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耳鼻喉科
共找到
610
筆 文章
-
-
2022-02-28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頭痛、耳鳴、月經量少...可能脾胃出問題!中醫師護胃指南,一次改善身體11大症狀
台灣人是出了名愛吃胃藥,不管是中藥胃散、西藥胃乳片,連出國都要買日本胃散回國分送親友。我曾經看過長輩用胃乳片來交朋友,街頭巷尾鄰居每天寒暄問候,都是在交換藥物。中醫護胃是巨觀,除了疾病本身,還兼顧到個人的問題,諸如工作壓力、情緒、生活習慣、居住環境等六淫七情的因素都列入考量。在了解脾胃病之前,先跟大家談談各年齡層常見的脾胃問題和發生原因?孩童(指18歲以下):濕疹、小兒地圖舌⒈濕疹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的皮膚疾病,發生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食物、藥物、細菌、病毒、花粉、動物皮毛、陽光、冷熱等刺激因素而誘發。在中醫上認為和先天遺傳或免疫系統失調有關,而對於四周環境的適應,或平時飲食沒有適當的選擇,則使脾胃損傷,導致內生濕濁熱毒。小兒濕疹的問題正是出在脾胃功能不佳,而主要發生的原因為脾虛濕盛、不能運化水濕。皮膚症狀多以滲液、腫脹明顯,大多屬於特稟體質患者,也就是過敏性體質患者,常因飲食過多冰冷瓜果或冷飲所導致,所以要根治小兒濕疹,就必須要先顧好小朋友的脾胃,脾胃健則百病不生。臨床上多用六君子湯或藥膳四神湯予以治療,均可得到改善。⒉小兒地圖舌中醫有「舌為脾胃之外候」、「舌為心之苗」之論述。「地圖舌」大多發生在四歲以前的孩童身上,家長會發現家裡幼兒舌頭上類似地圖的不規則紋路。地圖舌出現和脾胃有很大的關係,多與脾胃的氣陰不足有關,所以有地圖舌的兒童一般也會出現食慾不佳、多汗、倦怠、乏力等症狀。在治療上以益氣養陰為主。常用方藥包含生脈飲或蔘苓白朮散。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幼兒普遍脾胃功能較弱,但因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步調,很多家長都會讓小朋友吃所謂的外食、速食,但其實食用過量的肥膩食物,容易運化不開而導致積滯,所以在日常飲食中,還是得多多注意孩童的營養均衡。青年期(19~29歲):腹瀉、便祕門診中也常見此年齡層病患,有因即將投考研究所面臨的課業壓力、有面臨求職時同儕競爭壓力、有男女朋友因求職或生涯規劃即將分隔兩地的情感壓力、有即將投入職場的適應壓力、有面臨與本科系興趣不同而欲轉職的壓力、有情侶初出社會同居生活習慣不同的壓力,他們不約而同都陷入蠟燭多頭燒、壓力爆表而導致腸胃功能失調的狀況。青年期在這個階段常出現的腸胃症狀是腹瀉、便祕,或是交替性的腹瀉與便祕出現的「大腸急躁症」。接著就是多數患者因為缺乏對此疾病認識,多半誤以為只是一般腸胃炎而延誤就醫,甚至有人誤把腹瀉當減重或排毒藉以維持體態,往往造成身體更大的消耗,直到影響生活後才來求醫。中壯年(30~59歲):頭痛眩暈、胸悶腹脹、疲倦、月經量少、血塊偏多等症狀中壯年族群中,在門診最常見是偏頭痛、長年頭痛的患者,而長時間觀察下來,我們也發現這些患者不單只有頭痛問題,絕大部分的患者還伴隨便祕的問題。如同前面有跟大家提過的,中醫認為脾主升清,當清陽不升、濁氣不降,就會出現頭痛眩暈、胸悶腹脹、疲倦等症狀,通常這樣的患者,會加入大黃或芒硝等用藥,把腸道裡面的宿便毒素清一清,結果宿便一清空,頭痛問題也一併解決了。此外,還有一些女性患者,主訴月經量少、血塊偏多,這類型患者的手腳一年四季都是冰冷的,再進一步詢問以後會發現,她們經常軟便,且經期前一週容易腹瀉,這就符合我們中醫所謂的脾胃氣虛。中醫認為脾胃乃氣血生化之源,當氣血生化來源變少了,也就是月經的原料變少了,當然月經量也會減少,所以基本上月經量少的患者,會酌以給予當歸芍藥散,或是歸脾湯等方藥,以強壯脾胃,增加氣血生化來源,如此月經量自然也會增加。老年人(60歲以上):耳鳴、口氣重濁「耳鳴」,是老年人因脾胃問題常產生的症狀之一,通常這些長輩到耳鼻喉科檢查,醫師都會說耳朵沒有器質上的問題。在中醫四診合參中就會發現,這類型的老年人骨骼較纖細、怎麼吃都吃不胖,前述提到清陽不升、濁氣不降就很容易引起耳鳴。所以這類患者會從脾胃開始做調理,針對耳鳴來改善,包含常用的益氣聰明湯,裡面就有一些腸胃性用藥。再者,很多老年人也會有口氣重濁,舌頭伸出時會發現舌苔厚,就像很多人會說的「老人味」,此時就常用龍膽瀉肝湯,或是小承氣湯、大承氣湯,把腸道的宿便做一次性的清空,慢慢地就會發現舌苔漸漸減少,舌頭逐漸恢復淡紅色,口氣問題也會得到改善。書籍介紹讓腸胃動起來:暖男中醫師教你順時養生術+養腸操,遠離胃痛、腹脹、便祕、食慾不振作者:郭大維, 王瑞玲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9/21作者簡介/郭大維現任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 醫學博士研究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 醫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高雄醫藥大學 復健醫學理學士主治專長內科:咳嗽、過敏、青春痘、睡眠障礙、腸胃疾患婦科:月經不調、更年期障礙兒科:過敏、體質調理、轉骨調理男科:性功能障礙、頻尿、攝護腺肥大針灸科:運動傷害、職業傷害、久年痠痛特殊治療:腦中風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坐骨神經痛症、退化性膝關節炎、椎間盤疾患累積性創傷症候群(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五十肩等)特種針法:針刀治療、眼針治療、筋骨針治療郭大維中醫師 FB:www.facebook.com/drtcmdavidkuo王瑞玲資深醫藥、美食記者,擁有25年以上的醫藥採訪經驗。著作《小毛病發現大疾病系列十本》、《愛,小吃》、《心臟回春術》、《骨科診治照護全書》、《不用餓肚子,5周瘦10公斤》、《顧好耳鼻喉,不怕恐怖病毒找上你》等書。經歷▸曾任《自由時報》、《大成報》、《民眾日報》、《臺灣時報》、《臺灣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等多家報社醫藥採訪記者▸曾任《柯夢波丹雜誌》影劇採訪編輯、凱信出版社醫藥叢書主編▸《BODY體面雜誌》醫藥專欄作家▸健康醫起來」節目主持人▸「實在不可思議」健康節目主持人與策畫▸高雄教育廣播電台、中廣流行網快樂廚房節目主持人▸國防部衛教講師王瑞玲醫藥美食記者FB:www.facebook.com/reallyjie520延伸閱讀: 別在晚上吃水果!中醫師陳旺全66歲「健檢零紅字」:做對4件事,順時養健康
-
2022-02-26 新聞.科普好健康
動脈硬化會引起耳鳴?醫:若壓迫到聽神經或腦幹,引起「陣發性聽覺症候群」
動脈硬化會引起耳鳴?耳鳴門診中,頭頸部動脈超音波是一項很重要的檢查,通常受檢者年紀愈大,愈易呈現血管壁硬化、內膜增厚,如果血管內皮反覆出現破損,在發炎時會攔截膽固醇而逐漸隆起,干擾血流,進而導致血小板破裂、血球聚集,繼續攔截膽固醇,加上鈣質沉積,一層一層地堆疊,長久下來,會引發疾病甚至形成斑塊,逐漸造成動脈硬化。根據解剖,前顱窩循環來自兩側頸動脈,以中大腦動脈供血給大腦顳葉。後顱窩循環來自兩側椎動脈,在後下小腦動脈處,分支出聽神經動脈,供血給近端聽神經;兩側椎動脈匯集成基底動脈後,直接供血給腦幹,在前下小腦動脈處,分支出迷路動脈,供血給耳蝸管、前庭及遠端聽神經。若這些動脈發生硬化後,就會影響聽力。中大腦動脈狹窄 引起幻聽當中大腦動脈發生硬化狹窄時,會影響大腦顳葉聽覺皮質,使其無法對聽覺訊號做出精準且正確的解讀,猶如我們在聽收音機時,如果頻道沒有調準,就會聽到「嘰嘰喳喳」的背景雜音,這是一種腦鳴。有人解讀成動物叫聲或人語交談聲,則為幻聽。若聽神經動脈發生硬化狹窄時,會影響到近端聽神經,造成許旺氏細胞缺血壞死,神經軸突上的髓鞘崩解,無法有效地傳遞聲波,出現高頻性的聽障。交談時,若對方說話過快,患者所聽到的字詞會糊在一起,難以分辨;健康的神經纖維會代償性地加強傳導,出現神經性耳鳴。迷路動脈狹窄 聽障及眩暈倘若狹窄發生在前方耳蝸動脈,近端耳蝸管受損,會出現高頻性的聽障;發生在後方耳蝸動脈,遠端耳蝸管受損,則會出現低頻性的聽障;發生在迷路動脈、總耳蝸動脈或前庭耳蝸動脈,耳蝸管及前庭會一起受損,會同時出現聽障及眩暈。耳蝸管受損時,聽毛細胞擺動不順,連接的神經傳導不佳,患者就會聽見陣陣迴音,接著健康的聽毛細胞會代償性地加強擺動,神經纖維加強傳導,於是出現比例不一的耳蝸性及神經性的耳鳴。動脈硬化發生時,健康的血管壁會試圖擴張,以維持適當的內徑,經年累月下來,會使椎基底動脈系統的動脈逐漸扭曲變形,若壓迫到聽神經或腦幹,就會在搏動時,干擾聽覺傳遞,患者會聽見猶如打字機般「噠、噠、噠」的聲響,稱為「陣發性聽覺症候群」。嚴重者須服藥 穩定血小板為了遏止動脈繼續硬化,保住聽力,改善耳鳴,建議三高患者,宜好好地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可規則服用大劑量二十碳五烯酸 (EPA),穩定血管內膜,但病情嚴重者,須長期口服抗血小板劑,穩定血小板。坊間流傳服用銀杏萃取物可以改善微細循環,但因大多被肌肉所吸收,鮮少到達內耳或聽神經,聽障耳鳴者仍宜先正確就醫找病因、對症治療。
-
2022-02-24 該看哪科.耳鼻喉
夜咳 咳出黃痰 竟是鼻竇炎作怪
總是鼻塞、鼻水倒流、喉嚨有異物感,隨時都想清喉嚨,不時就會咳出黃痰,這些症狀幾乎是「重度鼻竇炎患者的日常」。33歲陳姓女子不只有這些症狀,偶爾還會出現「陣發性頭痛」,一到晚上就會口乾舌燥,嚴重影響睡眠,就醫才知道是鼻竇炎惹禍,且廣泛性鼻息肉幾乎阻塞整個鼻腔,透過手術才獲得改善。嘉義長庚醫院耳鼻科主任張耕閤表示,台灣慢性鼻竇炎盛行率相當高,約占總人口的3%到6.4%。造成盛行率高的原因,如環境潮濕、人口密集、空汙等。患者最常出現喉嚨有痰、夜咳、鼻塞、嗅覺異常、耳鳴、暈眩、頭痛等症狀,影響日常生活甚多。張耕閤指出,初期鼻竇炎會先用抗生素治療。若是慢性鼻竇炎,會採取鼻類固醇與鼻腔沖洗治療,一旦藥物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已出現眼、臉或腦部併發症、鼻息肉變化,或疑似黴菌感染時,建議以手術處理,清除鼻息肉與鼻竇內的膿液,以改善症狀。研究顯示,約30%息肉性鼻竇炎患者曾接受手術治療。治療鼻竇炎的內視鏡手術是很普遍的手術,但因為鼻竇位於眼睛及顱底的中央,周圍有許多重要器官,包括大腦底部、顱底動脈、眼球及周圍眼肌、嗅覺黏膜、視神經等,因此施行此手術必須謹慎,一不小心傷及附近的重要結構,就可能造成嚴重併發症。因此可以透過「iCT術中電腦斷層導航系統」,讓手術過程可以更加精準。嘉義長庚醫院院長楊仁宗表示,iCT術中電腦斷層導航系統在外科手術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屬於新一代的手術硬體與軟體設備,它整合了電腦斷層掃描與導航功能,藉此提升微創手術的安全性與精準度。張耕閤指出,若有長期鼻塞、鼻水倒流、慢性咳嗽、黃痰、嗅覺異常、慢性頭痛、聞到莫名異味等問題,請至耳鼻喉科門診檢查是否罹患慢性鼻竇炎,以利及早治療,改善呼吸功能與生活品質。此外,患者術後應定期回診追蹤,並規律洗鼻清潔鼻腔,以減少鼻竇炎的復發。
-
2022-02-24 該看哪科.耳鼻喉
2歲女童間歇鼻血鼻孔內黑頭鑽動 就醫確診鼻蛭作怪
花蓮一名2歲女童出現間歇性鼻血,母親發現女童鼻孔內有黑頭鑽動,到醫院急診,經內視鏡檢查確診為鼻蛭;醫師提醒民眾經常性流鼻血或鼻部搔癢、有異物感,立即就醫。花蓮慈濟醫院今天發布新聞資料表示,每年有10件左右的鼻蛭病人就醫,年齡層分布從2歲到80歲都有,去年10月間還同時有3名病人求治,感染原因主要是接觸到溪水、河水等戶外水源而導致。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廉捷表示,這名女童家附近有山泉水,疑似玩水時沾染到幼蟲,但因年紀太小,無法清楚表達,只是一直揉鼻子,又斷斷續續流鼻血,家人帶她到診所先以鼻炎診斷治療,後來發現女童鼻孔有黑頭異常,才趕緊送來急診。因考量女童年幼,林廉捷指出,安排在手術室全身麻醉取出鼻蛭;在他經驗裡,鼻蛭比較常出現在中鼻道或下鼻道,但也曾發現鼻蛭寄生在口腔、呼吸道、眼球周圍等黏膜覆蓋的部位,甚至出現在咽喉部,導致病人長期咳血。鼻蛭進入人體,通常病人會有異物在鼻子動的感覺,但小朋友因不善表達,通常會出現間歇性鼻血,林廉捷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孩童有類似症狀,可到耳鼻喉科門診就醫,進一步檢查找出原因。夏天民眾喜歡到溪邊玩水消暑,發生鼻蛭感染的病人較多,但若工作地點在山邊、溪邊,生飲山泉水,或洗臉也容易感染鼻蛭。林廉捷說,曾有一個70多歲的病人,只是在溪邊做砍材工作,鼻蛭就跑到鼻子裡面,幸因他在過去曾有經驗,疑因手摸到溪邊幼蟲後再摸鼻子後感染,馬上到醫院就醫。
-
2022-02-23 該看哪科.耳鼻喉
夜咳又常咳出黃痰別再以為是肺病 當心是鼻竇炎上身
總是鼻塞、鼻水倒流、喉嚨有異物感,隨時都想清喉嚨,不時就會咳出黃痰,這些症狀幾乎是「重度鼻竇炎患者的日常」,不過很多患者都以為是「肺部」出問題,反而延誤就醫時間。33歲的陳姓女子就是其中一人,不只有這些症狀,偶爾還會出現「陣發性頭痛」,一到晚上就會覺得口乾舌燥,嚴重影響睡眠,後續就醫才知道是長期的鼻竇炎惹禍,且她的廣泛性鼻息肉幾乎阻塞整個鼻腔,最後透過手術改善。嘉義長庚醫院耳鼻科主任張耕閤表示,慢性鼻竇炎在台灣的盛行率相當高,約占總人口的3%到6.4%。造成盛行率高的原因,如環境潮濕、人口密集、空污等。患者最常出現的症狀,大多是喉嚨有痰、夜咳、鼻塞、嗅覺異常、耳鳴、暈眩、頭痛等,時常會影響到日常。張耕閤表示,初期鼻竇炎會先用「抗生素」治療。如果已經是慢性鼻竇炎,會採取鼻類固醇與鼻腔沖洗,一旦藥物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已出現眼、臉或腦部併發症、鼻瘜肉變化、或疑似黴菌感染時,則建議以手術方式處理,清除鼻息肉與鼻竇內的膿液以改善症狀。有研究顯示,約30%的息肉性鼻竇炎患者曾接受手術治療。治療鼻竇炎的內視鏡手術已是相當普遍的手術,但因為鼻竇位於眼睛及顱底的中央,周圍有許多重要器官,像是大腦底部、顱底動脈、眼球及周圍眼肌、嗅覺黏膜、視神經等等,因此這個普遍常做的手術需要相當的謹慎,否則一不小心傷及附近的重要結構,就可能造成嚴重併發症。因此可以透過「iCT術中電腦斷層導航系統」,讓手術過程可以更加精準。嘉義長庚醫院院長楊仁宗表示,iCT術中電腦斷層導航系統在外科手術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屬於新一代的手術硬體與軟體設備,它整合了電腦斷層掃描與導航功能。過去,手術計畫是以醫師判讀影像為根據,現在病人的數位資料上傳到導航系統,可經由導航追蹤工具,即時呈現人體結構的相對位置,結合影像及導航的功能來幫助外科醫師手術前的模擬,達到較小的傷口與減少對正常組織結構的損傷,藉此提升微創手術的安全性與精準度。張耕閤表示,若有長期鼻塞、鼻水倒流、慢性咳嗽有黃痰、嗅覺異常、慢性頭痛、不時會聞到莫名異味等問題,請至耳鼻喉科門診檢查是否罹患慢性鼻竇炎,以利及早治療,改善呼吸功能與生活品質。此外,就算曾接受手術的患者,也建議定期回診追蹤並規律洗鼻清潔鼻腔以減少鼻竇炎的復發。
-
2022-02-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除了自費的昂貴免疫療法藥物,是否有第二種經濟上可負擔的選項?
【編者按】本週主題是「昂貴藥物面面觀」。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人類戰勝疾病的機會激增,帶來絕症病人新希望,但也同時引起空前未有的新問題。一位最能了解病人與家屬因為醫療帶來經濟壓力的社工師,寫出自己以家屬的經驗以及專業上看到病人與家屬所面臨的困境。一位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寫出面對病人與家屬的兩難:一方面殫思竭慮盡其所能地思考如何治療,一方面卻不忘治療可能帶給對方難以面對的經濟困境。一位介入國內新藥通過程序多年的資深專業藥師,分享政府在通過新藥上市的過程,如何戒慎恐懼面面俱到的用心。希望醫病雙方珍惜善用資源,並杜絕濫用昂貴藥物的治療。【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自費醫材的昂貴藥物治療,是病人的希望還是負擔?】【延伸閱讀:昂貴的新藥是帶來希望或造成負擔?望醫病雙方善用資源,杜絕濫用昂貴藥物的治療】半年前,我的門診來了一位中年男性,夫妻一起進來我的診間,想要尋求癌症治療的第二意見。這位先生罹患了第四期的肺癌,在前一家醫院經過了數個月的治療後,效果很好,癌症病情控制的很穩定,只是最近一次的追蹤檢查發現癌症又有蠢動的現象,他的主治醫師建議他需要再度開始治療。乍聽之下,這個診療的過程十分合理,他的醫師也把他的病情控制的很好,那他為什麼想到另一家醫院諮詢治療的第二意見呢?細細探究之下,這位先生是一位受雇的勞工,負責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前一階段的治療,他的主治醫師建議他除了標準的化學療法外,應該加上自費的免疫療法藥物,用以增加治療的效果。他與妻子討論之後,接受了主治醫師的建議,也順利的達到了癌症控制的目的。只是這階段的治療,已經將他幾十萬元的積蓄花費殆盡,這次他的主治醫師仍然要他再繼續自掏腰包接受免疫療法藥物的治療,但是他已無力負擔,從他滿是無奈的語氣之中,可以理解爲什麼他選擇諮詢第二家醫院的醫師,尋求除了自費外,是否有第二種經濟上可負擔的選項。在癌症的領域照顧病人超過二十年,猶記得肺癌的第一個口服標靶藥物艾瑞莎(IRESSA®)問世時,在健保尚未將其納入給付的年代,病人一個月需要掏出近十萬元來取得藥物,一天一錠,就像高血壓或是糖尿病,看不到治療的盡頭。如果治療效果很好,就需要每個月不斷的支出這筆費用,如果療效不佳,煩惱的將是下一個治療在哪裡?癌症可以控制嗎?要接受化學療法嗎?當時醫院的同事都認為,病人當下若不用面臨生命的困境,也要面對經濟的困境。現在艾瑞莎早已納入健保的給付,甚至第二代與第三代的口服標靶藥物也同樣有條件的納入給付的範圍,免除了很多罹病病人家庭的經濟困境。然而免疫療法的問世,再度讓病人面臨生命與經濟的兩難。若病人的疾病不在健保有條件的給付範圍內,一次治療負擔的費用將超過15萬元,四次治療就要60萬元,這還只是基本的療程。從藥物發展與疾病治療的歷史看來,藥物只會愈來愈高價,經濟的困境仍然持續。2017年7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了諾華藥廠的CAR-T治療,這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細胞基因治療癌症的產品,定價一個療程47萬5千美元,這還只是藥物的費用,若加上醫師、護理、住院等費用,預計超過5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1500萬元。2019年5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再度核准諾華的一款基因療法ZOLGENSMA®新藥,用以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這個罕見疾病,這種一次性的基因療法費用竟高達212萬5千美元,折合新台幣約6375萬元,成為世界有史以來最昂貴的藥物。藥價不斷創歷史新高,令人憂慮,但是藥價只是醫療的一環。從人均健康的支出來看醫療花費,也能窺見一二。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全球健康支出資料庫(GHED: Global Health Expenditure Database)的統計(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H.XPD.CHEX.PC.CD?end=2018&start=2000&view=chart),全球人均健康支出從公元2000年的480美元逐年增加至2018年的1110美元,十九年中增加超過一倍。而從台灣衛生福利部於2021年1月發布的國民醫療保健支出年報得知(https://dep.mohw.gov.tw/dos/lp-5071-113.html),台灣人均健康支出也從2000年的741美元(台幣23143元)逐年增加至2019年的1575美元(台幣49011元),同樣的在二十年中也超過一倍。在這份衛福部的官方報告裡,我們發現藥物的支出二十年來每年都約佔總支出的20%,這表示不是只有藥物的價錢節節攀升,醫療中的其他支出也同樣一年高過一年。再看全世界醫療花費最高的美國,在癌症治療的現況。美國醫學協會(AMA: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官方網路開放醫學期刊(JAMA Network Open)於2021年10月6號刊登了賓州癌症研究所(Penn State Cancer Institute)放射腫瘤科Zaorsky醫師的研究(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27784),從MarketScan的資料庫與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年度報告(SEER: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中發現,在2018一整年中小於65歲的私人保險病人同時罹患前15種常見癌症的人數共402,115人,推估癌症相關治療的支出將達到1562億美元,平均每個癌症病人當年度將花費388,446美元在癌症治療上,折合台幣將達到1165萬元。所有醫療的進步與發展,目的都是為了讓病人可以從疾病中康復。若病人的疾病是不治之症,也希望藉由現代的醫療技術,緩解病痛,延長有品質的生活,進一步維持生命的尊嚴,然而,高價的醫療是不是一定都朝向醫療初衷的方向前進,值得我們反覆思考?現代醫學已經發展成一門十分複雜的科學,醫療工作者今日面臨的責任只有比過去更重大。記得小時候常見的內兒科診所、甚至內外科通才的診所,如今已不易見到,取而代之的是極度專業分工的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小兒科等等。試想,在這些專業科別之間,就算是醫師,也極為可能不熟悉非自己領域的知識,更遑論是一般人。所以我們或可想像,醫療知識在病人與醫師之間的不對等,差距一定更是巨大。從不對等的基礎出發,顯而易見的,醫療工作者的責任之一就是要在浩瀚如海的醫學資料與證據中,去蕪存菁,替病人與其家人理出一份頭緒,經過討論,採用對病人最具經濟價值的方式,達到病人最想要的結果。對於可以治癒的疾病,當全力以赴;而面對不幸的不治之症,溫柔誠實的告知,盡力維護病人的尊嚴。癌症病人面臨的醫療困境,每日都在上演,不僅在台灣,美國也是。藥物的發展,的確延長了癌症病人的生命,甚至將不可治癒的疾病推進至有機會治癒的境地,令人驚嘆。只是在現實世界裡,當病人面臨重病帶來的膽戰心驚外、負擔不起的昂貴藥物理當不該再成為病人心頭的另一個痛,身為醫療的專業工作者,如何協助病人找到最適合而可負擔的治療方案,維護病人的利益,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位於美國田納西州曼非斯的St. Jude兒童研究醫院,是一所以治療兒童癌症聞名全世界的機構,醫院的創辦人是一位美國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Danny Thomas。他想像中理想的醫院是一所為了「治療所有孩童,無關乎其種族、膚色、信仰或家庭財力;成為用研究照亮黑暗的機構(Entertainer Danny Thomas envisioned a hospital that would treat children regardless of race, color, creed or their family’s ability to pay. A facility where research would shine light into the darkness.)」。他曾說過:「世界上有兩種人——贈與者及接受者,有時候接受者能吃得比較豐盛,但贈與者永遠睡得更加安穩。(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 in this world: The givers and the takers. The takers sometimes eat better, but the givers always sleep better.)」他也說:「最棒的報答就是你曾協助挽救性命的孩子臉上綻放的笑容。(The greatest reward is the smiles on the faces of the children whose lives you’ve helped save.)」這間醫院在這樣的理念下走向世界頂尖的地位,也期許未來,希望不要太久,台灣能處處充滿這樣推動研究與病人福祉的機構。
-
2022-02-22 該看哪科.耳鼻喉
耳悶、耳脹怎麼辦?耳鼻喉科醫教正壓動作6招解除
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 劉承信醫師 耳朵悶脹是耳咽管異常?一張圖自我測量! 很多人都有耳朵悶、耳朵悶塞感、耳悶悶聽不到、耳朵悶塞回音與悶痛的症狀不知道怎麼辦,不知道怎麼解決也不知道會多久,同時又懷疑是不是跟鼻咽癌、鼻過敏、鼻竇炎有關,真的很辛苦。這些都有可能是耳咽管功能異常造成的阻塞而產生的症狀。 耳朵悶脹除了有壓力以外,也很常合併耳鳴、聽力損失、聽到自己講話的回音、鼻塞與喉嚨痛與頭暈等症狀。透過「耳咽管功能異常問券評估表」評估耳朵的壓力、疼痛、像在水裡的悶塞感、感冒是否加重、耳內的劈啪或啵啵水泡聲、耳鳴以及聽力變差變模糊,只要分數大於14分就可能有耳咽管異常。 有上述症狀的人,三成以上的人最終被診斷為耳咽管的功能不良、15%的是因為中耳積水、7.5%的人是因為中耳炎,然而也有近15%的人沒有特定的原因。總體而言大概有1%的人有耳咽管的問題,不管是3個月內的急性或是超過3個月的慢性。 耳朵悶脹當下怎麼辦?醫教「正壓動作」6招解除! 耳咽管是連結耳朵(中耳)與鼻子最後面(鼻咽)的小通道,最外側三分之一比較硬,是在顳骨內側三分之二比較軟的位置,開口在鼻咽的穹窿。這條小通道、小管子在成人約3.6-3.8cm,主要功能有三個: 1.打開維持暢通:平衡耳內壓力、加強耳內換氣,保持耳膜彈性正常、有助於正常聽力。 2.纖毛黏液擺動:排除發炎感染物質到鼻咽。 3.調節避免傷害:避免中耳聲音過大、避免鼻咽感染物質逆流。 耳咽管的開口會因為正壓動作打開,例如大喊、吞嚥、打噴嚏、憋氣、捏鼻閉口吐氣,使得附近肌肉收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搭飛機時避免小朋友耳朵痛,會用喝水、打呵欠等方式來幫助耳咽管打開,讓壓力不平衡造成的耳悶脹改善。 常常耳朵悶脹怎麼辦?4方法有助改善! 耳悶脹痛這些惱人的症狀總是好好壞壞又死纏爛打,讓人只能崩潰大喊: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好!針對這些耳咽管阻塞相關的功能異常,可以循序漸進用以下方式治療: 1.對症治療:解決隱藏在背後的兇手,這是當中最根本的,例如鼻竇炎與過敏性鼻炎的積極治療、咽喉胃食道逆流的控制、手術解決肥大的腺樣體、多管齊下的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治療可能的鼻咽癌。這些針對真正病因的對症下藥都證實可以改善耳咽管阻塞相關的功能異常。 2.口服藥物治療:包括去充血劑、鼻類固醇噴劑、口服類固醇,這些藥物的使用也可以改善耳咽管阻塞相關的功能異常。 3.手術與處置:以前比較常用的像是在耳膜上畫出一個平衡壓力用的小切口,又或是直接在耳膜放一個中耳通氣管。近年來更流行的是耳咽管氣球擴張術,藉由微創的方式,使用內視鏡導引將氣球放置入阻塞狹窄的耳咽管,透過氣球擴張來打通耳咽管。近年的研究約可以改善至少50%的症狀,而且不管追蹤1年、2年、3年,這個效果還是持續著。也有研究顯示將近9成的病人可以持續最少7個月的有效進步。術後三天頭部盡量抬高,術後一週需要避免劇烈活動、且要持續使用鼻噴劑甚至洗鼻。 4. 復健運動:最常使用的是捏鼻鼓氣法,深呼吸一口氣後憋氣,捏住鼻子、緊閉雙唇,向下用力維持十秒,恢復正常呼吸。平常的使用可以短暫改善。手術後規律每天2-3次持續10秒鐘,連續1-2個月,更可以延長手術效果!這些方法都是利用增加上呼吸道的空氣壓力將耳咽管打開。 長期耳朵悶脹盡早檢查,避免疾病找上門! 這些症狀除了需要積極找醫師檢查是否是鼻咽癌、鼻竇炎或其他疾病所造成的,透過積極的治療也可以大大改善生活品質,降低衍生出的不舒服感受。如果沒有積極處理,可能會有聽力損失、中耳炎、耳膜受損,甚至耳朵膽脂瘤的併發症。 《延伸閱讀》 .耳鳴怎麼辦?醫教3招助改善!單側等4情況速就醫。 .常暈眩、耳鳴竟是耳屎太多?醫指8種人易堆積,4步安全清潔!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9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癌症不長眼,「癌王」胰臟癌通常一發現都是末期!保持定期檢查的習慣為上策
新春,老闆跟員工打氣。老闆搭著員工的肩膀說:「XX先生,景氣不好,要好好努力喔!」言下之意,有工作已經很不錯了。員工:「老闆,你也要努力喔!」「我以前也是老闆喔!」看別人容易,看自己難,在健康方面也是如此。例如最近陸續有名人因胰臟癌及頭頸癌而過世,每次看到這些新聞,通常一般人的反應除了惋惜之外,就很少再想到其他之外了。事實上,癌症是不長眼睛的,誰會「中獎」,誰也不曉得,當然有些人特別容易長某些癌症,這些人在醫學上稱為高危險群,例如有B、C肝就是肝癌的高危險群,發生肝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一百倍以上。此外,家裡有人得肺癌或長期抽菸者,是發生肺癌的高危險群。有吃檳榔習慣、愛吃燒烤食物或嗜愛杯中物者,是發生食道癌及頭頸部癌的高危險群。至於胰臟癌,目前稱為「癌王」,因為通常一發現都是末期,除非在胰臟頭部很早就堵住膽胰管引起黃疸,否則出現體重減輕、腹痛、腹脹或背痛,通常是末期,既不能手術切除,藥物治療也是療效不佳,而其發生原因也不是很清楚。頭頸癌可定期看耳鼻喉科檢查及早發現,食道癌可做內視鏡檢查及早發現,肺癌可做低劑量電腦斷層及早發現,肝癌可定期做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至於胰臟癌,超音波檢查常常胰臟尾部看不清楚,看得出來也是太晚,比較能早期發現的工具應該是核磁共振了。近年來國人增加最多的癌症就是大腸癌了,除了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外,以前大腸有息肉或有大腸癌家族史者,就要定期做大腸鏡檢查了。新春之際,小心警惕,步步為營,保持定期檢查的習慣,才能年年虎虎生風喔!●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2-18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聽不到患者說話才知自己聽損,植入電子耳恢復自信心
沉浸在耳機音樂的時光,是我最舒服的時刻,但漸漸地聲音愈放愈大,當自己在做鼾聲研究時,豪放地將聲音開到自己最適合的音量時,周邊的同事摀著耳朵紛紛走避,我才意識到我的聽力出現了問題。那一年是2012年,事後,我逐漸發現尖銳的聲音,如電鈴聲,開始聽不見,還用自己一定太專心工作當藉口,未正視這個問題,頂多簡單做一些防噪,開始減重,但卻還是持續熬夜工作、放大音量生活。聽損影響生活 有時讀唇形2020年5月,那時因為疫情,每位患者都必須戴上口罩,身為耳鼻喉科醫師的我,遇上一位聲音沙啞的患者,患者講話吃力,說出來的話都是氣音,那時我坐在診間,完全不曉得患者當下正在說話,直到患者大聲說一句「醫師你是不是聽不到?」,我才聽到聲音,意識到原來我的聽力已經惡化到這種程度。其實早在2020年2月,我就發現自己的聽力快速下降,但沒有做太多的作為,認為只要放大音量,還是可以正常生活,沒想到聽損早就影響生活。某些時候讀別人的唇形,已經漸漸取代了聽到聲音,就如同5月這位患者,當他戴上口罩後,我根本不曉得他在說話,當時的狀況不僅很窘,也讓我極度挫折。對方講十句 只聽清一句因為5月的事件,我才去配戴助聽器,那時候的聽力檢查,我的成績只有12%,簡單來說,對方講十句話,我只能聽清楚一句話,屬於嚴重的感音性聽損。我還記得當年10月,我去申請「重度聽障」,那是我從來沒想過的一件事。雖然有聽損家族史,但家族史並不會這麼直接造成我聽損,過去的我總認為聽損應該到了60到70歲才會來,反正那時候配戴助聽器也不算少見,也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那些原本以為的事情,都在自己50歲的時候一股腦的侵襲來,一拳拳重擊讓自己重新調整自己。別等嚴重聽損 再配助聽器當自己成為真正的病人的當下,才知道生病的感覺,即使我是一位耳鼻喉科的醫師,綜觀病情,知道聽損總有一天會來,沒想到來襲後,才知道生病的模樣。過去總會跟病人說,你現在聽損還沒有到嚴重,配戴助聽器需要自費,可能可以再評估,但現在我都會說「千萬別等到嚴重聽損再來配戴助聽器」,那不只會影響你的生活,連心理都會受影響。配戴助聽器後,我的高頻聽力,語言辨析力還是不及格,而且還愈來愈嚴重,即使助聽器校正,高頻轉為中低頻,還是無法增加自己的語言辨析度,我的老師吳哲民告訴我,趁還沒全聾的時候,植入人工電子耳,別等到後續聽不到,腦部減少刺激後,讓自己退化速度變得更快。植入電子耳 恢復自信心2021年在老師的執刀下植入人工電子耳,目前僅植入左耳單耳,術後第三天,我就開始工作,替患者動刀,逼自己快點重新適應,那次手術的經驗,護理師都是直接把所需的儀器放在我眼前,最後順利完成手術,那次手術也讓自己恢復自信心。植入後一周,第一次開頻,那聲音不是立體的,感覺很奇怪,但漸漸地開始有高有低,那時心中的喜悅,完全沒辦法言喻。接受治療 唱歌不再飆破音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在50歲時領到身障手冊,特別是自己很愛聽歌,也很愛唱歌,植入人工電子耳後的人生,飆高音的時候,不再像以前一樣會飄走破音。面對自己生病,從不願面對,或是自己認為很久以後才會面臨問題,到開始接受治療、復健,這一路需要感謝的人非常多,我也非常希望自己走過這一遭之後,能透過自己的經驗給予更多患者面對疾病的鼓勵。李立昂小檔案:現職: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總院耳鼻喉部教授級主治醫師兼喉科主任年齡:51歲出生地:台北市學歷:陽明交通腦科所博士班進修、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教育組碩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專長:耳鼻喉科學、睡眠醫學、感染醫學、醫學教育、頭頸部癌症、腫瘤免疫興趣:騎腳踏車、唱歌經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耳鼻喉部喉科主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耳鼻喉部喉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長庚大學醫學系暨臨床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台灣音聲研究會秘書長●前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秘書長●國際外科學會台灣分會理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耳鼻喉部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
-
2022-02-18 新聞.健康知識+
突然體溫偏高是發燒嗎?醫揪「背後原因」:很多人都沒料到
除了生病發燒之外,有時在服藥後也可能會讓體溫偏高!廖偉呈藥師,為大家說明藥品為何會引發體溫偏高,常見原因如下:1、過敏性反應一般在使用藥品1-3週後出現症狀,尤其是抗生素,可能有起疹、嗜酸性白血球增加等現象。主要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外來藥品當成抗原,產生體液性免疫反應,抗原抗體結合後的免疫複合物,可促使體內顆粒性白血球釋出致熱原而產生發燒現象。此外,也會啟動細胞免疫反應,導致胸腺產生淋巴激素活化免疫反應,並促使巨噬細胞將內生性熱原釋出。(推薦閱讀:我發燒了嗎? 一張圖秒懂「5種測量方式」標準)2、影響體溫調節機制‧藥品增加熱能產生有些藥品會增加身體新陳代謝,增加熱產生,如:甲狀腺素、綜合感冒藥或緩解鼻炎藥品的交感神經作用劑(Phenylephrine/Pseudoephedrine/Caffeine)、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的抗憂鬱劑、藥酒(保力達B、維士比等),或含酒料理,也有可能提升體溫。(推薦閱讀:吃錯感冒藥恐致肝衰竭、猛爆性肝炎! 食藥署揭「服用禁忌」:你犯幾個?)‧抑制汗腺分泌→減少散熱某類藥品會抑制汗腺分泌,而影響身體的散熱。如:降低過敏或改善鼻炎的第一代抗組織胺(Chlorpheniramine/Diphenhydramine)、暈車藥所含的抗膽鹼成分(Scopolamine)、某些具抗膽鹼作用之帕金森藥品(Biperiden, Trihexyphenidyl)、三環抗憂鬱劑(Imipramine/Chomipramine/Doxepine)等。(推薦閱讀:過敏性鼻炎發作!使用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差在哪? 耳鼻喉科醫解答「各別用途」)‧阻礙心血管系統對熱調節心血管系統是身體調整體溫的重要角色,但有許多降血壓藥品或是影響心跳速率的藥品,或多或少會降低心血管系統對體熱的調節能力,導致體溫偏高如:乙型阻斷劑。而血管擴張劑,可能使周邊動脈擴張,血液滯留於周邊動脈血管,影響體溫調節,此外常被應用於消水腫或降血壓的利尿劑,也可能導致水分流失,間接影響散熱功能。‧抑制下視丘對熱的調節抗精神疾病藥品(Chlorpromazine)為多巴胺阻斷劑,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會造成下視丘體溫設定點改變,導致體溫過高。(推薦閱讀:高燒不退會燒壞腦? 想太多!家醫科醫師破解迷思)3、藥理作用的延伸這類原因導致的藥物熱較為少見,主要因藥品的藥理反應,引發內生性熱原的釋放,如:梅毒病人在接受盤尼西林類抗生素治療6-8小時後,體內的梅毒螺旋體釋放出內毒素導致發燒現象。(推薦閱讀:超過38℃發燒了! 感染科醫師解析退燒藥正確使用時機)而藥理作用引起發熱狀況,也常見於癌症病人在使用抗腫瘤藥品後,因體內的惡性腫瘤細胞,被化療藥物毒殺後而產生藥物熱現象。延伸閱讀: ·發燒、咳嗽、嗅覺改變...是新冠肺炎or流感? 美國CDC盤點「10個共同症狀」 ·發燒該多穿衣服or少穿? 醫曝「正確答案」...多數人都錯了
-
2022-02-17 該看哪科.耳鼻喉
常暈眩、耳鳴竟是耳屎太多?醫指8種人易堆積,4步安全清潔
為什麼會有耳屎,真的需要挖嗎? 耳屎或耳垢其實是正常每個人的耳朵內都會產生的東西,主要發生於耳道較外段,由代謝的皮屑、毛髮、加上腺體的分泌物混合而成的。這些或多或少、或乾或濕的耳屎有著濕潤與抗菌、吸附皮屑與灰塵等功能,其實是保護我們耳道的重要因子。 正常來說,透過咀嚼活動與先天耳朵表皮的作用,耳屎、耳垢是會自然慢慢排出體外的,對大多數的人而言不需特別挖耳清潔。但少部份的人因為特殊狀況,或是自己使用工具不當清潔將耳屎耳垢更深的推入,則可能會有耳屎耳垢堆積甚至阻塞的情形,造成耳朵的進一步傷害。 耳屎乾溼、顏色有何不同?2種情況盡早就醫! 台灣一般人常說的濕耳、油耳的耳屎比較容易是淡黃色、蜂蜜蠟黃色或橘褐色,通常會比較黏稠聚集成團;而乾耳的耳屎比較淡,有點灰白色,通常比較是片狀的。通常顏色較深的耳屎是比較陳舊的耳垢,接觸較久的空氣也含有較多灰塵。 多數的亞洲人基因還是偏向乾耳為主,不過門診仍有不少人有濕耳的困擾。若是耳屎耳垢的顏色呈現黃綠色,或是有濃稠液體的流出,乾涸在枕頭上,這可能有感染的現象需要就醫;而若呈現黑色、深紅色,代表耳朵可能有受傷,也應該要尋求醫療協助檢查。 耳屎太多易阻塞,當心暈眩、耳痛、聽力下降! 多數人的耳屎耳垢可以正常排除,當耳屎堆積阻塞時,可能會有疼痛感、悶脹感、聽力下降損失、耳鳴聽到嗡鳴聲、耳內有分泌物或臭味,也有可能合併暈眩。包括使用助聽器、戴耳塞或耳機、耳朵毛髮旺盛、皮膚容易脫屑、不當使用掏耳棒、老人家或是先天耳道狹窄的病人,都有更高的機會因為耳垢、耳屎堆積栓塞堵塞造成耳朵的症狀。當感覺有以上耳朵相關症狀時,或是無法表達症狀的幼童、老人或身體障礙的病人,應該請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診視,透過一般耳鏡或是配有專業耳朵內視鏡的設備,即可確診耳屎耳垢堆積的狀況,更能透過專業的介入,清除堆積堵塞的耳垢與耳屎。 耳屎堆積阻塞易暈眩、耳鳴,安全有效清耳屎這樣做! 1.清潔耳朵耳廓而非伸進耳朵耳道:當耳屎已經堆積時,不當的清潔可能會將耳屎、耳垢更往耳朵深處推,因此用柔軟的毛巾輕柔清潔耳廓與耳道開口即可。 2.使用耳屎清潔溶解液:除了專業醫師開立的處方以外,使用乾淨的礦物油、嬰兒油、甘油、生理食鹽水甚至過氧化氫溶液3-5天,都可以有效地分解或軟化耳屎耳垢,以利後續的治療。但對於中耳外耳炎、耳膜穿孔、感染耳痛或是流膿,則不適合使用這些耳屎清潔溶解的液體。 3.生理食鹽水或稀釋過氧化氫灌洗:在耳屎耳垢軟化分解後,利用乾淨的水或生理食鹽水,以及20ml沖洗針筒輕輕放置在耳道外上方,用等體溫的液體溫柔灌洗,可以將軟化的耳屎耳垢輕柔地洗出,避免進一步的傷害。 4.專業人員配上專業器械的取出:上述的方法雖然可以在家操作,然而若是擔心耳內可能的感染,或是對於比較困難取出的耳屎耳垢,可以在訓練有素的專業醫療人員的診視下,透過特別耳用的器械可以將耳屎耳垢夾出、吸出,並且觀察耳膜是否有感染或破損的跡象。 注意保養、小心清潔,才能用健康乾淨的耳朵 耳垢耳屎其實是能抗菌保溼的耳朵守門員,一般狀況下並不需要特別清潔,若非有特殊症狀發生,過度的清潔反而會將耳垢推入更易造成阻塞,甚至會造成耳道壁與耳膜的傷害,得不償失。自行清潔盡量在外耳即可,在安全環境下輕柔緩慢為原則,避免過度用力或深入。 至於如坊間很多吸耳屎的小工具,在很多人身上都沒有效果,頂多只能吸些皮屑;傳統耳燭雖能去濕,但無法吸出耳屎耳垢。若真的時常有耳屎耳垢堆積的問題,建議每3-6個月或甚至12個月,尋找專業耳鼻喉科醫師或是有認證的治療師,做審慎的檢視與治療,才是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延伸閱讀》 .頭暈4類型一張圖了解!醫:成因各不同,3情況盡早就醫! .抬頭、翻身突然暈眩 耳石脫落症相關症狀盡早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6 癌症.頭頸癌
年逾萬人罹頭頸癌 口腔頻潰瘍、吞嚥卡卡快就醫
三立董事長林崑海因頭頸癌病逝,據統計,全台每年逾萬人確診頭頸癌,約9成是男性,菸、檳榔、酒是最主要危險因子,醫籲一旦口腔潰瘍超過2週沒好、吞嚥卡卡或疼痛,務必立刻就醫。三立媒體集團董事長林崑海罹患頭頸癌,昨天晚間病逝高雄榮民總醫院,享壽70歲。嘉義長庚耳鼻喉科系主任徐正明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頭頸癌是多種癌症的總稱,包括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舌癌、喉癌等,是台灣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全台每年有超過1萬人新確診為頭頸癌。徐正明說,由於頭頸癌涉及的器官廣,可能影響進食、呼吸、說話等功能,對生活品質影響相當大,同時也可能影響顏面外觀,影響患者社交與心理狀態,是和其他癌症最大不同之處。頭頸癌患者約有9成是男性,依照罹癌部位不同,危險因子略有差異,徐正明指出,口腔癌為頭頸癌患者的大宗,主要與吸菸、嚼檳榔有關,吸菸會導致唾液減少、刺激口腔黏膜,嚼檳榔則因長期摩擦口腔黏膜增加纖維化和病變風險。他解釋,口腔癌患者以青壯年族群為主,大多是需要熬夜的勞力工作者,像是遠洋漁船船長、貨運司機、夜班人員等,必須靠著嚼檳榔或吸菸頻繁提神。徐正明表示,咽喉癌則主要和喝酒、滾燙食物有關,烈酒、滾燙食物與辛辣食物都可能刺激或灼傷食道,另有少部分可能和危險性行為導致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係。頭頸癌上身,其實有跡可循,徐正明提醒,民眾若口腔潰瘍超過2週沒癒合或吸菸族口腔內出現紅斑、白斑,都務必到醫院檢查;除此之外,在吃東西、吞嚥時如果發現「卡卡的」或是有疼痛感,也可能是危險徵兆,務必盡快就醫檢查。徐正明強調,早期罹患頭頸癌,常常需要開刀拿掉喉嚨,許多患者聽到後常嚇到不敢回診治療,但如今醫療進步,已有愈來愈多微創手術可直接切除病灶,傷口也不會太大,呼籲民眾務必盡早治療,切勿聽信偏方、延誤黃金治療時機。
-
2022-02-16 該看哪科.耳鼻喉
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怎麼分?醫師詳解3者症狀差異及如何診斷治療
臨床上常常會碰到病人因為鼻塞、流鼻水或打噴嚏至耳鼻喉科就診。有時病人會分不清楚這樣的症狀到底是感冒、過敏性鼻炎還是鼻竇炎。另外,既然有過敏性鼻炎,難道也有非過敏性鼻炎嗎?讓我們來逐一說明。什麼是鼻炎?其實只要鼻腔黏膜有發炎情形,就可以稱之為鼻炎。而導致鼻炎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三類:1.感染性、2.非過敏性及3.過敏性。感染性鼻炎是由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感染鼻腔造成,症狀常是急性發作且持續數天不等,最常見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鼻炎,也就是常見的感冒,通常會自行緩解,如較不舒服可使用藥物治療。非過敏性鼻炎,代表著並非因為過敏而導致的慢性鼻炎,常見的原因包括職業(如曝露在有機溶劑或粉塵之中)、賀爾蒙改變(特別是懷孕婦女)、自律神經失調、藥物導致等等;而不管哪一種鼻炎,症狀通常都是鼻塞、流鼻水、鼻子癢或嗅覺變差,所以需要醫師仔細詢問來正確診斷。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及診斷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主要以鼻塞、流鼻水、打噴涕為主,其他症狀包含鼻子、上顎及喉嚨癢、鼻涕倒流、慢性咳嗽、頭昏腦脹、注意力無法集中、眼睛癢、鼻塞而血液循環不好造成黑眼圈、鼻塞而張口呼吸、長期揉鼻子使鼻樑有橫向皺褶等等。診斷常需要靠詢問症狀的持續時間及發作情形,並檢查是否有鼻黏膜腫脹(如圖一)、鼻樑橫向皺褶、黑眼圈等等,亦可抽血檢驗過敏源,以及使用鼻鏡檢查鼻腔來排除其他疾病。 過敏性鼻炎的原因過敏性鼻炎的原因主要是由1.遺傳過敏體質及2.環境過敏原交互影響,導致鼻腔慢性發炎。遺傳過敏體質方面,如果父母一方有過敏體質,則子女有30%的機率有過敏體質;如果父母雙方都過敏,則機率上升到50%。環境過敏原方面,常見的過敏原包含塵螨(75%)、蟑螂(10%)、黴菌、寵物之皮屑毛髮等等,如果症狀是季節性的發作,則以花粉為主。在台灣,大約有24-29%的成人及40-50%的孩童有過敏性鼻炎,大多數的過敏性鼻炎好發於20歲前,而其中超過一半的人症狀持續10年以上。過敏性鼻炎跟感冒、鼻竇炎的差異至於要怎麼區分是感冒、過敏性鼻炎、還是鼻竇炎呢?我們可以透過症狀跟時間來簡單區分。前面有提到,感冒通常持續時間較短,復原時就不會有鼻子的症狀;過敏性鼻炎會持續較久,症狀可能時好時壞;鼻竇炎則多了膿鼻涕及臉脹痛的症狀,並依照持續時間(三個月)來分急性或慢性鼻竇炎。如何治療過敏性鼻炎?◎治療過敏性鼻炎大致有三個方式1.預防過敏原2.藥物治療3.手術治療◎如何預防過敏原1.使用防蟎寢具2.每兩週用熱水(50-70度)清洗寢具3.避免使用毛毯及絨毛製品4.降低家中濕度(
-
2022-02-15 該看哪科.耳鼻喉
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他靠懸壅垂顎咽二次整形手術獲改善
47歲陳姓男子是新竹一間公司的高階主管,十年前曾因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接受雷射懸壅垂軟顎成形術,術後鼾聲些許改善,但睡覺時反而感到窒息而不時驚醒,致白天上班精神不濟,到新竹馬偕醫院就診,發現是軟顎側緣沾黏,最後接受「懸壅垂顎咽二次整形與重建術」,終於改善睡眠品質。新竹馬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楊少槐指出,陳男有嚴重打鼾問題,到院檢查並與醫師討論,決定接受「懸壅垂顎咽二次整形與重建術」(包括沾黏解離、移除軟顎部分脂肪、側咽肌肉懸吊)。手術前陳男的睡眠呼吸中止指數(Apnea Hypopnea Index, AHI)為每小時66次,最低血氧濃度75%;手術後睡眠呼吸中止指數改善至每小時18次,最低血氧濃度提升為90%。術後睡眠中斷次數明顯減少,且呼吸變得順暢,白天工作更加有活力,妻子也不再抱怨有打鼾聲。楊少槐說明,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起因是人體在睡眠時呼吸道軟組織塌陷導致氣流阻塞,使上呼吸道變得較狹窄,進而引發鼾聲與呼吸中止,盛行率在中年男性約4%、女性約2%,臨床症狀包括打鼾、白天嗜睡、夜間頻尿、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記憶力衰退、易怒等。長期缺氧會導致心血管慢性發炎,併發高血壓、糖尿病、心律不整、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因此,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會造成引發慢性病,比如罹患高血壓的機率比一般人高,相反地,有高血壓的患者,同時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機率也很高。楊少槐醫示,中止症患者依照不同的呼吸道結構和個人意願,可採用輔具治療(如配戴止鼾牙套、正壓或負壓呼吸器)或是手術治療。常見的治療術式有傳統懸壅垂顎咽成形術(UPPP)和雷射懸壅軟顎成形術(LAUP),傳統懸壅垂顎咽成形術是將扁桃腺切除和口咽黏膜的縫合,缺少對軟顎和側咽肌肉的懸吊;而雷射懸壅軟顎成形術更僅將軟顎組織用二氧化碳雷射方式做部分切除,容易造成術後沾黏,呼吸道反而更為狹小。據統計,有高達84%病人在接受此類傳統手術,仍存在軟顎後空間的阻塞情形。睡眠呼吸中止症手術失敗的可能原因包括手術技術不純熟、病患本身呼吸道結構不適合手術、手術後傷口保養不佳等。手術失敗的案例經專科醫師評估後,可針對懸壅垂軟顎咽再整形和重建,改善睡眠呼吸中止指數和臨床症狀。
-
2022-02-14 該看哪科.耳鼻喉
腮幫大 打肉毒無效 原來唾液腺肥大
53歲何先生有睡覺磨牙習慣,他認為可能是自己的咀嚼肌太發達,導致腮幫子很大,希望藉由施打肉毒桿菌素緩解。兩周後,晚上磨牙狀況獲得改善,但兩頰腮幫子依舊腫大,摸起來是柔軟、無壓痛的腫塊。經耳鼻喉科超音波檢查,診斷為「唾液腺良性肥大」。唾液腺良性肥大較常見於雙側腮腺,以中老年人居多。無特定致病原因,文獻認為與糖尿病、嗜酒、營養不良、長期服藥史有關。患者腮腺會隨年紀逐漸腫大,但因無痛而常被忽略,部分患者的腫大忽大忽小但不會完全消除,臨床上觸診柔軟並均勻一致,無腫塊、無壓痛,且唾液腺導管開口無紅腫情形。對於唾液腺良性肥大,目前並無特殊治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後,部分腺體可能恢復正常,但仍有些患者的唾液腺腫大仍無明顯改變;抗高血壓藥物也可能引起唾液腺肥大,大多於停藥後自行消退。有明顯腫脹症狀者,可自行輕壓按摩腺體,促使腺體排空唾液,或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咀嚼肌位於下顎骨角的上方,肌肉本身相當厚,是造成方形臉(國字臉或大餅臉)的主要原因。自我檢測咀嚼肌肥大的方式,可將手指放置下顎骨角的前緣,用力咬緊後明顯感受手指往上頂起,這可能是咀嚼肌發達的現象。其他造成臉大原因,例如下顎骨角太凸出,可能需要削骨手術治療,如果脂肪過多可考慮抽脂或溶脂;若是臉部老化鬆垂,可利用較深度電音波提拉,以及重建骨架的支撐把下滑的組織撐起等方式改善。導致臉腫的原因,與日常作息也有關,常吃重鹹或睡前喝太多水會水腫,服用某些藥物的副作用會臉腫,甚至是某些身體疾病的警訊。若無法判斷,最好諮詢醫師。
-
2022-02-13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沒有精子也沒有嗅覺 卡門症候群讓他「鶴立雞群」
小邱今年31歲,結婚一年,由於精液檢驗發現是無精症而前來求診。一進診間護理師就被小邱195公分的身高嚇到,不過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小邱白淨的臉蛋。他沒有鬍渣,頭髮相對也比較茂密。小邱的太太愛倫30歲,月經都很準時。我隨即為小邱檢查,內診時發現小邱外陰部毛髮較為稀疏,兩側睪丸雖然對稱,但都偏小,約5~6 c.c.左右。聞不出老婆的香水味,也特別耐得住廚餘臭味。「愛倫,小邱能不能分辨妳不同香水的味道?」我提出一個奇怪的問題。愛倫愣了一下,「您這麼一問,倒提醒了我。上次母親節前我想送婆婆香水,最後選了三種味道,要小邱比較看看,他說都一樣,明明就差很多!」「還有小邱特別耐得住臭味,家裡的廁所清潔、垃圾廚餘清理,他都包辦。」愛倫補充。「你在青少年發育成長期,有跟其他同學不太一樣的地方嗎?」我轉頭問小邱。「有耶,我長得比較慢,個子很小,一直沒變聲,陰部發育也不太有變化。高中聯考後,我媽帶我去看醫師,那時醫師說我缺乏荷爾蒙才會這樣。接著幫我打針治療,大概挨了有100針。光升高一的那個暑假就長了快10公分,而且我的陰莖、睪丸都脹起來,常常不小心就會勃起,非常困擾。高一開學到校,以前國中跟我同班的同學幾乎認不太出我來,看到我長得比他們高都嚇了一跳。」「我大概已經猜到你的診斷了,我要轉介你到耳鼻喉科去做一個正規的嗅覺功能測驗。我判斷你沒有嗅覺,也就是無法分辨香味或臭味。」「可是我聞得到廟裡拜拜燒香的味道……」小邱疑惑地回覆。「那個不是嗅覺,嚴格說應該是痛覺,也就是被煙燻到的刺激感。」「我還要安排全套的荷爾蒙抽血檢查及腦部電腦斷層攝影。等這些結果都出來以後,我再詳細向你們解釋。如果都如我的判斷,你的無精症應該是可以治療的,很有機會讓你的睪丸產生精子,甚至在精液中就可以排出精子。」先天缺少KAL蛋白,從胎兒時期就影響,更導致青春期發育遲緩。兩周後,小邱與愛倫迫不及待地回到診間,等待我開釋解盤。小邱的荷爾蒙分析顯示,他的FSH及LH這兩種腦下垂體的荷爾蒙(性促素gonadotropins)都非常低,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及女性荷爾蒙雌二醇也都非常低。在腦部電腦斷層掃描的影像中,可清楚看到小邱的第一對腦神經原本該呈現的部位,彷彿是空的。另外下視丘及腦垂體部分沒什麼特別的異常。在耳鼻喉科會診診查的結果,確認小邱完全沒有嗅覺。此時已經可以確定小邱的診斷是「卡門症候群(Kallmann's syndrome)」。卡門症候群發生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先天缺少一種叫做KAL的蛋白,導致男性荷爾蒙睪固酮的分泌沒辦法展現。這個影響從胎兒起一直到出生,睪丸下降有時會不完整,而導致隱睪症的結果。在青春期的時候,由於睪固酮不足,自然外陰部,包括陰莖、毛髮、陰囊等構造也就無法發育,連帶陰莖勃起功能也大受影響。臉部毛髮、鬍鬚也是因為睪固酮不足而生長停頓。睪固酮、雌二醇不足,無法關閉生長板,身高因此鶴立雞群。小邱的身高也是因為荷爾蒙的關係。在血中或身體組織中,睪固酮會經「芳香酶(aromatase)」作用而轉變成女性荷爾蒙雌二醇,雌二醇會去骨骼中將長骨的生長板骨化,而使身高抽高的動作中止。反之,如「卡門症候群」的患者,因睪固酮不足,連帶雌二醇也不足,無法有效將生長板關閉。因此,骨頭會持續增長,導致身高「鶴立雞群」。以小邱為例,下視丘的KAL蛋白先天異常,以致荷爾蒙調控困難,性促素的分泌出現障礙,精液裡完全沒有精子。此外,下視丘中的神經元細胞發源地在鼻腔黏膜,這也導致嗅球神經細胞缺陷,除了無精,還沒有嗅覺。治療上,主要以針劑補充「性促素」,每周施打二至三次,持續打針半年以上,兩成患者精液中出現精子,如仍無精子,可透過睪丸顯微取精,完成試管嬰兒治療。 在睪固酮「滋潤」下,小邱宛如重生,性欲提升、勃起功能明顯改善,陰莖夜間及晨間勃起頻率及硬度增加,肌肉量增加,運動耐力狀況變好,情緒穩定不再多愁善感。我告訴小邱,目前的狀態才是他應該有的正常荷爾蒙供應水平,所以之前就是「欠栽培」的意思啦!教授講堂KAL蛋白 嗅覺的帶路人KAL蛋白的功能在個體胚胎時期,擔任負責帶領嗅覺及下視丘神經元自鼻腔中播遷到中樞神經位置的「帶路人」。倘若這個帶路人缺席,嗅覺及負責分泌「性釋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簡稱GnRH)」的神經元就被「卡」在要進入顱內的篩板(cribriform plate)大「門」之外。在胚胎發育進程中,負責分泌「性釋素」的神經元缺席,所以腦下垂體細胞就不會分泌性促素(gonadotropins),因此,男性荷爾蒙睪固酮的分泌就沒辦法展現。
-
2022-02-12 癌症.頭頸癌
口腔癌大腫瘤占據看不到嘴唇 移植重建
嗜吃檳榔、菸酒的49歲呂先生,多年前罹患唇癌,但未穩定就醫,被轉介到台北慈濟醫院治療時已是口腔癌第四期患者,不但顏面被一顆不規則形狀的大腫瘤占據近四分之一,嘴唇更被侵犯到幾乎看不見。為了讓呂先生在切除腫瘤後仍能保有顏面功能及嘴唇的外觀,醫療團隊決定在腫瘤切除手術時保留顏面神經,再施行「顯微游離皮瓣移植」手術,透過一年的復健,呂先生已能進食、說話,且持續進步中。唇癌是發生在上下嘴唇的惡性腫瘤,以手術、放療、化療為主要治療方式,若是罹患惡性腫瘤,恐會嚴重影響顏面外觀和生活品質。台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魏林瑰指出,癌症的切除範圍要預留安全距離,以確保癌細胞清除乾淨,減低復發率;但呂先生的腫瘤擴及顏面、嘴唇及口腔內側,切除後會留下極大缺口,若用一般補皮肉的方式重建,也會影響未來功能。為了克服這層障礙,先由耳鼻喉科醫師切除腫瘤時保留顏面神經,之後再施行「顯微游離皮瓣移植」。魏林瑰說,這是將自己身上的皮肉,移植到另外一個地方,手術時間超過12小時,他利用呂先生的擴筋膜張肌皮瓣與大腿前外側皮瓣,刻出嘴唇形狀,口腔腫瘤切除暨顏面重建手術才宣告成功。魏林瑰提醒,手術為呂先生的嘴唇保留了肌肉與神經,必須透過咬東西、講話等不間斷的復健,才能愈佳靈活、控制自如。
-
2022-02-11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婚後才知帶有罕病基因 她淚崩「還能生小孩嗎?」
33歲的筱芬(化名)擁有亮麗大眼,身體狀況也無異常,與先生結婚7年來一直希望孕育下一代,然而父親確診「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P)」罕見疾病,她經過抽血檢驗,得知自己帶有FAP基因,雖尚未發病、但心中忐忑不安,且有一半的機率會遺傳下一代。目前FAP已有新藥可治療,期盼能盡快納入健保給付,讓帶有基因的病友有勇氣面對疾病。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P)是一種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根據臨床醫師統計,台灣以男性居多,好發50歲以上,且疾病惡化速度非常快,若沒有適當控制,可能在4到5年之內就退化至手腳無力、坐輪椅、無法自行吃飯等,需仰賴他人打理生活起居。中壯年時期正是家庭重要經濟支柱,若一倒下,恐讓整個家庭陷入困境。筱芬的爸爸原本是一名工地建築師,10年前開始出現腳無力,便開始就醫檢查,看了各類科別仍找不出病因,且惡化速度快,短短半年就從腳無力到必須拄拐杖,甚至某天拄拐杖跌倒後,再也無法工作,從發病到無法行走僅短短1年時間。5年前赴台大醫院抽血檢查,才確診FAP,筱芬與哥哥也決定做基因檢測。「當時醫生跟我說,我哥沒有,但我有。」回想當時在診間聽醫師說明檢測結果,筱芬止不住難過情緒頻頻落淚。慶幸的是,已有2個孩子的哥哥,至少「一家安全」。還在努力懷孕的筱芬,現在與先生積極面對,評估是否透過試管嬰兒、加上自費遺傳基因檢測,避免生下帶有FAP基因的孩子,「留與不留,都是很困難的決定」。帶有FAP基因的不只筱芬一家,根據國民健康署通報資料,110年6月有195名FAP通報個案,其中64名已過世;110年12月則有209名個案,有77人過世,亦即半年內就有13名病友過世。69歲的露西(化名)6年前發現體重減輕,從56公斤瘦到43公斤,且走路會喘、暈眩,原以為是糖尿病、甲狀腺或癌症復發,這些年看了心臟科、耳鼻喉科、腸胃科等,結果小6歲的弟弟在前年7月發病,但發現時已後期,目前只能坐輪椅靠別人照顧。露西有6位手足,除了大哥未檢驗,其餘5人中有3人罹病。「不希望下一代再有這樣的問題。」露西說,家族遺傳的問題很難以啟齒,若公開恐影響後代聯姻,但她不希望再有這樣的問題,因此選擇勇敢站出來。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表示,近年有數種新藥已在國外上市,有2種FAP新藥已獲得我國食藥署審核許可,包括口服藥及針劑,雖機轉不同但都有療效,多位病友先前參與5至6年的臨床試驗,發現藥物防止、延緩惡化效果很好,但藥費昂貴,以50公斤成人計算,1年需花費700、800萬元,一般家庭根本無法負擔。希望協助病友爭取健保給付、提早治療,並預防下一代複製。FAP病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的「拯救台灣特有罕病FAP,呼籲加速FAP罕藥健保給付」提案,已經於111年1月6日達到5492人附議,正式通過成案門檻。罕病基金會表示,期盼廠商能以合理價格、政府也能聽見病友需求,儘早納入健保給付。在此之前,也期盼國健署能依現行「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第33條予以補助,讓病情正迅速惡化,有急迫性需求之病友盡快有治療的機會。
-
2022-02-11 癌症.頭頸癌
臉長惡性腫瘤遮住嘴唇 醫耗時12小時移除、重建唇部
嗜吃檳榔、菸酒的49歲呂先生在多年前罹患唇癌,但礙於經濟未穩定就醫,被轉介到台北慈濟醫院時已經是第四期患者,院方表示,為了讓呂先生保有顏面功能及嘴唇的外觀,在腫瘤切除手術時保留顏面神經,再施行兩個困難度極高的「顯微游離皮瓣移植」手術,透過一年的復健,呂先生已能進食、說話。唇癌是發生在上下嘴唇的惡性腫瘤,以手術、放療、化療為主要治療方式,但嘴唇是維持嘴巴形狀最重要的部分,若是罹患惡性腫瘤恐會嚴重影響顏面外觀和生活品質,而呂先生的臉部除了被一顆不規則形狀的大腫瘤占據近四分之一,嘴唇更是幾乎看不見。整形外科醫師魏林瑰指出,癌症的切除範圍要預留安全距離,以確保癌細胞清除乾淨,減低復發率;但呂先生的腫瘤擴及顏面、嘴唇及口腔內側,不但切除後會留下極大缺口,若用一般補皮肉的方式重建,也會影響未來功能。魏林瑰指出,嘴唇能做各種不同動作,是因為周圍的口輪匝肌,而癌症切除後,就算在臉上縫上一塊肉,病人也無法透過神經、肌肉自由活動、進食、說話,終其一生,臉部都會像面具一樣,沒有表情。為了克服這層障礙,醫療團隊決定先在耳鼻喉科醫師切除癌症時保留顏面神經,之後,再由魏林瑰施行「顯微游離皮瓣移植」。魏林瑰說明,這是將自己身上的皮肉,移植到另外一個地方,手術時間超過12小時,他利用呂先生的擴筋膜張肌皮瓣與大腿前外側皮瓣,費時費工刻出嘴唇形狀,口腔腫瘤切除暨顏面重建手術才宣告成功。魏林瑰提醒,手術為呂先生的嘴唇保留了肌肉與神經,必須透過咬東西、講話等不間斷的復健才能越佳靈活、控制自如。但並非所有唇部的惡性腫瘤都要接受此類高難度重建手術,民眾切勿諱疾忌醫,身體若有不適,要儘早就醫配合治療。
-
2022-02-1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北高雄確診足跡曝光 曾去北市大同、信義區藥局診所
台北市再爆確診足跡!北市衛生局今公布新北市、高雄市確診個案(案19435、案19479)公共場域足跡,包含大同區富康藥局、信義區松仁耳鼻喉科診所、躍獅松仁藥局,並曾搭乘高鐵、北捷松山新店線、淡水信義線、台北公車綠1及棕7。衛生局說明,新北個案19479的職場位於北市信義區,7日出現咳嗽、喉嚨痛症狀,同日至診所就醫及藥局領藥,9日快篩陽性,前往醫院採檢PCR陽性確診。案19479曾於2月4日搭乘高鐵0132車次自台中烏日站至台北車站,再搭捷運自台北車站經中正紀念堂轉乘至大坪林站。2月7日搭乘台北客運棕7路線上班,自司法新村站經搭乘至信義行政中心(松仁)站至信義區松仁耳鼻喉科診所就診,並在躍獅松仁藥局領藥後,搭乘大台北公車綠1自信義行政中心(松仁)至司法新村站。而高雄個案19435,2月5日由家人自駕車曾至北市大同區富康藥局,衛生局匡列相關社區足跡接觸者及職場接觸者,總計43人居家隔離、擴大採檢19人,目前仍待檢驗報告結果,相關足跡已完成環境清消。
-
2022-02-07 癌症.頭頸癌
頸部發現腫塊並持續變大 醫正子攝影追出扁桃腺癌
一位48歲婦女,自已摸到左側頸部有一小小的腫塊,因無痛而不以為意,沒想到一個月後感覺腫塊好像持續變大而求診,經全身正子攝影和切片檢驗確診是左側扁桃腺癌。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林奐宇醫師表示,頸部出現不明腫塊的原因十分複雜,應即早就醫找出病因。這位婦女沒有無抽菸、喝酒、吃檳榔等習慣,在門診理學檢查除了發現此一大小約3公分的左頸部腫塊之外,無任何上消化呼吸道黏膜的病灶,進一步幫患者安排頭頸部超音波檢查合併細針抽吸,才發現是頸部淋巴轉移的癌症。林奐宇說,雖然知道是由淋巴轉移到左頸部,但到底是從何處轉來的最初癌部位,就有靠全身正子攝影來追尋,最後找到可疑的病灶,經切片確診為左側扁桃腺癌。患者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後,扁桃腺癌與頸部腫塊已消失。目前無復發跡象,目前定期追蹤。他說,扁桃腺癌好發於40歲以上的病人,通常與抽菸、酗酒等習慣有關,但也有不明原因罹癌。扁桃腺癌初期症狀大多不明顯,直到腫瘤侵犯到周圍組織,才可能出現喉嚨腫痛的症狀。林奐宇說,頸部腫塊依發生的原因主要分為三大類:發炎性、先天發育不良性、腫瘤性。其鑑別診斷可先針對年齡層來做初步的區分。年紀15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多半是導因於病毒或細菌感染的淋巴腺炎。其次是先天性的病症(如甲狀舌骨囊腫),最後才是腫瘤(如甲狀腺瘤、淋巴瘤等)。年紀16至40歲的青年、成人,先天發育所致的囊腫(鰓裂囊腫)與唾液腺疾患(唾液腺炎、唾液腺結石)遠較發炎性與腫瘤性的腫塊多見。而年紀40歲以上的成人與老年人,一旦出現頸部腫塊則必須優先考慮是否潛藏有惡性腫瘤所致的頸部淋巴轉移。另外腫塊發生的部位也是一項有利的鑑別線索,一般頸部腫塊多數以淋巴結居多,但是根據不同的部位也會也其他的考量。例如:耳下部位的腮腺、下頷部的唾液腺及頸部正中央偏下的甲狀腺,這些也都是有可能發生頸部腫塊的原因之一。林奐宇強調,隨著科技的進步,頸部超音波檢查可以說是醫師的另一隻手,在門診就診時可同步檢查,再配合細針抽吸更能提高疾病診斷的準確度。而全身正子攝影更是提供癌症的精準部位及罹癌的期別,做為精準治療的重要參據。在耳鼻喉科的門診中,因為頸部出現腫塊而來就診的患者實不在少數,且有日漸增加的趨勢。林奐宇提醒,成人頸部腫塊越來越大、腫塊有消但沒有完全消失、聲音上的改變、吞嚥有困難或是疼痛、同側耳朵疼痛或是聽力異常等現象,是有潛藏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建議應該先找耳鼻喉科醫師做頭頸部詳細的檢查,先排除癌症的可能,才是最安全的作法。
-
2022-02-06 養生.人生智慧
醫病容易醫人難!耳鼻喉科名醫陳光超行醫36年的體悟:健康操之在己
編按:耳鼻喉科名醫陳光超近期出版新書《有溫度的手術刀:一個頂尖外科醫師的黑色幽默》,記錄了多年行醫生涯中的戲劇性故事。想活下來的人走了,也有人好不容易被救活,家人卻希望他死。其中的悲歡離合,有如韓劇《機智醫生生活》。生活很難盡如人意,但不妨豁達地笑看一切。「醫病容易,醫人很難。疾病處理有指引可循,但處理人的問題沒有。」被問起行醫36年來的體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全方位聽覺中心副院長陳光超有感而發地說。身為耳鼻喉科醫師的陳光超,是國內專攻頭頸手術的名醫。不同於基層診所多處理較單純的感冒、過敏,前往醫學中心就診的病人更為多元。醫師在診治時,也走入病人的人生。其間的愛恨情仇,猶如現實版的韓劇《機智醫生生活》。光怪陸離的人生插曲 終有日能一笑置之陳光超笑說,年輕時的自己,日子過得順風順水。他37歲就在振興醫院當上主任,帶領當時仍在草創階段的耳鼻喉科業務起飛。其後,他投入電子耳醫療,獲得國際醫界關注,不少病人甚至跨海來台向他求診。「當年的我,只能說是不可一世。碰到不順,還會覺得怎麼可以這樣呢?」行醫久了,看盡悲歡離合,才知道命運不總是盡如人意。陳光超記得,有位食道癌病人手術不到半年,癌症就局部復發,病情逐漸惡化至末期階段。儘管醫師解釋開刀已無助益,病人卻仍堅持積極治療。原來,她先生有外遇,婚外情對象還在她住院期間「進駐」家中。「她什麼刀都要開,為的就是要爭一口氣。」病人一再要求,陳光超只好幫她拿掉影響外觀的淋巴結。兩個月後,她仍舊離開了人世。想活下去的人走了,也有人好不容易被救活,家人卻希望他死。陳光超有位下咽癌的病人,手術治療非常成功。病人的太太和女兒不喜反怒地說:「我們恨你!」一問之下才知道,病人是家暴慣犯,還時常醉倒街頭。家人、鄰居都視他為麻煩人物。出院後,病人復原狀況良好,也曾一度戒酒、找到工作。但後來在朋友的勸誘下,他又開始喝酒,最後躺在酒箱上過世。有時候,連醫師自身都會面臨生死威脅。陳光超的病人中,有位具黑道背景、曾潑人硫酸的「硫酸哥」,每隔一陣子就會要求他開立聽力損失診斷書,以申請身心障礙證明。有次,他因為聽力檢查的結果不符合身心障礙標準,竟手持酒瓶闖入診間,威脅要毆打醫護人員。時至今日,只要申請證明的時間一到,「硫酸哥」仍會出現在陳光超的診間。現場的驚心動魄,他如今說來雲淡風輕。碰到了,就當作是生命歷練。當下折磨你的人事,總有一天會成為茶餘飯後的笑談。「我謝謝那些光怪陸離的事,學會用幽默豁達的態度看待。人生,何必為難自己呢?」父親接連罹患膽囊癌、心肌梗塞、大腸癌 面對才可能看見希望父親在78歲時確診癌症,是陳光超行醫生涯中難忘的一段插曲。陳爸爸和他一樣,當了一輩子的外科醫師。起初,爸爸腹部疼痛,以為只是膽囊炎。雖然要動手術治療,但不算嚴重的大病。沒想到一開刀,卻發現爸爸的膽囊已經發黑、沾黏,看起來就像壞掉的釋迦,有可能是膽囊癌。因為膽囊癌相當罕見,3位病理科醫師對初步的切片結果有不同的判讀。兩位認為是惡性腫瘤,一位認為是良性。醫師看法不一,而高齡者動大手術,又有一定的機率會發生術後併發症,怎麼辦?陳光超堅持,不論腫瘤是良性或惡性,一定要開刀。「我賭輸了,爸爸會白挨一刀沒錯;但萬一是惡性卻沒開刀,他一條命就去了。」幸好手術後,父親的復原狀況良好。進一步的病理切片也顯示,腫瘤是惡性,當初開刀的決定是正確的。陳光超笑說,開刀後不到半年,父親就飛到愛琴海度假。躺在海灘上時,肚皮上大大的M型刀疤相當引人注目。不過,「大家都很尊敬他,覺得他很勇敢面對。」後來,父親又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發作,84歲時檢查發現大腸癌,也都用同樣的態度積極接受治療。「我知道我爸是愛玩的人,一天到晚想出國。病倒在台灣,他會受不了。」陳光超笑說。他不諱言,在醫院看多了病人飽受久病之苦,家人也被沉重的照顧責任拖垮。倘若疾病已無康復的可能,他不會讓家人在失能、不健康的狀態下延續生命。但是,病人還有希望治癒時,該做什麼治療就去做。人要有懂得放手的豁達,也要有面對現實的勇氣。例如,多年前有位年輕患者,事業有成,經醫院高層引介至他的門診。雖然長了惡性腫瘤,但動手術有很高的機率可以完全切除。然而,病人拒絕手術,寧願到花蓮接受自然療法,最後還是走了。陳光超語重心長地說,治療當然有壓力,但千萬不要逃避。「很多病人開了刀就會好;但他們不治療,最後拖到來不及。」命運順逆很難掌控 但健康可操之在己與不願面對疾病的患者相反,診間裡還有另一種焦慮的病人:有人明明沒長腫瘤,卻常覺得喉嚨卡卡;有人持續頭暈,但所有腦部檢查、前庭功能都顯示一切正常;有人只是外耳輕微發癢,也要求醫師開藥才能安心。陳光超坦言,有時在病人的堅持下,醫師只好硬是說出一個病名,「但這是我最討厭的撒謊。」他指出,這些不適多半無法靠吃藥、動手術解決,反而和心理問題、生活型態不健康更有關係。尤其是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導致交感神經過度亢奮,副交感神經功能低落。一旦自律神經失調,失眠、耳鳴、暈眩等壓力症狀都會出現。吃藥,只是暫時緩解症狀,無法根除問題。健康吃、多運動雖是老生常談,卻也是沒有副作用的最佳解方。陳光超熱愛跑步,即使醫院工作繁忙,他也會在下班後到運動公園跑上幾公里。當專欄寫不出來、演講苦無靈感,或者生活遇到難關時,跑步可以讓大腦的思緒暢通。沉重的壓力,也隨著汗水釋放。他深信,年齡變大,不代表要衰弱地活。「有人50幾歲就坐輪椅,有人80幾歲還能跑步。」命運的順逆難以掌握,但健康與否卻很大程度操之在己。這是一位醫師在看盡悲喜後,最想分享的智慧。原文:醫病容易醫人難!陳光超行醫36年的體悟 :不要為難自己,健康操之在己
-
2022-01-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接種 竹竹苗春節不打烊
新竹、苗栗春節期間新冠疫苗接種不打烊。竹縣昨宣布,初夕到初六縣內19家合約醫療院所待命,準備3500劑供民眾預約或隨到隨打;竹市18家合約診所加開除夕、初四至初六共4天接種服務。苗栗縣則協調33家醫療院所開設診次讓民眾打疫苗,過年後將針對長者造冊,安排接種。新竹縣政府協調19家合約醫療院所,除夕1月31日至初六2月6日提供疫苗接種服務,除夕到初二橫山鄉「橫山庄診所」每天上午8時至11時,提供BNT疫苗第3劑,但須電話預約;初三分別在竹北鄭朝宇小兒科、竹佑親子診所,有莫德納第3劑、BNT第1至3劑可打,皆須電話預約。竹縣府指出,初四全縣共有11個鄉鎮衛生所提供莫德納或BNT接種,其中峨眉鄉衛生所多開高端疫苗隨到隨打,僅20個名額;初五、初六在竹北、竹東分別有耳鼻喉科、小兒科診所等,於不同時段提供不同廠牌疫苗供預約或隨到隨打,詳情查詢縣府官網。竹市府協調18家合約診所在除夕、初四至初六提供疫苗接種服務,建議民眾電洽診所預約,診所名單可查詢「新竹市防疫資訊專區」。竹市另有6座疫苗施打站,以接種莫德納、BNT為主,免預約、隨到隨打,但開站只到1月28日,春節期間休站,要到2月9日才會開站。苗栗縣因出現桃園確診者足跡,昨下午在苑裡鎮清潔隊停車場設置社區快篩站。過年9天,縣府協調9家醫院及24間診所,共開設201個診次施打疫苗。另外,65歲以上長者及55歲以上原住民,過年後將由村里長發放通知,安排接種疫苗。
-
2022-01-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不能輕忽!Omicron本土個案多為輕症 指揮中心公布4症狀
指揮中心昨公布境外移入Omicron確診個案中,有兩人病情為中重度個案,而這一波本土Omicron個案中有沒有重症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經統計,1月3日桃園機場出現清潔人員首例Omicron確診個案,並截至昨天為止,但尚未包括高雄港及移工新增疫情,共有166例,不包括小朋友外,年齡分佈為20歲至50多歲,有幾名是70多歲以上長者,性別為女性95人、男性71人,目前個案沒有中、重度以上的個案。羅一鈞說,166例中,無症狀有46人,輕症患者為120人,經疫調發現,經常見症狀統計為喉嚨痛、喉嚨癢,以及各式各樣喉嚨乾乾的症狀,在有症狀的120人中,有66人出現類似症狀,占比為5成5;咳嗽有52人,占比為4成多,另有32人出現發燒情形及流鼻水的情形。羅一鈞說,確診患者常見症狀為感冒症狀,多到耳鼻喉科診所、小兒科就醫,提醒大家注意,此波Omicron本土個案中症狀就是類似感冒,務必提高警覺,注意有無足跡重疊或接觸式,要求診所醫師應注意自身防護措施,若有疑似個案應轉診至指定採檢院所,而一般患者應戴口罩到指定採檢院所採檢或使用快篩,千萬不要輕忽,一定要盡速篩檢。
-
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燒進台北!北市公布2確診足跡 遍布內湖好市多、慈濟接種站
台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2名確診個案足跡,分別為案18310台北市個案與外縣市案18309。2人於1月16日到20日間,都曾前往內湖區的晶龍藥局、大湖公園、好市多、耳鼻喉科和慈濟內湖接種種站。衛生局今日將2人足跡寫在一起,在1月16日、17日、20日都曾前往內湖區成功路四段的晶龍藥局;16日12時56分到13時37分前往大湖公園、17日19時55分到21時前往內湖好市多。另外,1月18日12時51分到13時43分,前往內湖成功路五段的慈濟內湖聯絡處中型接種站、19日10時15分到10時21分去過金龍路711金德門市、20日10時35分到45分前往內湖成功路四段杜耳鼻喉科。
-
2022-01-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染疫人數暴增10例足跡曝光 陳其邁證實是Omicron
高雄昨天新增一家三口本土確診病例,高雄港引擎維修員(案18156)、 CT值11.5病毒量高,高雄港34號碼頭快篩站昨天下午設快篩站,並事後匡列當時與他接觸人回溯採檢,今天新增10人確診、7人是高雄港群聚。市長陳其邁證實高雄累計個案已達13人,病毒初判為Omicron,潛伏期非常短,一天就發病。高雄市昨天出現今年首例本土案例,幼兒園一家三口確診。案18156是50幾歲的高雄港船舶引擎維修員,1月10日到高雄港43號碼頭麥拉倫輪船工作,1月10日至19日搭新光輪船到高雄港32號碼頭工作,1月16日曾去前鎮區保泰路北平京廚北方麵食館用餐,15日出現頭痛、咳嗽症狀。高雄市政府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陳其邁指出,今天高雄增加10例,分成新光輪7例、其他3例是在19 日耳鼻喉科門診看病,前後30分鐘內病患,全沒有症狀,從感染到確診,時間都非常短,尤其耳鼻喉科部份,隔天陽性確診,潛伏期非常短,一天就發病。陳其邁說,中央通知這次基金定序初步判定為 Omicron感染,這批病毒在歐美成為流行主流, 從個案來看,傳播非常快,要加快腳步擴大匡列。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昨天8點第一人確診, 中午左右2、3確診,主要區分為新光輪直接或間接感染7人,另3人是來自耳鼻喉科確診。新光輪部份,船上有3位鐵工確診及1位日用品雜貨商,都是屬於同一職場的接觸者,另3位沒有直接登上新光輪但也確診,傳播力相當強,。
-
2022-01-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新增2確診者 聯醫和平院區成立「東吳專案」採檢
疫情延燒!台北市昨新增兩名確診者,一名是北投區石牌國中學生家長、另一名則有國家音樂聽及春水堂足跡,北市府緊急通知校方並預計今大清消;國家音樂廳及春水堂則也先暫停營業環境消毒。北市教育局表示,國中學生家長因與大同區耳鼻喉科足跡重疊,採檢確診,匡列該校約400人,詳細人數將持續追蹤造冊。至於有國家音樂廳、春水堂足跡的確診個案,則由今天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另外案18116在1月16日到東吳大學城中校區5211教室上課,北市衛生局匡列65人居家隔離,昨晚校方再獲通知一名校外人士確診。由於東吳大學城中校區昨再新增1名校外確診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成立「東吳專案」,成中校區師生最慢要在1月25日前完成篩檢,並上網填寫採檢調查表,如有異常,北市衛生局會在24小時內主動通知受檢者。
-
2022-01-18 該看哪科.耳鼻喉
吃東西嗆到應避免拍背 治療師教如何保養吞嚥所需肌力
● 保持九十度坐姿進食,細嚼慢嚥,每一口都確實吞下● 吃東西嗆到,應該避免拍背或再喝水● 嗆到後無法呼吸及說話,用「哈姆立克法」將異物排出如果吃東西時覺得食物卡在喉嚨,或是吞的時候很費力,就可能出現「吞嚥困難」了。特別是容易流口水、吃東西常嗆到、餐後口內有食物殘留等困擾的人,小心容易發生吞嚥困難問題,更不可輕忽「嗆到」可能帶來致命的危機。出現難吞嚥 快求醫評估根據統計,台灣約12.8%的65歲以上長者出現吞嚥困難,並且隨著人口高齡化的到來,比率也將逐漸提升。當察覺自己或家人出現吞嚥困難時,應該盡快到耳鼻喉科或復健科進行評估,並安排後續的語言治療訓練。在平時進食也要注意吞嚥安全,多做一些相關運動,以維持吞嚥功能。我們吃東西時,會先從辨識食物是否可以進食開始,之後會將食物送入口中咀嚼,咀嚼完成後才進行吞嚥,之後會將食物送入食道再進到胃。但只要在其中任何一個過程出現問題,例如流口水、嗆食、餐後口內有食物殘留等過程發生狀況,都稱之為「吞嚥困難」。吞完後 留意聲音是否改變如何提升吞嚥功能?建議平日只在精神好時進食,身體要保持九十度坐姿,細嚼慢嚥,注意每一口都確實吞下後再吃下一口;每一口吞完後注意自己的聲音是否出現改變,例如聽起來濕濕的,像有痰的聲音,如果出現的話,可以再吞一次或咳嗽清喉嚨;用餐過程中避免講話,並且在進食前後確實做好口腔清潔。嗆到時仍有呼吸 用力咳嗽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出現嗆到的狀況時(但仍有呼吸),請避免拍背或是再喝水,只要鼓勵用力咳嗽即可,以免異物掉入呼吸道更深處,導致吸入性肺炎。如果長輩嗆到後出現無法呼吸及說話的情形,則須立即使用「哈姆立克法」將異物排出,也就是站在他的身後,雙手握拳環抱置於肚臍上方,往上往後用力擠壓。運動保養方面,可以進行「吞嚥健口操」,促進吞嚥所需的肌力。以下四組運動,可以在每天飯前進行,作為進食前的暖身運動。
-
2022-01-15 新聞.科普好健康
感冒頭眩暈,原來併發中耳炎 醫:4個原因引起, 老人、三高者眩暈小心中風!
一名20歲大學生,某次感冒時,鼻塞、咳嗽、喉嚨痛及流鼻水發作,左耳悶塞,整天頭暈目眩,一快速轉頭或改變姿勢,例如低頭看書、平躺翻身或上下樓梯,見到眼前景物會旋轉,嚴重時還會惡心。就醫時,發現其左側耳膜裡面,中耳腔黏膜紅腫,原來是上呼吸道感染併發急性中耳炎。在門診中常會診治到這類患者,但為何會引起眩暈呢?引起眩暈 四個原因原因一:中耳負壓,內耳變形耳咽管黏膜水腫,會引起阻塞,中耳腔內空氣被組織吸收,產生負壓,拉扯耳膜,造成凹陷;拉扯卵窗及圓窗(中耳到內耳開口上),內耳前庭(橢圓囊及球囊)即發生形變,壓縮耳石斑,改變耳石分布,使患者以為身體正在翻滾、移動或搖晃。原因二:內淋巴液比重增加病毒經由卵窗感染內耳,引起耳蝸管發炎,血管紋路分泌含有大量抗體及發炎激素的內淋巴液,循環到前庭及半規管。由於內淋巴液含有大量蛋白質,密度變大,頂帽密度較小,便向上浮起及扭曲,使患者以為頭部正在轉動。當患者轉頭時,由於一側半規管內淋巴液較為黏滯,流動不足,該耳平衡輸入減少,使患者以為頭部沒有跟著轉動。原因三:橢圓囊內耳石鬆脫病毒經由圓窗(聽小骨連接處)感染橢圓囊,耳石膠發炎變性,耳石顆粒脫離耳石斑,隨著內淋巴液循環,沉積某一支半規管,或黏在壺腹頂帽上,就會在患者改變身體姿勢時,耳石因重力或慣性作用,繼續帶動內淋巴液流動,使患者以為頭部還在轉動。原因四:誘發前庭性偏頭痛若患者有偏頭痛體質,當中耳腔發炎,會刺激黏膜下的感覺受器,訊息經由三叉神經傳進腦幹,經由三叉神經血管疼痛機制,啟動前庭性偏頭痛。電位波動干擾前庭神經核,使它無法抑制性地調控該側前庭神經所傳入的平衡訊息,或者干擾前庭神經,使它無法正常地接收平衡訊息,患者會以為身體正在傾斜或旋轉。檢查耳部及眼球 確認眩暈 在診療眩暈時,為了及早篩選出危險的眩暈,醫師會檢查患者耳部及眼球,評估肢體及步態。若確認是安全的眩暈,就會對症下藥。屬於原因一者:進行中耳通氣術後,症狀立即緩解。屬於原因二者:會隨著耳悶而加重或緩解,治療時會使用副腎皮質素,減輕免疫反應,進行消腫。屬於原因三者:感染痊癒後過段時間,會安排耳石復位術,把耳石歸回橢圓囊內。屬於原因四者:會隨著頭痛發作而緩解,少有併發症,治療以止痛、止暈及止吐為主,控制症狀即可。老人、三高者眩暈 小心中風須注意少數患者,特別是老年或有三高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交感神經旺盛,血液比平時更黏稠,阻塞腦血管,發生小腦或腦幹中風,因此發作劇烈的眩暈,宜趕緊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