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5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搜尋
糞便潛血檢查
共找到
162
筆 文章
-
-
2021-03-28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鏡檢查會痛嗎?專科醫師一次破解常見5大疑問
相信很多人擔心大腸鏡檢查所造成的疼痛感,遲遲不敢就醫,甚至痛到受不了檢查到一半喊卡!振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任嫻表示,如果擔心疼痛感,可以考慮無痛的大腸鏡檢查,即在檢查前施打麻醉劑,並在睡眠中進行檢查,不用擔心過程中的不適感,如有需要可以在安排檢查時詢問醫師。大腸鏡的功用? 檢查結腸內部黏膜病變黃任嫻表示,大腸鏡是由包裹著光纖的1.6公尺軟管組成,前端帶有可錄像的攝影鏡頭,經由肛門深入,檢查直腸及結腸內壁黏膜是否有腫瘤、瘜肉、發炎、出血等病變。檢查中如有發現瘜肉或黏膜有異常,可同時從鏡頭旁的孔徑深入器械執行切片或瘜肉切除的動作。大腸鏡適合誰做? 8種情況需特別注意關於大腸鏡的檢查對象,黃任嫻提到,如有血便、不明原因貧血、排便習慣改變,包含便祕、腹瀉、解便後有解不乾淨感、大便形狀如筆般細長,慢性腹痛腹脹大於三個月、食慾不振、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糞便潛血陽性反應、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病患(即二等親內親屬有大腸癌病史)等情況的民眾,建議可接受大腸鏡檢查。檢查需要多久? 大約10-15分鐘
-
2021-03-24 癌症.大腸直腸癌
小心大腸息肉變成癌 定期檢查保「腸」健康
花蓮一名50歲戴姓男子有痔瘡問題,前陣子出現血便、糞便變細,認為自己有痔瘡才會出血,拖了1個月才做大腸鏡檢查,發現有第一期升結腸癌。醫師提醒,大腸癌位居國人癌症發生率之首,50歲以上成人每15人中就會有1人會罹患大腸癌,建議50歲以上民眾應利用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確保「腸」的健康。門諾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戎伯岩表示,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50歲以上糞便潛血陽性者,2人有1人有大腸息肉,5人有1人是癌前期大腸息肉,20人中則有1名是大腸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痊癒率提高,以第一期、第二期的患者來說,5年存活率超過70%,第三期雖因淋巴結轉移,但5年存活率仍有50%以上。醫師表示,大腸息肉演變成大腸癌約需要8至10年的時間,多數的大腸息肉沒有症狀、不影響生活,因此民眾不易察覺,唯有定期檢查,才能及早切除,預防癌症的形成。雖然維持良好的生活與飲食習慣能夠降低約30%的大腸癌風險,不過篩檢更重要。醫師呼籲年齡超過50歲、有肥胖、抽菸、久坐,缺乏運動、有腺瘤性息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炎性腸道疾病家族病史者,以及飲食上總是高熱量低纖維等危險因子者,都應提高警覺定期檢查。以往大腸癌患者多是中老年人居多,但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近年來也不乏30至40歲的年輕人罹病。醫師強調,大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通常出現血便、解便習慣,糞便性狀改變、體重減輕、腹部疼痛、腸道阻塞、體力變差等症狀時都已是晚期表現,建議定期檢查。
-
2021-03-08 癌症.乳癌
乳房攝影篩檢比生小孩還痛? 她不信謠言親身實測
根據衛福部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惡性腫瘤已連續48年位居首位,每年有超過1萬人死於四大癌症(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四大癌症篩檢為目前成本效益最高的項目,配合38婦女節活動,北市中山區今日起至6月30日止,舉辦「絕緣三癌有妙招」活動,鼓勵民眾完成癌症篩檢。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務長吳岱穎指出,男性第一名癌症為大腸癌,女性則是乳癌,北市透過篩檢,2018年4大癌症發生率比2017年下降6.2%,鼓勵50歲以上族群,不論是首篩族或6年一次篩檢者,都可前往檢測。根據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大規模篩檢資料分析顯示,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吳岱穎表示,一般女性認為乳癌攝影會很痛,盼能以乳房自我檢查或乳房超音波來取代,但若要檢查乳癌,必須靠乳癌攝影,在零期或一期時及早發現,存活率高達9成,另外,乳癌攝影會痛是迷思,並非如此。中山區松江里長蔣築諠說,一直聽到身旁女性友人說乳房攝影很痛,就連鄰長也表示「比生小孩還要痛」,讓從未做過檢測的她很驚恐,但實際篩檢後發現,檢查儀器多為改良式,讓不適感減輕許多,「完全不痛」。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林柳吟表示,衛福部針對年滿30歲女性每年提供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45至69歲女性提供2年1次免費乳房攝影篩檢,二等親間有罹患乳癌病史的40至44歲民眾可免費篩檢;50至74歲提供2年1免費大腸癌篩檢。為提升民眾篩檢意願,今年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中山區42里辦公處、全聯、中山健康促進協會及中庄仔福德宮加碼推出「絕緣三癌有妙招」活動。完成癌症篩檢民眾即贈神明加持平安米,首次篩檢大腸癌、乳癌及6年以上未做過抹片者,更贈送買元加菜金兌換券,以及全聯消費加碼送鴻禧菇;另,42里辦公處及全聯15家門市增設「護腸元氣屋」,方便民眾繳管及領取回管好禮。
-
2021-02-19 癌症.大腸直腸癌
擔心疫情不就醫!男腹痛掛急診 竟是大腸癌併發腸穿孔
50多歲林先生去年就感覺肚子疼痛,因為擔心疫情強忍不就醫,自己買胃腸藥服用沒改善。上個月腹痛難耐,被朋友逼著到桃園市聯新國際醫院掛急診,檢查發現是大腸癌腫瘤導致腸穿孔感染,手術治療後,順利在農曆年前返家與親友團聚。聯新國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子安表示,大腸癌腫瘤造成腸穿孔的情況並不常見,林先生因腫瘤增長擴大,不僅堵塞腸道而撐破,更演變成腹膜炎,平白忍受數個月的疼痛,並且延誤病情,所幸治療後已無大礙。林先生到急診時,醫師安排腹腔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癌腫瘤已經破裂嚴重感染,陳子安先為他做腹腔膿瘍引流,再切除左側半結腸與腸吻合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住院兩周後小年夜前出院,後續將評估再做輔助治療。住院期間林先生配合防疫,只有1位朋友陪病,也謝絕家屬探病。當初聽左鄰右舍談疫情感到畏懼,強忍疼痛卻不敢就醫,以致延誤病情,現在覺得疫情期間看病、住院沒想像中可怕,醫護人員悉心照顧,讓他很放心。醫師陳子安指出,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大腸直腸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初期症狀不明顯,能早期發現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大腸癌與飲食生活息息相關,也和年齡及遺傳有關,政府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建議有家族病史者應更早做篩檢,甚至做大腸鏡檢查。陳子安說,如果排便習慣改變持續超過兩周、血便或糞便有黏液、不規則腹痛或絞痛、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經常腹脹便秘、排便不乾淨、不明原因貧血,都是大腸癌初期徵兆,應盡早到醫院檢查。
-
2021-02-18 科別.消化系統
重要警訊別忽視!糞便檢查有潛血 這種腹瀉不單純
腹瀉伴隨血便,問題恐不單純!三十多歲的王先生是位上班族,去年開始偶爾出現腹痛、腹瀉症狀,原本以為是腸躁症,但到院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卻發現潛血反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竟然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讓王先生大感意外。鹿港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林成行醫師表示,腹痛、腹瀉是腸胃炎典型症狀,一旦出現慢性腹痛、腹瀉、甚至血便就要當心,必須進一步檢查,以確認是腸胃道出血、自體免疫疾病或大腸癌等病因。像上述王先生所罹患的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因腸黏膜持續發炎導致潰瘍而造成出血,嚴重時,肉眼可直接看到血便,但症狀較輕微時,必須透過糞便潛血檢查以偵測出血與否,如未妥善治療,放任腸道出血,可能導致患者貧血、身體愈來愈虛弱。棘手腸炎難確診 五管齊下揪病因發炎性腸道疾病根據發病部位不同區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林成行醫師進一步說明,潰瘍性結腸炎侵犯範圍涵蓋直腸、結腸,深度達黏膜層為主,以連續性病灶呈現;至於克隆氏症侵犯的區域既深又遠,範圍則從口腔、胃、到腸等涵蓋整個腸胃道,其中約七成病灶會發生在小腸,病灶可能深達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等,以跳躍性病灶表現。發炎性腸道疾病之所以棘手,因為患者症狀時好時壞,又易與腸胃炎或腸躁症混淆,若未提高警覺,可能歷經數月到數年,甚至出現腸道狹窄、穿孔、瘻管、膿瘍等嚴重併發症才得以確診。正因為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情如此複雜且患者症狀表現不一,現階段無法靠單一檢查確診,醫師需綜合病史、症狀,搭配抽血檢查、糞便檢查、影像檢查、內視鏡檢查以及病理切片,再予以診斷。不只止瀉!黏膜癒合防併發症 才是理想治療目標林成行醫師指出,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並非單純止瀉,而是一場長期抗戰,應分為短、中、長期治療目標,初期為緩解腹痛、腹瀉、血便症狀;中期則應以降低發炎指數、促進腸道黏膜癒合為主;長期則希望病理切片未觀察到發炎現象,達到腸道黏膜癒合以降低併發症風險。發炎性腸道疾病現有傳統治療包含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近年隨著生物製劑問世,藉精準治療以減少併發症發生、需要手術的機會。王先生確診後隨即接受治療,腸炎症狀逐步獲得改善,但他卻輕忽潰瘍性結腸炎的嚴重性,任意停藥導致舊疾復發,腹痛、血便症狀再現,必須緊急住院,讓他不敢在任意「自」療。後續治療時,因擔心類固醇副作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卻出現胰臟炎,後來決定改採生物製劑治療,症狀逐漸好轉,後續追蹤,腸道黏膜逐漸癒合,疾病獲得穩定控制。林成行醫師提醒,發炎性腸道疾病雖無法治癒但可以控制,如果自行停藥,未定期回診追蹤,腸炎容易反覆發作,嚴重者恐導致腸子穿孔、纖維化、狹窄,甚至可能癌化;不僅如此,還可能提高腸道外症狀併發風險,如肝炎、胰臟炎、虹彩炎、關節炎、皮膚病變,提醒病友,唯有遵循醫囑、定期回診、規律用藥、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才是「腸」保健康的關鍵。原文:
-
2021-02-06 癌症.大腸直腸癌
愛吃牛肉、豬肉易罹大腸癌? 醫爆「超雷4習慣」當心短命
新年假期想到美食就令人垂涎三尺,宅在家裡看新春節目又享用美食,但若天天放縱大吃,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恐怕會大幅上升。享受年菜時,最好選擇當季新鮮、顏色豐富且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且減少紅肉及加工肉品(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的攝取,改以魚肉、瘦鷄肉代替紅肉,把握少油、少鹽、少糖的原則,不但不增肉還能減少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遠離大腸癌 牢記4要素為上策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強調,大腸癌許多的危險因子多半和生活作息有關,包含紅肉、加工食品、低纖維飲食和肥胖等,把握以下4要素,遠離大腸癌:1、少紅肉: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羊、牛)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2、多蔬果:靈活運用國健署「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 3、多運動:肥胖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2倍,而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除了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還能塑身,一舉兩得好處多。 4、要篩檢: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的民眾,隨著年齡增加發生率也會隨著攀升;而研究證實定期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新春多運動 減少腸癌又塑身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低民眾外出活動的意願,可能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王英偉建議,培養固定的運動習慣,即使不外出,也可以居家運動,不僅能瘦身苗條、增加親友相聚時光還能降低大腸癌罹患風險,一舉數得。此外,若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陽性時,及早至大腸直腸外科、腸胃肝膽科、消化腸胃系內科或一般外科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 延伸閱讀: ·腸躁症會變大腸癌? 兩者差異比一比!醫警告「3情況」最好快就醫 ·痔瘡與大腸癌的血便如何分辨? 不要見血才就醫!出現這些附加症狀別輕忽
-
2021-01-19 癌症.飲食與癌症
防癌不可少「植化素」!血液腫瘤科醫師教蔬果怎麼吃最好
癌症新增破11萬6千人 空腹吃蔬果植化素助防癌 衛福部公佈最新107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新發生癌症人數突破11萬6千人,與106年相比增加4,447人,而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是癌症發生主因,其中大腸直腸癌、胃癌與飲食息息相關,民眾平日攝取蔬菜水果應掌握「多樣、量足」的原則,有助於減少消化道與各種癌症風險。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血液腫瘤科醫師賴基銘教授接受《今健康》採訪表示,蔬果含有數百種以上的植化素(phytochemicals),會透過增加癌細胞標靶、增加良性分化、阻斷癌增生訊號通路傳遞及抑制血管新生等方式,達到抑制癌細胞的作用。讓身體吸收植化素最好的方法,建議在空腹飯前時攝取蔬菜水果,且生吃效益會更佳。 賴基銘教授指出,國人攝取蔬菜水果,可掌握「蔬果彩虹579」原則。首先「份量要夠」,每日蔬果攝取建議為孩童5份,女性7份,男性9份。另外「顏色要多」,各色蔬果所含的植化素有互補效果。通常愈深色的蔬果,抗氧化成份與植化素含量愈多,防癌效果更好,平日可多吃深綠色、深紅色、深橘色、紫色蔬菜。淺色蔬菜水果如洋蔥、蘿蔔,皆有助於防止癌症。 預防大腸癌發生 避免肥胖多吃蔬果纖維 最新癌症資料顯示,大腸癌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癌症。賴基銘表示,大腸癌發生的男女比例接近,顯然與生活習慣有關。各項證據顯示,透過作息、飲食和篩檢,可預防大腸癌發生。在生活作息方面,應注意避免肥胖、多運動、維持排便順暢。飲食選擇上,建議多吃蔬菜水果、多攝取纖維素,少吃高熱量與油炸食物。 此外,由於大腸息肉發生時身體可能毫無徵兆,賴基銘教授建議國人,定期參加政府推動的糞便潛血檢查,或及早接受大腸鏡篩檢,能幫助及早發現、切除大腸息肉和癌前病變,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吃蔬果降低胃癌發生 有輕微症狀及早做胃鏡 賴基銘教授表示,胃癌在全球癌症發生率為第六名,亞洲韓國、日本更是世界胃癌發生的第一、第三名。流行病學顯示,胃癌好發於嗜吃鹽醃、煎炸、炙烤、煙燻魚、肉和高香料食品的人群。然而,飲食習慣與日本、韓國、新加坡接近的台灣,胃癌發生率已逐年下降,從30年前第五名降至近年的第九名,表示「彩虹蔬果579」的飲食觀念,降低了國人胃癌風險。 「多吃各種顏色的蔬菜水果,尤其是空腹、飯前吃,還可以保護胃壁,效果更好!」賴基銘指出,歐美、紐澳地區人民多吃生菜沙拉,胃癌風險明顯較低。呼籲國人除了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量,也要注意癌症的提前發現。賴基銘解釋,胃癌的發生與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在出現輕微症狀時接受胃鏡檢查,就可減少未來演變成癌症的風險。 《延伸閱讀》 三餐如何吃才能防止癌症上門?掌握六大飲食方針 腸癌居首、肺癌激增 十大癌症最新統計,專家:4篩檢做好做滿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1-14 癌症.大腸直腸癌
不讓大腸鏡白做 醫師教你做檢查前如何清腸最乾淨
要做大腸鏡了 如何清腸最乾淨?近年來飲食西化,國人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始終高居整體癌症的前三名,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台灣罹癌人數不斷增加,其中又以大腸癌的罹患人數最多,平均每37分鐘就有一人得到大腸癌,發生率已經是世界第一。想要減少大腸癌的發生,除了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定期的大腸鏡篩檢也是重要的關鍵。除了國民健康署補助50-74 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外,美國消化系醫學會(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也建議50 歲以上民眾接受大腸癌篩檢;更甚者,目前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 因罹病率年輕化趨勢,已建議下修年齡至45 歲便接受篩檢。目前「大腸鏡檢查」已是大腸癌篩檢的黃金標準,除了能確立診斷,早期大腸息肉( 腺瘤) 的移除已證明可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依類型選擇不同清腸劑然而大腸鏡檢查並非像是胃鏡檢查空腹8 小時即可,事前準備「清腸」是很重要的關鍵。大腸鏡是透過深入腸道的鏡頭檢查、偵測腸道狀況,完善的清腸能夠為鏡頭帶來良好的視野,進而提高檢查效果;相反的,若是清腸狀況不佳,糞便可能遮蔽腸壁,造成檢查時間延長,並且降低篩檢出息肉、病症的機率。許多人認為清腸步驟麻煩,因此對內視鏡檢查望之卻步,尤其老年人或自我照顧能力不佳者更是需要他人的協助才能順利完成檢查。不過隨著近年清腸劑改善及新增使用時間建議,循著指示清腸步驟便不再困難,甚至能幫助您排除宿便。馬偕紀念醫院提供的清腸劑劑型有:1.「腸見淨」為聚乙二醇PEG (Polyethylene Glycol) 粉劑,使用滲透作用型瀉藥,因較不影響體液狀態及電解質,有較高的安全性,但要合併喝下大量水分才能達到清腸效果。2. 「保可淨」為picosulfate sodium( 刺激性瀉劑) 和magnesium citrate( 滲透性瀉劑) 組合型粉劑使用,因含鎂離子,腎功能不良的病人要小心使用,有高血鎂的風險。3. 「富利瀉」為磷酸鈉 NaP(sodiumphosphate) 高滲透性瀉劑,為水劑成分,對於年齡大於55 歲、有脫水狀況、正在使用會影響腎血流或腎功能的藥品( 如 ACEI 類及 ARB 類降血壓藥、利尿劑、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等)、有心臟疾病、癲癇、腸胃道疾病(如腸阻塞)、限水或限鈉病人、已懷孕或計畫懷孕的婦女、授乳、洗腎患者不建議使用,以避免急性磷酸鹽腎病變風險。在受檢前,醫師會根據病人身體狀況給予合適的清腸劑,您只需配合醫護團隊給予的使用時間建議與衛教步驟,便可順利提高清腸效果。術前低渣飲食 提高清腸效果術前飲食同樣會影響清腸結果,一般建議檢查前兩天施行「低渣飲食」,不宜食用任何蔬菜、水果、油炸、高纖及高蛋白食物( 如奶類、豆漿);檢查前一天以「流質飲食」為主,如運動飲料、無渣湯汁,糖水汽水沙士可樂皆可。如您仍不知如何準備,馬偕紀念醫院健檢中心貼心提供代餐包服務,代餐包內提供一天三餐低渣飲食,同時配合清腸劑使用,便能達到完美清腸效果。如何服用清腸劑?目前台灣及歐美醫學會都建議清腸劑分為「兩次服用(split-dose)」的清腸效果較佳,因此執行大腸鏡前,您會拿到兩包或兩罐清腸劑,使用時每包( 或每罐) 都可加水或飲料稀釋至1000c.c.,共2000c.c.,檢查前一天晚上喝一半的量、當天一早凌晨服用另一半的量即可。服用時可以慢慢喝,約每15 分鐘250c.c.,能夠避免一次大量服用造成噁心、嘔吐等不適感。一般在服用一小時後就會開始作用,若是您是慢性便秘或腸道冗長的患者,請增加水分的攝取,以加強清腸效果。如何知道已經清腸完成?在客觀觀察上,可以注意馬桶內糞水的顏色,若是如開水般澄清透明就算及格,如果糞水仍呈現黃橙色,那就建議繼續補充水分直至乾淨為止。下回您有照大腸鏡需求時,記得按部就班執行,一個好的清腸結果不僅幫助醫師能看得更清楚,也幫助您自己找出息肉遠離大腸癌。檢查前飲食注意事項【前二天】低渣飲食如稀飯、麵條、白土司等,不宜吃任何高纖、高蛋白食物( 青菜、水、豆腐、麵筋等),忌服用奶類製品。【前一天】無渣流質飲食如無渣飲料,粥湯、肉湯、運動飲料等。※ 若您屬於易便秘體質,請提早一週食用低渣性食物,以達完整清腸效果。清腸劑服用方式【1】檢查前一天晚上- 18:00將健檢中心提供之清腸劑,其中一包( 罐) 加水或飲料稀釋至1000c.c.,以約每15 分鐘250c.c. 的速度慢慢喝完。【2】檢查當天凌晨- 05:30將剩餘的另一包( 罐) 清腸劑,加水或飲料稀釋至1000c.c.,於上午6 點前喝完。喝完後請多補充水分,大約30-60 分鐘後開始作用。
-
2020-12-20 退休力.健康準備
緞鍊退休力/到底健檢應該從幾歲開始?
想要超前部署健康,健檢不可少。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長陳皇光建議,30歲以上,即可透過健檢建立健康數據的基本線,至於健檢項目,可分為一般基礎檢查及針對癌症的特殊考量,視個人狀況家族史,並搭配政府提供的成人健檢或四癌篩檢。除基礎項目健檢,常見癌症也建議定期篩檢。陳皇光建議,年滿30歲即可接受基礎項目健檢,以血液、尿液等常規項目為主,還有體重與腰圍等,檢驗內容包括肝腎功能及血脂、血糖等,可透過這些檢驗了解身體基礎狀況,有無三高等,建議可以每年都做一次,留下自己的健康數據。另外,針對國人常見癌症,例如肝癌,建議民眾一定要了解自己有無B、C肝帶原,因為這是肝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預防大腸癌,衛福部國健署提供的四癌篩檢中有糞便潛血檢查,若參加高階健檢,建議三年做一次大腸鏡。女性則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至少三年一次,預防子宮頸癌;每年一次乳房超音波或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早期偵測有無乳癌。肺癌與心肌梗塞相關檢查,近年受重視。另有兩個近年比較受重視的檢查,分別針對預防肺癌與心肌梗塞。預防肺癌是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可考慮二至三年檢查一次,尤其是有肺癌家族史,更應特別注意;心肌梗塞多是突然發生,冠狀動脈鈣化積分可早期偵有無心肌梗塞徵兆。有一些年輕人認為,健檢是上了年紀的人才要去做的事。陳皇光指出,近年有機會協助科技業健康管理,發現很多年輕員工體重過重、血糖過高、血壓也很高,這些數據異常都不會造成症狀,卻是疾病的危險因子。陳皇光建議,年輕人還是要健檢,至少先接受基礎的常規檢查,了解自己狀況,進行健康管理,如果一直沒有控制,再加上職場太忙,生活作息不正常,熬夜又暴食,十年後可能就疾病上身。熟齡定期口腔檢查,保護牙口就是遠離疾病。而隨著年齡增加,高齡者口腔生理變化速度快,口腔自我修復能力減弱,機能也會逐漸下降,若無法順利咀嚼、吞嚥,容易營養不良,增加罹病風險,更少了許多人生樂趣。再者,口腔是細菌孳生的絕佳溫床,高齡者抵抗力低,建議定期檢查是否有蛀牙、牙周病、口腔黏膜、口腔癌等口腔疾病。健保給付每半年一次全口洗牙,除了清除牙結石,也能讓醫師順便進行口腔檢查,為您的牙口健康把關。台灣大學牙科部名譽教授韓良俊指出,老年人應特別注意口腔健康,除了飯後刷牙,也應避免甜食及火鍋等較熱、燙的食物。他提醒,就算沒碰菸、酒、檳榔,也鼓勵高齡者每半年洗一次牙,順便做口腔黏膜檢查,提早發現可能的癌前病變。調查分析健檢比率未達六成 有人太忙、有人自覺沒問題退休準備調查顯示,63.2%民眾自覺健康狀況良好,但民眾進行健康檢查行為比率未達六成。59.8%民眾每年健檢一次,但定期洗牙、視力、聽力檢查比率皆未達五成。衛福部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長吳建遠表示,多數民眾認為自己健康沒什麼問題,或忙於工作家務,無法安排時間做健檢,輕忽及早預防疾病。台灣大學牙科部名譽教授韓良俊指出,民眾定期洗牙比率低,因為各年齡層都懶得做口腔檢查。每年接受視力檢查的民眾不到40%,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院長蔡景耀表示,台灣眼科醫學會十月調查也發現,有八成民眾擔心視力問題,但為何沒有付諸行動定期檢查,一樣是「知易行難」。 20%-30%的民眾每年定期做一次聽力檢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副院長陳光超表示,應是因為大家覺得「聽得到」就不需要做檢查。他笑說,曾有人問他是不是需要助聽器,讓他很驚訝,但對方反問他,「你有做過聽力檢查嗎?」陳光超恍然大悟,沒有做過檢查,怎知道聽力真的沒問題?「連專業的醫師都忽略了,更何況一般民眾。」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6 癌症.胃癌
除菌預防胃癌 高風險群擬普篩
● 台灣胃癌逾八成是胃幽門螺旋桿菌引起● 筛检、除菌,能有效预防胃癌● 马祖防治有成,胃癌发生率降一半胃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八位,每年新增3800人確診,其中八成都有胃幽門螺旋桿菌,確診多在晚期,治療煎熬且成本高,五年存活率不到一成。台大醫院、台大公衛學院、連江縣政府、衛福利過去14年長期介入和追蹤,馬祖的胃癌發生率已降一半,證明「只要及早篩檢、除菌,就能有效預防胃癌。」衛福部考慮擴大篩檢衛福部目前在本島高風險族群與醫缺的偏鄉地區開始試辦,未來考慮由健保署或國健署公務預算擴大支持高風險群的普篩和除菌。台大醫院癌醫中心醫院綜合內科部主任劉志銘表示,根據最新調查,台灣成年人胃幽門螺旋桿菌盛行率是31%,高達590萬人帶菌,因為容易透過家戶內共杯共食傳染,未成年人盛行率也有10%。台灣胃癌人數隨人口老化逐年上升,逾八成是胃幽門螺旋桿菌引起,若能在癌前病變發生前除菌,可避免胃癌發生,胃癌治療後除菌也能降低復發率。除菌計畫「越早越好」、「永不嫌遲」,如果民眾上腹不適,治療共識就是篩檢。台大醫院院長、消化醫學權威吳明賢指出,目前胃部有症狀又有潰瘍,或有症狀和家族史,都可以給付除菌治療無症狀但帶菌者雖無給付,建議自費除菌。除菌可改善腸胃不適台大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李宜家說,除菌除了有助於遠離胃癌,各種腸胃不適症狀都會改善。大腸癌的糞便潛血檢查可同時檢查有無帶菌,成本約100元,吹氣篩檢約1000多元,除菌藥費600多元。馬祖自2004年開始推行全面根除法至今,是全台灣社區型健康計畫持續時間最長的。李宜家表示,胃幽門螺旋桿菌大多透過不潔的食物和飲水、共杯共食所傳染,很多都是全家感染,在台灣西部地區的盛行率大約三成,但在東部或偏遠地區可能高達近六成。所以除菌計畫的重點必須關照同住者、家人的帶菌情況,也要提供良好飲食習慣的衛教。一次療程再次感染低除菌計畫是否為社區帶來抗藥性?劉志銘強調,研究團隊已追蹤四年,台大選用的藥物組合,再次感染機率非常低,大部分人一輩子只要除菌一次,一次療程只會帶來短暫抗藥性,人體內的菌相最快在兩個月內就會恢復到原本狀態,不會增加代謝症候群或胃食道逆流復發的風險。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表示,台大已建立胃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的相關性,也建立了預防胃癌準則共識,在高風險區及高風險族群看到顯著的成本效益,隨著更多研究成果的產出,衛福部正研議做醫療科技評估,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最具效益的政策,可望像現在根除C型肝炎一樣投入更多資源、擴大規模。吳明賢說,台大有關胃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癌的研究屢屢登上頂尖期刊,已經成為全世界預防胃癌的準則,最近也登上第一名胃腸醫學領域《Guts》第60周年12月的封面。
-
2020-12-16 癌症.抗癌新知
篩檢除菌就能預防胃癌 衛福部考慮支持高風險群普篩
胃癌是十大癌症殺手名列第八,每年新增3800人確診,其中八成都有胃幽門螺旋桿菌,確診多在晚期,治療煎熬且成本高,五年存活率不到一成。台大醫院、台大公衛學院、連江縣政府、衛生福利部過去14年長期介入和追蹤,馬祖胃癌發生率已降一半,證明只要及早篩檢、除菌就能有效預防胃癌。衛生福利部已在本島高風險族群與醫缺地區開始試辦,未來將考慮由健保或國健署公務預算擴大支持高風險群的普篩和除菌。台大醫院癌醫中心醫院綜合內科部主任劉志銘表示,根據2019年到2020年的最新調查,台灣成年人胃幽門螺旋桿菌盛行率是31%,高達590萬人帶菌,因為容易透過家戶內共杯共食傳染,未成年人盛行率也有10%。台灣胃癌人數隨人口老化逐年上升,逾八成是胃幽門螺旋桿菌引起,若能在癌前病變發生前除菌,可避免胃癌發生,胃癌治療後除菌也能降低復發率,除菌計畫可說是「越早越好」、「永不嫌遲」,所以民眾若上腹不適,目前治療共識就是建議篩檢。台大醫院院長、消化醫學權威吳明賢表示,目前有症狀又有潰瘍、或是有症狀和家族史,都可以給付除菌治療,無症狀但帶菌者雖無給付,仍建議自費除菌,費用不高但效益很大。台大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李宜家表示,大腸癌的糞便潛血檢查可同時檢查有無帶菌,成本僅約100元,更方便的吹氣篩檢大約是1000多元,除菌藥費也只要600多元。李宜家表示,除菌除了有助於遠離胃癌,各種腸胃不舒服症狀都會改善。胃幽門螺旋桿菌大多透過不潔的食物和飲水、共杯共食所傳染,很多都是全家感染,在台灣西部地區的盛行率大約是三成,但在東部或偏遠地區可能高達近六成。所以除菌計畫的重點必須要關照同住者、家人的帶菌情況,也要提供良好飲食習慣的衛教。外界擔心除菌計畫可能為社區帶來抗藥性,劉志銘表示,研究團隊目前已追蹤四年,現有證據顯示,台大多年研究經驗選用的藥物組合,再次感染機率非常低,大部分人一輩子只要除菌一次,一次療程只會帶來短暫抗藥性,人體內的菌相最快在兩個月內就會恢復到原本狀態,也不會增加代謝症候群或胃食道逆流復發的風險。吳明賢說,20幾年前眾人發的善願,多年已經看到令人欣慰的結果,有關胃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癌的研究屢屢登上頂尖期刊,已經成為全世界預防胃癌的準則,最近也登上第一名胃腸醫學領域《Guts》第60周年12月的封面。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表示,台大已清楚建立胃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的相關性,也建立了預防胃癌準則共識,在高風險區及高風險族群看到顯著的成本效益,隨著更多研究成果的產出,衛福部也正研議做醫療科技評估,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最具效益的政策,可望像現在根除C型肝炎一樣投入夠更多資源、擴大規模進行。李宜家表示,馬祖自2004年開始推行全面根除法至今,是全台灣社區型健康計畫持續時間最長的,包括前副總統陳建仁、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教授林肇堂、台大醫院跨科眾多醫師、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台北病理中心董事長江宏等許多跨領域專家,都是長期參與、貢獻各自的專長和資源,才有今天的成果。
-
2020-11-27 癌症.大腸直腸癌
男子腹痛半年以為胃潰瘍 急診竟是大腸癌併發阻塞
南投58歲郭性男子半年前上腹痛跟腹脹感,懷疑自己罹患胃潰瘍而至腸胃科門診,原本安排胃鏡檢查,未料當天腹痛難忍到南投醫院急診就醫,醫師從電腦斷層掃瞄檢查發現郭男的橫結腸腫瘤併發阻塞緊急手術,目前恢復良好。不過腫瘤經過切片化驗確診為大腸癌第二期,仍須追蹤治療。南投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許家榮說,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可能出現症狀有排便習慣改變、排便有血、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依據國健署統計,大腸直腸癌蟬聯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存活率越高。大腸癌治療大部分會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法,由於郭姓患者為第二期,術後會密切追蹤,並視患者狀況評估是否進一步化療。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定期進行癌症篩檢相當重要。南投醫院提供無痛大腸鏡檢查,除了糞便潛血陽性的病人外,有排便問題,例如大便習慣改變和或大便流血的民眾,也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以利早期診斷或在還是息肉的階段便將其切除,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許家榮說,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肥胖及菸酒、老化都是罹患大腸癌危險因子,他提醒民眾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果,少吃紅肉及加工食品;規律運動;定期安排篩檢,防治大腸癌。
-
2020-11-27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會遺傳嗎? 家醫:家人曾得過風險增一倍,常做6件事也增加罹癌風險!
相較於武漢肺炎在全世界肆虐,早已奪走超過一百萬人的性命,台灣防疫相對有成。然而,不久前公布之一零六年癌症登記報告卻顯示,台灣一年之間就有超過一萬六千名民眾罹患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十二年排名所有癌症首位,去年更是超過六千名國人因而死亡;相較於武漢肺炎之關注度,其實大腸癌才是國人生命之終極殺手,一而再、再而三啃食國人的健康。什麼是大腸癌?大腸癌是台灣最常見的癌症,多年來從不曾明顯減少。大腸是人體消化系統的最後一部分,也就是當食物從嘴巴下肚,經由消化後形成糞便被我們排出前,所經過的最後一段消化道;大腸癌則源自於此處細胞不正常的生長,經由一系列異常的變化和增生後形成,大腸癌能在原處破壞人體正常的組織,也能侵襲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對人類生命造成威脅。大腸癌罹患風險會增加,可能因素可區分為二:包括「先天不良」和「後天失調」。所謂先天不良指的是大腸癌具有遺傳性,目前研究已找出許多和大腸癌有關的基因變異,而不管是父母親或兄弟姊妹曾罹患大腸癌,或者同一家族中有數個人曾經罹患大腸癌,將來得大腸癌的風險都會增加至少一倍;而後天失調上,包含肥胖、缺乏運動、久坐、吸菸、飲酒、飲食不健康都可能增加罹癌風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大腸癌在我們身體內並不是一下子就產生,大多數的大腸癌源自於大腸內的息肉由小慢慢變大,出現分化異常後,最終才衍變成大腸癌,值得慶幸的是這段時間有可能長達十年,若我們能在這段衍變成癌症或是進展到癌症晚期前,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就可以大幅提高治療的效果,進而降低死亡率;過去數據就顯示,大腸癌早期(零或一期)治療,五年存活率超過九成,相對的若第四期才治療,五年存活率僅剩一成。由於息肉或是早期之大腸癌常常沒有症狀,為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腸癌的篩檢就相當重要。年紀越大,罹患大腸癌機率越高,因此目前醫學上建議每一位民眾,從50歲開始都應該篩檢大腸癌直到75歲。大腸癌的篩檢方式很多,常被使用的方式包含糞便潛血檢查和大腸鏡檢,目前政府就有補助50歲到74歲的國人可每兩年免費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當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即代表糞便中有不該出現的血液,就應該儘早交由醫師評估後安排大腸鏡或其他進一步的檢查,以判斷是否是出現大腸癌而使腸道出血,以確保健康。另一方面,若是真的確診了大腸癌,大腸癌雖可怕,但在現今醫療下,癌症早已不被視為不治之症,而更像是慢性病,可經由正規治療延長壽命,切勿聽信坊間偏方,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
2020-11-20 癌症.大腸直腸癌
「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健檢名醫抗癌14年的領悟
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抗癌十四年,他在38歲那年得到大腸癌第三期的診斷,領悟到「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這句話是真的, 此後改變生活型態,投入預防醫學,以下是他的分享:以前當開業醫師時,我是永遠滿診「拚命三郎」,病人從早看到晚,買了早餐到下午都沒吃是日常,38歲那年,一份「大腸癌三期」診斷報告,彷彿老天爺讓我抽取命運、機會卡,找回更滿意的生活,翻轉我對健康認知,用餘生讓更多人享受「那每個年紀能達到的最好狀態」。十多年前,當時醫師絕大多數將重心放在治療疾病,多數醫師知道均衡飲食、調整作息的重要性,但大家還是從早忙到晚,「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這句話是真的,在確診前,我其實已發現自己糞便有出血現象。但醫師面對患者和面對自己不同,看到病人糞便潛血,一定耳提面命要他去檢查,但自己遇到,我自行診斷應該是痔瘡。我清楚記得,38歲生日剛過,我去做了一次健檢,結束後我到診間聽報告,「你疑似有大腸癌」聽那名醫師說出這幾個字後,我什麼反應都沒有。我只回應了一句「喔!大腸癌,我檢查做完了,可以回去嗎?」直到回到家,才真正意識到發生什麼事。當下我最先打了一通電話給專攻大腸癌的醫學院同學,詢問對方意見。我掛掉這通電話後,想起自己上有父母下有妻小,「說不害怕是假的。」心情最糟糕的階段是確診後一、兩天,因為我不確定是早期癌還是末期,在拿到健檢中心的轉診報告後,我隔天就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當初最怕診斷期別是第四期,「等待結果是最煎熬的,未知是最恐懼的。」直到確定自己是第三期,心中的一顆大石頭才緩緩放下。後來一位腫瘤科同學跟我說,他估計大腸癌第三期五年存活率有五成,這消息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劑,再加上生病期間許多貴人、老師親自上陣為我開刀切除癌細胞,大學同學擔任我的主治醫師、在藥廠的同學也幫我找到很好的藥物。我漸漸坦然接受、對康復抱有信心,連妻子都說,我的優點是即使罹癌,也不會對旁人發脾氣。今年是我抗癌第十四年,在這段期間,我常常告訴自己,生病不是犯罪,但要承認過去生活確實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那份「大腸癌三期」的診斷報告,讓我學到教訓,正視生活需要做出改變。我從肉食主義者變身均衡飲食主義,花更多時間運動,跟以前在診所的拚命三郎作息比起來,我更滿意現在的生活型態,行醫理念也因罹癌而改變。以前在診間,我只要求患者從有病進步到沒病,但我完成大腸癌療程,回到職場的第一件事是關掉診所,轉換跑道投身健檢領域。十多年過去,我在臨床發現,一般民眾在35歲之後,多達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開始出現大腸瘜肉。「瘜肉不一定會變成癌症,卻是風險。」我認為這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賭注。加上近年多位藝人在30多歲就確診大腸癌第三期,我開始建議民眾25歲後開始預防健檢。健檢不只是為了避免罹癌,更應該追求「健康」,是讓每個人在自己當下的年紀,達到最好狀態,更加傾聽身體的聲音,及時調整生活型態,擁抱健康快樂的人生。名醫檔案/洪育忠現職: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 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專長:預防醫學、健康檢查、慢性疾病診療、體重控制、常見一般疾病診療興趣:騎腳踏車、聽音樂、寫字經歷: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家醫科主任醫師、耕莘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祐誠診所院長醫學辭典/大腸癌大腸癌連續12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大腸癌患者不論男女,以60至79歲最多,但各年齡層都有,4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約占6%,以我的門診為例,年齡最小的大腸癌患者是十多歲的國中生。大腸癌治療進步,副作用低,但愈年輕的患者愈容易復發。年輕人免疫力強,卻出現沒能殺死的癌細胞,代表癌細胞特別「厲害」,攻擊可能又快又猛。但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五成大腸癌可透過調整飲食、運動與避免肥胖來預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二至三成。一般民眾50歲以上,建議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有家族史者可於45歲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或大腸鏡檢查。諮詢專家/台大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梁金銅整理/記者陳婕翎
-
2020-11-20 新聞.科普好健康
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 建議每兩年需做這件事!
大腸癌連續12年盤踞10大癌症發生率之首,大腸癌患者不論男女,以60至79歲最多,但各年齡層都有,4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約占6%。大腸癌治療進步,副作用低,但愈年輕的患者愈容易復發。年輕人免疫力強,卻出現沒能殺死的癌細胞,代表癌細胞特別「厲害」,攻擊可能又快又猛。但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五成大腸癌可透過調整飲食、運動與避免肥胖來預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二至三成。一般民眾50歲以上,建議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有家族史者可於45歲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諮詢專家/台大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梁金銅
-
2020-11-05 養生.抗老養生
擅長大腸鏡檢查、致力推廣癌篩的台大名醫如何預防大腸癌?邱瀚模靠這2招
致力推廣大腸直腸癌篩檢、擅長大腸鏡檢查的邱瀚模,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被做」無麻醉大腸鏡檢查,「那是我在日本研習時,指導教授為我做的檢查,在那個診療檯上,這麼私密的部位⋯⋯」醫學不是純科學。疾病治癒或得到控制,病人、家屬的心能不能癒合,對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而言,都是同等的重要。 醫者父母心,但是又有多少位醫師真的做到? 有位病人的家屬曾寫信給邱瀚模的助理陳薏茹表達謝意,信上寫著:「我永遠記得,您問我爸爸還好嗎?而且我們還不熟,謝謝您。」 陳薏茹事後表示,這是因為邱瀚模很怕這位家屬的父親在健康檢查發現到癌症,打擊太大,請她有空時記得多關心家屬。 對病人感同身受,深信情感能彌補傷痛 「要從日常病房工作中接觸的病人、家屬身上,感受他們的愛和喜悅,他們的憂傷與悲痛。」 邱瀚模說,這段文字出自《生活之道:現代臨床醫學之父奧斯勒醫師生活與行醫哲學》(原書名《平静の心―オスラー博士講演集》),是一本對他影響深遠的書。 接著,邱瀚模又突然聊起他最愛的一部電影《明日的記憶》,他說:「疾病固然會侵蝕一個人的一切,但是深厚的情感卻能彌補傷痛。」 行醫的智慧,他一點一滴落實在診間。 體驗大腸鏡檢查,學會體貼受檢者心情 說著說著,致力推廣大腸直腸癌篩檢、擅長大腸鏡檢查的邱瀚模,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被做」無麻醉大腸鏡檢查,「那是我在日本研習時,指導教授為我做的檢查,在那個診療檯上,這麼私密的部位⋯⋯」 他接著說,他非常能理解被檢查者「當下的心情」,醫療人員得在那密閉空間裡找到彼此相似的文化背景,才能讓受檢者感到放鬆。 當時指導教授帶著邱瀚模一起看著螢幕中的大腸,邊說邊解釋,在這過程裡,指導教授對邱瀚模說:「你每一次做的大腸鏡檢查,都足以影響你的病人日後願不願意再做檢查。」 這樣的場景就等同是在教學,也讓邱瀚模的「心」放鬆不少。 推廣大腸癌防治,健檢不是愈多愈好 事實上,邱瀚模的祖父死於直腸癌,他無奈地說:「或許是爺爺生不逢時,那年代在台灣完全沒有篩檢這個選項,確診時已經第三期,手術後又復發⋯⋯」這個癌症其實是相對溫和的,邱瀚模語帶溫柔的說,只要能夠早期被發現,內視鏡醫師就可以阻斷它的進展。 他拿起手機裡的照片,「這是我前兩天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為病人切除的大型腺瘤性息肉,長徑約4.5公分。」 大腸癌在2006~2017年,連續十幾年連續蟬聯台灣癌症榜首,但在2015年開始,大腸癌的罹癌人數才首度呈現負成長,這其中得歸功於「免疫糞便潛血檢查」篩檢,而邱瀚模則是幕後的推手之一。 邱瀚模說,我們每個人只要願意接受篩檢就有機會早期發現大腸癌,而篩檢陽性者則一定要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我們才不會錯過免於大腸癌死亡的大好機會。 這年頭愈來愈多人願意花大錢做健康檢查,談起這,邱瀚模表示,雖然他身為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但他覺得健康檢查項目並不是比項目多寡,也不是儀器愈新愈好,重點是健康檢查項目是否涵蓋重要疾病,且這些疾病是否有有效的檢查工具,以及家族史等各方面的考量。 邱瀚模舉例,「我祖父有直腸癌,母親有高血脂症,因此,這兩個疾病相關項目自然也是我在健康檢查中會特別會留意的。」 全家天天喝蔬果汁,盼孩子養成習慣 「腸道要有好菌,但要健康也得看你餵它吃什麼,每天早餐,我們家餐桌上一定有四杯現榨的蔬果汁。」邱瀚模說。 「那,小孩也喝囉?」記者問,他說:「對啊,也許一開始他們是有些排斥,久而久之也就慢慢習慣,希望這個飲食習慣日後還會烙印在他們的腦海深處裡。」 不覺得我們長大後也會尋找孩提時的味道嗎?可能是一根棒棒糖、奶昔、冰淇淋、蘋果,而這些食物都足以影響身體的好與壞。 「我希望他們永遠會記得蔬果汁,也養成這份習慣,即便長大後在外求學、工作、成家,也會自己找回這份味道。」 運動維持體能,持續為癌症防治奮鬥 邱瀚模跑步很多年了,他說他的運動種類一直在改變,之前是網球、游泳,後來發現跑步「最省時」。 早上6點起床時,習慣性的以手機app查看空氣品質指標(尤其是PM 2.5),若顯示綠燈就快去跑步。 都不會想中途折返嗎? 「我是從住家附近起跑,若要回家必定得先跑回起跑點,實在沒辦法偷工減料,這一圈是2.6公里,通常也花不到15分鐘。」 但是,跑步不是會傷膝蓋嗎?「我有在做瑜伽喔!」記者忍不住驚呼,「真的、假的!」 適度的瑜珈,有保護膝蓋的作用。 「一開始是因為一直抱怨肩頸痠痛被老婆抓去…不過上課時,我都會儘早到,當『角落生物』。」邱瀚模笑說,現在有別的男同學加入,其實時間久了,也就不尷尬了。 事實上,執行內視鏡手術有時得花兩、三小時以上,是很耗費體力也很需要專注的,「跑步、瑜伽都可以讓我的體能保持在最佳狀態。」邱瀚模說。 「堅持下去,走進社區。大腸癌的死亡率,它一定會持續的往下降。」邱瀚模的骨子裡還是心繫著大腸癌。 邱瀚模小檔案 出生:1969年現職: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暨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嗜好:跑步、閱讀每日必做:- 喝蔬果汁- 跑步(出發前會先查看空氣品質指標,尤其是PM 2.5)包包裡必備:電腦、隨身碟、USB轉接頭、筆、筆記本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人生,是持久耐力馬拉松!施昇輝「減法理財術」:穩穩賺、慢慢賺,才能久久賺.老公退休後超依賴、什麼都要管?還沒得憂鬱症之前,趁早放棄當個「好老婆」.長照、死亡都是人生最後課題…屆時你想怎麼做?專家給了這些建議
-
2020-11-03 癌症.大腸直腸癌
照大腸鏡前3天的低渣飲食怎麼吃?一張圖表教你判斷
「大腸癌」從民國95年逐年攀升,大腸癌的發生人數統計至今已連續12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一名。衛福部更指出50歲以上的人,如果終生都不做大腸癌篩檢罹患機率為7%,簡單來說,每15個人有一個人可能會罹患大腸癌。國人大腸癌發生率如此之高,面對大腸癌除了維持健康良好的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主動安排大腸癌篩檢,及早發現大腸癌病灶及早治療是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大腸癌約有90%是由腺瘤性瘜肉發展而成,安排「大腸內視鏡檢查」,就有機會找到大腸癌癌前病灶(腺瘤性瘜肉),檢查過程中並可同時切除,有效減少大腸癌的發生。大腸鏡直接找出癌症病兆!徹底清腸效果才會好國民健康署有提供50-74歲的民眾,每2年免費一次的「定量免疫法」的糞便潛血檢查,這種檢查敏感度可高達80%。如果篩檢結果是陽性,可以透過大腸鏡檢查,通常有一半的機會能找到癌症或息肉。不過,大腸鏡檢查是否徹底,也涉及了腸子是否乾淨。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表示,民眾在安排大腸鏡篩檢前,需做好「徹底清腸」,清腸是否徹底會直接影響到大腸鏡檢查效果。「人體中的大腸原本是充滿糞便的狀態,檢前必須要將在大腸裡面的糞便清乾淨,尤其當清腸程度不理想時,會直接影響腺瘤性瘜肉的偵測率,甚至是讓檢查白做了。」他指出。清腸 2 步驟: 3 天低渣飲食 + 服用瀉劑清腸的準備包含兩個動作:服用瀉劑及低渣飲食。梁程超指出,服用瀉劑只需依照指示定時喝完搭配足夠的水即可。不過低渣飲食建議在檢前三天就必須開始進行,可減少食物經消化後在腸胃道留下殘渣,可以使清腸藥物的效果大增,以避免病灶因為糞便覆蓋而無法仔細觀察,同時也會使腸鏡的檢查過程更為順利。低渣飲時該怎麼吃才對?可用咀嚼時間來判斷「低渣飲食」是指減少經消化後會留下殘渣的食物。要怎麼判斷挑選的食物是否為低渣飲食,減少膳食纖維的攝取,當然纖維多的蔬果不要吃,還可以用「咀嚼時間」來辨別。「像是需要咀嚼很久的食物就算是高渣,咀嚼較少的就算是低渣,例如蒸蛋、白吐司或是豆腐等。」梁程超舉例。特別的是,同樣的食材,經過不同的料理方式,也可能從低渣變成非低渣食物。像是滑嫩的蒸蛋入口即化,絕對是低渣飲食,但是同樣的雞蛋該做成鐵蛋,光從咀嚼的難易度就可以知道絕對是低渣飲食階段要忌口的食物。飲食 7 分飽,以熟食為主!外食有這些食物供選擇過油、太甜、太辣較刺激性的食物也要避開,要特別注意的是像牛奶雖為液態好進食,酪蛋白與胃酸形成的乳凝塊較難被消化,因此乳品與起司都在禁食項目;每餐食量也不要吃太飽,約5~7分飽就好。吃生食易增加腸胃道不適的風險,飲食應以熟食為主,外食族可以吃皮蛋瘦肉粥、米粉湯、鮮肉餛飩湯麵、豆腐蛋花湯等,但是記得需將搭配的青菜、蔥花等剔除,也可以喝黑咖啡、紅茶、綠茶飲料。醫師強調:低渣飲食不是健康飲食!梁程超特別提醒,為了大腸鏡檢查有良好的偵測率必須要採取「低渣低纖」飲食,但與維護大腸健康的飲食相反。「受檢者應在檢查完後,再依照醫師指示恢復健康的飲食。」畢竟,檢查只是一時,但是用正確的飲食方式保持腸道健康,才是長久之計。延伸閱讀:糞便潛血檢查是陽性!我是不是確診大腸癌了?
-
2020-11-03 科別.消化系統
一天放幾個屁算正常?醫師從四大常放屁原因看疾病
你知道一天放幾個屁,還算正常?答案是十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指出,「常放屁,不用緊張」,這是人體的正常生理反應,但如果常放連環屁,加上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形狀變細小,就應該提高警覺,積極就醫。不少人放屁之後,自我安慰「屁放得越多,表示越健康」,蕭奕宗表示,排氣順暢代表消化好,身心舒暢,但如果經常放屁,且無法控制,除了影響形象,也可能表示自己飲食習慣不佳,或是腸道已經出問題,蕭奕宗整理出四大常放屁原因,分述如下:飲食吃進太多容易產氣的食物,像是豆類、肉類、蛋、牛奶等,使得排氣增加,且腸道細菌分解蛋白質後,會產生不好的氣味。吃太快進食速度太快,或是邊吃邊講話,大量空氣一併跑進腸道,會造成排氣變多。腸道環境不佳如果腸道壞菌增多,可能導致頻繁排氣。腸道腫瘤罹患阻塞性腸道腫瘤會導致脹氣,容易出現連環屁,其中以長在左側的乙狀結腸、降結腸或直腸等部位腫瘤者,放屁頻率明顯增加。連環屁、水屁都要注意蕭奕宗提醒,如果經常放連環屁,又合併發生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形狀變細小、容易脹氣等情形,應盡早就醫,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確定是否為大腸直腸癌。(延伸閱讀:懷孕對腸胃道影響之腹脹.便祕與痔瘡篇)一般來說,如果一天下來,放屁次數在十次以內,都還在可接受範圍內,但如果頻率突然變高,或是出現水屁,弄髒內褲,就應該檢視自己最近吃了哪些食物。蕭奕宗說,如果發現自己吃了某些食物,就容易腹脹、放屁,就應該盡量少吃。是否需要補充益生菌,則視自身情況,如果作息不正常、排便不順或是有慢性疾病,可以考慮服用益生菌。此外,養成固定排便時間,飲食均衡,多攝取膳食纖維,並維持規律運動習慣,促進腸道蠕動,就能讓排便順暢,減少放屁頻率。※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原文:屁放得越多,表示越健康?放屁型態、排便習慣改變,可能是腸胃道警訊!
-
2020-10-25 癌症.飲食與癌症
避免發炎轉癌 專家提供抗癌餐盤
癌症為我國十大死因第一位,為陪伴民眾防癌抗癌,滄洲教育基金會今年再度與聯合報合辦「癌知識360度」講座,邀請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北醫公衛系教授韓柏檉與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林楷雄,同台分享全面性的抗癌新知。首次移師台中舉辦,吸引逾200名中部民眾報名參與。長期忽視身體的發炎警訊,小心癌症來敲門。醫師指出,發炎與癌化的機轉路徑相通,以發炎性腸道疾病(IBD)為例,有研究證實腸道黏膜終年處於「爛爛的」狀態,轉為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逾六成。想降低發炎機會,專家認為從飲食改變著手相對容易,找回均衡營養,就有機會遠離癌症。腸道長期發炎 恐刺激細胞癌化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說,發炎與癌化的機轉具共通路徑,所以長期發炎很可能刺激細胞癌化。以大腸直腸癌為例,致癌主要風險因子除了家族史及不良生活型態以外,另有一群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若發病8到10年都沒好的治療,也可能癌變。發炎性腸道疾病包含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蔣鋒帆說,前者為大腸與直腸紅腫發炎,後者則是從口腔開始,整個腸胃道至肛門口都潰瀾,均可能躲藏癌症。丹麥研究發現,發炎性腸道疾病轉化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多66%。「發炎性腸道疾病最知名的病人,就是最近剛因病辭職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蔣鋒帆說,目前發炎性腸道疾病有不錯的藥物可好好控制、降低發炎,只要好好治療,有助提升生活品質並且免於癌化的威脅。糞便潛血+大腸鏡 定期檢查不可少想要免於大腸癌的威脅,蔣鋒帆強調要定期檢查,50歲至70歲者應每兩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有家族史則提前至40歲。大腸鏡檢查可每三到五年做一次,雖然大腸鏡做起來不舒服,「但可提供完美診斷,是值得做的檢查。」該如何降低身體發炎的機會,以防癌抗癌呢?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韓柏檉以自身的抗癌經驗,分享他專屬的健康五字訣「心、動、吃、睡、靈」,也就是保持愉悅心、適量運動、均衡飲食、優質睡眠、和安頓靈魂。「堅守五字訣不只是要做,還要做得久。」韓柏檉舉例,對現代人而言,每天均衡補充人體五大營養素並不容易,包括醣類、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及維生素。所以他建議「加減吃」,也就是精緻食物吃少一點,原形食物吃多一點。謹守健康五字訣 多吃原形食物攝取原形食物的方式,韓柏檉建議可以打「蔬果汁」,把蔬菜、水果、穀類、堅果類統統丟進果汁機攪打。他認為,一杯飲品就能把好東西都吃進肚,所以他每天早餐必喝一杯蔬果汁。「吃好東西,舌頭味覺就會改變,接著就會愈吃愈健康。」若是正在抗癌的民眾,也千萬別輕忽營養補充的重要性。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副理林楷雄說,癌症病人有「早飽」現象,不太想吃東西,但營養素不足除了免疫力降低,也會出現癌因性疲憊。因此,應比平時多20%的熱量攝取。補充關鍵營養素 增強免疫力林楷雄表示,臨床證實維生素B12和葉酸能促進紅血球合成,維生素D則能維持免疫系統的均衡並促進癌細胞死亡,高蛋白則能增強免疫力,輔助癌症化放療更順利。如何補充上述營養素?林楷雄說,最好的方式是吃原形食物,萬不得已要使用營養補充品,建議選擇使用天然型態營養素的補充品較佳,比較容易被身體吸收利用。但他提醒,使用前都應與醫師討論,避免與化療藥物衝突。滄洲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琳說,該會去年成立「癌知識」網站,從預防照顧到治療調養,全方位提供「引經據典」的正確癌知識。今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讓更多人願意關注健康,歡迎上癌知識網站學習如何活得更快樂健康。
-
2020-10-24 癌症.大腸直腸癌
網傳連環屁恐大腸癌前兆?! 其實背後真相跟這些有關
放屁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但屁放得越多不一定健康,有些情況會導致放屁頻率增加,若排便狀況有改變,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網路流傳「連環屁恐怕是大腸癌前兆」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指出,民眾毋需過度緊張,連環屁與大腸癌之間並非劃上等號,很多原因會導致連環屁,其實每天排氣10幾次都算正常。蕭奕宗說明,以下這些情況都可能是放屁頻率增加的原因:1.飲食:吃太多容易產氣的食物,像是豆類、肉類、蛋、牛奶等,會造成排氣增加。腸道細菌分解蛋白質後,會產生不好的氣味。2.吃太快:進食速度太快,或是邊吃邊講話,大量空氣會同時跑進腸道,使得排氣量增加。3.腸道環境不佳:腸道是消化器官,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除了負責吸收營養外,也要對抗入侵的細菌與病毒,所以全身免疫細胞IgA最多的地方就在腸道,有著精密的神經系統,又有「腹腦」之稱。在理想狀態下,腸道好壞菌需保持恆定,一旦壞菌增加,就可能導致頻繁排氣。4.排便習慣不良:上廁所時間不固定,使得腸菌增生、排便不順,也容易腹脹、排氣。5.腸道腫瘤:阻塞性腸道腫瘤會導致脹氣,容易出現連環屁。但不是所有腸道腫瘤都容易放屁,大腸包括升結腸、盲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幾個部分,腫瘤若位在右側的升結腸、盲腸,因此處腸道空間較大,腫瘤容易到晚期才被發現,導致已轉移肝臟或腫瘤腸道出血,表現在外徵兆主要是貧血;另外可能出現連環屁的腫瘤,大多長在左側的乙狀結腸、降結腸或直腸,如果合併發生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形狀變細小、容易脹氣等情形,應盡早就醫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大腸癌若能早期發現、盡早治療的話,初期的大腸癌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除了連環屁要注意外,不排氣也有問題。蕭奕宗說,能吃能睡能拉最幸福,如果不排氣至少也要打嗝,吃進的東西一定要有「出口」,只進不出會變死水,長期可能引發阻塞性腸炎。此外,腹腔或骨盆腔開過刀的病人,術後可能造成腸道沾黏,發生腸阻塞,食物無法順利通過腸道,導致不排氣,所以「排氣」也成了醫護人員觀察病人術後能否進食的重要指標。排氣順暢代表消化好,身心較為舒暢,無法正常排氣,不只影響食慾,心情也會跟著低落。蕭奕宗建議民眾最好養成固定排便時間,同時也要保持規律運動習慣,因為腸道蠕動除了受地心引力作用,也仰賴腹部肌肉力量,強化肌力可促進腸道蠕動。★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10-23 科別.消化系統
潰瘍性大腸炎如何檢查及治療? 肝膽胃腸科醫師告訴你
前陣子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為潰瘍性大腸炎復發,反覆腹瀉以及血便影響工作,為了治療頑疾,過去曾經為此辭職的安倍首相再度請辭,而影響日本的政局。在醫療日新月異的時代,潰瘍性大腸炎仍然是難以治療的疾病,潰瘍性結腸炎的盛行率在台灣每十萬人約有八點五人,男性族群比女性略多,近幾年也有增加的趨勢,但到底何謂潰瘍性大腸炎?應該如何檢查以及治療?本文將為您做初步的介紹。潰瘍性大腸炎和發炎性腸道疾病的關係潰瘍性大腸炎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大類,另一類是為克隆氏症,此兩類疾病在臨床表現及治療上極為相似,潰瘍性大腸炎主要影響大腸,而克隆氏從口腔、胃、小腸到大腸都可能發炎。發炎性腸道疾病較常出現在歐美地區,相較於低發生率的亞洲地區,發生率高達五倍之多。不過近年來亞洲國家的發生率有上升的趨勢,推測跟西化的飲食,高糖、高脂的食物攝取有關。整體來看,潰瘍性大腸炎比克隆氏症常見,兩者都好發於年輕人身上,主要介於20歲到40歲的成人為主,而60歲以上的成人是第二個好發族群。臨床上常見的症狀病人一開始就診最常見的症狀是反覆血便,大便外面混著鮮血或是解出黏液鮮血便,休息就獲得改善,不過一旦超時工作或是壓力大,症狀就又再來,其次是腹瀉,發炎的腸道會有吸收不良的情形,嚴重的腹瀉甚至連廁所都來趕不及,此外腹瀉的狀況也會反應疾病的嚴重程度,部分病人會有腹部疼痛,多發生為反覆左、右下腹部疼痛,嚴重時甚至會合併腸道阻塞甚至腸穿孔、破裂,而長期腹瀉以及吸收不良的狀況,導致營養不良和體重減輕也是常見的症狀。部分病人有腸道外症狀,包含眼睛葡萄球炎、外鞏膜炎、口腔潰瘍、皮膚光過敏反應、關節炎等不典型表現。要如何檢查與診斷潰瘍性大腸炎?基本的非侵入性檢查可藉由抽血,檢查病人是否有貧血、免疫系統疾病、細菌或病毒感染,有時血便但肉眼無法分辨時,藉由糞便潛血檢查可以確認有無活動性出血,此外腹部X光檢查對於嚴重腹痛的病人,可以幫忙排除腸道阻塞或是腸穿孔。內視鏡鏡檢可以直接觀察腸胃道內膜以及進行切片檢驗,是屬於侵入性的檢查,選擇包含大腸鏡、乙狀結腸鏡和胃鏡,根據臨床症狀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可以早期診斷潰瘍性大腸炎。潰瘍性大腸炎如何治療?內科藥物治療是潰瘍性大腸炎的首選,藉由藥物的使用減少腸道的發炎破壞,根據病人的嚴重程度選擇適當的藥物,大多病人在藥物治療後可以獲得控制,在急性期時會使用較大劑量的藥物,在維持期則儘量用最小劑量的藥物。藥物有以下幾類:抗發炎藥物因應發炎侵犯的腸道選擇不同劑型,有顆粒劑、持續釋放型顆粒劑、栓劑和浣腸劑型。類固醇對於中重度的發炎,有快速治療的效果,另一個對於嚴重發炎的治療選擇是免疫調節藥物,可藉由抑制淋巴球的活化和增生而達到發炎抑制。近期新開發的生物製劑對於過去困難治療的發炎性腸道疾病也有卓越的效果。過去沒有良好的藥物控制時,許多病人反覆接受開刀切除狹窄或是疑似腫瘤的腸道,隨著醫療的進步,發炎性腸道症的病人開刀的發生率也在降低,不過內科治療無效或是併發症發生時,外科手術治療就是不得已的選擇。若是懷疑潰瘍性大腸炎,何時需要就醫檢查?當出現慢性腹瀉、時好時壞,甚至有血便產生時;大便習慣改變,包含變細或是突然會想上廁所,卻怎麼努力也無法順利排便時;慢性腹痛超過兩個月;沒有刻意減肥卻體重下降;或是不明原因的貧血或是發燒,建議到肝膽胃腸科門診詳細檢查。發炎性大腸炎很難預防,但可及早診斷,大多數發炎性腸道症患者在發炎獲得控制後即可恢復正常生活,最重要的是規則服藥、定期門診及內視鏡追蹤,注意壓力調適,讓自己以及家人一起面對疾病的控制。
-
2020-10-19 癌症.大腸直腸癌
醫病天地/連環屁加排便改變 恐腸癌警訊
放屁雖是正常生理反應,但若一整天放屁連連,或臭屁頻頻,除困擾,網路更流傳著「連環屁恐是大腸癌前兆」。胃腸科醫師表示,阻塞性腸道腫瘤會導致脹氣,易出現連環屁,但連環屁原因很多,和大腸癌並非畫等號,每天排氣十來次都算正常,不用過度擔心。放屁頻率增加,和食物種類、進食速度太快、腸道環境不佳及排便習慣不良有關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表示,吃太多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肉類、蛋、牛奶等,或進食速度太快、邊吃邊講話,大量空氣一起跑進腸道,都會導致排氣增多。蕭奕宗表示,腸道好壞菌需保持恆定,一旦腸道壞菌增多,或排便習慣不良,上廁所時間不固定,使得腸菌增生、排便不順,也易腹脹、排氣。雖然放屁連連多半與大腸癌無關,但仍可能是警訊之一,阻塞性腸道腫瘤會導致脹氣,也易出現連環屁。蕭奕宗說,可能出現連環屁的腫瘤,大多長在左側乙狀結腸、降結腸或直腸,若合併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形狀變細、易脹氣等,應盡早就醫做糞便潛血檢查。「不是所有腸道腫瘤都容易放屁。」蕭奕宗提醒民眾,腫瘤若位在右側的升結腸、盲腸,因此處腸道空間較大,腫瘤易到晚期才被發現,導致已轉移肝臟或腫瘤腸道出血,表現在外徵兆主要是貧血。
-
2020-10-16 癌症.大腸直腸癌
國人聞大腸癌色變! 醫師呼籲癌症篩檢「腸」識不可少
衛福部國健署發布10大癌症統計,大腸癌持續12年排名第1位,國人無不聞大腸癌色變。72歲楊老先生因跌倒而右手脫臼送醫,在骨科醫師協助骨頭復位後,傷勢已無大礙。隔周楊老先生回門診追蹤時,醫師提醒他可以免費進行大腸癌篩檢,沒想到卻真的篩出2個初期大腸癌,所幸接受治療後,病灶已切除,讓他深感幸運。羅東博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余盈輝表示,1次篩出2個大腸癌病灶,其實是非常罕見的狀況,楊老先生的腫瘤分別位於大腸的20公分與40公分處,大小為2公分及3公分,幸運的是都剛好位於大腸的左邊中下段,即乙狀結腸處,所以手術切除範圍還能控制在30公分內,若腫瘤異位就比較棘手,可能需要切除更多大腸,使剩餘的大腸功能受到影響。楊老先生的2顆腫瘤,透過3D腹腔鏡手術切除,傷口小、疼痛減少、恢復較快,對老年人的身體負擔比較少。大腸癌若能早期發現,其實是較容易治癒的癌症,平均來說,第0期到第2期都有85%到100%的治癒率,第3期和第4期則分別有65%與20%的治癒率。楊老先生的大腸癌因為發現得早,因此只需接受手術治療,連預防性化療或放射治療都不需要,術後也只需定期回診追蹤即可。大腸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必須仰賴定期篩檢才能找到病灶,楊老先生在接受篩檢前,沒有任何不適症狀,若不是順道接受檢查,他可能會因此錯失早期治療的時間,直到病情惡化才發現。目前國民建康署提供50至74歲的民眾,每2年接受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可以透過特定容器簡單採集糞便檢體,再交回醫院,即完成檢查,建議民眾多加利用。★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10-11 癌症.大腸直腸癌
每天約有18人因大腸癌過世!有這2大壞習慣快通通改掉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大腸癌發生率連續12年蟬聯十大癌症第一名,死亡率為第三名,108年統計每天約有18人因大腸癌過世。台大醫院內科部臨床教授邱瀚模醫師說,全球癌症發生排行榜大腸癌為第四名,國人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是大腸癌穩居榜首的主因。階級癌症:飲食追求快速粗飽 沒錢健檢開發中的國家大腸癌的發生及死亡率都在攀升中,例如中國的上海及廣州地區;已開發的國家如美國,大腸癌的發生及死亡率都在下降,邱瀚模醫師表示,因為美國國民的腸癌篩檢率高達80%,在前期都能發現,死亡率就會降低。他提到,在已開發國家,大腸癌被認為多是經濟、知識水平不高族群才會有的疾病,因為飲食追求便宜粗飽,又沒錢健檢,發現時多已晚期;而高知識份子相對注重養生,即使罹癌也能在早期發現治療。加工食品、紅肉、高溫燒烤 恐導致大腸癌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羊、牛)會增加17-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指出,在高溫表面上燒烤的肉片或肉汁,滴到高溫表面或掉到火裡產生火焰及煙霧時,會形成致癌物質-多環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附在食物表面。飲食習慣差、不運動 罹癌高危險族邱瀚模醫師提醒,飲食及運動習慣是長久累積下來的,不會因為多吃一頓烤肉、少運動一次造成,所以佳節過後,還是要注意平日的習慣。建議少吃加工類食品,尤其香腸、烤肉,烤焦的食物應丟棄,不可食用。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指出,約1/4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應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飲食要均衡,不用特地不吃紅肉,應按照標準攝取各種營養素,多喝水。最重要的還是要定期篩檢,50至74歲的民眾透過定期每2年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邱瀚模醫師表示,大腸息肉是癌變成大腸癌的罪魁禍首,並非所有息肉都會,但腫瘤型的都有嫌疑,有家族史的民眾,可選擇大腸鏡檢查,在過程中若發現息肉便可直接切除,減少癌變風險。(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大腸息肉會變成大腸癌嗎? 醫師解析機率,出現這狀況風險高 不管幾歲都要有警覺! 大腸癌年輕化,常做5件事形同慢性自殺 
-
2020-10-01 養生.聰明飲食
中秋月圓人不圓 做好這7件事,燒烤也能安心健康吃!
中秋連假慶團圓,親朋好友歡聚賞月,此刻的您是否正享受著溫馨的團圓時刻呢?為了自己跟身邊親友的健康著想,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呼籲大家謹守健康燒烤「333」原則:「多蔬果、多喝水、多運動;少油鹽、少紅肉、少醬料;去肉皮、去奶油、去焦黑」,鼓勵民眾可以多用當季新鮮食材,增加蔬菜水果量,減少加工肉品及紅肉的攝取,也提醒50至74歲的民眾透過定期每2年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亦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大腸癌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大腸癌發生人數為連續12年十大癌症之首,108年死因統計有6,436人死於大腸癌,每天約有18人因大腸癌失去生命,居癌症死因第三位,而大腸癌的發生與現代人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國人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肥胖,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根據106年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50歲以上的人終其一生不做篩檢,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為7%,也就是每14人中會有1個人罹患大腸癌。中秋歡慶新主張 健康燒烤「333」原則月圓人不圓,為讓大家「腸」保健康,安心大快朵頤,國民健康署提供健康燒烤「333」原則:「多蔬果、多喝水、多運動;少油鹽、少紅肉、少醬料;去肉皮、去奶油、去焦黑」,讓大家健康吃、無負擔。一、多蔬果:挑選當季新鮮、顏色豐富的蔬果,其富含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減少肉類或主食類的攝取量、促進腸胃蠕動,如青椒、紅羅蔔、杏鮑菇、芭樂、奇異果、番茄等。二、多喝水:含糖飲料不僅無法解渴,反而會攝取過多的熱量,提醒民眾應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既省錢又可減少身體的負擔。三、多運動: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建議中秋連假與親朋好友歡聚之時,茶餘飯後相揪逗陣散步兼賞月,不僅能瘦身苗條、聯繫親友情感還能降低大腸癌罹患風險,一舉數得。四、少油鹽:除了少油,建議選用植物油,因為一般植物油含有較高比例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同時含有較少的對心血管有害的飽和脂肪酸,但要避免長時間的烹煮,導致油脂變性;而飲食少鹽主要是降低鈉的攝取,減少身體的負擔。五、少紅肉: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羊、牛)會增加17-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六、少醬料:一般市售烤肉醬熱量及鈉含量高,建議民眾可自製低鹽烤肉醬,或將市售烤肉醬稀釋使用,避免攝取過多的鈉。七、去肉皮:肉類去皮可減少熱量及飽和脂肪的攝取。八、去奶油:市售奶油常含有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應避免食用以減輕身體負擔。九、去焦黑: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指出,在高溫表面上燒烤的肉片或肉汁,滴到高溫表面或掉到火裡產生火焰及煙霧時,會形成致癌物質-多環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隨而附在食物表面。建議燒烤時將食物離炭火遠一些、烤的時間短一些,避免烤到焦黑,烤焦的食物切記應丟棄,不可食用。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 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之一,為有效預防大腸癌,除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再次呼籲50-74歲民眾請多加利用國民健康署補助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為陽性,建議及早做大腸鏡檢查,以遠離大腸癌的威脅。中秋月圓人團圓,與親友們作伙來顧健康,共度愉快美好的假期!原文:國民健康署
-
2020-09-30 養生.聰明飲食
吃完烤肉腹瀉 不想烙賽遵守4原則
中秋節將近,許多人烤肉聚餐,疾管署發出腹瀉疫情警報,上周門急診腹瀉就診累計11萬3361人次,往年中秋節當周及後一周出現腹瀉就診人次上升,預估本周腹瀉患者人數會更多,務必遵守「確保食材新鮮、生熟食分開處理、食用熟食、肥皂勤洗手」等四原則,不怕「烙賽」找上門。疾管署資料顯示,近四周通報腹瀉群聚共58起,新北市10件奪冠,高雄市9件及台中市8件緊追在後、台北市也有7件。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腹瀉群聚通報稍微高於近兩年同期通報,可能與準備料理時疏忽有關,地點以餐飲旅宿業及校園群聚為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共19起。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腹瀉主因是接觸遭汙染食物或被感染者傳染,中秋烤肉若食材不新鮮、長時間未以低溫保存,或未徹底煮熟至中心溫度超過70℃,一旦吃下肚,就容易引發腹瀉等腸道傳染病。除了腹瀉問題,台大醫院內科部臨床教授、大腸癌權威醫師邱瀚模表示,中秋飲食常見「高糖、高澱粉、多紅肉、高油鹽、多燒烤」五大NG元素,致癌風險高,建議淺嘗即可,並應增加聚餐內容中的蔬菜水果比例。邱瀚模說,中秋團圓,親友烤肉聚餐,除了各式燒烤肉類,重口味醬料、含糖飲料、月餅等糕點甜食更是不可少,這些都是不健康飲食,經常食用恐增加致癌風險,其中又以燒烤肉類風險最高,火焰和煙霧而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就附於食物表面,建議焦黑部分應捨棄不吃。邱瀚模提醒,要預防大腸癌,除了健康飲食、規律運動,50至74歲的民眾應多利用國健署補助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為陽性,就要做大腸鏡檢查,以利及早診斷治療。
-
2020-09-30 養生.聰明飲食
中秋飲食危機四伏 五大NG元素淺嚐即止
中秋連假是許多人期待已久的,烤肉聚餐是必排行程,除了各式燒烤肉類,重口味醬料、含糖飲料、月餅等糕點甜食更是不可少。醫師提醒,高糖、高澱粉、多紅肉、高油鹽、多燒烤,這五個中秋飲食常見元素,其實個個都是致癌風險,建議民眾從日常飲食就要避免,中秋節吃美食淺嚐即可,增加聚餐內容中的蔬菜水果比例,走出戶外散步賞月,是更好的選擇。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數據,大腸癌已連續12年高居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首,衛生福利部2019年死因統計亦顯示一年有6436人死於大腸癌,平均每天約有18人因大腸癌過世,高居癌症死因第三位。國健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羊、牛),就會增加17-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另外,燒烤肉類時產生的火焰和煙霧,會含有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會附在食物表面,也會增加罹癌風險。。台大醫院內科部臨床教授、大腸癌權威邱瀚模表示,其實中秋節期飲食只是很諸不健康飲食元素的縮影,要防癌,重點還是要回歸到日常健康飲食,建立了好習慣,就算是就算面對佳節美食誘惑,也會比較節制。邱瀚模指出,現代人罹患大腸癌,與熱量過多,加工肉品攝取過多、高油鹽、高糖、高澱粉的飲食習慣、不運動很有關係。邱瀚模指出,上述飲食及運動習慣會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抗性,胰島素刺激脂肪細胞生一些類似於生長激素的物質,會刺激身體細胞,可能導致細胞發生變異,癌化風險提高。肥胖是很多癌症的危險因子,胰島素抗性也已經被證實與大腸癌、子宮內膜癌、攝護腺癌有關。邱瀚模提醒,現在中小學生肥胖比率很高,如果不及早改變,他們長大之後就是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高風險族群。根據2017年台灣癌症登記資料,50歲以上的人若終生未做糞便潛血檢查,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為7%,如果每兩年做一次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之下,可減少35%大腸癌死亡率。邱瀚模提醒,要預防大腸癌,除了健康飲食、規律運動,50至74歲的民眾應多加利用國民健康署補助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為陽性就要做大腸鏡檢查,以利及早診斷治療。
-
2020-09-23 癌症.大腸直腸癌
婦人糞便潛血呈陽性不在意 大腸鏡檢出3公分腫瘤
52歲劉姓婦人去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報告顯示呈陽性,檢查值為18.3(正常值應小於12),她原本她抱著僥倖心態,覺得數值只比正常值高一些,應該不用進一步檢查,但家人不放心,還是帶她到醫院做大腸鏡檢查,發現竟有一個3公分大的腫瘤,病理切片及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大腸癌第1期,腫瘤經手術切除後,持續追蹤一年沒有復發情形。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李斯凱醫師表示,根據今年國民健康署統計指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排行榜中,大腸癌高居第1位,不過大腸癌是可透過糞便潛血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癌症,但仍有許多民眾沒有接受篩檢的觀念,或是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者,因為怕麻煩、擔心檢查不舒服,或覺得數值沒有差很多不用擔心,因此都不願到醫院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等狀況嚴重時才後悔莫及。他指出,大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建議50至74歲民眾每2年免費接受糞便潛血篩檢,一旦檢查結果呈陽性,無論數值多寡,一定要盡早到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大腸癌並接受治療。透過大腸鏡檢查,如果發現瘜肉或原位癌,都可以直接切除,像劉姓婦人第1期的腫瘤需要手術切除,通常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鼓勵大家記得定期篩檢、多吃蔬果、多運動以及戒菸,才能遠離大腸癌威脅。
-
2020-09-17 醫聲.癌症防治
癌篩政策/去年揪3.1萬癌前個案 國健署籲民多利用四癌篩檢
癌症已為多年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但定期檢查有助早期發現病變並治療。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研究數據顯示,四項癌症篩檢服務可降低乳癌、大腸癌、口將癌及子宮頸癌的死亡率。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國健署持續補助四癌篩檢服務,去年更揪出3.1萬名癌前病變與約7000名癌症個案數,但今年因新冠疫情而使篩檢數有所下降,呼籲民眾把握自身權利,可至全國6000多家醫療院所接受癌篩,守護自身健康。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為擴大篩檢服務,國健署自2010年起與醫療院所合作執行「癌症醫療品質提升計畫」,全面推廣四癌篩檢服務,至今成效頗佳。參與該計畫的219家醫療院所,執行約286萬篩檢服務人次,佔全國總量58%,揪出3.1萬名癌前病變與約7000名癌症個案數,使得民眾能盡早治療,重拾健康與生活品質。而計畫自2010年起至今,共成功搶救32.2萬人與家庭的健康,今年更有54家推動癌症篩檢的績優院所獲表揚。依國健署統計數據,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及吸菸習慣之男性26%口腔癌死亡率;每3年至少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70%子宮頸癌死亡率。不過,據國健署6月的癌症篩檢資料顯示,相較於去年同期,全國四大癌症篩檢量整體下降1成5,可見新冠肺炎期間的確讓民眾減少去醫院檢查的意願。王英偉呼籲民眾,在新冠期間除防疫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外,在報復性旅遊之餘,定期癌症篩檢也不可少,民眾可向所在地醫院或衛生局洽詢。