【乃菁醫師小教室】善用支持團體、喘息服務每回聽到照顧者忿忿的說:「等我倒下,看下一個誰來照顧。」這樣的話,都讓我好難過,感受到他們的精疲力竭,但也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來讓別人感受遺憾,卻忘了兩敗俱傷其實對大家都不好。從我的角度來看,有時候是照顧者被自己建構的世界框住了,只要真正卸下心防與其他家人好好溝通,就算有成見,還是有帶來改變的可能。我發現,認知症患者的家庭常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自照顧工作開始後就家庭破碎、分崩離析。另一種則是因為照護,家人反而緊密連結,感情更好。期望是前者少一點、後者愈來愈多,讓生病這件事成為一個讓家庭變得更好的契機。目前有許多單位都積極為照顧者提供支持團體,經常是免費參加,帶領照顧者做身心放鬆的活動,讓他們在平日辛勞的照顧負擔下能透透氣。照顧者們也要記得給自己一點放鬆的機會,搭配喘息服務,讓照顧服務人員來家中照顧患者,這樣就可以有幾個小時屬於自己的時間,就算是放鬆發呆都會很幫助。要記得,照顧者要健康,才有體力照顧生病的人;照顧者要先有好心情,才能讓被照顧的人快樂起來。認知症門診有個很有趣的現象:表面上看起來我們是在照顧患者,其實認知症患者要好,照顧者一定也要好。所以我們真正照顧的,往往不只是患者一人,更多時候是患者與照顧者,有時候甚至連全家人的狀況都要了解,只要有家庭問題就會影響全家人。在照顧這個疾病的過程中,我真切體會到「共好」的意義。只要家中有一個人不好,這個家庭就會有其他狀況出現。而我們覺得,認知症病人變傻、變笨了,其實並不全然如此。因為患者的腦袋判斷力、邏輯思考力的確有衰退,但與此同時,我們身而為「人」的動物性本能,卻開始增強,反而會對家庭氛圍異常敏感。患者常常會是所有家庭成員中,第一個對緊張情緒有所感受的人。依我淺見,這也是認知症照護和高血壓、高血糖這類生理現象監測門診最大的不同,我們不能只看數值,叮囑一下就結束了。我們必須透過觀察、談話然後發現問題,而且不能只看病人,還要注意照護者的狀態,往往會發現,照護者的問題比被照護者的問題更棘手。說到這種,浮現在我腦海的就是梁小姐。多年的音樂教育讓她保有獨特的優雅,每回都是她帶媽媽來看診,梁媽媽和她站在一起可說是氣質相近的姊妹花。幾回後我們熟了,我才知道梁小姐是家中最小的女兒,上面有哥哥嫂嫂,但未婚的她就跟國內眾多家庭一樣,好像大家很自然的認定未婚者就是承擔照顧責任的那個人。坦白說,梁媽媽不好照顧,她給家人的情緒壓力,長年下來只有多沒有少,已婚的兒子們可以逃離原生家庭,嫁進來的媳婦也能保持距離,只有梁小姐怎麼樣也離不開,而她又一直無法獲得家人足夠的支持。從她拍攝的手機影片中,我看到外貌看來優雅的梁媽媽,在家中的真實狀況原來是邋遢的,居住環境混亂不堪,卻不准女兒做任何改變。可想而知,長年下來她給女兒的壓力有多大。到後來,梁小姐的身體真的承擔不了,檢測出癌症跡象。即使在這樣的狀態下,她考慮的還是母親怎麼辦,因為其他手足是沒辦法接過去照顧的。當她診間和我談起化療期間母親的照護問題時,坐在一旁的梁媽媽突然冒出一句:「妳如果送我去住安養機構,我就會讓妳後悔莫及!」那語氣中的苛刻,著實讓我嚇了一跳。我這才體悟到,原來認知症可以把人改變成這個樣子;連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母女天性都可以磨蝕殆盡。梁小姐卻恍若未聞,淡淡的對我提起,母親在初次聽到她確診癌症時就已經發作過了。那時梁媽媽的第一次反應不是關心女兒,而是視她的病症會給自己添麻煩,甚至嚴厲的警告女兒:「妳如果讓我難過,我會讓妳更難過!」我知道梁小姐身心俱疲,但即使在這樣的狀態下,她還是硬撐著為母親將來打算。而我,更擔心的卻是她。因為過勞的她,似乎隱約把癌症視為終於可以逃離照護重擔的契機。當然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我還是忍不住勸她好好照顧自己,該放手的就要放手。我不想放棄她,因為在她冷靜的外貌下,我看見的是一個多好的女兒,她對母親的愛比對自己的愛還要多,多到甚至忘了要照顧自己。我是患者的醫師,但我不能放棄照顧者,即使照顧者自己都想放棄自己。我希望我們一起找方法,共同度過難關,期望照顧者都能明白,沒有誰是應該被放棄的,每個人都值得被愛。
-
2020-02-02 科別.精神.身心
緩和焦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心理專家建議8種自然療法
1早餐吃顆雞蛋低血糖會引起焦慮,出現心悸、冒冷汗、易怒等症狀,所以早上要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例如像雞蛋這類含有豐富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並且避免吃糖或精緻碳水化合物。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脂肪,可以讓血糖維持穩定,避免情緒忽高忽低。專家表示,雞蛋含有膽鹼,一項研究發現,缺乏膽鹼與焦慮症狀相關,其他研究也發現,膽鹼可增強認知功能和維持大腦整體健康。2練習深呼吸深呼吸是緩和焦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刺激副交感神經,平撫身體準備「戰鬥或逃跑」的反應,進而消除壓力與焦慮。心理專家提供一種簡單的「4-7-8」呼吸技巧:完全呼氣後,透過鼻子吸氣4秒,捏住鼻子7秒,然後用嘴巴呼氣8秒,重複約5次,或依自己需求重複。3吃點巧克力多樣的全食物攝取以及大量植物性飲食,有助維持大腦化學物質平衡,使人保持鎮定。如果要特別挑出一種與焦慮相關的營養素,那應該就是「鎂」,這是個多數人缺乏的礦物質。確保自己在疲憊時攝取足夠的鎂,身體缺鎂會使焦慮惡化,而焦慮和壓力又進一步耗盡鎂的含量,形成惡性循環。專家推薦含鎂的幾種食物包含:綠葉蔬菜、南瓜籽、杏仁、黑巧克力、酪梨和黑豆。4到森林走走森林浴是日本近年風潮,相關研究指出,15分鐘就能對降低血壓和增強鎮定感有驚人的幫助。沒有森林可散步,沒關係,到公園或任何花園走走,甚至只是看向窗外,一邊進行深呼吸,與自然界的綠意接觸,都能減緩憂鬱和焦慮。5放棄咖啡,改喝抹茶現代人熱愛隨時來杯咖啡,但如果你有焦慮體質,過量飲用恐怕徒增焦慮。因為咖啡因會刺激腎上腺素,進一步加劇焦慮感。專家建議改喝低咖啡因的抹茶,抹茶的咖啡因約只有咖啡的一半,且抹茶含有茶胺酸,有助緩衝咖啡因的作用。如果想完全不碰咖啡因,建議喝洋甘菊茶(chamomile)或南非國寶茶(rooibos),它們非但不含咖啡因,還含有抗氧化劑和其他可促進放鬆和睡眠的化合物。6讓自己暖和感覺冷的時候,會讓人緊張焦慮,反之,溫暖則讓人放鬆。日本的小型研究指出,人們在桑拿浴後,不再感到焦慮;其他研究則證實,變暖的感覺可能對血清素(一種調節情緒的神經遞質)產生影響。專家建議泡個熱水澡可舒緩情緒,沒時間泡澡的人可將浴袍或衣物放入烘衣機幾分鐘,然後將自己包裹在溫暖的環境中,利用電毯也是不錯的選擇。至於在辦公室的人,準備可以保暖的小物,可以讓你隨時從焦慮的情緒中舒緩。7小小按摩一下按摩能舒緩焦慮情緒,但對於坐在辦公桌前的你可能緩不濟急。在抽屜裡準備一顆網球或按摩小物,感到焦慮來襲時,拿出來在肩膀後面滾動,並做一些柔和的伸展運動。8調整情緒你必須先確認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擺脫焦慮。專家建議你,感到焦慮時,先停止正在做的事情,然後說出與焦慮相關的情緒(也許是憤怒或悲傷)。接下來找到讓你感到焦慮的點,可能是胸悶或胃疼,然後試著用觸摸等物理性方式,撫平該區域。最後,讓情感來去。有時候只是專注在這些感覺上,就能逐漸平息焦慮。5個行為讓焦慮更嚴重過度分析每一件小事反覆思考某事,而不是採取行動解決,這是焦慮症患者常有的共同點。對每件事都過度分析是不健康的,有大量研究表明,這樣的行為會導致情緒低落。學會與生活的「不確定性」共存很重要,它可以避免將時間浪費在無法控制的事情上。不斷查看電子郵件或LINE如果你一整天都在看有沒有訊息進來,先問自己為什麼?是為了等重要的訊息,或只是怕錯過任何事?如果是後者,試著留出一些時間,養成其他積極的習慣。漫無目的滾動社群軟體走到哪都掛在社群軟體上,你變得沒有自己的時間空間進行正念思考。而不斷滑手機的結果,也會讓你懊悔沒有好好利用時間做該做的事,進而引發更多焦慮。懶得運動良好睡眠、規律運動和吃健康的食物,對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積極的影響。運動可以釋放血清素和多巴胺等激素,有助於緩解焦慮。總是一個人一個堅實的社會支持系統,對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因為「隔離」是焦慮症患者的共通點。一個人窩在家裡、不與親友聯繫,症狀會更加嚴重。
-
2020-02-01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陸研究可抑制武漢肺炎 民眾瘋搶雙黃連口服液
1月31日晚間,一則《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文章被瘋狂洗版,使得該產品線上上線下藥店迅速被搶購一空。中國科學院1月31日晚發佈,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和武漢病毒所經過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消息一經發佈,網路上的雙黃連口服液瞬間賣到斷貨。陸媒查詢多個大藥房網路銷售管道,雙黃連口服液均被告知售罄。第一財經報導,根據其說明書,雙黃連口服液主要是由金銀花、黃芩和連翹三味中藥所組成,輔料為蔗糖和香精。主治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症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等。中醫認為,這三味中藥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表裡雙清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雙黃連口服液具有抗病毒、抑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是目前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之一。說明書中還表示,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及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中新社報導,上海藥物所回應稱,初步發現對病毒有抑制。對於早期服用能否控制病毒?上海藥物所表示,目前還沒有這麼詳細的研究,因為只是在武漢病毒所做了一個初步的驗證。對於可以抑制病毒的說法是否準確的問題,上海藥物所回應稱,對,但也不能拔太高,因為這個科學的事情我們不想說得太過。據稱,雙黃連口服液已在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進行臨床研究。同時,上海藥物所與相關企業洽談並達成合作協定,將共同開展雙黃連口服液的後續研發工作,深入研究雙黃連抗病毒療效。一位醫院傳染科醫生表示,目前還沒有有力證據證明其療效,如果是才進行臨床研究,就不能表示為可抑制,病毒本身在體外就很脆弱,假如當真對病毒有效,那麼對感染病毒的人效用如何?沒有人體試驗,即下結論為可抑制,太過草率。他同時指出,任何藥都是有毒性的,在體外可以很容易把病毒殺死了,體外實驗不代表人體試驗有效。
-
2020-01-31 養生.抗老養生
氣溫乍暖還寒 3種人穿不暖恐誘心血管疾病
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資料顯示,年假後半段到收假日氣溫一路溜滑梯,年初三開始(1月27日)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各地天氣逐漸轉冷,更在年初五(1月29日)可能達寒流且日夜溫差大;然而,低溫與早晚溫差大均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因此面對氣溫下降,一定要加強保暖。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強調,長者、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冬天從起床到外出,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適時增添衣服,外出要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務必做好禦寒防護措施,以嚴防因低溫及溫差過大促發心血管疾病之發生。 趁著春節假期,外出走春、拜訪親友或出遊,除了注意保暖外,如果選擇泡湯驅寒,心血管疾病與年長者,天冷泡湯時易因溫差過大而可能促發心血管疾病,因此,建議泡湯時要結伴同行,勿單獨泡個人池,泡湯勿超過15分鐘、泡湯後勿太快起身、溫度勿超過40℃、避免冷熱水交替,泡湯前後都應喝足水份、以及飲酒或吃大餐後隔1.5小時以上再泡。 此外,在寒流期間,也要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 若有心臟病史的人,任何時間都要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如有出現心臟病的徵兆,像是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立即就醫;另要注意中風症狀,記住FAST口訣: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雙手力氣(Arm)不一樣、或講話(Speech)變得不清楚,有任一症狀,記下時間點(Time)並快快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 延伸閱讀: 陽光露臉別被騙了! 慎防溫差傷心 8個好習慣讓心臟更強壯 怎麼穿都還是好冷? 常吃8樣食物讓你從胃暖到心 
-
2020-01-30 武漢肺炎.回首SARS
回首SARS/「只准進、不准出」回首SARS 葉金川:因為了解,所以不恐懼
【編按】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大,世界各國都紛傳確診病例。2003年SARS帶給台灣劇痛,但台灣也在防疫面有了經驗與進步。元氣網摘錄2009年財團法人歐巴尼紀念基金會出版的《回首SARS》、《走過SARS》二書部份摘文,讓大家借鏡,避免讓過去SARS的慘痛經驗再次上演。SARS在葉金川的人生留下深深印記,許多人稱他「抗煞英雄」。 不過,他卻認為,進駐和平,就像在路上看見小孩快被車撞上了,趕緊把他一把抱起。SARS對他而言,因為了解,所以不恐懼……SARS疫情延燒時,民國92年4月24日,發生舉國震驚的和平醫院封院事件!封院後,驚惶失措的醫護人員隔著封鎖線,向外投擲寶特瓶、紙條,還有人爬上鐵窗欲申冤,還有疑似感染的男子上吊自殺。和平醫院成為孤島,前台北市衛生局長葉金川卻自願進入和平,協助抗煞。和平醫院當時已有七名醫護人員疑似遭到SARS感染。政府下令,和平醫院即日起停收門診、急診及住院病患,住院病患不可以轉出,員工全數召回,曾出入的家屬全部居家隔離。一千多人關在「和平監牢」中,和平醫院封院了!封院當日中午,台北市中正二分局員警以黃色刑案封鎖線,把和平醫院週遭全部圍繞一圈,並拉下大鐵門,連進院採訪的記者都倉皇抱著電腦逃出。即刻起,和平醫院「只准進、不准出」。這也是有史以來,最大區域的封鎖行動。恐懼氣氛籠罩 和平封院場面火爆許多原本在外面的病患、家屬、員工也逐一回院隔離。健康者、感染者混住,沒有分級隔離,恐懼讓他們很快的失去耐心。醫護人員戴著口罩,隔著封鎖線,舉白布條抗議。甚至一度衝破封鎖線,想要闖出醫院,場面火爆。當時人在花蓮慈濟大學任教的葉金川,接獲台北市衛生局老同事的電話,說是和平醫院中關了近千人,醫護陷入驚慌失措,「和平有點亂,吳康文(和平醫院院長)大概快要罩不住了!」連當時的總統陳水扁都親上電視,希望安撫民心。曾任台北市衛生局長的葉金川趕回台北,在封院的第四天,他和當時的台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連袂進入和平醫院了解狀況,並對外宣布,「和平沒有院內感染。」葉金川的公共衛生資歷完整。他是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更是美國哈佛公衛學院流行病學碩士、博士研究,加上曾任台北市衛生局長,從諸多條件看來,他確實是進駐和平的不二人選。 葉金川當下決定,將留守和平醫院,直到危機解除。葉金川說,當時和平醫院中,醫師與護士都慌了手腳,恐懼和慌張讓醫護人員失去信心和戰鬥力。他知道,和平亟須建立指揮體系。他一方面向和平醫護人員信心喊話,一方面要求每項設備都要定位。例如規畫防疫動線,包括病患和未感染者電梯的區分、防護衣、口罩、食物如何分送到位,每個動作都要依據標準作業程序,絲毫不能差錯。並把病人分級,將醫護人員排班,嚴格力行「先工作的可以先出去」來激勵醫護人員。當時已經知道感染病患在發燒之後才會開始傳染,因此院內最重要的管控措施是「量體溫」。葉金川要求每個人都要戴著體溫紀錄卡,早晚各量一次體溫,及早發現被感染者。安定人心 早晚對全院廣播為了安定人心,葉金川每天早晚,多次對院內全院廣播,告知現在情況如何,他正要做些什麼事情,也請在院內的大家配合。封院來得突然,葉金川記得有個產婦天天哭。產婦泣訴,她只是來生孩子,生了孩子後,連小孩都還沒看到,就被關在和平醫院裡。這個媽媽抱怨,「我本來不要在這裡生的!」 葉金川趕緊承諾,一定會讓她優先出去。忙了一陣子 才想起未向學校告假匆忙進駐和平醫院,葉金川連高血壓藥物都沒帶,還是和平醫院的院長吳康文開藥給他。忙了好一陣子,葉金川突然想起,他根本忘了跟學校告假,沒通知學校一聲就跑來關在和平醫院裡,趕緊撥個電話向學校請假。結果校方跟他說,早就從電視上看到了,要他好好鎮守和平醫院。葉金川心有所感地說,當時一位和平的醫師也就是謝長廷的女婿在外受訓,卻自動歸隊,讓他印象很深刻。而被責為「落跑醫師」者,雖在社會罵聲中勉強回院,但也沒有做他在院內該做的工作。他說,和平八成的醫護都還在線上工作,克盡職守。但是當然也有少數人不受指揮,躲在辦公室中,不見人影。他就直言,和平的感染控制機制已失靈,「某主任」他從頭到尾都沒看到人。至於吳康文院長,葉金川則給了「盡責執行」的評語。和平醫院分為A、B兩棟建築,B棟情況不明而危險,其中又以B6、B8最危險,A棟則無感染跡象,因此不准B棟人員任意進出。由仁愛醫院副院長璩大成把守A、B棟的通道,以杜絕SARS蔓延至A棟。外界急欲知道和平內部情況,葉金川也每天定時透過視訊向市府、媒體報告。視訊畫面中,一天頭髮還濕漉漉的葉令川一派平常地說,「我凌晨兩點半才睡,早上五點起來,睡不到三小時。剛量體溫38.4°C,體溫很高,太累了似乎也不行!我應沒有感染SARS,應是剛洗完熱水澡體溫升高的緣故。」葉金川推算,他前天才剛到和平,而SARS潛伏期三到七天,應該不是被感染。他喝著冰水,要再量一次體溫,看看是不是因為洗熱水澡導致體溫過高。沒時間看電視 不知恐懼蔓延全台和平院務如麻,葉金川忙得沒時間看電視。他不知道和平恐懼蔓延至全國,雲林拒收和平SARS廢棄物、新竹縣市拒收SARS病患。但是也有溫暖的義勇醫護志願軍152人報到。葉金川說,院內沒有交叉感染,通報病例逐漸下降,他知道,只要5月初不出現第二個通報高峰,就可以比較放心。在線上工作的醫護人員在很大的心理壓力下工作,早已經疲憊不堪。而沒有染病的病患、家屬也需要疏散。葉金川說,「但是以和平的能力,人員一定要外送,不然一定會全軍覆沒,全院都會感染。」所以一等到松山醫院就定位,就開始疏散人員。4月30日,在B棟第一線工作七天的醫護人員,開始往外移送,隔離觀察二周,成為第一批卸下照顧重責的醫護人員。而就在開始疏散醫護人員的同時,盡忠職守的和平醫院B棟八樓護理長陳靜秋在5月1日染SARS過世,成為第一位因公殉職的醫護人員。完成滅火任務 想去峇里島隔離5月2日,葉金川完成滅火任務,結束坐鎮指揮和平醫院的任務,評估和平的火已經熄了,他才搭乘專車前往公訓中心隔離。在專車上,他戴著口罩、笑彎了眼睛,向民眾豎起大拇指。 吳康文則在旁拍手送行。葉金川回憶,當時他們常開玩笑,如果可以離開和平醫院,最想做的事就是包架飛機到峇里島隔離觀察,花再多錢都不要緊。不過,葉金川似乎沒有那種悠閒的命格,他只是被送到公訓中心偷喝朋友送來的啤酒,乖乖接受隔離。他在5月19日又被中央徵調,南下到傳出院內感染的高雄長庚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協助防疫。因為了解SARS 所以不會恐懼SARS在葉金川的人生留下深深的印記,許多人因此稱他「抗煞英雄」。不過,他卻認為,進駐和平,就像在路上看見小孩快被車撞上了,趕緊把他一把抱起。SARS對他而言,因為了解,所以不恐懼,有防護就不怕被感染。對於和平醫院封院的措施,究竟是否正確,各界評論不一。葉金川直爽地說,「當然要封院,不封院怎麼處理? 」雖然陸續有病人死亡,不過他強調,感染的病例是之前就感染的,而不是留院所感染。最後,亡羊補牢的正確感染控制,終讓和平醫院重回平靜。(本文摘錄自財團法人歐巴尼紀念基金會2009年出版《回首SARS》)
-
2020-01-30 養生.聰明飲食
纖維質比蘋果和水梨高!這水果可降低高血壓、膽固醇
「好漂亮的青蘋果啊!」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顆顆肥美的棗子。過去曾經有日本客來台灣,以為水果攤上綠色水果是青蘋果,吃了之後才知道是棗子。老一輩有句俗語「日食三棗,長生不老」,就是在形容棗子具有很高的保健價值。營養師劉純君說,棗子的熱量不高,每百公克約46卡,和蘋果相當,但是它的纖維質比蘋果和水梨還高,每百克有1.8克的膳食纖維,而風乾製造過的紅棗和黑棗的膳食纖維,更高達7.7克和10.8克,所以常被當成「順暢」聖品。新鮮棗子的維生素C比蘋果、水梨和柳丁還高,蘋果的維生素C每百克只有2毫克,水梨為5毫克,柳丁是38毫克,但棗子每百克就有45毫克,它更含有蘋果和水梨、柳丁等所缺乏的維生素A和菸鹼酸。另外,蘋果是眾所周知有益調節血壓的高鉀水果,每百克約有110毫克的鉀,而棗子所含的鉀幾乎是蘋果的2倍。劉純君表示,維生素C可助抗氧化及養顏美容;高鉀可降低高血壓的發生;高纖可促腸胃蠕動、預防便祕,還可降低膽固醇;菸鹼酸可以調節熱量的代謝及預防糙皮病;而維生素A則可幫助黏膜組織修復。雖然棗子營養價值高熱量又低,幾乎適合所有族群食用,但是要提醒洗腎的病人,注意高鉀可能引發心律不整、心悸的問題,一天最多吃1~2小顆就足夠了。選購棗子時,最好挑選表皮綠色偏白、有光澤,果蒂深廣、週圍平滑無皺褶者,果實飽滿且外觀呈蛋形,甜度會比較高,口感也新鮮清脆。不過,成熟後的棗子就不耐久放,因為一旦完全成熟,果皮顏色就會由綠轉為黃綠,若放在室溫下,一般可以存放3天,在室溫下超過3天,果皮外觀就會產生褐斑,並會脫水皺皮。劉純君建議,棗子購買回家後,最好用塑膠袋包著,馬上放到冰箱裡冰存,約可延長保鮮期1~2個星期左右,如果希望能放更久一點,則建議不要除掉果蒂。延伸閱讀: 草莓益心助消化! 錯誤清洗恐將農藥一併吃下肚 吃蔬果最怕農藥殘留! 這5種清洗方式只會愈洗愈毒
-
2020-01-29 新聞.科普好健康
房間溫度每降低一度就老2歲 研究證實室溫過低傷腦
為了節省暖氣費用,有些人寧可忍受寒冬,也不願意打開空調。然而,最新的研究中指出,在寒冷環境下生活的人,比起一般人更容易老化。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理工學院教授伊香賀俊治指出,「我們在高知縣檮原町和山口縣長門市,根據40~90歲的150位受試者進行腦部MRI攝影後將之數據化,研究居住環境的室溫和腦部健康狀態之間的關係。我們發現居住的室溫越低、腦部的健康狀態越差。這種腦部狀態和一般的高齡長者腦部狀態類似。也就是說,在低溫環境下生活的人,腦會更接近老年人的狀態。室溫每下降一度,腦部的健康就會老化兩歲左右。」伊香賀教授更進一步表示,由於身處寒冷環境,為了防止體溫過低,身體會自動收縮血管、造成血壓上升。一旦血壓過高,血管受傷,就會形成微小的血栓,引起細小血管破裂,傷害腦部。這些傷害一旦累積,腦內的神經傳遞就會變得不順暢;負責記憶與運動的腦機能一旦降低,就會造成老化,甚至有演變成失智症的風險,「低溫環境所造成的腦部問題,比老化導致的腦部問題更加嚴重。此外,由於低溫環境之下,大多數人會降低運動的慾望,而運動又剛好是防範失智症的重要環節。」「大阪府方面更是研究了浴室溫度和照護需求評估之間的關係,發現浴室室溫13度的人比起15度的人,更需要接受照護,健康壽命也會減少四年左右。」呼籲民眾,為了避免大腦老化和引發失智症的風險,在適當時機也應盡量使用空調提高室內溫度,以避免腦部因為低溫受損,才能延長壽命。
-
2020-01-28 新聞.健康知識+
過年熬夜玩樂打牌元氣大傷?專家教4招補回元氣
不少人過年期間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跟親戚朋友不眠不休地熬夜打麻將、打牌。許多人熬了幾個夜以後開始出現頭暈、精神疲憊、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熬夜“後遺症”。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大家把熬的夜補回來呢?保持食物的營養均衡多吃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對於身體的補益作用不用多說,在冬季多吃一些含水量豐富的梨、柚子、橙子都有敗火的效果。此外,平均每天不重複的食物種類數應達到12種以上,每周達到25種以上最好。各種各樣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高蛋白肉類食物也不能少,堅果、菌藻類、蛋奶類食物也是每天都需要攝入的優質食物。多喝水熬夜會讓人精神不振,多喝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我們的新陳代謝,幫助我們盡快振奮精神,對於女性朋友來說,還可以增加皮膚的彈性,但是要注意,不要喝65攝氏度以上的熱水,以免燙傷消化道。冰敷眼部熬夜之後,大多數人都變成了熊貓眼,拖著兩個黑眼圈,讓人顯得更加無精打采。大家可以嘗試將湯匙放進冰箱凍冷,然後把它輕壓在眼睛周圍。或者用冰淇淋、凍冰塊也可以。此外,補眠的時候可以嘗試選擇一個稍高的枕頭,保持頭部較平時稍微抬高,但不要太高,這樣可以防止體液堆積在眼部疏鬆的結締組織內,能夠減輕黑眼圈程度。最好還是要保持正常作息的基礎上多休息一些,否則長時間補眠也會造成晝夜節律失調,有損我們的健康。多吃一些紫菜熬夜對於心臟的傷害也很大,對於熬夜的人群來說,補充一些鎂含量豐富的食物很有必要,紫菜中含鎂元素非常豐富。鎂有助於調節我們的心臟活動,多吃一些鎂含量豐富的食物,有助於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還可以輔助降低因為熬夜升高的血壓。這對於患有三高的老人來說非常需要。不過,三高病人本身對於身體中的激素調節能力就有所損傷,因此脂肪、血糖非常容易失控,如果再去熬夜打麻將的話,無疑將腦中風的風險增大數倍。所以奉勸大家還是保持正常健康的作息和飲食習慣,過一個平安的新年。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20-01-28 新聞.健康知識+
抗武漢肺炎除了戴口罩 專家教精油和藥草增加免疫力
中國武漢從去年爆發不明病毒肺炎後,如今台灣及美國也有確認個案,而且是住在我所居住的華盛頓州,民眾除了遵照防疫專家的建議外,從藥草及芳療保健的角度,教導大家可以準備一些抗病毒的清潔劑及藥草茶,可增加免疫力及保護呼吸道及肺部健康。早在中世紀黑死病流行時,當時流行區域的三分之一的人難逃一死,但有人發現,薰衣草精油萃取廠的工作人員卻逃過一劫。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精油成分如香芹酚(carvacrol)、百里香酚(thymol)、茴香腦(anethole)、香芹酮(carvone)、β-石竹烯(beta-caryophyllene)、檸檬醛(citral)、丁香酚(eugenol)、檸檬烯(limonene)、沈香醇(linalool)、醋酸芳樟酯(linalyl acetate)會破壞病毒結構或強化免疫系統,減少病毒對人體的持續破壞。精油方面,奧勒岡精油又稱「超級精油」,常用於食品加工,達到抑菌作用,因其含高量的香芹酚,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於2012年,在「運用藥學科學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harmaceutical Science)發表,奧勒岡精油抑制HIN1病毒的成果。研究人員從市面買來五個濃度不一的奧勒岡精油,五個樣本的「香芹酚」濃分別為75%、93%、80%及2個未標示濃度。由於奧勒岡精油直接用於皮膚,刺激性強,所以加上橄欖油混合稀釋。結果發現,奧勒岡精油無論是否稀釋與否,都具有抑制H1N1效果。2009年整合基礎醫學期刊「Holistic Primary Care」曾發表期刊,研究人員以奧勒岡精油進行體外試驗,發現冠狀病毒接觸到奧勒岡精油約廿分鐘,會被破壞失去複製能力,病毒顆粒從原來的每毫升五百萬個病毒顆粒,廿分鐘降到每毫升167個病毒顆粒,研究人員混合奧勒岡與其他精油如肉桂、孜然及鼠尾草等製成複方精油,再進行實驗,廿分鐘後測不到病毒顆粒。不過,這個實驗配方的鼠尾草精油的神經毒性較強,民眾不宜自己調製使用。奧勒岡精油用於皮膚易有刺激性,兒童可以用含香芹酚較低的冬季薄荷替代,其他相關具有抑制病毒的精油還包括佛手柑、萊姆、肉桂、檸檬、絲柏、尤加利(globulus, radiata, smithii等三種品種均可以)、永久花、綠花白千層、羅文沙葉、迷迭香、百里香及廣藿香;增加免疫力的精油有綠薄荷、乳香、檸檬、血橙;輔助呼吸道抗發炎的有尤加利、赤松、絲柏及藍絲柏。精油因生產區域、緯度及土壤,每批產生不同化學結構,要注意的是,不要買到稀釋、混充或加入塑化劑的精油,同時也不能內服,美國及英國芳療師執業規範對內服有嚴格規定,內服不當會造成食道灼傷及肝腎毒性。很多人問,精油與藥草相比,那個較有效?部分藥草也有很好的效果,建議藥草與芳療可以雙管齊下。以下是和肺肺部健康有關的藥草:抗微生物:能幫助身體對抗外來病毒、細菌,強化免疫系統,包括紫錐花、大蒜(藥草界俗稱便宜的紫錐花)、接骨木、百里香及osha(奧沙根)。抗筋攣:可以放鬆氣管及肺部平滑肌,減少劇咳帶來的疼痛,平常也可以用於氣喘,包括野生櫻桃皮、半邊蓮、接骨木。心臟功能:心臟功能不好,氧氣不足會影響肺功能,這類香草包括山楂、益母草及菩提花。排痰:幫助將過多分泌物,如對抗病菌而戰亡的細胞、白血球排出,同時有化痰作用,讓痰液變稀才能咳出,舒緩乾咳及敏感性咳嗽,這類藥草有土木香、毛蕊花葉、藥蜀葵、半邊蓮、款冬、甘草。神經緩和:重病時,會有焦慮及壓力情況,可幫助緩和呼吸道神經功能,這類藥草如半邊蓮、牛膝草、刺毛萵苣。強化肺功能:強化與重建肺部功能,如排除異物,這類藥草有毛蕊花葉及土木香。民眾可以用精油適度薰香,每次半小時至一小時,一天數次,不要一次連續數小時,因為這樣效果不佳,且容易造成血壓及心跳上升,每次都要更換新的精油及開窗,讓空氣流通;或與酒精、有機純露及5%的精油製成乾洗手。提醒民眾,懷孕者、巴金森氏症、G6PD及癲癇患者等,使用精油有特別的注意事項,使用前宜諮詢專業的臨床芳療師。
-
2020-01-28 橘世代.健康橘
家中長輩突然血壓過低 千萬不能拖!
如果長輩本來就有高血壓或糖尿病,一時的血壓飆高或血糖升高,我們倒不那麼擔心,比起血糖或血壓太高,我們比較擔心的反而是低血糖或低血壓。血壓太低有可能會暈眩甚至休克,如果平常血壓都是100多,突然有一天變成七、八十,一定要趕快去看醫生。血糖也是一樣,高血糖固然不好,但低血糖「立即的」風險更大,血糖太低時,人是會昏迷的,嚴重的話可能會危及性命。當血糖低到60毫克/分升以下,就要趕緊吃顆糖把血糖拉上去,要是拉不上去或病人有意識模糊的症狀,就要趕緊送醫。有人會問:那送醫到底應該要等候看門診,還是直接掛急診?如果只是自己在家裡量到血壓飆到180毫米汞柱(mmHg),或是血糖飆到200毫克/分升,通常並不會有立即的危險,可以按一般程序掛門診看醫生就好了。但如果長輩有低血糖、低血壓、發高燒、神智改變、使不上力、話講不出來等症狀,則千萬不要傻傻等門診,而要掛急診。因為老人家的病況瞬息萬變,很有可能會突然急轉直下,萬萬拖不得。10年前,我阿嬤還在世時,有一天下午2點,我媽媽打電話給我,說阿嬤覺得會冷,到下午4點,量體溫時已經到39度,等到晚上7點,申請到病床送到醫院,阿嬤血壓只剩下70,而她平常可是有高血壓的,卻在短短幾個鐘頭內病情驟變,弄到休克的地步。所以我常會提醒家屬,若覺得老人家很不對勁,應該要立刻去掛急診,而不是掛門診。門診有可能要等很久,可能一排就是3、4個小時,在這段時間,老人家的狀況有可能產生很大變化,萬一錯過搶救的黃金期,造成遺憾就令人傷感了。我們老人科很多醫生都有遇過這樣的情形:病人掛了號,但還沒等到看醫生,就已經走了。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經驗,一位阿嬤病患坐在候診區上等著要看診,等著等著就不動了,周圍的人還以為她是不耐久候睡著了,直到護理師出來叫號時,才發現她已經過世了。所以,老人家身體若突然有異樣,真的寧可慎重一點,也不要掉以輕心。小叮嚀如果長輩有低血糖、低血壓、發高燒、神智改變、使不上力、話講不出來等症狀,就要趕緊送急診,萬萬拖不得。本文摘自《顧爸媽,這樣做最安心》,天下文化 2019/09/30 出版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27 科別.兒科
當送子娘娘遭疑販嬰 吳昌騰守護急重症病童20年
林口長庚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年輕時曾充當「送子娘娘」,護送棄嬰到外國收養人家中,途中被移民局扣留、懷疑是販嬰份子,卻讓他更堅定走上兒科道路,守護急重症病童20年。在新竹長大的吳昌騰,從小對數學相當熱衷,曾立志要當數學老師,直到一次發高燒,父母擔心的神色烙印在他心中,心想若成為醫師或許能幫助更多人,高中畢業時考取北醫醫學系,展開行醫生涯。擔任實習醫師期間,吳昌騰跑遍醫院各個科別、見了形形色色的病人,他發現成人的疾病大多是慢性病,即便就醫也只能緩解、控制症狀,幾乎不可能治癒;相較之下,孩子的疾病相對單純,治療後不僅能立刻看到改善,治癒率也相當高。吳昌騰說,看著原本病懨懨的孩子經過診斷、治療後,變得活蹦亂跳,「特別有當醫師的感覺」;除此之外,他還是台北馬偕醫院有史以來,第一個護送棄嬰到海外收養人手上的醫師。他回憶,那是他在馬偕醫院擔任住院醫師的第3年,當時馬偕醫院先後收治2名棄嬰,孩子因先天性畸形、肢體殘缺遭遺棄,一對加拿大夫妻透過教會系統表明願收養其中一名寶寶,但因寶寶身體狀況不穩定,必須由醫師親自護送到收養人家中。吳昌騰說,當時他沒結婚、沒女友也沒出過國,卻要獨自一人帶著5個月大的寶寶,搭10多個小時飛機到加拿大,還得歷經多次轉機,心情相當忐忑。個子嬌小、有著娃娃臉的吳昌騰,一路上不斷被詢問「孩子的媽媽在哪」,飽受旁人異樣眼光。上機後,寶寶因肚子餓、放聲大哭,只會說英語的他不斷比手畫腳,希望隔壁只會講法語的老奶奶能幫忙抱一下寶寶,讓他能空出手來泡牛奶,無奈老奶奶根本聽不懂,一臉狐疑地瞪著他,他索性將寶寶直接放到老奶奶手上,趕緊泡了牛奶,才讓這場混亂落幕。途經多倫多等待轉機時,移民局官員見他一個年輕男人抱著嬰兒,懷疑他是販嬰的人蛇集團,二話不說將他扣留下來。吳昌騰無奈笑說,那時無論他怎麼解釋都沒人相信他是醫師,剛好加拿大領養父母的電話又是錯的,「真是跳到黃河都洗不清」,還一度擔心會被抓去關,最後靠著教會系統才確認身分,成功脫身。飛越大半個地球,寶寶在他的細心呵護下安全地交給加拿大的養父母,看著曾露宿街頭的寶寶即將開始全新的生活,吳昌騰內心感動不已,這段驚險的經歷也讓他更堅信成為兒科醫師的目標。然而,想成為兒科醫師並沒有想像中容易,吳昌騰接受住院醫師訓練的那些年,除了看診、查房、抽血外,晚上還得到兒科診所支援看診,短短5小時的門診至少要看100個病人,平均3分鐘要看完1人,還曾創下一晚看250個病人的紀錄,溫度計、血壓機根本無用武之地,看診品質也大受影響。吳昌騰說,他想像中的醫師,應該是透過抽血、檢查,抽絲剝繭後找出病因、作出診斷,因此他放棄開業醫師的誘人高薪,決心鑽研兒科急診及重症領域。1998年全台腸病毒大流行,奪走78條寶貴性命,許多重症病童住進兒科加護病房(PICU),隨時都在和死神拔河,但早年兒科加護病房沒有專責主治醫師,醫師在看門診、做研究、照顧住院患者之餘,根本無暇照顧這群重症病童。吳昌騰和當時剛從美國返台的醫師夏紹軒,毅然決然接下林口長庚醫院兒科加護病房主治醫師的重責大任,共同守護兒科加護病房至今長達20年,只因「把病人救活的成就感比賺錢更大」,這份熱誠也感動許多年輕醫師,投入兒科急診行列。
-
2020-01-27 新聞.健康知識+
常熬夜的人罹癌率高4成!日本睡眠醫師:再晚也不要超過這時間睡
晚上12點前上床,疾病不上身 自古以來,人類就一直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也就是說,我們生理時鐘的週期,早就銘刻在人類數百萬年的歷史當中。隨著文明的進步、電燈的發明,讓夜晚變得和白晝一樣明亮,也只是這百餘年來的事,所以我們的身體,根本無法應對這種急遽的改變。 若是持續過著日夜顛倒,或者是半夜二、三點還不睡覺的生活,就會打亂身體本來的節奏,而埋下疾病的禍源。其實會造成這樣的結果理所當然,因為健康的基礎就在良好的睡眠,而良好的睡眠就是配合正常的生理時鐘,在可以發揮健康機能的時段,取得適當的睡眠長度。為了有效發揮身體的修復功能,第一步就是在晚上12點之前就寢。 身體裡本來就有一套體內平衡(homeostasis,又稱恆定狀態)的機制。簡單來說,就是保持體內環境維持在舒適、安定狀態中的機制,例如維持體溫、血壓,排除病原體等異物,及修復傷口等作用,都是這個機制中的一環。在晚上12點以前就寢,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就能將這個機制發揮得更淋漓盡致,讓身體保持美好狀態,引導我們挺進健康之路。 例如,促進新陳代謝、強化免疫機能、對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生長激素,只會在睡覺期間分泌,而且是在就寢後不久到開始熟睡的這段期間。超過凌晨3點後,身體就不再製造生長激素;若未在12點之前就寢,無法在對的時間進入深層睡眠,生長激素也不再分泌。另外,半夜不睡覺、一直暴露在光線下,褪黑激素也不會分泌。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會輾轉難眠外,也無法發揮抗癌、抗氧化和解毒等作用。 生活不規律、到了深夜還不睡的不良習慣,會妨礙身體原有的功能,造成體能狀態不佳的結果。我這麼說,一點都不言過其實,只要想想,人生1/3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但一般人通常只思考清醒時的事,卻毫不在乎睡眠的好壞。可是,只要充實這1/3的睡眠時間,就可以讓其餘的2/3有更完美的表現,也就是在睡眠時好好修復身體,就能在清醒時讓大腦的功能、身體的體能發揮得更好,進而擁有健康、充實的人生。 總而言之,隔天可以做的事情,就不要逞強在半夜做,過了半夜12點不睡覺,還在日光燈下看電視、打電腦的習慣,就阻礙身體本來具備的健康機制。 修復身體、提高免疫力,消除大腦和身體疲勞的機能,主要是在睡眠期間運作,我們要尊重身體的力量,並且讓這些力量發揮最大功效,就必須在晚上12點之前上床睡覺。 夏夜一樣睡得舒服的方法 難入睡、睡不著,再碰到夏天就更棘手了。例如,熱帶地區的夜晚,溫度、溼度都很高,漫漫長夜很容易讓人睡不著。如果一整晚都開著冷氣,就算把溫度調高一點,半夜還是會冷醒;若是設定一段時間後自動關掉冷氣,隨著室溫慢慢升高,又有可能被熱醒。所以,夏夜是最容易因為睡睡醒醒,而睡眠不足的天氣。 夏天因為平均氣溫、溼度都較高,造成睡覺時深層體溫不容易散熱,人就會輾轉難眠、不好入睡。幸好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發達的環境,可以巧妙運用電器用品,幫助我們一夜好眠。讓夏天也有優質睡眠的方法,就是睡前兩個小時先開冷氣,設定溫度為攝氏29度,降低房間裡的牆壁溫度。 大多數人在睡前都可以忍耐悶熱的天氣,上床後才會開冷氣。但是,這麼做只有房間裡的空氣是冷的,一旦定時關掉冷氣後,停滯在牆壁裡的熱氣就會釋放出來,讓房間裡的溫度急速上升,教人難以入睡。如果能夠事先降低牆壁的溫度,上床就寢後二、三個小時,定時設定再關掉冷氣,就能保持舒服的室溫,直到凌晨四點左右。 而身體在體溫最低的凌晨兩點到4點的睡意最強,之後體溫就會緩緩上升。所以凌晨4點後,為了要順利清醒,會慢慢提高體溫,不再讓身體冰冰涼涼的。也就是說,這種方法可以讓室溫在凌晨4點後才慢慢上升,不會妨礙到體溫上升,我們就能輕鬆醒來。 只要花一點點心思,我們就可以在難以入睡的夏夜擁有舒適的睡眠,徹底擺脫睡眠不足的煩惱。因此,了解人體的結構,絕對有助於取得良好的睡眠。 延伸閱讀: 5個月瘦15公斤,水腫消失、膝蓋不痛了!韓國肥胖醫師:每天一杯茶,替身體「除痰濕」●書籍簡介 修復身體的黃金7小時:養顏瘦身 × 提升免疫力 × 自癒百病, 拯救上萬人的名醫教你日日好眠,擺脫所有文明病!万病をふせぐ眠り方作者: 宮崎總一郎 譯者: 劉錦秀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29語言:繁體中文 宮崎總一郎 1954年出生於日本愛媛縣,1979年畢業於秋田大學醫學系,1985年完成秋田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課程。 現為日本睡眠學會理事、日本睡眠學會認可醫師(certified physician of sleep medicine,JSSR),並於滋賀醫科大學擔任睡眠學講座的特任教授(specially approved visiting professor),及在其附屬醫院擔任特約睡眠門診醫師。 他除了為有睡眠障礙的患者進行診察、治療外,更透過「睡眠森林」機構推廣睡眠知識,並培育專業的睡眠指導員,傳達世人睡眠的重要性。著有《對大腦有用的「睡眠學」》(角川SS溝通出版)、《成長中孩子的睡眠學》、《給快速入睡家族的建議》(皆為恒星社厚生閣出版)。
-
2020-01-27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因是天然殺蟲劑 為何人類和昆蟲仍被咖啡吸引?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種子的勝利》,作者索爾.漢森】最讓人開心的豆子「咖啡因是天然的殺蟲劑。」在一群研究人員初步發表咖啡所具有的效果後不久,《紐約時報》便刊出了這樣一則頭條新聞。當時他們所公布的內容很簡短,但其中指出蚊子特別容易受到咖啡因的影響。事實上,咖啡因確實有效,而且可以對抗許許多多的蟲害,因此除了咖啡樹之外,有些植物也懂得加以運用。在熱帶地區就至少有三種其他樹木的種子含有咖啡因,分別是:可可、瓜拿納(Guarana),和可樂果(Kola nut)。這些種子就像咖啡豆一樣,可以被磨成粉再和水混合做成飲料,包括熱可可、巴西的瓜拿納汽水,和市售的各種可樂(包括最初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除此之外,茶葉和南美洲一種名為「瑪黛」的冬青屬植物中也含有咖啡因。以上這些都是人們最喜愛的提神飲料。看來,自然界有咖啡因的地方,人們便會拿著馬克杯、葫蘆或茶壺趨之若鶩。咖啡因就像辣椒素一樣,也是一種生物鹼。要製造咖啡因,植物必須用掉一部分的氮,而這些氮是原本可以拿來用於生長的,因此咖啡樹便透過「咖啡因回收系統」,把這些咖啡因做最有效的利用。它們會先在身上最脆弱的組織中製造出咖啡因,然後再把這些咖啡因轉移到最重要的地方,也就是它們的種子。嫩葉是最先出現咖啡因的部位,此時咖啡因有助驅除那些以嫩葉為食的昆蟲與蝸牛;但是當這些葉子逐漸長大變硬時,咖啡樹便會把一大部分的咖啡因收回,放在花朵、果實和發育中的種子當中,以便保護它們。咖啡樹的果實(一種淡紅色的漿果)也會製造咖啡因,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滲進果實內的一對種子中,而這些種子不僅接收咖啡因,它們本身也會製造更多的咖啡因,使其濃度達到幾乎可以驅退所有攻擊者(那些最強硬的對手除外)的地步。由於會對咖啡下手的昆蟲和其他害蟲,總計在九百種以上,因此我們可以合理假定,咖啡樹是為了因應這樣的狀況而演化出咖啡因,但就像歷史學家對關於狄克魯的故事細節仍有歧見一般,科學家們對植物之所以演化出咖啡因的原因,仍有不同的看法。咖啡因雖是很好的殺蟲劑,但這並不是它唯一的用途。咖啡樹會在各個部位製造出咖啡因,但咖啡因一旦到了種子裡就會停留在胚乳中,不再流動。對愛喝咖啡的人來說,這是一件好事,但對種子而言,就不盡然了。這是因為咖啡因除了能驅退攻擊者之外,也會使種子無法發芽。咖啡因的化學結構既能殺死甲蟲的幼蟲、讓蛞蝓痛苦的蠕動,同樣也會使植物細胞無法正常分裂。我們先前已經提過咖啡豆所面臨的這個困境,但值得在這裡再提一次。為了能成功的發芽,咖啡種子必須讓它細小的根和幼芽遠離咖啡豆內含有咖啡因的部位。它所用的方法便是:快速的吸水,讓它原本就有的細胞飽含水分並膨脹,並將生長點往外推。唯有在逃離了咖啡豆之後,幼芽的細胞才能正常的分裂與生長。然而,當它們成功的完成了這個任務之後,還會發生一個更有趣的現象:當咖啡幼苗愈長愈大時,咖啡因會從逐漸萎縮的胚乳中滲漏出來,擴散到周圍的土壤中,而且似乎能夠抑制附近植物的根部生長,並阻止附近的其他種子發芽。換句話說,咖啡豆知道該如何殲滅它們的競爭對手;它們會分泌自製的殺蟲劑,清出一小塊地盤來占地為王。在植物的演化上,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能夠幫助植物順利發芽,並確保自己的生存。這一點就像驅除害蟲一樣重要。我們很容易理解咖啡樹為何想保護自己的種子和葉子,或讓它們的幼苗能夠「贏在起跑點」,但有關咖啡因之所以形成的原因,有個理論卻頗令人意外,不過想必也有很多人能夠認同,因為他們在一大早也有同樣的感受。這和「成癮」有關。當被回收的咖啡因在咖啡樹內流動時,也會出現在花蜜中。長久以來,這一點一直讓科學家們大惑不解:為什麼咖啡樹要把殺蟲劑放在用來吸引昆蟲的花蜜中呢? 科學家們最近在研究蜜蜂之後,終於找到了答案:在劑量適當時,咖啡因不會驅退那些幫助傳粉的昆蟲,反而會使牠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來。「我認為咖啡因強化了牠們大腦中的酬賞路徑(reward pathway)神經元反應。」傑蘿汀.萊特(Geraldine Wright)告訴我。她是英國新堡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的神經科學教授,畢生都在研究蜜蜂的思考模式。她對蜜蜂非常熟悉,因此偶爾會在公共場合穿上「蜜蜂比基尼」,讓一群活生生的工蜂停駐在她身上,蓋住她胸部到領口的部位。蜜蜂的腦子雖然簡單,卻表現出驚人的合作能力。萊特和同事曾經訓練一群蜜蜂造訪他們用來做實驗的花朵,結果發現:這些蜜蜂比較有可能記住並回到那些被塗抹了咖啡因的花朵上,而且頻率高達三倍。在這個情況下,蜜蜂腦子運作的方式就像人類一樣:當牠們啜飲花蜜中的咖啡因時,牠們的酬賞路徑就會亮起來。對於咖啡樹而言,製造含有咖啡因的花朵,可以吸引一票忠誠的傳粉昆蟲,就像每天早上通勤的人士在他們最喜歡的咖啡攤之前,排隊購買義式咖啡一樣。當我問萊特這是不是咖啡因產生的目的,而它的殺蟲和除草作用只是附帶效果時,她似乎認為這種說法太過牽強。她在寫給我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我不確定『擇汰』的壓力有這麼強大。」我幾乎可以看到她皺著眉頭表示懷疑的神情。但是柑橘屬樹木的花朵裡也含有咖啡因,它們的種子或葉子裡卻沒有,這顯示這樣的說法還是有可能成立。由於柳橙、檸檬和萊姆都是以揮發性的油和其他化合物,做為自我防衛的工具,因此,它們之所以使用咖啡因,顯然只是為了要操縱蜜蜂的腦袋。在談論種子時,與其推測咖啡因形成的確切原因,不如了解它的作用。它對驅除昆蟲和抑制附近植物的生長都很有效,但蜜蜂的故事也很重要,因為在咖啡豆的所有特性中,對於咖啡的歷史以及飲用咖啡的文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咖啡因對人腦的作用。「情緒會更高昂,想像力會變得活躍,對人會充滿善意……記憶力會增強,判斷力也會提高,同時在短時間之內會變得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是一九一○年英國某醫學期刊的報告。現代學者的用語可能會比較保守一些,但他們研究所得到的結論是相同的。人們在喝下一杯普通容量大小的咖啡之後,進入血液中的咖啡因就足以對他們的中央神經系統產生可以測量的影響。大腦神經元放電的速度會變快,肌肉會抽搐,血壓會升高,困倦的感覺會消退。但就像辣椒素造成的灼熱感並不是由熱氣導致,咖啡因造成的興奮感也不會真正提振你的精神。我們喝下咖啡後,精神之所以會變好,是因為咖啡因會防止我們感到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