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與病毒共存
共找到
263
筆 文章
-
-
2022-04-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居隔+疫調加班到凌晨 地方衛生局人員累翻:中央有想過人力配套嗎?
新北昨天新增八二二人確診,高達一萬六七七一人居隔,居隔行政作業由四九八人扛下,安排採檢車輛、確診病況、衛教、採檢等,事情多又雜,單是每人每天電話聯繫就要花十小時,更別提承受民眾怨氣,壓力極大。板橋衛生所人員聯繫匡列民眾,對方突如其來的溫暖關懷,提醒要注意健康,讓這名公務員瞬間淚崩。台中一名疫調人員說,六都人口多,人際互動較非都會區頻繁,疫調工作多好幾倍,早班上午九時到夜裡十一時,下午班要忙到凌晨二、三時,回家倒頭就睡,連碰到床時間都變少了,但就算想調職也沒時間找職缺。各地衛生局早變「加班局」,彰化衛生局防疫總動員,打破科室全局分工疫調追個案,還分兩班運作,衛局人員忙到凌晨三、四時。確診者原在醫院集中管理,由醫療人員統一照顧,現在一人居家治療,全家人一起隔離,疫調人員要追蹤一家子,逐一開隔離單、送快篩試劑,到解隔離,衍生好幾倍行政作業,中央想節省醫療量能,「有沒有想過衛生局人力在哪裡?」疫調人員說,若中央決定與病毒共存,就應簡化行政程序,如果「病例數破百萬不是不可能」,中央應想好配套,否則對基層衝擊很大。新北市長侯友宜也連兩天替第一線人員抱屈,喊話中央減少不必要的行政流程。疫情大爆發,食品稽查輔導抽驗、癌症篩檢目標數等各項地方衛生單位考核照常,面對防疫與業務KPI兩頭燒,多個縣市政府在十五日的全國衛生行政會議上爭取暫停業務,地方官員表示,衛福部這時還要例行考核是「何不食肉糜」。希望衛福部暫停今年例行性考核業務。【記者胡瑞玲、楊正海、李定宇、吳淑玲/連線報導】北市府利用虛擬醫院、關懷中心推動輕症居家照護,昨起十二個行政區全部上線,並提供垃圾清運及寵物就醫等協助。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向退休醫護喊話,「國家需要你們了」,每班五千元,拜託大家再上線,即日起報名到四月卅日止。新北市居家照護已一八八五人,新北市長侯友宜說,居家照護第一批有三人解隔,這是良好的過程。
-
2022-04-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5.4萬人居隔亂 陳時中:請自主應變
本土確診案例連日飆升,居家隔離人數更達五萬四千多人,新北市長侯友宜昨表示,中央的Trace系統常當機,有居隔民眾遲等多日才收到通知,快篩試劑提供也不足,已是居隔者最大困擾,要求中央簡化流程。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宣布,北市從今天開始,確診者原則上居家治療,不適合居家才移到防疫專責旅館照顧。這波疫情爆發後快速延燒,新北市有民眾抱怨,篩檢陽性在家等了四天,竟都無人聯繫;另外有人接觸確診者,父親陪同至醫院採檢PCR,未料現場人山人海,光採檢就等了一個多小時,過了兩天還沒收到PCR報告。還有不少居隔者需要快篩試劑,卻遲等不到,打一九二二不是撥不進去、就是被重重轉接;衛生所人員說快篩劑缺貨,請居隔者等待。還有民眾被通知要等防疫計程車載往醫院採檢,光等防疫小黃就等好幾小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北市染疫人數多,通知上略有延誤,請民眾自主應變,待在自己想要隔離的地方,盡量一人一室,靜候通知;如果同住家人尚未被匡列,請保持不要有太多活動。自主應變 民眾:有笑話感不過,「自主應變」四字引發眾多網友不滿,「自主應變就是要民眾自立自強」、「CDC請大家自主應變,有種笑話感」。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新北聯醫三重院區社區篩檢站目前每日平均採檢人數,是以往三倍,急診採檢人數更高達六倍,雖已加派醫護人力,但仍需排隊等候。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高淑真指出,十三、十四日平均每日來電達四一五○通,接聽電話人員已從十六人增至廿五人,仍忙不過來。北市確診 原則採居家治療侯友宜表示,中央的Trace系統經常當機,導致防疫流程延誤,許多居隔民眾等三、四天才收到通知,快篩試劑提供也緩不濟急,民怨四起。若系統問題沒有解決,地方政府加派再多人力都沒用,盼中央簡化流程,快速處理居隔案件。正居家隔離的柯文哲昨天透過視訊會議表示,新北遇到的問題,台北都有,由於感染數量會大量上升,北市從今天開始,凡是確診者,原則上居家治療,用電話通知,家裡不適合、或獨居老人等才考慮移到防疫專責旅館照顧。有專家預估,台灣這場疫情與病毒共存,可能還要拖延一二○天,柯文哲昨天表示,以南韓經驗看,台灣疫情還是在起步而已。南韓是因總統大選疫情失控,台灣今年也要選舉,之後會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動作跑出來,也許不到七百萬人確診,「台灣超過一百萬確診,應該是一定會發生。」專家推估 兩萬三千人重症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璩大成昨天赴議會工作報告時也表示,若以疫苗覆蓋率七成來說,剩餘的三成全染疫,疫情才結束,換算台灣總人口數三成約七百萬。若以百分之零點五重症比率算,預估全國約會有二點三萬人重症,其中北市就有兩千六百人,平均每日五十人重症,「光這樣就受不了」。璩大成說,源頭太多,已遍地烽火,北市防得這麼慘烈、苦守多日,結果花蓮、基隆疫情爆掉。
-
2022-04-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農11人染疫 快篩防堵 不封市
台北市昨日本土新增287例,其中,台北農產運銷昨再添4人確診,17日起至昨天,共計通報11名員工、從業人員染疫,為避免擴大,北農也準備上百份快篩劑,若員工出現症狀將快篩提前防堵。至於宜蘭昨新增61名確診,其中5人是到花蓮參加全中運的輕艇選手,縣內已17校全校停課。本土疫情多點爆發,台北市長柯文哲、副市長黃珊珊13日與澎湖團確診者開會遭匡列居家隔離,昨天再傳與會的交通局運輸資訊科員工也確診,北市衛生局表示,已匡列7人、快篩69人,後續將依疫調評估相關作業。台北農產公司累積11人確診,北農主秘路全利昨表示,北農17日先接獲通報2名員工確診、18日再通報5人,昨日再有4人染疫,已立即清消、加大拍賣距離、加強人流管制,已準備100多個快篩試劑供員工使用。北市市場處長陳庭輝表示,今年戰術將與去年不同,會與病毒共存方向防疫,這次北農多人確診,將不會採去年五月的停止營業封市方式,會改為找確診者熱點,進一步疫調、居家隔離,蔬果拍賣不受影響。宜蘭昨日則新增61名確診,其中5人是到花蓮參加全中運的輕艇選手,縣長林姿妙也指示衛生局協調醫療團隊兵分8路到學校提供服務,統計宜蘭校園停課,全縣已累計49名校園確診者,29所學校受到影響。至於花蓮昨新增74例確診,因全中運有輕艇選手確診,匡列同住需要篩檢者174人,目前都是陰性。另外,花蓮昨也傳有縣府地政處人員確診,匡列人員尚在檢驗中。
-
2022-04-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拖4個月不奇怪!柯文哲預言:台灣逾100萬確診一定會發生
今天本土新增1626例,台北市有287例確診,對於確診數再創新高,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預言,台灣超過一百萬人確診,應該是一定會發生,照這樣的局面下去,疫情拖四個月不奇怪。另外,對於新北市長侯友宜提到,新北本周居家照護,發現有基層量能、中央追蹤系統卡卡或當機,快篩劑不夠等問題,媒體問柯文哲,台北市是否也有同樣狀況,柯文哲說,雙北首都生活圈,新北遇到的問題,台北都有,只是說,只要柯文哲一講話,媒體就寫柯文哲嗆陳時中,不然就是諷刺陳時中,唯恐天下不亂,所以算了,他不想多講。柯文哲說,還是一樣,「打仗,彈藥充足,有彈藥充足的打法,後勤補給子彈送不上來,前線的部隊還是要作戰」,他的態度就是快篩劑夠,就有快篩劑夠的做法;沒有快篩劑,也有沒有快篩的防疫手段,他的態度就是「有多少武器、就做多少事」,但他預期,確診人數會大爆發。由於柯文哲先前曾說預估台灣會有700萬人確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璩大成今天也提到,現在台北市已經遍地烽火,防疫防得很慘烈,柯文哲說,璩大成是負責防疫臨床部門召集人,也是副指揮官,一人身兼多職,戰役辛苦的地方他都知道,就是盡力,抱怨也沒有用,就是盡力防疫。對於有專家預估與病毒共存可能還要拖延120天,柯文哲今天說,這個疫情打四個月,與他估計得差不多,他也不是說台灣會有七百萬人感染,但南韓例子,感染人數已占總人口的32%,台灣現在僅占1%,還是起步。柯說,南韓是因為總統大選,造成疫情失控,但台灣今年也是要選舉年,他很清楚,之後會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動作會跑出來,但也許不到七百萬人,台灣超過一百萬確診,應該是一定會發生,照這樣的局面下去,疫情拖四個月不奇怪。
-
2022-04-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打莫德納家長有疑慮 陳建仁:相信科學不用擔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開放6到11歲兒童施打莫德納,但許多家長認為對兒童來說,BNT疫苗比莫德納好,對此,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到彰化高中演講受訪時表示,莫德納已得到世界很多國家使用,且經過台灣疫苗接種委員會的核可,民眾不用擔心,按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安排使用,相信科學、信任指揮中心,台灣疫情會得到很好的控制。韓國已解封正式展開與病毒共存,陳建仁說,台灣主要疫苗接種是去年6月才展開,去年年底達到歐美標準、甚至超過,但還有很多人打第3劑的時間還沒到,再等一、兩月,等到第三劑疫苗達七成以上,大家就可以放心,目前從感染數來看來看台灣還是最低,且99.7%以上都是輕症,只要打好三劑疫苗沒有問題。
-
2022-04-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疫情再燒進北農 已10人確診 北農:拍賣不受影響
本土確診連續數日破千例,台北市確診數也屢飆新高,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今天已有10人確診,北農證實,本月17日北農先2名員工確診;18日員工4人、1名業者確診;今天19日今天再接獲通報3名員工確診。這10人確診中,第一果菜市場有7人、第二果菜市場有3人。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主秘路全利今天受訪表示,對於第一、第二果菜批發市場陸續傳出人員確診,北農接獲通知後,均依防疫指引,由衛生局疫調,確診、接觸者居家隔離,公司也進行人員調度,拍賣運作不受影響。目前北農也已經採購快篩劑,若有同仁有症狀,會先請快篩,並進一步檢測PCR。路全利說,今天北農第一果菜、第二果菜市場的人員調度,目前都還是正常調度,公司整個作業也有腹案安排,若有一些人員可能因疫情無法到班,會由休假的人員機動調整,部會影響拍賣作業。台北市市場處長陳庭輝也表示,目前正由衛生局疫調中,由於今年的戰術與去年不同,現在會以與病毒共存方向防疫,所以這次北農多人確診,將不會採用去年五月的停止營業封市方式,會改找出確診者熱點,疫調、居家隔離,蔬果拍賣不受影響。
-
2022-04-1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整理包/兒童是否打疫苗爸媽好苦惱 看國外施打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仍繼續延伸,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預估染疫人數將達345萬,衛福部昨(17日)通過6至11歲兒童施打莫德納的緊急使用授權(EUA),聯合新聞網替讀者整理了兒童疫苗打什麼牌子、可能副作用、不建議接種對象、國內外專家對兒童疫苗看法,疑惑一次解開。Q1:目前開放的施打品牌?施打品牌為莫德納,2劑,每劑0.25毫升(成人劑量一半)。Q2:施打對象?6-11歲兒童,約120萬人。Q3:常見副作用、嚴重副作用為何?常見副作用:注射部位局部疼痛、疲倦、頭痛、發燒。嚴重副作用:心肌炎、心包膜炎,但目前皆無兒童個案。需立即送醫:出現心跳過快、顫動、呼吸急促、胸痛。歐盟、澳洲等30多個國家臨床資料顯示,12至18歲青少年相較,幼兒接種莫德納後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風險明顯較低,不過,仍需觀察更久時間,才能釐清安全上的疑慮。Q4:兩劑施打間隔時間?第一劑和第二劑間隔28天。Q5:預計何時開打?陳時中表示,目前符合接種資格的兒童人數約120萬人,難以估計接種率,美國也僅3成多。本周三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將舉行專家會議,討論接種的對象、開打時程。如決定開打,需調查家長意願、填寫同意書等,指揮中心將加緊作業。Q6:不建議接種對象?目前正在發燒感冒、對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者。Q7:專家對兒童疫苗看法為何?長庚大學醫院系小兒科教授林奏延:以全球染疫死亡率估算,我恐有五十例兒童確診死亡,「社會可以接受嗎?」呼籲盡速討論幼兒打疫苗,並建議第一劑疫苗以mRNA疫苗為主,減少兒童重症機會。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孩子確診新冠肺炎的症狀與大人類似,若連續三天高燒不退、呼吸困難、活力變差,以及確診幼童為一歲以下,應於24小時內就醫。香港有報告指出,兩名小孩染疫引發腦炎死亡,日本也有不少病毒攻擊孩童腦部案例。黃立民也說,先前有很多人憂心兒童青少年施打疫苗會發生心肌炎等副作用,但五至十一歲孩童發生風險並沒有比較高,與青少年差不多。陽明交通大學醫管所兼任副教授洪子仁:以色列去年一項研究指出,在小朋友尚未能施打疫苗前,若父母親皆施打BNT疫苗,對小孩防範Delta變異株有百分之五十八的保護力;在小朋友尚未打疫苗前,家中成人完成疫苗接種,可以保護小朋友。Q8:打莫德納、BNT的國家有哪些?打BNT國家:美國:開放時間2021年11月,5歲以上BNT、12歲以上BNT。日本:開放時間今年2月下旬,5-11歲BNT。南韓:開放時間今年3月底,5-11歲BNT。歐盟:開放時間2021年11月,5-11歲BNT。BNT、莫德納都有接種國家:澳洲:開放時間2021年12月,6歲以上可打莫德納、12歲以上BNT。英國:開放時間今年4月底,5-11歲莫德納、BNT皆有。加拿大:開放時間2021年11月,5-11歲BNT、6-11歲莫德納。Q9:有各國接種兒童疫苗情況能參考嗎?美國:美國自去年11月開放5歲至11歲族群接種輝瑞BNT兒童版疫苗,劑量為成人所使用的三分之一,截至4月12日,美國5~11歲的族群,約有34.8%已接種1劑疫苗,28.1%完成施打2劑。不良反應事件,美國CDC去年12月30日發表相關報告,表示從輝瑞兒童疫苗緊急授權通過以來,打出的900萬劑僅出現少數嚴重不良反應,11月12月共收到4000多份不良反應通報,其中100件為嚴重事件,常見症狀為發燒及嘔吐,另外有11起心肌炎報告,其中7名額同在報告發布時已經康復,4名仍在康復中。英國:最初開放患有特殊疾病的兒童群族接種,本月4日才全面批准5-11歲兒童接種,儘管官方仍未公開接種數據和不良反應通報,但不少專家都抱持正面看法,雖然對染疫獲得抗體的兒童來說短期效益不大,但可以降低兒童在未來出現的變種病毒中,再次染疫的風險。南韓:2月爆發的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兒童確診數暴增,於3月底正式開放5-11歲兒童族群施打輝瑞兒童版疫苗。南韓政府已經宣布自18日起全面解除社交距離,僅保留強制配戴口罩措施,進入與病毒共存模式。日本:從2月下旬開始,開放5-11歲兒童施打新冠疫苗,為BNT兒童版疫苗,劑量為成人所使用的三分之一,兩劑間隔3週,厚生勞動省表示,4月1日前接種的幼童中,疑似副作用的反應有13件,多為接種時感到疼痛、壓力引發血壓變低、脈搏減少等迷走神經過度矯正。(vasovasgal reflex)13起中,有2起症狀較為嚴重,一起為3月接種疫苗的7歲男童,有心肌炎、心包炎症狀,但目前已經好轉,厚勞省指出,5-11歲兒童出現副作用的比例,比12歲以上青少年接種第一劑時來低。
-
2022-04-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雙北憂自謀生路 柯文哲:中央戰略共存 戰術卻是清零
全國連三天確診數破千,雙北是重災區。台北市長柯文哲預言一周內會有六萬人居家隔離,但居家照護沒規則,各地方自謀生路,這個禮拜全台灣會大亂;新北市長侯友宜認為「現在只是海浪,還不是海嘯」,快篩試劑嚴重不足,連一次要發給所有居隔者都不夠,執行過程遭遇許多困難,中央應設法解決。指揮官陳時中回應,「確診數多需要每個地方政府跟中央合作,與其預期會不會亂,不如起而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目前居家隔離人數約五萬人左右。台北日增二七○例也創新高,百分之九十五點四居家隔離,逼近萬人,近百校停課,三萬多人受影響。柯文哲說,「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自謀生路、自生自滅」,中央愈慢公布標準、準則,再過一周,各縣市方法一定五花八門,一定會出問題,會大亂。柯文哲說,中央戰略要與病毒共存,戰術卻是清零,但戰術、戰略還是要一致,要考量防疫與經濟發展取一個平衡,要不然不出兩個禮拜,台北市就會無法運作。新北首次達單日五○○例,侯友宜表示,從清零改成共存後,地方執行上反映出幾個問題,新北市確診數最多,一四六一六人居隔數也最高,這還只是短短一周,但各縣市匡列方式沒同步,基層人員得花大量文書作業時間消耗量能,PCR採檢制度也要檢討,建議快篩陽性再PCR。侯友宜還說,目前快篩試劑嚴重不足,新北居隔者一次需發放五萬六千支,但僅有三萬支。針對網友要求繼續公布足跡,他說「難道其他地方就不危險嗎」?注意自我防疫絕對比公布足跡重要。
-
2022-04-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居家照護確診親人染疫!Omicron確診者經驗談:畏寒、發燒、頭痛等症狀如同加強版宿醉
當Omicron崛起時,兩條線早晚要來的,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而已。老婆確診 兩人一同在家隔離上周一,老婆開始有感冒症狀,雖然快篩結果是「陰性」,但隨著症狀愈來愈嚴重,當時深覺恐難倖免;果然,周三再次檢驗,萬惡的第二條線就浮現了。而我則是僥倖地仍只有一線。根據澳洲政府規定,我們必須自主上報陽性檢驗結果,接下來所有的家戶成員,也就是我們兩人都得自行居家隔離七天,不得外出;這不難,難的是我們仍得採取所有可能的彼此「隔離」措施,這就比不可能的任務還難。我們租屋處,是一間僅有兩臥房、一客廳、一盥洗的16坪的單元房(Unit),我們雖可分居各一間臥房,但客廳與盥洗室如何區隔?討論結果,只能委屈老婆在主臥房封關;當她要進出盥洗室時,我得躲入客房。結束盥洗時,先拿稀釋酒精噴灑消毒整間盥洗室後,再進入主臥室繼續封關。負責煮食的我,把餐點送到房間門口後,先敲門示意,然後躲回客房,等幾秒鐘後,她再開門取餐。有任何事情需要溝通,就靠電話聯絡。是的,同個屋簷下,兩人還得靠Messenger 互傳訊息或者電話聯絡。就這樣王不見王過了三天,老婆症狀一度好轉,想必是打了三劑疫苗的效果發揮,看來接下來可以輕鬆以對。可人呀,偏就不能得意,第三天她突然鬧肚子,整個人突然又虛弱下去,只得緊急詢問當地護士朋友應對策略。重新調理飲食,總算讓她在第五天又逐漸恢復元氣。本來以為,再過兩天,兩人都可以出關解封。可人呀,偏就不能得意,換我開始鼻咽緊繃、腫痛,但是說也奇怪,這症狀不到半天就會自己消失,雖然有那麼一點點僥倖,但我心裡有數,Omicron傳染力極強並非浪得虛名,當下只能盡量讓自己的第二條線愈慢出現愈好。老婆出關前一天 換我驗出二條線這周一,就在老婆出關前一天,果真換我驗出兩條線。當夜,畏寒,接著發燒。第二天,最難受的就是頭痛,好似有人拿著鐵鎚不斷敲著已經繃緊的頭,讓縮水的腦子在頭殼內不斷地搖晃撞擊,那種劇烈的痛苦,直如「加強版的宿醉」,令人難以忍受。難以忍受到很想抓狂大叫,但是身體就像電力只剩1%那種孱弱無力,又怎有力氣吼叫?所以連續三天,一直靠吃普拿疼,勉強在疲憊彌留狀態下入睡。這過程到底怎麼一回事,我也記不得了,幸好時光荏苒,就這樣捱到了第四天,我現在可以坐在電腦前打字了。果真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心想,除了兩人都打了三劑疫苗以外,幸好我們兩人是前後確診,還可以一個蘿蔔蹲完另一個蹲。如果兩顆蘿蔔要一起蹲,那就直接躺下甭蹲了。如果說,是靠什麼度過這次確診,除了疫苗,大概就是普拿疼與溫開水了。至於要不要看醫師?有沒有什「Paxlovid」口服藥?沒有,我們一度打電話給診所,想透過電話問診聯絡家庭醫師,看看能否取得什麼口服藥;接線小姐直接打臉,口氣就是一副有什麼需要大驚小怪?直說待在家裡休息就好,別來亂。查了州政府的網站,也是要我們自主通報後,在家休息,還強調居隔七天後,也不必再檢測就可以外出。去年,州政府還會派人到府暗察,確認你是否有乖乖地關在家,否則祭出鉅額罰單;今年,根本「隨便你」;不誇張,查一下官網數據,加上陸續一些防護措施的解禁,不難發現這裡的政府決定與病毒共存的態度非常堅定。州府用這招 變相「逼迫」打疫苗去年10月29日,就在維州的「兩劑疫苗施打普及率達80%」後,維州政府解除一連串的禁令,包括室外不需戴口罩、開放零售店面恢復營業(酒吧、健身房、餐館、髮廊)、大型活動等,但前提是所有人進出各類場所時,仍得用App check-in,並出示疫苗施打證明(疫苗護照)給場所管理人查驗,否則場所管理人可以拒絕你入內。也就是說,如果你不能秀出你的疫苗護照,基本上你哪裡也去不了,特別是你無法去超市,也不能去餐館;如果你不能去超市,你就不能採買日常用品與食物;你不能採買,三餐怎麼辦?天天叫外送披薩?還是在後院自己種菜?州府就是用這一招來變相「逼迫」民眾施打疫苗。而當時,日增新例依舊高達1419(31/OCT/2021)。沒錯,維州一天新增一千四百多例,結果州府的對應策略是宣布解禁一堆措施,上述的那些措施。今年元月七日,維州新增案例高達5萬多(7/Jan/2022; 51164例,為前一日的PCR數與數天累計的快篩數兩者相加;主因7日為快篩匯報系統首日上線,但民眾上傳快篩資料已多日),你沒看錯,5萬多,但新聞已經不再聽聞任何有關「封城」的字眼,到了二月,每日新增案例數「總算下降」到六、七千例,結果,州府索性就連室內也有條件開放不用戴口罩了。即便新增案例依舊嚇人,你看到的卻是跨州旅行開放,澳洲足球開打,F1 重新登場,電視又開始一堆復活節促銷廣告,機場人潮爆滿一片混亂,且州府宣導的不再是衛生防護,而是假期旅遊交通安全。目前,維州日增新例仍在萬餘,14日是10462例,但現在進入各類餐館、室內場所,鮮有人會向你要求查驗疫苗護照,一切彷彿已經回到「前Covid狀態」。所以,我說面對疫情,州府有點隨便你,真的一點都不誇張。感謝鄰居 封關時雪中送炭話說回來,州府可以懶得理你,診所可以懶得理你,只要鄰居沒有拋棄你!這次封關,真的要感謝隔壁洋人鄰居蜜雪兒大姊,老婆封關第二天,我傳訊息給蜜雪兒,問問她有沒有要出門去超市,如果有的話,「可否幫我們帶一袋檸檬?」因為老婆確診,想要喝檸檬水,可是我們不能外出。五分鐘不到,這位大姊居然便開車出去,十分鐘後,一袋黃檸檬就送到門口。第三天,她又跑了一趟超市,幫我們採買青菜、水果等,還不斷跟我說,有需要什麼儘管吩咐她。前幾天還幫我們拉垃圾桶(在澳洲,集運垃圾當天,你自己推垃圾桶到大街上,垃圾車收完垃圾後,你再把桶子拉回自家)。總說遠親不如近鄰,真的沒錯。當然,出外靠朋友,這些天墨爾本的幾位台籍好友不斷透過訊息關切,令人銘感五內,澳客夫妻來墨七年,憑藉著些許運氣之外,就是身邊的一堆貴人,不管是在台的,還是在澳的,都是我倆前世修來的福氣!(補充說明:其實,這裡的政府不是真的「隨便你」,我只是想要強調州府那套與病毒共存的態度已然定調,他們只要求民眾在確診後務必待在家裡休息,其餘就靠一整套配套措施來配合,例如,區域醫院會不斷傳簡訊給我,要我回報每一天的健康狀況,如果沒有回報,他就會打電話來查問,而且問得很細。如果我因為居隔而無法上工,失去收入,也可以向州政府申請經濟補助;日常生活需要靠人幫忙打點,或者精神壓力不勝負荷等,都可透過專線電話求助。)
-
2022-04-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怕病毒突變疫苗失效?翁啟惠:新冠廣效疫苗最快1年上市
全球走向與病毒共存之際,卻不斷傳出疫苗失效的消息,新冠肺炎病毒突變快速,讓疫苗效果大減,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翁啟惠15日受邀到母校台南一中演講時,提到團隊研發廣效疫苗的進度,並詳細說明如何利用醣分子研發可對抗病毒突變的疫苗,他表示,從去年9月至今都在洽談民間技轉,當下疫情緊急,也許一年後新的廣效疫苗就有機會上市。翁啟惠去年獲得有「諾貝爾獎預告」之稱的威爾許化學獎,今年再獲美國化學家協會頒給「化學先驅獎」,學界認為如果新冠肺炎廣效疫苗能順利上市,翁啟惠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台南一中最近慶祝百年校慶,獲得傑出校友的翁啟惠受邀以「精準健康與廣效疫苗的創新」為題發表演講,包括有「冠狀病毒之父」稱號的中研院院士賴明詔及前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等人都在場。翁啟惠在演講中提到與團隊一起研發的廣效疫苗,已研發10多年,過去主要為因應流感病毒不斷突變,希望找到廣效疫苗,不必每年變換疫苗,但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後,這項研究馬上套用在新冠的疫苗上。他指出,所有的病毒表面都有部分覆蓋醣分子,主要目的是讓人體的免疫系統難以辨認敵我,而達到感染人類的目標,但為了維持醣分子的覆蓋,有醣分子的部位不容易突變,廣效益苗就是利用醣分子的特性,將病毒的部分醣分子脫去,從而研發出可以對抗突變的廣效疫苗。他並表示,團隊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病毒表面的棘突蛋白中,有12段胜肰不易突變,其中10段被醣分子覆蓋,研發出的廣效疫苗應用在動物試驗上,已知去醣化的棘突蛋白可引發既強又廣的B細胞與T細胞反應,效果相當不錯。他表示,這是一場接力賽,學界研究出來後,將技轉給業界,做進一步的人體試驗,期待很快能完成技轉。他在演講中也提到利用醣分子的特性,在對抗癌症上的研究進展,指團隊利用醣探針,讓癌細胞吞食之後,找出癌細胞上有15種特殊的醣分子,目前已與多國合作進行癌細胞抑制劑的人體試驗,很快就會有結果。
-
2022-04-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大規模確診可能人人有獎?如何自保?醫教4情況應對
Omicron在台灣延燒,多日確診數破百,在大規模確診的新疫情時代,雖普遍知道此病毒多為輕症,但也還是有重症的可能性不可大意。重症醫學暨胸腔內科黃軒醫師表示,未來人人有獎會是個可能的發展趨勢,雖不必緊張,但該有的心理準備、防疫準備要有,萬不可已染疫、病情已開始往中重度發展還毫無警覺。 Omicron大多無症狀、輕症,哪些情況要自行快篩?篩幾次? 黃軒醫師表示,Omicron和先前的病毒有所不同,主要攻擊上呼吸道,較難也較少進入下呼吸道,因此才多為無症狀、輕症,現主要多為咳嗽、流鼻水、喉嚨痛。但普遍無症狀、輕症不代表無所謂,也要先為中、重症的可能性先作準備,並且保護身旁的高風險族群,心裡要有個底。 一般人可維持正常防疫生活即可,但若身處熱區、足跡重疊、出現輕症這三種情況,就建議開始居家檢疫10日並自行快篩,快篩也並非篩一次就好,為避免陰轉陽,建議在第3、5、10日進行,並在後續7日自主健康管理中再進行2次。醫師解釋,據研究,Omicron在第10天左右通常就難以測到,換句話說免疫系統能殺死病毒約落在10天左右,不過也難免會有意外,因此後續還需再進行兩次快篩。 若發現為陽性、確定病例也不必緊張,落實居家隔離10日,注意轉中重症的症狀,並於第5-7日、10日,及後續自主健康管理的第2、4日自行快篩,共4次。 Omicron中重症不可輕忽,3大症狀立即通報就醫! 黃軒醫師表示,Omicron轉中重症機率極低,但以台灣現況來看還是約有0.2%的可能,因此這段時間若有出現呼吸急促、胸悶胸痛,以及嘴巴、指甲、臉色等顏色改變,這三種症狀就要留意可能正往中重症發展,建議立即通報並尋求協助就醫為佳。 較容易往中重症發展的族群,主要為免疫低下者,如年長者、三高、糖尿病、腎臟病、各項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族群,而年長者、慢性病這些也可說是每個家庭中都有的成員,建議多留意。另一方面若家中有小朋友,各界專家普遍認為12歲是免疫較為健全,中重症的可能性較低,但5歲以下的幼童免疫系統正在發展、尚不健全,中重症的可能性就相對來得高,因此小朋友的身體狀況一樣需要注意。 至於因先前病毒的「隱形缺氧」引起關注的血氧機,最近也再度引起討論,黃軒醫師則認為雖然有可能往中重症發展,但畢竟算是少數,是否先準備血氧機,可先視家庭成員健康狀況進行評估,若都健康狀況皆良好,必要性便不高;若家庭成員大多免疫低下,則可斟酌先行準備。 黃軒醫師再三提醒,現在可說是台灣疫情發展的轉捩點,是守住醫療量能、大家與病毒共存、正常的過生活,還是醫療量能不堪負荷、死亡率增加,需靠每個人在維持生活下,持續作好防疫。 《延伸閱讀》 .打疫苗前後這樣吃增強保護力!營養師:接種前要睡飽、避免空腹! .一圖看懂!打完疫苗可以XX嗎?10件日常大小事,重症醫詳解!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4-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北+324例 侯友宜:確診數不是重點、要保有醫療量能
新北市今天新增324例,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到新北市議會說明施政報告,針對疫情部分,侯友宜表示,新北市加強版集中檢疫中心已經有1308間,也會規劃相關時間表,陸續徵用旅館,依照中央要求開設,新北目前確診數最高,要能夠撐住醫療量能。新北市在3月23日前都是零確診,但從之後到4月15日趨勢往上升,主要是因為開放邊境,加上居家隔離改成10天,也造成社區潛伏的隱藏傳播鏈擴大。因不可能清零,中央要把很多策略調整,包含韓國、日本、新加坡等,現在確診數不是重點,而是中重症患者的治療,保有醫療量能才能安然度過。侯友宜說,新北市目前已經調整好步伐,未來要與病毒共存,轉換居家照護,盤點醫療量能,目前新北已經開了1508個專責病房,目前居家照顧中心已收治328人,醫療量能除了針對病毒也要照顧一般市民,才不會衝擊專責病房。侯友宜說,面對現在疫情,最重要看到Omicron的特性,現在大浪來了,海嘯還有來,現階段即將到1千例以上,今天新北328例,必須調整步伐,包含簡化疫調、縮小匡列,未來不再公布足跡,並做好個人健康觀測,落實自我防疫,未來的安全新型態生活兼顧經濟,要落實做好症狀管理。
-
2022-04-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小、容易聚集!侯友宜認時空背景不同:要快速轉換
新北今日增360例,市長侯友宜召開疫情記者會,除說明居家照護模式已經全面啟動外,也針對疫情現況說明,面對Omicron要快速轉換,加上台灣小、群眾容易聚集,像演唱會很難說有多少確診者在裡面,因此目標是保有醫療量能。侯友宜表示,去年Alpha跟Delta病毒的時空背景不同,由於症狀比較嚴重,且當時很多人沒打疫苗,要採低度活動、邊境嚴格管控,現在面對Omicron傳播速度快、多數輕症者要快速轉換,尤其台灣很小,群眾容易聚集,一場演唱會3萬人,很難說有多少確診者在裡面,因此目標要保有醫療量能,避免增加中重症患者。衛生局長陳潤秋也說,台灣採取經濟、生活、防疫共重,就是與病毒共存模式,民眾生活勢必會繼續交流,個案就會繼續上升,並再三強調「盡快打疫苗」,提升自我防疫意識。而針對汐止、海山警分局及雙和醫院有確診者,陳說,汐止警分局匡列20名員警快篩都是陰性,其中16人PCR為陰性、4人檢驗中;海山警分局匡列9人採檢PCR皆為陰性;雙和醫院擴大匡列223人採檢都是陰性,3案暫時無擴大趨勢。
-
2022-04-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病毒共存還沒完全準備好 柯文哲:未來日破萬例不奇怪
疫情持續升溫,有學者提出「與病毒共存,做好準備了嗎?」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主持防疫記者會表示,「答案是,還沒完全準備好。」但如果慢慢來,就可以準備比較好,之前就是一下子來太快,系統來不及適應,就會死很多人,到目前為止,系統還適應良好,每天幾百例還在忍受範圍,最近他也在算一個數目,到底多少是可以忍受範圍,但還抓不太準,想辦法不要增加太快。對於接下來疫情怎變化?柯文哲說,正在想辦法讓疫情不要爆發,但現在確診已到7百多例,南韓最高一天42萬例,從7百多例上升一天一萬、兩萬例確診,也不是奇怪的事情,也是有可能。另外,傳出接替中央已經找好接替陳時中指揮官的人選?柯文哲說,「現在沒有心情跟你討論陳時中,疫情花掉我們很多時間」。柯文哲說,他認為病例確診會慢慢增加,但不可以等比級數上升,看能不能壓到等差級數,醫療體系還可以忍受,引用侏羅紀公園名言,「每個生物都會找到自己的生路」。一下子來太快,還是會受不了。柯文哲今天在防疫記者會中也表示,日本到現在確診人數占總人口5%、南韓約30%、新加坡約20%,目前台灣約1%,所以說,「其實台灣到現在,疫情還沒有開始」。所以「台灣準備好與病毒共存了嗎?」答案是,還沒完全準備好,正在想辦法不要增加太快,這是努力的目標。
-
2022-04-1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141 柯文哲:中山區確診最多 酒店酒吧流動群聚快
本土今天新增744例,北市新增141例。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表示,北市今天新增141例,很明顯與去年不一樣,分布在12行政區,甚至確診最高是在中山區,去年則是在北農、環南等市場,今年反而是在酒店、酒吧確診多。柯說,想想也有道理,去這種八大場所的不會固定一家,裡面的員工也會跑攤,形成流動性很快群聚,台北市的疫情不像去年,集中在萬華,跑到中山區,模式不太一樣。柯文哲今天主持防疫記者會也表示,現在防疫很清楚,就是「如何以最低社會成本,與病毒共存」,現在病毒路徑這麼多,已經防不勝防。柯也統計目前北市周邊城市,確診數也是一天一天數量越來越多,柯說,「看這個情形,確診應該還會增加」。柯文哲表示,台北市昨天七家免費篩檢,篩檢2240人陽性25人,中興醫院比較多,腦袋想應該是比較接近中山區;關渡醫院比較多,應該與關渡附近的學校有關,提供初步流行病學數據,篩檢陽性率1.48%也是新高,代表台北市區潛伏感染源相當多。另外,統計4月1日至4月11日,北市確診案例2089個,柯說,畫出電信足跡,台北市是核心,沿著基隆河谷有7.5萬人到台北上班,整個大台北生活圈,跨過淡水河、樹林、土城這一帶看出,為何北北基雖有行政區劃分,但首都生活圈沿著基隆河谷到台北,沿著高速公路、鐵路一帶,就是熱區。柯也提到,台北市居家隔離人數,到昨天中午12點有5641人,這也是相當大的壓力,若台北市五千多人,全台灣少說也有三萬人,這也是要思考的題目,若居家隔離不能上班,少三萬人對GDP影響有多少?既然要與病毒共存,生活又連在一起,除非升高管制,但病例數還是會增加,但增加過程,不要增加太快。柯文哲說,隨著確診增加速度快慢,會影響防疫的應變程度,若速度不要太快,社會模式、醫療體系比較有時間適應,案例增加是意料中事,但要控制一下,不要一下子成長太快,一旦系統適應不及,死亡就會跳高起來。
-
2022-04-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維持生活常態+有效控疫情 陳秀熙提「避輕救重」助解封
本土案例持續攀升,昨已突破五百例大關,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提出「避輕救重」的防疫建議,以二大重點對抗這次新冠疫情,將致死率作為預警值、提升第三劑施打量搭配滾動減少隔離時間,達到降低整體感染率以及重症死亡風險,台灣未來不該走向與病毒共存,而是應該採取維持新常態及有效控制疫情的作為,幫助台灣一步步走向解封。去年七月到十二月Delta變異株致死率為千分之14,Omicron疫情在今年一到六月的致死率為千分之三點四,陳秀熙表示,Omicron的傳播效率遠高於Delta,當感染母數增加時,死亡人數也會增加,因此Delta與Omicron的致死率相比略高,但兩者在同期間造成死亡人數是相當的。陳秀熙表示,只要降低感染人數就有機會降低重症死亡人數。因此,提出的避輕救重措施,希望提升第三劑的施打量,同時監測重症數值當作預警值。他用紐西蘭極低致死率的疫情發展作為模組,台灣目前第三劑覆蓋率為五成六,未來若持續維持五成左右,台灣病床數需求大約是4515床,ICU的需求為130床,死亡警戒值為28; 若第三劑疫苗施打量提升20%,住院需求床數為2245床,ICU的需求上限為58床,死亡警戒值為13 。陳秀熙表示,目前台灣第三劑疫苗施打後,病毒量下降的速度遠快於沒打第三劑的民眾。且施打第三劑疫苗的確診者,在染疫後第五天,Ct值大於25的比例高達98%,換言之,已經不具傳染力,甚至政府可以以此縮短隔離時間;若沒有施打第三劑疫苗,必須等到染疫後第10天,Ct值才會大於25。他建議,已經施打第三劑的輕症患者,隔離時間可以縮短至五天,沒打第三劑維持十天隔離期。第三劑疫苗也能大幅降低重症死亡比例,以國外資料推估,沒施打疫苗者發生重症及死亡風險約12.3%、完整施完兩劑疫苗的重症風險為3.1%,而打完第三劑疫苗之後,重症風險降至0.6%;施打兩劑疫苗比沒有施打疫苗者可下降75%重症及死亡風險,施打完第三劑比只打二劑疫苗者,可下降81%重症及死亡風險。陳秀熙表示,從國外的經驗來看,不建議台灣執行維持新常態生活加上防疫緊縮政策,或是維持新常態生活加上與病毒共存的政策,應該是要維持新常態生活加上有效的控制疫情,才有辦法在維持國內醫療量能、降低重症發生的狀況下,逐步開放國門。
-
2022-04-1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陳時中估本土案例4月底破千 快篩保證降價至200元以下
清零不再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目標,逐步走向與病毒共存,國內確診案例數也逐日攀升,疫調已遠遠追不上病毒的傳播速度,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接受電台節目「新聞放鞭炮」主持人周玉蔻專訪,陳時中預估以現在的疫情推估,台灣4月底本土案例數將會破千,因應大量的患者,快篩試劑成為主要工具,但目前居家快篩價格高,他保證快篩試劑價格將降至200元以下,強調之後會便宜且供貨無虞。陳時中表示,Omicron疫情爆發至今,觀察到確實走向當初期待的「輕症化」,Omicron病毒株與過去其他的新冠病毒株相比,潛伏期從原本的7到14天,到現在僅有3天,且從感染到傳播大約僅有1天半,疫調已經來不及層層匡列。過去的病毒株造成的重症率高, 如果與Omicron相比,過去病毒株的重症率高出300倍、中症高出60到70倍,因此現在的防疫策略不能再層層疫調,以前不能漏掉任何一個重症,而Omicron走向輕症化,還可以漏掉幾個確診者,加上民眾自行啟動「自主應變」、自行快篩,就能協助控制疫情。不過近期快篩價格被詬病太貴。陳時中表示,市售的快篩試劑價格大約落在300元上下,近期快篩國家隊正在籌組,第一會由政府大量採購居家快篩試劑,第二協調人力到國內製造快篩試劑的工廠,提升快篩產能。他強調,近期不用急著囤貨,需要再去買來篩,未來快篩價格保證會降低至200元以下。陳時中表示,快篩的部分分為二部分,如果有高風險區域由公家來協助,如同基隆的類普篩,一次就20萬劑快篩發下去,其餘的部分,公家企業共同採購,將價格壓低,都能充足使用。陳時中表示,從現在的病例數來看,昨天確診數達到430多例,他預期以目前的趨勢,4月底本土病例將會破1000例。
-
2022-04-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苗無法完全對抗傳染病,阻斷密閉空間傳染才是關鍵!專家提7點建立抗病毒環境
面對西方國家新冠病毒第五波第六波,甚至第七波疫情,只能說疫情險峻,然而大傳播的最主要的原因仍然被忽略。打了疫苗兩劑甚至三劑,仍然無法阻擋病毒的大傳播,根本的原因,其實還是在這次病毒是空氣傳播,新冠病毒大小約100個奈米,空氣傳染及環境的傳播,才是這次新冠病毒難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最近很多國家已經改變防制策略,嘗試學習與病毒和平共存。那麼我們就來思考如何與病毒和平共存,如何防堵病毒。如果我們只想以傳統的疫苗來對抗傳染病,而忽略環境傳播,控制病毒的效果是十分有限。這次以色列、美國、英國、法國,應該是疫苗打得最早而且打得最完整的國家,但仍然繼續發生第五或六波的大傳播,而且現在新增的確診案例,有相當一大部分是突破性傳染。這個事實指出,密閉空間中的空氣傳染仍然是大傳播最主要的因素。目前已有許多國際上的研究,一再地證實氣膠的空氣傳染,是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所以應針對密閉空間的空氣傳染來阻隔病毒傳染,才有辦法阻擋病毒繼續擴散。改善密閉空間的通風換氣,建構抗病毒的環境,讓病毒不在密閉空間逗留或生存,才有辦法控制疫情。環境的傳播因素主要有哪些:1.室內通風換氣不足:目前學界不僅發現COVID-19隔離病房的空氣採樣中出現SARS-CoV-2的蹤跡,也發現氣膠中的病毒可持續存活及保有感染力一段時間。多起出現在大眾運輸、公寓、商場、餐廳、合唱團等地的感染事件,元兇均直指為空氣傳播。研究顯示,氣膠懸浮停滯時間會在通風排氣不佳的空間中10倍增加,也因此,必須注重密閉空間的通風換氣。2. 空氣汙染:在實證上,二氧化氮(NO2,為交通空汙指標)和PM2.5濃度,與COVID-19的基礎再生數(R0)、發生率、重症率、死亡率等指標,都呈現正相關。病毒可能隨PM2.5粒子在高空進行長程傳播,在禽流感病毒已經得到證實。其次,病毒進入人體細胞需經過「ACE-2受體」,研究顯示空氣汙染可能增加ACE-2受體表現。再者,空汙可能影響人體免疫功能,讓未感染者COVID-19感染機率增加、讓罹患COVID-19者病情更嚴重。因此,防制空汙也有助於遏止COVID-19傳播,而空汙較嚴重區域則可考慮列為高度警戒疫情爆發和再爆發的地區。3. 廁所及下水道:當感染者帶有病毒的糞便由馬桶進入下水道系統,在汙水被排放的同時,也會製造帶有病毒的氣膠或微小水滴,並可能從因久未使用或功能不佳而乾涸的U型存水彎(U-trap)傳播至樓上公寓,或在打開浴室抽風扇時,由氣流帶進樓上公寓及其他鄰近建築。2003年香港淘大花園的SARS大傳染,就已經證實與汙水共管的傳播方式有關。所以建議上完廁所,要蓋上馬桶蓋再沖水。4. 物體表面:現代社會中,工作和生活的空間充斥過多人造物。研究顯示,COVID-19病毒在光滑的不鏽鋼和塑膠固體表面,能穩定存活最久。如能以原木材質的物品取代,會有較好的防疫功效。5. 氣候因素:研究顯示,溫濕度提高,包含日光曝曬,可能會破壞病毒及減少其存活的穩定性,從而減少疫情的傳播。然而,這些研究較少考慮到熱帶/亞熱帶氣候與中緯度國家夏季溫濕度的差異,不同研究也還有不一致的發現,可能還存在一定的爭議。如何建構抗病毒環境了解了環境的傳播因素,我們該採取怎樣的策略對抗病毒?如何建構一個抗病毒的環境?1. 改善密閉空間的通風換氣:通風換氣是將有新鮮的空氣引入、汙濁的空氣排出的過程。要有效對抗空氣傳播,就必須帶動有方向性的空氣流動,將空氣從乾淨之處引到不乾淨之處。打開房間兩側的門窗,可以讓空氣有進有出,但仍受限於風向的自然變化。最有效的方式,是在通風排氣專家的規畫下,使用排風扇將室內空氣引出。此外,建議可藉由監控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去評估房間內通風排氣的狀況是否符合防疫標準。2. 室內環境必須勤加打掃整理,減少室內灰塵,讓病毒不在室內逗留:減少室內懸浮微粒(例如PM2.5等),減少生物性氣膠(含有病毒)賴以存留的室內環境,這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則。所謂的「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就是後疫情時代最簡易的抗病毒室內清潔法則。3. 減少室內塑膠椅及不鏽鋼用品,建構芬多精的室內木質環境:因為塑膠及不鏽鋼的固體表面,病毒可以存活最久。建構室內環境成為防疫且抑制病毒細菌的建材,例如含有抑制微生物的芬多精原木,例如柳杉、台灣杉及杉木、香杉,以及檜木、肖楠等樹種來做室內建材。不要加熱處理,而且不要用化學品塗裝,而是用天然植物油塗裝。以從空氣防疫的思考,用天然木材的芬多精讓病毒細菌無法在室內環境生存。4. 種植可以抑制病毒的植栽及樹木,阻擋病毒在環境生存。例如室外植栽薄荷,種植榕樹或樟樹等,可以抑制病毒的植物;室內盆栽則可以放置蘭花、窗台則可以有薄荷或菊花,這些植物已被證明有抗病毒、細菌能力。5. 善用空氣清淨機,尤其具有HEPA及能夠殺病毒的分子微粒功能,病毒可以在空氣中,尤其是密閉空間中,存活三個小時以上,可藉由此產生負離子功能的空氣清淨機,可減少密閉空間當中的病毒量。6. 多攝取含有抗病毒成分的食物,包括含有單寧酸的水果跟蔬菜,另外許多唇形科香草植物,包括薄荷、紫蘇等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植物。7. 提倡森林浴及森林旅遊,保護森林再造森林,並鼓勵都市的森林再造。台大實驗林及台大醫院研究發現,長期在森林環境工作可以增加自然殺手細胞,而做短期森林旅遊,則可活化自然殺手細胞,提升免疫功能。日本學者發現3天2夜的森林旅遊,可以明顯提升自然殺手細胞,而且可以增加抗癌能力。森林環境可以改善空氣汙染,也提供富含各項植物芬多精協助淨化空氣品質,並且可以抑制細菌、黴菌及病毒。2020年義大利南部的一項有趣研究發現,義大利森林地區COVID-19死亡率低,可能是地中海沿岸植物的免疫保護力。今年同樣的研究團隊發現,義大利南部半島臨海的地中海沿岸COVID-19死亡率特別低,很可能的解釋主要是氣候溫和、沿海地區、地中海飲食、以及充滿常綠喬木,屬於可以釋放免疫調節及抗病毒化合物的不落葉地中海植物環境。對抗COVID-19病毒傳播上,實際上的應用是:1. 建議從事森林浴。2. 設計由鼻吸入含有植物芬多精物質。3. 保護及增加森林覆蓋率。4. 建構防疫健康宅及健康社區。總之,減少室內密閉空間中的病毒傳播,建構一個抗病毒的室內環境,建構每個居家及個人獨立的水、汙水,及空氣交換系統,良好的通風換氣系統,建造一個防疫健康宅的基本設計,讓病毒在我們工作以及居住的環境當中,都不易和人們接觸。充分的環境防疫,建構防疫健康宅及社區及大樓,人類才有辦法與病毒和平共存。 飲食也必須要注意,多攝食抗病毒食物,健康的運動習慣,生活起居正常,提升免疫力。從生物個體的內在以及外在環境,都能夠做到防疫以及促進健康,那麼加上疫苗注射,如此一來才有辦法與病毒共存。(作者為台大公衛學院環境與職業科學研究所、台大實驗林管理處森林醫學組教授)
-
2022-04-1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不要太樂觀! 柯文哲:估疫情還要燒兩個月才達峰頂
國內今天新增本土439例、其中台北市本土破百例。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主持防疫記者會表示,以韓國、日本、越南、香港、新加坡等國為例,韓國目前確診人數占總人口的29.6%,有29.5的人被感染,甚至韓國達到峰頂的時間約67天,所以大家要心理有數,對疫情不要太樂觀,台灣的疫情,預估還要燒兩個月,才能達到峰頂,至於下來速度要拉多長,還不曉得,還要觀察。柯文哲今天在防疫記者會表示,如何以最低成本與病毒共存,大家不要過度樂觀,跟老百姓說都沒有問題,因為以韓國經驗,病例開始上升從確診上升約差十天,隨著案例增加,出現中重症死亡案例會增加。柯文哲今天以鄰近國家為例,韓國與台灣狀況最接近,不管疫苗覆蓋率、社會生活型態,但目前韓國確診占總人口29.6%,韓國疫情達到峰頂約67天,至於紐西蘭疫情達到峰頂47天、澳洲34天、日本71天、香港43天、越南40天、新加坡60天,台灣本週案例明顯增加,但從東亞其他國家看,要達到峰頂,約要兩個月,若台灣沒有特別介入性動作,估計疫情還要燒兩個月。柯文哲也說,結論是韓國疫苗覆蓋率這麼高,還有29.6%確診,台灣現在不到1%,但台灣沒有理由比韓國、新加坡等厲害,防疫日本表現很好,日本確診約占總人口5.5%,這些數據告訴大家,疫情不用太樂觀,這也不是什麼大數據,就是看看周邊國家病例大量發生到峰頂,慢慢要開始,將來病例更多,如何最低成本愈病毒共存。
-
2022-04-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與病毒共存」?鍾南山:中國大陸不適用「完全開放」
面對越來越多國家選擇「與病毒共存」,大陸知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指出,中國會在「動態清零」中逐步開放,但完全開放不適用,因為這將導致病死亡人數明顯增加。據《上觀新聞》報導,鍾南山8日與天津南開大學學生進行視訊授課後,在與學生座談時做上述表示。他在座談中也提及當前上海的疫情。鍾南山說,這一次上海確實出現了比較大面積的擴散情況。但總的來說,這次疫情的Omicron病毒傳播率高,但症狀比較輕,比起Delta病毒死亡率相對也低。鍾南山強調,比起美國極高的感染率,和越來越多因疫情而去世的病人,「中國的比率只相當於美國的幾千分之一,這充分體現了我們國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4月8日,中國大陸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334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萬3,737例,所有感染者中逾九成四在上海。截至8日24時,中國大陸現有確診病例2萬3,186例,其中重症病例79例,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44萬5,797人。
-
2022-04-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高峰還早 專家示警單日破萬例「較去年傷亡增4-26倍」
指揮中心宣布以「減災」為防疫目標,更首度鬆口「清零不可能。」預估疫情在一至二個月達最高峰。國民健康署前署長邱淑媞表示,若選擇與病毒共存,病例數可達到二至六百萬例以上,總死亡數達三千至二萬一千例,直說目前台灣單日三、四百例,未來不考量篩檢量能,將以「單日破萬例」計算,「不必再傻傻問高峰到了沒,還早!」對於清明連假收假之後,她認為國內盛行率更高,以近期有三萬人湧入「屏東春祭」,一人被發現確診;而北市阿妹演唱會約一萬人參加,有二人被發現確診,估算病例可藉於七百多至四千多例。邱淑媞表示,相較於去年五月已多項危機警訊,包含有多條傳播鏈遍地開花還沒好好清篩,就開始放連假,篩檢腳步慢,讓BA.1和BA.2有更多擴散機會,此外打過疫苗的民眾產生錯誤的安全感,鬆懈防疫反成為最佳傳播媒介。她列舉出香港、南韓、新加坡、英美等各國死亡率及篩檢數字,Omicron傳播力造成歐美高感染死亡數上升至三成,若按台灣自然感染率低,去年五月有八百多人染疫死亡,這一波疫情傷亡數恐是去年四倍至二十多倍。邱淑媞說,倘若國內選擇不清零,最重要的配套是戴口罩外,還必須大量廣泛做檢驗,未來領快篩劑應跟買口罩一樣簡單,可以到藥局、診所、醫院領或上網登錄免費領取。邱淑媞也呼籲,相比國外自然感染率盛行,台灣仍是疫情處女地,若不慎後果不堪設想。
-
2022-04-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憂民眾誤解 中央密會醫界建議避用「與病毒共存」字眼
國內昨新增超過500例確診個案,本土個案佔了382例,面對連日個案數飆增,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首度表態「清零不可能」,未來將走向與病毒共存。國內感染相關3大醫學會、學會及中央官員、國內感染科專家等,昨晚召開不公開論壇,除了就長者疫苗接種、維護醫療量能等面向討論以外,據了解,醫界也被提醒避免使用「清零」、「與病毒共存」等詞,憂若出現重症或死亡,民眾恐產生誤解、恐懼或不信任。昨晚論壇包括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兒童感染醫學會3單位理監事出席,並邀集國內社區醫療網各區指揮官,以及公衛專家、疾管署官員等出席,從中央、公衛到醫療院所作為等進行討論。因應國內疫情升溫,會中各界也表明顧慮,包括醫界憂心醫療量能吃緊、需維持經常性醫療,中央也坦言國際情勢病毒將是常態存在,台灣難以豁免於全世界,必須「認清事實」有所因應。據了解,會中提及不建議再使用「與病毒共存」字詞,避免讓民眾誤認病毒沒有傷害性,而放鬆防疫作為,包括口罩等NPI(非藥物介入措施)沒做好,或者不踴躍接種疫苗,這並非中央及醫界所樂見,因為「無症狀、輕症確診的前提是有打疫苗」,憂心若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大量確診造成重症或死亡,「與病毒共存」字眼誤會為政者不負責,恐讓確診者難以接受。傳染防治網中區指揮官黃高彬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屬於感染科疾病,應該由感染科醫師出面說明正確的感染症知識較恰當,昨晚的論壇3個學會也達成共識,將會共同以感染專業發表聲明,包括對於民眾的衛教、以及對政府政策呼籲。黃高彬指出,未來勢必要與病毒共存,不能再清零路線,「這樣會變世界孤兒」,但我們不希望與香港、韓國一樣快速增加確診,「那會搞垮醫療量能」,雖現在抗病毒藥物準備還不到理想,因此是用漸進式「與病毒共存」。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表示,必須認清病毒的風險,如果太樂觀而沒有積極作為,我們也可能必須承受其他國家正在發生的悲劇或災難。身爲一線的醫療人員,在公衛政策上努力堅守,希望在足夠的疫苗保護下,民眾應積極照顧自己,也能避免壓垮醫療量能,讓醫院維持經常性醫療運作。陳宜君指出,確診Omicron輕症的前提是「有接種加強劑疫苗」,而豁免了重症及死亡,若確診Omicron但沒有接種疫苗,重症、死亡是數10倍機率。社群上常見流傳片面訊息,恐讓免疫較弱者如長者、慢性疾病患者等鬆懈,應趁現階段我國疫苗數量足夠,應該在高疫苗覆蓋率下,維持「低度可控制疫情」,避免衝擊醫療量能。陳時中昨透露,下周將試辦輕症者在家照護、並縮小匡列範圍。陳宜君表示,過往精準疫調標準高,目的是追來源,保護其他民眾,但量能有限制,經過討論後,未來疫調量能將調降,匡列範圍縮小到密切接觸者;輕症者在宅照護也將有配套措施,包括如何避免影響其他家人等衛教。她呼籲,民眾應儘早施打疫苗,「有打疫苗的人確診沒事,但沒有疫苗保護力的人就很難保證」。
-
2022-04-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清零不可能」走向新防疫模式 一表看台灣疫情何時達高峰
本土個案昨增三八二例再創新高,確診案例遍及十九縣市,境外增一四九例,單日破五百案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個案數還會往上升,預估一至兩個月內達最高峰,疫情將持續到六月底且還不會到尾聲;他也首度鬆口「清零不可能」,未來將走向與病毒共存,下周擬試辦「輕症在家」隔離,同時也將調整停課標準。擬以居家快篩取代停課國內確診個案上升,全國累積十四縣市共一三九所校園停課,各縣市對畢業旅行、戶外教學是否取消標準不一,教師團體認為政府應該明確表態,否則會造成校園恐慌或影響學生受教權。陳時中表示,未來必然走向與病毒共存,下周將與教育部檢討停課標準,縮小匡列範圍,並在合理範圍以居家快篩來取代停課。疫情一至兩個月達高峰指揮中心比照韓國、紐西蘭及香港疫情發展,推估未來一至兩個月確診案例將飆至最高峰,陳時中表示,目前Omicron確診數仍算低,但規模難以預估,未來單日恐超過一千五百例,屆時致死率、個案數飆高或疫情高峰下不來,社會將承擔不起,因此仍須積極因應,朝「緩坡上升」方向努力。輕症在家指引至今沒譜總統蔡英文日前宣布防疫以「減災」為目標避免醫療量能超載,「輕症在家」隔離為其中配套,單日確診數若達一千五百人將啟動。指揮中心下周將擬定「輕症在家照護指引」,如設醫療遠距平台、送藥、戶政及警政系統聯繫、關懷中心運作等,若未遵守隔離規定將有罰則,並因應地方疫情升溫和醫療量能吃緊,將從新北試辦。立委賴惠員、蔣萬安昨於衛環委員會質詢時,質疑各地方早已喊話希望指揮中心相關指引快出來,但至今連社區溝通、徵求試辦的地方政府意願統統沒有譜。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晚也在臉書表示「北市防疫旅館量能告急」,因每天確診人數不斷攀升,近期有近萬名移工入境,幾乎把北市的防疫旅館量能占滿。北市已發出徵召令,徵用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讓輕症、低危險確診者入住。總統府、監察院傳確診者本土疫情多點爆發,公務機關包括總統府、監察院、台北市議會都傳出有確診者,北中南八大行業確診人數也驟增,未來場所是否新增禁令,指揮中心將再討論。境外移入昨增一四九例個案,有七十八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越南有十七例居冠。指揮中心表示,目前落地採檢陽性率約落在四%到五%間,即日起越南航空、越捷航空及越竹航空等三航空公司班機,增加「搭機前六小時內抗原快篩報告」才可入境。
-
2022-04-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時中首次表態清零不可能 但一現象發生社會承擔不起
蔡英文總統昨天宣布國內疫情將以「減災」為防疫目標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未來一至二個月會衝上高峰,並首次表態「清零已不可能,將一步步走向與病毒共存」,他強調會朝向「高峰不要太陡」等方向努力。對於「減災」防疫目標,專家表示不應再大規模匡列隔離及大舉停課,教師團體認為應明確表態「是否與病毒共存。」陳時中表示,「清零已不可能,將一步步走到與病共存時候,這段時間會努力匡列疫情,避免忽然讓社會壓力太大。」至於國內停課標準,會等教育部收集更多經驗後討論。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則表示,國人疫苗施打數據可看到兩劑已達八成,第三劑達五成,假如大家共識已經不再是全部清零,而是重症清零,應該要鼓勵還沒打第三劑的人出來接種。吳明賢說,假如第三劑都到八成以上,即便不幸染疫也不用恐慌害怕。但沒打第三劑,一下子爆發,會癱瘓醫療系統,香港就是因此死亡暴增導致醫療崩潰,要提醒民眾「死亡個案不是只有Omicron罹病者,還有很多民眾因疫情而無法適當得到醫療處置而死亡。」目前根據國外每10萬人死亡數統計,南韓發生率為534,紐西蘭為264,香港為65,而累計每百萬人死亡數,南韓約350、紐西蘭趨近80,香港大約1150,台灣現在維持在36.1。「國內數字還很低,但現在是要積極因應,未來很高都有可能。」陳時中也說,若比照南韓、紐西蘭、香港死亡數升上來很陡,屆時社會將承擔不起,而疫情高峰下不來對社會也有傷害,台灣會朝「不讓高峰太高、太陡」的方向努力。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陳時中:已大規模採購藥物 輝瑞口服藥規劃10萬人份以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已準備大規模採購COVID-19口服藥物,輝瑞口服藥規劃採購10萬人份以上;另下週將討論輕症在宅照護指引,會由部分縣市先試辦。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邀請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進行「因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多點爆發,職場防疫措施與因應作為及移工邊境管制、入境檢疫措施執行現況」專案報告,會前他接受媒體聯訪提及,已準備準備大規模採購口服藥物。民進黨立委賴惠員質詢時詢問,何時會準備大量採購口服藥物、採買數量與何時引進等。陳時中答詢表示,目前數量尚在洽談,雖較難估計確切數量,但目標規劃以不低於國際水平的數量來購買。陳時中也提及,輝瑞口服藥Paxlovid目前仍需要搶貨,台灣訂購的數量約有1.5萬人份尚未到貨,但後續還會新採購,將以10萬人份以上的數量來規劃。民進黨立法委員吳玉琴也提及藥物採購議題,陳時中表示,輝瑞口服藥Paxlovid與默沙東口服藥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目前採購總量為2.5萬人份,將分3季抵台。他提及還會另外採購,「現在增購的量比以前的量與規模還要大很多」。此外,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質詢提及輕症在宅照護指引,以及預計何時啟動。陳時中答詢說,預計在下週指揮中心會議定案,但可能面臨可行性、社區溝通等問題,故將徵求地方政府的意願,先採縣市試辦形式。陳時中說,可能的問題方向包含住宅條件與社區情況為何,關懷中心如何提供更好的關懷服務以免確診者生活遭遇困難,更重要的是架構遠距醫療平台,若有醫療需求時可供諮詢,病況加重時可立即轉介住院。蔣萬安以韓國為例,輕症在宅照護可透過APP在家看診拿處方箋,陳時中表示,台灣已有智慧醫療平台,但過去使用範圍沒這麼大,未來上路需要壓力測試,是現在正在努力的方向。陳時中在接受媒體聯訪時,被問及檢疫與隔離天數是否進一步縮短至7天,他表示,目前先將邊境檢疫措施執行完善,並加強與地方政府溝通,指揮中心會持續評估縮短檢疫或隔離天數至7天事宜,但沒這麼快決定,因3月7日才將檢疫隔離天數縮短至10天,若從3月17日起算,1個月觀察期至4月17日。陳時中說,現在台灣走向減災的階段,會朝向讓重症醫療更完善,隔離措施也漸漸放寬;居家檢疫或隔離都是以在宅為主,居家隔離部分過去是1人1室,現在放寬同住家人同為隔離者可在適當清消下共用衛浴。媒體提問,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及與病毒共存議題,質疑邊境檢疫天數縮短,是疫情爆發原因。陳時中回應,若真的走向與病毒共存階段,就不須檢疫,現在採取有效管理方式,並沒有一下子就進入完全與病毒共存。至於邊境管制是否會再調整,他表示,等目前穩定再說。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聞眼/防疫看顏色?雙北竟成局外人
行政院長蘇貞昌喊出「新台灣模式」後,蔡政府針對「共存」或「清零」撲朔迷離,直到本土疫情連六天確診數破百,蔡總統召開防疫策略會議,與會的賴清德、陳建仁、陳時中一字排開,宛如「選戰名單」,疫情爆炸的雙北首長竟成局外人,難怪被酸,究竟是討論疫情,還是討論選舉?疫情爆發兩年多,蔡總統多次被外界質疑「隱身」。去年本土疫情剛爆發時,蔡總統同樣退居第二線,當時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嗆「疫情死百人不見蔡總統、高端跌停蔡總統就開記者會」。清明連假期間,蔡總統視察新竹空軍、農產品展售、毛小孩活動後,昨天終於在臉書發文談防疫會議,與會名單卻讓外界看傻眼。蔡總統臉書刻意註明找來桃園市長鄭文燦、高雄市長陳其邁,因他們「守護邊境防疫」。但邊境是中央政府職權,反觀這波疫情嚴重的雙北、基隆,尤其是連日來疾呼,要求政府針對「在宅照護」訂定模式的新北市長侯友宜、高呼與病毒共存的台北市長柯文哲,都不在名單中。本土疫情從四月一日起連續破百,這段期間,蘇貞昌、陳時中每天創造新名詞,從「新台灣模式」到「趨近正常生活的積極防疫」,說得模糊不清。反觀各國,面對這場百年大疫,都由總統或領導者親上火線,向人民宣布重大防疫方針。台灣在防疫初期確實創下好成績,除了來自民眾配合度高,更是犧牲邊境開放、國際交流之下的成果。蔡政府也知道,民眾對防疫早已疲乏,經濟更撐不下去。問題是,當泰國、紐西蘭等各國都已訂出「與病毒共存」明確的政策和步驟時。過去兩年蔡政府「零確診」神話消費過頭,如今面對鬆綁程度,如何抓準力道成為難題,面對年底選舉的政治考量更是舉棋不定,只能不斷創造模稜兩可的新詞。一場總統層級的防疫會議,只剩民進黨中央與地方官員,蔡政府看顏色防疫,也難怪決策曖昧不定。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柯文哲:府開防疫會議是討論選舉 非討論疫情
總統蔡英文昨召開防疫策略會議,卻只找桃園、高雄市長出席,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質疑,比較善意的解釋,應該是說他們在討論選舉,不是在討論疫情;如果在討論疫情,難道雙北都沒有疫情嗎?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林家興也質疑,疫情升溫,蔡英文卻只看顏色防疫,刻意忽略人口數排名前二高的新北市及台中市,難道疫情擴散會區分不同縣市執政者的黨籍?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昨都召開防疫會議,蔡總統指出,面對Omicron病毒株以輕症、無症狀為主的快速傳播模式,台灣的防疫策略,應持續以「減災」為目標。但蔡總統邀集開會的對象卻缺少確診數暴增的雙北,引發批評。本土疫情嚴峻,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已研擬啟動「在宅照護」模式,配合虛擬病房及遠距醫療平台。台北市長柯文哲說,現在起北市確診者,發高燒才送醫院,其他則送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不能重蹈香港覆轍」,香港是有症狀就送醫院,很快就擊垮醫療量能。因擔心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不敷使用,指揮官陳時中昨宣布,放寬居家隔離規定,雖然仍需「一人一室」,但可與同住者共用衛浴,且可與其他隔離者同戶隔離。柯文哲說,若台灣一天十萬人確診,「病房、加護病房會被沖垮」。估計未來幾天,人數會大量上升,防疫旅館會不夠用。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說,現在每天兩、三百例確診數只是「小菜一碟」,疫後新常態,說穿了就是大家真的要與病毒共存,清零已經遙不可及!蘇貞昌在擴大防疫會議指出,台灣是讓民眾在不受嚴格管制下過正常生活,同時斟酌醫療量能下逐步調整防疫規定,讓真正需要收治的民眾得到醫療照護。國民黨昨邀醫界專家學者舉行記者會,提出包括明確定義輕症、廣設加強版防疫旅館、各縣市廣設篩檢站、鼓勵接種疫苗、增購口服新冠病毒治療藥物等五建議。並要求蔡政府儘速針對「在宅照護」模式訂定具體的執行指引,讓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能在宅照護,以減輕醫療體系壓力。柯文哲昨宣布北市三大防疫戰術策略,包括不會要求百分百匡列,「快」找到確診者比「完整」重要,只要確保不會散開;另外,重症者送加護病房,輕症或無症狀者,放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黃珊珊也提到,確診數字不只是數字而已,每個數字都代表一個人、影響一個家庭,除工作與學業停擺,還可能造成家戶內交叉感染給家中沒打過疫苗的老人或小孩,這才是最令人擔心的。
-
2022-04-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現平均千人才一份抗病毒備藥 專家:藥物不足 減災防疫難達標
對於總統蔡英文「台灣防疫策略應持續以減災為目標」,國內防疫專家多認同此一大方向,意即「減災」就是「減死」,但減災基本條件除提升老年人等高風險族群的疫苗覆蓋率,更需備妥足夠的抗病毒藥物,但目前指揮中心僅備二萬三五○○人份口服藥物,平均每千人才有一份藥物,恐難達到「減災」目標。「減災是對的,我認同這樣的說法」。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說,過去兩年防疫重點為減少感染人數,現在擔心出現死亡病例,應力求「重症清零」,讓高風險族群及時用藥,積極治療,「減災」等於「減死」。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欲達成「減災」,最重要的方法為打疫苗、備藥物,特別是藥物數量要足夠,雖然Omicron感染者幾乎都是輕症,但年長者如染疫,仍可能引發重症,高風險族群必須在輕症階段即服用藥物,才能有效預防重症,「以目前的藥量來看,減災,應該是不太夠」。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全台共有一萬六○○○人份「瑞德西韋」,默沙東及輝瑞兩種抗病毒藥物合計七五○○人份,抗病毒藥總數為二萬三五○○人份,如以二三○○萬人口推估,平均一千人才能分到一份抗病毒藥。「減災基本功就是打疫苗、備藥物」。黃立民說,「最少最少準備一百萬人份抗病毒藥物,也才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目前已做不到清零,如欲「減災」時,就不應再將大量公共衛生量能用於疫調,也應捨棄現有接觸者匡列方式,而是透過快篩及時找出陽性者,予以隔離;學校也不必因有幾名學生染疫就停課。「台灣的疫情有如走在吊橋上,現在就是慢慢走,不能跑太快」。衛福部預防接種專家小組召集人李秉穎說,目前正處於從「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的過渡期,還不可放棄防疫,一旦放鬆,疫情馬上爆開。屆時不排除再提升防疫警戒。李秉穎也表示,未來執行「輕症及無症狀者在家隔離」措施,最大困難在於「抗病毒藥物來源有限」。建議政府購足藥物,才能確保在宅照護的輕症患者健康。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以重症死亡監測疫情已成全球趨勢,目前台灣重症及死亡人數還在安全範圍,疫情仍在控制中;到了本月中旬,若重症人數不超過廿人,死亡在四人以下,即為極低致死率,與紐西蘭同等級。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蔡總統:現階段以「減災」為防疫目標 非全面清零
半月內達高峰 仍會疫調本土個案昨增二八一例,再創新高,新增確診者擴及十七縣市,其中一六三例為零星個案,尚待釐清感染源;因社區多點爆發,且散發個案眾多,指揮中心難以計算共有幾條不明感染源傳播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此波疫情才剛開始,預計在半個月內達到高峰,但現階段還不會放棄疫調。疫情嚴峻,蔡英文總統昨天親自舉行防疫會議,邀集副總統賴清德、前副總統陳建仁、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長陳時中、台大副校長張上淳、疾管署長周志浩、桃園市長鄭文燦及高雄市長陳其邁等人,會後宣布以「減災」為目標進行防疫。蔡英文於臉書上表示,現階段目標是「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面對Omicron病毒株以輕症,甚至無症狀為主的快速傳播模式,台灣的防疫策略,應該持續以「減災」為目標,而非全面的清零;更不是放任病毒肆虐式的「與病毒共存」,而是有效的疫情控管。五大措施 快篩取代採檢何謂「減災」具體方案?陳時中表示,過去兩年台灣力求「清零圍堵」,多朝精準疫調、擴大匡列、PCR採檢、確診者住院治療等措施;但未來可能出現大量確診人數,為避免醫療量能無法負荷,將改為「簡化疫調」、「實聯制科技防疫」、「快篩取代PCR」、「輕中症分流」及「啟動居家照顧」等五大因應措施。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國內社區感染擴大,已不可能清零,指揮中心強調「正常生活、積極防疫」的減災目標,一是降低經濟上的災害,另一為降低疾病傷亡災害;若以減災思考,不應再將大量人力投入疫調,而學校也無須因學生染疫就停課,只要中、重症比率各自維持千分之二、千分之八以下,都算達到「減災」目標。放寬同戶居隔 共用衛浴連續六天單日確診數破百,因疫調匡列的居家隔離人數大幅增長,全國居家隔離中民眾超過一萬五千人,為此,指揮中心宣布放寬居家隔離條件,仍需一人一室,但可共用衛浴,同住家人若皆為接觸者,可全戶在家隔離。昨個案分布,以新北市一一五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四十五例、高雄市三十七例、基隆市二十六例;在重要群聚事件方面,新北校園群聚增四十例,人數最多,基隆小吃店三十二例居次,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八一例本土個案中,一六三例為新通報零星散發個案,感染源不明,占總個案數五成七。大甲媽祖遶境將於明天啟程,陳時中表示,不會加嚴防疫措施,如果沿途出現確診者,請自我隔離和做好應變措施,參與活動的民眾可多運用快篩試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