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0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老人
共找到
2504
筆 文章
-
-
2021-08-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戴口罩運動有訣竅 專家:五重點+避開這時段
台灣宣布疫情警戒降二級後,不少喜愛戶外運動的民眾,終於可以踏出家門,但由於外出仍需配戴口罩,國健署也提出「戶外戴口罩運動」5大要點,除了注意個人症狀之外,要記得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間太陽直曬時間。新冠疫情流行期間民眾的身體活動量逐漸降低,為減少與他人的接觸,許多人改變習慣由戶外運動轉而居家運動,而隨著台灣本土疫情逐漸控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延長二級警戒至8月23日,雖然仍續維持社交安全距離,但民眾仍可在適當防護下到戶外活動筋骨。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新冠病毒屬於可經由人與人接觸、飛沬、環境等媒介傳播的疾病,配戴口罩可以減少運動中,新冠病毒的飛沫與可能的氣溶膠傳播風險,但也提醒民眾,戶外配戴口罩運動要注意5個重點。第一是「選擇透氣口罩」,夏天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運動,臉部水蒸氣與汗水會使口罩防護的時間縮短、口罩與臉部密合度變差,建議選擇透氣材料製成的口罩,出門前多帶一個口罩備用,若口罩濕掉需要適時的更換。第二是「調整運動強度」,建議要以低強度活動開始或比平常更低的強度進行運動,再視個人體能狀況逐漸增加活動的類型、強度及次數,避免超出個人的負荷。第三是要注意個人症狀,若出現暈眩、頭暈和呼吸急促症狀,建議應停止運動,若症狀持續未消失,應休息並到合適的地方取下口罩。第四則是要「評估身體狀況」若有肺部相關疾病,應事先諮詢專業醫師的運動建議;最後第五點要特別注意「避免熱傷害」,運動時要選擇透氣排汗衣物,並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間太陽直曬時間,每小時補充2至4杯水(1杯240c.c.)。吳昭軍也提醒,在非特定人場所,室外的社交距離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理事長葉宏一總結,各個年齡層的民眾,配戴口罩運動都必須要量力而為,在出現喘的狀況,也一定要找合適場所脫下口罩,保持呼吸順暢;年長者在疫情間出門運動需注意,盡量以拉筋骨、有氧為主,最好結伴而行,若身體突然不適,可以立即獲得幫助。
-
2021-08-0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新冠餘生,賺回此生!
【編者按】旅居國外多年的作家朋友張至璋寄來email,敘述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回台「避難」一段時間,回到美國與也是作家的夫人夏祖麗因為嚴重時差,而彼此擔心老伴「昏睡不醒」的真情流露。感動之餘,忍不住鼓勵他分享老人快樂的生活。接著又邀請兩對「老夫老婦」分享他們的故事:一篇來自醫界神鵰俠侶的醫師陳榮基與護理前輩周照芳、一篇來自名作家黃春明與林美音夫婦。也許有人會以為這好像與「醫病平台」的主題有點差距,但事實上有智慧的老人可以跨過「健康」與「疾病」的鴻溝,見證生命的奇妙:雖然「老而無病」可望不可及,但「老而快樂」卻是這些智慧老人享受到的生命。 新冠肺炎一年半,老人見報率頗高,不是敬老,是死亡率。去年初,偶然與一老留學生交談,他寡言,身體不適,數週後他竟然離開人間,感染了新冠肺炎。灣區的聖塔克拉拉郡,人文薈萃,肺炎也從這兒蔓延。 我們本就要回淡水,於是落日,春陽,中山五十六古早味,流行的語句順時鐘。遠望新大陸,川普在發瘋,遍地烽煙。不料天堂享受一年,時鐘壞了,六月間兒子催促我們,你們這把年紀加上慢性病,不去打疫苗等什麼。於是鼻管PCR,全身木乃伊,又回到加州聖荷西,San Jose,西班牙話聖約瑟,耶穌的養父,此處更近天國。 台灣的規矩,十四天檢疫,機師通融三天也夠了。美國疫苗生效要五週,人們閉關自守,計算體內疫苗發酵度日。親戚為我們清理屋內,塞滿冰箱,車子充電。朋友來電子信慰問,我說,李白早說過,「我本台狂人,五嶽尋苗不辭遠;地猶聖荷西,萬方多難此登臨。」 黃昏人生,歲月苦短,我認為主因是得了戀床癖,不是新婚那種,是昏昏欲睡,或張眼瞎子,是太陽在頭頂,或腳底。妻有福氣,一睡五小時,我回床假寐,起床省視,她還在睡,八小時了。我再假寐,十小時了,接著十三小時。我想起去年那寡言老留學生,不寒而慄,於是漫步她床前,只見鼻息輕微起伏,真是美麗人生。但是也有人一輩子如此美麗,就像童話睡美人。我不是白馬王子,不敢吻醒,怕萬一失效。 天色漸暗,二老終於見面。不料她說,「我一直睡不好,幾次起床做事,洗衣,燒湯,看你總是在睡,十幾小時,真有福氣。」是嗎?孔老夫子說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五週閉關的日子,窗外藍天白雲,室內一場場老電影。希區考克的捉賊記,擒兇記,葛麗絲凱莉,卡萊葛倫,桃樂絲黛,詹姆史都華,美女俊男,令人憧憬從前,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然而,最感人熱淚的是,史蒂芬史匹柏的「拯救雷恩大兵」。 這部二戰紀實電影裡,湯姆漢克斯是美軍班長,在法國前線奮戰德軍。他接到五角大廈命令,放下一切任務,搜尋一名美軍二等兵雷恩,解甲歸國。原來國防部發現,雷恩一家兄弟三人都被派到歐陸前線,兩人戰死,只剩雷恩活著,他自己不知道。國防部基於人道,緊急金牌召雷恩回國,改任軍中文職。最接近雷恩戰區的是湯姆漢克斯這一班人,便急令他帶同僚搜索雷恩。 這一班九人,任務特殊,不能戀戰,竟致戰死三人,其他的頗有怨言,為了救個二等兵,枉死三人,算哪門子戰爭。他們終於找到雷恩,最後一戰裡,美軍死傷慘重,雖然打退德軍,可是班長湯姆漢克斯身中數彈,倒在地上,奄奄一息。他示意雷恩附他耳邊,奮力說出他人生最後一句話,Earn it,「來日賺回來!」 麥帥說,「老兵不死」。咱們新冠餘生,賺回此生。
-
2021-08-09 養生.聰明飲食
瓠瓜 葫蘆裡賣什麼藥
「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孔子要子路別以為他如瓠仔,只能掛著,中看不中用。孔子的話,點出一個重點,除了食用,瓠仔一直也被當做賞玩之物。瓠仔(學名扁蒲,又稱瓠瓜、葫蘆、蒲仔)易保存、好料理,煮湯、炒食甚至乾曬、醃製皆宜,而且熱量低、水分多,在炎夏有助利尿消水腫,武俠小說裡的大俠,也常腰懸葫蘆「落魄江湖載酒行」,堪稱居家旅遊兩相宜。瓠仔原產印度、非洲,傳入亞洲極早,詩經「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兩千多年前不只食瓜,還吃葉,家常菜餚,傳達待客之殷、人情之濃。論語陽貨篇,懷才不遇的孔子還說「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要弟子子路別以為他如瓠仔,只能掛著,中看不中用。孔子的話,點出一個重點,除了食用,瓠仔一直也被當做賞玩之物。作家胡竹峰說,「地間的茶葉本是個俗物,經人一喝就雅了。瓜棚下的葫蘆本是個雅器,經人一吃就俗了」。葫蘆除了造型優美,諧音「福祿」更帶吉祥,中國畫家自古常以入畫,到民初吳昌碩、齊白石等集大成,還常常給自己所畫葫蘆取名「依樣」。舊諺「依樣畫葫蘆」,白石老人畫葫蘆曾題詩「萬事不如依樣好,九洲多難在新奇。」很多事,難在平凡中見新意。「葫」裡乾坤大,把老熟葫蘆的瓤掏空後曬乾可當容器,更常成為道教法寶,如「西遊記」裡銀角大王的紫金葫蘆,就讓翻個觔斗可行十萬八千里的孫悟空,只是答應一聲就被吸進葫蘆肚內,吃了不少苦頭。銀角大王的主人太上老君也是葫蘆愛用者,把它拿來當藥瓶裝仙丹。後漢書還記載,東漢道士費長房從小立志為醫,曾見一老翁,白天在街上掛一葫,走街賣藥,晚上跳入葫中睡覺,他知其異,拜師習醫,成為「懸壺濟世」的開宗祖師。後世末流,習醫不精,靠著三腳貓功夫走江湖賣藝,則是讓人不知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阿嬤曾在北投老家附近菜園種瓠仔,收成時,餐桌天天是炒瓠仔、瓠仔燉排骨湯,分送親友仍吃不完,老人家就會刨絲加絞肉包水餃,如果還有剩,終極解決方案是曬成乾或醃醬菜。如今隨著阿嬤往生,已難吃到。紅樓夢裡,劉姥姥進大觀園獲贈許多禮物,她「枵鬼假細膩」說不好意思,善解人意的平兒回說:「到年下,你只把你們曬的那個灰條菜乾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蘆條兒各種乾菜帶些來,我們這裡上上下下都愛吃。」「葫蘆條兒」就是瓠瓜乾,吃慣山珍海味的姑娘們,也不忘情瓠瓜的平淡滋味。近來利用煮湯剩下的半顆瓠仔,加上「新豬肉」、蛋絲炒成瓠仔麵,起鍋前撒點白胡椒提味,頗獲妻女好評。吃瓠仔麵據說是南部人在節氣立夏時的傳統,瓠仔剖開後白白胖胖,藉著「立夏補老父」,成就子女對父親的孝心,當然,下一句是「穀雨補老母」,以免引發家庭紛爭。前人果然有一套高明的處世哲學。莊子「逍遙遊」裡,惠子對莊子抱怨,他種出了大葫蘆,用來裝水不夠堅固,經不起提舉就破了;當作水瓢舀水,卻大得沒有裝得下它的水缸,實在大而無當。莊子聽了笑著回答說,你何不把葫蘆綁在腰上,好像一個浮球,自由自在地去漂泊呢(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無用、大用,取決於境界與創意。想起蘇東坡某次酒後返家,家童睡死了沒來開門,詩人聽著江聲,感嘆「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想要趁著月黑風靜,「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蘇大學士的詞意曠達又傷感,當時腦海裡應該浮起腰繫葫蘆、遨遊江湖的畫面吧。只是,江湖恐不由人。
-
2021-08-08 醫聲.院長講堂
孩子一句「爸爸要吃什麼?」吳明賢:疫情裡的微小幸福
台灣自五月進入疫情嚴峻期,兩個多月的時間,從公衛到醫療現場,站在前線抗疫的男性身影,此時幾乎是把家庭擺一旁,全心投入工作。在疫情中迎來的父親節,少了出外聚餐的熱鬧氣氛,但對這些剛打完硬仗的父親,回歸家庭的溫暖,應該是他們最期待的時刻。本土疫情自五月升溫以來,歷經四個月抗疫,父親節時刻終於迎來降級。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作為台大醫院上千位同仁的大家長,曾以「院長的公開信」振奮醫護同仁守在抗疫第一線上,回到家中脫下醫師袍後,才真正成為家裡兩個兒子口中的「老爸」。聚餐開會都取消,每晚和孩子吃飯,享受窩心之感。吳明賢說:「以往諸多開會、應酬,常常在外用餐沒回家,但疫情發生後,聚餐開會都取消了。」現在他每天都和孩子一起吃晚飯,有時候孩子點外送問一句「爸爸要吃什麼?」,讓他格外覺得窩心。「疫情之後,一家人終於真的能聚在一起吃飯,以前都不會刻意去重視這些微小的幸福。」每年過節,吳明賢會回嘉義探望87歲的父親,遇到疫情,不能常常往返兩地,改打電話祝賀或包紅包讓老人家開心。他的父親早年從事棉被生意,時常忙於工作,但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家裡典型嚴父慈母,小時候聽爸爸的話「會讀書就是要從醫」,走上醫師一途。老爸讀醫,孩子未必要追隨,少了老爸包袱,更能自在發展。「要是我沒當醫師,可能和其他同學一樣,從事電子工程業。」台灣早年只要搭上經濟起飛的風頭,吳明賢讀甲組的同學,時至今日不少人已退休。吳明賢說,當醫師就沒有退休的一天,但在疫情底下抗疫,有所貢獻也值得。他成為父親之後,放手讓孩子選擇想要從事的行業,強調「只要不要學壞、對未來有方向,想念什麼,就念什麼。」吳明賢有兩個兒子,老大念法律、老二念運動休閒系,各自在自己專長的領域發揮所長。「哪有說老爸讀醫,孩子就一定要讀醫的道理。」吳明賢表示,時代背景不同了,父母提供支持與協助,孩子選擇科系,未來操之在己,怨不得人。過去老一輩可能會認為人文社會科學系難找工作,但他不這麼認為。吳明賢熱愛人文科學,認為看病也應「以人為本」,科系不分優劣。他說,若父子同在醫界,難保不會被人拿來比較。「會常常被問起,你爸爸是那個誰誰誰?反而多了不必要的禮遇或是壓力。」孩子不從醫,少了老爸的包袱,反而更能夠自在發展。「過節容易,度日難。」日常生活中的關懷更重要。結婚已逾30年的他,兩個兒子也已在職工作,一家四口對於過節的儀式感,少了蛋糕和聚餐,而是簡單手寫卡片或計畫全家出遊。他說,父親節慶祝固然開心,但生活上的溝通才是重要,「畢竟過節容易,度日難。」吳明賢分享,平時遇到家人分享的小事也會追問「欸?你上次說的活動辦得怎麼樣?」或者「你最近在忙什麼呀?」透過簡單一句關心也能促進親子感情。吳明賢鼓勵孩子及青年,「人在社會有自己應盡的任務,趁年輕努力打底,發揮潛能,莫負少年頭。」只要對社會有所貢獻,家人平安健康,對他而言就是最好的父親節禮物。溝通很重要父親最重要的工作 就是做小孩的榜樣作為台大醫院院長,每天至少有12小時待在醫院工作,跟醫護同仁、病人碰面的時間都比家人相處的時光還長。「病人需要關心,家人也需要被關心。」吳明賢透露,在醫院跟病人要溝通,在家裡也要跟親人孩子溝通,重點是要花時間、花心力。「平常工作忙,孩子其實都知情,要能夠讓彼此理解,爸爸是為了家庭在努力。」就連面對家庭衝突或革命,吳明賢也從不閃躲。二兒子高中成績差、夜夜晚歸,他心想「高中生哪可能這麼忙?」找一天坐在客廳等孩子回家,兩人溝通一番,才知道兒子接了熱舞社社長,並承諾高三會把成績追回來,父子達成協議後,老爸就不再窮緊張。「如果光是用自己的想法去猜、去質疑,孩子又值叛逆期,衝突只會更大。」他認為,除了課業,包含生活經驗、做人做事的道理,都比考試成績重要太多,只要試圖理解孩子的想法,偶爾適時提點,都能幫助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人生來就會當醫師、當父親,也要一步步慢慢學。」對他來說,父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孩子的榜樣,他時時警惕自己要注意身教的影響。吳明賢小檔案年齡:57歲職稱:台大醫院院長家庭:結婚31年,育有2子給孩子的一句話:趁年輕努力打底、發揮潛力,莫負少年頭。
-
2021-08-08 新聞.元氣新聞
捐廢牙冠做公益 北市牙醫「點牙成金」17年善款3千萬
一般人想到牙醫師的印象就是「很賺錢」,較不為人知的是牙醫師也熱衷公益。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賴德欽表示,北市牙醫師公會從2004年開始推動「廢牙冠回收再利用計畫」,回收不堪使用的廢牙冠,每年投入140萬的基金,將廢牙冠當中的貴金屬分離、回收,提煉出「點牙成金」的收入,百分百全部用於社會救助,共有超過70多個團體受惠、累計捐款超過3000萬元。北市牙醫師公會公共關係委員會主委溫斯勇表示,「醫療廢棄物」就是「廢棄物」,依法是不可以再利用的,公會為了推動在1990年代就經歷了許多年的努力,立委、公會等多方社會運動力量的奔走,「廢牙冠」才成為第一個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醫療廢棄物。根據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的學經歷紀錄,他在1999年到2005年期間也擔任北市醫師公會顧問。廢牙冠回收再利用計畫公益款項幫助的對象包括兒童、獨居老人、身心障礙者、低收入貧童、罕病等公益團體,計畫也支持偏鄉原物住民、原棒協等體育團體。北市牙醫師公會也將回收計劃所得的款項捐助捐血車、捐助台北市消防局所有救護車都配備有兒童擔架固定器,在疫情期間也建置正壓行動貨櫃篩檢站給陽明醫院。賴德欽表示,年久失修的假牙不但不能保護牙齒,還會藏汙納垢,最好別帶回去留念,因為很尖銳,容易造成受傷和感染。牙醫師將它拆下來之後,放在消毒袋,密封高溫高壓消毒,妥善儲存在回收罐當中,等待回收、搜集起來再給廠商,牙醫師也會告知民眾廢牙冠之後用途。賴德欽表示,今年收到191間診所的廢牙冠,但北市診所共有3500間診所,參與率其實不到兩成。希望未來更多牙醫診所知道公會有這麼有意義的活動,公會空有這些基金也做不了事情,需要各界好朋友一起努力,照亮台灣社會的角落。
-
2021-08-08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疫情中的星兒與肯納莊園
去年11月底,無意間看到「肯納社福園區」在龍潭動土的新聞,一時感到困惑。堪稱社福界「最浪漫的事」----父母和成年的自閉兒一起慢慢變老的肯納園,不是落腳花蓮壽豐?而那美得像夢幻城堡的地方,聽說難以為繼,這回龍潭破土又是怎麼回事?家有星兒的高中同學碰巧來電,無話不談的我們聊起這件事,想不到,她正是肯納莊園的未來住戶。原來,肯納園並沒有消失。2010年搬回台北後,陸續成立好幾家小作所和元氣棧,接納離開學校特教體制,但無法適應一般身心障礙機構的自閉症青年。如果沒有類似場所可去,從早療一路習來的人際互動技巧,很容易退化殆盡。換言之,這一群小而美、針對特殊障礙設立的社福機構,是由下而上、靠著永不放棄的父母支撐著。但我見過太多家有身心障礙子女的父母,心中總是牽掛,當自己老到再也照顧不了漸漸變老的孩子,誰來接棒?當初花蓮的肯納園,就是幾個志同道合的自閉兒父母,落實一生懸念的實驗。「我就這樣撩下去了。」同學把自己成為核心推動成員,將在龍潭建造雙老社區(莊園)和社福園區的大事,講得雲淡風輕。理想中的肯納莊園,是這群初老父母和成年自閉兒共同打造的養老宅;至於就近成立的有機農場等社福園區,不但供入住的青年們參加,也與在地有需求的人共享。「有空要帶我去瞧瞧!」在我熱切要求下,終止和同學的對話。幾經拖延,新冠肺炎疫情豹變。我在門診遇到不只一位病人泣訴,寧可冒險去上班,只希望不要跟有情緒障礙的子女手足24小時在家。我因病人的吶喊想起老友。電話一接通,她無奈表示,目前只能忍耐,這群有特殊固著習慣、適應力不佳的孩子也苦,因為哪兒也不能去,全家張力遽增。為了減輕躁動、穩定情緒,不得不請醫師暫時增加藥物劑量。如果可以,爸媽真想一起吃藥!統籌肯納農場等社會企業的張維華先生也告訴我,學校宣布停課後,肯納基金會轄下的據點也跟著歇業。同仁嘗試為這群特殊的孩子舉行線上教學,但很多學員難以理解,眼前螢幕裡分隔成一塊塊的小方格,代表著平日並肩工作的老師與朋友,無法進行有效互動,反而成為從旁協助操作電腦的家人,互相支持的情緒出口。和張先生對話當下,我忍不住想起自己失智的父親,雖然他的阿茲海默症已進入重度階段,情緒起伏不似初期,但去年和今年兩次停課,少了外界刺激的老人家,每停一次課,整體病情就倒退一步。身心障礙者的疫情海嘯,正由個別家庭默默承擔……我打起精神,詢問已經完工的養老宅何時入住。「因為桃園市政府會勘業務暫停,七月『入厝』的計畫勢必推遲。由幾對學員和父母組成的先遣部隊,雖已迫不及待準備搬家,但你知道,要說服固執的肯納兒改變計畫並不容易啊。」電話這頭,我竟忍不住開始想像同學一家的新居,還有未來的龍潭鄉居生活----和孩子一起慢慢變老,真的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延伸閱讀】●《孩子,我要和你一起老去》心靈工坊╱2021●《肯納園,一個愛與夢想的故事》心靈工坊╱2006
-
2021-08-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長輩福音! 指揮中心:90歲以上長者到宅打疫苗
國內預計開放第六輪莫德納施打,其中包含多名65歲長者及第九類重大疾病等高風險族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有許多老人家希望打疫苗,但因本身臥病在床且行動不便,要外出至醫療院所或施打站有困難,現已與地方規劃進行到宅接種服務,且目標為90歲以上長期臥床且行動不便的長者為主。陳時中指出,目前針對長者打疫苗會與地方會規畫到宅接種服務,針對90歲以上長期臥床行動不便長者,施打前要排除慢性病以及有沒有急性疾病相關症狀,並由醫護人員接種協助完畢後,會陪伴留觀15分鐘再離開。
-
2021-08-07 養生.人生智慧
一個擁抱或一句讚美,都能把愛傳達給長輩!「5個小用心」讓長輩感受你的愛
許多工作中熟識的朋友,不時會用羨慕又帶著點嫉妒的口吻對我說:「妳真會哄老人家,我就沒辦法像妳這樣……如果我能像妳這樣,我爸媽一定會很開心。」與長者互動時,加點小用心,就能將愛暖暖地傳達給對方,不妨一起試試以下幾個行動吧!一、5秒鐘擁抱見面或道別時,來個5秒鐘的擁抱:見到彼此時,與其說「見到你真高興」,不如來個大大的擁抱,1秒鐘的擁抱太倉促,5秒鐘的擁抱剛剛好。無需言語,光是擁抱便能傳達相見前的思念,以及道別時的不捨,還有對相聚時光的珍惜與喜悅。二、大聲讚美他說出對方的一個優點:熟悉的人相處在一起,總是很容易看到對方的缺點。這是因為我們眼中的缺點,往往是對方難以改變、我們不容易接納的行為與動作,每看見一次更加深印象,最終變成「這個人就是這樣」的怨念。至於對方的優點以及對我們的好,則因經年累月而變成習以為常,感受不到驚喜、也忘了要感謝對方。換一顆細膩的心、換一副正面的眼光,就算只是小優點也大聲說、仔細說:「每次看你穿這件麻料襯杉,就覺得你真有品味。」「你的四神湯是全世界最好喝、最道地的四神湯!」「你的笑聲真好聽,讓人聽到心情也跟著振奮了。」每次見面,別忘記說出你心中的一個肯定、一份欣賞、一句讚美,不僅聽在對方耳裡,更笑在對方心裡。三、說美好時光說說曾一起共度的快樂時光:情緒是非常主觀的個人經驗,我們能記得與某人在一起時的快樂心情,卻無法確定對方當時的感受是否和我們相同,是否跟我們一樣享受共度的時光。在平凡日子的噓寒問暖中,偶爾主動說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兩人一起度過的快樂回憶,不僅能將兩顆心帶回美好的那一刻,也是在告訴對方,我是多麼喜歡和你在一起。四、捏手傳達愛為對方捏捏肩膀、抹個護手霜:當我們被親愛的人碰觸時,不僅能感受到被關愛,再次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以及和對方的聯繫。儘管不是年輕小情侶,整天卿卿我我黏在一起,但仍可為對方輕輕地按摩肩頸、順順背,用清香的乳液加上自己手心的溫度,揉捏對方的手,用溫暖將愛的感受傳達給對方。五、凝視小遊戲玩個「彼此對看,看誰先笑」的小遊戲:你有多久沒有凝視對方的臉、端詳歲月在臉上留下的痕跡?不過,突然凝視著對方可能造成尷尬,不如提議玩個「彼此對看,看誰先笑」的小遊戲,不僅能名正言順地看著對方,還一定會笑開懷,再加一條「輸的人要幫贏的人按摩3分鐘」的規定,如此一來,兩個人都能樂在其中。董宇正牧師在一次關係經營的講座中說到:「人與人之間最美的關係,是我愛你,而且我知道『你知道我愛你』。」沒有傳達的愛,雖同樣無價,卻少了被愛之人「因為知道自己被愛」而帶出的那份喜悅和自信。讓我們用點心,不僅愛,也讓對方知道「我是被愛的」,主動在愛的相知中帶出更豐厚而溫潤的關係。(本文摘自《愛,需要勇敢》,親子天下出版)
-
2021-08-06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36歲女尿急憋不住 頻漏尿只能用護墊防內褲濕
頻尿、漏尿並非老人的專利。一名36歲的女性,每20分鐘就要跑廁所一次,勤跑廁所還是改善不了尿急,根本無法憋尿,甚至人未到廁所,就有漏尿的狀況,時時刻刻都要使用護墊,避免內褲濕透,產生令人噁心的尿騷味,十分困擾,她就醫發現確診「膀胱過動症」。膀胱過動症是一種常見的泌尿道疾病,研究顯示,亞洲的盛行率大約是20.8%。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說,台灣則是15.8%,膀胱過動症發生率高且惱人,但因羞於啟齒,且有時伴隨尿味,病患就診率大打折扣。膀胱過動症的成因,林才揚說,像是神經性因素,例如中風、腦血管異常與顱內疾病,肌肉性因素有攝護腺肥大,另還有一些不明原因;病人幾乎會因生活品質變差而受苦,因此能夠有效控制排尿間隔十分重要。女性因尿道較於男性短,常受泌尿道疾病所苦,但林才揚解釋,以膀胱過動症而言,根據流行病資料顯示,發生率當中男性是16%、女性是17%,並無女多於男的狀況,且各年齡層皆可能發生,該病症會隨著年紀上升而增加罹患率。確診該疾病的主因是膀胱逼尿肌功能不良所致,常見的症狀,林才揚舉例,病人在尿意湧上時,無法控制排尿,像是急尿、頻尿(一天8次)與夜尿(一晚兩次以上),嚴重者會有失禁狀況,最後導致膀胱萎縮。並非頻尿即確診膀胱過動症,林才揚說,有些病人本身就有泌尿道感染、結石、泌尿道腫瘤等疾病,上述狀況需先排除,以避免誤診。這時醫師會以問卷作為評估工具,像是民眾回家需做排尿日誌,紀錄一天喝多少水、排多少尿,必要時用尿路動力學檢查,和影像檢查輔助。林指出,確診膀胱過動症,依病情有所區分,若需要施予藥物,以抗膽鹼藥物、β3腎上腺素受體促效劑最為常見,兩者皆有一些副作用,像是便秘、口乾等。一般而言,療程維持數個月,類似慢性病治療,一次開藥三個月並回院追蹤。
-
2021-08-0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膝蓋痛未必是退化性關節炎 醫教做2運動保養膝關節
●年輕族群膝蓋痛,大都不是關節炎●疫情下膝蓋痛患者增加●預防膝蓋痛,可做肌力訓練、伸展運動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都有膝關節退化引起膝蓋痛困擾,最近也有不少青壯年族群因膝蓋疼痛而就醫。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渝仁表示,疫情期間很多人居家辦公,可能受限於工作空間小、坐姿不良,兩個多月下來,紛紛出現膝蓋疼痛不適。建議應及早開始保養膝關節,慎防逐漸惡化為退化性關節炎。坐地板上工作 膝蓋易不適陳渝仁指出,近期門診發現,反映會膝蓋痛的青壯年患者愈來愈多。原來是許多人居家辦公卻沒有足夠工作空間,常將筆電放在床上、人坐在地板上工作,坐姿不良,不只拉扯到腰部引起腰痛,也會影響膝蓋肌腱,導致膝蓋不適。引發膝蓋痛的原因很多,包括久坐、久站、姿勢不良、扁平足、髂脛束症候群,或是運動傷害引起膝蓋前後十字韌帶受傷、內側副韌帶扭傷等。年長者的膝蓋痛,往往是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引起的,也就是隨著年紀增長,年長者的膝蓋軟骨持續磨損,導致骨頭與骨頭直接摩擦,進一步產生發炎疼痛的現象,這是膝關節長年累月勞損而引起的疾病。長時間負重 也會膝蓋痛「年輕族群的膝蓋痛,大都不是關節炎所致。」陳渝仁說,50歲以下者且沒有長期從事粗重工作者,若膝蓋疼痛,發生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很低,很多是因長時間負重過度,超出肌腱所能承受的負擔而引起膝蓋疼痛。許多喜愛騎單車族群、跑步運動族群,或是盤腿坐者,容易引起「髂脛束症候群」,也就是膝蓋外側疼痛;而喜愛打籃球、羽球等競技型運動者,則常發生前後十字韌帶受傷引起膝蓋痛。疼痛反覆發生 就應就診姿勢不良、一日久站10小時以上的人,也容易讓膝蓋內側副韌帶扭傷;扁平足的人因內側足弓塌陷,較難緩解地面的衝擊力,會影響正常的走路姿勢,也走不久、跑不快,膝蓋痛、腰痛也隨之而來。陳渝仁提醒,當膝蓋疼痛1周未見好轉,反覆發生,建議應至骨科或復健科就診,以釐清是膝蓋問題,還是合併腳踝、髖部受傷等其他疾病。
-
2021-08-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細胞免疫是蛋白質疫苗的挑戰 台大醫:高端三期見真章
高端通過EUA之後,已列入公費疫苗選項,不過,衛福部食藥署昨才公布高端疫苗EUA審查專家會議紀錄,今天疾管署才將公布高端疫苗簡介。根據會議紀錄,至少8位EUA審查專家都認為除了中和抗體濃度之外,高端應補充有關T細胞反應等細胞免疫的資料。細胞免疫有何重要性?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今撰文表示,根據過去其他蛋白質疫苗研發的經驗,二期試驗抗體反應良好,三期試驗卻顯示無法預防感染,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蛋白質疫苗雖然產生抗體免疫,但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細胞免疫。李建璋表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2017年公布了一份關鍵報告,蒐集了22個二期曾經成功,三期卻失敗的案例,當中大部分是藥物,僅有四個案例是疫苗,其中之一對高端格外深具啟發意義。1990年代,Chiron藥廠開發了一個人類第二型皰疹病毒疫苗,是和高端一樣使用重組蛋白技術,二期試驗顯示人體抗體反應良好,但三期卻證明對預防二型皰疹病毒感染無效。這個案例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蛋白質疫苗雖可產生抗體免疫,但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細胞免疫。李建璋解釋,一般認為蛋白質疫苗可刺激抗體產生,但是對細胞免疫的刺激不好。因此,新一代核酸疫苗,包括AZ或莫德納,就是針對細胞免疫所設計,可刺激出很強的細胞免疫。雖然高端二期證實在人體產生的抗體濃度高於比AZ,但是高端蛋白質疫苗加了佐劑(免疫刺激劑),在體內會產生比AZ核酸疫苗還要多的抗體,是免疫學上完全可以預期的事,如果要把兩者保護力相比,就有一種張飛比岳飛的感覺,畢竟二種疫苗的原理不同。為什麼不在二期也測試高端是否產生細胞免疫,只測中和抗體?李建璋表示,這是目前科學的極限,因現在對新冠病毒細胞免疫的強度,還沒有標準化測量或定量。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進入三期試驗,唯有在真實的世界,讓打過高端的人去測試,才知道是否真能對抗新冠病毒感染。如果高端只有刺激抗體免疫,真實保護力未知,是否值得提早開打? 李建璋表示,還是有樂觀的理由,首先,畢竟蛋白質疫苗過去還是有許多成功的案例,例如B型肝炎疫苗、百日咳疫苗、流感疫苗,其次,美國生技大廠Novavax也是蛋白次單位新冠疫苗,在保護力及對抗變種病毒的能力都表現優異;不過諾瓦瓦克斯所擁有的奈米技術和特殊佐劑,是高端所沒有的。李建璋表示,蛋白質疫苗好處是使用歷史悠久,比較容易掌握安全性。如果老人擔心AZ 或是莫德納的免疫反應較強,擔心身體受不了,可以選擇考慮高端;如果年輕人短期無法排到疫苗,又屬於服務業或是需要出國密集接觸人群的行業,此時先打高端,也有合理性,但是都不能排除他們日後還有加打核酸疫苗的選擇。
-
2021-08-04 失智.失智100問
走失問題/如何鼓勵長輩外出活動又不怕走失?
隨著台灣疫情爆發,專家學者開始向一般民眾說明社區清0機會渺茫,在這後疫情時代,我們勢必要學習怎麼跟新冠病毒一同生活下去。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新冠病毒會一變再變,打完疫苗也不一定能避免感染病毒,因此,未來幾年實聯制或記錄足跡可能仍將伴隨你我的生活。醫師指出失智老人持續無法與外界互動恐加重老人失智、失能風險,所以後疫情時代怎麼鼓勵長輩外出活動,又能讓長輩有效記錄自己的足跡呢?讓長輩配戴定位手錶一定是最智慧的一個選擇,但市面上有那麼多定位手錶,到底哪一款手錶最適合陪伴長輩度過後疫情時代呢?分享給大家於數位防疫時代,如何挑選適合長輩與失智老人的智慧定位手錶,有四大關鍵功能:1.室內外精準定位室外定位是定位手錶必備功能,如果長輩今天去了日照中心、超級市場或地方廟宇,沒有室內定位功能,您從歷史軌跡記錄來看,會以為長輩只是走路經過,但長輩可能進入建築物跟朋友聊天泡茶或試吃產品,因此,我們需像myAngel御守錶有室內外精準定位功能,才能保護家人的健康。2.雲端軌跡自動上傳有用過GPS運動手錶的朋友一定有經驗,很多GPS手錶必須透過藍芽將運動紀錄或定位資訊傳到手機;如果手機沒有隨身攜帶,手錶資料就沒辦法即時上傳雲端,遠端的家人就無法隨時同步觀看定位等資訊。但長輩出門怎麼可能隨時隨地攜帶手機呢?所以myAngel御守錶具備免插SIM卡內建網路的功能,讓長輩無論有沒有攜帶手機,手錶本身都能精確地將軌跡紀錄自行上傳。3.長效待機老一輩的人常常忘東忘西,所以有可能會發生智慧手錶快沒電、或已經沒電卻一直戴著,等到緊急事件發生才發現手錶已沒電,絕對會懊惱不已,手錶已無法派上用途。所以待機時間一定要跟myAngel御守錶一樣可長達5~7天,對照護者來說會更安心、更方便許多,不怕突發狀況而措手不及。4.走路步數紀錄最後想提醒所有的朋友,健康的身體才能延緩老化,適度的運動才能對抗長輩失智風險,因此,一定要注意長輩的運動情形。推薦定位手錶可挑選有走路計步功能,此外同時要有內建網路,這樣我們可透過手機App遠端掌握長輩每天走路步數,方便關心與提醒他們多多活動,幫助長輩在疫情的干擾下,健健康康做到數位防疫。在疫情嚴峻的現在,大家一起用數位防疫守護失智老人,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全民一起將防疫缺口防堵起來,才能確保病毒不會入侵你我的生活,推薦大家購買一隻適合失智長輩的myAngel御守錶守護家人。
-
2021-08-03 養生.聰明飲食
食在營養/洋蔥含2大營養素 既可抗癌又能降三高
有獨特辛辣味的洋蔥,營養相當豐富,熱量不高,尤其洋蔥含有類黃酮、硫化物兩大特別的營養素,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具抗癌、防過敏、降三高、保護心血管、延緩老化、改善輕微感冒、助排便等功效。洋蔥裡屬於類黃酮的槲皮素、山奈酚等植化素,加上硫化物都是重要的抗癌成分,並可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三高。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若有輕微的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狀出現時,可以吃些生洋蔥,有助於緩解感冒的不適。中醫師張家蓓指出,洋蔥含有「醌」、「蒽」成分,也就是含硫化合物、硒的成分,以中醫學來看,洋蔥會有辣辣的味道,具有緩解身體疼痛、心血管保健、降膽固醇、除風邪、殺菌、抗癌等作用。研究發現,洋蔥含有槲皮素,可減少骨頭中的鈣流失,以提高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症;亦有研究顯示,洋蔥也含有微量的維生素D、C,對鈣、磷的吸收有輔助效果,所以洋蔥對骨質密度提升有助益。不過,劉怡里也提醒,雖然生吃洋蔥保健效果好,但因洋蔥含寡糖易脹氣,又有刺激的辛辣味,老人家及腸胃不好的人要避免生吃,以免脹氣不舒服,建議煮熟後再食用。
-
2021-08-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90萬人願接種高端疫苗!副作用有哪些?比AZ莫德納少?4種人最有需求打國產疫苗
「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自27日14時起重新開放意願登記,新增蛋白質次單元疫苗,也就是國產「高端疫苗」供20歲以上民眾選擇外,也可調整有意願接種的疫苗種類,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昨天(1日)傍晚五時,願意接種高端疫苗者,共有90萬6311人。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坦言,台灣會有4種人會需要打國產疫苗,包括體質因素、有科學背景的人、對本土科技的支持者、年紀較輕的人,高端疫苗產量如果足夠施打的話,對這些人來說會是福音。 何美鄉近期於公視節目《有話好說》裡表示,很多人問她「台灣哪些人會要打高端?」,她整理出這4種人應該會要選高端的蛋白疫苗: 哪4種人會要施打國產高端疫苗 1、個人體質/病史 有過敏、血栓等,醫師建議需要避免莫德納或AZ,兩者疫苗都有一些副作用問題,就只好選擇蛋白質疫苗,相對副作用比較少。 2、因個人科學/科技背景 對mRNA及病毒載體(AZ疫苗)這種新技術平台還再觀察,還存有相當疑慮的人,但對於傳統的蛋白質疫苗很有信心,就會來等國產的疫苗。 3、對本土的支持者 會有很多人支持、相信本土的科技,就是要施打國產疫苗者。 4、年齡關係 年紀輕,疫苗優先順序太後面,若國產疫苗有供應,認為可以接受,只要可以及早施打,就會選擇國產疫苗來施打。 「以上四種人,基本上都對食藥署體系有整體的信任感!」何美鄉認為,假設國產疫苗有足夠量的話,對他們來說會是福音。 何美鄉表示,一定會有人很反對國產疫苗,但不能因為這樣,就去忽略了這些有需求的人。 高端疫苗副作用有哪些? 高端疫苗的二期報告顯示,高端疫苗的副作用比AZ、莫德納更少,尤其高端疫苗不像AZ一樣容易發燒,也不像莫德納容易手臂腫,打完隔天就能正常上班上課。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一件S號T恤讓她鬧到離婚!婚姻毀滅都從縫隙開始,修補關係「5原則」,把摩擦變愛的養分.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想當「上流老人」,現在就讓自己過得好!中年後打造「優老計畫」,從這一步開始做起
-
2021-08-02 該看哪科.耳鼻喉
聽力是否退化 5症狀辨別
Q:如何察覺家中老人聽力退化?A:聽覺在溝通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長者年紀大了,聽力可能變差,聽不清楚、講話愈來愈大聲。聽力的好壞攸關安全,如果過馬路時聽不清楚,不但無法分辨車子行進方向,也難以判斷距離,容易發生意外;聽力退化嚴重,不僅與人溝通困難容易產生誤會,也會使長輩封閉、減少社交。早些察覺長者聽力退化狀況,才能掌握長輩人身安全。生活中,可觀察長者交談音量、聽音辨別度、是否要看嘴形輔助溝通等,長者若有以下5大症狀,應盡快就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1.看電視時,音量愈開愈大,轉小聲後抱怨聽不到。2.溝通時常有雞同鴨講之感,甚至責怪旁人講話太小聲。3.長輩嗓門變大聲。4.長者不接家裡電話,按門鈴也不開門。5.只有面對面講話看得到嘴形時,能解釋話語內容,才可順利溝通。
-
2021-08-01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70歲後可以有怎樣的人生?
因疫情第三級警戒期間不能出遊,好友提議開車去兜風。我們兩人全程戴口罩,從臺北開到淡水,沿著北海岸到金山,轉入陽明山,繞了一大圈,沿途風景區和步道都封鎖,但車窗外風景秀麗,海闊天空,心情大好。結束時,好友說:「以前看70歲的長輩總覺得他們好老,想想自己現在也70歲了,卻能這樣瀟灑自主過日子,比起年輕時的工作繁忙和勞累,現在的體力、精神好像也不遜於當年呢。」年長幾歲的我也深有同感,我們雖然是旁人眼中的老太太,也有些慢性病,但活力依舊十足,心智仍然敏銳,且好奇心不減,希望這種豐實歲月能長長久久。回想起年輕時參加美國神經學年會,聆聽一位年長神經科醫師的退休生涯規劃,其中之一是加入老年研究,作為被追蹤的對象,他幽默的用語引發會場一片笑聲。的確,醫師退休後時間多了,且年齡就是本錢,以受試者身分參與老年研究,也是貢獻醫學。衛生環境改善、生活水準提高以及醫藥進步,長壽在先進國家已是常態,問題是如何健康地長壽,也就是把疾病壓縮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很多國家都有老年和百歲老人長期追蹤研究,目的不外是找出健康長壽的因子,包括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發生。例如一篇發表於2003年《老年學期刊》的「新英格蘭百歲老人研究」(The New England Centenarian Study)論文。平均102歲的424位美國老人(男101,女323),有15%活到100歲時沒有任何與老化相關的11種疾病(但不包括失智症),稱為「逃生者」(escapers);43%在80至100歲間出現疾病,稱為「延緩者」(delayers);42%在80歲以前已有疾病,稱為「存活者」(survivors)。可見把疾病壓縮延後以達到健康的老年是可行的。此研究還陸續招募百歲老人及其子孫並長期追蹤,以探討基因、家族史及行為等影響健康長壽的因素。另一個來自荷蘭「百歲以上的老人研究」(The 100-plus Study),發表於2021年《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的一篇論文。330位(男91,女239)具高中教育程度且平均年齡高達100.5歲的荷蘭老人,其認知功能正常,其中187位還能獨立生活。他們每年接受一次家訪評估,平均追蹤1.6年(0-4年),發現在追蹤期間除了記憶稍微減退,其他認知功能都維持正常。其中44位去世後接受大腦解剖,發現大腦都有不等程度的阿茲海默症的類澱粉斑病變。經統計分析,大腦類澱粉的沉積程度和其認知功能並無相關。這表示,雖然年齡是阿茲海默症最主要的危險因子,但並不是活到100歲都會失智,而且即使腦中有類澱粉斑病變,臨床上並沒有出現失智症狀,是因為大腦貯存了足夠的「認知存款」而保有韌性之故。因此,我與好友互勉,只要保持健康生活型態,持續貯存認知存款,雖然不一定活到百歲,但至少可以繼續享受活躍的老年生活,而且要有老伴老友同行,才會活得歡喜自在。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1-08-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沒手機怎預約?長輩心焦
許多長者不會上一九二二平台預約第二劑疫苗,台中、桃園、新竹與苗栗等縣市都啟動下鄉或預約服務,發現疑難雜症不少,除了抱怨為何不比照第一劑通知外,也有長輩堅持第二劑非莫德納不打。沒有手機的老人家,只好填上里長手機號碼,頻頻追問里長收到簡訊沒,更顯得焦慮。台中市設一六九處疫苗意願登記服務櫃台,各區公所下鄉開班教長輩上網登記,也可代為預約,有長者抱怨「都有黃卡了,還要填意願?」也有打了AZ疫苗的長輩見可勾選疫苗,堅持「只打莫德納」或「只勾高端」,公所人員只能費盡唇舌地解釋,現在還不能混打。桃園市各區公所、戶政事務所、里長辦公室也全面為長者辦理第二劑疫苗網路登記,楊梅區公所事前還辦講習,先幫里長上課,以免里長被老人家問倒。沒智慧型手機的老人家,預約疫苗障礙更多。民政人員說,除了沒手機,有長者甚至不知道怎麼閱讀簡訊,只能留下里長手機號碼,結果天天追問里長有沒有收到簡訊;也有長輩跟孩子說要登記,卻換來不耐煩口氣,跟公所人員訴苦「求孩子還不如自己跑一趟區公所。」
-
2021-07-31 新聞.元氣新聞
讓老人不再走失!金大研究團隊開發失智長者定位系統
金門是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縣市,截至去年底,全縣老年人人口數2萬039人,佔全縣總人口數的百分之14點27,失智老人走失的案件時有所聞,金門大學研究團隊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成功開發「失智長者定位系統」,有效協助失智長者安全回家,不少民眾聽聞都表示,在該系統的協助下,希望此後阿公、阿嬤就可以安心出門、快樂回家。金大表示,這套系統由資訊工程學系趙于翔教授團隊和長期照護學系、社會工作學系師生共同參與研發,整合物聯網與GPS定位技術,將失智長者GPS座標傳回雲端資料庫,並透過雲端監控管理平台來呈現與管理這些資訊。主要開發者趙于翔指出,該系統採用LoRa的物聯網傳輸技術,可以藉由輔助裝置將相關定位資訊上傳至雲端管理平台,管理者可以在平台上設定失智長者的安全區域範圍,當長者超出安全區域時會提出相對應警示。萬一不小心走失,社工單位或家屬可以第一時間透過雲端管理平台網站找到長者的即時位置。此外,平日也可以透過平台看到長者的活動紀錄,了解其活動範圍。趙于翔說明,該系統在研發過程中,也獲得2020年戰國策全國創新創業競賽的優選銀獎,以及2020金門創新創業競賽季軍。有興趣者可至Youtube平台搜詢「以 LoRa 為基礎之失智老人定位系統」,觀看金大師生製作的介紹影片。金大校長陳建民表示,隨著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老年人口比例也將明顯提升,社會照顧問題也逐漸受到重視。而失智症是年長者常見的一種狀況,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希望此研究成果的提出,可以即時偵測年長者是否忘記回家的路,並透過GPS座標位置快速找出其位置,減少意外的發生。校方指出,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各類年長者的輔具需求急增,希望本校學生能學以致用,將所學融入日常生活中,幫助社會上更多的人。未來該校將繼續結合護理、長照及社工等專業領域,打造出跨領域整合應用之成果,以促進社福能量之發展。
-
2021-07-31 養生.人生智慧
踏上人生第3次奧運舞台!戴資穎分享「左手腕」的故事:力量就來自這裡
20210730編按:世界球后戴資穎今日在東奧女單8強對戰泰國選手依瑟儂(Ratchanok Intanon),戴資穎以14比21、21比18、21比18,擊敗對手晉級4強,成為台灣羽球史上,首位闖進奧運4強的單打球員,再來要跟印度一姐辛度交手。「踏上人生中第三次的奧運舞台,加油!」戴資穎日前在臉書上,寫下抵達東京練球的心情,並開心秀出給選手試打的比賽球,上面印著每個人的大頭照。戴資穎說:「我會非常努力爭取勝利,因為8強之後每場都是非常困難,希望能夠超越自己過去的成績,今年奧運目標是拿牌!」 戴爸用愛灌溉小戴:多鼓勵多陪伴 27歲戴資穎從小跟著「戴爸」戴楠凱,打遍高雄各球館,戴楠凱過曾說過,讀書不是唯一人生的出路,只要孩子專業領域有興趣,家長能做的就是當他們的後盾,多鼓勵、多陪伴。 戴楠凱的陪伴,從小地方都能看出來。像是戴資穎鞋裡的合腳鞋墊、專屬球拍的線,都是他親手處理的,用心之細微,因為只有他知道愛女的習慣。 也正因為成長歷程充滿愛與關懷,戴資穎和家人感情非常好,不時看到她在臉書分享和爺爺奶奶、家人們的合照,她更是把對父親的愛,直接刺青在左手腕上。 小戴自稱不受控,刺青前還是盼得認可 戴資穎說,其實戴爸一直都不喜歡刺青,但她就是個不受控的女兒,一直沒行動,也是希望得到爸爸的同意,因為她不想做任何父母會不高興的事,也不想讓他們難過,最後在沒有拒絕也沒有同意下,終於刺上了! 小戴說,想起爸爸總是說,無論如何都要「相信自己」,這句話是從小聽到大,最後能夠刺上爸爸手寫的「相信自己」,還有爸爸的生肖「蛇」,讓她在比賽過程、舉起左手為自己打氣時,都能充滿力量。 感謝父親忍受她「雲霄飛車般」的脾氣 「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戴資穎2019年父親節在臉書上寫著:「謝謝你在從小到現在的每一天生活、每一場比賽,都給我最動聽的鼓勵和支持及用行動陪伴,支持我的每一個喜愛,忍受我像雲霄飛車一樣的脾氣,你真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了!」 小戴真心話: 去年對我及大家來說,都是相當辛苦的一年,也常常難免會有自我懷疑的時候,所以今年的生日願望,是希望大家平安健康、疫情早日過去。 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在對我說加油,沒有遇到的人,也都在訊息上跟我說加油,我會帶著大家滿滿的祝福跟力量,去拼戰。 先謝謝各位的加油打氣,你們就透過螢幕陪我比賽吧!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一件S號T恤讓她鬧到離婚!婚姻毀滅都從縫隙開始,修補關係「5原則」,把摩擦變愛的養分.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想當「上流老人」,現在就讓自己過得好!中年後打造「優老計畫」,從這一步開始做起
-
2021-07-30 養生.人生智慧
他棄退休俸轉民航機師、移居台東「漸進退休」:人生要不時回望才知何時再出發
台東候鳥飛行民宿主人王超凡有個特別的身份:飛行員。為了預備退休生活, 2005年毅然捨棄高薪,到台東飛蘭嶼、綠島小型民航機。他買地、蓋夢想美屋,並打造兩個房間、經營民宿,沒想到,太太石少淇的民宿夢愈做愈大,再蓋3棟小木屋,兩人在台東過著忙碌的半退休生活。 王超凡16歲就考進空軍飛官,他受專業的戰鬥機訓練,在天空飛行,他總覺得不踏實,「我的父親是從中國大陸來台,小時候到本省籍同學家中玩耍,看見他們住的三合院,很羨慕他們有土地、有房子,還有鄉下的濃濃人情味。」 心中的夢想,隨著年歲漸長,慢慢滋長。40歲後,他在竹東買下800多坪土地,「如果我打算60歲退休,45歲就要開始準備,才會有完善的退休生活。」他的思維很軍人,凡事提早規劃、做足準備。 沒領到終身俸,38歲轉民航機師 在軍中待滿14年,再6年就滿20年,能領到終生退休俸,卻遇到台灣出國的觀光熱潮,民航機師需求旺盛,他決定離職。他說:「出來3年就能升機長,拿到機長的高薪,加上工作的喜悅度,就看你想要什麼?」 38歲轉到民航公司,飛了幾年國際線,他對飛行雖然有熱情,仍渴望能提早為退休生活做準備,「在軍隊演習裡有集結、整補、再出發,人生也要不時的回首望,才會知道何時集結、整補、再出發。」 「如果當下的當下不再存在了,就要重新擬訂計劃。」48歲那年他下了一個重大決定:轉飛國內線。儘管薪水減半,卻賺到更多自己的時間。 2007年移居台東,開始漸進式退休 全家從台北移居台東,「我可以一邊飛行、維繫我原本的生活、收入不錯,又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此事與2005年他赴日本受訓有關,當時日本正流行「漸進式退休」。 於是,賣掉竹東的土地,2007年轉赴台東,買下在卑南鄉一塊1400坪的地,並著手設計心目中理想的住家,「以前住的房子都不是我喜歡的。」他平時就有閱讀設計、建築書籍的習慣,「以前常去美國學飛行,我很喜歡美國鄉村風粗獷的房子。」 他將房子設計成美式木屋,一樓自己居住,有廚房、客廳、房間,二樓有兩個房間,一間四人房,一間兩人房當民宿。他想經營一間周休五日、只開假日的咖啡館。他強調:「我是來退休的,平日要帶老婆遊山玩水。」 自己畫設計圖,建小木屋經營 曾經開過餐廳的石少淇來到台東後,在大街小巷看房子、泡咖啡館。木屋蓋好後,一位在花蓮經營民宿的好友來拜訪,問她為何不將旁邊的地再蓋幾間小木屋、經營民宿,「退休後和老公不用大眼瞪小眼,有客人陪伴,還有收入。」她接納了這個建議,2010年再興建3棟小木屋,設計圖也是王超凡畫的,再請包商興建。 民宿經營是勞力活,石少淇凡事親力親為。客人來了,為提供美味早餐,向一位日本人學習如何做日式小圓麵包,個性認真的她,精益求精,不斷調整、修改做法,將小圓麵包做到全台最好吃。許多客人吃了後相當驚豔,喊著要宅配,順勢做起宅配生意。 太太手藝極好,一手包辦早餐 她的手藝極好,早餐好吃到聲名遠播,加上民宿花木扶疏、有草地、有花園,田園景緻吸引不少在地人想來吃早餐。民宿不忙碌時,接受團體預訂;有人想吃下午茶,她也接待。為讓客人吃到自己親手做的甜點,她向從法國學習藍帶回到台東的甜點師傅、拜師學藝,學會製作幾款精緻法式甜點。 「有人說,以後我的手藝會比民宿還有名。」石少淇笑道。 房間清理她也一手包辦,從打掃到清洗床單,她坦承:「我很愛乾淨,不知道別人洗得乾不乾淨,只好自己洗。」她說自己的個性很勞碌命,「朋友笑我是阿信。」老公也常看不下去,提醒她:「我們是來退休過生活,不是來求生存的。」 明年退休後,期待擁有3-5個舞台 明年4月,王超凡即將屆滿65歲,按照法規他不能再飛行,必須退休。他說,這幾年已經將生活的重心慢慢轉移到民宿,「我有七分的心力在這裡,不上班時就種花、照顧果樹、割草,經常感覺時間不夠用。」 「退休後,我會全心在這裡。」只是,他也擔心會落入起床後就坐在床邊問自己:「今天早上起床要做什麼?」、「在我們這個年紀,早上起床一定要開始忙碌的一天。」退休後,他會再去找尋新的自我肯定。 「未來我要有揮灑的空間,同時設立3-5個舞台,扮演恰如其分的角色,這就是精彩人生。」石少淇則持續陪伴老公、經營民宿,畢竟,打理1000多坪的土地,要做的事很多,她一刻也不得閒。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一件S號T恤讓她鬧到離婚!婚姻毀滅都從縫隙開始,修補關係「5原則」,把摩擦變愛的養分.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想當「上流老人」,現在就讓自己過得好!中年後打造「優老計畫」,從這一步開始做起
-
2021-07-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中市里長怨疫苗預約霧煞煞 民眾盼回歸民政系統
「疫苗預約亂糟糟」、「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國民黨台中市黨部發言人、豐原區社皮里長涂力旋指出,這兩天不少高齡(65歲以上)市民要打第二劑,另第4輪現在上網登記,不是登記不了,就是預約全滿,涂里長說,台中市65歲以上市民都循鄰里系統發通知打疫苗,過程順利,現在上網預約不了,抱怨電話打爆了,里長也無能為力!涂力旋指出,65歲以下打疫苗已經造成基層非常大的困擾,他的手機被打爆。他說,65歲以上的長者,有數位落差,一直抱怨為什麼不能用原本的里鄰長系統發通知單,有的高齡者錯失上網登記的時間,有的根本不會用電腦手機去登記,打第二劑莫德納至今沒著落,預約第二劑也亂糟糟,區公所也只能回應「中央規定的!」台中市政府表示,因應中央「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上線,7月14日起在新市政及陽明兩大服務中心成立專人服務櫃。另在各區共成立169處據點協助市民操作預約系統,保障數位弱勢族群權益。包括區公所、衛生所、戶政事務所、地方稅務局、地政事務所、北區長青服務中心、部分漁、農會、台中市老人福利服務中心1樓、台中市兒童福利服務中心等,有需要的民眾可在上班時間利用。
-
2021-07-29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連吞口水都會嗆到!醫師教你如何預防吸入性肺炎
●嗆咳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威脅高齡長者生命●長者因吞嚥功能退化,容易引起嗆咳●嗆咳長者一旦咳嗽發燒,應立即就醫在邁入高齡社會之際,「吸入性肺炎」是威脅老人家生命的常見危險因子。所謂吸入性肺炎,是指因為嗆咳,使得食物、嘔吐物或嘴巴的分泌物等,在吞嚥過程因神經或肌肉不協調,會厭軟骨沒有關閉完全,誤跑到氣管而導致的肺炎。咳嗽功能不佳 難排出異物一般在喝水或飲食的過程中,因嗆咳致使水或食物錯跑到氣管時,不一定都會造成肺炎。正常人一有異物進入氣管,就會藉由咳嗽反應將異物排出,但年長者由於吞嚥功能退化及咳嗽反射能力下降,若有異物進入氣管後較難藉由咳嗽排除。有些長者因咳嗽功能不佳,一旦食物誤跑到氣管,沿著氣管進入肺部時,就會把人體口腔中的細菌帶入,造成感染而導致肺炎,或是因為吸入酸性食物或胃部分泌物造成化學性灼傷。尋求復健師幫忙 訓練吞嚥要如何預防老人吸入性肺炎?首先,可先確認其吞嚥功能是否正常,透過吞嚥攝影檢查,確認為神經、食道或是咽喉的問題。其次,可尋求復健部的語言及吞嚥治療師,進行相關的衛教和訓練,包含保持口腔清潔、進食時要坐正、少說話、進食後勿立即躺下、吃飯要小口,同時下巴要往下讓食道呈現直線狀,避免喝液體食物,改吃稠狀物,以免容易發生嗆咳。治療時,可先從家屬的闡述來辨別是否為吸入性肺炎,例如:病人喝牛奶時嗆到,導致發燒等症狀。對於容易嗆咳的病人,臨床上可能會建議幫他置放鼻胃管,以避免發生吸入性肺炎,但不建議為病人置放鼻胃管來作為預防吸入性肺炎的工具。因為這類病人可能連吞口水都會嗆到,因此,建議由語言治療師協助把病人的吞嚥功能調整復原,還有包含餵食的準則和其他注意事項,也可以請教語言治療師,以減少吸入性肺炎發生。肺炎發生太頻繁 做好因應此外,也要跟家屬建立共識,對於容易嗆咳的老人家,一旦咳嗽發燒,要立即送醫院,因為老人家得到肺炎的機率比別人高,也因為經常反覆肺炎,導致對某些抗生素已產生抗藥性,在一般門診使用一線抗生素治療效果有限,所以建議直接送急診醫治。如果病人得到肺炎次數太頻繁時,病人及家屬可與醫師討論相關DNR(Do-Not-Resuscitate不施行心肺復甦術)議題,讓病人與家屬提早做好後續的因應措施。
-
2021-07-27 癌症.飲食與癌症
喝滴雞精最好?營養師提醒癌症術後保養3要點 前中後期飲食重點不同
癌症長達三、四十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從過去很少人罹癌,到現在大家身邊可能多多少少,都有幾位罹癌的友人或是親人……癌症雖然令人聞之色變,但是隨著醫學進步,現在很多癌症已經可以像是慢性病一樣,只要定期追蹤,就可以和平共處。想與疾病共處,正確的癌症治療後的保養之道就非常重要! 「聽說滴雞精很好,趕快買滴雞精來喝!」近幾年,臺灣流行喝滴雞精,因為大家都認為「雞湯」很滋補,那雞精一定更不得了。因此,很多人都以為接受癌症治療的患者,最好多喝這些營養補充品。▍ 術後怎麼吃?補充蛋白質和熱量臺中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理事長、暨中西醫結合治療科主治醫師陳駿逸提醒,癌症患者最重要的營養是「食物」,滴雞精這類的營養補充品,是給一般人缺乏「微量營養」時所食用;癌症的術後保養,與其喝雞精,更重要的是吃雞肉,補充「蛋白質」,才能幫助組織修復。 營養師賴怡君則表示,雖然滴雞精有很多游離胺基酸,但是含的只是微量的營養素,適合體弱老人或兒童等缺乏微量營養者,作為補充的來源;可是對於癌症患者而言,身體因為藥物或是手術的副作用,除了有攝食上的問題外,體內營養的消耗也比一般人多,所以要補充足夠的熱量。 如果使用滴雞精,建議可以拿來蒸蛋或是煮青菜肉粥,提高營養密度,不只吃進游離胺基酸,也吃足需要的熱量。 關於癌症的術後保養,賴怡君提醒,一定要細分是哪個階段,是治療前期、中期或是後期。癌症術後保養3要點前期:補充缺乏的營養。中期:不要忌口,可多吃醣類食物,幫助身體快速吸收熱量。後期:高蛋白飲食,幫助傷口癒合。▍ 癌症術後保養要點:治療前期、中期與後期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營養需求,術前最重要的是把身體的營養補足。因為多數癌症患者在發現罹癌的時候,通常都有明顯消瘦、體力虛弱等,營養缺乏的問題存在。針對未來的治療,不管是接受手術,或是化療、電療等等,都會造成組織的破壞;所以在治療前如果有時間,應該要盡快補充缺乏的營養,才有體力支持後續的治療。 如果是在修復期間,千萬不要忌口。因為在治療期間,受藥物副作用影響,很容易會吃不下,此時熱量的補充就非常重要!只要吃得下,都不要太限制。很多人看到這裡會擔心:「醣類不是癌細胞最喜歡的嗎?吃太多會不會不好?是不是要採取低醣飲食?」但是醣類是最快被吸收的熱量來源,在這段時間非常需要熱量,因此不要忌口,吃得下就盡量吃,這些都是攝取能量的機會。 ▍ 補品不能亂吃,先經醫師認同後再吃如果是手術後,則要以高蛋白飲食為主,幫助身體進行傷口組織的癒合。賴怡君提醒,如果要尋求中醫或其他補品幫忙,因為不同癌症有不同的耐受性,像是乳癌、卵巢癌等具荷爾蒙影響大的癌症,如果漢方藥品中有四物等藥物,可能刺激荷爾蒙分泌增加,並不適合術後補充。所以一定要找到合格中醫師,依照中西醫的診斷進行個別調理的建議,千萬不要隨便買補品食用,因為市面上的補品,不見得適合每種癌症患者。 如果是治療中、恢復期吃不下而虛弱的患者,建議要找營養師,針對吃不下的狀況,選擇適合的商業配方。有些癌症患者專用的營養補充罐,做點心式補充和變化,維持飲食量和每一口進食的品質。 陳駿逸醫師也提醒,不同的癌症在術後要補充的營養品不盡相同,最好詢問專業營養師提供建議有助長期抗戰。 癌症痊癒了以後還要持續追蹤,因為癌症就像在體內灑下了「種子」,如果不想要它像除過的草又再發芽,一定要注意生活上要追求健康的生活模式,飲食也要一改過去的不良習慣,多攝食有益健康的食物。 ▍ 預防癌症復發與癌疲憊,請一定要運動陳駿逸醫師特別強調,一定要運動!很多癌症患者因為覺得很疲累,常認為要多休息才能恢復體力,但是他提醒這是「癌疲憊」,癌細胞和癌症治療會讓人愈來愈累,想要打倒癌疲憊,唯有運動才能擊退。癌症成功治癒後,更要維持運動習慣,幫助預防癌症。 以下則是所有癌症患者都有益的食物,建議可以多攝食,其中以富有各種色彩的蔬菜水果是最被建議的食物。有顏色的蔬菜水果表示含有「植物化學素」,包括紅色、橘色、紫色、紅色、白色、黃色等,攝取的蔬菜水果的顏色越多,就代表吃進各種不同的植化素。 另外,他也提醒乳癌、子宮內膜癌等婦女癌症的患者,手術後可能會連帶把卵巢拿掉,造成停經症狀、骨質疏鬆症和心臟疾病等問題提早發生,這些都要和醫師密切討論並選擇適合的輔助藥物以預防、治療。 (本文由愛長照授權刊登,原文網址見此)
-
2021-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女大生打AZ吞6顆普拿疼「止不住爆痛」 貼文引過來人迴響
近日符合疫苗施打資格的民眾陸續收到了接種通知,不過也還是有許多民眾擔憂,接種後引起的不良反應。日前就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自己接種AZ疫苗後持續高燒,連吞6顆普拿疼也沒有改善,直言「給各位跟我一樣年紀的建議,真的不要輕易嘗試!」日前有位被歸類在接種第九類的18歲女大生在Dcard COVID-19版以「18歲打AZ第一劑」為題發文表示,自己7月22日打完第一劑AZ疫苗後,先是肩膀及施打處微微酸痛,到了當天凌晨突然覺得超級冷,「爬起來拿了冬天在蓋的厚毯子才睡得著」,接著23日清晨7點發高燒,感覺像得了腸胃炎一樣非常不舒服,只能吃清淡的東西才不會噁心。而後發燒的現象在接連吃了3顆普拿疼後也沒有改善,中午時體溫來到39度,「因為不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再吃普拿疼,先貼了小林退熱貼,午餐也只能吃一點,完全沒食慾。」當日下午連續再吞3顆普拿疼,這段期間關節痛、手痛、胸痛、頭痛、頭暈樣樣來,原PO表示自己「頭痛到很像被大卡車撞到!」隔日上午仍持續發燒。並在文末提醒,「要打AZ的人,普拿疼一定要準備充足,買舒跑或者FIN補充電解質,退熱貼也一定要有。」貼文曝光後,隨即引起許多網友熱議,「我也18,真的只有陣亡兩個字可以形容」、「我21歲,昨天早上打的,晚上開始燒到40度,超級不舒服」、「我也是18,剛打完就吃了一顆止痛藥,睡前才開始感到頭痛畏寒施打處酸痛」、「一樣18歲,打完就先燒39度,整個人快蒸發了」、「吃了五顆普拿疼還是燒到39,關節痛爆、頭痛爆,燒了兩天半頭依舊痛」、「我也18歲23號打,痛苦到一個不行今天才好了一點」。也有網友認為,「每個人對疫苗的副作用程度都不同,不要輕易嘗試這句話感覺不妥」、「再痛苦也沒有確診新冠然後變重症痛苦吧,這真的不算什麼」、「有副作用才要覺得萬幸吧!代表個體免疫力很好啊,完全沒有副作用的是疫苗認證老人欸」。事後原PO也將「不要輕易嘗試」,改成「還是要打的喔!雖然副作用很痛苦……」。
-
2021-07-2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起立蹲下5次超過12秒小心肌少症!醫曝致命徵兆
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發達,生活變得更加便利,但也造成現代人活動量越來越少;另外,飲食精緻化或是因年紀增長退化而飲食不均衡的情況也時有所聞。缺少活動加上營養不均這兩大要素,可能造成一種疾病的發生,就是肌少症。肌少症非老人專利 3大面向可發現很多人誤以為肌少症只會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其實不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顏正中表示,所謂的肌少症,指的就是低肌肉質量,低體能表現,與低肌肉力量三大面向。在日常生活上,肌少症比較容易被發現的症狀包括有:行走速度變緩慢、腿部突然容易無力、無法舉起重物,甚至體重減輕,反覆跌倒等;當出現這些狀況時,就要小心已經罹患了肌少症。(推薦閱讀:肌肉少骨頭就鬆了! 9習慣正悄悄偷走你的肌力)居家檢測肌少症 小腿圍太小須當心顏正中建議,可以在家中用兩個簡單方法初步篩檢是否疑似肌少症。第一種方法是量測小腿圍,小腿與地面呈90度用皮尺量測小腿肚最粗的地方,若男性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即符合;第二種是坐在椅子上面,測量坐下起立5次所需的時間,如果大於等於12秒即符合低體能表現的證明。值得注意的是,若這兩項測試都符合,建議開始做營養及運動的改善計畫。同時也可以考慮就醫,讓醫師作整體評估,是否有其他共病症,如心臟病、關節炎、糖尿病、肝腎功能不良等。蛋白質攝取+運動 維持肌肉量此外,營養改善方面則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質的攝取。顏正中說明,簡單評估方式是一掌心大小的蛋白質食物,例如魚類、肉類、豆腐、蛋類等就是一份,一天要攝取到六份,且還要早晚喝一杯奶類,整天的蛋白質攝取量才算足夠。(推薦閱讀:運動後增肌減脂怎麼吃? 營養師列「蛋白質清單」:過量小心會變胖)運動改善方面,須注意的是要有重量的運動方式,才能維持肌肉量。可以依循下列方式每天施作:1、手拿寶特瓶將手肘彎曲10次,接著手拿寶特瓶高舉過頭10次。2、雙手拿寶特瓶向側邊打開10次。3、扶著椅背,小腿向後勾10次,然後向後抬腿10次。4、手扶椅背,腳往側邊打開10次。5、兩手叉腰,起立坐下10次。6、背靠牆壁,單腳踩板凳10次。延伸閱讀: ·現代人「1吃飯習慣」小心吃到肌肉流失! 腰痠背痛、坐下爬不起來恐已罹肌少症 ·肌肉量會隨年齡一起流失! 4個助長失能飲食習慣...你中了嗎?
-
2021-07-25 養生.抗老養生
除了基因,有2/3壽命是由自己掌控!醫師認證人瑞健康長壽祕訣
醫療科技進步、養生觀念盛行,全球愈來愈多人成為百歲人瑞。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顯示,到2050年,100歲以上的人數預計將成長八倍。不管你想不想成為百歲人瑞,至少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健康的老年生活,比歲數更重要的,是正向的心靈與生活品質。全球各地的健康人瑞有一些共同特點,除了與生俱來的基因,「事實上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壽命,是掌控在自己手上。」紐約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醫學博士、老年病學家Susan Friedman說。「那就是健康的生活型態,不僅延長壽命,還能讓你在老年生活裡優遊。」以下是全球人瑞經醫師認證、值得學習的長壽祕辛。時時伸展防跌倒101歲的Tao Porchon-Lynch是世界上最年長的瑜伽教練(已於2020年離世),在世界各地教授瑜伽超過45年,並且已練習長達70年。她長壽的祕訣之一,可能就是不停的伸展。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斯納醫學中心的Tanya Gure醫學博士說:「我所治療的活躍老年人,都有規律的運動,而伸展是其中的關鍵。」伸展有助於提供他們活動的能力,且預防跌倒。每天都要出門走走隨著年齡增長,高齡者待在家的時間愈長,但《美國老年醫學會雜誌》2017年的一項研究顯示,保持社交和身體活躍可以延長壽命。研究人員觀察70至90歲之間的人,離開房子的頻率和壽命的關係,發現每天出門的人比不出門的人活得更久。定期走出家門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多參與社交、文化和體育活動的機會,從而促進健康和長壽。有信仰的支持住在紐約的Duranord Veillard活到111歲,他在 108歲生日時告訴記者,他對上帝的信仰使他能過著健康長壽的生活。2018年1月發表在《國際老年精神病學》的一項研究,針對90至101歲的義大利人進行調查,發現多數人與他們信仰的天主教有密切的聯繫,顯示信仰可能在長壽中發揮作用。Friedman博士說,靈性和歸屬感會對老年人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保持正向樂觀《衰老(Aging)》期刊在2012年的一項研究,調查了95至107歲德系猶太人的人格特質,發現他們多數擁有積極的態度和幽默感,顯示這些特質有助健康長壽。義大利農村90至101歲的居民也是如此。研究人員發現,最年長的村民表現出韌性、堅毅和樂觀特性,使他們能達觀面對生活中的起落。多吃蔬菜準沒錯114歲的俄亥俄州婦女Lesie Brown,每天吃一個番薯,她的家人認為這是她長壽的原因。賓州101歲的Christina Kislak Wahala,則將她的長壽歸功於富含新鮮蔬菜和漿果的飲食。Friedman博士指出,生活在以長壽健康知名的「藍色區域(Blue Zones)」的人們,至少80%的飲食來源是植物,以植物為基礎的天然飲食,膽固醇低,且能提供大量纖維、抗氧化劑與豐富營養素,保持身體免疫系統正常運轉,維持健康。● 藍色區域(簡稱藍區)指的是全世界人民最長壽的五個地區,包含義大利的薩丁尼亞(Sardinia)、希臘的伊卡利亞(Icaria)、日本的沖繩、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Nicoya)、美國加州的洛瑪琳達(Loma Linda)。積極主動維護自己的健康Gure博士注意到,長壽患者的共同點是,他們多半積極主動維護自己的健康。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疫苗接種並注重慢性病管理。這意味他們會及早發現健康問題,與醫師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因此更能周延制定個人的健康管理,保持更好的生活質量。多吃豆類食物如果要在你的飲食中加入一種主食,那就是豆類。它富含纖維、蛋白質和複合式碳水化合物(complex carbohydrates,分解的速度較慢,不會使血糖上升太快)。「豆類是神奇的食物。」Friedman博士認為,它們可能是長壽的祕訣之一。世界上長壽的藍區居民,都將蠶豆、扁豆、黑豆和大豆等豆類作為他們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保持動個不停當111歲的Downing Kay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會和兄弟姊妹在家裡跳舞,而現在作為一個超級百歲人瑞,她依然每周參加一次Zumba舞蹈課程。Friedman博士說,身體保持最佳狀況者,通常是終身都有運動習慣的人。「身體很多疾病的出現,都與久坐有關,這使我們面臨各種慢性病風險。」運動有助抵銷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因素,且被證實可改善情緒。2017年,《刺胳針(Lancet)》雜誌上一項針對13萬人進行的研究,發現每天運動30分鐘或每周150分鐘,可使死亡風險降低28%。不一定非得上健身房運動,將步行、健行和園藝種植等融入生活中,都對健康有相當助益。多與朋友哈啦社交研究指出,與社交網絡規模較小且多樣化程度較低的人相較,擁有大型且多樣化社交網絡的人,死亡風險較低。Friedman博士說,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非常需要與人互動,離群寡居會是個大問題。」朋友除了提供情感支持,家人和朋友還能從旁發現你是否生病、需要就醫。與他人親密接觸的人,生活也會更活躍。不要吸菸很重要提高長壽機會的方法之一,就是不要抽菸。儘管偶爾會出現一些又菸又酒的人瑞,但Gure博士說,這樣的案例畢竟不多。相關數據顯示,與不吸菸者相較,吸菸者平均早死10年,並且也會遇到更多的健康問題和殘疾。要乖乖吃早餐即將迎來110歲、來自明尼蘇達州的Erna Zahn說,她每天都吃早餐。早餐不僅為一天的開始提供能量,還可以維持健康的體重。研究人員發現,不吃早餐可能與較高的BMI和腰圍有關,而這些都是代謝症候群、心臟病、糖尿病和其他可能縮短壽命疾病的危險因子。當志工回饋社會志願服務有助老人茁壯成長。「他們有累積一生的經驗、技能和智慧。」Friedman博士說,找到能讓他們提供經驗與智慧的場域,對整個社幫助很大。志願服務對維繫社會人際的連結非常重要,尤其是老一輩和年輕人之間。代間關係(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對於保持活力至關重要。Gure博士舉例,讓老年人成為學校志工,有助於透過保持老年人的精神活躍與社交聯繫,為健康老齡化奠定基礎。吃堅果美國加州的洛瑪琳達(Loma Linda)是全球的長壽熱點之一,這裡的居民比其他北美人平均多活10年,他們不僅吃很多「全食物(whole foods)」,還吃大量堅果。2001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日常飲食中加入堅果。可能會使預期壽命延長1.5~2.5年。研究還發現,在地中海飲食中加入堅果,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降低28%。堅果含有益心臟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提高好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不要緊張 減少壓力壓力、擔憂和緊張不僅會增加眉頭皺紋,還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長期處在高壓會削弱免疫系統,提高罹患各種疾病的機率。」加州方丹谷地區醫院和醫療中心的老年科醫師Christopher Salem說。壓力還會引發炎症,從而導致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各種慢性疾病。他說,「大多數活到100歲的人,都學會了順其自然。」隨時隨地消除生活中的壓力源。雖然消除壓力沒有神奇祕訣,但醫師和研究人員建議,每個人都要找到一種定期休息、放鬆和充電的方法。人生有目標感對沖繩人來說,它被稱為「Ikigai」;對哥斯大黎加人來說,它被稱為「Plan de Vida」。這兩個字彙可以解釋為「活著的目的、生命的計畫」,可以說是人生的使命感。研究人員表示。對居住在義大利農村的老年人來說,在家鄉的土地工作,就是他們人生的使命感,並且幫助他們延壽。老年人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生命周期的理解,並且有一定程度知曉生命對他們而言是什麼。對生活有目標感的人,不僅每天有動力出門,面對各種生活情境也更有韌性。「當你失去伴侶或孩子時,會有一定程度的力量繼續前進。」這些人不會孤立自己,會與家人朋友密切聯繫,以度過悲傷期。資料來源/美國《預防》雜誌
-
2021-07-24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肺癌危險群 定期照低劑量電腦斷層
甲:「疫情警戒在月底有可能由三級降為二級,你會高興嗎?」乙:「不會,我已經習慣在三級警戒中看三級片過日子!」習慣久了會成自然,例如習慣吃大魚大肉,假如有一天心臟出了問題,醫師要求縮衣節食、飲食清淡,反而不習慣。疫情之前,戴口罩去超商,尤其晚上,店員會緊張,以為是歹徒來搶劫,但是疫情發生之後,不戴口罩進不了超商,戴口罩成為每個人必須養成的習慣。習慣有好有壞,例如平常習慣抽菸、喝酒,一旦要戒菸、戒酒,可就不那麼容易了。此外,小學教科書說早睡早起身體好,看似老生常談,但對身體長壽而言是個好習慣。延年益壽除了飲食清淡,保持規則運動,不吃來路不明的偏方、草藥及各種不必要的保健食品是基本之道。此外,也要了解身體結構,例如人生了病,會發燒、疲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但這些警報系統通常不夠靈敏,如果食慾不振或體重減輕是癌症引起的,可能是肝癌末期了,也有可能是胃癌或大腸癌末期引起的。又如常見的發燒症狀,通常可能有細菌或病毒感染,也有可能是得了淋巴癌,但如果是老人家,得了肺炎通常不會發燒,因反應較弱,可能只是有點嗜睡或精神不好,等到肺炎厲害,整個人喘起來,趕快求醫,才知肺炎很厲害了。因此,針對人體警報系統的缺失,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就顯得很重要了,好比開了五萬公里的車子,每半年要定期進廠保養檢查一樣。如果中年以上或有B、C肝,要養成每半年抽一次血,做一次腹部超音波,以免長了肝癌而不自知。此外,現在肺癌成為第一國病,因此有抽菸者或肺癌家族史者,養成定期照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的習慣;中年以上也最好照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以及做一次胃鏡及大腸鏡檢查;如果有大腸息肉,更要養成每二、三年做一次大腸鏡的習慣,以免得了大腸癌才發現太晚,造成遺憾。●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95期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1-07-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募救命神器、送愛心便當!賈永婕不吹冷氣當公主、烈日下數便當:有家人挺才能「瘋」
她如何用短短一個周末,募得近億資金,買下三百多台救命神器? 賈永婕是德杰集團少東王兆杰的太太、是明星御用婚紗店C.H WEDDING的老闆娘,也是近期因捐出三百多台「救命呼吸神器」,而接到蔡英文致謝電話的媒體焦點。但現在站在醫院前,穿著樸素,一次次向醫護人員鞠躬道謝、反覆大喊「加油!」的她,更像是想盡辦法為社會出一份力、誠心盼疫情早日結束的鄰家姐姐。 賈永婕因募資買救命神器的表現,網路聲量暴漲,網友對她的義行與超高行動力讚譽有加。但外來的掌聲固然開心,事實上,來自老公、一對女兒的全力支持,連公公王明德、婆婆王邱美華都十分高興媳婦做了好事,二老更不辭辛勞地,熱血地跑了一趟慈濟醫院的行程,一起送愛心便當、呼吸器。 賈永婕說,自己能這麼「瘋」,是因為背後有家人作為後盾。像這次募資捐HFNC,跟王兆杰分享計畫時,雖馬上遭白眼回敬,「他叫我不要跟愚婦一樣,這又不是在菜市場買蔥薑蒜。」嘴上這樣說,王兆杰卻在聽到老婆的瘋主意後,馬上向認識的醫師友人確認機器的用途和需求,後來更是毫不保留地動用自己的建商圈人脈,全力支持賈永婕。 王兆杰形容賈永婕是俠女,「她想做貢獻,就會義務反顧地去衝,我反倒比較謹慎,所以我們常扮演互補的角色。包括這次捐贈,我稱她莽夫、愚婦,其實只是希望她想清楚,不能有誤差,因為這是一個醫療級的東西。」 他們已經結婚十八年了,王兆杰談起賈永婕,仍滿是寵愛,很難想像,他們當初只認識兩個月就閃婚。他回想,跟她交往時,是建築業最不景氣的時候,但賈永婕「沒把身家背景當一回事,是個願意同舟共濟的人。」王兆杰因此認定了她。 這一天,夕陽西下,餘暉映上北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門口排排放著的透明塑膠袋,裡頭近百個餐盒和飲料被照得發亮,袋子上「醫護辛苦了」的字條,也被夕陽曬得顯眼。這是由藝人徐若瑄出資、賈永婕訂購,準備送給醫護人員的晚餐。 站在一旁的賈永婕正忙著,一下彎身盤點餐盒數量、一下打電話聯絡餐點還沒到齊的宵夜店。送餐給醫護已經變成她每天的固定行程,自疫情爆發以來,她跑遍雙北各大醫院,從午餐到晚餐,一家一家地送,沒有一天缺席。 「疫情升溫,事業停擺,生活步調全亂了。」連續兩周馬不停蹄的送餐、送機器行程,讓賈永婕嗓子有點啞了,卻依然精神,笑了笑說,「一直抱怨沒幫助,不如想實質上可以做什麼,所以我來幫前線人員送餐打氣。」賈永婕閒不下來,疫情後,她開的婚紗店沒了生意、演藝工作被迫暫停,她只好找其他事做,「送餐不會占用太多時間,但每天都有一個重點的事情做,這樣很好。」 但原本單純的送餐活兒,因為編劇好友謝小蜜的一則臉書訊息,全面升級成捐贈三百餘台「救命神器」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下稱其英文縮寫HFNC)的任務。 謝小蜜的姊姊是醫護人員,說「前線醫院最需要的醫療資源其實是HFNC。」消息傳到賈永婕耳裡,她笑說自己「很有俠義心腸,聽到機器這麼缺,就想幫忙。」她很快找到這家獨家進口、賣醫療器材的紐西蘭供應商費雪派克。 供應商有著落了,接著是錢的問題。HFNC價值不斐,全配一套要二十七萬台幣,賈永婕一開始的目標是二十台,達到拋磚引玉效果即可。她和王兆杰共捐十五台,在朋友群組裡問誰願意贊助剩下的五台。沒想到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大手筆響應,「蔡董很阿沙力,一捐就是一百一十台,我嚇死了。」賈永婕回想。 不少商界、藝能界的熟悉名字都在這次的捐贈名單上,看得出她和王兆杰的好人緣。而賈永婕見誰都能聊上幾句、開朗又熱心的大嬸性格,或許正是這次能快速動員,一個周末就募到九千多萬、買下約三百五十台救命神器的主因。 她想起老公打給星宇航空創辦人張國煒時,雖她從沒和張國煒說過話,但電話一拿起來,心裡想著HFNC對患者有多重要,她便打開話閘子向他介紹機器,一下就成功說服他捐出二十台。「我不講官話,但我們就是有這麼多愛台灣的企業,現在每個產業都重創,沒有一家企業不停擺,大家卻還願意站出來。」賈永婕把功推給她口中的神隊友,強調這是一群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賈永婕閒不下來,不是一、兩天的事而已。雖然嫁得好,但她不想只當王兆杰的太太,生完第一胎,她就去開婚紗店,連念高中的小女兒王昀羽都讚嘆,「有一個這麼有錢的老公,明明可以過舒適生活,但她還願意去做這些事,很厲害。」 她創業,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以為藝人開店只是玩票性質,不會太認真。賈永婕卻在知名設計師好友黃淑琦的幫助下,兩年內就由虧轉盈,「黃淑琦很信任我,願意跟我一起做。有了她的專業背景加入,在業界很快獲得回響。」婚紗店能快速起飛,賈永婕再次把功勞推給夥伴。不過,就在一切看似順利進行時,一個墜樓意外,帶走了她的合夥人黃淑琦。 「黃淑琦走了,我爸爸也在那陣子過世。」雙重打擊讓賈永婕陷入低潮,講話很有朝氣的她,放慢語速,「他們的離開,對我是很大的衝擊,也是因為這樣才開始接觸運動、試著療傷。」 她形容運動是一件「很變態的事。不過,當你的身體很累,心好像就沒有這麼累了,你會把痛苦轉移到肉體上,就不憂鬱了。」賈永婕說得很淡,但看著她臉書上去各國參加三鐵、馬拉松的照片,不難感受出來,她有多熱衷這項曾帶她走出陰霾的運動。 賈永婕跑馬拉松,不追求破紀錄,唯一的堅持是不能放棄。她最近一場馬拉松,是在紐約跑的,不幸在出賽前一天扭傷腳踝,原以為跑到一半才會開始痛,卻在踏出第一步時,就痛得她誇張地說「每跑一步都覺得要死了。」不過,她依然撐完全程。原本四個多小時能跑完的路程,她花了六小時才完成,連在一旁的王兆杰都勸她休息,她卻任性地說,「我就是不想放棄,我沒辦法接受在賽道中間,就直接離開。」 這樣的堅持在經營婚紗店上同樣看得到,黃淑琦走了,她也沒放棄,把一個人當兩個人用。「以前不用管這麼多事,現在要全方面都做。」她證明婚紗店對她來說不只是可有可無的副業,C.H WEDDING經營到現在已經十七年,郭台銘太太曾馨瑩、福原愛都曾穿上她們家的婚紗。 她說,這三年婚紗業面臨轉型,因為「對年輕人而言,隨時都在拍照,婚紗照沒這麼重要了,公司型態上要靈活改變。」於是,她把原本開在安和路一樓的店鋪,搬到敦化南路的二樓店面,降低房租成本,把預算挪到網路經營上,打算讓品牌年輕化發展。聊起婚紗,她還留有少女的夢幻,「婚紗是我做得很開心的事業,從頭到尾都漂漂亮亮,要什麼風格,永遠都找得到。」 賈永婕很怕人家叫她大嬸,連蔡英文打給她致謝時,她都要總統對外稱她是「美少女」。四十六歲的賈永婕,外表仍亮麗得很,和兩個念高中的女兒出去時,還會被誤會成是她們的姐姐,但一顆雞婆、看到有難就搶著去幫忙的心,和那股明明能在家吹冷氣當公主、卻甘願跑到烈日下數便當的氣魄,確實讓人折服。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一件S號T恤讓她鬧到離婚!婚姻毀滅都從縫隙開始,修補關係「5原則」,把摩擦變愛的養分.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想當「上流老人」,現在就讓自己過得好!中年後打造「優老計畫」,從這一步開始做起
-
2021-07-24 該看哪科.皮膚
夏天濕疹發作搔癢難耐? 專科醫公開「6個搶救秘訣」:皮膚乾需當心
年輕時皮膚好像沒什麼大問題,為什麼過了40歲開始卻常常濕疹?這是讓很多人感到疑惑的問題。 皮膚濕疹範疇廣 多數小時候就得過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表示,其實濕疹的範疇很廣,只要是皮膚發炎、搔癢,都屬濕疹的範疇,多半從小就有得過濕疹,並沒有年輕時沒問題,到某個年齡才開始出現的狀況。年輕時可能只是偶而癢一下,幾天就沒事了,長久未加以重視和積極治療,當年紀越大,症狀就會越明顯、惡化,才會有好像年輕時沒有濕疹,老了才開始濕疹的誤解。 預防濕疹發作 肌膚要隨時保養 然而,即使是健康的皮膚也需要好好保養,以降低濕疹發生的機會,尤其秋冬皮膚特別容易乾燥、乾癢,時間一久就容易得濕疹,天冷乾燥時,要記得使用乳液、乳霜滋潤肌膚,尤其皮膚特別容易乾的老人;夏天則因人而異,如果在夏天皮膚一樣很乾躁,也是要適度使用乳液,否則到冬天會更乾。 遠離濕疹,建議可從6面向著手: ❶保持皮膚乾爽,因為潮濕悶熱是造成濕疹的一大因素。 ❷流汗後立刻以毛巾擦拭,讓皮膚保持乾爽。 ❸不可讓疾病拖很久,面積越大越不好控制。 ❹洗澡的水溫不可過高,有些人喜歡用熱水燙,感覺很舒服,但這只會讓症狀更惡化。 ❺飲食引發濕疹的可能性較低,不過,有些人吃太多芒果皮膚會癢,建議要多自我觀察,要避免吃了特別會癢的食物。 ❻穿著以乾爽、涼爽為主,染料比較有刺激性,所以,有染料類衣服最好多過幾次水再穿。 延伸閱讀: ·汗皰疹又癢又冒水泡! 醫點名「禁忌食物」最好先別吃 ·天熱皮膚癢?小心是「6大疾病」警訊! 解癢錦囊大公開:一條藥膏萬年通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