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3 養生.心理學解密
搜尋
自殺
共找到
446
筆 文章
-
-
2022-02-14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如同量血壓、測膽固醇…美國領先全球研究:抽血診斷憂鬱症,並預知抗鬱劑療效
無法檢測、診斷複雜 憂鬱症難確診世衛組織報告,全世界有3.5億人受憂鬱症困擾,在台灣,衛福部估計盛行率在8.9% 左右,也就是說,有將近200萬人受憂鬱症困擾,除造成自己和親朋好友生活上的影響外,病友生產力也會比健康人少了近40%,因此對社會國家同樣影響甚鉅。另外,台灣青少年因憂鬱症自殺的情況也一直在增加,跟韓國有得比(日本卻在下降),因此,自殺是台灣12至17歲青少年第三大死因,也是18至24歲青年第二大死因,不能不予以重視。目前要診斷憂鬱症,尚未有任何血液或生物學的檢驗,可以像量血壓或測膽固醇一樣,來確定是否有高血壓或高血脂等的疾病,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一個檢查可以告訴你,是否已經罹患了憂鬱症,必須依靠醫師做出診斷(並輔以幾種檢測量表),然在診斷時,除了參考病人臨床症狀外,也要綜合發病過程和家族病史,又因為,某些身體上其他疾病的表現可能和憂鬱症類似(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時,病人就會倦怠、四肢無力且提不起勁),因此,醫師也會安排一些必要的檢查,排除所有可能,做出鑑別診斷,所以,憂鬱症也不是第一次就可以百分之百確診,有時候需要觀察一段時間。全球第一 憂鬱症診斷和抗鬱藥療效血液測定法2022 年 1 月 5 日發表在國際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篇研究論文,刷亮了筆者的眼睛,原因是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們,已經在人類血小板上面,確認了憂鬱症的生物標誌物(Biomarker),未來經醫學界認可後,除了可以通過血液測試來診斷憂鬱症外,更令人高興的是,也可以用來追蹤每位患者在使用抗鬱藥後的治療效果,這真的是一項相當具有突破性的科學發現。本篇論文是由該校醫學院生理學暨精神病學傑出教授-拉塞尼克 (Mark Rasenick)所領導完成的,之前人類和動物的實驗中已經證明,憂鬱症其實是和憂鬱症病人體內Gs蛋白(註1)到底是位在細胞膜上的哪一個區域有關。例如:憂鬱症的病人,他們細胞膜上的Gs蛋白大多都位在膽固醇集中區(Raft region;脂筏區),當神經傳遞物質捎來訊息時,Gs蛋白無法做出適當反應,理由是因為Gs被綁架在脂筏區,其所能引發下一步反應的傳令兵---腺苷酸環化酶(Adenylyl cyclase)活性因而顯著減少,所以無法做出正常反應。基於此,拉塞尼克教授於是設計了一個臨床實驗,首先,邀集了已經確定為憂鬱症的49位病人(男12/女37)和59名的健康對照者(男18/女41),平均年齡為43.6歲,每位參與者均抽血並測量血小板細胞膜上Gs蛋白在受到訊號刺激後,其所能做出反應的能力(用腺苷酸環化酶的活性來當作指標)。結果發現憂鬱症病人的反應分數為53.4,顯著低於健康對照組的67.2分(p = 0.02)。接著,拉塞尼克教授徵得19 名憂鬱症病人的同意,進行了為期 6 週的抗鬱劑藥物治療試驗,其中11 名憂鬱症患者病情顯著好轉,但仍有8名患者並未顯著改善。經抽血再測血小板細胞膜上Gs蛋白在受到訊號刺激時,其所能做出反應的能力後,得知,憂鬱症顯著好轉病人在藥物治療前後的得分變化為增加135%,而病情沒有改善的患者在藥物治療前後的得分變化,則是非但沒有增加,甚至減少32%。 (參考圖1)【圖1】抗鬱劑治療前後,有反應者和無反應者的血小板上,其腺苷酸環化酶活性反應的變化值。以上這些數據表明,科學家已經可以著手開發一種簡單、快速的憂鬱症診斷和抗鬱藥療效的血液測定法,這是全世界第一個有機會上市的血液檢測法,也是迄今為止,在臨床上尚未存在的東西。雖然它還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來進一步的支持,但論文主要作者拉塞尼克教授在接受訪問時說道,當人們情緒低落時,腺苷酸環化酶的活性就會降低,而腺苷酸環化酶活性減弱的原因則是,允許神經訊號傳遞進而產生腺苷酸環化酶的 Gs 蛋白被綁架在富含膽固醇的細胞膜區域上(脂筏區),所以它們沒辦法好好的把訊號傳遞下去,當使用抗鬱劑治療後,如果能將Gs 蛋白從脂筏區移動到非脂筏區,就可以有效的治療憂鬱症,而這也可以從迅速增加的腺苷酸環化酶活性中,得到驗證。這邊所提出的血液測試法,最快在用藥一周後就能知道 Gs蛋白是否已經開始脫離脂筏區,也就是說,抗鬱藥未來是否有效,能夠被事先知道,因為血小板膜上的Gs蛋白會在一周內發生變化,目前,患者和他們的醫生必須等待數週,有時甚至數月,才能確定抗鬱藥是否有效,當確定它們無效時,接著就會開始嘗試其他不同的療法。提高初期診斷確診率 即早治療臨床上統計,憂鬱症在用藥後,有大約 30% 的人沒有好轉,也就是他們的憂鬱症沒有得到解決。當然,也有可能在初期診斷時的失敗,就會導致後面治療的失敗,拉塞尼克教授補充說道,大多數的憂鬱症在歐美是由社區家醫科醫師診所判斷出來的,他們可能沒有進行複雜的篩查,今後如果這個血液測試能夠全面普及後,只要通過血液測試,醫生就會警覺,哎呀! 他們雖然看起來很沮喪,但他們的血液測試並沒有告訴我們他們是憂鬱症,所以,也許我們需要好好再重新檢查一下,做更多的鑑別診斷。這項研究也得到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R43MH097370、R41MH113398) 和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 (BX00149) 的支持,我們可以拭目以待。期刊參考:【1.】Steven D. Targum, Jeffrey Schappi, Athanasia Koutsouris, Runa Bhaumik, Mark H. Rapaport, Natalie Rasgon, Mark M. Rasenick. A novel peripheral biomarker for depression and antidepressant response. Molecular Psychiatry, 2022; DOI: 10.1038/s41380-021-01399-1【註1】G蛋白是指鳥嘌呤核苷酸結合蛋白(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s),其中Gs蛋白是家族成員之一,當其被傳遞過來的訊號刺激後,就會增加腺苷酸環化酶的活性(Adenylyl cyclase activity),當腺苷酸環化酶活性增加後,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就會因而被釋放出來。目前憂鬱症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不足所導致的。
-
2022-02-07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明天開工睡不著怎麼辦?醫解析失眠問題的3大癥結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2019年的調查報告,台灣每10個人中就有1人有慢性失眠的問題。長期失眠的人,不僅晚上睡不著、睡不好而痛苦,也會影響到白天的精神狀況,可能會感覺自己的記憶力和專注力下降、免疫力變差、情緒也容易焦躁。3大神經生理機制 各類型失眠的策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張琳指出,睡眠受到三個神經生理機制所調控:恆定系統、生理時鐘、清醒系統。可以藉由檢視自己平時的日常作息與睡眠習慣看看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才能對症下藥,真正解決失眠困擾。1、恆定系統:主要透過腺苷酸讓人體可以維持一定量的睡眠。一般來說,如果前一天熬夜,隔天身體自然會想補眠;如果白天睡太多,晚上自然睡不著。◎白天午睡型:失眠的人晚上睡不好,往往習慣白天午睡來補足睡眠時數,或是晚上回家太累就先小睡片刻,然而這麼做會消耗掉了一天固定的睡眠量,導致晚上又睡不著。因此,建議這類型的失眠者白天盡量不要午睡(最多20分鐘),讓自己累一點,幾天之後,晚上就會好睡很多。◎早醒又過度躺床型:有些失眠者有早醒的狀況,醒來之後睡不著也會逼自己繼續躺在床上休息,可能躺了10小時最終也只斷斷續續睡了4小時。事實上,躺在床上休息也會讓自己的身體不夠累,導致晚上也不夠想睡,建議早醒的失眠者醒來之後就直接起床,雖然這麼做會使睡眠時數看起來很短,但幾天之後,身體累積足夠多的睡眠債,晚上就會開始好睡了。◎白天缺乏活動型:白天如果多從事靜態活動,甚至是沒有什麼活動,身體不夠疲勞,晚上就容易睡不著,建議這類型的失眠者可以在白天多運動、出門走走,失眠的問題就會漸漸改善。◎咖啡因型:由於咖啡因和恆定系統的腺苷酸有兢爭關係,會讓人不想睡覺,建議失眠者睡前4-8小時不要攝取咖啡因(早上9點的咖啡最晚到下午6點就代謝完畢了,所以不用擔心早上的那杯咖啡會影響晚上睡眠)。2、生理時鐘:主要透過褪黑激素來調控人體什麼時間睡著、什麼時間醒來。一般來說,我們每天晚上會在一個固定時間開始想睡覺,早上會在一個固定的時間自然的清醒。◎光照問題型:由於褪黑激素的生成與消退與眼睛接收光照有關,若白天缺乏光照或是晚上光照過多,都會導致睡眠問題,建議此類型的失眠者可以在起床後看向陽光普照之處(至少45分鐘),在睡前調暗房間燈光、減少看3C產品,都可以幫助改善睡眠問題。◎睡醒時間不規律型:若是因工作型態或生活作息導致每天晚上睡覺的時間、白天起床的時間不固定,身體自然就很難在你希望睡覺的時間有想睡覺的感覺,建議這類型的失眠者可以先固定白天起床的時間,再視情況逐步固定晚上睡覺時間,幫助穩定生理時鐘。◎週末晚睡晚起型:有些人在週末習慣比平日晚睡、隔天直接睡到中午或下午,這樣的睡眠習慣對於生理時鐘容易紊亂的人來說就可能導致平日晚上睡不著,因此還是建議這類型的失眠者在平日與週末保持一致的睡醒時間。3、清醒系統:神經生理機制過度激發,干擾睡眠。一般來說,在放鬆的情況下人會自然地入睡,在興奮、焦慮、腦中一堆想法的情況下就很難睡得著。◎夜間運動型:有些人習慣在下班後出門慢跑,或是到健身房運動,但若你是容易失眠的人,建議將運動改在傍晚前完成,避免身體因為激烈運動處於亢奮狀態,影響夜間睡眠。◎壓力型:若你的生活遇到較大的壓力,躺在床上時腦袋仍有很多煩惱和想法揮之不去,或者因為擔心自己又睡不著而感到焦慮,這都會讓身體處於較高的激發狀態,讓你更難以入睡,建議此類型的失眠者可以學習放鬆與壓力因應的方法(例如:腹式呼吸、肌肉放鬆訓練、正念減壓等),或是尋求精神科醫師或臨床/諮商心理師的協助。其他類型的睡眠困擾 應至睡眠中心評估治療張琳提醒,若有其他類型的睡眠困擾(例如:打鼾、磨牙、惡夢、夢遊、夜間腿部抽動等),或是以上的方法都嘗試過,卻仍然沒辦法解決失眠困擾,建議到睡眠中心做進一步的評估,由睡眠專業人員提供適合你的睡眠治療計畫。延伸閱讀: ·常失眠、睡不好恐致高血壓! 醫曝「自殺式睡眠」:小心也有你的份 ·失眠、睡不著...安眠藥何時吃效果最好? 藥師解答「正確時機&常見副作用」
-
2022-01-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師分析Omicron有「4大超級」 建議後續維持2級警戒較適當
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短短幾天南北都陷入疫情中,不少人擔憂認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應盡速提升到3級警戒,避免壓垮醫療體系,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整理相關資料,認為Omicron有「4大超級」,考量各層面,維持2級警戒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許秉毅並自行製作兩個圖表分析,讓大家可以一目瞭然,其中Omicron的4大超級分別是:一、 傳播速度「超級快」:「案例倍增時間」為2到3.4天。英國研究報告顯示「Omicron案例倍增時間」為2天;南非研究報告顯示為3.4天。二、 阻斷傳播「超級難」:Omicron從受感染到發病只需2到3天,且發病前即具傳染力,因潛伏期極短,往往感染者被匡列時,已將疾病傳播出去。目前研究顯示,Omicron之「基礎基礎傳播數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大於3。原始種新冠病毒「疾病潛伏期」為5天,因此感染病者被匡列隔離時,常常尚未將疾病傳播出去。三、 需住院率「超級低」:大多數受Omicron感染者沒有症狀或只會發生喉嚨痛、流鼻水及發燒,很少會有呼吸困難或因病情嚴重需要住院。加拿大一項涵蓋6312位染病者之研究顯示「需住院率」為0.33%;丹麥一項涵蓋785位染病者之研究顯示,「需住院率」 為1.2%;蘇格蘭一項涵蓋23840位染病者之研究顯示,「需住院率」0.06%。整體而言,平均住院率為0.15%,1000名確診者中只有1.5人住院。四、 疾病死亡「超級少」:加拿大之研究顯示,6312位染病者無人死亡;丹麥研究顯示,785位染病者無人死亡。整體而言,「死亡率」小於 0.02%。但也因為死亡者少,病毒得以經由存活者不斷傳播。而對於不少人擔憂目前的疫情,認為應該即早從「2級警戒」提升到「3級警戒」,許秉毅認為,面對具有「4個超級特質」之Omicron變種病毒的挑戰,作戰的思維必須跟應付傳統新冠病毒不同,考慮的因素需涵蓋醫療面、經濟面及教育面。如果採取「3級警戒」勢必會對餐飲業、旅遊業、航空業的營收產生「斷崖式」的影響;學生德智體群的教育品質也會跟著下降,不過,倒是可以讓染病人數不會驟升太快,但相對民眾就醫方便性會下降,Omicron以外疾病 (含癌症)之早期診斷與治療可能延誤,同時失業衍生的精神疾病、家暴與自殺會增加,另外病人住院時,也難以與家人及朋友見面。如果保持「2級警戒」,染病病人數可能快速增加,但如果大多數民眾能接種疫苗,且無症狀及輕症患者能送檢疫所觀察治療,需住院之重症患者應不至於太多,也不至於造成醫療系統崩盤。他認為,後續可以持續保持「2級警戒」,提升疫苗覆蓋率,大家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不摸眼鼻口、重症送醫院、無症狀或輕症者送檢疫所,可能是較佳的選擇。
-
2022-01-1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因親人患有遺傳性小腦萎縮症而成立病友協會,讓病友們認識這個疾病!
【編者按】這是我們第二次以「教我人生的病人」為主題,由三位不同專業的醫師(精神科、復建科、神經科)回憶過去所看過的病人如何拓寬了他們的人生經驗。希望由他們的分享,不只醫療團隊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醫者可以由病人端學到人生的新經驗,更希望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可以更了解醫師端的內心世界,透過醫病雙方的彼此了解而改善醫病關係。誠如我們第一次這系列刊出時所說的,我們期待這類文章可以繼續在我們的園地陸續刊出。我在台大醫院復健科擔任第三年住院醫師的時候(1983年),42歲的大表哥因為走路搖搖擺擺來到台大醫院就診,神經內科張揚全教授診斷是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的小腦萎縮症。當時只知舅舅和表哥兩人得病,母親和六個姊妹家人都沒有人有此疾病。我潛意識裡洗腦自己,會不會外婆只把疾病傳給兒子。張教授在中央走廊遇見我,常常開玩笑的要我走tendem gait(兩腳交錯走在一條直線上,一種平衡測試)給他看,我輕鬆的和他開玩笑,不覺得有壓力。現在回想起來,是輕率的醫師對上了天真的病人家屬。數年後,我聽母親說表哥交代他兒子:「我們身體跟人家不一樣,你不用出國留學,在國內念個碩士就好了。」那個時代,基因的篩檢技術還沒有發展出來。我覺得表哥太悲觀了,外甥仍有二分之一的機會沒有得病啊!即使得到遺傳,通常三、四十歲才發病,趁年輕時深造,未來不是更有保障嗎?這位外甥後來在台灣念完博士,任教於某大學,不婚,已發病。我以寫鼓勵信給外甥的形式述說這個故事,投稿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刊物上,被記者陳于嫣小姐轉載在聯合報上。隔日有位朱穗萍小姐打電話到我辦公室,提到她母親因為行動不便臥床數年後自殺往生,她是長姊,下面六個弟弟妹妹中已經有三人得到相同的症狀。她發現我在報紙上的描述與她家的情況很像,以為我是這方面的專家,想請教我這個病有沒有治療的方法。我告訴她這種遺傳性小腦萎縮症是基因異常造成神經細胞提早老化死亡,是一種不可逆的退化性疾病。這個病目前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癒,但既然是一種神經提早老化的疾病,復健治療提供適當的運動,可以預防老化。多半的病人因為罹病而運動不足,所以從事規律運動,身體功能會稍有改善,持之以恆運動的話,可以讓疾病惡化的慢。朱小姐聽了很失望,後來沒見到她帶弟弟妹妹來我們醫院復健。那個時代,我們復健醫院裡面從沒見過小腦萎縮症病人。2001年我母親64歲,早過了發病年齡,因無法兩腳併攏站立經基因檢測確診脊髓小腦萎縮症(Spinocerebellar Ataxia),有如晴天霹靂。我本以為我們家逃過一劫,瞬間從雲端跌落,先生一夜白了頭。我在苦苦煎熬之後,決定作基因檢測,在等待檢查報告的時日,意料之外,我接到了朱大姊的電話。她說她十年前跟我通過電話,我當時有舉例脊髓損傷病友協會對病人和家屬有很大的幫助,建議她可以成立小腦萎縮的病友協會。十年前她把我說的事情寫在紙條上,紙條一直還在。過了十年,她的六位弟弟妹妹全部發病,有兩位已經過世。她和弟弟妹妹、妹夫以及一些病友及家屬在北榮神經內科宋秉文醫師的鼓勵及幫助下已經完成協會的籌備。也訂好第一次會員大會的日期,邀請我擔任顧問醫師,並在開幕式致詞。我聽了大吃一驚,回說:「我有這麼殘忍嗎?你把妹妹接到家裡照顧,還要照應其他弟弟妹妹,這麼辛苦,我竟然建議你成立病友協會?」老實說,我沒有印象我說過。不過,十年前我們在電話中聊了很久是真的,可能有談到吧!大會成立的那天,我的檢查報告已經出來,很幸運的是陰性。在會場我見到擔任理事的表姊(陰性),很久未見面的表妹(已發病)、大表哥的兒子(陽性)、女兒(已發病)、二表嫂攙扶著十二歲就發病的女兒走的跌跌撞撞,我心中百感交集,致詞時差點哽咽。朱大姊擔任創會理事長,她的弟弟妹妹及家屬多人參加。我以顧問的身分致詞,強調小腦萎縮症不是「不治之症」,積極的復健可以延緩疾病的惡化,縮短重度失能臥床的時間,隨著病情惡化,有很多復健輔具可以幫忙。朱大姊和我都是小腦萎縮症的倖存者(未得病者),我們帶著使命在不同的崗位上為企鵝家族服務。我的親屬在協會當志工,也得到協會的助益。協會舉辦各種活動,讓病友們認識這個疾病,有各種活動如擊鼓、輪椅太極拳、郊遊,促進病友們的身心健康。還有心理諮商、家庭訪視等服務。如今協會成立已二十年,曾經致力於將小腦萎縮症列入病人自主法的適用對象,正在籌劃成立收容疾病後期病友的養護中心。我當年服務的復健醫院開啟了小腦萎縮症復健的新頁。協會成立之前病友多半只能蝸居在家,不知道復健有幫助,甚至不知道家族遺傳的是什麼疾病。所以全台灣的復健科大概都沒有照顧這種病人的經驗。由於我和協會的呼籲,有不少外縣市的病友來到復健醫院住院復健,對病人確實有幫助。復健醫院的團隊對此疾病的復健經驗因此特別豐富,我們經常去協會演講,也幫忙製作了衛教手冊。目前應該有越來越多的復健醫療單位了解這個疾病,可以讓病人就近接受門診的復健。我母親罹病後在家復健,持之以恆每日運動兩小時以上(包括瑜珈、走路、體操),身心維持在很好的狀態18年,只有往生前一年過的比較辛苦。事實證明神經系統退化性的疾病,適當的運動可以延緩病情的惡化,提升生活的品質。回想起來,很慶幸自己當初寫了那篇文章,也很高興復健科的訓練讓我養成和病人或家屬可以花長時間深談的習慣,因此牽出了這個緣份。一份小小的愛和關懷,不斷的循環,促成了永續的大愛。這中間最關鍵的人物是朱穗萍女士,她身為長姊,父母早逝,長姊如母,照顧六位罹病的弟弟妹妹及家屬,有如蠟燭兩頭燒。有願就有力,竟還能付出心力在協會事務上,照顧更廣大的病友,堪稱人間菩薩,以此文表達我對她無盡的謝意和敬意。
-
2022-01-17 名人.精華區
郭斐然/不只紙菸 新型菸品更是青少年殺手
媒體報導婦幼團體舉行記者會,建議比照紐西蘭「無菸世代」的觀念,逐漸提高禁菸年齡,使下個世代無法購買「紙菸」。行政院也在日前公告「菸害防制法」修法草案,擬禁售電子煙,但是與紙菸同屬「菸品」的加熱菸,卻有條件開放。這原本立意良善的政策,來台灣之後似乎變了調。新菸品 對青少年誘惑最大幾個婦幼團體強調「禁售紙菸、守護孩子」,但關心菸害防制政策的人士都明瞭,現在對青少年誘惑最大的是新型菸品,包括電子煙、加熱菸。有新聞報導在一個班級搜出一整個抽屜的電子煙,而且是同一款式,顯示有學生暗中販售給同學。日本研究青少年的加熱菸使用,從2015年0.6%,2019年增加至4.8%,短時間增加8倍。研究指出尼古丁造成青少年腦部傷害,引起注意力不足、情緒控制、學習障礙等,長期導致焦慮、憂鬱甚至自殺風險。各國禁止青少年使用任何菸品,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任何形式的菸品都是有害的,為什麼台灣的婦幼組織只點名禁止「紙菸」呢?政府又為何覺得加熱菸可以開放呢?這當中必有誤解,而且誤解來自菸商及相關團體長期誤導。早期對電子煙、加熱菸研究不足,以為所含的危害物質較紙菸少,所以「推測」可能危害較少。電子煙增心臟病、氣喘風險然而近年研究指出,電子煙會增加心臟病、氣喘,甚至性功能障礙風險,在美國導致68人死亡。加熱菸也被檢驗出與紙菸相同的致癌物,人體試驗證明有血管硬化、肺功能受損的傷害,二手菸含有PM2.5甚至更小的懸浮微粒。即使電子煙、加熱菸已被證明是有害的,菸商仍然主張「菸草減害」,認為戒菸是不容易的,所以使用仍然具有健康危害的替代菸品來減少疾病。目前無論是電子煙還是加熱菸,都沒有減少臨床疾病的充分證據,不算是真正的減害菸品。新興菸品會成癮 無助戒菸醫療目的在治癒疾病,「減害」並非醫師或病人期望。假設病人長了10公分腫瘤,可以完全切除,病人的期望一定是完全切除,不會說只要切除90%就好了,而留下1公分的腫瘤。台灣有非常普及的戒菸服務,極高的戒菸成功率,即使困難戒菸者也應該加強菸害教育,不應該剝奪任何人戒菸的權利。國衛院最新發表「新興菸品健康危害研議」論壇,指出新興菸品具備「成癮性」、「可能成為使用傳統菸品之『入門磚』」、「可能造成雙重使用(同時使用新興菸品及紙菸)」、「可能造成消費者對戒菸或減害效果之誤解」等特性。該論壇建議「禁止菸商及相關團體在無科學實證基礎情形下,任意宣稱新興菸品(尤其是加熱菸類)可以減害或戒除菸品使用」、「依循WHO-FCTC精神,以保護國民健康為優先原則,修正菸害防制相關法案,予以禁止或嚴格管制」。守護孩子 應禁售所有菸品我們理解婦幼團體對「菸害防制法」修法遲緩的焦慮,也一直期望政府盡速修訂合於新世代的法規,但提出的修法觀念應更確切完整,包括「禁售所有菸品、守護孩子」、「無尼古丁成癮世代,才是無菸世代」。對於電子煙、加熱菸應一視同仁,我們反對「菸草減害」的觀念,無論成年人還是新世代,都不應該使用任何菸品。期待民間力量能夠齊頭並進,勿受菸商言論影響,與政府共創「無菸之島」。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01-0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安眠藥不能跟「這4種食物」一起吃!咖啡、鹹酥雞都上榜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之際,改變許多人原有的生活方式;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的疫情及社會疏離,有些人感到情緒低落與焦慮,甚至有長期睡眠困擾的人,也因此無法安心入睡,加劇身心健康問題。若因為吃了安眠藥沒效再吃一顆抑或用藥期間在睡前喝點小酒助眠,可要當心這些錯誤的用藥行為,不但無助於睡眠且有害健康。服用安眠藥 4大飲食地雷若經醫囑服用安眠藥後,仍無法入睡或是早上起床後,仍然昏昏沉沉,可能是吃了會影響藥品療效的食物,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服藥期間避開4大飲食地雷:1、不能搭配酒和添加酒精的飲料及食品睡前來杯酒配上安眠藥是相當危險的行為,酒精會加乘中樞神經抑制作用,若與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簡稱BZD)藥品,如alprazolam、diazepam、lorazepam等、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ines,簡稱non-BZD)藥品,如zaleplon、zolpidem、zopiclone等)、褪黑激素受體促效劑,如ramelteon及orexin受體拮抗劑,如suvorexant等安眠藥同時服用,可能會導致暈眩、嗜睡、減弱警覺性、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降低等症狀,情況嚴重者甚至會抑制呼吸,危及生命。(推薦閱讀:常失眠、睡不好恐致高血壓! 醫曝「自殺式睡眠」:小心也有你的份)2、勿過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及食品如果是咖啡愛好者或是習慣每日好幾杯咖啡的人,千萬不要再忙也來杯咖啡,這樣的習慣容易造成夜晚失眠。由於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失眠者飲用咖啡或含咖啡因的茶類後,常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入睡,建議有睡眠障礙的民眾每日不要喝太多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並避免在下午過後飲用。而正在服用安眠藥者,也不宜在睡前攝取過多含咖啡因的飲品,以免到了睡覺時間還精神飽滿,而自行增加安眠藥劑量,結果導致服用過量,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推薦閱讀:喝咖啡會成癮?不喝就頭痛? 「7症狀中3」小心是得了咖啡因戒斷症)3、服藥期間避免飲用葡萄柚汁果汁雖然健康,但有服用安眠藥習慣者,最好避免飲用葡萄柚汁。因葡萄柚汁會透過抑制體內CYP3A4酵素的代謝作用影響多種藥品的代謝,使得藥物的血中濃度升高,增加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此外,葡萄柚汁與BZD類藥品,如diazepam和alprazolam等、non-BZD類藥品,如eszopiclone和orexin受體拮抗劑,如suvorexant併用時,容易增加頭暈、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4、減少攝取高脂肪食物喜愛油膩食物、嗜吃大餐或宵夜的人可要當心,這些飲食習慣可能會偷走你的睡眠。因為高脂肪食物、太豐盛的餐點會延長腸胃的消化時間,不僅會影響睡眠,還可能會影響藥效。例如餐後立即服用BZD類藥品 (如diazepam),吃進去的脂肪反而會增加藥品的再吸收,導致藥效增強;non-BZD類藥品(如zaleplon、eszopiclone等),則會減低藥品作用,因而無法及時緩解失眠問題。(推薦閱讀:愛吃宵夜不只會發胖! 專家曝「3大風險」:還是去睡吧)有睡眠困擾 應從調整生活習慣開始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有睡眠困擾建議先透過改善生活習慣開始,若仍無法解決,應尋求睡眠或精神專科醫師診治,勿自行購買安眠藥及混用多種藥品;服用醫師開立之安眠藥品,應遵醫囑使用。(推薦閱讀:全球安眠藥用量台灣位居第10! 台大醫授「5助眠法」:不要想著要睡著)透過正確用藥及良好飲食習慣,可降低藥品與食品交互作用的發生機率。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養成固定生活作息,減少睡前滑手機或使用3C產品,睡前盡量保持身心平靜、放鬆,才有助一覺好眠到天明。延伸閱讀: ·台灣10個人就有1人失眠! 醫曝「睡不著惡習」:早醒又繼續躺床也NG ·失眠、睡不著...安眠藥何時吃效果最好? 藥師解答「正確時機&常見副作用」 
-
2021-12-23 養生.保健食品瘋
吃魚油對抗憂鬱症?權威期刊最新研究:不建議
我在三個禮拜前(2021-12-2)發表魚油能對抗憂鬱症?,指出有關魚油可以改善憂鬱症的報導是缺乏可靠的科學證據。我所引用的主要科學文獻是一篇回顧性的論文Omega-3 fatty acids for depression in adults(Omega-3 脂肪酸之用於成人憂鬱症),而它是才剛(2021-11-24)發表在信譽卓著的Cochrane Database Systematic Review(考科藍數據庫系統評估)。昨天(2021-12-21)又有一篇相關的論文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而它的標題是Effect of Long-term Supplementation With Marine Omega-3 Fatty Acids vs Placebo on Risk of Depression or Clinically Relevant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on Change in Mood Scores(長期補充海洋 Omega-3 脂肪酸與安慰劑對憂鬱風險或臨床相關憂鬱症狀以及情緒變化評分的影響)。這項研究共招募了18 353 名沒有憂鬱症,平均年齡67.5歲的志願者,而其中男性約佔51%。他們被隨機分配成兩組,一組(共9171人)吃魚油,另一組(共9182人)吃安慰劑。吃魚油的那一組是每人每天吃1克含有465毫克EPA和375毫克DHA的魚油。如此服用魚油或安慰劑的期間是長達平均5.3年。(註:有關魚油,EPA,DHA,和 Omega-3之間的關係,請看魚油,EPA/DHA,Omega-3)結果是,吃魚油的那一組共出現了651次憂鬱症事件,而吃安慰劑的那一組則共出現了583次憂鬱症事件。這樣的差別是表示,吃魚油的那一組發生憂鬱症的風險是高過吃安慰劑的那一組約13%。至於跟憂鬱症相關的另一項風險,也就是情緒變化,在這兩組之間並沒有顯示出有顯著的差別。這項研究同時也檢測了其他幾項疾病風險,包括心血管事件,全因性死亡率,自殺,胃腸出血,容易瘀傷,胃部不適或疼痛,而結果是,這些風險在這兩組之間都沒有顯示出有顯著的差別。所以,這篇論文的最後結論是:不支持在成人中使用 omega-3 補充劑來預防憂鬱症。事實上不只是憂鬱症,很多其他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現在也都已經被較大型及較嚴謹的研究顯示出是無法用魚油補充劑來預防或治療的(請看魚油補充劑,棺材添釘)。但是,請注意,這裡所說的魚油是來自補充劑的,而非來自食物。所以,來自食物(主要是鮭魚)的魚油仍然是對健康有益的。原文:魚油對抗憂鬱症,再度受挫
-
2021-12-07 新聞.用藥停看聽
恐致行為異常或自殺意念 過敏性鼻炎藥列後線用藥
含montelukast成分藥品可治療過敏性鼻炎,國內共有31張許可證,每年開立處方約90萬件,但卻有導致行為異常甚至自殺意念等副作用,經衛福部食藥署評估,即起將其列為後線用藥。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含montelukast成分的藥品因有神經精神相關副作用,可能導致行為改變、異常舉動、產生自殺意念或行為等副作用,故限縮此類藥品使用,限先前曾用其他藥品,但對過敏性鼻炎療效不佳或無法耐受才可用藥。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接受媒體電話聯訪表示,含montelukast成分的藥品國內共有31張藥品許可證,健保統計每年開立處方件數約90萬件,治療的適應症包含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去年曾發布含montelukast成分藥品的警訊,指這類藥品用於過敏性鼻炎病人的臨床效益未大於其潛在的神經精神相關不良反應風險,故決議這類藥品應等到其他治療過敏性鼻炎藥品無效時才可使用。洪國登指出,經食藥署重新評估這類藥品的臨床效益及風險,並提交藥品安全評估諮議小組討論,認為此款藥品對於過敏性鼻炎確實有療效,然而可能產生行為改變、異常舉動甚至產生自殺意念或行為等副作用,因此將其列為後線用藥;而氣喘則有其他用藥可選擇。洪國登表示,依照評估結果,決議醫師開立montelukast成分藥品給過敏性鼻炎病人,必須審慎評估風險與效益,僅於先前已使用過抗過敏藥品或類固醇等藥品治療,但療效不佳或無法耐受者,才可用藥。食藥署提醒,病人使用此類藥品期間,醫師要監測病人是否出現神經精神等相關症狀,並提醒病人或其照護者嚴密監視服藥後情形,如出現行為改變、自殺意念或行為時應立即回診。洪國登也說,因含montelukast成分藥品過去適應症較寬鬆,包含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等,食藥署也要求持有藥品許可證的廠商,應於明年7月31日前完成適應症及中文仿單變更,僅限用於過敏性鼻炎的後線治療,逾期未完成者將廢止許可證。食藥署提醒民眾,含montelukast成分藥品屬醫師處方藥,應遵循醫囑服用,切勿自行過量或減量使用,服藥後若出現身體不適或是發現自己曾在用藥後發生怪異行為或情緒改變,像是睡眠不佳、憂鬱或焦躁不安等,請立即回診尋求醫師協助。
-
2021-12-07 癌症.抗癌新知
那些數據教會我的事 / 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位居第一 癌症影響國人壽命超過29萬年!
39年過去,癌症依舊是國人生命的最大威脅109年衛福部公布國人十大死因資料,癌症持續蟬聯第一名,至目前為止已有39年,心臟疾病及肺炎則位居第二、三名。探查過去2000年與2010年資料發現,除了癌症持續威脅國人健康,肺炎、高血壓疾病也有逐漸上升的趨勢。衛福部數據更指出,若排除癌症死因,國人最多可以增加4.02歲,顯示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從上圖可以發現,109年台灣人主要死因仍以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及肺炎位居前三名。若比較近20年死因排名,可以發現肺炎從第八名攀升到第三名,死亡率為58.2,高血壓疾病則從十名以外爬升到第七名,死亡率為28.4。雖然普遍民眾認為罹患癌症年齡應是中壯年以後,但探查各年齡前五大死因,發現除了自殺或事故傷害,癌症皆排在前三名,25歲以後更成為主要威脅國人生命的原因,45歲至64歲壯年階段罹癌人數更遠超過其他死因的總和。衛福部109年統計指出,因癌症死亡的70 歲以下人口平均損失11.2年壽命,全台總和超過29萬年,不論是對家庭或社會都是莫大的損失。為什麼癌症過了39年,仍然持續威脅我們?衛福部癌症防治計畫報告指出,除了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壓力與環境,接觸不明的感染源也可能是罹患癌症的原因之一,例如B、C 型肝炎引起的肝癌,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的子宮頸癌以及胃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胃癌等。探查各年齡癌症死因,從數據中可以發現兒童及青少年罹癌人數雖然較少,但仍受血癌及腦癌威脅;25歲以後的男性主要受口腔癌與肝臟相關癌症影響、女性則受乳癌威脅;65歲以上的高齡長者不分性別,皆受呼吸器官相關癌症影響存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表示,包含癌症在內的慢性病,共同危險因子為吸菸、酗酒、不健康飲食、身體活動不足。根據國健署調查,國人有規律運動習慣人口至107年度已提升至33.5%,較鄰近國家高,但國人蔬果仍普遍攝取不足,除了導致營養不均衡外,亦會造成癌症之發生。為預防癌症發生,政府近年透過癌症篩檢與疫苗施打,有效降低部分癌症的發生率,但要讓一般大眾提升自我健康意識、定期接受篩檢,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仍是一條漫長的路。癌症篩檢能做嗎?條件與自我檢測報給你知雖然癌症對國人威脅高,但近年醫療進步下,已有不少癌症可以在藥物的治療下獲得控制,只要提早發現、早期接受治療,治療成效與結果都會較晚期發現來的佳。國健署自2010年推動四大癌症篩檢,以增加民眾治療和存活的機率,依據症狀與部位,篩檢與自我檢測方式皆有不同,以下根據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劉秉芬醫師的整理,分享哪些族群適用政府篩檢補助,其他年齡層也有可以透過自我健康意識提升與警覺,達到早期發現與治療的結果。一、大腸癌大腸直腸癌為台灣常見癌症之一,每年篩檢大腸癌篩陽性個案約8 萬,每年約有75%完成大腸鏡後確診。ㄧ早期發現幾乎沒有明顯的病徵,但還是可以透過以下方法觀察相關症狀,及早進行檢查與治療。1.排便習慣改變。2.不規則腹痛 。3.血便、黏液便。4.不明原因體重減輕。5.不明原因貧血。6.裡急後重(排便排不乾淨的感覺)。雖然以上症狀並非大腸癌的絕對原因,但如果有發現自己符合多項症狀描述,無法恢復又查不出原因,建議要進行檢測追蹤。目前政府針對50歲至未滿75歲之一般民眾進行糞便潛血檢測,會採樣少量的糞便檢測是否有出血的情況,並分辨是否有不正常組織增生,或是單純痔瘡、良性息肉等造成之出血。二、乳癌乳癌是台灣女性常見的癌症,也是65歲之前女性癌症死亡率的前三名,30歲以上的女性都應該要提高警覺。雖然早期乳癌不一定有症狀,但女性可以透過觸診與觀察,若是有下列發現,劉秉芬醫師建議可進一步檢查確認:1.無痛性腫塊。2.乳房外觀改變,如突出或凹陷。3.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或是溼疹、紅腫及潰爛的情形。4.乳頭有異常分泌物,如帶血乳汁、血液等。5.乳頭凹陷。6.腋下淋巴結腫大。目前政府針對45至69歲婦女;或是40歲以上,二等親內家人有罹患乳癌之病史者,提供兩年一次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檢驗結果若有出現異常,後續會安排乳房超音波、切片等檢查。對於年齡較輕、但對乳房健康有意識的女性,建議可以透過平時自我觸診與乳房超音波的方式檢測。三、子宮頸癌子宮頸癌過去是目前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近年對女性的威脅有趨緩,但女性朋友仍要提高警覺。據劉秉芬醫師分享,研究指出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造成,感染後多數人會自動痊癒,只有少部分的人會因持續感染引發的慢性刺激、加上其他癌症因子而轉變為癌症。依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約70%子宮頸癌之死亡率;而外國的研究則指出三年一次的抹片篩檢可以降低60-90%的子宮頸癌發生率。目前政府針對30歲以上女性補助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以提早發現與治療。若女性朋友平時有發現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分泌物有顏色或氣味之異常、夾雜血絲、停經後的出血等,都需要提醒自己就醫檢查。四、口腔癌根據衛福部數據,口腔癌為威脅25歲以後男性前三名的癌症,造成口腔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為「嚼檳榔」、「抽煙」、「喝酒」;此外不良的口腔衛生、蛀牙、長期配戴不適合的假牙等也會提高罹癌的機率。據劉秉芬醫師分享,統計上來說,吃檳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8倍,吃檳榔配上抽菸則罹癌率提升到89倍!因此有相關習慣的人平時應多注意自己的口腔健康,並留意是否有以下情形:1.口腔內部或周圍有硬塊、腫脹、脫皮、變色(包括紅、白斑)等。2.嘴唇或口腔有長期(超過兩週)無法癒合之潰瘍。3.口腔內部或附近有原因不明的麻木、疼痛或觸痛。4.口腔內不明原因出血。5.舌頭活動受阻、或是張口困難(嘴巴張不開)。6.頸部有不明原因之腫塊。7.咀嚼或吞嚥時感到疼痛及困難。8.拔牙傷口不易癒合、牙齦腫脹等。目前政府針對30歲以上有嚼檳榔(包含已戒)或吸煙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包含已戒)之原住民提供兩年一次的口腔黏膜檢查,提早發現的口腔癌存活率大多在七成以上,也因此高風險的民眾建議一定要定期追蹤篩檢!
-
2021-12-0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憂鬱症專家會議/藥物、家庭、社區支持 缺一不可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去年協會針對三百四十多位憂鬱症病人調查發現,汙名化是台灣患者首次憂鬱發作但未尋求協助的主因。高達百分之卅七點一的病人首次發作時未尋求任何幫助,在這群人中,又各有百分之七點一不願承認自己是憂鬱症或怕被貼上憂鬱症標籤。台大教授李明濱指出,患者遲遲不就醫,憂鬱症狀嚴重持續,會陷入更深的低潮、無助,也加重失能,增加自殺風險,更伴隨個人、家庭和社會功能的嚴重傷害,合併其他醫療支出的增加,衝擊國家生產力衝擊,是社會更大的損失。長庚大學副教授劉嘉逸說,華人家庭關係緊密,家人更要發揮陪伴和支持患者的力量,要積極且持續地鼓勵患者做完整的治療,另由於憂鬱症需長期治療,家人的壓力很大,他們的身心狀況也值得關注。台大醫學院精神科臨床副教授陳錫中也強調,做為醫師,絕不要用同一個角度去看事情,要理解其性格或與家人、職場的互動,都會影響個案不同的壓力反應。台大醫學院護理系副教授吳佳儀表示,近年台大護理研究團隊推動重度憂鬱症患者的團體治療,為廿三名病患做了九個月的深度追蹤訪談,發現患者背後的家庭和社區因素,也是復原與否的關鍵。吳佳儀表示,經由台大團隊連續八周、每周二小時團體治療,也發現廿三位患者的心理困擾程度呈降低現象,他們透過醫療團隊,學習壓力管理、正向心理、自我覺察,且彼此間互相關懷,提升再融入社區的力量。上述治療方式仍有待未來持續研究發展,然而初步成果顯示,憂鬱症個案除需要藥物治療,也需良好的居家和社區管理,透過全人照護,有望恢復正常生活。
-
2021-12-03 醫聲.慢病防治
艾成墜樓/憂鬱症與憂鬱情緒不同 需要專業治療介入支持
40歲藝人艾成今(17日)於新北市蘆洲捷運站墜樓身亡,根據噓星聞報導,艾成生前遭憂鬱症纏身,並與藝人妻子王瞳分分合合,也曾遭遇事業失利等狀況。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曾舉辦「揮別憂鬱陰霾,相伴治療旅程」憂鬱症專家會議,針對憂鬱症身心理症狀與成因,以及如何降低自殺意念進行討論。世界衛生組織(WHO)二○二一年的報告已公布憂鬱症是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一大疾病,但在台灣,很多人仍只把「憂鬱」當成一種情緒,總是安慰患者「要加油」「要振作」,其實憂鬱症與憂鬱情緒大不同,它是一種精神疾病,需要專業醫師的精準醫療。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暨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從腦神經科學與臨床表徵來看,憂鬱症是一種症候群,情緒低落並伴隨與憂鬱相關的認知問題及生理症狀,持續超過一段時間,例如兩周以上,同時造成個人生活功能的障礙或苦惱,即界定為符合憂鬱症標準。至於憂鬱症的成因,是患者生理、心理和壓力多重元素的綜合。因此,精神科治療憂鬱症除了用藥,也會提供支持性心理治療及其他必要的身心治療。在治療方面,精神醫學科面對憂鬱症有幾大關鍵,李明濱說,憂鬱症有其異質性與光譜,包括不同性別、年齡、背景,都會造成憂鬱症的不同表現。高醫大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陳正生舉例,青少年憂鬱症較常以反叛和暴怒來表現,成年女性受經期影響,表現也不一定,老年人有時看起來失智,但本質卻是憂鬱症。在憂鬱症的光譜中,也常有共病現象,和其他身體疾病有因果或共存的關係。陳正生表示,例如中風或甲狀腺異常可能是憂鬱症的生理成因,疾病導致的失能是憂鬱症的心理成因,憂鬱症光譜會伴隨其他疾病變化,有時也合併不同的精神疾病,例如酒癮者的憂鬱症樣貌就不大一樣。在憂鬱症的光譜中,有一群人是藥物療效不佳的憂鬱症(TRD),約占憂鬱人口的三分之一。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社區復健精神科教授李正達指出,每個TRD的原因不同,治療上有不同策略,醫師要給予對的判斷和對的藥物,更一定要把患者視為獨特的個體,以人為本進行診治,明白他們有各自的問題,一一突破和改善,憂鬱症才有機會根治。李正達說明,從生物醫學來看,憂鬱症是暫時腦部迴路功能異常,但如果不治療,異常會變成持續功能顯著低下,甚至輕度的結構萎縮,治療憂鬱症是「和時間賽跑」,醫療愈早介入,愈能讓病人穩定,降低自殺意念,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愈小。他也強調,重度憂鬱症雖然比較複雜,治療雖不容易,但仍有希望治癒,但TRD會慢性化,尤其高齡患者若未治療,可能誘發失智。李明濱提醒,面對憂鬱症患者,須多維思考才能提供適切治療,政府也要提早因應,為憂鬱症提供社區、家庭、健保等更多方面的支持。★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1-11-22 新聞.元氣新聞
社安網破很大!超商兇手曾精神就醫 朝野立委怒凍預算
桃園一名超商店員勸導顧客戴上口罩,結果店員被惱怒顧客持刀刺死,而這已經是從9月底的屏東超商挖眼案以來,第四起勸導戴口罩引起的暴力事件。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堅持凍結預算並怒批,屏東挖眼案專案報告才開沒幾周,但類似不幸事件仍層出不窮,民眾都很恐慌,政府部門到底什麼時候才要重視?府院黨說要補好社會安全網,何時才不只是嘴巴講講而已?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上午審查衛生福利部主管預算,「社會安全網第二期」編列高達122億元,多位委員關切口罩暴力事件,並提案凍結相關預算。衛生福利部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次刺死店員的嫌犯,確實有診所就醫紀錄,但精神狀態只是有失眠或什麼,不屬於列管的病人。店員身為一般民眾,沒有責任要讓顧客一定要戴口罩,這主要還是要由警察執行相關業務。如果提醒之後發生問題,可以做相關通報,或許可即時報警,就像勸導排隊、打架勸架,都要量力而為。蔣萬安指出,衛福部2017至2020年心理衛生報告顯示,台灣精神疾病嚴重病人數量高達7809人,但據台灣精神醫學會指出,目前精神疾病嚴重病人之「強制鑑定強制社區治療審查會」所審查案件量偏低。「強制住院」審查案件由2017年818件降低至2020年僅604 件;「強制社區治療」2020 年審查案件數更僅有52件。蔣萬安表示,這名嫌犯有精神科就醫紀錄,也凸顯精神關懷訪視人力嚴重不足。台灣2020年全年需要定期訪視之精神病患個案高達12萬5319人,其中一級和二級人數也有為3萬5740人,關訪員卻僅有約188人,案量比高達1比190。美國及荷蘭追蹤服務精神病人個案服務案量比約在1比15至1比29,衛福部「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關訪員規劃顯然無法達到先進國家標準。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表示,去年底精神病關訪員僅99人,今年已增加80人,預計2025年精神病關訪員可達到1050人,加上自殺關訪員共有1288人。再加上督導、心理衛生社工等其他人力,預計2025年人力可初步達成目標,社安網確定可增加3000人力。不過諶立中強調,類似桃園案涉及層面廣,不見得是單獨檢討精神病人相關制度就可以處理。不只國民黨立委看不下去,民進黨自家立委也砲火隆隆,民進黨立委賴惠員表示,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將分家,分別成立心理健康司與口腔健康司,衛福部將成為設置十個司的最大規模部會。組織調整在即,卻未見衛福部積極推動相關法規配套研擬,亦未成立專責辦公室推動並規劃配套措施。民進黨立委吳玉琴表示,全國71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需協助的個案甚多,工作繁複,需要系統性提升工作效率。民進黨立委范雲則提案提案,要求衛福部研擬提高精神衛生社區照顧、 支持及復健之資源,例如提高對機構的補助、委託社區方案等具體規劃,並要求於三個月內提出書面報告。蔣萬安兩提案加上吳玉琴一提案,總共凍結150萬,民進黨立委蘇巧慧也支持凍結上述預算。
-
2021-11-21 養生.聰明飲食
水是最健康的飲料?喝水真的比喝茶或咖啡健康?
我在一個禮拜前(2021-11-12)發表茶當水喝是慢性自殺?《最高喝水法》的胡扯,指出有一位自稱是「首席品水師」的人寫了一本叫做《最高喝水法》的書,而書裡面有說「用飲料取代喝水,簡直是慢性自殺」。這位作者還對媒體表示,因為茶和咖啡會造成脫水,所以不管喝多少茶或咖啡,都需要再喝等量的水來補回流失的水分。可是,這樣的說法是與科學證據相左,所以我才會發表文章批評它是「很不幸的誤導」。文章發表後,有幾位讀者來問,是不是喝水會比喝茶或咖啡來得健康,而我的回答是「就『生理』而言,水是最健康的,但人的行為是有心理的因素」。其實,隨便在網路一查,就會看到某某醫生或營養師說水是最健康的飲料。可是,醫學文獻裡卻有非常大量的論文指出茶和咖啡對健康的種種好處。所以,我的一貫態度就是,除了加糖飲料之外,喝自己喜歡喝的飲料,不要管它是不是比這個健康,比那個健康。但是,為了要更進一步去除《喝茶或咖啡是慢性自殺》這樣的錯誤觀念,我今天要介紹一篇大前天(2021-11-16)才剛發表的關於茶和咖啡的研究論文:Consumption of coffee and tea and risk of developing stroke, dementia, and poststroke dementia: A cohort study in the UK Biobank(咖啡和茶的攝入量以及患中風、失智和中風後失智的風險:英國生物銀行的一項隊列研究)。這項研究的對象是來自英國生物銀行的 365,682 名志願者(50 至 74 歲)。 他們是在 2006 至 2010 年加入研究並被追踪至 2020 年。研究的結果是:1.每天喝 2 至 3 杯咖啡和 2 至 3 杯茶的人中風風險降低 32%,2.每天喝 2 至 3 杯咖啡和 2 至 3 杯茶的人失智風險降低 28%。3.咖啡和茶的攝入量與缺血性中風和血管性失智的風險降低有關聯性。4.茶和咖啡的組合與較低的中風後失智風險有關聯性。5.每日飲用 3 至 6 杯咖啡和茶的人發生中風後失智的風險最低。這些結果雖然都只是關聯性,但卻很明顯地指出,茶和咖啡是對健康有益。所以,請大家千萬不要相信「用茶或咖啡取代喝水,簡直是慢性自殺」。註:我在寫這篇文章時,上網查資料,赫然發現有一位泌尿科醫師竟然也說因為茶和咖啡會加速水分排出,所以不可以算是水分。這篇文章是2021-9-17發表在媒體,標題是喝飲料補水? 醫:就算無糖也不行,而它也是在一開頭就說「人體有70%是由液體組成」。我在5天前發表的水謠言的始祖 + 醫師、營養師、首席XX師的助紂為虐就有說:「大多數叫大家要多喝水或是要怎樣喝水的人,都會有類似這樣的一個起手式:水佔了人體的百分之70,所以一定要正確和充分地補充」。所以,這篇媒體的文章又再次印證了我所說的「這些莫名其妙的邏輯和數字遊戲,被江湖術士用來騙騙錢,也就算了。可是,偏偏就是有一大堆醫師,營養師,或什麼首席XX師也拿它們來出書,上電視,搞網紅。這可真的就是超級悲哀」。原文:常喝茶和咖啡的人較不會得中風和失智症
-
2021-11-20 養生.家庭婚姻
爸媽堅持「養兒防老」 故意斬女兒桃花只為「照顧自己一輩子」
「養兒防老」是華人社會傳統的觀念,許多父母生養孩子,希望將來孩子能夠有所回報,負擔起照顧自己晚年生活的責任,但若太過極端,恐會危及兒女的幸福。日前一名網友在臉書分享,朋友的父母竟為了要女兒持續供養父母,故意不讓女兒跟異性接觸,導致她「無法找到另一半」。一名網友在「爆怨2公社」發文表示,自己有一個關係很好的姊姊,已經30歲了但未婚,後來才得知是因為「姊姊的爸媽只有她一個女兒,所以不准她保養、化妝,甚至還有門禁」,目的是為了要把她跟異性隔絕,讓姊姊嫁不出去,這樣就會「留在家一輩子照顧他們到死了」。原PO表示,她不只一次勸姊姊要反抗,為自己的人生努力,但姊姊長期受到父母的情緒勒索,已經無反抗之心,個性也一路從活潑開朗,變得沉默寡言,甚至面無表情。原PO回憶,原本姊姊是一位只要打扮一下就算氣質美女,去酒吧也會被搭訕的那種女生,但現在姊姊放任自己,已經跟過去判若兩人。近期原PO跟姊姊聊天時,對方甚至說想要人生重來,雖然事後有解釋「是開玩笑的」,但原PO仍很緊張,「感覺姊姊已經有憂鬱症傾向」,因此她向網友求助,是否該衝到姊姊家找對方父母理論?貼文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有人感嘆「會有這種養兒防老的觀念,我覺得好可怕,生兒育女是責任也是應盡的義務,若孩子未來願意主動孝盡自己,是孩子的一片心意,但是不應該是強求他們,更不是給他們壓力」、「曾經我也經歷過,還好我走出來了」,也有人認為姊姊應該獨立「看她想不想改變,若有工作,有薪水,就直接搬出來就好」。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11-17 失智.非藥物治療
預防方法/老年防憂鬱失智 做好身動、腦動、互動
據統計,全球有7%及5%老年人口深受憂鬱症及失智症所苦,憂鬱和失智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高,失智症則讓長者喪失活動能力,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董氏基金會呼籲,透過「三力」、「三空」、「三好」照顧自己身心。總統府資政、董氏基金會董事長張博雅表示,目前國人平均年齡81.2歲,因科學進步、醫學發展,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年齡增長不代表每個人都活得快樂。國健署統計,八成65歲以上長者有一種以上慢性病,近期北榮、國衛院及陽明交大合作研究發現,九成65歲以上長者有一種慢性病。張博雅說,根據基金會調查,台灣71至80歲老年人,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占12.4%,因此基金會開始推動老年憂鬱防治宣導,提升民眾對「老年憂鬱非老化」的認知,及早發現及早尋求協助。前衛生署副長賴進祥表示,全台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390萬人,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2015年資料,老人人口罹患憂鬱症比率約7%,推估台灣約有27萬名長者罹患程度不一的老人憂鬱症。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台灣65歲以上長者,每10人就有一人患有憂鬱症,失智症則是每12至13人就有一人,憂鬱和失智患者常見的共同症狀,包含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情緒不佳,一般可從「日常」、「情緒」、「認知」三面向來觀察。蔡佳芬指出,日常包括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不洗澡、穿衣功能改變;情緒包括情緒低落、常常想哭、多疑、焦躁跟以往不同;認知包括時常有負面想法、強烈罪惡感、找錯錢、搭錯車。年長者罹患憂鬱或失智症,除了影響自身的生活品質和內在幸福感、加速身體其他疾病的惡化,也會對身邊的照顧者帶來巨大的身心壓力。蔡佳芬提醒,照顧是漫長的過程,不要把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要勇於對外求助,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避免成為下一個罹病者。蔡佳芬說,可透過身動、腦動、互動「三動」,來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身動是活動身體維持體能與肌耐力,腦動是轉動大腦維持腦力並轉換情緒,互動則是與人維持連結互動避免孤獨,可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也有助改善患者的憂鬱症狀,延緩失智程度。董氏基金會推動老年心理健康促進宣導計畫,強調「三好」箴言,包括有錢真好、有閒真好、有健康才是寶;「三空」自處之道,包括腦子空、肚子空、屋子空,常外出走動;建立「三力」腦力、體力、社會力,培養施比受更有福、珍惜當下、自得其樂能力,讓老年生活更自得。
-
2021-11-16 新聞.長期照護
老年生活擺脫憂鬱失智!「三力、三空、三好」顧身心
根據統計,憂鬱和失智是影響老年身心健康的兩大威脅,全球有7%及5%老年人口,深受憂鬱症及失智症所苦,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更高,失智症則讓長者喪失活動能力,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董氏基金會呼籲,透過「三力」、「三空」、「三好」照顧自己身心。總統府資政、董氏基金會董事長張博雅表示,根據內政部報告國人平均年齡,從民國99年平均年齡79.2歲,民國109年增加到81.2歲,因科學進步、醫學發展,注重個人生活、環境改善等,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年齡增長不代表每個人都活得快樂,國健署統計,65歲以上有八成長者有1種以上慢性病,近期北榮、國衛院及陽明交大合作研究,發現65歲以上長者,有九成以上有1種慢性病。張博雅表示,根據董氏基金會2016年調查,71至80歲老年人,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佔12.4%,包括活越久對生活健康沒信心、環境不佳等,越顯憂鬱,董氏基金會便開始推動老年憂鬱防治宣導,提升民眾對「老年憂鬱非老化」的認知,及早發現及早尋求協助,也推動老化體驗課程,讓小學生學習如何陪伴長輩及進行溝通。前衛生署副長賴進祥表示,內政部統計,全台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390萬多人,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2015年資料,老人人口罹患憂鬱症比例約7%,台灣則有27多萬名長者,罹患程度不一的老人憂鬱症,4年前寶佳基金會結合董氏基金會推動老人憂鬱防治,4年內出版9本專書,教導老人快樂過每一天。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台灣65歲以上長者,每10人就有一人患有憂鬱症,失智症則是每12至13人就有一人,憂鬱和失智患者常見的共同症狀,包含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情緒不佳,一般可從「日常」「情緒」「認知」三面向來觀察。蔡佳芬指出,「日常」包括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洗澡、穿衣功能改變;「情緒」包括情緒低落、常常想哭/多疑、焦躁跟以往不同;「認知」包括時常有負面想法、強烈罪惡感/找錯錢、搭錯車(前者為憂鬱,後者為失智)。年長者罹患憂鬱或失智症,除了影響自身的生活品質和內在幸福感、加速身體其他疾病的惡化,也會對身邊的照顧者帶來巨大的身心壓力。蔡佳芬提醒,照顧是漫長的過程,不要把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要勇於對外求助,儘管只有一小時,也要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避免成為下一個罹病者。蔡佳芬說,可透過身動、腦動、互動「三動」,來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身動」活動身體維持體能與肌耐力,「腦動」轉動大腦維持腦力並轉換情緒,「互動」與人維持連結互動避免孤獨,不但讓自己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同時有助改善患者的憂鬱症狀,延緩失智程度。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老年心理健康促進宣導計畫,邀請國民阿嬤譚艾珍、飛躍羚羊紀政、時尚老人林經甫、整形教母林靜芸、小李飛刀衛子雲、不老頑童王小棣、退休老總江育誠、生活實踐家丁菱娟、以及品味私塾創辦人王文靜,拍攝全新系列短片「樂齡夢X享實踐」及「獨享的快樂」音樂短片,並發表《給照顧憂鬱和失智長者的你》書籍。影片中紀政、衛子雲分享「三好」箴言,包括有錢真好、有閒真好、有健康才是寶,以「三空」自處之道,包括腦子空:不要想太多、肚子空;不要吃太多、屋子裡空:要常常出去走動,鼓勵大家每日健走一萬步、早晚練習有氧氣功來照顧自己的身心。江育誠、丁菱娟則分享,建議中高齡者及早培養自己的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興趣並持之以恆。林經甫、林靜芸建議年長者,建立「三力」腦力、體力、社會力,培養「施比受更有福」「珍惜當下」「自得其樂」能力,讓老年生活更自得。
-
2021-11-16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有人10年才找到病灶 出現3大症候群可能憂鬱症找上門
● 生活壓力大,易誘發「適應障礙症」● 情緒低落並有認知及生理症狀逾兩周,恐憂鬱症上身● 情緒支持和用藥,可改善憂鬱症世界衛生組織將憂鬱症與癌症、愛滋病並列新世紀三大疾病,憂鬱症也是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一疾病。然而,台灣有憂鬱症傾向的人口中,高達七成未尋求醫療協助。看錯科 有人10年才找到病灶台大精神科名譽教授、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分析主因是對疾病認知不足,許多民眾因胃口不佳看腸胃科、喘不過氣看胸腔科、全身疼痛看神經內科,輾轉求診10年,最終才發現是憂鬱症找上門。李明濱指出,每個人都會憂鬱,但不見得是憂鬱症。憂鬱症是一種症候群,當情緒低落並伴隨相關認知問題及生理症狀,持續超過一段時間(如兩周)以上,同時造成個人生活功能的障礙或苦惱,才被界定為符合憂鬱症的標準。憂鬱症有幾大核心症狀群,李明濱說,一是情緒症狀,會感到憂鬱,快樂不起來。二是生理症狀,包括睡眠減少、食欲和體重降低或增加、性欲減退、常感頭痛、胃痛或肌肉緊張。三是認知症狀,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挫折忍受度降低、記憶力減退、思考負面扭曲、甚至產生自殺意念。無故鬱卒 罹病跟體質有關憂鬱症成因很多,李明濱表示,一種是因為生活壓力而誘發的「適應障礙症」,例如親人重病或過世等,只要經過短期用藥和心理支持,大部分都會好起來。但如果是無緣無故心情低落,沒有外力因素造成,這類型憂鬱症與體質有關。他分析,關於憂鬱症的生理致病機轉有許多不同的理論,「單胺假說」是最被接受的說法,是指當大腦內調控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出現功能不足時,便會產生憂鬱情緒。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包括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因這三者的化學結構都屬於單胺類,故稱為「憂鬱症的單胺假說」。憂鬱症被汙名化 就診率低李明濱說,除了認知不足,更大原因是憂鬱症被汙名化,病人視憂鬱症為「恥辱」,才導致低就診率,其實只要經過情緒支持和用藥,憂鬱症都會改善,規律服藥一段時間、待血中藥物濃度穩定後,大腦會逐漸恢復正常,即使最嚴重的憂鬱症,在治療兩周到一個月後,症狀也會慢慢改善,「持續治療很重要,千萬不要中斷。」他強調,憂鬱症患者家屬扮演重要角色,要配合醫師,不要對患者過度操控,也不要不理會,「盡量少說多傾聽、多關心。」
-
2021-11-15 養生.聰明飲食
喝水6000cc可以增肌減脂?靠喝水真能助減肥嗎?
我在前天(2021-11-12)發表茶當水喝是慢性自殺?《最高喝水法》的胡扯,而起因是一位我很讚賞的蔡醫師在臉書推薦一本叫做《最高喝水法》的書。我跟蔡醫師說這本書所傳達的健康資訊是錯誤的,所以後來蔡醫師就刪掉那篇推薦的貼文。在我們的私訊討論中,蔡醫師順便提起一件事。他說:【其實我跟幾位醫師、營養師朋友,最近都注意的一位女醫師「腸道菌減重專家」,她有很多獨樹一格的主張,很受民眾歡迎,但我們是愈看愈覺得奇怪。比如每天必須喝水4000-6000cc有助於減脂,而且不會有喝太多的問題等等。以目前的臨床指引而言,我並沒有看過這樣的建議。】我點擊他附上的連結,看到一個在2021-7-25發表的影片:喝水6000會水中毒?錯!可以輕鬆增肌減脂!。這個影片的長度是7分21秒,而主要的內容是這位網紅女醫師在駁斥另一位網紅男醫師,因為這位男醫師在他自己發表的影片裡說水喝太多會中毒。其實,早在2018年我就發表水喝多了也會中毒,指出「水中毒」是一個千真萬確的醫學現象,只不過我也有說這類案例畢竟是罕見。但不管如何,這個影片真正引起我興趣的部分是「喝水6000可以輕鬆增肌減肥」。尤其是在看到一個觀眾的留言之後,更讓我覺得必須要有所回應。這位觀眾署名Lin,而從他的敘述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醫生。雖然他的口氣有點衝,但他所言是針針見血。為了能讓大家看到整個留言,我把它用螢幕照相拷貝如下(紅箭頭是我加上去的,因為要指出跟我有關的那句話)。(註:文章發表後有讀者私底下跟我說手機上看不清圖片裡的字,所以我現在把這個留言拷貝如下:「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在我們醫界佐證是拿自己研究跟自己寫的書出來,我還天真的以為你會拿出期刊內容或是專科權威文章來佐證,看來我醫學院跟執照也都是白念白拿了,我是覺得你只想讓你所謂的學員喝水喝到飽所以就吃得少來達到減肥,至少這種操作您是"第一人",還硬扯短時間大量喝水你怎麼不乾脆扯短時間大量飲水還可能誘發急性青光眼?如果什麼都不懂妳可以先去請教林慶順教授,我相信他能提供你一些協助。我不是來戰的我單純來看笑話而已,畢竟在醫界想替自己站得住腳拿出來的資料是自己研究的人滿少的,最近比較有名的那就是號稱自己是MRNA發明者的馬龍博士了看來是一類人呢。一天喝6000看來我整天尿尿就好診也不用看刀也不用開了,還是你要跟我說頻尿就是你所謂的排毒?」)這個留言裡有提到「我還天真的以為你會拿出期刊內容或是專科權威文章來佐證」,所以我就幫這位網紅女醫師彌補缺陷,找到所有關於「喝水減重」的臨床研究論文,並且把它們列舉在文章的最後,供大家參考。從這幾篇論文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1.沒有任何研究說喝6000cc的水可以減脂或增肌。2.沒有任何研究曾調查過肌肉的增長。3.所有研究都不是讓志願者隨便喝水,而是只能在餐前喝,並且是搭配低熱量飲食。4.喝水的份量絕非6000cc,而是1000cc或以下。5.減重的比例非常有限,尤其是跟沒喝水的對照組相比。還有,請注意,減重並不等於減脂,而減重或減脂都不等於健康。阿拉巴馬大學在2014-3-12發表Debunking water myths: weight loss, calorie burn and more(揭穿水的迷思:減肥、卡路里燃燒等)。它的第二段是:【營養科學助理教授 Beth Kitchin 博士說:「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喝水可以促進減肥;它是那些自我延續的迷思之一。我不是說喝水不好,但只有一項研究表明,喝較多水的人燃燒了一點點額外的卡路里。」韋恩州立大學在2021-4-23發表Do you really need to drink 8 glasses of water a day? An exercise scientist explains why your kidneys say ‘no’(你真的需要每天喝8杯水嗎? 一位運動科學家解釋了為什麼你的腎臟說「不」)。這篇文章的作者是運動科學系副教授Tamara Hew-Butler博士。她說:「腎臟會在 40 秒內對水份不足和水份過多進行分子調節,以響應水平衡的任何紊亂。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喝的水比身體需要的多時,我們必須立即排出多餘的水。大腦、顱神經和腎臟之間的這種快速協調是比任何手機應用程序或個性化推薦都更加有效和精確。」從這段話就可看出,水喝得越多,小便的次數就會越多。這就跟那個留言裡所說的「一天喝6000看來我整天尿尿就好診也不用看刀也不用開了」,不謀而合。我可以用我的名譽跟你保證,每天喝6000cc的水絕對不會增肌,但肯定會叫你常常跑廁所。年紀輕的人,一天跑個15、6次,年紀大的人,20來次,甚至30次。這樣,當然是可以幫你減掉一些脂。註:有關那個留言裡所說的「號稱自己是MRNA發明者的馬龍博士」,請看mRNA疫苗發明者怒了?後悔打了莫德納?。下面是有關「喝水減重」的臨床研究論文:2008年:Drinking Water Is Associated With Weight Loss in Overweight Dieting Women Independent of Diet and Activity(不管是採用何種節食和活動,超重節食女性的減重與喝水有關)2010年:Water consumption increases weight loss during a hypocaloric diet intervention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在中老年人低熱量飲食干預期間,喝水會提升減重)2012年:Replacing caloric beverages with water or diet beverages for weight loss in adults: main results of the Choose Healthy Options Consciously Everyday (CHOIC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用水或減重飲料代替熱量飲料以減輕成人體重:每天有意識地健康選擇 (CHOICE) 隨機臨床試驗的主要結果)2014年:The effects of water and non-nutritive sweetened beverages on weight loss during a 12-week weight loss treatment program(在為期 12 週的減重治療計劃中,水和非營養性甜飲料對減重的影響)2015年:Efficacy of water preloading before main meals as a strategy for weight loss in primary care patients with obesity: RCT(主餐前預負荷水作為初級保健肥胖患者減重策略的有效性:隨機對照試驗)2015年:Effects on weight loss in adults of replacing diet beverages with water during a hypoenergetic diet: a randomized, 24-wk clinical trial(在低能量飲食期間用水代替減肥飲料對成年人減重的影響:一項隨機的 24 週臨床試驗)2016年:The effects of water and non-nutritive sweetened beverages on weight loss and weight maintenanc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水和非營養性甜飲料對減重和維持體重的影響:一項隨機臨床試驗)2018年:Effects of replacing diet beverages with water on weight loss and weight maintenance: 18-month follow-up,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用水代替減肥飲料對減重和維持體重的影響:18 個月隨訪,隨機臨床試驗)原文:喝水6000可以輕鬆增肌減脂?網紅女醫的胡扯
-
2021-11-14 養生.聰明飲食
把茶、咖啡當水喝是慢性自殺?喝茶、咖啡能計入每日飲水量嗎?
昨天(2021-11-11)在臉書看到蔡醫師在推薦一本書。為了避免造成他的困擾,我就不說出他的名字。這位蔡醫師的言論一向是不會逾越醫學規矩,但是他推薦的這本書卻很明顯地違背了醫學規矩,所以我就留言:「實在是很不幸的誤導」。蔡醫師也立刻用私訊來跟我討論,而之後他自己做出決定,刪除了那篇貼文。這本書是在2021-9-21出版,書名是《最高喝水法:台灣首席品水師教你正確喝水,深度改變健康與生活》。從「深度改變健康與生活」就可看出,這本書是深切地觸及到健康議題。再加上它的序言是由一位前台大醫院院長所撰寫,這本書儼然就成了一本醫學指南。可是,這本書的作者並沒有受過任何正規醫學訓練,而她的大學教育是經濟系,所以她能寫出這麼一本醫學指南,著實讓我感到深度佩服。我不知道「台灣首席品水師」的「首席」是根據什麼樣的認證,但不管如何,這本書裡給作者的介紹是「遠赴德國杜門斯學院(Doemens Academy)學習「品水」,取得品水師證照」。所以,我就到Doemens Academy的網站查看,看到品水師的訓練是一個為期兩週,共9天的課程,然後在第十天考試,頒發證照。在這個9天的課程裡,學員主要是學習如何品水,也就是感官訓練,而一個勉強可以算是跟健康常識有關的課堂也僅僅是一個半小時長。所以,這位作者能從這麼一個短短的訓練就搖身一變成為醫學專家,又再次讓我感到深度佩服。這本書所觸及的健康議題是多不勝數,例如睡眠、過敏、頭痛、頭暈、心悸、焦慮、腰酸背痛、關節疼痛、便秘等等。這些我們都無可厚非,畢竟我們全身所有器官的運作都是跟水有關(也就是說,說了等於沒說)。但是,它所說的「用飲料取代喝水,簡直是慢性自殺」,就非常值得商榷了。《時報出版》是這本書的出版社,而相關的《中時新聞網》在2021-10-5就發表了今日最健康》咖啡、手搖飲當水喝是慢性自殺 喝一杯該補多少水?。這篇文章根據這本書作者的論述,製作了一個圖表,而它是將蜂蜜檸檬水、牛奶、豆漿、咖啡、茶飲都列入「不能計入當日飲水量」。為了符合我這個網站對於圖表大小的規定,我把這個圖表拷貝及分割如下,供大家參考。關於飲料是否能計入飲水量,我在2017年發表的喝茶會便秘,貧血?就引用了三個可信度較高的資訊:梅友診所(Mayo Clinic)說:「『每天喝八杯8盎司水』應該重新定義為『每天喝八杯8盎司液體』,因為所有的液體都應當計入每日總量。諸如牛奶,果汁,啤酒,葡萄酒和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或蘇打水也都算數。」WebMD說:「咖啡和茶也算在每天總數。 許多人過去相信咖啡和茶會造成脫水,但這個迷思已被推翻。」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研究所說:「我們沒有制訂每日水攝取量的確切要求,但建議從任何飲料及食品,每天攝取約2.7升(女士)或3.7升(男士)。」其實,網路上有非常多的資訊已經清楚表明,大多數飲料,包括咖啡、茶、果汁、牛奶等等,都可以計入飲水量。但為了節省篇幅,我就只再引用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它說:「儘管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咖啡因具有利尿作用,可能導致脫水,但研究並未完全支持這一點。 數據表明,每天攝入超過 180 毫克的咖啡因(約兩杯煮好的咖啡)可能會在短期內增加一些人的排尿量,但不一定會導致脫水。 因此,包括咖啡和茶在內的含咖啡因的飲料會增加每日水的總攝入量。」有這麼多的相關資訊,這本書卻還是繼續在傳播「用飲料取代喝水,簡直是慢性自殺」,這樣的錯誤觀念。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在蔡醫師的臉書留言:「實在是很不幸的誤導」。原文:茶當水喝是慢性自殺?《最高喝水法》的胡扯
-
2021-10-31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草東鼓手疑因寵物發生憾事 醫師:可撥專線求協助
知名樂團草東沒有派對鼓手蔡憶凡(凡凡)昨被發現於中正區某家防疫旅館自縊身亡,得年26歲。因她生前在IG最後發文提到生重病的愛犬,被懷疑是因此影響情緒。因寵物重病或是離世可能引起哀慟反應造成無助無望感,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若「睡不好、吃不好、對事物提不起勁」的狀況持續兩周,就應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凡凡日前曾在私人IG發文,談到從小陪伴她長大的14歲愛犬「土豆」生重病,可能隨時會離世,卻因在防疫旅館無法陪牠,感到自責;外界也直指這可能是凡凡輕生的原因。不過,楊聰財表示,自殺並非單一原因造成,包含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等很多事件造成,而親愛的家人或是寵物離世,這種生命中失落的經驗、分離的痛苦,引發哀慟反應。哀慟反應會因個人差異表現出不同的身心反應,一般常見的反應包括情感麻木、難過哭泣、沒有食慾、睡眠障礙、產生退縮行為和罪惡感等等。他說,若出現哀慟反應,通常其他親友如能在身邊多陪伴、傾聽,一起出去走走等轉移注意,大多能順利度過。但有些人表現出病態、不正常的哀慟反應,可能會併發憂鬱症,因此自我覺察非常重要。楊聰財表示,可觀察自己是否「能睡、能吃、能動、能笑」,若是不容易入睡、睡了之後容易醒來,食慾不振或是暴飲暴食,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就必須有所警覺可能陷入憂鬱;若是相關症狀持續兩周以上,就要尋求專業協助,進行心理諮商或搭配藥物方式改善。不過,像是凡凡必須隔離在防疫旅館14天,該如何尋求協助?楊聰財則表示,可適當使用1925或是張老師專線等資源,不僅有專業人員可以對話、傾聽,給予支持關懷,若專線人員察覺狀況不佳,也會是時協助轉介到醫療院所。※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10-31 新聞.元氣新聞
「草東沒有派對」鼓手陳屍防疫旅館 北市衛生局回應了
國內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的鼓手蔡憶凡,今日被人發現陳屍在北市某防疫旅館房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詳細狀況需要由當地衛生局了解,北市衛生局歐佳齡表示,該案已經防疫通報後,未來會作司法相驗及處置。根據北市衛生局指出,在防疫旅館若有發生死亡案件,會通報至衛生局,並進一步作司法相驗,目前已掌握在北市某防疫旅館,包含過去返國入境時間長短、篩檢日期為何,會交由民政系統進行調查。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曾在2017年拿下金曲獎最佳樂團、新人獎,原訂今年5月首度登台北小巨蛋演出,僅1.1分鐘就門票秒殺,無奈受疫情而延期,沒想到鼓手蔡憶凡30日被人發現陳屍在防疫旅館房間,得年26歲。該案傳出輕生,且已經死亡多日,中間是否有任何可能疫情有關。歐佳齡表示,現在根據我國入境規定,都要作一次採檢,沒有問題才可以入住防疫旅館,至於詳細篩檢及資料仍在調查,交由司法相驗一途。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10-2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疫情失眠加劇! 4成有困擾 亂吃安眠藥死亡風險增
疫情期間衝擊,民眾面臨工作及經濟壓力、家人衝突、憂心染疫等,導致睡眠問題增加。醫師提醒,若長期受失眠困擾,且不當服用安眠藥易導致成癮,死亡風險增加,甚至又加深憂鬱狀態,陷入惡性循環。台大醫院精神科名譽教授李明濱指出,曾有患者因近三個月內出現憂鬱問題就醫,一問之下發現吃了十二年的安眠藥。由於藥物長期抑制腦部,對精神健康未必佳,再加上近期疫情壓力大、愛犬過世,才引爆進一步憂鬱問題。李明濱今天在國衛院論壇討論指出,據統計全台15歲以上人口,有250萬至300萬人有睡眠困擾,吃的安眠藥多到可以繞台灣高速公路一圈,且用藥問題名列前茅,就連去年有4萬個自殺案件通報,近三成使用鎮靜安眠藥尋短。近二年又遭逢國內外新冠疫情爆發,面臨經濟、人際、工作等多重壓力下,民眾反映在睡眠出現困擾。另外情緒困擾上,也要多關心曾確診及隔離民眾、800名確診死亡者的家屬或疫情下中小企業員工的身心狀況。台大醫院睡眠疾患中心主任陳錫中指出,失眠90%都跟其它共病有關,如高血壓、新衰竭、COPD(慢性呼吸道疾病)等,而心理因素中憂鬱症就占一半。據統計數據指出,使用安眠藥的風險勝過失眠症本,其死亡機轉不明,但可能跟兩點息息相關。第一,患者本身的多重疾病,本身就導致風險增高,第二,部分安眠藥會抑制呼吸、增加死亡風險。他說,「百分百安眠藥並不存在,長者用藥的安全性仍未定」,安眠藥的副作用跟使用量成正比,要協助病患正確且適量使用。台大醫院護理學系副教授吳佳儀表示,鎮定安眠藥與不良癒後等死亡風險,包含如車禍、跌倒意外、嚴重感染及憂鬱、夜間死亡、惡性腫瘤等,但民眾面對長期失眠,往往就醫及尋藥過程,時常覺得無效、不知道該怎哪個醫師幫忙,陷入惡性循環。據統計,國人失眠比例占四成,輕微患者占二成五、中重度患者則占一成五。在安眠藥使用上,更名列國際排名第6至10名,且在103年至107年逐年上升,他說,患者面臨不同階段的共病都需要被判斷,進行跨科的失眠處置流程,也可發展睡眠App等科技輔助。另外包含患者可進行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焦點團體治療等,還有建立「找對醫師用對藥」等觀念,也需要改善醫學、醫師教育,提升醫事人員對用藥了解、跟病人建立討論及溝通,同時也要建構失眠處置流程,讓民眾初次看診就遇到「對的醫師」,避免藥物濫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可以進行呼吸放鬆、肌肉放鬆、靜坐瑜珈等幫助改善睡眠困染。國家衛生研究院也特別邀請國內十名睡眠醫學及跨領域專家,薈萃十七個經典指引,撰寫七萬字的「失眠診治準則」供醫界指引,內容可針對心臟病、懷孕、更年期等不同患者,一般民眾也可按照自己的需求挑選章節閱讀。※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10-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死亡是人世最後的解脫!不要再讓癌末病人繼續治療而受苦
【編者按】生離死別是人生無法避免的殘酷事實,本週的主題是探討不同層面的死別。一位麻醉科醫師以充滿感性的文筆分別寫出兩種不同人生階段的死別,一篇是描寫孕婦與剛從母體分離的死胎,一篇是勸三十幾歲的友人不要再讓癌末的姊姊繼續治療而受苦,以及一篇來自安寧照護的工作人員與面臨人生最後階段的癌末病人解說「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的「四道人生」。朋友說她的姊姊肚子痛去開刀,一開始以為是卵巢腫瘤,沒想到開刀進去之後,才發現是胃癌轉移到卵巢,已經是癌症末期,他姊姊叫她幫忙念誦佛說阿彌陀經跟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兩部經典,迴向給她,朋友問我說還能為他姊姊做些什麼?佛說阿彌陀經裡面敘述:一心唸誦阿彌陀佛名號,念七日念念相續,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不受輪迴之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則說:唸誦觀世音菩薩名號,所有難治的疾病都會消失,觀世音之所以叫做觀世音,就是觀世間之音,不管在哪裡,只要稱頌名號,觀世音菩薩都聽得到,就會化身千手千眼,救度苦難眾生。這兩部經典因為比較簡易,大概就是佛教入門的經典。我告訴他說:還可以念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裡頭對如何為病人消災延壽有詳細的描述。之後他又說,姊姊現在肚痛難忍,已經服用嗎啡還有fentanyl貼片,每個星期要放腹水2000CC,不放的話肚子很脹,放完腹水人又變得虛弱,化療的標靶藥物似乎效果也不好,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聽到這裡,我整個疼痛科醫師的職業病開始發作,在癌症末期的病人面前,我想所有的疼痛科醫師都只會傾向止痛,病人疼痛減輕之後,就有機會可以出院,讓病人有時間跟精神完成人生最後的心願,而不是只是一味得嘗試延長病人的壽命,而止痛的方式,除了服用嗎啡,還可以做腹腔內神經叢酒精溶解術,或是熱凝療法,用電流產生的熱能,將破壞神經之後,疼痛有時候會獲得某種程度的下降。我開始勸朋友不要再讓姊姊接受治療了,我說像這種狀況,多活一天只是多受一天苦,標靶藥物或許可能可以延長病人的壽命,但是延長的壽命本身也會被這種藥物的副作用所摧毀,我並不知道這樣值不值得,但是根據我的經驗,很多時候,病人接受治療,只是因為家屬希望病人接受治療,甚至最後,病人已經筋疲力竭,想要放棄,但是家屬仍然不願放棄,最後變成病人多受很多的苦,然後家人多看病人多受很多的苦,倆倆互相折磨糾纏,我告訴他說你必須要放下,你不放下,姊姊沒有辦法安心的走。我有時候覺得我講出這樣的話來,叫病人或是家屬放棄治療好像跟叫病人去自殺無異,這些話出自一個平常以拯救生命為業的醫師,有時候感覺很奇怪,我是不是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而這麼多年來,我已經不知道勸多少人放棄治療,提前結束他們自己的生命。我有時候以為,死亡是所有人世最後的解脫,最終得的和解,於是這兩種心理狀態常常在我心理交織著,一方面希望可以延長病人生命,有時候另一方面卻希望病人可以早點死去,有時候我以為當病人死去的時候,我的內心也可以得到自由。他說他沒辦法接受,他姊姊才大他一歲。我想了一下朋友的年紀,那他姊姊大概就是三十七、八歲的年紀。我說你多念一些經,迴向給你的姊姊的同時,你的心也會得到寧靜。我發現我好像在治療我的朋友,在末期癌症的面前,一個疼痛科醫師除了要治療病人,還要治癒家屬。我跟他說:「我知道你沒辦法接受,但是人生有些事,你覺得捨不得,當下過不了的關卡,隨著時間過去,到最後那些讓你受傷,讓你覺得悲傷的事,都會反饋回來,讓你得到力量,療癒你的人生。」
-
2021-10-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近2成新冠重症患 半年內出現焦慮症
感染新冠病毒除了呼吸道症狀外,痊癒後可能持續數個月有殘餘精神症狀,包括失眠、憂鬱、思緒模糊、記憶喪失等現象,尤其重症病患6個月內有近兩成出現焦慮症。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陳錫中表示,新冠肺炎會引發憂鬱症等精神症狀,和一般精神疾病治療策略類似,但因對藥物敏感,因此相關副作用在療程中須多加注意。新冠肺炎最常見的症狀,除了發燒、咳嗽、喉嚨痛、嗅味覺異常等生理症狀外,還會發生精神症狀。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陳宜明指出,新冠肺炎住院病患最常見的精神症狀,包括意識昏沉、注意力渙散和知覺異常。病毒感染痊癒之後,部分個案仍有數個月的殘餘神經精神症狀,稱為「急性後期新冠肺炎症候群」。陳宜明說,主要來自於病毒對中樞神經的直接傷害,或因為發炎反應造成的精神異常,如單胺類神經傳導物質缺損,可能發生憂鬱、無法感受快樂、負面思考、自殺意念等症狀。其中,重症病患六個月內有19.2%出現焦慮症、2.8%發生精神病、1.7%出現失智症;輕症病患也可能有失眠、憂鬱、疲憊、思緒模糊、記憶喪失、心悸等症狀。有些住院或隔離病人,則可能因為關太久,腦部功能暫時失調,出現意識混亂或躁動的「譫妄症」。陳宜明表示,住院常見譫妄症,其表現很像憂鬱症或精神病,因此首要區分究竟是感染造成的腦部功能失調,還是因為住院太久造成的精神疾病。若是感染造成的精神疾病,等新冠肺炎治療後機能逐漸恢復,即使補用藥物治療也會改善,但如果躁動問題明顯,則需使用藥物治療,約一、兩周可獲得改善。透過視訊電話輔助,可觀察患者是否有早期的情緒困擾和睡眠障礙,以評估出院後的門診追蹤需求。
-
2021-10-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精神危害不可小覷 近兩成新冠重症患半年內現焦慮症
新冠肺炎已延燒近兩年,但感染新冠病毒除了呼吸道症狀外,個案痊癒後仍可能有持續數個月的殘餘精神症狀,包括失眠、憂鬱、思緒模糊、記憶喪失等現象,尤其重症病患6個月內有近兩成有焦慮症。台大醫院精神部醫師陳錫中表示,新冠肺炎引發的憂鬱症等精神症狀和一般精神疾病治療策略類似,但因對藥物敏感,因此相關副作用在療程中須多加注意。新冠肺炎最常見的症狀為發燒、咳嗽、喉嚨痛、嗅味覺異常等。但除了生理症狀,還會發生精神症狀,台大醫院精神部醫師陳宜明表示,新冠肺炎住院病患最常見的精神症狀包括意識昏沉、注意力渙散和知覺異常。而病毒感染痊癒之後,部分個案仍然有持續數個月的殘餘神經精神症狀,學界稱之為「急性後期新冠肺炎症候群」。陳宜明表示,發生原因主要來自於病毒對中樞神經的直接傷害,或是因為發炎反應造成的精神異常,如單胺類神經傳導物質缺損,可能發生憂鬱、無法感受快樂、負面思考、自殺意念等症狀。其中,重症病患六個月內有19.2%出現焦慮症、2.8%發生精神病、1.7%出現失智症;輕症病患也可能有失眠、憂鬱、疲憊、思緒模糊、記憶喪失、心悸等症狀。而有些住院或隔離病人,即使沒有呼吸道症狀或感染跡象,仍可能因為關太久,腦部功能暫時失調,出現意識混亂或躁動的「瞻妄症」。陳宜明表示,住院照會時最常見的是瞻妄症,其表現出來的樣子很像憂鬱症或精神病,因此首要先區分究竟是感染造成的腦部功能失調還是因為住院太久造成的精神疾病。若是感染造成的精神疾病,等新冠肺炎治療後機能逐漸恢復,即使補用藥物治療也會改善,但如果躁動問題明顯等,則需使用藥物治療,約需一、兩周即可獲得改善。而透過視訊電話輔助,也可觀察患者是否有早期的情緒困擾和睡眠障礙,以評估出院後的門診追蹤需求。不過,陳錫中表示,新冠肺炎引發的精神疾病治療策略和一般精神疾病類似,但在治療過程中發現,新冠患者對精神藥物也較敏感,因此治療時需多注意藥物反應和副作用。另外,他也提醒,因為疫情的關係拉開了社交、物理距離,對有心理困擾與精神疾病的病患而言,可能使家庭、社群、和醫療的支持力量無法持續協助病患,更容易出現失眠、焦慮的情形。而讓自己心情能夠放鬆、睡得好,就能減少精神疾患的發生。因此隨著疫情趨緩,一定要先適時照光調校「生理時鐘」、充分運動增強「睡眠動力」,並透過調息吐納,降低「睡前警醒」,更容易進入睡眠。
-
2021-10-17 養生.家庭婚姻
呂秋遠:在婚姻中請保有自己的靈魂! 照顧自己,不要委屈自己
呂秋遠,也許你對他的名字並不陌生,但其實他的身分十分多元,有時候是大學講師、有時候是作家、有時候則是廣播電台主持人,不過,絕對不能忽略他的本業其實是個律師,而他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將所有法律案件、粉絲提問,用說故事的方式一一解析,親切又講到心坎裡的內容,拉近了他與讀者間的距離,也因此有了「呂麗絲」及「呂大嬸」的封號。老少咸宜大小通吃.對症下藥給建議保守估計,呂秋遠粉絲團每天訊息量大約有200至300則,而在繁忙的工作中,呂秋遠律師總不會忘記回覆Facebook上網友的問題,這些問題年齡層之廣泛,從10歲到70歲都有,起初諮詢內容大多是以婚姻方面的刑事、民事法律訴訟為主,但從2017年年初開始,陸續擴大成為夫妻、就業、校園及霸凌的問題,範圍越來越廣,這些狀況通常不是回覆一次就能結束,必須要反覆回答好幾次,因此,儘管下班後,呂秋遠律師也必須要花費好幾個小時,才能把大家的問題回覆完成,每天最快要凌晨1點才能休息。大家可能會疑惑,為什麼他願意花費這麼多時間在這些留言上?呂秋遠說:「我不會去拒絕別人,因為我覺得能夠被一個人信任,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只要我有能力去做,就應該嘗試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對呂秋遠來說,回答網友們的疑惑,主要目的在於「傾聽」,因為許多人利用打字發洩情緒,打完當下也就將情緒宣洩完畢,當詢問對方需要給予何種幫助時,對方可能也只會感謝他願意看、願意聽。若是真的不知道想要什麼,只知道自己已經陷入困境當中,呂秋遠律師就會請他想清楚自己要什麼,才能夠對症下藥給予建議。舉例來說,當太太抱怨先生外遇,呂秋遠第一件事絕對不是告訴當事人去提告,而是要問「那你想要什麼?」如果想要被療癒,就給予療癒;如果想要具體法律建議,就給予具體法律建議,並且提醒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如果想要斷捨離的決心,就給予斷捨離的決心,這些需求通常在字裡行間都可以被判斷出來,進而給予適切的建議。不為人知的呂秋遠.默默承受黑暗面在五花八門的大量訊息中,其實呂秋遠承受著人們難以想像的黑暗面,他舉出最讓自己傷心的案例:有位女網友與他接觸1年左右,每隔1至2個月就會傳割腕照片給他,女網友本身罹患重度憂鬱症,原因在於「曾經被老師性侵」,即便已經交了男友、身邊也有家人陪伴,但是她走不出陰霾,因此,呂秋遠也只能聽她的想法,並建議她就醫尋求協助,排解壓抑在心中的痛楚;但就在前年5月初某天凌晨1點多,女網友又傳了割腕照片給他,當下呂秋遠律師告訴她「妳不可以這樣!我知道妳很痛苦!要撐過去,明天要再去看醫生唷!」接下來女網友完全不說話,等到2點多沒回應,呂律師只好準備就寢,等到早上10點多,這個FB帳號突然傳了一則訊息,告訴他「呂律師你好!我是她男友,她在凌晨3點多自殺身亡,你是她最後一個講話的人,我很謝謝你這陣子對她的幫忙。」這個事件讓他一整天心情很差,呂秋遠律師眉頭深鎖的說:「對我來說,她最後一個談話的人是我,卻不告訴我她的困境,我會覺得她對我好殘忍!看著她割腕後血流滿地的照片及FB照片上的長相,我這輩子永遠都會記得她。」切記!成為人妻前的心理準備在成為人妻前,呂秋遠律師認為,周華健的「明天我要嫁給你」反映出女人在婚前的心聲,當女人要結婚前會懷疑、惶恐,覺得我要做這個決定嗎?內心對於婚姻都是很緊張害怕的,接下來也會有很多不知所措的問題,所以,這首歌的形容真的很貼切!有些女人要結婚的原因是要逃離原生家庭、想找長期飯票或已經懷孕,呂秋遠律師表示,當妳不是因為「我很愛他」、「當下有信心可以和對方共度一生」,他強調,注意「當下」兩個字,對方沒有要你為你的決定做一輩子的保證,就像是很多人會說「我老公說他會永遠愛我,結果根本都是騙人的!」呂秋遠律師說明,「他當時說他永遠愛你是真的,但是他現在講他不愛你也是真的,只是他變了而已!」呂秋遠律師表示,只要做到的是「當下你確定你是愛他的」、「當下你有信心可以跟對方共度一世」,只要有這些心理準備即可。婚姻是個契約,規範夫妻間忠誠、互相撫養及照顧的義務,但這種契約不能建築在想要逃離原生家庭、找長期飯票或懷孕等原因之上,許多女性在考量是否要結婚的原因,很多都只是自我催眠,並沒有真正思考為何要結婚,更不用說去理解婚姻的意義。「今日你逼他結婚,明日他逼你離婚!」呂秋遠律師提醒,要結婚前,請務必達成三個要點:「你愛他」、「他愛你」、「你們有信心共度一輩子」,雖然這些都僅能代表當下,但如果沒有這個決心,就無法繼續往下走。婆媳問題.罪魁禍首永遠是老公人們在咎責於婆媳問題時,總會把矛頭指向兩個女人的戰爭,但呂秋遠律師一針見血地說,「婆媳問題的根源點永遠都在先生啊!」婆媳間有摩擦,通常癥結點都在於「孩子」及「孫子」,對婆婆來說,這是她的兒子及孫子,但對媳婦來說,這是自己的老公及兒子,只要對方插手干涉,就會覺得權益受到侵害,因此視對方為眼中釘。以老公的立場而言,怎麼做才是對的?舉例來說,老婆看韓劇看到凌晨3點,隔天星期六睡到早上10點還沒起床,這時如果婆婆問「為何你老婆還不起床?隔壁的媳婦早就起床做早餐了!」老公可以貼心的回覆「她在研究母親節要送什麼禮物給妳,一不小心就弄太晚了啦!」讓她感覺到被媳婦重視及站在同一陣線;反過來說,如果先生很白目,一轉頭就到房間叫老婆起床,並且說「媽說你為何睡這麼晚還不起來幫忙啊!」搞得老婆也不開心,扮演著挑撥離間的角色,這時沒有婆媳問題也難;但如果說「媽說你可以多睡點,午餐她來煮就好!」或是「媽叫你回娘家走走啊,過個母親節!」回過頭,老公再跟媽媽說,是我要我老婆回去過她的母親節,身為老公就是要扛責任!呂秋遠律師強調,「身為兒子,講一句話,比老婆講100句話都還有用!」如果覺得媽媽真的不可理喻,就應該搬出去,減少婆媳間的摩擦;如果還能夠溝通,老公就必須好好說服自己的媽媽,並且重塑老婆在媽媽面前的形象,例如:教養小孩時,公婆總要指手畫腳,這時老公就該跳出來說「小孩歸我和老婆管,你不需要插手!」而不是必須老婆自己跳出來解釋,婆媳間的溝通重點在於老公的調解;換個立場想,若是先生住在岳父岳母家,這時老婆就該出馬處理,才能避免發生家人之間的糾紛!懂得反抗不公平.請勿姑息與忍耐談到婚姻,許多人妻總會哀聲載道地抱怨先生的不是!呂秋遠律師表示,他不贊成太太用負面的態度去看待先生,認為先生就是這個樣子不會改變,但請記住所有的悲劇都來自於「姑息」與「忍耐」,要勇敢說出口與對方溝通,只要有不開心的事就盡情地說,至少有個出口宣洩,而不是悶在心裡。例如:夫妻都要上班,太太回家煮完飯,先生就應該要洗碗,而不是「幫忙」,夫妻倆對於家務分配及支出應該要事先說清楚。如果不清楚該如何開口,呂秋遠律師建議可以溫柔的詢問:「為何我們兩個都要上班?煮飯就一定得是我的工作呢?」老公回答:「因為我們家都是這樣啊!」老婆就可以回覆「但現在已經是我們兩個的家了,要重新訂規矩呀!」如果有女兒,甚至可以問「你難道希望女兒將來嫁出去也都是做牛做馬嗎?」除非老公還是依舊認可,代表他的腦袋已經被「大男人」思想給僵化,除了忍耐就只能離婚。另外,有些太太總會向呂秋遠律師抱怨「我先生不讓我回娘家怎麼辦?」或「我一回娘家他就會生氣」,讓他十分疑惑,因為想回去就回去,為何不能回娘家呢?若是太太總因為害怕先生生氣、擔心夫妻間的衝突和吵架,就義無反顧全部聽他的,那根本不需要詢問別人意見;因為有時候就該適時把小孩或繁雜的事情丟給對方處理,以免在渾然不覺中被對方馴化成奴隸,而自己也只能每天怨天怨地怨世界,感覺全世界都對不起妳。「不愛了」讓婚姻產生裂縫的關鍵呂秋遠律師表示,讓婚姻產生裂縫可以有很多原因,家暴、不做家事、口無遮攔等,但只有「不愛了」才是真正讓婚姻不保的關鍵,對方原本的優點全部變成缺點,彼此也完全忘記這個人就是當時拚死拚活決定要結婚的對象。婚姻是需要經營的,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誘惑,千萬不要讓生活只剩下柴米油鹽醬醋茶,不然在facebook及社交軟體上,隨便搖一搖就有一堆女生照片跑出來,而從一句「HI!你好」開始聊天,聊得盡興後再約出來喝咖啡,所有的外遇就是從「一杯咖啡」做為起點;而外遇的人是有問題的,但「務必自腐而後重生」,夫妻間真的沒有任何問題時,第三者有辦法介入嗎?俗話總說趁虛而入,無虛何能入,所以兩人之間一定有問題尚未解決,但這也必須撇除一個前提,老公或老婆天生就是花心,這樣就回歸到原點,建議兩人直接離婚即可。婚姻真心話.給媽咪們的最後建議「在婚姻中,請保有自己的靈魂!」呂秋遠律師指出,在婚姻當中,最重要的是「照顧自己,不要委屈自己!」不要認為委屈就可以求全,事實上必須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夠讓這段婚姻沒有怨氣地繼續走下去,千萬不要做了以後才抱怨自己好委屈,甚至說出「在他身上付出這麼多,我究竟得到什麼!」只有自己願意去做,才能夠在照顧自己和家庭之間取得平衡點,隨時修正自己、提醒對方,一起努力在婚姻路上平穩地走下去。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10-09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化社會使身心障礙者的老化問題愈趨嚴重!守護身心障礙孩子一起變老,是父母的超級任務
今年初,照顧腦性麻痺女兒長達50年的78歲陳姓老翁,不捨女兒深夜牙疼哀嚎,又因疫情嚴重不敢送醫,想到女兒長期臥床、為病所苦,為了讓女兒從痛苦中解脫,用棉被將她悶死,自己則輕生,獲救後向警方自首。50歲、自閉症的小美長期住在教養院,每當有長髮女性訪客到院裡,小美便歡喜跑向前,以為媽媽終於來接她了;她生命的時光停在7歲那年,媽媽送她去教養院,說去買個東西就回來接她,接下來的40幾年,小美都在等媽媽。日本2016年發生的「相模原障礙機構殺傷事件」,死亡的19名智能障礙者中,有12名至今仍未公開姓名,因為有許多家屬從未讓親友知道,家族裡有個智能障礙者。不捨送機構 家庭扛重擔根據統計,近120萬名身心障礙者,只有1.8萬人使用機構,超過9成住在家中。不送機構的原因很多,許多人是親眼見小美這類故事感到不忍,更多的是擔心照護品質低落、導致身心退化,即便聽聞某養護機構評價好,也支付不起高額費用,或是有錢排不到名額。一直以來,這些孩子是家庭的責任,一輩子承擔照顧重擔,不堪負荷者走上攜子自殺的絕路。高齡化的社會使身心障礙者的老化,及其家庭的雙老照顧議題愈趨嚴重。這幾年,比政府更敏感並做出具體回應的,是放心不下孩子的父母。他們連結自己的資源,透過不同形式,試圖尋求「機構養護」和「在家照顧」之外的可能 。守護障礙兒 團結力量大自閉症權益促進會理事長鄭文正,家有已40歲的自閉兒鄭樵,這2年來鄭文正在新北市林口社會住宅推動合作社式住宅,希望可以召集一群自閉症家庭互相照顧共老。肯納自閉症基金會董事長彭玉燕,在桃園龍潭蓋了雙老家園,希望自閉症孩子吉爾可以和其他自閉兒一起生活,當父母老去,園區也有養老的空間,和孩子一起老。「台灣有7萬個腦麻家庭面對雙老問題,腦麻雙老成為社會長期被忽視卻急需解決的問題。」腦性麻痺協會理事長卓碧金自己就是腦麻兒家長,深知腦麻兒常被機構拒收,也同理照顧者和腦麻兒依存共生的關係,目前正在籌措能夠允許照顧者同住的「腦麻家園」,安頓逐漸老去的腦麻兒。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智能障礙者家園「心路社區家園」,也是起於一群智能障礙者家長的牽掛和努力。有資源的父母,以對孩子的愛為起點,開拓身心障礙照顧雙老現象的多項解方。期待不同面向的努力,有朝一日成為身心障礙者在思考老後生活的多重選擇。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10-08 新聞.元氣新聞
獨/全台最大部會!心口確定分家 衛福部將設第十司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簡稱心口司)長年被詬病,兩者毫無關聯卻合併設置,各界不斷倡議應兩者應獨立設置,但礙於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遲遲無法分家,加上衛福部於107年破例設置第9個司「長期照顧司」後,心、口分家難度更高。近年隨著社安網不斷擴大布局,心理衛生業務不斷增加,目前衛福部已完成心口分家計畫,確定今年啟動,待行政院修法後,衛福部將成為設置10個司的最大規模部會。依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各部組織規模以設置6到8個司為原則,每一司設置4到8科。衛福部已在107年突破上限,成立第9個司,預計今年或是明年將設立第10個司。衛福部目前設置的9個司,分別為綜合規畫司、社會保險司、社會救助與社工司、長期照顧司、護理及健康照護司、保護服務司、醫事司、中醫藥司以及心理口腔健康司。衛福部心口司長諶立中表示,心理與口腔司分家已討論多時,近期因社安網業務量龐大,心理司的設置有其必要性,心口司的分家計畫,會改為「心理衛生司」(或心理健康司)以及口腔健康司。諶立中表示,心口司設有6個科,分別為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科、精神醫療科、成癮防治科、特殊需求處遇科、口腔科以及司法精神科。未來心理司也會有6個科的設置,去除口腔科後,額外多設置社區心理衛生科,協助未來建置全台71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口腔司初步規畫設置4個科。諶立中表示,分家計畫已經提出,今年一定會開始啟動分家的作業,後續行政院會修訂組織基準法,幫助衛福部設置10個司,人事總處也要做相關的調配與規畫。作業一切完成之後,後續將會正式公布心理司與口腔司正式設置的時間。
-
2021-10-06 新聞.元氣新聞
心理疾患是貴族病? 諮商治療研議納健保
吳媽媽因為情緒不穩看身心科,服藥治療後雖情緒較穩,囤積症無法改善,也沒有健保給付的治療可用,吳家經濟難以承擔自費療程,只能眼睜睜看著家裡堆滿東西,家庭氣氛惡劣。「為什麼身體疾病大多可以用健保,造成更大困擾的心理疾患,卻因被定義在診斷的模糊地帶而得自費?」抱持這份心情,吳小姐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獲5882人附議支持。健保署昨日召開協作會議,吳小姐及三位附議人現身說法,獲得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正面回應,承諾會進行內部研議程序,審慎考慮。附議人陳小姐說,從小家裡問題就很多,父母為錢大吵、兄長會性騷擾,「我常跑到窗邊祈禱,希望這一切趕快結束。」當她瀕臨崩潰邊緣打電話去衛生所,想預約諮商,對方卻說要等一個月,「社會安全網的存在,我真的感覺不到。」「難道心理疾患是貴族病嗎?」附議人劉先生說,十多年的憂鬱症,看過許多心理師,最後遇到比較契合的心理師,才終於穩定改善。心理治療需要中長期的介入,病人需要多方嘗試、配合,但因健保不給付的諮商心理師,病人可能好不容易存了錢,卻只換來經濟能力的磨損。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說,全國鄉鎮區有免費或優惠的心理諮商服務據點,覆蓋率達93.8%,但附議人楊先生指出,大多數人不知道有這項服務,他得知後致電預約時卻被拒絕,理由是只能服務有精神疾病或自殺的個案。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表示,現行健保制度排除諮商心理師,只有不到兩千名臨床心理師投入健保服務,多數民眾「看得到、吃不到」,常常是嚴重到需要住院時,才能獲得健保給付的心理治療服務。諮商心理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雅羚表示,很多民眾沒有經濟能力去做心理治療,長年累積痛苦,希望諮商心理師也能成為健保精神醫療團隊的有力成員,幫助更多人在精神疾病初期,及早停止走向惡性循環。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