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8 新聞.元氣新聞
搜尋
自殺
共找到
446
筆 文章
-
-
2021-06-1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高風險醫護壓力難解 心理師:院內諮詢一天可接8通
本土確診在5月大爆發,台灣面臨醫療醫療院所大緊繃,一線醫護面對巨大的壓力。新北市新莊區日前有一名護理師疑不堪防疫壓力,長期下來身心俱疲,遭家人發現在臥室內自縊輕生。對此,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羅惠群說,醫院內的電話諮詢,疫情期間可以接到護理人員7、8通的電話,一線醫護壓力大不只是怕病毒會傳給家人,心中的苦悶也要有管道抒發。早在全球疫情大爆發之際,WHO針對高風險醫護做出相關研究。羅惠群說,好比隔離病房醫護,最擔心是否把工作場域的病毒帶回給家人。護理師疑壓力過大自縊身亡,羅惠群指出,個案分為兩個層次,首先是身為護理人員恐帶病毒回家的焦慮,必需關在家臥房自主隔離,又因機構負責人壓力很大,相關的評鑑跟需要做報表;再加上得不到家人的支持,跟先生的衝突導致後來輕生。羅惠群說,去年疫情開始大爆發,經調查,全世界在隔離或封城,在家裡相處變長,漸漸出現情緒的張力,可能是爭吵、衝突演變成家暴,國內外的家暴通報量也在上升中。高風險醫護近期出現外宿潮,羅惠群表示,國內護理師大部分以女性為主,在擔任媽媽的角色上,會有一種內在的罪惡、自責感,「沒辦法在孩子身邊,會擔心他的生活、功課,這塊其實需要說出來。」除了家人能夠支援照顧小孩,醫院能否提供相關支持,像是醫院宿舍、提供經費住防疫旅館。針對醫護心理的求助管道,羅惠群說,心理壓力還是需要靠護理人員說出來才能作調節,護理有個文化很不喜歡麻煩別人,心裡頭壓力無法直接跟伴侶或家人說,因此需要有個心理師,聽醫護傾吐心事,這是最基本需求,但政府沒有提供這樣的管道。羅惠群指出,醫院現提供員工相關電話諮詢,例如與隔離病房護理師通電話,發現近期使用的人數越來越多,有些人是放假中想辦法打電話來,一天有七八通的量,這僅僅只是針對院內員工。今年五月爆發情緒壓力瞬間增強,全聯會盼衛福部能夠開放通訊心理諮商的法規,現在個案數下降但醫院還是滿載,且加強型防疫旅館人力吃緊,如果能夠使用相關視訊、通訊心理諮商服務,對於醫護很有幫助。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不捨護理人員走上絕路 護理師公會籲讓醫護同住家人打疫苗
昨天晚間新北市發生護理人員輕生的不幸事件,一名康復之家負責人兼護理師,疑似因疫情爆發,擔心給家人帶來病毒,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而走上絕路。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對此事深感不捨與痛心,呼籲護理夥伴務必珍惜自己,強烈建議醫事人員同住家人優先接種疫苗。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疫情期間,護理人員不僅要對抗病毒,還要安撫病人與家屬的情緒,更要擔心把病毒帶給家人,許多醫護人員在工作結束後不敢回家與家人團聚,獨自居住在宿舍或防疫旅館,但是仍有許多醫護人員的家庭,亟需他們照顧,不得不冒著傳染風險返家同住,造成身心極大的煎熬。今年三月,部立桃園醫院護理人員染疫,連帶7位家人確診,甚至一人死亡,即是最令人悲痛的例子。目前各國捐贈的疫苗陸續抵達台灣,各行各業都在努力爭取施打,但是具有高風險的第一類醫護同仁家屬卻沒有被保護。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強烈建議,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能體恤醫護人員的困境,協助儘早為醫事人員之同住家人施打疫苗,讓醫護人員無後顧之憂,全心投入防疫工作。本土疫情爆發的同時,種種的壓力重重的壓在前線防疫護理人員身上,已然不堪負荷,造成情緒潰堤。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重申,各機構一定要提供最充分的資源及防護措施,善盡心理層面的關懷、保護同仁的身心健康,也請社會大眾確實做好防疫工作,善待醫護同仁,切勿作無理的要求;也請護理人員珍惜自己,相互支持。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也提供面對疫情的求助資源:●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疫情心理諮詢專線: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各縣市心理衛生中心:https://topics.mohw.gov.tw/SS/cp-4621-49581-204.html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6-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有新冠症狀想不開? 2人死後確診
全國三級防疫警戒期間,陸續傳出疑因染疫輕生。前資深媒體記者易小文輕生,昨天確診新冠肺炎;謝姓男子陳屍河岸,檢驗後也確診。精神醫學博士李光輝認為,若求助無門又無家人在旁支持,可能讓染疫者想不開,建議多用網路與外界聯繫,自我封閉太久會導致憂鬱。六十五歲的易小文,日前在臉書寫下「這次真的有感,過去就好好過,過不去就選擇自己處理,不拖累家人朋友,出來混的一定要還。」本月六日上午,外甥聯繫不上他,到住處敲門無人回應,報案後破門發現他身亡多時。由於他之前有咳嗽、拉肚子等疑似染疫症狀,檢方相驗時採檢體檢驗,昨天確診新冠肺炎,他外甥、警員及葬儀社人員核酸檢驗陰性,自主健康管理。另外,六十七歲謝姓男子上月廿二日陳屍台北市社子島河岸,檢警相驗確認無外力介入,研判是輕生。警方調查,謝姓男子未婚,不常和親友聯繫,承租計程車營業維生,因未按時繳納租金,被車行控告侵占。後來他到車行還租金,自稱有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檢方檢驗後確診新冠肺炎。員警當天雖穿防護衣、護目鏡、口罩、手腳套打撈屍體上岸,但仍到醫院進行核酸檢驗,均陰性。水流屍確診新冠肺炎不只一樁。士林地檢署五月間處理一具女性水流屍,檢驗也發現確診。李光輝表示,染疫者求助無門會有無望感,若打電話給身邊重要的人又未通,會自覺無人可靠。他說,染疫者也會認為「好倒霉」,特別是老人會產生「自己很沒用、身體器官退化,活在世上也沒意義的想法」,親人若不在旁支持就很有可能自我傷害。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6-04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巴金森警訊/不只手抖、慢動作 憂鬱也潛藏巴金森病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台三級警戒,民眾在家悶得慌。根據國際臨床與健康心理學雜誌統計,自2020年1月1日疫情爆發後,全球憂鬱症的發病率與2017年相比高出近7倍;但除此之外,憂鬱也與腦神經疾病相關,尤其是巴金森病,這群病患也希望有好心情,但源於大腦的病變讓他們不由自主地憂鬱起來。靜止時手部顫抖、肢體僵硬及動作緩慢是巴金森病三大典型的動作障礙症狀,但疾病亦會影響腦部正常功能,引起異常的精神表現,稱為器質性精神病,憂鬱症便是病友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統計盛行率高達四成三。部分病患會在尚未出現動作障礙時就感到悶悶不樂,憂鬱成為巴金森病的前驅症狀,也會在病程中後期出現,令病友個性大變。●曾經開朗樂觀 老伯罹病後重度憂鬱原本開店當老闆,個性開朗的王伯伯,在六十五歲退休後確診巴金森病,罹病後由於身體逐漸退化不受控,他對生活失去信心,情緒愈加不穩定。有一天他竟想不開要做傻事,幸好妻子及時阻止憾事發生,隨後王伯伯透過治療與調整生活型態,參與志工團體,擴展生活圈,有了家庭與朋友的支持後逐漸好轉。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召集人、神經部主任吳瑞美表示,國外學者曾進行深入研究,發現在社區裡的巴金森病患中,約有7.7%符合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III)的重度憂鬱診斷標準,再進一步依程度區分,中重度憂鬱占5.1%、而有45.5%的症狀屬於輕度憂鬱。●尚未確診巴金森病 憂鬱症已蠢蠢欲動巴金森病造成憂鬱症好發時間點,吳瑞美說,在病程中可看到「雙峰」分布,分別在剛確診及病程的中後階段,但較為特殊的一點,會有部分病友在尚未確診前就出現憂鬱傾向,與其病理特性有關。吳瑞美解釋,巴金森病患因腦內黑質細胞退化,使得多巴胺分泌缺乏,隨著黑質細胞死亡,就會產生路易氏體的異常沉積,最一開始沉積的位置為掌管嗅覺的細胞,以及管理腸胃蠕動的迷走神經細胞,因而嗅覺改變、便祕等症狀會先行出現。接著當沉積來到腦幹的橋腦部位,便開始影響睡眠、情緒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部分病友因而在五十多歲時被誘發出憂鬱情緒,待兩到三年後才陸續出現動作障礙症狀。●巴金森病初期與晚期 也會好發憂鬱另一個會發生憂鬱的時間點在疾病的第三期階段,此時病友會出現步態異常,平衡感變差,走路駝背、脖子前傾等姿勢改變,對藥物的反應出現減退現象。當更多的多巴胺神經細胞缺乏,也會影響人體對外界喜、怒、哀、樂的反應,因而變得憂鬱。另一群病友則會在剛確診巴金森病時,因對疾病的不能接受,加上需長期服藥,對五十多歲正值事業黃金期,或六十多歲正要開始享受退休生活的病友來說,他們開始怨天尤人、鬱鬱寡歡。吳瑞美鼓勵病友,保有正確的疾病觀念,調整生活型態、多運動,規律服藥等,在疾病初期的前六年,甚至十年,多數的病人能維持獨立生活的良好狀態。●不同於一般憂鬱症 巴金森病憂鬱症有一特點 吳瑞美也強調,巴金森病的憂鬱症與一般憂鬱症有明顯的不同,在於巴金森病友的憂鬱表現,多是因為身體的退化愈來愈嚴重,而擔心拖累家人,感到自身無用或覺得人生無望,沒有一般憂鬱症病患會有的罪惡感和自殺傾向。因此,若要確定巴金森病友是否罹患憂鬱症,醫師會透過看診時病患的主訴,情緒表現、肢體語言、家屬透露出的訊息等,再搭配量表的輔助診斷區分嚴重程度,並照會精神科共同治療與照護。●巴金森病憂鬱症 歸納六大風險因子相關研究也發現,較年輕的巴金森病患、處於疾病初期或末期,或巴金森病程進展較快,以及個性上容易焦慮、緊張或過去曾有憂鬱症病史、女性等巴金森病患,是屬於風險較高的一群,較有機會罹患憂鬱症。隨著憂鬱程度不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吳瑞美表示,輕度憂鬱透過心理諮商、家人支持有機會改變現況;中度以上的憂鬱症便須透過藥物治療,如施以增加腦部血清素等抗憂鬱藥物,或某些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除能改善運動功能外,也能改善憂鬱情緒,當重度憂鬱症對精神科藥物效果反應不佳時,則會考慮採取電擊治療。●打造友善環境 巴金森病憂鬱症可預防「有憂鬱症的巴金森病友即使改善了動作障礙症狀,但當對生活失去興趣、不快樂,仍會覺得生活沒有陽光。」吳瑞美說,雖然憂鬱症不一定會發生,但可以防患未然,尤其是有較高風險的病友,建議打造友善的外在環境,如參與社交團體、運動以及調整生活型態。抑或是一般民眾可透過巴金森自我檢測量表,或在家進行簡易的巴金森手指操,便有機會提早發現疑似症狀,及早至神經內科就診,用藥治療延緩失能。 【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6-0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病毒變,心態也轉變! 如何不讓疫情無止境影響心情?
【編者按】胡海國教授多年前成立精神健康基金會,在全國各地致力於推廣心理調適,免除煩惱,進而善用壓力,培養圓融處世之智慧。在這全國正為新冠肺炎疫情加劇而心煩氣躁之際,我們很高興能邀請胡教授以及兩位基金會的幹部提供三篇文章分享他們的心得。胡教授與韓副執行長分別介紹「精健道」一至十二道的應用,而湯執行長進而提出運用正念配合精健道,期望國人平安度過新冠疫情的衝擊。疫情起起伏伏,心情也跟著上上下下。不過,說句老實話,心情本來就會隨著外界世界的變動而跟著變化——這可是人類演化兩百多萬年以來的重要成就!我們能存活下來,正是因為我們能因應變化;無法跟著環境伺機而動的「人」,早已被歷史洪流給吞沒。因此,我們必須因應疫情,並做出相對應的合理反應,但不要有過度、不合理的情緒、認知、行為反應。適度了解疫情變化、補充防疫物資、依實際狀況提升防疫作為、採取「戒慎」態度面對等,都是合理反應;但成天盯著疫情新聞、瘋狂囤貨、因防疫衍生問題而大打出手、演變出「恐懼」心情等,就不是合理反應了。出現不合理反應,有何處理原則?一旦發現自己冒出不合理的情緒、認知或行為反應,首先要能靜下心來,全面檢視自己的身心狀況,例如:失眠多夢、沒精神、各種痠痛、身體不適、坐不住、無法專心、容易生氣、𠢕(gâu)操煩、負面想法揮之不去、失去希望、出現自殺念頭等,都是常見身心症狀。精神健康基金會提出精健12道,嘗試教導具體方法,增進國人的精神健康,其中的第7道是「精神健康評估」。透過心情溫度計、腦力壓力紅綠燈等APP,可以幫助大家適時檢測自己的身心症狀嚴重度,而這些檢測也會立即呈現結果,可以根據建議判斷如何因應。若檢測結果身心症狀屬嚴重,可以到附近的精神科診所、心理治療所、諮商所接受協助,以避免狀況惡化。若身心症狀結果屬中等,1925(依舊愛我)、1995(要救救我)、1980(依舊幫你)這些心理諮詢電話,都是不出門就能得到的心理協助。若狀況不太嚴重,則可以做點自我修復或心腦操練的功課,好讓自己維持住正常功能。一個重要的原則是:不讓疫情無止境的影響心情,但在一定時空範圍裡認真面對它。如何不讓疫情無止境影響心情?許多人被疫情影響,導致時時刻刻感到焦躁、心煩,一個最簡單的對治方法,就是讓自己與疫情相關事情有所隔離,並增加專注於疫情以外的事情。例如:減少自己一天之內接受疫情相關資訊的時間,不要時時刻刻守在螢幕前;這樣可以避免我們的大腦一直處在高度緊張狀況之中,也就不會讓壓力賀爾導致進一步的失眠、痠痛、易怒、煩躁等身心症狀。如果持續想到疫情相關的事情,那麼每一個小時裡,可以給自己3-5分鐘的時間,讓頭腦完全放鬆,並將專注力鎖定在呼吸、身體與四肢的感受。精健12道其中的第2道,就是強調「足定氣靜」的大腦基本操練。陶淵明的詩詞提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平時未能好好修練「靜心」功夫的人,可趁著這波疫情,在家好好練習。另外,運動也是減緩壓力衝擊的好方法。疫情期間雖然要盡量避免外出,但仍應該在家裡做些簡單的體操、瑜珈或重力訓練。運動可以加快壓力賀爾蒙的代謝速度,也可以減輕各種身心症狀。再來,如果有自己原本在家就可以從事的休閒活動,如追劇、唱歌、彈奏樂器、桌遊牌棋等,都可以讓自己專注於原本喜歡做的事情,而減少疫情相關訊息襲上心頭。此外,也多關懷周遭的人事物,和周圍環境多連結丶多關心,以找出人生幸福的源頭(精健道第5道),如此可以增加快樂、有意義的活動,對於轉移負面事件的注意力,同樣可以達成良好效益。如何認真面對疫情造成的威脅?除了轉移注意力之外,我們也必須認真面對疫情可能造成的威脅。實際上我們的文化存在一些既有元素,可以幫助我們抵禦攸關人生劇變的壓力事件。例如「愛拚才會贏」歌詞中提到「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提醒我們生命中的起起伏伏變動,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好運,壞運,都要照起工來行」也提醒我們無論狀況怎麼糟糕,該做的事情還是要一步一步把它做好。因此,如果待在家裡悶得發慌,唱唱這首歌或許也能幫助我們面對「無常」人生。儒家思想提醒我們「盡人事,聽天命」,因此盡全力防治疫情,但最後結果如何,就看天命如何安排,也是一種頗具適應力的因應之道。另外,「既來之,則安之」,提醒我們接納世間萬物的各種變化,好好安身立命於天地之間。聖嚴法師提醒我們遇到困難時,就逐步「面對它、接受它、處理他、放下它」。生老病死,本來就是人生的一部份;冠狀病毒的出現,讓我們得到提早參透生命本質的機會。莊子的想法就更灑脫了,他藉由夢骷髏的故事,暗示人間勞苦,離開人世反而得到帝王般的快樂。他自己妻子去世時,也體悟到生老病死猶如春夏秋冬的轉變,因此留下「鼓盆而歌」的超凡事蹟。冠狀病毒肆虐全球,在在考驗著人們的生命智慧!如何提升格局,超越疫情?通常與親友聊聊心中感受,可以降低焦慮恐懼情緒。精神健康基金會長年以來,推廣「三五成群,遠離孤寂」的概念,並且在精健第10-12道中,強調人我相互支持的效益。因此,不要把焦點放在一己之私的「小我」上,過去只顧自己身家性命的人,可以嘗試把「我」擴大,利用通訊設備關心遠親近鄰。如果能讓親友心情好些,自己存在的價值也就提升;當我們把心思放在別人身上,也就放下了自身的苦惱。人生在世,不斷迎接各種挑戰;挑戰成功,自己的格局就更上一層樓。新冠病毒不斷發生病株變異,身為人類也必須不斷轉換心態格局。防疫從「心」做起,創造全新防疫「心」生活,我們終能戰勝病毒,活出最高的生命意義與價值。
-
2021-05-27 新聞.杏林.診間
我們與「善」的距離 精神科護理師陪病人陪再長大一次
不瞞你說,當我跟別人說我在精神科當護理師,多數人第一時間的反應都是:「哇,妳好有勇氣喔!」但是從他們沒做好的表情管理中,可以看得出來,大家對於精神科還存在著許多的汙名跟過度想像。說話人人會?聊天還真不簡單!精神科相較於內外科或重症病房,病人較少出現複雜的生理疾病,但是,心理上的複雜,也不是那麼容易可以提供照護。在精神科裡面,會談技巧顯得格外重要。你可能會問我,會談哪需要什麼技巧?說話人人會,聊天還不簡單?若面對各式各樣光怪陸離的幻覺、妄想內容,如何應對進退,且讓病人可以放心地跟我們討論,在過程中還能同理到病人,但又不能隨便附和,加強病人的症狀,甚至在面對人格疾患出現試探或挑釁的話語時,護理師本身若沒有深厚的會談技巧,很難在會談當中全身而退。我曾同時照顧過兩個十八歲的女孩,一個天天獨自傻笑,會談後才知道原來每天讓她心花怒放的是――劉德華(這位劉天王可是許多六○年次熟女心中的國民老公)。她說:「我老公(劉德華)天天都對我老婆、老婆地叫!」另外一個少女則是天天食不下嚥、以淚洗面,因為她說:「我爸爸說他再也不愛我了,他還要在我的飯裡下毒,怎麼辦?」這些不存在的幻聽、幻覺、妄想,對於病人來說,都是真實存在且感受得到的事,如果我們只是告訴他們:「那些都是假的、不要理他就好!」那我們就永遠走不到病人的心坎裡,因為我們無法同理他的難過、不適與特殊感受。思覺失調症的病人,除了一般大眾比較常知道會有幻覺、妄想等正性症狀之外,常常也伴隨退縮、功能退化等負性症狀,在常規的藥物治療之外,精神科護理師也常常需要協助病人練習基本的自我照顧技巧,從跟病人搶大便(對!你沒看錯,就是「搶大便」,偶有出現病人退化到佛洛依德人格發展理論「肛門期」玩大便的階段)、協助病人學習清洗的技巧、擬定行為治療計劃,讓他們可以每天執行等。在這樣的過程中,要讓病人信任你,需要花時間的關懷、陪伴,才能建立有效的治療性護病關係。挨揍是日常,學習壓制暴力在精神科工作的歲月裡,「挨揍」也是一個必須跟大家分享的日常。幾乎每位精神科醫護人員都有被攻擊或意圖被攻擊的經驗,我已經算是人高馬大的護理師,畢竟身高一六七公分的我,在護理朋友中算是鶴立雞群,但我卻曾經被一個病人在我頭頂上咬了一口。故事是這樣的,某天大夜班巡房時,我看到他用惡狠狠的眼神死瞪著我,感受到要展開一場腥風血雨的前奏,所以趕快朝護理站回奔,準備通知隊友們把武器「操」起來(約束的相關用物)。就在我正專心「備戰」時,身後傳來一聲巨大的聲響――「碰!」回頭查看時,發現那位病人倒在地上,還哭得相當難過,我心一軟想著,剛剛還在思考如何在不吵醒整個病房下,把他五花大綁,但他卻跌倒了,就在評估跌倒傷勢的那一瞬間,他兩手抓著我的頭髮,開始把我的頭顱當成蘋果,用力地咬緊我的頭頂,死都不放。你猜對了,這下換我哭了,我一邊掉著眼淚、一邊還要溫和地跟病人說:「XXX,我真的好痛,有事情好好說,可以先把手跟嘴巴放開嗎?」當然,如果病人這樣就放開,那他就不是病人了。最後還是等到另外一位護理師與值班醫師帶著針劑,給予肌肉注射後,他才慢慢地放鬆,然後我們再一起把他約束到推床上,推入保護室。而我頭頂的傷口,大約禿了一個月,半年後頭髮才慢慢長齊。在藥物控制與心理會談治療下,病人逐漸穩定,在病人出院前,他抄了佛經送我,說要迴向給我(這可花了他一個禮拜除了睡覺、吃飯之外的時間,都在抄寫),並表示:「李護士,我還記得,在我咬妳的那一天,妳從頭到尾都沒有怪我、罵我,然後我被關在保護室的時候,妳還是每半個小時就來問我要不要喝水、想不想尿尿,然後幫我換手腳約束的姿勢……。」很多病人在急性期症狀干擾最嚴重的時候,大腦過於紊亂,很多失序的事情,自己都記不得,但是,他卻實實在在地記得護理師的陪伴。當然,在這件事情上,我也學了一個大大的教訓,再怎麼關心病人,第一步還是要好好保護自己,確實評估病人的暴力及危險性,不要因一時心軟而把自己的評估放在腦後。然後,精神科護理師的口袋武器裡,除了護理專業之外,還要有學習壓制暴力病人的技巧。同在的力量,陪病人再長大一次精神科病人當中,有一種族群屬於人格疾患(personality disorder),包括:自戀型(代表人物:︽哈利波特︾佛地魔)、邊緣型(代表人物:︽權力遊戲︾瑟曦),和戲劇型(代表人物:︽控制︾愛咪)等。如果你看過以上的電影、小說或是影集,應該可以感受到他們有多聰明到可以操弄周遭的人,在精神科必須要特別小心病人對於我們的操弄行為(manipulation)。曾經照顧過一位邊緣型人格疾患的病人,一開始照顧她的時候,護病關係很好,彼此之間存在著許多正向的回饋,她會告訴我:「能夠被妳照顧,我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再搭配上卡通裡才會出現的那種少女般天真無邪的微笑)再來,每天她都會在照護關係中加入一點點的化學變化,來測試妳對她是否依舊很包容,而她想知道在妳心中,她是不是跟別的病人不一樣,能得到妳更多的關注。當談論到出院準備的時候,病人的分離焦慮導致不穩定的情緒開始隱隱作祟,她感到護理師(與其他醫療團隊)要拋棄自己,開始歇斯底里地進行過去經驗的連結,憤怒地說:「妳還不是跟我媽媽一樣,說關心我,但是要離開就離開,哪會管我的感受?」甚至口語威脅並試探著醫療的底線:「我一出院,就要馬上自殺給妳看,如果我死了,都是你們的錯!」當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威脅時,真的不知所措,覺得自己被情緒勒索。在精神科,這是一種病人使用不健康的防衛機轉,所表現出來的操控行為,醫療團隊必須針對這個個案進行討論,並擬定策略。此時,不是去質疑她的行為,而是著重在如何協助她回到家裡和社會上。因此,大家的口徑都必須一致,否則一旦被病人找到破綻,整個努力就會前功盡棄,目標是讓病人無法挑撥醫療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才能讓病人感受到穩定的氛圍。就算下次她還是因為同一件事情(也許自殺、自傷、攻擊他人等)而再次住院,都不要責備她:「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又傷害自己?」因為她就是心理生病,才會又回來尋求我們的協助,這也就是精神科護理的重要任務。曾經有位資深的主治醫師告訴我:「這類型病人的長期治療目標,要放在『讓他重新長大一次,不過這次陪他長大的過程中,會是穩定的爸爸媽媽(醫療團隊)』!」當時的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住院兩個月,出院一個禮拜就又來報到,但沒想到到第二年、第三年,每次返回醫院的時間逐漸拉長,可以延長到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過程中,病人會問我,是否可以給他私人電話,我笑笑地回答:「你可以打到病房護理站,任何一個護理師有空的時候都可以陪你談談。可是,若我們在忙的時候,你也需要練習等待。但是,我們永遠都在!」藉由陪伴、同在的力量,病人真的「重新長大」,後來病人可以穩定近十年沒有住院,直到身邊唯一陪伴的親人因死亡離開,才再度住院。正視心理健康,乃精神的良藥身為一位精神科護理師,一直努力對病人做著關懷、陪伴、同在,不論是直接給予,還是幫他們尋求其他資源的連結。二○一九年三月,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紅遍大街小巷,當時引起了社會大眾對思覺失調症病人的關注,隨著電視劇的落幕,這樣的關注也漸漸褪色。二○一九年七月,嘉義發生了鐵路警察在自強號被發狂的男子持刀刺死,二○二○年四月,嘉義地方法院判定男子在犯案當時已經處於精神障礙的狀態,欠缺辨識行為違法與否的能力,因此判決無罪,但要施以監護五年。然而,新聞開始重複所謂的追蹤報導,調查男子被診斷思覺失調多年,但沒有家人監督就醫、吃藥,因而病人一直處於精神不穩定的狀態,大眾開始出現撻伐的聲浪,不外乎「殺人怎麼可以無罪」,以及「監護五年後,男子一樣不吃藥又亂殺人怎麼辦」等等。善與惡往往一線之隔,每個人心中的善跟惡又是什麼?殺了人當然是壞事,不正確的事必須接受法律上的制裁。但前提是,這個罪人本身的動機為何?蓄意謀殺、過失殺人、防衛過當,或是根本是無行為能力人,因為精神疾患出現幻聽、幻覺,才會去攻擊傷害陌生人?我不否認確實也有人(無精神疾病相關診斷)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在犯罪後將自己的行為推給「莫須有」的精神疾病,這樣的行為也確確實實地加劇了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病人的汙名與反感。我希望未來無論透過體制上的修訂,或是專業上的評量,可以對於精神疾病導致的犯罪事件,有更好的防治,不應該讓精神疾病被拿來當作有心人士操弄的工具。沒有人的生命應該被白白犧牲,也沒有人有權利奪走別人的生命。但社會上也確實存在著一群弱勢族群,他們因為疾病而找不到工作,被社會排除在外。我常常想,那些精神科病人出院後的世界會是怎樣?當他失控時,別人對於他們的指指點點或是異樣眼光,往往是造成他們回到社會上的最大阻礙。每個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可能有些未被診斷的精神議題,大家應該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因為它不像抽血報告,也不是電腦斷層可以看出來的。唯有自己用心觀察,以及把時間留給自己,給自己喘息的空間,才是精神上的良藥。作者簡介李靜怡:誤闖叢林就出不來的護理人、三寶媽護理師資歷這件事:一九九九~二○○二年 臺大精神科病房護理師二○○三~二○○四年 臺大護理系助教二○○四~二○一五年 臺大精神科護理師二○一五年~迄今 臺大安寧緩和護理師值得嘴的事:一九九四年 參加國慶晚會表演的儀隊成員中,唯一和劉德華合影者;二○一○年 考取精神衛生護理師證書;二○一一年 獲選臺大醫學院護理部之優良畢業論文;二○一二年 參加WHO-HPH & HS 海報發表;二○一三年 考取精神衛生臨床護理專家證書,取得教育部部定講師證;二○一四年 完成N4護理進階;二○一五年 論文刊登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SCI)雜誌;二○一六年 取得進階護理師證書、參與翻譯美國Elsevier「精神衛生護理實務指引」;二○一七年 當選優良護理人員。給讀者的話愛要及時。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護理的100種可能:白色巨塔內的角落生物》
-
2021-04-3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學的凝視——正確與精微的探尋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習醫者的心聲」。一位醫學生聽完醫界前輩以「落實醫學人文教育於醫院實習」的演講後,感受到提升醫學生對病人痛苦之敏感度的重要,而抒發其個人所見。另一位醫學生在參加醫學人文個案討論後,對癌症末期病人不願放棄任何希望有更深入的體會。最後這位住院醫師在一場病情複雜的個案討論後,寫出「人性的價值與尊嚴可以於疾病之外重新受到發現與重視」。這三篇文章希望能讓社會大眾瞭解,因為我們容許年輕的習醫者參與病人的照護,他們才有機會在步入醫學科技治療「疾病」之前,能對「病人」的感受有更深入的了解,台灣才會有更多的良醫。前言醫學生進入臨床的衝擊,最開始的也許是如何把課本中的知識變現成臨床「正確」的觀察、診斷、以及決策。從方法學、病生理機轉、到如何獨立實戰,希望透過依歸準則的指引不鑄下錯誤。實際上臨床要處理的問題不只是有沒有依賴準則做好判斷那樣的單純。如果我按照認知中正確的方式去做,反而造成病人更大的痛苦,那我所認為的正確就是對的嗎?病人不是機器人,面對不同的決定而有無法預期的情緒,我們又該如何自處、作出合情合理的決定、乃至在不得不說抱歉時,尋找兩全的可能,總有一些超出課本知識、臨床技能的範圍。這卻是每位一線醫生終將面對的日常,在過去在課堂中是難以想像的。剛好在診間碰上一個頗有情緒張力的場面,當時我很驚訝:老師已經窮盡所能的按照「正確」方式操作,還是遇到這樣的局面。旁觀處理的過程中有很多反思,那些看似尖銳的問題在討論下有機會挖出更深層以及實務面的解答。背景故事、提出問題今年一月有一位中年女性到診間,右前臂上只有一個橫切的手術傷口,摸不到腫瘤,影像上也都看不到,只有術後檢體的病理報告提到在組織邊緣發現癌細胞(Positive margin)。原先看診的診所、醫院,也都沒有影像記錄,但因為是需要切除乾淨的肉瘤,就算處在資訊很缺乏的情況,還是要進行手術。理論上進行手術時,應該讓切口盡量與血管、神經平行,才可以減少傷害,因為上一次手術以橫向切除,導致我們這次要切的更大、補更大的皮。病人術後因為補皮的關係,要打石膏、避免移動,隔天就覺得打著石膏很痠、不舒服。我們才讓他清醒的時候把石膏拿下,只要注意不要過度移動,晚上睡覺時再打上石膏,病人很不舒服、也很焦慮。因為傷口的位置,為了最大保存功能,加之無其餘參考資料,我們先依照經驗由疤痕處往外切2公分。事前就告知過病人,可能仍會在組織邊緣發現癌細胞,就需要繼續往外切。然而在二月回診告知病人必須繼續往外切時,對病人來說如同晴天霹靂,當場合併低血糖險些暈厥,躺臥十分鐘,並吃了護理師提供的糖果才漸漸恢復,期間醫師不斷向病人夫婦說明以及給予安慰,他們的情緒才比較穩定,選擇繼續相信醫師。但病人想要一次往外切更多,以絕後患,醫師表示理解病人心情,如果堅持也會尊重,但因為傷口接近手腕,往外多切可能會讓肌腱露出,對日後的恢復、功能保存上都會比較不好。建議一步步作,乾淨時直接收手,由於有標示方位,就算切多次犧牲的面積比較少,在臨床上對病人比較有利。病人最後接受。我本來只是會覺得這些醫師到底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決策,當見識到選擇說真話的場面後,仍不能接受但較能理解他們在害怕什麼。所以我以此臨床情境為例提出三個問題:問題一:病人的所願與規範牴觸,怎麼辦?所謂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臨床診療指引) 是一種醫界普世準則,是對醫師跟病人的保護,一旦超過診療指引的部分就屬於個人選擇,可以先了解病人最大的擔心究竟是什麼,畢竟醫生是依據存活率、復發率等數據推薦病人適合的治療,但是對於生命價值的評估卻只有病人本人可以做決定,因此關於治療選擇還是有協商的空間,醫師可以拒絕自己認為傷害過大的治療選擇。現在醫師已經不再握有醫療的絕對權力,我們更加強調病人擁有對自己身體的決定權,因此我們應該向病人分享可能的結果,再讓病人做決定。當然醫病共享決策不代表醫生就只能中立的陳述資料,因為就算攤開資料給病人,病人仍然未必能真正全然了解(或者比你了解)。如果我們心中有比較適合病人的方式,在告知所有可能選擇後,可以「推銷」自己認為最適當的方法,分析其優劣,對於傷害較大的選擇亦可以強力勸退。可以利用過去臨床遇到個案的經驗做為對照,讓病人更有感覺、對於推薦的方式更有信心。最後,病人究竟在意的是什麼,其實在不同的階段他們在意的會不一樣,病人現在身上有腫瘤,他覺得重要的事把它切乾淨。之後,生活功能才是他真正在意的,也就是後遺症。這部份的權衡,醫生也應事先跟病人討論好。問題二:告知壞消息的心態及方法雖然說真話很重要,我們應該磨練說話技巧以降低衝擊,但也不能因為想要避免情緒風暴就避重就輕,反而讓病人喪失知的權利。一開始就不要把話講太滿、最壞的情況要一點一滴提早透露給病人跟家屬,讓他們能夠慢慢消化、有心理準備。也要讓病人有疑惑的話,能有時間發問討論,不要只是單方面在告知。確認病人都懂了再繼續說明,也需要視病人反應調整告知的方式與程度。最後,要給予一些希望,如還可能的治療方式、後續照顧,以比較歡樂的方式來結束談話。對於這個個案,醫師後續有補充:對於一個要切乾淨的肉瘤發現沒切乾淨,有三種可能反應,第一種是當作已經切乾淨、一種是後續用其他治療、最後一種是告知病人並勇於再切一次,前兩種雖也有優劣之分,都仍然算是一種逃避,對於病人的預後也不好。如果以後遇到一定要切乾淨才有較好預後的癌症時,不要做前兩種,要勇於做第三種人。問題三:我們該如何說抱歉病人很容易就覺得醫生有錯,但我們要區分哪些是自然病程、哪些是犯錯。醫學上有很多不確定性,需要事前想過列出來、在執行前跟病人告知可能產生的併發症,才不會有誤會。如果犯錯了就需要道歉。用意有三,一個是就算你不說,病人還是可能覺得是你的錯,你道歉會讓他比較好受;第二個是反省自己;第三,也是臨床上重要的,是你必須說明清楚、並負責到底。我實習的醫院認為道歉這件事不應該給一個人獨自去面對,醫院有一個相關的小組,會協同處理,一面釐清真相責任、一面對兩方進行輔導,可以有更圓滿結果。還有一件事…最後,討論中有人發現,我之所以提出這件事,除了因為病人當下很受傷外,我自己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在告知壞消息時我們也要照顧自己的情緒。在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我們把讓自己不安的事件提出來和大家討論,這是很好的做法,透過把事情說出來跟大家討論,我們可以化解一些東西。希望大家受傷時也可以找人討論、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學習化解這種情緒、照顧自己才能照顧病人。消防員在救重大災難後,很多人要面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問題,像上次普悠瑪事件的總指揮,在幾個月後自殺,非常令人惋惜。在臨床中,雖然跟災難現場是不同場域,但除了要面對那些無常與病痛,這些不得不背負的情緒現場何嘗不是一種壓力的來源,如何正確的發現、面對、自處、和解,都是行醫之路上需要面對的課題,才不會在黑洞大到快吞噬一切時,被扭曲成不再熟悉的樣子,如此誠然可嘆,也是醫師行醫之路上需要自我警惕的地方。承認自己的脆弱,尋求支援,反而是好轉的開始。結語在醫療場域中,我們凝視的目光漸漸從知識技能的熟練轉向那些教科書未必教我們的地方,這些地方的複雜在於醫學知識外,我們該如何面對與承受那些來自期許的投射、喜怒哀樂的反饋、乃至失望的傾訴,在這個狀況下做出合情合理的決定。原來一旦牽涉到人,一位醫師終究很難只透過醫學知識的護航全身而退。但也在學習處理這些精微的課題中,人性的價值與尊嚴可以於疾病之外重新受到發現與重視,這又何嘗不是懸壺濟世的最高境界?
-
2021-04-25 新聞.元氣新聞
童年遭性侵 一輩子不會「好」
「時間無法帶走傷痛」,童年經歷性侵害被害人會伴隨創傷成長,一輩子沒辦法「痊癒」;兒少權心會指出,年紀愈小受侵害,創傷影響愈深刻,有受害人案發過後卅年仍無法釋懷,也有個案聽到烏鴉叫聲會昏倒,只能輔導她們「和創傷共存」。兒少權心會直言,童年曾遭受性侵的被害者,常會將現有情境和過去創傷連結,甚至出現自殺或自殘,社會應建立「創傷知情」概念,司法體系應多些「人味」,避免讓被害人二度受傷,且必須鼓勵學校通報,增加性教育課程。心理師黃怡禎說,兒少性侵被害者對人性嚴重不信任,間接造成社會適應問題,也難以投入一段親密關係,因為最親家人都能傷害自己,如何相信陌生人,「這是根本性的破壞。」曾有輔導個案在捷運上被人從後方撞一下就昏倒,也有個案聽到烏鴉叫聲會昏倒,因為現有的刺激讓她們重現過去的創傷。黃怡禎說,很多當事人首次接受諮詢時會問「我什麼時候會好」,迫不及待想把創傷從記憶中刪除,但兒少性侵經歷會影響一輩子,難以「痊癒」。據統計,每周輔導一次、至少要七至八個月,才能接納創傷對自身生心理的影響。輔導個案距離受侵害時間長,部分受害者長達十年、廿年以上仍深受創傷影響;輔導對象中年紀最大約五十多歲,距離小時候創傷已卅、四十年,甚至對方已死亡仍無法釋懷。秘書長李姿佳說,這也是兒少性侵和成人性侵不同之處,成人了解對方行為是錯的,也有地方投射憤怒,較容易抒發情緒和傷痛,但孩子不懂性和關係,也被告知不能說,只能一再隱忍,讓創傷影響大半輩子人生。
-
2021-04-18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每個人都應該準備一張給醫院的自傳
醫療機構還不普及的年代,社區裡的醫師負責照顧一家三代,彼此互相熟悉。醫院制度化之後,醫療人員不再會知道病人是單親媽媽、女作業員,或是女教授。診療的重點改以器官及組織為主角,過程倉促,常被批評沒有人性。有些時候,病人想要談論症狀,但只見醫師忙著打電腦,讓病人「說重點」。這種速食醫療,可能治標不治本,無法直搗疾病的核心。陳阿嬤長期看骨科主任的門診,每回總是抱怨醫師用的藥沒效,醫院給的是假藥。她的膝關節愈來愈不行,晚上會痛到睡不著,她還會說「不想活了」。但阿嬤的X光檢查顯示,膝蓋還堪用,理學檢查膝蓋功能也還好。主任無法理解阿嬤的抱怨。護士還在病歷註記阿媽是「奧客」,讓各個部門警戒。主任有一回到小吃店用餐,無意間瞄到蹲在地上洗碗的陳阿嬤。打聽才知,76歲的阿嬤獨居,為了養活自己,每天蹲著洗碗四小時。主任忽然感到愧疚,原來阿嬤是累到不想活。作為阿嬤的醫師,他居然一直不知道這樣的狀況。小林42歲,房屋仲介,他常覺得心悸、胸痛,有時嚴重到胸部像被石塊壓住,無法呼吸,需要掛急診。他作過所有心臟的檢查,醫師說冠狀動脈有輕微鈣化,還不需要治療。小林不放心,跑了很多家醫院,看了很多醫師也吃了很多藥,都沒有見效。直到一個醫師問他:「你到底在擔心什麼?」小林才回憶起自己從小與祖父母相依為命,小學四年級某一天及六年級的某一天上課時,他分別被通知祖父及祖母猝死,這個事件在小林的心底造成巨大的創傷。醫師告訴他,現代醫學只要定期檢查,冠狀動脈疾病可以預防,小林才解開了深藏心中的疑惑與憂傷,症狀不藥而癒。隨著醫學分工日益專業化,醫師看病時間愈來愈短。當然,台灣的健保制度使這問題更加劇,一個醫師一個診次如果有90個病人掛號,每人平均只能看2分鐘。所以,很多專家開始推薦口述醫療,讓病人有機會充分口述自己的症狀,或是更進一步帶份事先準備好的自傳來看門診。美國緬因州新英格蘭大學醫院路易士醫師的調查,醫師如果能夠與病人討論病情,病人會因有參與感,增加治療的信任度。而且會因受到鼓舞,較願意聽從指導與醫師合作。不但會在生活上配合醫師要求的改善措施,也較喜歡返診。更重要的發現是,能邀請病人說出人生的醫師較有成就感,對自己的生涯滿意度較高,較少過勞,醫師自殺率較低。推倡口述醫學的人,主張醫療人員慢下來,深呼吸,以同理的耳朵,用心聆聽。建議病人也可考慮準備一份自傳(內容應讓醫師能在有限的門診時間讀完)。有溝通有回應的人際關係原就可以減少壓力與焦慮,在診間依然。所以,為了你自己好,開始與醫療人員建立關係,讓生活中的症狀整個被包裹起來了解並治療,我們都知道組織有膿須排膿。心裡有事易導致生病,那就必須把故事講出來,疾病才能得到醫治。如果你的醫師門診病人太多,沒空聽你長長口述,準備一份自傳去自我介紹吧!
-
2021-04-06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別小看PTSD 太魯閣號事件 醫師:這三類是高危險群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重大事故造成50死、逾200人輕重傷,精神科師表示,事發至今第四天,生還旅客、家屬、一線救災醫護人員這三類族群恐有程度不等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呼籲若已有三天以上的嚴重失眠務必就醫,以免慢性化後影響復原效果。北榮精神部主治醫師周元華表示,太魯閣號事件的發生,會發生創傷後壓力症侯群的族群有三類,除了火車上的生還旅客之外,家屬、現場救難的醫護人員都會因為與一線人員、現場接觸,生活上出現了突發緊急的極端狀況,造成心理上不小壓力。周元華並解釋,所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跟一般焦慮恐慌不同,像一般人遭逢親屬過世雖會悲傷難過,但慢慢地都可會隨時間逐漸復原,然而,若是極端事件造成的恐慌,即使沒有受傷,若晚上噩夢連連,白天還會一直想到事件發生的畫面,這就是很典型的PTSD。發生創傷後壓力群可分急性跟慢性,事件發生的前二、三天就是急性期,周元華建議,若超過三天以上沒有睡好,影響生理還無法工作,一定要就醫,再不處理可能會慢性化,屆時,失眠、焦慮、憂鬱等復原會比想像中困難且複雜,這是因為正常的焦慮、憂鬱在生物學上,多屬於自律神經造成的興奮,但PTSD則因壓力過大破壞人體內的內分泌系統,「腎上腺素反而是掉下來了。」國外資料顯示,遇到極端重大事件如地震、戰爭導致的PTSD盛行率,三個月內高達能達60%,周元華特別提醒,事件的相關人員都是高危險群,但他們不會覺察,嚴重者可能還會自殺。
-
2021-04-06 新聞.生命智慧
「親人的離開真的很痛」送走爸爸弟弟妹妹,吳念真:絕對別叫憂鬱症患者快樂一點
台灣知名導演吳念真在螢光幕前溫暖又快樂的形象,讓人很難相信,其實他長年深受憂鬱症所苦。在與資深主播陳雅琳的對談中,吳念真透露了自己如何每天對抗負面情緒,同時也希望憂鬱症身邊的人,理解可以幫忙的並不是「勸說」,別叫憂鬱症患者快樂一點,因為這些話對患者來說才是最大的傷害,憂鬱症患者真正需要的,其實是聆聽與陪伴。製播《我是救星》節目,內涵在於希望看見人與人互相幫助的力量,因為每個人都不孤單,生命轉彎處,總有那麼一個人或事件,扮演了什麼關鍵角色,讓你又開啟一趟意外卻豐富的人生旅程。很巧合的,許多受訪來賓提到自己生命中的救星時,不約而同指向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吳念真。蔡振南感謝吳念真給他機會,甚至力排眾議,堅持救他脫離毒窟;李永豐感謝吳念真有夠力,一個號召就能成就紙風車劇團的三一九鄉鎮表演工程;楊雅喆感謝吳念真,豐厚的編劇與導演功力,帶領他一步步完成電影大夢。小野也感謝吳念真,表面上是創作路上的死對頭,私底下卻是人生中最砥礪彼此的精神依靠。這些故事都精采極了,但,這位帶給大家歡樂與希望、充滿才氣與創意的台灣歐吉桑,自己的生命卻深受憂鬱症所苦。這又是什麼樣真實刻畫的人生劇本呢?憂鬱來襲,聆聽和陪伴最有效更讓我深感詫異與不解的,是看似這麼成功,又總能鼓勵他人,給予許多人支持的吳導,其實長年深受嚴重憂鬱症所苦,必須長期服用抗憂鬱劑,明明他是這麼的風趣樂觀,總是帶給大家正向力量,怎知內心卻有著外人無法想像的深淵,一個陽光怎麼也照不到的幽暗角落。我在讀博士班的時候,有一天正要從學校回家,去牽車時接到師專同學的電話,說班上最活潑、最外向的同學,前一天去了一家汽車旅館燒炭輕生,原來她已經飽受憂鬱症折磨多年,之前就自殺多次獲救,卻沒想到最終還是不幸離世。頓時之間,所有少女時期美麗的回憶上心頭,我一邊開車一邊哭,不解的是,明明她是那麼開朗幽默的人,有她在的地方總是笑聲不斷,怎麼會選擇自我了結,我真的不明白憂鬱症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病,怎麼會如此糾纏一個人?我後來了解到,憂鬱症可能是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所致,特別是血清素(serotonin)、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與多巴胺(dopamine)三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所以憂鬱症是生理的問題,不是什麼個性心理因素。但,我們雖然無法改變基因或生理機制的運作,卻可以決定怎麼跟憂鬱共處。吳導或是我的同學,他們都是最能帶給大家歡樂的人,但相對於歡樂背後的痛苦深淵究竟是什麼呢?我真的無法想像,在詫異之餘,我更希望能為他們灑進一點陽光。「你會隨時有那個傷害自己的念頭嗎?」我問吳導。「對!這種東西隨時會出現,它就是一個病症。」吳念真進一步描述:「要死的人,他前面五分鐘還好好的,但可能十分鐘裡面,他就下決定去做這件事!」「那個當下是個什麼狀態?」我小心翼翼地請教。「就是你們都不要理我,我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或者我可能會音樂一打開就很久這樣子!這時候,我知道自己又有問題了!」吳念真繼續剖析自己的情況:「最低潮的時候整個人就像個遊魂似的,其實最不舒服的是早上,起床時,你會覺得日子又重複了,你今天做的事情有什麼意義?跟昨天、跟前天、跟十天前有什麼不一樣?沒有意義!如果剛好天氣不好,那就很糟糕了,會更憂鬱!你會不想動,你根本不想出去,但你又要面對,但如果是假日,你大概就會待在書房裡。」「所以你會察覺到自己出狀況了?」「嗯,還好我在療養院上過班,比平常人有『病識感』,我知道我此刻很不好了!」「這時候怎麼辦?」「我就會要求自己不要去想那個負面念頭,我就會盡量跳開,去跟狗講話、帶狗去玩,盡量轉移焦點,但也不想讓別人感染到你的不舒服,還好我太太以前是精神科護士,她可以比較容忍。可以的話,就出去走走。」「所以這時候身邊的人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你?」「憂鬱症病患最怕人家勸他『你怎麼不快樂一點呢?』、『什麼師父跟你講人生就要怎樣怎樣啊!』,或者『像你這樣這麼有名,還會憂鬱症?你在跟我講假的!』事實上,這些話才是最大的傷害,憂鬱症病患此刻需要的只有聆聽和陪伴!」吳念真強調,「不要亂勸人家,因為你講的話可能是錯的。聽,聽就好了,不要講!就靜靜的陪在他身邊就好。不要跟人家講什麼:『你為什麼不快樂一點?』『天氣這麼好,你要快樂一點。』事實上,憂鬱症患者也想快樂,但問題他就是快樂不起來才會這樣子,然後你又一直跟他講要快樂一點,這只會讓他更壓抑,而且,會憤怒!」他進一步說:「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講說,憂鬱症?就把你丟到敘利亞,你就不會憂鬱症,那是對這個病症的極度誤解,而且是很惡毒的講法!」吳念真坦承,「自己的意志從來沒有飛揚高昂過,一向都是非常消沉!」剎那之間,我覺得眼前這個讓別人充滿生命力的靈魂,似乎在承受一種旁人無法體會的心靈折磨與痛楚。所幸,愛吳念真的好朋友太多了,圓神出版社創辦人簡志忠先生,有幾次跟吳導通電話,掛上電話後覺得吳導怪怪的,知道吳導又陷入憂鬱的狀態,「我的做法就是,開車到門口,按個門鈴,說你下來,我們去哪裡玩,茶有了、咖啡也有了,我連狗都幫你帶了!就這樣!」吳念真回應說,自己的朋友裡,最適合照顧憂鬱症患者的人,就是處女座的簡志忠社長,而簡社長所做的,無非就是陪伴。吳念真的父親、弟弟和妹妹都是自己決定離開人世的,吳導深吸一口氣說:「親人的離開,真的很痛,尤其自己到了這個年紀,每次過年過節,看到別人的兄弟姊妹團聚在一起,難免會覺得我們家怎麼少了,很憂煩的時候也不免會感嘆,明明應該是弟弟妹妹送自己上山頭的,怎麼會變成今天為人兄長的,卻要先送走弟弟妹妹……。」不過,吳導說他已經學會盡量避免讓自己陷入這些糾纏不清的負面念頭裡,這些年,他發現人生有很多奇妙的緣分。例如李美國長得跟自己過世的弟弟非常像,就連性格都一樣,兩個人也都覺得只要有朋友在,天塌下來也沒關係,事情總會有辦法解決……,而這也是為什麼吳導會這麼疼李美國。閱讀吳念真的生命故事,彷彿就是在看一場劇力萬鈞的電影,電影中交織出的每個角色也都各領風騷,其中令人再三咀嚼玩味的,依然是那個「愛與幫助」的力量。對吳念真來說,只要價值是對的,就可以聚集更大的能量—這是台灣最美妙的地方,也是真摯人情味的一場匯聚,令人回味無窮。書籍介紹書名:那些生命中的微光:關於愛與勇氣的十個精采人生作者:陳雅琳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1/01/21作者簡介/陳雅琳資深新聞主播、主持人、製作人、資深記者、新聞台總編輯、暢銷作家、紀錄片導演。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於《自由時報》擔任記者起,就經常跑出政經新聞大獨家。新聞資歷近三十年,是少數能統包新聞採編製的全方位新聞工作者。長期關懷環境與人權議題,擅長故事性報導,因而搏得「台灣最會說故事的主播」稱號。出身貧寒、處事認真積極、個性忍辱負重、不怕辛苦,亦有「新聞界的阿信主播」封號。曾獲《讀者文摘》票選為「全國百大受信賴人物」,多年來獲獎無數,是各大新聞獎的常勝軍,並三度入圍金鐘獎。現為壹電視總編輯,製作主持《新聞深呼吸》、《我是救星》、《台灣的前世今生》、《有一種 Style》等優質深度報導節目。早年在 TVBS 即擔任晚間新聞主播,並主持《2100 新聞最前線》;在三立新聞台則開創出《福爾摩沙事件簿》、《台灣亮起來》、《消失的國界》、《文化大國民》、《大時代》等受到觀眾喜愛的優質節目。熱愛在第一線跑新聞,深度的人物訪談功力,總是能帶領觀眾深入焦點人物與事件核心,找出台灣這塊土地向上的力量。著有《希望回來了:最大的苦難,最美的重生》,並長年擔任文化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作育無數新聞人才。延伸閱讀: 早上吃麵包、下午喝咖啡...你的精神好,其實是拿「自律神經」健康換的!做5件事讓你不吃藥就改善
-
2021-04-0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子宮寒不寒?中醫師破迷思:子宮不會冷!也不是該吃、忌吃什麼能解決問題
經常會有病患問我:「之前看的中醫師說我子宮太寒冷,請問我該吃甚麼食物或飲品?」我想,問題不是出在該吃甚麼食物,而是「子宮寒」這三個字的定義太過抽象,以至於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我從不跟病患說子宮寒不同於「排毒理論」這種錯植在中醫身上隔空出世的歪理,「子宮寒」確實是傳統中醫的語言。雖然我們可以在歷代典籍看到許多「宮寒不孕」的描述,但我始終極力避免使用這種語言,也從來沒有跟病患說過她子宮寒。為什麼呢?子宮寒,是卵巢子宮機能出現障礙試想一種狀況。當一位財經專家上電視說:「最近的股市很冷…」,我想,應該不會有觀眾認為:「現在是夏天,每天的氣溫都在36度以上,股市怎麼會冷?」或是說:「股市很冷。那你等一下去號子的時候,記得多穿件外套。」顯然,大家都知道,所謂的股市冷,是形容每天的交易量比從前少很多的意思。相同的道理,「子宮寒」就跟我們形容買氣很冷、打入冷宮、坐冷板凳…等等,指的是卵巢子宮的生理機能出現障礙,沒有辦法發揮正常的功能,而不是子宮溫度太低。說到這裡,我想起年輕時一段往事。記得我剛出道的時候,診務很清淡。某天,有位老前輩看我苦哈哈的,好心想要指導一下,希望能夠幫助我的業績成長。他當時問我:「來,你說說看,要怎麼解釋『衝任虛損』?」我愣了一下,想了大約十秒後回答:「ㄟ…衝為血海、任主胞胎。任脈通、太衝脈盛…」就在這個時候,老醫師打斷我的話:「修但幾咧。你囉囉嗦嗦講半天,患者根本聽嘸啦~~ 遇到這種情況,你就直接告訴她『你就是子宮太寒,我幫你補一下,你才生得出小孩』」老醫師接著說:「醫生喔~~ 也不過是一句話而已啦~~~ 我一開口,人家就知道厲害,像你這樣吼,難怪都沒有病患~~~」聽了這段話我心裡想,因為你是資深名醫,病患不敢跟你頂嘴啊,我那麼菜,要是膽敢恐嚇病患,人家根本不會買帳。雖然心裡不以為然,但畢竟生意實在太差,我也不好多說甚麼。私以為,古人用簡略的文字來形容卵巢子宮機能不佳,有他的時代背景,當代的中醫師應該要吸收新知、與時俱進。舉凡月經週期不規則甚或閉經,月經量少,經色暗血塊多,月經淋漓不止經期長達十餘日,無排卵月經(基礎體溫沒有高溫期)…等等,傳統上雖然可以被歸類在「子宮虛寒」,當代的中醫師既然有更豐富的知識,必須針對問題謹慎處理,而不是沿用舊時代的說法隨便打發病患。子宮問題不是該吃什麼能解決如果你問我,子宮寒冷該吃甚麼食物或飲品?這就讓我想起國中的時候,老師曾經在課堂上說過:「那些政府官員都太笨了,景氣問題其實很好解決。政府只要鼓勵每個國民都去買一輛車,循環帶動之下,景氣怎麼會不好?」唉~ 如果問題真的像國中老師講的那樣簡單,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可以去自殺了。政府鼓勵民眾買車,大家真的就會去買嗎?啊都沒錢了,是要怎麼買車?車買來了要停哪裡?難道不會衍生其他的問題嗎?執業多年以來,我從來不會跟病患說她子宮寒,因為我知道這樣的語言容易讓人誤解。人類是恆溫動物,子宮虛寒絕對不是字面上所說的「子宮溫度太低」。要如何提升卵巢子宮的機能,不能直觀地認為,多吃甚麼、忌吃甚麼,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傳統醫學理論有其複雜的面向,如果三言兩語沒辦法解釋清楚,中醫師寧願不做解釋,千萬避免讓民眾產生錯誤的聯想。回到問題的源頭,「子宮寒」說來是一筆糊塗帳。老中醫縱使學富五車,但是不想跟病患解釋太多。至於另外一些人,搞不清楚學理也不知道該如何治療,成天教民眾吃這個吃那個,宣稱可以提升子宮溫度,那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說了。*本文經杜李威中醫師同意轉載,》原文出處
-
2021-03-31 醫聲.癌症防治
頭頸癌/2021癌症高峰論壇:臨床照護指引 助癌友面向陽光
癌症治療方法進步,患者存活時間拉長,讓癌症像慢性病。但癌友面對體力和外型改變,如何做好心理調適、回歸社區,是更重要的一環。衛福部國健署針對頭頸癌及肺癌,建立心理腫瘤臨床照護指引,期望對適應不良,甚至有自殺意圖的癌友及時伸援。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表示,從民國103年到107年,台灣十大癌症新發個案的5年存活率已超過5成,顯示癌症慢性病化,但台灣肺癌心理照護在經濟學人的評比卻掛蛋,因此國健署去年開始針對肺癌和頭頸癌建立心理腫瘤臨床照護指引。國內外研究發現,癌症病人自殺死亡率高於一般人,患者在確診的第一時間,很容易就被擊潰;台灣癌症病患自殺死亡率為每10萬人111人,和美國的31點4人相比,高出很多,並非台灣癌症治療的預後差,而是在美國較有機會發現失志症候群。方俊凱表示,失志症候群是2001年發展出來的概念,症狀包括持續存在的絕望、無望感、無助感和生命意義與目的的失落。失志症候群和憂鬱症不同,憂鬱症患者對任何事物都無力、無感,但失志症候群患者聽到笑話還是會笑,但就是覺得活著沒意義。根據美國和澳洲訂定指引,連續兩周、天天感到無助,歐洲主張應持續一個月,可診斷為失志症候群。方俊凱強調,有情緒困擾的癌症病人,半數是憂鬱症,另一半則是失志症候群,失志症候群自殺機率甚至高於憂鬱症,很多癌症病人拿的殘障手冊,都是第一類身心障礙類。他鼓勵癌友注意心理健康,健保給付癌症患者住院時的心理諮商服務,出院後則至精神科就診,由醫師轉介心理師,建議癌友讓專業陪伴度過難關。
-
2021-03-30 癌症.抗癌新知
罹癌易有情緒問題 醫師:接受身心治療抗癌效果更佳
一名癌症女患者在得知確診後歷經哭泣憤怒、酗酒、封閉自我,雖然經家人鼓勵後願意接受一連串的抗癌治療,但治療過程間仍因擔心醫療費用及復發率,心理更背負莫大壓力。即使病情有良好控制,卻突然因「過度換氣」多次送醫,嚴重時甚至昏倒休克,經轉介身心科後診斷她罹患了「過度換氣症候群」所幸及早發現治療,症狀才獲得良好控制。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朱柏全指出,癌症並非絕症,最怕患者對未來感到絕望、自我放棄。如果病患有足夠的支持系統,包括親友家人的陪伴、生活目標、宗教信仰等都能讓其增強意志力及信心,繼而坦然接受治療、對抗病魔。他說,研究指出癌症病人自殺風險是一般人的2至4倍,在台灣有將近半數的癌症患者有適應障礙、焦慮、憂鬱、失志等情緒問題,若能在關鍵時刻轉診至身心科,讓專業醫療團隊適時地介入協助,深入瞭解病患的身心狀況,進一步療癒心理的苦痛,能讓抗癌效果更加乘。朱柏全說,最早關注癌症病人精神表現的精神科醫師庫伯蘿絲(Elisabeth -Ross)曾說,當病患聽聞壞消息後,會經歷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5個階段。患者在前四階段會反覆,從一開始的冷漠、不反應來表達拒絕接受事實,到憤怒地尋找替罪羔羊、歸咎他人或自己,再到試圖委屈地懇求醫師或求神拜佛,希望能多活幾年。接著是發現事實無法改變,但心理仍無法接受,因而感到心灰意冷、心情跌若谷底,一些風吹草動都能悲從中來。至於什麼時候會開始接受?每個人的進程不一。且「接受」有很多種,分別是放棄地接受、無可奈何地接受、平靜地接受,與喜樂地接受。前兩種較為消極沮喪,是病患感到無能為力時被迫適應。第3種則為中性地接受,即所謂地盡人事、聽天命,不掙扎也不強求。第4種則是以滿懷期待、嚮往的心情來等待痊癒的好消息。朱柏全說,有一女患者被診斷出癌罹患症之後雖然接受醫院的癌症治療,但心情一直處於憂鬱、焦慮的低潮狀態,各種情緒問題導致她對未來及醫療失去信心,開始上網尋求非正統的醫療方式且放棄醫院的治療,最後因為誤信偏方而延誤就醫,導致病情惡化而病逝。另也有名男患者雖然願意配合醫院治療,但心情難免感到沮喪、沒有信心,轉診至身心科之後,大大減低負向情緒,增加信心後轉為積極面對與治療,回診追蹤預後頗佳。
-
2021-03-28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少年的你》談接觸性皮膚炎
你是不是還記得那段日子﹘﹘少年17、18歲,正是青春洋溢的年華,大學入學考試(當年的聯考,現在的學測)卻像一堵冷漠矗立的高牆,將陽光遮掩。少年們只能在高牆下,有的掙扎向上攀爬,有的縱聲狂笑,有的茫然凝視……然而青春的腳步不曾停止。入學考試之後,越過那堵高牆,是對成長期苦澀的告別,也是邁向成人世界的起點。今年(2021)華語電影《少年的你》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看了簡介,起初感到詫異,因為這是以中國大陸中學生參加「高考」(大學入學考試)前遭同學霸凌的故事。這樣的題材很難拍得好,竟能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電影有什麼特殊性?電影一開始,一位少女自殺事件緊緊抓住觀眾目光。高考壓力加上同學霸凌讓女孩走上絕路。冰冷的遺體躺在校園,學生冷漠圍觀,只有周冬雨飾演的女主角為逝去的同學披上外套。沒想到這個舉動讓她成為下一個被霸凌的目標﹘﹘用球K她,在放學的路上拳腳施暴還拍裸照……女主角一心只想考個好大學,脫離一切展翅高飛,卻在霸凌摧殘之下幾乎活不下去。偶然遇到易烊千璽飾演的男主角,那是一個在幫派茲事打架,刀光血影中過日子的小混混。兩個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卻激盪出相知相惜的火花。電影裡,女主角的母親販賣劣質面膜,消費者使用後臉部皮膚過敏而追索賠償,索性離家躲避,卻讓女主角獨自面對霸凌。 敷面膜是許多愛美人士臉部保養的選擇。透過多種滋養成分,達到快速「煥然一新」的效果。不過面膜裡的成分複雜,還有許多添加劑,若使用像劇中女主角母親販賣的「三無」(無生產日期、無生產廠家、無質量合格證)面膜,其中某些成分就可能造成接觸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是常見皮膚疾病,分為過敏性與刺激性兩大類。因接觸到過敏原或刺激性物質而產生皮膚紅疹、癢疹。生活中許多物質都可能引發接觸性皮膚炎反應,例如:溶劑類、肥皂、洗髮精、化妝品、漂白劑和洗滌劑、香水、珠寶、某些植物,除了接觸過敏原的皮膚產生局部症狀,也可能引發全身性反應,而造成「系統性接觸性皮膚炎」。治療上最重要的,是確認並且避免再次接觸引發過敏反應的來源。這惱人的癢疹通常會在二到四個星期中漸漸消退。預防再次發作也很重要。可以注意以下幾點:適度清洗皮膚,可能接觸到過敏原時,用不含香精的肥皂清洗;穿著保護的衣物或手套;使用隔離霜或凝膠;使用保濕乳液;避免再次接觸到過敏原。精湛的演技絕對是《少年的你》成功重要的原因。經歷惡意環伺的霸凌,又要面對入學考試,周冬雨在劇中平均每7.5分鐘就哭一次。易烊千璽桀驁不馴卻深情款款,他對女主角說:「那說好了,妳保護世界,我保護妳。」青少年如此單純美好的信仰,你我不也曾經如此?最近報導:台灣青少年罹患憂鬱的比率快速上升。多關心他們成長的環境,少一些壓力,預防霸凌的發生。願「少年的你」,明日成為社會堅實的棟梁。(本文關於接觸性皮膚炎部分,承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張廖年峰閱稿,僅此致謝)
-
2021-03-2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偏頭痛吃止痛藥沒用?一類偏頭痛當心中風風險高
●女性較易偏頭痛,比男性高出2至3倍●依發生頻率,有非藥物、急性藥物、預防藥物三種治療●建立日記,記錄可能誘發原因 頭又痛了,痛起來像要炸開似的,吃止痛藥也沒用!如果你曾經頭痛,超過半天都沒辦法緩解,一個月至少發生2至3次,小心,偏頭痛可能找上你。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吳致緯表示,台灣約有200萬人飽受偏頭痛困擾,盛行率約9.1%,女男比約2比1至3比1。研究文獻指出,偏頭痛患者透過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檢出腦結構異常比率僅0.3%至0.4%,顯示偏頭痛非結構性的器官問題。發生原因 與基因、壓力有關「偏頭痛」是一種疼痛引起的疾病,好發於20至50歲的青壯年,不僅生活品質受影響,也影響工作表現。馬偕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律安指出,偏頭痛無法透過影像檢查診斷,抽血也檢查不出病因,常被人誤解「無病呻吟」。臨床上,因頭痛就醫的民眾,偏頭痛占一半以上,但整體就醫率卻不到兩成。偏頭痛發生的原因,主要與基因、環境、壓力有關。吳致緯說,有醫界研究發現,偏頭痛的發生,與血液中的神經胜肽CGRP(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濃度上升有高度相關性。根據頭痛頻率 三方面改善長年偏頭痛的患者,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的機率較高,甚至自殺風險也高。陳律安說,其實偏頭痛是可以治療的,可根據頭痛發生頻率,從非藥物治療、急性藥物治療、預防藥物治療三方面著手改善。•倘若一個月只有兩、三天偏頭痛且有規律性,建議建立「頭痛日記」,記錄可能的誘發原因,例如喝酒、咖啡、工作壓力、情緒、氣候、睡眠不足、生理期等,只要避開或找對方法處置如放鬆訓練,多半可以處理改善。•頭痛急性發作一小時內吃止痛藥,通常可有效緩解疼痛,但多數人都是忍到受不了才吃藥,常錯過了黃金治療時間而無法止痛。•慢性偏頭痛患者(每月頭痛15天以上或每月有8次以上頭痛,且持續三個月以上),可考慮預防性藥物治療,每天服藥三到六個月,確實記錄頭痛日記,可慢慢看出治療成效。預兆型偏頭痛 中風風險高偏頭痛患者中,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為「預兆型」偏頭痛,吳致緯說,此類頭痛發作前,會出現視覺症狀如鋸齒狀或是有稜角的亮光、半邊麻木感覺、講話遲緩等神經症狀。台北榮總頭痛團隊曾用健保資料庫研究,小於45歲的女性若有偏頭痛,會增加3倍缺血性腦中風風險,若又是預兆型偏頭痛女性,缺血性腦中風風險可達5.79倍。吳致緯說,預兆型偏頭痛的發生機轉,是腦中皮質傳播性抑制(CSD)腦血流發生改變進而引發預兆。而CSD的發生,主要因為基因、血管內皮細胞調控異常以及血中凝血功能異常三大原因導致,進而增加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針對這類患者,目前尚無藥物預防腦中風,但建議不要抽菸、避免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藥物,以降低發生風險。
-
2021-03-21 醫聲.癌症防治
治癌新知/2021癌症論壇:頭頸癌、肺癌 率先列入心理照護
「醫師,我生病這麼久,治療和看護的費用花太多錢了,現在病情好一點,可以讓我出院嗎?」一位頭頸癌晚期的患者跟醫師請求。醫療團隊發覺患者情緒不穩,找來精神科醫師會診。這是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主任、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的個案,他說,「經過評估,患者雖是擔心經濟問題,實際上是不想再拖累家人。我們幫他分析完經濟問題,且讓他了解親人的關係就是互相照顧,若選擇輕生離開,反而帶給家人一輩子的遺憾。」最後患者決定接受治療,與家人共度最後時光。主動發現病人的心理狀況,阻止悲劇發生。這類故事在癌症病房不斷出現,去年底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在國健署支持下,開始針對各別癌症建立心理腫瘤臨床照護指引,頭頸癌及肺癌最先被列入,因為這兩個癌症在全球的調查中,都是自殺率前幾名的癌症,而這也象徵台灣開啟心理腫瘤個人化醫療的第一步。參與擬定治療指引的方俊凱指出,建立指引可以主動發現病人心理狀況,更精準診斷及治療。以上述頭頸癌個案為例,雖不到憂鬱症程度,但他就是典型的「失志症候群」,若醫療團隊沒仔細評估,放他出院可能就是一場悲劇。輕生率最高兩大癌症,需要個別心理照護。每個癌症所產生的情緒困擾及擔心的問題皆不同,頭頸癌病人會因手術外觀改變,連說話、吞嚥的功能都大受影響,且患者多半社經地位低又兼顧家中經濟。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肺癌則因半數是晚期患者,產生絕望感,肺癌病人的心理困擾發生率高達44%,占所有癌症別最高。2008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期刊JCO發表,美國30年癌症自殺率,肺癌都是所有癌症第一名。方俊凱認為,當癌症慢性病化,從診斷就開始困擾病人情緒,而失志症候群就是一種情緒不安感狀態,雖然還不到被診斷為疾病,但病人出現自殺傾向,有時候甚至比憂鬱症還高,現今心理照護指引出爐,這群患者被主動發現的機會就會增加。給癌友的一句話:既然已經走在未知的旅程,那就了了分明地看著一路的風光與自己的改變。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要救救我)
-
2021-03-18 科別.精神.身心
白皮書出爐 亞太六國重度憂鬱症 高於全球
你快樂嗎?全球首份「亞太區重度憂鬱症」白皮書出爐,亞太地區六國重度憂鬱症(MDD)發病率明顯高於全球,高達九成未就醫治療,每年因此有百萬人輕生。其中,台灣在心理衛生所投入的預算排名第四,輸給澳洲、日本與香港,精神科醫師表示,台灣精神照護預算偏低,對於憂鬱症帶來的社會成本,行政院、衛福部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全球有3.5億人正飽受憂鬱症困擾,占六成人口的亞太地區,因國情、文化等因素,憂鬱症問題越來越嚴重。這份白皮書的調查數據顯示,澳洲、中國、韓國、日本、香港與台灣等六個亞太先進國家,重度憂鬱症的發病率高於世界其他地區,病友生產力也比健康人少了40%。報告更指出,由於未就醫率高,重度憂鬱症病友的預期壽命比一般人平均壽命少了20年,而就醫的病友也只有一半獲得正確診斷治療,其中高達71%的病友因未獲得適當治療導致症狀加劇。此外,這六國在重度憂鬱症的經濟負擔高於全球3.1%,台灣在精神照護經費排名第四,比中國大陸及南韓高,但低於澳洲、日本與香港。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台灣2020年心裡健康促進費用約5.33億元,換算人均約0.75萬美元,相較於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每人的2.5萬美元,台灣還不到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張家銘說,比起鄰近國家,台灣青少年因憂鬱症自殺的情況逐年增加,跟韓國有得比,而日本已經在下降,自殺是台灣12至17歲青少年第三大死因,也是18至24歲青年第二大死因。張家銘表示,憂鬱症是很複雜、多元的疾病,但都以「心情不好」來表現,台灣雖然有健保,但未就醫率仍高達8成,加上診斷不易、治療過程長,心理治療部分自費成本高,也導致治療容易提早中斷,呼籲政府應全面重視憂鬱症,特別是從預防端下手,建立完整的心理衛生照護體系。
-
2021-03-16 科別.呼吸胸腔
空品持續惡化!3大高危險群,醫師教這樣預防
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數據顯示,未來一週,13日受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北部地區擴散條件較好,下風處中南部地區仍須留意污染物累積;14日至18日東北季風減弱,環境風場轉為偏東風,西半部擴散條件轉差,須留意污染物累積情形;空氣品質受氣象條件影響大,時序進入春季,天氣變化快速,預報不確定性較高,請隨時留意最新空氣品質資訊。懸浮微粒 可穿透肺部氣泡進入人體血管空氣中存在許多污染物,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稱為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 PM粒徑大小有別,小於或等於2.5微米(μm)的粒子,就稱為PM2.5,通稱細懸浮微粒,單位以微克/立方公尺(μg/m3)表示, 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8,非常微細可穿透肺部氣泡,並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著血液循環全身,故對人體及生態所造成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空氣污染 對身體造成的健康危害 ◎分子大:懸浮微粒PM10。這些分子容易停留在呼吸道及口腔的黏膜組織,造成鼻 子癢、喉嚨癢、氣喘及咳嗽的問題,久而久之,也會釀成慢性鼻子過敏或慢性咳嗽的問題。◎分子小:粗懸浮微粒PM2.5~PM10。可能會到達呼吸道的氣管處,造成咳嗽及胸悶的問題。◎細懸浮微粒:細懸浮微粒PM2.5。分子又更小,小到一吸,微粒就直接被吸到肺泡,進入微血管到全身的循環,除了引發上述的問題外,也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 甚至有致癌的可能。2013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空氣污染為主要的環境致癌物,引發肺癌的風險更勝於二手菸,尤其最危險的是可堆積在人體肺部深處、進入血液循環的細懸浮微粒PM2.5,將其認定為第一級的致癌物質。空污高危險群 日常這樣預防面對大環境的空氣污染,唯一能做的就是減少戶外活動,但仍然很難完全避免。 哪些族群最容易吸到散布在空氣中的污染物及懸浮微粒呢?以及該如何預防,將傷害減到最低:◎機車族身為一名通勤族,最難忍受的就是撲鼻而來的廢氣,尤其大台北地區上下班時間,車流量很大,如何降低自己吸到的廢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何預防:若要避免細懸浮微粒的吸入,建議戴上N95口罩,且每日都要更換;如果可以的話,建議選擇車流量較少的路線,降低空污的暴露。◎常等公車及馬路行走的行人站在分隔島上等待公車,身旁的汽機車一輛又一輛的呼嘯而過,呼吸著汽機車排放出來的廢氣,讓不少人感覺快要窒息。這些公車族及常在馬路上行走的行人,暴露在空氣污染的風險也比一般人來得高,對於免疫力較低的小孩或老人影響尤其嚴重。→如何預防:同樣建議配戴N95的口罩,才能隔絕掉細懸浮微粒;此外,由於懸浮微粒有重量,所以會往下墜,因此,若嬰兒推車高度越高,或拉下嬰兒推車的布套,也可降低懸浮微粒的吸入。◎慢跑族或單車族在空氣品質不良的情況下外出運動,是慢性自殺的行為。國人近年來很流行慢跑及騎單車運動,但空氣品質每況越下,可能反而會讓身體愈來愈糟,因為路跑或騎單車等活動屬於激烈運動,在心肺的強力運作下,吸進去的污染物是平常的好幾倍。→如何預防:當空氣品質達到不良的狀況下,尤其是懸浮微粒粒徑小於10微米時,就應該避免戶外的運動;或是選擇靠近公園等樹木較豐富的區域,因為樹木的葉面可以黏著懸浮微粒,有淨化空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有早晨運動的習慣,雖然晨間運動是一項相當健康的習慣,不過,當空氣的懸浮微粒超標時,會因為晚上濕度高導致懸浮微粒下沉,早上運動反而會吸入更多的空污氣體。延伸閱讀: ·每吸一口都是PM2.5!小心空污正侵襲你的肺 日常「少做6件事」自我保護 ·西半部空氣品質紅色警示!洗鼻腔有用嗎? 耳鼻喉科醫解答
-
2021-03-09 科別.精神.身心
感情、人際挫折 難跨過的坎
衛福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統計,情感與人際關係近七年都是十五到廿四歲青少年自殺主因之一,網路交友更讓青少年感情問題變複雜。「課業壓力可透過調整自我期待來緩解,但人際和感情不行,對學生而言是很難跨過的坎」,建國中學輔導主任姚予婷指出,情感問題得花更多心力陪伴學生度過,需周圍大人的協助和重視。姚予婷表示,常有學生問:「為什麼他說要永遠跟我在一起,卻還是離開我?為什麼我已經很努力了,他還是不要我?」對優秀學生而言,課業付出會有成果,但人際關係不是這樣,付出不一定會得到相對等回報。但大人卻常阻斷孩子學習真實人際經驗的機會。「我們的教育體制總是要孩子什麼都不要管,只有考試升學重要。」中研院社會所副所長吳齊殷指出,家長面對孩子的感情困擾和好奇心時,總是說「到大學想交幾個(男女朋友)都沒關係」,青少年的煩惱被大人拒門外,問題還是沒解決。當青少年無法在現實生活中滿足對感情與交友的需求,很容易轉到網路上滿足好奇心。展翅協會直接服務處處長林曉文指出,協會每年都會接到上千件性勒索檢舉案,有心人士踩著青少年對親密關係的需求,在網路上暢行無阻。一旦發現自己私密照或影片被外流,林曉文說,青少年會陷入「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看過」的焦慮,沮喪久了就會變成憂鬱,甚至出現自傷自殘行為。林曉文建議,家長要看到孩子的真實心理需求,若什麼事都阻斷,孩子只會選擇偷偷來,青少年父母不過度禁止,但要讓孩子知道發生事情可來跟父母求助。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3-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畫面全黑、字很小」的IG限時是在求救…醫:勿輕忽微笑憂鬱者
日前網友曾票選Instagram上最令人討厭的十大限時動態,「畫面全黑、字很小」的負面訊息登上惹人厭第三名。這類型的訊息或許看在一般人眼中意義不明,但看在身心科醫師眼中,都可能是「微笑憂鬱」者的求救訊息,在維持自己社群上明亮形象同時,也期待有人能看到自己真實的痛苦和困難。「微笑憂鬱」(Smiling Depression)一詞近年在心理學界討論熱烈,這類型的人總是用微笑外表,隱藏自己內心的憂鬱和痛苦。成大醫院兒少精神科醫師謝依婷說,微笑憂鬱常發生在自我要求高的青少年身上,這些孩子用力維持課業、社團甚至校隊裡的形象,難以察覺負面情緒,「要等到真的跳下去,大家才會知道。」但「微笑憂鬱」者並非完全放棄向外界求援。謝依婷以自己看診的經驗觀察,這些人還是想求救,只是尋求協助的方式會很隱晦,例如發字很小的限時動態、大家看不太懂的貼文或訊息,希望周圍親友感受到自己的真實情緒。「限時動態的魅力在於『一閃而逝』,可以瞥見憂鬱,但又不會留下痕跡,很有安全感。」謝依婷建議,看到親友釋放這類型的隱晦訊息,可以停下手指多留神一下,但在表達關心前,要先評估自己與對方的熟稔度,以及可提供多少支持,例如能花多少時間陪對方聊天等,「若給對方過多期待,卻無法持續回應,反而可能讓對方更嚴重」。臨床心理師金融指出,人的狀態像洋蔥,社群是外層的皮,但要看到洋蔥內的狀態,才會知道青少年的內心是不是已經潰敗。要看到內在需要花時間,多跟青少年聊天、多聽他們說話,才能在他們需要幫忙時及時提供協助。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3-09 科別.精神.身心
社群假象…臉書5千好友 班上卻是邊緣人
翰強(化名)有近五千個臉書(Facebook)好友,但回到現實,他在班上卻是『邊緣人』。專家觀察,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人際挫折,會選擇遁逃進網路世界,在網路上「另起爐灶」,但過度依賴網路上的好人緣假象,不只容易身陷網路交友和網路霸凌風險中,也恐讓網路成為壓垮青少年的最後一根稻草。翰強是臨床心理師金融遇過的個案。金融指出,許多來諮商、有情緒困擾或自傷行為的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很差,但在臉書上好友數卻達到官方上限,這些「臉友」都不是真朋友,很多是網路上亂加來的,透過好友人數來塑造自己在網路上極受歡迎的假象。金融表示,網路滿足了這世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但也讓孩子更加脆弱,缺少面對困境、排解負面情緒的能力,但當青少年在網路世界遇到挫折,比如網路霸凌,下一步可能乾脆選擇「不玩了」,提前從人生中畢業。網路霸凌是青少年最常遇到的挫折。根據兒童福利聯盟二○二○年「網路霸凌現況調查」,有近半數兒少曾經涉入網路霸凌事件,百分之卅六點三是霸凌受害者。過去校園霸凌回家後可以暫時躲避,但網路霸凌難以擺脫,全面籠罩青少年。大直高中輔導主任吳姿瑩舉某案為例,學生在學校裡吵架,其中一名學生回家後憤恨不平,將吵架過程加油添醋後放上網路平台,並公布同學姓名,網友將學生的社群帳號全部肉搜出來瘋狂留言,甚至涉及恐嚇,學校網頁和粉絲專頁也被灌爆。她說,該風波讓部分學生出現嚴重憂鬱情緒,多次輔導後才好轉,經校方與律師溝通協調、貼文學生家長發出聲明澄清事情經過,風波才落幕。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3-09 科別.精神.身心
鬱卒少年 社群世界變競技場
小咪(化名)的Instagram上是一張張與朋友開心出遊的照片,昨天去哪玩、今天又參加了什麼活動,但掀開袖子,手腕上是一道道自傷痕跡。年輕一代迎合社群軟體形象:光鮮亮麗、笑容燦爛,現實生活中卻費盡力氣,像天鵝滑水。維持完美形象的壓力讓青少年更加痛苦,周圍的人也難察覺異樣,及時伸出援手。8成7中小學生 有社群帳號董氏基金會二○一九年「大台北地區青少年網路使用與憂鬱情緒現況調查」發現,上網時數愈長,青少年愈憂鬱。每日上網時數逾六小時的國高中生,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比率高達近五成,是每日上網時數不到一小時者的廿四倍。兒福聯盟二○一九年調查,百分之八十七的國中小學生已經有自己的社群軟體帳號,平均一人有三點八個帳號。兒福聯盟政策中心主任李宏文指出,「社群軟體現在像孩子的驗收場,現實世界受歡迎不夠,網路世界也要成功,孩子才會覺得自己是成功的」。羨慕別人的好 網路像加壓器「有時候看著臉書上的朋友們,好像都過得很快樂,會想『為什麼我不行?』」小艾(化名)廿歲時確診焦慮症,之後變成憂鬱症。看FB、IG上,同學A拿到大企業的實習、B到國外交換認識外國朋友,網路對小艾像「加壓器」,「看到別人有什麼、我沒有什麼,會痛苦和羨慕。」大直高中輔導主任吳姿瑩觀察,很多有自殺意念的學生自我價值低落,「外在很華麗,但內在很脆弱」,不確定自己是否成功,背後原因與少子化下父母期待過高、社會環境都有關,成功定義愈來愈模糊,學生時時刻刻處在比較的焦慮中。網紅文化讓按讚數多寡與成功漸畫上等號,「有人按讚才覺得自己不錯」。自我認同 幫孩子建立自信「網路行為都是在反映孩子真實世界遇到的問題」。展翅協會兒少網安處處長陳時英指出,例如會去與他人比較,背後牽涉青少年的自我認同是否完整。陳時英表示,青少年的自我認同若完整,較不會受社群影響,成人也要讓孩子知道多數人都是把好的一面放上社群,但不代表生活中就沒有挫折和痛苦。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3-07 養生.家庭婚姻
22歲女歌手莊凌芸墜樓非個案 調查:青少年輕生連3年增
22歲的女歌手莊凌芸昨墜樓輕生,引發社會討論。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今舉辦憂鬱症音樂會,理事長張家銘指出,近年積極宣導自殺防治,我國各年齡層的自殺人數皆明顯下降,唯15歲到24歲的青少年人數連續3年增加。董氏基金會曾調查,我國高中職學生每7人就有1人有明顯的憂鬱情緒、大學生則每5人就有1人,但其中僅有一成尋求協助,如何主動找出需要幫助的年輕人,更顯重要。張家銘表示,去年底台大校園連續發生輕生事件,昨又有一位年輕女歌手選擇輕生。衛福部統計,107年到109年,15歲到24歲青少年,自殺人數從193人升至257人,足足增加33.2%,曾有自殺企圖者更是上升62.9%。但其中僅一成向輔導老師求助,多達四分之三的青少年表示不會告訴家長或老師。同樣是衛福部的調查,有21.1%的國中生、18.7%的高中生曾認真想過自殺。青少年的十大死因中,自殺位居第三位。張家銘表示,現在的青少年面臨到社群世代,任何訊息都可能只接受到壞的一面,若是長期累積心裡,又不願對外求助,很可能都會增加憂鬱傾向,導致想不開。另外,現在的青少年物資比過往富裕,當青少年表達不想唸書,或是表達沒有成就感時,大人大多會強調「你已經很好命了,還嫌什麼?」反而讓青少年更加挫折,找尋不到目標也找不到成就感,特別是社會上大多灌輸著「成功=幸福」的觀念時,青少年會開始認為自己很悲慘。教育部統計,我國高中職、大學生出現嚴重「雙失」,高中職每年休學人數接近一萬八千多人,大學生則接近八萬人。也讓年輕人面臨到失學、失業的困境。衛福部心口司長諶立中表示,衛福部定期與教育部舉行自殺防治會議,目前已向教育部提出,希望能透過憂鬱量表篩檢,全面對青少年普篩,一旦篩出有風險,將加強導師、家人與孩子之間的陪伴,第二則是教育部也已經提出要加強三級輔導的品質,增加導師對於自殺防治以及憂鬱症陪伴關懷的知能,才有辦法進一步改善青少年不同的問題。衛福部近期也在積極建置社安網2.0,鼓勵地方設置社區心衛中心,目前全台已設置5處,預計從明年起後四年內,建立70處社區心衛中心,除了照顧社區內的精神疾病患者,也希望可以有一部分的力量能協助校園的心輔,降低青少年自殺比例。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走過心理幽谷最需要的是陪伴、同理心及關懷;國際扶輪社3523地區總監阮虔芷說,憂鬱症就像是心理上的感冒,陪伴就是最好的藥物,今舉辦的音樂會,希望協助更多人幫助家人或朋友走出憂鬱症的困擾,也希望各界關心青少年自殺議題。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3-04 養生.運動天地
走過自殘、重度憂鬱 甜美版大S:只要願意努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你好可怕,我們分手吧!」那一年,朱珮欣服安眠藥自殺,悠悠醒轉後,男友嚇得提出分手。在不能輸的環境下成長,反覆暴食、節食,重度憂鬱的她,今年就要大學畢業,有機會找回陽光笑容嗎?電影黑天鵝真實版電影「黑天鵝」描述舞者因自我要求過高,不堪激烈競爭,最終性格扭曲,甚至喪命的故事。這樣的故事,也在珮欣的人生中真實上映。朱珮欣接受女性健身社群「有肌勵」專訪,透露從大班到大學,都是舞蹈專科生,在精英環伺、只能和強者為伍教育下,厲害的舞者身旁總是很多朋友,表現差的則淪為邊緣人。珮欣長期壟罩在強大壓力下,舞者們爭搶主角,就算成了主角,也被諷刺批評是老師偏袒。為了讓自己更好,符合舞台上纖細體態,珮欣高中到大學曾激烈節食,卻引發重度憂鬱,更反彈造成暴食症,暴食後再催吐,吃保健品恢復身體能量。虛弱的身體無法負荷期末考,動不動就腿軟、暈倒,越來越自卑,性格陰暗負面。生命結束就會好了吧好勝心很強的珮欣,始終無法解開心頭枷鎖;加上遠距離戀情受挫,她選擇多次自殺和自殘,雖然總幸運被發現送醫,救回一命,但人生卻依然無解。她不斷暴哭,男友提出分手,「這個不是你,現在的你,太恐怖了。」親人更無助搖頭「到底要怎麼樣救你?」珮欣更茫然了,她不知道怎麼抒發壓力,親友建議她聽音樂或運動,從心靈出發找快樂,而不是再為了表演或生存去跳舞。悲傷語錄變正能量珮欣開始進健身房,運動讓她變正向開朗,前幾個月還需服藥控制情緒,不到5個月她就找回心靈平靜,可以開朗大笑,更找到人生目標。「原來運動可以幫助我變得不一樣!」大二,她決定轉讀體育系,攻讀運動防護,每周3到4天重訓加有氧運動,在運動中變健康,建立自信心、身體、精神都恢復了,大三時更考取健身教練證照。如今,珮欣大四了,今年就要畢業,專注在自己想要的目標「我想要更健康更快樂,也幫助其他人變得更健康」開始走在專業健身教練路上,穩健而踏實。回想過去,珮欣啞然失笑「覺得自己很可怕,當初到底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以前遇到困難或挑戰會說「為什麼是我,你為什麼要拒絕我」;現在遇到任何挑戰或不順,都會正向思考,不管被拒絕多少次,總會有一天會被接受。未來的力量透過「有肌勵」,她也分享自己的「未來哲學」。很多人因為覺得自己很醜、身材不好很自卑,但是當你越來越漂亮、越來越有能力的時候,就會有人關注你。與其每天晚上哀怨「想當初」,為何不一早起床跟自己喊加油,要做一個連自己都羨慕的人。時間不會騙人,你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就要往那個地方前進,而不是只是羨慕,勤勞可以改變你自己。找一群正能量的朋友,每天早上都對自己說一聲「你很棒,你很好!」;只要願意努力,只要願意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03-03 失智.新手照顧
精神行為/你可能不知道:失智症患者的長期記憶有時比正常人還好
失智症患者與正常人:差距不大阿茲海默症患者以此方式提醒所有正常人,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為何。正常人以密密麻麻的行事曆匆忙過著自己無法重來的人生,忘記當下,因為他們幻想生命只有已經歷的過去,和即將到來的未來;然而遺忘過去和不計畫未來的失智者卻提醒了我們,生命其實只存在於當下。部分失智者在經過調適後,過著滿意的生活—當然這還得仰賴家屬和專業人士的幫忙。即使如此,失智症患者仍會不斷面臨麻煩,但一般人偶爾也會遭遇問題。正常人對失智症的恐懼絕大部分來自於死板地相信,良好且符合人性的生活,代表隨時都能掌握一切。這樣的生活方式並不聰明,就連在未失智期間也是遙不可及的理想。我們總會處在無可避免的依賴狀態中。有時和失智症患者之間的談話會顯得空泛,意指內容空洞無物,不過人生的一切都必須有意義嗎?閒暇對古希臘人來說,代表生命的高峰。過去曾經有段時間,人們毫無目標卻因此極有意義地活著。不為任何短期目標而與人進行有意義的談話,是緊繃且將時間視為金錢的正常人幾乎無法做到的事情。所以基本上,當下所經歷的生命時間相當無價,因為它無法重來。失智症患者能做為正常人珍貴的提點者。如果失智者不會因困惑而惱怒,他們可能比一般人要好相處得多。他們不想騙人,從不說謊,就算沒說實話,也從不是因為打著壞心眼,他們也不記仇。在他們面前我們不用想著該如何表現自己,因為對他們來說,人性的當下便已足夠。這不代表罹患失智症是件幸福的事,沒有任何背負此病重擔的家屬會這麼認為;不過它也不代表一切的終結,有時反而甚至是真實人性的閃耀片刻。初期逐漸失智的過程尤其讓所有相關人士感到痛苦。當記憶力衰退,最典型的是失去短期記憶之後的尷尬情況。患者將東西移位之後,怪罪別人把他們的東西偷走。他們失去看見日常生活全貌的能力,並在一開始認為這是失去自立能力的痛苦過程。初期患者往往因此罹患憂鬱症,而家屬也必須費力適應這個全新狀況。許多病患卻在不久後發展出異於常人的能力,以高超的技巧掩蓋這個令人不適的狀況。我還清楚記得在就讀醫學院時,一名助理醫師讓我們在大學附設的精神科醫院訪談一名約五十歲的患者。我們是六名求知若渴的學生,用盡所有醫學原理來研究這名男子。他看起來和善、好親近,熱切地說他的職業是工程師,畢業自哪所學校和興趣,最後聊到婚姻時,他表示自己的婚姻有些問題。這時我們繼續追問,畢竟精神科醫院主要處理的是問題。結果發現他的妻子顯然支配慾極強,讓他自覺不受重視。在將近一小時的訪問快結束時,這名病患為剛才詳盡的談話,有禮貌地向我們道謝。我們再回去找那名助理醫師,他想知道我們發現了什麼。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極有把握,這是典型的婚姻問題。我們每個人都發表了自己的觀察,但當我們越是興奮地引述各種可能的專業術語,這名助理醫師的反應就越不尋常。他沒有表示同意,但也沒有反駁,臉上卻露出謎樣的笑容。在我們激烈的報告結束之後,他冷靜地問我們還有沒有注意到其他事情,我們表示沒有。接著他把病患叫進來,親切地問候他,並且在寒暄幾句之後,突然問他現在人在哪裡。「在一間飯店。」病患理所當然地回答道。我們幾個人如雷轟頂。每個人都能馬上看出這是一間醫院。這名助理醫師友善地繼續追問,才發現患者不知道現任總理是誰,也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他以為我們是記者。助理醫師客氣地結束談話。在病患和我們道別之後,我們狼狽地坐在被逗得有些樂的培訓師面前。這名病患透過閒話家常和小故事,成功地騙過我們一小時,隱瞞他是阿茲海默症患者的事實。他的長期記憶沒有問題,當我們問他幾歲時,他說自己是一九二七年出生的。我們根本沒發現他迴避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事實上他也沒有能力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今年是哪一年。所以他使出失智症患者慣用的伎倆,說出自己的出生年份,因為這份資料他仍有辦法從長期記憶中順利取得。透過這樣的方式,失智症患者得以欺騙不知情的訪客。這偶爾會發生問題,當住在遠方且錙銖必較的親戚前來拜訪全心照顧失智祖父的家庭時,便會自以為是地聲稱,祖父的心智沒有問題,這一切只是惡意誹謗,目的是為了貪圖錢財;反之祖父還擁有「極為傑出的記憶力」,因為他還記得戰爭時期或者過去的所有細節。這麼說並沒有錯,因為典型失智症患者的長期記憶有時甚至比正常人還要好,但隔天祖父可能完全忘記前一天訪客來訪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短期記憶才是問題所在。和患者相處時,格外尊重那些因自身記憶力及時空定向障礙而感到難堪的病患,是相當重要的事。當一名只有幾秒鐘短期記憶的重度失智症患者在我們學生面前接受詢問時,他會馬上忘記所有先前曾經說過的話。在如此情況下,關於現狀的問題顯然會令他極為難堪。病患離開之後,我們幾個學生開始討論這個問題:讓人陷入如此難受的處境,是否合乎道德?教授安慰我們說,反正病患馬上就會忘記這難堪的感覺了。不過我仍有疑惑。我認為一個人能否回想起被迫陷入的難堪處境,跟道德評斷沒有關係。無論如何,這個人都在他人生無法重來的片刻裡,被迫經歷了顯然令他極為不適的情境。因此我在面對失智者時,盡量格外小心。這從了解病史時就開始了,有些精神科醫師會在一開始就詢問病患當下身處的時間和地點,讓許多患者覺得自己的理智從一開始便遭受質疑。然而如何發現病狀確實是個重要的問題,我們也不該受到過度禮貌的牽絆。因此我的習慣是將這些問題安插在談話中。當一名高貴的年長女士因為疑似罹患失智症前來就醫時,我會在對談中順道詢問:「您能夠跟我說一說,今天是幾月幾號嗎?」結果我立刻得到正確的日期,此外她還笑著補充說:「醫師,您也有搞不清楚的時候,是吧?」看來有禮貌是要付出代價的。當然也發生過必須以尊重來處理的有趣場面。一名牧師老是忘記他早就不是當地的牧師,即便他的接班人已經站在祭壇前,他仍愉悅地想開始望彌撒;還有其他的主治醫師同事,乾脆讓一名失智的主治醫師跟著巡房,因為顯然他想這麼做;比較尷尬的是,有一名男子忘記自己已經離婚,而讓持續拜訪他的前妻感到為難;另一名患者則將一位同樣失智的女病患誤認為自己的妻子,因而產生了些摩擦。在這些情況下,需要的是敏捷的反應、想像力,以及一定程度的幽默感。如果所有照顧患者的人,在工作時都帶著極為嚴肅且責無旁貸的表情,這對他們並沒有幫助。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隨時維持對病患的尊重,尤其不應該說謊,這也是在面對患者時需要留意的地方。對失智者來說,精神科醫師不是能提供他最大協助的人。在診斷時,醫師的角色很關鍵,而受過特別訓練的護理人員、社工、職能治療師和物理治療師等,往往才是更厲害的專家。然而貢獻最多的卻是,因為照顧失智者而感到筋疲力竭的家屬。在病患仍然記得家屬的時候,他們的角色不可或缺。不過也正因如此,他們更不應該讓自己過度疲累,而要留意體力,並像長跑選手一樣衡量自己的步伐。專業人士早就知道,如何減輕家屬的負擔和親人的支持扮演了關鍵的重要角色。老年精神醫學中心承接了這項任務,廣泛地協助幾乎所有的問題。如此一來,病患和家屬便能依據診斷結果進行中期的生命規畫,在每個新的階段取得特定的協助。不要懷疑,這個領域絕對會在未來幾年掀起關於社會基礎的重大討論。如果真像某些正常人所說,類似電腦的特質才是每個人最重要的部分,那麼人腦如果喪失記憶功能,就代表它壞了。一般來說如果電腦壞了,我們會把它丟掉,因為「修理不划算」。我們必須承認,照顧失智症患者的成本很高,如果從能不能賺錢的角度看來,他們對社會已經不再有用處。因此有人試著指引這些人出口的方向,瑞士有個對應的機構便名為「出口」(Exit),它讓「壞掉」的人能更順利地踏上歸途。在與自身死亡權利有關的所有爭論裡,癥結點在於,攸關生死的法條不可能同意自殺,一旦病患認為自己對社會或筋疲力竭的家屬帶來不合理的負擔,自殺便成了某種道德義務。如此一來,只要病患有意願,便能毫無阻礙地離開跑道。如果這條界線不在,失智症患者的生存空間將變得非常狹隘。在以類電腦特質為傲的正常人所主宰的冷酷獨裁體制下,將不會有空間留給情感豐富、脆弱、敏感及負擔沉重的人。「我不想仰賴他人幫忙。」這句常常從正常人口中冒出的話,完全違背了現實,因為每個人在人生各個階段都需要他人協助。這些彷彿被設定好的句子讓社會走向偏途,最後終將迷失人性。一個社會如何看待失智症患者,是對於其人性的關鍵考驗。※ 本文摘自《你瘋了》。《你瘋了》作者:曼弗烈.呂茲 譯者:廖家絨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1/01/30《你瘋了》書封。圖/臉譜提供
-
2021-02-26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健保給付/罕病不罕見 國健署:全球罕病患破3億相當於1個美國
每年2月最後一天為國際罕見疾病日,衛福部國健署呼籲,每一種罕病的盛行率雖然極低,但全球罹患罕病總人數已突破3億,相當於人口排名第3位的美國人口數,罕病,其實並不罕見,號召民眾一起響應「我支持罕病、我驕傲」。國健署表示,歐洲罕見疾病組織(EURORDIS)於2008年2月29日發起第一個國際罕見疾病日,以這4年一次的日子及2月獨特的月份天數,呼應罕見疾病極其罕見的特別意涵,若當年沒有2/29,即落在最後一天,今年該組織延續去年罕病不罕見、罕病不孤單、罕病有尊嚴(Rare is many ‧ Rare is strong ‧ Rare is proud)主題精神,再次強調罕見疾病家庭,身心都需要照護。C先生夫妻原本甜蜜期待家中第一個寶寶誕生,懷孕過程接受完整例行產檢都平安,沒想到寶寶出生時卻發生呼吸困難、唇裂等症狀,轉院到罕病照護團隊的醫院詳細檢查,才發現寶寶罹患了罕見疾病「CHARGE 」症候群,未來恐怕得面對寶寶雙側後鼻孔閉鎖、小腦發育不良、心臟與眼器官先天性等多重器官缺損,以及後續看不到盡頭的醫療與復健之路及醫療支出,夫妻感覺到生命無助及擔憂,C太太甚至出現了嚴重自殺傾向。國健署表示,C先生夫妻的案例,正是許多罕病家庭身心困境的縮影,後來夫妻在政府與罕病治療醫院的合作下,立即透過跨院內科部組成的照護團隊啟動機制,並經同意量身制定符合C先生家的照護計畫,包括寶寶的治療及申請身心障礙與健保重大傷病身分及相關補助,同時在家庭支持下提供解說疾病對寶寶未來的生長、日常生活、就學等可能產生影響,並提供醫療補助、社會福利及有關民間團體資訊,還加入罕病基金會汲取其他家長照顧經驗。隨著國內政府2000年通過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施行至今超過20年,國健署積極建置罕病照護網絡,推動「罕見疾病照護服務計畫」,目前全省共有14家罕病照護團隊的醫院,施行至今,已通報1萬8千多位罕病個案。
-
2021-02-22 科別.精神.身心
變性網紅稱懷孕引撻伐 精神醫提醒這可能性籲多點寬容
變性網紅罔腰自曝懷孕三個月,曬孕肚及超音波照片,引起網友指責、醫師打臉,甚至言地方衛生局都表示將對其言論展開調查。在一片撻伐聲浪當中,有精神科醫師溫柔提醒,跨性別者是處遇最邊緣的性別少數,心理壓力和自殺率都是最高。提醒社會各界,在無法完整了解其狀況前,也不宜快批判和下定論,應多點寬容,考量「假性懷孕」相關風險因素,將她當成一個需要幫忙的對象,周遭的人也協助她接受仔細的評估和了解。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表示,「假性懷孕」是堅決相信自己已懷孕、並表現出許多懷孕症狀和體徵的心理病理臨床綜合症,常見的風險因子包括一些特殊經歷。例如有些個案本身因為無法懷孕,又有非常強烈的意願想要懷孕,會過度關注自己的身體感覺,會將腸胃道蠕動當作胎動,衍伸信以為真的強烈意念。李俊宏表示,另有些人則是經歷過重大失落或創傷,例如前胎流產、曾經胎兒或孩子死亡、被親密伴侶虐待的創傷經驗等,這些重大失落經驗,可能引發假性懷孕的心理代償。還有些精神疾病也是假性懷孕的風險因子,例如憂鬱症,有時也會有類似的症狀。假性懷孕的心理信念之強烈,有時候會反過來影響生理,有些女性甚至會經期混亂、停經,導致個案更加深確信自己懷孕。李俊宏表示,假性懷孕代表身心都有需要協助的地方,加上此個案是跨性別身分,屬於LBGT族群當中心理壓力、自殺率雙雙都是最高的一群,呼籲社會大眾以關懷代替指責。希望社會多點寬容,不要太急著去批判她,反而要將她當成一個需要幫忙的對象,周遭人協助她做評估、更仔細的了解。
-
2021-02-15 科別.精神.身心
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 一位孩童病患備受「窺視症」之困擾的內心世界
本篇諮商師/醫院精神科主任張堅學他備受「窺視症」的困擾,醫師用兒童的方式來滿足自己作為成年人的性慾,讓他一步步走出病態的陰影。見到紀浪本人之前,我曾經接到過他母親的電話。電話紀錄:張醫師,我到現在還是想不通,怎麼樣也想不通,我兒子怎麼成了色狼了?這個孩子是我一手帶大的,他是個什麼樣的孩子我比誰都了解,他平時和女孩子說話都臉紅,看見電視裡那些強姦犯能氣得拍桌子,他怎麼會去偷看女孩子洗澡呢?我真是想不通。那一次他們學校裡的老師找我談話,說他偷看女生洗澡,我根本就不相信,說他們肯定是弄錯人了。我說你們去打聽打聽,街坊鄰居老師同學,沒有哪個不誇他的,從小學到大學,老師給他的評語總少不了「品學兼優」四個字,不知多少人對我說過,有這麼一個乖巧的兒子真是福氣。所以說他偷看女生洗澡我根本就不相信。直到這一次,他在商場裡偷看別人被打了,頭上被打了一個洞,在醫院裡住了半個月,我才真的有些擔心了,在醫院裡的那些天我和誰都不來往,丟不起那個臉,太丟臉了,我家祖宗八輩沒出過這樣的事。他出院回家的那天我問他有沒有這回事,他哭著承認了,我當時那個心啊,說不清是什麼滋味,想打他又捨不得,不打吧,真是恨得牙癢癢,我對他說:你去死吧,我陪你一起死!沒想到他說:我早就想死了!說著抓起桌上的水果刀對著自己的手腕就是一刀!嚇得我差點暈過去,趕緊找鄰居來幫忙送他去醫院。後來還是這個鄰居告訴我,說這是一種病,得去醫院治。說實話我寧願我兒子是個病人,也不願他是個色狼,為了他出了這麼個事,家裡鬧得雞飛狗跳,就差家破人亡了。張醫師,聽說我們醫院對這種病挺有研究的,你說我兒子是不是有病?你給我一句話,傾家蕩產我都幫他治,我就這麼一個兒子……紀浪母親的焦慮與急切溢於言表。作為醫師,我能夠理解性慾倒錯病人及其家屬所承受的痛苦和壓力,他們常常被認為是特質低劣道德敗壞,被視作「色狼」遭人唾棄。但根據我的臨床經驗,性慾倒錯行為和個人的特質道德是沒有什麼關係的,相反,正如紀浪母親所說,許多性慾倒錯病人在平時的生活中給人的印象都是「好人」、「君子」,他們性格內向、為人忠厚、作風嚴肅、工作認真負責。性慾倒錯包括露陰癖、窺視症、觸磨症、戀物症等等,紀浪極有可能是一位「窺視症」病人,也有人將之稱為「窺淫癖」,但我們認為這種叫法並不確切,因為「癖」意味著「習慣」,而事實上這是一種病症。當然紀浪的真實情況究竟怎樣,還得透過和他的正面接觸才能確診。這個電話之後的第三天,紀浪來找我。他文質彬彬的樣子,戴著眼鏡穿著格子襯衫牛仔褲,和我們印象中的大學生沒有什麼兩樣,只是他手腕上包著的白紗布,讓人看了有些心驚,也提醒我,眼前這個靦腆拘謹的男孩子,有著一些不同尋常的經歷。紀浪自述:昨天我媽媽和我說,這是一種病,我很高興,這兩年來少有的高興,因為既然這是病,就意味著有治好的希望是不是?說實話,我自己都認為自己是個無藥可救的大色狼了,我不知道我怎麼會變成這樣,但我清楚如果再這樣下去,這輩子全完了,名聲、前途全完了,我活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對別人是禍害,對家人是恥辱,其實我一直都有自殺的念頭,我死了,對自己對所有的人都是解脫。事情的發生一點預兆都沒有。那段日子我很鬱悶,因為我對自己所學的會計毫無興趣,甚至是很厭惡,一拿起書來就頭痛,而且我認為會計這個系所的就業前景也是不妙的。那時候我特別迷戀電腦,覺得這才是真正適合我的職業,所以我很想轉系,但學校方面的答覆是不可能,我很沮喪,覺得自己這輩子都沒什麼希望了。那一天是週末,我回家了,夜裡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著,就起身去了陽台,看見對面樓上有一扇窗子還亮著,裡面隱隱約約有個女人在走動,我突然產生了偷窺的念頭,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就怎麼也壓不下去了。我既緊張又興奮,悄悄跑回房間拿出了望遠鏡,對準了那個亮著燈的窗口,我看見那個女人只穿著胸罩和內褲,後來她將內衣也脫了,站在鏡子前端詳著自己的身體,我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心裡有一種模糊的甜蜜和強烈的快感,陰莖勃起,本來心裡積壓的鬱悶全沒了……直到那個女人關燈睡覺,我才回到床上。這是我的第一次偷窺經歷,事後覺得非常糟糕,但第二天上課我什麼也聽不進去,滿腦子都是那個女人的身體,到了晚上我又回家了,還騙我媽說宿舍裡太吵我睡眠不好,想在家裡睡,我媽也沒懷疑。那天夜裡我又拿著望遠鏡去陽台了,發現那個女人家裡多了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他們在一起接吻,那個男的還用手摸那個女人的胸部和下體,然後他們做愛了,我看著覺得特別刺激、非常爽,好像那個男的就是我似的……但是第二天我又覺得挺後悔的,覺得這是色狼才幹的事,可是我無法控制自己。那以後我沒事就回家過夜,有好幾次那個女的也往我這邊看,我覺得她看見我了,可是她裝作沒看見,照樣脫衣服,我心裡就想說不定她喜歡被我看呢。慢慢地,我對女人的身體特別是隱密部位越來越有興趣,買了許多裸體畫冊回來看,想方設法找機會偷窺。我注意到我們學校的女生浴室上有一個氣窗,緊靠著學校的圍牆,我常常在晚上騎在圍牆上透過氣窗往裡看,後來被一個路過的女同學發現了,我被當場抓住,當時我腦子裡一片空白,恨不得當時就死了才好,這件事好多人都知道了,同學們都疏遠了我,在我背後指指點點的,其實我自尊心蠻強的,那種日子對我真是一種煎熬。我心裡暗暗發誓再也不能這樣了,可是當偷窺的衝動襲來時,我又控制不住自己,我不敢再去學校的女生浴室,就去許多商場,我帶著一面小鏡子,站在穿裙子女人的身邊,蹲下身子裝作繫鞋帶或是試鞋子,將鏡子放在女人的兩腳之間……這樣也被發現過好幾次,有些女人發現了也沒說什麼就走開了,我就認為她們願意被我看,但是有一次被打傷了,頭上打了一個洞……我陷入了一個怪想法:每次心裡湧起偷窺的衝動時,理性都拚命地在約束自己,有時候簡直是坐立不安,憋得直出汗,但最終還是衝動戰勝了理性,我又去偷窺了,窺看的過程中我覺得很高興很滿足,但過後又特別自責,好幾天都情緒低落精神恍忽,無法面對自己和別人,直到再次湧起偷窺的衝動……就這樣周而復始停不下來。我真恨我自己,我無法原諒自己……紀浪的敘述表明他的確是一位「窺視症」病人。對於性慾倒錯病人的治療,我們通常採用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治療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我要幫助紀浪意識到自己的這種偷窺行為的幼稚性。我給他舉了個例子:「每個人都有食慾,假設你現在是一個剛滿週歲的孩子,你餓了,抱著奶瓶就喝了起來,別人看見會怎麼想?」紀浪回答:「這很正常呀!」「對,」我接著舉例:「假設你現在三十歲了,你餓了,還抱著奶瓶喝,別人還會認為你正常嗎?別人會認為你有病!同樣,每個人都有性慾,小孩子也不例外,小孩子滿足性慾的方式可能就是看看異性的身體,或者是相互之間摸摸生殖器之類,但你現在已經二十一歲了,還用看異性的身體來滿足自己的性慾就是太幼稚了,而且也是社會所不允許的,別人會認為你是『色狼』,你會受到干預和處罰,因為你已經不再是孩子了。」在初步的治療過程中,我反覆舉此類例子,讓紀浪明白自己的偷窺行為實際上是在用兒童的方式方法來滿足自己作為成年人的性慾,而正常的、成熟的性慾滿足方式是以性交為最高形式、以生殖為最終目的的,從而幫助他在性心理上從兒童逐步成長為成年人。我進一步啟發他:「通常性慾倒錯行為都和病人幼年時期的性經歷有關,你回憶一下,你小時候有沒有過類似的行為?」紀浪自述:你這麼一說,我還真想起來了。好像是六七歲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家還住在一個大雜院裡,鄰居家的兒子和兒媳婦回來探親,那個女的長得挺漂亮的。晚上我出來上廁所,透過窗戶看見那個女人在洗澡,我很好奇,就貼著牆根跑到窗戶底下趴著看, 當時特別興奮,覺得很神祕很好玩,那幾天連續幾個晚上我都這樣偷看,後來他們走了,我也就沒再看了,漸漸地都忘記這件事了。大概八九歲的時候還有過這麼一次,是去同學家叫他一起去上學,他父母房間的門虛掩著,我無意間看見他父母光著身子抱在一起,當時感覺也很興奮,後來我有意無意又去過幾次同學家,想再看看,但都沒有碰見,不過這事我也忘了。性慾倒錯病人兒童時期的性經歷,伴隨有較強烈快樂感,成年後雖然遺忘,但這種快感依然潛伏在當事人的潛意識當中,當當事人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困難和挫折超過了自身的應變能力時,便退到幼年性經歷狀態,以幼年性取樂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性慾,暫時緩解自己的心理困難。我對紀浪說:「想想你六七歲的時候就用這種偷窺行為來滿足自己,現在你已經二十一歲了,還用這種行為來滿足自己,是不是很可笑很荒唐?」紀浪和我很配合,悟性也很高,大概只有三次心理治療之後,他就領悟到這種偷窺行為在成年的他身上出現的確是幼稚、愚蠢、可笑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很無聊,太傻了」。一旦領悟到這個道理,他的症狀自然而然就減輕了,第四次他來治療的時候,自稱已經好了80%,再經過商場、女浴室、女廁所之類的場所時,雖然還時不時有偷窺的念頭,但都沒有實施。治療的第二步是針對紀浪認為「女人願意被我看喜歡被我看」的心理來進行。我對他說:「你認為別人喜歡被你看,那都是你自己的推測和猜想,比如你偷窺你們家對面樓上的女子,你說她看見你了還脫衣服,事實上她從亮處看你所在的暗處,根本什麼就看不見。其實女性對你這種行為是深惡痛絕的,你要是不相信,你可以去調查。」我給紀浪留了「課後作業」,讓他在網上做一個調查,問題是:如果你是一位女性,如果某一天你在上廁所、洗澡、換衣服、和異性親熱時,發現有人在偷窺你,你會是什麼感覺?下一次治療時,紀浪一見我就不好意思地笑了:「看來我還真是錯了,網上有人罵『不要臉』,還有人說『這種人最好閹割了』,但沒有一個說喜歡的。」大約在進行了七次心理治療以後,我有意讓紀浪在女性出入的場所附近閒逛,他告訴我他的心裡「已很平靜」,「沒有衝動」。當然並不是對每一位性慾倒錯病人的治療都能像對紀浪的治療這樣順利。其中最主要的障礙是病人對治療不積極─雖然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幼稚的,但是內心又捨不得放棄這種行為給他帶來的快感,他能從這種行為中得到好處,又沒有受到懲罰,自然不會主動、積極地求治。所以我們認為,對於性慾倒錯病人來說,懲罰對於糾正他們的性慾倒錯行為是無效的,然而卻是必要的,只有受到了嚴厲的懲罰,才能使他們下定決心和醫生合作,接受心理治療。我和紀浪一直保持著書信的聯繫,他大學畢業後最終改行成了一名軟體工程師,並且再也沒有過偷窺行為。五年之後,紀浪給我的信中有一張照片,照片上的他英俊挺拔、笑容燦爛,身邊依偎著一個很漂亮的女孩,他說那是他新婚的妻子,他現在很幸福。知識連結: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是透過解釋使患者改變認識、得到領悟,使症狀得以減輕或消失,從而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適用認知治療的例如恐懼症,某些類型的性心理障礙,如露陰癖、窺視症、觸磨症等。就治療效果來看,最佳適應是露陰癖等性心理障礙,其次是恐人症和強迫症。認知行為治療和其他心理療法在臨床實踐中的主要區別在於:不論病人的臨床表現如何、病程長短,一般治療十次左右就可以使病情明顯好轉,甚至消失。其治療的關鍵在於分析症狀的幼稚性,病人如能真正理解並接受治療者的解釋,就可使病情減輕。認識認知治療的具體治療過程和步驟為:1.採取治療者和病人直接會面交談的方式。2.初次見面時,讓病人和家屬報告症狀、既往病史和治療情況。3.初次會見時如果時間允許,可以直接告訴病人他的病態情緒和行為與年幼時的經歷是有密切關係的,現在雖然已經是成年人了,在生理年齡和智力年齡方面已經比兒童期成熟了很多,但心理年齡仍處於非常幼稚的階段,還在兒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來面對成年人的問題。4.在以後的會見中,可以詢問病人的生活史和容易憶起的有關經歷,但不要求勉強回憶「不記事年齡」時期的經歷。對於病人的夢可以偶爾涉及。可以用較多時間和病人討論症狀的性質,啟發他們認識到這些症狀的幼稚可笑性,幫助他們從成人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問題。※本文摘自《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走入21名精神病患傷痕累累的內心世界》。 書名: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走入21名精神病患傷痕累累的內心世界作者:卡瑪出版社:清文華泉出版日期: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