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糞便潛血檢查
的結果:共找到 297 筆 約 0.356秒圖解:便便顏色、粗細 讀出健康
食安風暴下,讓人驚覺入口的添加物五花八門,體內累積的毒素驚人。 學會觀察便便、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是排出體內毒素的第一步。▇便便這樣形成食物從口中吃下後,未被吸收而產生的殘渣通過大腸時,會從流體逐漸...
糞便潛血篩檢大腸癌 死亡風險降10%
大腸癌是國內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也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三名。根據國民健康署與台大公衛學院研究,比較國人定期做糞便潛血篩檢與未篩檢死於大腸癌的風險,顯示篩檢組至少降低百分之十的腸癌死亡風險。目前國健署提...
大腸癌篩檢 死亡風險降10%
國健署推動50-74歲的中高齡者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國健署與台大合作分析93-98年篩檢資料發現,國人篩檢率21.4%,定期複篩率為30%;已篩檢者與未篩檢者相較,可降低死亡風險10%;若篩檢率...
年年檢測糞便潛血 無症狀的她揪出腸癌
案例一:50多歲婦人過去每隔兩年都會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前兩次都呈陰性反應。雖然她沒有大腸癌家族史,身材中等且無任何大腸癌前趨症狀,但今年仍照例接受檢查。不久,她接到衛生局的通知,要她接受進一步檢查,...
專業觀點/沒血便 不代表大腸沒病變
一提到大腸鏡檢查,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痛」,而且往往自認為沒有血便而不想受檢,但糞便潛血肉眼難以察覺,建議50歲以上民眾接受全大腸鏡檢查,以及早發現問題及治療;若經專業麻醉師評估許可,也可自費選擇無...
我的經驗/照大腸鏡先清腸 痛到軟趴趴
有一年,我連續三天便秘,到第四天解便時異常疼痛,差一點屁股沒有流出血來。到住家附近小診所求醫,醫師說,多吃蔬菜水果,開了三天藥量。服藥後感覺好轉,但藥吃完了,又連續三天便秘,連口裡呼出的氣也都是臭的...
抗癌人生/忽略身體警訊 拖兩年揪出腸癌
我的胃腸不曾有過問題,每天排便正常,喝足夠的水,蔬菜水果吃很多,不菸不酒很少吃消夜,每兩年做糞便潛血檢查,家族也沒有遺傳基因,卻在45歲時意外檢查出大腸癌三期。當病理報告確認那一刻,震驚、憤怒、疑惑...
停經婦好朋友又來! 竟是罹子宮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中一名60多歲的邱女士停經已逾十年,從去年開始,因陰道出血遂至地區診所就診,以藥物治療約半年卻未見改善,而且開始出現頭暈與心悸,收治邱女士的醫師建議應接受進一步檢查,...
大便帶血 難道是大腸癌?
24歲的葉小姐,憂心忡忡進入診間說:「醫師,我最近大便都有血,是不是大腸癌?我煩惱了好久,都不敢來找醫師!」經仔細詢問,發覺她解便疼痛已兩、三周,每次解便都好像撕裂傷一樣,而且衛生紙上都看得到血跡。...
外食多 大腸息肉攻占年輕人
別再以為年輕就是本錢,小心息肉就在腸內。近廿年來年輕族群大腸癌發生率明顯增加,台灣癌症基金會昨天公布「大腸癌與大腸息肉認知調查」,推估國內廿二歲到四十九歲的年輕族群,恐有七十一萬人腸內有息肉。台灣癌...
估全國71萬青壯年 有大腸息肉
年輕人不會長息肉、息肉跟痔瘡有關?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天發表調查指出,推算全國有71萬名22到49歲青壯族群有息肉,但對大腸癌認知不足;調查並發現,三成青壯年常便秘腹瀉、七成天天外食,都是腸癌的危險因子...
高度癌化息肉 每5人就1人有
大腸直腸癌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第一名多年,一年有1.4萬人罹病,聯安診所統計101至103年2萬6674筆大腸鏡檢查資料,平均每五人有一人具高度癌化腺瘤型息肉,且較難檢測的右腸遠端息肉更增為原來的1.5...
全民練5功 降7成罹癌風險
癌症的威脅有多大你知道嗎?目前全球每年有820萬人死於癌症;台灣每年9萬多人罹癌,平均每5分40秒即有1人罹癌。不過其實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今天(2/4)世界癌症日,台灣癌症基金會持續呼籲「全...
到底誰該做大腸癌篩檢?
「大腸癌長年是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且是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三位」早已不是新聞,衛生單位也常常在宣導大腸癌篩檢,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但究竟是哪個族群要篩檢?多久做一次?大腸癌篩檢又怎麼做?【檢查一下,...
貧血 竟是大腸癌搞鬼
49歲的林先生是一位成功企業家,平常工作忙碌,疏於檢查身體。近期發現,爬樓梯和運動常氣喘吁吁,且明顯感覺體力不繼,不但容易累,還有頭暈的感覺,讓他心生警愓,抽空到醫院健檢。經過理學檢查,醫師發現他的...
吃鴨血致腸癌?錯誤迷思不如早篩檢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國人聞癌色變,但對腸癌篩檢仍有許多錯誤迷思。新北市1名居住板橋的退休高中男老師,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但堅持是吃麻辣鴨血所造成,拒絕大腸鏡篩檢,後檢查發現竟有9顆腸...
個管師緊「叮」 他切瘜肉 驚見病變
【聯合報╱記者魏莨伊/板橋報導】 醫院個案管理師的堅持成為癌症第一防線,有患者大腸癌篩檢陽性卻不以為意,多虧個管師不厭其煩寄信「威嚇」與電話叮嚀,才得以及早切除病變瘜肉,寫信「感謝個案管理師緊追不...
腸癌轉移 切肝4次保命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 77歲王伯伯近五分之一的人生都與大腸癌搏鬥,他於15年前被診斷出大腸癌,治療後3年又轉移至肝臟,歷經無數次化療和四次切肝手術,現在成功抗癌,只需定期追蹤。這輩子...
年增萬餘大腸癌患者 醫:50歲一定要做糞檢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國內年增萬餘患者國內每年新增一萬多名大腸癌患者,由於大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有些患者直到血便、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才發現,醫師建議,最遲50歲一定要進行糞便潛血篩檢。...
對抗大腸癌第三期 愛美讓她有動力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當時只想跳樓」,今年40歲的蘇怡芳,說起醫師宣判她得到大腸癌當下的心情,沒有家族病史、飲食正常、甚至排便也正常得讓她自豪,突然被宣判罹癌,經歷絕望、振作,如今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