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7 癌症.其他癌症
搜尋
肉瘤
共找到
89
筆 文章
-
-
2021-05-07 癌症.其他癌症
及時診斷 台北榮總成立骨腫瘤諮詢服務平台
小朋友跑跳嬉戲有時抱怨骨頭痛,就醫卻發現疑似長腫瘤,是許多家長的惡夢。惡性骨腫瘤發生率不高,但和良性腫瘤難以區別,若診斷不夠精確,輕則讓家長虛驚一場,重則讓孩子接受不必要的手術或延誤治療。台北榮總推出「骨骼肌肉腫瘤諮詢服務」,幫助病人盡快得到正確診斷,也提供全台醫師後援。骨腫瘤是最容易被誤診的疾病之一,台北榮總骨腫瘤中心主任吳博貴指出,生長痛可能被誤為骨腫瘤,非骨化纖維瘤也容易造成混淆,這是常見骨科良性疾病,五至十五歲孩子發生率達三分之一。國內骨腫瘤權威、台北榮總副院長陳威明的門診,幾乎每個月都有被其他科別醫師轉診而來的小患者。吳博貴說明,在X光影像中,非骨化纖維瘤看似骨骼破了一個大洞,若非骨腫瘤專科醫師看診,常被認為骨頭有問題,家長從聽到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吃不下睡不著,開始瘋狂上網找資料,打聽該去那兒看診,開始做最壞的打算。非骨化纖維瘤不需特別處理,百分之九十九會癒合消失。吳博貴難忘家長聽到孩子骨骼沒問題的表情,如同重獲新生。不只是白操心的問題,如果被誤認為骨腫瘤,因此動手術,孩子就曝露於感染與麻醉的風險,動到生長板更影響日後生長。相反的,吳博貴說,惡性骨腫瘤占所有癌症百分之零點六到七,發生率不高,但若被當作良性疾病,嚴重影響預後,臨床發現,若患者先接受推拿或按摩,可能導致腫瘤轉移,治療程序不適當,更可能面臨截肢命運。為盡量減少父母不必要的擔心,也希望患者盡快診斷治療。吳博貴大學時曾在北榮毒藥物諮詢中心打工,半夜輪值接聽回答全台諮詢電話,現在社群發達,於是他想到可成立 「骨骼肌肉腫瘤諮詢服務」社群平台。醫師以實名制加入後,上傳去除個資的患者影像等資料,由吳博貴等骨腫瘤醫師義務輪值,協助初步判斷。目前AI協助診斷正夯,但吳博貴指出,骨肉瘤生長部位和型態多變,患者又少,AI診斷發展不易,透過平台諮詢是目前最好的方法。陳威明表示,台北榮總「骨骼肌肉腫瘤諮詢服務」社群平台由受過骨腫瘤完整訓練的醫師們自動自發,以志工精神幫忙,他身為老師,支持到底,當他們的後盾,看到學生認真和無私付出,內心的滿足和喜悅,無法用言語形容,這也符合個人「與人共好」的信念。陳威明指出,這樣的諮詢方式對徧鄉、離島或缺乏骨腫瘤醫師的醫院及診所,可提供迅速的免費服務,若發現X光片有些問題,也會立即介紹病患就近至有骨腫瘤醫師的醫院,尋求正確診斷和治療,讓不同體系的醫師一起加入照顧骨腫瘤病患的行列。●骨肉瘤(Osteosarcoma)骨肉瘤是兒童與青少年(10至20歲)最好發的原發性骨頭惡性腫瘤,全台每年約有一百名新病例,男女比例大約六比四。骨肉瘤與遺傳關係不大,常見原因有三,分別是基因突變、由其他骨腫瘤轉變及致癌物接觸史。好發任一骨頭,最常見膝蓋附近,包括位於膝蓋上方的遠端股骨、下方的近端脛骨、肩膀附近的端肱骨,以及髖關節附近的近端股骨。常見病徵是睡眠或運動時,膝、髖及肩關節骨頭疼痛、痠痛,也可能摸到腫塊。若疑似或確診骨肉瘤,切勿在患部進行推拿、熱敷、針灸或拔罐等,以免腫瘤受外力影響而擴散。
-
2021-05-05 癌症.其他癌症
男腹部隆起如懷胎 開刀取出竟是4公斤巨瘤
33歲陳姓男子因胃部不適四處就醫,今年3月下旬確診胃與胰臟中間長一顆20餘公分的腫瘤,但因腫瘤太大,醫師認為無法手術切除,希望先化療縮小腫瘤。陳男轉來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門診詢問第二意見,經比較病歷與檢查,發現短短10多天,壓迫男子胃部的腫瘤已致腹部隆起,宛如將臨盆的孕婦,決定切除重達4公斤的腫瘤。陳男術後1周出院,直說感覺「撿回一條命!」余政展表示,陳男的腫瘤可能會隨時破裂導致出血,甚至有擴散風險,且腫瘤已經壓迫肺部與腸胃,造成呼吸費力、舉步維艱、胃口不佳並日漸消瘦,影響生活品質。由於陳男年輕,還有兩名幼兒在牙牙學語,儘管動刀難免有高風險,後續照顧也須更用心,但若能切除腫瘤,符合病人最大利益,願意與病人共同面對。陳男太太回憶,家人面對惡疾求神問卜決定日期,余主任擔心拖到時間,會有災難性的後果,雙方在手術時間拉鋸,看得出來余主任比病人還要急,要爭取一線生機。余政展與大腸直腸科醫師方佳偉合作花了3個多小時,合併切除部份胰臟跟一段大腸,順利切下近30公分、重達4公斤的腫瘤。陳男太太看見切除的腫瘤,雙腳忍不住發抖,她說「腫瘤厚度、重量等同老公也生了一個小孩,來勢洶洶的病情,想來都覺得太誇張。」余政展表示,陳男曾於2016年3月罹患少見且惡性度高的「軟組織肉瘤」惡性腫瘤,經切除並接受放射治療,這種腫瘤1年遇不到1個,也不知道會轉移到那裡,追蹤過程中,2017、2018連續兩年發現肺部小腫瘤都馬上切除。由於罹病機轉複雜,除此次腫瘤原發部位須再藉病理報告確認,還要將檢體送美國做基因檢測,真正分析病因再用藥治療,希望幫助病人「除病務盡」。
-
2021-04-3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學的凝視——正確與精微的探尋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習醫者的心聲」。一位醫學生聽完醫界前輩以「落實醫學人文教育於醫院實習」的演講後,感受到提升醫學生對病人痛苦之敏感度的重要,而抒發其個人所見。另一位醫學生在參加醫學人文個案討論後,對癌症末期病人不願放棄任何希望有更深入的體會。最後這位住院醫師在一場病情複雜的個案討論後,寫出「人性的價值與尊嚴可以於疾病之外重新受到發現與重視」。這三篇文章希望能讓社會大眾瞭解,因為我們容許年輕的習醫者參與病人的照護,他們才有機會在步入醫學科技治療「疾病」之前,能對「病人」的感受有更深入的了解,台灣才會有更多的良醫。前言醫學生進入臨床的衝擊,最開始的也許是如何把課本中的知識變現成臨床「正確」的觀察、診斷、以及決策。從方法學、病生理機轉、到如何獨立實戰,希望透過依歸準則的指引不鑄下錯誤。實際上臨床要處理的問題不只是有沒有依賴準則做好判斷那樣的單純。如果我按照認知中正確的方式去做,反而造成病人更大的痛苦,那我所認為的正確就是對的嗎?病人不是機器人,面對不同的決定而有無法預期的情緒,我們又該如何自處、作出合情合理的決定、乃至在不得不說抱歉時,尋找兩全的可能,總有一些超出課本知識、臨床技能的範圍。這卻是每位一線醫生終將面對的日常,在過去在課堂中是難以想像的。剛好在診間碰上一個頗有情緒張力的場面,當時我很驚訝:老師已經窮盡所能的按照「正確」方式操作,還是遇到這樣的局面。旁觀處理的過程中有很多反思,那些看似尖銳的問題在討論下有機會挖出更深層以及實務面的解答。背景故事、提出問題今年一月有一位中年女性到診間,右前臂上只有一個橫切的手術傷口,摸不到腫瘤,影像上也都看不到,只有術後檢體的病理報告提到在組織邊緣發現癌細胞(Positive margin)。原先看診的診所、醫院,也都沒有影像記錄,但因為是需要切除乾淨的肉瘤,就算處在資訊很缺乏的情況,還是要進行手術。理論上進行手術時,應該讓切口盡量與血管、神經平行,才可以減少傷害,因為上一次手術以橫向切除,導致我們這次要切的更大、補更大的皮。病人術後因為補皮的關係,要打石膏、避免移動,隔天就覺得打著石膏很痠、不舒服。我們才讓他清醒的時候把石膏拿下,只要注意不要過度移動,晚上睡覺時再打上石膏,病人很不舒服、也很焦慮。因為傷口的位置,為了最大保存功能,加之無其餘參考資料,我們先依照經驗由疤痕處往外切2公分。事前就告知過病人,可能仍會在組織邊緣發現癌細胞,就需要繼續往外切。然而在二月回診告知病人必須繼續往外切時,對病人來說如同晴天霹靂,當場合併低血糖險些暈厥,躺臥十分鐘,並吃了護理師提供的糖果才漸漸恢復,期間醫師不斷向病人夫婦說明以及給予安慰,他們的情緒才比較穩定,選擇繼續相信醫師。但病人想要一次往外切更多,以絕後患,醫師表示理解病人心情,如果堅持也會尊重,但因為傷口接近手腕,往外多切可能會讓肌腱露出,對日後的恢復、功能保存上都會比較不好。建議一步步作,乾淨時直接收手,由於有標示方位,就算切多次犧牲的面積比較少,在臨床上對病人比較有利。病人最後接受。我本來只是會覺得這些醫師到底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決策,當見識到選擇說真話的場面後,仍不能接受但較能理解他們在害怕什麼。所以我以此臨床情境為例提出三個問題:問題一:病人的所願與規範牴觸,怎麼辦?所謂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臨床診療指引) 是一種醫界普世準則,是對醫師跟病人的保護,一旦超過診療指引的部分就屬於個人選擇,可以先了解病人最大的擔心究竟是什麼,畢竟醫生是依據存活率、復發率等數據推薦病人適合的治療,但是對於生命價值的評估卻只有病人本人可以做決定,因此關於治療選擇還是有協商的空間,醫師可以拒絕自己認為傷害過大的治療選擇。現在醫師已經不再握有醫療的絕對權力,我們更加強調病人擁有對自己身體的決定權,因此我們應該向病人分享可能的結果,再讓病人做決定。當然醫病共享決策不代表醫生就只能中立的陳述資料,因為就算攤開資料給病人,病人仍然未必能真正全然了解(或者比你了解)。如果我們心中有比較適合病人的方式,在告知所有可能選擇後,可以「推銷」自己認為最適當的方法,分析其優劣,對於傷害較大的選擇亦可以強力勸退。可以利用過去臨床遇到個案的經驗做為對照,讓病人更有感覺、對於推薦的方式更有信心。最後,病人究竟在意的是什麼,其實在不同的階段他們在意的會不一樣,病人現在身上有腫瘤,他覺得重要的事把它切乾淨。之後,生活功能才是他真正在意的,也就是後遺症。這部份的權衡,醫生也應事先跟病人討論好。問題二:告知壞消息的心態及方法雖然說真話很重要,我們應該磨練說話技巧以降低衝擊,但也不能因為想要避免情緒風暴就避重就輕,反而讓病人喪失知的權利。一開始就不要把話講太滿、最壞的情況要一點一滴提早透露給病人跟家屬,讓他們能夠慢慢消化、有心理準備。也要讓病人有疑惑的話,能有時間發問討論,不要只是單方面在告知。確認病人都懂了再繼續說明,也需要視病人反應調整告知的方式與程度。最後,要給予一些希望,如還可能的治療方式、後續照顧,以比較歡樂的方式來結束談話。對於這個個案,醫師後續有補充:對於一個要切乾淨的肉瘤發現沒切乾淨,有三種可能反應,第一種是當作已經切乾淨、一種是後續用其他治療、最後一種是告知病人並勇於再切一次,前兩種雖也有優劣之分,都仍然算是一種逃避,對於病人的預後也不好。如果以後遇到一定要切乾淨才有較好預後的癌症時,不要做前兩種,要勇於做第三種人。問題三:我們該如何說抱歉病人很容易就覺得醫生有錯,但我們要區分哪些是自然病程、哪些是犯錯。醫學上有很多不確定性,需要事前想過列出來、在執行前跟病人告知可能產生的併發症,才不會有誤會。如果犯錯了就需要道歉。用意有三,一個是就算你不說,病人還是可能覺得是你的錯,你道歉會讓他比較好受;第二個是反省自己;第三,也是臨床上重要的,是你必須說明清楚、並負責到底。我實習的醫院認為道歉這件事不應該給一個人獨自去面對,醫院有一個相關的小組,會協同處理,一面釐清真相責任、一面對兩方進行輔導,可以有更圓滿結果。還有一件事…最後,討論中有人發現,我之所以提出這件事,除了因為病人當下很受傷外,我自己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在告知壞消息時我們也要照顧自己的情緒。在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我們把讓自己不安的事件提出來和大家討論,這是很好的做法,透過把事情說出來跟大家討論,我們可以化解一些東西。希望大家受傷時也可以找人討論、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學習化解這種情緒、照顧自己才能照顧病人。消防員在救重大災難後,很多人要面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問題,像上次普悠瑪事件的總指揮,在幾個月後自殺,非常令人惋惜。在臨床中,雖然跟災難現場是不同場域,但除了要面對那些無常與病痛,這些不得不背負的情緒現場何嘗不是一種壓力的來源,如何正確的發現、面對、自處、和解,都是行醫之路上需要面對的課題,才不會在黑洞大到快吞噬一切時,被扭曲成不再熟悉的樣子,如此誠然可嘆,也是醫師行醫之路上需要自我警惕的地方。承認自己的脆弱,尋求支援,反而是好轉的開始。結語在醫療場域中,我們凝視的目光漸漸從知識技能的熟練轉向那些教科書未必教我們的地方,這些地方的複雜在於醫學知識外,我們該如何面對與承受那些來自期許的投射、喜怒哀樂的反饋、乃至失望的傾訴,在這個狀況下做出合情合理的決定。原來一旦牽涉到人,一位醫師終究很難只透過醫學知識的護航全身而退。但也在學習處理這些精微的課題中,人性的價值與尊嚴可以於疾病之外重新受到發現與重視,這又何嘗不是懸壺濟世的最高境界?
-
2021-04-27 癌症.抗癌新知
我們可以戰勝癌症嗎?癌症治療到底該往何處去
該往何處去?穆克吉的《萬病之王》內容豐富詳盡,是一部關於癌症的真實傳記。長篇論述起於一個問題:癌症有可能終結嗎?這個疾病有可能從我們的身體和社會根除嗎?這個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癌症正昂首闊步加速前進,即將超越心臟病成為人類的頭號殺手。正如穆克吉的解釋:「事實上,在某些國家,受癌症影響的人口比例無法阻擋地從四分之一爬升到三分之一,再到二分之一,因此,癌症的確成為不可避免的新常態。」二○一四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一份報告,警告癌症「海嘯」即將來臨,宣布每年會有一千四百萬人確診癌症,預計這個數字到二○二五年將增加為一千九百萬人,二○三○年會增加到二千二百萬人,二○三五年將增加到二千四百萬人。我們可以戰勝癌症嗎?穆克吉的結論是嚴峻的,他把這個病形塑為某種無情的東西,硬生生織入我們生命的結構。癌症縫入我們自己的基因組中……只要我們能擺脫人生必經的生理過程—衰老、再生、復原、繁殖,只要我們能甩得掉,我們就可以擺脫癌症……尚不清楚有無可區分惡性和正常生長的干預措施。他說,戰勝癌症「就是戰勝我們自身的必然性—戰勝我們自己的基因組。」就像當今大多數癌症研究者,穆克吉相信,癌症是純粹的基因性—基因隨機突變,這種事在我們的DNA中不可避免會發生,它已和我們生命脈絡緊緊交纏,無法解開。這樣的詮釋,引領我們直奔必定逃不掉的死胡同。但他的結論是基於描述癌症特性的科學詮釋。如果,問題的最核心是這個疾病真是由DNA突變所引發驅動,那癌症就只能扮演這個不可避免的角色。問題答案取決於這隻野獸的天性,這是一齣還未揭開的科學偵探故事。對於癌症的基礎生物學來說,現在是奇怪的時刻。癌症基因體圖譜計畫公認是我們最終歸宿—條條道路都通向它。在人類歷史上,我們從未有如此精良的癌症觀察工具。在過去,想拼湊複雜懸疑的謀殺案,科學家還要用雜音嘎拉響的老式收音機,它本來就不適合長時間收聽,只能短時間打開,讓你稍微知道一下故事。而時至今日,至少在基因突變方面,科學家可以有高解析度的儀器,從頭到尾觀察這個故事。結果顯示癌症是一種如《聖經》般複雜的疾病,讓很多人都裹足不前,迫使癌症的傑出研究者沃格斯坦用一種尚待發現的東西,所謂無常的「暗物質」,填補理解的空白—這是「我們還不清楚」的優雅說法。同時間,朝向代謝理論的證據現身,在新的亮光照射下,這些證據將可行性的極限推得遠遠,超出瓦爾堡的單一觀察。我將華生的故事作為本書的共同線索有很多原因,部分是因為他發現了DNA,這個分子被視為癌症的中心;還有部分原因是他在癌症研究界的指標地位;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對癌症研究方向應往何處去的思考:從基因學轉向代謝和ROS療法。我希望我能夠採訪他,或至少要感謝他,但是我的嘗試沒有得到回應。我不知道他會對3BP 說些什麼?他對事情的解釋是否和佩德森和高英熙不同?但從他的文章可清楚看出,他認識到該分子的巨大潛力。大多數科學家都堅信,癌症在幾十年前就確定是一種基因病。這個觀點在現在看來是在一維的,它忽略了從二維或三維的相交維度觀察癌症的證據。一些科學家逐漸意識到癌症可能是一種代謝疾病,不是因為有人去說服他們,要他們特立獨行,而是因為科學引領了他們來到這裡。走到這裡,癌症單純由關鍵基因突變引起的說法越來越難以維持,不一致處太多也太明顯。今天,沒有任何研究人員可以自信滿滿地說,某某癌症只是因為某個單一突變或任何突變組合造成的;也沒有任何研究人員可以指著一系列功能失調的細胞系統,拍胸保證說這一定是突變造成的。癌症被認為是趨向混亂宇宙的某種可預見的表現形式—這個宇宙朝向失序而不是秩序。即使癌症起源也許肇始於混亂,但這個病本身絕對無關於混亂;所以只是偶然。然而,癌症做到的事需要大量的協同工作才能完成,要一次一次完美無暇地走完細胞週期的複雜功能;為了轉成用發酵產生能量,代表細胞必須有序地徹底改變酶促特性;為了要引出新血管來餵飽不斷長大的細胞團塊,需要進行一系列非常複雜的運作。癌症是一種有序的疾病,每一步都是如此,一定是從某個地方去指揮協調的。兩派科學家明顯感覺不同,比起擁護癌症代謝理論的科學家,支持癌症體細胞突變理論的科學家點滴在心。基因陣營遭到擊退,就像走到盡頭,無法否認光環退散了—「我們該往哪裡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支持癌症代謝理論的科學家,就如賽弗瑞、佩德森、迪亞戈斯提諾、高英熙和其他科學家,他們難掩興奮。他們的實驗室像矽谷新創公司一樣冒出來,覺得自己正在做一件偉大的事。當我向大多數科學家詢問基因理論前後矛盾的地方時,科學家通常會古怪地看我一眼,然後說:「嗯,癌症比我們想的要複雜。」大多數人仍然對癌症體細胞突變理論深信不疑,大多沒有意識到干擾這個理論的難解矛盾。當瓦穆斯和畢夏普觀察勞斯肉瘤病毒,發現裡面含有我們某基因的輕微變形版時,似乎找到一個關鍵。病毒真的會捕獲單個基因,然後把惡毒分身直接重新插入DNA,從而引發這個複雜到不行的疾病?僅是從單個激酶蛋白中刪除幾個胺基酸就會生出一種病,不但會長出新血管供應養分,還會發生明顯的生化轉變,變成以葡萄糖代謝?這個概念似乎不太可能。勞斯不相信癌症體細胞突變理論,而且是強烈反對。但是當瓦穆斯和畢夏普秀出這個以他名字命名的病毒犯了叛國罪,藉以證明體細胞突變理論不容辯駁時,勞斯就變得像個傻瓜。勞斯在談到癌症玩的花招時說:「大自然有一種諷刺的幽默感。」他錯了嗎?當證明勞斯病毒的病理集中在粒線體後,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是什麼在改變細胞:是勞斯病毒src 基因單一、變異的蛋白質產物,還是一通從嚴重受損粒線體打到海量信號中心的求救電話,刺激出協同反應,表現出癌細胞的複雜操作?一個是單個突變,可能是同一種疾病中成千成萬的突變之一;另一個是不管組織類型為何,都會活躍在每個癌細胞中的程序,就像在正子造影中看到的。如果時間能證明癌症代謝理論比以前所想的更重要,或許是因為積沙成塔,或許是因為我們一直拚命追逐的「大爆炸」出現。也許那天到了,就會如勞斯講的,大自然又再騙了我們一次。無論它來自上帝、大自然、進化論,或出自塑造我們生存世界的任何造物主,我們必須承認,在疾病領域,癌症是祂的傑作。這個病是天才棋王巴比.費雪(Bobby Fischer),是一代軍神巴頓將軍,是神童莫扎特,是逃脫大師胡迪尼,是愛因斯坦。它用理解誘使我們,但多理解只會讓我們更退縮,這太可怕了;甚至我敢說,這太美了。癌症是病理學的藝術極致,就算神探福爾摩斯都會尊重他無法抓到的犯罪主腦。我們有沒有可能誤解了癌症的真實特性?如果是這樣,大自然就該負責。祂騙我們,機關算盡地騙我們,憑藉精妙的欺騙手段,用一個理論蓋上另一個理論,精心地變裝,以致這兩個理論看起來很像。祂將某些疾病歸為整齊的一類,清楚展示疾病潛在的機制供我們查看,但不包含癌症,它不屬這類。癌症包含欺瞞、使絆、詭計和誤導,癌症是所有難題中的難題。歷史上多的是高人能人答錯大議題的例子,儘管他們都依循證據並且根據當時的知識得出結論。縱觀歷史,偉大的科學家一直都是這種情況的受害者。勞斯認為癌症不是由DNA突變引起的斷言似乎是完全錯誤的,但他如果活得夠久,就可能看到自己得到平反。理論起,理論落。理論因時而聚、隨勢流變;它們是會變形的實體,就像我們也各從不同角度看待大自然。在它們穿越時空迴圈到此一遊時,它們踮起腳尖舞動轉圈,轉到一面讓某人看來傻,轉到另一面就讓人成了英雄。所有優秀的科學家都必須同意,時機、環境、運氣在職涯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歷史將對他們的成就下定論。如果華生和克里克在闡明DNA結構時稍微磨蹭一下,他們的諾貝爾獎可能就被美國科學家鮑林搶走了(鮑林也在實驗室建立了模型,幾乎就快確定DNA的結構)。如果鮑林再快一點,今天沒人會知道華生和克里克的名字。賽弗瑞也承認:「十年後,說不定有些科學家就會證明我完全錯了。」關於這點他是對的,科學的連續性不會替個人的自我留一點餘地。這不是一種理論與另一種理論間的僵持。大自然沒有義務將癌症僅限於基因疾病或代謝疾病,更可能是癌症的細胞體突變理論和代謝理論相互交織在一起—變成一種穿越兩邊的拼接怪物。大自然沒有必要使答案簡單,由於代謝理論是從灰燼中重生的,它與體細胞突變理論重疊後看起來就類似一種設定調整。這些理論並不存在鮮明對比,而是有點色差。它們躲在彼此身後,互相掩護,就像頑皮的孩子開心地一起玩遊戲。※ 本文摘自《抗癌真相:癌症代謝療法如何反轉現行療法謬誤,形塑癌症治療的未來》。《抗癌真相:癌症代謝療法如何反轉現行療法謬誤,形塑癌症治療的未來》作者:崔維斯・克里斯托弗森譯者:潘昱均出版社:奇光出版 出版日期:2021/04/08《抗癌真相:癌症代謝療法如何反轉現行療法謬誤,形塑癌症治療的未來》書封。圖/奇光出版提供
-
2021-04-24 癌症.卵巢.子宮
子宮肌瘤長多大要開刀?喝豆漿蜂王乳長更快?醫:太快變大恐是肉瘤癌
喝豆漿害長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因素有哪些? 子宮肌瘤是骨盆腔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育齡婦女發生率據說高達20%,每5名女性就有1人有子宮肌瘤。坊間常有吃山藥、喝豆漿、蜂王乳等食品導致長出子宮肌瘤的傳聞,婦產科醫師提醒,影響子宮肌瘤因素眾多,未必是單一食物攝取造成。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產科主任董宇紅醫師受訪表示,診間常被病人問及為何會長子宮肌瘤。關於子宮肌瘤成因目前尚無統一說法,包括不當荷爾蒙攝取、荷爾蒙不協調、人種、基因遺傳、環境荷爾蒙都有影響,較難以單一原因解釋子宮肌瘤的形成。 雌激素過高刺激肌瘤 月經不正常要注意 董宇紅醫師指出,以正常飲食來說,每天攝取1杯豆漿,或食物中攝取的山藥份量,並不會造成肌瘤生成。不過,植物性食物中含有大豆異黃酮,會產生類似女性荷爾蒙的作用,而子宮肌瘤的成因之一就是雌激素過高與荷爾蒙不協調,確實在某些病人身上發現,攝取某些食物過量導致子宮肌瘤增大的情形,但這些個案並非通例,也不建議女性刻意補充單一食品。 另外,某些研究顯示子宮肌瘤與遺傳基因的關聯性,因此家族中母親、姐妹發生子宮肌瘤者,就應多注意肌瘤問題。或經常出現月經不正常、月經疼痛的女性,也可能有較高的子宮肌瘤風險。 子宮肌瘤長多大要開刀?快速變大可能是癌症?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疾病,卻未必有明顯症狀。董宇紅醫師說明,有些病人肌瘤僅1-2公分就會產生明顯疼痛,有些肌瘤大至10公分以上,病人卻無明顯感受,主要原因之一是肌瘤生長位置。長在較內側的「黏膜下肌瘤」,即便體積不大也可能引起經痛、經血過多等明顯症狀。生長在漿膜下與肌層內的肌瘤,可能大到一定程度才出現明顯症狀。 董宇紅醫師表示,同樣是長在長在肌層內、10幾公分的子宮肌瘤,有些病人會感覺疼痛,甚至肌瘤壓迫到膀胱、大腸而出現頻尿、便祕等問題,但有些人即便肌瘤體積10公分以上,也僅感覺腹部凸出或摸起來有腫塊,而沒有明顯症狀。一般而言,如果肌瘤變化太快、體積過大,或引起貧血、疼痛、貧尿,就會建議病人接受手術治療。 另外,如果子宮肌瘤體積不正常變大,要注意其他潛在問題。董宇紅醫師指出,子宮內的肌瘤不斷長大,內部可能有組織壞死或是細胞變化,通常愈大的肌瘤愈有惡性腫瘤如子宮肉瘤(子宮肉癌)風險。由於子宮肌瘤與子宮肉瘤無法在超音波下分辨,提醒女性當肌瘤大於8-10公分以上、短時間內生長快速,就應及早就醫檢查或治療。 吃補品不可吃過量 肥胖更易刺激肌瘤長大 攝取食品、補品是否可能導致肌瘤變大?董宇紅醫師解釋,雌激素過高會刺激子宮肌瘤長大,但每個人對於食物的代謝程度都不同,有些人吃補品可能會影響肌瘤生長,有些人卻不受影響,基本原則是不要攝取過量。如果本身已有子宮肌瘤,又想吃補品類食物,建議不可過量並定期回診追蹤肌瘤大小。 董宇紅醫師提醒,本身若有子宮肌瘤又屬於肥胖,子宮肌瘤會更容易變大。原因是體脂肪儲存很多女性荷爾蒙,導致內源的女性荷爾蒙增加,進而刺激肌瘤長大。另外,平日也要避免接觸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除了減少肌瘤風險,也可降低長期接觸之下引起月經異常和腫瘤病變等機率。 《延伸閱讀》 .子宮肌瘤「12公分」害她貧血頻尿又眩暈!海扶刀治療助30歲熟女留住子宮 .感冒喘咳竟掉出「10公分」子宮肌瘤!醫:貧血頻尿便秘要當心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4-06 癌症.大腸直腸癌
直腸癌肛門全切除?器官保留治療術讓他不須裝人工肛門
70歲林先生去年在醫學中心診斷出直腸下段惡性腫瘤,病灶在肛門上方4公分,判定為癌症臨床分期第三期B,評估需做肛門全切除手術。林先生抗拒永久人工肛門,於是自行尋求傳統草藥治療,後來病況仍然惡化,因此到聯新國際醫院求診。聯新國際醫院為林先生進行3D定位電腦斷層檢查,腫瘤在短短兩個月變得比一個拳頭大,甚至侵犯攝護腺及附近淋巴結。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放射腫瘤科團隊,幫林先生進行「器官保留治療」,醫治癌症同時兼顧肛門的保留。放射腫瘤科主任賴易成表示,過去傳統手術治療癌症常常犧牲某些器官,現在藉由「器官保留」整合性治療,針對不同病人客製化最適合的治療計畫,透過放療、化療合併手術,讓器官得以完整保留,甚至保有功能與外觀,臨床上已有很多成功案例。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賴煌仁指出,醫療團隊為林先生規畫直腸下段惡性腫瘤的肛門保留治療,先進行多次放射線照射合併口服化學藥物療程,使腫瘤縮小,再評估實施「肛門括約肌保留手術」,以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並做腸吻合,等腸吻合處癒合,再以手術關閉暫時性腸造口,讓肛門恢復正常功能。林先生在日前完成療程,也已恢復正常排便,之後將再接受輔助性化療與門診持續追蹤。賴易成主任表示,大腸直腸癌連續13年為國人10大癌症之首,由於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等發現腫瘤恐為時已晚,甚至面臨全肛門切除手術,不少病人望之卻步放棄積極治療,很可惜。「器官保留治療」是癌症治療的新趨勢,除了直腸癌或肛門癌,也可運用在鼻腔腫瘤、舌癌、喉癌或下咽癌、乳癌、膀胱癌、骨肉瘤等治療,對於病人術後的生活質量,都有相當好的成效。賴易成提醒,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台灣的發生率隨著人口老化而提高,建議民眾定期做篩檢與監測,養成健康飲食與良好生活習慣,多攝取高纖蔬果,減少紅肉與精緻加工類食品,持續規律運動,維持正常作息,不抽菸、酗酒、熬夜、吃宵夜,才能避免大腸直腸癌上身,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
2021-03-31 癌症.抗癌新知
公布最新兒少前5大癌症 兒童最易罹患白血病
衛福部國健署今公布最新2018年兒童及青少年癌症登記數據,2018年0至17歲兒童5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白血病、淋巴瘤、生殖細胞瘤、中樞神經瘤、其他上皮癌(甲狀腺癌為主),與2017年相比較,除淋巴瘤、生殖細胞瘤順序互換外,其餘序位與2017年相同。2018年0至17歲兒童新發癌症人數為542人,2009年為664人,標準化發生率2018年與2009年同為每10萬人口14.4人,國健署代理署長賈淑麗表示,以10年趨勢來看,標準化發生率整體大致持平,沒因少子化上升。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如分析,白血病同時為0至17歲男女童最主要的癌症,占2018年新發癌症個案數的3成,不同年齡層好發癌症型態有所不同,僅白血病及淋巴瘤在不同年齡層都維持在前5大癌症,0至17歲男童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為女童的1.2倍。男童新發癌症人數為308人,2018年0至17歲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就有15.7人罹癌,5大癌症發生率順位依序為白血病、淋巴瘤、生殖細胞瘤、中樞神經瘤、軟組織肉瘤。女童新發癌症人數為234人,2018年0至17歲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就有12.9人罹癌,5大癌症發生率順位依序為白血病、中樞神經瘤、生殖細胞瘤、其他上皮癌、神經母細胞瘤。對於男女兒少5大癌症差異,林莉如說,淋巴瘤則較好發於男童,為男童發生率第二高之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每10萬人口2.6人,為女童的3.1倍;其他上皮癌(甲狀腺癌為主)較好發於女童,標準化發生率為男童的1.9倍。兒童癌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東燦表示,不同於成人,兒童沒有器官癌變的癌症,但兒童罹癌原因仍然不明;臨床上雖有家長會先做基因檢定,後來家長有白血病,小孩也不一定會罹患白血病;後天基因變異也有可能會引起癌症,但具體如何造成,通常都需要多年觀察才能得知,只能靠家長發現。相較於成人癌症,兒童癌症的治癒率高,國健署表示,各癌症之5年存活率皆達5成以上,整體5年存活率約8成,且兒童對於化學治療之耐受程度也較成人佳,細胞再生能力好,能夠承受較密集且高劑量的化學治療,故若孩童發生「燒、紅、大、腫、痛、神、視、輕、白」 等徵狀,應盡速帶孩童就醫診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2021-03-24 該看哪科.婦科
台東80歲老婦肉瘤3年長到5公分 醫師手術並教如何保養
台東縣一名80多歲、患有糖尿病老婦人3年前在會陰部長肉瘤,她因害羞遲未就醫,一直長到約5公分大才由孫女陪同到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看診,婦產科醫師古妃君以簡單外科手術切除,經病理化驗屬於良性上皮纖維息肉,卻已是半年來古妃君遇到的第4個良性上皮纖維息肉案例,最年輕僅28歲。古妃君表示,老婦發現會陰部皮膚腫瘤慢慢變大,但長的地方太害羞,一直不好意思看診,直到孫女因巴氏腺囊腫到東基婦產科看診,手術痊癒後,鼓勵她也就醫。這名患者腫瘤垂墜在中央鼠蹊部的位置,外觀嚇人。開刀切除後就可出院療養,1周後回診恢復狀況佳。但害羞的老婦人回憶手術當天有男性聲音,古妃君解釋她開刀由護理師輔助後才放心。古妃君說,上皮纖維息肉在外陰部相當罕見,通常會形成單一的皮膚結節,發生原因不明,但已確認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或性行為無關。她說,女性外陰部除了腫瘤問題,最常見的是搔癢與起疹,濕疹類最常見,多數是接觸過敏原如清潔劑、長時間未更換衛生用品等;長期搔癢可能是內褲過緊摩擦,容易使皮膚增生變厚,產生染色素斑。症狀嚴重會影響睡眠與情緒。不過早期發現可早期治療,古妃君表示,衣著應盡量寬鬆,材質以透氣棉質最佳;清潔最好單純以清水清洗,且忌用過熱的水;清洗後拍乾可使用單純的天然植物油如橄欖油、椰子油或凡士林輕塗外陰皮膚,就有很好的保養效果。飲食方面有足夠的水分、減少糖分和加工品食物、維持良好作息和運動習慣,是根本之道。
-
2021-03-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師視病猶「友」,當病人離世的悵然心情浮上心頭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師談醫病關係與醫療大環境」。一位醫師談自己在習醫成長的過程中對病人死亡的不同體驗;另一位醫師從插鼻胃管的高齡病人,描述病人、家屬與醫師發人深省的對話;最後一位資深醫師則指出目前醫療迷失於「專家」、「先進科技」、「大醫院」,忽略了醫師本身的專業精神,並表達對醫療企業化與媒體介入的隱憂。 在行醫路上,難免會遇到病人去世的時刻,這些事件在成為見、實習醫學生後,就時常經歷。然而,在照顧病患時,每日到床側噓寒問暖、詢問病史及做身體檢查時,有些會有種朋友甚至家人的情感油然而生,當病人離世,就有種悵然的心情浮上心頭。本文就提幾位從醫學生時期到主治醫師時的深刻案例來分享。在醫學生時期,第一位照顧的病患為一位長期抽煙而導致慢性肺阻塞疾病的老人家,每次發作就呼吸困難及缺氧,因而時常反覆住院。雖然主要的治療計畫是主治醫師及住院醫師在擬定,我只是每天去關心他的症狀有否改善及做些基本的身體檢查,再向團隊中的住院醫師報告及討論,很感謝他及家人當時不嫌棄讓我關心他的病痛症狀,而有種親切感,不致讓我對問病史有種想趕快問完就想逃離現場的感覺。當他的症狀逐漸得到改善時,我心裡總有種成就感,或許是我的病史詢問間接幫到他了。而在他準備出院時,我已輪替至其他專科學習了。那年的冬天,他又因肺炎造成慢性肺阻塞疾病的急性發作,雖然在其他科,我看到胸腔科病房住院名單有這位老人家的姓名時,便抽空去探望他,可是這次真的病重了,戴著非侵襲性呼吸面罩,連話都說不太出口,看到這樣的情況,真的不知道如何表達我的感受,只能跟他說聲「加油!要好好保重」,便離開病房。過了幾天,發現住院名單沒了這位病人的姓名,去詢問了照顧團隊的成員,才得知老人家不敵病魔已經離世了,當下覺得很失落,也曾動念想去家裡上香跟他道別。到了住院醫師時期,照顧過一位罕見的惡性後腹腔肉瘤末期的病人,常常因大量腹水造成腹脹及呼吸窘迫而需要抽腹水來減輕他的不適,也因此建立了信任感。在我離開腫瘤科之後,他的家人也常常來問我一些有關病人遇到的問題。雖然我只能提供粗淺的解答,請他們還是要再與照顧病人的醫療團隊討論。有次看會診的時候被這位病患的醫療團隊會診,發現大腸被腫瘤給侵犯而破裂造成嚴重的腹膜炎併發敗血症休克,最後造成藥石罔效而離世。記得那個時間接近農曆過年,我依照家屬給我的名片,按著上面的地址,從彰化市騎摩托車到芬園去病人家上香慰問家屬,就因曾經照顧過病人這個緣分及友誼前往致意。隔了二年後,我因公費下鄉離開了原本服務的醫院,病人太太有天晚上突然致電給我,詢問C型肝炎治療的知識,我也以我所知的情況,介紹給以前服務醫院的前輩治療。 在主治醫師時期,對病人的照顧更是覺得如履薄冰,責任及壓力更重大且直接的!去年初,有位不到60歲的中壯年男性,因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及右上腹不適就診,腹部超音波一看就發現右肝有一顆超過10公分的肝癌且有肝門靜脈的侵犯,根據標準治療,只能吃口服標靶藥物。治療期間,看到腫瘤縮小也曾替病人感到高興。但是,好景不常,腫瘤後來發生淋巴結轉移,經過放射腫瘤科醫師的幫忙,針對局部做放射線治療,也陪伴病人走過治療的痛苦階段,情況改善後,他到門診都說他精神好多了,也時常去釣魚,那時候內心真的替他高興,也幫他申請第二線口服標靶藥物來治療肝癌,但藥物的毒性造成病人身體上很大的不舒服,說他很疲倦、無力、沒有食慾,而無法去釣魚了。再追蹤腹部影像,發現腫瘤復發並有腹膜轉移且產生腹水,病況很不理想。病人也看得很開,知道這天遲早會來到,跟我說,他單身,與兄長同住,家中還有一位嚴重失智的老母,這一生也沒什麼好牽掛的。去年底,他就在某個晚上於醫院離世了!手機接到簡訊,內心覺得很悵然。畢竟,一起努力將近一年像朋友的病人離開了,覺得相當失落。常常聽人說要視病猶「親」,在我經歷這些照顧病人的經歷及心境,我覺得視病猶「友」對我而言或許比較真切。把跟每位病人的相遇,都當成是種緣分,盡力幫他們解決病痛、找出疾病的源頭,病況好轉出院的話就會覺得很開心,病情無法獲得控制或是逐漸惡化,心情便會很沉重。面對每位求治的病人,以求盡力解決他們的問題,以及用真誠的態度來溝通,還有檢視是否有照顧不足之處。
-
2021-02-2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師分享三個乳癌病人,三種故事 (下)
【編者按】這是醫病平台從來沒有過的嘗試,我們把一位醫師作家欲罷不能寫出超過5000字的長文,在作者的同意下拆成三篇,在同一星期登出。相信讀者也會同意,這樣的安排可以使讀者分期讀完這三位乳癌病人所呈現的不同問題,才體會得到一位真正的好醫師是幫忙生病的「人」,與只是診治病人的「病」的醫師,在「量身定做」的用心可以有這麼的不一樣。同時,我也希望作者用心良苦與我們分享的行醫心得可以感動社會大眾,讓大家了解也唯有在社會大眾不隨便就醫、濫用資源,好醫師才有充裕的時間,對真正需要用心照顧的病人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雪如新英格蘭區的冬天日照很短,五點半離開辦公室時,太陽早已下山。我驅車前往醫院去看另一個與艾咪及伊凡年齡相彷的乳癌病人。雪如曾經是急救醫技師(EMT 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救護車工作人員),後來換了職業在花店工作。新冠病毒大流行不久,雪如就失業了,同時也喪失了她的醫療保險。大約在六、七月左右,她的左側乳房開始腫脹疼痛 。兩個月之後,她拿到州政府的低收入戶醫療保險,開始積極就醫。因為她的症狀像是感染發炎,她的醫師給她開了抗生素。她的左乳紅腫熱脹持續地惡化。超音波檢查顯示這是很大的腫瘤,因為長得很快,腫瘤的血管無法支持營養需求而有許多壞死的區域。她的肺有許多棉花球般腫瘤,但是她最嚴重的症狀是乳房腫瘤劇痛讓她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沒有片刻的平安。這個腫瘤的病理型態很不尋常,會診了教學醫院的權威病理醫師也無法做成結論。我在十月中開始照顧雪如。我的首要任務是要減輕她嚴重的腫瘤疼痛。因為她的癌症不是尋常的乳癌,我估計一般的化療不會有太多的療效。我安排讓她接受腫瘤動脈化療栓塞。當栓塞治療一切都安排就緒時,雪如的左乳腫瘤已經破出皮膚。栓塞所幸是成功的,除了前幾天疲倦噁心之外,左乳的皮膚原本如野火燎原般的紅,慢慢轉成暗褐色,疼痛也減輕了很多。因為腫瘤壞死的組織不停地淌血及發出惡臭的壞死組織體液,我見義勇為的外科醫師同事安排在開刀房將壞死組織盡量清除,然後在傷口處裝置創傷真空引流(Wound Vac),所以雪如不再需要每一兩個小時就要換傷口的紗布,生活品質改善了不少。雪如第一次看診時,我坦誠地告訴她,她的癌症是無法治癒的,而且因為腫瘤病理型態很不尋常,界在惡性上皮癌及肉瘤之間,一般化療可能只帶來副作用而沒有實際的幫助。雪如的臉色蒼白,聲音颤抖虛弱,轉頭向她的先生及媽媽強做堅強地説,「我不做化療,因為我的時間所剩不多了。」我們決定除了腫瘤動脈化療栓塞來減輕疼痛之外,希望從腫瘤基因分析找到比較有把握成效的治療藥物。因為她的腫瘤切片有太多壞死組織,切片基因檢測不成功。後來用了「液體切片」(liquid biopsy,檢測流入血液中的腫瘤基因)才完成了這個任務。在這期間,雪如的癌症是毫不留情地快速成長漫延;我告訴她基因檢查結果顯示她可能有機會使用免疫治療,雪如因為胸椎轉移,後背疼痛,下肢無力,但是她情緒激動地向她媽媽説:「這是宛如在海灘望眼無盡的細沙中,出現了一顆小亮片。」因為擔心她胸椎腫瘤造成下肢癱瘓,雪如住院治療觀查。我在開車前往醫院探視雪如途中,心情沉重憂慮,我問自己,即使免疫治療有效,雪如的狀況是否已經大勢已去,一切徒然了呢?走進病房,雪如看起來比前一天舒服多了,疼痛因為使用PCA(病人自主控制的止痛藥滴注)大幅改善,她也經常在床上移動她的腿做運動。我跟雪如説明一些我們持續在克服的治療瓶頸,包括在新冠病毒疫情加劇的期間,非新冠病毒感染的一般醫療作業停滯的困境,她的醫療保險拒絕免疫治療的申請;但是我的辦公室秘書、護理同事都在盡全力的協助我克服這些困難。雪如告訴我,她很感激我給了她一線希望,她知道我繼續在為她奮鬥,「答應我,當你再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一定會告訴我。」(Promise me that you will let me know when you’ve exhausted everything you can do.)照顧了雪如幾個月了,第一次看到她似乎放下了她肩頭的重擔,臉上漾開安心的笑容。我的喉嚨哽咽,只能點頭回應她。在安靜清冷的暗夜中開車回家,我回顧這一天當中看的三個年齡相近、命運卻截然不同的乳癌病人。伊凡有充足的醫療資訊,穩定的工作,好的醫療保險,甚至人際網絡讓她很快地安排在Dana Farber 看到國際聞名的乳癌專家;伊凡是very priviledged(優勢權)的。我祝福她得到她期望的好治療與好成果。艾咪不僅是有優勢權,也是驕縱的(spoiled)。她不僅有好的醫療保險,也有好經濟資源讓她持續追逐她心目中認為是最適合她的治療。艾咪可能也永遠都不需要或不接納我的專業協助。有著最棘手癌症,沒有錢沒有工作沒有任何優勢的雪如,卻是最令我謙卑、感動滿滿,看見自己的行業最美的價值。醫療是基本人權而不是特權(a right not a privilege)。即使在有全民醫療保險的台灣,每個行醫夠久的醫生都知道這句話是遠離現實的;有些病人有非常的優權勢,很多病人則需要醫護人員為他們發聲。最終,行醫至高的報酬是為雪如這樣的病人尋求希望,贏得她信任、安心的微笑。「我們會竭盡所能地為病人尋求最大的益處!」(Exhaust everything we can do for the patient’s best benefit! )
-
2021-02-14 科別.婦科
「13個子宮內膜癌因子」年輕女性要注意! 太胖、愛吃炸物快戒
50多歲的李太太是子宮內膜癌病人,在接受子宮內膜癌手術後,開始出現下肢淋巴水腫,剛開始大腿有些輕微浮腫,休息後也無法消除,後來症狀加重,左邊腳掌至大腿的整個浮腫,直徑大小都約莫右邊正常下肢的近兩倍左右。不僅造成外觀的嚴重改變,也影響到活動、手臂或腿部的皮膚變得粗厚與乾燥,並隨時伴隨癢的症狀,造成生活上的不適,這就是非常典型的子宮內膜癌淋巴廓清術後產生的併發症。子宮內膜癌 13個危險因子要注意子宮內膜癌是臺灣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統計資料顯示,子宮體癌(子宮體癌細分為子宮內膜癌和惡性子宮肉瘤,而超過九成的子宮體癌都屬於子宮內膜癌)列居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的第十名,且發生率有上升的趨勢。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林俊宏表示,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包含肥胖、高熱量高油飲食、賀爾蒙因素,如:不曾懷孕、初經早或停經晚、更年期服用雌激素,或是老化、缺乏運動、第2型糖尿病、近親或自身有子宮體癌或大腸癌家族史、乳癌或卵巢癌、子宮內膜增生、曾接受骨盆腔放射治療等。治療子宮內膜癌 易釀下肢水腫後遺症針對子宮內膜癌治療,多是以傳統開腹式手術、微創手術-腹腔鏡或達文西為主,儘管腫瘤僅限於子宮內,但在沒有生育的考量下,醫師一般會建議切除子宮、卵巢、輸卵管、骨盆腔、主動脈淋巴腺等,再依照病理化驗的結果確立病人的癌症期數,以準確預後和確定適當的治療方法。不過,許多子宮內膜癌病人在依照標準治療法接受全面淋巴結廓清術後,恐有淋巴水腫、下肢淋巴無法回流導致腫脹、手術時間較長、神經受損、增加術中出血量、術後形成淋巴囊腫壓迫或感染、疼痛等潛在的副作用問題;而2008、2009年發表的大型跨國隨機分配研究顯示,針對早期子宮內膜癌病人,淋巴結廓清術可能在治療上沒有太大的益處,若過度清除淋巴結,對病人後期的生活品質可能會有極大的影響。前哨淋巴結造影 減少後遺症、癌症復發機會林俊宏說,淋巴系統是腫瘤細胞轉移的途徑之一,前哨淋巴結是與腫瘤連接的前端淋巴結,當病人發生癌細胞轉移到淋巴結時,前哨淋巴結常是主要轉移處。而前哨淋巴結造影方法就是將造影劑注入腫瘤周遭組織,醫師可以精準的切除該前哨淋巴結,不必將所有淋巴結都移除;在歐美的研究發現,初期子宮內膜癌手術使用前哨淋巴結造影方式,可以減少下肢水腫的後遺症,也不會有較高的癌症復發率。此外,前哨淋巴結造影術已用於其他類型的癌症,約莫40年前,前哨淋巴結的觀念就被提出,主要運用於體表惡性腫瘤,後來才廣泛應用在乳癌上。近年來,也開始被應用在婦癌手術。不僅減少後遺症、不影響癌症復發率,因為取出的淋巴結較少、較精準,手術副作用也明顯降低,且減少手術出血量。林俊宏提醒,透過定期的子宮頸抹片篩檢和對於不正常陰道出血提高警覺,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效增加存活率。延伸閱讀: ·常經痛、經血多小心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6大症狀」只要有月經就可能出現 ·停經、無性行為就不會得子宮頸癌? 國健署揭「女性宿命」
-
2021-01-13 癌症.癌友加油站
少年3度罹癌恐切半張臉 單親爸戶頭剩4百善心協會全出
新北市一名14歲的許姓少年(化名小宇),原有健康的童年生活,不料7歲那年罹患罕見的臉部腫瘤,雖然2度獲得控制,不料去年又復發,癌細胞啃食牙齦、牙齒,如今得割去大半左臉才能保命。不過多年來龐大的醫療費,已讓相依為命的爸爸耗盡儲蓄,戶頭只剩下400元,所幸在「社團法人愛的延續公益協會」協助下,將負責起後續的醫療及生活重建費用,才能讓小宇安心地接受治療。協會指出,小宇2歲那年,父母親離異,由從事廚師爸爸獨自扶養,如果經濟負擔許可時,總是趁休假帶著孩子四處出遊,創造許多父子倆美好的回憶。不料小宇在7歲時,卻罹患「惡性橫紋肌肉瘤」的罕見癌症,為了小宇龐大醫療費用,許先生辭去廚師工作,從早到晚打三份工,才得以讓小宇接受治療。雖然在首次治療後,一度控制病情,不料在小宇9歲那年,腫瘤又再次復發,且狀況更嚴重,必須進行顏面挖除,青春的臉龐自此不再完整,即便用部分左小腿骨重建,仍無法恢復原本的模樣,這也讓小宇一度變得相當自卑。經過父親耐心陪伴及鼓勵,小宇在11歲那年逐漸恢復健康,並重返學校讀書,原以為可以跟其他同學一樣,開心的共度校園時光,但造化弄人,在小宇去年剛滿14歲不久時,被切除的左臉部為突然冒出巨大腫塊,緊急就醫後竟發現,癌症第3度找上門,且已是第三期,嚴重啃食牙齦、牙齒,得割去大半左臉才能保命。由於狀況危急,小宇必須在本月20日進行緊急手術,但手術費及接下來一年的住院、化療等費用,大約需要60萬,且全天都要有人照料,讓戶頭只剩400元的許爸爸哽咽說,「好希望老天爺拿我的命跟兒子換」。所幸「社團法人愛的延續公益協會」得知後,霸氣表示將全額負擔,才讓父子能夠再次度過難關。社團法人愛的延續公益協會理事長張庭溢表示,小宇的故事在社群媒體曝光前,協會就表示會支應一切手術及住院費用,更會幫助小宇及父親往後的生活必要所需,讓他們得以自立,不只是一次性的協助。張庭溢說,由於小宇的故事經網友轉發後,各界善款紛紛湧入,系統一度大當機,但不論專案善款夠不夠,都會持續性的協助小宇,因此也呼籲善心民眾,可捐贈協會其他需要幫助的個案,讓更多弱勢家庭都能得到協助,若想鼓勵小宇的民眾,也可寫卡片寄至協會(新北市土城區立德路111號四樓),將轉交給小宇,讓他感受到社會滿滿的溫情。捐款帳號戶名:社團法人愛的延續公益協會捐款帳號:郵局700 帳號:03110351237430劃撥帳號:50426109小宇少年指定捐款案號 A1091230
-
2020-11-3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42歲發現罹癌,同時間發現丈夫外遇,我現在都還好好的,那妳為什麼不能?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以一位身心遭受雙重打擊的癌症病人分享她「42歲發現罹癌,同時間發現丈夫外遇」的遭遇,而引起「醫」、「護」的及時回應。在癌症醫院工作的心身科醫師深為這位堅強女性所感動,希望她能以其親身經歷的痛苦與成長,讓正在受苦的人獲得鼓舞,找到意義與希望,也讓有幸沒有經歷雙重痛苦的讀者獲得啟發;一位癌症專科護理師也說出她如何將心比心,了解病人所經歷的痛苦,並讚賞她用堅定溫暖的心將生命的苦難化為燦爛的顏料,把自己的一生畫成鮮亮的油畫,告訴我們存在本身就是件美好的事。希望這星期所播放的是一首很美的「三重奏」讓我們可以感受病人、醫師、護理師彼此穿插演出,傳達美麗的關懷與愛。28歲與相愛的男子初識,進而相戀,32歲步入禮堂,37歲產下一子,產後就開始我的主婦人生。原以為我的人生後半段,會這樣安穩平淡的如同一般人一樣,照護孩子平安長大,看著他結婚生子、到老時可以含飴弄孫。但在我42歲時,人生彷彿跌至深淵,我的世界除了暗黑,只剩黑暗。42歲,確診了右腳大腿後側一顆21公分的惡性腫瘤,醫學名稱叫「脂肪肉瘤」。腫瘤在增長時,我的病識感太輕,只有自己一人在照顧著幼子,新手媽媽的緊張焦慮疲累忽略了身體警訊。當時是四月份,腫瘤已經大到我以前的褲子穿了有緊蹦感,因為不痛不癢,又因腫瘤長在大腿後側自己看不到,自己只覺得發胖。照理說,住在一起的家人理應發現有問題,但前夫因營造業隨工地宿舍住宿偶爾才回一次家裡,沒有人發現異狀提醒我該去檢查,直至有一天前婆婆看到我穿短褲的背影,才強烈口吻告訴我那個腳不對勁一定要去檢查。於是自己一人帶著幼子到醫院檢查,初診醫生還未有其他儀器診察時,表情凝重地說可能是脂肪肉瘤,為什麼養到這麼大才來檢查?家人都沒發現嗎?後續就排其他儀器檢查項目來確診。當天回家的途中,心理面還天真無知的認為著:「也許是脂肪瘤的一種,切除就好了吧!」沒想到回到家打開電腦打上脂肪肉瘤搜尋一看,是癌症、癌症、癌症……當時的頭頂彷彿被五雷轟頂般的無情劈斬,腦中一片空白。罹癌後的五階段情緒: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妥協接受。我直接直接跳到妥協接受,沒有太多情緒,心裡想著孩子還那麼小才三歲。遇到了就勇敢面對吧!直接安排一連串的檢查、開刀時間及後續療程。在我這樣遇到如此人生重大低潮的時候,我當時的丈夫正流連花叢中無心關心我。原本前夫有說要和我一起去醫院回診看報告,但打電話他完全沒接,我記得我自己一個人到醫院看診,因再來是清明連假,我跟醫生提我不想再拖延想盡快手術。我的外科醫生馬上幫我安排住院,臨時安排住院我什麼都沒帶,從當天早上直至晚上,前夫始終沒有接電話。醫生護士看著我隻身一人在病房,每個人都關心著問著:「妳的先生呢?電話都沒接?有那麼忙嗎?還是沒接嗎?」每一次旁人的提問與關心都如同一把把要我不能再忽視的短刀,直刺心裡那顆還在跳動的心臟。其實當天我心裡就明白,那個曾經相愛到可以結婚的男人已經不在。開完刀切除腫瘤我便回娘家休養,孩子由婆婆幫忙照顧。待傷口稍復原時我回到家裡,一邊自己照顧孩子,一邊在心理層面努力調適面對死亡的焦慮與痛苦。有句成語叫禍不單行,很貼切的形容了我當時的感受。家裡寄來了前夫的信用卡帳單,我沒有多想拆開順便要打電話提醒前夫記得去繳費。看著帳單裡的消費明細,我用顫抖的雙手細讀了條列出的帳單明細。他刷了廉航機票到香港,在香港店家有些消費金額。腦海快速的理解,是的,他外遇了。原來在我在娘家休養的那幾天,他帶著小三出國玩樂。五雷轟頂的程度不亞於得知自己罹癌的驚嚇。我當時心想:「天啊造物主!您也太看得起我了吧?我是很勇於面對的人,但一次來,我該怎麼辦?」對於滿口謊言且心已不在的男人,離開才是一種正確的選擇。發現人性的可怕,曾經相知相守的人,在我面臨生死困境的悲愴中,前夫跟我可以連朋友都不是的關係,盡情沉溺在他的愛戀中。沒有問候關心,似乎也忘了他有個可愛的幼兒。不過有時想想,上天讓事件接踵而來,讓我了解生命中,還能在一呼一吸間睜眼看著陽光、白雲、藍天。眼見一切日常、有行動自如的健康可以照顧著我的愛兒,我還要要求什麼就太貪心了吧?所以離婚一事並未糾結太久,想想畢竟人生苦短,何必讓彼此現在一段不開心的關係苟延殘喘折磨彼此?會劈腿的就是會劈腿,那是天性。單親的我,現在有一份可以配合孩子上下學的工作,每天陪伴在孩子旁照顧著,我很快樂。人的生命很脆弱,稍縱即逝。生命裡的得與失,都是在讓我學習珍惜與自省。對於身上發生的事情陰影,旁觀者很習慣用自以為的方式去解讀。妳就是生活作息飲食不正常、妳就是要找哪種比妳年輕的結婚……妳就是巴拉巴拉一堆否定的廢話在指教著。如果剛好妳的身旁有這種旁觀者( 不管是家人或者是朋友),請勇敢地請他們閉嘴,不要在講這些毫無益處的廢言。這樣的言論極度沒有營養而且會消耗當事者的情緒,事情發生了,結論輪不到旁觀者來下。我感謝造物主給我這樣一起來的試煉。讓我明白了人活著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懂得生命的本質該活的快樂靜心並且勇於表態做自己。不委屈自己並善待自己的身心。我運動且早睡早起生活規律。與癌細胞和平共處至今逾三年。我不知道我還能夠活多久,但是我現在的生活是我此生裡最恬靜滿足的時刻。因為我知道感恩、懂得自省、珍惜著能有健康的身心在照顧我的幼兒。因為我還活著。生命裡很多磨難,經歷過這些無法自己掌控的事情後才明白自己是多麼的渺小。人來到世上是一個人,走的時候也是一個人。當妳在面對妳無法改變的事情時,不要害怕,勇敢去面對。我會繼續努力往前走,面對過死亡,我為什麼不能更勇敢的面對未知的未來呢?
-
2020-10-02 癌症.抗癌新知
兒癌治療新突破 不限定癌症而以基因突變為治療方向
台灣經濟起飛的1960年代,一但家中的孩子被驗出罹患癌症,往往結局就是,家長對醫師深深致謝後,帶著孩子消失在門診中,一家人騎著野狼機車去墾丁,做最後一次的家庭旅行。過去,兒癌治癒率已達七成以上,不過仍有許多少見而難治的兒童癌症,威脅著一家脆弱的幸福。如今不分癌別的全癌症治療,廣譜抗癌藥為兒癌治療帶來了全新的生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部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劉彥麟指出,根據國內的癌症登記,每年有11萬名新發現的癌症病患,其中約有500名是兒童。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的統計,台灣兒癌發生率最高的是血癌,其他還有膠質母細胞瘤、分泌型乳癌、嬰兒纖維肉瘤、先天性中胚葉腎瘤、乳突甲狀腺癌等等。早年,當孩子發生不正常嘔吐、莫名其妙死亡,只能被歸列於「不明癌」,隨著兒癌醫師的訓練成熟、制定出標準化的治療方式、影像病理的進步、健保制度的建立,國內的兒童癌症治療成績斐然,整體存活率可以達到七、八成。兒童癌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東燦強調,兒童年齡還小,比較少是受到環境污染或是不良生活習慣所影響,往往是跟強大的基因突變有關,在基因變化上,很多是因為基因融合(例如:NTRK)和染色體重排有關,很適合使用標靶治療。在治療上,劉彥麟指出,NTRK基因突變會導致許多不同的兒童癌症,例如神經膠質瘤、甲狀腺癌、分泌型的乳癌、唾液腺癌、嬰兒型纖維肉瘤以及中胚葉腎瘤,已經有第一個不分癌別,不分腫瘤位置,而以阻斷NTRK的廣譜的抗癌藥,率先在美國以孤兒藥的姿態,加速審查上市,成為治療兒童癌症的重要轉變。台灣也已經核可該類藥物上市,成為亞洲第一個引進廣譜抗癌藥的國家。劉彥麟指出,兒童癌症是少見癌,藥物市場小,因此新藥研發困難,過去,臨床上,經常是「適應症外的使用」,靠著前輩累積的臨床經驗,給孩子試試看用藥,醫師們常常需要向健保署專案申請藥物,隨時有可能面臨藥物斷炊,對病家與孩子都是很大的身心考驗。兒童癌症是癌症用藥的荒漠,事實上,根據美國國衛院癌症研究所(NCI)兒童癌症的精準醫療研究,29%的兒癌病人可以媒合到適合的標靶藥物。劉彥麟呼籲,對於兒童癌症的用藥與檢測應該更為積極,每一個成功治癒的兒童,比起成人癌症,兒童的健康人年可以長達數十年,也就是說,未來這些兒童對社會仍有其貢獻,因而從治療的成本效益觀點而言,兒童癌症遠遠超過成人癌症,呼籲政府更為積極拯救兒癌病患。#響應少見癌症日World rare cancer day
-
2020-10-01 癌症.抗癌新知
生命與金錢的拔河!「次世代基因定序」助癌症病患爭取治療時間
癌症病患想尋求標靶治療,必須有基因檢測的佐證,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成為眾所期待的檢測方式。NGS具有的三大優勢為,用極少的檢體,檢測多個癌症基因變異,所需時間也比較短,可以幫病患爭取治療時間,也可以進行較複雜的基因變異分析。但是檢測費用也很驚人,坊間的收費可能達十萬元,形成生命與金錢拔河的情況。一個癌症需要的檢測基因通常超過一個,傳統的基因檢測曠日費時,病患珍貴的檢體也會耗損,而癌末病患往往等不了那麼久,奇美醫院病理中心部長、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研究員李健逢指出,NGS可以一次檢測數百個基因,提升時效、節省檢體。近期PARP抑制劑問世,在治療BRCA1/2突變的乳癌病患特別有效,李健逢說,BRCA1/2基因非常龐大且缺乏突變的熱點,導致在過去需要用數百個聚合酶鏈鎖反應,加上數百次定序才能完整解析,相當耗工、耗時,而NGS可以在兩天之內完成。簡單明確的基因突變,使用傳統基因檢測方法即可掌握,但是以NTRK1/2/3 這三個致癌基因來說,融合對象以及樣態可能高達100多種,且數目還增加中。李健逢指出,過去傳統的基因檢測很難詳細解析NTRK1/2/3基因變異,但NGS能有效達成。此外,腫瘤突變負荷量(tumor mutational burden, TMB) 更是一個只能由NGS檢出。李健逢解釋,如果乳癌病患卻檢測出肺癌的EGFR變異,醫師就要思考病患可能不是乳癌,而是從肺癌轉移而來,給予的標靶藥物就會完全不同,得到完全不同的治療效果。對於常見的癌症,檢測標的治療藥物很明確,如果罹患少見癌症,需要進行基因檢測嗎?李健逢建議,目前治療的概念逐漸朝向全癌(tumor agnostic therapy),意即不分癌種,只要有可進行藥物治療的標的基因變化即可接受治療。目前台灣已核准的包含NTRK基因融合變異的腫瘤可使用NTRK抑制劑,以及dMMR/MSI-H/TMB-high(高度微衛星不穩定/細胞錯配修復機制缺失/腫瘤突變荷載高)的腫瘤可接受特定免疫治療。以NTRK基因融合變異為例,常常出現在少見的腫瘤,例如兒童的神經膠質瘤、甲狀腺癌、分泌型的乳癌、唾液腺癌、嬰兒型纖維肉瘤以及中胚葉腎瘤,以及成年人的少見癌,分泌型的乳癌、唾液腺癌、以及某些肉瘤。因此,少見的腫瘤確實是適合全方位廣泛性癌症基因檢測的。每一個癌症病患都應該進行基因檢測嗎?李健逢強調,基因檢測的目的是尋找配對的標靶藥物,部分癌症明確指向某些某些基因,例如肺癌的EGFR、乳癌的ER,大腸癌的BRAF,但以肝癌為例,目前仍無明確的基因突變與藥物,應該依據臨床醫師的建議,病患也不要一味的追求基因檢測與標靶治療。#響應少見癌症日World rare cancer day
-
2020-09-21 癌症.肺癌
12歲男童竟確診肺癌晚期?母懊悔:他不愛吃正餐,還常熬夜玩手機
你家小孩有吃早餐的習慣嗎?生活作息正常嗎?請注意,平日不吃正餐,愛吃零食甜點;水喝的不多,愛喝飲料果汁;每天不準時睡覺,卻熬夜滑手機,基本上這些生活習慣,就是在慢性扼殺一條性命!根據北京晚報官方新聞(2020.09.13),中國湖南省醫院胸腔內科日前收治一名支氣管肺癌晚期病患,與一般癌末病人不同的是,這是一個年僅12歲的男孩。父母聽到這消息都傻了,尤其是41歲的陳媽媽表示,自己29歲懷上兒子,夫妻倆一直把他當成寶貝一樣看待,近年來到深圳工作,也把孩子帶在身邊。今年七月,陳媽媽發現兒子的左邊鎖骨上,有鵪鶉蛋大小的硬塊,但是不痛不癢,想說應該是需要切除的小東西,保險起見馬上就帶兒子到醫院檢查,一開始檢查說那是「尤文氏肉瘤」,送往湖南腫瘤醫院病理科檢驗結果卻是「未分化癌」。因為檢測結果不同,陳媽媽又將兒子轉到大醫院做更仔細的全身檢查,結果確診為「原發性支氣管肺癌」,且已達肺癌晚期。因患者年紀小,臨床分期晚,檢測結果顯示腫瘤惡性程度高,預後極差。小小年紀為何會患肺癌晚期?醫師分析,肺癌發病年齡平均為60歲,患找多為長期大量吸煙的男性患者,未成年人肺癌的患病率極低。12歲就罹患肺癌,這樣的病例至今也是屈指可數。這名未成年個案不菸不酒,但是不良的生活習慣、生活壓力太大,也有可能烙下病因,因此,追究原因時,父母都懊悔不已。陳媽媽說:「兒子沒什麼吃早餐的習慣,中餐、晚餐也是我們追著餵,才吃上半碗飯菜。基本上不喝白開水,渴了就喝碳酸飲料、果汁。」除了飲食方面沒有獲取足夠的營養,兒子又特別喜歡玩手機遊戲。陳媽媽表示,兒子深夜常常趁著父母睡著,偷偷拿手機玩耍,導致經常熬夜,生活作息不規律。肺癌年輕化的現象,並非只在中國蠢蠢欲動。查閱文獻,肺癌年輕化在各主要國家似乎也成常態,台灣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外科主任馮瑤曾經擔任「肺癌趨向年輕化,無明顯症狀」的議題講者,指出奇美醫學中心每年約200 例的新診斷個案中,40 歲以後逐漸走向高峰,以 50 至70 歲最常見,但40 歲以下也佔了7%,奇美醫院個案目前最年輕的病人是26 歲,過去40 歲以下的肺癌病人並 不多見,但現在卻常碰到,且以和不抽煙有關的肺腺癌為主。防癌第一步:培養好的生活習慣馮瑤主任警告:近兩年台灣惡性腫瘤統計,男女性的肺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都高居第一,因此建議勤於體檢,因為這可能早一步救自己和家人一命!日常生活上,為減少長期室內空氣污染,改變烹調方式,採低油溫烹調為宜,保持廚房良好通風,出門要戴口罩,空污嚴重時避免戶外激烈活動。生活飲食方面,一天五蔬果,搭配適當運動,飲食均衡以及規律的生活型態,都有助於防癌。防癌第二步:定期作身體檢查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有症狀的肺癌通常已經不是早期,所以要能早期發現肺癌,定期體檢最有效,而許多的檢查方式中,目前以低劑量的胸部電腦斷層掃描篩檢最優,優於正子掃描或核磁共振,\而且也最便宜。奇美醫院就建議民眾, 40 歲以上、有抽煙史及家族病史者每1年要檢查一次;沒危險病史者每2年一次即可,平常每年的胸部 X 光攝影也可增加較早發現率,進而提高可切除率,這些預防重於治療的方式,都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存活率。
-
2020-08-27 癌症.其他癌症
男大生右膝痛 竟是惡性骨肉瘤上身
18歲吳姓男大生右邊膝蓋突然非常痛,祖父母說去推拿就好了,但雙親不放心堅持受檢,卻發現接近膝蓋的骨頭不只有腫瘤,還被吃空了,確診是惡性骨肉瘤。成大醫院骨科部醫師翁閎楷今天指出,這名就讀大一的男大生,右邊膝蓋沒受過傷,卻無緣無故疼痛,晚上睡覺也痠痠的,固定痛在同一個位置,還可摸到一個腫塊;X光片一照,發現大腿遠端近膝蓋骨頭已被吃空,更有腫瘤陰影,切片檢出惡性骨肉瘤。男大生接受化學治療後,進行腫瘤廣泛性切除與自體骨重建手術;這個手術就是先將帶有腫瘤的骨頭切下,放入液態氮中殺死腫瘤細胞,再放回體內固定,待傷口穩定,再繼續接受化學治療;男大生術後恢復良好未復發。翁閎楷表示,大多數骨腫瘤易發生在兒童到青少年階段,這段時間骨頭生長速度最快,因而造成變異及產生腫瘤,但在受檢時也得排除生長痛等,才能做出診斷。兒童或青少年的生長痛和腫瘤痛有些異同點,相同的是可能都會出現夜間疼痛,睡到一半痛到醒來,也會有骨頭痛和關節痛等問題;不同的是:腫瘤痛會持續在同一個地方,有時可摸到腫塊,生長痛則是時左時右,有時在上肢,有時在下肢;運動時,腫瘤疼痛會持續,生長痛會獲得緩解。翁閎楷說,台灣傳統醫學發達,有些人受傷或疼痛會選擇以推拿治療;但兒童或青少年肢體疼痛得非常小心,應檢查確定不是骨腫瘤再接受推拿,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統計顯示,兒童到青少年階段最常見的惡性骨肉瘤,患者接受推拿後腫瘤會長得比較大,容易轉移到其他地方,手術後容易復發。其實不只是骨肉瘤,大多骨腫瘤不管是良性或惡性,臨床上也會看到同樣的現象。骨腫瘤治療因良性或惡性而有不同。翁閎楷說,絕大多數良性骨腫瘤不需處理,追蹤觀察即可;另一小部分良性骨腫瘤的攻擊性較強,會吃空骨頭而有結構穩定問題,須將腫瘤刮除,再以化學燒灼或輔助冷凍治療處理腫瘤內壁,以殺死殘存的腫瘤細胞,減少復發,最後將骨頭填入缺損處,依結構穩定狀況決定是否加上鋼釘鋼板固定。惡性骨腫瘤治療較為複雜。以骨肉瘤為例,過去治療癒後非常差,截肢率幾乎百分之百,如今因化學治療和手術定位進步,存活率大為提高,肢體保留重建手術是當今治療惡性骨腫瘤的首選方法。
-
2020-08-08 橘世代.健康橘
骨肉瘤病友寫給骨癌權威陳威明:謝謝陳把拔 陪我抗癌給我愛
「dear陳把拔,今年是我第一次寫父親節卡片給把拔您吧!雖然一年中我們只能見四次面,但每一次和把拔的見面總是特別開心和溫暖(雖然常還在半夢半醒之中),不過每次陳把拔總會給我一個溫暖的擁抱,我在高雄的每一天都認真的創作,希望在明年的年底我能完成我的夢想——開一個屬於我的抗癌路途的畫展,然後讓更多的人因為我的畫而有了力量和勇氣……」。醫生爸爸暖抱 插畫家努力創夢骨肉瘤年輕插畫家阿布(張椀晴)的作品療癒無數正與惡癌奮戰的病友們,她在2014年治療當時寫下第一張給「dear陳把拔」的父親節卡片,至今連同白色信封袋以及數千封病友信件,被完好收存在台北榮總副院長陳威明之處。骨肉瘤病友口中親暱的「陳把拔」、「醫生爸爸」陳威明是國際骨癌醫療權威,經手三萬例骨科手術,特別是許多骨肉瘤病友罹癌時還不到國小年齡,便面臨恐截肢等命運,而陳把拔手中的每一張卡片,都代表著每一個與惡癌奮戰而生存下來的奇蹟。喜收病友喜餅 仁醫還想吃紅蛋父親節前夕,康復中病友的問候卡片依舊如雪片到來,且時值骨肉 瘤關懷之家新居落成,陳威明一個半月前便已應允受訪,以醫生爸爸 身分為病友們打氣。受訪這天,陳把拔掩不住嘴角笑意,因為一位30多歲骨癌病友才與未婚妻送來喜餅。陳威明說,12年前這位年輕病友被檢查出膝蓋附近長了骨肉瘤,原本病友只打算到國術館喬一喬緩解疼痛,接受民俗療法,當時他苦勸病友一定要到台北榮總接受治療,如果嫌路途遙遠,也可到南部的醫學中心治療,打了無數電話,懇求病人要珍惜生命,病人終於回頭了。12年過去,病友成家了,「醫者父母心,我最開心兩件事,一個是收到喜餅,一個是吃紅蛋。」上海病童錄影 他開心永久收藏不只台灣病友稱陳把拔,一位來自上海的10歲男童錄製下影片,傳到了他手機內,他叨念自己昨晚來不及回覆這位病童,隨即語音錄下「影片我會永久收藏,父親節快到了,我感到特別的溫馨,你回復健康 我真的很高興。💪💪💪❤️❤️❤️」他說,這些與骨肉瘤奮戰的孩子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受到 照顧,康復之後也願意回饋社會。他所治癒的孩子們,有些成為醫師 、有些是社工,各自在社會不同角落擔任義工或貢獻所長。剛喬遷的 骨肉瘤關懷之家,成立以來也收治除了骨肉瘤之外的癌症病患,每天 中午陪伴癌童的媽媽們聚集廚房烹煮出「媽媽的味道」,為孩童們補 給營養的同時,這個「家」也讓家屬得以喘息。心繫其他病友 盼資源分享出去他說,得意門生吳博貴醫師在醫院附近籌畫全新的骨肉瘤關懷之家,新居落成訊息曝光之後,陳威明得到許多好朋友的祝福和回響,紛紛表示願意募款支持,但他都對這些熱心的好友們說,關懷之家只求能支付得起瓦斯、電費、房租,希望資源也能釋放給其他需要幫助的公益組織,也期待醫院其他癌症團隊能複製關懷之家模式,有更多的把拔們關照到各項疾病病友。對陳威明來說,病童、學生猶如他的孩子,回到真正的家庭,陳威明也是兩個孩子的把拔,早年體力好,沒有行政壓力,陳威明門診加上一周三天開刀,常常都是午夜才回到家門。他還記得兩個孩子童言童語說過,「把拔,我們要去把門診掛滿,才能見到您。」如今,孩子們成家,也有穩定的工作,醫師兒子耳濡目染,選擇骨科專業,問陳把拔今年想要什麼父親節禮物,「一句父親節快樂就足夠了。」陳威明給孩子的一段話:希望孩子們過得開心、擁有專業、造福社會。【延伸閱讀↘↘↘】。吳宗憲寫給寶貝女鵝Sandy:只想當平凡父親…妳才是主角。潘若迪:世上最難懂又最孤獨的人就是父親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7-30 新聞.健康知識+
吃對就不會得癌症,吃錯了才會?教授破解二分法迷思
讀者thomas在2020-7-24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寄來一個YouTube影片,問我裡面所講的健康資訊是正確嗎。這個影片是2020-7-15發表,標題是患癌飲食要留神 顧小培介紹#抗癌食品及戒口須知 《小培解百病》。我一打開影片立刻就注意到演說者顧博士那個突出的身材,而果不其然,有三位觀眾也注意到了。請看影片下面這三個評論:1.顧博士如果將大肚腩減去就更加有說服力。 請不要誤會,我沒有惡意,純粹因為中央肥胖不是健康的信號。2.現輪到我們關心顧博士自身的健康,看他的身形,他應多照顧自己,以後才能多分享他的知識。3.顧博士俾大肚腩出買咗?這三位觀眾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因為肥胖,尤其是中央肥胖(大肚腩),是會嚴重影響全身所有器官的功能,也會大大提高(約40%)得癌的風險。如果連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都做不到,怎麼還能教人家養生保健,防癌抗癌呢?有關肥胖,尤其是中央肥胖,會提升癌症風險的論文是多不勝數,例如這三篇:Obesity a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CancerBody fat distribution,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ncer, and all-cause mortalityAssociation of total adiposity and computed tomographic measures of regional adiposity with incident cancer risk: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older adults癌細胞的形成是極端複雜,而癌症的治療也是困難重重。儘管成千上萬的科學家前仆後繼,研究了一兩百年,也發表了超過四百萬篇論文,但直至目前,醫學界所能看到的也只是癌症的冰山一角。可是,對這位顧博士而言,癌症卻是再簡單不過 – 吃對了就不會得,吃錯了就會得,如此而已。他說細胞裡有一個叫做《乙型連接素》(β-catenin)的東西,會促進細胞的分裂,從一變二,二變四,…。所以,能抑制《乙型連接素》的食物就能抑制癌細胞的增生,而能激活《乙型連接素》的食物就會促進癌細胞的增生。他說能抑制《乙型連接素》的食物是綠茶素,洋蔥素,薑黃素,芹菜素,等等,所以要多喝茶,多吃洋蔥,薑,等等。他說能激活《乙型連接素》的食物是紅棗,蘆筍,髮菜,薏仁,燕麥,麥片,紅豆,葡萄,葡萄汁,紅酒,花生,甜菜,所有菇類(蘑菇,草菇,冬菇,木耳,雲耳,靈芝,蟲草,竹笙),及所有堅果(杏仁,腰果,開心果,栗子,核桃)。這些食物都是會致癌,所以千萬不能吃。對普羅大眾來說,這種二分法無異是救世福音,所以在影片下面大多數觀眾的評論都是感激之言。但很不幸的是,每一種食物都是極其複雜,而我們身體的複雜程度,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說吃了什麼東西就會健康,那顧博士那個突出的身材,難道是故意吃出來的?如果說吃了什麼東西,或不吃什麼東西,就不會得癌,那醫院和醫學院的腫瘤科,不就全都要關門了?再說,《乙型連接素》是在正常細胞裡就有,而且是每一個細胞正常運作所必需的。縱然是真的有食物能抑制《乙型連接素》,它又怎麼能分辨哪一個是癌細胞,哪一個是正常細胞呢?如果正常細胞都被抑制了,那腫瘤還沒死,人就先死了。更荒唐的是,這位顧博士所提到的許多會激活《乙型連接素》的食物,正好是相反。他說所有真菌(菇類)都會激活《乙型連接素》,促進癌細胞生長。可是,牛樟芝一直是被認為是有抗癌作用,例如下面這兩篇論文:Antrodia Cinnamomea Prolongs Survival in a Patient with Small Cell Lung Cancer(牛樟芝能延長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Antrodia cinnamomea induces anti-tumor activity by inhibiting the STAT3 signaling pathway in lung cancer cells(牛樟芝通過抑制肺癌細胞中的STAT3信號傳導途徑誘導抗腫瘤活性)。顧博士也說葡萄,紅酒,花生,及所有堅果都含有白藜蘆醇,而白藜蘆醇會激活《乙型連接素》。可是,白藜蘆醇是被認為可以抑制《乙型連接素》,從而殺死癌細胞或抑制癌的進展,例如下面這兩篇論文:Resveratrol suppresses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s apoptosis of uterine sarcoma cells by inhibiting the Wnt signaling pathway(白藜蘆醇通過抑制Wnt信號通路抑制子宮肉瘤細胞增殖並誘導其凋亡)。Resveratrol inhibits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mediated androgen receptor signaling and represses tumor progression in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白藜蘆醇抑制缺氧誘導因子-1α介導的雄激素受體信號轉導並抑制去勢抵抗性攝護腺癌的腫瘤進展)。顧博士在影片8分40秒的地方說了一句:「總之,你說任何話都要有根有據,不是一句我說是就是,這會被人恥笑」。啊!這句話講的實在太好,太恰當了。註:牛樟芝及白藜蘆醇的功效都是有爭議的。請看牛樟芝,真牛假牛白藜蘆醇的吹捧與現實原文:抗癌食品及戒口的胡扯
-
2020-07-05 癌症.其他癌症
瞳孔有白點如貓眼?別開心!恐是罹患「眼癌」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曉馨在2歲時,因感冒就醫,被醫護發現雙眼瞳孔隱約有白色反光,至眼科檢查後診斷為視網膜母細胞瘤。由於腫瘤發展迅速,即使百般不願意,家長也只能忍痛同意摘除較嚴重的左眼,換上義眼取代,而右眼則透過化學治療控制腫瘤。雖然雙眼保住了,但是學習變得吃力,甚至要承受別人異樣眼光。大多數人認為,癌症是成人的疾病,不會發生在小朋友身上,事實上,癌症可能好發在各個年齡層。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資料顯示,在台灣,一天約有1.5個兒童罹癌。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台灣兒童癌症發生率最高為血癌(34.9%),其次依序為中樞神經瘤(20.1%)、淋巴瘤(9.2%)、骨肉瘤(7%)、神經母細胞瘤(6.2%)等。成人常見的癌症,如大腸癌、乳癌及肺癌等,多為後天因素所致。而兒童癌症成因較多為自身體質與遺傳基因有關,有可能是遺傳父母親致癌基因,或是在孕程發生基因突變,導致新生兒罹癌。「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原發性眼內惡性腫瘤。它在胚胎時期就已開始產生病變,但表徵不明顯,多數在出生時未被發現,大約80%的兒童在3~4歲左右才被診斷出來。兒童專科診所院長吳俊厚表示,視網膜母細胞瘤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佳,有較高的長期存活率;但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除了須摘除眼球保命,也擔心腫瘤是否侵犯至眼球外組織或轉移至腦部,恐降低存活率。由於兒童無法清楚地表達身體異狀,往往只能以哭鬧來表現,無法描述自己的不舒服,使得兒童癌症難以被發現,發現常已是晚期,導致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而終身遺憾,因此家長的警覺性很重要,留意到有任何異狀需立即求醫。在醫學進步的今日,目前已知「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因為基因缺陷所造成,可由Rb基因鑑定出來。吳俊厚指出,雖然現在藥物和治療技術進步,兒童癌症的治療成功機率較成人高出許多,但若能透過基因檢測發現疾病,就可及早治癒,或是減緩嚴重症狀產生。現已有新生兒基因檢測包含小兒癌症基因檢測,只需少量血,經10~15天就可檢測出罕見小兒癌症,提早得知孩子的身體狀況。他就曾遇過有父母因為大寶小小年紀就罹癌,不希望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二寶身上,而前來諮詢基因檢測的案例。吳俊厚叮嚀,國健署新生兒疾病篩檢固然有助,但若與基因檢測雙管齊下效果會更佳,檢查結果可做為基因異常的診斷輔助工具;若孩子已經出現明顯症狀,亦可透過基因檢測找到病因。提醒新手爸媽們,不要害怕知道孩子身體狀況,唯有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醫師眼中3NG用藥行為! 你最常犯哪一項? 手機用「黑屏模式」護眼? 眼科權威曝真相
-
2020-07-01 癌症.大腸直腸癌
蕭淑慎肚子痛還以為是肌肉拉傷!醫師圖文解說十二指腸癌
食物從口腔進到身體時,會先經過食道、胃,再經過小腸、大腸。而十二指腸屬於小腸的第一部分(另外兩個部分是空腸與迴腸),為什麼這裡會被叫做十二指腸呢?因為過去認為十二指腸的長度就像是十二根手指頭併排時一樣那麼長,就給了這段小腸這麼特殊的名稱。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十二指腸癌。十二指腸這裡相對來講是比較少長癌症的消化道,小腸癌的案例已經比大腸癌、胃癌患者少得多了。且在小腸癌之中,十二指腸癌還比迴腸癌更少,僅占消化道癌症的不到1%比率。十二指腸癌其實也還有分類原發於十二指腸的癌症都可以被稱為十二指腸癌,但癌症其實也還有分類:● 腺癌(adenocarcinoma):腸胃道癌症最常見的類型就是腺癌,平常聽到的大腸癌、胃癌,幾乎都是指腺癌,也就是腸胃道內膜腺體的癌化,在十二指腸處也是腺癌最常見喔。我們以下對十二指腸癌的介紹都以腺癌為主。● 肉瘤(sarcoma):十二指腸的肉瘤起源於肌肉層與支持組織,大約佔了1成的十二指腸癌案例。 ● 神經內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相對來說生長較緩慢的腫瘤,會分泌具荷爾蒙特性的物質,導致患者有慢性腹瀉、盜汗、潮紅等症狀。請看「奪走賈伯斯性命的 – 神經內分泌瘤」。● 淋巴癌(lymphoma):身體各處都有淋巴結,小腸也不例外,也可能會長出淋巴癌。請看「淋巴癌六大症狀」。 罹患十二指腸癌時的症狀:罹患十二指腸癌時,患者會有肚子痛、糞便中帶血、體重莫名其妙下降、肚子有腫塊感、噁心嘔吐等症狀。如果病情變嚴重腫瘤愈大的時候,就可能帶來貧血、黃疸、或腸道阻塞的問題。然而,這些症狀都不太具有特異性。也就是說,當你肚子痛的時候,你會想到吃壞肚子、腸胃炎、膽囊炎、闌尾炎、胰臟炎等等一大堆其他的原因,或有些人生活太緊張,患有腸躁症就可能表現類似的症狀,也就是說,十二指腸癌會排在很後面很後面才會被想到這個可能性。女星蕭淑慎自曝罹患十二指腸癌時,就有肚子痛的症狀,但她以為是肌肉拉傷,後來才知道十二指腸裡長了超過八公分的腫瘤。罹患十二指腸癌的危險因子罹患十二指腸癌的危險因子基本上與罹患大腸癌的危險因子是高度類似的。◆ 年紀:十二指腸癌通常是發生在大於六十歲以上的患者身上。◆ 基因:某些基因突變會讓腸道腺瘤增生,進而容易變成癌症。◆ 腸胃道疾病:像克隆氏症這樣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會讓腸道反覆發炎,增加癌症出現的機會。◆ 抽菸喝酒:抽菸喝酒都會破壞細胞,增加基因突變機會,而增加了罹癌機會。◆ 飲食習慣:喜歡吃紅肉、高鹽分、或煙燻的食物會增加腸胃道罹癌機會。罹患十二指腸癌會很嚴重嗎?如果在發現癌症時,腫瘤本身比較小,還是屬於可以手術切除的階段,腫瘤沒有侵襲到重要血管、組織、淋巴結、或周邊器官,都是預後比較好的指標。相對來說,假使發現癌症時腫瘤已經很大,或侵襲到淋巴結、周邊器官,病情就比較棘手。過去常常把長在附近的幾個癌症,包括胰臟癌、壺腹癌、遠端膽管癌、與十二指腸癌四者放在一起討論,但十二指腸癌算是四者之中預後最好的。如何治療十二指腸癌?手術通常是治療十二指腸癌時最主要的手段。不過,手術並不容易。十二指腸位於腹內腸胃道的軍事重鎮。膽管、胰管會在此交會,形成「壺腹」,與十二指腸相連,其開口讓膽汁、胰液能加進十二指腸,幫助消化食物。因此在手術時,十二指腸難以「獨善其身」,動到十二指腸,就常常也需要同時處理遠端膽管與胰臟頭部,再加上這附近出沒的重要血管們,在在都增添了手術的複雜程度。 因此我們要切除在十二指腸的腫瘤時,可能需要動用到「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代表同時切除胰臟頭側、十二指腸、膽囊、遠端總膽管、和部分的胃。切除腫瘤之後,還需要重建腸道的順暢性,讓膽汁、胰液能繼續加進腸道,並讓胃的食物能順利往小腸、大腸的方向前進。因為這是個浩大的工程,手術的併發症與死亡率會比小手術來得高。當腫瘤是長在這個軍事重鎮,不管是長在十二指腸、壺腹、胰臟頭、或遠端總膽管,都需要動用到「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來切除腫瘤。不過,如果挺過了手術,十二指腸癌算是這四種癌症中預後最好的。術後醫師會視患者狀況,建議輔以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原文:
-
2020-04-24 科別.耳鼻喉
右側鼻塞10幾年哀怨「聞不到」 開刀後切開肉瘤醫師傻眼
感冒過敏通常會引起鼻塞症狀,但如果這種狀況持續太久一定要趕緊就醫,耳鼻喉科醫師吳昭寬之前曾收治一名男性鼻塞患者,這名病人右邊鼻孔「聞不到」已長達幾十年,他擔心有可能會是癌症,只好到醫院求診,沒想到開刀後的結果讓醫師嚇了一大跳,原來會鼻塞的原因都來自於患者小時候的調皮搗蛋所造成的。吳昭寬在電視節目《醫師好辣》敘述這段治療過程,他說一名男病患因為右邊鼻孔「聞不到」已經好幾十年了,之前都一直以為是過敏造成的鼻塞,因此都在附近診所拿藥解決,後來看到新聞報導指出「單側嗅覺一定要去檢查,因為有可能癌症已經找上你」,嚇得他趕緊到大醫院就醫。醫生安排他做內視鏡的檢測,發現在中鼻甲跟下鼻甲的地方有一個粉紅色的肉瘤,但不像一般癌症有顏色潰爛、流血等症狀,這讓吳昭寬不敢貿然切片,只好先做電腦斷層。從電腦斷層一看發現有鈣化的組織,吳昭寬和病人溝通後決定進開刀房做切片,吳昭寬試著將肉瘤切一半,卻發現很硬切不開,一剝開發現竟然包裹著一顆玻璃珠,讓他看傻眼。事後吳昭寬和病人母親討論後才得知男子小時候因為調皮,竟然把2顆玻璃珠往鼻孔塞,只不過當時給醫師檢查時只找到1顆,而且拿出來後男子覺得可以呼吸也就沒有再去找另一顆。久而久之,還在鼻孔裡的第二顆玻璃珠就被人體當作是身體的一部分給包起來,形成了鈣化,才會造成鼻塞不通。經過開刀切除後,這名男病患開心的直呼「幾十年來從來沒有這麼通過,終於可以聞到了」。
-
2020-03-08 科別.婦科
婦科醫的健康提醒:50歲以上女性得留意這方面的疾病
50歲至60歲婦女,此時無論是社會中堅,或全職家庭主婦,都會面臨更年期的問題,情緒難免紊亂外,也要小心相關婦女病的產生。婦產科醫師表示,50歲以上婦女得留意心血管、生殖泌尿、骨質疏鬆、代謝異常等疾病外,建議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超音波檢查。營養師也建議,此年齡女性須持續補充蛋白質、鈣質與充足蔬菜攝取,以及適量運動,沒運動習慣者,可從10分鐘原地踏步、快走等開始,需量力而為。停經之後 失去荷爾蒙保護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宇琪表示,更年期是熟齡女性都會面對的課題,50歲左右是關卡,一般女性約在48至52歲間邁入更年期,除出現熱潮紅、盜汗、情緒不穩等徵兆外,過度期開始亂經,直到一整年月經都沒來時,即為停經。張宇琪說,50歲後的女性,因卵巢功能逐漸退化、荷爾蒙減退,易出現思緒紊亂、煩躁等情形。子宮、陰道也會萎縮,使彈性變差、變乾燥。女性荷爾蒙有保護心血管的功能,進入更年期停經後,荷爾蒙分泌減少,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慢慢增加。常見泌尿問題 骨質逐漸流失再者,是骨質疏鬆問題,張宇琪說,停經後女性骨質疏鬆比例高,因女性停經前,骨密度約以一年1%遞減,但停經後則是一年以5%遞減,五年就降低了25%。50至55歲是關鍵,若沒透過骨密度和肌力檢查及抽血測維他命D濃度,恐無法知道自己是否已經骨質疏鬆。而在代謝異常部分,張宇琪說,48歲後的女性,因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減少,而間接地影響了新陳代謝,較容易出現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等三高慢性疾病。另外要提醒的是,任何年紀的女性,都得留意婦癌疾病,包括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體肉瘤、卵巢癌與乳癌。尤其48歲以後的女性,若卵巢出現異常,須將卵巢及輸卵管一併摘除,因此時已停經,輸卵管已無功能,通常會一併摘除預防癌變。在現行健檢部分,張宇琪建議40-45歲開始,女性每年至少接受一次骨盆腔和乳房超音波檢查,並可做子宮頸抹片加人類乳突病毒檢查、抽血檢驗婦癌腫瘤指數、更年期不適症候群量表,及骨質疏鬆密度檢查等。超音波可以檢視婦女的子宮頸、骨盆腔內的卵巢或肌瘤、內膜瘜肉等是否異常,再經由婦產科專科醫師整體性評估後,依個別性及時給予適宜天然生物等同質性荷爾蒙(BHRT, Bio-identical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治療補充。蛋白質選低脂 多補充鈣質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趙函穎表示,50至60歲女性,比較需要增加營養跟肌耐力,也要注意進食量足夠,因熟齡者普遍有進食量變少的問題。此年齡女性,有幾個營養素需特別注意是否攝取充足。第一是蛋白質,應選擇較低脂的食物,如豆漿、雞蛋、魚跟海鮮等。50至60歲保養心血管,需避免內臟脂肪過多、肚子越來越大等問題,因此選擇低脂、白肉是比較適合的。其次需補充的是鈣質,趙函穎說,此年齡女性需維持骨質健康、避免運動受傷。這個階段的女性也很容易失眠,睡前補充鈣質可以穩定神經、幫助入睡,助脂肪細胞分解,建議可吃些起司、黑芝麻、小魚乾與豆腐等,或喝杯黑芝麻豆奶,因豆漿有大豆異黃酮,也可補充女性荷爾蒙。蔬菜不能少 運動要漸進另外,蔬菜攝取仍是必須,建議菜與蛋白質的比例為二比一,原因在於蔬菜富有膳食纖維,可助身體血糖平衡、膽固醇排除,建議正餐進食時,蔬菜優先吃。另,因新冠肺炎疫情關係,特別推薦如菇類、木耳等提升免疫力食物,因菇類有多醣體、富含纖維外,可多攝取紅椒、黃椒等各種顏色蔬菜,富含維生素C,可助熟齡女性抗氧化、老化。而在運動部分,趙函穎建議50歲後女性量力而為,平常沒運動習慣者,可從10分鐘原地踏步、快走等開始;若本身就有運動習慣的女性,可進行約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跑步、滑步機;若膝蓋還不錯,可做些簡單肌耐力訓練,如開合跳、核心運動等,都可幫助消除內臟脂肪,肌耐力也會更好。熟齡健康表單熟齡養骨增肌菜單● 選低脂的蛋白質,如豆漿、雞蛋、魚等。● 睡前補充鈣質可穩定神經、幫助入睡,可吃起司、黑芝麻、小魚乾與豆腐等,或喝杯黑芝麻豆奶,可同時補充女性荷爾蒙。● 蔬菜含膳食纖維,可助身體血糖平衡、膽固醇排除。小心相關病症●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 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體肉瘤、卵巢癌與乳癌建議健檢項目● 建議40-45歲起,女性每年至少接受一次骨盆腔或乳房超音波檢查。● 子宮頸抹片加人類乳突病毒檢查● 抽血檢驗婦癌腫瘤指數● 骨質密度檢查
-
2020-02-06 橘世代.健康橘
迎接死亡的生命教育 如何讓孩子學會道別?
台灣在一九八○年代開始接受了西方當代的安寧思潮,從此近四十年來,從臨終的各種醫療照顧的給予和不給予中,更深層地思考生命教育,從早年對死亡議題的不說、不聽、不看,清楚地轉化為要說、要聽、要看。在這股安寧照顧及其激起的生命教育中,一九九○年成立的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大約每十年就進行一次對「生命態度及安寧療護的認知及想法」的調查,發現對於這項調查,台灣普遍仍有城鄉的差異、對待親人的生死問題關心程度和對待自己的差異、尤其是年紀更是一項認知差異的重要因素!在我超過四十年的臨床行醫經驗中,多次遭遇重病臨終時,許多人無法面對死亡這個生命終點的時刻,尤其是不知如何與所愛的人說再見:伍女士從卵巢癌的診斷、手術、化療、復發中已歷多年,她早已淬鍊出面對終點的心境,只是她告訴我,始終沒辦法適當地告訴她稚齡的小孩,即使她們不再相見,她的愛從不會間斷!趙女士三年前診斷罹患惡性子宮平滑肌肉瘤,經手術和化療仍無法控制病情,她有很清楚的宗教信仰,但她不知道如何和她那八歲的兒子說再見,尤其她不願以她重病的面容給兒子留下最後的印象和記憶,而她的兒子幼稚的心靈一直沒辦法了解和接受,媽媽怎麼就不肯再擁抱他一次……我們到底要如何教導小孩死亡這個他終將遭遇的問題?爸爸媽媽應該怎麼做才能讓他們有正確的認知和健康的心態?我們可以期待他們長大就自然會懂嗎?對於死亡隱晦而不說,尤其當身旁有親人死亡時,小孩可能解讀的訊息常常是:如果爸媽都刻意避開談論,代表這是不好的事情,是嗎?其實小孩從動物、昆蟲、故事中,很早就有死亡的概念,只是不真正清楚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孩童的死亡概念會隨著發展成長的經驗和環境、種族、信仰、文化等有所影響和改變,在這些階段中父母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當身邊親人的離去,如果沒有適時、適當的疏導,小孩心靈常會產生莫名的罪惡感和憤怒,甚至轉化成長期的焦慮和生理病痛。在小孩仍處懵懂的階段,不思善、不思惡,沒有分別心時,讓小孩可以如實地接受死亡是一種自然可接受的現象,並因此在其成長中可以因為知道有死亡而惜生是生命教育重要的開始階段。本書原名《La mort expliquee a ma fille》,中文直譯就是「向我的女兒解釋死亡」。作者艾曼紐埃勒.俞斯曼-貝杭(Emmanuelle Huisman-Perrin)畢業於法國馮特勒勝克勞高等師範學院,現任巴黎政治學院哲學講師,法國高等學院預備班哲學教授。她以向自己十一歲的女兒談論死亡議題出發,推以及人,和尚不知如何著手的父母分享,希望能與孩子針對死亡主題對話,藉由減少沉默不語和焦慮來貼近生活的一種最佳方式,讓孩子能在自然可接受的情況下了解死亡。小孩在不同發展階段的死亡概念,隨著年紀各階段是不同的,在學齡前這個階段的孩子受到卡通或故事書影響最多,常認為死亡是可逆的、暫時的、而且和自己沒關係。年紀稍大後, 這時候的孩童已經開始知道死亡就是生命的結束,但他們依舊認為死亡和自己沒有太大關聯,甚至覺得只要想辦法,人就可以避免死亡,同時有些小孩會將死亡擬人化,就是有天使或死神的存在。年紀再長,此時孩子已完全明白死亡是不可逆的,所有生命都會結束,自己也不例外,於是對死亡開始感到害怕或擔憂,尤其是身邊親友有事時,有一部分大孩子會開始探索生命的意義,藉此了解人生和死亡的關聯。本文摘自《讓孩子學會道別:「哀悼」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接受死亡」?一起思考生而為人的必修課題》楊育正醫師撰寫導文,麥田出版社 2020/02/07 出版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15 新聞.健康知識+
「餓死你的疾病,餵養你的健康!」抗癌名醫教你降低患病風險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逆轉疾病的科學食療聖經》,作者李維麟】餓死你的疾病,餵養你的健康每個人都希望不要被診斷出癌症、心臟病和其他致命的疾病。規律運動、減少紅肉和糖分攝取,還有不要抽煙都是預防疾病的具體辦法,但是它們只是解答的一部分。利用飲食去支持和強化你身體的血管新生防禦系統可以降低你得到所有可怕疾病的風險。大豆(黃豆) 是第一個被發現可以影響血管新生的食物。一九九三年, 西奧多. 福特西斯(Theodore Fotsis),是一位希臘科學家,在德國海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Heidelberg)工作,發表了一篇開創性的論文。他發現攝取大豆食物的健康日本男性和女性的尿液中含有一種天然物質,稱為金雀異黃素(genistein),這種物質具有效的抗癌效果。在實驗室中,福特西斯發現金雀異黃素會抑制被腫瘤引發的血管。之後,金雀異黃素更顯示可以直接停止四種不同類型的癌細胞生長(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伊文氏肉瘤(Ewing’s sarcoma)、橫紋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 與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我們的身體無法製造金雀異黃素,所以它只能來自於飲食。尿液是從鄉村居民蒐集得來,大部分的居民都是種植茶葉和稻米的農民。他們都是素食者,而且吃的是以大豆為基礎的飲食,這在亞洲很常見。這些農民尿液中的金雀異黃素相較於攝取西方飲食的人們多了三十倍。福特西斯的研究是關於食物中包含的膳食因子清楚被身體吸收且經由尿液排出,而且可以抑制血管新生的第一份報告。研究人員暗示這種大豆特性可能可以解釋人們攝取亞洲植物性的飲食,相較於以西方飲食為主的人在罹患致命癌症的比率上較低的原因。另一位卓越的研究者,亞卓安娜.阿爾比尼(Adriana Albini),在二○○二年時於義大利熱那亞(Genova) 的國家癌症研究機構(National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工作, 提出血管預防(angioprevention)一詞。阿爾比尼推想血管預防可以達到疾病預防的功效,特別是癌症,透過使用對健康人體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複合物去妨礙異常的血管新生。雖然有些藥物的確符合要求,但是食物是最安全的方法。今天,血管預防意味廣泛的健康途徑,包括利用食物、藥物和膳食補充品。阿爾比尼和我與其他科學界的同事合著了一篇關於血管預防的現代文獻回顧,其中包括刊登於著名期刊《自然綜述:臨床腫瘤學》(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內的飲食。血管新生和疾病預防的架構仍由血管新生基金會和國際間的科學家及臨床醫生組織持續發展之中。血管預防飲食的目標是希望維持身體的血管新生防禦系統處在一個平衡的健康狀態。有時候這一點會讓西醫出生的醫生們感到困惑,因為平衡通常不是他們用於疾病治療的語彙。平衡是阿育吠陀(Ayurvedic)和傳統中醫裡面較熟悉的概念,這兩者的重點皆擺在預防性健康的平衡。在這些醫學系統中,健康被視為身心平衡系統的存在。平衡是一種你希望隨時保持的狀態。適居帶(Goldilocks zone)是太空生物學家使用的術語,他們使用強大的望遠鏡去搜索與太陽之間存在完美距離以維護生命的星球:不能太近否則會燒焦;不能太遠否則會結凍。血管新生的適居帶是有足夠的血管以確保我們體內的每個細胞都獲得充分的營養,但又不會滋養疾病。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只能剛剛好。當涉及健康的人體預防疾病時,沒有什麼比起飲食更安全。雖然有些藥物可以預防特殊疾病,像是結腸息肉(colon polyps),但是藥物總是會伴隨著潛在的副作用,因為藥物從來就不是關於平衡。藥物被製造用來執行黑白分明的工作,通常是打敗或加強某件事情。例如:癌症藥物癌思停對治療很有效,但不能用來預防,因為注射後的幾天內,它就會使身體血管新生的訊號減少到幾乎消失。消除這個訊號雖然有利於癌症治療,但是癌思停可以干擾血管新生的正常平衡,因為維持健康器官的功能也需要少量的相同訊號。這種平衡的干擾也會導致副作用,傷口癒合變慢,這是一個需要正常血管新生的過程。相反地,飲食因素並非如此全能且缺乏破壞力,飲食中的抗血管新生因子只能將過多的血管修剪回基線的水準,這就表示一個使癌症挨餓的食物不會餓到心臟,不會令心臟無法獲得需要的血液供應,因為所有一切都是為了讓身體維持在健康的基線水準。方程式的另一端,促進血管新生的食物也不會造成血管過度生長,超越其在循環系統中的正常界線。促血管新生的食物(Proangiogenic foods)和飲料不會過度驅使整個系統導致癌症。與體內恆定的原則一致,血管新生飲食可以幫助維持身體處於協調和平衡的狀態。
-
2019-12-02 科別.眼部
青光眼手術常用藥缺貨 食藥署緊急核准專案進口
本報今天報導青光眼患者手術中最常使用到的「絲裂黴素C(Mitomycin-C)」,10月起大缺貨,可能影響手術成功率。食藥署今表示,11月20日已核准一家藥廠從南韓進口絲裂黴素C,核准用量為3萬劑。絲裂黴素C,適應症主要為緩解胃癌、膀胱癌、肺癌、肉瘤癌、白血病症狀,但因為發現有助於青光眼手術執行,成了該藥最常見的適應症外使用方式。三總一般眼科主任、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說,絲裂黴素C主要是配合青光眼最常見的「小樑切除術」使用,以幫助傷口癒合。由於原廠宣布該藥品質堪慮全面回收,直到2021年才能恢復供貨,缺貨期間,若用回舊藥,手術成功率僅剩五成。對於青光眼用藥「絲裂黴素C」缺貨的問題,食藥署藥品組科長張連成表示,10月24日已公開徵求專案進口,並於11月20日核准一家藥廠從南韓進口絲裂黴素C,核准用量為3萬劑,待原持許可證的廠商可恢復供貨,將以許可證廠商優先進行供貨。張連成表示,該藥健保使用量每年為6萬劑,目前也有其他家廠商正在申請。核准的廠商資訊食藥署已公開於藥品供應平台(https://dsms.fda.gov.tw/),各醫療院所可向廠商申請,然而目前尚未有醫療院所申請。據查,食藥署11月29日才將相關訊息公告上網,適逢假日恐未收到訊息。呂大文便表示,對於食藥署已核准專案進口「絲裂黴素C」一事,學會並未接獲相關訊息,也不知道已經可以向廠商訂購。目前該藥在眼科的使用上每年約3000劑,若確認可進口3萬劑,應足夠救急。
-
2019-12-02 科別.眼部
青光眼關鍵藥大缺貨 手術成功率剩5成
全台約有卅八萬名青光眼患者,每年約二千到三千名患者需執行青光眼手術,手術中最常使用到的絲裂黴素C(Mitomycin-C),是作為抗傷口癒合藥物,能幫助手術進行,但從十月起大缺貨,十一月原廠宣布該藥品質堪慮全面回收,直到二○二一年才能恢復供貨,缺貨期間,手術只能用回舊藥,使手術成功率僅剩五成。抗癌藥「協和排多癌注射劑十公絲」,主成分為絲裂黴素C,其適應症為緩解胃癌、膀胱癌、肺癌、肉瘤癌、白血病症狀,自被發現有助於青光眼手術執行後,也成了該藥最常見的適應症外使用方式。三總一般眼科主任、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說,絲裂黴素C主要是配合青光眼最常見的「小樑切除術」使用,為了改善青光眼患者的眼壓,必須要劃開鞏膜(即眼白)與結膜交界處,引流睫狀體分泌過多的房水(即眼球內液體),過程中傷口不能快速癒合,絲裂黴素C就成了最好的幫手。過去未發現絲裂黴素C可幫助青光眼手術前,皆使用同是抗癌藥的5-FU作為抗傷口癒合的藥物,但效果比絲裂黴素C差,也使手術成功率僅有五成,而使用絲裂黴素C者成功率可達九成。呂大文說,缺藥期間,對於頑固型青光眼需手術的患者會有非常大的影響,他們是傷口癒合相對快的族群,初步先延後這類患者的手術時間,若無法延後則會說明使用舊藥的手術成功率,再讓患者決定。眼科醫學會理事長、北榮眼科部主任劉瑞玲說,學會曾主動委託美國廠商供貨,但美國出貨量不大,無法供貨至台灣,因此各醫院現階段,皆只能用回5-FU,直到等待藥品恢復正常供貨。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潘香櫻表示,藥廠十月通報將會短缺時,十月廿四日已公開徵求專案進口,目前已經核准一家藥廠從韓國進口絲裂黴素C,只要廠商完成申請健保價格,就能正常供貨。
-
2019-11-29 科別.呼吸胸腔
台商久咳不癒竟是肺癌 醫師:久咳超過8週應盡速就醫
一名年近40歲的台商,長期慢性乾咳,本身患有胃食道逆流、鼻涕倒流,某天突然聲音沙啞,就醫檢查發現其左邊聲帶麻痺,進一步胸部X光檢查竟確認罹患肺腺癌,癌細胞已轉移至胸腔內的淋巴,壓迫了左邊神經引起聲帶麻痺。其實,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等都可能引起久咳,臨床上也常有患者偶然發現肺癌等其他疾病,因此,若久咳超過8週,應尋求胸腔科醫師診治。久嗽沒好日子過8週以上 沒改善應找出原因咳嗽是身體的保護機轉,慢性咳嗽是指咳嗽症狀持續8週以上沒有改善,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有患者咳嗽至昏倒、肋骨斷裂等,故過度咳嗽時應盡快找出原因,以對症治療。筆者於問診中最常見久咳不癒的病因,包含鼻涕倒流(上呼吸道咳嗽症候群)、氣喘、胃食道逆流為最大宗,另外剩下一成為感染,例如:肺結核、百日咳、肺膿瘍等,再來是因高血壓藥和血糖藥所引起。至於其他肺部原因,包含:氣管擴張症、細支氣管炎、肺癌、非氣喘性嗜伊紅性之氣喘炎等、類肉瘤、菜瓜布肺和其他慢性肺部疾病。鼻涕倒流、氣喘、胃食道逆流也是常見慢性咳嗽兇手針對慢性咳嗽如何治療,筆者認為鼻涕倒流可用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或鼻黏膜消腫藥物;過敏性氣喘則可透過吸入性氣喘藥物控制,梅雨季也盡量控制室內溼度至50%~60%;胃食道逆流則可服用胃酸抑制劑,感染性疾病利用抗生素治療即可,其他情況也可使用止咳藥。另外,抽菸患者也常久咳,因吸菸刺激氣管,造成慢性發炎而引發咳嗽,只要戒菸就可以改善;老菸槍則要注意慢性阻塞性肺病,其肺功能已退化變差,必須長期使用氣管擴張劑治療。久咳揪病因 胸部X光檢查最重要「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才是治好慢性咳嗽的關鍵。」久咳超過8週,可請胸腔科醫師進行胸部X光、電腦斷層、肺功能檢查、痰液細菌培養和氣管鏡或鼻鏡等檢查,其中又以胸部X光檢查最重要。上述常見慢性咳嗽病因雖無法據此診斷,卻可以排除肺炎、肺結核、肺癌等可能。除上述案例,也有一名患者誤以為自己感冒沒好,咳了將近4個月,主要症狀是乾咳、喉嚨有痰。經醫師檢查後發現,是鼻涕倒流引起,也在X光檢查中意外發現肺部結節,幸運在初期檢測出肺腺癌。正確診斷對症下藥 以下警示症狀要注意病患就診時應告知醫師,是否有咳血、咳痰或呼吸困難、發燒、聲音沙啞、反覆同部位肺炎感染、呼吸困難、胃食道逆流、體重減輕等警示症狀,並主動告知職業與工作環境、是否有抽菸等危險暴露因子,或者用藥資訊(尤其是血壓藥和血糖藥),方便醫師正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