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老人
共找到
2505
筆 文章
-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基安養群聚 台中2副市長確診
疫情發燒,桃園、基隆再傳安養中心群聚事件,基隆1名長期臥床的住民死亡;台中府會聚餐傳播鏈擴大,副市長令狐榮達、黃國榮都確診,累計已有7首長、2議員染疫,另3人快篩陽性;嘉義市3名派出所所長參加一場市議員餐會也確診,議長莊豐安及副議長蘇澤峰被匡列居隔,今天議會定期會將由議員推派代理主席主持。昨天全國新增1萬6936例,新北5810、台北4134、桃園2784例,北北桃占全國確診數75%。台中新增816例,市府與議會24人聚餐傳播鏈擴大,昨新增令狐榮達、黃國榮及觀光旅遊局長韓育琪、地政局長吳存金確診,運動局長李昱叡、地政局副局長朱上岸和市議員李中快篩陽性,正等待PCR結果。桃園有2個長照中心傳出29人群聚感染。其中一個中心47人中有20人確診,分別為工作人員3人、住民17人;另一老人長照中心33人有9人確診,工作人員2人、住民7人,目前已分艙分流照顧,確診照服員就地宿舍隔離。基隆一家私立老人養護中心的1名工作人員前天快篩陽性,衍生5人陽性,其中1人昨天上午死亡,所有工作人員和住民已做PCR採檢,結果預計今天出爐。死亡的住民是60多歲男性,長期臥床,仰賴鼻胃管餵食攪拌過的食物,由看護照顧。高雄新增434例,其中密切接觸者324例,以同住親友165例和職場校園84例最高,至屏東教召的高雄市民增8例。南投1名3歲女童上月28日出現症狀,反覆高燒不退,經採檢確診,Ct值僅11.7,匡列追蹤發現一家5人確診,祖母早有症狀,誤當一般感冒,導致染疫擴大。宜蘭前天單日篩檢陽性率首度飆到10.34%;最近7天平均篩檢陽性率7.12%。退休警察嫁女兒的喜宴群聚案昨天新增34人確診,其中5人已知感染源,其餘29人尚在疫調,累計這條傳播鏈共249人確診。移民署宜蘭收容所群聚案新增1例,傳播鏈累計265人確診。
-
2022-05-02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5月1日疫情整理包/中市府會餐敘染疫風暴再有局長中鏢 嘉市私人聚餐議員也染疫
近期本土疫情升溫、多點爆發,各地也陸續傳出確診。《聯合新聞網》為讀者快速整理本日台灣疫情重點。台中市府會餐敘染疫成風暴 又有正副局長和議員快篩陽台中市府會官員與民代聚餐,今天除了副市長令狐榮達、黃國榮相繼確診,使得3位副市長已有兩人淪陷,上加5位局長確診,使得市府已有7位高階首長染疫。more...馬祖今+7 縣醫院將訂防堵SOP、掌握抗病毒藥物存量連江縣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新增7名確診個案,其中2例為居家隔離陰轉陽、1名為自台返馬民眾、1名為清潔工、3名為部隊單位群聚;新增居家隔離個案34名,居隔列管中62名,居隔期滿自主健康管理個案174名。more...嘉市議員張敏琪確診 同場餐會累計5人染疫嘉義市今天公布新增31例確診,12歲以下5例、12到64歲26例,另,4月27日1場私人聚餐,出現市議員張敏琪、3名派出所長等累計5人確診,市府也表示,聚會約10多人參加,此5人的相關密切接觸者,已於今天匡列採檢PCR。more...疫情燒進苗栗縣政府 水利處3名員工確診新冠肺炎疫情燒進苗栗縣政府,3名水利處員工今天確診,均為內勤人員,非第一線服務民眾之人員,縣府完成辦公室清消,匡列17名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以防止疫情擴散。more...金門新增確診11例 快篩劑受全台缺貨影響明停賣一天金門縣長楊鎮浯今日召開金門疫情說明會並表示,今日金門新增11例確診,總計這波疫情確診累計80例,至於大家關心的學童染疫情形,目前都屬輕症或無症狀個案。more...彰化+222例創新高 7成是青壯族、2成18歲以下彰化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今天首度突破200例,222例創新高,居家隔離人數219人,平均每位確診者居家隔離人數只有4人,與去年疫情相比,1人確診平均要匡列12人隔離,人數少了近7成。more...花蓮陽性率4%以內 衛生局:社區感染算是穩定花蓮今天新增274人確診,累計病例3090人,花蓮縣衛生局公布快篩陽性率在4%以內。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花蓮與台北市等北部縣市相較,縣內陽性率比較低,顯示社區感染算是穩定。more...宜蘭單日篩檢陽性率首度飆破10% 每篩檢10人有1人確診宜蘭今天新增314名確診個案,接連兩天破300例,其中南澳鄉部分新增34人確診、學生新增48人及教職員1人確診、移民署宜蘭收容所再添1名工作人員確診。宜蘭昨天單日篩檢的確診陽性率首度飆破10%,達到10.34%。more...北市7大公費篩檢站陽性率達49.2% 柯文哲指「已變成危險地帶」柯文哲也表示,台北市七大公費PCR篩檢站,已經從過去半個月的1%,上升到4月29日已經到13.8%,甚至昨天來篩檢人數下降,加上呼籲快篩陽性才來,結果昨日陽性率高達49.2%。more...屏東+185創新高公布熱點足跡 2國小全校停課屏縣今新增185例,33鄉鎮市個案數前三名分別為,屏東市61案,東港鎮21案,恆春鎮13案。more...澎湖+13例 輕症8旬嬤沒打過疫苗、年紀大住院照護澎湖縣今天新增13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其中2例70及80歲女性,皆已接種3劑疫苗,但出現症狀,另有一例80歲婦人,未接種過疫苗,但屬於輕症。more...南投今增76例!3歲女童高燒不退 驗出一家5口都確診南投本土個案今新增76例,其中1名3歲女童反覆高燒不退,經PCR採檢確認陽性,Ct值僅11.7,匡列追蹤發現一家5人確診,其祖母早有症狀,誤當一般感冒,導致染疫擴大。more...本土累計逾10萬例 北北桃都超過萬人、只剩離島沒破百本土確診病例數連日單日破萬例,以今天新增1萬6936例本土達到近期新高。根據「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的2022年全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本土病例地理分布,國內本土病例今年度累計已超過10萬例。more...北市+4134 居家確診人數逾4000人、居隔2779人北市今新增4134例本土,截至4月30日止,確診者居家照護人數逾4000人、列管中居家隔離人數達2779人,北市府表示,為有效善用現有醫療量能,北市實施快篩陽性分流策略,將7大篩檢站調整為專供快篩陽性者的綠色隧道。more...基隆今年確診個案逾6000例 死亡今+1 累計5人染疫死亡基隆新增792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全市染疫人數已超過6000人;另增1名死亡個案,今年這波疫情已造5人死亡。此外,基隆1家老人安養中心傳出群聚感染,今早有名快篩陽性住民死亡。more...新竹縣+191例6成無症狀 未滿周歲嬰兒感染新竹縣今天新增191例陽性感染個案,其中6成為無症狀患者,4成多為喉嚨痛、咳嗽、發燒等輕症,目前新竹縣確診居家照護中人數已達647人,接觸居家隔離人數則為646人。more...嘉義縣+45例確診 學童16人占36%、明起兒童打莫德納嘉義縣今新增45人確診,其中居隔陰轉陽14人,接觸者採檢18人,症狀採檢13人。今解除隔離225人、居家隔離513人,確診輕症居家照護153人。more...台東+75例皆屬輕症 豐田某補習班員工延伸4校9生確診台東縣今日新增75名確診者,疫調結果初步推論,年齡介於0歲至62歲不等,皆屬輕症,48例為密切接觸者確診,22例感染源待釐清,5例可傳染期有外縣市足跡;另縣內東管處3員工延伸7例,及豐田地區某補習班1員工確診,延伸4學校9名學生確診。more...桃園今+2784例 2長照中心爆群聚共29人確診桃園今天新增2784例本土個案,市長鄭文燦表示,今有2個長照中心傳出確診,住民、工作人員都有人染疫,已要求實施分艙分流、清消、定期採檢等措施。more...苗栗今天增83確診 遍布15鄉鎮市、嬰兒也染疫苗栗縣今天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83人,年齡1歲以下至86歲,其中13至64歲71人最多,多數為青壯年,縣府持續開設社區篩檢站,呼籲居家快篩陽性民眾,或有染疫疑慮的民眾前往PCR篩檢。more...新竹市+157累計1004例 明起啟動2大型疫苗施打站新竹市今新增157名確診個案,今年以來已累積1004名確診個案;目前仍住院中的確診者有64人,「採居家照護之確診者」共592人;另有因密切接觸而居家隔離共695人。more...基隆一家老人安養中心傳群聚感染 4人快篩陽性、1死亡基隆市一家私立老人養護中心傳出疑群聚感染,有4人快篩陽性,其中1名長者今早死亡。衛生局人員已進駐安排中心全員接受PCR採檢,執行感染控制方案。more...嘉市首名議員確診 3派出所長也陽性、正副議長居隔嘉義市副議長蘇澤峰4月27日和確診的苗栗副議長李文斌餐敘,當晚趕回嘉市參加餐會,讓嘉市餐會同場的議員張敏琪赴醫院PCR採檢竟傳出陽性,同場與會者採檢後,3名派出所所長也採出陽性…more...獨/台中府會餐敘感染者攀升 副市長令狐榮達確診台中市府會官員與民代聚餐,再傳確診。副市長令狐榮達今晨PCR確診,觀光旅遊局長韓育琪快篩陽性,目前也等待PCR進一步確認中,使得目前因此聚餐確人數向10人邁進。more...團員快篩陽 北市交響樂團「冰雪烈焰」音樂會取消演出疫情再度升溫,台北市立交響樂團5月1日於高雄衛武營音樂廳舉辦之《冰雪烈焰─殷巴爾與陳毓襄》音樂會因團員快篩陽性取消演出,…more...嘉義市警局傳2名所長確診 所長休假隔離中嘉義市警局傳有2名所長確診,市警局4月30日深夜證實有2名所長確診,另有4名所長接受PCR結果還沒出來,…more...
-
2022-05-02 新聞.長期照護
張慶光/晚霞依舊燦爛
英國有名的劇作家蕭伯納曾說:「我們不會因為變老而不能玩,但卻會因為不玩而變老。」仔細觀察我們周遭很多長者,退休之後就開始宅在家,身心都缺少刺激,退休沒多久就老態龍鍾,加速老化。我常認為最好的照護良方,不是每天吃藥看病、有外勞協助看護或者住在高貴的安養中心,而是要思考如何讓長者的玩心再起,如果長者每天都有像小朋友要去遠足的那種興奮感,那也許照護不會成為太嚴重的問題。記得母親在世時,有很長一段時間身上帶著三種癌細胞,但是幾乎每年都會跟妹妹一起去搭郵輪旅遊。除了可以慢食慢遊,最重要的是船上有賭場,媽媽賭性堅強,每次上船都要賭幾把,有時候賭到很晚也不覺得累,看起來完全不像病人。日本也有日照中心引入柏青哥、吃角子老虎、卡拉OK等設施,讓老人家像到迪士尼樂園一樣,復健成為每日最期待的事。台灣太過於強調長照,長照當然很重要,但是沒必要老是在長照打轉,好像年紀大了就立刻與長照連結。大家在想像老年生活時,一直被這樣的刻板印象綁住,腦中浮現的都是老人臥床、坐輪椅、虛弱的身體及空洞的眼神等畫面。很多人想到「老」就覺得好像什麼事都不能做!事實上,現代人平均壽命已達80歲,若60歲退休,還有20年的人生可以好好規畫,應該是重新開啟一段新人生,而不是數算日子等著走向終點。若能培養多元興趣,人生仍然可以很精彩。樂齡網的FB粉絲專頁,每天都會分享一些國內外的樂齡人物,他們積極認真的生活態度,連年輕人都大感佩服,也是所有熟年朋友的典範。你曾想過當YouTuber站在鏡頭前介紹家鄉的美好嗎?「屏東姊妹饕」五位平均年齡66歲的熟齡大姊,初次體驗挑戰當YouTuber,她們展現南台灣的活潑熱情、大方可愛,分享屏東有什麼好吃好玩,也許不如專業網紅的流量,但重點是拍攝過程也活出自己快樂的第三人生。日本有位高齡90歲的阿嬤瀧島未香,是日本最年長的健身教練,她65歲開始接觸健身,一直到87歲才擔任健身教練。因為疫情,她現在還每月一次在線上授課,教導一群40到60歲的男女學生練習她自創的「未香體操」。一般人到了50歲就難免骨骼僵硬,但是未香阿嬤90歲的身體軟Q的程度,令人難以想像。她的座右銘:「年齡不過是數字而已。」台灣也有一位火箭阿公許永忠,71歲重拾田徑興趣,77歲拿下世界盃三金一銀,其200公尺短跑的成績是29秒49,令很多年輕人望塵莫及。阿公認為「60歲以上都要有目標,你才會感覺到人生有意義,就算你不會,人家可以教你,大家一起同樂,喜樂的心就是良藥。心情好,你身體就會好!」壯遊很困難嗎?不會上網,更不會看導航,80歲的高雄阿嬤劉曾玉真花了18天完成單人機車環島,阿嬤總共花費了1萬8千元,其中1萬元都是拿來添廟宇的香油錢。換句話說,18天含吃住及油錢只花了8千元。不要再說沒錢、沒體力、沒交通工具了,只要有心、有夢就有可能完成。不要給自己太多藉口,Just do it!晚霞也可能是你人生最燦爛的時光。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安養中心爆群聚!5住民快篩陽性 實施分艙分流、全面PCR
基隆市衛生局長吳澤誠今天表示,一家私立老人養護中心的1名工作人員昨天快篩陽性,中心對所有住民快篩,發現5人陽性,其中1人今早死亡。衛生局已委請市醫人員下午進入安養中心,對所有工作人員和住民做PCR採檢,檢驗結果預計明天出爐;目前機構內有多少住民,市府還在釐清中。吳澤誠說,這家安養機構的工作人員昨天例行性快篩檢查時,發現有1人為陽性,安養機構昨晚即對所有住民快篩檢測,發現有5名住民陽性,其中1人今早死亡。吳澤誠表示,市立醫院院長王慧珺等人今天下午2、3點進入這家養護中心,對所有住民做PCR採檢,明天才知結果。安養機構已實施分艙分流,隔開快篩陽性、陰性住民,等待PCR結果出爐。吳澤誠說,死亡住民是60多歲男性,長期臥床,仰賴鼻胃管餵食攪拌過的食物,由看護人員照顧。死者長期下肢水腫,醫師有開利尿劑。前一陣子有胃出血的症狀,建議家屬送醫,但家屬希望留在中心繼續觀察。死因是否與染疫直接相關,要待PCR檢測結果及中央對病史進一步研判,才能認定。
-
2022-05-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今年確診個案逾6000例 死亡今+1 累計5人染疫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基隆新增792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全市染疫人數已超過6000人;另增1名死亡個案,今年這波疫情已造5人死亡。此外,基隆1家老人安養中心傳出群聚感染,今早有名快篩陽性住民死亡。中央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2點公布國內新增1萬7085例確定病例,基隆新增792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下午公布的本土病例地理分布圖,基隆今年累計6123例確診。疾管署每天公布各縣市新冠肺炎確診者死亡人數,基隆市去年為29人。今天染疫死亡個案部分,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資訊,4月9日基隆新增1名死亡個案,去年至今累計30人死亡。指揮中心28日公布基隆再增1名確診者死亡,30日又有2名確診者死亡,加上今天公布死亡1例,今年累計5例,加上去年死亡的29例,共34人不幸染疫死亡。基隆市有家私立老人養護中心昨晚有4人快篩陽性,其中1名長者今早死亡。衛生局人員已進駐安排中心全員接受PCR採檢,執行感染控制方案。
-
2022-05-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今+2784例 2長照中心爆群聚共29人確診
桃園今天新增2784例本土個案,市長鄭文燦表示,今有2個長照中心傳出確診,住民、工作人員都有人染疫,已要求實施分艙分流、清消、定期採檢等措施。鄭文燦表示,桃園今新增本土2784例,居隔人數1萬7035人,年齡分布18歲以下為555人,占比19.94%,65歲以上120人,占比4.31%,學童和長者還是有一定比例,後續持續觀察。桃園今天2個長照中心傳出確診,其中一中心共有47人,目前20人確診,分別為工作人員3人、住民17人;另一老人長照中心共33人,目前9人確診,分別為工作人員2人、住民7人,目前已分艙分流照顧,確診照服員就地宿舍隔離。傳出有大學生因接觸確診者被匡列居隔,卻遭房東以「可能確診」為由要求解約退租。鄭文燦表示,對於確診者應給予關懷照顧,面對接觸者也要給予支持,這是為了公共衛生的努力、保護大家,不能以此為由要求解除租約,呼籲民眾防疫同心。
-
2022-05-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一家老人安養中心傳群聚感染 4人快篩陽性、1死亡
基隆市一家私立老人養護中心傳出疑群聚感染,有4人快篩陽性,其中1名長者今早死亡。衛生局人員已進駐安排中心全員接受PCR採檢,執行感染控制方案。據了解,這家安養中心昨晚為住民快篩時,有4人陽性,隨即通報社會處、衛生局,並採取分艙分流管控,防範疫情擴散。今早有1名快篩陽性長者死亡,疫情更趨嚴峻。
-
2022-05-01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母親節送不只要送禮給媽媽 先懂她的健康關鍵數字
在準備送媽媽禮物之前,你了解媽媽的健康狀態嗎?媽媽幾公斤?腰圍多少?血糖血壓正常嗎?三餐內容都吃些什麼?是否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關心媽媽的健康,不是買個禮物送給她就算達成任務,在回家吃飯的時候、在一起散步的時候,都可以是了解媽媽健康狀態的機會。元氣周報今天帶你關心四件事,把關媽媽的健康。血壓標準值:收縮壓140/舒張壓90 (mmHg)以下(不同疾病、年齡會有不同標準)醫師叮嚀:民眾在健檢或就醫當下量測的血壓通常稱為「診間血壓」。由於血壓易受到心理、前一天生活作息及外界環境影響,較容易偏高且波動較大,此時的正常值應落在140/90mmHg以內。建議回到家中及身心放鬆的地點,早晚自行測量一個月,觀察血壓變化,正常值應為135/85mmHg以內。若為糖尿病、慢性腎病患者,應控制在130/80mmHg內,醫師會根據不同疾病、設定不同血壓標準。若血壓長期處於高點易引起腦中風、心梗塞、冠狀動脈硬化等。血糖/糖化血色素空腹(飯前)血糖:標準值70~100mg/dL糖化血色素:標準值5.7%以下慢性病患者不超過8.5%醫師叮嚀:一般血糖測量可了解一段時間的血糖波動,正常「飯前標準值」落在70~100mg/dL。而測量「糖化血色素」可了解2到3個月內的血糖平均值,一般標準值落在5.7%以內;而罹患糖尿病、癌症末期、低血糖、年紀大或器官衰竭者,糖化血色素會稍微放寬,但不應超過8.5%。若經過量測發現糖化血色素超過8.5%,就醫當下也會判斷是否要立即給藥或者三個月後抽血追蹤。腰圍、BMI女性:腰圍80cm以內、BMI值18.5~2465歲以上長輩:建議正常BMI值 22.5~26較佳醫師叮嚀:根據老人醫學的定義,體重不能過輕,但如果因上了年紀有代謝問題,一定需要觀察長時間的BMI值變化。舉例,若65歲長者BMI值25以上,如果過去有肥胖代謝問題,但因運動逐步從27、28降到25,進行刻意減重,仍然屬於健康範圍。若以前BMI值只有20,但近期出現暴飲暴食,導致BMI值增加到25,小心胰島素功能退化而出現糖尿病。如果長輩有其他代謝疾病,BMI值會建議控制在24以下較佳。膽固醇總膽固醇:應小於200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小於130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能保護心血管,男性應大於40mg/dl,女性應大於50mg/dl三酸甘油脂:應小於150mg/dl醫師叮嚀: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避免引起血管壁窄化、硬化等阻塞風險;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能保護心血管。三酸甘油脂若高達200mg/dl,對於心血管疾病及胰島素阻抗產生壓力,心肌梗塞跟糖尿病風險也會增高。骨質密度正常骨質密度:T值大於-1.0 骨質密度缺乏:T值- 1.0 ~ -2.5骨質疏鬆:T值小於-2.5醫師叮嚀:醫師建議量測骨質基礎紀錄的時間約51歲至55歲左右,此時為婦女停經時間。由於停經後,骨質流失速度會增加3倍以上,建議停經後需做一次骨質密度基礎紀錄,往後每隔三到五年檢查一次即可。可藉此了解骨質密度是否流失過快,可以增加維生素D及鈣質補充,減少骨質流失。這些檢查也要做乳房超音波如果一、二親等沒有乳癌家族史,建議45歲以上每兩年做一次乳房攝影檢查,45歲以前可每年做超音波檢查。若有乳癌家族史,可提早至40歲前進行超音波檢查及乳房攝影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呈現的陰影、腫塊大小和形態進行後續追蹤,或做核磁共振檢查。子宮頸抹片只要有性行為就應該做子宮抹片檢查。衛福部補助「四癌篩檢」中,30歲以上婦女可每年檢查一次;30歲以下婦女則可每兩年篩檢一次;而性行為較早、有不明分泌物出現,則建議每年檢查一次。即便是65歲以上長輩少有行房,同樣可以篩檢,有異常情況需要回門診追蹤。高年齡層必做篩檢70歲至75歲的長者要多加注意癌症篩檢,至少國人前三名癌症「肺癌、肝癌、腸癌」一定要檢查,如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大腸內視鏡篩檢、肝臟腹部超音波等。此外,有慢性病及血管鈣化風險,可考慮高階心血管篩檢,如冠狀動脈攝影及腦部核磁共振。諮詢/新光醫院健檢中心家醫科醫師柳朋馳
-
2022-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過來人分享/確診怎麼辦?確診後要做哪些事?這些你都該知道
目前防疫政策以「共存」取代「清零」,在疫情流感化、人人都可能確診的時刻,快篩陽性怎麼辦?確診了要做什麼?聽聽確診者羅伊媽的經驗。Q 若快篩陽性怎麼辦?•先自主居家隔離,通報1922和地方衛生局。•回溯2天接觸史,通知密切接觸者。•戴口罩,不要搭大眾運輸,至採檢所採檢PCR。Q 確診後要做哪些事?聯繫家人並安排家中需要照顧的小孩老人。如果真的沒有後援,可以問問里長,或是向地方的關懷中心反映,請求協助。另盤點保單及相關補助。我們之前買了防疫險,也有醫療險補助住院日額,確認保險後比較心安。Q 入住防疫旅館或檢疫所要帶什麼?•生活必需品類:換洗衣物、免洗內褲、牙膏牙刷等個人盥洗物品、浴巾(旅館會有一套,自己帶一套換洗)、拖鞋、長袖衣服、小臉盆(洗衣服用)、洗衣精、衣架、好用的體溫計。•提升生活品質類:喜歡喝的茶包、沖泡飲料、零食、喜歡看的書、按摩槍(很容易肌肉痠痛)、耳塞(有在檢疫所隔離的朋友說,檢疫所隔音不好,夜晚會聽到咳嗽聲,怕吵的人可以帶著)。Q 在這個人人皆可能確診的時刻,我現在可以預做些什麼?•保持好心情、照顧好自己。•檢視住家附近的支援系統。•檢視保單。Q 親人朋友被確診隔離可以做什麼?•隔離時間長,三餐之外,親朋好友可以幫忙投遞水果、麵包等,數量不要多。•除了照顧確診隔離者,居家隔離的家人也需要物資食材、小孩喜歡的布丁、水果等投遞到門口。
-
2022-04-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確診+1938居隔逾1.8萬 又一家PCB廠群聚增60人
桃園市長鄭文燦下午表示,今天COVID-19本土新增確診1938例,居家隔離人數已到達1萬8461位,一般1人確診匡列居隔接觸者可能到達10位,但是如果一位老師或學生確診整班匡列,隔離可能就有30位,因此目前居格者師生有6500人約占總人數3分之1,用意在於確保學校防疫安全。今天新增確診者18歲以下有376位占19.4%,65歲以上有58位占2.99%。比較重要的個案有佳總興業印刷電路板廠出現群聚感染,防疫人員入場篩檢617位有60位確診,其中18位本國員工42位移工,已經要求業者分區分流和環境清消、多次採檢。另外東陽老人長照中心有1位住民確診,擴大採檢61人總計有5人確診,永平工商採檢160人有4人確診。桃園市目前因為工廠和職場群聚,新增確診者會比較多。鄭文燦說,桃園市今年1到4月社區採檢站PCR人數為26萬8461人,分析陽性率,目前每隔5天確診者就會倍增,因為移工確診的人數多,所以陽性率會繼續上升,預判上升的速度為5天增加1倍,雖然專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確診人數上升居家隔離人數也會跟著增加,因此中央5月1日開始針對學校和職場,採取自主申報,就是確診者把兩天內近距離接觸者的資料上傳,直接作為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的依據,不另外做疫調,新版措施還沒上線前,原來居隔的民眾還是要由衛生局協助補開居家隔離通知書。鄭文燦指出,4月15日開始增加許多新增確診個案,職場可能從幾位增加至數百位,15日到今天開立3萬7015位隔離通知書,尤其4月25號以後改為「3加4」政策居隔的數量激增,到現在還在增加中,衛生局正在動員趕辦通知書作業,昨天就發出8268居家隔離者的通知書,因為有些居隔者的名單資料不完整或有錯像電話、身分證字號等,作業會比較費時,後面還有約2000位要補開,中央新的系統還沒上線前,這一兩天新的居隔者通知書也是由衛生局補開。在醫療整備方面,鄭文燦說目前11家防疫責任醫院合計有562專責床,空床379占比67.4%,加強型防疫旅館一家有130個房間,已使用15間;確診者居家照顧按醫院分區接案,目前有4746人採醫院視訊診療照顧。
-
2022-04-29 養生.聰明飲食
怕結石,才應該吃鈣!膽結石、泌尿道結石、痛風石…營養師解析人體3大種類結石
人體很多部位都可能會出現結石,但會導致疼痛或造成健康困擾的主要有膽道結石、泌尿道結石,及常出現在關節、皮下組織及軟組織的痛風石。前陣子遇到朋友A詢問「長結石是否能就不能吃鈣」,剛好隔沒多久,朋友B也問了類似的問題「是否鈣吃太多會造成結石」…原來,很多人會把結石=石頭=鈣間畫上等號,故會產生上述有關結石與鈣的疑惑。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人體常見的結石,以及到底有結石的人,飲食要注意什麼,到底可不可以吃鈣呢?膽結石、泌尿道結石和痛風石…你結的是什麼石?人體很多部位都可能會出現結石,但會導致疼痛或造成健康困擾的主要有膽道結石(包括膽囊結石、肝內膽管結石、總膽管結石)、泌尿道結石(如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及常出現在關節、皮下組織及軟組織的痛風石。由於不同部位的結石成因不同,所以會長膽結石,不代表就會長泌尿道結石或有痛風石。另外,因為不同部位的結石,石頭的組成不同,故結石患者的飲食該如何吃、是否需要限制某營養素,端視結石種類而異。所以,在詢問如何預防結石,或結石飲食該如何吃前,要先知道指的的是「哪種結石」![結石解碼] 認識人體常見結石!膽道結石:包括膽囊結石(主要)、肝內膽管結石、總膽管結石.膽汁內含膽固醇、膽紅素、電解質、水等成分,正常的情況下各組成會維持在穩定狀態,而不會產生結石。但當飲食不良、肝臟和膽汁代謝出問題、膽汁滯留或膽道發生細菌感染等時,可能會讓膽汁成分發生較大的變化,當該成分因過飽和而析出時就會形成結石。.膽結石因石頭組成不同而有膽固醇結石、膽紅素結石,和混合性結石之別。其中,最常見的膽固醇結石是由膽固醇和少量的膽紅素及鈣鹽所構成,這也是為什麼講到膽結石時會提到的飲食要點是避免高脂、高膽固醇及高熱量食物的攝取。泌尿道結石:包括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及膀胱結石.泌尿道的石頭其實是在腎臟形成,只是依照石頭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並因而有不同症狀。例如腎結石若塞住輸尿管出口時會引起腎絞痛(劇烈腰痛);若石頭掉落入輸尿管的話,除激烈腰痛外,還可能刮傷黏膜而出現血尿,並影響排尿或解不出尿。.泌尿道結石中最常見的為草酸鈣結石(約佔75%~80%),其成因為尿中草酸或鈣含量太高所致,故提到泌尿道結石時常會提到飲食草酸和鈣這兩個問題。痛風石:痛風石是尿酸鈉的結晶.尿酸是普林代謝後的產物,血中普林主要來自身體分解代謝(約佔八成)及食物(約佔兩成)。在體內,普林會經肝臟代謝形成尿酸,在腎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若普林攝取或製造過多,或腎臟排出量減少,就會造成血中尿酸過高,而尿酸若過飽和會在血中析出,形成尿酸鈉結晶。這些結晶可能沉積在關節、皮下組織及軟組織,引起白血球攻擊而出現發炎(紅、腫、脹、痛的症狀)。.痛風石的組成主要為尿酸鈉,故限制普林攝取為飲食的主要方向。常見問答Q:泌尿道結石到底可否吃鈣片?吃鈣片是否會導致泌尿道結石?A:可以攝取鈣片,原因有三:一. 泌尿道結石最常見為草酸鈣結石,其中草酸對結石的影響遠勝於鈣,故關鍵點在於限制草酸而非鈣;二. 鈣對人體非常重要,身體會透過副甲狀腺素、活性維生素D3和抑鈣素等的調節,將其精準地維持在一定範圍內。血鈣之所以會過高是因上述調節機轉出問題(疾病),而非飲食鈣攝取過高。三. 事實上,每日攝取足量的鈣(1000毫克)反而有助結石的預防。這是因為當食物中的鈣和草酸結合在一起時,會讓草酸鈣隨糞便排出,因而降低草酸和鈣進入血液的機會,故能避免因草酸過高而增加結石的風險。總結來說,泌尿道結石可以攝取鈣,正常攝取下,鈣片並不會導致尿道結石,反倒是低鈣飲食會增加結石的風險。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你買的BMW並不會到安養院看你...」235位老人的人生智慧,濃縮到最後就是一個字
-
2022-04-27 養生.運動健身
一個動作就能消除背痛!印度瑜珈冠軍教1分鐘瑜珈還能減緩便祕、活化神經
編按:Sujit老師專為現代人普遍常見的肩頸、脊椎、坐骨神經、核心肌群、肌肉與關節等問題,設計100個以上的瑜珈動作,以及能放鬆身心的呼吸法!每個動作只要練習1分鐘就能緩解不適。跟著Sujit老師練習以下4個動作,改善你的坐骨神經問題:手肘支撐眼鏡蛇式 Resting Bhujangasana1.趴姿,額頭貼地。雙腳伸直併攏。2.手肘彎曲,前手臂平貼地板,掌心朝下。手肘放在肩膀下方,靠近身體。身體放輕鬆。3.上手臂支撐讓胸口、肩膀向上挺起。頭抬起微微後仰。手肘、前手臂及手掌保持平貼地板。停留60秒,或盡可能久一點。胸口放下,回到趴姿。【練習小筆記】▪ 手肘支撐眼鏡蛇式也能以連續動作的方式練習。這是進入眼鏡蛇式很好的預備練習【呼吸方式】▪ 吸氣,胸口、肩膀及頭抬起▪ 停留時,保持正常呼吸▪ 吐氣,回到趴姿【覺察點】▪ 呼吸▪ 背部放鬆▪ 手臂及肩膀的力量【修復效果】▪ 鍛鍊手臂▪ 強化肩膀▪ 消除背部僵硬雙手離地眼鏡蛇式 Uthita Bhujangasana1.趴姿,雙腳伸直併攏。手指併攏,掌心放在胸口兩側,指尖朝前。手肘朝向後方,靠近身體。額頭貼地,閉上眼睛。全身放鬆,尤其是下背部。2.頭抬起並微微向後仰,下巴往前,接下來頸部、肩膀依序抬起。背部先出力,再手臂用力,將胸口抬高,背部呈弓形。3.腹部中間、肚臍及恥骨平貼地板。手掌離地抬高。雙腳併攏、不離地。停留30~60秒,保持正常呼吸。回到趴姿,背部放鬆。【呼吸方式】▪ 吸氣,胸口抬起▪ 停留時,保持正常呼吸▪ 吐氣,回到趴姿【覺察點】▪ 呼吸▪ 背部流暢的曲線【修復效果】▪ 開展胸部,讓呼吸更加順暢,增進肺臟功能▪ 緩解背痛,維持脊椎柔軟有彈性,強化背部肌肉與脊椎▪ 促進食慾,減輕便秘▪ 有益於所有腹部器官▪ 矯正體態,改善彎腰駝背單腳蝗蟲式Eka Pada Salabhasana1.趴姿,雙手置於大腿兩側或大腿下方。額頭貼地,脊椎延伸,身體放鬆。練習過程雙腳都要伸直。2.背部用力,左腳盡可能抬高。右腳在地板上放鬆伸直。停留60秒或盡可能久一點。不過度勉強。骨盆擺正,不傾斜。左腳慢慢放下。換腳練習。【練習小筆記】▪ 先抬左腳,再換右腳。左腳抬起時,會使右側腹部受壓,可以依照大腸蠕動順序,先按摩升結腸,再按摩降結腸【呼吸方式】▪ 吸氣,腳抬高▪ 停留時,保持正常呼吸▪ 吐氣,腳放下【覺察點】▪ 呼吸▪ 下背部▪ 腹部▪ 心臟【修復效果】▪ 有益於背部和骨盆腔器官,釋放骨盆壓力單腳鱷魚式 Eka Pada Makarasana1.趴姿,雙腳併攏,額頭貼地,雙手向前伸直。2.左手置於下背部。練習過程中,右手及雙腳都要伸直。3.吸氣,右手向前延伸上提、頭抬高及左腳向後延伸上提,盡量抬高。停留60秒或盡可能久一點。不過度勉強。左腳、頭及右手放下,回到趴姿。全身放鬆休息,讓呼吸慢慢回復正常。換邊練習。【呼吸方式】▪ 吸氣, 手臂、頭和腿抬起▪ 停留時,保持正常呼吸▪ 吐氣,手臂、頭和腿放下,回到趴姿【覺察點】▪ 呼吸▪ 從抬起的腳趾尖至抬起的手指尖,身體對向的伸展【修復效果】▪ 對背部僵硬、無力的初學者相當有益,可強化背部肌肉、活化神經,尤其是下背部▪ 讓身體徹底做到對向伸展▪ 動作與呼吸的協作▪ 培養專注力書籍介紹Sujit老師的修復瑜珈全書,幫你鬆綁糾結的身心:1分鐘解痛有感,5大重點鍛鍊,30天療癒老毛病,比按摩更有效的每日瑜珈練習計畫作者:Sujit Kumar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22/03/10作者簡介Sujit Kumar五歲開始修習瑜珈,參加多項瑜珈比賽獲獎無數,至今仍是印度Bihar州立瑜珈比賽蟬聯6次冠軍紀錄保持人。2013年創辦全台唯一由印度大師設立的瑜珈會館──索莉雅太陽瑜珈(Sujit-Sauryayoga),立志推廣瑜珈這門古老科學,並維持每年回印度進修至少兩次的傳統,與各地不同派別領域瑜珈大師學習交流,希望藉由超過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帶給男女老少身心靈平衡健康的生活。Sujit老師認為,「瑜珈不僅是坐在瑜珈墊上練習各種不同的體位法而已,瑜珈學習更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瑜珈練習中學習與自己的身體對話,靜下心來慢慢體會,感受每一次的練習,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與進步。」為商業周刊良醫網專欄作家:「Sujit老師的3分鐘神奇瑜珈課」。著有《3分鐘解痛瑜珈》《全家老小不生病的健康瑜珈》《Sujit老師的七堂神奇瑜珈課》等書。【獲獎紀錄】.地區及公開瑜珈冠軍賽金牌7次.州瑜珈賽冠軍14次.全印度及東印度金牌3次.全印度國家冠軍賽銀牌1次.2006年印度瑜珈阿爾諸納王(YOGA ARJUNA)頭銜.蘭契大學(Ranchi University)瑜珈冠軍賽金牌.第七屆Jharkhand瑜珈冠軍賽最佳表現獎.獲選墨西哥世界瑜珈冠軍賽印度隊隊員(因故未能出席)索莉雅太陽瑜珈web:www.sujit-sauryayoga.comSujit老師臉書粉絲團FB:Sujit-Sauryayoga延伸閱讀: 家中有老人要注意!「譫妄」發作後一年死亡率達1/3,台大院長:可能是這些重大疾病徵兆
-
2022-04-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直言3+4政策撐不了幾天 柯文哲拋特赦原則:12357類以篩代隔
台北市今天本土新增1302例,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在防疫記者會中表示,台北市目前12行政區,已經有8個行政區單日確診超過100例,並且很均勻分布每個行政區,表示這個疾病相當均勻在台北市,「已經烽火遍地」。對於中央公布的居家隔離3+4政策,柯文哲今天也坦言,「我非常清楚,這個大概也撐不了幾天」,因為前三天還是要隔離,後面才適用快篩,「但下命令下容易,快篩怎麼送到確診者手中?」這些講都比較容易。所以柯文哲今天也宣布台北市的「特赦原則」,針對中央疫苗的第一二三五七類人員,如果接觸到確診被匡列要居家隔離三天,可以採取以篩代隔。柯文哲說,某些單位人員還是不行被居家隔離三天,這些單位包括第一類的醫院診所醫療人員;第二類政府防疫人員;第三類防疫車隊、防疫旅館人員等,因這些工作人員如果與確診接觸,若旅館人員要隔離,放在裡面的確診者如何照顧?另外,還有第五類的社福系統安養院人員,如有20位老人的安養機構,若照顧者要被匡列居家隔離,誰照顧這些老人?還有維持國家安全、社會機能正常運作的第七類人員,也不可能。柯文哲說,所以台北市的第一二三五七類人員,要適用台北市新的法令,這些人員如打滿三劑疫苗,前三天不用居家隔離,可以繼續上班,不過每天出門上班前要快篩,確認可以的才去上班,但若是確診,就要當確診者處理。柯說,如果不這樣做,台北市的醫院、安養院、防疫旅館會Shut down,儘管有漏網之魚,但不可能因為有漏網之魚,讓台北市的系統垮掉,至於系統要不要往外擴張,還要再討論。柯文哲說,對於昨天中央公布的3+4,北市府會盡力想辦法執行命令,不過他知道有困難,因為台北市有2萬人居家隔離,新北一定更多,執行上有困難。但在中央命令之下,還是要讓醫療防疫系統不垮掉,還是要有特赦原則,醫療防疫人員雖接觸確診者要被匡列,但還是以篩代隔繼續上班,真的確診才退出戰場。另外,柯文哲今天也公布昨天七大公費PCR篩檢站,昨天總篩檢人數4384人,將近5千人,陽性率從一開始0.1%一路爬,到昨天已經到7.4%,比昨天上升2%,篩檢量越高,陽性率增加,代表台北市社區感染濃度越來越高。柯說,這次的重災區還是首都生活圈北北基桃,感覺快要過了轉折點,往上飆高。
-
2022-04-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百萬人確診千萬人隔離?葉彥伯:降低居家隔離人數
國內今日起實施「居家隔離3+4」新制,針對隔離天數醫師認為天數太短,也有人認為應該4+3較合理,對此,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認為,現在新冠肺炎感染大都是輕症,隔離天數不是問題,重點應是減少隔離人數,若專家估國內確診人數破百萬人不是不可能,以現在匡列隔離模式恐怕上千萬人會被隔離,正常生活大受影響。葉彥伯說,彰化近日以減災策略進行居家隔離匡列,一般場域經疫調若有戴口罩、打滿三劑疫苗,即便是確診者密切接觸者,也可評估免於居家隔離,加強自我健康監測即可,讓彰化原本平均每個確診者匡列人數從12人降為8人;目前北部匡列居隔大約平均是1比20,影響層面大,若確診人數繼續增加,隔離人數暴增,恐怕會如同「封城」。葉彥伯表示,目前疫情控管上應該降低隔離人數,以民眾自主健康管理、自我監測代替隔離,像是校園有人確診若是以停課代替隔離,學生還能有機會在家線上教學,現在確診個案增加更要重視老人感染與相關接觸者,降避免重症和死亡個案。
-
2022-04-2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老婦脊椎灌骨泥又垮掉 拖延治療險癱瘓
76歲范姓老婦去年跌倒傷及脊椎,到醫院接受骨水泥灌漿手術後,仍覺得疼痛不適,且漸漸無法自行站立,今年3月她輾轉至大千綜合醫院就醫,醫師發現她原來骨水泥灌漿手術的骨頭已垮掉並壓迫神經,經手術治療,現已能不靠輪椅行走。院方說,老婦去年8月間跌倒傷及脊椎後,在其他醫院接受骨水泥灌漿手術,但仍覺得疼痛不適,雖持續回診,但醫師僅開立止痛藥治療,在疼痛無法有效緩解情況下,老人家漸漸地無法自行站立,行動只能依賴輪椅。直到今年3月,老婦輾轉到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就醫,醫師檢查發現她接受骨水泥灌漿手術的骨頭已垮掉,還壓迫到神經,才會導致她疼痛不已,經手術治療後,老婦不僅疼痛解除,現已能再次行走。為老婦診治的大千醫院骨科醫師容志雄表示,從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病患骨頭垮掉造成的神經壓迫非常嚴重,幾乎接近癱瘓,加上乘坐輪椅太久,雙腳腳踝呈現僵硬、關節攣縮;經與病人及家屬溝通後,先以手術處理神經壓迫的問題,再將已鬆垮的骨頭重新灌骨水泥,並輔以鋼釘支撐,順利解決老婦長期的痛苦。容志雄表示,曾接受脊椎骨水泥灌漿手術的病人如果骨頭再垮掉,一定要及早回診治療,拖延太久容易衍生許多問題,更重要的是,手術恢復後仍需注意預防跌倒及勿提重物,才能防止再次受傷。先前就有一位89歲老婦因跌倒造成腰椎壓迫性骨折,經骨水泥灌漿手術後順利恢復,她認為自己已康復就到菜園提水澆菜,結果施力不當又受傷,還好老人家及時就醫治療,沒造成太大傷害。他強調,高齡長輩多因骨質疏鬆影響,一旦跌倒就容易釀成骨折傷害、甚至臥床不起,因此日常生活務必做到防跌措施,如有骨質疏鬆的問題,也要配合醫師接受治療。
-
2022-04-2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台南龍崎下午高溫36.7度 連日高溫醫籲小心熱衰竭中暑
台南連日高溫,龍崎今天下午溫度更一度逼近37度,有人在戶外工作不適送醫;氣象預報未來幾天依舊高溫,醫師呼籲民眾要提防中暑與熱衰竭,尤其長時間在戶外活動工作者。麻豆新樓醫院表示,昨天下午有一名機車騎士突然摔車昏倒路旁,路人以為發生車禍通報救護車送醫,醫師檢查研判應是水分不足又遇上高溫中暑,提醒民眾務必小心。安南醫院也有民眾因高溫不適送醫,家醫科醫師陳泓毓表示,在高熱環境下過久持續流汗,又未補充適當鹽分及水分,很容易熱衰竭跟中暑;熱衰竭會覺得非常口渴,體溫大多正常或些微上升、伴隨頭痛、疲倦、躁動、噁心、嘔吐、蒼白、肌肉痙攣等現象。而中暑症狀起初身體會感覺熱、皮膚乾躁發紅、心跳與呼吸過快、低血壓,如繼續惡化會讓體溫調節失控及影響中樞神經系統,體溫上升可能超過40.5℃,無法流汗、頭痛、頭昏、噁心、嘔吐情況,最嚴重會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與昏迷情況。陳泓毓說,熱衰竭與中暑的高危險群包括兒童、老人、慢性疾病者、正服藥治療者、戶外高溫如工人、軍人等或密閉空間從事者應適時補充水分與鹽分。萬一發生熱衰竭或中暑應立即停止活動、降溫如電扇、灑水、敷冷毛巾等、平躺並抬高下肢增加血液回流、補充適度水分鹽分或運動飲料並及時送醫,嚴重中暑死亡率可高達80%,高溫在外活動記得多喝水做好防曬。
-
2022-04-25 養生.人生智慧
親耳聽母親說「你要幫助我解脫」!畢柳鶯醫師:我們母女做成了斷食善終的約定
行醫超過四十年的畢柳鶯醫師,親耳聽母親說:當我不值得活了,你要幫助我解脫。母親家族有小腦萎縮症病史,這是一種小腦退化的遺傳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二○二○年冬天,畢柳鶯帶著行李,從台中自宅前往一小時車程的台北娘家,赴一個最遙遠的生死之約。六十五歲的她,展開行醫以來最奇幻的一趟旅程──陪伴八十三歲的母親斷食,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這是母親教導她的最後一堂生死課。▌自主善終的抉擇母親在發病之初就囑咐,她若情況很糟,要幫助她解脫,這事情我牢記在心,家人也都知道。我的長子也是醫師,阿嬤談到此話題,總是哄阿嬤:「我們會幫你的,這你不用擔心啦!」母親幾次向我轉述,我心裡知道沒有這麼單純,只能順勢安慰母親。二○一九年母親的病況快速惡化,更頻繁的談起希望能夠早日解脫的心願。她從安樂死議題的討論中,知道在台灣「醫師協助死亡」是違法的,因此傅達仁先生必須遠渡重洋到瑞士,才能合法的從醫師手中拿到藥物,一口一口喝下,結束自己痛苦的生命。母親表達不要我們用違法的方式幫她解脫,但是苦惱於有什麼方式可以無痛苦的離開人世呢?早在二○一四年我讀了中村仁一醫師著作的《大往生:最新進的醫療技術無法帶給你最幸福的終點》,在這本書裡,我首次看見「斷食往生」這個名詞,有如在暗黑的隧道中看見了光。但我並未立刻告知母親此事。中村醫師在中型醫院退休後轉往老人養護中心擔任專職醫師,在這樣的單位有許多「老衰死」的案例。他從一些跡象判斷老人已經接近臨終時,會通知家屬來送最後一程。剛開始幾乎所有家屬,甚至是養護中心的同事都會提議:「那趕快送醫院吧!」他覺得很震驚:「這是什麼情況?」他的意思是:「送醫院做什麼呢?將死之人,不就是讓他安詳的走就好嗎?到醫院去做任何措施,都是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長死亡的過程而已。難道大家忘了,我也是醫師,我懂得如何照顧臨終病人。」有些家屬說:「那至少打個點滴吧!」他會倒一杯點滴請家屬喝,體驗點滴不過是加了一點葡萄糖的水。病人的全身器官已經失去功能,打了點滴,只是讓病人全身浮腫不舒服罷了!強迫臨終的病人進食,由於消化吸收功能也衰退了,只會造成腹脹、嘔吐等更大的痛苦。病人不是因為沒有吃而死,是因為快要死了,吸收不了,所以才不吃的啊!經過反覆的解釋與實際操作,機構員工和家屬終於接受了中村醫師「什麼都不做,在養護中自然死亡」的作法。事實證明這種方式,臨終病人可以面目安詳、毫無痛苦的離開。若送到醫院,免不了進行一些無效的醫療,甚至被施與心肺復甦術,他稱這種受罪的死法叫做「醫療死」!一般人常有病人臨終多日未進食,是「餓死」的誤解。中村醫師花了不少篇幅來說明「自然死」的過程與人體的反應。自然死的實際狀況就是「飢餓」和「脫水」,一般來說,只要聽到「飢餓」和「脫水」,就覺得情況很悲慘,因為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明肚子很餓,卻沒有東西吃,或明明喉嚨很渴,卻沒有水喝,就像在沙漠裡迷路或漂流在大海上一樣,光是想像就覺得很痛苦。但其實將死之際的「飢餓」和「脫水」,狀況並不相同,因為生命之火已經快要消失,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一點也不會餓,也不會渴。「飢餓」時,腦內會分泌嗎啡物質,讓人充滿愉悅,也會有滿滿的幸福感。「脫水」時,會因為血液變濃稠的緣故,讓人意識指數降低,陷入朦朧的狀態。強制人工營養法,來自醫護人員必須盡所有努力讓病人活著的使命感,以及家屬不能讓病患餓死,不能見死不救的罪惡感。而在這些觀念背後,隱藏了無法正視「死亡」這件事的態度。中村醫師偏愛「自然死」而非「醫療死」。在他的生前意願書提到,不叫救護車、不插管、不用呼吸器等事項,因為擔心得到失智症而補充一點:雖然不易掌握準確的時機,最好趁自己完全癡呆之前,採取山折哲雄先生所提倡的「斷食往生法」。他自行整理出「斷五穀七天,斷十穀七天,吃木食(水果)七天,斷水分七天」的具體作法,其基本精神應該就是漸進式減少食物和水分的攝取,一個月左右就能無痛苦的往生。中村醫師也提到美國在一九九○年和二○○五年分別有南希.克魯桑(Nancy Cruzan)和泰莉.夏佛(Terri Schiavo)兩位植物人,在家屬向法院提出申請獲准停止管灌餵食而往生的案例,兩位都是在停止灌食後兩週內死亡。這讓我想起一九九○年我一位老師九十六歲,因為行動不便,每日只能待在房間裡,覺得生存沒有意義,因而在家中絕食離世的往事。老師是一位睿智而獨立的人,九十歲的時候,都還能夠自己搭車在台灣各地旅行,探望兒女子孫和學生。可以理解,失去自由的他何以作此抉擇。但是聽到消息之初,還是非常不捨,覺得他被活活餓死,真是可憐。如今心中才感到釋然,原來他做了智慧的選擇,而斷食往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悲慘,絕對比在醫院「醫療死」好太多了。二○一九年母親提起生命已無意義,痛苦難當,隨時可以離開。但苦於不知如何才能好死?我拿《大往生》一書請她閱讀。其實在那之前我已經多次輕描淡寫提到只要不進食,幾週內就會衰弱而亡。譬如傅達仁安樂死新聞沸沸揚揚的時期,我曾說過他只要停止進食,就會往生了。我大阿姨已經快要一百歲,十幾年來一個人關在房間裡,電話中常常說日子很苦,佛陀怎麼還不來接她?我也跟母親提到阿姨只要不吃東西,就能解脫。但是,畢竟不是直系血親,不好提出這樣的建議。猜想阿姨也未必能接受這種方法。母親讀完《大往生》,表情凝重的找我談話。她表示決定用斷食方式結束生命,時間就訂在次年的生日之後。我當時覺得太快,勸解她是否可以再延後一些。她說:「我這一生責任已了,沒有虧欠人,也沒有遺憾。現在不會做裁縫,只會吃飯、上廁所,凡事都要麻煩人,形同廢物。我活夠了,早點走,一定很快樂,沒有這裡痛那裡痛,也不用麻煩人家。」看來母親想得很透徹,意志堅決。我答應她,我會全程陪伴,也會請教安寧照護專家,讓她平穩的離開。母親聽了如釋重負,鬆了一大口氣,露出欣慰的笑容,說她這下都沒煩惱了,可以開心倒數著過日子。我才驚覺,原來「如何離開?兒女是否放手讓她離開?」困擾著她已久。這是第一次,我體會到身為醫師,對母親有重大的意義。接著我開始在網路、在書店尋找有關斷食往生的資訊,比較多的資料是探討自然死、安樂死、老衰死、平穩死,真正明確描述停止進食(禁食、絕食、斷食)得善終詳細過程的只找到海倫.聶爾玲(Helen Nearing)的《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Loving and Leaving the Good Life)。海倫的先生史考特(Scout Nearing, 1883-1983)曾經是美國大學教授,是一位自由主義與自然主義的思想家與行動家,晚年夫妻倆人放棄紐約的繁華生活,搬到佛蒙特州偏遠的鄉下,建造小規模的農家式住宅,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他對死亡的看法也符合自然主義。一九六三年(史考特八十歲)他在遺書寫下這些願望:第一、當我病危時,我希望能順其自然地死亡。(1)我希望能待在家裡—而不住在醫院裡。(2)我不希望有醫師在場,他們既不懂得生命,又不懂得死亡。(3)如有可能,我希望自己死在屋外的曠野上。(4)在臨死前,我希望禁食,盡可能地不吃任何食物,也不喝任何飲料。第二、我希望能清醒地體驗死亡的過程,因此,不要用任何止痛劑或麻醉劑。第三、我希望能盡快地、悄悄地死去,所以:(1)不用注射點滴和強心劑,不需輸血、食物和氧氣。(2)在場的人不用悲傷和遺憾,他們需要保持鎮靜,表示理解和喜悅,平靜地共同體驗死亡的過程。(3)神祕現象的具體化亦是一個廣泛的經驗領域。我在活著的時候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力量,當我去世的時候,亦能滿懷希望。死亡既是一種過渡(transition)又是一種覺醒,他體現了生命過程的不同方面。史考特的禁食死亡過程,海倫做了以下詳細的描述:史考特在一百歲生日的前一個多月,與一群朋友圍桌吃飯時說:「我想我不能再吃飯了。」自那以後,他再也沒有吃過固體食物,他有意識地選擇了離去的時間與方式,通過禁食的途徑來擺脫自己的軀體。禁食而死並不是一種暴力的自殺行為,它只是漸漸的消耗能量,平靜地、自覺自願地離開人世間的一種方法。無論在物質方面,還是在精神方面,都做好了離開世間的準備。我默許了史考特所採取的這一死亡方法。整整一個月,我只是在史考特要求喝果汁的時候,才給他一點蘋果汁、橘子汁、香蕉汁和葡萄汁。有的時候,他說:「我只想喝點水。」史考特沒有生什麼病,他的神智依然很清醒,他的身軀得到徹底的解放,只是他軀體內的生命力在逐漸的削弱。最後一個多星期,史考特只靠水在維持自己的生命,但他的軀體已經乾枯、萎縮,他隨時都可以安息長眠了。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四日早晨,我坐在史考特的身旁,輕輕地督促他平靜地離開這個世界。我輕聲的對史考特說:「親愛的,您不用再留戀了,讓自己的身體隨著波浪向前飄去吧!您已經盡力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人生,開始您的新生活,獲得新的陽光,我的愛將永遠跟隨著您。這裡的一切都將安然無恙。」史考特的呼吸越來越微弱,越來越微弱,他漸漸的擺脫了自己的身軀,獲得了自由,就像樹上一片枯葉,隨風飄走了。「一切都好」(all....right),史考特輕微的鬆了一口氣,似乎在證明了萬物的正常運轉後才放心的離去。就這樣一個有形的人最終進入了一個無形的世界中。中村醫師以科學和理性的角度描寫了自然死亡的無痛與安詳,海倫以智性和感性的筆觸描繪禁食而亡的平靜與自然。我在閱讀的過程中,體驗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再是令人恐懼、悲傷的,甚至可以欣然的去迎接,因為那是一個奔向自由的過程。就這樣,我們母女做成了斷食善終的約定!※ 本文摘自《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作者:畢柳鶯 出版社:麥田出版日期:2022/03/31
-
2022-04-24 失智.像極了失智
7旬嬤常「看到鬼」多日不睡覺 醫師:失智症幻覺
台東7旬阿嬤常跟家人說「在家看到鬼」,常三到五天晚上不睡覺,令照顧的家人困擾不已、幾近崩潰,日前帶阿嬤就醫才知阿嬤患失智症,「看到鬼亅是幻覺,經治療出院、接受建議到日間照顧中心,阿嬤的幻覺情況減少,家人也找到因應的方法。台東縣衛生局估算,台東縣2020年失智症人口數超過3000人,且90%以上失智者居住在社區,且多由家庭照顧。為幫助失智者及其家庭就近找到資源,台東基督教醫院去年4月成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至今收案185人,透過專科門診評估,並協助轉介及社會資源連結,減輕照顧者壓力。東基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計畫主持人、身心科主任林泰穎表示,失智症是因大腦功能漸進退化,不只是記憶力,日常生活功能、自我控制能力也會逐漸喪失,甚至伴隨精神與情緒等行為問題。他說,其中「日落症候群」患者因外在環境驟變心生陌生感、恐懼感,或無法滿足需求就破口大罵甚至大打出手,另有部分患者出現幻覺干擾等精神行為問題,,讓照顧者最感無力與疲憊。林泰穎指出,若發現家中長輩日常生活功能表現有明顯落差,例如時常忘記電視遙控器放在哪裡、反覆出門買同樣的菜、反覆說同樣的話及問同樣的問題,甚至會極力掩飾記憶力減損等情況出現。林泰穎說,發病初期多數人不易察覺長輩失智症徵兆,發現長者有上訴問題,常認為只是老了、腦袋退化,但後續可能就出現疑心病、難以溝通及不信任照顧者情況,隨年齡增長,老人失智症比例也持續上升,建議立即就醫、尋求醫師協助。
-
2022-04-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染疫居隔7天仍太長? 基層醫師籲讓它流感化:放手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表示,擬把居家隔離縮短為7天,但基層診所醫師認為,在疫情已流感化下,7天時間仍太長,和原本居隔10天的思維沒什麼不同,也仍影響社會流動,現在該做的就是放手,把疫情徹底當做流感化處理。呂姓醫師說,中央也決定接下來將改採「重點疫調」,只針對同住親友、同班同學、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同事共4類密切接觸者進行疫調,那麼現在執行的實名制、掃QRcord應該也要聲明不必再做,避免民眾做無謂之事。大台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魏重耀認為,在99.5%確診者都是輕症或無症狀,加上台灣都完3劑的比例已高,又有治療藥物可治療下,實在沒有必要再以嚴格的居家隔離作法限制民眾移動,居隔改為7天的時間仍太長,最後感染者仍不會願意接受篩檢,以免只是因為感冒而要影響周遭的人同被隔離7天。他說,其實國際上也不見得感染都得要居隔7天,以新加坡和韓國而言,就已視為流感化而並不居家隔離。而且,如果感染了既是輕症又能增加了免疫能力,那又何必圍堵,而第四劑也該用在免疫力低的老人、虛弱者身上,一般人則並不需要。
-
2022-04-2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4月23日足跡整理包/金門首見軍人確診民眾慌 花蓮黃昏市場群聚滿滿9頁足跡曝
新冠肺炎疫情今(23)日國內新增4204例確定病例,分別為4126例本土個案及78例境外移入;本土案例以新北市1563例最多,台北市945例、桃園市527例、基隆市219例、台中市171例及花蓮縣138例等縣市破百例以上。《聯合新聞網》為您不斷更新整理全台確診足跡,所在縣市哪有足跡一看就知。已不公布疫調足跡縣市:台北市、新北市改為公布足跡熱點縣市:台中市【基隆市】|【桃園市】|【苗栗縣】|【新竹市】|【新竹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連江縣】基隆市基隆今新增219個案,市長林右昌下午也公布足跡,有信義市場、基隆廟口、凱悅KTV、信二路郵局、七堵南興市場、廟口營養三明治(58攤)、康是美前大麵炒(40攤)等。桃園市桃園市政府今天下午公布新冠肺炎確診者18至21日最新足跡,多數是小吃店、餐廳,好樂迪、錢櫃KTV和中壢知名酒店也上榜。苗栗縣苗栗縣今天新增28例,確診人數近來逐日增加,且社區不明感染源個案也增加,縣府將持續開設篩檢站。新竹市新竹市今天激增51例本土確診,竹市府公布18日至21日共15處足跡點,包括百帝林森門市、東進路上的新竹百富遊樂場、北大路詩卿髮廊、西大路上林美好美、光復路一段養鍋(內用)、大魯閣湳雅廣場、大潤發湳雅與忠孝店與西大路林家牛肉麵等處。新竹縣新竹縣今增57例確診,案例年齡分布在2歲至81歲,確診者以青壯年為主,分別為30名男性、27名女性,Ct值分布在14.10至31.4之間,症狀以喉嚨痛、咳嗽、發燒為主。無症狀者有20名,占3成多。台中市台中新增171例確診。台中指標個案大里頂尖幼兒園女教師4月10日參加阿妹演唱會,後返回學校授課確診,該幼兒園今天增12例,累計44例;另外,今天新感染鏈后里某幼兒園因有學童出現症狀篩檢確診,今有5例確診,為4歲到5歲學童,4女1男。彰化縣彰化縣今天新增34例確診新冠肺炎個案,衛生局公布足跡包括彰化是普吉島泰緬餐廳、芬園古早雞農場、京軒素食彰化店、北斗江南為麵食館、鹿港海味珍海鮮、員林綠光森林、摩斯漢堡員林店等處。南投縣南投縣政府今公布26例確診個案,公共場所足跡包含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塔塔加遊客中心、竹山農會、育成文理補習班、長頸鹿美語南投二校等。雲林縣雲林今天新增51例本土確診個案及2例境外確診個案,分布如下,斗六10例、虎尾5例、麥寮8例、褒忠11例、元長6例、臺西3例、口湖2例、斗南、土庫、古坑、莿桐、二崙、東勢各1例,合計共51例。嘉義縣嘉義縣今天公布7例確診案例,確診者公共場所活動史包含7-11祥和門市、太保鐵路邊蚵仔麵線、寬士村自助餐及7-11柳子林門市等地。台南市台南市今(23)日共新增51名COVID-19本土病例,包含曾參加鹽水某教會活動個案7名、阿妹演唱會衍生個案2名、具外縣市活動史個案4名等,以及感染源疫調中個案27名。高雄市高雄今天新增98例,市府下午公布足跡,健身工廠、World Gym世界健身俱樂部、享溫馨KTV,及彩虹林小吃部、H男模會館及大帝國舞廳等,都曾有確診者停留。屏東縣屏東縣今天新增24例,8例為4個家庭群聚案,5例居隔陰轉陽;公共場所活動史包含中華電信屏東運營處、屏東國民運動中心、𡘙師傅便當專賣店(民生店)、丁丁連鎖藥局(廣東店)、東港漁市場、全家便利商店(內埔水門店)等處。宜蘭縣宜蘭縣今天新增90例本土個案,縣府公布20名確診者足跡,曾到過家樂福、奕順軒、全聯福利中心、7-11、全家便利商店、OK便利商店、喜互惠生鮮超市、教會、星巴克、南澳鄉立圖書館、加油站、銀行、郵局、羅東轉運站等。花蓮縣花蓮縣今天新增138例,累積達1122人,還有1131人隔離中。新增案例中,吉安鄉黃昏市場就占32人,其中19人是攤商,其他為採買的消費者或延伸出的家人,考量黃昏市場疫情擴散,累積染疫達50人。台東縣台東今天新增25例本土個案,確診者公共場所活動史包含尋夢園小吃部、7-11冠美門市、台東豐榮郵局、好樂迪、第九空間酒吧、育生小兒科診所、台東觀光夜市等地。金門縣金門縣新增2例確診,分別是一位20多歲女大生,Ct值15.45,接種過1劑AZ疫苗;另一個案是30多歲在小金門服役的軍人,已接種過3劑疫苗,因女友於22日確診,自行快篩呈現陽性,由於這是金門首次傳出有金大生與軍人確診,也引起民眾擔憂與恐慌。連江縣連江縣今天新增2名確診者,皆為居隔陰轉陽,公共場所活動足跡包含介壽獅子市場、東莒老人活動中心等。
-
2022-04-23 該看哪科.皮膚
嘴唇旁長小水泡伴隨刺痛感 當心「唇皰疹」可能悄悄找上門!
56歲王小姐從幾年前開始,就注意到自己比較疲累的時候,會在嘴唇旁出現小顆的水泡,且伴隨有刺痛感,覺得不太舒服,過幾天才恢復。但陸陸續續又復發好幾次,經醫生診斷為唇皰疹,治療後整個病程縮短了許多。唇皰疹由單純疱疹病毒引起 主要分兩型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羅陽指出,唇皰疹是由單純疱疹病毒所引起,又可分為兩型。第一型皰疹病毒大多感染在口腔、唇等處的黏膜與皮膚,第二型皰疹病毒大多感染在生殖器官,但有時也因接觸部位改變(如經由接觸傷口或親吻等動作)導致生殖器官感染第一型病毒,或第二型病毒造成口腔皰疹的現象,且傳染力很強。唇皰疹剛發作時會有刺刺或癢癢的感覺,再來才會出現群聚的水泡,至於乾掉的水泡會形成潰瘍並結痂。一般大約是在接觸感染後約1周至10天的時間發病,但也有人是在接觸後多年才發病。感染後,疱疹病毒會潛伏於人體神經節內一輩子,所以當免疫力下降時,疱疹病毒就可能會活化產生症狀。基本上各年齡層都有可能會受影響,所以當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或女性生理期前後就可能會出現唇皰疹。病程約1周後痊癒 大多擦局部抗病毒藥膏即可羅陽表示,唇皰疹的病程約1周才能痊癒,大多是擦局部抗病毒藥膏即可。但若於早期使用口服抗病毒藥,可將病程縮短至2至3天左右。唇皰疹大多只影響唇部周圍,但年紀較大的老人家、接受免疫療法、化療甚至是器官移植等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也可能在身體及四肢多處引發瀰漫性帶狀皰疹感染,故這些族群,早期使用口服藥有其必要性。傷口乾燥通風會較好 戴口罩時可在傷口外覆蓋紗布羅陽說明,許多人出現唇皰疹後,會立刻戴上口罩,覺得能遮醜。但反覆摩擦潰瘍及水泡處,可能會使傷口癒合時間拉長,且悶濕的環境也容易覺得不舒服。故能儘量保持傷口乾燥通風會較好,或於戴口罩時在傷口外覆蓋紗布,避免直接摩擦傷口導致不適感。要預防唇皰疹,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適當運動是必要的,尤其是唇皰疹反覆發作的病人,早睡早起、避免過度勞累是重要的原則,及早使用局部或口服藥也能縮短病程。(圖文提供/常春月刊)
-
2022-04-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ACIP通過6至11歲兒童打疫苗 專家曝唯一考量就是這點
新北市中和兩歲男童染疫驟逝,全民關注兒童要不要打疫苗。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下午舉行會議研議,與會專家一致決定,開放6至11歲兒童可以接種莫德納疫苗,兩劑疫苗間隔12周,且青少年可施打第三劑疫苗,而安養機構長者、免疫力低下等成人可以施打第四劑疫苗。專家表示,現在疫情風險高,兒童應是有什麼疫苗,就打什麼疫苗。「疫情如今已傳播到如此地步,一定會傳染給兒童。」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說,ACIP開放6至11歲兒童打疫苗,最主要的考量還是疫情,因疫情如此緊繃,兒童還是需要疫苗的保護。至於兒童兩劑間隔12周。黃立民說,主要是擔心兒童接種疫苗後,引發心肌炎,但第一劑與第二劑間隔12周,那接種第三劑的時間就會更晚,如此決定有好、有壞。黃立民說,好處是可以降低兒童心肌炎風險,於學理上好像有這樣的證據,但壞處就是接種完整疫苗的時間將會延後,恐增加兒童感染的風險,因接種完第三劑疫苗後,可能此波疫情都已過去了。「如果指揮中心可以盡速購買到輝瑞的兒童疫苗,對兒童的保護會有幫助。」黃立民說,因輝瑞兒童疫苗使用的資料較多,且安全性也比較清楚,且目前莫德納疫苗不知夠不夠用,而疫苗場研發的5歲以下適用的疫苗,目前也在進行臨床試驗,就看往後研究情形如何。ACIP委員、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教授張鑾英說,雖然疫苗仿單為建議2劑疫苗間隔4周,但30多國實際使用也多以8周或12周接種,與會委員也考量間隔較久,副作用應會比較小而做出12周的決議。依疫苗資料顯示,接種第一劑後14天預防感染保護力達8成以上,預防重症保護力則有7成多。主要副作用為局部紅腫痛,發燒症狀第一劑約3%、第二劑24%,心肌炎發生比例比青少年低很多。張鑾英說,從資料來看,接種疫苗是利大於弊,因此ACIP同意讓兒童接種,並以校園施打為主,自行到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為輔。張鑾英強調,現在很多人對疫苗長期副作用有疑慮,但感染新冠肺炎後遺症是明白、清楚的,且有許多研究陸續出現,因此建議兒童「可以打就盡快打」。對於有些專家認為兒童接種次蛋白疫苗較好,可以等待高端或NOVAVAX疫苗,她表示,等待其他疫苗「緩不濟急」,現在疫情風險高,有什麼疫苗,就打什麼疫苗。ACIP委員、董事長林奏延說,6至11歲接種疫苗可以提升保護力,同時補足群體免疫力的缺角,而就流感經驗來看,學童染疫後是很重要的感染源,上課返家後有機會傳染給阿公、阿嬤,且學童染疫後,若要視訊上課恐影響學習效果,家長也需請假照顧,因此應要早點接種。為預防兒童感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若要避免5歲以下幼兒感染,應不要接觸不特定人過於頻繁,出入場合要注意社交距離。但黃立民說,兒童染疫絕大多數都是被熟悉的人傳染,可能是家中的人傳來傳去,而不是陌生人,且疫情本來就很難止住了,已經沒有辦法可以阻止兒童染疫,「基本上一定會染疫」,除非家長不讓小朋友去上學。況且,新冠病毒疫情還不知會流行幾年,家長也不可能讓孩子都不去上學。因此,若要降低兒童染疫。黃立民說,全家都要打滿疫苗,學校管理好,但要避免染疫的難度相當高,並早點把有染疫的孩子挑出來,但都不容易。至於桃園市預計進行所有國小學童進行快篩,黃說,多少有幫助,但跟不上疫情傳播速度,且快篩敏感度不如PCR,有偽陰性問題,一次篩檢一定會漏掉2成,而學校傳染非常快,病毒還是會傳染出去,一旦兒童出現身體不適要盡速就醫。對於老人家、脆弱族群打第四劑疫苗。黃立民說,這對特殊、脆弱族群本來就要做,一般民眾打不打只是時間問題,如慢慢進入10至11月,新冠病毒猖獗起來,一般人可能都要打4劑,而年底可能會換疫苗病毒株,有可能換成Omicron,目前臨床試驗都已在進行中。
-
2022-04-20 失智.失智資源
照護資源╱失智症資源地圖 減輕照顧壓力
台灣失智症人口逾31萬人,65歲以上老人約每13人即有一人是失智者。根據「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指出,失智者獲得診斷及服務比率為54.1%,約超過13萬人尚未被確診,而無法得到妥善照護,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因此進行「台灣失智症資源地圖」問卷調查,期望能幫助失智症家庭獲得更多使用資源及服務。認識社區失智症窗口失智症平均病程約8至10年,甚至超過15年,對家屬來說,照顧之路艱辛且漫長。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我國自2017年推動「失智照護服務計畫」,全國有超過95處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逾494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協助民眾取得社區中的長照資源。未來「台灣失智症資源地圖」可凸顯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的角色,引導民眾認識社區裡失智症的第一個窗口,並銜接後續長照資源。周道君指出,當有失智疑慮或疑似確診階段,應先找到住家附近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做進一步諮詢與安排轉介;家中有失智患者,則可利用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參加多元課程減緩症狀。藉問卷認知失智症 高齡化社會帶來長照相關需求與挑戰,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照顧者或被照顧者,面對這一波失智海嘯,政府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凝聚各地安老能量。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進一步舉辦「台灣失智症資源地圖」問卷調查,蒐集失智症資源使用現況,包括失智症是否為正常老化現象、十大警訊、預防方法,藉由基礎題了解失智症識能的提升與友善認知。問卷也針對資源使用調查,包括目前布建的資源與實際使用狀況有沒有落差?資源夠用嗎?好用嗎?長輩行為異常應求診周道君提到,部分民眾對失智症仍有癡呆、無能等刻板印象,政府積極推動失智友善社區,期以打破迷思與歧視。例如有些個案走失未在第一時間被民眾發現,若能了解失智症況、及時伸出援手,就能防止迷路及誤闖國道等憾事。衛福部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胡朝榮說,民眾應加強失智症識能及敏感度,若家中長輩出現行為異常、經常遺忘事情,一定要求診神經內科或老年精神科。若是確診,院方可以協助患者、家屬預做準備;若是正常老化,日常生活則要降低失智症危險因子。各縣市政府正努力提升這部分,包括舉辦標準化課程、訓練師資,判斷社區的失智者進而轉介共照尋求資源協助。年底公布調查結果失智症對家庭、社會衝擊非常大,「台灣失智症資源地圖」問卷調查結果,預計於今年底公布,希望能針對失智症照顧提供許多解決方案,提高民眾對失智的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協助連結資源延緩失智退化。
-
2022-04-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5.4萬人居隔亂 陳時中:請自主應變
本土確診案例連日飆升,居家隔離人數更達五萬四千多人,新北市長侯友宜昨表示,中央的Trace系統常當機,有居隔民眾遲等多日才收到通知,快篩試劑提供也不足,已是居隔者最大困擾,要求中央簡化流程。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宣布,北市從今天開始,確診者原則上居家治療,不適合居家才移到防疫專責旅館照顧。這波疫情爆發後快速延燒,新北市有民眾抱怨,篩檢陽性在家等了四天,竟都無人聯繫;另外有人接觸確診者,父親陪同至醫院採檢PCR,未料現場人山人海,光採檢就等了一個多小時,過了兩天還沒收到PCR報告。還有不少居隔者需要快篩試劑,卻遲等不到,打一九二二不是撥不進去、就是被重重轉接;衛生所人員說快篩劑缺貨,請居隔者等待。還有民眾被通知要等防疫計程車載往醫院採檢,光等防疫小黃就等好幾小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北市染疫人數多,通知上略有延誤,請民眾自主應變,待在自己想要隔離的地方,盡量一人一室,靜候通知;如果同住家人尚未被匡列,請保持不要有太多活動。自主應變 民眾:有笑話感不過,「自主應變」四字引發眾多網友不滿,「自主應變就是要民眾自立自強」、「CDC請大家自主應變,有種笑話感」。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新北聯醫三重院區社區篩檢站目前每日平均採檢人數,是以往三倍,急診採檢人數更高達六倍,雖已加派醫護人力,但仍需排隊等候。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高淑真指出,十三、十四日平均每日來電達四一五○通,接聽電話人員已從十六人增至廿五人,仍忙不過來。北市確診 原則採居家治療侯友宜表示,中央的Trace系統經常當機,導致防疫流程延誤,許多居隔民眾等三、四天才收到通知,快篩試劑提供也緩不濟急,民怨四起。若系統問題沒有解決,地方政府加派再多人力都沒用,盼中央簡化流程,快速處理居隔案件。正居家隔離的柯文哲昨天透過視訊會議表示,新北遇到的問題,台北都有,由於感染數量會大量上升,北市從今天開始,凡是確診者,原則上居家治療,用電話通知,家裡不適合、或獨居老人等才考慮移到防疫專責旅館照顧。有專家預估,台灣這場疫情與病毒共存,可能還要拖延一二○天,柯文哲昨天表示,以南韓經驗看,台灣疫情還是在起步而已。南韓是因總統大選疫情失控,台灣今年也要選舉,之後會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動作跑出來,也許不到七百萬人確診,「台灣超過一百萬確診,應該是一定會發生。」專家推估 兩萬三千人重症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璩大成昨天赴議會工作報告時也表示,若以疫苗覆蓋率七成來說,剩餘的三成全染疫,疫情才結束,換算台灣總人口數三成約七百萬。若以百分之零點五重症比率算,預估全國約會有二點三萬人重症,其中北市就有兩千六百人,平均每日五十人重症,「光這樣就受不了」。璩大成說,源頭太多,已遍地烽火,北市防得這麼慘烈、苦守多日,結果花蓮、基隆疫情爆掉。
-
2022-04-19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老翁開胸手術後漸進式呼吸訓練 26天成功脫離呼吸器
78歲梁姓老翁因主動脈剝離接受緊急開胸修補手術,術後復原良好,但需依賴呼吸器,大千呼吸照護病房醫療護理團隊評估他的病情後,透過漸進式呼吸訓練及復健治療,幫助老人家在住院第26天成功脫離呼吸器、移除氣切套管由鼻子呼吸,同時擺脫鼻胃管改為由口進食。出院時,老翁非常感謝醫護人員的照顧,開心表示「終於可以把身上管路拿掉,回家好好陪老伴了!」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呼吸照護病房醫師王世強表示,對一般人來說,呼吸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對急重症病人而言,呼吸是沉重無比的動作。當病人因急重症導致呼吸衰竭,此時需要呼吸器的支持,幫助他們度過暫時的難關,並有時間接受適當的治療,消除造成呼吸衰竭的病因。然而,長期使用呼吸器對病人及家屬來說,不僅造成生理和心理的重大壓力,也是精神和經濟上沉重負擔。梁姓老翁住院期間意識清楚,但使用呼吸器在床上會限制活動以維護病人安全,這使老人家內心缺乏安全感、常有焦慮情形。因此,在評估他的狀況穩定且不違背疫情原則下,藉由家屬探病陪伴來增加他的安全感及恢復健康的信心,同時由胸腔內科醫師及呼吸治療師提供漸進式呼吸訓練,護理師指導家屬協助床上復健來維持四肢肌肉力量,在大家努力下,老人家終於順利脫離呼吸器及其他管路。王世強表示,除了老翁的個案,近2個月來,大千呼吸照護病房團隊也幫助另外3名病患成功脫離呼吸器,期望透過專業的醫療與耐心的照護,能協助更多依賴呼吸器的急重症病人順利脫離管路,重拾嶄新人生。
-
2022-04-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北市汐止長照機構爆群體染疫 28人確診
新北市汐止區某長照機構有位住民16日因身體不適送醫,經檢測確診染疫,新北市政社會局接獲通報後,立即派員為所有工作人員和住民71檢測PCR,目前有28人呈陽性反應,送醫收治。汐止某長照機構日前有名住民快篩陽性,市府立即派員前往檢測PCR,若呈現陽性即送醫,陰性者則在機構內分艙分流。新北市社會局老人福利科長林妏燕表示,該老人機構收容46位住民還有25位工作人員,他們16日發現有位住民快篩陽性,出現發燒症狀,立即送醫診治,經通報衛生局後,協調醫療團隊進入機構進行全面快篩及PCR檢測,截至18日晚間,有28位PCR呈陽性,送醫收治,目前掌握確診人員均為輕症。林妏燕表示,他們已連續在17、18日清消該棟建築物,住民採分艙、分流方式照顧,全員後續進行相關健康監測,社會局也提供快篩劑等防疫物資支援備用。
-
2022-04-19 活動.健康聚樂部
【元氣一日課】讓你神經不再大條!專家教你活化腦部,預防腦退化從現在開始
只要是人,都會有變老的時候,手腳不再靈活、膝蓋總是隱隱作痛,皮膚粗糙、下垂,頭髮變白、變少等等老化現象,這些老化現象可透過保健品、保養品的補充改善,但是,民眾卻經常忽略大腦的老化,大腦的退化不像皮膚、骨骼,容易在生活中被察覺,一旦錯過保養大腦的好時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喪失記憶力與專注力!除可透過「三動」來預防,所謂三動讓身體持續動維持體能、常用腦讓大腦持續轉動、維持與人互動社交連結📢再教你 6 招,攝取均衡營養|活絡筋骨|增強人體心肺功能!快跟著元氣網一起登入學會。你注重健康嗎?還是你有健康意識,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元氣網一日課程】聚集最豐富的專家群,告訴你生活健康大小事,並透過一日健康學習表,按照自己的步調輕鬆學,發掘自己不一樣的潛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快來元氣網,體驗獨家免費一日健康課程,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時隨地輕鬆學習!【主題簡介】培養生活好習慣 避免養出不健康的大腦老了就會不靈光?如何到老都能健康有活力、獨立不依賴他人、有清晰的頭腦?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袁瑋說明,研究證實若持續堅持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可以預防、延緩或改善已經退化的身體或頭腦功能。(資料來源:振興醫訊第298期)【專屬你的健康學習表】元氣網提供主題式影音課程、內容,可參考健康學習表自主分配個人生活作息時間,並陸續完成目標,無觀看時間與次數限制。📝目標Get:✅ 完成 2 個自主運動(促進手眼協調,增強心肺功能)。✅ 學會 1 個生活技巧(攝取均衡營養,促進腸胃蠕動)。✅ 進行 1 個健腦活動(活絡筋骨、腦袋清楚)。✅ 閱讀 3 篇健康知識(教你如何預防憂鬱、延緩失智)。★完成學習目標後,元氣網還會不定期寄送客製化學習包、優惠訊息電子報給你!★【立即開啟你的一日學習】●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 10:00-12:00【閱讀】居家活動● 12:00-13:00【技巧】食在美好●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運動】醒腦運動● 15:00-16:00 下午茶時光● 16:00-18:00【活動】放鬆活動● 18:00-19:00【技巧】食在美好● 19:00-20:00【閱讀】洗澡沐浴● 20:00-21:00【閱讀】一夜好眠● 21:00 準備就寢⏰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居家運動,羽球有氧運動:運動專家 何宏胤👉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2:00-13:00【閱讀】食在美好老年防憂鬱失智 做好身動、腦動、互動據統計,全球有7%及5%老年人口深受憂鬱症及失智症所苦,憂鬱和失智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高,失智症則讓長者喪失活動能力,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董氏基金會呼籲,透過「三力」、「三空」、「三好」照顧自己身心。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可透過身動、腦動、互動「三動」,來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身動是活動身體維持體能與肌耐力,腦動是轉動大腦維持腦力並轉換情緒,互動則是與人維持連結互動避免孤獨,可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也有助改善患者的憂鬱症狀,延緩失智程度。👉《點此看全文》老年憂鬱和失智恐加速其他疾病惡化,醫提醒「三動」不能少,樂享老後生活⏰ 12:00-13:00【技巧】食在美好腸胃保健,飲食消化問題:醫師 謝名宗👉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運動】醒腦運動國民健康署 健康九九:我家也是健身房(故事篇)👉課程來源:健康九九網站⏰ 15:00-16:00 下午茶時間⏰ 16:00-18:00【活動】練習才藝⏰ 18:00-19:00【技巧】食在美好吞嚥機能強化訓練:專家楊光榮嗓音耳鼻喉科診所 語言治療師 蕭麗君👉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9:00-20:00【閱讀】洗澡沐浴洗澡竟變成酷刑? 原來有一種痛是「洗澡頭痛」「醫生,你有遇到洗澡竟然會變成酷刑的例子嗎?」「所以你洗澡時發生什麼事情?」 聽起來是不尋常的症狀,腦神經內科 林志豪醫師開始發揮追根究柢的精神。聽著患者說明,「大約十天前,有一次很疲累的時候要去洗澡,但當水往我身上沖時,瞬間覺得那水好像化成一個巨大的榔頭往我頭狠狠的敲下去,當下覺得腦快爆裂了。由於來得太突然,以前從來也沒有這樣過,就馬上到醫院急診。急診醫師當下擔心我是腦出血,馬上排了腦部掃描,甚至還做了腦脊隨液的化驗,結果都是正常的。由於後來我頭再也沒有痛了,休息一陣子後,就先回家。本來覺得可能是那天太累了,再來回到家後也都沒有頭痛,於是鬆了一口氣。沒想到隔天晚上,我在洗澡的時候,那惡魔又降臨了,我頭痛欲裂,所以趕快離開浴室。因為昨天才去急診,我決定先在家裡休息看看,頭痛真的就緩解下來了。隔天早上人也都覺得好好的。後來發現,我的頭痛只有洗澡的時候才會發作。因此接下來好幾天,我幾乎不敢洗澡。」聽完之後,醫師心中大概已經有些可能的診斷,馬上請她做進一步的腦部以及血管攝影,果然,血管攝影顯示她有幾段血管痙攣的現象,於是給她一些緩解血管痙攣的藥物。經過一段時間回診時,洗澡時會誘發頭痛的現象好了許多,她終於又可以享受洗澡時的放鬆時光。誘發頭痛的原因很多,醫揭背後原因有這些。👉《點此看全文》洗澡也誘發「頭痛」發生? 神經內科醫師:這類女性要小心⏰ 20:00-21:00【閱讀】一夜好眠睡不好是失眠還是睡眠不足?專家:2者不是同件事失眠是最主要也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成人都睡不好,十分之一左右的成人患有慢性失眠,以致長期睡眠品質不佳,白天還會出現疲勞、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和缺乏動力等情況。然而,失眠不只是一種身體病況,也是一種症狀,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特定藥物治療都會引發失眠。此外,失眠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特徵,比方說焦慮症、憂鬱症或躁鬱症等。失眠有很多種,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不是每個失眠患者都有睡眠不足的困擾。失眠和睡眠不足經常被混為一談。目前已有很多資料詳述睡眠不足對健康的危害,以及不好好睡覺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例如死亡率較高、體重增加、高血壓、糖尿病……不及備載。幾十年來都睡不好一定會打亂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對吧?事實上,失眠與睡眠不足完全是兩回事。👉《點此看全文》失眠睡不著?快來了解你是哪種失眠類型?⏰ 21:00 ~準備就寢————本課程規劃參考————※運動時間點:根據《什麼時候是好時候:掌握完美時機的科學祕密》一書提及,於在早上運動,可以藉此達到,減重、提振心情、保持習慣、增加力量的效果;而下午到晚上運動,則可避免受傷、發揮最佳表現、略為提高運動快感,因為此時肌肉有彈性,不易受傷,心肺機能也較佳。※居家活動安排: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中心社工主任陳俊佑指出,2013年法國有大型老人世代研究,追蹤3675位健康長者20年,結果發現,相較於不玩桌遊組,每周至少玩一次桌遊、棋類、牌類等遊戲的玩桌遊組,20年後認知測驗表現較佳、罹患憂鬱症機率較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15%。還有更多健康主題粉絲專頁,歡迎加入了解更多!📍 元氣網📍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全銀運動 | 銀髮族遠距健康
-
2022-04-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把確診者放家裡」 柯文哲公布下周一北市試辦區域
今天全台本土1209例,其中台北市本土140例,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舉行防疫記者會,宣布下周一先在信義區試辦將確診者放在家裡,但不是全部,要家裡有獨立衛浴設備,不要一戶擠一大堆人,但如果疫情升溫,12行政區都依這原則辦理。柯文哲強調,放在家裡,人數要夠少,也要比較靈光的,失智老人放在家就不行,所以是情況比較好的,或年輕的、安全的擺在家裡,需要人家照顧的送防疫旅館,重病的送醫院,但如果疫情升溫,12行政區都依這原則辦理。柯文哲說,確診者放在家,最大問題不是醫療,而是非醫療,為何從信義區試辦?在這過程中有一些問題要解決,現在沒結婚的多,親戚關係不是那麼密切,以前政府和個人間有家庭做緩衝,現在不見了,像物流、怎麼收垃圾,媽媽隔離,兒子要念小學,這些都是問題,所以從信義區開始試辦,量多再擴展到其他行政區。柯文哲說,這場疫情慢慢變嚴重,北市以最低社會成本和病毒共存,不要搞到餓死比病死還多,不要過度妨害經濟,每天都有狀況,步步為營,等這波過去就會解禁,但前提是不能有新的變種病毒。
-
2022-04-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名家觀點/躲好躲滿就沒事?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防疫關鍵,疫苗要打好打滿
「診間並不少見老人家對疫苗猶豫,認為自己能躲好躲滿。」心臟外科權威、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說,新冠疫情持續在各國延燒,近期以東亞最嚴重,截至二月底統計,韓國單日確診22萬人,香港每日確診破萬、死亡數三位數起跳冠全球之首,當中三成都是未完整接種疫苗的65歲以上「資深公民」。完整接種 防醫療體系崩潰邱冠明表示,心血管疾病患者與80歲以上的長者皆是染疫高風險族群,只要在門診遇到「一劑都沒打」的老人家,寧願花時間也要說服。在台灣逐步邁向與新冠病毒共存的目標下,他也坦白告訴病患2022年恐怕躲不過病毒找上門。近月亞洲國家新冠疫情嚴峻,邱冠明指出,香港每日死亡數高達三位數,且90%都是老人家,剖析其中原因,包括65歲以上民眾完整接種率差、追加劑(第三劑)比率難提升等,都是讓香港確診數、死亡數暴增的致命點。邱冠明表示,台灣在嚴守邊境管制下,加上國民防疫意識高,積極配合戴口罩、打疫苗,很幸運地擁有「時間差」,能領略他國在防疫上的「答案卷」。以全球施打第三劑比率,截至三月新加坡超過六成、韓國已達五成,台灣也逾五成,即便如此,韓國一天仍有20幾萬確診數,代表施打疫苗無法避免感染,但可以防止醫療崩壞。他強調,若已接種疫苗卻不幸確診,目前也有新冠藥物可治療,能避免重症發生的風險。非染疫死亡 人數也增加邱冠明指出,疫情期間因醫療資源、人員調度、挪移、安置等都以防疫為優先,導致常規醫療處置無法正常運作。快篩、PCR核酸檢測也使等待就醫的時間增加,加上民眾害怕前往醫院就診等,醫療可近性降低,形成「醫療排擠」。如慢性病患者因害怕染疫而停止回診領藥、癌症的早期診斷或需定期治療的患者也可能因不願前往醫院而中斷,疫情期間非染疫死亡人數自然也增加。邱冠明強調,病患對於醫療剛性需求不應該被犧牲,眼下最希望的是完整接種疫苗率提高,建立防止國家醫療體系崩壞的防護網,使長者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能安心前往醫院,恢復過去的定期回診的就醫習慣。慢性病患者 應恢復回診邱冠明說,以目前國內外資料顯示,新冠病毒針對全身性多系統攻擊,發炎反應影響面向廣泛,雖尚未有充足資料顯示病毒是否透過血管媒介,但已知會攻擊肺部、呼吸道,及造成心血管、腦部、腎臟、腸胃道等全面性影響。邱冠明提醒,心臟外科病人大多開過心臟手術,與長者皆屬染疫重症高風險群,且心血管疾病患者本身更是新冠肺炎易感染族群,除了個人生活作息、行為模式需改變,內部防護包括營養攝取充分、完整接種疫苗、保持原先藥物使用習慣以及定期回診等基本功,都要於生活中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